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升级版

2024-08-18

高职教育升级版(共10篇)

高职教育升级版 篇1

产业转型升级即通过优化生产要素组合、提升管理技术水平来改善产业结构和提高产业效率。基于人力资本理论角度, 高职教育提供产业高技能人力资本, 提供产业发展的技能人力保障, 从而助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一、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职教育发展的耦合机理

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职教育发展的耦合, 是指二者相互影响与紧密配合, 实现产业升级和高职教育二者各要素的协调发展, 从而产生最优化组合效应。如图1所示, 二者耦合体现四种关系、涉及“产业发展、宏观管理、高职教育”三大主体, 其中以“宏观管理主体”为纽带, 以互利共赢为基础整合三大主体为“单一主体” (如职业教育委员会、职教集团、产业学院等) , 通过创新组织形式、加强制度建设、制订产业教育政策, 实现产业转型和高职教育的同步升级。

1. 产业结构与高职教育的关系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人力资本需求层次会逐步提高, 促进高职教育办学层次、办学规模不断提升, 办学主体由单一政府向多元化发展。产业结构演变改变人才供需结构, 加速高职教育由目前单一专科层次向本科、研究生层次多元发展。信息时代产业结构演变带来结构性失业, 促进高职教育保持行业企业紧密联系并完善形式结构, 不断满足行业企业培训等职业教育多元需求。产业结构演变改变人才需求类型和规格, 促使高职教育专业结构、学科类型和课程体系要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产业结构演变改变就业结构, 促进高职教育师资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发生变化, 教师注重产学研职业教育教学, 不断创新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路径。

2. 产业转移与高职教育的关系

产业转移包括产业引进和产业转出, 二者均伴随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 将会促进高职教育办学层次、办学规模不断提升;同时会带动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群建设, 完善高职教育专业结构和地域结构。产业转移伴随传统产业淘汰和新兴产业出现, 新兴产业人才培养需求与之相适应的课程和学科知识体系, 进而改变高职教育师资知识结构。反之, 高职教育区域结构和师资结构的优化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3. 产业布局与高职教育的关系

产业布局包括产业集聚与产业分散。产业集聚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促使区域内高职教育配套服务体系形成, 集聚产业群会带动发展高职教育专业群。专业设置体现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特征, 集聚产业“区域品牌”和高职教育“教育品牌”相互推动。集聚产业同质性人才培养需求促使高职教育培训机构迅速发展, 形成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职前或在职教育与转岗教育同步发展的格局, 促使高职教育重视外引人才, 改善师资知识结构。另外, 产业布局对高职教育地域结构和办学层次将产生影响, 高职院校可在产业集群区域内设立分院 (如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二级产业学院) 或教学点, 满足产业集群发展多样化人才需求, 根据产业集聚或分散区域, 优化高职教育布局结构, 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4. 产业融合与高职教育的关系

产业融合包括交叉渗透与重组延伸。产业融合表现为产业新技术的融合、产业间的融合和产业内的融合。伴随传统产业转型和新兴产业出现, 将促使高职教育专业结构不断变化, 并不断重构课程体系与之相适应。反之, 高职教育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调整将进一步推动产业更深层次融合。为适应产业融合发展趋势, 高职教育不断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校企合作沟通机制, 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 真正实现产业融合背景下校企双方供需无缝对接。另外, 产业融合带来产业区域重新分布和高职教育地域结构改变、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将带来高职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革新。

综上所述, 产业转型与高职教育二者具有同步耦合升级的关系, 二者在产业结构、产业转移、产业布局和产业融合几方面与高职教育深度耦合, 与高职教育办学结构、形式结构、专业结构、地域结构、师资结构和培养模式等方面产生互动, 二者互为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

二、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职教育发展的耦合案例

广东中山地处珠三角经济圈核心地带, 全市共有15个省级产业镇、27个国家级产业基地, “一镇一品”区域经济特征明显。近年经济增长迅速, 但依然存在产业结构不协调、第三产业比重偏低, 三类产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 工业投资不足等产业转型升级难题。“十二五”期间, 中山将做强做优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 加快发展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总部经济、商务会展、文化创意、旅游等八大现代服务业, 改造提升灯饰、家电、家具、五金、纺织服装等优势传统产业, 大力培育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速构建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发展集聚化、产业竞争力高端化的现代产业体系。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是中山市政府公办院校和广东省示范性高职院校, 学院近年来围绕地区产业转型升级, 探索出“一镇一品一专业”的专业布局, 实施“政校企行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成为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职教育发展深度耦合的典型实践案例。

1.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确立办学理念和办学格局

办学理念是关于大学基本性质、理想模式、目标追求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系统思想, 直接影响大学方向、使命及其承担责任与义务。它是办学者在办学过程中实践并研究逐步形成的关于大学发展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和独特的办学观念, 办学理念决定办学模式和办学格局。学院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 确定“育人为本、工学结合、创新发展、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 发展形成以全日制高职教育为主体, 集成人学历教育、国际合作、社会培训等多形式、多层次的办学格局。

2. 围绕产业转型升级, 实施“政校企行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作为广东省政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试点单位, 推行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实现“政校企行”深度合作。学院每年邀请政府、企业代表召开年度校企合作大会, 明确校企合作办学思路, 制定校企合作年度规划, 签署年度校企合作协议。学院实施科技特派员、政校企合作专干“驻镇”工程, 深入政府和企业一线, 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建设以引进真实工业企业或项目、采取多种经营形式的、园区与系 (院) 一体化的学院工业中心。定期召开学院、镇区、政府部门领导联席会议, 对话磋商教育与产业发展对策, 确保高职教育与产业转型升级同步协调。创新高职教育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 搭建政校企行系列合作平台:市发改局授牌建设中山市服务业人才培养基地, 市民政局支持成立高校社工机构———中山心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市人社局授牌建设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委托建设管理中山市创业孵化基地服务中心, 市社会工作委员会支持成立中山市社会发展研究院, 市科技局支持成立8个研究所等。

学院实施开放办学战略, 和镇区政府、行业企业合作办学, 将人才培养延伸到产业基地, 服务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根据各镇区产业集群特点, 学院与南区政府合作成立“南区电梯学院”, 与古镇政府合作成立“古镇灯饰学院”, 与沙溪镇政府合作成立“沙溪纺织服装学院”, 与小榄镇政府合作成立“小榄工商学院”。创新探索政府有效介入下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 构建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将学院办到产业园区, 实现“专业—产业、课程—岗位、教室—车间、教师—技师、实习—就业、学生—员工”的无缝对接。形成“专业共建、人才共育、师资共培、资源共享、实习就业共担、协同创新”的政校企行合作人才培养机制。

3. 专业与产业互动, 建立“一镇一品一专业”专业建设模式

依据中山专业镇“一镇一品”的产业格局, 加强与特色产业镇合作, 形成“一镇一品一专业”的专业布局 (如表1所示) , 共设置9大类28个专业, 其中雕刻艺术与家具设计、灯具设计与工艺、电梯维护与管理、创业管理等专业具有显著区域特征, 后三个专业属全国高职高专首开专业。学院专业设置与产业高度对接, 并根据镇区产业升级和技术更新适时调整和优化专业与专业方向。

4. 产业与教学结合, 健全“政校企行合作”课程建设机制

学院强化教学与产业结合、课程体系与岗位标准对接, 健全“政校企行合作”课程建设机制。依据职业岗位 (群) 技术领域和任职要求, 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 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 并进行基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整体设计与单元设计。建立按照生产技术和工作过程确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质量要求的机构和制度。校企合作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职业教育研究所和入驻学院的行业协会等机构负责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质量标准的研究与指导等工作。教务处、各教学系部、专业教研室具体负责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质量标准的制定。围绕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教学标准建立了一整套相关制度, 规定各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质量标准均需经过由行业、企业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

5. 服务产业与教学, “校企双制”建设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通过政校企行深度合作, 发挥学院人才资源优势, 为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以及社会管理专业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首建服务于华南地区电梯行业的职业技能鉴定站, 建设管理中山心苑社会服务中心, 开发灯具设计师国家职业资格新工种, 开展跨区域职业教育培训。围绕产业转型升级, 联合政府、企业、行业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协助镇区政府开展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协助地方或企业申报科研课题、社会经济发展项目, 鼓励系 (部) 与企业共建实验室、研究开发联盟等研究机构, 搭建政校企行四方联动合作桥梁, 制定《校企合作专干管理办法》和《科技特派员管理制度》。鼓励服务产业与教学并重, 创新培养“双师”教师队伍, 打破校企人事编制壁垒和职称壁垒。“校企双制”引进行业企业专家担任专业带头人和兼职教师, 建立“双师”教师队伍相关制度, 创新双师教师队伍培养及评聘机制。

摘要:文章分析产业转型与高职教育二者耦合机理, 前者在产业结构、产业转移、产业布局和产业融合几方面与高职教育各要素之间产生互动。基于前述, 剖析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与地方产业升级的耦合实践经验, 探索“一镇一品一专业”专业布局, 实施“政校企行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产教对接助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产业升级,高职教育,耦合机理,政校企行合作

参考文献

[1]袁旭, 康元华.产业结构与职业教育互动关系的研究 (一) ——互动模型及其实践意义[J].高教论坛, 2006, (8) .

[2]沈陆娟.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结构的互动研究[J].职教论坛, 2010, (27) .

[3]黄家庆.广西沿海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耦合发展初探[J].广西社会科学, 2010, (8) .

[5]陈智.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办学理念与实践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 2005, (11) .

高职教育升级版 篇2

关键词:四年制高职中等收入陷阱经济结构转型产业结构升级

2010年,我国的GDP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国高等教育以其世界第一的规模,为GDP总量跃居世界第二提供了极大的人力资本和智力支撑。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因其与国民经济的紧密契合而为经济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对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的出口影响颇大,而经过2009年四万亿的投资热潮以后,投资占GDP总量的比重已经过大,已不能为继。因此拉动经济增长的重任将不可避免地落在提高内需,促进消费这驾马车上。如何提高内需,促进消费?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就是当务之急。而要顺利实现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则离不开广大的高技能职业型人力资本。现阶段下,社会对高质化应用性人力资本的需求,是现有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所无法满足的。因此需要通过对现有的高职教育进行制度创新,开辟新的四年制高职教育体系,实现从一般性的劳动力要素供给,向高端的知识技能型的职业劳动力资源配置的转变。

一、创办四年制高职教育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然选择

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个国家进入中等收入行列时,由于其既无法以低工资与低收入国家进行竞争,同时又无法在高端技术上与高收入国家相抗衡,进而导致经济增长停滞甚至出现倒退,最终无法完成從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的成功跨越。这样的反例在拉丁美洲和东南亚国家是屡见不鲜。中国国家统计局2013年2月22日公布了《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1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519322亿元,人口为135404万人,人均GDP为38354元,按照2012年年末的外汇牌价为1美元兑6.2855元人民币,2012年我国人均GDP达到了6100美元。按世界银行2008年公布的标准:人均GDP少于975美元为低收入国家,大于976美元少于3855美元为中等偏下收入国家,大于3856美元少于11905美元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大于11906美元则为高收入国家。如果按照这个标准,中国现在已处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也就是说,中国马上要开始从中等偏上收入向高收入国家的跨越征程。但是中国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从而免蹈拉丁美洲和东南亚国家的覆辙吗?

首先从客观条件来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至今日,欧美两大经济体仍深陷危机之中,这必然会影响中国的出口。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年中国的净出口对GDP贡献为-2.2%。这个指标的负增长充分说明了我国长期依赖的出口导向型经济,正因为外部环境的恶化而变得不可为继。这使得我们在面临“中等收入陷阱”时,比上个世纪的拉美以及东南亚国家显得更具挑战性和复杂性。 再从主观条件着眼,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出口的巨大打击,国家在2009年推出了四万亿投资,重点投资基础设施。此举在稳定经济形势,促进GDP增长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投资占GDP的比重已达50.4%,在主要经济体中所占的比重是最高的,显示了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的难度是很大的。

既然出口和投资对GDP的拉动作用都有所减弱,那么中国靠什么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呢?答案是教育,更为准确的描述是通过对现有的高职教育进行制度创新,开辟新的四年制高职教育体系,实现从一般性的劳动力要素供给,向高端的知识技能型的职业劳动力资源配置的转变。

二、 创办四年制高职教育是推动经济结构转型的必然要求

回顾改革开放30几年的经济增长方式,可以清楚地看出我们走的是一条粗放型的增长道路。所谓粗放型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追求数量扩张即采取高投入、高消耗获得经济高速增长的方式。这样的经济增长方式投入产出比较低,且会给环境带来巨大的破坏。在当今能源价格上涨、注重环境保护的时代背景下,这种低效率、高污染的增长方式显然已难以为继。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已是当务之急。今天的我们急需要把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所谓集约型增长方式,是指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管理、改善效益的增长方式。其实师要客观公正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作出合理的考核和评价,并按时上报管理系统,使学校能够及时做出信息的反馈。

通过不懈的努力,我校的远程教育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教学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办学特色突出,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2009年4月,全省电大教学工作暨网上教学现场会在我校召开,我校做了以《深化教学改革,创新网上教学模式》为题的典型发言,并进行了网上教学现场演示;在省电大随后组织的三期全省电大教学管理人员培训会上,我校代表与电大同仁面对面地交流网上教学与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在真诚的交流中,达到了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的。2010年被中央电大授予“全国示范性基层电大”。连续三年招生人数位居全省电大教学点首位。

通过对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的探索与研究,坚定了我们大力推广远程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决心,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充分认识远程教育的重要性,更新教育观念,探索教学结构的优化模式,帮助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不断进行教学总结与反思,促进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达到与学生共同成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应卫勇,钱自强.现代远程教育学习概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765-150.

[2]熊秋娥,项国雄,李卫东.讨论基于web的远程教育质量管理.现代教育技术.2004,(5)46-132.

高职教育升级版 篇3

协同创新是高等教育的一种治理范式

“协同” (Synergy) 概念最早于1965年由美国的H.伊戈尔·安索夫 (H Igor Ansoff) 在其著作《公司战略》中提出。他认为协同是公司战略四种要素之一。

日本的战略专家伊丹广之 (Hiroyuki Itami) 认为协同是发挥资源最大效能的方法之一。资源可分为实体资源和隐形资源, 不同主体通过对隐形资源的使用将产生协同效应, 即“1+1>2”。因为隐形资源本质上是一种信息, 而信息具有使用的同时性、多重使用时的无磨损性和合成性三方面的特性。

对协同理论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的是德国的赫尔曼·哈肯 (Hermann Haken) , 他在1971发表的《协同学:一门协作的科学》一文中引入了“协同”的概念, 并于1977年提出了协同学 (Synergetics) 的理论框架。目前, 协同学已成为描述系统从无序到有序、从有序到有序转变条件和规律的横断科学。协同过程反映着自然界和社会不断发展与演化的机制。

2012年以来, 我国刮起了一阵协同“旋风”, 大有协同泛化之势。但从协同内涵看, 不同主体有形资源的合作只是产生互补效应, 不能算作“协同”。我们一般认为协同是不同主体对信息、知识的共享使用, 产出新的信息、知识, 产生协同效应。因此, 在使用协同概念时, 一定要明确协同的边界, 不可似是而非。

那么, 基于协同的协同创新内涵又如何呢?协同创新是我国继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之后的又一创新模式。美国研究员彼得·葛洛 (Peter Gloor) 把协同创新定义为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 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的过程。国内陈劲认为, 协同创新是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合作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活动。还有学者认为, 协同创新本质上是一种管理创新, 是不同部门、行业、区域甚至国家, 最大限度地整合创新要素, 实现地区性及全球性的协同创新。

作为当前研究热点的高等教育领域的协同创新, 我们认为它不只是科技创新的新范式, 不止关乎科研, 它是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创新力量深度合作, 建立协同机制, 共享优质资源, 实现人才培养、科技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同步提升, 推动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有效互动的一种高等教育治理范式。正如胡中锋所说, 大学在社会系统内从合作的“物理反应”向协同的“化学反应”转变。

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是高职教育转型升级的逻辑起点

我国的职业教育应包括职业教育、职业培训、技术教育、技术培训。但由于历史的原因, 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 技术教育被弱化, 导致技术人才严重缺失。2012年, 教育部提出“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得到了国家应有的重视。技术技能人才应包含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 两者有区别也有重叠。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这三个特征要素, 核心是创新。国内学者潘懋元、杨金土、夏建国等把人才划分为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四类。技术型人才主要从事技术应用和现场实施。在第三产业中, 他们是管理负责某一部门或综合部门的实际管理人员和操作层中的高层次实务性人才。技能型人才则是在生产岗位上直接从事操作的人员。当今世界, 现代技术既包括物质性的技术, 也包括非物质性的技术。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调整为技术技能人才, 是新时期我国高职教育为顺应新技术发展对技术人才的迫切要求而推出的重要转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成为高职教育转型发展的逻辑起点。

协同创新是高职教育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

要实现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前提是高职院校自身要加强技术创新活动, 提升创新能力。这与教育部提出的推进协同创新, 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相契合。协同创新为高职教育转型发展带来重要机遇和强大动力。高职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 以技术应用和创新为导向, 走校企协同的发展道路。高职院校要高举技术教育大旗, 不仅要成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基地, 同时也要成为新技术应用与创新基地。要以协同创新为引领, 将协同思想贯穿于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社会服务的全过程, 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新机制, 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氛围, 大力转变高等教育发展方式,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协同创新引领高职教育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

(一) 构建研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 我国探索出了技能型人才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而要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 必须围绕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这三个特征要素调整专业结构, 改变过去专业设置过窄的弊端, 适时拓宽专业面向。改变单一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模式, 合理增加技术理论知识在课程中的比重。教学是培养人的基本手段, 科研也是培养人, 而且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方法。建立健全以技术研究和创新实践为主导、以协同创新项目为依托的研学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以高水平的科技研发支撑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将最新的技术研究开发成果转变为课程项目, 开发课程、教材, 设计授课方式等。让学生参与包括技术课题选择、技术路线确定、技术方案实施等在内的完整系统的技术创新活动, 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和创新能力。加强科研与教学的协同, 提升科研对教育的贡献程度, 真正实现科研为教学服务, 教学蕴含学术, 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有利于研学结合的评价机制, 根据科技研发与教学的特点, 在评价教学质量的指标体系中引入科研性要素, 在评价科技研发成果中引入教学性因素, 即在科技研发项目和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中考虑对培养学生的贡献等。

(二) 创建协同技术研发平台

新形势下, 高职教育科技研发显得格外重要, 它是三大功能的中枢, 既促进技术人才的培养, 又提高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这也关系到高职教育对现代化发展的直接贡献度, 是高职教育最终能否获得社会认可的关键因素之一。

开展协同创新的前提是识别协同创新机会。高职院校以面向区域或行业为主, 其特点和优势是区域性或行业性。高职院校可联合企业、行业、科研院所、政府部门、中介机构等, 共同建立技术研发中心, 对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开展研究, 成为行业产业技术研发基地, 成为引领行业产业的技术源和创新源。如广东省教育厅在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广东高效热泵技术应用工程技术开发中心”。中心联合顺德及周边部分知名热泵、空调生产企业, 共同开展热泵、空调行业最新技术及共性技术难题的集中攻关。

目前, 我国科技成果数量多与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矛盾非常突出。高职院校应发挥优势, 争当研究型大学与市场之间的“二传手”, 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实现技术转移。如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师生们获得“注塑模伺服同步自动脱螺纹机构及其控制方法”发明专利的授权, 并成功转让给上海通领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转让费达10.05万元。

(三) 建立资源共享体系

协同的关键是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利用先进的移动互联网技术, 整合创新资源, 建立跨时空、跨专业的科研资源和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教育部组织的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就是一种资源共享方式。资源包括专业人才培养整体解决方案及素材资源、相关职业工种培训整体解决方案及素材资源和产业链上代表性企业的技术资源, 还包括新技术介绍、职业岗位描述、行业技术标准、职业资格标准、企业用人信息等。专业教学资源库对接产业升级, 服务青年成才, 引领学习模式, 满足多元需求。

(四) 建立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

建立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组织架构。建立董事会或理事会制度, 吸收校外对高职教育发展有卓越见识和强烈责任心的人士参与学校管理, 完善以学校为主, 企业行业、科研院所、政府参与的管理体制。我国也有少数大学设立了董事会或理事会, 董事会或理事会成员多达上百人, 主要是将其作为咨询机构或扩大社会影响, 没有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为了实现董事会或理事会由咨询机构向决策机构转变, 可在原董事会或理事会基础上设立执行董事会或执行理事会, 人数控制在20人以内, 行使董事会或理事会的主要职能, 特别是要使其成为学校的决策机构, 真正形成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体制机制。

联合地方政府部门、相关职业院校、行业协会及企事业单位等组建区域性或行业性职教集团 (或联盟) 。职教集团 (或联盟) 有利于职业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融通和共享, 有利于促进校企协同、强化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的联系。目前, 广东省建有行业性或区域性的高职教育集团二十多个, 从运行情况来看, 吸引行业企业参与的激励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改革组织机构, 建立专门机构负责协同事项。科研组织结构“以创新任务为中心”设立, 而不是“以行政部门为中心”设置。职能部门“以管理为主”转向“以服务为主”, 主要是政策、信息服务和协调、保障服务等, 打破校内院系之间、部门之间的壁垒。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设立了产学研用促作处, 其主要职责是服务、促进生产、学习、科学研究、实践运用的系统合作。调整以院系为主、条块分割的运行模式及以平台为中心、以项目为牵引、人员灵活流动的运行模式。如组建以完成一定创新任务为主要目的的跨专业创新团队。

建立稳定和流动相结合的人事管理制度。深化内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 落实教师密切联系企业的责任, 引导和激励教师主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 开展技术研发,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实现互利共赢。推动高职院校、科研机构、企业之间人才多向相互流动, 探索建立共同分享的人事管理制度。科技特派员制度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从高职院校派出一批科技人员进驻企业, 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问题。另外, 建立企业工程师驻校制度, 鼓励企业技术专家到高职院校任兼职工程师, 成为工程、教学“两型”专家。

摘要:加快转型升级, 成为当前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协同创新为高职教育转型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和强大动力。高职院校应以协同创新为引领, 将协同思想贯穿于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社会服务的全过程。高职院校通过构建协同创新的平台和模式, 建立协同创新的体制和机制, 转变发展理念,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改变科研和社会服务管理方式, 实现转型升级。

关键词:高职教育,协同创新,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 (美) 安德鲁·坎贝尔.战略协同[M].任通海, 等, 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21-23, 68-69.

[2]郭治安, 等.协同学入门[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8:23.

[3]潘开灵, 白烈湖.管理协同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6:10.

[4]陈劲.协同创新[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2:11.

[5]张男星, 王春春.加强协同创新建设一流大学[J].大学 (学术版) , 2011 (8) :4-9.

[6]胡中锋.试论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绩效评估目标[J].高教探索, 2013 (1) :8-9, 12.

[7]潘懋元, 等.关于高等学校分类、定位、特色发展的探讨[J].教育研究, 2009 (2) :33-38.

[8]夏建国.高等技术教育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1:44-45.

高职教育升级版 篇4

关键词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升级;高校转型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32-0016-03

在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背景下,在部分普通高校转型职业教育院校的推进过程中,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沟通与区别、层次与类型以及从根本上强化职业教育的社会吸引力、优化生源等问题,仍有不少值得探讨的地方。以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会计专业为例,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趋势、国内社会经济的需求形势和职业教育的现代语境等方面论证专业升级的必然性、必要性和必成性,并探索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升级的途径。

一、高职会计专业升级的必然性与必要性

(一)会计专业全球的趋同趋势

会计作为“全球通用商业语言”的特征在当今尤其明显。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受托人主席迈克尔·普拉达(Michel Prada)于2014年4月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基金会理事会议上所作“通往全球通行准则的道路”的主题演讲中提到:“全球129个国家,其中,绝大多数都公开支持IFRS成为全球准则。另有超过100个国家和三分之二以上的20国集团(G20)成员要求其国内上市公司使用IFRS作为其财务报告编制基础。”我国的会计准则已渐渐地实质性地趋同于IFRS,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已经开始做出调整。

全球会计准则趋同趋势是会计问题,也是经济学问题。因为,在会计准则存在很大差异的情形下,无法产生经济附加价值。假如一国的财务报告要求异常繁重,企业就会寻求在世界的其他地方融资;如果一国的准则不为人所知或缺乏严谨性,投资者就会谨小慎微,而企业也会因为信用原因而导致融资成本方面的问题。全球会计准则趋同趋势下,在某种意义上为会计专业教育提出了方向,同时,也提出了国际化财务管理水平与资质的衡量基准。此外,这个趋势还有助于纠正对财会专业的一些认识误区。在传统会计教育的潜意识里,会计是内向的、辅助性的,因此,其教育教学也是相对封闭的。但现代职业教育中的会计专业必须是外向的、开放的。在这个意义上,所有的会计都不仅是服务于一个企业的会计,而是具备国际化服务能力的会计。

(二)中国会计行业的需求

调查显示,中国现有注册会计师16万名,按照英国注册会计师占人口的比例,中国需要注册会计师530万人,按照美国注册会计师占人口的比例,中国需要210万名注册会计师。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职能看,中国现有国家审计人员8万名,而需求是20万人。内部审计人员22.8万名(截至2007年),仅有1.7万人取得CIA资格,而如果以德国内部审计人员占人口比例计算,中国内部审计人员应为80万名。

随着中国在2011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有数据显示在未来若干年内会赶上并超过美国,经济发展的增长潜力需要依托大量的职业会计师来实现。注册会计师岗位的巨大缺口,就是市场需求的当口,是职业教育专业升级的入口,是未来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出口。

(三)高职会计专业升级——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

目前,有高职院校相关专业设置了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但在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与定位上颇为含糊。有观点认为,不能将培养目标单纯定位在培养注册会计师上,也不能与会计专业没有区别,科学的定位应是根据行业人才建设,对获取注册会计师资格前的教育提出新要求,着重培养注册会计师后备人才。与之相反,在我国的大学会计专业教育中,注册会计师考试似乎已成为本科学生的一项自觉的“必修课”。但从优化高等教育结构的角度,普通高校本科会计学绑定注册会计师是有瑕疵的,它会把本科教育变成一种职业技能的学习,而忽略基础的、理论的学习,从而失去本科教育的方向目标。

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AECC)曾发布第5号公报,明确反对将本科会计教学与执业资格考试直接挂钩。该报告认为,在美国有些州中,学生未毕业就可以参加会计师考试。这样一来,学生接受会计教育的目的就变成了是考执业资格,很可能导致学生不专心学习其他课程的倾向。国内也有观点认为,我国的本科会计教育目标应采取“能力导向”而不是“需求导向”。无论是从社会、产业的需求来看,还是从注册会计师的职业、执业的性质来说,高职培养注册会计师甚至国际认可的注册会计师都是其培养专业会计人才的本分。

二、高职会计专业升级的路径突破

(一)开放延伸会计专业教育教学体系

由于长期的结构性问题,我国高职院校的专业提升常常会局限在封闭体制当中。现在,国家层面强调建设开放型职业教育体系的概念。在开放的意识形态下,高职院校教学体系应向校外延伸,直接引进外脑及其教育资源。从校外引进行业、产业、企业以及同业所蕴含的优质培训资源;从国外引进先进人才培养标准、专业课程、教材体系等资源,积极与世界银行、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等国际组织开展会计教育领域的合作和交流。西方多个发达国家在衔接注册会计师目标的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积累了大量的并适用于国际化的经验,加上国际会计准则的组织与技术在全球的推动,高职会计专业以注册会计师为方向升级,在此方面有着丰富的、可利用的资源。

(二)实行弹性的学制、学籍管理

以2~3年时间完成高职会计专业注册会计师方向的学习确实有难度。在改革学制、学籍及学分管理制度的背景下,学制可以是弹性的。一方面,高职会计专业注册会计师方向可以考虑学制延长。一是将其学制以特定的模式延伸,如可以模拟研究生的方式延伸,即在正式的学制完成毕业后,选择注册会计师方向的学生可以登记或注册的方式在特设的班或系随特定的教师继续学习。二是将学历职业教育和非学历职业教育衔接起来,在完成学历教育后,可以由学校组织与教学目标相关的定向就业或顶岗实习,如与总部结算中心、会计师事务所和行业协会等机构合作,合办相关证书课程。三是安排一段时间的国外实习或采取访问学生的方式去国外学习考察,最好建立相对固定的海外研习基地,并使之成为学制和学校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还可以对选择注册会计师方向的学生定期或不定期延长学制、保留学籍,直至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

(三)实现院校自身的“产教结合”

企业的财务信息一般是绝对保密的,这一点给会计专业的实训与实践课程带来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既然“校企合作”行不通,不妨从“产教融合”的角度突破。一是同步规划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推进人力资源开发与技术进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具体是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等。二是将具体的产业与特定的专业融合,高职院校或自主或合资举办自己的产业(或工作室),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一体”。如广东理工学院几乎每个专业都建有一个企业(或公司),这就为在校内创办一个财务中心、结算中心或直接建立会计师事务所创造了条件。在强化管理和优化服务的同时,这些机构也解决了会计专业实训教学的难题。一些高职院校自身“产教融合”的尝试,已经证明了其可行性。

参考文献:

[1]邹励军,郑素丹.国外注册会计师专业课程设置及其启示[J].会计之友,2007(10):84-86.

[2]商思争,周雯,李学岚.我国审计人才需求分析——苏浙沪2011年审计人才需求调查[J].财会月刊,2012(17):67-70.

[3]吴小蕾.高职教育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研究:来自台湾职业教育的借鉴[J].中国高教研究,2010(5):77-78.

[4]杨耀宇.高校本科会计教育模式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7.

[5]田冠军,张亚连.会计教育国际化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J].财会通讯,2011(4):26-28.

高职教育升级版 篇5

经济发达地区正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放到优先发展的位置, 各地方政府加大政策支持, 加强产业规划指引, 推动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等产业实现更大突破, 促进服务业, 特别是生产服务业快速发展, 坚持不懈抓好节能减排, 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 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 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因此,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必须紧随其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规划, 统筹规划人才培养模式, 实现人才为经济发展服务与就业为导向的学校人才培育机制, 为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社会急需、欢迎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

1. 经济转型升级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要求的影响

经济转型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制度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根本变化。具体地讲, 经济转型是经济体制的更新, 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是经济结构的提升, 是支柱产业的替换, 是国民经济体制和结构发生的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国当前经济转型的实质就是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产业,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从资源高耗型、环境污染型经济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转变, 从一个制造大国转变为一个制造强国、创新大国。

经济体制转型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再分配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体制转型的目的是在一段时间内完成制度

经济结构转型是指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传统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社会转型。结构转型的目的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从而在转型过程中改变一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和区域经济体系中的地位。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市场结构、供求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区域布局结构等。因此, 结构转型包括产业结构调整、技术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整和区域布局结构调整等。

伴随着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转型, 在地方政府政策的指引下, 部分受制于劳动力资源发展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转移;矿产资源型产业或将实现产业转移, 或将被淘汰;污染型产业或将进行技术改进, 转变成环境友好型产业, 或将关闭;大量适合地方经济发展政策的新兴产业将被引入、发展壮大。

因此, 经济转型升级将使得产业大军就业的结构性失衡, 使得服务于实现转移产业、关闭的产业的产业大军面临再就业、失业;而新兴产业适合发展的产业大军不多。此外, 产业的升级使得原有的产业出现冗员、不适合升级了的工作岗位的人员等。社会上, 一方面就业难, 另一方面是用人荒。如何提升就业人员技术与岗位素养, 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是职业教育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2.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自1995年开始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来, 逐步形成了多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 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是目标方式说, 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 它决定着高校人才的基本特征, 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第二种是结构方式说。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案, 它集中反映在人才培养计划 (教学计划) 上, 包括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培养过程等。

第三种是综合方式说。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目标、业务规格、培养过程、培养方法、教育管理等方面的综合特征或主要特点, 人才培养模式是由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目标、内容、方式、质量评价标准等要素所构成的相互协调的系统, 是高等职业学校办学思想、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既具有一般人才培养模式的共性, 又具有其自身的个性。就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本质属性而言,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 为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而采取的人才培养活动的组织样式和运行方式。其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教育思想, 凝聚着教育主体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 主要包括高等职业教育主张、教育理论和教育学说等。

(2)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有明确目标的活动, 以培养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为目标, 这一目标既体现了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 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依据。

(3)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所涉及的人才培养活动, 既包括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 又包括由学校设计并组织的校外教育教学活动。虽然教育教学活动的地点不同, 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教学形式、运行机制、非教学培养途径等各方面的特殊性。

(4)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组织样式和运行方式, 人才培养是多要素参与的集体劳动成果。

3. 经济转型升级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

(1) 在经济快速发展时, 各类人才需求旺盛, 高职教育主要招收在校应届高中毕业生, 按人才需求进行培养人才。其人才的培养模式是根据其专业特点, 选择大型企业作为产学研“校企合作”的伙伴, 采取“工学结合”方式与“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稳定地培养社会所需的高技能人才。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 学校主要选择大型企业作为“校企合作”的伙伴, 其优势如下。

其一, 大型企业有较强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意识。

其二, 大型企业有较为完善的人力资源开发制度与机制。

其三, 大型企业有较完善的技术支撑体系, 有成套工程技术, 较丰富的产品系列, 有利于学生进行全面的专业技术学习。

其四, 大型企业可容纳学习的学生多, 管理方便。

其五, 大型企业吸纳毕业生的能力较强, 同时也需要大量的工程一线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因此, 高职教育采取的办学模式是规模扩张方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校内培养人才的基本专业理论与基本技能, 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工学结合的顶岗实习途径培养学生的综合工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2) 当经济转型升级后, 大量资源型、污染型、劳动密集型大型企业相继迁出, 产业升级, 使得高职院校教育的外部教育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其一, 部分专业稳定的校外合作的大型企业缺失, 使得学生的综合实践训练转移到中小企业, 或校内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前者, 由于中小企业生产技术的先进性、规范性, 管理的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不如大型企业, 中小企业中学生可学习的内容比较单一, 且企业一次可容纳实习人学生数少, 加上企业对先进性的保密, 因此, 学生管理存在很大的难度, 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以及人才培养的目标。而后者, 学校的人才培养成本急剧上升, 办学模式将发生变革。

其二, 产业升级后, 用人少, 技术要求高。产业升级是企业及时运用成熟的科技成就武装产业, 促进产品更新换代, 生产与管理技术由单机自动控制向单机智能控制与流水线或全生产现场的全局控自动控制, 使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更加友好, 内部趋向少人化、低碳化、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化。

产业升级后, 各岗位的用人要求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各岗位的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降低;各岗位的工作人员的知识要能适应产业发展需要, 技能由原来具有更多的硬技能 (动手具体操作的能力) 转变为具有更多的软技能 (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全局协调能力) ;各岗位分工明确, 职责将被进一步强化;工作人员对各岗位的适应性加强;各岗位的覆盖面扩大。

其三, 产业由原来单一制造转变成对知识、技术、产品等的创造, 要求人才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其四, 高职教育生源数量近年来严重减少, 使得各高校之间生源竞争加剧;而大量的产业大军需要不断地更新知识, 提升技能, 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压力。

其五, 中、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有很多重叠, 需要优化, 使教育资源配置优化, 人才培养层次化发展。

其六, 高职教育与中、小企业发展的融入度不高, 与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衔接不够完善。

其七,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易就业性———专业宽口径和与产业岗位的对接性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

其八,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滞后性与社会对人才的急迫性之间的矛盾加剧。

(3) 要解决以上的问题, 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研究。

其一,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体制必须改革。从单一普通高中生源, 按部就班的培养模式向社会开放的、多层次、分类的培养途径转变, 以逐渐扭转普通高中生源不足的局面, 面向社会招收在职职工与下岗人员, 以提升其工作能力与就业能力, 构建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为核心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建立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

其二, 构建职业教育产业集团。以高职教育为核心, 结合产业、中等职业教育, 组建区域性教育产业集团, 根据产业需要, 实行“订单式”培养, 实现就业无缝对接就业。同时, 发挥高职教育、产业的各方优势, 紧密“校企合作”联盟, 共同参与人才培养。

其三, 构建开放的、适应产业发展要求的、实现自负盈亏的校内实训体系, 提升人才的培养效率与培养质量。

其四, 科学合理地构建高职人才培养各阶段的教育技术平台。人才可持续发展需要基本的公共理论知识与技能平台, 产业岗位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平台, 专业综合能力发展培养平台。要特别重视前两个平台技能的培养, 确保专业综合能力的开发与培养。同时确保毕业生的易就业性与产业岗位要求的可对接性。

其五, 重视人才的职业敏感性的培养。所谓职业敏感性, 就是一个人对他所从事的行业或岗位中随时可能发生的事件所具备的敏锐的洞察力和灵敏的反应处置。其特征:一是职业敏感性作为一种职业品格, 只有具有高度工作责任心的人才会具备, 不爱岗、不敬业的人, 不能想象会具备这样的职业敏感性;二是职业敏感性的产生, 需要有相当的专业技术知识, 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业务或者技术不熟悉、不精通的人, 不可能产生良好的职业敏感性;三是职业敏感性作为一种职业品格, 是员工的一种自觉行为, 很难作出具体的要求和规范, 更难以纳入考核。

学生职业敏感性的培养必须建立在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下, 在规范的技术环境中, 在相对长的时间内, 不断地锻炼学生的技术能力, 磨炼其职业精神, 在周围良好的职业氛围内, 感染良好的职业气息, 培育职业素养。不断培养其敬业气节, 对周围环境的洞察能力。具备良好的判断能力与自我完善能力。

其六, 利用产业转移, 继续为原合作企业培养人才。产业承接地因没有与迁入产业相对应的人力资源, 或者相对稀少, 造成人力资源供应紧张, 对应高职专业毕业生就业容易。但迁入产业要获得对应岗位要求的合格毕业生是比较难的;高职院校新专业的设置需要对迁入产业的认识与熟悉的过程, 使人才培养的进度严重滞后。因此, 经济发达地区高职院校要利用原合作企业, 实现跨地区联合办学, 为迁出企业培养本土的合格人才, 解决企业转移之初人才缺乏的困难。

其七,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要纳入当地的创新体系。

总之, 高职院校必须依据行业发展、岗位群人才配置要求, 根据学院师资队伍, 信息资源, 以及校内外精良技术装备三大基础条件, 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培养途径、教学模式、教学保证体系。高职院校要充分运用三大办学要素, 构建办学文化, 创建办学特色, 不断地与社会进行人流、资金流、物质流、信息流的交换, 不断优化高职人才培养环境, 实现开放办学, 建立多层次的中、高职教育衔接与终身职业教育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 实现自我完善与办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毛伟.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理论建构[J].学习与探索, 2011, (05) .

[2]兰建平.转型问道——浙江经济转型升级再审视.浙江日报, 2012, (951) .

[3]李克.转型升级:中国企业应该向日本企业学什么.中国经济网, 2011.10.18.

[4]李坚利.再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 2011-12-16.

[5]王韶清.高端技能型人才离不开行业指导.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 2011-12-18.

[6]蒙启成.听鲁昕部长报告, 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 2011-12-18.

[7]李丽.对于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一点思考.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 2011-12-18.

高职教育升级版 篇6

一、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的特点分析

产业升级是指产业由低技术水平、低附加值状态向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状态演变的趋势。产业升级一般包括两种形态的资源配置趋势: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产业价值链的高级化。产业结构高度化一般表现为如下特征:产业结构顺着第一、二、三次产业占优势地位顺向递进的方向演进;产业结构顺着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技术或知识密集型产业分别占优势地位顺向递进的方向演进;产业结构顺着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方向演进。产业链高级化一般分为四个层次升级:一是工艺流程升级, 即通过重组生产系统或是引入高级技术, 来提升价值链条中某环节的生产加工工艺流程的效益;二是产品升级, 通过引进新产品或改进已有产品来达到超越竞争对手的目的;三是功能升级, 即通过重新组合价值链中的环节来获得链上新的、更好的功能。从基本加工 (OEA) 到“贴牌生产” (OEM) 到自己设计制造 (ODM) 再到自有品牌制造 (OBM) 的转换常常被视为功能升级路径;四是链条升级, 从一个产业链条转换到新的领域或转向一个新的产业链。

产业升级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往往有着不同的特点。迈克尔·波特教授根据产业所依赖的资源层次以及创造这些不同层次资源的能力与机制, 将产业升级分成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以及财富驱动四个阶段。在要素驱动阶段, 产业发展主要依赖某些低级生产要素如天然资源、自然环境、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 因此, 产业技术层次不高, 创新能力缺乏;在投资驱动阶段, 虽然企业已有了一段能力对引进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改进, 但驱动产业升级的主要因素是投资;在创新驱动阶段, 企业不仅运用和改进从其他国家获得的技术, 而且创造和发明新的技术, 技术创新成为驱动产业升级的主要动力;在财富驱动阶段, 产业发展的动力是已经获得的财富, 企业更注重保持地位而不是追求发展, 实业投资的动机下降, 金融投资的比重上升。根据钱纳里等人的研究, 在工业化的初中期阶段, 产业升级主要是要素和投资驱动, 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 一般接近50%。当经济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时, 引领产业升级的主要因素由资本和劳动的投入转向技术要素的投入, 科技创新成为了推动产业升级的主要动力。

2011年, 我国的人均GDP已经超过了5000美元。我国真正进入了国际公认的“中等收入”发展阶段。根据国际经验, 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 这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 如果中国不进行根本的结构性改革, 有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中国要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产业发展模式就必须发生改变, 要由依靠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在新的发展阶段, 技术创新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研究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获得, 以致在技术进步上的大作为和原创性的重大突破成为产业发展更为关键的因素。

二、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对高职教育发展带来的机遇

产业升级必然伴随着对人才更多、更高的需求, 这给高职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而且, 产业优化升级的趋势也必将随着教育的发展和人力资源投入的增长进一步得到强化。

(一) 产业转型升级带来新的高技能人才需求

众所周知, 一定的产业结构, 要求一定的劳动力结构和劳动力素质与之相配套。企业生产技术水平越高, 对职工的知识和技能水平的要求也就越高;企业的技术进步越快, 对职工的知识和技能水平要求也就越快。产业升级总是伴随着先进设备、先进工艺、先进技术、先进材料以及先进管理方法的采用, 会产生大量的应用先进技术和先进手段的新的职业岗位, 原有工作岗位的技术含量也会不断增加。这样, 企业对劳动者的需求就会从以熟练劳动力和中初级人才的需求为主转向以中高级人才的需求为主。企业就必然需要大量受过系统训练、具有精深专业技能、能进行独立操作的高职人才。目前, 我国的人口素质总体偏低, 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 这已成为制约地区经济持续发展和阻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瓶颈之一。因此, 加快培养产业发展所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是产业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的时代要求, 同时也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 产业转型升级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和基础

高职教育的发展无不依赖于一定的产业或产业群。随着产业升级, 出现了新技术、新产品、新要素、新市场和新部门, 这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对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材开发、产学研开展等均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另外, 产业升级也会极大提高产业和产业部门的资源配置效率和劳动生产率, 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由此政府可以获得更多的财政收入, 居民可以获得更多的可支配收入。政府财政收入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 意味着政府和居民高等教育支付能力的提高。政府和居民高等教育支付能力的提高又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济基础。

(三) 产业升级促使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意愿增大

企业生产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产品所需的工人, 在社会上可以随时招收, 企业不愿意花精力参与校企合作。此外, 在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下, 企业的利润相当有限, 企业的竞争策略和竞争优势就是低成本, 即使参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是一笔小开支, 对他们来说, 也是重要的, 何况企业培训的成本并不小。这些企业的一个普遍特点是只看重劳动力的即时使用形成的“利润”, 而看不到由劳工的培训、健康等因素带来的“人力资本的增长”。而伴随产业升级, 会创造出许多新的有技术和素质要求的就业岗位, 昔日的岗位也会平添许多新技术和复杂技术。从总体上讲, 技术工人和高等技能型人才的需要量会增加。而这些人员不可能再从民工队伍中招之即来, 需要经过较长时期的培养。因此, 有眼光的企业家会积极开展校企合作。

三、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给高职教育带来的冲击和挑战

产业升级在给高职教育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 也对高职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从而对现有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办学观念、培养模式等带来冲击和挑战。

(一) 产业升级改变着产业部门的职业结构和人才结构,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结构面临调整

随着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 产业技术、产品和行业内涵变化很大, 传统的职业岗位在不断萎缩, 应用先进技术或具有复合性特征的新的职业岗位不断出现, 人才需求结构不断变化。此外, 产业升级对高职毕业生的学历层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一轮产业优化升级是以高新技术、高端产业和创新产业为支柱的。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优良的产业结构需要具有较高层次和水平的专门人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目前已进入工业化发展中后期, 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大体相当于发达国家和地区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 在这样的发展阶段发达国家的高职教育更多是发展本科及以上层次的高职教育。但是, 目前高职教育一方面是以专科层次为主, 另一方面现有专业大多是根据当时经济结构基础而设置的, 大部分都是适应原有职业岗位和就业岗位需要的, 经过三年的学习培养, 市场可能又需要一些更新的行业人才, 适合新型产业结构要求的很少。当前产业界高技能人才紧缺与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两难”状况直接反映出我国高职人才培养结构与产业结构及其调整不相适应的现状。

(二) 产业升级使得用人单位对高技能人才的技术性、专业性要求越来越高,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难度加大

产业升级是以先进设备、先进工艺、先进技术、先进材料以及先进管理方法, 提升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及管理水平, 提高产业的生产效率, 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产业升级的重点技术方向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先进环保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及节能技术等。工作岗位的技术含量高、专业理论较深、综合应用能力要求较高。这就要求高职毕业生认真受过系统训练, 具有熟练精深的专业技能, 更加先进的知识, 能对工业生产过程进行独立操作。但是, 目前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教学手段与生产实际存在着较大差距, 主要表现有:课程和教材内容相对陈旧, 不能反映制造业发展的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实验实训条件、师资与产业要求在距离, 等等。教学质量难以满足市场与用人单位的需求。

(三) 新一轮产业升级对高职人才的知识结构要求从过去的“专才型”转变到“复合型”, 高职教育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着挑战

工业化初期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专才模式”。专才教育是传授一技之长, 教育是为了就业, 学生进入大学只是学习未来将要从事某职业的专门领域的知识。在培养目标上, 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知识轻能力、重技术轻素质。培养目标过于专业化, 专业面狭窄, 学生只能在很窄的专业范围内发挥作用, 缺乏不断自我发展的后劲, 难以应付日益多样化、综合化的新问题, 不适应产业升级的要求。

随着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结构中服务业、高科技产业的比重迅速上升, 科技、管理和生产等过程日益科技化、智能化和综合化, 产业互相融合, 因而对人才的要求也进入“复合型”阶段。有关研究发现, 随着科学技术和以信息产业为核心的新经济的飞速发展, 尤其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 带来的并不是劳动技能的日益复杂化, 而是劳动技能的简化和劳动者综合素质的提升。这是和工业化所追求的岗位技能专门化、复杂化特征相反的一种趋势。也就是说, 高科技的发展, 并不是提高了人的职业技能要求, 而是提高了人的综合素质水平的要求。因此, 产业转型升级要求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从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改变为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综合职业素质, 以提升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

(四) 新一轮产业升级对人才的创新能力提出了特别要求,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观念面临调整

传统的高职教育是基于工业化初期的要求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在就业压力的驱使下, 许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具有很强的就业导向性, 通常是以特定的职业岗位为目标, 以具体职业岗位的应用技术培养为主线, 强化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教育, 注重职业技能的标准化、专业化和系统化, 要求劳动者适应职业岗位分工的要求, 其特点是学生毕业后很快就能适应对口岗位的工作要求。应该说, 这种人才培养的模式和理念在产业环境和职业岗位相对稳定的状态下具有非常多的优势和优越性。按这种思想培养的毕业生岗位针对性强, 能较快进入角色, 较快熟悉所在职业岗位的工作流程, 提高了用人单位的工作效益, 节约了成本, 较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在经济发展的初期, 这种观念也确实能够给高职发展赢得一定的声誉, 具有某种特别的吸引力。

但如前所述, 我国产业结构正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过程中, 工业化阶段的大批量、标准化的生产特征正在逐步被信息化阶段的小批量、多门类、柔性化、高技术、高知识含量、高附加值、高综合性和高复杂性的生产特征所取代, 创新再生产将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应用知识和添加创意将成为经济活动的新核心。创新对企业的重要性已日益超过了原料和厂房, 因此, 企业需要的是富有创新精神, 具备岗位弹性适应能力, 能在技术应用中创造性地对工艺流程进行变革, 对加工方法进行革新, 对管理模式进行探索的高级技术和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观念面临调整。

四、高职院校应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产业转型升级给高职教育带来了挑战, 也带来了机遇。高职院校应该积极适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新要求, 为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一) 积极调整专业结构及专业设置, 对接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的需要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与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 是高职院校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高职院校要紧密结合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需求, 科学合理地调整专业, 使专业设置既具市场性又有超前性, 对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求。一是要对区域产业结构与产业发展状况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哪些产业是区域重点发展产业, 哪些产业有升级的趋势, 并结合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兴衰的现状, 准确把握市场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情况。二是要结合国际产业调整与国际技术转移的趋势, 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设置和调整专业, 使专业群与产业链对接, 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要适当增加本科招生, 甚至增加高职研究生层次的招生。三是要完善校企沟通合作的机制, 大力开展“订单式”培养, 充分整合优势教育资源, 共同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级技能人才。四是科学地整合专业。要基于新型工业化、产业融合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科学地整合专业, 设置复合性专业, 及时淘汰过时的旧专业。

(二) 重新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强调综合素质, 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应结合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调整与改革, 要兼顾岗位针对性和职业适应性, 兼顾专业技能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让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要重视学生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建立, 重视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多种技能的开发;要加强文化基础、通用技能和创造性智力技能的学习, 强化学习能力、社会责任感、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 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求知欲,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既满足学生就业和谋生的需要, 也考虑其整个职业生涯的需要;既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也满足个人发展的需要。这符合就业导向和终身教育的理念。

(三) 革新培养手段和方法, 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现代化

要适应产业升级需要, 高职教育本身必须升级。首先, 高职院校要尽快建立起与产业升级要求相适应的全新的教育教学体系。在构建教学体系中, 要把重点放在制订教学计划上, 高职教学计划要具有柔性、开放、动态的特征, 要及时将相关领域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职业岗位的最新变化及其对学生能力与素质的新要求, 体现于教学计划之中。其次, 要对教育、教学、实训的内容要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要尽可能缩短学校教育与科技发展、实际应用之间的距离, 使学生学习到相应的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领域的先进知识和技术, 跟上社会职业及科技发展的要求。第三, 要革新教学方法和手段。高职课程必须根据多学科交叉、综合性实训的要求来构建。在教学中, 要积极推广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体验式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突出技术问题处理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训练。此外, 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专业建设的设计者和实践者, 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的优劣。因此, 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培训和师德建设工作是高职院校适应产业发展要求的一项重要任务。

(四) 拓宽办学途径, 加强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既是高职教育深化改革、办出特色的必然要求, 也是高等职业教育适应新型工业化和产业升级要求的重要途径, 可以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共赢”。开展校企合作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有以下意义:一是使学校准确把握企业脉搏, 主动实现人才供需平衡;二是有利于学校制定更为科学的培养计划和教学方案, 加快教材建设和教学内容的更新, 进而促进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三是提高教师实践技能, 有利于“双师型”和专兼职师资队伍形成;四是可以充分利用校内外两种资源办学, 提高办学效益和教学质量。

摘要:我国正面临着新一轮的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转型和升级对高职教育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分析了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的特点及其给高职教育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提出了高职院校应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关键词:产业升级,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教育转型

参考文献

[1]曹晔, 李国林.制造业发展与职业教育改革[J].职业与教育, 2008 (6) .

[2]李新生.国际产业发展趋势对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启示[J].职业教育研究, 2008 (2) .

[3]吴宏岳.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背景下珠三角地区的高职教育发展[J].高教探索, 2008 (4) .

高职院校转型升级期师德建设探究 篇7

1. 高职院校转型升级期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1 高职院校师德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1 育人意识淡薄

在转型升级期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中, 一部分为青年教师或具有一技之长的技术型专家。他们虽然具备高学历、扎实的专业基础、丰富的理论涵养, 但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只注重传授专业知识, 而忽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的教师授课时过度渲染社会的阴暗面, 对即将走上社会的大学生造成消极的舆论影响。

1.1.2 治学不严谨

教师中普遍存在着重业务轻理论、重科研成果轻学术道德等倾向, 缺乏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 缺乏对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提高, 缺乏对科学研究严谨精神的追求。教师学术浮躁, 腐败现象时有发生, 严重影响了高校良好的学术氛围, 在学生心目中也造成较为恶劣的影响, 不利于我国学术界与国际学术界的接轨。

1.1.3 敬业精神不强

不少教师仅把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当作单纯的职业来对待, 当作谋生的手段, 缺乏崇高的职业理想和职业信念。一些高校教师从事过多与教学科研无关的牟利活动, 而对自己本职工作用心不足, 导致学生接受的知识含金量下降。部分教师对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缺少应有的感情和社会责任感, 不愿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献给教育事业, 以待遇的高低、收入的多少来决定敬业与否, 一旦有待遇更好的职位, 就离开教育行业, 离开教师岗位。

1.1.4 师表形象不佳

有的教师无视学校的规章制度, 如仪表举止不端, 语言不规范、不健康, 迟到早退, 上课自由散漫。一些教师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严重者甚至触犯刑律。有的教师道德水平低下, 全然不顾师道尊严, 甚至堕落到道德败坏、沦丧的程度。

1.2 高职院校师德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高职院校师德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宏观上有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改革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中观上有高等教育管理部门、高校自身管理不善的原因, 微观上有教师自身的原因[2], 这些因素往往交织在一起, 相互作用, 共同影响教师的师德。

1.2.1 社会大环境发展的负面影响

在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环境下, 人们普遍重视物质利益, 追求利润最大化。市场经济的竞争原则、功利原则、等价原则不加分析和选择地盲目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 从而使社会转型期的师德建设面临着新的问题[3]。受大环境的影响, 我国高校出现理想价值观念转变、金钱物欲上升、道德水准下降等师德滑坡现象。

社会选人用人标准普遍为“重智轻德”, 看重毕业生的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因此, 大多数高校教师只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而缺乏育人意识。另外, 高职院校转型升级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师资相对紧缺, 青年教师大都是一走上工作岗位就要上讲台, 缺少助教的过渡阶段, 并承担大量教学任务, 影响教学质量。

1.2.2 各高职院校评价及考核机制的影响

其一, 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改革, 促使高校要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 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在学术上必须有显著的成果。高职称、高学历、科研成果维系着学校的排名和声誉。因此, 大部分高校在建立学术评价机制问题上强调学术量化指标, 只注重学科建设、教学研究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 而忽视师德建设和德育工作。其二, 师德建设缺乏健全的业绩考核体制, 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如教师的评优评奖、专业技术职称晋升等, 师德方面的要求与考核往往流于形式。无形中, 导致学校与教师“重业务, 轻师德”的不良倾向。

1.2.3 教师自身素质影响

目前, 各高校教师队伍中相当一部分是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大学毕业生, 其中大部分教师没有系统学习过伦理学, 教师职业道德装备先天不足。他们缺乏社会实践的锻炼, 其道德是非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选择能力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问题。学校工作重业务能力, 导致一部分教师对崇高的教师职业理解不透彻, 缺乏教师育人的师表精神, 从而不注重自身修养, 仅把教师职业当成一种谋生手段。

2. 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目标定位

高等职业教育既有高等教育的属性, 又有职业教育的特色, 肩负着培养大批高技能专门人才的使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问题, 在培养过程中, 教师不但要传授知识, 而且要注重对学生如何做事、如何做人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因此, 这种特殊性对转型升级期师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而且是更高的要求。高校师德具有先进性、示范性、创新性、进取性、广泛性和深远性, 以及鲜明的团结协作性[4]。因此, 爱岗敬业、严谨治学, 紧扣“以人为本”的理论核心是高职院校转型升级期加强师德建设的目标。

2.1 爱岗敬业, 严谨治学。

爱岗敬业, 甘于奉献是高校师德建设的理想目标, 也是对高校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大力倡导和遵循的职业道德。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具备“双师型”素质, 有特定的专业技能, 容易在校外找到兼职工作, 但不能因此影响本职工作。要以高度的自觉性、责任感来激励和约束自己, 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式, 时刻不忘自己的责任感, 不断地学习进取, 真正做到生命不息, 奋斗不止。同时, 谦虚、严谨治学作风是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所倡导和需要的, 也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基本要求。高职院校教师应有严谨的学术作风和教风, 勤于学习、善于创新, 引导和激励学生,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创业意识。

2.2 言传身教, 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而且要有高尚的品行修养, 以身立范。教师的职业良心表现为对学生的关爱, 热爱学生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鼓励人自主发展、自由发展”和“关照、关怀、关爱”是良好的师德核心[5]。在教学过程中, 提倡教师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 以学生及其需要为根本, 体现人文关怀, 将学生当作教师赖以实现良好师德价值的载体。把“鼓励学生、关爱学生”作为教师的主要道德标准, 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 把提升教师师德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 这是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重点。

3. 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实践机制

3.1 制定和完善师德规范和监督机制。

到目前为止, 高校师德规范尚未制定, 虽然大多数省市或高校有师德规范, 但大多缺乏地方或自身的特色。对于转型升级期的高职院校来说, 需结合学校特色、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制定更具体更有特色的师德规范。同时, 建立有效的师德评估指标体系, 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 通过设立师德监导、巡视组, 进行不定期的问卷调查, 建立师德监督网站, 引入学生、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对高职院校的师德建设进行测评。建立与之相配套的奖惩激励体系, 不断鼓励教师自我加压, 严格自律以达到慎独的崇高境界, 从而形成高职院校良好的师德。

3.2 师德建设培养机制。

转型升级期的高职院校, 在快速发展阶段, 教师队伍必须补充愈来愈多的新生力量, 把德才兼备、心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选拔到教师队伍, 这是一个重要前提。人的发展是不断变化的, 教师也是如此。我们应对教师不断加强教育和培养。通过岗前培训、岗中培训、师德轮训有机结合的方式, 把师德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始终。根据新形势下教师必需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来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各异的师德培训活动。如:举办各种形式的职业道德理论培训班、师生座谈会, 邀请一些师德典范人物做专题报告或召开师德经验交流会;以支教、扶贫、挂职锻炼、参加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等活动方式, 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和水平, 塑造教师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

3.3 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

3.3.1 充分发挥师德的导向功能

在教师引进, 职称评定和晋升, 评奖评优, 科研投入, 以及选拔和进修等方面与师德的考核与评价挂钩。高职院校应对师德考核不合格者, 在教师职称 (职务) 聘任、晋升、评优方面实行“一票否决制”, 并规定在一定的时限内不得申报高级职称 (职务) 或缓聘或解聘等。对师德表现优良的教师在聘任、晋升等方面实行“师德优先权”, 并对这些教师重点培养, 加大政策的倾斜力度, 树立典型, 引导向模范学习。

3.3.2 提高待遇与制定合理的薪酬标准

社会物质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们的道德观念、道德规范。首先, 高职院校必须提高教师的待遇, 才能留住优秀人才, 不断吸引品学兼优的人才献身教育事业, 不断关注教师的福利待遇的提高, 特别是帮助教师解决住房困难的问题, 关爱教师的身心健康, 切实关注教师的利益需求。其次, 针对高职院校教师需求层次普遍较高的情况, 应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学校应大力推行工资、津贴与绩效挂钩的校内分配制度改革, 充分体现优劳优酬的思想, 通过设立师德建设奖励津贴, 奖励师德高尚、贡献大的教师, 从而努力营造一个识才、荐才、育才、用才、留才的工作环境。

4. 结语

加强转型升级期高职院校的师德建设, 将有利保障和支持高等职业教育更快更好的发展, 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也才能取得成功。为了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高职院校转型升级期师德建设工作必须探索新形势下师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 并在这些基础上积极推进师德建设的观念创新、制度创新。“以人为本”的师德建设, 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课题, 更是高职院校转型升级期师德建设的目标定位, 它关系到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 影响到毕业生能否胜任工作。“师德建设”是一个伟大的工程, 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研究、实践、探索和创造。本文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论证, 改善高职院校转型升级期师德建设, 还有许多具体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需要理论工作者与高等学校管理工作者及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 才可能不断推进。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 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转型升级期的师德建设已成为高职教育工作中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从高职院校转型升级期师德建设的现状出发, 剖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在此基础上提出师德建设的目标定位, 最后对师德建设的实践机制做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转型升级期,师德建设,目标定位,实践机制

参考文献

[1]郑辉.当前形势下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J].卫生职业教育, 2010, 28, (4) :20-21.

[2]陆廷娟.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 2010, (4) :28-30.

[3]申华.高职院校师德师风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山西教育 (高教版) , 2009, (10) :43.

[4]谭凤林, 周克武.新时期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J].领导与科学, 2007, (7) :101-103.

高职教育升级版 篇8

产业的转型升级是随着企业的转型升级实现的, 可以从转型和升级两个层面来理解。转型, 即企业在不同产业之间的转换和不同发展模式之间的转变。升级, 就是企业通过创新和整合, 提升获利能力、核心竞争力, 提升企业在产业链、价值链上的位置, 由低技术水平、低附加价值状态向高技术、高附加价值状态演变。

产业结构是指不同产业间的比例关系。最宏观的产业结构是指三次产业间的比例, 即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间的关系。而每个产业又划分为更细的产业划分与产业比例关系。产业结构的升级, 通常是指高生产率产业 (高附加价值产业) 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纵观发展中国家及发达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的轨迹, 都是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化, 工业化后信息化。进入工业化阶段后, 又从传统的纺织、服装、轻工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到钢铁、石油化工、机械、电子、汽车等资本与技术密集型制造行业, 再到更具核心竞争力、更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等。其产业结构不断提升。

在当今全球化时代, 其产业价值链已基本形成。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如: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 , 通过承接国际分工的转移而实现了产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不断提升。同时也为后起国家产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升级指明了方向: (1) 按价值链微笑曲线, 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附加值高的研发及售后生产性服务的两端延伸而不断升级; (2) 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 (3) 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信息与管理密集型产业转型 (见图1) 。

2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与就业结构、专业结构的互动

就业结构是不同产业间的劳动力就业比例关系。专业结构是不同产业间的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的专业构成比例关系。就业结构总是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动而变化。就一个区域而言, 其产业结构总是处于不断地调整变化之中, 向着合理化与高度化方向发展, 由较低级的结构水平向较高级的结构水平演变, 这是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趋势 (如图1) 。在产业结构演变中又同时进行的是转入与转出的产业转移、产业集聚与扩散的产业布局、产业渗透交叉与重组的产业融合, 从产业结构演变到产业融合, 完成了产业结构变化的一个周期。伴随产业发展, 就业结构会随着其变化而改变, 而适应产业对人才的需求的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也应随着其变化而改变, 体现相互互动的关系 (如图2) , 互动的结果是:产业结构不断提升, 就业结构、专业结构不断优化。

3 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职专业群建设

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将导致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部分产业的转移、产业的重新布局及产业的融合, 如上分析, 将形成新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专业结构, 同时也要求就业结构、专业结构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那么, 从高职教育的角度, 怎么样的专业结构更能适应、促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成为值得探讨的问题。

3.1“专业性”与“职业性”

专业结构由专业构成, 过去的几十年, 我国由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专业定向过细。高校教学管理围绕专业分类展开, 作为实体组织形态的专业间存在壁垒、鸿沟, 跨专业交叉融合沟通不畅, 不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对专业的调整, 导致人才培养口径的“过窄”、“过细”。高职职业院校尽管也有关于高等性的一些呼声, 但如何体现职业性, 是这些年高职教育发展的主要政策导向与发展目标[1]。各高职院校强调高等性、职业性的同时, 特别注重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区域性, 强调形成高等教育发展的地方特色。但从对行业企业的调研来看, 行业企业在招录毕业生时, 更为看重学生的知识素养、综合能力、职业操守等, 并不十分强调过细的“专业性”及与岗位的对接的“职业性”。行业转型升级背景下, 企业更强调复合型、创新性的人才, 体现“较宽”的“专业性”与“现实”的“职业性”需求。

3.2 专业建设之组织形态优化:专业群建设

专业群是“产业集群”理论在专业建设上的应用, 目的是通过集群发展, 实现聚集效应。概念内涵上, 它是以重点建设专业 (龙头专业) 为核心专业, 由若干相关专业共同组成的专业集群。专业群建设的相关研究实践近几年逐渐成为热点。很多高职院校从深化内涵建设角度出发, 通过专业建设来保障人才培养质量。专业建设路径上, 目前学界有围绕产业链、职业岗位群、学科基础等构建专业群的几种思路。“学科基础”论者认为脱离学科联系的专业难以做到[2]。“职业岗位群”论者认为高职专业群应紧贴岗位群, 强调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的“职业联系”, 并指出“学科联系”不符合高职教育专业群的特点[3]。再有论者不否认高职教育中学科知识的存在, 并认为关键不在于所包含的是学科知识还是职业知识, 而主要看是参照“工作体系”还是“学科体系”的知识组织逻辑。并认为学科联系、职业联系无非是专业生成路径上的两种视角侧重而已, 实践中往往是相辅相成, 而非是“非此即彼”[5]。本文认为高职教育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目标, 更多应体现“职业性”需求, 专用群建设能较好地体现“较宽”的专业性。

3.3 高职教育专业群构建服务于产业转型升级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企业转型升级是系统工程, 制造型公司、研发型公司、营销型公司、混合型公司各自的生产加工、产品研发、营销推广、品牌建设维护核心竞争力不同, 对人才的要求高, “过细”、“过窄”的“专业性”及轻视高等性的“职业性”都满足不了需要, 企业更强调复合型、创新性的人才。而高职教育的专业群建设, 不论是围绕产业链、职业岗位群、学科基础等构建专业群, 都能兼顾“专业性”, 特别是群中的核心专业的“专业性”, 又能兼顾高等性及强调应用的“职业性”。

本文针对服务于产业转型升级人才培养的专业群建设提出几点设想。

3.3.1“由外向内”借高职专业群建设优化专业结构

高职院校专业群如何规划和建设是由学院的行业背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学院自身的办学条件和专业发展过程确定的。当前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 专业群的专业结构要符合产业结构发展的方向。可结合产业链、岗位群、学科基础组合岗位群。例如纺织服装行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为:代工制造 (OEM) →研发设计 (ODM) →自主品牌生产 (OBM) →升级到产品链中附加值高的环节。我国是纺织品出口大国。现代纺织贸易专业群可有国际经济与贸易、报关与国际货运、市场营销、国际商务英语、纺织品设计、服装设计、纺织品检测与贸易等专业组成, 既体现了产业链发展的方向, 又紧贴行业背景, 且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专业等学科基础相同, 将对外贸易所需的产品、外贸、英语的知识与技能有机结合, 以避免高职原有单一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到企业做外贸不懂产品、商务英语水平又不够, 需较长时间才适应工作的不足。

3.3.2“由内向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符合产业链发展方向、按照产业岗位群、又以一定学科联系构建的专业群, 完善了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满足企业所需的复合型、综合素质较高的创新性的人才培养。体现“由内向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高职教育服务业社会的功能。

3.3.3 专业群建设平台与企业转型升级平台无缝对接

企业转型升级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生产加工、产品研发、营销推广、品牌建设维护等各子目标同时进行又侧重不同, 各子目标间相互沟通协调服务于产业结构升级总目标, 这一切都需建立一个平台来营运与管理。上述“由外向内、由内向外”的专业群建设, 必须建立在校企合作、互动的基础上。以“工作过程”为基础的课程建设、“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开放共享的实训基地建设、创建优质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等, 都需一个相互协调、交叉融通的平台, 做到专业群建设平台与企业转型升级平台的无缝对接, 使高职人才培养更符合产业转型升级所需, 使高职专业群建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摘要: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势必产生产业结构的调整, 产业结构的变化要求就业结构、专业结构相适应, 相应的要求高职教育的专业群建设的专业结构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本文就专业群构建提出“由外向内”, 借高职专业群建设优化专业结构, “由内向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及专业群建设平台与企业转型升级平台无缝对接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产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专业结构,专业群

参考文献

[1]徐国庆.高职教育高等性的内涵及其文化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 2011 (10) .

[2]彭世华.试论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业结构优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0 (21) .

[3]沈建根, 石伟平.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概念、内涵与机制[J].中国高教研究, 2011 (11) .

[4]唐辉亮, 施永.企业转型升级文献综述[J].宜春学院学报, 2011 (05) .

[5]盛健, 张衡.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若干基本问题分析[J].职教论坛, 2012 (16) .

打造教育发展的升级版 篇9

9月1日,今年新学年如期而至。位于武夷山脚下的资溪县嵩市镇陈斜小学,以“脱胎换骨”般的新形象迎来了14名学生入学。两层的教学小楼房粉刷一新,不锈钢楼梯扶手衬着崭新的防盗门窗。新修的围墙圈起的小块空地,被该校的老师称作“操场”。翻修改造后的学校让学生家长也兴奋不已:“像建了一所新学校,开通了‘班班通, 还新来了一个年轻老师,条件和县城学校差不多了,我们也放心了。”

就在上半年,该校还保留着20年前的样式:脱落的墙面里透出猩红的砖头,屋内坑洼的地面、锈迹斑斑的门窗,屋顶砖瓦破旧、墙体霉斑蔓延。出入仅靠一条一米左右的石子路,路旁杂草丛生,春夏常有蛇出没,厕所还是旱厕。因为条件差,村里经济条件好一点的家庭都把小孩往镇上和县上的学校送,最少时学校只有两名学生。

作为边远山区府地村委会的一个教学点——陈斜小学,资溪县投入了20多万元做学校标准化建设资金,翻新后的校园成为全县变化最大的校园之一。从2013年10月起,资溪县启动了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先在几所学校试点,今年暑假起26所学校开工建设,全县19个教学点全部纳入其中。举全县之力,资溪县打了一场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攻坚战。

一条破解教育困局的新路

2014年8月22日,连日阴雨后,山区小县难得的大晴天,在新的资溪县实验小学校园内,灌浆机、搅拌机将本不宽敞的主干道挤了个水泄不通,工人们正赶着硬化路面。“我们的校园正在穿新衣。” 实验小学校长胡桦槟笑着说。学校必须在暑假期间完成主体工程,重点是为学校修建200米的塑胶跑道和塑胶篮球场。时间紧,任务重,胡校长也没法在家里休假。

像胡校长一样,县教育局的机关干部和开工建设学校的班子成员都没有在家里休假,而是抢时间,赶工期。今年暑假,资溪县掀起了学校标准化建设的高潮。

资溪县位于武夷山西麓,森林覆盖率高达87.2%,国家在该县拟建华南虎放养基地。这个总共才12万人口的山区小县,有3.6万人外出做面包,是闻名全国的“面包之乡”。在城镇化浪潮中,资溪县城镇的学校出现了“大班额”等新情况,而农村学校办学则有日趋“萎缩”的苗头,教育发展陷入了困局。

2013年10月,新上任不到两个月的资溪县教育局局长何昀在完成了对全县含教学点在内所有的中小学广泛调研后,敏锐地洞察到全县教育发展特别是农村薄弱学校的“硬伤”,并提出了“办学条件标准化、师资水平优质化、学校管理规范化、教学手段现代化、办学特色多样化”的工作目标,大力实施教育资源优化工程、义务教育均衡化工程、学前教育提升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等“八大工程”。

为此,近年来,资溪县把学校标准化建设视为实现县域内教育均衡发展的突破口,列为全县“十大民生工程”之一,决定举全县之力打一场声势浩大的攻坚战。资溪县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常务副县长和主管教育的副县长为副组长,教育、财政、发改、国土、城建、人社、公安、卫生等县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乡(镇)长为成员的标准化学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教育、财政、发改、国土、城建等部门临时选派了专人负责协调管理此项工作,要求各相关部门坚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难事快办”的工作原则,凡涉及学校标准化建设方面的学校用地、工程招投标、设备采购、资金划拨及经营服务性收费等均一路绿灯。何昀局长告诉记者:“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学校标准化建设,县级财政将2013年和2014年首批26所学校标准化建设必需的资金列入预算。严格执行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的征收、管理和使用规定,城市建设维护税按10%~15%划拨,从土地出让净收益中按10%的比例足额计提教育资金,并全部用于中小学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周划介绍说,为集约使用资金,资溪县充分利用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农村初中改造工程、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工程、新农村建设等项目资金,统筹谋划,突出重点,打捆使用,努力做到“四个结合”,即学校标准化建设与改造薄弱学校建设相结合,与优化城区教育资源相结合,与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相结合,与学前教育提升工程相结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集中财力办大事。

信息化建设是资溪县学校标准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为此资溪县投入了100多万元对全县的78所学校进行信息化建设,初小以上学校统一装备了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设施,所有学校均实现了“校校通”“班班通”,乡镇中心小学以上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硬件装备率和开课率均达100%。

“现在我们正在与电信公司洽谈如何让宽带进村小、进教学点。”何昀局长说。信息化建设,农村学校是关键,利用网上的优质资源,即使是身在深山,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即使是在只有14个学生、3位教师的陈斜小学,也要把网线拉进学校,配置专门的厨房电冰箱、电磁炉等日常用品,这是资溪县标准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具有资溪特色的“人文关怀”。

“缺什么补什么”

高阜镇的石陂小学背靠大山,山上竹篁时时传来阵阵沙沙声。110个学生、6个教师,一栋500平方米的教学楼、6个教室、1个办公室,就是这所学校的全部。学校用房极度紧张。周建武是学校的一名老师,在他的办公室,6个黑色的办公桌拼成一个更宽阔的台面,备课、开会、午休都在这个桌上。学生则是 “六一儿童节都没有地方搞活动”。周建武指着教学楼外空荡荡的操场说,在那儿除了升旗台别无他物。

这个暑假,资溪县投入了114万元的项目资金在教学楼旁新建了一座两层楼的教辅楼。科普室、图书室、仪器室、电脑室、少先队队室、音体美器材室一应俱全,除此之外还增设了厨房、3个办公室和6个教师休息室。

在科普室,亮堂的地板,两排新添的桌凳上摆放着各色模型,飞机、电灯、轮船,雪白的墙面上挂着一幅标语:“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试验中得来。”隔壁的图书室,新上架的各色书籍还散发着油墨的气息;音体美器材室更是堆满了各色器材。“配置得这样齐全,和城里的学校也不相上下吧。”石陂小学的教师将自豪挂在脸上。endprint

相比之下,县城学校自有其做法。2012年资溪一中搬迁到新校区后,资溪县决定:原校园面积只有15亩的资溪县实验小学整体搬迁到这里。实验小学的校园面积扩大了一半。而实验小学原来的校园则变成了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和县教师进修学校。县城的学校正在进行资源的优化。“原来我们的操场还是泥沙的,学生一跑操,学校就成了‘雾霾天。加上小学生生性好动,回到家里总是一身泥、满身灰,引得家长不停地抱怨。”胡桦槟校长回忆说。学校在6月底完成了招投标,“最初预算150万元,招标是128万元,正好暑期动工。”由于学校的主干道早已破损不堪,这次一起进行了翻新。待建设项目全部完成后,美丽的校园一定会吸引众人的目光。

以薄弱学校改造为切入口,资溪县中小学迎来了阳光明媚的夏天。一场场摸底调查在悄然进行,一个个招标方案争先出炉,一处处基建工程次第开工,一座座教学楼、教辅楼相继落成,全县掀起了学校改扩建的新浪潮。

高阜镇,大量村民外出做面包,但当地人们很重视教育,村小港田小学在2007年建校时,用地就是村民无偿提供的。学校现有148个学生,7名教师。采访当天,学校恰有教师到抚州进行音乐课培训,早已年过50的校长和其他村小教师一样,是由民办教师转正的,对音乐、体育、美术等并不很了解,但碰上课程安排得紧也会给学生上课。在学校的音乐教室,今年还装上了投影仪等设备,新簇簇的。“有时候,我也可以通过在网上下载教学视频,用投影仪来给学生们上英语课了。”朴实的校长笑着说。

“我们给农村老师配了笔记本电脑,人手一台。让他们利用电脑下载教学资源,进行电子备课,以此弥补农村教学资源的不足。”何昀局长说。

2013年资溪县的财政收入为5亿元,是十足的财政小县。而近三年来,全县本级财政累计投入教育经费2.1432亿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达1.34亿元,仅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薄弱学校改造费用就达6500多万元。

“勤俭办学,满足基本需要,缺什么补什么。” 何局长说这是资溪县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教育幸福指数大提升

距离县城4公里的鹤城镇排上小学,教学楼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几个大字特别引人注目。教学楼前,去年新装了两排健身器材。作为一所乡村学校,近年来城镇化最直观的影响就是闲置出了几个教室。正好当地的学前教育近乎空白,于是排上小学成为资溪县将农村闲置教室改为村级小学附属幼儿园的试点学校。“当然,是经过认真的调研才确定改造的。”周划书记笑着解释道。将标准化学校建设与学前教育提升工程相结合,在条件较好的村级小学推行“一校两部”“3+3”模式,即三年小学教育加三年学前教育,如此让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的现象在资溪县并不少见。

“因为村里没有幼儿园,我外甥女3岁就送到县城上幼儿园了,每天只能校车接送。私立幼儿园一个学期花2000多块钱。”住在学校附近的村民付小红一脸兴奋地说,“现在好了,在家门口就可以上幼儿园,学费才五六百。”预计第一次招生,幼儿园将迎来4~5周岁的幼儿40多名。学校计划开两个班。于是便利用这个夏天,把42平方米的闲置教室扩建成2个活动室、1个休息室和一个厨房的“新校区”。

学校标准化建设,关注的都是方便学生及家长。“我们还应该对教师多一份关心,特别是对边远山区的学校来说更应该这样。”何昀局长说。在推进标准化建设之初,他到农村学校去调研,吃饭时只看到电饭煲,没有炒菜的设备;午休时只看到老师们坐在办公室,累了就趴在桌子上休息下,看不到休息室。于是这位局长便想到要让山村的孩子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还应该对边远山区的教师多一点关怀,要让他们更安心教学,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为此资溪县不仅规划并着手建设了120套教师周转宿舍,基本满足了乡村教师的住房需求,在学校标准化建设中,还把给每个乡村学校配备电磁炉与小冰箱的厨房作为重要内容。

“从这个秋季开学起,我们的日子就好过多了。”在石陂小学,校长这样说。之前学校不仅用房紧张,教师们的生活也不方便。由于教师大部分都住县城,中午带来的饭菜只能拿到附近村民家里热一下,天冷饭菜凉得快,天热所有老师挤在一个办公室也不好过。“这次局里不仅给我们建了休息室,买了床铺,还建了食堂,煤气灶、高压锅和碗筷一应俱全,我们6个老师以后中午可以合伙买菜轮流做饭,方便多了。”

高职教育升级版 篇10

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进入经济大国行列。但从本质上看, 我国制造业目前仍处于世界制造产业链的中低端。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及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后, 一方面, 一些发达国家重新认识到实体经济的重要性, 在中高端产品领域增强其竞争力 (如美国提出了“工业互联网”战略, 加速促进信息网络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 力图重建其制造业优势;而德国政府则于2011年4月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推出“工业4.0”概念并于2013年上升为国家战略, 旨在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信息物理系统相结合的手段, 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 倡导建立“智能工厂”, 实行智能制造) 。另一方面, 一些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 (如印度、越南等) 也在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在产业及资本转移等方面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再布局, 利用其人口红利在制造业中低端对我国的制造业开展竞争。我国制造业面临发达国家和其他新兴经济体“前后夹击”的双重挑战[1]。同时, 随着国内人口红利的下降、资源紧张、环境恶化, 以往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粗放式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市场倒逼我国制造业必须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 转型升级、走创新驱动的道路。

二、新常态下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新趋势

随着全球制造产业链分工格局的变化, 我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问题非常突出, 政府适时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 推动制造业“走出去”发展。这就要求制造业必须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加快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转变过去靠低成本竞争为今后靠质量效益取胜。新常态下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趋势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伴随着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快速融合, 数字化制造、智能化制造成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方向;二是要想实现我国制造业从大国向强国转变, 就必须大力开展技术创新, 在关键核心技术上有突破;三是为建设“美丽中国”, 要求我国制造业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 坚持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四是为满足人们对产品的时尚追求, 制造业应从传统的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 重点发展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工业及生产性服务业, 以适应个性化的定制需求[2]。五是应以内部组织扁平化和资源配置全球化作为制造业培育竞争优势的新途径。使企业的生产组织更富有柔性和创造性。通过网络将价值链与生产过程分解到不同国家和地区[3]。

三、高职院校服务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础

一是具有一支“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多年来, 各高职院校通过“外引内培”等方式, 大力开展双师素质教师培养, 不断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教师的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已具有相当实力。尤其是从企业引进的教师, 他们了解企业需求、熟悉生产过程、工程经验丰富, 在开展校企合作、技术服务时, 比单纯在学校中成长起来的本科院校老师更有优势。

二是与行业企业有着紧密联系。高职院校过去绝大多数都是由行业企业举办的, 具有鲜明的行业背景和行业特色, 而且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与行业企业建立了非常紧密的联系, 因此在淘汰落后产能、促进技术创新、推动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必将能发挥重要作用。

三是高职院校具有较丰富的物质资源。在十多年的建设发展过程中, 各高职院校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多种形式筹措资金, 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已经具备了较丰富的软硬件资源, 这为高职院校面向企业开展技术咨询与服务、转化与推广科技成果创造了良好条件。

四是高职院校拥有一大批可培养的人才资源。当前, 人才的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瓶颈”。而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就是为企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后可在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

四、高职制造类专业的改革应紧跟产业转型升级

(一) 优化调整专业设置

办高职就是办专业, 专业设置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当前高职院校在设置制造类专业时, 由于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趋势研究不够, 对新兴制造业人才需求调研分析不深入, 故不能及时对传统制造类专业进行改造、调整, 不能及时根据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求设置新专业, 导致供需脱节, 一方面有的专业学生毕业即待业, 出现“就业荒”;另一方面有的新兴制造业所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又无对应专业进行培养, 出现“用工荒”。因此, 高职制造类专业的设置要想具有前瞻性、真正做到与产业对接, 就必须紧跟区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趋势, 充分做好专业设置调研与分析, 适时改造、调整老的专业, 对接新兴制造业设置新专业。只有这样, 才能防止专业设置的僵化, 防止“僵死”专业的出现, 解决学生“就业荒”和企业“用工荒”的问题。

(二) 科学定位培养目标

前些年, 我国制造业的高速发展主要依靠的是“三高一低”的粗放式发展模式, 因而大多数高职院校对制造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为“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企业培养人才。甚至少数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时根本没有开展市场调研, 不知道区域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只是看到别的学校开了这个专业、招生还行, 也就邯郸学步跟着开办, 这就导致区域范围内出现专业设置类同、专业特色缺失的问题, 这不仅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 而且导致了学生就业难。当前, 我国制造业开始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交叉型”转型, 转型的关键动力是技术创新。因此, 在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下要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定位, 就必须充分进行人才市场调研, 了解区域制造类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 分析不同制造业各自职业岗位的不同特点, 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三)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要求我们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面对时代的呼唤, 高职院校应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 以促进就业为方向”, 在面向市场设置专业、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 从以往追求数量变为当前追求质量, 深入研究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的关系,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可在借鉴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通过搭建校企双主体育人平台, 取长补短, 试行现代学徒制, 开展人才培养, 在实践中使学生了解企业文化, 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与素养, 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与合作共事能力、组织规划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让学生置身于真实或模拟的工作环境, 完成学习性工作任务, 使学生在具有多种技能与技术复合的同时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职业文化认同, 能够首岗适应、多岗可迁移, 实现自我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4]。

(四) 重构动态课程体系

当前, 许多高职院校制造类专业的课程体系虽不断在进行调整, 但仍呈现出跟不上制造业发展需求、针对性不强、缺乏弹性等问题。因此, 必须从根本上打破原有的“缩本科”“套中职”的陈旧课程体系, 重新整合、序化教学内容, 搭建新的课程体系。在重构课程体系时, 必须注重课程设置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求挂钩, 根据职业岗位必需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确定课程内容, 同时要关注制造业转型升级所带来的岗位需求变化, 动态调整和修改课程体系。要适时引入创新创业课程,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为学生创业打下基础;要加强英语、计算机应用等基础课程, 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要适度开设一定的人文选修课和网络选修课,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要加大实践教学比例, 将校内实践、校外实习与毕业设计有机结合。

(五) 开展项目化课程改革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 移动终端的不断升级, 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 我们要实时更新课程教学内容, 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 邀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参与课程开发, 及时将企业所采用的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等纳入教学内容, 重新编写项目化教材。另一方面要以工作过程为依据设计学习情景, 遵循学生职业成长规律, 按照从简单到复杂, 由单一到综合重新序化教学内容。同时, 要积极推行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通过“学中做、做中学”, 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改革以往以教室为中心、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积极推广“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形式,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 积极开发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建立专业教学资源库, 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条件。

(六) 提升科研服务能力

高职院校肩负着“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为适应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一方面高职制造类专业的教师必须与时俱进, 不断提升研发能力, 积极开展服务教学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服务制造行业企业的应用技术研究、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研究, 重点应放在服务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上面。另一方面, 高职院校也要创新科研体制机制, 通过提供科研经费、数字化平台等改善教师科研条件;通过将科研纳入工作绩效考核, 激发教师开展科研的积极性;通过开展校企合作, 签订研发项目, 为教师提供服务企业的机会。同时, 应充分发挥好职能部门的管理功能, 在前期抓好立项咨询与指导, 在中期加强科研进度跟踪与督查, 在后期开展成果鉴定评选及转化推广。最终实现以科研促教、科研促管、科研促社会服务, 对内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对外促进产学研深度结合[5]。

(七) 实施校企协同创新

“校企协同创新”是在制造业转型升级新常态下校企合作的新形式, 是实现产教深度融合的新途径。通过将高职院校与企业各自拥有的资源和优势要素进行合理配置、共享和融合, 建立校企协同创新中心平台等, 可充分发挥企业和高职院校各自的创新优势, 为小、微型制造企业提供人才、科技服务, 促进新装备、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在教学中应用, 提高教学效果。而通过基于产业集群背景下协同创新机制的有效运行, 一方面高职院校可有效解决专业设置与区域制造业集群之间的不适应问题, 提升高职院校服务区域制造业集群的能力, 促进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可增强制造类企业的竞争力, 使两者在人才培养、技术改造、产品研发等方面协调发展, 实现区域高职教育与产业集群的良性互动[6]。

参考文献

[1]潘爱华.新常态下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几点思考[J].产业经济评论, 2015 (2) :5-10.

[2]张志元, 李兆友.新常态下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及战略趋向[J].经济问题探索, 2015 (6) :144-149.

[3]胡迟.在新常态下持续实现转型升级:制造业转型升级成效的分析与对策[J].中国经贸导刊, 2015 (15) :48-52.

[4]王亚鹏.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5 (28) :110-112.

[5]高澜.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高职院校转型发展的思考[J].广西教育, 2014 (47) :91-93.

上一篇:用户界面质量下一篇:企业解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