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师德育

2024-10-18

高中英语教师德育(精选7篇)

高中英语教师德育 篇1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它是调节教师与他人, 教师与集体, 教师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 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的概括, 也是教师个人在道义上的思想、感情、态度、行为和作风的特殊表现, 是教师从事教育劳动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思想品德。

2005年国务院做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 给职业技术教育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2009年12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视察珠海市高级技工学校时语重心长地说, “技术工人非常重要, 如果没有一流的技工, 就没有一流的产品”。是的,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当中, 技工尤其是高级技工非常缺乏。如何将我们的学生打造成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这需要有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去塑造。那么我校教师自身灵魂状况如何?作为一名职业学校教育工作者, 我们无法回避也完全有责任来反思我们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到底怎样?

一、现状调查分析

(一) 职责意识有待加强

《规范》要求教师树立教育事业心, 以正确的教育思想教书育人, 全面履行教师职责。在我校学期末“学生问卷调查”中显示:广大学生对我校教师事业心和责任心, 敬业爱岗, 无怨无悔的工作精神有较高的评价。有44%的学生反映教师上课课堂气氛活跃;有51%的学生反映教师讲课有激情、感染力强;40%的学生反映本专业教师专业技术水平高;但17%的学生反映教师上课照本宣科, 各系均出现个别班级上课时间学生睡觉现象, 但均未引起授课教师的重视, 仍然继续讲课。

(二) 关爱学生不够

《规范》要求教师关心热爱全体学生, 尊重学生, 保护学生, 严格要求学生。“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一切学生”是我校一贯提出的工作准则。关爱学生, 这是师德规范的核心, 也是一名合格人民教师应有的内在品质。这种爱是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关心、爱护、理解、信任、尊重、期待以及尽责的感情。教师无小节, 处处皆育人。在我校的《班主任工作问卷调查》当中, 学生对“班主任老师是否主动关心学生, 有网络、书信、电话或口头方式的思想交流”?中, 有61%学生反映“一般”, 8.6%学生反映“不主动”。对“班主任对你的情况了解多少”中, 有43%学生反映“较少”。

(三) 言行举止不当

《规范》要求教师要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自觉规范言行、举止, 严于律己, 作风正派。在调查中, 有75%以上的学生对教师的为人师表较为满意。但有些学生反映, 当学生不听话时, 有些教师采取歧视讽刺挖苦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如罚站、抱着被子到操场上跑步等。在上课时, 有的教师接听手机, 还有的教师迟到、早退。在校园公共场所有的教师抽烟, 喝酒后不注意形象等等, 在学生中造成不好的影响。

依据调查结果分析, 影响师德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 对教师职业认识有偏差。少数教师对教育工作者承担的神圣职责和义务认识不足或错误。因而对选择教师职业感到无奈, 把从事教育事业仅仅看成是一种谋生手段, 厌倦本职工作, 这些人少的是埋头务实奉献的精神, 多的是怨天尤人骂娘的牢骚。既损坏了教师形象, 也影响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2) 市场经济对教师的负面影响。少数教师受社会上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的影响, 加上在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遇到的种种压力, 因而心理失衡, 在价值取向上出现“错位”, 在行为上违规。

3) 缺乏对教师师德有效的监督和评价机制。一是对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缺乏严密科学的监督约束机制。二是对教师师德有效的评价体系尚未形成或不够完善, 软性指标多, 可操作性不强。因此, 不少人抱着只要没有违法乱纪或明显违规也就无碍大事。

二、解决教师职业道德问题的对策

加强教师道德的建设, 对改变不良社会风气, 对整个校园精神文明 (道德风尚) 建设的有着深远的影响。加强和改进我校师德建设应从以下八个方面入手:

1) 加强师德教育, 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的观念水平。这是指教师观念上的问题, 譬如教师对学生的变相体罚, 在学生面前常发牢骚等, 都是教师观念的问题。因此在教师培养、培训工作中, 要把师德教育, 教师职业道德的观念问题作为主要内容。

2) 深化教师队伍建设。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因此, 应把教师的自身素质的提高放在教师职业道德首要位置。这是促进我校的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 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实施“内涵式建设精细化管理”的有力保障。

3) 树立典型, 即树立身边的典型形象, 以活动为载体, 以点促面。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提升教师的师德水平, 有效的途径是正面引导、树立典型、辐射带动, 最终达到全员提升。因此, 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开展学习先进活动, 学习和宣传身边涌现的优秀人物和优秀事迹, 并定期进行优秀教师的评选活动, 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辐射、带动、引路作用, 使教师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通过比、学、赶、帮、超, 实现教师队伍职业道德素质的提升和飞跃。我校实施的学科带头人、首席班主任、教学能手和教学新秀就是一些行之有效的实践形式。

4) 群体创优, 即将师德创优由“个体”向“群体”发展, 以“群体”的力量来制约“个体”的行为。多年来, 我校举办“学雷锋60天活动”, “自治区级精神文明单位”、“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实验基地”荣誉的创建和获得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值得总结和推广。

5) 大力强化实践环节。当前, 师德建设虽然已经引起了我校的重视, 但总的来说, 讲“必要性”比较多, 讲“怎样做”比较少, 讲“应当怎样做”比较多, 讲“如何才能做到”比较少。这样一来, 与广大教师的实际就存在着较大差距, 比如“关爱学生”, 经常在说, 而如何去做, 则需要的是弘扬热爱学生的美德, 当“热爱学生”的美德转化为我们教育工作中的点滴言行时, 才能取得实质效果。学校无小事, 事事有教育;教师无小节, 处处是楷模。从实践中体现“学高为师, 德高为范”的教育遵旨。

6) 营造氛围, 即营造有利于师德师风建设的文化氛围。师德建设与校园文化息息相关, 校园文化的核心就是校风、教风和学风。一所学校的校风如何, 与师资队伍的素质状况密切相关, 因而加强师德建设与形成良好的校风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良好校风的带动下, 才有可能形成良好的学风。

7) 领导带头, 即各级领导要严以律己, 带头学习贯彻和实践《规范》。身教重于言教。要求教师做到的, 领导者首先做到, 要求教师不做的, 领导者坚决不做。许多教师在座谈会上直言, 师德建设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 如果领导言行不一, 就会严重影响师德建设的效果。

8) 齐抓共管, 即对师德师风建设各级党政工团组织要齐抓共管。因为, 师德教育活动是一项公共性的工作, 涉及家庭、学校、社会的方方面面, 需要发挥各级各类组织的作用, 齐抓共管, 各司其职, 形成合力。

我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人人心系学校发展, 甘于奉献, 富有进取和团结协作精神, 这是我校经久不衰的光荣传统。但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 我们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如何提升教师德育水平, 将是我校师资队伍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 也是能否保障我校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

高中英语教师德育 篇2

高中教师个人德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德育工作将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以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切实加强珍惜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营造良好育人氛围,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努力构建“和谐德育”。

二、工作目标:

(一)加强德育队伍建设,营造德育氛围

1、加强校园德育环境建设。一是加强教师德育工作,保障德育工作顺利开展。二是建设好坚强有力的班主任队伍,发挥其核心管理作用,做到随时、随地、随事对学生进行教育,坚持教学、服务、管理三位一体的育人原则。

2、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管理和指导。①坚持每月两次班主任例会制度,总结经验和不足、布置工作。②加强班主任理论学习,搞好成功经验的总结和推广工作。大力加强班主任的培训和教研工作,利用每月的班主任例会时间,组织班主任集体学习,适时进行班主任交流。③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布置、督促、检查与总结,及时向班主任本人反馈其班级管理信息。④通过教导处各项工作记录、学生代表、学生家长等多种反馈信息,在公正、公平、公开的基础上考核班主任工作,激浊扬清。⑤加强班主任自身修养,注意自我形象的言传身教作用,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

3、搞好学生干部录用与管理、工作指导与培训,形成以学生管理学生,以学生教育学生,以学生服务学生的育人机制。

4、抓好“三个结合”教育,促进学生发展。重视家庭、社会与学校教育的配合。一是定期召开家长会,继续执行家校联系制度,沟通学生在校和家庭情况,提出学生在家、在校的学习常规要求,使孩子在家长指导下,加快常规养成。二是定期做好学生的家访工作,和家长一道做好学生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严禁出现学生逃学、厌学、进网吧等不正当现象。三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校外教育活动,利用一切社区资源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素质教育。四是通过教子有方经验交流、给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对家庭教育的内容、方式和方法进行指导。

(二)常规教育

1、进一步深化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利用班会、晨检、黑板报等形式组织学生认真学习贯彻《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礼仪规范》、《学生在校常规》和校纪校规,经常检查学生的行为习惯,发现问题及时批评教育,使学生养成“四不”(即不迟到早退,不损坏公物,不骂人打人,不_)和“五无”(即无污言秽语,无抄袭作业,无乱抛果壳赃物,无损人利己,无违法乱纪)。同时,通过具体的强化训练,认真做好个别学生的帮教工作和引导工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逐步使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帮助学生纠正行为偏差等不良习惯,防止和减少学生违纪事件,努力将违纪现象降到最低点。

2、抓好各项常规,创建优良校风。进一步强化学生升国旗、纪律、卫生、间操等常规方面的自觉意识,坚持常规检查反馈、督促与落实,抓好文明礼仪与学生仪表的检查,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朴素大方的优良传统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审美能力,通过日常劳动和社会公益劳动,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结合升旗仪式、团活课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同时,协助宿舍抓好舍务工作。进而使全体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良好的校风。

3、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树立班级形象,争创班级特色,使得班级在人际环境方面平等、真诚、互助;在课堂教学环境方面勤勉、笃学、活跃;在自身心理环境方面自信、自尊、平和;在教室物质环境方面安全、舒心、宜人。

4、以活动为载体,结合各种纪念日、节日适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等德育教育活动,做好学生的德育养成教育。

5、抓好德育宣传阵地建设。抓好班会课的教学效果检查,同时,利用学校宣传板进行德育教育宣传,多表扬宣传身边先进突出的感人事迹,弘扬正气,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文明习惯、遵纪守法等方面的教育。

6、加强后进生的教育与转化。一是工作中做到有计划、有措施、勤总结、重落实。二是要求班主任要耐心细致地做好后进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要有工作记录,工作中做到不讲过头话,不扣大帽子,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多帮助,严格控制学生掉队。

7、法制安全教育紧抓不放,重点做好教育防范。一是充分利用法制教育报告会、班会课、国旗下讲话等进行安全教育、普法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安全防护意识和自救能力,增强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和风险防范意识,使学生知法、懂法、守法。二是定期抽查学生携带管制_情况,对携带管制_的学生及时教育。三是协同保卫科、宿舍加强校外租房学生管理,达到凡是在校外租房学生都有家长陪读。四是组织班主任深入学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问题学生进行定期、定人帮教与转化,杜绝在校学生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五是做好学生交通、饮食等其它方面的安全教育,严格学生请假制度。

8、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健全人格。一是开展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二是做好学生心理的疏导,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常规化、规范化,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

9、认真贯彻“体卫工作条例”和“市教育局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实施细则”。开展好阳光体育活动,切实增强学生体质。加强眼保健操检查指导,保证质量,做好推广新眼保健操的准备。积极参加新广播体操的培训和推广工作。

高中教师个人德育工作计划

一、德育状况

上学年,经过全校师生的齐心协力,我校的德育工作取得了较突出的成绩,学生思想稳定,德育优良率达93.7%,违法犯罪率保持为零,普遍学生已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校风处于一个良性循环的氛围中,20__年我校被评为乐从镇“治安管理先进单位”、顺德区“文明单位”。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德育为首的宗旨和以人为本的原则,为全校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三、工作目标

以“争当现代文明人”为学期教育目标,以人为本,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原则,重教重管,广开渠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增强以德治校的实效性,保持违法犯罪率为零,培养更多德才兼备和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各年级德育工作目标

初一、高一级:勤奋自信初二、高二级:求实向上

1、规范日常行为,培养良好习惯。1、唤醒学生向初三、高三挑战的意识。

2、树立自信心,艰苦奋斗教育。2、强化纪律意识,培养耐挫能力。

初三、高三级:拼搏冲刺

1、始终做好向中考、高考冲刺的精神激励。

2、加强学习焦虑的心理辅导和方法指导。

3、布置、落实各阶段工作,保持学生兴奋点。

四、工作要点

(一)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1、每月举行1-2次班主任工作例会,学习理论,总结经验,不断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水平和思想素质;特别加强青年班主任的培养工作;继续开展青老“传帮带”活动。

2、落实班任常规工作,如班会课、周记评阅、“问题学生”转化等。①主题班会做到有计划、有教案、有主题、有实效。要求精心设计一两次对学生影响较大、质量较高的主题班会,并做好班会记录;②规范周记的评阅,充分发挥周记教育特殊功效。③有的放矢地建立“问题”学生的分类档案,有针对性地采取及时有效措施,跟踪教育,进行帮教工作,减少违纪现象,保证犯罪率为零。

3、各年级长带头营造级组良好教书育人氛围。如整洁氛围、诚信氛围、友爱氛围、全勤氛围、竞争氛围和教研氛围等。

4、加强督促检查,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树立全程全方位大德育观。通过评比考核评估制度,构建学校——级长——班主任(科任)——学生的逐级管理体系,层层落实,在竞争环境中实行动态管理,以促进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争创“文明班”、“先进班”、“优秀级组”。

5、及时彰先励后,拟在10月份召开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

6、深入进行德育科研探索,鼓励班任积极撰写德育论文,要求每学期班任至少交德育论文一篇以上。

(二)加强学生养成教育和法制安全教育。

1、落实《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沙滘中学一日行为规范》(①监督②自查⑧自律④自爱,深入持久地抓好“建设文明校园,告别不文明行为”的活动。

2、抓反复,反复抓,加强“六项十次评比”的检查、督促,约束极少数同学的不文明行为,净化、美化校园环境。

3、继续深化月教育主题活动。本学期要充分结合教育主题活动,努力营造学校德育工作的良好氛围,把教育贯穿到各项活动之中。

4、加强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主要是引导学生诚实、守信、正义,勿偷窃、勿剽窃等,提高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意识。

5、充分发挥团委、学生会作用。拟定召开第二届团代会、学代会,吸纳优秀干部,发扬学生当家作主精神,增强他们工作责任感,使他们成为学校管理的得力助手。

6、继续督导好学生会“爱心基金”的管理工作,帮助校内“急、危、困”学生,奉献爱心。

7、抓好宣传阵地建设。本学期除了继续发挥宣传橱窗、黑板报、校刊、电视台的宣传作用外,并准备开辟板报心理专栏,丰富宣传内涵,加强环境育人效果。

8、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和生活习惯,加强宿生管理。

(三)充分发挥社会、学校、家庭三点一面网络功能。

1、落实家访工作,办好家长学校。要求级长组织1-2次较大影响的级组家长会,每学期班任到家访率要求达40%以上,力争全学年普访率达100%。校拟定11月、12月各召开一次后进生家长座谈会和后进生转化工作探讨会。

2、加强警校共建文明活动。本学期联合乐从派出所、乐从_中队落实“交通安全学校”与“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各项工作,并拟定9月份组织学生观看“安全与法制教育”有关方面录像。

3、继续抓好德育阵地建设,构建校内外德育网络,组织好年级社会实践活动和课外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四)注重学生心理健康健康教育

本学期将发挥好有专业心理老师的优势,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设施,开辟板报心理专栏,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同时要加强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

月教育主题/活动

9月份:守纪律,尊师长。10月份:讲文明,爱沙中。

11月份:勤锻炼,爱读书。12月份:守诚信,敬父母。

1月份:惜光阴,勤学习。

高中教师个人德育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改革发展全局,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四育”(健康教育、养成教育、责任教育、创新教育)为核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牢固树立“育人为本、教育为先”的办学思想,深入推进全面育人工程。

实施目的:

以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合格的公民”为基本的培养目标,以让每一个学生成就为“最好的自我”为高端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终身发展所必备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所必需的学习、生活习惯和最基本的学习、生活方法为第一落脚点,创造性地实施“健康教育、养成教育、责任教育、创新教育”,努力创创办办学校特色、全面提升学生素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人。

实施原则:

坚持科学发展的原则,即要关注近期目标,更要关注长远目标,一切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终身发展服务。

坚持育人为先的原则,继续坚持贯彻落实“不求人人升学,但愿个个成人”的理念,把育人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学校的一切工作首先为育人服务。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素质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要面向每一个孩子,让每个学生每天都有收获,每周都有变化,每年都有成就,每年都有发展。

坚持继承创新的原则,落实全面育人,必须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在继承传统有效做法的基础上,积极探求实施素质教育的规律,不断丰富育人内涵,创新育人载体,进一步完善育人模式。

坚持注重实效的原则,“在推进育人过程中,要紧紧扣住育人的主要目标和核心内容,狠抓落实,落在日常,落在学校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扎扎实实抓出实效。(实施内容:

高中英语教师德育 篇3

关键词:中职德育教师;中职德育情结;消解办法

所谓情结,是指存在于人心理,一种很强烈、很纠结而且是一种不由自主的冲动,它和其他的比较起来具有很高的独立性。这种所谓的情结的出现,会让我们把自己以往积累的知识强加在里面,并且使得人们的行为习惯极易受到这种情結的影响,时间长了以后就会形成个人比较固定的行为模式。而作为中职德育教师来说,由于长时间的授课以及自身教师身份的影响,使得教师的心理产生一种对这个职业的压抑情绪,从而使得教师在授课时形成了相对来说较为固定的模式,而这种“中职德育情结”也就随之产生了。

一、“中职德育情结”的特征

1.教师自身的自卑心理的产生

我们都知道,当国家下发文件通知,不再把德育课划入考试范围内之后,就使得这门学科的处境很不好,而且大部分学校都是迫于上级部门的压力,才开设了这门课,正是这种不被重视情况的产生,使得德育教师自身产生了自卑的心里。同时,由于这种自卑感的产生,使得他们原有的成就感以及存在感没有了,当教学过程中出现难题时,教师也就不会再认真去对待了。

2.教学过程中造假现象的产生

由于教师这种“中职德育情结”的产生,使得教师对于这门课程的教学不再那么认真,而是得过且过应付了事,而且由于考试是自己出题,这也就导致了教师上课以及备课不再像以往那么认真,同时还将以往的难度较大的内容删去。另外,有的教师为了自己课程的合格率,就会出一些很简单的题目,甚至于有的教师在考试之前就将考试题目发给学生,虽然知道这么做是错误的,但还是会这么做。

二、“中职德育情结”产生的原因

“中职德育情结”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在这里列举几点:

1.世俗传统的影响

在现在,人们还是普遍的认为普高比中职好,进而觉得普高的老师也比中职的好,同时,由于德育课不是很受大家的重视,这就使得教师自身产生了一种职业的自卑感。

2.学生的因素

现在普遍的学生都认为德育课不重要,反正也不考试,就只是应付一下而已,而且在德育课上做别的事情,这就使得德育教师丧失了一种这个职业本应该带来的成就感。

3.学校不重视

现在很多的中职学校都盲目地追求升学率,以及各种专业技能比赛的名次,这就使得在课程的安排上出现了不平衡现象,只会优先考虑专业的课程,而德育课就是有时间就安排,这就进一步加强了德育教师的自卑感。

三、如何消除“中职德育情结”

1.要努力改变社会对于德育课的认知

我们要努力改变人们对于德育课的认知,改变人们对于德育教师的看法,缓解教师心中的自卑感,只有人们理解并支持这几个行业,那么这个职业本身的声望就会提高,这样这个职业的吸引力才会越来越大,当有很多人想要从事这个职业时,他们的职业成就感也就会增加,这样就会达到消解“中职德育情结”的目标。

2.学校要加强对德育课程的重视

首先,要了解教师的需求,在合理的范围内,满足他们精神上的需求,同时要多与他们沟通交流,让他们长期压抑的心情能够得到释放。

其次,要给德育教师在职业上更高的期望值,为他们提供一个轻松欢快的环境,以及提高他们自身的成就感,这样才会激起教师的工作热情。

最后,学校可以在奖励或者是职称的评比上给他们更多的机会,从侧面激发他们的工作潜能。

可以说,“中职德育情结”的产生不是教师单方面的因素,它是由于社会、学校以及学生带来的一种成就感的丧失导致的,所以想要消解这种情结就需要教师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会让德育课程发展地更好,教育出品学兼优的学生。

参考文献:

[1]何国华.陶行知教育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陶行知.“鸡米说”对高中新课改的启示[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8.

[3]付国宾.政治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学科成因分析[J].政史地研究,2010(20).

[4]郭正环.高中课堂管理的有效性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研究,2011(5).

高中英语教师德育 篇4

一、充分认识德育的重要性

德育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和学生的需要, 遵循品德形成规律, 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 通过内化和外化, 发展学生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非常重视学校德育, 他不止一次强调指出“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 若无德, 则虽体魄智力发达, 适足助其为恶, 无益也。”当代大学生在国际、国内比较复杂的社会环境下, 面对西方宣传和社会经济大潮带来的不良因素的影响, 从他们的思想状况来看, 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是好的, 但也有些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精神危机、道德滑坡, 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倾斜, 主要表现为:放松政治理论学习、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文化素质薄弱、社会公德意识淡化等。引导大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激发其爱国热情, 增强民族自信心, 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综合素质, 是历史赋予高校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加强自我修养, 提高全面素质

“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者, 人之模范”。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 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 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教师的工作带有强烈的示范性。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对学生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要育人, 先育己。教师对发展教育事业起着主导性的关键作用。高校教师必须加强自我修养, 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1. 思想道德素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师要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要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加强政治学习, 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理论水平, 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 立场坚定, 旗帜鲜明。在当前就是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两会”精神, 激发神圣的历史使命感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要保持教育观念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 把握国家教育政策法规的导向, 了解教育理论的研究动向, 掌握其最新研究成果;要发扬中华民族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 在改革的大潮中积极磨炼, 塑造现代品质, 培养具有感召性的人格魅力和精神气质, 努力使自己成为专家型、学者型教师, 真正做到身正学高、为人师表。

2. 业务能力素质。

时代在发展, 科技在进步, 高校教师的知识结构、专业能力必须与时俱进, 更新发展。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 教师所拥有的知识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要讲的知识多十倍、多二十倍, 以便能够应付自如地掌握教材, 在课堂上从中选取最重要的来讲。即教师要做“一桶水倒一碗水”的准备, 只有具备丰富的知识, 才能从中选取最精华的部分传授给学生。因此, 高校教师必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 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关注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同时“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勇于探索, 广泛涉猎各种知识, 不断更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丰富头脑、开阔眼界, 以保证自己为学生储备的“一桶水”是新鲜而富有营养的“活水”, 而不是“一潭死水”。教师还应该加强对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和研究, 掌握教育规律和方法, 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实际能力。

三、寓德育于教学过程之中

在学校, 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教学。教学不仅是进行培养智育的途径, 也是培养德育的重要过程。德育和智育是相辅相成的有机统一, 它们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寓德育于教学过程之中, 就是把德育目标和任务渗透到教学过程中, 把教学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载体, 利用学科优势, 将学科中可以发掘出的德育内涵寓于其教学过程的始终, 使德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使大学生受到“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熏陶和影响, 形成心灵的感应和精神的升华, 潜移默化地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心理品质、价值取向等方面与教育目标相一致, 从而实现健全人格和人文精神的塑造, 是高校德育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1. 培养爱国情怀, 树立远大理想。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辉煌的文明史, 我们的指南针曾为世界辨别前进的方向, 我们的火药曾为人类轰平前进途中的顽石, 我们的造纸和印刷术曾为社会文明插上飞越时间、空间的翅膀……悠久灿烂的文化令每一个炎黄子孙足感自豪和荣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大力倡导本学科所蕴含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 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培养其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增强民族进取精神和民族凝聚力。赋予其继承传统、发扬光大、勤奋学习、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做到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 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

2. 磨炼意志, 培养良好的品质。

学习是艰苦的脑力劳动,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因此, 学习过程也是磨炼学生意志、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过程。比如, 课堂回答问题可以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的品质;课外作业可以培养学生勤奋认真的品质;科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于探索的精神和严谨求实的品质等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严格要求学生, 抓住每一个教学环节, 通过各种方法, 培养和推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

3. 光大集体主义精神, 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文明行为。

课堂和实验室是学生学习的集体场所, 教学效果和实验质量的提高需要集体的密切配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强调集体配合的重要性, 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 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公民道德教育, 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比如, 在体育教学中, 篮球、排球、接力等项目的教学, 教师在讲战术和技术配合时, 可以很自然地向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让学生在练习中体会集体主义精髓和团队协作的力量, 培养团结一致、战胜困难、争取胜利的集体主义精神。比如, 在化学实验过程中, 教师在引导学生做实验的同时, 应严格要求学生公共药品不要乱拿乱放, 公共设施要先人后己, 废弃药液不要随便乱倒。这些要求, 一方面保证了实验的顺利进行, 另一方面, 也对学生进行了具体的公德教育, 培养了文明行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寓德育于教学过程之中, 不同的学科有各自不同的优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洞悉大学生的内心世界, 充分利用学科优势, 有目标、有步骤、有计划地对大学生开展德育工作, 把教书育人落实到实处。

摘要: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全员德育是创新高校德育工作体系的有效方略, 高校教师应该强化德育意识, 既教书又育人, 加强自我修养, 全面提高素质, 为人师表, 寓德育于教学过程之中。

高中英语教师德育 篇5

借助教育局实施课堂效益年的春风,以提升教学水平为教育契机,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提高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和主动性。

二、工作目标:

八年级的学生,要求他们求实向上,唤醒学生挑战的意识,强化纪律意识,培养耐挫能力。

三、主要工作:

1、抓好教育主阵地,上好上足每一节课。充分利用课堂所学的文章,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2、有的放矢的与学生交流,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跟踪教育,进行帮教,减少其违纪现。

3、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本学期要根据本年级学生的特点开展富有实效性、针对性的综合活动课。

范文网

二加强学生养成教育。

1、继续坚持读书、写作,使全体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自觉遵守课堂规章制度,形成良好的学风。

2、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以“学雷锋纪念日”、“清明节”、“五一节”、“五四青年节”等重大节日、纪念日为载体,以形势教育大课堂问题讨论为抓手,强化爱国主义教育。

德育教师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篇6

教师应通过身体力行、耳濡目染、教书育人等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实施教学管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明辨是非,传承中华美德

中华民族素来被誉为礼仪之邦,教师要让学生接受是非观的教育。这个教育可以贯穿于整个德育教学中,让学生深深懂得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以及如何做人、做事,如何将科学文化知识与实际结合运用等等。尤其对刚入校的新生,可以利用各种形式,如组织辩论会、演讲比赛、参观历史古迹等有意义的集体活动;通过对学生的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从每一点一滴小事,如食堂饭食浪费现象、乱扔白色垃圾、乱吐口香糖、乱涂乱画现象、上课睡觉、无度上网等现象,结合教材引导学生明辨是非,使他们更加热爱祖国,勤俭节约;热爱学习、爱护公物;珍惜劳动成果,保护生态平衡等。

二、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学生思维能力越强,认识事物就越深刻,越能更好地掌握新知识,解决新问题,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作为一名德育教师,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播,更应重视如何把知识变为一种“生产力”,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又要因材施教,重视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用全面、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创造,提出符合发展的新观点、新理论;引导其超前、科学、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求实精神;积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每一位学生创造一个平等展现自己的空间,通过启发他们的思维来引导他们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性,用正确的观点、科学的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在重视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促进的德育课教学中,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升华。

三、把握机会,适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需要较高的智力因素,更需要具备较好的非智力因素,而团队合作精神就是体现在与人合作中的协调与配合、集体的观念和荣誉感等。教师可以抓住一切机会,做好课前、课中和课后准备,对学生及时进行团队精神的培养,如一次春游活动、一次球类比赛、一场运动会等都是极好的题材。

四、德育教师应是打开学生心锁的“钥匙”

高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国企改革、经济调整等一系列的社会现实状况,使当今的学生形成了较狭隘的成才观、择业观、价值观,他们认为只有考上重点大学才有光明的前途,没有认识到社会的多元性和广泛性,因而表现为意志消沉,做事循规蹈矩,没有创新;对他人、对集体漠不关心,造成性格孤僻,厌倦学习,思想脆弱,不求上进等心理障碍。德育教师应该是打开学生心结的“钥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因材施教。教师要训练学生对复杂环境的适应力、辨别力;让他们学会尊重、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服务于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还要帮助他们制定合理的作息计划、学习计划,做到合理安排时间,劳逸结合。

此外,教师还要对学生关爱,填补他们远离家乡的亲情之爱,让他们在切身感受中接受情感教育。

浅谈教师素质与德育的关系 篇7

一、教师的德育责任

教师一词有两重含义,既指一种社会角色,又指这一角色的承担者。广义的教师是泛指传授知识、经验的人,狭义的教师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人,并在教育(学校)中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人,狭义方面来理解,即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

教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教书是育人的手段,育人是教书的目的,而教会学生做人是育人的根本。可见,作为教师,用所学的知识引导学生从无知一步步走向渊博,从幼稚一步步走向成熟,这是天经地义的责任,但仅如此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有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那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完善独立的人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样才能叫教书育人。

有人说:“智育不好是次品、体育不好是废品、德育不好是危险品。”学生在校学习阶段,尤其是高中阶段,是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西奥多·罗斯福说:“培养一个人的心智,忽略道德。无异于给社会树适敌。”所以说,学生中的次品、废品不可怕,可怕的是危险品。近年来发生的学生杀人事件,有杀同学的、杀老师的、也有杀亲人的,在百度输入“学生杀人”的关键词搜索,能弹出很多信息。这些都能说明培养学生品德是多么的重要。作为教师其德育责任就是培育品德优良的学生,杜绝出现危险品,要把德育放在教育教学工作的首位。

二、教师素质是德育的关键

著名教育家加里寧说:“学生处处模仿教师。”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由此可以看出,教师的世界观,教师的品行,教师的生活,教师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所以说,教师素质的高低关系着能否肩负起德育的责任——培育品德优良的学生。

既然教师素质是德育的关键,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呢?下面我谈下自己的认识。

1.有献身教育并在自己的岗位上有所作为的职业理想

教师是一种高尚而神圣的职业,是园丁、是蜡烛,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近年来,很少再看到为教育献身的人,多数人认为只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干好本职工作就可以了,无所作为。当你选择了这一职业,就意味着要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履行自己的职责,做一名尽职的人民教师、同时,要有献身教育并在自己的岗位上有所作为的职业理想。

2.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苏联霍姆林斯基说:“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总是信赖这样的教师:他坚定地朝着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和道德修养的目标前进、他的精神面貌在学生眼里总是日新月异地变化着、今天比昨天好,而明天更胜于今天。”我们不难看出,教师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思想品德、高度的正义感、强烈的是非感、严于律己、言行一致、以身作则、真才实学的人格魅力,可以征服学生和感染学生,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便于学生优良品德的养成教育。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我们在三尺讲台之上,开发着人类最宝贵的智慧资源,传播着知识的福音,塑造着人类的灵魂,引导着社会的进步,如果不具备崇高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伟大的人格魅力,又如何站在国家民族的高度,胸怀天下,培养出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莘莘学子呢?又谈何实现国家强盛、民族振兴。

3.有热爱学生,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霍姆林斯基把爱学生看做是教师最重要的品质。可以说,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是沟通思想的桥梁。作为教师,只有具备了深厚的爱生之情,才会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只有为教育学生不惜呕心沥血,学生才会向教师敞开自己的心扉,用全心来接受教师的爱。因此,教师应树立起正确的“学生观”。人们也普遍地认为,教师是辛勤的园丁,学生是祖国的花朵,作为园丁,如果没有辛勤的劳动,没有对花朵热烈的关爱,那花朵也许会被杂草吞噬,永远不会绽开。

我们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热爱每一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人格、严格教育、全面要求。做教师,就应该做学生喜欢、为学生服务的教师。师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博大无私的爱,他包含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就是对教师教学生涯的最好写照。为学生服务体现在:自己的教育教学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帮助学生打开心灵之门;帮助学生奋进。

4.学识渊博,业务精熟,教学相长

一位教师学识渊博、业务精熟,学生自然产生一种不可抗拒的崇拜,这种崇拜便能激发起学生对知识、能力的强烈的渴望和追求。“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同时,做到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

教师素质是德育的关键,教师素质高低决定德育成效的好坏,决定学生品德的优差,所以,我们每一位教师要清醒地认识教师素质和德育的必然联系,不断完善自己,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责编 周春晓】

上一篇:产业创新升级下一篇:乡村社区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