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交通空间

2024-08-18

地下交通空间(精选10篇)

地下交通空间 篇1

1 引言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地下空间已成为重要的城市空间资源。为了更好地整合城市现有的地下空间资源, 科学、安全、高效地开发地下空间以及建立良好的地下交通空间环境, 建设者更加要改变建设地下交通空间的设计思路, 让地下交通空间建设进行一次全方位的华丽转身。

2 地下交通空间的现状和问题

欧洲国家地下交通空间建设的特点是规模较大、功能丰富, 空间的布置也注重人性化。城市建设把许多功能特别是交通转入地下, 地面实行步行化或做街心花园、绿化广场等, 这样不仅扩大了城市空间容量, 缓解了城市交通矛盾, 而且美化了城市环境。日本地下街已从早期简单的地下通道两侧布置商店演变成了包括多种城市功能, 有交通、商业及其他设施共同组成的相互依存的地下综合体[1]。除此之外, 日本还非常重视地下空间的环境设计, 并且, 地下空间的环境质量可以和城市地面环境媲美。

在这一进程中, 我国沿海城市借鉴了国外大城市发展的经验, 在地下交通空间建设的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例如北京西单地下综合商业中心、上海人民广场地下商业街和最近建成的北京奥运地铁支线。但是, 我国在大规模的城市更新改造中, 地下公共交通空间的设计开发仍然存在着问题, 明显地存在地下交通空间黑暗、杂乱、给人不安全感;空间内部环境相对缺乏对人的关怀;地上与地下交通空间缺乏联系性, 没有形成完整系统, 降低了其城市作用;地下交通空间设计与当地文化的脱节;特别是一些西部城市的地下交通空间尤其存在这样的问题。

3 地下交通空间开发的华丽转身

当地下交通空间作为未来城市不可缺少的交通空间环境之一, 我们的地下交通空间的建设者就应该打破以往的单一的模式, 让地下交通空间在未来的建设中来一个华丽转身;让身处地下交通空间的人们在享受便捷交通的同时, 也能有视觉上、精神上美的享受;让恐惧、不安、脏乱这些代名词远离地下交通空间。

3.1 地下交通空间设计与当地文化结合

北京政府为保证在奥运期间的地面绿化率和交通顺畅, 特别为奥运会开设了位于北京南北中轴线的地铁支线, 它把巨大的交通人流放到地下空间里, 提高了奥运中轴线的整体环境。支线共设四车站, 每个站内设计都充满了民族文化气息和时代气息。例如, 森林公园站和奥林匹克中心站分别用了森林和运动主题;奥林匹克公园站站内也实现了与商业的零距离衔接。奥运支线的起点站北土城站紧邻元大都土城墙遗址, 青花瓷便自然成了该站的设计主题。奥运地铁支线在不同的地铁站体现不同地段的城市面貌, 起到了合理区分不同线路的作用, 同时呼应了北京绿色、科技、人文奥运的主题。

莫斯科地铁一直被公认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地铁。车站的内部装饰, 被誉为地下艺术长廊。大厅内到处充满了当地的民族风情, 各种浮雕与别致的灯饰, 堪与富丽堂皇的宫殿媲美。同时, 地铁内还以当地名人、历史事件作为建造的主题。显而易见, 莫斯科地铁站的文化环境也是城市文化环境的一部分, 体现了城市历史和文化的延续。

3.2 地下交通空间设计与视觉、听觉艺术结合

在美国有一条名为“Jack Conn”的地下步行隧道, 它和桥梁系统连接了俄克拉何马市中心的23座建筑。隧道最初形成时间是1972到1984年, 随着时间的逝去, 年久失修的地下空间已满足不了现代人的活动要求。于是, 俄克拉何马政府决定重新改善这里的环境质量和公共形象, 以吸引更多的人流, 缓解城市上空的拥挤。

“Jack Conn”的地下步行隧道内部设计结合音乐, 彩灯和历史主题展厅, 并利用色彩作为导视系统, 使得整个地下空间充满了视觉感、韵律感和教育性。此设计荣获芝加哥雅典娜博物馆2008年美国建筑奖。

3.3 地下交通空间设计与景观艺术结合

日本国土狭小, 城市用地十分紧张。积极拓展城市地下空间是日本城市风貌再开发的另一个特点。大阪的长掘地下街商业街内很注重光的引入;其次, 内部集美食城、服装城、时尚城和若干不同主题的休闲广场, 如观月广场、瀑布广场、艺术画廊等[2]。长掘地下街为人们营造了一个富有活力的空间环境。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水的艺术化造景和采光玻璃顶上流淌不息的“河水”。设计师通过高明的手段告诉人们这里历史上的长掘河虽已消逝, 但记忆却是真实而新鲜的。人们走在地下街里, 环境怡人, 使人不易感到疲劳。

3.4 地下交通空间设计与绿化生态结合

20世纪80年代, 上海人民广场地下商业空间的开发使广场的地上、地下空间得到了协调发展。地下商业街与地下过街道、地铁站直接相连, 其内部采用下沉广场和采光中庭的设计方式消除地下商业街的压抑, 恐惧感。商业街顶部的空间被设计成了露天休息广场, 里面种植了大量的绿化。在上海这个寸土寸金的城市, 地下空间既缓解了城市地面的压力, 也创造了舒适宜人的环境。上海人民广场是上海市中心地区唯一的城市绿地休息广场。这种良好的购物环境, 吸引了大量市民前来休闲、购物, 这里已经成为上海市内最受市民欢迎的公共活动场所。来此购物的市民进出方便、舒适, 客源十分踊跃。

4 重庆在地下交通空间设计中的探索

作为西部城市的重庆在地下交通空间的开发上也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转变, 除了实现轨道交通“九线一环”的建设目标外。10条轨道线路将遵循“一线一主题”原则, 换句话说就是每条线路都打造出一个有突出主题的文化风景线。例如, 1号线展现人文风情, 2号线感受巴渝文化, 3号线讲述寻常百姓, 4号线体现友好城市, 5号线品味印象重庆, 6号线畅游巴山渝水, 7号线演绎群英浩萃, 8号线体现古镇映辉, 9号线展现民间文化, 环线:重庆记忆。设计者将这些文化主题合在一起就能呈现完整的重庆印象。同时, 地下交通站内的文化设施建设形式也多种多样, 有壁画、浮雕, 还有整个站内的涂鸦, 这些手法成功地将时尚与文化有机结合在了一起。这样的建设打破了地下交通空间以往总是给人黑暗、阴冷、单调、不安全的印象。地下交通空间建设也不再是简单的地面空间的补充, 还扮演了城市历史文化展现、传播的角色。

5 结束语

“21世纪是地下空间的世纪[3]。”由于城市的高速发展, 城市建设“向地下索取空间”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因此, 合理开发地下空间, 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城市之间的关系, 再度成为城市设计的重点。希望设计师在政府的引导下, 着重在设计中处理好城市地下交通空间的环境关系, 让未来的城市地下交通空间开发来一次华丽的转身。使其在功能上、视觉上和心理上形成有机的联系, 这样才能保证地下交通空间的城市景观质量。

摘要:随着地下空间越来越成为未来城市不可缺少的空间, 地下交通空间的开发更加要探索出全新、完善的设计方法。本文通过举例国内外优秀的设计方案, 希望能够对今后的地下交通空间的开发起到借鉴的作用。

关键词:地下交通空间,开发,转变

参考文献

[1]束昱.地下空间资源开发与利用[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2.

[2]童林旭.地下空间与城市现代化发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3]陈志龙, 王玉北.城市地下空间规划[M].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

地下交通空间 篇2

西安市某下沉广场地下空间改善设计

二、设计目的本设计通过完成西安某下沉广场地下空间工程项目的改善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的原理知识,分析和解决交通工程技术实际设计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掌握城市某下沉广场地下空间设计的过程、方法和相关设计规范。

三、设计内容

1.对西安市某下沉广场地下空间工程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包括包括下沉广场所处的区位条件、功能定位、地下设施、周边交通状况等。

2.针对下沉广场现状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站点周边地下空间整体布局设计。包括下沉广场总体布局、停车场出入口、空间围合设计等。

3.下沉广场地下公共服务设施设计,包括地下商业街、景观小品、踏步、人行通道设计等。

4.下沉广场地下交通系统组织与流线设计,包括地下停车设施、地下轨道交通、地下步行系统等接入设计。

5.下沉广场周边交通设施组织与设计,包括地上公共交通站点、地上出租车停靠点、地上步行系统设计等。

四、设计要求

1.设计图纸大小为A3,比例尺自行拟定;

2.设计说明书需对下沉广场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善思路;设计说明书的字数不少于3000字。

3.可独立完成,也可合作完成,每组人数1~3人。合作完成需在说明书中写明各自的分工。

五、设计成果

1.地下空间布局设计图

2.地下公共服务设施设计图

3.地下交通组织与流线设计图

4.周边交通设施组织设计图

5.设计说明书

六、设计过程

6.1现状调查

6.11区位条件

西安市金花下沉广场位于钟楼商圈的中心位置,南连南大街、书院门、碑林、北至壮院门化觉寺、清真寺。位于交通主干道交汇处,与其他区域联系的交通相当便利,是本地消费者和和外地游客购物,休闲的不二去处。

6.12功能定位

金花广场主要以服务商场出入口,商品展示,休闲为主。定位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功能的多元化:休闲、民主、多信息、高效率、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成为现代人所追求的生活目标,进行多种多样的活动,广场因此变成了一个多元化的具有可塑性的环境系统。

规模的小型化:充分利用临街转角处的建筑物留出的一部分空地,或是两座建筑之间的空间,为单调的城市空间增添了丰富的景观。

空间的立体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处理不同交通方式的需要,立体化成为现代城市空间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立体广场的出现为疏散人流,丰富城市景观起了重要的作用。

环境的生态化:在保护生态、回归自然的强烈愿望和呼声中,生态城市、绿色城市的口号被提出来并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方向而加以实施。将自然元素纳人城市空间,已成为今日城市空间发展的必然趋势,绿化足够多。立意的场所化:场所既包括物质真实又包括历史。在今天的城市广场设计中,注重表现地域文化和环境文脉,力图创造一个具有清晰可识别性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场所,以求在人内心留下深刻的印象。

设计的整体化:广场是一个小系统,需要各种齐全的配套设施。

6.13地下设施

地下主要有一个两层的世纪金花商场,占据了大部分面积,极其繁华,主要服务于中高层消费群体。在街道通向广场的下沉石台阶下面是一个长条状的超市,在仿古楼的一侧布置着好多创意小店,增加了不少韵味,在靠

近街道一块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星巴克咖啡。同时在下沉石台阶的南北两侧分别有一个地下通道入口,其中南入口是主入口,通道比较宽,人流量大。人性化的是下沉石台阶两侧都有无障碍通道,但令人费解的是在世纪金花商场的沿边全是停车位,导致人车冲突,难免有些拥挤与混乱。

6.14周边交通状况

金花下沉广场处于西安市中心,交通便利,公交线网密度很大,在西大街就设有18条公交线路的站点,在北大街设有13条线路的公交线路,公交班车众多,几乎可以通向任何地段,十分便捷。同时通过地下通道与地铁站内对接,极大方便人群,聚集,分散大量人流。也有大批出租车路过,实现无缝对接,方便到达。

6.2存在问题

6.2.1绿地的拥有量还不够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大部分城市的规模和建设强度都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城市广场绿地的拥有量还很低,远不能满足城市生态﹑环境和市民生活对广场绿地日益增长的需要。城市广场绿地在城市中显得非常稀少和珍贵,在数量和规模上还不能充分满足城市生活的需要。

6.2.2下沉广场功能单一

下沉广场功能单一,主要为购物,不能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对市民的吸引力不足。本来应该成为公众活动中心和“城市客厅”的广场,却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大大降低了广场的社会效益。

6.2.3前期的设计不够合理

复古通道的边上设有停车场,导致人车分流较为困难,造成安全隐患,容易出现拥挤现象。同时北侧的地下通道出口较小,无法适应人群的进出。最重要的是消防设施的数量太少,远远没有达到标准,不能保证特殊情况下人们的绝对安全。

6.2.4后期的管理﹑维护不到位

部分墙体的腐蚀情况严重,缺少必要的维护,一来不安全,二来不美观。同时广场上有不少灰尘,不太干净,保洁工作有待加强。

6.3改进措施

6.3.1增加绿化

在街道通向广场的下沉石台阶上增加一部分面积用来绿化,调节景观。同时在下沉广场处增加一个小喷泉和一些景观小品,增加韵味,人文的气息,从而突出广场多元化功能中的休闲功能,吸引人群,把人引进来,留下来,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求。

6.3.2 建地下二层停车场

在步行街的下面修建地下二层停车场,解决人车混行,交通拥挤的问题,提高人们对广场的满意度,同时可以加大对地下空间的充分利用,避免土地闲置浪费。也方便人们休闲,购物,高效,便捷地满足人们的停车需求。

6.3.3促进功能多元化

世纪金花广场以单纯的购物为主要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广场的内在潜力和社会效益,所以为了促进广场的功能多元化,在下城广场的下面设计一个配套齐全的娱乐城,在里面设置一个高档次的电影院,一个各种设施齐全的电玩城,一个设有VIP包间的豪华网吧,供人们短暂的放松,休息,以突出广场的娱乐功能,吸引更多的人群,从而打造功能多元化的广场。

6.3.3加强广场的管理

设置广场管理委员会,全天候24小时为广场的洁净和人流的安全保驾护航,注重每一个细节,强化管理,提供精致的服务,不仅做到把人引进来,留下来,同时做到合理便捷的把人带出去。

七、参考文献

1.王文卿主编,《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丛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

2.吉迪恩·S·格兰尼(美)主编,《城市地下空间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1月

3.童林旭等编,《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评估与开发利用规划》,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5月

4.陈志龙、王玉北著,《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

5.《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6.《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2001)

7.《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

八、设计心得

城市地下空间的防水 篇3

【摘 要】目前,我国很多城市都在大规模进行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随着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深入,城市地下空间的排水与防洪功能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但目前尚无成熟有效的地下空间防洪标准可供参考。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地下空间排水与防洪功能的现状,指出我国城市地下空间防洪排水的重要性。同时也根据现有的技术程度,总结出一些的已有的可用的处理方式。

【关键词】城市地下空间;防水现状;处理措施;盾构法隧道衬砌接缝防水

0.引言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人类对空间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为了不断适应人类的需求,现在已经不断发展地下空间,尤其是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地铁,地下超市,地下停车场等等设施,已经在日常生活中成为了不可或缺的组成成分。

城市地下空间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下空间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利用,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城市拥堵问题,而且还可以为城市居民的生活提供极大便利; 但由于我国城市排水系统的不完善,一旦发生暴雨等,城市地表水极易涌入地下空间,对地下空间造成极大威胁,因此,加强城市地下空间排水与防洪功能的研究和建设,不仅是高效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自身要求,也有利于解决城市的排水防洪问题; 另外,地下空间的规划不同于传统规划,其开发具有不可逆性,其布局更加注重空间的连通和衔接,使得地下空间的前期规划尤为重要,因此,对地下空间排水与防洪功能的深入研究对整个地下空间的规划意义重大。

1.地下空间防水现状

纵观各国防水技术,不论是明挖法还是暗挖法,大体可分为三种 类型。其一是从围岩、结构和附加防水层着手,拒水于工程之外,采用种种办法,千方百计地使地下水不进入工程内边,称之为水密型其二 是从疏水、泄水着手,将地下水有意识地导入工程内边的排水系 统,使之不破坏结构本身,称之为泄水型或引流自排型其三是两者结合,在同一工程中既有泄水的一面,又有水密的另一面,称之为混合型。防水做法按其采取的措施和手段的不同,分为材料防水和构造防水两大类。材料防水是靠建筑材料阻断水的通路,以达到防水的目的或增强抗渗漏的能力,如卷材防水、涂膜 防水、抹面防水等。构造防水是采用合适的构造形式,阻断水的通路,以达到防水的目的,如底板设置盲沟排水系统倒滤层,离壁式衬砌等。任何一种防水作法都依附于或立足于混凝土结构的自防水效能,即防水混凝土的质量。[1]

2.防水材料

新型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材料。现行市场上主要有两种新型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材料,即通用型GS防水材料和柔韧性JS防水材料。通用型防水材料是一种双组份防水材料,两种组分分别是由丙烯酸乳液和助剂组成的液料与由特种水泥、防水涂料包装效果图级配砂及特殊矿物质粉末组成的粉料按特定比例组成。

JWG-1型防水材料。JWG-1防水组合是由JWG-1型渗透式防水剂和JWG-M型防水膏组成。JWG-1 防水剂是一种无毒、无味、不燃、无污染、环保型高分子聚合物防水材料。具有优良的渗透性、防水抗渗透性、耐腐蚀性、耐磨性及耐候性,施工简便快捷、省人省时省力、造价低、防水效果好,且不破坏原有装饰做防水维修。适用于屋面、墙面、地下室、卫生间、蓄水池、泳池浴池、外墙体渗漏、窗口渗漏等防水工程。

高弹防水。高弹防水涂料是以高档丙烯酸乳液为基料,添加多种助剂、填充剂经科学加工而成的高性能防水涂料,是普通防水涂料的升级产品。由于添加了多种高分子助剂,使得该产品的防水性能比普通防水产品更优,同时又具有高强度拉伸延展性,能覆盖裂缝。[2]

丙凝防水材料。丙凝又叫丙凝防水防腐材料,环保无毒,是一种高聚物分子改性基高分子防水防腐系统。由引入进口环氧树脂改性胶乳加入国内丙凝乳液及聚丙稀酸脂、合成橡胶、各种乳化剂、改性胶乳等所组成的高聚物胶乳。加入基料和适量化学助剂和填充料,经塑炼、混炼、压延等工序加工而成高分子防水防腐材料,选用进口材料和国内优质辅料,按照国家行业标准最高等级批示生产的优质产品。

3.防水方式

盾构法隧道衬砌接缝防水。盾构法隧道衬砌管片防水的基本措施,按构造形式分为单层衬砌防水和双层衬砌防水两大类。单层衬砌 防水的特点是,接缝防水构造是隧道衬砌构造的永久组成部分,选用 的防水材料要求具备良好的粘着力、弹性复原力和较高的耐老化性能。双层衬砌由于隧道内衬层起主要防水作用,对管片接缝的防水材料要求较低,仅起临时止水作用。此外,螺栓孔防水衬砌背后注浆防水都是不可忽视的防水环节。基于圆形隧道衬砌结构受力要求,在纵向缝中还要加承力衬垫。

地下工程新奥法防水层。新奥法构筑隧道时,在一次被覆与二次被覆之间设置防水层解决防水的问题,是比较理想的办法,其构筑 防水层的方法有喷涂防水膜。在一次被覆与二次被覆之间喷涂防水膜这样形成的防水膜要求被覆的底层比较平整,不能有滴水现象否则,影响防水膜的附着力,降低防水效果。所以,这种防水层只适用于没有涌水和滴水的隧道。此法的不足之处在于防水膜厚度较难控制。此外,由于这种防水层完全隔断水的渗漏而不能把水疏导排出,所以二次 被覆结构要承受外水压。

混凝土裂缝及防水。混凝土裂缝是常见的现象,裂缝的产生与防水设计有密切关系。必须指出,裂缝按常规的说法不一定就是缺陷或事故的预兆。经过多次调查表明,在具有一定厚度如左右和承受水压不太大的防水混凝土构筑物中,表面裂缝宽度小于或等于时,尚不致造成影响使用的明显渗漏当水压不大,轻微渗漏时,这种混凝土的裂缝具有自愈能力,同时对钢筋锈蚀影响也不明显。因此,处于地下水和淡水中的混凝土允许宽度,其上限可定为万,在特殊重要工程裂缝允许宽度可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结构防水宜采用多层防水线。隧道和地下工程结构防水,采用多层次防水线是我国多年来施工经验的概括。目前,我国隧道和地下工程多层次防水线的做法是第一道防水线初期支护加背后注浆,初次支护一般都采用喷射混凝土,视地质条件决定喷射混凝土是否加钢筋和网构拱架第二道防水线初期支护与二次模注混凝土间设置封闭的塑料防水板隔水层,其作用是防止二次模注混凝土开裂,并起到隔水和防水作用第三道防水线二次模注采用抗渗等级高的防水混凝土,并做好接头缝的处理。实践证明,只要认真做好每一道防线,其防水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

4.结语

地下工程防水是一门综合性、实用性很强的工程技术,要求高、难度大、必须认真对待。要结合地下工程的地质状况、防水等级、防水材料、工程造价、施工难度等因素进行全面分析,综合比较。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来寻找解决的办法,即材料、技术的先进性和人员素质的全面性。对于地下室工程防水,特别应注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从原材料、施工工艺等方面采取技术措施,完全可以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确保混凝土结构自防水功能。

在城市化迅猛发展的今天,地下空间的规划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需要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尤其是地下空间的开发耗资巨大且具有不可逆转的特性,对其规划建设更需要经过慎重的研究,而从城市长远发展来看,地下空间又需要提前规划。 [科]

【参考文献】

[1]薛绍祖,花象娟.隧道和地下工程的防水现状及发展趋势[J].2007,7.

地下交通空间 篇4

1 城市轨道交通联通型地下空间火灾的特点

(1)火灾发展迅速,烟气浓度大,升温快。地下商业建筑封闭性强,各种开口少,热量容易聚集,发生轰燃的概率大。而地下空间空气不足,燃烧不充分,发烟量较大,产生的热烟气难以扩散,导致火灾初期升温迅速,并产生较强的热冲击。

(2)疏散难度大。地下空间人员密集,人员的逃生方向和烟气的扩散方向都是自下而上,疏散困难。火灾事故发生后,地下商场内人员容易产生恐慌及焦虑心理。对通道较熟悉、逃生意识较强的乘客能采取相应的自救措施,安全逃生的可能性较大。但自救意识较差的乘客,大多具有从众心理,一起拥向出口时易被踩、挤、压而导致群死群伤事故。

(3)救援难度大。地下空间相对封闭,发生火灾后温度很高,短时间内基础设施会受到很大损坏,楼板随时有烧塌崩落的危险。由于出口较小,在浓烟、有毒气体的阻碍下,大型消防设备及消防员难以进入,并且一般的无线通信设备难以在地下空间使用,联络困难。

2 城市轨道交通联通型地下空间人员疏散行为研究

2.1 人员逃生意识研究

笔者曾参与相关课题对地下轨道交通设施内人员抽样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问题包括人们对轨道交通地下空间内是否可能发生火灾的担忧、火灾情况下的第一反应、最佳的火情通知方法等。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约29%的地铁乘客具有火灾的忧患意识,而大部分人员认为轨道交通地下空间内不会发生火灾。这一状况可能导致发生火灾时人员心理准备不足,响应时间长,错过疏散最佳时机。

火灾中人的行为特征是与心理特性密切相关的,面对突发事故,人们在非理性的心理反应下会产生一些非理性的行为反应,主要表现有回返行为、向群行为、趋光行为、判断失误行为、暂避行为。逃生方式调查结果显示,63%的人员偏于理性,选择听从区域内工作人员的安排,但有22%的人员自己找安全出口和25%的人员会随人群走,很可能导致局部疏散口拥堵,降低疏散效率。

2.2 人体特征与建筑空间对人员疏散的影响

人体特征与建筑空间会对人员疏散时间产生影响。研究火灾中人的行为主要通过疏散演习、日常数据采集统计等方法取得基础数据,应用统计学、生理学、心理学、行为学和人工智能等理论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指导安全疏散系统的设计。

2.2.1 步行速度

步行速度是决定人员疏散时间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受人体的自身特征条件和环境的影响。经研究,一般健康成年人自由步行速度约为1.2~1.5m/s,到了60岁以后降低为原来的2/3,即0.8~1.0 m/s。男性步行速度约1.24m/s,女性为1.14m/s。

人员在行走中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在前方有障碍物时会保持一定间距,还可能出现侧超行为、回避行为、选择路径行为等。图1为不同间距时的人员疏散速度。人员间距越大,步行速度越快。间距过小时,人员会考虑超越或改变路径。

在步行过程中,人员会对不同级别的路径进行选择,主要的倾向性有最短距离倾向性和物理距离相同时的目的指向性。发现眼前楼梯利用比例高达80%以上时对指示标志有服从行为。建筑出口的布置、建筑内通道布置、装修材料的运用等都影响人员疏散速度,合理布置出口以及疏散标志对加快人员疏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2.2 群集疏散行动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空间是人员较为密集的场所,疏散时在某些区域会有群集疏散行动,了解群集的特性,对于人员疏散是十分重要的。

疏散中,群集流动应避免交叉、相向导致的人员的冲撞、接触甚至挤压、伤亡。理想状态下,群集疏散行动是同一方向流动,并水平层流,逐渐分散,是最有效的疏散行动,也是能保证人员疏散时间最短的疏散方法。群集流动状态如图2所示。建筑空间的设计(包括安全出口设计)应能引导人员群集疏散行动按此方式进行疏散。

在密度较低的情况下,朝一个方向行进的人员几乎不受他人行动影响,并可以按照适合自己的速度及路线自由步行。但是,一旦陷入拥挤的状态,因为受到他人的干扰,则有频繁地改变速度以及方向的必要。最终,作为群集的一员,进行与周围的人朝同一个方向、以相同速度行进的等质性行动。

密度、流速、流动系数是表示步行群集的流动状态的三个基本指标,建筑内不同的区域这三个指标各有差异。疏散初期流速较快,各处密度较为均匀。随着时间推移,人员会逐渐在出口处集中,流速降低,产生拥挤现象。表1是部分出口流动系数的实际测量资料。

3 某城市轨道交通联通型地下空间人员疏散分析

采用BuildingEXODUS软件分析某城市轨道交通联通型地下空间人员疏散,研究此类型建筑人员疏散。

3.1 某城市轨道交通联通型地下空间概况

某城市轨道交通联通地下空间集地铁、高铁、商业功能于一体,包括地铁站厅付费区、高铁出站区、商业区、及办公设备用房。其主要疏散路径如图3所示。

(1)人员可经由CZ1~CZ4几个疏散口进入相邻出租车候车区,出租车区域与地下空间有防火分隔,人员进入出租车候车区可视为安全。

(2)公共走道区人员可通过CZ5、CZ6向西疏散至相邻的西交通广场,通过CZ7、CZ8向东疏散至与磁悬浮区相连的通道。

3.2 假设条件及疏散场景设定

(1)疏散假设条件。疏散模拟的分析计算基于如下假设:人员均匀分布在地下空间各功能区内;人员清醒并且具有独立行动能力;不包括感知时间及响应时间;模拟中用到的出口宽度均为有效宽度。

(2)疏散场景设定。采用整体疏散的策略,疏散场景设置如表2、图4所示。

(3)疏散模拟结果。疏散移动时间模拟结果为983s。人员疏散过程如图5所示。可以看出,在疏散后期,各个出口处较为拥挤,密度较大。

3.3 疏散结果分析

图6为疏散场景中主要出口人员通过量。可以看出,地下空间不同区域人员数量不同,疏散距离不同,各个出口的通过人数、出口利用率不同。CZ1、CZ4、CZ5出口利用率较高,人员通过数量多,CZ7、CZ8利用率较低,通过人数较少。在实际的疏散过程中,综合人员的各类行为因素,可能出现部分出口无人使用、部分出口拥挤度较高的现象,对疏散的效率和安全性会造成较大的影响。

3.4 疏散优化策略

人员的疏散时间主要由步行到出口时间和疏散出口的等候时间组成,而两者的较长部分决定了最终人员疏散时间。控制人员的疏散时间,必须减少步行到出口时间或控制疏散出口等候疏散时间。针对案例进行优化方案比较。

3.4.1 增加有效宽度

针对部分出口在后期出现了人员瓶颈,增加主要出口的有效宽度,由原来的2.8m调整为4.0m,模拟结果为629s。

3.4.2 其他方法

除了策略的优化,也可通过减少疏散距离、增强人员引导等方式提高疏散的效率。地下空间一旦发生火灾,正常电源将被切断,可以通过增强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及应急广播在类似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空间区域加强应急疏散指示系统,指引人们向远离火灾发生的区域疏散,保证人员的安全。

4 小结

解决轨道交通联通型地下空间疏散问题可以从增加出口的使用率、提高疏散效率着手,通过增加有效宽度、缩短疏散距离、增强引导、增强应急照明等措施解决该类型空间的人员疏散。实际的城市轨道交通联通型地下空间各有不同,针对不同类型的轨道交通联通型地下空间,应结合该区域的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及分析,保证人员疏散安全。

摘要: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联通型地下空间火灾的特点及人员疏散过程中的心理特征、行走速度、人员密度、流动系数等。设定疏散场景,采用BuildingEXODUS软件分析人员疏散过程,评价消防设计的有效性。针对疏散瓶颈,提出将主要疏散出口由2.8m增加至4.0m,缩短疏散时间,保障人员安全。

关键词:轨道交通,联通空间,人员特征,群集疏散,数值模拟,BuildingEXODUS,疏散优化

参考文献

[1]李引擎.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沈友弟.地铁的消防安全问题及其对策[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6,25(2):260-264.

[3]杨霞,李树彬.某地下城市轨道烟控系统设计分析[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4,33(7):779-781.

[4]李明号.某地下综合交通枢纽防火设计及消防安全对策[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4,33(7):765-769.

[5]李萌,傅云飞.地铁消防安全疏散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1,30(1):35-37.

[6]Sime J D.An occupant response shelter escape time(ORSET)model[J].Safety Science,2001,38(2):109-125.

[7]倪照鹏,王志刚,沈奕辉.性能化消防设计中人员安全疏散的确证[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3,22(5):375-378.

[8]Baker W E,Cox P A,Westine P S,et al.Explosion hazards and evaluation[M].Amsterdam:Elsevier Scientific Pub.Co.,1983.

[9]田玉敏.火灾中人员反应时间的分布对疏散时间影响的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5,24(5):532-536.

[10]宋娜娜.上海地铁一号线中山北路站人员疏散模拟[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7,26(4):390-392.

我国地下空间法律制度论文 篇5

关键词:地下空间 所有权 利用权 法律构想

一、引言

所谓地下空间利用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利用地表以下一定范围的空间并排除他人干扰的权利。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和社会财富,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的生活载体,也是人类社会得以发展的物质前提。因此,对土地进行利用并建立相关的法律制度既事关一国的经济发展,又映照其上层建筑的完善程度。随之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土地的利用逐渐从地表延及地表上空,而后延至地表以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空间权(包括地上空间权和地下空间权)作为一项崭新的权利类型在美国、德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出现,现已为大多数国家法律所承认。反观我国的土地立法,目前尚无关于地下空间权的统一法律规范,这与蓬勃发展的土地利用现状格格不入。因此,构建我国的地下空间权法律制度势在必行。

二、地下空间利用权产生的动因和法律特质

(一)地下空间利用权产生的动因

1、地下空间利用权产生的社会物质动因

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土地立体化开发利用的客观需要是土地权利理念更新、“地下空间利用权”作为一项全新的财产权得以产生的动因。人类利用土地的程度和范围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尤其是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的发展水平。19世纪工业革命以前,人类对于土地的利用,一般以地表平面利用为主。工业革命的完成,使人类社会生产力获得巨大进步,使得土地由平面的所有与利用转向立体的所有与利用。各国工商业经济由此兴旺繁荣,进而促成世界城市化进程迅猛发展,使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稀缺和珍贵。城市土地资源的稀缺性与此间土木建筑技术的进步,使人类对于土地的利用扩及于空中和地中,这就是土地的立体利用。地下铁道、地下街、地下停车场、上下水道及排水沟等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地下空间不再附属于地表,而成为具有独立价值的物。因之,对地下空间的利用用法律形式加以规范便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

2、地下空间利用权产生的理论动因

在传统的土地法理念和土地法制度下,土地所有权效力的范围是以地表为中心而有上下的直接支配力。换言之,土地所有人除对地表有支配力外,尚对土地之空中和地中有法律上的支配力。作为土地所有权客体的土地于物理上虽可区分为地表、空中及地中三部分,但在法律制度与社会观念上,仍是将三者视为一个整体。这种绝对的土地所有权理念直接导致了权利滥用。土地私有的独占性、排他性与土地利用的公共性之间的矛盾激化,国家开始对土地所有者的空间使用权实施限制。[1]相对土地所有权的概念及相关立法应运而生,为地下空间利用权提供了法律依据和理论基础。

(二)地下空间利用权的法律特质

1、权利客体具有独立性和容纳性。

空间“因其系离开地表,在地上之空中或地下之中的空间里具有独立的支配力,因而与传统土地所有权之以地表为中心而有上下垂直的支配力不同。”[2]换言之,特定于地表之下一定范围的空间可以从地表游离出来并为人们所开发利用,如建造地下商场、游乐园、地铁等,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且可通过登记的方式确认其范围,并为权利人独立支配,成为物权客体。

地下空间是一种三维立体空间,具有容纳性。特定的地下空间并不会因人们的使用、开发而减少或消耗。人们可根据自身需要在其间进行生产和生活,或构建建筑物,或铺设管道,或堆放物品,这些活动都不引至空间的减损。

2、权利内容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马克思主义认为,“价值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一种商品之所以具有价值,是因为其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地下空间作为客观存在的自然资源,能为人们所发现、占有和利用,无疑具有使用价值;当空间作为一种资源被人们所开发利用时,因其消耗了一定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凝聚了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故具有价值。又因之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可通过一定量的比例与其他商品相交换,具有交换价值,地下空间权利人可借以将其有偿出让、出租或转让。

3、权利取得方式的特殊性。

地下空间是基于一定的地表而存在的物质载体,可从长、宽、高三维加以确定;同时,由于其具有体积的固定性,可视为不动产,故,其取得方式得遵照关于不动产取得的相关规定,即以登记作为权利确认、公示公信的唯一合法方式。

三、地下空间利用权在国外的立法状况

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适应和保障地下空间的发展需要,在政策和立法上都有许多明确的规定,并且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完善。这里仅以美国、德国和日本为例。

(一)美国

就法律传统而言,美国法虽属英美法系,但其传统的包括不动产在内的财产法制却继承了罗马法,从而认为土地所有权的范围“上达天宇”、“下及地心”,而且不承认土地上的建筑物为单一的独立不动产。然而,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飞机发明之后,美国法律界不得不承认,在保护土地所有人的合法权益的同时,在不妨害土地所有人的限度内,飞机等有在他人土地上空飞行的权利。[3]这样,所谓土地所有权“上达天宇”,“下及地心”的法律原则便被打破,土地所有权的有限性原则获得确立,这就为后来美国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土地的立体开发运动奠定了法律基础。

进入20世纪20年代以后,由于城市人口急剧增加,美国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城市土地的立体开发与利用时期。这一时期,让与、出租某一被规定上下范围的地上、地下空间,以获取经济利益的现象不断发生。这种以空中之一特定“断层”为客体而成立的权利,被称为“空间权”(空中权)或者 “开发权”(Development Rights)

1927年,美国伊利诺斯州制定《关于铁道上空空间让与与租赁的法律》,是为美国法制史上有关空间权问题的第一部成文法。1958年,美国议会作出州际高速道路(Inter State High Way)的上空与下空空间可以作为停车场使用的决定,空间权概念由此被广泛传播开来。1970年,美国有关部门倡议各州使用“空间法”这一名称来制定自己的空间权法律制度。1973年,俄克拉荷马州率先完成立法,此即著名的“俄克拉荷马州空间法”(Oklahoma Air space Act)。该法集有关空间权领域的判例与研究成果之大成,详细规定了空间权制度,美国现代空间权制度,莫不深深地打上了该法的烙印。

(二)德国

德国有关空间权问题的最早立法见于1896年《德国民法典》第1012条:“土地得以此种方式(地上权方式)其他权利,使因设定权利而享受利益的人,享有在土地、地上或地下设置工作物的可转让或可继承的权利”。可见,《德国民法典》上的空间权制度,实质仍不过为空间地上权制度,即以保有建筑物或其他工作物为目的而使用他人土地空间的权利。但是,由于德国民法典对于包括空间地上权在内的全部地上权的规定仅设有6个条文,因而每每发生不敷使用的状况。有鉴于此,1919年1月15日,德国单独制定共计39个条文的《关于地上权之命令》(Verordnung uber das Erbbaurecht),史称“地上权令”。[4]依此“地上权令”,德国空间权制度得到了极大的完善。

(三)日本

1956年,日本私法学会第18次会议集中讨论了“借地借家法的改正问题”这一主题,这次会议实际上是为日本在立法上确立空间权制度作理论上的准备。1966年,日本修正民法典,在第269条之2追加规定空间权(区分地上权)制度,此即日本现行空间权制度。第269条之2第1项:“地下或空间,因定上下范围及有工作物,或以之作为地上权的标的。于此情形,为行使地上权,可以以设定行为对土地的使用加以限制”。②据此规定,可知日本民法典上的空间权,就是指以他人土地空中或者下空的某一特定断层空间为客体而成立的特殊地上权,即区分地上权。区分地上权的客体,为空中或地中的某一特定断层空间。为配合这一区分地上权的规定,日本不动产登记法第111条第2项还特别规定了设定区分地上权的登记程序。依该法第111条第2项,设定区分地上权时,除须登记设定目的、存续期间及地租金额外,还须登记空中或地中的上下范围,及有关土地使用的限制性约定等等;就登记的效力而言,此登记为区分地上权的生效要件,亦即非经登记不生区分地上权的效力。

虽则各国立法并未明确提出“地下空间权”或“空间地下(上)权”的称谓,然而,地下空间权制度的客观存在及相关概念的提出,无疑是对传统物权概念的革命,为地下空间开发的进行乃至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四、我国地下空间利用权的立法现状及简析

目前,我国关于地下空间利用方面的专门立法尚属空白,仅存在相关的单行法及一些地方性法规。如1996年10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空法》,上海市人大通过的《上海市民防条例》、《上海市规划条例》、《上海市民防工程管理办法》等。建设部于1997年10月27日颁布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专章规定了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工程建设及工程管理,为加强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管理,合理开发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提供了法律依据。时下正在进行的地下空间立法主要有深圳市规划国土局起草、申报的《深圳市地下空间使用条例(送审稿)》和上海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立法研究课题组起草的《上海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办法(草案)》。

勿庸置疑,我国当前地下空间利用的立法正一步步趋于完善,一些较为突出的法律盲点正逐步得到祢补,这为我们合理利用地下空间资源、界定地下空间产权关系、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同样勿庸置疑的是,这些立法仍明显滞后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发展实践,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开发地下空间的社会需求。因此,构建我国具有前瞻性、行之有效的地下空间利用法律体系乃当务之急。

五、构建我国地下空间利用权法律体系的具体设想

(一)法律前提

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了土地所有权的公有性质,即土地只能属于国家或集体所有。与此相应,笔者认为,地下空间利用权立法也应遵从这样一个法律前提:地下空间所有权的国有性质。明确地下空间所有权的国有性质一方面与现行的法律法规相吻合,另一方面,在操作上可确保土地统一规划及其分层次合理利用。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同一块土地的使用者而言,其对土地的使用本身即包括了对地表上下一定空间的使用,也就是所谓的“土地对空间的吸附”。国家对地下空间的分层次利用不能妨碍原土地使用人依法定用途而对地下一定程度空间进行的合理利用,如打地桩、建地下车库等。因此,立法上应明确土地使用人享有的依附于土地使用权的地下空间范围,即,将地下空间利用权的标的限定为土地使用人依法定或约定而为合理使用的地下空间之外的三维空间。

(二)关于地下空间权的登记

笔者以为,地下空间权本质上属于不动产用益物权,其权属确认、变更、消灭等皆须遵从房地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关于不动产物权变动的规定。有学者认为,地下空间是一种特殊物质,难以从法律登记上确定其范围(包括深度、宽度和长度)。事实上,只要明确土地使用权吸附地下空间的范围,地下空间利用权的范围即可确定。而这种产权划定在目前的建筑技术支持下是完全可行的。我认为,可借鉴《深圳市城市地下空间使用条例(送审稿)》的做法,认定:地表土地使用权已出让或划拨的,并批准建设建筑物、附着物的,视为土地使用权人已取得该宗地表以下至建筑物、附着物的最深基础平面以上的地下空间权;除此以外的地下空间由政府依法出让。地下空间利用人要取得一定的地下空间,必须交纳一定数额的出让金,并进行登记,领取《地下空间利用权证书》,其对地下空间的利用不得超出登记范围,也不得妨碍土地使用权人行使其权利。

(三)关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管理部门

在如何确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管理部门的问题上,存在如下几种不同主张:

1、在成立统一的不动产登记机构的基础上,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统称“省”)规划局管理地下空间规划,省建委管地下工程的建设与管理,省民防办管民防工程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这种方案的优点在于既尊重现状,即目前地下空间的规划,地下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是分别由上述部门进行,又在体制上有所突破,避免了地下空间权的登记与发证之争,有利于实现政府职能转变。这种方案的缺点是牵涉的范围比较广,难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

2、授权省民防办作为地下空间的主管部门,扩充省民防办的管理范围,使省民防办作为地下空间权的登记、发证机关、地下工程规划的主管部门,地下工程建设的主管部门和地下工程管理的主管部门。

这种方案的优点在于充分尊重我国地下空间开发起源于人民防空的需要。但是,省民防办对民防工程的专业管理与对所有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综合管理毕竟不同,同时,某些省级政府(如上海)颁布的城市规划条例(如《上海市城市规划条例》)也明确规定,城市规划和建设应当坚持综合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原则,实际上是将地上空间的规划权赋予了省规划局,因而,授权省民防办对地下工程的规划管理也还存在着法律上的障碍。

3、在将地下工程区分为民防工程和一般地下工程的情况下,由省规划局负责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综合规划管理及一般地下工程的详细规划管理,省建委负责一般地下工程的建设、管理,省房地局负责一般地下工程的登记、发证管理,省民防办负责民防工程的规划、建设、管理以及民防工程的登记、发证管理。

这种方案的优点本身就是其缺点,即迁就现有管理体制、调整幅度不大,易为各方面接受。

笔者认为,从操作性上讲,第三种方案更具科学性。

(四)关于土地使用权人开发地下空间的优先权问题

土地使用权人开发其土地下的空间,与其他申请开发这一地下空间的人相比,是否具有优先权?一种观点认为应当具有优先权,其理由是空间权是土地权的延伸,且这样容易处理相邻权问题,或者说是容易处理相邻关系问题;另一种认为不应当具有优先权,其理由是地下空间权是一种有别于土地权的物权,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在存在多个申请人的情况下应当通过招投标方式解决。我们认为,原则上土地使用权人对其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并不具有优先权。因为土地使用权的行使有其特定的空间范围,亦即规划批准的建筑范围(包括地面使用面积、底下使用深度和地面建筑高度),除了这一特定的空间范围,都与土地使用权没有法律上的所有与使用关系。因而,作为一种有别于土地使用权的地下空间权,土地使用权人对其地下空间的开发并不具有优先权。但应当根据具体的情况作出具体分析,如果房地产权人建设地上地下连体建筑或者房地产权人在已建地下工程的情况下再开发地下空间,显然以优先考虑房地产权人为宜。

② 《日本民法典》第269条之2第1项的地上权实质是指区分地上权,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地下空间权。

参考文献:

[1] 王卫国、王广华主编。中国土地权利的法制建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149.[2] 温丰文。空间权之法理,法令月刊,第39卷第3期。

地下空间应用广泛 篇6

世界各国大城市的地面土地, 已经开发的差不多了, 地下的广阔空间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后备力量。地铁从一出世, 就开始扮演刻录城市历史发展年轮的重要而复杂的角色。1863年1月10日, 历史之轨以英国伦敦为起始站, 第一班通往地下黑暗世界的交通工具——地铁, 正式诞生了。纽约地下空间系统443公里的地铁运营线路总长度, 以及504个水泥地面铺设的车站数量, 皆冠全球之最, 它每日接待510万人次, 每年接近20亿人次;纽约中心商业区有80%的上班族采用这种经济、高效的流动方式。纽约的地下空间开发, 强调功能为主, 商业区依托于地铁, 行政区或居住区则是地上地下空间互动互补的关系。

香港地铁曾是两大轨道交通系统之一, 媒体灯箱、平面广告、地铁商店, 这些香港地下空间的基建功能正向外延伸成为现代社会的消费空间, 使得香港地下空间系统产生新形态, 成为具有规模、流动、网状的地下城市的雏形。同时, 通过服务承担双重使命的乘客与游人, 令地铁及其四周空间呈现纷繁的语义——枢纽、通道、商场、“街”以及风景。

综合来看, 国外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经验, 可以归纳成北美、西欧、亚洲3种典型模式, 由于地域、经济、社会、文明、气候的差异, 因此不同的国家与地区形成各自的显著特点。比如, 生活场景是地下空间的另一重立面——地铁站被喻为美术馆, 这在巴黎的地铁站比比皆是。

地下空间欧洲模式的典型——巴黎, 有令世人推崇的拉德芳斯“双层城市”, 因非常有特色而被誉为“达芬奇之城”。这个现代化新城的地下空间建设清晰, 把轨道交通、道路和静态交通全部放置于地下, 地面只有绿地、公共活动空间、喷水池等景观设施。建筑物有6层地下室, 各种设备、设施均安装在地下, 城市的表面道路之下部建阡陌交通, 彼此相连, 城市生命线铺设在其中, 真正实现了“双层城市”的梦想!巴黎的第二个案例是市中心的中央商场大改造。随着城市的发展, 中央市场旧的功能衰退, 活力降低。规划中有2条轨道交通线路将通过此地, 政府利用轨道交通建设机会, 进行了大规模的再开发, 把地面规划建设成开放型公共绿地, 把所有交通、商业、服务设施置于地下, 开发建设4层地下空间和大型下沉式广场, 外形上营造了现代、近代和古代风貌的和谐展示。

另外, 巴黎的列·阿莱地区, 在作为食品交易和批发中心的功能衰退后, 它最终成为大型地下空间综合体。目前建成的综合体分为4层, 地铁、城郊铁路、公交换乘站、车库、商店、步道、游泳池等都被有序归置于地下, 形成一个总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的地下城, 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地下旧城改造范例。

亚洲的典型是日本。日本因国土狭小, 促使其始终致力于延展空间的不饱和性, 最终铺筑526公里的地下城。日本地下空间开发建设方面, 取得的最大成就在于轨道交通与地下街。随着轨道交通的建设, 通过地下街的方式整合道路地下空间资源。1957年, 大阪地下街的名称被翻译成英文“Underground Shopping Centre” (地下购物中心) , 这在国际上美名传扬, 它令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 逐步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理论方法和建设体系。因为土地是公用的, 所以政府把这块土地的使用权拿出来, 提供解决交通问题的资金, 让有名的商户品牌店加入, 与轨道交通公司和政府机构三方合作成立了“地下街株式会社”, 进行系统的资源开发。

此外, 1930年东京上野火车站, 政府在地下步行通道两侧设置“地下街”。如今, 其现有地下街的业态模式, 也已从纯商业性转向为有交通、商业及其他设施共同组成的多功能城市综合体。对于日本国民来说, 地下空间与日常息息相关, 进出地下街的人数达1200万每天, 占国民总数的1/9。由于土地狭窄, 车位紧俏, 因此一种新型的全自动地下停车场出现了。日本全自动地下停车场, 深11米, 直径18米, 能停放50辆汽车。无论是停车还是取车, 只要20秒, 一切搞定!它可以建在各个写字楼、大厦、居民楼等建筑物的地基之下, 汽车停得又快又多, 极大方便了楼里的员工和居民。这种地下停车场不仅节省了用地面积, 而且安全性更强。毕竟那是10多米深的地下, 四周又没有通道, 想要偷车至少先得想办法把车开出来, 这可比在地面上解决一个车门锁, 就能开车跑路的情况复杂多了。同样是地下停车场, 普通的做法只是把地面停车场平移到了地下, 无论是占地面积还是停车数量, 都没什么变化。而这种立体多层地下停车场就不一样了, 加上与之配套的技术, 这种停车场停、取车的速度也都用秒来计算, 说到底, 这就是在地下空间的利用方法上棋高一招。

除了地下停车场, 日本最大的“国会图书馆”也是半地下的。由于这里的藏书量非常大, 而且每天都在增加, 如此沉重的图书给建筑物造成了很大的负担。为了给图书楼“减负”, 人们修建了八层的地下藏书库, 将大部分藏书都放到了那里。上面轻, 下面沉, 这样“底盘重”的建筑物当然会更安全。不过, 建筑物安全了, 常年在地下工作的图书馆员工却难免会产生心理负担。为此, 地下藏书库在设计方面, 特别加强了能够引入阳光的构造, 使人感觉不到是在地下工作, 时刻保持阳光心情。

日本地下空间的相关法规很健全。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日本研究了地表50米以下的深层地下空间利用。2001年, 日本政府颁布实施了《大深度地下使用特别措施法》, 把私有土地地下50米以下的空间使用权, 无偿提供给公共事业使用。这是一个重大突破, 解决了私有土地制度下, 实施公共工程的权属问题的瓶颈。因为土地产权所有者的反对, 日本曾有几条地铁线路耗时10多年才修通。我国应该借鉴这种法规, 国有土地批租, 变成个人或团体、民营组织来使用以后, 一定要给出一个空间使用权属的范围, 使地下空间开发通过该地块时, 使用权所有者不能提出无理要求。

再看北美地区的代表——美国和加拿大。美国有一种创新性和先导性的发展模式, 当城市发展到一个阶段, 高架道路成为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时, 就把它拆掉搬入地下去。波士顿有一段1970年建设的高架道路, 尽管它在建成后的很长时间内, 改善了城市交通状态, 但也使沿街最繁华的地段活力减弱, 房地产使用效率下降, 人气不足, 逐渐形成“空洞化”。为了使这一城市中心地区的繁荣再生, 市政府下决心把高架道路转入地下, 并与周边建筑的地下室连通, 地面则营造景观和绿化, 这才恢复了市中心区域的生机与活力。

地下空间带动资源利用 篇7

束昱认为, 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现在还有生态环保方面的需求, 以及新的城市灾害的防御功能。由于人类城市活动, 改变了城市的水系和水渗透的状态, 特大暴雨之后, 地表雨水通过管路系统排水能力有限, 会形成地表的大面积积水, 局部地区形成涝灾。如果建设地下河流, 将积水快速排放到其中, 短时间可解决涝灾, 雨水经过处理可以再利用。在这方面, 德国的科学排水管道系统可称之为典范。德国人向来重视城市规划, 地下排水系统也极其复杂和严密。首都柏林的下水道系统始建于1862年, 下水管道总长9600公里, 仿佛一座地下城市, 它每年处理的废水, 相当于100个昆明湖的容积。柏林下水道的中枢管理系统, 令每一滴水都不直接排到污水处理厂, 而是由水泵倒入污水处理厂, 把污水和雨水分开处理。混合系统的雨水管道, 有3米高4米宽, 轿车和小型卡车都能通行。随着人口增加, 德国并未将现有管道加粗加长, 而是修建一些蓄水池, 在强降雨时防涝并获得一些额外的存储量, 甚至可以供应绿地的灌溉与喷泉用水。

地下空间需要合理规划

现代城市在研究编制总体规划阶段, 就应该考虑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规划。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编制, 一般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在编制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时, 首先要根据城市的近、未来发展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和需求, 进行分析预测, 研究城市发展进程中哪些功能性设施应该或最好转入地下, 再确定这些功能设施的规模、形态和开发时序等问题。确定功能, 要围绕安全、环境、效率、协调、可持续发展等原则, 尽可能为现代人和未来人, 在地面上留存更多的开放空间和自然空间。

地下空间的环境问题相当重要。当人们进入地下空间环境后, 第一是由视觉反映带来很多联想。一提到地下, 人们可能首先会联想到“陵墓”、“防空洞”, 再进一步才是“地铁”、“车库”、“商场”等。联想的好坏, 直接影响到对地下空间的心理接受或抵触。在地面, 能见到阳光、树木、活动的人群, 视野很宽;进入地下, 封闭在有限的空间中, 这些东西都看不到了。人们不知道会发生什么状况, 不确定是否安全, 难以掌控周围环境。第二个问题来自于嗅觉。地下空间的空气调节, 如果达不到卫生标准, 就会散发出一种“地下霉味”, 这种怪味使人们联想到健康问题。没有光照以及温湿度的差异, 也会影响到人们的心理。第三个问题, 是地下空间狭小、封闭使人烦躁。

地下空间灭火措施研讨 篇8

火灾, 是一种人为的灾害, 它是指由于火源失控导致蔓延发展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损失的一种灾害性的燃烧现象。更加严重的是, 火灾还是一种终极型的灾害, 因为其他任何的灾害都有可能导致火灾的发生。火灾能够烧掉和毁坏人类通过辛勤的劳动创造的所有物质财富, 把仓库、工厂、乡村、城镇以及大量生活、生产资料化为灰烬, 在一定的程度上会影响到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们正常的生活, 除此之外, 火灾造成了大气的污染, 生态环境的破坏。火灾不仅会使得人们陷于困境, 造成财产损失, 还会生灵涂炭, 夺去了很多人的健康和生命, 火灾严重的危害性不可小觑。

2 地下空间在防火及消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火场的温度较高

在地下建筑内发生的火灾, 会出现燃烧的热烟气很难排出的情况, 由于散热速度较缓慢, 所以会造成温度的飞速上升。我们做了一些实验, 可能是由于火灾中地下房间的空气体积会很快的膨胀, 温度猛然升高, 实验发现“轰燃”会提前出现在地下的建筑火灾中。比如1987年, 江西南昌老福山的地下商场, 在那里发生了一个特大的火灾, 商场内的可燃物经过17个小时的燃烧, 高温把它们都燃烧成灰烬, 甚至铝合金柜台都全部被烧毁了。

2.2 烟雾浓

大型的地下建筑比如地下商场, 发生火灾后火灾的烟雾密度较大, 有两个主要原因:一个是扩散的通道比较少, 燃烧产生的烟雾积存在有限的空间, 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浓, 这就是地下商场发生火灾时和地上建筑物的火灾相比单位的空间烟雾密度大的原因。第二地下商场内的物质无法得到充分燃烧, 因为地下的空气补充慢, 大量物质不能得到完全的燃烧, 所以空气中烟的含量有所增大。

2.3 毒气重

大型的地下建筑和商场中, 一般存有大量毛、棉、化学纤维、麻、塑料、橡胶、油漆、木材、高分子等原料制成的商品, 因为地下的氧气比较缺乏, 在高温下会导致可燃物不完全燃烧, 从而产生大量有毒气体, 尤其是聚丙烯以及泡沫、聚氨脂等材料, 这些化学物质在火灾中燃烧, 会产生毒性很大的气体, 如果人们吸入微量的气体就会有可能造成一些严重的危害。大型地下商场的火灾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有毒烟雾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

2.4 人员疏散困难

发生火灾的时候, 会出现慌乱局面, 地下建筑内的员工、顾客争相逃命, 人多拥挤就难免会发生挤死、踩伤事故。另外, 商场的顾客本来就对地下建筑内的安全疏散通道以及出口等都不大熟悉, 另外人们在火灾情况下会显得更加混乱和惊慌, 处理地下火灾的难题关键之处是人员安全疏散。

2.5 火灾扑救的困难

首先, 由于火灾发生过程中伴随的高温、毒气、烟雾等, 造成能见度比较低, 探测火情会很困难, 火场的侦察困难, 找到起火的部位不易。其次, 地下建筑内道路狭窄、曲折, 不易铺设水管、调度消防的器材。最后, 地下建筑存在屏障效应, 有些无线通讯也会失去功效, 通讯指挥困难, 所以指挥员不能及时的掌握情况, 全局的指挥不能得心应手。

3 地下空间的灭火应对措施及在消防管理上应加强的重点工作

3.1 科学的调派, 合理安排消防人员

地下建筑扑救火灾的一个决定性的因素是消防人员以及人员配备的技术装备的组合和数量。灭火指挥中心应该根据真实的报警详情和火灾扑救的预案迅速做出判断, 要调集至少多于一般灭火人员要求的2到3倍到火场。参与消防人员的个人安全防护装备要配带齐全, 在出发前就要充分的做好强攻准备。如果火情发展到需要外地增援的时候, 要立报告总队的指挥中心, 请求及时增援。

3.2 排烟的措施

地下建筑发生的火灾, 大量烟雾的积聚在所难免, 能见度较低。做好适时排烟工作, 降低温度、提高能见度, 可以以最快的发现火源。火灾排烟的方法有很多, 地下的建筑火灾可利用通风的窗口自然排烟, 也可以使用机械的排烟方法来进行强制的排烟。如果地下建筑内有喷淋和自动排烟系统, 我们可启动预装的控制系统进行排烟和水喷淋动作。在整个排烟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 排烟适用于火灾的初期及后期, 初期过程的排烟是为了提高可见度, 后期的排烟是为了驱散余烟和热气。如果在火势猛烈的阶段排烟, 会提高氧气浓度, 会加快燃烧的速度, 使得消防人员无法深入开展灭火工作。

3.3 加强消防队员的个人防护措施

消灭火灾, 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灭火战斗的目的。生命的含义包括的不仅仅是被困的人民群众, 还包括消防队员的安全。我们应该提倡英雄主义, 但也要避免无谓牺牲, 保护消防员的生命安全具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意义:一者消防人员的生命与其他的生命一样的珍贵;另一方面, 只有消防队员的生命得到安全保证的时候, 灭火战斗的实力才能得以保存, 战斗才能取得胜利。所以消防人员的个人防护一定要做好, 平时训练要到位, 消防人员配备的装备也要齐全。

3.4 运用好灭火的战术

减少灭火战斗的纵深度, 实施多点共同进攻的方法, 把战区划整为零, 分片消灭;上下设防, 减少火势的立体发展;适当的时候进行全封闭式的窒息灭火, 就是当火势蔓延整个地下, 在强攻和外攻均不能奏效, 内部消防设施也失去作用的时候, 可以实施全封闭灭火的措施, 堵塞所有的通道, 使得地下建筑的内部缺氧, 让火势自行熄灭。

4 总结

地下建筑的出现可以缓解土地紧张, 充分地利用地下资源, 但因为建筑的本身具有先天性的火灾隐患, 所以地下建筑的灭火措施尤为重要。我们要充分的了解地下建筑的火灾特点, 正确合理的运用灭火战术, 采取正确快捷有效的灭火战术, 做好消防管理, 做好排烟和消防人员的安全防护工作, 将地下建筑的火灾损失降到最低, 全力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摘要:近些年来, 随着用地越来越紧张, 地下建筑越来越多, 地下建筑的火灾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由于以前一般的灭火设施发挥的作用不大, 人员自我的防护困难也比较大, 各种条件的影响造成了灭火的困难。对地下建筑火灾特性的深入研究和发生火灾的扑救措施, 对当前的消防工作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通过对地下建筑在防火及消防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介绍了一些地下空间的灭火应对措施及在消防管理上应加强的重点工作。

关键词:地下,灭火,措施

参考文献

[1]邢国伟.地下建筑火灾中的烟气危害与火场排烟技术[J].安防科技, 2006.

地下空间防潮技术初探 篇9

地下空间长期处于潮湿状态,会造成如下不良影响:1)导致储存的食物与服装霉烂、装备与武器生锈、弹药潮湿结块、仪器仪表失灵等;2)影响地铁、过江隧道和山体隧道的交通安全;3)给长期工作在地下空间内的人们带来极度的不舒适感及健康上的影响;4)影响结构强度,对地下空间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因此,解决地下空间的潮湿问题十分重要。本文结合科研与施工实践,介绍一下对地下空间防潮技术的认识与理解,希望与各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交流。

1 造成地下空间湿度增高的原因

自然界中,空气中始终含有水蒸气,不存在绝对不含水蒸气的空气,因此,我们周围的空气都是湿空气。

地下空间内部湿度增高,意味着单位体积内水汽质量增加,我们必须找到造成湿度增高的水源。造成地下空间湿度增高的水源有两个:1)渗漏:水通过地下空间的结构层进入地下空间内部,并通过蒸发进入空气中,造成湿度增高;渗漏量越大,进入地下空间的水越多,地下空间湿度变化越大。2)通风:在霉雨季节进行了地下空间的通风换气,导致外部高湿度空气进入地下空间,造成湿度增高。地下空间内外空气湿度差越大,对流越充分,湿度变化越大。

人们对地下空间内湿度的要求,与地下空间的用途紧密关联,湿度大小必须满足地下空间的用途需求,以不造成负面危害为标准。在现实中,地下空间内的湿度往往高于实际需求,这就需要我们找到降低湿度的办法。

2 解决地下空间潮湿的技术路线

要降低地下空间内的空气湿度,必须杜绝造成空气湿度增高的水源,把地下空间内空气中的含水量降低到最小值。为此,应采取以下3项措施:1)构筑无缝防水防潮系统,杜绝地下空间周围的水向地下空间内渗漏;2)合理控制通风:在干燥低温的季节进行通风换气,把地下空间内的高湿空气置换出来;3)加强除湿:采用机械或化学除湿工艺,加强地下空间内空气除湿,进一步减少空气中的水汽含量。

3 构筑无缝防水防潮系统

我国建筑防水材料品种繁多,防水行业根据材料的组成、形态、功能等对防水材料进行了分类[2]。笔者根据防水层在工程应用中有无渗水孔隙,把防水材料分为有缝防水与无缝防水[3]。

有缝防水是指:1)本身存在渗水微孔、缝隙的防水层;2)按照施工工艺,不能确保渗水微孔、缝隙得到有效封闭的防水层;3)防水层虽然无渗水微孔、缝隙存在,但在长期水浸的情况下,容易失效的防水层。有缝防水主要包括防水砂浆、防水混凝土、以水泥为连续相的防水涂层和水乳型涂料形成的涂层、接缝和收头未得到可靠密封的卷材防水层以及各类瓦材。

无缝防水是指按照施工工艺形成的无渗水微孔、缝隙的防水层,主要包括反应固化型和溶剂挥发型有机防水涂层,以及接缝、收头得到可靠密封的卷材防水系统。

有缝防水与无缝防水的显著区别:1)前者有渗水微孔、缝隙存在,应设计在以排为主的工程上,后者没有渗水微孔、缝隙存在,可设计在以防为主的工程上,也可设计在以排为主的工程上;2)无缝防水受施工条件、环境因素的影响小,在不同地域、不同工程上,由不同的施工单位施工,认真操作,都能确保防水层无渗水微孔、缝隙出现。

对于新建工程,应严格遵守GB 501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的技术要求,坚持刚柔结合的设计原则,在混凝土刚性防水层迎水面设计无缝防水系统,提高新建工程的防水防潮性能。本文主要介绍在既有工程出现渗漏后构建无缝防水系统的方法。

3.1 渗漏现象

根据JGJ/T 212—2010《地下工程渗漏治理技术规程》的定义,渗漏是透过防水层和结构层的水量大于该部位的蒸发量,在结构层背水面形成渗流或湿渍的一种现象。对于任何一项工程,渗漏与否,与渗透量和蒸发量的大小密切相关,渗透到结构层背水面的水,同时向空气中蒸发:1)当渗漏量大于蒸发量时,工程表现为渗漏;2)当渗漏量小于蒸发量时,工程表现为不渗漏。

在结构层背水面,水的蒸发量与下列因素有关:1)温度:温度越高,水的蒸发量越大;2)湿度:空气湿度越低,水越容易向空气中蒸发;3)对流:水表面空气对流状况越好,水就越容易向空气中蒸发。

处于地面以上的建筑,受阳光和风的作用,结构层背水面的水容易挥发;处于地下的建筑,温度较低、空气湿度大且不对流,结构层背水面的水不容易蒸发,相对地面以上的工程,更容易表现出渗漏现象,甚至当湿度较大时,空气中的水分还会在结构层背水面凝结。所以,在地上建筑防水及渗漏治理中取得的成功经验不能完全照搬到地下工程渗漏治理中,在地下工程的渗漏治理中,更应加强技术措施。

对于众多的渗漏工程,渗漏的表现形式只有四种:1)渗流:在结构层背水面有液态水存在,水以流动的形式渗漏;2)湿渍:水把结构层背水面成片浸湿;3)潮湿:水以气态的形式向地下空间渗透,造成空气湿度升高;4)混合现象:渗流、湿渍、潮湿中2种或2种以上的形式同时存在。JGJ/T 212—2010《地下工程渗漏治理技术规程》并没有把潮湿列为渗漏,实际上,潮湿是最轻微、治理难度最高的一种渗漏现象,其危害程度并不低于渗流与湿渍,因此渗漏的定义应包含潮湿这一现象。

3.2 渗漏原因

对于不同的工程,渗漏的具体原因虽不一样,但都具有两个共性:1)防水层失去整体性,存在水可渗透的孔隙;2)孔隙表面存在水。不同的渗漏工程,渗漏程度不同,渗漏量的大小不一样。影响渗漏量的因素有:孔隙尺寸、水压、水的作用时间、水源大小。

3.3 渗漏治理

制定渗漏治理方案时,一般从下列几方面构筑方案框架:1)牢记造成渗漏的共性,消除产生渗漏的条件。已经渗漏的工程,说明防水层上有渗水孔隙,并且孔隙表面存在水,应首先考虑加强排水的可能性;2)在修复混凝土的抗渗性时,应把混凝土结构层分为混凝土板块、变形缝、穿越混凝土板块的管道三部分。通过技术处理,使混凝土板块的抗渗性达到防水防潮的技术要求,穿越混凝土的管道与混凝土板块之间采用注浆、密封技术使之连接成一个整体,变形缝内采用可伸缩的止水带把混凝土板块连接为一个整体。

3.3.1 加强排水

多年来,我国的建筑渗漏率居高不下,原因之一是我们违背了自然规律,表现在两个方面:1)忽视了排水功能:突出人的能力,过分强调“防”的作用,殊不知,水可通过的孔径在纳米级范围内,人类肉眼不足以看到如此小的渗水孔径。让施工人员去消除看不到的渗水孔径,大大提高了施工难度,有时不如“排”的效果;(2)忽视了所有物质之间永远存在距离:距离就是孔隙,孔隙小于20 nm时,水分子不容易通过,当孔隙达到20 nm时,水分子就容易通过孔隙造成渗漏。世界万物均在不停的变化中,物质之间的距离也在不断变化,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主体结构会产生新的开裂,防水层也易随之破坏,从而失去防水功能。因此,防水层上的孔隙永恒存在,我们不可能消除这些孔隙,只能力求把孔隙降低到最小。如果我们加强了排水,即使防水层上存在渗水孔隙,也可大大降低渗漏带来的危害。

有相当一部分专家学者反对加强地下建筑的排水功能,其理由有二:1)担心基础被水冲空,影响建筑安全;2)忧虑地下混凝土主体结构碱流失,破坏主体强度。上述担心和忧虑有道理,笔者并不反对,但可以采取技术措施来避免出现这些弊端。

排。造成地下空间渗漏的水源有两个:地下水和雨水。对于住宅建筑,通过加强排水措施,可以把建筑物周围的雨水排走;对于离壁式洞库,通过加强排水措施,可以把主体结构与支护层之间的地下水排走;地下空间内可设置排水沟、集水井进行排水。通过排水,减少了地下防水层表面的积水,大大降低了渗漏隐患。

堵。对于住宅建筑,如果地下建筑周围的回填土不是松散的建筑垃圾,而是分层夯实的三七灰土,可以把建筑物周围的水堵在防水层之外,从而减少地下防水层表面的积水,也可大大降低渗漏隐患。

截。对于地下空间,如果其周围存在水源,如:山泉,通过截流,使水源远离地下建筑,同样可大大降低渗漏隐患。

通。加强地下空间通风和空气对流,即使有微量渗漏,也不会在建筑物背水面形成湿渍,并且合适的通风措施可把空气中的水汽排走,预防结露现象。

在方案设计中,排、堵、截、通的运用,应坚持因地制宜,结合工程的具体特点设计。

3.3.2 注浆止漏

地下建筑发生渗漏是因为地下柔性和刚性防水层同时缺失或失效,防水层失去整体性,防水层上有水可渗透的孔隙。渗漏治理的过程,就是恢复防水层的整体性或者重新构建新的防水层的过程,通过治理形成完整的防水系统。

以水泥为连续相的防水混凝土、防水砂浆、无机防水堵漏材料和防水涂层,内部存在大量渗水孔隙,这些渗水孔隙四通八达,呈立体网状,孔隙形状、孔径大小不一,相互之间或联通或封闭,从而导致混凝土渗漏。影响水泥类刚性防水层抗渗性能的因素,一是厚度,二是密实性,三是孔隙之间的联通率。

在地下空间渗漏治理过程中,我们一般不增加混凝土的厚度,而是采取注浆技术向混凝土内灌注聚氨酯等灌浆材料,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减小或消除渗水孔隙,降低孔隙之间的联通率,达到提高混凝土抗渗性、减小渗漏量的目的。

对于砖砌主体结构,由于主体结构内外两侧均抹有水泥砂浆层,砖块被包裹在两层砂浆之间,施工中可向砖砌主体结构内灌注聚氨酯灌浆材料,使浆液填充、封闭砖砌体内的渗水孔隙,达到提高砖砌墙体抗渗性的目的,但会耗费较多的注浆浆料。

无论主体结构是现浇混凝土还是砖砌结构,通过注浆,止住明水渗漏后,还需要构筑防水防潮屏障,其理由如下:1)主体结构是亲水性的多孔性材料,即使通过注浆提高了密实性,只能达到减少渗漏量的目的,尚不足以完全解决渗漏。2)当地下水位发生变化时,发泡后的聚氨酯注浆材料易产生干燥收缩,从而再次产生渗漏孔隙,水再次来临时,会重新产生渗漏。

3.3.3 防潮屏障

通过注浆工艺,可以治理明水渗漏,但地下空间背水面仍然会有湿渍、空气湿度仍然会很高,因此,应继续构筑防水防潮层。在结构层背水面构筑防水防潮层的形式有以下两种。

3.3.3. 1 贴壁式防水防潮层

贴壁式防水防潮层,是指在地下空间背水面上抹压施工一道防水防潮层,材料性能必须达到如下几点要求:1)必须是刚性防水材料;2)防水层必须是无缝防水形式,能阻止水和水汽渗透;3)与混凝土基层具有优异的粘结力。

在以往贴壁式防水防潮层的设计中,抹面材料常选用防水砂浆,在文献[3]中,防水砂浆被列为有缝防水,用防水砂浆抹面的工程还会出现湿渍和潮气渗透,因此,防水砂浆不适合用于地下空间的防潮设计。

在地下空间防潮设计中,推荐使用ER防水防腐胶泥[4],它是由有机高分子材料组成的刚性防水材料,满足上述材料性能的三项要求。在地下空间背水面上去涂刮一层1.5 mm厚的ER防水防腐胶泥,形成一道全封闭的防水防潮层,可阻止水和潮气渗入地下空间。

3.3.3. 2 离壁式防水防潮层

离壁式防水防潮层,是指在地下空间背水面、距主体结构一定间距设置一道防水防潮层。离壁式防水防潮层必须达到如下两点要求:1)防水防潮材料选择卷材类防水材料,防水卷材与配套材料(密封胶、固定件等)形成完善的防水系统,防水层是无缝防水形式,能阻止水和水汽渗透;2)防水层与主体结构之间设置排水层。

设计一:防水防潮材料选用钮扣型HDPE防水排水板,在地下空间背水面(包括地面与四周立壁)钉挂、铺设防水排水板,在地下空间内表面覆盖一道由HDPE防水排水板构成的防水防潮层,可确保水和水汽不能进入地下空间。

防水排水板与基层之间有10 mm左右的间隙供排水用,在底板与立壁交接位置设置排水沟,立壁和地面的渗漏水(水和水汽)可以通过排水板与基层之间的排水层进入排水沟。

安装防水排水板时,排水板之间应顺水搭接,接缝采用热焊工艺,钉眼、接缝必须采取可靠的密封措施。地面排水板安装完毕,应浇筑混凝土保护层。

设计二:防水防潮材料选用织物增强型PVC防水卷材,在地下空间背水面立壁设置顺水条,PVC卷材钉挂在顺水条上,地面PVC卷材空铺,浇混凝土保护层。PVC卷材接缝采用焊接施工,接缝和钉眼应采取可靠的密封措施,地下空间内表面覆盖一道由PVC构成的防水防潮层。

PVC防水防潮层与结构层之间的空隙兼做排水层,排水层与排水沟联通。

离壁式防水防潮层设计的优点是施工简单快速,缺点是对于纵深的巷道和洞库,排水沟较长、排水坡度难以控制,防潮层接缝、钉眼多,对密封要求严格。这类设计实际案例少,经验与教训都需要积累。

4 合理控制通风

地下空间湿度较大时,可采取通风换气措施,用低湿度空气把高湿度空气置换出来。通风之前,必须确定地下空间之外的空气湿度较低,换进去的空气应是含水量较低的空气。

在干燥少雨的冬季,由于低温少雨,空气湿度低,是通风换气的最佳季节。在霉雨季节,降雨多气温高,空气湿度大,空气中水汽含量高,不适宜通风换气。通风换气之后,应尽量减少打开洞库大门的次数,防止湿空气进入地下空间。

5 加强地下空间除湿

当地下空间空气湿度较高时,也可以采取除湿技术降低空气湿度。除湿技术运用了露点原理和吸附原理。

5.1 露点原理

在水汽压不变的情况下,当温度下降达到某一温度时,湿空气的水汽压达到该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水汽开始结露,该温度称之为露点温度(露点)。

当气压一定时,露点的高低仅与空气中的水汽含量有关。水汽含量愈多(少),露点愈高(低)。当空气中的水汽饱和时,露点与气温相等。实际上,空气的水汽常处于不饱和状态,故露点常低于气温。

水汽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凝结。大气中水汽凝结的条件有两个:1)有凝结核存在;2)水汽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

大气中到处都是凝结核,水汽能否凝结取决于水汽是否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让水汽达到饱和状态有三个途径:1)通过蒸发,增加空气中的水汽,使水汽压大于饱和水汽压;2)通过给空气加压,使水汽在较高温度下达到饱和蒸汽压,即通过提高露点温度促使水汽凝结;3)通过冷却空气至露点以下,使水汽达到饱和或过饱和。显然,在地下空间防潮过程中,不可能通过增加空气湿度使水汽达到饱和状态,常采用第二与第三种方案,并以第三种方案居多。

5.2 吸附原理

利用干燥剂吸附湿空气中的水汽,把水从湿空气中分离出来,通过脱水使干燥剂再生,循环利用。

用于除湿的干燥剂分为两类:1)物理吸附:干燥剂吸附水后,没发生化学变化,如:活性硅胶、无水氯化钙以及利用毛细管作用原理吸附水的固体蜂巢构件;2)化学吸附:干燥剂吸附水后,发生了化学变化,生成了新物质,如生石灰吸水后变为氢氧化钙。

6 结束语

本文认为,构筑无缝防水系统、控制通风换气和加强地下空间除湿三项措施切断了地下空间潮湿的水源,是解决地下空间潮湿的有效途径,三项措施并用,可把地下空间湿度控制在我们需要的范围内。

摘要:分析了造成地下空间湿度增高的原因,提出了解决地下空间潮湿的三项技术措施:构建无缝防水防潮系统、合理控制通风、加强地下空间除湿。三项措施并用,可把地下空间湿度控制在所需要的范围内。

关键词:地下空间,防潮,无缝防水系统,通风,除湿

参考文献

[1]孙莹.我国建筑工程渗漏率高达80%建筑地下防水亟待关注[EB/OL].[2012-05-26].http://news.163.com/12/0526/20/82F7KQV400014JB5_all.html.

[2]项桦太,张文华.建筑防水材料分类[J].中国建筑防水,2001(4):4-5.

[3]陈宝贵,张美强.有缝防水与无缝防水[J].新型建筑材料,2009(11):79-80.

开发地下空间方便于民 篇10

中国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第二个动因, 是经济杠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地下空间开发的最大动因就是经济因素。出于成本因素的考虑, 当一个地区在占用土地空间时, 假如可以低价获取土地, 就不会轻易地开发地下空间。一般来说, 地下开发建设的土建成本是地面建筑的两至三倍。当地下空间建设成本相对较低时, 肯定会考虑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城市中心地区要开发, 征地和动拆迁成本很高。因此, 发达国家在CBD地区、地铁车站和综合交通枢纽、大型公共建筑等地区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都非常充分。

我们研究城市GDP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相关性得出一个初步结论:人均GDP大于3000美元时, 城市就具备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基本条件和需求。有不少中国城市达到或超过这一“门槛”, 这意味着, 我国正在进入大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期。改革开放以来, 外商在城市中心区获取土地使用权, 进行建筑物规划设计时, 都尽可能建设多层地下室, 把车库、仓库、设备用房、员工服务设施等放在地下, 最大限度利用土地空间资源, 其建设成本远远低于在地面征地建设。

上一篇:BBC纪录片下一篇:让学生享受体育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