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点评与处方分析(精选11篇)
处方点评与处方分析 篇1
处方是指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 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1]。其书写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2]。处方点评是提高处方质量, 促进合理用药, 保障医疗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处方点评也是发现临床不合理用药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不合理处方的剖析, 及时发现问题, 合理干预, 将有利于提高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水平。《处方管理办法》 (2007) 明确提出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处方点评制度, 开展处方点评工作。2010年2月10日颁布执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试行) 》, 对医疗机构处方审核及点评提出了较为详细的要求, 目的就在于规范临床用药, 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的水平。我院按照相关的规定制定了处方点评制度, 定期对处方进行综合评价。本文就2012年1~12月门诊2400张普通处方根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试行) 》进行点评和不合理处方分析。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12月的门诊处方, 每月随机抽取200张, 共计2400张处方 (不包含麻醉、精神药品处方) 和门诊疑义处方登记。
1.2 点评方法
依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试行) 》、《处方管理办法》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临床用药须知》, 结合医院处方点评标准和细则, 以及《新编药物学》 (第17版) 、《临床药理学》与药品说明书等参考资料, 临床药师对处方逐一进行审查, 填写处方评价表, 再按要求进行综合评价, 重点评价抗菌药物、注射剂、基本药物的使用情况以及药品通用名使用情况。
2点评结果
2.1 处方基本指标
根据WHO制定的发展中国家医疗机构门诊药品合理利用标准[3] (平均用药数1.6~2.8种、抗菌药使用率20.0%~26.8%、注射剂的使用率13.4%~24.1%) , 我院平均用药数和注射剂使用率在WHO标准之内, 抗菌药物使用率符合WHO标准。
年龄:3~68a, 平均32a;药品品种种数:1~5种, 平均1.9种;抗菌药物:使用抗菌药物处方472张, 使用率为19.67%;注射剂:注射剂处方373张, 注射剂使用率15.54%。
2.2 我院使用电子处方, 不存在书写不规范问题。
在抽取的2400张门诊普通处方中, 有67张处方存在不合理现象, 占2.79%, 其中, 处方用药不适宜49张、超常处方23张, 且部分处方同时存在多处不规范或错误, 具体情况依次见下列表1、表2、表3所述。
3典型处方分析
3.1 处方用药不适宜情况分析
3.1.1 临床诊断与用药不符
如患者女, 51岁, 临床诊断:诊断冠心病、高血压、上消化道出血、胃溃疡、低钾血症, 处方:硫酸依替米星注射液0.2 g, qd。缺少感染诊断, 且用法不当, 应2次/d, 一次0.1~0.15 g (每12小时1次) ;又如患者女, 68岁, 临床诊断:昏迷、脑血管病、糖尿病, 处方: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与此药适应证不符。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 也可用于室性早搏。
3.1.2 遴选药物不适宜
例1, 患者男, 23岁, 临床诊断:头皮裂伤、脑外伤后综合征, 开具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联用硫酸依替米星注射液。缺少联用指证, 抗菌素选用不合理;例2, 患者, 女, 21岁, 临床诊断: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开具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此药在我院为特殊使用管理, 抗菌药物选用不合理, 且级别过高。
3.1.3 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
例:患者女, 55岁, 临床诊断:阴道炎。处方:甲硝唑片0.4 g, 1次/d, 外用。将普通片剂作阴道栓使用, 药物崩解所需的条件不足, 药物释放出需要较长时间而不能迅速在局部形成有效药物浓度, 且片剂有一定的硬度和棱角, 会损伤粘膜, 增加刺激性。建议选用相应栓剂更为理想。
3.1.4 联合用药不适宜
例1患者男, 3岁, 临床诊断:支气管炎, 处方: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5 ml/次, tid;小青龙合剂10 ml/次, tid;此处方遴选了2个化痰止咳药物, 但一个是用于风寒感冒, 一个是用于风热感冒, 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用于小儿外感风热所致感冒, 症见发热恶寒、咳嗽痰黄等小青龙合剂用于外感风寒所致的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稀。应该根据具体的中医临床病症选择适宜的对症药物。例2患者, 女, 49岁, 临床诊断:腹泻, 处方:双歧杆菌三联活菌2粒/次, 3次/d;诺氟沙星0.2 g, 3次/d;此处方为微生态制剂与抗生素联用, 而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 地衣芽孢杆菌活菌等微生态制剂对多种抗生素敏感, 合用易被灭活[4], 因此两者应间隔2~3 h使用为宜。
3.1.5 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
如患者女, 59岁, 临床诊断:慢性支气管炎。处方: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片0.2 g, 2次/d;多索茶碱片0.4 g, 2次/d, 铝镁加混悬液1.5 g, 4次/d。慢性支气管炎非急性加重期不建议常规使用抗菌药物。氟喹酮类药物对茶碱的代谢虽影响较小, 但说明书中要求合用时仍应测定茶碱类血药浓度和调整剂量。配伍使用建议慎重。含铝、镁的制酸药、铁剂均可减少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片的口服吸收, 不宜合用。如患者女, 62岁, 临床诊断:2型糖尿病, 动脉硬化, 处方:阿司匹林0.1 g, gd, 格列吡嗪5 mg, bid, 餐前服用;药物联合毒副作用增加, 两药竞争血浆蛋白结合部位, 使格列吡嗪血药浓度升高, 易致低血糖。
3.2 超常处方分析
3.2.1 超说明书用药
主要表现在药物静脉滴注时未按规定使用溶媒, 例患者, 女, 57岁, 临床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 处方:0.9% 氯化钠注射液250 ml+舒血宁20 ml, ivgtt, qd。舒血宁注射液为银杏叶经提取制成的灭菌水溶液, 属于中药注射液, 其物理变化主要是由酸碱度的改变所致。当变化后的pH值超出一定范围, 有效成分就会变质或溶解度降低而沉淀, 甚至产生不良反应。说明书中为“静脉滴注, 每日20 ml, 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250 ml或500 ml后使用”进行配制。
3.2.2 重复用药
例1, 男, 2岁, 临床诊断:上呼吸道感染, 处方:乙酰麦迪霉素片0.1 g, tid, 阿奇霉素干混悬剂0.1 g, qd, 二者均为大环内酯类药物, 为典型的重复用药。例2, 同时开具格列吡嗪片与格列吡嗪分散片两种同样药品。
3.2.3 无适应证用药
如患者, 女, 30岁, 临床诊断:诊断呼吸道感染, 处方: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2粒, 3次/d, 首次加倍;患者, 男, 67岁, 临床诊断:高脂血症, 处方:缬沙坦胶囊80 mg, 1次/d。
4讨论
处方点评是了解临床用药情况和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的重要手段, 通过定期进行处方点评, 剖析临床用药存在的问题, 及时发现, 合理干预, 将有利于提高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水平。通过本次处方点评发现, 我院处方合格率为97.21%, 处方用药不适宜占抽查总处方比例为1.29 %, 超常处方占0.58%, 其中 (1)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约占不合理处方数80%, 说明门诊不合理用药主要以抗菌药物为主。主要集中在常见的诸如抗菌药物的应用指征不明确, 选用不当, 用药时机不当, 用量、疗程不当以及无指征二联用药缺乏理论依据等方面, (2) 其他联合用药也存在一些问题, 包括不适当的合并用药、不合理的配伍等方面。同时, 联合用药也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据报道, 联合使用5种以下药物时,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 20种以上时,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5%[5]。说明门诊医生应尽量减少联合用药的品种及种类。
典型案例分析是我院进行处方点评及通报点评结果的重要方式。合理用药是项系统工程, 要得到医生的认同才能最终实施, 因此增强药师与医师之间的沟通及激发医生对处方质量整改的积极性至关重要。为此, 我院每月的《质控通讯》对积极整改或合理用药的范例进行表扬, 通过鼓励为主的方式使医生不但能够直观的接收到药物使用的正确信息, 也对临床合理用药有切实的重视。 通过处方点评及有针对性地进行有效干预, 不仅使药师提高了专业技能并使临床医生极大地提高了合理用药水平, 从而也使得我院近年的处方合格率达到国内较高水平。
参考文献
[1]吴蓬.药事管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275.
[2]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试行) .卫医管发, 2010, 28.
[3]李洋, 颜虹.处方信息的分析和利用.中国医院统计, 2005, 12 (1) :79.
[4]王君耀, 赵峰.3种微生态制剂与常用抗菌药物的相互作用.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3, 23 (7) :419.
[5]陈新谦, 金有豫, 汤光.新编药物学, 第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38.
处方点评与处方分析 篇2
2009年3月份临床药学室抽查我院3月份住院病历30份及住院处方600张进行用药分析,现将我院住院病历及住院处方中存在的主要内容归纳如下:
一、处方书写不规范(包括药品名称未采用通用名,药物规格、剂量、用法、用量错误)
1、住院号7040,医嘱施慧达2.5mg,口服,2次/日,施慧达为左旋氨氯地平,半衰期长达55小时,为长效制剂,一天一次足以维持有效血药浓度。如单剂量疗效不佳,可予以5mg,口服,一次/日,或联用ACEI(ARB)等其它制剂。
2、住院号7046,糖尿病医嘱达美康2#,口服,3次/日,达美康为盐酸格列齐特片,每片80mg,日最大剂量不超过4片。该药为促胰岛素分泌剂,宜从小剂量开始应用。超范围增加药物剂量,降糖效果并不增加,反而加重胰岛功能损害。有引起严重低血糖、加重肝肾功能损害,或引起继发性磺脲类药失效。
3、住院号7221、7150,医嘱芬必得,0.3,口服,3次/日,芬必得为布洛芬缓释胶囊,药物作用平稳持续达12小时,一天两次即可。增加给药次数,加重不良反应。
4、住院号6830,严迪150mg,口服一天三次。严迪为罗 红霉素分散片,成人一次10mg,口服,一天二次。
5、住院号6830,诺和龙0.5,口服,一天两次。诺和龙为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半衰期短,起效快,作用强,为餐后血糖调节剂,主要用于控制餐后高血糖。通用名为瑞格列奈片,每片1-2mg,每次1-2mg,口服,餐前15-30分钟服用,不用餐时不需服用,日剂量不超过6mg。
6、住院号7235,高血压。处方硝苯地平缓释片20mg×30s,用法:10mg,口服,一天三次。硝苯地平缓释制剂掰开给药,破坏药物的缓释结构,使药物失去缓释作用,造成瞬间药物浓度高,作用时间短,对治疗不利。缓释制剂为长效制剂,作用维持有效血药浓度可达12小时,一天两次给药即可,同时患者宜选用10mg的缓释片。
二、溶媒选用不合理。
1、住院号6793,依诺沙星选用0.9%氯化钠作稀释溶媒。依诺沙星用含氯离子的强电解质溶解,因同离子效应、盐析作用而产生沉淀,影响疗效,增加不良反应,宜用5%葡萄糖稀释。
2、住院号6743、6855,水溶性维生素加入5%葡萄糖氯化钠中静滴,住院号6974,水溶性维生素加入5%葡萄糖氯化钠与门冬氨酸钾镁输液中静滴。
水溶性维生素不能加入含电解质的葡萄糖注射液中,只能 2 加入无电解质的葡萄糖中或注射用水中。
3、住院号7172、7023,0.9%氯化钠250ml,泮托拉唑40mg静滴。
住院号7083、7023,5%葡萄糖250ml,泮托拉唑40mg,静滴,一天两次。
泮托拉唑为碱性药物,在酸性葡萄糖中不稳定易引起淡红色沉淀。宜选用中性的生理盐水作稀释溶媒,又由于其对光不稳定,溶媒量宜控制在100ml左右,于半小时内滴完。
三、同组输液中加入不宜配伍的药物
住院号7076,处方10%葡萄糖500ml,维生素C3.0,肌苷0.3,静滴,胃复安20mg加滴球,处方中维C与肌苷同瓶静滴,存在配伍禁忌。同时甲氧氯普胺只能肌注给药,不能静滴。
四、存在配伍禁忌用药
1、住院号6760、6870、6988、6743、7152、7172,维生素C注与胰岛素同瓶静滴存在配伍禁忌。
2、住院号6802、7196、7093,维生素C与肌苷同瓶静滴存在配伍禁忌。
3、住院号6835、6919、6855维生素K1与维生素C同瓶静滴存在配伍禁忌。
4、住院号7000,处方10%GS500ml,VitC 2.0 lnosine 0.4,3 RI8ü ivgtt同组输液中存在两组配伍禁忌用药。
5、住院号6969、7144,维生素B6与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同瓶静滴,存在配伍禁忌。
五、选药不合理
1、住院号6824,足背部蜂窝组织炎。医嘱予头孢曲松2.0静滴抗感染。急性蜂窝组织炎需静脉联合使用抗菌药兼顾厌氧菌。针对主要病原菌化脓性链球菌宜选用青霉素类、一代头孢、克林霉素。三代头孢对链球菌作用差,不足以防治链球菌感染。抗生素选用起点偏高。
2、住院号6870,急性胰腺炎,处方:5%葡萄糖250ml,甘利欣100mg,胰岛素5ü静滴。甘利欣含甘草制剂与胰岛素具药理拮抗作用,同时增加水钠潴留,低血钾不良反应。
3、住院号6855,鼻咽癌患者,处方:头孢孟多2.0静滴,一天两次,低分子右旋糖苷酐500ml,静滴一天一次。头孢孟多影响肠道维生素K合成,干扰机体凝血机能,同时患者血小板低下,联用抗血小板凝集药物可致患者出血的严重不良反应。宜改用不影响凝血功能的头孢呋辛或头孢曲松,同时补充VitK1。
4、住院号6685,洛美沙星250ml静滴,速尿20mg静推,输液后,速尿为强碱性药物,PH8.5-9.5,静推后碱化尿液,使洛美沙星抗菌增强,同时使其溶解度下降,易形成结晶,增 4 加肾毒性。
5、住院号6717,乳腺癌患者,使用胃复安止呕,乳癌患者不宜用胃复安止呕,因其可促催乳素分泌引起泌乳,可导致患者乳胀、乳痛。
6、住院号7057,7岁小孩,西咪替丁0.2静推,一天两次。西咪替丁在儿童是慎用的,因此有抗雄激素样作用,造成男性乳房发育,溢乳的不良反应。
7、住院号7152,2型糖尿病,左氧氟沙星0.2静滴,一天两次。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干扰血糖稳定,对正在服药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引进血糖的升高或降低,对糖尿病患者不适选用。
六、不适当联合用药
1、住院号7105,胃溃疡,医嘱洛美沙星0.4静滴,一天一次,阿莫西林舒巴坦钠1.5g静滴,一天两次,替硝唑100ml静滴,一天两次。阿莫西林舒巴坦钠为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广谱青霉素的复合制剂,保护阿莫西林不受β内酰胺酶水解,同时也增强其抗菌效果,扩大抗菌谱,使其不仅对G+菌、G-菌同时也对厌氧菌有效。医嘱中三联实在没必要,单用阿莫西林舒巴坦即可。
2、住院号6497氨苄西林氯唑西林(广谱耐霉青霉素药)与头孢孟多(二代头孢)联用;住院号6793,头孢呋辛(二 5 代头孢)与头孢曲松(三代头孢)联用。同类抗菌药物,作用机制相同,共同作用同一青霉素蛋白结合酶,其抗菌作用并不加强,反而毒副作用加大。
3、住院号7102,尼群地平10mg口服,2次/日,施慧达2.5mg,口服,1次/日,两种钙离子拮抗剂同用,治疗极不规范。
4、住院号7220肠炎,0.5%甲硝唑100ml,庆大霉素8万u,柳氮磺胺吡啶(SASP)0.5直肠滴入,1次/日。SASP在肠道由细菌分解成磺胺吡啶和5-ASA,结肠炎主要通过5-ASA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发挥抗炎作用。应用庆大、甲硝唑可使肠道正常菌群极剧减少,抑制SASP在肠道分解,使疗效受到明显影响。不宜同用。同时补充活性生态制剂如培菲康0.42,口,3次/日,或整肠生。
5、住院号7203,急性胰腺炎,头孢匹胺,洛美沙星,替硝唑三联抗感染。急性胰腺炎抗感染治疗选用能穿透血胰屏障脂溶性强且针对G-菌、厌氧菌的氟喹诺酮或三代头孢与硝基咪唑类药联用,医嘱中头孢匹胺、洛美沙星用其一即可,没有三联的必要。
七、围手术预防用药
1、住院号6862、6825、6407、7115,骨科手术,术前预防用药选用三代头孢(头孢曲松)、二代头霉素药(头孢西丁)。6 违背卫生部[2009]38号文件之规定:对一般骨科手术,抗菌药物应选择针对金葡萄感染为主的一代头孢(头孢唑啉或头孢拉定)。三代头孢及头霉素选药起点偏高,不足以预防阳性菌为主的感染。除非在应用人工植入物的骨科手术(骨折内固定术、脊柱融合术、关节置换术)才选用针对植入物生物被膜下感染的一、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
2、住院号7086疝气手术,7238乳腺手术,使用头孢曲松作预防用药不宜。腹外疝手术,乳腺手术均为I类清洁切口,预防用药宜选用一次头孢足以。
临床药学室
处方点评与处方分析 篇3
【关键词】: 中药处方点评;中成药合理使用;干预作用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641-02
中医,是祖国医药学里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在我国中成药的使用历史悠久,效果疗效确切,并且伴随的不良反应少。并且在国家的宏观政策扶持下,中医的诊疗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因为中成药中的药味组成有所不同,疗效不同,会产生适应的范围,需要辩证得当,使用。在中成药的使用中,加强在处方的审核能发现中药处方里的书写不规范以及使用不合理等种类的问题。本文针对在中成药合理使用中,采用中药处方点评的方法进行了干预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期间,涉及有中成药处方一共3980
张,其中2013 年有1779张,2014 年有2201张。主要涉及的科室有内科和外科、口腔科、妇产科、急诊科、科儿科、康复科以及耳鼻喉科等。依照时间把3980张处方,分成 2013 组和2014 组,两组在数量以及涉及的科室等情况中,具有临床上的可比性,即 P >0. 05。
1.2方法 我院在2012 年还没有进行中药的处方点评工作。2014年开开始,每月随机抽查 100 张中药处方,开展点评。记录 2013 组和2014组里,中成药中不合理使用情况,并且记录不合理用药出现医患的纠纷情况的发生率,提供统计学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1. 2. 2 处方点评工作。 成立一个专门的处方点评小组,进行中药处方的点评工作,组员必须有过专业的培训才可以上岗,每张处方都是 2 或者 2 人以上点评,才算做完成。最后由组长开展不定期的抽查点评的整体的结果,将每月的处方中的点评结果开展公示,建立一个完善有效的奖惩制度。中药处方点评主要的内容是,字迹书写,药物的名称和使用的方法以及合理用药等的情况。
1. 2. 3 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判定。首先,大处方中,除规定的一些慢性病之外,其他所开具的,超过了7 日的用量情况的中成药处方;。其次,配伍的禁忌。也就是说处方里有“十八反”和“十九畏”等的药物。最后,重复的用药,同一张处方里,有着两种或者以上效果相似的药物。最后,用法和用量中的异常,一旦超剂量或者低剂量没有实现,就不能达到药效,还有可能出现现异常的情况,未依照患者实际情况,对药品适当增加。最后是诊断和用药不符,也就是所开具里的中成药物,不具有患者治疗所需的药效[1]。其他不合理情况判定,用药的禁忌,例如孕妇和哺乳期的产妇一些特殊的人群。
1.3统计学处理本次所有研究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分析,检验结果均以( ±s)表示,数据间比较采用t进行检验,对于不同时间点的ISQ值运用方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均用百分比表示,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用药不合理情况。 2012 组和 2013 组中,中药处方涉及的中成药中的不合理用药的具体情况的分析,见表 1。
表1 两组中成药的使用中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分析[张(%)]
项目2013 组( 1779 张)2014 组( 2201 张)诊断结果与用药不符51( 3. 41)20( 0. 91)配伍禁忌14( 0. 78)1( 0. 05)重复用药25( 1. 40)5( 0. 23)用法用量异常15( 0. 84)6( 0. 27)大处方9( 0. 50)1( 0. 05)用药禁忌27( 1. 51)3( 0. 14)总计151( 8. 44)36( 1. 64)从表 1 中,我们了解到,2013 组中成药中的不合理的用药发生率,仅仅是1. 64% ,明显低于 2012 组中的 8. 44% ,并且诊断的结果和用药中的不符,在配伍的禁忌以及重复用药中的情况,同 2012 组比较明显减少,分析的结果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即P <0. 05。
2. 2 医患纠纷出现情况。 2012 年组中,中成药中出现不合理用药,形成医患纠纷一共 31 起,所占发生率有 1. 73%。但是2013 年等情况仅仅是 3 起,发生率是0. 14%。两组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3、讨论
自国家规定医疗机构必须建立处方点的评制度以来,不少的医院实现了不同程度对该项工作的开展,但是,开展的情况,多集中对西药处方以及住院医嘱的点评方面。中成药以及中草药处方的点评工作,开展速度相对较慢,质量也不高[2]。我院在中药处方点评时间不是长,但发挥该项工作的作用,中药的处方合理性出现很大的提高。这和中草药处方中的复杂性,以及不同医生在治法治则不同,以及点评人员专业的差距等密切相关。药师需要掌握中药学和方剂学以及中医基本中的基本专业知识,目的是提高在中草药处方点评方面的能力。
总的来说,和西药的处方比较,中药处方在书写以及评判中以及适宜性的标准等,有着其自身独有特点,点评中药的处方,是否按一定要求标注的特殊煎煮制度来进行,遴选的药品是否存在毒性药品的超量使用[3],需要加强密切的关注。我们要不断加强对医师的行为的规范,从而实现中药的合理使用。
参考文献
[1]唐士平. 2011 年 1 ~12 月我院门诊中成药处方点评结果分析[J]. 北方药学,2013,10( 1) :104.
[2]齐永刚. 我院开展中成药处方点评工作的实践与探讨[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9( 2) :158 ~159.
处方点评与处方分析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抽取门诊调剂室3.26、3.27、3.28、3.29日处方1500张进行点评,
1.2 点评方法依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国国家处方集》等治疗规范来点评。
2 结果
2.1 处方基本指标
年龄:2~67岁, 平均平均32岁;药品品种种数:1~5种, 平均3.2种;抗菌药物:抗菌药物处方525张, 抗菌药物使用率35%;注射剂:注射剂处方231张, 注射剂使用率15.43%;处方金额:0.2-358元, 平均87元。根据WHO制定的发展中国家医疗机构门诊药品合理利用标准[3] (平均用药数1.6~2.8种、抗菌药使用率20.0%~26.8%、注射剂的使用率13.4%~24.1%) , 我院平均用药数和抗菌药物使用率均超过WHO标准, 注射剂使用率在WHO标准之内。在抽取的1500张门诊普通处方中, 有172张处方存在不合理现象, 约占11.47%, 其中, 处方书写不规范共计157张、处方用药不适宜25张、超常处方12张, 且部分处方同时存在多处不规范或错误。
2.1.1 典型处方分析
(1) 未使用药品通用名称-使用拉丁、药名中有别字、使用商品名。处方未用规范的通用名称。如“辛伐他汀滴丸”写成“剑之亭”、“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片”写成“SMZ”。 (2) 第二类精神药品未开在专用处方上。如芬太尼针剂开在普通处方上。 (3) 调查显示有21张处方药物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为了便于药师审核处方, 单次剂量和总剂量超剂量使用医师必须注明理由。如:患者, 男, 65岁, 临床诊断:支气管哮喘, 处方: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氨茶碱注射液0.375, ivgtt, bid。老年人因血浆清除率降低, 潜在毒性增加, 55岁以上患者酌情减量。 (4) 部分处方剂型、剂量、规格、单位不规范。例1:患者, 女, 24岁, 临床诊断:腹痛待查, 处方:654-2 (应书写为消旋山莨菪碱) 10 mg×10, 未写明剂型是片剂或注射液, 无单位。 (5) 临床诊断与用药不符。如处方:患者, 男, 40岁, 临床诊断:高血压处方:吗丁啉 (多潘立酮) 10 mg×30片, 口服, 每次10 mg, 3次/d;胃复安5 mg×10片, 口服, 每次10 mg, 3次/d。吗丁啉是胃动力药, 胃复安止呕, 明显不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遴选药物不适宜。如处方:患者, 男, 60岁, 临床诊断:颈椎病。处方:碳酸钙咀嚼片0.5 g×30片, 口服, 每次1.0 g, 2次/d;谷维素片10 mg×50片, 口服, 每次40 mg, 3次/d;维生素B1片10 mg×40片, 口服, 每次20 mg, 3次/d。 (6) 临床诊断书写不规范-临床诊断空项, 使用疾病代码, 名称不规范如“上感”、“毛支”, 漏写诊断导致与用药不符。
2.2 联合用药不适宜。
如处方:患者, 男46岁, 临床诊断:急性中耳炎。处方:螺旋霉素片150万U, 3次/d;维生素C片0.2, 3次/d;奥硝唑胶囊0.5 g, 2次/d, 均连用4 d;氧氟沙星滴耳液5 ml:15 mg×1支, 用法:0.1 ml, 3次/d, 滴右耳, 连用3 d。抗菌药物3联不符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定。此外, 大环内酯类的共同特点为, 均为无色有机碱性化合物, 难溶于水, 易被酸破坏, 在碱性中抗菌活性较强[4]。建议需要联用时嘱患者分开服用。
2.3 超常处方分析
2.3.1 超说明书用药。
超说明书用药主要表现在药物静脉滴注时未按规定配制溶媒, 例:患者女, 57岁, 临床诊断:冠心病, 处方: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舒血宁20 ml, ivgtt, qd。舒血宁注射液为银杏叶经提取制成的灭菌水溶液, 属于中药注射液, 其物理变化主要是由酸碱度的改变所致。当变化后的p H值超出一定范围, 有效成分就会变质或溶解度降低而沉淀, 甚至产生不良反应。在静脉滴注稀释时需按说明书“每日20 ml, 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250 ml或500 ml后使用”进行配制。
2.3.2 无适应证用药。
如处方:患者, 女, 30岁, 临床诊断:头痛待诊, 处方: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盐酸克林霉素磷酸酯0.9 g, ivgtt, qd;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头孢曲松钠3.0 g, ivgtt, qd。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 不需联合用药,
3 讨论
处方点评是根据相关法规、技术规范, 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 (用药适应证、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 进行评价, 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 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 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的过程。处方点评是医院持续医疗质量改进和药品临床应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提高临床药物治疗学水平的重要手段。我们要通过处方点评工作, 提高处方质量, 促进合理用药, 保障医疗安全, 减少医患纠纷, 促进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吴蓬.药事管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275.
[2]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试行) .卫医管发〔2010〕28号.
[3]李洋, 颜虹.处方信息的分析和利用.中国医院统计, 2005, 12 (1) :79-81
中药处方审核与处方点评 篇5
中药审方,是指中药师在配方操作之前对中药处方所写的各项内容进行全面认真审阅核准的过程。它是中药调剂工作的首要环节,是提高配方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的关键。处方点评的思路与处方审核基本相同,只有事前与事后的区别,可能点评人员职称还存在差别。
《处方管理办法》规定,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对处方用药适宜性进行审核,更加明确了药师的职责和义务。因此,审方人员必须认真仔细、严格慎重地审核处方,审方时除看清处方的姓名、年龄、性别、婚否、临床诊断等内容外,还必须对药名、用量用法、辨证用药、因人用药、配伍禁忌、妊娠禁忌、有毒中药等内容的适宜性进行审核。《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规定,除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的;抗菌药与某些特殊管理药品及超常处方等少数不适应外,处方点评的结果大部分内容适应对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关键需要高水平的中药主管药师参与。1 审核药名的适宜性
主要是审核药名是否规范,是否有笔误,相近似的药名是否清楚正确,有无重味等问题。曾遇到一张补阳还五汤加减的处方,其中用了一味“黄芩”,用量为60 g/剂,根据经验判断应是“黄芪”之误,将患者病历一看果真是“黄芪”,是西医生抄方有误。中药品种繁多,有些药名十分相近,一字之差,稍有不慎,容易搞错,轻则影响疗效,重则危及病人的生命安全。如天麻与升麻是两种功能完全不同的药物,天麻具有平肝息风止痉的功效,为治头痛眩晕之良药,而升麻为升阳举陷之要药。如果肝阳上亢的患者误用了升麻,其后果将不堪设想。其它容易搞错的药名还有桂枝与桔梗,杞子与栀子,茺蔚子与菟丝子,山茱萸与吴茱萸等等,这要求中药师在审方时要认真仔细辨认,发现有疑问的药名一定要与医生联系,决不能想当然,随意配给。2 审核用量、用法的适宜性
中药的剂量大小与疗效和毒性都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中药师在审查处方时要注意患者的年龄大小,小儿发育尚未健全,老年人气血渐衰,对药物的耐受力均较差,特别是作用峻猛,容易损伤正气的药物,用量应低于青壮年的用药量(小儿约为常用量的1/4至1/3,老年人约为常用量的1/2至2/3)。同时要注意每味中药剂量有无误用或误笔,发现有疑问之处,要与处方医师联系。曾遇到一张处方蜈蚣用13条/剂,而蜈蚣的常用量为1~3条,与处方医师联系后才知道是抄方笔误所致,实际上是3条/剂。正确的煎服法是保证中药用药安全有效必须注意的问题。附子、乌头经久煎后使有毒的乌头碱水解成毒性很小的乌头次碱,而回阳祛寒止痛之效犹存。但审方时经常发现处方中制川乌、制草乌等中药的脚注是空白的,与处方医师联系后方知是疏忽所致。又如朱砂不宜入汤剂,因为高温下可使朱砂中硫化汞分解,使毒性增加,但在审核时曾经发现有朱砂的处方用法是煎服,即与处方医师解释后改为朱砂单独冲服。3 审核“辨证”用药的适宜性
中医药治病的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是“辨证施治”。不同的病证,选用不同药物治疗,有的放矢,方能达到预期效果。而用药不对证往往得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如清开灵是治疗温病高热证,用治虚热证应慎用。又如理中丸、半夏泻心汤、痛泻要方、葛根黄芩黄连汤、参苓白术散、四神丸、藿香正气散和保和丸均能治腹泻,但它们的辨证区别在于理中丸治中焦虚寒之腹泻;半夏泻心汤能治胃寒肠热的腹泻;痛泻要方可治肝郁脾虚腹泻;葛根黄芩黄连汤能治肠热腹泻;参苓白术散治脾胃气虚挟湿之腹泻;四神丸主治脾肾虚寒的五更泄泻;藿香正气散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所致腹泻;保和丸主治食滞腹泻,我们在临床上应区别应用。4 审核“因人”用药的适宜性
医生用药时要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病理生理状况、联合用药情况等因素,合理选用药物及制定剂量。幼儿、老人或脏腑功能较差等患者对药物代谢能力不全或衰退,肌体耐受性较差,易发生药物蓄积,引起毒性反应,应禁用或慎用作用峻猛,易损伤正气及对脏腑功能可能有损害的中药,确需使用用量也要轻。如山豆根具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的功效,但如脾胃虚寒者服之则易引起呕吐、腹泻等症状。又如审方时发现肝肾病患者使用川楝子、朱砂、马兜铃、广防己等有可能对肝肾功能损害的中药时,可提醒医生慎用。5 审配伍组方的适宜性
合理的中药配伍可调整药物偏性,增强疗效和降低毒性,反之,配伍不当可使药效降低甚至产生毒副作用,在用药时应尽量避免,主要有“十八反、十九畏”及妊娠禁忌等。对于“十八反、十九畏”作为配伍禁忌,历代医药学家虽然遵循者居多,但也有持不同意见者,有人认为“十八反、十九畏”作为并非绝对禁忌;有的医药还认为相反药同用,能相反相成,产生较强的功效。但由于目前对于“十八反、十九畏”的实验研究尚处在初级阶段,决定其取舍为时过早。因此中药师在审方时,发现配伍禁忌时,应根据《处方管理办法》规定,拒绝调配,必要时经处方医师更正或重新签字方可调配。
此外,妊娠禁忌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药物性能对孕妇胎儿损害程度不同,一般可分为“禁用”和“慎用”两类。“禁用”大多数是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慎用”包括通经祛瘀、行气破滞以及辛热、攻下和滑利等一类药物。审方时若发现妊娠“禁用”中药,应予以拒配;发现妊娠“慎用”的中药,应与处方医师联系并给予提醒,如实属临床需要,重新签字方可调配。6 有毒中药的适宜性审核
处方点评与处方分析 篇6
【关键词】处方点评;合理用药;规范用药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2-0206-01
处方是由执业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由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发药凭证的医疗用药的医疗文书[1]。医师处方和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调剂处方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处方点评是医疗质量和药品临床应用管理的组成部分,是提高药物治疗水平,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措施。医疗机构应建立处方点评制度,对处方实施动态监测,对不合理用药及时予以干预。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规定[2],对我院门诊处方进行点评,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间我院门诊开出的处方1350张,所有处方出自内科、外科、妇产科及中医科。
1.2 方法 成立处方点评工作小组,负责处方点评的具体工作,组长为药剂科主任,成员由门诊部主任及医务科科长组成,经过培训后上岗。根据卫生部颁布的《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以及《药理学》等相关资料对1350张处方进行点评。
1.3 点评标准
处方点评结果分为合理处方和不合理处方。不合理处方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
1.3.1 不规范处方:⑴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辨认。⑵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签章的留样不一致。⑶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⑷新生儿、婴幼儿处方未写明月龄。⑸西药、中成药与中药饮片未分别开具处方。⑹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⑺药品剂量、规格、数量、单位书写不规范。⑻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等不规范用语。⑼处方修改未签名、未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⑽未写临床诊断或书写不全。⑾单张处方超过五种药品。⑿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需要延长处方用量者未注明理由。⒀开具特殊管理药品处方未执行国家相关规定。⒁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⒂中药饮片处方药物未按照“君、臣、佐、使”顺序排列或未按照要求标注药物调剂、煎煮等特殊要求。
1.3.2 不适宜处方:⑴适应症不适宜。⑵遴选的药品不适宜。⑶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⑷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⑸用法、用量不适宜。⑹联合用药不适宜。⑺重复给药。⑻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⑼其他用药不适宜情况。
1.3.3 超长处方:⑴无适应症用药。⑵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⑶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开药。⑷无正当理由为同一患者开具2种以上药理作用相同药物。
2 结果
所选1350张处方中,合理处方1163张,占总处方的86.15%,不合理处方187张,占总处方13.85%。其中不规范处方140张,占总处方10.37%,占不合理用药74.87%;不适宜处方35张,占总处方2.59%,占不合理用药18.71%;超长处方12张,占总处方0.89%,占不合理用药6.42%,详情见表1。
3 讨论
此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我院处方质量基本符合《处方管理办法》的要求,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改进。其中药品剂量、规格、数量、单位书写不规范所占比例最高,可能与临床医师对药剂科采购药物剂量及厂家不清楚造成的,建议药剂科与各个科室及时沟通,对于不清楚的药物可以先电话咨询药剂科后再开具处方。其次为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未写临床诊断或书写不全,点评工作小组组长应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纠正。针对以上问题应将点评结果纳入相关科室及工作人员绩效考核指标中,建立相关的奖惩制度,以督促工作为主,不以处罚为目的。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应当对开具不合理处方的医师,采取培训、批评等措施[3];对于开具超常处方的医师按照《处方管理办法》 的规定予以处理。给患者造成严重损害时,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给予相应处罚。提高临床医师业务水平的同时也要提高法律意识。医院处方点评制度的实施,可以提升医院处方质量,提高医疗水平,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参考文献:
[1]王燕.2013年我院西药处方点评结果分析[J].北方药学,2014,11(10):134.
[2]姚冰,聂娟,彭晓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与《处方管理办法》的比较及问题思考[J]. 中国药业,2011,20(8):17-18.
我院儿科门诊处方点评与分析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随机抽取2010年我院儿科门诊处方3000张(不包含麻醉、精神药品处方)和处方调剂问题专用登记表。
1.2 点评方法
根据《处方管理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临床用药须知》、药品说明书等,结合医院处方点评标准和细则的有关规定,将随机抽取的处方按《处方评价表》[3]的表格填写,统计分析。内容包括:统计不合格处方张数和处方合格率,使用药品种数,使用抗生素的百分率,注射剂使用率,是否存在不合理用药等。
2 点评结果
2.1 处方基本指标情况
年龄:出生57 d的婴幼儿至12岁的儿童,平均3.1岁;药品品种种数:1~5种,平均3.4种;抗菌药物:抗菌药物处方1161张,抗菌药物使用率38.7%;注射剂:注射剂处方598张,注射剂使用率19.93%,平均每张处方金额73.41元。
2.2 不合格处方情况
在抽取的3000张处方中,不合格处方有129张,占4.3%,其中,处方书写不规范共计121张、处方用药不合理的8张,且部分处方同时存在多处不规范或不合理现象,具体情况依次见下列表1、表2、表3所述。
3 不合格处方分析
3.1 书写不规范处方分析
3.1.1 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的。处方前记是记录门诊患者个人信息的重要部分,如果此部分内容书写不完整,有所缺漏项,不仅给药师在审方发药时带来困难,还在建立患者用药历史档案和回访调查方面带来困难,无法有效追踪患者的用药情况及后续服务跟踪。在处方中主要表现在:部分处方未填写科别、年龄、日期、地址或联系电话;无临床诊断或笼统地写“诊断”项;婴幼儿未写明日、月龄;医师忘记签名或只有进修医生的签名等。
3.1.2 部分处方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的。如:个别处方中,0.9%NS100 ml+注射用美洛西林钠×1.5/×1,静脉滴注。注射用美洛西林钠有1.0 g和1.5 g两种规格,在处方中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不清楚,使药师无法正确判断处方的适宜性。又如片剂处方中,片剂药品单位应书写为片,而不应以“﹟”或“s”符号代替。
3.1.3 处方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的。药品名称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或药典委员会公布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或经国家批准的专利药品名为准。如无收载,可采用说明书通用名,在卫生部未正式公布“习惯用名目录”之前,各省、各医院均不得自行编制、使用“习惯名”[4]。如吗丁啉混悬液,应书写为多潘立酮混悬液,又如肠虫清片应书写为阿苯达唑片等。
3.1.4 在处方中,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自备”等含糊不清字句时,易使患者错误服用药品而产生不良后果。特别是儿童在使用片剂药物时,儿童用量常只有成人量的几分之几,若用法用量字句含糊不清,极易造成家长错误分取药量,导致错服药量而产生不良后果。针对此情况,我院为方便患儿服药,已提供部分片剂药品磨药分包装服务,同时药师做好用药、贮药时的注意事项讲解工作,以减少错服药量等的情况发生。
3.1.5 处方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易增加处方订错价、发错药等的风险。处方如果随意涂改而没有签名和日期就难以保证处方的真实性和时效性,甚至可能发生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3.1.6 处方中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等规定做皮试的药品,处方医师应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判定。如青霉素类药,如不做皮试而使用,一旦发生过敏反应,特别是过敏性休克,抢救不及时,将危及患者的生命。在我院部分处方中还存在未注明皮试结果或已皮试的同批号药品连续治疗时漏注明“免皮试”的情况,增加了用药安全性方面的风险。
3.2 处方用药不适宜情况分析
3.2.1 重复给药,联合用药不适宜的。
如处方中双扑伪麻分散片+扑尔敏片,因双扑伪麻分散片中已含有扑尔敏成分,属重复给药。又如复方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盐酸氨溴索口服液,因复方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含有溴已新成分,与盐酸氨溴索口服液同为祛痰药,作用机制相同,两者没有必要合用。抗菌药物联合用药的目的是发挥药物协同作用,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延迟或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掌握抗菌谱和病原学知识,抗生素的滥用易诱导耐药菌株产生,使不良反应增加,甚至发生二重感染[5]。在我院输液处方中,常以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等繁殖期杀菌剂与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快速抑菌剂联用,理论上认为,抑菌剂迅速阻断细菌蛋白质合成,使细菌处于静止期,导致杀菌剂不能发挥繁殖期杀菌作用,使疗效降低,因此不建议两药合用。确需联用时,可先用杀菌剂再用抑菌剂,以获得更好的疗效。
3.2.2 用法、用量不适宜的处方。
处方中如抗菌药物与蒙脱石散等吸附剂合用时,易造成抗菌药物被吸附,减少吸收,降低疗效,因此两药服用的时间应间隔2~3个小时。又如抗菌药物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或复合乳酸菌胶囊等药物同服时,因微生态制剂对多种抗生素敏感,合用易被灭活失效[6],因此两者应间隔2~3个小时使用为宜。处方中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克林霉素等消除半衰期短的药物,为时间依赖型抗菌药,其杀菌作用主要取决于血药浓度高于致病菌最低抑菌浓度的时间,此类抗生素无抗菌后效应(PAE),其用药原则是将时间间隔缩短,而不是每次大剂量给药,一般3~4个半衰期给药一次,日剂量分3~4次给药[7]。我院儿科处方常采用1次/d的静脉滴注给药,一方面达不到有效的血药浓度,不符合药动学及药效学特点,另一方面易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应引起医师的重视。
4 讨论
通过本次对我院儿科门诊处方的点评,我院处方合格率为95.7%,处方各项基本指标控制基本较好,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处方书写不规范占不合格处方绝大部分,达93.8%。由于患者较多,为减少患者就诊轮候时间,而造成书写不规范的现象。只要对处方质量多加重视,合理安排好各项工作流程,做好解释工作,更好地疏导患者,减少医生工作压力,处方合格率将有明显的提升。点评中还发现,部分处方存在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现象,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医师对《处方管理办法》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的培训,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还应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及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处方点评制度和实施细则》,做到督查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结合药理查房,对发现的不合理用药问题及时点评、分析,及时反馈、纠正,逐步建立医院合理用药管理的长效机制。
摘要:目的 了解我院儿科门诊处方药物的应用情况,促进处方用药的合理性与规范性。方法 对我院2010年的3000张门诊普通处方和药师日常处方审核工作中所记录的疑义处方进行点评、统计和分析。结果 我院处方基本控制较好,不合格处方129张,占4.3%,其中处方书写不规范的121张,用药不适宜的8张,分别占全部抽查处方比率为4%、0.27%。结论 通过处方点评,提高了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水平,特别是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水平,为提高医院医疗质量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儿科,门诊处方,处方点评,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53号.2007-02-14.
[2]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卫医管发〔2010〕28号.
[3]卫生部.处方点评工作表.2010,3.
[4]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药事管理研究部,中国医院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处方管理办法答疑.2007,6.
[5]李祥,刘皈阳,阎媛媛.1340例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1,11(1):54.
[6]王君耀,赵峰.3种微生态制剂与常用抗菌药物的相互作用.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3,23(7):419.
门诊处方点评与分析的临床意义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处方来源
包头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门诊药房2011年11月至2012年3月共5个月的普通处方 (除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 。
1.2 抽样方法
包头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药剂科临床药学室依照等间距抽样方法抽取每个月门诊处方100张, 共计500张。
1.3 点评标准
参照国家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试行) 》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国国家处方集》、《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的基本要求, 由医务科、药剂科、感染科等工作人员按照上级卫生主管部门规定和医院规定进行点评。
1.4 统计方法
用Excel软件创建《门诊处方点评工作表》, 包括处方金额、处方医师姓名、科室、审核调配药师、核对发药药师、是否合理、存在问题代码、抗菌药物处方数、处方用药品种数、使用抗菌药的品种数、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金额等内容。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500张门诊处方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为2.486种, 不足《处方管理办法》规定的单张处方药品品种数一半, 平均就诊使用注射液处方的百分率为21.2 %, 平均每张处方使用抗菌药的品种为0.184种, 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总金额为10 757.77元, 就诊使用抗菌药物处方的百分率为14.6 %, 低于《2012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要求 (20 %) , 平均每张门诊处方金额为113.296元。详见表1。
2.2 处方合格情况
药剂科临床药学教研室将抽取的门诊处方500张进行点评, 合格处方数为453张, 处方合格率为90.6 %。其中不规范处方总计27张, 包括:新生儿、婴幼儿处方未写明日龄月龄共计13张, 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完全共计12张, 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共计2张。用药不适宜处方9张 (其中1处方同时有2项不合格) , 超常处方11张。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处方数355张, 占总处方数比例为71.0 %。详见表2。
3 讨论
3.1 处方点评对促进医院合理用药起到积极作用
包头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处方点评工作使得医院门诊处方用药总体评价得到改善与提高:医院就诊使用抗菌药物处方的百分率由19 %下降到8 %并且低于《2012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要求 (20 %) , 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抗菌药医院使用率 (30 %) ;就诊注射剂处方使用率为21.5 %, 世界卫生组织确定平均处方注射剂使用率是13.4 %~24.1 %[3]。处方合格率不断上升, 尤其是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适应证不适宜的、用法用量不适宜等不合格处方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 无适应证用药还存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加强医院临床药师指导临床用药;医院切实执行了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促使抗菌药物应用减少;医院加强了药物政策管理促进医师合理用药;随着药物生物利用度提高, 半衰期延长, 新型口服液不断应用, 从而导致注射剂用量下降。医院通过处方点评对医院进行用药评价, 从中发现潜在的用药问题, 通过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改进措施不断提高处方质量, 从而促进临床医师用药合理、安全、有效和经济。
3.2 处方点评对规范医师处方内容起到推进作用
通过处方点评工作的开展, 在点评过程中药师与医师相互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药师的协助下医师更合理用药, 通过加强医师对处方的重视程度, 促进医师合理开具处方, 正确书写病历诊断。处方点评工作虽然是事后干预评价, 它的作用是改进下一次处方质量。在规范提高处方质量的同时, 促进医师不断学习和不断完善自己的业务水平。由于医疗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和持续性, 处方点评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日益突出, 经过对医院处方的点评结果分析, 充分说明处方点评对医疗机构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3.3 电子处方的利与弊
对医师来说电子处方清晰, 避免了医师字迹潦草而出现配错药物的情况且提高药师的工作效率, 对于药剂科人员处方清晰明了, 避免了审核、调配人员因理解偏差出现错误现象, 对于患者不用划价电脑直接生成, 节省了患者时间, 同时提高了配药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现行医院软件系统价格昂贵, 医院仅仅购买了软件的部分模块, 缺少软件自动化点评模式、处方的抽取、处方的统计等, 如注射剂规格、用量用法等。医院软件系统处方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等诊断, 而打印只打印主要诊断, 是导致处方点评诊断不全的最主要原因。
3.4 措施
(1) 处方点评制度的完善:各医院现行处方点评制度是国家卫生部为规范指导医院处方点评工作, 提高医院处方质量, 保障医疗安全及患者用药经济、有效、安全等原则。医院处方点评主要规章制度是根据《药品管理法》、《职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处方管理办法》等法规制定的规章制度[4]。处方点评工作是分析不合理用药的重要手段[5]。加强医院对处方点评的支持, 医院应当成立处方点评小组并定期对医院处方进行点评工作, 制定相应的奖励与处罚制度, 医院各科室各部门之间应协调与合作。 (2) 处方点评指导:首先应增加处方点评项目提高处方点评工作人员效率, 增加处方抽样量及抽样频率等, 对于涉及处方开具及点评的工作人员不断加强培训与学习, 从而客观真实反映医院的基本用药情况。
总之, 处方点评是医院对医师临床用药的监管与统计, 可以从多层面和多角度反映医院用药具体情况。因此提高处方合格率、促进医疗机构合理用药, 能够更好地提高处方合格率, 为不断完善医院处方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晓玲, 谢鸾丹.医院处方点评模式的研究[J].医药导报, 2010, 29 (1) :1-4.
[2]卫生部令[2007]第53号, 处方管理办法[S].
[3]卫医管发[2010]28号,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试行) [S].
[4]陈勇, 何振东.利用计算机统计分析处方评价表[J].中国医院统计, 2008, 15 (2) :1753-1755.
我院门急诊处方点评情况与分析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6月门、急诊处方14 894张。
1.2 方法
每月随机抽取我院上、中、下旬各2d处方, 根据调查目的, 填写处方基本指标点评表及不合理用药项目表, 对处方各项进行统计分析。
1.3 评价标准
依据《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试行) 》的有关规定, 审查处方用药合理性和书写是否规范。处方每项符合规定, 方视为合理处方, 否则视为不合理处方。
2 结果与分析
抽查的14 894张处方中, 不合理处方471张, 不合理处方占总处方3.2%。处方基本指标情况:用药1027种, 平均每张处方用药2.5种, 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为5431张 (36.5%) , 使用注射剂2229张 (15.0%) , 处方总金额为1 006 622.5元, 平均每张处方金额为67.6元。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见表1。
3 分析与讨论
3.1 处方基本指标分析
我院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为2.5种, 符合《处方管理办法》每张处方低于5种药品的要求。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6.5%, 注射剂使用率为15.0%, 均符合发展国家的合理用药指标, 抗菌药物使用率明显低于卫生部规定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应低于50%的要求, 但相比发达国家的指标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发达国家抗菌药物使用率在10%左右, 注射剂使用率为0) 。
3.2 不合理用药情况
3.2.1 未作皮试:
如需做皮试的药物未注明过敏试验或未把皮试结果注明在处方上。
3.2.2 处方修改未签字:
打印的电子处方, 修改处无医师签字或未注明修改日期。
3.2.3 处方时间过长:
根据《处方管理办法》规定, 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d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d用量, 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 处方可适当延长, 但医师应注明理由。若时间过长, 这不利于疗效观察和用药的监控, 也不利于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用药。另外, 对于路途远的患者, 医师也应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说明。
3.2.4 用药与诊断不符:
如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 处方开具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上呼吸道感染多为病毒性感染, 又无合并细菌感染, 不应选择抗菌药物。如诊断为2型糖尿病, 处方开具依那普利片等。处方中出现用药与诊断不符, 分析其原因可能有:一是医师超适应证用药;二是患者可能同时患有几种疾病即并发症, 临床医师只写主要诊断。正确的诊断是判断用药是否合理的重要基础, 缺少诊断或诊断不完善均可导致药师在处方点评时无法判断或误判用药是否合理。
3.2.5 用法用量不合理:
主要表现在超剂量用药、低剂量用药和给药时间间隔不合理等方面。抗菌药物的使用间隔必须根据半衰期和抗菌药物后效应 (PAE) 的时间长短来确定[2]。临床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呋辛等进行静脉滴注时大多是每天1次给药, 根本无法达到抗菌要求, 反而易引起耐药菌生长。β-内酰胺类抗生素属于时间依赖型, 应该每天多次给药, 而不用加大用药剂量。喹诺酮类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属于浓度依赖型, 可每天1次给予足够剂量。用法用量不合理提示医师对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点了解不够, 个别医师对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和浓度依赖型抗菌药物认识还有待提高, 同时要求临床药师该加强此方面的药学服务, 并提高更多药代动力学方面的知识, 在用药过程中给医师提高合理的用药建议[3]。
3.2.6 同类药品的重复使用:
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硝苯地平缓释片同为钙通道阻滞剂, 联合应用无协同作用;左氧氟沙星分散片和诺氟沙星胶囊均为发喹诺酮类药物, 不宜重复使用;尼美舒利胶囊、复方氯唑沙宗胶囊均属非甾体类抗炎药, 2种药物合用之后胃肠道不良反应增多, 并有致溃疡发作的危险。同类药品的重复使用易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应尽量避免使用。
3.2.7 滥用抗菌药:
门急诊处方中大部分上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引起的, 盲目大剂量使用抗菌药, 易引起菌群失调, 促使药物产生耐药性, 增加合并症。在《抗菌药物使用原则》中明确指出上呼吸道感染不宜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3.2.8 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
(1) 无指征用药, 贫血、鼻出血、肿块、高血压、带状疱疹等疾病使用抗菌药物。 (2) 给药疗程长, 门诊处方开具抗菌药物用量1次超过7d。 (3) 联合用药不合理多出现在克林霉素与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 (如头孢他啶) 联用。第3代头孢菌素是繁殖期杀菌剂, 对革兰阳性菌作用弱, 对革兰阴性菌作用强, 而克林霉素对肺炎链球菌、其他链球菌及葡萄菌属等需氧菌和脆弱拟杆菌等多数厌氧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 属于速效抑菌剂, 两者合用有药理拮抗[4]。头孢呋辛与氨曲南均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 通过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产生抗菌作用, 合用可因竞争共同的靶位而产生拮抗, 甚至诱导耐药菌株产生, 不但其治疗效果起不到相加作用, 反而增加毒性, 同时同类药间存在交叉耐药性。氟喹诺酮类与头孢菌素类药物联用, 部分交叉耐药, 细菌膜通透性降低可为细菌对氟喹诺酮和β-内酰胺类产生耐药所致, 并且两药合用可使肝肾功能增强[4]。总之,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会导致不良反应增多、细菌耐药性增长及治疗失败, 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5]。
3.2.9 药物相互作用:
本次抽查的处方中存在如下药物相互作用, 如: (1)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与抗菌药物同服。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均为活菌制剂, 与抗菌药物合用会被灭活或被抑制;此外, 这些活菌制剂可能降低抗菌药物的抗菌效果。故不应同时服用, 若必要可间隔2h服用。 (2) 依那普利与螺内酯同服。依那普利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能减少醛固酮的生成, 使血钾增加。螺内酯是作用于肾远曲小管的保钾排钠利尿药, 两者合用会明显使血清钾升高而导致钾中毒[6]。 (3) 蒙脱石散与口服抗菌药物同服, 由于前者能覆盖于胃肠黏膜, 影响抗菌药物作用, 同时可吸附抗菌药物从粪便排出, 故应分开服用。 (4) 氨茶碱与左氧氟沙星同服, 茶碱主要以肝细胞色素P450酶系列为介导代谢。左氧氟沙星可抑制P450族同工酶, 可抑制茶碱代谢, 茶碱浓度升高, 易出现茶碱的毒副反应。 (5) 多潘立酮、山莨菪碱、雷尼替丁合用治疗胃炎。多潘立酮能促进胃肠蠕动, 可减少雷尼替丁胃中滞留时间而降低其疗效;山莨菪碱是抗胆碱药, 能抑制胃肠蠕动, 与多潘立酮作用相反。 (6) 左氧氟沙星与复方铝酸铋胶囊同服, 喹诺酮类药物与含有铝、镁、钙、铁等金属离子的抑制剂合用时易形成螯合物, 影响药物吸收。
4 结 论
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试行) 》相关规定, 进行处方点评是医疗改革的主要内容, 也是提高医疗质量的主要措施。我院2007年开始实施处方点评以来, 每月将处方点评结果上报质控科, 并对开具不合理处方医师给予相应的处罚和通报。处方点评制度实施后, 我院处方质量显著提高, 但处方时间过长、同类药品重复使用、用法用量不合理、滥用抗菌药、药物相互作用仍存在许多问题。因此, 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充分发挥药品治疗作用, 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应积极开展处方点评工作, 提高医师、药师水平,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摘要:目的 对该院门急诊处方进行点评, 查找问题, 提高处方质量,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抽取该院2011年1-6月门、急诊处方, 每月随机抽取上、中、下旬各2d处方, 共计14894张, 以《处方管理办法》等为依据进行分析。结果 其中不合理处方471张, 占总处方的3.2%。处方时间过长、同类药品重复使用、用法用量不合理、滥用抗菌药、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较为突出。结论 处方点评实施了药师对临床用药的监控作用, 提高了医师用药水平, 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
关键词:处方点评,合理用药,用药分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 (第53号) .处方管理办法[S].2007.
[2]许景峰, 黄祥.实用临床药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8:169-195.
[3]陈世才, 刘宪军, 丁全.药师在抗菌药物处方点评中的作用[J].首都医药, 2009, 16 (4) :48-49.
[4]肖克来提·阿力叶木.住院病人抗菌药利用情况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2008, 5 (4) :17.
[5]卫生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总后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S].卫医发[2004]285号.
处方点评与处方分析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随机抽取2012年1~12月每月1d门急诊处方(包括中、西药处方、麻醉、精神药品处方)100张,全年共计1200张处方。
1.2 处方点评
1.2.1点评依据:以《处方管理办法》、《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条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范》、药品说明书以及本院合理用药相关规定为依据,开展处方点评。
1.2.2点评方法:对所抽取的处方逐张过目,分析和判断其合理性,将处方分为合理处方和不合理处方,不合理处方再分为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和超常处方[1]。不合理处方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逐月填写处方点评工作表(工作表主要内容有:处方日期、患者年龄、药品品种、抗菌药、注射剂、国家基本药物品种数、药品通用名称、处方金额、处方医师、调配药师、核对药师、是否合理、存在问题等)。
2 结果
2.1 处方合理情况
合理处方1067张,占所抽取处方的88.9%,不合理处方133张,占所抽取处方的11.1%。不合理处方情况见表1。
2.2 不规范处方情况分布
不规范处方主要表现在单张处方超过5种药品,其次是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具体情况见表2。
2.3 用药不适宜
用药不适宜处方中,1例为遴选药品不适宜,一成年患者诊断为胃炎,处方医师开具利福平胶囊0.15g口服,每天3次;1例为重复给药,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同时开具盐酸氨溴索30mg静脉滴注,每天1次,与氨溴索口服液10ml口服,每天3次。其余3例为联合用药不适宜。
3 分析与讨论
处方点评结果显示,我院门急诊处方平均每张处方使用药品品种为2.61种,注射剂使用率为22.4%。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7.25%,符合上级管理部门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20%之规定,主要得益于临床医师对抗菌药物使用较重视及医院抗菌药物整治活动常态化开展。药品通用名称使用率为100%,因我院从2000年3月起单位内设局域网,实现信息化共享,药品名称均以通用名称录入。本文统计出国家基本药物品种使用率,未统计出药费金额比。
从表1、2看,不合理处方中,不规范处方占比例最高为94.74%;不规范处方中以“单张处方超5种药品”占比例最大,笔者认为,应加大合理用药的宣传、管控力度,杜绝门诊医师开大处方、“搭车开药”的现象。
点评结果显示较常见、较突出问题是:(1)不合理处方率,其中以不规范处方百分比偏高,笔者认为须加强临床医师特别是新上岗医师处方书写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将每月处方点评结果纳入医师个人医疗质量考核体系。(2)极少部分高年资返聘医师电脑操作不熟悉影响处方质量,单位须改善该部分医师办公条件。(3)单张处方超5种药品的处方占不规范处方的60.31%,因我院儿科门诊处方量较大,处方内容相对较复杂;医保门诊老年并发慢性病患者处方是原因之二。(4)处方调配、核对项,药师签名模糊,有待改进。
整改措施:(1)组织全院医师、药学技术人员学习《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法律法规知识。(2)每月处方点评结果纳入医师个人医疗质量考核,在医院药讯公布。(3)加强行政管理干预、处方点评小组与医师及时沟通等措施。
古今认为,医疗卫生机构内部进行处方点评制定这种“左手管右手”的方式可能不利于处方点评的实施,有必要探索构建社会独立的第三方监管评价委员会,在法律层面健全奖惩机制,促进处方点评工作。笔者认为,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卫生行业管理将不断规范,监管机制将更加完善、到位,只要内强素质,医药联动,严以监管,措施到位,处方点评工作必将促进药物治疗水平和医疗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卫,刘琴.我院2010年治疗精神障碍药处方点评[J].中国药房,2011(22)34:3189.
处方点评与处方分析 篇11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来源
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一季度门诊处方300张 (每月100张) , 进行点评分析。
1.2方法
根据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试行) 》规定, 按照卫生部“处方点评工作表”内容进行评价。
2 结果
2.1 处方点评数据具体参数
见表1。
2.2 不合理处方表现情况
见表2。
3 讨论
3.1 处方点评数据参数分析
由表1可见, 今年1, 2, 3月处方合格率在逐步提高;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约为3种, 小于5种, 符合《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抗菌药使用百分率是30%, 不符合卫生部关于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低于20%的要求, 还应加大宣传《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力度,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注射剂的平均处方数是7张, 使用百分率是7%, 情况较好;处方中国家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是78%, 基本用药使用率较高, 说明我院医生在认真执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处方中药品通用名书写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是98%, 希望通过进一步的学习, 使药品通用名使用率达到100%;平均每张处方金额是90元, 我院是一所肿瘤专科医院, 相关药物价格都较高, 患者疗程偏长, 平均每张处方的金额相对合理;处方合格百分率是91%, 符合相关要求。
3.2 不合理处方分析
3.2.1 不规范处方
(1) 从表2可见不合理处方主要表现为: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 书写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辨认, 其中主要问题是门诊/住院号、病区、床位号等与患者相关的信息。医生给门诊患者开具药品时, 无内容可填写, 少数医生将其空位, 导致因前记缺项而被判为不合理处方;少数处方的正文缺项主要是需做皮试的药品未注明“皮试”或“免皮试”的字样, 其中有1张处方医生仅写了医生代码, 未签名, 药师应加强处方审核, 应一律拒绝调配医生未签名的处方;也有少许处方字迹潦草无法辨认。 (2) 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 而用拉丁缩写或商品名, 如:“TAT”、“皓舒”等。 (3) 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的处方。如医生开具的“银杏叶3盒”。 (4) 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 或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处方。目前我院大部分医生修改处方后签字, 但部分医生签字后未按照规定注明修改时间。
3.2.2 用药不适宜处方
将较典型的用药不适宜处方分类列出进行点评分析, 以供参考。
患者1, 男, 20岁。临床诊断:胃痛。处方:西沙比利片5 mg×40片sig 5 mg Tid。点评结论:西沙比利片用于胃痛不适宜。分析:西沙比利为消化道促动力剂, 主要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有腹胀、腹痛、胃灼热、嗳气、恶心、呕吐、早饱等消化道症状;也可用于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糖尿病性胃轻瘫及部分胃切除患者的胃功能障碍。如因痉挛引起的胃绞痛使用西沙必利, 可加重绞痛症状。如病情有使用西沙比利的明确指征, 建议诊断书写与西沙必利相适应的疾病名称。
患者2, 女, 37岁。临床诊断:食管癌。处方:复方苦参注射液5 m L×6支, sig 30 m L ivgtt。按照该药品说明书, 静脉滴注, 1次12 m L, 超量使用中药注射液, 患者若发生不良反应, 医院可能引来不必要的医疗官司, 希望临床规范超说明书用药。
患者3, 女, 65岁。临床诊断:关节炎。处方:消炎痛25 mg×9片sig 25 mg Tid, 美洛昔康片7.5 mg×9片sig 7.5 mg qd。消炎痛和美洛昔康片为非甾体类抗炎药, 均具有胃肠道反应和影响凝血机制, 使用不当可能引起胃出血等。非甾体类抗炎药联用其不良反应呈相加性, 使用原则之一为两种以上的该类药不宜联合应用。为确保医疗安全, 建议医生避免联合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
患者4, 男, 48岁。临床诊断:皮炎。处方:用氯苯那敏和氯雷他定口服。二者均为组胺H1受体拮抗药, 该用药有无正当理由为患者开具两种药理作用相似药物之嫌, 希望引起临床医师重视。
患者5, 男, 62岁。临床诊断:胃炎。处方:用雷尼替丁胶囊与奥美拉唑胶囊口服。雷尼替丁属于H2受体拮抗剂, 抑制胃酸分泌, 而奥美拉唑属于质子泵抑制剂, 同样抑制胃酸分泌, 有重复用药之嫌, 值得商榷。
综上所述, 我院一季度门诊处方的合格率呈逐月上升趋势, 但仍存在书写不规范、遴选药物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等危害用药安全的现象, 有待进一步加强管理, 提高处方书写质量和合理用药水平, 切实保障患者的治疗安全、有效。
摘要:目的 为医院加强门诊处方书写和合理用药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试行) 》相关规定, 随机抽查我院2012年一季度门诊处方进行点评分析。结果 门诊处方合格率为91%, 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0%。结论 我院门诊处方用药基本合理, 规范性还有提高的空间。
【处方点评与处方分析】推荐阅读:
处方的规范书写与处方点评制度修改07-23
抗菌药物专项处方医嘱点评模式的建立与应用10-11
第三季度处方点评通报11-02
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制度及细则10-20
门诊处方评价与分析10-21
门诊不合格处方分析10-21
典型案例处方分析06-14
老年患者门诊处方分析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