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学特点

2024-07-09

流行学特点(共7篇)

流行学特点 篇1

牛结核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 不仅会对养殖业经济效益产生影响, 还会对人类身体健康产生威胁。今年, 牛结核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势态, 给牛养殖产业带来了一定经济损失。本文简要介绍了牛结核病的传播及流行特点, 并提出了一系列的综合防治措施。

1牛结核病流行特点及传播

牛结核病具备一定传染性, 可经由呼吸道、消化道以及皮肤黏膜接触传染。牛结核病的主要寄宿主为牛, 此外人和其它动物也可成为病原体宿主, 特别是一些野生动物很容易感染结核病菌, 是引起结核病广泛传播的主要传染体。一些动物在感染病菌后还可能潜伏在其体内, 使得该动物成为牛结核病传染源。另外, 牛结核病传播时间不受限, 一年四季皆可发生, 尤其是在一些饲养环境较差的畜舍中更容易发生牛结核病, 如饲养环境阴暗、潮湿、拥挤、卫生差等畜舍。牛结核病的传播途径也很多, 患病牛、人及其它动物均可成为传染源, 患病牛的口腔分泌液、尿液、大便等, 可经由空气、饲料、水等渠道传染给其它养牛, 此外生殖道以及胎盘等也可成为传染途径。

2牛结核病防治措施

2.1把好疾病传入关口养殖场必须要特别注意对养殖牛结核病的检疫工作, 把握好疾病传入关口, 尤其是春秋两季。此外, 还应注意在新种牛引入时, 必须要进行全面疾病检疫, 确保引入牛种未患有结核病才能够引入牛场养殖。并且, 在引入后还应对其进行一个月以上的隔离观察, 观察期结束后确认未患病才可将其引入牛场中养殖。

2.2做好污染牛群净化污染牛群是指在该牛群中曾多次发现患有牛结合病的牛, 这种牛群须每年检疫4次或4次以上。若在检疫中检测出结果为阳性或疑似为患有牛结核病的病牛, 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 以免结核病蔓延到其它健康牛群中。针对疑似患有牛结核病的牛群, 应每隔一个月进行一次检疫, 需满足连续3次检疫结果为正常才能诊断其未患结核病。一般针对已经确诊的患牛无需采取治疗措施, 但必须要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 避免病情蔓延。

2.3严格执行消毒制度为了确保牛舍卫生, 需每月对牛舍及牛群运动场所进行一次常规消毒, 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彻底消毒。消毒液可以选择使用20%的石灰水, 或者是20%的漂白粉, 可以在养殖场入口处建立一处消毒池。另外, 还可以对养殖场中牛群粪便采取发酵处理, 在养殖场入口或出口处制定进出消毒相关制度。

2.4确保养殖公共卫生畜牧兽医工作者、养殖人员以及乳汁采集者由于经常要与结核病牛接触, 因而结核病源可能会通过病牛咳嗽造成工作人员发生呼吸道感染。所以, 必须要确保养殖场公共卫生, 最大程度上避免人畜感染。除此之外, 畜牧产品或乳制品也必须要严格遵守相关卫生安全检查制度, 同时还要重点关注奶牛结核病的检疫及预防。在养殖场内加强牛结核病的控制, 若发现该病及时进行处理, 避免疾病扩散, 确保养殖公共卫生安全。

3结语

总之, 牛结核病的防治和根除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程, 需要国家政府各个部门和民众之间的密切配合。除了要在政府措施上予以加强外, 相关检测部门还应不断提高牛结核病检测技术, 同时建立相关疾病风险防控体系, 最大程度上杜绝牛结核病的发生, 确保畜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海平.牛结核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 (07) :176.

[2]赵伟, 等.浅谈牛结核病的防治[J].农民致富之友, 2015, (10) :38-39.

预测2014禽病流行特点 篇2

一、病毒病仍将是禽病的主角

禽病毒性疾病的发生越来越严重, 仍将是禽病的主要威胁之一。如果25~45日龄的肉鸡发病, 绝大多数有病毒感染, 并且是主要的根源性疾病, 往往表现为大肠杆菌病或慢性呼吸道病。诊断该阶段的鸡病一定要带着研究病毒病的思想, 不要被表面的大肠杆菌或慢性呼吸道病所迷惑, 并且防治该类型禽病, 要遵循防治病毒性疾病为主, 治疗大肠杆菌或支原体为辅的用药原则。

二、免疫抑制性疾病仍为禽病防治的重中之重

免疫抑制性疾病仍将时有发生, 除了它们本身死亡或使家禽生产性能降低产生的直接经济损失外, 更重要的是间接损失, 如导致其他疾病的易感性增高或危害性加强。常见的免疫抑制性疾病有:鸡传染性贫血病、禽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鸡马立克氏病、禽白血病、鸡呼肠孤病、禽流感以及传染性法氏囊病等。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危害与治疗方案大同小异, 现仅以传染性法氏囊为例进行阐述。法氏囊是禽的体液免疫器官, 它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其他疫苗的免疫, 15~25日龄肉鸡是隐性传染法氏囊病的高发期。从生理上讲, 28日龄的鸡, 法氏囊大小应该与脾脏等同, 如果30日龄的鸡法氏囊小于脾脏, 说明之前已经发生过传染性法氏囊病 (隐性发病) , 而新城疫的二次防疫就在该时期, 故常造成新城疫二免效果差或无效。传染性法氏囊发病越早, 免疫抑制就越重, 特别是21日龄前发病, 会导致永久的免疫抑制, 是30日龄左右易发生新城疫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禽病混合感染现象还将极其普遍

麻疹流行特点及诊治体会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7月共收治麻疹患者325例,4~8月龄17例,4~10岁185例,18~40岁23例。其中城镇人口98例,农村及外来人口227例。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异。接种疫苗者109例,余均未接种。未接种麻疹疫苗的患者出疹典型,已接种麻疹疫苗的患者表现为轻型或不典型麻疹。有口腔黏膜斑的患者仅23例。

1.2 并发症

经胸部X线检查明确肺炎者87例,急性喉炎者36例,胃肠炎者10例,肝功能损伤者3例,疑似心肌炎者1例。

1.3. 治疗方法

对无明显并发症的患者均要求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给予清淡流食及充足的液体入量,高热者给予对乙酰氨基酚口服。对并发肺炎、喉炎者给予足量头孢菌素及利巴韦林静滴,并根据病情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对并发胃肠炎患者给予补液、补充电解质等。对于肝功能受损者给予阿拓莫兰静滴。对于疑似心肌炎患者,给予大量维生素C及果糖二磷酸钠静滴。

2 结果

32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天数7~14 d。

3 讨论

麻疹病毒属于RNA病毒,分类上属于副黏液病毒科,麻疹病毒,直径为100~250 nm,有8个基因型6种结构的蛋白质。一般认为人类是麻疹病毒唯一的感染宿主,从潜伏期之末到出疹后5 d内,患者的结膜和呼吸道分泌物、尿液和血液,特别是白细胞内均有此病毒,但其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弱,对热、强光、酸、干燥和一般消毒剂都很敏感,在日照条件下或者流通空气中经20 min即失去致病力,可耐低温。本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和呼吸道分泌物飞沫传播。未患本病也未接受麻疹疫苗接种者对本病易感。凡接种过疫苗的个体患者感染的可能性很小。近年来麻疹病例主要是学龄前儿童,细胞免疫受损的患者处于重症甚至致命性麻疹的高免疫状态。2岁以下儿童及成人麻疹病死率高。本病的流行有一定的季节性,发病高峰多在春季后期,但一年四季均可有发病。

麻疹病毒侵入呼吸道上皮细胞,并经血流播放到网状内皮系统,并从这里感染各类白细胞,从而造成皮肤、呼吸道和其他器官的损伤。可出现病毒血症,尿液中也可排出病毒。肠黏膜和结膜也可受累。血液中主要受感染的细胞是单核细胞,整个呼吸系统的感染造成与有特征性的咳嗽和鼻卡他症状,以及有时出现的哮吼、支气管炎和肺炎对呼吸道的普遍损害和纤毛的丧失,可促发肺炎和中耳炎。可出现由麻疹病毒造成的间质性肺炎。在出疹前测定不到特异性抗体。细胞免疫(主要有细胞毒性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组成)在宿主的免疫保护中起突出作用。因此,细胞免疫有缺陷的患者处于患重症麻疹的高危状态,但有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患者不处于高危中。麻疹黏膜斑和皮疹的发生是有真皮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对病毒的免疫反应所致在本病早期,即可从皮肤检出麻疹病毒抗原。

麻疹病毒性脑炎的病理改变包括灶性出血、充血和血管周围的脱髓鞘。在脑炎病例中,很少能从脑脊液中分离出麻疹病毒,这是因为受病毒感染细胞与局部细胞免疫因子相互作用的结果。

典型麻疹患者的病程可分为潜伏期、前驱期、极期或发疹期及恢复期4个阶段。麻疹的潜伏期为9~14 d。前驱期为2~4 d,有不适、咳嗽、鼻卡他、流涕、结膜炎及流泪和发热,体温可高达40℃以上。患者尚由打喷嚏、眼睑水肿、畏光等表现,此时皮疹尚未出现,易被怀疑为流感。在皮疹出现前,在鲜红色口腔颊黏膜上出现直径为0.5~1 cm的白色或蓝白色斑点,即麻疹黏膜斑。这种黏膜疹与任何其他传染病无关,一旦皮疹出现,麻疹黏膜斑会很快消退以至消失。但不是每一例麻疹患者都出现麻疹黏膜斑。

麻疹典型皮疹首先在发际、颈侧部和耳后出现,然后大约在24 h内首先向面部、颈部、上肢及上胸部蔓延,然后向下向躯干和下肢蔓延,包括掌趾部,均可出l现,而且可融合成片。此时患者为本病的极限,有高热、咳嗽、呼吸急促、嗜睡等表现,在出疹后第4天,皮疹开始按照出现的顺序消退,在许多病例中,随着皮疹在肢体出现,头面部的皮疹开始消退。病理后期可出现皮肤变为棕色以及脱屑。皮疹出现后3~5 d,体温开始下降。如此时体温不降低,可能提示有并发症,整个病程持续大约10 d。本病在较大儿童和成人显得更重一些,表现为体温更高、皮疹更突出、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临床上有一种轻型或“修饰型”麻疹,其症状较轻,皮疹较少,多发生于原有部分免疫力的个体。这些个体包括1岁以内的,仍然保留有来自母亲的被动转移抗体的婴儿、曾经接受过主动免疫的儿童等。

不典型麻疹。发生于接种麻疹疫苗之后,表现有麻疹黏膜斑检出率减少,出疹不典型,出疹时间提前,个别病例出疹先于发热,出疹顺序异常,出现异常皮疹、发热不显著等。

麻疹患者最易出现的并发症为呼吸道系统并发症,肺部、中耳、鼻窦和颈部淋巴结的直接重叠感染最为常见。中耳炎常见于年幼儿童,在婴幼儿,发生严重呼吸系统并发症者可出现支气管痉孪、严重喘鸣、进行性病毒性肺炎或毛细支气管炎。肺炎在多数病例是病毒性的,但也可发生在继发细菌感染,最常见细菌是链球菌、肺炎球菌或葡萄球菌。在免疫受抑制或营养不良的患者可出现原发性巨大细胞性肺炎。脑炎的发生率约为0.5‰,一般在皮疹出现后1周以内发生,但也可在出疹后数周出现。临床表现嗜睡、烦躁、共济失调、呕吐、惊厥和昏迷。脑脊液中淋巴细胞增多,蛋白轻度增高是常见改变,但脑脊液也可正常。发生中枢系统并发症的患儿有40%出现严重后遗症或死亡,病死率约为10%,在无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体征的麻疹病例中,脑电图异常极为常见。麻疹并发脑炎多因对髓鞘蛋白质产生变态反应造成,而不是直接由病毒感染脑组织引起的。胃肠道并发症包括胃肠炎、肝炎、阑尾炎、回肠结肠炎和肠系膜淋巴结炎。可在尤黄疸等情况下出现ALT和AST的显著升高。其他罕见的并发症有心肌炎、肾小球肾炎、感染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实验室检查常见周围血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都减少,白细胞增多可能反映有细菌性重叠感染。从麻疹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涂片可检出特异性麻疹病毒抗原。在皮疹出现后1~2 d内即可检出特异性IgM抗体,从而做到早期诊断。

目前对麻疹尚无特异性抗病毒疗法。可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热,卧床休息及保证充足的液体入量是必要的。对有并发症的患者应当使川适当的抗生素治疗,对重症麻疹病例,特别是2岁以下患儿,用大剂量维f素A治疗有效。

麻疹的预防。除采取一般公共卫生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一般性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外,主要通过接种麻疹疫苗的主动免疫措施来预防,麻疹疫苗在婴儿8个月时接种第一次,7岁时复种一次,均能有效降低麻疹的发生率。近年来,由于流动人口增多,出现麻疹病例增多甚至出现小的流行,故加强对外来人口的管理及加大强化免疫覆盖率,对减少以致消灭麻疹是积极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禽病流行特点及防治策略 篇4

1 禽病流行特点

1.1 疾病种类明显增多且危害严重

对我国养禽业构成威胁的疫病有70~80种,其中造成损失最大的是传染病,约占禽病种类的75%以上。据估计我国每年因各类禽病导致家禽的死亡率高达20%,经济损失达百亿元。随着国外新的家禽品种尤其是种鸡的频繁引进,新的禽病也随之被引了进来。随着养禽场使用年限的不断增加,疫病的种类也不断增多。据统计,我国近10年来新出现禽病13种,如禽的J-亚群禽白血病、禽网状内皮增生症、番鸭细小病病毒病、某些血清型的禽流感、传染性法氏囊病、鸡产蛋下降综合征、以肾和腺胃病变为主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以及鸡病毒性关节炎、传染性病毒性腺胃炎、鸡传染性贫血、禽脑脊髓炎等。由于饲养模式、环境条件不良和管理技术落后,也增加了许多新病,如鸡的啄癖、肉鸡腹水综合征、肉鸡肠毒综合征、肉鸡瘁死综合征和呼吸道综合征等。

1.2 疾病种类繁多复杂,多病原混合感染显著增加

许多禽病是由多种致病因子的共同作用造成的,它们导致的复合性疾病危害极为严重且难以控制,其中病原体感染的有多种细菌相加,或多种病毒相加,或多种细菌和多种病毒相加,往往是几种不同病原体,有的为原发,有的继发或并发,而一些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存在,更使病情加重。如新城疫与其它病毒及细菌混合感染等。过去只感染鸡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现在也可以导致鹅、鸭、雉鸡等发病;大肠杆菌病出现了新的脑型、肿头型、眼型等病变;过去对鸭、鹅不致病的禽流感和禽副黏病毒病现在也能造成这些水禽大量死亡。集约化饲养的特点决定了禽病往往呈现多发性、并发性感染,单独发生的很少。

1.3 呼吸道综合征的问题日益突出

禽的呼吸系统疾病有24种之多,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呼吸道综合征(CCRD)的观点,这些呼吸系统疾病在我国的养禽业中普遍存在,危害十分严重。对此应有足够的认识和防范。

CCRD的直接病因是传染性因素,主要有败血支原体、大肠杆菌、副鸡嗜血杆菌、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喉气管炎病毒、新城疫病毒、禽流感病毒、禽肺病毒等。间接病因包括环境因素(温度、鸡舍的空气质量和湿度)、应激反应(疫苗接种、转群、饲养密度、缺水等)、营养(如营养不良、维生素A缺乏)等,均可以诱发或促进CCRD的发生和发展。一些能引起免疫抑制的疾病包括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法氏囊病、贫血因子感染、呼肠孤病毒感染、禽白血病、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以及饲料中霉菌毒素含量过高导致的霉菌毒素中毒都可以降低鸡的免疫力,促进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1.4 影响繁殖的综合征普遍存在

产蛋禽类的繁殖障碍以产蛋下降,不出现产蛋高峰,产薄壳蛋、畸形蛋等为主要表现,引起禽产蛋下降综合征的主要疾病有低致病力禽流感、非典型性新城疫、减蛋综合征 (EDS-76)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等。

1.5 病毒病仍是传染性疾病的主体

目前对病毒性疾病的治疗仍缺乏确切有效的药物,而且大多还未研制出相应可靠的疫苗用于免疫,所以对病毒病的防治手段显得无力,而近10年新增加的传染病又大多是病毒性疾病,这就使病毒病危害更为突出。如近几年对我国一些鸡群调查,证实了有J-亚群禽白血病的存在,这又使我国鸡群增加了一种令人非常棘手且危害深远的病毒病。

1.6 免疫抑制性疫病危害深重

免疫抑制性疾病除了本身的直接危害之外,更为重要的是造成免疫抑制,可以使低致病性的病原体引起多种疾病综合征的发生,甚至达到难以控制的程度,使病毒性和细菌性感染的症状病变不典型;还造成对疫苗接种反应增强、副作用加大,或使免疫失败和对治疗无应答。免疫抑制性病的危害对畜禽健康的威胁日益增加。当前最常发生并危害严重的免疫抑制性疾病主要是传染性法氏囊炎、鸡传染性贫血、马立克氏病、白血病、禽网状内皮增生病及禽呼肠孤病毒感染等。

1.7 非典型性疾病增多

一是非典型性疾病的种类增多;一是非典型性疫病的病例数量增多。如鸡新城疫、鸡白痢、大肠杆菌病、传染性囊病、鸡腹水综合症等都出现了非典型病例,而且流行非常广泛,发病率也很高。这是由于疫病在流行过程中,病原的毒力常发生变异,有些病原毒力出现减弱,加上免疫水平不高或不一致,导致某些疫病在流行、症状和病理等方面出现非典型变化,发生非典型感染和发病,使某些原有的旧病以新的面貌出现,如目前发生的非典型新城疫即是一个明显的例证。又如过去只有雏鸡才发生的鸡白痢,现在也常致使成年鸡发病,造成鸡群产蛋率下降,生产受损。另一方面,有些病原的毒力出现增强,虽然经过免疫接种,仍常出现免疫失败,如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和马立克氏病病毒都存在超强毒株的报道。对于控制超强毒株感染,除提高改进疫苗免疫质量外,应着重考虑减少病毒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加强卫生消毒措施,采用生产管理上的全进全出制等。

1.8 某些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病的危害加大

随着规模化养殖场的增多和规模不断扩大,很多病毒性疾病得到了控制,但细菌性疫病和寄生虫病明显增多,如鸡的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葡萄球菌病、绿脓杆菌病、支原体病、小鸭传染性浆膜炎、鸡球虫病和鸡住白细胞虫病,这些环境性病原微生物,已成为养殖场的常在菌和常发病。主要的原因是盲目大量滥用抗菌药物,使养殖场一些常见的细菌产生强的耐药性,一旦发病后,诸多药物都难以奏效。一些条件性传染病已变为非条件性传染病,危害日趋严重。如大肠杆菌,长期以来,一直被看作是寄居肠道内的正常菌,至多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现在发现,它也是一种原发性致病菌,此病传染途径,传统观念认为是消化道,实际上不完全是这样,很多情况呼吸道也可感染,近年来又发现“脑型”大肠杆菌病例。又如现在的鸡葡萄球菌病不一定要具备外伤这一条件,只要环境或饲料遭污染即可暴发。另外,还有以前不曾引起人们重视的、由条件致病性病原引起的疫病如绿脓杆菌病、肉鸡矮小综合征等,由于饲养环境不适也频频暴发。据调查,白羽白壳蛋鸡和白羽肉鸡对葡萄球菌病非常易感,该病可使鸡群的死亡率达20%~50%;雏鸡,特别是新生雏鸡感染绿脓杆菌后的死亡率达25%~50%。

1.9 饲养管理水平对家禽免疫力的影响很大

饲料营养成分不全会造成家禽患缺乏症,如维生素缺乏症、微量元素缺乏症等;药物使用不当会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或使家禽中毒;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光照等不适对家禽尤其是雏禽的生长和生产不利,甚至诱发疾病。这些营养、代谢和中毒性疾病种类繁多,发病机理复杂,具有发病慢、发病率高、病程长等特点,虽然没有传染性,但早期诊断困难,一旦发生损失惨重。

2 发生原因分析

2.1 病毒性原体不断增多和变异

很明显新病的产生,就是由于出现了新的病原体或者某些病原体发生变异,如法氏囊病、传染性支气管炎、鸡马立克氏病、鸭病肝、新城疫等就出现了不少变异毒株。这样,原来有效的疫苗,现在变得无效或效果不佳。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以前在我国流行的主要是呼吸型,90年代出现了嗜肾脏型,近年来又出现了腺胃型,使得疫苗的研究变得越来越困难。如果使用的疫苗与流行株血清型不符,常导致免疫失败。又如鸡马立克氏病,在20世纪70年代,野外毒株主要是一些强毒,到80年代,一些国家出现了超强毒,而90年代,在美国和欧洲又出现了超强毒株,每一次流行毒株毒力的增强,都导致现有疫苗的免疫失败。可见,未来家禽传染病无论在流行上还是致病机理上都会越来越复杂,这对我们兽医工作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2.2 细菌性病原体其耐药体不断产生

这种情况,近年来确实相当普遍,而且十分严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与不少养殖户滥用抗菌药物关系极大。此外,不少饲料厂长期使用抗菌药物作饲料添加剂,也加重了细菌抗药性的产生,并且还给人畜(禽)健康带来不良影响,甚至产生毒害作用。再有长期使用抗菌素,会使畜禽的免疫力大为削弱,并且使动物体内成为一个有高浓度药物成分的环境,病原体在那里生存,因受药物化学成分的影响繁衍成新的病原体。

由于畜禽体内免疫能力的削弱,细菌抗药性的产生及新的病原体的出现,故对某些疾病的治疗,过去用之有效的药物,现在用之不灵了。这就是造成疫病防治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2.3 缺乏综合性的防疫措施

不少养殖户有一种片面思想,认为只要进行预防接种,就万事大吉,对其防疫措施则很不注意,特别是对于禽场、禽舍、禽身等消毒工作更不重视。其实消毒工作,在某种场合下,比接种疫苗更加重要,众所周知,经过饲养多年的禽场,病原微生物的污染是非常普遍的,有的甚至很严重。加上饲养管理条件差,环境恶劣,如果有应激频频发生,就会严重扰乱禽的生理机能,大大降低猪禽抵抗力,这样一群衰弱的缺乏强抵抗力的猪禽,在病原微生物的包围下,哪有不患病之理!

2.3.1 非标准化的养禽模式

家禽生产单位所有制形式多样,规模大中小散并存,设施工艺水平高、低、简同在,生物安全防疫体系不健全,疫苗、兽药、饲料滥用严重,导致疫病难以控制,产品无法满足“高品质、安全、无公害”的食品消费追求。

2.3.2 进口疫病多

如EDS-76、J-AL、CIA、HPAI、RE等。

2.3.3 家禽及其产品的流通不规范

中国人人有权杀鸡宰鹅,家禽及其产品只收费不检疫、不检疫不收费、私自贩卖、收购、运输病死家禽及其产品的现象普遍存在。

2.3.4 法制不健全

我国与动物疫病和食品安全有关的法律有《食品卫生法》(1983)、《传染病防治法》(1989)、《进出口商品检疫法》(1989)、《进出口动植物检疫法》(1992)、《动物防疫法》(1998)、《兽药管理条例》(1987)、《饲料与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1999)等,这些法律法规大都是以部门起草立法,带来很多弊端,有的存在不少法律空白,有的相互抵触,有的与国际的法律不衔接,有的可操作性差等等。

2.3.5 兽医体制存在问题

目前,欧盟对我国兽医卫生的管理体制持有很大异议。如我国的养殖和加工出口企业中有不同部门的兽医在实施兽医卫生的监管工作,其中既有国家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派驻的兽医,也有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的兽医以及企业自己的兽医。而欧盟方面明确提出,只有国家兽医主管部门派出的兽医,才能对生产和加工企业的家禽及其产品实施合法的兽医卫生监管,其他兽医在法律上均无监管的资格。因为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的兽医仅仅局限于口岸和出口产品,不能涵盖全部畜禽产品,而欧盟要求一个企业的产品必须全部符合兽医卫生标准,才能有效保证输欧产品的质量,才能对欧盟出口,同一企业的产品不能因为内销、外销之别而执行不同的兽医卫生监管程序。另外,企业自己的兽医作为企业的雇员,是为企业利益服务的,其对生产过程中的检验检疫工作,不能代表国家的兽医卫生监管程序。而农业系统内部市、县以下的兽医体制是集防疫、检疫、服务、经营、监督于一体。

2.3.6 品牌产品少

疫苗、兽药、饲料的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太多。小规模重复建设太多,形成不了合力,品牌产品太少。

3 防治策略

家禽传染病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及时处理,切断家禽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健全和完善禽病防疫体系,制定并落实疫病的净化和扑灭规划及实施方案。

3.1 建立动物防疫兽医卫生制度

搞好环境卫生,保持饲养场清洁,注意消毒控制和消灭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防止病源传入。搞好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和市场检验。

3.2 控制家禽传染病传播途径

搞好禽舍环境卫生,粪便污物堆积发酵,做好饲养管理用具、饲料、饮水的卫生管理,防止病源传播。做好消毒、杀虫、防蝇、灭鼠工作,消灭传染病传播媒介。严格处理尸体。病死禽的处理,应选择地势干燥,距住地、禽舍、水源、道路、河流、牧地较远的地方深埋或焚烧。

3.3 增强易感家禽的抵抗力

加强家禽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反应。采用科学饲料配方,实行科学饲养,增强家禽抗病能力。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选择优质疫苗,按最佳免疫途径实施免疫接种。坚持实行定期预防免疫接种,增强机体免疫力。

3.4 发生家禽传染病时及时扑灭

发生国家规定的法定传染病时应迅速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疫情。在未作出诊断之前,应将可疑传染病禽进行隔离,对病禽停留过的地方和污染环境、用具等进行消毒,未经兽医同意不能随意急宰。确定发生家禽传染病时,要及时进行检疫、隔离和消毒。根据检疫结果确定的患病家禽、疑似感染家禽和假定健康家禽分别隔离处理。

对病死禽应焚烧或深埋,对粪便无害化处理。处理方法有:集中堆放、生物热发酵或深埋或烘干制成肥料。对有治疗价值的可采取治疗措施。针对某些细菌病或病毒病继发某些细菌病,表现某些症状所采取药物治疗的辅助疗法、支持疗法,使用药物要做到正确诊断、科学用药、保证用药剂量和疗程,确保药到病除。

当暴发国家规定的一类传染病或重大传染病时,当地兽医卫生人员应立即报请当地政府,划定疫点、疫区和受危胁区范围,封锁疫区,按国家规定对疫点、疫区内的家禽进行全部扑杀,对家禽及产品、污染物等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理,对疫区、受危胁区家禽进行紧急免疫接种,建立免疫带。

3.5 加强家禽流行病学知识普及

从群体、时间、空间、立体的角度看待传染病。强调防治结合,特别是环境因素在传染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

3.6 加强家禽传染病疫情监测

猪瘟流行特点及科学防控措施 篇5

1 当前猪瘟流行特点

1.1 国内猪场阳性检出率较高

据国内多省市猪高热病发病区 (场) 的猪群血清样品抽样检测发现 (2010~2014年) , 检测样品中猪瘟病毒的阳性检出率高达60%~70%, 和“猪蓝耳病、猪副嗜血杆菌病、猪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等高危病种一样, 其阳性检出率处于居高不下的态势, 且多呈“猪瘟+X”混合感染型。也就是说, 当前规模化猪场的猪群发病, 以猪瘟为原发病, 继发感染猪蓝耳病、猪肺疫、猪链球菌病的可能性极大。

1.2 规模猪场繁育环节构成隐性传染

在引种不规范、科技水平、养殖水平不高的猪场存在极大的传染风险, 主要是存在于配种、繁殖环节。由于国内规模化猪场, 特别是农业区新兴规模猪场, 其自繁自养的良繁体系尚未建立健全, 有时为了改良本场品种, 仍然需要对外引进种公 (母) 猪, 种公猪可通过交配或精液利用而感染配育母猪;当前国内猪瘟持续性感染 (又称隐性感染) 是繁殖母猪发生猪瘟的主持续要方式, 这种持续感染在国内猪群中普遍存在, 当妊娠母猪遇低、中毒力毒株感染或猪瘟 (活疫苗) 接种操作不当时, 即可造成再传染, 并导致较为严重的繁殖障碍性疾病, 比如流产、产死弱胎等, 同一猪场妊娠母猪感染率高达40%~60%。

2 防控措施

2.1 抓好源头控制

当代自繁自养规模猪场应规范本场引种程序, 严格检疫检验措施, 把好种猪引进和饲养管理环节的疫源关口, 确保无隐性感染种猪投用, 或饲养中途被野毒感染, 造成父母代与子代之间的垂直传染。

2.2 规范猪瘟疫苗应用及增效技术

不同日龄、性别、功用的猪群应建立相应的疫苗免疫程序, 尽量避免疫苗接种操作不当, 以及确立相宜的首免日龄、加强免日期、接种剂量等, 特别要注意消除各种免疫抑制综合症 (猪蓝耳病、猪肺疫、猪链球菌病等) 的影响, 以确保适免对象产生有效免疫应答, 不会产生免疫应激综合症 (诱发亚临床猪瘟、免疫失败等) 。实践验证, 当前猪瘟免疫所用疫苗剂量宜适当调整, 才能发挥最佳效果, 其中“商品育肥猪、后备母猪、能繁母猪”的实际猪舍剂量按标准说明 (1头份/m L/头) , 应以3~5倍量最好, 断奶前后仔猪2~3倍量较好;免疫接种前后目的性“投喂黄芪多糖等免疫增强剂、计划性混饮电解多维、禁止投喂抗菌素等免疫抑制剂”, 可以切实增强本次免疫效果;每次接种10~15d后, 猪场应以猪瘟快速检测试纸进行抗体滴度检测, 若综合抗体检测合格率达75%以上, 则本场猪瘟发病风险最小。

2.3 完善生物安全防范措施

(1) 加强科学的饲养管理, 降低各种应激因素的影响; (2) 建立兽医卫生防疫与消毒制度, 最大限度地减少病原微生物对猪场的污染, 防止疫病的扩大传播; (3) 本场内禁止混养犬、猫、牛、羊、禽等其它动物, 有效防控野禽侵袭; (4) 定期灭鼠、灭蚊蝇、驱除体内外寄生虫, 消灭中间传播媒介; (5) 禁喂发霉变质饲料, 防止霉菌毒素中毒, 降低猪的机体免疫力, 加大本病发病几率; (6) 适当增加蛋白质、氨基酸、微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水平, 提高饲料质量, 增进猪群体质, 提高整体抗病力; (7) 有条件猪场在饲料中定期添加微生态制剂, 提高饲料利用率与吸收率, 保持猪体内菌群平衡, 防止消化道疾病的发生, 减少内源性发病几率; (8) 保证充足清洁饮水, 饮水、饲料严防被污染; (9) 病死畜、粪尿、垫料及污水要严格实施无害化处理, 消除环境中病原体再循环传染的隐患; (10) 猪场管理人员要严守工作服、物品、车辆入场保洁、消毒制度, 人流和物流要定向 (单向) 流动, 最大化消除“断奶应激、饲料应激、营养应激、环境应激、温度应激、疫苗应激”等不良应激因素。此“十项措施”应形成制度化管理, 实践中还要结合新增问题, 不断增补相宜措施, 才能达到高效防控本病、确保零发病的目的。

2.4 严守全进全出饲管制度

任何规模化猪场从长远的疫病长效防控机制来看, 恪守全进全出制度, 并于全出后抓好无害化处理措施, 坚持足够的休养期, 将养殖环境 (养殖场) 种病原微生物降到最低 (不超标) , 是防控猪瘟等高危害常见病“外源性、内源性”感染的有效手段, 也是猪场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

3 几点建议

3.1 当前猪瘟混合感染普遍, 免疫抑制性疾病增多, 为提高免疫实效、降低免疫应激及死亡, 科学的疫苗免疫程序应有效避开各种不同疫苗之间的相互干扰, 只免疫检测结果健康的猪群, 结合本地实际、流行病学调查, 尽量完善其它重大疫病 (猪蓝耳病、猪肺疫、猪口蹄疫等) 的疫苗免疫, 如此可以有效降低病死率。

3.2 猪瘟病毒灭源要有方, 消毒前必须清除猪舍内免疫抑制因子 (粪尿、垫料等有机物) , 以提高消毒灭源效果;要注意优选对该病毒有效的消毒剂“烧碱、醛类、氧化剂、氯制剂、双季铵盐类”等, 并要注意勿长期使用上述单一产品消毒, 宜交叉、更替使用, 才能达到最佳灭源效果。

3.3 本病保健预防方案应综合考虑、力求全面, 当前以“抗病毒+抗菌+营养调节 (强免疫) ”为最佳组方。

推荐“黄芪多糖或双黄连 (抗病毒) +新型抗菌素 (高效、广谱、低毒副、低药残, 如氟苯尼考、多西环素、乳酸环丙沙星等) +矿微、维生素、其它营养因子”, 猪场根据本场实际合理选择药物、剂型及投喂方式方法, 以达到预期的预防 (保健) 效果。

猪瘟的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 篇6

1 猪瘟的流行特点

1) 流行范围广。根据我国农业部《兽医公报》中发布猪瘟疫情数据, 近十年来, 猪瘟在我国大部分省市多次发生。尤以南部沿海省份, 猪瘟发生范围广、数量多, 为我国猪瘟发生的重灾区。

2) 非典型猪瘟多发、病程长。猪瘟属我国强制免疫的动物疫病, 按农业部要求, 所有的猪须进行猪瘟的强制免疫。此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急性、典型性猪瘟的暴发。但由于多种原因, 部分养殖场猪群的免疫力低下, 造成免疫过的猪群发生非典型的猪瘟。非典型猪瘟病情温和, 不表现典型的临床症状, 多表现为消化道症状。病程发展缓慢, 持续2~3周, 有的甚至长达1 个月以上。

3) 持续性感染。猪瘟的持续性感染是当前我国繁殖母猪发生猪瘟的主要形式。由于多种原因造成母猪免疫失败, 会使猪瘟的抗体水平低下而易感染猪瘟病毒, 临床上会导致严重的繁殖障碍性疾病, 发生不孕不育、流产、死胎等。部分孕猪尽管能正常分娩, 也会使仔猪通过垂直传播感染, 引起免疫耐受, 这也是很多猪场仔猪发生猪瘟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猪瘟病毒在猪群中的持续性感染, 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而继发感染猪圆环病毒病、链球菌病、猪蓝耳病等, 从而使病情复杂造成猪只的死亡。

4) 免疫水平低下。抗体监测水平是衡量免疫效果有效方法之一。从猪瘟抗体水平的监测结果来看, 当前我国猪瘟的免疫水平低下。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于2010-2014 年先后开展了多次猪瘟流行病学调查, 对全国149 个猪场的9 534 份血清样品开展了猪瘟抗体的主动监测, 监测结果显示, 种猪群猪瘟抗体合格率为67.43%, 哺乳仔猪抗体合格率为42.36%, 保育猪为41.57%, 育肥猪为59.24%。另外有关资料显示, 小型养殖场或散养户猪瘟的抗体水平普遍低于大中型养殖场。

当前猪瘟流行的特点是由多方面因素所形成的, 免疫失败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现就对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作简单分析。

2 免疫失败原因

1) 免疫猪群的状况。营养状况、饲养管理条件、应激因素以及接种密度对免疫效果的影响很大。幼龄、体弱、生长发育较差的动物, 抗体水平上升较慢;环境条件恶劣、卫生消毒制度不健全、饲料营养不全面、圈舍通风保温不良、应激状态等都可降低猪群的免疫应答反应。

2) 免疫抑制性因素。一些常见疫病如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圆环病毒病、伪狂犬病等病的发生会破坏猪的免疫系统, 导致免疫机能障碍, 降低动物机体对抗原的应答反应, 从而出现免疫抑制。某些抗生素如氯霉素类、四环素类、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等以及金刚烷胺、利巴韦林、盐酸吗啉胍等抗病毒药一定程度上会抑制B淋巴细胞的增殖, 因此大量滥用药物也会造成免疫抑制。尤其是糖皮质激素会抑制机体的免疫机能。另外, 霉变饲料中所含有的霉菌毒素作用于机体的免疫器官后, 会使免疫细胞的数量下降, 从而抑制了抗体的产生。

3) 疫苗的运输、贮存和使用不当。疫苗在运输途中应避免高温、曝晒和冻融, 尤其要避免由于温度高低不定而引起的反复冻结和融化。当疫苗未按要求进行运输和保存时, 会使疫苗变质、失效。另外, 疫苗在使用前应认真检查, 若发生冻干苗失真空、变质、存在异物、过期的, 应予废弃。使用过程中, 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稀释, 在规定时间内接种完毕。

4) 母源抗体的干扰以及免疫程序不合理。母源抗体对初生仔猪具有保护作用, 可保护仔猪在哺乳期内免遭疫病的侵袭, 但当仔猪的母源抗体处于高水平状态时, 给仔猪进行免疫, 疫苗中的病毒抗原会被高水平的抗体所中和, 从而干扰仔猪的免疫应答。同时, 母源抗体水平由于中和病毒抗原而迅速下降。此阶段如有野毒攻击猪群, 极易使仔猪感染。

对于一些中小型的养猪场未根据本地区以及本场疫病的流行情况来制定免疫程序, 而是将其他猪场的免疫程序照搬应用, 也是造成猪瘟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 当同时接种2 种以上疫苗时, 可能会出现2 种病毒之间相互竞争和抑制的现象, 从而造成免疫失败。因此, 最合理的做法就是进行抗体监测以获得准确数据来确定最佳的免疫时间。同时, 为减少接种工作量而随意将2 种疫苗同时进行免疫也会造成免疫失败。

3 防控措施

1) 做好猪群的净化工作。对于规模化的大型养猪场, 尤其是种猪场应定期检测猪群是否有猪瘟野毒感染。尤其对于受污染的猪场, 所有种猪以及后备种猪都应逐头进行猪瘟野毒检测, 坚决淘汰阳性猪。对于假定无猪瘟野毒的种猪群还应每半年进行一次普查, 通过多次反复净化, 以降低猪群的阳性率。对于无污染的健康猪场, 坚持自繁自养, 培育健康、无猪瘟带毒猪群。新引进的种猪须严格检查以确保其健康, 并隔离饲养30 d以上方可混群。

2) 加强饲养管理。保证饲料的营养全面均衡, 适当添加维生素E可增强猪只的免疫应答;保持适宜的饲料密度, 冬天注意保暖, 夏天防暑降温, 加强通风以保持舍内空气质量等都可降低猪群的应激。

做好卫生管理工作, 禁止外来人员参观, 外来车辆需消毒后方可进入场区, 以防止携带致病微生物;饲养人员需穿工作服、鞋底消毒后方可进入圈舍内;场区和圈舍需定期消毒, 为防止产生耐药性, 消毒药也需定期更换。

3) 做好其他疫病的免疫工作。由于一些疫病可破坏猪的免疫系统, 降低猪的免疫应答。因此应结合平时的饲养管理并根据猪场的实际情况做好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圆环病毒病、伪狂犬病等病免疫预防工作, 以减少猪只的免疫抑制情况。

猪瘟的流行特点及防治对策 篇7

猪瘟的主要类型包括最急性、急性、慢性及迟发型4种。其中最急性型初期无明显症状,但是染病后会突然发热,高达41℃,皮肤紫绀,耳后、腹下、大腿内侧有弥漫性或点状出血,也可伴有鼻腔、视网膜出血等;通常感染急性型猪瘟猪只数日内即死亡。猪只感染急性型猪瘟多表现为精神萎糜、食欲减退、喜聚挤卧等症状,部分猪只出现肌肉震颤,被毛粗乱无光泽,步态不稳,两眼有脓性分泌物,四肢、腹下、耳后、会阴等有出血点等,病程在10~20d左右。

2猪瘟的流行特点

猪瘟的流行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散发流行。猪瘟的免疫接种覆盖面越来越广,故近年来并未爆发猪瘟大流行,主要体现出散发流行、小规模、强度轻的特点;发病年龄小,且发病温和,并发症多。猪瘟多发于3月龄以下仔猪;断奶前后、10d以内的仔猪为高发群体。猪瘟临床、病理解剖不具典型性,病程明显延长,且死亡率有显著下降。病料中可检出圆环病毒、伪狂犬病病毒、肺炎支原体等多种病原。传播途径不确定,一般认为是针头传播,发病无规律,接触传播的可能性较大,故频繁注射、针头消毒不严格可能是主要传播途径。最后,持续感染,且猪瘟抗体滴度低。猪瘟是繁殖母猪死亡的主要病因,由于母猪具有一定的免疫抵抗力,感染猪瘟后通常不会表现明显症状,但是会通过胎盘向胎儿传染病毒;并且持续性感染会导致母猪出现带毒综合症从而出现流产、死胎等不良妊娠结局。此外,仔猪先天感染猪瘟病毒出生后可能会由于初生仔猪先天性震颤死亡,或暂时无临床症状,但对后续注射疫苗不产生免疫应答,一旦触发应激条件即可发病。

3猪瘟的防治策略

猪瘟的防治主要以防为主,治疗为辅,因此防治关键除了要要加强猪只的免疫外,还要做好综合防治措施:

3.1猪瘟的免疫

种公猪采用春秋2防免疫措施,种母猪也可采用春秋2防,或1a3次,也可在每胎产前1个月接种1次,或在每次产后1个月接种1次。日常养殖生产中,乳前免疫要做到100%保证仔猪不吮吸初乳,先注射疫苗为疫,以提高免疫效果,尽管难度较大但仍然坚持不吮吸初乳。疫苗注射可采用20-60程序,即20d龄进行第1次接种,60d龄进行第2次接种;或采用0-70程序,即乳前接种1次,70d龄再进行2次接种;也可采用0-35-70程序,即乳前进行第1次接种,35d进行第2次接种,70d进行第3次接种。免疫过程中要合理控制免疫剂量,一般情况下无猪瘟或猪瘟不明显猪场猪的抗体水平较低,因此无猪瘟的养猪场可适当降低剂量,而猪瘟污染场则要加大剂量,这是由于猪场长期处于感染状态,病毒感染范围大,猪内抗原、抗体均可存在,部分猪只接受免疫已产生抗体水平,会对接种效果产生影响,故要加大剂量;如使用脾淋疫苗,则可减少剂量,如采用细胞疫苗则要加大剂量等。

3.2采用综合防治措施

除做好接种防疫外,还要采用综合防治策略提高猪瘟防治效果。日常养殖生产中要加强科学的饲养管理,将断奶应激、饲料应激、营养应激、环境应激、温度应激、疫苗应激等各种不良应激因素的影响降至最低;做好猪场的消毒管理,减少病原菌、微生物对猪场的污染,从根本上阻断病菌病毒的传播感染。猪场内严禁饲养其它动物,比如猫、狗、牛、羊等,并加强防护措施,防止野禽侵袭。猪场内要定期灭鼠、灭蚊蝇,定期口服驱虫药驱逐各类寄生虫;保证猪只养殖的营养供应。禁止饲喂发霉变质的猪饲料,适当增加蛋白质、氨基酸、微生素及各类微量元素,如条件允许还可定期添加微生态制剂,以提高饲料利用率、吸收率,保持猪体菌群平衡,提高猪群体质,减少消化道疾病的发病机率,从而提高其抗病能力;彻底消除污染。及时处理各种病死猪,对污水进行严格的无害化处理;猪场管理人员要严格遵守消毒制度,并结合新增问题,不断增补相宜措施,以达到高效防控本病、确保零发病的管理目标。

摘要:猪瘟是一种爆发性强、传染性高的病毒,猪感染猪瘟后主要症状表现为高烧及急性出血,最终导致猪只死亡,为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猪瘟病毒存在于病猪的器官、组织、分泌物及排泄物中,会对饲料、水源及环境造成污染。消化道是猪瘟传染的主要途径,也可通过呼吸道、黏膜、皮肤伤口传染等。养殖生产中要注意分析猪瘟的流行特点,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治策略,以降低猪只感染率、死亡率,保证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上一篇:输入性恶性疟下一篇:新闻写作的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