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管理

2024-05-19

处方管理(共12篇)

处方管理 篇1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

2013年第2号

《兽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管理办法》已于2013年8月1日经农业部第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现予发布, 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

部长韩长赋

2013年9月11日

第一条为加强兽药监督管理, 促进兽医临床合理用药, 保障动物产品安全, 根据《兽药管理条例》, 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对兽药实行分类管理, 根据兽药的安全性和使用风险程度, 将兽药分为兽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兽用处方药是指凭兽医处方笺方可购买和使用的兽药。

兽用非处方药是指不需要兽医处方笺即可自行购买并按照说明书使用的兽药。

兽用处方药目录由农业部制定并公布。兽用处方药目录以外的兽药为兽用非处方药。

第三条农业部主管全国兽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兽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监督管理, 具体工作可以委托所属执法机构承担。

第四条兽用处方药的标签和说明书应当标注“兽用处方药”字样, 兽用非处方药的标签和说明书应当标注“兽用非处方药”字样。

前款字样应当在标签和说明书的右上角以宋体红色标注, 背景应当为白色, 字体大小根据实际需要设定, 但必须醒目、清晰。

第五条兽药生产企业应当跟踪本企业所生产兽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发现不适合按兽用非处方药管理的, 应当及时向农业部报告。

兽药经营者、动物诊疗机构、行业协会或者其他组织和个人发现兽用非处方药有前款规定情形的, 应当向当地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第六条兽药经营者应当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悬挂或者张贴“兽用处方药必须凭兽医处方购买”的提示语。

兽药经营者对兽用处方药、兽用非处方药应当分区或分柜摆放。兽用处方药不得采用开架自选方式销售。

第七条兽用处方药凭兽医处方笺方可买卖, 但下列情形除外:

(一) 进出口兽用处方药的; (二) 向动物诊疗机构、科研单位、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其他兽药生产企业、经营者销售兽用处方药的; (三) 向聘有依照《执业兽医管理办法》规定注册的专职执业兽医的动物饲养场 (养殖小区) 、动物园、实验动物饲育场等销售兽用处方药的。

第八条兽医处方笺由依法注册的执业兽医按照其注册的执业范围开具。

第九条兽医处方笺应当记载下列事项:

(一) 畜主姓名或动物饲养场名称; (二) 动物种类、年 (日) 龄、体重及数量; (三) 诊断结果; (四) 兽药通用名称、规格、数量、用法、用量及休药期; (五) 开具处方日期及开具处方执业兽医注册号和签章。

处方笺一式三联, 第一联由开具处方药的动物诊疗机构或执业兽医保存, 第二联由兽药经营者保存, 第三联由畜主或动物饲养场保存。动物饲养场 (养殖小区) 、动物园、实验动物饲育场等单位专职执业兽医开具的处方签由专职执业兽医所在单位保存。

处方笺应当保存二年以上。

第十条兽药经营者应当对兽医处方笺进行查验, 单独建立兽用处方药的购销记录, 并保存二年以上。

第十一条兽用处方药应当依照处方笺所载事项使用。

第十二条乡村兽医应当按照农业部制定、公布的《乡村兽医基本用药目录》使用兽药。

第十三条兽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毒性药品等特殊药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还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

第十四条违反本办法第四条规定的, 依照《兽药管理条例》第六十条第二款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十五条违反本办法规定, 未经注册执业兽医开具处方销售、购买、使用兽用处方药的, 依照《兽药管理条例》第六十六条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十六条违反本办法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依照《兽药管理条例》第五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进行处罚:

(一) 兽药经营者未在经营场所明显位置悬挂或者张贴提示语的; (二) 兽用处方药与兽用非处方药未分区或分柜摆放的; (三) 兽用处方药采用开架自选方式销售的; (四) 兽医处方笺和兽用处方药购销记录未按规定保存的。

第十七条违反本办法其他规定的,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兽药管理条例》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十八条本办法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

处方管理 篇2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处方药、非处方药的流通管理,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方便、及时,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凡在国内从事药品生产、批发、零售的企业及医疗机构适用于本规定。

第三条 国家实行特殊管理的处方药的生产销售、批发销售、调配、零售、使用按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第四条 本规定由县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监督实施。

第二章 生产、批发企业销售

第五条 处方药、非处方药的生产销售、批发销售业务必须由具有《药品生产企业许 可证》、《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的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批发企业经营。

第六条 药品生产、批发企业必须按照分类管理、分类销售的原则和规定向相应的具有合法经营资格的药品零售企业和医疗机构销售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并按有关药品监督管理规定保存销售记录备查。

第七条 进入药品流通领域的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其相应的警示语或忠告语应由生产企业醒目地印制在药品包装或药品使用说明书上。

相应的警示语或忠告语如下:

处方药:凭医师处方销售、购买和使用!

甲类非处方药、乙类非处方药:请仔细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 导下购买和使用!

第八条 药品生产、批发企业不得以任何方式直接向病患者推荐、销售处方药。

第三章 药店零售

第九条 销售处方药和甲类非处方药的零售药店必须具有《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

销售处方药和甲类非处方药的零售药店必须配备驻店执业药师或药师以上药学技术人员。

《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和执业药师证书应悬挂在醒目、易见的地方。执业药师应佩戴标明其姓名、技术职称等内容的胸卡。

第十条 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销售、购买和使用。

执业药师或药师必须对医师处方进行审核、签字后依据处方正确调配、销售药品。对处方不得擅自更改或代用。对有配伍禁忌或超剂量的处方,应当拒绝调配、销售,必要时,经处方医师更正或重新签字,方可调配、销售。

零售药店对处方必须留存2年以上备查。

第十一条 处方药不得采用开架自选销售方式。

第十二条 甲类非处方药、乙类非处方药可不凭医师处方销售、购买和使用,但病患 者可以要求在执业药师或药师的指导下进行购买和使用。

执业药师或药师应对病患者选购非处方药提供用药指导或提出寻求医师治疗的建议。

第十三条 处方药、非处方药应当分柜摆放。第十四条 处方药、非处方药不得采用有奖销售、附赠药品或礼品销售等销售方式,暂不允许采用网上销售方式。

第十五条 零售药店必须从具有《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的药品批发企业、药品生产企业采购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并按有关药品监督管理规定保存采购记录备查。

第四章 医疗机构处方与使用

第十六条 处方药必须由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医师处方必须遵循科学、合理、经济的原则,医疗机构应据此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

第十七条 医疗机构可以根据临床及门诊医疗的需要按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第十八条 医疗机构药房的条件及处方药、非处方药的采购、调配等活动可参照零售药店进行管理。

第五章 普通商业企业零售

第十九条 在药品零售网点数量不足、布局不合理的地区,普通商业企业可以销售乙 类非处方药,但必须经过当地地市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登记,符合条件 的颁发乙类非处方药准销标志。具体实施办法由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

根据便民利民的原则,销售乙类非处方药的普通商业企业也应合理布局。

鼓励并优先批准具有《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的零售药店与普通商业企业合作在普通商业企业销售乙类非处方药。

第二十条 普通商业企业不得销售处方药和甲类非处方药,不得采用有奖销售、附赠药品或礼品销售等销售方式销售乙类非处方药,暂不允许采用网上销售方式销售乙类非处方药。第二十一条 普通商业企业的乙类非处方药销售人员及有关管理人员必须经过当地地市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适当的药品管理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培训、考核并持证上岗。

第二十二条 普通商业企业销售乙类非处方药时,应设立专门货架或专柜,并按法律法规的规定摆放药品。

第二十三条 普通商业企业必须从具有《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的药品批发企业、药品生产企业采购乙类非处方药,并按有关药品监督管理规定保存采购记录备查。

第二十四条 普通商业连锁超市销售的乙类非处方药必须由连锁总部统一从合法的供应渠道和供应商采购、配送,分店不得独自采购。

第二十五条 销售乙类非处方药的普通商业连锁超市其连锁总部必须具备与所经营药品和经营规模相适应的仓储条件,并配备1名以上药师以上技术职称的药学技术人员负责进货质量验收和日常质量管理工作。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本规定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解释。

新“处方管理办法”带来的新体验 篇3

最近,记者以患者的名义来到本市率先实行以通用名开药的总医院,亲身体会新办法实施后看病程序的变化。

记者体验:买药“二选一”

记者挂号后来到医院门诊二楼消化科诊室就诊,医生询问病情时记者表示自己有胃溃疡的病史,最近胃口总泛酸,饭后腹部也有疼痛的感觉,随后医生仔细询问了记者症状,在电脑里敲打了几个字,并告诉记者他准备给记者开点治疗胃溃疡的药物。医生说:“给你开的药是西咪替丁,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泰胃美,现在医院要求用通用名开药,所以都是按药物成分写的。现在医院这种成分的口服药有两种,一种是国产的,一种是合资企业生产的,前一种名字叫西咪替丁,1.38元一盒;后一种就是泰胃美,95元一盒,你可以自己选择买哪种。”记者选择了相对便宜一些的国产药品,医生表示,现在可以拿着挂号条到门诊药房打印处方、交费和取药了,但最后还要回诊室一趟,他要在打印的处方上签字。在药房,记者很顺利地取好了药品,也拿到了打印出来的电子处方底联,上面病情诊断和药品名都非常清晰。回到诊室后,医生在处方上签字后表示,买的药物短时间内如果没有开封可以到医院来退换,而且也可以凭打印出来的处方到药店买药。

大夫:工作负担加重了

医院药剂科主任对记者表示,从患者的角度来说,国家新颁布的《处方管理办法》带给他们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用通用名开药,而且医院同类药品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得超过2种。医院医务处处长表示,用通用名开药确实加大了患者就医的透明度,但也给医生增加了很重负担,现在同一成分的药品可能有十几种,以前医生用商品名开药只要记两个字就可以了,现在就需要记五六个甚至七八个字。而且,在给患者开药时本专业的药品由于经常使用,通用名一般比较熟悉,如果碰到一位患者同时存在几种疾病,医生需要开一些治疗本专业以外的疾病的药物,通用名肯定记不下来,就需要现看药品目录。不过他也表示,现在新规定只是刚刚执行,估计一两个月之后医生们就会比较熟悉,开药的速度自然也会提高。

患者:自己选择心里踏实

兽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管理办法 篇4

2013年第2号

《兽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管理办法》已于2013年8月1日经农业部第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现予发布, 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

部长韩长赋

2013年9月11日

第一条为加强兽药监督管理, 促进兽医临床合理用药, 保障动物产品安全, 根据《兽药管理条例》, 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对兽药实行分类管理, 根据兽药的安全性和使用风险程度, 将兽药分为兽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兽用处方药是指凭兽医处方笺方可购买和使用的兽药。

兽用非处方药是指不需要兽医处方笺即可自行购买并按照说明书使用的兽药。

兽用处方药目录由农业部制定并公布。兽用处方药目录以外的兽药为兽用非处方药。

第三条农业部主管全国兽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兽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监督管理, 具体工作可以委托所属执法机构承担。

第四条兽用处方药的标签和说明书应当标注“兽用处方药”字样, 兽用非处方药的标签和说明书应当标注“兽用非处方药”字样。

前款字样应当在标签和说明书的右上角以宋体红色标注, 背景应当为白色, 字体大小根据实际需要设定, 但必须醒目、清晰。

第五条兽药生产企业应当跟踪本企业所生产兽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发现不适合按兽用非处方药管理的, 应当及时向农业部报告。

兽药经营者、动物诊疗机构、行业协会或者其他组织和个人发现兽用非处方药有前款规定情形的, 应当向当地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第六条兽药经营者应当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悬挂或者张贴“兽用处方药必须凭兽医处方购买”的提示语。

兽药经营者对兽用处方药、兽用非处方药应当分区或分柜摆放。兽用处方药不得采用开架自选方式销售。

第七条兽用处方药凭兽医处方笺方可买卖, 但下列情形除外:

(一) 进出口兽用处方药的;

(二) 向动物诊疗机构、科研单位、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其他兽药生产企业、经营者销售兽用处方药的;

(三) 向聘有依照《执业兽医管理办法》规定注册的专职执业兽医的动物饲养场 (养殖小区) 、动物园、实验动物饲育场等销售兽用处方药的。

第八条兽医处方笺由依法注册的执业兽医按照其注册的执业范围开具。

第九条兽医处方笺应当记载下列事项:

(一) 畜主姓名或动物饲养场名称;

(二) 动物种类、年 (日) 龄、体重及数量;

(三) 诊断结果;

(四) 兽药通用名称、规格、数量、用法、用量及休药期;

(五) 开具处方日期及开具处方执业兽医注册号和签章。

处方笺一式三联, 第一联由开具处方药的动物诊疗机构或执业兽医保存, 第二联由兽药经营者保存, 第三联由畜主或动物饲养场保存。动物饲养场 (养殖小区) 、动物园、实验动物饲育场等单位专职执业兽医开具的处方签由专职执业兽医所在单位保存。

处方笺应当保存二年以上。

第十条兽药经营者应当对兽医处方笺进行查验, 单独建立兽用处方药的购销记录, 并保存二年以上。

第十一条兽用处方药应当依照处方笺所载事项使用。

第十二条乡村兽医应当按照农业部制定、公布的《乡村兽医基本用药目录》使用兽药。

第十三条兽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毒性药品等特殊药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还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

第十四条违反本办法第四条规定的, 依照《兽药管理条例》第六十条第二款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十五条违反本办法规定, 未经注册执业兽医开具处方销售、购买、使用兽用处方药的, 依照《兽药管理条例》第六十六条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十六条违反本办法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依照《兽药管理条例》第五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进行处罚:

(一) 兽药经营者未在经营场所明显位置悬挂或者张贴提示语的;

(二) 兽用处方药与兽用非处方药未分区或分柜摆放的; (三) 兽用处方药采用开架自选方式销售的;

(四) 兽医处方笺和兽用处方药购销记录未按规定保存的。

第十七条违反本办法其他规定的,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兽药管理条例》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处方管理 篇5

1.凡具有执业医师资格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在乡、民族乡、镇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工作的执业助理医师)并在当地医疗主管部门注册、被所在医疗单位聘用者具有处方权。试用期的医师开具处方,须经所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有处方权的执业医师审核并签名或加盖专用签章后方有效。实习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开处方,其处方必须经上级医师签名方可生效。处方医师的签名式样和专用签章必须与在药学部门留样备查的式样相一致,不得任

意改动,否则应重新登记留样备案。

2.处方字迹应当清楚,不得涂改。如有修改,必须在修改处签名及注明修改日期。

3.处方一律用规范的中文或英文名称书写。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或医师、药师不得自行编制药品缩写名或用代号。书写药品名称、剂量、规格、用法、用量要准确规范,不得

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

4.年龄必须写实足年龄,婴幼儿写日、月龄。必要时,婴幼儿要注明体重。西药、中成药、中药饮片要分别开具处方。西药、中成药处方,每一种药品须另起一行。每张处方不得

超过五种药品。

5.中药饮片处方的书写,可按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药物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之后上方,并加括号,如布包、先煎、后下等;对药物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应在药名之前写出。

6.为便于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处方,医师开具处方时,除特殊情况外,必须注明临床诊断。开具处方后的空白处应划一斜线,以示处方完毕。

7.处方审阅人员不得擅自修改处方,如遇缺药、超剂量、有配伍禁忌等特殊情况,需要修改处方,要退回医师修改并且在修改处签字后才能配方调剂。

8.处方审阅人员必须对错误处方进行如实登记,定期报告院长或医务部门。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对于不规范处方或不能判定其合法性的处方,不得调剂。

9.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的处方须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10.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对处方审核后,认为存在用药安全问题时,应告知处方医师,请其确认或重新开具处方,并记录在处方调剂问题专用记录表上,经办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应当签名,同时注明时间。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发现药品滥用和用药失误,应拒绝调剂,并及时告知处方医师,但不得擅自更改或者配发代用药品。对于发生严重药品滥用和用药失误的处方,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应当按有关规定报告。

11.处方为开具当日有效。特殊情况下需延长有效期的,由开具处方的医师注明有效期限,但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3天。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必须注明理由。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的处方用量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

开具麻醉药品处方时,应有病历记录。

12.药品处方用量一般应按照药品说明书中的常用剂量使用,特殊情况需超剂量使用时,医师应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中成药处方的药品名称、剂型、规格、剂量应与所配发的药品名称、剂型、规格、剂量相一致。

13.药品名称以《中国药典》收载或药典委员会公布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或经国家批准的专利药品名为准。如无收载,可采用通用名或商品名。药名简写或缩写必须为国内通用写法。中成药和医院制剂品名的书写应当与正式批准的名称一致。

14.处方中的药品剂量与数量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剂量应当使用公制单位:重量以克(g)、毫克(mg)、微克(μg)、纳克(ng)为单位;容量以升(L)、毫升(ml)为单位;国际单位(IU)、单位(U)计算。片剂、丸剂、胶囊剂、冲剂分别以片、丸、粒、袋为单位;溶液剂以支、瓶为单位;软膏及霜剂以支、盒为单位;注射剂以支、瓶为单位,应注明含量;饮片以剂或付为单位。

15.普通处方、急诊处方、儿科处方保存1年,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及戒毒药品处方保留2年,麻醉药品处方保留3年。处方保存期满后,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经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或药品零售企业主管领导批准、登记备案,方可销毁。

16.含毒、麻中药处方,除写清一般处方内容外,必须注明病历号、病名及简要病情。

麻醉中药处方的有关内容应造册登记。

17.处方由各医疗机构按规定的格式统一印制。麻醉药品处方、急诊处方、儿科处方、普通处方的印刷用纸应分别为淡红色、淡黄色、淡绿色、白色。并在处方右上角以文字注明。贵重中药处方应逐日统计消耗,以便掌握库存。

18.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资格人员方可从事处方调剂、调配工作。非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不得从事处方调剂、调配工作。具有药师以上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负责处方审核、评估、核对、发药以及安全用药指导。药士从事处方调配工作,确因工作需要,经培训考核合格后,也可以承担相应的药品调剂工作。

处方管理 篇6

麻醉药品、Ⅰ类精神药品的管理是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为了保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合法、安全、合理使用,防止流入非法渠道,也是为了保障医疗安全。管理涉及的部门有医务、药剂、护理和保卫,管理的环节有采购、验收、贮存保管、发放、调配使用(包括处方的记数管理、空安瓿的回收、残余量的处理等),报残损、销毁及安全保卫工作。其中管理的难点是处方的记数管理和空安瓿的批号跟踪。

根据临床摸索和向兄弟医院的学习、借鉴,总结出二级医疗机构麻醉药品、Ⅰ类精神药品的领用及处方计数管理办法。

空安瓿的批号跟踪,贯穿在麻醉药品、Ⅰ类精神药品的领用程序中。

首先,药库要有详细的入库验收记录。建立单品种专用账册,包括入库及出库的逐笔记录。项目有:日期、出入库凭证号、品名、剂型、规格、单位、入库数量、出库数量、批号、效期、批准文号、生产单位、供货单位(出库单位)、结存数量、验货人、保管人(发货人、核对人)、领用人。

药房建立:①单品种出入库专用账册。项目包括:日期、品名、剂型、规格、单位、批号、效期、生产厂家、出入库单位、入库数量、出库数量、结存。②空安瓿回收登记本。项目包括:日期、品名、规格、批号、数量、交回人签字、药房接收人签字、药库接收人签字。(销毁记录:省略)③建立残留量处理登记本。项目:科别、时间、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使用药品名、规格、使用量、剩余量、处理方式、处理人、监督人。

手术室领用:所有的麻醉、Ⅰ类精神药品均从药房领。领取时带上病历及使用过的空安瓿,药房人按病历记录核对空安瓿数并登记,相符后领新,不相符须附说明并签字。手术室应建立残余量处理登记本,由药师核查。

住院及门诊病人使用:首先由有麻醉处方权的医生根据病情索取,填写一定的证件后按要求开具(麻)或(精Ⅰ)处方。调注射剂处方时,药剂人员不发给患者药品实物,而是交给注射室护士,护士收到实物后在处方背面签收,护士注射完后将空安瓿及残余量处理登记表一同交回药房,并再次在处方背面签字,以确认返回。

麻醉药品、Ⅰ类精神药品处方的记数管理:①处方专职管理人员建立麻醉、Ⅰ类精神药品处方入库领用登记册。项目:入库日期、入库起止号码、领用科室、领用人签字、入库接收人。各科室建立麻醉、Ⅰ类精神药品专用使用情况登记册(省略)。②设计麻醉药品、Ⅰ类精神药品处方编号头,下面是正式处方,中间以带针孔的虚线连接(便于撕取)。处方编号头上的正文编号与下面正式处方的编号相同。医生开具处方时,将正式处方撕下交给患者,自己留下处方编号头。处方用完后,将编号头交给药房,药剂人员与发药处方核对相符后,通知专职管理人员,然后领取新的专用处方。其中专用处方作废时,各科室登记后交回专职管理人员。

处方管理 篇7

关键词:处方管理办法,书写质量,改进措施

不合理处方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 我院依据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试行) 》 (卫医管发[2010]28号) [1], 对2010年第1季度门诊处方进行调查分析, 以查找不合格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

抽取我院第1季度门诊处方1118张。

1.2 方法

依据《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对所抽取处方进行调查。

2 结 果

1118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152张占13.7%, 其中不规范处方114张占10.2%;不适宜处方34张占3.0%;超常处方6张占0.5%。

2.1 不规范处方

其中名称不规范处方25张占2.2%;诊断不全或未写诊断处方84张占7.5%;超5种药品3张占0.3%。

2.1.1 诊断不全:

(1) 用“咳嗽、头痛、腰痛”症状及“体检、购药”操作行为代替诊断; (2) 未注明诊断开药 (电子处方多见) ; (3) 以“字母、拼音”缩写, 如DM、CI、CRF等诊断; (4) 诊断不全, 过于简单。药师无法按照《处方管理办法》查对用药合理性。

2.1.2 名称不规范:

用商品名、药品注册商标书写药品名称, 如:压氏达、艾畅、希刻劳、哈乐等。

2.1.3 超5种药品:

根据《处方管理办法》不得开大处方, 每张处方不得>5种药品。

2.2 用药不适宜处方

其中剂型给药途径不合理2张占0.2%, 用法不合理25张占2.2%, 联合用药不合理4张占0.4%, 重复用药不合理3张占0.3%。

2.2.1 剂型给药途径不合适:

不写剂型规格, 只写多少瓶、多少片, 如同领药单。

2.2.2 用法不合适:

口服给药习惯2片, 每天3次不考虑剂型的特点, 静脉给药习惯每天1次。抗菌药物分时间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 对时间依赖性药物必须多次给药, 方能达到疗效。

2.2.3 联合用药不合适:

有2种情况: (1) 无联合用药指征, 抗生素的联合使用, 应有明确的指征; (2) 有联合用药指征, 但选药不合理, 常将抗菌谱重叠或抗菌机制相同的药联合。

2.2.4 重复给药:

常出现在感冒药中, 对药品的组方不了解, 常出现重复给药。

2.3 超常处方

2.3.1 高价药:

多在抗菌药物的选择上, 3代头孢成为门诊常规用药。根据我院《抗菌药物分线使用及分级管理办法 (试行) 》办法要求“一般感染患者应首选一线抗菌药物治疗, 原则上禁止门诊用3线抗菌药物治疗;对严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合并感染或已确定病原菌只对2线或3线抗菌药物敏感的患者, 可用2线或2线以上药物治疗。使用3线药物治疗时, 要有致病菌只对3线抗菌药物敏感的药敏报告, 如无报告, 应有全院疑难病例讨论意见, 由上级医师或科室主任开处方或医嘱, 并在病历记载。

2.3.2 超说明书用药:

对中药制剂的选择常会超说明书, 超适应证用药。如: 诊断为带状疱疹, 处方为肤痔消软膏;诊断为耳鸣, 处方为呋嘛滴鼻液。 抗菌药物使用也时有发生。诊断与用药不符。如:诊断为肝损伤, 处方为头孢克洛缓释胶囊;诊断为糖尿病, 处方为非洛地平;诊断为脂肪肝, 处方为苯磺酸氨氯地平等。

2.3.3 药理作用相同2种药联合应用:

2种相同作用机制的药联合应用, 会出现竞争同一靶点, 药效不但不相加, 而且会增加不良反应。如:2种钙拮抗剂联合降压, 2种头孢类联合静脉滴注等均不合适。

3 原因分析

3.1 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

对处方书写质量认识不够;部分医师缺乏药理知识的掌握, 不熟悉药品通用名、规格及包装量;还有部分医师对《处方管理办法》不了解, 缺乏处方正规书写的基本知识。

3.2 药师的专业知识不足

在调配处方时未能严格执行“四查十对”[2]制度, 审方不严, 发生漏审现象, 审方工作流于形式。

3.3 信息工作滞后

未能将新购药品、变更药品的相关信息及时更改, 药品信息录入不全, 医师对药品名称、规格、包装不熟, 致使处方书写中品名、规格、用法不具体。

3.4 超范围开药

个别医师为完成收入指标, 超范围诊治、开药。使用促销药品现象也时有发生。

4 改进措施

4.1 采取多种形式强化法律法规学习

举办各种培训班, 知识竞赛, 活跃学习气氛, 提高学习兴趣。如:处方管理办法培训班, 合理用药知识竞赛、处方质量书写评比等。

4.2 进行测试, 强化知识

举行基本技能、基础知识及法律法规考试。

4.3 实行处方点评

依据《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每月抽查一定数量处方进行点评, 填写处方评价表。把处方点评内容反馈给本人, 并在一定范围内公示, 督促其改正, 并实行奖惩制度。

4.4 强化药品通用名

打印《商品名、通用名对应一览表》, 临床科室医务人员人手一册, 强化通用名的使用。

4.5 定期编写医院药讯

通过最新药讯介绍最新药品信息和有关药品知识。

4.6 严把处方质量关

药师调配处方时坚持做到“四查十对”, 发现问题一定要积极与医师联系、沟通, 并及时纠正, 严格把好医疗流程的最后一关。

4.7 面向临床, 做好服务

参加临床查房, 寻找合适病例建立药历。与临床医师进行用药讨论, 参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提高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试行) [R].卫医管发〔2010〕28号.

《处方管理办法》答疑(四) 篇8

根据“《卫生部关于做好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培训和考核工作的通知”》(卫办医发[2005]237号)内容包括:

(1)培训内容:(1)《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管理规定》和《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2)医疗机构内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使用及管理制度;(3)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4)癌痛、急性疼痛和中、重度慢性疼痛的规范化治疗;(5)医源性药物依赖的防范与报告;(6)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不良反应的防治。

(2)考核:培训结束后培训单位应当对接受培训的医师、药师进行考核,考核方式为考试。成绩合格者方可授予医师、药师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权和调剂资格。

(3)培训单位为二级以上医院时,医院应当将授课内容、授课时间、授课教师、听课学员名单等报市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并将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权和调剂资格的医师与药师名单报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62对癌症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首诊医师的职责是什么?

根据本《办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首诊医师应当亲自诊查患者,建立相应的病历,并要求其签署《知情同意书》。

63癌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时,要求其在病历中留存哪些材料的复印件?

根据本《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需长期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癌症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在病历中应留存以下材料备查:

(1)二级以上医院开具的诊断证明。

(2)患者户籍、身份证或者其他相关有效身份证明文件。

(3)为患者代办人员身份证明文件。

(4)《知情同意书》也应存入患者病历内。

64对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有哪些规定?

(1)本《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除需长期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外,麻醉药品注射剂仅限于医疗机构内使用。

(2)第二十三条规定:为门(急)诊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为一次常用量。

(3)第二十四条规定:为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可以带出医院外使用,但医疗机构药师在发药时应告知患者下次领用时,将原注射剂空安瓿交回药房。

(4)第二十六条规定:盐酸哌替啶注射剂为一次常用量,并只准在医疗机构内使用,不得带出医疗机构外使用。

65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是否可以超常用剂量使用?

(1)《处方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至第二十六条,共5条对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用量作了具体规定。为提高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推行世界卫生组织癌症三阶梯止痛治疗方案,对癌症疼痛患者确需使用吗啡制剂时,可由医师根据病情需要和耐受情况决定其吗啡制剂的使用剂量。但医师应在患者病历上有记录超常用剂量使用的理由,并在处方超常用剂量处再次签名。对超常剂量使用更要严格加强监管,防止麻醉药品流失。

(2)除癌痛和中、重度慢性疼痛外,一般不宜常用麻醉药品止痛,更不应超常剂量使用。

66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应注意什么?住院患者使用第二类精神药品是否可用医嘱单领用?

(1)根据第二十五条的规定:为住院患者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应当逐日开具,每张处方为1日常用量。

(2)患者每次就诊只准为其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一张,不得同时开具多张该类同一药品处方交与患者。

(3)对长期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患者,第二十七条规定,应3个月复诊或者随诊一次。

(4)依据本《办法》第二十条的规定,住院患者使用的第二类精神药品可以不开处方,而以用药医嘱单领用药品,但该用药医嘱单应保存两年备查。

67需特别加强管制的麻醉药品有哪几种药?

根据第二十六条规定主要为2种,即盐酸二氢埃托啡处方为一次常用量,仅限于二级以上医院内使用;盐酸哌替啶处方为一次常用量,仅限于医疗机构内使用。

68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品种、规格进行专册登记的规定及登记内容?

(1)专册登记的该类药品类别: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包括第一类和第二类精神药品都应专册登记。

(2)登记项目:发药日期、患者姓名、发药量等项,但卡片台头应有药品通用名、剂型、剂量规格、剂量单位。也可加上收支结存及经手人。

(3)专册登记卡保存时间: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品处方与专册登记卡保存3年;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与专册登记卡保存2年。

69卫生部曾在2005年11月公布对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品购买使用、管理的有关规定,但若与《处方管理办法》有不相符时,应以哪个文件为准?

卫生部曾在2005年11月14日公布《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于2005年11月2日公布《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管理规定》;2005年11月14日公布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规定》和卫生部办公厅于2005年11月3日“《关于做好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培训和考核工作的通知”》。

对以上管理规定和培训、考核通知,《处方管理办法》第六十三条已规定《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规定》在本《办法》2007年5月1日施行起同时废止。其余2个“管理规定”和“通知”仍然有效。但有的规定若与《处方管理办法》有不相符时,以本《办法》为准,即按《处方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70《处方管理办法》对医疗机构电子处方是如何规定的?

第二十八条规定:医师利用计算机开具、传递普通处方时,应当同时打印出纸质处方,其格式与手写处方一致;打印的纸质处方经签名或者加盖签章后有效。药师核发药品时,应当核对打印的纸质处方,无误后发给药品,并将打印纸质处方与计算机传递处方同时收存备查。

从上述规定说明:现阶段医疗机构不实行电子处方。但医师可以用计算机开具、传递处方(给药房),但同时应打印或手写一份由医师签名的纸质处方;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需手写;药房应将传递处方和纸质处方同时收存备查。

71为什么现阶段不主张实行电子处方?

(1)目前沿海地区和部分省会城市的三级医院使用电子处方较多。但成熟的电子处方应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法律层面;诊疗与开具处方技术层面;电子信息技术层面;管理层面。但现阶段各医院普遍较重视电子处方的可操作性,忽视运行系统的安全性、确保电子处方信息的真实性以及电子处方形成后在保存期内信息的完整性与唯一性和保护患者的隐私权,必须充分考虑保障患者的药物治疗权益。

(2)2004年我国人大通过的《电子签名法》是一部很好的法律,但此法律侧重于商务电子签名。施行电子处方可引入其电子签名的基本原则,但应根据医疗和临床药物治疗工作的特点,由卫生部从上述四个层面着手制定电子处方管理办法。各医院不能简单的按《电子签名法》规定施行电子处方。

(3)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也未施行电子处方,如美国、英国,至今很多医院住院患者用药医嘱单,都未利用计算机信息传递,而仍用手写用药医嘱单;日本也只对电子处方的实施尚处于在讨论阶段,拟采用指纹识别进入医师本人的处方系统。西方发达国家关心的也是如何确保电子处方信息的唯一性和系统的安全性以及患者应享受的权益能得到充分的保障。

72为什么要将计算机传递处方和纸质处方同时收存备查?

(1)如果利用计算机传递处方的模式,它可迅速传递到药房,药师即可按传递处方审核、调配处方药品,待患者持纸质处方到药房取药时,其处方药品都已完成调配工作,处方审核者和调配者都已在传递处方上签名或加盖签章。为了防止差错,药房核对发药的药师,须将两张处方和已配好的药进行核对,并签名或盖签章。在传递处方或纸质处方上有不同的调剂程序责任人(药师)的签名或盖签章。为分清药师调剂的责任,维护处方的法律效力,以备查询,所以传递处方和纸质处方要同时保存。

(2)但如果无计算机传递处方,医师只是用计算机开具处方,并打印纸质处方,经医师签名或加盖签章后交与患者交费取药,那也就不存在传递处方的问题。

73第二十九条规定“未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不得从事处方调剂”的含义?

(1)规定药师要取得调剂资格后方可调剂处方药品,其目的是为了确保药学技术力量的稳定,保证调剂质量,防止用药错误,保证患者安全用药。

(2)药师调剂资格就是指具有药士、药师、主管药师、副主任药师、主任药师等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这在本《办法》第六十一条已有明确规定。

74药师要在医疗机构取得处方调剂资格有哪些条件?

(1)第六十一条规定的具有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

(2)药师在执业的医疗机构取得在该医疗机构的处方调剂资格,药师签名或专用签章式样应当在本机构留样备查。

(3)根据本《办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不同的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其承担处方药品调剂的职责任务也是不同的,“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负责处方审核、评估、核对、发药以及安全用药指导;药士从事处方调配工作“以及药品请领、保管、药品分装等具体操作型工作。

75第三十一条规定药学人员不同技术职务承担不同的调剂任务的意义与目的是什么?

(1)处方药品调剂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问题是看你如何认识和运作。若只把它看作是简单的“收方发药”,不管处方的合理性、所开具处方药品的相互作用和药物不良反应,那药士也可以承担、但无法保证药物治疗质量,必将损害患者的安全用药。

据美国药典会2000年报道,用药错误发生率以发药和用法交待不当为最高,其次为抄写用药医嘱、开具处方与调配处方。用药错误多为人为因素,除少数是受现有科学技术水平限制外,一般是可以预防的。美国国家用药错误数据库1999年对6224例用药错误报告统计分析显示,其中:3%(187例)出现短暂损害,5例永久损害,1例危及生命,1例死亡。美国医院因用药错误而死亡的患者每年达约7000例,每年增加医院成本费用约20亿美元。

防止用药错误需要加强医疗机构管理系统中用药安全的管理,以及重视和制定医疗机构药物治疗各环节相关人员的操作程序。其中重要措施之一是加强药师对处方的审核、核对和用药交待,这就需要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药师把关。从患者安全用药考虑,我国《药品管理法》和卫生部公布的《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都明确规定药师必须对处方的审核和详细的用药交待负责。

(2)本《办法》第二十九条三十一条的规定是对医疗机构和医疗机构领导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其重视、支持医院药学的发展和药师作用的发挥,要求医疗机构领导改变医院药学部门技术力量弱、人才结构和知识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必须改变非药学人员从事药学技术工作和非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被任命为药学部门主任的人事安排。这在《药品管理法》第二十二条以及卫生部公布的《处方管理办法》第二十九条。第四十九条和第五十四条第三款和《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第五条等都作了类似的规定和处罚规定。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第十一条还明确规定了药学部门负责人应具备的条件,如三级医院药学部门负责人应具有药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并具有本专业药学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但我国有的医院却没有执行,这是十分错误的。《处方管理办法(试行)》第十七条的规定与修订后的《处方管理办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基本相同,但“试行”第十七条开了一个“后门”,即“确因工作需要,经培训考核合格后,也可以承担相应的药品调剂工作”,实际是给各医院改善药学部门技术力量弱的过渡期,如果从卫生部2002年1月公布《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起计算,已有5年多的过渡期,但药学部门的技术力量基本没有改善。所以在《处方管理办法》中关闭了这个“后门”,要求医疗机构领导必须认真改变药学部门技术力量弱的状况。

76药学技术人员实习期间的调剂资格有何规定?

新毕业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在实习期间没有调剂资格,其处方药品调剂可按本《办法》第十二条关于医师试用期开具处方的规定执行。其调剂的处方药品,应当经所在医疗机构有处方药品调剂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签名或加盖专用签章后方有效。

77执业药师在医疗机构是否有处方药品调剂资格?

只要符合本《办法》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和第六十一条规定:具有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受聘于某医疗机构药学部门执业,就可以取得该机构相应的处方药品调剂资格。按本《办法》第四十九条规定:“未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不得从事处方调剂工作”。如果“执业药师”不符合二十九条和第六十一条规定,不具有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不管其是否是“执业药师”,都无处方药品调剂资格,不准在医疗机构从事调剂或其他药剂工作。

在我国《执业药师法》制定公布之前,卫生系统暂不实行执业药师制,现在有的医疗机构具有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技术人员考“执业药师”属个人行为。

78处方调剂包括哪几个步骤?

处方调剂包括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和发药4个步骤的工作。根据《药品管理法》以及《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非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不得直接从事药学专业技术工作”的规定,处方的调剂必须由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承担。“处方管理办法”《处方管理办法》第三十二条规定:“药师应当凭医师处方调剂处方药品,非经医师处方不得调剂”。

79药师在调剂处方药品时,应当遵守的主要规定是什么?

对此,《处方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和第五章处方的调剂有十分明确和详细的规定。

(1)第四条规定:“药师调剂处方应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2)第三十三条规定:“药师应当按照操作规程调剂处方药品”。

(3)第三十四规定:“药师应当认真逐项检查处方前记、正文和后记书写是否清晰、完整,并确认处方的合法性”。

(4)第三十五条规定:“药师应对处方用药适宜性进行审核”。

(5)第三十七条规定:“药师调剂处方时必须做到‘四查十对’”。

(6)第三十八条规定:“药师在完成处方调剂后,应当在处方上签名或者加盖专用签章。

80药师调剂处方药品,在执行调剂操作规程时应注意什么?

(1)应遵循各医疗机构制定的药房调剂质量管理规范和调剂操作规程。现在有的医疗机构药剂科、调剂室(药房)的调剂工作管理不规范,处方调剂无规范的程序,药品堆放杂乱,药房内乱而无序,药库或调剂室温湿度不符合存放药品的要求,等等,使患者缺乏安全用药感,这种状况应当改变。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调剂室(药房)应以患者为中心,以优质服务为目的规范药房调剂工作,保证发出药品的质量和患者用药安全。

(2)规范的处方调剂操作规程:审核→计价→收方→调配→核对发药与用药交待,书写药袋或粘贴标签宜在审核或调配操作项完成。调剂工作每一程序完成后,各岗位责任药学技术人员应签名或者加盖专用签章,以示负责。二级医院由于人力关系调剂岗位不可能分得太细,但至少应有两个岗位,二级以上医院日常调剂工作禁止从收方审核到发药交待只一单人负责的调剂工作模式。一人值班时除外。

现在处方调剂程序往往是先计价,后审核处方,这种倒置的调剂程序需要研究改变,以利于防止用药失误(错误)与纠正不适当处方,。先计价,患者付款后再发现处方有错误请医师改方纠正,易发生医患纠纷。

处方管理 篇9

医院门诊处方是医生对患者用药的书面文书, 除了作为发给患者的书面文件, 还具有法律上、技术上和经济上的意义。医院门诊处方用药合理与否, 直接关系到医院医疗质量的高低和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我院为一家县级医院, 门诊患者较多, 每天门诊医生开出的处方不少, 多年来, 由于很少有人关心此事, 导致处方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 近几年来情况尤为严重。笔者仅对2007年上半年的门诊处方做了一下统计, 对2007年度门、急诊处方进行了随机调查, 存在问题很多, 门诊药房急需加强管理。

我院的门诊处方书写质量很差, 药物的使用不规范, 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用药情况, 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特别是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尤为突出。共抽查处方4 856张, 合格处方2 934张, 不合格处方1 922张, 处方合格率为60.42%, 与国家卫生部对综合医院处方统计指标 (处方合格率≥98%) 要求差距甚远。其中不合格处方中书写不规范1 227张, 占不合格处方的41.82%;不合理用药处方1 707张, 占不合格处方58.18%, 往往1张处方存在着多项不合格。

大家知道处方是由处方前记、正文和后记三部分组成。

处方前记主要包括医疗机构全称、处方编号、科别、年、月、日、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处方前记存在的问题:处方前记填写不全比较多, 此类问题比较突出, 所占比例最大, 不写实足年龄, 用“成”、“儿”代表, 个别医师开处方时不按要求填写, 漏写性别、年龄、科别等, 主要原因是部分医生对这些项目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处方正文:正文内容, 以取或R (拉丁文Recipe“请取”的缩写) 标示, 分列药品名称、规格、数量、用法用量。正文存在的问题有:药品名称不规范或错误, 主要是药名中英文混写, 微生物制剂与抗生素合用, 按照新的《处方管理办法》, 每张处方应少于5种药品, 重复使用同类药物, 用法用量不准确, 品种繁多, 随着药品联用品种和数量的增加, 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也会随之增高。国家规定处方一律用通用名, 多数处方使用只写商品名, 不用通用名, 有的处方不写剂型、规格或剂型错误, 只写多少片、多少瓶, 用法用量欠妥。无剂型, 错写较多, 多出现在复方制剂、外用药 (妇科、眼科、耳鼻喉科、皮肤科) 影响调配, 存在不安全用药。

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占了很大的比重, 用药不合理、不安全, 单方面降低了药物疗效, 不但会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而且会影响疾病的病程及疗效, 严重者可使患者致残、致死。用药量过小或过大, 给药方法不合理, 重复用药或滥用药物, 配伍不合理, 用药时间过长, 滥用抗生素, 一张处方有2种以上抗生素, 使用第一类细菌繁殖期杀菌药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 与第三类快效抑菌剂 (红霉素类、呋喃类) 合用药物相互作用疗效降低或增加不良反应, 两种药联合使用可使第一类药物药性减弱或拮抗, 联合用药不合理。剂量错写或漏写, 外用药不写剂量, 用法缺失、模糊或错误, 药品未注明用法或用法不明确, 主要发生在外用药品, 如乳膏剂、洗剂、滴眼液、滴鼻液、喷雾剂等, 用法错误主要表现在新特药的使用上。

处方后记部分为:医师签名或加盖专用签章, 药品金额以及审核、调配、核发、发药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签名。后记存在的问题是医师签字潦草, 甚至有的不签名, 有的处方后记调配、核发无签名。这些问题不易识别处方责任人, 不符合处方制度及处方管理办法规定。

不合格处方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医生的原因、药物的原因、药房的原因, 也有医院管理层和医院领导不重视等因素, 但主要原因在医生自身, 很多医生个人习惯随意, 工作态度不认真, 对处方书写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没有从法律的角度来重视, 没有把处方问题看成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导致书写态度不端正, 对药品名称、处方项目不重视, 为图方便而乱用同音、近音、谐音、别字;有些医生对某些药物的正确使用或联合用药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重视不够或不甚了解;有些医生业务素质不高, 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不够, 对药物相关信息的了解不详, 对处方正文中药物的药名、剂型、剂量、用法、用量等专业性知识忽视, 而造成处方书写不规范;有的医师学历低、资历浅, 上岗前未经过系统培训经验不足;有的医师责任心不强, 知识老化, 多凭经验处方用药, 对病情应对能力不够;有的医师是有资历、有经验, 但缺乏医德, 为了满足私欲, 开单提成, 乱开药, 开大处方;有的医师任凭患者摆布, 要什么药, 开什么药, 无原则性。再一个是药师把关不严, 药师素质不高, 对医生的处方监督不够, 对不合格处方未能及时退回医生处修改, 是导致不合格处方数居高不下的最终原因。

处方书写是医疗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处方质量的高低, 关系到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医院管理部门应加强处方质量管理的监督, 药师应加强监督的职能, 药师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和相关法规, 加强责任心, 严格审方, 严格把关, 在调剂中发现不合格的处方应拒绝调配, 尤其是严重不合格的处方 (如配伍禁忌、用法错误等) 。同时, 提高药师的业务水平, 是把好处方质量的关键, 药师应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做好定期综合知识培训, 只有掌握丰富的药学知识和临床医学知识, 才能发挥药师在处方调配中对处方质量的监督作用。建立相关制度来逐步规范医生开具处方的行为, 按照国家卫生部等部门联合颁布的《处方管理办法》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提高医生责任心, 分析好病情, 明确诊断, 合理使用药物, 认真书写处方, 确保处方质量和医疗安全, 提高医生的合理用药水平。针对近年来不合理用药的现象 (特别是滥用抗生素现象) , 药师必须加强对不合理用药的监督力度, 不断分析、纠正处方中出现的不足与错误, 才能提高处方质量, 促进合理用药, 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处方管理 篇10

1 处方审核

处方审核是规范医师行为,保证患者安全用药的前提。审核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适应证是否正确,临床诊断和用药是否合理,如医生开的药为葡萄糖酸钙,而临床诊断为肠胃炎,明显不对,可能患者是肠胃炎,开药后再开点补钙的药,需要退回重新下诊断。用法用量是否正确,如阿奇霉素分散片,成人每日0.5 g,以后可改为0.25 g,但不能1 d 2次。选用剂型和用药途径是否合理,如缓释片不能掰开服用。是否重复用药,如腹痛患者,肌注山莨菪碱后,又开口服山莨菪碱,要注明备用,或以后服用,防止过量。是否配伍禁忌或者发生不良反应,给患者开具抗生素,又开了活菌制剂,应注明隔开服用,防止降低药效。联合用药是否合理,雷尼替丁和奥美拉唑都可抑制胃酸分泌,不能同时应用。溶媒是否适宜,注射用阿奇霉素一般溶于葡萄糖中静滴。对有疑问的处方,及时与医师联系,双签字后再发药。如患儿为支气管炎,开了多潘立酮混悬液,应与医生联系,患儿有夜间咳嗽的习惯,医生考虑胃食管反流,需要双签字或补充临床诊断即可。

2 调剂

调剂是门诊药房的重要环节,为保证调剂准确无误,我院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药品合理摆放,口服、外用、针剂等分开存放,再细分:消化类、心脑血管类药物放于一处等。每日交接班进行货架整理,及时补充药品,外包装相似的隔开放置,防止出现差错,保证药品出窗口零差错。注意药品效期,严防过期药品出售,严格“毒、麻、精”药品的管理。建立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发现有不良反应的,及时上报药品不良反应办公室,同时及时上报分管领导,给予退药。

3 核对

真正做到“四查十对”,查处方,对科别、对姓名、对年龄;查药品,对药名、对剂型、对规格、对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对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养成习惯,避免差错。

4 发药

严格调配流程,发药时必须呼叫患者姓名,核对无误方可发药,并交代药品数量、服用方法、注意事项、储存方法等。建立差错急救措施,及时上报,不得隐瞒。

5 用药交代

向患者交付药品时,按照药品说明书或者处方用法,进行用药交代与指导,包括每种药品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

6 药学咨询

药物治疗是一项复杂的事情,特别是多药合用,患者对服药有些不知所措,对患者不明的事项要耐心解释,将药物药理作用、服药时间、服药注意事项、与何种药物不能同时服用、储存方法、服药时间等交待清楚。让患者服药放心,同时观察药品不良反应。

7 处方点评

处方点评是药品调剂后的评价,主要是对不合理用药进行监督、制约和干预。药学室定期公布结果,让临床医师及时了解自己的不足,及时改正,防止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处方点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疗水平,保证了医疗质量,若与绩效工资挂钩,更能促进医疗水平的提高。

“暗号处方”坑了谁 篇11

据《南京晨报》报道,南京的各医院为了严把处方关,防止医生开出的处方流失,出现了“暗号处方”。一位市民在汉中路上的某大医院开了一张处方,拿到百信药房买药,药师拿到手后却发现,没有办法取药,上面写着“糖尿病1号、抗生素4号”等,让人摸不着头脑。被迫返回医院取药时,发现“糖尿病1号”竟是降糖灵,“抗生素4号”竟是先锋霉素。业内人士称,这是医院防止处方流失的杀手锏,这种“暗号处方”只有本院的医生和药房知道所指的药品。

笔者在叹服医生们“聪明才智”的同时,也不禁为这些医院和医生的“大胆”捏了一把汗。处方是什么东西?也许有人会说,不就是医生为患者治病开的药单子嘛,可在笔者看来,并非这样简单,处方除了有让药房依单抓药这样一个功能外,也是医生治疗措施的一个记录,从法律的角度来讲,是一种证据,而且往往是门诊治疗时,惟一能够说明治疗措施是否得当的重要证据。这样一种重要的凭据,医生们居然也敢大笔一挥,写上一些患者根本看不懂的“谜语”。愚钝的笔者不知,一旦出现医疗纠纷,这些聪明的医生们该如何证明“糖尿病1号”不是“砒霜”,“抗生素4号”不是“氰化钾”。恐怕到时,本院医生和药房事先设定的“谜底”没有多大法律效力。即便不发生医疗纠纷,医院的日子也未见得好得到哪儿去。我国有关法律明确规定,患者在就医时,享有知情权,只要拿着医生写的“暗号处方”到法院去打官司,一打一个准,准赢。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各医院想办法把患者留在自己的药房里,心情可以理解,但用“暗号处方”这种办法防止处方流失,既侵犯了患者的权益,又给自己的工作带来诸多官司隐患,实不足取。还是应该好好想想患者为何要舍方便求麻烦,从医院开了方子,偏要到药房去抓药。如果医院不切实改变经营观念,按照市场规律去竞争,总想靠“暗号处方”之类的歪招儿“快刀宰患者”,最终只能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处方点评信息化管理模式的研究 篇12

1资料与方法

1.1 机构的设置和职责分工

医院成立处方点评小组, 由医务科、临床医师组、临床药学组3部分成员构成。临床药学组由药剂科选取7名药师以上职称的专业骨干组成, 由1名专职临床药师负责, 其余成员采取排班方式, 兼职参加临床药学工作;临床药学组成员每月负责抽查和点评一定数量的处方和病历, 进行处方质量评分, 对处方、病历中的不合理用药现象给出书面意见。临床医师组成员由内、外、妇、儿、中医等各专业的高年资医师组成, 按专业分工审核临床药师组意见, 并提出临床专业意见。医务科根据上述双方的意见作出奖惩决定, 对处方医师提出的不同意见进行讨论并作出答复。

1.2 制定工作制度和流程规范

1.2.1 确定处方质量控制流程:

由于我院仍采用手写处方, 处方开具后须先由收费处录成电子处方进行划价收费后再到药房取药, 根据实际情况, 笔者制定了事前监控防错、事后点评分析双轨并行的处方质量控制流程, 见图1。

1.2.2 制定处方质量评分标准和点评实施细则:

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试行) 》等文件要求, 结合医院实际情况, 制定了《处方质量评分标准》。处方质量评分内容包括: (1) 处方书写质量:是指处方内容的完整性和书写的规范性, 例如处方是否缺临床诊断、剂型规格等项目, 处方用法剂量、剂型规格等的书写是否规范, 有无使用药品通用名等。 (2) 处方用药合理性:无指征使用或滥用药物, 药品用法剂量不正确, 不合理重复用药, 存在用药禁忌、配伍禁忌、不良相互作用等。 (3) 其他:非病情需要而使用昂贵药品, 违反特殊药品管理规定, 违反药物使用分级制度等。一张处方以满分100分计, 上述评分内容都按性质的严重性设定扣分值以进行处方质量评分, 评分对象不单单是处方医师, 还按职责要求加入了药师和护士, 目的在于督促和鼓励药师和护士积极参与处方的审查核对, 发现问题及时与医师联系沟通, 尽量避免失误与差错。为了使处方点评工作做到公平、公正、认真及有的放矢, 还需制定详尽的处方点评工作实施细则:规定处方点评依据, 点评处方抽查办法, 不合理用药处方内容的审核、沟通、反馈、通报程序, 处方质量评分的再审核程序和相应的奖惩措施。

1.3 建立数据库, 设计应用程序

我院自主开发运行的《处方点评信息管理系统》采用单机模式结构, 以Windows2000/XP为操作系统, 以Microsoft Access2003为数据库, 以Microsoft Access2003嵌入的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s (VBA) 编程语言和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 (SQL) 语言作为软件开发工具进行研究开发。技术实现方法如下: (1) 进行前期需求分析, 分析处方点评要达到怎样的目的, 采用何种方法, 需要哪些数据, 确定数据库设计目标和应具备的功能; (2) 按数据库设计步骤进行概念模型设计→逻辑模型设计→优化重构→物理模式设计等工作; (3) 利用Microsoft Access2003建立数据库, 在数据库中创建工作中必需的各种数据表, 在表与表之间建立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关系; (4) 运用Microsoft Access2003中嵌入的Visual Basic (VB) 语言, SQL语言编写程序, 设置各种形式的查询, 设计前台用户窗口界面, 设计报表进行数据统计和打印等应用程序; (5) 在院内局域网其他计算机中安装副本, 并对数据库进行权限设置, 不同的用户拥有不同的访问权限, 各副本与母本之间通过定期同步方式实现数据共享[2]。

1.4 《处方点评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和应用

1.4.1 药学信息录入和查询:

开展处方点评工作要求点评药师要全面熟悉掌握本院众多药品的说明书内容, 还必须大量查阅临床医学、药物药学等各方面相关信息。如果采用传统的人工方法查阅这些说明书及书籍文献, 过程将繁琐复杂并重复操作, 效率太低;如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料, 仅需在搜索引擎中多次筛选就能得到所需信息, 效率虽有所提高但信息来源是否可靠仍需进一步确定;市场销售的医药学软件, 例如北京金叶天盛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药学会合作开发的《新编临床用药参考》、《新编全医药学大词典》等, 虽然资料信息来源较为可靠、应用功能也相对强大, 但由于知识产权和技术限制的原因, 当与医院的实际使用药品不匹配、信息不足时无法自主更新, 同时存在数据不能共享, 缺乏与用户环境有机结合等缺点。基于上述原因, 利用汉王文本扫描仪的扫描和汉字识别功能, 将本院常用药品的药品说明书、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常见疾病的诊疗规范等医药学资料转换成文档或图片文件, 然后在药品信息表、疾病信息表中加入链接字段, 在药品、疾病与这些文档或图片之间建立对应的链接关系。通过上述简易的整理编辑工作即可建立起能自主更新发展的医院药学信息资料数据库。只要再通过数据库应用软件设计查询界面, 药师就能够在处方点评过程中随时方便快捷地查看这些医药学资料, 其速度和效果非手工翻阅书籍资料所能比拟。

1.4.2 处方点评信息的录入和统计:

《处方点评信息系统》基本按照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试行) 》规定要求进行设计。利用该系统开展处方点评工作, 可方便快捷地录入点评所需的各种数据信息, 对处方进行质量评分, 还可对不合理用药现象进行分类归纳。对于不合格处方, 可将其处方质量评分情况和不合理用药分析内容采用报表形式打印出来, 连同该处方复印件直接发放给处方医师, 处方医师必须对点评结果反馈意见, 通过这种答辩式的互动方式可真正有效地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干预。点评数据录入后, 利用数据库强大的检索功能, 可按时间段、按科室、按职工等不同的检索条件自动生成处方点评统计报表、处方质量检查报表、医师处方成绩报表、药师处方成绩报表、药品使用情况报表、不合理用药分析报表等各种统计分类报表。根据这些报表, 医院管理者可对医院内各科室、医师的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动态监测,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监控措施;同时可对医师、药师的工作质量实行量化评分, 及时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 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

1.4.3 合理用药备案:

我院处方点评的合理用药评价依据包括:以药品说明书为第一参考, 对于说明书以外的用法, 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相关治疗指南和业内共识;此外结合国内外权威文献、循证医学和系统评价的研究结果;对于抗菌药的使用, 还应严格遵守《抗菌药物应用指导原则》和相关管理制度[3]。由于各方面原因, 我国现行的药品说明书还不是很规范, 一些厂家的药品说明书内容与上述专业权威资料中内容不符的现象较多, 对此笔者特别设计了《合理用药备案系统》来录入这些数据。当在处方点评过程中发现某一药品说明书内容与权威资料存在不符现象时, 报医务科审核后将其作为一种合理用药的备案依据录入数据库。

1.4.4 合理用药事前监控:

笔者设计了《合理用药监控防错系统》用于录入记载药师在日常审方工作中发现的不合理用药现象, 既便于归纳分析医师曾经出现的用药失误现象, 避免其他医师再犯相同错误, 又可将用药失误的事前监控行为作为药师日常工作质量评分, 从而可以鼓励和督促药师严格审方, 使医院的合理用药管理工作由现今的处方事后点评分析逐步走向处方事前监控防错。

2结果

从2007年10月-2010年6月我院利用《处方点评信息管理系统》共抽查了8771张门诊处方、住院病历90份, 重点点评了处方书写严重不规范、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的门诊处方738张、住院病历25份, 通报典型的不合理用药处方95张、住院病历12份, 并根据处方质量评分结果对93位处方医师进行了适当的扣除医质处罚。经过3年余的处方点评工作, 原来普遍存在的滥用抗菌药物现象得到控制, 激素和注射剂使用率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同时也降低了平均处方值, 减轻了患者的负担。由于所有的点评数据信息都录入了数据库, 使处方点评工作真正起到了提高处方书写质量、监控不合理用药现象的作用, 不合格处方率逐年下降。见表1。

3讨论

《处方点评信息管理系统》在数据库初期设计时就把其作为一个医院临床药学信息服务系统来开发, 系统除了完成常规的处方点评工作外, 也可将其副本作为一个《药学信息查询系统》安装在药房的工作电脑里, 药房药师在日常审方过程中, 对处方用药存在疑问可立即查看药品说明书, 发现与说明书内容不符后再查询一下有无合理用药备案记录, 提高了药师审核处方的能力。利用系统还可将典型的不合理用药处方点评内容隐去医师、患者信息, 通过安装在院内局域网众多副本向广大医务工作者公示通报, 对减少和避免在以后的工作中重犯相同错误起到很大的作用。利用《处方点评信息管理系统》还能将所有的不合理用药现象进行归纳分类, 制作出有针对性的培训教学课件, 也可按药理分类查询它们的不合理应用情况[4]。一套完整的处方点评制度应该在临床药学的基础上, 实施包括评价制、反馈制、公示制和考评制等制度。但是现阶段多数医疗机构不能很好地落实处方点评制度, 尤其是处方不合理性的审查, 主要是由少数几个临床药师完成, 而药房药师还是只管按方发药即可, 这种制度执行本身就背离了处方点评制度设立的根本目的。因此, 只有充分调动所有药师的积极性, 才能有效发挥制度应有的作用, 实现管理者设立制度的目的[5]。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4个方面加强处方点评工作: (1) 处方点评的考评对象不应只是医师, 也应包括药师和护士。出现不合理用药现象不应只是处罚医师, 也应对执行医嘱的药师和护士作出相应的处罚。 (2) 更应鼓励事前的合理用药监控防错。现阶段大部分医院的临床药学工作都着重于开展事后处方点评分析工作, 但对药师和护士在日常工作中及时联系医师纠正用药失误的事前监控防错行为却往往忽略不计, 无相应的奖励措施, 严重影响了药师和护士的积极性, 因此医院应设立制度鼓励这种更为积极、更为有效的合理用药行为。 (3) 应创造条件让更多的药师参与处方点评工作。处方点评工作如果只是局限于少数几个临床药师参加, 那么也只会是少数几人的药学水平得到提高, 而绝大部分药师的药学水平仍旧停滞不全。虽然在现阶段要求所有药师都参与处方点评有一定的困难, 但也应尽可能创造条件, 例如采用排班兼职方式, 让更多的药师参与到处方点评工作中, 提高其药学理论水平, 培养其临床思维方式。同时还应定期对点评内容进行归纳分析, 通过讨论学习、用药通报的形式将这些点评成果转换成所有药房药师都应掌握的药学知识, 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提高医院的药学水平。 (4) 应尽可能实现处方点评信息化管理。在现阶段, 大多数医院开展处方点评工作都是采用Excel、Word来录入点评数据, 由于电子表格、电子文档对数据处理功能有限, 要对点评数据进行进一步的统计、分类、查询, 处理过程相当繁琐复杂, 工作效率很低, 得出的结果也不够准确详细。其实对数据处理功能最强大的是数据库应用软件, 只要选用合适的数据库应用软件, 进行合理的设计和适当的编程, 就能自主开发出一个适合自身的处方点评信息管理系统。

处方点评工作如果能实现信息化管理, 将很大程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同时能够对用药过程中医师、药师、护士的工作质量作出综合考评, 帮助医院逐步建立起一种以事前监控防错为主、事后点评分析为辅的处方质量控制体系, 最终实现设立处方点评制度的根本目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保护患者的用药利益, 充分、合理使用有限的医药卫生资源。我院通过近3年的探索和实践, 证明处方点评信息化管理模式是一种可行的、高效的医院药学管理模式, 值得广大医院药学工作者去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吴晓玲, 谢奕丹.医院处方点评模式的研究[J].医药导报, 2010, 29 (1) :1-4.

[2]李雄方, 洪新田, 崔宇超.处方点评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实用药物与临床, 2009, 12 (6) :462-464.

[3]周新, 刘瑞凝, 李宏杰.门诊处方点评实践及用药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0, 10 (1) :87-89.

[4]李雄方.消化系统药物不合理应用分析[J].实用药物与临床, 2009, 12 (4) :265-267.

上一篇:新闻娱乐化现象研究下一篇:经济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