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社区体育

2024-10-18

乡村社区体育(精选9篇)

乡村社区体育 篇1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乡村社区体育的发展与治理是通过解决乡村社区体育面临的问题, 以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乡村社区体育发展的动态过程。要全面深入分析和理解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乡村社区体育发展与治理的实现, 就不得不深入分析研究其内隐的社会体育情绪。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村社区体育,发展与治理,社会体育情绪

我国乡村社区体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体育发展与治理的对象和基本单元,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乡村社区体育的发展与治理是通过解决乡村社区体育面临的问题, 以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乡村社区体育发展的动态过程。乡村社区体育的发展与治理是一种综合性的发展与治理, 它把乡村的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社会诸元素都统摄进来, 以更广泛、更宏大的视野观察农村体育生活。因此, 深入分析和理解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乡村社区体育发展与治理的现状, 必须深入分析其内隐的社会体育情绪以及它外在的行为表现。

一、乡村社区体育、社会体育情绪的概念分析

乡村社区体育是以乡村社区内村民为主要对象开展的体育, 其中包含有乡村学校体育、乡村家庭体育、乡村老年体育等方面, 是在一定乡村社区地域内进行的体育行为的总称。最近我国乡村社区体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我国各省区也都出现了一批社会主义新农村乡村社区体育典型村, 它们以“新”为特征, 在社区住宅建立生态社区体育设施、服务设施以及各种配套设施等, 成为乡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的典范。如北京的韩村河、江苏江阴的华西村、黑龙江省尚志市的元宝村。我国在乡村社区体育方面能形成这种快速发展的火热局面, 其原因主要是与国家的提倡、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的推广、政府的政策与资金以及乡村居民的积极响应分不开的。

农村社会体育情绪指的是作为农村社会主体的广大农民对乡村社区体育乃至整个社会体育的态度及其体验。农村社会体育情绪可分为积极社会体育情绪和消极社会体育情绪。积极社会体育情绪, 又可称为正向社会体育情绪, 是农民的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一种心态。消极社会体育情绪则表示农民群众对自己所处的社区体育地位, 以及对整个社会体育普遍持某中悲观的看法和态度。消极社会体育情绪又可分为逆向社会体育情绪、中性社会体育情绪和异向社会体育情绪。下面就与此相关的几个概念进行具体分析, 通过它们来透视和解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乡村社区体育发展与治理的社会体育情绪基础。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乡村社区体育发展与治理的社会体育情绪与乡村社区体育类型

乡村社区体育的主要社会群体的社会体育情绪是“社会主义新农村”中乡村社区体育发展与治理的社会体育情绪基础。由于受不同体育文化背景、经济条件、教育水平、个性特征以及地区差异等主观因素的影响, 人们在同一事物、同一情景面前, 通常表现出不同的社会体育情绪。因此, 不同地区、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历史体育文化传统的村庄会出现不尽相同的社会体育情绪。我们根据乡村社区体育记忆强弱和经济社会分化程度二维因素, 对乡村社区体育理想类型做了划分, 将当前我国乡村社区体育分为四大类。依据其分析框架。我们从文章的研究主旨和叙述方面考虑, 用“社会体育情绪记忆”替代乡村社区体育记忆, 着重分析四类乡村社区体育的主要社会体育情绪状态。乡村社区体育类型如图1所示。

1、积极社会体育情绪为主的乡村社区体育

在D类村庄中, 一是古老的或历史的社会体育情绪通过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家庭的教化一代一代的流传下来, 这里, 人们遵循的不是现代化社会体育法理权威, 而是世代相传的体育礼俗。村中享有声望的长者往往被视为公正和传统记忆化身, 他们的社会体育情绪左右着全村的社会体育情绪。二是农业之外的其他产品甚为发达, 经济社会文化程度高, 具有建立起强有力的现代关联的能力。这样, 村民体育生活在既浸润历史传统又享受现代民族体育文化的情景里, 有着较强的内聚力。因此, D类村庄村民的社会体育情绪以积极社会体育情绪为主。这种情绪下的乡村社区体育的发展与治理最容易打开局面, 实现既定目标, 乡村社区体育的未来发展亦最具有预见性。

2、极易催生逆向社会体育情绪的乡村社区体育

A类村庄处于同一传统体育文化和价值观当中, 社会体育情绪记忆较强, 情绪认同较高, 因而较容易形成一致趋向。但由于经济社会分化程度不高, 多数农民仍从事传统的农业生产, 生活自给自足, 很少能够承受过重的负担。因此, 国家在这里过度强调乡村社区发展与体育治理时, 就不能不留意这样的情况;农民会联合起来对抗乡村党政机关。在社会体育情绪激化的情况下, 甚至可能爆发群体性抗争行为。这些村庄面对乡村政权的失范行为能够迅速产生出将农民组织起来的地方权威, 村民的不满体育情绪也将很快地聚集在这些权威周围。在经过情绪传染与社会的渲染之后, 在诱发性事件的指导下, 逆向社会体育情绪必然爆发。但在较长的时间内, 这类村庄依然是平静的, 农民的体育生活秩序井然。

3、中性社会体育情绪普遍化的乡村社区体育

B类村庄社会体育情绪记忆较弱, 传统力量大多丧失殆尽, 加之农业生产仍未人们经济生活的主导, 社会经济分化不够, 村庄中少有让村民趋附的传统化身和力量, 也缺乏足够吸引人的经济能人和政治权威, 因而村庄社会关联度较低。原子化的村民不大与社会体育发生关系, 完全自我隔绝, 对乡村社区体育发展与治理和国家政策毫不关心, 这属于中性社会体育情绪普遍征服的乡村。受它的影响, 乡村社区体育人际关系冷漠, 党和政府的动员能力减弱, 政策得不到积极有效的支持, 各项举措无人关心。并且中性社会体育情绪不具有使村庄成员组织起来一致行动的力量, 它的存在只表明村民个体拥有相同的心理倾向。对于农民利益的体育文化公益事业、公共体育基础建设往往较少人参与和关注也就是这个道理。因此, 如何动员、组织这些受中性社会体育情绪支配的村民就成了乡镇文化体育部门和热心农村社区体育研究学者们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4、异向社会体育情绪步步为营的乡村社区体育

用“步步为营”来形容, 不仅表示C类村庄被异向社会体育情绪所吞噬正在进行, 而且描述了同类社会体育情绪在更多的村庄蔓延的事实。C类村庄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政策, 市场经济的启动。乡村中工矿、商业等新经济发达, 农业不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经济社会分化明显。当村民享受前所未有的物质生活时, 他们开始发现自己在精神上的贫困。传统体育文化、社会体育情绪记忆载体的丢失, 使他们无所适从, 加上国家在农村的体育文化建设一直处于停滞状态, 农民基本上没有体育文化娱乐活动。于是这些丧失体育文化家园的人们不得不寻找新的寄托。异向社会体育情绪正是在这种村庄背景下产生的。在这类村庄中, 异向社会体育情绪的直接体现是建国后曾一度销声匿迹的封建迷信沉渣泛起, 吸毒、贩毒、嫖娼、卖淫、赌博、地下赌彩等现象日涟横行;不少以前不信教的农民开始痴迷宗教, 虔诚于教会。这些一向被认为腐朽、堕落, 国家明令禁止的行为, 在村庄中成了人们精神投报的对象, 人们竞相追逐, 乐此不疲, 造成的灾难性后果可想而知。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乡村社区体育发展与治理的困境;以异向社会体育情绪为例

我国的农村社区体育将何去何从呢?由上文图矢量方向可以预测, 我国乡村社会体育情绪记忆将越来越弱, 而经济社会分化则由低度向高度进一步递升。乡村社会体育情绪是不是会从积极社会体育情绪、逆向社会体育情绪和中性社会体育情绪这三类向异向社会体育情绪嬗变, 村庄类型将由D、A和B类向C类转变。从我们的观察和掌握的材料来看, 乡村社区体育确实有这种转变的趋势。我们认为应该把关注的焦点转向社会体育情绪步步为营的村庄。而解读这类乡村社区体育的特征, 即能领略异向社会体育情绪的原貌, 同时又能感触到乡村社区体育发展与治理在遭遇异向社会体育情绪步步为营的村庄时所面临的困境。 (1) 盲动性。异向社会体育情绪的盲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多数村民不能形成自我的主见, 对事物和行为缺乏确定的预期, 只能在情绪心理和行为上依从, 模拟他人, 从中获得某种精神上的满足;另一方面, 在村庄某些群体中, 人们可以用“表情投票”来迫使他人依从群体的情绪和行为。这一情况, 在一些邪教组织、地下教会、黑恶势力及其他非法组织盛行的村庄比较普遍。 (2) 抗变性。异向社会体育情绪的抗变性首先表现在习惯上。在异向社会体育情绪步步为营的村庄, 异向社会体育情绪已成为或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生活中的许多行为、话语, 以及其他方方面面, 无不体现这种消极情绪对人们的影响。 (3) 泛众性。这里泛众性指的是异向社会体育情绪通过广撒网式的传递, 全面罗织, 把村庄的各色人等, 全部囊括在自己的情绪氛围里。这个特征与异向社会体育情绪具有极大的隐蔽性、诱惑性和欺骗性相关。

四、结语

通过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乡村社区体育发展与治理的社会体育情绪的分析, 我们大致勾勒出乡村社区体育发展与治理的社会体育情绪基础的一幅粗略图景。这个图景依据不同村庄主要社会群体的社会体育情绪, 把我国乡村社区体育划分为四类理想类型, 叙述了乡村社区体育发展与治理在各类型村庄中的遭遇。不同社会体育情绪基础的村庄, 展现了形态各异的乡村社区体育治理。鉴于当前我国乡村体育发展与治理的种种困境, 我们主张, 治理的对象不应局限于单纯的村民和作为民主化治理对象的村委会, 而应该把重点放在国家和政府自身的改革和完善上, 只有通过政府改革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活动, 才能够真正实现乡村社区体育发展善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宁, 周廷。农村体育发展的新挑战与制度创新[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5, 39 (10) :1-6

[2]党玮玺, 张学忠。社会转型时期甘肃省农村社区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J].陕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0520 (3) :39-41

[3]任保国, 李建臣。我国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研究[J]。当代教育研究, 2006 (4) :42-44

[4]李继伟。新农村建设中村庄重组与和谐乡村社区体育的构建问题研究[J].体育与科学, 2006, 27 (4) :42-46

[5]周志俊, 周坤。安徽省农村乡镇体育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1, 27 (5) :29-31

乡村社区体育 篇2

迁安市上庄乡成人教育中心学校赵国林赵金华

上庄乡地处河北省迁安市北,距城区11公里,平青大公路横贯南北。全乡24个行政村,人口2.3万,土地面积4.02万亩,剩余劳动力6200 名。上庄乡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乡,养殖业和小麦、玉米种植十我乡的主导产业,矿产资源贫乏,与钢铁产业的迅猛发展相比较,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近几年,我乡农村经济有较快的发展,农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越来越感觉到“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这种传统生活的单调,提高精神文化生活的呼声越来越高。

上庄乡成人教育中心学校坐落于上庄乡上庄村村南,占地面积3120平方米,现有教师12名,均为年富力强,业务过硬的教师。其中有从事体育教学多年的教师,也有专业的美术教师,还有能歌善舞的教师。他们是我校开展各种社区文化活动,丰富社区群众生活的中坚力量。开展社区活动很好的推动了新农村建设。自2011年设立社区学校以来,我校坚持“自足社区、服务社区”的宗旨,在上级的英明领导和全体社区学校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如组织开展社区教育培训、配合乡政府组织开展上庄乡乒乓球比赛,上庄乡北白庄村农民运动会,和“点亮生活、文明社区”的主题文艺活动等。得到了农村群众的热烈拥护,起到了推动新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的作用。下面结合我校组织开展的几次重要的活动,向大家介绍一下我校社区活动的开展情况。2012年4月,我校对于如何开展社区活动,大动脑筋,召开了几次专门的会议,研究开展具体的社区活动,老师们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还到各村进行调查,搜集整理农村群众乐于参与的社区活动,经过几天的研究,最终确定了开展一次农民运动会的社区活动。北白庄村人口众多,村经济发展水平在本乡处于前列,很适合开展此类活动,在我校的努力下,北白庄村村委会较为顺利的答应了要求,并承诺承担运动会的一切费用。随后,我校又联系上庄乡政府,乡政府对于我校的善举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一同向迁安市文体局递交了关于在迁安市上庄乡北白庄村开展农民运动会的申请,迁安市文体局对于这前所未有的活动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专门进行研究,并以最快的速度批准了立项。我校为支持农民运动会,为农民运动员提供了服装,并且对参加运动会的群众进行了简单的指导,帮助他们熟悉比赛的规则以及赛场上的安全事项。

2012年7月,上庄乡北白庄村农民运动会在紧张的筹备下顺利的举行。运动会开幕式上,迁安市文体局、迁安市老干部局、上庄乡政府的领导齐聚主席台,为本次迁安市首届农民运动会增光添彩。北白庄的村民们表演了自己编排的带有浓烈地方风情的节目——扫帚舞和大秧歌。围观的群众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最淳朴、最真诚的、最开心的笑容。

你再看运动场上,运动员真是参差不齐,有上学的少年、有在家务农的青年男女,更有满头银发的老头、老太太。他们穿着我校提供的比赛服装,排着说不上整齐的队伍走进了赛场,村民们热情高涨、热情洋溢。他们都想在这农民运动会的赛场上,大显身手,一决胜负,尽情挥洒汗水,把平时平淡生活中积累的无奈痛痛快快的抛在自己生活的土地上。

本次农民运动会的比赛项目丰富多样,有跑步比赛、乒乓球比赛、拔河比赛、背妻跑、定点投篮、老年门球等。

比赛的过程就不在细说。赛后,多数群众对我们组织开展的这个活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们说,这样的活动可以年年举行,并且可以几个村合办。他们说,运动会丰富了生活,运动会的精神感染了自己。

2012年暑假期间,我校组织开展了爱国主义影片巡回放映活动,利用我校的多媒体,在我乡24各村进行巡回播放。广大村民老早的就在集合地点聚集,农民们对我校播放的影片乐看、爱看,对我校的社区活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

2012年5月开始,我校在各村组织扭秧歌,老百姓们晚饭后有了活动的场所和项目。村民们自觉的参见活动,有的还自掏腰包购买力秧歌服,他们兴高采烈、兴趣十足。扭秧歌不仅是村民的生活更加充实,而且还锻炼了群众的身体。

2012年6月,我校组织了环保宣传月用活动,在各村张贴宣传图片,宣传环保,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

2012年2月6日我校在白庄村文化广场举办了“猜灯谜”活动,不仅丰富了农民的知识,而且还开动了脑筋。特别是很多年轻人觉得这种活动很新鲜,很有趣。

乡村社区体育 篇3

“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出以来,乡村社区迎来新的发展阶段。基于“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乡村社区环境优化设计集成技术》课题的研究,出台了《乡村社区人文环境规划建设导则》(以下简称《导则》),其目的是以提高乡村社区人文环境为指导思想,创新村庄规划编制思路,促进乡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与乡村社区规划编制相关的国家层面规范标准是《村庄整治技术规范》GB50445—2008(以下简称《规范》)和《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办法》建村[2013]188号(以下简称《办法》)。除国家层面外,各地方亦提出相应村庄规划标准和编制方法。将《导则》与《标准》和《办法》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导则更加注重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社区人文环境的建设,并在生态保护、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配套、防灾规划、产业发展、地域文化保护、公众参与等六方面有所侧重,在规划内容和思路上也力求创新(见表1)。

《导则》(建议稿)出台过程中,进行了多轮修改,同时,我们以北京市房山区南窖村规划编制工作为例,试图在《导则》的指导下进行规划实践。

南窖村位于北京西南80公里处的房山区南窖乡,为典型的深山型乡村社区,聚落呈散列状。村域面积9.5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2600人。南窖明初成村,历史文化悠久,现保存有1.2公里长的古商业街,是过去北京西山地区一个著名的物资集散地,清朝至民国初期煤炭业非常发达,本世纪初随着煤窑关闭,经济衰落。现以传统种植业林果业为主导产业,收益甚微,旅游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2《导则》指引下乡村社区规划编制方法的转变

2.1 以发展优先转向生态优先的用地控制

以往的乡村社区规划多以发展为优先,不少干部和村委会领导往往存在这样的认识,产业发展必然会带来建设用地的扩张,在规划时多争取一些建设用地指标是不少干部做村庄规划的动力。由此带来大量的耕地、林地被粗放使用的建设用地所侵占,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的建设路子,农村要留得住青山绿水,系的住乡愁。”在《导则》中,提倡以生态优先原则控制建设用地。生态优先,就是在分析和评价乡村社区生态环境各项用地的基础上,确定乡村社区的适宜发展区、一般发展区及限制建设区。在规划中必须优先确定水源保护地、湿地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成规模林地、基本农田和耕地等资源性限建因素影响区,以及崩塌、滑坡、泥石流、采空区、地裂缝等风险性限制因素影响区,并对限制性因素影响区进行区域划定,不能在划定的限制建设区内进行建设。从优先划定永久性非建设用地入手进行村庄建设用地控制,是村庄规划思路的转变。

在南窖村的规划中,我们首先将村域内的基本农田、有一定规模农业用地、林地、园地等划定为资源型限制因素区,共计6.23平方公里用地;其次划定洪涝灾害、泥石流、地震带等限制性因素影响区,共2.5平方公里;利用GIS数据对高程、坡度、坡向叠加分析,划定不适宜建设区0.17平方公里,将这些区域叠加作为永久的生态用地,规划在今后的发展中给予重点保护(见图1)。

2.2 由等级序列配置转向需求主导配置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乡村地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常用方法是按乡镇、中心村、一般村的等级规定配置公服设施,这样以等级序列为依据的配置方法优点是配置全面,层级清楚,不足的地方是未考虑地区之间的差异,有的距离乡镇中心或工业区近的村庄可就近使用乡镇或工业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村庄本身的公服设施不必面面俱到;还有的村庄对某些公建有特殊需求,按等级标准配置未必能满足村民需要。

《导则》提倡以村民需求为原则配置公服设施。考虑目前农村空心化普遍严重的现象,公服设施的配置更加注重老年人、妇女及留守儿童等的需求,通过构建不同层次生活圈,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在一般乡村社区行政范围内,以一般永久村民点为基准,构建基本生活圈及日常生活圈。在基本生活圈内,提供村民生活所需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如日用品小商店、室外活动场地等。在日常生活圈内,配置幼儿园、小学、卫生室等。

南窖村是南窖乡政府所在地,乡级的公服基本能满足南窖村民的需求,根据南窖村的实际情况和村民需求,在构建基本生活圈的理念下,考虑服务半径并结合村庄公共空间节点设置,建设或完善多个村民室外活动场地,通过环境塑造,场地营建,创造良好休闲空间。考虑南窖村未来将以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的发展趋势,村级的商业配套标准会带来服务容量的不足,拟在村庄北侧,红南路以南增建一个中型集贸市场,并在村口、沿红南路增建数个小型超市,为村民和游客提供便捷的商品服务(见图2)。

2.3 由防灾空间布局转向空间与机制并重的防灾体系规划

以往的村庄规划在防灾减灾方面注重防灾空间的规划,在规划内容上主要涉及各等级规模的避难场所的布局,并划定在灾难发生时的逃生路线,较少涉及应急防灾减灾组织管理体系等方面的建设内容。

《导则》提出乡村社区防灾体系应本着防灾空间与机制并重的规划原则,要求避灾疏散应综合考虑各种灾害的防御要求,统筹进行避灾疏散场所与避灾疏散通道的设置,并建立避难空间系统。利用宅前空地、道路交叉口、小型广场等形成紧急避难场所;利用大型露天空地,地势平坦农田形成短时避难场所;利用村委会前空地、小广场、村小学操场等空地形成固定避难场所。《导则》同时提出,要建立完善的村级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及组织管理架构,健全预案响应机制,构建具有农村特色的防灾管理组织。以村委会领导班子为核心,村民小组长为协助,村民兵连、村妇联等组织为实施单元形成防灾减灾组织体系。定期开展防灾与乡村社区防灾安全主题活动,定期组织防灾演练。村庄高音喇叭系统是简单、经济、有效的灾前预警措施,《导则》要求在乡村社区防灾规划中应进行设置,以加强灾前预警宣传。

南窖村的主要灾害为洪水和泥石流,2012年“7·21”特大暴雨灾害曾对村庄安全造成一定影响。南窖村的防灾体系规划分为两部分,首先是防灾空间布局方面,规划以村委会为防灾应急指挥中心,地势较高的红南路作为主要逃生通道。靠近山坡的村北地势高,将村北空地和小广场设为紧急避难场所;村南玄帝庙、西庙等村内公共空间设为临时避难点;小学操场、卫生院旧址等空间做固定避难点(见图3)。在规划应急避难空间体系的同时,加强避难预警机制和管理,规划在南窖村建立以村委会为核心、下设的村民13个片区组织为实施单元的两级防灾组织。做到灾前防灾备灾,灾时抢险应急,灾后恢复重建,从时间、空间,组织管理多维度完善防灾规划,并通过设在村委会的高音喇叭进行灾害预警和指挥防灾救援。

2.4 由物质遗产保护转向多层次的地域文化保护规划

乡村原有的文化价值体系和社区记忆正在逐步消失,特别是一些优秀的历史文化和民间艺术在城镇化的浪潮下,生存空间日益萎缩。乡村社区文化保护规划,若只是侧重物质环境保护,很难发掘并传承乡村社区完整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地域文化价值。

与目前农村规划的各类标准和规范相比,《导则》更加注重乡村社区人文环境的建设,提出应从历史文化价值、地域文化特色、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方面对乡村社区文化价值特色进行挖掘。

在历史文化价值挖掘方面,应认真梳理村庄历史,发掘传统文化内涵。在地域文化特色提炼方面,鼓励为保护优秀民间文化而进行的文化保护、开发和研究项目,保护专项规划应体现地方文化的个性和特色。在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既要对具有价值的街巷、院落、建筑、历史环境要素等物质空间提出保护与整治方案,也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出规划要求。

在《导则》的理念指导下,笔者在南窖村多层次的地域文化保护方面做了很多探索。首先,规划小组把村里老先生手书的约7万字村史进行了整理,依托村史初稿和对多位知情人的走访,理清了南窖村庄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完成了12万字的《南窖村》书稿,为南窖村的历史文化留下了宝贵资料。第二,挖掘和整理了南窖特有的地方志和文化史,如明清以来的传奇轶事、京西古商道文化、煤炭开采运输历史沿革、发生在南窖村的抗战史实等,对这些地域文化的深入研究和分析为我们做好南窖村保护规划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第三,在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1.2公里长的古商业街、三十六家老旧商铺、古寺庙和古戏台、150套1000余间古老山区民居是南窖村独特的历史文化景观,我们对其在价值评估的基础上,完成了保护规划(见图4)。目前,在乡村规划师和规划小组的共同努力下,被破坏的商铺门脸、壁书、角柱石、匾额等在逐步修复(见图5)。

南窖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曾经非常丰富,灯笼会曾是本地区最大的民间花会之一,使用的灯笼制作精美,各种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此外还有中幡表演、银音会等各种民间文化活动,可惜的是现在都衰败了。规划小组结合三次进村规划宣讲活动,动员和协助村民举行了灯笼会、秧歌表演、银音老艺人表演、青少年中幡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活动,既烘托了规划宣讲会的内容,又使村民对失传民艺有了理解和认识,以民艺复兴带动文化复兴,村民的地域文化归属与认同感得以加深(见图6、图7)。

2.5 从产业空间布局到促进项目实施的产业发展规划

农村的产业是农村存在的前提和动力,关系到村庄的未来和长远的发展,产业规划应首先理清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市场地位与需求,继而确定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实施方案与保障措施。

《导则》提出不应只关注产业空间布局规划,而应把产业规划的重点放在如何促进项目实施层面。根据乡村社区产业发展制约因素,转变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加强主导产业建设,健全产业配套设施,减少产业发展阻力。并提出采用多元投资主体、近远期规划结合、项目分年度实施等措施促进产业发展和产业项目的落地。

南窖村产业规划提出由过去的“资源型经济”向发展山区“生态旅游经济”的转变思路,以逐步构建北京山区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的路径。规划以旅游服务业作为村庄主导产业,提出以“资源定优势、以优势选项目、以项目落实施”的产业发展思路,形成“吃、住、行、娱、游、购、育”为七要素的旅游开发模式,并以《项目实施表》作为产业规划落实的启动关键,拟采用多方投资、众包众筹等方式,确定多元投资主体,促进产业规划实施(见表2)。

2.6 从“走过场”到“全过程”的公众参与规划模式转变

传统规划模式下的公众参与,村民方面存在参与意识不强、态度不积极、村庄公益缺乏关注等问题,规划人员方面则存在入村调研不深入、调研问卷流于形式、与村民的沟通渠道不畅等问题,常有形式主义情况发生。

《导则》提出“全过程”的公众参与规划模式。在村庄规划编制的整个流程中,采取深入驻村调研、规划宣讲、聘请乡村规划师等多种方式搭建多元平台开展公众参与,建立全过程的、广泛的、有效的公众参与机制。

南窖村规划编制工作在创建公众参与的新型规划模式方面做了一定的创新。在调研阶段,为了向村民普及村庄规划的意义,面对村民代表召开了规划宣讲会,通过微信、微博公众号、电子邮箱、官网留言版、村委会信箱等形式收集村民及公众意见,调动起了村民参与规划的热情。20余次的入户调研不仅做到了住户全覆盖,而且在通常发放调研问卷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十余户产业骨干的深入调研和访谈,规划小组成员选出在种植业、养殖业、民俗旅游户等各业代表,与他们同劳动,了解他们在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帮助村民在产业发展上出谋划策。

在规划取得阶段性成果之后,结合民艺复兴活动,在村庄的公共广场举办灯笼会,将规划成果做成展板给村民宣讲,并针对村民关心的问题一一进行解答,聘请的乡村规划师在协助深入调研、策划旅游产业发展、复兴古商道活力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调研组和村民之间搭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为解决规划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规划编制后期,青年规划师给南窖中心小学的学生上了一堂规划入门课:“我心中的家园”,课堂上孩子们用彩笔描绘他们心中未来的南窖村。第三次入村规划成果宣讲结合了银音会老艺人表演、青少年中幡表演,村民对规划内容的积极反馈使我们欣喜不已。我们尝试建立起来的微信公众号“北京南窖村保护规划公众参与平台”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半年来我们定期推送了28篇文章,内容涵盖规划成果公示、村民意见征询、村民问题解答、青年规划师札记、公益活动报道等多方面内容,引起社会各方广泛关注,收到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其及时反馈到规划方案中(见图8、图9)。

3 关于乡村社区规划编制的思考

村庄规划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理论体系目前还很不完善、质量高、可操作性强、便于实施的乡村社区规划到底应该如何编制值得我们规划工作者深入探索,《导则》目前还是阶段性成果,尚未最终完成的南窖村规划编制也还有诸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由水务部门早已计划并实施的村南小河驳岸已开工建设,但驳岸的形式缺乏设计,直上直下的挡墙没有考虑与紧邻古村落的协调关系,给古村落的整体环境景观造成不良影响。

乡村社区规划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产业规划实施等涉及国土、市政市容、农业、环保、交通等多个部门,政出多门,多方投资,多个规划如何统一,建设时序如何协调,经费如何有效使用,一直是村庄规划实施方面的难题。

在完善《导则》的内容和指导作用方面,在创新乡村社区规划编制方法方面,我们还任重道远。

摘要:本文在《乡村社区人文环境规划建设导则》指导下,就北京市房山区南窖村的人文环境,从生态保护、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配套、防灾规划、产业发展、地域文化保护、公众参与等六方面提出创新性村庄规划思路,以指导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南窖村规划建设。

关键词:导则,乡村社区,人文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宝刚,张淑萍,赵文强,等.乡村社区环境优化建设关键技术研究(阶段稿)[R].2015.

东兴乡村(社区)财务管理制度 篇4

为了切实加强村(社区)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规范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行为,防止集体资产流失,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促进我乡村(社区)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乡实际,特制订本制度。

一、会计人员管理及职责

1、为进一步加强村(社区)财务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对村(社区)财务实行以会计委托制为核心的“五统一”管理工作。“五统一”即在坚持村(社区)集体资产所有权、资金使用权、财务审批权、财务监督权不变的前提下,受村委会的委托,以乡为单位实行统一财务制度、统一审核记账、统一票据、统一财务公布的内容和时间、统一建档管理。

2、乡设立村帐会计核算中心,隶属乡农业服务中心管理,配备专职代理会计,实行持证上岗,负责各村的票据审核和会计核算等工作。会计核算范围包括各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所有收支情况,村民小组及村组所属集体经济组织等收支情况。各村必须配备一名报账员,村报账员接受乡农业服务中心的工作管理和业务指导。

3、乡代管会计工作职责:按财政部印发的《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试行)》的要求建立账簿,设置会计科目,正确处理会计业务,把好财务审核关,及时编制会计报表和财务公布单,对村报账员实行业务指导,协助各村做好财务工作。

4、报账员职责:村报账员主要负责管理村(社区)财务收支、财物管理、村(社区)统计、各项承包合同管理和土地征用结算等工作,并按季做好财务上墙公布,接受村民监督。

5、财务人员要坚持原则、廉洁奉公,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经济政策、法律、法规,遵守财经纪律,按时处理账务,定期核对现金、盘点物资,做到账实、账款、账账、账表五相符。

6、村干部要支持财务人员履行工作职责,保证财务人员行使其工作权利,任何人不得打击报复坚持原则的财务人员。同时要保持财会队伍的相对稳定,无正当理由不得随意撤换。村报账员的任免和调换,应由村两委会集体讨论通过,同时将讨论结果报农业服务中心备案,并按规定办理交结手续,编制交结清单,并由乡农业服务中心和村两委负责人现场监交,在未办清交接手续前财会人员不得离职。

7、会计核算制度应按照《会计法》和《村合作经济会计制度》的规定,建立健全会计账册及各项登记簿,做到记账规范及时。各村报账员设现金日记账、存款日记账、债权债务备查簿和各种经济合同账。记账做到日清月结,每季度未的5日前各村报账员向农业服务中心核报收支账目,同时盘点现金、存款余额。

二、原始凭证管理和使用

1、各类票据要有专人保管,建立登记簿,进行登记管理。保管和使用过程中,不得遗失,谁遗失谁负责。

2、村(社区)收据统一使用“四川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专用收款收据”,向乡人民政府或业务部门申请拨款统一在乡财政所开据“四川省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往来结算票据”,各村不得自印或向外购买收款收据。严格实行收据领购制度,做到限量领购,原则上各村每次收据领购数量不得超过一本。村报账员使用收据向农业服务中心领取,收据用完后,采用以旧换新的办法,收据存根由农业服务中心统一存档保管。

3、各村的一切支付必须取得合法的、规范的原始凭证。各种付出发票必须具备经手人和审批人签名,并注明用途经村监委会小组审核后加盖审核专用章。对违反财务制度的票据报账员有权拒绝支付,会计不得入账,对不符合规定手续的付出发票,会计、报账员有权要求补充更正,另外对所有开支能取得正式发票的一律凭正式发票报账,不得以便条(收据)报账。

4、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①接待费用:原则上村(社区)不得发生招待费,确因需要如“七一”“春节”,全年也不得超过1000元。②村干部严禁报销通信费、交通费用。③村报账员原则上不单设,由村文书兼任。④村干部工资、奖金一律按乡党委、政府下发文件为准。各村不得自定加班工资和项目奖金,否则按违规处理,一经发现金额上缴乡财政。⑤其它费用:严格控制各村办公费用,各村不得自行订购各种消费品,严禁报销各种赞助、捐款、摊派以及外单位的各种开支发票。

上述各项非生产性开支严格执行上限控制,遇特殊情况(如:发展集体经济等)确需超额开支,需按以下程序操作:各村根据自身集体经济年收入情况采取“一事一议”办法处理,即先经过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后报乡分片领导以及乡党委、政府研究同意后方可列支。

三、货币资金及资金账号管理

1、严格执行权、账、钱分管制度。财务审批人(即村支部书记、主任、村务监督小组)只管审批,不管钱、账。会计只管账不管钱,报账员管钱不管账,非报账员不得保管集体现金,严禁村干部代领各种下拨资金或代收各种款项,确因工作不便需要代领代收的,应在当天内将现金和票据移交给报账员,严禁私自抵扣。

2、严格遵守财经纪律,不准坐收坐支现金,不准挪用公款,不准公款私存,不准白条抵现金。

3、村(居)委会要加强库存现金限额管理,库存现金严格控制在500元以内,超额应及时对存入银行,如出现失窃或短款,报账员要负赔偿责任。村(社区)取款严格实行审批管理,即:村(社区)确需使用资金时,先将用钱事由填单监委会签字,村主任审核盖章,报乡纪委、分管领导签字审批,农业服务中心盖章备案后到银行提取现金。报账员严禁私自出借现金,严禁挪用公款,各村禁止另设小金库和账外账。

4、严禁村干部因各种理由在村集体拆借资金。

5、村集体不得为个人或单位作贷款经济担保。对公款私借及担保的,应由谁批准谁收回,收不回的由审批人偿还。

6、加强结算资金的管理,及时清理应收、应付、内部往来等款项。对各项拖欠款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催收,并对账外拖欠款及时纳入账内管理。对一时无法收回的,应订立还款协议限期收回;确实无法收回的,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由村集体提书面意见,报农业服务中心备案。对各种应付款项要定期清理,按时偿还并及时化解不良债务。村集体不得擅自举债,借债搞公益事业或建设新项目,须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通过。

7、加强资金账号管理,各村在信用社开启集体账户,所有集体资金均存入集体专户,严禁公款私存。

四、财务审批

1、村书记主持重大财务开支的审批原则,把握村财务收支情况,按季集中村干部审查一次财务收支,负责审批村主任经手的开支发票。

2、村财务实行村主任负责制,建立健全支出审批制度,规范审批手续,实行村主任一支笔限额审批书记核准制度,实行先审后批,对不合理开支有权拒绝审批。

3、审批权限:单笔开支在500元以下的,由村主任审批、村书记核准;单笔开支在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经村两委班子集体讨论通过后,由村主任审批、村书记核准;单笔开支在2000元以上的须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并报乡农业服务中心审核后由村主任审批、村书记核准。

五、收支报账

1、村收支票据每季度经村监委会审核签字盖章后,上报农业服务中心审核后,由代管会计入账,对不符合要求的,要及时退回并作出妥善处理。

2、支出票据原则上应在一个季度内报账。凡支出发生后两个季度不报账,又无特殊原因的一律不得再审批报销。

3、非报账员代收各种款项的,应在收款后当天内向报账员结清。

4、各村的一切建设项目资金支付都必须有合同,预决算单、竣工验收报告单、税务部门的正式发票,否则不得入账。

六、财产物资管理

1、会计要设置固定资产明细账进行逐项登记管理。

2、固定资产的更新购置,应根据财务计划办理。固定资产的报废、变更等重要事项须报农业服务中心审核备案;作价转让的要合理估价并公开转让,并及时收回价款。

3、村集体的固定资产的承包或租赁,应经村集体讨论决定,由村合作经济组织办理承包、租赁手续、签订书面合同,并按合同规定及时收缴承包费或租金。重大的固定资产承包或租赁实行公开招标。合同期满,应对承包租赁的固定资产进行检查验收,造成损坏或损失的,由承包人或租赁者负责修复或赔偿,防止集体资产流失。

4、要确保集体财产的安全完整。各村不得用集体财产抵押贷款,为他人担保。

七、经济承包合同管理

1、村要严格按照《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做好集体资产发包和租赁工作。

2、村集体资产的发包、租赁及工程建设项目等必须签订书面合同,合同一式叁份,双方各执一份,一份交农业服务中心备案。其中数额较大的工程发包建设项目必须按乡有关规定,实行公开招投标。

3、村报账员应根据合同设立承包合同台账,明细登记合同的兑现情况。对年终合同兑现有困难的要求其办好欠交承包款或减免手续,并及时入账。年终各项承包合同兑现率要求达到95%以上。

八、民主理财、财务公开

1、村监委会必须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成员一般5人,村四职干部不能兼任监委会成员。村监委会要认真听取和反映全体村民对村财务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按期每月召开民主理财会议,切实履行职责,监督财务制度的实施。

2、各村要实行财务公开。村(社区)财务公布表须经村监委会成员审核签名,并由乡农业服务中心盖章后公开。

3、各村的财务按季上墙公布。财务收支明细、村干部工资补贴、基建项目和固定资产购置、承包办法及指标等项目要逐项及时公开。

4、各村重大基建投资和大型资产购置计划开支,必须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报乡农业服务中心备案后方可实施。

5、财务公开除上墙公布外,并可采取会议、广播等多种形式,其公布内容须保留十五天以上,公开栏旁须设置意见箱,广泛听取群众意见。

九、审计监督 农业服务中心汇同乡纪检、财政部门每年对村(社区)财务进行一次全面审计,一经发现违反财务制度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违纪金额全额上缴乡财政,对构成违法犯罪行为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十、财务报表及档案管理

1、乡代管会计、村报账员应按有关规定登记各种账簿,及时上报各种报表,力争数据准确,并分类编号、装订、归档保管。村财务档案,如账册、凭证、报表、各类合同、土地承包资料、有关文件都要每年整理装订成册。保管年限按上级档案保管年限规定执行。对装订成册的档案,任何人不得私自拆封。

2、乡农业服务中心建立村(社区)财务档案室,实行统一归档管理,一村一柜。村(社区)会计资料集中保管为十年,期满后逐年返还给各村,由村按《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落实专人管理

3、严格档案查阅使用手续。除业务主管部门、执法机关履行公务需要查阅档案外,其他单位和个人凡要查阅村(社区)会计档案,须经农业服务中心同意后方可查阅,并将查阅情况作书面记录。

4、严格遵守保密纪律,非档案管理人员不得进入档案室。

5、财务档案保管期满需销毁的,应编制好销毁簿册,报乡农业服务中心批准,并派人监销。

十一、建立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村(社区)财务发生下列情况之一的,应立即报乡政府和乡农业服务中心:

1、发现贪污挪用公款现象的。

2、发现报账员现金、有价证券或财务档案等被窃事件的。

3、发现对外进行经济担保现象的。

4、被有关部门查封银行账户的。

5、其他须报告的重大财务事项的。

重要事项报告必须真实可靠,在口头汇报的同时,并报送书面报告,审批同意后方可实施。

乡村社区体育 篇5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开展,各种旅游形式层出不穷,乡村旅游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方式在我国广大边远地区发挥了其独特优势,为农村地区的建设贡献了重要力量。乡村旅游的发展经验表明:乡村旅游实际上是一种游客与乡村社区居民的双向活动,乡村旅游必须依靠社区的参与。本研究以甘肃乡村旅游为切入点,分析了在甘肃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并探讨了社区参与在乡村旅游中扮演的角色,以期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引言

近几年,旅游业以其无可比拟的优势席卷全国各地,各地方纷纷发展自己的旅游业,与此同时,乡村旅游异军突起,逐渐成为全国广大边远地区的特设产业,也是乡村收入的主要来源。乡村旅游活动依靠向游客提供服务而收取一定的报酬,游客在领略了当地风光的同时还享受到了良好的服务。从目前的发展形势来说,旅游业是一种朝阳产业,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而且能够有效地使农民脱离贫困,这在我国西部地区尤其是甘肃等地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是发展甘肃农村经济的重要方式。

二、甘肃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意义

(一)是推动社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

乡村旅游资源是建立在乡村独特的自然或者人文景观的基础之上的,它存在于乡村社区之中。乡村社区的自然环境、文化因素、人共同构成了独特的乡村文化,这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在甘肃的广大地区,特殊的地域环境养育了不同性格的人们,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特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然而,由于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这一地区的经济较为落后。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将游客引入乡村之中,带动乡村社区的消费,促进社区经济的发展。并且,这种旅游形式还会形成一个很大的推动力,从而推动乡村地区道路、住房、文化、卫生、教育等方面的发展转变。

(二)有利于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是一种以提供服务为主的旅游方式,在这种发展方式中,社区居民主要提供的是服务和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这种景观只要在保护得当的前提下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因而这是一种无限循环的发展模式。这与传统的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的发展方式大不相同,只要当地的自然环境没有遭到破坏,那么便可以一直发展旅游业。因此可以说,这是实现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方式。

(三)有利于提高社区居民的素质

乡村旅游并不是纯粹的观看乡村风景,还需领悟乡村风情,了解乡村文化,而这些都要求乡村的居民对本乡村的文化有着一定程度的了解。从历史发展的经验来看,社区居民是缺少这种经验的,参与到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可以普及社区居民的相关旅游知识,增强他们的服务技能,扩大他们的知识面,从而使农民抛弃闭塞的心态,接受现代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理念。通过居民进行本土文化的讲解,使居民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对本土文化的认识更加深刻,在保护本土文化方面也有了一定的基础。

二、乡村旅游中社区的角色定位

社区是人们生活的集体,维系着人们的日常活动与关系,是有多种关系和网络较之构成的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当旅游业逐渐在社区中发展起来时,这种结构发生了改变,那么社区参与究竟在乡村旅游中扮演何种角色,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分析。

(一)作为引导者角色

近几年来,甘肃的乡村旅游发展较快,这其中就有政府的功劳,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优惠措施,给予乡村旅游各种优惠政策,使得发展乡村旅游有着极大的便利性。然而政府不可能把乡村旅游管理到每家每户、每村每寨之中,因而这就需要社区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自觉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将这种经济发展模式逐渐推广,做好积极示范工作,把市场竞争机制引入乡村旅游之中。

(二)作为监督和管理者

社区是居民生活的场所,旅游者只是此地的过客,而社区居民的利益与整个区域环境是绑在一起的,因而必须对之负责。在社区内,居民要承担起自我管理的责任,要利用自己的优势进行组织管理,监督自己的行业,反思在发展上是否存在着不足。为乡村经济发展提出好的建议,促进乡村旅游的长远发展。

(三)作为产品营销者

社区是旅游服务的场所,在社区内的相关旅游项目通过向游客提供产品和服务得到相应的收入,因此并须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做好一个产品提供者的本职工作,对乡村旅游进行积极的设计、合理的形象塑造包装和大力的旅游活动推广等,从而使自己的产品有着更为广阔的销售空间。

(四)作为服务提供者

旅游活动说到底是一种服务。在社区中旅游中,依靠为游客提供产品和服务来获得相应的报酬,因此必须明确服务意识,运用现代服务理念,在乡村旅游中搞好与游客的沟通,为游客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使乡村旅游更具有吸引力,保证乡村旅游的长远发展。

(五)作为文化传承者

乡村社区体育 篇6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我国呈现出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城市的社会保障制度、经济基础、公共基础设施等均优于农村地区,这也导致了农村地区的大批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的经济繁荣,但随着大批劳动力从农村地区的流出,农村地区出现了萧条、衰败的景象,大片农田无人耕种,只留下一些妇女、儿童以及老人留守在农村地区。这对于我国政府提出的统筹城乡一体化,促进城乡在政策、经济、社会与环境等方面的一体化发展是相悖的。解决城乡经济二元格局下的一体化问题的核心是繁荣农村经济。基于所具有的地域性、季节性、周期性、对自然条件与土地的依赖性强等特点,使得农业的这些自然与社会属性制约了农业的发展,明显落后于工业发展。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工业在发展到相当程度后,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统一发展。本文从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出发,以统筹城乡作为一个契合点,对繁荣农村经济,缓解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的问题提供可行的解决路径。

二、乡村旅游对城乡一体化的影响

我国乡村旅游始于20世纪80年代,蓬勃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2010年,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年营业收入已超过1200亿元,带动1500万农民受益。据统计,目前乡村旅游已成为国内旅游主战场和居民消费的重要领域,2012年接待游客7.2亿人次。古镇、城市主题公园、乡村旅游景区等近程旅游景区(点)已成为出游热点,自驾、乘坐公交等成为主要出行方式。乡村旅游成为城市居民的新宠,从需求角度来看,源于城市居民为摆脱城市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所带来的压力,追寻传统文化意象中的田园意境以释放自我、还原自我的内在驱动力。城乡统筹是将城乡看作一个系统,通过协调系统内各方利益、优化配置资源,达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和产业等方面的融合。

乡村旅游对农村发展的主要作用有 :(1)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促进当地农村地区经济发展 ;(2)改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 ;(3)促进城乡文化融合 ;(4)促进农村地区劳动力就业,转移城镇劳动力到乡村。城乡一体化发展就是将城镇和乡村、城镇居民和农民、农业和工业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而乡村旅游因具有良好的经济带动作用和社会效益而成为新时期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手段,能够为提升城乡一体化水平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三、从社区参与角度提出促进城乡一体化的路径选择

社区参与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它要求旅游规划、开发和管理过程中,充分考虑社区居民的意见和需要,并将其当作旅游开发主体和参与主体。社区居民作为乡村旅游的参与主体,不仅是作为参与保护当地生态环境、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承载者,还是作为传承当地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因此,乡村旅游发展的根本是由当地社区居民的参与来实现的,提高当地社区居民的参与度,积极调动居民的参与热情,亦对发展本地区旅游产业,带动当地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就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直接提供旅游服务,繁荣当地旅游经济

1. 企业 + 农户模式。各村可根据当地的旅游资源情况,政府部门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吸引外来资本注入成立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政府部门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与扶植,公司与当地农户签订合同,规定合同双方的责任、权利、利益,遵循市场的经济规律原则。这种模式减轻了单个农户独自面对市场的风险,同时公司通过一定的资金支持,并肩负着对外拓宽客户市场,提供一定的基础设施设备,为农户提供可靠的经济基础保证。在公司的引领下,农户为游客提供一系列诸如餐饮、住宿等相关旅游项目服务,公司收取一定的农户加盟费用。这种模式下公司与农户达成了一个经济利益共同体,共同承担风险,降低市场的变化对单户农户的影响。公司通过先进的经营理念与模式,整合当地旅游资源,同时对农户进行一定的培训,对于提高当地居民素质与当地旅游服务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 企业 + 村集体 + 农户。在这种模式下,投资主体属于企业,村集体以当地的旅游资源如土地、住房、劳动力、技术等折合统一入股,同时村集体可吸收当地参与旅游经营的社区农户,每户一人,成立旅游管理小组,相当于行使董事会的管理职能,制定统一的管理规范,统一对经营旅游的农户进行管理,企业作为最大的股东,负责经营统一的旅游事务。其余的经营旅游的农户经营各自的餐饮、住宿、旅游纪念品等旅游服务。企业作为大股东为当地旅游社区统一打开了市场,村集体作为管理者,统一规范农户的旅游服务,在企业与村集体的双重管理下,农户不仅获得了相应的旅游收益,还提高了旅游服务水平。三方各自履行其职责,将矛盾降到最低。

以上两种社区参与模式无论是企业还是企业与村集体共同作为引领者,社区居民都是一个关键因素,作为提供旅游服务的直接参与者,社区居民作为利益相关体直接关系到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只有将当地社区居民作为利益参与主体方,才能把乡村旅游的主体利益留在当地。通过吸引外来资本成立企业,解决当地社区力量薄弱难以完成的繁荣当地经济的重任,发展当地旅游业,客观上为促进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改善乡村地区的卫生状况,通过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对提高社区农户的素质与服务水平,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展现真实乡村风貌,传承当地文化

宋朝诗人范成大对乡村生活的描述是“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旅游者则希望通过乡村旅游,获得回归自然和原始梦幻家园的体验,获得传统文化的洗礼和优质的服务,他们也希望与当地居民有较好的交流 ;城市居民来到乡村地区旅游,更多地希望感受当地居民传统的一种文化、习俗与习惯,只有社区农户参与到其中,作为传统生活的真实再现,才能更好地吸引城市居民驻足。当城市居民远离城市喧嚣,来到乡村当中,与当地农户进行一种深层次、心灵的交流,去真实地感受乡村生活,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才能达到一种心灵上的融合。只有停留在心灵上的感受才是最真实难忘的,城市居民在获得这些精神上的洗礼,并伴随着感官上的享受后,必然会吸引他们多次前来感受。在与城市居民互动的过程中,乡村居民亦开阔了眼界,拓宽了视野的同时摒弃了乡村文化中的糟粕部分,吸收城市文化中精华的部分,以达到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的融合。

(三)带动当地农户就业,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

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导致农村中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流入到城市中,进入到工业、服务业中,而乡村地区则出现了大面积的荒芜现象,只留下老人、妇女和儿童在村中。发展乡村旅游,提高当地社区农户参与,不仅可以繁荣当地农村经济,还可以就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据统计,在从事乡村旅游的农户中,妇女占其中的比例逐年提高。同时,旅游属于第三产业,也可以吸引流入城市的农民回到自己的家乡从事旅游服务业,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用工剩余的状况,也带动了农村中第三产业的发展。当地社区农户参与到乡村旅游的开发中,使得农户更加关注当地的自然、人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之其他利益相关主体,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外来企业或是当地成立的企业的资本注入,村集体的统一管理,为确保城乡公共服务提供了可行性途径。

四、结论

乡村社区体育 篇7

关键词:农村社区,信息化,乡村治理

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是指在农村各类主体的参与下, 以满足农民更好的现代生活需求为目标, 将各种信息技术应用于农村社区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建设各个层面的技术社会化的过程。农村社区的信息化建设相比城市社区而言起步较晚, 但是发展非常迅速, 对农村社区治理的影响也逐渐增大。

一、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影响乡村治理生态的改变

信息化在解决农村地区信息资源匮乏、经济落后、文化建设滞后等问题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下, 农村地区围绕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广泛的采用现代通信技术, 深度发掘和利用涉农的相关信息资源, 加快提升农村现代化的水平, 促进农村地区社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在农村社区经济发展方面, 农业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农产品通过网络平台进行销售, 农民通过各类信息手段了解最新的政策, 获取养殖、种植技术, 农业企业互联网已经走进了广大农村地区, 成为农民搜集信息的重要来源。但是农民的互联网信息处理能力还有待提高, 一些农民未能获得科学有效的信息, 信息分析仅仅停留在产品交易的环节, 而没有科学的对全部环节进行科学决策, 造成农产品的种植结构不合理, 最终造成农产品的滞销。农村乡镇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也有待提升, 很多只是借助电脑和网络进行简单的企业办公, 而没有更加充分的利用互联网来建立便捷的生产、销售以及售后服务渠道, 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现代化建设都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在农村社区治理方面, 不少发达地区的农村社区已经在社区内部办公、与基层乡镇政府的公文往来等政务环节实现了信息化办公, 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 对于社区居民及社区信息的数据库建设也逐步完成, 有效的提升了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基层民主的发展关键在于保证群众对社区公共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而权利的行使效度与信息传播的公开性、透明性、自由度等密切相关,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基层群众平等的与社区精英获取和发布信息提供了平台, 在社区网络空间中拥有了平等的话语权, 可以得到公众同等的关注, 这样就为更为真实的社区公共利益表达提供了实现条件。

在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方面, 网络技术使得传统的文化获取途径发生彻底的变革, 农村地区的文化资源不再受到获取成本的限制, 通过互联网的即时性、全球化传播, 文化的生产者与农村地区文化消费者之间的场域分离问题得到根本性的解决。通过网络平台构建新的文化传播渠道, 普通的农村民众都可以获得与城市地区一样的文化资源, 进行自我的文化输入与吸收, 改变民众的知识状况, 从而对于消弭城乡社会的文化鸿沟产生关键性影响。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文化资源库, 可以满足农村社区居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无论是获取现代文化知识, 进行网络创业, 还是下棋、打牌、交友聊天等娱乐需求, 都可以得到满足, 获得最新的相关信息。在互联网的文化传播中, 农村社区还需要进行积极的引导和培训, 提高相关人群尤其是老年群体对互联网的接受度, 可以适当的举办一些讲座或者培训。基层政府和社区要在硬件上提供更多的配置, 同时社区服务人员也可以通过网络资源的获取, 来为社区民众提供更加多样的文化资源, 推动社区文化的建设。

二、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促使乡村治理模式的转换

( 一) 信息化时代要求乡村社会的治理模式从封闭型走向开放型

农村社会因为网络时代新要素结构的加入而发生改变, 也必然会影响乡村社会治理模式的转变。互联网时代改变的是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连接方式, 主政者的选择可以是消极被动的接受, 或是积极主动的引领与主动回应。积极的主政者总是通过积极回应社会环境的变化, 通过主动变革自身的治理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威。封闭型的治理模式总是排斥乡村社会治理单元之外的主体参与, 基本不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开放型的治理要求基层政府和乡村的治理单元必须要回应外部主体可能的要求及需要。当前的农村社区与外部社会存在大量的人员、资源、信息的交流与互动, 农村内部资源的匮乏使得其必须以开放心态接纳网络时代的资源才能满足农村社区居民的需求以及农村社区的建设需要。

近年来, 农村社会中群体性事件频发, 围绕土地问题、拆迁问题, 农民的上访事件不断增多, 基层政府在农民心中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受到严重挑战。基层的矛盾冲突得不到有效的消解, 很大程度上是民众的权利申诉与表达渠道受阻, 而在技术上的变革则直接关乎治理的效能。当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 一定程度上可以畅通基层群众的利益表达渠道, 打破原先的封闭型治理模式, 农民可以利用网络社区的特点, 通过制度的变革设计可以减少底层群众的申诉成本, 简化申诉的程序, 从而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和基层社会矛盾的消解。此外, 如果能够在互联网这样的技术平台上与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有效的对接, 搭建起农民与政府的网络沟通渠道, 那么就可以减缓农民到政府所在地集会维权甚至是暴力威权的发生频率。

( 二) 信息化时代要求乡村社会的治理模式从控制型走向合作型

技术变革开辟了民众与政府沟通的新渠道, 其本质是对政府单向权威难以监督的挑战与消解。控制型的治理过程中, 所有的关键环节都是由政府来主导和控制, 体制外的民众和社会组织无法有效的平等的参与整个的治理过程。这种治理方式比较适合封闭型的社会, 民众的信息获得相对匮乏, 权利意识也非常淡薄。但是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将农村社区与外界社会紧密相联,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社区的建设目标是多元化的, 农村社会的现代化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 仅仅依靠政府的主体力量是无法完成的, 调动农民和相关乡村组织的参与积极性, 由之前的控制型治理向多种主体参与的合作型治理转变, 是社会发展和乡村治理的必然要求。

信息化已经打破了原有的封闭型农村社区, 继续以控制型的方式治理将会面临高昂的治理成本, 而且忽视愈发重视自身权利和拥有更多信息资源的农民参与需求, 将削弱治理的合法性。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治理的治理现代化根本上在于社区居民的现代化, 体现为现代化的参与理念和现代化的权利意识。农村社区居民权利意识的觉醒有着积极的社会价值, 这是农民主体意识的张扬, 是推动乡村治理的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力量。只有在合作型的乡村治理模式下, 才能实现政府、农村社区、乡村精英和普通村民之间的协商与合作, 共同构建现代化的乡村治理共同体, 进而完成乡村治理的现代化。

三、结语

虽然各地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的水平有所不同, 发达地区农村社区的信息化建设水平较高, 信息化硬件设施和软件应用更为先进, 贫困地区的农村社区很多还是刚刚起步, 但是信息化建设已然成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趋势, 深深影响我国乡村治理的模式转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关键在于塑造社会主义新农民, 只有以农民为主体, 满足农民现代化生活中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才可能实现乡村治理的现代化。信息化建设下, 农村社区的发展越来越快, 某些发达地区的农村社区已经完全与城市的各种资源实现良好的对接, 有力的促进了乡村治理模式从封闭型、控制型走向开放型、合作型。对于较为落后的地区,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早日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各个层面的整体实现。

参考文献

[1]张成林.信息化视角下的农村社区建设和治理研究[D].苏州大学, 2012.

乡村社区体育 篇8

关键词:市场,社区,乡村旅游,开发模式

一、乡村旅游优化开发模式利益相关分析

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可知, 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多个不同层次, [1]不同影响范围的利益相关者, 他们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在市场与社区互动的乡村旅游优化开发模式中, 笔者从众多的利益相关者中选取地方政府和当地居民、引进的旅游投资商三个核心成员, 作为主要分析对象。

(一) 利益诉求

1. 地方政府。

在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具有绝对领导权。地方政府通过参与旅游地的规划和开发, 制定相应政策法规, 确保当地旅游业的健康发展。通过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 加强当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为本地旅游开发创造良好的政治和社会环境。

2. 当地居民。

是当地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旅游的开发提供了物质、文化和人力上的支持, 他们既是参与者, 也是管理者和经营者。他们希望能够通过旅游开发改善日常居住环境, 获得物质利益。

3. 旅游投资商。

是乡村旅游开发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投资商目的在于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 并更多地参入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希望能掌握项目开发的全过程及项目建成后的全过程。

(二) 利益冲突

1. 地方政府与当地居民。

在旅游地开发中, 地方政府为了引进资金, 很多时候制定的旅游地规划和开发方案, 更多有利于旅游投资商的倾向, 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当地居民的部分利益诉求。

2. 当地居民与旅游投资商。

最突出表现在土地征用补偿问题, 旅游投资商想用更少的资金来征用农村居民的土地使用权, 但这往往与居民的希望值存在差距。此外, 投资商在对当地旅游资源开发中, 势必给当地的生产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而居民又有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 这又使得当地居民和旅游投资商之间的矛盾更加激化。

3. 旅游投资商与地方政府。

这两个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利益最大化的问题上, 地方政府希望通过大力引进旅游投资商, 通过他们的资金投入, 不仅发展本地的旅游经济, 同时也能带动经济社会整体推进。当地政府需要顾全多方利益群体的利益, 达到发展旅游业利益的最大化。而旅游投资商以盈利为主要目的, 往往忽略了经济发展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冲突, 希望政府能够提供一个宽松的政治环境。政府必须要严格监督旅游投资商, 使其承担起社会和环境责任。

二、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市场与社区互动组织构建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基本理论即企业理论, [2]市场机制和企业都是一种配置资源的手段, 二者是一种可以相互替代的关系。市场机制的运行是有成本的, 通过形成一个组织, 并允许某个权威 (企业家) 来支配资源, 就能节约某些市场运行成本。而企业的产生正是因为这个运作成本大于或者基本等同于企业的组织成本。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在乡村旅游优化开发模式中, 利用旅游投资商来替代对乡村旅游开发产生一定影响的旅游市场, 旅游投资商泛指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的外来建设主体, 也可以看作是能够支配资源的权威组织。同样, 一个完整的旅游社区包括社区居民、当地政府、旅游协会等多个要素。[3]选取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的核心利益相关者作为旅游社区的代表, 即社区居民和当地政府。

通过以上的分析, 将在乡村旅游目的地范围内投资开发的旅游投资商即市场, 以及乡村旅游地的地方政府和当地居民即社区, 作为组成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的一个组织的两个重要群体。在乡村旅游开发的过程中, 市场与社区之间必然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 共同促进乡村旅游地旅游的发展。

三、市场与社区互动的乡村旅游优化开发实现

在市场与社区互动的乡村旅游优化开发模式中, 市场———旅游投资商, 社区———当地政府和当地居民作为核心利益相关者, 共同形成一个组织, 社区以合作者的身份参加旅游投资决策, 与旅游投资商正确处理双方的投资成本 (环境和文化的保护, 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 当地居民提供的各种资源和使用权等) 和收益问题, 在社区和旅游投资商都遵循利益和成本均衡原则的基础上, 明确各自的角色定位, 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促进旅游地社会和经济的共同发展, 营造一个更和谐的旅游环境。[4]

如下图所示, 当地政府和当地居民共同形成了社区内的重要组成成员, 旅游投资商作为外部的市场代表, 二者之间形成一个互动合作的组织, 在明确各自权责的基础上, 遵循利益均分以及成本均衡的原则, 共同建立互惠共赢的关系。

(一) 政府角色定位

政府在当地的旅游开发过程中承担着总揽大局的责任, 主要体现对当地的整体旅游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具体表现在政策及旅游法规的制定及平台的搭建, 政府在发展当地旅游时, 不仅要搭建社区参与平台, 为当地的居民参与旅游项目的决策或规划提供一个合理有效的意见上诉渠道, 同时也要为旅游投资商搭建投资开发旅游项目的平台, 引导旅游投资商的正确资金投入方向, 此外在旅游开发所获利益分配方面, 进行监督和调控, 实现旅游利益共沾, 并对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修建和完善。

(二) 社区居民参与

社区居民不仅要积极的参与到当地旅游的开发过程中去, 还要在维护自己利益的基础上, 积极参与旅游规划编制和产品经营管理, 加强旅游专业知识学习, 提升本地的旅游服务水平。要保护本地旅游资源, 确保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社区居民要改变生活方式, 如生活用燃料由燃煤向用电过渡, 使用太阳灶或节能型环保灶具;用沼气化粪池处理生活粪便;建立社区的污水处理场等等。

(三) 旅游投资商经营

要坚持平等互利的经营原则, 承担起维护当地旅游社会生态环境的保护责任, 把旅游项目的规划与当地居民的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在发展旅游目的地的同时, 积极发展能源消耗型产业的替代产业, 减少经济建设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和索取。在使用劳动力时, 应优先考虑当地居民, 提高当地社区的就业水平。要对当地居民或旅游从业人员进行综合培训, 改善旅游服务质量。与利益无关的第三方组织, 即非营利组织 (NPO) , 要对各利益相关主体的利益分配情况进行监督, 维护各主体之间的和谐, 同时通过奖惩创新的方式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在实际中, 非营利组织就是乡村中自发组织的各种协会。[5]

通过以上的分析建立了市场与社区互动的乡村旅游优化开发模式, 包括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市场与社区合作机制以及有效的生态保护机制, 这些机制的运行, 直接决定了乡村旅游组织的运转, 并决定乡村旅游组织处于何种状态, 以及组织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一模式实施的目的在于,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 不仅能带动旅游目的地经济的发展, 促进旅游地社区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而且能在利益分配过程中, 实现外来旅游投资商和当地社区的共赢。同时, 能够通过在利益主体的共同合作下, 在发展旅游经济的同时, 促进乡村旅游目的地社区生态环境的保护, 以及当地民俗民风的保留, 即人文环境的保护。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安艳艳.基于社区方法的乡村旅游发展机制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2007 (7) .

[2]楚永生.利益相关者理论最新发展理论综述[J].聊城大学学报, 2004 (2) .

[3]陈丽华, 董恒年.可持续旅游扶贫开发模式研究——社区参与乡村旅游[J].淮海工学院学报, 2008 (3) .

[4]代则光.社区参与旅游利益相关者分析[J].经济与管理, 2009 (5) .

乡村社区体育 篇9

一、“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的面貌呈现

对“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的内涵探索需要同传统农村社区做一定的区分。关于传统的农村社区, 费孝通认为, 农村社区是礼治秩序, 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及熟人社会;无为政治, 基层社会结构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构成的网络[1]。徐勇认为农村社区是一种社会生活共同体, 是通过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 不断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生活需要, 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以此建构人们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从而形成现代社会生活共同体[2]。李学斌认为, 农村社区是一个功能和情感共同体, 因此农村社区的建设应着重强调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建设, 其长远目的是为了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城乡融合[3]。项继权教授认为, 农村社区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基于共同的利益需求、密切的交往而形成的具有较强认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4]。以上学者们从农村社区的地域状态、功能等方面展示了传统意义上的农村经济生活共同体。而中国西部的农村社区由于地域阶梯式发展差异, 以及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因素, 其面貌与学者们所述的农村社区有一定差异, 其发展相对滞后, 在传统农村与现代社会的变迁中表现出另一种形态。

其一, 在地域上, “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就是以建制乡镇为依托, 农民迁弃原来生活的偏远区域, 选择集中居住在建制乡镇或临近建制乡镇的地区, 形成了自发式迁移聚居的社区。其二, 在从成员构成结构上, 在“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中, 居民主要是来自不同的村庄, 或是来自不同的基层生产单位的农民。其三, 在经济生产方式上, 居民以农业为主、兼业为辅。也有部分脱离农业成为城乡服务业的服务者, 如从事副食零售、批发行业、餐饮等等。其四, 在居民交往方式上, “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居民一方面遵循具有“差序格局”的传统社会交往方式, 另一方面也表现出现代性特征。如交往中出现了具有契约社会中的功利性, 契约、合同等经常存在。其五, 在文化价值情感上, “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中的居民没有形成统一的价值情感。由于生活空间差异, 彼此并不熟识, 居民的聚合是团状、块状的, 小团体的价值观单一, 容易受到其他小团体价值情感的冲击, 甚至解体重组。小团体有共同的习俗和文化以及价值观, 遵循共同的社会规范, 但同时在现代气质的冲击下不断现代化, 渐渐呈现出两种气质兼具的“双重人格”。

基于以上描述, “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是一种介于传统乡村聚居形态和现代社区聚居形态之间的一种自发式的聚居经济生活共同体, 是一种过渡形态的社区。在这里, 人们既团状聚集也团状分离。团体之间以及团体内部都呈现出不稳定性、易碎性, 社区内部没有统一的价值情感、集体意识。社区居民没有脱离传统的经济生产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但又与现代生产生活方式有着一定的联系, 流动性、摆动性成为经济生活方式的典型特征。因此, “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实际上是在各种条件受限而衍生的一种不健全的社区。

二、“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是如何形成的

“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能够在中西部地区的落后农村区域存在, 有其必然性。为此, 我们必须清楚两点:一是农民为何而聚, 二是农民何以能聚。为何而聚是指农民迁移的动因, 何以能聚是农民在“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为何能够停留。早在1938年, 赫伯格提出了“推力—拉力理论”, 认为人口迁移是迁出地的推力和和迁入地的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5]。推力是来自于人口迁出地内部的不适, 而拉力则是来自迁入地的吸引。“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的形成过程也必然与这两股力量密切相关。

(一) 为何而聚———推力

首先,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成为聚集的起点。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 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劳动力转移问题为整个社会关注。学术界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流向已经基本达成共识, 一是就近转移, 一是异地转移。就近转移主要是指劳动力就近转移到附近的城镇中去, 既可照顾农业生产活动, 又可寻找兼业的机会, 创造一定的经济收益。从“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的农民的聚集区域来看, 由于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 他们往往选择就近转移到城镇附近。小城镇的相对优势一定程度上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空间和机会。这成为“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居民聚集诱因的起点。

其次, 农村社会变迁致使农村生活空间“过疏化”成为理论基础。目前, 发生人口过疏化的典型区域主要有经济比较落后的偏远农村地以及大中城市的远郊。从局部来看, 中国山区农村人口疏化的趋势更为明显[6]。农村生活空间的过疏化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如乡村的人口流失拉大了村民的交往距离, 对于村庄的互助系统产生巨大影响。村民在应对自然灾害、保障财产和生命的安全方面显得力不从心。中西部偏远农村多依山而建, 洪涝灾害、滑坡、泥石流、干旱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 村庄缺乏青壮年劳动力及时应对灾害, 而村民互助困难、农村生活空间的过疏化使得农民在应对这些问题时面临极大的生存压力和思想压力。此外, 农村生活空间过疏化还导致村庄服务体系瓦解, 如农村小学破产, 农村医疗不便利等。

再次, “乡村精英”的带动作用成为农民的迁移助推器。帕累托认为, 精英是指那些在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里取得了突出成就和冒尖的人[7]。即乡村精英是那些在乡村社会中由于其“灵活的头脑”, 在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运作方面能力凸显, 在乡村经济活动中获得了优先权和明显的优势地位, 进而在一些领域起着示范和带动作用的人。中西部农村地区中首期离乡的“头脑灵活”的农民在农业生产中获得了大量的资本积累, 或在非农产业中, 如外出务工后得到较多的经济收入后选择迁移出去。他们离开土地后和村庄后, 在建制镇或者中小城镇购买房屋, 改善了生活条件。这在很大程度上燃起了落后贫穷地区农民改变生活环境的激情, 为农民转移到新的生活区域起了示范带动作用。

最后, 农民现实需求成为直接动因。从农民的现实需求来看, 主要有家庭结构的变迁, 如子女组建新家庭所需要的条件;良好教育资源的趋向, 如第三代孩子的教育;对医疗条件的趋向, 如较好的医疗条件保健养老等。现实性需求是农民迁移到新的地区的最直接动因。

(二) 何以能聚———拉力

农民从乡村迁出, 为何能够聚集在“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这个特殊的地带, 这就需要突出“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的特有优势。

首先, “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更加接近优质资源中心。从农民迁移的动因分析, 我们不难发现, 农民迁移实际上表现出的是对优质资源的趋向性。具体而言, 从基础设施来看, “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所在地区更加接近城镇地区。城镇地区具有的聚合程度较高、资源价值较高、可利用度较高的公共资源, 能够农民迁移的现实需求。就教育来看, “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的居民利用地区优势能够更加接近良好的教育资源, 满足子女教育和隔代教育的需求。从医疗条件来看, 无论从医疗水平和医疗人员素质来说, 城镇的医疗水平都是农村无法比拟的。尤其是在我国快速老龄化的今天, 农民对良好的医疗资源需求迫切。从工作机会来看, 农民在农业生产之外, 还可以在城镇中获得兼业的机会, 如在建筑工地当“小工” (即指在建筑工地上的给专业人员打下手的非技术人员) 。

其次, 居民在“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能获得一定的价值认同感。虽然前面认为, “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的价值情感呈现出小团体化、易碎性、不稳定性, 但相较于疏化的乡村生活空间, 这种小团体情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的迁移紧张、孤独困境, 为农民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带来了便利, 也加速了农民对新地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相对于城镇的较为现代的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念, 农民更易于接受“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的价值情感和生活空间。

再次, “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的与农村的经济生活距离较短。齐美尔指出, “距离”是人与人以及人与物之间的一种关系, “距离”的实质在于它创造了一种主客关系, “距离”是自我与周遭环境的一种关系[8]。借助这一概念, 我认为, 在“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与农村之间存在着一种经济生活距离, 它是农民从工作场所到居住地的实际里程以及农民自身的生产技能和心理认同的综合距离。从前述我们发现, 居住在“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的农民的经济生活方式以农业为主。迁出地———农村成为他们经济生活的主要地域而存在, 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 尤其是农村硬化道路的建设, 为农民借助于现代的交通工具和生产工具实现传统的经济生产方式创造了便利。此外, 农民娴熟的农业生产技术不会因为地域性的迁移而消亡, 农民对待农业生产的心态没有发生改变。因此, 从这些层面上看, 我认为, “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与农村的经济生活距离没有因为农民自身的迁移而拉长, 相反距离还是较短的。它使农民实现“摆动式”的生产生活方式成为可能。

最后, “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的居民难以接受城镇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成本。从“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的居民构成结构上, 我们不难发现, 农民成为居住主体, 其生活方式、作息时间、休闲方式等都是传统的农村样式, 带有浓厚的乡土色彩。这与城镇的较为现代化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难以契合。正如我在鄂北走访时, 有居民说:“什么都要钱。水电, 煤气, 垃圾处理等等都要钱。白天到处是灰, 穿不到个干净的衣裳。晚上好晚, 车的声音轰轰响, 难以入睡。个人都待在自己的屋子里, 对门的人是哪个都不认得, 人情味淡了不少, 怀念乡村的那些熟人……”而“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相对自由的、低生活成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成本是农民所能接受的。

综上不难看出, “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的成因是农民个体因现实因素发展需要而做出的自发式选择, 是来自迁出地的“推力”和迁入地的“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农村较差的生存和发展资源与城镇边缘的较优质的生存生活资源的巨大差别, 促使农民在此聚集, 而形成了具有过渡形态的经济生活共同体。

三、对“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发展前景的思考

“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存在于我国中西部偏远不发达地区的城乡结合部, 存在着许多同农村社区相似的问题。如基础设施不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社区管理体制缺失、文化教育实践活动缺乏, 等等。“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是一种过渡形态的社区, 从长远来看, 其发展必然面临着转型的问题, 即过渡为现代意义上的社区。由于其与农村社区有许多相似, 在“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的发展道路上, 新型农村社区成为“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转型的不二之选。

1.设立专项财政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在中西部的偏远农村地区, 要实现社区的转型, 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必须要政府财政的支持。长期以来的中西部资源分配不均, 加上地区经济发展滞后, 当地政府在推动社区建设, 实现社区转型方面显得力不从心, 民间组织亦缺乏相应的实力和动机。作为一项涉及基本民生的惠民工程必然需要国家财政给予资金上的支持。国家拨出专款, 设立专门的账户资金, 专款专用, 专门用于欠发达地区农村社区各方面建设, 着重用于基础教育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9]。只有这样才能够发挥财政资金的效力, 迅速改善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2.有针对性提供公共服务。在“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的建设和未来的转型中, 政府要根据各社区的群众需求, 引导计生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保障、法律咨询、科技培训等基本公共服务进入农村社区, 建立健全有效覆盖、有序参与的农村基层公共服务网络, 逐步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 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3.加强社会组织建设, 提高服务管理水平。社区组织建设的完善程度与否直接关系社区的管理服务水平。加强社区组织建设涉及组织制度建设、组织管理人员素质提高。为此, 需要加强“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党组织建设, 完善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对党组织人员和社区服务人员加强培训, 提升综合素质和服务意识;加强社区管理理论培训, 使社区组织管理更加科学。

4.开展文化教育实践, 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第一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因此, 要想解决农民的生存问题, 就应该增加其在城镇中寻找工作的竞争力, 创造就业机会, 提高生活的适应能力。第二要提高居民的社区主人翁意识, 培养社区责任感和认同感。如开展法律教育活动、治安管理宣传活动等, 增加农民对社区管理的认识, 提高自身责任意识;开展互帮互助活动增加居民彼此的亲近感, 拉近社区居民的距离, 培养社区的集体意识, 增加归属感。

5.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 建立人才引进机制。“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技术人才的支持。“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的建设需要大量的精英人才的投入。为此, 需要社区和政府共同携手, 打造引进人才的优良环境和发展平台, 鼓励本地精英回乡参加建设, 引进人才为“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建设服务。如在政策上给予便利, 鼓励发家致富的农民回乡投资, 开办企业, 拉动经济的发展;鼓励大学生回乡当村官, 为其提供较好的社会保障和生活保障, 使其为乡村建设出力等。

摘要:中西部农村地区由于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的限制, 出现了一种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社区——“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它是农村地区居民应对乡村人口流动、乡村社会结构变迁, 为改善生存环境而主动迁移聚集形成的一种社区。本文通过对“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的定义、特征描述, 重点就其成因进行了分析, 并指出了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过渡型社区,转型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2]徐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江汉论坛, 2007 (4) .

[3]李学斌.城乡社区的比较.中国民政, 2008 (5) .

[4]项继权.论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的范围与边界.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9 (7) .

[5]贺文华.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现代化农业发展研究——基于农业经营体制变迁的视角.新疆农垦经济, 2013 (9) .

[6]郭占峰, 王勇.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人口过疏化状况的实证分析——以陕西水村和山西南村为例.中国农村研究 (下)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

[7]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 (修订本) .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8]齐美尔.陈戎女译.货币哲学.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7.

上一篇:高中英语教师德育下一篇:可交易耕地发展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