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成本升级

2024-07-06

低成本升级(通用7篇)

低成本升级 篇1

山东省的埃新斯 (枣庄) 新气体有限公司采用美国综合能源系统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为SES公司) 提供的U-GAS流化床专利气化技术成功气化褐煤, 并通过了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认证, 在全球业界引起高度关注。

褐煤在世界煤炭总储量中约占40%, 它存在高水分、高挥发分、易自燃、热稳定性差等问题, 直接燃用不仅效率低而且污染环境。因此, 有效、适用的褐煤气化技术是实现褐煤高效利用的前提。

SES公司提供的U-GAS流化床气化技术能够有效气化劣质煤 (高灰、高水分、高硫) , 具有极强的原料变化适应能力。对于原料煤水分含量小于50%、挥发分含量大于15%、灰含量小于50%、灰熔点大于1140℃的褐煤、煤矸石、洗精煤后的泥煤、生物质等劣质原料均可进行气化。该技术采用新型流化床工艺, 将原料进行简单处理后即可进行气化, 可实现96%以上的碳转化率。该技术采用干法除尘、干法排渣, 可避免产生大量污水, 同时合成气中没有难处理的有机物, 属新型洁净煤技术。U-GAS气化工艺简洁, 易于成套, 投资省, 而且可根据用户终端产品的不同生产出配套的合成气, 尤其适合生产城市煤气和煤制天然气。

U-GAS流化床气化技术特点为我省产业升级及大量低成本原料利用提供了新的技术选择, 也为滇西及滇西南地区工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

——有利于全省氮肥甲醇生产企业原料路线改造升级。全省氮肥甲醇生产企业多以无烟块煤或焦炭作为原料, 不仅能源消耗多、环境污染重、生产成本高, 而且同焦炭、火电生产争原料问题日益严重。在优质原料煤日益短缺的趋势下, 利用我省丰富的褐煤、劣质煤和生物质作原料, 利用U-GAS流化床气化技术进行原料路线改造, 不仅可以有效实现资源综合利用、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 而且将获得稳定、廉价、长期的生产原料保障, 减少环境污染, 实现可持续发展。

——有利于全省推进以褐煤为原料的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云南褐煤资源占全省探明资源量的52%以上, 约150亿吨, 分布全省各地且品质差异较大。U-GAS流化床气化技术为褐煤资源高效利用、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提供了新的技术选择。

——有利于滇西及滇西南地区工业跨越式发展。滇西及滇西南地区具有相对丰富的铁矿、二氧化硅、陶瓷原料及褐煤、劣质煤、生物质资源等, 区域内的资源优势和U-GAS流化床气化技术优势的有效嫁接, 将为滇西及滇西南地区工业跨越式发展提供条件。选择具有褐煤、劣质煤、生物质资源等相对丰富的区域, 可以布局发展氮肥生产, 氮肥产品除满足区域内农业发展需求外, 也可直接覆盖周边国家和地区市场。选择具有褐煤、劣质煤、生物质和铁矿资源相对丰富的区域, 利用U-GAS流化床气化技术为钢铁生产提供能源保障, 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我省西部地区焦炭制约钢铁生产的问题。选择具有褐煤、劣质煤、生物质和二氧化硅、陶瓷原料资源相对丰富的区域, 利用U-GAS流化床气化技术为特种玻璃、建筑陶瓷生产提供清洁能源保障。

煤矿井下低电压升级的优越性 篇2

关键词:矿井,低电压,升级,优越性

1 我国煤矿低压供电系统的现状

目前在我国, 矿区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主要采用了中性点不接地的方式, 这种低压供电的方式有着其优点, 但是同时也有着不小的缺点。供电方式主要是采用了国外的方式。首先架设中央变电所, 下辖主变压器变压, 采用了总馈电开关分别向各分支开关馈电的方式。这样一来, 就能使得供电系统的电网接地电流和电容电流有很大的降低, 同时也使得人身触电安全性和供电设备的安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我国的地形地貌等原因, 煤矿资质的良莠不齐, 使得煤矿井下的安全水平高低起伏很大, 防爆电气安全水平普遍存在很低的现象。这是因为在设计之初设计的不完善, 直接造成了故障率很高以及设备的可靠性较差。因为供电系统存在的问题, 直接导致了矿井采掘工作面安全生产低下的现象。

煤矿井下供电电压也在不断的升级过程中, 在20世界80年代之前, 井下使用过380V等级电压供电, 之后, 煤矿低电压供电逐步升级为660V电压等级, 进入21世纪, 随着煤矿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煤矿井下电压升级逐步被煤矿系统所重视, 安全、节能、降低生产成本及降低产业工人的劳动强度将成为管理者需要面对的课题。

2 煤矿电力设计对供电的要求

为了保证一个矿井的正常生产和运转, 煤矿的电力负荷对供电有许多要求。首当其冲就是安全性, “安全重于一切”这句话什么时候都不过时。安全性要求在供电时不能发生触电和引起爆炸等事故。其次便是可靠性, 可靠性是煤矿挖掘正常进行的根本保证, 所以要保证能够不间断的供电, 并且要求使用双回路。另外, 煤矿电力负还要求供电具有高质量和经济性。要求在一般工作状态下, 频率要50HZ, 偏差要小于±0.5H, 即额定频率的1%, 其实就是要求工作时电压和频率都要稳定。此外, 就要尽可能降低供电产生的成本, 这不仅是为了矿区能够更好地盈利, 也减少了设备、材料和有色金属的消耗, 响应了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号召。在以上几点都能做到的同时, 我们还应注重人性化, 矿区工人的劳动强度一般都很大, 我们在设计供电的时候应该把他们也考虑进去, 尽量能让电力减少他们的劳动强度。

3 我煤矿井下低电压升级的优越性

我煤矿为了为了加强煤矿的供电管理, 确保能够节约用电, 我们从源头入手从设计之初就加入节约安全的理念。采取节能措施的综合管理优势的电力, 节能等技术, 收到了良好的节能效果。我矿井在2013到2014年的扩建期间, 本人综合种种问题, 结合各方面的考率, 提出将低电压660V升级为1140V。

在设计之初, 我认为进行低电压升级有以下优越性:

(1) 采取将原有的660V供电电压提高到1140V, 在设备功率不变的情况下, 电气设备额定电流降低, 最终能够减少输电电缆的直径, 我们都知道, 我国的电缆一般由铜制成, 而铜的价格是比较高的。这就能从源头上减少铜的使用量, 不仅能为公司减少在电缆铺设上的费用, 使电缆的成本降低, 也能减少我国有有色金属的消耗, 实现可持续发展。

(2) 将供电电压提高, 电缆直径相应变细, 电缆重量相对减少, 这样, 在电缆敷设过程中, 能够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 在上面我们也说了, 21世纪势必要更注重人性化, 人性化也是一个公司能够长足发展的必要条件。将电压提高, 便于工人架设铺设, 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不仅加快了工期的进度, 使我矿井能够更早的投入生产, 也是工人感受到公司对他们的关怀, 提升了公司的人文气息和品牌力。

(3) 电缆电压提高后, 电缆敷设更加的轻便。在矿井中, 对于一个年产100万吨以上的采煤工作面而言, 我们通过计算分析得知, 将电缆全部升级之后, 能够节省电缆电费用约20万元。

(4) 电缆升级后, 能够降低供电所用的电流, 能够增长供电的距离。这就使得在生产过程中更加的安全, 保证了工人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4 结语

这次电缆升级活动, 完全契合了21世纪发展的要求, 符合节约型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煤矿井下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实时性进行了有效的提高, 这一举措确保井下作业面煤炭开采机电设备功能的正常发挥, 能够切实有效的减少设备运行维护工作量。对确保煤矿井下的安全稳定生产性和高效可靠的煤炭开采性, 具有非常重要的工程实践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

[1]柳志涛.煤矿井下供电电压升级改造效益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 (18) .

[2]刘向昕, 陈子春, 高志安.高可靠性低压供电系统及装备在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中的应用[D].

[3]李晓光, 张树江, 王子君.我国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可靠性分析与对策[J].煤矿安全.

零成本升级校园铃声系统 篇3

●系统改造原因

受经费影响, 学校原有设备比较陈旧。包括铃声控制器 (存储容量较小) 、功放和分布于各教学楼的音柱。设备固化铃声为音调单一、刺耳的传统铃声。

学校在实施体育大课间时, 发现原有铃声系统适应不了课改要求。问题起初主要集中在学生进行课间操锻炼时, 原系统的铃声播放时间不够。按要求应至少播放30分钟音乐, 但原系统最多仅能播放5分钟。经咨询厂家得知, 原系统存储容量不足, 需更换设备, 这无疑将增加学校开支。笔者经过一番思考, 认为利用计算机软件控制原铃声系统, 完全可以满足这一要求。在进一步了解学校日常铃声需求后, 认为此方案还可以进一步发挥计算机的自动控制功能, 让铃声系统更贴心地服务于学校的日常管理。

●针对改造要求的可行性分析

要求一:体育大课间的活动包括做眼保健操、跳交谊舞、配乐诗朗诵和音乐欣赏, 共计30分钟。

解决办法:用Audition2.0将需要播放的声音文件按顺序进行合成处理, 进行体育大课间活动时, 用精致闹钟软件在设定时间播放即可。

要求二:一改以往单调的铃声, 上下课、午休、活动课以及其他活动播放不同的乐曲或温馨提示语, 使师生工作、学习时感到愉悦和轻松。

解决办法:用精致闹钟在设定时间内播放事先编辑好的不同的声音文件, 且可以按周循环使用。

要求三:以人为本, 播放的音乐铃声音量设计要更体贴。

解决办法:用Audition2.0编辑各声音文件的音量, 以及渐入、渐出效果, 使声音提示更温馨、更体贴。

●具体实施过程

1. 声音文件的编辑

笔者采用的软件是Audition 2.0, 它提供了专业化音频编辑环境。可进行音频混音、编辑和效果处理。 (下载地址:http://www.adobe.com/cn/downloads/)

(1) 合成

打开需要处理的声音文件, 双击“02交谊舞.wav”, 在菜单上点击“编辑”“选择全部波形”, 然后按Clrl+C复制。双击“01眼保健操.wav”, 将光标移至文件尾, 按Clrl+V粘贴, 这样就把前两个文件顺序排好。顺次再把“03诗朗诵.wav”和“04音乐欣赏.wav”都加到“02交谊舞.wav”后。然后执行“文件”“另存为”, 保存成一个新文件 (如图1) 。

(2) 音量

打开声音文件后, 执行“效果”“振幅”“振幅/淡化 (进程) ……”。调节“常量”标签下的滑块, 可以改变声音振幅 (即音量) 大小 (如图2) 。

(3) 淡入、淡出

选择声音文件的前几秒或后几秒, 执行“效果”“振幅”“振幅/淡化 (进程) ……”窗口的“渐变”标签, 设置初始音量和结束音量, 实现声音的淡入和淡出效果 (如图3)

2. 精致闹钟软件使用

在此仅说明与校园铃声系统相关的功能设置。 (下载地址:http://www.skycn.com/soft/9451.html)

安装运行后, 点击菜单“内置插件”“事件提醒”, 出现图4界面。

点击右侧“添加”或“编辑”出现图5界面。

按作息时间表输入响铃时间, 勾选“音乐”框或“声音”框可以选择mid或mp3、wav文件。这时, 我们选择事先编辑好的声音文件, 根据需要, 不同时间播放不同音乐, 可以选择学生喜欢的或比较人性化的温馨提示语;“定时”栏可以设置播放音乐的循环周期或指定时间。

此外, 根据学校实际需要, 还可以选择“定时音乐”、“定时关机”、“定时执行”等功能。

由于声音文件可自己定制, 这样就可以一改以往单调刺耳的铃声, 变成温馨悦耳的提示语, 如“亲爱的同学们, 上课时间到了, 学文化知识……请赶快回到教室吧”, “亲爱的同学们, 下课时间到了, 一起去室外听听花开的声音, 呼吸新鲜的空气吧……”这样的铃声回荡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使孩子们沐浴在温馨的提示语中, 更多地体现学校的人文关怀。

3. 与原有系统的兼容改造

原系统通过铃声控制器的信号有无来控制功放的电源通断。改为计算机软件控制播放铃声文件后, 如果不用原铃声控制器, 就需要功放一直处于通电状态, 这样不仅耗电, 还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为了使原有设备继续发挥余热, 让改造更彻底, 笔者做了如下设计。

(1) 将原铃声控制器时间设为与计算机时间同步, 响铃信号触发时间的设定也和计算机软件同步。这样, 计算机软件播放声音文件的同时, 原铃声控制器打开功放;声音文件播放完毕, 原铃声控制器信号也停止, 随即关闭功放。

(2) 为适应大课间长时间的播放音乐, 可将原铃声控制器对应触发时刻的循环次数进行设置, 以大于或等于播放音乐时间为宜。

(3) 将计算机声音信号直接输出至功放。

改造示意图见图6。

示意图说明:计算机和原铃声控制器时间、触发信号同步后, 到了系统设定时间, 计算机主机输出声音信号至功放, 同时原铃声控制器接通功放电源, 然后功放推动各教学楼的音柱, 播放音乐铃声。

4. 计算机主机的其他设置

(1) 由于此项改造所用计算机一般是专机专用, 因此完全可以采用已经淘汰的闲置计算机 (P II、PIII配置, 能运行Win2000或XP精简版即可) , 这样让计算机发挥余热, 做到物尽其用。

(2) 进一步减能降耗。利用精致闹钟的“定时关机”功能, 设定放学后几分钟内自动关闭主机。另外, 也可关闭显示器, 仅在调试时打开。

(3) 在CMOS里设置定时开机, 做到无人值守全自动化控制。

具体做法是:进入“Power Management Setup”选项, 回车, 进入子菜单。设置“Resume by Alarm”项为“Enabled”。设置“Date (of Month) Alarm”项为“0”, 在“Time (hh:mm:ss) Alarm”项中设置07:55:00, 即开机时间。

(4) 在精致闹钟的“内置插件定时关机”窗口设置周末、节假日定时关机, 使学校无人上班时, 该系统自动关闭, 节省电能。

(5) 可根据学校实际需要, 灵活运用此软件, 最大限度地发挥计算机自动控制功能。

●升级改造后的收效

低成本升级 篇4

关键词:河南,低碳经济,旅游业,转型,升级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污染严重、能源消耗增加, 促进了低碳经济加快发展。而低碳经济应用于旅游业最早见于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该报告根据世界旅游业以及航空、海运和陆路运输业的联合调查形成。报告显示,旅游业( 包括与旅游业相关的运输业) 碳排放占世界总量的5% ,其中运输业占2% ,纯旅游业占3% 。低碳旅游是一种低能耗、 低污染的一种旅游方式,影响着整个旅游业的转型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成为河南省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产业,但一直以来河南省旅游业采取的是粗放型、数量型的增长方式,竞争力弱、经营效益不高、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在“十二五”规划和中原经济区建设中,都提出了河南省旅游业的转型升级问题,而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实质上就是从低附加值转向高附加值,从高能耗高污染转向低能耗低污染,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总体来说,低碳经济为河南省旅游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方式,有利于河南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河南省旅游业向低碳转型升级的必要性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要求

单位: 万吨标准煤

资料来源: 2008—2014 年河南统计年鉴。

2007—2013年,河南省能源消费年均增速已接近10% ,其中工业能耗平均占到77. 3% ,远远超过了全国的平均水平。河南的单位GDP能耗( 吨标准煤 / 万元 ) 从2007年的1. 188下降到2013年的0. 77吨标煤 / 万元 ( 见表1) ,但仍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远远高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总体来说目前河南的产业发展严重依赖能源资源消耗,正面临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而旅游业是一个能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从表1可以看出,近七年来与旅游业相关的交通运输、住宿和餐饮业的能耗平均为6. 0% 。据石培华、吴普( 2010) 的研究,旅游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为0. 202,仅为工业的1 /11,全国单位GDP能耗的1 /6,是节能减排的优势产业[1]。更重要的是旅游业具有综合性强、高关联性的特点,涉及“吃、住、 行、游、购、娱”六大产业要素,旅游业的发展会带动为旅游业提供原材料、零部件等的上游产业的发展,同时带动交通运输、餐饮、住宿、娱乐、购物等下游产业的发展。据统计,旅游业能够辐射并带动相关产业达108个,并且旅游业具有与其他产业天然的融合性,既可以同农、林、牧、 渔业进行融合,还可以与工业进行融合发展,所以旅游业实现低碳化发展,会带动诸多产业的低碳化发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二)旅游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河南旅游业增长速度高于全省GDP和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 除2003年非典外) ,从2000年起,河南的旅游业在GDP中的比重占到7% 左右,2003年除外, 尤其是在2009年和2013年分别占到GDP的10. 19% 和12% ,成为河南省国民经济中重要支柱产业。2013年,全省共接待海内外游客4. 1亿人次,同比增长13% ,其中接待入境游客207万人次,同比增长8. 7% ; 实现旅游总收入3875. 5亿元,同比增长15. 2% ,相当于全省GDP的12% 。河南作为旅游大省,2013年旅游接待人次已位于全国第四位,大规模的旅游接待活动所消耗的能源和释放出的CO2会造成生态环境破坏、资源消耗严重等问题。据世界旅游组织最新研究显示: 2035年以前,来自旅游业的CO2排放量约以2. 5% 的年均速度增长,旅游业的节能减排对整个国民经济都有重要影响。因此河南旅游业实现低碳转型不仅有助于推进河南低碳经济的发展,也是河南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三、河南旅游业实现低碳转型升级的优势和制约因素

( 一) 优势条件

1.具有丰富的低碳旅游资源

河南地处中原,位于东西结合部,南北过渡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既有深厚积淀的人文旅游资源,又有丰富多彩的自然资源。一方面自然资源基础好,截至2013年,河南省拥有嵩山、云台山、王屋山 - 黛眉山、伏牛山四个世界地质公园,占全国世界地质公园比重的16. 7% ; 嵩山、鸡公山、云台山 - 王屋山、石人山等9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占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比重为3. 6% ; 白云山、石人山、石漫滩、亚武山等29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占全国国家级森林公园比重的3. 9% ; 宝天曼、黄河故道湿地等1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占全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比重的3. 0% 。另一方面,河南人文资源更具低碳优势,先后有20多个王朝在河南建都,七大古都河南占四( 洛阳、开封、安阳、郑州) ,截至2013年,全省拥有8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占全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6. 7% ; 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登封“天地之间”历史建筑群3处世界文化遗产,占全国世界遗产的7. 0% ; 郑州、 洛阳、开封、南阳、商丘、安阳、浚县、濮阳8座历史文化名城,占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6. 8% ; 还有郑州、安阳、三门峡、鹤壁、新郑等27个优秀旅游城市。这些为河南发展低碳旅游业提供了资源基础。

2.碳汇资源和低碳能源基础好

一方面河南具备良好的碳汇资源。根据河南统计局统计,截至2013年,河南累计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237千公顷,森林面积359. 0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21. 5% ,高于全国平均森林覆盖率20. 36% ,活立木蓄积量22881万立方米,森林蓄积量17095万立方米,湿地面积62. 79万公顷,水资源总 量为215. 2亿立方米。这些低碳 资源———森林和湿地,在吸收、固定二氧化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科学研究表明,森林蓄积每生长1立方米,平均吸收1. 83吨CO2,放出1. 62吨O2。所以造林就是固碳, 绿化就是减排。另一方面低碳能源基础好,以农村为例, 河南大力推广使用沼气和太阳能,这些清洁能源的使用对节能减排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单位: 万立方米

3. 低碳交通设施基础好

旅游交通是旅游业中能源消耗的重点环节,据了解, 在所有交通工具中,飞机的碳排放量是最高的,在短距离空中旅行,每名旅客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铁路的3倍以上。河南具备发展低碳旅游业的便利发达的铁路交通和公路交通系统。一方面河南是全国铁路网的中心地带,郑州素有“中国铁路心脏”之称。国家铁路如京广、 京九、陇海、焦柳、宁西、新荷、漯宝线在境内交汇,形成 “三纵四横”的铁路网。地方铁路则有漯阜、汤濮等宽轨铁路和朝杞、神郸等窄轨铁路网,全省通车里程3428km。 另一方面河南公路交通运输发展迅速,全省已初步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干线公路为支线、农村公路为脉络,东西南北畅通的交通网络。到2013年底,河南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5858公里,全省18个省辖市已全部实现了高速公路连接。干线公路里程约有1. 79万公里, 乡村地区的公路里程达到22. 3万公里。这些为河南发展低碳旅游业提供了很好的低碳交通环境。

(二)制约因素

1.旅游资源开发过度,环境污染严重

河南旅游资源丰富,但在开发过程中,各地受短期利益驱动,纷纷圈地进行旅游开发,一些盲目开发造成乱砍滥伐、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 旅游景区开发粗放,产品雷同,环境破坏严重。在旅游经营过程中,过于追求经济效益,超负荷接待,并且,公众环保意识缺乏更使得旅游活动中产生大量垃圾,碳排放量增加迅速,这些不利因素阻碍了河南旅游业转型。

2.产业结构不合理,碳排放量大

旅游业涉及“吃住行游购娱”六大产业要素,但是河南旅游业存在着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产业链条短,碳排放量大等问题。研究表明,旅游交通的碳排放量占旅游业碳排放总量的75% ,旅游接待住宿业占旅游业碳排放总量的20%[2]。从河南国内游客消费构成来看,以交通、住宿、餐饮消费为主,在2009—2013年河南国内游客平均消费构成中,住宿所占比重最大,达到26% ,其次是交通21% ,这两项基本上占到了总费用的一半,而娱乐仅占到4% ,充分体现了河南旅游业结构的短腿现象。

3.旅游产品单一,低碳旅游产品开发不足

河南旅游以观光游为主,游客停留时间短,所进行的旅游活动多增加“碳足迹”,而能够减少“碳足迹”的产品如休闲度假游、生态游、文化旅游、徒步旅游、自行车旅游等产品数量少,并且缺乏参与性、教育性、体验性等深层次的旅游产品。

四、河南旅游业实现低碳转型升级的对策

(一)建立低碳旅游政策保障机制

政策保障是旅游业实现低碳转型升级的根本。一方面是宏观政策保障。低碳旅游业具有成本高的特点,需要宏观政策上加以扶持,提高旅游企业发展低碳旅游的积极性。所以应出台低碳旅游发展的财税政策,加大低碳旅游的财政投入和财政补贴力度,对实行低碳旅游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和贷款优惠。另一方面是行业政策指导。目前在全国层面已经出台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08年11月,国家旅游局发布了《旅游局发布关于旅游业应对气候变化问题若干意见》; 2009年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等,均分别提出了积极推动旅游企业节能减排,倡导发展低碳旅游,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尤为重要的是,2010年6月国家旅游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旅游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五年内将星级饭店、A级景区用水用电量降低20% 的目标,并且详细列出了饭店和A级景区节能减排的上百项具体措施,是目前国内推动低碳旅游操作性较强的指导政策。在这些政策支持下,河南省可出台一些适合本省旅游业发展的细则,便于旅游业向低碳化发展。

(二)构建低碳旅游产业链

低碳旅游业链则是把旅游业中生产单体低碳旅游产品的各个企事业单位( 如推行低碳旅游路线的旅行社、低碳景区、低碳交通、低碳商店和低碳酒店等) 上下连接和旅游者从购买开始到旅游消费整个过程,形成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综合性有机链条。

1.旅游企业层面

一是推行低碳旅游线路。旅行社是连接旅游供应商和旅游者的纽带,旅行社针对不同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开发具有体验性、生态性、教育性、文化性的低碳旅游线路, 如生态旅游线路、农业旅游线路、乡村旅游线路、新能源和低碳科技体验线路、休闲度假旅游线路、保健养生旅游线路、徒步健身旅游线路、低碳生活体验线路、民情风俗等旅游线路。尽量减少推行滑雪等能耗大的旅游线路。

二是推行低碳交通。河南可以充分发挥交通枢纽的优势,全方位,多层次发展铁路交通和公共交通设施,积极鼓励人们使用运能大、运输效率高的铁路、长途汽车等公共交通出行,大力促进电动汽车、超级电容车和清洁能源汽车、新型能源车等低碳交通工具的使用和推广[3],以实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目标。据统计,公共汽车每百公里的人均能耗仅是小汽车的8. 4% ,所以在河南的主要旅游城市,如郑州、洛阳、开封、焦作等,发展公共交通,并且逐步发展由中心城市直接到达景区的公共交通。同时完善铁路旅行线路,在河南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多开展旅游专列活动。同时,鼓励采用徒步或自行车这种最环保的出游方式出行。

三是推动低碳酒店建设。研究表明: 我国餐饮饭店的平均能源耗费( 电、煤、油、气、水等) 占饭店营业总收入的20% 左右,是国际星级饭店平均能耗占营业收入5. 5% ~ 6. 6% 的两倍或更多; 而装有中央空调系统的饭店,其空调耗电量要占到总用电量的50% ~ 60% ; 照明用电量占总用电量的25% ~ 30% ,是一般城市居民住宅用电量的5 ~ 15倍; 三星级以上饭店平均每间客房日耗水量是城市居民用水量的3 ~ 5倍[4]。目前,河南共有星级饭店566家,其中三星以上的饭店415家,占星级饭店总数的73. 3% ,也是河南旅游业能源消耗和碳排量的主体。所以河南低碳酒店建设一方面大力发展经济型饭店以及简单、干净卫生的青年旅馆,减少豪华、综合性饭店设施; 另一方面酒店使用节能、节水、节电等资源,如建筑设施采用节能设备和环保材料,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取消客房的一次性用品,同时进行技术改进,采用水循环系统、使用节能灯以及智能化设备。

四是建设低碳景区。首先是研发低碳旅游吸引物, 采用环保材料,并且与环境相协调; 其次是建设低碳旅游设施,如在景区内建设自行车车道、徒步游览道等,以及大力推广使用观光电瓶车等; 采用低碳原料建设生态厕所、生态停车场; 第三是实行智能化管理,河南云台山景区已经进行了尝试,通过完善景区监控网络系统,实现景区资源数字化网络管理。

五是发展低碳旅游商店。一方面,旅游商店统一规划,与景区环境相协调; 另一方面旅游商品以地方特色、 本地生产为主,避免销售名贵珍稀商品,注重提升旅游商品的附加值,同时避免过度包装。

2.旅游者层面

一是低碳购买。旅游者在购买旅游产品时充分利用网络媒介,运用电脑、手机,通过网络获取旅游信息、旅游资讯、旅游预订等,并享受旅游服务,同时充分利用身边的银行卡、信用卡、旅游信用卡等进行交易,减少现场的纸质交易,节省能源及减少碳排量。

二是低碳消费。旅游者的低碳消费涉及吃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吃的方面,以素食、地方特色为主; 住宿方面尽量选择带有“绿色标签”的旅游酒店,自带洗漱用品, 不用酒店提供的一次性用品。行的方面,乘坐公共交通, 减少自驾车出行,或者骑自行车进行近郊游; 游的方面, 以近郊游为主,以徒步游替代缆车、观光电梯、滑索等; 购的方面,选择原生态的旅游产品,减少包装; 娱乐以体验、 参与性为主。

(三)开发低碳旅游市场

从河南的客源结构来看,国内游是主体,入境游所占比重较低。在国内游中,河南省内游客人数一直超过省外游客人数,尤其是在2003年河南省旅游局提出“河南人游河南”的市场策略后,2004年这种差距更大。2010年以来河南省旅游的国内游客中,近七成的河南省国内游客为本省游客,外省游客所占比例为29% 。所以在旅游市场的开拓上,以短途、近距离市场为重点,以本地客源为主体,对本地客源给予优惠政策,以减少旅游者的碳足迹、延长旅游时间,减少碳排量。

参考文献

[1]石培华,吴普.关于低碳旅游发展机制与旅游业节能减排工作体系的思考[N].中国旅游报,2010-03-15(008).

[2]UNWTO,and UNEP(prepared by Scott D,Amelung B,Bee ken S,Ceron J P,Dubois G,Gossling S,Peeters P and Simpson M C).Climate Change and Tourism;Responding to Global Challenges[R].Madrid: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2008.

[3]马东艳.低碳旅游模式的构建及提升路径[J].广西社会科学,2012(10):66-70.

实施低成本战略打造成本竞争优势 篇5

一、“低成本战略”实施内容

1. 保障原料供应, 降低采购成本。

原燃料成本占钢铁产品成本的70%以上, 降低原料采购成本是降低钢铁产品成本的关键。优化与战略供户的合作模式, 本着“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 加强与战略合作伙伴的沟通协调, 形成稳固的原料供应基地。积极开展原燃料性价比分析, 不断优化、拓宽采购渠道, 寻找新的货源, 努力提高原燃料市场控制能力。加大原燃料市场分析力度, 提高对原燃料价格趋势的预测判断能力, 准确把握采购时机, 科学控制进货节奏, 合理控制原燃料库存量, 统筹国内外市场, 积极开辟低成本采购渠道, 灵活确定采购品种和批次。在保障原料供应的情况下, 提高原燃料的质价比, 努力降低采购成本。

2. 提升工艺水平, 降低工序成本。

一是推进以炼铁为中心的生产组织模式, 保障生铁稳产高产。各单位在生产组织中, 注重为高炉稳定生产提供各方面的保障, 着力推进以高炉为中心的生产组织模式。在加大焦煤采购工作力度的基础上, 从源头上确保焦炭质量的稳定。同时进一步提高炼焦生产水平和高炉操作水平, 提高高炉对原燃料质量波动的承受能力。尽最大努力增加自产铁产量, 提升产品盈利空间。二是提升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在炼铁环节上, 通过提升高炉利用系数, 控制硅含量, 提高配煤比等措施, 降低炼铁成本;在炼钢环节上, 通过提高铁水纯净度, 降低铁水中的硅、硫、磷含量;改善铁水运输方式, 提高铁水温度;减少煤焦烧制石灰的生产或采购, 降低钢水含碳量等措施, 降低炼钢成本;在轧材环节上, 通过提高设备作业率, 来提高产品成材率及产品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等措施, 降低轧材成本。三是优化炉料结构。全程跟踪各种入炉料的采购成本, 根据原燃料结构动态制定最佳炉料结构配比, 综合降低入炉料成本。

3. 以市场为导向, 优化品种结构和市场结构。

优化产品结构, 坚持自主开发、技术引进和联合开发相结合, 在产品定位上, 坚持“特钢做特、型钢做强、板材做专、棒材做优”原则, 走差异化、专业化之路, 在一些重点领域实现突破, 做特色、出精品、创品牌, 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在市场定位上, H型钢提升市场引领作用, 实现系列化、差异化、高强化;特殊钢定位于国内第一梯队, 提升电炉钢质量档次, 打造特殊钢精品基地;板带材实施快速跟进战略, 努力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和盈利水平;棒材产品, 提高高级别品种比例, 提高区域市场的控制力, 推动精品化战略进程。

4. 加强资金管理, 降低财务费用。

拓宽融资渠道, 坚持以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相结合的多元化融资结构, 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金融市场, 不断拓展融资渠道, 为公司的生产经营和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充分研究国家财政金融货币政策, 密切关注汇率变化, 优化投资组合和融资结构, 降低财务费用, 规避财务风险。加强存货管理, 制定物流各环节的存货定额, 实施库存动态控制, 提高物流速度, 降低库存占用。实行物资专项检查, 清理不合理的小仓库;加强应收账款的回收力度, 进一步清理应收账款, 降低呆坏账率。

5. 大力压缩非经营性支出, 降低管理成本。

牢固树立勤俭节约的观念, 严格执行“一支笔”管理规定、用车费用管理规定等有关制度, 克服大手大脚“花钱”的思想。各单位的费用管理部门要强化责任意识, 严格按照各种费用考核定额, 加强招待费、差旅费、用车费、办公费的控制和审核, 努力降低管理成本和非生产性开支, 营造节约为荣、浪费为耻的良好氛围。

6. 开展对标挖潜, 挖掘降本潜力。

开展对标挖潜, 是钢铁企业降低成本的一项有效措施。以国内外同行业先进企业为标杆, 建立对标挖潜长效机制, 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原料采购、产品销售、工序成本、物流运输、管理成本等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对标, 针对找到的问题和差距, 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实施精细化管理、动态化管理, 实行过程控制、动态挖潜, 努力提升工艺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促进技术经济指标的改善和成本的降低。

二、“低成本战略”实施保障

1. 依靠技术创新。

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 以重点领域的技术跨越为突破口, 全力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技术研发要面向市场、面向用户、面向生产、面向未来, 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吸收相结合, 充分利用社会技术资源, 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 着力解决重点工序的关键技术问题, 尽快将研发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立足当前, 重点对现有生产工艺进行适应性改造和优化提升, 充分释放设备潜力, 提高运行效率和质量保证能力;适应市场和用户需求, 搞好产品开发和质量攻关, 实现产品系列化、批量化, 提高产品竞争力和盈利水平;开展技术攻关, 不断提高技术经济指标水平, 降低物耗能耗, 增强增支减利因素的消化能力。着眼未来, 定位于基础性材料与工艺的研究、重大技术课题的研究、适应市场客户需求的产品开发、前沿技术的跟踪与研究, 积极抢占前沿技术, 加强技术储备, 形成若干个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核心产品, 打造产品品牌和技术品牌。

2. 加强管理创新。

以学习型组织理论为指导, 以推进卓越绩效管理为载体, 夯实管理基础, 强化严细实管理, 积极探索提升管理绩效的方式方法, 对企业管理思路、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的实施全面创新。创新管理思路, 变革传统思维方式, 不断破除制约企业发展的陈旧观念、思维定势和行为习惯, 使企业管理更加适应由生产导向型向市场用户导向型转变;创新管理模式, 适应现代企业制度, 不断调整完善管理体制, 优化组织结构, 理顺管理关系;创新管理方法, 学习借鉴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和方法, 创造性地运用全面预算管理、全面风险管理、六西格玛管理等先进管理工具, 有效整合内部管理资源, 激活各类管理要素, 将企业管理纳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三、“低成本战略”实施效果

低成本的未来校园 篇6

总建筑面积:15,800平方米

项目时段:2010-2012年

事务所:CVDB建筑事务所

景观设计:F&C Arquitectura Paisagista

摄影:invisiblegentleman.com

Location:Pontinha,Lisboa,Portugal

Total Built Area:15,800 sq.m.

Project Period:2010-2012

Design Team:CVDB Arquitectos

Landscape design:F&C Arquitectura Paisagista

Photography:invisiblegentleman.com

2007年Parque Escolar E.P.E.发起了葡萄牙当地的“中学现代化计划”,这所学校位列其中。意在重组校园空间,实现区域功能明确并让学校面向当地社区敞开,增强与社会间的互动。

Braamcamp中学坐落于葡萄牙里斯本弗莱雷历史中心的边缘。占地面积约17,380平方米,与周围的陡地紧密相邻。所在地的一部分在Pontinha城市内部,并跨越了其北部边界外的一小部分,面向一个未建造好的山谷。学校始建于1986年,拥有5个标准化建筑——其中一座是中央单层主体建筑,另外四座是附属的二层建筑。四座附属建筑沿东西轴线有序排列,彼此间由通道连接。学校现有的建筑包括一个健身房和一个较低高度的室外活动场地,与其他建筑的关联很弱。

学校的附属建筑改建为相互独立的单一建筑,通过内廊实现所有建筑间的相互连接。内廊成为新建筑物之间的纽带,仿佛是一个学习的街道,贯穿在内部连续的空间里,提供不同的非正式的学习场所。学习街道因此具备多种可能性。伴随着开放的社区环境在各种教育活动中积极促进学生与社区间的关联互动。学校的整体围绕着一个开放的中心“学习广场”,作为“学习街道”的延伸,加强学校与外部社会的联系。广场像一个圆形剧场一样连接到北面的操场。所有空间都支持学生们的各种需求:聊天、行走和玩耍等。建筑外表皮由混凝土和混凝土预制构件组成,最大限度降低了成本。混凝土板经过建筑师的精心设计,在每个立面上都与太阳照射的角度形成微妙的关系。

内部空间选择了耐用的低成本的可持续建筑材料。多功能厅墙上是木制吸音板,交通空间墙壁也做了声学处理。内部公共空间以明亮的色彩为主色调。

The rehabilitation project of the building was part of the Portuguese"Modernization of Secondary Schools Program me",which has been implemented by the Parque Escolar E.P.E.,since 2007.The Programme's objective is to reorganize schools spaces,to articulate their different functional areas and to open these schools to their local communities.

The Braamcamp Freire Secondary School is located at the edge of the historical centre of Pontinha,Lisbon.The site has approximately 17,380 sq mt and borders an accentuated topography.The school is part of Pontinha's urban fabric with the exception of its north boundary that faces an unconstructed valley.The School was originally built in 1986,with5 standardized prefabricated pavilions–a central one with a single storey and four two storey pavilions.These pavilions were organized along an east-west axis,connected by covered walkways.The existing school included a gym as well as an outside playground at a lower level and very disconnected from the buildings.The project proposes to restructure the dispersed pavilion typology into one single building,to connect all the pavilions through interior circulation spaces.The new buildings are built to work as a link in between the existing pavilions.The programme is structured as a learning street and a continuous path throughout the various building levels and floors.These pathways consist in a succession of several interior spaces,offering different informal learning opportunities.The learning street therefore articulates the various programmes of the school.The pathways are punctuated with social areas which actively contribute to interactions between students,the various educational programmes and the school community.

The school is structured around a central open space,a"learning square"that expands the"learning street"as an outside social central space of the school.The square's relationship with the playground areas provides a strong relationship with the existing natural landscape and topography.The Square is open as an amphitheater connecting it to the playgrounds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school grounds.This amphitheater is below the new classrooms building supported by a series of punctured concrete walls allowing students either to walk through them or to use them as places to sit,talking and playing.

The facades of the school are essentially constituted in exposed in situ concrete and prefabricated concrete elements,to minimize maintenance costs.The concrete panels were carefully designed to respond adequately to each façade's solar orientation.

借助“外脑”低成本营销 篇7

中国企业在各个领域中发展虽然短暂, 但细胞裂变式的发展, 使得中国各个行业“人满为患”。记得北京有位企业老板经常说:“一个企业时刻具有风险, 一不小心就死掉了。十多年来, 眼见着身边的一些企业没有了, 行业‘熬’死了很多人。”

“草根”的困惑

由于许多行业入门容易、经营困难的特性, 使得一些实战能力强的企业迅速成长起来。如今很多企业遇到了发展的瓶颈, 处在“上不去”和“下不来”的阶段。产品越做越精, 可企业的效益越来越差, 投入与收益比一年不如一年, 企业缺乏持续的盈利能力。由于市场竞争的压力, 使得原来就缺乏基础沉淀的企业变得越发浮躁, 企业经营过分注重既得利益, 产品销售靠促销活动或价格打折, 产品靠“C O P Y”。很多企业如同“熊瞎子掰苞米”, 每次在开发新产品的时候, 就等于是对以前产品的否定。企业虽然在不断否定中发展起来了, 可是企业自身无法形成稳定的产品风格和体系。当企业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 老板们突然发现企业的上升乏力。

由于成长速度快, 使得多数企业缺乏基本沉淀, 企业在做大的同时, 老板们也渐渐地“不会玩儿了”, 为产品的销售发愁, 为发展和管理经销商犯难。虽然很多企业十分清楚自身的问题, 可就是找不到解决的办法, 真正遇到了用钱都解决不了的事情。

什么是用钱都解决不了的事情呢?就是企业的产品营销能力。诚然产品是企业存在的理由, 也是企业成功的根本, 无论企业的竞争环境处于成长期, 还是成熟期, 甚至是当市场处于衰退期, 也会有源源不断的新产品出现, 但只有为产品寻找到出路并成功地进入市场, 这才是企业百年长青的基础。

“凤凰涅槃”的启示

“凤凰涅槃”是我国的一个古老传说:凤凰原本是凡间的一只俗鸟, 如果它想飞上天成为神鸟, 必须先要死掉然后借助火焰, 在烈火中重生。结果凤凰成为中华民族的神物, 是我们的吉祥图腾。

企业的发展前景,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板的思想意识。很多老板在激烈的竞争中, 凭借灵活的“游击战术”一点一点地把企业做大了, 并且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但是当企业做到一定规模的时候, 这些经验也过时了, 不再适合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所以老板们应该具备“凤凰涅槃”的精神理念。点燃一把熊熊的火焰, 借助烈火让自己的产品得以重生。

然而这把烈火是什么?很多企业都不知道, 其实它就是外脑——一个具有丰富企业营销管理经验的咨询公司。

然而火焰毕竟是危险的, 寻找了错误的火焰往往会将自己烧尽。如何寻找适合自己的火焰从而得以重生呢?

龙马精神+激情火焰=你的所需

万物都有自己的灵性, 马, 就是奔驰的灵魂。茫茫草原, 落日长河, 马的奔腾就是一种力与美的颠覆。一路驰骋, 颠覆了天高, 颠覆了宏伟, 颠覆了水长, 颠覆了所有的神话, 颠覆了奔腾人的梦。

蓝哥智洋人, 就是这样一群颠覆了传统、颠覆了平庸、颠覆了无为的龙马人。我们以马的精神为信仰, 以马的精神榜样, 无需扬鞭自奋蹄。

我们用自己的力量和赤诚经历了市场血与火的洗礼, 以奔放驰骋的姿态战胜对手, 以无坚不摧的力量战胜自我, 并且随自身的发展成为一种企业精神, 最终成就了蓝哥智洋生生不息的文化神韵。

华东地区惟一获《人民日报》、《市场报》等权威机构评选的中国十大管理咨询品牌, 全国惟一一个由十大杰出营销人开办的营销咨询机构的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是不二的选择。拥有这两个惟一也说明了蓝哥智洋在营销界的权威地位。

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从事营销行业十多年, 在经过深刻的反思与探讨后总结出:在产品日益同质化的今天, 企业与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营销的竞争。一提及营销, 价格战、广告战、渠道战、终端战、服务战等纷纷登场, 我们究竟如何来参战呢?

一谈到案例, 就是可口可乐、宝洁公司、麦当劳、戴尔电脑, 一说大师, 往往韦尔奇、科特勒, 国际企业的案例、大师的风采真的适用于我们本土企业吗?营销概念从4P到6P、8P, 又到4C、4R, 从细分再到定位。其实, 企业间的竞争最终就两个字:创新。

当大家都在用时髦的字眼做营销时, 当人人都在用常规营销手法时, 我们会觉得价格越卖越低, 费用越来越大, 营销人员抱怨越来越多, 利润越来越少, 管理者压力越来越大!那么有没有低成本的营销方法呢?

与此同时, 蓝哥智洋提出的“低成本营销”概念走俏市场, 为众多企业的“起死回生”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时值今日, 当低成本营销成为众多企业追捧的目标时, 却又陷入了“误区”。蓝哥智洋机构在调查中发现, 大部分企业所实施的低成本营销都是“自给自足”的营销, 没有向专业的咨询策划公司讨教咨询, 因而陷入误区而不自知, 才会导致企业整个停滞不前。

在此, 蓝哥智洋机构专家郑重提醒企业, 进行低成本营销, 必须借助“外脑”这个火焰, 否则, 成功也只是一个偶然!

随着市场竞争的愈演愈烈, 越来越多的企业出于自身的实力不够, 对市场认识不足, 对营销把握不准, 开始寻找专业的策划咨询机构, 事实上, 企业更需要有效果、能增进销量、有相关经验且成功案例多的策划咨询机构来为自己服务。同时最希望这些机构能够提供整合营销策划、整体形象策划、开拓品牌形象方面的“一揽子”低成本营销服务, 这样才可能使企业的辉煌未来成为现实, 让企业的产品借助蓝哥智洋这把烈火得以重生, 寻找到出路。

上一篇:原料药销售的技能提升下一篇:语文分享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