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共12篇)
区域经济学 篇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我国经济取得飞速发展, 国民生产总值也迅速增加, 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但与此同时,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也日益显著, 东部城市、沿海城市比西部城市、内陆城市发展快,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差异较大。这显然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 也不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所以, 我国在谋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 还应当探究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途径, 与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1 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通常包括动力因素与限制因素。而若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就应当注意充分发挥动力因素的推动作用, 并最小化限制因素的制约作用, 在此基础上有机整合各种因素, 制定切实可行的整体性发展战略。限制因素主要是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 部分因素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呈动态性, 例如能源物质。在一定阶段内, 丰富的物质能源可以有效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但如果物质能源短缺, 就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限制性因素。除此之外, 地区制度、文化传统也会通过影响企业经营管理、人们的思想观念等, 对地区经济发展形成影响, 所以, 落后的政策制度和陈旧的文化传统同样会限制地域经济发展。动力因素则主要是指科技与知识等无形生产力, 这些要素能够有效推动地区经济发展。
2 区域经济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
2.1 构建区域经济创新体系
现阶段我国还处于市场经济转轨时期, 应当依据市场经济发展规律,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与理念, 构建趋于经济创新体系, 将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在一起, 建立以高等院校、企业、科研机构为主体的区域经济创新体系。首先, 应当构建区域经济发展创新的宏观调控体系。即我国通过行政的、经济的、计划的、法律的途径, 将国家生产力和区域经济格局结合起来, 有效调和微观与宏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矛盾, 既要坚持宏观扶持, 又要保持微观的活力。同时, 还应当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整合各种生产要素, 加强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其次, 应当构建区域经济创新体系, 一方面要坚持将企业作为区域经济创新的主体, 另一方面还要促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向生产领域拓展, 进而形成经济与科研相结合, 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相结合, 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型经济体系。再次, 还应当构建区域经济创新支撑服务体系。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 区域经济发展必须关注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 在此基础上构建新的支撑服务体系。一方面, 应当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以便明确区域经济发展的技术职称, 并将其与企业发展结合起来, 促进技术创新的多元性、持续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 还应当关注中小企业的生产力, 以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与规模。这主要是由于中小企业创新动力较大, 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 如果能够得到相应的扶持, 就会取得快速发展。此外, 还应当拓展区域经济的发展空间。运用技术培训、科技成果转让、技术承包、技术服务等形式, 不断推动技术转移的市场化。
2.2 建设区域经济创新网络
区域经济创新网络主要是指创新主体企业, 和高等院校、政策管理部门、高等院校、其他企业, 以及人才、咨询、金融、保险、法律等创新中介服务制将建立的长期而稳定的关系。它是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产物。若要建设区域经济创新网络, 首先应当构建营销服务网络, 通过网络将各种市场需求传送到区域决策系统中。其次, 应当研究开发网络, 进而将研究结构、科技园区、大学、实验基地有机结合在一起, 不断形成和输送各种创新成果。再次, 还要构建培训与教育网络, 将对企业员工的培训与专业机构、社会服务机构、教育机构、合作企业结合起来。此外, 还应当构建管理和决策网络, 合理应用现代化管理方法与手段, 对市场信息、质量控制、技术创新、成本核算、研究开发、营销服务、工艺设计, 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思路, 加以优化整合, 进而提升区域经济创新能力。
2.3 打破传统区域制度
当前, 部分地区在经济发展中管理理念落后, 为了保护本地区企业发展, 盲目限制和约束外来企业。这种传统趋于发展制度, 不仅不利于本地区企业的创新性发展, 而且限制外来资金的注入, 对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显然极为不利。所以, 若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就必须建立先进的、新型的制度, 及时打破传统区域制度, 吸引外来资本, 加大区域开放程度, 同时, 还应当应用科技力量, 促进新型产业发展, 进而推动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2.4 加强政策扶持
首先, 应当制定区域中心城市优先发展的政策。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 中心城市的形成成为必然趋势。若要促进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 一方面要明确中心城市的方向, 确立城市发展的基本方向, 并加强区域产业分工的合理性, 形成特征鲜明的中心城市。另一方面应当扶持优势产业的发展, 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市的生产力布局, 着重培养支柱产业, 并进一步加强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此外, 还应当正确处理形成区划和经济区划之间的关系, 有效解决双重区域带来的各种问题。同时, 还应当以中心城市为依托构建科技园区, 培育各种各样的科技市场, 加强与国外科的科技交流, 加强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创新作用。其次, 要明确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分工政策,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充分发挥趋于人才、资源、科技和区位等优势, 只有这样才能够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出效益、降低成本。再次, 要制定区域产业布局政策。在明确区域内和区域间分工的前提下, 应当实现经济重心区的转换与推移, 以及跨域区项目的布局和选址。逐步推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此外, 还应当注意区域经济发展的扶持优惠政策。这属于特殊问题政策, 扶持的对象多为相对落后的区域。在改革开放以前, 我国对落后地区多采取救济、补助等扶持政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则逐渐采取救济、开发、补助相结合, 以开发为主的扶持政策。旨在增强落后地区的“造血”功能, 取得显著成效。所以, 在谋求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当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 制定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
结束语
在研究区域经济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 应当认识到,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是一项任务重、周期长的工程,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当根据区域经济具体情况, 结合地区政府职能部门, 吸取国内外先进经验和理念, 总结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 并对这些因素进行创新性分析, 在分析过程中制定经济发展方向和策略, 进而促进区域经济长久、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苧萱.科技创新驱动蓝黄区域经济实现协调跨越发展[J].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4.
[2]闫磊, 姜安印.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内涵和实现基础——空间管制下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 2011.
[3]曹志鹏.创新驱动发展模式下我国科技资源配置效率[J].企业经济, 2013.
[4]姜安印, 谢先树.空间价值二元化:区域发展的空间演进特征[D].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5]姜安印.区域发展能力理论——一个初步分析框架[D].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区域经济学 篇2
2009级北京(通州)班、天津(商工委)班
区域经济学专业
《区域经济发展前沿问题》教学大纲
第一讲区域和空间经济学基本理论
一、空间经济学的发展
(一)空间经济学强调地理学、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的内在联系
(二)空间经济学的三个发展阶段:从经济地理学到新经济地理学
(三)空间经济学是新贸易理论、新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的有机结合二、新贸易理论简介
(一)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
(二)新贸易理论的历史背景、内涵和发展过程
(三)新贸易理论的一些重要观点
三、新经济地理学展望
(一)新经济地理学的目标
(二)新经济地理学的基本思想
(三)新经济地理学与古典学派经济学的比较
(四)新经济地理学的未来
四、新经济地理学的基本模型
(一)区域模型
(二)国际贸易模型
(三)城市体系模型
第二讲中国区域发展的总体格局
一、中国的区域划分
(一)中国宏观区域的比较差异巨大为世界罕见
(二)中国区域划分的标准
(三)中国的区域划分
二、中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一)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二)地区发展不平衡是大国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
(三)要高度重视区域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
三、中国区域发展的总体格局
(一)四大板块的结构和主要经济指标
(二)东部沿海构建了三大经济增长极和城市带
(三)西部大开发开局良好
(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条件基本具备
(五)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初见成效
思考题:
1、建国后中国区域划分的历史脉络是怎样的?
2、为什么我国区域发展存在着不平衡问题?
3、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格局是什么?
第三讲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
一、“三区”问题
(一)“三区”问题
(二)落后病
(三)膨胀病
(四)萧条病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一)新古典自动均衡理论
(二)循环累积因果论
(三)“钟”型发展理论
(四)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
(一)《十一五规划》内容解读
(二)六大战略思考
思考题:
1、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有哪些?
2、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现实意义在哪里?
3、怎样才能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第四讲西部大开发问题
一、西部概况
(一)西部的区位特征
(二)西部发展的潜力和优势分析
(三)西部发展的难点和面临挑战
二、西部大开发的理论基础
(一)关于区域经济发展和西部大开发
(二)关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
三、西部大开发的总体战略模式
(一)坚持主体功能区的发展思路,突出重点,合理分工,加强协调,有序发展
(二)依托资源比较优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突出发展特色经济,努力延长产业链
(三)加强东、中、西部经济一体化步伐,积极推动西部城镇化进程
(四)依托“新丝绸之路”的发展战略,加快与周边国家经济一体化步伐
(五)创新体制,确立有利于西部资源开发和特色经济发展的利益分享机制
(六)中央和西部的关系要从经济总量为导向转向以基本公共服务为导向,西部大开发的重点要放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
思考题:
1、简述西部发展的潜力和优势?
2、西部大开发的难点是什么?
3、联系实际,谈谈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现实意义?
第五讲新型城市化问题
一、什么是城市和城市化
(一)城市和城市化的起源
(二)城市化是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
(三)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转变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四)城市化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结果
(五)城市化水平和测算方法
(六)城市化发展的S形曲线
二、关于城市化的基本理论
(一)城镇地理学的经济理论基础
(二)城镇形成的五个理由
(三)城镇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四)城市群或都市圈理论
三、中国的城市化问题
(一)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大发展时期,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潜力巨大
(二)中国城市化面临的突出问题
(三)中国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
思考题:
1、谈谈对城市化发展的S型曲线的理解?
2、城镇地理学的经济理论基础是什么?
3、中国城镇化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什么?
第六讲京津冀环渤海湾经济圈发展问题(案例分析)
一、空间定位
(一)经济圈的范围
(二)地理区位特点
(三)基本经济数据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第三极
(一)面临历史性发展机遇
(二)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思路
三、未来发展的战略规划
(一)京津“双核型”城市(或“大北京都市圈”)
(二)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
(三)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
(四)山东半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
思考题:
1、京津冀环渤海湾经济圈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表现?
2、京津“双核型”城市(或“大北京都市圈”)的基本设想?
3、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对三地未来发展方向的定位?
第七讲中国模式和亚太区域合作
一、走向世界的中国模式
(一)中国经济崛起是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的一大亮点
(二)中国模式正在走向世界
(三)中国模式的六要素分析
(四)不成熟的中国模式
(五)中国模式需要进一步发扬光大
(六)中国模式、亚洲价值观和东西方关系的调整
二、亚太区域合作
(一)亚洲和亚太的经济地理环境
(二)充满希望的亚太区域合作
(三)中国与周边国家合作
(四)区域合作存在的问题
思考题:
1、解读中国模式及其对亚洲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2、中国模式的特点是什么?
3、亚太区域合作有哪些特点?
第八讲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
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理论
(一)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在实践中的产生和发展
(二)为什么会出现全球化
(三)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概念
(四)全球化的理论争论和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
二、欧盟的区域一体化模式
(一)欧盟的发展历程
(二)欧盟一体化模式的启示
三、世界主要的区域一体化组织
(一)区域经济组织的类型
(二)世界主要区域经济组织一览表
(三)世界主要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发展趋势
(四)其他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思考题:
1、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
2、欧盟的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区域经济学 篇3
关键词:区域发展不平衡 区域史 经济学
随着社会发展,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逐渐拉大,致使出现了贫富差距两极化的现象,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从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战略角度来看,不平衡发展只是特定时期激发经济发展活力的一种手段,而非终极目的。因此,众学者在对产生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的成因进行分析的同时,也试图探寻改变当前不均衡现状的方法。
▲▲一、区域史视角下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研究:施坚雅市场理论
探讨中国经济发展史,有一位美国学者不得不提,他就是著名教授施坚雅(G.William Skinner),作为中国经济史领域研究的代表性人物,施坚雅的贡献在于创造性地突破了地方史研究主要囿于行政区域空间的局限,提出了以市场为基础的区域研究的理论。根据施坚雅市场理论,区域系统中的经济发展总体呈现出“核心—边缘”结构。关于中国当代各大区域发展不平衡而形成的“核心—边缘”结构,在其著作《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中,可以窥见历史根源:“明清时期形成的各大区体系至今存在,其持续性非常突出”。根据施坚雅教授的观点,每个区域系统内所形成的不平衡结构难以发生改变,现代化进程对其也不发生作用。从发展的角度来讲,这一理论显然存在一定缺陷,在上百年的发展建设中,施坚雅教授书中所提到的区域系统内部的“核心—边缘”结构不仅发生了变化,在某些地方,这种变化的幅度还较大。以建国以来江苏省的发展为例,新中国成立后,江苏开始了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过程,伴随着其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整个区域、城乡的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亦是如此。可见施氏关于中国各大区域内部结构始终不变的说法存在商榷之处。另外,为了探寻有效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方法,需要一定理论上的启发,而施氏理论对此并未展开研究,因此,本研究所要做的理论探索也就不能单纯停留于施坚雅市场理论上。
▲▲二、经济学视角下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研究
1.循环累积与“核心—边缘”结构
在区域经济学研究领域,瑞典学派的创始人之一缪尔达尔和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阿尔伯特·赫希曼对区域经济发展失衡形成的原因作出了分析。缪尔达尔将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各个因子归纳为六大要素,分别是产出与收入、生产和生活水平以及制度和政策,根据缪尔达尔的观点,积极的政府干预有助于改变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在“回波效应”和“扩散效应”的影响下,产生形成了“核心—边缘”结构,这一过程是动态的,因而在缪尔达尔的理论中,区域系统结构会随着自身经济发展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借助政府政策干预,能够刺激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地区的发展,以“填补累积性因果循环所造成的经济差距”。在这一领域,赫希曼与缪尔达尔的观点基本一致。由其著作的《经济发展战略》中明确指出,“经济增长在国际间或区域间的不平衡性是增长本身不可避免的伴生物和前提条件,经济进步不会在所有地方同时出现,而一旦出现在某一处,强有力的因素必然使经济增长集中于起始点附近地域”,这里所提到的“强有力的因素”指初始增长点所具有的“集聚效应”,在“集聚效应”的作用下,能够将其最初的优势锁定,以吸引各种要素向该地区集聚,进而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增长,在“极化效应”和“涓流效应”的帮助下,最终形成发达的核心区和不发达的边缘区。由此可见,与缪尔达尔相似,赫希曼也主张通过政府的积极干预来改变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的情况。
2. 克鲁格曼理论
较之施坚雅、缪尔达尔与赫希曼,克鲁格曼的觀点则有较大不同。保罗·克鲁格曼(Paul R. Krugman)生于1953年,是美国自由经济学派的新生代,在其2000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地理和贸易》一书中,重点对地理空间中人类经济活动的不平衡性进行了研究,与施坚雅的“核心—边缘”结构理论表述不同,他在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描述中提出了“中心和外围”这一概念,研究分析其论述,发现他所关注的地理空间“外围”更为广阔,“中心”也更加突出。施氏在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时主要着眼于地理自然原因,克格鲁曼则更加关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区位因素的变化,他认为初始条件由历史偶然性决定,而后期“中心”与“外围”的转化和变化则由各种区位因素来决定。显然,从经济学理论角度来讲,克鲁格曼的解释更为抽象和远离现实。而缪尔达尔和赫希曼的观点更具现实可操作性。
3.布罗代尔的区域整体史
在认识区域发展中“中心—边缘”结构的关系上,法国年鉴学派第二代著名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提出将“特定地域视为一个整体,全方位地把握它的总体发展”,对现当代经济发展的宏观把握具有显著的启发意义。根据他的观点,从历史发展的长期过程来分析区域的整体发展与变迁,并结合历史、文化、地理、民族、气候等多种要素从全局上来把握影响区域发展的关键力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探寻改变当前不均衡现状方法的过程中,布罗代尔的区域整体史观更具独特的借鉴价值,从整体和系统入手,着眼于各种因素,在对各个区域长时间观察、分析以及把握的基础上,找出造成我国东西部地区不平衡发展的关键原因,也许可以为我们提供一条更为科学的、有助于促进区域协调和谐发展的可行路径。
参考文献:
[1]施坚雅,叶光庭.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M].北京:中华书局,2000;6
[2]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区域经济学 篇4
关键词:中国,东部优先发展战略,历史性转变,区域经济学分析
1 引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中国实行了举世瞩目的改革开放, 社会经济特别是东部地区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丰硕成果让人们目睹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 我国的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却很缓慢, 因而出现了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如:区域发展不平衡, 东、西部贫富差距加大等。21世纪初, 党中央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实施了区域发展战略的历史性转变,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2 改革开放初期的区域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初期, 我国在政策上向东部倾斜, 实施了所谓的东部优先发展战略, 是指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 国家在政策上向东部区域倾斜, 重点支持东部区域发展的战略。
2.1 我国东部优先发展战略的成因
选择东部沿海地区为突破口, 以东部沿海地区经济优先发展从而带动中、西部经济的发展, 发展和壮大社会主义经济, 这种发展模式有其非常合理的判断理由。
首先, 东部沿海地区, 过去一直是中国老工业基地, 工业基础较好, 东部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发展最快的区域, 现代化水平远远高于其它地区。东部地区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重点, 集中了绝大部分工业。20世纪60、70年代, 为了防止美国和苏联霸权主义对我国构成的威胁, 出于国家安全和备战的考虑, 我国在西部地区进行了比较大的投资和建设, 这一方面促进了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但另一方面也延误了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 未能很好的发挥沿海地区经济优势的带动作用 (熊占茂, 2003) 。文革结束后, 经过几年的经济恢复, 东部沿海地区已具备了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东部沿海地区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原材料, 销售市场。正因为如此邓小平提出, 向沿海地区倾斜, 利用东部沿海地区的工业基础, 加快沿海地区发展, 以更有力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发展模式。
其次, 东部地区的地理位置与外部的历史姻缘有利于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吸引外资。东部沿海地区过去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选择这个区域对外开放, 有利于招商引资, 利用外部资源发展自己。从地理位置上看, 东部沿海地区濒临太平洋, 水路交通方便, 与当时已经发展起来的亚洲四小龙有相似的地理环境。同时, 在当时学者看来, 中国应该走“外向型”的发展道路, 东部沿海地区就是最好的选择。这不仅是个区域性战略, 也是个全局性战略, 通过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并对内地产生辐射作用, 从而实现中国的快速发展。正是因此, 中央选择东部沿海地区为发展重点, 先后成立了五个经济特区 (如:深圳、厦门等) , 14个沿海港口城市, 五个经济开放区, 形成了沿海开放地带, 使东部地区经济高速增长。正如邓小平所说的:“那一年定四个经济特区, 主要是从地理条件考虑的, 深圳毗邻香港, 珠海靠近澳门, 汕头是因为东南亚国家潮州人多, 厦门是因为闽南人在外国经商的很多, 但是没有考虑到上海在人才方面的优势”。
2.2 我国东部优先发展战略的表现
改革开放初期至二十世纪末, 国家经济政策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 加快东部沿海地区发展, 这一时期称为东部优先发展战略的试验期。国家把经济、社会发展重点放在东部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地区是指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东部沿海, 共11个省 (市)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时代的到来。这一时期的国家政策也体现了东部优先发展战略的要求。正如邓小平自己所说:“我的一贯主张是, 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大原则是共同富裕, 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 带动大部分地区, 这是加快发展, 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 (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 , 1994) 。在东部优先发展战略指导下, 重点发展东部沿海地区, 先后成立了五个经济特区, 14个沿海港口城市, 五个沿海经济开放区, 同时国家在政策上也大力支持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 对东部沿海地区实行投资、财税、信贷、外贸外资、价格等政策倾斜, 打破了地区发展上的平均主义, 促进东部沿海地区较快的发展起来, 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 工业化和城镇化程度均高于中、西部地区。
3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历史性转变
我国实施的东部优先发展战略, 促进了东部地区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同时也产生了区域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等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 2000年10月11日, 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 促进地区协调发展”。2001年3月15日第九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明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指导方针”并在“十五”期间调整过去偏重于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东部优先发展战略”, 改为注重地区经济平衡协调发展的区域均衡发展战略, 力图改变过去区域经济增长不平衡的态势。在这一发展战略的指导下, 国家先后制定了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发展战略, 通过这些战略的实施, 促进我国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 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步伐。
3.1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历史性转变的成因
首先, 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历史性转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从改革开放到本世纪末, 我国在东部优先发展战略指导下, 中央在政策等方面对东部沿海地区加以倾斜, 促使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同东部沿海地区相比, 中、西部地区发展缓慢, 两大地区之间发展极不平衡、差距较大。从国内生产总值 (GDP) 来看, 2002年, 东部沿海地区11省市, 其总和高达68289.06亿元;中西部地区10省区仅有16073.67亿元, 东部沿海地区是中西部地区的4.25倍。中、西部地区GDP最低的西藏只有161.42亿元, 而东部沿海地区GDP最高的广东达11769.73亿元, 两者相差11608.3亿元, 西藏的GDP仅为广东的1.37%。即使中西部地区GDP最高的四川与广东相比, 也相差6894.61亿元, 仅是广东的41.42%, 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GDP占总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65.77%和15.33% (任维德, 2004) 。如此巨大的经济差距, 必然会阻碍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和必要条件,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 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 以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 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地区差别势必会产生社会不公平, 必然会产生甚至激化矛盾, 这一切如果不解决好, 必然会阻碍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转变, 并在此指导下进行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 是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 是确保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胜利实施的重大部署, 是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和富裕的重要举措, 它关系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 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从而, 促使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任务得以顺利完成。
其次, 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历史性转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客观需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关系到中华民族兴旺发达。实现四化是中国人一直追求的梦想, 正如邓小平所言“同心同德地实现四个现代化, 是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全国人民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 是决定祖国命运的千秋大业” ( 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 , 1994) 。对外开放加快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给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带来了机遇, 但是中、西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 国家政策等原因滞后了。纵观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 我们不难发现, 区域发展不平衡、地区差距过大, 必然会导致社会两极分化, 影响社会稳定和大众的政治心理, 不利于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目前, 从我国经济发展状况来看, 东部沿海地区较为发达, 形成了如长三角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带, 而中、西部地区较为落后, 无论是科技、文化、卫生等事业均不如东部地区, 这种态势将会严重影响我国全面实现现代化的进程。
最后, 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历史性转变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必然选择。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 人口和生产要素加快向要素收益率高的城市、都市圈和经济发达地区集聚, 提高了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度。但是, 也加剧了城乡和地区不平衡发展。改革开放后, 由于东部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 东部沿海地区搭上了经济全球化的高速列车, 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而中、西部地区如何防止“塌陷”、实现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将关系到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经济全球化要求“走出去”, 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而东部优先发展战略只把东部沿海地区打造成对外贸易和交流的平台, 中、西部地区则被忽视。据统计资料显示:2002年, 全国共吸引外商直接投资527.43亿元, 东部沿海的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江苏、上海、浙江, 福建、广东10个地区就吸引了358.45亿元占68%, 而其他21个地区仅占32%。2002年, 上述10个地区出口总额为2981亿美元, 占全国3256亿美元出口总额的比重高达92%。如此巨大的差距, 势必影响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影响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3.2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历史性转变的表现
为转变我国区域发展差距过大的局面, 中央明确提出在“十一五”期间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战略, 以实现中、西部地区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第一,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根据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 为实现中国跨世纪发展所做出的一项极其重大的战略决策, 是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向沿海地区实行倾斜发展战略之后, 在迈向21世纪之际所做出的关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面积685万平方公里, 占全国的71.4%。2002年末人口3.67亿人, 占全国的28.8%。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22660亿元, 占全国的16.8%。西部地区资源丰富, 市场潜力大, 战略位置重要。但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 不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40%, 迫切需要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
中央在“十一五”期间的西部大开发战略, 加大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建设, 引进人才、吸引外部资本参与西部建设, 从而缩小东西部差距。
第二、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 这里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拥有丰富的煤、铁等资源。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当前我国区域发展战略转变的重点之一, 其首要任务就是实现以产业振兴为核心的经济转型, 主要是按照产业集群化的思路, 加快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整合各方面资源, 将东北地区打造成为中国以汽车、机床、航空、造船、发电设备等重大装备制造业基地;同时, 搞好资源综合利用和加工, 加强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东北地区是中国工业基础较好的基地, 近年来, 由于偏重于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 忽略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设。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将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 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 支持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 国家要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 加强东、中、西部经济交流和合作, 实现优势互补,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第三、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中部地区发展边缘化的倾向已经形成了事实上的“中部塌陷”, 并呈现出了继续强化和扩大的趋势。中部包括: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六省, 地处我国内陆腹地, 总人口3.61亿占全国28%, 农村人口高达2.44亿, 占全国农村人口的31.2%。自改革开放以来, 中部地区经济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 与周边地区横向比较, 仍存在明显的差距。为此, 我国实施了区域发展战略的历史性转变。《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明确指出:十一五期间, 中部地区将立足于资源和劳动力优势, 进一步完善农业商品中生产基地和能源材料基地建设, 积极抓好农产品加工转化和资源深度开发,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并依托大中城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熊占茂.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构想与西部大开发战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版) , 2003, (6) .
[2]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163、208-209.
[3]任维德.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地区发展不平衡的政治学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科版) , 2004, (9) .
区域经济学论文 篇5
姓名:张旭远 学号:200910405215班级:呈贡金融
一、摘要:
“两烟”是云南的第一支柱产业。1990-2004年的14年间烟草累计实现两烟税利4287.3亿元,占全省财政收入的70%以上。云南具有得天独厚的烟草种植自然条件,有较广阔的烤烟种植地域,有600多万亩烤烟生产基地。烤烟收入是云南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据不完全统计,云南省共有92个县、789个乡(镇)、200万户种烟,仅烤烟一项每年使农民人均增收100-150元,2004年,烤烟为全省农民人均创收197.5元,为地方财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云南拥有全国最大规模的卷烟工业,全省烟草企业,经过了三次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卷烟技术装备水平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生产能力达到1000万箱,年产量达到600余万箱。2004年,全省“两烟”创税利已经达到400亿。烟草产业是云南省经济、财政最重要的支柱。
二、关键字:两烟支柱产业 税利。
三、正文
1、国内烟草发展趋势
据国家烟草专卖局经济信息中心专项研究预测,21世纪,我国卷烟消费需求量可能达到最大值约3650万箱左右,在这之后,全国卷烟消费量将以每年1%的速度下降,到2010年大约降到3340万箱。近年来,上海、湖南、浙江、江苏等省市的卷烟企业迅速崛起,打破了云南烟草一统天下的局面,中国烟草的格局也从云南烟草一枝独秀变成了一超多强。在国家认定的名牌卷烟牌号中,各省市名牌卷烟纷纷上榜,而云南的品牌及比例在下降。云南烟草行业实现税利占全国烟草行业实现税利的比重见图2。
图2:云南烟草行业实现税利占全国烟草行业实现税利的比重
2、云南烟草发展目标
从现在起到2010年,云南省卷烟工业处在一个关键的新发展时期。这个新时期的主要特点是我国卷烟产品在数量饱和之后不可能再继续扩大产量,只能走内涵发展的道路,依靠高科技,用高新技术提升传统卷烟产品的品质,把卷烟安全性与消费者的接受性统一起来。2003年,云南省委、省政府在“关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决定中,把烟草产业作为十大重点产业之首,提出要通过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巩固提高烟草及配套产业。要高度重视专利、技术标准工作,大力培育和发展名牌产品的具体要求。要“以烟草、天然药物、中药材、生物农药、花卉、绿色食品为重点,组织实施一批重大技术标准开发,培育一批重点示范企业,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产品。加紧制定专利技术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实施规划,普及专利和技术标准知识。积极培育和发展名牌,用品牌占领和扩大市场份额”。2003年9月,云南省完成了九大卷烟企业重组,将原来的会泽、楚雄、大理、春城、大理、玉溪红塔、昆明、曲靖、红河九家烟厂整合为昆明、玉溪、红河和曲靖四家卷烟厂,36个品牌整合到20个以内。云南烟草行业提出了“做精做强做大品牌,做实做强做大企业,实现云南烟草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3、云南烟草企业申请专利状况
云南现有卷烟企业1985—2004年申请专利现状见图8。图中每个企业的专利申请量包括了被整合企业的专利申请量;还包含A24B、A24C、A24D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
图8:1985年——2004年云南四家卷烟厂烟草专利申请状况(件)
在云南四家卷烟企业中,玉溪红塔卷烟厂技术中心是国家级的7个烟草技术中心之一,昆明卷烟厂技术中心是烟草行业技术中心,均拥有较强综合实力。从云南省四家卷烟企业申请专利情况看:发明专利申请仅占云南省烟草发明专利申请的12%;实用新型专利占云南省烟草实用新型专利的20%;外观设计专利占云南省烟草外观设计专利的39%。四家卷烟厂申请专利量在云南省烟草专利申请量中所份额不高。
3.1、中国已授权的烟草专利分类情况
1985—2004年,在中国已授权的烟草专利分类见下表。
表: 中国已授权的烟草专利分类(件)
表中数据包括了国内外和云南省烟草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情况。从表中可见,云南烟草发明专利多集中在卷烟的生产工艺和制备上,占全国的7%;云南省在烟草栽培、育种、肥料、病虫害防治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占全国同类的15%;而在A24C、A24D技术领域发明专利却很少;云南省烟草发明专利所占比例较低,仅占5%。
3.2、烟草技术领域申请专利现状评价
经过对1985年—2004年涉及烟草技术领域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授权;实用新型授权状况的检索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在20年来,涉及烟草技术领域的中国专利申请状况处于平稳增长的趋势。外国企业在中国申请烟草专利全部集中在发明专利上,发明专利授权占国内外在中国烟草发明专利的59%,并集中在几家大的烟草生产商和烟草机械制造商中。这说明,外国企业对我国烟草技术领域的占领是很明显的。
我国烟草行业申请专利状况,与国际知名的跨国公司相比,处于在初级阶段。从外国跨国公司在中国申请专利情况分析,中国烟草业无论是在烟叶和卷烟的产品、技术水平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菲利普·莫里斯、英美烟草、日本烟草、雷诺兹等跨国烟草公司几乎瓜分了包括卷烟制造工艺、卷烟产品设计、卷烟材料和烟草新技术等整个卷烟制造所涉及的核心技术。以菲利普·莫里斯、英美烟草和雷诺兹为甚。日本烟草所拥有的发明专利则更多地集中于核心技术的外围改进型技术。中国卷烟企业所拥有的发明专利技术则更多地处于卷烟工业技术中的边缘技术,较难对跨国公司形成技术壁垒。
从云南省烟草专利申请总体情况分析,无论是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还是实用新型专利的数量与省外相比较都处于较低的水平,与云南烟草生产在全国和全省所占经济地位是不相符合的。从云南四家卷烟企业申请专利情况看出:一是企业申请专利数量少,大多集中在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上,发明专利申请数量更少。与国外跨国烟草企业相比,难以形成技术上的竞争优势。二是从2004国家烟草专卖局对全国烟草行业卷烟工业企业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结果看,位居前10名的企业中,云南省仅有玉溪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昆明卷烟厂两家企业。红河、曲靖卷烟厂未能进入前十强的行列。三是云南烟草专利申请中,职务发明低于非职务发明,专利申请质量不高,非职务发明创造专利的转化实施低。云南是烟草生产大省,但不是技术创新和专利申请强省。多年来,云南烟草产业其经济效益掩盖了技术创新薄弱的状况,这应该引起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和企业的足够重视。
综上所述,云南烟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增强知识产权意识,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实现从烟草大省向烟草技术创新强省的历史性迈进。
4、对云南烟草产业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目标分析
4.1、云南烟草技术创新目标
烟草是云南最具比较优势,最有特色的产业之一。在《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中国卷烟科技发展纲要》总体框架下,确定出适合云南实际的技术创新目标是很有必要的。云南烟草技术创新目标要在立足于满足消费者健康、安全和保健要求的基础上,扶持云南烟草产业的壮大发展,提高云南烟草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保持国内市场第一的地位。云南烟草要结合开发烟叶新品种选育和种植技术;加大中式卷烟、低焦油、超低焦油;改造提升打叶复烤膨胀烟丝(梗丝)、制丝、卷接及加工工艺;扩大烟草新用途等方面,加强技术创新,尽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为实现云南从烟草大省迈向烟草强省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4.2、在烟草机械方面,引进与创新相结合,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和创新,提升云南卷烟企业技术装备水平。
从卷烟机械技术领域在中国申请专利和授权情况分析,无论是省外、还是云南省的卷烟企业都不具有优势。因此,在一段时期内,走引进与创新相结合,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和创新是云南卷烟机械技术创新的选择。昆明船舶集团公司是我省烟机制造的大企业,所走也是引进——消化创新——自主创新的道路。目前,昆船集团公司制造烟机已在全国市场占有很大份额。
在烟草机械技术引进中,尤其要重视豪尼公司、吉第公司在中国拥有专利状况,避免花钱引进技术,又遭侵权讼诉的现象发生。
4.3、在卷烟制备工艺方面,利用生物资源自主创新,开发安全型卷烟新产品。
从卷烟制备工艺技术领域在中国申请专利和授权情况分析,在用我国传统的中草药与卷烟产品安全性的改善相结合,开创中国烟草工业独有的新型混合型卷烟,开发具有特色的安全型中式卷烟,对提升云南卷烟产品有着广阔前景。外国企业在这方面的中国专利申请甚少,国内多属于非职务发明。目前,云南在混合型卷烟的中草药和特殊添加剂的研究已经有一定基础,对筛选出能够与烟草香气味协调,又能保健、减害和减缓呼吸道疾病的中草药,对中和烟气中某些不利成份,增加卷烟香料的双重功能起到了积极作用。云南省在此技术领域大有可为,应采取积极措施,加强技术创新,尽快形成自己独有的专利技术,为提升云南卷烟产品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四、总结
云南具有得天独厚的烟草种植自然条件,有着广阔的烤烟种植地域。但在烤烟种植品种方面,存在主栽品种单一,不利于烟草工业进行多品种、多产地、多等级、小比例的配方需求;烟草等级还不能满足卷烟配方结构的要求;部分烟叶内在化学成份缺乏协调性等技术问题。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把烟草纳入植物新品种保护的范围,云南省在烟草品种选育上有很大发展空间。因此,利用国外优良品种与云南烟草资源,采用先进的生物技术、基因技术,选育和开发烟草多抗、高香味、低焦油、中烟碱、含钾高、可用性好的新品种,可从源头上提升云南烟草科技含量。
五、主要参考文献:
1、黄学跃.云南烟草业为国民经济建设作出卓越贡献烟草在线专稿2005-4-12()
2、王彦亭.自主知识产权事关中国烟草安全《中国烟草》(2004年,第13期)
区域经济学的跨学科应用 篇6
[关键词]:跨学科;区域经济学;地理学;新经济地理学
一、引 言
(一)跨学科研究
跨学科是一门以学科之间有关的共同问题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探讨解决学科之间关系问题的科学。因此,它既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又是一种独特的研究方法。
皮埃尔·德拜认为, 多学科过渡到跨学科是渐进的, 至少存在五种情况: 第一, 不同学科的学者平行地研究同一个课题的不同方面, 并阐述研究的不同关系。第二, 不同学科的学者不但同时对某一个问题进行研究, 还要对彼此研究的结果作出协调, 并将其整合成一个共同的结果。第三, 学者共同研究某一个问题,比较各自提出的假说, 以批评方式互相评估各自的方法, 并达成共识, 形成一个共同的结果。第四,一門学科运用其他学科的技术或者分析方法, 以为更好认识本学科的研究对象提供新的视角。第五, 一门学科运用其他学科已取得的成果以便得出新的系统的创见[1]。刘仲林教授认为, 广义的跨学科有三层相互关联的含义, 即: 一、打破学科壁垒,进行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的教育或科研活动,通称“跨学科”。二、包括众多交叉学科在内的学科群, 统称“交叉学科”。三、指一门以研究跨学科规律与方法为基本内容的新兴学科, 统称“跨学科学”[2]。
跨学科社会研究应该是基础性问题、统一方法和“现象学”意义上的数据三者结合的产物。
(二)区域经济学的发展
区域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的观点,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空间组织及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具有区域性、综合性和应用性三个基本特征。
西方区域经济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包括杜能的农业区位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等,此时还局限在对企业、产业和城市的区位选择。第二阶段是在20世纪50—70年代,包括诺思的输出基础理论、佩鲁的增长极理论、以及缪尔达尔的累积因果理论,这时期的研究重点开始转向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政策问题。第三阶段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官方统计数据的大量公布和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开始逐步走向计量化,实证研究成为一种新时尚。由于克鲁格曼等人的积极倡导,空间经济问题越来越受到经济学界的高度重视[3]。
中国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时期,以1978年为界。1978年以前,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基本不存在相对独立的区域经济。1979年以后,随着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的转轨,中国区域经济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并开始探讨关于区域经济结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增长以及区域政策等的相关问题。
二、区域经济学的跨学科应用
区域经济学虽然是一门新兴发展起来的学科,但是其涉及到的领域和研究内容却十分广泛。区域经济学有别于其他经济学科之处主要在于,它将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引入到经济学范畴中。
(一)经济学与地理学的交叉
区域经济学的三大流派之一新经济地理学(空间经济学)是经济学与地理学的融合代表,新经济地理学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初,其代表学者是德国的克鲁格曼和日本的藤田昌久。它采用了规模收益递增和垄断竞争的理论基础以及核心—外围模型的模型基础,目的在于把经济地理的分析纳入到主流经济学的范畴中。
新经济地理学的提出和发展是人们对经济现象认识和分析能力进一步深化的必然结果。新经济地理学能够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传统经济学理论的局限性。传统的经济学理论通常都不考虑运费的影响,因此忽视了现实空间。20世纪60年代之后,特别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区域化,传统经济学理论在解释现实经济发展时遇到的问题越来越棘手。此外,传统均衡论的经济学是在规模报酬递减和完全竞争的假设前提下进行分析,但在现实情况下,很多事例可以证明这一前提假设并不能完全成立,尤其是在当今新经济潮流的作用下,可外溢性、扩散性、共享性成为了知识信息逐渐具有的特点,因此在以知识信息膨胀的经济领域,规模报酬递增取代规模报酬递减成为新经济的特点。
第二,已有的研究基础。传统的空间经济研究为新经济地理学的提出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尽管前面所介绍的传统的空间经济研究都存在各方面的不足,但是,它们在空间因素研究方面的思想都存在许多可借鉴之处,这些为进一步展开研究提供了可靠和充实的思想基础,并促使一些学者开始尝试如何将这些理论进行有机地结合,从而试图将空间因素逐渐纳入到主流经济学的范畴中[4]。
克鲁格曼在《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一书中对传统的空间经济研究进行了分析,并将其归纳为五个方面:第一,传统几何学方向——区位理论的新发展,如中心地方理论及其模型化问题。第二,社会物理学方向——即城市地理学的传统,运用物理学的公式来描述城市地理现象,如城市位次规模法则、城市地理联系、城市市场潜力模型等。第三,积累因果关系——即超发展理论。第四,当地外部经济——即马歇尔的外部经济及其新发展。第五,地租和土地利用研究——农业区位论的再发展[5]。
克鲁格曼在2010美国地理学会上指出,在过去的30 多年里,经济学和地理学在方法论上出现越来越大的分歧。地理学的综合性思维和经济学抽象思维之间存在天然的矛盾,经济学数理模型的建立需要简化和抽象,同时便失去了丰富性和全面性。克鲁格曼认为地理学需要在方法论上更加接近经济,才能获得更大的影响力 [6]。因此他所提出的新经济地理学在方法上和经济学更加接近,但仍然面临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其模型的假设偏离现实。
(二)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
区域经济学的特点在于将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引入到经济学范畴中,但区域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又不仅仅局限于此。区域经济学如同其他经济学科,在经济模型的实证分析中运用了数学和统计学的相关知识;同时,区域经济学涉及到一个地区的发展政策规划,因此与政策管理学也有重合的部分。
首先,新经济地理学除了构建理论模型,来反映经济活动地理集中现象外,还特别强调了对典型案例进行实证分析,分析过程运用了所构建的新经济地理模型。新经济地理学常用的模型包括自由企业家模型、资本创造模型、自由资本模型、世界溢出模型、地区溢出模型、垂直联系模型等,这些模型的建立离不开数学理论框架的构建。同时,对案例进行实证分析时,需要利用统计学的理论知识并应用统计软件处理相关数据。
其次,地方政府的政策管理对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起到很大的作用。第一,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充当平衡者的角色。地方政府可以利用自身的制度优势,逐步协调各种权利、各类组织,最终达到相互之间的均衡。第二,在区域经济发展的過程中,地方政府充当服务生的角色。地方政府为了营造一个开放且包容的市场经济环境,需要培育区域各项主体间合作发展的市场机制,最终实现区域公共服务的统一化和公共设施的广泛化。第三,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充当战略家的角色。地方政府根据本地的经济条件和文化特色,制定适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规划, 加强对区域发展的组织和指导。第四,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充当协调者和仲裁者的角色。地方政府不仅要加强与其他区域政府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达到利益共享和利润最大化。同时,地方政府需要加强法律的执行和监督力度,维护区域社会稳定和促进区际间统一市场的形成[7]。
由于新经济地理学偏向于理论模型,而区域政策学与一个地区的现实状况相符合,因此新经济地理学和区域政策学在理论前沿和政策研究方面的相融合可以让区域经济学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结 论
由于国内各地区之间存在着经济发展的差异,因此将空间因素引入经济学理论中是很有必要的。而区域经济学正是这样一门强调区域差异性的经济学科,它是经济学与地理学等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当前已有更多的经济学研究者、地理学研究者和政策规划者参与到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研究中,因此区域经济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范围将会越来越广,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将在实践中更加全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罗卫东. 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 理论创新的新路径[J]. 浙江社会科学. 2007, (3):37
[2] 杜俊民. 试论学科与跨学科的统一[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0,17(4):57
[3] 魏后凯. 现代区域经济学[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8-11
[4] 新经济地理学[EB]. :智库百科,2012-5-12
[5] 王荣成,丁四保. 关于我国区域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融合发展的思考[J]. 人文地理. 2005(6):24
[6]潘峰华,贺灿飞. 新经济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的对话——回顾和展望[J]. 2010,29(12):1519
作者简介:
区域经济学 篇7
为推进西部大开发,2009年6月,国务院批准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 ,提出将把关中—天水经济区( 以下简称关天经济区) 打造成为“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的战略高地”,关天经济区包括陕西省西安、 铜川、宝鸡、咸阳、渭南、杨凌、商洛( 部分区县) 和甘肃省天水所辖行政区域,面积7. 98万平方公里,直接辐射区域包括陕西省陕南的汉中、安康,陕北的延安、榆林,甘肃省的平凉、庆阳和陇南地区。关天经济区地处亚欧大陆桥中心,处于承东启西、联接南北的战略要地,是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基础好、自然条件优越、人文历史深厚、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多次谈到重振丝绸之路,倡导沿线国家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并完整地勾勒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的五大路径,在这一战略背景下,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起点的关天经济区应如何抓住机遇以促进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的互动发展呢?
2关天经济区区域经济发展概况
关天经济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有十三朝古都西安、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宝鸡、羲皇故里天水等文明发祥地,自 《规划》实施以来,该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得到了快速发展。
2. 1经济稳步增长
关天经济区以大西安( 含咸阳) 为中心城市,宝鸡为副中心城市,天水、铜川、渭南、商洛、杨凌等为次核心城市,各城市经济发展保持稳定有进的良好态势,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为9816. 25亿元,已远远超过《规划》中的发展目标,具体如表1所示。
单位: 亿元
注: 以上资料根据各市统计公报整理。
2. 2产业发展迈出新步伐
自《规划》实施以来,关天经济区各地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工业增势强劲,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商贸旅游业等第三产业不断壮大,具体如表2所示。
材料来源:以上资料根据各市统计公报整理。
2. 3区域经济融合度不高
关天经济区各城市经济稳步增长,发展势头良好,但也存在不足,区域经济融合度不高,未真正形成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具体表现为: 第一,各个城市都有各自的建设规划从而未形成一体化的交通体系,整个关中城市群城际路网有待改善; 第二,各城市之间相互协调不足,存在着独自发展局面,未从整个大关中全局考虑; 第三,关天经济区所包含的城市中天水市虽然与其他城市地缘接近,但分属两个省份,不同省份政策导向不同,加上政府之间的合作力度还不够,缺乏统一协调, 不利于地区经济的一体化发展。
3关天经济区区域物流发展概况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建立高效畅通的区域物流体系,是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优化生产力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自《规划》实施以来,关天经济区区域物流的发展也取得了重要成果。
3. 1物流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自《规划》实施以来,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行,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国家规划的“四纵三横”7条西部大通道中,就有“两纵一横”3条经过陕西,加上原有 “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经过陕西的3条公路,陕西共有6条高速公路列入国家干线公路系统,完全涵盖了陕西省原有规划的“米”字形公路主框架,陕西成为连接东西,沟通南北的交通枢纽,成为承担西部大开发中心地区城市交往的交通通道, 成为欧亚大陆桥在我国境内的重要集散地带。物流节点建设方面,着力建设西安国际港务区、西安咸阳空港物流园区、宝鸡陈仓物流园区、榆林能源化工基地物流园区、汉中褒河物流园区、渭南潼关物流港、安康综合物流园七大物流园区。
3. 2物流需求持续增长
在经济快速稳步发展的前提下,加速了全区商品、信息和服务的的流通,物流需求近年一直持续保持上升趋势,该区西安、咸阳、宝鸡、渭南四市近五年的货运量以及变化趋势如表3和图1所示。
单位: 亿吨
注: 根据各市统计公报整理,其中咸阳、宝鸡、渭南的货运量是公路货运量。
3. 3物流政策环境改善
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大力推动,自关天经济区实施以来,陕西省出台了多项政策,以促进物流业的发展,例如,2012年颁发《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切实减轻物流企业负担、保障物流业发展用地、推进物流技术创新和标准化建设、优先发展农产品物流、加大对物流业发展的投入力度、加快推进物流管理体制改革和服务创新等措施。
关天经济区区域物流发展总体而言,发展状况较好,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物流企业综合服务能力较差,物流人才相对短缺等。
3. 4物流企业综合服务能力较差
以西安市为例,西安物流企业大多是由一些个体私营组建的运输车队转变过来的,企业管理观念落后,设施简陋,提供的服务项目比较单一,只停留在简单的储存或运输上,而流通加工、信息服务等增值服务涉及很少,也不具备开展网络化、系统化物流服务能力。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管理技术等方面欠缺规范化、专业化基础,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其劣势日趋显露,往往会降低物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这一状况的存在将直接影响区域物流的发展。
3. 5物流人才相对短缺
目前关天经济区高等院校大都开设了物流管理或物流工程专业,但毕业生缺乏实际操作能力,物流企业人员流动率较高,不易留住人才,好不容易培养一个物流人才,往往会被沿海企业吸引挖走,企业又没能提供足够的相关岗位,导致人才大量流失。因此,只要物流产业获得长足稳定的发展并提高相关岗位的待遇,才能留下更多的人才。
4关天经济区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的关系分析
区域经济是区域物流存在的基础,其发展水平决定着区域物流的发展水平; 区域物流是区域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4. 1关天经济区区域经济对区域物流的影响
关天经济区各地市经济的稳步增长,为该区域物流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一,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现代物流业供给总量的快速增长提供了经济物质基础,如前所述,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得到了大幅度改善,已经形成了铁路、公路、空运的立体交通网络。另外,物流信息平台已初步形成,陕西省数字数据网和分组交换网覆盖了全省所有地市、县和部分乡镇, 具备了在全省范围内支撑金融、教育、政府等部门计算机联网的应用条件。第二,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和规模是区域物流需求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区域物流需求的源动力,区域经济总量水平越高、增长速度越快,对生产资料、半成品、产成品的流通要求也就越高。
但是,从当前关天经济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也存在不利于区域物流发展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区域物流的合理化。例如,经济规模总量还不足,与东部城市相比,明显较小; 由表2可知,关天经济区各城市三大产业的比重除西安市、天水市第三产业占比较大之外,其他城市工业明显占比较大,第三产业占比明显不足30% ,这也说明关天经济区产业发展不均衡,布局仍不完善,制约整体经济的发展。
4. 2关天经济区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高效、合理的区域物流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进程中,有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循环,有助于加强区域内部以及与外部的经济联系,有助于改善区域投资环境,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如图1所示,近年,关天经济区物流需求持续增长,随着关天经济区七大物流园区的建设或投入运营以及高速公路的快速建设,物流基础设施逐渐得以改善,关天经济区区域物流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增长。另外,关天经济区地理位置优越,与相邻省份联系紧密,大量的区域间和区域内的物流活动也在刺激着关天经济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从关天经济区区域物流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来看,还未形成完善、高效的物流体系,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仍有一定制约。
5关天经济区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互动发展策略
关天经济区经济发展稳步前进,拥有丰富的经济资源,面临着很好的发展机遇,物流业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发展潜力巨大。为促进关天经济区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统一协调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5. 1经济维度
5. 1. 1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根据《规划》的基本要求以及关天经济区各城市的产业发展优势,确立新的产业结构定位,应突出各个城市自身的特点,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各城市通过不同产业的分工与协作, 实现优势互补,兼顾各城市的利益,同时依据产业链条延伸、 产业依存的关系不断促进产业布局、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未来,关天经济区的产业定位是西安重点发展航空航天、 电子信息及元器件、输变电设备、汽车及零部件等先进制造和旅游文化、商业物流、会展咨询、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渭南重点发展机械电子、生物医药、农副产品加工业,适度发展煤化工业。咸阳重点发展装备制造、能源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建材、物流、旅游等产业。宝鸡重点发展数控机床、石油钻采设备、重型汽车、有色金属加工、商贸旅游业等。铜川重点发展能源、建材、食品加工业。商洛主要发展新型材料、现代中药、绿色农业以及生态旅游。杨凌重点发展现代农业科技示范、装备制造、生物医药、食品加工及农资交易。天水重点发展机械制造、电工电器、医药食品、现代农业及商贸旅游。
5. 1. 2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契机,打造外向型经济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我国着眼于对外开放和战略安全大局,优化区域发展和开放格局的一项重大举措,必将有力促进我国和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战略合作。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全新的伟大事业,无疑会为沿线区域带来新的福音,关天经济区各城市应抓住这一机遇,以陆港、空港的联动为依托,打造外向型经济。
《规划》中提出应推动区域对外开放,特别是加大向西开放的力度,拓展向西开放的广度和深度。2012年,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各国贸易总额达5495亿美元,占中国外贸总额的14. 2% ,扩大与中亚各国的对外贸易这是大势所趋。关天经济区具有打造外向型经济的基础: 1区位优势。关天经济区地缘上处于承东启西、联接南北的战略要地,核心城市西安( 咸阳) 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又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意义,对西部和北方内陆地区具有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2经济基础。近年,关天经济区各城市生产总值均保持快速增长,如表1所示。其中,西安市,2012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4369. 37亿元; 3设施基础。近年,西安市进一步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西安国际港务区( 陆港) 、咸阳空港产业园等重点物流园区项目建设,通过陆港和空港的联动,推动西安乃至整个关天经济区的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
5. 2物流维度
5. 2. 1以新型城镇化为背景,合理规划物流节点
新型城镇化下的城乡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在空间布局上考虑以中心城市发展为主导,逐层逐步规划合理的产业空间布局,以解决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交通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减少重复投资和无序建设,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实现生态文明。依据这一思想,以及对关天经济区现有物流节点的综合分析,关天经济区物流节点基本规划思路是以西安、 咸阳为中心,带动宝鸡、天水、杨凌和渭南、铜川、商洛为两大东西羽翼协调建设。关天经济区已有物流节点: 西安国际港务区、咸阳空港产业园、渭南潼关物流港、宝鸡陈仓物流园区等,这些项目的建设、运营对推动关天经济区区域物流的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加强关天经济区其他城市与西安的经济联系,提高西安对关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辐射,在关中以西地区进一步培育中小城市,结合产业关联度,建议在宝鸡和杨凌之间增设一个物流节点,主要服务杨凌和宝鸡的第一产业发展,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在关中以东地区的渭南和铜川之间增设一个物流节点,主要服务两地的能源工业发展。
5. 2. 2深化物流管理体制改革,形成统一管理体系
从区域发展来看,各个具有物流发展需要的城市都具备物流分割的利益冲动,呈现分区管理状况,各城市不能协调管理,导致物流资源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为改变此种状态,应加强城市之间的合作、协调,形成统一的关天经济区的物流管理体系。
5. 2. 3提升物流企业的专业化、信息化水平
运用现代物流理念,通过资源整合,对物流进行统筹规划和对物流资源进行系统化、整体化运作,降低流通成本,节约物流费用。物流企业必须适应这一发展形势,采取现代物流的运作模式,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
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大多数中小物流企业可根据规模较小、能力有限的特点,更多地专注某一两个行业,把这一行业的物流服务做熟、做精、做强,即物流服务专业化、特色化。有条件的物流企业可以通过加强网络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 发展电子商务来获取供求信息和市场信息; GPS车载定位系统来实现高效管理车辆; 普及应用信息技术连接企业与上下游客户,实现信息共享。
5. 2. 4多渠道培养和留住物流人才
针对目前物流专业人才匮乏、管理水平较低的突出问题, 要采取多种形式,加速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培养。为适应现代物流迅速发展的需要,通过长期培养与短期培训、学校培养与在职培训、引进国外优秀人才等多种方式,培养造就和引进一大批熟悉物流业务,具有跨学科综合能力的物流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才。除此之外,要研究适合物流企业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关部门要根据物流企业量大面广、用工灵活、员工流动性大等特点,积极探索建立健全的物流企业职工社会保障制度。对达到一定等级并经过严格审核的、具有全国影响力和行业领先地位的大型物流企业授予一定的人事权,放开一定数量的中心城市入城户口指标限制。
摘要:自2009年国务院批准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以来,关天经济区经济发展迅速,带动了生产资料和社会消费品的快速流通,对物流的需求急速增大。区域物流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经济的一体化能促使区域物流的合理化,从而进一步发挥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关天经济区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经济一体化程度有待提升,这也是不利于区域物流发展的因素,区域物流也存在相应问题不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应不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外向型经济以及合理规划物流节点、深化物流管理体制改革以促进关天经济区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的互动发展。
区域经济学教学深化探析 篇8
一、区域经济学教学深化的意义
1、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经济学素养, 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
由于区域经济学这门学科的“新型性”,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本学科的了解不够深入。对区域经济学教学进行改革, 通过深化有助于本质上提升本科生对区域经济学的认识程度, 提高研究生的研究深度和能力。
多数学生认为其乏味枯燥, 太理论化, 并不实用, 并未意识到本学科的重要性和实际运用性。通过对区域经济学的教学深化将会使学生的思想对区域经济学有一个全新层次的认识并达到一定深度, 从而激发学生在本学科上的兴趣, 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地去学习探究本学科知识, 教学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让学生了解到区域经济学真正的内在意义, 并理论联系实际, 走出校门能真正解决区域经济学的实际问题。区域经济学教学深化最终对学生的经济学素养和职业规划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区域经济学教学深化改革, 让学生特别是研究生更多意识到我国区域现状, 从理论的课内知识来了解我国各省的非平衡发展现状, 根据这种实际现状, 来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能够真正正确地深刻分析我国区域经济的内在本质, 最终能将区域经济学知识有效的运用到我国的区域经济建设中来。
2、有助于提高教师素质, 提升教学质量
通过区域经济学教学深化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理论和较系统的区域经济学教师, 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并能理论联系实际, 具有运用区域经济理论和方法, 分析、研究和解决区域经济学问题的能力, 能在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过程中更好完成任务。
通过区域经济学的教学深化, 使高校的教学质量实现一次新的飞跃。使教学实践中的如师生关系不平等、满堂讲或当讲不讲、重形式轻实效、方法单一、形式呆板等诸多问题得到解决。也会使得高校的区域经济学教学质量从不太成熟到成熟阶段有一个大的迈步, 使整体教学质量有所提升。
三、区域经济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的多重性、复杂性导致学生理解和掌握不易
区域经济学教学与其他经济学科的显著不同点是区域经济学教学内容差异很大, 区域经济学课程体系远远没有和国际接轨, 高校处于自我发展阶段。这一特点突出的表现在区域经济学的教材建设和教学内容上, 每套教材都有自己的体系, 每个体系又表现为不同的教学内容, 这样的后果导致了老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统一, 影响区域经济学教学水平的提升。
区域经济学教学内容中包括了大量难以记忆和理解的名词概念、复杂的区域结构和相互交织在一起的联系过程及其区域政策等等。在教学重点和难点上对于课时的分配也因学生的差异难于统一, 对于这些教学内容, 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普遍感到无从入手, 难以消化。
2、区域经济学教学方式陈旧
尽管很多高校已经建立起了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体系, 但并未完全运用于区域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无法在必要的时候展示教学课件, 无法用影像来形象地解释具体问题, 使得区域经济学的问题变得抽象化和复杂化, 学生往往无法明白。区域经济存在着“新行性”, 没有先进的技术来展示模型, 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现在大多数老师还采用传统的板书方式授课, 这样不仅浪费课堂时间, 而且教学效果不佳。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 由于上述硬件设施的限制, 老师也只能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 仅仅是“老师教, 学生听”的模式, 传统模式下, 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状态, 其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发挥。既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区域经济学教学师资力量不强
师资问题是决定教学环节的一个关键因素, 目前师资的问题主要有:教师数量少, 教师结构不合理, 教师教学能力不高等。
高校教授区域经济学课程的教师一般数量都较少, 教师代课任务较重。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 主要表现为青年教师所占比例少。部分教师教学能力不高, 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师资方面还存在教师缺乏对区域经济的深入了解, 教师很少有机会和国外先进的区域经济学专家进行学术交流, 而且高校本身在这方面为教师创造的机会很少, 结果导致师资与国际接轨方面难以满足培养国际性的高等专门人才的需要。
4、区域经济学实践教学欠缺
受传统思想影响, 区域经济学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 不重视实践教学的弊端。区域经济学属于应用经济学, 大多发达国家不但在本科教育阶段有充分的实践教学环节, 而且在这之后还必须接受几乎全部为实践技能训练的继续教育。但是区域经济学课程没有实践教学课时分配, 只是理论授课的现象普遍存在。
校内外实习基地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校内实训基地由于大都在筹建过程中, 影响了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 成为实践教学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校外实习基地当今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 厂家怕干扰生产秩序, 影响经济收益, 不愿甚至拒绝接待学生实习, 致使校外实习只能走马观花, 学生得不到相应的专业技能训练。
毕业生的毕业论文写作, 也没有和教学紧密联系起来, 不仅区域经济学这一学科如此, 毕业生的实习显得太仓促, 太草率, 有些“形式化”的感觉。而且毕业前的实习也没有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 最终导致实习并不能体现出它本来的意义。毕业生论文针对实践问题的联系与深入探讨方面还很欠缺。
四、区域经济学教学深化的对策建议
1、注重结合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和多重性, 通过案例突破重点和难点
构建以经济学为基础的合适的区域经济学教学体系。区域经济学本质上属于经济学范畴的区域经济学。大力引进国外先进的理论、研究方法和优秀教材, 尽可能统一区域经济学教材, 但教学内容的改革绝对不仅是教材编写的技术性问题, 它必然要涉及到教育思想与观念的转变和革新。
按实际需要确定教学内容与方法, 根据社会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设置专业课程内容体系。在教学大纲设计和教材编写工作中, 紧密联系社会经济生活, 以适用、实用为基本原则, 注意向学生传授先进实用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实行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技能培训相结合, 形成具有特色的专业教学内容体系。
针对重点和难点增加案例教学, 在课程体系深化改革中, 可以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教学积极性。教师是教学中“教”的主角, 学生是“学”的主角。如何使双方都能够有效进入教学角色, 是在课堂教学中始终致力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也是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的突破口。通过增加案例教学部分, 引导学生完成教学角色转变, 提高学习积极性, 完成学习任务, 实现学习目标。
2、积极完善硬件设施, 改变教学方法
大力加强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施的构建完善, 以确保能为教师教学提供足够的硬件设施, 为教学提供必要的基础前提, 以有效的改进教学方式, 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应用现代化教学方式对教师的教学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教师要做自己的电子课件, 为学生提供更多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提供的影像资料, 有效地利用电子授课设施, 提高学生对区域经济学的兴趣, 改变学生对区域经济学的传统看法, 让学生能够主动去学习, 熟练掌握有关区域经济学的知识, 以达到教学目的。
最后, 还应多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环节。在课堂上师生之间进行话题, 案例等的交流, 交换意见。教师多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还有在课后, 教师分配给学生课后任务, 这样学生在课后也有时间去了解一些其他更多关于区域经济学的知识, 也有利于拓宽知识面。
3、形成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增加区域经济学教学师资力量, 集中力量重点解决骨干教师的素质提高问题, 使他们作为未来的专业课程教育常设稳定的中坚力量, 确保区域经济教学的稳定发展和质量提高。
尽力积极扩大国际与国内校外学术交流与合作, 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国内学术交流与合作, 开设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的专题讲座, 提高教师素质。要求教师尽量提高在课堂上的教学效果, 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要求教师提供给学生非课本的知识,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对区域经济学有更加深入地了解。努力培养出一支动态、稳定的高学历的教师队伍。
4、全面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首先, 对学校的实验室, 图书馆要全面开放, 实现资源共享, 提高实验室的使用率。要根据进步的需要, 注重更新实验教学内容, 提倡实验教学与科研课题相结合, 创造条件使学生较早地参与研究和创新活动。在进行项目研究的时候, 除研究生积极吸纳外, 本科生中的优秀者也应该参与进来。一是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对本学科有更深入的认识;二是可以集思广益, 获得更多的建设性想法, 对区域经济的发展项目起到促进作用。
其次, 高度重视毕业生的实习。在毕业生之前尽量找到对应的实习单位让学生有时间实习, 建立和完善校内外实习基地, 高度重视毕业生实习, 提高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质量。
与此同时, 号召学生应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国内学术会议和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 使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学习能真正深入落实到实践当中去, 为国家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踪家峰:中国区域经济学教学的现状、问题与改革方向[J].经济研究导刊, 2008 (5) .
[2]毛久措:管理学课程本科阶段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8 (4) .
[3]徐年富: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合一的探索[J].消费导刊, 2008 (7) .
[4]王冬: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与实践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 2008 (5) .
[5]夏晓红:基于创业教育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 2008 (7) .
区域资本市场与区域经济发展 篇9
1.1 区域资本市场的概念
区域资本市场是指在一定的经济区域内融资期限在一年 (不包括一年) 以上的金融工具交易所形成的市场。区域资本市场的期限长、借贷量大、风险高、收益高。区域资本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资本支持、品牌提升、战略并购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2 区域资本市场的共同特征
首先, 在区域资本市场中, 经济发展水平与生产力发展水平旗鼓相当, 有明显的区别特征表现在整个资本市场中;其次, 在区域资本市场范围内, 出发点要主要以生产的地域分工和交换贸易的全局背景主, 具有明确的区域战略主导产业、产品链, 对于本地区的产业机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可以依靠主导产业来进行带动。同时, 以主导产业为核心, 对相关产业及产品进行发展, 从而使得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连锁效应得以实现。此时, 区域资本市场起着资金融通、资本运营、产权流动的关键作用;第三, 在统一资本市场中, 区域资本市场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区域经济一体化被推动的同时也使得全国经济一体化得到了推动以及整个经济发展速度也得到了加快;第四, 对于促进地区性政治、经济体制改革, 区域资本市场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 我国发展区域资本市场的必要性
首先, 我国国情需要发展区域资本市场。在市场经济中, 区域内活动的资本资源流量越来越大, 且区域特色也比较明显, 从而使需要通过区域资本市场来引导经济发展。我国经济的增长也逐渐地从产业推动型转化为资本推动型, 而不同层次的区域经济也越来越显示其巨大的活力, 当然资本市场也是如此。
其次, 社会进步、社会分工需要发展区域资本市场。在资源、科技发展水平或者在经济社会中我国各地区的差异都较大, 那么要以相同的模式进行发展必然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
3 区域资本市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首先, 区域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结构转换可以通过区域资本市场的建立而快速、有效的完成, 从而使得区域内的主导产业链和经济增长级能够迅速的形成, 并且也使得区域经济的共同高速发展得到了加速;其次,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 区域资本市场在自己的分工体系、完成市场定位形成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区内的合理利用资金、有效避免重复投资, 区域资本市场对其具有促进作用, 而且还能够促进合理分工协作, 从而使得那些低级别的竞争性内耗能够得以防止;再次, 区域资本市场的成熟运作, 不仅会推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而且它是强化市场机制的主要途径;最后, 生产要素在区域之间的合理流动能够通过资本市场的创新和发展形成, 从而使得资本的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得以提高。
4 完善我国区域资本市场
4.1 完善我国区域资本市场的基本原则
4.1.1 开放性发展的原则
区域资本市场的运行首先要对区域内外的联系有利, 要能够促进区域内的开放和区域内的横向联合与协作, 并且还要对区域资本市场中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有促进作用。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市场的限制和束缚受到了全球化商品生产的影响。因此, 区域资本市场在促进经济发展的时候要对不能超过市场容量的限制给予考虑, 从而在发展区域资本市场时把资源开发和市场开拓结合起来。
4.1.2 总体最优原则
发展区域资本市场要受到宏观高层政策法律法规和低层次经济发展区域状况的限制, 同时还要受到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的限制。区域资本市场是一个开放性的市场, 需要与其他区域资本市场进行合理的分工协作与磨合, 因此, 在空间上各个相对独立的区域资本市场与全国资本市场最大限度相适应, 在时间上, 区域资本市场的优化表现为一个整体。因此, 对区域资本市场优化问题的分析不能只从某一时点或者某一阶段进行。而是对其分析需要从区域资本市场发展历史、现状和未来来进行, 那么这就需要区域资本市场在发展过程中要追求总体最优。
4.1.3 发挥区域经济优势原则
对于商品经济来说, 发挥区域经济优势是客观要求, 区域资本市场要想发展就不能脱离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客观条件。区域内发展何种产业、形成怎样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由区域社会经济基础条件决定的。区域资本市场形成和发展最重要的条件和基础就是区域内各种条件的有机结合。因此, 区域资本市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能够把同一产业或者同一产品在不同地区生产费用的区间差异和同一地区不同产业部门经济效益水平的差异体现出来。
4.1.4 协调发展原则
在区域发展过程中, 效率和公平原则是一对矛盾, 主要表现如下:提高区域经济效率, 就可能扩大区域间经济差距, 而人为的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又可能降低区域经济效率。提高区域经济效益是发展区域资本市场的首要目的, 进而使得全国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得以提高。发展区域资本市场, 首先要服从区域内和全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目标, 其次对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能够承认并最终, 再次对于效率和地区平衡发展之间的关系一定要协调好。
4.2 完善区域资本市场的建议
4.2.1 强化资本市场发展的创新精神
首先, 要树立大市场观念。一般来说, 极强的流动性和地域的淡化性这两者特性是资本市场中资本所具有的。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就是实现全球一体化, 在国际资本方面, 已经具有了以下特点:流动领域拓宽、流动速度快、规模扩大;在国内资本方面, 通过资本市场可以对更大范围的资金进行运作, 已经没有了边界和地缘的限制。其次, 树立不断创新的观念。
4.2.2 资本市场发展创新的制度环境的构建
第一, 加快体制改革步伐。主要就是把改革速度的快与慢的关系、改革的点与面的关系、改革质量、内容和数量、形式的关系、整体改革与局部改革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就行。第二, 加快企业主体的制度建设。第三, 加快适应资本市场发展创新的宏观体制环境建设。第四, 利用和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 促进体制改革创新。第五, 加快资本市场的监管体制建设。在资本市场制度环境建设中, 对区域资本市场的监管体制建设的改进以及对资本市场发展的规范是非常重要的。
4.2.3 增强资本市场发展创新的政策推动力
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必然会框定一个区域性资本市场的政策制定、实施以及创新等行为。区域资本市场的政策创新就是要根据本地区以及区域资本市场的发展情况, 对资本市场发展规律、发展趋势、发展阶段进行充分考虑, 从而对有限的政策、条例和法规进行实施。
4.2.4 在竞争中加快区域资本市场的发展
对于时代发展的趋势和潮流, 各区域资本市场都应该能够适应, 各地域资本市场都应该培育、并购与重组以及发展多元化的资本市场企业主体, 都应该对资本市场的至高点进行抢占。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在竞争中, 各国资本市场都在互相交流和作用。对于这个大的体系, 区域资本市场应该积极地参与, 然后把先进的资本运行机制和管理方法从这些西方发达国家资本市场中学到手, 这对于区域资本市场的健全和完善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5 结语
总而言之, 发展和完善区域资本市场, 有利于促进资本的积累和转化, 能够把目前困扰许多企业发展的资金来源问题很好地解决, 从而使得区域内企业的市场化进程得到快速的发展;发展和完善区域资本市场, 还能够拓宽区域内各类企业融资渠道;发展和完善区域资本市场, 对于调节和改善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有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从而能够很好的合理利用资源, 提高经济效益;发展和完善区域资本市场, 对于我国各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能够得到协调和平衡, 进而对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摘要: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以及经济的持续增长, 将为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资本市场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 事实上, 我国有些区域资本市场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 为了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必须对现存的区域资本市场进行完善。本文主要对区域资本市场、我国发展区域资本市场的必要性、区域资本市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完善我国区域资本市场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资本,区域资本市场,区域经济
参考文献
[1]杨晓丽, 孙云辉.经济增长与区域资金流动的关联性——基于中国区域差异的实证分析[J].理论探讨, 2009, (02) .
[2]胡明月.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思路探析[J].辽宁经济, 2010, (08) .
区域经济学 篇10
区域物流和区域经济这两者之间具有着很大的相关性, 作为区域经济构成部分的区域物流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其在提升流通领域与生产领域的经济效益以及运作效益和提高区域经济竞争能力、改善企业生产方面和生产布局方面发挥着明显的作用。而作为区域物流发展源动力的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也在一定程度在决定和制约着区域物流的发展。
一方面区域物流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 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区域物流所产生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经济增长带来物流发展需求, 物流需求能够促进区域物流增长方面, 同时也体现在区域经济对区域物流本身的发展水平具有着较大的制约性, 经济的增长会增加区域内的物流量, 而经济欠发达则区域物流没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与潜力。首先, 区域经济的发展规模对区域物流的发展规模起着决定性作用。物流产业具有所有服务业都具有的共同点, 即它对区域内的生产性产业以及流通性产业具有很大的依赖, 所以区域经济本身的发展规模与区域物流的发展空间成正比。从包括中原经济区在内的许多地区物流发展来看, 区域经济发达或者区域中的商贸比较活跃, 那么物流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市场与客户群作为基础, 并具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其次区域经济层次与水平对区域物流层次与水平发挥着决定性作用。随着区域经济的日益发达, 其发展必然会要求区域物流具有更高的能力, 同时也有能力为区域物流能力的提高提供技术条件以及经济物质条件, 这些内容包括仓储、通讯、交通等物流发展必须依赖的硬件条件以及物流发展理念、管理技术等能够保证物流向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发展的条件;再次区域经济的结构对区域物流的结构起着决定性作用。区域经济的结构以及结构的发展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区域物流的结构, 尤其是对物流的基础设施、服务范围、路线、水平以及类别等产生着明显的影响, 这些影响的产生是物流本身的服务属性所决定的。作为后发产业的区域物流维系着区域经济中的各个企业、产业以及部门, 并促使他们形成统一的整体。区域内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带来了对物流的需求同时为区域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平台, 所以区域物流的结构在很大程度上由区域经济的结构所决定;最后区域物流整个系统本身的协同度受到区域经济的影响。区域物流的系统是在区域经济合作以及分工的基础上发展而撑的, 在促进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以及解决区域经济中存在的冲突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区域内贸易和分工的合理会形成大量物流需求, 从而推动物流发展。区域间资本的流动、技术的传播以及劳动力的流动不仅会创造物流需求, 同时物流技术也会得到发展。区域间产业的转移有利于实现区域间的协调和调整, 这无疑会给建立与完善区域物流体系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区域物流和区域经济的关系不仅体现为区域经济对区域物流的影响, 同时也体现在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方面。首先区域物流能够有效地降低区域交易成本并推动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物流产业中的合作伙伴需要进行合作和沟通, 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搜寻客户信息的费用, 在个性化的物流服务中双方可以建立良好的信任, 这能够有效地降低违约风险, 当双方出现冲突时, 由于合同具有的长期性能够促使双方进行协商解决, 从而减少因为仲裁和诉讼而产生的不必要费用, 所以区域物流发展能够在社会交易过程中降低交易费用;其次区域物流的发展可以对区域产业起到优化作用。对物流企业的培训和集中可以通过规模优势和整体效益的发挥来推动物流向合理化和专业化发展, 在此基础上可以带来大量的资金流、商业流、技术流以及信息流, 并促进旅游、信息业、金融业以及商贸业的发展。相对于技术原始、功能单一、经营分散的储运业务而言, 现代物流属于高附加值与技术密集型的产业, 具有高度化的劳动力、技术结构以及资产结构, 而区域物流的发展涉及到基建行业、运输行业、通讯行业等众多服务行业, 同时也涉及到金融、保险、商务和餐饮等行业, 所以区域物流的发展也有利于区域产业向高度化发展并使其结构得到优化;再次区域物流的发展有利于形成区域市场。区域中集中了供应链上的许多节点企业, 这些节点企业的结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区域市场的发展与形成, 同时供应链中的节点企业也能够通过互补优势来形成区域市场的主体并形成有机整体以促进区域市场的发展与成熟化;最后区域物流的发展有利于形成区域产业集群并提升产业本身竞争力。供应链物流模式中的企业从竞争的关系向合作与竞争结合的关系转变, 在整合与协作的前提下, 能够使自身的竞争力加强并提升供应链的整体效率以推动产业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同时区域物流的发展会形成产业的集群, 并成为区域经济中重要的增长点。
二、中原经济区物流发展对策
中原经济区包括晋南、河南、冀南、苏北、鲁西、鄂西北以及皖北等七个省与二十八个市。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推动了相邻省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优化, 使这些地区中的经济发展不再受到过大的约束与封闭。从中原区域经济发展与物流发展来看, 只有实现物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与互相支撑才能够实现中原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中原经济区通过经济水平的提高已为物流的发展建立经济基础, 在此过程中推动中原经济区的构建将加强各省市之间的经济交流, 而其中物流需求的出现也会成为带动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中原经济区物流的发展能够优化中原经济区的经济增长模式, 在推动物流发展的基础上可以促使中原经济节约物流成本, 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与质量并使物流以及经济都走向集约化道路。总之中原经济区中的经济水平决定着物流的发展水平, 而物流的发展能够对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所以发展中原经济区物流十分重要, 在此过程中不仅要认识到中原经济区物流发展中在劳动力、交通、空间、原材料、能源以及基础设施方面的优势, 同时要认识到当前中原经济区在基建投入、物流企业竞争力与规模方面的劣势, 针对这些问题, 为了让中原经济区物流能够发挥出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 物流发展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重视基础设施建设
在基础设施建设中, 中原经济区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是加大基建投资, 通过扩展筹资渠道来为区域物流发展建立物质基础, 物流基建需要的投资较多并且具有较长的回报周期, 单纯依靠国家投入是难以达到较好效果的, 所以在对国家政策性投入进行充分利用的基础上要积极吸收社会融资、投资以及外资, 在统一规划以及科学管理前提下打破行业限制、行政限制以及区域限制以推动物流基建设施的良好完善;二是开展信息网络完善工作。当前建设以Internet与EDI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物流已经成为了现代化物流发展的重要趋势, 在中原经济区推动信息化物流的发展需要建立起自动化、信息化的物流配送中心, 在此过程中要对发达地区以及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技术进行借鉴, 并对中原经济区物流的实际发展特点做出调查以做到因地制宜, 从而保证物流信息的共享以及物流效率的提高。
(二) 强调物流人才培养
在物流人才的培养中, 首先要构建现代化的物流教育体系, 在此过程中, 一方面要在物流教育方面加大投入, 支持各个省市科研机构、高校与社会物流企业的合作以建立实验基地与培训基地。另一方面要鼓励高校在市场需求下设立供应链管理以及物流管理专业, 同时物流行业协会有必要发挥作用并领导与倡导物流管理职业教育的全面开展;其次要采用多种方式来进行物流人才的培养, 在此过程中可以以社会培训单位以及院校为依托对物流行业在职人员进行物流管理培训, 特别是要重视物流企业管理人员、经理等对物流发展发挥直接作用的物流人才的培训工作, 通过探索与贯彻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来完善物流行业中的资格认证, 以规范对物流人才的管理。
摘要:本文在对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关系进行详细论述的基础上, 对中原经济区域物流与区域关系进行了探讨, 同时对中原经济区物流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的研究与思考。
关键词:区域物流,区域经济,中原经济区
参考文献
[1]姜悦学.现代物流业与区域经济[J].中国物流与采购, 2005 (19) .
[2]唐建民.区域物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科技信息, 2005 (16) .
[3]李庆民.关于区域物流发展有关问题的再认识[J].经济师, 2005 (10) .
区域经济学 篇11
关键词:区域文化;区域经济;影响
1. 区域文化的内涵
在区域社会发展过程中,区域文化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区域文化是一个地区在长期的演变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包括价值观念、人文心态、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在内的、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的文化总和。
文化是一个含义广泛、内容丰富的概念,人类学家泰勒曾指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含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区域文化是具有一个地域特色的文化,概括性来看,它主要具有综合性、共享性、区域性、创造性等特征。其中,综合性是区域文化的基本特性,既融理论、时间、发展于一体;共享性是指这种文化是可以传播和共享的;而不同地理环境、人文因素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文化具有的明显的区域性;区域文化通过不断的交流与融合,促进制度与技术的创新,进而体现出一定的创造性。百色市区域文化是一种壮乡文化,具有民族的特性,文化内涵丰富,民族特色鲜明,在百色区域经济中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2. 区域文化和区域经济基本关系分析
区域文化和区域经济是社会系统的两个较大的子系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两个方面,不管是经济还是文化,都是人在历史过程中为维持和繁衍自身生产所必需的消费品所产生的结果,它都是人本质的一种体现,都是自然界本身的一部分。从社会发展的研究来看,我们会发现,有些地方即使在地理环境、交通条件以及资源禀赋方面非常的相似,但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现象的出现单单从经济因素方面是解释不通的,我们只能从文化因素方面进行反思,并以此来解释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奇迹”和“欠发达”现象。通过长期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落后的文化所带来的不可能是先进的经济,而滞后的经济同样也不会产生先进的文化意识。即区域文化和区域经济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而又相互约束的关系。
区域文化和区域经济这种相互促进和约束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区域经济是区域文化发展的前提条件,为区域文化提供发展所必需的物质基础。同时,区域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是由区域经济来决定的。而另一方面,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或者制约上,一般来说,优越的区域文化可以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而落后的区域文化则会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百色市区域文化也一样,其民族性、包容性、开放性、创新性等特性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但同样,区域文化中所形成的一些价值观、财富观等也会与现代经济基本准则存在一些矛盾,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3. 区域文化对百色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3.1 区域文化为百色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与精神支持
区域文化对于区域经济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区域文化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与精神上的支持。人们在追求经济利益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价值观很容易出现分歧,并且受到各种复杂的因素影响,人们在利益追求中很容易迷失方向,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文化来指引。文化可以说是人们共同认同的一种信仰,这种信仰可以让人们在复杂的谁会环境中把握住正确的价值取向,确保人们经济价值观念、意识的正确性,使得市场经济健康、协调发展。区域文化要持续有力地为区域经济提供智力和精神支持,就必须不断进行创新。百色市区域文化显现“勤劳勇敢、热情好客、质朴憨厚”等民族气质,这种民族心性和气质代代相传更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开放性发展,作为一种精神上和智力上的力量一直影响和推动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3.2 区域文化对百色区域间经济融合的影响
区域文化形成后,以其独有的方式对区域内的人们的思想、思维方式、行为等产生影响,使得区域内的人们以这种文化来标榜自己,区域文化体现出一定的稳定性。这种带有明显趋于特色的文化模式形成后,在较长时间内是不会改变的,这使得区域文化具有了独有的特征,人们才可以向外界展现自己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区域文化的这种稳定性对于区域间经济的融合则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区域内的人们认可了自己的文化特色之后,就很难接受和认可外界其他的文化,而这种对其他区域文化的抵触是会影响区域间的交流的,进而影响区域之间经济的融合发展。
3.3 区域文化差异对百色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
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当今这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区域经济还是非常明显的,并且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而这种差异的产生和区域文化的差异是有很大的关系的,我们甚至用这种差异性来对百色市区域经济的不均衡发展进行解释。百色市的12个县区中,在经济发展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差异的出现除了资源禀赋、发展机制等不同之外,区域文化的差异是一个不可忽略的方面,并且区域文化可以说是影响最大的一个因素。
3.4 区域文化在促进区域创造经济价值方面的作用逐渐增大
区域文化可谓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其价值是无法估量的,在促进区域创造经济价值方面的作用是巨大的。现在百色市越来越重视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方面的重大促进作用,通过对外宣传自己独居特色的区域文化来进行招商引资,利用区域文化的魅力来吸引投资商和游客,提高地区的市场竞争力。总的来说,区域文化在促进区域创造经济价值方面的作用也不断增大,文化产业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4. 区域文化促进百色区域经济发展策略探究
4.1 确保经济政策制定与文化政策推行同步
科学、有效的区域经济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科学合理的经济政策是符合当地的文化发展情况的,因此,要做到更好地运用区域文化来促进百色区域经济的发展,首先经济政策的制定与文化政策的推行要保持同步。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来看,经济落后地区往往在文化上也比较封闭,导致人们在对新事物方面接受程度相对于发展地区都比较差,在封闭的环境中经济很难得到快速的发展。因此,要推動区域经济的发展,就要通过制定相应的区域文化政策,充分发挥文化教育的作用,破除人们思想上的障碍。
4.2 加强建设,促进区域文化发展
要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就要不断加强百色区域文化建设,使文化的力量得以更加充分的发挥。首先,通过强化区域文化建设,可以改善区域内的民风,让区域文化更具特色和吸引力,从而增加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提高区域竞争力。其次,文化底蕴是经济发展的潜力保障,加强区域文化建设,丰富区域文化底蕴,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驱动力。此外,通过加强文化建设,可以提高人们的素质,这对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和谐社会的创建都是有着这深远的意义的。百色固有的先进生态环境理念对于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是不可多得的思想源泉,也是百色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4.3 注重人文精神培养,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人文精神是一个人整体素质的集中反映,是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要在区域经济推动过程中充分的发展区域文化的引领作用,就必须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把人文精神融入社会发展的细胞中,可以更好地促进经济建设。人文精神融入社会发展中的方式分为内化和外化两种,内化主要表现为对人们内心世界的构建,从而坚定积极参与经济建设的信念;而外化则体现于科学社会制度的建立上,通过建立科学的社会制度为经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总之,区域文化是一个地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其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区域文化和区域经济间是一种相互促进而又相互约束的关系,因此,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应该不断加大文化产业投入,提高区域文化的软实力,使区域文化最大程度的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充分发挥区域文化推进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海舰,王松.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2).
[2] 刘孙义.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分析[J].今日南国,2009.01.
[3] 黄朝流.论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企业研究,2014.03(06).
区域金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篇12
关键词:区域金融,区域经济,发展
一、理论研究综述
(一)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1.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认为, 在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的条件下, 通过资源合理调配, 各区域经济体的发展程度将会趋向统一, 这种统一还包括区域经济体内部各产业和各部门的平衡发展。新古典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源于以Solow (1956) 和Swan (1973) 为代表的发展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他们认为, 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拥有比经济发达地区更快的增长速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 两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程度将趋于一致, 最终达到均衡发展的状态。但这一理论也存在一个前提假设, 就是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而且资本、劳动、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在地区间的流动是无成本的, 不受限制的。
2.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主张部分地区或者部门先发展起来, 再来带动其他地区和部门的联动发展, 强调重点地区的重点产业和部门。Williamson (1965) 提出伴随着一国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增长, 区域间的人均收入不平等性也出现倒“U”型。就是说, 一国在经济发展的初期, 区域间的发展水平是不均衡的, 但从长远来看, 区域间发展水平始终呈现一种收敛的状态, 即发展均衡。
(二) 金融发展理论
1.国外研究历程。金融发展理论形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 是专门研究金融发展以及从金融角度探讨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的理论。但20世纪90年代, 经济学家运用内生增长模型, 在此基础上加入了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 来研究两者的关系。这其中要以King和Levine (1993) 为代表, 他们构造了新的金融中介指标, 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实证分析金融中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
2.国内研究现状。中国的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问题已开始被学界广泛关注, 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但从实证的角度来看, 对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是否存在关系这一问题, 大都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谈儒勇 (1999) 通过研究发现, 中国金融中介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在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有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韩廷春 (2001) 在总结了国内外有关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研究成果以后, 建立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联机制的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得出金融深化和金融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史永东 (2003) 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技术就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得出结论:中国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在格兰杰意义上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同时通过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加入测量金融中介发展程度的指标, 得出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具体数值。王景武 (2005) 运用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 发现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存在密切的关系。
二、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虽然金融市场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的作用关系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很大争议, 还远未达成一致。然而, 大量的文献研究已经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支持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确实存在很强的正相关性, 一般性结论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促进和影响作用, 经济增长中的金融因素不容忽视;另一方面, 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有推动和制约作用。
(一) 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性
大量国内关于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的关系的研究证实, 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在中国东、中部地区虽然金融资源对于区域经济的贡献率在降低, 但是他们的正相关关系仍然成立。这里存在一个是金融资源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起作用还是金融组织结构亟待调整的问题。因此从两者之间的关系, 我们可以看到, 区域金融资源同区域人力资源、区域技术资源一样都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尤其在经济起飞阶段, 金融对经济发展的能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金融甚至是第一推动力。
(二) 区域金融发展的区域适度性
虽然东部地区存在区域金融资源贡献率降低的现象, 但这是否说明东部地区金融发展超越了经济发展的步伐, 导致金融资源的浪费, 还有待证实。东部地区凭着其良好的经济环境, 充用调动金融资源而得以迅速发展, 而欠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金融资源的利用效率都很低, 潜在的经济发展要素无法启动, 使其始终难以找到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但有一点我们可以确定, 那就是只有区域金融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步了、匹配了、协调了、达到地区“金融”与“经济”双赢的状态, 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区域金融资源的作用,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实现社会和谐。
(三) 区域金融发展的非独立性
区域金融资源虽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但不能一味地强调或是孤立地看待这个要素。在协同理论的支撑下, 区域经济、区域金融, 可以构成一套完整的自组织系统, 使其整体目标与其内部构件以及相应的演化规律紧密地联系起来。区域经济是一个大的系统, 应该用系统的观点来看待。区域金融、区域人力和区域技术都是这个大系统的要素, 它们之间是不可分割的、相互联系的。因此, 认识到它们的非独立性, 更好地把它们结合到一起, 才能给区域经济带来跨跃式增长。
三、区域金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路与方向
(一) 实施差别化的区域金融政策
从国家层面上来看, 应制定规范的区域金融发展战略, 逐步将金融支持重心向经济不发达区域进行转移, 给予各地区平等的金融发展条件, 避免区域金融差距的继续拉大。具体来讲, 东、中、西部各地区的区域金融结构空间差异仍然存在, 因此应采取不同的区域金融发展思路。首先应优化东部地区金融结构的战略重点, 进行自发调节, 形成具有市场竞争性的金融结构。其次要优化中部地区金融结构的战略重点, 在增加金融资源总量的基础上进行调节, 形成市场主导型的金融结构。最后要优化西部地区金融结构的战略重点, 目标是提高资金配置效率, 形成政府推动型的金融结构。实施差别化的区域金融政策, 加快西部金融发展、必须对西部地区实施与东部、总部不同的金融政策。建立区域经济发展基金, 实行区域化的金融政策, 赋予中央银行在各地区的分支机构一定的地方金融政策制定权和调控权, 包括建立中西部地区的开发银行和开发基金, 通过国家优惠政策激励商业性金融机构到中西部发展, 优化中西部的金融机构体系, 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金融保障。同时也要给予各地区平等的金融发展条件, 构建公平合理的金融发展环境, 努力实施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缩小区域金融差异。
(二) 调整金融体系结构以实现金融机构多元化
自中国金融业改革以来, 竞争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过在某些地区尤其是经济落后地区, 国有金融机构仍然具有明显的垄断特征, 他们提供的金融服务根本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导致部分借贷者转而寻求非正规渠道的金融支持。因此, 相关部门应当根据需要调整金融结构, 不断引入各种金融机构, 打破国有金融机构的垄断状态, 使整个信贷市场更加活跃, 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在金融市场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 民间金融是对正规金融的有效补充, 尤其在经济不发达地区, 甚至能成为金融主力, 因此民间金融对部分地区的经济增长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定时期内在总量上能推动区域经济的增长。
(三) 培育发展与区域经济水平及区域分工相适应的金融体制
培育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区域分工相适应的金融体制, 对资本稀缺要素的生成和区域优势产业的确立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有利于调整区域的产业结构, 推动并提高区域的经济水平, 加强不同层次及规模的区域经济中心的扩散。随着中国金融经济的转轨, 金融规模以及金融结构包括金融机构、融资方式和金融交易等会逐步按市场经济规律和区域经济发展结构进行区域间层次性和差异性的配置, 并逐步形成多种不同金融结构特点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当区域经济中心与区域金融中心配置在一起时, 区域经济金融中心的经济金融辐射和扩散作用会极大地促进区域金融、经济的发展, 促进区域金融、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
区域金融机构要积极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 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创新开发金融产品和服务, 积极发展区域金融协作, 加快区域金融生态建设, 努力提升金融支持和服务水平。
同时要树立金融生态观。金融生态和谐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两者是统一的。金融生态和谐发展可以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使之走上科学发展轨道。因而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金融生态和谐发展内涵, 努力用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
四、结论
中国区域金融、经济协作在改革开放以来起到了巨大作用。目前中国新的经济形势、新的竞争环境, 为区域金融、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因此要求在区域金融政策上要有所创新, 并且在区域金融的整合中寻找新的突破口。区域金融、经济协作是中国各地区搞好金融、经济生态环境建设、实现金融经济稳定的重要环节。由此可见, 加强金融稳定, 齐心合力促进区域金融、经济通力协作, 对于构建更加和谐的金融结构, 促进中国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朱小黄.强化金融服务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中国金融业网, 2006, (12) .
[2]欧向军.基于区域分离系数的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成因定量分析[J].地理研究, 2007, (4) .
[3]周立, 王子明.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1978—2000[J].金融研究, 2002, (10) .
[4]米建国, 李建伟.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思考与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 2002, (4) .
【区域经济学】推荐阅读:
与区域经济学相关报告07-08
区域经济学复习资料10-26
岭南经济区域06-23
区域民生经济12-10
港口经济与区域经济08-05
区域经济发展经济剖析06-05
海西区域经济07-19
温州科技经济区域05-09
区域经济融合05-15
区域经济效应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