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病流行特点(精选8篇)
疫病流行特点 篇1
当前我国的畜禽养殖数量应在世界前列, 禽的养殖量占世界第一。随着养殖数量的增加、养殖密度的加大, 随之而来的新的疫病不断增加, 且趋向于复杂化, 不仅给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带来新的难度、新的课题, 也给畜禽养殖业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对于畜禽疫病病种的增多, 抑制性病源的增加, 饲养环境的千变万化, 笔者根据多年动物疫病的发生发展特点, 总结了“当前疫病新的流行特点。
1 疫源性疫病的增多
猪的繁殖障碍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圆环病毒-2型感染、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冠状病毒病、博卡病毒病、禽白血病、猪流感。这些疫源性的疫病增多, 而且有些是机体的常在病菌病毒引起, 成为养殖业最大隐患。
2 病毒毒株变异快
大量研究证明,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毒株的变异, PRRSV分离株核糖核酸序列存在广泛的变异。利用多克隆抗血清和单克隆抗体对PRRSV毒株进行血清学实验, 证实了PRRSV毒株间有显著的抗原差异性。欧洲株毒株间变异明显小于美洲毒株的变异, PRRSV的毒株变异可能是一种多位点的积累效应。PRRSV在猪体内的持续感染过程中会有亚种或病毒亚型出现。
研究证明, PRRSV的RNA重组优先发生在有高度相似的亲代毒株之间。PRRSV在临床上表现为呼吸型和繁殖型。不同分离株对不同阶段妊娠母猪致病性不同, 表明毒株在毒力上有差异, 在临床症状上各有不同。
禽流感病毒毒株变异快, 疫苗更新更快。我国从2005年开始实行大规模H5疫苗强制免疫以来, H5亚型禽流感疫苗从N28株→RE-1株→r L-H5株→RE-3∕RE-4疫苗→RE-4-5疫苗 (2008年之后) →RE-4-6疫苗 (2012年大连疫情之后) 不到10年时间更换了5批疫苗。更新快的主要原因或许与大规模免疫有关。与疫苗毒株相匹配的谱系在免疫压力下2~3年左右, 就会有新的禽流感变异出现, 也会有新的疫情出现。
3 流行病学的改变
由于畜禽饲养量的增加, 养殖密度的加大、环境的恶劣, 动物长时间接种各类疫苗, 使得疫病的流行特点有所改变。
奶牛的布鲁氏杆菌病, 以往都是体质较弱和畜龄较大的奶牛发病, 但近些年来临床检测, 往往发生青壮年膘情好的奶牛多发, 而且犊牛也有病例发生。牲畜口蹄疫的流行特点, 秋后、早春、冬季发生, 据报道近些年来一年四季都有零星发生, 有关报道夏季也有发生, 说明毒株亚型已发生了变异。
4 条件性疾病增多
仔猪水肿病, 往往发生仔猪断奶前后营养状态良好体质健壮的仔猪, 一旦有应激反应仔猪容易发生此病 (溶血性大肠杆菌) , 而且发病急、死亡快, 前一天晚上非常健壮, 第二天早上就容易死猪。
副嗜血杆菌病发生断乳后仔猪或架子猪, 膘情、营养状态良好, 一旦环境较差在恶劣的情况下或遇有重大应激反应 (转群、长途运输、其它抑制性病源存在等) 就会发病。断乳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的病源为猪的圆环病毒-2型, 一般情况下猪体都存在。但因饲养条件差, 舍内湿度过大, 环境恶劣的情况下, 易发生此病。如有继发感染的情况下, 增加死亡率。
5 传播速度快, 有的非常迅猛
鸡痘、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散毒快。例如鸡痘, 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 张某家接种此疫苗, 而李某家未接种, 怎么一夜之间会被感染上, 据报道:在5~6级顺风的情况下, 一昼夜可传播3~5km。
例如猪的高热病, 2006~2009年, 首先都是在南方各省发病, 每年到6、7月传播到北方。其原因是畜禽及其产品由于南调北运, 或北运南调车辆运输频繁, 加上消毒不严格。一夜之间将病源带到北方。2008年某县有一场主从外省调入300多头仔猪, 运输长达30h, 到达目的后开始发病, 经一个多月基本全部死亡, 而且周围感染了此病。
因此, 规模场、养殖大户应加强饲养管理, 科学防疫、加强消毒, 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 才能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
番茄要重防流行性病害晚疫病 篇2
1 发病症状
1.1 叶片染病 多从植株下部开始,最初在叶缘或叶尖出现暗绿色、不规则、水浸状病斑,扩大后为褐色。湿度大时,叶背病、健交界处长稀疏状白霉;干燥时病部干枯,脆而易破。
1.2 茎部染病 即“黑秆子”,病斑呈长条状、黑褐色,稍凹陷,或缢缩,边缘有时可长出白色稀疏霉状物,易从病部折断。
1.3 果实染病 多发生在青果上从果柄处开始,未成熟果呈“油浸状”暗绿色,后为暗褐色至棕褐色,病斑呈不规则云纹状,病果较硬,不变软,稍凹陷,果实不易脱落,湿度大时其上长少量白霉,迅速腐烂。
1.4 幼苗染病 子叶先发病,出现水浸状暗绿色病斑,边缘有明显的霉层,病斑迅速扩展,蔓延至主茎,使茎变细并呈黑褐色,引起全株萎蔫或折倒,湿度大时在病部表面产生稀疏状的白霉。
2 发生规律
本病由致病疫霉引起,属鞭毛菌亚门真菌。主要在保护地番茄和马铃薯块茎上越冬,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借雨水或气流传播,形成田间发病中心。条件适宜时迅速蔓延扩展。低温(20℃~25℃)或高湿(相对湿度95%以上)时易发病,当空气湿度小或呈干旱状态时,晚疫病基本不发生或发病很轻;高湿、冷凉多雾、昼夜温差大或经常阴雨,病害易流行;田间植株茂密,浇水过多,通风不良,地势低洼,土地贫瘠,肥料不足或偏施氮肥,植株柔嫩生长衰弱,病害发生严重。
3 防治措施
3.1 加强管理,种植抗病品种 与非茄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严禁在生产棚育苗。精细整地,高畦栽培,合理密植,加强通风,不宜大水漫灌,尽量采用滴灌或膜下暗灌,降低湿度,避免棚内高湿。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组织,集中妥善处理。适时整枝打杈,大棚栽培在高温时要晚上不盖棚并适时放风。
3.2 烟熏 保护地采用烟熏法,667平方米施用百菌清烟剂,每次200~250克,预防或熏治。隔七八天再熏一次。
3.3 喷粉 喷撒5%百菌清粉尘剂,或5%霜霉粉尘剂,每667平方米每次1千克,隔9天1次。烟剂和粉尘,一般在傍晚使用效果好,避免在阳光条件下施药。
3.4 接种疫苗 利用弱病毒疫苗N14接种番茄幼苗,对晚疫病苗期防效80%~97%,成株期防效96%~98%。
3.5 化学防治 苗期可进行保护性喷药,定植前再喷一次,可用1∶1∶200~250波尔多液(盛花期不能用波尔多液)。
定植后,强调在雨季来临之前5~7天施药1次,当田间出现中心病株后,立即拔除,深理或烧毁,并用硫酸铜液喷洒地面消毒,并立即全面喷药,反复3~4次喷药封锁。
药剂可选用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72.2%霜霉威水剂800倍液,或4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或40%乙磷锰锌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
瑞凡(双炔酰胺)是先正达最新上市的产品,田间应用防治晚疫病效益好,有效期长,与其它防治卵菌纲的农药无交互抗性,在晚疫病流行期,对尚未发病的植株喷施2~3次,每次药效期为7~10天,可确保番茄晚疫病不发生流行。
番茄晚疫病发生重时,必须用好药才能治住,但仅靠单一种药能治好的几乎没有,只有通过复配或连续用药才能治好,如金雷500倍加凯润1500倍,或抑快净1000倍加安克800倍等。
田间应用表明,用拜耳公司新上市的银法利600倍或普力克600倍分别加安泰生600倍液等轮换使用,防治番茄晚疫病效益尤佳。
晚疫病易产生抗药性,要注意交替轮换用药,5~6天喷1次,连续用药2~3次,收获前7天停止施药。
规模鸡场疫病的流行特点及对策 篇3
(1) 疫病传播速度加快规模化养鸡场最显著的特点是生产规模大和鸡数量多。鸡数量的增加, 导致疫病在鸡群中传播流行速度的加快。再加上近几年从国外引进的种禽种类和数量显著增加。由于多渠道引进, 又缺乏对被引进国外疫病发生情况的了解和缺乏有效监测手段和配套措施, 在引进种禽的同时也将疾病引进。
(2) 抗病力下降在规模化养鸡场中, 生产者为了充分发挥鸡的生产潜能, 使鸡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的生产状态, 这就必将使鸡的应激因素增多, 使鸡体内分泌发生失调, 抗病力下降, 甚至一些在散养条件下不易发生的疫病, 如应激综合症成为多发病。
(3) 新病不断出现, 旧病出现非典型化近几年来, 新出现的疫病主要有鸡传染性贫血、鸡传染性脑脊髓炎、鸡大肠杆菌病、减蛋综合症、鼻气管炎、肿头综合症、衣原体病等。由于免疫水平不高, 特别是群体免疫水平不一致, 使原有的老病常以非典型性症状和病理变化出现, 即出现非典型化, 有时甚至以新的面貌出现,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支气管炎。
(4) 主要传染病的临床症状多样化同一疫病临床症状呈现多种类型同时并存, 且各临床症状间相关性很小, 自然康复后的交叉保护率很低。如传染性支气管炎有传统的呼吸道型、产蛋下降型、嗜肠道型以及尚未定论的可以造成肌肉损伤的类型等。马立克氏病有神经损伤型、皮肤型、内脏型、眼型等多种, 临床上既表现有温和的亚临床感染导致免疫抑制现象, 又有造成巨大损失的超强毒株引起的症状等。
(5) 同一临床症状可能有多种病因引发由于病原血清型的改变和新毒株的产生, 造成的侵袭力和侵袭范围不断增强和扩大, 临床症状出现多样化, 因而使同一症状的病因更加复杂。临床上表现胃肿大变性可能是由于马立克氏病、网状内皮增生症等引发;脑炎症状可能是由于脑脊髓炎、脑炎性大肠杆菌病等多种疾病引发产生。
(6) 病原毒力或抗原出现新的变化现代养鸡生产中, 有些疫病病原的毒力不断增强, 出现了强毒或超强毒株, 鸡群虽然已免疫接种, 仍不能获得保护或保护力不强, 导致免疫失败。
(7) 一些细菌性疫病的发生率增高, 治愈率降低, 危害性增大随着养鸡业规模化程度的提高, 畜禽商品流通量的加大, 环境污染的加剧, 各种应激因素的增加, 导致鸡对病菌的易感性增强, 使细菌性疫病的发生显著增多。同时, 由于长期用药不合理, 滥用抗生素和含抗菌药物的饲料, 鸡的细菌性传染病原的抗药性越来越严重, 使鸡细菌性疫病如大肠杆菌病、败血支原体及传染性鼻炎等的控制难度加大, 影响了免疫效果。
(8) 混合感染增多, 病性复杂, 危害加大经临床调查, 目前畜禽疫病有50%以上都是以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出现的。而且混合感染的类型有病毒性和细菌性混合感染、细菌性混合感染, 以及细菌与寄生虫病的混合感染等。如鸡大肠杆菌与沙门氏杆菌病混合感染, 鸡大肠杆菌病与球虫病混合感染等。
2. 防治对策
(1) 加大监测力度, 开展预警预报加强对重大疫病的监测与检疫, 做到尽早预告, 尽早采取相应而切实有效的控制措施。要定期对种鸡场进行检疫, 淘汰阳性病鸡。在孵化中对受精蛋、死胚蛋以及出壳时弱雏和死雏进行抽样检测, 以确定是否存在垂直性传染病;商品鸡要按比例抽样检测, 了解鸡群抗体水平以及疫病情况;定期对舍内空气含菌量和霉菌毒素进行检测;接种后, 应按计划进行抗体水平检测, 建立疫情登记和报告制度;同时, 对进入场内的饲料产品加强空气质量的净化, 定期对鸡舍空气质量进行检测。
(2) 推广先进的饲养管理技术规模化养鸡场要建立一个稳定的良种繁育体系, 要使各级鸡场 (原种场、祖代场、父母代场、商品场) 的种群供给较为固定, 以减少疫病在繁育体系间的纵向传播和横向传播;“全进全出”是规模化养鸡场的一项重要措施, 不但能保证生产的计划性, 而且有利于鸡群的保健和对疫病的控制、扑灭和净化;在高密度集约化饲养条件下, 为了保证鸡的正常生产, 还必须有效控制鸡舍内环境, 如温度、湿度、光照、灰尘、有害气体浓度和病原微生物数量等;此外, 规模化养鸡场为了追求高效益, 往往采用生长速度快和产蛋率高的标准化高效种鸡。为此, 必须供给充足的优质全价饲料和选择适宜的饲料配方, 按照营养标准对鸡群实行标准化饲养。
(3) 加强综合防治措施, 严格卫生消毒制度自然界中病原微生物无处不在, 为防止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首先要加强消毒, 消灭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以消除传染源, 切断疫病传播途径;其次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科学免疫接种, 增强鸡的抵抗力;三是要抓好药物防治工作。疫病的药物防治工作要在正确诊断疫病的基础上, 根据疫病的流行病学规律, 根据药敏试验, 合理选择药物和剂量, 采取正确的投药方式进行治疗。
疫病流行特点 篇4
1 流行特点
1.1 老病不断, 新病增加, 传染病仍是规模化猪场的主要疫病
据农业部1996—1990年对全国畜禽疫病普查结果统计, 我国动物传染病有202种之多, 其中20世纪80年代发现的新病达17种 (传染病有15种包括有猪细小病毒病、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猪痢疾、猪衣原体病等, 及寄生虫病2种) 。90年代又新发现传染病10种 (包括蓝耳病、圆环病毒感染、增生性肠炎、猪断奶综合症、传染性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猪附红细胞体病等) , 加上我国以前猪场存在的一些传染病, 如猪瘟、猪伪狂犬病、猪乙型脑炎、猪链球菌病、弓形体病等, 近年来发病率有所回升, 这些新老疫病已成为常发病和多发病, 严重威胁着养猪业的发展。在疫病中, 传染病发病数可占总发病数的70%以上, 病死率约为8%~12%, 是规模化猪场的主要疫病。
随着社会的发展, 国际间猪及产品的流通日益频繁, 为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创造了条件。近年来, 国外发生的猪尼帕病毒、曼那角病毒、猪盖他病毒感染、猪蓝眼病及猪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等疫病, 给养猪业造成极大的损失, 应引起关注。
1.2 多病原的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增加
病原的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是近几年猪病的主要流行形式, 常常导致猪群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 危害极其严重[1,2]。有病毒与病毒的混合感染, 也有病毒与细菌的混合感染, 也有病毒或细菌与寄生虫或非传染性疾病的混合感染。如由猪瘟、猪蓝耳病、圆环病毒2型、猪伪狂犬病等病之间的混合感染, 猪肺炎支原体、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副猪嗜血杆菌及猪链球菌等病的多重感染。此外, 弓形体常与猪瘟、传染性胸膜肺炎和链球菌病的多重感染, 附红细胞体病与猪瘟和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感染的猪群细菌继发感染十分严重, 副猪嗜血杆菌病重新抬头, 本病主要发生在保育后期, 成为主要的继发性感染疾病, 致死率很高, 各种抗生素均难奏效[3]。由于多病原的多重感染, 往往导致病猪的临床症状复杂, 不具特异性, 表现为一系列的综合征候群, 增加诊断和防治的难度, 致使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1.3 繁殖障碍性疾病仍是养猪中的主要疾病
引起猪繁殖障碍的疾病有蓝耳病、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猪瘟、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乙型脑炎、猪流感、猪附红细胞体、布氏杆菌病、猪衣原体、钩端螺旋体病、弓形体病等。我国当前以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猪瘟、猪乙型脑炎繁殖障碍最为普遍和严重, 特别是这几种病的混合感染, 可引起约70%以上的母猪发生流产、产弱仔和死胎, 危害严重, 应引起重视。
苏双等 (2003) 认为吉林母猪繁殖障碍的主要病因是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猪瘟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感染引起[4]。曹兴萍等 (2010) 对云南省楚雄州10县市22个规模猪场及107户农户采集的样品进行了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结果显示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圆环病毒2型、猪瘟、猪乙型脑炎、猪布氏杆菌病、衣原体病的感染率分别为30.39%、21.05%、3.11%、59.40%、1.71%、24.53%、0.25%、10.71%;其中2种以上的传染病混合感染率为61.07%, 单病感染率为29.76%, 多种传染病的混合感染率分别为:2种病27.02%、3种病13.57%、4种病5.35%、5种病0.50%、6种病0.25%, 主要以2~3种病混合感染为主;规模化种猪场发生严重繁殖障碍的最主要的病因是猪伪狂犬病 (感染率高达91.67%) , 协同病因有圆环病毒2型、细小病毒病、乙型脑炎, 其次是衣原体、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和猪瘟, 布氏杆菌病危害较低[5]。
1.4 呼吸道疾病发病呈上升趋势
呼吸道疾病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 称为猪呼吸道病综合症 (PRDC) , 引起的病因一方面是原发性病原感染, 如蓝耳病、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伪狂犬病、猪流感、猪瘟、猪肺炎支原体、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副猪嗜血杆菌、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猪呼吸道冠状病毒等, 一方面是继发感染病原体引起, 如多杀性巴氏杆菌、链球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6,7]。原发性病原体先侵入呼吸道和肺脏, 破坏呼吸道的防御屏障, 使猪体的免疫力下降, 造成内源性感染, 同时一些存在于猪舍空气和环境中的外源性病原体也乘机入侵, 形成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而造成猪呼吸道病综合症。另一方面, 外界一些应激因素如猪舍卫生条件差、气温变化大、不同日龄和不同品种的猪混养、饲养密度过大、以及营养不良等均可成为猪呼吸道疾病爆发的诱因。目前我国规模化猪场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率约为30%~60%, 死亡率为5%~30%, 损失严重, 已成为养猪生产中的主要问题之一。
1.5 免疫抑制性疫病的危害日益严重
目前, 蓝耳病和圆环病毒2型感染是两个主要的免疫抑制性疾病, 气喘病也可引起免疫抑制。这些疾病的病原直接侵害猪的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造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抑制, 使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大大下降, 增加对其他疾病的易感性;同时, 免疫抑制性疫病对其他疫病疫苗的免疫应答产生干扰作用。在实际生产中, 蓝耳病和圆环病毒2型感染常常呈双重感染, 其双重感染率可高达50%以上, 在发生双重感染的猪场的繁殖障碍性和呼吸道疾病及继发感染疾病很严重。
1.6 病症非典型化, 隐性感染增多, 耐药菌株增多
由于一些病原体的毒力发生变异, 毒力减弱或增强, 或出现变异株, 同时由于猪群的免疫水平不高或不一致, 致使某些疾病的流行呈现非典型化, 如非典型猪瘟表现为散发, 发病率不高, 症状不典型。链球菌病的血清2型, 不仅能引起猪的发病率、死亡率很高, 而且可引起人的发病, 成为一种新的人畜共患病。近年来, 有的猪场长期不适当的应用抗菌药物和含抗菌药物的饲料添加剂, 使得许多细菌产生耐药性。这些都给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增大了难度。
1.7 寄生虫病、中毒病、营养代谢病等病时有发生
规模化猪场由于饲养密度大、猪群周转频繁、引种等因素, 寄生虫病的危害增大, 如疥螨、球虫、小袋虫、鞭虫等寄生虫使得猪群饲料利用率降低, 生长性能下降。饲料发霉变质、农药中毒、饲料中添加过量的喹乙醇、痢菌净等药物引起的中毒, 饲料配合不当或储备存放过长营养成分的损失引起的营养代谢性疾病时有发生。此外, 规模化猪场采用的限位饲养, 这种单体限位栏的饲养方式造成种猪的肢蹄病和生殖系统疾病明显增多。
2 防控策略
2.1 实行“群防群治、预防为主”, 采取综合防制的措施
随着规模化养殖程度逐渐增高, 疫病的防控观念要从以前单一个体的治疗转变到群体的预防上, 要牢固树立“群防群治、预防为主”的防制策略, 采取综合防制措施。一方面, 加大资金投入, 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防疫网络, 加强养猪全过程的饲养管理, 落实生物安全措施, 同时落实计划免疫和强化免疫各项措施。另一方面, 强化检疫工作, 坚决禁止病猪及其产品出其所在地, 更不能允许疫区生猪及其产品进入非疫区, 从而使猪病在小范围内得以控制[8]。
面对目前规模化猪场疫病的复杂局面, 首先应充分了解国内及周边疫病的发生现状, 并依据疫病发生和流行的特点, 结合临床症状, 对感染猪群和发病猪群进行病原分离鉴定, 摸清猪场疫病的种类和流行规律;在此基础上, 针对所存在的病原菌种类和发生阶段, 采取合理的免疫程序, 建立完善的预防方案。通过制定全面的疫病控制方案, 建立全方位的生物安全体系, 采取综合性的管理和技术措施, 才能有效地控制疫病的发生和发展, 确保规模化猪场的防疫安全。
2.2 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增强动物抗病能力
饲养管理水平的高低与动物疫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做好猪舍、用具、环境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 减少饲养密度, 给猪群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改变预防保健观念, 用国际公认的酶制剂、有机酸剂、营养抗应激剂、中草药制剂及其中药提取物等以增加猪的抵抗力[9]。加强管理水平, 按照不同日龄猪只的营养要求, 供给猪只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等, 增强猪只的抗病能力。防止饲喂霉变和含有过量药物的饲料。同时推行全进全出、早期断奶等技术, 减少各种应激因素对猪群造成的损害, 提高猪群的免疫力, 降低猪群的发病率。
通过卫生消毒为主的生物安全体系尽量减少病原微生物进入养猪场、通过隔离淘汰病猪、通过检疫淘汰隐性带毒猪减少病原微生物排放, 尽可能减少猪场内环境的病原微生物的数量是非特异的防病最重要的措施。
2.3 提高诊断技术和检疫水平
目前, 规模化猪场疫病很复杂, 及时准确地诊断是防治疫病的前提。不能单靠经验或肉眼进行诊断, 根据疫病流行的特征、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 结合实验室诊断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才能进行准确判定。对于多病原的多重感染和继发感染, 要找准病因, 分清主次, 才能制定针对性强的防控方案, 最大限度的降低损失。因此, 提高疫病的诊断技术是非常必要。由于检疫不严或不检疫, 导致病原从国外传入国内或病原在国内各地流行的情况发生。因此, 加强口岸检疫、国内引种和流通领域的检疫工作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4 加强免疫接种和免疫监测工作
有组织、有计划地免疫预防接种, 是预防和控制猪传染病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免疫接种工作要根据猪场所在地的传染病的流行种类确定应接种疫苗的种类;根据猪场疫病流行种类和流行特征、猪只年龄、母源抗体水平等因素确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按照免疫程序进行确实的免疫;对免疫后的抗体水平进行实验室监测, 掌握疫苗免疫水平, 进行免疫程序的调整或疫苗的补免, 保证猪群群体水平维持在较高水平;同时应注重疫苗的运输、保存、使用以及防疫人员的培训等方面, 确保免疫效果。
2.5 建立科学合理的药物使用方案
科学制定用药方案包括药物种类、剂量、疗程、药物轮换计划等, 避免无的放矢或发病时乱投药。根据疫病流行的种类和特点, 根据猪场实际, 制定一个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的预防用药的方案是疫病防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措施。防止滥用抗菌药物造成耐药菌株的产生。在猪场的母猪、哺乳仔猪、保育猪及育肥猪四个阶段针对某些病菌选择高敏药物, 预防内源性和外源性的细菌感染, 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提高生产效能, 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对寄生虫病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化驱虫程序, 选择高效、低毒的驱虫药物进行预防性驱虫。联合用药应首先明确病原菌的种类, 然后从药物本身考虑药物之间的理化性质、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学等相互关系, 才可确定联合用药的种类、配比、用量及疗程[10]。
3 小结与展望
近年来, 规模化养猪具有规模大、密度高、生产技术高、技术要求高等特点, 规模化猪场疫病具有病因复杂、控制难度大等特点。因此, 规模化猪场的疫病控制是一个多学科、多方面综合的系统工程, 包括兽医学、畜牧学、营养学、遗传学、建筑学、环境卫生学、化学、经营管理等学科。要树立现代生产兽医学观念, 贯彻实行“群防群治、预防为主”的方针, 采取综合防制的技术措施, 加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 设计高水准的生物安全防护方案。从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建立高免猪群等方面入手, 有效地控制疫病的发生和流行。
参考文献
[1]徐涤平, 杨克礼, 梁望旺, 等.猪病混合感染对临床诊断的影响.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5 (36) :11847~11848
[2]金升藻, 金巍, 李鹏.猪圆环病毒与猪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的诊断与防治.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5 (22) :6796~6797
[3]杨汉春.2008年我国主要猪病流行概况和防控对策.猪业科学, 2009, 26 (1) :76~77
[4]苏双, 咸京淑, 李萌, 等.吉林省母猪繁殖障碍的病因调查.中国兽医科技, 2003, 33 (4) :30~34
[5]曹兴萍, 张以芳, 高自寿, 等.猪繁殖障碍性主要传染病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中国动物检疫, 2010, 27 (3) :49~52
疫病流行特点 篇5
1.1 病原体多重感染较为普遍
在临床上, 猪病以病原体的多重感染或混合感染为主要流行形式, 猪群发病往往不是以单一病原体所致, 而是以两种或多种病原体相互协同作用所造成的。常常导致猪群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 危害极其严重, 而且控制难度加大。在多重感染中, 有病毒性混合感染, 也有细菌性混合感染, 还有病毒与细菌性混合感染。在病毒的混合感染中, 以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伪狂犬病病毒、猪瘟病毒之间的多重感染较为严重, 最常见的有:猪繁殖与呼吸征病毒+圆环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伪狂犬病毒、圆环病毒+伪狂犬病毒的二重感染;还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圆环病毒十伪狂犬病毒之间的三重感染。尤其是感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圆环病毒的猪群随时会并发或继发各种疾病。
1.2 继发感染
继发感染主要在呼吸道疾病中表现最为明显, 感染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病毒、圆环病毒的猪群容易继发链球菌病、附红细胞体病、仔猪副伤寒、猪巴氏杆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
1.3 突出的是呼吸道疾病
从母猪、哺乳仔猪、培育仔猪到育肥猪各个阶段都存在呼吸道疾病问题, 临床上表现为:结膜炎、眼睛分泌物增多、发热、食欲下降或废绝、呼吸困难、喘气、咳嗽、腹式呼吸、生长缓慢、消瘦直至死亡;剖检后大多数在肺部可见各种不同类型的病理变化, 包括肺脏肉变、淤血、充血、水肿、间质性肺炎、肝变、脓肿、纤维素性肺炎、胸膜炎、心包炎、胸腔积水等。
1.4 繁殖障碍疾病轻不消除
规模化养猪场呼吸道疾病比较突出, 而掩盖了繁殖障碍疾病, 事实上, 因繁殖障碍引起的经济损失一点也没有减轻, 引起猪繁殖幛碍的疫病有:繁殖与呼吸综合征、2型圆环病毒感染、伪狂犬病、猪瘟、细小病毒病、乙型脑炎、猪流感、附红细胞体病等, 其中以猪繁殖障碍与呼吸综合征、猪圆环病毒、附红细胞体引起的繁殖障碍最为普遍和严重。特别是PRRS和PCV-2双重感染引起的流产、死胎等问题, 对初产母猪的危害最大, 可造成三分之二以上的母猪发生流产和死胎。
1.5 免疫抑制性疫病危害加重
引起猪免疫抑制的原因很多, 其中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圆环病毒感染是公认的两大免疫抑制性疾病, 它们除造成养猪生产的直接危害外, 更重要的是它们直接侵害猪的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造成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抑制, 使机体的抗病力大大减弱, 整体健康水平下降, 这也是近年来疫病越来越多, 复杂程度加剧, 猪越来越难养的根本原因。
2 规模化养猪疫病控制与对策
面对规模化养猪生产中存在的众多疫病问题, 为最大限度地控制好疫病, 作者认为采取以下控制与对策。
2.1 摸清猪场疫病种类和流行情况
面对规模化猪场疫病的复杂局面, 首先要理清头绪, 依据疫病发生和流行特点, 结合临床发病情况, 并借助实验诊断, 进行病原分离检测, 对感染和发病猪群进行准确诊断, 从而摸清猪场疫病的种类和流行规律。这是预防和控制猪场疫病的基础。
2.2 改变疫病控制传统观念, 克服技术上的误区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支配, 在一些技术上己存在误区。长期以来, 一部分人员认为将疾病控制看成是兽医的事情, 似乎与饲养管理和环境控制关系不大, 而过分地依赖疫苗和药物;在生产上因饲养管理不良、卫生条件太差而导致许多疾病发生的现象屡见不鲜, 特别是存在免疫抑制性疫病感染的猪群, 由于机体抵抗能力降低, 在饲养管理上应更加精细, 尽量消除环境应激因素。当然, 接种疫苗也是控制疫病的有效手段, 疫苗效力的充分发挥也需要良好的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作为保障, 必须要与饲养管理有机配合起来, 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加之, 许多细菌性疾病大多是病毒性疾病的继发感染, 采用药物治疗往往收效甚微, 甚至无效, 所以, 在疫病控制方面应从治疗性用药转向预防性用药。
2.3 加强饲养管理, 使用全价饲料, 做到全进全出
如果猪群受到感染, 使猪群的整体健康水平下降, 一旦饲养管理不善或应激因素发生, 猪群就会发病。因此要让猪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生长, 用高品质的饲料, 保证充足的营养, 以增强猪群抵抗环境应激和疾病的能力。同时, 全进全出养殖也是控制疫病特别是一些呼吸道疾病的有效手段。
2.4 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
有许多猪病并非是由传染性病原微生物引起的, 而是由于不良环境、不良技术操作方法、品质低劣的饲料等因素所致, 这些不良因素, 使本来健康的猪群受到攻击与破坏, 病原微生物乘虚而入引发疾病。因此, 要完善猪场生物安全的几个控制体系, 一是免疫预防控制体系, 是控制重大烈性传染病的最主要的措施;二是饲料安全控制体系, 防止使用饲料霉变、霉菌污染;三是环境安全控制体系, 建造高标准的圈舍和排污处理设施, 提供优良的环境;四是有害生物控制体系, 防止如苍蝇、蚊子、老鼠等造成危害。
2.5 合理使用疫苗, 做好免疫接种
针对疫病的现状, 对主要疫病采取合理的免疫程序重点控制, 特别是一些细菌性呼吸道疾病, 有时由于血清型不对, 疫苗免疫效果不好, 则可利用病料分离细菌, 用分离的细菌生产“自家疫苗”进行免疫接种, 也是相当有效的解决方法。
2.6 建立合理的药物预防方案
应针对猪场所存在的疾病种类和发生阶段, 从预防保健角度在哺乳仔猪、培育猪、育肥猪和母猪四个阶段, 选择性地使用药物预防猪疫病。
2.7 建立完善的疫病和免疫效果监测方案
对猪群的带菌情况应进行定期监测, 以掌握疫病动态, 对发病猪进行确诊, 及时掌握疫病的发生种类;同时还应对疫苗的免疫效果实施定期检测, 为免疫程序的调整提供依据。
防疫知识
带猪消毒不宜使用碱性或强碱性的消毒剂
由于猪皮肤呈弱酸性, 在带猪消毒时, 如果选择碱性或强碱性的消毒剂必会对猪只产生很大的应激反应, 一般的带猪消毒的话, 常用的药物有0.2%~0.3%过氧乙酸, 每立方米空间用药20~40 mL;也可用0.2%的次氯酸钠溶液, 为了减少对工作人员的刺激, 在消毒时建议佩戴口罩。总之, 要选择杀菌广谱、刺激性小的消毒水, 浓度尽量按照厂家推荐的浓度使用。
摘要:近年来, 猪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对规模化养猪生产的危害日趋严重, 控制难度越来越大, 给猪病综合防制方面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以马灌镇辖区内的部分规模化养猪场为对象, 针对生猪养殖过程中出现的疫病情况, 经过临床观察、病理解剖、采样送检诊断等方式, 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治疗等情况分析总结, 取得的有部分推广价值的临床猪病防治经验, 可以直接帮助和指导养猪专业户的生产。
关键词:养猪,疫病,控制,对策
参考文献
[1]史秋梅, 吴建华, 杨宗泽主编.猪病诊治大全.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9.
[2]张泉鑫主编.北京:猪病中西医综合防治大全.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
[3]白文彬, 于康震主编.动物传染病诊断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1.
疫病流行特点 篇6
1规模化鸡场疫病发生和流行特点
我国农村规模化养鸡生产的发展已有二十年的历史, 发展速度之快、取得的成绩之大是空前的。
1.1病毒性疾病是养鸡生产中最主要的威胁。病毒性疾病的发生越来越严重, 病毒性疾病的控制难度越老越大, 新的病毒性疾病又不断出现, 这是规模化养鸡生产疫病发生的最主要的特点。自20世纪70年代规模化养鸡生产发展以来直至今日, 多发生的疾病中多数以病毒性疾病为主, 例如鸡马立克氏病、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产蛋下降综合症、传染性脑脊髓炎、鸡传染性贫血、病毒性关节炎、鸡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症、禽流感、J-亚型鸡白血病等。
1.2非典型性疾病增多。这里说的增多包含两层意思。一是非典型性疾病的种类增多;一是非典型性疫病的病例的数量增多。如鸡新城疫、鸡白痢、大肠杆菌病、传染性囊病、鸡腹水综合症等都出现了非典型病例, 而且流行非常广泛, 发病率也很高, 这往往给诊断与防治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这是由于疫病在流行过程中, 病原的毒力常发生变异, 有些病原毒力出现减弱, 加上禽群中免疫水平不高或不一致, 导致某些禽病在流行、症状和病理等方面出现非典型变化, 发生非典型感染和发病, 使某些原有的旧病以新的面貌出现, 如目前发生的非典型新城疫即是一个明显的例证。另一方面, 有些病原的毒力出现增强, 虽然经过免疫接种, 仍常出现免疫失败, 如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和马立克氏病病毒都有存在超强毒株的报道。
1.3在传染性疾病发生过程中, 继发感染、并发感染、混合感染的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当病毒性疾病和各种呼吸道疾病发生的过程中鸡群的发病率、死亡率、淘汰率都要超过任何一种原发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而且死亡的原因多数是由两种以上病原体而造成的。因此, 在养鸡生产中由细菌性疾病造成的损失居高不下。常见的继发、并发、混合感染的细菌性疾病有: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巴氏杆菌病、慢性呼吸道病、葡萄球菌病、传染性鼻炎、坏死性皮炎、坏死性肠炎等。
1.4营养代谢疾病和中毒性疾病增多。营养代谢病与中毒病的发病率日渐上升, 危害日趋严重, 其中最多的是各种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缺乏症, 饲料及药物中毒等。在规模化养禽条件下, 有时由于饲料配制失当或储存过久, 营养损失, 常易引起某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症。饲料及饮水受霉菌毒素、或农药化肥、化工废弃物等污染易引起中毒性疾病, 某些药物长期大量给药, 如痢特灵、喹乙醇等亦易引起积蓄性中毒。这些营养代谢疾病和中毒性疾病的发生日益突出, 同样是养鸡生产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1.5多年来农村养鸡生产和疫病防治实践证明:当一个新的疫病出现时, 必将在农村养殖区域内迅速传播, 持久流行。
2养鸡生产中疫病的流行趋势
2.1近年来, 在鸡群中流行最为严重的疫病是禽流感。流行的速度、波及的范围是其它疫病所不及的。在今后的一个时期内, 禽流感仍是养鸡业的一大威胁, 一方面由于禽流感病毒感染宿主的多样性, 导致禽流感防不胜防;流感病毒基因的多阶段性又决定了流感病毒血清型多和病毒的变异性强, 特别是高致病力的毒株, 可引起鸡群高发病、高死亡的禽流感, 给养鸡生产带来致命性的打击, 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2.2鸡新城疫, 尤其是非典型性新城疫还得不到有效控制。鸡传染性法氏囊并、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鼻炎时有发生, 有的呈地方性流行。在上述疾病发生的过程中, 常见的细菌性疾病如: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慢性呼吸道病等伴随发生。鸡马立克氏病、传染性脑脊髓炎、禽霍乱、鸡痘等虽有发生, 但没有对养鸡生产构成较大的威胁。产蛋下降综合症是预防效果最好的一个病毒性疾病。
2.3由于科学技术普及工作仍然比较薄弱, 农村养鸡生产中疫病防治水平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有较大的提高, 上述的病毒性和细菌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不会有明显改变。
2.4病毒血清型易变的和病毒毒力变异较大的一些病原引起的疾病如:禽流感、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马立克氏病等有可能在某些地区的发生和流行有增强的趋势, 免疫失败的现象仍将屡见不鲜。传染性脑脊髓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发生有增多的趋势。
2.5当市场禽蛋产品价格走低, 对养鸡生产冲击较大时, 各类种鸡场同样不能摆脱这一严峻形势。在这种条件下, 少数种鸡场在经营上, 在应该做的防疫工作以及对卵传性疾病的净化工作放松了, 使得产品 (种蛋、种雏、商品代雏鸡) 的质量相对或明显下降。一方面由于母源抗体水平低或不均匀,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性脑脊髓炎等的发生时间可能提前或更多地出现早期感染, 造成雏鸡上述疾病的免疫效果差或免疫失败;另一方面, 鸡沙门氏菌病、慢性呼吸道病、大肠杆菌病、鸡淋巴白血病将仍是造成蛋鸡各生长阶段死淘率增高的主要原因。
2.6免疫抑制性疾病在当前养鸡生产中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该类疾病在各类鸡场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鸡传染性贫血症在某些地方发生、流行、蔓延的趋势。同时还要密切注视国内外J-亚型白血病的发生、流行的动态。
3规模化鸡场疾病的防治策略
3.1必须稳定地控制病毒性疾病。其中首要的是控制新城疫的发生。与此同时还要控制好能够控制的非典型性疾病, 如鸡马立克氏病、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要密切注视鸡传染性贫血、J-亚型鸡白血病发生、流行的动态, 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综合配套的防疫卫生措施。
3.2最大限度地减少细菌性疾病造成的损失。关键是强化饲养管理措施, 采用合理的投药方法和预防免疫程序, 在稳定地控制病毒性疾病的基础上, 减少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降低种鸡支原体的卵传率。这样可明显降低和减少细菌性疾病的发生以及继发症、并发症、混合感染的出现。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家禽防疫中的群体与个体的关系, 首先应该明确, 家禽防疫对象是群体而不是个体。
3.3种鸡场要认真地、持之以恒地做好卵传性疾病 (鸡白痢、鸡淋巴白血病) 的净化工作。必须高度重视消毒尤其带禽消毒工作。带禽消毒是一项先进的新技术, 近年来在生产实践应用, 收到很好的效果。此法消毒, 既能直接杀死除藏于禽舍内环境, 包括空气内的病原微生物, 又能杀灭禽体表、呼吸道浅表滞留的病原体。例如对鸡马立克氏病, 新城疫的预防, 通过带禽喷雾消毒药, 常能收到良好的效益, 带禽消毒还能沉降禽舍的粉尘, 净化空气, 防暑降温, 从而给禽群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 既有利于防病治病, 又有利于禽的生长发育, 还有利于饲养员的身体健康。
3.4加强饲养管理, 减少营养、代谢和中毒性疾病的发生, 是搞好养鸡生产, 精益求精的体现。
综上所述, 防治策略必须遵循“预防为主、养防结合、防重于治”的方针。提高养鸡业的整体素质, 促进农村养鸡生产健康、稳定地发展。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农村养鸡生产中主要疫病的流行特点及流行趋势, 并据此提出切实可行的防制策略, 以促进农村养鸡生产健康、稳定地发展。
关键词:流行特点,防制策略,疫病,养鸡生产
参考文献
[1]刘新平.规模化鸡场疫病流行特点和防制策略[J].中国禽业导刊, 2006, 9:26.
[2]张如清.规模化养鸡场疫病综合防制规程[J].甘肃农业, 2005, 03:92.
[3]赵玉芹, 郅友成, 金常明.鹅病的综合性防制策略[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5, 06:51.
[4]朱志雄.浅谈规模化养鸡场管理中的要点[J].福建畜牧兽医, 2005, 2:60-61.
[5]赵金旺, 治军, 毓骥, 李春玲.规模化养鸡场主要疫病综合防制研究──鸡群主要疫病药物防制试验[J].中国家禽, 1996, 9:24-25.
[6]王树信.怎样预防鸡的传染病?[J].世界农业, 1985, 6:64-65.
疫病流行特点 篇7
1 调查方法
宁南山区代表性马铃薯病害晚疫病病菌病株采集、分离和生理小种的鉴定。在病害发生期间, 取带病斑的叶片1片, 夹在该地块内生长的马铃薯块茎中央 (100g左右的块为宜) , 每个田块取病叶5片, 分别夹在马铃薯块茎中, 用胶带固定好, 装入牛皮纸制成的袋子内, 注明采样时间、地点、采取人、马铃薯品种等。每个调查地点按不同的海拔高度取样9点 (高、中、低海拔各取3点, 若某高度海拔未发生病害, 不宜取样) , 取好样后快速送到实验室内进行分离、纯化和保存, 从而指导农户正确选择药剂和最佳的喷药时间, 有效地进行病害防治。在3个区县的不同海拔高度 (高、中、低) , 每个点设4个观察点, 每个观察点的品种不一样, 如果有某一个高度只有1~2个品种, 也需要设3个观察点。最好能选择高抗、中抗和易感病害的品种各1种进行观察。观察点一般为当地农户的种植地, 特别是不进行病害防治的地块。如果每地块的农户均进行病害防治, 则在下风口选1块333.33m2左右的地块, 作为观察点。观察记录发病地点和具体位置、马铃薯品种名、马铃薯各种病害的初次发生的时间、发生过程、植株全部感病 (或达到最严重时) 的日期。从开始发病时进行调查, 7d调查1次, 连续调查4次, 每次选择3个点, 每点调查100株。调查没有病的田块, 最后调查感病的田块。而且一旦发现开始有病害发生, 其他试验地应当及时进行药剂防治, 喷施内吸性药剂, 如瑞毒霉、雷多米尔、克露等, 在没有发病前也应当喷施保护性的药剂进行防治。
2 发生流行规律
2.1 侵染循环
春天播种的带病种薯, 病菌萌动, 扩展到附近幼芽上, 并沿着茎杆长出地面, 病斑出土后遇上潮湿的天气, 长出病菌孢子, 侵染同穴下部叶片, 且随着气流 (风) 传播侵染附近或远处植株, 形成发病中心。另外, 叶片上的病菌孢子随雨水渗到地下, 侵染新结薯块, 成为来年病菌来源。根据各点调查结果, 马铃薯晚疫病病害中心病株出现的时间在7月20~25日。
2.2 温度与病害流行的关系
晚疫病常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发生, 只要有2~4d最低气温不低于7℃, 相对湿度在75%以上, 便可萌发产生流动孢子, 3~5h即可侵入。宁南山区马铃薯生长季节日均气温多在10℃以上, 均适宜孢子的萌动和侵入, 调查区几县2008年春季相当干旱, 说明在宁南山区生产条件下, 温度是晚疫病害发生的主要条件, 但不是决定因素。
2.3 湿度与病害流行的关系
当48h中相对湿度达75%以上时, 就会出现中心病株。调查区也是宁夏马铃薯的主产区, 该区降雨偏少, 分布集中, 主要集中在7~9月3个月。2008年7月平均降雨69.5mm;8月降雨132.2mm, 9月降雨83.9mm。而此时正值马铃薯开花、结薯等生长高峰期, 由于相对湿度较高, 引起马铃薯晚疫病病害大面积流行, 一般田块的病情指数在6%~8%, 严重的高达99%左右, 给马铃薯种植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调查表明, 在宁南山区湿度是晚疫病发生流行的决定因素。
2.4 生育期与病害发生流行的关系
马铃薯不同的生育期对晚疫病害的抗性有着显著的差别, 一般生长前期特别是幼苗期植株体内茄素的含量较高, 对晚疫病的抗性较强, 不易感病, 而在生长中后期 (6月20日至7月20日) , 即从现蕾到开花期, 尤其是开花末期 (8月10~20日) , 植株体内的茄素含量逐渐减少, 抗性降低, 最易感病。经过调查, 当温度和湿度均适宜晚疫病发生时, 7月10日高海拔地区植株较小, 处于幼苗期, 晚疫病基本上未发生;低海拔地区的植株较大, 已进入开花期, 则晚疫病出现中心病株, 说明生育期也是晚疫病害发生流行的重要因素。
2.5 不同地势和地力条件与病害发生的关系
局部地区内, 不同田块间的病情差异, 主要取决于地力、地势等条件。阴湿区的田块基本上可分为3种类型, 即川地肥力一类田、川地地力二类田及坡地肥力三类田。几个观察点的观察结果表明, 晚疫病的发病情况依次为一类田病情发展快, 二类田病情发展次之, 三类田病情发展缓慢。而且病情轻重在各类型田块中同一时期相差很大, 其主要原因:一是地块间肥力的差异, 植株生长势和植株高度不同, 致使地面覆盖程度不同所致, 因而造成不同的小气候环境。一类田的荫蔽性大, 株高50~70cm, 地面覆盖程度80%~100%, 病情指数50%~57%, 露水时间可迟到上午9~10时。而二类、三类田株高30~50cm, 地面覆盖程度30%~70%, 病情指数1.3%~1.8%。一般上午8时露水消失, 湿度大, 结露时间长, 利于病菌侵入。二是菌源的基数和积累量不同, 一类田中心病株出现得较早 (6月下旬至7月上旬) , 二类、三类田则较迟 (7月下旬至8月上旬) 。一类田在中心病株出现后到8月上旬, 气温在12~16℃以上, 相对湿度在71%以上, 病菌发展迅速, 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的3旬期间内, 病菌可经历6~7次重复侵染, 每1次循环需4~5d;而二类、三类田由于中心病株出现较晚到8月上旬或以后, 气温降到12℃以下, 则第1次侵染循环的时间加长为7d以上, 在这段期间病菌仅再侵染3~5次。结果表明, 一类田中的病菌再侵染的次数大于二类、三类田, 病菌积累数量也大, 病情也就重。由此可见, 药剂防治的时间及次数可根据不同田块的类型而异。一类田喷药时间要早于二类、三类田, 且次数也要多于二类、三类田。
2.6 田间消长动态
调查得知, 马铃薯晚疫病在宁南山区各观察点的始见期为7月中下旬, 前期病情发展缓慢, 进入8月病情迅速发展, 3个点的病情均随着时间的推移呈加重趋势, 8月前, 全区降雨少, 田间湿度低, 病情发展速度慢, 进入8月中下旬后随着降雨增多, 气温较高, 昼夜温差相对较大, 病情迅速发展, 直至9月10日初霜来临前, 病情均呈增长蔓延趋势。
3 防治技术
3.1 选用抗病品种
不同品种对晚疫病感病程度差异比较大。通过调查和观察结果表明, 陇薯3号、宁薯4号、青薯168、克新系列等品种都具有较强的抗性, 选用抗病品种对晚疫病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3.2 种薯处理
马铃薯晚疫病病菌是一种严格的寄生菌, 主要以菌丝的形态在块茎中越冬, 带菌种薯是病害的主要初侵染来源, 因此要进行种薯消毒处理。通过对种薯进行药剂浸沾, 可以杀死种薯内部病菌, 减轻晚疫病的发生和蔓延。种薯用58%甲霜灵锰锌4.5kg/hm2, 加少量水浸沾或喷施, 也可用其他杀菌剂。
3.3 合理密植, 平衡施肥
通过调查, 春种马铃薯密度、施肥的最优因素水平组合为:栽6.0~6.3万株/hm2, 钾肥全部作基肥, 磷肥和氮肥分基肥和追肥2次施入, 其比例为8∶2。按此密度和施肥的最优组合指导马铃薯实际生产, 不仅能使植株生长健壮, 还能充分发挥马铃薯高产特性。
3.4 生长期药剂防治
由于宁南山区大面积种植青薯系列和陇薯系列品种, 这些品种属感病品种。因此, 提前进行药剂预防仍然是目前控制晚疫病流行的重要措施。根据观察, 结合气象资料, 宁南山区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时期一般在7月上旬至8月中旬, 在这段时期要密切关注气象预报, 当连续48h相对湿度高于75%, 温度不低于12℃时, 发出防治晚疫病的预报, 并进行第1次喷药, 以后每隔7d喷1次, 连续喷3~5次, 基本能控制晚疫病的流行。常用药剂有1%波尔多液、58%甲霜灵锰锌、80%代森锰锌、75%百菌清等, 交替使用, 以减缓抗药性的产生。
3.5 提早割秧
为了减少收获期晚疫病侵染块茎, 在收获前7d左右割除地上茎叶, 运出田外, 再进行收获。能够加快薯皮木栓化速度, 促进薯皮老化, 增加薯块自身保护能力, 减少病菌侵入机会。
摘要:对宁南山区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进行调查, 总结了其发生流行规律, 并提出了防治技术, 以期为宁南山区防治该病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流行规律,防治技术,宁南山区
参考文献
[1]刘浩, 张宗山.宁夏马铃薯病虫害研究现状及产业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19) :179-180, 182.
[2]阎晓丽, 王效瑜, 吴林科, 等.宁夏丘陵地区马铃薯晚疫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13) :178, 184.
[3]王效瑜, 呼芸芸, 张建英, 等.宁南山区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药剂筛选[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7 (1) :55-56.
浅谈规模养猪疫病流行及防治 篇8
1 猪病发生与流行的主要特征
1.1 新发生的猪病类型不断增加
由于引种和调运新出现的病有: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繁殖与呼吸道综合症、仔猪断奶综合症、猪圆环病毒病、猪附红细胞体病。
1.2 病源多元混合感染, 使疫病复杂化
临床中很少有单独性传染病而大多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微生物所致, 因而没有特异性症状, 而是表现为一组病原体感染后的一系列综合症候群。
例如:猪腹泻性疾病由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与流行性腹泻病毒、大肠杆菌、链球菌协同感染;猪瘟病毒和喘气病、圆环病毒、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及圆环病毒引起免疫抑制并能导致多重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1.3 发病症状非典型化, 隐性感染的机会增多
如非典型猪瘟, 临床上多表现为低热, 病程长而发展为僵猪, 发病年龄也提前到25~30日龄。蓝耳病也病程加长症状轻微, 趋向温和化。
1.4 养猪规模的改变, 密度增加, 促进了疫病的流行
养猪业的规模化、工业化使病原体原有的种间障碍降低或打断, 导致一些疫病的发生次数和频率增加, 特别是细菌性疾病的危害日益扩大, 如大肠杆菌病、传染性胃肠炎、沙门氏菌病、葡萄球菌病、支原体病等。
1.5 动物疫病的公共卫生问题日益突出
猪的传染病约有70多种, 其中30多种属人畜共患病, 如2005年四川省发生的猪链球菌病疫情, 206人感染猪链球菌, 死亡多人;2009年全球性的H1N1流感病在人类中传播。近几年, 一些来势凶猛的新发传染病都涉及到猪这个天然宿主。
2 当前猪病发生及流行情况分析
2.1 呼吸系统疾病已成为严重危害养猪业生产的重大疫病
主要病为胸膜肺炎、蓝耳病、伪狂犬病、喘气病、萎缩性鼻炎、猪流感等, 其中蓝耳病、喘气病、伪狂犬病和猪流感是致病的原发因子, 当上述病因子与圆环病毒、猪瘟病毒发生混合感染时, 会导致免疫失败, 从而诱发其它病的发生。若继发巴氏杆菌、猪副嗜血杆菌和链球菌等细菌疾病时, 会使猪病更加难以控制。
从对凤翔县120个猪场调查, 试验室诊断及剖检分析, 其中因上述疫病混合感染造成免疫失败的为70.1%, 使生长猪及育肥猪发病率增高为50.5%, 造成死亡率加大为54%, 导致育肥猪增重下降30.3%, 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损失。
2.2 繁殖障碍性疾病对猪场的危害比较大
主要有仔猪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乙型脑炎、衣原体、猪瘟、布病、蓝耳病、弓形体病、圆环病毒病。根检测13%的母猪带毒, 30%的公猪带毒, 这些病均可经交配传播或垂直传播, 65%的母猪发病均与交配有关。
2.3 猪瘟病以非典型方式流行
据调查70%的亚热猪均为非典型猪瘟, 大多数猪只表现有食欲下降、喜卧、体温变化不明显、生长缓慢。在加大免疫密度和剂量超前免疫的情况下, 仍不能有效控制猪瘟的流行, 由于病原毒力低, 使一些猪带毒或隐性感染, 成为猪群发病的主要原因。
3 引发猪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
种猪、仔猪频繁调动, 从外地购入仔猪往往带入新的疫病, 例如仔猪蓝耳病, 往往是购回一周左右发病, 造成全场发病。
饲料中长期添加抗生素类药物, 由于抗生素的长期饲用, 增加了细菌的耐药性, 使许多疾病表现为温和型或反复发作。
动物免疫方面, 免疫程序不合理, 免疫过程中剂量不准, 操作不规范, 疫苗保存和运输过程中造成效价降低, 消毒不严, 防疫密度不高等。
4 防治措施
4.1 坚持自繁自养, 全进全出
建立引种和调入准入制度, 严防从疫区引种和购猪, 严格检疫和卫生消毒制度, 防止疫病带入, 有条件的猪场可实行定期免疫抗体水平监测, 实行定期防疫和随场防疫相结合。
4.2 建立科学的免疫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