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写作的基本功

2024-07-09

新闻写作的基本功(共12篇)

新闻写作的基本功 篇1

一、电视新闻报道的概述

电视新闻报道, 就是通过电视这种现代化的传播媒介, 将新闻信息传播出去, 甚至包括一些对新闻事实进行解释、分析以及评论的新闻节目在内。电视新闻报道包括三个部分, 即文字语言、电视画面和现场效果, 其中占主体地位的是文字语言。文字语言能够把一个个没有次序的画面排列成一个有序且完整的情节, 将真实的场景再次展现。【1】

电视新闻报道是一种视听相互结合的“阅读”形式, 精美的文字语言可以使电视新闻报道的感染力得到增强。它对电视画面起到了补充的作用, 渲染了新闻报道现场的气氛, 同时画面的内涵被进一步挖掘。

二、基于电视新闻报道特点的新闻写作基本规则

1. 用事实说话

新闻写作中, 最基本的规则是用事实说话。要体现新闻报道的公正性以及客观性, 就必须用事实来说话。电视新闻的报道最忌讳的就是说大话、说空话甚至说假话、假的新闻报道对社会将产生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

用事实说话的新闻写作规则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体现, 第一, 在新闻写作的时候, 记者必须将新闻发生的具体地点、时间、原因以及概况等等准确地交代清楚, 才能保证新闻的真实性。报道的事实不得虚构、缩小或夸大, 必须是真实的人和事;第二, 记者在对新闻报道中的事实进行解释、说明的时候, 不得扭曲或是掩盖客观事实的本质, 必须与客观事实的真实面目相符合。对客观事实进行透彻的认识和判断, 是反映事实本质的关键。

2. 通俗易懂

新闻报道所服务的对象是普通百姓, 所以用他们熟悉的语言来讲述最新鲜的新闻事实将变得尤为重要。电视新闻报道的写作中, 应该避开那些深奥难懂的语言, 选择通俗易懂的文字语言来描述新闻事实, 让观众听得更加清晰明了。还应该注意在新闻报道中不要大量地堆砌数字, 不光说明不了问题, 甚至说了等于没有说, 因为观众是记不下报道的数据的。

3. 朴实自然

电视新闻报道, 应该强调朴实自然, 让观众听得入耳顺耳。如果新闻事实报道得拐弯抹角, 观众理解新闻事实会变得困难, 常常听完这句就会忘记上句。所以, 在对新闻报道中的事实进行描述时, 要用朴实的语言, 尽量避免书本中的长篇大论, 做到长话短说, 复句简化。一句话最好只表达一层含义, 方便观众理解和记忆。如果有较长的复句, 也应尽量减少关联词的使用, 最终的目的都是方便观众接受和理解。此外, 每句话尽可能地使用陈述的语气, 满足人生理的特殊需求。

4. 语言口语化

电视新闻报道有一个特点就是为听而写。所以要求新闻写作的语言必须口语化。所谓的口语化, 并不等于完全照搬日常的用语, 它仍然非常讲究语言表达的技巧及艺术。第一, 为了便于观众接受, 且带有亲切感, 应该将书面语言的形式转化为口语的形式。例如, 书面语“意即”, 这个词就不适于出现在新闻报道的写作中, 应该将其改为口语“意思是”才比较合适;第二, 把新闻报道中可能出现的文言文文字转换为现在使用的白话文, 例如“之”、“也”、“者”等这样的词尽量少出现在新闻写作中;第三, 写作中多使用动词、实词, 尽量少使用形容词以及虚词, 可以选用一些双音节词, 保证新闻报道的音韵效果。因为双音节词的音波比较长, 听得更准确和清晰。例如, 可以将“已”换成“已经”、“并”换成“并且”等。

三、基于电视新闻报道特点的谋篇布局

在电视新闻报道中, 谋篇布局非常重要。精炼的谋篇布局能够使新闻事实在最短的时间里, 传播出最准确、最丰富的甚至最有效的信息, 实现点石成金的效应。在谋篇布局中, 最核心的要素是悬念、深度和结构。【2】

第一, 悬念是新闻报道进行叙事的一个技巧, 在进行情节处理和事件展现的时候, 抓住观众对新闻事实发展以及结果的期待, 将揭晓的时机进行巧妙地处理, 达到吸引观众继续收视的效果的一种手段。对于悬念的设置, 不得忽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故弄玄虚, 必须是适时适度和实事求是地进行。

第二, 深度决定着新闻报道的力度。新闻报道, 不仅需要用事实来说话, 而且要深入新闻事实的背后分析事实的主题和思想, 篇幅要足够, 报道一定要深刻。还要适当地抓取新闻事实的细节, 给观众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

第三, 谋篇布局的关键是结构。在新闻事实写作时, 叙事结构的选择需要依据新闻事实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 可以采用的结构主要有三种, 平叙式、中心线索贯穿式和层层递进式。平叙式主要是将两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冲突的情节清晰地表现出来, 完成一个注意中心向另一注意中心的转换。中心线索贯穿式是把一个事实作为中心, 其他资料贯穿起来。层层递进式, 就是按照新闻事实的脉络, 逐渐深入。

四、结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对电视新闻写作的要求越来越高, 新闻写作者应提高自身的认识水平, 总结经验的同时不断创新, 使电视新闻报道更加深刻和灵活, 带给观众更多的享受。■

参考文献

[1]张哲西.电视新闻基础知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8

[2]宋兆宽.新闻采写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6

新闻写作的基本功 篇2

电视新闻写作时既要考虑看,又要考虑听。

一:为眼睛而写,遵循视觉逻辑,声画对位,根据新闻的整体构思、布局结构及画面内容进行写作。少而精当实而具体:直观画面应当有相应的具体解说(尤其是人物或场景)。3 主次分明

二:为耳朵而写:口语化通俗易懂:将专业术语改成通俗的新闻语言,避免使用容易引起起义和误解的词

汇,合理重复,少用代词和简称。朴实自然简短明晰:在一个句子中只表达一种意思或观点。多用简短词语组成的陈述句。5 形象生动:选择响亮上口的词语,多用双音节词,将抽象内容具体化,不用倒装

句和祈使句。节奏感强

新闻导语的写作:唤起注意,必须一开头就把观众吸引住。揭示主题,把新闻事实中最有价值的新闻信息量表现出来,表明新闻来源和根据,提高新闻的可信度。尽量直截了当,简明扼要。

新闻主体的结构:倒金字塔式。按照内容的重要性顺序写稿,符合观众第一时间获取最新最重

要信息的心理。时间顺序式。按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叙述出来。适合故事性强,以情节

取胜的新闻。长处是构思方便脉络清晰,要注意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切忌写成流水账。逻辑顺序式。按事物的内在联系或问题的逻辑关系来组织安排材料。新闻事

实之间是因果、对比、并列、递进或主从等关系。背景式。先在导语中把新闻的内容表述出来,再在主体中写出新闻背景。

新闻稿要求准确:词义要准确,避免词不达意。注意专有名词的使用。准确使用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要符合现代文字规范,不要使用古汉语的格式和语法,慎用方言。4 慎用绝对化、片面性和模糊的词语。要有政治敏感,提法要准确,注意遵守法律法规。公布统计数字要以政府部门统

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篇3

一切知识都是以记忆为基础的。语文学习更是如此。要达到一般的阅读、书写水平,你总得记住几千个汉字;要进一步使文字自然、流畅、华丽、优美,你就得记住许多精词妙句;如要再进一步使文章严谨、生动、清晰、新奇,你就得记住许多体式、结构。正像跳舞要掌握基本舞步一样,只有肚子里滚瓜烂熟地装上几十篇范文,才能循规为圆,依矩成方,进而方圆自如,为其所用。至于文章内容的深浅,风格的高下,那是其他方面的修养,又当别论。当然,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便于记忆,所以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时要尽量讲清字、词、文章的含义。但遗憾的是人脑的生理规律正好相反,年轻时长于记忆,稍长时长于理解,如果一切等理解之后再记便会“失之东隅”。因此有必要少时先背诵记忆一些优秀诗文,以后再慢慢加深理解。

我国古代的幼儿语文教学多用此法,现在国外教育也很注意这点。苏联在小学低年级教材中就加进普希金的诗歌,让学生背诵。这种知识的积累方法,好比先贮存上许多干柴,以后一有火种,自然会着。前不久,我在娘子关看瀑布,那飞泉后的半壁山上长满青苔葛藤,密密麻麻,随风摆动。我观察良久,总难对眼前景物加以描绘。猛然想起柳宗元《小石潭记》里“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的描写何其传神!当初对柳文只是记住了,理解得并不深,现在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印证,便立即融会贯通。这有点像老牛吃草,先吃后嚼,慢慢吸收。但是假如牛事先不吃进草去,它闲时卧在树下,就是把自己的胃囊全翻出来,也是不会反刍出新养分的。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文章之“炊”,就是从字、词、句之“米”组成的。要使自己的语言准确、生动,便要有足够的后备词句来供选择,这就要记、要背。比如那鸟的动作吧,小时作文只需一个“飞”字,就全部解决。后来背的诗多了,脑子里记下许多:燕剪春风、鹰击长空、雁横烟渚、莺穿柳浪等,亦后再遇到这种情况,那笔握在手里,却晃来晃去,半晌落不下去,好像笔干得流不出墨一样,其实是脑子里干得想不出恰当的词。这时就更恨当初记得少。

强调背和记,绝不是限制创造,文学是继承性很强的,只是记住了前人的东西,才可能进一步创新。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名句都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作。宋词人秦观的“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就是从那个暴君隋炀帝杨广“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的诗中化来;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则脱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就是毛泽东诗词中也有不少如“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取于古人的句子。试想王勃肚子里如果不装有前人的那么多佳词丽句,绝不可能即席挥就那篇《滕王阁序》。高明的文章在熟读前人文章的基础上,不但能向前人借词、借句,还能借气、借势,翻出新意。文章相因,从司马迁到韩愈、柳宗元,再而苏轼、欧阳修,总是在不断地学习,创造,再学习,再创造。你看,人们现在不是多记住了秦、王等后人的名篇佳句,倒忘了楊、庾、等前人的旧作吗?这正说明文学在继承中前进。我们应该多记多背些最新最美的诗文,好去提高语文水平,到时也会压倒秦观、王勃的。

新闻写作的基本功 篇4

1 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的内涵

1.1 报纸新闻写作的内涵

报纸新闻主要是以报纸为载体进行新闻的传播, 例如《人民日报》、《纽约时报》等等都是著名的报纸新闻代表[1]。报纸新闻写作具有报道深入、分析透彻等方面的特点, 方便与保存和查找, 没有阅读时间的限制。

1.2 网络新闻写作的内涵

欧洲粒子物理学家蒂姆·伯纳斯·李 (Tim Berners-Lee) 提出了万维网 (World Wild Web) 设想, 主要是借助网联网实现超文本信息的传送, 这一设想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逐渐形成了一种新型媒体[2]。网络新闻主要是以网络为载体, 进行新闻的传递。随着“微时代”的到来, 网络媒体逐渐进入到了我们生活当中的每一个角落, 对于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 报纸新闻写作和网络新闻写作的差异

报纸新闻写作和网络新闻写作的差异, 主要表现在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主体的差异, 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理念的差异以及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方式的差异三个方面。

2.1 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主体的差异

报纸新闻写作的主体主要是具有专业知识和素养的新闻工作者, 通过实际调查而撰写新闻内容, 对具有新闻价值的内容进行整合并发文, 报纸编辑新闻的可信度相对较高, 能够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是一种较为权威的新闻传播方式[3]。

网络新闻主体具有多样化特点, 为新闻传播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比如在“7.23温州动车事故”当中, 不少网友通过网络传播信息, 为这场事故提供了更多的信息依据。但是网络新闻写作由于其“低门槛”特点, 使得网络新闻写作人员的个人综合素质高低不等, 这也为一些思想素质较低的人员提供了一个便利的平台[4]。例如各类假新闻的频繁出现, 不良思想或者行为作风的融入等等, 使得社会中的不良风气弥漫, 这也是网络新闻的缺点所在。

2.2 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理念的差异

报纸新闻写作较为重视大众的实际需求, 在国家的领导下, 尽量报道一些以民众所切实关心的问题, 解百姓之难, 听百姓之声, 是一种主流媒体[5]。但是报纸的篇幅有限, 不能面面俱到, 这也是报纸新闻写作的劣势所在。

网络新闻写作以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 人们可以借助网络来进行各类信息的搜索, 使新闻传播更加富含针对性特点, 满足不同人对新闻的各类需求。同时, 人们可以畅所欲言, 发表自己对事物的看法, 当然也存在一些消极的观点。

2.3 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方式的差异

报纸新闻写作的方式主要是现行写作, 结合报纸排版进行文字和图片的最佳整合, 记者的思想模式通常是固定的, 在新闻构思的基础上进行写作, 写作方式较为正规[6]。

网络新闻写作更加注重二次创作, 结合受众的参与性, 凭借自身的知识水平和信息掌握程度进行重新组合, 更加彰显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个人的思想观念。网络新闻写作主要是通过链接进行呈现, 不同的链接标题会收到不同的点击量和搜索量。

3 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的融合发展

网络新闻的发展为我国新闻事业的创新带来了更多的机遇,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使得传统的报纸新闻写作方式受到影响, 而网络中众多的不良元素及思想又严重的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所以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 必须进行适当的新闻写作模式创新。

报纸新闻是较有影响力的新闻传播平台, 具有固定的读者群, 所以在未来的发展过程当中, 报纸新闻写作应该更加彰显其优势, 注重新闻真实性及有效性, 更多的倾听百姓心声, 传达国家的重要思想, 加强对新闻写作质量的控制。

网络新闻写作传播的迅速性特点, 传播主体的多样化特点都为网络新闻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优势, 当前时代背景下, 可以加强对网络新闻写作的管理, 大力打击不良网站或者非法网站, 形成具有正确价值观念的网络传播平台, 可以适当增加新闻传播交互平台, 增加与百姓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真正发挥互联网的独特价值, 使新闻传播能够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4 结论

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均为新闻传播的重要方式, 对于新闻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主体的差异, 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理念的差异以及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方式的差异三个方面。在当前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 我们应该正视网络新闻写作和报纸新闻写作各自的价值及缺点, 促进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的融合, 使新闻传播能够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露.快节奏、自由感与深度性的生命追求——读图时代报纸新闻叙事写作文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 2013 (4) :1-56.

[2]钱淑芳.新闻写作中“包裹式”技巧分析报纸新闻与电视新闻写作方法比较系列研究之一[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28 (8) :124-126.

[3]邓建国.管窥美国新闻传播院校媒介融合课程改革中的经验与教训——以南加州大学新闻系的试错为例[J].新闻大学, 2011, 15 (3) :106-109.

[4]黄也平.“第三种新闻”:选择与可能——新10年中国新闻“评论化转向”现象分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1, 20 (5) :135-136.

[5]肖鲁仁.创新与实证:新闻理论研究的利器——读《新闻传播艺术论—报纸新闻写作魅力探索》[J].新闻天地, 2012, 20 (12) :165-167.

新闻写作基本知识1——消息写作 篇5

第一,写标题

1、三道式:引题+主题+副题,如:

特大好消息从岳阳传来——

荆岳铁路确定走南线途经石首

铁道部、湖北省、湖南省荆岳铁路工程协调领导小组会议在岳阳市南湖宾馆举行

2、二道式:引题+主题或者主题+副题,如:

(一)我市诞生7名“亿万富豪”国家有关部门对我市给予特别关注

江右军指挥部旧址惊现青竹沟是目前石首范围内保存最好的革命旧址之一

(二)开着厢式货车来湖北盗杀耕牛 南口警民勇擒湖南“牛魔王”

让农民切实享受国家政策实惠 我市争创全国农村社保试点县(市)

3、一道式:

主题石首“提灯老人”感动羊城

第二,写导语

消息的导语,就是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

它是由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精辟的议论组成,以吸引读者。

平常所说的消息的结构是“倒金字 塔式”结构,原因就在于此。

导语的写法:叙述式、提问式、描写式、评论式、引用式

第三,写主体(背景)

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

它承接导语,阐释导语所揭示的主题,或者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对消息事实作具体的叙述与展开。

要求:主干突出、内容充实、结构严谨

背景是指事件发生的历史环境和原因,它说明事件发生的具体条件、性质和 意义,是为了充实新闻的内容。

背景材料一般有三类:对比性材料、说明性材料(政治背景、历史地理、物 质条件等)、诠释性材料(人物生平、历史典故等)

第四,写结语

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段或一句话,阐明消息所述事实的意义,使读者对消息的理解和感受加深,从中得到更多的启示。

消息的结尾方式:小结式、评论式、希望式等

培养学生写作的基本途径 篇6

关键词:中学作文;写作途径;培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316-01

写作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生活及工作必备的一般能力,也是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学生的写作表现出他们对字、词、句、篇、修等方面的应用能力和听、说、读、写方面水平的高低。因此,在中考和高考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文分数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前途与命运。那么,如何使学生在写作方面取得好成绩,平时在作文教学中应注意些什么?

一、素材的积累是写作的源泉

写作材料来源于生活,生活来源于观察。因此应当让学生学会观察,养成观察的良好习惯。对千姿百态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的自然万物,只要留心观察,长期积累,不断思考就能捕捉灵感,就会有话要说有事要评。写作文时不至于无从下手。所以提高作文的基础是多观察、勤积累,这样在写作文的时候把观察到的生活段如:家务劳动、校园活动、郊游、上学路上、看电视等,从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中筛选出最能够触动心灵的人和事,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样日久天长学生的写作就习惯于写真人、记真事、抒真情、发实感。如:写诚实守信的人、乐于助人的人、大公无私的人、母子情、师生情等。写作素材多了,学生作文的选择方向就多了,写作兴趣自然就提高了。

二、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学会仿写与引用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名言对我们来说是写好作文的基本功。如:看到了感人的事迹,而不能用感人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也是不会吸引读者的。只有用感人的文字,巧妙的安排使之与读者产生共鸣,受到感染、受到鼓舞、受到教育,使读者对此事若亲临其景看后回味无穷,只有这样才是真正达到了写作的目的。在语文教材中就有许多优美的文章和片段,语言生动形象,用词准确,这就要求学生多读、多记。名言、名句、名段积累多了,在写作的时候就能够仿写和引用,使写出的文章更有文采。如:我们学习了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中,有这样的句子:“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当时正是我校校安工程完工,学生们都搬到了崭新的教室和宿舍学习和生活,为此我安排了一篇作文题目是《我们的新校园》引导学生以此仿写,结果大部分学生写的形式正确,语言较为流畅,空间顺序合理。如海飞同学是这样仿写的,“不必说明亮的教室里摆放着整齐的桌椅,窗子上挂着蓝色半透明的窗帘,且班班都安装有多媒体,实现了现代化教学,也不必说干净无尘的马路,南半段两边是并排六盏太阳能路灯,他们在夜里发出淡淡的白光,即照亮了校园也节约了电能,后半段是常绿柏树墙将教师前与马路隔开,学生宿舍的西墙上是桃花中学文明公约,它告诫我们日常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东甬道边是一排常绿杜松,西甬道是一排国槐,单说宿舍前面一排云杉上挂着的牌子就有着极强的环保教育意义。你看一班的挂牌是,“阳光普照绿色大地,不要让它成为梦中的回忆。”二班的挂牌是“我们需要阳光水分,更需要你们的关心和呵护。”三班的挂牌是“树木拥有绿色,地球才有脉搏。”四班的挂牌是“一草一木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等。

要写好的文章,除了熟记课本的名言、名句、名段外,还必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指导学生课外阅读阅读名篇、名著,摘录背顺名言、名句。这样做是为了能在自己的写作中使用较好的词句打基础,用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感染力。如:写催人上进类的作文可引用“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巩城不怕坚,巩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志犹学海,业比登山;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等。鞭策多次失败或受挫折的名言有“失败乃成功之母;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故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态,劳其筋骨……;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年男;一千次失败才能磨砺出一块成功的基石;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却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类外。”在写此类作文引用一些名言,定能增强说服力,为文章增光添采。

三、作文要凸显个性,立意新颖

勇于展示个性,独立思考,把自己所想的在作文中具体表现出来“言为心声,文如其人”只有独立思考,才有真正的个性自我,进而有创造性的写作,写出来的文章才能耐人寻味,所以我们不能禁锢学生的思维,应给他们广阔的活动空间,让他们大胆想象。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时间的一切……”。

写人要凸显个性,即把要写的人从人群中凸显出来,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比如某同学写他爸卖货是从不说谎的“死人头”开始是有些吃亏,但最后顾客通过货比货,和他买的并不比别人少。

四、鼓励点滴进步,激发写作兴趣

在作文教学中,千万不能忽视鼓励的力量。对于那些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应努力找出其闪光点,及时鼓励,对于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尽可能的提出较高的要求,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好处,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样,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课后,经常批一些优秀作文进行张贴,让学生互相阅读,互相学习,特优作文寄往《作文》杂志社,经常参加作文竞赛,大大激励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新闻写作的基本功 篇7

一、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主体的差异

在网络技术应用到人们的生活中后, 网络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呈现出交互性的特点, 受众就可以成为新闻的写作者, 新闻的受众可以在论坛上发表帖子来进行事件的评论, 从理论上分析, 只要新闻受众的身边有网络技术, 那么任何新闻的受众都可以是网络新闻的写作主体。

最近这几年, 博客也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 传统的报纸媒体备受挑战, 这进一步可以说明, 网络新闻的写作主体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报纸新闻写作的主体不能是任何的新闻受众, 其新闻主体必须是特定的新闻记者, 网络新闻写作的主体不仅仅包括记者, 因为, 任何公民都具有发表言论的自由, 所以, 任何公民都可以成为网络新闻的写作主体。从写作主体层面上来分析, 可以看出, 现在网络新闻的广度被无限地扩展, 任何人都可以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发表到网络上, 并使自己的言论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

但是, 我们也可以分析出, 网络新闻写作使新闻写作的主体扩大, 在可以有效传播新闻信息的同时, 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效应, 我国公民的文化水平和素质差距是比较大的, 会导致网络新闻写作不具有一定的价值, 还有些公民会在网络上写一些虚假新闻误导人们, 所以, 要制定相关的制度对公民发表网络新闻的行为进行约束。

二、报纸新闻写作和网络新闻写作理念的差异

(一) 报纸新闻写作的理念分析

报纸新闻的写作往往会忽视大众的真正需求, 尽管报纸媒体也在呼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 也着重进行一些民生新闻的写作, 但是, 由于报纸自身的局限性, 其不可能全面地满足受众的需求。

(二) 网络新闻的写作理念分析

网络的出现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 其实现了以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 人们可以通过搜索, 找出自己需要的信息, 再加之网络新闻写作主体的拓宽, 使网络新闻可以真正满足大众的需求。在网络上进行新闻写作的主体, 可以真正站在人民的立场上, 人们与网络新闻写作主体可以实现平等的沟通。网络是人们可以发表自身看法的平台, 人们可以畅所欲言, 但是也不排除一些毫无价值的新闻也在网络上进行传播。

三、报纸新闻写作和网络新闻写作方式的差异

(一) 报纸新闻写作的方式

报纸新闻写作的方式是遵循一定的模式的, 是进行线性写作, 其主要利用平面排版技术, 将文字和图片整合在一个版面中, 记者的思维模式是被新闻的主题固定的, 记者要按照新闻的主题去寻找写作的素材, 拟定写作的思路, 然后进行新闻的构思和写作。

(二) 网络新闻写作的方式

网络新闻写作的过程中运用超链接, 可以将新闻写作的关键词和主体思想以链接的形式发送, 对新闻进行分层。在报纸新闻的写作中, 要求句子与句子、词语与词语之间要具有一定的联系, 但是, 在网络新闻的写作中则更加强调受众的参与度, 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新闻进行二次创作, 网络新闻形成了文字、图片与超链接的结合, 新闻不是以篇章为结构呈现的, 而是以一个个链接的形式呈现出来。人们在阅读网络新闻的时候, 可以选择在任意的链接开始阅读, 网络新闻的写作呈现出非线性的方式。

四、结语

网络新闻写作和报纸新闻写作具有一定的相同点和差异, 也具有各自的优点, 网络新闻的广度被无限地扩展, 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看法, 而网络新闻中也存在大量没有价值的新闻, 由于报纸自身的局限性, 报纸新闻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 但是, 网络新闻就可以实现多元化的阅读。在进行报纸新闻的写作过程中, 记者的思维模式是被新闻的主题固定的, 但是在网络新闻的写作中, 人们是可以畅所欲言的。因此, 网络新闻写作和报纸新闻写作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在新闻写作中, 如果能将二者的优点融合, 那么新闻就具有一定的可看性。

参考文献

[1]陈海峰.从受众角度分析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的异同[J].新西部 (下半月) , 2011, 16:131-132.

[2]李文月.从主体角度探究报纸新闻写作和网络新闻写作的相同点[J].中国报业, 2012, 06:40-41.

[3]李嘉瑞.从写作方式上分析报纸新闻写作和网络新闻写作的差异性[J].中国传媒科技, 2011, 16:233-234.

新闻写作的基本功 篇8

一、加强新闻写作文字训练, 夯实新闻写作文字基础

文字是新闻写作的基础, 要确保新闻写作的成功, 离不开文字表达的坚实支撑。那么, 如何加强新闻写作的文字训练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勤查工具书, 尽可能地杜绝错别字。我们知道, 一个稀世珍玉, 如果突然在玉中发现瑕疵, 顿时就会使原本流光溢彩的玉器黯然失色, 使价值连城的宝玉身价大跌。一个原本新闻价值很高的作品, 如果突然发现有一两个错别字刺入眼球, 就会使整个稿件的质量大打折扣, 甚至会使报道媒体的新闻权威性大打折扣, 就会给观众读者留下印象上的阴影。因此, 作为新闻通讯员或记者, 必须勤查工具书, 对于自己有不认识或是不能完全肯定其读音、写法或字义的文字, 必须查阅正版的字典、词典等, 不能将生字轻易地放过。对于网络上的网络汉字、网络词语, 特别是网络新造出来的字, 不能轻易相信, 应该坚持以权威工具书作为文字写作的标准规范。二是做一个有心人, 随时积累文字, 夯实写作的文字基础。在平时的上网、阅读或观看影视作品的过程中。当遇到不认识的汉字时, 应该及时查询, 确实将汉字的音、形、义彻底地了解清楚。

二、加强新闻写作语法训练, 确保表达的准确性

新闻语言是按照一定的规范组织起来的, 不能像生活中的语言一样太随意。在日常生活中, 很多人虽然没有经过专业的语法学习, 但也能进行口语表达, 但是, 这样的语言也是符合一定的语言规范的。这种生活语言毕竟没有书面表达的规范性, 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语病。初学新闻写作者, 必须十分注意语法的学习, 学会规范地进行表达。例如:“今天大家基本上全部到齐了, 只有小王没到。”这句话中, “基本上”与“全部”是相互矛盾的, 所以这句话是有语病的。又如:“她是一个贤妻良母”, 这句话是没有语病的。因为在不同身份人的面前, 她可以充当不同的角色。在丈夫面前, 可以说她是贤妻, 在孩子面前, 她又是良母。但是, 如果说成:“她是我的贤妻良母”, 这句话就有语病了。同一个女性不能既是同一个人的贤妻, 又是同一个人的良母。例如, 2007年5月16日, 《秦皇岛晚报》一条新闻标题是:“百旬老妇驾车70余年零事故”, 本来这是一个很好的新闻稿件, 标题上利用数字进行强调和对比, 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一个标题因为一字理解的错误, 闹出了新闻严重失真的笑话。但是, 其中的一个“旬”字, 却闹出来天大的笑话。因为从年龄方面的意义来看, 十岁为一“旬”。标题中的“百旬”就是一千岁。其正确的写法是“百岁老妇驾车70余年零事故”。

三、加强新闻写作技巧训练, 提高新闻表达水平

新闻写作和其他文体的写作一样, 也有一定的技巧可循。下面, 笔者结合实践进行总结:

(一) 模仿借鉴, 尽早上手

对于初学写作的人而言, 模仿永远是第一法门。一是从优秀的新闻作品中学习新闻格式, 吸取精华, 尽快掌握新闻写作格式。新闻写作初学者应该学习大量的新闻作品, 从中学习相关的写作特色。二是从文学作品中学习文学语言的文采, 使格式化的新闻作品增加几分表达上的亮色, 让枯燥无味的新闻稿件增强可读性。三是积累搜集新闻典范文集。可以采用活页本的形式, 将各种阅读的新闻稿件进行归类, 进行分类装订整理, 每个新闻类型的稿件准备一百篇。当进行各种类型的新闻写作时, 只要对照相应的范文进行三到五次的训练, 基本上就能入门。

(二) 拆装拼凑, 功夫下到自然成

所谓拆装拼凑, 就是将别人成型的新闻作品拿过来拆开, 自己重新去组合, 重新去研究, 摸出规律为我所用。写新闻作品一般都要经过这么三个过程, 眼低手低、眼高手低、眼高手高。刚进入新闻写作行列, 刚开始接触新闻写作肯定是眼低手低, 看不出好的文章, 也写不出成型的作品, 那么就得向书本学, 向实践学, 过一段时间, 经过一番努力, 入门了, 就能看出好的作品了。拆装拼凑, 就像将魔方拆开了自己摆。人家的新闻导语、新闻要素是怎么摆的, 人家的这段话为啥这样写, 人家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是怎么交待的等等。

四、结语

总而言之, 新闻基本功训练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复杂性过程, 它需要我们不断地总结经验, 按照一定的新闻写作方法, 不断地进行新闻写作训练, 加强新闻写作文字训练, 夯实新闻写作文字基础, 加强新闻写作语法训练, 确保表达的准确性, 加强新闻写作技巧训练, 才能切实提高新闻写作水平。

摘要:新闻写作质量的高低直接与作者的写作基本功有关。新闻基本功是影响新闻稿件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因此,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新闻写作基本功训练的重要现实意义, 不断提高新闻写作水平。

关键词:新闻写作,基本功训练,方法,技巧

参考文献

[1]李国生.浅谈新闻写作角度和方法[J].科学之友, 2010, (06)

谈广播新闻编辑的素质和基本功 篇9

1 当代广播新闻编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1 政治素养

广播新闻编辑的政治素养是区别新闻编辑与其他节目编辑的重要标准, 更是其工作责任意识与历史使命感养成的重要因素, 是对广播新闻编辑极为重要的一项基本素质。广播新闻节目是党和政府宣布重要政策与决策的重要阵地, 是广大人民群众与党和政府的重要连接桥梁[1]。因此, 作为广播新闻编辑在进行节目编辑时, 要及时把握时代发展趋势, 详细了解与掌握党的基本路线与指导思想, 从而切实的提升自身的政治觉悟与敏感度, 使广播新闻节目内容与形式更加的丰富, 并更加具备时效性, 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广播新闻在舆论导向的引导中起到重大的作用, 发挥出正确的导向作用可以加强党与群众的联系程度, 而发挥出错误的导向作用则会造成重大的灾难。因此, 作为广播新闻编辑在面临众多的信息线索时, 要从党的实际情况出发, 进行新闻内容的编写。

1.2 思想素质

广播新闻编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就是思想素质, 只有具备强大的思想素质的编辑才能够创造出引人共鸣的新闻形式与内容, 才能使新闻的积极舆论导向作用得以有效发挥。广播新闻编辑除了要加强对自身新闻能力的敏锐性进行培养外, 还要加强对自身思想上的价值判断能力的提升。不断学习社会中的主流文化与价值观, 积极履行党制定的基本思想内容与指导路线, 从而提升自身新闻节目的质量[2]。与此同时, 良好的思想素养的养成, 还能够使广播新闻编辑创造出独具一格的新闻节目, 形成品牌栏目, 从而增强节目的影响力与权威性。因此, 在思想素养方面的培养, 广播新闻编辑要明确自身的工作责任与性质, 充分认识到自身在整个新闻节目中所起到的作用。注重对自身全局意识的培养, 在新闻岗位恪尽职守, 不断学习提升自身思想素养。

1.3 道德素质

道德素质是一名广播新闻编辑最为重要的一项基本素质。在新时期多种思想价值观交汇、冲击的背景下, 作为广播新闻编辑要时刻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 提升个人的道德素养。当今对广播新闻编辑的要求, 除了具备良好的专业编辑能力之外, 还要具备优秀的职业道德素质, 能够在自身的岗位中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从而提升广播新闻节目的质量与舆论导向的正确性。在市场经济价值观的影响下, 金钱主义与个人主义思想盛行, 人们在利益的驱使下经常以自我利益为中心, 从而产生极多的不良影响[3]。作为一名广播新闻编辑, 要时刻明确自身的责任意识, 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与职业观, 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 从而打造出与时代主流价值观相符的广播新闻节目。在道德素质的提升过程中, 广播新闻编辑要严格拒绝各种贿赂行为, 坚持依据稿件质量进行选稿。同时认真筛选要播出的新闻内容, 确保节目质量的提升。

2 当代广播新闻编辑应具备的基本功

2.1 文字编辑能力

文字编辑是广播新闻编辑所具备的最基本能力, 是保障广播新闻节目有效开展的基本条件。良好的文字运用可以使新闻内容更加准确、生动的传播给广大听众, 从而产生广泛的共鸣, 增加节目的收听率与质量。因此, 广播新闻编辑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字编辑能力[4]。首先, 广播新闻编辑要提升自身写作能力方面的基本功, 独具特色、高质量的文字内容, 可以有效的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同时, 在新闻内容的编写上, 一定要反复思量与斟酌, 以确保新闻内容的准确性。其次, 广播新闻编辑还要提升自身的加工润色的基本功, 新闻内容编辑时, 进行良好的谋篇布局, 能够获得更多观众的喜爱, 并且使社会舆论导向作用也得以充分发挥。最后, 广播新闻编辑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字规范能力, 新闻中若出现语言文字使用不当的情况, 不仅会影响自身的节目效果, 还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 广播新闻编辑要具备极为敏锐的文字审阅能力, 及时发现新闻稿件中的错误, 提升用词用句的规范能力。

2.2 创新能力

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 创新能力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因此, 作为广播新闻编辑要在自身已有的能力水平基础上, 不断提出新的想法与方法, 进行新闻节目内容的编写, 提升自身节目的质量与效果。信息时代背景下, 媒体行业的变化日新月异。如果依然沿用传统的节目形式与内容, 不进行适当的创新与变革, 是难以吸引听众的注意的。所以, 广播新闻编辑要在保证新闻的真实性与准确性的前提下, 大胆的丰富节目的内容与形式, 为新闻节目注入更多的活力, 使其不断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5]。为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 广播新闻编辑要不断对自身掌握的业务知识与素养进行拓展, 在不断的编辑工作中充分的了解和分析新闻的内涵。在明确新闻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提升节目的竞争力。

2.3 现代技术操作能力

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 极大的改变了广播新闻编辑的工作形式, 并有效的提升了其工作效率。作为新时期的广播新闻编辑要具备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的能力, 以提升自身在写稿、审稿以及修改编辑和组稿方面的效率。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能够将以往复杂的编辑工作变得简单化, 从而缩短编辑的周期, 提升整体的编辑效率与质量。并且计算机的应用, 还提升了广播新闻的时效性。因此, 广播新闻编辑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 提升自身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与掌握能力, 提升个人的业务素质能力与专业素养。

3 结论

综上所述, 广播新闻编辑在工作中, 要具备基本的政治素养、思想素质与道德素质。同时, 在进行新闻内容的编写时, 还要具备良好的文字编写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现代技术的操作能力。从而打造出高质量、高效率, 具备正确舆论导向的广播新闻节目。

摘要:广播新闻是民众了解国家大事小情, 与政府交流沟通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 为确保各项政策得以有效、准确的传达, 广播新闻编辑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加强基本功的锻炼。从不同的方面获得提升广播电视新闻节目质量与效率的办法, 严格控制新闻的质量, 坚持正确的新闻舆论与导向, 从根本上提升新闻节目的质量。

关键词:广播新闻编辑,素质,基本功,提升

参考文献

[1]吕晓红, 葛兰, 铁城, 方明, 常亮, 雷阳, 黎江, 于芳.这里是中国的声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播音员的故事[J].中国广播, 2010, 9:37-48.

[2]刘园丁.广播永远和祖国共命运——《报摘》《联播》70~80年代的故事[J].中国广播, 2010, 7:33-47.

[3]晁惠, 刘帅.当代广播新闻节目策划与制作初探[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 3:59-61+84.

[4]潘祥辉, 王武林.依仁游艺:全媒体时代的新闻教育实践——新闻传播类专业实践教学五人谈[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2, 4:43-52.

没有新闻的新闻写作 篇10

那么奥斯威辛为什么没有新闻, 论者多认为奥斯威辛集中营作为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大的“杀人工厂”, 有关报道已经够多了, “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 所有的事情都已经是旧闻, 奥斯威辛不再有可供报道的新闻了。笔者认为,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不只是这么简单。

没有新闻, 作者还要去写, 并且一写就获得了普利策新闻大奖。作者为什么还要去写呢?文中写道:“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 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 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 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这种“使命感”是什么?“一种不安的心情”又是什么?我认为这才是解答作者为什么要写的关键, 也是奥斯威辛为什么没有新闻的关键。

普利策说:“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 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守望者, 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 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 并及时发出警报。”罗森塔尔来到奥斯威辛看到了什么呢?“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 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 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 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好一派和平温馨的景象, 因而作者感到了“可怕”, 可怕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 有些人已开始淡忘这段血腥的历史了。所以作者说:“在布热金卡, 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 不该有光亮, 不该有碧绿的草地, 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作者的使命感让他看到了平静的海面下隐藏的浅滩暗礁, 并及时发出警告, “一种不安的心情”也就是人们对历史的淡忘, 由此我们得出结论, 作者说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 是指人们开始忘记德国纳粹在奥斯威辛犯下的滔天罪行了, 作者还要写就是要提醒人们不能忘记历史, “尽管遗忘的诱惑是巨大的, 但我们绝不能屈服, 牢记是我们的道义和责任。”牢记历史, 才能不重蹈历史覆辙。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基本策略 篇11

【关 键 词】 英语写作;初中;教学;策略

目前的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写作水平普遍不高,主要存在无话可写、用汉语思维方式写作、语法错误百出等问题,农村学生尤为突出。教师必须针对性地加强训练,有意识地让学生逐步接受英语表达的思维方式,指导学生进行多样性的写作训练,才能逐步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能力。在平时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我常常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抄写和阅读能力的训练

抄写使学生熟练掌握所学句子、书写格式、大小写及标点,为防止学生机械抄写,我在班级开辟英语角,利用黑板报的阵地,开辟了佳作欣赏(英文版)等,也开展英语书写大赛、作业展评等活动。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能力越强,驾驭语言的能力也就越强。教材中有大量有时代感、文笔流畅、语言规范的课文,教学时提醒学生注意一些精彩句子、精彩段落,要求学生能熟记或背诵;引导学生学习分析语篇结构,加深语篇概念,为语言的输出积累丰富的资料。积极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对一些优秀的句和段或篇的积累,经常翻阅或背诵。经常组织学生收听英语广播、收看英文版影片等,多渠道地创设英语环境。

二、造句能力的训练

造句是写作的基础,造句时,指导学生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词语、句型,将要点表达出来,教学生学会避难就易,会用多种表达方式表达同一个意思。学生造句不可用汉语句型生搬硬套,要选择使用典型的英语句式,学会用内容相近的句型来表达;多使用简单句,熟练掌握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为了增强文章的文采,可适当使用复合句,但前提条件是必须用正确,否则得不偿失。

三、连句成段、成篇能力的训练

单独的句子组织后,指导学生将句子通过衔接、转折、语气等综合处理,组成有意义的段落。这项练习既初步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又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之后,就得指导学生针对不同的文体,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内在的逻辑顺序,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如何过度,前后句如何呼应等。让学生注意文章的整体结构以及上下文的逻辑联系,学会使用必要的连接词,如when,while,and,but,so,then,although等,必要的话可以分段。可进行限时训练,在限时训练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切忌不审题就下笔或写过多过长的句子,让学生明白写一篇字数合乎要求的文章就行了,并不是写得越多越好。短文完成后,要认真检查,要注意内容是否切题;格式是否正确;字数是否符合要求;层次过度是否自然;单词拼写是否准确;大小写、标点是否得当;主谓是否一致;时态是否合适;名词的单复数是否正确等。

四、利用图画进行书面表达的训练

图画形象直观,图画具有很强的情景性,能够促使学生发挥想象力,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够激发学生说与写的兴趣。在平时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根据图示和提示词语组成语法正确、意思连贯的句子,而且要经常训练。接着指导学生进行看图编写对话、看图编写故事、看图作文三种形式的训练。在读图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根据图画内容列出写作提纲,造句时能充分利用提示语及图画所提供的信息,提醒学生注意每幅图画之间的联系,衔接要自然,叙述要合乎逻辑,语言要精炼、准确,要根据图示或时间、事物的先后顺序一环紧扣一环,切忌东拉西扯,含糊不清。看图作文可以涉及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要指导学生根据图画和试题的要求确定文体,把故事或情节通过理解想象,把图画语言转换成文字语言,进而顺理成章地构思成一篇结构严谨的短文。

五、模仿范文的训练

让学生根据要求对原文、原句从不同角度、不同人称、不同活动形式进行再创造, 改写或仿写,在仿照的基础上还要有些拓展,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模仿英语的语言习惯,模仿用英语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刚开始训练学生时,我与学生同时撰写短文,规定时间一到,学生停笔先听老师读范文,然后由学生比较自己的作业,初步衡量出自己答题的准确度,找出差距,及时查出作业中的毛病。在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我就不再提供范例,而让学生自改互改作业,相互交流。我充分利用英语课文,让学生在复述课文的基础上,再用笔头的形式加以落实,即把文章内容写下来。为了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或全文,或写一段,或一情节,或加以自己的观点和评论,有可能的话,再续写文章,发挥学生的想象,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六、命题作文的训练

我定期给学生一些讨论的课题(如运动会、节日、家庭、朋友、天气、爱好、环保等),让他们分组每人一句两句地围绕主题进行讨论,然后由一个人主笔完篇,合作写成短文,接着进行全班性的交流。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写作能力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初始阶段,教师可帮助学生列出提纲,逐步过渡到学生小组合作或个人独立列提纲,对提纲内容提出中心句或关键性词句。如“My Chinese Teacher”一题可指导学生从肖像、工作态度、工作经历与学生的关系等方面列出提纲。还经常让学生写英语日记、写英语周记、写英语随笔、用英语写信、用课本中新学的词汇编成故事等等。

当然,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绝非一日之功,只有长期扎实的训练,才能让学生能够正确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表述出自己的观点,达到初中英语教学大纲及中考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宋晓明. 如何提高初中学生英语的写作能力[J]. 大观,2015(1).

[2] 马丽娟. 浅谈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策略[J]. 校园英语,2014(30).

新闻写作的基本功 篇12

首先, 低年级语文课的听、说、读、写、书的基础训练就其训练的性质而言。听和读是培养学生接受能力, 说、写、书就是训练学生表达思想感情的本领。即是用文字语言表达出来。让人一看就明白, 他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不善于听别人说话或听不明白别人说话的意思。看了别人的文章, 要想说给别人听就无从读起或者说得受影响, 言而无序。因为不会听、听不懂就会失去学习最基本条件, 所以说、读、写、书的训练也就成了空话。因此听的训练很重要、很关键。可是在教学实践中听的训练往往受到忽视。有的教师认为除非聋子才不会听。普遍认为教师讲、学生听是很自然的事。无需要进行有意识、有计划的训练。既然有具备听的生理条件的人, 都可以听讲课、听说话。但是听得到和听得懂、听得好能接受情况可就太不相同了。大家都同样在听老师讲故事。有的同学有喜怒哀乐的情感表露, 深受感动。但有的同学却好似对牛弹琴、无动于衷, 好象什么都没听到。听完故事有的同学可以有声有色、有条理地叙述, 那是接受能力强的同学。有的同学则张口结舌、语无伦次叙述不出来。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恰恰反映了每位同学听的能力和听的品质 (记忆) 不同。因此一定要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听的训练。帮助哪些智力较差的同学, 决不能等闲视之。

其次, 习作的讲评是一个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环节, 它可以使学生明白自己作品的缺点在哪里, 优点在哪里, 还可以激发小作者习作的兴趣, 提高习作的能力, 习作的讲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构思立意。抓住每次习作的内容, 结合已学过的课文, 讲评是否构思曲折有致, 行文波澜起伏;是否开篇点题, 前后呼应, 设下悬念, 继而又挖矛盾让读者想象, 最后点出由来。剖析一篇文章, 连带说明其它情况, 让学生引起重视。表达方式。具体到每一篇文章, 首先看是否抓住了文章的体裁, 是否突出中心, 短小精悍, 风格别致。2.表现手法。抓住文章的中心内容, 采用对比的方法、象征手法, 以小见大、平中显奇的手法, 描写人物烘托人物手法等, 是否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题。语言特点。习作是不是根据不同的表达方式, 运用了不同风格的3.语言, 对增强文章的艺术魅力起到了哪些作用, 令人感觉自掘学习潜力, 促进智慧更加有效地发展。在数学教学中, 兴趣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而且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优化教学过程, 改进教学方法

优化教学过程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终点。教师在这过程中要起好主导作用,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学过程一是巧妙的课堂引入;二是抓住教学内容的关键, 引导学生讨论, 主动探索, 让学生自己推理出结果, 三是重视课堂小结。

1. 巧妙的课堂引入。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而上课伊始教师就应使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巧妙的方法, 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其兴趣、启迪其思维, 使学生在最短时间内对本节内容产生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

2. 抓住教学内容的关键, 引导学生讨论, 主动探索。

课堂讨论是一种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 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教学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 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发现知识。

3. 不容忽视的课堂小结。

这是由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教学内容、点明中心、突出重点、导出结论的结尾方式。学生通过小然、朴实、形象生动, 活泼清新。

句子是文章中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学位。读懂文章中的句子, 理解句子在文章中的含义和表达作用, 是阅读文章的基本功。在阅读中, 一般句子的含义是很容易理解的, 有些句子, 需要结合文章的内容、文章中的具体环境作比较深入地钻研, 才能准确地理解它的含义。

再次, 口头作文是培养学生大胆讲、敢于讲、讲流利、有机会讲的基本方式。首先培养了学生想讲、愿意讲、学着讲的大方品格。其次可以提高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其实, 一个人的口头发言, 就是一次口头作文, 只要稍加整理形成书面文字, 加上题目, 就可以作为一篇小作文了。因此, 我每接到一个新班后, 在上第一堂课时, 先向学生自我介绍, 然后让学生仿照我介绍的几个方面, 如本人爱好、家庭情况等, 主动做自我介绍。利用讲故事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听故事容易, 讲故事就不容易了。只有把故事情节清楚地讲给别人听, 引起别人的兴趣, 才能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讲故事是锻炼学生语言能力和组织能力的有效方法。利用先口述后仿写提高写作能力, 学生口头作文有了一定基础之后, 随着学习新课文的增多, 我开始让学生搞仿写。

课堂教学是训练学生听的能力的基本途径, 学生学习知识主要靠听老师讲课、板书。因此小学生一入学就要重视培养学生听课的能力和习惯。有时也要进行听写的训练。不要认为学生坐得好就是认真听讲, 就能听好课。首先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教学要求, 告诉学生本节课教几个字母、教几个字、词语或者是学习朗读等等。使学生心中有数, 听有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还须提出具体要求。

语言是表达思想内容的一种工具。作者表达思想的目的, 方式不同, 选用语言便不一样。根据语言特点发挥的功能, 能让我们由品赏语言过渡到深究思想内容, 领悟文章的语言精华所在, 进而转化为自己的写作能力。

最后课文是最好的范文。要求学生做到初读感知内容, 能解释课题, 疏通文字, 理解内容, 读懂一层, 知道句与句之间的联系;细读加深理解, 能分段分层, 明确重点, 理清条理, 读懂一段话, 清理层次之间的联系;精读明确中心, 能归纳中心, 品词评句, 读懂整篇文章, 明白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从而举一反三, 理解文章的脉络、中心线索, 使感知升华,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中心思想。反复读, 体会写作方法。掌握文章中心内容先写什么, 后写什么, 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学生不但学习了课文的知识, 同时也学会了写作方法。

对于学生的发言、回答问题或者复述等, 教师不要急于表态, 要让学生认真思考, 让学生发表他们见解。经过听——思——说的练习然后教师再来小结。如果教师急于作出对与不对答复, 学生不仅会不认真听和思考, 还会产生听不听、对不对无关系。反正老师会作出正确答案的想法。这必然会影响学生发言和听的能力的提高。

结, 总结自己对本节内容的掌握情况, 不但要找出自己错误的原因, 也要学会纠错、究错。学生每堂课的总结, 可以让教师及时收集到本节课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反馈信息, 以便于及时纠正学生的易错和易混点。

五、大力提倡合作学习, 增强数学课堂效率

新课程标准大力倡导学生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既体现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又体现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在合作学习中, 大家相互鼓励、共同提高, 面对疑难问题相互争论, 在争论中解决问题。面对学习有困难的个别同学, 大家都来帮助, 使他们树立信心, 使这个团队更具凝聚力。此外, 成功的合作学习, 不仅汇聚了学生的智慧, 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同时也给有困难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 使其他学生知道了他们的存在, 树立自信心。由此可见, 成功的合作学习能大大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上一篇:流行学特点下一篇: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