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点评管理办法及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实施细则

2024-06-07

处方点评管理办法及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实施细则(精选8篇)

处方点评管理办法及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实施细则 篇1

中药饮片处方专项点评制度及实施细则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饮片处方质量管理强化合理使用的通知》要求,为了加强中药饮片处方管理,规范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根据《处方管理办法》、《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一、医院应组织相关部门和有关专家参加中药饮片处方的专项点评工作,每月开展一次中药饮片处方点评。中药饮片处方应由主管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处方审核、核对、发药以及安全用药指导。

二、处方的点评及实施细则:

﹙一﹚处方点评数量

门急诊中药饮片处方的抽查率应不少于中药饮片总处方量的0.5﹪,每月点评处方绝对数不少于100张,不足100张的全部点评;病房﹙区﹚中药饮片处方抽查率﹙按出院病历数计﹚不少于5﹪,且每月点评出院病历绝对数应不少于30份,不足30份的全部点评。

(二)处方书写

1、开具中药饮片处方应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辨证论治和方剂配伍原则。中药饮片处方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各地区有关中药饮片炮制规范要求,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和《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进行开具和书写。

2、按照中医诊断(包括病名和证型)结果,辨证或辨证辨病结合选用适宜的中药饮片。

3、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应书写完整,处方书写应规范、字迹清晰,医师签名、签章应与留样一致。

3、中药饮片处方应当体现“君、臣、佐、使”的特点要求;

4、名称应当按我院中药饮片处方用名与调剂给付的规定书写;

5、剂量使用法定剂量单位,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原则上应当以克(g)为单位,“g”(单位名称)紧随数值后。

6、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右上方,并加括号,如打碎、先煎、后下等。

7、对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

8、根据整张处方中药味多少选择每行排列的药味数,并原则上要求横排及上下排列整齐。

9、中药饮片用法用量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无配伍禁忌,有配伍禁忌和超剂量使用时,应当在药品上方再次签名;

10、中药饮片剂数应当以“剂”为单位。

11、处方用法用量紧随剂数之后,包括每日剂量、采用剂型(水煎煮、酒泡、打粉、制丸、装胶囊等)、每剂分几次服用、用药方法(内服、外用等)、服用要求(温服、凉服、顿服、慢服、饭前服、饭后服、空腹服等)等内容,例如:“每日1剂,水煎400ml,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

12、按毒麻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的使用应当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

(三)药品用法用量

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

(四)特殊药品的使用点评

依据《处方管理办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毒性药品管理办法》《贵重药品管理办法》对麻醉药品、毒性药品和贵重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点评。(五)处方合理用药点评

根据处方中患者基本信息、中医诊断和证型,评价处方中药使用的合理性。

三、奖惩制度

医院要将中药饮片合理应用作为对医师绩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与医务人员评优、评先、晋升、聘用、绩效工资分配等挂钩,并纳入医疗服务信息化监管体系统一监管,奖惩措施如下:

1、不规范处方每张扣除处方医师10元。

2、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除每张扣除处方医师10元人民币之外,还应承担由此而引起的医疗纠纷以及相应的赔偿金额。

3、对发错药或漏发药人员每次处罚10元,并承担由此而引起的相关责任。

4、一张处方不复核,扣当天复核人员10元,若由此引起纠纷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5、对屡教不改者加重处罚。

6、奖励制度根据情况临时决定。此规定自方案下发起开始执行。

2016年1月13日

处方点评管理办法及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实施细则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随机抽查2014年1月-2016年2月我院门诊开具的2 000张中药处方单, 其中2014年1月-2015年1月中药处方点评实施前中药处方单1 000张, 2015年2月-2016年2月中药处方点评实施后中药处方单1 000张, 覆盖急诊科、儿科、内科、外科、五官科、中医科、妇科等全院科室。

1.2 方法

采用处方点评方法构建处方点评三级机构, 包括处方点评领导小组、处方点评专家组、处方点评工作组, 划定各级机构自我职能与责任, 落实职责分工, 履行各自责任, 强调纪律要求, 团结协作, 制定了《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实施方案》, 按要求严格实施处方点评, 以卫生部发布的《中国药典》、《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试行) 》、《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为评价依据, 筛查调配差错处方。统计分析中药处方点评实施前、后饮片调配的差错类型及差错率。

1.4 统计分析

将数据录入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进行χ2分析,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我院中药饮片调配差错类型主要是组方结构不明、“脚注”执行不到位、调配剂量不准确、处方开具不规范、漏抓误抓药物、生熟运用不清楚、配伍禁忌7种类型, 中药处方点评实施前饮片调配差错率为5.7%, 点评实施后饮片调配差错率为1.5%, 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25.415, P<0.01) , 结果见表1。

3 调配差错点评分析

3.1 组方结构不明点评

中药处方需符合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 但临床上出现君、臣、佐、使不明的现象屡见不鲜[6], 处方多达数十味, 但药杂方乱, 影响了组方的临床疗效, 药剂调剂人员应熟悉和掌握中药方剂的配伍原则, 对结构不明的组方应及时与医师进行沟通, 本研究显示组方结构不明是处方点评实施前主要问题, 中药处方点评工作应重点关注。

3.2“脚注”执行不到位点评分析

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制定的相关规定要求, 对于煎煮或调剂有特殊要求的饮片需在中药处方药的上角或下角添加简单要求, 如临时炮制、煎服要求、鲜药运用等, 但临床实际工作中中医开方未注明脚注, 或调剂人员不留心未对脚注进行严格审方, 出现了“脚注”执行不到位的现象较多, 对处方的疗效产生不良影响, 本文显示, “脚注”执行不到位是首位差错类型, 应给与重视, 主要问题是对于煎服要求的脚注未注明。较好中药入方还需按照科学的方法煎煮, 贵重中药应注明“另煎取汁兑入”, 质地坚硬的矿石类、甲壳类中药应注明“先煎”, 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应注明“后下”, 质地轻浮的中药需“包煎”, 胶类中药应“烊化”。

3.3 调配剂量不准确点评分析

中药的剂量与临床疗效、安全性密切相关, 中药的给药剂量是在总结前人多年的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制定的剂量, 常规用量的中药饮片较少发生不良反应, 但给药剂量不准确广泛存在, 临床用药剂量小于《中国药典》规定剂量, 可能导致药效不明显, 延误病情治疗, 药物剂量过大, 药力过猛可能损伤机体正气, 导致不良反应发生, 如草乌、川乌、附子、红花等[7], 因而, 医务人员要充分意识到超剂量用药存在的风险, 杜绝那些可有可无的、不合理的超剂量用药, 尤其对那些含有毒性或药性峻烈的药物更应如此[8]。对于有些成分及作用类似的药物联合使用时, 应警惕中药处方的隐形超量, 如同一张处方中川乌、草乌各3g, 虽然单味药物没有超量, 但由于川乌和草乌毒性成分、功效相同, 因而, 整张处方来看就存在药物隐形超量的问题了。

3.4 处方开具不规范点评分析

关于中药饮片处方开具不规范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尤其部分手写处方。 (1) 处方信息未严格写明, 婴儿处方未写明体重或日、月龄, 疾病诊断较为模糊, 如诊断为“腹泻”、“感冒”, 处方上无处方医师、审方药师签字。 (2) 未采用药物标准写法, 如“金银花”开具为“双花”、“二花”, “紫苏叶”开具为“家苏叶”。 (3) 部分手写处方出现谐音字、错别字及简化字等。

3.5 漏抓、误抓药物点评分析

漏抓、误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调剂人员的工作疏忽所致, 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 外观相似的药物容易误抓, 如山药与天花粉、关木通与川木通、姜半夏与法半夏、大血藤与鸡血藤、香加皮与五加皮、桃仁与杏仁、乳香与没药等, 调配过程应严格识别药物的形态。 (2) 药名相近的药物易误抓, 如山茱萸与吴茱萸、肉桂与桂皮、紫草与茜草、苏梗与桔梗等。 (3) 漏抓的原因主要与调剂人员未养成良好的习惯, 根据处方按顺序逐一抓药, 同时大处方及医生写字潦草也是影响因素。

3.6 生熟运用不清楚点评分析

生药与炮制后的饮片的功效性能存在明显差异,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也有极大不同, 生泻熟补、生峻熟缓、生毒熟减、生效熟增、生行熟止是生熟理论的核心内容[9]。若以生代熟, 付错药, 不仅起到治疗疾病效果, 且可能使病情加剧, 或者出现副作用, 如生大黄与炒大黄、干姜与炮姜、生黄芪与炙黄芪、生地与熟地等。

3.7 配伍禁忌点评分析

“十八反”、“十九畏”是中医界沿袭数千年的中药配伍禁忌, 但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未将海藻与甘草列为配伍禁忌, 主流观点认为二者合用会导致毒性增加, 另外十八反多含大戟、芫花、乌头、藜芦大毒之峻烈药品, 用之不慎或不当很容易出现不良反应, 十八反的毒性与配比剂量也存在相关性, 甘遂、大戟和芫花与甘草在适当的比例下, 不仅毒性没有增加, 反而毒性明显降低[10]。另外, 中药与中成药、中成药与中成药的配伍禁忌也应遵循“十八反”与“十九畏”, 临床药师应核对中药与中成药中的组方、中成药与中成药之间的组分是否存在配伍禁忌。临床上同类中成药重复开药现象相当普遍, 如复方丹参滴丸和速效救心丸同属气滞血淤型用药, 一同开具存在重复用药问题。

4 讨论

杜绝中药饮片处方调配差错是中药房的一项长期工作, 全国各地各级医疗机构开展处方点评工作正如火如荼, 均获得一定成效。调剂人员在调配处方时应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药品调剂差错事故登记簿》等各项规章管理制度, 按照“四查十对”的相关要求, 严查处方, 落实中药处方的核对与付发制度, 明确交代药物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详细记录调配差错事件, 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讨论, 并提出整改措施, 提高从事药品调剂人员的准入门槛, 组建处方点评小组, 不定期对中药房工作进行突击检查, 规范处方开具质量, 建立二次复核制度进一步保证调配处方准确无误。本文随机抽查2014年1月-2016年2月我院门诊开具的2 000张中药处方单, 结果显示, 我院中药饮片调配差错类型主要是组方结构不明、“脚注”执行不到位、调配剂量不准确、处方开具不规范、漏抓误抓药物、生熟运用不清楚、配伍禁忌7种类型, 中药处方点评实施前饮片调配差错率为5.7%, 点评实施后饮片调配差错率为1.5%, 差错率显著下降。综上所述, 我院中药饮片处方调配存在一定差错率, 应加强防范意识, 掌握饮片调配差错类型特点, 实施中药处方点评制度能有效降低饮片调配差错率, 对于提高中药饮片调配质量, 对保证临床疗效与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余少敏.中药汤剂调配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24 (3) :179-180.

[2]李恩来.影响中药处方调配质量的因素〔J〕.光明中医, 2009, 24 (9) :1808.

[3]付丽芳, 李志勇.我院中药饮片处方调配差错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J〕.光明中医, 2015, 30 (3) :647-648.

[4]王明喜.中药饮片调配环节差错原因及防范〔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 29 (1) :138-139.

[5]翟丽杰, 付秀娟, 朱大胜.我院开展门诊处方点评工作的实践模式与探讨〔J〕.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0, 10 (11) :1315-1317.

[6]王卉.我院门诊中药饮片调配差错处方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 9 (5) :76-77.

[7]李娆娆, 张志杰, 王祝举, 等.近60年中药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0, 16 (15) :213-218.

[8]牛凯云.超剂量使用中药饮片原因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 2007, 15 (10) :758-760.

[9]贾天柱.中药炮制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15-20.

处方点评管理办法及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实施细则 篇3

【关键词】处方点评;处方质量;合理用药;药房管理

【中国分类号】R2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024-01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务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加强和进一步推进中医药发展的文件,在基层医疗服务中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促进传统中医药的发展。因此,基础医院中药业务也有缓慢回暖的状态。与中医药管理息息相关的中药房管理工作还相对滞后,中药房管理人员必须提高认识,加强学习,提高素质。才能适应现代中医药管理发展需要。为此,卫生部又先后颁发了《处方点评规范》、《医院处方管理办法》、《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我院也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年初建立了中药房的处方点评制度,落实处方管理的责任,实施近一年来,取得明显的效果,现作如下总结:

1 一般资料

我院根据《处方点评规范》的要求,对中药房的中药汤剂处方,每月门诊处方随机进行抽样点评,点评量不低于1‰,绝对数不少于100张,住院处方点评量不低于1%,绝对数不少于30张[1]。2011年1——10月份我们共抽取1386张。

2 处方点评方法及标准

2.1 处方点评方法:我院成立以分管医疗院长为组长,医疗科主任、中医科主任、药剂科主任、中药房药剂人员为成员处方点评小组,制定奖惩制度,每月定期由分管院长随机抽取门诊和住院中药处方(随机抽样方法见临床资料),根据《医院处方管理办法》、《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中的相关规定,处方点评小组逐一进行点评,坚持公正、科学、务实的原则[1],并进行完整、准确的书面记录,把点评的结果反馈给临床医生,并根据奖惩制度予以兑现。

2.2 处方点评标准

2.2.1合格处方标准:①处方字迹清楚,易于辨认,处方颜色使用正确,普通处方为白色,儿科处方为淡绿色,急诊处方为黄色;②处方前记填写准确完整,正文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特殊用量、用法、要求按规定注明;后记中医生、药剂人员要手工签名,药剂人员要双签名[2]。

2.2.2不合格处方分类:凡是没有达到上述要求中任何一项的处方,都视为不合格处方。一般分为三类:不规范处方、用药不宜处方和超常处方[2]。

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结果

表1:2011年1——10月份处方合格率比较(%)

*10月份与1月份处方的合格率,经统计学分析有明显差异性(P<0.05)。

表2 2011年1——10月份不合格處方构成比较(%)

表中10月份与1月份处方中用药不宜处方数所占不合格处方的比例,经统计学分析有明显差异性(P<0.05)。

5 讨论

处方点评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和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应性(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进行评价,其宗旨是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1]。通过今年10个月的处方点评工作我们深深地体会到:①处方点评能强化质量监督,提高处方质量。我院处方点评工作在分管院长的领导下,处方点评小组成员各负其责,共同协作,充分发挥各自专长,严格按照处方点评规范》、《医院处方管理办法》、《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中的规定,公正、科学、务实的进行处方点评,发现问题及时总结,指出具体存在的问题,落实具体改进措施,并改进处方点评的相关制定,进行奖惩,把这些信息反馈给临床医生,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努力通过处方的质量。通过10个月的处方点评我院处方的合格率从1月份的71.8%上升到10月份的95.1%,取得了满意的效果。②处方点评能加强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确保临床合理用药。中医的治疗同西医的治疗有着一定的差异,中医的治则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原则,中药方剂只是给病人一大包药,没有西药那样的说明书,素有“外行看疗效、内行看门道”之说。因此处方点评更尤为重要,分析主方的“君、臣、佐、使”及加减药物是否与临床诊断或症候相应;分析药物用量、用法是否安全,特别是剧药、毒药是否超量使用;分析处方药物是否配伍得当,有无“十八反、十九畏”禁忌,有无儿童、孕妇禁忌;分析特殊药物煎制的方法是否注明等等[3]。通过点评我们找出处方问题,一一加以评析。在不断的找错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评析、改进来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本组在不合格处方构成分类统计表明,在1月份用药不宜处方占不合格处方的比例为43.9%,而10月份没有因用药不宜的不合格处方,两者有着明显差异。③处方点评促进医务人员学习,提高业务技能,保障医疗安全。处方点评形式上是一个管理工作,其实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处方点评工作不仅仅需要处方点评工作小组成员掌握处方一般的书写规范,更重要的是要掌握中医饮片的药理特性、功效、药方的主治功能以及疾病的中医治疗原则,中医科主任、中药房药剂属中医人员范畴,他们是处方点评的主力军,只有通过不断深入广泛的学习,提高中医各方面的业务知识,才能在处方点评中指出临床医生处方的不足之处,达到处方点评应产生的效果。但分管院长、医疗科主任、药剂科主任就不一定是中医人员,因此他们也要通过中医理论学习,熟悉基本中医知识,才能有说服力,全力推行处方点评制度的实施,提高处方的质量、保证临床合理用药,避免因用药不当引起的医疗差错,甚至医疗事故的发生,确保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姚冰,聂娟,彭晓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与《处方管理办法》的比较及问题思考[J],中国药业,2011,20(8):17-20.

[2]章萍 陆瑶华 郭澄.医院病区药房《处方管理办法》的实施和体会[J].中国药房,2008,19(7):552.

[3]姚海 高玲 宁志刚等.《处方管理办法》与其试行版比较的变化及存在问题的思考[J].中国药房,2008,19(4):251.

[4]杜长江 赵庆春,《新病历书写规范》[M],西安 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2010.6 180—181

[5]陈迎春 安福丽等.处方分析在中药房药学服务中的应用[J],中国药业,2009,18(14):64.

基本药物处方点评方案及工作细则 篇4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与要求,规范基本药物的临床使用与管理,根据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和《处方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特建立我院基本药物处方点评方案及工作细则。

一、点评目的

通过建立健全基本药物处方点评和监督制度,规范医师处方行为,推动医疗机构持续改进和提高处方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完善基本药物使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强药品临床应用管理,规范基本药物使用,纠正不合理用药行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二、点评范围

医院基本药物的门、急诊、住院处方。

三、评价内容:

1、点评内容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

2、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判定为不规范处方: ⑴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辨认的;

⑵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签章的留样不一致的;

⑶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处方后记的审核、调配、核对、发药栏目无审核调配药师及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单人值班调剂未执行双签名规定);

⑷新生儿、婴幼儿处方未写明日、月龄的; ⑸西药、中成药与中药饮片未分别开具处方的; ⑹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

⑺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的;

⑻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的;

⑼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

⑽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 ⑾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的;

⑿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

⒀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处方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

⒁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⒂中药饮片处方药物未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或未按要求标注药物调剂、煎煮等特殊要求的,用法用量未按照“每日1剂,水煎400ml,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的”。

4、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判定为用药不适宜处方: ⑴适应证不适宜的; ⑵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的;

⑶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 ⑷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 ⑸用法、用量不适宜的; ⑹联合用药不适宜的; ⑺重复给药的;

⑻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 ⑼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的。

5、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判定为超常处方: ⑴无适应证用药;

⑵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的; ⑶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的;

⑷无正当理由为同一患者同时开具2种以上药理作用相同药物的。

四、评价方法:

(一)处方的抽样率为总处方量的1‰,每月点评处方绝对数不少于100张,记入《处方点评工作表》

(二)每月抽查处方,抽查数不低于总出院病例数的1%,绝对数不应少于30份

(三)随机抽样,兼顾各科。

五、处方评价结果

(一)处方点评结果分为合理处方和不合理处方。

(二)不合理处方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

六、处方点评结果处理与持续改进:

对于处方点评工作进行详细的登记和记录,定期分析结果,反馈临床,监督改进。并把处方点评的情况纳入科室和个人的绩效考核,促进处方点评管理工作的提高,持续改进医院合理用药水平。具体做法有:

(一)药房即时处理、登记(配伍禁忌等);

(二)每月向临床科室通报该科不合理处方情况;

(三)每季度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与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对处方质量分析、总结,典型不合理处方点评;

(四)每临床科室和医师个人处方合格率情况纳入科室和个人年终绩效考核;

处方点评管理办法 篇5

为贯彻执行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规范门诊处方,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相关规定要求,特制订我院处方点评管理办法。

1.处方点评的定义

处方点评是根据相关法规、技术规范,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用药适应症、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进行评价,查找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并实施干预,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的过程。

根据医院药事管理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确定处方点评的范围和内容,对特定的药物或特定疾病的药物(如国家基本药物、抗菌药物等临床使用及超说明书用药和围手术期用药等)使用情况进行的处方点评。

处方点评是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和药品临床应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临床药物治疗学水平的重要手段。

处方包括门诊、急诊处方及病区用药医嘱单。2.处方点评管理办法 ①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

⑴成立由门诊部、医务科、药剂科等部门组成,分管副院长担任组长的处方点评领导小组,处方点评领导小组负责处方点评的全面管理工作,各部门分工明确,共同承担处方点评制度的落实。具体分工如下:

门诊部负责对门诊医生处方用药的监管,对开具不合理处方的责任医生实施行政干预;医务科负责对病区医生处方用药的监管,对开具不合理处方的责任医生实施行政干预;药剂科负责处方点评的具体工作,成立处方点评工作小组开展处方点评,同时负责对医务人员合理处方用药的培训和技术支持;建立健全系统化、标准化和持续改进的处方点评制度,将处方点评结果纳入相关科室及其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和考核指标,并负责结果公示和处罚执行。

⑵成立由药学、医学、院感、医疗管理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处方点评专家组,为处方点评工作提供专业技术咨询和指导。

②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和流程规范

建立包括处方管理实施细则、处方点评工作制度、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建立处方点评工作流程和规范。

③处方点评中需要重点关注以下类别的药物使用是否符合相关规范

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需严格遵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管理实施细则》;

⑵抗肿瘤药物、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生物制剂的临床使用需严格遵守相关临床使用管理办法。

3.处方点评的依据和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药品说明书等。

4.处方点评的实施办法 ①不合理处方的含义

不合理处方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⑴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判定为不规范处方:

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自己难以辨认的;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签章的留样不一致的;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处方后记的审核、调配、核对、发药栏目五审核调配药师及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单人值班调剂未执行双签名规定);新生儿、婴幼儿处方未写明日、月龄的;西药、中成药与中药饮片未分别开具处方的;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的;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的;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的;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处方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中药饮片处方药物未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或未按要求标注药物调剂、煎煮等特殊要求的。

⑵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判定为用药不适宜处方:

适应症不适宜的;遴选的药物不适宜的;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用法、用量不适宜的;联合用药不适宜的;重复给药的;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的。

⑶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判定为超常处方:

无适应症用药;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的;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的;无正当理由为

同一患者同时开具2种以上药理作用相同药物的。

⑷医院对超常处方高价药的规定:

本办法规定的“高价药”特指单张处方药品金额超过300元;凡病人签字确认单张处方金额超过300元的,不列为“超常处方管理”;单方金额>300元,未与病人沟通的并未经病人签字确认的,视为超常处方。

②处方点评的流程

处方点评包括随机抽取的不合理处方(医嘱单)和药房审方药师日常工作审核中发现的不合理处方(医嘱单),门急诊处方的抽样率不应少于总处方的1‰,且每月点评处方绝对数不应少于100张;病房(区)医嘱单的抽样率(按出院病历数计)不应少于1%,且每月点评出院病历绝对数不应少于30份。

医院处方点评小组应当按照确定的处方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处方,并按照《处方点评工作表》对门急诊处方进行点评;病房(区)用药医嘱的点评应当以患者住院病历为依据,实施综合点评。

处方点评工作坚持科学、公正、务实的原则,对不合理处方要进行登记,建立完整、准确的书面记录,点评结果报医院领导,适时进行干预。

③不合理处方的干预方式

每月将不合理处方在中层会议上由分管院长进行通报,并与科室(个人)指控考核挂钩,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

5.处方点评效果评价与持续改进

药剂科根据处方点评结果,对医院在药事管理、处方管理和临床用药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和综合分析评价,提出质量改进建议,并向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报告。发现可能造成患者损害的,应当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损害发生。

处方点评及临床合理用药工作总结 篇6

从2011年1月份至9月份,随机抽取我院门诊处方总 900份,进行数据统计,根据统计结果现分析总结如下:

一、用药品种:我院用药品种总数为2043种,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为2.27种。国家基本药物品种数占我院用药品种数的45.51%,注射剂使用率为23%。药品通用名数为100%,合理用药处方占我院总用药品种数的比例为99%。

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1、抗菌药物使用率: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4.3%,超过了三级医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20%)。

2、抗菌药物在疾病治疗中的分布情况: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临床诊断中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扁桃体炎、咽炎、胃肠炎、消化不良、宫颈炎、人工流产、功血、月经不调、阴茎炎、鹅口疮、疱疹性咽峡炎、宫腔内积血。

3、使用抗菌药物品种:我院使用抗菌药物处方中最常见的:1联包括阿莫西林胶囊、奥硝唑分散片、盐酸洛美沙星分散片、甲硝唑片、甲硝唑注射液、注射用青霉素、注射用苯唑西林钠、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注射用美洛西林钠、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注射用阿奇霉素、头孢克肟干混悬剂、头孢丙烯颗粒、阿奇霉素糖浆;2联包括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与注射用青霉素钠联用、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与注射用苯唑西林钠联用、奥硝唑分散片与盐酸洛美沙星分散片联用;3联我院门诊暂时无3联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三、药品处方金额:平均每张处方金额为55.3元。

四、平均就诊时间和平均发药时间:平均就诊时间为10.7分钟,平均发药时间为13.74秒,药师能详细为患者讲解用药注意事项,患者满意度为100%。

五、其他:按处方实际调配药品的为100%,药品标签标识方面工作做的较好,完整率为100%。

六、合理用药点评评估:

1、处方中未写临床诊断、年龄、年龄格式不规范如: 1/2,应写为6/

12、开具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无医师特别说明的都属于不合格处方。

2、呼吸道感染处方中出现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与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联用,属于重复用药现象。

药剂科

处方点评管理办法及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实施细则 篇7

1资料与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1年12月处方,采用随机抽取法,抽取一周中某天的门诊处方,每次随机抽30张,每月约抽取120张,共1 230张处方,分别填写处方点评表。根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成药临床指导应用原则》等有关资料,对所抽查处方进行点评,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总结。

2结果

门诊处方1 230张共计2 671个药品,平均每张处方用药数2.17种;使用注射剂的处方有389张,占31.62%;使用抗菌药物处方286张,占23.25%;使用中成药463张,占37.64%;基本用药386张,占31.38%。合格处方1122张,占91.22%;不合格处方108张,占8.78%。在不合格处方中,不规范处方70张,占5.69%;不适宜处方38张,占3.09%;无超常处方。对所抽查的门诊处方的用药指标和不规范处方、不适宜处方结果,见表1、表2、表3。

3不合格处方分析

3.1不规范处方的主要问题

3.1.1 缺诊断或诊断不全

如仅笼统写成“痹症”、“头疼”、“不明发热”、“人流术后”等不明诊断或诊断不全,其原因与就诊医生的业务水平和书写规范处方的意识,诊断及症型的规范化用语不健全等因素有关。

3.1.2 药品名称书写不规范

规范的处方书写,要求医师开具处方时应使用药品通用名,有些药品通用名长且难以记忆,由于多年的书写习惯,一些医师尤其是年龄较长医师开具此类药品时只写商品名而漏写通用名,如将“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30/70)”写成“优思灵”,“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写成“仁和可立克”。

3.1.3 处方量超过规定未注明原因

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但由于一些医师没有写规范处方的意识,即使知道自己开具的处方中慢性病药物有超量的情况,也没有注明理由。

3.1.4 剂量及规格书写不规范

由于药品更替快,有的医师对医院药品尤其是首次进医院的药品具体规格剂量不熟悉,又不主动咨询药房,而是仅凭经验习惯开药,可能会造成用药错误。

3.2不适宜处方的主要问题

3.2.1 联合用药不适宜

药物联用不当影响疗效或致ADR,如罗红霉素+头孢噻肟钠,前者是繁殖期抑菌剂,后者是繁殖期杀菌剂,两药合用可降低前者的效价,因此应避免合用[1]。

3.2.2 选药不适宜

未严格掌握用药指征或忽视了患者自身的特殊情况,如为糖尿病患者选用加替沙星胶囊,该药会干扰血糖水平,故糖尿病患者应慎用或禁用。

3.2.3 重复给药

由于医师对复方制剂成分或药理作用了解不清造成重复用药,不仅增加患者经济负担,也造成医药资源的浪费。如格列喹酮+瑞格列奈,两者作用受体虽不同,但作用机理相通,都是促胰岛β细胞膜上钾离子通道关闭,引起膜电位改变,进而使钙离子通道开放,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从而刺激胰岛素分泌,发挥降血糖作用。所以应注意一般作用机制及作用方式相同的药物不宜合用,以减少不良反应的累加。

3.2.4 用法用量不适宜

由于医师缺乏药代动力学方面的知识,对青霉素类、典型头孢菌素类及克林霉素等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开具每日一次的处方是不合理的。因其杀菌效果主要取决于血药浓度超过所针对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1C)的时间,此类抗菌药物无抗菌后效应(PAE),其抗菌原则是将时间间隔缩短,而不是将每次剂量增大。增大剂量只会增加患者肾脏负担及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不能有效地增加药物的抗菌活性[2]。一般3~4个半衰期投药1次,每日1次用量根本无法达到抗菌要求,反而容易引起耐药菌生长[3]。或是对药物剂型特点不了解,如将缓释、控释片剂分掰口服或依然按普通剂型药物给药,使药物不能平稳释放,造成血药浓度峰谷波动异常,或超过治疗药浓度范围引起的不良反应,影响药效。

4讨论

由表l可知,我院门诊患者用药基本合理,处方的各项基本指标控制较好,抗菌药的使用率、通用名的使用率、注射剂的使用率及实际调配处方的百分率基本符合合理用药评价指标的理想值[4]。门诊处方合格率高达91.22%,而不合格处方大多数源于处方规范性方面问题,所以应该不断提高我院医师书写规范处方的意识。

处方点评制度是一项对国家、医师、药师和患者都有利的制度[5],也是提高药事管理水平的手段。通过处方点评的方式,有利于提高医师的医疗水平,促进合理用药,杜绝“大处方”现象。同时,也加强了对医师处方用药合理性的干预,提高了门诊医疗质量,使医院的药品管理、处方开具和调剂以及医疗费用控制等更加合理、规范,并逐步建立起医院合理用药管理的长效机制。当然合理用药还需进一步加强,应提高药师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知识、临床实践技能及临床医师的药学知识水平。不断完善处方点评工作机制,提高处方质量,以促进医院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7,89.

[2]甘希明.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中国药房,2008,12(10):712.

[3]周新,刘瑞凝,李宏杰.门诊处方点评实践及用药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0,10(1):87-89.

[4]张新平,郑明节.我国农村地区合理用药指标值的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5,19(12):18.

处方点评管理办法及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实施细则 篇8

【关键词】处方点评;合理用药;水平提升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611-02

处方点评作为一种了解临床用药情况的检查方法,可以切实提升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保证临床用药安全[1],实用性较强。《处方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医疗机构均有义务落实处方点评制度,定期对医院进行处方点评[2]。基于该办法规定,我院也成立了处方点评制度,并定期抽查各科室处方,针对问题处方进行整改,极大地促进了临床用药合理水平的提升。本文选取2013年间我院五大科室处方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总结了处方点评在提高我院合理用药水平方面的应用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间内科、外科、儿科、妇科及门诊五大科室各400张处方作为研究对象,排除节假日或夜班时间处方,共计2000张处方,针对每张处方进行检查或点评。

1.2研究方法 将《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16版《新编药物学》及药品说明书等作为点评标准进行处方点评,并对每张处方进行分析比较。

1.3点评指标 着重观察、点评处方书写规范程度,将处方中填写不规范、各种缺项、随意简写或删改引起的处方不清视为不规范处方,规范的处方中具体包括住院部或门诊病例号、姓名、性别、年龄、费用、科别及病房号、诊断结果、剂型、用法、规格、单位、开具时间、药学人员及医师等信息,信息缺失将视为缺项[3]。

1.4点评标准 处方点评过程中着重观察人均药品种类、整个处方中基本药物所占比例、抗菌药物使用量及其所占比例、处方注射剂使用量及比例、药品通用名及其处方比例等指标,并参照相关标准评价处方科学度。

1.5合理用药评价标准 将处方中药物与疾病诊断标准不符、单张处方中药品种类超过5种及以上、药品间有配伍禁忌、药物超剂量又未标明原因、贵重药品使用无指征、关键药品或贵重物品用量用法与剂型不符、再次签名、药物滥用等问题均视为未合理用药。此外,皮试药物未在处方中标注,处方用纸颜色不符合《处方管理办法》或《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规定》中相关规定[4],处方中空白部分未划横线,非本医疗机构注册医师开具的药品处方、医师签名或盖章异于药方存根等问题也被视为不合理用药处方。

2 结果

2.1处方基本指标 本次2000张处方点评结果显示,人均用药品种达1.62种,药品通用名使用率为84.52%,商品名所占比例为15.48%,每张处方平均费用为142.56元,注射药物使用率为34.86%,抗菌药物使用量达21.67%。

2.2处方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000张处方点评结果显示,不规范处方有246張,处方不规范率为12.3%,其中100张用药不合理,82张处方信息填写不齐全,30张处方药品剂量单位错误或缺乏剂量单位,18张处方中使用药品数量超过5种,10张诊断术语不规范,其它不规范处方6张。

2.3处方中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 246张不规范处方中有100张不合理用药的处方,不合理用药发生率达40.7%,分析处方中不合理用药问题发现,药品用法或剂量使用不合理有39张,诊断结果与使用药物不符20张,每日用药次数有误16张,药品选用不当10张,重复用药7张,介质溶媒选择有误5张,药物间配伍有误3张。

3 讨论

处方具体是指医师在诊疗过程中为患者开出的治疗方法[5],该治疗处方开出后需要由具备药学专业认知资格的专业人员进行审核,处方可以算是患者用药医疗文书,加强处方点评并注重不定期处方抽查评价有助于提升处方的规范化,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还可以通过处方点评来了解医师诊治行为的科学度,因此,处方点评是一项具有显示意义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我院顺应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将处方点评工作应用于临床用药管理中,着重针对我院临床用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问题,这为纠正我院用药不规范、不合理问题提供了保证措施。实践证明,处方点评法的应用切实提升了我院合理用药水平,也为我院不合理、不规范用药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科学有效的信息指导。本次2000张处方点评研究发现,我院临床诊疗工作中尚存在不合理用药、不规范处方等问题,其原因分析发现医院监管制度完善程度、医务人员落实度等因素均可影响医院用药合理度。我院结合处方点评结果着重针对诊疗用药合理度问题完善了医疗监管制度,并针对不规范处方问题专门组织了专业医师培训,并建立了处方点评小组,该一系列措施大大减少了不规范处方出现率。

本次2000张处方点评结果显示,我院各科室处方基本规范,用药合理度较为稳定,但是仍有近12.3%的处方不规范,其中用药不合理比例较大,在诊疗用药监管中尚需系统、完善的管理措施来切实提升医院合理用药水平。现阶段,临床用药制度尚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原因是医院诊疗用药监管力度不足[6],医疗机构监管存在漏洞,这便大大增加了处方不规范、用药不合理问题的出现几率,在提升用药合理水平的工作中应该结合医院自身的特点构建个性化的用药监管系统,以此来激发专业药师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自觉性,切实提升医院用药合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常洁.处方点评在合理用药评价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28(24):111-112.

[2] 王剑虹,王曦.我院2009-2010年门急诊处方点评总结分析[J].中国药房,2011,37(34):3186-3188.

[3] 吴传强.2011年度我院门诊处方点评结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19(07):127-128.

[4] 沈建平,陈久艳.某院门诊处方点评和用药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5(25):418-419.

[5] 宋智慧,李荔,王家伟.我院“医改”后2013年1-5月门诊药房处方点评情况与不合理处方分析[J].中国药房,2013,34(46):4355-4357.

上一篇:在党政机关办公中心落成庆典仪式上的致辞下一篇:赴宴入席的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