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持续发展

2024-09-16

协调持续发展(共12篇)

协调持续发展 篇1

1 前言

当前,世界经济已经进入资源环境瓶颈期,陆域资源、能源和空间的压力与日俱增,海洋经济越来越成为集聚要素、产业资源的空间载体。近年来,依托优越的区位与丰富的资源,大连市海洋经济迅猛发展。根据《大连市海洋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到2010年大连市海洋产业总产值可望达到1500亿元,海洋产业增加值将达到地区生产总值的20%。

但也应该看到,随着大连市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口的趋海移动趋势与海洋经济开发力度都在加大,必然会对海洋资源环境带来更大压力,能否实现海洋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对大连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从静态和动态角度,对大连市海洋产业结构的合理性进行探讨,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大连市海洋经济协调持续发展等问题,以期能够为实现大连海洋经济协调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2 大连市海洋产业结构分析

2.1 静态分析

通过选取海洋渔业、海洋盐业、海洋船舶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五项为指标,对大连市海洋产业结构静态分析,得出大连海洋产业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了解该地区的海洋产业结构现状,揭示大连市海洋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实现海洋产业结构优化提供参考。1998年和2007年的大连海洋产业产值数据见表1。

注:数据来源于1999年和2008年《中国海洋统计年鉴》。

由表1可知,1998年大连市海洋产业各部门产值比重由大到小依次是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船舶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盐业;而2007年大连海洋产业各部门产值比重由大到小依次是海洋渔业、海洋船舶业、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盐业。与1998年相比,滨海旅游业与海洋船舶业排序互换。依据海洋产业的三次分类法,得出大连市海洋三大产业的比重,见图1。

由图1可见,从1998—2007年大连市海洋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海洋三次产业结构比由1998年的42∶25∶33变化到2007年的33∶39∶28。海洋第一产业虽然仍是一个重要的产业,但在海洋产业中的地位已大为下降,海洋产业逐渐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第二、三产业增长十分迅速,经过10年的产业调整,产值均几乎超过第一产业[1]。随着滨海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大连市海洋产业地位也迅速上升。按照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第一产业比重应该逐渐降低,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

由此看出,大连市海洋产业结构在不断调整中优化完善,逐步走向产业结构发展的高级阶段。但相对于全国海洋产业结构水平(海洋的三次产业结构比由1998年的54∶15∶31变化到2007年的6∶45∶49),大连应继续降低第一产业比重,加大第二、三海洋产业的投入,可以促进以海洋生物产业、海水利用业、海盐化工业、海洋能发电为组成部分的海洋第二产业和以海洋空间利用、海洋综合服务业为组成部分的海洋第三产业的发展。

2.2 动态分析

通过一定时期静态产业结构指标的对比分析,我们仅观察出产业结构发展的绝对水平,但是这种比较不可能全面掌握产业结构变动的方向和程度,还需要对海洋产业结构进行动态分析。本文选取产业结构变动值指标来分析大连市海洋产业结构的动态变化。产业结构变动值指标是反映两个不同时期产业结构变动程度的一个定量的统计指标,其数值的大小以反映产业结构变动的程度。

计算公式为:undefined

式中,K为产业结构百分比变动值,qi1为报告期第i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qi0为基期第i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i=1,2,3分别表示海洋经济三次产业。K值越大,说明产业结构的变动幅度越大[2]。

本文选取大连市、辽宁省、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5个省(市)和全国进行产业结构变动值的比较。选择以1998年为基期,2007年为报告期,对比结果见表2和表3。

注:数据来源于1999年《中国海洋统计年鉴》。第一产业指标为海洋水产业,第二产业指标为海洋石油与天然气、海滨砂矿、海洋盐业和海洋船舶业,第三产业指标为海洋运输业与滨海旅游业。

注:数据来源于2008年《中国海洋统计年鉴》。

利用KD、KL、KT、KH、KS、KC分别表示大连、辽宁、天津、河北、山东和全国的产业结构变动值,计算结果见表4。从表4可见,辽宁省产业结构变动值紧低于山东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作为辽宁省沿海经济带核心城市,大连市海洋产业结构变动值高于环渤海地区的天津市。

我们将全国及环渤海地区产业结构变动值指标与大连地区进行比较,可更清楚地了解大连市海洋产业结构的变动状况,计算如下:

R1=(KL-KD)/KD=(1.000-0.686)/0.686=0.4573

R2=(KT-KD)/KD=(0.432-0.686)/0.686=-0.371

R3=(KH-KD)/KD=(0.983-0.686)/0.686=0.4331

R4=(KS-KD)/KD=(1.384-0.686)/0.686=1.1072

R5=(KC-KD)/KD=(0.974-0.686)/0.686=0.4197

通过大连与环渤海地区和全国的K值对比分析可知,大连市的海洋产业结构经过1998—2007年10年调整已有大幅度的变化。辽宁、河北、山东及全国的海洋产业结构变动速率分别高出大连市约45.7%、43.3%、101.7%和42.0%。虽然大连比天津高出37%,但是2007年的产业结构还呈现二、三、一结构模式,这说明大连市海洋产业发展的结构调整速度较慢,需要进一步努力。大连市需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按照高科技、新产业、大市场的现代海洋开发思路,充分利用大连市的自然资源与独特的科技优势,发展海洋高新技术,打造一批高新技术产业,从而使整个大连市的海洋产业结构得到优化,朝着海洋产业发展高级阶段的结构序列不断前进。

3 大连海洋经济、资源环境与社会子系统协调分析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

根据海洋经济、资源环境与社会的关系,选取独立性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经济和环境指标[3]。这些指标分别为:大连市人均海洋经济总值(元)X1、海洋经济占GDP比重(%)X2、海岸线经济密度(万元/km)X3、城镇人口总数(万人)X4、三产就业比率(%)X5、人均GDP(元) X6、恩格尔系数(%)X7、盐业工业总产值(万元)X8、海运旅客人数(万人次)X9、旅游外汇收入(万美元)X10、海水养殖产量(万t)X11、海洋经济总产值(亿元)X12、人均工业总产值(元)X13、海洋水产品产量(万t)X14、每万人拥有大学生数(人)X15、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万t)X16、码头长度(m)X17、饭店数 (个)X18、港口货物吞吐量(亿t) X19、多年平均降水量(mm)X20、林牧渔耗水量(亿m3)X21、地下水资源计算面积(亿m3)X22、人均家庭生活用水量(m3/月)X23[4]。

3.2 评价方法和数据来源

为了克服多指标变量间的信息重叠以及避免人为确定指标权重的主观性,我们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来测定大连市海洋经济的综合水平。主成分分析可通过多个指标的线性组合把原来多个变量归纳为少数几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并尽可能多的保留原来较多变量所反映的信息。大连市海洋经济各项评价指标数据来源于2001—2008年《大连市统计年鉴》、《辽宁省统计年鉴》及《辽宁省水资源公报》,得到原始数据矩阵见表5。其中,各市数据为全市的数据,含其所辖县(区)和县级市。

3.3 大连市海洋经济综合水平的主成分分析

根据表5建立的指标体系和附录里的统计数据,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7.0对2000—2007年大连市海洋经济评价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5],用主成分法提取公因子,按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共提取3个主成分(表6)与其相关的碎石图(图2)。其累计方差贡献率达94.174%,能反映原始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具有显著的代表性;对初始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方差最大法正交旋转后,得到主成分载荷矩阵(表7)。载荷值的大小反映了主成分与指标变量间相关程度[6]。根据各主成分所反映的变量特征将其命名。

第一主成分的贡献率为79.087%,它在X8、X19、X12、X3、X1、X6、X15、X4、X5、X9、X11、X14、X13、X17、X18、X10、X2、X22、X7等反映大连市海洋经济在经济条件的指标上的载荷值较大,即与第一主成分的相关系数较高,可命名第一主成分为“经济主成分”。第二主成分的贡献率为9.247%,它在X20、X21等多反映大连市海洋经济在资源条件指标上的载荷值较大,可命名第二主成分“资源主成分”。第三主成分的贡献率为5.840%,它在X23、X16等多反映城市的教育文化水平指标上的载荷值较大,可命名为“环境因子”。

综合以上分析可见,3个主成分分别从不同方面刻画了大连市海洋经济的发展水平,累积贡献率为94.174%,因此用2000—2007年大连市海洋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是合适的。我们以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计算了大连市海洋经济的综合得分[7],见表8。

3.4 结果分析与讨论

通过所选取的经济、资源和环境指标,对2000—2007年大连市海洋经济状况进行综合评分。根据表5可见,负分值不表示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差,评价分值只是反映了海洋经济可持续能力的相对强弱。F1反映大连市海洋经济发展水平;F2反映了大连市海洋资源利用情况;F3反映了大连市海洋环境情况。F1值越高,反应海洋经济可持续能力越强;F2、F3的值起伏不定,反应大连地区海洋资源与环境有待开发和加强治理。

第一主成分中盐业工业总产值(万元)X8、港口货物吞吐量(亿t) X19、海洋经济总产值(亿元)X12等19项直接费用反映了海洋经济的原有特征。从2000—2007年的指标趋势中看出,反映大连地区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的第一主成分因子F1呈现逐年攀高的趋势,说明大连海洋产业发展稳步上升,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在主成分综合模型中,F1的权重较大,说明衡量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主要由地区海洋经济发展水平来决定。反映大连市海洋资源利用情况的第二主成分因子F2,呈现曲折的起伏趋势。在2004年达到8年中的最高得分,说明2004年大连市的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可持续发展水平最具持久力。最近几年,虽然大连市资源利用不尽合理,但仍控制在可恢复的范围之内,需要进一步科学合理地利用。反映大连市海洋环境的第三主成分F3,环境负荷数值大小不一。大连市近岸海域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其次为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主要污染海域为大连湾。全市工业废水主要排放行业为石油加工业和化工业。由此可见,要降低环境负载,就要从降低大连湾无机氮含量着手,严格控制沿岸主要污染企业的工业废水排放量,并从技术上提高废水排放的达标率。

从分析结果还可以看出,每年大连市经济与环境在2个主成分方面的得分情况,进而可判断出各年份在经济和环境上的优势和劣势。根据平均分排名,大连市海洋经济在2000—2007年逐年增产并且提高了国民收入,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大连要逐步实现海洋经济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导致“有增长而无发展”的现象。大连市在强调海洋经济增长的同时,绝不能忽略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

4 大连市海洋经济协调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综合以上分析表明,海洋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不但取决于海洋产业结构的合理性,而且取决于海洋经济、资源环境与社会各子系统间的协调性。要实现大连市海洋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可考虑通过以下路径来实现。

4.1 处理好海洋开发中的几个关系

海洋资源、产业、布局的关系:海洋资源是大连市经济发展的基础,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发挥海洋资源的综合效能,是大连市发展海洋经济的根本途径。产业是海洋经济的载体,大连市要积极开发海洋优势资源,积极发展特色海洋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完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海洋产业布局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大连市应该根据海洋资源分布、经济基础、生态环境等因素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发展海洋资源优势和竞争优势[8]。

资源开发、保护和管理的关系:坚持开发、保护、管理并重,实现合理开发,严格保护,依法管理,相互促进。开发海洋资源,需培育多元化的投入模式,形成政府引导、社会投入、内外互动的开发机制。保护海洋是大连市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必须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效保护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强化管理,就是要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建立现代海洋开发管理体制,实行依法治海,促进海洋资源的有序开发和合理利用[9]。

速度、效益、结构的关系:发展海洋经济必须坚持速度、效益、结构、质量的有机统一。当前大连市海洋经济的发展,应根据现实需要和条件可能,在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推动海洋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4.2 促进海洋产业结构与布局优化调整

坚持科学开发,转变发展方式,促进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海洋循环经济。大连市要以高新技术为手段,重点发展海洋装备制造、海洋工程、海洋化工等国家战略产业;加快提升船舶制造、交通运输、海洋渔业、滨海旅游等传统产业;发展海洋综合利用、海洋生物工程及医药开发、海洋气象观测咨询、信息服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减少对资源的依赖程度和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提高大连市海洋产业对社会经济的贡献率。

对海洋第一产业,大连市要大力优化海洋捕捞业结构和海水养殖业结构,积极推进渔业和渔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动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变,实现数量型渔业向现代型渔业转变。对海洋第二产业,大连市要按照“高科技、新产业、大市场”的现代化海洋开发思路,加快开发海洋能源、生物、化工、机械、加工等海洋工业,构建海洋经济大发展格局[10]。对海洋第三产业,大连市要按照现代化港口城市的要求,加快建设海上通道、乐园、服务等传统服务业;与此同时,还要大力发展海洋旅游业,在原来“滨海旅游”的基础上向“海洋旅游”迈进,不断改善服务设施和服务质量,积极开展观光、度假、文化、娱乐、海上运动等具有海洋特色的旅游项目,构建完善的海洋服务体系。

4.3 继续实施科技兴海战略

一般说来,海洋产业具有投入大、风险大、产出大的特征,海洋产业发展对科学技术的要求程度也将会不断提高。因此,对海洋经济的开发建设必须建立在具有持续性的科技基础之上,要认定“海洋产业高技术化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鉴于此,大连市海洋经济必须要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推进海洋应用技术和高新技术的开发研究,努力提高海洋产业的科技含量。同时,大连市的海洋科技开发还要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原则,实行高新技术开发与传统产业改造创新相结合的方针,贯彻自主开发与技术引进相结合的机制,提高科技进步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在海洋科技力量的组织上,大连市要充分发挥科研院所集中、科技力量雄厚的优势,加强海洋科技项目的开发研究。

4.4 强化海域使用和监督管理

在配合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研究过程中,大连市要把海洋的开发作为国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参与到国土主体功能区划规划中,把海洋作为区域问题的一个方面和解决区域问题的因素之一进行考虑,将海洋功能区划与海洋区域发展整体协调起来,重视海洋主体功能区等方面的研究。同时,大连市要加快海洋功能区划的研究与编制工作,编制海域开发利用规划和海洋专项规划,对海域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在时间和空间上做出总体战略安排,协调好各类用海的需求,合理调整海域利用结构和布局,加大海域开发和整理力度,提高海域利用率和产出率,促进海域资源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为保证大连市海洋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提供最佳的服务保障,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常亻思亻思.大连市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8∶12.

[2]韩增林,狄乾斌,等.辽宁省海洋产业结构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7,(3)∶107-111.

[3]蔡静,张翠霞,等.海洋经济与环境发展的主成分分析[J].海洋环境科学,2007,26(3)∶264-267.

[4]刘飞飞.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我国城市经济指标研究[J].科技创业,2009,(2)∶102-104.

[5]侯景新,卫红.区域经济分析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2)∶122-126.

[6]章文波,陈红艳.实用数据统计分析及SPSS12.0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248-257.

[7]刘定惠,朱超洪.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皖江城市群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9,(3)∶6-7.

[8]付翠莲.舟山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11)∶74-76.

[9]马志荣,徐以国.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及路径选择[J].生产力研究,2008,(6)∶107-109.

[10]刁成宝,李才.大连发展研究文集[C].大连:大连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2003-2005.

协调持续发展 篇2

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协调八大关系,其中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协调经济与自然的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协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涉及可持续发展实质内容的人类价值取向的把握,协调代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代内企业之间的关系、代内地区之间的关系和代内国家之间的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和必要条件,协调代际关系是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

作 者:杨小勇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经济学院,33 刊 名: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I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4(3) 分类号:F061.3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协调   关系  

协调持续发展 篇3

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河南时指出:

“能不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河南的同志肩上是有责任的,发展粮食生产,一靠政策,二靠科技。”

温家宝总理对河南农业和粮食生产寄予无限希望:

“农业是河南的优势,中原经济区建设,依然需要在念好‘粮食经’的基础上全面展开。”

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强调:

“对河南来讲,粮食生产怎么保是个很大的问题。粮食生产,只能进,不能退。”

河南省省长郭庚茂表示:

“解决‘三化’协调发展问题,要通过加快新型农业现代化来稳固粮食基础。”

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是从根本上破解发展难题的必然选择,是河南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实践,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走好这条路子,必须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新型工业化的主导作用、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作用。

强化新型城镇化引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从河南实际看,农村人口多、农业比重大、保粮任务重,三农问题突出是制约“三化”协调的最大症结,人多地少是制约“三化”发展的最现实问题,城镇化水平低是经济社会发展诸多矛盾最突出的聚焦点,这一状况对城镇化模式转变形成倒逼压力,要求我们必须创新城镇化发展思路和路径。实践证明,推进新型城镇化,有利于拓宽农村人口转移渠道,有效解决农村劳动力亟待转移与城镇承载能力不强的矛盾;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解决城乡差距大、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的问题;有利于推动农业规模化和组织化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综合生产能力;有利于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解决建设用地刚性需求与保护耕地硬性约束的矛盾;有利于扩大内需,推动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我们要统筹推进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加快构建符合河南实际、具有河南特色的现代城镇体系。

着力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中心城市是实现依城促产、以城带乡的主导力量。完善中原城市群联动发展机制,推进交通一体、产业链接、服务共享、生态共建,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开放型城市群。优化中心城市布局和形态,促进中心城区与周边县城、功能区组团式发展,培育整体竞争优势。发展城区经济,重点发展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现代化水平,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完善城市功能,建设宜居宜业城市。

着力增强县域城镇承载承接作用。县级市、县城和中心镇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要用现代城市的理念和标准来规划建设城镇,注重内涵式发展,突出特色、提高品位,强化产业支撑,完善公共服务,把有条件的县(市)发展成为中等城市,把基础较好的中心镇发展成为小城市,提高承接中心城市辐射能力和带动农村发展能力。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依托产业集聚区和专业园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主导产业,壮大产业规模,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深化县域经济体制改革,做好省直管县和经济发达镇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着力增强新型农村社区战略基点作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要坚持分类指导、科学规划、群众自愿、就业为本、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积极稳妥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动土地集约利用、农业规模经营、农民多元就业、生活环境改善、公共服务健全,加快农村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转变。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纳入城镇体系规划,统筹安排、合理布局;纳入重点项目,加大支持力度。探索建立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水平。

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把加快新型城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起来,统筹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管理,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解决农民进城的就业、户籍、住房、社会保障、子女入学等问题,逐步使符合条件进城落户的农民真正转为城镇居民,享有平等权益。

强化新型工业化主导,加快转型升级、提升支撑能力

以科技含量高、信息化涵盖广、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为主要内涵的新型工业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决定性作用。要坚持做大总量和优化结构并重,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融合,构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节能环保、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有力支撑“三化”协调发展。

以做大做强为方向争创工业新优势。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推动生产规模由小到大、产业链条由短到长、产业层次由低到高、企业关联由散到聚。以龙头带动、基地支撑、高端突破为着力点,大力发展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工、新型建材等高成长性产业。食品工业关联工业、农业、服务业,要发挥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建设食品工业强省。优化投资结构、提升投资质量,提高工业项目投资在重点项目投资中的比重,发挥重点项目在产业升级中的带动作用。深入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壮大一批拥有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培育一大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增强分工协作和产业配套能力。支持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

以拓展提升为重点发展壮大服务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拓宽领域、提升层次、优化环境,推动服务业发展迈上新台阶。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推动集聚发展。把新增建设用地和环境总量指标优先向产业集聚区配置,加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人口有序转移,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区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中的承载作用。培育和引进龙头型、基地型企业,促进同类企业、关联企业和配套企业集聚,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

强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基础作用,维护粮食安全、促进城乡繁荣

新型农业现代化是以粮食优质高产为前提,以绿色生态安全、集约化标准化组织化产业化程度高为主要标志,基础设施、机械装备、服务体系、科学技术和农民素质支撑有力的农业现代化。要坚定不移地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扎实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夯实城乡共同繁荣的基础。

在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上实现新突破。解决好近亿人口吃饭问题,同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是我们必须担负的责任。要加快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建立粮食稳产增产长效机制,力争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200亿斤的阶段性目标。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改造中低产田,加大高产创建力度。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现代种业,加快农业机械化。完善粮食生产政策和利益补偿机制,加大对主产县的财政转移支付和奖励补助力度。

在提高农业效益上取得新进展。在确保粮食稳产增产的前提下,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和特色高效农业,加快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探索多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促进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坚持内部挖潜与外部拓展相结合,创新农民增收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上迈出新步伐。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继续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和危房改造,加强农村道路、饮水安全、清洁能源、信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实施农村清洁工程,积极发展农村文化、科技、教育、卫生、体育事业。

强化“三化”协调的驱动力量,破解发展难题、拓展发展空间

加快“三化”进程、推进“三化”协调,有许多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有许多体制机制障碍亟待破除,有许多薄弱环节亟待加强。

要在“三化”协调发展上先行先试,探索建立工农城乡利益协调机制、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机制、农村人口有序转移机制,促进生产要素在农业和非农产业之间、城市和农村之间合理优化配置。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快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发展各类要素市场,完善财税、投资等体制。持续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健全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体系,提升服务型政府建设水平。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集体林权制度、供销社体制等改革,开展农村金融综合改革创新试点。支持新乡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和信阳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

中原崛起,“三化”为途。探索“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我们走过了辉煌的昨天。沿着这条路子持续前行,我们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本文系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在河南省九次党代会上的工作报告摘要)

协调持续发展 篇4

煤电运行中面临的问题

现有煤电联动机制联动不及时,力度不到位,未从根本上解决市场煤、计划电的体制矛盾。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一是市场煤、计划电的体制矛盾未得到根本解决。为了解决市场煤、计划电的体制矛盾,国家建立了煤电联动机制,但是考虑到电力资源的公共属性,以及电价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国家电价调整并未严格按照机制进行,而是一再滞后于持续飙升的市场煤价格。

二是现有成本传导机制不完善,上网电价单边上调,而销售电价未作调整,电网企业垫支购电费大幅上升。现有煤电联动机制落实不到位,2008年8月20日全国火电上网电价单边平均提高2分钱/千瓦时,销售电价暂不调整,未与上网电价联动,电网企业垫支了大量的购电费。以陕西为例,火电上网电价平均提高1.5分钱/千瓦时,截止2008年底已垫支购电费2.4亿元,2009年垫付购电费将超过8亿元。同时,新投产脱硫机组上网电价提高1.5分,不推动销价的政策实质上也是上网电价单边上调。燃煤发电机组实施烟气脱硫,主要提高社会环保效益,但是,由电网企业而非用户承担电厂脱硫补贴,没有真实反映环境资源成本,成本传导机制缺失,亟需完善。

三是输配电价机制尚未建立,电网成本没能通过电价有效疏导,累积的电价矛盾突出。“十一五”以来,为解决新建电厂送出、主网架卡脖子、中西部完善、户户通电等问题,陕西省电力公司已投入199.25亿元进行电网建设和改造,仅折旧一项年增加成本13亿元。电网企业的刚性成本不但未通过价格疏导,还承担了上游环节转嫁的成本,导致电网累积的价格矛盾十分突出,经营情况急剧恶化,已陷入亏损境地。若销售电价不能及时调整,2009年陕西省电力公司预计亏损将超过10亿元。电网亏损,资信等级降低,融资困难,现金无法周转,电网建设与改造的投资难以为继。

四是偏低的销售电价严重影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当前,我国依赖资源高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没有从根本上转变,低电价不能遏制高耗能、产品附加值低、企业污染治理、产品的更新换代。其原因是电价机制仍不完善,电价关系有待理顺,销售电价没有及时与电煤价格上涨、电网建设加大等电力成本联动,电价水平偏低。从长远看,偏低的销售电价将严重影响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利于节能降耗,不利于推进资源价格改革,也不利于两型社会的建设。

实现有煤电联动的政策建议

(一)落实现有煤电联动政策,真实反映环境资源成本,实行销售电价与上网电价联动,合理疏导电网价格矛盾。改变上游价格放开,下游价格卡死的做法,落实现有煤电联动政策,真实反映环境资源成本,尽快握高销售电价,解决2008年8月份上网电价单边上调和电网垫付新投机组脱硫补贴的问题。同时,合理疏导电网投资的还本付息电价矛盾,改善电网企业经营状况,为电网建设筹措资本金,逐步扭转电网发展滞后局面。用电价杠杆,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节能减排,推动两型社会建设。

社会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分析与协调 篇5

本文叙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系统作了较详细的`分析,论述了社会系统、经济系统、人口系统、环境系统、资源系统的相互协调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作 者:郁俊莉 YU Jun-li  作者单位:天津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天津,300072 刊 名:地质技术经济管理 英文刊名:GEOLOGICAL TECHNOECONOMIC MANAGEMENT 年,卷(期): 22(3) 分类号:F061.3 关键词:社会可持续发展   社会-经济-人口-环境-资源系统   协调发展  

协调持续发展 篇6

人类社会在科学技术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灿烂文明,然而人类社会也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引起了人们对人类社会发展模式的反思。贯穿其中的主线是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人地关系,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区域优势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发挥其优势;另一方面是对其劣势方面进行改造,使其劣势不明显,甚至转化为优势,最终实现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该专题的高频考点较多,复习时应结合具体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具体分析,切实掌握分析问题的一般方法。

高频考点一、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及其成因与防治

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废弃物具有一定的容纳和清除能力(环境自净能力)。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可见人类作用于环境的同时,环境也会反作用于人类,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环境问题的分布具有地域性:城市地区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乡村地区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较发达地区严重,其原因是:环境承受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经济、技术水平落后,发达国家污染转移。有些环境问题的分布则具有全球性,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等影响全球。

从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人口压力、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可见:环境问题是伴随着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发展问题而产生的,这四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从总体上讲,环境问题的本质就是发展问题,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防治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搞好国土整治工作;参与国际协作,保护全球环境。

2.主要环境问题

3.中国的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

我国的环境问题表现为:庞大的人口压力;资源短缺;严重的环境危机(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向农村蔓延;以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的范围仍在扩大,程度也在加剧)。

面对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总结国内外的历史经验教训,我国的发展只能选择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国坚持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把实施可持续发展作为长期发展战略之一;加大了生态环境建设力度(主要表现在:植树造林、水土保持、草原建设和国土整治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重要河流中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过程,重点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启动,建立了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生态示范区建设稳步发展);环境保护法制建设逐步完善;投入巨额资金用于污染控制工程;树立公众环保意识。

例1.(2013年高考全国大纲文综卷)赤潮是某些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引起水色异常和水质恶化的现象。赤潮的出现和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有关。据此完成(1)~(3)题。

(1).引发赤潮的污染物主要为 ( )

A.重金属盐

B.氮、磷营养物

C.固体废弃物

D.泄漏的石油

(2).赤潮暴发的海域一般 ( )

A.水温偏高、风力偏大

B.水温偏低、风力偏大

C.水温偏高、风力偏小

D.水温偏低、风力偏小

(3).赤潮多发的海域位于 ( )

A.赤道附近

B.大洋中部

C.中、低纬近海

D.高纬近海

【解析】第(1)题考查环境污染中的水体污染问题,浮游生物的迅速繁殖和生长是赤潮发生的原因,而浮游生物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四个选项中只有B选项的内容是营养物。溶解在水中的氮、磷等物质过多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进而浮游生物疯狂生长,形成赤潮。故选B。第(2)题考查水体和天气条件对赤潮的影响。水温高,浮游生物生长活跃;风力小,水体运动缓慢,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污染物浓度高为浮游生物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故选C。第(3)题,赤潮的出现和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有关。中、低纬度近海地区水温较高,且人口稠密,工业比较发达,排放的污染物多,为浮游生物的生长提供了条件。故选C。

【答案】(1)B(2)C(3)C

高频考点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人地关系协调

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在漫长的人类文明演变过程中,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在每个阶段里,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行为表现和作用后果都不同。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到,不能再走传统的以高消耗、单纯追求经济数量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为特征的发展道路,必须寻找一条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互协调的道路。

例2.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工作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图1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导要素的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表示_________,它是决定_________时代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

(2)分析影响工业文明时代经济增长主导要素的变化特征。

(3)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地矛盾最为激化的阶段是_________时代。试分析该阶段环境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

(4)环境文明时代人地关系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

【解析】读图1可知,横轴表示四个发展阶段,纵轴表示各阶段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在原始文明时代,人类只需凭劳力到自然界狩猎、采集野果即可。到了农业文明时代,则主要通过劳力在土地上进行农业生产来获得物质产品。在工业文明时代,又可分为三个阶段,它们显示该时代内资本的影响力在下降,而科技进步的影响力在上升。在这一时代中,因人口增长过快、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人地矛盾也最为尖锐。因此人类必然谋求人地关系的协调,遵循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走可持续发展之路。endprint

【答案】

(1)土地农业文明

(2)资本是工业文明早期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影响力不断下降;土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下降;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逐渐加强,后期成为关键要素;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

(3)工业文明

主要原因:人口压力巨大;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过度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严重。

(4)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

2.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思想与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它的内涵及相关内容概括如下: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如下三个基本原则:

例3.可持续发展思想是人类在反思所面临的严峻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后提出的。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人类发展的原则,属于可持续发展持续性原则的是 ( )

A.各国有权根据需要开发本国资源,并确保不对他国环境造成损害

B.鉴于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有限,人类需与子孙后代共享资源环境

C.地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人类应该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D.对于全球共有的大气等自然资源,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权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可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

(2)目前能缓解华北平原春早期用水紧张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是 ( )

A.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

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总量

C.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

D.推广喷灌、滴灌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可持续发展三原则的差异。经过分析可知,A和B选项属于公平性原则,C选项属于持续性原则,D选项属于共同性原则。故选C。第(2)题考查解决华北平原春旱期农业用水紧张问题的可持续性措施。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会引起地面下沉;缩减农田面积,虽可起到降低农业用水量的作用,但粮食总产量可能会减少;工业和生活污水是不能直接灌溉农田的。故选D。

【答案】(1)C(2)D

3.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1)控制人口规模

(2)转变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

①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循环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所有的资料和能源都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利用。其特征是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清洁生产是从根本上解决工业污染的问题,即在污染前采取防止对策,而不是在污染后采取措施治理,将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使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中,以增加生态效益和减少对人类与环境的危害。

②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以生产并加工、销售绿色食品为核心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它强调农业在生产、加工等各个环节都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损害,符合绿色环境标志规定的要求。生态农业是指按照生态学原理安排农业生产各部门,使农业区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良性生态系统,如通过稻田养鱼既可消除稻田的虫害,减少对农药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又解决了肥料问题,促进了粮食产量和农业产值的提高。

③适度消费: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适度消费必然成为人类必须自觉遵循的基本原则,这是人类消费观念的重大转变。传统经济以刺激和鼓励消费的方式来拉动经济的增长,不顾及资源与环境后果。适度消费提倡满足基本需求条件下的适度、适量消费,以减轻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实现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例4.(2013年高考福建文综卷)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图2示意某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回答(1)~(2)题。

(1)最适宜该模式的是 ( )

A.河套平原

B.黄淮平原

C.辽东丘陵

D.闽浙丘陵

(2)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 ( )

①提高经济效益②加快城镇发展③提供清洁能源④促进民居集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第(1)题考查区域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分析图2中的农业模式可知:水稻主要分布在秦岭一淮河以南,甘蔗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福建、台湾等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分布区。由此可得出该地位于闽浙丘陵。故选D。第(2)题考查循环农业的意义和乡土地理知识。“加快城镇发展”不符合题干要求;该模式有渔业养殖、种植业等多种经营方式,农民收入多元化,能提高经济效益;该模式利用沼气池提供沼气这一清洁能源;发展循环农业与人口迁移关系不大。故选B。

【答案】(1)D(2)B

例5.目前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重要和最现实的选择。图3为河南省某地酒精化工集团基于“建设循环型经济社会”的产业构想。读图。完成(1)~(3)题。

(1)当前,影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 )

A.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B.长期存在的资源短缺

C.庞大的人口数量和较低的人口素质

D.缺乏优惠的政策环境

(2)该产业构想对农业的影响是 ( )

A.加剧农村燃料、饲料、肥料相争的矛盾

B.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endprint

C.增加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劳动生产率

D.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外出务工的竞争能力

(3)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涵盖工业、农业和消费等各类社会活动,是“资源一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模式。下列最符合循环经济模式的活动是 ( )

A.北方的退耕还草

B.湖区的混合放养

C.东北的大豆和小麦间作农业

D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

【解析】第(1)题,影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庞大的人口压力、资源短缺、令人担忧及严重的环境危机,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庞大的人口压力。故选C。第(2)题,该构想能够促进对资源的循环利用,有利于缓解农村燃料、饲料、肥料相争的矛盾,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结构,降低污染,净化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故选B。第(3)题,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完全符合循环经济模式。而A、B、C三选项尽管也符合保护生态、充分利用资源的生产原则,但不能做到对资源的循环利用。故选D。

【答案】(1)C(2)B(3)D

高频考点三、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国土整治

1.区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例6.江西素有“白鹤鱼米之国”的美誉,可谁又曾想到,这颗红土地上的绿色明珠还潜伏着令人触目惊心且危害匪浅的“红色荒漠”。据此回答(1)~(3)题。

(1)南方丘陵山区的红色荒漠是指 ( )

A.红壤的危害

B.荒漠土是红色的

C.表层土壤被侵蚀,红色石质裸露

D.雅丹地貌带来的危害

(2)红色荒漠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分别是 ( )

A.风化作用和过度放牧

B.风蚀作用和开山取石

C.沉积作用和环境污染

D.水蚀作用和滥伐森林

(3)根据红色荒漠的特点,对其进行治理首先要做的是 ( )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被覆盖率

B.恢复植被,合理开发土地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D.彻底退耕还林

【解析】第(1)题,在南方丘陵山区因人为因素导致植被破坏后,又由于雨水冲刷和流水冲蚀作用,土壤成片、成块地流失,导致土层变薄甚至缺失,红色石质裸露,形成红色荒漠。故选C。第(2)题,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是流水的侵蚀作用,人为原因主要是过度砍伐森林,导致植被破坏、水土保持机制减弱。故选D。第(3)题,对红色荒漠进行治理首先要恢复植被,合理开发土地。故选B。

【答案】(1)C(2)D(3)B

2.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农业可持续发展

分析区域农业生产条件时,要根据区域农业发展的现状从光热、降水、水源、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及人口密度、农产品市场需求、交通运输、国家政策、资金投入、农业科技等社会条件方面评价农业区位条件。区域农业布局体现了人类农业生产活动对自然条件的适应和改造。农业生产必须与自然条件相适应,这样才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否则会陷入经济效益不断下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恶性循环。

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历史、现状、特点不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就不同。考试答题时应结合区域实际,从以下内容中选择符合题目要求的进行作答:加大资金、技术的投入力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牧民生活条件;营造水土保持林、防护林;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防灾减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变种植业为主为多业并举,发挥区域优势,大力发展商品农业、特色农业;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商品率,提高农民收入;实行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植被,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

例7.读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图4),回答(1)~(2)题。

(1)下列因素中,与美国乳畜带的形成无关的是 ( )

A.气候冷湿

B.城市集中

C.土壤贫瘠

D.天然牧场广阔

(2)下列不属于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的是 ( )

A.生态农业

B.精确农业

C.有机农业

D.石油农业

【解析】第(1)题,美国东北部地区,气候寒冷,土壤贫瘠,不适合发展种植业,适合牧草生长,但多是人工草场;人口和城市密集,市场广阔。故选D。第(2)题,石油农业是高耗能农业,不是美国农业的发展方向。故选D。

【答案】(1)D(2)D

(2)工业化、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即工业化会推动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化又会带动工业化。发达国家城市化超前于工业化。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化与工业化及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因而产生了严重的“城市病”,如交通拥挤、住房困难、污染严重等。各区域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情况存在差异,工业化、城市化道路也存在差异,如下表。

分析一个区域工业化、城市化的影响因素,一般从国家政策、资源和能源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地理位置、劳动力条件、技术条件等方面进行。工业化、城市化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资源和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挤等。各区域要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从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布局、积极发展科技、努力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美化环境等方面人手,促使该区域的工业化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例8.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水平较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endprint

A.环境污染严重

B.人口出现负增长

C.农业用地急剧减少

D.产业布局不合理

(2)珠江三角洲地区许多沿海城镇大搞基础设施建设,这样做会 ( )

①造成人力、财力的巨大浪费②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③有利于发展地区优势④可能造成沿海生态的破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本组题考查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1)题,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人口不断增加。故选B。第(2)题,沿海地区许多城镇大搞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必然会带来人力、财力的浪费,也可能会对沿海生态带来影响。故选D。

【答案】(1)B(2)D

(3)区域资源和能源的开发、调配与可持续发展

对区域资源和能源开发条件的评价,一般可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资源和能源储量(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埋藏浅和地质条件好的地区易开采);二是市场条件(位于或靠近经济发达地区、市场需求量大的地区可优先开采);三是交通运输条件(可优先开采对外交通便利的地区)。

以开采资源和能源作为经济支柱的地区,其经济发展是不可持续的,一旦资源、能源枯竭或市场条件发生了变化,该区域的经济就可能会崩溃。因此这类地区必须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具体做法如下: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加强对资源、能源的深加工,从而减少资源的消耗量、延缓其衰竭的周期;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使经济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步摆脱对资源、能源的依赖;加强对“三废”的治理;植树种草,美化环境。

对资源、能源缺乏的地区,可通过合理的资源调配来获得发展的条件,如日本是个资源缺乏的国家、我国东部地区的资源也较贫乏,但它们都通过资源调配发展成为了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资源调配对调入区而言,能够缓解资源、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同时可以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对调出区而言,可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和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例9.读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图(图5),回答(1)~(2)题。

(1)图中①~③跨区域调配的资源分别为 ( )

A.电力、天然气、水

B.水、天然气、电力

C.电力、水、天然气

D.天然气、水、电力

(2)下列对上述跨区域资源调配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能改善调入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B.减弱了调出区的资源保护意识

C.资源调配有利于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D.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解析】第(1)题,阅读图5中的经纬度,判断线路的起止点,再结合线路图的走向可知:线路①从新疆到上海,为西气东输工程,调配的为天然气;线路②从长江中上游到华北,为南水北调工程,调配的为水资源;线路③为西电东送工程,调配的为电力资源。故选D。第(2)题,资源跨区域调配对于调出区和调入区而言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可从生态、社会和经济三方面分析其带来的影响。资源调配能改善调出区和调入区的能源消费结构,增强调入区和调出区的资源保护意识,其主要目的是实现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故选C。

【答案l(1)D(2)C

(4)流域的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应从地形、气候、水文、植被、资源禀赋状况、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等方面评价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围绕其“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两方面进行客观分析。流域开发的基本内容:根据“资源优势”确定流域开发方向:水资源开发——发电、养殖、旅游、航运、防洪等;生物资源开发——旅游、教育等;土地资源开发——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等多种农业等;矿产资源开发——建立矿产开发基地等;旅游资源开发——做好旅游规划,发展交通,发展旅游业等。

流域综合治理,要根据“存在的问题”确定流域的治理措施:①对水土流失的治理——调整农业结构,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护坡、“打坝淤泥”;进行小流域治理。②对河流污染的治理——关闭污染较重的工业;对工农业、生活污水进行治理。③对生物资源破坏的治理——建立自然保护区,适当迁出保护区内的居民;调整农业结构,控制人类活动(如交通建设);宣传教育。

例10.读图6,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地理事物的名称。

A:______河,B:______河,C:______湖,D:______山脉,E:______(城市)。

(2)试从地形、降水两方面分析B河易洪水泛滥的原因。

(3)试分析B河水能丰富的原因。

(4)图示国家对B河的治理与开发经验,有哪些值得我国借鉴?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要抓住以下几点:①由海陆轮廓及河流流向判断出图示地区位于美国南部地区。②可从径流量与落差分析B河流水能丰富的原因。③对比B河与我国河流,可总结出对我国有价值、可行的措施。

【答案】(1)密西西比

田纳西

密歇根

阿巴拉契亚

新奥尔良

(2)B河是田纳西河,上中游流经阿巴拉契亚山区,下游流经平原。流域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降水量大、季节变化大,下游汇水量大,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形成洪涝灾害。

(3)田纳西河流域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降水多,径流量大;田纳西河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上中游主要流经山区,下游流经平原,河流落差大。endprint

(4)设置专门的开发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不断加大开发力度;提高流域的开放度。

(5)产业转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①产业转移可以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对于转出地而言,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于转入地而言,可以加快本国或本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从而加快工业化的进程。

⑦产业转移可以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产业转移可促使各地区根据自己的优势条件发展相应的产业,从而促进产业的分工和合作,推动区域经济的一体化。

③产业转移可以改变区域地理环境:一方面,产业转移可以改变区域地理景观,产业转移的转入地往往由乡村地区变为高度工业化地区;另一方面,产业转移也往往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

④产业转移可以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产业转出地往往会出现就业机会减少,失业人口增加的现象;对于产业转入地而言,则可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

例11.图7是我国产业转移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1)一(2)题。(1)下列有关我国产业转移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海外产业首先向我国沿海地区转移

B.海外产业向我国转移,最初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

C.目前,制造业开始向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等地区转移

D.目前,资金和技术占优势的产业大量转移至中西部地区

(2)下列有关我国产业转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使沿海地区工业产值呈下降趋势

B.促进长三角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与经济发展

C.三次产业转移均促进了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升级

D.可能给转出地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海外产业首先向我国沿海地区转移,最初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目前,制造业大量转移至中西部地区,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等地区以技术和资金占优势的产业为主。故选A。第(2)题,三次产业转移均促进了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升级。故选C。

【答案】(1)A(2)C

协调持续发展 篇7

1 全市渔业工作现状及特点

全市现有各类水域面积40多万亩, 具有发展渔业生产的优越条件。目前全市有渔业村77个, 半农半渔村100多个, 人口20多万人。改革开放以来, 全市渔业生产有了长足发展, 到2010年全市水产品产量达到7.7万t, 实现产值10.9亿元, 渔民人均收入达到1.05万元, 渔业经济占全市农业经济的比重达到5%, 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全市渔业工作的发展呈现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1 品牌意识进一步增强, 渔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坚持多品种养殖与培育主导优势品种相结合, 努力培植壮大名牌产品。主要开展了优势名牌产品、无公害产品及有机水产品的争创和认证工作。先后有东平湖莲藕、黄河鲤鱼、河蟹、大青虾、乌鳢等被列为全省优势水产品和名牌产品, 新泰市岳家庄乡浅水藕被认定为有机食品, 泰山赤鳞鱼和小安门水库鲢鱼、鳙鱼3个品种被认定为国家绿色食品, 肥城国庄鲤鱼等15个品种被认证为农业部无公害产品。

泰山赤鳞鱼是本市的特有品种, 也是我省唯一的淡水保护物种。近年来, 通过坚持不懈的研究探索, 在资源保护、人工繁育、开口饵料及开发养殖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建设了国家级泰山赤鳞鱼原种场, 建设了20km2的泰山赤鳞鱼保护区, 制定了《泰山赤鳞鱼保护管理办法》, 目前养殖面积40万m2, 养殖规模400多万尾, 泰山赤鳞鱼的名牌效应逐渐显现。

1.2 资源增值保护意识不断增强, 生态渔业成效显著

不断加大渔业保护和合理开发力度, 特别是从2005年以来, 连续组织开展了东平湖渔业资源增值修复行动, 已累计投资1000多万元, 向东平湖放流鲤、草、鲂、鲢、河蟹等苗种4826万尾。通过数年来的增殖放流和严格管理, 湖区生态环境有了显著改善。目前, 东平湖全年捕捞量达1.2万t, 比增殖放流前增加3000~4000t, 增长30%以上。仅此一项全年沿湖渔民可增加收入近2000万元。不仅实现了东平湖渔业由靠天收鱼向人工增殖的根本转变, 使湖区走出了一条资源环境良好、渔业生产发展、湖区渔民收入稳步提高的路子, 而且开创了全省淡水渔业增值的新路子。

1.3 苗种生产优势明显, 成为全省淡水苗种生产的先进典型

由于坚持不懈的大搞苗种生产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加大优势苗种的引进和开发力度, 全市苗种生产持续、健康发展, 各类优质苗种年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6~6.3亿尾, 位居全省前列。目前全市建成国家级原种场1处, 省级原良种场3处, 市、县级苗种场5处, 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苗种生产体系。

1.4 生产基地、龙头企业和渔民合作组织建设长足发展

先后建立了5个国家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2个省级标准化基地和3个原良种基地。目前, 全市渔业产业化基地已达17个, 基地面积5.2万亩, 基地总产量达3.2万t, 基地带动渔户3000多户。全市共有水产品养殖、加工龙头企业18个, 销售收入6.98亿元, 利税0.7亿元。全市各类渔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达46个, 参加合作组织的渔户达1000多户, 带动渔户增收1200多元, 大大提高了渔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对渔业增效和渔民增收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1.5 渔业功能不断扩展, 休闲渔业等高效渔业迅速发展

城市周边和水库湖泊蓬勃兴起的休闲渔业使渔业正在向观赏、休闲、娱乐、保健、美化环境等功能扩展, 拉长了渔业产业链条, 提高了渔民收入。到2010年底, 培植市级以上休闲渔业示范点38家, 全市休闲渔业等二、三产业收入达1.2亿元, 成为渔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机构不健全, 队伍薄弱全市渔业水域面积40多万

亩, 是全省重要的淡水鱼生产地区。目前市县二级渔业管理人员少, 水产专业技术人员更少, 与所承担的职能不相适应。全市水产技术人员60余人, 每万亩水面只有1.5人, 制约了全市渔业生产发展。

2.2 各级政府投入不足, 渔业基础设施落后

渔业生产水平低下, 病害防治、科技推广、监测监控等设施缺乏、手段落后, 渔民抵御自然灾害和风险能力薄弱, 渔业生产发展后劲明显不足。

2.3 水源不足, 养鱼水面日趋减少

尤其到干旱季节, 过量提水, 经常造成“干湖”、“干库”现象, 使渔业生产受到影响;近年来许多水库改为城乡水源地, 影响水面渔业功能。

2.4 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渔业二、三产业严重滞后

2010年全市渔业一、二、三产业产值配比为85:10:5, 第一产业比重达85%, 二、三产业所占比例仅为15%, 且产品附加值低, 市场竞争力不强。

3 推进全市渔业持续协调快速发展的措施

随着全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对渔业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必须适应新形势, 及时调整完善渔业发展思路, 推进全市渔业持续协调快速发展。

3.1 完善组织机构, 建立稳定的业务骨干队伍

要加强渔业管理队伍建设, 充实增加人员编制, 在重点乡镇配备专门人员, 负责基层渔业管理和技术推广工作, 逐步解决基层渔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问题。全市渔业工作能否在新的起点上有大的发展, 各级渔业主管部门担负着重要责任, 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 正确判断当前形势, 把握发展规律, 促进渔业健康发展。要加快实施人才强渔战略, 加强渔业队伍建设, 逐步建立一支稳定的渔业骨干队伍。

3.2 加大投入, 努力改善渔业基础设施落后局面

要加强渔业基础设施和渔业支撑体系建设, 为渔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各级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 继续实施良种产业化开发工程, 进一步提高原良种的生产质量和水平, 提高良种覆盖率。要加快病害防治设施建设, 推广普及原良种生产和病害防治技术, 强化对苗种、饲料生产质量的统一管理。要加强水产品市场建设, 将渔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 以提高全市渔业的综合发展能力。

3.3 搞好渔业发展规划, 适应经济发展

完善“十二五”渔业发展规划和各项专业规划。在规划编制思路上, 必须坚持当前与长远相衔接, 发展生产与保持环境相结合, 在保证渔民生产生活和渔区社会稳定前提下, 更加注重水域生态建设, 使规划真正成为指导渔业发展、确定渔业生产布局、科学配置渔业资源的基本依据。

3.4 加强综合经营与开发, 大力提高水面资源利用率

一是东平湖区要充分利用大湖水面宽阔、渔业资源丰富、传统渔业基础好的优势, 重点发展大水面增养值、湖滨鱼塘精养殖, 建设高标准、规模化、专业化养殖加工基地, 积极推进湖区渔业综合开发, 延伸渔业产业链条, 建设湖区现代渔业经济区。二是矿区塌陷地、宜渔大中型水库、农村涝洼地要充分发挥水面成方连片的优势, 采用建设高标准精养池塘、网箱养鱼、大水面放流增殖等模式, 建设名优水产养殖增值产业基地。三是在池塘集中区和城市郊区, 因地制宜, 推进鱼藕混养、鱼鸭混养等渔农、渔牧相结合的生产模式, 重点发展生态、观赏、休闲渔业, 建设集渔业生产、观光旅游、餐饮服务等于一体的渔业综合性生产经营基地。

3.5 提高渔业产业化水平

要突出抓好龙头企业、基地和中介组织三个关键环节, 狠抓渔业龙头企业建设, 扩大建设规模, 提高带动功能。要通过资本运作, 积极发展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的龙头企业。要大力发展渔业协会、合作组织、研究会和经纪人队伍, 多途径、多形式、多层次推进渔业产业化经营。要鼓励龙头企业建立养殖、加工基地, 理顺龙头企业和养鱼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 建立紧密的经济利益共同体, 推动渔业产业化上档次、上水平。

3.6 加强生态渔业建设

通过实施渔业资源修复行动计划, 积极发展水产增殖业。在东平湖和大中型水库实行人工增殖和生态养殖, 保护和修复渔业资源, 达到资源环境良好, 渔业生产良性发展的目的。要开展渔业资源调查, 准确掌握水域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 通过合理增殖放流, 优化水域生物种群结构, 遏制渔业资源衰退势头, 逐步在全市渔业水域形成较为完善的渔业资源保护和渔业生态监测体系。

3.7 加强平安渔业建设

严格落实渔业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制, 强化各项安全监管措施, 明确责任, 真正把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人。要严格渔船的使用与管理, 开展经常性的渔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 建立长效机制。搞好渔民安全培训和宣传教育, 防止重、特大渔业安全事故发生, 确保渔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3.8 加大依法治渔力度

协调持续发展 篇8

1 可持续城镇化

联合国2009年《世界城镇化前景》报告中指出,在未来的40年中,估计城镇人口将会增长23亿人,到2050年世界上70% 的人口将会居住在城市。城镇化的发展有两种趋势,一种是扩展现有的城市,一种是创建新的城市。例如在1950年,全世界只有纽约和东京的人口超过了1 000万人; 到1975年,上海和墨西哥城也加入千万人口的队列;到2004年这样的城市已增加到22个,合起来这些城市占到了世界人口的9% ; 到2050年,至少有100个新的百万人口的城市出现[2]。现有的城市持续扩张,新的城市不断出现,这种趋势使得城镇化面临很多很多挑战,诸如公共安全的保护、交通和运输管理、公共基础设施的维护、废物处理、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等。城市消耗了世界75% 的能源,并产生了80% 的CO2的排放,过去半个世纪的快速城镇化使得全球气候变暖随着城市的扩张进一步恶化; 同时像洛杉矶、北京、巴黎、莫斯科、孟买等城市不同程度地面临电力、交通和水资源系统的危机。

1. 1 可持续城镇化的内涵

为应对上述挑战,城镇化过程中必须重视可持续发展。关于可持续性,有几种不同的定义,有些甚至是相互冲突的,如可持续性代表碳排放水平和其他一些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 作为一个实际的经济需要,可持续性可能包括城市中保持就业的需要,而不考虑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可持续性可以表示为可居住性,包括安全、休闲娱乐空间、有效的交通以及审美效果; 城镇规划中社区的参与者,通过民主权力与责任将有助于判断城市是否是可持续的[3]。Harter等[2]提出城镇化发展应满足经济增长、社会包容性发展和环境可持续性。Adriana[4]在布伦特兰报告提出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可持续性目标的基础上增加了建设环境的可持续性与政治可持续性,形成了5个维度嵌套的城镇可持续性,如图1所示。

外部环表示任何一个给定城市地区的生态承载力,通过进行相关的测量来评估来自5个维度的变化或干扰是否促进或违反可持续性。政治可持续性使得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生态可持续性以及建设环境可持续性相互关联,并确保这4个方面在自己的边界范围内相互关联而不会打破这种平衡。Yigitcanlar[5]提出智能城镇生态系统,通过信息通信技术 (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ICT) ,尤其是地理信息系统发挥作用来提高能力建设和社会参与度,从而获得可持续发展并增强城镇生态系统。

ICT不仅在经济性能和增长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而且在帮助城镇可持续发展方面提供了新的和有效的工具。例如,在公共服务提供方面,公众与企业对公共服务提供者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并希望建立单一的公共服务入口,通过ICT技术可以建立虚拟政务大厅、城市呼叫中心,以及一卡通等满足公众的需求; 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方面,通过电子化的过程为公众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务、通过电子参与与电子民主增加服务的可访问性、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满足公众的需求; 在可持续发展方面,通过信息技术进行主动的能源管理评估、创建对环境的高感知能力、调查能源的消耗与排放; 在经济增长方面,通过信息技术实现政府对企业的业务过程链、提供更多的就业服务; 在安全方面,通过信息技术优化对灾难的响应能力、对事件的安全与快速控制、确保交易和工作流的安全。

1. 2 可持续城镇化的关键要素

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需要解决大量的农村人口流入城镇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可持续化发展的巨大挑战。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可持续城镇规划和低碳发展,201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宣布了5个低碳省份和8个低碳城市的试点计划。

实现可持续城镇化依赖几个关键因素: 第一,需要一个全局的方法,如同时考虑能源、交通、水、基础设施等; 第二,城镇的设计者要把可持续的方法应用到城市的设计中,这样可以减少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浪费; 第三,需要有充足财政支持的政策环境,国家政策可以纠正市场失效,为环境设立标准,如空气污染、能源强度; 第四,需要多方合作,省级政府与中央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以及公众一起合作更容易解决可持续性的挑战问题; 第五,充分发挥信息化与城镇化深度融合的作用,应用ICT支持的环境感知系统,通过使用模型、可视化、仿真等来帮助节约资源,促进可持续城镇化发展。

2 ICT 支持下的可持续城镇化发展

可持续城镇化发展离不开ICT的支持,例如通过有效利用ICT提供高效的城市管理、低碳排放;提供完善的公共交通体系、公共设施管理、住宅环境安全环保使城市成为宜居性城市; 提供面向市民和企业的优质公共服务,包括一站式网络服务、在线医疗等; 提供高效的学习和分享环境,使城市内外的人民、货物以及商贸信息建立无处不在的连接。

2. 1 ICT 创新模式下的低碳排放

在低碳经济方面,ICT有潜在的独一无二的功能来促使可持续增长,ICT在以下几个方面可以提供能源的有效利用:

( 1) 智能电网。智能电网由软件和硬件组成,可以使电力按照更有效的方式传送,从而降低峰值的需求并与用户实时进行信息交换。通过这种方式智能电网技术可以降低碳的排放。

( 2) 智能物流与交通的优化。运输是排在能源之后的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因素,通过ICT的优化解决方案可以减少运输需求,使物流更合理化。例如通过ICT可以提供物流网络,可以混合使用运输模式,并选择最能源有效型的运输。也有助于优化交通路线,从而减少库存的需求,鼓励更有效的能源驱动。随着燃料价格的上涨,物流公司将会加速采用ICT的能源有效型的解决方案,这在碳排放的减少上将会有巨大的影响。

( 3) 智能建筑。通过技术手段可以使得现有的和新建的建筑在设计和建设方面更加有效。ICT的解决方案包括构建根据住户需求运行的加热和制冷系统,或者是适合所有人都不在家的可以关闭所有个人电脑和检测器的软件。构建能源管理系统可以减少5% ~ 40% 的能源消耗[6],从而通过智能建筑减少碳的排放。

( 4) 电子替代品。通过电话会议和视频会议减少商业旅行,从而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大量电子媒介的使用有助于减少纸张的消耗。

总之,城镇化过程中的气候改变和生态可持续问题是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不是哪个独立的政府部门所能完成的,需要开放、合作和创新的方法来完成,在此过程中ICT搭建了一个很好的桥梁。

2. 2 ICT 促进城镇空间合理布局

在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不合理的城镇化空间布局: 一是“睡城”,比如北京的通州,每天30万人口在同一时间出城上班,又在同一时间下班回城,造成严重的交通堵塞; 二是“死城”,白天有人晚上没有人,只有产业没有城镇人口; 三是“鬼城”,比如鄂尔多斯耗资50多亿元打造面积达32平方公里的内蒙古康巴什是一座豪华新城,基础设施一应俱全,但同时也成了一座无人居住的“鬼城”,街上的清洁工人都比行人多。这些情况就是没有从经济增长、社会包容性和环境可持续性方面综合考虑城镇生态系统。ICT在促进城镇空间合理布局方面最典型的应用就是基于Web的地理信息系统(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利用GIS和3D可视化模型,交通部门可以利用交通模型软件来预测交通模式和规划交通基础结构。GIS通过集成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和可视化技术,更好地为公众参与提供一个虚拟环境的决策支持环境,在城市的规划及空间布置中使复杂的信息更易于理解。

ICT的使用在未来的土地使用方面发挥着直接或间接的作用。Muhammad[7]提出在信息社会土地合理使用的概念模型,如图2所示。在信息社会,人们广泛使用ICT并有机会处于虚拟空间远程办公、在线购物等,除了传统的物理空间外,人们之间的接触也通过虚拟空间进行,处于一种混合空间,这将会改变可达性 ( Accessibility) 。因此在城镇的空间布局和土地使用方面将会有新的模式出现。

2. 3 ICT 提升城镇中的公共服务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新涌现的城市以及分散性的增长给现有的资源和政府的能力造成巨大的压力。在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过程中,访问公共部门的基础服务如医疗卫生和用水服务、公共安全、住房和道路等受到限制,并受到越来越多的约束,但是使用ICT,以创新的方法通过转变服务交付的方式正在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居民的日常生活质量。城市通过ICT枢纽可以使用这些新的技术和应用来扩大城市群的效益,从而给公民和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

在城市系统中,ICT扩展了公共服务的范围和提高了服务的质量,移动手机平台也提供了基本的金融服务,主要表现在城镇规划、土地使用和房屋建设,城镇环境和气候改变,城镇中棚户区的改造,水资源和医疗卫生服务的提供等,同时信息技术在城镇化服务中也起到提升政府治理、管理和问责中的作用。

2. 4 ICT 支撑可持续城镇化发展的方向

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来支持可持续城镇化发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利用信息化监测城镇化的趋势并进行全国发布,收集数据并进行全局分析,这将是政策形成的基础,这些政策将会支持国家和地方政策的制定和改革; 利用信息化开发和宣传操作工具以及预投资的方法,设计工具帮助国家和地方机构实现城镇政策及城镇化战略,比如土地和房屋、基础结构和服务、城市规划与管理以及城市财政; 利用信息化进行知识管理,识别并记录提高生活环境的最佳实践,形成可持续城镇化发展的最佳案例库,通过网页检索的形式使人们从最佳实践中学的知识和获得经验; 利用信息化手段形成城市生态系统的弹性监测与管理模型。

3信息化与可持续城镇化协调发展

3. 1 信息化与城镇化的关系

信息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明显。城镇化是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共同规律,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强大动力与载体。信息化与城市化发展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信息化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信息化是城镇化的提升机和倍增器,城镇化是信息化的载体和依托[8]。因此,推进信息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用信息化提升城镇化发展水平,这对又好又快地推进城镇化进程、提高信息化水平乃至不断提高国家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无线宽带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信息网络向宽带、融合方向发展的趋势进一步显现,信息技术向智能化、集成化方面发展以及与其他产业技术的融合不断加深,这些都为实现对城市建设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形成的各种海量数据进行实时采集、传输、处理、整合和分析,提升城市经济社会各领域智能化水平提供了有效的支撑。应用ICT技术可以支持长期的、集成的规划方法,允许有效的政府服务的提供,并更好地服务于公众。比如新加坡的“土地数据中心”提供一站式的土地数据交换,交换的信息被电子化处理,并允许公共部门访问标准数据集,例如建筑、道路、公共基础设施和地势地形等来规划人们的工作。

3. 2 信息化与可持续城镇生态系统弹性管理

ICT不仅在经济性能和增长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而且在帮助城镇可持续发展方面提供了新的和有效的工具。可持续城镇发展与智能生态系统相结合,产生了可持续城镇生态系统。城镇生态系统的方法把城镇区域看作一个集成管理系统,它会考虑平衡、复杂性和相互关系,存在于组织机构互操作的不同社区内和它们存在的真实环境中。随着城镇居民的增长,城镇生态系统的自然性变得越来越重要。另一方面,城镇生态系统对以城镇为中心的周边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城镇化巨大地改变着土壤的原有属性和过滤能力,城镇的扩展也会导致自然栖息地和生物多样性的丢失。在城镇的边界里有必要考虑物理条件,如水域、公园、土壤系统、小型气候和生活生态系统 ( 树木、草地、生物多样性) 。要获得可持续生态发展,依赖于来自现有城市和乡镇的可持续构建环境。

生态学中系统的弹性是指系统的均衡状态改变之前吸收扰动的能力。弹性的重点在于最大化系统的能力以有效地应对任何不利的、快速改变的和不期而至的变化。用弹性描述可持续城镇生态系统,使一个城镇生态系统不仅能够生存而且能够繁荣昌盛,即使在面临逆境的时候仍旧能够获得城镇的核心目标。可持续城镇生态系统包括可持续城镇化战略规划、城镇化风险管理、城镇可持续发展计划、城镇应急预案等,这些都是获得城镇化弹性的主要因素。

为了获得可持续城镇生态系统的弹性自动化处理,需要广泛地感知内部与外部的信息,因此可持续生态系统的弹性的首要支柱是态势感知 ( Situational Awareness) 。感知到水域、气候等信息后,需要进一步对信息进行自动化分析,并预测可持续城镇生态系统的下一步趋势,从而通过自适应调节使得可持续城镇生态系统符合弹性调节的范围,保证城镇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对可持续生态系统的弹性进行管理是风险管理不断提升的过程,例如排除风险、减少漏洞、提升生态系统对破坏的处理能力。具体的模型如图3所示。

3. 3 信息化与可持续城镇化协调发展下的公共服务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如何把能源、水资源、交通、医疗、教育、通信、建筑等基础设施与公共管理中的财政与税收、公共安全、法律、社会安全、交通、教育、经济、文化、城镇发展等结合起来,信息化手段从全局的角度起到集成与融合的全局控制的作用,如图4所示。通过IT技术把城镇所需要的基础设计变为公众所需要的基本服务,同时IT又是实现均等化的必要手段。

3. 4 信息化与可持续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愿景———智慧城市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城市是经济、政治、文化最活跃的区域,也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点区域。城市的发展方式、管理能力、服务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水平。城镇化不仅要快,而且要智慧。据世界银行测算,百万人口以上的智慧城市建设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实施全方位的智慧管理将能增加城市的发展红利2. 5到3倍。因此,智慧城市成为信息化与可持续城镇化协调发展的趋势。智慧城市将会有8个智慧属性: 智慧经济、智慧建筑、智慧移动性、智慧能源、智慧ICT、智慧规划、智慧公众与智慧治理。截至2013年8月5日,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先后两批对外公布的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共有193个; 同年10月,在工信部的指导支持下,中国智慧城市产业联盟成立,联盟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整合资源,融合智慧城市产业及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各项技术制定解决方案,综合协调政、产、学、研、用各方资源和优势服务智慧城市项目,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从而使智慧城市服务于政府、服务于企业,最终实现智慧城市服务民生。

面向公众工作、生活、学习多元化需求,丰富、深化智慧应用,提升公众感知,保障和改善民生,创造方便快捷、高效低碳的信息化发展环境,使公众享受到智慧技术带来的各种便利与实惠。智慧城市描述为一个三级结构形式,如图5所示,最底层为ICT基础设施,中间层是城市作为平台,最顶层为智慧应用。随着公众对透明、高效、移动性和社会服务需求的增长,城市开始开放ICT基础设施,并把它与现存的生态系统相连接,为公众提供各种智慧应用。

4 结束语

协调持续发展 篇9

关键词:城乡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水平,协调发展评价

当前, 我国正处于新型城镇化进程中, 新型城镇化之路给我国城乡关系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缩减城乡间差距、实现城乡间协调发展是建设新型城镇化的必由之路[1]。国内外学术界对城乡关系、城乡间的协调发展展开了一系列研究, 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 其研究重点是不一样的。学者们对发达国家的研究, 集中于城市向乡村的产业与居住转移, 在研究中更注重空间环境的城乡融合设计;很多学者将发展中国家作为研究对象, 认为这些国家应利用城乡之间的互动关系, 改变偏向城市的发展策略, 对乡村地区的发展给予更多的重视, 实现城乡间的协调发展。近些年来, 为缩减城乡差距、推动农村地区发展, 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但城乡居民在财税投资体制、收入水平、消费水平、教育与医疗水平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尽管已有不少学者对城乡协调发展程度的评价展开了相关研究, 但尚未形成统一的规范和普遍认同的评价体系, 但学者们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选用, 对本文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这样的背景下, 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 对我国城乡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展开研究, 为有关部门检验城乡间差距、推动城乡间的协调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一、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城乡协调发展的内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世界一味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 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却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这种挑战主要表现为人口的膨胀、南北差异的加大、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等新的更为广泛而严重的矛盾, 可持续发展这一新的理论应运而生。可持续发展并不否定经济增长, 但需要重新审视使用资源的方式, 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使传统的资源消耗型发展模式逐步转变为资源节约型发展模式, 从而减轻对环境的压力。可持续发展并不以经济增长为唯一追求的目标, 而是以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发展的可持续性为目标。

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下, 城乡协调发展是指将城市与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 统一规划, 统筹城乡间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等方面的发展, 打破城乡间长期分割的二元发展模式, 逐步缩小城乡间的差距, 构建并维护城乡间的良性互动机制, 最终实现城乡发展的一体化。城乡协调发展并不是实现城市和农村的同质化, 而是赋予农村与城市同等的生存与发展权利, 消灭制度层面的城乡差别, 尤其是消除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居民收入之间的巨大差距, 推动城乡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一体化。

二、城乡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 城乡协调发展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城乡协调发展评价指标的选取, 应遵循以下原则:

1、全面性原则

城乡间的协调发展涉及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等众多领域, 每一个领域都可视为一个子系统, 各子系统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因此, 选取的评价指标应涵盖城乡间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资源利用情况、环境建设水平和环境质量等方面要素[2]。

2、先进性原则

城乡协调发展评价指标应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最新理念, 应能反映出当前的发展形势和未来发展目标对协调发展的需求。因此, 评价指标的选取, 应能反映出新型城镇化、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对城乡协调发展的需求。

3、可操作性原则

城乡协调发展评价指标应尽量选取具有代表性并且容易量化的指标, 最好能够运用现有统计口径计算出评价指标值。相比于定量化指标, 定性指标值在测度上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除非必须, 否则不设置定性评价指标。

4、一致性原则

不同地区在地理位置、地形与地势、产业类型、资源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 本文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 除了可用于对某一个具体城镇的城乡协调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外, 还可用于对不同城镇城乡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横向比较分析。因此, 评价指标应具有一致性, 可用来全面、系统地对不同城镇的城乡协调展水平进行评价。

(二) 指标体系的构成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 根据城乡系协调发展的内涵, 结合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借鉴近年来国内外城乡协调发展评价、城乡发展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及实证案例, 本文构建了我国城乡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该体系由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构成, 目标层包括1个指标, 准则层包括3个指标, 指标层包括25个指标[3,4]。具体见表1所示。

(三) 指标说明

表1中的指标层共包括了23个评价指标, 在“指标性质”一栏, “+”为正向型指标, 在合理的范围内, 这类指标值越大, 则意味着城乡协调发展水平越高;“-”为负向型指标, 在合理的范围内, 这类指标值越大, 则意味着城乡协调发展水平越低。在运用这些指标进行评价时, 凡属城乡间比重的指标, 越接近于1, 意味着城乡间的差距越小, 指标越理想;对于不属于此类性质的指标, 其评价标准的确定可参照国家相关标准、国际标准。涉及到对不同城镇的城乡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比较时, 可以某一个具体城镇的评价指标值作为评价标准。下文对三个准则层所包含的评价指标作出解释和说明。

1、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水平B1

具体包括7个评价指标。其中, 城乡GDP增长率之比、城乡人均GDP之比、城乡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之比均为城乡间的比值, 分别用相应的城市统计数据除以农村统计数据得到指标值。在参考的相关文献中, GDP增长率、人均GDP、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等统计数据出现频率较高, 指标涵义比较明确, 本文不一一说明。

(1)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该指标是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的比值, 该指标值越大, 反映居民收入在城乡间的差距越大;越小, 说明居民收入的城乡一体化程度越高。需要说明的是, 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是指个人收入中扣除所得税、社会保障费、住房公积金等后可用于日常生活支出的那部分收入;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规定, 农民纯收入是指农村居民家庭全年总收入中, 扣除从事生产和非生产经营费用支出、缴纳税款和上交承包集体任务金额以后剩余的, 可直接用于进行生产性、非生产性建设投资、生活消费和积蓄的那一部分收入。农村人均纯收入是反映农民实际收入水平的主要指标, 可将其理解为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

(2) 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该指标是指产业化经营的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 反映了农业产业化的程度。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程度越高, 说明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越现代化, 距离小农产业意识越远, 城乡间的差距越小。

(3) 农村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该指标为农村第三产业创造的GDP占农村GDP的比重, 反映了农村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的发展情况。相比于传统的第一、二产业, 第三产业就业、创业相对灵活, 对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缩减城乡差距更具意义。

(4) 乡镇产业园区职工家庭定居率。新型城镇化对乡镇的产城融合提出了需求, 该指标能够反映产城融合程度。该指标为在乡镇产业园区就业的职工家庭定居于当地的数量与总量的比值。该值越高, 则说明越多的职工安家于就业地, 产城融合度高, 意味着城乡协调水平越高;该值越低, 则意味着越多的职工居住于乡镇之外, 产城融合度低, 城乡协调水平也就越低。该指标的计算中, 职工家庭定居于乡镇, 是指该家庭在就业地的乡镇生活、子女在乡镇入学;职工个人在乡镇居住但其家人在异地生活的情形不包括在内。

2、城乡社会协调发展水平B2

具体包括10个指标, 其中一些指标的涵义及其计算比较明确, 如城镇化水平、城乡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之比、城乡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之比、城乡居民生活信息化程度之比、城乡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之比, 这些指标反映了城镇化、城乡教育及卫生、交通及通信设施及社会保障等情况。这些常用指标本文不再一一展开, 重点对其余指标的涵义及其计算进行说明。

(1) 农村贫困人口占城乡总人口的比重。该指标值为农村贫困人口数量与城乡人口总量的比值。该指标值越高, 意味着农村贫困人口越多, 城乡间差距越大。

(2) 农村居民非农就业比重。该指标为农村居民在非农产业就业的人口数与农村总人口数的比重, 反映了农村非农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作用。该指标值越大, 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与城镇越为接近, 城乡间差距越小。

(3) 农民参与职业教育培训比率。该指标为参与农民职业教育的人数占农民总人数的比重, 反映了农村职业化农民培育的情况。该指标值越大, 所反映的城乡间协调程度越高。

(4) 城乡居民文化娱乐支出比重之比。该指标值为城镇居民生活支出中文化娱乐支出占比与农村居民生活支出中文化娱乐支出占比的比值。该指标值越低, 则意味着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结构越合理、越接近城镇居民。

(5) 农村地区与中心城区交通条件的通达性。该指标为定性指标, 反映了农村地区与中心城区间的交通联络条件。该指标值与城乡道路设施水平、轨道交通的便利性、主干道路的拥堵情况、高速公路收费情况等有关。该指标为定性指标, 指标值越大, 则城乡间协调水平越高。

3、城乡环境协调发展水平B3

具体包括8个指标, 其中, 城乡人均用电量之比、城乡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所占比例之比两个指标反映了城乡资源尤其是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情况;城乡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之比、城乡生活垃圾清运率之比、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之比三个指标反映了城乡环境治理的情况;城乡居民生活饮用水达标率之比、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城乡PM2.5优良天数三个指标反映了城乡环境质量水平。下面仅对这8个指标中的3个指标进行重点说明:

(1) 城乡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所占比例之比。该指标是指在城镇、农村能源结构中, 太阳能、风能、沼气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所占比例之比。

(2) 城乡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之比。该指标为城镇、农村各产业中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之比。需要说明的是, 农村环保投入是指农村的农业企业、养殖业企业、工业企业在环保方面的投资额之和。

(3) 城乡PM2.5优良天数。该指标是指一年中城镇、农村空气质量均达到优、良水平的天数, 反映了城乡整体的空气质量水平。

三、城乡协调发展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及评价模型

(一) 城乡协调发展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在上文构建的城乡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中, 城乡协调发展水平为目标, 准则层包括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城乡社会协调发展水平、城乡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水平三个指标, 指标层包括25个评价指标。25个评价指标中, 一些指标与准则层的3个评价指标存在较强的关联, 准则层的三个指标彼此之间也存在着较强的关联, 这说明本文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着内部依存和反馈关系。因此, 可以通过建立网络结构模型, 应用网络层次分析法 (ANP法) 来求取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进而求取城乡协调发展水平的值。

1、建立网络层次结构模型

2、构造超矩阵

根据功能网络层次结构图, 构造超矩阵如下:

其中,

式 (2) 中:ei (ni) 是隶属于Di的指标 (i=1, 2, 3) , ej (nj) 是隶属于Dj的指标 (j=1, 2, 3) , Di、Dj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的元素集。

3、构造加权矩阵和加权超矩阵

在式 (1) 和 (2) 中, 虽然Wij是归一性的, 但W不是, 为此, 要构造加权矩阵, 将超矩阵列归一化。对各元素集Di (i=1, 2, 3) 间的重要性进行比较, 见表2所示。

与Di无关的元素组对应的排序向量分量为0, 由此得加权矩阵A:

4、求取各指标的权重值

(二) 评价模型

运用ANP方法确定了城乡协调发展评价指标的权重后, 可进一步求取城乡协调发展水平A。由于评价指标的数量单位不同, 首先需将评价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可以采取如下的无量纲化方法:对需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的评价指标, 若为正向指标, 用指标值减去最小值, 然后除以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若为负向指标, 用最大值减去指标值, 然后再除以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无量纲化后, 负向指标被转换成正向指标, 所有指标值都在0与1之间取值。

1、对单一对象进行评价的模型

用P来表示评价对象的无量纲化数据矩阵, 则某一城镇的城乡协调发展水平A可表示为:

2、对多个对象进行评价的模型

四、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 消除导致城乡间割裂发展的制度壁垒

我国城乡间长期存在的二元结构制度, 割裂的制度体系是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原因, 因此, 为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首先需消除城乡间的制度壁垒, 实现城乡财税、土地、户籍管理、社保制度以及义务教育制度、公共卫生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等的城乡一体化。只有这样, 才能为城市和农村创造同等、公平的发展环境, 才有可能建立城乡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二) 建立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财政投入向农村倾斜

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应加大投入, 建立覆盖城乡的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让农村居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民待遇[5]。例如, 在义务教育方面, 对农村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农村义务教育以稳定的财政投入, 确保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不会被当地行政等其他因素所干扰。在医疗卫生方面, 要继续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加大对农村医疗救助的投入, 建立全民统一的医疗卫生体系, 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可以自由流转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

基于当前城乡间的巨大差距, 为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未来应首先缩减城乡间基础设施的差距。由于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相比于城市来说比较少,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依赖于自筹资金, 使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 与城市的差距很大, 限制了农村的发展。因此, 未来的财政投入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 统筹推进农村交通、水利、电力、环保、流通、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6]。

(三) 构建合理的现代城镇体系

为进一步拉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应充分发挥中小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应构建合理的现代城镇体系, 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规模效应和辐射作用, 利用各自的比较优势, 明确分工, 充分发挥大城市要素集聚的规模经济效益和中小城市吸纳就业的社会效益。城市的发展不能遵循滚雪团式的发展模式, 而应将资源投入于中小城镇的建设中, 发展卫星城镇, 以在更大范围内发挥其作用。

(四)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功能

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离不开金融支持。尽管农户、村镇企业、农业生产融资额度相对较小, 但其所能提供的担保资产也较为有限, 增加了贷款的难度, 目前能够提供贷款的机构数量不多, 主要为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农业银行。未来应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功能, 放宽农村金融机构准入政策,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设立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大力培育农村微小金融组织, 解决正规金融机构服务缺位和不到位的问题, 增强对农户、村镇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和优惠力度。

(五)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由于教育水平较为落后, 以及人才向城市流动, 农村文化建设较为滞后。与城市相比, 农民的文化生活相对单一, 文化消费水平总体偏低, 许多农民特别是富裕起来的农民得不到精神文化上的满足, 一些腐朽、落后甚至低俗的文化垃圾趁机侵占了农村文化市场, 制约了农村社会的健康发展。为此, 应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

(六) 增强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

要实现城乡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仅靠政府和大企业是做不到的, 包括农村居民、城镇居民在内的社会公众也是重要的参与者。近些年来, 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得以增强, 社会公众对企业的污染排放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一定程度上也发挥了对排污企业的监督作用。区别于企业环保行为的组织化和可监督化, 城乡居民的环保行为是分散的、不易控的, 需要居民自身具备较强的环保意识, 靠自觉在生产和生活中贯穿环保理念, 在水、电等资源利用, 在垃圾分类收集与处理等方面养成低碳环保的生活习惯。为此, 应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培养、增强居民的资源节约意识、环境意识和卫生意识。

(七) 建立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机制

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石油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开发利用总体格局。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但并网消纳问题却成为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瓶颈, 新能源与常规能源之间的运行矛盾突出, 导致弃风、弃光现象普遍存在, 既造成了可再生能源的极大浪费, 又削弱了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发展动力。特别是在农村地区, 农作物秸杆、果树剪枝和薪柴均可作为生物质能加以利用, 但由于观念、技术、经济等方面的原因, 目前即便是生活在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民也以煤炭作为家庭生活的主要能源, 既造成了严重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同时也增加了农民的经济负担。为此, 应建立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机制, 解决新能源的并网消纳问题, 借鉴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经验, 对提供可再生能源入网的用户给予价格上的补贴, 推进生物质能的技术创新, 推动农村沼气发展, 实施秸秆气化、秸秆固化成型, 鼓励、推动乡镇地区对生物质能的充分利用。

五、结论

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下, 城乡协调发展是指城乡间在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等方面的协调发展。本文构建了城乡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由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构成, 目标层包括城乡协调发展水平1个指标, 准则层包括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城乡社会协调发展水平、城乡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水平3个指标, 指标层包括25个指标。由于本文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着内部依存和反馈关系, 因此本文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 给出了求取评价指标权重的方法和评价模型。最后, 提出了推动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郭光磊等.北京市新型城镇化问题研究——战略与政策分析 (上)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3:102-143

[2]杜威漩, 胡盼盼.城乡协调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间互动机理分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vol.10, no.4, 2010 (7) :42-46

[3]张永峰.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水平测度及时空演变研究——西北地区为例.西北大学学报, 2010:23-25

[4]石建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河北大学, 2009:11.16

[5]王卫星.我国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vol.50, no, 1, 2011 (1) :9-14

协调持续发展 篇10

中国兵器工业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简称“研究所”) 积极推进全面预算管理, 经过五年多的不断实践, 从制度建设, 到预算编制、执行、分析、考核等全过程管理各方面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全面、全员、全过程体现在整个预算管理工作中, 基于价值创造, 事前控制, 资源边界管控, 业务与财务深度融合, 基于效率的授权管理等预算管理理念深入人心, 预算精细化程度逐年深化。

研究所这些年全力推进预算管理工作, 着重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一是提高预算管理意识, 发挥预算的约束功能。现在, 在研究所内部已经形成了人人、时时、处处、事事都于预算结合的良好局面, 预算的约束功能得到发挥。二是组织好预算编制, 发挥预算目标的引导功能。通过预算编制明确了各部门、各专业组的经济工作目标, 具有强烈的目标引导作用, 引导和激励干部职工为完成目标而奋斗。三是抓好预算控制, 发挥预算的边界管控功能。通过检查提高预算的执行力, 维护预算的严肃性, 发挥预算的边界管控功能。四是客观评价业绩兑现奖惩, 发挥预算的考核评价功能。通过考核兑现, 拉开差距, 形成压力, 产生动力, 增强活力, 充分发挥预算的考核评价功能。五是循环滚动持续改进, 发挥预算的自我更新功能。通过一次次的转变, 使预算管理不断提高持续改进, 也使预算不断实现自我更新, 我们感到预算如同人一样也是有生命的。

研究所在预算管理工作中,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效:一是预算管理确保了经营目标的实现, 提高了预算工作的地位。二是发挥了资源保障和风险防控作用, 确保单位快速可持续发展。三是理顺内部管理关系, 规范业务流程, 提高了管理工作效率。四是对接企业发展战略, 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五是完善了制度、健全了组织、锻炼了队伍、促进单位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协调持续发展 篇11

要做好人口发展工作,首先要搞好计划生育。有关研究认为,相对于资源条件,我国最优人口规模在7—10亿之间,最大人口规模为15—16亿,而超过18亿经济社会系统将面临灾难。我国人口总量早已超过最优规模,正逐步向安全极限逼近。逼近的速度、程度如何,能否最终跨越安全极限,将取决于是否坚定不移地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基本国策,保持政策的长期性、连续性和稳定性。目前的低生育水平并不稳定,特别是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和流动人口中问题仍很突出,人口形势不容乐观,任何盲目乐观和松懈麻痹的情绪,任何政策的偏差和工作的失误,都可能导致生育水平的回升。因此,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任务十分艰巨,要充分认识计划生育工作在人口发展中的重要性。特别要强调的一点是,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工作具有完全公益性质,应该切实由政府承担起责任。

加强计划生育服务网络的能力建设是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条件和根本保证。服务能力的建设,大体上涵盖三个方面:一是硬件建设,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和必要的设备;二是人员队伍的建设、医疗技术的提高;三是相应的政策措施制定和落实,如“奖励扶助”制度等。近几年,我们着力建设了“流动服务站”。从2000年到2002年,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投入4.2亿元,加上地方配套1.5亿元,共购置2400辆计划生育流动服务车,基本覆盖全国县乡区域,已成为计划生育服务网络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在为群众特别是边远地区的群众提供便捷、安全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仅仅建设“流动服务站”是不够的。为了使计划生育服务网络更加完善,提高服务能力和质量,还需要着力建设“固定服务站”,进一步加强县、中心乡技术服务站的建设。

我国农村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承担着全国70%以上的避孕节育手术量和其它占绝大比例的避孕节育工作,是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重要保障。但是,当前技术服务基础设施条件十分落后,难以适应新时期计划生育工作机制转变的要求,难以满足群众计划生育服务的需求。在今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温总理明确提出,要重点加强县乡两级计划生育服务站建设,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服务能力。为了进一步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战略目标,今年准备在加紧编制《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的同时,安排2亿元国债资金启动计划生育服务站设施建设。今年的国债资金主要用于中、西部地区部分县和中心乡计划生育服务站建设。

县级服务站的建设要重点围绕完善功能去考虑建设规模,以保障县级服务站功能的发挥。建设内容主要是业务用房。中心乡服务站建设要结合西部农村地区计划生育工作的特点和难点,重点在确定乡镇计划生育服务功能定位、如何实现计划生育和卫生资源整合与共享、明确中心乡服务范围、规范服务站建设规模、编制和运行经费保障、加强管理等方面进行试点,探索可行的做法和经验。建设内容既要考虑业务用房,也要考虑必要的技术服务设备配置,业务用房建设由中央国债资金支持,设备配置由地方政府配套解决。

各地发展改革委和人口计生委要相互配合、密切合作,共同努力搞好服务网络建设工作。但同时也要分清职责,各负其责。发展改革部门要在项目立项、编制建设方案、可研报告批复、资金下达等方面担负起责任,商人口计生部门做好各环节的工作,同时要树立服务意识,积极主动协助人口计生部门做好项目建设过程中相关问题的协调落实和监督检查,要把保证项目效益的实现作为发展改革部门落实责任制的一项重要内容。人口计生部门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和项目法人单位,应切实承担起项目建设和管理的主体责任,要按照建设标准和规范,组织有关力量完善设计、精心施工,确保项目建设达到各项功能要求。同时,要深化改革,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工作新机制,切实以人为本,以需求为导向,促进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方式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协调持续发展 篇12

大力发展旅游业, 必须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 走出一条旅游业发展的新路子。一是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 在大力推进以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城区旅游发展的同时, 更加重视发展农村旅游, 扩大城乡旅游交流, 逐步实现城乡旅游协调发展。我区北宅街道、王哥庄街道等旅游景点相对比较落后, 依托节庆活动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 有助于加快这些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步伐。二是按照统筹区域发展的要求, 在开发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的同时, 更加重视推动区域旅游联合, 逐步实现不同区域旅游业的共同发展。三是按照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在充分发挥旅游业对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内需、拉动消费、吸引投资、增加收入等方面作用的同时, 更加重视发挥旅游业在促进就业, 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社会事业方面的作用, 逐步实现加快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并重。四是按照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 在加快发展旅游这一区域支柱产业的同时, 更加注重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逐步实现旅游业与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五是按照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 在积极发展国内旅游市场的同时, 重视国外市场的拉动作用。要利用良好的生态资源, 依托国际旅游大公司, 积极宣传我区良好的生态环境, 争取引进更多的资金进入我区。

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推动旅游业再上新台阶

加快旅游业发展, 关键在于激活各种旅游生产要素, 整合和优化配置各类旅游资源, 根本途径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大力推进以下几个转变:

1、推进旅游资源向旅游资本的转变, 这是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实现旅游资源向旅游资本的转变, 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将各种各种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 使之更好地满足游客的多种需要。近年来, 我区紧紧围绕以崂山风景区为龙头的自然生态和以节庆活动为主体的节庆文化两条旅游主线, 充分发挥丰富多色彩鲜明的旅游资源优势, 有力地推进了旅游资源开发向广度拓展, 向深度推进。实践证明, 推进旅游资源向旅游资本的转变, 是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与此同时, 旅游业的发展又为实现旅游资源向旅游资本的转变搭建了平台, 提供了契机。

2、推进民间资金向民间资本转变, 这是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有力保障。资金短缺是发展旅游业面临的最大的瓶颈, 解决资金问题的途径是创新投融资体制, 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方式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的新体制。民间资本是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资金来源, 蓬勃发展的民营企业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投资经营主体。旅游业的发展, 为民间资金转变为民间资本、参与旅游业的经营开辟了新天地, 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打开了新的通道。

3、促进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变, 这是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要实现旅游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必须把握这个关键, 抓住人才资本这个根本, 实现旅游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和向人才资本转化, 为推进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和人才支撑。

三、拓宽发展思路, 实现旅游业发展新跨越

1、实现旅游业发展的新跨越, 必须拓宽发展思路, 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原则, 深化改革, 扩大开放,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围绕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两条主线, 加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 打造旅游精品, 发展综合型旅游和特色旅游, 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和旅游发展环境, 促进旅游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2、在旅游业发展理念上大胆创新, 充分认识旅游业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是树立全局的理念, 打破条块分割、部门分割, 实现各街道、各行业、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与协作, 形成全社会发展大旅游的良好局面。二是树立开放的理念, 放开市场, 大力推进旅游投资开发体制和经营管理机制的创新, 为旅游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三是要树立优质高效的服务理念。在推进规范化服务、个性化服务、感情化服务上下功夫、见成效。四是树立建设精品的理念。着眼世界旅游的发展趋势, 在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景区建设、管理模式和服务质量上与国际接轨, 按国际标准打造国际一流的旅游精品。五是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坚持旅游资源合理开发与生态环境有效并重, 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有机结合。

3、在调整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上大胆创新, 推出全面提高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新举措。一是切实加强规划工作, 按照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理念, 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地做好旅游规划编制工作, 力求富有创意、突出特色、体现个性、展示文化。二是大力发展周边短线游, 积极与烟台、威海等著名旅游地市风景区合作发展长线游, 实现旅游市场游目前单一的周边短线游向丰富多彩的长线游转变。三是实现精品战略, 加快重点景区建设步伐。四是进一步促进旅游要素协调发展, 实现旅游产品结构由单一观光游向商务、会议、度假、休闲游的转变。

4、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上大胆创新, 构建整合优化旅游资源的新机制。加快旅游市场开放步伐, 在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前提下, 采取多种方式, 出让开发权、经营权、使用权, 鼓励支持海内外大企业、大财团特别是国内民营企业投资开发旅游业, 合资兴办旅行社, 整合优化旅游资源, 形成市场配置旅游资源的新机制。

5、在旅游宣传促销的内容和手段上大胆创新, 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旅游产品市场。一是全面创新市场营削模式和手段。制定科学的营销计划和市场拓展战略, 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 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进行宣传促销。二是大力开拓客源地市场, 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 “走出去, 请进来”, 在稳定和挖掘省内客源的基础上, 大力开发国内市场。三是推进“依法治旅”。把加强执法监督与建立健全旅游法规体系结合起来, 实现对旅游市场从部门分头管理向行政联合执法转变, 建立健全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王启敏.黄山发展旅游业的思路与对策[J].宏观经济研究, 2008, (4) .

上一篇:统一标准助力产业发展下一篇:TOFD超声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