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案例

2024-08-29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案例(共10篇)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案例 篇1

目前,学术界对阅读素养(reading literacy)一词,还没有正式的官方定义。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引用的有关阅读素养的定义,大多是借鉴iea等国际教育研究机构在进行阅读测试时所使用的定义版本:“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语言的能力;能够从不同类型的文章中建构意义;能从阅读中学习;能参与学校及生活中阅读群体的活动;能从阅读中获得乐趣。”这个定义强调了阅读素养是一种建构的(constructive)和交互性的(interactive)过程,它关注的是阅读的目的和情境,将阅读与生活相联系,将阅读融入生活的各个层面,并强调阅读的乐趣。

在国内的众多研究中,北京师范大学王蔷教授的团队,对外语阅读素养的解读如下:

她们强调:外语教师不仅需要构建外语阅读素养的意识,还要探索培养中小学生外语阅读素养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着眼于从文本概念、音素意识、拼读能力、阅读流畅度、阅读策略、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入手,设计丰富的课堂阅读教学活动和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还要特别重视对阅读品格的培养,努力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阅读情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综上所述,阅读素养包括阅读意识和阅读能力。虽然iea和北师大研究团队对于阅读素养的定义各有侧重,但是在内涵上却有重叠之处,那就是:他们都秉承以阅读者为中心的阅读理念。阅读者通过阅读活动,学习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与文本展开互动,通过感知与领悟、内化与整合、分析与比较,建构对语言形式、语言意义和文化内涵的新认识,提升理解和表达能力,重新认识自我与世界。

一、阅读素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2011年颁布的新课标把综合运用语言能力作为英语课程的目标,并把学生应掌握的技能细化、分级。其中关于阅读技能的教学目标被描述为“培养阅读策略;培养语感;特别强调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对阅读素养的培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知识碎片化和信息超载的今天,如果学生不具备反思和评价的阅读素养,就无法保证阅读对其知识、技能甚至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积极贡献。

从《考试说明》对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来看,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实际上是一种信息素养的考查,即获取信息、分析信息、评价信息和综合信息的能力,以及个人独立思考的能力。其重点是在于读者对于阅读活动的完成程度,重点强调读者是否能够顺利的领会阅读材料的意义并指导自己的活动。事实上,就是对学生综合阅读素养的考查。

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所在

其一,阅读教学观念落后,练习形式单一,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受传统语法教学影响,过多地重视语法、讲解单词、补充词组、罗列搭配、逐句逐段分析句子结构等,有的老师甚至在不仔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仅仅勾划词组,对对答案,让学生自读了解一下故事情节就算完成任务,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当作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不是一个主动积极的建构活动。

其二,以做练习代替复习,以搞题海战术迎战高考,代替阅读素养的培养。以复习资料为主,牵着学生的鼻子由一个题海战场转战另一个题海战场。高三英语教学首当其冲,高

一、高二的教学也难逃脱其影响。师生共同关注的是如何做好阅读理解题目的技巧与策略,以及读后能否做对四选一的阅读理解题目。

其三,标准答案一统天下。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也在积极地回答老师的提问,课堂气氛看似非常活跃,但实质上教师关注的是学生对文章的浅层次理解。学生从什么角度读、得出什么结论都是教师预先设定好的,教师用自己的一连串预设问题代替学生的思维过程。对于同学的不同的回答或新生成的问题,教师表现出茫然和置之不理,根本谈不上阅读品格的塑造。

三、阅读素养培养的途径

阅读是一个积极主动地思考、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过程,也是一种复杂的思辨活动。在阅读书面材料时,读者要从辨认文字符号开始,进而对文字、语义、语法、修辞进行译码加工处理,同时凭借自己已有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生活经验,并通过联想重建的创造性思维活动,领会文字符号所表达的意义,吸收信息,进而达到阅读素养的层级提升。可见阅读是一种积极思维的智力活动过程,它包含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辨认文字符号的感性认识阶段和理解内容、吸收信息、创造性思维译码的理性认识阶段。

我们只有结合阅读理解的这三个层次设计阅读理解力培养的层级化策略,才能真正实现阅读理解能力的层级提升。笔者认为,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需要从以下三大方面展开:知识性阅读能力、理解性阅读能力、探索性阅读能力。

1.知识性阅读能力

这种阅读能力关注语言本身,主要取决于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或常识的掌握程度。具体途径如下:其一,基本词汇知识: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一定数量的常用单词;能利用自然拼读规则认读单词;能借助词典、通过阅读教学或查阅工具书,掌握一定数量的单词、短语的常见含义及生僻意义。其二,基本语法知识:使学生明确常用标点符号的基本作用;能通过意群(sense-group)、词块(chunk)正确地断句;了解词的分类,区分不同词性在句子中的功用和意义;了解英语基本句型的构成形式(尤其是五种基本句型),明确英语句式表达的基本规律;了解复合句的主要类型(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名词性从句以及并列句)和常见关联词语的用法,了解特殊句式表达具有不同的意义等,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长难句的能力。其三,基本文学知识:要帮助我们的学生了解记叙文、描写文、说明文、议论文、抒情文等基本的文学文体表达方式;了解散文、诗歌、小说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常识等。2.理解性阅读能力

理解性阅读不仅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对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及体验感悟能力更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理解性阅读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其一,分析能力:能识别阅读材料所包含的逻辑要素或构成成分,认识各要素、各成分之间在出现或发生时间上的先后次序,了解将各要素、各成分联结在一起的组织原理,通过理性分析来判断每项选择的重要性和成功的可能性,以决定取舍和执行的次序,以及对前因后果进行线性分析的能力等。其二,分类能力:能对阅读材料中有关对象,依据不同的性质标准进行逻辑分类,弄清事物之间的主次关系、因果关系、先后关系,并列关系、类属关系、源流关系、本末关系等。其三,抽象概括能力: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核心思想及情感态度倾向,如要求学生概括文章的主旨大意、中心思想或写出内容提要等。其四,推理判断能力:能整合语言材料中的线索、逻辑、因果关系等信息,推导出未知信息,如结合上下文推断特定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能根据阅读材料的立场、观点及论证,合乎逻辑地推断出某些结论或可能性,并排斥某些不可能的结果及可能性等。其五,复述转换能力:能用自己的语言或与原先不同的表达方式,来阐述、解释某一概念、问题、观点主张或交流内容,能举例说明或用自己的话语更通俗、更清晰、更简洁地表达。

3.探索性阅读能力

其一,评判性阅读能力:对阅读材料包含的知识内容、思想观点、情感态度、表现形式等的合理性,进行有根据的评价与判断,提出令人信服的个人见解。该能力涉及到英语学习者的认知立场、情感心态、是非观念等,是多种心智、多种机制和多种能力的有机聚合,是综合素养的集中体现。其二,创新迁移能力:能够超出原文给定的有限信息,从原文中引申出新颖的思想、观念,对原文具有与众不同的新颖见解;或者受原文的启发,在原文的基础上创造出有价值的新作品等,是学习者在个体知识、思维、人格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创造新颖性成果的能力。

总之,依照这种层级式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途径,学生的阅读素养会是立体发展的,而不是只关注某一个层面能力训练的单薄的不健康成长,学生能够通过完整的语言体验过程,学习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与文本展开互动,通过感知与领悟、内化与整合、分析与比较,建构对语言形式、语言意义和文化内涵的新认识,提升理解和表达能力,培养申辩式思维能力,重新认识自我与世界。

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评价尺度在于学生对于阅读活动的完成程度,要关注学生是否能够顺利地领会阅读材料的意义并指导自己的活动。学生要通过阅读活动,发展语言技能,最终实现对语言意义和文化内涵的新认识,提升理解和表达能力,重新认识自我与世界,这就自然而然地迁移到了阅读素养的培养上来。阅读素养是学生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它是学校所有学科学习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个人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可以助力成年后参与社会的能力。因此,作为英语教育教学工作者,我们必须积极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实现学科的育人价值。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案例 篇2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微阅读,实施路径

微阅读是一种借助短信息、精简网文和片段文体等微型化、片段式的文字载体而体现出的阅读新范式。 教师适当借助微阅读形式, 利用学科报刊、互联网络、移动媒体等途径广泛收集、精心选择形式新颖、生动有趣的微小阅读素材, 引入英语阅读课堂, 将为学生展现别开生面的阅读教学新情境, 让他们更好更快地实现有趣阅读、有效阅读, 进而促进学生英语语言阅读能力和素质的提升。

一、微阅读走进学生学习生活

在现代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 智能手机、数码处理设备、平板电脑等应用工具及微博、QQ、微信等应用平台日渐被学生熟知, 促使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发生改变。 学生面对的阅读内容更多以微型化、碎片化形式表现出来, 微阅读已经成为他们主要的阅读学习方式。 他们在踊跃共享海量阅读资源巨大 “福利”的同时, 面临科学选择阅读内容、明确阅读主题、把握阅读意义等多方面需求, 这就给教师提出有效引导学生科学阅读、端正阅读行为、培养阅读素养的重要任务。

我们可喜地发现许多题材鲜活、体裁各异、语言知识丰富的微型阅读素材逐渐进入学生的学习生活, 如英语书报中的精彩微片段、BBS论坛中的学英语微主题、名著名篇中的经典美文节选、个人主页上的精炼论题和微言妙语、学科主题社区上的微技能辅导专题和微信APP上的英语“微小说”赏析等, 都成为他们学习英语阅读的重要素材。 同时, 这些微型素材正是我们可用来引入英语阅读课堂、 引导学生开展健康 “微阅读”的有益教学资源。

二、微阅读应用于英语阅读教学的意义

微阅读促使学生英语阅读学习方式发生了极大变化, 对指引学生实现精准阅读、个性阅读、共享阅读、多样阅读等有着鲜明意义。

首先, 有利于引导学生开展精准化阅读, 在尊重差异性的基础上掌握正确的阅读策略。 教师重视学生差异化的阅读表现, 精心选取健康向上的微阅读内容, 有针对性地推介一些优秀的微阅读专栏和专题, 并做好导读服务, 指引他们学会获取阅读信息、明确阅读目标、掌握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素质。 其次, 有利于引导学生开展多样化阅读, 增强学生获取和处理阅读信息的能力。 教师通过积极引入丰富多样、微小生动的阅读内容, 对引导学生参与英语阅读活动、培养获取和处理阅读信息的能力起到重要作用。 再次, 有利于引导学生开展共享性阅读, 在互动交流中丰富阅读情感。 教师巧借互联网络、移动网络和即时通讯APP等应用平台, 优化微阅读环境, 引导学生参与在线阅读、互动探讨、即时交流的同时分享阅读收获, 表达阅读感想, 深化阅读情感。 最后, 有利于引导学生开展个性化阅读, 在自主自觉的阅读中培养跨文化意识。 教师鼓励学生共同合作, 开辟一些具有英语学科特色的“微社区” (如BBS论坛、读书论坛、主题讨论组等) , 有利于学生更广泛地了解英语语言跨文化知识和背景, 抒发阅读感受, 表达个性化阅读情绪和心理, 引导树立积极的跨文化意识。

三、优化微阅读、促进英语阅读教学的实施路径

1.指引精准阅读, 掌握阅读策略。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 教师适当借鉴微阅读形式, 不应只是表面的“碎片化”阅读、娱乐性的“浅阅读”, 而应该在尊重学生差异性、把握学生阅读现状的基础上, 精心设计阅读内容, 明确指导方向, 并巧妙利用微阅读新形式实施精准导读, 引导学生在分层引读、突出疑难、指导读法等有针对性的导读过程中掌握阅读策略, 获取阅读实效。

例如, 在必修一英语阅读教学中, 针对学生刚刚步入高中学段, 在英语阅读基础、阅读方法、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差异性学习表现, 笔者采取分层引读策略, 积极从《21世纪报》 (初中版) 、《英语周报初中版》 等英语学科报刊中选取一些浅显易懂、要求适中的微阅读小素材 (如Reading Tips (阅读小技巧) 、Reading Fun (阅读乐趣) ) 给那些英语阅读基础相对较弱、阅读方法单一的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而对英语阅读素质较好的学生, 则从鼓励他们多阅读、多总结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又如针对部分学生阅读时间偏少、信心不足、阅读方法不恰当等情况, 则积极利用有利的课堂时机, 推介创设短篇、短讯、短评等阅读专栏, 通过相对固定的训练时间、读法指导等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所以, 借助微阅读有效形式, 指引学生实施精准阅读, 有助于促进学生愿读、会读、乐读, 从而使微阅读成为英语课堂新常态, 在分层引导、突出疑难、悉心导读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阅读策略、激活阅读思维、提高阅读素质、获取阅读成效。

2.开展多样阅读, 增强阅读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多样化微阅读, 对学生参与英语阅读活动、获取和处理阅读信息、培养阅读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如结合英语阅读课堂教学需要, 积极教学英语美文选段精读、书报微片段探讨、英语“微言妙语”集锦、微信“微小说”赏析、微博英语专题连载等阅读内容, 都是开展多样化微阅读的有益形式。 如在必修三《Unit 3 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阅读教学中, 引导学生进入Period 1 Warming up环节前, 先让学生展示课前已布置给学生的 “About Mark Twain”预读成果, 为顺利开展本节阅读学习做好准备。 有的学生向大家绘声绘色地朗读自己搜集到的英文原著 《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 》 “The first chapter ” 中的精彩片段; 有的学生设计制作 “An essay about Mark Twain’s Humor”PPT课件片段, 并用英语给大家朗诵描述; 还有学生自主模仿英文电影“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 ” 中的情节做 “English introduction ( 英语简介) ”, 甚至还有的英语兴趣小组计划分工合作, 精选该原著中的系列章节并连载在班级微博中, 作为英语专题阅读的重要内容, 让大家充分利用手机和电脑等设备多阅读、多训练。

笔者深有感触, 学生平常的英语阅读学习情况并不很理想, 如果充分利用有效的活动形式, 鼓励他们发扬学习能动性, 发挥聪明才智, 肯定会较好地完成预读、展示、交流、分享等阅读活动。 尤其在教师的指引下, 学会欣赏一些较为浅显的经典英语片段和英文作品, 利用阅读片段、情景、句子结构等捕捉主要信息和观点, 提取和重组一些简单的阅读信息, 进而增强英语语言阅读认知能力。

3.引导共享阅读, 丰富阅读情感。

良好的阅读情感是英语语言阅读教学情感目标的重要方面, 共享则是实现良好阅读情感培养的有效途径。 学生参与微阅读过程, 同时是他们参与互动交流、共享阅读成果、丰富阅读情感的“悦读”过程。

在日常阅读教学中, 笔者发现学生普遍拥有智能手机, 并且经常参与BBS论坛、QQ、微博、微信等平台的交流互动活动, 于是巧妙利用学生现有学习生活方式, 营造共享微阅读的好氛围, 引导他们养成健康向上的阅读学习习惯, 成为英语阅读教学探索的重要方向。 如在英语教研组的支持下, 校英语社团在学校贴吧上专门开辟了“英语经典微阅读”系列活动, 同时穿插着阅读方法探讨、阅读素材选择、经典美文推介、典型文段欣赏、原书插图展示、陌生词汇或语法现象讨论、优秀生答疑解惑等丰富的主题性内容, 为同学们创设了一处共建阅读生活、共享“悦读”情趣的新空间, 他们积极参与微阅读活动, 踊跃讨论交流, 在“看一看”、“读一读”、“练一练”等环节中充分利用有限学习时间, 在互动中增进“悦读”情趣, 在交流中丰富阅读情感。 又如借助时兴的微信平台, 为学生定时推介优秀学生作品, 展示学生阅读反思, 分享阅读学习成果;或鼓励学生适当下载, 如奇速英语、酷学习等应用APP, 为学生创设许多丰富生动的微阅读情境。 利用这些便捷的应用平台, 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分享阅读最新英语时文素材、 体验移动学习平台中在线微阅读的乐趣, 在互动探讨、即时交流中分享阅读心得, 提升阅读素质, 深化阅读情感。

4.激励个性阅读, 培养文化意识。

阅读本身就是个性化的优雅学习过程, 个性化是良好阅读的积极表现。 高中生是具有鲜明个性的学习群体, 加强对他们个性化阅读、文化意识培养的指导尤显重要。

为了更好地激励学生参与个性化微阅读, 笔者主要尝试引导学生自主创建具有英语学科特色、易于表现学习情感的阅读“微社区” (如上述微阅读贴吧及读书会、小专题讨论组、英语阅读微技能学习小组等) , 鼓励学生一起参与微阅读, 积极借助题材广泛、形式新颖、知识丰富的阅读素材, 自主自觉开展阅读学习, 尽情抒发阅读感受, 表达个性化阅读情感。 其中, 各个班级中广泛开展的“微阅读、谈感想”英语读书会活动给我校校园文化增添了不少融洽和谐的学习气息。 他们积极开展英语“一句话新闻”、英文格言警句、英文“微小说”学习活动, 贴近阅读热点, 探讨阅读情节和背景, 踊跃表达自己的看法, 展现个人阅读喜好。 所以, 个性化的微阅读指导更能促进学生阅读学习的自主性、目的性提高, 巩固发展健康向上的阅读兴趣, 使他们更广泛地领略英语语言环境下的社会、政治、经济、人文、地理等文化知识和背景, 逐步树立应有的阅读价值判断, 从而促进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四、结语

将微阅读形式引入高中英语阅读课堂, 对优化阅读教学, 拓宽学生阅读视野, 促进阅读理解, 提升阅读品质等具有积极意义。 教师合理利用微阅读新形式, 应始终结合英语阅读教学需要, 坚持深入了解学生的“微阅读”生活状况, 深刻分析他们的阅读习惯, 指引他们选择正确的阅读路径, 才能在不断优化的阅读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培养起健全的认知世界、人生、社会的阅读素质。

参考文献

[1]郑飞燕.微阅读大成效——关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利用微短篇阅读资源的探讨[J].教师, 2014 (16) .

阅读理论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篇3

关键词:阅读理论 高中英语 阅读教学

优秀的英语教育方式是让学生既能学会灵活使用英语语言,有效获取文章提供的信息,同时还可以领悟文章内涵。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英语教师在指导学生掌握朗读方法与学习技巧,逐渐提高学生的语言研究能力上面,就要发挥阅读的作用,利用阅读理论来增加英语的教学水平。可是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在利用阅读理论指导教学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1.缺乏全面系统的阅读理论指导。

虽然新课程标准已经提出有好几年了,大多数英语教师也学习过,但对其了解并不深入,尤其是对一些理论精髓把握不准,更别说对其他的阅读理论的学习了。没有理论指导的教学是盲目的实践,实践证明,英语阅读教学只有在理论的指导下才能成为科学的实践,因此,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需要阅读理论的指导。

2.教师缺乏对阅读策略的指导,学生的阅读活动盲目而被动。

阅读教学理论认为,阅读过程是一个主动的、有目的的、有创造性的心理过程。读者在阅读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不断对视觉信息进行译码、加工和处理。但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总是不知道用什么样的阅读策略去捕捉有效信息,最后做出正确的推理和判断。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有效的方法,接受新知识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更好地做到知识的迁移,并使学生终身受益”。可见,平常教师对学生阅读策略方面的点拨和指导是十分重要的,学生只有在掌握了各种阅读策略之后,才能成为一个具有独立阅读能力的个体。

3.强调权威,缺乏自主。

由于传统课堂教学中过分强调教师的权威性和课本知识的绝对性,教学重结论的获得,而轻视得出知识的探索过程。教师习惯于将事物的结论(比如说某词或某一语法规则的用法)直接地提供给学生,而忽视或根本就不注意教学情境的创设和对意义的建构。英语知识简单化处理,常常使教学脱离实际生活情境,使学生所形成的知识教条化、僵化,学生不能对知识进行灵活迁移。

英语阅读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难点。英语阅读就成为英语学习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参加英语实践的重要途径,所以新课程中学英语大纲要求“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下面就我认为的关于阅读教育的改进措施进行阐述,供广大同行在教学过程中参考。

1.重视阅读理论在教学中的作用。

教师应根据阅读理论的指导开展英语阅读教学活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高中英语教学应该根据学生的交际需要和认知发展水平着重培养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得体使用英语能力;用英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为了实现阅读教学目标,我们有必要对阅读理论进行学习和探讨。

现代阅读理论认为,阅读过程包括语言、心理、文化三个维度。一个完整的阅读过程大致分为“感知(字词句篇)——理解(从形式到内容,再从内容到形式)——评价(看法或鉴赏)——创造(独特见解或新的发现)”四个阶段,其中,阅读主体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2.构建阅读方法与教学模式。

英语阅读教学过程是一个多层次、多要素构成的整体系统,由教师、学生和教学手段、媒体构成的动态过程,因此,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设计很有必要。模式的建构主要受到两个因素的制约:一是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英语交际的需要;二是教学条件,包括学习者的知识结构的不同、课时等。因此,处理不同体裁、不同难易程度的阅读材料,应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反思 篇4

[摘 要]目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奉行“拿来主义”、问题设计程式化、脱离学生实际、忽视思维训练等问题。要构建高效的阅读课堂,教师的课堂结构设计应新颖独到,师生互动要趣味化和生活化。

[关键词]阅读教学 传统问题 活动设计 教学感悟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60046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英语课程应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提高阅读课的效率就成了我们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目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奉行“拿来主义”。在传统的教学中,不少教师都会要求学生先阅读文章然后完成课后练习题,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讲解答案。殊不知有时候拿来的习题对于文章的理解要求处于浅层理解,不能提高学生获取深层信息的能力。而有时候课后问题的设计又是学生能力所不及,教师只能照本宣科,强硬灌输。有些教师直接“拿来”网络或教参上的课堂设计,照搬套用。虽然其中不乏名师关于教学设计的倾力之作,但如果奉行“拿来主义”,整堂课照本宣科,即使再优秀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2.问题设计程式化。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手段,而在实际教学中为了降低阅读难度,通常教师们都会设计一些程式化的问题,如yes/no questions 或When...Where...What...等一问一答,直接给出答案的问题。对于这样一眼见底、一览无余的问题,学生不必思考分析便可轻易地得到答案,使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各抒己见的机会,极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求知的欲望。

3.脱离学生实际,忽视思维训练。阅读外语的过程是解码获取信息的过程,也是读者主动接受和吸收新信息的过程,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常常设计一些考查综合能力的问题,以此来提高学生对文章逻辑的把握和主旨的剖析,但由于这些问题缺乏梯度,远远超出了学生实际能力,使学生无所适从,“望题止步”,丧失了阅读和思考的兴致,根本谈不上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维训练,完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案例及感悟

怎样的阅读课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活力,使阅读课真正高效呢?2014年10月上旬在我校举行了高效课堂观摩活动。我在此次活动中深受启发,获益匪浅。

1.课堂结构设计新颖独到。姜老师阅读课(Book 2 Unit 4 Earthquake)的教学活动让我耳目一新。她以Uncle Qian赴唐山救援的所见所闻的故事作为课文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扫课堂的沉闷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课后又以Uncle Qian的人生态度对文本做了情感上的升华,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又是一次提升。姜老师用生活中鲜活的事例拉近了学生和文本的联系,首尾呼应,将整堂课有机贯穿起来。受其启发,我也对Module 4 Unit 2 Working the land(Reading)做了一次尝试。这篇文章是对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介绍,我舍弃了课后习题中对袁隆平的简历填写,而是让学生们谈论自己的梦想,进而谈论袁隆平的梦想,激起学生对文本的兴趣。通过讨论课题→预测文本→校正预测信息→逐段探究→概括总结,学生对文本结构以及袁隆平“为世界消除饥饿”的梦想了然于心。读后我向学生谈到了2013年3月袁隆平在接受新华网专访时谈到了他的中国梦。他说:“我的中国梦很简单,我做过两次梦,禾下乘凉梦。我的梦里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籽粒有花生米那么大。我的另一个梦想就是我希望我的亩产1000公斤早日实现,实现了以后还有更高的目标。我希望培养一些年轻人向更高的一千一、一千二公斤奋斗。这就是我的梦想,为我国的粮食安全做出应有的贡献。”袁隆平的话与课文内容相互映照,也激发了学生的中国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师生互动趣味化和生活化。语言的习得离不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言语互动,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协商和调整,而语言活动中的同伴合作、小组合作及合作探究的精神和文化则有利于进行语言互动交际,调整情感态度,形成有效学习策略,发展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这次活动中,杨老师在Book 4 Unit 4 Body language的教学中,把生活带入课堂,巧妙地用实例如裁判如何下指令、学生如何向老师问好、如何表达喜悦之情,让学生合作表演,从中明白肢体语言的种类,使课堂内容贴近生活,师生互动更有趣味,寓教于乐。之后,杨老师趁学生兴趣正浓时,分享亲身经历的点餐尴尬,引出肢体语言在不同文化背景中不同的意义。借鉴其优点,我在Book 5 Unit 5 First aids的教学中做了尝试。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突发事件如hot pan(touch it),boiled water(spray it on hands),petrol(which is on fire),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探讨以上情景的应对措施,然后阅读课文判断急救措施是否得当。整堂课学生都在轻松而又熟悉的氛围中积极参与,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互助协作的能力,使课文内容的时代性、生活性和趣味性得以凸显,课堂的效率不言而喻。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9 篇5

1.词汇量对于阅读非常重要。学生掌握的词汇量大小直接影响阅读,词汇量小是制约部分学生阅读提高的根本原因。没有语法,很多东西无法传递;没有词汇,则任何东西都无法传递。死记硬背的单词对阅读的帮助不大。要对单词的灵活运用加以掌握。

2.缺乏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如果缺乏相关的背景知识,不了解文章相关场合,便无法理解语篇。由于缺乏相关的背景知识,学生常用本民族文化知识去理解,结果往往找不出上下文的关系,体会不到文章的内涵,严重影响对文章的准确理解。

3.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由于学生的思维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学习的能力有高、中、低之分,越是智商水平较高的个体,越能自发获得有效的学习策略。

针对这样的情况,在阅读教学中应注意:

1.采取有效的词汇的记忆技巧,增加学生的词汇积累。多种方法介绍给学生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轻轻松松就把单词记住,这是学生最初体会到得成功,可以给后面的学习开个好头。单词记忆可以用词场记忆。就是把相近相同甚至相反的单词词组放在一起。联想记忆,由此及彼,可以让学生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来记住单词。等等。

2.加强文化背景知识教学。重视对英语词汇内涵和外延中文化涵养的掌握,这样能够帮助学生熟识当代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典型现象,预测阅读材料的内容,并能正确评价阅读材料的主题及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观点等。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案例 篇6

一、教材分析

1、话题:本课时是人教版初中英语的一篇文章,主要是围绕 “Food and lifestyles ”这一任务而展开的。

2、内容:这篇文章讲述了Kitty 和Daniel过去和现在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通过比较,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3、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如何捕捉细节。

(2)根据图片猜测大意。

(3)引导学生掌握模仿主题进行描述的技巧、形成根据主题理解文章细节并能分辨是非的能力。

Step 1: Warming –up activities

(一)、Free Talk : To ask the student on duty to make a speech : “What is my favorite food ?”

设计思路:以讨论日常生活的话题进入,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同时,由于每天都有值日生报告,可以锻炼学生的书写和口头表达能力,另外,在交流过程中,也互相锻炼了学生的听力水平。

(二)、1.Revise some names of food(Let the students speak freely.)2.To show the students beautiful pictures of food During the talking , the teacher can write some of them on the Bb, especially some new words: fruit, sweet, coke, bread, meat, juice.3.To ask the students to ask and answer :“What is it ?”,“Do you like it ?”

设计思路:(1)、通过感性的图片教学,可以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让学生相互问答,了解食物的名称,在交流中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Discussion :(1)What food can we eat a lot ?(2)Do you think … is good for our health ?(3)Which is your favourite ? 设计思路:通过有趣的话题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进入正文教学打下基础。最后向学生展示有关食物的相关链接(P67)--“Healthy Eating”,并让他们参与讨论,知道哪些才是正确的饮食。

教学后记:针对上述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活动,笔者有以下三点体会:(1)、本活动在设计上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能激发学生完成任务的兴趣和参与活动的热情。(2)能使阅读前的“Warming –up activities”真正发挥“热身”的作用。这就为顺利开展之后的多个活动打下了基础。(3)、上课伊始就顺利切入主题,中间过渡自然,言语富有鼓励性和启发性,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Step 2 : Reading

(一)Listening and scanning : 1.What does Kitty want to be? 2.What does Kitty eat for breakfast now ? 3.Is Daniel a good student ? 设计思路:(1).听和读都是学生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通过让学生边听边读(默读)可以培养其快速阅读的能力。(2)通过有目的地听和读,让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同时握课文中一些细节性的内容。

(二)Intensive Reading : Read the text again(paragraphs1--4),try to answer these questions : 1.Why does Kitty change her diet? 2.What did Kitty eat before? 3.What does Kitty eat now?(paragraphs 5-7)1.What does Daniel like doing? 2.Why does Daniel change his diet? 3.What did Daniel eat before? 4.What does Daniel eat now? 设计思路:进一步有目的地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课文细节,通过抢答加分的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三)Skimming:1.To ask groups 1& 2 to read the text a third time ,and make a dialogue in pairs(about Kitty).eg.– Kitty,May I ask you some questions ? …

-What do you want to be when you grow up ? …-What did you have before ? …

2.To ask groups 3&4 to retell the story about Daniel.To begin with “Daniel is a … ,he likes reading ……”

设计思路:

1、让学生进一步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通过对话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能力。

2、通过文章改写与复述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Extension activity: To ask the students to tell something about their own lifestyles.设计思路:学以致用,自己的话题会让他们产生更大的兴趣,通过这项活动可以充分训练学生的综合技能。

四、课后记 1、比赛是学生比较喜欢的学习方式。以竞赛形式贯穿整个教学活动是该部分教学设计的亮点。在比赛过程中,学生反应积极,讨论热烈,思维活跃,竞争激烈,教学效果比较令人满意,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并合理安排学生的合作活动,让他们在合作探究中共同提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只有通过阅读才能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形成一定的阅读技能。本环节通过“提炼大意,情节捕捉,合作探究和延伸训练”四个步骤,培养学生概括主题、捕捉细节和再现阅读内容的技能。教师同时能注意设计合适的衔接语言,使各个教学环节自然过渡,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状态并开展活动。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浅析 篇7

一、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 阅读教学的目标不明确。

当前我们的阅读教学目标不明确。老师往往把重点放在课文内容和知识点的讲解上,而忽视了对课文内涵的理解;仅仅重视阅读展示,而忽视了默读思考。阅读教学实际就是老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讲得太多了,少了学生的理解与积累,以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代替学生自主探究课文,忘记了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的。有的老师把阅读当精读,教学过程就是讲解生词、补充词组、罗列搭配、逐句逐段分析,句子结构、语法等。而有的教师相反,把阅读当作课外阅读,划词组,对对答案,学生自读后仅了解一下故事情节。由于教学方法单一、陈旧,学生感到乏味,没有阅读兴趣,很难锻炼阅读能力,从而束缚了英语思维和阅读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2. 语言因素限制了阅读能力的形成。

所谓语言因素,就是指学生对字母、单词、短语、口语、句子、语法等知识的运用。一般来说,语言知识是形成语言能力的基础。因此在培养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我们既要重视知识的学习,又不可忽视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同时非语言因素阻碍了阅读能力的发展与提高。非语言因素包括阅读习惯、阅读心理、阅读方法、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等。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学生非语言因素的重视,让学生能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与阅读文章的知识,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二、如何进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1. 明确阅读教学的目标与要求。

英语教学大纲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作出了明确的目标与要求。教学目标分为一级目标和二级目标,二者教学内容相同,而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不同。其中二级目标是较高水平:能以每分钟70—80个词的速度,读懂生词率不超过3%的有关人物传记、故事、记叙文、科普小品等不同题材的材料;能读懂简单的应用文,如信件、请柬、通知、便条和常见标志等;能运用一般的阅读技巧,基本把握所读材料的中心思想、主要事实、主要逻辑线索、时间和空间的顺序;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作者的态度和观点;能根据已知的事实推断语篇未直接写出的意思。除教材外,测试是符合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规定的,而且内容具体,重点突出。

2. 利用课本阅读,增加课外读物。

英语阅读教学在复现、巩固旧词,学习新词汇,扩大词汇量,激发学习兴趣,锻炼思维,提高阅读兴趣,培养分析、判断能力,发展个性,磨励意志,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养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英语教材在编排上,每个单元都安排了适当的有一定代表意义的阅读材料,针对学生已有的阅读水平,教师应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合理运用已有的课本阅读教学资源组织好阅读教学,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学课文,课文是教材的中心,是听、说、读、写技能训练的主要依据,是课堂实践最好的语言材料,是学生学好外语的关键。其次,由于阅读能力是通过一定数量的阅读实践才能培养和提高的,因此除课文外还必须适当补充一些课外读物,让学生阅读。

3.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

习惯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行为倾向,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会终身受益。阅读活动中的良好习惯就是人们在阅读时除了眼球的转动和翻书的动作外,几乎没有其他任何部位的动作,也没有其他任何声音。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必须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动作,如声音化、间距动作等,使他们逐步形成一些规范的阅读习惯。同时进行专项技能训练,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尽量减少眼停次数,扩大视力范围,按意群阅读。根据上下文猜词猜句意,抓文章大意,根据材料分析情况,得出正确结论。同时,对学生的每个学习阶段,教师要精心编制练习对学生进行限时阅读,限时检测。了解学生的阅读速度、理解正确率及存在的问题,以便为下一步阅读教学提供依据,从而更好地改进阅读教学,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三、提高教师自身阅读教学素养

教师应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阅读教学的理论素养,更新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到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和实际作用,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阅读水平和课本阅读材料、校本课程阅读材料的难易,制定教学计划,确立阅读训练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根据阅读课程的计划、目标,每周确定阅读课时间,在教师的指导下加强阅读训练,从而在师资、课时、组织上为英语阅读的训练提供有利保障。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案例 篇8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高中英语;阅读策略教学

很多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首先注重的依然是词汇和分析语法,导致学生阅读具有较慢的速度,理解力也处于较差的状态之中。而语法和句型以及词汇量是学生形成英语阅读能力的必要条件,但有效的阅读策略和技巧也是必不可少的,而老师在培养学生形成阅读策略需要经过系统的长期的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具有获取知识的主动权,这是新课程标准的重点要求,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消极和被动的地位从根本上实现了彻底的改变。就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来看,其主要途径就是阅读课,因此,阅读课潜力的充分开发,阅读课资源的有效地利用,成为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的重要渠道。但在实际教学中,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满足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应着重研究具体的操作方法和各种不同方式的利用。

一、导入阶段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英语阅读兴趣

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水平是决定学生英语阅读效果的关键因素。教师介绍的阅读材料背景,如果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或学生对阅读的重要意义认识充分,或学生被教师和同学的阅读情绪所感染等等, 都能加快学生进入高效阅读状态的速度。

以下几方面为学生处于高效的阅读状态的表现:(1)具备浓厚的阅读兴趣,带着好奇心想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和形式等,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想获得阅读材料中的信息;(2)在阅读时高度集中注意力;(3)能够正确而迅速的感知阅读材料,能在有限的时间内筛选出材料中有用的信息;(4)阅读时能够对其中的寓意深刻的领悟,达到准确把握的程度,使思维处于特别活跃的状态。在阅读时,能够充分的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和分析,归纳和演绎阅读材料,在阅读中运用各种思维形式,服务于阅读。因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应成为教师阅读教学导入的重点,以充分的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为宗旨。

二、阅读中开拓创新思维,引导学生正确使用阅读策略

现代英语教学理论认为,英语阅读教学应把学生的阅读技能的培养作为重点,以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形成为目标,即学生能直接对非专业性文章进行阅读,达到对一般报纸和杂志能够阅读的水平。英语语言知识与技能关系是教师关注的重点,而对学习质量产生影响的情感态度等诸多因素也应成为教师的关注对象。注重语言的使用功能,把新课标“用英语做事”原则体现出来成为阅读理解题的目的所在。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教师运用阅读策略进行指导,在长期的培养训练下获得,英语阅读课策略指导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对信息积极主动地思考和理解以及接受的过程就是阅读。单向的语言交流是阅读形式的表面现象,而实质属于语言交际活动,为作者和读者双向参与。对作者文字表达的思想进行理解是阅读的目的所在。因此,就阅读能力而言,理解能力极为关键,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对各种阅读策略的运用能力。使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加强指导学生阅读策略的运用情况,这对于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在学生阅读文章时,应围绕文章内容对任务进行设计,重点培养学生阅读策略的运用,为学生独立阅读文章的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三、读后设计一系列的任务,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巩固

在学生阅读文章之后,教师可让学生把阅读体会通过口头或书面表达出来,或结合实际就某一话题进行小组讨论,这有利于促进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对文章的谋篇布局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能够提高学生抓住文章要领的能力,加深对文章组织结构了解和推理篇章的能力。

很多时候教师往往采取增加阅读量的方法,以达到提高学生阅读水平,但过多的注重追求篇幅数量,而不求阅读质量,泛泛而读却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很快的淡化,往往见到已读过的内容也会产生似曾相识的感受,或根本就没有任何印象。因此教师应在学生整体理解和把握课文后,以课文内容为依据,把适当的能力训练题布置给学生。为加深与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奠定基础。

结论:

从总体上看,在高一英语教学阶段,实施阅读教学策略,使我体会到充分的挖掘了学生英语阅读的巨大潜力。这符合《英语新课程标准》,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和使用教材后,逐步具备独立自主学习能力,达到为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的目的。因此,科学的发展观是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具备充分的把教材使用好的能力,着眼于学生阅读策略的形成,达到把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岳增安.浅谈英语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有效运用[J]. 成才之路.2010(22)

[2]江苑琼.乐于反思.享受英语教学创新成果[J].珠江教育论坛.2010(04)

[3]张林凤.小组合作学习在普通高校英语阅读课中的实践与反思[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7(04)

[4]韩雪.对英语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反思[J].考试周刊. 2011(54)

[5]林健.英语阅读课教学行动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 2011(03)

初中英语阅读模式教学案例 篇9

一、背景

牛津初中英语教材具有很多的优点,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具有规律性,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和掌握这种规律,并结合教学实际,合理设计教学程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相长,才能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二、教材分析

1、话题:本课时选择的是《牛津初中英语7A》中的一篇文章,主要是围绕本单元的中心任务“Food and lifestyles ”而展开的。

2、内容:这篇这篇文章讲述了Kitty 和Daniel过去和现在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3、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如何捕捉细节。

(2)、根据图片猜测大意。

(3)、引导学生掌握模仿主题进行描述的技巧、形成根据主题理解文章细节并能分辨是非的能力。

Step 1:Warming –up activities

(一)、Free Talk : To ask the student on duty to make a speech : “What is my favourite food ?” 设计思路:以讨论日常生活的话题进入,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同时,由于每天都有值日生报告,可以锻炼学生的书写和口头表达能力,另外,在交流过程中,也互相锻炼了学生的听力水平。

(二)、1.Revise some names of food(Let the students speak freely.)

2.To show the students beautiful pictures of foodDuring the talking ,the teachercan write some of them on the Bb, especially some new words: fruit, sweet, coke, bread, meat, juice.3.To ask the students to ask and answer :“What is it ?”,“Do you like it ?”

设计思路:

(1)、通过感性的图片教学,可以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让学生相互问答,了解食物的名称,在交流中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Discussion :

(1)What food can we eat a lot?

(2)Do you think … is good for our health ?

(3)Which is your favourite ?

设计思路:

通过有趣的话题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进入正文教学打下基础。最后向学生展示有关食物的相关链接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及反思 篇10

江苏省高淳高级中学

孔福生

2003年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对高中英语八级阅读的要求如下:“能理解阅读材料中不同的观点和态度;能识别不同文体的特征;能通过分析句子结构理解难句和长句;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欣赏浅显的文学作品;能根据学习任务的需要从电子读物或网络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36万词以上。”

在高考英语中,阅读所占的比例是最大的;除了阅读理解题目外,其它题型,包括完形填空、对话填空、单项填空甚至于听力都或多或少地与阅读有关。所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是教学的主要部分。英语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阅读教学是否成功。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高中英语教学过分强调对语言知识的传授、分析和掌握,忽视了对篇章结构、信息内容以及阅读技能和策略的学习和培养。近年来,随着新的英语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实施和推广,逐渐引入了国际公认的交际教学思想。这无疑对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产生了强大冲击,从而导致了整个阅读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重大转变与改革。

谈到英语阅读教学思想的转变,我们应当回答这样一个问题: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什么?以前,总认为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来获取并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也就是说为学习语言而阅读。然而,现代语言教学理论认为,阅读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并掌握一定的的语言知识,而且还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去获取信息,学习文化,同时培养发展一定的阅读技能和策略,为继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最终目的是培养独立高效的阅读者(independent and fluent reader)。一个独立高效的阅读者应具有以下特点:快速(rapid)、有目的性(purposeful)、相互作用(interactive)、理解(comprehensive)、灵活(flexible)和逐渐发展(gradually developing)。

那么,我们通过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一述教学目的呢?就这一问题,我们首先来探讨、了解并剖析几种主要阅读模式。

一、国外阅读理论的主要模式

谈到阅读模式就必须提到国外Gough, Goodman及Perftti等提出的三个模式,即“自下由上”(bottom-up)模式、“自上而下”(top-down)模式和“相互作用”(interactive reading)模式。

自下而上模式认为:阅读是低级的单词解码到最终获取信息的过程。依据这一理论,教师在组织阅读教学时,主要是通过教单词、词组,帮助学生扫清语言上的障碍,学生在阅读时则逐词逐句阅读,而不是逐行或逐句阅读,眼睛运动的跨度往往是一个单词或几个字母,这最终培养的单词辨认技能。然而,通过不断实践却发现,尽管有些文章不存在任何语言障碍,但要理解文章的整体或是作者的意图却很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另一种阅读理解模式,“自上而下”模式。他认为阅读乃是一种心理语言学的猜谜游戏,它包括了思想和语言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有类似的主张,他们都认为,阅读是一个过程。学生往往用最少的书面信息获得最大限度的理解。在阅读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就是猜测或预测。整个阅读过程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取样,预测,证实,排除或修正。依据这一理论,有效的阅读并非精确地辨认所有的文字成分的结果,而是选择那些对于产生有效的猜测来说是必要的,而且是最少的,最有效的线索的技能。

与自下而上模式相反,该模式着重强调运用对有关主题的了解及上下文所提供的语境来猜测整体意义。但是事实却证明,如果不具备识别词汇和句法结构的基本能力,仅靠猜测,是谈不上真正理解文章的。

于是20世纪80年代,等人提出了第三种阅读模式,即“相互作用”模式。他认为。其意思是说只有将和两种模式有机地结合进来使用,才能成功地完成阅读的任务。模式在强调背景知识和预测的重要性的同时,也强调快速阅读和准确理解文字的重要性,即阅读过程是双向的。依据这一理论,有效的阅读是将“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紧密联系,使读者在大脑里的知识与文字材料之间达到最佳的相互作用。

二、对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照国外先进的教学理论,反思我们目前的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确实存在着几个问题:

1、过分注重单词、词组语法等书面字符提供的语言信息,忽视阅读者储存的非语言信息的作用。

在传统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误以为英语教学就是英语语法的讲解和操练,只要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法规则和词汇就能读懂文章。因而教师在授完新课以后,辅以的是大量的关于语法知识的选择题和翻译题。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虽能应付各类语法考试,但不能真正读懂有一定难度的文章。

心理学认为:阅读的过程是大脑运用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进行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的复杂思维过程。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字面理解的表层上,就不能完成正确地解码;我们应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对文章进行综合分析,才能达到对文章准确、全面、深层次的理解。

由此可见,读者具有的与阅读材料相关的知识越丰富,对材料的理解程度就越深。所以,中学英语教学除了传授语言知识外,还应重视对学生相关知识的积累,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电脑技术革命、生命科学、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能源危机,以及动荡不安的世界政治局势等都应成为在阅读教学中师生所关注的焦点。

2、注重对词义、句法结构等表层结构的教学方法,易误导学生在阅读时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林”的尴尬境地。

许多高中学生在阅读往往过分小心谨慎,总是力图搞清每一个单词的意思,搞清每一个句子的意思;遇到生词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去查字典,即使是猜出了词义还觉得不放心,仍要查了字典才放心;遇到一些长句,就会不自觉地作语法结构分析;无论读什么样的文章,简单亦或复杂,总是要在头脑中逐词逐句地翻译成中文才能理解。这样既影响了阅读速度,又使他们脑中已处理过的信息会因缺乏连贯而中断。人的短期记忆容量是有限的,如果要使短期记忆中的信息转化成长期信息,就要重视阅读速度和频率,把信息单位扩大。如果采用上面提到的阅读方法,即使学生最后把每一个句子读懂了,也无法理解全文。其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阅读单位小,速度慢,不利于快速阅读能力的提高。②死抠方法,肢解课文,不利于整个语篇的理解。

③偏重语言形式,忽视语言意义,不利于通过阅读学习文化。④对词汇和语音过分依赖

⑤方法单一,形式枯燥,不利于语言思维能力的培养。

令人欣慰的是,国内很多学者已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而且在教材、教法及考试导向方面把阅读教学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新教材的推广使学生更多地接触语篇,把词义、句法教学融合于语篇教学中;在高考阅读理解的试题中,即使是考词义,也要求在把握语篇的基础上,根据语境,猜测出来。这一导向促使教师在教学中摒弃传统的重语言知识、轻语言运用能力的做法,而采用语篇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在课文阅读教学时,把理解文章的main idea及作者的意图置于首位,也就是更侧重于学生“读懂了什么”,而非仅能识别某一个字、词或句。

3.偏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束缚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目前的中学英语教学,仍然偏重于语言知识的传授,即使是阅读课,也是以教师讲为主,学生读得很少,读得少,就可能读不懂,读不懂,就不知文之要义;再者,教师仅靠有限的课时,想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是难于实现的。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应该让学生自主地构建知识体系,充分体现学习者认知的主体作用。我们可以在完成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精选各类题材的阅读材料作为课外阅读的内容,扩大学生的的阅读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现在的中学教材对人文、历史、政治、科普等各个方面都有涉及,我们也可以在结束课文教学之后,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利用各种媒体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字材料,如:从网上下载的时文、广告(招聘海报)、科普文章、电报等实用性文体,帮助学生分析此类文章的写作特点、篇章结构,从而掌握同类体裁文章的阅读方法。

4.对不同文章采用千篇一律的从头读到尾的阅读方法影响学生参与阅读的积极性,不利于阅读效果的提高。

每位读者都有体验,如果文章是你感兴趣的,那么注意力可望保持一段时间,否则注意力就很难维持。Malamuth通过实验发现:通过提高阅读低水平者的持续注意力,就有望提高他们的阅读成绩。由此可见真正影响人的阅读水平的是人的持续注意力。

根据“瓶颈”理论,人们一次所能注意的信息是有限的,而且想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记忆所有的信息的不可能的。把文章从头读至尾只能导致学生对阅读材料失去兴趣,同时为了捕捉第一遍无法记忆的信息而进行的二次阅读也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从而影响了学生参与阅读的积极性。

不同的阅读的目的决定不同的阅读方式。如果只是想了解文章的梗概,我们就可以采用略读的方式(skip)来很快地浏览全文内容;要想知道文章的深层次含义,就要仔细阅读,从字面表现的意思到文章暗含的意思,进而解读文章内容的全貌。

通常人们阅读英语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信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总是略过一些与自己所需信息无关的内容,找到相关信息后,再通过仔细阅读去整体理解所读内容。所以,为获取信息而进行的阅读,不必强调全面了解所有的材料,要知道,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一些生词或难句是不可避免的,不要为此而苦思冥想,这样整个阅读过程才不至于被打断,读者对材料的持续注意力就长,吸收的信息就多,阅读效果就好。

在日常生活及高考阅读测试中,我们使用英语的主要目的是获取信息。因此,培养学生捷效寻读(expeditious reading)的能力应该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点。

三、结论

上一篇:【精品】我坚持作文下一篇:2023城建大会会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