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建议

2024-09-27

升级建议(精选11篇)

升级建议 篇1

201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7400万辆。未来几年, 汽车产销依然旺盛, 汽配行业将面临大好的发展机遇。然而, 在行业向好的同时, 配件企业的现状依然不容乐观。面对外企品牌的竞争、原材料上涨和整车价格走低的多重压力, 许多汽配企业的生存面临着危机, 抗风险能力相对弱小的汽配企业正在被市场淘汰。规模较小的汽配企业发展举步维艰, 产业升级刻不容缓。在对浙江省慈溪市汽配产业深入调研的基础上, 现提出汽配产业转型升级对策建议。

慈溪汽配产业发展现状

2009年,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 慈溪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全年实现产值45.4亿元, 销售值同比增长12.7%。2010年上半年, 汽配行业实现总产值28.2亿元, 同比增长62.83%。其中宁波四维尔汽车装饰件有限公司、宁波洛卡特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等一大批汽配企业产值增幅在50%以上。虽然慈溪汽配行业产值增长较快, 但和汽配产业发达地区 (上海、江苏、重庆、湖北等) 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如何突破发展瓶颈, 加快转型升级成了慈溪市汽配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慈溪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 特别是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为全市汽配企业做大做强创造了有利条件。宁波四维尔汽车装饰件有限公司与日本丸井株式会社合作, 引进环保型、全自动3米电镀生产流水线, 实现了年产汽车散热器格栅140多万套、汽车标牌3000余万件的能力, 市场占有率高达80%, 现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汽车塑料部件电镀基地。慈兴集团被全球最大汽车部件生产厂商德国博世公司确认为2010年汽车专用轴承优秀供应商。浙江长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与日本布施螺子株式会社共同投资成立了宁波长华布施螺子有限公司。在与国外企业合作的同时, 慈溪汽车零部件企业积极增加技术改造投入, 不仅提高了技术、改进了管理模式, 还获得了企业的采购份额。目前, 慈溪市正加大与外商进一步合作的力度, 积极引进汽车发动机、汽车轮胎、汽车模具等一批汽车零部件大项目, 重点发展汽车底盘、汽车车身、汽车电器件三大汽车总成。慈溪市民营企业协会也正积极引导更多汽车汽配企业强强合作, 推进全市汽配产业的高速发展, 尽快使全市汽车零部件重点企业升级, 形成门类齐全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与产业链, 并以此带动全市众多各具特色的中小型汽车汽配企业的发展。

慈溪汽配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1.加快品牌塑造, 融入国际化竞争

目前, 慈溪汽配产品同质化竞争较为严重, 行业内的恶意竞争非常普遍, 且大都处于无品牌状态, 只能给市场利润空间小的低端车系配套。即使有的企业在尝试做品牌, 但也只是有品牌之名、无品牌之实。没有品牌的汽配企业, 通常依靠“价格战”来谋取生存空间, 但是随着上游原料价格上涨, 以及下游整车厂压低零配件价格的压力, 仅仅依靠“价格战”是难于生存的。汽配企业要想突围, 就必须走品牌化运作路线, 只有成功塑造品牌, 才能获得长足发展, 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品牌是企业无形资产总和, 企业要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并实行品牌传播, 要以国际标准定位产品, 不断引进好的人才和先进的设备, 大胆地和国际知名品牌进行交流与合作, 不断提升品牌形象。从慈溪市汽车摩托车零部件行业协会了解到, 慈溪市40余家汽配企业抱团参加了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2010上海-法兰克福汽配展”, 展示符合欧洲标准的火花塞、减震器、拉索、发电机、启动器等产品, 通过展会来塑造品牌, 宣传企业在产品设计、创新及品质控制方面的理念, 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跨国采购商驻足交流与合作, 使“慈溪汽配”的品牌魅力在国内外的汽配行业中有了一定的影响, 为慈溪汽配企业走向国际化奠定了基础。据调查, 目前, 慈溪市汽配企业已拥有汽车标牌、汽车洗涤装置等一批拳头产品, 已经成为北美三大汽车集团和德国大众、德国奥迪、沃尔沃、雪铁龙等世界知名品牌的一级配套商, 部分汽车微电机、汽车发电机、汽车注塑配件的生产企业成为国内外各类整车企业的一、二级配套商, 或者已经打入国内外的轿车整车售后服务体系。其余汽车零部件企业目前主要服务于微型车、货车配套市场, 部分企业目前正努力进入国内外轿车企业的维修市场, 再逐步进入轿车整车企业的配套体系。

2.加快技术创新, 抢占市场制高点

我国汽配厂商大多数是依赖模仿先进国家技术与销售市场起家的, 自主开发新技术与新产品是一项很大的挑战。慈溪汽配企业要致力于技术创新, 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一方面可从嫁接外资中寻求创新, 通过强强联合走“专、精、尖”道路;另一方面, 加大产品转型升级力度, 改变传统的产品生产模式, 自主研发生产高端产品。洛卡特、四维尔等企业, 凭借其研发优势逐步步入良性运转轨道, 成为慈溪汽车零部件产业的骨干力量。龙头企业慈兴集团, 其生产的轴承被德国宝马公司确定为新型汽车专用轴承, 2010年被全球最大汽车部件生产厂商德国博世公司确认为“2010年汽车专用轴承优秀供应商”, 由此跻身世界一流汽车轴承制造商行列, 抢占了市场制高点。

3.加强质量监管, 提升产品质量

从某种意义上说, 丰田的召回, 既给“日本制造”敲响了警钟, 也给“中国制造”敲响了警钟。丰田召回事件不仅让我国汽配企业看到了新的商机, 有机会去填补丰田召回留下的汽配市场份额空隙, 也给我们敲响了产品质量生死攸关的警钟。在2009年国内汽车销量跃居全球第一后, 国产汽配业的信心大为膨胀, 甚至有的企业急躁冒进, 通过扩大规模来分享市场份额。但本土汽配和国际名牌汽配的差距还很大, 低质量商品因没有强大的竞争实力而无法占有市场份额。盲目扩张本身就带有巨大的风险。慈溪汽配要始终把质量放在首位, 要牢记“预防为主, 持续改进”的质量工作方针, 重构零部件质量管理体系。在质量工作的投入上, 要强调质量投资优先的原则。同时要高度重视与客户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全力满足客户的需求, 不断提升零部件在客户心目中备受信赖的形象。

4.创新汽配市场运营模式, 构建汽配电子商务平台

随着中国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 企业增资扩产的需要越来越强烈, 这对汽配企业规模化生产提出了较高要求。慈溪区域地势开阔, 交通便利, 地理位置优越, 基础设施齐全, 服务功能完善, 城区环境适于居住, 政府为企业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紧邻上海, 发展汽配产业的条件得天独厚, 可望成为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的汽车零部件中心。因此, 慈溪要立足现有汽配产业基础, 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可以在汽配园的建设规划、入园企业引进、政策配套支持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 加快汽配产业园的建设和运行。鼓励宁波地区的整车生产企业采购和使用本地汽车配件, 并将引导汽车零部件企业、整车生产企业建立配套协作联盟, 围绕整车建设零部件配套园区。同时, 在汽配企业开发新产品、进行技术创新等方面给予税收优惠和资金支持。从长远来看, 汽配城大批发等传统的经营模式, 已不符合汽配专业市场的再发展。这些传统的运营模式, 经营选址过于讲究“地头”, 在仓储和物流方面的缺陷显而易见, 这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并不适应。功能过于单一已经成为制约汽配用品市场发展的硬伤, 只有“升级换代”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随着城市化建设的需要和电子商务的应用, 国际化、品牌化、展贸式的汽配用品专业市场作为一种新的形式已成为发展必然。从汽配领域来看, 汽配电子商务将是未来发展趋势, 在不久的将来, 电子商务和汽配连锁将会取代汽配城。

5.加强政府引导, 促进产业提升

慈溪汽配市场经历了不断变迁和发展的过程, 本地汽配消费市场以4S店和维修厂为主, 最早慈溪汽配主要是由汽配生产厂家来设店面, 后来形成了汽配市场并有了规范化发展。目前主要由外地汽配经销商来慈溪采购本地生产的汽配产品, 对产品的品牌、质量有较高要求。因此, 慈溪汽配生产企业目前已经到了一个重要的关头, 汽配生产企业正处于新老交替时期, 整个产业也面临产品升级的重要端口。许多企业需要设立生产基地、构建产品研发总部, 树立企业形象、提升产品品牌、建立集散中心。因此, 整个慈溪汽配行业需要一个能满足产业生产、研发、营销及品牌形象的展销平台。慈溪政府应及时根据汽配产业发展现状, 积极引导和扶持汽配产业一体化的形成, 提供多项优惠政策支持。

6.实施产、展、销一体化, 融入杭州湾新区汽车产业园区

地处杭州湾跨海大桥慈溪南桥头堡的宁波杭州湾新区, 是浙江省14个产业集聚区之一, 10多个总投资额为27.8亿元的高端汽车零部件项目于2011年1月11日签约落户新区, 新区将打造成国内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建设高端汽车零部件产业园, 就是要发挥大平台优势, 力求在招商引资和产业转型升级上走在前列, 加快推进宁波杭州湾新区新一轮大开发大建设。慈溪配件产业应抓住机遇, 紧紧围绕杭州湾新区高端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建设, 主动融入其整合汽车产业链中, 积极引进国际知名品牌汽车整车和配件制造商, 促进汽车产业和汽配产业的聚集发展。汽车汽配产业园的建立有着慈溪本地汽配生产厂家强大产业链的支撑及政府的支持, 是行业提升、市场需求和政策引导的产物。慈溪不仅要成为生产基地, 而且要大力发展汽车汽配展销市场, 通过建立融合交易、展示、采购、电子商务等于一体的汽车汽配会展交易中心, 用于国内大型机械与配件展会, 为厂商提供直营展销窗口, 方便采购商便捷浏览所有商家的产品, 定期举办新品发布会。

升级建议 篇2

以来,债券违约事件频频爆发,已对债券市场产生了较大冲击,债券融资规模明显减少,金融机构对低等级债券的认可度处于五年来的低谷。宏观环境较紧和企业盈利较弱是本轮信用风险集中爆发的主要原因。对此必须加强预警和政策准备,保持流动性合理稳定、增强债券基金的风险控制力度、加强市场化的债券市场违约处置,防止局部信用风险演化为流动性风险和全面的信用风险。

一、近期债券违约事件激增

以来,债券违约事件频发,信用风险再次升温。仅5月以来,就有中安消、盛运环保、神雾环保、凯迪生态等多家上市公司出现债务违约,盾安环境和江南化工的控股股东盾安集团被爆450亿元债务危机,城投也爆发兑付危机。具体来看,这轮违约浪潮有以下主要特征:

(一)违约债券的规模和个数均同比大幅增加

截至5月15日,20共有17只债券发生违约,合计违约规模为145.7亿元;而同期仅有9只债券发生违约,合计违约规模为72亿元。以来,违约金额越来越大。从新增违约主体数量来看,2018年年初至5月15日新增违约主体为6家,而20上半年仅有2家,全年也只有8家。从债券评级调低的次数来看,从2018年年初至5月15日已达到99次,年、和20全年分别是139次、257次和142次,从被调低评级的债券个数来看,2018年年初至5月15日有71只,2017、和年全年分别是102只、185只和102只。

(二)单个企业的风险情况日益严重

从2018年以来的债券违约案例来看,单个企业的平均违约金额增大。例如,上海华信就有9只债券面临偿债风险,湖北宜化和西王集团均有6只债券面临风险,盾安、凯迪生态和中弘有5只债券面临风险,单个企业的违约风险明显要高于过去几年。

(三)民营企业的`信用风险高企

从风险事件主体类型看,主要集中在民营企业。2018年以来新增的6家违约主体中,有4家是民营企业。与2017年类似,2017年新增违约主体共8家,其中民营企业共5家,集体企业、外商独资、中外合资各1家。

(四)违约主体呈现向上市公司扩散的趋势

2018年以前,上市公司债券违约的案例非常少,这一方面是因为上市公司整体资质较好,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具备更为畅通的股权融资渠道。但2018年以来,6家新增违约主体中5家是上市企业,如中安消、盛运环保、神雾环保、凯迪生态等都是上市公司,盾安集团虽然不是上市公司,但也是盾安环境和江南化工两家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

(五)城投风险事件增多,城投债潜在风险增加

2018年以来,已经发生了3起省级城投公司风险事件,包括年初的云南国有资本信托逾期事件,4月的天津市政建设开发公司资管计划未能及时偿付本息,5月的天房集团即将到期的一期信托计划存在违约风险。此外近期西安市灞桥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担保的一期资管计划到期未全部兑付,但因其并非公开市场上融资,对市场影响较小。目前出现问题的城投债务均是非标融资产品,尚未出现城投债违约的风险事件,但需要警惕的是,一旦出现风险事件,将对城投信用市场融资产生巨大影响。

二、宏观环境较紧和企业盈利较弱是本轮信用

风险集中爆发的主要原因2018年以来的债券违约事件,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宏观环境方面,去杠杆导致的货币和信用紧缩、融资环境全面收紧;微观基础方面,出现债券违约的企业都是由于主业不强、盈利微薄或出现亏损,多种原因最终导致企业因现金流不足无法偿付。

(一)去杠杆和强监管导致货币和信用收缩,难以覆盖存量债务利息

各项去杠杆和强监管政策,导致货币和信用收缩。2018年4月末,广义货币余额同比增长8.3%,比上年同期低1.5个百分点;狭义货币同比增长7.2%,比上年同期低11.3个百分点。2018年以来,新增社会融资规模持续下降,截至2018年4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181.41万亿元,同比增速降至10.5%。与此同时,市场利率却同比上升,2018年一季度贷款平均利率接近6%,社会平均融资成本超过7%。新增融资规模难以覆盖存量债务利息,导致债务违约浪潮出现成为必然。

(二)银行、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融资全面收紧,企业再融资困难增加

今年以来影子银行监管趋严,银信合作新规、委托贷款新规、资管新规等陆续发布实施。在此背景下,非标融资规模大幅下降,2018年1-4月的信托贷款和委托贷款合计同比少增1.9万亿元。债券融资持续低迷且结构恶化,弱资质发行人融资压力明显较大,从弱资质发行人净融资占比来看,2018年1-3月持续为负,4月份也仅占1.6%。4月份短融净发行量也由1-3月的月均850亿元骤降至89亿元,以往依靠借新还旧的模式面临压力。此外,股市再融资大幅收紧,2017年以前不少主体通过定向增发募集了大量资金,缓和了投资支出的资金压力,但是,2018年以来融资环境变化,定向增发再融资监管趋严,A股定增募资同比大幅减少,再融资不畅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比如,盾安集团在2015年和20发行了大量债券,但2017年之后仅发行了3期短期融资券,2017年11月有一期短融债券取消发行,2018年5月初计划的一期短融债券也未能成功发行,加剧了该主体的流动性紧张。

(三)企业成本抬升、利润下滑,弱资质的民营企业融资难度进一步加大

分析发生债券违约的企业,大多是盈利能力较弱的企业。一方面,由于2017年以来以民营企业为主要构成的中下游产业链的成本升高,导致民营企业利润下滑。另一方面,也与企业自身经营不善有关。例如,2015年盛运环保还有7.4亿元的净利润,2016年只有1.2亿元,2017年则大幅亏损13.2亿元,中安消情况类似,2015-2017年净利润分别为14.2亿元、7.2亿元和-24.8亿元。这些企业均长期存在大规模投资支出,对外部融资依赖性过高,同时债务结构不合理,短期债券占比过高,例如,2017年底盾安集团、中安消、盛运环保的有息负债中,短期有息负债占比均超过了50%,其中盾安集团甚至接近69%,与其较长期限的投资支出明显不匹配,进一步削弱了债务的安全性。此外,大多违约主体的信用评级较低,导致其在债券市场上融资难度较大。2017年以来,除了亿利集团外,其他主体的债项和主体评级都在AA以下(含AA),这类弱资质企业在债券市场上融资难度本来就大,加之监管逐步加强带来了信用收缩以及金融市场风险偏好的下降,使弱资质企业的融资难度进一步加大。

三、政策建议

近期的违约浪潮已对债券市场产生了较大冲击,债券融资规模明显减少,金融机构对低等级债券的认可度处于五年来的低谷。由于发生违约事件的主体多是民营企业,融资约束更紧、刚性更强,违约后能够得到的融资支持更少。因此,势必会对这些企业的投资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如果未来违约事件持续发生,将可能拖累刚刚有所好转的民间投资。此外,纵观历次信用风险冲击,低等级信用债券往往最先爆发风险,但随着信用风险持续发酵,可能引发形成担忧信用风险→低等级利率上行→净值下跌→基金赎回→抛售流动性好的资产→整体利率上行、担忧信用风险→委外赎回→抛售流动性好的资产→整体利率上行的传导链,局部信用风险可能会演化为流动性风险和全面的信用风险。因此,必须对此加强预警和政策储备,防控信用风险蔓延失控。

(一)去杠杆的同时要加强关键和脆弱环节的流动性支持,保持流动性合理稳定。尽管宏观经济有所复苏,但是很多企业的经营状况并没有改善,迄今为止,很多过去积累的违约还尚未偿付,造成银行和机构的资产质量压力加大。因此,必要时应给银行等系统性金融机构注入流动性,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二)增强债券基金的风险控制力度,排查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强化债券基金的风险排查力度,控制债券违约对债券基金的影响。

(三)加强债券市场违约处置的市场化程度,真正释放信用风险。目前我国债券违约处置的市场化程度较低,债券违约的处置,最后都由某机构为之兜底,地方政府干预色彩比较浓,信用风险并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释放,只是起到了延缓或转移的效果。未来需加强我国债券市场违约处置的市场化程度,积极发展、利用债券置换、批量转让、折价回购等模式和工具,促进债券市场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艳,林青,杨津晶.债券违约:处置方式、回收率及影响因素[J].金融市场研究,2018,(2).

升级建议 篇3

一、东部地区加工贸易发展现状特点

(一)加工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占对外贸易的绝大部分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东部地区加工贸易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目前已越过了简单组装而进入加工为主的阶段,并逐渐接触到了研发、营销等高附加值活动,一些加工贸易企业已成为全球生产网络体系中的重要供应商,形成了良好的转型升级态势。以广东省为例,2000年广东省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为211.66亿美元,到2007年增加到4034亿美元,2007年广东省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16.5%,占广东省进出口贸易总额的63.6%,占全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的40.9%。

(二)加工贸易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

我国东部地区加工贸易产业结构不断升级,20世纪80年代,主要以发展“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的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90年代,技术档次和分工档次逐步得到提高,开始由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过渡,机电产品的加工贸易逐渐居于主导地位。2000年以来,计算机、医药等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快速增长,在加工贸易出口中的份额不断提高。总体来看,加工贸易的产业结构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加工贸易产业结构升级带动了出口商品结构的不断优化。例如广东省已经实现了由生产传统轻工业品为主的简单加工装配,发展到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装配及属地化配套生产。进入21世纪后,逐步实现由贴牌加工向委托设计生产进而向自主品牌营销转变的新阶段。2006年广东加工贸易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所占比重为78.5%和44.5%。产品结构从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逐渐转向IT、机械、高新技术产品,并逐步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如深圳华为、中兴、TCL、美的、格兰仕等。

(三)形成了以外资企业为主体的生产网络和产业集群

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主要方式是在外资企业主导的加工贸易方式,外资企业在东部地区加工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从世界加工贸易发展的趋势看,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已经成为加工贸易的主体。基于全球资源优化配置的考虑,跨国公司利用各国优势,将越来越多的产品通过分布在不同国家的子公司,在产品的各个阶段或各个部件上分工进行生产,整个生产过程在各个国家间流动进行,各子公司之间的关系就变成了加工贸易。加工贸易逐步表现为跨国公司的“公司内贸易”,这与原有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间垂直分工形式有很大不同。加工贸易是国际产业分工不断深化和跨国企业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的加工贸易政策及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促使大的跨国公司将我国作为其出口制造基地,从而导致了我国加工贸易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体的局面。

二、东部地区加工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加工贸易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逐步显现出来:

(一)产业层次低,产品仍处于国际产业价值链低端

目前我国东部地区加工贸易分工层次呈现出低度化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首先从产业间分工角度,加工部门集中在劳动密集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虽然我国的加工贸易所涉及的产业层次逐步提高,但在加工贸易出口的结构中,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服装、玩具、鞋类依然是我国加工贸易出口的主要产品。其次从产业内分工角度看,集中在相同产业内的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从产品内分工角度,集中在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生产环节。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很快,但总体而言,加工环节主要仍集中在最终产品的组装和低端零部件的配套生产,劳动密集度高,技术含量较低,在核心技术、产品设计、软件支持、关键零部件配套、关键设备和模具以及品牌等环节上,多数被跨国公司的母公司所控制,在全球价值链上处于低端,国内价值链有待进一步延伸。

(二)国内加工贸易企业销售渠道不畅,竞争力不足

加工型贸易企业实际上只是跨国企业的一个加工车间。珠三角的加工贸易企业由于产品的销售及市场均不掌握在自己手中,导致了国内市场销售渠道不畅。我国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大多在开发、设计环节就确定了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商,这些开发、设计环节多在海外进行,而国外相关设计人员对我国国内产品了解甚少,所以多指定加工贸易企业采用国外生产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大多数国有和民营企业不熟悉国际市场运作和加工贸易方式,利用加工贸易拓展国际市场的能力不足。

(三)核心专利技术和自有品牌缺失

东部地区加工贸易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跨国公司贸易转移,产品销售和服务网络仍主要为外方所控制,外商投资企业占据加工贸易进出口主导地位,所占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跨国公司的大规模生产转移并未带来同步技术转移,国内产业对先进技术的吸收仍不明显。近年来加工贸易领域外商独资化趋势加强,关键技术、专利技术大多仍掌握在外商手中,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出口产品比重较低。目前我国80%以上的芯片专利、70%以上的数控机床专利、90%以上的汽车制造专利、100%的光纤制造专利均由外国引进。

(四)加工贸易国内配套能力不足,缺乏长期发展后劲

我国加工贸易生产能力主要集中于制造业低端,零部件和原材料过度依赖进口,国内配套能力不足,仅有的一些配套产品,生产企业也多为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相当部分处于简单的加工组装的发展阶段,对国内的中上游产业的带动作用小,对经济的贡献有限,而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逐渐失去了发展的后劲,因而对产业结构升级作用不大。主要原因在于加工贸易产业链条短,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弱。现阶段,我国加工贸易最突出的表现是“两头在外”和“大进大出”。这种加工贸易模式必然导致大量需要进口(原材料)和外商控制着核心技术和销售渠道,我国只参与简单的加工环节,从而造成我国加工贸易的真正主体是外方,使我国原有的产业基础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加工贸易的辐射能力和积聚效应未得到充分释放。

三、促进我国东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一)制定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中长期发展规划

要制定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支持的政策措施。针对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结合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和国际产业发展方向,制定相应的指导目录,鼓励内资企业进入国际化产业链中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的环节,逐步提升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把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纳入到产业结构调整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之中,并有计划、有步骤地认真组织实施。

(二)提高加工增值含量,将资本投入到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生产环节上去

我国加工贸易领域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核心技术导致大部分加工贸易产品处于产业链低端。近年来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加工贸易企业的利润相应下降,有的企业甚至已处在亏损边缘,加工制造环节中的增值含量有不断下降的趋势。因此要促使加工贸易升级首先要改变产品结构,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的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或产品。走技术创新之路,努力提高产品的加工转化程度,实现加工贸易的高增值。

(三)延伸产业链,提高加工贸易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

加工贸易企业可以积极向上游和下游两个方向延伸产业链,一方面引入产品研究设计、营销、服务等高附加值的上游环节,向上游复杂零部件生产、产品研发延伸,通过外包服务实现由从事贴牌加工向从事委托设计生产、自有品牌营销转变;另一方面向下游的物流、金融、分销等服务环节延伸。如以保税区转型和建立保税物流园区为中心,着力发展国际采购与配送中心业务,促进加工贸易产业链延伸。要通过鼓励深加工、精加工,提高加工贸易产品的加工程度,延长加工贸易产业链条。通过发挥政策引导和市场调节作用、推动加工贸易区域协调发展、建立支持服务体系、提升产业价值链等方式,不断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四)扶持国内加工贸易企业的发展,培育和扶持国内配套企业的发展

在进一步发展加工贸易和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同时,我们要大力扶持自己的跨国企业,鼓励我们的企业走出去,通过“外包”或在国外设厂等方式,让加工贸易从“引进来”变为“走出去”。对国内加工贸易料件生产企业提供贷款支持、信息支持及政策扶持,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以提高国产料件的质量,增强其竞争能力,从而延长加工贸易的国内产业链。要大力推动民营企业与外资开展资本、营销、品牌和技术等多种形式的合作,推进民营企业进入外资企业的采购、生产和销售网络。要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逐步使民营企业成为加工贸易的主体。另一方面增加其向当地企业的采购率,促进配套产业集群的形成,扩大加工贸易企业对当地下游企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打造一批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和配套协作型企业。

(五)强化技术溢出效应,更好地为培育自主品牌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服务

充分利用加工贸易的溢出效应,提高加工企业对国外技术的吸收、消化和创新能力,鼓励企业自主研发和设立研发机构,增强国内企业自主研发、设计的能力。可考虑允许企业将加工贸易的研发费用、研发设备采购费用和设立研发中心的费用全部或部分抵扣增值税。从整体上推进我国技术水平的提升,将建立在低工资基础上的比较优势转换成为产业技术优势。积极扶持加工贸易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国内企业培育自主品牌,给与必要的政策支持。努力推动加工贸易企业从加工组装向具有研发、设计功能以及营销等高附加值环节不断迈进,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和核心竞争力。

升级建议 篇4

1河南经济转型升级的基础和有利条件

1.1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1.1.1 GDP规模不断扩大。“十二五”期间,河南GDP规模持续增长,2015年,河南GDP总量达到3.7万亿元,稳居全国第五位,年均增速为13.6%;人均GDP达到3.8万元,年均增速达到12%。

1.1.2财政金融实力不断提升。2015年,河南省财政预算收入超过3 000亿,是2010年财政预算收入的2.17倍,年均增速达到23.4%;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5万亿元,比2010年增长了一倍多,年均增速超过20%。

1.1.3粮食生产在高起点上实现了新跨越。近年来,河南利用自身的自然条件、生产条件和产业基础优势,用占全国6.51%的耕地,生产出超过10%以上的粮食,粮食总产量实现了2004年以来的12连增。2010-2015年,河南粮食连年增产,6年间共增加粮食67.5亿公斤。2015年,河南粮食总产量达到了606.5亿公斤,居全国第二位,为我国的粮食安全和粮食生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2基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

1.2.1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加速推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规划建设面积415平方公里,是集航空、高铁、城际铁路、地铁、高速公路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从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出发,一个半小时航程内可以覆盖中国2/3的主要城市和3/5的人口,成为河南建设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和航空都市区的主要载体[1]。

1.2.2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一是形成了便捷的交通公路网。2015年底,河南省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6.7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6 305公里,居全国第四位,实现了全省所有县城20分钟内上高速;二是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型高速铁路网正在形成。目前,以郑州为中心的郑石高铁、郑武高铁、郑西高铁、郑徐高铁已经通车运营;郑合高铁、郑济高铁、郑渝、郑太已完成规划设计,进入了施工阶段,届时,将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2个半小时高速铁路网。

1.2.3以郑州为中心的城际高铁网络即将建成。目前,郑州-开封、郑州-机场、郑州-焦作三条城际高铁已建成通车,郑州到新乡,机场到许昌、漯河、登封、洛阳,洛阳到济源、焦作、新乡等地的城际高铁也将陆续开工,届时,将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半小时城际高速铁路网。

1.3开放型经济格局基本形成

不断向纵深发展的全球化趋势,决定了区域经济必须主动融入全球化分工,才能获得进一步发展的重大机遇。近年来,河南省深入实施三大国家战略和开放带动主战略,加大全球招商和承接产业转移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

1.3.1承接产业转移力度不断加强。近年来,河南省深入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加大全球招商和承接产业转移力度,吸引了一大批龙头型、基地型项目在河南落户,如富士康、UPS、俄罗斯空桥等等,推动了河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集聚效应的形成。

1.3.2国际物流中心建设和郑欧班列运行良好。目前,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为载体建设的国际物流中心建设,已初见规模。截至目前,郑欧班列已累计开行456个班次,运送货物总量达到了20.84万吨,累计货值超过21.91亿美元,班列足迹遍布30个国家、130多个城市、国内24个省(市)区,运营综合指标居中欧班列首位。

1.3.3跨境电商发展迅速。自2016年1月份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获批以来,河南跨境电商发展迅速,逐步形成了多点布局、多模式发展格局,在全国跨境电商发展中位于前列。2016年前三季度,河南跨境电商进出口,包括快递包裹在内,金额近百亿美元,带动了出口产业集群和物流快递产业的发展,世界级物流巨头如UPS、联邦快递、德国敦豪等,在河南的布局呈加速发展趋势。

1.4结构调整取得阶段性突破

1.4.1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5年,河南省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1.4:49.1:39.5。服务业对河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37.9%,拉动全省经济增长3.1个百分点,拉动力比2014年提高0.3个百分点。河南省经济增长动力已从主要由第二产业拉动向二、三产业共同拉动的格局转变,服务业已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1.4.2工业产业结构继续呈现积极变化。2015年河南工业增加值达到16 100.92亿元,比上年增长8.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6%。高成长性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了11.4%和20.0%,高于全省工业平均增速2.8和11.4个百分点。此外,以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现代家居等为代表的高成长性制造业增加值比2014年增长了11.4%,对河南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59.9%。

1.4.3创新载体不断完善。近年来,河南不断加快创新载体建设,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科技创新平台和载体,包括国家中原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国家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国家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等;郑州、洛阳、南阳三市被批准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重点实验室比5年前增加9家,达到14家;涌现出了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行业龙头企业,成为河南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引擎。

2河南经济转型升级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2.1投资结构和资金来源不合理

一是投资资金来源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国有经济的投资所占比重较大,而民间投资所占的比重偏低;二是投资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第一产业投资不足,占比低。第二产业投资占比偏高,2009-2014年,比重都超过了50%。在战略新兴产业、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投资不足,占比偏低,经济转型升级中的产业、智力支撑相对不足。

2.2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

一是总体水平低,2015年,河南省城镇化率为46.6%,比全国56.1%的平均水平低了9.5个百分点,仅仅高于云南、贵州、甘肃、西藏几个偏远省区,排全国倒数第5位,在中部地区排名倒数第1,比湖北省低了10.25个百分点;二是发展不平衡,黄淮四市及部分偏远地区的城镇化和工业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城镇化率只有40%。2015年郑州市城镇化率比周口市高出32.05个百分点。

2.3产能过剩严重,去库存任务艰巨

一是产能过剩严重,据政府公告披露,河南已建钢铁产能10 843万吨,而年需求量5 000~6 000万吨,产能过剩比例达到44.66%~53.88%;河南电解铝产能总量为402万吨,年需求量仅为284万吨,产能过剩近30%;二是产品品质低,表现为产品品质不高,竞争力不强。

2.4开放型经济发展层次和水平不高

一是经济外向度较低,2015年河南的经济外向度为12.43%,与全国36.32%的平均水平相比差距大,二是利用外资水平不高,2015年,河南实际利用外商投资额占全国的比例为2.06%,相当于广东省的28.66%、江苏省的40.85%。外商直接投资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比为2.93%,远低于江苏、广东等省份;三是对外开放环境不够宽松,表现为具体开放政策措施不完善、政务管理公开透明度不够,项目审批部门正面形象未树立等。

3加快推进河南经济转型升级的具体措施

3.1优化投资结构和投资资金来源,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

3.1.1加快推进PPP项目实施,优化资金来源结构。对于河南这样欠发达省份来说,扩大投资的首要难题是资金问题,如果由财政资金来投,就会挤占其他方面的资金需求,包括保障民生所需要的资金,并且河南大部分县(区)都是吃财政饭,也无力提供更多的政策资金用于项目投资。因此,如何解决众多项目投资所需要的资金问题,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个现实难题。过去在一些地方试水的BT、BOT融资模式,由于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低迷,用土地抵偿债务的模式已经无法继续运行,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必须另辟蹊径,创新投融资模式。2014年9月,财政部金融司出台了《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即在英国、加拿大等国家运用比较成熟的PPP融资模式。河南可以研究运用PPP模式,创新投融资平台,推出现金流充裕、回报率比较高的项目吸引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在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与政府进行合作,以解决资金问题,优化资金来源结构。

3.1.2不断优化投资结构。当前,河南应不断加大对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及新型城镇化方面的投资力度。一是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和水利设施投入力度,确保国家粮食供给和粮食安全,当前,河南的水利设施建设较为落后,与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的需要相差甚远,要加快推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水利建设,不断提高粮食产量;二是加快推进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水利建设,长期以来,河南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极为滞后、欠账颇多,对我省发展现代物流业、打造多式联运集输体系和新一轮的结构调整极为不利。因此,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为河南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重要的基础。三是加快推进以城际铁路为重点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以省会郑州为中心的半小时经济圈,为河南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重要的基础支撑。

3.2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过剩产能和提升产品品质

3.2.1去库存、补短板。针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可以把扩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消化过剩产能、保障原材料产业稳步发展的切入点。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发展一体化发展要求,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3.2.2降成本,提升产品品质和竞争力。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产品品质。同时,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降低企业的生产、流通以及交易成本,提升产品的价格竞争力。

3.2.3继续淘汰落后产能,支持环保产业发展。对发展潜力不足、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部分产能,要按照市场规律和环保法律法规,坚决去产能。同时,通过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多元投融资模式,培育和支持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加快环境生态修复和污染治理,营造绿水青山。

3.3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当前,河南经济转型升级的突出问题是创新能力不足,导致传统的产业发展难以为继,新的产业尚在培育之中。新常态下,河南经济转型升级的路径之一就是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培育新的增长点。

3.3.1培育新产品,提升产品竞争力。新常态下,河南要牢牢把握国家实施《中国制造业2025》的重大机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力度,一方面不断推出具有较高科技含量和竞争力的新产品,另一方面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传统产业产品的竞争力。

3.3.2培育产业新模式。近年来,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基础的新产业模式不断涌现。新常态下,河南要尽快制定并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大力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产业,以此培育新的产业模式,促进电子商务、物联网和互联网金融产业的发展。

3.4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构建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3.4.1提升载体平台。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为载体,推动物流、投资、贸易、监管便利化,建设陆空高效衔接的国际物流中心和智能终端研发基地,集聚高端创新资源,促进河南产业转型升级。

3.4.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以“米”字形快速铁路网建设为重点,打造半小时经济圈和两个半小时经济圈;加快打通省际高速公路断头路,提升高速公路畅通水平;加快推进“宽带中原”建设工程和郑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设,提升信息网络系统建设水平,建设网络强省。

3.4.3尽快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充分发挥郑州航空港、郑欧班列、国际陆港等开放平台作用,提升郑州、洛阳主要节点城市辐射带动能力;谋划建设亚欧大宗商品商贸物流中心、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中心、能源储运交易中心,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区域五个互通,努力形成与亚欧全面合作新格局[2]。提升保税区、口岸、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等平台功能,加快建设“一站式”大通关体系,加快推进河南自贸区建设。

参考文献

[1]贺卫华.发展国际航空物流,推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4(3):35-38.

升级建议 篇5

我市机械制造、印刷装订、建筑材料、交通运输四大传统产业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逐步发展而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曾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在科学发展的新阶段,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需要看,从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看,我市四大传统产业竞争优势逐步弱化,发展后劲相对不足。如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助推我市科学协调发展,是推进繁荣幸福新**建设的重要课题。为此,市政协组织精干力量深入基层,采取走访座谈,调查问卷等形式就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具体调研与建议如下:

一、传统产业发展现状与制约因素

据统计,截止到“十一五”末,全市共有传统产业1153家,占全市企业总数的29.3%;安置就业人员59736人,占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30.1%;纳税32098万元,占当年全市税收的7.3%。分析“十一五”期间传统产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企业规模偏小。我市1153家传统产业中,规模以上企业(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仅为47家,占总数的4.1%。这表明传统产业中具有龙头带动作用、较大规模企业少,应适时转型升级。二是纳税贡献不够大。2006—2010年我市传统产业纳税分别为27454万元、26344万元、28948万元、30968万元、32098万元,分别占当年全部税收的21.6%、14.0%、10.9%、9.8%、7.3%。总体看“十一五”期间传统产业纳税贡献呈增长趋势,但增长幅度不大,占当年全部税收比例呈逐年递减之势。与高新技术产业相比较而言,以2010年为例,2010年118家高新技术产业纳税52769万元,而1153家传统产业纳税额仅为32098万元,仅占传统产业个数10%的高新技术产业却创造了传统产业1.6倍的税收,这表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三是吸纳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我市四大传统产业遍布城乡,截止2010年底共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近60000人,为新时期增加农民收入作出了积极贡献。四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前景可期。我市四大传统产业均属民营性质中小企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但是正所谓“船小好调头”,中小企业应对个性化、多样化、快速变化市场需求的反应能力比较强。加之,四大传统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相对稳定的市场,相对成熟的经营模式,有了比较坚实的发展基础,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根本条件。

通过全面分析传统产业发展现状,制约传统产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科技投入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差。我市绝大多数传统产业由于企业规模较小,原始资金不充裕,在市场行情好的情况下,热衷于追求短平快效应,盲目将企业发展重点单纯的放在规模扩大和人员增加上,对于科技投入、技术改造项目重视不够,没有认识到科技投入和专利技术对于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中的重要性,以致传统产业发展缺乏竞争力。

二是人才短板效应制约传统产业发展。总体上看,传统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在企业管理方面,有相当一部分传统产业属于家族式企业,管理层以家族成员为主,他们目光不够长远,思想保守,缺乏开拓意识,管理模式陈旧,家族式企业经营管理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壮大。在专业技术人才方面,重视实用型熟练工人,对技术型、研发型高端人才作用重视不够,四大传统产业中像新宏昌重工集团那样每年聘用大量高端技术人才,建立了自己的研发机构和研发团队的企业寥寥无几,高端技术人才的缺失严重影响了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进而影响了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三是传统产业不同程度存在融资难问题。由于绝大多数传统产业存在规模小、资金少、抗风险能力弱、稳定性差的特点,甚至有些传统产业还存在管理薄弱,信用缺失等问题,加之当前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风险意识增强,在贷款对象选择上非常严格,对中小企业大多实行“慎贷”策略。制约传统产业发展的融资难、贷款难、担保难问题仍然存在。

四是政策支持相对不足。2007年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十一五”期间扶持重点传统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规定,从2007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地方财源建设基金10%作为重点传统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滚存使用。近年来,随着政府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对科技型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力度,相应对传统产业的扶

持力度有所降低,部分年份未达到预算安排的地方财源建设基金的10%。据统计,2007—2010年,我市共扶持冀东水泥、富士胶版印刷、新宏昌专用车、长城重机等重点传统企业13家,平均每年仅3—4家,扶持企业比例较小,且均属规模以上企业,对于淘汰落后产能生产线,技术改造补偿奖励力度不够。此外,廊坊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促进建筑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廊政[2010]133号)和《关于加快推进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廊政[2011]54号),目前,我市有关部门落实不够。

五是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滞后。近年来,我市在扶持、服务传统产业发展上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在全市“效能**”建设活动动员大会后,各相关部门严格按照以“京津冀最好,环渤海一流”为软环境建设目标,进一步提高了行政效能,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但总体看我市致力于服务传统产业发展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仍然滞后,主要表现为服务机构少、服务范围窄、服务水平低、服务市场不规范。

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与思考

传统产业不等于夕阳产业,传统产业经过科学合理的转型升级,同样可以发展成为特色主导产业。我们要以长远的眼光,民生的视角,维护稳定的大局看待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力促传统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总体方向和目标是:通过整合传统产业资源,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结构,提高技术水平,使传统产业成为极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最终实现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由粗放型向现代管理型转变、由高污染低效益向高效益低污染转变,由小特色走向大特色,由局部特色走向整体特色,由小产业走向大产业,由小市场走向大市场,由钻市场空隙走向竞争强势。

1、机械制造业。关于矿山机械行业发展:我市矿山机械行业主要集中在新集镇域内。目前,该镇域内共有矿山机械企业290余家,从业人员约8000人,生产设备3000余台/套,规模以上企业5家,其余90%以上的中小加工户都属庭院式、作坊式经营。该镇的矿山机械行业营销网络遍布全国各地,占国内行业市场60%份额。近年来又逐步打开了国际市场,产品远销俄罗斯、印度、智利、韩国、巴基斯坦等国。但是该镇的矿山机械行业总体规模小,龙头大户较少,没有形成集群效应。为此,建议规划建设特色突出、配套齐全、管理规范的矿山机械产业园区,针对新集镇域内项目用地紧张的现状,具体可以利用新集镇域内废旧砖厂的闲置土地,采取“政府主导、科学规划、市场运作”的方式建设工业园,变“小作坊”为“大工厂”,以五家规模以上企业为龙头,通过重组、兼并、合作等方式,整合域内现有“小作坊”的产业资源、产品技术,提升矿山机械产业结构和水平,形成规模和集群效应,在国内外市场叫响我市的矿山机械品牌。关于以长城链条、北方冶金为代表的中等规模企业发展:此类企业多属于“老牌”企业,经营较为稳定,但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时刻保持危机意识,积极进行结构调整和技术革新,致力于企业高端化发展。一方面向品牌要效益,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新宏昌重工集团自2001年开始创立中国自卸车自主知识产权品牌“宏昌天马”,2011年11月“宏昌天马”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该企业已由当年汽车配件销售的小微企业,以营业额每年超30%的速度,成长为拥有固定资产20亿元、员工4000人,年生产各种专用车50000台,年产值40亿元的大型集团企业。新宏昌的发展之路就是“自主品牌赢天下”的成功之路。我市较成熟的中等规模企业应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持久动力。另一方面向技术研发要效益,以专利技术开拓市场。通过调研走访了解到,长城链条和北方冶金机械“十一五”期间年产值均在5000万元—1亿,年均纳税100万左右,即使在2008年金融风暴期间,在行业重新洗牌过程中,仍然依靠专利技术和新产品研发牢牢站稳了脚跟。由此可见,专利技术产品是企业赖以生存的保障,同时也是打开市场销路,扩大市场占有率的有力武器。因此,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出台有关鼓励企业技术研发的奖励政策,进一步激发企业科技创新的热情,鼓励企业加大投入,主动研发,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专,人专我转”,始终走在同行业前列。

2、印刷装订业。一是淘汰落后与扶持“龙头”相结合。“十二五”期间,逐步淘汰落后的工艺技术、设备,通过兼并、重组、整合和调整等形式,优化资源配置,优化产业结构和管理模式,有计划地打造一批产能过亿的龙头企业。二是健全管理机制与大力发展包装装潢印刷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印刷协会作用,帮助印刷装订企业健全管理机制。逐步建立印刷企业退出机制,对严重违法违规生产企业,积极妥善地使其退出印刷领域;建立印刷企业守法诚信档案制度及公告制度,继续推行企业法人法律法规季度培训制度,使其守法诚信经营。同时,大力发展市场前景较好,适应市场需求的包装装潢印刷企业,对规模大、资金雄厚、技术先进的包装装潢印刷企业予以优先审批和大力扶持。三是“一业带多业”与筹建高标准印装产业园相结合。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以印刷装订业带动诸如PS版生产企业,折页机、配页机、胶钉机生产、销售、维修企业的发展壮大,吸引更多的北京大型出版社在我市建立图书储运中心。同时,借密涿高速在杨庄设有出口这一优势,规划建设集设计、制版、印刷、装订、耗材、仓储、物流于一体的绿色环保印刷园区,做强做大我市文化产业。

3、建筑材料业。一是在福山新区整体规划框架内,以福山新区域内5.64平方公里废弃矿区申报为国土资源部废矿治理项目为依托,大力实施废弃矿区平整治理,并积极洽谈引进高端建材行业,打造新型建材基地。二是对福山新区域外的商砼站、砌块厂等建材企业,采取“腾笼换鸟”战略,以福山新区废弃矿区平整后的土地进行置换,以达到建材企业集群建设,减少中间交通运输环节,避免二次扬尘污染,降低道路负担的目的。同时,坚决依法取缔国、省、县道两侧的小粉石厂和小存料场。三是在原材料深加工上做文章,增加建材产品附加值,改善以原材料销售为主的粗放型产销方式,通过政策、资金、技术支持,引导在福山新区内建设商砼站、干粉砂浆厂和高端水泥制品等高新技术建材项目。同时,建议政府及有关部门进一步贯彻落实好2010年8月廊坊市政府出台的《关于促进建筑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切实鼓励企业进行新型建筑材料的研发和生产。最终形成“山区环保开采,就地深加工,成品封闭运输”的山区建材产销模式。

4、交通运输业。据统计,目前我市共有大型运输车辆4500余辆,从业人员近20000人。随着房地产业运行的持续放缓和源头治超力度的不断加大,目前我市以运输石料为主的运输车辆已有50%左右停运。建议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利用这一契机,引导交通运输业转产转型。一方面鼓励和引导运输企业采取厢式货运和专用车辆的方式,为福山新区域内商砼站、水泥制品厂等高端建材企业提供高质量运输服务,既能解决道路扬尘导致环境污染问题,又有利于维护公平竞争,有效保护公路的运力结构和产业基础。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我市毗邻京津,北有空港,南有海港,公路、铁路交通便利,加之密涿高速和密涿支线建设,进一步扩大了我市道路交通运输优势,建议利用福山新区废旧矿区平整治理的土地和高速沿线村街新民居建设后收储的土地,积极引进大型现代化物流企业入驻我市。同时,鼓励现有运输企业向集仓储、物流于一体的中小物流企业转型,逐步拓展经营范围和运输网络,实现由单一结构的建筑材料交通运输到服务企业货物运输和普通群众民用物品运输的转型升级之路。

三、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相关建议

一是以政策扶持为先导,激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性。按照上级政策文件精神,及时制定出台适合我市发展状况的扶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相关政策,深入实施传统产业“四个一批”梯队发展战略,即:传统产业提升改造一批、小微企业扶持成长一批、招商引资新增优化一批、自主创新做大做强一批,着力培育发展一批品牌亮、实力强、有特色、辐射带动能力强、竞争优势明显的骨干企业和重点企业。同时,要适当提高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地方财源建设基金的百分比,扩大政策扶持面。具体可由市发展改革局、财政局、工业和信息化局等有关单位,制定完善的考评、筛选办法,每年定期向市政府申报1—2批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企业,由市政府严格把关后给予资金扶持。在此基础上,全面贯彻落实好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出台的一系列扶持企业发展的税费减免政策,确保上级政策用好、用足、用到位。二是以优化发展环境为抓手,全力打造区域竞争新优势。经走访了解,目前我市部分印装企业因北京郊县的市场环境优于我市,而搬迁到北京市顺义、平谷等地。为此,在软环境方面,要以“效能**”建设活动为契机,大力推行阳光政务,努力营造一个创业最宽松、社会最文明、人居最安全,低交易成本、低生产成本、低行政成本、低社会成本“三最四低”的投资创业发展环境。大力加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建设,真正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彻底改善各种审批手续繁琐办事效率低,各种名目检查多为企业服务少,收费罚款多政策法规宣传少的现象。在硬环境方面,按照城镇面貌“三年上水平”的总体要求,科学、高水平地编制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从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管理到区域定位分工、产业结构调整通盘考虑和协调配套,并预留发展空间,为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提供必要的水、电、路、讯、暖等配套设施。

三是以人才战略为支撑,引领传统产业高端发展。一方面,切实加强人才引进长效机制建设。要采取

灵活多样的人才引进模式,制定更加优惠的人才政策。2011年8月12日,廊坊日报报道了永清县为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制定出台了《“十二五”时期人才高端战略长远发展规划》和《人才引进奖励优惠政策》,按其政策规定,企业引进博士生工作年满1年的,县财政一次性给予2万元奖励。虽然我市非常重视人才的引进,但人才引进的长效机制和奖励政策不够完善。建议我市制定出台企业高端人才引进长效机制,鼓励各类人才和本土大中专毕业生回乡创业。另一方面,切实加强企业人才培训。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在2011年第三届中国管理咨询培训业大会上提出,当前我国企业进入一个转型升级的拐点,迫切需要加大对企业培训的投入。美国企业的培训经费占到职工工资总额的10%,欧洲国家占到5%—10%,而我国企业仅占到2.5%,具体到我市传统产业对员工的培训投入更低。辜胜阻认为,一个企业培训经费若占职工工资总额不足3%,这个企业很难有竞争力。为此,要充分利用我市大中专院校的教育资源,广泛开展院企合作,对口培训,全面提升企业管理层、研发团队和一线产业工人的素质能力,真正实现人才强企。

四是以破解资金短缺为着力点,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充分发挥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的作用,壮大资本金规模,适当放宽担保条件,拓展担保业务,把扶持传统产业纳入担保体系建设规划,优先予以安排。二是积极引进更多的金融主体。河北银行作为我省致力于服务县域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区域性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于2010年10月15日在廊坊设立分行,又于2011年5月16日,在廊坊设立河北银行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廊坊分中心。我市作为环首都绿色经济圈14个县的排头兵,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建议积极洽谈引进河北银行和河北银行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更好地服务我市传统产业发展。同时,充分借鉴刚刚落户燕郊地区的蒙银村镇银行的建设模式,鼓励民间资本和有资金实力、经营稳定的小额信贷公司成立村镇银行,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三是引导商业银行和信用合作社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拓展票据和授信贷款业务,对传统产业给予优先扶持。鼓励重点传统产业领域内有实力、有规模的企业组建行业性担保公司,为行业内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四是借鉴重庆市呵护小微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当信用评价等级高的企业到政府指定小额贷款公司贷款时,比国有银行超出部分贷款利息,由市财政补贴,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

升级建议 篇6

关键词:制造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 优化升级

“十三五”时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关键时期。促进第二产业优化发展,是首都建设创新型产业体系、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首都第二产业优化发展要求实现产业结构优、过程优、效益优,与服务经济的深度融合和服务化发展是第二产业优化发展的根本路径。

一、现代制造业向服务化发展

推动现代服务业向制造业各环节全面融合渗透,制造业实现服务化转型升级,生产制造过程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效益进一步优化。到2020年,形成研发设计、高端制造、品牌营销为一体的现代服务型制造业体系,产品结构以“高、精、尖”为主,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产品、标准和自主品牌,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首都智造”、“首都创造”品牌。

(一)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品服务系统

促进服务与产品融合,以软件提升硬件价值,重构产业价值链。在电子信息产业,推动硬件产品与数字内容服务整合,形成以终端、内容分销渠道和数字内容为主的产业链。鼓励信息服务商与电子产品制造商联合,开发应用程序,与产品耦合提供附加服务和产品增值服务。在移动通信产业领域,开发适应4G/5G网络和移动互联网需求的各类增值服务。构造以自主开发环境为基础、以应用软件商店为门户的商业模式,实现芯片解决方案与多媒体应用内容和增值服务相结合。加强通讯设备制造、网络运营、集成播控、内容服务之间的融合互动。提高数字版权集约水平,完善智能终端产业服务体系,推动产品设计制造与内容服务、应用商店模式整合发展。促进机械、装备、电子、汽车等制造企业进一步完善与产品相配套的电子控制、信息系统、软件包、操作系统等服务系统,提高产品的差异化水平和竞争力。

推动制造企业由提供产品向提供服务转型升级。提升新能源装备、节能环保装备、高端制造装备等行业的集成服务能力,实现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促进发展工程技术服务,加强工程总包和系统成套服务技术研发,建设工程项目协调服务平台。支持装备制造骨干企业在工程承包、工程设计、系统集成、整体解决方案、再制造等方面拓展增值服务。通过成套服务、交钥匙工程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成套安装,开拓集成化的专业服务,提升总集成总承包服务能级,实现向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战略转型。

(二)加强制造业产业链上的服务环节

通过内部服务增强、与外部服务战略合作,创新服务手段和方式,进一步提升研发设计、营销交易、售后服务等产业链高端环节的服务能力[1]。

1、提高研发设计创新服务水平

在信息技术应用支撑下,促进制造业研发设计向个性化、网络化、协同化发展。建设协同设计云架构体系,通过云平台实现企业间设计资源共享、开展协同设计创新,创造全新的资源使用与组合创新模式。推动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汽车、电子信息、服装、家具等行业龙头企业通过模块化等技术,实现个性化设计,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促进文化创意元素融入研发设计环节,支持基于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新需求的设计应用研究,促进工业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

2、提高售后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通过提高制造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开展智能化和实时化的售后服务。支持装备制造、汽车等领域企业开展实时在线支持服务,对所提供的大型、关键设备产品进行实时监控、远程运行监测、故障诊断、预测维护;对客户设备运行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状态管理。

3、实现精准化的供应链管理

在电子、汽车、医药、钢铁、石化等制造业领域,加强精益供应链管理。建设信息平台,实现生产、采购、库存、销售等全产业链的协同运作,支撑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及关联机构有效衔接。支持骨干制造企业在提高自身供应链功能的同时拓展市场服务,面向行业提供专业的供应链管理服务。在电子、汽车等产业集群中,推动龙头企业、中小企业及第三方供应链管理企业共同组成运行高效的供应链体系,提高产业集群整体竞争力。

4、加强电子商务功能

促进装备、汽车、电子等领域骨干企业运用电子商务,创新交易模式,提高交易效率。建设集采购、销售、客户服务等为一体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对采购实现全过程统一管理,对客户需求实现全过程服务。促进制造企业与信息服务企业实现战略合作,提升电子商务平台的功能。推动龙头企业扩展自身平台,面向行业建设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支持企业依托电子商务平台,建立收集、挖掘商品和服务供需信息的大数据分析和服务系统,基于大数据进行精准营销、精准物流、市场决策分析等智能商务服务。

5、开展多元化的融资服务

支持企业在产品销售和使用等阶段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服务,创新产品销售模式。促进在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开展融资租赁销售,配合专业化集成服务,提供多样化的租赁方案,构建融资租赁销售服务网络。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建立专业化的金融服务公司,面向行业提供服务。

(三)促进制造过程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向制造过程深度融合。在生产管理中应用物联网技术,提高信息系统的信息集成和分析能力,加强生产信息的自动化采集,提高生产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在云环境下开展产品开发测试,推动研发制造一体化发展。促进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快速、弹性地部署在云计算平台上,为生产数据的存储和计算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应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工厂设施、产品模型、研发成果和生产管理的数字化。支持企业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建设生产规划和评价系统,提高数据分析对生产经营决策的服务能力。

促进3D打印技术的产业应用,提高设计制造一体化水平。支持核心装备研发,突破低成本材料与制造、智能人机交互、创意设计服务平台等核心关键技术。推动3D打印在工业设计、文化创意、高端汽车和模具制造、航空航天、医疗和生物工程等领域的应用,带动制造技术变革。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

加强科技创新,掌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打造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强商业模式创新,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价值网络和产业生态。深入推进“创新驱动、高端发展、重点跨越、引领示范”发展战略,到2020年,将北京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中心和策源地。战略性新兴产业由先导产业发展为主导产业,成为带动现代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战略引擎和推动新兴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一)加强技术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加强协同创新的产业组织建设。支持以龙头企业、优势企业为核心,联合相关领域的高校院所,建设产业技术创新、标准、服务等产业联盟组织。创新体制机制,面向产业需求建设涵盖中试开发、技术转移、成果孵化等功能的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强建设各类创新平台,有效整合各方面的高端创新资源。以创新平台为载体,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促进机制。

建设蛋白质、航空遥感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纳米科技、生命科学等重要研发基地。建设一批国家和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支持新型创新组织和企业承担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重大新药创制等重大专项,承担国家科技计划和产业化项目、北京市重大科技项目、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与应用示范项目。支持企业、高校院所和创新组织参与国家和国际技术标准的创制。

(二)建设研发与生产制造相融合的产业集群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促进产业融合,完善产业链,提高系统集成和信息增值服务能力。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等领域核心芯片、高端装备及智能终端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快发展移动通信增值服务、数字电视增值服务、数字电视运营服务等。在下一代互联网等领域建设关键技术和评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加强无线通讯终端核心芯片研发及整体解决方案开发,建设涵盖新一代移动通信标准创制、核心芯片、系统设备、终端产品、运营服务的产业链,推动智能移动终端与多媒体应用、内容和增值服务融合。建设芯片设计与整机制造合作平台,推动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装备等各集成电路产业链环节有效衔接协作,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互联网通信、数字家电、信息安全和移动计算平台等重点领域的嵌入式软件等专用基础软件。研发推广软件应用解决方案,创新软件应用服务模式,建立以运营服务平台为基础的软件核心价值链。

2、生物产业

推动生物高端制造、医药研发、医疗服务互动融合。加强生物医药关键产品和技术开发,结合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掌握新药创制关键核心技术,形成新药创制和安全评价体系。推动新药开发合同研究、健康管理等新业态发展。建设医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新药研发平台,推动在专业园区、医药孵化器等建设研发、中试、生产服务外包平台。以企业为主体,实现医产学研紧密结合,提升生物医学工程产品开发能力,加强医疗设备研发和产业化。突破生物制造关键技术。加强CRO(研发服务外包)临床研究平台、蛋白抗体药物CMO(生产服务外包)平台、医疗器械核心部件研发生产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整合生物产业链。支持中国生物技术创新服务联盟等产业技术联盟发展。提升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和相关服务业产业规模和竞争力,构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生物产业体系。

3、新能源汽车产业

发展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打造全国高端研发和装备制造中心。构建技术开发、规模生产、配套设施完善、运营服务体系,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建设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及测试平台。推进关键系统和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化,提升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的开发能力。

4、节能环保产业

加强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及装备的研发和产业化。面向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开发推广高效节能技术装备和产品。成为全国技术创新中心和高端制造基地。培育集工程设计与建造、设备制造、技术服务、运行管理于一体的系统集成商。

5、新能源产业

推动新能源产业实现关键技术突破、核心装备研制及产业化、运行体系建设和重大示范应用,构建安全、经济、绿色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加强风电设备制造和系统集成能力。提高太阳能热利用和风电技术服务业运营水平。提高生物质能、页岩气资源开发利用等关键技术研发水平和工程服务能力。提高新能源产业研发创新能力,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系统集成商和技术服务商。

6、新材料产业

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打造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研发生产于一体的新材料产业集群。推进新型功能材料、共性基础材料等的研发创新,实现关键技术突破。面向电子信息、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发展先进适用材料。形成纳米材料等特色优势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7、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与研发设计、服务等环节融合互动,提升高端装备的整体研发、系统设计和技术服务等系统集成能力。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实现技术突破,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实现关键装备的自主发展,提高整机、关键零部件以及高端通用仪器仪表的设计制造能力。推动高档数控机床、3D打印、工业智能机器人、自动化成套生产线等智能装备的研发和产业化,提高成套系统集成能力。

8、航空航天产业

依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推动航空航天产业创新发展。打造涵盖研发、生产、运营的通用航空产业链。促进产品、系统应用、运营服务一体的民用航天产业规模化发展。以研发、总部、高端服务集成应用等产业链高端环节引领我国卫星应用产业发展。

(三)加强商业模式创新,提高市场拓展能力

以新型应用促进商业模式创新。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结合云运营和大数据应用等,促进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在政务、金融等行业创新应用。建设云计算应用支撑的配套虚拟化平台,促进海量数据存储、数据挖掘和分析等技术的行业应用。促进移动互联网技术在电子商务、新媒体、互联网金融等领域规模应用。在移动支付、远程教育、移动办公等领域创新移动互联网综合应用的新模式;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在制造等行业成熟应用。

以服务模式创新带动商业模式创新。在生物医药领域,促进生物技术服务业规模化发展,培育健康管理服务,发展医疗保险、第三方独立医学检验等新服务模式。在节能环保领域,推动节能诊断、节能改造、合同能源管理、能源监测及管理等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发展合同能源管理、环境合同管理、碳交易等创新型商业模式,提高涵盖设计、咨询、运营、服务全产业链的系统解决方案能力。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通过车电分离模式、定向购买模式、租赁模式、换电模式等创新型营销和流通模式,推动产业化实现[2]。

参考文献:

[1]安筱鹏.制造业服务化路线图:机理、模式与选择[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2]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报告201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升级建议 篇7

1 临沭县农业发展基本情况

1.1 农业发展现状

临沭县是典型的农业县, 土壤以棕壤、褐土、潮土和砂姜黑土等土壤类型为主, 适宜小麦、花生、蔬菜等作物生长。年作物种植面积130多万亩, 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玉米、甘薯、大豆。小麦年播种面积在50万亩以上, 玉米面积在16万亩左右。2013年全县收获小麦面积53.4万亩, 比上年增加0.7万亩;单产403.7kg, 比2013年增加1.5kg, 总产21.55万t。收获玉米17.6万亩, 单产达到442kg, 总产达到7.78万t。蔬菜是临沭县的特色经济产业, 全县年蔬菜种植面积6万亩, 县外发展企业基地面积15万亩, 有蔬菜加工企业30余家, 年加工产值1.93亿元, 基地、品牌、农业园区建设快速提升。全县新建特色园区11个, 涌现出了桃园现代农业示范园、曹庄朱村现代农业科技生态园等一批特色园区。新发展优质农产品基地3.5万亩, 累计达到19万亩, 各类农产品基地园区120多个。品牌建设初见成效。“临沭柳编”、“临沭花生”列入全市4个重点培育的区域品牌, “袁春山”、“亿众”等6个企业品牌被列为全市重点培育品牌。新注册农产品商标12个, 新发展“三品一标”认证产品5个。积极规范和促进农村土地流转, 2013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万亩, 累计达到9.41万亩。

1.2 临沭农业发展优势

1.2.1 生态优势

县域内低山丘陵三面环抱, 河流水库交织分布, 山林湿地成片连线, 雨量充足, 水质清洁, 植被丰富, 生物多样, 空气清新, 环境优美, 构成了临沭独特的生态格局, 为高效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奠定了良好基础。

1.2.2 资源优势

一是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苍、马、草、冠、演”五峰簇拥, 含翠欲滴。“苍山叠翠”位居古“琅琊八景”之冠。千年沭河古道, 生态秀美。沭河金滩栗海, 树姿百态, 造型奇特。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良好素材。二是具有丰富的水土资源。全县人均耕地面积1.6亩, 高于全省人均耕地面积近0.4亩。全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580m3, 高于全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46m3。全县亩均水资源量455m3, 高于全省亩均水资源量148m3。

1.2.3 科技优势

以引领、辐射全国环保肥料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集群初步形成。拥有金正大、史丹利、金沂蒙等大型高新技术型企业, 其中, 金正大建有全国唯一的缓控释肥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制定了缓控释肥国家标准。常林、东泰等企业研发生产的农业机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全县建有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家, 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 院士和博士后工作站6家, 先后获得省级以上成果奖励24项, 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 省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

1.2.4 产业优势

一是肥料产业集群化发展, 已经成为支撑县域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金正大和史丹利两家企业成功上市, 2013年销售总额超过185亿元。二是农业机械装备产业高端化提升, 引领全省乃至全国农业机械行业快速发展。常林、东泰等企业自主研发的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多功能农业机械供不应求。三是出口创汇产业规模化发展, 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2013年, 拥有自主出口权的柳编加工企业91家, 杞柳专业种植村33个, 柳制品出口创汇额达7 000多万美元。蔬菜加工企业18家。四是粮油等主要农作物的机械化生产走在全省前列。2013年, 花生面积、总产、单产县域全省第一。

1.3 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1.3.1 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薄弱

一是农田节水灌溉设施不完善, 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尽管全县水资源相对丰富, 但是丘陵山区有效灌溉面积偏低。2013年, 全县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仅为28.62万亩, 占耕地面积的36%, 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46。二是高标准农田比例偏低。2013年, 全县等别较高、质量较好的基本农田45.5万亩, 占全县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的52.63%。三是农田道路和乡村道路亟待完善。部分乡村和农田道路破坏较重及不配套现象突出, 严重制约了现代农业发展。

1.3.2 产业链条环节的融合程度仍然较低

尽管肥料、农机装备产业水平全国领先, 但是在产中服务和产后加工等方面相对滞后, 特别是面积、总产、单产为全省县域第一的花生产后加工能力严重不足, 花生原料大县优势没能有效凸显, 蔬菜产业加工企业生产基地不在本县现象特别突出, 花卉苗木、食用菌、瓜菜果茶等特色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总体上, 全县现代农业产业处于有规模无效益、有亮点无特色、有产品无品牌的被动局面。

1.3.3 制约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障碍因素仍未消除

临沭县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转型阶段,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不协调的现象比较突出, 小农户经营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亟待解决, 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资源要素配置市场体系不完善。特别是土地流转信息服务交易平台尚不健全, 农业产业发展的金融供给渠道不通畅。农业规模经营主体与农户之间缺乏有效利益链接机制和保障激励机制, 现代农业经营制度建设任务还十分艰巨。

2 农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思路及目标

适应全县农业“四化” (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 同步发展以及“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现代农业发展新要求, 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 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新型农村社区“两区”同建为抓手, 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休闲观光农业、设施高端农业、精准节约农业等新型农业形态, 着力构建科技先导型的农业科技产业体系、基地园区型的绿色农产品生产体系、龙头企业带动型的农产品加工体系、市场引导型的农产品仓储物流产业体系、农游一体型的休闲观光产业体系。通过完善设施, 强化服务, 规范管理, 创新机制, 打造品牌, 培育壮大规模经营主体, 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2.1 打造全省优质农产品出口创汇产业基地

发挥花生、杞柳、蔬菜等生产、加工产品出口创汇优势, 推进产业基地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提升, 实行统一物资供应、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制度规范、统一产品包装、统一加工销售, 培育知名农产品品牌, 借助“临沭花生”地理标志认证、“临沭杞柳之乡”、“江北脱水菜第一县的美誉, 将临沭打造成为山东省优质农产品出口创汇产业基地。

2.2 创建以生态循环农业为特色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循环农业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农作方式, 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要按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清洁生产的产业发展要求, 大力推进区域农业产业循环、农业园区资源多级利用、企业清洁生产, 拓展产业链条, 提高产品附加值, 不断输入技术、信息、资金, 使之成为充满活力的系统工程, 将临沭打造成为以生态循环农业为特色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更好地推进农村资源循环利用和现代农业持续发展。

2.3 促进产销对接, 提升现代营销发展新水平

产销对接对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农民增收至关重要。销售决定生产, 销售影响园区发展。把产销对接摆上农业工作的重要位置, 进一步畅通地产农产品产销直供的渠道, 推进地产农产品直销店建设并逐步向乡镇、街道、社区延伸。鼓励尝试农产品直销店和放心粮油店的整合开设。鼓励并扶持发展连锁经营、网络营销、物流配送等现代营销方式, 加快提升现代营销水平, 以销促产, 促产提效, 提升农业整体经济效益。

2.4 发展目标

进一步提升优质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市场竞争力, 实现粮油、畜禽、水产等大宗农产品生产率先实现现代化, 杞柳、茶果、桑蚕、蔬菜、花卉苗木等特色农业种植实现园区化、精品化生产, 构建新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框架。健全完善功能生态化、经营产业化、产品品牌化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优势产业更加突出, 特色产业更加凸显, 在全县范围内实现农业现代化。大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促进农业种植业结构更加合理、农业装备水平更加完善、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更加有保障, 农业科技水平显著提升, 努力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15%以上的目标。

3 对策建议

积极落实国家一系列惠农、强农、富农政策以及国家涉农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解放思想, 积极创新, 放宽条件, 制定符合临沭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实际、更加优惠的扶持政策。

3.1 强化组织领导, 加强部门协作

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分工、各方参与、合力推进”的思路, 加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 明确职责分工, 强化协调配合, 全面推进跨镇办、跨部门的协调工作机制。落实规划建设, 推进工作责任制, 制定任务分工方案, 将各项任务指标分解落实到各相关部门和各镇、街道办, 明确责任人, 及时加强组织协调、督导检查, 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3.2 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投资融资机制

政府制定投融资奖励政策, 吸引更多企业、金融机构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投资, 逐步增加农户、企业、事业单位、民间组织的投入, 形成以企业投资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资机制。鼓励民间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伙等多种形式参与现代农业开发和经营。鼓励农户以土地使用权、固定资产、资金、技术、劳动力等多种生产要素投资农业项目, 以互助联保方式实现小额融资。鼓励金融机构对信用状况好、资源优势明显的农业项目适当放宽担保抵押条件, 并在贷款利率上给予优惠。

3.3 设立产业扶持与科技示范项目专项资金

设立新兴农业产业, 启动新型农村人才培养工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能力提升工程、新兴农业科技产业园区平台建设工程、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平台建设工程、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产业园区平台建设工程、农业科技推广工程、农业规模化经营主体培育工程、“三品一标”认证和品牌创建工程等政府扶持专项资金, 重点扶植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有突破创新的产业项目和平台建设项目, 扶持优势农产品品牌做大做强, 发挥品牌带动效益。

3.4 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构建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

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 充分认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建立从源头上抓监管, 过程抓监控的质量安全防控网。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体系建设, 形成完善监测网络;严格认证程序, 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建立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和物流配送体制, 建立农业现代化设施投入、优质绿色农业投入品农业财政补贴机制, 支持农业科技创新项目。

3.5 加大相关政策衔接力度, 实施政策性农产品保险试点

积极贯彻《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完善设施农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 依法对休闲农业用地进行管理。争取“农家乐”经营户减免营业税政策, 休闲农业场所销售自产的初级农产品及初级加工品享受免税政策, 休闲农业用电享受农业用电收费政策。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投保自愿”的原则, 探索建立适宜农产品的政策性保险制度, 增强农业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能力。

3.6 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和职业农民培养

河北省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对策建议 篇8

一、河北省民营企业现状

“十一五”期间, 河北省民营企业实现增加值年均递增速度达17.7%, 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52.4%上升到59.3%;民营企业实缴税金年均递增速度达25.3%, 占全省财政收入的比重由43.4%上升到57.6%, 民营企业已成为全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河北省民营企业发展表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一) 民营企业数量持续增加, 组织结构不断优化,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开始加快。截至2011年, 年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民营企业达12, 948个, 比2007年增加4, 496个, 实现增加值年均递增速度达26.1%。

(二) 民营企业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尤其是在推动“科教兴冀”战略过程中体现出了主力军的作用。在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基础上, 民营资本不断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拓展, 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到90%以上。

(三) 民营企业的地位和作用得以明确, 自主发展的基本框架基本确立。民营企业从业人员年平均递增速度达4.5%, 队伍素质有了较大提升, 从业人员中具备中专及技校以上学历人员达258.1万人, 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由10.7%上升到15.8%;从业人员中获初、中、高级职称人数达66.9万人。民营企业成为社会劳动力就业主渠道。

总之, 民营企业的崛起为河北省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解决劳动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增强地方经济活力和经济结构转型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河北省民营企业来说, 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也是必然的选择。

二、河北省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

(一) 民营企业大多采用家族管理模式。

家族化的固有缺陷决定了这种管理模式很难支撑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表现在缺乏公平的竞争机制, 管理制度难以有效执行、人才选拔受到限制、倾向于实行人治管理。

(二) 民营企业转型升级能力缺乏。

部分民营企业陷入了“想转型没方向、想升级没本领, 放弃又不甘心”的困境。河北省大部分民营企业的基础条件较差, 定位不清, 涉足行业过多, 往往导致企业陷入困境。

(三) 民营企业转型升级面临融资难的困境。

企业转型升级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 当前河北省民营企业融资渠道主要包括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 由于金融制度和融资环境不够完善, 通过这两种途径实现融资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是贷款门槛抬高导致资金需求者“畏贷”;二是缺乏相关部门认可的企业资信评定机制, 政府对企业进行资信评定的作用弱化;三是民营企业缺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导致金融机构“惧贷”。

三、促进河北省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一) 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1、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 鼓励民营企业转型升级。

2010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简称“新36条”) , 对完善民营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要使政策效应更加集聚有效, 就要尽快制定“新36条”的实施细则, 加大政策的落实力度, 使广大民营企业切实感觉到政策对企业转型升级的推动力。同时, 转变职能, 简化审批手续, 加强社会管理创新, 规范市场秩序, 为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创造良好的环境。

2、完善金融资本市场, 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

首先, 要加强完善民营企业的间接融资市场, 加快国有银行的信贷机制改革, 建立与民营企业贷款配套的政策体系, 积极发展民营银行, 引导和鼓励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建立健全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其次, 建构多层次直接融资体系。降低民营企业上市融资的门槛;充分利用二板市场为民营科技企业开辟融资渠道;挖掘海外上市融资渠道;鼓励民营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融资。

3、培育民间组织, 培育社会化服务平台。

充分发挥中介组织作用, 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赋予行业协会应有的职能, 把适宜于行业协会的职能委托或转移给行业协会商会、工商联、街道商会等中间组织。建立面向民营经济的培训、信息、咨询、技术服务、融资服务等综合服务平台。指导企业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打造产业链配套体系。

(二) 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

1、完善治理机制, 加快制度创新。

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在民营企业内部进行资本重新设置、调整, 使企业现有各生产要素成为资本组成部分, 从而使一元化股权变为多元化股权。具体途径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明晰内部产权。对家族制企业, 应尽早在家族内部自然人之间界定清楚产权关系;二是实施管理层和员工持股。管理层持股可以调动专业管理人员和职业经理人的积极性, 防止管理层短视行为。

2、提高企业家素质, 健全人力资源体系。

首先, 企业主更要重视自身修养的提高, 认真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 创新企业的经营策略等。其次, 民营企业要建立真正的学习型企业, 建立一个内部信息网, 鼓励员工进行知识交流, 促进员工知识更新;大力加强培训和继续教育, 要打破家族式的管理模式, 积极引进职业经理人, 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民营企业家的自身素质和能力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中起着主导作用。

总之, 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是河北省民营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一过程中, 既需要政府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也需要发挥民营企业自身的主体作用。只有内外因共同努力才能使得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步入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1]曾水良.透视民企转型的治理整合[N].中华管理在线, 2006.5.1.

[2]吕月英, 张晓燕.政府在民营企业转型中的作用[J].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学报, 2006.10.

升级建议 篇9

我国船舶工业转型升级需要在立足本国船舶工业发展实际的基础上借鉴国际经验,确定船舶工业转型升级方向,探析转型升级模式。

1. 基于技术支撑的逐级精益化模式

基于技术支撑的逐级精益化模式包含专业化、精益化和扩散化三个环节,是指以技术为核心要素推动船舶工业转型升级,通过集中有限资源探索某特定船型的研发、设计和生产流程,努力实现该船型的精益化研发、设计与生产,以达到该船型成本最低和附加值最高,然后将这种精益化模式扩展到其他船型,从而避免将有效资源分配于诸多船型而任一船型都竞争力不强的现象。

该模式需要生产和管理模式协调发展,以此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日本是该种模式的典范,其集中有限资源专业化研发、设计和生产散货船,成为当前全球散货船的主要供应商,2008年日本散货船交付量占全球的58.0%,大岛造船厂作为一家中型船厂,是世界上生产散货船效率最高的船厂,一个船坞一年能建造22艘3.5~10万吨级散货船。

2. 基于政府主导的高附加值船导向型模式

基于政府主导的高附加值船导向型模式是指在政府政策的引导、支持下,以高附加值船型为主攻方向,凭借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竞争优势推动低附加值船型向高附加值船型转型,并通过船型升级带动船舶工业转型升级。

韩国是基于政府主导的高附加值船导向型模式的典范,以“造船立国”为战略目标,以高附加值船舶产业为新增长引擎,大力支持高附加值船舶的研发、设计与建造。2008年韩国大型集装箱船和气船两种高附加值船的交付量分别占全球的48.4%、81.3%。韩国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造船技术和管理制度,通过技术、知识和制度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直接进入技术和知识含量较高的高附加值船型,以推动船舶工业转型升级。

3. 基于并购重组的产业链整合模式

基于并购重组的产业链整合模式是指通过增加必要的、高附加值环节或者减少不必要的、低附加值环节来实现产业链资源优化配置,通过掌控核心环节加强对整条产业链的掌控力。船舶工业产业链中,研发和设计环节尤为重要,是决定船舶工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通过并购重组有竞争优势的研发和设计机构,能够推动船舶工业转型升级。

在船舶配套集成式供货趋势明显的现阶段,一些竞争优势明显的船舶设计机构在船舶设计过程中就确定了关键设备或配套的采购名录,船舶总装厂则掌握着剩下的配套件采购。因此,拥有整船的设计能力将能为更多采购自己制造的配套设备提供机会。如2008年遭遇4亿欧元撤单、2009年预计还会撤单10亿欧元的瓦锡兰公司,积极通过收购重组,加大产业资源整合,实现设计、制造、装船一体化。2008年7月通过收购全球领先的船舶设计集团挪威Vik-Sandvik公司,将公司的船舶设计能力与自身的推进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现有的供应能力相结合,从而成为各种船舶领域涉及服务的领先供应商。

4. 基于军船先导的技术扩散模式

船舶工业是军民兼容度最高、军民转换障碍最小的军工行业,各国普遍以“军中有民、民中有军,亦军亦民,军民一体”为船舶工业发展方向。基于军船先导的技术扩散模式是指优先发展军船工业,然后将军船技术扩散至民船领域,通过海军装备技术升级促进船舶工业转型升级。

美国是该模式的典范,美国舰船工业实力雄厚,种类繁多,性能优良的产品不断涌现。美国海军舰艇的产品质量、产品数量、产品性能均位居世界第一。在配套工业方面,种类齐全,实力雄厚。美国舰船所使用的动力装置、导航仪表和武器装备等完全由本国提供,同时还可大量出口,主要配套产品的技术性能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美国政府为了提高造船工业竞争力和推进“军转民”,从1994年起实施大规模的“海事计划”,开发商船的设计、销售、制造技术,推进军船技术向民船领域的扩散,以此来推动船舶工业的转型升级。

5. 基于需求导向的厚积薄发模式

基于需求导向的厚积薄发模式是指根据潜在需求的引导和船型发展趋向,提前研发和设计未来所需船型,等潜在需求演变为现实需求时,可以凭借先行的研发和设计储备优势在竞争中迅速获取竞争优势。

该模式需具备判断船舶市场的前瞻性、准确性和准备的充分性,即能提前准确识别潜在需求,并能进行研发、设计和生产的充分储备,一旦潜在需求释放出来,能够及时地提供相应的产品来满足需求。如韩国为了满足对大规模货物运输的需求和海洋工程的需要,开发了万箱集装箱船以及钻井船,以此为契机推动船舶工业的转型升级。

6. 基于技术先行的内生驱动模式

基于技术先行的内生驱动模式是指船舶工业先行发展的国家或地区通过优先发展技术的方式,走在研发与设计的前沿,具备技术的绝对竞争优势,放弃建造等竞争力趋弱的环节。该模式一般采用技术专利和技术咨询的方式,实现先进技术向其他国家、地区的扩散。

欧美先进造船国家遵循先研发、设计,后建造的过程,几乎所有船型和尖端技术都来源于欧美地区。在高附加值船舶领域, 欧美更是遵循正向发展路径,从新产品或新工艺构想产生,经过研发、设计、工程化、市场化的正向顺序发展。后发展群体,尤其是亚洲各主要造船国家则遵循逆向发展路径,即应用各种科技手段对现有产品、图纸或技术等进行分析,逆向研究船型的结构、性能、工艺材料、技术参数、使用条件等,并加以实船应用,进而逐渐掌握其关键技术,然后研制符合本国实际的、具有竞争力的船型。随着船舶工业国际分工的深化和产业链各环节竞争的比较优势的存在,欧美国家竭力维护化学品船、滚装船、超大型集装箱船等船型的世界领先的研发、设计能力,将竞争优势趋弱的建造环节转移至其他国家或地区。韩国、日本、中国等国家发展船舶工业所需的核心技术和建造工艺仍需从欧洲引进。欧美国家凭借技术优势,以技术专利和技术咨询方式掌控核心环节,分离研发设计与建造环节,主攻研发与设计环节,以此路径推动船舶工业转型升级。

二、我国船舶工业转型升级模式探索

我国船舶工业转型升级以推动船舶工业从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向低能耗、低污染产业转变和从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变为导向,有选择地借鉴标杆模式经验,推动我国船舶工业走一条以技术为支撑,以产业链优化为基本手段,以产业内生和政府引导为驱动力,以造船业与配套业、修船业协同发展为基准,以努力构建具有主导权国际规范标准为导向的转型升级模式,该模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正向发展与逆向发展路径同存并进

我国是船舶工业后发展国家,需首先选择逆向发展路径,以船舶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为标杆,以建造环节为切入点,向研发、设计转移,以学习和借鉴先进经验。如果一味追求标杆效应,会永远落后于标杆对象。因此,我们需在标杆对象创造的高平台上努力探索正向发展路径,在提高研发、设计水平和增强技术创新与转移能力的基础上深化建造环节。要实现我国船舶工业转型升级必须坚持正向发展与逆向发展路径同存并进。

2. 产业链整合与技术储备同存并进

我国船舶工业的研发与设计能力以及一些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船的建造能力不强,我们可以采用并购重组方式,实现外部研发与设计的“内部化”,以减少交易成本。同时,应密切跟踪船舶工业演进趋向,有效识别潜在需求,提前做好技术储备,以吸收潜在需求的巨大释放效应。

3. 产业内生与政府引导同存并进

船舶工业转型升级具有内生特性,但内生驱动机制的作用周期一般较长,会有所曲折,需要在认识船舶工业内生驱动规律的基础上有效发挥外部因素,尤其是政府政策的推动作用。船舶工业强国的发展历程显示,政府的政策引导和金融支持作用在推动船舶工业转型升级方面至关重要。如日、韩两国在认识船舶工业国际转移规律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制订了产业定位、计划造船、国轮国造、财政补贴、调整关税和出口信贷等政策,为船舶工业转型升级起到了重大的推动和保护作用。

4. 造船业与配套业、修船业协同发展

近年来,我国造船能力有了显著提升,在国际上具有了一定的竞争能力。但我国配套能力、修船水平比较差,国产配套设备装船率较低,成为制约船舶工业发展的瓶颈,需大力发展船舶配套业与修船业,通过配套水平提升和修船水平提高,推动船舶工业转型升级。

5. 国际规范标准被动适应与积极主导转变发展

船舶工业的竞争最终会演变为国际规范标准的竞争,国际规范标准竞争高于市场和产品竞争,实质是利益与市场份额的重新分配。我国船舶工业目前处于对国际规范和技术标准的被动适应阶段。要实现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的转变,必须在拥有自主的核心技术和自主研发设计能力基础上,制定具有主导权的国际规范标准。

三、推进我国船舶工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1)政府整合现有研发与设计机构,重点资助有实力的船舶工业专业技术公司,加快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为船舶工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

(2)政府通过特定的船舶工业融资政策或者成立专项基金,用于支持我国造船企业的跨国并购,尤其是支持对掌握船舶工业核心技术的技术研发和设计机构的并购。

(3)通过补贴和税收政策支持船舶工业主体加大研发投入,形成政府、专业科研院所和企业研发部门“三位一体”的研发体系。

(4)实施“配套设备国产化”、“国货国运”和“国轮国造”的产业支撑措施。通过特定的税收、补贴、土地和贷款等政策推动我国船舶配套业、造船业和航运业的协调发展。

升级建议 篇10

自改革开放以来, 广东省产业集群经过多年发展, 全省具备一定生产规模和能力水平的产业集群近140个, 年产值100亿元以上的有44个, 年产值50—100亿元以上的有14个, 约有三分之一产业集群年产值占集聚地工业产值比重50%以上。集群中约有60%的企业是关联企业, 这使制造企业在广东省范围内容易获得上下游产业和辅助产业的配套。从2005年开始, 为促进产业集聚化、规模化、高端化发展, 广东省政府召开了省促进产业集群发展联席会议, 并先后认定了70个省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从地域分布看, 全省70个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中, 珠三角地区占了45个, 占总数的64.2%。

1、珠三角产业集群发展历程

珠三角产业集群经近30年的发展, 大致可以分为起步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转型提升阶段。

(1) 起步阶段 (20世纪80至90年代) 。在改革开放初期, 珠三角凭借其具有的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 通过“三来一补”、依托当地各种资源、民营企业崛起等, 形成了产业集群的起步阶段。一是以深圳、东莞、惠州等珠江东岸城市为代表的在“三来一补”基础上形成的外向型加工业集聚区。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 香港加工业出现土地紧张、成本上涨等急需解决的问题, 而珠江东岸地区由于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 成为香港产业转移的首选地, 这也成为珠三角承接境外产业转移的先机。在这一有利时期, 珠江东岸地区发展出一大批以简单代工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 如东莞虎门服装、大朗毛织、惠州纺织服装等产业集群。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珠江东岸地区又承接国际及台湾地区电子信息产业的二次转移, 逐渐发展成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如东莞石龙电子、石碣电子、常平光电等集群。二是以佛山、中山等珠江西岸城市为代表的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内向型产业集群。相对于珠江东岸的几个城市而言, 珠江西岸的区位优势相对较弱, 接受港澳台产业辐射的影响较少, 外资企业与境外各类要素流入也较少。但这些地区鼓励和引导集体所有制及非公经济的发展, 形成了一大批民营企业为主体、内向型发展的产业集群。如佛山容桂、北滘等镇区的家电产业集群, 南庄、石湾的陶瓷产业集群, 西樵纺织产业集群, 大沥的有色金属加工业产业集群, 中山小榄的五金产业集群, 古镇的灯饰产业集群, 大涌的家具产业集群, 东凤、南头的家电产业集群等。

(2) 快速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至2008年前后) 。这一阶段, 以小平同志南巡谈话为标志, 尤其是“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后, 突破了发展体制的障碍, 产业集群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一是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逐渐显现, 形成了一批专业镇。这一时期, 珠江东岸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已经颇具规模, 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佛山的家电产业也逐渐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最大的电器机械生产基地。在这一时期, 镇政府是推动产业聚集的重要行动主体, 形成了众多的专业镇, 如南庄、石湾的陶瓷, 西樵的纺织, 龙江、乐从的家具生产及销售, 都形成了产供销一体的产业集群区域。二是产业集群成为推动广东参与产业竞争的生力军。这一时期, 珠三角产业集群已经呈现出聚集化、规模化发展态势, 产业配套基本齐备, 产业链条基本形成, 产业集群开始发展成熟。产业集群成为广东经济的特色, 成为了广东的竞争优势、推动广东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的生产组织方式和企业制度。同时, 产业集群也成为广东参与国际产业竞争的生力军。三是内源型和外源型产业集群分别迈出了“向外”和“向内”的步伐。随着产能的扩大, 以及技术水平的提高, 内源型产业集群纷纷走向国际市场, 呈现出外向型的特征。而外源型产业集群也逐步改变了两头在外的格局, 而更加注重开拓中国内需市场, 从而带动了相关配套企业的发展。两种产业集群发展从单纯的内源和外源向内外源共同推动的发展模式转变。

(3) 转型升级阶段 (2008年后至今)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 珠三角产业集群特别是外向型的产业集群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产业集群纷纷谋求转型升级之路, 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同时也加速了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一是传统产业集群开始运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 运用工业设计提升传统产业产品的附加值, 使产业集群逐步摆脱了对人力、资源等要素的依赖, 开始探索创新之路。如顺德家电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工业设计, 实施“设计创新提升计划”, 重点设计创新产品项目、设计与制造“伙伴计划”、公共服务平台及载体建设、设计与制造交流对接等全面推进, 区内企业设计创新能力明显提升, 设计企业和家电制造企业良好互动, 提高了家电产品附加值。二是新兴产业集群初现端倪。在发展传统产业的基础上, 各产业集群积极引导企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 高端新型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产业逐步呈现集聚发展态势。如江门市绿色光源 (半导体照明LED) 产业已基本形成了产业链雏形, 集群内特色产业企业100多家, 相关联企业1000多家, 上中游外延芯片产量和技术水平在省内处于领先水平, 外延芯片具有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的自主核心技术, 形成了外延—芯片—封装—应用的由上游到下游一条龙的半导体照明产业链。三是注重通过品牌建设、加强自主创新打响“广东制造”、“广东创造”。集群内部的大中型企业开始注重创建自主品牌并开展品牌经营, 实现从无牌、贴牌生产向有牌生产、自主品牌转变, 向知名品牌、国际品牌提升。如中山古镇灯饰产业集群打造代表古镇整体形象的“中国灯饰之都”区域品牌, 举办代表灯饰行业营销、交易平台影响力的“中国·古镇国际灯饰博览会”, 成为全国最大的灯饰专业生产、销售基地和国际知名灯饰市场, 在金融危机中也实现了产业的“华丽转身”。

2、珠三角产业集群的类型

珠三角产业集群的类型从资本构成上来分, 可以分为内源型产业集群和外源型产业集群。其中内源型产业集群主要是以民营企业为主体自发形成的产业集群, 如佛山陶瓷产业集群、中山古镇灯饰产业集群、东莞虎门服装产业集群、江门摩托车产业集群等, 外源型产业集群主要是依靠外资企业外包生产而形成的产业集群, 最著名的有以台商投资、产品出口为主的东莞大岭山家具产业集群, 东莞厚街鞋业产业集群、珠海市斗门区井岸镇计算机及通信设备产业集群等。

从资源利用程度来分, 可以分为简单加工型产业集群、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以及创新型产业集群。简单加工型产业以产品的初次加工为主, 这种产业集群主要是珠三角产业集群发展中的起步和发展阶段, 如南海丹灶小五金产业集群、三水西南食品饮料产业集群、中山黄圃食品产业集群, 但这类型的产业集群在新世纪也逐渐开始向产品深加工型的集群发展。资源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集群如佛山陶瓷产业集群、南海西樵纺织产业集群、东莞厚街鞋业产业集群等, 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居多, 资源密集型的集群主要集中在东西北地区, 而这类型的产业集群也纷纷向创新型产业集群转型。创新型产业集群主要是以技术进步为集群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追求产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果创新, 在产业发展上处于产业链的尖端和前沿, 属于朝阳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如珠海高新区软件产业集群、顺德家电产业集群、珠海三灶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等。

3、珠三角产业集群的突出特点

(1) 产业规模优势突出。据不完全统计, 2010年全省珠三角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共有特色产业企业53259家, 实现工业总产值11574.73亿元, 增加值2480.79亿元, 出口交货值697.98亿元。

(2) 产业链条比较完善。各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相应制订了集群发展规划, 并以规划为引导着力推动重点产业基地、重大项目、产业转移工业园等建设, 提高产业集聚度, 发展产业链, 有效促进产业集群科学、有序发展。如花都汽车产业集群, 以乘用车和零部件产品研发、制造及相关服务业为发展重点, 规划建设整车生产区、汽车零部件工业园区、物流中心区、行政管理区、汽车贸易服务区、出口加工区、汽车文化娱乐旅游区、生活区九大功能区, 初步形成了一个集汽车研发、整车制造、零配件生产、汽车贸易、汽车人才市场和汽车文化、教育等和谐发展的汽车产业链。

(3) 公共服务平台比较齐全。已建成产品研发、质量检测、信息服务、人才培训、知识产权保护、教育培训等各类公共服务机构近700个, 拥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 (工程中心) 273个, 建立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服务机构86个, 为集群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公共服务保障。通过公共创新服务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中心、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 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的完善, 建成了一批联合攻克关键技术的公共平台, 成为当地最重要的创新高地, 起到了创新“放大器”的作用。

(4) 品牌建设成效明显。产业集群通过实施名牌带动战略, 大力培育名牌、名标和区域品牌, 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含量高、具传统特色和优势企业开展品牌经营, 壮大名牌队伍, 有效提升了集群产品的市场覆盖率和产品竞争力。目前, 珠三角的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内企业已获得省级以上名牌产品486个, 驰名 (著名) 商标506件, 分别占全省的33.73%和19.11%;示范区已申请或注册集体商标45个。

二、当前珠三角产业集群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首先, 产业集群产业发展层次不高, 已形成较大规模的集群仍以传统产业为主, 高端产业、新兴产业的集群还不多, 尚未形成有效的产业集聚态势。集群内新的增长点还没有被充分发掘, 缺乏经济增长后劲。新兴产业集群方面虽然有一些龙头企业作为集群发展的重要支撑, 但集群内部仍存在着以企业在集中区域中各自生产、各自为政的局面, 只能作为严格意义上的“产业群”, 尚未真正形成专业化分工、产业链上中下游配套的“产业集群”。

其次, 集群内的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部分集群停留在追求规模大、产值高, 忽视了集群的内涵式、创新式发展, 仍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 还没有占领研发、设计、营销等高端环节。有些产业集群发展依赖于大型骨干企业, 集群的中小企业创新意识不浓, 产品技术含量低、缺少自主品牌, 产品附加值不高。产业集群的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完善, 公共服务平台的技术服务不强, 亟待从“量”的发展转变为“质”的提高。

再次, 产业集群仍过于依赖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传统、粗放发展模式, 面临着土地、环境、资源的严重制约, 部分产业集群对土地集约节约工作不够重视, 单位土地面积产出率不高, 环境约束日益显现, 环保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

最后, 产业集群规划引导作用还未真正发挥。部分产业集群虽然制订了发展规划, 但真正促进产业规划实施的配套政策措施很少, 有些政策没有真正落实到位, 集群规划成为一纸空文, 不能充分体现规划对集群发展的引导作用。部分地方政府重视产业集群各种荣誉称号的申报但忽视后续建设, 一些产业集群成功申报升级示范区后没有按规划和示范区要求开展建设。

三、珠三角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1、强化集群规划引导和产业发展一体化

充分利用各地区实施“十二五”规划之机, 发挥规划对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指导作用。在政府层面要指导各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制定并实施与广东省“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适应, 具有地方特色和可操作性的区域产业集群规划。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按照特色化、专业化、差异化的原则, 从全省产业布局和各自优势出发, 明确自身产业定位, 有目的地开展招商引资, 促进企业集聚, 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 防止或减少产业同构。按照《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布局一体化规划》的要求, 结合现有的产业集群, 坚持高端的战略取向, 推动广佛肇、珠中江、深莞惠三个经济圈之间产业的融合发展与错位发展, 最大限度地破除区域内因行政因素而导致的产业政策障碍, 提高资源要素的配置效率, 力争形成经济圈内特色突出、分工协作、互补互促、空间集聚、布局优化的产业发展格局, 提升珠三角区域的整体竞争力。

2、大力建设集群内公共服务平台

一是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 鼓励引导产业集群内大中型企业组建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等创新机构、研发机构, 带动和提升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 促进技术升级, 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提升产业层次和水平。二是建立健全技术和产品研发、咨询和推广公共服务中心, 为企业提供技术指导、项目论证、产品开发、科技攻关等服务, 推动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增强财政资金的放大效应, 用好用活财政资金, 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 吸引社会和企业加大对产业集群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重点支持公共服务平台 (包括产业共性技术开发、工业设计、产品研发、产品检测等) 以及产业集群工业园区内对循环经济、环境保护起重大作用的集中供水、供气、供热的技术创新示范工程。三是加快产品检测机构建设, 加强国家级质检中心、实验室的技术改造和环境改造, 着力提升质检中心的水平。四是引导产业集群所在地政府整合现有物流资源, 培育专业化物流市场, 鼓励企业采取联合采购、集中管理、统一配送、分散经营的物流管理模式;大力推进计算机网络系统建设, 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平台的作用, 为产业集群内广大中小企业提供国家政策法规、产业导向、行业发展动态、经济发展趋势、投资融资、最新科技成果、产权交易和合作项目、市场需求、产品推介、人才供求等信息服务。

3、以工业设计加快集群内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深入开展工业设计走进传统产业集群、产业基地活动, 借打造“粤港工业设计走廊”之机, 整合港澳及珠三角等地的设计资源, 加快与家具、家电、服装、五金等传统产业的对接, 选择古镇灯饰等一批优势传统产业集群开展传统产业工业设计专项大赛, 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加快推进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推进工业设计产业基地建设, 鼓励基地积极引进对产业有明显带动作用的国内外著名工业设计机构、行业龙头企业, 推动工业设计企业、人才、资金等向基地集聚。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工业设计中心, 培育已设立工业设计中心的企业创建省级企业工业设计中心。

4、强化自主创新促进集群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强化创新驱动对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促进作用, 把提高集群内部的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加快集群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一是在集群内部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从企业的层面, 在集群内部推动发展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机构的建设, 提升企业整合内外研发资源的能力, 不断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 促进技术升级, 实现主导产品上质量、上档次、上水平, 打造一批开放共享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和孵化基地。在集群的层面上推动大中小企业建立产业上中下游的技术联盟、产学研创新联盟, 从整体上解决企业单打独斗的局面, 推动行业创新成果共享。二是集中资源、有的放矢扶持重点创新平台, 通过政府引导带动企业创新投入, 选取行业关键共性技术进行重点攻关, 加快实现重点技术的突破。抓好重点项目的技术改造, 集中力量支持技术先进、产业关联度大、带动效应强、经济效益显著的支柱产业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改造投资项目。三是鼓励采用技术联盟、合作研发、合作创新、研发外包等多种合作模式, 构建区域内学习型合作网络, 提高集体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推动传统型产业集群向创新型产业集群转变。积极保护技术创新成果, 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行为, 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保护。

5、强化品牌发展战略

推动名牌带动战略和商标战略深入实施, 引导集群企业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产品质量、管理水平、人才素质、营销能力、企业文化建设等支撑品牌的要素, 提高品牌知名度, 扶持、培育更多自主品牌。进一步提高企业参与制修订标准的积极性, 全面提升企业质量水平、技术标准能力。推动古镇灯饰、小榄五金等已注册集体商标的产业集群成立推进区域品牌建设的运营主体, 进一步开展品牌管理和经营, 提升产业集群的知名度。协助、指导区域品牌所在产业集群建设技术开发、产品研发、科技创新、信息服务、检验检测、知识产权、信用担保、商贸、物流等产业公共服务平台, 为区域品牌建设做好基础配套工作, 为众多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经济发展环境。

6、大力提升园区建设水平

推进工业进园、企业集聚, 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工业园, 使园区成为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载体。加强产业集群内部的工业园建设, 加速行业内上中下游企业进园生产, 提高产业配套率, 加强园区土地集约节约使用, 提高园区的产出比, 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实现产出的最大化。重点加强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 确定园区的主导发展产业, 加快园区的招商引资, 完善产业配套、推进企业孵化器和小企业创业基地、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对今年新评出的产业转移工业园重点园区加大扶持力度, 以“扶优扶强”为政策导向, 集中政策、资金、土地等各方面的资源, 优先扶持10个重点园区发展上新水平、出新成效。促进工业园建立环境管理体系, 加强对现有园区的后续环保监管, 督促园区污水处理厂、固体废弃物等集中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及落实环评审查的各项要求, 加快集中供热供气供水, 实现消防、安全、环保符合规范要求。

参考文献

[1]王缉慈:超越集群[M].科学出版社, 2010.

[2]高怡冰、林平凡:产业集群创新与升级——以广东产业集群发展为例[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0.

[3]于永慧、丘海雄:“产业集群与企业边界”的嵌入性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0.

[4]陈雪梅、陈鹏宇:广东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和升级[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 2005 (1) .

[5]陈艳、雷玉桃、邝国良:产业集群与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J].特区经济, 2006 (9) .

升级建议 篇11

一、我国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

(一)我国经济的转型要求民营企业必须进行转型升级

2010年我国人均GDP超过4 000美元,2011年超过5 000美元,根据国际经验,我国已进入了经济转型期,今后我国将处于全面提升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时期,这些都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重大的机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继续实施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我国民营企业要顺应经济发展趋势,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积极进行转型升级。

(二)资源环境约束迫使民营企业加快转型升级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大幅提升,而这种增长主要依赖的是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导致对资源的过度利用,对外依存度相对较高,而同时资源的利用效率却相对偏低。经济的快速增长伴随的是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工业废水、废气、废物等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强化节能减排的政策,制定了更为严格的行业准入标准,进一步压缩了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行业的生存空间,在资源环境约束下,民营企业必须进行转型升级,才能取得更好的发展。

(三)高成本压力推动民营企业必须进行转型升级

从成本投入来看,原材料价格上涨,土地和工资等要素成本的不断上升,生态环境要求的节能减排压力和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都导致企业的总成本增加,以牺牲环境和劳动者福利来换取低成本投资和比较优势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结束。企业只有通过转型升级才能够化解经营成本上涨的压力。

(四)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要求加快转型升级

我国的民营企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长期以来,民营企业所从事的行业多为传统产业,大部分处于产业链分工的低端,企业管理多为家族式管理。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领导人自主创新意识不强,用于自主创新方面的投入不足,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和自有品牌,缺乏核心竞争力,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也制约了民营经济的持续发展壮大和实力的进一步提升。因此,民营企业必须转型升级,以提升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从而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二、我国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中存在的问题

(一)行业领域缺乏公平竞争的环境

多年来,我国民营企业的市场准入从禁止到允许,从允许再到进一步扩大,市场的投资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投资领域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开放。但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相比,在很多方面都无法享有国有企业的待遇。有些行业、产业和市场对民营企业的开放制度障碍仍然存在,社会资源过度向国企倾斜,像电信行业、铁路行业、航空和能源等高利润、高回报的产业对民营企业设置很高的进入门槛,民营企业要想进入是困难重重,只能陷入低水平的重复扩张和恶性竞争之中。

(二)融资难是制约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瓶颈

目前,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面临着资金短缺、融资难的困扰,而企业的转型升级需要大量的资金,这就阻碍了民营企业的发展。长期以来,我国民营企业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渠道不畅,除少数民营大企业集团能够直接融资外,多数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很难从各级金融机构获得融资。究其原因,一方面,民营企业的经营效益不是很好,信用担保体系也不完善,银行出于对还款的担忧,不敢向民营企业贷款;另一方面,资本市场上融资渠道门槛高,使得民营企业无法在资本市场上通过股票和债券进行融资,使得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存在。

(三)政府监管与服务不规范,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近年来,我国政府为扶持民营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这些政策在一定范围内促进了民营企业的发展,但相对于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政策的扶持力度仍然有点弱。而且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还存在政府监管不力,服务不规范的现象,政府的扶持政策并没有完善的支持体系。

三、促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坚持公平竞争

民营企业转型升级迫切需要良好的发展环境。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大组织领导和支持帮扶力度,努力营造转型升级的良好环境,把推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监测,认真分析梳理企业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及时研究加以解决。要更好地发挥政策导向的作用,应用财政、金融、税收等调节手段,推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政府相关部门要结合实际,依照《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的若干意见》,营造一个开放的、有序竞争的市场体系,创造宽松、公平的市场环境,形成有利于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良好氛围。要坚决贯彻落实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制定各个行业落实政策的配套细则,真正实现企业的平等准入,引导民营企业进入国家产业导向的行业。要以优化产业结构为中心,大力培育民营龙头企业。要鼓励和帮助企业改造传统工艺,更新老旧设备,加快发展新兴产业,促使民营工业企业走低碳、高效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要采取一切措施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融资市场,增加民营企业融资渠道,从根本上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首先,银行要改变对民营企业的偏见,真正降低金融机构贷款门槛,对民营企业与国营企业应一视同仁,只要符合贷款政策,就应对民营企业放贷。其次,应该积极发展一些针对中小民营企业贷款的中小银行和地方金融机构,例如村镇银行等,可以适当地引入社会资本。再次,民营企业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经营效益,完善民营企业信息共享及信用体系、担保体系,让银行放心放款。最后,强调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要协调发展,构建以多层次资本市场为主体的直接融资体系,通过上市、发行企业债券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等方式广泛吸收社会资本,拓宽市场融资渠道,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并且针对各类民营企业的不同情况要采取不同的措施。

(三)引导民营企业加强自主创新

创新是发展的“灵魂”。一是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家树立自主创新意识,鼓励民营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创新力度,向高新技术产业进军,促使企业依靠技术进步加快发展。二是进一步增强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活动创造更加优良的外部环境,提高民营企业内部进行自主创新的能力。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充实配备相应的科研人员,以人才支撑企业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和技术开发。三是大力建设和发展中小企业创新服务平台,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小企业需求的创新体系,充分利用公共技术平台,想方设法为民营企业技术开发降低风险和成本,破除民营企业创新瓶颈。四是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开发投入,成立相应的技术开发机构,企业要按照“技术高新化、产品高端化”的战略要求,依托企业研发平台,加大科研投入,鼓励民营企业进行原有产品、工艺、设备改进,新产品、新技术研究开发,高新技术应用,购买专利、技术、设备,引进新生产线,提高发展水平,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四)拓展政府服务内容,提升政府服务水平,促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

首先,要扩大政府为民营企业服务的领域与范围,提高政府的信息服务水平。政府可以建立产业升级项目数据库,为企业投资决策提供信息服务。也可以对一些技术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推介宣传,扩大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项目选择范围,推动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

其次,要进一步完善财税扶持政策。一是加大政府对民营企业转型升级项目的支持力度,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家科技创新计划、重大科技攻关计划。二是政府拿出一定的资金,用于建立和发展有助于支持和引导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各种投资基金,支持民营企业转型升级项目,扶植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具有明显带动作用和示范作用的重大项目和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的重点行业和重要企业及其转型升级与发展。三是政府应制定和实施更多促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税收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更多的民营企业参与技术创新,实现转型升级。

最后,简化行政审批手续,提高政府服务效率。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工作作风,优化公共服务,动员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摘要: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受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只有通过转型升级,民营企业才能继续发展壮大。但是,目前我国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才能推动我国民营企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民营企业,转型升级,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张亮.我国民营企业转型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J].发展研究,2013,(1).

[2]陈常礼,巩春先.我国民营企业转型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J].商场现代化,2015,(3).

[3]王云,黄鹏章.政府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J].人民论坛,2014,(6).

[4]李伟.我国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2015,(8).

[5]温友祥.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及主要路径[EB/OL].人民网,2014-07-19.

上一篇:园区地理信息系统下一篇:无线单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