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陆地区

2024-10-02

内陆地区(精选11篇)

内陆地区 篇1

人事外包 (HR Outsourcing Managed service) , 又称人力资源外包, 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为了将更多精力用于核心管理工作, 而将一些较为繁琐而且程序性很强的人力资源管理日常性工作, 通过签约付费的方式委托给专业人力资源管理服务机构进行运作的新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主要包括:劳务派遣服务、人事代理服务、员工满意度调查、薪酬福利、员工培训与开发、人力资源规划等方面的内容, 是企业降低投资风险、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新型选择。人事外包, 源于欧美、兴于近代, 凭其专业高效在数十年间风靡全球。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外包业务在我国的沿海发达地区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受发达地区影响, 内陆地区的人事外包业务也逐步兴起, 一些初具规模且较早融入现代管理理念的企业也或多或少地对人事外包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尝试。然而, 与严格意义上的人事外包相比, 内陆地区的人事外包终归是属于局部的、浅层的、基础的尝试。从眼下情况来看, 内陆地区的人事外包市场尚未真正形成, 制约人事外包在内陆地区深入开展的因素依然大量存在, 如何在内陆地区由点到面地全面展开外包业务值得探讨和商榷。

一、人事外包业务的发展趋势

(一) 从企业职能转变的角度来看

实行人事外包已成为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抓核心, 善摆脱”的重要手段, 是企业管理层由抓日常工作向抓核心价值链工作职能转变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大企业和具有现代管理理念的企业对人事外包业务正日趋认同, 使得人事外包在国内包括在内陆地区正逐步为广大企业所接受。

(二) 从事物的发展规律看

人事外包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产生、发展、壮大、消亡是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现在, 国外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专职人员与员工的比例通常是1∶100, 而在国内这个比例却在1∶30左右, 原因就是外国企业已普遍实行了外包管理。通过数字的差距, 可以看出发展的前景。全球经济一体化, 并不单是指经济技术上的一体化, 而且包括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上的一体化, 从这一角度去分析判断, 人事外包在我国正处于萌芽发展期, 随着国内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与国外逐步接轨、趋同, 人事外包业务将会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 从业务所占市场份额来看

人事外包业务有着较大的产业空间。据国际数据集团 (IDC) 统计, 2003年全球外包服务的总收益为1510亿美元, 其中人事外包服务的总收益为468亿美元, 人事外包收益占整个外包业务收益的31%, 其中以中国为主的亚太地区人事外包年收益占整个人事外包业务收益的15%。作为中国, 尤其在加入世贸以后, 随着第三产业市场的进一步开放, 人事外包业务收益必将继续增大。作为内陆地区, 在沿海发达地区的辐射带动下, 无论是在外包产业市场份额上, 还是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转变上, 也势必朝着外包的方向发展。尽管目前内陆地区的大部分企业还尚未选择人事外包, 但从长远来看, 不是没有外包市场, 而是存在着较大的增长空间。

(四) 从政府职能转变来看

人事外包是人事工作职业发展的方向。与沿海发达地区不同, 在内陆地区开展人事外包业务的极少数是专营机构, 多数是政府人事部门或其从属的人才交流服务机构。随着大部制改革的进行, 人事部门与劳动部门职能整合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人事”一词随着业务职能的萎缩即将从历史淡出, 取而代之的将是覆盖面更广、内涵更丰富的“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相匹配的, 除了机构职能的变化之外, 更多的则应该是指服务重心的转移和服务领域的调整。作为人事人才部门, 其工作的重心也应及时由管理向服务转移, 服务的重心也应由机关事业向企业转移。为企业服务, 如果仅局限于人才引进和人才推荐, 那么人事人才部门只能是有限服务、限量作为。人事人才部门更高层次地为企业服务, 则应该是利用自身的专业性为企业提供一系列有关人力资源的系统服务, 为企业员工提供贴身服务, 通过外包业务协助企业与政府其他部门沟通协调, 为企业人事寻找更合适更高效的解决方案, 利用规模效应为企业人事争取性价比更高的优质服务。由此可知, 人事外包也是今后一个时期人事人才工作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二、制约人事外包在内陆地区发展的因素

随着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理念的逐步更新, 人事外包这一当前国际流行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 但在内陆地区仍存在许多影响人事外包深入开展的制约因素。

(一) 企业在认识上存有差异, 对人事外包褒贬不一

虽说人事外包服务既可帮助企业解决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繁琐的事务性工作, 又可节约成本, 但依然有部分企业在对人事外包的认识上存在差异。有的企业认为如果将太多的内部事物交由其他机构办理并不合适, 担心其他机构涉足人力资源管理会牵扯到企业秘密;有的企业认为, 实行人事外包会造成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业务生疏, 既闲置了内部人力, 又增添了额外成本;有的企业虽有实行人事外包的意向, 但却对本地现有的外包服务机构的专业化程度存有疑虑, 认为内陆地区人事外包业务尚未成熟, 完全让企业接受人事外包尚需时日;还有少数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依然停留在“人治”层面, 客观上不了解人事外包, 主观上排斥人事外包, 在整体对待人事外包的认识上褒贬不一。

(二) 机构服务水平存有差异, 外包服务内容比较单一

对于内陆地区而言, 人事外包的实践起步较晚, 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 机构的服务水平上还存有差异。内陆地区目前开展人事外包服务的主要是一些人才中介机构、人才市场, 专业化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较少。同时, 由于受服务机构从业人员素质和专业化程度的影响, 人事外包的内容也多是档案管理、保险代缴、人才推荐等基础性业务, 对于企业人才战略规划、人才资源开发、薪酬管理设计、绩效管理等重点人事外包领域尚未真正涉足, 在客观上也造成了服务内容相对单一的事实。

(三) 政策依据存有差异, 服务标准和收费标准不统一

人事外包作为一种新兴产业, 在国内尤其是内陆地区还不够成熟。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都还没有制定具体的政策法规去规范企业和外包服务机构的业务行为, 在客观上造成了个别服务机构和个别服务项目的违章操作和违规经营, 直接导致了服务标准参差不齐和整体诚信度降低。在缺少规范的服务标准的同时, 还缺少统一的收费标准, 各外包服务机构多是自行制定收费标准或参照相近的业务项目“炮制”收费标准, 对外包真实成本缺少科学核算。收费高者, 直接加重企业管理成本, 不利于外包业务开展;收费低者, 直接造成外包机构入不敷出, 导致后续服务难以为继。政策法规上存在的差异和服务收费标准上的不统一, 在客观上也直接影响到了人事外包在内陆地区健康有序的发展。

(四) 背景文化上有差异, 风险要素存在不一

人事外包作为专业化社会分工的产物自西方传入我国, 自有其可圈可点之处。但由于东西文化上的差异, 常常也会“水土不服”, 突出表现为因各种要素造成的潜在风险存在形式不一。一是企业自身能力约束的风险。人事外包一般会减少企业对业务的内控, 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增加企业权责不清、企业责任外移的可能性。尤其是一些相对高端的核心职能外包出去以后, 如果企业内部未能做好核心业务的内控, 则可能会形成企业自身能力受控于他方的被动局面。二是企业信息安全风险。在与企业长期合作的过程中, 外包机构难免会掌握企业的部分研发信息、商业秘密, 一旦机密外泄则会对企业造成危害。三是企业文化沟通风险。每个企业都有不同于其他企业的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文化主要核心的价值观, 难免与外包机构在评价标准和价值理念上存有差异。如外包机构不熟悉并从属于所服务企业的文化、企业的目标, 则势必会造成价值理念和企业文化上的冲突, 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企业内部协调成本增加, 企业凝聚力下降。

三、内陆地区如何开展人事外包

(一) 加大业务宣传, 逐步引导入轨

要使新生事物为社会完全接受, 一是靠宣传, 二是靠引导。首先, 外包服务机构要通过多种途径对业务进行宣传, 逐步改变企业的传统用工观念。宣传要注意方式, 端正态度。既要向企业宣传外包的有利之处, 又要向企业讲明实现外包可能出现的风险, 同时还要与企业共同提出降低风险的办法, 使企业知己知彼, 心甘情愿地选择外包。其次是政府要从宏观上去支持、措施上去鼓励、政策上去引导、理念上去提倡, 主动协调好人事、劳动、保障、科技等相关部门与外包服务机构的业务对接, 运用政府服务调控职能去畅通人事外包业务顺利开展的渠道, 积极为人事外包在内陆地区广泛开展营造良好的内外环境, 逐步引导人事外包入市入轨。

(二) 提升外包机构专业水平, 积极培育外包市场

其一, 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提高服务质量为宗旨, 逐步提升外包服务机构从业人员素质和专业化服务水平, 要充分利用市场发育的初期, 提早推出成熟的服务品种, 形成成熟的品牌。通过服务水平的提升, 促进人事外包进一步向专业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 力争在人事外包“大”市场真正到来之前做好充足充分的准备。其二, 要选准推进外包业务的切入点。按企业的性质分, 要以国有企业改革为契机进行切入;按企业类型分, 要选择从中型科技型企业切入;按外包服务内容分, 要选择从基础性外包项目切入, 先易后难、渐次推进。其三, 要通过引入竞争机制, 高标准培育人事外包市场。在人事外包工作环境初步形成的时候, 可以通过政府引导一些发达地区信誉较好、专业程度较高的专业外包机构介入内陆市场, 如上海外服、中国四达等, 通过竞争逼迫内陆地区外包机构发展, 通过影响带动内陆地区外包业务发展, 共同做大做强人事外包这块蛋糕, 推动人事外包向深度专业化方向发展。

(三) 帮助企业审慎选择, 共同努力降低外包风险

任何一项业务的成功开展, 都是以“双赢”为基础的, 共同利益的缺失往往会导致新兴业务推而不立、立而不久。因此, 外包机构在大力宣传推介业务的同时还必须设身处地为企业着想。其一, 要对企业进行科学研究, 对企业有无必要实施人事外包管理进行定性分析。其二, 对有必要实施外包管理的企业, 还要根据其具体需要选择合适的外包策略和外包模式。如部分业务外包模式、专项业务外包模式、复合业务外包模式和整体外包模式等。其三, 与企业一起审慎对待外包方案制订, 共同把外包风险降至最低。要保证外包方案的完善性和可行性, 对一些涉及机密或比较敏感的板块要审慎把握。要通过合同的形式对所有风险要素进行约束, 在合同中必须明确双方相应的责、权、利, 以及出现例外情况如何处理的具体条款, 通过规范化操作和互利共赢将人事外包风险降至最低。

(四) 制定相应的法规, 加强诚信体系建设

人事外包是我国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必然产物, 而且从长远看, 人事外包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是大势所趋。但是, 目前我国尚无相应的法律法规去规范外包业务的运作, 除《劳动合同法》涉及部分外包项目外, 尚无完善的劳动政策法规去协调企业、员工、外包服务商三方的关系和权益。因此, 在积极呼吁等待国家出台相关政策的同时, 有条件的地区还要积极制定出台相关的法规和政策, 用以明确企业、外包服务商、企业员工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为人事外包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完善有序的法律保障。同时, 政府相关部门还要主动加强监管, 制定符合当地发展实际的外包价格指导线, 打击制止外包服务商违规经营, 自觉加强诚信体系建设, 规范维护好正常的外包市场运营。

内陆地区 篇2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调研时指出,湖南应“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高地”。月 21 日,国务院印发《北京、湖南、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及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展区域方案》,强调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深入开展差别化探索。其中,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湖南自贸区”)的战略定位是:探索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相互促进、良性循环的体制机制,进而带动整个社会经济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通过释放制度红利,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

由此可见,湖南自贸区建设不是要争做优惠政策的洼地,而是要以系统性制度创新为主要抓手,打造大胆改革的园地、扩大开放的高地、创新创业的福地。

对标国际先进规则,推进制度型开放

以开放促改革,最直接有效的举措就是对标国际先进规则,开展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

一是建立更加开放透明的市场准入管理模式,全面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二是完善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尤其在竞争中立、劳工标准、环保标准、政府采购、知识产权

等方面要与国际先进规则对接;三是建立公开、统一、透明、稳定的规则体系,重点解决规则、规制不兼容甚至相互冲突、互为前置条件、缺乏必要稳定性等问题,让企业家有明确稳定的心理预期;四是形成产品、技术、管理的标准互认体系,以降低市场的不确定性,减少市场交易费用。

湖南自贸区建设既涉及关税、非关税、投资准入等边境上举措,也涉及准入后制度、政策、法律体系等边境后环境,应充分借鉴世界自由贸易港(区)及国内其他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成功模式与可行经验,在对标国际通行先进规则的同时,又注重发挥我国独有的制度优势,从而充分释放制度红利,强化制度的国际竞争力。

以技术创新撬动制度创新,努力降低交易成本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往往具有共生性。湖南自贸区建设应注重以新技术应用撬动制度创新,强化两者的相互促进。

一是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与智慧城市建设,推进数据标准化、简化、协同及共享,实行市场监管、商务、外汇年报“多报合一”,实现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二是通过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系统,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促进政务办事流程进一步优化及政府公职人员服务行为规范化;三是通过提升 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水平,全面推行无纸化通关及通关一体化,显著提高贸易便利化;四是通过大数据分析等现代科技

手段提高金融服务便利化水平,同时建立起高效精准的金融监管、金融风险防控体系。

湖南自贸区建设应将管理体制改革与运行机制创新寓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做到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双管齐下,促进两者耦合、形成化学反应,以此降低制度性成本与交易费用,进而形成吸引外商投资企业、集聚高端生产要素、扩大进出口贸易的竞争新优势。

优化行政管理职能,构建一流营商环境

国际经济竞争集中体现为营商环境的竞争,而构建一流营商环境的主要抓手是优化行政管理职能。湖南自贸区建设要有效获取开放红利与制度红利,必须致力于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并将其转化为提升国际竞争优势、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能。

一是将优化营商环境目标转化为对各级政府部门的考核指标。针对企业“最烦”“最痛”“最怕”“最盼”的突出问题,围绕“最简的审批、最宽的准入、最优的服务、最高的效率、最省的费用和最规范的监管”目标,对标“北上广”等先进地区标准,设立改善营商环境的具体指标,并将其纳入考核,在全省上下持续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竞赛。

二是将对各级政府的考核指标转化为公职人员的行为规范。要将这些考核指标分解到部门,再由部门分解到个人,根据考核要求

制定公职人员行为规范,并将这些行为规范告知社会各界,让公职人员接受社会监督,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使“放管服”改革能够全面落地。

三是使行为规范与政绩考核转化为公职人员的行为自觉。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长期任务,只有严格规范公职人员行为、强化政府部门政绩考核,外部约束才会逐渐转化为内在自觉,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将随之发生深刻转变,营商环境才能实现持续优化。

内陆地区 篇3

关键词:内陆 多式联运 道路运输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物资空间位置上的快速频繁移动。近年来物流业“井喷”式的发展对运输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快捷、低廉、安全、可靠”等因素也就不是某种单一的运输方式所能够达到的。多式联运作为一种先进的运输组织形式,能够充分利用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优势,通过有效地协调配合,达到“最优运输组合、最低运输成本、最佳运输效果”。对内陆地区而言,发展多式联运,道路运输既是基础,又是有效补充,应协调配合航空、铁路、水路运输的技术优势,共同实现“门到门”的运输服务。

1 内陆地区发展多式联运的意义和作用

1.1 发展多式联运,有利于形成运输网络,推动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通过精心组织和市场的带动,单一的线性运输方式就逐步形成了多种运输方式联合运营的运输网络,进一步推动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

1.2 发展多式联运,有利于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内陆地域辽阔,便于航空、铁路、水路、道路运输方式充分发挥其最优运距,从而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

1.3 发展多式联运,有利于提升运输组织水平,加快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多种运输方式有序、高效地协调运作,需要非常先进的管理理念和运输组织水平,“大交通”的理念和运作也会逐步形成,推动管理体制机制的改进。

2 立足道路运输发展多式联运是内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

2.1 国家鼓励发展综合运输政策,促成内陆地区多式联运的形成。有效衔接各种运输方式,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效率是发展综合运输的最终目的,单一的运输方式是很难实现的,政策鼓励发展综合运输,这正是发展多式联运的必要条件。

2.2 各种运输方式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促成多式联运的发展。能源枯竭、运输成本过高,管理乏力、安全事故多发是各种运输方式面临的共同问题,同时,道路运输还存在结构不合理、运力大于运量,竞争混乱、运输价格过低的问题,只有联合协作,扬长避短,才是生存之道。

2.3 区域经济发展趋势,推动各种运输方式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机场建设投资加大,铁路货运能力增强使得航空、铁路运输竞争实力不断提高,其比较优势也凸显发挥,运输成本就会降低,从而推动多种运输形式联合完成运输任务,才能实现运输成本的最低。

3 内陆地区立足道路运输发展多式联运的措施和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内陆地区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交通运输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运输设施总量及运输能力供给仍然不足,运输保障能力还较弱;区域发展不平衡,运输结构差距仍然突出;运输管理体制滞后,市场机制仍需健全,综合运输系统整体效率有待提高等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多式联运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内陆地区发展多式联运要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3.1 统一规划设计,加快建设路网和枢纽点,为发展多式联运创造良好的物质基础。坚持统筹规划,在加快航空、铁路、水路和道路运输网络建设和改造的同时,加大货运枢纽站功能建设,健全和完善枢纽站不同种运输方式的转换、衔接问题,特别是做好道路运输和航空、铁路、水路运输的有效衔接,为高效、快捷的多式联运发展提供基本保障。

3.2 改进管理体制,协调各部门利益,为发展多式联运提供适宜的管理环境。在国家健全“大交通”管理体制的前提下,各种运输方式的利益就更趋于科学合理的解决,管理体制和机制的改进只有充分凸显不同种类运输方式的特点,综合发挥其技术优势,才能为多式联运提供适宜发展的管理环境和氛围。

3.3 服务内陆区域经济发展,开辟多式联运新途径,打造多式联运大动脉。多式联运经营业务要紧密结合内陆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实际,以区域范围内运输物资的类别和流动等为发展方向,以当地现有的主要运输方式为载体,积极开辟适宜的多式联运发展新途径,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运转高效、利润可观的多式联运大动脉。

3.4 鼓励发展通用型、专用型运输设备,为多式联运设施设备标准化服务。多式联运的主要优点就体现在实效性上,货物在不同运输方式中快捷的转换衔接非常必要,因此,采用通用的、专用的运输设备是多式联运得以保障的关键,在投资伊始就使用统一标准的载运工具以及设施设备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5 培养专业人才,充分发挥科技信息优势,为多式联运发展提供科技保障。多式联运这种先进的运输组织方式,必须要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和畅通的科技信息手段作为基础保障的,需要不断培养专业的人才,及时掌握先进的管理理念,参照及时準确的科技信息网络资料,科学合理调配各种运输方式,实现多式联运发展的资源共享、成本最低、利润最大、效率最高。

总之,内陆地区多式联运的发展,除了规划设计、体制机制、区域发展、设施设备以及科技信息等的保障外,道路运输才是多式联运的基础,是货物在各种运输方式中实现转换,最终到达目的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段满珍.国际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2]胡杨.国际多式联运的优越性[J].大陆桥视野,2010.

[3]王文浩.简论我国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的现状与发展[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7(10).

作者简介:

内陆地区 篇4

一、山东菏泽的发展路径

菏泽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 与河南、安徽和江苏接壤, 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矿产资源, 文化底蕴深厚, 平原广阔, 是传统的农业大市。菏泽历史上是经济文化繁荣地区, 但现在已经是山东境内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在实行“突破菏泽”之前的近十年间, 全市GDP年均增长只有6.8%, 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六个百分点, 其下辖的8个县均排在全省后十位。到2003年, 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仅为290.1亿元, 在全省排在后面, 人均GDP仅为3, 337元, 是全省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造成菏泽经济落后的原因有诸多方面, 在开放创新各领域的落后是其中的重要因素。菏泽当地很多干部群众缺乏开拓创新的思想意识, 也缺乏相应的行动措施, 经济开放水平相对较低, 使得地方经济发展动力不足。2003年全市进出口总额仅为3.12亿美元, 其中出口2.92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2.2亿美元, 吸收外商直接投资1.29亿美元。2004年初, 为缩小省内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山东省委提出了“突破菏泽”的战略决策, 经过几年的发展, 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到2010年, 菏泽全市GDP突破千亿大关, 达1, 145亿元, 与实施“突破莱芜”之前的2003年相比, 翻了将近三番, 排在日照和莱芜的前面。菏泽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 与其在开放创新方面的工作是分不开的。

(一) 在开放方面, 菏泽坚持将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相结合, 在调整经济结构的同时, 直接推动经济增长。

1. 提高招商引资的规模和质量。

菏泽自身经济容量较小, 因此需要扩大对外开放, 引进域外资本来助推发展。在提高区域开放水平过程中, 菏泽以项目为导向, 以各项政策优惠为依托, 借鉴外地经验, 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菏泽把招商引资作为干部任免奖惩的重要考核指标, 严格管理, 兑现到位, 而且一方面市里每年都要搞两次大的招商活动, 另一方面鼓励发动各级干部走出去, 通过团队招商等方式积极引进资金和项目。同时把招商与亲商、安商、富商相结合, 抓服务、抓环境优化, 树立口碑, 以商招商。在初期的时候, 由于缺乏相关经验, 造成了其招商引资工作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例如在2004年, 当地曝光了引进的“钢厂”实际上是个劣质的地条钢生产窝点, 在社会上造成了一定的恶劣影响。此后, 菏泽痛定思痛, 吸取教训, 加大了对招商引资工作的引导和监管力度。例如, 在经过反复讨论研究后通过试行的关于招商引资的奖励办法中, 菏泽一方面强调将专利技术和先进设备的引进纳入奖励范围, 另一方面也通过提高奖励的标准来引导提高对资金和项目的引进门槛。同时, 严把项目准入的环保和节能等方面的关口。仅郓城县2009年就因环保和节能原因否决了总投资17亿元的20个项目。

2. 建设区域开放龙头。

由于菏泽经济总量较小, 资源要素有限, 因此有必要引导境内资本适度集聚以便发挥集聚效应, 形成规模经济。为此, 菏泽将境内的经济开发区作为区域开放的龙头来抓。菏泽经济开发区是当地唯一的省级经济开发区, 市政府赋予其市级管理权限, 实行封闭式管理、开放式经营, 以外向型经济的工业区和现代化的新城区为目标, 举全市之力支持开放区的发展。菏泽将开发区建设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一号工程”来抓, 市直机关各部门亲自上阵, 帮助开发区积极引进大型企业、高科技企业、名牌企业和外资企业投资, 并在这一过程中注意培育主导产业和产业集群。另外, 菏泽还积极发挥位于鲁豫皖苏四省交界处的地缘优势, 依托开发区, 大力建设苏豫皖交界处最大的商贸流通基地, 从而使其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 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其开放水平。

3.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表明, 民营经济及其主要载体———中小企业, 是活跃地方经济, 调整需求结构, 改善居民生活的重要推动力量。自从“突破菏泽”战略提出以来, 菏泽积极推动对内开放, 针对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融资难、创新能力差和缺乏公平竞争的平台等问题, 采取多项措施以发展民营经济。一是改善政策环境。坚持“非禁即入”、“非禁即可”等原则, 放宽投资主体限制、登记审批权限和年检验照条件等。二是改善服务环境, 简化审批程序, 实行一站服务、上门服务、配套服务、预约服务和跟踪服务等, 还把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骨干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三是改善融资环境。加大对中小企业担保基金的倾斜和注入, 推进民间资本创建小额贷款公司, 完善信用评价体系, 开展融资贷款帮扶活动。四是改善市场环境。培育专业化市场, 鼓励规模化经营, 并通过在沿海民资发达地区设立民资招商办事处、实行定点对口招商等手段积极引进域外民间资本, 服务产业集群发展和产业基地建设。

4. 提高企业市场开拓能力。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 提高区域经济开放水平的根本在于提高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菏泽在推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 将“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在积极推动各级领导干部走出去招商引资从而引进域外资本和企业的同时, 还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 鼓励支持企业走出去, 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种市场。在这一过程中, 菏泽依托品牌和出口基地建设, 突出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 做好投资考察, 加强风险评估和可行性论证工作力度, 推动境外投资便利化, 引导企业制订内销外贸并举的营销战略, 形成“抱团取暖”的营销格局, 发展营销网络, 培育营销队伍, 探索在重点新兴市场设立研发、仓储、分拨和售后服务中心等自主营销渠道, 通过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多种营销方式开拓国内外市场, 扩大市场份额。

(二) 在创新方面, 菏泽从科技和制度两方面创新入手,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推动经济转型发展。

1. 创新帮扶机制, 适时逐渐由“输血”变为“造血”。

为贯彻实施“突破菏泽”战略, 山东在资金、项目、政策等方面进行适度倾斜的同时, 还实行东部八强市、八强县和八大企业共同参与的官民合作多层次帮扶体系。省里加大帮扶力度, 将其列入帮扶方领导干部的政策考核目标当中。随着“造血”功能的增强, 菏泽主动提出不再由省里举行帮扶现场会, 不再向东部伸手要钱, 而是积极争取省委省政府支持, 为菏泽多批项目, 多给环境容量和土地等约束性的指标, 形成新的“造血”导向的帮扶制度安排。

2. 创新工作机制, 走菏泽特色经济发展道路。

为了加快经济增长, 菏泽提出以工业化作为经济建设的重点。但是, 全市三十多个厅级干部中只有三个抓工业, 与其所面临的繁重任务并不相称。为此, 菏泽实行任务分工和项目分包机制。菏泽把工业化任务分成了建设四大基地、五大产业, 然后把四个班子的主要负责人, 再加上一个副书记, 共五个人, 实行了一个主要领导包一个基地或者一个产业, 建立领导小组, 将三十多个市级干部统统推到第一线, 代表市委、市政府去推进从谋划、筛选项目, 到立项审批、办手续, 到落地、投产等一系列工作, 并且向社会公布承诺, 市里还要检查验收。同时还将工业化任务中的两百多个项目分包给三十多个厅级干部, 挂牌督办, 多重协调, 并向社会公布项目进展情况及责任人。此外, 菏泽还通过群选、现场观摩打分和领导负责制等手段创新干部选拔、提拔和用人机制, 并在人大开展“建功立业”活动, 在政协开展“双献”活动, 对企业实行动态管理, 从而服务任务分工和项目分包。

3. 推动科技创新, 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农业。

菏泽在推动工业化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 以战略性、前瞻性和科学性为发展特征, 发展新能源和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机电等先进制造业作为战略新兴产业, 发展现代农业, 为“打造苏鲁豫皖交界地带科学发展高地”积聚竞争优势, 提升区域和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从而为进一步开放创新提供载体和平台。菏泽一方面积极探索建立区域创新体系, 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 深入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 积极争取资金和项目支持, 在重点领域, 加强关键技术研发, 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 并且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另一方面在全市范围内协调产业布局, 结合地方发展实际培育新的增长点, 实施集群带动战略, 推动产业聚集发展。例如, 郓城县以低碳经济作为提升产业质量的重点, 依托民营经济, 大力发展新能源和生物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

二、陕西铜川的创新发展经验

铜川位于陕西省中部, 地处关中城市群和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结合部, 是关中———天水经济区次核心城市、陕甘宁革命老区生态能源经济协调发展试验区成员城市。当地有着适宜多种动、植物生长的自然条件, 农业名优土特产品繁多;拥有煤炭、油页岩、陶瓷粘土、耐火粘土、水泥用灰岩等丰富的矿产资源, 其中, 已经发现四十八处煤炭矿产地, 含煤面积近1, 300平方公里, 探明储量为29.04亿吨, 无法开采量14.96亿吨, 实际动用储量15.34亿吨, 煤炭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历史上“先有矿山, 后有铜川”, 铜川是一个因煤而兴、先矿后市的老工业基地, 在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的同时, 也存在产业结构单一、接续产业发展缓慢和就业压力大等问题。此外, 长期的不当开发一方面破坏当地生态环境, 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形成了大片采空沉陷区, 诱发地质灾害, 危及群众生命安全。近年来, 铜川面临着煤矿资源枯竭的威胁, 按2011年全市采煤2, 360万吨计算, 再有30年, 铜川将无煤可采, 过分依赖资源开发的高资源消耗、严重环境污染的经济发展思路和低经济效益的产业结构将难以持续, 经济转型迫在眉睫。

2001年阜新获批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后, 铜川也开始着手推进本地经济转型, 探索转型发展路径。2002年, 《铜川市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总体规划》出台, 铜川成立了铜川市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工作领导小组, 并于次年启动了实施方案。2009年, 铜川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之中, 铜川的转型工作得到了陕西省的大力支持。2010年, 省政府出台《关于促进铜川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 为铜川经济转型提供政策优惠和财政支持。2011年, 铜川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为铜川未来5年经济转型发展定方向:“围绕提速发展、加快转型、富民强市这条主线, 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文化兴市、生态立市3大战略, 建设能源、果业、现代建材、装备制造、食品加工、休闲养生6大产业基地, 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建设经济强、文化兴、生态美的新铜川。”经过努力, 到2011年, 全市生产总值达220亿元, 年均增长15.8%, 财政收入从2001年的1亿多元增加到2011年的38.89亿元, 为经济转型提供了强大的财力支撑。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与社科文献出版社发布的2012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 铜川因转型发展成效显著而在提升最快的城市中排名第七。铜川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 与其在开放创新两方面的工作是分不开的。

(一) 创新经济转型发展路径。

铜川基于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 确定了复合转型发展道路, 即初期延伸传统优势产业链, 大力发展后续产业, 从而逐步演进为多元化产业结构。在这一过程中, 铜川着力实施项目带动、工业强市、可持续发展等“三大战略”;突出抓好资源综合利用, 综合治理采空区等“六大重点”;加快建设包括铝电煤联产, 旅游文化特色产业培育工程等“九大工程”, 走上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转型之路。综合来看, 铜川从三大方面着手推动经济转型:第一, 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发展质量, 改造升级资源型产业, 挖潜增效, 充分利用潜在资源。围绕“以煤发电、用电炼铝、电厂煤渣用作水泥生产原料, 实现资源多层次转化增值”的思路, 铜川以一批重大项目为支撑, 以循环经济为格局, 以煤、电、铝、水泥联产联营为主线, 探索转型发展路径。铜川把“铝电煤联产工程”列为“九大工程”之首, 着力促进铝电煤联产通过新建华能铜川电厂, 带动煤炭生产规模扩大, 并扩建产铝装备车间, 提升铝锭生产能力, 产量超过23万吨, 形成新的重工业发展格局, 进而以煤电铝联产为基础, 促进铝产品深加工, 进一步巩固这种经营模式, 推动铜川打造全国大型铝电煤联产基地。同时还发挥资源优势, 延长煤炭、水泥等传统优势资源和产品的生产链条, 从而促进深加工煤炭, 并扩大转化利用规模, 着力开发特种水泥和新型水泥, 从而发展低能耗, 高附加值后续产业。同时在煤炭、水泥等污染高发易发行业, 一方面对内研发并推广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技术装备, 推动矿产开发低碳化发展, 一方面对外积极引进矿产共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技术, 以及矿山矿区废水、废渣和废气再生利用技术等, 并大力推广, 淘汰落后水泥产能。经过一系列转型工作, 铜川在全国范围内的水泥行业转型中成就突出, 保障经济社会与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第二, 培育发展非资源型新兴产业, 降低对资源的依赖度, 推进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增强发展后劲。铜川按照“不求规模最大, 只求特色鲜明”的思路, 结合当地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 建设果品加工基地, 扩大在全国乃至世界果业的影响;以医药、食品加工、装备制造和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 大力扶持发展, 从而推动建设“特色产业培育工程”。此外, 还鼓励传统企业从以煤炭为主的单一能源资源投入产出结构, 转向装备制造业领域。例如, 铜川矿务局在铜川新区产业园开发聚氯乙烯项目, 投资额度达14亿元, 预计到2015年项目建成投产后, 全年销售收入可达30亿元, 并可以提供一千多个就业岗位。第三, 推动社会、文化、生态等全方位转型, 提高自身发展能力。一是加快对过去煤炭开发中形成采空沉陷区进行综合治理, 启动了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2008年以来, 铜川累计投入40亿元, 建成经济适用房和廉价廉租房141万平方米, 有1.76万户、6.2万人迁入新居。经过努力, 铜川于2011年在陕西省保障性住房建设评比中排在首位。铜川还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农村规范化卫生室, 在陕西全省范围内率先完成了全覆盖工作。铜川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市级统筹、生育保险还列入全国试点。二是依托“药王”孙思邈这个当地特有的品牌资源, 大力宣传“药王”文化, 力争把绿色休闲养生城作为铜川的城市品牌;三是着力推动两个旅游板块的形成:以照金香山为中心的集红色旅游、宗教文化、休闲养生为一体的南部旅游板块, 以玉华宫为中心的集佛教文化、休闲避暑、滑雪狩猎为一体的北部旅游板块;积极推动大唐国瓷文化旅游创意园的建设工作, 综合历史文化与自然风光双管齐下, 使铜川成为旅游精品区。四是持续开展大规模的环境污染整治, 连年开展大规模的植树造林, 森林覆盖率已达44.8%, 到2010年, 铜川城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30天, 比“十五”末增加101天。

(二) 以扩大开放促发展。

一是积极招商引资, 推动项目建设。为引导产业转型, 铜川按照“集约化布局、专业化服务、清洁化生产、品牌化运营”的思路, 配套完善的产业环境承载平台, 优化投资服务体系, 出台促进产业转型鼓励政策。一方面对外积极扩大宣传力度, 另一方面夯实基础, 为企业量身订做专业标准厂房, 以供先期租赁使用, 如果企业满意还可以整体回购。经过努力, 到2010年上半年, 铜川境内的四个市级园区大力引进项目, 整体投资额度已经达230亿元, 项目建设集聚在园区, 以培育发展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目前, 传统产业方面, 一系列工程建设项目纷纷在铜川落地开花, 例如陕西煤化、陕西有色两大集团在铜川合作, 推动煤电铝一体化, 投资规模达150亿元;华能电厂在铜川投资100亿元, 以进行二期扩建。而在新兴产业方面, 兰芝电池、丰禾制药、建大新材料、旺旺食品等新兴产业领域的迅速壮大, 促进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 有力地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格局。二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形成开放式竞争格局。铜川为努力推动税收征管公平、透明和规范, 使民营经济作为现代市场经济主体, 平等竞争, 不被歧视。有关方面还针对不同类型和行业的民营企业开展不同的个性化服务, 大力促进高科技成果向民营企业转化力度, 结合小城镇建设, 投资建设印台周陵、耀州区董河镇等民营经济园区, 注意提升园区的产业发展规模和带动能力, 推动民营经济的产业集群的形成和产业链的发育。铜川还结合城市规划而建设曙光市场等商贸流通市场, 投资额度超过两千万元, 为民营经济市场流动提供发展平台;组织民营企业主参加东西部贸易洽谈会, 帮助他们寻求发展机会。经过努力, 民营经济对铜川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有所提升, 已经达到41%, 并产生一批经济效益好、品牌优势明显的民营企业, 成为区域产业增长的龙头或翘楚。三是鼓励发展中小企业, 形成开放多元的企业发展格局。结合《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暂行办法》, 铜川在政府采购方面向中小企业适度倾斜, 还对中小企业进行了全面深入调研, 向他们宣讲了政府采购政策和程序, 并为他们提出了合理化建议;结合《政府采购信用担保试点工作方案》, 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的信用基础和融资环境, 帮助解决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常见的融资难问题;出台“中小企业发展目标考核实施细则”, 以此为杠杆推动中小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中小企业人员培训体系建设、中小企业法律维权体系建设、中小企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等, 推动园区中小企业发展。经过努力, 铜川中小企业取得了较大发展, 铜川还荣获陕西省政府表彰的2011年度“陕西省加快发展中小企业先进单位”, 印台区荣获“陕西省加快发展中小企业先进单位”, 耀州区荣获2011年度“陕西省发展中小企业贡献奖”, 耀州区惠塬工业集中区荣获2011年度“陕西省县域工业集中区发展先进单位”。

摘要:山东菏泽与陕西铜川都位居内陆, 历史上都曾一度辉煌, 但后来却都沦为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 并由此产生转型发展的需要, 而且随后都通过开放创新而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就, 两地开发创新的发展经验, 对广大内陆地区具有比较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内陆地区,开放创新,经验启示

参考文献

[1]菏泽市人民政府.菏泽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1) [R].2011

内陆地区 篇5

有关研究表明,中国西北地区正处于干旱快速发展的时期,并且将来还会向持续干旱化方向发展。而造成这种长期持续干旱化的原因则是晚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的持续隆升。它使中国宏观气候由纬向分带变为经向分带为主,从而使现代四大水文循环系统,即太平洋水文循环系统、印度洋水文循环系统、北冰洋水文循环系统与鄂霍次克海水文循环系统,成为控制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基本因素,中国西北地区正好处于四大水文循环的空缺带,其地理位置决定了西北内陆河流域内近地表大气层水分含量少,降水稀缺,水分收支失衡,地下水位下降,气候长期向干旱化方向发展,且主要靠封闭性流域水文循环系统和水分垂直循环系统维护其生态系统的水分均衡。流域内蒸发力大的气候条件和相对封闭的地形条件则决定了流域水文循环系统中水分的最终去向只能以蒸发输出方式为主,由于基本没有盐分排泄去路,流域将始终处于盐分积累过程中,尤其是在局部流动系统和区域流动系统的汇区,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中的含盐量不断增高。

由于西北地区土壤的水、盐背景值及其分布是决定植物生态种群自然选择的关键因子,因此总体上的水资源极端匮乏造成了西北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2.2 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2.2.1 水资源系统性的认识不足导致过度开采

西北地区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系统一般都与其他表流域系统的范围相一致,跨越不同的行政区划,且在系统内水资源量的分布极不均匀;地表水系统与地下水系统间转化频繁,水力联系密切,相互影响与制约作用强烈,牵动系统中的一个环节,都可能对其它环节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导致其空缺。而在以往的水资源开发中,缺少对水资源的系统特点的认识,对其采取上、中、下游分段评价与开采,导致了水资源量的重复计算,中上游地表水和地下水过量开采和下游河道断流,下游地下水位下降,使原本就极不均衡的水资源在人为作用下分布更趋于极端化,最终导致了流域水资源系统的失稳,使下游自然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2.2.2 水资源分配中没有考虑自然生态用水

在部分地区,虽然认识到了水资源的系统性,对其使用进行了统筹规划,但只考虑到人工生态用水、工业用水与生活用水,没有考虑自然生态用水,所以现有的流域水资源分配一般是在中游大量引用地表水或提取地下水进行农业灌溉,而对下游则只考虑分配其生活用水,没有为其自然生态用水预留配额,导致下游地区地下水位下降至生态水位以下,地表植被迅速恶化。

2.2.3 对自然生态用水机理不清而导致配水有效性低

外企迁移内陆 篇6

内迁中国

外企新战略

据报道:在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国家对出口退税等一系列政策的调整下,珠三角的制造业外企可能走向人力资源充足、土地和人力成本较低的中国中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开始打起“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中部崛起”的大旗,静等产业从东而来。

这种产业转移呈现出明显的由近渐远的蔓延式趋势,深圳市龙岗、宝安和东莞市等地的外资企业前几年即向广东省内的惠州、河源及江西赣州、湖南郴州等地转移,近年扩延到更远的粤北粤西和广西、湖南、江西更远的地区。其中最典型当算富士康科技集团从深圳迁往内陆。2007年,富士康从深圳迁往内陆昆山、武汉等地的员工,规模达到了5万多人。而目前富士康在大陆的员工人数已经达到了68万人,分别分布在深圳、山西、山东、武汉等全国13个厂区中。

新一轮的产业转移浪潮正在出现。

珠三角外企向内陆迁移

据报道:近日,在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国家对出口退税等一系列政策的调整下,珠三角的制造业外企可能走向人力资源充足、土地和人力成本较低的中国中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开始打起“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中部崛起”的大旗,静等产业从东而来。新一轮的产业转移浪潮正在加速前来。

“其实,大部分沿海企业还是希望向内地尤其是中部地区转移的。”一位来自沿海的商人说。东南亚国家虽然具有政策宽松、成本低廉等种种优势,但毕竟存在着语言、观念等障碍,“而中国内地东北太冷、新疆风沙大,中部是最合适的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企业会一层层向中西部转移。珠三角产业转移呈现出明显的由近渐远的蔓延式趋势,深圳的龙岗、宝安和东莞市等地的外资企业前几年即向广东省内的惠州、河源及江西赣州、湖南郴州等地转移,近年扩延到更远的粤北、粤西和广西、湖南、江西等更远的地区。

台资:“北上西移”大势所趋

据悉,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台商开始从中国台湾向中国大陆转移,如今中国大陆的台商开始从东南沿海向北、向西转移。

厦门大学台研院教授李非称,长三角是台商投资“大热点”,珠三角是“余热点”,近年崛起的环渤海地区成为“新热点”。目前环渤海聚集了大约7000家台企10万台商,均占大陆台企、台商总数的1/10。海峡两岸经贸交流协会秘书长孙兆麟对此评价,台商顺应大陆经济发展格局,20年来一路从珠三角扩展到长三角,到环渤海地区,如今又将目光瞄向了西部。例如台湾茂德集团已在重庆投资10亿美元建设芯片厂,2008年将投入生产,届时茂德将带动一系列配套企业进驻。

东南沿海劳动力、土地成本快速提升,成为台商扩大生产的重要制约因素。这种情形下,很多中小台企难以在沿海大城市生存,只能往北部、西部转移,或者二线的中小城市。专家们认为,大陆的疆域面积大,沿海产业成熟了可向中部转移,中部成熟了可向西部、北部转移,大陆各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层次不同,所以台商在大陆的空间巨大。

因此有人比喻,台商在台湾就像在一个牧场训练技艺;而来到了大陆,好像在一个辽阔草原上策马飞奔、纵横驰骋。

港资:部分迁移,拒绝“连根拔起”

据《南方日报》报道,记者在对一些港企迁出珠三角地区的现象进行调查时,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港商对记者说,他的企业将一部分生产线转移到了粤赣交界的河源市,“对于新的投资地,我们还是要适应一段时间,即使要把所有车间转移过去,也要一步一步来,控制新的投资风险出现。” 对于无数多年前在珠三角白手起家创业并发展起来的港台企业来说,要成为在国内市场有影响力、甚至是要成为跨国公司,在更大范围内重新配置资源,是必经的阶段。实际上,实力雄厚的企业很多也选择了这一模式,如在珠海投资的日本佳能公司、日本兄弟公司、日本松下公司均到越南设立了工厂,但同时将高端技术产品放在珠海,并不断追加投资。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部分外迁的企业并非“连根拔起”,而只是将制造环节迁出了广东,其销售、物流、研发等高端环节仍然留在珠三角。1987年进入深圳的香港著名内衣品牌安莉芳,尽管在江苏常州和山东工业区投资了两大生产基地,但其内地总部还是稳扎深圳,以“深圳设计,外地生产”的模式,化解珠三角近年来生产成本上涨幅度较快和招工难等问题。大多数企业外迁的这一模式,无疑有利于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便于“腾笼换鸟”发展高端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

欧、美、日资:83%的企业将原地不动

许多外商到中国投资,是因为成本低。但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提高和人民币升值,这一优势正在失去。

上海美商会最近对66家外资企业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因为成本上升,约两成的企业正考虑将生产基地迁往成本更低的越南和印度,约八成的企业目前决定留在中国。调查还发现,那些不仅将中国作为制造基地,同时将中国作为采购和销售中心的外资企业,利润明显高于其他企业。

内陆地区 篇7

1. 强化工业设计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

由于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对工业设计而言, 其师资力量极其薄弱, 工业设计的教师大多由美术专业和工艺美术专业的教师和学生改行而来。由于所学专业的限制, 他们在教学的立足点上没有明确的方向, 将学生过多地引导到纯艺术、纯外观造型的轨道上, 影响了对工业设计的正确认知和顺利发展。最近几年情况有些好转, 新的师资大批涌现, 师资结构有所调整, 专业化程度也相应地得到提高。但是他们大部分是刚从高校毕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 绝大多数缺少实际的设计经验。再有, 工业设计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体系, 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作为储备, 因此我们的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职业技能, 又要了解行业发展趋势, 更需要具备整合运用各方面资源的能力。

2. 加强工业设计教育的企业化管理

在企业, 设计师的任务不是做设计, 而是帮助企业产生价值。而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模式是按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来制定的, 有些偏向“理论化”, 有些偏向“专业化”, 难以适应企业对工业设计人才的需求。企业在市场经济下快速变化, 优胜劣汰, 而传统工业设计教育似乎在体制内运行, 缺乏竞争意识, 导致工业设计教育的学科特点与现有院系制度、教学体系不相容, 改革缓慢, 以致传统设计教育培养的学生与现在企业的需求形成越来越大的鸿沟。这是现阶段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只有通过企业化管理, 才能使工业设计教育与社会接轨, 学习不再是单一的上课模式, 考核的形式也多样化, 检测一个学生的标准也更加灵活多变, 甚至可以将企业的考核模式搬进学校, 形成一种良性竞争, 锻炼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因此, 工业设计教师的职责和角色也将发生改变, 企业化的管理有助于工业设计教育的正向发展。

3. 突出理论教育的重要意义

职业教育不等于放弃理论教育, 相反应该加强职业技能的理论体系教学。许多人认为职业教育就是技能教育, 缺乏对职业技术理论的研究, 这就使职业教育的发展出现了不平衡现象。谈到理论教育, 不是说要生搬硬套理论, 不是要整天大讲特讲, 而是要使学生建立理论的头脑, 更好地指导实践。在这里要谈到“技”与“道”的关系问题。“技”, 相当于“术”, 也属于“器”, 是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实践”或“物质性的劳动”。“道”, 法也, 即规律。这里的“道”, 小而言之是理论方法, 大而言之, 是掌握“技”之后获得的大智慧。从工业设计角度讲, 设计上的“道”, 就是在对设计理念的深刻理解后所进行的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活动。设计上的“技”在这里指的是技术和技巧。一是表达的技术。二是造型处理的技巧。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有机联系体。

中国还处于工业化和市场化的初级阶段, 工业设计更是处于起步阶段。政策和投资与融资环境不成熟, 行业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 产业化程度不高、结构不够合理。这些都是制约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 只有通过不断的教学改革, 学习先进的教学管理经验, 处于内陆地区的工业设计教育才有可能突破地缘、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迎来真正的属于工业设计职业教育的春天。

摘要:有市场就有需求, 工业设计职业教育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新型产业教育, 各大职业院校都相继开设工业设计专业, 然而相应的问题也接踵而来。如何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如何进行产业对接等是困扰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难题。尤其是在内陆地区, 由于经济发展、环境政策等因素, 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不能及时更新, 与企业的用人需求存在较大分歧, 脱离实际、闭门造车现象严重。职业教育模式有待进一步改善及提升。

内陆地区 篇8

1 县域经济的实质

当前,国内外具有影响性的区域一般都具有相对较大空间区域及行政地位,有些还建立了由多个国家与地区构成的经济区域。如北美自由贸易区、东北亚经济区等都包含了多个国家与地区。即使在一个国家内部,有影响的经济区域也大都是以一定范围内城市群的综合整体实力为基础,以城市群内的产业布局、产业分工、产业集聚为依托,形成规模的综合经济区。当今世界中经济最为发达的经济区也主要是指这样的具有多个城市、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产业体系比较完整的地区。国外著名经济区域如美国的大纽约区、五大湖区、芝加哥区、大洛杉矶区;日本的大东京区、阪神区、英国的大伦敦经济区;韩国的首尔经济区;德国的鲁尔工业区;法国的巴黎经济区等。而国内目前比较典型的经济区如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等也都具有这样的特点。

经济区的发展是以现代工业与现代服务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发展的集聚地,在这种大规模的现代产业发展中,以县域经济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及产业组织形式应当如何体现自已的特殊性及规律性呢?这个问题还需要从县城经济的实质角度进行考虑。

县域经济是典型的区域经济[5]。

(1)从中国的县域管理范围来看,中国有2000余个县,由于行政管理的机制作用,使得很多资源的管理还不能在行政区之间自由流动,中国的每个县都有数十万至上百万的人口,较大的土地面积,特色性的自然资源。县区地区占中国73.3%的人口,93%的土地面积[6]。因此,在当今中国总体经济体制中,以县域经济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方式及区域发展模式具良好的行政管理基础、大量的自然资源及相对独立的区域空间。

(2)从产业整体发展看,中国的很多县区经济都形成了比较特殊的资源配置现状,在经济发展中,可以结合更大区域产业发展要求,从县域的优势出发,在县域经济内部,形成相对完整、具有一定特色的集群经济,它与大的区域内的产业形成既分工又相对独立的次级产业体系。

(3)从经济规模上看,很多产业也可以在县域内部形成独立的产业群,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县域经济内部也可能培育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世界级或国家级的特色产业基地。在这方面,日本及中国沿海地区已有很多成功的案例。

(4)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看,中国已进入到了经济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一方面要加大中心城市及重点地区的经济发展力度使其中心地位及带动作用更加突出,另一方面,也要细化各个较小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特别是对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内陆县域经济进行突破性的引导,使其能在大的经济发展背景下,更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区位优势。

因此,在现阶段,无论从整体上还是从个体考虑,就其实质来说,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式具有资源配置、社会管理、产业发展的多重特殊规律的内在要求,特别是在现阶段的经济发展中,县域经济的发展问题可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发展体系,在符合国家及地区整体发展战略基础上,进行突破性的跨越,这也是实现中国经济全面发展所必须解决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2 内陆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初期阶段的发展特点

当前,在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中,有很多成功的发展模式。从产业分工来看,有资源开采与开发型主导的发展模式、农业主导型发展模式、工业主导型单产业发展模式、工业主导型多产业发展模式、市场及服务业主导型单产业发展模式、市场及服务产业主导型多产业综合型发展模式等。一般来说,大区域的发展大都是以资源、工业、服务业为主导的多产业发展模式为主体;而县域经济的发展则一般都是以单一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特别是内陆欠发达地区,在经济突破的初期阶段,更可能是以单一型资源开发或单一型产业(配套)突破为基础,引导县域经济发展。

从产业运行机制及管理体制上看,内陆县区域经济具有市场体系不健全、非公有经济发展水平低的特点。近年来,虽然内陆在市场经济体系建设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从整体上看,市场机制本身缺位现象还比较突出。因此,欠发达地区在县域经济突破的初期,针对市场机制缺位的实际,一定程度上需要更多的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在大力培育非公有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应当比其它区域更加重视国家经济的引导与带动作用,也就是说国有经济在其经济发展的初期,要起到关键的带动作用。

当前,制约内陆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是环境因素、体制因素与政策因素。其中环境因素主要受其所属地区经济现状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内陆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与其所在地区的经济大环境处于同一水平。经济的欠发达性是其主要与共同的特征之一。相对于外部发达地区来说体制上的落后是制约市场经济发展的事实。即使与同一地区的城市区域相比,也由于地理、交通、人才等方面的相对劣势,也会使其资源配置的效果达不到理想的状况。因此,在种种不利的情况下,县域经济发展中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7]。

对于政策因素,目前来看,国家及相关部门都已开始针对内陆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制定并逐步落实了相关政策,也包括加快其县域经济的发展。从总的趋势上看,政策作用在进一步向有利的方向发展。由此可见,内陆地区欠发达地区正加快其经济发展的步伐,而其县域经济的突破正是这一国家发展战略的关键性内容。在这样的背景下,从内陆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规律出发,实现经济发展突破的初期阶段的成功,十分重要。

3 实现内陆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突破的关键

国家经济发展总体战略转向关注内陆与西部的发展,为内陆地区的县域经济的突破性发展创造了有利时机。如何从本地的发展实际出发,找出其突破性的发展模式,是县域经济初期发展阶段突破的关键。

对此,需要从国家战略及地区经济整体发展的角度对县域经济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国家的整体战略及区位分工必将在国家与区域发展政策上体现出来。对于县域经济发展来说,它既是一个相对长远的战略目标,必须定位明确;又是一个需要充分准备,不断调整,发现、建立局部比较优势的发展过程。因此,能否实现内陆县域经济突破性的发展,最主要是能否从战略上找到并建立起符合国家及地区战略需要,并且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突破性带动产业或项目。

在充分保证县域经济长远定位的基础上,还要全面认识县域内部各种资源配置的特点,在经济与社会发展变化的环境中不断做好、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优势项目,并配置好导向明显的政策对策,通过政府引导,国有经济带动,实现经济规模,逐步突破传统模式下的约束,也使更多的潜性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的显性资源优势。从而使县域经济中更多的资源被合理地开发及利用出来,使欠发达的县域经济从被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向为主动适应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把经济欠发达逐步转化为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

针对当前内陆欠发展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实现内陆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突破的关键有以下几点。

(1)县域经济的发展要充分体现国家整体战略。要以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布局为导向,把握好国家经济发展重心内移的大好时机,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各种政策支持及产业政策的支持,它也是内陆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最大动力。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当前是中国内陆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走向新阶段的最佳时期。因此,在外部环境上看,它与以往的经济形势有很大的不同。要认识到,制约内陆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最大的因素正在改变。因此,县域经济的突破并不总是困难,也有很多的有利因素。

(2)研究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站在更大区域体系发展的层面上进行整体性研究。总体上看,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经济及产业的发展需要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分工与整合。县域经济的突破也必须在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中进行有效的分工与布局。因此,讨论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从国家经济及区域经济的整体定位出发,找准自己的位子。例如很多县域在生态、环境方面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对其发展的定位就必须在确保其战略分工及实现整体目标基础上做好发展的文章,而不能只考虑眼前个别项目及局部利益。

(3)县域经济突破的关键是对国家战略、区域布局、自身优势进行动态分析基础上,找出经济发展及资源配置的比较优势。并把这种比较优势进行培育、提升,从而形成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能力。这是实现内陆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突破性发展的关键。

(4)要充分发挥政府组织的导向性作用。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区域经济的成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8]。而内陆地区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则应当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它也伴随着市场体系的逐步完善。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还有很多重要的经济工作要做,特别是在经济开始突破的起步阶段,针对一些影响产业链及产业发展的关键性环节,需要地方政府组织在资源配置、产业引导等很多具体化的操作及直接参与。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解决市场经济配置中的缺位问题,也为下一步这些地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打好基础。这也是与经济发达地区明显不同的一个特征。

总之,内陆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突破是一个特殊的经济问题,也是其经济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每个具体的县域经济的突破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及普遍的规律性。尽快找到并充分发挥好各自发展的比较优势,并形成有效的资源配置是县域经济突破性发展的关键,也是县级政府组织的重要经济使命。

摘要:本文从县域经济的实质及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特点出发,提出了其经济突破性发展的初期阶段更应当从经济发展规律入手,加大政府及国有经济的带动及引导作用,解决好其关键的瓶颈问题,并寻找及不断提升其相对比较优势,这样才能实现地区的经济发展及国家战略的整体目标。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突破,内陆欠发达地区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公报[EB/OL].新华网,2003-11-14

[2].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2008-03-07,(02)

[3].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2009-03-07,(02)

[4].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全文)[EB/OL].新华网,2010-10-27

[5].陈泽浦,秦宏.新形势下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齐鲁学刊,2008,(4):92~95

[6].卢荣善.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大思路:工业化重心下移到县域[J].中国农村经济,2005,(4):45~48

[7].林卿,林国华,张雅静.区域经济与县域经济理论与实践[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0):34~37

内陆地区 篇9

南充不靠海、不沿边, 深处四川盆地北部, 南充市所属9个县 (市、区) 全部是丘陵地区, 占全省丘陵地区县 (市、区) 的13.2%;耕地面积30.17万公顷, 占全省丘陵地区耕地面积的13.1%;总人口756.21万人, 占全省丘陵地区人口的14.2% (数据来源:根据《2012年南充统计年鉴》提供的南充数据以及李昌平“在丘陵地区促进农民增收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四川三农网, 2012-06-20.http://www.snsc.gov.cn/licp Speech/681.jhtml.) 提供的全省丘陵地区数据比较计算) 。目前, 四川省平原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已有较好基础, 而丘陵地区发展则相对困难、办法不多。相比平原地区, 其传统农业比重大、城乡二元结构突出, 产业结构以轻纺、食品加工为主。如何缩小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丘陵地区与平原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差距, 关键在于促进内陆丘陵地区扩大吸引外资的力度, 促进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 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走开放型发展道路[2]。未来十年我国经济要保持持续发展, 不仅取决于东部沿海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成功与否, 还取决于内陆地区能否树立全新的发展战略思维, 既与国家开放战略相适应, 又与外部条件相结合, 从而实现超越发展, 提升发展能力。长远来看, 解决内陆地区落后的经济发展局面, 必须进一步优化对外开放布局, 走加快内陆开放发展的路子。

1 南充开放经济发展现状

1.1 开放型经济发展平稳, 但总体水平较低

从2008年以来, 南充对外贸易保持了22%的高增长速度, 从全省的外经贸弱市迅速成长为外经贸大市。据海关统计, 2008~2011年, 全市进出口总额累计10.78亿美元, 年均增长12.5%。2011年, 全市进出口总值实现32794万美元, 是2008年的1.5倍。但总体上讲, 南充对外开放程度不够, 开放型经济水平较低。2011年南充外贸依存度仅6%左右, 不仅大大低于沿海地区, 而且只有全省的1/2。其中出口31231万美元, 居全省第九位, 位列广安、遂宁之后, 仅占全省出口总额的1.08%, 其发展状况与南充在全省经济版图中的位置、与南充作为全省首批超千亿GDP的市州地位极不相称。与此同时, 出口拉动对南充地方经济的贡献率不高。据统计, 2011年全市外经贸企业实现税收2.8亿元, 仅占全市地方税收的9.3%。

1.2 出口产品结构有所改善, 但矛盾仍然较为突出

随着科技兴企战略的实施, 南充轻纺、食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占比呈下降趋势, 高新技术和机电产品等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占比逐年提高。2011年, 机电产品出口848万美元, 占出口总额比重由2008年的1.2%增长至2.7%;丝纺服装出口22313万美元, 占比由2008年的86.2%下降至71%;食品饮料出口662万美元, 占比由2008年的5.8%下降至2.1%。但外经贸结构极不合理, 出口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相当单一, 以丝纺服装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受国际市场制约影响大。出口商品档次较低, 深加工不够, 大多数产品科技含量还比较低, 竞争力不强, 深度开发市场还有待继续。出口市场结构不合理, 出口区域以新兴市场为主, 对欧美等传统外经贸市场占有份额不足。同时, 地方特色产品和高创汇产品出口不多, 全市获得出口认证的产品种类仅16类。进口产品以中低端设备为主, 高新产业和项目落地率低。

1.3 利用外资有所增加, 但总量太低、结构不优

2011年, 全市利用外资34330万美元, 是2008年13359万美元的2.57倍。其中直接利用外资8469万美元, 是2008年的2.68倍, 外资经济正成为推动南充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利用外资总量小, 实际利用境外资金份额低, 2011年实际利用外资仅占全省的3%。国外资金主要以金融业为主, 几乎没有流入其他行业。

1.4 对外投资持续上升, 但“走出去”的格局尚未形成

通过对外投资参与世界范围内的生产要素流动与配置, 不断提高南充的竞争优势与竞争能力, 形成优势产业走出去的发展格局, 这既是南充企业持续发展的需要, 也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2011年, 全市累计完成境外承包工程合同额5.8亿美元, 派出工程劳务人员4210人次。投资市场不断开拓, 既有亚洲的越南、老挝和港澳地区, 也有非洲的安哥拉、尼日利亚等国。投资项目涉及汽车运输、矿产开采加工、农产品种植加工等多个领域, 逐步形成“走出去”发展的良好开局。但总体上讲, 涉外企业少, 对外推介不力。2011年全市有进出口资质的企业达到了148家, 但主要集中在丝纺服装类行业, 占全市涉外企业的72.3%。作为全省第二人口大市, 南充有对外劳务输出资质的企业仅3家, 远不及周边达州、广安等地。同时, 市内企业参与对外经贸交流活动的热情不高, 对外的主动推介力度不够, 参与国际展会活动几乎为零。

2 南充发展开放经济的实现路径

2.1 发挥比较优势, 强化产业支撑

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 一个国家或地区, 其产业状况与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呈高度正相关关系, 产业状况决定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层次, 决定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南充作为内陆丘陵地区, 具有一定的资源优势, 特别是劳动力和农产品资源丰富。因此, 南充的产业培育要发挥好自己的比较优势, 发挥比较优势是内陆丘陵地区参与国际贸易的前提, 是最终实现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换的基础。事实上, 长期以来, 内陆丘陵地区出口贸易主要也是依靠这些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工业品的出口[3]。

因此, 在现阶段甚至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南充依然要把发挥比较优势, 要进一步努力培育和发展这些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具体来说, 南充要做大做强丝纺服装、轻工食品等传统优势产业, 积极发展石油、天然气、精细化工等新兴产业, 提升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现代农业。当然, 在发展这些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 要加大科技投入, 促使其向深加工、精加工方向转化, 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 最终提高产品出口质量, 并推动这些产业结构升级。

2.2 承接产业转移, 坚持招大引强

内陆地区的发展基础较差, 经济水平相对较低, 通过承接国际产业与贸易转移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从而借助外力实现内陆丘陵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南充深处内陆丘陵地区, 本身积累有限, 应该抓住国际产业大转移的良好机遇, 坚持以招引跨国公司、知名企业、著名品牌为目标, 不断创新招商方式, 努力拓展招商领域, 积极承接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的产业转移, 引进带动作用大、链条延伸长、配套能力强、集聚效果好的项目落户建设, 实现借力发展。当前, 要把招商引资重点放在有利资源开发利用, 且产业基础良好、市场前景广阔的项目上, 积极引导外资投向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和商贸流通等行业, 鼓励外资进入交通建设、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事业领域, 促进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

2.3 优化发展环境, 加大政策支撑

内陆丘陵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市场发育机制不完善, 其开放型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为此, 一是建立良好的开放平台。将园区建设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洼地”和发展开放型经济的突破口, 按照“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的要求, 着力打造关联度高、集成性强的专业化、特色化园区。在条件具备的时候, 可借鉴苏州、成都等地的做法, 设立外资、外企产业园, 形成外资积聚发展新格局。

二是打造优良的服务环境。建立工作联系会议制度, 定期研究解决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整合出入境检验检疫、海关、商务等部门职能, 优化口岸监管、查验模式, 构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软环境“洼地”。

2.4 加快园区开发与建设, 构建开放经济的强大载体

实践证明, 空间集聚是导致区域发展的基本因素。开发区是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平台和载体, 是各地对外开放度最高的区域, 也是新兴产业及先进生产要素的集聚区[4]。南充应根据自身特点和区域优势, 以产业集群、空间集聚、项目配套为发展重点, 发挥开发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依托重点龙头企业, 外引内联, 增强资金、科技、人力等创新要素的有机集聚, 通过集聚拉长产业链;同时要注重开发区产业要素的调整, 开发区的发展不能依赖于廉价的土地和较为宽松的环境资源容量的约束, 要注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走新型节约型工业化道路。

2.5 深化区域经济合作, 构建良好格局

内陆地区的开放不同于沿海发达地区, 政府要在内陆开放型经济经济打造的初期阶段采取有力的手段, 向内陆地区强力根植开放经济制度, 汇集发展要素[5]。

一是扩大对外交流合作。引导行业协会规范发展, 加强行业技术、信息方面的交流合作, 鼓励行业协会组织企业抱团出击、开拓市场。积极组织参加广交会、厦洽会等国内外展销会和经贸洽谈活动, 主动申办区域展会活动, 着力扩大对外交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二是主动融入区域发展。主动承接成、渝“双核”辐射带动, 打造成渝经济区先进制造基地、现代服务基地和农产品供应基地。注重与周边市的分工协作, 建立定期互访、联动招商、资源共享机制, 构建开放合作的区域市场体系和产业体系。打破地域和行政界限, 推进南充—广安同城化发展, 探索建立产业合作园区, 发展“飞地经济”, 实现互利共赢。

3 结语

发展内陆丘陵地区开放型经济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的必然选择;是探索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尝试;是把握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南充作为典型内陆丘陵地区, 其在地理位置、开放制度与政策、基础设施、产业发育等方面, 不仅与沿海、沿边城市有很大不同, 即便是与内陆各地区, 特别是与内陆平原地区之间也是各具特色、不尽相同。南充内陆丘陵地区发展开放型经济必将经历一个艰难而长期的过程。因此, 南充开放型经济需要因地制宜, 发挥特色优势产业, 并科学规划和分步实施, 最终通过开放型经济发展, 推动南充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摘要:发展开放型经济是内陆地区参与经济全球化、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的必然选择。南充深处四川盆地内陆, 属于典型的丘陵地区。其开放经济发展缓慢、水平较低, 但由于具有独特的资源和产品, 随着基础设施的逐步改善、优势产业的逐步形成, 以南充为代表的内陆丘陵地区发展开放型经济潜力巨大。南充开放型经济发展关键要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 因地制宜, 调整产业结构,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同时, 加强区域合作、优化发展环境, 促进南充开放型经济上一个新的台阶。

关键词:内陆丘陵地区,开放型经济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2006中国现代化报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2]李恒.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与模式选择——以内陆省份为例[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03) .

[3]李练军.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实证与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08.

[4]苏娜.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现状、定位及路径选择[J].江苏商论, 2011 (11) .

内陆地区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的选择

选取我院耳鼻喉科2012年2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过敏性鼻炎患者300例, 设为沿海组, 男159例, 女141例;年龄4~65岁, 平均 (32.9±4.4) 岁。选择同期内陆地区的性别、年龄接近的过敏性鼻炎患者3 0 0例, 设为内陆组, 男1 4 5例, 女1 5 5例, 年龄4~6 8岁, 平均 (3 3.2±4.5) 岁。患者均明确诊断为过敏性鼻炎且未进行脱敏治疗, 此期间有1次以上就诊者按1例计算。

1.2 检测方法

采用浙江我武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点刺液进行皮肤过敏点刺试验 (试验前3天停止过敏性鼻炎的相关药物治疗) , 用生理盐水作阴性对照液, 组胺作阳性对照液。选取患者一侧前臂掌侧下端的皮肤作穿刺部位, 穿刺部位皮肤无红肿破溃, 用酒精消毒两遍, 将点刺液逐一滴于穿刺部位, 两滴间距≥1cm, 以防交叉反应, 点刺针分别沿滴有点刺液的部位垂直进入, 轻推周围皮肤进入皮下后停留片刻拔出穿刺针, 15分钟后观察试验结果。反应同组胺 (皮丘伴周围红晕) 为阳性, 同生理盐水 (无明显变化) 为阴性。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软件,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阳性率比较

沿海组试验阳性250例 (83.3%) , 内陆组225例 (75.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32, P<0.0 5) 。

2.2 两组过敏源分布情况比较 (表1)

沿海组过敏源以螨、虾、霉菌为主;内陆组过敏源以螨、花粉、动物毛为主。沿海组螨、虾、霉菌、动物毛过敏源所占比例均高于内陆组, 花粉、艾蒿低于内陆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发病季节分布 (表2)

沿海组过敏反应发生于秋季的比例与内陆组相似,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沿海组过敏反应春、夏、冬季发生的比例高于内陆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过敏性鼻炎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过敏源种类繁多, 按进入人体途径可分为吸入性, 如花粉、粉尘等;食入性, 如鱼虾、鸡蛋等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接触性, 如霉菌、动物皮毛、艾蒿、荨麻等植物。

本文结果表示, 乐清地区过敏源以螨、虾、霉菌为主;内陆地区以螨、花粉、动物毛为主;大部分患者存在多种过敏源过敏反应。由于乐清地区临海, 居民食用海鲜比较多, 过敏源为虾的患者所占比例较高。螨类和霉菌是居室内常见的过敏源, 螨类常寄生于粉尘和脱落皮屑中, 霉菌常滋生于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对温度要求不高[2]。乐清地区气候温暖湿润, 四季温差不明显, 较内陆地区更适于螨类和霉菌的生存和繁殖, 而螨类和霉菌引起的过敏性鼻炎好发于春秋季节[3]。所以, 乐清地区过敏源为霉菌、螨类者所占比例高于内陆地区。预防的关键在于保持室内通风良好, 降低室内湿度, 勤清理房间。花粉是最常见的吸入性过敏源, 具有明显季节性。内陆地区气候相对干燥, 空气流动性好, 更易于花粉的播散, 春季温度适宜, 空气新鲜, 人们的户外活动时间延长, 感染过敏性鼻炎的可能性明显增高。

所以内陆地区过敏源为花粉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乐清地区。预防的关键在于春季外出时戴口罩, 回家后马上洗澡。随着城市饲养宠物的居民越来越多, 动物毛发引起的过敏反应也逐渐增多;其预防的关键在于有过敏倾向的患者不应饲养猫、狗等宠物, 外出时也应避免与动物亲密接触。过敏性鼻炎的发病具有一定季节性, 乐清地区和内陆地区春、秋季节发病率都较高, 乐清地区冬季的发病率与春秋相仿。

参考文献

[1]杨钦泰, 黄雪琨, 陈玉莲, 等.变应性鼻炎吸入性变应原特异性Ig E检测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 (医学科学版) , 2009, 30 (4) :446.

[2]刘文通, 吴艳蓉, 张娟.宁夏吴忠地区过敏性鼻炎过敏原筛查260例[J].宁夏医学杂志, 2013, 35 (3) :266.

内陆整车进口口岸崛起 篇11

至此,重庆整车进口口岸2016年进口整车成功突破1000台,货值高达2.83亿元,是2015年全年总量的4倍。预计2016年底,该口岸进口整车数量将突破1500台。而两年前,中国整个内陆地区这一数字还是零。

中国是世界汽车消费大国,每年汽车进口量100余万台,是世界汽车厂商不可忽视的巨大市场。但多年以来,中国市场上的进口汽车,几乎都是先通过海运抵达天津、上海等东部沿海城市,清关报检后再转运到内陆,运输时间至少两个月。这既增加了内陆地区的消费者等待的时间,也阻碍了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

两年前,这一情况开始发生改变。2014年,重庆整车进口口岸获批,这是中国在“既不沿海,也不沿边”的内陆地区设立的首个整车进口口岸。

抵达该口岸的进口汽车,均由“渝新欧”班列从欧洲运输而来,相比海运,拥有巨大的时间优势。

对此,重庆资深“车友”吴曦深有感触。“进口汽车搭乘‘渝新欧’班列,最快14天就能抵达重庆,加上清关的时间,不到20天就能提车,比以前快了40天。”吴曦说,身边的朋友听说现在购买进口汽车如此方便,不少都有了购置新车的计划。

重庆铁路口岸物流开发公司总经理黄翔介绍,目前“渝新欧”已实现进口整车的常态化运输,同时整车口岸正在打造整车进出口贸易、汽车体验中心、汽贸城、汽车金融、整车一站式服务五大产业链,已吸引宝马、沃尔沃、奔驰、奥迪等多家知名厂商入驻,未来进口量有望继续高速增长。

重庆之后,四川成都、河南郑州、湖南岳阳等内陆整车口岸也相继获批,业务量正持续攀升,四大内陆整车口岸的集群效应初步显现。

对于世界汽车厂商而言,日益崛起的内陆整车口岸孕育着重大机遇。宝马(中国)政府事务部高级经理关龙泽表示,中国广袤的内陆地区是进口汽车消费的“蓝海”,蕴藏着巨大发展潜能。“不断发展壮大的内陆整车口岸无疑是打开这一市场的金钥匙,为跨国车企在亚洲乃至全球的供应链中开辟了一条新路。”

与此同时,内陆整车口岸的不断壮大,对于“渝新欧”等中欧班列也具有重要意义。重庆市经信委副主任、物流办主任杨丽琼说,回程货源短缺是中欧班列运行初期普遍面临的难题,进口汽车附加值高,对运输时间比较敏感,非常适合中欧班列。

目前,依托重庆整车口岸,进口汽车已成为“渝新欧”回程货源的主力,推动“渝新欧”成功实现双向常态化开行,每箱公里运输成本已从0.7美元下降至0.5美元,较之海运综合优势更加明显。

上一篇:五种关系下一篇:煤化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