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升级

2024-10-01

农业升级(共12篇)

农业升级 篇1

坚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 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紧紧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村富”的奋斗目标, 按照稳粮生产保安全、发展产业促增收、强化基础惠民生、深化改革添活力的总要求, 以“一线、一带、十园、六十点”建设为重点, 深度推进“1418”现代农业发展行动、“6212”扶贫攻坚行动和“联村联户为民富”行动,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 加快产业化建设步伐, 大力实施农业现代化发展, 初步形成了以林果、蔬菜、中药材、畜牧为主的四大主导产业, 全区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科技支撑, 努力壮大提升四大支柱产业

为进一步加强农业产业发展, 秦州区连续出台了三个1号文件, 2012年区委1号文件出台了《2011———2015年秦州区农业产业发展布局规划》, 确立了“围绕一个目标 (富民强区) , 突出两个大品牌 (秦州大樱桃、天水花牛苹果) , 立足三大流域 (籍河流域、西汉流域、白家河流域) , 做强四大产业 (林果、畜牧、蔬菜、中药材) ”的基本思路, 科学划定了全区13个产业片带和35个产业片区, 为全区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全面做出了统筹规划;2013年区委1号文件出台了《秦州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奖励实施意见》, 为产业基地建设和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供了政策和资金扶持;2014年1号文件出台了《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意见》为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壮大提升四大主导产业, 实现农业现代化提出了具体扶持措施。

(一) 壮大提升林果产业

进一步加大果品基地新建力度, 新建优质果品基地7万亩, 重点抓好中梁山、古集梁、海池、西坡梁、罗雨沟等区域果品产业基地建设。积极依托扶贫项目, 全面做好放牛片区果树建园, 打造3000亩精品示范园。切实加大果品交易市场建设力度, 启动天水市蔬果交易市场、天水辉煌农产品交易市场, 健全果品等农产品交流服务网络体系, 不断提升农产品商贸流通能力。着力抓好罗玉沟烟铺、太京李家台子、籍口四十铺3处气调库建设, 新增果品贮藏能力1万吨。充分利用“秦川大樱桃”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强化品牌意识, 提升特色果品市场占有率, 不断增加果品生产的比较效益。

(二) 壮大提升蔬菜产业

在巩固提升现有设施蔬菜基地建设基础上, 积极实施西菜南移战略, 加快开辟新的设施蔬菜基地, 着力抓好牡丹镇千亩设施蔬菜基地及新赛蔬菜大棚建设, 辐射带动天水、平南等西南部设施蔬菜产业发展, 确保全区蔬菜面积达到15.3万亩。

(三) 壮大提升中药材产业

加大中药材产业种植力度, 坚持以市场为向导, 积极争取省农牧厅药材市场建设项目, 着力培育药材加工企业, 通过项目支持, 加快市场建设, 延伸产业链条, 完善流通体系。依托关子、籍口、秦岭、娘娘坝等现有药材种植基地, 在做大规模、做活市场、做强品牌上下功夫, 充分利用秦岭山区特有的气候特征, 通过土地流转, 积极发展壮大, 全区中药材种植面积将达到10万亩, 推进产业精深加工, 延长产业链条, 使药材产业真正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四) 壮大提升畜牧产业

以建设畜牧大区为目标, 以标准化规模养殖为重点, 以能繁母牛基地建设为抓手, 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产业, 结合生态移民搬迁, 在秦牡杨畜牧产业园区大力推进能繁母牛基地建设, 着力解决肉牛产业源不足等瓶颈问题, 重点抓好三兴牧业、开源肉牛等项目建设, 创建标准化养殖场14个, 畜牧养殖总量将达到300万头 (只)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着力打造十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为进一步加强现代农业园区创建工作, 今年区上专门组建机构, 抽调人员, 成立了区现代农业园区办公室, 强化产业基地和基础设武施山建县设, 渭提河高川规道模区化设经施营蔬化菜水产平、业科基技地化发展水平和标准化生产水平。

(一) 着力打造秀金山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

新建大樱桃基地3000亩, 完成优势主导产业培育任务的75%以上, 打造以古建凉亭、科技培训、观光长廊、水景景观、特色花木为主的文化休闲中心。

(二) 着力打造古集梁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

以15万亩苹果产业建设为主导, 积极发展设施蔬菜种植、规模养殖基地, 打造规模优势明显、产业特色明显、配套设施完善、科技推广领先、经济交易突出的循环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

(三) 着力打造罗玉沟大樱桃产业示范区

在现有大樱桃基地基础上, 连片成带, 拓展基地, 建立市场, 创建规划布局合理、生产要素集聚、管理方式高效、科技水平领先、辐射作用明显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四) 着力打造籍河流域放牛片区果品产业示范区

抓好现有果园改造和管理, 新建拓展花牛苹果基地, 积极发展果业合作社建设, 开展经常性果农技术培训, 促进区域农民增收。

(五) 着力打造白河特种养殖示范区

以创建国家级大鲵自然保护区为契机, 进一步深化秦川大鲵、秦岭细鳞鲑的保护利用, 开展金鳟、虹鳟冷水鱼养殖, 打造西北地区一流的特种养殖示范区。

(六) 着力打造西坡梁循环农业示范区

积极开展招商引资, 在西坡梁建设万亩花牛苹果基地, 在王坡窑建设800亩设施蔬菜基地, 在孙集川道区建成标准化2000头奶牛场、千头猪场和十万只鸡场, 将该区域建成集林化、畜牧、蔬菜为一体, 产业聚焦、效应明显的循环农业示范区。

(七) 着力打造秦牡杨畜牧产业示范区

充分利用秦州区西部山区气候特征和土地条件, 新建标准化千头肉牛养殖场1个、百头肉牛养殖场5个、引进良种能繁母牛1000头, 建成母牛繁育村3个, 开辟新的畜牧养殖基地。

(八) 着力打造皇城休闲农业示范区

依托陕西汇隆古建园林工程公司, 在皇城堡区域实施皇城堡景区、山地运动区、市民养生区等工程建设, 打造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养生为一体的大型综合类生态休闲旅游景区。

(九) 着力打造天靖山油用牡丹产业示范区

依托东荷泽瑞璞公司, 在天靖山区域栽植油用牡丹, 打造集展示展览、多项服务、市民休闲、花园水景、配套服务为一体的油用牡丹示范区, 引领西北花卉产业发展。

(十) 着力打造天水瀛池果菜批发市场现代农业示范区

全力完成天水瀛池果菜批发市场迁建, 建设3000吨果蔬贮藏库, 年产值达18亿元, 壮大区域内果菜批发供销能力, 规范市场批发经营行为, 正真将市场建成全省果菜一流的批发市场。

三、大力实施“八大工程”, 全面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围绕现代农业发展, 进一步加强配套设施建设, 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促进农业农村发展。

(一) 实施农村自来水化工程

在目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行政村238个, 覆盖率56.6%的基础上, 至2015年末, 全面解决32.93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 实现农村自来水化。

(二) 实施防汛体系及灌溉体系建设工程

在全区现有153公里堤防的基础上, 规划新建堤防106公里, 至2015年, 全区有效灌溉面积累计达到15万亩以上, 确保水源区农田得到有效灌溉。

(三) 实施梯田化县区建设工程

在全区耕地梯田化率51.9%, 适宜修建梯田耕地梯田化率74.7%的基础上, 至2015年, 全区累计达到梯田化乡镇10个、梯田化行政村242个, 基本实施全区梯田适宜区全覆盖。

(四) 实施通村道路及村庄巷道硬化全覆盖工程

在全区累计完成农村通畅路914公里, 行政村通水泥路率达到80.3%的基础上, 2015年底全面实现行政村通水泥路全覆盖。在累计完成207村324公里村庄巷道硬化工程, 硬化率49.3%的基础上, 至2015年末, 实现农村巷道硬化全覆盖。

(五) 实施适宜区域主导产业全覆盖工程

积极发展四大主导产业, 5年内果品面积达到80万亩, 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35%, 蔬菜面积达到15.3万亩, 中药材面积达到10万亩, 实现适宜区域主导产业全覆盖。

(六) 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工程

以优化人居环境为重点, 先期实施娘娘坝、大门、齐寿、中梁、秦岭等5乡镇美丽乡村建设, 突出“脏、乱、差”治理和“硬化、净化、绿化”建设, 打造产业发展、村容整洁、生态文明、环境优美的美丽乡村。

(七) 实施贫困人口脱贫工程

积极开展扶贫攻坚, 至2016年全面消除全区现有15万贫困人口, 比全省提前一年实现脱贫。

(八) 实施村镇规划建设工程

以集镇所在地及公路沿线行政村为重点, 以市上确定的高速公路沿线绿色长廊和太京、籍口、皂郊3个卫星乡镇, 以及区上确定的娘娘坝、天水、平南3个卫星乡镇建设为切入点, 加快完善小城镇及村镇建设规划, 科学布局、有序建设、统筹推进, 确保村镇建设整齐划一、美观大方。

四、加快土地流转, 积极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全区紧紧围绕四大主导产业, 采取“宣传引导、培育改良、规范提升、优惠扶持”等措施, 建立一批管理规范、经济效益好、带动功能强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 推动产业增收、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截至目前, 新命名区级龙头企业10家, 区及以上龙头企业达到60家, 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6000余人, 带动农户达15万户;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331家, 合作社社员达到6415余人, 家庭农场达到8个, 带动农户数3.68万户。积极探索农业发展新模式, 加快土地流转进程, 最大限度的发挥土地资源效益, 进一步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 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行为, 区财政每年列支500万元奖励扶持流转大户, 流转规模稳步扩大。截至目前, 全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达到14.7万亩, 占全区承包地总面积的16.18%。

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全力实施农村重点项目建设

2015年, 秦州区重点组织实施退耕还林、水利堤防、畜牧养殖、扶贫开发等34项区列重点涉农项目建设, 大力推进三兴牧业、开源牛肉、牡丹千亩设施蔬菜基地建设等招商引资项目, 完成招商引资20亿元, 乡镇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5亿元, 不断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后劲。充分借鉴省市成立扶投公司的经验和做法, 组建我区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和扶贫开发投资公司, 大胆创新运行机制, 积极探索融资模式, 按照“渠道不变、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 加大投向相近、目标相同、来源不同项目资金整合力度, 有序合理整合各项涉农项目资金, 切实改变各自为政、分散投入、零敲碎打的做法, 集中财力办大事、办大点, 着力解决农业项目资金少、整合难的问题, 为全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农业升级 篇2

陈 秀 花

就如何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打造全省高效农业第一市,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建设三大载体。一是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按照国家、省现代农业园区的创建标准,突出重点,以点带面,集中打造,重点完善提升现有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在扩展规模、联农带农、提质增效、提档升级上下功夫。二是加快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抓好入园企业的建设进程,使其尽快投产达效;主动做好即将入园企业的相关服务工作,推促其尽快入园兴建;加快招商引资力度,拓展加工区规模,引进农产品加工项目;加快加工区提档升级步伐。三是加快农产品市场建设,以特色专业市场为支撑,全面提升农产品现代流通业态销售水平。

二、围绕现代农业发展,转变经营方式。一是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当今,土地规模小而分散是影响农业发展的重要瓶颈。我市应该结合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引导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向优势产业和优势区域集中。注重发挥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和农技服务机构的作用,围绕当地优势特色产品,把农民组织起来,通过统一布局、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品牌、统一销售,达到规模经营的目的;二是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对加快农业结构的调整,推进农村主导产业的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今世界,凡是农业发达、农村现代化水平高的国家,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都比较发达。可见,只有大力促进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才能使我市农业真正走上产业化、国际化和现代化之路;三是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就是用工业化的理念指导农业、经营农业、发展农业,优化整合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壮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层次,增加农业效益。

三、围绕现代农业发展,推广农业科技。实施农业重大技术推广计划,大力引进和推广现代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每年引进推广农业“三新”技术。使信息技术与农业技术融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农业,提升农业信息化服务率。加强现代农业科技人才引进培育,组织实施现代农业“双百双十”工程,大力引进和培育现代农业科技领军人才,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继续深入开展农业科技入户、科技挂钩、技术承包等活动,拓展“送科技下乡,促强农富民”活动内涵。加大对农民现代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努力提升现代农业科技的普及率。加大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力度,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尽快实现稻麦生产全程机械化,努力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

四、围绕现代农业发展,提升质量创建品牌。品质是一个产品内在质量的表现,品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产品的影响力、信誉度、市场占有率和生命力,尤其是农产品,它更关系到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尤其是绿色、有机农产品,注重农产品质量,确保其品质,这是发展现代农业应该确立的基本理念和意识。在确保品质的前提下,要确立品牌理念和意识,使自己的产品更富有个性、特点、影响力、信誉度、文化力、人格魅力和含金量,经久不衰。

当阳:财政助力“农业升级” 篇3

工业升级、社会转型,传统农业如何顺应时代变迁迈向现代化?当阳市像工业升级一样力推农业升级,为这一课题提供了答案。

高起点 高收益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程度的提高,当阳农村和全国各地一样,出现了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力不足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成了基层组织不可回避的现实。

当阳市委市政府抓住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机遇,整合农业综合开发、中央小农水、土地整理等中省投资、地方配套项目,立足高起点建设、高收益目标,逐年进行分片推进。5年孜孜不倦的努力,终于改写了农业生产令人不屑一顾的低下产出局面。

草埠湖镇原是一个国有农场,虽然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但很难挡住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的行程。过去农民外出的直接原因,就是生产条件艰苦,劳役负担过重,产出效益不高。经过两年农业综合开发共2966万元的集中投入,形成了目前“田成方、渠成网、路相通、林成行、旱能抗、涝能排、基本田园化”的高效农业发展格局。

该镇慧才家庭农场主李友才,雇工不到10人,却拥有粮食种植面积700多亩,年产粮食115万斤,收入达120多万元。这么少的劳力能种这么多田,靠的是经过整治的标准化农田可以全面实行机械化作业。

类似李友才的家庭农场,现如今在当阳市已有91个,他们经营的1.2万亩农田,全部得益于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投入建成的基本农田。

当阳市委书记郑廷贵告诉记者,当阳市水稻、棉花、小麦等主要农作物的机械化种植水平达到了72%。去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05万元。

今年7月16日,当阳遭到特大暴雨袭击,雨量达到150多毫米。放在5年前,农业将受灭顶之灾。而今年,暴雨产生的积水在一天内就全部排出,农作物秋毫无犯。

当阳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朱云告诉记者:近3年,当阳市按照“统筹规划、集中连片、规模开发、注重发展粮油”的要求,累计投入农发资金4.5亿元,聚集整合资金0.1亿元,高起点实施农发项目6个,涉及耕地4.62万亩,为全市42万农民几乎重新配置了生产条件,农民种1亩地的纯收益,已由5年前的830元增加到了2600元。

生产条件的改善,种地收益的剧增,使得一大批有经济头脑的青年农民纷纷返乡,当起了农场主,办起了合作社。全市各类农场、专业合作社由5年前的43个猛增到了256个。

高标准 高质量

“财政投入的每一分钱,都必须发挥最大效益,所有的农发项目都必须按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确保建一处、成一处,惠及一方百姓!”这是当阳市分管农业的副市长何良平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办公时说的一番话。

属于粮食主产区的当阳市淯溪镇,解放前和建国初期,曾是血吸虫泛滥的地域。水袋子、冷浸田、旱包子的客观生产条件,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都让老百姓无灾歉收、遇灾绝收。虽经多次治理,但因投入不足,缺乏整体科学规划,低产田一直困扰着农民勤劳致富。

直到淯溪农民盼来了国家改造中低产田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2011年,当阳市农发办转战淯溪镇,在7个村拉开了高标准改造中低产田的帷幕。两年滚动投入财政资金 3100万元治理水系、改善排灌、实施沃土工程,严格的考评验收机制,让每一处工程都成了质量上乘的精品工程,共为老百姓奉上了1.07亩高标准旱涝保收的农田。

该镇胜利村一组农民阮应志,一家5人,就他与老伴两个老人留守在家,两人种了15亩地,去年亩平收入达到2700元,比农田改造前净增2000元。他兴冲冲地说起现在的变化:“我现在既是种田的农民,又是老板,农忙时一个电话,机械设备就开到田里来了,播种收割全部实现了机械化。要是换在前些年,莫说机械耕作,种田连人工和投资也难以刨回来。”

胜利村党支部书记李拥军说:“全村3000多亩中低产田改造后,农民人均年增收1000多元,过去把田送给别人种都无人揭榜,现在土地流转每亩每年最低也在600元以上,中低产田改造投的是真金白银,建设的标准真是无可挑剔。”

就在记者入村走访时,从当阳市财政局传来消息:淯溪镇胜利村、中山村、联合村将作为一个连片项目区,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项目,这个项目总投资2180万元,将治理土地1.67万亩、整治渠道5.4万米、配套建筑物1672处,项目建成后可改善灌溉面积1万亩、除涝面积6000亩,项目区农民纯收入年可期再度增加1500元。

淯溪镇是当阳农业综合开发实施中低产田改造的一个缩影。当阳市共有2.67万亩农田实现了中低产田高标准改造,带来的是全市粮食、棉花、油菜单产净增153公斤、35公斤、48公斤,农民总收入增加1526万元。

高投入 高品质

如果仅把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基础项目,改造中低产田,推进农业机械化等理解为农业升级的话,是远远不够的。

当阳市的农业升级,既体现在农业生产条件的全面改善,更体现在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农产品精深加工和转化增值上。

鉴于老年人种田凭经验,年轻人种田无经验的情形,当阳通过一条免费服务热线、一台科技服务一体机、一个农业信息网站、一张农业110报、一条农事服务短信、一台“垄上行”电视节目等“农业110服务”系统,将现代农业科技送进每家每户。当阳市顺应时代,为新型农民专门研发三农科技信息服务平台,还成功申报了国家实用专利。今年8月,慈化村黄亚凡种的水稻出现严重病虫害苗头。他拨打免费服务热线,接通该市水稻专家张大平的电话。仅半小时,专家就开出“处方”,挽回损失上万元。

近3年,当阳市在农业综合开发和现代农业建设中,投入3.92亿元用于综合服务体系建设,为农业生产提供强力支撑。

当阳市还把生产高精尖农产品和优势农产品深加工当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助推农业升级。

在农业综合开发中,当阳围绕特色产业延伸链条,先后建成了双莲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长坂坡蔬菜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玉泉寺有机茶示范区、半月柑橘生产示范区等。然后通过上市、控股、攀大联强等途径,帮助以优势农产品为基础原材料的龙头企业快速发展,由其带动当阳农业脱胎换骨。2012年,该市农产品加工产值达160亿元,位居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产值过百亿县(市)十强。

湖北玉泉寺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茶园种植、收购、加工、销售、技术服务及现代茶文化建设于一体的湖北省级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拥有500亩的有机茶示范基地和300多家茶叶代理商。当阳财政投入108万元,支持这家公司建设基地和科技项目,使该公司迅速做大做强,年税收贡献由几万元增加到700万元,6000多户茶农共1605吨鲜叶和干茶在这里得到了精深加工。

当阳市凤凰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连续10年共获得1亿多元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投入,建成金水柑和温州蜜桔连片基地7000亩,配套建设的有检测分级、打蜡包装项目,与该公司构建订单关系的桔农,均由公司收购果品,然后以“凤凰王”商标统一加工外销,“凤凰王”现已成为湖北省名牌产品。原当阳市科协副主席、高级农艺师许贵云在这里承包果园21亩,优质果品加上无忧的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每年收入都在20万元以上。

农业升级 篇4

1 发展现状

1.1 农业+电商

五莲县农产品电子商务虽起步较晚, 但在多家龙头企业带动下发展迅速。 截止到2014年底, 全县共有24家企业、6家农民合作社开展了电子商务, 年销售额8 112万元。 其中32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中有20家自建网站, 展示产品;2家企业建立了小规模的物流。 山东绿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短短的一年时间, 组建了11人的专业电商团队, 先后投资建设了绿丰官方网站、“绿丰农业” 服务号、“红润懒美人” 订阅号、“1号店”爱樱维官方旗舰店、1个微商城、2个高铁站体验馆, 并成立了五莲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 引导带领全县农副产品抱团营销推广。

1.2 农业+旅游

乡村游和休闲观光农业在五莲县发展迅速, 呈现数量增加、质量提档、效益提升的良好发展局面, 逐步形成了以赏花、水果采摘为主的乡村游和与“两山旅游”相结合, 以农家乐为主题的休闲观光农业。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全县规模较大的林果、瓜菜采摘园56家, 休闲观光示范园10家。 如五莲县大旺村党支部领办了农民合作社, 将全村樱桃树按级入股, 通过完善基础设施, 开办农家乐、旅游超市, 增加旅游要素, 逐渐形成了登山观景、休闲采摘、品尝农家滋味等乡村旅游风格, 走出了一条“支部+合作社”发展乡村采摘游的路子。截至目前已入园7 500人左右, 收入突破50万元。 山东裕利蔬菜股份有限公司投资3 000万元建设“五蔬园”, 设有果蔬采摘区、蔬菜创意园区、农家乐休闲区、现代农业设施栽培区、立体种植展示区、科技教育培训区等。 通过举办采摘节、观光旅游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发展成具有观光、品尝、体验、休闲、度假、培训等多种功能的有机高效农业生态示范区, 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四星级示范区。

1.3 农业+工商资本下乡

五莲县积极转变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方式, 鼓励工商资本下乡, 促进产业升级。 截至目前, 全县工商资本下乡项目累计31个, 共投资金额122 250万元, 土地流转面积达到48 954亩, 其中从事种植业的面积达42 010亩, 从事种养结合的面积6 944亩。 投资类型中, 以建筑业投资的3家, 制造业投资的5家, 农产品加工业投资的9家, 其他行业的14家。 其中山东世丰机械工具有限公司从2010年开始, 连续5年共投资2.5亿元, 流转土地1.3万亩, 分别在汪湖、叩官、高泽三乡镇组建了各类农业有限公司及园林有限公司, 用于北美海棠、红枫、蓝莓的引种试种、组织培养及种植示范, 共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400余人。 2014年日照中曦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叩官镇南回头村土地流转2 100亩, 计划总投资1.6 亿元人民币, 用于发展有机大樱桃种植销售、富硒樱桃研究、新品种林果引进与推广、农副产品深加工与销售, 现已种植有机甜大樱桃800亩, 园区绿化苗木60亩。

1.4 农业+社区

五莲县已出台了《五莲县农村社区布局规划》和《五莲县农村社区运行监督办法》, 规划设立83个农村社区, 2014年底已有52个社区通过了市检查组的验收, 并开始正常运转。 农村社区布局更加科学合理, “农业+社区”的基础已经夯实。“农业+社区”主要存在两种模式, 第一种是社区支持农业模式 (CSA模式) , 社区和农产品间建立一种直接对应关系, 消费者预付定金, 和生产者共同分担生产风险。 另一种是农产品直销社区模式, 消费者直接点菜, 生产者直接配送, 取消了中间流通环节, 因而可以把流通环节的利润“让”给农民和市民。 目前在五莲县以第二种模式为主, 但还处于摸索阶段。

2 存在问题

2.1 “农业+”规模档次有待提高

虽然五莲县的草莓、 樱桃等水果采摘游发展迅速, 能让游客从中获得劳动的欢乐, 但从总体来看, 这些项目普遍存在规模小、档次低等问题, 仅局限于采摘体验、吃农家饭、住农家屋等休闲观光项目, 对功能性、高品味的休闲农业项目开发不足, 特别是特色休闲旅游食品加工、销售产业链尚未真正建立起来, 市场未得到有效开发, 其附加值没有得到较大的提升。

2.2 “农业+”融合程度有待提升

目前全县“农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 农业与服务业、工业融合发展的程度、产业配套和服务条件有待进一步提升。 一方面, 五莲县亟需建设一批涉农的规模大、 专业化和自动化程度高的低温冷链物流项目, 以适应全县农产品仓储运输需求;另一方面, 特色农业与电子商务、 文化旅游等产业的融合程度不够理想, 带动全县农业发展的能力不强。

2.3 “农业+”部门职能有待整合

“农业+”作为一个横跨农业、旅游业、服务业、工业等多产业、多行业管理的新型农业产业链条, 其经营管理涉及农业、旅游、工商、民政、质检、环保、经信以及公安等多个政府部门[1]。 在农业生产、旅游管理、总体规划、监督检查、环境保护和治安管理等方面, 迫切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发挥政府的经济调控职能, 培育规范、深度融合的农业市场, 引导其规模化发展。

3 建议与对策

3.1 强化政府引导, 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以市场为导向, 通过政策驱动, 努力营造“农业+”的良好发展氛围, 加强对“农业+”发展的引导扶持。 更加注重农业产业布局, 成熟一个, 发展一个, 以点带面, 促进农业产业稳定、有序发展。 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完善政策扶持, 有效落实各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措施, 在手续审批、土地指标和税收政策上向”农业+“适度倾斜, 引导社会资金、资源参与农业与物流业、旅游业等产业的融合发展。 建议县财政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农业+”的发展。

3.2 注重产业规划, 深入挖掘资源优势

要从全县农业与其他行业整体融合发展的角度出发, 立足现状, 积极作为, 加快制定完善五莲县“农业+”发展规划, 为产业发展提供依据。结合全县农业产业总体布局, 围绕“农业+电商”、“农业+旅游”、“农业+工商资本下乡”、“农业+社区”四条主线, 深入挖掘特色农业的优势资源, 加快“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建设, 扩大特色林果、蔬菜、茶叶种植规模, 提升特色产业竞争力。

3.3 推动产业融合, 促进城乡互动发展

要牢固树立“跳出农业发展农业”的理念, 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 着力发展高效农业基地、休闲观光示范园、农副产品加工基地等特色农业, 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培育壮大一批生产规模大、带动范围广、竞争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民合作社, 推动农业与互联网、旅游、物流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同时, 全县应促进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 加快构建和完善以生产销售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和金融服务为主体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完善鼓励城乡居民消费的政策措施, 促进休闲型、发展型服务消费增长, 实现城市、农村共同发展[2]。

3.3.1 促进产业链条延伸融合, 培育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的利益共同体依托林果、茶叶、蔬菜等主导产业, 围绕解决农民一家一户面临的土地经营零散、劳动力不足、 社会化服务难等问题, 通过生产经营合作、土地股份合作、土地托管服务等方式, 推进农民合作社、 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建立完整产业链。

3.3.2 促进第一、第三产业交叉融合, 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摆上了更加重要的位置, 制定《五莲县乡村旅游重点区域发展总体规划》、《五莲县乡村旅游总体规划》、《五莲县旅游民俗村标准》等行业标准, 积极创新经营模式,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突出重点, 统筹兼顾, 全力打造具有五莲特色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品牌。

3.3.3 促进先进要素渗透融合, 搭建农产品流通销售服务业平台充分遵循市场发展规律, 依托全县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丰富的农产品资源, 政府提供电商发展“一路绿灯”的政策支持, 着力打造出“绿色电商、生态五莲” , 切实推进了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的融合, 创建有特色的网上销售品牌。

参考文献

[1]刘鸽.陕西省商洛市生态农业旅游模式发展探析[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8分会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 2013, 17-23.

农业转型升级情况调研报告( 篇5

加快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为进一步提升全县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根据县政协主席会议安排,由县政协牵头,组织县农委等单位成立调研组,采取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外出考察等方式,对全县农业转型升级发展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业发展现状

中牟县是传统农业大县,全县人口48万人,耕地面积57万亩。粮食作物种植面积45万亩,产量20万吨;

蔬菜常年播种面积48万亩,产量100万吨;

养殖水面4.5万亩,水产品产量5.5万吨。培育出“中牟西瓜”、“中牟大蒜”、“雁鸣湖”大闸蟹、“牟红牌”黄河鲤鱼等知名品牌,是郑州都市区的“菜篮子”,河南省第一水产大县。2012年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年被国家农业部、共青团中央命名为全国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年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认定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年,我县着眼推动全县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提出了打造“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总体目标,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全县建成高标准农田10万亩,设施农业总面积达9万亩,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面积达45万余亩。认证无公害农产品72个、绿色食品5个、地理标志农产品2个,农产品样品检测合格率高达99%。全县拥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0家,培育出万邦、弘亿2个市级农业产业化集群,农民专业合作社557家,家庭农场24家。中牟·国家农业公园、中牟现代农业草莓产业示范区及现代农业服务业示范区“三大示范区”初具规模,建成邦友、晨明、天邦等现代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园9家,万亩西瓜、草莓、蔬菜等特色产业基地4个。全县各类农业园区直接安排就业3万人,带动就业8万人,拉动周边服务业产值15亿元。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年的13800元上升到**年的17000元,同比增长23%;

城乡居民收入比由1.74:1下降到1.47:1,差距进一步缩小。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县初步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和跨越,以休闲观光为主的都市生态农业已成为我县农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并被确定为我县三大主导产业之一。

二、存在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及全县新型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单一生产功能的农业发展已到瓶颈期,与农业提质增效,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和满足新型城镇化对产业支撑的要求不相匹配,与先进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业二三产业发展滞后

1、农业一产效益低下。一是农业种植模式传统。目前全县大部分区域农业种植模式依然粗放,处于自由种植状态,主要表现有品种单一,技术落后,品质不佳等,致使农业生产效益不高,农民增收不稳。二是农业园区辐射带动能力较弱。我县农业园区化程度不高,园区总量较少,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农业现状已显现出局部超前,整体落后的状况。三是传统优势农业“优势不优,强项不强”。传统农业规模大效益低,突出表现有西瓜品质下降,大蒜质量不高、蔬菜价格不稳等。

2、农业深加工发展严重不足。一是缺乏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加工型龙头企业。带动引领作用强大的精、深加工型龙头企业规模小、水平低,竞争力不强。二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缺乏活力。农业组织化程度相对较低,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缺乏专业的政策指导,存在种类全、数量多,但辐射带动能力相对较弱,与农民的利益联结不紧密。

3、农业三产与全域旅游没有有机融合。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程度与市场需求不匹配,没有有机融入全域旅游,缺乏精品旅游线路。农业主题活动支撑三产能力不强,农家乐、田园休闲观光游项目少、规模小、品味低、不规范;

农业园区的功能拓展、品味档次和建设标准不高,缺乏参与性、体验性项目,对游客缺乏吸引力,留不住客人,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和收益。

(二)涉农公共服务平台不健全

1、农产品现代化销售方式滞后。一是我县农产品电子商务正处于起步阶段,农业电商发展相对缓慢。二是农产品直供直销网络平台未搭建。

2、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尚未运行。一是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县级指挥中心和追溯网点尚未投用。二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不完善,乡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没有正常开展工作。三是没有建立与质量安全追溯相应的保障机制。

3、农产品品牌创建意识不强。缺乏对农产品品牌建设的重视与保护,农产品品牌开发、保护、利用、推广力度不够,忽视了农产品品牌的带动作用,缺乏相应的品牌注册激励机制。如“中牟西瓜”、“中牟大蒜”等品牌影响力基本呈减弱的趋势。

4、农业科技推广力度不够。一是农业区域中心站功能单一。农业区域中心站作为农业公益性服务主体,服务项目和内容简单,作用发挥不明显。二是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较慢。产、学、研脱节严重,科研成果转化率低;

新品种试验示范不多,能够推广的新品种更少,推广力度小。农民对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普及和接受程度普遍不高。

(三)配套政策不完善

1、土地流转难度大。一是政府引导和促进土地流转及规模化经营的工作机制还未形成,土地流转制度不健全,流转模式单一,程序不规范。二是农民对土地流转认识不足,对土地租金和收益期望值过高,造成土地流转步伐慢、难度大。三是入驻园区企业建设用地难以保障,不能满足企业发展基本需要。

2、资金投入机制不健全。一是涉农资金投入方向和投资方式没有与上级投资机制形成互补。二是政府投入撬动金融资金和利用社会资金的渠道不畅、机制缺失,政府引导资金的杠杆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3、农业整体规划不完善。我县制定有农业专项发展规划和农业休闲观光提升规划,但乡镇特色不突出,区域差异化不明显,各乡镇没有专门的农业发展规划,农业发展连续性没有保障。

三、意见建议

按照“巩固传统农业优势,改变传统种植模式,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创新农产品销售模式,实施接二连三发展战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转型升级思路,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种植、规模化生产、追溯化把关、网络化销售,全面提高我县农业园区化发展水平,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一)强化要素保障

1、科学合理调整规划,切实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在全县都市生态农业规划的基础上,按照“产品特色鲜明,市场错位竞争,产业差异发展”的原则进一步细化,突出乡镇地域特色,分乡镇、分区域编制出功能各异、各具特色的乡镇农业发展规划,实现乡镇农业规划与全县农业整体规划有机互补和融入。

2、完善政策体系,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一是加强农业资金保障。落实中央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优先保障财政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不减弱、总量有增加,继续落实县本级财政每年预算不低于1亿元的投资政策。二是明确资金投入方向和投资方式。涉农资金主要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重点支持基础工程类建设,包括支持都市生态农业建设,支持上级资金和项目未能覆盖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三是实施农业贷款担保改革。逐步落实财政补贴担保费和风险补偿政策,建立“政、银”合作新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县财政存入郑州市政府指定的合作担保机构(郑州农业担保股份有限公司)一定数额的财政风险补偿金,按照1:10的比例,担保机构为我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10倍的信用贷款,解决融资难题。

3、加大土地流转力度,确保农业规模化经营土地需求。一要健全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立土地流转信息库,规范土地流转程序,鼓励农民依法采取转包、出租、入股、互换、反租倒包等形式,进行土地流转。二要继续落实土地流转补贴政策。对土地流转面积在500亩以上的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按照每亩300元的标准进行价格补贴,连续补贴3年,进一步促进土地大规模流转。三要在政策范围内,解决农业企业必要的建设用地。

(二)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1、构建农产品现代化销售体系。一要扶持建立“中牟县互联网+智慧农业创业园”。依托万邦和6个区域站建立“一总六分支”的农产品销售网络模式,加快推进农产品展示、电商运营、“三农”和社会公益、物流配送四大功能区建设,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线上线下交易的有效结合,引领中牟县智慧农业的飞速发展,逐步转变现有农产品的传统交易模式。二要建立农产品高端直配直送网络体系。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原则,依托县域内现有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名特优新品种,与省直、市直单位充分对接,建立精品蔬菜高端配送网络体系,带动全县蔬菜顺畅销售。

2、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一是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加快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县级分中心和追溯网点建设,督促乡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和检测网点尽快开展工作,实现全县重点“菜篮子”生产基地、“三品”认证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集中种植村庄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全程可追溯。二是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强化农产品生产源头监管。三是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正常有效运转的保障机制,做到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质量可追溯,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监控,为百姓的餐桌和舌尖加上一道“安全锁”。

3、构建农产品品牌创建保护体系。一是强化品牌意识。在保护支持原有品牌生产经营和发展的基础上,围绕不同区域特色产业和农业园区优势,高效利用现有品牌,鼓励争创一批新的国家、省、市级特色品牌,带动特色产业发展。同时,对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省市名优农产品和行业前50名农产品品牌进行县长质量奖励,鼓励名优品牌争创。二是做好品牌保护。要加强农产品品牌的管理和监督,认真做好品牌的复审工作,确保品牌的连续使用,充分发挥农产品品牌效用。

4、构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一是打造农业区域中心站“创意、创新、创业”综合体。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新机制,以区域中心站为载体,探索“区域中心站+”运营模式。借鉴益农社先进经验,进一步拓展区域中心站社会化服务职能,把区域中心站打造成集农技服务、政策宣传、农资供应、信息服务、科技推广、科普示范、电子商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业服务综合体,变身成为农业超市,为“三农”提供一站式服务。二是大力发展现代种业产业。与省、市科研机构联姻,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结合,互补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借鉴**绿港农业经验,依托我县天邦国家级集约化育苗中心优势,大力发展科普展示农业。通过基地展示、现场观摩和实地培训等多渠道推进新技术的应用和新产品的示范、推广,使科技力量及时融入到基层,带动广大农民使用新技术、新品种、新设施,为农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三)实施农业“融合”发展战略

1、强化农业基础,巩固一产优势。一要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水、电、路、沟、渠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和项目重点向县东部和南部未覆盖地区倾斜,提升全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二要全力扶持传统农业产业提档升级。重点扶持西瓜、大蒜等传统产业通过园区化发展、更新品种、提高品质等途径突破瓶颈转型升级发展。加快中刁路和中三路2条“瓜香大道”建设,引进功能瓜、艺术瓜等新、奇、特品种;

探索推进大蒜有机农产品认证,进一步开发保护中牟大白蒜品牌价值。

2、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用发展工业化的理念发展农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一产向二产延伸;

规划建立农产品加工园区,引进一批农业加工知名企业,重点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支持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采后预冷、分级包装、初加工、净菜处理、标准化配送等设施建设,延伸农业产业链;

鼓励成立合作联社,支持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3、拓展农业功能,激发三产活力。树立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把都市生态农业融入全域旅游规划,实现农业“一产三产化”,把农业当成风景做卖。以“三大农业主题活动”支撑农业三产发展,农业嘉年华活动要由政府主导型向企业主导型转变,进一步扩大活动知名度和影响力;

大闸蟹美食节要由活动类向基地类转变,辐射带动雁鸣湖大闸蟹养殖面积扩大和周边服务业水平提升;

西瓜擂台赛要由单一型向产业型转变,延伸西瓜节产业链,组织参赛瓜农开展瓜田实地观摩、采摘、摄影等活动,开辟西瓜风情游精品采摘线路,提升赛会价值。扩展北部休闲观光旅游和南部采摘体验游2条精品农业旅游线路覆盖面,把全县各类农业园区连串融合发展,打造“走进乡村,寻梦田园”的梦幻之旅。

4、加强农业园区建设,提升示范引领作用。一是高标准、上水平、现代化规划新建农业园区。按照“产业规模化、功能特色化、生态休闲化、高效科技化和管理现代化”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规划新建农业园区。规划上可借鉴宿迁市宿城区经验,大力推进家庭农场集群发展模式,统筹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农业规模化生产、企业化运营,为我县新型城镇化提供产业基础。二是完善提升现有农业园区建设水平。融入科技、嵌入观光、植入商业,着力培育园区主导产业,创新经营体制机制,创建智慧园区。提升已有农业园区生产经营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努力打造现代农业发展的典型和样板,充分发挥园区的示范引领作用。三是健全园区建设管理机制。严格社会工商资本进入条件,坚决杜绝“非农”龙头企业进入农业领域,避免“两非化”现象出现。在引入方面,要严格把关,确保企业质量;

在退出方面,对入驻后持等待观望态度或进度缓慢、擅自改变土地用途等非农化、非粮化企业,坚决采取“腾笼换鸟”、“换血换骨”的强硬措施,严格执行退出机制。

(四)加大宣传推介力度

1、多形式宣传,努力提高农民积极性和参与性。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集中力量对各类农业农村优惠政策进行宣传,改变群众思想观念,提高农业转型升级发展的主动性;

引导和支持农民在维护自身权益的前提下搞好土地流转;

强化典型引导,用典型教育、引导、说服农民走产业化道路。

2、多渠道推介,进一步扩大中牟农业知名度。一是集中县、乡两级和各部门、企业的营销渠道和力量,对全县农业品牌进行整体策划、宣传和推介,提升中牟农业的知名度;

二是组织融入专家论坛、行业峰会等高端行业论坛,提高中牟农业在行业内的认同度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是建立农业技术推广协会、合作社协会、休闲观光农业协会、农家乐协会、旅游协会,开展内外观摩,相互交流学习,全方位宣传中牟,促进都市生态农业健康发展。

(篇二)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全市上下以“三变”改革为引领,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为平台,农业转型升级发展取得明显成交效。

(一)农业转型进度加快。一是做大总量。实施农业特色产业“3155工程”320.75万亩,建成了集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31个,其中引领型园区12个。**年粮食产量77.12万吨,一产增加值达125.5亿元,畜牧业增加值达33.65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230元,农业转型升级取得了显著成效。二是调优结构。在稳定传统产业的基础上,重点发展以猕猴桃、刺梨、茶叶、核桃等产业为主的特色农业,大力发展蔬菜、中药材、特色养殖等林下经济,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同时,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和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创建了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形成了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三区联动”的产业平台,呈现出“传统产业稳增长、特色产业促增收”的良好势头,粮经比从**年的51:49调到了**年的32:68。三是促农增收。通过“三变”改革,农民的经营性收入由原来传统产业为主转变为附加值高的特色产业为主,农民既可以获得土地入股或租金收入,又通过就近创业就业获得务工收入,拓展了增收渠道。**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4%,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市、县相继出台了“三变”改革、“3155”工程、农业园区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极大地调动经营主体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产业的规模化生产、组织化经营。一是打造特色产业带。以都香高速、杭瑞高速、沪昆高速、水盘高速、水黄高等级公路及主要省、县道路为骨架,以农业园区为节点,重点发展猕猴桃、刺梨、茶叶、核桃、草食畜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形成“三线六带”特色产业带。二是建成规模化基地。建成了一批相对集中连片的万亩樱桃基地、万亩猕猴桃基地、万亩茶叶基地、万亩刺梨基地、万亩核桃基地、万亩精品水果基地、万头规模化养殖基地等。三是打造园区集聚平台。通过深化省级“三变”改革试验区建设,把资源、资金、技术、管理、市场及政策等要素叠加集聚到农业园区平台上,省级引领型农业园区占比为38.71%,排名全省第一,水城县猕猴桃产业示范园区在全省农业园区考评中连续四年蝉联第一。

(三)龙头企业势头强劲。市委市政府抓住国家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转型升级的重大战略机遇,引导以煤矿企业为代表的非公企业转产投资“3155工程”、建设农业园区、参与“三变”改革,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51家,其中省级以上企业59家、农民合作社1301家、培育新型职业农民4086人。

(四)品牌营销日臻完善。一是品牌建设步伐加快。成功举办了三届特色农产品展销会,打造了凉都“弥你红”、“天刺力牌”系列产品、“水城春”系列富硒茶、盘县火腿、“宜枝魔芋”等一批农产品品牌,全市有217家企业、合作社获得“三品一标”产地认定,无公害农产品认定面积184.56万亩。二是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全市建成农产品批发市场17个、商品配送中心12个、乡镇农贸市场44个,建设和改造冷链物流设施6座100万立方米,实现农产品年销售额达到3.2亿元。三是对外合作日臻密切。组织农业企业参加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成都、杭州、贵阳等地农产品交易会,发展对外交流合作和展会经济,与“阿里巴巴”成功合作,构建了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与贵州百灵药业集团合作,建立了订单销售,开发特色资源,拓展外部市场。

(五)后续管护不断加强。在注重产业发展的同时,逐步注重产业的后续管护。一是建立管护标准。制定实施“3155工程”管护暂行办法,编制产业管护技术手册和农时管理手册,指导产业管护。二是加强科技服务。先后邀请省农科院、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成都市猕猴桃协会等对市县农业系统及产业乡镇专业技术人员、部分企业经理进行培训,组织专家团队对猕猴桃、茶叶等8个产业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三是做好补植补种。积极开展补植补种和后续管护工作,完成核桃、刺梨、特色经果、猕猴桃、茶叶等产业补植补种92.21万亩,后续管护232.56万亩。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农业受制于自然、市场、经营、技术等因素,在发展中面临许多困难和风险。概括起来主要有六个方面:

(一)盲目选择和布局产业。有的产业不经试验试种,没有因地制宜地选择品种,导致有林无果;

有的产业因引种检疫不严,带来疫病防控风险;

有的产业没有严格进行自然、市场、技术、社会等风险评估,盲目选择实施;

少数乡镇为完成产业发展任务,在产业布局上“撒胡椒面”,主导产业不突出,产业布局不科学,难以发挥经济效益。

(二)经营管理能力弱。有的农业企业、合作社规模小,管理不规范,缺乏人才支撑,市场意识、风险意识和管理能力不强。有的产业,政府在土地流转、品种选择、种植规模等方面包办代替多,市场引导少,存在有基地无市场、有规模无效益的现象,导致农业经营主体成为“僵尸企业”或“僵尸合作社”,龙头带动作用不明显,面临较大的市场经营风险。

(三)重建轻管较突出。不少地区农业发展只注重产业的发展规模,忽视了产业的技术和经营管理。市里虽然出台了农业特色产业“3155工程”管护办法,制定了管护标准,但由于部分乡镇及村重视不够、落实不力、宣传培训不到位,加上大部分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老人不能胜任劳动强度大、技术要求高的管护责任,同时**年后实施的“3155”工程没有验收兑现补助,挫伤了部分经营主体和农民管护的积极性,部分基地杂草丛生,技术管理不到位,管护粗放,标准不高,“重建轻管”现象较为突出。

(四)缺乏科技支撑。有的产业自建种苗基地不足,引进品种成本高,适应性差,有的项目未经试验示范、科学论证就盲目实施。农业科技人员总量不足,专业知识老化,人才匮乏,出现“三多三少”(初级人才多、中高级人才少,传统技能型人才多、特色农业型人才少,指导型人才多、操作型人才少)的现象,农业科技人员带职带薪领办、创办农业产业的政策没有落实到位,科技支撑不适应现代农业转型发展的需要。

(五)品牌“小而散”。大部分农产品有商标无品牌,有品牌无规模,有规模无标准,经营主体品牌意识不强,茶叶产业尤为突出,各自为政,产品名称杂乱,附加值低,产品没给拥有者带来溢价和增值,没有形成统一、有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知名拳头产品。

(六)利益机制不完善。相当部分农业产业项目由政府平台公司、民营企业、合作社等通过租赁或股权形式组织实施,有的经营主体为建基地而建基地,经营主体法人治理结构不规范,财务成本核算缺乏公平、公正、公开的监督机制,没有运用市场运作的方式与村集体和农户建立真正的利益共享机制,群众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不高。

四、对策及建议

(一)因地制宜,选择布局产业。按照“宜果则果、宜茶则茶、宜牧则牧”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突出主导产业,注重沿河、沿库、沿路、沿园、沿寨进行布局和选点,因地制宜选择品种,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和苗木繁育基地建设,提高特色产业种苗自给率,确需引种的产业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规程进行检疫和试验示范。对已实施的“3155”工程进行回头看,进行风险评估。对已经形成规模而效益发挥不好的产业实行提级改造,选择适宜的品种补植补种,大力发展“短、平、快”的林下绿色产业,提高特色农业产业的经济、社会、生态和旅游价值。

(二)政策引导,激活“僵尸主体”。农业经营主体是农业产业发展的“火车头”,其经营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对现有农业企业进行清理,分类排查,分析原因,争取国家、省的支持,在政策、项目、资金上给予扶持,因地制宜制定优惠激励政策,引导经营主体明晰权属,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内控管理,特别是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运用市场化管理方式引导经营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建立企业、村集体、农民利益共建共享机制,激活经营主体自身造血功能和带动农民同步小康的能力。推行“一村一社”工程,通过股份合作把农民链接到集体经济组织中来,形成利益共同体,促进脱贫攻坚和同步小康。

(三)加强管护,提高产业效益。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农业特色产业“3155工程”管护办法,加大宣传培训和组织动员力度,出台优惠政策,引导农村青壮年返乡创业或就近务工,特别要做好已实施“3155”工程的验收评估工作,对验收合格的项目,及时兑现好中央、省、市出台的各项强农惠农奖补政策,切实保护农业企业和农民的积极性,确保产业基地如期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四)打造品牌,增强竞争实力。品牌就是名片,品牌就是实力,品牌就是竞争力。围绕创建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城市的目标,按照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的思路,在政策、资金、项目、技术上,扶持各类经营主体重点打造猕猴桃、刺梨、茶叶、核桃、黑山羊、小黄姜等具有特色优势的生态原产地农产品品牌,积极开展“三品一标”的申报认定和认证,通过市场引导、兼并重组、品牌共建、利益共享等方式,整合分散而名目繁多的同质同类农产品品牌,通过“农超对接”、专供直销、定单营销、网络营销、电子商务、农产品会展等渠道,强化农产品品牌包装宣传,提高知名度,形成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知名拳头产品。

(五)自主创新,强化科技支撑。围绕猕猴桃、刺梨、茶叶等特色产业发展的生产管理、技术管理、加工物流、市场营销等环节,加大科技投入和人才培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把农业科技工作者、农村乡土人才、经营主体技术管理骨干送到发达地区或大专院校深造学习,聘请知名专家或有实际操作经验的技术能手进行现场培训,提高广大农业工作者、经营管理者和广大农民群众推广运用农业实用技术的能力和水平;

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加大猕猴桃、刺梨、茶叶等特色产业的技术研发力度,深入挖掘凉都地域特色农产品独特的品牌特点、文化内涵,多出快出研究成果并推广应用;

支持鼓励龙头企业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和工艺流程;

积极组织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

鼓励科技人员带职带薪通过技术合作、入股等方式领办、创办农业企业或产业基地;

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技术和经营管理培训,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六)创新机制,深化“三变”改革。要把“三变”改革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的“新引擎”,推广“三变”+特色产业、“三变”+旅游、“三变”+金融、“三变”+扶贫等模式,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步伐,积极探索多形式的农村股份合作,利用财政资金股权化的撬动作用,发挥政府投融资公司在项目融资、经营管理、人才技术的优势,积极引导农业经营主体、村集体、农民特别是贫困户通过土地、资金、资产、技能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建立完善农业保险、风险基金等保障体系,树立农业经营主体、村集体、农民的契约意识、诚信意识、市场意识。深入开展“三变”改革回头看,深化省级“三变”改革试验区建设,积极争取国家级三变改革试验区,切实落实合同管理、股权证书、分红清单“三个到户”,强化财政、审计、民生监督,建立完善村民议事制度,把利益联结机制引入村规民约管理,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分配新机制,保障股权各方面在“三变”平台中的合法权益,全面落实贫困户“三变”改革全覆盖,真正实现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农民的“联产联业、联股联心”。

(篇三)

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春风的洗礼,作为**沿海地区的**农村,生产力已得到空前的大解放、大发展。目前进入了冲刺更高水平小康的发展转型期。如何抢抓**沿海开发重大机遇,快速推进农村的改革发展,全力推动农业的转型升级,努力实现农民的增产增收,是摆在我们面前重大而急迫的课题。围绕这一课题,我市采用了得力的举措,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农业转型升级的初步成效

近年来,我市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与正确领导下,农业转型升级取得了初步成效。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四大主导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迅速,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稳步推进,农产品质量体系建设得到提高,项目农业成效显著,为我市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生产布局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渐趋合理

全市围绕粮经比、粮饲比,多种经营占大农业的比重,畜牧业占多种经营的比重等四大比例关系,积极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优质品种占比提高。三元猪上市占比40%以上,**黄鸡占总饲养量的35%,育71-1桑占桑园种植面积的25%,特水养殖以10%的速度递增。全市粮食作物良种统供率98%,双低油菜品种覆盖率95%以上,粮经比调整到55:45,农副产品商品率55%。二是外向农业迅速发展。各类蔬菜播种增加到25万亩,较上年增加50.7%,其中外向型蔬菜面积10万亩,同比增长75%。三是优质新品种引进与应用步伐加快。五年来,共引进40多个国内外优质农业新品种,一些新品已进入了示范推广阶段。**长生、光远等龙头企业引进的青花菜、甜豌豆、大葱等外向型蔬菜种植近5万亩。南通天盟养殖有限公司、南通赛天蓬牧业有限公司引进的生猪新品种,为我市生猪品种的彻底改良奠定了基础。四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技术推广与普及有了新的进展。设施栽培、快速育苗、人工授精和果蔬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成果转化速度加快。全市万亩草莓基本实现地膜化,典型户亩产值6000元左右,如城镇部分农民推广地膜加中小拱棚三膜覆盖,青玉米提早近一个月上市,亩效益4000多元。五是结构调整的配套技术研究得到加强。涉农部门和农业流通加工组织加强了农产品速冻保鲜、产品包装、标准化建设、市场信息应用、贮藏运输和深度加工等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积蓄了发展后劲,一批具有**特色的优质农副产品扩大了市场占有份额。通过加强科技园区和各类示范基地建设,农业结构调整与科技的结合更加紧密。

(二)基地建设初具特色,主导产业基本形成

通过多年的努力,我市已经形成了以如城、桃园为核心的10万亩花木园区,以磨头、石庄等镇为主的8万亩外向果蔬生产基地,以高明、雪岸等10个镇为重点的10万亩优质桑园,以白蒲、丁堰等镇为主的30万头优质生猪生产基地,以搬经、袁桥等镇为主的千万羽**黄鸡生产基地,以九华、长江等镇为主的60万亩优质油米生产基地。主导产业规模已经形成,全市20个镇在农产品生产上各具特色,初具规模。

(三)龙头效应开始显现,链式发展已见端倪

一是鼓励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长寿集团正在牵头兴建的长寿食品加工园区,占地面积500亩,规划建设9区5中心,常温食品区、速冻食品区、休闲食品区、干货区、糕点区、饮料区、腌渍区、生鲜区、有机速冻区和长寿食品销售展示中心、长寿食品研发中心、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物资仓储配送中心、后勤服务娱乐中心。由坝新、太阳肠衣等4家发起组建的中国肠衣城,占地面积400亩,建成后将按照出口欧盟标准实现5个统一,即统一技术开发、统一形象策划、统一能源供应、统一排污治污、统一肠衣业管理,达到绿化、环保、节约、安全、清洁的标准,争创国内第一国际一流的肠衣产业集团。目前已有121户入驻肠衣城。全市已有销售额10万元以上的农业企业530家,总资产28.16亿元,从业人员2.47万人,年销售收入55.71亿元,利税2.38亿元,出口创汇1.57亿元,基地面积近50万亩,带动24万多农户。二是农副产品加工潜力逐步挖掘。以肠衣、肉食品、蔬菜加工为主体,列入全市重点培育的农业龙头企业29家,其中列入省、南通市的农业龙头企业9家,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16家。另外,全市还有个体私营加工企业500多家。29家市重点培育的企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40多亿元,同比增长29.8%;

实现利税2.1亿元,同比增长26.3%;

实现利润1.6亿元,同比增长25.2%。三是外向开拓能力显著增强。长寿集团、玉兔集团、光远集团等企业在注重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立足市场,加快系列产品深度开发,产品分别打入南京、上海等市场。仁宗食品有限公司在巩固产品外销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传统品牌**萝卜条的宣传力度,努力扩大国内市场的销售份额。四是技改投入进一步加大。**长寿集团投资3000万元新建肉制品生产线,长生食品有限公司投入200万元新建了水煮菜项目。五是加工企业对结构调整的牵动作用越来越强。通过长生罐头厂、光远食品厂的龙头带动作用,全市草莓、芦笋、刀豆等已达3万亩,花园食品有限公司带动了2000多亩外向叶菜的快速发展。九鼎鲜切菊目前在本市已发展200多亩设施大棚,带动200多户,亩效益8万元。

(四)组织队伍形成规模,产品流通日益活跃

一是经营人员趋于专业化。据调查,全市现有农民经纪人和运销人员3.65万人,经营额近35亿元,其中从事畜禽销售的1.39万人,年经营额近18亿元。二是经营方式趋于高级化。市光远果蔬专业合作社以契约的形式与我市不少镇村签订合同,从信息、技术、销售等方面提供一条龙服务,并通过二次结算的方式,信守承诺,切实保护农民的生产利益。据统计,全市现有各类农产品市场81个,其中专业市场54个,年成交额47亿元,同比增长44.9%。三是经营组织趋于多元化。全市拥有各类农产品流通组织198个,其中国有创办的97家,集体创办的55家,农户联办的46家。全市已有农民专业合作社390家,涌现出一批如光远果蔬专业合作社、利农优质生猪专业合作社、白蒲禽业专业合作社、桃园镇惠华禽业专业合作社等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四是经营手段趋于现代化。农民运销商已从传统的提蓝小卖逐步向船载车运大规模大流通式经销。**市百岁米厂、如城等企业和镇村的一些农民经纪人还实现了上网经营。

(五)吸引“三资”投资开发,项目农业取得突破

从**年开始,全市上下用工业的理念组织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把项目农业建设作为总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抓手,通过抓项目农业建设,积极吸引“三资”投资开发农业,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制定了鼓励项目农业发展的激励政策,积极吸引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及外来资本投资开发农业,已取得明显成效,表现在开发项目增多、行业分布较广、投资规模趋大、投入速度较快、运行质量较高。**年我市项目农业投入总额南通排名第三,获三等奖。**年投入16.14亿元,在南通排列第二,获得二等奖。**年投入16.9亿元,南通排名第一,获一等奖。**年投入23.8亿元,南通排名第三,获三等奖。一批农业项目的兴建,对于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改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长寿集团投资近5000万元兴建的优质生猪养殖基地,为我市生猪品种改良规模化标准化养殖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头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我市农产品深加工的能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市九鼎现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投资1000多万元兴建的鲜切花生产基地二期工程进一步扩大了我市高效农业的规模扩大,提高了种植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南通新丝路公司投资2.5亿元的茧丝绸加工项目,解决了我市蚕茧深度加工的难题,由韩国商人投资980万元美元和日本客商300万美元分别在吴窑、磨头兴建的食品加工项目,填补了外商投资开发我市农业领域的空白。

二、**农业转型升级的举措方略

(一)高度重视农业规模化经营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论及我国农村的发展目标时明确指出:“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为此,我市按照沿海农业发展规划,围绕土地产出倍增计划,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扎实推进规模农业产业发展,在稳定粮食的同时,大力发展“优质稻米、花木盆景、栽桑养蚕、优质畜禽”等传统优势产业,进一步突出“生态果蔬、旅游农业”等特色新兴产业的培育。以深入开展“高产增效示范创建”活动为抓手,加大直播稻控减和机插秧推广力度;

做足“活夏优秋”文章,科学安排作物种植布局;

大力引进专用小麦、有机大米等市场前景好、附加值高的新品种,全市60万亩稻麦轮作中50%以上面积的水稻向品牌化、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以政策性蚕种补贴为契机,大力宣传引导,蚕桑面积稳定在10万亩,大力推进桑园种菜、桑园养鸡和桑枝条培育食用菌等桑园综合开发利用。以花木大世界的不断提升为依托,充分发挥园林绿化施工企业的引领带动,大力调整花木盆景产业结构,推进老204国道、334省道沿线及如港路花木盆景走廊建设,抓住了几个高速道口以花木为主的绿化景观建设,擦亮**花木之乡品牌,扩大花木种植面积,新增花木面积4万亩。以推进生态健康养殖为中心,规划建设好镇村畜禽养殖小区,重点抓好了财政补贴项目的建设,建成40家星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大力保护和开发“**黄鸡”和“绿壳鸡”品种资源,在市农科所规划建设了“**黄鸡原种保护中心”,建成以高明、雪岸等镇桑园和长江、如海河等林地为主的黄鸡商品养殖基地50个。紧紧抓住“**蝶尾”品牌,积极打造“**沿海观赏鱼第一村”;

充分挖掘公路建设资源,新建成2个连片百亩以上规模高效渔业基地,1个连片200亩集观光、休闲为一体的垂钓中心。结合我市长绿、长寿的特色,紧抓区位优势,依靠顾庄生态园、苏通生态园、**港生态园和长寿园等景点,以高速公路道口各镇为重点,发展了我市旅游农业。

通过多年的努力,我市已经形成了以如城、桃园为核心的10万亩花木园区,以磨头、石庄等镇为主的8万亩外向果蔬生产基地,以高明、雪岸等10个镇为重点的10万亩优质桑园,以白蒲、丁堰等镇为主的30万头优质生猪生产基地,以搬经、袁桥等镇为主的千万羽**黄鸡生产基地,以九华、长江等镇为主的60万亩优质油米生产基地。主导产业规模已经形成,全市20个镇在农产品生产上各具特色,初具规模。

在发展规模农业过程中,我市特别注意培养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农业市场主体。把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构建农业持续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长效机制的重要环节来抓。全市已有销售额10万元以上的农业企业530家,总资产28.16亿元,年销售收入55.71亿元,利税2.38亿元。全市建立各类农产品生产基地50万亩,带动24万农户。在农业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全力推进农业工业化,坚持服务与扶持并举。一是对规模大带动力强的农业企业给予政策扶持。制定了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的激励意见和**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的考核评审办法,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引导农业龙头企业提高辐射带动能力。会同政协对**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调研,召开座谈会,了解企业的需求。从企业的规模、发展速度、经济效益、带动作用、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考核。**食品深加工支柱工业产值50多亿元,占全市工农业总产值的17.2%,**长寿集团植根于世界长寿之乡,年屠宰生猪60万头,加工肉制品2万吨,冷藏容量5500吨,有9个主导产品通过haccp认证,是南通市率先通过食品质量安全qs审核的肉制品加工企业。他们积极稳妥地加强原料基地建设,同时以保护价加浮动价的合同形式,对农户的收入做好切实的保障。二是对年销售额超千万元的成长型外向型农业企业给予重点培育和引导。全市新增农业龙头企业29家,累计130家。长寿、银燕、长生、光远等企业与如城、袁桥、搬经、磨头等镇对接,有效地化解了市场风险,促进了农民增收。51家以本地农产品为原料的农产品加工定报企业实行季报制度。三是积极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把企业的需要作为服务的主要内容,根据农业企业农产品运输难的问题,用足用活政策,积极配合省市主管部门帮助企业和个人申领省级绿色通道通行证35张,南通市级绿色通道通行证43张,为企业鲜活农产品的运输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与此同时,还利用对外招商、展示展销、经贸洽谈会,积极帮助企业宣传推介产品、协调指导企业搞好对外宣传,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部分原料产品收购的矛盾等。

(二)建立健全农业合作化组织

为使规模农业有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我市大力发展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当前,我市已经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390个,合作社成员38516人,带动127189户,成员出资额6443.82万元。运作比较好的有孙庄草坪专业合作社、市利农优质生猪专业合作社、市光远果蔬专业合作社、九华镇绿丰果蔬专业合作社和市宏如蚕桑专业歙和社等60多家。

在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方面,一是组织培训。先后两次组织合作组织负责人培训,学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二是鼓励发展。农工办会同工商部门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时机,开展争先竞赛活动,建立合作社390家,在全省名列前茅。三是抓好规范。对以前已经建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引导他们沿着规范化轨道发展,逐步理顺关系,搞好内部管理,开展了**市级“四有”(即有组织制度,有合作手段,有较大规模,有明显效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评选活动,对新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逐个检查验收,指导规范发展。四是引导做强。以创建“四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抓手,引导我市合作组织做大做强,全市已有国家级合作组织1家,省级5家,南通市级31家。同时积极申报项目,华鑫禽业合作社、惠华禽业合作社和**市农机工作者协会等8家获得了省“四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财政扶持项目,获得财政扶持资金123万元,位列南通市第一。

(三)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加强规划引领,重点突出高效设施农业的发展。建设了新204国道、白雪线两侧2个万亩设施农业长廊,建成以市农科所、磨头丁阳、吴窑皇家园艺等为核心区,集现代农业科技示范、成果转化、种苗繁育、技术培训、物流配送销售于一体的现代设施产业综合园区,着力在“万顷良田”工程项目区培育集高效、生态、绿色、有机农业为一体的万亩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全市设施农业面积达到10万亩,发展生态果蔬6万亩。

从**年开始,全市上下用工业的理念组织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把项目农业建设作为总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抓手,通过抓项目农业建设,积极吸引“三资”投资开发农业,促进现代农业农村经济的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制定了鼓励项目农业发展的激励政策,积极吸引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及外来资本投资开发农业,已取得明显成效,表现在开发项目增多、行业分布较广、投资规模趋大、投入速度较快、运行质量较高。**年我市项目农业投入总额南通排名第三,获三等奖。**年投入16.14亿元,在南通排列第二,获得二等奖。**年投入16.9亿元,南通排名第一,获一等奖。**年投入23.8亿元,南通排名第三,获三等奖。一批农业项目的兴建,对于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改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长寿集团投资近5000万元兴建的优质生猪养殖基地,为我市生猪品种改良规模化标准化养殖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头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我市农产品深加工的能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市九鼎现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投资1000多万元兴建的鲜切花生产基地二期工程进一步扩大了我市高效农业的规模扩大,提高了种植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南通新丝路公司投资2.5亿元的茧丝绸加工项目,解决了我市蚕茧深度加工的难题,由韩国商人投资980万元美元和日本客商300万美元分别在吴窑、磨头兴建的食品加工项目,填补了外商投资开发我市农业领域的空白。

三、**农业转型升级的经验启示

(一)强化组织领导是农业转型升级的前提

农业能否转型升级,首先在领导。领导思想重视了,组织加强了,农业转型升级的目标就有希望,农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就能加快,农业转型升级的效果就会明显。多年来,**市委、市政府一直十分重视“三农”工作,连续七年召开农村实现小康、农业转型升级的推进会,并精心组织,超前谋划,每季度进行现场点评与指导,每年都制定现代农业发展、农业转型升级激励意见。要求各级各部门因势利导,主动服务,有力地推进了全市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转型升级的进程。

我市市委、市政府认为,要打好农业转型升级这场硬仗,就必须在更高层次、更深程度、更广领域上开展一场新的思想大解放。围绕转型升级,不断提升理念,进一步确立快转型、快见效的发展观。必须深刻认识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是引领**农村未来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只有毫不动摇地及早转型、迅速升级,才能在这一轮竞争中抢得快车道、占领制高点、把握主动权、实现新赶超,才能为广大农民谋取更多利益,才能实现持久发展。必须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牢牢把握稍纵即逝的机遇窗口,不迟疑、不懈怠,在农业转型升级中加快总量扩张、结构优化、产业提升,确保早转早得益、快转快得益。围绕农业转型升级,不断开阔胸襟,进一步确立利长远、可持续的政绩观。正确处理好眼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直接和间接的利益关系,不断开阔眼界、思路和胸襟,在打基础、利长远上下功夫,在干大事、创大业上下功夫。土地出让中,不能只算小帐、不算大帐,简单追求更高单价、一次性收益,要着眼引进有实力、有品位的开发商,做强功能,做优配套,充分发挥农业转型升级的乘数效应。要把调结构、抓创新、促转型作为工作主线,注重农村资源要素利用水平,推动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围绕农业转型升级,不断迎难而上,进一步确立敢突破、勇变革的价值观。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必须坚定不移地以改革创新精神来推动。大力破除唯基础论,不为项目不多、项目不优、资源不足找理由,只为加快招商引资、项目投入、破解瓶颈想办法,把农业转型升级抓得更紧、更实、更主动。要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举措,克服农业转型中遇到的困难,解决农业升级中出现的难题。学会借办法、想办法、变办法,在看似不成熟的情况下敢于试验,在看似不可能的情况下敢于探索,为农业转型升级赢得成效,为**跨江争强作出贡献。

(二)提升农民素质是农业转型升级的基础

农业转型升级的主体是农民,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农业转型升级的成败。我市市委、市政府深知此道,并积极发挥各类培训机构的作用,通过多种途径加强了对农民的培训。仅**年,我市农业主管部门就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859场,培训人数16.31万人次;

举办农民创业培训班13期,受训2234人;

开展新型农民培训上万人次。

(三)通过典型引路是农业转型升级的诀窍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我市市委、市政府十分注意要求各镇积极培育先进典型,利用典型示范引路。

常青镇党委、政府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不惟基础,不怕困难,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仅**年,就新增设施农业种植园区19个,新增设施农业园区近5000亩,成为全市规模最大的设施农业镇。**年秋播后,在土山村这个设施农业先行村的影响带动下,该镇袁庄、叶庄、万全、董王四个村(社区)也发展了设施农业3000亩。其中袁庄千亩连片高效园区位于袁庄社区4-6组和12-19组,为东台两个老板投资1126万元创办,园区流转土地1012亩,建成钢架大棚1264座。东台吴老板在叶庄和董王投资520万元发展设施农业,其中叶庄244亩,建有大棚265座,董王208亩,建成大棚226座,形成了一个横跨叶庄北片和董王南片的市级园区;

万全村设施农业园区位于张吴线两侧和陈楼线两侧,累计投入720万元,两个园区面积598亩,建有钢架大棚621座。截至今年1月份园区大棚已全部建成,电力设施架设到位,道路平整,水电接通。园区全部种植早春红玉礼品型西瓜,1月播种,2月移栽,目前已经上市,单产高达6000公斤以上,亩收入1.5万元左右。下半年培育无公害大白菜、西兰花等蔬菜,预计单产5000公斤,亩收入5000元,预计全年亩纯收入可达到2万元。全镇发展设施农业每年可增收3000万元。同时,每亩大棚全年用工40-50个,每流转一亩土地可增加农民收入3000元。

雪岸镇于**年3月培育了**市首家“巾帼”创业示范园。该“巾帼”创业示范园由雪岸镇万富社区仲从兰、王春梅、王芳3名妇女能人发起创立。她们紧紧依托自身创办的星星獭兔场、雉凤源禽业公司、洲源稻米专业合作社,及时为广大种养殖户提供科学高效的技术培训与方便快捷的市场讯息。**年2月,星星兔场通过“网上村村通”与金星獭兔公司签定合作协议,成为全国兔业生产龙头企业在苏北地区唯一养殖示范基地。同年11月,依托阿里巴巴网络贸易平台,兔场接到来自外省第一笔定单,将社区兔肉销到了四川各地。便捷的网络咨讯平台,使得雉凤源禽业公司成为北京农业大学的“座上宾”,并在社区设立了南通地区首家“北农大3号”新品种实践基地,推进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洲源稻米合作社依托网络,及时为种植户提供精确的大米价格波动“晴雨表”,引进新品种,提高收购价,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巾帼”创业园设立2年来,3名妇女能人将远教学用站点及“网上村村通”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典型带动、示范引领的成效得到充分彰显,共带动社区及周边地区近千名农户投身创业、增收致富。雪岸镇还扶持、培育种植大户沈义建牵头承包南凌千亩高效蔬菜种植园区,并在园区组建了土地股份合作社,吸纳合作社成员133户,除每年可得土地租金外,到园区打工,还可获得400多万元收入。该园区的建设,将成为新品种的试验区、新技术的示范区、创业致富的先导区,从而推动该镇高效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

东陈镇双群村打造长三角观赏鱼基地,叫响“**观赏鱼第一村”品牌。

吴窑镇的南通皇家园艺、力诺果蔬、新阳光牧业等公司也都是我市高效农业优秀园区。

更为突出的是通过打造“花木大世界、中国肠衣城”两个百亿元能级大型专业市场,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我市利用这些典型,有效地引导、有力带动了其他各镇各村的农业转型升级。

(四)遵循科学原则是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在农业的转型升级过程中,我市始终坚持正确的宗旨和科学的原则,坚定不移地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把农业放在首位;

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根本目的;

坚持依靠科技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农村产业结构层次,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坚持遵循了以下原则:

1、市场导向原则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市场对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主导作用日益明显。面向市场,了解市场信息,把握市场趋势,按照市场需求(包括本地市场需求与外地市场需求,现实需求与未来需求)进行转型升级。

农村经济市场化的推进既给农民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同时市场化改革大潮的波峰浪谷也对农民的家庭经营造成了冲击乃至打击,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农村家庭经营方式,农民在收集、辨析和处理有关市场变化发展信息并作出决策方面的局限性较大。农民在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等重大问题上,一个个零星分散农户的单个经济行为,往往受一时一地的市场所影响,被一时一地的市场所左右。现实经济生活中,农民在产业整合、产品选择上,一哄而起,一哄而下的现象比比皆是,结果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影响自身利益,甚至遭受巨大损失。个中原因,主要症结在于缺少市场机制引导。我们保持了清醒的认识,加快建立健全了转型升级的市场机制。

面向市场,转型升级,必须尊重农民意愿,尊重农民的自主权,不用计划经济的思路和办法搞转型升级。农民是转型升级的主体,如何转型、怎么升级,都应由农民自己做最终决策。政府主要是制订规划,通过典型示范,为农民升级提供科学指导。

2、因地制宜原则

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我市注重发挥自己的优势,即发挥我们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劳力优势、市场优势等比较优势。由于各镇村自然环境、区域位置、生产力水平不同,因而各镇村优势也各不相同。在转型升级中,我市从本地实际出发,把注意发挥自身优势,作为转型升级农民增收的着力点来抓。这样,利用优势,转型升级,因地制宜,各展所长,避免了结构的雷同现象,逐步形成了特色产业和规模优势,生产出了名特优产品、高附加值产品,提高了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促进了农村经济加快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

3、示范引导原则

典型示范是教育、引导农民,推进转型升级最有效的方法。农民一般都是现实主义者,是讲实际、讲实惠的群体,有眼见为实的朴素意识,要让农民改变曾经给他们带来实惠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需要有活生生的典型增强说服力,抓住转型升级中的典型,搞好示范,让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变“要我转型升级”为“我要转型升级”,从而有效地铲除转型升级中的种种障碍,增强转型升级的群众基础。为此,我市积极采用典型示范的方法,有力地推进了转型升级工作,从本地实际出发,高起点、高标准抓好了示范点建设,依靠农民搞示范,增强示范的适用性,提高了运用示范引导农民进行转型升级的能力和水平。

4、科技推动原则

转型升级的最终效果,如产业能否转优、规模能否变大、效益能否提高,关键在于科学技术。农村经济科技进步是进行传统农村经济改造,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推动力。随着农副产品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国际国内形势对农村经济带来的挑战,广大农民对农村经济科技进步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为此,我市加强了农村科技创新机制建设,把高产优质高效技术,农产品深加工综合利用技术,农产品储藏、保鲜、包装技术,节本增效技术等融入整个转型升级的全过程、各环节,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和产品的科技含量。

5、循序渐进原则

农业转型升级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市坚持按照客观规律,科学规划,有序推进。实践中注意了以下三个问题:一是立足全局,不就事论事。转型升级涉及许多具体的、现实的矛盾和问题。就这些矛盾和问题,不就事论事,就眼前谈眼前,就局部论局部,而是从全局的角度,战略的高度,着眼长远,统筹安排转型升级中方方面面的工作,紧紧围绕基本目标,高起点,宽思路,锲而不舍推转型升级。二是量力而行,不盲目扩张。转型升级必须有人财物等资源的投入,我市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不脱离实际,一哄而起,盲目趋从,避免了经济损失,资源浪费。三是稳步推进,不操之过急。转型升级事关农村经济发展的大局,人们虽然希望其步伐能加快一点,力度能大一点,以便早日实现转型升级的目标。但我市深知转型升级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绝不能操之过急。任何事物都有个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转型升级也是如此。企图一步到位,毕其功于一役是不现实的,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因此,在转型升级中,我市坚持了循序渐进原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五)加快科技创新是农业转型升级的保障

坚持引资与引智、引技相结合,通过农业科技创新,不断提高科技含量,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为实现农业三年倍增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积极组织开展农技人员自身素质提升工程和“专家进大户、大户带农户、农户帮农户”科技进村入户活动。

注重农业科技创新,大力推进品种、技术、知识更新工程,推进农业标准化,推进全市农业生产由经验型向科技型转变。近几年,先后引进优良品种100多个,推广新技术50多项,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不断推进“三品”认证。共申报“三品”24个,已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1个,省级名牌农产品1个,续报无公害农产品基地35个、无公害农产品5个。**黄鸡被列为省畜禽保护品种,并被确定为国家遗传资源。

我市农业主管部门实施了百名农技人员“驻点兴园”活动,各单位精心组织,各驻点人员积极为园区的发展献计献策,带动了园区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升了园区的品味,促进了园区的发展壮大,受到了园区业主的欢迎和好评,在社会产生了较好反响,先后被新华日报、南通日报、**市委网及**电视台等媒体报道宣传;

开展了“十佳名农艺师”评选活动,大大提高了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这些都为农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由于我市坚持把“农业三年倍增计划”作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三化”互动的核心工程、创新举措来抓,所以,我市以农业产业、经营制度和经营主体的转型升级,带动农业综合效益的快速提升,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篇四)

一、现状分析近年来,**大力实施“特色富民”战略,林麝存栏量达到1.1万头,荣获“中国林麝之乡”称号;

中蜂养殖5.3万箱,规模位居全市第一;

**大红袍花椒栽培系统被认定为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建成省级休闲农业园区3个,市级休闲农业园区6个。但伴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一些新的问题日渐呈现。1.粮食自给率下降。农业结构的调整,带了经济效益的同时,是粮食种植地位极大弱化。据调查,**现在每月需从外调粮食600余吨,食用油30-40吨,除玉米和少量小麦外,大米和食用油则全部需要从县境以外采购。如今大部分农民家里除了玉米外,几乎无粮可存,粮囤子早已成了历史,粮食安全隐患不容忽视。2.环境约束力加大。总体看,**农业经营比较粗放,规划也不尽合理,资源消耗大。长期使用化肥和农药,过度开发利用耕地资源,地力下降;

劳动力不足,劳动成本加大,粮食、花椒相对收益下降,部分耕地不能有效耕种,甚至出现撂荒现象;

城镇化建设原有耕地面积减少,而置换、复垦、新垦的土地短时间内难达高产稳产;

一些新建设的工厂企业选址缺乏对农业生产影响的风险评估,存在耕地污染风险,环境资源硬约束加大。3.市场竞争力不强。特色种养业的有一定的规模和效益,但规模不够强大,但在“三期叠加”的新常态下,市场竞争力不强,特别是花椒、核桃等特色农产品易受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影响,还有苹果规模不够大,特色不如周边县和全国其他地区。蔬菜、药材规模较小,与市场预期还有很大差距。大鲵、林麝特色养殖受生物特性生长规律和市场影响,在农业结构中的比重仍然较小。4.农业产业链薄弱。**农业总体看还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转型阶段,特色产业规模不大,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程度不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还处在起步阶段,能带动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少,产业链条短,科技含量低;

农业技术人才短缺,服务体系不健全,农产品销售渠道狭窄;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技术装备落后,综合生产能力不高,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较弱,严重制约了农业产业发展。同时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产业占比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比如花椒产业与劳务输出、蔬菜发展、药材种植、特种养殖等产业相比,花椒产业优势有所减弱。二、转型路径(一)聚力发展“三特”产业,提高农业竞争力1.做大花椒特色产业。加强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省市气象部门的衔接与配合,建立气象防灾预警体系,将花椒自然灾害和病虫害损失降到最低风险。扶持陕西雨润椒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恒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建立花椒产品研发中心,研发花椒油树脂、花椒精油等花椒产品以及复方药剂、保健品、旅游食品等产品,延长花椒产业链。打造“大红袍凤椒”、“凤椒芽菜”知名品牌,进一步畅通花椒销售渠道,扩大市场营销,提高花椒产业的经济效益。2.做强林麝特色产业。建设以**为中心,产业链更加完善,辐射带动周边县共同发展的全国林麝养殖示范区和全国最大的天然麝香生产基地。加强与陕西省野生动物研究所等科研院校合作,在我县共建林麝养殖科研平台,破解林麝良种选育、林麝养殖技术、疾病防治与疫苗研究、林麝后续产品开发研究等难题。积极引进取得麝香使用许可的医药企业进入我县林麝产业,打通林麝的上下游相关产业,培育一批种源基地、示范基地,以带动林麝养殖规范化、产业化发展。3.做优蜜蜂特色产业。以宝鸡市中国蜜都建设为契机,发挥我县中蜂资源优势,打造10个千箱以上的中蜂养殖专业村,中蜂养殖6万箱以上,规模跻身全市前列;

开发“秦岭花谷”、“沙坝”等品牌优质中蜂产品,延伸蜂蜜、蜂蜡、蜂王浆、蜂花粉、蜂毒和蜂胶等系列特色产品开发,培育1-2个具有较强带动力和影响力的中蜂龙头企业或农民合作社参与蜂蜜初加工,延伸中蜂产业链。结合全域旅游、秦岭花谷建设,在中蜂养殖区修建10个左右蜂农休闲体验点或“蜜吧”,让游客参与并品味我县中蜂文化。(二)积极培育“三化”业态,调优农业供给侧1.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规范化。立足我县中药材资源优势,围绕地道中药材发展,大力推进柴胡、秦艽、猪苓等中药材种植示范园建设,到2020年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6万亩,建设道地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示范园15个;

引进扶持中药材加工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制定统一的中药材质量标准和种植规范,使全县中药材产业迅速发展。2.推进苗木花卉产业规模化。建立我县“四基地、一中心”花卉苗木发展格局,抓好冷杉、云杉、油松等培育和示范推广栽植,结合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生态扶贫等工程鼓励农村多种树、多植草、多栽花、多聚水,走出一条“以树富农、以花兴旅”的融合发展新路子。3.推进果蔬产业发展基地化。建设“高山无公害蔬菜、绿色有机蔬菜、区域特色蔬菜、农区大路菜和优质杂粮”五大基地,高山无公害蔬菜种植规模达到8万亩,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在7万亩。(三)强力推进“三融”模式,激发农村新活力1.打造园区综合体。全力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把园区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战场,加大支持、加快建设,围绕全县农业产业优势,鼓励支持类型多样、功能多元、特色鲜明的农业园区齐步推进。到“十三五”末,力争我县省级农业园区数达到6家,市级达到10家。2.打造庄园融合体。集中力量培育一批辐射带动农户强、经营水平高、经济效益好的现代农业庄园经营主体。借助“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养生”等新业态,打造出一批集生产加工、休闲观光、养生度假、体验教育、展示销售为一体的特色精品农业庄园。牢固树立产业融合发展理念,坚持走农业与旅游、休闲、文化、医药、保健、养生等产业融合发展的道路,使农业庄园经济成为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体,以大市场带动大庄园建设。3.打造乡村精品游。按照“全域旅游、全景**、分类施策、分步推进”的总体思路,高标准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品味,把“盆景”变为“风景”,把小山村变为大景区,精心策划美丽乡村精品旅游线路,努力实现“全县成为大景区,各镇都是大景点,各村都有小景观,各家都是小游园”格局。三、意见建议1.建议省上根据《陕西省林麝产业发展规划(**-2030)》和省林业厅、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等9个厅局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林麝繁育养殖产业的指导意见》,出台更加优惠的政策,以陕西林麝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牵引,吸引四川逢春、漳州片仔癀、北京同仁堂等著名药企来凤建厂,形成“养麝—泌香—医药集团”的产业链,推动**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最大的林麝养殖示范区和全国最大的天然麝香生产基地。2.建议省上把目光瞄向“中国花椒之乡”“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出台花椒产业发展扶持政策,鼓励花椒产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花椒生产加工公司、花椒产品深加工企业等到**投资办厂,不断提高花椒产品的附加值、商品值。3.建议省上以打造“秦岭药谷”为目标,对**高看一眼,对已命名的“国家级秦艽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陕西省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县”、“陕南现代中药产业基地县”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支持创建全国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4.建议省上根据《陕西省现代农业园区条例》,指导**高标准创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检验检测体系和可追溯体系,鼓励支持国有农场、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及其科研技术人员到参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对命名的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加大奖励扶持力度。5.建议省上进一步加大对**川陕革命老区扶持力度,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篇五)

根据市政协协商工作计划,7月份由市政协组成调研组围绕“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开展了调研。先后在全市17家种植、养殖、加工经营主体开展调研,并组织考察组到区内固原、中卫、吴忠等地考察学习。结合调研情况,召开由农牧、财政、政研室、科技、商务等相关部门参加的座谈会,对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研判,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情况

“十二五”以来,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在市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锐意进取,砥砺奋进,扎实工作,坚持走“一特三高”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农业农村经济呈现“稳中有进、持续向好”的良好态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产业化经营水平显著提升,科技支撑能力不断提高,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农业新业态风起云涌。**年,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27.4亿元,同比“十二五”初增长44.6%,年均增长7.8%;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828元;

粮食总产量稳定在40万吨以上,连续十三年丰产丰收;

优质粮食、瓜菜、制种、水产面积分别达到55、38.45、15和20万亩,牛羊饲养量305万头,优质牧草种植面积12.88万亩。全市固定资产在5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360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95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到3396个,带动农户4.3万户。全市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5%,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0%以上。两项国家级、四项自治区级农村改革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培育全国五星级休闲农业示范点2个,自治区级四星级4个,三星级7个。我市蔬菜繁制种面积占全区86.5%,泰金种业有15个国家认证植物新品种,有1项国家专利。中青种业有1个国家认证植物新品种,有3项国家专利。全市共有20个自治区级种子生产地方技术标准。平罗县被确定为“国家级区域性蔬菜良种繁育基地”,具有较强的发展优势。全市水产面积23万亩(含沙湖养殖区域),占自治区水产面积的33%,居全区5个地市面积之首,得益于大水面生态养殖,水产品品质好,85%以上水产品销往周边省市,最远销往西藏拉萨市,市场占有度高,今年上半年渔业产值增长37.5%,居农林牧副渔增长之首。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强农惠农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推进力度有待于提高。一些部门和干部不重视现代农业发展,认为农业在经济总量中仅有5.5%左右,对于gdp的贡献不大;

还有不少干部则认为,农业工作是农口部门和乡镇、村的任务,没有必要花费过多的人、财、物。存在着党委、政府喊得热火朝天,农民群众、农业经营主体着急的嗓子冒烟,而有关部门则缺乏认同,缺乏责任心,缺乏担当与勇于开拓的信心和苦干实干的作风。二是农业投入连续下降。**年全市农业发展专项资金(国农业科技园区、农田水利、农业保险、百万亩盐碱地改良等专项资金)1600万元,比**年、**年分别下降41.8%、36%,而银川市、吴忠市**年支农资金预算(农业发展、农村综合改革、农业科技园区)分别是1.01亿元、2037万元,并逐年上升,我市均有较大差距。三是农牧部门机构弱化。2012年以来随着农口产业单位机构改革,全市农牧部门普遍存在压缩机构、压缩编制和人员老化的现象,造成技术推广力量下降,影响了新技术推广进程。四是金融支持不足。据不完全统计,我市农业经营主体每年需要流动资金12亿元以上,但全市各类金融部门每年支持农业经营主体流动资金仅有5亿元左右,远远不能适应发展需求。加上部分农业经营主体从民间或小贷公司高成本融资导致经营成本高、风险大、效益低下,面临着亏损经营甚至倒闭的风险,也影响了金融部门对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

(二)农业基础条件有待于改善。在农业产业化发展基础条件上与中卫、吴忠相比差距较大。一是耕地质量差。我市耕地中70%为中低产田,农田地下水位高、灌排不畅,土壤盐渍化程度高,盐碱地占耕地面积达59.4%。二是水利设施建设滞后。我市位于引黄灌区末梢,尤其是河东地区大片新开垦土地农田建设标准不高,灌溉困难,特别是春夏季节降水偏少,加上国家分配我区耗水指标减少,农业生产干旱严重,缺水仍然是制约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之一。三是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种植业、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69%、17.4%,其中种植业比重大,高于全区7.2个百分点;

而畜牧业比重又太小,低于全区10.9个百分点。这种种养不合理的比重结构导致农业产业化整体水平不高,附加值低,市场主导力弱,制约了农民增收和优势主导特色产业集约化水平。

(三)优势特色产业特色不鲜明,集中度不高。我市确定的优势特色产业过多过繁,而且总量小,缺乏集中度,在区内难以形成鲜明特色。一是草畜产业规模小。缺乏大的龙头带动,与固原、吴忠相比没有优势,很难做大做强。二是瓜菜产业面积小。总体产量小,基础条件、技术装备等方面与银川、中卫、固原差距较大,没有市场竞争力。三是枸杞、葡萄整体差距较大。枸杞面积不足2万亩,占全区的2.4%,且分散经营没有大的龙头企业。葡萄产业起步晚,规模小,技术落后,面积不足8000亩,仅占全区的1.3%。而具有潜力的制种产业、生态水产业虽然列为优势特色产业,但投入不足,集约化、规模化程度低,尚未形成产业优势。

(四)一、二、三产业融合度差、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滞后。一、二、三产业融合是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之一,也是深化农村改革、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路径。我市这几年在农业产业融合和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上虽有一定发展成效,但与本区的固原、中卫相比差距较大,还存在着一三产业链条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表现在农户与市场、城市和农村、现代工业和农业没有形成有效链接机制;

存在着产业融合的横向拓展、挖掘农业价值创造潜力不足,没有形成合作共赢共同体,许多农村的有效资源没能发挥作用;

存在着产业缺乏深度融合,农业产业化整体水平不高,尤其是主导特色产业文化、特色产业与地域文化、特色产业与乡村休闲观光农业未能有机结合;

存在着政策扶持不够,引领示范作用不明显,整体发展水平处于较低层次等问题。

三、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习总书记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

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让农业强起来,让农村美起来,让农民富起来,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三农”中国梦的实现。加快推进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关乎我市能否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大事。我市发展现代农业应以“优化供给、提质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立足石嘴山资源禀赋,聚焦“一优五特”产业,重点培育制种产业、生态水产业、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扶持休闲观光农业,加快促进全市农业转型升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一)综合发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我市地处黄河灌溉末梢,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排灌体系不健全,用水矛盾十分突出。同时,我市中低产田面积大,耕地盐碱化程度高,大量的土地资源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应进一步争取自治区对银北地区百万亩盐碱地改造项目,充分整合国土、财政、农牧、水务等部门在国土整治、农业综合开发、盐碱地改良、小农水重点建设县等各类农田建设资金,大规模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银北地区百万亩盐碱地改良和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等项目,加强沟、渠、田、林、路综合治理、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和田间配套,完善调蓄补灌体系,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为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重点突破,全力推进河东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我市河东地区总土地面积85.78万亩,其中农业用地43.15万亩(现有耕地11万亩),建设用地1.65万亩,未利用土地40.98万亩。丰富的土地资源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较大空间。河东现代农业示范区是我市打造现代农业发展新优势的重要平台,是我市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也是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献礼工程,必将成为我市农业发展新的增长极。河东灌区是一个独立的扬水灌区,有扬黄灌溉得天独厚的条件。河东地区南北长约50公里,东西宽约10公里,东临毛乌素沙漠,西靠黄河,形成了天然屏障,是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的最佳地区,发展草畜、制种、优质牧草、沙生瓜菜及休闲观光农业的潜力巨大。一是应按照高标准、现代化、规模化的要求,编制好《石嘴山河东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完善示范区规划,加快道路、灌排系统、林网、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应积极引进新的农业经营主体,加快草畜、沙漠瓜菜、制种、休闲生态农业四大板块产业发展。三是政府应加大政策、项目、资金的投入力度,倾力打造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具有较高发展水平的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成为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的现代农业发展的产业高地。

(三)精准施策,支持做强做大农作物制种、生态水产业。充分挖掘农作物制种、生态水产在全区、全国的区位优势,进一步明确发展的主攻方向。一是制种产业发展潜力较大。我市制种面积达15万亩,占全区的33%,其中蔬菜制种面积占90%以上,年生产优质种籽4000万公斤,产值5亿元,95%的种子销往外地省市。平罗县已四届连续举办了“中国·宁夏·平罗种业博览会”在国内产生了积极影响。制种产业要抢抓平罗县被确定为“国家级区域性蔬菜良种繁育基地”这一重大机遇,积极争取各类项目资金支持,建议每两年举办一次的“中国·宁夏·平罗种业博览会”改为一年举办一次,以此扩大影响,将我市培育成“中国种业之都”。加强制种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推行“地理标志商业标记+企业品牌”双品牌体系运行,搭建品牌产品销售推介平台,提升石嘴山(平罗)农作物制种基地知名度和影响力;

开展自主知识产权的优新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加工包装设施更新改造,建设集良种繁育、种子精选加工和流通为一体的种业产业园;

加强种子标准化推广应用,规范农作物种子生产、加工行为,构建“生产有标准、产品有标志、质量有检测、认证有程序、市场有监管”的标准化种子生产格局。二是生态水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全市现有生态水产面积23万亩,占全区的34%左右。且技术雄厚,装备先进,管理到位,具备走出区内、走向全国的优势。水产业重点突出生态功能,坚持实施以渔改碱、精养池塘挖潜改造和大水面提质增效,将生态养殖和休闲观光深度融合,重点推进以水产良种繁育、设施渔业、渔业物联网应用、品牌营销为主的产业体系,全力将我市水产业建设成为集技术示范、新品种展示、鲜活产品营销和乡村旅游为一体的西部现代渔业产业基地。三是强化制种、水产、乡村旅游方面的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的建设。采取引进来、走出去合作培养和联合培养等方式,加快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建立有效的研发力量,组织相关部门、科研院所和企业,依托重大项目在相关领域加强科研攻关,建立符合市场需求的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创新体系,促进全市现代农业健康、高效、优质可持续发展。

实施品牌战略 引领农业转型升级 篇6

注重资源整合,合力培育农业品牌。一是重点推进特色农产品商标建设。以商标为纽带,大力推行“公司(合作社、协会)+商标+农户”的运行模式,加快全省茶叶、蔬菜、水果、水产等优势主导产业的品牌培育。支持鼓励申报地理标志商标、集体商标,鼓励农产品出口企业在出口国积极申报注册商标。目前浙江省仅茶叶产业已有“开化龙顶”、“绿剑”、“贡牌”、“皇帝”、“骆驼”、“狮峰”等十余个茶叶品牌商标在近50余个国家和地区成功注册。二是打造农产品区域品牌。由政府做后盾,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等加强协作,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以区域特色产业为基础,实施品牌工程,推进区域经济增长。浙江省作为中国绿茶的主产区,绿茶出口总量占世界一半以上。2010年,省农业厅成功注册“浙江绿茶”证明商标,“浙江绿茶”囊括省内近50个绿茶品种,成为全省“茶届盟主”。目前,全省每一个规模较大的特色产业,基本上都有一个区域品牌。如“安吉白茶”、“仙居杨梅”、“临海蜜橘”、“慈溪蔬菜”、“庆元香菇”等。三是发挥农业品牌资源优势,逐步在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农村服务业中推广商标应用。2010年,省农业厅会同省旅游局开展“浙江省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评选”活动,一些县市到上海等大城市举办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推介会,着力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带动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和特色农产品销售。

加大执法力度,完善品牌监管保护机制。鼓励符合使用条件的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使用证明商标、集体商标,规范签订使用许可合同,统一设计、印制和发放产品包装和标识。浙江省自2009年成功申请到龙井茶证明商标后,出台《龙井茶证明商标管理保护暂行办法》,全面推行龙井茶证明商标标识制度,保护冠名权。2011年浙江省农业厅下发《关于做好浙江绿茶标识推广使用的通知》,对浙江绿茶标识及其使用原则、使用条件做了规定,规范浙江绿茶标识的推广应用,提升浙江绿茶品牌整体形象和信誉。

搭建宣传平台,扩大品牌影响。根据“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原则,积极举办和组织各种类型的农产品展示展销会、产品推介会、新闻发布会等活动,引导企业、农户运用多种渠道推广宣传农产品品牌。2011年,省农业厅会同杭州市政府、浙江大学承办首届中国农产品品牌大会,展示宣传农产品品牌。今年1月,经商务部批准,浙江省在美国设立浙江名特优新农产品(美国)展示展销中心,中心展示包括茶叶、蔬菜等优势出口农产品300多个品种。同时,各地举办以特色农产品为主的采摘节和文化节庆活动,广泛链接新闻媒体,以新闻报道等形式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扩大品牌知名度。近年来,省农业厅每年举办“六月杨梅红”、“七月葡萄熟”等促销系列活动,每年在国内举办一次浙江绿茶博览会,在国外举办一次浙江绿茶专场推介活动,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注重政策扶持,引导品牌塑造。为加快品牌建设,2006年浙江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推进“品牌大省”建设的若干意见》,把推进品牌建设作为一项战略举措来抓。2011年下发《关于推进品牌农业建设的意见》,以推行农产品质量认证,开展名牌农产品评选,推动品牌农业加快发展。近五年来,在实施名果、名茶战略的基础上,开展“十大名茶”、“十大柑橘”等评选创优活动,在种植业、畜牧业类食用农产品及其初级加工品范围内评出浙江名牌农产品257个,并建立健全名牌届期续评等动态复核办法,形成优胜劣汰的管理机制。各地把发展品牌农业作为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和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立足本地特色,制订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全省90%以上的市、县都安排专项资金奖励各级名牌农产品商标。

立足农业开发搞好产业升级 篇7

雷集镇同脉有机蔬菜园就是与上海同脉食品有限公司签约, 利用上海同脉生产有机食品的有利条件, 结合雷集镇设施农业开发, 由上海同脉直接派经理和技术员在雷集镇生产有机蔬菜, 目前该项目已经取得农业部的有机食品认证, 产品直接销往上海。目前该园生产的丝瓜、西红柿、黄瓜等是同期市场价的10-15倍。所出产的产品除品种稀有外, 其生产过程, 从田地整理到施肥浇水无不严格按照有机食品标准生产和检验。这无疑会使当地蔬菜种植户观念上产生巨大改变。

该项目带动我县坚持走品质农业道路, 加强三品认证工作, 即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 为农产品贴上“健康”牌。

截至目前, 夏津县三品认证面积36万亩, 占全县耕地面积的40%。三品认证20个, 其中有机农产品3个, 无公害农产品2个, 绿色食品15个。夏津县也被授予全省生态农业示范县。

2 明确安全食品标准, 生产放心产品, 不断提质增效, 解决生产问题

要想在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 必须生产出过硬的产品, 有机、绿色、无公害等等都有各自不同的非常严格的标准, 认证后也不是终身的, 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不能生产出合格产品, 在市场竞争中的一次失败也许就永远不能翻身。

我国的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即安全食品大致分为三个类别。安全蔬菜的界定, 也与安全食品相同。

2.1 无公害蔬菜

无公害蔬菜也称无毒害蔬菜或无任何污染的各类蔬菜。

生产无公害蔬菜的方向和目标大致有二点:一是把环境保护和生产环节联系到一起, 在蔬菜生产环节中, 综合利用多种无公害栽培技术方式和方法, 从此保证蔬菜生产过程中, 少受或不受化肥、激素、农药等化学合成物品的侵蚀和污染。二是生产无公害蔬菜, 以保证消费者身体健康和不受任何损害为前提, 来最大限度的提高人们生活水平, 从而实现良好经济效益, 达到双赢的目的。无公害蔬菜的产品标准、环境标准和生产资料使用标准, 均为强制性国家标准, 如《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NY5010-2001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及《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管理办法》、《GB18406.1-2001农药最大残留量》等。生产操作规程为推荐性的行业标准, 由各省、市地方制定。无公害蔬菜从产地环境、生产过程直至到消费者手中, 各种各样的规程、标准很多, 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防止产品的污染。

2.2 绿色蔬菜

绿色蔬菜是通过有关部门认证的、无污染的、安全的、优质的、营养类蔬菜的总称。

绿色食品分为AA级绿色食品和A级绿色食品两个档次。AA级要求严格地要求生产环节中, 不允许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及其他有害于环境和健康的物质。A级生产环节和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化学合成生产资料。从实在质上分析, 绿色蔬菜是从普通蔬菜向有机蔬菜发展的一种过渡性产品。

2.3 有机蔬菜

有机蔬菜是指来自有机农业生态体系的蔬菜产品。在有机蔬菜生产环节中, 做到完全不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学农药、肥料激素等, 其核心就是逐步建立良性循环的产业链条, 来维持和提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有机农业生产体系和生产过程中, 、绿肥、豆科作物、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和有机废弃物为土壤肥力的主要来源。从常规农业向有机农业转化需要有一个比较漫长和不断完善转换过程, 通常需要3年左右, 在转换期内要按照有机农业的标准和规范来运作和指导生产, 转换期内所生产的相关产品则称之为有机转换产品, 经国家环境保护机关检验合格后, 发给相关生产企业有机转换产品的证书及标志。

3 认真做好安全食品认证, 从源头抓起, 解决产品身份问题

(1) 无公害蔬菜检验与检测是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安全标准和栽培技术生产的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型蔬菜。并且, 蔬菜中农药残留、重金属、硝酸盐、亚硝酸盐及其它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的含量控制在法定允许限量之内, 要符合有关标准规定。

标准参数:

(1) 生产基地环境检测共有18项指标。土壤质量指标9项, 它们是p H值、DDT、镉、铬、砷、六六六、铜、铅、汞。农田灌溉水指标9项, 它们是p H、铅、氟化物、镉、值氰化物、汞、砷、铬。

(2) 蔬菜产品卫生质量检测共23项指标。它们是氟、多菌灵、亚硝酸盐、氰戊菊酯、百菌清、溴氰菊酯、敌敌畏、砷、汞、镉、铅、铬、乐果、六六六、DDT、甲拌磷、乙酰甲胺磷、甲胺磷、对硫磷、辛硫磷、氧化乐果马拉硫磷、倍硫磷。

(2) 绿色食品认证。

执行《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 先对申请食品进行产地环境调查、监测与评价, 执行规范NY/T1054-2013。

NY/T 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5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NY/T 396农用水源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NY/T 397农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再进行产品检测, 认证审核, 认证评审, 颁证。

其中: (1) AA级绿色食品标准:

(1) 环境质量标准。绿色食品大气环境质量评价, 采用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O95—82中所列的一级标准;农田灌溉用水评价, 采用国家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养殖用水评价采用国家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加工用水评价采用生活饮用水质标准GB5749—85;畜禽饮用水评价采用国家地面水质标准GB3838—88中所列三类标准;土壤评价采用该土壤类型背景值的算术平均值加2倍标准差。八八级绿色食品产地的各项环境监测数据均不得超过有关标准。

(2) 生产操作规程。AA级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肥料、化学农药及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其评价标准采用《生产绿色食品的农药使用准则》、《生产绿色食品的肥料使用准则》及有关地区的《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的相应条款。

(3) 产品标准。AA级绿色食品中各种化学合成农药及合成食品添加剂均不得检出, 其他指标应达到农业部A级绿色食品产品行业标准 (NY/T268—95至NY/T292—95) 。

(4) 生产操作规程。A级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 其评价标准采用《生产绿色食品的农药使用准则》、《生产绿色食品的肥料使用准则》及有关地区的《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的相应条款。

(5) 产品标准。采用农业部A级绿色食品产品行业标准 (NY/T268—95至NY/T292—95) 。

4 有机食品认证

有机产品生产遵循一下标准:

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环境质量标准;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9137保护农作物的空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GB15618-1995十壤环境质景标准;

GB18596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5 依托科研院所, 提高科技含量, 确保产品质量一流

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是一项系统工程, 其管理已经无异于工厂化管理, 其所应用的技术规范和管理规范都不是经过短暂的培训所能胜任的, 这在我们的实践中, 需要和许多部门打交道, 各种指标的检测和控制也要抓住重点环节, 无论雷集镇同脉有机蔬菜园, 香赵庄镇纸房头瑞丰源果蔬专业合作社都和德州农科院签订了技术委托, 为了更好地做好这项工作, 今后我们除了走出去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好方法、好思路, 还要和各大科技部门、院校联合, 牢牢把握市场脉搏, 不断地开拓新的市场。

6 以点带面, 点面结合, 谋求更大、更快发展

农业升级 篇8

1. 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现状

2009年,吴江市实现农业总产值36.5亿元,同比增长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 200元,同比增长11.5%。到目前为止,建立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院士工作站1个,苏州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现有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个,苏州市级7个,吴江市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1个;“吴江市香青菜”成为全省首批、苏州市第一个拥有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已制定种类农业标准21项,成为全省认定农业基地最多、生产标准最多的县(市)。

(1)科技支撑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

全市上下重视农业科技创新已成为共识,市委、市政府将农业科技创新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形成“党政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工作格局。以各级各类科技示范园区(基地)为载体,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平台,以各类农业企业为主体,以项目为抓手,开展自主创新尝试与实践。“十一五”期间,共组织实施各级各类农业科技计划项目近400项,本市财政投入经费近5000万元,向上争取科技经费近500万元,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了58%以上。通过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利用、消化吸收及再创新,根据全市农业结构调整的现状,选择相应的技术要素开展了品种选育、新技术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水平提高。目前拥有发明专利近10项,申请并获得受理的专利近20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品种1个,申报并正在审查中的1个;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农业先进适用新技术覆盖率达到90%,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2)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建设发展迅猛。

一是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基地)。近年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基地)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带动、辐射作用。“十一五”期间,各级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基地)共实现产值近5亿元,利税1.2亿元,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新成果超100项,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种养殖新品种300余个,带动、辐射12 000户农民户均年增收近5000元。

二是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通过各级政府的扶持、扶强,30家吴江市级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正逐渐成为发展势头强劲、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经营收入的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力量。吴江市苗圃集团有限公司作为集省级林业种苗高新技术园区、林业种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企业院士工作站为一体的省级农业科技型企业,“十一五”期间共投入科研经费近800万元用于农业科技创新,经济效益明显提高。2009年实现产值5100万元,实现利税500余万元。目前拥有授权发明专利2项,申请专利9项,申请省级标准1项,申报新品种1个,发表各类专业学术论文15篇。

三是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全市已有农业类行业协会6个,农村专业合作社78家,涉及粮油、园艺、水产、畜禽及农产品的精深加工等专业,建立社会化服务组织+基地+公司+农户的农技创新、推广模式,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销售、统一产品宣传,极大地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正逐步成为吴江市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新生力量。

(3)产学研合作在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走产学研合作之路是有效解决农业科技创新中人才队伍缺乏、技术力量薄弱、科研手段不多等难题的很好的途径。近年来,吴江市农业企业已与浙江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中国农科院、上海海洋大学、苏州大学等省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借助他们的科研力量、设备设施进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取得了明显效果。吴江市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近年来先后与上海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无锡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开展四大家鱼和地方特色鱼类种质资源的保护、良种选育、成果转化等。与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合作的“黄颡鱼规模化扩繁与健康养殖”是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09年通过验收。项目实施过程中实现产值378.9万元,获得144.02万元,销售苗种1420万尾,辐射农户养成商品黄颡鱼213千克,间接经济效益达4800万元。

2. 存在的问题

吴江市的农业科技创新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总目标来看,农业科技发展水平还不高,存在着农业高效化技术粗放效益低、农业规模化总量小分布散、产品品牌少市场占有率低、农业外向化出口创汇少种类单一等不足,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体现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主要是科技投入不足,创新能力不强,农村科技人才短缺。

(1)科技投入不足。

近几年市里每年都有上千万的农业三项经费用于支持农业科技创新,但相对于政府的投入,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广大中小农业企业,因为科技创新理念的淡薄,导致用于科研的经费投入很少,甚至没有,使科技创新缺乏必须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手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先进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

(2)创新能力不强。

目前普遍存在着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的项目多,自主创新研发的项目少;常规技术研究的多,高新技术研究的少的现象,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能力较低,使得吴江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优势的大企业集团和叫得响的农业品牌。

(3)农村科技人才短缺。

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亟待提高,一线科技力量特别是农技推广力量缺乏、老化,加上近年来农业科技的发展迅速,品种、技术更新速度加快,广大农技人员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明显不强,面对农业科技创新有些力不从心。广大中小农业企业产学研合作意识不强,缺乏长远发展的战略眼光。同时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务农人员的年龄老化、素质明显下降,他们接受新技术的能力不高,也影响了农业科技创新。

3. 发展对策

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建设的新形势下,农业面临着新的定位、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度重视农业,尤其要高度重视和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根据吴江市农业科技创新的工作实际,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注重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宣传引导。

要进一步落实“党政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工作职责,把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科技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要把科普宣传和科技创新紧密结合起来,围绕农业科技创新,重点宣传农业科技工作新思路、新亮点、新经验、新成效,在全社会形成科技兴农、科技致富的共识,创造有利于科技进步的社会环境。

(2)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首先,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巩固和加强公共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健全乡镇农技推广网络,充实农技推广人员,并确保在其岗、谋其职、做其事。其次,要支持鼓励农业企业成为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引导企业把发展的内在动力切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上来,增加研发投入,建立研发机构,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建立各类技术创新联合组织,加快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在影响产业竞争力的重点领域加大攻关研究和技术开发,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和标准。第三,要进一步做好“科技入户”“科技特派员”工作,走产学研合作道路,充分发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服务能力。

(3)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多元化投入。

要采取政府加大投入、企业增加科研投入、招商引进境外和民间资本投入、向上争取科技项目投入、农技机构与市场对接自筹资本投入等多元化方式,努力使农业科技创新经费得到有力保障。作为政府层面,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确保农业科技三项经费投入占科技三项经费的比例不低于30%。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增加对农业,特别是农业科技的扶持补贴,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4)加速农业科技人员培养和引进。

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第一要大力提高农民素质。要通过农村适用技术培训和“三下乡”活动等多种形式,直接把科技送到农民手中。要采取定向培训,分期分批培训等多渠道、多方法培训来提高农民素质。第二要大力引进农技人才。对到农业企业、大型农业基地的大学毕业生,给予大力鼓励支持;要鼓励和引导农业科技人员、大学毕业生进入市场创业和面向农村开展技术创新服务,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积极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第三是高度重视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增加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经费投入,采取相关配套激励机制和优惠政策,引进我市农业科技紧缺人才和高端人才。

(5)做大做强农业科技创新载体。

农业升级 篇9

广东农业专业镇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成效显著

(一) 农业专业镇已成为广东现代农业和乡镇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截止2010年底, 广东共有省级农业专业镇87个, 占全部省级以上专业镇总数的28%。从区域布局看, 大部分农业专业镇分布在粤北及东西两翼等经济欠发达地区, 珠三角地区只占23%。从产业内容看, 东西两翼和山区农业专业镇依托地区自然禀赋和要素条件, 主要发展特色农业;沿海地区依托本地地理优势, 主要发展水产养殖业;珠三角地区依托城市发达经济, 主要发展花卉、蔬菜等城郊型农业。

(二)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在农业专业镇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

农业专业镇公共服务平台主要包括农业技术创新平台、农业信息平台和行业协会三个方面。目前, 有20个农业专业镇建立了技术创新平台, 其中有11个能够通过农业科技园区、农业技术创新中心、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技术创新平台, 提供农业科技信息、人才培训、专业技术支持、投融资、专家咨询等综合性服务, 而且珠三角地区农业专业镇的技术创新平台在数量和功能综合性方面都要优于其他地区;有36个农业专业镇依托当地政府门户网站或金农网建立农业信息平台, 主要提供广告服务、市场供求信息、招商引资信息、产品交易等服务;有62个农业专业镇针对地区产业特色成立了行业协会, 主要提供行业调查、人才培训、展览展销、信息交流、经验推广、行业监督、质量监控等服务。

(三) 广东农业专业镇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具有鲜明特色。

根据广东农业专业镇的发展阶段, 其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主要有三种模式:

一是政府主导模式, 主要是在农业专业镇起步期, 以政府投入为主, 建设包含农业技术创新平台、农业综合信息平台、产学研合作平台、物流运输体系及行业协会等在内的服务体系, 为镇内农业企业和农户提供所需的生产性服务。这种模式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比较常见。如潮州市凤凰种茶专业镇共有茶园3.5万亩, 年产茶叶175万公斤, 年收入6000多万元, 园内企业规模小, 难以承担建设技术创新平台资金。凤凰镇政府出资成立技术创新中心, 为园区种茶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培训服务, 并通过产学研合作方式攻关农户种茶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

二是政府引导、企业化运作模式, 主要是在农业专业镇成长期, 政府主要采用政策、项目运作等方式, 引导农业企业将所需的生产服务外包, 推动专业镇形成专业化的农业服务市场, 相关服务企业分工协作, 在产前、产中和产后为农业企业提供所需服务, 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和劳务成本, 提升农业企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附加值。如佛山市陈村花卉专业镇按照“政府搭台、商家唱戏、带动周边”的模式建设公共服务平台, 由陈村镇政府对陈村花卉世界建设用地和建设项目进行统一决策、统一征地、统一规划, 并成立陈村花卉世界有限公司进行相关的服务设施建设和开展招商引资服务;陈村花卉世界有限公司联合当地300多家花卉企业, 与花卉行业协会、国内外重点花卉科研机构紧密合作, 建立起兰花生产基地、温室生产基地等技术示范场地, 搭建高档花卉工厂育苗技术等产学研合作平台, 建立专业化的花卉网络信息平台。

三是产业区模式, 主要是在农业专业镇成熟期, 农业专业镇之间突破行政和地域限制, 通过构建共用的农业技术创新中心、大型综合性农产品交易中心或物流中心, 实现专业镇之间同类产业合作或互补产业协同发展。这种模式产业集聚程度高, 形成完善的分工协作网络和资源共享机制, 具有更强的抗逆性和应变能力。如茂名23个镇联合打造罗非鱼“金三角”产业基地, 实现了罗非鱼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联合开发和共享;茂南区已形成了完整的、分工合作运转良好的罗非鱼产业链;高州市7个专业镇共同发展购销网络, 在全市建立起48个农贸市场、3000个农产品购销网点, 实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 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

广东农业专业镇服务平台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广东农业专业镇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存在问题突出表现在:

(一) 技术创新能力薄弱。

目前, 广东87个农业专业镇中仅有20个建立了技术创新平台。其中, 只有陈村花卉世界、茂名罗非鱼专业镇技术创新平台能够较好地实现关键共性技术开发和区域共享, 其他技术创新平台的知识扩散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由于资金缺乏等原因, 不少农业专业镇创新动力不足, 技术创新平台不完善, 不能解决农业发展中的共性技术难题。

(二) 信息服务能力不足。

不少农业专业镇缺乏为企业提供电子商务等现代信息手段, 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更加缺乏, 大多数农业企业的产品销售仍主要依赖传统商业模式。具有指导性、预测性、时令性的实用技术信息不多, 难以真正发挥对农业企业和农户的引导作用。

(三) 中介组织作用尚未有效发挥。

农业中介组织是在农业市场化过程中产生的连接农户与市场的非盈利性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 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和环节。珠三角地区农业专业镇的行业协会、商会及专业性中介服务机构发展较为完善, 而粤东西北地区农业专业镇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实力不够, 功能单一, 对农业发展的带动作用不强。

(四) 服务平台间尚未建立起协同机制。

目前, 广东为农户、农企提供的服务平台不少, 如生产力促进中心、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农业技术创新中心、农业科技园区等。但是这些服务平台缺乏协作与分工, 存在资源投入不足、功能重叠、功能不能充分发挥等问题, 造成资源浪费, 影响平台的专业化发展。

进一步推动农业专业镇服务平台建设的建议

为进一步促进农业专业镇转型升级, 建设现代农业强省, 提出以下建议:

(一) 加强农业专业镇技术创新平台建设, 进一步推动农业技术集成创新。加大政府财政投入, 扶持农业专业镇特色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整合专业镇内各类创新资源, 设立公共技术开发平台和技术转让交易平台, 实现技术创新集聚效应。积极鼓励和引导上规模的龙头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建立产品研发中心。积极整合龙头企业和高校、研究机构等技术创新资源, 组建创新联盟, 联合开展重大产业共性技术、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攻关, 探索建立优势互补、联合开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模式。

(二) 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鼓励合作社与龙头企业、采购商及行业协会建立“龙头企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采购商+专业合作社+农户”等新型合作模式。引导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加强合作, 促进合作社向联合经营和集团型发展。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营销网络, 向产、供、销、运、加等综合性跨行业、多领域发展。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制订地方性农产品标准、设立农资销售点、申报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等。

(三) 健全公共服务体系, 强化平台服务功能。建立对农产品检疫、运输、结算等环节一条龙服务的公共服务平台和导向性政策平台, 创造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引导生产要素流动与集聚。形成以农业协会、中介机构为核心, 以科研机构和技术培训机构为辅的技术推广模式。完善金融、电子商务、信息等服务, 建立开放、共享的信息体系和数据平台, 推动农业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有效对接。

(四) 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积极转换和创新发展模式。当农业专业镇处于发展初期, 由于农业生产等综合服务需求不足以形成专业化市场, 应通过政府主导的方式发展公共服务平台。当农业专业镇进入成长阶段, 生产等综合性服务的要求日益提高和日趋多元化, 应适时引入培育企业建设发展农业公共服务平台。当农业专业镇步入成熟阶段, 应通过不同专业镇之间组团发展形成农业综合服务产业集聚区。

加快推进传统农业优化升级的对策 篇10

(一) 政府应转变战略, 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渡。在过渡时期, 农业结构调整与优化仍需政府的行政推动和引导。实践证明, 仅靠群众零星地、分散地调整往往形不成规模特色, 也难以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但政府职能必须准确定位, 即政府应从管制变成服务, 为农村和农民提供充分的营销服务。政府应从当地实际出发, 围绕农业结构的调整, 帮助农民以市场为中心淘汰低劣产品, 推广优质产品。拉动产业链条, 实现多层次增值, 并在农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上, 从财政、资金、流通、土地使用权转移等方面提供政策、资金、技术的强力支持和保护。

(二) 抓好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批发市场、质量标准体系建设, 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在买方市场条件下, 农民安排生产将主要依据市场农产品价格信号, 但农民很难从市场获得准确信息, 并按照市场要求组织生产。这就要求政府及其他服务组织为农民提供准确的能够适应国内外农产品市场供给、需求、价格变动趋势的信息, 努力打通进入国际国内市场的渠道。要立足实际, 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联席会议制度, 加强信息网络建设, 定期组织农业、科技、外贸、财政、金融等部门发布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最新动态和信息, 并组织重点产区的县、乡和龙头企业相互交流、互通信息。同时, 加大力度, 建立健全城乡集贸市场、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专业批发市场, 努力形成以城乡集贸市场为依托, 区域性批发市场为骨干, 功能完善的农产品市场体系, 做到以销定产, 以销促产。只有这样才能把小生产与大市场紧密联系起来, 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

另外, 要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 提高当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依法监管能力。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绿色行动, 以质量安全的理念贯穿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 以绿色生态的理念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二、大力培育大型农业企业, 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种制度选择和制度创新, 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现代组织形式, 是结构调整的重要推动力。通过农业产业化形成的“龙头”企业与农户生产经营的联结, 可以促进专业化、区域化、规模化农产品基地的发展, 形成各种有特色农产品的产业。通过“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农户”等多种组织形式, 使分散经营的农户提高组织化程度, 与市场进行有效联接, 通过交易的联合形成新的规模经济, 使农户经营地位得以提高。

目前, 政府应从政策上大力培育大型农业企业, 鼓励形成跨地区乃至全国性行业协会。政府要积极协调、配合有关部门, 把对龙头企业的信贷、税收、进出口和减轻企业负担等方面的扶持政策落到实处。对各种所有制、各种类型的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 只要有市场、有效益, 能够带动农民增加收入, 都要一视同仁给予扶持。要发挥农业部门技术力量强以及与农民联系紧密的优势, 帮助龙头企业建立农产品加工原料基地, 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 逐步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另一方面, 也要学会如何与这些大型公司和行业协会打交道, 实现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互动。农业结构调整就是要建经济实力强、科技力量强、能够网络千家万户闯市场、便于发展商品市场的龙头企业。

三、进一步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

(一) 用工业理念谋划和管理农业, 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要坚持把农村工业化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 借鉴现代化工业组织形式, 大力推进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 不断提高农业规模化、组织化、集约化和产业化水平。借鉴工业融资方式, 开展农业资本运营,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格局。借鉴工业质量标准理念, 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借鉴工业市场营销理念, 大力发展现代流通方式, 推进农产品营销。

(二) 用现代工业手段, 改造传统农业, 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要大力发展农用工业, 为农业提供技术先进、质量优良、符合农艺要求的各类农业机械, 实现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提供优质高效的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 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要开通科技改造农业的渠道, 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把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与现代农业技术结合起来, 努力拓宽农业的内涵和外延, 增强和发挥农业的多种功能。积极采用工程、生物、农艺等技术措施, 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使用性能。

(三) 促进工业与农业的产业对接, 拉长农业产业链条。

要调整工业布局, 促进城市第二产业向县域转移, 把适合在农村发展的工业放到农村去,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和乡镇企业。各县区要加快改革, 积极创造条件, 主动迎接城市产业转移。城市工业要发挥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市场优势, 积极支持在农村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延长农业产业链条, 实现农产品转化增值增效。

(四) 积极引导各种生产要素流向农村, 搞好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通过财政补贴, 以奖代补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流向农村, 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要把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作为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切入点, 作为当地农业发展的重点工程来抓, 按照“技术人员直接到户、科技成果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三直接”服务模式, 组建科技服务队, 成立科技服务专家组, 深入开展农业科技下乡活动, 搞好农民科技大培训和“绿色证书培训工程”, 每个县、乡、村都要树立符合本地产业特点的、有代表性的科技示范户, 制定标准, 挂牌认定, 大力扶持要研究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模式, 要采取多种途径培训农民, 做到每户都有一名“明白人”, 推动农业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提高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 要研究制定优惠政策, 鼓励各种人才到农村服务和创业, 增强农村发展的活力和后劲。

摘要:传统农业优化升级的过程, 就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 是现代集约化农业和高度商品化农业相统一的过程, 最终目标是转变为现代农业, 实现农业的市场化、产业化与现代化。现阶段, 应对农业的主导产业和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 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与市场经济接轨, 引导大中型工商企业进入农业领域, 实现工农结合、城乡互融, 形成产供销、贸工农、农科教紧密结合的经营体制与运作机制, 全面推动传统农业的优化升级。

农业部推出高产创建“升级版” 篇11

农业部种植业司司长叶贞琴说,目前我国农业正处在变革的关键期,农业生产由人工、畜力和小农具为主向机械作业为主转变,农业经营由分散的小农户为主向规模经营转变。要适应这种变化,需要集成推广以机械化为载体的区域性、标准化高产高效模式,推进粮食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带动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为此,农业部组织专家,统筹考虑不同区域作物种植布局、茬口安排、光温水等资源禀赋,将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的成熟模式,进行集成组装,完善配套,制定了涵盖东北、黄淮海、长江中下游、西南西北四大区域、29个粮食生产优势区域,涉及玉米、小麦、水稻、马铃薯、油菜五大作物,以不同主推技术为核心的58个区域性、标准化高产高效模式。

与粮食高产创建和整建制推进的思路不同,粮食增产模式攻关突破了行政区域的界限,在生态类型相近、种植制度相同的区域内,实行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作、跨县、跨市、跨省联合推进,协作攻关,突破制约区域内粮食产量提升的关键技术瓶颈,形成区域性、标准化的高产高效模式。

据介绍,制定粮食高产高效技术模式,主要遵循几个原则:一是高产与高效相结合,确定不同技术模式的目标产量,既考虑挖掘增产潜力,也兼顾投入产出效益;二是实用与先导相结合,既有生产中已普遍应用的技术,也有正在重点示范推广的技术;三是农艺与农机相结合,组装配套综合性的增产技术模式,特别是以机械化为平台,对适合农机作业的品种和栽培技术进行定性描述,对作业机械和作业指标进行定量表达,形成从种到收套餐式的组合;四是示范与推广相结合,确定技术模式的适宜经营规模。

据了解,今年秋冬,农业部将率先在河北、山东、河南、安徽四省,开展7个小麦区域性、标准化高产高效增产技术模式示范,在江苏、江西、湖北、湖南、四川5省,开展7个油菜区域性、标准化高产高效增产技术模式示范。

(本刊编辑部根据中国农业新闻网资料整理)

农业升级 篇12

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完善提升部门监管、企业管理、公众查询三大平台, 初步实现数据整合、交换和共享。建立产品追溯补贴机制, 以蔬菜、茶叶、水果、生猪等大宗农产品为重点, 逐步实现“三品一标”产品全程可追溯。以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为重点对象, 采取政府主导、行业指导、生产经营主体参与的方式, 配备追溯设备, 建立规范生产管理制度。开展县级农畜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试点建设, 将县域内“三品一标”产品、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全部纳入追溯系统, 打造全面、全域可追溯示范样板, 实现县域内优势农产品“带标上市、过程可控、质量可溯”。

开展农业物联网示范。运用农业物联网技术, 为精准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达到改善品质、调节生长周期的目的。农业物联网建设应采用政府补贴和企业投资相结合的办法, 2015 年选择了10 家有一定规模的生产基地开展示范, 通过对投入产出比、附加值等指标的考核, 筛选出适合的领域和作物进行全省推广。

推进农产品电商发展。坚持市场运作、企业主体和政府支持的原则, 以特色产业和休闲农业为重点, 推进线上交易和线下实体店相结合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在全省推广, 有效解决农产品“卖难”的问题。一是以贫困村为重点, 大力推进“一村一品一网站”发展模式, 入驻知名电子商务平台, 开设特色店铺, 带动农民发展电子商务, 形成展示四川农业“美景、美食、美味”的农业专业电商平台。二是依托麦味网等休闲农业平台为载体, 组织1 000家省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和100家休闲农业示范农庄开展电商服务, 推进乡村旅游、观光采摘等方式建设美丽乡村。三是选择不同产业具有一定规模的10 家农产品电商企业, 创建“四川农业电子商务示范企业”, 逐步形成“以销定产”的专业农产品电商平台。

建立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议加快构建农业大数据平台, 在管理上对种植、畜牧、兽医、水产、农机、草原、蜂业、蚕业各领域提供的各类历史的、现有的海量数据, 进行存储、挖掘、图像视频的智能分析, 实现数据的抓取、共享和交叉复用, 有效提升农业决策水平和行政管理效率, 并为四川省政府建设“云平台”奠定全省农业系统“大数据”基础性支撑。

加强农业信息队伍建设。农业部门既懂农业又熟悉信息技术的人才十分紧缺, 因此, 要组织相关部门、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专家, 构建全省农业信息服务专家库, 强化农业信息化研究创新力度。要开展省、市、县新型农业信息员分级分类培训1 000人, 逐步建立健全面向基层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要开展关键技术产品研发、集成应用示范, 努力实现技术革新、产业发展和服务创新。

【农业升级】推荐阅读:

升级05-15

全面升级05-24

升级培训06-17

升级机理08-12

升级利用09-13

升级机制09-21

绿色升级09-22

模式升级09-25

升级建议09-27

会计转型升级07-14

上一篇:高清视频会议下一篇:双燃料柴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