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师教学反思

2024-07-14

高中英语教师教学反思(精选7篇)

高中英语教师教学反思 篇1

小学英语教师教学反思 小学五年级英语教学反思,英语教师教育教学反思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大家分享的“小学五年级英语教学反思,英语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资料,内容精辟独到,非常感谢网友的分享,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英语学习是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是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关键时期,下面是就爱阅读为大家准备的小学五年级英语教学反思,希望大家喜欢!

小学五年级英语教学反思范文篇1

教学反思一:用英语组织教学

本学期自开学以来,我在课堂上尽量使用简单的英语组织教学。无论课上时师生相互打招呼问候、道别,或是教师发指令让学生活动等,都用英语来说。到目前为止,已有多数学生已经接受简单语句的说法,并逐步学会了其说法。这样做有助于创造英语气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更高,可以帮助学生通过英语直接理解教学内容的意思,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当然必要时也可适当的利用母语。例如用英语难以理解的,较抽象的词句就可以用英语解释,以节省教学时间。对于特殊的英语表达方式,也可作英语与母语对比,以加深理解,便于记忆。例如

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等的汉译是早上/下午/晚上好!但是英语里必需是Good 在前的顺序。

教学反思二:鼓励

我在课堂上,当学生正确回答问题时,我常常进行鼓励,这是帮助初学者克服英语学习的良好方法。而且任何鼓励都会使儿童感到高兴。我在课堂上大胆使用鼓励,可以鼓励全班,也可鼓励某一小组或某一学生。学生在开展个人活动、小组活动时,可以到学生中间去,鼓励和帮助某一个学生、某两个学生、或某一组学生,这种做法是比较好的。

对学生的书面作业,我也经常给予鼓励,不仅可以写上Good!Very good!等,还可以贴上一张表示鼓励的小粘贴画。对于学生书面作业中的错误应给予纠正,让学生感到你在意他们的书面作业。

教学反思三:交际活动

学习英语一个重要的目的是运用英语进行交际,两人之间的交际是活动的重要形式,因此,语言训练中应经常开展两人活动。

两人之间的对话活动是最常见的两人活动。可以要求学生就某一话题、某一张图片、某一个人等进行一问一答形式的对话,也可要求学生开展一个发指令,另一个做的活动,还可以开展两人之间的讨论、辩论、商量等活动。

在五年级,我可以开展笔头训练的两人一组的活动,如以有趣的两人游戏形式开展听写、相互改错、连词成句、句型转换等。

两人活动很容易在课桌上开展,不需要学生离开课堂,有时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或者提供更多与不同人进行训练的机会,可以让前排的学生转身和后排的学生进行两人活动。

教学反思四:今后教学注意以下几点:

1、坚持英语教学的实践性原则,改变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

2、防止过分强调模仿、死记硬背、机械操练的教学倾向。

3、倡导语言知识教学和技能相结合的、开放的、互动的学习模式。

小学五年级英语教学反思范文篇2

小学英语教学是要重视培养兴趣,但不能单靠唱、玩,单靠唱歌游戏不能培养学生持久的兴趣。新鲜劲儿一过,孩子们就会厌倦。所以,唱歌游戏应该作为小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知识、技能的一些手段,而不是培养兴趣的手段。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帮助小学生在记忆力强的时期多记单词,多学习语言规则,并尽可能多创造模仿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语音和语调。在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是可以互补的。真正做到听说先行,读写跟上。光听说不读写,很难收到高效。只靠模仿不培养学习能力,也难减轻学习负担。所以小学生五年级的学生还是应当认真进行语言学习。

1.英语应用能力需要相应的词汇。

不学习语言规则、不掌握相当数量的词汇,英语应用能力就是空中楼阁。目前在小学的低年级的英语教学中,不要求学生掌握词汇,而只要求学生能根据提示或图片说出该单词,其本质无非是要学生们死记硬背,鹦鹉学舌。由于小学生们没有相应的读音规则训练,不熟悉词汇的拼写规则,单词的音、形、意三者不能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因而导致了单词记忆的困难,并成了小学生学英语的瓶颈。

2.小学英语教师应有文化意识

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因为课文的简单易懂,所含的信息量少的缘故,很多小学英语教师忽视了文化对语言的影响,而导致了一些语言情景的不真实,和虚假的语言的产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词汇是文化信息的主要浓缩。对英语词汇的准确理解,和对语言环境的认识和创设和把握,需要对文化的比较深刻的理解。外族文化知识的获得,主要是通过对该族文化历史的研究和学习,通过对该族语言文学作品的研读,通过对该族文化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的了解。而读原版英语经典著作的学习,是达到这三条的捷径。但是小学英语的阅读资源实在太少了,学校也没能在这个方面重视起来,所以英语教学的质量长期都是处于滞后的状态。

小学五年级英语教学反思范文篇3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英语学习、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英语已从一种工具变成了一种思想,一种知识库。没有掌握英语犹如缺乏一种思想,缺少了一个重要的知识源泉。可以这样说,学会英语,不但多了一双眼睛,一对耳朵,和一条舌头,甚至是多了一个头脑!因为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认识世界的工具,掌握一种语言也即掌握了一种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和习惯。

从日常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总结以下几点反思:

一、玩耍不能培养学生持久的兴趣,而是靠语言知识的积。

小学英语教学是要重视培养兴趣,但单靠唱歌游戏不能培养学生持久的兴趣。新鲜劲儿一过,孩子们就会厌倦。所以,唱歌游戏应该作为小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知识、技能的一些手段,而不是培养兴趣的手段。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帮助小学生在记忆力强的时期多记单词,多学习语言规则,并尽可能多创造模仿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语音和语调。在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是可以互补的。真正做到听说先行,读写跟上。光听说不读写,很难收到高效。只靠模仿不培养学习能力,也难减轻学习负担。所以小学生还是应当认真进行语言学习。

二、英语应用能力需要相应的词汇量。

而目前在小学的低年级的英语教学中,不要求学生掌握词汇,而只要求学生能根据提示或图片说出该单词,其本质无非是要学生们死记硬背,鹦鹉学舌。由于小学生们没有相应的读音规则训练,不熟悉词汇的拼写规则,单词的音、形、意三者不能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因而导致了单词记忆的困难,并成了小学生学英语的困难。

三、培养英语兴趣。

英语教师的教学重点是放在教学内容,教学大纲和考试形式上呢,还是将教学注重点转移到学生的性格、兴趣、情绪等方面的培养和控制?这是,现代教育思想转变的重大原则问题。事实证明,认为自己民主、开放、平静、友好、体贴、乐于助人、聪明、富于逻辑性和快乐的人,一般来说,其学习英语成功的可能性要大于与上述性格相反或相差极大的学习者。另外,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学习者会出现焦虑沮丧烦躁不安等情况,英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应注意对外语学习者情感因素的培养和控制。尤其是在小学的低年级阶段,英语教师要培养对学生的亲近感。在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要十分尊重学生,注意激励学生,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在当前减负工作中,英语教师尤其要注意体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感受,亲近学生,使学生喜爱英语教师和英语课,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益。下一页更多精彩小学五年级英语教学反思

小学五年级英语教学反思范文篇4

五年级英语教学中,我对学生的学习的空间更加开放,能激发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所学语言,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以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以发展。

上课一开始,播放每单元 Lets chant歌谣,让学生感受歌谣的节奏和韵律,为新句型的教学作好铺垫。

接着,事先将Part B Lets learn 中的词或词组和以前学过的写在纸条上,然后每小组抽两名学生到到黑板前来,一名学生抽其中的一张纸条,看纸条后将词组用动作表示出来,另一名学生用英语来描述此动作。

然后,让学生再次感受,强化记忆。即全班学生以抢答的形式,再次巩固和强化上节课的内容。抢答的方法如下:教师将以上的词组的图片贴在黑板上,教师报其中的图片号码,全体学生抢答。通过抢答游戏,让全体学生动起来,避免了机械单调地读,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观察、记忆和快速反应的能力。

在新课教授部分,实行了听力先行,感知新语言。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听力练习可以用来帮助学生在进入Lets talk 新句型的学习之前先从听觉上感知新语言点。

在此基础上,创设游戏各种游戏活动。如:Whats missing?, Matching game, guessing game 等。把学生带入了真实生活的情境,为练说新句型作好了情感铺垫。又根据学生的特点,抓住他们喜欢交友、喜欢热闹之情,挖掘学生的认知和情感,自然地引出新句型。

最后,让学生结合本课重点和生活实际来设计对话,能使学生切实感到身边有英语,从而增强学生运用英语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英语教学应提倡学中用,用中学,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在教学过程中,学和用是一个整体。为实现教学目标,我所设计的每一个教学游戏活动始终将学生置于一种自主、和谐、轻松的自然学习氛围中,从而使学生在不断地习得和使用语言中将语言知识内化,为学生自我求知、自我获取知识创造了有利条件,促进了学生思维的活跃和才能的发挥。

小学五年级英语教学反思范文篇5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五年级的英语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我严格遵从教学的五个环节,课前认真 备课,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因材施教,努力实施课堂改革,积极探索小学英语快乐课 堂,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他们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同时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为进一 步学习打下基础。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怎样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搞好小 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一环。下面结合本学期教学实践总结一下教学情况:

一、认真备课、面向全体授课

在教学中,认真备课,认真阅读各种教科参考书,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学生的学习情 况,认真编写好教案制定好教学计划,并不断地加以改善修改。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关 心爱护学生,特别是差生,课堂密切注意他们,教育他们求学勿半途而废。在思想教育的同 时,还耐心地辅导学生复习遗漏知识,使他们的学习成绩跟上班里的其他同学,帮助他们树 立学好各门知识的信心。

二、在课堂教学中

第一、在课堂上,认真授课,运用电脑、实物教具、简笔画,情景教学、手势语言等 方法来启发、教育学生。教学生做游戏、唱英语歌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 质疑,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有疑难 和不懂读的地方,我总是不厌其烦地讲解、分析、带读,力争让他们学了就懂,懂了会用。

第二、在批改作业方面。学生的作业总是按时及时地批改,并详细地做好批注,对普 遍性错误,在全班重复讲解、分析。针对个别学生的作业还采取面批方法,一一分析讲解、帮助学生解决疑难习题,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第三、在听力方面。为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常让学生听英语歌曲及英语会话的录音 磁带,还让学生表演对话,背书。

三、在辅导学生方面首先,根据我所任教班级的实际情况,优生不多,中差生却俯视皆是。有人曾说:如果孩子天 生就是优生,那教育还有什么功能?又谈什么基础的素质教育呢?因而对占相对多数的中差 生,我更应变嫌弃为喜爱,变忽视为重视,变冷漠为关注,变薄待为厚待。我注意帮助他们 找到优、缺点,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其次是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差生也是孩子,厌恶、责骂只能适得其反,他们应享有同其它学生同样的平等和民主,也应享受到优秀学生在老师 那儿得到的爱。厚爱差生,我真正做到以情动人:首先做到&真诚&二字,即我在学生面前不 敢有丝毫虚伪与欺哄,做到言出必行;其次做到&接受&,即能感受差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 心理表现和看法,如对学习的畏惧、犹豫、满足、冷漠,错误的想法和指责等,信任中差生,鼓励他们自由讨论;最后做到&理解&二字,即通过学生的眼睛看事物。由于我能善意理解他 们,高兴地接受他们,因此促进了中差生不同程度的进步。猜你喜欢:

以上关于“[反思]小学五年级英语教学反思,英语教师教育教学反思”的信息由网友上传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就爱阅读网的支持!

高中英语教师教学反思 篇2

关键词:教学反思,反思内容,教师教育

一、引言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 教师专业水平得到学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教师专业水平必须适应课程要求, 而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是通过教师教育得以实现的。近年来, 培养反思型教师已成为教师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 作为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的教学反思在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提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 不同的教师对教学反思内容的理解均有所不同。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一次公开课教学反思的内容, 探讨教师教学反思的方向, 以更好地指导和促进教师有效教学反思, 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二、文献综述

(一) 教师教学反思的内涵

教师的反思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 对自己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之依据的“异位”解析和修正, 进而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效能和素养的过程。[1]从此定义中不难看出, 教师的教学反思是教师立足于自我以外考察自己的教学行为及其情景的能力。具体地说, 教学反思指教师为了实现有效的教育、教学, 在教学反思倾向的支持下, 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及这些活动背后的理论、假设, 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 而且在思考过程中, 能够发现、清晰表征所遇到的教育、教学问题, 并积极寻求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过程。[2]

综合分析上述对教学反思的界定, 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效能及其素养, 途径是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思考以及行为解析和修正, 其考察对象是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活动。同时, 教学反思实质上也是针对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建构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因此, 教师的教学反思不仅有助于教师提升专业水平, 也有助于教师解决教学问题, 成为反思型教师, 最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 教师教学反思内容的相关研究

教师的教学反思始终强调将自身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考查对象。然而, 教师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是涉及面广、复杂的社会性实践活动, 这决定了教师教学反思内容的广泛性和复杂性, 也导致了教师视教学工作为高度个人化、靠个人诠释与表达的活动, 教学反思缺乏交流的平台。[3]故此, 剖析教师教学反思内容不仅有助于教师走出教学反思的困境, 亦有助于教师有效地进行教学反思。

综述相关文献, 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研究教师教学反思的内容。张立昌按照系统论中的层次分析原理, 把教师反思的内容划分为两个层次:一般性和相关的背景性问题层面与具体性和确切性问题层面。他还将教师的反思范围和内容直接简化地分为教师的理念 (或知识) 领域和行为 (或操作) 领域两个方面。[1]前一种划分是从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受社会背景制约和其情景性出发的, 而后一种划分是从教师实际反思中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问题考虑的。申继亮和刘加霞从两个维度考察教学反思内容, 即教学反思内容的广度 (教学反思的指向) 和深度 (教学反思水平) 。其中教学反思内容的广度包括课堂教学、学生发展、教师发展、教育改革和人际关系等五个指向。教学反思内容的深度包括前反思水平、准反思水平和反思水平等三个水平。[2]李长吉和张雅君提出教学反思活动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 即教学实践活动、个人经验、教学关系与教学理论。[4]这四个方面的问题构成了教学反思的基本向度。

上述学者都是从理论层面研究和建构教师教学反思的内容。从邵光华和顾泠沅对中学教师教学反思现状的调查情况看, 目前教师的反思内容主要集中在教学方面, 而其他方面的反思如教育观念的反思、学生问题的反思、专业发展的反思、个人成长的反思等较少被作为反思的内容。[5]故此, 有必要从教师的实际教学反思分析其教学反思内容。

三、案例分析与讨论

本文选取2010年浙江省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展示与研讨活动中六位执教教师 (以下分别简称“教师A—教师F”) 的教学反思为研究案例。作为浙江省各地区推荐参加此活动的代表, 这六位教师的教学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代表性。因此, 本研究对他们的教学反思进行分析, 旨在了解教师对教学反思的理解与运用情况以及其反思的内容, 以帮助教师更有效地进行反思, 进而促进其专业发展。以下选取六位教师教学反思的主要内容。

教师A: (1) 要研读教材, 认准教学目的。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前, 必须对教材内容进行认真细致的理解和分析, 并确定课型; (2) 要了解学生, 迎合学生实际需求。在教学设计过程中, 不仅要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层次进行分析, 还要对与此话题有关的学生生活实际进行分析和联系; (3) 要确定目标和方法, 解决重难点。根据教学内容在语言、情感、能力上确定教学目标, 分析教学方法, 以此来设计教学活动解决教学的重难点; (4) 要遵循原则, 精心设计活动。本节课遵循学习策略渗透原则、学法指导原则等, 通过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活动设计, 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所学语言在语境中自然地输出和进行交际; (5) 要借鉴《浙江省初中英语教学建议》, 创新课堂教学。要注重学生作业的分层性设计, 注重词汇的更新教学, 这两点是今后课堂教学所需要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教师B:对于“以读促写”教学模式理论层面上的认识: (1) 英语教材中的文本教学具有双重目的:一是通过文本, 让学生学习新语言知识、复习出现在新语用形态中的已学语言知识;二是通过文本, 让学生体验语言运用; (2) 在以教材文本为写作背景和素材来源的写作意图指导下, 学生先前通过认真阅读文本, 对文本素材进行提炼加工, 逐步认知和获得相关的写作方法, 形成写作策略。

对课堂教学实践之后发现不足的一些反思: (1) 指令不够清晰; (2) 某些环节时间分配不够合理; (3) 对学生写作方法指导是由教师包办完成的; (4) 未能贯彻分层性作业设计。另外, 写作是一种非常积极的思维活动, 学生的头脑在思维、内心在感受。学习的本质是个体的心智活动, 不是所有的学习过程都是看得见的。所以课堂上给足学生写作训练时间, 让学生安安静静地写作也是必要的。

教师C:课后, 进行了认真的反思, 认为这节课在这几个方面对自己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1) 初一的起始阶段就要培养学生的一些阅读策略, 鼓励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大胆的预测。在本节课中还是用了一些常规做法, 来引导和培养学生在课文中寻找信息的能力; (2) 尽管这是一节阅读课, 但在初一的起始阶段还是要考虑到形式的多样性, 充分展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从而更大程度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这节课做得不够的地方有以下两点: (1) 词汇的处理不是很到位。今后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事先注意到学生容易混淆的教学内容, 并思考如何在课堂中就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 从而提高课堂的效率, 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2) 被提问到的学生面还不是很广。在今后上课过程中要更面向全体, 尽量让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获得发言的机会。

教师D:这次的收获大致分两个层面, 教学理念和课堂操控。教学理念方面的收获有: (1) 课堂设计应具有逻辑性; (2) 开展任务型教学; (3) 要让学生充分的展示; (4) 课堂内容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课堂操控层面的收获: (1) 让自己的指令简介、清晰; (2) 在提问时应根据问题的难度选择不同程度的学生; (3) 对学生的评价。这堂课也让自己意识到, 一堂备得再精彩的课也需要很好的课堂操控能力去演绎, 否则这堂课将不能达到其目的。

这堂课的不足之处首先是词汇教学方面。其次是教师说话时间偏多, 学生开口时间偏少, 这个是自己一直在努力去改正但仍存在的问题, 须继续探索。在作业布置上没有体现出学生的差异, 应该采用分层作业。还有课堂环节处理的一些细节, 仍需细细体会。

教师E:在准备这节阅读课时, 也是秉持重视传授学生阅读策略,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以读促写的原则。整节课的过程经历为今后在改进教学提供了以下几点借鉴和指导: (1) 一节课的目标设定切入点要小而明确; (2) 要实实在在地抓好读的环节; (3) 要注重对阅读技巧的指导, 培养阅读能力, 而且要引导学生下意识地分析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方法, 为写作准备。

这节课做得不够的地方主要有两点: (1) 没有充分了解学生和学生所使用教材的情况, 提问过于集中, 最初学生无法进入状态, 就感觉比较紧张, 没有调节好上课节奏; (2) 在学生回答问题有语法错误时, 没能进行针对性的纠正, 忽略了本单元现在完成进行时这一语言难点。

教师F:对于课后的反思和改进: (1) 课前几分钟和学生交流中得知学生事先没有学过本单元内容, 在课上一直想尽量多的通过给出的图片使学生渐渐进入语言环境; (2) 对于文章的处理中, 单词教学还需花功夫。对于重点词汇在课堂上的演绎使其真正做到“三会”这是值得我思考和摸索改进的; (3) 无需通过自己的实践说明, 从滑雪者在参加滑雪马拉松活动进入, 会更显自然; (4) 分层作业是在这次活动上才了解到的。在今后的教学中, 是否可以和办公室的老师讨论执行。有必要对于学生做问卷调查, 关注其执行后的效果。

从以上对教学反思的剖析中我们可以看出, 六位教师分别从课堂教学、学生学习等不同角度进行教学反思。归纳如表1。

从以上表格中不难看出, 六位教师的教学反思似乎都很明确具体, 但却存在着差异。教师A从课堂教学出发, 反思教学方法及教学设计, 以帮助学生学习;教师B则反思教学模式及课堂教学不足之处, 以保证学生学习;教师C反思课堂教学,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总结可取与不足之处, ;教师D反思教学理念和课堂操控, 更注重课堂教学与管理;而教师E和教师F更多地是关注课堂教学。

四、教学反思内容的特点

通过对上述六位教师教学反思内容的分析, 将教学反思内容的特点总结如下。

1.教学反思内容指向课堂教学最多, 指向学生学习相对较少。虽然教学反思有助于改善教师教学实践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但是教学反思的意义绝非仅此而已。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故此, 教学反思也应以促进学生学习为其根本目的。

2.教师的教学反思内容中, 课堂教学反思主要是分析和总结教学经验, 更倾向于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反思, 包括对教学内容、教学效果以及教学过程的反思。其目的在于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所取得的成效进行判断, 发现问题与不足, 提升教学能力。

3.教师对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设计以及课堂管理等方面反思较少。这些方面都与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成长都密切相关。反思教学行为与教学理论、教学方法之间的差距有助于教师更新其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 以实现理论向实践转移。因此, 教师的反思内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4.教师的教学反思内容多集中在对个人经验的反思。对个人经验的反思是一个重新理解和创造的过程, 是对个人日常教学行为进行解释和提升的过程。显然教师对个人经验的反思是不够的, 教师应不断挖掘和使用身边资源, 丰富教学经验, 使得经验得到升华, 改善教学行为。

五、结语

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 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师。研究型教师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 还善于探究问题的真相, 并力求解决问题。有效的教学反思正是教师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目前教师教学反思内容具有一定局限性, 这需要教师扩展教学反思内容, 更好地进行反思, 进而不断改善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师应根据其反思现状和特点, 避免视角单一, 不断扩展其反思内容, 其内容也应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学习为共同目标。培养反思型教师已成为教师教育的目标之一, 教师应养成反思习惯, 形成反思意识, 丰富反思内容, 以提高反思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立昌.试论教师的反思及其策略[J].教育研究, 2001, (12) :17—21.

[2]申继亮, 刘加霞.论教师的教学反思[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4, (3) :44—49.

[3]蔡亚平.论教学反思的困境与出路[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5, (1) :104—106.

[4]李长吉, 张雅君.教师的教学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 2006, (2) :85—89.

高中英语教师教学反思 篇3

【关键词】教学日志;英语教师;教学反思

教学日志作为教师记录自己进行的教学活动中的思考,并对教学事件的得失与成败进行总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且将教学日志与教师专业发展联系起来。因此,我们有必要将教学日志与英语教师的反思性教学结合起来,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而国内对有关教学日志的研究还很少,在教学实践中,教学日志也没有充分发挥出它的作用,而教学日志在理解教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方面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它作为反思性的有效方式,有助于教师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从而改进教学。

一、教学日志的概念

有关教学日志的概念界定,国内外现在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美国学者布鲁克菲尔德认为:“研究日志(有的地方也称“教学日志”、“工作日志”或“教师日志”)是一种教师对生活事件定期的记录,它有意识地、生动地表达了教师自己。它不是仅仅罗列生活事件清单,而是通过聚焦这些事件,让我们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假定。”(张伟译,2002)。外国学者Joaquim Sa认为教学日志是一个报告,是在课堂仔细观察、课后立即记录而来的,这包括课堂上有关教学的质性材料的收集过程。国内比较通用的教学日志概念表达是:教学日志是教师积极主动的对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具有反思和研究价值的经验所进行的持续而真实的记录和描写,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批判地理解和认识,从而不断更新观念、增长技能,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一种手段和方法。

以往教学日志撰写没有固定的格式和要求,据现有研究看来,教学日志主要有点评式(课前或课间在教案上点评,适用于教师应急时使用)、提纲式(课后,对课堂成败得失分析与综合)、随笔式(课后,对产生触动的问题进行反思)和专项式(课后,抓突出问题深入反思总结)四种。

二、教学日志的写法

著名的学者王蔷提出,教学日志的要点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教学方面。你教了什么,如何教的,教学计划是否与教学实际情况相符,为什么有的内容或方法能够按计划完成,而有些却不能?第二:学生方面。他们学了什么,不同的学生有什么不同的反应?学习的场景,行为描述,出乎意料的事情等。第三,师生互动情况。教师与学生的双边交际活动进行的情况如何?第四:讨论与反思。总之,教学日志的内容不是预设的,而是教师经过教学实践和反思后进行归纳和总结后生成的。

对于怎样引导教师写好教学日志,如果从叙事研究的角度出发,可以对英语教师提出两点要求,首先,教学日志一定要记录真实的课堂教学实践,这种实践可以是做某种技术性调整或修补,但不能虚构。然后,教学日志里所记录的教学事件必须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蕴含一定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要有一定的启发。

三、运用教学日志进行教学反思

首先,教师自我反思,这种做法是:一方面,为了形成一系列某个突出问题的教学日志,关注教学中一两个突出问题,持续写同一主题的教学日志;另一方面,教学日志的重点是反思成功及失误之处,还有对突出事件的处理等。还有一方面,要善于总结,在写教学日志前,要善于总结这次记录的与前面同主题的教学日志相比有哪些经验,有哪些新思路。

其次,教师之间共同反思。因为不同教师之间的思想、观点、教学手段、方法都不一样,所以互相反思可以得到互利共赢。学校可以协调好教师的课务,把哪天哪个具体时间段确定为集体反思交流时间。

最后,网络日志。随着网络的发展,有关网络日志成为人们的关注点,人们运用网络日志可以同来自不同地域、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探讨感兴趣的话题,所以教师博客(网络教学日志)成为教师常用的表达与交流方式。具体做法可以分两方面,第一,教师要常浏览优秀的博客教育网站,了解别的教师是如何反思的,这些方面有有哪些新进展。第二,教师也可以自己跟帖或者建立自己的博客去发表自己的教学日志,接受别的优秀教师的指导。

对于教学日志的撰写,可能比较难以持续,首先,高中英语教师在学校的任务已经比较多,可能难以分配时间或精力在课后去记录平时上课或者生活中所思所想,因为教学日志的记录可能相对来说比较费时费力。其次,可能有些教师会反应,即使日常已经对教学日志进行了记录,但是并没有发现有进步或者说有很明显的进步。但鉴于教师多年的经验积累,教学日志确实可以用于教师去用心准备每节课,从而促进教学反思,改进教学。

【参考文献】

[1]Joaquim Sa.Diary Writing:An Interpretive Research Method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Evaluation.2002(8):150-151

[2][美]布鲁克菲尔德著,张伟译,批判反思型教师ABC[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90

[3]高翔,王蔷,反思性教学:促进外语教师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J],外语教学,2003(2)

英语教师教学反思 篇4

一、教材的变动

随着一轮又一轮的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开展,教材也相应地做出一次又一次的调整。我国现行小学英语教材有很多种版本,不下数十种。我省大部分地区现用的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小学英语》。在新一轮的课改下,外研社的教材也相应地做出了一些改动,内容有所增加,难度也有所加大。如五年级上册(第五册)在每一单元的开篇部分都增加了warm—up部分,每单元第三课还增加了FunReading and Writing,目的是培养学生初步地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从五年级开始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教材中这一部分的增加是值得肯定的。

教材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入手,设计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编者抓住小学生爱动爱唱这一特性,设置了一些活动和chant部分。但有些chant部分的设置并不是很好,句子太长,不太符合小学生的语言规律;节奏感也不是很强,词与音乐的节奏配不上套。这反而增加了学习的难度。

没有一套教材是完美的,不被人挑剔的,永远不被淘汰的;也没有一套教材能够符合每一个地区每一个学生的要求。但无论哪一套教材,我们希望它能顺应时代的潮流,符合现阶段的教学趋势,体现新的教育理念,真正满足学生的这一群体的需要。

二、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旧的教学模式是填鸭式,满堂灌。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得注意力本身就容易分散,老师讲得吃力,学生听得也疲劳。

现在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一节课只讲十五分钟,大部分时间要留给学生。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定的情景和组织语言环境,让学生自己去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教师组织,学生活动;教师导演,学生表演。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活动的主人,就会增加他们的自信心,责任感和自觉性。

但也不能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一定要在教师正确的指导下,在听清教师的指令,领会老师的意图,明确教师给出的任务的前提下,学生才能做出正确的反应。教师给出方向,学生自行前进。而不是让学生象无头苍蝇乱撞,那就走了弯路,适得其反了。

三、教师需要组织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和游戏

小学生生性好动,注意力易分散,一堂课最多只能集中到20分钟。教师要想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到达教学目的,就要求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创新精神,课程设置生动有趣,教学活动多种多样,设计的游戏活泼有趣。Guessinggame,bingo都是深受教师和学生喜欢的游戏。另外,对话表演也是十分有效的教学活动。

有些教师头脑灵活,富有创新意识,能正确地设计出多样的活动形式,效果也很显著。但有些教师满堂都在做游戏,课堂看起来很热闹,学生玩得也很高兴,但最终学生到底学了多少东西,有没有明确教师的意图和教学目标,就不得而知了。

教学活动和游戏都只是教学形式,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每一个活动和游戏都应围绕一个教学目标和主题而进行。所以,教师要有创新精神,勇于探索,围绕一个教学目标设计出多种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在游戏和活动中学习到知识,这才是其真正目的。

四、正确对待多媒体和现代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活动是借助一定的手段和工具展开的,教学活动的具体过程,组织方式以及质量效益等都是和教学活动中使用的工具密切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说,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更新教学设备,优化教学技术是教学发展的历史规律和要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

现代信息技术中的课件制作,是目前十分受重视和欢迎的一种教学手段。但课件是否要做;做了又何时用,何处用,怎样用,都要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而定。语言知识才是英语教学的重点,一切教学手段,技术和设备都是为教学内容而服务的,只能作为一种辅助。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也只是一种辅助,起辅助作用,绝不能替代教学内容而站主导地位。(网络教程,远程教学另当别论。)

现在很多公开课,竞赛课都流行使用多媒体和现代信息技术;几乎每堂公开课都有课件制作,几乎每一个课件都制作精良,绚丽多彩。公开课几乎成了课件展示课。有的运用得当,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有的却本末倒置,失去重心。

高中音乐教师教学反思 篇5

高中音乐教师教学反思篇一

新课改对于音乐课来说变化比较大,也最受大家关注,比如课本的变化,多媒体的运用等等,不是旧瓶子装新酒,而是新方法、新思路、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全新的改革。本次音乐课改增加了时尚性、知识性、趣味性等流行因素、让音乐课摆脱了几个音符、几首歌的尴尬局面、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陶冶了情操,特别适合十五、六岁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但是音乐新课改毕竟是个新生事物,作为教师要从理念、教法上做到全新而彻底的改变有一定的难度,在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从教学体会、教学困惑、学情分析等几个方面反思如下。

一、教学体会

本次新课改内容充实新颖,学生喜欢、教师喜欢,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呈现出一种“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教学环境。摒弃了原来那种机械、封闭、僵化的教学过程。同时,新课改后教学过程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并给予高度的重视,教学设备齐全、课件丰富、教学过程是有可变性和开放性的。

二、教学困惑

1.新教材——“眼花缭乱”

新教材让人耳目一新,和传统教材区别很大。传统教材是“没有内容可讲”,新教材是“内容太多不知从何讲”新教材的特点:资料丰富、课件齐全。从知识到趣味,从视觉到听觉,每一节课都让学生向往、新鲜、好玩、有趣。而我们现在高中音乐教师面对的问题是种种原因造成的高中生与新教材的衔接,我们“音乐鉴赏”模块新教材其目标是:通过聆听和感受音乐及对音乐历史与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评价、判断能力。其内容标准为“能够认识、理解音乐作品的题材内容,常见音乐体裁及表演形式,认识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能以思想性与艺术性想统一的原则,对接触到的音乐作品或社会音乐生活现象作出恰当的评价和选择。”根据以上目标新教材内容的主体落在了“古典音乐派系、民族音乐文化”的鉴赏和积累上,以达到提高审美修养的目的。对于这样的教材我们如何利用短短的36个课时将所有的问题都一一解决,内容太多,我们要选重点是个难题。

2.音乐知识——“阳春白雪”

新教材中音乐知识比较广泛,专业性强而面对我们现在的高中生,音乐知识、音乐修养、审美能力都是比较弱的,教材每一章节的内容都有相关的音乐最基本的知识内,由于学生的底子较差,要想达到新教材的要求,掌握知识却是无以为继,没有良好的音乐知识打基础,有的学生只是听热闹而无法真正理解掌握,因此要切实让学生融会贯通就必须补充补充再补充。

3.音乐课——“想说爱你不容易”

一直以来音乐课以“副”课自居,说老实话是弱势群体,特别是高中学生学习压力大、任务重、高考在即。因此,从家长到学生,从理念到意识都无法重视,认为音乐课就是休闲、高雅、舒适。因此要想新课改理念彻底贯彻还有一定的距离,正如许多同学反映,喜欢音乐课,但是现实却是不允许,只能是“想说爱你不容易”。

三、学情分析

1.起始——新颖

起始阶段主要任务是组织教学、诱发兴趣。导入新课,常用①音乐式导入,学生进教室时放一首关于本节课有关的曲子,给学生留下初步印象。②图片式导入。如:第二单元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上课播放“蒙古族西藏新疆”三个民族的地区风景、服装、舞蹈、节庆日的各类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说明看完图片后对民族的理解。让学生从视觉上享受三个民族的风格。

2.过程——有趣

展开阶段是音乐教学的主体和中心阶段,是音乐教学内容展现和音乐教学目标达成的阶段,这个过程很重要。如:《独特的民族风》导入课后,全班分为三组各选派一名代表介绍三个民族的地理、风土人情等。学生欣赏每个民族歌曲时都有提问,学生回答后老师加以补充和肯定。总结三个民族的音乐风格和音乐特点。

3.结束——余音绕梁

结束阶段是音乐教学的总结部分,是音乐教学的点睛之笔,可由音乐教师以概括一节课教学内容,总结学生音乐学习情况来结束教学,也可采用师生交流方式结束。如:学生了解了各民族音乐风格特点后,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上得到欣赏,为了丰富知识面可进行三个小组表演比赛:(1)蒙古族进行本民歌接力赛至少要唱四首民歌。(2)藏族请同学出来做献哈达的舞蹈动作。(3)维吾尔族请同学模仿老师打切分节奏。了解各民族的舞蹈特点和乐器。辅导学生做完拓展研究,加强巩固。

四、教学硬件配备使用

由于新课改以后对多媒体的要求大大增加,学生在每节课的欣赏过程中需要有大量的影像资料作支撑,因此就对教学的硬件设备有了更高的要求。上学期由于音乐教室的暂缺,音乐课一直在教室完成,因此学生的演唱体验不够,希望在这学期中能够得到解决。

高中音乐教师教学反思篇二

经过11周的教学,我对于课改新高一音乐教学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面对新的教材、新的授课方式,刚开始觉得很茫然,不知从何着手,经过了这一个阶段的摸索,我的教学工作也逐渐步入正轨,上起课来更加得心应手。

与以往的课程相比较,这次新课改的教材知识难度有所增加,知识涉及的范围更加广泛,知识点增多。如何让学生能更快掌握大量知识信息成为我教学中的一大难点,为了攻克这一难题,我搜集了大量文字、音像、图片等材料,从学生们接触较多的音乐出发,提升学生兴趣,丰富课堂内容,强调知识点,让学生相互交流、大量聆听音乐,从听觉出发进而理性分析,做到从感性到理性的一个鉴赏过程。

高一年级三个班的情况各不相同,相比较而言,二班的学生积极性最高,课后找我进行交流、探讨,从他们的说话中可以了解到他们个人的喜好,对音乐的了解程度。一班和三班的学生,大部分同学都能够跟着老师讲课的进度认真聆听,还有一些学生将知识点画在课本上,或做一些课堂纪录,这都说明学生很重视这一学科,也很喜欢音乐。但是,相对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在以往的音乐课学习中,没有考试,这就使得个别同学没有学习的动力,认为音乐课就是放松、休息的时间,造成音乐课学习的惰性,这些学生表现出懒散、漫不经心的习惯,所以还应在课堂上给予他们一些压力,并以提升他们的兴趣入手,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主动学习。

根据学生们的课堂表现,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会做出一些调整,多加入学生们的自主学习与探讨,减少讲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自学成果,更加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性。

课余时间,有的学生参加了合唱训练,在每一次的练习中,学生们都能很高兴的投入到演唱中,将歌曲唱好,这也是对音乐学习的一种锻炼,在12月份的艺术节上,他们训练的成果还要得到全面的展示,这样也会提高其他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在第一阶段的教学工作之余,我参加了高一新课改音乐学科的进修,通过和其他学校教师的相互交流与探讨,也让我增加了自信心,增长了见识,也学到了很多对教学有益的方式方法。我也在工作之余翻看了大量的材料,这些音乐、图片、视频、文字等资料也丰富了我的知识,提高了自身的修养,可以说,这次新课改让我有了很大的提高,也有了很大的动力,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会进一步学习、探索,完善我的教学,使学生们得到更广阔的音乐文化知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高一音乐的模块考试是在期末进行,具体如何考试还不是很明确,根据之前的教学,我会安排好之后的课时进度,将每个单元的知识点提出来,加以分析、丰富,用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方式,教授给他们。同时,我也安排了学生自主查找知识点,利用较少的课余时间查找自己感兴趣的音乐知识,课堂交流互动,这样,学生也从被动接受转为了主动探索,提升了学习积极性。

高中音乐教师教学反思篇三

刚开始给学生上音乐课,不仅把作品的作者、创作背景、体裁等介绍一遍,还特别对作品的一些“要害之处”——曲式结构、反复记号等进行详之又详的讲解,有时还极其负责的列出了几道题目考核大家,可学生不是思想不集中就是交头接耳说闲话,认真听讲者寥寥无几,四分之三的学生昏昏欲睡……

我们在大学时期的音乐课都是这样上的:老师在把和作品相关的知识介绍完之后,会对一些“点”进行深入的研究,就像在显微镜下看细胞的结构那样细致入微,分析透彻。这种讲解法确实使我们受益匪浅。因此,在我们脑海中已形成定式,音乐课理应这样上,但看着学生对自己精心准备的内容如此不感兴趣,不由不静下心来仔细分析一下,能如此简单地套用吗?第一,培养方向不同:音乐院校是培养专门音乐人才的,高中音乐课是培养学生音乐的能力,提高其音乐文化修养。第二,基础不同:音乐院校的学生都接受过专业的音乐教育,高中生们几乎没接触过专业音乐知识。认清这些就不难发现,把高中音乐课上成音乐院校纯粹的作品分析课,显然是教学上的一种误区,是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昏昏欲睡的罪魁祸首!难以想象,当学生们面对着一堆从来没见过音乐专业符号、术语的时候该是多么的痛苦!又怎么会有兴趣听课呢?长此以往,高中音乐课恐怕要失去其价值了吧?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有效途径。那么,高中的音乐课该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呢?笔者认为:高中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有一定的知识面(包括文学、历史、地理等),对于事物也有自己的认识和观点。在教学时,如果还照搬照抄原来的老方法,把音乐课上成枯燥的“解剖课”,是绝对行不通的,应在音乐的内容和含意上作更宽泛一些的探索,站在音乐文化的高度上欣赏作品,融入人文色彩,使音乐更贴近学生已有的历史、地理、文学知识,可能更容易被广大的学生接受,也较容易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进而培养他们主动参与对作品的感受体验、分析、理解,即“人文式”取代“显微镜”式。

要想采用“人文式”教学,“学科综合”是至关重要的,也可以说,只有把几个学科的知识综合起来,才能实现教学内容的“人文式”。两者的关系犹如繁花与绿叶,是相辅相成的。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具体做法;

一、音乐与历史、地理学科的综合不同的历史时期,会产生风格各异的音乐,这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着很大的联系。我在教学中注意把历史知识贯穿到音乐教学中,让学生既复习了历史知识,又掌握了音乐知识。如讲到“音乐作品的时代风格”一课中《祝酒歌》时,我讲了中国的“”,十年浩劫,给国家、人民带来的无法弥补的伤害和损失,““””结束时,中国人民欣喜若狂的心情无以言表,于是晓光、施光南这两个不会喝酒的人一夜之间用激情创作了至今还脍炙人口的《祝酒歌》,利用这段学生已学过的历史,让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什么是音乐的时代风格。再如在欣赏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时让学生自己讨论并分析一下我国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然后再听《黄河怨》《河边对口唱》等作品,学生内心所受到触动、所受到的爱国主义教育绝对不是普通说教能比拟的。

欣赏“中国民歌”时,结合各地的地理特点讲解各地民歌的不同特点,比如:南方地区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自然景观秀丽,到处都是杨柳垂岸,小桥流水,连人都长的小巧玲珑,使得音乐风格也委婉秀丽;北方地区石山峥嵘,蓝天下一望无垠的土地,气候寒冷,人长的高大彪捍,所以民歌的音调也高亢、嘹亮,质朴。学生听了之后,回想起自己到南方旅游时的见闻,都认可两者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二、音乐与文学的综合文学与音乐是姐妹艺术。在音乐教学中适当加入一些文学知识,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音乐作品。如我在上欣赏课《十面埋伏》时,为了把这场战争讲得更精彩一些,我引用了项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把项羽在这场战斗中面临失败的焦虑及儿女情长很好地表现出来。在欣赏马思聪的《思乡曲》时,我把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用大屏幕展示出来,让学生一边听《思乡曲》,一边朗读《乡愁》。名曲配名诗,可谓是珠联璧合。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既得到了美的享受,又复习了那首著名诗篇。再如欣赏“音乐与诗歌”中《阳关三叠》时,我让学生在了解了诗中伤感绝望的离乡之愁后,从已学过的古诗中寻找和这首诗情绪相反的诗句,这种做法很新鲜,学生们的参与热情也就很高,连许多平时上课不很积极的学生都在搜肠刮肚的思考,当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熏,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被找到后,学生的成就感和兴趣陡然提升。

三、音乐与美术的综合音乐与美术也是姊妹艺术。人们常常把音乐称作“流动的画面”,把美术称为“凝固的音乐”在音乐课中,加入一些美术作品,对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是有很大帮助的。在欣赏《伏尔加船夫曲》时,我把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展示出来,让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欣赏这幅世界著名的油画。学生通过听音乐、看油画,更深地理解音乐作品的意义。

高中英语教师教学反思 篇6

一、教学反思的必要性

人是在不断认识自我中成长的,作为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是时代的必然,也是个人学识成长的必然。

(一)教学反思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这里就出现了两个概念:“经验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新课改需要我们成为后者。正如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所说,“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用心教了多少年书。一些教师,教了一年,然后重复五年十年乃至一辈子;有些人实实在在地教了五年。一个实实在在地教了五年的人,与一个教了一年却重复一辈子的人,他们的成就是不一样的。”他告诉我们要成为一个“用心”的教师,在“用心”中成长。“用心”即“反思”。

新课改之前教师大都以讲解、概括为主,学生则是听众。有些教师只在教材上勾画所谓的重点,让学生死记硬背,历史课显得枯燥无味。新课改以后,教学内容更多的是结合学生的时代特点,要求教师还学生以课堂和学习的自主权。教与学是交往、互动的,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成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教学中,让学生充分阅读教材,然后以点拨为主,让学生发挥想象,联系已知知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老师共同探讨、步步引申,让学生在知识海洋里尽情地畅游。使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得到极大的满足,学习兴趣愈来愈浓。

(二)教学反思是时代潮流的必然要求。

现在的高中生成长在信息时代,接受的思想是多元化的,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渠道的,因此获取的知识是多样化的。他们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各方面都知道一些,知识可谓五花八门。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大量的历史知识。他们憧憬未来,关注现实,经常对现实的问题要问个为什么,却似是而非,容易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他们拥有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和很强的记忆力。这就使他们想象力丰富,思维敏捷。这样,给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教师带来了更大的挑战。长期以来,历史课成为单纯的复述性学科,强调记忆性成为历史教学的一大特点。教学中很少有学生的探究性、分析性的思维过程。具体而言,从教学方法来看,还比较单一,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不够,很大程度上是教师的“一言堂”。如何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历史课焕发出应有的生机与活力,这是历史教学反思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教学结构来看,许多教师大多以历史知识经验传授型的教学为主,这就使得学生很难形成具有主体意识的社会科学理念、人文精神。从教学内容来看,历史课的内容是讲述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人类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地点进行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就成为历史课内容的“四要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偏重于“四要素”的传授而容易忽略搜集与处理信息、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学生在解析材料时普遍觉得有一定的难度,不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加以运用。新课程实施后,如何改变原来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提高自己的能力,成为历史教师共同面对的一个难题。从思想教育方面来看,教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时,只是给出一个或几个结论,说这一事件是爱国的,那个人物是爱国的,学生茫茫然,似懂非懂,明显思想教育在历史课堂上落实不够。如何在课堂创设思想教育的情境,使学生的品质和情操受到良好的熏陶,把历史课堂变成学生思想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又是教师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二、教学反思的几种方式

(一)教学实践前的反思。

教师备课时应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手段、课时安排等教学环节进行合理性思考。如:教学《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Ⅱ)第4课]一课前,对课标进行反思。课标的内容是“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按课标要求“资本主义萌芽”必须讲授,而人民版教材却没有相关内容,究竟如何处理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更合理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查阅了大量资料,目前资本主义萌芽问题已遭到了学术界普遍质疑。虽然这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但不能因为有争议就一字不提,况且课标中也有明确的要求,因此教学中不讲不行,关键是如何讲的问题。如果讲得太深学生难以理解,若是给学生一个定论更有悖于科学性原则。鉴于上述情况,在备课时一方面补充了有关资本主义萌芽的基本知识,另一方面也简单介绍了学术界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这样一来,既贯彻了课标要求,也弥补人民版教材的不足。

(二)教学实践中的反思。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对教学情境、进程、态度、内容、方法及时反思,验证教学设计是否合理,以便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调控。如《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Ⅰ)专题二第1课《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主要介绍1840~1900年西方列强侵华史实,第2课《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讲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其他版本教材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都将列强侵华史与中国军民抗争史同时介绍。人民版之所以另辟蹊径,把中国人民的斗争史单独拉出来,专门设置一课,主要是为了进一步落实突出课标关于“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这一情感态度价值观主题。在备课时,我基本沿袭了教材的这一思路,而没有把两课内容按时间顺序进行整合。在讲授第一课时,学生都能按时间顺序掌握列强侵华的重大事件。而在上第二课时,我却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中法战争”(第1课中的内容) 发生在“左宗棠收复新疆”(第2课中的内容)之前。产生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初中阶段历史教学没有到位。怎么办?如果仍然按原来的教学设计授课,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当时立即调整教学进度,先给学生补习初中历史,等他们形成必要的时间概念后,再按原来的设计进行教学。虽然这节课没有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但由于及时调控却使得课堂教学更趋合理。

(三)教学实践后的反思。

课后反思是反思性历史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对实践结果的归因、总结评价、寻找差距,可以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指导现今、未来的教学活动。承前所述,上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一课后,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效果进行反思。

1.如何解决教学进度与课时不足的矛盾。高中历史课每周只有两节,如果在讲授新课过程中还要补习初中的教学内容,肯定无法完成课标规定的教学任务。怎么办?能不能挖掘隐性课时呢?如果能设计一份预习提纲,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预习,事先解决上课时的“拦路虎”,到授课时进度自然就加快了。同时,预习题能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而且这也是反思性教学目的——两个“学会”的具体体现。这样看来,设计一份既科学又经济的预习提纲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经过一番思考,我设计了如下提纲:(1) 按时间顺序列举列强侵华的事件及其后果?(2)针对列强入侵,中国军民进行了怎样的抗争?结果如何?(3)将列强侵华事件与中国军民的反抗斗争一一对应起来。(4)在课本中找出中国军民反抗斗争的典型事件。这份预习提纲能否奏效,还有待于下一节课的验证。

2.如何完成情感教育目标。在授课过程中,我侧重史实讲解,忽视了情感渗透,这堂课本应该上得生动感人,结果却变成了简单史实的罗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首先查阅了有关情感教育的文章,其次虚心向老教师请教,最后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拟定了如下措施:(1)采取情景式教学。激活学生情感世界,不是靠教师简单的灌输,而是要学生亲身体验。上课时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再现中国军民浴血奋战的感人场面,让学生从中体会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2)发掘教材的情感因素。教材选取的中国军民奋起抗争的事例都具有特有含义。“三元里抗英”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人民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左宗棠收复新疆”颂扬了政府官兵为收复国家失地而作的积极努力;“黄海海战和反割台斗争”表现了政府官兵、人民群众为维护国家主权,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义和团反帝运动”则谱写了广大农民群众高举“反帝”大旗,与列强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的壮丽诗篇。上课应选择典型事件,从“中华民族”的视野来讲授。面对着列强的入侵,无论政府官兵,还是民众百姓,尽管他们形式不同,手段不一,或自发,或有组织,但他们都是站在民族的立场上,为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而英勇抵抗外来侵略。(3)启发学生主动参与。情感教育自然离不开学生的全程参与,是被动接受还是主动参与,直接影响到情感教育的效果。在讲授中国军民抗争时,可启发学生进行讨论,谈谈各自的感想,让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体验中国人民视死如归的斗争精神,从而把本节课的情感教育推向高潮。我将教学反思后形成的改进方案用于另一个班级的教学,相比之下,这节课有了明显的进步,但又涌现出一些新的问题。由于部分学生预习不充分,再加上学生讨论持续时间过长,教学进度再次被延误。这些问题又将成为反思性教学的新起点,反思性教学就是在这种不断循环中推动教学日趋合理的。

提升高中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探讨 篇7

摘 要:教学反思能力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备受关注,本文将就如何提高教师教学反思能力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本文着重从重视反思提高反思的意识、合作反思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来参与反思活动,以期获得良好的提升效果。

关键词:教学反思;合作;微格教学;反思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2-001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2.010

一、问题的提出

一直以来,反思被人们认为是进步的源泉。新课程改革之后,为了更好地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高中教师开始注重如何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教学反思为其打开了一条新的思路。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为了实现有效教学,在教学反思倾向的支持下,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活动,以及这些教学活动背后的理论、假设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的过程,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效果进行审视、分析和反省的过程。

高中学科的教学特点是复杂多样,其中蕴藏丰富的概念和技能,对于教师的教法要求高。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除了平时积累经验之外,教学反思是一条有效路径。那么如何提升教学反思能力呢?笔者根据研读的文献提出了几点自己的见解。

二、提升的具体措施

(一)重视教学反思,关注过程产生的效果

新课程改革提倡教师在专业实践中进行反思,是因为比提高教学技能更为重要的是,使教师有思想地去教学。高中教师面临着学生升学的压力,往往忽视了在教学中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而忽视教学反思则是无法达到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重视教学反思的过程,应该在课堂的前、中、后都能将教学反思运用到实处。

教师在教学之前就应该关注到课堂中可能发生的事,包括学生行为及知识、问题等预设性情况,而且要设想解决方案。如实验课中各种现象的分析,教学前的反思有一定的前瞻性,能够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

在教学之中的反思是一种在行动中的反思,这种教学使课堂具有一定的监控性。课堂中临时的状况较多,从学生参与课堂的效果来看,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应该反思学生参与程度,不要过多地霸占课堂;反思学生的思维是否被激发,是否能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另外,学生的接受程度及反馈也需要教师时刻关注,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加强教师的教学调控能力和应变能力。

教学后的反思具有批判性。课后教师应具体分析课堂中学生和教师的活动,针对具体情况调节课堂中的遗留问题。对于课堂中的疑问要有记录和思考的过程,及时、有根据地反馈到教学中。反思应该注重过程,关注反思,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活动,长期积累能使经验理论化,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

教师要真正把教学反思运用到课堂前、中、后,关注产生的变化并能够记录,以便日后更好地完善。反思是一个日积月累的长时间反复的过程,只有关注其效果,才能将反思持续进行下去,并取得良好的成果。

(二)合作反思,在交流中共同进步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教学反思也是这样,若能够和其他教师一起进行分析讨论,和其他教师进行知识、技能及其他教学活动的交流,相互学习,反思效果也会加倍。反思自己教学活动中的问题,首先,可以先通过记录本记录,在课后及时和同事进行探讨。如课堂是否达到最高效率,这堂课如何处理能让学生更好地吸收。其次,可以通过网络写教育札记,和志同道合的人共同研究学习,这也是一种很好的交流方式,可以实现经验共享。

同事之间可以集体备课,相互听课研讨学习,这是从别人的教学实践中直接获取经验的较好方法。因为每个教师备课和上课的风格不同,教学方法也多样化,教师之间通过互相观摩学习,能促进彼此的教学活动。备课是上课的基础和前提,集体备课的好处在于可以交流自己的教学设计思想与教学技艺,可以着重说明对这一课题“怎么教”和“为什么这样教”的设计思想。比如,生物教师在解读生物课程标准过程中,对新课程的内涵精神有其主观表达,和同事探讨之后,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反思改进,也可以将教学设计中的亮点进行阐述分析,使合作反思达到最高效率。

三、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以教促学

微格教学在20世纪80年代被引进中国,一度作为师范生教学技能的训练方法之一。我们可以运用这种方式来反思教学的情况,通过这种实录,我们可以还原教学活动的实况,在专家或者同事的引导下,组织成员一起反复观看录制的课堂视频,进行讨论评议。教师也可以通过微格教学来训练某一个教学技能或综合技能。

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可以为教学反思提供新的思路,教学过程中,我们时常忽略掉的内容,实录的视频可以给教师客观的记录,方便课后进行反思活动。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得当,也会给课堂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教师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以教促学,给学生的学习起到了带头作用,因此,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学生会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通过调查发现,被教师要求反思的学生往往具有良好的反思习惯,如果教师具备较好的教学反思思维模式,便可以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一点一滴地渗透、影响学生。

四、总结与分析

实践证明,教学反思是教师能够对自己教学活动进行指正和修改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之中和课堂之外都能收获,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将教学反思的思想和学生分享,使学生对反思进行关注,并运用反思的策略学习功课,会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因为学生重视这种反思的方式,在学习中会常常回忆自己的收获以及疑难点,并能够和学生之间进行切磋和询问。

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促进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已被广大学者深入探讨。教师在教学反思中得到效果之后,能深刻体会到反思带来的成就感和乐趣,也就会乐于进行教学反思。

参考文献:

[1] 刘华.生物教学反思中的师生同步策略[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1).

[2] 王婷,韦艳,王浩.反思在课堂教学中的促进作用[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6).

[3] 贺丽娟,贺子晗.浅析我国反思型教师职前培养的可行性[J].成人教育,2009(1).

上一篇:逆向思维作文中考下一篇:母亲节主题策划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