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服务

2024-09-26

研发服务(共10篇)

研发服务 篇1

21世纪旅游业进行了信息化革命,由原本奢侈的贵族消费,逐步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常态。忙碌于繁重工作的工薪族、操劳于琐碎家务的妇女族、蜗居于拥挤城市的蚁族,都渴望在某时某刻抛开紧张的工作放松旅行。如今,旅游已经不是年轻人的专利,对于忙碌了大半辈子退休离岗、闲居在家的健康老人们也怀揣着年轻时没能完成的旅游梦想跃跃欲试。可见旅游业的用户为各个年龄阶层群众,而用户对旅游服务的需求,促使旅游网系统的发展逐渐趋向于便捷化、个性化、多样化。互联网飞速发展和大数据云端存储技术的兴起,为人们旅行的方式提供了更多选择,如携程、去哪儿、同程、途牛旅游等线上旅游服务平台。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融合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构建以“智慧旅游”为核心设计理念,以人性便捷的操作体验为设计目标的旅游平台系统已成为旅游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系统以旅游者的思维为导向,关注旅行中的行、住、食、游、 购主要功能,辅以景区最佳旅游时节,融合百度热力图、腾讯街景等大数据挖掘、分析、处理等技术,研发与实现以鼠标点击为主要操作方式、以人流量动态感知、三维景区预体验、景区气象环境信息实时提醒、游览感知引导等高效人性化服务为特征的智慧旅游服务平台系统。

1系统设计

1.1系统设计理念

1)智慧感知:基于地图导视,以鼠标引导,智慧感知景区概要、气象环境、游人密度等信息;

2)开放交互:构建虚实融合的沉浸式开放交互旅游服务平台;

3)信息推送:以游人思维为导向分析用户行为特征,设计智能聚类匹配算法,定向推送用户可能感兴趣的服务业务;

4)人性便捷:使用、操作以移动鼠标为主的智慧旅游服务平台系统。

1.2系统研发目标

系统建成后,将实现以下目标:

1)沉浸式交互体验:

1以人性化服务体验为初衷,采用以鼠标点击为主要操作方式的设计理念,基于JAVASCRIPT类库深度集成全国旅游景区信息,以行政区划图和景区索引作为景区快捷导航,为用户提供人性便捷的悬浮提醒与点击查询操作体验。

2基于百度地图JAVASCRIPT API,深度开发实现景区绑定热力图,使旅游者能够动态感知景区人流量,为其出行安排和安全提供全面服务。

3基于腾讯地图JAVASCRIPT API开发,实现三维景区预体验。

2)数据整合,智慧旅游:以旅游者的思维为导向,对大数据旅游信息进行深度挖掘与整合,根据旅游时节、景区天气和民俗节庆等,为旅游者智能推荐热门旅游景区等食、宿、行、游、 购、娱的全新一体式旅游服务信息。

3)驴友数据共享:系统运用.NET4设计框架和B/S运行模式。实现多平台运行,开放驴友个人中心,兼容市场主流的移动智能终端设备,实现驴友实时、快速的分享和互动,使旅游资源开放化和多元化。

1.3系统研发思路

旅游信息服务系统运用.NET4设计框架和B/S运行模式, 采用三层开放架构设计理念,系统的整体设计思路如图1所示。

1.4系统架构

根据系统设计思路,从基础支撑层到三层架构和系统安全保障管理,对的整体构架进行深层部署。

下面将分别介绍基础支撑层、业务数据层、业务逻辑层、业务应用层和系统安全保障的设计思路和主要内容:

基础支撑层:系统运行环境与基础数据库。基于.NET4设计框架,采用IIS7.5及以上应用程序服务器作为Web服务组件,运行于Chrome架构浏览器;系统以SQL SERVER 2008 R2作为数据库设计平台,采用连表查询、存储过程和触发器等数据读写方式。

业务数据层:角色管理和数据资源管理。系统从用户访问权限和旅游新闻审核等角度出发,将系统角色分为用户、管理员和超级管理员。根据系统内不同数据类型的交互过程,对数据进行分类加密安全管理,对文本、图片等数据类型设计不同的交互管理组件。

业务逻辑层:业务交互过程中的数据处理服务。例如,前后台交互的数据流服务,用户、管理员等文件上传下载的文件交互服务,旅游信息管理与发布服务,旅游信息安全服务,邮箱验证服务,以及业务应用层与业务数据层交互过程中的路由、 消息等服务。

业务应用层:系统应用功能模块。由景区感知索引、景区人流动态感知、景区三维街景、景区气象信息动态呈现等18个功能模块组成。

安全保障管理:系统安全服务机制。防止SQL注入、“拖库”、“撞库”、“洗库”等数据库安全服务机制;数据加密、邮箱验证等用户信息安全服务机制;不良信息过滤等数据交互安全服务机制。

系统架构如图2所示。

1.5数据库架构

由于系统数据量巨大,目标系统所采用的数据库引擎必须具有分布式,并发事务,实时响应海量数据处理请求等特征和能力。系统开发采用SQL Server 2008 R2数据库,将用户数据 (User Data)、景区数据(Attractions Data)、服务分析数据(Server Data)进行分离存储,实现数据操作上分布式并行I/O处理,景区数据再进行分库存储。如图3为数据库架构视图:

2系统主要功能模块

2.1景区智慧感知引导

用户尚未确定要去的景点及旅游的线路时,系统通过地图感知,以鼠标点击为主要操作方式,通过逐步感知索引旅行者迅速定位并提供景区的地理分布信息和景区旅游信息。同时系统对个人的地理位置进行定位,并制定最佳的旅游线路方案,为用户提供最大化的便捷,同时也为商家提供最有效的商业导向和营销渠道。该模块需要用到的数据源有:用户个人记录、景区基本的介绍信息、景区地理信息。

用户浏览地图时,用户交互服务器将前端地图缓存数据, 以Json格式异步加载到客户端。若有地图数据更新,则数据交互服务器将更新数据按区Json封装,进行Xml传输,用户交互服务器将Xml解析后进行本地缓存的更新,其数据流图如图4:

2.2景点用户消费习惯分析

通过对用户日常的使用习惯,消费习惯以及区域用户的行为特征进行多维度的统计,并根据数据分析出天气对消费的影响,季节对消费的影响,区域对消费的选择,最终分析出景点用户可能行为,进行定向服务推送,观察用户对推送服务的采纳率进行动态图表的展示,供管理者和商家进行旅游产品经营的选择。所需数据有用户浏览记录,订购记录,年龄等,同时结合百度旅游指数API接口,宾馆,餐饮,APP等接口来获取其他相关数据。其业务流程如下:

通过收集用户的各项特征数据,录入个人行为数据库进行综合分析,同时结合天气、价格等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用户可能行为,进行推荐,同时对用户的接受率进行图表统计供决策者进行参考。

2.3景区气象环境信息统计分析

由大数据挖掘和智能聚类匹配,综合分析景区各项游览影响因素,其中包括景区的气象数据、地理环境信息、游人聚集分析,推算景区适宜旅游的时节。通过对景区的适游信息数据的挖掘分析整理,为旅游者提供旅游参考,为商业决策者提供旅游消费价值曲线,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基于互联网大数据挖掘爬虫算法,对海量的景区信息进行关键词检索和区域气象数据采集,对分析必需的区域气象数据、景区环境信息进行筛选分离和归纳整理,同时进行目标区域气象数据的动态差分演化,将景区气象、环境信息实时呈现于页面,方便用户安排出行计划。

其业务流程如图6:

2.4用户交互平台

用户交互平台可分为游记攻略模块、景区评论模块,个人中心模块。游记攻略模块是为用户提供一个旅游心得分享与体验的平台,驴友可自由地发表自己对景区游玩的看法,线路推荐,美食推荐等,同时其他游客可以对该篇游记进行评论,针对某一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理解。其数据流程如图7所示:

用户交互平台数据流程,大致可分为用户游记发表、评论/回复、登录注册三个数据流,游记发表为用户填写游记内容,服务端进行敏感词审查和游记标题、内容等审核,然后录入数据库。评论/回复则是用户填写评论/回复内容,服务端进行内容审查和标记用户,录入数据库时进行多线程I/O和栈队列分步处理。

3总结

系统将旅游与现代互联网、大数据、智能终端等元素进行有机融合,对旅游大数据资源进行了归并和整合,为用户提供了人性便捷的操作体验,最终形成了人性智慧化的旅游新形态。系统运用省市行政区划图作为景区快捷导航,实现人性化感知与操作;集成热门景区推荐、景区民俗节庆推荐、景区感知引导、景区最佳旅游时节、景区气象环境信息实时提醒服务模块,意在深度挖掘旅游大数据信息为旅客提供智能全新的旅游信息服务;融合百度热力图实现景区人流量动态感知,为景区旅客疏导、人流安全、旅游计划提供服务;运用腾讯地图实现景区街景模块,为游客提供在线体验服务;开发用户个人中心,实现驴友实时、快速的分享和互动,使旅游资源开放化和多元化。

本文根据智慧旅游的概念,提出了建设智慧旅游服务平台系统的规划方案,但其最终付诸实践还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任何一个旅游系统都需要经过长期经营的积累,才能最终成为一款受到用户喜爱的产品,她还在孵化,还需要在不断地实践和创新中完善。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逐渐从奢侈消费品中脱离,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同时,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带领了旅游信息化革命,人们在享受着无穷便利的同时,提出了建设智慧旅游的需求。人们需要更完善、全面的旅游信息,更方便、快捷的旅游服务,人性化、智慧化的操作体验,由此智慧旅游服务平台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智慧旅游,人性化

研发服务 篇2

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召开区县工作会议

为总结市区联动建设平台的.有关经验、进一步探索研发平台推动产业发展的新思路和新举措.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20区县工作会议于11月27日在松江召开.上海市科委副主任陆晓春出席会议并讲话,市科委基地处、体改处及本市各区(县)科委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作 者:吴弼人 作者单位:刊 名:华东科技英文刊名:EAST CHINA SCIENCE TECHNOLOGY年,卷(期):“”(12)分类号:关键词:

研发服务 篇3

关键词:公共研发服务平台;科技公共服务;建设模式

公共研发平台是一个以公共服务为宗旨,以专业技术导向、政府推动、资源共享、提升行业研究开发实力为建设原则,运用共建共享机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的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开放高效、体系完备的技术研发共用服务系统,是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地方公共研发服务平台的定位

地方的公共研发平台主要是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活动服务,依托区域内具备丰富优质的科技基础条件较强的科研开发与服务优势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行业重点企业、科技中介机构联合建设的,它有以下三方面的定位。

一是科技服务的基础设施。公共研发服务平台是为科技类公共服务活动的开展提供优质的基础设施,为服务对象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以及资源服务,维护和提升基础设施的质量和水平,更好的提供服务给使用者。

二是合理配置公共资源的载体。公共研发服务平台是合理配置和公平利用资源的载体,整合现有研发力量,充分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利用国际、国内的科技资源,建设具有公益性、基础性的公共科技基础平台,为科技研发与产业化提供基础条件和公共服务,保证资源的公平与合理使用。平台实现了政府对公共资源合理配置的过程,也兑现了政府公平利用资源。

三是面向全社会的平台。公共研发服务平台是科技公共服务实现的载体,促进公共服务在这一载体上生存与发展,所以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是向整个社会开放的,所有的社会成员对于使用都有完全平等的权利。当然现实中并不能完全实现这一定位,因此该定位主要是针对平台所在的服务区域进行服务,随着平台的进一步发展,其服务范围也随着不断拓展。

2.主要功能

2.1资源集成功能

公共研发服务平台的首要功能便是整合聚集科技创新资源,通过自身拥有的强大的凝聚力能够将散乱分布的技术、信息、人才等科技资源聚集在以网络为载体的平台上,将各创新要素通过传播、交合、衍变发挥创新集成的综合效用,减少研发资源的浪费,促进人才流、技术流、信息流的渠道更加顺畅,同时使得区域内的科技创新条件和创新环境更为优越。在日常的公共管理中,政府掌握和支配着绝大多数公共资源,而公共研发服务平台除了资源的集成之外,还要确保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公平使用,实现其社会性和公平性,也就是说,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服务过程不仅是政府对公共资源合理配置的过程,也是政府对社会保证公平利用公共资源的承诺兑现,还是政府所构建的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功能实现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2.2创新服务功能

公共研发服务平台能够提供实施公共科技创新服务的功能,为各主体尤其是中小企业提供创新资源,减少企业的创新成本。平台作为具有公共性和服务性的整合枢纽,具有服务社会,要素中转的社会辐射作用,除了提供创新资源,还提供相应的配套技术服务,从创新链的角度来看, 公共研发服务平台涵盖了整个链条的全过程,在产品构思阶段,可以进行信息咨询服务,促进企业形成良好的产品概念;在产品研制过程中,提供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咨询及试制,更好的满足企业在产品技术上的需求,为企业提供研发所需仪器设备条件,或者为企业提供直接的产品设计服务:产品成型后则可以提供产品性能的检测服务;在后期市场化过程中,为企业解决特定问题,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等服务,使产品成功推向市场。

2.3互补联动功能

公共研发服务平台的互补功能主要体现在优势互补和技术互补两个层面。优势互补指的是公共研发服务平台通过网络集成各方优势,从客观上构造了一个多主体和谐共存,能够取长补短、相互沟通和学习的环境,有利于各方优势互补,通过交流与互动促进多方了解,不仅有利于共识的达成,而且也创造了更多的合作机会,增加了优势互补关系形成的可能性,降低了资源聚集和创新过程中产生的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技术互补指的是公共研发服务平台之下的子系统中会产生所谓的正溢出效应,即一个子平台的技术创新效率会随着其他子平台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而提升,只有技术和市场协调起来,才会有创新,可以说,公共研发服务平台的互动合作过程也就是一个通过技术互补提升创新效率的过程。

2.4创新聚焦作用

公共研发服务平台可以在服务、交流的过程中产生强大的乘数效应,加倍放大各子系统原有的创新功效,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所具有的优势互补功能以及技术互补功能决定了总系统本身也有创新方法功能,正是在平台强大的凝聚能力及互补功能的作用下,使得子平台联结紧密,协调并行,形成强大的创新动力,将创新效果加倍。

3.公共研发服务平台建设模式研究

3.1共性技术导向的网络链接模式

由公共研发中心牵头,以核心制造企业为依托,以共性技术为切入点,构建产业研发合作网络,使它成为产业技术平台,为产业集群内部所有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调动集群内多数企业的积极性。共性技术的研发投资大、风险高,技术溢出效应更为明显,会出现“搭便车”的现象。若集群企业联合,通过与外部技术源的合作进行研发,则可以降低成本、减少风险,实现连续的、动态的技术进步。共性技术研发缺位已经成为制约各行业发展的瓶颈,而由于单个企业资源有限,需要公共研发平台整合协调,构建相对完善的共性技术研发体系。

3.2. 项目导向的网络链接模式

这种模式下通常以企业的重大工程项目为切入点,构建集群企业研发合作网络,根据用户需求建立研发团队,生产出“首台套”产品。对于大型成套设备和超大型系统设备而言,这种研发模式目的明确,企业研发内动力强,产品开发与技术开发同步进行,跨专业团队和集群企业合作形成内外联动,不仅使技术创新具有突破性、行业领先性、市场独占性,而且能吸引社会研发资源的投入,得到项目业主和国家有关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应以具备核心设备成套能力的大型企业为主体,参与重大设备成套或工程总包,推进配套的中小企业向专、精、特、优发展,加快核心制造企业向“生产型+服务型”转变,使公共研发平台逐步成为从事系统集成和设备成套的技术集成体。(作者单位:辽宁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参考文献:

[1]吴成颂,吕娟等;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绩效评价体系[J];技术经济,2012(3)。

[2]慕朝师;论公共服务平台建立的必要性[J];学术论坛,2008(8)。

研发服务 篇4

近年来,家电行业对于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和产品研发设计服务需求越来越大,传统家电企业正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如何能够有效整合企业各类信息、资源,避免信息孤岛,成为企业面临的严峻问题。而针对多资源集成的研发服务平台的设计创新,将极大促进数字家电企业自主创新和自身产业结构升级,提高数字家电企业的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传统家电产业向数字家电产业转变的重要举措。因此,研发服务平台的设计显得尤其重要。因此,本文在现有研发设计平台基础上,对服务总线进行研究,并实现多资源信息整合和共享,研究并设计了基于服务总线的多资源集成研发服务平台,能够对家电企业进行多资源集成,减少家电企业信息对接难度,符合家电企业减少生产成本、优化结构、提高竞争力的需求。

1 面向服务的多资源集成架构设计

1.1 平台架构设计

1.1.1 基于SOA实现多信息资源接口管理

平台接口部分采用SOA架构设计,如图1-1所示,使用Adapter技术将企业系统中的传统接口连接到平台上,遵循WSDL规范,重新将其封装,再通过UDDI将信息发布到ESB服务总线上。当Web Service被发布到ESB总线后,ESB使用BPM管理器对其按业务流程进行重编派,然后进行业务流程操作和系统间数据交换等。

1.1.2 基于SOA的接口适配技术

为实现企业多资源信息共享、集成,我们选择SOA接口适配技术。其他信息系统通过权限分配和平台认证后,展示输入信息的源数据。数据的需求系统则根据需要展示,并和数据的提供系统建立交换契约,信息提供系统通过接收Adapter将本系统中被请求的数据源接入研发服务平台,Adapter将输入的数据进行转换,生成源XML,然后将源XML打包成SOAP消息,消息进入系统接收队列后,立即传送到数据交换引擎,引擎对发送过来的数据进行一系列操作后,将需求系统的映射规则添加到源XML中,将其转换成目标系统所需的XML格式,再次打包成SOAP消息,将消息发送到发送队列后,传送到发送Adapter,发送Adapter将目标系统所需XML转换成需求系统的数据格式,并发送到需求系统的数据。

1.2 多资源集成研发服务平台架构

基于服务的多资源集成研发服务平台架构,是以SOA架构为基础,把服务看作是接口。在各个系统与接口管理平台之间添加适配器,利用Adapter技术将企业系统中的传统接口连接到平台上,实现各个系统与研发服务平台之间的通信,从而能规避由于各个系统不同设计和不同实现方式带来的信息无法共享的问题。通过该平台对接口进行描述,接口的注册和发现,接口的编制和编排实现对接口的管理。整体架构如图1-2所示。

2 功能模块设计

2.1 接口信息处理

研发服务平台需要跟踪可用的接口,利用SOA注册表记录可重用的接口,把接口注册信息汇总进而形成接口资源库,为面向服务的架构提供更新数据和新组件,包含了每个业务接口的详细信息和接口的历史信息,这些信息符合IT管理规则。用ESB来协调各种接口代理的需求,包括客户和供应商之间的简单连接,还可以协调各种复杂的、涉及到多个业务服务的业务流程管理。

BPM在研发服务平台中主要作用为开发新的接口,开发人员添加新的接口功能,可能包含现有接口功能前提下,简单添加了逻辑,作为现有接口功能的子模块,BPM工具会将接口功能的详细信息添加到注册表,链接现有系统中的接口,BPM工具用于访问注册表,确定注册表中发布的接口。平台可以把接口连接起来形成复合应用系统,或者把业务功能放在工作流适当的位置,然后BPM工具将会把这些信息存储到注册表中。具体实现如图2-1。

2.2 企业服务总线应用

在研发服务平台中,使用服务总线设置主要服务。其中包括消息服务,对消息进行分割和合并;管理服务,对消息设置优先级、业务规则;接口服务,验证消息的有效性;中介服务,对消息格式进行转换;元数据服务,将数据从一种格式转换为另外一种格式;安全服务,对活动进行授权、验证和审计。

2.3 接口适配器

Adapter为其他程序直接调用其他应用程序的功能提供接口,主要解决了各个系统之间的数据互操作问题,实现整个平台内部各个不同的系统之间的信息数据集成。其主要包括6个重要处理单元,工作流程如图2-2所示。

(1)接口处理器,用于接受其他适配器传送过来的SOAP消息,并负责对此消息进行解析,同时为数字进行加密,解密等。此类消息主要是基于XML格式的,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反序列化操作。在返回SOAP消息时,需将消息序列化为符合SOAP协议的XML字符串。

(2)接口代理,主要用于对接口进行调用,所有的接口调用请求,都是通过接口代理调用接口封装器来完成。当某个服务活动需要调用多个接口来协调完成时,接口代理就会创建一个业务协调器,用其来协调多个可能采用不同调用方式的WEB接口。具体工作包括:对WEB服务组合中出现的语义描述信息进行解析,从而获得需要哪些WEB接口来协作完成;通过接口定位器获得某一接口信息与调用信息和该服务的上下文信息;针对不同的接口类型和事务类型分别进行处理。

(3)接口封装器,发现服务、绑定服务,调用WEB服务对其进行统一的封装,无需调用细节。设置接口封装器的原因是每个不同的应用系统的应用服务器都不统一,因此研发服务平台需要对不同系统的调用进行封装,来实现系统位置的透明。同时,还需要忽略不同系统的接口调用差异,并做好不同接口调用的协调工作。

(4)接口定位器,接口定位器主要用于解析WSDL文件,以此得到调用的接口定义与接口实现定义。

(5)WSDL解析器,主要是解析WEB服务的WSDL,使接口定位器可得到WEB服务接口详细描述信息。WSDL是一个内置的引擎,通常是工具包进行使用,这样,其他系统无需调用APIs,而可以直接调用WSDL文件进行操作。

(6)接口绑定器,主要用于获取远程WEB服务接口引用,通过该引用进行调用WEB服务接口提供的方法。

4 结束语

本文提出的基于服务总线的多资源集成研发服务平台,解决了当前数字家电行业多资源信息集成、共享的难题,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并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平台简单实用,实现了各个系统之间的数据对接,避免了企业系统间的信息孤岛问题,为家电行业提供了一个专业性强,功能完善的平台。

摘要:针对数字家电行业信息孤岛问题严重,系统间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困难的问题,本文利用SOA框架和服务总线技术在接口管理方面的优势,研究并设计了一个基于服务总线的多资源集成研发服务平台。解决了企业各系统间信息共享问题,提高数字家电企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供了一个有效平台。

关键词:数字家电行业,SOA框架,服务总线,多资源集成

参考文献

[1]杨丽,廉东本.基于SOA的数据交换平台设计[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1,05:30-33.

[2]蔡利平.ESB-SOA Web Service适配器研究与实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5:1047-1050.

[3]张德刚,罗学礼,盛俊,徐树振,田雷.基于ERP的电力企业数据集成研究[J].计算机科学,2013,S1:160-162+191.

[4]刘辉.一种支持SOA架构的企业服务总线的研究与设计[D].江西理工大学,2009.

研发服务 篇5

慈加(开)管发„2009‟23号

关于扶持科创中心入驻企业及研发服务机构的若干意见(试行)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慈溪(新区)科技创新步伐,慈溪市人民政府和开发区管委会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入驻科创中心的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留学人员创业、创意产业及其他高新技术项目的扶持,具体规定如下。

一、种子基金

对入驻创业企业的资助额度为20万元,由企业提出申请,对符合入驻条件的,在申请企业达到相关规定条件后拨付。

二、投融资担保

鼓励风险投资基金和投资担保机构为入驻科创中心企业进行风险投资和融资担保,对企业单体融资或担保额度在500万元以下的,每年年终按融资额或担保额日均余额的1%给予奖励。

三、房租优惠

(一)入驻企业孵化期一般为3年,自企业入驻之日起,具体房租优惠为:第一年房租全免,第二年房租免去70%,第三年房租免去50%;优惠面积一般以200平米为限。

(二)在科创中心大楼符合入驻条件之前,由科创中心给予企业相应额度房租补助。

四、地方留成奖励

入驻企业除享受国家、省、市等上级部门税收政策外,从入驻当年起3年内分别按当年实缴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的100%、营业税地方留成部分的40%、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的100%予以奖励。

五、留学人员创业政策

(一)鼓励归国留学人员在科创中心创业。归国留学人员、海外学者自带高新技术成果项目入驻科创中心,由专家组进行评审,按照项目评审结果给予一次性资助:通过专家组评审的项目,予以25万元的项目资助;经专家组评审被确定为应重点扶持的项目,予以50万元的项目资助。

(二)对于留学人员的其他资助。

1.来访活动资助,额度视项目情况确定。资助海外留学人员到科创中心开展短期合作研究、学术技术交流、考察、讲学等活动。

2.外出小额资助,额度视项目情况确定。资助科创中心所在留学回国人员出国参加浙江省政府、宁波市政府部门组织的国际学术会议、国(境)外交易会或博览会等。

六、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的扶持政策

对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工商登记或民政登记、对外开展技术服务的公共技术创新平台,属国家级的,给予200万元科技经费资助;属省部级的,给予100万元的科技经费资助。企业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每招收一名博士后研究人员,两年研究期内给予每年10万元的经费补助,其中5万元用于进站博士后的生活补贴。

七、对创意产业的扶持政策

(一)对入驻科创中心的软件企业,注册资本金在20万元以上的,按资本金5%给予奖励;注册资本金在50万元以上的,按资本金8%给予奖励;注册资本金在100万元以上的,按资本金10%给予奖励;注册资本金在200万元以上并被确认为国内外知名软件企业的,按资本金15%给予奖励。

(二)认证补贴。鼓励软件企业申请CMM/CMMI等国际资质认证,对当年获得CMM(含CMMI)二级以上认证的软件企业,经有关部门审核,给予总额不超过70%的认证费用补贴。获得PCMM、ISO27001/BS7799、ISO20000、SAS70认证的企业,分别给予最高不超过10万元的奖励。

(三)软件出口补贴。软件企业年出口软件50万美元以上的,奖励20万元;销售的仪器设备内含嵌入式软件的企业,年销售收入100万美元以上的,奖励10万元,销售收入500万美元以上的,奖励30万元。

(四)培训补贴。对入驻科创中心的软件企业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开发人员,按照每人3000元的一次性培训补贴标准,经相关部门核实后补贴到企业,一般每家企业享受补贴人数控制在5人以内。

(五)地方留成奖励。创意企业按第四条规定予以奖励;年薪15万元以上的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对本人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给予地方留成部分等额奖励。

八、中介奖励

鼓励在科创中心设立专利代理、咨询、设计、猎头等中介服务机构,房租优惠参照第三条,优惠面积以100平米为限;当年营业额超过10万元时,给予3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九、“一事一议”

对于突出的项目奖励政策采取“一事一议”,享受“一事一议”的项目不再享受本意见的其他奖励政策。

对符合本意见奖励的项目,以不重复并从高享受为原则予以奖励。

十、本意见由慈溪(杭州湾新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负责解释并制订实施细则。本意见自公布之日起试行。

二○○九年七月八日

主题词:经济管理 科技企业 意见主送:各局(办)。

抄送:市委办,市府办。

研发服务 篇6

凌华科技位于浦东张江科技园区的上海营运中心6月7日正式启用。

董事长刘钧表示,从组织上而言,上海营运中心是凌华科技新设立的一个事业单位。上海营运中心将以利润中心的模式,透过宽阔的厂办空间,以及两个次级部门单位——上海制造中心与上海设计中心,以全新的营运模式,为凌华科技开展全球商机。刘钧说:“上海营运中心提供制造与项目研发服务,它的经营方针有二,其一是建立中高产量的生产制造能力,提高凌华的采购竞争力,强化凌华整体产品线的成本结构。其二是强化与国际客户的关系,共同在中国市场拓展新的机会。”

凌华科技通过上海营运中心的平台整合,包括设计、验证、制造、系统组装、测试与后勤服务等,深化与客户的关系,成为客户主要的策略伙伴,共同发展对双方最为有利的营运模式。

研发服务 篇7

关键词:应用服务软件,研发,原则

传统上的软件技术研发型组织往往通过对研发目标来进行区分, 大致可分为基于已有软件或在已有软件平台上进行二次研发的应用服务型软件研发模式以及基于某一领域或者特定用户的具体需求进行的技术研发模式, 通常情况下, 中小型的软件企业所从事的都是应用服务软件研发, 应用研发模式所需要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相对较小, 依附于主体软件存在, 并且在研发过程中更多的依赖与客户的自身情况特点以及所获得的客户反馈意见。

与完全意义上的技术研发不同, 针对应用服务进行的软件研发的随意性较小, 系统框架已经由已有的软件或软件平台定义完成, 应用服务软件研究所要做的就是通过对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进行了解, 摸清客户的用途, 尽量在不改变系统框架的基础上, 保质保量的完成客户的需求目标。由于可能存在的对固有软件框架的了解不深入, 对客户的需求与反馈意见了解不透彻, 应用服务研究常常会被局限, 处于不断改变或者无法理清的顾客需求与死板固态的原有系统或者系统平台的夹缝之间。即耽误了工期, 也浪费了大量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 客户始终无法对软件产品完全满意, 程序一改再改的情况发生。基于此种问题的存在, 本人通过多年来在软件行业的管理与工作经验, 我认为在处理应用服务型软件技术型研发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 应用服务型软件技术研发中的框架前瞻原则

与单纯的技术研发不同, 应用服务研发是基于固有平台的已有系统框架, 结合客户对服务的需求进行二度研发。在这一过程中, 对大多数应用服务研发人员而言, 会将精力投放在如何实现客户的想法或者实际操作需要上, 而忽视了原固有平台的框架的升级问题。固有的平台也会与时俱进, 也会由于为了不断适应新的形势、新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 应用软件服务研发所基于的固有系统框架或者说技术研发实际上也可看做基于另外的一个大的系统框架。在这种前提下, 就需要进行应用服务软件技术研发人员要在重视客户的需求与反馈同时, 把一部分精力放在对原系统框架的基础上未来前景的分析与适应上, 以免在系统框架进行升级换代之后, 需要重新耗费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对自身研发的应用服务软件进行处理。

2 应用服务软件技术中的拒绝原则

应用服务软件的研发人员相对于单纯的技术研发人员而言, 接触客户的机会更多, 受到客户的直接影响更大。这种影响一方面来自于客户的正式的需求文档以及意见反馈, 另一方面也来自于客户或者客户代表通过与研发人员的接触而带来的潜移默化。一个有魅力的客户代表完全可能将研发人员带入其自身的思维模式中, 使得研发人员所在的角度从与客户之间的合作关系带入到同一关系中。这种情况下, 研发人员往往会不自觉的站在客户的角度与立场上思考问题, 从而为了更好的实现客户的需求忽视了自身的成本控制, 这就需要软件开发的研究人员能够时刻清醒的站在自身应处的地位, 另外, 在另一个角度而言, 客户作为使用者, 对应用服务的使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并且由于其处理自身的业务工作导致了其所发现的问题是相关测试人员无法发现的。可以说, 客户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是没有止境的, 这就需要应用软件研发人员能够认清客户所提出的需求的共性与个性, 分清重要程度, 严格遵循先共性后个性, 先重要后次要的原则来对应用程序进行修改。

3 应用服务软件的内部积累

应用服务软件的研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即伴随着原有系统平台的升级与更新也伴随着客户在使用中不断出现的各种问题, 以及更加重要的对不同问题的解决办法, 因而, 保持对系统框架开发人员与应用服务客户之间良好通畅的客户渠道是保证整个应用服务乃至系统框架具有良好的运营前景的重要环节。大多数应用服务研发人员认为对于自身企业而言, 保证直接的应用服务客户的使用状态良好和满意是自身应该且必须完成的工作, 通常在这一下行渠道上, 会完善保持的很好, 对于软件企业的领导者而言, 应用服务的客户是自己的衣食父母, 更加没有理由断绝这种信息交流。但是对于上层的框架开发的公司 (有直接的隶属关系除外) 则往往很少保持这种良好的渠道沟通, 作为研发人员除非在遇到无法或很难解决的问题时, 也很少将所发现的问题及时的与系统框架开发方沟通, 即便是沟通也是一些较为重大的技术性问题, 缺乏与主体系统框架与系统平台开发方共同改进主体软件系统的欲望与驱动力。这也就造成了与直接客户接触较少的单纯的技术开发人员对客户的问题反馈获得较少, 主体系统框架或系统平台程序的更新缓慢, 大大降低了主体系统框架的生命力, 也无形中降低了应用服务的市场生命力。因而保持与上行渠道与下行渠道的沟通顺畅实际上就是应用服务然见自身的市场生命力与系统生命力。

4 应用服务软件研发中与客户沟通人员的任用原则

应用服务软件与单纯的技术开发类型相比, 更加注重上下行渠道的沟通, 这种沟通是建立在软件研发人员或专门的客户服务人员的良好的技术背景与语言沟通能力上的, 这种沟通能力是建立在为人处世的经验以及对应用服务软件的熟悉程度上的。这就要求作为与客户之间的主要沟通人员必须时刻了解应用服务的进展情况, 并一定程度上的参与应用服务研发工作的技术骨干人员。通常情况下, 从事应用服务软件研发的企业规模相对较小, 因而很难有足够的人力资源调配技术骨干人员从事专门的客户服务工作, 而为了保证良好的客户渠道并且显示对客户的重视程度, 则通常情况下考虑由研发组的第二或第三负责人兼任。这样既可以保证与客户的沟通顺畅, 体现对客户的重视程度, 也可以保证在必要的时候, 可以由第一负责人对客户的某些不恰当的需求进行否决, 以避免对工期的影响和成本的不适当提高。

5 测试人员的适用性原则

软件的测试是软件的编写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 测试的目的就是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从而在未交由客户使用之前就将一容易发现的问题解决在萌芽之中, 从而大大增强客户的观感。测试绝不可能完全发现问题, 客户由于其对自身的业务的熟悉程度以及长期的使用过程势必会出现不可知的问题, 这种问题无疑是需要后期解决的。在进一步测试的过程中, 则需要最好几乎对整个应用服务研发的过程不了解, 甚至完全不清楚的, 但是对客户的业务工作有相当程度的了解的人员来进行进一步测试。这样才可以避免受研发过程的误导, 依据研发过程的思路进行1更大可能的避免灯下黑的情况的发生。

研发服务 篇8

1.1 智库与高校智库

智库(Thinktank)即思想库,也称为智囊机构、头脑企业、顾问团队或智囊集团等,现指由多学科专家组成,为决策者在处理经济、社会、军事、科技、外交等各方面问题出谋划策,并提供最佳的理论、策略、思想和方法的公共研究机构[1]。

高校智库是指建立以高校为主体,为政府决策咨询、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载体。高校智库的研究与高校职能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目前,高校的主要职能是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对高校智库相关问题的研究,可以提升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2]。

1.2 国内外智库发展状况

国外对智库信息资源建设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早,国内研究则刚刚起步。从研究主题看,近几年国外文献的研究重点从对智库政治社会背景的研究,分析智库在制定具体政策过程中的作用,转向智库如何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实证研究。其中,智库知识资源管理、智库人才培养、全球智库信息收集、智库发展障碍和未来趋势分析等,更是近年来西方智库研究的新课题[3]。宾夕法尼亚大学也启动了智库和公民社会项目(Think Tanks and Civil Societies Program,TTCSP),对全球范围内智库的研究能力与发展动态等进行研究,并发布了年度报告。TTCSP全球报告中还特别提到,迅速变化的信息环境和行业竞争环境需要智库构建完善的知识库来应对挑战[4]。

目前,国内关于高校智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智库定位与发展路径选择、智库的地方服务能力、智库影响力提升、国外智库发展现状等几大主题。如周仲高提出了遵循智库发展内在规律,依托于科学分类,准确定位,更多地按其内在发展机理来优化结构、提升质量的观点;高振强探讨地方高校智库的服务性、地方性、开放性和后发性等属性特点,提出了差异化、本土化、多样化和品牌化的地方高校智库品牌发展战略;顾岩峰提出从明确目标定位、加强人才队伍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高校智库建设的科学路径;邹巍等[5]论述了从转变观念、找准发展定位、创新机制、共建品牌智库、汇聚高端人才等方面进行新型高校智库建设的相关路径;方婷婷论述了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智库的社会影响和运行机制。从目前的研究看,国内的高校智库通常以服务大学计算机专业为目标,为大学提供计算机信息相关决策支持,但缺乏案例研究。此外,与国外智库相比,其除了进行计算机信息情报服务研究外,缺乏针对特定专业的智库信息服务模式。因此,针对计算机专业的高校智库信息服务模式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2 高校智库信息服务模式体系

计算机专业信息服务模式建立在一定的体制机制(人员管理、信息资源管理、智库管理、科研与成果管理、评估考核)上,由体制机制要素支撑运行机制要素运作。计算机专业信息服务模式是通过运行机制完成的,协同创新机制、课题选题机制、成果转化机制与媒体宣传机制构成了一条完整的信息服务链条,组成了计算机专业信息服务的运行机制要素。因此,计算机专业信息服务模式体系由运行机制要素和体制机制要素构成。

体制机制要素与运行机制要素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互为因果关系。体制机制要素是计算机专业信息服务活动的物质基础和资源条件。计算机专业智库拥有的科研条件,是计算机专业信息服务模式得以充分运行的基础。计算机专业智库具备充足的科研资源时,可利用自身较强的运行机制要素,将自身能力提升到更高水平,同时运行机制要素可通过资源的配置整合提升体制机制要素。两者相互作用,促进计算机专业信息服务模式的提升,如图1所示。

3 高校智库信息服务模式构建路径

在发展新时期,计算机专业应找准方向,依托所在高校多学科专家的支持,建设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信息智库,向以个性化服务为基础的服务转型。下面探讨计算机专业智库信息服务模式的构建路径。

3.1 完整的计算机专业信息资源供应链体系

建立计算机专业信息资源,首先要建立和完善数据库。数据库是资源建设的物质基础,要不断开发和转化传统的图书馆馆藏、灰色文献和教育资源为网络资源,实现资源的数字化、规范化与共享化。利用现有的计算机数据库,以及多个免费的计算机信息网站,创建集文献资料、智库成果、“灰色素材”、专题数据库为一体的计算机专业信息资源库。计算机专业信息资源供应链体系如图2所示。

3.2 高校智库信息服务模式体制机制构建

计算机专业要从智库发展的角度,考虑人员、信息资源、科研成果、评估考核等体制机制构成要素,建立科学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注重创新团队建设、科研人员培养与科研成果管理。

在人员配置结构上,计算机专业智库人员的来源主要包括国内外专家、本校教师、企业工程师和优秀毕业生等,将这些不同人员的知识优势进行合理分配,可以提高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创造性。

在信息资源管理中,智库工作人员应当成为智库资源的管理者和导航员,通过对不同渠道信息的收集、整理与有序开发,并对其作进一步的分析、优化和整合,以提高信息资源利用价值,实现信息增值,从而大大提升智库服务质量。

在智库管理中,需建立科学规范的研究过程管理机制和有效的研究辅助支持管理系统。智库采用科学的咨询研究方法管理知识产品的生产(即决策分析过程),并采用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对智库数据及计算机软硬件进行管理,以保证工作效率和研究结论的可靠性。

在科研成果管理中,为了掌握全面、准确的信息,智库应加强数据库的建设和共享,并及时更新内容;加强与国外政府、高校、国际组织间的合作,以拓宽视野;增加计算机软硬件投入,以提高数据检索、计算、语言翻译等的效率,为科研人员的工作提供便利。

在评估考核中,需要制定严格的考评标准,提高课题质量。一般而言,对高级研究人员实行长期聘任制,对作为助手的中初级人员实行短期聘用制,每年根据考核结果决定科研人员的晋升、续聘或解聘。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以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

3.3 高校智库信息服务模式运行机制构建

计算机专业人员开展社会服务,实现智库功能,应根据专业实际情况进行有效定位。从协同创新、课题选题、成果转化与媒体宣传等方面出发,依据本校学科特色来建设、发展本专业的智库资源,将专业科研骨干列入院系学术创新团队建设计划,为企业提供集信息调查、收集、整理、分析、决策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

选择合适的协同创新机制。智库需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促进高校内部资源与外部创新力量的整合。通过与学界、政界和企业间的交流,不仅能够培养智库政策分析人员的研究能力,也能使研究人员看到更好的职业发展前景,从而使智库吸引到更多的高级人才。

建立严密的课题管理机制。智库在课题管理上建立严格的立项和研究程序,并实施分类管理。如对于横向课题实行课题负责人制,院系收取一定管理费。从业务流程上看,智库研究课题一般分为几个阶段:合同签订阶段、咨询准备阶段、研究分析阶段、报告评审阶段和成果提交阶段。因此,对于每个阶段,需要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以提高课题管理水平。

加大成果转化和媒体宣传力度。智库的最终目标是帮助相关部门提高决策质量。因此,智库要以研究报告、期刊、书籍、论坛、讲座、信息发布会等渠道传递研究中提出的新思想、观点、理论和方法等,使智库与高校的教学、科研部门一起成为知识创新基地,使智库研究成果的影响最大化,赢得社会的认可。

4 结语

面向计算机专业的高校智库将以高校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校内研究机构为依托,以国内外专家、本校教师、企业工程师和优秀毕业生为多元化研究主体,以各专业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校内外人才培养基地为基础,运用知识与经验,识别计算机专业信息服务需求,进行信息的调研、分析、研究与判断,并以合理的组织结构和有效的运行机制为保障,以跨学科研究、问题导向为理论支点,打造专业化的高端智库信息服务模式体系。

摘要:分析了国内外智库的发展概况,指出在信息化社会大环境下,设计一套面向计算机专业的高校智库信息服务模式,有利于计算机专业发展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介绍了高校智库信息服务模式的定位原则和体系结构,并从信息资源供应链体系、体制机制构建等方面研究了计算机专业智库的构建路径。

关键词:高校智库,计算机专业,信息服务模式

参考文献

[1]高振强.地方高校智库的属性及其发展策略[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4(3):37-43.

[2]余薇.地方高校智库服务区域社会的路径探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4):5-7.

[3]许鑫,吴珊燕.智库知识库的构建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4,37(3):68-72.

[4]金芳,孙震海,国峰.西方学者论智库[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27.

研发服务 篇9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技术研发平台研究主要集中在平台运营模式与管理机制方面。Zinn Jacqueline等从成本、组织、系统等方面对实验室绩效进行衡量,阐述了影响实验室绩效的因素,并且通过建立绩效评价体系、制定相关机制来提高绩效[2]。国内学者徐顽强、刘毅等人深入分析了产学研合作平台、创新服务平台、技术创新平台三大平台的运行过程[3]。王瑞敏等提出集成模式平台建设框架,指出技术研发子平台包括科学数据、仪器设备、资源共享、行业检测等各种服务功能,并基于系统失灵理论提出平台有效运行策略[4]。刘继云、孙绍荣以上海研发服务平台为对象,提出权衡平台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5]。

近年来,基于众包的技术研发服务平台在国外快速发展,如Inno Centive. com、Nine Sigma. com等,这些中介平台将大众智慧和企业的创新问题连接起来,提高了企业创新的效率。宝洁、IBM等企业则构建了自己的众包平台用于企业的开放合作创新,众包已成为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模式之一。同时,国外理论界对众包在企业创新中的应用也已经开展了一些研究。Robert C. Ford等讨论了众包适用的领域[6]。Henri Simula等将众包创新分为企业内部众包、社区众包、开放众包和中介机构众包四种类型[7],分析比较了这四类众包创新模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国内也出现了一些众包平台,如Jointforce是一个专门服务于软件项目开发的众包平台,智慧岛是服务于产品设计的众包平台。但目前国内在众包模式应用方面的研究还较少,宋爱娴研究了众包模式在政府中的应用[8],赵景明,时永梅等提出了基于众包模式的图书馆应用理论架构[9]。而对众包在技术研发服务平台中的应用,未查到相关文献。

从我国典型的技术研发平台建设现状来看,技术研发服务平台存在服务内容单一、供需对接效率低、缺乏持续发展的盈利模式等问题。技术研发服务平台提供众包创新服务,不仅可以拓展技术研发服务平台的服务功能,而且使我国广大中小企业可以更快获得更多的技术研发服务。为此,本文研究众包模式在技术研发服务平台中的应用。首先在分析众包模式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众包模式在技术研发服务平台中的应用框架,讨论了技术研发服务平台众包模式中各参与方所承担的职责。其次,从商业模式视角阐述了众包模式在技术研发服务平台中的应用机理,包括平台为各个利益相关者提供的价值内容、价值传递方式以及实现平台良性运行的价值获取方式等。

1 众包模式的内涵及特征

众包的概念由Jeff Howe于2006 年提出,他将众包定义为公司或机构把过去由员工执行的工作任务以自由自愿的形式外包给非特定的大众网络的业务模式[10]。众包模式主要包括三个主体: 发包方、接包方和众包平台。发包方是有工作任务需要解决的组织或个人; 众包平台是沟通发包方和接包方的桥梁,平台将发包方的任务信息聚集在一起,平台可以由发包方自己构建,也可以由第三方经营; 接包方是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帮助发包方完成任务的组织或个人。众包不仅扩展了企业解决问题的途径,并为大众参与企业相关技术研发、产品设计等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

众包模式具有开放性、无边界性和自主性特点[11]。一是开放性。众包模式的开放性表现在通过对全球资源的集聚来解决问题,完成某特定任务的社会模式,它将资源纳入互联网平台,通过互联网平台对这些资源优化配置去实现某种价值和自身价值。这种开放性还表现在参与主体的开放性,众包模式是以互联网平台为载体的,使得每个互联网用户都有成为众包模式参与者的权利,同样发包方也会对多种方案进行比较审视。二是无边界性。众包商业模式突破了传统生产模式的创新边界,其最大的特点在于依托于互联网平台,实现资源的跨地域跨时间的整合,通过聚集零散的个体和群体资源驱动着参与者有序协同地参与到任务合作中,不仅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而且能够降低成本。三是自主性。众包商业模式下,不再是企业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参与者,而是用户由于自身需求理性自主去寻求企业问题并通过自己的专业技能帮助企业解决问题。

2 技术研发服务平台中众包模式应用系统架构

技术研发平台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收集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参与者的信息,加强技术研发供需双方的联系,解决技术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促使双方对接成功,为双方提供从项目开始到结束全流程化的项目管理服务,同时也可以为企业或高校科研院所解决在技术研发过程中所需要的服务,例如技术研发前期市场调研,中期器材设备的提供,技术咨询、后期技术测试、中小试服务等。

众包模式在技术研发服务中的应用的总体框架如图1 所示,该应用系统是一个多边平台系统。平台主要拥有二个客户群体: 发包群体和接包群体,发包群体主要包括企业、高校以及科研院所,接包群体主要细分为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个人,除此之外,平台还拥有其他客户群体包括一些第三方科技服务机构等。每个客户群体有其自己的价值主张,每个客户细分群体之间是相互依存的。

2. 1 企业

众包模式下,发包方主要是企业,也有可能是高校、科研院所甚至个人。企业往往是技术研发服务的驱动者。企业所开展的研发项目有多种类型,从创新的内容来看包括产品开发、工艺流程开发。而从开发的过程来看,一个新产品从开发到投放市场需要经历新产品构思、形成产品概念、产品设计、产品开发、测试、产品投放等多个阶段。企业在项目研发过程中不可能面面俱到,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只能将有限的资源运用到核心能力中,而把一些与核心能力关联不大的项目采用外包的方式实施。

企业作为平台主要利益相关者,对平台的运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从平台的作用来看,主要为科技型企业进行需求对接,为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提供支持,在技术研发服务平台中,企业是技术需求的主体,它们将市场的产品需求转化成技术需求,研发服务平台可为技术需求的实现提供支持。另一方面从研发服务平台运作来看,企业为科技服务平台注入了 “血液”和资源。企业一些研发专家也是平台资源的重要来源,企业利用自身的资源也可能成为开发服务平台的技术供给方。

2. 2 高校与科研院所

高校与科研院所是技术研发的主力军,它们既可以是发包方,也可以是接包方,尤其是近些年产学研多种合作创新模式使得高校与科研院所成为研发的先锋力量。高校与科研院所在产学研合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高校和科研院所研发的新技术包括应用技术与技术理论知识,通过与企业合作,应用技术可以直接为企业所应用,真正做到技术成果化、市场化。而不能直接应用的技术所形成的一些理论可以提高企业研发的理论基础,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其次,高校是知识创新的主体,承担着培训教育人才的责任,培养教育技术研发人员、工程师等创新复合型人才,这对提高技术创新、技术研发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高校与科研院中一些硬件设施包括实验室、图书馆、资料室、机器设备、研究中心、中试基地为研发服务平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以及研究所中的科研专家为研发服务平台提供人才储备,能够吸引更多企业关注平台服务。

2. 3 个人

众包模式下,个人成为技术研发服务中的接包方。他们可以是专业人士,也可以是非专业人士。凭借自身的知识、能力、资源为发包方解决企业机构在科技研发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个人通过科技服务平台接收发包方的任务,并且在线提交解决方案,最终获取相应报酬。

2. 4 第三方服务机构

第三方服务机构是技术研发需求合作中的服务主体,第三方服务机构是指为科技服务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包括创业服务中心、行业协会、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服务机构。作为第三方服务机构,它具有公共服务性特征,对技术研发、技术创新及市场化起着催化的作用。

2. 5 政府

政府一方面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扶持和保障科技服务平台参与主体项目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政府作为项目的参与者,企业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项目需要政府来推动,政府所制定的相关政策直接关系到产学研合作效率,决定了技术创新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3 技术研发服务平台中众包模式应用的要素分析

3. 1 价值主张

众包模式在技术研发服务中的应用旨在让更多的互联网用户参与技术研发过程中,解决发包方( 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政府) 在研发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众包模式下技术研发参与者边界扩展到所有互联网用户,尤其是互联网多元化背景,地域、文化的差异性使得互联网用户具有复杂性特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种差异化、复杂性特征更能够推进研发项目的开展,技术研发活动可以汲取所有互联网用户的灵感和知识,往往可以得到更具价值的创意方案,更有效、快速解决研发项目中的问题。同时,技术或产品最终是需要面向市场的,在众包模式中能够更快速获得市场信息,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有益于企业在技术研发过程中更好理解市场需求,更具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此外,在技术研发中应用众包模式可以帮助企业节约资源和成本,众包模式下企业给予接包方的资金往往小于企业自主研发所产生的成本,而且能够获得不同视角的多样化解决方案。

3. 2 价值创造

价值创造是描述商业模式价值如何创造的过程[12],通过对价值网内外部资源和能力的有效整合和配置实现价值主张满足客户需求。它主要包括二个元素: 一是由相关信息、服务资源、人员等组成的能力单元,二是如何对这些能力单元进行整合来满足用户需求。

众包模式在技术研发服务中的应用,以平台为纽带,完成发包方与接包方需求与供给对接。根据价值创造的要素构成,在众包模式下,技术研发服务平台需要具备能力单元满足用户需求,这种能力单元包括众包模式下平台为用户提供的服务内容、为完成服务设计业务流程。

众包模式下,技术研发服务平台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发包方与接包方。从技术研发服务平台功能的角度来看,技术研发服务平台为双方提供的服务包括用户信息管理、资金账户管理、交易维权服务、信誉评估服务、对接交易服务,如表1 所示。

用户信息管理服务是平台提供的基础服务,是对用户基本信息进行功能化的管理。资金账户管理是平台为用户提供的支撑性服务,支付是对接交易的核心环节,资金账户管理包括用户的支付功能、财务明细状况、账户充值功能。

任务发布服务是发包方的专项服务,发包方通过平台发布需求信息,根据需求项目的特征选择所发布任务的类型,包括悬赏型、计件型、招标型三种不同类型的任务。发包方除了主动发起需求,同时也可以通过平台搜索引擎以电子商务模式购买其需要的服务产品。

技术研发服务平台可为接包方提供在线开设空间或者网店的功能,接包方可以在自己的空间或者网店中上传自己的智力作品并附录相关关键词,这样发包方可以通过技能关键词查询接包方,当发包方在发布三种不同类型需求时可以邀请相关接包方参与,增加了接包方接收任务的可能性。

交易维权服务是平台为了维护所有用户的合法权益而提供的服务,包括交易维权、举报投诉等具体服务。信誉评价也是平台为交易双方提供的在线互相评价的服务。

3. 3 价值传递

价值传递是企业将产品或服务传递给客户的过程。为了把服务传递给交易双方,平台应根据不同的服务方式设计不同的业务流程。众包模式下,交易流程和方式根据发包方所发布的需求任务的不同而不同,众包模式中发包方发布的任务可分为悬赏型、计件型、招标型等三种类型。

3. 3. 1 悬赏型任务。悬赏型任务是发包方从众多接包方中选择满意的方案,并以少量酬金或虚拟货币支付给接包方,这种交易模式具有周期短、资金少的特点。悬赏型任务目前在互联网也得到大量应用,尤其像一些论坛、百度知道、新浪爱问都是以虚拟货币的形式去悬赏完成任务的人。可见该种方式适合简单的在线工作,例如企业在技术研发过程中可以将一些图纸设计、简单的程序设计、文案起草等采用该种模式。

悬赏型众包模式的服务流程是发包方首先在技术研发服务平台上选择悬赏型任务,接着描述具体需求,并且选择酬金的分配方式( 单人中标或者多人中标) 。如果选择多人中标,多人可以按比例获得酬金或者多人获得同等酬金,接着全额预付现金给技术研发服务平台,众多接包方通过技术研发服务平台接受悬赏任务,在线提交作品,发包方或者发包方委托平台为其选择最优作品,并进行公示以便其他接包方查询,对接成功后,平台直接将资金划于接包方账户下,接着双方分别对对方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估形成双方的信誉度。

3. 3. 2 计件型任务。计件型任务相对于悬赏型任务来说,增加了发包方的可选择性。计件型任务模式是指发包方发布一项任务,根据需要稿件的数量确定中标数量,即如果发包方需要10 个稿件,就会有10 个标。对于接包方来说,计件型任务模式的运用避免了一人中标,其他人白费力气的尴尬,大大地提高了资源配置利用率以及用户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对于发包方,这种模式能够快速帮助发包方获取满意的答案,具有多样选择性,对于科技服务平台自身来说吸引更多的用户参与接收任务活动,提高平台流量,从而吸引更多广告用户,这对平台的可持续化运作具有重大的意义。

在企业高校之间技术研发合作中,硬件软件测试、商业设计、文案、营销策划等项目可以采取计件型任务,具有高效、省时的特点。计件型任务模式具体服务流程如图3 所示。计件型任务模式的服务流程与悬赏型任务模式总体一致,但是计件型任务需要发包方设置所需要的稿件个数并且设置每个稿件所支付的费用,并且平台方或者发包方选取稿件时是按照接包方提交一份稿件立即筛选的,合格就会立即给予酬金,而悬赏型任务模式是在截止时间后总体选择最优稿件。

3. 3. 3 招标型任务。招标型任务模式是针对一些任务复杂、金额数量多的项目所设置的交易模式。例如建筑、工程、能源等科学技术领域中的研发项目。此时科技服务平台充当着招标平台的作用,为发包方选择最优的中标者,招标型任务的接包方更多是企业或者高校和科研院所,发包方在服务平台发布招标需求信息,包括具体的任务需求以及项目预算等信息,接包方只需要在线接受招标任务并且提交标书或者初步方案,发包方会在规定时间内选择中标方并进行公示,接着双方进行线下具体合作。招标型任务的服务流程如图4 所示。

3. 4 价值获取

价值获取即是如何盈利的过程,众包模式中根据参与主体和服务内容的差别采取差异化的收入模式。技术研发服务平台是一个多边市场,具有网络交叉外部性[13],使用平台一方所获得的效用受到其他参与方规模的影响,科技资源需求者在决定是否使用该平台时,势必会考虑平台中科技资源供给者提供资源属性规模来判断能否从中获取价值。

众包模式下,科技服务平台设定接包方为 “被补贴方”,而发包方为 “付费方”。主要的收入以中介佣金为主,服务平台主要收入来自发包方的酬金,然后按照利益分配原则将酬金付给接包方。根据三种交易模式不同,可以将收入模式分为: 悬赏制、计件制和定金制。悬赏制是针对悬赏型任务所设置的收入模式,发包方在发布需求任务时,设置酬金额度,然后全权委托给平台,由平台选择满意的方案并支付酬金给接包方,平台抽取相应比例酬金作为平台中介费用。该种收入模式适用于简单易操作规范化的项目,接包方只需要发布需求信息和托管资金即可。计件制是针对计件型任务模式所设置的收入模式,根据所需稿件的个数来决定酬金,其服务流程和悬赏制服务流程类似,都是全权委托给服务平台进行处理,这种收入模式适用于中等项目。定金制收入模式是为招标型任务定制的收入模式,发包方向平台支付部分比例定金,在多个接包方提供投标书或者项目初稿时由发包方亲自选择中标者承接项目,采取线下合作的方式,最后通过平台将余款补齐,此外,发包方可以根据项目的金额大小选择全额托管资金还是分期托管资金,该种收入模式适用大型项目。

对服务平台的各服务对象来说,每个参与者都是平台的 “付费方”,从接包方的视角来看,平台为接包方提供服务商店,接包方可以以电子商务模式来管理自己的商店,出售自己的服务商品,同时也能接受发包方的邀请投标。广告收入以及其他企业推广费用也是平台实现价值获取的一部分。

4 结论和启示

本文基于众包模式内涵和特征的分析,构建了技术研发服务平台应用众包模式的系统架构,明确了系统中不同利益相关者所承担的职责与作用,基于技术研发服务平台的价值主张,分析了平台为不同的服务对象所创造价值的内容,分别针对悬赏型、计件型、招标型三种不同的交易模式设计了不同的业务流程和收入模式。

研发服务 篇10

沈阳工业大学工程学院通过与中石油、中石化等用人单位的密切联系, 针对石油化工行业的需要, 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实际要求, 利用社会的物质与智力资源, 扩大学校优质教育资源, 建设能够满足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的融教学、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产品研发功能于一体的化工过程控制工程研发实训基地。

1 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原则

实训基地按照“立足辽宁, 面向全国, 辐射行业,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发展目标定位和“懂理论、有技术、能创新”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 充分利用学校的学科优势和行业特色, 紧密结合生产实际, 凸显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优势服务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遵循专业建设的本身规律, 全力建设结合地方产业需求、具有化工行业特色、适应提高实践能力培养且符合沈阳工业大学以培养辽宁老工业基地急需的具备化工过程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等综合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 提高总体学科专业建设水平。

创建科学、合理、优化的化工过程控制工程研发实训基地的目标是以社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 遵循人才培养规律与目标, 对学生及所培训对象进行职业技术应用能力的最优化训练。整合校内相应专业认识性实习实训、基础性实习实训、综合性实习实训等场所与资源, 通过教学设计、生产要素连接, 使其成为具有真实的企业生产 (服务) 环境、工艺流程、管理模式、企业文化等生产特征, 体现现场生产 (服务) 过程、氛围与组织形态特征, 教学过程与相关企业活动相对接的校内生产 (服务) 性实训基地。

在该实训基地不仅可以为校内学生提供基本技能实训场所, 而且能承担各级各类相关职业技能的培训任务, 在自动化设备设计、老设备改造、产品生产加工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与服务。

2 实训基地特征分析

2.1 基地组织特征

化工过程控制工程研发实训基地依托学校资源, 采取企业运行管理模式, 力求做到6S管理, 认真贯彻质量管理体系, 基地内建立了各级管理制度, 学生作为“员工”参与生产、管理、技术服务, 老师扮演教学、指导、师傅的不同角色, 已经形成了集教学、生产、科研、服务于一体的教学实体。实训基地实行主任负责制, 统筹安排、调配、使用仪器设备资源和相关教育资源。

2.2 基地环境特征

尽可能贴近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第一线, 努力体现真实的职业环境, 基地建设考虑到可持续发展, 没有采用传统的教学型设备, 而是参考石油化工类企业的实际生产设备, 基地设备条件和新兴的化工企业基本相同, 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的职业环境下遵循未来专业岗位群对基本技术技能的要求, 得到实际操作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2.3 基地运行特征

基地本质上是学生实习实训的基地, 是学生在校期间零距离接触实际化工过程控制工程的基地。基地管理过程采用人性化设计, 结合学生特点和企业化管理的需求, 实现产、学、研、教、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真正将企业产品资源引入教学。

基地可面向社会承揽过程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分析、制造、维护、维修等业务, 全部工作过程严格执行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以客户为关注核心, 服务客户。

利用实训基地为其他院校同类专业提供实训服务, 并可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专业资格认证培训。

3 实施产 (服) 教研学一体式教学模式

3.1 体现生产、服务内容与教学内容对接

根据学生能力培养过程安排生产、服务内容, 一年级学生基本技能学习:开设课程均为基础课程, 需要具备基本焊接技术和电路分析能力;二年级学生学习了PROTEL、模拟、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等基础;三年级学生具备专业知识能力, 需进行生产管理技能提升, 安排过程控制系统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学习。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职场体验”的训练岗位。“车间即教室, 工人即学生, 师傅即教师”, 这种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 将实习由模拟性训练转变成为在生产性现场“真刀真枪”练兵, 大力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加强对化工成套装备的运行管理、DCS控制以及对典型过程装备内部结构、维修工作的认识和了解, 掌握相关的装置运行管理及设备维修技能和规范, 使学生具备毕业后直接上岗工作的能力。

3.2 基地生产、服务过程与学习过程对接

基地生产、服务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基本技能训练阶段;第二阶段为综合技能训练阶段;第三阶段为创新能力训练阶段;第四阶段为实践能力训练阶段。教学过程从基本技能学习、工艺设计、管理提高三个层次入手, 在生产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管理技能, 使学生就业竞争力不断提升。同时, 在相应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将基地生产、服务过程中所涉及的专业技术嵌入到课堂教学中去, 提高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的联系, 将实际应用的技术转移到教学中, 一定程度上避免教学与实际应用相脱节。

3.3 基地生产、服务活动与教研活动的对接

通过“走出去”将企业“请进来”, 在校内进行课题研究的同时, 为企业提供设计、技术支持、技术改进、生产加工等服务;在教学方面, 以前安排到校外的生产实习实训, 现在可以在校内完成, 便于教学实训指导。

通过基地的生产、服务活动, 不断加深了对企业的了解, 也促进了校企合作的不断加深。企业了解基地, 基地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服务, 不断促进学院教学科研活动的发展。

4 实训基地建设的实施

在学校原有的电工、过程控制和控制工程实验室的基础上进行结构优化和资源整合。扩建基于集散控制系统实验室和现场总线控制实验室, 新建物联网技术研发中心。基地以培养过程控制系统设计、生产、质量控制等岗位所需技能为目标构建。通过扩建实训基地, 使之既能满足教学要求, 也能满足对外开展企业服务, 组织大批量生产的需求。化工过程控制工程研发实训基地由过程控制系统实训中心、控制工程实训中心、智能仪表研发中心、电子产品研发中心等实训室 (车间、设计室) 组成, 具体情况见下图。

在进行实训基地硬件环境建设的同时也要注重加强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在教师培养过程中优化专业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 拓宽教师培训渠道, 强化培养教师职业教育的能力以及技术应用能力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每年选派2~3人到国际化企业学习过程控制先进技术, 到兄弟院校学习先进的职业教育经验, 树立先进教育理念, 精通专业技能, 提高专业建设能力, 使他们在相应的专业领域具有较强的科研和教学能力, 既能够承担横向技术服务项目又能主持教材开发和课程建设工作。

摘要:针对石油化工行业的需要, 以资源共享, 强化服务, 环境真实, 体系健全为原则, 建设能够满足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融教学、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产品研发功能于一体的化工过程控制工程研发实训基地。

关键词:生产型实训基地,化工过程控制,职业岗位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彩霞, 陈惠卿.地方高校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创新实践教学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2 (8) :357-359.

[2]李春华, 赵杰, 任思璟, 等.构建自动化专业产学研结合体系的研究及探讨[J].价值工程, 2012 (29) :252-254.

上一篇:乳房癌根治术下一篇:胃肠外营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