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研发论文

2024-05-10

内部研发论文(共7篇)

内部研发论文 篇1

根据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 企业内部研发支出区分为研究阶段和发展阶段。并根据两者的不同特点, 进行不同的账务处理。研究阶段是指为获取并理解新的科学或者技术知识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由于研究阶段是探索性的, 为进一步开发活动作相关方面的准备, 已进行的研究活动将来是否会转入开发、开发后是否会形成无形资产等, 均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 对于研究性的支持, 在发生的当期直接记入当期损益进行处理。开发阶段是指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 将研究成果或者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 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相对于研究阶段而言, 开发阶段应当是已完成研究阶段的工作, 在很大程度上具备了形成一项新产品或新技术的基本条件。因此, 与研究阶段相比较, 其不确定性大大降低, 甚至在满足一定的条件时, 可以进行资本化的处理。

一、“研发支出”账务处理利弊分析

(一) 满足了谨慎性, 损失了客观性

研发支出的主要处理依据是谨慎性, 因为根据谨慎性原则, 企业不能夸大资产, 所以, 只有研发支出在满足规定的条件时, 才被认为符合资产的定义, 可以进行资本化的处理。这种看似谨慎的做法, 却带来了其它的弊端: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客观性。

在国际会计准则制定委员会 (简称IASB) 制定的国际会计准则 (简称IASs) 1号准则中, 对财务报告的目标进行了明确的说明: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利于其进行经济决策的、关于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的财务信息, 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企业在披露其财务信息时, 必须做到客观披露。我国在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中, 也明确的指出财务报告的目标是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利于其作出经济决策的财务信息。从国内外对财务报告目标的描述中, 可见, 财务信息的质量要满足的两个基本条件:相关性与客观性, 而财务报告的目标要求无疑是凌驾于所有的财务信息质量标准之上的, 当然, 也包括谨慎性。研发支出账务处理的弊端恰恰在此:牺牲了客观性, 追求满足谨慎性。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 内部研发支出, 只有发展阶段的支出在满足一定条件的基础上可以资本化之外, 不满足条件的开发阶段支出和研究阶段支出一概进行费用化。

[例1]2007年4月1日, 甲公司经董事会批准研发某项新产品专利技术, 预计研发时间2年左右才能完成。到2007年12月31日, 该公司在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材料费5000万元、人工工资1000万元, 以及其他费用4000万元, 总计10000万元。根据甲公司所提供的信息显然不符合资本化处理的条件, 所以研发支出进行费用化。账务处理如下: (单位:万元)

(1) 发生研发支出时, 在研发支出账户进行归集: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10000

贷:原材料5000

应付职工薪酬1000

银行存款4000

(2) 2007年12月31日, 该研发支出进行费用化处理:

借:管理费用10000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10000

[例2]承例1, 在2008年12月31日, 该研发支出情况如下:发生材料费6000万元、人工工资3000万元, 以及其他费用5000万元, 总计14000万元。

分析:继续对研发支出进行费用化处理:

(1) 发生研发支出时, 在研发支出账户进行归集: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14000

贷:原材料6000

应付职工薪酬3000

银行存款5000

(2) 2008年12月31日, 该研发支出进行费用化处理:

借:管理费用14000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14000

[例3]承例2:在2009年6月27日, 该项目研究完成, 没有实现预定目标。在2009年度, 该研发支出情况如下:发生材料费2000万元、人工工资500万元, 以及其他费用1000万元, 总计3500万元。由于没有研究成果, 研发支出费用化处理。

(1) 发生研发支出时, 在研发支出账户进行归集: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3500

贷:原材料2000

应付职工薪酬500

银行存款1000

(2) 2009年12月31日, 该研发支出进行费用化处理:

借:管理费用3500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3500

针对上述例题, 如果甲公司无形资产在2006年度时, 账面价值为0万元;甲公司在2006年度发生的与内部研发支出费用化无关的管理费用为15000万元, 并且在以后的几个年度都保持这一支出水平不变。下面表一和表二是甲公司2006年度至2010年度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单位:万元

从表1可以看出, 由于甲公司的研发支出均进行了费用化的处理, 所以, 该处理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不是很明显。

单位:万元

但从表2可以看出, 甲公司的研发支出在进行费用化的处理后, 致使甲公司的管理费用从2006年度的每年15000万元, 陡然上升为2007年度的25000万、2008年度的29000万元, 之后又下降到2009年度的18500万元和2010年度的15000万元, 给信息使用者传递的信息是, 公司的管理费用忽高忽低, 从而公司利润也会忽高忽低, 并且变动幅度比较大, 让人产生公司内部管理混乱, 公司经营不稳定的印象。从上面的账务处理可以看出, 这种印象显然是错误的。

如果甲企业在2009年度, 该研发项目成功了, 达到了预定可使用状态则:

[例4]接例1、2:在2009年6月27日, 该项目研究完成, 达到了预定可使用的状态。并向国家专利局提出专利权申请且获得专利权, 实际发生包括注册登记费等60万元。在2009年度, 该研发支出情况如下:发生材料费2 000万元、人工工资500万元, 以及其他费用1000万元, 总计3500万元。由于有了研究成果, 研发支出费用进行资本化处理。

(1) 发生研发支出时, 在研发支出账户进行归集: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3500

贷:原材料2000

应付职工薪酬500

银行存款1000

(2) 2009年12月31日, 该研发支出进行资本化处理:

借:无形资产3560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3500

银行存款60

如果其它信息不变, 那么甲公司自2006年度至2010年度资产负责表和利润表如表3和表4:

单位:万元

单位:万元

如果在2009年度, 该项目研发成功, 资本化为无形资产的价值为3560, 而实际为该项目的投入,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为2007年度投入的10000万元、2008年度投入的14000万元和2009年度的3560万元, 总价值应为:27560万元。而按照现在准则的要求, 该无形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上体现的价值为3560万元, 远远低于其实际的价值, 所以, 资产负责表中反应的无形资产价值与其实际价值相差甚远, 从而影响了资产负责表反应的甲公司总资产的质量。而在表四中的利润表, 由于2007年度和2008年度的研发支出进行了费用化的处理, 从而使这两个年度的管理费用陡增, 从而大大降低了这两个年度的利润。容易给信息使用者产生公司经营不稳定的印象。

综合上述, 内部研发支出的处理, 不管是资本化还是费用化, 都很难向信息使用者传递公司实际的、客观的财务信息, 从而整体上降低了财务报告的质量, 使财务报告的目标难以实现。

(二) 研发支出资本化条件的验证性低, 影响了财务信息的客观性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企业开发阶段的支出, 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 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该无形资产在未来能够产生经济利益的流入;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它资源支持, 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 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计量。

从上述资本化必须满足的条件可以看出, 有些条件是根据企业的意图或者目的进行判断、有些则是企业是否能够提供一些保障的许诺等, 而所有这些条件的可验证性很低, 也就是说,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 人为的决定研发支出是否进行资本化:如果企业想尽可能的提高本年的利润, 就有可能会把正在进行的研发支出进行资本化的处理, 而不管是否真正的符合资本化的条件;而企业如果想降低利润, 就可以采用费用化处理研发支出的办法, 压低企业利润。所以, 在当今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发展尚不完善的情况下, 对研发支出是否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判断, 企业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从而影响了财务信息的质量, 降低了其客观性。

二、“研发支出”账务处理的改进建议

不管是国际会计准则, 还是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 对财务报告目标的描述具有一致性:为财务信息使用者提高有利于其经济决策的财务信息。为实现这一目标, 财务信息的客观性是其必须满足的一个条件。而通过上面的分析, 内部研发支出账务处理很难做到“客观性”这一要求, 尤其是对根据企业管理者意图作为判断条件的时候, 在整个社会还没有形成高度信用化体系之前, 并且对信用的监督也还没有形成之前, 要想使企业能够自觉地遵循其真实的意图进行账务处理是比较困难的, 而当这种“真实”处理与管理层经济利益相违背时, “自觉、真实”的披露更是难于实现。所以, 为了更正这一缺陷, 笔者提出如下改进建议:一是取消研发支出资本化条件的判断, 对研发支出不管是否成功, 一概进行资本化处理, 计入“研发支出”账户, 并按期对其价值进行摊销。二是增设专门反映研发支出费用化的账户“研发支出费用”, 在研发项目知道结果的年度, 一次性进行费用化处理。

根据上述例1、例2和例3的信息, 按照修改后的思路进行处理。并且假设对资本化的研发支出按照10年直线法进行摊销。则:

2007年度的账务处理为:

(1) 发生研发支出时, 在研发支出账户进行归集:

借:研发支出10000

贷:原材料5000

应付职工薪酬1000银行存款4000

(2) 2007年12月31日, 该研发支出进行摊销:

摊销额=10000/10=1000 (万元)

借:研发支出费用1000

贷:研发支出——摊销1000

2008年度的账务处理为:

(1) 发生研发支出时, 在研发支出账户进行归集:

借:研发支出14000

贷:原材料6000

应付职工薪酬3000

银行存款5000

(2) 2008年12月31日, 对研发支出进行价值摊销:第一年的未摊销额加上新增资本化部分, 再剩余的年限内摊销:

摊销额= (9000+14000) /9=2300 (万元)

借:研发支出费用2300

贷:研发支出——摊销2300

2009年度的账务处理为:

(1) 发生研发支出时, 在研发支出账户进行归集:

借:研发支出3500

贷:原材料2000

应付职工薪酬500

银行存款1000

(2) 2009年12月31日, 一次性进行费用化处理:

23000-2300+3500=24200 (万元)

借:研发支出费用24200

贷:研发支出——摊销24200

如果2009年度, 该研发项目获得成功, 根据例四的信息, 则:

(1) 发生研发支出时, 在研发支出账户进行归集:

借:研发支出3560

贷:原材料2000

应付职工薪酬500

银行存款1060

(2) 2009年12月31日, 该研发支出进行价值的摊销:

摊销额= (24200+3560) ÷8=2776 (万元)

借:研发支出费用2776

贷:研发支出——摊销2776

通过上述的处理, 一方面避免了企业根据自身利益的需要进行随机资本化和费用化的弊端。同时, 研发支出费用化通过单独的账户反应, 能够比较直接的反映企业利润波动产生的原因, 并可以通过企业研发支出费用化和资本化的数额, 反映企业对研发的重视程度, 从而更为准确的反映企业的经营现状和发展趋势, 较好的满足的财务目标对客观性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2]财政部会计司:《企业会计准则讲解》, 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2]财政部会计司:《企业会计准则讲解》, 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内部研发论文 篇2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正逐渐取代土地、劳动力与资本成为企业财富增长的一种重要生产要素[1]。在我国,传统意义上依靠技术模仿、劳动力成本降低和政策壁垒获得竞争的时代已经远去。只有不断找出具有创新性的产品和服务,才能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研发团队作为企业中逐渐存在的创新微型单元,体现着企业整体的创新能力,在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研发团队的主要活动为科学研究活动,其投入和产出为知识、组织能否成功将知识转移给组织内部成员,是影响组织绩效优劣的关键因素[2],因此成功的知识转移对于研发团队实现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1 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对于知识转移的研究文献成果已经较多,多集中于对知识转移过程的理论论述。Nonaka&Takeuchi[3]最早提出组织层次知识创造模型,该模型的核心为“知识螺旋”,主要包括4种知识转换模型:社会化、外部化、组合化、内部化(如图1)。Hedlund[4]在Nonaka&Takeuchi的基础上提出一个由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在个人、团队、组织及组织之间互动的知识转换流程模式(如图2)。模型增加了空间结构维度分析,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Szulanski[5] 等人认为知识转移是在一定情境中,知识从发送方转移到接收方的传播过程,并以知识转移实施为分界点将知识转移分为开始、实施、调整、整合四个阶段(如图3)。Dixon在将分析层次建立在团队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不同情形的五种知识转移类型:序列转移、近转移、远转移、策略性转移、专家转移。

国内学者多从传播理论视角对知识转移过程进行论述,认为知识转移是包括知识发送方和知识接受方以及通过传播媒介连接起来的过程,这些研究中,王开明和万君康[6]的研究具有典型意义,他们借助传播学理论提出知识转移微观过程视角(如图4),为国内该领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以上研究都将研究层次与研究对象建立在一个较为宏观的层面,对于微观个体层面之间缺乏深入的探讨。此外,之前研究关于外界环境对知识转移的影响讨论较少。事实上,组织知识转移是一个不断与外界进行交流与沟通的过程。外界环境在研发团队内部知识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本文以研发团队作为分析层次,并将研究对象深入到研发团队成员,结合组织学习理论与知识管理理论,研究研发团队内部知识转移过程机制。

2 研发团队内部知识转移过程分析

2.1 研发团队内部知识转移一般过程

研发团队是一个不断追求知识创新的组织,不能被简单看成知识型员工的集合,而应该被当成一个知识型员工与其他知识载体及其之间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整体。研发团队广泛存在于企业各部门内部,是技术员工在研发主管的领导下形成的相仿于扁平化组织的一种结构形式。团队成员相互分工协作,在合作中交流并分享个人的工作知识,包括个人经验、个人工作技巧与个人工作心得这样一些难以通过书面形式学习到的一些隐性知识,而研发团队的知识创新正是在隐性知识不断累积的基础上发生的。

企业是由不同类型的团队组成的系统。从知识生态观点出发,企业拥有不同任务的知识种群,如营销、财务、管理、研发等,这些不同的知识群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构成企业的知识群落,即企业的知识环境[7]。研发团队不仅受到企业知识环境的影响,同时还与外部知识环境系统保持多种多样的联系,如产业、政策、经济及社会等因素。图5描绘出研发团队知识转移的一般过程。

注:图中字母A、B、C、D、……J代表研发团队中 的成员,E代表团队主管。

研发团队是一个知识输入与输出的转化系统,研发团队从外部知识环境与企业知识环境中获取技术知识,经过团队成员之间的知识交换与知识加工整理,形成团队个人知识和团队集体知识。同时由于工作需要与人员调动,研发团队与成员也在不断向团队外部转移和输出知识。团队中个体的异质性是客观存在的,每个人都具有自身独特的技术知识,而这些知识往往只能通过成员之间相互交流沟通才可以获得,这是团队成员之间技术转移的基础和前提,也是能够实现知识创新的重要原因。

团队成员因为密切的联系和频繁互动形成密集且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络,如图中的A、B、……J之间的连接线,这为团队成员之间进行知识转移与知识流动提供重要通路,同时这种人际关系网络为隐性知识的传播与交流提供了主要渠道。樊钱涛在对研发团队知识创新效率影响机制的研究中也证实了团队成员之间知识背景的相近性对知识创新效率有正向影响[8]。研发团队应该注重创建一个成员之间相互信任、关心、尊重的道德环境,促进团队内部成员的沟通与交流,使团队成员之间能够自愿地进行知识共享并减少团队内部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

2.2 研发团队知识转移过程机制

对研发团队知识转移过程机制的研究可以结合知识转移所包括基础结构的研究。Albino,Garavelli&Schiuma[9]指出知识转移的基础结构包括成员、环境、内容和媒介四部分。成员指知识转移过程中的知识传送方与知识接收方,知识的传递与反馈通过双方的关系互动来完成。环境包括内部知识环境与外部知识环境两方面,内部知识环境包含但不局限于企业层面,如企业文化、组织形式、企业政策等,还包括成员之间的关系密切度及交流互动是否频繁等关系因素,外部知识环境则指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如政治、政策、文化、制度等,外部知识环境影响着企业内部知识环境,并对研发团队的知识转移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内容则指所传递的执行工作必备的知识。媒介是指为实现知识转移所需要借助的物质,如网络、电话、传真、表格等。媒介的丰富性决定了知识转移的效率和效果。知识转移基础结构对知识转移过程的主要要素和条件进行了总结,基于知识转移基础结构视角,笔者构建了研发团队内部知识转移过程机理图(如图6)。

在图6中,知识传送方与知识接收方是知识转移的参与主体,整个知识转移过程是通过知识传送方与知识接收方的关系互动并借助一些知识转移媒介完成的。接受的知识在经过知识接收方加工整理后一部分输出到环境中,另一部分则反馈给知识传送方,并参与到下一轮的知识转移中。双方关系质量、知识传播路径以及知识转移过程中相关人员素质都是影响研发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的重要因素,被转移知识特性与知识转移机制的匹配可能有助于研发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绩效的提升[10]。同时,成功的知识转移受制于团队所处的内外部知识环境,良好的企业环境可以促进团队内部成员之间更快、更好地实现知识转移。

3 结论

本研究结合知识管理理论与组织学习理论,将研发团队作为分析对象,对研发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的一般过程进行了揭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研发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的过程机理模型,指出研发团队内部知识转移是在内外部环境作用的影响下,知识传送方将知识进行筛选、加工、整理,借助多种多样的知识传播媒介将知识转移到知识接收方,知识接收方在将知识进行整理,去除传递过程中的噪音,继而将其转移到环境中并同时反馈于知识发送方的过程。研究对影响团队知识转移过程的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为企业研发团队内部的知识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所分析结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是否适用于其他类型团队仍需要进一步验证,此外,文章可以结合多个案例进行研究,并将整个研发团队知识转移过程进行阶段细分,对不同阶段的影响因素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参考文献

[1]DRUCKER P.Knowledge-worker Productivity:the biggestchallenge[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99,41(2):79-94.

[2]SZULANSKI G.Exploring internal stickiness:impedimentsto the transfer of best Practice within the firm[J].StrategicManagement Journal,1996,17:27-43.

[3]NONAKA I,TAKEUCHI H.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4]HEDLUND G.A mode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theN-Form corporation[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4,15:74-89.

[5]SZULANSKI G.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a dia-chronic analysis of stickiness[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Human Decision Process,2000,82(1):10-25.

[6]王开明,万君康.论知识的转移与扩散[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0(10):2-7.

[7]田庆锋,常振宇.基于生态范式的知识管理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6(12):65-68.

[8]樊钱涛,韩英华.研发团队中知识创新效率影响机制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8(12):1316-1323.

[9]ABLINO V,GARAVELLI A C,SCHIUMA G.Knowledgetransfer and inter-firm relationships in industrial districts:the role of the leader firm[J].Technovation,1999,19(1):52-63.

内部研发活动中借款费用的资本化 篇3

1. 研发活动支出的资本化条件。

《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将企业的内部研发活动分为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研究阶段是指“为获取并理解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的时间段, 该阶段的工作具有探索性, 最终是否形成无形资产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所以准则规定研究阶段的支出于发生时记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 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 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的时间段, 该阶段是建立在研究阶段基础之上, 形成成果的可能性非常大, 所以准则规定开发阶段的支出, 在符合资本化条件时, 应当确认为无形资产的成本。准则规定了五条资本化条件, 这五个条件可以进一步总结为三点: (1) 企业能够完成无形资产的开发; (2) 该无形资产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 (3) 开发过程中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后面两点符合资产确认要求。

2. 研发活动中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条件。

一般情况下, 企业研发活动的时间跨度比较长, 并且会占用大量的资金。其中, 部分资金可能是企业向金融机构或非金融机构借入的款项。因这些借款而发生的利息、折价或溢价的摊销、辅助费用以及外币借款的汇兑差额等, 是企业研发活动中的一项支出。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的规定, 在研究阶段发生的借款费用, 应当于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费用;在开发阶段发生的借款费用,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当予以资本化, 计入无形资产的开发成本。这里的资本化条件, 除了开发阶段资本化的五个条件外, 还包括借款费用的资本化条件。《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规定“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 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购建或者生产的, 应当予以资本化, 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资产。所以, 如果企业研发活动中开发阶段的时间比较长, 则占用借款的借款费用应予以资本化;如果比较短, 则可以费用化。准则还规定, 只有在资本化期间的借款费用才予以资本化。所以, 开发活动中借款费用资本化起点须满足三个条件: (1) 借款费用已经发生; (2) 开发活动的资产支出已经发生; (3) 为使无形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生产活动已经开始。当自行研发的无形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时, 借款费用应当停止资本化, 此后发生的借款费用, 计入当期费用。在这个期间, 开发活动发生非正常中断, 且中断时间超过3个月的, 应当暂停借款费用的资本化, 将其计入当期费用, 直至开发活动重新开始。企业在处理研发活动中的借款费用时, 应当全面衡量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条件,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 计入无形资产成本, 不符合的, 应当计入当期费用。

3. 研发活动中借款费用资本化的金额。

借款费用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因借款而发生的手续费、佣金等辅助费用, 二是会计期间的利息, 包括溢折价的摊销。《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在确定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时, 对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分别处理。当企业为研发活动借入专门借款时, 在开发的无形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之前发生的辅助费用, 应当予以资本化, 资本化金额等于其发生额。在资本化期间, 专门借款的利息资本化金额等于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费用减去尚未动用部分的利息收入或投资收益。当研发活动占用了一般借款时, 资本化金额不考虑因一般借款发生的辅助费用, 而只考虑一般借款的利息费用。在确定一般借款资本化金额时, 首先根据累计资产支出是否超出了专门借款, 判断有没有占用一般借款;然后, 计算占用一般借款的加权平均数和资本化率;最后, 确定一般借款的资本化额。当占用的是单笔一般借款时, 资本化率就是该笔借款的利率。但是, 当占用的是多笔一般借款时, 资本化率是一般借款的加权平均利率。在实务中, 企业也可能通过发行债券或借入外币借款来筹集内部研发活动所需的资金。当企业是专门为开发某项无形资产而发行债券时, 资本化金额要考虑债券的发行费用和实际利息费用;如果企业在开发阶段只是占用了一般债券的资金, 那么, 资本化金额只有实际利息费用。准则规定, 存在溢价或折价的借款, 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对溢折价进行摊销, 以确定实际利息费用。当企业在开发阶段使用到外币借款时, 资本化金额包括利息费用和汇兑差额, 但仅考虑外币专门借款的本金及利息的汇兑差额, 不考虑一般外币借款的本金及利息的汇兑差额。

内部研发无形资产所得税会计处理 篇4

可见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 要核算出企业当期应负担的所得税费用, 确定资产和负债项目的暂时性差异非常重要, 由于会计和税法都对内部研发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确认和计税基础的确定都有一些特殊规定, 所以内部研发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确认和计税基础的确定是正确核算内部研发无形资产形成的所得税费用核算的基础。

一、内部研发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及计税基础的确定

(一) 内部研发无形资产账面价值确认的标准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的规定, 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 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研究是指为获取并理解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开发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 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 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 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仅对于开发阶段中发生的部分支出, 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 才能计入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具体来看, 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 同时满足下列五个条件的才能确计入内部研发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 (1) 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2) 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 (3) 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 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 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 应当证明其有用性; (4) 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 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 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 (5) 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二) 内部研发无形资产的计量

内部开发无形资产的成本仅包括在满足资本化条件的时点至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支出总和。具体来看, 内部研发活动形成的无形资产成本, 由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的创造、生产并使该资产能够以管理层预定的方式运作的所有必要支出组成。可直接归属成本包括:开发该无形资产时耗费的材料、劳务成本、注册费、在开发该无形资产过程中使用的其他专利权和特许权的摊销, 以及按照借款费用的处理原则可资本化的利息支出。

内部研发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主要是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才需要在估计使用寿命内采用系统合理的方法进行摊销;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在持有期间内不需要摊销, 但应当在每个会计期间进行减值测试, 如经减值测试表明已发生减值, 则需要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三) 内部研发无形资产计税基础的确定

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企业所得税法》和《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对内部研发无形资产涉及的所得税的规定主要有: (1) 内部研发无形资产, 以开发过程中该资产符合资本化条件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支出为计税基础。 (2)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 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 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 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 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 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可见, 税法对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这些目的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有税收优惠政策。 (3) 未经核定的内部研发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金支出,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予扣除。 (4) 自行开发的支出已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的无形资产不得计算摊销费用扣除,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予扣除。 (5) 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不得低于10年。

二、内部研发无形资产暂时性差异原因及所得税会计处理

(一) 内部研发无形资产暂时性差异原因

由上面的两部分的内容比较可知,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内部研发无形资产的暂时性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会计和税法对内部研发无形资产确认的价值不同而造成的。总结如下: (1) 由于税法对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内部研究开发支出形成的无形资产的税收优惠形成的暂时性差异。 (2) 摊销年限不同形成的暂时性差异。 (3) 计提的减值准备形成的暂时性差异。

(二) 内部研发无形资产所得税会计处理

[例]甲企业2008年1月开始研发一项新技术, 发生研发支出500万元, 其中研究阶段支出100万元, 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前发生的支出40万元, 符合资本化条件后发生的支出为360万元。该企业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在2008年10月20日达到预定用途。甲企业对该新技术采用直线法, 按10年摊销。无残值。2008年12月31日, 该新专利技术的可收回金额为400万元。假设甲企业2008年的利润总额为6000万元, 无其他的纳税调整事项。要求做出甲企业2008年的所得税会计处理。

分析:

(1) 2008年末内部研发无形资产的账面净值=360-360/10×3/12=351 (万元)

因为2008年末可收回金额为400万元, 可回收金额大于账面净值所以不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所以2008年末内部研发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账面净值=351 (万元)

(2) 2008年末内部研发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351×150%=526.5 (万元)

(3) 所以内部研发无形资产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526.5-351=175.5 (万元)

(4) 内部研发无形资产形成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计入递延所得税资产=0

需要注意的是,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由于内部研发形成的暂时性差异不符合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条件, 所以只能计算出内部研发的无形资产的暂时性差异的金额, 但不能将175.5×25%=43.875万元计入递延所得税资产。也就是说虽然这项内部研发无形资产存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但其应计入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金额为0。对于内部研发无形资产形成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特殊处理, 就是内部研发无形资产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区别于其他资产、负债项目的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最大不同之处。

(5) 2008年的应交所得税= (6000-140×50%-360/10×3/12×50%) ×25%=5925.5×25%=1481.375 (万元)

因为在计算2008年的应交所得税时体现了按照税法规定为新技术目的内部研发无形资产过程中费用化的金额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可以按50%加计扣除的原则。

(6) 综合以上的分析, 甲企业2008年的所得税会计处理为:

由于会计准则和税法都对内部研发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和计税基础都有一些特殊规定, 要把会计上和税法上对内部研发无形资产的规定弄清联系与区别, 同时在会计上更需要牢固掌握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内部研发无形资产的所得税会计处理, 正确核算企业负担的所得税费用。

参考文献

内部研发论文 篇5

研发团队知识管理是企业研发部门管理的核心。如何加速知识在团队内部不同成员之间的转移, 促进知识的有效利用和新知识不断创造是任何一个研发团队都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知识转移是一个包含多阶段的活动过程, 转移过程并不仅仅是知识的简单流动和传递, 更为重要的是知识接收者的知识吸收、整合、并重构其自身的知识基。知识转移是由知识转移对象即知识内容、知识转移手段、沟通、知识网络、会议、学习等;知识转移主体:个人、团体及组织三要素构成[1]。具体到研发团队而言, 研发团队内部知识转移是指, 当团队成员意识到完成工作缺乏某种技术知识或经验技巧时, 通过与团队其它成员的互动或相关媒介获取完成工作所需的技术知识或在工作中所积累的经验技巧, 并在研发的过程中加以吸收、应用、创新的知识重构过程。

Hedlund (1994) [2], Nonaka&Takeuchi (1995) [3], Gilbert&Cordey-Hayes (1996) [4], Szulanski (2000) [5], Dixon (2000) [6]等从不同的角度对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归纳这些现有的理论和文献, 可得出影响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的四大因素:知识接受方、知识提供方、人际关系、知识特征。这些因素作用于团队内部的个体之间, 影响知识转移的绩效。本文以研发团队内部员工间的知识转移为中心, 提出知识转移影响因素模型, 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上述4个影响因素在知识转移过程中的作用与影响。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方法的统计分析, 力求得出各影响因素对相关知识转移过程的量化指标, 为企业实施知识管理, 提升知识转移水平提供量化的依据和切实可行的指导。

1 假设及理论模型

根据文献综述, 虽然现有的研究成果从知识转移的途径、方法、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但尚未对研发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结构性的梳理, 也未能对诸因素的影响大小进行实际的分析与验证。本文拟采用结构方程模型 (SEM) 的统计方法, 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证分析:

(1) 基于现有研究成果提出理论模型假设; (2) 通过实际的企业问卷调查和数据收集; (3) 利用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拟合; (4) 对模型拟合的结果进行评价与修订。归纳现有的研究成果, 本文提出知识转移的因素模型, 如图1所示。同时提出7个关于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及其关系的假设, 见表1。

2 实证研究

2.1 问卷设计

要进行实证研究, 首先要进行问卷的设计。在进行量表设计的过程中, 参考已有的成熟量表及大量的心理学量表编制文献[7]。本量表采用李克特 (Likert) 5点式评量尺度, 分成“完全相符”、“大部分相符”、“一定程度上相符”、“大部分不相符”“完全不符”, 5个选项, 分别给予1、2、3、4、5分。量表各问题 (条目) 有正向记分题和反向记分题。问卷主体包含三部分内容:人口统计分量表;知识转移水平分量表;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分量表。

(1) 人口统计分量表包括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工作部门及工作年限等, 以利于了解样本特性。

(2) 知识转移效果分量表包括:知识接受方、知识提供方、人际关系、知识特征4个维度。

在对各变量条目 (问题) 编制过程中, 在借鉴了已有的相关量表基础上, 初选择出48个条目, 请各企业的信息主管 (知识主管) 和心理学专家对这些条目进行了内容效度的评定, 根据信息主管和专家的意见, 对这些条目进行了必要的删、改、增, 建立了包含17个条目的初测量表。然后对3家企业的48名被试施测, 根据题总相关、题他相关、社会赞许性、辨别力和题目难度5项标准改进了初测量表。形成了包括17个条目, 加上5个测谎条目, 最终22个条目的调查问卷。

问卷信度方面, 采用Cronbachα系数检验各变量的测量项目是否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8]。效度方面, 通过对比企业问卷的得分与企业实际情况的访谈结论进行验证。

2.2 数据收集

2006年8~10月, 对北京地区16家科研型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400份, 回收336份, 其中信息不完整的无效问卷30份, 有效问卷为306份。使用SPSS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首先对问卷中的测谎条目进行计算, 对于谎份高于一个标准差的被试数据进行剔除, 又删除42个被试, 通过测谎的被试有266份。使用SPSS进一步进行描述统计分析, 可对人口统计变量得出如下结论:

男性被试为174;女性被试为92;平均年龄36岁;学历方面, 大专63人, 本科101人, 研究生及以上102人。由于被试大都来自科技型企业, 本科及以上学历占七成多。可见虽然被试来自不同的行业, 但是整个被试群体的素质构成仍比较接近。

对于探索性研究, 若Cronbachα系数大于0.7, 是可以接收的最小信度值[9] (李怀祖, 2004) 。本次调查结果中, 由于经过了初步预测试和问卷调整, 修订后问卷所测得不同因子的α值均大于0.7。

2.3 统计分析

本文在研究中采用的是结构方程模型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简称为SEM) 。SEM是一种综合运用多元回归分析、路径分析 (path analysis) 和验证型因子分析方法而形成的一种统计数据分析工具。可用来解释一个或多个自变量与一个或多个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容许自变量和因变量含测量误差。结构方程模型主要具有验证性功能, 可以同时估计因子结构和因子关系, 研究者利用一定的统计手段对复杂的理论模式加以处理, 并根据模式与数据关系的一致性程度对理论模式做出适当评价, 从而证实或证伪研究者事先假设的理论模式。而且, 结构方程模型允许其因变量之间存在相关性, 因为这些相关性并不影响整体模型路径的分析结果。结构方程模型还容许更大弹性的测量模型, 研究者不必重复建立模型而只要做因果关系的微调就能观测多个模型的拟合效果。因此, 它比一般线性模式统计程序有更突出的优越性。通过使用SEM的专用统计软件LISREL进行统计分析, 对前文中提出的假设进行了验证, 并得出相关结论[8]。

LISREL包含了多种估计方法, 统计缺省值为极大似然估计ML (maximum likelihood) , 本文在统计过程中采用的估计方法就是极大似然估计。使用LISREL统计分析后, 生成的的转移因素路径图, 如图2所示。

下面再通过LISREL产生的t检验图来判断各估计参数是否显著不等于0, 一般可简单取t值大于2为显著[8]。从t检验图中可以看出, 除了知识提供方对于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的t值为1.410外其它因子间作用关系都是十分显著的。

2.4 转移因素模型的拟合指标

因素模型的拟合指标如表2所示。

2.5 假设检验

经过对于数据的统计分析, 可对前文中提出的假设 (H1~H11) 进行检验, 如表3所示。

3 基于知识转移因素模型的知识管理策略

由上述三种影响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如下现象:

3.1 间接影响 (Indirect Effect)

由表4可得, 就知识转移水平 (L) 而言, 知识提供方 (S) 对其存在着值为0.747的间接影响。从图2上看, 这种间接影响的路径一共有3条, 分别为S※A※L, S※K※L, S※R※L, 即这种间接影响是知识提供方 (S) 经由知识接收方情境 (A) 、知识特征 (K) 和人际关系 (R) , 继而影响到知识共享水平的, 其数值等于每条路径上所有直接路径系数的乘积, 分别为0.484, 0.197, 0.103。

3.2 直接影响 (Direct Effect)

由表4可得, 知识提供方 (S) 、知识接收方情境 (a) 、知识特征 (K) 和人际关系 (R) 分别产生数值为0.891、0.689、0.511的直接影响。就知识转移水平 (L) 而言, 知识接收方情境 (A) 、知识特征 (K) 和人际关系 (R) 分别对其产生大小为0.543、0.321和0.286的直接影响。

3.3 总影响 (Total Effect)

根据“总影响=间接影响+直接影响”, 在经过间接影响与直接影响的作用叠加之后, 可以发现, 知识提供方 (S) 、知识接收方情境 (A) 、知识特征 (K) 和人际关系 (R) 这4个因素对知识转移水平 (L) 均能产生显著的影响。其中以知识提供方 (S) 的作用最大, 总影响效果为0.784:其次为知识接收方情境 (A) , 总影响效果为0.543;再次为人际关系 (R) , 总影响效果为0.312;最后是知识特征 (K) , 总影响效果为0.286。上述数据表明, 在整个模型中, 知识提供方 (S) 、知识接收方情境 (A) 的作用最为显著, 改善这两个方面的条件有助于改善知识接收方的知识转移水平, 也就是说, 提高个体的知识转移水平要从组织提供情境和个体接受情境两个方面入手。

4 总结

本文虽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新产品开发过程需要将新知识应用到面向具体问题的情景中, 因此涉及许多隐性和显性知识的共享。对于个体而言, 无论作为知识提供者还是接收者, 个体都应当主动利用非正式网络, 培养与团队成员的良好关系, 改善自身在团队中的地位, 主动的发起共享, 增进交流, 通过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克服在时空上的交流障碍, 更主要的是通过内部学习和外部学习提高团队成员整体的知识位势。团队层面的对策和措施相应更复杂, 主要是为开发团队成员间的知识共享提供一种良好的环境支持。在文化上, 要培育一种适合知识共享的团队学习文化;在激励制定方面, 组织可以根据团队成员的知识转移与共享绩效评估工作表现, 给予报酬;组织应当为成员提供知识共享的环境资源, 包括进行知识交流的时间和地点;团队应该建立有效的知识交流与共享机制与平台, 如知识库、知识地图等, 增加团队与组织的知识存量, 辅助员工之间的知识共享;最后研发团队的主管要以身作责, 组织员工通过不同渠道转移与共享知识, 最终实现研发团队的绩效目标。

最后,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属于横截面研究, 被试有限且没有对被试进行纵向跟踪调查, 缺乏历史数据对结论的验证;知识转移影响因素众多且不断变化, 必须进行持续的跟踪研究。

参考文献

[1].Yogesh M, Knowledge managementforthe newworld of business[J].Asia Strategyleadership Institute Review, 1998.6:58~60

[2].Hedlund, G.A mode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the N-Form corporation[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4, 15:73~90

[3].Nonaka, I.&Takeuchi, H.The knowledge creating company:how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4].Gilbert, M.&Cordey-Hayes, M.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transferto achieve successfu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J].Technovation, 1996, 16:301~312

[5].Szulanski, G.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a diachronic analysis of stickiness[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 2000, 82 (1) :9~27

[6].Dixon, N.M.Common knowledge:How Companies Thrive by Sharing What They Know[M].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2000

[7].温忠麟, 侯杰泰.心理测验中的趋中回归与超常分数重现概率[J].心理学报, 2003, 35 (3) :419~425

[8].侯杰泰, 温忠麟, 成子娟.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7

内部研发论文 篇6

关键词:企业会计准则,研究开发费用,费用资本化

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对内部研究开发费用进行了重大修改,在充分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无形资产》的基础上,将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区分为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其中,研究阶段的支出,应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而开发阶段的支出,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可以确认为无形资产。这对进一步规范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与报告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研发费用资本化的可操作性还存在着值得商榷的地方,笔者拟从研发费用资本化的利弊角度出发,对研发费用资本化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研发费用资本化的优点

(一)有利于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知识经济条件下,高新技术已经成为企业之间较量的主要焦点。如果研发支出在无形资产申请注册前全部费用化,研发投入阶段的支出对企业投入期的利润有较大的影响,尤其是研发支出较大的企业将直接导致企业研发投入期间利润大减。这样,一些企业为了利润指标考核,可能减少对企业技术开发的投入。而新《企业会计准则》对内部研究开发费用资本化处理,有利于企业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使企业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避免了管理者为了提高任期内的经营业绩而减少研究开发支出的短期行为,从而追求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二)符合资产的定义

新准则认为,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企业研究与开发活动是在形成无形资产之前进行的活动,当然是一项过去的事项,当研究开发成功时,就可以成为企业的一项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也能够被企业控制,并且在开发过程中的支出也可以可靠计量,显然符合资产的定义。

(三)研发费用资本化能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我国原来的费用化会计政策,不在财务报表中披露研究与开发信息,使大量的符合资产定义的资源无法在账内反映。研发费用有条件的资本化,合理的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将收入和支出进行更好的配比,能使资产、费用和利润等数据能更真实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能更如实的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研究与开发支出还能向投资者传递有关项目开发进程和成功可能性的前瞻性信息,以满足投资决策的需要。

(四)内部研究开发费用资本化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特点

国际会计准则第9号(ISA9)主张将研究开发费用在一定条件下资本化,本次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在诸多方面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相近的特点,内部研究开发费用资本化同样也是如此。新《准则》在将内部研究开发划分两个阶段,开发阶段的支出确认为无形资产的条件等方面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一致。

二、新《准则》中研发费用资本化存在的问题

(一)研究支出和开发支出划分比较模糊,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可操作性

对于怎样区分研究阶段支出和开发阶段支出,以及开发阶段的支出予以资本化的条件,新准则都做出了具体的规定,但无形资产的研发活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对于会计人员来说,要想区分研究和开发阶段的界限,判断哪些条件符合资本化,显然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所以《准则》应该给出更详细的操作说明。

(二)研究开发阶段的划分和满足资本化的条件弹性较大,给企业操纵利润留下了机会

仅仅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关于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定义,企业在判断哪些活动属于研究阶段、哪些活动属于开发阶段时,常常难以把握。在实际工作中,研究和开发阶段的划分容易受主观臆断的影响,企业有可能根据自身的特殊需要,如进行利润操纵等划分研究和开发阶段的时点。在新准则确定的有条件资本化的处理方式下,无形资产确认标准带有太多的主观性,即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会计人员进行专业判断的,这样,只要会计人员主观上认为自己对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进行了合理划分的,就可以决定相应的支出到底是费用化还是资本化,从而给公司操纵利润提供了可乘之机。

(三)按照新《准则》关于内部研究开发资本化规定来确定资本化金额时,与资产的真实价值仍存在较大差别

因为无形资产要在经过较长时间的研究后,并且往往要在开发的后期才能确定技术上是否可行,在确定技术上可行之前耗时长而费用多,而此后开发费用支出相对较少。因此,只对技术上达到可行性之后的开发费用支出进行资本化确认,不能客观地反映该无形资产的成本。且无形资产开发完成后,预期会给企业带来超额利润,如果按无形资产给企业带来的未来的经济利益算它的价值的话,那它的价值要远远超过研发费用资本化的金额。

(四)需进一步协调关于内部研究开发资本化规定与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为鼓励企业加大创新力度,财政部颁布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技术创新有关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6]88号),对技术创新的企业所得税技术开发费优惠政策如下:对财务核算制度健全、实行查账征税的内外资企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等(以下统称企业),其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技术开发费,按规定予以税前扣除。对上述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实际发生的下列技术开发费项目:包括新产品设计费,工艺规程制定费,设备调整费,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试制费,技术图书资料费,未纳入国家计划的中间买验费,研究机构人员的工资,用于研究开发的仪器、设备的折旧,委托其他单位和个人进行科研试制的费用,与新产品的试制和技术研究直接相关的其他费用,在按规定实行100%扣除基础上,允许再按当年实际发生额的50%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加计扣除。企业年度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当年不足抵扣的部分,可在以后年度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中结转抵扣,抵扣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五年。按此规定,企业只有将研究开发费用全部费用化才能最大程度地享受相关的税收优惠。而新《准则》关于内部研究开发费用部分资本化规定,让企业只有在研究阶段的支出才能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由于新《准则》对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规定比较模糊,一些企业可能出于税收优惠政策的考虑,故意推迟开发阶段支出的确认时间或者减少无形资产成本的确认,但这又违背于新《准则》。所以,新《准则》关于内部研究开发资本化规定与相关税收优惠政策需进一步协调。

(五)新《准则》未规范开发失败后如何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

一旦研究开发结束后项目开发失败,企业将计入研发费用资本化支出的金额转入无形资产显然是不合适的,如果不转入无形资产这一部分资本化支出是一次性计入失败当年费用还是作其他处理,新《准则》都没有说明。

总之,新《准则》关于内部研发费用资本化的规定是适应当今我国经济发展趋势而颁布的,因而具有合理性、科学性。但在实际运用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目前在我国还不能寄希望于企业的领导人的互相牵制或企业的会计人员的独立性,使各企业能够按照准则初始目的执行,因此要进一步明确《准则》中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划分标准、资本化的具体条件等相关规定,使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更客观、更真实。

参考文献

[1]鲍洋春,谢华.对新《准则》关于内部研究开发费思考[J].经济论坛,2006,(5).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准则[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内部研发论文 篇7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技术进步与创新已成为一个企业和国家的战略性决策行为。研究与开发活动(R&D)是企业获取技术进步的直接来源,也是国家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和科技竞争力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新常态下的“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攻坚阶段,要想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就必须增大企业R&D投入。因为受限于资本市场不完美和信息不对称等因素以及由此引起的外部融资约束和代理问题,加上R&D投资本身具有的投资金额大,周期长、变现速度慢等特点,企业R&D投资往往面临着较大的融资约束。在外部资本市场不发达以及制度安排缺陷条件下,内部资本市场作为企业为克服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而形成的一种组织创新,其存在及有效性将影响企业研发投资面临的融资约束,进而影响企业研发投资规模。目前国内针对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研究文献较多,大多数学者认为我国内部资本市场是有效的。为此,本文将主要从企业性质角度,来阐述内部资本市场在不同性质企业中的有效性,以便更清楚地了解集团内部资本的配置行为以及在不同企业中的差异。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融资约束与企业研发投资

Fazzari、Hubbard和Petersen(1988)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首次提出了融资约束理论,认为信息不对称将导致外部融资成本高于内部融资成本,并最终导致实际投资支出低于最优水平,企业投资决策过度依赖内部资金,投资与现金流将显著正相关。Fazzari将现金流变量系数的大小(即投资—现金流敏感系数)用于衡量公司的融资约束程度,系数越大则融资约束越严重,从而开启了融资约束研究的先河。随后的学者Hall、Himmelberg等研究发现,企业研发投资与企业内部现金流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性,顾群(2014)还发现,这种正相关关系在不同股权性质中存在显著的差异,民营企业显著高于国有企业。这是因为我国特有的产权性质以及制度上的安排,导致我国民营企业一直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在债务和股权融资上,民营企业都受到制度上的歧视(孙铮等,2005)。国有银行出于政策考虑往往会优先贷款给国有企业,从而国有企业更容易获得信贷支持。林毅夫、李志赞(2004)指出,由于国有企业存在着政治目标和社会责任等众多政策负担,政府会通过信贷扶持和直接补助等手段对国有企业进行补贴。朱凯、万华林(2010)认为,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利益关系,国有企业在财务和政治上能够得到政府更多的支持。因此,相比国有企业,我国民营企业面临着更为严重的融资约束。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面临着更为严重的融资约束

(二)内部资本市场、融资约束与企业研发投资

与独立企业相比,集团内部成员享有的信息优势,有助于更快更好的分辨企业内部投资机会,集团内部各主体之间可以通过“互保”特性,将资本配置到净现金流为正的项目上,以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扩大研发投资规模。集团成员企业不仅可以通过内部的关联交易、资金拆借、委托贷款等方式绕开外部资金融通的限制,还能将内部资本市场上不完全相关的现金流进行整合,通过协同效应增强集团总体的借债能力,缓解企业外部融资约束(刘星等2013)。Ahn et al.(2006)研究发现,附属于企业集团有助于增强企业负债能力。我国学者万良勇、魏明海(2009)的研究结论也支持了这一说法,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运作不仅可以起到对银行信贷的替代作用,还可以提升集团整体的筹资能力。马永强、陈欢(2013)研究发现,在经济稳定运行状态下,企业集团内部活跃的内部资本市场可以有效的缓解融资约束;在制度缺失和经济不景气时,内部资本市场的有效性会显得更加充分。

我国企业集团的形成不单是为了缓解融资约束或者满足企业发展战略所需,而且还带有很强的政治色彩和制度背景,这使得我国内部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在不同产权性质企业集团中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辛清泉等,2007)。事实上,我国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着融资难的问题,民营企业比国有企业面临着更严重的融资约束(万良勇,2010)。而国有企业不仅能获得较多的政府补助,而且由于产权国有性质,其融资往往更容易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因此,相比国有企业,我国民营企业更有动机和空间通过构建内部资本市场来缓解企业外部融资。基于上述分析与现有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2: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内部资本市场可以有效的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与国有企业集团相比,民营企业集团的内部资本市场更为有效

不同成长性企业由于筹资战略,组织结构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其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也不一样。Opler(1999)指出,高成长性企业往往具有较多R&D投资机会,因此高成长企业R&D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要显著的高于低成长企业。Hall(1992)和Brown et al.(2009)分别采用投资加速度模型和欧拉方程模型证实了不同成长性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也不一样。罗付岩(2013)研究发现,R&D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相对于成长机会存在3个门槛效应,在高成长企业中,自由现金流与非预期投资存在正相关关系,且高成长性企业R&D投资—现金流敏感性高于中成长性。邵军、刘志远(2008)发现,成长速度快的企业其面临的融资约束较大。因此,相比低成长企业,高成长企业有足够的动机和空间利用内部资本市场缓解融资约束,内部资本市场在高成长企业中更为有效。

假设3: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与低成长类企业相比,内部资本市场在高成长类企业集团中更为有效

Stein(2003)认为,大型企业集团往往具有较多层级的组织结构和复杂的产权关系,使得企业集团内部代理问题更为严重。大型公司存在的主要代理问题已经由传统意义上第一类代理问题转变为第二类代理问题(La Porat et al.,1999)。在缺乏严格的法律监督机制和投资者保护机制的情况下,集团内部的控股大股东通过关联交易、资金拆借、委托贷款等途径掏空上市公司(Khanna,1997)。在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程度大的成员企业,这种情况更为明显,控股股东更倾向于利用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进行“掏空”,利用内部资本市场缓解融资约束的目的就退居其次(刘星、代彬,2010)。邵军、刘志远(2007)发现,控股股东进行内部资本的配置往往主要考虑其战略布局需要而非仅仅投资机会,内部资本市场逐渐丧失缓解融资约束的功能。因此,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4: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内部资本市场在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度小的企业中更为有效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2006年及以前,我国会计准则将R&D支出作为自愿性披露信息计入当期损益,2007年开始,我国现行会计准则要求在公司附注中披露计入当期损益和确认为无形资产的开发支出金额,同时证监会在《关于做好上市公司2007年年度报告及相关工作的通知》中要求上市公司在年报的“董事会报告”中吸纳关系披露报告期内的技术创新情况及公司的R&D投入数据,为保证数据的可比性,本文以2007-2014年披露了R&D支出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样本选择遵循如下原则:剔除金融类和ST及*ST类公司;删除上市时间不足一年的公司;剔除相关数据缺失的公司。最终得到上市公司8年数据共7142个观测值,观测值的具体分布情况见表1。为了避免离群值对实证结果的影响,我们对数据在1%和99%进行winsor处理。本文使用的数据来自CSMAR,部分缺失数据采用手工收集整理。数据处理软件为excel和stata12.0。

(二)变量定义

对是否附属于企业集团的判断,本文参考辛清泉、郑国坚等(2007)和刘星、计方(2013)的研究,如果第一大股东为集团公司或者具有集团公司职能的公司,则认为上市公司附属于企业集团。如果第一大股东为各级国资委、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财政局或者其他政府机构,或者其他自身不从事任何实业经营、只从事投资控股业务的公司或个人,则认为上市公司为独立企业。企业集团的的具体分布情况见表1,可以看出在进行研发支出和数据披露的上市公司中绝大多数为企业集团,在企业集团中绝大多数为国有企业,因此国有企业集团是我国上市公司研发的主体,这可能是国有企业集团有足够的实力进行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造成的。其他变量的解释如表2所示。

(三)模型构建

本文参照刘星、计方(2013)的做法,基于层次分析的思想,首先构建模型(1),然后加入调节变量Group、Group与Cfo的交乘项构建模型(2),具体如下:

在不考虑内部资本市场的情况下,用模型(1)来检验假设1,考虑内部资本市场时,用模型(2)来检验内部资本市场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内部资本市场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由β2Groupi,t+β3Groupi,t*Cfoi,t来刻画,当β3小于0时,说明内部资本市场可以有效的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然后按照股权性质,成长性和两权分离度对模型(2)进行分组回归,比较β3系数的大小来判断内部资本市场在不同企业性质中的效率。

四、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表3给出了关键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从全样本组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强度并不高,仅1.1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比较低仅4%,而资产负债率均值为41.2%,处于低水平,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可能面临着融资约束。从股权性质来看,民营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要明显强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产生现金流的能力更强,说明其经营效率较高。但民营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低于国有企业,说明民营企业普遍面临着筹资难的问题。从企业集团分组来看,企业集团的研发强度要小于独立企业,这可能是企业规模不同导致的相对数差异;企业集团的内部现金流大于独立企业,说明内部资本市场很可能缓解了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此外企业集团的资产负债率大于独立企业,说明企业集团可以增强企业的筹资能力。从成长性来看,高成长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显著的高于低成长企业,产生现金流量的能力也显著的高于低成长企业,高成长企业的盈利能力也显著的高于低成长企业。

注:表格内的数字为变量的均值,括号内的数字为标准差。

(二)相关分析

表4给出了主要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从表中可以看出,变量大体上在5%水平上显著,可以说明基本上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此外,还发现Cfo的系数为正,可以预示我国上市公司面临着融资约束,Group和Group*Cfo的系数均为负数,预示着我国上市公司内部资本市场能够缓解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

注:*表示在5%水平上显著。

(三)回归分析

表5给出了融资约束与研发投资之间的关系以证明假设1。全样本状态下Cfo系数为2.361,在1%水平上显著,且国有和民营组的Cfo系数均为为正,说明总体上我国上市公司面临着融资约束。从股权性质来看,民营企业经营现金流系数2.868明显大于国有企业1.608,说明我国民营企业比国有企业面临着更为严重的融资约束,此外,民营企业资产负债率系数-0.68要明显大于国有企业-1,017,说明国有企业能够更容易从银行获得信贷支持。

注释:括号内的数据为经过White异方差稳健性修正后t值;***、**、*分别表示在1%、5%、10%水平上显著,下同。

表6给出了内部资本市场,融资约束与企业研发投资之间的关系,第一列不含交乘项,R2为0.2994,第二列含交乘项,R2为0.3008,说明模型整体拟合度较好。从第2列可以看出Group*Cfo的系数为-1.215,在10%水平上显著,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资本市场总体上能够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从股权性质来看,民营企业Group*Cfo的系数为-1.574,在10%水平上显著,但是国有企业Group*Cfo的系数却为正,且不显著,说明内部资本市场在民营企业中有效,而在国有企业中却没有发挥出很好的效果,至此假设2基本上得到验证。出现这样的情况可能是:首先,从上部分描述性统计来看,国有上市公司内部研发强度普遍低于民营企业,导致其对现金流需求相对较小,其次是国有企业能够更容易的从银行获得信贷支持以及从政府获得补助,从而导致其融资约束较小;最后是国有企业内更为严重的代理问题使得内部资本市场失效。

为了区分成长性,我们采用营业收入增长率作为判断标准,大于营业收入增长率均值的则认定为高成长企业,低于其均值的则认定为低成长企业。高成长企业Group*Cfo系数为-2.611,在10%水平上显著,而低成长企业Group*Cfo系数却为0.687,且不显著,说明内部资本市场在高成长企业中更为有效,而在低成长企业中却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应。此外高成长企业的Lev系数要明显低于低成长企业,说明高成长企业研发投资较多,其外部融资也相对较多。因此,假设3基本上得到验证。本文采用若控制权大于现金流权则定义为两权分离度高,控制权等于现金流权则定义为两权分离度低。可以看出,两权分离度高的企业该组的Group*Cfo系数为-2.402,在10%水平上显著,而两权分离度低的企业该组的Group*Cfo系数为-0.193,且不显著,说明内部资本市场在两权分离度低的企业中更为有效,能够很好的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而在两权分离度高的企业中却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应。假设4基本上得到验证。此外我们还发现两权分离度高的企业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系数显著为正,而两权分离度低的企业其系数却为负,但不显著。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在两权分离度高的企业中,组建企业集团的目的并不单纯的是为了缓解融资约束,而更多的是控股股东利用企业集团的金字塔结构侵占外部投资者的利益,从而使得内部资本市场沦为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输送的工具和途径。

五、结论

上一篇:生物燃料化下一篇:机电井老化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