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职前英语教师教育

2024-09-09

高中职前英语教师教育(共7篇)

高中职前英语教师教育 篇1

摘要:课堂话语在英语课堂中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在职英语教师进行的。职前英语教师作为一支主要的教师后备力量也应给予更多的重视与研究。与在职教师相比, 他们的课堂话语量以及类型等是否存在差异, 差异在什么地方以及引起这些差异的因素都是值得探讨的。本文在跟踪了几位职前英语教师在高中英语课堂的表现的基础上对以上问题一一做了阐述, 旨在为职前英语教师提供一些可参考的建议。

关键词:职前教师,课堂话语,差异,影响因素

一、研究背景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以及对素质教育的高度提倡, 英语课堂教学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而非简单的语法知识项目等。近些年来对于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很多学者的关注。Ellis (1994) 很早以前就提到语言课堂的本质就是交流。而在这个交流的过程当中教师的话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教师话语涉及到教师所说的每句话, 包括教授知识, 管理课堂等多方面的内容。它一方面是教师管理课堂的媒介, 而另一方面就是知识本身, 因为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大部分都是从教师的课堂话语当中所汲取的。在我国的英语教学环境下, 学生唯一可以接触到英语的机会就是课堂。而对于教师来讲, 他们在英语课堂中使用目的语的多少以及类型等都会对学生的语言输入有着重要的影响。相对于在职英语教师来说, 本文中所提到的职前教师即英语专业大四的学生, 他们在实习过程中的英语课堂中的话语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将是研究的重点。一方面, 本研究可以为那些职前英语教师提供一个教学反思的机会和来源, 以便于他们更进一步地了解自己的教学过程当中的优缺点并在日后的教学过程当中加以修正。另一方面, 本研究也可以为教师教育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从职前教师的课堂话语判断他们语言表达以及水平如何以便于更科学有效地开展教师教育课程。

二、研究方法与分析

本研究所采取的对象是五位英语专业大四的学生。在大四的上学期他们分别进入高中课堂开始自己的实习生活。本研究能够跟踪观察他们在课堂当中的表现并且记录以便于数据分析。本研究主要采取的是观察法以及访谈的形式。对于课堂观察的部分, 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采取了录像的方式。访谈的部分是在课后进行的, 主要是想更深一步了解他们课堂话语背后所引导他们的教学信念以及影响因素是什么。对于数据的分析主要分为两方面, 一个是对话语量的分析, 另一个是对教学反馈的分析, 分为积极和消极的反馈。

(一) 话语量分析

有研究表明, 教师在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上的话语量达到了65%-90%, 学生几乎没有么机会在课堂上发言。一个学生很少发言的课堂总体上来说课堂气氛是比较沉闷的, 而这与教师的教学信念以及性格等方面是有密切联系的。首先,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教师的话语量发现本研究中的五个研究对象, 即五位英语职前教师的课堂话语量最少的在50%, 最多的达到了65%。从这个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不难看出, 职前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仍然是比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方式。

作为现代的大学生接受着最先进的教学理念, 对于新课标的实施也有一定了解的他们为什么和传统的英语教师授课在话语量上比较类似呢?经过访谈发现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教学任务是在中国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因此教师往往容易忽视学生的参与程度而一味追求教学目标的完成。其次, 作为职前教师, 他们还缺乏教学经验以至于在课堂管理与控制方面不能够发挥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学生的反馈不及时他们就会立刻给出答案, 这就导致了学生会更加沉默。

对于教师话语量过多的这个问题是存在很多影响因素的, 但到底多少的教师话语量是比较合适的呢?有学者曾给出一个确切的数字是15%到35%。但也有学者认为越少越好。作者认为因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控制, 但要有意识的控制和减少, 留给学生更多的话语权。

(二) 教学反馈分析

教学反馈是教师在课堂中与学生互动的有效工具和途径。这种反馈不仅是对学生目的语言的输入, 并且有助于激发学生话语的兴趣和热情。通常情况下, 教学反馈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反馈。通过研究发现职前英语教师与在职教师存在的一个显著区别就是他们的教学反馈基本上都是正面的。他们在大部分情况下都使用一些常用的类似“good, excellent”这样的简单用语去表示对学生答案的肯定。这其中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太概括, 机械。不能够提供给学生更多的信息去帮助他们更进一步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以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三、研究发现与总结

(一) 研究发现

通过对研究数据的分析与课后的访谈, 作者得出以下结论。首先, 职前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占据了大量的话语权, 尽管他们个人比较支持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课堂, 但是在真正实施的过程当中却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按照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去实施教学。其次, 由于专业水平以及教学经验的缺乏, 职前英语教师教师与在职教师相比更多的使用了母语。除此之外, 由于在高中英语课堂中更加注重英语语法的学习, 在讲解语法的过程当中母语也许更能清楚明了地展现学习内容。因此我们也不能轻易去评判使用母语好还是使用英语更好。最后对于教师的教学反馈方式不难发现他们更多的会使用正面的反馈, 但是不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加细节和深度的评论, 很难帮助学生更进一步地发掘自己的优缺点。

(二) 总结

从以上的发现不难看出, 与在职英语教师相比, 职前英语教师在高中英语课堂的话语呈现出自己的一些特点, 对于这些差异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 对此作者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首先职前英语教师应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和专业能力, 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地用英语表达自己。作为教师教育部门也应该在这方面做更多的工作。其次, 他们还要将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联系起来, 经常进行教学反思, 努力挖掘自己上课的优缺点。最后在话语量方面, 他们应该找到教师话语和学生话语的一个最佳平衡点, 努力创造一个更加活跃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课堂。

参考文献

[1]郭新婕.英语实习教师课堂话语特征分析——个案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 2008, 第6期.

[2]霍彩霞.《高中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3.

[3]刘学惠.课堂环境下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框架与分析单位[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5, 第10期.

[4]周星, 周韵.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的调查与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 第1期.

高中职前英语教师教育 篇2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英语;培养方式

在国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新形势下,许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将来要从事幼儿教师工作。幼儿教师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职业,需要具有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幼儿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无论是知识的加强、品德的培养、人格的塑造,都有赖于教师的主导进行而完成。因此,幼儿教师在就职前必须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能力。课堂教学、课外实践、幼儿园实习等方法,既是培养合格幼儿教师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幼儿英语教学能力的最好途径。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谈谈幼儿教师在英语方面的培养方式。

一、课堂教学模拟训练

英语模拟课堂教学可以把幼儿园活动搬进课堂,锻炼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学生在掌握了扎实的英语语音语调、口语技能和幼儿英语教学法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的幼教理论和专业技能,在课堂上开展模拟授课和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锻炼学生的英语教学能力。学生轮流担任幼儿英语教师,其他学生充当幼儿园小朋友,教师则作为点评的专家。开展课堂教学模拟训练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的备课能力

要让学生学习如何根据授课对象的特点和教学目标,选择和加工备课材料。为突出幼儿英语教育的特殊性,在备课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设计孩子们喜欢的英语游戏、英语歌谣、英语短剧等环节。学生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利用声音、动画、视频等幼儿喜欢的方式进行备课。

2.培养学生书写教案的能力

写教案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学生要根据授课对象的年龄特点、兴趣和爱好、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进行教学设计、编写授课教案。在教案中要体现出每个教学环节的内容以及师生互动的内容。教师不仅要点评学生的授课表现,同时还要点评学生的教案。

3.鼓励学生制作和运用教具和课件

幼儿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听、说、读英语的习惯和兴趣。教学中通过运用图片、幻灯片、三维动画和各种自制课件,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培养幼儿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所以,要重视教具和课件的运用,还可以在课外举办课件制作比赛,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教师点评

开展模拟课堂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得到锻炼,提高教学水平。作为教师应该制定一套“模拟课堂教学评分标准”,在每一位学生进行完模拟教学后,根据这一标准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现场点评,帮助学生找出在授课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确立新的目标。教师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出色表现和创造性的发挥,比如,学生想到的一些好的授课方法或观点,老师要及时总结,并在全班进行推广,最终达到全班学生在教学经验和成果上的共享,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从这一实践环节中得到尽可能多的收获。

二、课外教学实践

除了课堂模拟训练之外,课外的教学实践也是提高学生英語技能的重要途径。

1.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英语氛围

学校要多组织一些关于英语方面的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从而使学生能够在一个轻松活跃的环境下学习英语。例如,我们学校每年举行一次“英语文艺表演”,它将英语话剧、英语小品、英文歌曲等各式各样的娱乐英语带进了学生的生活之中,学生在参加这些英语活动的同时,不仅提升了自己的英语水平,还锻炼了他们舞台表演的能力,提升了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技能。这些经历对他们将来走出校门,完成自己的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学校也可以请一些英文外教来校进行英语论坛讲座,多给学生口语训练的机会,不仅会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还能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和社交能力。

2.走进幼儿园,进行实战观摩

学前专业的学生职前大多没有接触过幼儿教学,不了解幼儿教育,缺乏实际的教学技能,不能理论结合实际。因此,在他们就职前应带他们走进幼儿园,观摩幼儿英语课堂,接触并参加幼儿活动,让他们直观地了解幼儿英语教学。在观看结束后,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析现场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教师则巡视、指导、参与学生的讨论,并且探讨该活动的注意事项及提出好的建议,讨论结束后进行总结,讨论其他可能的教育方法。最后进行学生优秀教案展示,通过对比,探讨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训练活动,学会针对不同年龄、不同程度及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最适宜的教学方法。

三、幼儿园教育实习

到幼儿园教育实习是学前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它能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实践三个步骤去认识、理解、运用课堂知识,增强感性认识,培养和锻炼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学校要创造机会,定期安排学前专业的学生到幼儿园进行见习实践和顶岗实习。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学前英语教育的特色和需要,有利于学生能根据岗位需要,制定幼儿英语教育技能的培养方案。到幼儿园进行见习与实习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学前教育实习基地

学校要寻找适合学生实习的幼儿园,并与之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圆满完成教育实习任务的同时,积极为幼儿园实习基地服务,加强与实习基地的联系与交流,从而能在较为真实稳定的教育教学环境中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

2.丰富教育实习的内容和形式

将模拟实习、幼儿园各领域教学工作实习、幼儿班级管理实习、卫生保健工作实习等不同实习重点结合起来,使各种实习内容相互补充,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探索幼儿园实习的形式,将集中实习、分散实习、穿插实习、顶岗实习结合起来,强调教育实习安排的创新,以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3.延长教育实习的时间

教育实习的效果如何,一定程度上是以足够的教育实习时间来保证的。我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实习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短期实习,即在三年级上学期采用一个月的时间到各个实习基地进行实习,实习的内容主要是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教学法应用到教学活动中或在幼儿园开展幼儿游戏活动;第二阶段是长期实习,即在四年级,组织学生到实习基地进行综合实习。有了这两个阶段的实习时间,保证了学生的技能训练,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建立考评机制

学生在实习期间,要求每天写实习日志,及时总结每天的工作体会。在完成幼儿园的实习后,要求学生提交教育实习报告,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感受。实习基地的负责人也要对每个学生的表现给出评价,指导教师根据实习基地的评价及学生自身的实习日志和总结情况给予成绩评定。这种考核机制不仅可以检验我们的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积累经验,同时也监督着学生的实习过程,保证了实习效果。

总之,幼儿英语教师是我们未来的幼儿启蒙英语教师,幼儿教师的师资水平越来越受到社会、幼儿园及家长的广泛关注,高职院校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英语教育技能的培养也更为重视。各学校要以就业为导向,优化课程设置,明确培养目标,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途径,加大力度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有教学技能、有爱心、有童心、有创新能力的优秀英语人才。

(作者单位 辽宁省大连商业学校)

新课标下的职前英语教师教育 篇3

新课标要求教师转变角色, 更新教学方法, 进一步提高业务素质。这一切都为职前英语教师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因此在职前英语教师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研究适应基础教育要求的英语教师素质

职前教育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培养高素质的教师。新课改要求把教师职业看成专业, 教师的专业化是要求教师更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具有普通人所不具备的专业素质。教师应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等诸方面的素质, 以符合从教的整体要求。新课标要求教师转变角色观, 所以角色的转变已成为新课程下教师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新课标下的教师素质还应包括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思想。新课程下教师和学生是共同的学习者, 师生平等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新课程强调,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其次是教学方法上的更新。“探究式教学”是现代科学教学的重要形式。它强调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注重“创造力”的培养, 主张变革传统的教学, 鼓励、指导学生去探索和发现, 把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也是新课标的要求之一。教师要开阔本学科视野, 具备与其相关的基本知识等, 还要了解本学科与其他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及发展。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开发英语教学资源, 拓宽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 改进学习方法, 提高学习效果。从这种意义上来说,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

二、增加课程设置, 开展行动研究

职前课程应打破以学科课程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增大教育课程的比重, 加强师范性;增大通识课程的比重, 加强通才教育;加大实践性课程的比重, 重视实践环节。我们应开设英语教育教学研究课程, 研究高校英语教学如何适应新课标要求。通过改革调整课程结构, 强化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的培养, 改善英语师范生的知识结构;通过改革教学方法, 更新教学内容, 增强学生对当前外语教育发展动态的敏感性与兴趣, 拓宽他们学习与研究的空间, 使教学贴近新课标要求。课程设置还应该包括现代教育技术与外语教学课程。开设现代教育技术与外语教学课程的目的是以现代教育技术为依托, 运用现代技术学习、探索和研究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全新的外语教学模式。学生应结合现行中、小学英语教材, 设计教学课件等, 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进行初步了解。其次, 我们应该从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些微技能训练开始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 如言语技能训练技巧、语言基础知识的教学技巧、课堂活动的组织技巧, 以至板书设计技巧、提问技巧等。我们可将英语师范生分组, 使其针对自己的弱点进行专项训练, 也可作系统性的训练, 把综合英语教学技能细分成微技能训练。

我们在改革课程设置的同时应开展行动研究。行动研究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自己周围教学实践的研究提高自身的教学意识和教学能力。学生的教学能力只有通过创设教学情景来提高。这种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就是行动本身。因为行动是教学过程的组件, 所以行动研究能自然地把教学实践与课堂所学融为一体。在每学期我们都应给学生布置任务, 使学生在校园里通过自身对教师授课的观摩、研究, 发现问题, 提高能力。

三、加强教育实践, 完善实习制度

首先, 适当延长教育实习时间, 让学生在教育实习中较完整地接触到一个学期中的教学工作的各环节, 尽可能多地接触实际教育问题, 学到应对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中、小学英语教学为试验基地, 开展调查研究, 针对教法、学法、教学管理, 以及基础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共同研究, 提出有指导意义的方案或见解。

其次, 选择多种类型的学校进行实习。将学生的生源地和可能的就业去向分成几类, 据此选择几类不同的实习学校供学生实习, 以增强实习的针对性。并通过实践的机会把大学里学得的理论运用于实践。所以, 我们应组织学生到中、小学调查、听课、座谈、访谈、收集资料, 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面向实际的学习环境, 与教授新课程的教师交流对话, 听取他们对实施新课程的认识、体会,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 等等;鼓励和引导学生与教师一起参与到课程内容组织、活动安排和教学实施当中去, 共同成为课程建构的主体。

总之, 基础教育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职前教师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 其发展必须与基础教育发展相匹配。为此, 我们必须立足长远, 探索与基础教育新课标相接轨的职前英语教师培养模式, 培养一批与新课标相适应的新型师资。

参考文献

[1]梁宇学.对校外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等问题的思考[J].基础教育参考, 2006, (3) .

[2]赵昌本.教师持续成长:信念的转变与适应[J].全球教育展望, 2002, (3) .

高中职前英语教师教育 篇4

关键词:职前英语教师,科研能力,培养

我国教育部在1998年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将师范类各本科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写成“培养能够在中等学校进行××(学科)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工作者”,而不是过去所表述的“合格教师”。由此可见,我们在职前教育中不仅要把学生培养成教学方面的能手,还要帮助学生掌握并能运用一定的科研方法进行相应的研究。而研究方法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讲授理论为主,学生很少有实践机会运用所学的理论,更不用说在教师的指导下系统地进行实践。笔者通过浙江省某高等师范院校2006级英语专业师范生在选修的“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课程中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调查2005级师范生的教育实习实践能力等,以期培养并增强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进行了研究。

一、研究实施过程

本研究实施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理论介绍阶段

(1) 2009年3月开始,笔者在课堂上介绍主要的外语教学研究方法相关理论和原则(如问卷调查、采访、课堂观察、个案研究等)。因本研究涉及问卷知识的相关理论及其应用,所以在介绍时重点突出了问卷调查。

(2)介绍获取信息资源的途径。推荐图书馆中国内外学术性强、影响大、质量高的学术期刊,介绍本校校园网上的网络资源(Eric和Ebscohost等)和其他信息搜索途径(google scho ar)、本院的资料室,让学生能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信息资源。

2. 实施阶段

(1)参与对象的确定。因本课程是专业选修课,实际选修该课程的人数只有122位,所以该研究最初是在这部分学生中展开,加上参与自愿原则,最终参与调查师范生教育实习实践能力现状的学生有57人。

(2)文献查找与问卷设计。2009年4月起,笔者在确定参与研究师范生教育实习现状调查的学生后,开始指导学生查找并阅读相关文献、设计问卷。同时,笔者又多次参与学生小组讨论,指导学生如何阅读文献,又督促学生在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讨论,促使他们之间互通有无。另外,笔者还指导学生结合所传授的知识和英语教学、教育实习的相关内容选择研究方向,确定研究工具,设计研究方法。由于很多学生认为教学在实习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比起教育实习的其他几个方面,他们更想了解2005级学生在教学方面的实习现状,因此很多学生最终选择调查教育实习的教学方面并写了这方面的论文。而当时2005级学生普遍忙于找工作,在校的学生相对少,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可信性,课题小组同意一个小组共同设计一份问卷,并根据问卷结果写出不同的论文。

(3)问卷分析和结果整理。2009年5月,学生收集整理问卷调查结果,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如何分析调查所得素材。

(4)论文撰写。2009年6月,学生根据调查所得撰写论文。

(5)实践探索反思。2009年11月,等2006级学生实习返校后,笔者收集部分学生关于对本课程实践的意见,结合学生的研究表现,分析学生的科研方法掌握情况和学生的英语教学科研能力发展情况。

3. 总结阶段

2009年11月,笔者撰写调查报告,根据分析结果,适当调整“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课程教学计划,以促进今后该课程的教学。

二、职前英语教师科研能力培养实践探索总结

1. 探索实践过程中就任务布置和相关要求的经验总结

(1)学生刚接触具体科研,本身就带着一种惧怕心理。教师既要鼓励学生又要对其严格要求。如参考文献信息是否全面、资料来源是否权威等,旨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

(2)问卷设计的信度和效度直接影响到研究结果的可信性,而问卷的设计要求又很高,因此,在学生正式发放问卷之前,教师应多次审阅问卷,进行多次修改,帮其把关,这样可使得通过问卷收集来的材料更有说服力。

(3)在学生运用问卷调查所得材料进行分析时,教师要提供类似范文,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材料,为论文观点服务。

2. 实践探索开展后的优点和进步

在2006级的学生11月初结束实习返校后,笔者于2009年11月16日对部分参加问卷调查科研实践的学生就该实践对她们科研能力方面的影响进行了问卷调查。其间共发放问卷30份,回收有效问卷30份,问卷有效率为100%。从问卷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的一些进步和变化。

(1)学生对科研从原来的恐惧和迷茫到逐渐产生了兴趣,也有了理性和感性的认识。在所有参与调查的30位实习归来的学生中,在问及课程对他们理论知识方面、研究方法的选择,研究方法的运用,提升科研意识和科研兴趣,了解科研步骤等方面的帮助时,分别有97%,97%,90%,77%,63%,87%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有很大帮助”或“有一点帮助”,认为这样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让他们受益颇多。另有87%的学生认为“搞科研对学习有很大帮助”。也就是说,这种实践活动使得很多学生在该门课程中不仅学习到了些理论,而且在参与的过程中将原本抽象的理论通过运用变成了查找文献、设计问卷、分析问卷结果等各方面的实实在在的体会和收获。

(2)学生的研究能力与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从问卷最后一题学生的回答来看,几乎每位学生都提到这样的实践活动对他们在毕业论文的选题、资料搜集、对研究方法的重视和对毕业论文的态度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学生较好地掌握了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学生运用问卷调查的结果写出了符合要求的课程论文和调查报告,在实习过程中也有93%的学生采用了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

(4)学生在课程实践中提前熟悉了师范生教育实习的各个环节,使自身的实习在心理上更有把握,而此也对他们实际的实习工作带来了积极影响。61%的学生认为通过运用问卷调查使他们对2005级教育实习教学实践能力方面有所了解,67%认为在课堂组织能力方面,28%在交往能力方面,39%在科研能力方面对2005级师范生有所了解,也有超过一半以上的学生选择了对前两方面有所了解。这就说明,参与调查2005级师范生的教育实习实践现状让2006级学生在运用所学研究方法的同时,提前熟悉了教育实习的各个环节(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和实践能力的各个方面(教学实践能力、课堂组织能力、交往能力及科学研究能力),从而有助于2006级学生了解教育实习的过程和存在的问题,为他们自身的实习提前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3. 实践探索开展后有待改进的缺点和不足

(1)学生的参与面与原计划相比偏小。因为学生的研究方向和兴趣不一样,我们的实践探索只是要求学生运用问卷调查2005级学生有关教育实习方面的情况,很多对文学、语言学或文化等方向感兴趣的学生就不愿参与到其中来(这一点在对部分学生的口头采访和他们给出的课程意见中可以看出)。因此,以后的教学中可尝试让学生结合问卷等研究方法探讨文学、翻译、商务等各方面的选题。

(2)理论介绍的效果与实践操作的差距仍然很大。虽然在理论介绍阶段对问卷调查这种研究方法作了详细的介绍,并列举了大量的例子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但很多学生在设计问卷的时候仍然不能很好地根据所介绍的理论原则设计问卷。这一点在下一轮的教学中要加以改进,如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范文并努力挖掘问卷设计的细节。

(3)学生对教育实习的各个环节重视程度不一,绝大多数学生选择调查教学,而对其他(如班主任、科研能力现状、课堂管理等)不够重视。

参考文献

高中职前英语教师教育 篇5

一、对现有教学法课程实施情况的考察

“我国是外语教育大国,中小学在校学习外语 (主要是英语) 的人数接近1亿”[4]。英语教师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英语教育的整体质量及学生英语水平。教师发展包括职前教育、入门适应、在职任教三个阶段。教师职前教育阶段,即师范生在校时期的专业学习阶段,为教师专业发展、未来成长奠定基础。然而,目前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和实施存在薄弱之处。钟启泉指出:“造成职前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过于薄弱,在学时总量中只占到5%~6%,教育实习只有4周左右,远远低于学科专业课程,与公共教育课程相比,比重也是较低的”[5]。笔者对高校英语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该校英语教育专业总学分为165分,师范教育相关课程总学分为31分,占19%。仅从数据上看,师范生的师范教育课程得到了足够的重视。然而从课表中可以看出,理论课程至少占了所有课程的50%。关于学生对师范教育课程的看法,我们对一所师范院校的110名学生进行了重点调查,调查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进行。

通过对英语师范专业本科二、三、四年级学生和英语师范专业本科毕业三年以内的教师进行调查,发现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实践课程中偏重理论知识讲授,同时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情境相分离;二是师范生被动获取知识,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师范生形成学和教分离的错误理解。

二、Siemens的连接主义 (connectivism)

Siemens提出了他的连接主义观点:“知识不是存在于心智之中,而是分散在许多个体、图书馆、网络上的各种站点和软件之中。”[6]连接主义以网络学习为基础,它包含两个元素:节点和连接。节点是可以用来连接其他元素的成分,是可以用来形成网络的外部实体。Siemens提出在新时代人们的学习将呈现下面一些特点:“学习内容的可变性,学习内容的相关性,学习内容的现时性,学习内容的复杂性和外部性,学习的社会性。”[6]

学习的内容即信息知识。网络中的知识不断出现,学习内容不断更新。此时如何与新的内容相连接就变得非常重要,所以创建连接非常必要。学习内容的相关性是接纳或使用学习内容的必要条件,学习内容的现时性保证了学习内容的价值。学习所需的内容不是空洞的、陈旧的,而是现实的、相关的、切合语境的,所以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随着信息的快速更新,个人完全掌握一个领域、一门课程的全部内容极其困难,学习的网络模型将帮助解决这一难题。学习者将通过大量的节点获取所需的信息。通过学习的一系列新特点,我们的学习从教室延伸到以连接为基础的网络学习。

三、计算机网络与师范教育课程的整合

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是《纲要》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文中强调:“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加强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引进国际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建立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实验室,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创新网络教学模式,开展高质量高水平远程学历教育。继续推进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使农村和边远地区师生能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3]《纲要》同时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步伐,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由此可见,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达到国家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改变高校英语教育专业师范教育闭门造车的局面,关键是打破知识来源的单一性。传统的教学课程中,学生的知识主要来源为课本,计算机网络打破了师范教育类知识单一来源的局面,为师范教育引来“活水”。通过计算机网络,学生和大量的师范教育节点发生联系,知识的来源被扩大数倍、数十倍。学生可接触的知识已远远超出课本的范围,他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主动地进行知识构建,包括国内教育网站、优质中小学远程网校、教学理论网站、网络图书馆、音像制品、国外师范院校、中小学网站等。面对海量资源,如何选取优质的节点将直接决定教学改革的成败。

通过对上面的调查结果分析,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应该增加节点的连接。优质中小学远程网校可以作为优质的节点之一。以北大附中远程教育网校为例。

北大附中远程教育网校实行“天、地、人”三网合一的教育服务模式,通过三网,北大附中的课堂实况、校园活动被实时拍摄下来,然后通过卫星传输到各地学校;北大附中教师的同步辅导课件、各种参考资料、经典试题、多媒体演示等资源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一般学校通过现有的设备就可以方便地使用互联网内容或课堂实况内容。目前北大附中网校在全国各地涌现,推动了基础教育的发展。然而,本科师范院校对这一资源的认识不足,很少利用这一有效、新兴的节点,使职前教师失去了体验“原汁原味”的课堂教学的机会。通过北大附中远程教育网,学生的知识来源不再局限于课本和教师,学生可以通过海量、新鲜真实的课堂教学体验教学过程。师范教育闭门造车现象的受害者—教师和学生都将摆脱实践性知识缺乏的顽疾。通过观摩北大附中和附小的课程,教师和学生能够接触大量新鲜、优质、真实的英语课堂教学,有效解决实践性知识缺乏的短板。不断更新的课堂实况,能够使教师了解中小学英语教育的现状,在讲经典、教原理的同时,联系中小学教学实际状况,展示原理的实践操作性,提高教学效果。

伴随着知识节点的增加,学习模式也发生了改变,从教师为中心转换为学生为中心的体验式学习。库伯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体验学习的模式。他认为有效的学习应从体验开始,进而发表看法,然后进行反思,再总结形成理论,最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这种强调“做中学”的体验式学习,能够将学习者掌握的知识、潜能真正发挥出来,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学习模式。

通过北大附中远程网校,学生观摩了大量真实的课堂实例,对课堂教学有了切身体验,课堂实录提供的真实教学情境,能够促进对教学理论的认识、理解。同时也可以通过教学理论反思课堂教学,促进理论向应用的转换。

四、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成为连接高校外语师范教育和中小学教育的桥梁,职前英语教师通过丰富、新鲜的教学案例,更充分地理解和应用教学理论,走出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学习模式,通过实践体验学会思考和自我批评,养成主动建构知识的习惯,为今后教师的专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试行) 纲要[Z].2011.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Z].2010.

[3]周东明.中学教育实际应作为高等师范教育改革的重要参照:关于《高等师范教育的调查问卷》的报告[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001, 3:26-30.

[4]赵中建.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3-03-01.

[5]钟启泉.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6]胡壮麟.谈Siemens的连接主义[J].外语电化教学, 2008, 5:3-9.

[7]康淑敏, 王学梅.多媒体环境下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 2003, 2.

[8]陈坚林.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下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的有机整合[J].外语电化教学, 2006, 6:4-11.

[9]陈冰冰, 陈坚林.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环境下教师信念研究 (之一) [J].外语电化教学, 2008, 2:16-22.

高中职前英语教师教育 篇6

1 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及内容

什么是现代教育技术呢?现代教育技术是把现代教育理论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现代教育手段和方法的体系。而现代教学已不再是从前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老样子, 它融入了多种元素。尤其是将现代教育技术融入课堂, 使其更加丰富多彩, 更加吸引学生。

现代教育技术内容十分丰富, 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教育教学中应用的现代技术手段, 即现代教育媒体, 如电子课件、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等; (2) 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法, 即媒体教学法; (3) 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系统方法, 即教学设计。它集图、文、声、像于一体, 恰当地运用到英语教学中, 可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觉系统,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提高他们自主学习能力, 也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创造教学情境, 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2 职前小学英语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养的必要性

首先, 加强在职前对小学英语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 有利于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 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是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 高校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对教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和开发, 创设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就职前在学校对这部分学生有意识地加强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 将有力地促进小学英语教师尽快适应信息技术环境。同时通过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合理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从而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 提高教学的质量, 为正式成为英语教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 加强在职前对小学英语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 有利于促进英语教师专业特色发展, 提高专业化水平。对那些即将进入小学英语教学的年轻教师来讲, 学好现代教育技术, 对自己的专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英语教育是一门国际化的工具学科, 为适应国际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不仅是教师专业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广大英语教师迫切需要掌握的重要专业素质和能力。而且, 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对于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型人才也具有重要作用。

最后, 现代教育技术的超文本和网络特性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探索性。现代教育技术的感受性、新颖性特点, 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而它的可组合性、可扩充性的特点, 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创思维。小学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上使用现代教育技术, 能向学生展示运用声音、文字、图片、动画、录像等制成的各种现代化的视听材料, 让学生摆脱课堂教学时空的束缚, 为学生创造一种逼真的运用英语进行会话的情景, 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语言环境中, 从而产生运用英语的真实需要与激情, 并得到一些促进真实交流的帮助, 从而使学生更自觉、更有兴趣地参加课堂的交际活动。

3 职前小学英语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策略

小学英语教学目标就是激发学生对语言学习的浓厚兴趣和敏感性, 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语言、语调, 发展语言的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为进一步学习英语奠定基础。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 能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保存。然而对小学英语教师如何在职前提高现代教育技术能力, 是有待老师们探讨的问题, 通过实践活动, 笔者谈谈以下几点认识:

第一、加强小学英语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识和态度的培养。在职前加强小学英语教师的教育信息化意识, 把对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内化为教师自身的学习需要。让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认识到,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是现代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部分组成, 对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型人才起到重要作用。尤其对那些准备正式上岗前的年轻的小学英语教师来说, 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 尤为重要。这部分教师在就业前应该提高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识, 认真而踏实地学好现代教育技术, 并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尽可能地参加各种关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和学习。正确树立科学的学习的观念。为小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打下强有力的意识形态基础。

第二、加强小学英语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基本知识主要有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研究方法等。而现代教育技术的技能主要包括教学媒体与教学资源的选择、开发与应用、管理与评价及教学系统设计等。小学英语教师更应该在就职前认真学好各种多媒体技术系统、计算机软件、音像资料、影视以及教师自己制作的各种课件, 等等, 不断挖掘教材, 制作课件, 从多角度、多方位设计各种游戏、竞赛、问题, 发展学生横向、类比联想等思维, 应该让高校毕业生的在就业指导课上学到这些知识, 有助于准教师们在今后的课堂中懂得如何选择高效的教学媒体, 将信息学技术与其自身的课堂知识联系起来, 从而达到更有效的教学效果。

第三、加强小学英语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必须参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或者模拟的教育教学环境, 通过对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的掌握得到相应的发展。并且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断的应用与创新和评价与反思, 从而才能培养和提高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小学英语教师在就职前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的基础上, 就自己所学的各种知识, 结合小学英语教学去创造、去探索, 培养创新思维。小学英语教师应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设计, 优化教学过程, 增强教学创新能力, 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 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英语课程的整合, 是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如果固守旧的教学模式而不进行改变, 只会使自己停滞不前。因此, 小学英语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 还应该具备信息技术素养, 转变教学观念, 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职前培养。对于提高小学英语老师的教学能力, 提高教学质量也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关于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目标[J].电化教育, 2005 (4) .

[2]管培俊.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J].人民教育, 2005 (Z2) .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试行) [J].中国教师, 2005 (2) .

高中职前英语教师教育 篇7

关键词:初中英语,作业设计,职前教师,优秀教师

1. 引言

家庭作业是基础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当适量的家庭作业对学生预习或巩固所学知识, 增强学生能力, 开阔他们的眼界都有很好的作用。总结起来, 初中英语作业中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如作业形式单一、内容贫乏、作业量偏大或缺乏针对性等。因此, 我们对初中英语作业现状作进一步调查, 研究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的方向, 已经成为当前英语基础教育方面的一个迫切要求。

2. 文献综述

夏铭 ( 2013) 通过访谈和实验数据表明, 初中分层作业的设计更能使每位学生从完成作业中获益, 特别是能够调动学习困难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能使成绩优异生更有挑战性。苏萌 ( 2009) 指出, 初中英语家庭作业的设计应该求近、求新、求实、求活, 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英语、用英语。温紫纶 ( 2011) 通过对35 名初中英语教师和168 名初中生进行调查和研究, 提出了较为明确的改进初中英语作业布置的策略。赵会芳 ( 2011) 详细阐述了应该如何让在建构主义指导下设计初中英语多元化作业。宋晨 ( 2013) 则是以湖北省黄冈市某校为例, 从能力生成取向的角度在该校初中生英语作业的有效性进行研究。

3. 研究过程及案例分析结果

( 1) 研究过程、方法及主要问题。本次研究对象为江西某师范大学2013 级学科教学 ( 英语) 班6 份初中英语教案和江西省各学校5 份初中英语优质课视频。本研究将主要采用观察法和分析法。研究问题: 1. 现阶段初中英语作业设计有什么特点和不足? 2. 职前教师和优秀教师在布置初中课后作业上有什么不同? 3. 应该如何改进初中英语课后作业布置, 更高效地发挥课后作业的作用?

( 2) 研究结果分析

①现阶段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的现状和不足。a. 现在的职前教师由于接受过教师技能课的培训和较多的理论知识, 在初中英语作业的设计上比传统作业更加具有灵活性。六位职前老师的作业设计有更具创新意识的写作, 查找资料, 画画等作业类型。b. 所有教师布置作业时, 未能很好地体现分层作业的理念, 成绩落后的学生很难完成难度较高的任务, 会挫伤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而对成绩较高的学生来说, 简单的作业不能给他们最大的提高。c. 作业在形式上有一定的创新性但是在内容上的创新和灵活度流于形式, 类型依然比较单一。这一点尤其体现在职前教师上, 她虽然运用攻关游戏的形式布置作业, 有较大的新意, 但是题型和考察内容依然集中在语言知识的掌握上。d. 作业的设计与教学目标的提出并不完全吻合, 通常是作业中体现的意图小于教学目标的设定。有的老师明确提出三维教学目标, 但是在作业设计上, 最注重知识目标, 有时涉及到技能目标, 但是情感目标常常被忽略。

②初中职前教师与优秀教师在作业布置中体现的差异。优质课教师大多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 对新课改的理解比职前教师要深刻很多。优秀教师比职前教师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设计上更能联系生活实际, 也更能很好地将新课标的理念贯彻到作业设计当中, 优秀教师的作业设计比职前教师更加 “精巧”。首先, 词汇和句型题的比例明显低于职前教师。他们设计的作业更加偏向于学生对已经掌握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例如, 设计一张家庭时间表, 为自己应聘某职位写介绍短文。其次, 优秀教师的作业设计更贴近真实的生活情境, 较少出现直接填写词汇和翻译等题型。此外, 优秀教师非常注重学生与家人的情感培养以及学生的沟通能力培养, 更好地把情感目标渗透到了初中英语作业设计和英语课外学习当中。最后, 优秀教师的作业设计相对比较容易监督和得到及时的反馈。

4. 改进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的建议和策略

( 1) 贴近生活, 灵活设置, 强调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贴近生活的英语家庭作业能够使学生对英语学习形成较为积极的态度, 因为他们在实际生活中随时可以用到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他们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就特别深刻。 ( 2) 合理安排作业难度, 倡导分层作业, 因材施教, 让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充分发展。在英语作业设计中一般分为三个层次, 即基础作业、提高作业和拔尖作业。 ( 3) 多种作业类型相结合, 兼顾情感目标, 合作互动。在初中英语设计中, 情感目标应该渗透其中。一方面, 在作业的选材上可以挑选积极向上, 有启发意义的材料作为课后补充和延伸。另一方面, 教师在设计家庭作业时要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合作互动的机会。

5. 总结与不足

初中英语家庭作业设计应当, 既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 也关注初中生自学能力、英语语感和学习习惯的养成。除了要关注学生对英语知识的识记、理解、掌握外, 还要注意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合作能力增进学生对文化差异的理解, 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合作互动的机会, 让学生懂得合作的重要性, 进而做到乐于合作、善于合作。

然而, 由于研究时间、方法以及本人的能力有限, 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 例如: 本论文样本容量太小, 可能代表性不够; 对统计的分析不够深入, 很多结论阐述得不够深刻, 有些只停留在在表面; 没有对学生、家长、老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 因而对现阶段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的现状把握可能不够到位。

参考文献

[1]夏铭, 初中英语分层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2013 (6) .

[2]苏萌, 初中英语家庭作业设计的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2009 (5) .

上一篇:应急系统建设升温论文下一篇:快乐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