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人文纪录片

2024-10-29

电视人文纪录片(共8篇)

电视人文纪录片 篇1

引言:“人文精神”的历史探源

“人文精神”在近年来已不再是陌生的话题, 西方的“人文精神”早在几个世纪以前就确定了它的地位和影响, 但是作为有着6000年文明史的中国, 虽然也有着深远的人文思想沉淀, 但由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忽略个体的传统, 使我们在探究人文精神的起跑线上失去了优势。

20世纪初, “五四”新文化运动首先唱响了发现“个人”的凯歌,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洪流使国人被压抑的人性开始觉醒。周作人以启蒙者的姿态率先喊出“人的文学”口号, 一大批文人积极响应。郁达夫深刻指出“从前的人, 是为君而存在的, 为道而存在的, 为父母而存在的, 现在的人才晓得为自我而存在了……”

经历一个世纪的艰难前行, 到20世纪70年代末,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 多种学术流派, 文化现象都使中国人可以从更多的角度、更深的层面, 以独立的文化眼光, 思考历史的曲折文化的失落与人性的局限, 总结着自我人格的失误以及创作道路上的教训。正是在这种背景下, 中国的思想界展开了一次又一次关于“人文精神”的讨论。

葛剑雄在《人文精神》一书中谈到: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 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 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 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笔者也认为, 这一定义比较全面的诠释了“人文精神”的真正内涵。

中国对“人文精神”的关注, 在意识形态领域里有多种不同的反应方式和途径。在电视节目样态中, 电视纪录片无疑最能反映当代人对“人文精神”的关注与思考。因为电视纪录片可以用现在进行时的新闻镜头, 真实地记录社会生活, 客观地展现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真景, 展现生活的原始形态和完整记录过程。但是关于“人”这一简单、质朴的概念背后, 却隐含了中国电视纪录片一段曲折的发展历程、走近中国电视纪录片近30年的历史, 从内容到形式, 都可以看到纪录片中“人文精神”缓缓流动的繁复的纹理。

一、从潜在到彰显, 从自发到自觉

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缓缓开启后, 思想被禁锢多年的人们终于开始朦胧意识到“个人”的存在, 但此时中国电视纪录片还尚未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作用。所以, 它不可避免地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起步时期。《丝绸之路》 (1979年中日本合拍) 、《话说长江》 (1983年中日本合拍) 在懵懵懂懂中开始了对中国电视纪录片的艰难探索, 也给中国电视界注入了一丝世界之光。《话说长江》中“设置了双主持人虹云和陈铎, 这种由主持人直接面对观众, 承担纪录片主题思想传播的形式, 就是一种叙事性的话语模式。但在《话说长江》里, 也由于创作观念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使全片不得不承载着太多的责任和使命, 所以并没有鲜明的“个人”的印记。到了1986年发行的《话说运河》时, 创作者已经开始明确地表达出以“人”字开始, 以“人”字结束的创作思路。

与此同时,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整个社会思考倾向于对人的生命意义的关注, 纪实性节目中, “人”和“社会”等现实题材成为了主流。从《话说长江》、《话说运河》、《让历史告诉未来》到《横断的名字》、《西藏的诱惑》、《半个世纪的爱》等等, 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这个阶段纪录片创作者真诚急切的探索。”

1991年, 电视纪录片佳作《望长江》的出现, 令长镜头、同期声, 采访者身份的主持人, 很快成为一个范本。令这个范本得以完善和浓缩的则是1993年改版后的《生活空间》。

20世纪90年代中期, 随着电视纪录片创作的不断探索和积累, 一个成熟的电视纪录片创作集体终于浮出水面, 使电视屏幕上出现了一大批代表中国电视纪录片“人文精神”的节目。他们准确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 鲜明地提出了以“人”为切入点, 以“人”为表现主题的创作思路, 表现出对普通生命的关注和敬意, 为社会巨变状态下的中国人留下了一幅幅心灵图志。

北京广播学院朱羽君教授曾提出:“20多年来, 中国纪实语言发展状况、方向、轨迹是什么?我觉得它更加走向人本化的传播。”而这种人本化, 正是使传播的内容直接诉诸观感, 使传播者全身心、以人的整体进行介入, 在更大程度上, 能够使得观众有很大的思考和参与空间。至此, 我们可以说中国电视纪录片中“人文精神”的表达意识终于走过了由潜在到显在, 从自发到自觉的曲折历程。

二、不断探寻准确的表达方式

在寻找以“人”为主体的定位过程中, 中国纪录片也一直在寻找与之相应的准确的表达方式。

首先, 创作者认识到了叙述对象个体化的重要性。纪录片中的“人”不再是共性的, 单调、呆板的, 而是复杂的, 有鲜明个性的对象。表现对象都是唯一的, 每一个人, 每一个家庭都和每一件事都有各自的特点, 具有唯一性的, 都是不可替代的。于是, 就有了《傻子年广久》中的年广久, 《母亲, 别无选择》中孙慧平等极具个性的人物形象。

但凡看过《傻子年广久》的人, 都会对那个手持大铁锹, 挥汗如雨, 光着脊梁, 跳来跳去的炒瓜子的情景记忆犹新;更会对他晚上数着一口袋、一口袋的钱, 天晴时, 在房顶上晒几十万块发霉的钱这一细节难以忘怀。这就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富起来的个体户形象, 一个没什么文化, 也没什么高招, 更没有什么背景, 却有勤劳的本分, 敢闯敢干劲头的小人物。虽然“小人物”年广久今时今日已成为中国私营经济的标本人物, 但是在当年, 这样的小人物很难进入创作者的视线, 是创作观念的改变却使这一切成为了可能, 并得到了观众的认同。

有了个体化的强调, 纪录片中展示的就是大千世界里每一个人的不同经历和不同心里, 也才真实地反映出世界的色调。这种以一种关乎人、关怀人的姿态为电视屏幕涂抹了一缕温馨的人文色彩。

其次, 纪录片开始采用开放性的叙述结构, 把故事交给观众, 让生活本身说话, 提供事实, 省去结论, 留下了思考。

1999年, 电视纪录片《我们的留学生活》播出后出现了纪录片市场少有的轰动现象。片中一个个人物的经历、前途、命运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观众给了韩松这个人物最多的掌声和笑声, 特别是他终于被大学录取时, 我想, 每一个观众都会为他高兴。从他刚下飞机时以为自己到了天堂时的兴奋不已, 到后来为了生存不得不打工糊口, 最后奋发读书考上大学的过程中传达出的一种精神:一种身处异国他乡, 逆境中求生存、求发展的精神深深打动了观众, 引发了观众发自心底的共鸣, 而韩松这个鲜明的人物形象也深深地印在了观众的脑海里, 甚至人们纷纷询问片中出现的留学生的现状。不得不说, 这就是纪录片的魅力, 这种魅力正来源于他开放性的结构, 在记录的过程中反映对“人”的关注无疑是最真实的。

虽然《我们的留学生活》以及它的制作人张丽玲因有报刊指责其“作假”曾经不断出现在当时媒体的新闻榜上, 但无论制片人的初衷是赚取人的眼泪还是迎合观众的心理, 她确确实实是站在观众的立场上, 认真研究了观众的需要, 而且整部纪录片展示的也都是普通人的生活……, 这就是纪录片的命脉——真实!事实上, 大家也开始越来越多地运用自然朴实的方法, 真实的报道人文生活、社会现象、注重采访, 保持形声一体化的表现形态, 记录具有原生态的生活内容。

三、鲜明的当代中国印记

现今中国的社会结构、文化背景、价值取向、发展历程都决定了当代中国人的“人文精神”与西方的“人文精神”、新儒家学派的“人文精神”不能是简单地等同。因此也就决定了中国电视纪录片中的“人文精神”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元素, 不可避免地要烙上鲜明的中国当代的印记。

透过一大批纪录片, 我们能清晰地看到, 在中国这片古老而年轻的大地上, 人们是怎样一步步从沉重的过去中走来, 又怎样一步步满怀信心走向未来。在《半个世纪的爱》中, 既有曾是金枝玉叶的皇族后裔, 也有名噪一时的才子佳人;既有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 也有平淡一生的农民;你既能感受到戎马生涯中同生死、共患难的将军夫妇50年的爱恋;也能体会到乡村农家小院里, 从旧社会包办婚姻中走过50年相伴人生路的农家夫妇的相亲相爱、相依相伴。在这些人生经历各异的金婚夫妇的生活中, 既有日复一日的平淡, 也有让人难忘的温馨。共历了50年的风雨, 经历了不同的人生, 他们的人生故事折射出我们这个国家某些独有的历程。

再比如《芝麻酱还得慢慢地调》中, 陈子宽悠悠哉哉的生活, 不正是中国社会老年人幸福晚年的体现吗?“病还得治, 戏还得唱, 足球还得看, 芝麻酱还得慢慢调, 没什么能改变陈子宽的生活!”“这种悠悠然的意蕴, 犹如中国的太极:内敛、绵长、气韵不断, 简单的生活中提炼出一个朴素的哲理:芝麻酱好吃还得慢慢调。”细细品味之下, 会慢慢体味出与西方截然不同的人文意境。如果没有这种文化底蕴, 全片将会索然无味。

从今天中国的电视纪录片创作者的创作理念及其作品中我们可以十分清楚的看出, 中国纪录片的“人文精神”唯有打上鲜明的当代中国印记, 才会引起广大受众的深深共鸣, 从而让观众接受所记录的真实, 引发他们对生活的更深思考。

结语

面对21世纪庞大的电视纪录片市场, 纪录片创作的人文精神越来越浓厚, 更多的电视纪录片人开始关注人、服务人, 从人们的生活本身出发去体现人。镜头是上帝的眼睛, 人文精神也已成为了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的建构之魂。

摘要:20世纪至今, 中国纪录片人文精神的表达意识经历了从潜在到显在, 从自发到觉醒的过程;在寻找以“人”为主体的定位过程中, 中国纪录片也一直在寻找与之相应的准确表达方式;中国纪录片有鲜明的当代中国印记, 不同于西方的“人文主义”和新儒家学派的“人文精神”。

关键词:中国电视纪录片,人文精神,人性内涵

参考文献

[1]《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论集合》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40出版;

[2]杨守森等:《二十世纪中国作家心态史》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4月版

[3]葛剑雄《人文精神》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出版;

[4]朱羽君、殷乐:《生活的重构》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5]张同道《1998年中国纪录片略论》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6]李兴国《来自电视实践的理论思考》北京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11月

[7]叶子、高明克《电视新闻探索录》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0年12月

[8]张政《电视传播多维透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6月

浅析地方台纪录片的“人文关怀” 篇2

关键词:地方台纪录片;人文关怀;出路

中图分类号:J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10-0078-02

一、引 言

“人文关怀”是近些年媒体的热门话题。简单的理解,“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关怀。“人文”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而又很难确切指陈的概念。“人文”与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独立人格、人的个性、人的生存和生活及其意义、人的理想和人的命运等等密切相关。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一句话,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1]。

“电视纪录片作为文化含量最高的电视艺术形态,是外界了解一个社会、民族、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的最好途径和最佳方式”[2]。如何在纪录片中体现“人文关怀”是纪录片创作者任重道远的一个话题,可以肯定的是,“人文关怀”与电视纪录片的传播质量以及价值取向密切相关。2012年6月,随着央视九套纪录频道的开播,一大批体现“人文关怀”的纪录片进一步走进公众视野,这为纪录片如何体现“人文关怀”提供了成功范例。作为地方台纪录片创作,节目创作的形式与理念正处于转型时期,而这种转型的困扰,如果从文化意蕴的角度来看,主要表现在节目“人文关怀”不够。作为地方台纪录片编导,由于社会环境和个人思维等因素,很容易陷入模式化、表象化,缺乏对主题的深度挖掘,流于仅仅对过去的文化符号作自我揣测和表面化解读。地方台纪录片创作者对历史与人文的视听表现,重理性思辨,轻人文关怀。这种传播形态与娱乐化、世俗化的观众审美趋向拉开距离。

天水电视台《人文天水》栏目开播于2003年,是甘肃地市级城市最早开办的纪录片栏目,也是天水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主打的一档精品栏目。九年来,《人文天水》栏目秉承纪实的原则,围绕天水的历史文化、人文胜迹、民俗风情等等,对天水文化进行了全方位、多视角、多手法的宣传。九年的文化坚守,使该栏目成为甘肃城市台最具影响力的人文类纪录片节目。

文化的坚守固然可贵,但市场的法则却不容跨越,2012年年初,坚守了九年的《人文天水》栏目退出了天水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栏目出现了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人文天水》似乎习惯于宏大的叙事论理,却忽视了节目的故事性,节目没有体现人文类纪录片应有的“人文关怀”,在业界中影响比较大,但在观众中反响不够,一定程度上显得曲高和寡,作为地方台纪录片创作, “人文关怀”应該成为纪录片创作中必须加以考虑的原则,它应该贯穿于纪录片创作的全过程,包括从选题、采访到表现形式的选择。用“人文关怀”表现普通人的生存状态,用最为恰当的视听语言表现大众的心声,这既是对受众的尊重,也是地方台纪录片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地方台纪录片体现人文关怀的思考

目前,地方台纪录片栏目普遍面临生存的困境,那么,怎么样才能在同时满足讲述故事、普及人文历史知识、提高收视率等要求和前提的同时,让地方台纪录片体现对人物命运的关怀?本文将以天水电视台《人文天水》栏目为例,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彰显纪实风格,从纪录片的定位上体现“人文关怀”

应该说,节目形态的改变与创作理念是相辅相承的,地方台纪录片创作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正本清源,让栏目真正回到纪录片的定位上来。“应尽快从纪录片创作初期的“教化与指导”转到“客观与再现”上来。要逐渐摆脱历史感过于沉重、思想过于深沉的片子,加入一些体验性的因素,不加任何修饰的把拍摄当中的一些场景记录下来”[3]。关照这个时代人的基本思想,以平民的视角、平实的内容、平和的语言、平易的播报方式,让节目的历史感和现实感彰显出来。要用最新的纪录片创作理念把“人文关怀”贯穿于节目生产的全过程,要多一点全方位的视点,少一点封闭式的思维,着力表现地方文化的丰富性、复杂性、多重性。要充分借鉴央视《探索发现》栏目的风格,在节目文稿和镜头上着力彰显纪录片的要素, 2008年以来,《人文天水》栏目己做了有力的探索,其中获得甘肃广播影视奖一等奖的《寻找秦州窑》、《石佛灶糖》、《放马滩的故事》等节目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和栏目以往的节目相比,这些获奖节目摒弃了文学性的语言描述,割舍了对历史知识的单一性解读。而是根据选题特点恰如其分的运用了观众最能接受的纪录片语言,从风物、人物、文物入手,努力营造人文意境,潜移默化传播历史知识,在表现手法长注重了节目各个要素之间的有机组合,适时地设置了悬念,实现了解说、画面、字幕、音乐、音效包括衔接过度的统一,这为《人文天水》栏目融入“人文关怀”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二)从题材上,要选择那些能够体现“人文关怀”的事件和人物

从选题上来说,选题的分量、选题的影响力直接决定收视率。因此,人文类纪录片的选题要找准接近点,即要以天水为支点,辐射周边,从本土观众熟悉接近、真真切切的内容入手,身边的文化现象、村头的风俗故事、一段残墙、几块旧砖,让观众从熟悉到陌生,已知到未知,具体到抽象一步步了解节目内容,激发观众的收视兴趣。

选题也要讲究艺术性。电视媒体从本体上而言是一种娱乐性媒体,为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动形象和视听快感。因此《人文天水》节目的选题要有故事性、趣味性;前期在策划节目时,一定要考虑题材有无故事张力,能否撑起整期节目;在后期制作中,要注重讲述的生动性,注重制造悬念。在此过程中,把握节奏,张弛有度,并注意细节真实。

事实上,如果我们仔细检索和审视一番那些成功的媒体和栏目的话,就会发现,愈把贴近性重视并置于第一位,媒体的报道就会愈受受众的喜爱和好评。当然,对于文化栏目来说,也必须从贴近性这一视点出发,来选择那些为观众所关注的题材。只有贴近,贴近,更贴近,那些重要的、新鲜的、有趣的报道才会为人们所欢迎。要贴近,就需衡量选择哪些内容才会被观众从心理上、思想上、情趣上、时空上、地域上所瞩目、所必需。而选题的必要遴选,是地方台纪录片体现“人文关怀”内容要素。

天水,是华夏民族文化之源,是人文始祖伏羲女娲的故乡,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石窟的所在地,是秦人、秦民族、秦文化的发祥地,是三国时代英雄们大显身手的古战场,也是有着八千年灿烂文化的大地湾遗址的所在地。这些本土文化的独具优势和魅力,不仅为当地百姓所关注,也为全球华人和关心中国的人们所向往。因此我们在选题时,就紧紧抓住这些非常贴近观众文化需求的题材来构建节月。在具体的摄制操作中,我们不仅以这五大文化为依托,同时还把关注的视觉放到天水独具的民族风情和民俗文化等方面来。如在天水民族风情方面,可拍摄秦州的夹板舞、武山的羊皮鼓、秦安的蜡花舞;在天水民间文化方面,可拍摄秦州民歌、秦安小曲、张川花儿;在天水民间工艺方面,可拍摄草编、根雕、剪纸。以此出发,我们的节目不仅注入了平民意识和科学性、知识性,也因弘扬了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而具有了民族性和世界性。

(三)以人为本,充分凸显人文类纪录片的人文精神

人文电视节目体现了电视节目的发展趋势,最近几年理论界一直在强调电视节目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多年的创作实践证明:作为人文类纪录片形态呈现的《人文天水》栏目应该是艺术造型与真实纪录的结合体。不管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也不管是文化遗存、民俗风情,大多作品通過适当的艺术造型,通过加工提炼,浸润创作者的思想情感,来表现真实的纪录。从内容上看,任何节目都直接或间接地表现为对人的关注,这就要求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展开报道,关心社会转型、改革、变动的文化道德合理性,以及给个体带来的生活、情感、心理的变化。从接受对象看,任何电视节目都是做给人看的,在电视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观众变得越来越重要。这就从客观上要求以观众为本,与之建立起平等对话与双向交流的关系。必须看到,强调人文节目的人文性,并不排斥历史理性,而是对历史理性的有益补充。通俗地讲,历史理性就是呼唤社会走历史必然的道路,从传播效果的角度看,人文类电视节目不仅有利于化解因社会发展给弱势群体带来的物质上的困难和精神上的困苦,有利于不断完善人的道德理想,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而且有利于我们从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中追寻到纪录片的人文内涵,文化意韵。

三、结 语

“人文关怀”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它要求关注人的生存状况,维护人的尊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随着电视纪录片繁荣与发展,纪录片的表现形态更加健全,文化更加深厚,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观众对纪录片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地方台纪录片人只有关注人民群众生活状况,体现节目的人文关怀精神,才能真正地赢得观众,才能走出面临的困境与尴尬,从而赢得观众、赢得市场。

参考文献:

[1]甘丽华.社会新闻的人文关怀及反思[J].新闻界,2002(2).

[2]李杨.新世纪历史文化电视纪录片研究[D].广西大学,2008.

谈纪实性电视纪录片的人文关怀 篇3

近几年, 部分媒体为了获得更好的宣传效果, 经常会采用过分渲染的方式, 夸大事实, 这种不尊重当事人的现象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上海《新闻晚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一名新记者的困惑》的文章, 讲述了新闻媒体渲染事实的问题。至此, 社会对纪实性电视纪录片的讨论不断增多, 在纪实作品中增加人文关怀, 也成了社会的普遍呼声。

二、纪实性电视纪录片缺乏人文关怀的现状

(一) 对被批判者缺乏人文关怀

一提起人文关怀, 人们往往会想到纪实性纪录片中对弱势群体的关怀。而实际上, 被批判对象也应该是人文关怀的一部分, 但大部分纪实性纪录片更多地对被批判者采取冷漠的态度。

对媒体而言, 在法院没有判决之前, 犯罪嫌疑人仅仅是嫌疑人的身份, 其是否构成犯罪未曾可知;同时, 媒体不属于司法机构, 纪实性电视纪录片也不能对嫌疑人进行新闻审判, 过早地定下结论会对嫌疑人造成巨大的伤害。

北京电视台在纪实性报道一起并没有审判的美容事故中, 整篇报道充斥着对被告人的批判与指责, 在媒体的影响下, 一大批民众对被告人进行谩骂, 甚至少部分网民存在对被告人进行人身攻击的意图。从这一事件可以看出, 北京电视台该节目的做法, 明显违背了纪实性电视纪录片真实客观报道的原则, 不仅显示了整个纪录片缺乏人文关怀, 还反映出当事记者缺乏法律常识的问题。

(二) 偷拍现象严重

偷拍被称为“隐形采访”, 是纪实作品中一种常用的采访手段, 有助于提高纪录片的真实性。但实际上, 这种隐性采访行为可能侵犯他人隐私。目前, 部分媒体为了提高纪录片的真实性, 经常采用大量的偷拍方法, 美其名曰“为观众提供真实的记录资料”, 实际上严重损害了当事人的隐私权, 降低了民众对媒体的信任度, 这就是缺乏人文关怀的一种表现。

从效果上来看, 偷拍能满足观众知情欲, 使电视节目产生轰动效应。在采访者不配合的情况下, 能够通过合法的手段获得所需要的新闻, 是记者专业素养的表现。而通过很多偷拍纪录片可以发现, 很多偷拍画面完全可以通过正常采访的方式进行。因此, 偷拍行为应该受到社会的抵制。对电视纪实记者而言, 需要将通过正当渠道获取信息作为工作的关键, 偷拍只能成为特殊情况下获得新闻资料的一种手段。例如, 在《焦点访谈》栏目中, 一些记者考虑到节目的特殊性, 往往通过偷拍的方法获取信息 (被偷拍者接受图像处理) , 使民众能观看到真实的新闻信息, 这种情况下, 才能显示偷拍的价值。

三、纪实性电视纪录片人为关怀的策略

(一) 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新闻工作属于一种特殊的行业, 能够对民众舆论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 在拍摄纪实性电视纪录片时, 需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坚持人是新闻的主体, 要做到利为民所谋。在纪实性电视纪录片中, 新闻工作者必须坚持自己的理念, 坚守职业道德, 能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待新闻事件, 努力为观众提供更好的纪录片内容。

同时, 新闻工作者在创作纪录片时, 要谨慎使用偷拍方式, 应坚持正面采访为主, 努力通过自己的职业道德感动被采访者, 使其能够接受正面采访。

(二) 内容选择上要重视人的价值

由于新闻传播活动本身是围绕人来开展的, 那么人在整个新闻传播中势必会占据着主要位置。基于这一点, 新闻工作者在拍摄纪录片的过程中, 就必须重视人的价值, 不能为了追求收视率而损害他人利益。为了达到这个目标, 新闻工作者在选择纪实性电视纪录片主角时, 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 准确判断什么能报道、什么不能报道;在拍摄过程中, 记者要充分尊重被采访者, 说话语气要温柔、清晰;在介绍实际问题时, 能面部端正, 语言坚定, 确保不会引起被采访者思想上的波动。例如, 鲁豫在采访廖静文 (徐悲鸿夫人) 之后指出:徐悲鸿去世时, 廖静文只有30岁, 一个女人独自走在人生的道路上, 出现新的感情是很正常的, 因此“我”决定不再碰触, 这不仅是对廖静文的尊敬, 更是对徐悲鸿的尊敬。从鲁豫的这个实例可以得出, 在整个纪实纪录片中, 对于涉及他人情感、隐私的, 需要有足够的人文关怀, 切实保证被采访者的权益。

(三) 对被批判者的人文关怀

在纪实报道中, 记者要始终保持一颗人文关怀的心, 不能对被批判者抓住不放, 而是要采用有效的方法, 在给予观众启迪的同时, 又能尊重被批判者的人格。

例如, 《逃亡日记》从人性的角度关注了一个逃亡者, 他在贪污公款之后选择逃亡, 在逃亡过程中, 他的内心时刻承受着煎熬与痛苦, 想着贪污公款之前的风光, 现在连乞丐都不如……整个作品充分反映了逃亡者的内心世界, 让人们看到了逃亡者内心痛苦的挣扎, 进而启示人们不要犯罪;同时, 影片的最后也指出“原来生活中已有的亲情、友情, 不会因为变成罪犯就消失得一干二净”。这也告诉我们, 虽然逃亡者犯了错, 但他也有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 懂得伤痛、困惑, 和我们一样有自己的生活。表达了导演对罪犯的人文关怀。

四、结语

纪实性电视纪录片中的人文关怀是宣传人本思想的重要表现形式。本文对如何在纪实性电视纪录片中显示人文关怀进行了分析。总体而言, 在纪实性电视纪录片中如果想要体现人文关怀, 就应该将采访者与被采访者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 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拍摄, 并充分尊重被采访者, 才能保证纪实性电视纪录片具有人文关怀特征。

摘要:纪实性纪录片因具有独特的魅力而得到社会的关注, 在这种背景下, 纪实性电视纪录片所产生的艺术效果自然也会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立足于纪实性纪录片, 深入研究了纪实性电视纪录片人文关怀的相关问题, 并对如何实现纪实性电视纪录片人文关怀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纪实性,电视纪录片,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肖金喜.注意体现人文关怀的理念——从电视新闻和纪实性节目谈起[J].新闻爱好者, 2008 (09) :39-40.

[2]杨好雨, 蔡骐.电视档案类节目叙事艺术研究——以《冷暖人生》为例[J].新闻前哨, 2015 (12) :41-43.

[3]金石.故事是纪录片的灵魂[J].记者摇篮, 2011 (04) :94.

电视人文纪录片 篇4

何谓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理念因时间和地域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具有广泛性和复杂性, 人们到目前还没有对它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兴起的一股人文主义思潮被认为是人文精神的开端, 当时认为, 人是人文精神的主体和核心。西方中世纪是一个宗教和封建等级观念浓重的时期, 人性受到束缚, 下层人民生活苦不堪言, 因此, 人文精神应运而生, 要求解放人和人性, 要求平等对待, 破除封建等级, 撼动宗教主导地位。改革开放后, 我国受到西方思想的冲击, 也掀起一股对人文精神的探讨, 强调人的价值和人生、世界存在的实质性意义。

对人文精神的描述有许多, 其中, 普遍认同的是, 人文精神体现的是人们自身意识的不断提高, 关注自身, 追求自身价值的不断提高, 维护和重视人的尊严, 着眼珍惜人类在历史演化进程中留下来的种种精神文化遗产, 即人文精神首先必须以人为核心, 包含人之存在的物质基本内涵。再者, 人文精神必须与人文主义相区分。相对于人文主义而言, 人文精神包含的范围更广, 是对人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意义和方式的深层次思考, 人文主义仅仅是人文精神的一大体现。

二、电视纪录片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广义上来看, 电视纪录片是指一切能够用纪实审美的手段去客观真实地反映事物的影像材料。对于电视纪录片而言, 无论记录的形式如何变化, 但是记录的事物却必须是真实的存在, 细致地观察和描述人和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 探寻人类的踪迹和存在的意义。由此可见, 电视纪录片的目的在于对社会、人生和人的深入认识, 体现人文关怀, 以人作为记录的核心和主体。

(一) 人文精神乃电视纪录片的本质所在

人文精神的焦点在于对人的价值和生存意义的追求和思考, 电视纪录片从上世纪90年代起也越来越显现出人文精神的内容, 不再是宏观概括地讲述一件事, 而是着眼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细节, 走入平常人家油米柴盐等生活小事中。记录者将生活中的小细节、日常看起来毫不起眼的生活场景通过摄像机记录成影像呈现在观众面前。对于观众而言, 影像中的生活点滴许多就是自己所经历过或者即将经历的事情, 既是别人的生活记录, 也是观众自己的生活实际, 纪录片记录的是成千上万观众的真实写照, 折射出历史发展过程中社会的不断演变和风俗文化的变迁。就在记录者的镜头下, 将无数平常老百姓的生活点滴汇聚成一幅社会的伟大画卷, 唤起观众的记忆, 引导他们去思考人自身的价值。因此, 人文精神乃电视纪录片的本质所在, 没有人文精神的电视纪录片无法真正贴近生活, 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二) 电视纪录片成为人文精神的载体原因探究

1.电视文化具有大众化

随着电视的普及和相应的配套设施的发展, 电视文化渐渐变成现代文化的主体, 成为当今社会最大众化的传播文化。从当前我国的电视普及程度和平常百姓获得信息的方式可见, 人们日常生活中, 电视必不可少, 人们对电视已经形成依赖。同时, 电视节目也依赖于大众, 因此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收视率, 电视媒介也必须不断加强服务大众的意识。所以说, 电视的大众化促使人文精神快速渗入到人们的生活中, 无形中提高人们对人文精神的关注。

2.社会发展和受众心理的客观要求

当前, 人们的自我意识渐渐觉醒, 不再用局限的眼光去看待社会和事物, 取而代之, 更多的是用人性化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电视记录片也因此带上人文色彩, 突出人的主体地位, 这也是电视纪录片在社会中永久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 许多人一味追求经济利益, 忽视了精神层面的提升, 容易受到社会一些偏激观念的误导, 混淆善恶, 而电视纪录片能够把社会真实的一面展现在观众面前, 通过镜头中的善与恶, 引导观众去辨别和关注, 不再对社会冷漠, 这是整个社会和受众心理的客观要求。

三、当代语境下对《客从何处来》的人文精神分析

2014年, 我国央视综合频道推出了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真人秀节目——《客从何处来》。通过寻访嘉宾的祖先发源地这一寻根之旅, 展现出不同时代的风格特色和人们的生命轨迹, 极具中国传统人文精神。

(一) 将饱含人文情感的家国情怀元素作为纪录片的传播理念

传播的理念是电视纪录片发展的关键因素, 决定着电视纪录片的优劣, 只有在创作的理念得到大众的认可, 电视纪录片的发展才能走得更远。在《客从何处来》中, 带着敬畏和崇拜的心情, 嘉宾们踏上寻根之旅, 在这种带着仪式味道的旅程中, 既是对祖先的敬畏, 也是在无形中维护和巩固我国传统文化中以家庭、家族为单元的家国情怀元素, 既是揭开了祖先当年生活历史的神秘面纱, 也是对人这一独立个体的价值和地位的充分体现, 将饱含人文情感的家国情怀元素, 通过纪录片的形式, 传递给观众, 体会在不同时期个人在历史转折点所做的决定与家族命运结构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 将传递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传播动机

中华民族具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 文化积累基础坚实, 历来重视传统文化的传递, 无论是大家族, 抑或是小家庭, 都拥有自己的家族文化传承, 通过族谱、祠堂等不断延续家族的历史。

可以说, 在《客从何处来》作为一种传播的活动, 有其特殊的传播动机, 即传递中国传统文化。这一动机决定了《客从何处来》这一节目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真人秀, 更多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递。在以家庭为单元, 家族观念浓厚的中国, 这样一档探寻祖先, 重现祖先当年生活场景的真人节目, 能够将积极、主流的社会价值观构建起来, 很大程度上起到凝聚社会向心力的作用, 引导观众去体会传统文化的韵味, 引起民族共同感, 促使观众去思考关于家庭、文化以及人和自然的关系。

(三) 将真实的寻根历程作为传播来源

真实, 是电视纪录片最基本的要求。真实的场景记录, 真实的情感表达, 是纪录片成功与否的关键, 决定了其本身带有人文精神的痕迹。电视纪录片不再是生硬的说教, 而是走进生活, 真实描绘生活面貌, 展现出生活独有的精神风貌, 体现对人本身的关注。

《客从何处来》拍摄的也是嘉宾真实的生活, 以第一人称展开, 讲述某个嘉宾的祖先的故事, 以寻根历程作为线索串起整个节目, 真实客观地记录嘉宾在寻找自己祖先, 发现自己祖先当年生活场景, 听取祖先当年事迹的过程。镜头下, 一段段的故事, 观众仿佛置身其中, 身临其境地去感受每一段故事中人物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 引起观众反思, 在生活中寻找自己的人生价值所在。

(四) 将跨文化传播角度作为纪录片的传播效果

中国电影塑造中国形象大多通过英雄人物, 而《客从何处来》作为一部电视纪录片, 讲述的却是平常人物的人生故事, 关注点在于小人物的日常生活, 因而国家的形象显得更加亲切和具有人文色彩。

在当前视觉化读图的时代背景下, 《客从何处来》作为一部电视纪录片将跨文化传播的效果显现得淋漓尽致, 通过讲述嘉宾祖先故事的形式, 将当年的生活场景展现在观众面前, 凭借影视文本这一传播文化的特殊符号, 讲述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精髓, 消除不同年代间的隔阂, 将跨文化传播作为这一纪录片的传播效果, 并效果显著。

四、当代语境下国内纪录片如何构建人文精神

(一) 正确运用纪录片题材

1.选择符合大众情感的题材

当代语境下, 国内纪录片构建人文精神的方式有多种, 在题材上而言, 首先要选择符合大众情感的题材, 走平民化道路。题材贴近平民生活, 已经渐渐演变为当下电视节目博取观众眼球的一大思路, 电视纪录片也是同理。所谓选择符合大众情感的题材, 即要清楚一般老百姓关心什么内容, 真实地在人们看似平凡和重复的生活中寻找出闪光点, 从而吸引老百姓的眼球, 体现电视纪录片所要传达的人文关怀, 也要不局限于单纯的人物、人性和情感抒发, 做到扩大选题范围, 世间万物皆可入镜, 在客观描述的同时也反映出人文的意识。

2.选择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题材

人离不开社会, 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是人类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 电视纪录片在选择符合大众情感的题材的同时, 也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关注社会。一般老百姓获得和发出信息的渠道很有限, 电视纪录片就是其中之一。电视纪录片的真实性和蕴含的人文精神是老百姓吸收社会新知识, 跟上社会发展潮流, 同时发泄自身情感的重大促进因素。因此, 作为老百姓获得知识的关键渠道的电视纪录片, 就肩负着为老百姓传输丰富知识和正确观念的重任, 应该慎重选择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题材。

(二) 在创作中体现人文精神

1.传递人文精神, 树立人文精神观念和立场

电视记录片作为一种传播文化, 大众直接吸收其内容, 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大众的思想和观念, 因此, 电视纪录片的创作对我国整个社会价值导向及其关键。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者应当清醒意识到自身的重要性, 将创作的目标定位为人文精神的传递, 并自觉持之以恒, 将其投入到每一部作品中, 树立人文精神观念和立场。

2.在视听语言中体现人文精神

电视纪录片的视听语言, 除了通过对音乐、音响的处理来体现人文精神, 还可以通过修辞图像、加上旁白等方式来加大人文精神传播的力度。例如在《客从何处来》中易中天和他姑姑在寻常家中的谈话和回忆等采用大量的聊天场景来体现人文关怀。

(三) 改善电视纪录片实现人文精神的外部条件

1.完善相关机制, 加大投入

电视纪录片的资金问题是当下创作者面临的一大难题。当前我国一般通过媒体或者企业两种方式对电视纪录片予以投资, 然而, 每种投资方式都面临着各自的局限, 例如媒体投资的资金有限, 制作时间较短, 成果不佳等。资金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对创作也造成很大的困扰, 因此, 为了电视纪录片的成果能够更加优秀, 广为大众所接受, 就需要完善相关机制, 加大投入力度, 克服投资为创作带来的局限, 不断创新制作。

2.开拓纪录片多元化市场, 加大推广力度

当前, 电视纪录片已经渐渐商业化, 然而在我国的发展依旧受到没有常规发行体系等问题的制约。针对种种制约因素, 我国应当积极开拓纪录片多元化市场, 加大推广力度, 创作电视纪录片时, 可以下放给一些传媒制作公司, 甚至是非媒介机构企业等生产和经营权, 通过各种政策和措施扩大融资渠道, 鼓励独立和创新制作, 鼓励社会和个人融资。同时, 分析市场, 采取多种途径加大推广力度。

以《客从何处来》为例, 当代语境下我国电视纪录片从传播理念、传播动机、传播来源以及传播效果上可见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 然而, 当前我国纪录片的发展仍受到一些制约, 需要在以后的日子里继续探讨如何更好地构建人文精神。

摘要:2014年, 我国央视综合频道推出了具有人文精神的真人秀节目——《客从何处来》, 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本文通过该档真人节目为例, 简单探讨了当代语境下国内电视纪录片应该如何构建人文精神构建, 体现出电视纪录片这一特殊题材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真人节目,电视纪录片,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黄生晖.电视真人秀研究综述[J].新闻大学, 2010 (3) .

[2]徐思红.论人物类电视纪录片的人文关怀[J].暨南大学, 2000 (7) .

纪录片创作承载的人文关怀 篇5

一、人文关怀在前期策划中的具体体现

假如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说纪录片的选择方向, 纪录片的题材内容范围很广泛。但无论纪录片的选材范围是宽是窄, 都要包含人文关怀的精神。也只有这样的纪录片作品, 才会有艺术感染力和思想价值, 才会引起根更多人的共鸣。

中国导演张以庆的纪录片《幼儿园》获得2004年第十一届上海电视节最佳人文类纪录片创意奖。导演把选材的方向投放到幼儿园的小朋友身上, 以武汉的一家寄宿制幼儿园为背景, 用14个月时间记录了幼儿园里孩子们的生活状态。他并没有去试图给观众讲述一个故事, 而是用一种旁观者的眼光冷静地记录着每一个生活片段。这种目光的注入, 看似是小孩子童言无忌的真实生活的呈现, 实际上也是“成人寓言”的一种折射。

中国导演贾樟柯的纪录片大多数选题都集中在记录普通人的生活, 注重人道主义情感以及展现人性这些方面, 纪录片《东》也不例外。

主题在纪录片创作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选择题材的过程中, 其实就相当于是一个筛选主题的过程。所以, 在确定选题前就应该存在人文关怀意识, 接下来自然就会延续到主题的确立和框架的构思中, 并继续把它的引导作用潜移默化地发挥下去。

二、人文关怀在拍摄过程中的具体体现

人文关怀在拍摄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方面, 镜头语言和细节的展示显得尤为重要。

纪录片《海豚湾》在海豚被渔民残忍猎杀的过程中就用过了很多长镜头。通过这些长镜头的运用, 真实自然的让观众看到海豚被猎杀的过程, 画面也更具有张力。再加上海浪拍打的声音、海豚长长的哀鸣声等这些自然声的运用, 更让观众仿佛置身在海豚被杀害的现场, 对海豚的同情以及捕杀者憎恶的共鸣更加强烈。

在《向日葵的守望》中也用了很多长镜头来刻画细节、突出情感。在儿子和孙女国庆回家看望爷爷奶奶后准备回家的时候, 导演给了他们离开时一个长镜头, 记录了他们离开时的画面。

在细节的展示方面, 纪录片《东》的一个片段是, 一个农民工突发意外身亡, 画家刘晓东到死者家里去慰问, 一开始死者的妻儿沉浸在悲痛中, 当画家拿出送给农民工儿子的礼物时, 大家又开始欢喜的交谈, 只有角落中的老人在默默哭泣。在这一段中导演采用了大量的细节运用:爬满泪痕的脸颊、不断颤抖的双手……收到礼物的妻儿的笑脸以及满脸泪痕的老人的镜头对比。这种藏匿于悲痛中的苦涩笑容让悲伤的情绪愈发的强烈。这样的细节镜头表达出了复杂而耐人寻味的情感。

另外在访谈过程中要用尊重和理解引导出真情实感。访谈对于纪录片来说就像设计图对于工程师一样重要, 它在纪录片的创作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一个成功的访谈是纪录片中画龙点睛之笔, 它能为纪录片整个基调的铺设做出重要的导向作用。要想有一个成功的访谈, 要想在访谈中得到与主题相关联的重要信息, 最关键的一点是创作者在拍摄前和拍摄过程中与被访问者近距离接触、沟通、观察。在这个过程中就要求导演在最大程度上把人文关怀从始至终贯穿在访谈中。纪录片《幼儿园》除了幼儿园的一些镜头影像, 很多不同性格、不同特征的孩子的访问也被穿插在当中。这是一种网状结构的插入式对话, 它对片子做出了进一步的补充解释, 避免了单调平淡的片子基调。一开始的访谈并不是直接从对话开始, 导演刻意安排了孩子算算术, 出现了三次以后才开始了正式的对话。在对话过程中, 有些孩子十分狡猾地不说话只是大笑着, 不愿意向采访者透漏自己的小秘密, 不禁让人觉得真实又可爱:有的用略带稚气的声音心算数学, 聪明又机灵;有的不断向你练习展示着“八百标兵奔北坡”的顺口溜;有的歪着脑袋却说出了比大人还专业, 甚至连大人都回答不出的答案。

三、人文关怀在后期剪辑中的具体体现

纪录片的剪辑, 直接说就是镜头与镜头、素材与素材之间存在的一种调度。它是通过不同场景和镜头之间的组合来构成一种上下文意义的关联。在这个过程中, 要怎样才能将人文关怀体现在后期剪辑中呢?对纪录片的整体创作来说, 剪辑工作不但是代表最后的收尾环节, 更是一种二度创作的重要体现。同样的片子让不同的人剪辑, 自然会呈现出不一样的风格和效果。尽管如此, 虽然剪辑的工作者剪出来的片子可以千差万别, 倘若注入了人文关怀在剪辑中, 就会让纪录片更加人性化。

后期剪辑里, 音乐与音响的选取也能体现人文关怀。比如在《海豚湾》中有一个小高潮:奥贝乐背着电脑走向国际捕鲸委员会会议现场, 给所有委员播放了海豚被屠杀的视频。在后期的剪辑过程中, 这一段插入了令人热血沸腾、高亢的背景音乐, 同时渲染了当时悲壮的气氛, 让观众跟更直接的感受到一股愤怒的情绪, 从而引发对人性更深层次的思考。总的来说, 纪录片在剪辑时的人文关怀体现, 实际上就是对前期的纪录片创作中每个人文关怀意识的一种检查、一种延续和升华。

纪录片一直都被看成“承载社会良心”的载体。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导演和媒体工作者甚至是观众都把目光投向纪录片之中。这些决定开始纪录片创作的人, 内心一定都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深深的人文关怀意识。只要是成熟的纪录片创作, 一定会非常自觉地把这些特质从始至终贯穿在纪录片的创作中。

浅析经典纪录片的人文关怀的传达 篇6

一、何谓经典纪录片

对经典纪录片的定义与解释有许多种。本文所说的经典纪录片, 主要指被拍摄个体是真实的人物或者事件, 透过表象, 反映作者对人类自身的情感, 对自然和社会的认知、审视与思考, 是作者自己心声的影像化、文学化、艺术化、个性化表达, 是观众解读作者心灵的路径图。很多人认为, 对于纪录片来说, 细节非常重要。经典纪录片的拍摄过程, 也是一个走进生活、贴近心灵、由宏观到细节、由远及近、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例如, 彭辉拍《空山》, 为了保持“在场”, 其在大巴山区穷山村坚守了半年, 每天住帐篷, 吃着随身带来的方便面。就是这种坚守, 成就了《空山》这部经典。《平衡》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 是国内比较优秀的纪录片。为了拍《平衡》, 彭辉在缺氧的可可西里用了3年时间拍摄。在此期间, 他与防盗猎的队员同甘共苦, 真实地记录了这个世界的第三大无人区, 使人们感受到了影片的震撼力。此片获得了金鹰奖最佳长篇纪录片奖。坚守, 不仅要靠毅力, 还要靠对这份事业的热爱, 心中要有一份感性的人文关怀。纪录片是鲜活的、有生命的, 它往往带有一种人文因素, 会打上作者的思想烙印。无论是彭辉心中的“可可西里”, 还是张以庆眼中的“舟舟”, 或者是孙曾田心中的“神鹿”, 观众都会从这些纪录片中感受到作者的体温, 感受到作者的精神投入。经典纪录片绝非场面意义上的经典, 经典是用血泪和心灵雕琢出来的, 是灵与肉的投入, 是一种放弃自我、不辞辛苦的坚守。从经典纪录片中, 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人文关怀的传达。

二、经典纪录片的人文关怀的传达

(一) 通过作品主题, 传达人文关怀

张以庆导演的《英与白》, 渗透着强烈的人文关怀, 让人震撼、警醒, 无法忽视。在纪录片《英与白》中呈现出了三个孤立、封闭的世界:一个是无人陪伴的小女孩——娟;一个是女饲养员——白;一个是困在笼子里的熊猫——英。影片中没有对白, 没有交流。在这个孤立、封闭的世界里, 只有电视发声, 唯有电视声相伴。影片展示了漫无目的程序式的生活, 沉默, 长久的沉默……从影片中, 我们不仅看到了被异化的英与白, 而且还因此联想到了现代科技文明中, 被物化和异化的人。人们沉迷于电脑虚幻的世界中, 每日在防盗网和防盗门中“与世隔绝”,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淡漠。人类创造了物质文明, 却又被现代科技文明所束缚和隔离。笔者认为, 张以庆导演在拍摄纪录片《英与白》时, 首先打动的是他自己, 10个月的参与观察, 取材于现实生活, 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点滴领悟, 然后, 再将这些感悟用镜头拍摄下来, 呈现在观众面前, 引人思考。这些被人们所忽视和回避, 却又在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 正是现代科技文明所带来的人为的孤独和异化。

(二) 通过对真实人物的记录, 传达人文关怀

纪录片中的人, 存在于现实之中, 是真实的个体。作为一个真实的个体的人, 在现实生活中有其多面性, 我们不能够从一个简单的侧面去判断其是好人还是坏人。在现实生活中, 人会随着时间、人生经历以及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纪录片中的人也会逐渐成熟起来。例如, 《初来乍到》中的韩松, 原本是一个高干家庭的公子哥, 不懂得柴米油盐, 更没有尝过生活的艰辛, 从小到大, 过惯了安逸富庶的生活。自从赴日本求学以后, 韩松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日文功底薄弱, 给其学业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面对学业的渺茫、生活的困顿, 这位高干子弟该如何应对?经济的拮据使他慢慢学会精打细算, 现实的压力使他不得不一边求学一边打工, 开始拼搏和奋进。随着岁月的磨练, 这个“富二代”逐步转变为一个勇敢的奋斗者, 最后获得了成功。影片拍摄者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有血有肉、性格鲜明、形象立体的韩松, 真实的个体、真实的情境, 矛盾、困境、拼搏, 生活态度的转变, 纪录片呈现出了人性的多面性, 也是对人文关怀的传达。

(三) 把人的共性作为落脚点, 传达人文关怀

纪录片的人文关怀体现在各个方面, 不仅呈现在拍摄对象的生活上, 也呈现在拍摄者的思想和行为中。只有拍摄者真诚地潜伏下来, 用坚强的毅力坚守, 才能抓住最真实的一面, 将真实的生活场景呈现在观众面前。拍摄者的人文关怀, 不仅体现在拍摄过程中, 拍摄完成之后, 也不应该放弃这种人文关怀的传达。“纪录片之父”弗拉哈迪的代表作《北方的纳努克》, 当属于纪录片中不朽的经典。为了表达人文关怀, 弗拉哈迪一次次来到爱斯基摩人的栖息地, 冒着严寒拍摄纳努克一家的生活。在这种恶劣的生存环境中, 纳努克人表现出的勇敢和坚韧给人以强烈的震撼。这部影片虽然名扬四海, 但是并没有因此给纳努克人带来好运。由于终日配合弗拉哈迪拍摄, 片中那个勇敢、单纯的纳努克人因此耗去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在随后到来的暴风雪袭击中, 由于他没有储存下足够的食物, 导致全家被饿死。正是因为善意和单纯, 勇敢的纳努克人成为了严寒的殉葬品。这个故事所蕴含的意义, 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经典纪录片对人文关怀的传达, 不应该仅存留在表面的记录和再现生活, 作为一个生活的介入者, 拍摄者应具备深沉的人文关怀。经典纪录片中的人文关怀, 不应只存留在拍摄过程中, 拍摄者应该把自己与被摄主体融为一体, 以此传达发自内心的人文关怀。

三、结语

经典纪录片, 体现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的人对生活的感悟, 对人生的解读。虽然经典纪录片所传达的思想不同, 但有一个共通之处, 就是它们都在关注人。它们通过表现人的悲欢离合以及命运的起起落落, 把不同时代串联起来, 表达对人类命运的人文关怀。

摘要:经典纪录片旨在探寻、思考与记忆时代鲜活生命的珍贵瞬间。从某种角度来说, 它不仅是一件简单的文化产品, 它还承载着历史, 印刻着记录者自身的心路历程。纪录片是一种社会的良心, 它反映了时代的心声。经典纪录片的人文关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拍摄者、被拍摄个体、拍摄主题。

关键词:经典纪录片,人文关怀,传达

参考文献

人文纪录片在宣传中的作用 篇7

关键词:人文纪录片,传播思想,教育功能,人文关怀

一、人文纪录片的内涵与特点

人文社会纪录片的记录对象是普通人和当下的社会现实,从人文的角度去展现和揭示社会现象,大体可以分为人文历史类、人文地理类、人文社会类三种。其所表现的对象包括不同的阶级与人群以及不同种族的普通人,并从他们的视角出发,体现特定群体的生活与人文意识,通过对生活现象的揭示,从而引起社会的关注与重视。人文纪录片的观念基础是对于现实人生的关注。就我国的纪录片发展情况来看,首先是对普通老百姓生活的见证,是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1]同时,其真实性的体现也在于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实现思想的传播与情感的抒写,这也是纪录片的宗旨与精神。纪录片不在于其长短,而是借助于日常生活中最为普通的细节,以引起观众的感悟与共鸣。

二、叙事手段的应用

叙事手段是人文纪录片的重要表达方式,纪录片的制作过程涵盖了记录、发现与选择等环节。在纪录片中运用叙事的手段,对于人和事件的表现有着较大的影响。正是因为有了叙事的含义,才能够表现内容的生动性与故事性,使情节的跌宕起伏。在纪录片创作中,谋篇布局与叙事技巧显得至关重要,叙事部分能否得到突出的表现直接关系到其精彩程度。

纪实性的表达手段使得纪录片不仅更具有真实性,还能够突出编导的创作意识,从而更加吸引观众。人文纪录片有着诸多的宣传功能与作用,不仅可以传播思想、教育他人,还能够体现人文关怀等。以纪录片《高三》为例,其记录对象为即将高考的高三学生,通过记录他们的学习、生活表现出他们的喜怒哀乐,突出个别人物的命运特征,探索了学生和教育体制之间的关系,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共鸣。

三、传播思想

观众对于纪录片功能的要求,从来不会停留在纪录现实的层面,更多的是希望通过欣赏纪录片,从中获取所需的思想。一部富于思想内涵的纪录片,从来都不用担心观众的热情,关键在于其所传播的思想是否真正有价值。思想犹如茫茫大海上的灯塔、黑夜之中的闪电,引导着人们前行。作为人文纪录片,应当站在更高的位置、以更为广阔的视野,不断地去发现思想、传播思想。在新媒体时代下,打破了传统媒体的收视局限,借助于强大的网络传播手段,人文纪录片的影响力在持续扩张,传播思想的功能有了更大的提升。[2]

美国著名导演弗兰克·卡普拉所拍摄的《我们为何而战》,记录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通过对法西斯与反法西斯两大阵营的对比,阐述了“为何而战”的主题思想以及美国参战的基本思想与策略。为自由与信念而战、以战争换取和平,极大地鼓舞了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士气。近年来,热播的纪录片《大国崛起》,描述了世界上9个主要国家自15世纪以来的兴衰史,浓缩了世界大国崛起道路历史经验教训。通过对它们兴盛的缘由和奥秘进行探求,诠释了大国崛起需要理性的、妥协合作的精神,从而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寻找未来战略。

四、教育功能

纪录片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与形式,借助于自身独特的纪实性与真实性的表达方式,从而实现对历史与生活的见证。人文纪录片有着天然的教育功能与优势,对于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作用。在我国开展纪录片制作初期,其拍摄的目的是抵制外来有伤风化的作品,为新学教育服务。在革命战争年代,纪录片有着积极的战斗作用,能够在教育人民的同时,对敌人造成思想上的打击。改革开放以来,人文纪录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对于纪录片的教育功能越发重视。[3]

由于其纪实性和真实性的原则,使得人文纪录片有着强大的说服力。富于特点的知识与内容结构,能够吸引和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加上涉及的题材较为广泛,容易获得观众的认同,进而引发和产生共鸣。通过真实的画面展示、生动的语言描述、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以及音乐的渲染,能够潜移默化地引导受众进行思考,以获得观众的认同与接受,从而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教育功能的实现,应当在内容上坚持关注现实,采用适当的表述方式。同时,还应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及服务大众的传播意识。

五、人文关怀的体现

人文情怀的理念起源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经过逐步的发展和延伸而来。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人文精神的关注更是由来已久。人文情怀的出发点是创作的主体,通过记录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展现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人”,既是客观作用的对象,也是最终表达的目的。人文纪录片在宣传中的一项重要作用在于,社会生活中小人物的境遇以实现人文关怀来表达与体现。

当今中国正处于巨大的转型期之中,无论政治、经济还是文化生活,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在被“价值重估”。任何的演变都会对普通百姓的生活产生影响,包括人的内心世界以及价值观念。这为人文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能够以全新的视角来阐述人文情怀。而人文关怀的实现,应当避免刻板的说教与宣扬,要通过记录发生在观众身边的真实故事,吸引观众、激发收视热情。将所要表达的价值观念隐藏在作品中的创作思维与风格之中,挖掘小人物的内心变化,揭示精神价值与人文价值。

参考文献

[1]赖黎捷.人文精神与纪录片文化景观[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11(05):12-13.

[2]任盼.新时代人文纪录片的叙事策略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3(09):50-51.

[3]刘兰.浅析人文类纪录片解说的三种风格[J].新闻世界,2014(06):43-44.

[4]胡征.并非双刃剑——关于电视记录片中的艺术表现[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1):60-61.

[5]贺幸辉,景慧敏.纪录片栏目的创新发展——2015年中国纪录片栏目扫描[J].当代电视,2016(05):26-27.

电视人文纪录片 篇8

纪录片将真实世界转化成为可保留、复制、传播的形态,留给人们的是鲜活的历史。纪录片的内涵可总结如下:第一,它是现实社会的纪实体现,真实与现实是它的客观要求;第二,它是以声音、影像为载体呈现出来的对现实生活的反映,这就要求无论是声音还是影像都是真实发生着的;第三,它的核心要义是探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生存关系;第四,它的根本目的是寻求现实社会对于人生存的意义,以及人类价值的实现。

一般认为,人文关怀起源于西方的“人文主义”理念,核心内容就是肯定人的价值。具体来说,人文关怀内涵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把握“以人为本”的理念

人文关怀建立在人文理念的基础之上,以“人”为社会发展核心展开,尊重人的生命、尊重人格、关心人的发展,将人作为社会主体的创造性、能动性和积极性挖掘出来。

(二)关注人的需求

首先是人的物质需求,在社会发展中,任何人类的生存与社会活动都离不开物质世界,人类有对于物质的生存及生活需求,人文关怀也通过物质需求的满足来体现;其次是人的精神需求,了解人的思想动态,建设和谐社会要求建设美丽的精神家园,这里突出满足人的精神需求的重要性。

纪录片无论以任何角度、拍摄任何主题,归根究底其实质都是研究社会价值与发展。在此层面上,纪录片所体现的人文关怀价值是相融相通的。

二、以纪录片形式传播人文关怀理念

纪录片的拍摄是一项由拍摄者主体和被拍摄者客体双向共同完成的活动。本文主要研究作为拍摄主体而言,在纪录片拍摄过程中对于人文关怀内涵的体现与延伸。

(一)纪录片选题揭示人文关怀主体

近几年纪录片拍摄都呈现出小角度、微视角等特点,将镜头对准身边的平凡人与事物,从中找到生活中的真善美,体现平民化选题的视角。人们更加关注与自身息息相关的问题,通过反映身边人的生活状态,无论是富裕、贫穷、幸福还是疾苦,首先要将眼光投身于那些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人或平凡事上面,才能够真正唤起观众的内心共鸣。

(二)纪录片拍摄凸显人文关怀内容

纪录片的根本是纪实的艺术,其最主要的功能则是历史的记录功能,记录人类社会人文关怀的发展,成为深入研究人文关怀的重要资料。它以工具性的特殊性质在社会前进发展中提供一定的技术路线。

纪录片的拍摄形式是客观记录,被拍摄主体不需要摆拍、没有虚构剧本、拍摄场景均为真实场景。这些在拍摄中的客观要求即体现出社会人文关怀内容的核心内涵,真实关注人的本身发展,深入研究人文关怀发展的深层含义。

(三)纪录片编辑展示人文关怀途径

在纪录片的后期剪辑中,往往不可避免的地带有创作者的主观色彩,将拍摄素材进行逻辑顺序的编排和艺术形式的加工,都体现出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在剪辑过程中,创作者的人文关怀可以得到充分体现。为强调某一些特殊的情感或揭示某类事物的深刻内涵,在后期编辑中创作者可能通过配乐、慢放、重影等技术手段实现强调、突出等作用。这不仅仅表达创作者的主观情感,更希望通过这种技术手段带领观众感受人物深层次的情感或揭示事物的本质,引起共鸣、引发思考。

三、结语

综上所述,关于纪录片人文关怀的表现形态研究,立足于纪录片的意义、实质、内涵的基础之上,通过分析人文关怀的意义,解读纪录片创作过程中具体表现人文关怀的形态。纪录片与人文关怀理念是内容与形式的相互关系。人文关怀理念是纪录片的精神实质;纪录片是表现人文关怀理念的重要手段。理顺这组关系,就能在创作中从形式与内容上相互关照,体现出人文关怀。但究其根本,纪录片人文内核的理念源于社会意识、社会价值观的形成。要利用好以纪录片为载体的传播形式,传播时代的正能量,助推社会的发展。要使纪录片发挥社会功能、凸显社会意义,就必须在创作过程中以人文关怀为核心理念。

摘要:纪录片作为传播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承担着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剖析纪录片人文关怀的涵义、特征及纪录片拍摄各要素来阐释人文关怀的表现形态。

上一篇:项目来源下一篇:英语教法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