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早疫病

2024-07-14

番茄早疫病(精选7篇)

番茄早疫病 篇1

摘要:针对番茄早疫病的危害逐年加重问题, 设计几组农药进行防治试验, 以找出最佳防治药剂。

关键词:代森锰锌,番茄早疫病,试验,示范

番茄是本地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近几年, 由于番茄早疫病病情逐年加重, 严重影响了番茄的产量和品质。2000~2004年, 因早疫病为害, 番茄产量损失20%~30%, 个别田块达70%。番茄受害后, 果实个小、色暗、味差, 经济价值随之下降。在防治上, 近几年常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波尔多液等农药, 效果较差。自国内市场出现代森锰锌农药后, 我们就其对番茄早疫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试验示范, 结果如下:

1 小区试验

1.1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7个处理:Ⅰ、50%代森锰锌可溶性粉剂500倍液;Ⅱ、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350倍液 (进口产品) ;Ⅲ、40%甲基托布津胶悬剂500倍液;Ⅳ、1:1:200波尔多液;Ⅴ、DTMZ可湿性粉剂500倍液;Ⅵ、0.1%红糖+0.2%磷酸二氢钾+0.3%尿素混合液;Ⅶ、0.1%红糖水。

1.2 试验方法

小区试验于2005年在桃溪镇新民村和石河村番茄早疫病重病区进行, 番茄品种分别为早魁和早丰, 4月28日露地定植。小区面积13.3m2, 3次重复, 随机排列, 区组间均有40cm×30cm丰产沟间隔。新民村设Ⅰ、Ⅴ、Ⅵ、Ⅶ和清水对照5个处理, 石河村设Ⅰ、Ⅱ、Ⅲ、Ⅳ和清水对照5个处理。于5月26日、6月6日、6月16日各喷药1次。6月26日调查病株率、病叶率、严重度, 计算病指和防效, 并累计各小区产量。各小区每次667m2配60kg药液用手动喷雾器均匀喷布于番茄植株上。

1.3 试验结果

1.3.1 对番茄早疫病的防效。

两地试验结果表明, 喷施代森猛锌、DTMZ和杀毒矾对番茄早疫病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以代森猛锌最佳, 防效在70%以上;而常用农药甲基托布津和波尔多液防效则较差, 喷施红糖+磷酸二氢钾+尿素混合液对控制早疫病也有一定的作用 (表1) 。

1.3.2 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经测定, 各处理区番茄植株株高、单果重均比对照有所提高, 而以代森猛锌最为显著, 株高增加31.7% (表2) 。

1.3.3 增产效果。

各处理区较对照都有明显的增产作用, 代森猛锌的增产幅度最大, 在80%以上, 比甲基托布津高44%, 比杀毒矾高20%, 也优于DTMZ (表1) 。

2 大面积示范

2006年在石河村设立大面积代森猛锌防治番茄早疫病示范, 面积0.73hm2, 并在示范田中间设喷施波尔多液和清水对照。番茄品种为早丰, 4月26日定植, 现蕾期、盛花期、座果期各喷1次药液或清水60kg/667m2, 手动喷雾, 代森猛锌为50%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波尔多液为1:1:200。

代森猛锌示范区株高较清水区增加20cm, 病情指数下降86%, 较波尔多液区株高增加5.6cm, 病指下降37%。667m2平均产量3581kg, 比清水区1991kg增产79.9%, 比波尔多液区2613kg增产37%。而且代森猛锌区番茄叶色浓绿, 厚度较对照区增加18%~34%, 延长采果期10~15天, 果实个大、整齐、色泽鲜艳。

3 小结

通过两年的试验示范, 1996年我们在全镇菜田推广代森猛锌防治番茄早疫病23.3hm2, 占种植面积96%, 控制了早疫病的发生和危害, 平均增产20%。

使用代森猛锌能有效地控制番茄早疫病危害, 防效明显优于国产甲基托布津、波尔多液等, 费用低 (比甲基托布津、杀毒矾降低成本1.4~2.2元/667m2) , 使用方便。对于防止番茄植株早衰, 延长果实采摘期, 改善果实品质, 提高经济价值有较好的效应。

番茄早疫病的发生及防治方法 篇2

番茄早疫病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东、西南等地区均有发生,其最主要特征是发生在果实、叶片或主茎上的病斑均有明显的轮纹,因此又被称作轮纹病。果实病斑一般发生在果蒂附近,茎部病斑常发生在分叉处,叶部病斑发生在叶肉上。在大棚、温室中栽培的番茄全年均可发病,可造成损失20%~30%,严重时可达50%以上,甚至毁棚。

2. 发病症状

番茄的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可侵害叶、茎、果实等部位,以叶片和茎叶分枝处最易发病。病害多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生,逐渐向上扩展。叶片上发病,初期可见到深褐色小斑点,扩大后呈圆形或近圆形,外围有黄色或黄绿色的晕环,病斑灰褐色,有深褐色的同心轮纹,有时多个病斑连在一起,形成大片不规则病斑。茎叶分叉处发病,病斑椭圆形,稍凹陷,也有深褐色的同心轮纹,潮湿时,病斑表面生有灰黑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植株易从病处折断。幼苗多在近地面茎基部发生环状病斑,黑褐色,引起幼苗枯倒。果实发病一般先从果蒂裂缝处开始,在果蒂附近形成圆形或椭圆形暗褐病斑,表面凹陷,有轮纹,生有黑色霉层,病果易开裂,提早变红。叶柄、果柄均可受害,病斑症状与叶、茎上的相同。番茄早疫病常易与番茄圆纹病相混,主要区别在于早疫病病斑轮纹表面有毛刺不平坦,圆纹病纹路较光滑。

3. 侵染循环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随病残组织在田间越冬,第二年产生新的分生孢子,通过气流和雨水传播。分生孢子在室温下可存活17个月,种子外附带的分生孢子也可以越冬。病菌一般从气孔或伤口侵入,也能从表皮直接侵入。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病菌侵入寄主组织后只需2~3 d就可以形成病斑,再经过3~4 d在病部可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进行再次侵染。

4. 发病条件

病菌靠风、水、昆虫传播。温度高、湿度大时易于发病。分生孢子在水滴中于16℃~34℃下经1~2 h即可萌发,在适温28℃~30℃下只要35~45 min就可萌发。天气多雨雾时,可形成大量分生孢子并迅速萌发,常引起病害的流行。番茄早疫病在温度15℃左右,相对湿度达80%以上时开始发生;在20℃~25℃,室内湿度大时病情发展迅速。该病大多在结果初期开始发生,结果盛期发病较重。老叶一般先发病,幼嫩叶片衰老后才发病。棚内结露时间长、基肥不足、低洼积水、管理粗放、植株生长衰弱等均有利于早疫病的暴发流行。

5.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针对当地的病源特点,因地制宜地选用抗病品种,如强丰、毛粉802、佳粉2号、佳粉10号等品种。

(2)种子处理从无病植株上采收种子。如种子带菌,可用52℃的温汤浸种30 min,取出后摊开冷却,然后催芽播种。

(3)实行轮作选择连续两年没有种过茄科类作物的土壤用作苗床,如苗床沿用旧址,则土壤要换用无病新土。避免与其他茄科类作物连作,应实行番茄与非茄科作物3年或3年以上轮作制。

(4)保护地番茄防治由于早春保护地番茄定植时昼夜温差大,白天有20℃~25℃,夜间12℃~15℃,相对湿度高达80%以上时,易结露,利于此病的发生和蔓延。应重点调整好棚内温湿度,尤其是定植初期闷棚时间不宜过长,防止棚内湿度过大温度过高,做到水、火、风有机配合,减缓该病发生蔓延。

(5)栽培防病低洼地应采用高畦种植,合理密植,一般为4 000株/0.067hm2,改善行间通透性。加强棚室内温湿度控制,定植后要控水栽培,开花前浇一次水,直到第二穗果形成后再及时浇大水,促进果实生长。浇水应在晴天上午10:00以后浇,浇水后及时通风,避免早晨叶面结露。加强中耕培土,及时摘除下部老病叶,带出棚外深埋或集中处理;合理疏花、疏果,以留3穗果为宜;后期可追施钾肥,坐果期叶面喷施质量分数0.1%蔗糖+质量分数0.2%磷酸二氢钾+质量分数0.3%尿素,可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番茄早疫病 篇3

关键词:番茄早疫病菌,拮抗菌,稳定性,杯碟法

番茄早疫病是番茄生产中较为严重的病害之一[1]。该病害严重发生时可引起落叶、落果和断枝,流行年份发病率可达100%,产量损失可达30%~40%[2]。由于生物农药具有低残留、不易产生抗药性、低残留、源于生物、对环境友好等诸多优点,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并且成为病害防治的一个重要途径[3]。本实验室以番茄早疫病菌为靶标,通过琼脂块法和杯碟法从土壤中筛选得到了一株对番茄早疫病菌抑菌效果明显的拮抗链霉菌ZJNU27。本研究以抑菌圈直径作为指标,对该拮抗菌发酵液抑菌稳定性,即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光稳定性等进行研究,以期为该拮抗菌株抑菌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和加工生产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材料

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由浙江师范大学微生物实验室张应烙老师惠赠。番茄早疫病菌拮抗菌ZJNU27由作者实验室从浙江金华采集的土壤中分离得到。

1.1.2 试剂

所用试剂均购于浙江金华医药有限公司。

1.1.3 培养基

PDA(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马铃薯200 g,葡萄糖20g,琼脂20g,水1 000ml,pH自然。

PD液体培养基:马铃薯200 g,葡萄糖20g,水 1 000ml,pH自然。

1.2 方法

1.2.1 拮抗菌株无菌发酵滤液的制备

将试管斜面保藏的拮抗菌接种至新鲜PDA平板中,放至在28℃培养箱中培养3d。用无菌打孔器在长好拮抗菌的平板上打取直径为6 mm的菌块,再用无菌水洗下菌体,接入装有30 ml PD液体发酵培养液的250ml三角瓶中,于转速180r/min、温度28℃摇床中培养5~7d。将拮抗菌发酵液于12 000r/min下冷冻离心10min,上清液经0.22μm无菌微孔滤膜过滤后即可获得拮抗菌株无菌滤液。

1.2.2 拮抗菌株发酵液拮抗能力测定:

将番茄早疫病菌在PDA斜面上于28℃培养5~7d,用无菌水洗下,然后用移液枪吸取200μl至PDA平板,用涂布棒涂布均匀。用镊子将无菌牛津杯放置于上述平板中央,用移液枪吸取200μl拮抗菌株无菌发酵滤液加样于牛津杯中,于28℃培养箱中培养5~7d,观察病原菌生长情况,测量抑菌圈直径。每个处理重复3次。

1.2.3 培养时间对拮抗菌株发酵液抑菌活性影响

将试管斜面保藏的拮抗菌接种至新鲜PDA平板中,放至在28℃培养箱中培养3d;用无菌打孔器在长好拮抗菌的平板上打取直径为6 mm的菌块,再用无菌水洗下菌体,接入装有30 ml PDA液体发酵培养液的250ml三角瓶中,于转速180r/min、温度28℃摇床中培养,每天进行取样。按照1.2.2方法检测1~7d拮抗菌株发酵滤液对番茄早疫病菌的抑菌作用,每个处理重复3次。

1.2.4 拮抗菌株发酵液抑菌稳定性测定

(1)热稳定性

按照1.2.1方法制备拮抗菌株无菌发酵滤液,然后分装于5支小试管中,每管5mL样品,分别在30℃、50℃、70℃、90℃、121℃中各保温处理20min。冷却后用0.22μm无菌微孔滤膜进行过滤,并参照1.2.2方法检测滤液抗菌活性,以原始无菌发酵滤液作为对照。每个处理重复3次。

(2)酸碱稳定性

按照1.2.1方法制备拮抗菌株无菌发酵滤液,然后分装于9支小试管中,每管5mL样品,用HCl 或NaOH调pH值为2~12,室温放置2h,然后用0.22μm无菌微孔滤膜进行过滤,并参照1.2.2方法检测滤液抗菌活性,以原始无菌发酵滤液(pH 5.16)作为对照。每个处理重复3次。

(3)光照稳定性

按照1.2.1方法制备拮抗菌株无菌发酵滤液,在室温条件下向无菌培养皿内加入等量拮抗菌株发酵上清液,置于UV(40W)下分别照射1h、2h、4h,或自然光下分别照射3h、6h、9h。将处理后的样品用0.22μm无菌微孔滤膜进行过滤,并参照1.2.2方法检测滤液抗菌活性,并以原始无菌发酵滤液作为对照。每个处理重复3次。

2 结果与分析

2.1 培养时间对拮抗菌株发酵液抑菌活性的影响

如图1所示,在1~2d,拮抗菌发酵液对番茄早疫病菌无抑菌作用,表明此阶段以菌体生长为主,尚未分泌抑菌活性成分。从第3d开始产生抑菌圈,并且随着时间的增加逐步增大,在第6d抑菌圈达到最大,为4.75cm。此后抑菌圈减小,表明抗菌物质发生降解。故在下列实验中均采用培养6d的发酵液作为研究对象。

2.2 拮抗菌发酵液热稳定性

由图2可知,当温度在30℃~50℃范围内,拮抗菌发酵液抑菌圈直径在4.40cm左右,与对照组十分接近;在70℃时,拮抗菌发酵液抑菌活性略有降低,抑菌圈直径为3.92cm;温度升高至90℃时,拮抗菌发酵液抑菌活性显著下降,抑菌圈直径减小至2.70cm;在121℃时,该菌发酵液抑菌活性几乎全部丧失。这表明拮抗菌发酵液中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但高温会对其活性造成严重影响。

2.3 拮抗菌发酵液酸碱稳定性

由图3可知,在pH 4.51~8.68范围内,发酵液抑菌活性与原始发酵液相近,稳定性较好。随着酸碱性增强,抑菌活性均呈逐步下降趋势,但在pH 2.63和pH 10.52下依然保持着较高抑菌活性,抑菌圈直径分别为3.57cm和3.28cm。因此拮抗菌发酵滤液在pH值2.0~11.0范围内,对酸碱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2.4 拮抗菌发酵液光稳定性

由图4可知,与对照样品相比,拮抗菌发酵液在紫外光下照射1h、2h对抑菌活性无影响,照射4h后抑菌活性略有降低,但其抑菌圈直径仍有3.13cm。由图5可知,拮抗菌发酵液在自然光下分别照射3h、6h、9h后,抑菌活性与对照十分接近。因此拮抗菌发酵滤液在紫外光和自然光表现出了良好的稳定性。

3 结论

生物防治是克服化学农药负效应的一条有效途径,筛选生防菌、生防制剂等对于实现防治番茄早疫病安全、有效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王艳红等从土壤中筛选到一株对番茄早疫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放线菌WL07,抑菌圈直径为2.65cm[4]。邢祎博从番茄根际土壤和发病组织中筛选得到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7-19对番茄早疫病菌的生长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为2.4cm[5]。马桂珍等从连云港海域海泥中分离获得的1株多粘类芽孢杆菌L1-9,该菌株对番茄早疫病菌的抑菌带宽度达到17.6 mm[6]。何建清等从西藏色季拉山亚高山草甸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一株具广谱抑菌活性的放线菌菌株10-4,对番茄早疫病菌生长抑制率达到93.1%[7]。童志丹等从番茄果实中分离出得到一株对番茄早疫病有拮抗效果的菌株,通过发酵条件优化使得发酵滤液抑菌圈从0.20cm提高至0.70cm[8]。本实验室从土壤中筛选得到拮抗菌ZJNU27发酵液对番茄早疫病菌的抑菌圈直径最高可达4.75cm,明显高于上述大部分菌株,同时该菌株发酵液对烟草赤星病菌、小麦赤眉病菌、杨树溃疡病菌及黄瓜枯萎病菌等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因此该拮抗菌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和前景。

生物活性物质在加工和生产过程中,容易受到自身稳定性的影响[9],同时生物活性物质能否有效地发挥作用也与自身的稳定性有密切关系[10]。即使筛选得到了抑菌效果良好的菌株,也可能因生物活性物质稳定性差而无法在生产实践中应用,因此拮抗菌株发酵液抑菌稳定性研究是菌株筛选后必须进行的工作。本研究结果表明,番茄早疫病菌拮抗菌ZJNU27发酵液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和光稳定性,生物活性物质可开发成具有生物防治潜力的农用抗生素,在植物病害防治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但要充分发挥该拮抗菌的生防潜力,在理论和实践上还需要进行大量研究,如拮抗菌发酵条件优化、活性物质分离纯化及抑菌机理以及田间试验等。

参考文献

[1]张洪,刘慧平,韩巨才,等.番茄早疫病菌对杀菌剂的敏感性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6(1):36-38.

[2]王连平,王汉荣,茹水江,等.浙江省番茄早疫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J].浙江农业学报,2002,14(6):320-325.

[3]李进.番茄早疫病拮抗放线菌筛选及其抑菌活性研究[D].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8.

[4]王艳红,曹宁,于海威,等.拮抗番茄早疫病原菌的放线菌WL07发酵产物理化性质的研究[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8,20(3):1-4.

[5]邢祎博.番茄早疫病生防细菌7-19菌株的研究及其抗菌蛋白的分离纯化[D].河北:河北农业大学,2010,9.

[6]马桂珍,王淑芳,暴增海,等.多粘类芽孢杆菌L 1-9菌株对番茄早疫病的抑菌防病作用[J].中国蔬菜,2010,(12):55-59.

[7]何建清,张格杰,岳海梅,等.番茄早疫病菌拮抗放线菌10-4的鉴定[J].植物保护学报,2010,37(4):307-312.

[8]童志丹,易有金,杨建奎,等.番茄采后早疫病菌拮抗菌的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8(27):16645-16647.

[9]汪茜,胡春锦,柯仿钢,等.生防菌株1404的鉴定及其对采后柑橘炭疽病的防治效果[J].微生物学报,2010,50(9):1208-1217.

番茄早疫病 篇4

一、材料与方法

1. 试验材料

加工番茄杀菌剂由先正达 (苏州) 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 成分及剂型为25%嘧菌酯悬浮剂。供试加工番茄品种为石番36号。

2.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3年在第七师一二四团进行。试验地设在4连北区南2号, 面积6hm2, 地块采用加压滴灌技术, 种植品种为石番36号, 移栽日期为5月28~29日, 属于晚期移栽番茄, 移栽理论株数3 500株/亩, 全生育期内中耕2遍。

3. 试验设计

本试验设试验区和对照区, 试验区面积3.33hm2, 对照区面积2.67hm2。在试验处理上, 试验区与对照区田间管理和水肥供应保持一致。在番茄初果期和盛果期, 试验区分别喷施25%嘧菌酯悬浮剂 (阿米西达) 20m L/亩防治早疫病, 对照区喷施苯醚甲环唑和72.2%霜霉威50m L/亩 (见表1) , 施药后分别观察试验区与对照区番茄病害发病、长势和产量情况。

二、结果与分析

1. 施药后番茄长势及病害防效

在初果期施药后第5天调查, 试验区喷施阿米西达杀菌剂的番茄长势正常, 弱苗处卷叶稍平, 还不平展。但是叶色深绿, 无发病株。对照区喷施杀菌剂苯醚甲环唑的番茄有早疫病零星发生, 调查结果显示喷施阿米西达杀菌剂的番茄抗病性明显。在施药后第28天调查, 试验区番茄长势旺, 坐果多, 病害轻, 叶色深绿。与对照区相比, 作物无旱象, 长势弱的番茄卷叶有缓解, 延缓了作物衰老, 并且防病持效期长。在盛果期施药后第19天调查, 试验区番茄表现青枝绿叶, 长势正常, 无早衰现象, 病害轻, 只表现卷叶, 红果占整株的75%;但对照区植株早疫病发病重, 黄叶多, 植株表现早衰, 红果占整株的85%。

2. 收获前后产量性状构成

在收获前16天产量鉴定显示 (见表2) , 试验区株数/亩为2700株, 单株果数为52个, 平均单果重80g, 鉴定产量为11 232kg/亩;对照区株数/亩为3 000株, 单株果数为47个, 平均单果重75g, 鉴定产量为10 575kg/亩, 试验区较对照区产量高出6%。在收获时产量鉴定显示 (见表2) , 试验区株数/亩为2 700株, 单株果数为43个, 平均单果重80g, 鉴定产量为9 288kg/亩, 红果占整株的90%, 烂果比例为8%;对照区株数/亩为3 000株, 单株果数为38个, 平均单果重75g, 鉴定产量为8 550kg/亩, 红果占整株的100%, 烂果比例为20%, 试验区较对照区产量高出8.6%。

三、小结

秋季大棚番茄谨防晚疫病 篇5

番茄晚疫病,又称疫病,是一种流行性很强的真菌性病害,在大棚、露地均可发生。该病在番茄整个生长期都可发生,棚室中以9—10月份和3—5月份最易流行,成株期更易受害,以叶和青果受害最重。

二、症状

叶片染病时,多从植株下部开始表现症状,最初叶缘或叶尖出现暗绿色水渍状不规则病斑,病健交界不明显,病斑扩大后呈褐色。湿度大时病斑迅速扩展,叶背病健交界处长出稀疏状白霉;干燥时病斑呈绿褐色,后变暗褐色并逐渐干枯,脆而易破。

茎部发病时,病斑呈长条状、黑褐色,稍凹陷或缢缩,边缘有时长出白色稀疏霉状物,易从病部折断。

果实发病多见于青果,从果柄处开始,初期为油渍状暗绿色大斑,后为暗褐色至棕褐色,呈不规则云纹状、 稍凹陷,病果较硬、不易脱落,湿度大时病部长少量白霉、迅速腐烂。

三、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种植抗病品种,与非茄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严禁在生产棚内育苗。栽培中要求精细整地,高畦栽培,合理密植,加强通风,禁止大水漫灌,尽量采用滴灌或膜下暗灌,同时要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收获后要彻底清除田间病残组织,并集中妥善处理。生长期要适时整枝打杈,高温时晚间不可盖棚,适时放风。

2.烟熏。在保护地内,可每667平方米用百菌清烟剂200~250克熏治,隔7~8天再熏1次。

3.喷粉。为防止发病,可每667平方米用5%百菌清粉尘剂或5%霜霉威粉尘剂1千克喷粉,隔9天喷1次。 烟剂和粉尘剂以在傍晚使用效果较好,避免在阳光暴晒时施用。

4.化学防治。苗期可用1∶1∶(200~250)倍波尔多液液进行保护性喷药,定植前再喷1次,盛花期不能用波尔多液。

番茄晚疫病综合防治方法 篇6

关键词:番茄,晚疫病,综合防治

番茄晚疫病又称番茄疫病, 是番茄的主要病害。多阴雨的年份受害大, 若管理不善, 防治不及时, 轻则影响产量和品质, 重则可造成毁产。

1 症状

主要为害叶和果实, 也能侵害茎部。幼苗、成株均可发病, 但以成株期的叶片和青果受害较重。幼苗感病出现暗绿色水浸状病斑, 由叶片向主茎发展, 使叶柄和茎变细呈黑褐色而腐烂折倒, 全株萎蔫, 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白色霉层。幼茎基部发病, 形成水渍状缢缩, 幼苗萎蔫或倒伏。成株期叶片染病多从下部叶片的叶尖或边缘发病, 形成暗绿色水浸状不规则的病斑, 扩大后转为褐色。天气潮湿时, 病势发展较快, 在叶背病健交界处可以看到一圈白霉;茎部病斑最初呈暗褐色, 后变黑褐色, 稍凹陷, 病斑边缘霉层较明显, 易引起主茎病部以上枝叶萎蔫。青果染病, 在青果的近果柄处长出灰绿色水渍状硬斑块, 后变黑褐色, 湿度大时产生少量白霉, 并迅速腐烂。

2 发病特点

番茄晚疫病菌属藻状菌纲, 霜霉目。温度在18~22℃、相对湿度在95%以上时利于发生和流行。当叶片上有水滴存在时, 孢子囊和游动孢子萌发。温度在20~23℃时菌丝生长最快。水滴或水膜的存在是决定病害是否发生和流行的条件。在干燥高温条件下, 病菌很快失去活力。

3 流行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丝随病残体在土壤里越冬, 春季栽培马铃薯上的晚疫病, 也可传到附近的番茄上。偏施氮肥、底肥不足、连阴雨、光照不足、通风不良、浇水过多、密度过大均易于该病发生。病菌通过风、雨传播, 雨水把孢子囊从地面溅落到植株下部叶片, 因此植株多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中心病株多在地势低洼或水渠两旁等比较潮湿且早熟、密植的地块出现, 田间形成中心病株后, 再由气流和雨水传播, 形成再侵染, 在适宜的温、湿度下, 约经10余天就可扩展到全田。

4 做好预测预报工作

此病发生蔓延十分迅速, 一旦全田普遍发病, 再进行防治效果较差, 因此首先必须做好预测预报工作。做好田间监测, 一旦发现中心病株, 应立即全面喷药保护, 并加强对中心病株周围的植株进行喷药封锁。

5 防治方法

5.1 农业防治

1) 选择抗病品种:选用抗病品种, 选择健康、饱满的良种, 汰除病瘪粒, 杜绝种传、苗传病害。

2) 实行轮作。避免与辣椒、马铃薯等茄科作物连作, 与非茄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加强保健栽培技术措施推广, 有效提高作物抗逆性, 减轻外界各种不良因素对作物的影响。

3) 加强栽培管理。翻耕晒田 (地) , 清除病残体及杂草寄主, 能减轻或直接消灭番茄晚疫病、地下害虫等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严格防止在栽培番茄的温室里育苗。适时播种, 改进播种方法及育苗方式。苗床选择肥力中等、土质疏松、背风向阳及排灌方便的地块, 采取高垄栽培措施, 改善田间环境, 培育壮苗, 增强植株抗病虫能力, 有效减轻多种土传、苗传病害。加强肥水管理, 晴天浇水并防止大水漫灌, 保护地浇灌后适时通风, 施足底肥, 推广配方施肥, 实施健身栽培, 提高植株抗逆性;高畦栽培, 合理密植, 要早搭架, 及时整枝打杈, 适时摘除植株下部老叶, 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降低田间湿度;及时清除中心病株、清理病残体, 并对其周围喷药, 防止病害蔓延。对基肥和追肥中所施有机肥料, 必须经过充分腐熟。

5.2 药剂防治

棚室番茄晚疫病的发生与防治 篇7

1症状识别

叶、茎、果均可受害, 以叶片和青果受害严重。叶部受害一般先从中下部叶片的叶尖或叶缘开始, 以后逐渐向上部叶片和果实蔓延, 初期为暗绿色不规则形水渍状病斑, 病健交界处无明显界限。空气潮湿时易发生, 并且病斑会迅速扩展, 叶背病斑边缘可见一层白色霉层。空气干燥时病斑绿褐色, 继而变暗褐色并逐渐干枯。茎秆受害, 病部水渍状, 稍向下凹陷, 后变成褐色, 病茎组织变软, 植株萎蔫, 严重的病部折断, 造成茎叶枯死。果实受害, 多从青果近果柄处的果面开始发病, 病斑呈不明显的油渍状大斑, 逐渐向四周发展, 后期逐渐变为深褐色, 病斑稍凹陷, 病果质硬不软腐, 周缘不变红, 潮湿时病斑表面产生一层白色霉状物。果实采收后在储藏、运输、销售期间会继续受害, 大量毁坏。

2发病规律

本病由疫霉菌侵染所致, 该病菌主要在冬季栽培的番茄或土中的病残体上越冬, 条件适宜病菌产生孢子囊, 孢子囊产生、释放游动孢子, 从植株的气孔或表皮直接侵入, 借气流或灌溉水传播, 进行多次重复侵染, 引起该病发生流行。该病发病的适宜温度为18~22℃, 湿度为90%~100%。能否发病或流行取决于有无饱和的相对湿度或水滴, 因此, 低温、高湿是该病发生、流行的主要条件。大棚温室种植过密, 温差大, 阴雨天多, 光照弱, 大水漫灌, 防风不及时等因素, 均有利于此病的发生流行。

3防治方法

3.1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 发病重的棚室可与非茄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 对种子和苗床消毒。采用高畦栽培, 注意小水勤灌。选用无滴膜防止棚膜滴水, 合理密植, 改善株间通风透光条件, 午后适当通风, 防止棚室高湿条件出现。及时摘除病果、病叶, 打去下部老叶带出棚外深埋或烧掉, 注意田间操作不要接触病株后再碰健株。

3.2化学防治

上一篇:学术的自由与开放下一篇:教育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