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识论(共12篇)
无意识论 篇1
鬼信仰是一个有世界性特征的文化现象, 留下了原始先民们对生与死哲学思考的印记。作为一个独特的“以鬼入诗”的诗人, 李贺自唐代以来, 即颇受关注。宋祁谓其人“鬼才”, 张碧称其用词“奇峭”, 严羽言其诗风“瑰诡”, 叶燮在《原诗》中也提到“李贺鬼才一, 其造语入险, 正如苍颉造字, 可使鬼夜哭”。因而, 诗坛有云:“李白仙才, 李长吉鬼才。”如果说李白以“仙”触摸生命制高点, 李贺则以“鬼”窥探生命原始, 体现生与死的生命意识。
第一章“鬼诗”两类鬼魅意象创作的模式
第一节幽怨鬼魂
“长安有男儿, 二十心已朽” (《赠陈商》) , “我当二十不得意, 一心愁谢如枯兰” (《开愁歌》) , 李贺生平对于生的忧郁引发他对鬼蜮的探索, 但笔下鬼魂非厉鬼, 而往往是善鬼, 不仅于人无害, 反而与人惺惺相惜, 唱出幽曲哀调。
茂陵刘郎“夜闻马嘶”, 体现对长生的执着;金铜仙人“忆君清泪如铅水”, “娇魂从回风, 死处悬乡月”, 诉说对前朝、故乡的依恋;“都门贾生墓, 青蝇久断绝”, 控诉进谗小人的罪恶;“秋坟鬼唱鲍家诗”, 一缕香魂在冷雨中凭吊书客, 又唱出多少古人怀才不遇的激愤之情;“草如茵, 松如盖, 风为裳, 水为佩”, 苏小小像在墓内, 又似在墓外;像以芳冢为家, 又似以钱塘西陵天地为墓, 徘徊在人间, 她乘着油避车, 在夕阳下幽怨徘徊, 是对生死之恋的忠贞。
如张燕瑾先生所说:“鬼魂只是一种形式, 它所反映的, 是人世的内容, 它所表现的, 是人的思想感情。”这些鬼魂并非冷血, 反带有人类的情感, 且都暗示对生的遗恨。李贺将自身对生命的感情揉进死亡的魂灵, 使鬼魂幽怨动人。死亡的意象杂糅着生的追求, 从而构成凄恻而诡谲的死亡美学。在这里, 李贺有对生命的依恋, 对生前憾事的依恋与执着, 对死亡的恐惧, 对人鬼阴阳相隔的悲伤, 这些情绪皆来自现实世界的压抑与不满足, 是“一个悲戚而苦闷的灵魂的骚动”, 属于荣格所说的“心理模式”, 这一模式下的艺术创作出自“生动的生活前景……来自人类意识经验这一广阔领域”, 是一种有意识的思考, 李贺的生命的意识以此昭示。
第二节乱舞群魔
狞厉怪恶的魔怪群像在“鬼诗”中狂欢, 乱舞, 更可以追溯到人类关于鬼蜮, 关于死亡的原始意识。
在李贺的“鬼诗”中, 诗人除描写幽怨鬼魂, 还将各种凶残狰狞形象集中, 以人类所未知, 陌生, 甚至恐惧的, 从未存在过的———不管是现实在的存在还是幻想的存在———魔怪作恐吓, 这些形象不再是诗人有意识的塑造和运用, 而属于“原始意象”。
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中, “原始意象”实质指人类祖先在谋取生存的过程中重复了无数次的同一种类型的形象、情绪、意念、张力的心灵碎片。荣格认为, 文学创作即是“原始意象”在作家身上的“附体”, 是“原型”的借尸还魂。
中美洲有食人水怪, 古代欧洲有嗜血魔怪, 非洲有喜食婴儿的“埃尔”, 在人类早期历史中, 即有狞厉凶恶的魔怪形象出现在人们的意识当中。这些“集体表象”实际存在于我们每个人无意识领域, 但并非每个人都能将其挖掘, 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将其以文学形式表现出来。原型批评学家认为, “个体往往是在一些能够对他的情绪产生最深刻影响的情况下获得这些集体表象”。这些原始的关于死亡、恐惧的意象伴随着李贺生命中父母妻子死丧, 自己的健康每况愈下, 而密集跳脱在诗人无意识领域, 且跃于纸上, 这种创作模式已属于荣格说的“幻觉模式”。“幻觉模式”不是建立在作家个人经验之上的, 而是建立在人类潜意识中的“原始意象”之上的, 带有人类尤其是种族的历史印记。
“天迷迷, 地密密。熊虺食人魂, 雪霜断人骨。嗾犬狺狺相索索, 舐掌偏宜佩兰客。毒虬相视振金环, 狻猊猰貐吐馋涎。” (《公无出门》)
“熊虺”是会食人魂魄的九头毒蛇, 片片霜雪会断人骨, 恶狗舔掌对人的生命虎视眈眈, “猰貐”是吃人的怪兽;此外, 诗人意指“狮子”却不用“狮子”二字, 反以更狞厉陌生的字形“狻猊”去代替, 更接近华夏民族原始先民对世界宇宙的印象。如原始社会的巫师文化习惯以超世间的神秘威吓的动物形象去恐吓民众一样, 李贺笔下的天地尽是地狱般地诡谲而慑人心魂, 带有原始宗教的色彩。
“西山日没东山昏, 旋风吹马马踏云。画弦素管声浅繁, 花裙綷縩步秋尘。桂叶刷风桂坠子, 青狸哭血寒狐死。古壁彩虬金帖尾, 雨工骑入秋潭水。百年老鸮成木魅, 笑声碧火巢中起。” (《神弦曲》)
诗人又运用苦血青狸, 寒狐, 彩虬, 百年老鸮, 鸮笑声及碧火, 营造神怪气氛。“幻觉模式”的创作萌发于“人类心灵深处的某种陌生的东西, 它仿佛来自人类史前时代的深渊”的原始意识。狞厉意象的组合衬出人类对于死亡的本能恐惧, 诗人让我们感受到, 而不是看到, 民族祖先在谋取生存过程中积淀下来的心灵碎片。
“‘幻觉模式’会使我们把日常生活忘掉, 而引起我们常常为之感到不安的那种梦幻的, 夜间的恐惧以及幽暗。”陌生的群魔形象从未现实地存在过, 只是存在于人类的想象, 李贺也从未能见之, 然而, 李贺却能以之入诗, 且成功地映衬出读者内心的恐慌, 我们很难说, 李贺不是借助了人类的原始经验与梦幻。
第二章两种模式彰显集体无意识
第一节“人间与鬼蜮”模式里的民族无意识
李贺创作诗歌二百三十三首, 可分天神, 仙道, 鬼怪三类, 根据陈友冰《李贺鬼神诗的定量分析》结论可知, 天神类总四十篇, 仙道共十五篇, 鬼怪凡二十七篇, 但李贺却以“诗鬼”著称, 一则因前人中只有屈子将鬼魂写入楚辞, 而诗史上无人大量地以鬼入诗, 以精怪入诗, 描写鬼蜮;二则为其鬼诗用词“奇峭”, 诗风“瑰诡”, 独有魅力, 更得李贺思想之精髓。
鬼文化深深地扎根于华夏民族深层意识中, 法国学者列维·布留尔说:“在中国人那里, 巩固确立了这样一种信仰、学说、公理, 即似乎死人鬼魂与活人保持着最密切的接触, 其密切程度差不多跟活人彼此接触一样。”在中国民俗文化中, 鬼道比仙界更接近人们的死亡情结。中华文化中固然存有神仙之说, 开天之神有女娲, 盘古, 此外有酒神、太阳神, 为太阳神赶车的羲和等;“南朝四百八十寺”, 魏晋南北朝以来, 佛教道教盛传, 天神与仙道融合, 体系逐渐完善。然而鬼文化却植根于民族繁衍之初, 而且从情感接受的角度来看, 鬼文化于中国人更根深蒂固。神不可接近, 处于九重天之上, 开天辟地, 掌管四季, 轮转日夜, 为宇宙主宰;仙即通过地府的审查, 生前无害于人间, 才允许到天上的人;而何为鬼?《说文》说:“人所归为鬼。”《礼·祭仪》曰:“众生必死, 死必归土, 此之谓鬼。”落叶归根, 更符合我们这个民族的传统。鬼信仰“早已融入到中华文化的大血脉中, 成为中国文化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 阴间鬼蜮才是生命终结时的寄托与归宿!
李贺诗中, 充斥大量“人间与鬼蜮”结构模式, 是李贺生命意识所偏向的思维模式, 而不是仙界与人间。相反, “飞光飞光, 劝尔一杯酒。吾不识青天高, 黄地厚。唯见月寒日暖, 来煎人寿。食熊则肥, 食蛙则瘦。神君何在?太一安有?天东有若木, 下置衔烛龙” (《苦昼短》) , 仙界在李贺诗中不断遭否定。中唐不同盛唐, 中唐李贺也不同于盛唐李白, 两个时代相邻, 但是人的生命意识已有很大转变。盛唐是一个民族鼎盛时期, 代表一个民族的青春时代, 李白则如这个时代的“代言人”, 他不如李贺一样多病态, 却有时代力量支撑他向往无忧无虑的仙界, 那是一个生命处于旺盛状态的时期, 李白难以比李贺更能体会到死亡的来临。可以说, 李贺比李白更接近生命的原始状态。在生命尽头, 魂魄归宿问题便指向了他内心的鬼蜮。即使他欲憧憬仙界, 但是他为他自己创造, 或者说再现了另一个世界———祖先意识中的世界, 而且, 他不自觉地赋予这个世界以美感。李贺在生命消逝之际, 触碰到生与死的命题, 其无意识地倾向于鬼蜮, 生命的归宿就是鬼蜮了。
“伟大的诗歌总是从人类生活中汲取力量, 假如我们认为它源于个人因素, 我们就是完全不懂它的意义。”正如社会历史批评学家所说, 内心的恐惧使李贺诗营造了种种鬼魅恐怖的意境, 人生在世的各种遭遇也促成其诗歌的凄恻, 然而我们仅仅从诗人的现实层面探讨他的鬼蜮意识是不够的。诗人的创作动力不应该仅仅被定义为对现实不满, 因为, 对现实不满, 诗人大可憧憬仙界, 但他却更呕心沥血地写鬼蜮, 何故?正因为鬼蜮的死亡情结、民族的原始意识成为他创作的原动力!而现实种种遭遇和“时不我待”的恐惧把死亡意识带给他, 从而使民族祖先的思想痕迹, 心灵碎片逐渐进入其无意识领域, “呼星召鬼歆杯盘, 山魅食时人森寒” (《神弦》) , “左魂右魄啼肌瘦, 酪瓶倒尽将羊炙。虫栖雁病芦笋红, 回风送客吹阴火” (《长平箭头歌》) , 鬼文化开始显现。
第二节“生与死”的原型里的人类集体无意识
李贺多病态, 且在生之时又处处受挤迫, 可以说, 与盛唐骚客相比, 甚至与同时代的中唐文人相较, 他几乎是离死亡最近的诗人, 也因此, 他得以更深地叩问死亡之门。
宋人张表臣《珊瑚钩诗话》对李贺涉“鬼”诗风持批评态度, 谓“李长吉锦囊句, 非不奇也, 而牛鬼蛇神太甚, 所谓施诸廊庙则骇矣”, 指出诗歌过多写鬼蜮及乱舞群魔, 使人心悸恐惧。笔者认为, 描写鬼蜮和魔怪意象正是诗人生命意识的体现。
“生与死”本就是作为矛盾共同体而存在, “生与死”命题早已成为人类社会的“原型”。“原型”是荣格从原始意象中总结出来的“模式”“结构”。生命孕育之初, 形式简单, 生命力脆弱, 生存与死亡的距离本不遥远, 这使人类思考生的同时难以回避死亡。原始先民就没有避讳死亡命题, 而是将生与死作为一对矛盾的存在, 已作浅层的探图。死亡本不是一个高深而恐怖的命题, 对生与死的执着探索, 共同构成人类的生命意识。
幽怨鬼魂既是写死亡, 又是第一章所言, 以鬼魂哀怨彰显对生的执着, 乱舞群魔也是诗人对死亡命题的大胆靠近, 所以, 李贺作“鬼诗”, 其实如一般人在对生追求的同时, 对死的关照与靠近, 人类的集体无意识得以显现。
生命迅速枯萎总会使人思考死亡, 如人至老年更接近死亡, 因而更容易体会死亡的本质一样。“生而死矣……生死非贺所欣戚”, 对于李贺, 生与死不过是生命的两种形态, 而诗人的人生有一种“事生不如事死”的悲剧性。
天迷迷, 地密密。熊虺食人魂, 雪霜断人骨。嗾犬狺狺相索索, 舐掌偏宜佩兰客。帝遣乘轩灾自息, 玉星点剑黄金轭。我虽跨马不得还, 历阳湖波大如山。毒虬相视振金环, 狻猊猰貐吐馋涎。鲍焦一世披草眠, 颜回廿九鬓毛斑。颜回非血衰, 鲍焦不违天。天畏遭衔啮, 所以致之然。分明犹惧公不信, 公看呵壁书问天。 (《公无出门》)
人间已容不下高洁生命, 颜回、鲍焦之死不因元气已尽, 也不因天公不容, 而恰是上天怜悯, 才不愿他们在人间受罪。于此, 确实有李贺对现实黑暗的控诉, 但这也是他对“死之将近”的感受:他不畏惧死亡。
南山何其悲, 鬼雨洒空草。长安夜半秋, 风前几人老。低迷黄昏径, 袅袅青栎道。月午树无影, 一山唯白晓。漆炬迎新人, 幽圹萤扰扰。 (《感讽五首〈其二〉)
秋野明, 秋风白, 塘水漻漻虫啧啧。云根苔藓山上石, 冷红泣露娇啼色。荒畦九月稻叉牙, 蛰萤低飞陇径斜。石脉水流泉滴沙, 鬼灯如漆点松花。 (《南山田中行》)
夜风不知又崔老多少人, 月午南山尽是白晓, 以前死去的人点着如漆鬼火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只是这新生命不诞生于人间, 而是落入鬼蜮;“鬼”常让人想起黑暗, 灯常使人想起光明, 然而, 二者结合起来, 却是光明与黑暗的结合, 《感讽五首〈其二〉》营造了幽森意境, 磷火点照在松枝之间, 昭示着生命的末途, 谁说这不是一种死亡美学呢?
对于李贺而言, 体弱多病让他极恐惧死亡到来, 笔下的鬼蜮如一般人所认为的阴冷, 恐怖。笔者认为, 人类的恐惧来源于未知, 随着人类的发展, 生死之间, 唯有生可见, 我们能清晰探讨, 因为可见, 因为清晰, 所以不恐惧;因为可知, 所以不逃避。这也是人们在世之时, 无论欢乐或痛苦, 往往执着求生的最基本的原因, 也是人们“未知生, 焉知死”, 对死亡话题作回避之态最有力的原因。然而, 李贺已在死亡的边缘, 他何需恐惧呢?时不待我的感觉已让他潜意识里深切体会到, 死亡与生存相伴而行, 生与死真正地是生命的两种状态, 所以李贺无意识地既恐惧着死, 贪恋着生, 但同时又无可控制, 几近不可思议地向死亡靠近, 从而创作独特的死亡美学, 把死亡与美感相联系, 使得死亡命题在他的诗中由凄凉诡谲渐趋美丽温情, 这种死亡美学是他生命意识中, 对生与死同样淡然的潜意识的自然流露, 这是对原始生命意识的执着, 正与人类的原始意识遥遥呼应。
李贺通过对生与死的观照, 窥探生命原始, 人类的集体无意识真正地成为一股涌流, 一种动力, 支撑着他“鬼诗”的创作, 死亡美学的构建。死亡美学之所以成为美学, 不因其使人恐惧, 而因这种种意象、模式中, 昭示着人类对生命意识的思考。杜牧评价李贺诗, 曰:“牛鬼蛇神, 不足为怪诞虚幻也。”李贺“鬼诗”并不仅以幽怨鬼魂、恐怖狞厉意象引起恐慌, 更重要的是给我们一个可驰骋的想象空间, 在“人间与鬼蜮”“生与死”的图式中, 构成了其诗歌的张力, 让我们得以搜图我们的生命本质。
摘要:生与死是人类原始时代即有的“原型”, 生命意识萌发使鬼文化从原始社会开始酝酿。李贺命运多舛, 体弱多病, 决定了他比一般人更早地思考生与死命题;而死神的近在咫尺, 也让他在创作中, 逐渐进入人类关于死亡的集体无意识中, 进而既恐惧却努力靠近死亡, 通过两种鬼魅的意象, 以“生与死”的原型和“人间与鬼蜮”的模式, 创造一种死亡美学。
关键词:李贺,鬼诗,集体无意识,死亡
无意识论 篇2
班级:序号:71姓名:李剑波
摘要: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自我意识包括三个层次:对自己及其状态的认识;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认识;对自己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认识。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反映形式,是人的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一大特征。
关键词:自我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在个体发展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自我意识是认识外界客观事物的条件。其次,自我意识是人的自觉性、自控力的前提,对自我教育有推动作用。人只有意识到自己是谁,应该做什么的时候,才会自觉自律地去行动。再次,自我意识是改造自身主观因素的途径,它使人能不断地自我监督、自我修养、自我完善。可见,自我意识影响着人的道德判断和个性的形成,尤其对个性倾向性的形成更为重要。我将从三种心理成分来分析自我意识。
一、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是主观自我对客观自我的认识与评价,自我认识是自己对自己身心特征的认识,自我评价是在这个基础上对自己作出的某种判断。正确的自我评价,对个人的心理生活及其行为表现有较大影响。如果个体对自身的估计与社会上其它人对自己客观评价距离过于悬殊,就会使个体与周围人们之间的关系失去平衡,产生矛盾,长期这样,将会形成稳定的心理特征--自满或自卑,这不利于个人心理上的健康成长。
自我认识在自我意识系统中具有基础地位,属于自我意识中“知”的范畴,其内容广泛,涉及到自身的方方面面。对我们进行自我认识训练,重点放在三个方面:第一,让我们学生能认识到自己的身体特征和生理状况。第二,认识到自己在集体和社会中的地位及作用。第三,认识到内心的心理活动及其特征。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份和主要标志,是在认识自己的行为和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是通过社会比较而实现的。由于我们自我评价能力不高,往往不是过高就是过低,大多属于过高型。因此,要提高我们的自我评价能力,我们就应学会与同伴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做
出评价。我们还要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评价自己。由于自我评价是自我认识中的核心成份,它直接制约着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所以,对我们进行自我意识训练,核心应放在自我评价能力的提高上。
二、自我体验。
自我体验是主体对自身的认识而引发的内心情感体验,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所持有的一种态度,如自信、自卑、内疚、羞耻等都是自我体验。自我体验往往与自我认知、自我评价有关,也和自己对社会的规范、价值标准的认识有关,良好的自我体验有助于自我监控的发展。对我们进行自我体验训练,就是让我们有自尊感、自信感和自豪感,不自卑,不自傲,不自满,随着年龄增长让我们懂得做错事感到内疚,做坏事感到羞耻。
三、自我监控。
自我监控是自己对自身行为与思想言语的控制,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发动作用,二是制止作用,也就是支配某一行为,抑制与该行为无关或有碍于该行为进行的行为。进行自我认知、自我体验的训练目的是进行自我监控,调节自己的行为,使行为符合群体规范,符合社会道德要求,通过自我监控调节自己的认识活动,提高学习效率。为提高我们自我监控能力,重点应放在促使一个转变上,即由外控制向内控制转变。我们自我约束能力较低,常常在外界压力和要求下被动地从事实践活动。因此应学会如何借助于外部压力,发展自我监控能力。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包括对自己心理倾向、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过程的认识与评价。正是由于人具有自我意识,才能使人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自我控制和调节,使自己形成完整的个性,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
论篮球防守意识 篇3
一、篮球防守意识的涵义与特点
篮球防守意识是指运动员在篮球比赛的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及时准确地观察判断场上的情况,迅速而有预见地决定自己与同伴配合行动和对付对手策略的思维活动。其特点如下。
1. 防守意识的快速性。快速是当代篮球运动的主旋律,防守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快”,例如,最能体现攻击性的全场紧逼盯人或区域紧逼,当对方获得球权之后,首先强调的便是“近找人”,快速地由攻转守,接着快速封堵、快阻截、快夹击……步步设营。所有这些积极的防御行为,无不快速、敏捷,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破坏进攻,夺回球权。“时间就是机会,时间就是胜利”这句话在比赛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在快节奏的攻击性防守中,一般不允许有人漏防或在时间上不能及时配合同伴行动。否则,轻则贻误战机,重则直接丢分,使其他同伴的努力前功尽弃。
2. 防守意识的操作性。比赛中,运动员的战术思维总是伴随某种动作行为进行的,所以,防守意识必须付诸实践,成为现实的防守行动。
3. 防守意识的情绪性。运动员防守的主动性、积极性总是与强烈的情绪体验相联系的,情绪的好坏很大程度决定了反应速度和主观防守意识的发挥;同时,每个运动员在群体中都有自己的作用,又必须为共同的目标而行动。所以,他们一举一动、一喜一悲都密切相关,情绪的互感性特别强。一支优秀的队伍是不能只靠体能和技术来组成的,而必须重视团队心理技能的增强和团队凝聚力,提高群体士气。
二、防守意识的组成与影响因素
1. 防守意识的组成
防守意识这一特殊的思维过程由防守信息选择与防守行为决策两个前后为序、紧密相连的部分组成。
防守信息的选择是运动员在比赛中依据千变万变的场上情况,运用自己的专项知识、技能,通过感知信息与思考,瞬间将大脑中的防守信息进行选择。运动员的专门知识越多,技能技巧越高,竞争越激烈,产生的防守信息就越多。防守行为的决策是在瞬间运用经验思维在众多的防守信息中选择一个最有效的能发挥自己身体和技术潜力去战胜对手的决策。防守行为的决策须根据比赛中随时变化的情况灵活机动的改变,从而达到防守的目的。
2. 影响防守意识的主、客观因素
(1)客观因素。影响防守意识的客观因素主要有:教练员的训练水平、管理水平、知识水平,同伴水平,训练环境,场地器材以及训练时间等。
(2)主观因素。运动员在比赛中,所采用的防守行动是受防守意识支配的。影响防守意识的主观因素是:专业和文化知识的水平,技术水平、智力、意志水平、神经类型、性格气质以及心理素质等。特别是与运动员的
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密切相关。
二、篮球防守能力的培养
1. 加强身体素质的练习
在教学与训练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学生的素质,同时要定期进行各项指标的测试,然后总结、改进和提高训练方法。
2. 培养学生防守时良好的意志品质
在教学与训练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深刻认识防守的意志品质对于防守成功的意义,然后通过严格的要求、反复的强调、及时的提示以及适当的批评和鼓励来进行教学,逐渐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防守作风。
3. 加强防守技术的教学与训练,全面提高防守技术水平
(1)防守移动
在教学与训练中,教师的讲解要明确、示范要正确,以便让学生较快地形成正确的动作概念;要强调基本姿势、重心的平稳,不断让其动作达到快速、灵活、稳定;要从单个动作到组合动作,逐渐增加动作的数量、练习的强度,并逐渐变换练习条件,提高实际运用能力。
(2)防守有球队员
让教学与训练中,教师首先要使学生明确防守有球队员的要求。比如,先教选位原则,再教单个技术、组合技术;先在进攻协助防守的情况下练习,然后在积极对抗的情况下练习。
(3)防守无球队员
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防守无球队员在整个篮球比赛中的重要意义,强调要全神贯注、一丝不苟地防守,克服重攻轻守的倾向;其次,教师要讲解、示范防守的位置、距离、姿势和步法的结构与要求,让学生建立明确的概念;然后按照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根据防守的不同内容、不同区域,逐步增加练习难度。要特别重视从防无球队员到防有球队员、从防有球队员到防无球队员,从防强侧到防弱侧、从防弱侧到防强侧的转化练习,增强应变意识。
(4)培养学生防守的攻击性
在教学与训练中,首先要掌握正确的动作,强调动作的规范、掌握运用的时机,一旦发现错误,及时采取有利措施加以纠正,以免造成错误动力定型;然后由单一技术到综合技术、由消极对抗到积极对抗练习,并与顽强拼搏的作风训练结合起来,使学生逐渐提高防守的攻击性。
(5)培养学生的防守意识及预见性
在教学与训练中,教师要教育学生用心去学习,注意观察身边队友的技术特点,然后找出防守措施,培养學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要加强攻、守战术学习,以丰富学生的战术知识,积累防守的经验。通过这些练习,能有效地发展学生对进攻的预见性。
无意识论 篇4
一、无意识与象征的意义
1. 无意识的定义
无意识也叫"下意识"或"潜意识", 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荣格说“如果说意识是我们可以明确感知到的世界, 那么无意识就是我们一直都拥有但并没有真正了解的世界。无意识是还没意识化的精神世界, 是被意识所忽视的, 没有意识到的。它被认为是没有和自我发生关系的心理倾向和内容, 即无意识不属于自我, 是处于自我控制范围之外的一种层面。”[2]他把无意识定义为所有那些未被意识到的心理现象的总和。
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将人的精神意识分为意识、前意识、无意识三层。无意识是指有些成份被潜藏的, 没有被意识所正视的, 不系统的感受, 比如, 内心深处被压抑而无从意识感觉到的欲望, 秘密的想法和恐惧等。弗洛伊德是属于个人后天经验的内容。荣格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建立在“自主精神原则上的心理理论”, 还包括具有先天遗传特性的集体无意识。他认为从外界感知而获得的力量是短暂的。人类最基本的力量是一种能使我们获得的拥有期望的结果, 即通常所说的意念, 这是一种能改变我们命运, 影响最终结果的潜在心理暗示, 它能使我们明确对自己的需求。为满足这些需求, 引导我们的思维认知过程、行为过程。
无意识是以一种潜在的审美创造动机方式, 映射到动画艺术短片中。任何一部优秀的哲理动画, 在创作动机上都将来源于无意识的力量, 换言之, 当无意识的积累达到一定阈值的时候, 创作者就会对这一事物产生感觉, 通常的说法是灵感的显现。而后通过主观意识的力量, 并在理性思想的指导下付诸于实践。
2. 象征
(1) 象征的概念
对象征的解释本意是组装、拼接, 它源自于希腊文Simballein, 从语意上来分析, 象征是被作为一种记号或符号代替了其他的行为, 这是象征最基本的含义。从无意识的角度而言, 象征是无意识心理的外壳, 是无意识心理投射到现实世界中的外衣, 出于无意识心理中的某种需要, 主观意识就会寻找某种能够与之契合的事物, 最终以可知可感的形式呈现出来。
实物与象征, 就好比本体与喻体, 大地、河流常象征女性或母亲, 如果说大地、河流是本体, 那女性和母亲即是生命的依托和生命的归宿的象征。同样, 中国的名花——梅花, 常用来形容忠贞、孤傲、清冷, 象征着崇高品格和坚贞气节。实物即客观存在的, 象征为客观之上并与之加以联系的主观意义。例如我国上个世纪80年代创作的动画艺术短片《火童》中的火种就是一种生活的热情与希望的象征, 并非单纯地只是表示可供取暖的火源, 已然是一种象征符号和象征行为。一旦我们将实物转换为象征引申的含义, 引申下的含义便唤起了某种神秘、不可预测、具有隐喻的联象和领悟。
(2) 动画中的象征意义
象征性是动画艺术短片的一个重要特征, 不论以何种艺术形式出现, 形式后的符号化及艺术意象, 都是具有象征属性的。当象征的外形稍微复杂一些时, 便是讽刺、寓言、比喻之类的形式出现。在动画艺术创作活动中, 角色造型设计无论是以何种形态出现都会与象征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为动画艺术家的最终目的都是运用动画属性中的高度假定性来引申和表现某种意味和感情, 是一种外化的体现。用美学家宗白华的话来说就是“创形象以为象征”。所以, 动画创作无论是何种题材, 都是一种情感或思想观念的符号, 而这些视觉符号是具有某种象征性的。象征不仅是动画艺术短片的重要表现手段, 而且也是动画艺术本身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动画片没有象征手法的运用, 动画艺术将没有任何内涵可言。
动画艺术短片具有普遍的共性, 道出了受众的心声, 并为之感悟与感动, 让自己沉浸陶醉在冥思中, 感受来自灵魂深处被唤醒具有普遍性的审美意象。
二、动画艺术短片中无意识审美创造
1. 无意识审美创造
历史上人们一直在对心灵世界进行不懈的探索。审美是一种创造性的、意向的直觉和概念, 艺术的根本特征是创造。动画艺术家内心世界的运动常常借作品表达, 无意识的情感下推动动画艺术的外化体现。潜在的感情成为独特的艺术语言, 将此获得生命力, 动画艺术的魅力应运而生。在创作过程中, 美的创作是无意识和意识之间的本原的关系促成的, 是意向规律后对事物的结果。
2.“自主情节”下的审美
“自主情结”可以理解为情感和观念聚集所形成的一种感觉。情结是对某一事物或人的不可自拔, 它的表现类似于“上瘾”, 即个体为某个东西所强烈的吸引而不能自已, 他本人却没有意识到或意识不够。
荣格表明创作性冲动常常是如此的专横, 它将慢慢吞噬艺术家的人性和引发人性最初的欲望与冲动, “无情地奴役他去完成他的作品, 甚至不惜牺牲其健康和普通人的所谓幸福。”导演Frédéric Back的动画作品《种树的人》在完成后, 因为劳累过度导致右眼失明, 但他仍坚持动画艺术的创作, 这样的“奴役”, 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思议, 却也因为他们犹如吸食鸦片般的“上瘾”才有这些经典作品的问世。因此, 我们把无意识推动下的创作过程看成是一种扎根在人心中有生命的东西。
在内心情感的驱动下, 动画艺术家创作动画作品时, 不但会听从内心情感的呼唤, 还会受到根植于无意识情节下的动画原型命令的驱使。这一情结的自主性表现为独立于自觉意志之外, 按照自身固有的倾向显现或消逝。它的这种活动通过辐射于周围相关环境领域而发展势力, 这一活动所需要的能量要通过有意识的动作得到的。将无意识的命令释放到意识当中, 使得意识中的力量成为支撑无意识支配的力量。艺术家在创造是会自觉跟着内心的情绪走, 倾听内心的无意识。但创作者的形式表达不同的背后是根据作者的经历、情感、教育、环境等众多因素制约影响的。由此, 艺术风格也就呈现出多样性。总之, 无意识与这些因素都由艺术家的作品引起影响, 因此应该将“自主情节”下的意识融入作品中, 生富有个性的艺术作品。
无意识情结的情感驱动下的动画超越现实的规律, 不拘泥于一般的认知, 无形的连接人与人的内心世界, 将现实与理想、已
浅析新型光源在演播室中的运用
陈伟 (江苏省无锡广播电视台<集团>江苏无锡214061)
摘要:科技的革新带动着各行各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 电视技术从黑白到彩色, 再由彩色到液晶, 而电视技术也随着对画质越来越高的要求有所改善。LED灯光的出现, 使电视灯光工作产生了一个新的亮点, 为带来更高层次的电视效果创造了条件, 而除了LED, 各种其他形式的新型光源也越来越多的走进电视工作, 为人民群众带来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
关键词:新光源;演播室;功率;发光点
一、前言
我国首次将LED新型光源应用于电视人物照明是在2007年10月, 其耳目一新的效果在业界取得轰动, 随后各个电视演播室、转播间等纷纷尝试, 带来了电视在灯光效果上的一次变革, 下面主要从技术层面分析这种新型光源的使用关键。
二、新型LED光源的类别与性质
新型LED光源主要有单芯片低功率和多芯片集成式两种。综合来看, 前者的使用更为广泛, 单芯片低功率LED光源的光能传输效率为110流明每瓦, 同时其功率变化幅度可由输入电流调节而具有不超过3w的浮动范围, 发光角度多变, 寿命长, 在照明时的色温具有选择性, 且显色性低。这种光源虽然是LED中低功率的类型, 但较之发光效率低, 且存在紫外线、红外线等各种辐射的传统光源, 仍具有转换效率高, 且寿命较长等优势。多芯片集成式LED则是多个低功率集成芯片集合在一起, 使其具有一个发光点, 这种LED光源较上述低功率光源有着更高的发光效率, 且使用寿命大大延长, 色泽优良, 可以说大部分的技术指标比低功率的光源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这种高性能的光源由于其造价较高, 且其性能在某些场合并不完全必要, 因此现阶段使用并不十分广泛。低功率LED的芯片为1W, 美国的CREE芯片为此种芯片的最高输出代表。
三、应用新型光源的优势
1. 节约能源
相比较旧式发光设备, 新型LED光源具有更低的能源消耗, 更高的能源输出效率, 在一个小的用光单位也许这一优势体现的不够具体, 但如果将各个用光单位划归一处, 这种对能源的节约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成本, 且保护了生态环境。
2. 质量高、寿命长
新型LED光源的使用寿命比传统光源长, 构件的质量也相对较高。对于电视传播行业, 照明体系是整个设备体系中的重点, 这种高寿命的光源可以延长整体设备更新换代的时间, 且其更高的质量保证了节目录制的顺利进行, 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对工作量和成本起到了很大的维护作用, 并节省了设备更新的费用。
3. 设计的人性化
新型LED光源的使用更为人性化、更为舒适。因为光源的色泽有了较大的进步, 所以灯光打在身上的时候会让灯光下的人感到更为舒适, 由于其色温具有可选择性, 让使用者在实际环境中有了可以选择的余地, 使用起来更为方便。
4. 减少对高度的依赖
新型LED光源最大的进步在于减少了对演播室高度的依赖, 使一些小的演播厅也可以根据演播室的情况进行光源设备的更新, 而不必要为了增加演播室的高度而费神费力, 新型光源的这知与未知、形式与内容贯穿始终。它的意义已超越个人的一般能力, 通过共通的普遍性各自产生特殊的心理理解。
在动画艺术短片的创作过程中, 除了选择题材和内容的重要性, 更应重视自己的内心世界, 顺从内心情感的驱使, 加上具有生命的想象力, 形式和内容上相结合, 内部与外部合理优化, 以个特点, 某种程度上促进了LED光源更广泛的应用。
5. 供电方式的改良
LED光源改变了以往光源对于电源和发电机的依赖, 可以使用UPS供电, 这保证了节目录制的顺利进行, 减少了设备故障的发生几率。
四、演播室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
1. 使用时亮度的平衡
与传统光源相比, 低功率的LED光源也正是由于其自身特点, 其亮度往往不能与传统白炽光源相比, 所以在实际演播室的应用中, 一是要根据实际光强的需要而设置LED光源的组合;二是要有效控制录制距离, 有实践经验得出, 使用LED新型光源有效距离应控制在5米以下, 同时根据环境选择不同的灯具, 合理的规划光源组合也可以弥补低功率光强的不足。
2. 长时间使用时的散热问题
LED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已经突破了灯具本身的技术限制, 制约其发展的反而是散热的问题。这种情况在演播室的录制过程显得尤为突出, 电视上一两个小时的节目, 录制起来往往需要一个下午甚至是更长的时间, LED光源如果不能及时散热, 会降低元件寿命, 甚至引发设备故障, 因此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要引起充分的注意, 设置辅助散热装置, 并合理规划工作时间。
3. 显色水平的不足
以美国的CREE1W为例, LED光源的构成往往较为单一, 该光源中的光谱仅包含紫光和蓝绿光两种, 显色效果较差, 根据灯光自身情况, 往往对部分波段的显示不够充分, 因此工作人员在使用前要充分注意到新型光源的这个特点, 并在操作过程中充分考虑, 避免后期效果达不到预定要求。
4. 发光点的叠加匀实度
LED灯具是采用多光源技术, 但其中的每个发光点均为独立发光, 不具备关联性, 所以, 在灯光效果上如何让其密实均匀, 成为衡量LED灯具质量的重要指标。演播室的采购人员在选择LED灯具时要充分考虑这一特点, 选择合适的灯具。
小结
新型LED光源相比于传统光源有着许多革命性的改进, 但由于相关技术还不够完善, 仍然存在许多不足。总体来看, 以LED为代表的新能源将是以后照明灯具的发展趋势, 其相关技术会在科技人员的努力下在功率、色泽、均匀性等各个方面有长足进步, 电视演播室的相关从业人员也要紧跟科技脚步, 能对LED有着更为熟稔的了解和掌握。
摘要:本文从无意识的角度来对动画艺术短片的象征性进行分析, 发现艺术动画短片的创作更多的是受到无意识的影响和支配, 运用无意识心理的积极因素可以为动画艺术短片的创作拓展出更广阔的空间, 从而使作品更具有思想深度与艺术审美价值。
关键词:无意识,象征,审美
参考文献
[1]车文博.《意识与无意识》[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56页.
无意识论 篇5
【摘要】“集体无意识”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在艺术创作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解读人类审美心理、艺术欣赏心理的钥匙。本文分别从概念、结构组成以及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意义做了详细的论述,并提出了艺术创作应符合受众群的“公共艺术无意识”的创作原则。
“集体无意识”是由瑞士心理学家、哲学家荣格提出来的。荣格是分析心理学的奠基者弗洛伊德的学生,也是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荣格发展了佛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将无意识具体地区分为:误差无意识、病患无意识、梦幻无意识、本能无意识、习惯无意识及集体无意识。按照荣格的话说,“集体无意识”是指“有史以来沉淀于人类心灵底层的、普遍共同的人类本能和经验遗存”,这遗存既包含了人类先天的生理学意义上的遗存,也包含了人类后天的社会生活意义上的遗存。
在荣格之前,弗洛伊德就已提出了“无意识”这一概念,但这种纯心理学意义的“无意识”只是一种“个性”,或者更准确地说,它只是客观个体的一种意识属性。正因为如此,“无意识”理论仅仅只可能用于研究客观个体的无意识行为,例如“释梦” [弗洛伊德将梦认为是人在无意识状态下(梦中)“愿望的满足”]及对精神病人进行“心理治疗”(医生可以从病人的习惯行为中找到习惯无意识,再按照他或她的习惯无意识就可探索他或她的心理病因,最后可采取相应的心理治疗方法)。
而“集体无意识”的提出在心理学发展史上可以说是一次里程碑式的伟大成就,它第一次将心理学从纯个性化的研究中解放出来,将心理学引入了广阔的人类学领域、社会学领域以及一切意识形态领域(哲学、伦理学、美学、艺术学、宗教……)。
就艺术理论而言,“集体无意识”是解读人类审美心理、艺术欣赏心理的钥匙,完全可以有理由说,如果不理解“集体无意识”就很难将美学和艺术学置于坚实的地基之上。
简单地说,无意识就是一种“没有意识到的意识”,或者说是一种“不自觉的意识”,人们常常也将其称为“潜意识”。我们认为“潜意识”一词也许比“无意识”好,因为“无”字往往易发生误会,“潜意识”可能会更好。
人类的“无意识”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是人的种群无意识,或者说是人的先天本能无意识;二是人的后天社会生活习惯无意识。人的种群无意识是人在漫长的种群发展过程中所积淀下来的无意识,人在历史长河中会出现多种习惯思维方式,但随着岁月默默的无情冲刷,习惯思维方式在意识中被淡化了、隐退了(所谓时间能改变一切)、沉淀了,变成了无意识。此种无意识就历史而言是习惯无意识,就我们今天而言就是先天的本能无意识。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所谓先天的本能无意识说到底实际上还是后天的历史的无意识,只不过是因为人只能将自己生命时间段之外遗存的习惯称之为先天的。
在简单的讨论了“无意识”之后,我们再看“集体无意识”。从学理上讲任何意识都只可能是人的一种个体心理活动,或者说任何意识都只能依附于实在的个体,都是个别的、具体的,也就是说,某个具体的意识(心理活动)不可能实在地依附于某个抽象的群体。“集体无意识”实际上是指某一个集体中所有个体无意识的共同的无意识,“集体无意识”不是某种集体的(无)意识,而是(无)意识的某种集体。按此种理解,“集体无意识”实际上是某个集体中所有个体无意识的一种公共无意识。“集体无意识”(公共无意识)同样的应包括两个部分:人类进化所形成的共同的无意识――公共本能无意识,以及人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公共习惯无意识.
下面就来谈一下“集体无意识”(公共无意识)在艺术创作中的意义。
美是能引起我们产生愉悦感(美感)的形式(形象、符号、外观、样式),艺术是用美的形式表现健康的情感意志(表现真与善),因此,我们在进行任何艺术创作时首先要求艺术作品具有高水准的艺术美,因为唯有如此才能令人产生愉悦感(美感),才能感动人,才能让欣赏者愉快地接受你的艺术作品,所以莱辛说“美是艺术的最高法律”。任何艺术作品仅仅是只有美的形式也是不够的,它必须同时具有健康的内容,它必须表现健康的情感意志,只有这样“形情并茂”的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所谓形式主义、唯美主义艺术,严格得说它们并不是一种艺术,而只是一种美的创造。欣赏形式主义、唯美主义作品实质上只是欣赏纯形式美,欣赏视听冲击,而不是欣赏艺术。
现在的问题是,既然艺术创作必须同时关注形式美与健康的情感意志,那么在艺术创作中存在什么理论原则?或者说应该遵循什么理论原则?实践告诉我们,某一形式它是否美,不是由形式自己说了算的(不是形式的固有属性),而是由艺术欣赏者按照他自己的审美心理所认定的,所谓“人是美的立法者”。艺术作品所传达的情感意志是否能为欣赏者所接受也是由欣赏者按自己的情感意志所认定的。值得特别关注的是,人的审美心理、情感意志在极大的程度上是人的一种超情感无意识。
原则上,从个人的心理层面上说,每个人的审美观点、情感意志都是个性化的,这下麻烦可就来了!我们怎么可能进行艺术创作呢?难道艺术家可能为每一个人进行艺术创作吗?艺术家可能理解每一个欣赏者吗?幸亏人类存在公共无意识!人类之所以能创作艺术、欣赏艺术,其最终根源就是由于人类存在公共无意识,公共的审美心理、公共的情感意志,公共无意识是上帝(自然)建构于人类心灵之间的一座公共交流之桥。
当我们理解了公共无意识,又了解了美的本质、艺术的本质之后,艺术创作的原则就浮出水面了。艺术创作是艺术家用某种美的形式去表现自己所想表现的情感意志,艺术欣赏是按艺术家创作的形式去理解艺术家所想表现的情感意志。实际上创作心理与欣赏心理是“互逆同构”的,如果是自娱自乐,则两者的心理是完全互逆同构的,或者说是互逆同一的。完全互逆同构的,或在艺术家与艺术欣赏者之间显然是存在差异性的,然而幸运的是,此种差异通常是被两者之间的公共无意识所覆盖的。他们通常都能在差异的条件下找到公共的无意识。尽管人们在欣赏艺术时会出现见仁见智的差异,但人同此心、心同此情的情况总是主流。
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应该得出极其重要的创作原则:艺术创作应尽可能地符合受众群的公共艺术无意识。说具体一些就是,艺术作品的形式美应尽可能地接近受众群的审美心理(公共审美无意识),艺术作品表现的情感意志应尽可能地贴近受众群的情感意志(公共情感无意识)。任何艺术都是具体的,它必然也只能面对某一特殊的受众群,因此在艺术创作时艺术家心中必须对受众群有一个明确的指向,同时对形式美和情感意志有一个恰到好处的与受众群协调的定位,唯有这样的艺术创作才可能取得理想的效果。说到底一句话,艺术创作的关键是准确地紧紧地抓住受众群的公共无意识――公共情感无意识。
下面举两个实例对上述原则加以说明。
首先以儿童文学为例,在文学中儿童文学占有一种原始性的地位,它是全人类的启蒙老师。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杰出的儿童文学家和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如安徒生和格林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衣》、“灰姑娘”、“丑小鸭”所传递的情感意志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历史上许多伟人都曾在它们的陪伴下成长。许多童话语言现已经成为人类的共同话语,已经成为人生哲理,已经渗入了人类的公共无意识。
任何成功都不可能是偶然的,我们应思考,为什么他们会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
首先是这些作品中那种朴素、纯真童趣的形式美打动了儿童幼稚、天真的公共无意识,强烈地感染着每一个小读者。再就是作品以儿童形式美所透露(表现)出来的高尚的情感意志温暖着儿童天真无邪的善良的赤子之心。儿童的心是一颗最鲜活的原始的心,它充分地代表了全人类的本能无意识,儿童的心是人类本能集体无意识的一块精美的活化石。
正因为如此,优秀的儿童歌文学不仅能打动孩子的心,而且能震撼每一颗成人的良心(成人的公共无意识);正因为如此,优秀的儿童文学不仅是孩子的“美味”,也是成人的“佳肴”,同时能让成人在返璞归真中获得启示。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不仅是儿童的,也是成人的,是“童叟共赏”的,是每一个人的共同财富。遗憾的.是,今天儿童文学的黄金时代似乎是一去不复返了!一切都成人化、市场化了,眼下的一些“儿童文学”,既失去了儿童喜爱的形式美,也找不到儿童的情感意志。社会丧失了童心,作者丧失了童心,人类似乎也丧失了童心!不少有识之士也曾大声疾呼,为儿童呐喊,然而这一切也许都是枉然。作家丧失了童心(儿童公共无意识)怎样可能写出童心!要写好童心,惟有自己有一颗童心。人类离开了童年也许是必然的,成年虽并不是坏事,但我们不希望它很快地就步入老年,至少在心理上不能如此。
再以爱情题材为例,人们常说“爱情是艺术的永恒主题”,这的确是一个事实,但作为一个艺术家,尤其是艺术理论家,绝不应仅仅停留于承认此事实,更重要的是应探索,为什么?其实,此种原因或者更确切地说其根本心理学原因是:性爱是人类最基本的本能公共无意识,而且就时间而言是人类的一种永恒的本能的公共无意识。正因为如此,凡是优秀的以爱情为题材的艺术作品总能激发每一个正常人的情感,使人从中获得精神享受!《罗密欧与朱丽叶》、《牛郎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已经成为了人类永恒的公共精神财富而我们必须看到的是,爱情题材作品的成功绝对不可能仅仅停留在人类的本能公共无意识――性爱,更为重要的是,任何优秀的爱情题材作品必须尊重历史的社会的习惯无意识。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爱情,每一个民族有每一个民族的爱情,每一类人有每一类人的爱情,我们不可能将焦大的爱情与贾宝玉的爱情观相提并论,也不可能将薛宝钗的爱情观与林黛玉的爱情观相比。一切爱情艺术作品惟有能从爱的个性中展现了爱的公共无意识才是好的作品,才可能获得并征服广大的欣赏者,也许可以说,爱情题材只有是个性的才是人类的。
抽象的柏拉图式的“灵超越肉”的爱情当然是不存在的,但柏拉图式的爱的确是对至高无上的爱的一种希望,一种理想的追求。我们认为,现实的爱情虽然不可能(也不应该)用情爱去取代去排斥性爱,但更不能让情爱完全依附于性爱,追求情爱与性爱的同一也许是一种最高的人生境界。
审视现代世界艺术中的爱情,几乎被全盘物质化、肉欲化了,陪伴他或她的除了豪宅、洋车之外就是时装、珠光宝气……。艺术是反映生活的,当然必然会反映现代社会生活,但艺术不仅应“告诉我们正在怎样生活”,艺术更重要的是应“告诉我们应该如何生活”。
参考文献
无意识论 篇6
[关键词] 朝鲜时期 ;意识形态 ;小说意识
[中图分类号] I312.07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22007(2014)03000110
[收稿日期] 2014-03-04
[作者简介] 1.金健人,男,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韩国学,文艺学。(杭州310000)2.杨蕾蕾,女,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韩国语系讲师,研究方向为韩国学。(济南250014)
一、儒学确立为国学
高丽末期,内外交困,恭愍王被大臣洪伦所杀,养子辛禑被立为君,即高丽禑王。1388年4月,禑王以“狩猎”为名,发动对明朝的军事进攻。武将李成桂在这一外附“事大以礼”、内合“抚下以仁”的机变情势下篡位成功,建立了李氏王朝。
李成桂登基后,把对华关系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因为千百年来的国际关系史已经清楚地表明,要在朝鲜半岛上建立一个长治久安的社会,与中国维持“相安无事”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条件。同时,他“犯上篡国”为王,需要得到国际、国内对其合法性地位的承认。因此,他在登基之后,立即派贡使前往金陵向明太祖通报,请求明太祖承认他的新王朝,并对其予以册封。当李成桂接到朱元璋的“圣旨”后,不胜感激,立即派人赴京谢恩,起誓即使粉身碎骨也要事大以礼。当年11月底,李成桂召集耆老百官商议国号,拟“朝鲜”与“和宁”,乞请明太祖圣裁,明太祖选取“朝鲜”。自此,开始了朝鲜半岛历史上长达500多年之久的朝鲜王朝时代。
李氏朝鲜建国之初,太祖李成桂奉行事大保国的对华国策,明太祖也奉行不干涉朝鲜内政的对外政策,这些都为朝鲜国内社会发展、民生安定提供了良好的政治条件。这种相安无事的两国关系,到明成祖朱棣和朝鲜太宗李芳远时代又有了一个重大进展。洪武二十六年(1394)朝鲜贡马,李芳远随朝鲜贡使前往南京,在北平与燕王朱棣私相会见,两人性情相投,相谈甚欢。1395年4月,明太祖要人“去教李成桂长男或次男亲自解来”,李成桂随即派遣他最有才华的第五子李芳远前往朝觐。明朝洪武年间,李芳远几次往来于中国,显然对他后来的治国方略产生了重大影响。经“戊寅靖社”和“庚辰靖社”两次宫廷政变,1401年李芳远终于登上朝鲜王位,受到明惠帝的册封。1402年,当朱棣在“靖难之役”大获全胜登基后,李芳远立即派使臣进京朝贺,深得朱棣欢心。然而,这两位统治者一个是从弟弟手中夺取了王冠,一个是从侄儿手中抢得了帝位,所以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难题,即如何使他们篡位夺权的非法行径合法化?
不论李芳远还是朱棣,他们都非常重视从“圣人经典”中找到对自己有力的理论根据。朱棣打下南京后,命令明惠帝最亲近的大臣方孝孺拟一份即位诏书。方孝孺为建文帝(明惠帝)穿孝服当庭大哭。朱棣对方孝孺说自己不过是效法周公辅佐周成王。朱棣登上皇帝宝座,声称不是继承朱允炆的帝位,而是继承明太祖朱元璋的帝位,废除建文年号,建文四年改称洪武三十五年。朱棣还令尽复建文所改的一切太祖皇帝制定的成法和官制,以表明其起兵目的在于恢复祖训。相映成趣的是,朝鲜半岛上的李成桂和李芳远也都是犯上篡位,他们也同样要从圣人之道中找到理论根据。“王氏高丽垮掉之后,继之而起的李氏朝鲜,不过是在这个大方向上,往前跨出了一大步。有一点是很清楚的,李成桂巧妙地利用了高丽王朝的反佛崇儒运动以及明太祖对‘先王之道’的提倡来展开夺权活动,终于成功地建立了他的王朝——其实,他始终是一个崇信佛教(甚至是佞)的人,根本不懂儒术(更休谈儒学),因此,从来就不相信儒学。他所努力的,是利用儒术作为夺取政权、改朝换代的意识形态而已。在这一点上,两个太祖是大同小异的。”[1] (321)李成桂和后继的李芳远,这父子俩人都认识到在当时的国内外形势下,只有大力提倡孔孟之道,他们的家天下政权才能得以维持,半岛的局面才可能被掌控。李芳远完善了其父的“科田制”,没收了大量“私田”、“别赐田”、“寺院田”,颁布了《功臣田传给法》;创立了官员向国王个人负责的“六曹直启制”;改革行政区划,把高丽时代都护府的五道两边改为八道;有感于两次王子之乱的教训,废除高丽私兵制,并实行统一的府兵制,集兵权于中央;在文化建设方面,修订了《经济六典元集详节》、《续集详节》、《璇源录》等书籍。儒学在朝鲜半岛也一教独大、压倒佛教而成为指导及规范朝鲜社会发展的主流思想。可以说,太宗国王在内政和外交上的许多重大措施,构建了朝鲜王朝四五百年的发展框架。
但是,李氏王朝的意识形态,与同时期的明朝相比还是有着很大差异。早在高丽末期,朝鲜半岛就掀起了一股反佛崇儒的浪潮,一场“儒学复兴运动”悄然兴起。
朝鲜初期的汉文文学面临着几项重大任务。首先,新罗以来儒佛混合,致使文学沾满佛气。它需要净化为儒教文学。新罗时期自不待言,高丽时代亦是以佛教为国教,国民信仰统一于佛。那些汉学者们自然也不能脱俗,他们皆以儒家身份而学佛。而同时僧侣们却常好文,每有碑刻多有僧人题撰。例如,以事大主义者史留其名的金富轼便作有圆教国事碑文、般若寺元景王师碑文、惠阴寺新创记等佛界文章;牧隐李穑是朝鲜一代最受汉文学者推崇的人,但在他的文集中收有许多与僧侣往来的记录和颂佛文字。这种现象在朝鲜朝为学者所难容忍, 他们往往将此类讥称为佞佛。朝鲜在开国同时,确立斥佛崇儒为国是。开国功臣兼道学家郑道传曾撰写公布《佛氏杂辩》、《心气理篇》等煌煌大文,从理论上阐述斥佛之道理。这样,到了朝鲜朝初期,佛教已如深秋之黄叶,萧萧瑟瑟,生气尽失。这时的汉文文学凭添气势,锋芒闪动,一扫高丽时代儒佛混杂旧文学,呼唤着纯儒教文学新面貌。[2](158~159)
nlc202309020933
在对待佛教的立场上,朝鲜半岛的君臣们显然比高丽时代要坚定得多,其斥之为邪道、异端和谬论。比起当时的明太祖和中国的土大夫们,他们也要严厉得多。而对于中华文化的引进,他们也要根据朝鲜半岛的现状和需要来进行。代王氏高丽而起的李氏朝鲜,便是在这样的大方向下往前跨出了一大步。所以,兴起于半岛的儒学便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以三纲五常、性理学说为主要内容,“仪章制度,皆效中华”,朝鲜半岛迎来了儒学振兴。 而且,“朝鲜的君臣,有一种倾向,把自己当作儒道(礼教、礼治)的忠实继承者、捍卫者、发扬光大者。他们的“正统”、“道统”直接来自“先王之道”和孔子、孟子、董仲舒、韩愈、朱熹以及二程和陆九渊等等,而不是来自明太祖和明成祖。换句话说,他们是从《四书》、《五经》、《资治通鉴》、《朱子语类》、《朱文忠公集》、《性理大全》以及中国的正史这样的“书以载道”的经典著作里吸取“治道”,“盖圣贤之立言垂教,历代之治乱兴亡,俱在于斯”,即在“先王之道”面前,“朝鲜人和中国人是平等的、各自为政的。”[1](330)
其二,朝鲜朝所尊崇的儒学逐渐局限于宋儒程、朱的“性理之学”。1289年,集贤殿大学士安垧(1243—1306)从元朝带回了《朱子全书》和朱熹的画像,并向弟子传授理学,遵从此学的有白颐正、李齐贤、李穑等著名学者。到了高丽末期,李穑主持成均馆,大讲朱子学,与其弟子郑梦周、郑道传、权近等人一起为确立理学思想的正统地位付出了巨大努力。到了朝鲜朝,朱子和程颐的观点被认为是“万世不易之正议也”,程、朱其人也被神化,性理学终于成为社会的统治思想。
其三,以国王之名和国家之力推广程朱理学,印刷发行那些符合他们世界观的书籍。通过大量翻印中国典籍,特别是三纲五常的儒家著作,垄断出版业和文教事业。他们以卫道士自居,所引进的仅限于“性理之学”的东西,把翻印朱子的著作当作一件重要的政治任务。由此可见,他们关心的,还是在三纲五常的体系下,礼治秩序的建立和稳固。1516年春,朝鲜王朝还特意“设铸字都监,使议政领之”,此决定不仅推动了儒学的普及,而且还大大促进了印刷事业的发展。
其四,太宗死后,继位的世宗国王对文化传播和教育事业更是不遗余力,朝鲜的文字——训民正音便是在世宗国王的主持下创制出来的。相似的意识形态体系,必然形成相似的价值观念体系。当时的朝鲜与中国一样,尊崇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大道”,而“小说”之类的文学创作,则被视作“君子不为”的行当。因此,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中,朝鲜时代的参与小说创作的文人学士大都不愿意公开自己的姓名,以致传至今日的数百种小说作品,署下自己真实姓名的只占少数,而绝大部分则是佚名之作。而以程朱性理学为主要内容的朝鲜王朝统治思想在抑制小说创作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
二、主流意识对小说的抵制
高丽时代就已出现具有小说性质的作品,如《花王戒》、《景文王的驴耳》、《崔致远传》、《均如传》、《东明王篇》等。这些作品的序、跋或者附记说明以及《补闲集序》、《三国遗事·纪异篇自叙》、《帝王韵纪并序》、《栎翁稗说后》等,都与中国儒家文学思想一脉相承。《东明王篇》是李奎报(1168-1241)26岁(1193)时创作的作品,也是宣扬民族抵抗精神的民族叙事诗。它虽然不是小说,但值得关注的是其中的文学意识。李奎报认为东明王的故事取材于历史,不是幻想,是试图通过精神克服现实中的屈辱、实现自我认知过程中产生的构想。在这里,李奎报所坚持的是儒家重史实、斥虚构的文学观念。崔滋(1188-1260)在1254年创作的《补闲集序》中论及文学内容,其中值得关注的是他对虚构的肯定。他写道:“文者,蹈道之门,不涉不经之语。然欲鼓气肆言,踈动时听,或涉于险怪,况诗之作,本乎比兴讽喻。故必寓托奇诡,然后其气壮,其意深,其辞显,足以感悟人心,发扬微旨,终归终正。”由此可见,他虽然与李奎报一样坚持文学内容的写实,但在表现手法方面却有很大不同,即认为真实的文学应该通过寓意、依托奇异的表达来实现,稍后写作《三国遗事》的一然、写作《帝王韵纪》的李承休、创作《栎翁稗说后》的李齐贤都大致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到朝鲜时代,墨守儒教理念的大部分儒学者都否定和排斥小说。虽然有一部分具有进步倾向的文人为小说的效用价值陈词,但是想要克服占上风的否定论还是有些力不从心。朝鲜时代儒学者的文学观是“文者,载道之器”,并认为文章的内容应该有助于人们追求并实现道德生活,因此,他们最重视的就是经史。另外,他们认为歪曲真理、迷惑心性的文章对人伦道德有百害而无一利,主张应该予以排斥。
当时对小说的否定,首先是对小说虚构特性的否定。宣祖时期的文人奇大升(1527-1572)在给宣祖讲解《近思录》时,就《三国志演义》、《楚汉演义》、《剪灯新话》、《太平广记》等小说的危害上书陈词。他指出“张飞一声走万军之语,未见正史,闻在三国志衍义云。此书出来未久,小臣,未见之,而或因朋辈间闻之,则甚多妄诞”[3](213)。这类内容出现在《三国志演义》中,但没有出现在《三国志》中,因为《三国志演义》不是历史记录,只不过是以历史为素材的虚构小说,所以不可能与历史相符。对此,奇大升认为演义歪曲了历史事实,他不仅对此进行了批判,还向宣祖进言要远离这些小说作品。
中宗时代蔡寿(1449-1515)的作品《薛公瓒传》甚至引发了朝廷的论争。“蔡寿作《薛公瓒传》,其事皆轮回祸福之说,甚为妖妄。中外惑信,或翻以文字,或译以谚语,传播惑众。”[4](530)文中提《薛公瓒传》中的轮回祸福之说迷惑了民众,实际上轮回祸福是佛教教理之一。可见,当时朝鲜王朝只以儒教为正道,其它的思想均视为邪道。而轮回祸福之说这种非现实性的说法,自然被儒学者所排斥。
综上所述,当时学者所能接受的是以历史事实为根据,或以日常的、经验的事实为根据的写作内容,认为小说作品中的怪异、荒诞,是一种被歪曲了的历史,看上去荒唐无稽,会迷惑百姓,理应予以排斥。其实他们不知,否定了小说的虚构性,就等于否定了小说的存在价值,小说正是通过虚构来追求真实性的文学体裁。
无意识论 篇7
关键词:图书编辑,市场意识,责任意识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 人们可以从网络上快速获取各种消息。这就对传统的图书出版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为图书编辑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面对挑战, 要确保图书的地位不被动摇, 作为编辑, 就必须要具有良好的市场意识, 学会把握市场先机, 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责任意识。
一、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是编辑工作的生命线
编辑工作的特性决定了编辑是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决定了编辑的职业操守和服务对象。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从事编辑职业的人员的职业准则是传播我国先进文化, 推进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为广大民众提供优秀的精神食粮是编辑义不容辞的责任。
编辑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编辑不仅要具有一定的学术修养, 同时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以及发现真善美的能力。
过去几年, 图书市场上充斥着大量内容低俗、淫秽, 教材、教辅质量低劣的作品, 这一现象反映了部分出版社和编辑完全丧失了出版人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准则。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编辑, 除了要达到一定的学识水平, 更重要的是要有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时刻牢记为国家为党, 为广大读者高度负责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人格品质。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才能正确把控工作“导向”, 这是编辑出版具有文化传承价值和精品图书的基础。
二、牢固树立阵地意识, 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2014年10月15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 他在会上首先表示:“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 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出版社是我党重要的宣传阵地。作为出版社的图书编辑, 重任在肩, 要时刻牢记向读者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是自己一生的追求, 在图书出版的整个流程中, 时刻牢记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最终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一部好的作品, 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 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 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 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习总书记的讲话不仅是对文艺工作者提出的工作要求, 同时也为出版人指明了工作方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图书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 出版社的编辑在图书选题的策划过程中, 首先应该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 编辑还得认真考虑图书进入市场后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出版社是文化企业, 在图书出版的整个经营活动中, 不能不谈经济效益, 并且要努力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为出版社的经营活动提供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事实上,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共存的, 如果出版的图书在市场上得不到读者的认可, 读者不愿掏钱购买, 那么出版的图书只能堆积在仓库中。这种现象是图书市场和读者都不认可的, 无权谈社会效益, 更不可能给出版社带来经济效益。因此, 出版社的编辑在图书的选题策划和整个图书的经营活动中, 要自觉遵照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一部好的作品, 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
在计划经济时期, 出版社与市场、读者是单一的供给关系, 出版社出什么书, 市场就销什么书, 读者也就读什么书。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出版社与市场、读者的关系是双向的供求关系, 这种关系的转变预示着图书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左右。但是, 作为出版人, 我们肩负着社会文化的导向和传承的使命, 向读者提供高质量的精神食粮是出版人义不容辞的使命, 我们“不能当市场的奴隶, 不要沾满了铜臭气”。在出版图书的活动中不能完全受市场的左右, 既要了解读者的需求, 同时也要牢记出版人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引导读者阅读积极、健康的, 能启迪读者智慧和心灵, 在其人生中有指导意义的精品力作。同时, 让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品能够得以世代传承。
三、市场意识是提高图书质量的催化剂
在强调责任意识的前提下, 我们还必须具备市场意识。市场意识从某种角度而言, 就是竞争意识。没有竞争, 就没有发展。优胜劣汰, 适者生存, 这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出版社也一样, 只有提高图书质量, 多出精品图书, 才能保持永久的生命力和品牌效应, 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编辑在图书的出版过程中起着“导演”的作用, 图示内容质量的高低、好坏,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编辑的综合素养。编辑的政治理论素质、学识素养、工作态度、市场意识等, 集中反映在其编辑的图书之中。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图书市场中, 图书编辑应有强烈的竞争意识。通过竞争, 迫使编辑提高图书选题、内容、装帧的质量;开拓市场, 去策划、组织高品位、高质量的精品力作。事实证明, 谁的选题对路, 有创新意识, 谁就能占领图书市场。当然, 如果在竞争中置社会效益于不顾, 这种不正当的竞争行为, 最终只能给自身带来致命的伤害。
当下在图书出版的竞争中, 出版社和从事编辑工作的从业者应积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主动创新、求新, 独树一帜。出版的图书影响的读者越多, 出版社的社会效益就越好, 经济效益才能越好, 这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黄庆发.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编辑的意识[J].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1 (03) :50-52.
[2]李爱真.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编辑的意识[J].出版广角, 2013 (04) :70-71.
[3]苏靖.浅谈图书的品牌化战略与编辑市场意识[J].出版广角, 2015 (07) :72-73.
[4]任文京.时刻不忘强化图书编辑责任意识[J].中国出版, 2012 (06) :45-47.
无意识论 篇8
1 无意识教育的概念
所谓无意识教育,是相对于有意识教育而言的。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无意识指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潜藏于心底而没有自觉意识到的心理过程。与此相对应的无意识教育,指的是不为受教育者自身所意识到的一种教育方式[2]。
具体而言,医院实施无意识教育就是指该医院管理者按照预定的教育内容和方案,在医院员工周围设置一定的工作环境和文化氛围,引导他们去感受、体验、品味,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化、陶冶和启迪,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达到预定目标的过程。简而言之:有意识实施教育,无意识接受教育。
2 无意识教育的特点
与有意识教育相比,无意识教育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它对于医院的管理者而言是有意识的、自觉的,而对于员工而言却是无意识的、不知不觉的[3]。具体表现如下:
2.1 无意识教育具有依附性
无意识教育需要有一个载体,不能孤立地进行,总要依附于一定的客体或活动。即通常所说的寓教于文,寓教于乐,寓教于积极而健康的活动之中,融思想性、知识性、娱乐性于一体。
2.2 无意识教育具有愉悦性
无意识教育是运用人的情绪体验和丰富联想,通过一定的载体,引发员工愉悦、快乐等正情绪,触发他们的种种激情和向往,在陶醉、愉悦、亢奋和激动等愉快的情绪中被熏陶;从而抑制、弱化负情绪和逆反心理,收到管理者所期望的最优化效果。
2.3 无意识教育具有潜隐性
无意识教育是把管理者的教育意向、目的渗透到或潜藏到与之相关的活动或环境之中,使富有教育意义的哲理,通过员工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对有益的活动的回味中不知不觉体现出来。
2.4 无意识教育具有灵活性
管理者可以根据医院员工的认知需要、情感和行为取向灵活安排,选择灵活多样的信息和形式,通过轻松愉快的活动,把教育渗透到工作和学习的任何环节、任何方面,使教育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从封闭走向开放。
3 无意识教育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给医院管理带来大量新情况、新问题。随着医疗体制改革和社会生活的变革,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义利观日趋多元化,思维方式呈现出独立性、多变性、差异性,单一的有意识教育已不能解决医院文化建设中面临的诸多问题,而无意识教育恰好填补了这个真空[3],体现在四个层面:
3.1 在医院文化物质层面的作用
物质文化是医院文化建设的最表层,是无意识教育的载体和结晶。物质文化的设计、建设、布局的全过程也是无意识教育理念的渗透过程,文化设施、环境面貌和设备装置构成物质文化的基础。这些硬环境一旦形成相对稳定,员工置身其间于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并对其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其效果是深远的、不可逆转的。
3.2 在医院文化行为层面的作用
行为文化是文化建设的前提。医院管理者、典型员工的行为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感召和带动其他员工选择良好的行为取向,这就是无意识教育对员工行为发挥的作用。信息传播和礼仪活动既是行为文化的重要部分,也是无意识教育的重要载体。医院员工长期与死神较量,工作紧张、机械、复杂、繁重,对直陈说教的有意识教育会产生反感和抵触;而蕴含着管理者设定的目标和意图的信息、礼仪等更易于接受。
3.3 在医院文化制度层面的作用
制度文化是文化建设的实体。领导体制、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是制度文化的主要内容。在这些内容提出和构建时就要融入无意识教育理念,只有贴近员工行为、为员工所喜闻乐见的制度才能真正发挥促进和约束行为的作用。通过无意识教育建立起来的制度会转化为每位员工自觉的意识,并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力量,不仅对群体起着维系作用,而且能有效地引导和规范医院每一个员工的行为。
3.4 在医院文化精神层面的作用
精神文化是医院文化的核心和灵魂[4]。医院员工大多专业素养较高,独立思考能力较强,精神情感丰富,形成医院精神文化难度很大。无意识教育可以渗透于精神文化形成过程的每个环节、每个方面和每个阶段,无处不有、无时不在地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既可以满足员工的发展需要,又会引发员工产生自我超越的快乐感、高尚感和幸福感,接受教育就成为其自觉追求的取向。如果管理者及时积极引导,那么其目的和意图便会内化为员工强烈的信念和精神,促使员工去实践、去作为、去努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行为习惯一经形成,又可以强化员工的精神境界,推动医院精神文化的培养、确立和构建。
4 无意识教育的实施形式
要充分发挥无意识教育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无意识教育可采取如下形式:
4.1 主体人格感召
所谓主体人格,指的是施教者的品行、道德情操、修养境界等。社会心理学认为,受教育者可以通过耳闻目睹,了解和收集施教者发出的各种信息,通过内心感觉,内化为自己的主观意识和态度。所以,施教者的言行举止对受教育者是一种暗示,既可以引起他们模仿的意向,又可以产生强大的约束力,而且这种约束力是悄然无声的、自觉的、非强制性的。作为医院管理者,必须始终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时刻注意自身的形象,自觉地追求自我人格的提高,不断完善自我,带头实践自己所倡导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通过自己的行动和自身的道德、品行、作风、知识等去启迪员工的思维,矫正员工的价值取向。
4.2 树立榜样(或先进典型)
心理学认为树立榜样(或先进典型)可以通过无意识教育来进行,它是教育中最早的,而且也是最有效的形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由于人们普遍有推崇榜样的心理、较强的自我意识和明显的竞争性,这样在医院中如果有几个或更多的优秀的榜样人物,那么周围的人就自然会如孔子所说的“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从而自然而然地对其起到教育、感化的作用。故作为管理者要善于发现、培养和树立优秀典型,使之起到无意识教育的作用。
4.3 集体影响熏陶
每个人都生活在集体中,通过无意识教育建立起来的集体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力量,不仅对集体起着维系作用,而且能有效地引导和规范集体中每个人的意识和行为。一旦个体偏离集体所确定的标准和规范,就会受到集体的非议、反对、疏远和孤立。这种无所归属、无所依靠的失落感、窘迫感和无助感,是任何人心理上都无法忍受的。为了追求内心的平衡和获得认可,个体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向约定俗成的集体风气和氛围靠拢。因此,医院管理者要善于通过组织手段,营造一种锐意进取、团结互助的好风气和好氛围,以此来同化员工的思想和情感,使员工接受医院倡导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4.4 有益活动引导
这是指在有意识教育之外,引导和组织人们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业余活动,包括开展各种技能竞赛、体育比赛、理论研讨、读书演讲、参观访问、书法比赛、美术欣赏、摄影绘画、音乐舞蹈等等。这类人们喜闻乐见的有益活动能够满足人们多方面发展自己特长和兴趣的需要,陶冶思想情感、优化智能结构,尤其能够对人们的思想品德起到潜移默化的启发、教育与培养作用。自觉地以这些活动为载体,就能达到激人奋进,催人参与的目的,就能对员工的思想、信念、态度、情感、兴趣等起到健康积极的引导作用。
4.5 大众传媒牵引
大众传媒是信息的载体,其提供的信息对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发展方向具有无形的牵引作用。大众传媒提供的信息具有形象性,它集形、声、象、美于一体,能使受教育者在一种陶醉、愉悦、激动的情绪中受到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大众传媒提供的信息具有隐蔽性,它的思想观点是隐蔽在文章、作品等具体形式的背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左右着医院员工的价值观、道德观。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在无意识教育中的作用,关键是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真正做到扶正祛邪,扬善抑恶。凡是有利于改革、发展、稳定,有利于调动医院员工积极性,有利于弘扬正气的大众传媒,都要积极予以宣扬和支持[5]。要注意利用大众传媒宣传和褒奖医院改革与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模范人物,使其成为广大员工崇敬、学习的榜样。
总之,无意识教育能有效地弥补有意识教育的种种不足,有利于调动医院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它不是可有可无的或仅仅是有意识教育的辅助,它是医院文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正确把握无意识教育的特点,处理好无意识教育和有意识教育的关系,形成双轨运行、并驾齐驱的工作格局,才能使医院文化建设得到深入持久的开展和推进。
参考文献
[1]徐晓慧,田政,王会忠.对当前二级医院可持续性发展的思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23(7):457~458.
[2]Carspecken PF.Ocularcentrism,phonocentrismand the counter enlightenment problematic:clarifying contested terrain in our schools of e-ducation[J].Teachers College Rec,2003;105(6):978~1047.
[3]杨新平.无意识教育在卫生事业单位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探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23(2):111~112.
[4]张文琴,孙新生,李永莲.创建特色医院文化促进医院改革发展[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23(3):172~173.
无意识论 篇9
教学意识和课程意识是英语教师的主体意识的两种表现形式。相对来说, 教学意识是英语教师的基本意识, 它使英语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更加敏感和自觉。而课程意识使英语教师对自己所授课程本身更具反思和批判性。 (吴刚平, 2003)
(1) 教学意识
“教学意识指的是对教学的敏感性与自觉性程度。一位老师熟悉教学, 能够站在教学的立场来理解自己的工作, 那么他就有教学意识”。 (吴刚平, 2003) 教师能够把握教学内容, 并采用与之相符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实现教学目标, 基本上算是具备了教学意识, 这也是作为教师的最基本前提。英语教师的教学意识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系统, 学者付安全将这一系统概括为教师对学生、学科、教学以及教师自身作用的评价, 即对英语语言的认识, 对英语语言学习的认识, 对英语语言学习者的认识以及对英语语言教学的认识等。 (付安全、倪东阳, 2012) 比如, 英语语言的本质与构成成分及其作用;听、说、读、写各项语言技能的关系;英语语言习得的方法;英语语言教学涉及的诸多过程;英语语言学习者在教学中的角色及如何评估学习者的学习效果等。
(2) 课程意识
“教师的课程意识是指在课程实施中, 教师自觉地将课程目标细化为教学目标, 主动搜集整理课程资源,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敏感地反刍课程目标的合理性, 体察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教育意义, 科学地评价课程实施结果, 从而真正走向课程实践的目的性、计划性、敏感性和自觉性”。 (王长江、王思军、李新乡, 2007) 课程意识指向教师的教学观念层面, 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思维和教学行为, 同时反映了教师对课程系统的理解和在教学实践中对课程的把握和创造程度。就英语教师而言, 他所具有的课程意识可以概括为主体意识、敏感意识和批判意识。英语教师要将自己视作课程建设的重要推动力;自己是课程决策与发展中的积极能动的参与者, 不仅要理解课程的理念, 而且还要运用自身的个人理论对课程理念进行批判吸收与改进。
2 英语教师从教学意识向课程意识转变的必要性
(1) 教学目标层面的必要性
教学意识关注的重点是忠实地实现教学目标, 即按照设定的教学目标, 完成教学任务, 学生掌握了教学内容, 这样的教学就是有效教学。因此, 教学意识缺乏在教学目标层面的辩证思维。相比之下, 课程意识做到了这一点。课程意识的重点首先是:设定的教学目标合理吗?即要拷问教学目标本身是否合理。如果教学目标本身不合理, 即使实现了教学目标也不能称作有效教学, 而可能是低效或者无效教学, 甚至是负效、有害的教学。课程意识除了关注教学目标本身的合理性之外, 还关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是否有教育意义。如果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是反教育的, 即使实现了合理的教学目标, 也很难说这样的教学是有效教学。例如, 在语法的教学上, 注重教学意识的教师一般会把某个语法点的相关知识加以罗列, 要求学生做好笔记, 牢固记忆, 然后通过做练习的方式加以巩固。而具有课程意识的教师会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呈现语法知识, 或者设置情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语法知识, 在学生充分感知了语言以后, 再对语法进行归纳总结。前一种做法把学生看成了“接纳知识的容器”, 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 长期如此, 必然使他们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而后一种做法则考虑到了学生的主体性,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行为层面的必要性
在教学行为上, 教学意识往往追求功能的最大化, 即教师总是希望尽可能多地向学生传授课程知识, 而忽视了学生课程结构中该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动态平衡。课程意识则强调教学行为的功能发挥一定要置于学生的整个活动结构当中来考察, 教学行为的功能应该是恰到好处, 否则过犹不及。例如, 具有教学意识的教师会放大词汇的掌握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 把背诵、听写单词作为其教学的突出任务, 而忽略了英语词汇教学是一项具体的教学行为, 它应该发挥什么样的功能, 必须放在英语学习的整个背景当中来考察。课程意识则使教师认识到学生学习英语不只是掌握词汇, 还有学习阅读、锻炼听力和口语等其他内容, 不能孤立地把词汇教学的功能最大化。英语教师要在教学行为层面上转变教学意识, 学生不只是需要学习英语, 还需要学习其他科目;不仅需要学习, 还需要运动、娱乐、玩耍、休息。
(3) 在教学结果层面的必要性
教学意识往往关心的是直接的教学结果, 特别是考试成绩。过度的“应试教育”, 就是典型的只有教学意识而忽视课程意识的表现。例如, 为了学生在期末考试或学业考试中的成绩而过度强调知识点或语法点的讲解与训练、对所谓应试技巧的灌输、以“考什么就教什么”为宗旨的教学内容的组织等等, 往往忽视了英语作为语言的学习规律性:语言的学习是听说读写各项技能的综合的学习, 各项能力相互制约, 不可偏废。这种教学意识主导下的应试教育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英语语言应用能力上的“高分低能”表现的尤为突出。
以课程意识取代教学意识, 就是要关注学生考试成绩的同时强调考试成绩的获得不能以牺牲学生的综合全面的发展为代价。就英语教师而言, 就是既要看到学生在试卷上所反映出的“无声”的英语语言能力, 也要关注其“有声”的语言能力——口语的表达和交际能力, 从而从教学结果层面上使英语语言的学习真正成为提升能力的过程, 英语课程成为“学以致用”的学科。
3 英语教师从教学意识向课程意识转变的途径
(1) 英语教师自身的努力
1) 深化对新课程的理解
对于英语新课程很多教师只是停留在机械、表面的认识上。除了新教材, 教师谈论最多的是如何开展任务型教学, 而没有意识到任务型教学模式只是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课程目标的途径之一。很多教师都经历了学校或者教育管理部门的新课程培训, 这无疑是帮助教师理解英语新课程的有效途径。 (王月芳, 2010) 但英语新课程的实施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 教师对课程的理解也需要不断深入。教师只有积极主动地研读有关英语新课程的书籍和资料, 进行系统的课程理论的学习, 并结合自身的教学体验去思考, 才能对英语新课程形成有意义的理解。
2) 开展行动研究
教师对英语新课程有了真正的理解, 就能够对自己的课程实施做出判断, 而当他主动运用系统的方法进行课堂观察和数据搜集, 以此来检验自己的教学实践时, 他就进入了行动研究的领域。首先, 发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 并对问题进行界定, 然后制订行动计划, 再回到教学中实施并记录行动, 最后进行反思和评价。这种研究不仅加深了教师对课程的理解, 更能具体地解决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从而帮助教师改进自己的实践性知识。
(2) 专家的引领
专家指导下的理论学习为英语教师实现教学意识向课程意识转变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就英语教师的专业特质来看, 其教学意识向课程意识转变有赖于理论的指导和专家的引领。这同时也要求专家进行的英语课程研究必须从注重英语课程开发转向更多地关注英语课程实践中的教师, 将英语教师作为课程的主体及重要的条件性课程资源进行研究。 (郭元祥, 2003) 专家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英语教师实现教学意识向课程意识转变, 尤其是对其课程意识的构建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前英语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帮助英语教师顺利实现这一转变过程并建构以课程意识为核心的教育理念, 是专家指导教育实践的重要任务。
4 结语
英语教师从教学意识向课程意识的转变, 是英语新课程顺利实施的迫切要求, 更是英语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内在需要。当然, 从教学意识到课程意识的转变, 并不是说要完全抛弃教学意识。教学意识与课程意识, 二者是相辅相承的, 英语教师课程意识的养成以教学意识为基石, 教学意识中合理的成分是课程意识的生长点。
参考文献
[1]吴刚平.课程意识及其向课程行为的转化[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3 (9) :43-46.
[2]付安全, 倪东阳.论外语教师课程意识的再概念化[J].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2 (6) :49-53.
[3]王长江, 王恩军, 李新乡.课程意识的涵义、价值与生成[J].现代教育论坛, 2007 (20) :10-13.
[4]王月芬, 徐淀芳.论三维目标的设计、实施与评价[J].上海教育科研, 2010 (2) :8-11.
论企业的品牌意识 篇10
品牌由众多因素构成,如产品质量要好;商品要美观,要实用;我们还应关注消费者的反映,并将其作为改进产品的质量、种类的重要依据;在进行品牌宣传时,要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更要有科学依据和可行性。
1 企业品牌意识的概述
1.1 品牌意识的内涵
品牌意识指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印象把消费者意识中的品牌激活,消费者可以分辨各种品牌。消费者决定购买决策的时候,品牌意识或多或少地影响它,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品牌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消费者购买的品牌产品,会对品牌有个排序。其次,纵使消费者决定购买的产品与其他品牌产品并无关联,但是,品牌意识还会影响其选择的结果。品牌意识的内容有品牌使用意识、品牌保护意识和品牌发展意识三种。
1.2 品牌意识的作用
1.2.1 保证产品质量
产品的质量好坏是决定企业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在产品质量方面,国内多数企业则更应该保证质量水平,我国企业应该做到永远走在市场需求的前面,走在消费者需求的前面。因而,大多数企业强化品牌意识不仅仅保证了产品的质量水平,而且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2.2 有利于企业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品牌意识作为一种新鲜概念引入人们的生活中,也是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的必然产物,我国多数企业都经历过了价格上的厮杀,这种低效率的竞争让消费者的信任受到损害,同时也让不少企业的发展受到制约,强化品牌意识为多数企业参与竞争带来了新的希望。
1.2.3 迎合消费者需求
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不仅仅局限于追求产品质量,更大程度上倾向于购买品牌产品。品牌代表着一个企业的竞争力,意味着高附加值、高利润、高市场占有率、高质量和高品位。强化品牌意识对多数企业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我国企业强化品牌意识不仅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而且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巩固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地位,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3 影响企业品牌意识的因素
1.3.1 产品
产品是品牌的物质载体,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情感利益和自我表达利益、功能性利益,是品牌个性形成的主导力量。Intel的CPU产品以极快的速度创新,为公司最重要的英特尔品牌个性形式的质量和创新,使得电脑用户蜂拥而至英特尔创造了一个巨大的品牌价值
1.3.2 包装
以前产品的包装的作用基本上被定义为保护产品,方便消费者携带与使用,储存等。而如今,包装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一般定义,包装类似人的穿着,是产品的外衣,直接反映它的个性与品位。有个性特色的包装就是无声的推销员,可以直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它是无形的力量,推动产品销售。包装客观上反映品牌个性与产品特点,是品牌形象的直观体现。
1.3.3 价格
价格众人普遍认为也可以体现品牌的一个定位,奢侈的品牌一般价位都很高,如雅诗兰黛、兰博基尼、蔻驰等,这种品牌是高端的,上流社会的人才能拥有的;价位低的品牌一般都是大众所需求的,是平民的,如大宝、夏利、健力宝等。这就说明,价格也可以暗示品牌个性,影响消费者购买的决策。
2 我国企业品牌意识存在的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我国多数企业面临的竞争形势也日益激烈,传统的产品价格竞争已经不能满足这个时代的要求。尽管多数企业创建了品牌,但并没有充分发挥品牌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多数企业缺乏品牌认知
中国对品牌的认识较晚,企业经营者的品牌观念不强,了解的品牌知识很少,并且只停留在表面,并不能真正学到德鲁克这种品牌大师的理念,不能真正理解品牌的内涵,甚至有的出现误区,将企业的商标作为品牌等。在每年的品牌排行榜上,中国的品牌入围地很少。目前而言,我国大多数企业对品牌的认知还是不够全面,不够深刻,致使品牌空壳现象严重。
2.2 企业缺乏现代品牌经营理念
多数企业由于受传统的计划经济的影响,以致这些企业的经营理念和行为还没有自觉地转移到以品牌经营为核心的理性认识上,不少企业虽然有质量上乘的产品,却很难形成品牌优势。例如,“回力球鞋”曾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引领风潮,以其简单方便、结实耐用、价格便宜在国内销路很好。但由于缺乏对品牌经营的深刻认识,即使具有很好的产品,也受到消费者的追捧,但是最终没有像现在的美国品牌“耐克”那样在市场上占有优势,以致“回力球鞋”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2.3 企业缺乏品牌战略意识
尽管现阶段有很多企业意识到品牌战略的重要性,开始实施品牌战略,但是更大部分企业没有认清品牌战略的重要战略意义,即使有些中小企业制定了品牌战略,也出现了以下现象:第一、许多中小企业发现其他大企业的品牌战略在实施后,取得了成功,于是就套用其品牌战略,盲目地效仿和实施,最终让企业造成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更阻碍了自身的品牌经营。第二、提高利润率是每个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中小企业在品牌经营过程中只考虑到赚钱,于是在品牌战略的制定过程中,他们都将眼前利益放在第一位,没有打造长久品牌的意识,这样的品牌战略观念必然对品牌经营造成不良影响。
3 提升企业品牌意识的主要举措
在激烈的竞争中,三流企业做生产,二流企业做渠道,一流企业做品牌。而提升品牌竞争力的方法已经从增加产品价值转向增加无形的服务、形象和人员价值。所以,提升品牌竞争力,必须向管理要效益。
3.1 深入理解品牌理念
忘记“的品牌愿景”和“品牌使命”,一切从“品牌理念”开始。品牌理念是什么?宜家使人们能够通过经济实惠的,创造性的,高品质的家具营造出美丽的家居环境。这个想法驱动宜家品牌做的一切,所讲的每一句话。宜家整个产品线,致力于将品牌理念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从产品的设计和创新,到传递的渠道,宜家始终怀抱同一个概念:漂亮,价格实惠,以人为本。
3.2 从品牌承诺谈品牌意识
众所周知,品牌意识源于品牌承诺,品牌理念被贯彻和理解是企业需要真正落实的,品牌承诺就是实践品牌理念的实质誓言。从诉说产品到诉说故事,品牌承诺必须清晰、可信、引人入胜。
比如,微信的品牌承诺是一种生活方式。作为走在中国市场最前沿的移动通信平台,为消费者和企业带来的沟通方式更加创新,微信代表了一种更为友好的用户体验。虽然该产品具有微通道的一个强大的功能,选择另一种方式与观众进行交流,感受一种较高的情感层面,如何拥有不同的生活方式,缩小与消费者和品牌之间的距离。微信,不只是通讯应用软件,而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3.3 从产品价值转向无形价值并提供标准化服务
产品价值无疑是市场竞争的起点,但绝不是竞争终点。产品价值一般都是有形的,有形的总是易被模仿,当产品价值越来越趋同的时候,我们必须寻求创新,找到新的竞争武器,那就是增加产品的无形价值,也就是附加价值,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产品价值只是起点、无形价值成为竞争的重点、标准化服务提升品牌竞争力,未来是服务的竞争和通过服务标准化提升品牌。
3.4 从整体出发把握品牌意识
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是对企业和产品进行综合评价,是企业和产品的特点体现在公众心中。
好的企业形象对企业是一笔巨大的财富,顾客会因为喜欢企业形象进而喜欢企业的产品,提高顾客忠诚度。好的企业形象对企业具有信誉保证、增加凝聚力、识别产品、促进销售等功能,所以,做品牌必须先做形象。
产品形象反映的是产品定位,形象鲜明的产品才是有特色的产品,有特色的产品,顾客才有去购买的充分理由。
摘要:目前,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由产品竞争、质量竞争逐步演变为品牌的竞争。多数企业要立足于市场、获取竞争优势及有利的市场地位,必须强化品牌意识。然而,国内有不少企业对在提升品牌意识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如较少从发生的角度看品牌、较少从发展的角度看品牌意识、对广告对品牌意识的影响研究不足等。因此,只有明晰市场态势、树立现代品牌意识理念、找到提升品牌意识的方法,方可在企业营销方面取得显著的成就,提升企业竞争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企业竞争,品牌意识,企业营销
参考文献
[1]甘碧群.品牌问题探究[M].外国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2]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试论体育意识剖析 篇11
摘 要 体育运动的发展,关键是人们要有较强的体育意识,有钱和有闲只是两个社会条件。然而,什么是体育意识,体育意识主要由哪些东西构成,体育意识有哪些主要特点,怎样判别人们有无体育意识,以及培养和提高人们体育意识的主要途径是什么?本文将进行简单剖析。
关键词 体育意识
什么是体育意识呢?所谓体育意识,就是人脑特有的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态度控制系统。体育意识是相对稳定的,它主要由态度状态和体育素质构成。态度状态包括人们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认识状态、情感状态和意志状态。其中,认知状态是体育意识的源泉和基础,没有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认识,就谈不上有体育意识;情感状态和意志状态对体育意识的发生和发展,有支配和调节作用。它们三者之间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在认识到体育和体育活动的功能和效用的基础上,形成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积极体验,产生体育需要和体育行为倾向,从而构成统一的完整的态度状态。体育素质,既包括人们关于体育和体育活动的认知及其水平(即了解和熟悉程度),也包括人们关于体育和体育活动方法和技能的熟练程度,以及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接受和吸收能力。体育素质不同,人们反映体育和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就会不同。体育素质高的人,其体育意识就可能较强;体育素质低的人,其体育意识就可能较弱。
体育意识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内在性。尽管体育意识可以导致一系列的体育行为,但它本身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体育意识不等于体育行为,体育意识是内隐的,是一种内在的结构。要想了解人们的体育意识,只有通过人们的言语、表情和外显的体育行为进行分析和推断。第二,客观性。这是因为体育意识一方面是人脑这个自然物质的机能和属性,另一方面体育意识的来源是客观存在的。第三,社会性。任何人的体育意识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和相互作用,通过社会环境持续不断的影响,通过大量的体育实践活动而逐步形成的。体育意识一经形成,就会作用于人们的体育活动,并在体育活动中不断增强。第四,能动性。体育意识能够支配和调节人们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意志和情感体验,以及其它体育心理过程;能够限制或推动人们的体育活动;能在体育活动中对自己和活动提出要求。第五,稳定性。体育意识形成后,将持续较长时间而不轻易改变。在体育意识中,有的部分已融为人格的一部分。但应该指出,在体育意识发展的初期,其态度系统还没固定(即认知、情感和意志三种状态未形成稳固的融合形式)时,它容易因新经验、新知识、新情况而改变。第六,对象性。任何体育意识都是针对体育和体育活动中的某一对象,因而它具有主体与客体的对应关系。例如,主体是个人或群体时,就是个体体育意识,或群体体育意识;客体是体育所属学科或体育活动的不同方式时,就可能是科技体育意识、竞技体育意识、群众体育意识等。第七,系统性。 体育意识是一种态度控制系统,各态度之间彼此相连,紧密相关,形成有机联系,我们可以从其中的一种态度推知另外一种态度。。第八,历史制约性。这是由于体育意识的反映对象(体育和体育活动)是在一定的历史 条件、一定的社会体育需求和社会体育能力下产生和进行的。
人们有无体意识是群众体育运动成败与否的关键,努力培养和提高人们的体育意识是体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怎样培养和提高人们的体育意识呢?总的方法途径有二条,一是改变人们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态度, 使之具有正向的体验和积极的态度;二是努力提高人们的体育素质,使人们更能够反映体育和体育活动。具体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要开展并加强宣传教育,形成并提高体育认知。体育宣传主要是制造积极的舆论和气氛,使人们产生对体育和体育活动及其效能和作用的感性认识和良好的情感体验,还可以鼓励人们产生暂时的体育行为。若这时再向人们灌输相当的体育科学知识,就有可能使人们意识到体育和体育活动能给他们带来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动力和活力,使他们的体育行为长期化、经常化和固定化。体育教育就是给人们以体育科学知识,形成对体育的理性认识,同时结合一定的体育实践活动,培养人们的体育活动技能。
其次,要大力组织开展体育活动,培养体育情感。俗话说,“知之愈深,爱之愈切”。人们投身体育活动 ,是产生体育情感的前提和条件。大力组织开展体育活动,是使人们产生体育情感的最有效的推动力。体育情感,以投身体育活动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为中介。那些能满足人们需要的体育活动,就会引起人们各种正向的态度和体验,在多次感受下,就会产生对体育和体育活动赞同、喜爱、支持等情感;反之,就会引起负向的态度和体验,在多次感受下,就会产生厌恶、反对等情感。这就要求我们要研究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人群,参与体育活动的特点和心理感受,使组织开展的体育活动与参与者当时的心理狀态合拍。
论编辑应具有的意识 篇12
1 坚持原则,树立明确导向意识
广播电视、报刊编辑必须坚持以正确理论为指导,围绕中心工作,服务社会大局。编辑作品应接近实际、走进群众、融入生活,并且以国家安全、社会和谐稳定为重要出发点,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创造人民权益良好的舆论环境,提高宣传能力与水平。同时,编辑还应该具有灵活的应变能力,可以根据社会环境与工作对象的变化而发生转变,更主动地工作,实现文化宣传的创新,符合时代要求。进而不断增强编辑工作的亲和力、感召力、感染力、吸引力。
坚持走群众路线,对于群众关切的问题与要求,需要及时回应。增强文化宣传工作的时代性、规律性、创造性,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创新文化事业的发展进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前进。广播电视、报刊编辑必须坚持以党的领导为中心,坚定不移地实践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创造文化发展的社会氛围。我国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发展目标,因此文化的宣传与繁荣,对于中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与国家意识形态、文化安全紧密相连,进而影响国家的政治稳定、社会的和谐发展。电视书刊编辑,必须深入贯彻党的政策,以广大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捍卫党的执政地位。怀着为小康社会建设服务的理念,开拓社会主义特色事业文化建设的新局面,增强文化宣传工作的性质、地位与作用。
2 坚持立场,树立鲜明典型意识
典型的宣传报道,体现在众多方面,如人物、事件、经验、群体、个体等典型报道。做好典型宣传工作,可以展现出社会正义风气,增强媒体影响力,推动文化事业发展。体现出极其重要的社会意义。
编辑工作人员要做好宣传工作,必须具有典型宣传意识,这是做好典型宣传工作的必要基础。在生活实践中,编辑工作人员必须以敏锐眼光,发现实际典型。要做好典型宣传工作,需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做到密切联系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现实生活,寻找典型,分析典型。这样,典型报道才能有实效,才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才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才能经得起人民群众的检验。作为党的文化宣传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把最先进的、最优秀的、最典型的人和事真实地记录下来,为人民负责,为历史负责。必须着眼于全局,拓宽视野,进而在相关领域中寻找质量更高的典型。单单一个人,或者一件事,是否达到了典型的标准,都需要放进全局中去衡量。从正确的价值观上衡量,更主要从党的中心工作需要上去衡量,也要善于站在现实的和历史的高度去衡量。
典型存在于社会各行各业等众多领域中。我们应该以开放的胸怀,广阔的视野,主动在社会新动态上挖掘,关注社会新动向,了解社会新事物,分析社会新问题,全面开展典型报道工作。
3 勤奋工作,树立强烈精品意识
编辑工作人员必须抱有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思想,具有百尺竿头,锐意进取的创新观念,这就是精品意识。精品意识,高度体现编辑工作人员的事业心与责任感。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个编辑业绩好坏,事业成败,关键在于他自身有没有强烈责任心与高度责任感。强烈责任心能够表现人走向成就、创造辉煌的最主要的思想意识。
如果编辑工作人员对于工作应付了事,表面敷衍,潦草应付,抱着混日子的心态。那么,在紧急时刻肯定手忙脚乱,难以应付。可以肯定地说,这样的编辑,不仅编辑工作做不好,从事其他岗位也会浅薄出丑,成为失败者。
创造精品不是编辑的口头工作,而是坚定不移地兑现。编辑工作人员,既要有勇气承诺,也要有才气进行,甚至表现出让人信服的霸气,用自身过硬的素质与能力创造精品。创造精品,需要编辑人员勤奋工作,花费比平常更多的心血与汗水,甚至牺牲更多个人时间和利益。但是,要做好文化宣传工作,是离不开这种勤奋,离不开这种精品意识的。只有培养出精品意识,编辑人员才有勇气应对挑战,为文化宣传做出更多贡献。
4 坚持岗位,树立稳定的民本意识
我们的编辑必须心里时刻装着人民群众,以人为本,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编辑工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就是编辑事业的生命力所在。那些忽视了群众,忽视了生活的编辑,其事业的生命力也就终结了。
编辑人员肩负社会责任,是传播文化活动的基础。编辑应自觉履行社会职责,增强对自身的道德要求。编辑不应该扮演社会看客的角色,单纯进行作品采编,而应该立足采编对象的根本利益,做党的文化宣传者。坚持“以人为本”的编辑理念,树立人本位的编辑意识,增加对人生存的关注,肯定人的尊严与美好人性。
【无意识论】推荐阅读:
论无意识教育在构建校园文化中的运用10-24
无意识性06-09
无意识认知08-12
个体无意识10-11
无意中突然看见的词语09-20
无意插柳柳成荫08-14
无意中的教育心得体会06-12
论三毛的生命意识07-25
论期刊编辑的创新意识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