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教育决策论文

2024-06-09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教育决策论文(精选10篇)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教育决策论文 篇1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教育决策论文

在我国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一直是重要环节。由于英语阅读利于巩固并扩大词汇量,提高英语运用能力,锻炼思维力、理解力、创造力等,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侧重培养阅读能力”的要求。本文将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进行分析与阐述,以提高英语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掌握能力。

1、我国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学生在课堂处于被动地位。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行为是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学习行为决定了学习效果。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教师始终是课堂的主体,拥有知识的权威性;而学生则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教师与学生之间是机械的教与学单向传播方式,缺乏学生对学习情况的反馈过程,师生之间也很少开展情感交流,造成学生对教师的恐惧心理、压抑情感,难以真正掌握知识,再加上英语阅读的特殊性,学生的主动地位更不容忽视。

1.2词汇量欠缺。

丰富的词汇量是提高阅读能力水平的重要条件,实际上词汇量大小与英语水平高低有直接关系。目前很多学生在英语水平方面的落后,都是不重视词汇。而词汇量的欠缺,让他们直接放弃了英语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正确引导,让学生认识到词汇的重要性,并从中获得兴趣。

1.3不注重阅读技巧。

很多学生在英语阅读时,是一个词一个词的读,而没有形成连贯性。如果遇到生词,只好查阅字典,造成阅读行为的中断,将泛读变成了精度,且效果不佳。如果阅读速度过慢、阅读量过小,这些都会对阅读效果产生影响。

2、改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2.1树立学生主体地位。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深入,在课堂中,教师应转变自己的态度,充分认识到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担任主角的重要性,而教师更多的在阅读中起到引导与纠正作用,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中单一的知识传播者,而应具备组织者、计划者、提供学习资源、规范语法与言语行为、活动的发起者等多重身份于一身,重在学生阅读技能与策略的开拓,让学生及时反馈学习信息,让原本枯燥的课堂教学活跃起来,成为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平台,达成师生之间的互动互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另外,融洽的师生关系,能改变学生以往对教师的恐惧心理,增强学习的信心与兴趣,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和蔼亲切,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逐渐增强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2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中,教师应精心设计阅读任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阅读任务的主题与内容应符合学生兴趣,并具有一定挑战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任务应灵活多样,并依据学生能力不同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阅读课堂中任务的设计应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加强对阅读任务难易程度的把握。阅读任务的设计应趋向多元化,如简单的输入材料可以适当提高活动的复杂度,若难度较高的输入材料可将任务设计为由易到难,以阶梯式层层推进任务,对能力要求较高的任务,可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完成,以此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并完成阅读任务,进而引起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阅读兴趣。

2.3重视词汇教学。

词汇是英语教学的最基本单位,学生的词汇量越大,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就越强。因此,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找到恰当的记忆单词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在课堂中,教师培养学生词汇积累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按照拼读规则认识单词,并利用构词法的规律来判断并记忆派生词和合成词的词性与词义;二是通过填词卡、词语过滤等方法引导学生有计划、有目标地将大纲中规定的词汇分层记忆,再以实际应用为出发点,将不同的关键词实行重点突破;三是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与阅读理解相关的词汇及相关功能,如衔接词、替代词、逻辑连接词、语法连接词等,要求学生尽量多记忆常出现、有用的词组,将单个词汇扩展为更大的语义单位,以此提高阅读速度,也利于学生在阅读中更好地把握文章脉络。

另外,阅读中遇到生僻词汇是难以避免的,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醒学生“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让他们根据前后文的意义来处理英文中的`一词多义或熟词生意等常见现象,也是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实际材料的讲解,帮助学生提高分析推断词义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到不用查字典就能理解生词意的好处,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猜词的能力。可通过释义法、反义词法、近义词法、列举法等,加强对词义的推断,对阅读文章、加强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4区分不同的阅读重点。

若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保证学生的阅读量。具备了阅读量的基础,学生的语感就会随之提高,反过来促进阅读水平提高。但是在教学中,不同年级学生的阅读要求与阅读目标有所不同,教师应遵循“循序渐进、有的放矢”的原则,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培养目标及教学要求。例如:高一的阅读教学的重点在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应尽量选择故事性、趣味性较强的文章。在学生建立起阅读兴趣后,可要求他们每天加大阅读量,并对阅读的内容进行评价。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积累词汇,同时提高猜测生词的能力;高二的阅读教学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可以对阅读内容有深入了解,阅读的范围逐渐扩展到生物、地理、天文学等科普性文章。同时,教师还应注重阅读技巧的传授,树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观念;高三的阅读教学重点,应加强对学生文章深层理解能力的培养,如培养学生的对阅读材料的归纳总结与深入理解能力。

2.5加大阅读方法指导。

有关阅读方法的指导,必须由教师起到带头示范作用,才能让学生通过模仿,得以掌握并运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以丰富的知识、熟练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同时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与愿望。例如对课文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学生体会音准、节奏快慢、语调高低等,从中获得正确的阅读方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为了加大课堂教学的容量,教师可指导学生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既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也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阅读语境中体会情感。一个优秀的英语教师,应注重各种阅读方法,如预习中的朗读,可让学生通过初读教材扫清障碍,找出阅读的重点、难点及不容易理解的句子,为进一步体会材料内容打好基础,同时提高课堂效率。

2.6不断创新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改变教学策略,直观化、形象化地引起学生注意力,多利用多媒体活跃课堂气氛,将原本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提高学生兴趣。例如,在讲解“TheOlympicGames”这一内容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展示奥运会相关图片或者竞赛短片,以此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情,并通过直观感受唤起他们的阅读兴趣,必然能带动课堂气氛。另外,教师也可采用音乐导入模式,通过悦耳动听的音乐既能陶冶学生情操,也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并营造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

由上可见,教师通过恰当的阅读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分析阅读中心思想与问题结构的能力,同时加大词汇量、开阔思路、丰富语言,进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与英语运用能力。这种教学方式,既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为学生的未来发展与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教育决策论文 篇2

关键词:高中,阅读教学,情感教育

一、以情激情

所谓“以情激情”, 是指教师要通过自己对教材内容的感受、理解与加工、提炼, 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 尽可能地展现教材中蕴藏的情感因素, 使学生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该策略依据的主要心理学原理是情感的信号功能和感染功能。首先, 教师要做到“以情激情”, 必须深刻体验和理解教材的情感。语文教材中选编的作品大多是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 都是作家生命体验的凝结, 是他们对人的生命、生活及其意义的阐释, 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教学中, 教师要把教材中承载的情

感潜移默化地传达给学生, 使其获得充分的美感享受。因为, 学生只有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 才能准确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和写法, 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来。其次, 教师要做到“以情激情”, 必须学会借助教材中的情感因素用语言去激活学生, 去感染学生, 去打动学生。为此, 教学中教师要“怀情而教”, 运用贴切的语言表达教材的情感, 力争使自己的教学语言准确简洁、生动形象, 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具体地讲, 教师要用充满人情味的语言导入课文, 引领学生进入作者描绘的情感世界, 与作品表达的情感相互沟通, 达到“神与物游, 心与理合”的境界, 让学生与作者在情感上和谐共振;教师要用富有感情的语言分析作品, 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 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点燃学生心中的情感之火, 使学生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相互融合。除此之外, 教师还可以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 直接展现作品的情感, 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感觉, 点燃学生的激情, 叩击学生的心弦, 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向感情体验, 进而达到“以情激情”的目的。

二、以境育情

所谓“以境育情”, 是指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 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 通过创设适宜的课堂气氛和特定的教学情境, 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 情感上产生共鸣, 从而达到深入理解教学内容和培养健康情感的目的。情感具有情境性,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和发展的。首先, 教师要做到“以境育情”, 必须尊重学生, 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师生关系融洽和谐的教学氛围。因为,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过程, 是师生交往与合作的过程, 是心与心碰撞的过程, 是灵魂与灵魂对话的过程。其次, 教师要做到“以境育情”, 必须善于营造和创设有利于调动和激发学生情感活动的学习情境。换句话说, 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发学生的情感活动, 必须创设“煽”情的氛围与环境。

三、以理促情

所谓“以理促情”, 是指教师要通过不断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培养他们健康的情感体验, 引导他们不良的消极情绪, 促使他们学会用理智调控感情。为此, 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带入作品创设的特定情境中, 使他们在“寓情于理”中产生对客观事物或肯定或否定的审美态度与审美评价, 进而在情感上产生“移情”或“共鸣”, 最终使他们的性情得到陶冶, 灵魂得到净化, 并获得美的享受。不仅如此, 教师还要对学生的认知水平给予鼓励性评价, 让学生获得必要的认知信息反馈, 使他们产生一定的情感体验。比如, 实施鼓励性评价就可以正确引导学生, 使他们发扬长处, 弥补不足。

四、以趣激情

所谓“以趣激情”, 是指教师要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激发他们深厚的语文学习兴趣, 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用自己高尚的情操、激越的情感, 生动活泼的语言, 将课文中浓烈的情感传达给学生, 使学生意兴盎然, 情绪昂扬。为此, 教师要根据每篇课文的特点,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和步骤, 巧妙应用多种教学手段, 增强教学的形象性和趣味性, 使学生精神振奋, 乐学好学。比如, 课开始时, 教师就可以或制造悬念, 或讲讲故事和笑话, 或引用诗文与格言, 将学生带入恰当的教学情境;课进入高潮时, 教师就可以或引导学生抢读抢答, 或引导学生揭示尖锐矛盾, 或组织学生热烈讨论, 将学生带入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中;课将结束时, 教师就可以或画龙点睛, 或反馈拓知, 或存疑启思, 将学生的课堂学习引向深入, 拓展到课外……总之, 在教学的每一个阶段, 教师都要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深厚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教育决策论文 篇3

一、我国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

1.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模式单一化

对于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来说,教师经常依赖教科书来上课。不结合实际充实自己的教科书和根据事实来进行教学内容,这样就使得我们的英语教学失去了弹性。对于高中英语教学课程内容,学生觉得课程枯燥乏味,没有新鲜感。我们的阅读课也就完全失去了训练学习者阅读技能的功能。

2.英语教师片面强调教学,严重忽视学生的心理因素

教师片面强调教学,严重忽视与学习活动及创造潜能发展相关的心理因素。这种教学导致学生的被动与盲从,导致认知和情感的分离。英语教学中表现为授课成为语言知识的机械传授。知识成为师生交流的惟一纽带。

3.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偏重对阅读材料的教学,忽视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

实践证明,科学的阅读方法是使学生在阅读中少走弯路、迅速掌握文章中心、逐步使学生形成阅读技能的有效途径;学生只有在掌握了有效的阅读方法与技巧才能独立而又准确地阅读,进而不断提高自己独立阅读的能力。

4.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对生词和歧义词处理不当

在英语阅读材料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很多生词和歧义词,造成许多教师措手不及。所以恰当处理阅读材料中的生词和歧义词是十分棘手的事情。有些教师片面追求阅读全文的“整体理解”,在阅读之前,将相关词汇的词义给出,并且这些关键词只给出表面的含义。忽视英语词汇在语篇中的特定含义。学生对某一个词或短语理解有误,那么整篇文章的理解也就完全偏离了主题。学生无法进入阅读中的语言环境,难以掌握正确的语境。

5.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教师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原则,英语阅读课基本上都是教师在讲,学生在听,教师与学生没能形成一个互动合作的教学氛围,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能得到很好的发挥,这样就很容易影响阅读教学的效果。

二、影响阅读教学的几个重要因素

1.词汇量少

学生平时积累词汇量较小,词汇量小是制约学生阅读提高的根本原因,直接影响阅读质量。

2.文化背景知识差

学生缺乏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不了解文章相关场合,便无法理解语境、语义。

3.阅读心理

在阅读过程中容易形成思维定势,易定型成一种模式,影响学生学习和阅读心理。

4.学习能力差异

学生的思维发展的不平衡。一些思维发展中等水平、学习能力较弱、比较懒散的学生,学习的基础差,自觉性不高,在学习上处于被动状态。

三、具体对策

1.有效的词汇的记忆技巧

联想记忆和情景记忆。使词汇不是孤立存在的,与其他词汇保持多种关系。构成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

2.高中英语阅读,要重视文化背景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英语阅读的障碍不仅仅存在于词汇和语法方面,语言所承载的文化背景知识和文化信息也是阅读理解的主要障碍之一,

3.英语阅读技巧训练

1)略读技巧。略读技巧是一种快速浏览阅读的方式,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文章大概,读者可有选择跳跃式地阅读。

2)寻读技巧。寻读技巧是另外一种快速阅读方式。其目的是让学生能从特定的文字资料查找特定的细节内容。

3)猜测生词意思。在阅读过程中猜测生词意思是扩大词汇量的有效方法之一。并能不断提高阅读的质量。

4.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心理激励

兴趣的培养。英语阅读兴趣是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内在动力,是搞好英语课堂教学的必要前提,教师要想方设法保护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和阅读的兴趣,在课堂中尽可能多的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把英语的学习看成是一种生命活动、精神活动,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成就感、自信心等。

协作学习与自我调节方法的训练。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通过阅读文章进而在同学之间开展一对一或小组活动,通过协商、讨论合作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充分调动,不但丰富与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学生的辩证思维、发散思维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的意识等也得到了训练和提高。

5.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养成默读的习惯。良好的默读习惯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根本所在。

2)养成用英语思维来处理信息的习惯。学会利用英语来处理遇到的问题和信息,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3)养成限时阅读的习惯。学生为自己定位,每天坚持阅读英语文章,在不断积累的过程中养成阅读的习惯,能力得到提升。

4)注重阅读量的积累。学生不能因为应付而学习,而是在阅读过程中达到量的积累,阅读能力也会在这量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四、结论

成人教育的英语作文阅读 篇4

In today's society, more and more adults return to the university, sit in the classroom, open the textbook again in order to further their education.What they study involves a lot of subjectsnot only English and computer used in all trades as tools,but also more professional ones such as MBA courses. Different from thecollegestudentswho may know little aboutwhat they'll major in the college before they are engaged in it, the adults make their choices for some simple and definite reasons,which can be roughly classified into three groups, the requirement of the job market, the desire for higher salary and the need for entertainment and relaxation.

In the era characterized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it is not so easy to find or to secure a job for the intense competition. As a result, adults feel what they studied in school is far from enough to deal with the work in hand. Thus, “to charge the battery” is listed into schedule by more and more people. For example, Mr. Wang, an accountant in a big company, suddenly realized it was too hard for him to understand technical terms coming from his young colleagues. And worst of all, they ap

peared in the program of their new business. So, firmly, he entered for a weekend course on accountancy for a further degree.

But in some cases, people prefer reeducation just for money,which partly results from the professional job title system in China. Although virtually unrelated to people's own jobs, a few certificates are fervently pursued by some middle aged men and women just because they are the criteria for a higher title, which means some one hundred Yuan or so will be added to their salary. So it's the eagerness to grasp money rather than to study render them to return to the class.

It is true that severe pressure of making a living stirs some people to pursue further education.However,this is not the case as far as another group of people are concerned. These people, with domestic and occupational stability, feel a lack of interest in their life. So, they turn to some courses such as music and arts and literature, which may be their childhood dream. Education of this type can relax their nerves, make them more graceful and their life more colorful.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教育决策论文 篇5

在国内的众多研究中,北京师范大学王蔷教授的团队,对外语阅读素养的解读如下:

她们强调:外语教师不仅需要构建外语阅读素养的意识,还要探索培养中小学生外语阅读素养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着眼于从文本概念、音素意识、拼读能力、阅读流畅度、阅读策略、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入手,设计丰富的课堂阅读教学活动和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还要特别重视对阅读品格的培养,努力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阅读情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综上所述,阅读素养包括阅读意识和阅读能力。虽然iea和北师大研究团队对于阅读素养的定义各有侧重,但是在内涵上却有重叠之处,那就是:他们都秉承以阅读者为中心的阅读理念。阅读者通过阅读活动,学习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与文本展开互动,通过感知与领悟、内化与整合、分析与比较,建构对语言形式、语言意义和文化内涵的新认识,提升理解和表达能力,重新认识自我与世界。

一、阅读素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2011年颁布的新课标把综合运用语言能力作为英语课程的目标,并把学生应掌握的技能细化、分级。其中关于阅读技能的教学目标被描述为“培养阅读策略;培养语感;特别强调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对阅读素养的培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知识碎片化和信息超载的今天,如果学生不具备反思和评价的阅读素养,就无法保证阅读对其知识、技能甚至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积极贡献。

从《考试说明》对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来看,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实际上是一种信息素养的考查,即获取信息、分析信息、评价信息和综合信息的能力,以及个人独立思考的能力。其重点是在于读者对于阅读活动的完成程度,重点强调读者是否能够顺利的领会阅读材料的意义并指导自己的活动。事实上,就是对学生综合阅读素养的考查。

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所在

其一,阅读教学观念落后,练习形式单一,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受传统语法教学影响,过多地重视语法、讲解单词、补充词组、罗列搭配、逐句逐段分析句子结构等,有的老师甚至在不仔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仅仅勾划词组,对对答案,让学生自读了解一下故事情节就算完成任务,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当作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不是一个主动积极的建构活动。

其二,以做练习代替复习,以搞题海战术迎战高考,代替阅读素养的培养。以复习资料为主,牵着学生的鼻子由一个题海战场转战另一个题海战场。高三英语教学首当其冲,高

一、高二的教学也难逃脱其影响。师生共同关注的是如何做好阅读理解题目的技巧与策略,以及读后能否做对四选一的阅读理解题目。

其三,标准答案一统天下。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也在积极地回答老师的提问,课堂气氛看似非常活跃,但实质上教师关注的是学生对文章的浅层次理解。学生从什么角度读、得出什么结论都是教师预先设定好的,教师用自己的一连串预设问题代替学生的思维过程。对于同学的不同的回答或新生成的问题,教师表现出茫然和置之不理,根本谈不上阅读品格的塑造。

三、阅读素养培养的途径

阅读是一个积极主动地思考、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过程,也是一种复杂的思辨活动。在阅读书面材料时,读者要从辨认文字符号开始,进而对文字、语义、语法、修辞进行译码加工处理,同时凭借自己已有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生活经验,并通过联想重建的创造性思维活动,领会文字符号所表达的意义,吸收信息,进而达到阅读素养的层级提升。可见阅读是一种积极思维的智力活动过程,它包含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辨认文字符号的感性认识阶段和理解内容、吸收信息、创造性思维译码的理性认识阶段。

我们只有结合阅读理解的这三个层次设计阅读理解力培养的层级化策略,才能真正实现阅读理解能力的层级提升。笔者认为,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需要从以下三大方面展开:知识性阅读能力、理解性阅读能力、探索性阅读能力。

1.知识性阅读能力

这种阅读能力关注语言本身,主要取决于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或常识的掌握程度。具体途径如下:其一,基本词汇知识: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一定数量的常用单词;能利用自然拼读规则认读单词;能借助词典、通过阅读教学或查阅工具书,掌握一定数量的单词、短语的常见含义及生僻意义。其二,基本语法知识:使学生明确常用标点符号的基本作用;能通过意群(sense-group)、词块(chunk)正确地断句;了解词的分类,区分不同词性在句子中的功用和意义;了解英语基本句型的构成形式(尤其是五种基本句型),明确英语句式表达的基本规律;了解复合句的主要类型(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名词性从句以及并列句)和常见关联词语的用法,了解特殊句式表达具有不同的意义等,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长难句的能力。其三,基本文学知识:要帮助我们的学生了解记叙文、描写文、说明文、议论文、抒情文等基本的文学文体表达方式;了解散文、诗歌、小说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常识等。2.理解性阅读能力

理解性阅读不仅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对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及体验感悟能力更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理解性阅读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其一,分析能力:能识别阅读材料所包含的逻辑要素或构成成分,认识各要素、各成分之间在出现或发生时间上的先后次序,了解将各要素、各成分联结在一起的组织原理,通过理性分析来判断每项选择的重要性和成功的可能性,以决定取舍和执行的次序,以及对前因后果进行线性分析的能力等。其二,分类能力:能对阅读材料中有关对象,依据不同的性质标准进行逻辑分类,弄清事物之间的主次关系、因果关系、先后关系,并列关系、类属关系、源流关系、本末关系等。其三,抽象概括能力: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核心思想及情感态度倾向,如要求学生概括文章的主旨大意、中心思想或写出内容提要等。其四,推理判断能力:能整合语言材料中的线索、逻辑、因果关系等信息,推导出未知信息,如结合上下文推断特定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能根据阅读材料的立场、观点及论证,合乎逻辑地推断出某些结论或可能性,并排斥某些不可能的结果及可能性等。其五,复述转换能力:能用自己的语言或与原先不同的表达方式,来阐述、解释某一概念、问题、观点主张或交流内容,能举例说明或用自己的话语更通俗、更清晰、更简洁地表达。

3.探索性阅读能力

其一,评判性阅读能力:对阅读材料包含的知识内容、思想观点、情感态度、表现形式等的合理性,进行有根据的评价与判断,提出令人信服的个人见解。该能力涉及到英语学习者的认知立场、情感心态、是非观念等,是多种心智、多种机制和多种能力的有机聚合,是综合素养的集中体现。其二,创新迁移能力:能够超出原文给定的有限信息,从原文中引申出新颖的思想、观念,对原文具有与众不同的新颖见解;或者受原文的启发,在原文的基础上创造出有价值的新作品等,是学习者在个体知识、思维、人格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创造新颖性成果的能力。

总之,依照这种层级式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途径,学生的阅读素养会是立体发展的,而不是只关注某一个层面能力训练的单薄的不健康成长,学生能够通过完整的语言体验过程,学习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与文本展开互动,通过感知与领悟、内化与整合、分析与比较,建构对语言形式、语言意义和文化内涵的新认识,提升理解和表达能力,培养申辩式思维能力,重新认识自我与世界。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反思 篇6

[摘 要]目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奉行“拿来主义”、问题设计程式化、脱离学生实际、忽视思维训练等问题。要构建高效的阅读课堂,教师的课堂结构设计应新颖独到,师生互动要趣味化和生活化。

[关键词]阅读教学 传统问题 活动设计 教学感悟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60046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英语课程应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提高阅读课的效率就成了我们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目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奉行“拿来主义”。在传统的教学中,不少教师都会要求学生先阅读文章然后完成课后练习题,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讲解答案。殊不知有时候拿来的习题对于文章的理解要求处于浅层理解,不能提高学生获取深层信息的能力。而有时候课后问题的设计又是学生能力所不及,教师只能照本宣科,强硬灌输。有些教师直接“拿来”网络或教参上的课堂设计,照搬套用。虽然其中不乏名师关于教学设计的倾力之作,但如果奉行“拿来主义”,整堂课照本宣科,即使再优秀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2.问题设计程式化。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手段,而在实际教学中为了降低阅读难度,通常教师们都会设计一些程式化的问题,如yes/no questions 或When...Where...What...等一问一答,直接给出答案的问题。对于这样一眼见底、一览无余的问题,学生不必思考分析便可轻易地得到答案,使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各抒己见的机会,极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求知的欲望。

3.脱离学生实际,忽视思维训练。阅读外语的过程是解码获取信息的过程,也是读者主动接受和吸收新信息的过程,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常常设计一些考查综合能力的问题,以此来提高学生对文章逻辑的把握和主旨的剖析,但由于这些问题缺乏梯度,远远超出了学生实际能力,使学生无所适从,“望题止步”,丧失了阅读和思考的兴致,根本谈不上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维训练,完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案例及感悟

怎样的阅读课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活力,使阅读课真正高效呢?2014年10月上旬在我校举行了高效课堂观摩活动。我在此次活动中深受启发,获益匪浅。

1.课堂结构设计新颖独到。姜老师阅读课(Book 2 Unit 4 Earthquake)的教学活动让我耳目一新。她以Uncle Qian赴唐山救援的所见所闻的故事作为课文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扫课堂的沉闷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课后又以Uncle Qian的人生态度对文本做了情感上的升华,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又是一次提升。姜老师用生活中鲜活的事例拉近了学生和文本的联系,首尾呼应,将整堂课有机贯穿起来。受其启发,我也对Module 4 Unit 2 Working the land(Reading)做了一次尝试。这篇文章是对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介绍,我舍弃了课后习题中对袁隆平的简历填写,而是让学生们谈论自己的梦想,进而谈论袁隆平的梦想,激起学生对文本的兴趣。通过讨论课题→预测文本→校正预测信息→逐段探究→概括总结,学生对文本结构以及袁隆平“为世界消除饥饿”的梦想了然于心。读后我向学生谈到了2013年3月袁隆平在接受新华网专访时谈到了他的中国梦。他说:“我的中国梦很简单,我做过两次梦,禾下乘凉梦。我的梦里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籽粒有花生米那么大。我的另一个梦想就是我希望我的亩产1000公斤早日实现,实现了以后还有更高的目标。我希望培养一些年轻人向更高的一千一、一千二公斤奋斗。这就是我的梦想,为我国的粮食安全做出应有的贡献。”袁隆平的话与课文内容相互映照,也激发了学生的中国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师生互动趣味化和生活化。语言的习得离不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言语互动,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协商和调整,而语言活动中的同伴合作、小组合作及合作探究的精神和文化则有利于进行语言互动交际,调整情感态度,形成有效学习策略,发展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这次活动中,杨老师在Book 4 Unit 4 Body language的教学中,把生活带入课堂,巧妙地用实例如裁判如何下指令、学生如何向老师问好、如何表达喜悦之情,让学生合作表演,从中明白肢体语言的种类,使课堂内容贴近生活,师生互动更有趣味,寓教于乐。之后,杨老师趁学生兴趣正浓时,分享亲身经历的点餐尴尬,引出肢体语言在不同文化背景中不同的意义。借鉴其优点,我在Book 5 Unit 5 First aids的教学中做了尝试。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突发事件如hot pan(touch it),boiled water(spray it on hands),petrol(which is on fire),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探讨以上情景的应对措施,然后阅读课文判断急救措施是否得当。整堂课学生都在轻松而又熟悉的氛围中积极参与,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互助协作的能力,使课文内容的时代性、生活性和趣味性得以凸显,课堂的效率不言而喻。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教育决策论文 篇7

关键词:人文教育,英语阅读,阅读后阶段教学

语言学科教育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征,人文教育理应是语言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英语的教与学更多的是出于功利化目的,并不是为了发展什么‘文化’和‘社会’目的”[1]。殊不知,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确立的时期,能否在初中阶段形成积极正确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对其今后的学习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因而,将人文教育融于初中英语教学是相当必要的。在这方面,阅读教学紧密依托教材,能够便于教师把握人文教育的方向,而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尤其在阅读后教学阶段,学生拥有充分的时间分享观点和讨论交流,更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互动中进一步挖掘人文内涵,渗透人文精神。故笔者就如何以人文教育的理念对其优化进行了探究。

一、文献综述

(一)人文教育理念下的阅读教学

人文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文精神和提高人文素养,把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播、环境熏陶等方式使之内化为人格、修养的教育[2]。初中英语教材阅读文本涉及众多话题,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蕴含人类健康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给教师提供了广阔的人文教育空间。教师可以创造性地利用阅读教材,培养学生在文体分析、语篇分析等较高阅读理解层次上的思维能力。通过加强阅读训练和外语文化的体验过程,可以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思维结构;把语言结构、词汇知识和背景材料三者相互结合,可以促进学生直觉语言符号意义的能力,丰富其文化内涵,提升人文素养以及形成对文化内在价值与意义的自觉认同[3]。

(二)人文教育理念下阅读教学的实施途径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主要包含以下几条途径:1.在教学内容上,挖掘教材的人文因素,拓展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2.在教学过程中,巧妙设计教学任务,引导学生主体参与,在课堂中渗透人文教育;3.在教学评价中,运用多种评价方法,鼓舞学生树立自尊和自信,彰显人文关怀[4]。综上所述,教师可以从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三个方面将人文教育理念融入阅读教学之中。

(三)人文教育理念下的阅读后阶段教学

阅读后阶段教学旨在学生将个人的阅读所获与已知经验或是感受体验建立联系并且能够进行充分表达[5]。人文教育理念下的阅读后阶段教学不再片面注重语言知识、结构或是过度关注文章的细枝末节,相反,它旨在教会学生从语篇角度出发,思考教材文本的主旨,作者观点、态度和意图。为此,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围绕具体的人文精神设计教学活动或任务,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深入浅出地了解社会文化,理解人文精神。

二、阅读后阶段教学设计的优化途径

(一)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优化阅读后阶段的教学内容

在理想的阅读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文本和作者建立积极主动的沟通与交流,但因学生语言能力和认知水平的局限,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可能无法快速捕捉作者的写作意图,容易产生阅读之后印象模糊、思想主线难以把握等阅读学习障碍。对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就显得至关重要。然而,唯有在教师研读教材并准确把握文本内涵的前提下,方才能够开展有效的教学引导,为学生的课堂讨论与思考注入新鲜的元素。在这个问题上,教师可以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挖掘教材文本的深度和广度,精选学科知识和人文知识,由此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

【常规案例】在《牛津英语(上海版)》(下同)7A Unit 6的“The grasshopper and the ant”一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在阅读后阶段通常会提问:“你认为本文中蚱蜢先生和蚂蚁先生是怎么样的?你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面对以上提问,学生往往仅会想到勤奋与懒惰的生活态度。如运用以上解读方式挖掘教材内涵,教师难以帮助学生突破原有的思维方式和空间。

【改进案例】在2014年上海市中学英语优质课展示活动中,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浦东外国语学校陆祎老师在该文阅读后阶段教学中摒弃了常规的问题内容,取而代之的是进行如下提问:“How do you plan to spend the winter in your life?”面对如此新奇的问题,学生都兴趣盎然地开展了课堂讨论。之后的观点交流中学生们也各有特色,谈及各自生活中可能遇到的诸多不顺,譬如学习成绩下降、兴趣爱好与学业之间的矛盾、青春期的困惑等等。大部分教师在教材解读之后都能够意识到该阅读文本旨在传达培养勤奋这一良好习惯的重要性,但陆老师及其教研团队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挖掘了教材的人文内涵———生活中难免遇到挫折与不顺,这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冬天”,如何度过自己的“冬天”值得每位学生思考和讨论。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对原本动物过冬的话题进行了适度拓展,而且有效地引导学生就如何面对生活窘境、如何争做生活强者的问题进行了充分思考,并鼓励他们做好面对“冬天”的准备。该阅读后阶段的教学设计在人文教育维度上优化了教学内容,给在场的听课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设计创造性思维教学活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6]。不过,人文教育并不等同于教师对学生填塞人文知识,抑或在课堂上大谈人文道理,而是需要做到人文教育与学科教学浑然一体。对此,唯有当学生进行充分的自我体验和思考后,他们才能真正领悟课堂中所要传递的人文精神。此外,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本身就属于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就阅读教学而言,阅读后阶段的一系列教学活动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常规案例】在9A Unit 5的“Tom Sawyer paints the fence”一课阅读后阶段教学中,常规教学设计思路是抛出“汤姆·索亚欺骗人的行为对吗?为什么?”的问题,供小组讨论。面对以上问题,学生的答案无外乎“对”与“不对”,思维空间相对有限,且学生在传统教育的影响下大多认为汤姆的做法有失偏颇。

【改进案例】在一次上海市浦东新区英语教师培训基地讨论活动中,有教师对该课的阅读后阶段教学设计提出不同见解,让在场的同行受益匪浅。该教师建议可以进行如下提问:“If you were Tom Sawyer,how would you paint the fence?”如此一来,文中主人公遇到的困惑便切切实实地摆在每个学生面前,促使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和积极讨论。其次,上述提问蕴含的巨大思维空间亦能促使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鼓励学生寻觅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再者,学生在观点碰撞的过程中可以逐步感悟到对于汤姆欺骗行为的评价并非运用简单的“对”或“错”能够衡量,继而教师可以通过不断追问以促进学生的深度思维。这一巧妙的教学设计无疑能够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意识,提高其主体参与的能力,在这一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既可以更客观地认识汤姆这位小说人物形象,又可以更深刻地理解马克·吐温的小说风格。

(三)强调课堂的人文关怀开发融合活动元素的学生评价

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质量与其情感因素是紧密相关的,没有情感的参与,语言学习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7]。从正面的角度来说,如教育家赞可夫所言,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识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8]。对学生而言,教学评价既是帮助其诊断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也是导致其情绪变化的触发器。传统单一的测试评价容易给学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人文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种形式的评价,对学生给予更多的鼓励和表扬,拉近与学生的情感距离,激发他们的语言学习动机。

【常规案例】在8A Unit 2的“The life in a day of whizz-kid Wendy”一课的阅读后阶段教学中,循规蹈矩的设计思路是邀请学生以课文为范例介绍自己的一日生活。该教学活动侧重语言知识和结构的运用,教师的课堂反馈也仅聚焦于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教学活动和评价相对机械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和学习兴趣。

【改进案例】在2015年上海市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课堂教学中,笔者与所在区英语教师培训基地的其他成员和导师共同探讨该课的教学设计,尤其对阅读后阶段教学设计做了调整。经过调整之后的教学设计具体分为以下三步。1.小组讨论:What kind of person do you think Wendy is?Why?教师在该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意识到Wendy具备了其他优秀学生所没有的特质———创造性,从而帮助学生准确解读关键词whizz-kid。2.给出任务:Please introduce a whizz-kid in your class/school,or from a book you’ve read/a film you’ve seen.在该项教学活动中学生表现积极,他们很乐意寻找身边的神童伙伴,且因为同学之间彼此熟悉,描述同伴的言语也容易表达和理解。3.个人思考:How can you improve yourself after reading about Wendy?在师生互动的环节中,学生的回答各不相同,诸如期待自己学业进步,希望自己身体强健或是提升自己的沟通交流能力等等。笔者所在的教研团队希望可以借此让人文关怀走入课堂,而将阅读文本的意义设定在树立成功学生的榜样上,通过小组讨论、任务安排和个人思考等活动,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自身需要努力的方向。其次,鼓励学生去发现身边的杰出同伴,促使其结合生活实例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同时让课堂充满积极向上的情感氛围。再者,如此设计的教学活动隐性地包含了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方式。以学生为评价主体的方式,不仅使学生拥有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也使其彼此之间获得更深刻的理解与认识。

新课程视角下的英语教学要求教师革新教育理念,超越过去以语言知识为中心的低层次教学,不断关注学生的心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状况。中学英语教学不能充当技能培训和应试教学的角色,而是需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9]。阅读教材完全可以成为初中英语教学中最具人文思想的教学内容,而阅读后阶段教学更是人文教育与阅读教学的最佳契合点。因此,如何开展人文教育理念下的阅读后阶段教学,如何结合学生身心特点与英语学科特性进行适切的人文教育渗透,值得广大教师对此深入探究,积累教学经验和实证资料,从而使我们能够更有效地利用人文教育理念优化初中英语阅读后阶段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1]刘润清.21世纪的英语教学——记英国一项调查[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2):4.

[2]刘劲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入人文教育的探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3]徐天梅.初中英语教学渗入人文教育的方法探究[J].校园英语,2012(6):76.

[4]马迅红.人文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实施[J].当代教育论坛,2009(1):59-60.

[5]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02.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

[7]吴长宏.情感策略与课堂教学——把人文主义情怀渗透到英语教学中[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10):32.

[8]赞可夫.教学与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106.

英语阅读教学与人文素养教育初探 篇8

[关键词]阅读教学;多种渠道;人文素养教育

一、改变阅读策略,输入人文知识

《英语课程标准》的核心是贯彻人文素养教育的思想,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英语课程与其他课程一样,担当着提高初中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教育的重任。因此,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的方法与途径,并根据实际教学体验,加强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

阅读策略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很多学生阅读成绩不理想,原因不一定就是阅读能力差,而是自身的能力没有得到发展和提高。培养学生运用阅读策略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为使阅读策略更好地发挥作用,教师应适时向学生介绍认知策略,以评价、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是否有效,学习目标的设立是否合理。

加大人文知识的输入的另一渠道是课外阅读。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推荐课外阅读材料。例如《中学生英语周报》《英语画刊》等报刊杂志。学生实施阅读计划的过程,不仅是他们扩大词汇量、体验阅读策略的过程,也是接受人文熏陶的过程,同时也益于培养有序的学习习惯和认真的学习精神。

学习目标任务是培养学生人文品行的理想途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需要在阅读中逐步加大任务性教学的分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学习一篇阅读材料前,可以围绕该材料查找资料,分析讨论,课上汇报成果,相互评价;在阅读的后续性活动中,鼓励学生以多种形式展示自己的阅读活动成果,例如对话、讲故事、朗诵、刊出板报等,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分享学习资源,学会相互欣赏,努力营造宽松和谐、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

二、加强语言教学,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高级层次。在大量人文知识输入的基础上,最终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人文素养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青少年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人文素养教育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是通过教师的言谈举止和教材内容的知识进行传授的。英语新课程的内容是每个单元都有的,关键的问题在于教学方法是否适当,这就要求统观教材,认真备课,以达到上课时渗透人文素养教育。有时虽然只有三言两语,但出自教材内容,联系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人文素养教育,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还可以师生共同去发展阅读教材中的人文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从而对学生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情操的养成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与阅读材料中的那些杰出的中外人物跨越时空的交流,学生能够感受他们的人格力量,从内心深处得到震憾和熏陶。例如,海伦的自强不息、特蕾沙修女的博爱、弗兰克林的爱国和博学都为青少年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精心疏导,身教言传,在中外优秀文化精神的潜移默化中,在杰出的人文榜样作用的激励下,在教师师德及人格魅力的感召下,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是可以慢慢地育化出来的,在教学中自然会体验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三、运用多种渠道,培养人文素养

1.英语教师应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理念。英语新课程将语言知识和文化熏陶有机地融为一体,是英语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许多教师,特别是中老年教师从事多年英语教学,已经习惯了就语言谈语言,就知识论知识的教学理念,而人文知识往往是一带而过,不能适应新课改中关于人文素养培养的需要。当前,英语教师不仅需要用自身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来感染和影响学生,还要用渊博的文化知识、比较广博的百科知识和解答能力,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一样滋润学生的心田。

2.英语教师要让学习空间充满文化色彩。课堂是进行教学和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场所。但仅有课堂还远远不够,还要对学生课外生活进行有效延伸。利用课余间隙时间,师生可以组织课外阅读兴趣小组,定期活动,分享阅读体验,提高人文素养。在阅读活动中,教师需注意正确引导学生比较中西文化的异同,从情境、篇章、词句中学习英语知识,汲取人文素养的精华。此外,师生共同布置励志的英语格言、优美的英语短诗、著名欧美名人名言、英语新闻播报等都是装点教室、宿舍、宣传橱窗的好素材,让浓郁的英语文化氛围伴随着青少年学生一天天健康成长、成人、成才。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方法 篇9

察布查尔县第三中学高中部外语组 贺惠莲

英语阅读是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四要素之一,其意义和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英语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如何把握阅读教学的方法不仅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很重要,而且在高考中也有很突出的体现,成功的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就高中阅读教学的现状,影响学生阅读的原因和如何加强英语阅读教学提出自己的看法,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在教学过程中起重要的引导作用。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仅给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但长期以来,很多的老师不注重理论学习,按照习惯性的思维方法,或者是为了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过多的加强对词汇和语法的解释,停留在对材料的表面理解上,学生成绩的提高仅仅靠“题海”战术,无法体验语言学习的乐趣。具体而言,老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的问题:

首先,过多强调语言知识传授。很多老师把阅读材料作为用来传授语言知识的一种形式,以词汇、语法为主线,将完整而有意义的文章分解成若干个零散的语言知识点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很难理解文章的含义。

其次,采用单一阅读教学模式,很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更多地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即便不同程度采用一些启发方式,也只是教师设计提问,学生被动回答,学生很难在课堂中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学习的积极能动性大为降低。

再次,缺乏对阅读策略的指导。很多教师缺乏对阅读策略的指导,致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总是不知道用什么样的阅读策略去捕捉有效信息,阻碍他们做出正确的推理判断。同时在教学中,老师实行纯粹的阅读教学也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造成很大的影响。以上的种种现象只是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基本的问题。其根源一方面是长期应试教育传统习惯的影响,老师和学生仅仅注重眼前的考试成绩,不注重能力的提高和终身学习的培养;另一方面是对英语学习的误解,不能很正确理解学习的真谛。针对上面的各种现象,笔者试就英语阅读教学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以有利于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高中英语教学的对策

1.老师角色的转化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倡任务型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探究、实践、参与、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为此要求老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满堂灌,填鸭式的方法,进而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探索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老师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变自己的理念,确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首先,老师应该从知识传授者的身份转变为知识的促进者和合作者。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把教师从“知识权威”的神坛上拉下来。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而是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有力的促进者和合作者,根据学生探究活动的需要而提供有力的帮助。

其次,新的教学理念要求老师应具有多学科的、丰富而渊博的知识。新的英语阅读涉及广泛的科学内容和方法,教师必须对科学、知识等的本质有清楚的了

解,对科学探究的方法有明了的系统把握且作为学生学习活动有力的促进者和合作者,教师应该明白在教学中,自己所面对的不仅仅是依靠本门学科知识就能解答的问题,知识的整合性要求教师应具备多学科的、丰富而渊博的知识,才能在帮助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把握正确的探究方向,引导学生不断深入。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有力促进者和合作者。教师还该明白学习活动的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来确定自己的工作重点。

2.新的教学方法的运用

新的时代,新的教学要求,不同的学习主题要求老师必须改变过去一成不变的教学理念,不断的加强学习。改变过去的传统的看法。新的,适合不同主体的教学方法是教学成功的一半。

(1)发现式教学方法的使用。从阅读学的角度来看,积极思考是积极的阅读必然具备的特征。发现式思考是指在阅读活动中极大地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中去发现、挖掘,把握文章所传达的各种信息,使学生对文章有一个全面正确的理解。它强化对课文理解,注重学生对课文的自身感悟,使全体学生能够更容易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这样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根据不同的阅读内容提出不同的问题,启发学生在阅读内容中发现问题,并且能自己独立的解决问题。增加学生的成就感(2)、运用归纳法。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以达到整体感知课文的目的,并归纳该类文章的特点。运用归纳教学法,更多地关注学生这个阅读主体,尊重学生的阅读个性,易激发学生的阅读体验,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3)、指导学生“读”“写”结合。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反之,写作也必然要求学生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阅读。将阅读和写作整合在一起,一方面它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学生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应用于写作实践中,突出了他们的学习主体地位。因此,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措施。教师可指导学生采用阅读扩写法、阅读仿写法、阅读续写法、阅读改写法、阅读缩写法、写读后感及写内容梗概等几种方式。(4)、引导学生“读”“说”结合。让学生自选喜欢的优美文章或段落,引导学生进行欣赏性阅读,并在课堂上朗诵或讲解。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利于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和提高口语水平,更重要的是,在这过程中,学生的“读”与“说”有机地结合起来,体会到了驾驭语言的乐趣,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好方法。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案例 篇10

—— 一堂高中英语听说课后的收获 上海市松江区第四中学 温冬梅 20161020

一、主题背景

自从上海英语高考改革明确加入口语成绩之后,听和说就不再是高中英语相对弱势的教学内容了。谈及听和说的训练策略,从教育创新的角度考虑,如何充分发挥多媒体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则应该是高中英语教育者不断努力研究探讨的方向。将信息化教学与英语听说教学整合起来,为学习者创造信息化的学习环境,可以更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

我作为一名新教师,通过平时“常规课”积累下来的经验,以及松江四中高中英语组各位前辈的指导帮助,在高二上学期临近尾声的时候,精心准备了一堂“公开课”。本校学生普遍英语听说较为薄弱,课堂内容难度要适中,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英语听说学习兴趣本来就不够的这些学生而言,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在听说教学中则是至关重要。传统观念中的听说教学,就是播放一段听力,然后进行细听讲评,而“听”和“说”并没有达到有效的结合,考虑到授课学生英语能力有限,更要将课程设计出新意、有趣味性,同时有机地把听和说融在一起,这才是听说教学应该努力的方向。基于这个理念,我在教学导师及全组同仁的指导下,运用了多媒体资源,设计了本节英语听说课。

二、案例描述

本节听说课的主题是“How to describe products”,利用商品图片导入话题,一方面通过两段广告听力提出技巧:“Before listening, circle the key words in the questions”,并进行巩固。再根据听力内容,来引导

0 学生总结出描述产品的几方面:name, appearance, function, price and place to buy。另一方面,以电动牙刷图片为例,学生根据几大方面讨论并对话展示,此后播放此款电动牙刷广告视频,学生由此知晓产品介绍要有创新,有设计感。最后,要求学生小组讨论设计一则产品广告并画出产品设想的简图。

当某一小组到讲台进行展示时,我发现同组一位同学在用手机为展示同学录像。我的第一反应是想要没收手机,可这组学生表演的确实很精彩,班级氛围也并没有因为用手机录像而受到影响,所以,我转念一想,将上课展示的片段记录下来也未尝不好,便允许这个同学继续录像,同时负责录像其他展示的同学。这个行为让我临时改变了作业的布置:六个小组课后完善产品广告并拍摄下来,下周将视频上交。

课后第二天就有一组展示过的同学来找我,希望我再看一遍他们重录的产品广告,学生说课后回放视频,发现他们表达的语音语法漏洞百出,主动返工再让我指导建议。这种现象几乎从未出现过,一堂课中的“小错误”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课后成果。

三、案例反思

1.合理运用信息化资源,趣味十足

本堂课充分利用多媒体制作的课件,不仅紧凑了课堂的教学进度,加大了练习的力度,同时吸引学生听课兴趣,课堂氛围很好,达到了学生踊跃参加活动、敢于展示英语的教学目标。就像是“引路人”一样,信息化资源很好地控制了教学思路和方向。较之以往听力音频讲解的时候,要控制进度条,费时费力,我事先将音频根据问题设置进行了剪切插入声音,这样,课堂效率明显有了提高。同时,利用视频资源,完成了本该由教师讲解的活动要求,既生动又富有趣味。然而信息化资源需合理选择应用,否则也会 造成偏离课堂主题或是影响教学进度等问题,所以说,多媒体选用的是否合理,是备课中需再三考虑的问题。无论如何,信息化资源在英语教学中都是占据明显优势的,使得课堂教学节奏明快、层层推进,我深信只要我们能真正能恰如其分地把多媒体教学运用于我们的教学实际中,一定可以做到“学在课堂、乐在课堂”。

此外,众所周知,语言学习是要靠环境培养的,但我国学生学习英语确实是缺乏实践机会,同时实际教学中也并没能重视口语表达,因此,不少学生很难把所学知识迁移到实际生活情境中,当他们遇到不同场合的现实问题就束手无策。而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我们能在课堂上模拟栩栩如生、丰富多样的现实生活情景,不仅缩短了教学和现实的距离,给学生提供使用英语交际的机会,而且满足了他们好奇心,激发表达欲望。正是因为我懂得信息化资源能为听说课带来的好处,所以我尽可能尝试在听说拓展课上,设计有趣味性有教育意义的课,并提前布置教学任务,让学生小组查阅相关资料,课上共同展示讨论。例如,我想让学生了解莎士比亚经典喜剧《威尼斯商人》,那么,依据学生不同的特长和能力,提前布置给他们不同的小组任务,善于表现的则负责戏剧选段的表演,善于搜集信息的则负责了解戏剧背景、作家背景和时代大背景,然后课前我修改调整过他们的资料,那么,听说课堂就完全是“学生为主体”的有趣课堂了。

2.完善创新信息化课堂,潜能无限

再回到我探讨的案例上来,如果我否定了学生录像的行为,也许就如同磨过此课的其他班级一样,课上积极准备展示的成果随着一堂课的结束而告终,本校学生也少有能课下自己主动温习口语表达方法的,所以我感谢学生善意的“错误”,为我带来了创新思想。利用多媒体录像的技术,激发学生对口语练习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实现了课下自主学习的教师期待。反观合理运用信息化资源,当我们找不到合适的视频音频等资源的时候,便可以自己制作,多思考,多实践,挖掘信息化课堂更多的可能性。

新时代,年轻教师更要创新并学会接受新事物新想法。在我的课堂上的信息化描述我一直都在说多媒体技术,而没有说信息化课堂。因为我只是运用了信息化课堂的一个经典而却又很小的一个方面,宽泛点讲,网络平台才是信息化课堂真正能大展身手的途 径。因为网络是学生获取知识和存储知识的手段,通过这一手段,可以为学生提供多种感官的刺激,如视觉、听觉、味觉等。心理学家赤瑞特拉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了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信息化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再加上网络资源容量大,内容丰富且生动直观,我们可以通过鲜明的图像、有趣的声音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造良好的学习情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再说到上面提到的介绍莎士比亚戏剧《威尼斯商人》这一案例,让学生从互联网和学校资源库中查找了大量介绍莎士比亚和时代背景的文字资料和有关的影片片段,甚至有一组同学制作出了网页型课件。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得有关信息,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中,与莎士比亚近在咫尺。而由于兴趣高涨,因此即使课件中有许多有难度单词,学生也很快掌握了它们,提高了运用事物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上一篇:预备党员转正讲话下一篇:企业信息发布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