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疫病监测

2024-09-06

动物疫病监测(共12篇)

动物疫病监测 篇1

动物疫病监测是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效预防、控制、净化、消灭动物疫病的基础性工作,对动物疫病或病原的发生、发展、流行、分布及相关因素进行系统的流行病学调查,并对采集的动物样本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测,以掌握动物疫病或病原发生、发展、流行的趋势和规律,为政策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为监督执法实施技术监督,为经济建设提供技术服务。

1动物疫病监测的重要意义和突出作用

1.1 实施动物疫病监测的重要意义

动物疫病监测是掌握动物疫病分布特征和发展趋势的重要方法,是掌握动物群体特性和影响疫病流行因素的重要手段,是评价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效果和制定科学免疫程序的重要依据,是及早发现疫病、及时扑灭疫情,以及净化、消灭疫病或病原的重要措施。实施有效的动物疫病监测对调整动物疫病防控策略、计划,制定预防、控制、净化、消灭动物疫病或病原方案、措施,落实“预防为主”防控方针和开展有效防控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2 开展动物疫病监测的突出作用

开展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抗体监测,能够及时、真实、准确地掌握易感动物群体的保护状态和区域防疫屏障建立情况;开展动物疫病、病原、感染抗体监测,能够真实、准确地了解、掌握动物疫病或病原发生、流行、分布情况;实施动物疫病监测能够科学、准确、可信、有效地对免疫实施、疫情处置、疫情控制、疫情态势、疫病净化、措施落实和防控实效等诸方面防控工作至少起到和发挥出防疫督办、免疫指导、风险预测、绩效考评四个重要方面的目的和作用。

2实施动物疫病监测的责任主体和条件要求

2.1 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是动物疫病监测的责任主体

动物疫病监测是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法定职责。《动物防疫法》第九条明确规定,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动物疫病的监测、检测、诊断、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以及其他预防、控制等技术工作。动物疫病监测是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根本任务。动物疫病监测具有公益性、技术性、综合性、社会性、敏感性、长期性、强制性等基本性质,由此决定动物疫病监测的实施主体必须是法定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动物疫病监测主要是靠技术手段来实现,由此决定动物疫病监测实施的主体必须具有符合监测工作要求的相应设施、设备和检验技术人员,监测必须以相应的国家或行业标准为依据、按法定的检验方法和操作规程进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属性是为政府和行政主管部门提供技术支撑的技术执法机构,动物疫病或病原的发生、流行、分布趋势和规律等情况的了解和掌握,预防、免疫、控制、扑灭、净化、消灭动物疫病的策略、方案、计划、措施的拟定和实施主要是根据监测获取相关科学信息,并据此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制定,由此决定动物疫病监测是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最基础性工作,是当前和今后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的重点工作。

2.2 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必备的条件要求

一般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技术包括组织病理学检测技术、病原学检测技术、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和血清学检测技术等,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根据各自承担的监测任务建立相应的技术平台。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至少要具备常见动物疫病的血清学检测能力,市级在具备常见动物疫病血清学检测能力的基础上至少要具备重大动物疫病分子生物学检测能力,省级应能够利用多种检测技术深入开展病原监测。全省应建立起县级实验室以血清学为主、市级以血清学和病原学并重、省级以病原学为核心的省市县三级差异性的检测能力体系,建立起省市县三级差异性的监测分工机制。

2.2.1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必备的设施设备各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兽医实验室建设应符合农业部《兽医系统实验室建设标准》的要求。县级实验室的选址、布局、内部设施和内部环境应当符合BSL-1实验室的要求,总面积不低于200 m2,应设置有解剖室、接样室、样品保藏室、血清学检测室、病原学检测室、洗涤消毒室、档案室等功能室,并配备酶标仪、自动洗板机、生物安全柜、生物显微镜、高压灭菌器等23种仪器设备。市级实验室的选址、布局、内部设施和内部环境应当符合BSL-2实验室的要求,总面积不低于300 m2,应设置有解剖室、接样室、样品保藏室、仪器室、分子生物学检测室、血清学检测室、病原学检测室、洗涤消毒室、档案室等功能室,在县级实验室应有仪器设备的基础上还应配备Ⅱ级生物安全柜、PCR仪、电泳仪、凝胶电泳成像与分析系统等共33种仪器设备。省级实验室的选址、布局、内部设施和内部环境应当符合BSL-2实验室的要求,总面积不低于1 500 m2,应设置有解剖室、接样室、样品处理室、样品保藏室、仪器室、试剂室、分子生物学检测室、血清学检测室、病毒检测室、细菌检测室、寄生虫检测室、病理学检测室、洗涤消毒室、实验准备室、菌(毒)种保藏室、档案室等功能室,市级实验室在应有仪器设备的基础上还应配备梯度PCR仪、荧光PCR仪、多功能电泳仪、倒置显微镜、超低温冰箱等共56种仪器设备。所有实验室的仪器配备率和完好率应达到100%。

2.2.2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必备的技术人员各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具有与承担任务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兽医、医学、生物和畜牧等相关专业人员)和熟悉实验室管理法律法规标准的管理人员,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得少于80%。县级实验室专职技术人员不少于3人,中级职称以上人员不少于30%。市级实验室专职技术人员不少于5人,中级职称以上人员不少于30%。省级实验室专职技术人员不少于10人,中级职称以上人员不少于50%。所有人员均应达到兽医专业或相关专业专科以上水平,并应经过专业技术、标准化、质量管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资格。

2.2.3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必备的规程方法实验室检测必须依据相应的国家、行业、地方标准,按照法定的检验方法和操作规程实施。无法定检测标准方法的,也应制定内部检测标准方法。通常要按下列顺序来确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规定的方法,行业主管部门规定的技术方法,国际通用的技术方法,自定并经确认可靠和经用户认可的方法等。检测所用的诊断试剂应具有标准或合格证书。

2.2.4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完备兽医实验室标准化建设与规范化管理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兽医实验室必须按照农业部《兽医系统实验室考核管理办法》的要求完备兽医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突出建立、健全、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和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并确保有效运行。

3开展动物疫病监测的工作思路和制度要求

3.1应树立将免疫卡或免疫档案作为免疫规范化管理方面考核评定,免疫抗体监测结果作为免疫实施和免疫实效方面考核评定的观念,建立将检测数据、监测结果作为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实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实效、检测技术能力水平方面执法、督察、考评的重要内容、依据的检查考评制度措施。

3.2应本着监测的目的性、实施的针对性、时机的时效性、选点的随机性、采样的代表性、样品的真实性、数据的准确性、结果的可信性、结论的可用性、分析的科学性、实践的意义性原则实施监测。

3.3应采取全面与定点、定期与适时、例行与跟踪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机制,对日常事项实行定期例行性评定监测,对特定事项实行定向跟踪性核查监测,对重大问题实行定点针对性核查监测。

3.4应实行监测实施与监测数据即时分析和跟踪处理相结合制度,每次监测至少应起到防疫督办、免疫指导、风险预测、考核评定的目的和作用。

3.5应建立目标场和目标县固定点监测制度,定期对固定目标场、固定目标县实施例行性监测流调。

3.6应建立例行性监测制度,定期对监测区域、监测点实施主动性、随机性监测流调。

3.7应建立督察性监测制度,日常防疫督察时对监督检查的有关场(户)等适量开展采样监测,并将监测结果作为对当地免疫实施、防控实效考评的重要依据。

3.8应建立跟踪性监测制度,针对疫情、监测、流调及其他特定情况等,对特定事项、特定问题实时开展定向、定点跟踪性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有针对性的及时做出防控督办、免疫指导、风险预测分析等应对工作。

3.9应确保监测工作的时效性。确保监测时机的时效性。季节性高发疫病在高发期前应适时实施全面普查性监测;有关疫病存在爆发流行极高风险时应实施全面摸底性监测;有关疫病大范围实施免疫后应适时实施全面评估性监测;免疫存在有关重大问题在其补免整改后应适时实施跟踪性监测。确保检测结果的时效性,样品检测、结果分析、指导防控上应保证时效性。

3.10应确保监测区域和监测点选择的随机性。目标区域及目标区域内监测点的选择应采取事前或现场由2名以上相关人员随机抽取方式选择确定。

3.11应确保监测样品的真实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实行自主采样或当场监督采样、分样、封样。

3.12应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使用标准、合格的试剂,依标准检测和判定,确保检测数据和监测结果的合法性、合规性、科学性、真实性、准确性、一致性、相符性、可信性和实效性。

4推进和完善动物疫病监测工作的思考

4.1 应完善法制建设管理

完备检测技术方法标准体系建设与管理,完备检测试剂标准体系建设与管理,突出技术监测结果在动物疫病防疫监督执法、行政管理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明确动物饲养场定期实施动物疫病监测的责任义务,保证监测样品采集,确保监测、检测、阳性畜禽处置工作有法可依和可行,切实有力推进动物疫病监测、免疫、控制、净化工作,确保疫病防控实效。

4.2 应强化兽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政府应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和措施,确保和推进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适时更新、完备检测设施设备,强化检测技术人员培训,加强检测技术方法研究,健全、完善相关检测技术平台,不断增强、扩展、完备检测技术能力,提升检测技术水平。

4.3 应完善财政保障机制

加大监测工作经费、实验室运行经费、设施设备更新维护经费的投入,满足动物疫病监测、检测和实验室运转工作需要,确保动物疫病监测、实验室检测工作正常、有序、有效开展运行。

动物疫病监测 篇2

为贯彻落实省、市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会议部署,我县领导对此高度重视,县重大动物疫情防治指挥部于11月上旬开始对全县各乡(镇)进行秋防督查。本次督查按照《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绩效考评的通知》、《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目标管理考核方案》进行督查评分,作为年终考评依据。现将有关事项通报如下:

一、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效果监测情况

本次由各乡镇畜牧兽医站负责血清学样品采集高致病性禽流感样品***份,合格为***份,合格率为***%,其中

************抗体合格率均未能/能达到农业部70%合格率的要求。

二、鸡新城疫免疫效果监测情况

本次由各乡镇畜牧兽医站负责血清学样品采集鸡新城疫样品***份,合格为***份,合格率为***%,其中*********均能达到农业部70%合格率的要求;******抗体合格率均未能达到农业部70%合格率的要求。

三、猪瘟免疫效果监测情况

本次由各乡镇畜牧兽医站负责血清学样品采集猪瘟样品***份,合格为***份,合格率为***%,其中***未能达到农业部70%合格率的要求。

四、口蹄疫免疫效果监测情况

本次由各乡镇畜牧兽医站负责血清学样品采集口蹄疫样品***份,合格为***份,合格率为***%;其中猪口蹄疫样品***份,合格为***份,合格率为***%,其中*********未能达到农业部70%合格率的要求;牛羊口蹄疫样品***份,合格为***份,合格率为***%,其中*********牛羊口蹄疫抗体合格率均未能达到农业部70%合格率的要求。

五、蓝耳病免疫效果监测情况

本次由各乡镇畜牧兽医站负责血清学样品采集猪蓝耳病疫样品***份,合格为***份,合格率为***%,其中***************抗体合格率均未能达到农业部70%合格率的要求。

六、布鲁氏菌病抽样监测情况

我县布鲁氏菌病今年未发生疑似病例。本次流调由各乡镇从***个场(户)中抽取血清样品***份,其中奶牛***份,肉牛***份,羊***份,猪***份;经县兽医实验室监测,该批血清全部呈阴性。

七、主要存在的问题

1、据了解,部分散养户因新进一批家禽,采样情况不明,疫苗注射量没有达到标准;某些技术员刚刚调换,疫苗在运输过程中保管不到位,注射疫苗的部位不准确才导致免疫抗体水平相对较低。

2、部分乡镇免疫档案仍存在缺漏,亟待完善。

3、部分乡镇防疫经费没有到位。

四、下一步工作要求

1、继续加强对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基层防疫员的技术水平,选拔责任心强的人员参加动物防疫队伍。

2、抗体合格率未能达到农业部要求的乡镇必须进行强化免疫和补免工作。

3、各乡镇要继续加强对主要动物疫病病原学监控,特别是对中、小规模饲养场、活禽市场和屠宰场等关键场所的监控,扩大监测面,增加监测频次;发现阳性病例,按规定及时规范处置。

动物疫病防疫与免疫抗体监测浅谈 篇3

关键词 动物疫病;防疫与免疫;抗体监测

中图分类号:S851.31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1--02

动物疫病的防疫是控制动物传染重要的手段,通过对动物疫病进行防疫来控制动物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是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当前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关键。动物免疫抗体监测作为检验动物防疫工作质量的重要环节,在保证免疫效果,确保动物防疫质量方面起了不可缺少的作用,但在具体实施和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探讨动物疫病的防疫与免疫抗体的监测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1 免疫抗体监测的重要意义

1.1 免疫抗体监测为动物疫病免疫的质量和效果提评估的科学证据

根据“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工作原则,对于动物疫病防疫工作业务部门而言,主要的工作内容包括2方面:一方面,严格落实动物疫病的防疫与免疫工作;另一方面,科学地开展动物疫病免疫抗体监测,从而对疫病免疫工作的效果进行合理的评估。对于免疫效果评估而言,抗体监测是重要的评估手段,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1]。过去对动物疫病防疫和免疫工作质量的评价主要根据常规指标进行评价,现在通过免疫抗体监测的手段实现评价依据的转变,从常规指标转变为效果。所以,兽医部门应当对免疫抗体监测的工作给予高度重视。严格按照所规定的流程进行操作。第一,做好日常监测和定点监测,定期进行免疫抗体监测,并对免疫抗体的动态发展和维持的时间进行观察和分析。第二,必须在春秋两防集中免疫后开展免疫抗体监测,以便评估免疫效果。第三,必须重视检测样品具有代表性,抽样的方法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第四,应把检测结果的评估报告及时通知检测场,如果要求对免疫结果合格率没有达到规定的水平,必须对其中的原因进行调查与分析;同时,要求监测场必须及时开展免疫补充的工作,务必提高免疫合格率[2]。

1.2 免疫抗体监测为科学免疫程序的制定提供有力的依据

目前,东兴市主要在春秋两季防疫工作之后定期开展集中监测活动;同时,注重日常的免疫抗体监测工作,为东兴市动物群体免疫效果的评价提供重要的依据。对于畜牧业企而言,免疫抗体监测为其养殖生产提供科学的依据。定期的展开免疫抗体监测工作,有利于及时发现动物疫病防疫免疫效果,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补救措施,避免动物疫病发展越来越严重[3]。此外,动物免疫抗体的监测结果为免疫的剂量确定提供依据,从而提高注射疫苗剂量的合理性。

一是抓好免疫抗休水平监测。为评估免疫效果,及时掌握全市的动物免疫抗体水平,及时做好补免工作,构筑东兴市坚固的动物免疫带。一直以来,东兴市实行常年监测、集中监测和随机抽检监测相结合的免疫抗体监测工作机制,2015年日常监测共抽检家禽血清样品520份,家畜血清样品460份,集中监测(春秋两防结束后)共抽检家禽血清样品200份,家畜血清样品320份,从检测结果来看,东兴市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抗体合格率达75%以上。二是切实做好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按照2015年动物疫病监测计划要求,对养猪密集的村社区,进行重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监测;对三镇水库养鸭场、规模家禽养殖场、竹山至交东沿海滩涂海鸭蛋养殖密集区、巫头白鹤山候鸟密集区等进行重点高致病性禽流感监测;对猪苗交易市场,三镇屠宰场、规模养猪场、规模羊场重点加强口蹄疫监测,及时掌握全市动物疫病流行情况。全年调查人员对全市3个乡镇38个村(社区)的畜禽进行了反复调查,共采集了510多份检样送实验室检验。从监测的结果来看,2015年东兴市各种防控措施落实到位,未发现有口蹄疫、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病原,没有发生重大动物疫情[4]。三是抓好预警预报工作。根据监测结果,结合气候、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流通、临近区县及临国越南疫情情况和我市动物流行情况,对可能出现的疫情及时发布预警,指导各镇水产畜牧兽医站有效开展防控工作,全年共发布了预警及监测结果通报2次。

1.3 加强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按照动物疫病监测实施方案和主要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要求,切实做好动物疫情流行病学调查与监测工作。养猪密集的江平镇长山、榕树头、江龙等村,东兴镇松柏、楠木山和北郊社区等村社区,马路镇马路、冲榄和大桥等村,进行重点加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监测;三镇水库养鸭场、规模家禽养殖场、竹山至交东沿海滩涂海鴨蛋养殖密集区、巫头白鹤山候鸟密集区等也进行重点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监测;马路镇猪苗交易市场,三镇屠宰场、规模养猪场、规模羊场重点加强口蹄疫监测;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及东兴镇水产畜牧兽医站也按照要求加强对竹山至大田村边境一线村屯散养户、规模养殖场等地方重大动物疫病的监测。从监测的结果来看,秋季畜禽抗体水平较高,没有发现重大动物疫病病原,没有出现大批量的畜禽因病死亡的现象,各种防控措施落实到位,没有发生重大动物疫情。

2 进一步加强兽医实验的建设

2.1 实验室仪器的更新

兽医实验室大部分仪器都比较陈旧,许多是以前项目所配,如酶标仪、离心机和移液枪等都到了必须更换的时候了。因此,要投入资金购买仪器设备,以保证实验检测结果。

2.2 加强实验室检测技术人员的培训

必须制定出一份长期有效的培训计划和方案,定时定期派实验室工作人员到各级兽医实验室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检测能力,为检测结果的准确度提供有力的保证[5]。

随着动物疫病的毒株不断地变异,对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动物免疫抗体监测工作获得广泛的应用,具有显著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可以科学合理的反映动物疫病免疫工作的质量,有利于更加切实的落实动物防疫工作的程序,提高动物防疫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赵海天,王斌.农村小型养殖场动物疫病防疫误区及建议[J].当代畜牧,2012(8).

[2]童显红,徐梅.金平县畜禽疫病防疫工作难点及对策[J].中国畜禽种业,2009(9).

[3]刘建枝,曾江勇,田波.关于西藏动物防疫的战略思考[J].西藏科技,2009(9).

[4]周慧强.浅谈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畜禽种业,2012(11).

[5]林凤龙.动物疫病防疫误区及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2(24).

浅谈动物疫病监测工作 篇4

1 工作现状

动物疫病监测是预防、控制、消灭动物疫病的重要技术措施, 越来越受到业界的重视。我国动物疫病监测工作起步晚, 思想上认识还不到位, 工作随意性大;理论上缺少系统的指导材料, 监测工作还不规范;实践上存在经验缺乏、经费不足、技术力量薄弱, 特别是县一级目前还没有设立专门的疫病监测机构、疫病监测经费也没有列入政府的财政预算、疫病监测技术力量严重缺乏。因此, 还需进一步完善动物疫病监测工作体系, 加强业务能力建设, 提高动物防疫管理工作水平。

2 提高思想认识

动物疫病监测是一项技术性、长期性工作, 需要持续、系统地收集信息, 分析数据, 提供技术方案。因此, 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充分认识动物疫病监测工作的重要性, 切实加强动物疫病监测工作的组织领导和资金、技术服务的投入。

2.1 完善工作保障体系

充足的物力、财力是保障监测工作顺利实施的基础, 监测工作需要精密的仪器设备、优质的诊断试剂和精干的实验人员, 工作运行成本高, 前期投入大, 业务成长、成效周期长。需要有完善的工作体系和充足的经费才能保障监测工作持续、系统的顺利实施。

2.2 加强业务能力建设

不同种类动物疫病风险不同, 不同区域 (场所) 、季节、生产阶段的动物疫病风险存在差异, 需要科学、规范、适时确定防控工作重点和关键环节, 提高工作的预见性, 及时发现疫情隐患, 避免盲目性, 减少不必要的经费投入和精神压力。因此要不断提高市、县疫病监测机构的业务素质, 提高疫病监测能力。

2.3 认真分析工作需求

客观评价防疫工作质量和业务水平, 认真分析监测的目的和工作需求, 需求越多, 变量越丰富, 监测数据收集难度越大。在疫情未发生前有计划地采样监测, 提高疫情预警能力;在屠宰环节开展监测, 评估防疫效果, 对疫病防控工作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3 明确工作目标

3.1 重点监测的动物疫病

根据国家动物疫病防控规划和当地疫病风险情况, 以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等一类动物疫病为监测重点;根据疫情风险程度, 应对伪狂犬、圆环病毒, 副猪嗜血杆菌、猪丹毒、猪肺疫等疫病实施监测, 同时, 应根据监测结果适时调整监测病种。

3.2 监测工作目的

3.2.1 病原监测, 监视病原微生物型别、毒力, 病原分布情况, 病原存在的相应疫病风险, 评估疫情风险;确定免疫病种与疫苗种类。

3.2.2 免疫抗体监测, 评价疫苗质量、防疫工作质量, 掌握群体抗感染保护水平。

3.2.3 细菌耐药性监测,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提高用药针对性, 选用敏感、高效的抗菌药物实施预防保健, 降低生产投入和畜产品药物残留风险。

4 实验质量控制

疫病监测结果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易受检测方法、人员、试剂、仪器设备等因素影响, 为保证检测结果真实可靠, 实验要考虑多方因素。

4.1 统一检测方法

首选的检测方法是国家或行业标准规定的技术方法, 有标准化的诊断试剂和操作程序, 检测结果具有参比性、重复性。新研究或尚未发布的检测方法, 检测结果的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分子生物学方法 (PCR、RT-PCR) 检测组织中病原, 方法特异、快速、适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 检测血清中免疫抗体评价防疫质量, 方法特异、敏感, 检测试剂标准化, 检测结果具有直观数值。

4.2 检验质量控制

规范检测工作程序, 实施质量监控, 采用空白样、平行样、已知效价的阳性样实施同步检测, 验证、评估检测结果, 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在实验室之间、检验人员之间、试剂之间开展比对试验, 评估检测能力和试剂质量。

4.3 样本具有代表性

动物疫病监测应根据动物群体大小、监测目的和监测能力确定采样比例或数量, 实行随机采样。监测样本应具有群体代表性、符合统计学要求, 样本数量少, 检测结果可信度低;样本数量过大, 检测成本投入大。免疫抗体监测, 每批次家畜至少采取20份血清样品, 群体较大时按0.5%~1.5%采样。尽可能在疾病早期采取样品, 避免继发感染性疾病影响疫情认定;规范样品采集、贮存行为, 防止样品污染或失效。

4.4 提高检验结果应用

检验结果代表畜群某一时点群体机能状态和疫病情况, 而病情总是发展变化的, 要全面收集样品信息并与检验结果有机结合, 进行研究分析, 提高检测结果临床指导、应用能力。

5 设置关键环节

特定的疫病危害需要一种以上防控措施, 一种危害可以被特定的措施控制。要根据生产用途、日龄、免疫情况划分生产单元, 设置关键环节, 评估疫情风险, 监视、评价防控措施。

5.1 定期进行病原学监测

根据生产用途和日龄划分生产单元, 将猪群分为后备种公 (母) 猪、经产种公 (母) 猪、仔猪、保育猪、育成猪、育肥猪, 分类实施监测。每年开展3~4次病原学监测, 掌握猪群感染与带毒状况。

5.2 定期进行免疫抗体监测

根据猪群免疫实施情况分为未免疫猪群, 一免猪群, 二免猪群。根据免疫剂量分为单剂量群 (推荐剂量) , 超剂量群, 低剂量群。根据疫苗类型、毒株型号、生产单位可划分为不同类群, 每年开展2~3次免疫抗体监测, 评估免疫保护水平。监测仔猪群母源抗体水平, 确定首免日龄;监测免疫抗体持续水平, 把握其消长规律, 确定加强免疫日龄。

5.3 加强各季节多发病的防控

季节性多发病, 在流行季节到来之前一个月或一个潜伏期以上, 实施免疫或加强免疫提高防疫保护水平。具有胎次、日龄侵袭特性的疫病, 在特定时段实施重点防控。

5.4 重视周边地区、场户疫情

动物疫病监测 篇5

关于开展重大动物疫病监测技能培训和

秋防集中监测工作的通知

各县(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畜牧兽医站):

为检测全市重大动物疫病秋防免疫效果,提升兽医实验室监测技能水平,经研究决定,开展重大动物疫病监测技能培训和秋防集中监测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集中监测内容

1、监测项目。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鸡新城疫等5种重大动物疫病抗体监测。

2、样品来源。10月底全市秋防检查验收时采集的血清样品。

3、检测方法。高致病性禽流感和鸡新城疫使用HAHI试验;口蹄疫、猪瘟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使用ELISA试验。

二、监测技能培训内容

重大动物疫病监测常用方法。

三、参加人员

各县(区)选派2名实验室工作人员,其中1名在实验室工作5年以上(参加全市秋防抗体集中监测),另1名在实验室工作5年以下(参加实验室监测技能培训)。

四、时间安排

11月7日-10日,开展重大动物疫病秋防集中监测;11月11日举办实验室操作技能培训。参加集中监测的人员于11月7日上午9点前到洪泽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报到;参加实验室培训的人员于11月11日上午8:30前到洪泽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报到。

五、其他事项

1、参加集中监测和实验室操作技能培训的人员自带工作服和移液器一套。

2、人员食宿由我中心负责,来回路费自理。

动物疫病的防控对策 篇6

关键词:动物疾病;预防;对策

中图分类号:S85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4)10-0075-01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畜牧养殖业日益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在畜禽养殖的过程中,由于一部分养殖户在管理方面存在很多不科学、不规范的地方,给动物疾病的发生与蔓延创造了客观条件,增加了动物疾病的发病率,为广大畜牧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另外,一些人畜共患的疾病也为人类的健康带来了威胁与隐患。那么,如何科学的、有效的对动物疾病予以防止,尽量避免、减少由于动物疾病给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国家经济发展带来的损失,已经成为我国整个畜牧行业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动物疫病带来的危害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养殖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很多养殖农户因此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收入,一部分农民也因此而脱贫致富。但是,在动物养殖过程中,一些养殖户为了追求一时的经济利益忽视了对动物疾病的防疫工作,特别是那些较大规模养殖的企业甚至对动物疾病的防治要求根本不了解,不注意疾病的防疫工作,一旦发生动物疾病的就束手无策。动物疾病具有较强的传播性与扩散性,一旦发生大范围的蔓延与传播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救治,给国家和广大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损失。还有的牲畜、家禽在死亡后由于得不到妥善的处理,很多饲养场就将死亡的动物随意丢弃在附近的公路旁边、河道旁边,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有可能造成病原的扩散,并对其他牲畜、家禽造成危害。

2 动物疾病防治的有效措施

动物疾病的防控主要是指针对动物疾病的预防、控制、扑灭,以及对动物和动物产品的检疫,并有效的避免动物疾病的大范围蔓延与侵害。动物疾病的预防对于进一步促进我国畜牧业的发展、保护人类的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等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面对目前的动物疾病预防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的状况下,通过有效的措施加强对动物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已经成为养殖业的主要研究课题。

2.1 加强对动物饲养的管理

牲畜、家禽的饲养过程通常就是疾病传播的主要过程。因此,动物养殖户或养殖企业必须加强对牲畜、家禽饲养过程的管理。在动物饲养过程中要对动物每天的饲料进行营养搭配,不仅要保证动物的饮水安全,还要对圈舍进行定期的杀菌消毒处理,保证圈舍的清洁与卫生。另外,还要在圈舍内安装性能良好的、稳定的通风设备,保证圈舍内的空气流通。广大养殖户还要注意改变传统的粗放式的散养方式,努力向着动物饲养的集约化、规模化方向迈进。

2.2 切实抓好动物免疫接种工作的落实

免疫接种是预防动物疾病的最有效方式。动物通过防疫部门或养殖户自己的疫苗注射,在动物体内产生一定的抗体,一旦病原体入侵动物体内,抗体就会对病原体产生攻击作用,并将病原体消灭。

2.3 加强对动物的检疫工作

动物的检疫工作主要分为产地检疫、屠宰检疫两方面。对于产地检疫主要是由检疫人员对其产地进行认真、负责的检疫。检疫通过后的动物才能进行流通。而屠宰检疫主要是指在对动物进行屠宰前,对其进行来源产地、产地检验合格证明等的检查,只有确定牲畜、家禽没有传染病才能对其进行屠宰。对于那些不符合屠宰规定的动物一定要根据相关规定采取无公害处理或销毁。

动物疫病监测 篇7

1动物疫病监测与免疫效果监测的联系

动物疫病监测与免疫效果监测在实验室都是通过检测动物机体抗体水平来判定的, 都是通过免疫抗体监测得到的数据, 来指导动物疫病防疫, 制定合理的防控措施, 科学防控动物疫病。

1.1动物疫病监测在实验室血清学监测中, 通过免疫抗体监测得到的数据, 也可以进行动物免疫效果分析, 根据免疫期限, 及时掌握动物机体免疫状况, 调整疫苗免疫方案, 防控动物疫病。

1.2免疫效果监测通过免疫抗体监测得到的数据, 也可以进行动物疫病疫情分析评估, 及时发现自然强毒感染情况, 发现疫情动态, 也可以通过了解动物机体免疫状况, 动物群体免疫情况评估动物疫情发生风险, 对动物疫情发生进行预警和预报, 及时制定合理的防控措施, 防止动物疫情发生。

2动物疫病监测与免疫效果监测的区别

动物疫病监测与免疫效果监测的区别是监测的目的、各自监测方案要求、监测范围、抽样 (采样) 方法、监测样品、监测方法不同。

2.1监测目的不同

动物疫病监测是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免疫抗体监测等多种方法, 进行综合分析评估, 以及时掌握疫情动态为目的;免疫效果监测是采用询问养殖户、查耳标、免疫档案、疫苗用量、免疫抗体监测等方法来判定免疫质量和密度以检测免疫效果为目的。

2.2制定监测方案要求不同

动物疫病监测方案是根据辖区疫病流行情况, 不同疫病监测要求不同, 如猪瘟要求监测病死可疑猪瘟的猪, 不同疫病监测频率不同;免疫效果监测方案是根据防疫免疫病种制定, 一般只监测重大疫病免疫抗体情况, 一般在大型防疫后进行。

2.3监测范围不同

动物疫病监测范围根据不同疫病监测范围不同, 主要确定易感动物范围;免疫效果监测范围是辖区内应该免疫的动物。

2.4抽 (采) 样方法不同

动物疫病监测采样方法是不同疫病要求动物疫病监测方案监测频率、监测随机性要求确定, 免疫效果监测抽样方法是根据防疫要求对辖区内免疫情况综合分析、自检材料等抽检免疫动物血清。

2.5监测样品不同

免疫效果监测的样品是动物血清;动物疫病监测的样品可以是动物血清, 也可以是扁桃体、肾脏、牛脑等。

2.6监测方法不同

做好基层动物疫病监测工作的思考 篇8

1 概念

动物疫病监测是指动物防疫监督机构, 为保证动物、动物产品的动物卫生质量, 按照国家和行业动物卫生标准、要求, 对动物、动物产品通过技术检验、鉴定等手段进行管理与监督, 依法实行动物卫生质量认可或达标鉴定的一项行政措施。开展动物疫病监测工作的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净化疫病, 淘汰病畜

对布鲁氏菌病、结核病等人畜共患疫病, 马鼻疽、山羊关节炎脑炎等无苗可防、无药可治的慢性动物疫病来说, 监测净化是消灭这些传染病最简便, 也是最有效的措施。

1.2 保证动物产品卫生质量

保证动物产品卫生质量, 确保消费者能吃上放心肉、喝上放心奶, 特别是奶牛结核病、牛羊布鲁氏菌病常呈隐性发病临床不易发现、奶中不易检测, 口蹄疫病牲畜宰后检疫不出, 只有通过对动物或其产品进行抽样监测, 方可及时发现、处理病害动物及其产品, 达到保护人畜安康之目的。

1.3 及时发现疫病, 及早扑灭疫情

当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时, 要对受威胁区及时进行疫情监测, 以随时掌握疫情动态, 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控制、早扑灭。解除疫情封锁时, 也要通过监测, 确认无疫, 方可施行。

1.4 提高生产经营者的市场竞争力

通过技术监测, 确认生产经营者所饲养经营的动物、动物产品达到健康合格标准或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标准要求, 无疑会提高其产品的知名度, 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增加经济效益。

1.5 有利于扩大出口

国外种种技术壁垒给动物产品参与国际竞争带来严峻考验, 强化动物疫病监测, 适应世贸动物卫生规则, 已迫在眉睫。

2 做好动物疫病监测工作建议与措施

2.1 加大对疫病监测工作的领导

各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把疫病监测工作作为防疫工作重中之重来抓, 经常积极向各级政府汇报, 争取政府对此项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并在政策上、资金上、人员配置上对疫病监测制度建设、监测网络的建立、动物疫病区联防、兽医诊断室的建设等工作给予适当的倾斜。提高对疫病检测工作的认识程度, 积极完善和落实定点检测、疫情普查、疫情上报等一系列工作, 把动物疫病监测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的工作来抓。

2.2 提升对动物防疫监测工作关注度

动物防疫监测是提高动物卫生及动物产品安全水平, 防控重大动物疫病, 保证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以及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因此社会各界都要予以高度关注。饲养、经营动物和生产经营动物产品的单位和个人, 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 实施动物疫病的预防工作, 并主动接受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监测和监督。

2.3 加大基层动物疫病监测工作的投入

一方面提升市县级动物疾病的诊断监测水平, 使常见病疫情能在市县级快速诊断而得到处理。另一方面对乡村级动物疫情测报人员给予一定的交通通信经济补偿, 能够使动物疫情在第一时间上报, 真正做到早发现, 早报告。同时对辖区内的检测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充分发挥县 (区) 级动物防疫化验室功能, 确保本辖区内从养殖场到餐桌的各环节的检测。加大检测经费投入力度, 改善监测工作环境。

2.4 做好监测人员队伍建设

动物疫病诊断实验室严格按照检测工作需要, 配备具有大专以上相关学历和具备相关检测技能的监测人员, 并相对固定。加强对监测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每年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 定期进行新技术新技能的培训, 切实提高各级实验室监测人员的多种动物疫病检测技能和分析能力。

2.5 做好养殖场的疫病监测

疫病监测工作要围绕着当前养殖场危害严重的常发疾病做好疫病的调查与监测, 采取深入畜禽养殖场临床检查生产情况和防疫状况, 并向饲养员和兽医技术人员询问有关疾病的发生情况, 对其做好备案, 定期进行分析与汇总, 研究疾病流行传播规律。积极落实好监测措施, 要求动物饲养场定期抽烟送指定地点进行检测, 通过定期检测可作为养猪场的防疫工作科学的依据, 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养猪场疾病的暴发。

2.6 建立完善的动物疫病监测网络

边境地区动物疫病监测现状及对策 篇9

1 动物疫病监测现状

1.1 疫病流行

镇康县位于我国云贵高原西南边陲, 临沧市西部, 东靠永德, 南接耿马, 西邻缅甸果敢县, 北隔怒江峡谷与保山市龙陵县相望;国土总面积2 642 km2, 山多坝少, 是典型的边疆山区农业贫困县;国境线长96.36 km, 全县辖4个乡3个镇, 其中与缅甸接壤的有南伞、勐堆、勐捧3个乡 (镇) 32个村委会。镇康县属亚热带低纬山地季风气候, 立体气候显著;全县土地资源广阔, 光、热、水资源丰富, 年平均日照时数1 894.1~2 261.6 h, 年均气温为17.3℃, 年均相对湿度69%~81%, 无霜期长达305~365 d, 年均降雨量920~1 750 mm, 基本集中在5—10月, 属湿润型地区, 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 雨量丰沛, 光照充足, 为各种动植物的生长、繁殖和产量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是发展畜牧业生产的适宜地区, 但也是多种畜禽疫病的自然病源地, 是畜禽传染病的多发区域。

镇康县与境外连接的大小交通便道有40余条, 极大地方便了与邻国的贸易交流。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边境口岸扩大开放, 国内外市场持续繁荣, 2国边民频繁互通, 畜牧业生产长期处于混牧和频繁互市状态。每年从境外进入镇康县上市的大牲畜达5 000头以上, 加之境外没有兽医组织, 缺乏防疫技术, 重大动物疫病 (口蹄疫、猪瘟、鸡新城疫) 年年发生, 并不时传入境内, 直接威协着全县乃至全市、全省、全国的畜牧业健康发展, 严重影响了国家的出口创汇。1952年以来, 镇康县内先后34次大规模暴发牲畜口蹄疫疫情, 其中有33次疫源来自邻国缅甸。

1.2 疫病监测

一是狠抓动物疫病监测基础设施建设。1999年, 镇康县抓住机遇, 申报边境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项目, 经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 (计农经〔1999〕1327号) 、农业部 (农计发〔1999〕26号) 批准实施“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项目”, 建设镇康县边境动物疫病监测站。经过几年的项目建设, 现已建成200 m2的动物疫病监测实验室, 装备实验操作台20余套, 配置牛结核病、布病、口蹄疫、猪瘟、鸡新城疫、马传贫等17种动物疫病抗体效价检测和疫病监测仪器设备, 完全能够保障上级下达的各项常规性动物疫病监测任务。二是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动物疫病防控各项保障措施。落实全县兽医员工资待遇, 逐步完善兽医员聘任制度, 加强行医安全防护, 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 建立辐射农村基层的动物疫病防控网络;加强舆论宣传引导, 提高广大养殖户对畜禽疫病防控意识, 加大重大动物疫病强制性免疫力度, 重点做好春、秋2次防疫, 争取免疫密度全覆盖。

2 动物疫病监测存在的问题

2.1 组织协调不到位

镇康县动物疫病监测工作没有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 无核定固定的人员编制, 没有形成有效的资金保障机制, 人员、资金投入不足, 全县常规性动物疫情监测预警工作难以正常有序开展。同时, 动物疫病防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 需要多部门、多环节的协同配合[1]。镇康县在动物疫病监测防控工作中, 相关职能部门间的协调合作欠佳, 很难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力量较为分散, 难以构筑牢固的动物疫病防线。

2.2 技术人才支撑不够

在镇康县动物疫病监测工作一线, 掌握先进技术的人才匮乏, 科学实验手段运用不够, 基本还处在传统的、粗略的疫病监测阶段, 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全县兽医员文化素质参差不齐, 所掌握的兽医技能无法满足当前日益复杂多变的边境防疫形势, 举办兽医技术培训, 培养兽医乡土人才, 全面实施兽医员素质技能提升工程, 是镇康县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现实需要。

2.3 疫病防控意识不强

镇康县部分养殖户防疫主体意识不强, 不愿意接受动物防疫部门的统一管理, 缺乏与动物防疫部门的有效配合, 导致各项防疫措施贯彻落实存在较大阻力。部分养殖户在引进种畜禽时, 缺乏大局意识, 不在当地动物防疫部门登记注册, 没有开展种畜禽疫病监测, 造成动物疫病蔓延, 甚至大规模爆发重大畜禽疫病。

3 动物疫病监测对策

3.1 加强领导, 提高认识

动物疫病监测是开展动物防疫防控工作的重要基础。通过监测可以对动物疫病的病原进行多方面的分析, 找出动物疫病的发病规律, 对今后动物疫病的防疫奠定基础[2]。动物疫病防控部门应充分认识到监测工作的重要性, 由部门负责人亲自抓落实, 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工作技能, 将边境动物疫病监测工作做到最好。

3.2 强化宣传, 转变观念

动物疫病预防控制部门应加强动物疫病的防控宣传工作, 树立“遵循规律预防疫病, 监测先行准确分析, 预警预报化解风险”的理念。明确疫情发生的自然性, 不能将疫情的发生归结于某个部门和某个人的失职, 关键是要看各项防控措施是否落到实处[3]。一旦发生疫情, 要坚决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处置”, 把疫情控制和消灭在最小范围, 防止其扩散和蔓延。病原学监测是早发现、早处置疫病的基础, 病原学检测阳性结果既是动物疫病预防控制部门监测工作的成绩, 更是能力和技术水平的体现, 是实现“预防为主”方针的基础环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 制定相关制度, 积极营造开展疫病监测和疫情报告工作的内外部有利环境, 不断加大病原学监测和报告力度, 据实上报监测结果, 确保及时发现疫情隐患, 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将疫情消灭在萌芽状态, 从而充分发挥监测的功能, 履行疫控机构的职责。

3.3 协同配合, 构筑防线

加强各部门的协同配合, 结合边境地区实际构筑“3+1”动物疫病监测防线。第1道防线是指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在口岸实施动物检疫措施;第2道防线是指畜牧部门在履职过程中与检验检疫部门相互联动措施;第3道防线是指在县政府的领导下, 组织动员边境乡 (镇) 、村, 由边境居民及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的群防群控措施, 构筑疫情疫病防控的人民防线;境外 (+1) 防线是指利用双边协议, 与毗邻国家边境地区政府及卫生、农业等机构的沟通、联系及防控合作。

3.4 合理规划, 科学布点

动物疫病预防控制部门要根据本行政区域内各乡镇的动物养殖情况、流通模式、动物疫病流行特点和地理环境等特征, 合理设置有代表性的固定监测点, 根据不同类别的监测点, 按照生物统计学原理确定监测数量和采样比例, 确保监测样品的代表性、真实性和样品质量[4]。每个监测点要做到动物背景清楚, 场点主动配合, 样品采集顺畅, 运送保存规范, 风险因素回溯有据。按照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相结合的原则, 在流行病学调查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 及时开展针对性的监测。动物疫病预防控制部门对定点监测工作采取专人负责制[5,6]。

3.5 规范检测, 据实报告

动物疫病预防控制部门要严格按照检测试剂与检测方法相统一的原则, 确保检测工作科学规范, 并据实报告监测结果。要不断强化对监测数据和疫情信息的分析评估工作, 定期开展分析评估活动, 不断提高分析评估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及时向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分析评估报告, 为全面掌握疫情形势和科学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3.6 强化组织, 保障人员

动物疫病预防控制部门要加强监测工作的组织保障, 确保人员到位、责任到位和保障到位, 加强技术培训, 提高检测能力, 确保工作质量。要在进一步做好常规监测工作的基础上, 重点在“定点、定期、定量、定性”监测和建立“3+1”防线工作方面取得突破, 并按时在本辖区相关部门内部及时发布相关监测信息报告, 为进一步营造工作氛围、提高监测质量奠定基础[7,8,9]。

3.7 加强协作, 完善机制

加强边境地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和当地相关部门要加强协作, 建立“3+1”长效合作机制, 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业务交流、协调座谈会, 总结合作事项落实情况, 交流工作经验, 商议解决联防联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不断提高联防联控能力[10]。

摘要:以云南省临沧市典型边境县———镇康县为例, 全面总结了该县动物疫病监测工作的现状, 深刻调查了动物疫病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深入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结合当前边境地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面临的严峻性实际, 提出了应采取的对策, 以期为边境地区动物疫病监测提供参考。

关键词:动物疫病,监测,现状,问题,对策,边境地区

参考文献

[1]钟华, 范军, 郭伟勇.把握防控形势抓好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工作[J].中国动物检疫, 2009 (9) :16.

[2]王长江, 黄保续.建立长效机制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论重大动物疫病的科学防控问题[J].中国动物检疫, 2010 (12) :1-10.

[3]梁家攀.构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长效机制初探[J].中国动物检疫, 2011 (10) :18-20.

[4]方航, 田仁明.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问题浅析[J].中国动物检疫, 2011 (5) :23-25.

[5]付雯, 兰邹然, 梁全顺, 等.加强动物疫病监测, 推进兽医工作方式加快转变[J].中国动物检疫, 2011, 28 (11) :13-16.

[6]张鲁安, 付雯, 兰邹然, 等.我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动物检疫, 2012, 29 (7) :19-22.

[7]谢树荣, 潘志忠.惠安县动物疫病检测之我见[J].福建畜牧兽医, 2012, 34 (4) :63-64.

[8]陈俊敏, 黄志强.加强动物疫病监测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J].中国动物检疫, 2005, 22 (2) :20-22.

[9]朱桂寿, 何才宝.浙江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浙江林业科技, 2008, 28 (2) :77-80.

浅谈动物疫病防疫与免疫抗体监测 篇10

1 动物疫病的防疫

1.1 动物疫病防治应遵循“以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

动物疫病控制的主要方法就是利用免疫学原理对畜禽进行有组织有计划地免疫接种, 激发动物机体产生特异性抵抗力, 使易感动物转为不易感动物, 尤其是在病毒性疾病的防制中, 因此, 制定出符合本场的防疫程序是防止本场传染性疾病的最有效办法。对经常发生畜禽传染病的地区, 平时要有针对性地给健康动物进行免疫接种。免疫接种前应检查和了解被接种畜禽的健康状况、年龄大小、饲养管理条件等。体质健壮、饲养管理条件好的畜禽接种疫苗后能产生较强的免疫力。反之体弱、有病、饲养管理条件差的畜禽接种疫苗后不但产生的免疫力差, 而且有时会引起免疫反应。一般弱毒活菌苗接种前后不能使用抗菌药物, 包括在饲料与饮水中禁用。弱毒疫苗 (病毒苗) 接种前后不得使用抗病毒药物。接种期间和接种后要注意观查被免疫畜禽群体的反应。

1.2 严格按照防疫程序、免疫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疫苗

选择疫苗时要注意仔细查看清楚各种参数及使用注意事项, 兽用疫苗在使用过程中, 应根据不同畜禽疫苗的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 乳胶苗 (液体苗) 在2~8℃保存, 冻干苗在-15℃以下的冷冻保存。运输和保存中应避免强光、曝晒、高温。注射时针头要消毒, 最好每注射一头 (只) 畜禽换1个针头, 用过的疫苗瓶、器具、稀释后剩余的疫苗等污染物必须消毒处理。稀释后的疫苗要充分摇匀并在最短时间内用完, 不超过2h, 否则会降低疫苗效价。若是饮水免疫, 一般饮水时间夏季应控制在1h内, 冬季在1~2h内, 时间过长会使效价丢失造成免疫失败。

2 动物免疫抗体监测的重要意义

2.1 动物的免疫抗体监测是控制动物疫情发生关键性工作

通过免疫抗体监测得到的数据, 进行分析评估, 提前预知畜禽的机体免疫状况, 及时掌握疫情动态, 指导动物疫病防疫, 制定合理的防控措施, 养殖户就可以依据监测到的结果制定出适合本场的免疫防治计划, 适时防治, 可以防止疫病发生, 提高成活率, 降低饲养成本, 减少损失。但在实际饲养管理过程一些人对抗体监测的认识不足, 有的养殖专业技术人员错误的认为只要将疫苗打进动物体内就万事大吉;还有的养殖户拒绝抗体监测, 错误地认为采样会伤害动物, 影响动物的生长等。

2.2 动物的免疫抗体监测能及时阻断境外动物传染病的侵入

随着国际间交流日益增多, 动物产品和活体动物贸易更加频繁, 大量引进境外畜禽种源, 动物疫病随着人员、物资、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入境, 一些我国原来没有的动物传染性疾病相继侵入, 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如果在引进前做好各项动物疫病的抗体监测, 根据监测结果判断确定被引进动物是否健康, 再行决定引进措施就能严格控制和阻断境外畜禽传染病的侵入。2.3开展免疫抗体监测能有效防止人畜共患病的发生人畜共患病不仅严重威胁着畜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同时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身体健康。适时做好动物疫病的抗体监测, 能及时了解疫情动向, 提高安全防治和自我防护能力, 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早扑灭, 有效控制人畜共患病的发生, 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3 建议监测方案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 (ELISA) 试验、琼脂扩散 (AGP) 试验、血凝集试验 (HI、HA、平板凝集等) 、病原学诊断 (PCR) 技术、免疫荧光技术、细菌培养及生化毒素检验等现代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 对畜禽的各种传染性疾病 (如对新城疫、禽流

玉凤镇动物防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李兰娇 (广西田阳县水产畜牧兽医局渔牧技术推广站533600)

中图分类号:S851.64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7-1733 (2010) 03-0059-02

动物防疫是发展畜牧业的基础性工作, 是预防、控制动物疫病发生和传播的有效手段。三年多来, 笔者通过在田阳县玉凤镇的防疫工作实践, 发现当前玉凤镇动物防疫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需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以确保玉凤镇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1玉凤镇的基本情况

玉凤镇位于田阳县县境北部, 与巴马县、田东县、右江区交界, 辖17个行政村, 144个自然屯, 202个村民小组。全镇面积583平方公里, 农民居住零星分散, 以种植甘蔗为主要产业。畜禽养殖都是分散小规模经营。到目前为止, 只有2个养鸡规模场, 存栏生猪100头、羊100只以上的场为零, 全镇人口3.6万。年末大牲畜存栏9761头, 其中牛存栏1867头, 生猪存栏7545头, 山羊存栏2285只, 家禽存栏5.8万羽。

2动物防疫基本情况

2.1现有的防疫技术力量玉凤镇水产畜牧兽医站现有技术人员4人, 村动物疫病防治员17人, 其中站内助理畜牧兽医师职称1人, 技术员职称3人, 村防治员中中专毕业3人, 高中毕业6人, 初中毕业8人。

2.2动物防疫工作任务越来越重近几年来, 由于各种新疫病的出现, 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和肉食品的安全。国家加大对动物疫病的防控力度, 原来的春秋两防只对猪瘟和牛五号病进行免疫, 现在除了猪瘟、牛五号

感、猪瘟、五号病、布病、牛结核、猪链球菌病、附红细胞体等) 进行检验、监测、诊断、疫情预报, 在畜禽疫病的防治方面能为广大养殖专业户提供方便快捷、真实可靠的科学依据。

3.1引种前的监测引种前要对一些传染性疾病进行严格的监测, 根据监测结果决定是否引进, 对不符合要求的坚决不引进。引进后不要马上就将引进来的动物与原来的动物合群, 隔离观察1~2个月, 在隔离期间的第7、14、21、28d分别做好抗体监测, 也可多做几次, 确定无误后方可合群。避免引种不甚而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例如:禽类的禽流感、新城疫、白痢等;猪的猪瘟、蓝耳病、口蹄疫等;奶牛羊的布病、牛结核等。

外还增加了猪五号、猪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羊五号、羊痘、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禽流感、鸡新城疫。在曾经发生过牛出败的地方还免疫牛出败。

3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玉凤镇范围广、村屯分散、防难度大

玉凤镇地处山区, 沿二级公路的村屯仅有10个, 虽然每个屯都通路, 但有些村屯离镇上几十公里, 有的村屯还有放牧牛猪的习惯, 且数量多、范围广、战线长。交通不便, 防疫工作难度大。

3.2 防疫队伍力量薄弱, 专业技术水平不高

虽然水产畜牧兽医站内有4名技术人员和17名村防治员, 但绝大部分防治员没有兽医技术知识, 都是刚从社会上选聘, 经过县水产畜牧兽医局培训进兽医队伍的。他们刚接触兽医方面的工作, 不会向群众宣传防疫知识, 按群众意图施防, 防疫过程中还存在剂量不准、疫苗存放不当、消毒不严、疫苗注射器等都放在疫苗箱里面, 把疫苗箱当百宝箱来使用等问题, 有的不按规程操作, 只注射猪瘟或注射五号病疫苗, 漏防现象时有发生, 这些都给有效的控制动物疫情留下隐患。

3.3 部分群众对免疫工作配合不够

有的群众还受“轻防重治”传统思想的影响, 平时所养的畜禽没病就不愿打预防。有的群众错误的认为畜禽打过一两种疫苗后就万事大吉, 一旦有病, 就片面地认为防疫针没有效, 打不

3.2平时的抗体监测除做好春秋两季监测外, 还要做好经常性抗体效价监测, 建议在使用疫苗3个星期后做1次抗体监测, 主要观察免疫后的抗体滴度是否整齐, 抗体效价是否符合要求, 做到心中有数, 适时补防。疫苗的保护时间是有限的, 一般在4~6个月, 也有较长的, 但是, 为了安全起见, 建议在免疫后的4~5个月再监测1次抗体, 根据监测结果制定下次免疫计划。

南漳县动物疫病防控措施浅析 篇11

关键词: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4)02-0095-02

近年来,湖北省南漳县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主动作为、克难攻坚,大力筑牢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安全屏障,圆满完成了农业部“两个努力确保”目标任务,有力推动了畜牧强县创建工作。“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牛羊产业实现突破性发展,养殖规模在全省十强基础上再获进位。2013年全县畜牧业产值达到3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3%,占据大农业的“半壁江山”。南县漳多次代表全省、全市接受上级部门动物防疫工作考核,均获得优异成绩,连续多年无重大动物疫情和畜产品安全事件发生。

1 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强化整体联动1.1 构建政府主导格局

县、镇(区)分别成立了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各级组建了防控工作专班,各镇(区)印发了《动物防疫实施办法》,实行镇(区)行政主要领导包保责任制,全面构建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工作专班具体实施、社会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

1.2 落实条块管理职责

坚持把动物防疫工作纳入各镇(区)和相关部门的年度综合考核内容,突出村级组织在动物防疫中的主力军作用,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状,强化过程监管,加强日常督办,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1.3 营造齐抓共管氛围

县、镇(区)每年春秋两季防疫启动前,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统一思想认识。畜牧部门采取刷写宣传标语、发放《致养殖户的一封信》、举办技术培训会、印制科技农历本等形式,大力宣传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和防控知识,着力在全社会营造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2013年10月,南漳县人大常委会开展了《动物防疫法》专项执法检查,并根据专项执法检查提出的要求,进一步查漏补缺,完善措施,强化责任,促进了防疫工作提档升级。

2 建立健全技物配套机制,强化基础保障

2.1 加强装备保障

按照“提升县级、充实镇级、创新村级”的原则,先后争取乡镇兽医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300多万元,全面加强阵地建设和硬件投入。目前,已建成达到省级标准兽医实验室1个、80 m2疫苗冷冻库1个,业务办公用房面积达到1000多平方米;11个镇(区)畜牧中心全部新建或改造了办公用房,配套了化验室仪器设备和疫苗冷冻冷藏设施,配备了电脑、投影仪、传真机、摩托车等办公用品和交通工具;村级防疫员有疫苗冷藏箱、注射器、牲畜保定器等用具,动物防疫硬件设施一应俱全。

2.2 加强经费保障

在“以钱养事”经费分配上,对动物防疫工作给予了重点倾斜,动物防疫经费占省拨资金比例达到43%以上,村级防疫员年均工资达到9 000元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县财政克服困难,优先保障县级投入,将县畜牧兽医局所属3个二级单位和派驻镇(区)23名防疫监督员的工资、医保、住房公积金全额纳入财政预算,每年另外预算动物防疫应急救治、死亡补偿、疫情监测、冷链运转、畜产品安全检测等补助经费近百万元。每个行政村落实防疫经费(动物保定费)不低于4 000元。同时,多方筹集资金,为235名村级防疫员购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充分调动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人员积极性,有效稳定了防疫工作队伍。

2.3 加强队伍保障

县畜牧部门建立完善了年度考核聘用、绩效奖惩和风险金管理、诫免谈话、末位淘汰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对聘用的村级动物防疫员,每年至少开展4次以上集中培训,全面加强教育管理。2013年以来,县畜牧系统深入开展“假如我是服务对象”大讨论和“学、查、促”活动,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封闭培训和技能测试,提升了畜牧队伍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襄阳新闻》于去2013年12月8日晚头条播报了南漳县畜牧部门开展便民服务活动的典型经验,板桥镇村级防疫员冯耀章获得了全县首届“身边的好人”荣誉称号,县畜牧兽医局有4篇论文在全省畜牧兽医学术交流会上获奖,展示了基层畜牧工作者的良好风采。

3 建立健全规范免疫机制,强化防疫实效

3.1 规范基础免疫

坚持依法防疫、强制免疫理念,按照“春秋集中免疫、月月定时补针”的原则和“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针不漏量”的要求,抓住最佳时机,统一部署,统一行动,日战夜突,打好“六种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攻坚战,全年防疫密度始终保持在95%以上。

3.2 规范操作规程

县畜牧部门严把岗前培训关和持证上岗关,印发了《动物防疫操作规程》,认真落实“一畜一针头、一针一棉球”等技术要领,规范防疫行为,确保了免疫效果。

3.3 规范抗体检测

每年春秋两季普防结束后,随机抽取血清进行抗体检测,对不达标的一律责令补针补防,并实行责任倒查,找出问题症结,严格整改到位。同时,对规模养殖大户实行包保责任制,定时提醒,定期巡查,确保免疫到位。

4 建立健全疫情监测机制,强化应急处置

4.1 完善应急处置预案

县政府制订了《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建立了应急责任制,成立了人畜共患传染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组建了应急处置专家服务队,加强应急演练,充实应急物资储备,超前做好应急准备和防范工作。

4.2 完善疫情监测网络

分镇(区)和村组逐一明确疫情监测员和报告员,进一步健全完善疫情监测网络,确保出现动物疫情能够及时发现、迅速上报。

4.3 完善应急值守制度

对重大动物疫情监测工作实行24h值班和月报告制度,坚持领导带班和专人负责,在全县共设置疫情监测点48个,一旦发生疫情,快速处置,科学应对,确保把范围控到最小,把损失降到最低。

5 建立健全督办考核机制,强化责任落实

5.1 是严格检查督办

实行全面普查与随机抽查和明查与暗访相结合,每年春秋两季普防期间,县、镇(区)两级分别成立检查督办专班,直接督办到村组、到农户,不留死角,不漏盲区,发现问题迅速解决。

5.2 严格兑现奖惩

统一制定《动物防疫考核实施细则》,半年对各镇(区)动物防疫工作进行百分考核,对得分95分以下的按比例扣减"以钱养事"经费,并取消所有评先表模资格。

5.3 严格责任追究

对辖区内出现重大动物疫情或畜产品安全事件的,出现抗体监测不达标的,一律实行"一票否决",并启动问责机制,从严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动物疫病监测 篇12

永定县畜牧业生产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好的成绩, 是与各级政府、上级主管部门加强对动物疫病监测工作的领导, 县防疫监督机构、基层畜牧水产站认真贯彻执行《动物防疫法》及有关法律法规, 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措施, 积极做好动物防疫和疫病监测紧密相关的。正是由于全县动物疫病监测能力加强, 扎扎实实开展工作, 全县连续几年没有发生较严重的疫情, 在达到省级部门要求的基础上, 畜禽免疫接种密度逐年上升, 从而确保了畜牧业生产的健康持续发展。现将我县近几年在动物疫病监测工作中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总结如下。

1 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加大疫病监测领导力度

1) 提高对动物疫病监测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加强对《动物防疫法》“预防为主”方针的宣传。《动物防疫法》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预防为主”, 而疫病监测是预防动物疫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只有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扎扎实实抓好动物疫病监测工作, 克服“重检轻防”的片面做法, 才能为预防、控制和扑灭疫病提供科学的决策和依据。我县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大张旗鼓宣传《动物防疫法》, 使每个养殖场户自觉接受县动物防疫监督所的监督。

2) 加大疫病监测的领导力度。县畜牧水产局把疫病监测作为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 局领导积极向县领导汇报, 争取县政府对该项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县局落实由一位副局长亲自抓, 把疫病监测工作摆在重要位置, 并对疫病监测制度的健全、监测网络的建立、动物疫病区域联防、疫病诊断室建设等具体工作从资金、政策、人员安排上给予倾斜。正是由于县、局领导的重视, 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认真布置了定点监测、疫病普查、疫情上报等有关工作。

2 进一步完善疫病监测网络, 建立区域联防机制

每个乡镇明确由乡镇畜牧水产站站长亲自负责, 每个村由村级防疫员负责疫情信息监测, 建立了疫情报告责任制和事故责任追究制, 规范应急工作程序, 县畜牧兽医水产局成立了应急预备队伍, 完善了应急物资储备, 分乡 (镇) 、村制定了相应的突发疫情应急处置预案, 确保一旦发生疫情, 能快速反应, 及时应对, 有效处置。

3 加大投入, 建立保险机制

永定县畜牧兽医水产局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相关规定和中央1号文件关于免费防疫的要求, 建立了稳定、长效的动物防疫和疫病监测经费保障机制, 配套资金足额列入县财政预算。在春秋两防结束后对全县各乡镇养殖场 (户) 的畜禽抽血样进行抗体检测, 对免疫保护率不合格的乡 (镇) 要求进行补免, 做到“真苗、真打、真有效”, 确保无重大疫病的发生。

上一篇:共同体犯罪下一篇:环保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