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成本协调论文(共7篇)
研发成本协调论文 篇1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科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格局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技术创新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并逐步成为企业乃至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这样的背景下,产学研协同创新也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但另一方面,由于技术创新以及市场环境所固有的不确定性,增加了R&D投入回报的不确定性,与此同时现代经济条件下技术创新越来越多地呈现出高投入的特征,对于风险承受能力和资金实力都有限的学研机构而言,如果缺乏有效的R&D成本协调机制,其有效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可能性将受到极大的限制。
基于R&D的外部性[1],以及R&D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寻求R&D成本在协同创新内部的纵向协调以及外部的政府补贴,应是有效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良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在理论领域,这一问题并未引起学者足够的关注。目前国内外围绕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四个方面:①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概念、模式、动因及机制研究;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创造、转移及管理;③产学研协同创新与政府及政策制度;④绩效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例如Claudia、Kazuyuki等分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主要模式以及影响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2,3]。EOM认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动机包括降低交易成本、获得知识溢出效应等[4]。Das和Teng提出影响产学研协同创新知识转移的除了信任和控制外,还包括地理及法律等因素[5]。李成龙、刘智跃以实证分析的方法,证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绩效主要来自于创新系统的互补、兼容以及协同各方的耦合互动[6]。关于产学研协同创新R&D成本协调的理论探讨较为缺乏,但在供应链R&D协作领域的相关研究能给我们带来启示。霍沛军、宣国良考虑上游企业从事R&D活动,认为垂直的纵向一体化有利于增加R&D投入,并因此增加产量、提升企业利润[7]。刘伟等分析了产业链中的纵向合作,认为R&D协调可能改善产业链的R&D投入与效率,并给出了供应商参与协调的条件[8]。艾凤义、侯光明针对一个下游企业和多个上游企业的二层市场结构,提出了R&D合作的成本协调机制。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政府作用方面,Etzkowitz和Leydesdorff提出了三重螺旋理论,强调政府应通过制度设计等机制,推动产学研合作创新的螺旋上升[9]。顾建华、陈辉华等认为政府应对产学研协同创新进行激励,并提出了专项基金、税务补偿、财政补贴等多项具体措施,但仅做了定性分析而没有进行定量研究[10]。关志民等在全国范围内选取样本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了政府支持对产学研合作效果的影响[11]。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产权、股权、人事关系等法律事务的引入极大地增加了交易成本,产学研各方的纵向一体化在实践中几乎很难实现。作为一种成本较低的方案,产学研协同创新寻求R&D成本的协调分担,能否成为一种可行的替代方式?是否能够有效增加协同创新的R&D投入并增加相关各方的收益?需要什么样的前提条件?政府对产学研协同创新进行补贴是否是一项有效的支持措施?补贴的效果与内部成本协调的效果有何异同?在有内部协调和没有内部协调的情况下,补贴的策略是否应该有所调整?调整是否需要前提条件?同时考虑产学研协同创新的R&D成本协调与政府补贴,可以得到四种可能的情形,如图1所示。本文将针对图1的四种情形分别构建博弈模型,并采用逆向归纳法[12]对协同各方在博弈过程中的最优决策进行分析,通过比较不同情形下的协同创新效果,为上述问题提供全面的分析结果,并力求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R&D成本协调与政府补贴提供有益的决策支持。
1 模型Ⅰ:无R&D成本协调、无政府补贴下的基本模型
假设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企业和学研机构,双方基于各自在技术开发与产业领域的优势资源,考虑以协同创新的方式进行技术开发,降低产品成本,并约定以(s,1-s)的比例分享技术创新的新增收益。由于企业的最大生产能力为q,因此其最大程度地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为q,假设q保持不变。学研机构的技术创新成本函数为,即能让单位产品达到程度为u的成本降低所需的技术创新投入,其中r是技术创新所需的投资参数,r值的大小代表了技术创新的难易程度。Cohen和Kleppe的实证研究表明,R&D活动存在着规模的不经济性,其回报的增量会随R&D支出的增加而逐渐递减[13],因此技术创新的成本函数应该凸向u,因此有γ>1,在这里我们假设γ=2,由此可得技术创新的成本函数为。此外,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博弈过程中,企业与学研机构的决策行为均符合理性人假设。
因此,可得模型Ⅰ下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总净收益、企业方净收益、学研方净收益分别如下:
这实际上是个一阶段的决策行为,即由学研方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对其最优的R&D投入水平进行决策,由解得:
将式(4)分别代入式(1)(2)(3)可得总净收益、企业方及学研方的净收益分别如下:
2 模型Ⅱ:有R&D成本协调、无政府补贴
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使得学研方承担了一定的技术风险,而新增市场收益的分享必须在技术创新成果完成了市场转换之后才能进行,这意味着在模型Ⅰ的条件下,学研方承受了来自技术和市场的双重风险,这给学研方参加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积极性带来了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如果企业方帮助学研方承担部分研发成本可以激励学研方增加R&D投入,由此可能带来产品成本的降低并进而增加企业的利润。由于企业分担的R&D成本可能从收益分享的增量中得到弥补,因此企业可能接受分担R&D成本的合约。此时的博弈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企业选择R&D成本的分担比例t;第二阶段,学研方选择最优的R&D投入水平u。这里用逆向归纳法求出博弈模型的均衡解。
此时的总净收益、企业方净收益及学研方净收益分别如下:
首先由学研方选择其最佳的研发投入,由解得:
由式(11)容易看出,学研方最优的研发投资水平是企业方成本分摊比例t的增函数,即企业分摊比例越高,学研方选择的研发投入水平越高。但分摊比例越高,意味着企业方承担的成本越高,因此,企业需要选择适当的成本分摊比例t以最大化自身收益。
将式(12)代入式(11)可得:
将式(12)(13)分别代入式(8)(9)(10)可得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总净收益、企业方及学研方的净收益分别如下:
对于企业和学研方而言,它们在企业分担R&D投入成本方式下的净收益应大于它们各自在模型Ⅰ情况下取得净收益,这构成了他们的参与约束。为便于比较,我们给模型Ⅰ中的变量下方加上下标1,给模型Ⅱ中的变量下方加上下标2,以示区别。此外我们也对两种模型下的总净收益及最优研发投入进行比较,因此有:
观察以上各式容易看出,企业在模型Ⅱ下的净收益始终大于其在模型下Ⅰ下的净收益,而模型Ⅱ中的学研方净收益、总净收益及研发投入水平,只有在满足s>1/3的条件时,才能大于它们在模型Ⅰ中的水平。这意味着只有在s>1/3时,R&D成本在企业和学研方之间的纵向协调才能够发生。但让人疑惑的是,相对于模型Ⅰ,模型Ⅱ中企业作为投入净增加方,其收益应该存在减少的可能。而学研方作为投入的净减少方,其在模型Ⅱ中的净收益应恒大于在模型Ⅰ中的净收益,然而上式计算的结果与我们的预期恰恰相反。
观察式(12)可知,t>0的条件是s>1/3,这说明只有当企业在新增净收益中的分享比例高于1/3时,企业才愿意帮助学研方分担比例为正的R&D成本;而当企业的分享比例低于1/3时,企业反而会向学研方提出一个值为负的成本分担比例,以弥补其在净收益中过低的分享比例。但由于企业的要求不具有强制性,因此学研方会拒绝企业的这一要求,此时模型Ⅱ退化为模型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R&D成本协调不会发生。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得出以下结论:
结论1:产学研协同创新中,企业愿意帮助学研方分担R&D成本的前提条件是,企业在协同创新新增净收益中的分享比例大于1/3。
结论2:当企业在协同创新新增净收益中的分享比例大于1/3时,企业将分担学研方的R&D投入,这将激励学研方进一步增加R&D投入,并进而增加协同创新的总净收益、企业方及学研方的净收益。因此,此时的R&D成本协调是一种更为有效的R&D投入组织方式。
3 模型Ⅲ:无R&D成本协调时的政府补贴策略
在模型Ⅰ中,产学研协同创新在市场机制下进行,企业和学研方在市场机制下各自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决策目标。由于双方均不是以整体利益最大化为决策目标,因而可能导致市场机制下的整体R&D投入不足,并进而导致双方及整体的收益都不能达到理想水平的最大化。改善市场失灵的一个方法是政府介入,而政府补贴则是政府进行介入的最为直接的方式。假设政府根据研发投入的水平,给予学研方值为ku的R&D投入补贴,此时总净收益、企业方净收益及学研方净收益分别如下:
首先由学研方选择最佳的研发投入,由解得:
此时政府选择最佳的研发补贴系数k,由于政府站在整体角度进行决策,因此由解得:
将式(21)代入式(20)得:
将式(22)分别代入式(17)(18)(19)可分别得总净收益、企业方及学研方的净收益如下:
将式(22)(23)(24)(25)分别与式(4)(5)(6)(7)及式(13)(14)(15)(16)对比容易看出,在政府适当补贴的情况下,不管产学研各方如何进行收益分配,无论是协同创新的R&D投入水平,还是参与各方的净收益以及总净收益,都较模型Ⅰ和模型Ⅱ的情况有了明显的提升,因此可得下述结论:
结论3:无论产学研各方如何进行收益分配,政府的R&D投入补贴始终是有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激励手段;并且与自发的R&D成本协调相比,政府的R&D投入补贴能进一步激励R&D投入水平的提升,并因此而使参与各方及整体的净收益都得到更为有效的提升。
政府补贴的效果比R&D成本协调的效果更好的原因在于,企业在分担R&D成本时的决策目标是自身净收益最大化,而政府在确定其补贴比例时,决策的目标是整体净收益最大化,进一步弥补了R&D成本协调时R&D投入的不足,因而对R&D投入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
结论4:政府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R&D投入补贴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有一个最优的补贴比率sq。如果补贴低于这一比率,则为补贴不足;如果补贴高于这一比率,则会导致补贴过度。
4 模型Ⅳ:有R&D成本协调时的政府补贴策略
模型Ⅳ下的博弈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政府选择最优的补贴系数k;第二阶段,企业选择R&D成本的分担比例t;第三阶段,学研方选择最优的R&D投入水平u。此时的总净收益、企业方净收益及学研方净收益分别如下:
首先是学研方的研发投入选择,由解得:
其次是企业方的分担比例选择,由解得:
最后是政府的补贴系数选择,由解得:
将式(31)代入式(29)(30)可得:
将式(31)(32)(33)分别代入式(26)(27)(28)可得总净收益、企业方及学研方的净收益如下:
观察式(33)容易看出,t*>0的隐含条件为s>0.5,这意味着在有政府R&D补贴的情况下,企业愿意帮助学研方分担R&D成本的前提条件是,其在新增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大于0.5,否则其将会向学研方提出一个值为负的分担比例。但企业方的这一要求缺乏强制执行力,因此此时学研方将会拒绝值为负的分担比例,t值变为0,此时模型Ⅳ退化为模型Ⅲ。因此,模型Ⅳ成立的条件是企业方在新增收益中的分配比例s大于0.5。
将式(31)(32)与式(21)(22)比较容易看出,模型Ⅳ与模型Ⅲ中通过政府补贴激励所能达到的最优R&D投入水平是一致的,均为q /r,但在模型Ⅳ成立即s>0.5的情况下,模型Ⅳ所需要投入的政府补贴资金更少,考虑到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率与成本问题,此时模型Ⅳ的补贴方案更优。因此有:
结论5:无论是否存在R&D成本协调,政府补贴都能激励产学研协同创新的R&D投入达到一样的水平。但在企业收益分配比例大于0.5的情况下,政府应采用鼓励产学研各方进行R&D成本协调的策略,以减少政府补贴资金的投入。
5 算例分析
为进一步验证本文的结论,下面给出具体的数值来求解并检验。假设r=2,q=100,并分别假设s为0.2,0.4,0.6,0.8以表示企业在新增收益中不同的分配比例。计算得到四种情况下的R&D投入、收益等情况如表1所示:
由表1容易看出:(1)当s>1/3时,企业参与R&D成本协调的模型Ⅱ的创新投入以及各项收益均恒大于没有R&D成本协调的模型Ⅰ的对应值;(2)政府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R&D投入进行补贴时,无论是否存在R&D成本协调,均能使R&D投入及总净收益达到更优的水平;(3)模型Ⅲ和模型Ⅳ的创新投入以及总净收益均相等,但在企业收益分配比例s大于0.5的情况下,模型Ⅳ所需要的政府补贴资金远小于模型Ⅲ所需的政府补贴资金。因此,表1的数据结果验证了本文理论推导结果的正确性。
6 结语
本文构建了四个演绎理论模型,针对产学研协同创新,从R&D投入成本协调和政府补贴两个维度,分析了这两个结构影响变量单独及交叉作用时,对产学研协同创新R&D投入水平以及各项收益的影响。
R&D投入成本协调和政府补贴都会对协同创新的R&D投入产生正向的拉动效应,因此都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有效推动方式,但二者的作用机制与效果有所不同。R&D投入成本协调是通过企业分担学研方的R&D成本,弥补学研方单独决策时的R&D投入不足,因而改善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整体绩效、增加总净收益并因此而增加参与各方的净收益。但这一策略可行的前提是企业方在新增收益中的分享比例足够大,以弥补其在R&D分担中的增量投入,否则其没有动力参与R&D投入成本协调,本文测算的结果是企业的分享比例应大于1/3。政府补贴则是通过外部力量的引入,对学研方R&D投入产生更强的正向引导作用,从而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整体绩效形成进一步改善。但在企业收益分配比例大于0.5的情况下,政府应鼓励产学研各方进行R&D成本协调,可以有效节约政府补贴资金的投入。两个结构影响变量的作用效果如图2所示:
当前,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基本国策。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大量的科技研发力量集中于高校和科研院所,因此,有效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我国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一条重要途径。事实上,近年来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各级地方政府,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重视程度都在明显增加,除了出台各类鼓励政策,还以R&D补贴的方式进行直接激励。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为例,16个专项每年的政府补贴额度达数百亿元,其中很大部分由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联合承担。由此,如何采取合理方式、有效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以及如何合理、有效地安排政府R&D补贴资金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的研究结果对这一课题有着重要的意义:(1)政府R&D补贴是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一种有效方式,可以让协同创新的R&D投入及总净收益达到最优状态,但应注意R&D补贴额度的适度,无论过少或过多都无法达到整体的最优;(2)在本文的模式下,当产学研之间不存在R&D成本协调时,最优的政府R&D补贴水平为sq;(3)考虑到政府资金的有限性,在政府R&D补贴资金无法覆盖的领域,应采取积极措施鼓励产学研之间进行R&D成本的协调,可以提升协同创新的R&D投入水平,从而对总净收益形成改善,但其提升改善效果不如政府补贴明显;(4)当企业的收益分配比例大于0.5时,如果产学研之间存在R&D成本协调,政府应适度降低补贴比例以避免补贴过度,同时也有助于节约政府资金。
摘要: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协同各方决策目标的不一致容易导致协同创新R&D投入的不足。研发成本协调与政府补贴是改善协同创新R&D投入不足的两种可能方式。构建了四个分阶段博弈模型,考虑两个结构变量单独及交互作用时的不同影响,分析如何利用研发成本的协调机制,以及不同条件下的政府补贴策略,从而有效改善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绩效。
关键词:产学研协同创新,研发成本协调,补贴策略
研发成本协调论文 篇2
2.负责(工资项目)个人所得税核算。
3.负责增值税专用发票进项税额的认定、增值税核算及纳税申报;负责办理教材退税;完成所得税汇算,搜集税收法律新政策新规定。
4.负责领购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
5.负责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的报销及财务核算工作。
6.负责核发工资、填报工资手册、编制工资及其他收人报表。
7.负责各部门费用帐、其他往来账的登记管理工作,督促有关各方及时清理其他应收应付款项。
8.协助总经理管理总账、明细账、制造费用情况分析报告。
9.负责编写财务报表。
10.负责核对固定资产明细账,打印固定资产清单,确保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11.负责计算机软维护,及时联系解决会计电算化中遇到的问题。
12.负责定期收集、整理、装订会计资料,妥善保管会计凭证、账薄、报表等。
企业研发成本控制策略探讨 篇3
一、企业研发成本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缺乏研发成本的战略规划
很多资金实力雄厚、产品收益较高的企业, 因研发资金比较宽裕, 缺乏对研发的投入及成本的战略规划, 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而那些研发资金或资源不足的企业虽然重视对研发成本进行控制, 却由于缺乏对研发成本的战略规划, 导致研发成本控制目标和方向不够明确, 研发成本控制的效果欠佳。
(二) 缺乏科学的研发预算控制方法
在研发成本管理过程中, 多数企业沿用了传统的标准成本制预算管理方法, 未针对研发活动高投入、高风险、高难度等特征采取更加行之有效的预算管理工具, 使得成本预算控制效果不佳, 甚至导致预算失效。
(三) 忽视研发生命周期成本控制
很多企业对于研发的生命周期性缺乏正确的理解, 甚至对于研发周期内的阶段性特征不了解, 很少分具体阶段、具体流程进行控制, 而是在整体控制下对各个项目或项目的各个阶段进行微调。
(四) 缺乏研发成本控制预警机制
大部分企业虽然能够认识到研发项目高风险的特点, 却并未建立有效的研发成本控制预警机制, 缺乏对研发风险的实时监测和科学预警, 难以及早采取规避风险的应对措施。
三、企业研发成本控制策略
(一) 强化研发成本战略控制
研发成本战略控制是参考以往类似研发产品成本发生情况的相关资料, 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要求, 依据对成本发生趋势的科学预测, 从战略角度来分析、选择、优化企业研发成本控制的方式和方法, 实现有效控制的战略过程。具体而言: (1) 研发成本控制应与企业基本战略相匹配。研发成本控制战略要以企业战略为核心展开, 要有助于企业战略的实施。如企业采用成本领先战略, 研发成本控制战略的重点应是确保新产品基本功能实现的情况下从源头上有效控制研发成本, 尽可能消除研发活动中不必要的支出, 赢得成本竞争优势。若采用差异化战略, 其核心是实现产品的差异化, 重点在强调可持续研发效益增加的同时, 适当增加研发投入, 加大创新力度, 提高产品的差异优势, 赢得差异化竞争优势。若采用目标聚集战略, 则既要重视研发产品的创新力度, 满足特定市场的差异化需求, 又要重视研发成本投入与收益的平衡。 (2) 从战略的角度强化研发成本控制。首先, 建立研发成本控制战略分析体系。一是宏观环境分析和产业环境分析, 重点揭示企业研发成本控制方面面临的机会和威胁;二是自身资源和能力与竞争对手的对比分析, 明确研发成本方面的优势与劣势。具体分析方法是SWOT分析、标杆分析和成本抉择关系分析。其次, 控制成本驱动因素。成本控制不是控制成本本身, 而是要探索引起成本发生的原因, 从研发成本发生的源头着手, 确立关键控制点, 即控制成本动因。最后, 强调全局观念。研发成本控制需要各部门的协同, 必须从全局出发, 整体考虑控制策略。因此, 企业应建立研发成本控制机制和体系, 使采购、设计、生产、销售等部门加入到研发项目团队, 充分沟通信息, 有效整合和利用资源, 从全局出发强化成本控制。
(二) 实施研发成本作业预算控制
由于企业研发活动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高风险、高难度等特征, 传统标准成本制预算管理模式在实践中很难满足研发成本控制的需要。可以考虑采用能有效实现目标控制与过程控制的作业成本预算控制模式, 其基本原理是将研发活动看成是以开发新产品或新技术为目的的作业集合, 并将研发各阶段、各环节的作业作为成本消耗的基本单元, 基于“作业消耗资源, 研发消耗作业”的原理, 根据对计划期研发作业量和资源需求量的科学预测, 结合各单元的作业消耗标准和资源消耗标准, 将研发预算从目标层一一分解到阶段层和作业层, 对各阶段或任一作业进行有效控制, 实现研发项目总体预算成本控制。、具体模型如图1所示。
为了做好研发成本作业预算工作, 首先要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市场预测确定研发项目及预期实现的目标, 形成项目计划书, 确定企业研发项目总的预算目标。其次, 根据企业自身或主要竞争对手以往研发的实际成本发生和控制情况, 结合各阶段的特点采取相对应的手段来控制成本。再次, 通过对各阶段作业的分解, 建立作业库, 结合各作业的动因分析和资源动因分析, 确定作业消耗率 (即研发各阶段消耗的作业量) 和资源消耗率 (即每单位作业消耗的资源量) 。要注意区别增值作业与不增值作业, 尽力降低非增值作业量, 以提高成本控制的效果。第四, 根据“作业消耗资源”计算所需资源数量和种类, 用资源消耗量乘以预计单价得出资源需求成本。最后, 根据得出的成本数据与研发预算目标进行对比分析, 如果成本指标低于或等于预算指标, 且达到了预期收益, 则意味着达到了财务平衡。否则需要重新调整资源价格或成本, 直到实现财务平衡为止。需要注意的是, 由于研发活动自身的不确定性会产生实际作业和计划作业的差异, 为此要及时掌握研发过程中的各种成本信息, 阶段性地进行差异分析, 并在项目前景和成本收益比较分析的综合权衡下, 在研发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有效控制资源消耗, 及时作出增加、调整或中止一些作业活动及调整相应的作业量等相关决策, 实现有效的研发成本控制。
(三) 实施研发成本周期控制
研发成本周期控制是对其不同阶段进行的成本控制。由于各阶段活动内容及风险特点不同, 相应的成本控制方式也有所不同, 具体包括: (1) 研发项目立项阶段的主要活动是对研究开发项目的技术、市场、经营等情报信息展开调查, 进行可行性分析, 其主要风险是决策风险, 因此研发成本控制重点要科学判断企业所处的战略环境, 并制定适宜的研发成本控制战略, 分析成本动因, 规划研发资源。 (2) 在开发与设计阶段, 主要是根据市场需求动向对关键技术进行研究、设计、试验, 实现研发项目的商品化开发。由于这一阶段主要面临技术、市场和质量风险, 研发成本控制重点一是考虑技术和市场风险, 评估研发项目成功率, 考虑项目继续进行的可行性, 适时中止某些项目或活动, 降低风险成本, 二是评估质量风险, 完善项目质量的检验与保证工作, 强化项目质量失败的补救和恢复工作, 降低质量控制成本。 (3) 在工业试验及结束阶段, 主要是为批量生产的准备进行生产设计、模具设计, 以及正式生产前的生产试制和试销。由于该阶段主要风险是隐含成本带来的检测风险, 因此研发成本控制重点是确定研发产品的目标成本, 通过修正产品设计, 进一步寻求达到目标成本的途径。
(四) 实施研发成本预警控制
预警控制是研发成本控制中的重要监控环节, 属于事前控制。由于研发成本预警控制符合挣值分析的四个限定条件 (清晰的项目目标和路径、劳动因素含量高、工作具有创造性、成本和工期限制) , 可以通过建立挣值分析预警指标, 实施研发成本预警控制。具体包括: (1) 设定基本指标值。一是计划工作的预算成本 (BCWS) , 即根据批准认可的进度计划和预算, 到某时点应当完成工作所需投入资金的累计值。二是已完成工作的实际成本 (ACWP) , 即到某时点已完成工作所实际花费的总金额。三是已完成工作的预算定额 (BCWP) , 即根据批准认可的预算, 到某时点已经完成的工作所需投入资金的累计值, 也就是项目挣得值。 (2) 综合利用三个基本指标设定成本、进度及资金使用额度等预警指标, 当各指标绝对值超过规定指标值时发出预警信号。一是成本偏差CV (CV=BCWP-ACWP) 。如果成本偏差为负值, 则表示项目的研发成本超支;反之则表示项目成本节余。超支和节余绝对值可反映出预算成本执行状况。二是进度偏差SV (SV=BCWP-BCWS) 。如果偏差为负值, 则表示项目进度落后;反之则表示项目进度超前。三是成本支出进度 (ACWP÷总资金额-计划工作进度) 。如果结果为正, 则表示成本支出可能存在提前或超支了;反之则表示成本支出可能出现延后或节约。四是工作完成效率指标:成本执行指数CPI (CPI=BCWP÷ACWP) 、进度执行指数SPI (SPI=BCWP÷BCWS) 。如果CPI或SPI=1, 说明项目是按进度计划进行;如果CPI或SPI>1, 说明预期表现会好;若CPI或SPI<1, 说明表现不佳。这两个指标从成本金额和进度两方面反映临近预算边界的情况, 即对临近预算限额边界但未出现超支时进行预警。
参考文献
[1]官小春、梁莱歆、严绍东:《企业研发预算模式创新——基于作业基础预算原理》, 《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第10期。
[2]梁莱歆:《企业研发预算模式的改革出路——基于ABB的探讨》,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3]王迎迎:《基于研发项目生命周期的成本管理模式研究》, 中南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研发成本协调论文 篇4
工业设计是一种在工业化过程中赋予产品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创新方法, 它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1]。工业设计应该在保证产品的使用功能的前提下, 结合外观设计赢得更多用户和市场的青睐。
新产品的设计开发不是纯粹的技术研究过程, 不能只注重技术指标的达成和功能的实现, 还需要有产品的外观设计, 使用功能和精神功能的实现。在产品设计过程中, 设计者要解决三方面的问题:一是“物与物”的关系[2], 二是“人与物”, 三是“物与环境”的关系。前者是指产品的工作原理、零部件连接、结构布局等非直接影响使用者感性的因素, 主要考虑的是功能的实现和结构的优化。在产品设计过程中, 我们需要在外观和功能协调处理中寻求平衡点, 以此来实现设计的价值所在。只有工业设计和功能设计有机结合才能设计出优秀的产品。
2 工业设计对通用小型汽油机的意义
我国通用小型汽油机产业从无到有, 逐步发展已有60余年, 近年来产品品种逐渐丰富, 产品风格以欧美、日系为主。我国通机企业普遍存在仿制机型严重, 产品同质化倾向明显, 价格竞争激烈等现象。
为了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同时规避外观专利, 许多企业开始加大自主研发的力度, 而工业设计作为一种新兴学科, 在产品开发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工业设计可以通过对产品形态、色彩及材料的综合运用, 赋予产品更高的产业及社会价值, 它不仅仅是对产品的美化, 更是消费者对产品更多的心理需求。
图1为本田通机产品的外观[3], 为日系通机的代表, 其惯有的红色和黑色成就了本田特有的企业文化。
图2是美国百力通产品的外观, 为欧美的典范, 黑色是其特征色彩, 同时也形成了企业产品特有的风格。
3 工业设计与功能设计的协调统一在通用小型汽油机上的应用举例
通用小型汽油机总体结构比较简单, 对其外观来说, 基本集中在导风罩, 消声器和空滤器等零部件上。所以其造型设计一般都包含这些部件的外观设计及结构设计, 主要解决通机产品的形态及保证其性能。
而真正的外观方案和结构设计应该是同步并行进行的。技术方案主要解决外观件内部的功能设计, 这些需求在汽油机总体方案设计部分制定下来的。如, 外观件的需要的空间尺度, 各个零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大体的位置关系。之后外观设计开始进行, 一般的流程如下:
当然外观设计开始的时候, 一些对外观的影响不大的结构部分也开始设计。外观设计的过程中, 设计师要不断的和结构工程师沟通, 来确定一些影响设计的因素。最终工业设计师在某一框架下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来设计一个既满足功能需求, 又具有创新外观形态的产品, 同时还有合理的使用方式的设计。
工业设计的成败决定了产品将来的成败。而结构设计功能模块的尺度和外观设计的结合, 在这个过程中工业设计师要跟踪设计, 解决一些冲突问题, 控制产品的外观特征尺度, 在从设计图纸到结构图纸以及后来的原型机过程中要不断的调整, 在调整的过程中完善设计。最后对产品的原型机进行最终的评估, 评估完成后, 开始转向小批量试制。
1) 工作对象, 图4为立轴输出式发动机。图中所示的部分是发动机热机部分, 不含外观系列的部件, 即工业设计的工作基础。
2) 根据市场调研及客户的销售要求, 结合发动机的功能, 进行草图方案设计, 主要包括整体的造型, 局部形态的处理、色彩的选择、材质的选用等方面。图5为立轴通用小型汽油机的一款外观方案。
3) 在经过一系列的审核及讨论后, 在通过的方案下, 进行外观部件的内部结构功能设计。包括消声器、空滤器、导风外罩等。
消声器和空滤器除了配合总体的外观设计外, 其内部的结构设计也是十分重要的, 所以在外观设计初期, 造型工程师除了考虑其外观形态外, 要跟结构工程师沟通好体积, 位置等功能要求。
除此之外, 在完成外观及内部结构后对其影响性能的结构要进行分析, 图6、图7、图8是消声器三维模型及针对该模型进行的速度、压力分析。通过对消声器的分析可以对消声器的好坏进行判断, 同时对优化消声器的体积、形状及内部结构提供指导方向。
同样, 空滤器为了达到低阻力, 低噪音, 也要进行综合分析。
对于小型通用汽油机来说, 导风罩是汽油机的主体, 其它各外附件要与导风罩相协调、相匹配, 以便产生整体的设计效果。在导风罩的外观形态确定后, 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其冷却功能上, 包括进风口, 导风形状等设计。图9、图10、图11分别是冷却系统优化的声功率级云图和三个正交平面的速度云图, 通过对冷却系统的CFD分析, 从而达到导风罩与风扇合理配合, 冷却风量充裕, 气动噪音低, 耗功低的目的。
经过几轮设计修改及评估完成后, 对主要外观件及发动机关键零部件一起进行试制试验, 并进行小批量试制。接着工业设计师的工作开始收尾并跟踪生产, 一直到产品生产稳定下来, 工作才能够完成。
4 结论
在通用小型汽油机的设计研发过程中, 由于外观设计与功能设计兼顾, 避免了片面考虑外观设计或功能设计造成顾此失彼情况的发生。协调统一观念大大缩短了产品的研发周期, 减少了研发费用。
总之, 通用汽油机好的外观设计需要兼顾造型的美观以及功能的使用, 两者不可或缺, 需要产品开发人员互相协调。
摘要:随着通用小型汽油机国内外市场消费者购买能力的提升和消费观念的成熟, 使得研发设计已经不能只注重技术和功能内在因素, 还需要通过对汽油机的外观设计提高通机产品的附加值。这对产品外观设计环节提出了更高要求, 外附件的美观和功能的协调统一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产品设计人员的关注。本文首先介绍了工业设计的概念, 然后通过通用小型汽油机外观造型的设计思路, 阐述了外观设计与功能设计协调统一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工业设计,功能设计,协调统一,通用小型汽油机,应用
参考文献
[1]徐春凤, 工业设计在煤机产品上的创新。科技信息, 201102。
[2]吴荣, 工业设计在产品开发中的应用。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 200204。
[3]http://engines.honda.com/models/
研发成本协调论文 篇5
目前,企业现有的会计核算体系只是简单地将研发成本分为两类:费用化的成本和资本化的成本。但是,这样的分类存在两方面的缺陷:一方面没有明确反映研发活动在企业战略中的作用;另一方面没有建立研发活动与企业后续生产经营活动成本的逻辑联系。事实上,产品的成本在研发阶段就已经基本确定,研发对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成本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为了弥补以上两方面的缺陷,笔者认为应该建立基于企业战略的研发成本管理报告体系。
一、研发目标报告体系
研发管理目标实际上就是企业研发活动的目标。企业研发管理目标主要包括研发成本目标和研发活动质量目标两大类。其中,研发活动的质量受多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所以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研发成本目标测度
研发成本目标通常用研发强度来测度。所谓研发强度是指研发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基于企业战略层面的考虑,企业每年确定研发支出的总目标,有利于对研发支出进行总体控制。之所以用研发强度来测度研发成本投入,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研发成本的投入受制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研发成本占收入的比重反映的是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在多大比例上用于再投入;二是这种测度方法消除了各企业规模大小的影响,便于不同规模企业的比较。
研发活动质量目标通常用研发生产产品的成本(降低额)或收入(增长额)来测度。企业进行产品研发最主要的目的是降低产品成本或者扩大产品销售,当然也可能兼而有之。但无论是降低成本还是扩大销售,企业都应进行市场调研,将现实中的市场需求转化为产品功能参数,例如产品的造型、可实现功能、技术参数等,然后确定产品研发各个阶段的成本需求。企业必须在产品研发阶段的前期确定产品的成本目标,以防止因某一生产环节的成本降低,而造成其他环节成本增加的情况。
(二)研发目标的影响因素
企业在确定研发强度时,应考虑当前的市场竞争激烈程度、产品研发需求以及研发周期等因素,判断是自行研发还是外购专利更划算。
1.市场竞争激烈程度。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各竞争者对于研发项目的投入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竞争策略。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而言,随着技术的突飞猛进,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极快,若不维持或增加相应的研发投入,就有可能被竞争对手甩在后面,从而被市场淘汰。所以,像华为、中兴通讯、大唐电信等电子通讯企业的研发投入都会维持在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再如,三星、苹果、华为等手机开发商,一旦技术更新速度变缓,在手机市场中的市场份额就会被抢夺。可见,研发投入在企业战略实现与利润增长中的作用非同一般。研发投入的盈利周期可能较长,通常当期的研发投入不能在当期获得收益。所以为了未来各期利润的持续增长,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更加应该强调对研发项目的持续投入。
华为公司所处的信息与通讯技术行业,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国内在通讯领域与之有能力竞争的企业包括大唐电信、中兴通讯等。三家企业的研发投入及相关指标如表1所示:
单位:万元
从表1可以看出,三家企业研发强度都在10%左右,但华为的毛利率与研发强度都处于领先位置。华为的收入无疑为其研发投入提供了有力保障。所以,各企业在进行研发投入时,必然会受限于企业自身实力。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而言,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研发费用的大量投入会为企业带来更高的利润,从表1也可以明显看出华为的毛利率显著高于中兴通讯与大唐电信。
2.自行研发与外购决策。
企业的持续经营需要开发新产品,即需要技术支出,那么就要对购买专利技术与自行研发做出决策。例如,在制药行业,企业自行研发新药品,需要投入巨大的成本,如果经济实力薄弱则无法承担。此时,研发成本不仅会横跨若干期间,而且数额巨大。如果企业是从其他企业购买配方专利,自己只就产品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偏性研究,则研发支出就会较少。
但是,对于像华为这样的高新技术企业而言,它在市场上采取的是领先战略,而非追随战略,若将核心技术委托其他企业开发,就是将价值链上最富价值的环节拱手让予他人。所以,对于华为而言,在资金实力雄厚的前提下,自行开发技术是最优决策。
3.研究方向及深度选择。
如前所述,研究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三类。其中,开发是离产品最近的研发活动,而基础研究与产品并无直接关联。所以,企业介入哪类研究活动,决定了企业研发活动的深度与方向。尽管不能取得华为等企业具体、准确的与研发投入有关的数据,但从研发投入费用化与资本化的比重,可以推断华为对于研发活动的纵向深度原则。
从表2所列示的大唐电信、中信通讯及华为的研发投入明细可以看出,华为近三年的研发支出全部予以费用化,财务报表附注中的解释是离产品开发阶段较远。离产品的开发阶段越远,说明公司涉足产品的研发阶段越早。这意味着华为对于产品的研发有较早的战略规划,这其实是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华为研发投入的前瞻性。所谓“前瞻性投入”是指企业的研发投入超前于收入的取得,即当期研发投入不能带来当期收入,只能引致未来可预期收入。企业研发投入超前于取得收入的时间越长,研发投入的前瞻性也就越强。持续若干年度的前瞻性投入,必然会带来较高的收益,这可能是相比其他企业,华为所获毛利率较高的重要原因。尽管产品研发涉入越早,研发失败的风险就越大,但华为对于前期研发投入风险的管理主要依赖于其牢固的技术基础。
单位:万元
二、研发成本控制报告体系
从整个生命周期成本的角度来看,研发成本是产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战略层面来看,研发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的后续生产与维护成本。所以,建立研发成本控制报告体系对于产品整体成本的核算与控制至关重要。但是,大多数企业只将研发支出区分为费用化研发支出与资本化研发支出两类,未能基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核算产品成本,研发成本的管理维度亦显不足。
就管理的角度而言,企业希望能够建立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成本报告体系,将研发支出按产品线进行归集,但是研发的产品很可能不能成功投产。如何把握成功产品的成本与之前无数次研发失败付出成本之间的关系,也存在着很大的难度。企业在某种产品开发成功之前,可能会进行若干次无法直接归集至某产品的失败性试验,或者要进行若干理论研究,这部分费用可以按一定标准分配至相关产品中。在实际操作中,可以以各产品直接归集的成本为标准进行分配。
如表3所示,研发阶段可以进一步按照产品研发、生产及后续推广分为五个阶段:创意阶段、概念阶段、产品开发阶段、测试与评审阶段及商业化推广阶段,并在产品归集成本的基础上,分别归集每个阶段的成本。同时,在上述产品研发的各个阶段中,创意与概念阶段最难直接对应归集至某一产品,但如前所述,对于实在无法直接归类的,可以采取合理的方法进行分配。
产品研发的五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的成本可以进一步归类为设备需求成本、材料耗用成本、研发团队成本等。研发周期的列示是为了测算各类成本发生的合理性。设备需求决定了设备类型与成本,在会计核算体系中一般体现为折旧成本。在各研发阶段中,耗用的材料其实就是会计核算体系中的材料成本,同时各研发阶段的团队人员构成及所需的研发周期确定了研发阶段的人工成本。
在产品研发的每一阶段,都要区分设备需求、材料耗用及人工成本。当然,在具体控制时,可以进一步细化管理维度,对上述阶段进一步细分。例如产品开发阶段,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产品外观、产品功能、产品规格及设计参数等的设计开发;测试与评审阶段可以分为小试、中试与外部评审阶段。在每一个具体的研发阶段,需具体确定所需设备、耗用材料及项目团队和所耗工时。研发阶段划分越细,成本分析就越清楚。
产品的很多功能目标及关键技术参数,都是在产品创意与概念阶段就已经确定的。所以,创意阶段与概念阶段对于后续产品的开发、测试评审等成本有着直接影响。例如,对于华为某一款手机而言,在产品创意阶段、概念阶段就已确定了CPU频率、机身内存等基本参数;到开发阶段,后置摄像头、机身重量等会进一步确定。
三、研发成本与其他成本的战略联系报告体系
产品功能是直接影响产品生产成本与质量成本的重要因素,产品的研发与生产成本的联系如表4所示。
一般而言,产品功能越复杂,生产工艺就越复杂,生产技术水平要求越高,即使在产品销售后,其后续维护成本与维修成本也越高。而且,功能越复杂,出现故障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所以,在研发阶段,需根据市场需求确定产品功能,与产品价值相关的功能可予以保留,但与产品价值无关的功能则要谨慎考虑是否摒弃,因为有可能会导致生产阶段与销售阶段成本的增加。
在确定产品功能后,产品的技术参数亦是决定后续产品成本的重要因素。例如,对手机而言,同样是照相功能,手机像素决定了后续生产成本,而在一定像素范围内,用户的体验可能是一致的,所以对于一定的消费群体,并非像素越高,对产品就越有利。同时,产品加工精度对用材及配件的需求,都是技术参数的重要支撑因素。产品加工精度不同,则所需生产设备的精密度不同,耗费材料不同,加工所需工人技术水平不同,加工工时也可能不同。而且,加工精度越高,后续维护与维修的成本也越高,同时生产过程中合格品的概率会有所降低,导致未来销售退回成本的提高。
在企业产品生产出来后,产本成本得以最终核算,但其成本最终由产品研发的技术参数决定。CPU频率、机身内存、运行内存、后置摄像头以及机身重量等,决定了生产过程的成本,也决定了后续市场定价。表5是华为某款低配手机与中兴的某款高配手机的对比。华为荣耀7 早于中兴天机A2015上市,虽然技术参数低于中兴手机,但在同一定价区间,对消费者而言并无使用差异,并且华为荣耀7的定价略低,其竞争优势是明显的。由表5 可以看出,中兴天机A2015 的配置较高,而华为荣耀7的配置较低,两产品的技术水平还是存在差异的,这无疑与两家企业的前期研发投入相关。
四、结语
对大规模企业而言,产品研发具有战略特性。大部分产品的成本在研发阶段即已确定。所以,在研发阶段应充分考虑全生命周期成本与研发阶段产品设计的联系,建立基于企业战略的研发成本管理报告体系。
摘要:研发活动具有战略特性,研发成本对产品生产成本及其他成本有重大影响,所以,有必要建立基于研发目标、研发成本控制、研发成本与其他成本战略联系的报告体系。本文以华为公司的研发投入为研究对象,从以上角度分析研发成本管理报告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研发成本,战略研发,研发强度,华为
参考文献
梁莱歆,熊艳.基于研发项目生命周期的成本管理模式研究[J].科研管理,2010(1).
论协调不同资本成本计算的NPV 篇6
根据现金流和折现率的匹配原则, 可以采用两种方式计算NPV。
1采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计算NPV
计算NPV的一种方法是, 站在资本提供者的角度, 即长期债权人和股东的角度, 采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作为折现率来计算NPV, 其公式为:
undefined
这里的CFt, 是项目第t期的现金净流量, WACC是根据项目风险计算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undefined
这里的Kd是长期债务的税前成本;Ke是股权成本;T是企业所得税税率;D是债务总额;E是股东权益总额; (D+E) 是资本总额。
采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计算NPV,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由于资本提供者的回报, 已经包含在折现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之中了, 项目期间现金流NCFt不扣除归还债权人的利息和本金, 即期间现金流不考虑和融资有关的现金流。
(2)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反映的是项目风险, 而非项目的具体融资成本。计算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资本比重是企业整体的债务和股权的比重, 而非某个项目的具体资金来源的比重。两个具有同样风险的项目, 应该采用相同的折现率来计算。如果风险相同的两个项目的资金来源渠道不同, 个别资本成本不同, 融资比重不同, 如果根据不同的融资成本去计算NPV, 就会歪曲两个项目的NPV。
(3) 由于项目投资是面向未来而非面向过去, 债务和股权的账面价值是历史的反映, 不适合用于计算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计算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资本比重是根据债务和股权的市场价值所计算的比重, 或者是根据目标资本结构所计算的比重, 而非根据债务和股权的账面价值所计算的资本比重。
下面考虑一个具体的项目。
一个一年期的项目需要初始投入1000万元, 一年后没有扣除利息和本金的现金流量为1200万元。初始投入的资金中, 70%是银行借款, 借款利率为10%, 30%是股东投入, 股东要求的报酬率为15%。企业目标资本结构比重为, 负债占总资本的60%, 股东权益占总资本的40%。企业所得税率为25%。
首先计算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WACC=10%× (1-25%) ×60%+15%×40%=10.5%
根据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计算NPV。
undefined
2采用股权成本计算NPV
另外一种计算NPV的方法是仅仅站在股东的角度, 采用股权成本计算NPV。
undefined
这里的Ke, 是股东要求的投资报酬率。这里的CFEt, 是项目第t期的归属于股东的现金流, 因而需要扣减归还债权人的利息和本金, 即期间现金流扣除了和负债融资有关的现金流。
仍以上例为例。股东初始投入了300万元, 期末归还了700万元的借款及其利息, 利息可以抵减部分所得税。
undefined
3协调两种资本成本计算的NPV
从上例中可知, 采用两种计算方法, 计算出来的净现值数额不一样。
因为净现值会增加以市场价值表示的股东财富, 它不应该依赖于不同的计算方法, 它应该具有唯一的数值。
由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采用的是目标资本比重, 即60%的负债和40%的股东权益。由于净现值85.97万元会增加股东权益, 所以债务的账面价值并不是原来的70%, 而是700÷ (1000+85.97) =64.46%;股东权益的账面价值并不是原来的30%, 而是 (300+85.97) ÷ (1000+85.97) =35.54%。
为了维持60%负债和40%股权的目标资本结构, 企业必须实际发行0.6× (1000+85.97) =651.58万元的债务, 股东必须投入1000-651.58=348.42万元的权益, 以满足初始投入1000万元的需要。事实上, 股东初始投入的348.42万元加上净现值85.97万元, 股东权益总数为434.29万元, 占项目总值 (1000+85.97) 的40%。
因此, 我们重新计算一下NPV。
undefined
重新计算的NPV, 与采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计算NPV的数值相同。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 NPV的数值与采用的计算方法无关。只要我们在计算过程中注意:
(1) 使用负债和股权的市场价值比重或者目标比重, 来计算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2) 使用市场价值比重所隐含的负债数额和权益数额, 而非其账面价值, 来计算股权现金流。
4结语
采用加权平均资本和股权资本成本来计算NPV, 是资本预算中常见的两种方式。如果使用负债和股权的账面价值来计算股权现金流, 得到的NPV值与采用加权平均资本计算出来的NPV值不尽相同, 其根本原因是加权平均资本是以市场价值比重或目标比重计算的, 而股权现金流采用账面价值来计算。因此, 需要根据市场价值比重或目标比重来调整股权现金流, 消除差异, 使得两种方法计算出来的NPV数值一致。
摘要:采用加权平均资本和股权资本成本来计算NPV, 是资本预算中常见的两种方式。如果使用负债和股权的账面价值来计算股权现金流, 得到的NPV值与采用加权平均资本计算出来的NPV值不尽相同。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 揭示了差异产生的原因, 根据市场价值比重来调整股权现金流, 最终使得两种方法计算出来的NPV数值一致。
关键词:股权现金流,加权平均资本,NPV
参考文献
[1]张占贞, 广树青.投资项目动态评价方法的比较与创新[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3) :64-67.
创新产品设计中功能与成本的协调 篇7
笔者认为, 企业应根据消费者的需求, 以用户所需的功能为出发点, 在创新产品的设计阶段, 运用成本形成的动因来分析企业开发设计产品的合理性, 调节产品功能与成本的关系, 力求以合理的成本实现合理的功能, 从而为企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商品化提供有利条件。
一、过度消费导向下的创新产品设计
对于消费者来说, 以最低的价格购买必要的 (商品) 功能, 是其在市场上的理性行为, 以此理念进行消费, 则消费者最佳的消费方式应为:以最低价格, 购买到满足需求的基本功能。然而,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商品的实用功能已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消费商品基本功能的价值正逐渐地转移到其它价值中去, 人们越来越看重商品的品位功能, 也就是商品的外观功能和象征功能 (其通过非审美的社会心理过程实现, 以贵重感、尊敬感、地位感、稀缺性、纪念性为目标) 。因此, 创新产品在设计上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据有关研究统计, 无论是从专利申请量还是授权量上看, 外观设计这项指标的比重已越来越大。这说明商家已看透消费者这种过度消费的特殊心理 (向世人展示个人无穷尽的消费能力) , 甚至有时候他们会不计成本地消费基本功能以外的东西。
二、创新产品中功能与成本的关系
消费者的过度消费给商家提供了许多机会。他们想方设法在产品的外观和综合功能上大做文章, 甚至把同类商品几乎所有的功能都汇集在一个商品上, 以无限度的抬高商品价格。但是, 其价格抬高的同时, 成本也在抬高。这种产品的创新点主要来自于技术转移后的消化吸收, 即使是外观上的创新, 也只是重复使用已有技术。这使企业很难获得率先创新应得的超额回报, 甚至加重企业的成本负担, 从而降低市场竞争力, 最终发展空间受限。
然而, 在通常情况下, 产品成本中的固定制造费用相对来说比较稳定, 而作为变动制造费用的材料成本, 在业务量一定的情况下, 往往会随着产品功能参数的提高而接近同比例变化。因此, 我们在满足用户需求而提高产品功能的同时, 生产成本的增加往往是不可避免的, 一味地降低成本就要牺牲产品的某些功能, 从而失去一定量的客户, 最终影响企业利润。当然, 片面追求高功能、高质量也有可能导致不计工本、脱离用户需求的现象。因此, 企业应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 调整产品功能与成本的比例关系, 提高创新产品的绩效成果。
三、创新产品设计中功能与成本的协调机制
基于上述问题, 笔者认为, 创新产品的设计阶段是协调功能与成本的重要环节。在此阶段, 不以降低研究开发费用为目的, 而应研制出适应市场需求、功能比较齐全但又不过剩的产品为出发点。在此基础上, 再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消费成本及社会成本。
1. 设计阶段中的控制方法
在创新产品的设计阶段, 强调用户所需功能的同时, 加强对产品生产成本的控制是必须的。因此, 我们应以用户所需的产品功能作为着眼点, 以功能作为企业间接费用分配的基础来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
虽然产品成本主要发生在生产制造阶段, 但产品生产成本的70%~80%是由产品设计阶段决定的, 设计上的不合理和错误, 将会造成巨大浪费。所以在这一阶段中, 一是要进行产品功能设计;二是要运用成本形成的动因来分析企业开发设计产品的合理性和完善性, 即以产品功能为对象, 在一定的市场环境和条件下, 运用技术经济方法确定目标成本, 再由对目标成本的分析追踪到产品成本的形成和积累过程 (即成本动因) , 最后依据这一阶段工作所提供的数据来判断产品成本中哪些费用是必需的, 能为最终产品增加价值;哪些为非必要功能, 需予以舍弃。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 确定分析对象。若企业同时设计生产多种产品, 一般应选择市场前景好、结构复杂、预计成本高的产品。 (2) 对产品进行功能分析, 计算功能评价系数。首先, 将产品按零部件进行分解, 分析确定各零部件的作用或有无功能重复。然后, 分析该零部件是否必需, 其功能能否由其它零部件替代。最后, 根据各零部件在产品中所起的作用, 对其功能进行打分, 根据各零部件的功能得分在功能总分中的比重, 计算出各零部件的功能评价系数。 (3) 对产品进行成本分析。根据设计图纸和工艺方案估算产品成本和各零部件的成本, 根据各零部件成本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 计算出各零部件成本系数。 (4) 计算产品中各零部件的价值系数, 对其进行评价。价值系数计算公式:价值系数=功能评价系数/成本系数。零部件的价值系数等于或接近于1为最佳。若系数大于1, 说明其有重要功能, 但所选材质不好或加工精度不够;若小于1, 说明其材质过好或加工精度过高, 应选择更廉价的材料;若系数接近于0, 则应考虑其功能能否被其它零部件所替代。因此, 降低设计成本的重点应放在价值系数小于1的零部件上。 (5) 测算各零部件的目标成本, 计算成本降低幅度。各零部件的目标成本=产品目标成本×零部件功能评价系数;将其与设计成本相比较, 测算各零部件的成本降低目标。即:成本降低幅度=[ (功能系数÷成本系数) ×产品目标成本]﹣设计成本。通过上述方法, 我们可以消除新产品中不必要的功能和过剩功能, 为企业在产品生产与销售的过程中进行成本控制和管理创新创造有利条件。
2. 生产阶段中的控制方法
一旦经营者确定了最佳的设计方案, 企业的目标就会转向生产经营过程。这一阶段的成本主要是制造成本。实施过程中, 对于创新产品, 其生产工艺很可能也是新的, 这样, 就要对工序设计进行不断地改进。其主要方法是: (1) 明确生产步骤, 确定每一步骤的作业成本, 确保不影响各个步骤所实现的目标的前提下, 尽量减少资源耗费, 同时为工程再造提供必要的财务依据; (2) 明确改进的可能性, 确定改进重点, 并做出必要变更; (3) 重新计算收入, 并与成本配比。另外, 在这一协调活动中, 直接费用应直接归属到产品中, 然后, 通过每一步骤的作业再将间接费用分配到产品上去。实际上就是对生产的全过程进行及时的动态分析。
3. 营销与使用过程的控制方法
当产品转入销售市场后, 在运用适当的宣传手段的同时, 一定要加强追踪控制力度, 并通过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达到降低使用成本的目的, 从而提高企业产品的信誉, 进一步扩大企业的销售额, 最终提高企业的收益率。值得我们注意的是, 许多产品的使用成本远远超过其生产成本, 比如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汽车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在这一过程中, 我们可以建立业绩考核指标, 有效地实施成本控制, 或运用与生产过程同样的方法, 准确计量使用成本, 优化作业链。虽然有些使用成本企业难以控制和准确计算, 但是企业只要真正站在尽量减少企业资源消耗和用户利益的立场上, 许多使用成本还是可以计算或估算的, 如产品的能源消耗等。
【研发成本协调论文】推荐阅读:
研发成本07-28
内部研发论文05-10
汽车电子研发管理论文06-01
儿童教育产品的研发论文06-13
技术研发经理研发工程师简历08-20
研发补助07-16
研发知识07-16
制剂研发07-20
研发外包05-28
研发立项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