电子技能实训教学反思

2024-05-10

电子技能实训教学反思(共11篇)

电子技能实训教学反思 篇1

摘要:电子工艺课程是我国各工科专业的总称,是一种培养实用型人才的课程。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与养成是国家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手段,所以各学校都尝试新型的教学方式,通过课程使学生了解及掌握电子工艺技术的相关知识以及技能,提高学生对电子方面专业技能的学习效率。分析了现有课程的现状及不足,在大量研究、分析同类课程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电子产品的生产、装配和调试的工艺流程,研究、探索有利于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电子工艺,课程现状,实训理论

一、电子工艺综合技术与工艺训练课程现状

各学校的电子技术与工艺训练课程每年接收几千人,课程主要分为理论和实训教学两部分,其理论教学现在都已尽量减少纯理论性的叙述,重视培养基本工艺和实际操作技能;实践部分主要是要学生通过制作小型电子产品来掌握小型电子产品的基本制作方法与流程。而理论教学则是以学生能够完全独立制作出小型电子产品为主导进行教学的,同时拓展相关电子技术与工艺知识,使学生能尽可能多地了解当今电子技术与工艺的应用及发展。该课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模块:现代电子工艺技术概况以及电子产品的整机装配工艺;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分类、点、命名方法、性能指标及测试方法;常用焊接工具的正确使用及焊接技术;电子线路的计算机绘图;手工焊接、装配和调试电子产品的方法;分析处理简单电路故障的方法。实训教学是在专门的实验室中进行的,主要包括基础训练及电子制作两个阶段。基础训练主要是让学生进行手工焊接、拆焊练习。在训练中要求学生一定要注意各种设备的安全使用及遵守实验室行为规范;桌面工具严格按要求摆放,切勿伤及自身和他人,每次下课后清理自己的实训区,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而有一些学生非常不重视这些要求,结果在电子制作时出现各种问题,因此,教师会现场给学生做演示,强调练习过程中所有注意事项,要求学生严格按照专业步骤、方法进行操作。电子制作中主要的实训产品包括收音机类、单片机开发板类、用表几大类,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电子制作的品种。在电子装配过程中会出现各种装配、调试的问题,为避免同样的问题再次发生,教师应及时将每次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进行分类总结,并将这些内容在下次授课时要求学生们重点注意,由此减少了学生出错率,整体提高了学生电子制作的产品质量。

二、电子工艺现有课程存在的不足

1. 实训课程的设备过于陈旧

各学校现有的实训设备几乎都只有万用表、信号发生器、开关电源、手工焊接工具等,不仅配套不完整,甚至远落后于现代电子工艺生产所需要的现代化设备,并且一些设备在电子制作调试过程中无法提供给学生更有效的及时发现故障解决问题的手段,在无形当中就增加了调配的难度。此外,现在贴片元件已占据电子装配的主流市场,而实训课程中却仍然使用传统的配件,采用过时的装配工艺,导致学生无法接触电子制造行业中的主流技术及先进设备,从而致使实践教学内容与社会的工作需求脱节。

2. 重视学生工艺技能的培养,缺少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实训课程中,电子制作环节是最能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而学生往往只是从现成的电子产品中选取,按照规定进行产品的装配,只懂得浅显的皮毛,非常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创造能力。

三、新的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讨

1. 引进新的实训设备,完善检测仪器

如果学生对于电子产品制造方面只知道传统制造工艺,将来是难以应对社会需求与发展的。所以在电子工艺实训中引进先进的电子产品制造技术已经刻不容缓。应该配备示波器、电容测试仪等电子检测仪器,使学生掌握现在更有效的调试方法和手段。

2. 优化实训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采用能代表当代电子技术水平的、更具有应用价值的电子实训载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应编制反映现代电子技术发展的实验指导书,剔除陈旧的内容,密切结合实训设备,为学生提供更有效的教学指导。打破理论课与实践课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脱节,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贯彻“以做为主、学为辅”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在完成产品制作的同时,还能学到电子工艺的基本技能知识,更有利于学生对电子技术的理解掌握及应用。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在整个实训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专业水平决定了教学质量,学校应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讨经验交流,为教师提供学习参观的机会,使教师更好地掌握当今电子行业中广泛应用的新工艺技术,借鉴其他院校的成功经验,将其引入实践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与社会的需求发展相适应,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四、实训理论原则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应用

电子电路工艺实训课程教学是教师运用电子元器件等实物在课堂上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手段。实训理论原则包括对实训所投入的时间以及教师对学生所进行的反馈。

研究教学实践与培养学生能力有一种方法是检验教育的整体环境,试图理清师生与课堂教学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方法就是整体法实训理论。整体法的实训理论是集中研究课堂活动的性质意义并涉及推断范围,整体法的实训原则涵盖了培养学生的不同目标。针对电子电路工艺实训课程,整体法实训强调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分析判断等个人素质。该教学观点主要反映在有效培养能力的研究之中,包括:培养过程应在电子电路工艺实训教学大纲的指导下进行;对学生的技能获得有较高的期望值;培养能力行为标准要更高;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应是积极的;大胆让学生自主完成实训活动能促进他们取得较好成绩。

整体法实训理念是电子电路工艺实训课程经过实践创新的,以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教学目的。在实训教学中教师应控制好教学目标,选择学生可接受的教学方式,引导实训的开展。另外,实训的目标应是理性、具体清晰且具有分析性的,这也是整体法实训的原则。在电子电路工艺实训课上,我们要清楚学生普遍需要学习和培养参与能力、相互作用能力和学习能力。

五、结束语

要发挥出电子电路工艺实训课程的效果,需要学生和教师的密切配合,实训教师除了基础理论教授,还应使学生具有社会工作当中所需要的能力。学生在完成各项实训内容的同时,还应掌握电子电路应用知识和具有应用的技能,多积累实际操作经验,提高自身修为,为以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兆凤.高职汽车专业英语课程设计研究与实施[J].才智,2013,(31).

[2]夏旭秀.模拟公司场景教学中的新型师生关系探讨[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3,(5).

[3]曾凡亮.中职数控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及专业能力剖析课程设置[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8).

电子技能实训教学反思 篇2

张成江

本学期我担任2010级电子专业的电子技能实训课程,带领学生做了几个电子产品的装配和调试实训,效果较好,现将本期的教学和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师德方面:加强修养,塑造“师德”。作为一名教师,我始终认为应该把“师德”放在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上,因为这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个道理古今皆然。从踏上讲台的那一天起,我就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力争做一个有崇高师德的人。我始终坚持给学生一个好的示范,希望从我执教这里走出去的学生都是合格的学生,都是一个个大写的“人”。严格要求自己,坚定了立场,坚定了信念,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能够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争做一个令学校满意,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的好老师。通过有效的学习途径,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和职业观念。

二、教学方面:虚心学习,强化自我。根据学校的工作部署安排,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只有实干加巧干,才能高质量地完成工作任务。对于一名电类专业教师来说,加强自身业务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无疑是至关重要的。面对讲台下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每次上课我都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为了尽快充实自己,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有一个质的飞跃,我通过网络教研学习的平台,对自身进行强化,通过继教网的教师博客去吸收全国各地优秀教师的精华,弥补自身的劣势。1

通过平日学习的积累,我认为只有教师把强烈的感情带入课堂,真正地进入角色,以情动人,循循善诱,师生间的感情水乳交融,才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共鸣,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体现,学生的潜能才能充分发挥。在教师和学生中形成良好的形象、和谐的氛围,才能无愧于人民教师的称号。

三、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较高的职业技能是构成二十一世纪,面向现代化企业生产、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术人员的两个基本要素。职业素质的提高与职业技能的掌握都具有养成教育的特征,应该贯穿到教育的整个过程。电子工艺实训是根据电子信息类高级人才所需的能力结构而规划的,是技术基础能力的训练,也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基础能力而开设的。电工电子实训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培训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技能培养的内容包括电工电子基本操作能力、电子电工基本工程能力。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电子产品制造、工艺设计系统集成与运行维修所具备的基本操作能力、识图能力、简单电路的制作及电子产品辅助开发能力。通过这些实训使学生掌握了控制电路的接线及检查的方法。学习了低电压电器的有关知识,了解其规格,型号及使用方法。掌握了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了解控制电路的基本环节的作用。三角形减压起动的工作原理,加深了对控制电路的基本环节的作用的了解。也了解了继电器的结构、使用方法、廷时时间的调整及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通过这些实训,学生学会了白炽灯的两地控制方法。学会了日光灯的安装。通过这些实训,学生熟悉了线性集成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掌

握三端固定及三端可调输出电压的集成稳压器的使用。学习了测量集成稳压电源的技术指标的方法。结合直流稳压电源的制作、调试,练习和掌握电路板的焊接。通过这些实训,学生能够识别相关的电子元器件,如电阻器、电位器、电容器、二极管、晶体管和三端集成稳压器等常有的电子元器件。检测其能否正常工作,能够正确使用电烙铁,熟练焊接电路板,能够对电路板进行检测,对电路板进行故障徘除。知道了它们的形状、它们的分类、它们的型号规格、它们的用法以及如何检测这些电子元器件的好坏。通过这些实训,学生也了解了放大器的原理。通过了为期一学期的电子电工实训,学生确实是学到了很多知识,拓展了自己的的视野。通过这些电子电工实训,增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胆大、心细、谨慎的工作作风。也培养了学生规范化的工作作风,以及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浅谈《电子技能实训》的教学心得 篇3

【关键词】中职学校 电子实训 教学心得

《电子技能实训》是电子电工专业的必修课。它是一门抽象性、理论性、专业性和实用性较强的课程。教学中学生普遍感到:原理枯燥难懂,操作无从下手。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一是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稍差,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在学习中稍遇到困难或效果不佳时便产生“畏难情绪”,“自卑心理”“厌学情绪”二是教学中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忽视了学生技能实训能力的培养。

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面改变学生厌学,怕学的思想状态,将他们培养成为有用的人才,成为我们中职一线教师面临的一项挑战。 随着教革的不断深入,专业课教学模式有所改进比如引入多媒體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兴趣及教学效果,但基本上还是没有摆脱“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的教学模式。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用在课堂灌输上,而没有放手让学生去独立思考,解决存在的问题。忽视了作为独立个体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多种需求和潜能,忽视了学生这一主体,从而不利于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电工专业课内容多、广、细、难且抽象,要求能力又高,学生因为基础差或缺乏思维能力,不知如何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学生很难掌握知识,从而产生厌学,怕学情绪。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知识运用以及实践操作能力,我把《电子技能实训》课堂教学过程归纳为六个字即:“察、思、导、练、录、评”。

“察”即观察。这是学生发现问题、启迪思维的开端。学生从观察故障现象入手,激发起探求故障根源的兴趣,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寻求。观察时要做到:观察现象;观察电路(元件有无碰触、变形、烧焦、有无断线);借助仪器、万用表观察关键测试点的电压变化,对地电阻及相关波形等,为下一步的“思”提供第一手材料。

“思”即思考。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分析等方法去讨论、去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建议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也可网上了解相关问题,还可和同学老师讨论。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找出产生故障的原因,理出故障的思路,从而归纳出自己的观点,这个过程可以培养学生学会思维,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导”即导学。导学实际上是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的,体现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教师都要精心设计各种问题,现象的设置,问题的提出、讨论的主题,问题的解决,操练的步骤等等,教师又是参与者,应主动加入到学生的讨论、交流之中,同时作为指导者,又要对学生的讨论、交流不断起促进和调节作用,使问题不断引向深入。在交流过程中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提出错误观点的同学,不要一棍子闷死,要分析其错误的根源,纠正错误,让其他学生引以为戒,这样学生记忆更深刻。

“练”即练操作、练技能。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如元件质量的好坏,元件在路的检测,以及元件的更换等。教师要到位,要指导,而不要越位,不要代劳。让学生按照前面总结出的正确思路,自己对故障进行排除。每当故障被学生亲自排除后,学生才真正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和学习的乐趣。更激发其学习的热情。

“录”即记录。记录的过程也是学生总结的过程,更是经验积累的过程。教师要求学生对每一个故障排除的过程,及时进行反思,找出其规律性,对思维方法进行提炼,写出实训后心得或撰写成小论文。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对专业课探索的兴趣,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深化,有助于实训技能的提高。

“评”即评价阶段。评价的过程是师生交流的过程

(1)教师:在学生完成自评和互评后,由教师和学生以谈话的方式对学生的活动过程及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2)学生:进行自检、互检、小结,并与教师的总结进行比较,明确不足之处,以便于更好地掌握技术,并提高工艺分析能力,增加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中的“察、思、导、练、录、评” 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构成的双向活动。教师:根据学生项目的完成情况和《学生学习过程记录卡》,结合学生的自评,指出问题,提出看法,与学生交流取得共识,最后对学生评定等级。学生:对照该项目评价的具体标准,进行自评和组内互评,评价要客观公正。通过评价使学生明白自己的优劣,并懂得在此基础上如何提高,从而达到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实训技能的提高。

电子技能实训教学反思 篇4

一、整合课程内容, 打破传统编排

根据目前电子产品的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 重新整合课程内容, 进行编排和补充, 加强实践应用环节。目前先进的电子产品已普遍采用SMT技术, 传统元器件产量逐年下降, SMT技术会越来越普及。所以笔者把传统教材中单列的片状元器件内容打散, 分别并入相应的电阻器、电容器、半导体器件等章节中;还有针对新的电子产品及元器件的出现, 对其他内容也进行处理。这样整合后的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内容如下:

第一节:电阻器与电位器。增加贴片圆柱形电阻器、贴片矩形电阻器、贴片熔断电阻器、网络电阻器 (即排阻) 、高频无感电阻器等内容;增加贴片电阻器的识别与检测内容;增加定值电阻器及电位器的选择与应用实践环节。

第二节:电容器。增加聚合物有机半导体固体电解电容器 (POSCAP) 、贴片电容器、RC组件等内容;增加贴片电容器的识别与检测内容;增加电容器的典型应用及选用原则实践环节。

第三节:电感器和变压器。增加贴片电感器和微带线内容;增加贴片电感器和微带线的识别与检测内容。

第四节:继电器。把继电器从传统教材中分离出来单列一节。细分为电磁继电器、磁保持继电器、干簧继电器、固态继电器、典型应用等。

第五节:晶体二极管。增加贴片二极管内容;增加二极管的应用及选用实践环节;增加贴片二极管的识别与检测内容。

第六节:普通晶体三极管。增加贴片三极管内容;增加贴片三极管识别与检测内容;加强三极管选用及应用实践环节。

第七节:场效应管。由于场效应管的普遍应用, 单列出来成独立一节。增加贴片场效应管内容;增加贴片场效应管的识别与检测内容;加强场效应管的应用及选用实践环节。

第八节:特种半导体元器件。单列一节细分为硅单结晶体管、晶闸管、达林顿管、带阻三极管、带阻尼三极管、差分对管、贴片复合三极管等;加强特种半导体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内容;加强特种半导体元器件的应用实践环节。

第九节:开关与接插件。增加按键、触摸开关、排线、卡座、内外部连接器等内容。

第十节:时钟晶体。单列一节分为石英晶体振荡器、陶瓷振荡器等, 增加应用实践环节。

第十一节:常用敏感元器件。细分为敏感电阻器 (包括光敏电阻器、热敏电阻器、压敏电阻器) 、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红外发射及接收管、光电耦合器、光遮断器等。

第十二节:传感器。增加各种传感器的识别及应用实践环节。

第十三节:电声器件。细分为扬声器、耳机 (包括蓝牙耳机) 、蜂鸣器、传声器等。

第十四节:显示器件。细分为LED数码管、LED点阵显示屏、液晶显示屏、触摸屏等。

第十五节:常用低压电器。细分为带开关电源插座、低压断路器、漏电保护器、交流接触器、中间继电器、热继电器、时间继电器、功能保险元件、常用绝缘材料等。

第十六节:集成电路。细分为集成电路的分类、封装方式、识别及常用部分集成电路的应用。

第十七节:常用电源。现代电子产品的维修过程中常常遇到电源部分故障, 所以把电源单列一节, 介绍电子产品的常用供电方式、各种电池的功能及特点、常见故障的种类及维修等。

二、优化操作工艺, 加强实践环节

针对SMT技术的普及, 也为了应对现代电子产品的发展, 必须建立一套有针对性的操作工艺, 包括常用电工电子工具、维修仪器设备的升级和更新, 这样才能与现代电子技术接轨。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电工技能与实训课程目标已明确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学生要能掌握电工基本操作工艺, 掌握基本电工工具的正确使用。实践教学模块中也明确要掌握用电烙铁在印刷电路板上实施焊接和拆焊工艺, 掌握电工仪表的使用。在传统教材中, 对于片状元器件的拆卸和焊接只是略带几句, 也点到利用了专用烙铁头拆卸法、吸锡铜网法、熔锡清扫法、引线拉拆法、吸锡器拆卸法等, 利用的还是原有的普通电烙铁。笔者根据多年实践经验, 针对新型电子设备中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拆卸和焊接方法, 在原有教材基础上做出以下优化改进及补充, 加强学生在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过程中的实践环节。

1) 在原有常用普通电烙铁基础上使用防静电温度可调电烙铁。根据所焊接元器件的不同使用不同的烙铁头与之对应。900M-T-LB型烙铁头适合焊接小元器件, 900M-T-B型烙铁头适合贴片集成电路补焊, 900M-T-K型烙铁头适合BGA封装集成电路刮锡。

2) 使用热风枪拔放台。该设备是一种贴片元件的拆焊、焊接工具, 可以有效地防止静电干扰。热风枪的喷嘴可根据所拆元器件的不同有不同规格的喷嘴与之对应。φ2.5mm喷嘴适合拆卸小元器件, φ4.4mm喷嘴适合拆卸较大元器件, φ10mm喷嘴适合拆卸较大集成电路。

3) 使用热风枪拔放台时, 应注意与镊子的配合, 还有就是温度及气流强度的是否合适, 以下为参考数据:a.普通贴片元件 (拆) :温度310℃, 气流强度4.0;b.普通贴片元件 (补焊、装) :温度310℃, 气流强度3.0;c.普通小芯片 (拆) :温度300℃, 气流强度4.5;d.普通小芯片 (补焊、装) :温度300℃, 气流强度3.0;e.普通大芯片 (拆) :温度300℃, 气流强度5.0;f.普通大芯片 (补焊、装) :温度300℃, 气流强度3.5;g.排线座 (补焊、拆装) :温度290℃, 气流强度4.5;h.外部连接器 (补焊、拆装) :温度290℃, 气流强度5.0;i.LED拆装:温度290℃, 气流强度4.5;j.封胶BGA (拆) :温度300℃, 气流强度5.0;k.屏蔽罩 (拆) :温度310℃, 气流强度5.0;l.金属功放 (拆) :温度310℃, 气流强度4.5;m.塑料功放 (拆) :温度300℃, 气流强度5.0;n.封胶模块拆胶:温度150℃, 气流强度4.0;o.机壳标签:温度130℃, 气流强度4.5。

4) 增加小外形封装 (SOP) 封装及四方扁平 (QFP) 封装两种贴片集成电路的拆卸、焊接实训内容;增加BGA封装芯片的拆卸、焊接实训内容 (注意BGA封装芯片的拆卸、焊接时需要植锡板、锡浆、刮浆工具等) ;增加封胶芯片的拆胶实训内容, 掌握电路板脱漆、焊点断脚、电路板起泡等的处理。

三、加强校企合作, 促进技能发展

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课程设置已经明确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学生应该具有的能力结构和要求, 其中包括具有相关电子元器件的检测能力和选购能力;能够熟练使用相关的常用检测仪器 (含仪表、设备) 和工具;具有良好的表达、理解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一定的接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查阅电子电器相关资料及其产品说明书的能力。而传统的中职学校教育 (包括技能训练) 大多局限于学校, 而且基本上是先讲一大堆的理论, 然后再停课实训1~2周, 包括常用电子元器件内容的技能训练。学生被动地接受技能知识, 而且缺乏与企业等为基地的训练, 所以缺乏最新的现代电子产品的接触, 缺乏最新电子技术的灌输, 缺乏最新电子设备的掌握。针对这种现状, 笔者在常用电子元器件内容的授课过程中采取以下策略:

1) 校内技能训练课程采取“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变原有的授课模式, 把电子技能与实训课程直接植入实验室、实训室中, 利用学校的通用电子电工实验室、电子装配室来进行一体化教学。打破原有教材的框架, 建立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训练评价的激励机制和管理机制。课堂中采取小组合作式教学模式, 建立小组长负责制, 引入竞争机制。拓宽学生获取最新电子元器件以及应用知识的平台, 加强学生接受、处理信息的能力, 加强查阅电子元器件及电子产品的能力。引导学生有效利用互联网获取知识。加强“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常用电子元器件课程教学中的利用率。引导学生利用现有知识, 优化及改进电子元器件, 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要有前瞻性地引入最新的电子元器件来准备每一节的实训课, 还要掌握最新的教学及实训设备。

2) 校外技能拓展建立“双元制合作办学”模式。校外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 充分利用外部力量, 整合资源, 利用企业的技术及设备平台来拓展学校实训设备上的不足。原有的学校本位观必须打破, 离开了企业、社会、市场, 以学校为本位训练出来的技能及知识将无后续优势。在常用电子元器件内容的教学过程中, 笔者在2010、2011级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学生已经试行, 主要与大型家电售后服务部、通讯设备生产厂家及经营部、电脑设备销售公司等建立“双元制合作办学”。

没有高质量的电子元器件, 就没有高性能的电子产品。一个崭新的电子元器件的出现, 无不带来电路设计的一次革命, 使电子产品的性能产生一次质的飞跃。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是中职学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技能基础, 也是以后步入社会行业部门的敲门砖。

摘要:本文通过笔者在从事《电子技能与实训》课程教学以及从事家用电子产品维修过程中, 针对原来常用电子元器件内容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课程面临现代电子产品的冲击的形势下, 提出“整合课程内容, 打破传统编排;优化操作工艺, 加强实践环节;加强校企合作, 促进技能发展”三个方面的探讨。意在促进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电子技能与实训》课程中常用电子元器件这一章节内容的教学。

关键词:常用电子元器件,整合课程内容,优化操作工艺,加强校企合作

参考文献

[1]朱国兴主编.电子技能与训练 (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2]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指导方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电子技能实训教学反思 篇5

电子技能项目实训教学大纲

所涉及课程名称:电工电子技能电子技能

学时数:14学时

适用专业及层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气工程专业、电子技术与计算机专业、汽车工程与机电工程(中专、专科、本科)

一、实训目的正确认读电子元件符号、图形及标注。能正确对电阻、电容、二极管和三极管等元件测试和判断。

掌握机械万用表的使用。

二、实训的基本要求

1、能熟练对电路中元件符号和名称的识读。

2、通过实训掌握元件好坏判断和性能参数。

三、实训内容

1、电子元件的符号、命名及作用。(4节)

2、万用表的使用。(2节)电阻档、电流档和电压档使用

3、正确对电子元件测试。

电阻器检测和判断。(2节)电容器检测和判断。(2节)二极管、三极管各极正确测试和判断(6节)电感及特殊元件的识读和检测。(2节)

四、实训方式

教师讲解和学生独立操作相结合五、时间安排

以每周一至周五下午七八节、晚上和部分节假日

六、考核内容和方法

1、电阻器名称识读、检测和判断。(15分)

2、电容符号识读、检测和判断。(15分)

3、二极管检测和判断。(10分)

4、三极管检测和判断。(30分)

5、其它类型元件检测和判断。(10分)

6、万用表的正确操作。(20分)

七、推荐参考书

电子技能实训教学反思 篇6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优势;实践

职业学校的生源随着社会的变化,重新整理教课内容,重新进行课程设置,通过社会的需求进行改进,不断摸索出更好的教课内容和方法,以便更好地迎合现代化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以适应岗位的实用性知识为主,以能力为主体,以职业实践为主线,形成一个综合模块化的课程体系作为现在电子技术专业的最新的课程体系。通过电子技能与实训为核心,使教学更加易懂和实用化。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势

1.打破老旧的教学模式

将中等职业学校从文化课灌输到理论学习再到专业课程分析,最后进行实训的教学顺序完全打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融合学习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吸收和理解,将理论知识融入实际操作中,加深学生的印象,掌握知识点,使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强。

2.将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发挥到极致

中等职业教育的最后宗旨是能够培养适用于社会需求岗位的技能型人才,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前提下,更加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加强他们动手能力的培养。如此,必将成为中等职业教育的一个特色。

3.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加强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以满足各种新知识与理论及动手的最新需求。

二、电子技能与实训一体化教学实践

1.情景设置,项目引入

可以通过创设工作情境的方式引入项目,让学生实际感受日后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有目标地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通过实际到场参观来加深印象,教师可以在旁进行引导,让他们想象自己如果接到了这样的工作任务该如何进行操作,让学生去实际体会,最后教师进行讲解,这样激发了学生尝试的欲望,而且也增加了他们的自信心。教师在教课的过程中又可以通过实际去拓展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点,使学生的基础更为扎实而又不死板。

2.知识链接,项目分解

为了能够使得学生更快地熟悉工作流程,可以进行场景模拟,教师将学生进行分工,设置一些工作中会遇到的角色,在一段时间之后进行角色互换,有利于日后尽快地融入工作当中,不产生排斥感,减少适应时间。并且也可以通过角色演示的方式来了解工作的流程,预先将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甚至有些学生还可能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不论是对目前的教学还是对日后的工作都会起到好的作用。教师利用这种仿真教学的模式可以使得学生知识的巩固与链接更加牢固和紧密。教师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进行适时的引导,让学生自己找资料,自己进行讨论,找到解决的办法,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办法,让他们为今后的工作打好基础。

3.建设相关实训室

除了找到相关企业给学生参观实习的机会之外,学校还应该重点建设现代化一体化实训室来帮助学生学习和熟悉。在实训室里设置一些常见到的比如仪表、电子组装训练等。这样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不用空口讲评,学生在学习时又可以直观感受,节省了上课的时间之外,又可以提高效率,加大学习效果。让学生更加熟悉各类操作工具,更加有利于今后工作的上手速度。

4.根据工作任务,理实一体化学习,学生合作

根据今后工作实际环境的需求,员工之间少不了互相協作,所以,教师在安排课程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法,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2~3个人,然后按小组给他们分配任务,通过他们的协作来完成作业。这样,不仅有效地完成了课业要求,还训练了他们互相协作的能力。教师在安排小组时,可以按照成绩好坏以相互穿插的形式进行编排,让学生在探讨时互相学习,学生之间进行帮带,更有利于整体学习成绩的提高。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兴趣。

5.课堂效果测评

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问一定是不能少的。因为只有通过提问才能了解到学生的掌握情况,才能知道下一步的教课计划是什么,也更有利于学生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所以,教师一定要进行课堂效果测评。在测评的过程中,可以采取教师直接点评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学生互评的形式来进行。增加整体的互动性,也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总之,企业之间的竞争关键还是在于人才储备的多寡上,那么也就是职业学校教育方法的一种竞争,并且也是职业学校教育是否成功的体现。而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模式是人才储备的关键,教育的形式更是成果的基础。只有顺应市场需求,调整教学形式,从实际出发,才是解决电子专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根本,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方孔婴.电子工艺技术[M].科学出版社,2013-08.

电子技能实训教学反思 篇7

明确在教学中应用的定位

交互式电子白板是一种工具, 在教学过程中, 其应用定位, 从宏观方面说是提高课程改革的有效性;从具体方面说, 是为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提高“教”与“学”的质量与效益服务, 是为促进教学创新服务的。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 是展现“教”与“学”的过程, 不是展示先进技术功能的过程。

考查一节应用了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课是不是好课, 重要的标准之一, 就是教师是不是借助其创设了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没有利用它引导学生质疑、探究, 学生的学习是不是在合作的基础上更独立、更自主、更主动、更富有个性。

我们常说:技术搭台, 教学唱戏。如果把课堂教学比喻为舞台的话, 先进的技术就是支撑舞台的台柱之一。一堂课的质量, 首先应该关注学生学得好不好, 而不是关注用了哪些先进技术。评课的时候, 首先想到:“这节课, 白板用得真好”, 实际上, 已经本末倒置了。如果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教”和“学”已经成为教师的常态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常态学习行为, 就真正体现了技术应用与工具应用创新的有效性。

交互式电子白板是一种创新应用, 而教学是系统工程。如果仅仅依靠一种或数种新技术、新工具的应用, 就能完全改变课堂教学的结构, 或者课堂教学、学生学习会出现变革式的发展, 至少在目前是不现实的。教学方式的变革与学习方式的变革, 首先是课程理念、教学理念、学生学习理念的变革, 是课堂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 可以通过“技术变革”、“工具变革”去促进、推动“方式变革”。如果没有先进的教学理念, 即使在课堂上用了交互式电子白板这样的新技术, 但还是以陈旧的教学思维组织教学, 这种“新瓶装旧酒”的教学模式无法发挥它的优势。教师还是要多问自己:这节课我用了交互式电子白板, 学生得到了什么?是促进了“教”还是促进了“学”, 抑或兼而有之?

应用设计要服从于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设计, 不能游离于这个系统之外。若想应用电子白板技术真正地促进教学质量、效益提高和学生学习质量提高, 就应该重视科学合理的设计。教学设计和白板应用设计这两个设计, 缺一不可。由于交互式电子白板是一种新技术, 教学实践中能够借鉴的成功经验少, 更需要有独到而科学的设计, 合理而周密的实施, 否则会大大降低其应用的有效性。

应用设计要与教学设计相结合, 并且应用设计要服从于教学设计, 应用设计目标要符合教学设计目标。首先是要考虑学科教学目标、学科教学内容、教学对象, 然后再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在教学策略设计和教学媒体选择中, 可以根据不同学科、不同教学目标 (包括知识域、能力域等) 及相应的教学重难点、不同课型、不同年段、不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因素, 把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作为教学策略之一, 并根据它的特点, 对教学与学习的方法、步骤和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充分发挥其功能。

必须明确一点:交互式电子白板只是一种工具, 和其他现代教育技术工具一样, 不管其功能多强大, 对“教”与“学”的促进作用有多大, 也不能说它适合于所有学科的所有知识域的学习和所有能力域的培养。这就需要我们通过研究去寻找整合点、适合点、应用点。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教学中应用, 是促进学科教学的, 应该富有学科特征, 要防止“学科缺失”的现象出现。要在学科的背景下, 把它作为学习、交流的工具, 不应该脱离教学内容去孤立地使用。只有在突出学科特征的常态教学下的应用才是有意义的、有效的、有价值的。

在教学设计和应用设计过程中, 还要遇到两个不可回避的情况:一是交互式电子白板功能的选择与组合, 二是教学资源的选择与组合。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功能繁多, 全部掌握并熟练操作的难度很大, 需要一个较长的学习实践过程, 而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与学生学习需要以及自己的使用倾向, 自行分成两个层次:一是应用较多的;二是应用不多, 但有特殊作用的。对于前者, 使用者要熟练掌握操作, 做到得心应手, 研究并设计好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使其更有效地发挥作用;后者, 使用者要了解其特殊性, 根据教学与学生学习的需要先尝试使用, 做好设计, 再在使用过程中学习, 积累经验, 不断反思, 以逐渐进入前者之列。

对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不同功能, 需要重点研究并设计的是选择与组合。有三个方面的选择、组合需要考虑: (1) 交互式电子白板本身不同功能的组合搭配, 如拖拉、书写、放大、屏幕遮蔽、聚光灯等; (2) 不同功能与第三方软件或平台的组合, 如Power Point、Flash、几何画板、Mp-Lab、Moodle等; (3) 不同功能与所选用的教育信息资源的组合, 如文本、声频、音频、图片等。这些选择与组合, 原则还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 突出教学重点, 突破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学习绩效。若想实现选择和组合的最优化, 就应该在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到并设计好。特别是不同功能与传统优秀教学方式的有效整合, 更应该设计好。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资源应用设计, 虽然不同厂商提供了不等的素材资源, 但对于教师来说, 要重视在教学设计中实现素材资源的二次开发。素材资源二次开发的构成为:资源选择、资源组合、教学应用、应用评价、应用反思。在素材资源的二次开发过程中, 教师可以融入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课程经验和教学设计, 充分适应不同学科、不同课型、不同年段和基础学生的需要。这是使用现成的课件, 特别是大型课件所无法实现的。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资源建设开发、设计制作, 要“量体裁衣”。体, 一是指教学需要, 二是指白板功能。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课件与其他课件最大的不同, 是具有应用过程中的动态性。其他课件制成以后, 不管使用者的能力和水平如何, 基本是按设计制作者的思路操作, 严重约束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自主生成。而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课件, 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 可以有更大的自主性。

与传统优秀教学优势互补

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实际上是一种基于传统现代教育技术的创新应用。我们提倡创新, 提倡新技术、新工具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但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新技术、新工具时, 不能全盘否定原有的教学系统, 不能忽视或摒弃传统教学中的许多有效实践。传统教学和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的优势必须互补, 这应该是一种扬弃和发展。“积极树立‘教学效益第一’的观念, 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解决教学问题, 有效促进教学改革与创新。”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也应当如此。

如果仅从工具的角度看, 用了交互式电子白板, 那么黑板板书的作用及设计还要不要重视?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功能是强大的, 那么传统的教具和学具还要不要?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上能演示甚至操作各种实验, 以实物器材为核心的理、化、生实验教学要不要放弃?诸如此类的问题, 应该充分考虑。

“交互”是交互式电子白板最大的特点之一。如果课堂教学过程中只重视突出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交互功能和呈现形式, 忽视或摒弃了许多传统的优秀交互形式, 还是对“交互”的本质特征没有透彻地把握。要多组织案例式的研究, 对课堂中呈现出来的不同性质的交互方式, 包括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所进行的交互, 其原理、作用、相互关系、规律等进行深入地研究, 努力使各种交互方式能相互匹配, 扬长避短, 发挥最大优势。而“亲其师则信其道”更是强调了师生在交互过程中情感培养的结果和重要性, “亲师信道”的作用是任何技术和工具都无法替代的。

重视应用的教学反思

目前, 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于教学系统且成熟的经验并不多。因此, 即使上课之前做了周到的设计, 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也还往往会生成一些课前没有预设到的情况与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反思总结, 并对原先的设计和实施加以调整使之改善。反思是实践性的思维, 包含了人在实践活动中的主体能动性。根据目前的实践来看, 对应用的教学反思, 是提高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绩效并使之逐渐转化为常态教学行为的极为重要的环节之一。

上好电子技能实训课的几点尝试 篇8

一、提高学生对实训的认识, 激发学习兴趣

《电子技能实训》是一门理论性、专业性和实用性较强的课程。由于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基础薄弱, 对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的学习感到非常困难。教师要在提高自身的实践应用能力的前提下, 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搞好技能教学的前提条件。

1.灵活上好第一课。

要让学生明确电子技能实训课的重要性, 对实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重视实训课。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使学生感知相关专业工作领域的设备和技术现状,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新知识的好奇心。介绍往届优秀毕业生的事迹和取得的成绩, 让学生学有榜样, 赶有目标, 从而树立信心, 增强学习兴趣, 激发学习动力, 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2.多媒体加口诀, 寓教于乐。

《电子技能实训》内容多而且抽象, 要求能力高。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制作逼真的模拟课件, 帮助学生摆脱认识障碍。以寓教于乐的形式, 使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动画及幻灯片中, 弄懂复杂的内部结构, 明白元件的相互配合, 清楚波形的前后关系, 学会立体的空间想象。

根据中职学生的年龄特点, 授课时语言风格上的生动活泼也是提高学生学习乐趣的关键。将枯燥呆板的工作原理及连接方法, 总结成朗朗上口, 易懂好记的口诀, 让学生感到好玩, 好学又好记。

3.广泛实施启发式教学, 加强理论指导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 最关键的是每一步都采用与学生一起探讨的方式, 让学生在启发下思考, 在思考中解决问题, 从而掌握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更好地把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 促进基础理论课的学习, 形成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良性循环, 提高学习效果。

二、改革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实践技能

我们的《电子技能实训》教学采用将理论讲授与实验、实习训练相结合, 并都在实验室里进行, 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同步进行。理论知识较强的学生可以从理论方面入手, 技能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从操作技能方面入手。这样把技能教学自然地渗透到理论教学中, 轻松、活泼、愉快的学习氛围,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1.耐心讲解, 示范操作, 反复巡视。

示范操作是上好技能实训课的关键环节。教师的每一个动作都会成为学生顺利掌握实践操作技能的榜样。示范时, 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 对关键步骤着重示范, 难以理解的反复示范, 做到讲中做, 做中讲, 边讲边做, 边做边讲。重点强调操作的规范以及遇到问题的处理方法。

2.因材施教, 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

在实训指导中对技能掌握较慢的学生, 在不影响整体进度的情况下放慢速度, 降低难度, 单独示范辅导, 使他们对所学知识充分理解和领会, 逐步赶上全班实习操作的进度并达到完成实训的目的。对技能掌握较快较好的学生, 适当增加实训难度, 提出问题, 激发学生去积极思考并解决, 从而使他们的实践技能得到更好的提升。

3.严格考核, 提高实训效果。

考核是保证实训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在评定成绩时, 不是看“知不知道”, 而是要看“会不会干”和“能不能做”。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同时, 把重点放在实际应用上, 并做到举一反三学活用活理论知识。教师也通过考核, 总结不足, 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三、根据实训时间,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教师根据实训要求和培养目标, 组织教学内容。按照学生认知规律, 分阶段实施教学计划。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步骤, 强调在实用和实际生产需要方面让学生掌握技术技能。通过合理的安排, 讲练结合, 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 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融为一体。

电子技能实训教学反思 篇9

分析发现, 造成中职生缺乏学习兴趣的原因有以下两点: (1) 未知领域的学习内容增加。由于中职生逐渐接触电工、电子、计算机等专业课程以后, 抽象的理论多了, 能力要求高了, 学习中的疑惑越积越多, 因此学习兴趣逐渐减弱。 (2) 抗挫折能力不强。职校生因学习基础较差, 对挫折缺乏承受力和应付力。在专业课学习上遇到困难就想退缩, 致使成功的喜悦体验越来越少。

1 通过设计趣味性电路, 激发学生电子技能实训的兴趣

电子技能实训课本中的实训内容, 基本上都是用测量数据验证理论。因为学生的理论知识不扎实, 他们对电路的工作原理理解不透, 造成对测量数据和实验结果之间的关系不理解。学生只知道机械化的测量, 从不去思考为什么会这样, 因此理论基础与技能实训相脱节, 久而久之由开始的好奇演变成最终的机械测量。针对这一普遍现象, 根据实验中的目的和内容的要求, 选择一些趣味性比较直观的小电路, 通过眼、耳、手等感觉器官获得强烈的刺激,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 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的求知欲望, 帮助学生加深对电路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电烙铁焊接技术和万用表测量技术, 在电子实训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所以针对这两个方面, 我的实训方案如下:在实训中, 通过优选经典的电路来激发技能实训的兴趣。如用单稳态、双稳态、无稳态、单级放大电路、多级放大电路结合驻极体话筒、光敏电阻、光敏二极管、发光二极管、扬声器等元器件, 设计声控、光控电子开关、延时触摸路灯开关、门铃等, 这样既满足了好奇心, 又可以转化为电子技能实训的兴趣。

2“实践—理论—再实践”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电子实训技能

为了提高电子实训技能, 教师应该采用“实践—理论—再实践”的教学方法去指导学生的学习。如果先讲解理论和使用方法, 由于中职学生普遍理论水平较低, 对所讲内容不易理解, 不愿意听, 对知识的掌握效率太低。因而, 实训中可以先把本次实验的要点和注意事项重点讲解, 让学生先操作 (安装电路) , 回头再对操作过程、电路原理、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理解。

例如在学生学习使用电烙铁时, 可以先设置一些问题:使用新烙铁、不给焊剂、提供有氧化层的导线等, 让学生用电烙铁先进行焊接操作。学生在焊接中就会出现电烙铁不吃锡, 导线不上锡, 焊点不光滑等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再讲电烙铁使用注意事项和处理方法, 焊剂在焊接中的作用, 使用电烙铁的正确焊接方法时, 学生听课的注意力非常集中, 记忆更加深刻。教师亲自演示焊接过程, 让学生再进行焊接练习, 体会焊接要点, 其焊接技术将进步很快。同时在电路实验中也可以采用此方法, 让学生先安装电路, 实验有了现象和结果, 也就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3“因人施教, 产学结合”的方法,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电子实训技能

实训内容要有针对性, 以便提升各阶段学生的业务水平。比如:高一的学生刚刚接触电子课程, 对电子技能实训缺乏了解。实训内容可针对工具使用, 基本元器件的认识和检测, 单元电路焊接与参数的测量, 良好的实训行为习惯和对电子兴趣地培养。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实训可针对集成电路、数字电路等综合电路安装与调试和电路板制作技能掌握, 对电路原理和测量数据参数分析水平的提高。下一学期可针对产品整机的组装、调试与维修掌握, 通过使用仪表仪器对各关键点的电量和波形测量, 加深对电路原理的理解。

职校的办学目标是为企业培养技能型人才, 实训教学的内容应向企业实际需求方向靠拢。学生在校经过一段时间系统的实训, 初步掌握了焊接技术和工艺、元件和电路参数测量、整机电路调试和组装等技能, 但与企业产品生产实际操作存在差别。可以采取与厂家联系组织参观、顶岗实习、实训室模拟等方法进行有针对性地强化训练。这样学生开阔了眼界, 增加了自身竞争力, 思想意识上也达到了角色的转变。

4 鼓励学生多检修一些身边的小电器

在学生身边有大量的小型电子产品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故障, 其实这些故障对学生而言是个很好的实训机会。在实训中, 通过引导学生对身边小电器进行检修,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 而且在检修过程中觉得学有所用, 有成就感, 启迪创造性思维, 主动弥补专业知识的缺陷和不足。例如05电子电工班的一个学生检修过电动车充电器。在老师指导下让他自己修理, 由于元件不多, 他把每个元件仔细拆下, 逐一测量元件的好坏, 然后进行更换。通过这次检修, 学生觉得以前很难记住的电阻的色环、三极管的测量方法都熟练掌握了, 而且拆焊、焊接技术有了很大进步。检修中也吸取了不少教训, 如因心情急燥造成引线短路, 由于未考虑元件的位置, 使外壳安装不到位等。因为充电器是自己修好的, 学生非常有成就感, 感觉检修并不太难, 极大的增加了他对电子技能实训的兴趣。

5 实验或实训时, 让学生分组进行

根据电子实训教学的需要,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教师可安排几个基础知识扎实、操作技能好的学生做组长, 每组的组长从两方面对本组的同学进行督促检查:一方面在操作技能上对本组同学指导检查;另一方面负责本组的实习纪律。利用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在教师有意的激励下, 各组之间会不知不觉地进行竞赛, 他们比安装的速度、比安装质量, 增强了学生电路安装、检测的趣味性, 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实训的积极性, 形成一种比学赶帮的学习风气。

6 工学交替学习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电子实训的内容主要就是检测元器件, 安装电路, 调试电路, 故障检修等, 这样的实训内容相对单一, 久而久之学生新鲜感很快就会消失, 有时还容易因枯燥疲劳产生抵触情绪, 造成一部分同学不愿动手, 甚至逃课。采用交替法可以引导学生度过这一阶段, 在实训教学中可以灵活运用交替法, 如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互交替、学校教学与工厂实习相互交替、教学手段相互交替等, 发现学生有注意力转移的苗头即可实施。

实际操作实验中, 使用多媒体, 组织学生观看电子实训录像等, 这既可以调节实训情趣, 又能使学生开阔眼界, 精神饱满地投入到新一轮的实训中去。一段时间的校内实训后, 还可组织学生到电子厂参观或顶岗实习, 使学生明白校内实训的重要性, 坚定正确的学习观和价值观。

电子技能实训教学反思 篇10

所谓“预设”就是指课堂教学前的一个预案, 是指“教师根据课堂中的互动状态及时地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行为的教学形态”。所谓“生成”即在课堂教学实施中学生出现的各种情况。“生成”对应“预设”, 因预设而精彩。

二、辩证地理解“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首先, 既要改变过去那种只有“预设”, 完全封闭、一切尽在“教师掌握之中”的现象。当然又要避免不适当的、漫无边际的“生成”。教师只布置实训任务, 其余一切都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去讨论、去操作, 那将严重影响课堂教学质量, 减损课程要求及教育“引导”“塑造”的责任。

其次, 教师在备课及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详略得当”。所谓“详”是在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设计上, 尽可能地将“三维目标”和有关内容加以整合;尽量考虑周到, 预先设想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多样化的对策。所谓“略”是指教案不要太详尽, 宁可“粗一点”, 给现实的、活生生的教学留下一定的空间, 最终在教学中完成, 在教学后完善。

再次, 在课堂中, 教师要“与时俱进”“与境俱进”, 及时抓住并灵活处理具有“生成价值”的问题、回答、细节、情境等, 让教学充满灵动、智慧与活力。但这种“生成”必须与预设的学习目标、学习主题有某种内在联系, 这样才能既保证课堂教学的“开放”与“灵活”, 又能促进学生自主和富于个性化、创造性地学习。

三、合理地处理电子技能课中的“预设与生成”

电子技能实训教学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 更需要做好精心的预设。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 根据实训要求目标, 全面了解学生。有效开发资源是预设的重点, 也是动态生成的起点。

(一) 充分预设是电子技能实训课堂有效学习的基础

例如, 电子技能实训项目《三极管的检测》中, 用万用表的电阻档检测、判别三极管的类型和引脚, 可以利用实物投影仪及多媒体演示各类型三极管, 并列举生活电器中三极管应用电路, 从NPN型及PNP型三极管基本结构及E、B、C管脚的介绍引出课题, 通过教师示范操作测量过程, 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效果。

(二) 动态生成是电子技能实训课堂有效学习的发展

例如, 在检测三极管类型与管脚步骤中, 万用表的档位选择, 教师一般会在布置任务或实训报告单上列出, 选择R×100或R×1k档。学生或许会提出, 为什么不选择R×10或R×1档测量呢?在教学实施过程中, 当学生的回答或思考与教学设计不一致时, 就是教学动态生成的好时机。这样, 由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自行进行测量, 根据观察并记录相关的信息和结果, 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还能加深对本节课的知识点巩固, 取得课前预设所达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 预设成功与动态生成是相互联系的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 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在电子技能实训课中, 一个元器件的管脚, 万用表的正确读数方式, 哪怕实训步骤的前后顺序等, 随着学生课堂主体性、自主性的增强, 一些“意外”或许会打乱教学的节奏, 许多不曾预约的精彩也会不期而至, 从而使学生在不断的生成过程中得以发展。

四、“预设与生成”之反思

(一) 对教学设计的反思

每一节技能实训课都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 因此精心的预设显得必不可少。针对实训项目要求, 做到全面了解学生, 有效开发资源是“预设”的重点, 也是动态“生成”的起点。因此, 教师在分析教材进行预设时, 应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同时, 根据中职学生实际和自身的教学风格, 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

(二) 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生成”对应于“预设”, 在课前的设计, 教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一些情况做了设想。在实训过程中, 尽量鼓励学生同教师展开争论, 给学生创造宽松的活动空间, 加强实训方法指导, 重点帮助学生解决实训过程中的难点和疑点问题, 以减轻学生参与实训教学的思想压力, 引导学生一起探索研究, 让学生在活动中大胆地参与讨论交流。

(三) 对教学效果的反思

良好教学效果的达成, 优秀的教学设计是基础, 有合理生成的教学过程是保证。如果学生通过很大的努力才完成了实训操作任务, 教师应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既要指出存在的不足, 又要肯定付出的努力, 这样才能塑造学生健全的品格, 增强学生参与实训教学的自信心。

五、结束语

总之, 预设是前提, 生成是关键, 将预设和生成结合起来不仅是一种教育的科学, 更是一种教育的艺术。预设一个高质量的教案, 既是教师经验的积累, 也是教学机智的展现。成功的教案预设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 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动态生成。

关键词:电子技能实训,预设,生成

参考文献

[1]朱国兴.电子技能与训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2]徐洪俊.浅谈化学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J], 化学教学, 2007 (11) :23-25.

电子技能实训教学反思 篇11

【关键词】“项目式”《电子技能实训》 课程开发 考核方法 开发条件

一、“项目式”《电子技能实训》课程开发是校企合作的需要

缙云县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全面推进“开放兴县、工业强县、生态立县”的三大发展战略。工业是我县经济的增长点,以新碧、壶镇、五东为代表的“一园二区”,初步形成了照明电器、车用仪表、半导体器件等八大行业,电光源行业占全国市场份额的30%以上,仪器仪表类行业占浙江省市场份额的20%以上。

目前,学校与浙江长虹电光源有限公司、浙江山蒲照明电器有限公司、浙江仙都仪器仪表有限公司、浙江晨龙集团、浙江固驰电子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专家与电子技术专业教师共同研究、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尤其是参与体现实验教学和职业技能的实践课程的建设。校企双方联合组建“特种班”,将企业文化、规章制度、生产工艺、检验技术等纳入教学计划中。要将学生培养成具有电子电路的设计与加工能力,以及电子电路调试与维修能力、半导体生产工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就必须对现有的电子技术实训课程进行改造和完善。为了改变以往电子技能课存在理论过多、操练不足的缺陷,我们开发了“项目式”《电子技能实训》课程。

二、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

(一)适应企业技术发展,体现课程的先进性和前瞻性

关注我县及周边地区电光源、仪器仪表、带锯床、半导体器件生产工的最新技术发展,通过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深入企业调研,贴近生产实际,及时调整电子技能教学模块,突出本技能实训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另外,与企业深度融合,建立适应生产实际的仿真型、生产型实验实训基地。

(二)成立课程改革指导委员会,进行课程开发

建立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改革指导委员会,成员由企业领导、行业协会、学校领导、招生就业部门和教学骨干等人员组成。一是学校与企业双方及时沟通技能人才供求信息;二是确定电子技能教学计划与训练方案,保障所教、所学、所用三者紧密对接;三是学校协助企业攻克技术难题,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开展在岗职工技能培训,提升素质,促进企业内涵发展;四是共同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三)与电子类企业开展订单式培养,将企业生产技能融入电子技能课程中

学校根据企业需求,采取阶段课的形式,开展定向教学,开办晨龙班、仙都仪表班、长虹电光源班等,将晨龙锯床、仙都仪表、长虹电光源等行业技术融入电子技能课程中。

图1 电子实训课程开发基本流程

三、项目课程开发实践

(一)“项目式”《电子技能实训课程》与传统的同类教材相比,在内容组织与结构上都做了较大的尝试与改革

1.以能力为核心,面向中等职业教育培养中级技能人才的目标,创建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学以致用的综合性课程。

2.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课程中适当降低理论起点,强调知识与实践的运用,注重基础性、实用性与趣味性。

3.引入项目式教学,在内容编排上力求做到形式与层次、知识与运用相结合。

(二)“项目式”《电子技能实训》课程的项目编排

将课程中的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相关知识通过13个项目有机地贯穿和结合在一起,在整体上力求科学实用、通俗易懂、图文并茂,从实践入手,实现“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螺旋式上升,避免了长篇的枯燥理论,其内容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易于理解。“学了就会做,做了就能用”,实践内容易于取材,保证了教学的有效性。

图2 电子技能实训项目组成图

(三)“项目式”《电子技能实训》课程分组实验的编排

图3 电子技能分组实验编排

电子技能分组实验的主要任务是验证理论学习中的一些定律、基本规则、常见元件的应用等,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学会撰写规范的实验报告。

(四)建立电子技能实训为主的淘宝网店

充分利用亚洲最大网上购物网站——淘宝网这个平台孵化,以产、学、研一体化为主体,以电子设计产业项目为导入,进行电子线路仿真、设计、制板,装配、调试、销售、售后服务等系列实践活动,充分将教学与产业相结合,把学生创新作品转化产品,将作品在淘宝上销售,打造自己的品牌;使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真正实现“学有所用,用有所循”的教育宗旨。另外,学生可登录淘宝网店享受全方位的电子知识学习,了解电子行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也为学生就业探索了一条新的路子。

图4 学生项目作品向产品转化流程

四、改革项目课程考核方法

(一)考核方法改革的指导思想

1.从应知型向应会型考核转变

对于应用型人才而言,“光说不做”或“纸上谈兵”是不行的,操作技能或动手能力是他们进入职业学校首先应该跨越的第一道门槛。只有具有娴熟的操作技能,并同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才能使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应用水平得以进一步的提高与发挥。同时,操作技能的考核,有助于充分发挥职校学生的专业特长,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2.加强实践能力的考核

职高生即将面对的就是社会,而实践能力的强弱,关系到学生走出学校,进入社会以后,能否尽快地适应社会方方面面的要求,关系到学生的就业前途和立足点。学生走入社会,不但要“会做人”,更要“会做事”,而所有这一切,光靠传统的考核方法是行不通的,只有让学生到社会的大江大浪中去磨砺、去锻炼,才能造就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3.重视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考核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精神的灵魂”,而“创业能力亦是一个学生立足社会的生存之本”。一个墨守成规、循规蹈矩的人是不会有什么发明创造的,也很难具有攻关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一个无创业能力的学生又将如何面对社会对人才的无情淘汰呢?为了培养优秀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必须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在考核方案、方法中体现出来。

(二)构建多样化的项目课程考核方法

1.智能化理论知识考核法

理论知识考核采用开卷形式,而且试卷内容事先公开,考核的内容也是完全相同,这种考核法能充分体现考核的公正、公平性,有助于人才的筛选。

2.操作+口试考核法

电子技能学习往往需要使用仪器仪表来进行。可以采用学生操作、教师在旁提问的考核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操作技能和表述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考核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提问,及时纠正,此种考核法针对性很强,教师在考核中,可以发现不同学生的不同错误之处,真正做到因人施教。

3.仿真模拟技能考核法

对于电路设计等项目,实际操作需要大量的时间与耗材,因为在焊接过程中有一丁点的错误就会造成调试失败。我们可以采用Protues 仿真,通过仿真,可以使电路的功能形象地体现出来。

4.技能过关考核法

为了督促学生掌握电子技能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要求“人人参与,人人过关”。按照“项目式”教学的要求,技能考核内容,由易到难,由简单到综合;学前有安排,注重平时,不搞突击。在教研组的教学计划中,就明确制定本(每)学期要求过关的班级和考核的内容。

5.把电子技能考核纳入等级考核

电子技能等级可以通过教、考分离的形式,由政府劳动部门通过职业技能鉴定组织进行质量鉴定合格后方能获得无线电调试工中级证与无线电装配工中级证。

五、充分挖出“项目式”《电子技能实训》课程的开发条件

(一)完善实验实训室条件

在实训室建设方面,一是建好技能型电子实训室,除提供专业书籍、维修资料外,常用的检修方法、检修步骤与关键点的电压及波形,有的上墙,有的做成电子文稿,让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遇到困难时能及时找到解决办法,完善实训室与教室的一体化功能。二是建好企业车间,在专业调研、课程开发、教学评价、实习实训、企业文化等全方位借助行业企业的人才、资金,让学生熟悉企业文化、工艺流程及产品质量管理,并且在车间内充实专业理论资料和多媒体设备等。

图5 电子技能实训条件

(二)利用强大的实训教师团队

本组实训教师团队结构合理,科研能力强。专业任课老师23人,高级教师11人,占50%,中级教师7人,占30%,其中,省级名师2人,市级学科带头人2人,市教坛新秀2人。目前,该实训团队与中国科学出版社联合出版了《电子技术基础与实训》《单片机原理与实训》《电机与电力拖动项目教程》与《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十一五”规划教材,具有开发“项目式”《电子技能实训》课程的能力。

(三)充足利用可支配的经费

我校被国家教育部审批为全国千所改革示范拟建设校,有将近65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精品课程建设,而“项目式”《电子技能实训》是精品课程建设中重要的一项,大量的资金投入,保证了“项目式”《电子技能实训》课程开发的顺利实施。

六、问题与思考

“项目式”《电子技能实训》课程开发,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本课程开发是在校企合作的前提下开展的,而企业与学校有着本质上的差异,企业要求的是产品的质量,有严格的操作程序和可控的操作时间,学生的技能实训却受到知识水平、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个体的差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在课程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与课程的设置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在技能评价的过程中,因我们侧重点是倾向技能操作,在评定过程要做大量的工作、动用较多的师资才能完成,且评定过程主观性较强,所以评定成绩的客观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与完善。

另外,由于学校师资较为短缺,常常是一人多岗,精力有限,而一旦进入实训现场,是不允许随意退出的,长此下去,势必造成“职业倦怠”了。

总之,目前我们在“项目式”《电子技能实训》课程开发上取得显著的成绩,也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经费、设备、人员等等。今后只有在改革创新上做文章,才能使之更完善、更有效。“项目式”《电子技能实训》课程开发充分证明了职业学校只有深化校企合作,才会更具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崔陵.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崔陵.电子基本电路安装与测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舒伟红.电子技术基础与实训[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4]舒伟红.电子设计自动化项目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5]叶云汉.电机与电力拖动项目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6]叶云汉.维修电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7]关鸿羽,白铭欣主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与方法[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

[8]张汉昌.开放式课堂教学法研究[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

上一篇:地质勘查、施工设计下一篇:文本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