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动物疫病控制中心

2024-07-14

县动物疫病控制中心(共10篇)

县动物疫病控制中心 篇1

1.漯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地址:海河路与黄山路交叉口东北角,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站下车即到.服务热线:0395-3166234***

2。漯河市兽医院地址:建设路与泰山路交叉口

闫医生***

王医生***

办公室2122098

3.河南金牧阳光宠物医院

地址:黄河路老大桥北---往东100米路南

兽医师、执业药师、药品工程师:徐辉

电话:***5995998

4。漯河市惠仁动物医院(一心兽药店)地址:湘江路华强塑胶加油站对面赵医生***

5。漯河爱心宠物医院

地址:黄河路东段加油站对面

甄医生***

6。.郑州宠物专科医院漯河分院地址:滨河路立交桥西路北

曹医生***

7。河南农校漯河宠物康复中心(宠物E家)

地址:湘江路与泰山路交叉口往东路南郭医生***

8。源汇区兽医站地址:昆仑路北头路东。郾城区兽医站地址:郾城东关

县动物疫病控制中心 篇2

为科学指导养殖场开展动物疫病净化, 规范湖北省动物疫病净化考核评估工作, 湖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于11月18日上午在中心一楼会议室召开了养殖场动物疫病净化技术研讨会。会议邀请了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湖北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有关专家, 部分地市级动物疫控中心主任参加, 湖北省畜牧兽医局局长盖卫星、防控处处长刘恩勇出席会议, 并听取了与会专家意见。

会议对如何在年出栏万头以上大型养殖场全面实施猪瘟等重点动物疫病净化行动与强制免疫疫苗“先打后补”工作有机结合进行了深入研讨。盖局长提出了相关工作要求, 实施方案应具有可操作性, 明确大型养殖场实施动物疫病净化行动的阶段目标, 细化养殖场和县、市级动物疫控中心的责任分工。此外, 会议还就湖北省主要动物疫病净化考核评估实施方案、组建省级净化协作实验室及责任分工等内容进行了交流讨论。

通过本次会议, 初步部署了湖北省2017年规模化养殖场的动物疫病净化工作, 增加了疫控系统与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 为全面推进湖北省动物疫病净化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县动物疫病控制中心 篇3

关键词:江城;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2-0174-2

1 江城县重大疫病防控体系现状

1.1 县、乡、村三级动物防疫网络建设体系

经过近几年冷链体系项目建设,县、乡、村三级动物防疫网络体系已基本形成,有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指挥部1个,负责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时的整体防控工作的组织、协调、指挥。县动物疫病控制中心1个,县动物卫生监督所1个,乡(镇)兽医站7个,主要承担疫苗供应、动物防疫、产地检疫、活畜检疫、市场检疫、屠宰检疫等工作。设有1个省级临时动物检查站,因土地问题,2005年建设项目至今未实施。负责流通流域动物及其产品的监管工作。全县有村级动物防疫员51人同时兼任着疫情信息员,基本能够对疫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快反应、严处理。

1.2 春秋两防免疫注射情况A

2009年初,县疫控中心购进猪蓝耳病疫苗18万毫升,禽流感疫苗14万毫升,猪W多肽苗9万ml,羊、牛W双价苗13万ml,猪瘟脾淋苗9万头份,仔猪副伤寒0.4万头份,鸡Ⅰ、Ⅱ系50羽份3000瓶,禽霍乱弱毒苗6万羽份,牛出败3万头份,气肿疽3万头份。通过强制免疫与常规免疫,共完成口蹄疫免疫注射12.0754万头(只),其中,牛免疫注射4.3442万头,免疫密度88%,猪免疫注射7.3865万头,免疫密度92%,羊免疫注射0.3447万只,免疫密度96%;禽流感免疫注射17.9803万羽份,其中,鸡免疫注射14.5233万羽,免疫密度90%,鸭免疫注射3.1876万羽,免疫密度89%,鹅免疫注射0.2679万羽,免疫密度91%;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注射7.3956万头,免疫密度92%;猪瘟免疫注射7.5915万头,免疫密度95%;鸡新城疫免疫注射14.065万羽,免疫密度88%;猪肺疫免疫注射0.6835万头,免疫密度9%;猪丹毒免疫注射0.0899万头;猪付伤寒免疫注射0.0899万头;禽霍乱免疫注射9.0656万羽,免疫密度46%;牛出败免疫注射1.7788万头,免疫密度36%;气肿疽免疫注射1.1519万头,免疫密度23%,保证了畜牧业的稳定发展

1.3 边境动物疫情监测情况

从2002年江城县边境动物疫情监测站成立以来,一直对境内外动物疫情紧密跟踪,密切注意,切实做到预警预测,并在重大动物疫病防疫期间,启动县乡村三级网络疫情报告机制,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着力保护国家人民群众公共安全与畜牧业健康稳定的发展,通过2006年到2008年冷链体系项目建设,实验室已基本完成仪器设备的购置和补充,现有设备基本能够满足监测项目的要求。2008年,监测站对645份家畜血清、488份家禽血清,90份猪全血开展了口蹄疫感染及免疫抗体效价监测、猪瘟带毒状况及免疫抗体效价等相关的血清学实验,监测结果为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有397份(其中猪72份,牛157份,羊168份),免疫合格率61.6%;猪瘟免疫抗体合格141份,免疫合格率为62.1%;鸡新城疫免疫抗体合格份,合格率76.5%。禽流感免疫抗体合格384份,合格率78.7%。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对防治重大动物疫病重要性认识不足

动物防疫工作一直被认为是以保护动物健康和畜牧业安全生产发展为核心,还没有转变到动物防疫工作是以保护人民身体健康为核心上来,没有把人类发生的一些新疫病与人畜共患病有相当大的联系来看待,如近年来发生的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国外发生的猪流感,已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安全。另外受传统意识的影响,历来都有重畜牧业经济发展轻动物防疫的观点。再加上动物防疫工作具有很强的阶段性,只有在疫情暴发时才能显示出重要的保护作用;没有发生疫情时,一些领导,尤其是乡镇领导认为防疫工作是业务部门的事,对此置之不理,一推了之,认为畜牧部门开展动物防疫工作是为了增加收入,把动物防疫工作与技术服务工作等同起来,甚至于有的乡镇把动物防疫收费当成减轻农民的负担加以处理,提出减免动物防疫收费的问题,因此,防疫工作在畜牧业经济工作中始终处于从属地位的现状没有改变。如果把各级动物防疫监督站与同各级卫生防疫站相比较,无论从重视程度、社会地位、设备配置还是人员待遇等方面都存在相当悬殊的差距。

2.2 动物防疫体系机制不清

近几年来,全省各地均有不同疫情发生,但是,真正通报的没有几个,虽然大家都心知肚明,却是因为没有通过正式途径,致使疫情流通泛滥,采取措施不得力,紧急预案无法启动,如,现今在绿春、宁洱、思茅等地发生的口蹄疫因为没有通报,当地政府不作适当处置,给我县的动物防控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阻碍。

2.3 动物防疫经费保障严重不足

今年县委政府虽然把动物防疫的工作经费纳入了财政预算,下拨防疫经费二万元,但其远远不能满足工作开展的需要,不要说全年,只是上半年的春防工作就得不到正常运转,“无钱防治”的问题较为突出,快速启动重大动物疫病防制应急预案的能力大大减弱;动物重大疫情的防治所需经费不落实,无法保障日常工作所需储备物资;动物安全风险储备资金缺位,政府要求100℅强制免疫并免费提供疫苗,但疫苗过敏可导致牲畜死亡,牲畜死亡政府就要赔偿,这笔风险基金没有专项保证,甚至连疫情处置费(扑杀、坑埋、药品等)都没有落实。遇有突发疫情和突发事件往往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不仅造成疫情流行的隐患,而且极易引发农民和各级政府的矛盾冲突。

2.4 动物防疫基础设施设备落后

在动物防疫基础建设上,虽然经过了3年的建设阶段,县乡基础设施也初见规模,但一旦动物疫情紧张时,就显现出了一定的弊端,首先是村级兽医室的空缺,没有办公地点,没有相应的储存设备,没有相应的物资储备,其次是乡级畜牧兽医站,虽然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但一些设备相应老化,没有及时得到更新,据调查,全县51名村级动物防疫员,有相当一部分没有防疫包,还有的没有整套的防治工具,没有贮藏设苗的设备,没有固定的办公地点。

3 对江城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3.1 领导重视是关键,提高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各级领导要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各级政府对当地动物防疫工作负总责,主要领导同志是动物防疫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要求,把动物防疫工作置于事关全局的重要位置,树立“防疫事关全局,丝毫不能疏忽”的观念,把动物防疫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日常工作安排,应在动物防疫工作结束后,对动物防疫工作进行验收,充分体现政府负责制。从而真正做到了“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政府部门负责防疫密度、畜牧部门负责防疫质量的防疫原则

3.2 加大资金投入是前提,切实保障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经费

各级政府要把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计划,鼓励对动物防疫事业的投入,计划部门要继续加大对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等项目的扶持力度,通过调整财政资金结构,逐年提高对防疫工作的投入。应保证各级动物防疫机构的人头经费和必要的事业经费,要确保相关经费足额及时到位,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只能是纸上谈兵,受损的是政府,受害的是百姓。要改善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工作环境,提高防疫员的工作积极性。以后防疫工作的实施者不再是技术部门,而是向村级动物防疫员逐步转变,正是由于如此,要从根本上提高村防疫员的福利待遇,改善其工作条件,建立强大而牢固的防疫网络,进一步巩固畜牧业在大农业中的主导产业地位,从而确保全县畜牧业的生产安全。

3.3 完善疫情预警机制是手段,创新机制是动力

提高动物疫情监测预警能力,完善疫情预警机制,做到及时,准确,反馈迅速,一旦发生疫情,应及时通过媒体对外宣布,做到资源共享,确保能及时启动预案,保证群众经经济损失最低。

3.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保证

县动物疫病控制中心 篇4

XX年,在局党总支的正确领导下,作为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和动物卫生监督所所长,我能紧紧围绕全县畜牧兽医工作重点,认真贯彻国家农业部、省厅和市县动物防疫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和动物卫生监督执法队伍和机构建设,提高综合执法水平,强化服务意识,规范执法行为;积极组织开展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和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积极参与畜牧兽医行风和职业道德建设,加强本单位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党的基层组织工作的规范运行。在单位领导班子的通力合作下,在全体干部职工的支持配合下,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综合能力

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认真学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在政治、思想和行动上始终与党政府保持一致;不断加强业务学习,不断充实自我,认真学习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使自己始终能够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一年来,坚持阅读学习党报党刊,积极参加组织部、局党总支及单位党支部的学习和组织生活,积极参加县委县政府和县、市、省各级行政业务部门的会议和学习培训。严于律已,勤奋工作,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深刻学习和领会科学发展观和“十八大”会议精神的内涵,提高了自已驾驭全局、科学决策、依法行政的能力。

二、恪尽职守,努力工作

工作中自加压力、竭诚奉献、辛勤工作,牢固树立服务观念,对工作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对待每一件事都能尽心尽责,是单位的各项工作任务出色完成,得到了县局和省市业务部门的充分肯定和表扬。

(一)领导建全完善制度,强化队伍建设。年初借机关作风整顿之机,对单位的《业务学习制度》、《专业技术、法律培训与考核制度》等制度进行了修订,并新制定了《动物卫生监督案件审理制度》、《动物检疫证章标志管理规定》、《动物调运环节监管制度》和《动物养殖环节监管制度》。并带领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深入领会,严格执行,为顺利开展各项工作做好制度保障。坚持主持每周一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坚持组织每月的工作经验交流和法律技术研讨。坚持唯贤是用的用人原则,诚恳接受合理化建议,充分发挥单位领导班子和干部职工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不但使全体同志的法律责任意识和专业技术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也是其发挥了最大限度的积极作用,强化了执法队伍建设。

(二)全面推进动物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加强我县官方兽医人员学习培训。在农业部和省市业务部门的统一安排下,我单位积极开展官方兽医学习培训工作,推进动物卫生监督体制改革。自己和单位业务骨干一起参加了省动物卫生监督所举办的官方兽医师资培训会,取得了官方兽医培训讲师资格,并组织和主持了单位干部的官方兽医培训活动,使xx余名同志顺利通过了国家首批官方兽医资格审核,也是单位执法人员的执法办案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三)领导搞好动物疫病预控制工作,防控重大动物疫情发生。在县畜牧兽医局统一部署下,带领中心干部职工积极配合搞好春秋两季动物疫病预防工作,积极开展检出患病动物和死因不明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加强动物养殖环节、运输环节监管,开展不定期和定期消毒灭源工作,防控动物疫病传播蔓延和重大动物疫病发生。一年来,自己亲临现场先后处理了数起疑似染疫动物突发事件,从年初的陈庄病鸭扑杀处理到孙镇病狗处理,从严厉打击病死猪经营行为到积极处置病羊,我以身作则带领单位业务骨干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吃苦耐劳精神,总是冲在第一线并出色完成了各项动物疫病防控任务。

(四)组织深入开展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积极推进检疫报检点规范化建设。动物产地检疫是从源头抓疫病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动物防疫和动物卫生监督的关键措施。今年,自己认识到了机构改革后的各项工作难度和局限性,为了进一步搞动物产地检疫工作,我组织单位领导班子积极探索动物检疫和动物卫生执法新思路,及时决策以动物产地检疫工作为中心,亲自组织单位领导班子和业务执法骨干到兴平、泾阳等省级动物检疫先进县市学习,并结合我县实际修改了我县的《动物产地检疫实施办法》请求政府制定出台了《xx县加强动物产地检疫管理办法》,开辟了一种适合当前机构改革和体制改革形势的新型动物产地检疫模式。建设的动物产地检疫报检中心和部分乡镇报检点得到了省市业务部门的肯定和表扬。同时,积极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协调,加强屠宰环节的动物产地检疫证明和畜禽标识查验回收力度,是我县的产地检疫率显著提高,为保障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搞好鸡屠宰检疫,打造规范化屠宰检疫示范点。我县是渭北最大的肉鸡养殖基地,为了形成肉鸡养殖与加工产业链,石羊集团在我县建设的日屠宰十万只肉鸡的屠宰加工生产线年末投入生产,为了打造规范化屠宰检疫示范点,有效保障企业产品安全质量,我组织单位有关人员专门出外学习考察,并严格培训检疫人员,采用考核竞争的办法,选拔了一批业务最强的官方兽医驻厂检疫,同时,配备了项目设施设备和检疫检验仪器,建立了一整套标准化工作程序和管理制度。工作得到了省市动物卫生监督部门的充分肯定,为我县肉鸡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和县重点项目企业高水平运营提供了行政和业务技术支持。

(六)加强重点环节监督管理,深入开展猪牛羊定点屠宰厂以外的检疫监管工作。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不但是保障动物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方法,也是保证动物防疫和检疫工作顺利进行的有力措施。一年来,我协同单位执法人员深入动物养殖、运输环和猪牛羊定点屠宰以外的动物屠宰和动物产品运输、贮藏、销售、加工环节等环节的第一线,认真开展动物卫生监督检查,先后查获疑似染疫动物xx余头,死因不明动物xx头,病害动物产品xx公斤,未经检疫动物xx头(只),未经检疫动物产品xx公斤,对查出的不合格动物和动物产品一律按照国家规定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对未经检疫动物和动物产品有条件补检的予以补检,没有条件补检的一律销毁,秉公办案,不徇私情,使我县的动物和动物产品经营活动得到了规范。

三、时刻牢记廉洁自律,做到警钟长鸣

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在工作中能够自觉执行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时刻注意严格要求自已,增强廉洁自律意识,牢固树立法纪观念和廉洁奉公意识。经常督促检查单位内部有关股室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的情况,抓好廉政教育,普法教育。自觉遵守单位财务纪律,从不做违反原则的事、谋私的事,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全单位无违纪现象发生。自觉抵制各种不良风气,切实做到防微杜渐。带头遵纪守法,不参与各种形式的赌博行为;不违规收送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以及贵重物品;不利用职权和职务影响为配偶、子女、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谋私利;不借用选拔任用干部之机谋取私利;不利用公款公物操办婚丧喜庆事宜以及不借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借机敛财;自觉规范个人生活行为,不接受管理对象出资安排的私人旅游,高消费娱乐活动;不用公款相互宴请、铺张浪费,以及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物馈赠和宴请。能按照规定及时报告了个人重大事项。

XX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在工作中对机构改革带来的部门分工不清、部分人的无依据反面宣传和工作衔接过慢看不惯,存在急躁情绪。二是理论学习不系统。今后将针对既往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认真加以整改;在今后的工作中与全单位同志共同加倍努力,更加扎实有效地落实工作,为有效保障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县动物疫病控制中心 篇5

哈密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3年9月25日

2013年,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积极开展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强化动物强制免疫工作

中心根据自治区、地区和哈密市有关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会议精神,精心组织,周密布署防控方案,突出动物疫病防控重点,划片定责,跟踪防疫,全程加强督导,集中免疫后认真开展动物免疫效果监测评估,确保我市猪瘟、口蹄疫、鸡新城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免疫密度100%,免疫效果监测达地区标准。在2013年防控工作中,由于防疫措施得力,工作务实,目前我市无一起重大动物疫病发生,动物防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疫苗调运情况。共购进牛羊口蹄疫“O、亚、Ⅰ”型疫苗47.69万毫升,发放47.69万毫升。购进“A”型口蹄疫疫苗33.5万毫升,发放33.5万毫升。购进牛羊口蹄疫0、亚I型、A三价苗26.65万毫升,发放13.75万毫升。猪O型口蹄疫疫苗16.62万毫升,发放12.99万毫升。购进猪蓝耳病疫苗12.02万头份,发放9万毫升。购进禽流感-新城疫二联活疫苗410.5万羽份,发放45.3万毫升。禽流感二价苗39.87万羽份,发放39.87万毫升。购进小反刍兽疫疫苗5万头份,发放2万毫升。

动物免疫:口蹄疫应免102.7万头只,已免易感动物102.7万头只,其中:牛4.7万头、羊91.2万只、猪6.4万头,骆驼0.4万峰。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家禽211万羽,新城疫121.17万羽,猪瘟5.17万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6万头,A型口蹄疫80.3万头只,小反刍兽疫35万只,狂犬病免疫0.46万只(预计数)。

1、突出重点,坚持夯实动物基础免疫不动摇。

为了切实抓好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在春秋工作会议后,市疫控中心按照上级会议精神,迅速召开了支部会议,落实防疫工作计划,要求口蹄疫、蓝耳病、禽流感、鸡新城疫等强制免疫项目,做到“两个全覆盖”,确保“应免尽免,不留空当”,坚持夯实动物基础免疫不动摇。在突出抓强制免疫的同时,中心深入宣传,利用“科技之冬”,农牧民集市、广播、网络等媒体,紧密结合当前国内外动物疫病现状和哈密市实际,在全市15个乡镇开展了动物疫病预防宣传和讲座,培训农牧民达1.56万人次,讲座12场。

2、强化监管,狠抓重点部位监管到位

为了确保“责任到人,工作到场,联系到户,挂牌服务”的服务机制落到实处,确保重点部位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有效防范和化解疫情风险,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了重点部位监管措施:一是中心负责人与监管责任人监管责任状签订到位;二是重点部位责任监管公示牌悬挂到位;三是免疫抗体检测到位,中心技术人员每月进行一次采样检测,重点对口蹄疫、禽流感、猪瘟、蓝耳进行免疫抗体检测,四是动物流行病学监测到位,详细调查牲畜疫病健康和流动状况,确保将农牧民损失减到最低。

3、全程督导,平衡推进全市防疫工作。

为了促进全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中心负责人多次深入各乡镇村队,采取暗访、查看档案、询问等方式,进行深入细致的督查指导,通过这些举措,有力地促进了全市春防工作平稳有序地进行,确保了全市春秋季重大动物疫病免疫顺利完成。

4、H7N9禽流感排查 根据自治区《关于进一步加强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的通知》,中心先后两次对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采取多种防控措施,坚持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不放松,深入全市各乡镇养禽场(户)、活禽交易市场,对禽类免疫、健康等情况进行全面排查,采集血样,同时要求工作人员做好自身安全的防护工作,并把采集的血样安全送往疫控中心实验室监测,分别对活禽交易市场、红柳家禽屠宰场家禽进行认真“体检”,共普查家禽养殖户890户,普查家禽35万羽,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抗体监测家禽626羽,新城疫507羽,联合地区监测H7N9免疫抗体300余份。病原学采集样品662份。发放消毒药品144公斤,消毒灭源面积达22万平方米,发放《高危人群禽流感防控知识》1150余份。

二、加强疫情测报 提高预警预报能力

1、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累计在全市40个规模养殖场、3个屠宰场、1个活畜交易市场和500余户散养户,开展了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鸡新城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狂犬病、疯牛病、痒病、炭疽等13种主要动物疫病的监测工作,采集病原学监测样品606份、血清学监测样品180份。较好地完成自治区动物疫病监测送检任务。

2、免疫抗体检测:完成禽流感免疫抗体日常检测鸡1252羽,新城疫检测鸡1014羽,口蹄疫检测牛466头,羊1348只,猪250头(预计数据)

3、坚持流行病学调查。对全市疫情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4、坚持实验室和现场疫病诊断检测相结合。全年实验室诊断、4 检测病畜(禽)样品306例,接待养殖户咨询300余人次,下乡出诊70多车次(预计数据)。

5、四大慢病监测:布病检测:对哈密长河集团学生奶奶源基地和回城乡、西河区陶家宫乡、二堡镇奶牛养殖大户奶牛进行了监测,共计检测3600份血清

牛结核:对哈密长河集团学生奶奶源基地和回城乡、西河区、陶家宫乡、二堡镇的2100头奶牛进行了监测.马传贫:共采集马、骡、驴血清100份,经试验室检测全部为阴性。

马鼻疽:检测100份,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

6、畜产品安全检测:根据哈密市各乡镇牲畜养殖和流动情况,分别在回城乡、花园乡、陶家宫镇设立乡级瘦肉精流动监测点,安排专人,重点对养殖、育肥大户和养殖小区(场)养殖、育肥牲畜进行瘦肉精(盐酸克伦特罗和莱克多巴胺)尿样检测,同时不定期对生猪,牛羊屠宰场牲畜进行瘦肉精检测,通过加强和设立乡级瘦肉精监测点极大地提高了哈密市畜产品安全监管力度,截至目前共计检测牛羊猪520头只。

三、抓内部管理,提高单位工作效率。

中心始终把单位建设与科学发展紧密结合,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理念,努力提高服务广大养殖户的水平,坚持不懈地抓内部建设,不断改进工作作风。

一是加强绩效考核,提高工作成效:年初根据工作实际和动物疫病监测需要,制定了《哈密市动物疫控中心2013年度绩效考核方案》,将考核等级分为分为A、B、C、D、E五个级别,从单位纪律、政治理 5 论学习、精神文明、业务工作、安全生产、民主评议、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对单位干部职工进行每季度考核,中心通过三年的全员绩效考核工作,有效促进了干部职工业务水平共同进步,相互提高、着重能力建设,使中心各项工作得到全面加强。

二是继续推行民主管理,每月开展一次班子成员碰头会,讨论安排下月工作任务,通报财务收支情况。

三是加强廉政建设。压缩生活招待、公务费等非生产性开支,制订额度,坚持标准,深入开展“两个务必教育和警示教育”,在加强教育、完善制度,强化监督上下功夫,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道德底线。

四是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根据市中心现状,不断完善机关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小车使用管理制度、生活接待管理制度等,中心工作人员做到人手一份,相互监督,逐步形成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良好局面。

五是加强防疫物质管理。动物防疫物资管理实行“分管领导负责,专人负责管、专帐进行核算”。建立专帐核算所有动物防疫物资,保证帐帐相符,帐实相符,帐款相符,实行专人保管,专人发放,差错责任追究。

2014年工作设想

2014年,中心将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年初工作计划重点做好几项工作:

1、进一步完善中心综合目标管理,明确责任,增强责任心和责任感。

2、继续加强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夯实发展基础,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能力。

3、加大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力度,提高群众健康水平。

4、进一步加强动物疫病监测,提高预警预测能力。

5、认真总结上半年工作,总结成绩找差距,扎实做好作计划和工作目标。

县动物疫病控制中心 篇6

分析报告

一、部门(单位)情况

(一)基本情况 1.主要职能

畜禽品种发展规划,负责指导协调全县畜禽育种、改良工作,管理种畜禽工作,拟定本县畜禽品种的质量鉴定标准,指导各县市畜禽品种改良、疫病防控等业务工作。2.机构情况

于田县动物疫病控制与诊断中心属于于田县人民政府农牧兽医局管理,于田县动物疫病与诊断中心机构规格为副科级建制,无内设机构。3.人员情况

于田县动物疫病控制与诊断中心编制为140名,现实有140人,其中:事业140人,退休29人。

(二)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说明

按照全县畜禽品种发展规划,负责指导协调全县畜禽育种、改良工作,管理种畜禽工作,拟定本县畜禽品种的质量鉴定标准,指导各县市畜禽品种改良、疫病防控等业务工作。

抓好重大疫病防控工作为首要任务,加大重大疫病的监督、检查、指导工作力度。同时加大执法力度,抓好畜禽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工作、加1

强兽药市场违法违禁药品的查处力度、加大对动物源性饲料、动物病料监管。为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我县社会主义新内肉类的监督检查,尤其对无产地检疫证明、无免疫标识进行私屠滥宰,销售无验讫标志的畜禽产品等现象进行严查。

二、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一)收入支出预算安排、执行情况

(一)收入支出预算安排情况。

2016年总收入年初预算数21,118,051.00元。调整预算数17,488,670.49元。决算数总收入17,488,670.49元(财政拨款拨款16,876,171.91元,上级拨入103,600.00元,事业收入494,810.00元,其他收入银行利息14,088.58元),2016年总支出年初预算数21,118,051.00元。调整预算数19,372,702.84元。本年支出19,372,702.84元(工资福利支出13,384,493.36元,商品和服务支出4,769,457.48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1,197,872.00元,其他资本性支出20,880.00元)

(二)收入支出执行情况。

一、部门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2016年总收入年初预算数21,118,051.00元。调整预算数17,488,670.49元。决算数总收入17,488,670.49元(财政拨款拨款16,876,171.91元,上级拨入103,600.00元,事业收入494,810.00元,其他收入银行利息14,088.58元),完成预算总收入的120%。本

年总支出19,372,702.84元,完成预算支出的109%。

二、本年支出

2016年总支出年初预算数21,118,051.00元。调整预算数19,372,702.84元。本年总支出19,372,702.84元(工资福利支出13,384,493.36元,商品和服务支出4,769,457.48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1,197,872.00元,其他资本性支出20,880.00元)

三、部门结转结余情况说明

结转结余无

四、部门“三公”经费、会议费和培训费支出情况说明

“三公”经费公车3辆(一般公务用车3辆)。2015年三公经费公务用车运行费及维护费82632.8元,公务接待费17924元(上级来人检查全年工作52次359人),合计100556.8元。2016年三公经费公车3辆(一般公务用车3辆),公务用车运行费及维护费77,814.05元,公务接待17,086.00元(上级来人检查全年工作50次341人),培训费115,453.06元,合计210353.11元。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09796.31元,增减比例1.09%(主要技术员培训费用增加)。无会议费。

五、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分析说明

2016年财政拨款年初预算数21,118,051.00元。调整预算数16,876,171.91元,决算数总收入17,488,670.49元(财政拨款拨款

16,876,171.91元,上级拨入103,600.00元,事业收入494,810.00元,其他收入银行利息14,088.58元)。2015年决算收入14,789,118.79元,比2015年增加2699551.7元,增加原因为2016在职及退休人员财政工资调整。本年总支出19,372,702.84元,2015年决算总支出14,789,118.79元,比上年减少4583584.05元,减少原因地方2016年专项项目资金减少。比年初预算减少3629380.51元,减少原因为2016年专项项目资金减少。

七、其他重要事项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说明

2016年商品和服务支出4,769,457.48元,(办公费264,849.00元,印刷费7,210.00元,水费12,000.00元,电费18,000.00元,邮电费4,208.00元.取暖费2,660.00元.差旅费48,205.00元,维护费247,403.75元.培训费115,453.06元.公务接待费17,086.00元,专用材料费3,902,935.62元,劳务费51,633.00元,公务用车及维护费77,814.05元)。商品和服务支出4,769,457.48元,上443280元,比上年增加4326177.48元,增加比例9.75%(主要购买药具器具及技术员培训)。

(二)部门国有资产占用情况说明

2015年固定资产1,510,194.10元,其中一般公务用车3辆价值462,954.10元,办公用房61,092.50元,其他固定资产979,722.50元。2016年固定资产1,531,075.10元,其中一般公务用车3辆价值

462,954.10元,办公用房61,092.50元(调整办公用房6,425.00元),其他固定资产1,007,028.50元(增加电脑打印复印机27306元)同比增长1.8%。

于田县动物疫病控制与诊断中心

县动物疫病控制中心 篇7

赵付华, 1974年11月生, 贵州省习水县桑木镇当坝村人, 中共党员, 高中文化, 现任习水县三益动物防疫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遵义富华禽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贵州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社常务理事、中国农民合作社理事长大会常务理事、习水县工商联副会长、遵义市第四届市人大代表等。自习水县成立三益动物防疫农民专业合作社后, 他成为一名合作社社员, 2014年当选为合作社理事长, 带领理事会在习水县成立了24个合作分社, 吸纳社员283人, 使社员的人均年收入达到1.5万元至6万元不等, 并且还创办养鸡场, 以增加合作社的创收渠道与收入。由于业绩突出先后被评为习水县“四人四村”创建活动的优秀党员标兵、习水县“六个万户”工程星火带头人、遵义市科技养殖先进个人、遵义市“十佳”返乡创业标兵、习水县“十佳”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贵州省劳动模范、2015年全国劳动模范等。

县动物疫病控制中心 篇8

XX年,我县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和省、市防重指挥部的指导下,坚决贯彻执行国务院制定的“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技、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工作方针,坚持预防为主,采取各项积极的防控措施,有效控制了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保障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现将XX年我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管理

为确保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根据疫病流行规律,始终坚持抓早、抓紧的原则,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做到早部署,早展开。根据我县实际,县人民政府制定下发了《**县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关于切实加强猪链球菌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启动全县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机制的紧急通知》《关于开展春季畜禽突击防疫注射的通知》、《关于开展秋季畜禽突击防疫注射的通知》,县委、县政府以两办的名义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县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的通知》,成立了由县长任总指挥长,县委、政府分管农业、卫生的领导任指挥长的“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挥部”, 县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下发了《关于印发XX年全县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秋季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和转发省、市有关系列文件,布置我县的.防控工作。农业部门及时成立了两个快速反应小组,并公布值班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县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印发了“告全县畜禽养殖户、运销户、相关经销商通知书”5000份,“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措施”10万份,分发给有关从业人员及广大农户,并通过电视、标语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提高了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自觉性。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及全国、全省、全市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我县多次召开乡镇长、分管领导、县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和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挥部成员单位负责人会议,畜牧系统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工作会议,布置防控工作,同时,县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进行了专项督查,加强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组织管理体系建设,有力地促进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开展和落实。

二、落实得力措施,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为贯彻落实上级要求,我县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并加大工作力度,积极主动,全面落实防控各项有力措施。

1、落实责任:一是严格执行了省政府提出的“政府负总责,部门各负其责、分层管理、分级负责”的机制,明确乡镇行政一把手是所辖区域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兽医站长是具体责任人,各有关部门互相配合,各负其责,形成合力,并与乡镇签定了责任状;二是分类管理,实行重点监控,重点督查。根据防控工作重点,进行分类管理,落实包干负责的防控责任制,对有固定场所,有一定规模的养殖场实行重点监控。特别是对**黄鸡原种场、扩繁场和规模养殖场采取以人定场包干负责的办法,由包干单位和人员负责落实各项防控措施,责任到人。对重点监控养殖场,要求包干单位及责任人定期进行普查,建立档案,并安排工作人员坚持长期监控,实行封闭式管理,同时,责任人必须抓好疫苗防疫接种和对场内员工的防疫教育工作,强化防疫知识教育,积极引导饲养户改善饲养方式,做到按品种分群饲养,避免混群饲养;三是完善值班制度,县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根据疫病流行规律,在重大动物疫病高发季节,实行了24小时值班制度,公布了联系电话,对县内出现的动物群发病及成批死亡病例及时监测、摸排;四、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对措施不力引发疫情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政府工作人员玩忽职守,引发疫情的,视情节给予行政处分。

2、落实措施:一是免疫措施,实施强制免疫是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有效措施之一。据统计,今年我县共调入禽流感疫苗300余万毫升,对全县1个原种场、43个扩繁场、781个规模养禽场(户)家禽及90万羽农村散养家禽实施了强制免疫;共免疫家禽800余万羽;调入猪口蹄疫普通苗29件、浓缩苗51件,牛口蹄疫普通苗14件、浓缩苗26件;猪链球菌苗6万头份,结合春季突击预防注射和秋季动物防疫行动计划,对全县的猪、牛实施强制免疫。通过督查,**黄鸡原种场,扩繁场,规模养禽场禽流感免疫密度达到100%,农村散养家禽免疫密度达到90%以上;猪、牛口蹄疫和猪链球菌疫苗注射率达100%,养殖密集区,猪链球菌免疫密度达90%。二是消毒措施。今年,县防重指挥部办公室组织调入消毒药液2吨,发动养禽户调石灰等60余吨,着重抓好养殖场地、栏舍、运输车辆、人员、器具、饲料、饮水等环节的消毒工作,着力普及推广带畜(禽)消毒、饮水消毒等技术措施,动检部门建立了三个运输动物车辆消毒点,做到车辆消毒后方可进入饲养场。三是检疫措施。检疫是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主要手段。我县切实加强对调入畜禽、出入境畜禽的检疫工作,严把疫情传入关,严防外来疫情传入,对全县的畜禽贩运户由县兽医卫生监督检验所统一发证管理,实行调运畜禽申报和隔离观察制度;对调出畜禽必须报检;四是疫情监测措施。进一步加强了重大动物疫病疫情监测,结合我县建有国家设立的疫情测报站,实施对重点地区和疫情高危地区的监测。我县对**黄鸡原种场、扩繁场以及规模养禽场、猪场进行了血清学监测,共采检血样500份,建立了健全的预警预报系统。在充分发挥乡镇动物防疫检疫站、村兽医员作用的同时,我县还组织全县饲料经营人员、畜禽贩销人员,共同参与疫情监测工作以形成严密疫情监测网络,确保疫情能早发现,及时处理。五是普查措施。结合秋季突击预防注射工作,各乡镇组织专人对本区域内的畜禽养殖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造册登记,开展疫情普查。六是应急处置。完善了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应急机制,做好各项应急处置,对县内发生的家禽群体死亡事件,及时进行了排除,并根据有关规定及时落实扑杀、封锁、消毒、检疫、无害化处理等疫情处置措施,彻底消灭隐患,有效防止疫情扩散;七是落实经费。根据《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及《江西省动物防疫条例》及省、市有关文件精神,从县财政列

★ 禽流感防控的工作总结

★ 传染病防控工作自查报告

★ 幼儿园传染病防控管理制度

★ 教育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宣传工作总结

★ H7N9禽流感防控宣传标语

★ 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自查报告

★ 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

★ 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自查报告

★ 传染病防控监督检查工作简报

县动物疫病控制中心 篇9

为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积极探索源头控制疫情的有效途径,2011年,我局组织湖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湖北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对全省规模化种猪场开展了流行病调查和重点疫病病原监测,在此基础上再次广泛征求有关专家意见,制定了本方案。望各地组织辖区内种猪场,对照本方案并结合各场实际,积极开展猪场疫病综合防控与净化工作。

湖北省畜牧兽医局防控处

2012年8月14日

湖北省种猪场重点动物疫病综合控制与净化总体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创建活动,积极探索源头控制重大动物疫病发生与流行的方式,培育建立重点动物疫病病原阴性健康种猪群,促进我省养猪业持续健康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种猪场生物安全总体保障措施

(一)猪场选址科学,周边环境良好;

(二)依猪场地势、风向,合理布局生活区、管理区、生产区和隔离区;

(三)建立有完善有效的围墙、围栏;

(四)有严格的门卫制度和外来车辆、人员进出管理制度;

(五)有行之有效的害虫、蚊蝇、老鼠、野生动物控制方案;

(六)有完善的场内污水、垃圾和废弃物的处理措施;

(七)建立有种猪引种隔离检疫舍和病猪隔离栏舍;

(八)有完善的防疫消毒、紧急状态的隔离制度和病死猪尸体的处理方案;

(九)有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场所及相关的设施和设备;

(十)良好的猪舍内部环境和先进的养殖、管理技术。

二、种猪场完成净化工作的组织保障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省、市、县三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各有关种猪场都要成立净化工作小组和技术专家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首席专家技术把关,层层抓落实,将净化措施落到实处,使净化工作取得实效。

(二)明确分工,密切配合。省、市、县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实施过程中的组织、协调、监管以及净化完成后的评审和验收。省、市、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省农科院兽医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负责项目的技术指导、采样、检测、监测及技术培训等。种猪场必须按要求做好各项具体措施的落实,包括净化工作的前期准备、协助采样、淘汰和无害化处理病原学阳性猪、加强管理等。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要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实施动物疫病的净化工作。对猪场净化工作中的检测费用由县级财政和企业共同分担,达到净化标准后进行第三方检测和审核,合格者进行公布。对实施净化的种猪场,省里在项目申报、资金安排上给予倾斜。

(四)大力宣传,扩大社会影响。根据净化工作进展情况,不定期通过报纸、电视、电台等媒体大力宣传。由省畜牧兽医局组织相关部门及专家制定湖北省动物疫病净化种猪场的认可管理办法,实行每一种疫病单独进行的方式,依法对已达到净化的种猪场进行检测、评估审核和公布。达到净化标准的,由省畜牧兽医局颁发相关动物疫病净化合格证,并对外公布,帮助种猪场提高知名度和声誉,提高养殖效益。

(五)持续监测,加强监管。种猪场经净化获得合格证后,要制定常态监测制度和年审公布制度,每年对每一种疫病净化场进行检测、审核和公布,整个过程按照公正、公平和公开原则进行。每年必须开展1-2次抽检,确保净化效果,防止疫病反复,对进出场种猪要加强检疫。今后,要将疫病净化作为种猪场《种畜禽生产许可证》和《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审核发放的重要条件。

三、主要动物疫病净化工作的技术要求

通过采取“检测—淘汰—监测—净化”措施,针对不同猪场的具体情况分别开展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猪瘟、猪伪狂犬病和布氏杆菌病的净化工作,对野毒感染猪群进行扑杀或淘汰,对假定阴性猪群实施高密度普免,同时加强消毒和提高管理水平。种猪场达到净化标准后,由省畜牧兽医局组织验收并公示,颁发净化合格证书。对于参与净化工作的猪场要求如下:

(一)淘汰隔离场/区的准备。为减少淘汰损失和防止交叉感染,本场必须配套有一个单独的、距离猪场核心区500米以上的隔离场/区,以隔离阳性猪。

(二)熟练的采样技术和检测技术。种猪场种猪的基数大,采样及检测工作量大,需要有经验丰富的采样人员,猪场所在的区/县的疫控中心需要有经验的检测人员。

(三)猪场配套的管理措施。参与净化的种猪场具有严格的防疫体系,实施全进全出制度,及时淘汰清群,空舍清洗消毒等生产管理制度。对净化猪群补充新的种猪进行严格控制管理,实行严格隔离和检测,确保其不带入病原方可进入猪场。

(四)对净化猪群实施疫苗免疫、疫病监测,以维持净化猪群的健康生产。疫病净化猪群建立后,按照规定对猪群进行程序免疫。

(五)定期对净化种猪群进行抽样检测,并对其子代进行跟踪监测。详细统计净化猪群各项生产指标,开展净化群体净化效果的评价。

四、不同动物疫病的控制或净化措施

(一)口蹄疫控制措施

1、控制目标

以种猪场为单位,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在70%以上;连续两年野毒感染抗体阳性率在5%以下,无临床病例。

2、控制措施

(1)免疫:按照国家口蹄疫综合防控相关规定进行免疫,确保免疫合格。

(2)免疫效果评估:免疫后28天对群体按10%比例抽样采集血样进行免疫抗体监测,评估免疫效果。

(3)感染状况的定期检测与评估:每年定期开展口蹄疫3ABC野毒抗体ELISA检测。对首次检测口蹄疫3ABC野毒感染抗体阳性率5%以上的猪群,要进行全群普查。根据监测结果,结合流行病学现状评估种猪群感染状况,制定和调整该场的综合控制措施。

3、阳性猪处理

对口蹄疫3ABC野毒感染抗体阳性猪进行淘汰和无害化处理,不得留作种用,对其排泄物、被污染饲料、垫料、污水等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同群猪隔离观察,定期复查;对阴性猪继续开展监测工作。

(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及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的控制和净化措施

1、控制目标

以种猪场为单位,连续两年野毒带毒检出率在2%以下,且无临床病例。

2、控制措施

对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及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广泛存在或有疫情发生的猪场,采取综合防控措施,使其由发病状况到稳定状况再到平静状况,达到控制目标,为最终开展净化奠定基础。

(1)流行病学调查:对种猪群进行抽样采血,检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病毒带毒状况和血清抗体水平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免疫方案,包括确定疫苗种类、免疫时间、免疫猪群范围等,每三个月进行一次采血评估控制效果,调整制定下一步的方案。

(2)猪群免疫控制:根据具体猪群带毒状况和抗体水平而制定,原则上是种猪采用灭活疫苗免疫,仔猪采用弱毒疫苗免疫;带毒率高时采用弱毒苗免疫,其它采用灭活苗免疫;弱毒疫苗免疫采用集中免疫,减少猪场病毒排毒期,阻断排毒猪向易感猪的病毒传递等。

3、净化目标

以种猪场为单位,连续两年野毒带毒检出率为阴性。

4、净化措施

结合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建立的猪场疫病新型净化模式——“仔猪超早期断奶模式”,可采取配套高生物安全措施与超早期断奶技术开展净化工作。

方案一:

(1)挑选生产性能优良、免疫保护好且主要病原呈阴性的健康种猪用于净化猪群的扩繁。种猪使用前必须进行能通过垂直传播途径感染新生仔猪的疫病的监测。

(2)将选留种猪所产仔猪在7-10日龄进行断奶,转入中间站隔离饲养,20日龄前人工哺喂人工奶,20-70日龄饲喂乳猪料。

(3)隔离饲养仔猪在无免疫保护下于中间站内暴露饲养至90日龄,即仔猪转入中间站后不注射任何疫苗。

(4)70-90日龄为检验期,其间猪场应连续两次对该猪群逐头进行主要疫病的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

(5)结合检测结果,淘汰主要疫病抗体、抗原阳性猪,最后挑选出阴性猪进入净化区(新建高生物安全猪场),建立净化基础群。

方案二:封群控制法进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初步净化(该方法只是使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及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处于临床阴性状况)

(1)挑选生产性能优良的后备种猪于隔离场使用弱毒疫苗进行一次性免疫,免疫后进行封闭式管理。

(2)每月进行一次抗体水平和带毒与排毒情况抽样检测,90天后如免疫合格且无排毒转入净化区,建立净化基础猪群。

(3)该猪群为该病临床阴性群体,猪群中不得存在该病易感猪群,仔猪断奶后应远离种猪群,补充后备种猪时应于隔离场进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弱毒一次性免疫,90天后如免疫合格且无排毒方可转入净化区种猪群。

5、阳性猪的处理

对阳性猪进行淘汰和无害化处理,同群猪隔离观察,定期复查,阳性猪隔离淘汰,阴性猪继续开展监测工作。

(三)猪瘟净化方案

1、净化目标

以种猪场为单位,连续两年免疫抗体合格率在70%以上;病原学监测结果阴性,无临床病例。

2、净化措施

阶段一:种猪群强化免疫阶段

首先对种猪群进行猪瘟抗体普查,对无抗体反应或抗体反应水平低下的猪只进行加强免疫,通过2-3个“检测-免疫-检测”的循环,若抗体水平仍不提高的猪只检测其是否有猪瘟的持续性感染,对猪瘟感染阳性的猪只进行淘汰。进而建立了猪瘟高抗体水平的种猪群,降低了全群感染猪瘟的风险。

阶段二:种猪群猪瘟带毒猪的检测与淘汰

对示范场种猪群逐头进行扁桃体采样并检测猪瘟病原,淘汰带毒种猪,如带毒种猪检出率达1%以上,则4-6个月后再进行一次检测淘汰。根据猪场感染严重情况重复2-3轮“检测-淘汰-检测”过程清除带毒种猪。以后引进阴性后备种猪扩群(每头后备猪都需要进行猪瘟病原检测),最终建立起猪瘟净化种猪群。

样品采集方法:在免疫猪瘟弱毒疫苗35天后(如在35天内检出阳性则应进行测序以区分疫苗毒株),对全群种猪活体采集扁桃体,采集样品低温保存,24小时内送检。猪活体采集扁桃体应尽量避免在产前1周至产后1周进行,以减少应激。

阶段三:子代猪群猪瘟控制方案

对断奶猪进行猪瘟抗体检测,根据检测结果确定免疫时间。对抗体水平低的和抗体阴性的猪群立即进行免疫并于3周左右进行抗体评价。仔猪70日龄进行猪瘟再次免疫。

阶段四:净化群体的后期监测

净化猪群建立后,每半年进行一次猪瘟病原和免疫情况的监测,以持续维持净化猪群健康状态。按全群10%的比例采集扁桃体和血液,分别进行猪瘟病原和抗体检测。病原检出率小于1%,免疫抗体合格率大于70%则认定为合格。若抗原检出率较高,则对全群重新进行逐头检测,淘汰阳性猪。

若种猪场病原学监测阳性率≤10%,可一次性净化;病原学监测阳性率>10%,可实施分步净化。

3、阳性猪的处理

对阳性猪进行淘汰和无害化处理,同群猪隔离观察,定期复查,阴性猪继续开展监测工作。

(四)猪伪狂犬病净化方案

1、净化目标

以种猪场为单位,连续两年野毒抗体监测结果阴性,无临床症状。

2、净化措施

阶段一:免疫程序的规范

采用伪狂犬病gE缺失的活疫苗或灭活疫苗,并按规范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

阶段二:区分gE抗体阴、阳性种猪群

对种猪群抽样检测猪伪狂犬免疫抗体和gE抗体,抽样比例不低于群体样本的20%。当gE阳性猪比例下降到20%以下时开始分群,将血清学gE阳性猪与阴性猪分开饲养,并继续使用gE基因缺失疫苗进行免疫。此后每4个月对gE阳性猪群反复进行“检测-分群-免疫-检测”,以逐步淘汰和缩小阳性猪群,在连续三次检测gE阳性率低于5%时对全群猪只进行检测,剔除全部阳性猪只。最后建立完全健康的gE阴性猪群。

阶段三:净化种猪群的建立、监测与综合控制

通过检测、淘汰和强化免疫的方式,以建立高抗体水平、gE抗体呈阴性的种猪群。每年检测三次以上。

建议采取后备种猪留种时全部进行猪伪狂犬病检查,经产种猪采用断奶一批检测一批的方式,剔除猪伪狂犬病gE抗体阳性猪。

剔除后建立的健康猪群于一个月后按10%比例抽样复查,无阳性猪则三个月后按相同方法进行复查,连续两次为阴性者则每半年进行一次血清学和病原学抽样复查,抽样复查如有阳性,在阳性率1%以内,按剔除后建立的健康猪群方式进行免疫和监测,1%~5%则重新进行全群检测剔除全部阳性猪只,超过5%则按照控制阶段的伪狂犬病防制措施进行。

各场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阶段进行实施。

3、阳性猪的处理

对阳性猪隔离淘汰;同群猪隔离观察,定期复查;阴性猪继续开展监测工作。

(五)猪布氏杆菌病净化方案

1、净化目标

以种猪场为单位,连续两年血清学监测结果阴性,无临床症状。

2、净化措施

县动物疫病控制中心 篇10

1动物疫病监测的重要意义和突出作用

1.1 实施动物疫病监测的重要意义

动物疫病监测是掌握动物疫病分布特征和发展趋势的重要方法,是掌握动物群体特性和影响疫病流行因素的重要手段,是评价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效果和制定科学免疫程序的重要依据,是及早发现疫病、及时扑灭疫情,以及净化、消灭疫病或病原的重要措施。实施有效的动物疫病监测对调整动物疫病防控策略、计划,制定预防、控制、净化、消灭动物疫病或病原方案、措施,落实“预防为主”防控方针和开展有效防控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2 开展动物疫病监测的突出作用

开展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抗体监测,能够及时、真实、准确地掌握易感动物群体的保护状态和区域防疫屏障建立情况;开展动物疫病、病原、感染抗体监测,能够真实、准确地了解、掌握动物疫病或病原发生、流行、分布情况;实施动物疫病监测能够科学、准确、可信、有效地对免疫实施、疫情处置、疫情控制、疫情态势、疫病净化、措施落实和防控实效等诸方面防控工作至少起到和发挥出防疫督办、免疫指导、风险预测、绩效考评四个重要方面的目的和作用。

2实施动物疫病监测的责任主体和条件要求

2.1 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是动物疫病监测的责任主体

动物疫病监测是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法定职责。《动物防疫法》第九条明确规定,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动物疫病的监测、检测、诊断、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以及其他预防、控制等技术工作。动物疫病监测是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根本任务。动物疫病监测具有公益性、技术性、综合性、社会性、敏感性、长期性、强制性等基本性质,由此决定动物疫病监测的实施主体必须是法定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动物疫病监测主要是靠技术手段来实现,由此决定动物疫病监测实施的主体必须具有符合监测工作要求的相应设施、设备和检验技术人员,监测必须以相应的国家或行业标准为依据、按法定的检验方法和操作规程进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属性是为政府和行政主管部门提供技术支撑的技术执法机构,动物疫病或病原的发生、流行、分布趋势和规律等情况的了解和掌握,预防、免疫、控制、扑灭、净化、消灭动物疫病的策略、方案、计划、措施的拟定和实施主要是根据监测获取相关科学信息,并据此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制定,由此决定动物疫病监测是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最基础性工作,是当前和今后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的重点工作。

2.2 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必备的条件要求

一般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技术包括组织病理学检测技术、病原学检测技术、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和血清学检测技术等,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根据各自承担的监测任务建立相应的技术平台。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至少要具备常见动物疫病的血清学检测能力,市级在具备常见动物疫病血清学检测能力的基础上至少要具备重大动物疫病分子生物学检测能力,省级应能够利用多种检测技术深入开展病原监测。全省应建立起县级实验室以血清学为主、市级以血清学和病原学并重、省级以病原学为核心的省市县三级差异性的检测能力体系,建立起省市县三级差异性的监测分工机制。

2.2.1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必备的设施设备各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兽医实验室建设应符合农业部《兽医系统实验室建设标准》的要求。县级实验室的选址、布局、内部设施和内部环境应当符合BSL-1实验室的要求,总面积不低于200 m2,应设置有解剖室、接样室、样品保藏室、血清学检测室、病原学检测室、洗涤消毒室、档案室等功能室,并配备酶标仪、自动洗板机、生物安全柜、生物显微镜、高压灭菌器等23种仪器设备。市级实验室的选址、布局、内部设施和内部环境应当符合BSL-2实验室的要求,总面积不低于300 m2,应设置有解剖室、接样室、样品保藏室、仪器室、分子生物学检测室、血清学检测室、病原学检测室、洗涤消毒室、档案室等功能室,在县级实验室应有仪器设备的基础上还应配备Ⅱ级生物安全柜、PCR仪、电泳仪、凝胶电泳成像与分析系统等共33种仪器设备。省级实验室的选址、布局、内部设施和内部环境应当符合BSL-2实验室的要求,总面积不低于1 500 m2,应设置有解剖室、接样室、样品处理室、样品保藏室、仪器室、试剂室、分子生物学检测室、血清学检测室、病毒检测室、细菌检测室、寄生虫检测室、病理学检测室、洗涤消毒室、实验准备室、菌(毒)种保藏室、档案室等功能室,市级实验室在应有仪器设备的基础上还应配备梯度PCR仪、荧光PCR仪、多功能电泳仪、倒置显微镜、超低温冰箱等共56种仪器设备。所有实验室的仪器配备率和完好率应达到100%。

2.2.2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必备的技术人员各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具有与承担任务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兽医、医学、生物和畜牧等相关专业人员)和熟悉实验室管理法律法规标准的管理人员,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得少于80%。县级实验室专职技术人员不少于3人,中级职称以上人员不少于30%。市级实验室专职技术人员不少于5人,中级职称以上人员不少于30%。省级实验室专职技术人员不少于10人,中级职称以上人员不少于50%。所有人员均应达到兽医专业或相关专业专科以上水平,并应经过专业技术、标准化、质量管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资格。

2.2.3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必备的规程方法实验室检测必须依据相应的国家、行业、地方标准,按照法定的检验方法和操作规程实施。无法定检测标准方法的,也应制定内部检测标准方法。通常要按下列顺序来确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规定的方法,行业主管部门规定的技术方法,国际通用的技术方法,自定并经确认可靠和经用户认可的方法等。检测所用的诊断试剂应具有标准或合格证书。

2.2.4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完备兽医实验室标准化建设与规范化管理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兽医实验室必须按照农业部《兽医系统实验室考核管理办法》的要求完备兽医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突出建立、健全、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和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并确保有效运行。

3开展动物疫病监测的工作思路和制度要求

3.1应树立将免疫卡或免疫档案作为免疫规范化管理方面考核评定,免疫抗体监测结果作为免疫实施和免疫实效方面考核评定的观念,建立将检测数据、监测结果作为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实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实效、检测技术能力水平方面执法、督察、考评的重要内容、依据的检查考评制度措施。

3.2应本着监测的目的性、实施的针对性、时机的时效性、选点的随机性、采样的代表性、样品的真实性、数据的准确性、结果的可信性、结论的可用性、分析的科学性、实践的意义性原则实施监测。

3.3应采取全面与定点、定期与适时、例行与跟踪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机制,对日常事项实行定期例行性评定监测,对特定事项实行定向跟踪性核查监测,对重大问题实行定点针对性核查监测。

3.4应实行监测实施与监测数据即时分析和跟踪处理相结合制度,每次监测至少应起到防疫督办、免疫指导、风险预测、考核评定的目的和作用。

3.5应建立目标场和目标县固定点监测制度,定期对固定目标场、固定目标县实施例行性监测流调。

3.6应建立例行性监测制度,定期对监测区域、监测点实施主动性、随机性监测流调。

3.7应建立督察性监测制度,日常防疫督察时对监督检查的有关场(户)等适量开展采样监测,并将监测结果作为对当地免疫实施、防控实效考评的重要依据。

3.8应建立跟踪性监测制度,针对疫情、监测、流调及其他特定情况等,对特定事项、特定问题实时开展定向、定点跟踪性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有针对性的及时做出防控督办、免疫指导、风险预测分析等应对工作。

3.9应确保监测工作的时效性。确保监测时机的时效性。季节性高发疫病在高发期前应适时实施全面普查性监测;有关疫病存在爆发流行极高风险时应实施全面摸底性监测;有关疫病大范围实施免疫后应适时实施全面评估性监测;免疫存在有关重大问题在其补免整改后应适时实施跟踪性监测。确保检测结果的时效性,样品检测、结果分析、指导防控上应保证时效性。

3.10应确保监测区域和监测点选择的随机性。目标区域及目标区域内监测点的选择应采取事前或现场由2名以上相关人员随机抽取方式选择确定。

3.11应确保监测样品的真实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实行自主采样或当场监督采样、分样、封样。

3.12应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使用标准、合格的试剂,依标准检测和判定,确保检测数据和监测结果的合法性、合规性、科学性、真实性、准确性、一致性、相符性、可信性和实效性。

4推进和完善动物疫病监测工作的思考

4.1 应完善法制建设管理

完备检测技术方法标准体系建设与管理,完备检测试剂标准体系建设与管理,突出技术监测结果在动物疫病防疫监督执法、行政管理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明确动物饲养场定期实施动物疫病监测的责任义务,保证监测样品采集,确保监测、检测、阳性畜禽处置工作有法可依和可行,切实有力推进动物疫病监测、免疫、控制、净化工作,确保疫病防控实效。

4.2 应强化兽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政府应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和措施,确保和推进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适时更新、完备检测设施设备,强化检测技术人员培训,加强检测技术方法研究,健全、完善相关检测技术平台,不断增强、扩展、完备检测技术能力,提升检测技术水平。

4.3 应完善财政保障机制

上一篇:石材加工厂工作总结下一篇:高考自我鼓励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