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市场经济

2024-06-12

区域市场经济(精选12篇)

区域市场经济 篇1

1 区域资本市场

1.1 区域资本市场的概念

区域资本市场是指在一定的经济区域内融资期限在一年 (不包括一年) 以上的金融工具交易所形成的市场。区域资本市场的期限长、借贷量大、风险高、收益高。区域资本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资本支持、品牌提升、战略并购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2 区域资本市场的共同特征

首先, 在区域资本市场中, 经济发展水平与生产力发展水平旗鼓相当, 有明显的区别特征表现在整个资本市场中;其次, 在区域资本市场范围内, 出发点要主要以生产的地域分工和交换贸易的全局背景主, 具有明确的区域战略主导产业、产品链, 对于本地区的产业机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可以依靠主导产业来进行带动。同时, 以主导产业为核心, 对相关产业及产品进行发展, 从而使得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连锁效应得以实现。此时, 区域资本市场起着资金融通、资本运营、产权流动的关键作用;第三, 在统一资本市场中, 区域资本市场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区域经济一体化被推动的同时也使得全国经济一体化得到了推动以及整个经济发展速度也得到了加快;第四, 对于促进地区性政治、经济体制改革, 区域资本市场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 我国发展区域资本市场的必要性

首先, 我国国情需要发展区域资本市场。在市场经济中, 区域内活动的资本资源流量越来越大, 且区域特色也比较明显, 从而使需要通过区域资本市场来引导经济发展。我国经济的增长也逐渐地从产业推动型转化为资本推动型, 而不同层次的区域经济也越来越显示其巨大的活力, 当然资本市场也是如此。

其次, 社会进步、社会分工需要发展区域资本市场。在资源、科技发展水平或者在经济社会中我国各地区的差异都较大, 那么要以相同的模式进行发展必然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

3 区域资本市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首先, 区域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结构转换可以通过区域资本市场的建立而快速、有效的完成, 从而使得区域内的主导产业链和经济增长级能够迅速的形成, 并且也使得区域经济的共同高速发展得到了加速;其次,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 区域资本市场在自己的分工体系、完成市场定位形成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区内的合理利用资金、有效避免重复投资, 区域资本市场对其具有促进作用, 而且还能够促进合理分工协作, 从而使得那些低级别的竞争性内耗能够得以防止;再次, 区域资本市场的成熟运作, 不仅会推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而且它是强化市场机制的主要途径;最后, 生产要素在区域之间的合理流动能够通过资本市场的创新和发展形成, 从而使得资本的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得以提高。

4 完善我国区域资本市场

4.1 完善我国区域资本市场的基本原则

4.1.1 开放性发展的原则

区域资本市场的运行首先要对区域内外的联系有利, 要能够促进区域内的开放和区域内的横向联合与协作, 并且还要对区域资本市场中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有促进作用。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市场的限制和束缚受到了全球化商品生产的影响。因此, 区域资本市场在促进经济发展的时候要对不能超过市场容量的限制给予考虑, 从而在发展区域资本市场时把资源开发和市场开拓结合起来。

4.1.2 总体最优原则

发展区域资本市场要受到宏观高层政策法律法规和低层次经济发展区域状况的限制, 同时还要受到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的限制。区域资本市场是一个开放性的市场, 需要与其他区域资本市场进行合理的分工协作与磨合, 因此, 在空间上各个相对独立的区域资本市场与全国资本市场最大限度相适应, 在时间上, 区域资本市场的优化表现为一个整体。因此, 对区域资本市场优化问题的分析不能只从某一时点或者某一阶段进行。而是对其分析需要从区域资本市场发展历史、现状和未来来进行, 那么这就需要区域资本市场在发展过程中要追求总体最优。

4.1.3 发挥区域经济优势原则

对于商品经济来说, 发挥区域经济优势是客观要求, 区域资本市场要想发展就不能脱离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客观条件。区域内发展何种产业、形成怎样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由区域社会经济基础条件决定的。区域资本市场形成和发展最重要的条件和基础就是区域内各种条件的有机结合。因此, 区域资本市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能够把同一产业或者同一产品在不同地区生产费用的区间差异和同一地区不同产业部门经济效益水平的差异体现出来。

4.1.4 协调发展原则

在区域发展过程中, 效率和公平原则是一对矛盾, 主要表现如下:提高区域经济效率, 就可能扩大区域间经济差距, 而人为的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又可能降低区域经济效率。提高区域经济效益是发展区域资本市场的首要目的, 进而使得全国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得以提高。发展区域资本市场, 首先要服从区域内和全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目标, 其次对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能够承认并最终, 再次对于效率和地区平衡发展之间的关系一定要协调好。

4.2 完善区域资本市场的建议

4.2.1 强化资本市场发展的创新精神

首先, 要树立大市场观念。一般来说, 极强的流动性和地域的淡化性这两者特性是资本市场中资本所具有的。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就是实现全球一体化, 在国际资本方面, 已经具有了以下特点:流动领域拓宽、流动速度快、规模扩大;在国内资本方面, 通过资本市场可以对更大范围的资金进行运作, 已经没有了边界和地缘的限制。其次, 树立不断创新的观念。

4.2.2 资本市场发展创新的制度环境的构建

第一, 加快体制改革步伐。主要就是把改革速度的快与慢的关系、改革的点与面的关系、改革质量、内容和数量、形式的关系、整体改革与局部改革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就行。第二, 加快企业主体的制度建设。第三, 加快适应资本市场发展创新的宏观体制环境建设。第四, 利用和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 促进体制改革创新。第五, 加快资本市场的监管体制建设。在资本市场制度环境建设中, 对区域资本市场的监管体制建设的改进以及对资本市场发展的规范是非常重要的。

4.2.3 增强资本市场发展创新的政策推动力

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必然会框定一个区域性资本市场的政策制定、实施以及创新等行为。区域资本市场的政策创新就是要根据本地区以及区域资本市场的发展情况, 对资本市场发展规律、发展趋势、发展阶段进行充分考虑, 从而对有限的政策、条例和法规进行实施。

4.2.4 在竞争中加快区域资本市场的发展

对于时代发展的趋势和潮流, 各区域资本市场都应该能够适应, 各地域资本市场都应该培育、并购与重组以及发展多元化的资本市场企业主体, 都应该对资本市场的至高点进行抢占。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在竞争中, 各国资本市场都在互相交流和作用。对于这个大的体系, 区域资本市场应该积极地参与, 然后把先进的资本运行机制和管理方法从这些西方发达国家资本市场中学到手, 这对于区域资本市场的健全和完善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5 结语

总而言之, 发展和完善区域资本市场, 有利于促进资本的积累和转化, 能够把目前困扰许多企业发展的资金来源问题很好地解决, 从而使得区域内企业的市场化进程得到快速的发展;发展和完善区域资本市场, 还能够拓宽区域内各类企业融资渠道;发展和完善区域资本市场, 对于调节和改善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有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从而能够很好的合理利用资源, 提高经济效益;发展和完善区域资本市场, 对于我国各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能够得到协调和平衡, 进而对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摘要: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以及经济的持续增长, 将为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资本市场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 事实上, 我国有些区域资本市场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 为了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必须对现存的区域资本市场进行完善。本文主要对区域资本市场、我国发展区域资本市场的必要性、区域资本市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完善我国区域资本市场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资本,区域资本市场,区域经济

参考文献

[1]杨晓丽, 孙云辉.经济增长与区域资金流动的关联性——基于中国区域差异的实证分析[J].理论探讨, 2009, (02) .

[2]胡明月.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思路探析[J].辽宁经济, 2010, (08) .

[3]豆建民.国内资本流动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J].当代财经, 2005, (08) .

区域市场经济 篇2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近年来,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国民收入不断提高,但是全国范围内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很不均衡的。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针对每一个区域而言,区域经济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它能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维持区域经济稳定以及提高区域人民的生活水平。除此之外,区域经济政策还能优化资源的配置,使区域经济发展的效益更高。本文就区域经济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展开阐述。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区域政策;影响分析

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并不能有效对每一个区域的经济进行调控。区域经济的发展不仅受制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更需要区域经济政策进行调控。若要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逐步解决经济发展不均衡问题,区域政府要制定相应的区域经济政策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区域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概述

(一)税收政策

税收是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众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税收政策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是国家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包括消费税、增值税、所得税等等。就某一个区域而言,区域税收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更为明显。针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制定出适合区域发展的更加细化的税收政策十分重要。比如,针对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部门,对其征收高税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发展,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对中小企业积极扶持,采取减免税收的政策,减小对区域中小企业的发展压力等等。区域税收政策是对区域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强有力的手段,能快速的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作用。

(二)投资政策

投资政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很大,它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包括投资领域投资领域、投资方式、投资质量标准、投资财务标准等问题。政府的投资政策主要体现在对基础实施和对企业的投资上,但是对于不同的地区,政府应该采取不同的投资政策。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区域政府要加大对经济不发达区域的投资,完善其水电供应系统,加大对交通运输建设,还要加强对公园对娱乐场所的投资,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为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对企业的投资,要合理分配其投资的区域,政府应首先考虑对经济不发达区域的投资,拉动其经济发展;还要确定对区域的投资项目,要依据区域的资源情况,包括人力资源情况和自然资源情况,选择适合该区域发展的投资项目;对于区域不发达的产业类型,对于区域的投资可以首先考虑发展该区域的该类产业,让区域的产业类型能够多样化。

(三)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转移支付主要是指各级政府之间为解决财政失衡而通过一定的形式和途径转移财政资金的活动,是政府的财政资金的单方面的无偿转移,是二级分配的一种手段,是减小经济发展差距的一种手段。包括税收返还、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等等。转移支付有三种模式,一是自上而下的转移支付,二是横向转移支付,三是纵向和横向混合使用。在纵向上,一级政府针对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转移支付的力度也不尽相同。对于区域经济落后地区,政府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给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充足的财政支持,让区域经济发展有充足资金作为发展基础,区域经济发展有足够的动力;对于经济发达地区,基于其有一定的财政基础,可以减小对那些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否则过多的财政资金容易让经济发达区域滋生懒惰情绪,没有足够的生产积极性。在横向上,可以由经济发达的富裕地区向经济落后的贫困地区进行财政转移支付。纵向和横向结合的模式就要综合各区域的具体经济情况进行财政转移支付。

二、区域经济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区域税收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区域税收政策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收入分配和经济结构都具有调整作用。首先,区域税收政策直接影响投资,进而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在经济不发达的区域,区域政府通过对外来投资者实行税收优惠,降低其投资成本,获得更多收益,能够有效吸引投资者对本区域进行投资,促进该区域的企业产生发展;对本区域中小企业实施税收优惠,减小它们的发展压力,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在经济发达区域,各类企业密集,有许多高污染的区域,区域政府应适当提高对其的税收,控制这些污染环境企业的发展,改善区域的环境,给区域人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对不同区域不同企业采取不同的税收政策,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区域经济、区域企业的协调发展。

(二)区域投资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区域投资能有效缩小区域经济的发展差距,对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经济投资,可以逐步使其经济实力加强,经济发展的步伐加快,让我国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人们的收入差距。区域投资政策是对生产要素的一种分配,它可以改善生产要素不足区域的要素拥有量,使要素过剩区域的要素重新分配以达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对区域的基础设施投资,尤其是对交通运输的投资,便捷的交通使得各区域的经济交流更加方便频繁,用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去带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于水电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完善,可以吸引投资者这对本区域经济投资,带动区域的经济逐步发展。对区域工业企业的合理分配投资,即加大对区域落后地区的企业投资,减少对发达地区的企业投资,能有效改善落后区域的工业发展状况,增加该区域的就业量,促进经济发展,避免发达地区对工业和经济的垄断,缩小收入水平差距,维持社会稳定。

(三)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能够有效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缩小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先富区域带动其他区域后富,实现经济发展的公平机制,包括基础设施完善程度的公平,经济发展机会的公平,还有各区域人们收入的公平。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能保证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政府对区域的转移支付带动各区域的经济发展,能够使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拥有雄厚的财政基础,使得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增强。财政转移支付使得资金在各区域间得到合理配置,特别是富裕地区对贫困地区进行的财政转移支付,使得资金在区域间流通,发挥其更大的效用。

三、结束语

中国经济的发展并不是某些地区经济的发展繁荣,而是全国地区均衡和共同的经济发展。区域政府根据各自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制定符合自己区域经济发展方向的区域经济政策,才能对各区域的资源么进行科学合理的调配。随着区域经济政策不断实践完善,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将会日益凸显,合理的区域经济政策不仅能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更对促进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于诗琦。区域经济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中国商贸,,(28):165―166。

[2]江世银,杨伟霖。论区域财政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06):65―68。

区域市场经济 篇3

关键词:新经济地理;经济一体化;区域差距

一、 引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增长。1978年~2010年,中国取得了年均9.89%的增长速度,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然而,随着经济体量的持续变大,一些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如经济增速放缓,区域差距扩大等。(1)经济增速放缓。从2010年以后,除2011年以较高9.5%的增长以外,其他年份均小于8%,2012年~2014年经济增长分别为7.7%,7.7%和7.3%。(2)区域差距依然巨大。从2014年的GDP总量上来看,国内生产总值第一的广东省为6.78万亿元人民币,而西藏仅为920.83亿人民币。从人均GDP来看,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天津,北京和上海,排名最后三位的分别为云南、贵州和甘肃,其中排名第一的天津为105 231元,而排名最后的甘肃为26 433元,两者相差3.98倍!在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下,中国政府通过“对内深化改革,积极进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外加大开发力度,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其目的就是使得中国经济在时间维度上维持稳定增长,在空间维度上形成合理的分布。因此,从理论上理解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增长、区域差距的影响就显得十分必要。

从本质上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就是微观主体的区位选择问题。因此需要关心的是,当区域一体化政策实施后,经济活动的主体将会如何选择自己的区位?经济活动不同的空间分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什么?在这一过程中,与经济增长相生相伴的区域差距又是如何变化的?对这些问题回答的好坏是政府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能否制定合理的区域政策,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而新经济地理学(New Economic Geography,NEG)是一门解释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理论,以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为切入点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将会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经济活动的空间变化规律。因此,本文论述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1)阐述新经济地理框架下主要模型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增长与区域差距关系的研究;(2)新经济地理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解释;(3)总结和建议。

二、 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增长与区域差距的关系:基于新经济地理模型

1. 静态模型。最初的新经济地理模型旨在解释区域一体化发生后,经济活动在空间变化规律以及由产业分布的变化而导致的区域差距,其现实背景就是欧盟的产生。Krugman和Venables(1990)最初的模型就是解释当区域一体化发生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产业是如何在空间上进行变动的。模型中企业的区位分布是由聚集力(Agglomeration Forces)和分散力(Disperse Forces)的相对大小来决定。模型中的作用力主要表现为三种:市场接近效应、价格指数效应和市场拥挤效应。聚集力主要体现在市场接近效应和价格指数效应,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工业企业倾向于选择市场规模大的发达地区,因为这样可以实现自身的规模经济,同时生产接近大市场还能节省运输成本;另外,在企业集中的地区其生活成本也低,因为企业数量多的区域生产的工业种类和数量自然就多,需要从外地输入的产品种类和数量就少,从而承担的运输成本就小,于是产品价格相对便宜。市场接近效应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定位于大市场,而越来越多的企业在一个地区集中时,这个地区的价格指数又进一步下降,从而使得更多的制造业人口迁移到本地区。而分散力主要体现在由市场拥挤效应。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方面,企业较多的地区竞争更加激烈,激烈的竞争使得企业为获得生产要素支付更高的价格,从而降低企业的利润,进而促使其转移至边缘地区以降低生产要素价格。区域一体化化程度(模型中的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对于聚集力和分散力的大小至关重要。当区域一体化程度比较低时,经济系统的分散力大于聚集力,各地区的经济活动保持对称分布状态。随着一体化程度的提高,聚集力和分散力都开始下降,但分散力不聚集力下降得更快,这样就存在当一体化程度达到某一临界水平時,聚集力大于分散力,进而导致经济活动的聚集。

从区域一体化不断深化对过程来看,由于在静态模型中,生产要素都是事先给定的,因此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模型中没有明确表示经济增长的变量,模型中经济一体化程度(由运输成本下降导致的商品市场一体化程度的提高)、经济增长与区域差距的变化过程具体如下:由于区域一体化程度的提高(运输成本下降),聚集力和分散力都发生下降,但分散力不聚集力下降的更快,这就存在运输成本的某个临界点,当运输成本低于突破点时,聚集力大于分散力,产业的聚集过程开始,工业企业逐步流向另一个地区,两个地区工业企业数量也就不再相等,最终形成核心-边缘结构。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增长对两个地区来说是截然不同的,如果以企业数量和实际工资来衡量经济增长的话,(从整体和局部来进行分析)核心区域会随着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出现经济增长(企业数量增加),同时核心区的实际工资也会提高,实际工资的提高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是由于运输成本的下降,消费其他地区的产品的价格下降而导致的实际收入的提高;另一个是由于核心区企业数量的增加,消费者消费其他地区产品的种类减少而导致的价格指数下降,从而使得实际工资提高。而边缘区则会发生经济衰退(企业数量减少),同时由于消费外地产品数量的增加,实际收入将会下降。在这个经济发展过程中也伴随着区域差距的变化,在运输成本从无穷大降低到零的过程中,两地区消费者的实际收入差距会呈现出现增加后减少的倒U趋势。这与新古典经济学中的倒U结论一致,这说明在政府同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来发展经济过程中,必然会导致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而且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先富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会不断扩大,只有在经济一体化程度较高时,全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收入差距也会不断缩小。这个模型本质上解释的是初始有差异的两个地区进行一体化过程中,经济活动进行区位选择的过程以及这个过程中地区收入差距的变化规律。但模型没有说明是什么因素造成了两个地区初始的差异?随后Krugman(1991a)修改的假设说明了在即使在两个区域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也能最终出现经济活动集聚的状态。其作用机制就是劳动力流动而形成的自我强化的作用效用。此后,不同的学者基于不同的现实条件对模型进行修改,如把制造业工人的流动改为实物资本的流动就形成了自由资本模型(Footloose Capital Model,FC模型)以及把制造业工人修改为自由企业家就形成了自由企业家模型(Footloose Entrepreneur Model,FE模型)。从本质上来说,静态模型的修改并没有改变区域经济一体化影响经济增长和收入差距的结论,即在区域一体化过程中区域差距先增加后减小的倒U的变化规律,完全一体化后,区域之间不存在永久性差异。

2. 动态模型。从本质上来说,静态模型的经济增长只能通过价格指数的下降来体现,而非真正意义上的GDP的增长,因此在随后的发展中模型中增加的动态模块,由Baldwin(1999)提出来的资本创造模型(Constructed Capital Model,CC模型),与CP模型不同的是,CC模型中生产要素的存量没有提前给定,其经济增长是通过资本的折旧和创造来反映的。模型中引入了资本形成和资本折旧这两个新的变量。创造新资本的条件是资本价值大于等于资本创造成本,其中资本价值的确定是由资本长期收益流的现值来确定。只要资本价值大于创造成本,新资本就会不断会被创造出来,在长期,资本的价值与创造成本相等时,资本存量不再增加,经济增长也就停止了。对于初始条件相同的两个区域,贸易成本在一定范围内,经济活动是对称分布的。只有当贸易成本下降到足够低的时候,其中一个区域获取初始优势,对称均衡将会被打破。在一段时间变化后,所有的工业企业将会集聚到一个区域。同样,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增长地区获益,而萧条地区受损。平均价格指数下降,全国实际收入将会上升。如果初始区域规模不相等,这个转变过程会更快,尽管局部均衡也可能发生。

显然,在CC模型中,经济增长和区域差距是相互作用的:区域差距具有增长效应(区域差距的扩大,区域增长率将会提高)以及在区域差距扩大过程中,发达地区变为增长极,而另一个地区则沦为塌陷极。这样,与新古典增长理论不同的是,发达区域将会比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更快,这与Myrdal(1957)的循环累积的概念是一致的。然而,一旦经济活动全部聚集到一个区域,那么经济增长将会停止。但此时,如果一体化继续推进,边缘地区的实际收入将会由于进口价格的下降而得以提高。这也意味着全国实际收入的提高。但与静态不行不同的是,即使区域间完全一体化后,两个地区的收入差距依然存在,即存在永久性的收入差异。从长期来看,如果贸易成本不变,则区域差距的程度不会对经济增长形成影响。在CC模型提出后,不同学者对资本创造的过程进行了修改微观机制的描述,形成了全域溢出模型(Global Spillover Model,GS模型)和局部溢出模型(Local Spillover Model,LS模型)。模型中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也更为丰富,不仅有商品一体化程度的变化,也有知识溢出程度的变化。从经济增长方面来说,LS模型的典型特征为经济增长受到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的影响。其决定变量就是两个维度的一体化程度。当经济系统处于分散状态时,如果知识溢出程度很低,则创新成本很大,因此经济增长率低,但随着贸易自由度的提高,企业开始慢慢集聚,当所有产业集聚到一个区域的时候,其区域内的溢出程度会非常高,因此创新成本会大大减小,从而提高资本增长率。这就告诉我们在区域间知识溢出程度很低(如通信技术落后等)时,可以通过经济集聚来提高经济增长速度,使得经济进入 “快车道”。从区域差距方面来说,LS模型中不同的区域一体化路径对区域差距的影响也不一样。如果一体化中仅仅降低交易成本(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减小市场分割等),那么最终会促使经济发生核心边缘结构,经济会完全集聚到一个地区,从而加大区域差距;但如果同时降低交易成本和知识溢出成本,这样就可以避免经济的完全集聚。实际上,扩大知识溢出政策可以导致经济活动的分散。如当经济需同中贸易自由度和知识溢出系数都为中等水平的时候,如果区域一体化中等贸易自由度不变的情况下,提高知识溢出水平就可以把经济系统从核心边缘结构转变为对称结构,从而减小区域差距,当然这个过程中也会降低经济增长率。因此,从区域一体化过程来看,政府的政策其实是在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中权衡。如果形成核心边缘结构,则区域间存在永久性差距,且核心地区的福利高于边缘地区。但从时间维度上来看,边缘地区与一体化化之前相比福利是否提高,其不仅取决于一体化程度的大小,而且还取决于消费者制造业支出份额的大小。随着一体化的与此同时在最新的新经济地理研究中,更多的是从企业和劳动力异质性方面来进行解释经济活动的空间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增长和区域差距的关系(Okubo et al.,2010;Fallah et al.,2011),这种异质性之间互相作用关系(异质性的企业和异质性的劳动是在空间上匹配问题)将是新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三、 NEG模型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区域差距的解释

1978年以来,中国通过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手段,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从理论上来说,这两项政策分别对应着国内区域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和国际一体化程度的提高。按照新经济地理模型的预测,在一体化过程中,具被更好的市场可达性(Market Access)的沿海地区将会聚集更多的产业,因此沿海地区也会得到更强劲的经济增长。改革开放以来,从制造业的分布来看,陈秀山和许瑛(2008)研究表明,中国29个制造业行业中仅有9个行业存在扩散效应,1996年~2005年中国工业化过程中,制造业的空间结构整体表现出核心-边缘分化过程。从沿海—内陆的经济活动分布来看,根据《世界银行发展报告2009》,中国的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正如模型所预测的那样,内陆和沿海地区已经形成了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中国经济通过空间集聚实现了快速增长,1978年~2007年的三十年时间里,中国GDP的年均增长率高达9.8%。大大高于同期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长率3.0%的速度,创造了令人关注的中国模式。

这种空间非均衡的经济发展也使得区域发展差距被不断的扩大。按照不同的尺度空间,这种差距可以分为沿海与内陆之间的差距,东部、中部和西部之间的差距、城乡之间的差距。从2014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来看,排名前四的省份分别为广东、江苏和山东,全部为东部沿海城市,而排名最后的四个省份分别为宁夏,青海和西藏,都是来自于西部大省份,其中排名第一的广东省GDP是排名最后的西藏的73.64倍。从总体上看,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基本上符合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预测,即随着在工业化初期,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和地区间基础设施的改善,区域间的差距并没有缩小,反而促使经济活动向东部沿海地区的进一步集中。当地区间的运输成本从高到低,运输成本与产业聚集之间确实存在着“倒U型”关系,随着运输成本由高到低, 经济出现分散到集聚、再扩散的过程。根据文玫(2004)的研究显示:在1993年~1994年中国工业依然位于倒U型曲线的左方,即这段时间区域发展差距是单向扩大的,随着交易和运输费用的进一步下降可能会促进制造业在地域上进一步聚集。当把时间维度加长后,区域差距的变化就体现出模型所预测的那样呈现倒U变化的规律。徐召元和李善同(2006)的研究表明,区域差距在20世纪90年代呈扩大趋势,2000年~2004年区域差距扩大有所减缓,而2004年收入扩大趨势开始明显减小,2004年也是大部分学者认同的区域差距变化的拐点。因此,新经济地理模型对中国的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经济增长以及收入差距的变化有着很好的解释力。

四、 結论和建议

本文从新经济地理的理论出发,回顾了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经济增长与区域差距这一对变量的变化。在现有的理论中,随着区域一体化推进,空间经济过程的变化是非单调的,这直接影响了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差距的变化。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运输成本的不断下降),经济活动的分布规律是分散—集聚—再分散的过程。经济增长与区域差距也随着经济活动不同的空间分布而发生“倒U型”的变化规律。这种规律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很好的解释力,但随着一体化程度进一步的推进,政府应该更加注重一体化手段的多元化。按照新经济地理动态模型的预测,贸易一体化和知识程度一体化都会引起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变化,不同的是前者的提高倾向于使经济活动的集聚,而后者的提高会使得经济活动分散。而通过贸易一体化使得经济起飞后,区域一体化程度的深化会改善欠发达地区福利水平,如果这个时候采取加大贸易壁垒或市场分割的手段来进行干涉的话,反而不会提高欠发达地区福利。此外,在深化一体化的过程中,政府需要从提高贸易一体化转移到提高要素流动和提高知识溢出一体化层面上来,以保证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希伟,陶永亮.经济集聚与区域协调[J].世界经济文汇,2011,(32).

[2] 许召元,李善同.近年来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化趋势[J].经济研究,2006,(7):106-116.

[3] 文玫.中国工业在区域上的重新定位和聚集[J].经济研究,2004,(2):84-94.

[4] 陈秀山,徐瑛.中国制造业空间结构变动及其对区域分工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8,(10):104-116.

[5] Okubo T.,Picard P.and Thisse J.,The spatial selection of heterogeneous firms.Journal of Intenational Economics,2010,(82):230- 237.

[6] Gill,I.S.and C.-C.Goh.Scale Economies and Cites.The World Bank Research Observer,2010,25(2):235-262.

区域经济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篇4

1 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通常包括动力因素与限制因素。而若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就应当注意充分发挥动力因素的推动作用, 并最小化限制因素的制约作用, 在此基础上有机整合各种因素, 制定切实可行的整体性发展战略。限制因素主要是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 部分因素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呈动态性, 例如能源物质。在一定阶段内, 丰富的物质能源可以有效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但如果物质能源短缺, 就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限制性因素。除此之外, 地区制度、文化传统也会通过影响企业经营管理、人们的思想观念等, 对地区经济发展形成影响, 所以, 落后的政策制度和陈旧的文化传统同样会限制地域经济发展。动力因素则主要是指科技与知识等无形生产力, 这些要素能够有效推动地区经济发展。

2 区域经济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

2.1 构建区域经济创新体系

现阶段我国还处于市场经济转轨时期, 应当依据市场经济发展规律,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与理念, 构建趋于经济创新体系, 将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在一起, 建立以高等院校、企业、科研机构为主体的区域经济创新体系。首先, 应当构建区域经济发展创新的宏观调控体系。即我国通过行政的、经济的、计划的、法律的途径, 将国家生产力和区域经济格局结合起来, 有效调和微观与宏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矛盾, 既要坚持宏观扶持, 又要保持微观的活力。同时, 还应当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整合各种生产要素, 加强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其次, 应当构建区域经济创新体系, 一方面要坚持将企业作为区域经济创新的主体, 另一方面还要促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向生产领域拓展, 进而形成经济与科研相结合, 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相结合, 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型经济体系。再次, 还应当构建区域经济创新支撑服务体系。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 区域经济发展必须关注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 在此基础上构建新的支撑服务体系。一方面, 应当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以便明确区域经济发展的技术职称, 并将其与企业发展结合起来, 促进技术创新的多元性、持续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 还应当关注中小企业的生产力, 以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与规模。这主要是由于中小企业创新动力较大, 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 如果能够得到相应的扶持, 就会取得快速发展。此外, 还应当拓展区域经济的发展空间。运用技术培训、科技成果转让、技术承包、技术服务等形式, 不断推动技术转移的市场化。

2.2 建设区域经济创新网络

区域经济创新网络主要是指创新主体企业, 和高等院校、政策管理部门、高等院校、其他企业, 以及人才、咨询、金融、保险、法律等创新中介服务制将建立的长期而稳定的关系。它是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产物。若要建设区域经济创新网络, 首先应当构建营销服务网络, 通过网络将各种市场需求传送到区域决策系统中。其次, 应当研究开发网络, 进而将研究结构、科技园区、大学、实验基地有机结合在一起, 不断形成和输送各种创新成果。再次, 还要构建培训与教育网络, 将对企业员工的培训与专业机构、社会服务机构、教育机构、合作企业结合起来。此外, 还应当构建管理和决策网络, 合理应用现代化管理方法与手段, 对市场信息、质量控制、技术创新、成本核算、研究开发、营销服务、工艺设计, 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思路, 加以优化整合, 进而提升区域经济创新能力。

2.3 打破传统区域制度

当前, 部分地区在经济发展中管理理念落后, 为了保护本地区企业发展, 盲目限制和约束外来企业。这种传统趋于发展制度, 不仅不利于本地区企业的创新性发展, 而且限制外来资金的注入, 对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显然极为不利。所以, 若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就必须建立先进的、新型的制度, 及时打破传统区域制度, 吸引外来资本, 加大区域开放程度, 同时, 还应当应用科技力量, 促进新型产业发展, 进而推动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2.4 加强政策扶持

首先, 应当制定区域中心城市优先发展的政策。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 中心城市的形成成为必然趋势。若要促进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 一方面要明确中心城市的方向, 确立城市发展的基本方向, 并加强区域产业分工的合理性, 形成特征鲜明的中心城市。另一方面应当扶持优势产业的发展, 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市的生产力布局, 着重培养支柱产业, 并进一步加强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此外, 还应当正确处理形成区划和经济区划之间的关系, 有效解决双重区域带来的各种问题。同时, 还应当以中心城市为依托构建科技园区, 培育各种各样的科技市场, 加强与国外科的科技交流, 加强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创新作用。其次, 要明确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分工政策,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充分发挥趋于人才、资源、科技和区位等优势, 只有这样才能够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出效益、降低成本。再次, 要制定区域产业布局政策。在明确区域内和区域间分工的前提下, 应当实现经济重心区的转换与推移, 以及跨域区项目的布局和选址。逐步推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此外, 还应当注意区域经济发展的扶持优惠政策。这属于特殊问题政策, 扶持的对象多为相对落后的区域。在改革开放以前, 我国对落后地区多采取救济、补助等扶持政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则逐渐采取救济、开发、补助相结合, 以开发为主的扶持政策。旨在增强落后地区的“造血”功能, 取得显著成效。所以, 在谋求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当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 制定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

结束语

在研究区域经济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 应当认识到,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是一项任务重、周期长的工程,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当根据区域经济具体情况, 结合地区政府职能部门, 吸取国内外先进经验和理念, 总结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 并对这些因素进行创新性分析, 在分析过程中制定经济发展方向和策略, 进而促进区域经济长久、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苧萱.科技创新驱动蓝黄区域经济实现协调跨越发展[J].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4.

[2]闫磊, 姜安印.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内涵和实现基础——空间管制下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 2011.

[3]曹志鹏.创新驱动发展模式下我国科技资源配置效率[J].企业经济, 2013.

[4]姜安印, 谢先树.空间价值二元化:区域发展的空间演进特征[D].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区域市场经济 篇5

【案例】

强子是S市刚上任的区域经理,在啤酒行业摸爬打滚已经3年有余,经验丰富,成功操作过不少区域市场。这次,总部寄予厚望的把强子调到S区,希望在强子的领导下起死回生。强子一方面对领导的信任与关怀感到高兴,一方面对S区市场的情况感到了不少的压力。原来,早在强子之前,已经有5位区域经理折戟于这块“烫手山芋”,它是一块不折不扣的夹生市场,市场基础薄弱,人员流失率高,市场份额低,美誉度差。强子到达S区后,为了尽快熟悉市场,马上组织了分公司所有的业务代表进行市场摸排,一是为了了解竞品的投入情况,二是为制定市场战术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分公司20名业务员分为5组,每一组分别负责12条街道及6个乡镇。主要调研竞品的投入与本品牌在本区域市场的市场占有份额,包括终端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竞品信息、投入方式、本品牌占有率、终端类型等等,

分配完任务后,5组人员按要求到位,开始了连续3天的市场摸排工作。然而,等待了3天之后,强子面对这份区域市场摸排的结果感到窝火。经比对,强子发现,新摸排的终端数量少于以前存档数量、漏店情况严重、竞品投入信息不完整、终端信息有造假现象……市场调研成为走形式,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甚至时间,

案例分析:强子这次的市场调研是失败的,主要是因为强子作为区域市场最高指挥者没有认识到区域市场调研的重要性,在接下来的市场调研活动中,没有对此项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导、监督、检查工作。那么,作为区域经理,如果有效的进行区域市场调研呢?

一、明确调研目的。区域市场调研的目的无异于有这么以下几个:一是摸底。调研是为了知道竞品的投入情况,投入大小,区域投入的时间段等。二是为了做决策提供依据。通过一系列的调研活动中,明白竞品投入情况之后可以有效的制定出计划。调研是手段,而落实到政策才是至关重要的。强子没有做到的有:

1、调研之前,强子应该对此次调研做出一个详细的计划、人员配备及任务分配等做出规划。这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往往很多时候区域经理对类似的市场调研并没有引起重视,以至于上行下效,浪费精力。

市场进入底部区域 篇6

一般来说,A股市场真正意义上的大底,往往是双重底,即政策底和市场底。从政策上看,目前国内的通胀、经济、政策等宏观形势已经出现了微妙变化;从市场上看,市场整体估值水平处于历史性底部区域。那么,A股的筑底过程已经完成了吗?

熟悉市场的人告诉我们,市场或已进入底部区域,但是乐观仍需谨慎。

双重底?疑似底部?

10月10日,中央汇金在二级市场自主购人工、农、中、建四大行股票,并继续进行相关市场操作。受该利好刺激,接下来3天市场沪市皆以上涨结束。但是,市场的做多热情也仅仅持续了3天,指数继续弱势下行,并在10月21日下探至2317.27点,创下阶段性新低。

2318点可以看作是A股的中期底部吗?天源证券福州交通路营业部资深分析师黄政不这么认为。他认为,更准确地说,A股是进入—个底部区域,而市场底在不断的破位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

“市场底部通常是政策导向、趋势方向、投资者心理因素等方面的拐点,那么在判断是否是底部也应从这几个方面着手。”黄政说。

从政策导向上看,目前调控取得一定成果,无论是地产还是物价均向调控预期方向发展,而工业增速的回落同时要求相应的刺激政策出台,以免陷入衰落的周期,温州中小企业的倒闭潮激化了经济发展和宏观调控的矛盾。近期货币政策出现微调的迹象,财政政策则明显向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方向转化,基本面上已经有反转向上的可能。

趋势方向上,股指依然没有摆脱下降通道,保守地说,市场依然处于盘跌的格局,但也要观察到相对估值已经处于历史低点水平,快速回落的概念股预示底部的临近。技术上看,各种指标超跌严重,而且背离较为明显,下降通道压力线的压制不会一直持续下去,随时有摆脱颓势走强的可能。操作层面上说,目前抄底安全性已经较高,但稳健的做法还是要等待市场突破压力并反抽确认支撑才是较为理想的入场时机。从这个层面上说目前仅仅是疑以底部。

投资者心理因素是较为实用的一种判断方法,缺点是没有明确的判断依据。“自2009年的3478点高位调整以来,市场经过曲折的大三浪下跌,累计跌幅超过30%。主要权重股更是处于历史股指绝对低点,题材概念股腰斩无数,投资者心理出现了很明显的变化。”黄政说,“2010年7月形成中期2319点底部时,市场人气涣散,短线的暴跌导致抱怨较多,对于股市的关心更多的是恐慌。近期大盘跌破2319点之后,投资者心理层面到了无以附加的失望之中,麻木是当前股民的普遍特征,情况类似于2008年1664点大底的状况。”

2200点,1664点

“现在是不是大底还很难说。”拥有20年股炒股经验的民间投资者叶萃荣说。他曾在2008年的1664点上准确地判断出大底。根据他的经验,如果是两根阳线夹一根阴线,之后的连续下跌指数不创新低,在反弹中能放量、有效地突破30天均线,那么底部就基本可以确认,指数将进入趋势性的上升通道。

叶翠荣在周线图上,将2006年的底部998点和2008年的底部1664点连结,画,出一条趋势线,延长后指向2199.97点。“预计这回可能跌到2200点。”他说

黄政预计底部将在2250-2300点的区间。“探底筑底然后突破底部区域回抽确认的过程,将在1~2个月间形成。”他说,“目前变盘的条件已经具备,一条利好消息的刺激就可能导致这种变化发生。国家经济政策的微调、IPO节奏的放缓、超级大盘股上市尘埃落定都可能成为大盘转向的导火索。欧债危机、美债危机影响的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格局,而地方债务平台、民间借贷危机的隐患处置将是左右未来行情高度和方向的核心问题。”

指数是否会重回1664点大底区域?关键在于经济是否会陷入严重的衰退。中国经过30年的高速发展,在经济突飞猛进的同时,不合理的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弊端也逐渐浮出水面。“明年将迎来政府领导人的换届,证监会管理人员的更迭也已经在进行。新的领导班子是否能够解决发展遇到的问题,并不能盲目地说行或者不行,但经济陷入全面衰退的可能性非常小,新一届政府首先关注的就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问题,从这点上看,重回1664点仅存在理论上的可能。”黄政说。

底部渐近,能否抄到底是股民所关心的。黄政认为,抄底风险较大,尽量不要盲目去抄底,能做的仅仅是少量资金在政策面、市场面均出现了明显背离的情况下适度操作,更应该在底部完全确认后入场,这样就能够有效规避下行风险,而真正抄个大底。

区域税收分配与区域经济发展 篇7

关键词:区域税收,分配,区域经济

一、区域税收分配失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1、区域税收优惠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

2008年实施新所得税法之前, 外资企业的优惠税率是按照地区设置的, 这种税率设置方式增加了东部地区的税源, 也增加了当地政府的税收收入。而中西部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较差, 税收优惠政策较少, 吸引外资相对较少, 再加上原本在中部或西部地区的企业向东部地区迁移与发展, 税源也就流向了东部地区, 地方政府的税收收入也会因此而减少。这种发展趋势在长期中必然会拉大区域税收收入的差距, 造成东西部区域税收分配的失衡和引起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汇总纳税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

通常跨区经营的企业都把总部、产业价值链高端的研发和销售集聚迁移到东部沿海或其他经济较发达地区, 而把价值链低端的生产、制造、加工生产基地设在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在我国现行所得税的制度安排下, 总公司可以将分公司的利润汇总后, 在其所在地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这样税源生产地的地方政府为其提供了公共产品和服务, 却没有得到相应的税收收入, 而总公司所在地政府在没有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情况下, 却可以汇总其生产基地地区所创造的收入在当地缴纳税款, 这违反了税收中的收入与成本配比的原则, 进一步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失衡, 使得一些地区除了提高地区公共服务水平以吸引资金外, 还加强了政府干预, 使用不规范的税收手段, 造成国家税收的流失和地方政府间无序的税收竞争。

3、境内企业关联交易与区域经济发展。

境内企业利用关联交易实现利润与税收在区域间的转移。企业关联方之间的交易就是关联交易, 关联企业就是指在资金、经营、购销等方面直接或间接地被同一利益集团所拥有或控制的有关企业, 如总机构与分支机构之间、同一总机构的不同分支机构之间、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同一母公司的不同子公司之间以及总机构与其分支机构的子公司之间等。人们通常只关注外资企业运用跨国关联交易转移利润进行国际避税, 却很少关注境内企业内部的关联交易。而在税收实践上很多企业利用关联交易增进集团公司的整体利益。在我国的税收制度安排下, 税率是按照梯度设计的, 企业会利用总部所在地与其子公司所在地的税率、优惠政策的差异, 以转移价格方式实现税收由高税率地区向低税率地区的转移, 这也同样会造成税收从西部到东部的转移, 进而造成东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二、区域税收分配失衡的危害

1、区域税收分配失衡造成有害的税收竞争。

区域税收分配失衡使得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 违反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制度外的有害税收竞争。这是因为由行政决策决定的税收竞争行为由于缺乏税法的约束而失去了效率。这不仅损害了税法的权威性、严肃性与统一性, 也破坏了国家宏观经济计划的整体性, 影响了统一的宏观产业政策及地区均衡发展政策的贯彻, 干扰了正常的经济秩序。

2、区域税收分配失衡造成税负不公。

相对于税率较低区域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来说, 在税率较高区域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承担着更高的税负, 根据全国人大预算工委法案室的2006年的调查显示, 全国内资企业实际平均税负约为23%, 外资企业实际税负约为11%, 内资企业税负高于外资企业近12个百分点, 从各省的情况看:黑龙江省企业实际税负为26.3%;河南省企业实际税负为21%;广东省企业的实际税负仅为16%左右。这造成了实际上的税负不公, 破坏了量能纳税的税收原则, 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纳税人的决策, 引致高税负地区更加倾向于偷逃避税以降低税收负担。减少了财政收入, 造成了国家税款的流失, 使税收征管难度加大, 增加了反逃避税的难度, 加大了征税成本。我国自1995-2000年, 每年税收流失的绝对额均在4000亿元以上。

3、区域税收分配失衡影响了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率。

区域经济发展失衡使得一些地区除了提高地区公共服务水平以吸引资金外, 还加强了政府干预, 使用不规范的税收手段, 造成地方政府间的无序税收竞争。根据经济学的比较优势学说, 政府与市场是有各自的边界的。在资源一定的前提下, 政府干预的增强会削弱市场的力量, 降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效率, 影响资本和要素的流动。政府的强大干预往往是与产权不清联系在一起的, 因为市场的分配是根据土地、资本与劳动力的投入量与其边际生产力来进行的, 政府获得收入则凭借行政权力, 因此, 政府干预的背后是利益的获取。通过立法, 政府运用税收这一金融手段完成了财富的转移, 除去生产公民必要的公共产品的支出以外, 剩余的税收便通过各种形式转化为官僚的收入。在公共生产的效率低于私人生产的效率的前提下, 政府占有的资源越多, 经济增长越慢, 社会福利越少。

三、国外先进经验的借鉴

1、对区域税收分配失衡作限制性的规定。

多数实行联邦制的国家通过制定宪法和法律对区域税收分配做出了有关规定。欧盟就在不违反统一规范的前提下, 给予个别地区优惠政策, 区域税收分配失衡以法律形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意大利也在法律中规定, 企业集团内所有受控非居民公司都实行世界范围统一报缴纳税, 本国集团母公司与其直接或间接控制的居民公司, 可以选择实行统一报缴, 选定后三年内不得变更 (特殊情况除外) , 且统一报缴前发生的亏损由公司自行处理;德国法律规定, 合并纳税仅适用于控股实体 (母公司) 与其子公司或分支公司之间, 且对母公司及其子公司都有十分严格的条件限制。

2、约束区域税收分配失衡的行为。

美国英国运用公共财政的财政体制约束区域税收分配失衡的行为。公共财政即民主财政制度, 它是面向公众的、体现公众利益的财政体制。在公共财政的财政体制下, 辖区的居民根据政府的事权确定其支出权、根据支出权确定收入权, 以支出定收入, 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是公开透明的, 纳税人可以随时查询、监督并质疑。

3、赋予地方政府适当权利。

赋予地方政府适当的税收立法权和发债权。中央和全国性地方税的立法权集中在中央, 同时适当让利放权, 将一些小税种的立法权下放, 或由中央确定一些地方主要税种的税基和税率幅度。并允许地方政府借公债筹资, 以平衡区域税收分配。如德国的市镇可以自行确定地方营业税和土地税的加征税率。

4、实行“因素法”分税制。

依靠转移支付增强地方财力, 减少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如德国通过共享税分配使财政弱州达到各州平均财力的92%;通过税款转移使穷州人均财政收入达到全国人均的95%;把财政支出的20%用于补贴低于各州平均水平的穷州。美国联邦政府通常把财政支出的10%左右用于补助州和地方政府, 其中大部分拨给落后地区。

5、对落后地区实行优惠政策。

意大利政府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 规定对到南方投资办厂者除实行贷款和利率优惠外, 还实行税收照顾和经济资助, 包括免征所得税10年, 厂房建设经费由政府补贴25%, 机器设备购置由政府补贴10%;国家参与制企业须将其工业投资总额的40%和新建企业投资的60%投向南方。巴西政府为鼓励到落后地区投资, 曾在北部亚马逊地区的玛瑙斯建立起自由贸易区, 规定在特区内设厂的私人企业10年内免缴所得税, 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进口商品免交进口税, 从国内其他地区购入的消费品和材料免交商品流通税。美国利用私人融资手段, 建立政策性担保机构, 鼓励私人资本流向中西部地区。

6、普遍采用合并纳税的管理办法, 但有严格限定与约束。

在总、分支机构, 特别是对跨国公司的公司所得税征管中, 汇总纳税办法适用范围较广, 但有比较严格的条件限制。如意大利规定, 企业集团内所有受控非居民公司都实行世界范围统一报缴纳税;本国集团母公司与其直接或间接控制的居民公司, 可以选择实行统一报缴, 一旦选定, 3年内不得变更 (特殊情况除外) , 且统一报缴前发生的亏损由公司自行处理。德国的限制条件更为严格:合并纳税只适用于控股实体 (母公司) 与其子公司或分支公司之间, 并对母公司及其子公司有严格的条件限制。

四、完善区域税收分配制度平衡的政策建议

1、以产业税收优惠政策替代区域税收优惠政策。

根据我国目前的情况, 建立以产业调整为主导的税收优惠政策,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发展规划, 逐渐以产业税收优惠政策替代区域税收优惠政策。这样可以消除由于地区税收优惠政策造成的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 为地方政府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使他们在此基础上依靠自身努力和优势吸引投资, 创造税源, 扩大税基, 增加税收。同时, 由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地理环境等多方面的原因, 税收收入远远低于东部发达地区。可以考虑给予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 以促进经济发展并增加当地政府的税收收入, 从而缩小东部发达地区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税收收入差距, 改善目前的区域税收分配失衡状况。

2、改变地区间税收收入的分配办法。

按照提供公共服务的多少与对取得税收的贡献程度对跨区经营企业的税收在相关地方政府之间进行分配。具体做法是:在遵循税收属地征管的基础上, 由税源产生地的税务机关征收后, 再按照税收贡献大小, 在各个地区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 并成立专门的机构和部门协调区域之间的利益纠纷与矛盾。

3、改革政府官员的考核任用制度。

改革目前的政府官员考核任用制度, 将经济增长水平为主要指标的考核制度改为以量化的当地公众的满意度、地方基础设施的建设、地方环境的保护与改善程度的指标为标准, 对地方政府官员进行综合评定。这样地方官员就不仅要努力增加当地税收收入, 而且更注重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以满足公众的偏好与需求, 这样就会大大改善目前的投资环境, 也为招商引资创造了很好条件, 为增加税源和税收收入打下了基础, 区域税收分配失衡的局面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4、改革现行支付制度。

我国目前转移支付制度侧重于纵向转移支付, 即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 涉及横向转移支付的非常少。由于我国地域广阔, 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税收收入的获取能力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应改革目前的纵向转移支付制度, 改革为横向转移支付与纵向转移支付相结合的支付制度, 这样区域税收分配失衡的状况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参考文献

[1]马宁:区域税收分配失衡的成因分析及政策建议[J].财会研究, 2008 (4) .

[2]马宁、朱姝:美国区域税收分配[J].财会研究, 2008 (4) .

[3]薛钢、曾翔、董红锋:对我国政府间税收竞争的认识与规范[J].涉外税务, 2000 (8) .

[4]盛景:借鉴国际经验规范我国区域税收竞争行为[J].大理学院学报, 2006 (11) .

区域市场经济 篇8

区域物流和区域经济这两者之间具有着很大的相关性, 作为区域经济构成部分的区域物流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其在提升流通领域与生产领域的经济效益以及运作效益和提高区域经济竞争能力、改善企业生产方面和生产布局方面发挥着明显的作用。而作为区域物流发展源动力的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也在一定程度在决定和制约着区域物流的发展。

一方面区域物流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 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区域物流所产生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经济增长带来物流发展需求, 物流需求能够促进区域物流增长方面, 同时也体现在区域经济对区域物流本身的发展水平具有着较大的制约性, 经济的增长会增加区域内的物流量, 而经济欠发达则区域物流没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与潜力。首先, 区域经济的发展规模对区域物流的发展规模起着决定性作用。物流产业具有所有服务业都具有的共同点, 即它对区域内的生产性产业以及流通性产业具有很大的依赖, 所以区域经济本身的发展规模与区域物流的发展空间成正比。从包括中原经济区在内的许多地区物流发展来看, 区域经济发达或者区域中的商贸比较活跃, 那么物流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市场与客户群作为基础, 并具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其次区域经济层次与水平对区域物流层次与水平发挥着决定性作用。随着区域经济的日益发达, 其发展必然会要求区域物流具有更高的能力, 同时也有能力为区域物流能力的提高提供技术条件以及经济物质条件, 这些内容包括仓储、通讯、交通等物流发展必须依赖的硬件条件以及物流发展理念、管理技术等能够保证物流向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发展的条件;再次区域经济的结构对区域物流的结构起着决定性作用。区域经济的结构以及结构的发展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区域物流的结构, 尤其是对物流的基础设施、服务范围、路线、水平以及类别等产生着明显的影响, 这些影响的产生是物流本身的服务属性所决定的。作为后发产业的区域物流维系着区域经济中的各个企业、产业以及部门, 并促使他们形成统一的整体。区域内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带来了对物流的需求同时为区域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平台, 所以区域物流的结构在很大程度上由区域经济的结构所决定;最后区域物流整个系统本身的协同度受到区域经济的影响。区域物流的系统是在区域经济合作以及分工的基础上发展而撑的, 在促进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以及解决区域经济中存在的冲突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区域内贸易和分工的合理会形成大量物流需求, 从而推动物流发展。区域间资本的流动、技术的传播以及劳动力的流动不仅会创造物流需求, 同时物流技术也会得到发展。区域间产业的转移有利于实现区域间的协调和调整, 这无疑会给建立与完善区域物流体系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区域物流和区域经济的关系不仅体现为区域经济对区域物流的影响, 同时也体现在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方面。首先区域物流能够有效地降低区域交易成本并推动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物流产业中的合作伙伴需要进行合作和沟通, 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搜寻客户信息的费用, 在个性化的物流服务中双方可以建立良好的信任, 这能够有效地降低违约风险, 当双方出现冲突时, 由于合同具有的长期性能够促使双方进行协商解决, 从而减少因为仲裁和诉讼而产生的不必要费用, 所以区域物流发展能够在社会交易过程中降低交易费用;其次区域物流的发展可以对区域产业起到优化作用。对物流企业的培训和集中可以通过规模优势和整体效益的发挥来推动物流向合理化和专业化发展, 在此基础上可以带来大量的资金流、商业流、技术流以及信息流, 并促进旅游、信息业、金融业以及商贸业的发展。相对于技术原始、功能单一、经营分散的储运业务而言, 现代物流属于高附加值与技术密集型的产业, 具有高度化的劳动力、技术结构以及资产结构, 而区域物流的发展涉及到基建行业、运输行业、通讯行业等众多服务行业, 同时也涉及到金融、保险、商务和餐饮等行业, 所以区域物流的发展也有利于区域产业向高度化发展并使其结构得到优化;再次区域物流的发展有利于形成区域市场。区域中集中了供应链上的许多节点企业, 这些节点企业的结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区域市场的发展与形成, 同时供应链中的节点企业也能够通过互补优势来形成区域市场的主体并形成有机整体以促进区域市场的发展与成熟化;最后区域物流的发展有利于形成区域产业集群并提升产业本身竞争力。供应链物流模式中的企业从竞争的关系向合作与竞争结合的关系转变, 在整合与协作的前提下, 能够使自身的竞争力加强并提升供应链的整体效率以推动产业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同时区域物流的发展会形成产业的集群, 并成为区域经济中重要的增长点。

二、中原经济区物流发展对策

中原经济区包括晋南、河南、冀南、苏北、鲁西、鄂西北以及皖北等七个省与二十八个市。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推动了相邻省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优化, 使这些地区中的经济发展不再受到过大的约束与封闭。从中原区域经济发展与物流发展来看, 只有实现物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与互相支撑才能够实现中原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中原经济区通过经济水平的提高已为物流的发展建立经济基础, 在此过程中推动中原经济区的构建将加强各省市之间的经济交流, 而其中物流需求的出现也会成为带动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中原经济区物流的发展能够优化中原经济区的经济增长模式, 在推动物流发展的基础上可以促使中原经济节约物流成本, 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与质量并使物流以及经济都走向集约化道路。总之中原经济区中的经济水平决定着物流的发展水平, 而物流的发展能够对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所以发展中原经济区物流十分重要, 在此过程中不仅要认识到中原经济区物流发展中在劳动力、交通、空间、原材料、能源以及基础设施方面的优势, 同时要认识到当前中原经济区在基建投入、物流企业竞争力与规模方面的劣势, 针对这些问题, 为了让中原经济区物流能够发挥出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 物流发展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重视基础设施建设

在基础设施建设中, 中原经济区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是加大基建投资, 通过扩展筹资渠道来为区域物流发展建立物质基础, 物流基建需要的投资较多并且具有较长的回报周期, 单纯依靠国家投入是难以达到较好效果的, 所以在对国家政策性投入进行充分利用的基础上要积极吸收社会融资、投资以及外资, 在统一规划以及科学管理前提下打破行业限制、行政限制以及区域限制以推动物流基建设施的良好完善;二是开展信息网络完善工作。当前建设以Internet与EDI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物流已经成为了现代化物流发展的重要趋势, 在中原经济区推动信息化物流的发展需要建立起自动化、信息化的物流配送中心, 在此过程中要对发达地区以及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技术进行借鉴, 并对中原经济区物流的实际发展特点做出调查以做到因地制宜, 从而保证物流信息的共享以及物流效率的提高。

(二) 强调物流人才培养

在物流人才的培养中, 首先要构建现代化的物流教育体系, 在此过程中, 一方面要在物流教育方面加大投入, 支持各个省市科研机构、高校与社会物流企业的合作以建立实验基地与培训基地。另一方面要鼓励高校在市场需求下设立供应链管理以及物流管理专业, 同时物流行业协会有必要发挥作用并领导与倡导物流管理职业教育的全面开展;其次要采用多种方式来进行物流人才的培养, 在此过程中可以以社会培训单位以及院校为依托对物流行业在职人员进行物流管理培训, 特别是要重视物流企业管理人员、经理等对物流发展发挥直接作用的物流人才的培训工作, 通过探索与贯彻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来完善物流行业中的资格认证, 以规范对物流人才的管理。

摘要:本文在对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关系进行详细论述的基础上, 对中原经济区域物流与区域关系进行了探讨, 同时对中原经济区物流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的研究与思考。

关键词:区域物流,区域经济,中原经济区

参考文献

[1]姜悦学.现代物流业与区域经济[J].中国物流与采购, 2005 (19) .

[2]唐建民.区域物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科技信息, 2005 (16) .

[3]李庆民.关于区域物流发展有关问题的再认识[J].经济师, 2005 (10) .

区域金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篇9

关键词:区域金融,区域经济,发展

一、理论研究综述

(一)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1.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认为, 在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的条件下, 通过资源合理调配, 各区域经济体的发展程度将会趋向统一, 这种统一还包括区域经济体内部各产业和各部门的平衡发展。新古典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源于以Solow (1956) 和Swan (1973) 为代表的发展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他们认为, 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拥有比经济发达地区更快的增长速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 两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程度将趋于一致, 最终达到均衡发展的状态。但这一理论也存在一个前提假设, 就是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而且资本、劳动、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在地区间的流动是无成本的, 不受限制的。

2.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主张部分地区或者部门先发展起来, 再来带动其他地区和部门的联动发展, 强调重点地区的重点产业和部门。Williamson (1965) 提出伴随着一国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增长, 区域间的人均收入不平等性也出现倒“U”型。就是说, 一国在经济发展的初期, 区域间的发展水平是不均衡的, 但从长远来看, 区域间发展水平始终呈现一种收敛的状态, 即发展均衡。

(二) 金融发展理论

1.国外研究历程。金融发展理论形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 是专门研究金融发展以及从金融角度探讨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的理论。但20世纪90年代, 经济学家运用内生增长模型, 在此基础上加入了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 来研究两者的关系。这其中要以King和Levine (1993) 为代表, 他们构造了新的金融中介指标, 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实证分析金融中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

2.国内研究现状。中国的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问题已开始被学界广泛关注, 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但从实证的角度来看, 对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是否存在关系这一问题, 大都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谈儒勇 (1999) 通过研究发现, 中国金融中介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在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有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韩廷春 (2001) 在总结了国内外有关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研究成果以后, 建立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联机制的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得出金融深化和金融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史永东 (2003) 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技术就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得出结论:中国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在格兰杰意义上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同时通过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加入测量金融中介发展程度的指标, 得出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具体数值。王景武 (2005) 运用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 发现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存在密切的关系。

二、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虽然金融市场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的作用关系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很大争议, 还远未达成一致。然而, 大量的文献研究已经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支持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确实存在很强的正相关性, 一般性结论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促进和影响作用, 经济增长中的金融因素不容忽视;另一方面, 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有推动和制约作用。

(一) 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性

大量国内关于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的关系的研究证实, 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在中国东、中部地区虽然金融资源对于区域经济的贡献率在降低, 但是他们的正相关关系仍然成立。这里存在一个是金融资源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起作用还是金融组织结构亟待调整的问题。因此从两者之间的关系, 我们可以看到, 区域金融资源同区域人力资源、区域技术资源一样都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尤其在经济起飞阶段, 金融对经济发展的能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金融甚至是第一推动力。

(二) 区域金融发展的区域适度性

虽然东部地区存在区域金融资源贡献率降低的现象, 但这是否说明东部地区金融发展超越了经济发展的步伐, 导致金融资源的浪费, 还有待证实。东部地区凭着其良好的经济环境, 充用调动金融资源而得以迅速发展, 而欠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金融资源的利用效率都很低, 潜在的经济发展要素无法启动, 使其始终难以找到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但有一点我们可以确定, 那就是只有区域金融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步了、匹配了、协调了、达到地区“金融”与“经济”双赢的状态, 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区域金融资源的作用,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实现社会和谐。

(三) 区域金融发展的非独立性

区域金融资源虽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但不能一味地强调或是孤立地看待这个要素。在协同理论的支撑下, 区域经济、区域金融, 可以构成一套完整的自组织系统, 使其整体目标与其内部构件以及相应的演化规律紧密地联系起来。区域经济是一个大的系统, 应该用系统的观点来看待。区域金融、区域人力和区域技术都是这个大系统的要素, 它们之间是不可分割的、相互联系的。因此, 认识到它们的非独立性, 更好地把它们结合到一起, 才能给区域经济带来跨跃式增长。

三、区域金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路与方向

(一) 实施差别化的区域金融政策

从国家层面上来看, 应制定规范的区域金融发展战略, 逐步将金融支持重心向经济不发达区域进行转移, 给予各地区平等的金融发展条件, 避免区域金融差距的继续拉大。具体来讲, 东、中、西部各地区的区域金融结构空间差异仍然存在, 因此应采取不同的区域金融发展思路。首先应优化东部地区金融结构的战略重点, 进行自发调节, 形成具有市场竞争性的金融结构。其次要优化中部地区金融结构的战略重点, 在增加金融资源总量的基础上进行调节, 形成市场主导型的金融结构。最后要优化西部地区金融结构的战略重点, 目标是提高资金配置效率, 形成政府推动型的金融结构。实施差别化的区域金融政策, 加快西部金融发展、必须对西部地区实施与东部、总部不同的金融政策。建立区域经济发展基金, 实行区域化的金融政策, 赋予中央银行在各地区的分支机构一定的地方金融政策制定权和调控权, 包括建立中西部地区的开发银行和开发基金, 通过国家优惠政策激励商业性金融机构到中西部发展, 优化中西部的金融机构体系, 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金融保障。同时也要给予各地区平等的金融发展条件, 构建公平合理的金融发展环境, 努力实施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缩小区域金融差异。

(二) 调整金融体系结构以实现金融机构多元化

自中国金融业改革以来, 竞争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过在某些地区尤其是经济落后地区, 国有金融机构仍然具有明显的垄断特征, 他们提供的金融服务根本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导致部分借贷者转而寻求非正规渠道的金融支持。因此, 相关部门应当根据需要调整金融结构, 不断引入各种金融机构, 打破国有金融机构的垄断状态, 使整个信贷市场更加活跃, 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在金融市场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 民间金融是对正规金融的有效补充, 尤其在经济不发达地区, 甚至能成为金融主力, 因此民间金融对部分地区的经济增长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定时期内在总量上能推动区域经济的增长。

(三) 培育发展与区域经济水平及区域分工相适应的金融体制

培育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区域分工相适应的金融体制, 对资本稀缺要素的生成和区域优势产业的确立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有利于调整区域的产业结构, 推动并提高区域的经济水平, 加强不同层次及规模的区域经济中心的扩散。随着中国金融经济的转轨, 金融规模以及金融结构包括金融机构、融资方式和金融交易等会逐步按市场经济规律和区域经济发展结构进行区域间层次性和差异性的配置, 并逐步形成多种不同金融结构特点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当区域经济中心与区域金融中心配置在一起时, 区域经济金融中心的经济金融辐射和扩散作用会极大地促进区域金融、经济的发展, 促进区域金融、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

区域金融机构要积极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 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创新开发金融产品和服务, 积极发展区域金融协作, 加快区域金融生态建设, 努力提升金融支持和服务水平。

同时要树立金融生态观。金融生态和谐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两者是统一的。金融生态和谐发展可以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使之走上科学发展轨道。因而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金融生态和谐发展内涵, 努力用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

四、结论

中国区域金融、经济协作在改革开放以来起到了巨大作用。目前中国新的经济形势、新的竞争环境, 为区域金融、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因此要求在区域金融政策上要有所创新, 并且在区域金融的整合中寻找新的突破口。区域金融、经济协作是中国各地区搞好金融、经济生态环境建设、实现金融经济稳定的重要环节。由此可见, 加强金融稳定, 齐心合力促进区域金融、经济通力协作, 对于构建更加和谐的金融结构, 促进中国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朱小黄.强化金融服务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中国金融业网, 2006, (12) .

[2]欧向军.基于区域分离系数的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成因定量分析[J].地理研究, 2007, (4) .

[3]周立, 王子明.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1978—2000[J].金融研究, 2002, (10) .

[4]米建国, 李建伟.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思考与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 2002, (4) .

区域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关系研究 篇10

关键词:区域物流,区域经济,区域物流能力

0 引言

区域经济交流和合作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区域间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等不断涌现,使物流活动变得日益频繁。如何构建区域物流体系已成为区域经济快速、健康、稳定、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区域物流体系的构建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涉及物流基础设施平台、物流信息平台以及物流政策平台的规划和建设[1]。而区域物流能力的提升必须以区域物流需求为导向,以满足区域经济当前以及未来的发展需要。因此研究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关系,特别是区域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

1 区域物流能力概述

1.1 物流能力的涵义

物流能力是指某特定的物流系统,从接受客户需求、处理订单、分拣货物、运输到交付给客户的全过程中,在响应速度、物流成本、订单完成准时性和订单交付可靠性等方面的综合反映,也可以简单地把物流能力理解为是由物流系统的物质结构(如配送中心数量与规模、运输能力、分拣处理的设备能力等)所形成的客观能力,以及管理者对物流运作过程的组织与管理能力的综合反映[2]。物流能力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物流能力指物流设施设备或物流系统的容量或能力;广义的物流能力是指企业的物流运作能力,它反映了组织的综合物流功能水平[3]。

1.2 区域物流能力

区域物流以及区域物流能力二者在概念上是有区别的。区域物流是指在区域范围内的一切物流活动,包括运输、保管、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和信息传递等功能实体性的流动以及物流过程中各环节的物品运动[4]。区域物流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侧重于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供应者到需求者的物品运输和集散一体化的过程,目的是运用区域概念和战略的手法解决有关大范围物流的各种主要问题,实现区域物流的最佳化。

区域物流能力则是指区域范围内的物流部门为本辖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提供物流支撑和服务的能力[5]。从系统的观点来看,区域物流能力有两个方面属性,一是区域物流的需求能力,一是区域物流服务的供给能力。物流需求能力的规模和结构决定了区域物流服务能力的规模和结构,区域物流需求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规模[6]。

1.3 区域物流能力的构成要素

从企业的角度提出物流能力既包含了企业物流设施设备生产能力等静态能力,也包含了企业管理与经营物流的动态能力,以及企业对上述二者协调运作的综合控制能力[2]。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能力是由物流要素能力和物流运作能力综合而成的[7]。区域物流是众多微观物流作业、企业物流在区域空间领域的反映,更强调系统整体性运作。站在区域范围的高度,区域物流能力是由区域物流要素能力、物流企业经营服务能力、区域物流协调能力构成。

1.3.1 区域物流要素能力

区域物流要素能力是指区域物流体系中的各种资源,包括物流基础设施、物流信息技术以及物流设备等。

(1)物流基础设施

物流基础设施是为服务供应链整体功能和具体环节,满足物流组织与管理需要,具有综合或单一功能的场所或组织的总称,由各类物流通道和结点的有机结合配置而成[8]。

(2)物流信息技术

物流信息技术通过物流企业的业务流程来实现对物流企业各生产要素的合理组合与高效利用,加速了物流企业经营和管理方式的变革,在物流管理决策、管理组织结构、物流业务运作方式等方面起到了重大的改革和促进作用。

(3)物流设备

物流设备则指物流园区、物流中心以及各物流企业内部的各种运输工具、装卸搬运机械、自动化作业设备、流体加工设备、信息处理设备以及其他设备。在区域物流中,存在着多种运输方式的交叉作业,物流设备的兼容度、标准化也成为提供区域物流能力的重要方面。

1.3.2 区域物流经营服务能力

区域物流服务的提供最终落实在具体的物流企业、物流结点及供应链上。因此区域物流能力还体现于区域内物流服务提供者的经营服务能力。区域物流经营服务能力是指物流服务提供者在区域物流要素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管理思想、技术和方法,采用物流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等手段,优化配置物流资源,为区域物流提供高效率、低成本的物流服务的能力。它可以通过物流服务企业的数量、经营规模、各种类型的运输、仓库和堆场储存能力、服务网络、技术和服务水平、对客户需求的满足程度等体现。

1.3.3 区域物流协调能力

区域物流协调能力就是指对区域物流要素能力、区域物流经营服务能力,以及物流发展环境进行协调,以追求区域物流的合理化,协调企业物流与区域物流,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其包括区域物流空间布局规划、物流基础设施平台规划、物流信息平台规划、物流政策规划和物流产业主体发展规划等。

2 区域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的关系研究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是互相依存的统一体,区域物流是区域经济系统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力量之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区域物流产生并发展的源动力。

2.1 区域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现代物流业将进一步带来商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的集聚,以及交通运输业、商贸业、金融业、信息业和旅游等多种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都是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从这个角度来说,现代物流的发展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方向发展。基于增长极理论的区域物流基础设施平台规划的核心是重点对区域物流增长极的物流资源进行配置。对区域物流增长极的选择一般依据区域物流现状,选择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或者物流发展条件较为优越、发展潜力较高的地区。根据条件的优先在区域物流增长极中规划建设物流基础设施,重点规划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等大型物流结点以及主干通道和次干通道,构筑起一个主次分明、重点明确的物流基础设施平台,并借助物流增长极的极化和扩散效应来推动区域物流业的一体化和现代化。

2.2 区域物流能力与交通投资的关系

随着交通行业投资I的增长,物流能力投资弹性E呈现下降趋势;物流能力投资弹性随时间t呈下降趋势;物流能力的提高不仅仅依赖于交通行业投资的增长,建设现代物流系统是提高综合物流能力的根本途径[4]。区域物流基础设施是区域物流能力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区域物流能力的发挥以及提高不仅仅只依靠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在物流投资弹性随交通投资的增长呈下降的趋势的前提下,我们必须立足于国家宏观经济条件、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发展战略、区域所在区位的综合交通网络、区域物流信息化水平、区域物流基础设施现状,在对区域物流需求的进行分析预测的基础上对区域物流基础设施平台进行规划,充分整合区域物流基础设施资源并对需要建设的物流基础设施进行立项投资。

2.3 区域物流能力与区域物流需求的关系

区域物流需求是指区域内或区域外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物流相关活动。它是一种派生需求,主要来自于当地工商企业以及普通消费者对物流服务的需求,如果只强调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而忽视了当地经济发展的水平,物流业的发展也就失去了物质基础。同时,一个区域的协调发展离不开该区域内物流服务支持。对于物流需求的分析,主要基于城市的产业布局调整以及对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的预测。城市产业布局的发展与调整,将直接影响物流需求的分布状况及需求类型,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也将直接影响区域物流需求量的大小。而物流需求的类型、规模以及分布将是影响物流基础设施规划的主要因素。只有把握了物流需求特征才能保证物流基础设施规划的质量,才能保证区域物流能力的充分发挥。

3 结论

通过区域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关系的分析,可以得出区域物流能力的规划和建设应适应、适当超前于区域经济发展,从而起到促进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而不至出现资源浪费。然而目前对于物流能力研究还不够系统深入,关于物流能力的概念,物流能力的构成要素、度量方法、评价指标等都还没有统一的界定。对物流能力的研究范围也仅限于企业层面和供应链层面,未能从更高层面进行协调。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可能造成对区域物流能力规划预测的偏差,而导致区域物流能力和区域经济的不协调发展。它急需做进一步定量研究。

参考文献

[1]徐青青.现代区域协同物流系统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3.

[2]马士华,孟庆鑫.供应链物流能力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5(3):301-307.

[3]马士华,申文.企业物流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交叉作用研究[J].物流技术,2005(4):5-8.

[4]谭清美,冯凌云.物流能力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3(8):22-24.

[5]王岳峰,刘伟.对区域物流能力规划与区域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物流科技,2006(11):77-79.

[6]闫秀霞,孙林岩.区域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J].区域经济,2005(3):257-258.

[7]马士华,陈习勇.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能力构成及其特性研究[J].管理学报,2004(1):107-111.

惠普深耕区域市场 篇11

本次“印在中国08千县万城齐步行”活动旨在拓展惠普在中国中小城市的销售和服务渠道。同时针对这一市场,惠普公司还特别定制了第一款“城镇特供机”DesMet D1588,在特定区域进行销售。惠普提供的资料宣称,Deskjet D1558的售价仅为349元,具有实惠的打印成本,契合城镇消费水平,是各个方面都为“城镇用户”量身打造的定制化产品。

另外,为了配合此次活动,惠普还提供了两款针对全国市场的入门级打印机产品Deskjet D2568和Deskjet D4368彩色喷墨打印机。两款机器均采用了惠普创新的双墨滴技术,具有平实的价格(399元和498元)和具有竞争力的打印成本。

据记者了解,惠普对于区域市场的拓展绝非是今天才开始的,而是作为重要的战略一直在贯彻执行中。中国惠普有限公司打印及成像系统集团消费类市场经理刘岩透露:目前惠普已经在超过600个城市中建立3500家以上的零售商店,为用户体验与购买产品提供方便。其中一部分就是在中小城市。本次的“印在中国08千县万城齐步行”活动是对这些渠道的进一步拓展和深耕。

当下金融风暴席卷全球,虽然目前中国尚能在这场金融风暴中独善其身,但是在全球一体化的风潮下,受其影响已是不争的事实。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消费者必然会遵从“简约化”的购买理念,捂紧钱袋过难关,这将为同样具有“简约化”设计理念的产品创造市场机会。据互联网消费调研中心zDC调查数据显示,2008年第一季度中国市场不同价位彩色喷墨打印机中,500元以下机型的关注比例最高,达到46.5%。

从另外一方面来讲,随着北、上、广等大型城市的信息化建设逐渐成熟,尚未启动的中小城市成为了下一个盯产品的增长点。各大IT厂商推出不同的产品、市场策略,目标直指区域市场。争夺战愈演愈烈,这也是我们近年来不断地听到类似“区域市场”、“4、6级城市”这样的名词的原因。这样的区域市场由于是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对IT产品的需求也主要集中在入门级产品上。

区域市场经济 篇12

当然,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盲目发展的态势并未发生根本改变,二是区域冲突的内在机制未见好转,三是区域合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但是,随着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2007年7月)下发,意味着区域经济政策的制订、实施将更有针对性,2008年区域政策已发生了重要变化,并将有助于推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中国六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形势良好

第一,京津冀都市圈机遇比较好,发展值得期待。作为国家战略的天津滨海新区和河北曹妃甸正快速发展,这为京津冀都市圈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新的增长点。而首都北京作为核心区是京津冀都市圈中最显著的优势之一。另外,2008年北京奥运会也为京津冀都市圈带来了新的生机。在奥运的带动下,区域内的合作将会增加,一体化进程将会加快,后奥运经济也将持续为区域发展注入动力。

第二,长三角地区经济仍将保持稳步较快增长的态势。近年来,长三角紧紧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新机遇,努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产业发展的协调性有了一定改善。另外,投资需求的理性化得到加强,收入和消费增长步入快车道,服务业发展进入提速期,消费扩大对经济增长拉动力将不断增强。在全球经济继续平稳发展的格局下,预计2008年长三角经济稳步较快增长的总体趋势不会改变。

第三,中部地区经济仍处上升阶段,增幅回落有限。2008年,中部崛起政策将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中部地区“3个基地、1个枢纽”在全国的地位,中部地区受到国家鼓励和支持发展的概率比较大。同时,国内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进程明显加快,国家将逐步引导和促进加工贸易向中部地区转移。另外,中部地区资金、土地、人力、技术等生产要素资源, 将加快流向现代工业部门,将增强中部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内在动力。从总体上看,2008年中部地区增长速度虽可能有所放缓,但仍保持较高水平。

第四,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增强。2008年,国家在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的同时,将继续强化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各项政策实施力度。随着政策效应的显现,全国产业布局、投资流向都会出现新的变化,为东北地区加快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从其自身看,支柱产业高速发展的势头不减。特别是随着国企改革逐步深入,东北地区企业竞争能力及适应市场能力不断提高,国企改革成果逐步释放,会吸引众多战略投资者,并将有助于做大做强企业,从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因素。

第五,广东经济有望沿其内在惯性延续发展。尽管人民币升值和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效应对广东出口的影响将在2008年逐步显现,但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持续增加的城乡居民收入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这些因素将为消费需求持续快速增长提供坚实的基础,并将明显增强广东经济的内在动力。虽然受金融房地产政策调整影响,广东第三产业增速可能有所放缓,但工业对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的依赖程度较低,第二产业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势头。

第六,西部开发将继续加强社会事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和人才开发等薄弱环节,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把着力点放在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上。继续打好长远发展基础,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完善促进西部地区长远发展的资源开发管理体制、融资体制、公共财政体制、人才流动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继续加强东西互动,着力推动重点区域加快发展;注重节能减排和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保持西部地区又好又快发展势头。坚持重点突破,加大力度引导重点区域加快发展,积极推进成渝、关中-天水、环北部湾(广西)等重点经济区发展,使其成为带动西部发展的增长极。

区域经济发展三大特点

第一,高新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增大。目前,大中城市已基本完成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初创阶段的主要任务,初步建立了适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经营管理体制和市场推进机制,奠定了产业发展基础,比较明显地体现了创新资源的聚集优势。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多数高新区已经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为培育所在城市的新兴支柱产业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国家鼓励自主创新政策的不断完善,高新技术区的扩散效应将进一步提升,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拉动力不断上升。

第二,区域消费增幅基本相当。2007年,欠发达地区的消费开始活跃,各地区消费增长差距趋于减小。2 0 0 8年,随着国家公共财政体制的基本建立以及相应政策措施的实施,从区域的角度看, 最大获益者可能是中西部地区。这是因为, 实行这一制度将意味着中央财政支出结构要调整为追求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均等化, 从而使得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严重不足的贫困地区所获得的财政转移支付规模不断扩大。由于中央财政支出方向的调整, 相对降低了不同城乡居民在人均享受公共福利水平上的差距, 将促使欠发达地区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变相增长。这样, 过去那种东部沿海发达地区领先增长的局面将发生变化, 中西部地区消费增幅有望提升, 各区域消费增幅基本相当, 差距不断缩小。

第三, 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中部地区继续领先。2008年, 随着国务院部门落实中部崛起有关政策措施, 中部地区投资有望继续保持领先增长。比如, 根据交通部联合中部6省交通主管部门编制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公路水路交通发展规划纲要》, 到2020年, 中部地区铁路建设总规模将达4500亿元左右, 新建铁路6500公里, “十一五”期间, 中部6省省会城市机场将全部进行改扩建。商务部决定选择中部地区作为全国投资促进规划准备工作的试点地区, 制订中部地区投资促进规划, 将切实改善本地区投资环境, 提高吸收外资工作的质量。海关总署也出台10条措施, 支持中部地区进一步扩大开放, 以推动中部6省的经济发展。同样, 西部和东北地区受政策以及东部产业转移的影响, 也会保持比较高的增幅, 而东部地区受土地资源的约束, 增幅会略低一些。

政策建议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六大建议

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基本前提是区域差异或区域分工,协同与合作是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实践基础,区域经济和谐发展意味着一定程度的妥协、折中、放弃或牺牲。建议从六个方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完善区域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区域经济的协调运行和区域管理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和进行。其主要职能是通过鼓励或限制性的措施,为区域内各经济活动主体的市场行为提供一个基本的活动框架和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这是西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进行区域管理的成功经验,也是中国区域管理制度基础完善的重要内容。

第二,加快建立开放公平的国内市场。完善的市场机制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政府应通过建立统一的体制环境,取消阻碍要素合理流动的区域壁垒,使各个区域按照市场规律的要求,自主发展,公平竞争,依据比较优势合理配置资源,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局面。

第三,积极引导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沿海经济核心区加快产业升级,对到中西部和东北投资的外资和沿海企业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如土地、财政贴息和税收刺激等,积极引导沿海地区产业转移。

第四,完善利益协调机制,加强区际横向联合。区域间的横向联合,其根本动因在于区域间生产要素的差异以及比较优势的存在。加强区际横向联合,从长远看,将达到多赢的局面。因此,应巩固已有的区域经济协作组织,争取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形成开放型区域市场。从目前看,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建立地区产业合作与协调机制。二是建立区域间经济补偿机制。

第五,组建负责区域发展管理的综合性权威机构。在横向联合中,在跨省际的区域经济合作与协同发展中,为了保障有效的利益形成、增长与分配,必须建立一个在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为依据、以产业发展为特征的区域经济政策框架下的法律法规体系,并通过建立相应的协调发展机构,运作促进区域发展的基本要素和市场,以实现区域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而不是盲目竞争,滥用资源,浪费一体化发展的机遇。需要成立负责区域发展管理的综合性权威机构,管理跨区域的事务。

上一篇:糖尿病周围神经炎下一篇:CAD使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