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疫病监测工作总结

2024-08-04

动物疫病监测工作总结(共12篇)

动物疫病监测工作总结 篇1

XX年动物疫病监测工作总结

今年我县的动物疫病监测工作在各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根据《青海省XX年动物疫病检测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为了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本着“科学求实”的工作态度,组织业务人员深入基层认真扎实的开展了以口蹄疫、布病、牛皮蝇病防治调查、马鼻疽病监测为主的动物疫病疫病监测工作。截止5月20日,在业务干部的努力和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下,现已全面完成了今年上半年各项疫病监测工作任务,为防止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和传播,了解和掌握本地区动物疫情动态起到了积极作用。现将工作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基本做法

为进一步加强疫病监测工作, 及时掌握本地区的动物疫情动态,严密防止各种动物疫情的传播,今年年初制定了《**县XX动物疫病监测工作计划》,县兽医站组织成立了监测工作小组,规范了监测技术和程序,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明确了监测任务和职责。在实际工作中,各级业务单位高度重视疫病监测工作,为使乡(镇)技术人员及村(社)防疫员广泛参与疫病监测工作,给各基层乡站分解疫病监测任务,县站负责人深入各乡(镇)对各地区业务单位监测 工作情况进行了检查和指导,为进一步推动我县的动物疫病监测工作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监测任务完成情况

1、口蹄疫免疫效果监测

XX年春季动物防疫工作于4月底全面完成,按要求各乡镇于5月中旬前将牛、羊血样随机抽样牛血清45份、羊血清45份、送往州动物疫控中心进行抗体监测。县动物疫控中心于6月初通过IHA试验检测了牛血清50份、羊血清50份。监测结果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羊为98%、牛为71.4%。

2、布鲁氏菌病、血清学监测:按照通知要求,虎红平板凝聚试验检测牛羊血清500份,监测出阳性血清3份,其它监测结果为阴性。监测结果显示牛羊布鲁氏菌病阳性率比XX年高出0.73%和0.28%、病原学监测:收集牛羊流产胎儿各9份,无菌采集肝、脾、肠系膜、淋巴结和胃内容物送往州动物疫病控制中心进行实验室布鲁氏菌的分离与鉴定。

3、牛皮蝇病防治调查

通过3月、5月份对400头牛的调查,牛皮蝇瘤疱寄生的最多部位在背部,颈部几乎没有。年龄情况分析:调查已防治幼年牛169头,感染数62头、感染率36.69%、瘤疱数126、感染强度0.74;调查未防治的幼年牛66头、感染数 41头、感染率62.21%、感染强度3.803、瘤疱数251个;已防治成年牛84头,感染数21头、感染率0.25%、瘤疱数69、感染强度0.82;调查未防治的成年牛36头、感染数14头、感染率38.88%、感染强度1.5、瘤疱数54个。

4、马鼻疽病监测

以鼻疽菌素点眼试验完成了监测任务,50匹马属于阴性

三、存在的问题

(一)、由于基层群众的防疫意识淡薄,对动物防疫知识掌握不足,只注重于防疫,不重视监测工作,对疫病监测工作的配合力度不够,采集监测样品(血样)难度较大。

(二)、牧户居住过于分散,加之交通不便,业务单位经费严重不足,疫病监测工作范围受到一定限制,目前,疫病监测实际上只局限于交通沿线,对其监测工作的广泛性和科学性得不到保障。

**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动物疫病监测工作总结 篇2

1动物疫病监测的重要意义和突出作用

1.1 实施动物疫病监测的重要意义

动物疫病监测是掌握动物疫病分布特征和发展趋势的重要方法,是掌握动物群体特性和影响疫病流行因素的重要手段,是评价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效果和制定科学免疫程序的重要依据,是及早发现疫病、及时扑灭疫情,以及净化、消灭疫病或病原的重要措施。实施有效的动物疫病监测对调整动物疫病防控策略、计划,制定预防、控制、净化、消灭动物疫病或病原方案、措施,落实“预防为主”防控方针和开展有效防控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2 开展动物疫病监测的突出作用

开展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抗体监测,能够及时、真实、准确地掌握易感动物群体的保护状态和区域防疫屏障建立情况;开展动物疫病、病原、感染抗体监测,能够真实、准确地了解、掌握动物疫病或病原发生、流行、分布情况;实施动物疫病监测能够科学、准确、可信、有效地对免疫实施、疫情处置、疫情控制、疫情态势、疫病净化、措施落实和防控实效等诸方面防控工作至少起到和发挥出防疫督办、免疫指导、风险预测、绩效考评四个重要方面的目的和作用。

2实施动物疫病监测的责任主体和条件要求

2.1 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是动物疫病监测的责任主体

动物疫病监测是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法定职责。《动物防疫法》第九条明确规定,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动物疫病的监测、检测、诊断、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以及其他预防、控制等技术工作。动物疫病监测是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根本任务。动物疫病监测具有公益性、技术性、综合性、社会性、敏感性、长期性、强制性等基本性质,由此决定动物疫病监测的实施主体必须是法定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动物疫病监测主要是靠技术手段来实现,由此决定动物疫病监测实施的主体必须具有符合监测工作要求的相应设施、设备和检验技术人员,监测必须以相应的国家或行业标准为依据、按法定的检验方法和操作规程进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属性是为政府和行政主管部门提供技术支撑的技术执法机构,动物疫病或病原的发生、流行、分布趋势和规律等情况的了解和掌握,预防、免疫、控制、扑灭、净化、消灭动物疫病的策略、方案、计划、措施的拟定和实施主要是根据监测获取相关科学信息,并据此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制定,由此决定动物疫病监测是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最基础性工作,是当前和今后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的重点工作。

2.2 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必备的条件要求

一般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技术包括组织病理学检测技术、病原学检测技术、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和血清学检测技术等,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根据各自承担的监测任务建立相应的技术平台。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至少要具备常见动物疫病的血清学检测能力,市级在具备常见动物疫病血清学检测能力的基础上至少要具备重大动物疫病分子生物学检测能力,省级应能够利用多种检测技术深入开展病原监测。全省应建立起县级实验室以血清学为主、市级以血清学和病原学并重、省级以病原学为核心的省市县三级差异性的检测能力体系,建立起省市县三级差异性的监测分工机制。

2.2.1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必备的设施设备各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兽医实验室建设应符合农业部《兽医系统实验室建设标准》的要求。县级实验室的选址、布局、内部设施和内部环境应当符合BSL-1实验室的要求,总面积不低于200 m2,应设置有解剖室、接样室、样品保藏室、血清学检测室、病原学检测室、洗涤消毒室、档案室等功能室,并配备酶标仪、自动洗板机、生物安全柜、生物显微镜、高压灭菌器等23种仪器设备。市级实验室的选址、布局、内部设施和内部环境应当符合BSL-2实验室的要求,总面积不低于300 m2,应设置有解剖室、接样室、样品保藏室、仪器室、分子生物学检测室、血清学检测室、病原学检测室、洗涤消毒室、档案室等功能室,在县级实验室应有仪器设备的基础上还应配备Ⅱ级生物安全柜、PCR仪、电泳仪、凝胶电泳成像与分析系统等共33种仪器设备。省级实验室的选址、布局、内部设施和内部环境应当符合BSL-2实验室的要求,总面积不低于1 500 m2,应设置有解剖室、接样室、样品处理室、样品保藏室、仪器室、试剂室、分子生物学检测室、血清学检测室、病毒检测室、细菌检测室、寄生虫检测室、病理学检测室、洗涤消毒室、实验准备室、菌(毒)种保藏室、档案室等功能室,市级实验室在应有仪器设备的基础上还应配备梯度PCR仪、荧光PCR仪、多功能电泳仪、倒置显微镜、超低温冰箱等共56种仪器设备。所有实验室的仪器配备率和完好率应达到100%。

2.2.2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必备的技术人员各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具有与承担任务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兽医、医学、生物和畜牧等相关专业人员)和熟悉实验室管理法律法规标准的管理人员,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得少于80%。县级实验室专职技术人员不少于3人,中级职称以上人员不少于30%。市级实验室专职技术人员不少于5人,中级职称以上人员不少于30%。省级实验室专职技术人员不少于10人,中级职称以上人员不少于50%。所有人员均应达到兽医专业或相关专业专科以上水平,并应经过专业技术、标准化、质量管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资格。

2.2.3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必备的规程方法实验室检测必须依据相应的国家、行业、地方标准,按照法定的检验方法和操作规程实施。无法定检测标准方法的,也应制定内部检测标准方法。通常要按下列顺序来确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规定的方法,行业主管部门规定的技术方法,国际通用的技术方法,自定并经确认可靠和经用户认可的方法等。检测所用的诊断试剂应具有标准或合格证书。

2.2.4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完备兽医实验室标准化建设与规范化管理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兽医实验室必须按照农业部《兽医系统实验室考核管理办法》的要求完备兽医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突出建立、健全、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和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并确保有效运行。

3开展动物疫病监测的工作思路和制度要求

3.1应树立将免疫卡或免疫档案作为免疫规范化管理方面考核评定,免疫抗体监测结果作为免疫实施和免疫实效方面考核评定的观念,建立将检测数据、监测结果作为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实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实效、检测技术能力水平方面执法、督察、考评的重要内容、依据的检查考评制度措施。

3.2应本着监测的目的性、实施的针对性、时机的时效性、选点的随机性、采样的代表性、样品的真实性、数据的准确性、结果的可信性、结论的可用性、分析的科学性、实践的意义性原则实施监测。

3.3应采取全面与定点、定期与适时、例行与跟踪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机制,对日常事项实行定期例行性评定监测,对特定事项实行定向跟踪性核查监测,对重大问题实行定点针对性核查监测。

3.4应实行监测实施与监测数据即时分析和跟踪处理相结合制度,每次监测至少应起到防疫督办、免疫指导、风险预测、考核评定的目的和作用。

3.5应建立目标场和目标县固定点监测制度,定期对固定目标场、固定目标县实施例行性监测流调。

3.6应建立例行性监测制度,定期对监测区域、监测点实施主动性、随机性监测流调。

3.7应建立督察性监测制度,日常防疫督察时对监督检查的有关场(户)等适量开展采样监测,并将监测结果作为对当地免疫实施、防控实效考评的重要依据。

3.8应建立跟踪性监测制度,针对疫情、监测、流调及其他特定情况等,对特定事项、特定问题实时开展定向、定点跟踪性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有针对性的及时做出防控督办、免疫指导、风险预测分析等应对工作。

3.9应确保监测工作的时效性。确保监测时机的时效性。季节性高发疫病在高发期前应适时实施全面普查性监测;有关疫病存在爆发流行极高风险时应实施全面摸底性监测;有关疫病大范围实施免疫后应适时实施全面评估性监测;免疫存在有关重大问题在其补免整改后应适时实施跟踪性监测。确保检测结果的时效性,样品检测、结果分析、指导防控上应保证时效性。

3.10应确保监测区域和监测点选择的随机性。目标区域及目标区域内监测点的选择应采取事前或现场由2名以上相关人员随机抽取方式选择确定。

3.11应确保监测样品的真实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实行自主采样或当场监督采样、分样、封样。

3.12应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使用标准、合格的试剂,依标准检测和判定,确保检测数据和监测结果的合法性、合规性、科学性、真实性、准确性、一致性、相符性、可信性和实效性。

4推进和完善动物疫病监测工作的思考

4.1 应完善法制建设管理

完备检测技术方法标准体系建设与管理,完备检测试剂标准体系建设与管理,突出技术监测结果在动物疫病防疫监督执法、行政管理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明确动物饲养场定期实施动物疫病监测的责任义务,保证监测样品采集,确保监测、检测、阳性畜禽处置工作有法可依和可行,切实有力推进动物疫病监测、免疫、控制、净化工作,确保疫病防控实效。

4.2 应强化兽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政府应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和措施,确保和推进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适时更新、完备检测设施设备,强化检测技术人员培训,加强检测技术方法研究,健全、完善相关检测技术平台,不断增强、扩展、完备检测技术能力,提升检测技术水平。

4.3 应完善财政保障机制

动物疫病监测工作总结 篇3

关键词:疫病监测;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8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7-0238-1

动物疫病监测工作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动物防疫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强开展动物疫病监测工作,能够有效防控动物疫病疫情的发生,更好的保障畜牧业稳定快速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要正视动物疫病监测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1 动物疫病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动物疫病监测人员业务水平差,素质低

传统思想制约着我们,总是想着去解决问题,却从不想怎么避免问题的发生。因此长期以来一直是重防疫、重诊治的思想,动物疫病检测工作不受重视,导致监测人员数量少,而且业务水平低,素质低。

1.2 动物疫病监测方式简单,手段落后

动物疫病监测缺乏长期的重视,总是有初期投入,却很少有经常性投入,所以实验室缺设备、少仪器、无试剂,致使监测病种少,监测方式简单,功能不全,大大降低了监测效果,难以满足工作需要。

1.3 养殖户对动物疫病监测的意识较低

随着国家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投入和支持,动物防疫机构以及工作人员也越来越重视动物疫病监测。虽然我们工作人员很努力,但是养殖户却存在很多担忧,普遍存在“一怕、二拖、三拒”的现象,不能积极配合我们做好疫病监测,导致监测工作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

1.4 动物疫病监测组织机构不健全,责任划分不清

首先,动物疫病监测工作应属政府工作的一部分,但目前只有六种重大动物疫病纳入各级政府负责制,而对其他疫病尚未明确政府职责。其次,动物疫情预警评估组织机构不健全,尤其是县级预警组织机构配备不完善,并且省、市、县动物疫情预警评估组织体系之间缺乏沟通协调。最后,由于各地政府对疫病监测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监测人员缺编制、待遇偏低,造成监测队伍不稳定。

1.5 动物疫病监测信息处理不及时、时效性差

动物疫病监测首先要到各养殖场(户)去采集信息,采集回来的信息要进行统计、整理、分析等步骤,然后得出的数据才能作为预警和评估的依据。然而很多地方和政府都不能及时的对信息进行及时规范的处理与评估,导致得出的信息缺乏时效性、科学性。

2 加强动物疫病监测的解决对策

2.1 加大力度进行社会宣传

为了解决养殖户的畏难情绪,保证动物疫病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要加大力度进行社会宣传,提高养殖场(户)对动物疫病监测的认识。除了宣传《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之外,我们应重点普及动物疫病监测常识,纠正养殖户的一些错误观念,消除养殖户的思想顾虑,做到积极主动的配合我们做好动物疫病监测工作。

2.2 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动物疫病监测手段

由于资金投入不够,实验室检测项目不多,这些都无法满足当前动物疫病监测工作的需要,所以还须加大投入力度。一是将实验室检测经费归为动物防疫经费的一部分,以确保实验室检测工作的稳定有效的运行;二是各级政府应长期投入,以改善检测设备,提高监测手段。

2.3 加强动物疫病监测队伍建设

一是要对现有监测人员进行积极培训,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专业知识,提高监测人员的整体素质;二是要积极引进专业人才,不管在业务水平还是知识的应用上都能够起到带动作用;三是要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给予大力支持,做到人员有编制,待遇有保障,使人才引得进、留得住。

2.4 规范动物疫病监测程序,及时处理监测信息

为保证监测工作有序的开展,应制定规范的动物疫病监测程序。首先,制定出年度动物疫病监测工作方案;其次,按照不同种类的检测进行分类,协调组织并实施;再次,落实责任,明确任务,督导考核;最后,做好监测信息的采集,并且及时处理信息并存档,以确保监测信息的时效性与科学性。然后通过对信息的整理分析,提出监测建议。

2.5 建立动物疫病监测预警与评估分析机制

动物疫病监测工作包含对信息的采集和处理,及对动物疫病疫情的评估分析和预警。首先,各地监测站应以专家技术人员组成动物疫病疫情评估分析专家组;其次,由专家组制定出动物疫病疫情评估分析与预警方案;最后,按照确定的预警方案,对动物疫病疫情进行认真科学的评估与分析,通过科学的分析预测,对某地域可能发生的疫病疫情应按规定类别、级别,分类分项及时提出预警和防控措施,规避动物疫情发生、传播的风险,消除隐患,保障动物养殖安全和社会公共卫生安全。

3 小结

动物疫病监测工作关系到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稳定与繁荣,它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所以我们首要的任务就是加强动物疫病监测工作的开展,从根本上预防动物疫病疫情的发生,更好的保障畜牧业稳定快速可持续发展,保证动物产品质量,从而有力的维护了社会公共卫生安全。

参考文献

[1] 周道,刘旗,阎俊群.如何搞好动物疫病监测工作[J].中国牧业通讯,2009,(23).

[2] 谭忠田,李玉英,秦闻迪,李洪伟.如何搞好基层的疫病监测[J].兽医导刊,2007,(04).

[3] 刘瑞瑛.对建设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机制的思考[J].四川畜牧兽医,2010,(12).

动物疫病监测工作总结 篇4

为贯彻落实省、市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会议部署,我县领导对此高度重视,县重大动物疫情防治指挥部于11月上旬开始对全县各乡(镇)进行秋防督查。本次督查按照《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绩效考评的通知》、《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目标管理考核方案》进行督查评分,作为年终考评依据。现将有关事项通报如下:

一、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效果监测情况

本次由各乡镇畜牧兽医站负责血清学样品采集高致病性禽流感样品***份,合格为***份,合格率为***%,其中

************抗体合格率均未能/能达到农业部70%合格率的要求。

二、鸡新城疫免疫效果监测情况

本次由各乡镇畜牧兽医站负责血清学样品采集鸡新城疫样品***份,合格为***份,合格率为***%,其中*********均能达到农业部70%合格率的要求;******抗体合格率均未能达到农业部70%合格率的要求。

三、猪瘟免疫效果监测情况

本次由各乡镇畜牧兽医站负责血清学样品采集猪瘟样品***份,合格为***份,合格率为***%,其中***未能达到农业部70%合格率的要求。

四、口蹄疫免疫效果监测情况

本次由各乡镇畜牧兽医站负责血清学样品采集口蹄疫样品***份,合格为***份,合格率为***%;其中猪口蹄疫样品***份,合格为***份,合格率为***%,其中*********未能达到农业部70%合格率的要求;牛羊口蹄疫样品***份,合格为***份,合格率为***%,其中*********牛羊口蹄疫抗体合格率均未能达到农业部70%合格率的要求。

五、蓝耳病免疫效果监测情况

本次由各乡镇畜牧兽医站负责血清学样品采集猪蓝耳病疫样品***份,合格为***份,合格率为***%,其中***************抗体合格率均未能达到农业部70%合格率的要求。

六、布鲁氏菌病抽样监测情况

我县布鲁氏菌病今年未发生疑似病例。本次流调由各乡镇从***个场(户)中抽取血清样品***份,其中奶牛***份,肉牛***份,羊***份,猪***份;经县兽医实验室监测,该批血清全部呈阴性。

七、主要存在的问题

1、据了解,部分散养户因新进一批家禽,采样情况不明,疫苗注射量没有达到标准;某些技术员刚刚调换,疫苗在运输过程中保管不到位,注射疫苗的部位不准确才导致免疫抗体水平相对较低。

2、部分乡镇免疫档案仍存在缺漏,亟待完善。

3、部分乡镇防疫经费没有到位。

四、下一步工作要求

1、继续加强对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基层防疫员的技术水平,选拔责任心强的人员参加动物防疫队伍。

2、抗体合格率未能达到农业部要求的乡镇必须进行强化免疫和补免工作。

3、各乡镇要继续加强对主要动物疫病病原学监控,特别是对中、小规模饲养场、活禽市场和屠宰场等关键场所的监控,扩大监测面,增加监测频次;发现阳性病例,按规定及时规范处置。

动物疫病防疫工作总结 篇5

一、健全工作机构

我镇为保障秋防工作的顺利开展,及时召开了全体镇、村干部会议,成立了以镇长刘建军同志为组长,镇党委副书记、镇武装部长 为副组长的镇秋防领导小组,组建了秋防办公室,实行了党委、政府班子成员包村,村干部包社,社干部包户,防疫技术人员分村负责制度,并按社平15元拨出资金补贴防疫人员,不向农户收取防疫注射费,做到了“机构、人员、技术、资金、责任”五落实。

二、认真组织落实

我镇从2010年9月27日开始进行全镇的秋防工作,到10月8日完成第一次防疫,防疫面达到98%;从10月9日到10月15日对全镇进行了补充防疫,防疫面达到了100%,做到了村不漏社、社不漏户、户不漏畜(禽)、畜(禽)不漏针。全镇总计防疫猪 12985头,鸡50036只,鸭42647 只,鹅 90只,鸽子 106只,牛 130头,羊 8头,兔 981 只。

三、积极开展自查

在2010年10月15日到10月17日,全镇组织相关人员对防疫完成的村社进行了自查,采取边查边改,以查促防的方法,对查出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确保全镇防疫的全覆盖。

【动物疫病防疫工作总结】相关:

交警中队工作总结 | 银行营业部工作总结 | 市创建平安小区工作总结 | 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情况的报告 | 诚信兴商宣传活动总结 | 养殖场项目实施方案 | 外联部十月份活动工作总结 | 宣传部九月份工作总结 |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总结 篇6

动物防疫:20XX年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数达240423羽,使用疫苗613瓶;O型口蹄疫免疫数为40233头,使用疫苗1523瓶;猪蓝耳病免疫数为38640头,使用疫苗4093瓶;猪瘟免疫数为41104头,使用疫苗为9359瓶,禽流感及口蹄疫适龄免疫率均达到100%。另外,20XX年派发到各养殖场的消毒药可达4.6吨,为兽医防疫多设了一道防护网。由于各种疫病的疫苗免疫工作扎实到位,全年没有发生过任何动物疫情。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危检测:20XX年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酬建起水产品质量安全风危监测实验室,监测水产品的呋喃类、氯霉素、孔雀石绿;生猪的瘦肉精;蔬果类的农药残留。由于水产品检测室建成时间短,目前做了水产品检测105份,合格率99%。我中心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养殖场及市场上的各种动物及动物产品进行了严格有效的检疫,20XX年一共检疫了家禽69155羽,生猪19052头,全部合格。同时也加强种植户的蔬菜农药残留检测,让种植户自觉遵守农药的正确使用方法。全年对种植户抽样960份,合格960份,合格率达100%。对种植户的检测、监管取得有效的预防效果。为我镇构建起一个全面有效的农产品食品安全风险监控网络。

关于动物疫病监测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7

1 强化组织保障, 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完成

首先要完善队伍建设。提升人员素质、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到位、巩固保障。一是要强化各项业务技术的培训, 增强样品采集能力和开展监测工作水平, 降低动物应激反应, 为进一步提高科学防控水平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二是要强化监测组织和保障工作, 应根据监测工作需要, 认真制定监测计划, 合理安排监测方法, 保证监测物质资金及时到位, 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

2 加强宣传, 创建良好工作的氛围

要正确引导监测工作的理念, 积极树立监测是疫病防控基础意识, 加强宣传, 转变观念。从加强服务入手, 本着为养殖场户负责的态度, 及时发现疫病隐患, 并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 使其生产经营的动物及动物产品达到无公害食品标准, 从而达到减少损失, 增强市场竞争力, 增加效益的目的。缓解养殖场户的对立情绪, 积极争取养殖场户的支持与配合。

3 合理布局, 科学设置监测点

动物疫病监测是动物疫病防控的基础性工作, 是掌握动物疫病的流行情况, 制定防控计划, 实施防控措施的重要依据。因此要综合本辖区内动物养殖、动物及动物产品流通、动物疫病流行等情况, 合理设置监测点, 确保监测数据具有代表性。同时, 要坚持以点带面原则, 发现异常情况, 及时开展针对性的监测, 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监测模式, 为科学评估动物疫病发生发展趋势奠定基础。

4 提升监测手段, 增加监测工作的科技含量

要根据不同的监测要求, 采用不同的监测方式方法。要强化流行病学调查, 主要调查动物疫病的流行种类、流行特点, 传播方式及危害程度, 分析该病的流行规律和发展趋势。并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 加大实验室监测范围和数量, 重点监测易感动物的染病状况及免疫接种后的保护状态, 以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5 规范监测程序, 提高疫情监测工作的科学性

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监测程序开展工作, 提高监测结果的灵敏性、准确性和科学性, 减少误差, 确保监测工作科学规范。要据实上报监测结果, 减少人为因素对监测结果的影响, 提高监测工作质量。

6 健全疫情报告网络, 拓宽监测渠道

要建立起县、乡、村的三级疫情报告网络, 充分发挥疫情报告网络的作用, 广泛收集动物疫病信息。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 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到动物疫病监测不仅对养殖业意义巨大, 而且可以对动物养殖全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控, 是保证动物产品卫生质量, 确保消费者能吃上放心肉、喝上放心奶的重要措施。使广大人民群众自愿提供动物疫病信息, 拓宽监测信息获取渠道。

7 开展数据研究, 强化动物疫情预警预测

动物疫病监测工作总结 篇8

关键词: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鄂州市

中图分类号:S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020(2014)04-0048-03

鄂州市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中游南岸,东经114°32′~115°05′、北纬30°00′~30°06′之间,西邻武汉,东接黄石,北望黄冈,市域国土面积1 596 km2。鄂州市交通便利,万里长江依市而过,境内江岸线801 km,江海直达;武九铁路、武黄、武冈2条城际铁路、316国道、106国道、314国道、武黄高速、汉鄂快速、大广高速、239省道贯穿鄂州全市。

鄂州市属幕阜山和大别山余脉交汇地区,江汉平原东南端,山地、丘陵、平原、湖区俱全。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中间低平,最高海拔4858 m,最低海拔117 m。主要山峰有高峰山、白雉山、沼山、五卦山、麻羊垴等。山地面积200多km2,占版图面积的13%,丘陵面积600多km2,占版图面积的42%,平原和水域面积700多km2,占版图面积的45%。

1鸟类资源

鄂州有鸟类16目42科179种,占湖北鸟类总数456种的3925%。其中留鸟54种,占3012%;夏候鸟44种,占2469%;冬候鸟74种,占4156%;旅鸟6种,占316%,以冬候鸟占优势。

全境有澳洲线迁徙水鸟16种,中国西北、华北、东北和俄罗斯及东北亚地区迁徙水鸟46种,全境有迁徙林鸟42种。集中迁徙时段主要在每年9月下旬~次年4月上旬,每年1月下旬~2月上旬达到相对峰值。从数量上看,每年鸟类迁徙总量在25~30万只,其中水鸟迁徙总量在10~15万只之间(其中夏候鸟迁徙总量6万只左右,冬候鸟迁徙总量9万只左右)。每年林鸟迁徙总量约8~10万只(其中夏季迁徙约3万只,冬季迁徙总量约7万只。

2监测重点物种及疫病

(1)物种:鸟类有小天鹅、豆雁、鸿雁、灰雁、绿头鸭、斑嘴鸭、灰鹤、东方白鹳、黑鹳、白鹭、中白鹭、大白鹭、白琵鹭、苍鹭、夜鹭、牛背鹭、雉鸡、丝光椋鸟、珠颈斑鸠、山斑鸠、火斑鸠、灰头麦鸡、黑水鸡、红嘴鸥、凤头P T、黑腹滨鹬、鹤鹬、黑尾塍鹬、环颈鸻、黑翅长脚鹬、林鹬、泽鹬等。兽类有果子狸、狗獾、猪獾、小麂、野猪等。

(2)重点疫病:禽流感、SARIS。

3监测网络体系的构建

鄂州市构建野生动物监测网络体系原则是根据森林、湿地分布现状;鸟类繁殖、越冬、栖息、觅食、迁徙停歇等集中区域;监测物种与人、饲养动物密切接触的重点区域;曾经发生过重大疫病的区域及周边地区来确定的。共确定6个监测点、8条监测线路,六大监测网络野生动物疫源疫病体系,分别是:

(1)长江区域监测网络体系。包括西起武汉东至黄石,鄂州境内的长江沿线江滩、江洲。

(2)水网湖区监测网络体系。包括沿长江岸线分布的花马湖、南迹湖,鸭儿湖、与大冶交界的三山湖、牛山湖,与武汉市交界的梧桐湖、红莲湖等52个湖泊及周边的农田。

(3)梁子湖区域监测网络体系。包括梁子湖及鲁家湖、汪家湖、涂镇湖、蔡家海等子湖在内的湖泊和农田。

(4)林区监测网络体系。包括以森林资源集中,是林鸟迁徙和兽类集中分布的区域。如:高峰山、白雉山、麻羊垴、沼山、长兴寺、涂镇等地区。

(5)平原农田湿地监测网络体系。包括长港镇、华容镇、段店镇、蒲团乡、杜山镇等平原地区。

(6)城区监测网络体系。包括主城区、葛店开发区、鄂州经济开发区、花湖经济开发区等城区。

4监测模式

根据鄂州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六大监测网络体系,确定三种监测模式。一是社会综合监测模式。结合相关部门职业特点和不同区域,以社会兼职监测人员为主力量,发现野生动物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市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管理科或监测站。二是重点区域专业技术监测模式。如长江、梁子湖、林区三大网络体系,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查清本市野生动物种类、数量、迁徙时间等规律,及时发现疫源。三是敏感区域专家团体合作模式。如养殖场所、长江沿线、梁子湖等区域,由国家、省、市专家组成团队,针对可能即将发生疫情的区域进行监测,会商解决方法。

湖北林业科技第43卷

第4期夏发迟 等:鄂州市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探讨

5监测方法

监测模式分线路巡查、定点观测2种方法。对全市实行全天候监测。一般情况下,以7~15天为周期进行一次线路巡查或定点观测。有疫情动态时须1日1次。紧急情况启动应急预案,对重点区域实行24小时监控。

5.1主要监测区域

(1)物种的集中分布区域,如集中繁殖地、越冬地、栖息地、觅食地、迁徙停歇地等;监测物种与人和饲养动物密切接触的重点区域。

(2)曾经发生过重大疫病的区域及周边地区。

(3)上述区域是在常态下的描述,一旦出现疫情,将以疫情为中心,次要地区可能上升为主要区域。

5.2点线布置基本原则

监测样地设置必须考虑景观类型、生境状况、食物条件、鸟类的空间扩散性、区域的不同分布、栖息地状况、迁徙规律、移动区间、传播疫病的目标种群、区域间疫情动态、本地区鸟类的重要习性、自然生境中的人为活动强度等综合因素,覆盖全市重点区域。

5.3点线布置的重点区域

(1)自然湿地的重点区域:湖泊岸线→沼泽滩涂→自然水域→江河水道→河口洲滩→季节性泛洪地→其他鸟类常见聚集地

(2)人工湿地的重点区域:大中型水库→大型围堰→开阔地鱼塘→大片藕池→河谷湖岸开阔稻田→其他鸟类常见聚集地

(3)自然林区的重点区域:林区→森林公园→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林缘→溪流→峡谷→豁口→山区和平原过渡带→大型山峰或山系交汇地带→其他兽类常见聚集地

(4)异常情况点线布置注意事项:调查清楚异常情况地点的景观类型和异常物种的适宜生境,以及当地的地理特征,作为确定新的监测范围的依据;确认异常物种种类以及同一景观或生境中的其他混群生活的鸟类,从鸟类的迁徙、扩散、移动和种群生态行为来判断监测线路和范围,跟踪监测其他可疑种类;判断异常物种可能的传播途径、线路、范围、时间,以便于进一步锁定监测范围、路线。

5.4监测具体内容

(1)监测区域内和周边地区野生鸟类的种群动态以及活动规律。

(2)监测区域内和周边地区野生鸟类的发病、非正常死亡情况。

(3)监测区域内和周边地区野生鸟类行为异常、外部形态特征异常变化,或种群数量严重波动等异常情况。

5.5监测记录

监测记录分为常规记录和异常记录。

(1)常规记录:天气,风向,风力 (级),气温,地理位置,海拔,日期,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监测人员,监测线路等;景观或生境描述;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汇报 篇9

一、领导重视,落实责任。街党工委、街道办事处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认真部署重大动物防疫工作,靠前指挥相关职能部门开展,深入督促各村居属地责任落实,按照上级的要求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经费,积极推进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落实到位。此外,为改善荔城畜牧兽医站办公条件、提升兽医站形象,今年荔城街道办事处特给予荔城畜牧兽医站60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

二、健全制度,严密组织。全面建立层级工作责任制度,与村(居)委签订防控重大动物疫病责任书,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层层落实等措施,确保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另外,及时组织有关村委部门召开会议,对动物防疫工作进行全面的安排,严格落实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免疫工作,保质保量的完成注射任务。

三、广泛宣传,科学预防。注射疫苗是预防禽畜疫病最有效的方法,我镇街始终坚持正面宣传、科学宣传和依法宣传的原则,广泛宣传预防知识,提高群众科学防治意识,增强养殖户主动配合免疫注射工作的积极性。

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汇报 篇10

一、目前工作开展情况

为了扎实地搞好我县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我县春季防疫工作一是早准备,在去年12月底就从省市购进了猪瘟疫苗10万头剂,禽流感苗60万羽,猪口蹄疫疫苗2万头剂,作为春防备用疫苗。同时,对县局及全县各乡镇畜牧服务中心现有的冰箱、冰柜等保苗设备进行了维修和保养,确保疫苗质量。二是早部署、早安排。为了认真贯彻落实3月2日下午国务院和省政府召开的关于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县政府于3月3日上午召开了全县各乡镇分管农业的副书记、乡镇畜牧服务中心主任及县直防控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成员单位、县局二级单位负责人会议,就如何抓好我县今年的春防工作提出了具体目标和要求,县指挥部下发了专题文件。县委副书记曾少良同志、县政府副县长梅新潮同志代表县委县政府作了重要讲话,并与各乡镇分管领导签订了责任状。我局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县政府的有关会议精神,于3月4日召开了局二级单位负责人、乡镇畜牧服务中心主任会议,就今年的春防工作作出了具体安排,要求全县春防工作从5日开始,力争在4月10日前全面完成春防普注工作任务,切实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畜禽、畜禽不漏针,牲畜口蹄疫、猪瘟、禽流感及鸡新城疫、羊痘免疫密度必须达到100%,要健全和规范免疫档案,免疫动物的标识率要达到100%。三是目前整个春防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了,全县春防工作从5日开始,其开展面已达到100%,已注射猪瘟疫苗、猪口蹄疫疫苗各1万余头剂。

二、后段工作意见

2008年是我县乡镇畜牧兽医站体制改革后的开局年,虽然全县春防工作面临的任务大、困难多,但我们决心克服一切困难,充分调动全体畜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的有关会议精神,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有关文件要求,扎扎实实地开展春季动物防疫工作,坚决打好春季动物防疫关键战役,确保有疫不流行、有病不成灾,后段我们将着重抓好以下几件工作。

1、强化免疫措施,确保免疫密度到位。今年的春防工作我们要按照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要求,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免疫注射工作任务,我们将采取的措施:一是加强检查督办,由局领导带队,抽调二级单位负责人组成春防督办小组,全县分4片,实行包保责任制,在整个春防期间力争做到包片领导住在乡镇、吃在乡镇、工作在乡镇,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使我县春防工作切实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畜(禽)、畜(禽)不漏针”,牲畜口蹄疫、猪瘟、禽流感、鸡新城疫、羊痘的免疫密度必须达到100%。二是加强技术指导,严把防疫质量关。由分管业务的局长牵头,县兽医站为主体,抽调业务技术骨干,不定期到乡镇对春防工作的质量进行检查和技术指导,确保防疫质量。三是落实防疫工作责任制。在春防结束后,全县将进行一次检查验收,对防疫质量实行抗体监测,对工作任务完成好的乡镇及个人进行表扬奖励,对工作不负责任、不按规定完成工作任务的乡镇及个人,要进行严肃的通报批评,对工作不认真负责,带来不良后果的,将要追究相关责任。

2、强化管理措施,确保物资供应到位。要认真做好春季疫苗供应衔接工作,保障疫苗及时供应到位,确保春防工作适时开展。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转移支付疫苗经费汇至指定的疫苗生产厂家,确保疫苗的及时供应。二要积极落实配套资金,解决好强制免疫疫苗经费不足的问题,确保免疫计划执行到位,并切实承担起计划免疫疫苗、免疫标识、消毒药品等其它防疫物资费用。三要加强对转移支付资金及地方配套资金使用的监管,确保专款专用。四要认真做好厂家送达疫苗的验收确认和冷藏保存工作,确保疫苗质量.3、强化监督措施,确保防疫质量到位。一要加强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对于出栏的畜禽,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必须派人到场、到户检疫,严格凭免疫证明出具产地检疫证明;对于屠宰的动物,必须凭检疫证明和免疫耳标进场,做到有宰必检,检疫率须达到100%。二要加强市场和流通环节的监督管理,严防染疫动物及病害畜禽产品流动。对逃避或抗拒检疫的、贩买贩卖病死动物的,要依法从重处理;对非法生产、销售假劣疫苗和免疫标识的要严厉打击。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要加强值班检查,发现可疑疫情,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做好确认和处理工作。三要加强病原和免疫抗体监测,适时开展疫情预测、预报、预警工作。对抗体监测不达标的,要及时进行补免,确保畜禽处于有效免疫保护状态。四要加强疫苗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对转移支付疫苗资金落实不到位、截留、挪用的,要从严从重处理。

4、强化报告措施,确保疫情处置到位。一要规范动物疫情报告制度。疫情监测网络要建立到乡到村,一旦发生动物疫情,必须遵照《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的要求,按规定程序上报和处置,切实做到及时发现、快速反应、严格处理,严禁滥报、慌报、瞒报动物疫情,严禁在网络和其它媒体上擅自发布疫情信息。对举报的疫情要及时进行核查处理,严防事态扩大。二是实行疫苗到位和免疫进展上报制度。春防期间全县统一实行强制免疫疫苗到位情况及重大动物疫病免疫进展情况周报制度,各乡镇务必于每周三以前,将辖区内上周疫苗到位和免疫注射进展情况上报县指挥部办公室。

5、强化组织措施,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国务院已经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对动物防疫工作负总责,地方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各乡镇政府在动物防疫工作必须切实承担起责任。一要认真落实防疫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层层落实责任,切实做好春防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各项措施到位。二要加强组织协调,促进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全力以赴搞好春防工作。三要继续贯彻落实国发〔XX年〕15号和鄂政办发〔XX〕144号文件精神,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动物防疫机构改革,妥善解决基层站人员编制、工作经费等问题,尽快建立起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长效机制。

动物疫病监测工作总结 篇11

【关键词】动物疫病 防治 解决策略

疫病总是威胁着畜牧生产,较差的卫生环境也威胁着动物的健康,同时养殖户的防范意识不够,在疾病发生后救治措施的不及时不彻底,这些都给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带来了巨大阻碍,针对这些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防患于未然。

一、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中问题突出

我国动物饲养主要是由农民从事,农村的分散饲养方式,加上农民对疫病的预防方面的认识不足导致了各种问题的出现,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形:

1.没有树立正确的观念,出现思想偏差

1.1重視发展而忽视保护

由于畜牧业的从属地位,而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动物的疫病防治工作就是为畜牧业生产服务的,因此使得这方面的防护工作得不到重视和落实。

1.2对动物的安全防护措施认识不足

养殖户错误地认为免疫接种就是动物防疫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轻视了其他的环节,使得隔离和消毒等措施得不到落实,动物感染疫病的几率自然增加。

1.3过分重视经济效益,对生态效益重视不够

农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畜牧业的进步,大规模的动物饲养也使排泄物等污染源增加,给农村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还有一些商家盲目追求经济利益滥用重金属和抗生素,给人类和其他动物带来了很多危害。

2.在动物饲养方面缺乏管理

2.1动物生存的环境差

由于农民对饲养动物的环境问题不够重视,大多是用破旧的房屋改造而成的,环境卫生首先得不到保证,不够通风透气,而且阳光难以照射进去,容易促使细菌的滋生,在气温下降时很容易患腹泻、感冒等疾病。

2.2动物饲料质量差而且不够卫生

部分农户处于经济方面的原因用厨房的泔水、变质的饲料,给动物的肠胃造成很大的损害,从而引发食物中毒、腹泻等疾病。

2.3防疫工作不到位

圈舍本身的卫生环境就很差,又由于本身防疫意识的淡薄,在饲养动物过程中不能进行定期消毒,对给动物进行疫苗注射存在抵触心理,阻碍了疫病防控工作的开展,对新购进的动物也没有申报检疫、隔离观察、免疫接种,造成了许多动物的交叉感染,隐患了传染性疾病,由此形成恶性循环,使经济遭受很大的损失。

2.4养殖方式不规范

农村养殖户多采取散养的方式,这种方式是很不合理的,缺乏科学依据,场户相连,隔离和消毒防护措施都不到位,当动物感染疫病之后,疫情控制起来十分困难;小区养殖也是很普遍的规模化饲养方式,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节省人力物力,但是同样不合理,在如此大的饲养密度下,如果爆发疫情,会造成整个小区的损失。

3.在发生疫病时诊治不彻底

3.1目前并没有一支适合于养殖方式的专业队伍来进行动物疾病的防治和治疗工作,由于管理不到位,服务人员专业技能也较差,养殖户饲养的动物在遭受疫病侵袭的时候不能得到有效的救治,社会亟需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防治体系。

3.2兽医经验不足,错误诊断

基层的兽医单凭经验进行诊断,用从前的诊断方法例如望、闻、问、切等,这些方法针对简单的疾病还可以,但对复杂一点疾病的诊断很容易出错,造成错误用药,延误了病情。

3.3用药剂量和治疗疗程不足

有些养殖户由于经济上的困难,在给生病的动物治疗时有意提前结束治疗疗程,在疾病未得到根治的时候就停止用药,造成了疾病的反复发作,难以根治;加之一些兽药生产厂家为追求经济利益,夸大药物疗效,用说明的剂量给动物治病没有达到应有的疗效,耽误了病情。

二、针对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从以上论述可知,动物疾病防治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针对这些问题现提出以下几点解决方案:

1.增加宣传力度,传播动物疫病防治知识

要向广大的动物养殖户宣传正确的动物饲养管理方面知识,倡导“养重于管、管重于防、防重于治”的正确理念,合理规划养殖小区的管理体系,改善饲养环境,同时做好疫病的预防工作,杜绝食物中毒等的发生;在疫病发生的时候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应对,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以防在遇到各种突发情况时无以应对。

2.对药品的生产和销售实行严格管理

有关管理部门应该负起责任,对兽药生产厂家生产的药物在配方和剂量方面严格监管,使其生产出质量过关、治疗效果良好的兽药,能够及时有效地控制动物的疫病,同时为临床用药提高指导,防治盲目用药。

3.做好养殖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

对兽医加强专业知识和诊断技能方面的指导,强化职业道德的培养,提高他们的服务质量,使其向专业方向发展;使养殖户改变其传统的养殖观念,培养其树立三大理念,即公共卫生体系、生物安全和生态养殖理念,做好卫生防护工作,同时注重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4.转变养殖方式,科学饲养

改变传统的禽畜混养、散养的方式,实行单禽畜养殖的方式,改散养为规模养殖,以场为单位进行,并且合理规划养殖小区,目前应该做到以小区为单位进行自繁自养;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动物以舍划分,分圈饲养;等待各方面条件成熟之后,应当建立现代养殖模式,以场为单位按不同年龄和用途进行分舍饲养,这样才能在疫情发生时有效控制和为动物的有效繁殖创造条件。

三、总结

由以上论述可知,我国的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在少数,这就需要养殖场、户和相关部门共同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做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促进畜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广营,马文涛.浅谈我国重大疫病防治体系的现状及建议[A].《第六届中国牛业发展大会》论文集[C],2011.

[2]李滋睿,覃志豪.我国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的思考[A].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增刊)[C],2009.

边境地区动物疫病监测现状及对策 篇12

1 动物疫病监测现状

1.1 疫病流行

镇康县位于我国云贵高原西南边陲, 临沧市西部, 东靠永德, 南接耿马, 西邻缅甸果敢县, 北隔怒江峡谷与保山市龙陵县相望;国土总面积2 642 km2, 山多坝少, 是典型的边疆山区农业贫困县;国境线长96.36 km, 全县辖4个乡3个镇, 其中与缅甸接壤的有南伞、勐堆、勐捧3个乡 (镇) 32个村委会。镇康县属亚热带低纬山地季风气候, 立体气候显著;全县土地资源广阔, 光、热、水资源丰富, 年平均日照时数1 894.1~2 261.6 h, 年均气温为17.3℃, 年均相对湿度69%~81%, 无霜期长达305~365 d, 年均降雨量920~1 750 mm, 基本集中在5—10月, 属湿润型地区, 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 雨量丰沛, 光照充足, 为各种动植物的生长、繁殖和产量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是发展畜牧业生产的适宜地区, 但也是多种畜禽疫病的自然病源地, 是畜禽传染病的多发区域。

镇康县与境外连接的大小交通便道有40余条, 极大地方便了与邻国的贸易交流。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边境口岸扩大开放, 国内外市场持续繁荣, 2国边民频繁互通, 畜牧业生产长期处于混牧和频繁互市状态。每年从境外进入镇康县上市的大牲畜达5 000头以上, 加之境外没有兽医组织, 缺乏防疫技术, 重大动物疫病 (口蹄疫、猪瘟、鸡新城疫) 年年发生, 并不时传入境内, 直接威协着全县乃至全市、全省、全国的畜牧业健康发展, 严重影响了国家的出口创汇。1952年以来, 镇康县内先后34次大规模暴发牲畜口蹄疫疫情, 其中有33次疫源来自邻国缅甸。

1.2 疫病监测

一是狠抓动物疫病监测基础设施建设。1999年, 镇康县抓住机遇, 申报边境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项目, 经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 (计农经〔1999〕1327号) 、农业部 (农计发〔1999〕26号) 批准实施“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项目”, 建设镇康县边境动物疫病监测站。经过几年的项目建设, 现已建成200 m2的动物疫病监测实验室, 装备实验操作台20余套, 配置牛结核病、布病、口蹄疫、猪瘟、鸡新城疫、马传贫等17种动物疫病抗体效价检测和疫病监测仪器设备, 完全能够保障上级下达的各项常规性动物疫病监测任务。二是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动物疫病防控各项保障措施。落实全县兽医员工资待遇, 逐步完善兽医员聘任制度, 加强行医安全防护, 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 建立辐射农村基层的动物疫病防控网络;加强舆论宣传引导, 提高广大养殖户对畜禽疫病防控意识, 加大重大动物疫病强制性免疫力度, 重点做好春、秋2次防疫, 争取免疫密度全覆盖。

2 动物疫病监测存在的问题

2.1 组织协调不到位

镇康县动物疫病监测工作没有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 无核定固定的人员编制, 没有形成有效的资金保障机制, 人员、资金投入不足, 全县常规性动物疫情监测预警工作难以正常有序开展。同时, 动物疫病防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 需要多部门、多环节的协同配合[1]。镇康县在动物疫病监测防控工作中, 相关职能部门间的协调合作欠佳, 很难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力量较为分散, 难以构筑牢固的动物疫病防线。

2.2 技术人才支撑不够

在镇康县动物疫病监测工作一线, 掌握先进技术的人才匮乏, 科学实验手段运用不够, 基本还处在传统的、粗略的疫病监测阶段, 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全县兽医员文化素质参差不齐, 所掌握的兽医技能无法满足当前日益复杂多变的边境防疫形势, 举办兽医技术培训, 培养兽医乡土人才, 全面实施兽医员素质技能提升工程, 是镇康县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现实需要。

2.3 疫病防控意识不强

镇康县部分养殖户防疫主体意识不强, 不愿意接受动物防疫部门的统一管理, 缺乏与动物防疫部门的有效配合, 导致各项防疫措施贯彻落实存在较大阻力。部分养殖户在引进种畜禽时, 缺乏大局意识, 不在当地动物防疫部门登记注册, 没有开展种畜禽疫病监测, 造成动物疫病蔓延, 甚至大规模爆发重大畜禽疫病。

3 动物疫病监测对策

3.1 加强领导, 提高认识

动物疫病监测是开展动物防疫防控工作的重要基础。通过监测可以对动物疫病的病原进行多方面的分析, 找出动物疫病的发病规律, 对今后动物疫病的防疫奠定基础[2]。动物疫病防控部门应充分认识到监测工作的重要性, 由部门负责人亲自抓落实, 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工作技能, 将边境动物疫病监测工作做到最好。

3.2 强化宣传, 转变观念

动物疫病预防控制部门应加强动物疫病的防控宣传工作, 树立“遵循规律预防疫病, 监测先行准确分析, 预警预报化解风险”的理念。明确疫情发生的自然性, 不能将疫情的发生归结于某个部门和某个人的失职, 关键是要看各项防控措施是否落到实处[3]。一旦发生疫情, 要坚决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处置”, 把疫情控制和消灭在最小范围, 防止其扩散和蔓延。病原学监测是早发现、早处置疫病的基础, 病原学检测阳性结果既是动物疫病预防控制部门监测工作的成绩, 更是能力和技术水平的体现, 是实现“预防为主”方针的基础环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 制定相关制度, 积极营造开展疫病监测和疫情报告工作的内外部有利环境, 不断加大病原学监测和报告力度, 据实上报监测结果, 确保及时发现疫情隐患, 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将疫情消灭在萌芽状态, 从而充分发挥监测的功能, 履行疫控机构的职责。

3.3 协同配合, 构筑防线

加强各部门的协同配合, 结合边境地区实际构筑“3+1”动物疫病监测防线。第1道防线是指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在口岸实施动物检疫措施;第2道防线是指畜牧部门在履职过程中与检验检疫部门相互联动措施;第3道防线是指在县政府的领导下, 组织动员边境乡 (镇) 、村, 由边境居民及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的群防群控措施, 构筑疫情疫病防控的人民防线;境外 (+1) 防线是指利用双边协议, 与毗邻国家边境地区政府及卫生、农业等机构的沟通、联系及防控合作。

3.4 合理规划, 科学布点

动物疫病预防控制部门要根据本行政区域内各乡镇的动物养殖情况、流通模式、动物疫病流行特点和地理环境等特征, 合理设置有代表性的固定监测点, 根据不同类别的监测点, 按照生物统计学原理确定监测数量和采样比例, 确保监测样品的代表性、真实性和样品质量[4]。每个监测点要做到动物背景清楚, 场点主动配合, 样品采集顺畅, 运送保存规范, 风险因素回溯有据。按照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相结合的原则, 在流行病学调查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 及时开展针对性的监测。动物疫病预防控制部门对定点监测工作采取专人负责制[5,6]。

3.5 规范检测, 据实报告

动物疫病预防控制部门要严格按照检测试剂与检测方法相统一的原则, 确保检测工作科学规范, 并据实报告监测结果。要不断强化对监测数据和疫情信息的分析评估工作, 定期开展分析评估活动, 不断提高分析评估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及时向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分析评估报告, 为全面掌握疫情形势和科学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3.6 强化组织, 保障人员

动物疫病预防控制部门要加强监测工作的组织保障, 确保人员到位、责任到位和保障到位, 加强技术培训, 提高检测能力, 确保工作质量。要在进一步做好常规监测工作的基础上, 重点在“定点、定期、定量、定性”监测和建立“3+1”防线工作方面取得突破, 并按时在本辖区相关部门内部及时发布相关监测信息报告, 为进一步营造工作氛围、提高监测质量奠定基础[7,8,9]。

3.7 加强协作, 完善机制

加强边境地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和当地相关部门要加强协作, 建立“3+1”长效合作机制, 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业务交流、协调座谈会, 总结合作事项落实情况, 交流工作经验, 商议解决联防联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不断提高联防联控能力[10]。

摘要:以云南省临沧市典型边境县———镇康县为例, 全面总结了该县动物疫病监测工作的现状, 深刻调查了动物疫病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深入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结合当前边境地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面临的严峻性实际, 提出了应采取的对策, 以期为边境地区动物疫病监测提供参考。

关键词:动物疫病,监测,现状,问题,对策,边境地区

参考文献

[1]钟华, 范军, 郭伟勇.把握防控形势抓好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工作[J].中国动物检疫, 2009 (9) :16.

[2]王长江, 黄保续.建立长效机制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论重大动物疫病的科学防控问题[J].中国动物检疫, 2010 (12) :1-10.

[3]梁家攀.构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长效机制初探[J].中国动物检疫, 2011 (10) :18-20.

[4]方航, 田仁明.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问题浅析[J].中国动物检疫, 2011 (5) :23-25.

[5]付雯, 兰邹然, 梁全顺, 等.加强动物疫病监测, 推进兽医工作方式加快转变[J].中国动物检疫, 2011, 28 (11) :13-16.

[6]张鲁安, 付雯, 兰邹然, 等.我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动物检疫, 2012, 29 (7) :19-22.

[7]谢树荣, 潘志忠.惠安县动物疫病检测之我见[J].福建畜牧兽医, 2012, 34 (4) :63-64.

[8]陈俊敏, 黄志强.加强动物疫病监测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J].中国动物检疫, 2005, 22 (2) :20-22.

[9]朱桂寿, 何才宝.浙江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浙江林业科技, 2008, 28 (2) :77-80.

上一篇:国土资源局2012年工作计划下一篇:街道办事处职能及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