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用药医嘱流程

2024-07-19

处方用药医嘱流程(共3篇)

处方用药医嘱流程 篇1

常规诊疗活动中的处方医嘱的检查 2013年第三季度总结与持续改进

为提高处方、医嘱的用药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医务科在2013年第三季度中每月分别对住院患者的处方和医嘱进行检查,现在将检查结果总结如下:

一、发现的问题主要有:

1、部分医师对模糊不清、有疑问的医嘱的澄清流程不熟悉。

2、极个别医师在开具处方时不核对患者的床号,性别等信息。

3、检查发现极个别医务人员开具的处方不合格。

4、医务人员对处方、医嘱的规范开具的制度的熟悉度还不够。

二、同时在很多方面医务人员做的很好,如:

1、使用期人员或未取得职业医师资格证人员开具的处方,均有有资质的医师审核、签字或盖章后方才有效。

2、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类的药品的处方权均由职业医师考核合格后取得。

3、进修医师有医务科对其胜任不专业共组的实际情况进行认定后授予相应处方权。

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的措施:

1、药剂科应规范调剂工作模式,对药师未按规定审核的处方、调剂药品、进行用药交代或对不合格处方进行有效干预,应当采取教育培训、批评等措施,并针对问题组织科内学习。

2、临床科主任要采取教育培训、批评等措施,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组织科内学习,进一步加强处方质量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医师用药行为。

3、对于手写开具的处方,医师要字迹工整,特别是医师签名处,要能正确识别。

4、医师在开具处方后要认真检查,特别是患者的重要信息由无齐全,无误后,才能发出。

医务科

2013年9月31号

处方用药医嘱流程 篇2

以下为我院对医嘱、处方点评具体工作方法及笔者工作心得, 愿与同行探讨。

1 资料

源于我院2011年5月至12月选取的病历资料, 共240份, 其中使用抗生素的病历80份。

2 方法

2.1 建立组织机构, 完善工作流程

2011年5月出台《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之后我院重新调整了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委员会的职能, 并对委员会下设小组进一步明确分工, 并制定了各小组工作流程,

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 院长为第一负责人, 由医务、药学、感染性疾病、检验、护理、医院感染管理等部门负责人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组成。抗菌药物专项工作组及处方、医嘱点评工作组由具有较丰富经验和合理用药知识, 具有中级以上药学专业技术职称的主管药师及医教科共同实施点评。

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每月定期召开总结会议, 听取专项工作组对点评结果的汇报, 并对点评中遇到的问题及重点病历进行讨论, 分析、评估监测数据并发布相关信息, 制定相关技术性文件, 提出干预和改进措施。

处方、医嘱点评工作组及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定期向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汇报工作实施情况及结果。

以下为我院处方、医嘱、抗菌药物点评工作的机构与流程 (图1) 。

2.2 处方、医嘱点评依据及标准

处方、医嘱点评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药品说明书, 《中国国家处方集》, WHO、中华医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等专业委员会制定的用药、诊治指南和专家共识, 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酒精性肝病诊治指南》等, 国家制定的药物使用管理规范如《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

处方点评标准: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执行。

医嘱点评标准:根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处方管理办法》的要求, 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我院医嘱点评标准。

2.3 对不合理用药的干预措施

如何将药师在处方、医嘱点评中发现用药不合理问题及时反馈到临床一线, 避免不合理用药问题重复出现, 保证患者获得安全、合理用药方案, 也是使处方、医嘱点评工作体现价值的重要环节。在实际工作中我院采取以下措施: (1) 书面通知本人, 面对面与当事人沟通, 使其停止并纠正不合理用药方式。沟通时应注意措辞。 (2) 通知当事人所在疗区主任, 以监督本疗区用药情况。 (3) 上报质管科, 经管办, 将点评结果纳入绩效考核。 (4) 将点评结果编入药讯, 将药讯发至临床一线, 同时对其它医师起到警示作用。

3 结果

因我医院为传染病专科医院, 收治病患数量与季节相关, 因此采用与上一年度同期数据相比较的办法。从表1可见, 实施处方、医嘱、抗菌药物点评及干预后, 医院总体抗菌药物使用金额及抗菌药物DDD值明显下降, 药占比也下降了3%。

4 讨论

4.1 不合理用药分析

4.1.1 适应症不适宜

如个别医师对猩红热的患者使用氨曲南, 因猩红热为β链球菌感染的疾病, 而在氨曲南的说明书中明确提示, 该药对链球菌无抗菌活性, 显然这属于遴选药品不适宜。

4.1.2 溶媒不合理

典型病例1:呋塞米40mg+25%葡萄糖20mL, 静脉注射, 依据说明书, 呋塞米为钠盐注射液, 碱性较高, 宜选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 而不宜用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典型病例2: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0.3g+5%葡萄糖300mL, 日2次静滴, 依据说明书, 因葡萄糖溶液偏酸性, 因此配制时必须每100mL溶液中加入4%碳酸氢钠1mL, 显然只用葡萄糖溶液配制红霉素是不正确的。

4.1.3 配制药物浓度及用法不合理

典型病例:利巴韦林注射液0.6g+5%葡萄糖250mL, 日一次静脉滴注。利巴韦林注射液说明书中用法用量一项明确说明, 应将溶液稀释成1mL含1mg的溶液后静脉缓慢滴注, 且应分2次给药。医嘱中药液浓度每1mL达2.4mg, 远远超过了1mg/1mL的浓度, 并且日1次给药明显不合理。

4.1.4 剂量不合理

如某87岁老年患者, 左氧氟沙星0.6g日一次静滴, 高龄患者大多肾功能低下, 可能出现持续高血药浓度, 因此剂量应酌减, 该患者剂量达到青壮年人使用的最高剂量, 显然不合理。又如某3岁小儿患者, 头孢曲松钠2.0g+0.9%氯化钠100mL日1次静滴, 对于小儿患者用量应酌减或按公斤体质量计算剂量, 该患儿使用达到成人剂量, 明显不合理。

4.2 临床不合理用药原因分析

目前临床存在许多用药不合理现象, 笔者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临床药师对药物的理化性质、配伍禁忌, 药物相互作用等理论知识了解不足, 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2) 临床药师参与查房不够深入, 与医师、护士、患者沟通交流欠缺。 (3) 个别临床医师忽视说明书中禁忌、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等内容。 (4) 不排除个别医师, 有利益驱使。

总之, 通过处方、医嘱点评工作的实施与不断完善, 一方面, 可促使药师不断学习专业知识, 提高对医、护、患三方提供药学服务的能力, 另一方面, 将大大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水平, 实现临床用药的安全、经济、有效。

摘要:通过对我院门诊处方及病区医嘱的点评, 提升医院药学服务能力, 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根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 根据我院实际情况, 建立组织机构, 制定工作流程, 规范标准和实施细则, 对处方、医嘱进行点评, 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医师绩效考核。促进了我院合理用药, 降低了药费比例。

口头医嘱执行制度及流程 篇3

1、在非抢救情况下,护士不执行口头医嘱及电话通知的医嘱。

2、危重抢救过程中,医生可下达口头医嘱,护士执行前需重复一遍,得到医生确认后方可执行。

3、在执行口头医嘱给药时,需请下达医嘱者再次核对药物名称,剂量及给药途径,以确保用药安全。抢救用药需保留用过的空安瓿瓶,待抢救结束经两人核对无误方可弃去。

4、抢救结束应请医生及时书面补记所下达的口头医嘱。

流程:

患者发生急危重症需立即抢救

医生下达口头临时医嘱

护士听后复诵一遍

医生、护士均确认无误 ↓

护士执行医嘱,并保留给药的空安瓿瓶。

抢救结束后医生及时补记书面医嘱,空安瓿瓶两人核对无误后弃去。

上一篇:伊卡璐活动免费送QQ黄钻及绿钻下一篇:契约型私募基金知识要点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