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路径

2024-06-25

经济转型路径(通用12篇)

经济转型路径 篇1

块状经济是指工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区域集中、产品趋同的产业组织形态。在工业化进程中块状经济发展有其积极作用, 但在提升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产业层次不高、创新能力不强、规划引导缺失、平台支撑不力、转型升级缓慢等问题。产业集群是指在块状经济基础上发展而成的龙头企业带动明显、产业配套协作紧密、产业技术创新领先、公共服务平台完善的新的产业组织形式。现代产业集群是当今世界产业发展的总体趋势, 是培育区域产业竞争力的重要载体。湖州市是浙江省块状经济发展较早的地区之一, 区域块状经济萌芽于七八十年代, 发展于九十年代, 如闻名遐尔的织里童装和床上用品生产基地、南浔装饰建材和家具生产基地, 以及安吉县的竹制品加工、长兴县的轻纺业、菱湖的特种水产养殖业等几十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产业经济集群, 此外, 还有一批极具潜力的地促进了湖州经济社会的发展, 也为推进富民强市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截止2011年底, 全市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家数10家以上的块状经济有49个, 包含各类大小企业33万家, 从业47人员万人左右。49个块状经济共实现销售收入1870亿元, 约占全市工业全部销售收入的65%左右。其中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的块状经济32个, 实现销售收入1826亿元。2010年至2011年一年期间, 全市49个块状经济平均增长24.5%, 块状经济在湖州市工业经济中的支柱作用日益显现。

1 湖州块状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截至2011年, 湖州市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块状经济有34个, 实现规上销售收入1925亿元, 占全市规上销售收入的60%以上。34个块状经济中有四个省级产业集群示范区和四个市级产业集群示范区, 省级产业集群示范区分别为德清生物医药、长兴蓄电池及新能源、南浔木地板、安吉椅业, 市级产业集群示范区分别为织里童装、吴兴金属材料、南浔节能电梯和安吉竹业。2011年, 八大产业集群共完成全部销售收入1336.9亿元, 增长19.1%。其中规上企业销售收入780亿元, 增长16.5%, 规上企业实现利税总额60.6亿元, 实现利润38.1亿元, 分别占全部规上企业利税总额的39%和利润的38%。

资料来源:湖州市经信委

2 湖州块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总体规模小, 集聚支持能力弱。

尽管湖州的块状经济总量达到了49个, 但从发展看, 总体规模非常小, 百亿元以上的块状经济只有8个。块状经济主体以传统的纺织、建材为主, 技术型块状经济的主体地位非常不突出, 产业链窄, 并且龙头企业缺乏, 带动作用也非常不明显, 形成现代产业集群的支持度不够。同时, 信息、技术、市场等各类资源的整合能力弱。

2.2 产品层次低, 竞争力不强。

从目前湖州的块状经济看, 都属于典型的生产加工基地, 产品主要以初级产品为主, 比如纺织面料, 竹制品等, 而且, 根据调研, 几乎没任何竞争优势, 低成本、低价格, 低劳动力, 很多产业进入门槛极低, 投资量小, 缺乏创新和技术, 产品很容易模仿。许多企业都模仿同一个产品进行重复生产, 相互抄袭, 无序和恶性竞争严重。

2.3 缺乏合理的产业布局和支持体系。

近年来, 湖州市各级政府对提升块状经济和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都比较重视, 也采取了一系列支持性的政策措施。但是, 指导能力非常弱, 没有强大的抓手, 造成规划是规划, 实际归实际, 产业发展继续无序。支持块状经济发展的区域中介公共服务平台还不完善, 虽建有童装、转椅、电磁线、竹木制品等一些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但为区域内中小企业提供相关服务的创新能力还不强。另外, 行业协会也不完善, 科研培训机构也不健全, 无法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3 湖州块状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

3.1 必须充分重视产业规划布局的引导作用。

加强块状经济的规划和布局, 在其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起着引领和推动作用, 特别是发展和壮大时期, 更值得把握和强调。我们认为, 布局规划要注重三个结合:一是要与产业发展实际相结合, 因地制宜。要从当地产业特性、经济基础、环境基础和文化基础出发, 从发挥各种优势资源的基础上研究产业布局。二是要将产业集聚发展和城市发展相结合。将特色园区建设与小城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整体规划、同步推进, 引导块状经济向园区集聚, 减少中小企业进入成本, 促进优势企业更快发展。三是要将规划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按照投资导向要求, 正确把握好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防止规划执行的随意性, 避免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

3.2 必须引导块状产业逐步向各类工业园区集聚。

区域块状经济的显著特征是规模化、专业化和区域化的统一。促使企业向园区集聚, 能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实现最大外部规模经济。因此, 在推动企业集聚过程中, 必须十分重视园区的建设。通过加强各类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改善公共设施等基础条件, 使工业园区成为发展块状经济的主阵地。当然, 在企业集聚问题上, 也有一个阶段性、渐进性的问题, 一般来讲, 块状经济在初创时期, 大部分企业规模小, 以家庭作坊为主体, 这一阶段强调集聚, 会提高运行成本。但是, 当发展到一定阶段, 需要改善生产环境, 提升产业层次, 这时, 政府就应加强引导, 促使企业加快向园区集聚。织里镇童装“三合一”的模式, 曾经具有很大的优势, 但几次火灾的发生, 造成了极大的损失。这时, 政府加大了规范管理的力度, 现在已建了大批厂房, 对投资业主适当进行了补偿。接下来, 将动员童装业主进入标准厂房, 当然, 这一工作会有难度, 但是, 只要加强和规范工业园区运作机制, 促进园区健康发展。特别是加强对行业龙头企业、优势企业的引导, 鼓励这些企业向园区集聚, 块状经济的整体竞争力会有大的提升。在吴兴工业园区里建设童装标准厂房, 引导童装小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

3.3 必须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和中小企业的基础作用。

块状经济在初创时期, 进入门槛低, 也具有低成本、低价格的优势, 由于企业基本上处于原始资本积累期, 很少会有大企业进入。但当块状经济形成一定规模, 产品和产业层次不断提升, 外部竞争也日益激烈时, 就迫切需要有龙头企业带动。因为大企业、大集团生产、流通功能强, 而且具有较强的高出资、技术研发等优势。可以说, 没有大企业带动的块状经济, 就会始终处于价值链的最低端, 不可能形成品牌, 也不可能提高产品附加值。织里童装企业中, 最大的是金童王, 仅5000万销售额, 6000家企业自成一体, 封闭运行, 无法形成产业导向下的链条分工, 无法形成统一品牌。因此, 要打破这种格局, 就只能在引进和培育上下功夫。从培育的角度讲, 就因对优势企业和重点企业, 在政策上给予倾斜, 促其做大做强。

摘要:块状经济是指工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区域集中、产品趋同的产业组织形态。湖州市是浙江省块状经济发展较早的地区之一, 在湖州市工业经济中的支柱作用日益显现, 但整体层次低, 发展速度慢的制约因素始终存在, 本文结合湖州块状经济发展现状, 提出相关的转型提升的路径思路, 旨在为湖州区域经济的发展布局提供参考。

关键词:块状经济,湖州,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浙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加快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2007年浙江省块状经济发展报告[J].浙江经济, 2008 (17) .

[2]浙江大学“产业集群与中小企业发展”课题组.块状经济:内外交困中的突围.浙江经济, 2009 (7) .

[3]黄彩花.提升区域块状经济的四条路径[J].浙江经济, 2008 (2)

[4]来芸.浙江块状经济集群创新效应的产业升级[J].知识产权, 2008 (3) .

[5]沈锡权“.会诊”浙江“块状经济”提升国际竞争力[N].经济参考报, 2008 (3) .

经济转型路径 篇2

包容性增长不仅指经济高数量的增长,而且指经济高质量的增长,使经济增长成果惠及到广大劳动者。之所以这样说,一方面是因为它与改善劳动者的生活福利有关,另一方面是因为它与激发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有关。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包容性增长给全体劳动者带来的福音愈发突出。例如,近些年,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越来越高,劳动者的社会福利水平得到不断改善。同时,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也在不断加大,收入分配公平系数得到不断提高。这充分说明,中国经济的包容性增长,其成果必须惠及全体劳动者,这既是一项基本要求,也是一项基本原则。经济增长与社会福利增长就好比是个跳板,需要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样才能实现两者的协调发展。具体而言,既不能片面地强调经济增长而忽视社会福利的增长;同时,也不能片面地强调社会福利增长而忽视经济增长。包容性增长可以解决两者间的平衡问题,为两者提供一个完美的平衡点。也就是说,包容性增长坚持经济增长与社会福利同步增长的基本原则,这是实现中国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必然选择。在现实中,经济的高增长并不一定代表着贫困的减少。两者之间要想发生联系,还需要一定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包容性增长很好地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伴随着包容性增长的提高,贫困发生率在不断减少,绝对贫困的人数和比重也在不断降低。因此,中国经济的包容性增长,必须坚持经济与社会福利同步增长的原则,这既体现了包容性增长的民生本位思想,也体现了包容性的内涵和真谛。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原则是中国经济包容性增长必须始终贯彻的基本原则,这是长期实践得出的正确结论。本文所说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主要包含这样几层含义:首先,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要全面、协调、可持续。一方面,社会进步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和前提,需要经济发展为其提供必要的物质积累;另一方面,经济发展的目的是推动社会进步,需要社会进步为其提供客观的条件支撑。其次,物质与精神要全面、协调、可持续。改革开放以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较以前有了质的飞跃。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对精神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无论是健康安全,还是精神文化和教育水平,都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的精神需求。最后,长期与短期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在包容性增长的环境下,人们对资源和环境的开发或利用必须是持久性的,既不能单纯地追求眼前的利益而损害长远的利益,也不能单纯地追求当代人的利益而损害后代人的利益。中国经济必须走一条长期与短期协调发展的道路。

对于中国经济增长来说,数量型增长与包容性增长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这与它们倡导的终极关怀有着本质的联系。就数量型增长来说,其倡导的终极关怀是物质财富增长。在这种增长模式下,人只是经济增长的手段。而包容性增长所倡导的终极关怀是人文关怀。在这种增长模式下,人是经济增长的目的。通过长期的发展实践证明,中国经济包容性增长必须坚持人文终极关怀的原则。众所周知,经济增长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伴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人的幸福感指数会不断提高,两者间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是成正比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一个人的幸福感指数很高,并不一定代表着经济的增长。这两者间要产生直接的联系,还要取决于经济增长的方式。也就是说,要看经济增长是否是以合法、合理的方式取得的,要看经济增长能否真正地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在包容性增长模式下,中国经济更加注重营造一个公平、公正、健康的增长环境。

包容性增长作为一种全新的增长理念,中国在践行的过程中还要实现路径的转型。具体而言,其路径转型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

总体来说,在包容性增长环境下,经济增长模式要实现由“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的转变。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一直奉行“以物为本”的经济增长模式。虽然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种增长模式带来了经济发展的短期效用。但是,从长远的角度讲,这种增长模式并不适合中国的国情,不能给中国经济带来持久性的增长。换句话说,这种增长模式很难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发展。因此,中国必须尽快转变这种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实行“以人为本”的增长模式。首先,在内容方面,经济增长要同时兼顾经济目标与环境目标,切实保证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其次,在衡量指标体系方面,经济增长要通过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具体的指标来衡量。最后,在结果方面,经济增长要满足时间和空间的不同需求,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满足后代人的需要,营造一个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氛围。

(二)经济增长观念的转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屡次创造发展奇迹。这不是一种偶然现象,而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例如,通过宏观和微观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国吸引外资的水平在不断提高,进出口贸易额度不断加大,直接加速了经济增长的步伐。但是,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或经济萧条是同时存在的。尤其是在的经济危机的冲击下,中国经济陷入了艰难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迫切需要转变经济增长观念,树立科学的增长观,为包容性增长提供合理、有效的引导。首先,包容性增长更强调共同富裕。在改革初期,中国奉行“先富论”。这种发展观念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有效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它进一步拉大了贫富差距,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埋下了隐患。而包容性增长必须始终坚持并践行共同富裕的理念。其次,包容性增长更强调和谐发展。在现实中,不能片面地认识改革开放带来的影响。它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和谐的问题。因此,包容性增长必须贯彻和落实和谐发展的理念。和谐发展,既包括制度的和谐,也包括社会的和谐,既包括利益的和谐,也包括思想意识的和谐。

(三)经济增长制度的转型

在实践中,经济增长制度转型为包容性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具体而言,这种转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正式制度方面的转型。在改革初期,非包容性增长坚持以GDP为核心的政绩考核制度,以及以增值税为主的税收制度。而包容性增长摒弃了这些传统制度,建立了一套科学的制度体系。其次,非正式制度的转型。包容性增长要建立伦理至善的增长伦理,实现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在发展取向方面,社会发展与经济增长要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在发展机制方面,要努力实现经济增长目标的整体性、多样性与复杂性。最后,制度环境的转型。在实践中,包容性增长要想取得成效,需要有一个和谐的制度环境。一方面,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管理职能,依靠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完善收入分配体制,防止收入差距拉大。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完善保险、医疗、住房等各项保障制度,使其符合包容性增长的基本要求。

(四)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型

经历过一段时间的磨砺,中国逐渐步入新的阶段,这为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包容性增长要想与新阶段要求相适应,充分抓住这个新的发展机遇,就必须创新一套崭新的发展战略。首先,在战略思路方面,包容性增长要坚持“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原则、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知识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努力实现政治、经济的现代化。其次,在战略目标方面,包容性增长要努力实现由短期的、以GDP为核心的增长目标向长期的、以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战略目标。再次,在战略创新方针方面,包容性增长要避免单纯追求制度创新,而要积极追求综合创新。最后,在战略措施方面,包容性增长要转变以前的“市场化”单一性路径,实行“市场化”、“城市化”、“工业化”、“生态化”等综合性路径。

寻找经济转型中的财富路径 篇3

本次报告会邀请了上海凯石投资基金经历杨华初先生、广东新价值投资总监罗伟广先生、国投瑞银首席分析师葛剑萍先生、上海大富历斯顿黎民茵女士等业内专家。出席的嘉宾分享了他们对2010年宏观经济看法,对投资机会的把握,帮助投资者寻找2010年财富增长的路径。

北京展恒理财总经理闫振杰先生在致词中表示,如果2010年还是能够涨到像09年那样80%,甚至80%以上,基本上又是一个2006和2007行情翻版,从概率上来说是小概率事件。虽然我们坚定看好2010年证券市场,但是大家应该保持理性,有个比较合理预期,这样制定投资组合时候相对来说会比较稳健一些,最后可能也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不管理性还是非理性,投资者关注今年的策略,我们把这次论坛题目选为寻找经济转型中的财富路径,去年宏观政策保增长调结构,今年改成调结构,保增长,各种各样的刺激经济措施出台,可能从整体的机会来说,或者系统性的机会来说也没有09年多。”

展恒认为,2010年,经济稳步复苏,制度建设日益完善,中国资本市场开始进入了平稳、快速的发展轨道。2010年注定是回暖的一年,也是不凡的一年。

闫振杰表示,虽然2010年面临很多不确定的机会,但是总体来说,还是应该机会大于挑战的,从上市公司盈利增长能力,2010年的三千点整体盈利差不多19倍。在2008年底的时候,上证大盘指数1820,那时候指数也是15倍,从市盈率不变的情况下三千点是比较安全的点位,或者说是具备比较好的安全边界。但是不一样的,2010年和09年的宏观环境完全不一样,从保增长调结构改成了调结构保增长,GDP有了增长之后,调结构的力度就比较大,力度比较大的时候就会有很多的宏观措施等变化。

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路径研究 篇4

关键词:山西省,资源型经济,特征,问题,原因,措施

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是解决全省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的要求,也是适应国内外市场变化、促进经济综合发展的急迫切需求。目前山西是我国典型的资源型省区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供应的基地,长期以来为我国能源供应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由于过分依赖自然资源的大规模投入和大量耗费,发展方式比较粗放,导致了产业结构单一、生态环境的恶化、资源浪费非常严重、生产事故频发等一系列矛盾和问题,体制的创新与进一步的改革迫在眉睫,必需要在短期内寻找到一条能缓解各项问题,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的道路。

一、山西资源型经济的特征

1. 资源型产业在区域发展中占居重要地位。山西省资源型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我国逐渐形成一批以煤炭资源开发而兴起的城市,这些城市都在不失时机地采取一些措施,千方百计地转变发展方式,延伸产业链,使煤炭资源发挥出最大效益。

2. 资源型产品在贸易中占居主体地位。山西省是国内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 在我国的能源体系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占据了全国3/4的煤炭交易量,外调煤炭高达2.37亿吨,同时,在国内贸易中,铁合金、焦煤、氧化铝,以及生铁等初级产品所占的比重极大,即便是在国际贸易中,这些产品的地位也是极为重要的。0.81亿美元,1.91亿美元,无论是有色金属矿产品,还是生铁和铁合金,都有着很好的出口额,特别是煤炭及制成品的出口额,更是高达7.52亿美元。农产品、矿产品和初级原料也创造了9/10以上的外贸出口总额。换句话说,就是全省与整个国内以及国外的贸易联系都是由资源型产品支撑起来的。

3. 经济发展依赖于资源型产业的增长。有关学者认为,近15年来,全省新增的国内生产总值,有25%是由煤炭工业来提供的,而全部工业提供的增加值也不超过50%。如果包括能源工业高速发展和煤炭输出所带来的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的直接、间接贡献份额约为35%。也就是说,山西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以能源为主导的资源产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一次能源的产量由1.03亿吨增加到2.98亿吨,煤炭及炼焦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一直保持1/4左右,然而经济的发展对资源太过依赖,绝大多数的资金投入于资源开采,就会造成其他产业由于资金不足而后力不足,发展缓慢。然而,矿产资源是有限的,更是不可再生的,不断地开采与利用, 资源只会越耗越少,在矿产资源的基础上存在的产业链就会无以为继。更为重要的是,过度地开采矿产资源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大片的土地将会成为沉陷区。同时,由于地表植被受到破坏,还有矿产品初加工产生的空气污染物,环境的恶化会更为剧烈。若是不及早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随着资源的供不应求,经济发展变缓,想要作出相应的改变只会越来越难,造成无解的恶性循环。

4.以牺牲资源为代价的经济增长,代价高昂。在山西省,每提升万元的工业产值,就要耗费高达2000吨的水资源,即便是扣除电力行业后仍达800吨以上, 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了1倍左右。万元工业产值能耗和电耗分别是全国水平到2.2倍和1.9倍,与沿海地区和发达国家相比,高出3~10倍左右。由于区域经济增长过分依赖对矿产资源的群体性、大规模、高强度的开发和利用,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消耗和破坏。目前,全省国有煤矿和地方重点煤矿采区人回采率大致是55%左右,比发达国家低30个百分点,乡镇企业回采率只有15%~20%,资源浪费十分严重。如按年产煤炭3.5亿吨计算, 共需动用煤炭资源达11.8亿吨。在铁矿、 非金属矿的开采及初级加工过程中,资源损耗问题也是相当惊人。

二、山西省资源型经济面临的问题

山西省资源型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产业结构的单一化、初级化和刚性化,经济增长的方式粗放,工业化和城市化相互脱节,经济效益低效化,后续发展能力薄弱和生态环境等问题。

1.产业结构过于单一,初级化和刚性化特点显著。由于处在资源丰富的地区,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山西省不可避免地会依赖于资源的开发利用,这也是发展经济最快捷迅速的方法。但是,与之相伴的必然是产业结构单一,经济结构失衡,以及产业层次的初级化等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资源浪费的程度可想而知。企业一味地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结果是,不顾生态环境的脆弱及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只注重短期效益与单一目标,却忽略生产技术的改进与经营方式的转型。久而久之, 对资源的依赖越来越重,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越发严重。经济的发展,完全是建立在支付高昂的资源环境代价上。这样的经济发展,是不科学的,不合理的,也是不可持久的。当资源的开发不足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时,各种矛盾就会爆发,社会问题也会凸显出来。可开采资源减少,开采难度加大,资源型企业必然会受到毁灭性的打击,随之而来的便是下岗失业人数骤增,社会保障压力加重。由于经济结构单一,产业发展不均衡,第三产业力量薄弱, 失业人员再就业受到很大限制,前景不容乐观。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资源开发体制性的原因,贫富差距明显,教育力量薄弱, 人口素质不高,更使得各种社会问题全面暴露。一些人非法开设黑煤窑、黑矿场,占用本属于国家和人民的财富。出了问题, 还要全国人民为他们买单,严重地危害到了社会的安全与稳定。这已成为影响山西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目前,煤炭、化工、机械、冶金等行业依旧占主导地位,产值高达72.75%。其中煤炭一项就创造了249.36亿元的产值,占到工业总产值的27.19%。而且10余年来,煤炭及炼焦行业所占的比重一直再上升,平均有3个百分点。冶金和化工两个产业则分别增加了4个和3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这三个行业的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造成的。但这样的经济发展方式与产业调整的理念背道而驰,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规律,存在巨大的隐患。经济结构的单一性与产业结构的不均衡愈发明显,资源型经济的弊端更为突出。

2.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山西省的经济从总体上来看是外延型的,较为粗放。资金投入在经济增长的三大方面占主导地位,元朝劳动力投入和科学技术进步。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原煤产量、焦炭产量、钢产量、水呢产量都有了成倍的增长,发电量、电石产量等都几十倍的增长,而产业结构演进、经济外向度、经济效益的多方面指标则发展缓慢。可以说, 这并不是高品质的、科学的经济增长。然而这种增长方式是以资金的大量投入、 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作为代价的,已难以为继,所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势在必行。

3.城市化和工业化相互脱节。山西省城镇职能结构以资源型工矿城镇为主, 形成了“以煤设市”和“以矿设点”的城镇格局。由于资源型产品大多都是远辐射产品,所以与区外联系紧密,布局上也要求尽可能地与区外联系便捷,多数资源型城市加工型企业不够发达,其组织结构、辐射周围地区的功能比较弱,城市经济中,真正能扛起大旗,无压力生产下游产品的企业少之又少,如此,想要形成能够在区域内配套协作的产业群体极为困难,这是山西省经济二元化结构特征明显的重要原因之一。

4.经济发展效率低。从经济效益来看, 山西省经济效益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过去的一段时间,我国对资源产品和加工产品之间实行的“剪刀差”政策,造成了资源型区域利益下降、利益流失的现象,形成了不公平地区利益丢失、缩减的情况,造成地区利益不公平的倾斜。在价格形成市场化的改革中,加工产品的价格先一步得到开发,与之相比,煤炭、石油、电力、钢铁等产品却依然采用国家计划的形式定价, 这就造成了价格改革的不同步,价格的 “剪刀差”更为明显。更有甚者,一些加工产品按照市场的高价向资源输出地区返销,造成了双重的利益流失,使资源型地区成为了全国经济发展的补给站、后花园,自己却因利益的流失失去了资本积累和新型高效产业转型的能力。

5.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严重。煤电工业和高耗能工业是造成山西省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基本传统的资源和能源利用方式,对生态环境产生了极大地破坏。高达3400亿立方米的废气排放量,240万吨的尘排放量,以及200万吨的二氧化硫年排放量,使山西省的8个主要城市中, 就有6个城市大气质量达不到国家二级标准,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全国排名是第23位,环境支持系统在全国排名是倒数第二,七类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指标为全国倒数第一,严重地影响了人民生活健康和社会经济活动。高达8.6万吨的废水年排放量严重污染了地表水,造成了8条主要河流以及支流的可饮流段缩减,长度不足15%,约有一半左右的河段水质受到了严重的污染。煤炭资源的大规模、高强度开发还造成了地表塌陷、地裂缝、水源衰竭、土壤荒漠化发展非常迅速、森林植被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好多生物也受到了威胁、土地资源破坏及其严重,从而导致地质灾害加剧,水资源承载能力减弱,水源的危机日益明显等一系列非常严重的生态问题。

6.经济路径习惯性依赖。资源型经济作为现代经济发展模式的一种,从制度层面上来讲,它也属于经济制度的范畴。 山西省作为典型的资源型经济区域,凭借其丰富的矿产资源,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渐的形成了以煤炭、冶金、电力为主导产业的资源型经济模式。目前,要转变山西经济的发展方式,对于资源已经形成依赖习惯的山西经济而言确实存在着很大的困难。

三、山西省资源型经济形成的原因

山西省资源型经济的形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经济体制原因。由于历史原因,山西省的经济结构带有浓重的计划性体制色彩,并且在资源型经济中相当的顽固。 在某种程度上讲,山西省资源型经济结构的形成是为全国经济发展作出牺牲的结果,其所有制结构有着明显的公有制偏好。国有企业中,资源开采企业比重占据主导地位,其他的所有制经济,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薄弱,市场化进程也较为缓慢。在这样的经济体制下,不公平的地区利益,不合理的分工体系,历史惯性十分强大。舍弃部分地区的利益,用以换取全国经济的较大发展,即便在经历了经济体制改革后的今天,也依旧会有极大的影响,很难产生根本性的变化。

2. 发展战略原因。20世纪70年代末,国家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对能源及地域间分工作出了总体性的分配与规划, 提出了把山西“尽快建成强大能源基地” 的战略,“七五”时期提出了继续加快煤炭和原材料的发展,“八五”把“煤电并输”作为了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正是在这样的战略指导下,山西省能源经济发展非常快,煤、电、焦等能源以及相关的建材、煤运都有了很大增长,区域经济单向度、资源型特征日益突出。其实,能源基地设立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提高山西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平,而其主要是为了保障全国经济整体发展所需能源的需求。在能源基地建设中,没有能处理好能源基地建设和兴晋富民的关系,也没有能处理好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关系。

3.思想观念原因。资源型区域往往思想观念落后,这也是造成经济转型的重要障碍之一。传统的产业布局、经济体制和经济方式使资源型区域经济的增长太过于依赖于资源的开发,依靠传统产业、 依靠市场,形成了顽固的思维定势。各级地方政府和生产经营者缺乏对市场的研究,缺乏长期的战略眼光,会把更多的目光放在对本地现有资源的开发内,“资源优势———优势产业———产品优势”成了一种思维模式来定势。地区经济在大量的资源耗费下迅猛发展,产品开发和先进技术的更新却停滞不前,看似欣欣向荣,实则固化、定格,缺乏变通。在这种发展的模式下,区域贸易条件日益恶化,产业发展对市场导向的反应能力,对新的、 更具有需求弹性的市场机会反应越来越迟钝、越来越无能为力。在多数农村地区,“有煤可依”、“无矿不富”,这是大多数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思维观念,整个发展过程往往仅仅是对资源的开发及简单的初级加工。

四、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措施

对于资源依赖型区域,经济转型势在必行,这是可持续发展对经济结构保持动态协调的必然要求。资源依赖型地区往往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过分依赖于自然资源,然而自然资源本具有不可再生性, 随着资源的消耗与开发,资源依赖型地区将会无矿可采,无煤可挖;同时,又缺乏替代产业,环境恶化,污染严重,持续发展的路走到了尽头。另外,长期依赖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初级的产品生产,必然会导致本地区领导及公众的创新意识钝化和经济发展观念滞后,在以人才资源竞争为第一要素的国内外竞争中渐渐走下坡路,处于下风,处于劣势。为了缩小与其他地区的发展差距,经济转型是最有效,也是最及时的途径。资源依赖型地区大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究其原因,有历史、地理、自然条件等多方面的因素,资源依赖型地区在区际贸易中流失了大量的利益,这使得地区间的发展差距不断扩大,资源依赖型地区渐渐成为为经济发达地区提供基础生产资料,输出初级产品的供应车间。而发达地区则利用低价收购的原材料进行深加工,再把附加值较高的产品返销回资源依赖型地区,获取较多的利益。其中的差额便是资源依赖型地区在区际贸易中流失的利益。此外,对人才,对新兴技术, 对投资“软环境”建设的漠视,使得资源依赖型地区的优秀人才和建设资金大量流失,更进一步加剧了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经济转型,对于缩小资源依赖型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发展差距,在区际乃至国际贸易中守护公平公正利益,已经成为唯一的选择。

1.深化产业结构转型,解决经济结构太过单一的弊端。一个省的经济结构越是多元,越是多面,这个省的经济就越是灵活,越是具有竞争力。深化投资结构、投资来源、主导产业、就业结构、技术结构、区域分工结构、所有制结构、产出结构等多层次,多方面的多元改革,加快生产要素在体系内部的流动速度与配置效率,克服生产结构笨重,缺乏变化的特点,加强结构自我调整的能力,使经济结构能够对外界的变化作出及时的反应与改变。

2.注重知识型经济、服务型经济的发展,致力于形成复合型的产业结构。首先,山西省应发展资源转换的加工工业, 改变粗放型生产方式,提高加工的深度, 逐步形成资源—加工复合型的经济结构;同时,积极鼓励知识型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建立科学、完善的经济结构。

3.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中央提出了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这一战略部署对于资源型区域显得更为重要。粗放型、 数量型、外延型、消耗型、污染型是山西资源型经济的总体特征。转变增长方式,是转型的重要目标之一。注重内涵发展,降低物耗能耗、提高产品质量、减轻环境污染,则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内容。 其转型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资源型产业发展的重点和措施。 目前山西省煤炭、焦炭、电力等资源型产业占到全省工业增加值的80%以上,是山西省经济的主要后盾,但是,受到资源、环境的约束,其继续增长的潜力已经不是很大。当前主要的工作应该是稳定规模,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具体讲:一是争取国家政策。如提升产业素质和治理环境污染等方面的政策。二是提高产业竞争力。 即通过发展大型企业集团、提升行业管理水平等措施,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三是提升新型化水平。即通过打造煤焦等现代化商务平台,不断提升新型化水平。

(2)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点和措施。 历史上,山西装备制造业曾经是那么的辉煌,资料显示,1971年,曾经创造约占全省工业总产值1/3的产值,成为当时山西工业最大行业。在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山西机械装备工业是最大行业。 在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山西装备制造业开始了滑坡,一大批机械装备工业企业陷入了困境,装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的份额也就越来越小,直接影响了山西省工业化水平的提升。针对目前的状况,山西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措施:一是积极争取享受国家老工业基地振兴成本高的问题;二是选择重视发展行业,实施资源整合;三是积极招商引资,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技术管理和资金提升装备制造业的水平。

(3)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发展的重点和措施。山西省是地处中部的欠发达地区, 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资金、技术相对稀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助力于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目前也是山西省承接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梯度转移的大好时机。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了节约土地、劳动力成本,纷纷把编织制衣、塑料玩具等劳动密集型加工业,转移到中国沿海地区。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东部由于失去了原有的土地和劳动力成本的竞争优势,从而不得不实施产业区域转移,于是大量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山西省应当主动对接,加速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在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中争夺更多的市场和就业的机会。

(4)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的措施。根据国外的经验,要把一个传统产业提升到新型工业化水平,必须要有配套的现代信息网络、现代商务网络、现代物流网络和现代金融网络。只有在这些现代服务业有了比较好的发展基础上,一个产业才有可能实现新型化。因此,为了提升山西省的新型工业化水平,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与主导产业相关的现代信息、物流、商务和金融业, 当前应重点建设与山西省传统优势产业相关的现代化服务业。

城投转型路径研究 篇5

一、城投转型发展的时代背景

(一)城投公司发展的历史沿革

城投公司是伴随我国分税制和投融资体制改革而生的。1992年我国确定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改革方向,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步伐开始加快。为提升城市载体功能,加快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针对国家《预算法》对地方政府发债的限制,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平台应运而生。此时设立城投公司的定位基本都是单一的融资平台,利用城建规费等资源,为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融资。

2004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界定政府投资职能和投资范围,掀起了一轮城投公司大面积重组或设立的浪潮。这个时期组建的城投公司定位一般都不再是单一的融资平台公司,而是投融资和建设主体。

2008年以后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国家实施了“四万亿”大投资计划,城市基础设施成为投资的重点,城投公司承担起保增长的任务。利用政府信用和城市土地等资源,城投公司大规模融资建设了大量的公益性项目。据审计署公布的数据,截至2014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为24万亿,大部分都是这段时间形成的。许多市县级的城投公司雨后春笋般的建立了起来。这一阶段城投公司成为各地城市建设的主力军,为提升城市载体功能,改变各地城市形象,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市场化发展的进程减缓了。

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增长。经济结构深度调整,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优化增量并存,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为保持经济增长稳定,防止区域性和系统性的金融风险,2013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对融资平台公司的限制性文件,融资平台公司不得新增政府债务,剥离融资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意味着城投公司传统的融资平台的职能定位终结了。

2010年6月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19号)出台后,各部委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从资产注入、政府担保、融资方式等方面规范投融资平台的行为。2014年10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国发43号)明确了建立“借、用、还”相统一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机制,明确政府债务的融资主体仅为政府及其部门,剥离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为顺应政策环境变化,城投公司必须进行市场化转型,通过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创造稳定的经营性现金流,分担财政偿债压力,弥补城建资金缺口,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城投公司是我国分税制改革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变相融资的产物。从2010年的国发19号文到六部委50号文、财政部87号文,政府层面的政策层层加码,对融资平台的监管力度与日俱增,城投公司转型已成迫在眉睫之势。

(二)城投自身也有转型发展的内在诉求

从90年代发展至今,我国已有上千家城投公司。大量的区县级城投公司,仅仅是作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参与城市基础设施的融资、投资和建设,不具备造血功能,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城投公司投资规模越来越大,负债率越来越高,很多城投公司的负债率超过了80%,负债规模已经超出了地方财政的偿还能力。作为跟随和推动市场经济改革的产物,目前城投公司的运作面临着以下一些问题和困难。

1、资产负债率偏高

目前绝大部分政府城建平台的资产负债率都在70%以上,这种资产负债结构会使企业承担了较高的财务费用,严重影响为政府项目所进行的进一步融资,企业在推动多元化的融资创新方面也难以发挥作用。

2、财务风险较大

由于政府城建平台承担了政府公益性的建设项目,往往投资量大、效益产出慢。因此企业资金运行经常是捉襟见肘,处于“借新债还老债”的模式。这些城建平台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主要体现在资金流转风险、偿债风险和有效资产缩水风险,而反映出的情况有所不同。资金流转风险基本出现在那些没有稳定的利润来源、高投资、高负债、低投资回报的情况下,受企业资产质量和运营效率影响较大。偿债风险主要是由于负债结构的影响,导致按期偿还银行本 息出现困难,往往是“拆了东墙补西墙”,受金融货币政策的刚性制约和影响非常大,出现在资金供给不足,负责结构不合理的企业。有效资产不断缩水的风险,是指企业当每年的资金收入不够偿还银行利息情况下,不断用平台的有效资产填补缺口,导致企业有效资产不断缩水的情况。

3、后续融资压力不减

各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量日益加大,有一种互相攀比、愈演愈烈之势。政府结合未来的“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大强度的城市建设投资计划,绘制的城市建设蓝图非常宏伟。未来的融资压力可想而知,各地城建投融资平台都在想方设法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寻找融资突破口,否则对于未来如此繁重的融资任务,也将难以完成政府下达的融资目标。

4、国资经营和管理的压力增大

城建平台作为政府的投融资平台和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的平台,不仅承担代替地方政府融资的责任,还承担着庞大的城建国有资产在市场竞争中保值、增值的经营管理压力。这对城建平台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投融资运作能力提出了挑战,也将对各地城建国有资产的可持续经营和良性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城投转型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各地政府城投平台作为具有政府和企业双重性质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平台和投融资平台,客观上存在着在公司定位、管理体制、运作方式、多元化投融资格局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先天不足。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彻底到位,有效的政府投融资体制和国有资产运行管理机制尚未形成。因此,这些问题需要在更长的时间内、更深的层次上不断完善和解决。

在国务院加强地方债管理的背景下,以城投公司为代表的融资平台不能以政府的名义举债,政府也不能提供担保。过去长期以来担任政府融资重任的融资平台或将回归市场,或将退出历史舞台。财政部相关负责人指出,对以前主要通过融资平台公司融资建设的项目,规范后主要有三个渠道:一是对商业房地产开发等经营性项目,与政府脱钩,完全推向市场,债务转化为一般企业债务;二是对供水供气、垃圾处理等可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的公益性项目,积极推广PPP模式,其债务由项目公司按照市场化原则举借和偿还,政府按照事先约定,承 担特许经营权给予、财政补贴、合理定价等责任,不承担偿债责任;三是对难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确实需要政府举债的公益性项目,由政府发行债券融资。在此背景下,地方融资平台的改革就显得较为紧迫。

城投公司的转型发展挑战和机遇并存。从挑战方面来看,长期以来对政府的依赖度比较强,经营性资产比重低,经营性项目和资源少,专业化、市场化运作的能力和经验不足。从机遇方面来看,去年来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新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及新运营模式,比如大力推广PPP,比如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等新的业务和模式,提供了市场机会。城投转型是在国家政策推动要求下进行的,便于争取地方政府资源和政策的支持。从企业长远发展来看,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只有按市场模式运作才能走好。上海城投、重庆城投等城投公司已经实现了成功转型,转型发展有成功案例和经验可以借鉴。

三、城投公司的转型发展方向探究

虽然城投公司的转型方式不同,但是回归市场化仍然是主流,即通过剥离传统的公益性项目投融资职能,转向以经营性业务为主。目前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城投公司出台的改制方案和实践来看,“市场化”和“实体化”是不少城投转型的主要方向,主要体现在定位和业务模式的转变。由过去融资平台公司的定位,以完成政府任务,实现社会效益为主要目标的业务模式,转向市场化、专业化公司的定位,构建以实现经济效益目标为主,兼顾社会效益的市场化业务模式。

(一)多元化发展实现业务转型,从而转型为产业化发展企业集团 城投公司除承担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国有资产运营任务外,打造多种战略产业的企业集团,增强企业造血能力。比如由马鞍山城投改制的江东控股,其前身为马鞍山城投集团,2014年5月更名为江东控股集团,正式改制为国有企业。在承担政府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之余,江东控股集团通过重组或整合其他政府所属企业等方式扩展主营业务,提高经营性资产和经营性收入比重,积极参与产业投资,不断向节能、环保、国家扶持的新兴行业拓展。集团贡献收入最多的业务板块是汽车制造,江东控股集团通过子公司控股安徽华菱星马汽车公 司,拥有星马专用车和华菱重卡两大自主知识产权品牌产品,16年汽车制造业务贡献了接近一半的收入,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土地整理仅占27%。

西藏城投(全称西藏城市发展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坚持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 的新能源战略,新能源产业的布局带来了社会、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公司11-12 年收购盐湖并打造陕西新材料基地,在生产锂电方面的上游开采和中游炼造提前布局。公司持有的西藏阿里地区日土县龙木错盐湖含有B2O3,161.4 万吨、KCl 979.94 万吨、LiCl 230.69万吨,属于大型矿物储量,开采权允许每年1 万吨的生产规模。陕西国能新材料项目占地1000 亩,是高纯度碳酸锂产业基地。完全投入生产后,年产值可达约40 亿元,年上缴税收约5 亿元,创造3000 余个就业岗位。目前锂电和盐湖前期试炼逐步推进,有望未来放量贡献利润。

积极利用PPP推进自身产业板块的构建,实现业务专业能力、投融资能力以及运营管理能力的提升,引入社会资本服务城市建设,打造市场化竞争主体实现外延式发展。比如:利用PPP业务模式的成功拓展,为公司基建业务打开新发展空间的黑牡丹。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总公司通过控股A股上市公司黑牡丹,PPP新业务模式打开城投业务新空间。公司于2016年4月和2016年10月分别取得常州市新北区2015-2016年重点基础设施一期和二期PPP项目,总投资分别为12亿元和17亿元,总计约30亿元,项目回报水平为10%。

(二)利用上市平台布局金控板块,证券市场多元化的股权投资实现丰厚的回报,从而转型为金融控股投资集团

对于具备经营性资产和持续造血能力的城投公司来说,通过产融结合建立金控平台来促进公司的资本运作,促进城投公司融资方式多元化。大部分城投公司仍苦于没有出路,但有些公司已经在探索新的可能。合肥城建投2015年利润总额为48亿元,是因为当年公司投资收益为 65.25 亿元,这部分增幅较大,主要是来自投资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结构化产品实现了较好回报。合肥城建投除了主导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战略新兴产业的投入,主要为新型显示电路等。合肥城建投转型方向是转为国资运营管理平台,打算推动两家公司上市,形成集成电路千亿产业链,加强资本市场融资能力。城投公司采取参股或控股A股上市公司的方式进行多种股权投资,从而实现丰厚的投资回报。比如,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总公司通过控股A股上市公司黑牡丹,布局的股权投资就多点开花。2016 年参股的集星科技进入首批工信部车用动力电池目录;通过众合投资名下子公司投资朗博密封科技;通过宜兴基金投资的美国kateeva 项目正筹备上市;通过宜兴基金投资的上海格蒂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被上市公司创意信息并购;常熟汽饰于2017 年1 月5 日在上交所A 股上市交易。2016 年7 月,公司出资2.4 亿元联合发起设立常州地方法人寿险公司。此前投资的江苏银行、格蒂电力等项目已通过IPO 或被上市公司并购等方式,实现高额投资回报。

还有天津泰达集团和重庆渝富集团,也是通过股权投资参股或控股金融企业。天津泰达集团前身是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公司,2001年联合天津泰达集团、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集团成立泰达控股有限公司。泰达控股成立至今,在园区建设、市政公用事业运营的基础上,通过合资、收购等方式,成立或入资北方国际信托、长城医药保健品公司、恒安人寿、天津钢管集团、渤海财产保险、渤海银行等机构。渝富集团官网显示,目前其主要参控股金融企业包括重庆银行、重庆农商行、兴农担保、西南证券、安诚保险、汽车金融、三峡担保、进出口担保、银海租赁、农交所、药交所、股份转让中心、惠民金融、香港公司等。

(三)混改实现股权结构转型,盘活国有资产,消减“冗余股权”,从而转型为混合所有制的国有企业集团

上海作为中国经济重镇,改革推进最为迅速,手段最为多样,其中最主要的手段就是混改。混改主要用于引入战略投资人(如嘉宝集团等),或完成员工激励(如上汽集团等)。城投公司在不改变对公司控股的前提下,降低较高的国资持股比例,引入战略投资方,其实是诸多“走在前列”的城投公司所思考和关注的。显然战略投资方的引入对激发企业活力、提高竞争力大有裨益,会给未来公司在并购重组、整合产业链等方面提供更多机会和选择。

目前进行混改的城投公司凤毛麟角,上海城投引入战略投资是仅有的几个成功案例之一。2014年年初上海城投旗下的上市公司上海城投控股获得国内PE 巨头弘毅投资近18亿元投资,从上海城投接手了城投控股10%股权,通过此次引入外部投资者,国有股权在城投控股的比例由56%降至46%。

地方城投在其“挽救”绩差公司的背后,是对盘活资源的诉求。尤其是在一些国资持股50%以上的公司中,国资存在很大程度上的“冗余控股”,如何降低持股比例,在并不影响国资控股格局的同时盘活资产,这方面其实大有可为。提升国资地方城投的活力,推进企业整体上市或核心资产上市,提高国有资产证券率,促进国资合理流动。

(四)通过 “三分法”管理机制,实现国有资产管理的转型升级,从而转型为多元化运营的企业集团

城投公司获得地方政府注入市场化的城市经营性资产和项目,比如燃气、水务、公交等传统市政公用类资产,以及封闭运营的棚改项目、停车场、加油站、收费的文化体育资产、房屋等商业设施,或采取“特许经营权”、“政府购买”、“拨付改租赁”等市场化的支持方式,将没有收益性的公益性事业改造为能获取稳定经营性现金流的项目。资产管理的核心是加快实现向产业经营的公司化转型,实现以项目建设为导向的融资建设平台向以投资经营为目标的金融控股型平台转变”。

上海城投通过合并重组拥有了公益类资产和经营性资产,2004年至2006年,上海城投接手的企业包括供排水、环境市容、市政建设、医疗废弃物处置企业、干线公路、高速公路等。政府的项目建设可以设立项目公司、封闭运行,完成后由财政回购,但公用事业业务价格与成本倒挂,经营压力要由企业承担。为了经营的可持续性,上海城投采取“三分法”经营策略,将资产分割为三类:平台类,即无收费机制的政府建设项目资产;运营类,即有收费机制,但收费机制尚不能覆盖成本的公用事业资产;经营类,即市场化运作企业。针对三类资产采取不同的考核目标,对于平台项目类,考核项目管理和投资控制;运营类资产力争提高效率、压缩成本;经营性业务则考核利润指标,接受市场考核。

上海城投在资产分类上做的非常细致,比如在其分离环境业务时,将属于公益性业务的环卫集运、保洁等业务剥离进入总公司设立的环境实业公司,将可市场化运营的垃圾焚烧业务划入城投控股旗下的环境集团。上海城投经营类资产集中于其上市公司城投控股旗下,公益类与项目类资产则集中于总公司内。经过资产的分割和分类管理,上海城投转型为多元化的企业集团,通过经营性资产反哺公用事业,实现了经营的可持续性,成功建立起企业信用。2016年上海城投集团营业利润接近33亿元,净利润接近29亿元。

(五)城投公司顺势转型智慧城市运营商,具备无与伦比的先天优势 城市运营是一项综合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对运营商们有着极高的要求。城投公司脱胎于政府融资平台的大型国企,在转型为城市运营商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基于国家政策要求、地方政府诉求和企业自身发展需要,未来投融资平台应加快向带有融资性质的一般性国有企业转型,由融资平台向城市产业经营实体转型,整合资源、打造城市运营服务商将成为城投公司未来发展的新定位。

新型城镇化更加注重城市的公共服务获取、社会保障供给、公民权利均衡分配等内容,强调以人为本,不断提升城市价值、提高城市品位、优化人居环境,基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理念,城市运营商与之不谋而合。城市运营商与一般企业最大的区别在于不仅仅是追逐企业利润的商人,而是与城市经营者步调一致的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是城市的组织者和城市文明的有力推动者。

第一,城投公司在城市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资源。城投公司多年来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积累了社会资源和项目运作经验。相较于其他企业,城投公司参与城市运营,在提升基础设施的管理效率、降低维护成本、统筹和整合资源上更占有优势,有助于城投公司盘活城市存量资产,减少国有资产流失的发生。

第二,城投公司能够精确把握城市发展方向。作为政府实施经济发展规划的可靠力量,城投公司在长期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的经验积累中,自然会对城市短期、中期以及长期的发展规划和目标有较为准确的预估和把握,也为城投公司运营城市指明了方向。

第三,城投公司具有较强的融资能力。城市的运营对资金的需求量极为庞大,例如地铁的运营成本就达到了建设费用的2至6倍,一般企业很难担负得起。城投公司作为政府的融资平台,在融资上有着一定的先天优势。随着PPP模式的广泛运用,城投公司的融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未来将能更好地满足城市配套服务市场需求。第四,城投公司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城市运营的主要内容在于公共事业部分的管理,由于公共事业的非盈利性或低盈利性的特征,很多企业不愿涉及。城投公司是地方国有企业,保障城市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其主要任务,理应始终将社会利益置于企业利益之上,自然会主动担负起这一责任。另一方面,公用事业大都为国有资源,由国资背景的企业来运营,有助于保障公民利益,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经济转型路径 篇6

关键词 转型 县域低碳经济 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研究单元,城乡联动的汇合点,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过度带,兼具综合性与区域性的特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对于实现城乡经济的统筹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当前,面对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所带来的挑战,在迎来新发展际遇的同时,要面临更多约束力的因素,如生态环境、技术进步、社会发展、主体功能区划分以及统筹城乡发展等,这些约束性因素将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路径和转型模式提出更高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县域经济“质”的内涵和外延才是关键。

1 社会转型发展背景

社会转型就是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我们现在往往把转型当作加强社会管理、加强民生工作、民生改善等。事实上概念是不一样的,转型是一个战略问题。从社会学的研究上来看,人类社会就是一部社会变迁的进步史,社会变迁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而转型就是社会变迁当中的“惊险一跳”,就是从原有的发展轨道进入到新的发展轨道。

2 我国县域低碳经济发展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提出“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2003年3月,十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强五个统筹”,其中,统筹城乡发展指的就是县域经济;2004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壮大县域经济”;2004年3月,十届人大二次会议指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农村非农产业,壮大县域经济”作为我国区域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经济将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之后的历次会议都提出了相应的发展要求并切得了提速发展。

3 县域经济低碳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它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发展迅速,但在新的形势下低碳经济也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

(1)教育落后,人才稀缺影响了县域低碳经济的后续发展能力

县级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整体落后,在很大程度上,是经济条件制约的必然结果。教育经费投人不足,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不断拉大,反过来又制约低碳经济的发展。

(2)经济结构不合理使县域低碳经济陷入了困境

乡镇企业,因低层次过度竞争带来的小而散、小而低和产品结构趋同现象,而且中小企业可享受的国家优惠政策和直接支持很少,在竞争中经常处于不利的地位,县域不合理的低碳经济结构导致了其在体制转轨和买方市场条件下陷入了困境。

(3)管理体制改革长期滞后制约着县域低碳经济的发展

审批制度改革尚未完成,审批权与事权的关系没有理顺。县级审批权限过小,审批效率低下。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与职能转变在县级尽管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但仍滞后于低碳经济的发展,在政府与社会、市场、企业的关系上,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

4 我国县域低碳经济发展路径探索

(1)科学制定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战略规定着经济发展的方向,对县域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是战略失误,可能会南辕北辙,做着错误的事。战略正确不一定全盘赢,但战略错误必将导致满盘输。因此,歙县发展低碳经济首先应根据歙县的经济发展需求、基础条件和科技水平,紧密结合本地的主体功能定位,因地制宜研究制定低碳经济发展战略。

(2)加大财政政策向低碳经济倾斜力度。发展清洁能源、改造传统落后产能都需要充足的财政资金安排。县级应当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支出进一步向节能减排领域倾斜,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充分运用财政补贴政策,鼓励企业发展低碳项目,发展环保经济,对企业技术改造进行补贴,鼓励开发新能源,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规模效应来降低成本,开发出适合大规模生产和使用的经济型新能源。

(3)大力宣传倡导低碳经济理念。要以党政干部为重点,强化宣传和教育,使领导干部牢固树立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的观念,树立碳源、碳汇、碳交易、碳排放、碳捕捉、碳封存、碳生产力、低碳发展、低碳经济、低碳生活、低碳生产、低碳路径等观念,并将这些观念贯穿到各级各部门的决策层面,形成全局需要又切合局部实际的正确思路。要通过广泛宣传,使低碳经济发展观念为广大群众所了解、所认同、所接受,从而将之渗透到生产、生活各个层面,做到节油、节电、节水、节气、节材,促进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的普及和低碳城镇的形成与发展。

(4)积极推进低碳技术开发与升级。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县域资源生产效率。一方面依托现有最佳实用技术,推动县域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新兴产业的建立、低碳交通和低碳建筑的发展,实现技术进步与效率改善;另一方面在循环经济、低碳经济领域寻求技术突破,以更大限度提高资源生产率。从长远来看,发展县域低碳经济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必须加大技术性、知识性投资和教育事业发展,加强相关技术的研究投进和技术人才的储备。

参考文献

[1] 张慧,罗萍.低碳经济下广东省构建绿色贸易体系的发展思路[J].特区经济,2012(02).

[2] 许冬兰.生态环境逆差与绿色贸易转型:基于隐含碳与隐含能估算[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

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路径探索 篇7

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面临的重大问题

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现有资源型城市118座,土地总面积96万km2,涉及总人口1.54亿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正面临着重大的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问题。

城市产业结构层次低下,属于资源型、粗放型的传统初级产业结构,技术水平与效益低下。资料显示,在我国118座资源型城市中,煤炭城市占53%、森工城市占18%、有色冶金城市占10%、石油城市占8%、黑色冶金城市占7%、其他城市占4%。资源型城市的主导产业是在当地优势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资源导向型的发展模式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初期阶段,资源市场供给短缺的条件下是有其现实意义的。但是,随着产业规模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大部分资源型城市还是依托单一的资源产业发展城市经济,形成了资源产业的“锁定效应”。而这些资源产业又是围绕一个或几个大型资源型企业运行的,一旦遇到市场风险,资源型企业的衰退就极易形成所谓的“多米洛骨牌效应”,给城市经济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以资源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单一性决定了城市功能的单一性,进而又制约着城市竞争力的提升。

从产业结构的层次性来看,经济发展中的粗放型、低技术含量是资源型城市的“通病”。大部分资源型城市以原材料和资源密集型的初级产品输出为主导。从三次产业的构成来看,资源型城市第二产业占绝对主导地位(见第22页图1),但这种主导地位是由大量输出原料型产品拉动的,高深加工产品输出较少。同时,部分资源型城市不注重资源关联产业的构建,产业链条短,范围经济小,第二产业的弱质也制约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产业持续力不强。

从产业的效益来看,以矿业城市为例,我国部分小型矿业城市人均GDP和在职职工平均工资仅为全国城市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而万元GDP水耗和能耗以及污染物排放水平明显高于全国城市平均水平,生态环境效益明显落后于全国城市平均水平。

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社会建设。资源型城市资源濒临枯竭带来的社会问题也日益严重。我国资源型城市涉及资源型产业就职职工1 250万人,登记失业人数90万人,占职工比重为7.2%,比全部城市的平均水平高2.3个百分点。我国因矿山资源枯竭而产生的困难矿工总量约300万到400万,并影响到1 000万家属。根据对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全国有22个地级矿业城市的失业率超过10%,其中6个城市城镇失业率超过20%,4个已进入资源枯竭期。

职工养老、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问题突出。随着主业关闭破产,资源型城市下岗职工和提前退休人员激增,由于政府财政拮据,社会保险参保人数明显下降,低保政策无法落实。如江西钨业集团公司所属企事业单位,除一家研究所外,其余全部没有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抚顺矿业集团所属集体企业3 423名工伤职工,由于各种原因,从1995年至今没有享受到应有的工伤保险待遇,涉及金额达2 756.2万元。

部分资源枯竭型城市还发生了一系列极端事件,如罢工、卧轨、堵塞交通、焚烧汽车等,已引起中央的高度关注。特别是部分煤炭、石油、有色金属城市面临的困难更大。国内外的实践证明,资源枯竭型城市要摆脱困境,非转型不可,这是别无他途的战略选择[1]。

上述问题的出现有其客观原因,它是前苏联模式的历史产物之一。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同时担负着生产建设、人员安置、城市管理等一系列经济、社会事务与功能,运行成本很高,一般达到其销售收入的10%~15%,造成了资源型企业办社会—企业负担重、运行成本高—效益低、市场竞争力弱—城市财政积累少—城市公共物品投入减少—居民生活水平下降—社会保障问题突出的链式反应。在上世纪90年代国企改革浪潮中,我国部分资源型企业也开始实现转制,又陷入了中小型资源企业转制—下岗职工增多—城市社会保障问题突出的怪圈。我国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和掠夺式的资源开采方式终于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其中最大的受害者便是传统的以资源输出为主的资源型城市,出现了资源濒临枯竭—资源产业规模递减—相关产业规模递减—就业机会减少—下岗失业人员增多—社会保障问题突出的重大难题。同时,资源型城市多以第二产业为主导产业,吸纳劳动力能力较强的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发展较为滞后,制约了就业机会的扩大;而资源型企业下岗职工总体文化程度不高,技术单一也限制了其再就业的可能性。这些现实问题都增大了经济转型的难度。

优势主导资源濒临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严重。资源濒临枯竭是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面临的直接问题,也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最直接原因。按照国内经济学界的初步界定,全国118个资源型城市中,随着我国2/3的矿山进入中老年期,1/4的资源型城市面临资源枯竭。单就矿业城市而言,根据中国矿业协会的统计,中国目前以采矿为主的资源型城市中,20%处于成长期,68%处于成熟期,12%处于衰退期。资源型城市濒临资源枯竭是自然资源的供给有限性与其需求无限性矛盾的必然结果,而传统的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粗放式开采加速了资源枯竭的进程。

同时,自然资源的过快开采,必然造成资源严重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据调查,目前我国每年因矿产资源开采而引发的地质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亿元。我国每开采万吨煤引起的地面下沉区面积达0.2 hm2,每年85%的工业废弃物来自矿山开采。境内金属尾矿、煤矸石堆积已达50亿t,直接破坏或占用土地面积约200万hm2,破坏森林面积累计约106万hm2,破坏草地面积约26.3万hm2,且土地复垦率仅为12%左右[2]。而因采富弃贫而浪费的资源更是数量巨大,无法统计。资源型城市既面临着经济衰退、资源本底枯竭,同时还面临着生态环境治理的难题,这些都加大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机制体制问题突出及创新能力不足。我国资源型城市具有浓厚的中央计划经济特色和城市工业重化的特征,这种按前苏联模式建设起来的城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机制体制问题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资源区域分配机制的不科学及其价值的扭曲、资源型产业规划布局的不合理、资源型城市政府官员考核机制的僵化、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权责利划分不清晰等。这些计划经济体制的刚性制约导致政企职责不分,思想观念陈旧,现代企业制度难以建立,创新能力得不到激发,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城市转型的重要障碍[3]。

转型所需资金和技术及人才严重不足。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衰退严重,城市财政收入困难;部分资源型城市虽然财政总收入高,但城市自身能够支配的地方财政收入比例很小,地方财力有限,投入经济发展的资金极其有限。

技术和人才方面,在主导工业领域较强,但其他产业技术力量不强,产品档次不高。由于地方经济和城市发展较为落后,随着主导资源的枯竭和主导工业的衰退,本地培养的高级人才只能外流。

“十二五”时期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战略创新

“十二五”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资源型城市全面转型阶段。国务院已先后确定了我国两批44个资源枯竭城市。中央财政将给予其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全面支持经济转型。

“十二五”资源型城市要实施“全面转型战略”,即“观念转型新,经济转型,体制创新,环境创优”。观念上要坚持自我转型与依靠国家相结合,更加突出自力更生和自我增长能力的提升;经济上要坚持因地制宜和市场导向,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内在活力,依靠技术进步,推进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体制上要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政府调控相结合,全面解决资源型城市历史遗留问题,开创符合资源型城市各自特点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环境上坚持生态文明原则,突出节能减排和保护生态,努力构建宜居宜业城市环境。

“十二五”资源型城市创新发展的目标应该是社会福利均等化、经济持续发展(富地目标变为富民目标)、生态环境整治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三大效益目标。

总体目标: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38号)》,2010年前,资源枯竭城市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大多数资源型城市基本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2015年前,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建立健全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使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

社会福利均等化—协调经济与社会发展关系。就是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保护人的发展权利,保持社会安定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近期重点要从解决关系资源型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解决城市低收入人群的医疗、教育等现实问题和人民群众内部的社会公平问题;从完善资源补偿机制入手,协调资源输出与输入地区、落后与发达地区的利益协调问题。

经济持续发展—协调经济内部三大产业关系。就是要形成资源型城市自主发展的长效机制,把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作为主线,立足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发展,改变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高依赖程度。促使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资源产业带动和数量扩张向三次产业协同发展驱动转变。近期重点是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阶段推进,积极开发替代资源,培育替代产业,既要强市,又要富民,从经济结构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

生态环境整治—协调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关系。就是要立足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推动发展,把促进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作为着力点,促使单一强调经济发展模式向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模式转变。近期重点是要依托技术进步,加强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彻底遏制因资源开发利用引起的水体、土壤和大气污染,将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确定在生态环境的承载力范围内;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循环型社会。

“十二五”时期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创新路径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及培育壮大多元化接续替代产业体系。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建议指出:“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作为重要资源消耗区域的资源型城市更应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作为城市转型的首要任务,要坚持“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以及物质代谢、能量循环利用和污染集中治理原理,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积极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低碳技术,建设循环产业链和全市循环工业网络,大力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体系。重视非矿资源的替代作用,尤其是土地资源和生态资源、历史文化和生态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工农业旅游和现代服务业,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以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循环经济体系建设为核心切实降低单位产值能耗、物耗及污染强度。坚持“企业循环、产业循环、区域循环和社会循环”四层循环经济模式,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的资源枯竭城市循环经济体系,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一是企业层次:包括以企业内循环为主,与外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包括一个工业区内几个、几十个甚至几百个企业之间的原料—产品—废弃物连接起来循环再生。二是产业层次:同一产业内部,不同行业、不同产品、不同工艺过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将行业之间的原料—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连接起来,在产业内循环为主,同时与外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建立生态工业园区,按照生态原理组织和布局工业生产过程,延伸产业链,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形成生态工业循环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实现跨越式、超常规发展。三是区域层次:一个县、一个地区、一个省、一个国家,一个跨行政区的自然地理区域、生态区域或经济区域,一个跨国界的区域等,将企业之间的原料—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连接起来,在本区域内循环为主。在利益共享前提下,依据区域分工协作关系,通过不同区域之间产业链、市场网络、金融网络、信息网络、资源及生态环境联系(链),促进区域间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良性循环。四是社会消费层次:从社会消费层面树立资源节约意识,全民动员,公众参与绿色消费、循环利用和垃圾再生,形成全社会资源消费—环境—资源大循环。以循环经济为主线,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倡导绿色文明消费模式,推进全社会的大循环,实现循环型社会建设目标。

促进资源型城市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关键是要构建生态产业体系,通过构造循环产业链,既提高资源加工的附加值,又实现资源开发对环境的最小影响,增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具体到各类资源型城市其生态产业体系各有不同,煤炭城市一般可沿着开采—洗选—发电—建材—环保、开采—洗选—发电—高耗能产业和煤化工链条延伸;石油城市一般可沿着开采—炼油—石化—精细化工链条延伸;冶金城市一般可沿着采矿—粗炼—精炼—型材—制品—回收—冶炼链条延伸;森工城市一般可沿采伐—木制品—废物肥料—林业种植链条延伸。山东省东营市“电厂—采油厂—污水处理厂”循环经济示范区是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典型成功案例[4];我国铜都安徽省铜陵市面对“三座大山”———黑色铜渣山、红色硫酸渣山和白色磷石膏灰山,坚持“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建立循环经济产业链,使污染源资源化变成了财富。

依靠科技进步及推动创新发展。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建议指出:“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作用,利用高新实用技术改组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已经成为国内外的共识。当前我国资源型城市利用科技创新的主要模式有:国外技术引进、企业自主创新、企业—政府—大学合作创新、城市—大学合作创新和产业集群式创新等。然而,从地区分布来看,我国资源型城市大多分布在中西部和东北老工业地区,从城市规模来看,我国资源型城市以中小城市为主体,其中市区人口在50万以下的小城市约占资源型城市总数的73%(见第25页表1),这决定了我国资源型城市既不是资金富余地区,也不是科技创新要素集聚的地区,这使以上几种科技创新模式的效果大打折扣,甚至造成国家资金投入的低效利用和浪费。笔者认为,资源型城市的科技创新战略应依托工业化战略创新和一定的区域创新体系来建立,而区域创新体系的建立又必须以一个和几个创新基础较好的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为中心,通过科学技术扩散通道的建设带动中小资源型城市技术水平的提升,形成“吸收型”技术进步体系。

实现工业化战略创新。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实现农业、工业生产与产品的绿色化,促进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发展,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绿色生产技术、绿色生产过程、绿色产品作为区域竞争的主要手段。

形成“吸收型”技术进步体系。引进技术是后发国家获得高速发展的首要保障因素。引进技术可以大大缩短因研发先进技术所花费的时间及相应投入,还可以缩短甚至跳跃式地缩短与先进国家的技术差距,以便在更高的起点上发动和推进工业化。资源型城市采取“吸收型”技术进步战略,能够做到起点高、速度快、代价低,缩小与全国、尤其是东部发达地区的综合差异。甘肃省白银市通过产学研结合模式,同中科院合作建立中科院白银高技术产业园,实施高科技产业化,先后与189家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建立关系,产学研项目达到218项,获得了一批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区域创新能力明显增强。2008年9月被科技部火炬中心确定为国家新材料研发创新基地。

城市规模、资源产业、技术水平等之间的分布规律见图2。一般而言,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开采的依赖度呈现出中小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递减的规律,而资源深加工程度又呈现出中小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递增的规律。这说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在不同城市和地区之间存在着分工,中小城市承担着资源的初级开发利用的任务,而大城市和发达地区则主要是承担资源型产品的深加工任务,即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在城市间存在着技术梯度。这为资源型城市实施科技创新战略提供了新的思路,即通过承接大城市或特大城市的产业或技术扩散来提高广大中小资源型城市技术水平,实现资源产业的优化升级,而核心任务在于扩大和疏通区域内部的技术扩散通道和渠道、形成技术流。

单从我国资源型城市科技创新的需求来看,当前亟须解决的重大实用技术问题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深部勘探技术、清洁煤技术、高端冶金技术、生态环境修复技术、废弃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节能节水相关技术、资源开采安全技术等领域。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及推进城市全面转型。贯彻建设生态文明国家战略,以恢复城市生态功能和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为重要手段,按照“安全之城、循环之城、便捷之城、绿色之城、和谐之城”的理念,推进城市生产—消费—资源—环境良性循环,开创资源型城市向生态城市转型的新型可持续发展模式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营造绿色人居环境,实施绿色消费、绿色能源,加强生态小城镇、生态社区和生态型新农村建设;二是四层推进城镇化,按照市区、县城、中心镇、重点乡镇等四个层次推进区域城镇化;三是以城带乡,以工哺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发挥资源型城市城市化化水平高,城市经济实力较强的优势,依托城市和工业,加快农业产业化,加强小城镇建设,将生态脆弱区的农民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来向城镇集中,减缓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压力,增强区域生态支撑系统承载能力;四是统筹城乡,城乡融合,建设城乡和谐社会。依靠国家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加强对伤残人员救助,加强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社会救济和最低生活保障;加强公共设施、医疗设施建设,提高福利水平。

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及解决民生和社会保障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建议指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资源型城市转型关乎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及和谐社会建设战略大局。“十二五”期间,国家要进一步加大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财政转移力度,帮助资源枯竭型城市走出困境。国家对资源型城市就业、城市贫困和社会保障等问题的解决给予更大支持,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资源型城市和谐社会建设。

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一系列部署,以增加就业、消除贫困、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维护社会稳定为基本目标,加大职业教育力度,健全就业服务体系,鼓励异地就业,切实解决传统资源型产业中下岗人员的再就业问题。落实各项社会保障措施,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保护企业破产、改制过程中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抓紧棚户区居住环境改造,完善供排水、供暖、供电等外部基础设施及学校、医院等配套设施;实现棚户区改造中职业教育和社会保障的全覆盖,努力消除资源枯竭城市的贫困代际传递现象。

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和矿山生态修复力度及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以国家投入为主,大力治理遗留的矿山和矿城生态环境问题,切实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污染治理,推进城市资源与环境的良性循环。切实增加环境保护投资,重点推进环境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科学编制土地开发整理和土地复垦规划,加大矿山废弃土地复垦力度,修复遭受破坏的生态环境。加强对塌陷区、垃圾坝、尾矿库潜在危害的基础性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理办法,避免危害事故发生。在现存矿区和新建矿区开展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推广先进适用开采技术、工艺和设备,提高共生矿、伴生矿资源优化开采和选取率,普及选矿废水回用系统和尾矿井下充填系统,减少采矿对资源环境的新破坏。健全环境补偿和整治资金的提取、征收和使用机制,保证采矿区土地复垦资金来源。按照“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矿山治理。

推进机制体制创新及建立健全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中共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指出:“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必须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推进机制体制创新,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修复”的原则,明确资源开发补偿、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责任主体,规范补偿尺度与方式。规范援助机制保障资源枯竭企业平稳退出,落实下岗职工再就业,解决资源型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

改革计划性经济增长机制,理顺城市政府、中央或上级政府、大型资源型企业之间的关系,加强企业发展对经济地方的带动作用;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步伐,促进政企分离和资源产权制度的完善。加强区域联合与协作,理顺关系,扩大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

参考文献

[1]贾敬郭.中国资源(矿业)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科技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王任飞,翟东升.还资源型城市一片蓝天[J].宏观经济管理,2006(4):44-47.

[3]金建国,李玉辉.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政府管理创新[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5):23-24.

[4]戴备军.循环经济实用案例[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经济转型路径 篇8

国际金融危机对福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福建的经济发展秩序面临新的“囚徒困境”:福建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依赖于发达国家的经济状况, 福建中小企业居多, 且大多缺乏经济上的独立性, 只有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才能实现自主创新和产业演化升级, 才能化解金融危机为中小企业所带来的生存危机问题。

一、福建省经济发展的特征

长期以来, 基于经济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及整体技术水平的限制, 我省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和物质消耗来推动, 经济的发展也因此一贯呈现出高投入、高增长、低效益、高污染的典型粗放式特征。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 外部需求迅速萎缩, 全球性产能过剩矛盾突出, 我国出口企业利润下滑、订单减少、企业倒闭等现象普遍蔓延, 这也暴露出我国外向型经济存在的缺陷——过分依赖国外需求、国内消费需求明显不足。这些问题的解决, 迫切要求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方向转变。

准确认识我省经济发展的结构特征, 有助于找准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着力点。在确保投资规模稳定增长, 投资结构不断优化的同时, 应将促进消费扩大内需作为我省经济结构调整的首要任务。促进我省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转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要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培育自有品牌,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我省经济增长走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依靠自主创新的轨道上来;引导收入公平分配, 增强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 促进发展内需驱动型经济。

二、国际金融危机对福建经济造成的冲击

(一) 冲击低产业价值链的产品

福建省中小企业大多属于加工制造型企业, 处于产业链下游。发达国家采取了灵活多变的产业组织方式和产业价值链的调整, 把处于产业价值链高端的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等环节掌控在自己手中, 而把处于产业价值链低端的加工装配等生产环节外包给发展中转型国家, 福建在吸引外资和追求技术进步的“愿景”下也接受了大量跨国公司的外包业务, 众多出口加工企业应运而生, 他们的生产和销售严重依赖国外的跨国母公司。这种生产经营模式很难摆脱像金融危机这样的风险冲击。如何实现产业价值链的演化升级, 是摆在政府、企业和学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 增加融资难度及风险

信贷危机使某些国家进口商难以获得融资, 我省出口需求大幅下滑。据福州海关统计资料表明很多企业出口形势严峻, 有的企业甚至停止出口, 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陷入停产状态, 亏损严重。加上近年来实施的紧缩性货币政策, 导致中小规模企业筹融资日益困难, 企业资金短缺影响了其正常经营。企业亏损上升导致投资需求的下降, 我省投资周期进入下行阶段。受金融危机影响, 国际商业诚信甚至银行诚信明显下降, 企业支付能力下降甚至破产, 随之债权化为乌有, 企业面临更大的收款风险。

(三) 造成需求不足

当前福建省经济运行面临的问题, 是国内外经济形势累积叠加的结果。一方面,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经济衰退, 西方主要贸易伙伴的经济增速下降, 进而降低了对我省出口产品的需求, 导致国内制造业受到很大冲击;另一方面, 国内从紧的货币政策、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 以及出口退税减少等成本的增加, 压缩了企业的生存和盈利空间。企业亏损增加甚至倒闭、投资需求下滑等现象仍在蔓延。

三、福建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

福建是一个对外依存度较高的省份, 金融危机对福建经济造成的冲击不可小视。国内外严峻的经济环境, 虽是挑战也是机遇, 我们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

(一) 升级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

要实现产业链的升级, 就要力争在掌握产业链核心技术方面取得突破, 使产业技术水平高端化。即鼓励企业向产业价值链的两端延伸, 使企业做好向前端的研发设计以及后端的品牌营销延伸, 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同时, 要重点解决企业发展技术的瓶颈, 采取专项扶持资金等做法支持企业的技术创新。还要加强企业和高等院校的交流合作, 解决企业发展中的技术瓶颈。产业结构的优化, 首先要努力实现劳动力的供求平衡。即将宁德、南平等劳动力地区剩余劳动力设法往福州等劳动力不足的地区转移。其次, 要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 解决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 协调好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 创新对外投资方式, 拓展对外经贸合作新空间, 推动对外贸易升级转型

1. 鼓励出口导向型对外投资的发展。

其一, 统筹安排出口产业, 以实现产业的原产地多元化, 规避贸易壁垒。其二, 将在外贸中遭遇贸易壁垒严重的产业引向国内市场, 实现市场的内部化, 带动国内相关产业的升级。也可以促进投资和贸易互动, 通过在主要出口国建立自主营销平台, 推广自主品牌, 完善售后服务, 提升产业价值链和盈利空间。鼓励开发应用节能技术、回收再利用技术和环保技术。推广排污权许可和交易制度, 继续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

2. 发挥优势, 实现闽台经贸合作新突破。

闽台两地经济互补性强, 发展经贸合作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人文优势。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 福建省高度重视对台经贸工作, 在中央对台经贸方针指引下, 闽台经贸合作取得了跨越性的发展, 为推动两岸经济融合、实现直接“三通”和促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福建应抓住闽台贸易的发展契机, 争取拓展对台贸易, 提升两地经济的关联度。

(三) 完善经济体制改革

逐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建立健全可持续发展机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要进一步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 着力消除制约扩大内部需求的体制性障碍。从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等方面入手, 拓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空间;同时, 要深化国有企业和垄断性行业改革,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加快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完善政银企会商机制, 着力缓解企业融资困难。及时了解收集重点外贸企业的资金需求情况, 搭建银企对接平台。探索建立外贸企业融资担保体系, 为保证融资担保机构正常运作, 建议通过会员企业出资、各级政府注资、风险补偿等方式对融资担保机构给予支持。

(四)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中小企业科研能力不足, 缺乏拥有自主创新的关键技术, 缺乏自有品牌。严重制约着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只有加大科研投入, 提高科技进步水平, 突破这个瓶颈, 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发生根本性转变。因此, 必须大力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努力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机制, 确实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参考文献

[1]徐小飞.转变福建经济增长方式的若干思路[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7 (06) .

[2]谢军安, 郝东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与措施[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08 (12) .

[3]林以琳.美国金融危机对福建省外贸出口的影响及对策[J].经济论坛, 2009 (06) .

经济转型路径 篇9

关键词:财政支出,经济转型期,中等收入陷阱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领头羊, 广东在经济发展中开拓进取、不断创新, “广东模式”常年作为我国其他省份发展经济的参考模板。但金融危机的爆发, 致使我国经济内外部环境发生剧烈变化, 三驾马车牵引的经济发展模式面临严峻挑战, 经济增长速度也逐渐放缓。在这一宏观背景下, 作为我国第一经济大省和改革开放试验田的广东, 应如何应对国际市场的冲击, 开拓国内居民消费市场需求, 实现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实现科技进步、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可持续增长?本文重点论述如何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提高财政支出对于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 进而促进广东顺利度过经济转型期, 实现技术进步、产业升级以及经济可持续增长。

1 财政支出现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财政制度和财政政策的科学制定, 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居民生活、社会稳定繁荣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希腊财政政策的失误导致其发生主权债务危机, 使希腊经济增长面临致命的打击。财政政策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广东省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 在各方面的举措和表现都具有风向标和样本图的作用。财政政策调整方面也是如此。改革开放35年来广东省经济发展保持最高水平, 财政支出增速亦在全国前列。我们可以将广东省财政支出的变化趋势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1年。这一时期是广东省经济的起步阶段, 其财政支出从1978年的28.7亿元增长到1981年的39.6亿元, 增长了0.9亿元, 年均增速11.68%。此时的广东省初次接触市场经济, 便出现了经济过热、财政收支失衡等问题, 省政府采取紧缩财政的应对措施, 最终实现了财政平衡。

第二阶段:1982~1993年。这段时间其财政支出由1982年的33.34亿元, 增长到1993年的331.27亿元, 期间增长了297.93亿元, 年均增速为22.94%。此阶段初期, 经济略有下滑, 所以采取了积极财政政策, 促进了经济发展。后因经济过热而略有收紧, 随着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 全国又掀起经济热潮, 财政支出不断高升。

第三阶段:1994~2000年。此时的财政支出从1994年的416.83亿元增长到2000年的1069.86亿元, 增幅为653.03亿元, 年均增速为18.49%。由于金融危机影响, 广东省采取了积极财政政策, 促进经济发展, 后期因经济过热, 随即采取稳健财政政策, 降低财政支出的发展速度。

第四阶段:2001~2007年。其财政支出从2001年的1321.33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3159.57亿元, 增长额为1838.24亿元, 年均增速为16.87%。广东省面临着巨大的通胀压力, 投资需求不断膨胀, 于是省政府采取了稳健的财政政策, 降低财政支出增速, 最终形成了经济效益好、发展速度快的良好格局。

第五阶段:2008年至今。随着财政政策的不断完善, 财政政策作为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被使用得越来越成熟。在世界多方危机的影响下, 广东省财政支出的增幅略有下降, 近年来部分财政支出项目的规模出现波动, 但总体上保持增长态势。另外, 其他支出项目从2008年的450.02亿元下降到2012年的282.93亿元, 说明广东省的财政支出越来越规范, 财政支出的具体项目更加明晰。

不难看出, 广东省能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对财政政策作出科学调整, 紧缩性、稳健性、积极性财政支出政策的灵活运用为广东省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调控方向、锦上添花的重要作用。

2 经济发展现状

从1978年至2012年, 广东省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一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加。起初,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幅度较小, 后来随着经济发展, 增长的幅度不断增大。我们可以将它的发展大致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3年。改革开放以前, 广东省的经济一直处于欠发达状态, 因此在现代化发展初期, 广东省经济发展才逐渐起步, 发展速度较为缓慢。这个阶段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370元增加到了675元, 增加了305元, 年均增速为8.88%。

第二阶段:1984~1995年。这段时间属于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经济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此时的广东, 改革开放的思想政策不断深化, 同时受到了国家政策的鼓励,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872元增长到了8129元, 增长了7257元, 年均增速为13.75%, 迎来了经济发展的小高峰时期。

第三阶段:1996~2001年。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影响, 广东省经济发展进入低潮期。这个阶段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9139元增长到13852元, 增加额为4713元, 年均增速仅为7.72%。可见金融危机对于广东这个依靠对外开放起家的省份影响之大。

第四阶段:2002~2007年。经过20多年的发展, 广东省在经济发展上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知道如何通过调整来促进自己的发展。2001年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 使广东又多了一个面向海外市场发展的机会, 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金融危机对广东经济的影响。此时的广东进入了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高峰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15365元一跃为33272元, 增长17907元, 年均增速为12.53%。

第五阶段:2008年至今。35年的改革开放为广东经济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使得广东的经济发展战略更加成熟完整。然而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给广东这个对外贸易大省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使广东省的经济再一次面临危机, 众多厂家宣布倒闭, 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在这个阶段中, 广东省需要在危机中创造机会, 努力保持自己的高速发展。

3 经济转型期面临的严峻挑战——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人均收入达到3000~10000美元的区间, 跨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时, 由于国家经济转型滞后、科学创新不能带来有效的技术进步、产业结构未能及时转型升级、环境污染严重、贫富分化严重、生产成本高涨、政府官员腐败等原因而导致该国家或地区未能突破10000美元大关, 在高收入国家 (人均国民收入在10000美元以上) 门槛前长期停滞不前, 从而使国家进入经济增长阶段的徘徊期。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 只有少数国家和地区, 如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晋升为发达国家。与此相反, 拉美国家 (阿根廷、巴西) 和东南亚国家 (菲律宾和马来西亚) , 虽然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跨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但是直到今天, 这些国家仍然深陷中等收入陷阱, 未能发展成为发达国家。

我国人均收入已经超过3000美元, 不仅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而且正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高潮, 但在这一关键时期, 也遇到了中等收入陷阱和内需不足的困扰。我国的社会经济政治环境已经部分与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相同, 能否在中等收入发展阶段快速完成经济转型和体制改革, 决定了一个国家是跨越还是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为此, 我们有必要借鉴成功跨越陷阱的国家经验。

4 他山之石

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有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等。这些亚洲经济体在经济转型过程中, 当地政府的相关政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一特性与我国政府主导性的经济特质相当吻合。在人均收入跨越10000美元大关的过程中, 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中国台湾主要有以下举措。

4.1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转型的快慢与成败。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技术立国”战略, 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提供低息贷款等方式大力支持民间企业的科技研发, 通过实施优惠和扶持政策支持“基础性、先导性”的战略性高新产业, 并通过“产学研、产官学”的结合方式切实提高科技创新的成果转化率。韩国在1973年颁布了《技术研究开发促进法》, 在80年代中后期提出了“科技立国”口号, 极力支持自主创新。新加坡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 提高生产的自动化、机械化, 将该国制造业从产业链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一端移到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的另一端。台湾通过颁布《加速培育和延揽高级科技人才方案》、《科学技术发展方案》、《国家科学技术发展十年长期计划》和《鼓励民间企业从事研究发展》等产业技术发展战略, 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4.2 发展教育

发展教育是提高整体人力资本积累、人才素质的最佳路径。日本的“产学研”结合方式不仅提升了自主创新能力, 还提高了该国的教育水平。韩国20世纪70年代的“巩固初等义务教育、普及中等教育、提高高等教育、加强职业技术教育”的总方针, 促使韩国能够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发展本国教育。新加坡的“人才工程”亦是围绕着教育进行。台湾亦有“产学研、产官学”的促进科技进步、促进人才素质提高的双优政策。他们均非常注重引进人才, 注重加强本土技术人才与国际先进人才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4.3 缩小城乡间收入差距

日本、韩国、台湾在中等收入期间都有明显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贫富差距较大, 收入分配的公平公正有待提高。以上国家和地区通过加大扶农支农力度, 提高农业生产率, 提高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 加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建设, 促使农业朝着产业化的方向发展;通过调整税收政策, 改善初次分配格局;通过完善社会保障, 建立社会保险、社会补救和社会福利服务三个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调整再分配格局。

4.4 大力推动绿色经济发展

由于承接了发达国家转移过来的大量高能耗、高污染的“夕阳产业”, 四个国家和地区在进入中等收入行列时已经面临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和能源供应问题。他们通过开源节流解决环境污染和能源供应问题, 比如大力开发节能技术, 促进清洁能源研究, 完善环保法, 加大环保宣传, 提高环境污染处罚标准, 不断增加环保投资力度等。

“政府应做的, 就是财政要干的”。以上提高自主创新、发展教育、缩小城乡间收入差距、大力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的举措, 便间接指明了在由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成功跨入发达国家行列的经济转型期各国的财政支出主方向:教育支出、科学技术支出、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节能保护支出、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农林水事务支出。

广东省作为我国第一经济大省, 又是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 理应在这一经济转型期, 遵守实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相关要求, 发挥地方政府的财政积极性, 促使广东完成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 并为全国提供参考模板。为此, 广东省应在经济转型期选择如下财政支出政策:通过增加教育、科学技术、社会保障与就业、节能保护、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等支出来加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 提高教育水平, 积累优秀人力资源,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推动绿色经济发展, 最终实现全省经济转型。

参考文献

[1]张峁, 李冰, 杨帆.辽宁省财政支出对地区经济增长影响的动态分析[J].科技与管理, 2005 (03) .

[2]齐福全.地方政府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以北京市为例[J].经济科学, 2007 (03) .

[3]周学.经济大循环理论——破解中等收入陷进和内需不足的对策[J].经济学动态, 2010 (03) .

[4]郑秉文.“中等收入陷阱”与中国发展道路——基于国际经验教训的视角[J].中国人口科学, 2011 (01) .

试论外向型经济转型及其基本路径 篇10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 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模式为我国的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极大的活力和动力。可以说这种以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和出口贸易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方式对我国的影响是广泛而又深刻的, 在近三十年间, 它在促进我国经济高速可持续发展的同时, 也为我国的发展新增了大量的优质的劳动力, 带来了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 为企业科学化的管理提供了可以参考的经验。总体上而言, 我国的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现状也表现出一些特点, 即是对外贸易的逐步提升, 贸易盈余逐渐减少;外商投资逐渐下降, 港台成为了主要的投资地区;我国对外影响程度逐渐增强, 外资投资力度加大, 经济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全球化配置进一步强化。尽管如此, 我们也发现, 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深刻的变化, 国际国内各种不同的影响因素的重新的排列组合, 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 给我国经济发展又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某些方面甚至成为经济发展的巨大的阻力, 为此国内外不少学者和实务界的同人都呼吁改良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模式, 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深入的转变, 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智力支持。

2 我国外向型经济转型的背景及其不足

与大多数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国家相同, 在经济转型的前夕, 我国的外向型经济所具备的特点就是顺差的持续不断的扩大, 外汇储备不断地增加, 经济高速的增长。我国目前经济增长的速度仍然称得上世界经济发展上的奇迹, 始终保持着近百分之十的增长速度;与上述高储备率相比, 我国投资率也是居高不下, 但是与此不相适应的是消费率一直处于低迷的状态, 尽管国家在采取不同的措施来刺激消费, 为消费创造更加便利条件和可能。另外一点就是汇率管理和汇率的低谷, 此是外向型经济发展国家的另外一个显著的特征。

首先, 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不足之处也是十分的明显的, 同时这些也促成了外向型经济转型的关键因素。首先是外资的投资报酬率在递减。所谓的投资报酬率递减就是在技术水平一定的条件下, 我们假定其他的生产要素不变, 即投入的生产要素不变, 和已投入的生产要素不发生减损的状态下, 连续不断地增加资本要素的投入量, 在达到某一定点以后, 其产出的增量就会降低, 简单的理解就是产出增加的比例小于投资增加的比例。外向型经济的总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结构性矛盾的问题有待解决。出口商业存在着不合理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出口商品的结构不合理。出口加工的缺失也成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制约性因素。外向型经济的一个很大的特征就是资源以及产品的国际化问题, 所以经济的增长很大程度上也是依靠出口推动, 但是在实际经济运行的过程中, 我们发现发展的动力有着很大程度的降低, 发展的后劲缺乏是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最大的问题之所在。所以就会出现一些比较重要的加工贸易的企业外迁的现象, 或者干脆就落户于其他的地区, 所以也就应该着力打造中心的吸引力, 增强吸附能力, 成为特色经济发展的龙头地位。

其次, 目前我国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 居民收入却跟不上, 贫富差距也很大。我们分析可能的原因就在于, 工资性收入的比重过低, 在企业运营成本中不到一成, 与发达国家相比有着非常巨大的差距。而进一步深入的分析, 我们认为这与我国长期的坚持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战略有着很大的关系, 理由在于我国是一个劳动力的大国, 但是不是劳动力强国, 很多的出口企业都处于生产链和价值链的最低端, 所承担的风险和责任重大, 但是与之相反的是所获取的利益和报酬却十分的低微, 而且容易受到国际经济局势的影响, 强烈的国际经济竞争环境, 给企业所带来的是竞争压力的增大, 而企业为了尽可能的赚取其中的利润, 往往采取的最为直接的措施就是降低工人的工资, 所以导致的结果就是靠简单劳动力赚取工资收入的人群工资水平始终上不去, 工作环境也是十分的恶劣。不仅如此, 作为监管主体的政府部门, 有时候为了政绩效益, 不顾后果的进行招商引资, 因此而带来的劳动群众的利益的损害, 又进一步的加剧了劳动者的生存环境, 所以广大的人民群众, 尤其是靠最为简单的劳动力为生的劳动力所产生的收益是极其微小的。

最后,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速度迟缓。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科学化。但是我们发现由于受到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和模式的影响过于深刻, 我国的经济的转型所受到的阻力是难以想象的。我国劳动力资源的整体状况是劳动力的成本低廉, 门槛低, 缺乏技术含量, 容易出现的结果就是投资的过剩, 从而引起产能的过剩, 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在国家市场上的恶性竞争, 但是我们发现在大多数的时候由于法制不完善等相关方面的问题, 在国际市场上的贸易摩擦上, 我国总是处于劣势的地位, 不仅源于我们低劣的产品生产, 同时也是由于知识产权的侵犯等方方面面, 使得很多的外企不愿与我国的企业合作, 限制在生产链的发展和壮大, 最终影响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同时还由于一点就是在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中, 我国对于外贸的依存度过高, 导致投资风险的增加, 经济波动的危险系数加大, 很容易引起贸易争端的出现, 但是由于竞争对手的强劲, 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 我国在对外贸易中很难占到有利的地位。

3 我国外向型经济转型的基本路径选择

3.1 发挥政策的主导作用, 做好配套的实施工作

外向型经济是以国家或者是地区所采取的经济发展方式, 所以其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政策的影响, 因而, 要改革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首先应该发挥政策的主导作用, 同时也要做好相关的配套工作, 例如短期和长期结构性政策的配合。有学者研究日韩等国家的经济转型上就是采取了诸如此类的政策, 这些国家或多或少的实施了汇率、宏观和微观的经济政策等相关的改革, 而一个国家为了从更大的层面上维护国家经济主权和安全, 对有关于经济命脉的方面都会给予高度的重视和关注, 所以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改革上, 政策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

3.2 搞活民营经济, 发掘民间力量

民营经济在我国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可以说它是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的主要力量。有研究资料表明, 如果没有民营经济的大规模的发展, 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以及稳定程度是难以想象的。不仅如此, 就连政府的投资也将会打很大的折扣, 同时民营经济也是我国进行深入的经济体制改革所必须、必要考虑的一支力量。与第一点相适应, 民营经济也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启动因素之一, 在这一点上, 民营经济的优势主要表现在民间资本的优势在于它有利于打破行业的垄断, 打破经济的固有的格局, 民营经济有着国有企业难以比拟的灵活性和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它能极大的促进民间资本的流动, 搞活民间资本, 促进民间消费, 同时发展民营经济也是解决政府过分投资的一种方式, 使得投资的主体多样化加强。

3.3 适时的采取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

此是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的应对之策, 应对转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波动状态。在以往有些国家的改革的过程中, 都伴随着或大或小的经济的波动, 都在不同程度上给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压力和阻力, 出口也随之受到相应的影响。所以说在采取短期的微观的经济政策的同时也应该从整体从大局出发, 加强宏观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缓解经济的波动的水平。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而言, 就是要深入的观察科学发展观, 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重可持续的发展, 不能只看重经济总量的增加, 在保持稳健的经济发展上要实施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要做出相应的适当的调整和改善, 做到灵活应对。

3.4 继续推行经济体制改革

外向型经济的特征之一就是充分的利用国际国内的两个市场, 我们不能只关注国内的市场, 也不能忽视国际市场, 要做到二者的并重, 正如外向型经济方式的改革一样, 我们依然需要进一步的调整和发展完善国内的经济制度, 让外向型经济有着更为合适的经济发展土壤。所以它对我们的要求就是要不断的推进多个层面的经济体制改革, 如资源管理体制上的完善, 经济模式的调整, 配套的措施也要随之而健全和完善, 如科技教育体制, 微观经济体制, 自主创新机制等, 只有将方方面面的改革结合起来, 才是推行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整体的联动力量。

4 结论

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 源于其中众多的影响因素存在, 只有将其中的重要的几个方面进行综合的考虑, 推动经济体制多层面, 多角度的改革, 才能推行外向型经济模式的整体改善。同时缺乏改革的勇气也最终会成为影响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阻力所在, 因而, 改革势在必行, 容不得迟缓和延滞。

参考文献

[1]陈睿洁.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分析[J].中国商界, 2010 (8) .

[2]谢启标.外向型经济转型与民营经济发展研究[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 (5) .

[3]曾铮.外向型经济转型的逻辑、政策和启示——基于国际经验比较的分析[J].财贸经济, 2011 (10) .

[4]李明武, 等.外向型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比较[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3) .

经济转型路径 篇11

关键词:冰雪旅游业;张家口;经济转型;路径;物流

前言: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推动经济转型的必要路径之一。通过发展旅游业,可以有效的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改善空气质量并进一步遏制全球气候的暖化。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的雾霾天数不断增加,雾霾也越来越严重,尤其是我国省会石家庄市。针对目前状况,许多城市通过采取禁止工地施工、限制车辆出行等措施来达到改善空气质量的目的。因此,张家口以冰雪旅游为契机,发展该地的旅游行业,有利于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实现产业低碳化。

一、以崇礼县为例简述张家口市冰雪经济的发展条件

下面我们结合崇礼县的地理位置、冰雪资源等分析张家口冰雪经济的发展现状。

(一)地理条件成熟,冰雪旅游资源丰富。由上述表格我们可以发现,以崇礼县为例的张家口地区可供开发的滑雪面积高达1000多平方公里,冰雪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且各项指标都十分适宜滑雪运动,是我国极具优势的滑雪地之一。随着崇礼县多家滑雪场的建成,其规模、质量、管理服务等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冰雪资源带动了张家口市旅游业的发展。另外,张家口成功申办冬奥会,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张家口及崇礼冰雪旅游业的发展,扩大了崇礼滑雪品牌的影响力,提高了崇礼县滑雪场的条件和设施标准。

(二)旅游管理部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推动了经济的发展。第一,张家口为了提高冰雪旅游的竞争力,充分利用其在传统装备制造业方面的优势,引进了许多滑雪制造业的项目,促进旅游纪念品、滑雪服装等产品的生产和研发,带动了经济的发展。第二,政府通过制定有关土地、资金、金融等在内的扶持政策,积极发展旅游地产项目,确保对滑雪旅游产业的长久投资,为滑雪旅游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第三,张家口不断的加大对生态的建设和保护力度,坚持生态优先,保证在发展滑雪旅游业的过程中不会危害到环境。其次,不断的完善对旅游城市的建设。通过对崇礼县具体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崇礼县的布局、形象、城镇功能等都有利于建设一个滑雪旅游大区的中心集聚区。

二、张家口冰雪经济发展的现状

(一)冰雪装备主要来源于进口。由于滑雪项目对安全性的要求很高,虽然张家口市在发展滑雪旅游业的过程中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开展有关滑雪制造业的项目,但由于其技术还不够成熟,其在场地设备、服装器材等方面还主要依赖于进口。因此,在发展前期,由于其运动成本高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项目的普及,我国冰雪产业的质量和规模也停滞不前。

(二)大众冰雪热呼唤场地多远服务。通过对黑龙江省亚布力滑雪场的现状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滑雪场不能单纯的发展某一个项目,如亚布力滑雪场侧重于竞技,为专业的滑雪人员服务,而忽略了大众健身的需求。因此,张家口在发展冰雪旅游业时,要以大众健身、游玩为基本目的,建立不同难度、不同风格的滑雪项目,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三、以冰雪旅游业为契机推动张家口经济转型的路径

(一)物流业对旅游业的影响。物流业对旅游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进一步完善物流运输网络体系、信息网络体系等,有利于促進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另外,加快发展现代旅游物流业,可以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从而提高旅游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就目前而言,旅游行业竞争激烈。单价格竞争已经没有太大的利润空间了,因此,旅游行业的竞争焦点已经逐渐转向于流通环节了。张家口市要想发展现代旅游业,就必须提高对物流业的重视程度。通过发展物流业,来达到提高流通效率,实现零库存的目的。同时,物流业的发展可以有效控制旅游企业的沉淀资金,实现旅游经济的良性循环,从根本上提高旅游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二)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制造高质量的冰雪器材。张家口冰雪旅游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因此,我们需要以冰雪旅游业为契机,努力推动张家口的经济实现转型。通过不断的提高冰雪品牌制造者的专业要求和技术含量,积极学习欧洲、美国等有关冰雪器材的先进技术,高我们所制造的冰雪器材的质量,减少崇礼等滑雪场因冰雪器材依赖进口而引起倒逼产业发展的现象的出现。

(三)建立场地多元服务,搭建复合型产业。张家口在建立滑雪场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产业过于单一化,加强竞技与大众健身相结合,不断提高对设施、布局、配套服务等方面的要求,努力建立场地的多元服务,吸引大众游玩,通过冰雪旅游业来带动张家口其他方面,如餐饮业、制造业等方面的发展,推动张家口经济在旅游方面的投资与发展。

另外,随着国际冰雪赛事在达沃斯的火爆举办,带动了会议、旅游、度假、餐饮等多项产业的发展。因此,崇礼县在发展冰雪旅游业的过程中可以吸收达沃斯产业发展的模式,进一步完善周边旅馆农家乐、雪场建设服务人员等的管理,推动张家口市经济的发展。据相关数据统计,我们可以发现崇礼县的总人数只有12.6万,而受益于滑雪产业的就业人数就有1.3万。

总结: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张家口在冰雪旅游业发展的同时,带动了旅游、度假、餐饮等多个行业的发展,有效的提高了该市的GDP,推动了经济的转型。新形势下,张家口市非常有必要抓住冰雪旅游业契机,不断做大冰雪产业这块蛋糕,使其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参考文献

[1]孙明. 基于低碳经济的旅游业发展研究--以河北省张家口市为例[J]. 金田, 2015(5).

[2]苏情雯, 彭晓璐. 冰雪经济的发展现状探究[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5(31):74-75.

[3]俞林. 我国冰雪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对策的研究[J]. 北方经济, 2012(2):30-31.

毕节市资源型经济转型的路径研究 篇12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经济结构的逐步调整以及资源型产品供求关系的重大变化, 主导资源濒临枯竭、经济持续衰退、接续产业难以发展、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低收入和高失业长期并存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在资源型地区、城市逐渐出现, 成为资源型经济发展的重大瓶颈, 资源型经济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至此, 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成为必然趋势。

2013年12月发布的《国家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 (2013—2020年) 》根据资源型保障能力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对资源型城市进行分类, 将其分为成长型、成熟型、衰退型和再生型四种类型, 毕节市隶属“成长型城市”。虽然较之“衰退型城市”有较大优势, 但因早期资源开发的不规范, 以及1988年成为全国第一个在贫困地区建立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后较为注重煤矿等主要资源开采, 也逐渐面临主导资源加速减少、经济发展缓慢、接续产业难、规模不大、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等问题。在这样的世情、国情和市情背景下,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 (中发[2010]11号)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多干意见》 (国发[2012]2号) 、《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以及《深入推进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规划 (2013—2020年) 》的要求, 推进毕节试验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规范毕节市资源型经济有序发展, 加快毕节市资源型经济转型进程, 成为当前毕节市的重点工作和主要方向。

二、毕节市经济转型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困难

1、经济转型取得的成绩

毕节自1988年建成试验区以来, 积极响应胡锦涛“改革是加快经济发展的动力, 也是开发扶贫、生态建设的动力”的要求, 凭着丰富的自然资源, 抢抓机遇特别是西部大开发的机遇, 改革创新、不断开放, 引进资金、引进人才、引进技术, 促进了毕节市工业化发展进程。“十一五”期间, 毕节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积极抢抓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等战略机遇, 妥善应对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 千方百计“抢机遇、抓投资、调机构、保增长、促和谐、求跨越”,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十一五”期间, 毕节经济保持较快增长, 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9%, 达到601亿元。财政总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分别为26.9%、32.3%, 总量均实现翻番。产业结构实现了从“二一三”到“二三一”的转变, 巩固了“两烟”、电力、煤炭等支出产业。毕节在经济总量上的成就, 与其经济转型发展的探索而获得的显著成绩是分不开的。

毕节市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依托, 把发展生态工业作为转型升级的优先选择, 走出了“建一个园区、兴一方产业、带一方发展”的成功之路。不仅如此, 毕节市按照《深入推进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规划 (2013—2020年) 》的要求, 正在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化战略, 促进产业向园区集聚, 建成西南地区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及装备制造业基地、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 努力建成现代产业集聚区, 深入促进资源富集的毕节转型发展。

2、经济转型面临的困难

历史遗留问题依然突出:在初步探索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 毕节市面临发展方式较为粗放、经济效益增长缓慢, 支柱产业单一粗放、产业结构长期失衡,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资源利用水平偏低, 安全生产事故多发、资源枯竭问题逐渐暴露, 城乡居民收入较低、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政府发展思路单一、社会发展相对缓慢等现实历史问题依然突出, 必将继续制约着毕节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思想观念转变困难:毕节市作为资源富集区、生长型城市、“贵州推进科学发展的试验田”、欠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试验基地, 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关键需要解决的难题是思想观念的转变。问题的核心在于现行的相关制度和因循守旧的思想观念已经远远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毕节市资源型经济转型最关键的因素是人, 是人的思想观念、发展观念的转变。只有解放人的思想, 更新人的观念, 着力创新体制机制, 才有可能在体制改革上迈出实质性的步伐, 实现根本性的资源型经济转型。

政府与企业社会责任界限模糊:政府与企业社会责任界限模糊, 是毕节市资源型经济转型面临的重大困难之一。毕节资源型经济转型过程中, 强调技术层面和产业层面的转型是必要的, 而要实现技术更新和产业转型, 不仅需要依靠产业自身, 也需要依靠相应的制度政策予以支撑, 还需要市场需求予以引导。因此, 毕节市必须尽快理清政府与企业社会责任界限模糊的现象, 转变矿企承担矿区主要社会责任的局面, 把矿企的社会责任分离出来, 分清企业和政府的责任, 促使各司其职。

三、毕节市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模式选择

1、资源型经济转型模式选取

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基本模式有产业序动升级模式和多元叠合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 针对资源型地区有区域竞争优势的生成模式, 通过延续优势、组合优势、互补优势、延伸优势、升级优势、深化优势、递进优势等, 形成有效的“优势生成”机制;针对资源型产业有产业结构代谢机制, 包含产业改造模式、产业延伸模式、产业救助模式、产业联盟模式、产业替代模式、产业置换模式;针对资源型企业, 包含大型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中小资源企业转型发展、国有资源企业转型发展、资源型乡镇企业转型发展、“异类”企业的催育与成长和优势企业规模扩张。

毕节市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各种模式, 以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与产业升级模式为主要选择。毕节市经济开发的早期阶段, 即毕节建成试验区前后, 集中力量开发优势矿产资源 (如煤炭) , 建立资本育成机制和资本转换机制, 促进资源型产业规模化、综合化、集约化开发, 发展专门化生产。在早期基础奠定后, 毕节市进入以转型发展为重点的中期阶段, 大约是“十一五”、“十二五”两个五年, 创新活动、能力建设、后发优势和市场机会等基点逐渐成为毕节市发展的重要依托, 资源优势的作用有所递减和削弱, 经济要素对资源的附生关系也逐渐弱化, 而资本、技术、人力与资源之间的替代关系得到不断强化。

2、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与产业升级模式

毕节市以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与产业升级模式为主要选择, 通过适当的制度安排、产权置换、资本运营和技术创新, 将一部分资本转向非资源型产业, 尤其是通过借助后发优势和集体“学习过程”, 倾斜发展高成长性的产业, 另一些资本则顺向延伸, 进入资源加工产业以及相关配套产业, 并依托产业之间前向的、后向的、旁侧的关联效应, 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产业经济体系。由此, 逐步实现毕节市作为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与产业升级, 从而切实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进程。

毕节市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核心是产业转型, 但资源型产业不是常青树经济产业, 不是可再生资源产业, 应积极地创新有利于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的体制机制, 促使资源型产业的快速转型。立足于毕节市的产业特点与资源优势, 打破传统的资源开发模式, 改造提升资源开发和资源深加工产业模式, 实现产业多元化发展, 改变毕节市单一煤电产业支撑的局限。立足于毕节市资源状况, 现实基础, 区位条件, 技术实力以及主要的投资来源, 调整产业布局, 着力推进产业升级。切实应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与产业升级模式, 逐步形成独特的资源型经济转型“毕节模式”。

四、毕节市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产业升级战略与路径

资源型城市的优势在于自然资源相对丰厚, 土地、矿产、人文、旅游等其他资源丰富, 人力资源潜力巨大, 国家政策上的扶持与倾斜等。因此, 资源型城市要扬长避短, 扬长克短, 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 因势利导, 探寻其成功的转型路径。

1、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产业升级, 要大力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

立足毕节市实际情况, 其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产业升级战略, 需要立足资源优势, 大力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优化产业布局, 促进毕节市产业聚集, 积极引导毕节市产业结构升级;通过多层次的技术创新体系, 形成具有弹性的技术开发结构, 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产品质量;构建以产业为重点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加快循环经济工业建设, 促进循环经济改造, 淘汰落后产能, 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 防止新增落后产能。

2、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向综合性城市转变, 将其特色民族文化与旅游业相结合, 打造精品景区和旅游线路, 申报世界自然遗产, 发展红色旅游, 建设旅游特色村寨, 创新文化发展理念, 加快发展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产业。抓住国家大力推行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契机, 科学规划, 争取国家与地方投入相结合, 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完善城市各项功能服务, 提升毕节市经济转型的综合能力。

3、积极主动承接产业转移, 培育壮大接替产业

积极主动承接产业转移, 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 培育壮大接替产业, 特别是在经济转型的工业园区或示范区, 积极创造有利于承接产业转移的体制环境, 围绕承接产业转移, 布局一批生物制药、装备制造、现代农业、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产业项目, 努力建成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保障产业健康成长, 经济快速增长, 城市良好发展的新格局。

五、结语

资源型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战略, 决定了资源型经济转型的路径, 也确定了资源型经济转型路径的方法。总而言之, 毕节市资源型经济转型的路径选择必须从实际出发, 立足于毕节市的资源状况、现实基础、区位条件、技术实力以及主要的投资来源, 才能逐步推进资源型经济转型进程, 实现资源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当前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面临的困境是毕节资源富集地区的前车之鉴, 如何吸取经验和教训, 充分利用后发优势, 实现资源富集地区的资源型经济转型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通过对毕节市资源型经济转型的路径分析, 试图找到一条提升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方式的途径。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路径分析

参考文献

[1]董锁成、李泽红、李斌、薛梅:中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与战略探索[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7, 17 (5) .

[2]毕节人民政府网站:建立现代产业聚集区促进资源富集的毕节转型发展[EB/OL].http://www.bijie.gov.cn/Html/bjyw/164047111.html, 2013-03-21/2013-01-20.

[3]刘莹:在经济转型升级中, 毕节市把发展生态工业作为优先选择“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双竞秀[EB/OL].http://gzrb.gog.com.cn/system/2014/01/12/013083516.shtml, 2014-01-12/2014-01-20.

上一篇:农村覆盖下一篇:信誉良好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