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

2024-08-27

试论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精选9篇)

试论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 篇1

试论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开展幼儿安全教育,是幼儿安全、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文章探讨了如何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对幼儿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培养自我保护能力,以期对幼儿教育教学实践提供一点参考。

关键词:幼儿

安全意识

自我保护能力

随机教育

幼儿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年龄小,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多是无意行为,受到伤害的可能性随时存在,稍不小心可能就会发生悲剧事件。因此,除了幼儿教师和家长平时的看护外,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十分必要。

一、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概念的界定

安全意识是人们头脑中建立起安全的观念,是人们对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可能会给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的外在环境条件的一种戒备和警觉的心理状态。可以说,安全意识是主动在头脑中发出“危险”的信号。幼儿安全意识,是幼儿对于危险状态的正确理解和辨认,以及警觉、戒备的心理状态,是幼儿对安全知识的掌握及保证自身安全基本行为的认识。安全意识是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能力是完成某种活动的素质。幼儿自我保护能力是指幼儿对安全的认识、理解和对周围环境中各种安全因素的敏感、判断及回避等自我保护能力。

二、幼儿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幼儿时期的孩子生理心理是初步形成时期,还不能辨别事物的是非、好坏、善恶,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这样就容易发生各种安全事故,诸如烧烫伤、气管异物、交通事故、意外堕落等种种意外伤害事件等,这些意外伤害不仅影响幼儿的身体,同时也会对幼儿的心理造成影响。所以,除了幼儿教师和家长平时的看护外,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幼儿健康成长的需要

从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对一切充满了好奇,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到了三岁左右,独立行走能力在不断增强,就越发地想摆脱对大人的依赖,希望能够独立探寻自己所不了解的世界。他们活泼好动,好奇心强,遇到什么事物都喜 欢亲自去尝试一下,无形中便增加了很多危险因素。因此,为了幼儿能健康成长,在生活中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便成为我们必须关注的内容。(二)时代日益发展的要求

科技革命以来,现代社会科技突飞猛进,随之而来带给我们环境恶化加剧、交通拥堵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等等诸多问题,幼儿因为年龄小,安全意识不强,自我保护能力弱,因而成为了安全保护方面的弱势群体。危险一旦降临往往难逃厄运,不得不令人担忧。因此,各国都将幼儿的安全教育摆在了重要的位置。(三)家庭和社会的基本要求

计划生育政策不断落实,家长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现在家中的孩子大多为独生子女,是父母的希望,是家庭的期盼,也是国家的未来。不少家庭多人照顾一个孩子,造成孩子生活上过多的包办代替,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缺乏应有的自理能力。另外,因为少而格外珍贵,家长们对孩子自主行为往往会过度限制,使他们做事缩手缩脚,缺乏自信和判断能力。如果危险来临,家长不在身边,就会束手无策。因此,有必要将幼儿从过度的限制和保护中解放出来,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这既是其自身成长的需要,也是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稳定以及民族发展的需要。

随着国家各方面的进步,威胁孩子安全的因素也在增加,探讨应对策略势在必行。加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幼儿顺利地参加幼儿园的游戏、学习及生活活动,有助于消除家长的后顾之忧。有道是:少年强则国强。而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素质是孩子健康成长、走向强大的必要保证。

三、幼儿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培养的途径

针对幼儿好奇心强、活泼好动、模仿欲望强、缺乏生活经验、安全意识薄弱等的特点,现根据国内外各幼儿园开展的教育活动和教学内容设计,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总结出以下几种培养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一)、通过随机教育培养

安全意识教育不仅要在集体活动中集体进行,还要在日常生活中随机进行,渗透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平时要随时观察幼儿的一举一动,利用各种教育活动,抓住生活中瞬间发生的偶发事件、典型事例,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以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只要做个有心人,时时把幼儿的安全放在首位,就能为幼儿营造一个安全、温馨、快乐的生活乐园。例如,可以利用幼儿对电器好奇的心理,当发现幼儿有动开关、电线的举动时,抓住这一举动,及时地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还可以结合常识活动,进行一些通电小实验,使幼儿了解电、电器的危险性,教育幼儿不要乱摸电源开关、插座、电线和电器等。让幼儿知道那些东西有危险,会伤害身体,不能乱摸乱碰,使幼儿懂得既要玩得自由开心,又 2 要注意安全。

(二)通过创设环境教育培养

幼儿园创设良好、安全的环境不仅仅是有美化的作用,也是一种直观的教育方法。精心创造、设计相应的环境,对幼儿进行生动、直观、形象而又综合性的教育,可以使幼儿自我保护意识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例如,通过用有趣的图片、漫画、标志符号、照片等布置安全宣传栏或墙饰,让幼儿在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熏陶、感受安全教育;又如,在楼梯口贴上小脚丫,让幼儿知道在上下楼梯时要靠右边的扶梯走;在活动区域创设电话亭,教育幼儿在遇到火警、生病和坏人时应该打什么电话;在走廊、过道等地挂上招贴画式的安全标志或幼儿自己设计的安全标志,教会幼儿如何辨认并懂得它们的主要作用;再例如,在教室墙壁贴上卡通的图画故事和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幼儿欣赏到美丽图画的同时知道了“过马路要走人行道”、知道“红绿灯和交通标志”、“不能玩火、不能玩电”、“不从高处往下跳、不爬窗户”、“陌生人敲门我不开”等。另外,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起表率作用,注意自己的言行,不在小朋友面前做危险动作,不放置危险物品在幼儿能触摸到的地方,在组织幼儿活动时,必须做好安全教育和安全防范措施,让幼儿深深地感受到老师时时刻刻在关心自己的身体和健康,自己更应该懂得保护自己。

(三)通过主题活动教育培养

教育活动是幼儿教育的主渠道,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挑选适当的活动内容,通过主题活动教育,让幼儿亲身经历整个过程,增加体验,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例如,小班主题:棒棒的我。通过《不跟陌生人走》、《安安全全玩滑梯》、《交通信号灯》、《防止抓咬伤》等系列活动,让小朋友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收陌生人的礼物,不跟陌生人走;学习正确的玩滑梯方法;了解初步的交通规则,一定要在大人的带领下过马路;学习与人交往的基本技能,和小朋友友好相处,不能随便抓、咬别的小朋友等等,初步培养小朋友的安全和自护意识。中班主题:安全地玩。小朋友的好奇心强,对电源插座、电线、电风扇、煤气灶、药品、热水瓶等都感兴趣,但这些物品使用不当会造成严重伤害,通过组织幼儿观看课件、组织讨论、欣赏故事、认识安全标志等活动,使幼儿知道哪些物品有危险,遇到危险时怎么办,幼儿园里怎样玩等,并学习简单的自救方法。大班主题:意外创伤。幼儿园里的意外伤害多发生在户外活动和上下楼梯中,所以通过儿歌《楼梯歌》、《防止烫伤最重要》、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砸沙包》、日常生活中和紧急疏散时的上下楼梯演练、安全方面的动画片欣赏等各种形式的活动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正确地上下楼梯。在户外活动中学会躲闪、正确的跑跳、有秩序地排队、观察周围环境等,懂得危险的 3 地方不能去,了解摔伤、烫伤后的简单处理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养成不推不挤、谦让等好品质。

(四)通过趣味游戏教育培养

游戏是幼儿园的主导活动,也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是幼儿园最有效的教育方式。要充分利用游戏这一方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得到安全自救技能的训练并巩固生活的技能。

例如,通过游戏“找娃娃”、“离群的小鸡”等活动,教育幼儿不要随便离开集体,要和大家在一起。如果万一走失,要大胆、心细,记住父母的姓名、工作单位、电话号码、家庭住址及周围明显的建筑特征,同时,还要激发幼儿脱险自救的情绪,促使幼儿想出一些脱险自救的具体方法。利用角色游戏“红绿灯”让幼儿了解交通规则,外出要跟随大人,不能在马路上玩耍,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让幼儿在看似游戏性质的表演中获得最为深刻的感性认识,在他们的头脑中,从小树立安全第一、生命最可贵的自我保护意识。又如,在情景表演游戏“你知道该怎么办吗?”中创设一些情景:“你一个人在家,有个陌生人敲门你该怎么办?”“夏天很热,容易中暑,你该怎么办?”“发现厨房有煤气的味道应该怎么办?”“如果你的手划破了怎么办?”等等,引导幼儿设想出各种各样的自救自护的方法并进行演习。还可以在娃娃家游戏中放置电话,让幼儿在游戏中练习拨打电话,巩固他们对“110”、“119”、“120”等特殊电话号码的认识。同时,组织幼儿讨论哪种方法更好,让幼儿懂得采用最有效的自我保护措施,培养幼儿遇事不慌、临危不惧、机智勇敢的品质,提高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和心理素质。

(五)通过一日生活各环节渗透教育培养

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是安全教育的好时机,要充分利用晨检、午餐、散步、盥洗、户外活动、自由活动等时间。例如,晨检:保健员要注意检查幼儿口袋是否带尖锐的器具或小珠子之类的东西入园,以防自由活动或午睡时戳伤或异物塞进耳、鼻、口等;又如,午餐:要注意提醒幼儿餐前要洗手,以防病从口入;吃饭时热汤热饭要吹一吹再吃,以免烫伤;吃饭时不说话以免噎着。再如,教学活动:教幼儿正确使用剪刀、游戏棒等尖锐的东西。另外,户外活动时,教师在组织幼儿出活动室前要告诉幼儿整理好衣冠、鞋带,上下楼梯要靠右走;活动时要注意控制活动量不狂奔乱跑,不因活动量失控而摔伤;告诉幼儿玩大型玩具时的规则、分析怎样玩最有趣更安全;自由活动时,教师要时时关注并教育幼儿在玩玩具时不相互甩、抛、扔,不攀爬栏杆、窗户,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安全事故。

(六)通过安全知识抢答比赛培养

设置一些安全知识问题,开展安全知识抢答活动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例如,4 当幼儿乘坐公交车时我们可以设置问题:乘车时能把头伸到车外东张西望吗?幼儿答:不能。因为伸出窗外容易被外面的树枝和其他物体划伤或被另一辆车刮伤,而且头在外眼睛容易进沙子。又如,问:“当你迷路、走失了怎么办?”启发孩子们动脑筋,把自己想出来的好办法说给大家爱听,同时结合进行勇敢、防骗等教育。再如,“你放学回家,家人不在,你会怎么做?”结合进行不做危险游戏、不到河里和马路旁玩耍等教育。还有,“你很想看动画片了,大人在忙着,没空帮你开电视,你怎么办?”当他们纷纷说着如何解决的同时,结合讲述正确使用一些简单电器的知识,并进一步强化防触电教育。通过以上这些安全知识抢答,让幼儿自由讲述如何保护自身、防止意外、避免伤害,这样教师既能了解到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水平,又能让他们自身受到影响教育,从而提高自我防护的意识和能力。

(七)通过家园配合进行教育培养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幼儿的安全意识教育和自我保护能力培养仅靠幼儿园的力量还是不够的,还应让幼儿家长配合,同步进行。因此,要利用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及时与幼儿家长进行沟通,并让家长各抒己见,对如何让幼儿得到更加安全的保护、如何提高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提出丰富的建议。另外,针对部分幼儿家长安全意识较薄弱的现状,幼儿园要向家长宣传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增强家长的安全意识,并配合幼儿园进行幼儿安全教育。可以设置“家园专栏”,利用栏目及时刊登安全教育话题,指导家长为孩子创设安全的家庭环境,同时将安全意识和身体保护方法教授给孩子。总之,幼儿家庭与幼儿园密切配合,对幼儿实施安全自护的家园同步教育,是幼儿健康、安全成长的必要保证,也是提高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关键。

四、结语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健康和安全时刻牵动着父母、老师的心。因此,幼儿园要把培养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师、家长以及社会都应该积极参与,要时刻关注幼儿的安全,同时要为幼儿提供和创造安全的生活环境;要不厌其烦地通过采用多种活动方式反复灌输同一内容的安全知识,让幼儿牢固掌握,知道哪里有危险,如何征服危险,并懂得在征服危险的过程中怎样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总之,实行幼儿安全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让幼儿将所获得的安全知识转化为自我保护意识,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自己为自己创造安全的环境,自己来保证自己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秦明华 张欣主编《幼儿园组织与管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版.5 [2] 李香湄主编《幼儿教育学基础》[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版.[3] 白鹭 幼儿园安全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 D.成都:西南大学,2009.[4] 范蕾.浅谈如何增强幼儿安全意识 J.时代教育,2009(2).

试论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 篇2

关键词:幼儿教育,安全意识,自我保护能力

《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首位。”这表明安全保护在幼儿园工作中所处的地位。安全保护需要社会、家庭、幼儿园、教师及幼儿一起来做好。而且幼儿的年龄特点, 决定了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尤为重要。那么怎样做才能使幼儿提高安全意识并学会自我保护呢?

一、集中教育, 正面引导, 增强幼儿的安全防范意识

在活动前和幼儿一起分析容易出现的危险情况, 并共同讨论应该怎样玩才不会出现危险。如我园的户外场地很大, 分为很多区域, 如球类区、跳跃区、大型玩沙区、攀登平衡区等, 每个区域的玩具、材料、场地都不一样。为了避免幼儿发生意外事故, 我们在活动区域, 应该先和幼儿一起分析容易出现的危险情况, 讲解应该怎样玩玩具, 不应怎样玩, 使他们知道怎样做才对, 让幼儿了解游戏规则, 以引起幼儿注意, 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由于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 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宜正面引导。我们在教育活动中常常发现这种情况:一名小朋友要求上厕所, 会有很多的小朋友跟着说:“我也要上厕所!”他们也许不是真想上厕所, 也未必是故意捣乱, 只是模仿别人以引起老师的注意。如果这时老师对其中一位坐得好的小朋友进行表扬, 那么其他小朋友就会向受表扬的小朋友学习, 会坐得更好, 而不再要求上厕所。安全教育也是如此, 如果我们只是反复强调危险的不良后果 (如:有个孩子不听话爬墙摔坏了腿, 另一个孩子拿玩具时不小心把小朋友的头打破了等) , 那么孩子难免会模仿。但如果我们多举一些小朋友注意安全的例子, 这些正面材料会引导幼儿正确地理解安全知识, 避免盲目模仿。

二、通过一日生活活动, 促使幼儿掌握自我保护方法

老师和家长总是担心孩子这儿摔了, 那儿碰了, 什么事情都为孩子包揽, 导致孩子胆小, 依赖性强, 自立和自我保护能力差。“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教会他们自己保护自己的方法, 不但减轻了我们的负担, 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孩子的能力, 安全系数可以得到提高。因此,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早晨幼儿入园时, 利用晨检检查幼儿所带的物品, 对于小针、弹球、小刀、珠子等要及时没收并告诉幼儿这些玩起来是特别危险的。如此排查一切安全隐患, 才能确保幼儿的在园安全。

在户外活动时, 要求幼儿有秩序地排队行走, 不推也不挤, 上下楼梯更要注意, 一步一步稳当地走。在户外听本班老师指令, 跟着大家一起走, 不要走失;在玩大型玩具时, 按老师的要求去玩, 不争也不抢;做游戏时要遵守游戏规则, 不要按自己的意愿做各种危险动作, 游戏结束后要立即归队。

吃饭时不说话, 以免饭卡在喉咙口, 并教他们正确使用勺子的方法。告诉幼儿勺子是用来吃饭的, 不能玩, 否则不干净又很危险。有点烫的饭, 凉一凉再吃, 以免烫着自己, 吃完饭后在老师指定的地方排队散步, 不在教室里跑和玩。午休时, 不大声喧哗, 不攀登上铺, 不站在床铺上, 不和小朋友说话, 不玩被角, 要尽快休息。身体有什么不适要及时报告老师, 千万不要不言不语。

如厕时, 让他们按顺序分组排便、洗手, 不玩水, 不做危险动作, 不推也不挤。地面湿滑时让幼儿慢慢行走, 教师在旁看护, 确保幼儿安全。

下午离园时, 家长没来不能离开座位, 陌生人接不能走, 教师要强制使用接送卡, 走时向老师说“再见”。

当然, 也要教幼儿进行自我保护和防范, 如, 不玩水、不玩电、陌生人敲门不能开。出现紧急事件会拨打急救电话, 匪警110、火警119、急救120等, 知道其各功能, 拨打电话时一定说清楚自己所在地址, 说不清楚, 可说一些标志性的建筑物。还要让幼儿学会简单的自救、逃生知识, 定期进行“安全”应急演练。

只有了解了各种保护自己的方法, 了解了这些安全规则, 安全管理工作才会容易得多, 幼儿才不会受到危险情况的威胁, “花儿”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家园共育, 共同做好幼儿的安全工作

在离园或放假前, 教师不但要向幼儿反复进行安全教育, 还要及时和家长沟通, 确保幼儿平安返园, 假日期间不带幼儿参与冒险性、危险性活动, 不得对幼儿放任自由, 不让幼儿玩水、玩电、玩火等。幼儿园在进行环境创设时, 要消除不安全角落, 排除安全隐患, 对大型玩具、盥洗室、走廊、楼道等人群密集地带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和修缮。当然幼儿的安全与教师的责任心也是分不开的, 即使幼儿有较好的自我保护能力, 但他们毕竟年龄小、体格弱, 同样需要我们的帮助和教育。

幼儿是家长的希望, 祖国的未来。安全是幼儿园的一项重要工作, 应时时提防、处处来抓, 让幼儿先学会保护自己, 教师再付出爱心和责任心, 这样幼儿的健康才能得以保障, 身心才能得以发展。只要我们齐心协力, 众人划桨开大船, 就没有什么能难倒我们, 祖国的“花朵”就会开得更加灿烂。

参考文献

[1]范晓明.浅谈幼儿安全意识的培养[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 2009 (1) .

[2]王凤芝, 陈锭之.浅谈幼儿的自我保护与培养[J].新课程, 2011 (11) .

[3]甘文.幼儿安全意识的教育[J].考试周刊, 2010 (4) .

试论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 篇3

关键词:农村 幼儿 安全意识 自我保护能力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3.112

根据我国相关数据表明,我国每天因交通事故,失误中毒,溺水等原因死亡的儿童平均在40名左右,每年有接近1.6万个儿童死于非命。儿童特别是幼儿由于心智发育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周围环境所存在的个体危险没有相关的认识,对自我的保护意识基本没有。所以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幼儿极易受到伤害。特别是在农村,由于幼儿教育机构不完善和家庭对幼儿的自我保护方面的教育不够重视,直接导致了农村幼儿自我保护意识的严重缺乏。在我国,关于幼儿教育的《刚要》明确指出:幼儿园的首要任务就是确保幼儿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因此,幼儿园日常工作中要将以上两点作为工作重点。幼儿园关注幼儿所处的环境是否安全,并着重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措施和方法,以确保幼儿的人身安全,使家长放心。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培养农村幼儿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呢?

一、正面引导来提高农村幼儿的安全防范意识

幼儿在幼儿园开展活动时,教师应在活动前认真细致地将活动中所可能出现的危险和危险的处理方法教给每一个幼儿。通过这种引导的方式提高幼儿的危险防范意识和处置能力。如有些幼儿园儿童游乐场所比较大,中间分成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内的游乐设施又各有不同。因此,在儿童进行游戏之前,教师应对每一个游乐区域正确玩法做详细地解说,明确地告诉幼儿不允许怎样玩,如果不听话会有什么后果。只有这样才能让幼儿真正意识到遵守活动规则的重要性和不遵守会出现怎样的严重后果。同时,要通过在活动中的集体教育使安全问题引起孩子们的足够重视,从而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减少事故的发生。同事在教育幼儿时还应该注意方式方法,多用正面教材,坚决避免反面教材的使用,防止儿童的盲目模仿。

二、培养农村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交通意识

对于幼儿来说,仅仅依靠外界的自我保护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应该辅以其自身的良好生活习惯,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事实证明:只有幼儿养成或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才能有效地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如有序地排队洗手,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碰撞;喝水或喝汤之前要想吹一吹,这样可以避免烫伤;穿鞋时腰包鞋带系好,这样可以避免跌倒;吃饭时不能打闹,这样可以避免食物进入气管等等。家长和教师应该多注意对儿童生活细节方面的培养,监督和培养出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提高儿童的自我保护能力。其次,在农村,幼儿的交通安全意识非常薄弱,甚至可以说是根本没有交通安全意识。教师和家长应该创造良好的环境来培养儿童的交通安全意识。如利用幼儿园的走廊、转角等场所,配以图画、标示等形成一种图文并茂的交通安全教育途径。通过这些途径来培养幼儿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让儿童牢牢记住一些简单的交通标示,如过马路时应该走斑马线,红灯亮时应该停下来,绿灯亮时才能通过等等。

三、开展各种预设多种形式主题活动

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教师和家长应该将各种预设的活动主题贯穿始终,并在幼儿每一天的生活中挖掘安全教育因素。建议教师多带领儿童进行一些户外的活动,放下怕事的心态,在户外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相关的危机事件处理能力。同时,通过各种主题活动,让每一个儿童都能亲身经历活动的整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此外,教师和家长应该善于抓住安全教育契机,对于在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偶发事件,教师应该灵活地利用幼儿的安全教育中去。在开展户外活动时,应该有明确的目的,应对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有切实的提高。在进行户外活动时教师应该事先对幼儿进行思想教育,例如教导幼儿怎样排队,怎样玩大型的玩具。

四、家园共育,共同做好农村幼儿的安全工作

在农村,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孤儿等这样的幼儿比较多,有些儿童严重缺乏父母教育,或缺乏家庭引导;有的家长虽然进行了引导,但引导方法不正确,这就使一些儿童的道德认识扭曲;有的家长娇生惯养孩子,导致孩子养成恶习。因此,在幼儿园放学或放假时,幼儿离园之前教师应该对幼儿进行必要的安全提醒,并且在假期期间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同时教师还要对幼儿家长适当作出安全建议,如告诉家长不要带孩子去玩刺激冒险的游戏、不能忽视假期对幼儿的安全管理等。在幼儿园方面,幼儿园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环境的舒适度。如果发现幼儿园有安全隐患时,应该及时整改、排除。对于幼儿园中的一些大型玩具和走廊、盥洗室、楼梯等地方要定期定人进行维护,保证这些地方能够正常使用。

幼儿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幼儿安全工作是幼儿园工作重中之重。而幼儿教育问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需要社会、学校、教师与家长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形成教育合力,不断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因此,针对问题幼儿的教育,幼儿园或家长更是要有防患于未然的意识,多一份关心和理解,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从内心呵护幼儿的健康成长,积极地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克服他们的心理障碍,进而使每一个单亲家庭孩子、留守儿童、孤儿得到全面关注,让他们在纯真的世界里自由翱翔。

参考文献:

[1]王凤芝,陈锭之.浅谈幼儿的自我保护与培养[J].新课程,2011(11).

[2]肖茂瑞,赵建东.全方位抓安全教,培养学生安全意识[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

[3]王桂秋.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实践研究[J].林区教学,2012(5).

[4]平措卓嘎.幼儿园园本课程中藏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实施研究——以拉萨市实验幼儿园为例[J].西藏教育,2014(12).

试论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 篇4

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和保护能力

帮助孩子树立强烈的安全保护意识,学会警惕那些可能导致危险的人和物,牢记“安全第一”的宗旨;

不轻信除父母、老师、医生等外的其他陌生人;不要单独在偏辟、危险的地方如郊外、河边、游泳池等地方玩耍;遇到危险或困难打家长、老师或110电话求救;不要给陌生人开门;告诉孩子自己是弱势群体,不可单独或贸然跟歹待搏斗;不要在外面乱吃食物;懂得一些简单的防火、防电、地震、闪电知识,熟悉110、120、119等急救电话;不要轻易在网上把自己或家里的真实信息告诉任何人;自觉抵制黄色、暴力、反动的网络信息

试论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 篇5

增强交通安全意识 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宿州市第七交警大队负责着宿马园区的交通安全,自2013年成立以来,大队非常重视园区的交通安全,明确分工,走村入校,实地调研,经细致工作,了解到园区一带原交通闭塞,师生的交通安全意识比较淡薄,现在洪河路开通交通较为发达,师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加强迫在眉睫。三中队于2013年六月份由中队王队长和魏指导员多次深入关闫小学实地走访,经中队与学校研究,首先向上级申请在学校的交叉路口设立警示牌,同时三中队在6月27日深入关闫小学,给师生上了一堂较为深刻的交通安全课。会上由魏指导员就如何走斑马线,如何在马路上行走,如何保护自己,以及暑假到来如何防溺水….等安全方面作了生动而细致的讲解。会上师生们认真听讲,以此来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试论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 篇6

关键词:培养;安全意识;自我保护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东部沿海的发达地区,社会环境、家庭状况、生活条件都在发生可喜的变 化。随着城市扩大化的步伐的迈进,使我校服务区域由郊区变成了市区,从而使历史遗留下来的自然村庄变成了统一的住宅小区,原有的幽静的乡间小路变成了车水马龙的公路大道,家用电器大量增加,这一切变化虽为生活质量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但也对刚从农民转变成居民的孩子存在着不少隐患。因为这些学生从小生活在乡村,面对新环境,他们的思想意识、生活理念、行为习惯都难以适应。

近两年内,在我校的外来学生中就出现了由此造成的两起严重而悲惨的安全事故。2002年寒假的一个晚上,一名四川籍的男生张远在其父亲工作单位的宿舍里被烟火熏昏后烧死在宿舍大门边。2003年暑假的一个下午,宁海籍的二年级学生胡宁川为追赶离家出走的母亲横穿马路而被疾驶而来的车子当场撞死。如果这二个学生当时都有强烈的安全意识的话,也许就不会发生这二起安全事故。

笔者认为,对原来在本地城区生活的学生,在接受学校所开展的常规性的安全教育的情况下,还需要不断加强对农转非学生和从外地贫困山区来的借读生的安全教育,切实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以确保广大学生的人身安全。这既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广大学生家长的心愿。为此要通过研究和探索,使安全教育的内容落到实处,使方法趣味科学,便于接受,作用效果实在,适合学校实际的一种安全教育模式。

二、研究构想

(一)研究原则

开展本课题研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主体性原则:学生是本次课题研究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点。因此,在研究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和积极性,教师起到的是引导辅助作用。

2、循序渐进原则:能力的提高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研究过程中应遵循这一原则,逐步加强对学生的要

求,从最初的“扶”逐步过度到“放”。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理论去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总结经验,证明理论的正确与否,使学生真正融入到实践中,在实践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二)研究目标

1、理论目标:

探索学校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及时总结经验,构建小学安全教育模式,使小学安全系统化、科学

化,使之更具有实用性和指导性。

2、实践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有关安全方面的知识。了解常见意外事件的种类、原因以及预防和处理的方法。(2)技能目标:让学生学会常用家电的安全操作方法,初步学会意外事件预防之道,学习意外事件处理方法。(3)情感目标:具有安全意识,具备防范意外事件的常识和处理能力,并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以减少或避免

意外事件的发生。

(三)研究方法

实验法、筛选法、比较法、归纳法

(四)研究对象:信谊小学全体学生

(五)研究时间:2003年10月——2005年8月

研究步骤:第一阶段:2003年10月——2004年2月,初步实践反馈效果,不足之处进行改正。

第二阶段:2004年3月——2005年3月,加强实施调整。

第三阶段:2005年4月——2005年8月,进行总结评价,撰写研究报告。

三、研究内容:

1、创设有安全特色的校园文化,通过学校、家庭、社区三方合作,形成良好的安全教育氛围,使学生的安全

意识逐步增强。

2、学校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多种形式,向学生传授水、电、火、气、交通及自我保护等相关的安全知识。

3、传授自我保护以及应变突发事件的技能,开展行之有效的实践活动。

四、研究实施

(一)、以学校教育为主要途径,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1、造声势,营造氛围。

大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为学生提高安全意识提供良好的氛围。以班级切入点,以校园宣传每题建设为重点,多角度、多方位建设有安全特色的校园文化。邀请交警到学校作交通安全教育报告;在校园中展出了交通案例展板,播放交通安全教育电视片,以血的教训和代价向同学们发出警示;在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与带领下,有些班级制定了班级公约。每班在黑板报中都有一块“安全岛”的内容,主要宣传安全方面的小知识、小常识,对学生的具体操作很有帮助,是学生最爱阅读的内容。同时,利用国旗下讲话的契机宣传各方面的知识,大队辅导员利用红领巾广播台进行每周一次的常规宣传,在橱窗里设立了《公安报》阅报栏,让学生及时了解

身边的事,给自己一个警惕。

2、创立项目,得到深化。

各班在大队辅导员、中队辅导员、各任课教师的积极引导下,紧密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循序渐进,因地

制宜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

(1)主题课程教育:学校以兴趣课的形式,每班每月开设一节安全教育课,使学生能够熟知交通安全常识,明确体育活动、课外活动、课间活动应注意的问题,学会使用“水、电、火、气”,稳妥处理突发事件以及放学、上学路上的安全问题等等。

(2)学科渗透教育:各学科教师结合学科的特点,进行安全教育渗透。这是开展安全教育的另一个 行之有效的辅助途径。在体育课中,对于自我保护的教育尤为突出,特别是骨折、皮肤内出血、抽筋等现象的应急措施,胸闷、低血糖等常见病的应急处理等等。语文课中,结合课文,教授安全知识,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在数学课中,很多的主题图是以道路为主要场景的,教师就结合实际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思品课、英语课都充分挖掘其蕴藏的安全知识开展相应的教授,使学生的安全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

(3)中队活动模拟教育:每班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水、电、火、气、交通”为主题的班队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他们给人类带来的好处以及危害,根据模拟演示,大部分学生能简单地处理突发时间。四年级的学生组织“崇尚文明、讲究卫生、关注安全、关爱生命”为主题的倡议活动。通过张贴宣传图片,进社区发放倡议书和教育传单,并对过往的老人和小朋友进行讲解等,使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安全教育知识的理解,对自我保护措施的应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深化了教育的效果。

(4)大队实践兴趣教育:围绕“安全、自我保护”,积极在学生中开展一系列的少先队的实践活动。少先队配合学校卫生课、寒暑假前的安全、法制教育组织在校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自护教育。在教育的同时结合活动使其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如“绘一绘交通标志、讲一讲交通故事”的绘画比赛和讲故事比赛;又如“假日小主人”活动,节假日要求每位学生在家长的教导下学做一种家务,主要与电、水有关(学烧一样菜,正确的使用电热水壶、如何进行行之有效的扑灭油锅的火等)。通过实践活动和竞赛,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巩固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更能通过活动,真正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体现素质教育。

(5)日常行动教育:因临时校舍的校门口是T字型的交通要道,又是城乡结合部,过往有很多的运输车,又没有交通指示等灯,给孩子们的上学、放学带来很大的交通隐患。为此,每当中午和下午放学,各个班级的学生排好队伍就有老师陪同下过马路,一天至少三次。如遇到个别学生有事出学校,也是由老师陪同下过马路的。这一举措给孩子们带来了安全,给家长们带来了放心,给关心下一代的人们带来了信心,也给老师们带来

了舒心。

3、开拓思想,互帮互学。

在学校开展活动的同时,积极配合家庭、社区的安全教育,扩大少先队安全教育的阵地。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开展了“安全隐患大搜索”活动。有些社区工作者、老师和家长都没想到的或平时忽略的安全隐患却被学生看到了,想到了,并提出了创造性的建议,给予社区和学校开展工作和正常的教育教学带来很大的帮助。这个活动也搜索到了的很多隐患:社区宣传橱窗下延有钉子头,如果小孩子在下面玩,很容易造成头部受伤,后果将十分严重;个别家长外出从不关管道煤气的总阀等。通过活动,家长们都笑着说:“孩子真是很厉害,成了家里的安全管理员了,害得我也时时特注意。”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反映出了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能力在不断的加强,家长的安全意识也受到影响,逐步在提高。

根据学生们进步,推选出了“交通、水电、火气”小标兵;根据各班特色、特长,成立了“交通、水电、火气”的安全模范班级,并在国旗下讲话宣布,成为全校学习的榜样。

(二)安全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全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任务,更是每位家长的首要任务和责任,因此学校请来交警支队和消防支队的教官为家长上课,组织家长参加经验交流活动,引起家长们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的重视,同时通过交流和总结增加教育内容和手段,提高教育效果。其次,还邀请家长和学生一起参加学校组织的队活动,如家庭安全知识竞赛、“生活折射”小品表演等等。使学生和家长在活动中加强了安全教育的力度,把所学的转化为自身的保护能力和内在修养。还向家长分发一些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的小资料,如:家庭安全教育十招,家庭安全教育重点。

(三)安全教育离不开社区的配合。

学校、家庭与社区三方面通力合作,把安全教育贯穿到每一个环节,小学生一年有160多天在社区度过,在这段时间里往往没有老师和家长的陪同和照顾,完全靠学生自身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来支配。由此可见,社区安全有效的教育和组织活动是不容忽视的。因此社区与学校就充分利用宣传阵地宣传各类对学生个体

活动有帮助的安全教育内容。

暑假是江浙地区雷雨和台风的多发时期,很多孩子往往独自在家,因此社区在放假开始和台风来临之前,向学生们宣传了《雷雨来临之前的行动》、《台风之前的预防措施》的安全措施。并组织一部分高年级的孩子在台风来临之前和社区的叔叔、阿姨们一起寻找小区的安全隐患,帮助孤寡老人准备物资等。这一行动让孩子们深深地体会到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体会到爱大家更光荣。

五、研究成果

1、促进了学生对安全意识的提高

安全教育是现今学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常规性教育。可是学校的教育及管理能力十分有限,随意性大,涉及面也不广,教育效果也就可想而知。杜绝事故发生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时时刻刻牢记安全要素,随时发现自己身边的不安全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的避免事故的发生。

通过二年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全校学生的安全意识有了明显的改观。学生能随时随地地去发现自己身边的不安全因素,提醒父母、老师。在临时校舍,我校的楼道口较狭窄,而要通过仅有的一个楼道口上下出操的学生就有100多个,而且都是高段学生,时常会出现拥挤的情况。第一学期,教师们并没引起注意,倒是一个五年级学生在一次校“你的生活安全吗?——寻身边的不安全因素”活动中,通过日记形式告诉班主任平时出操时他的所见所闻。据上网查询,因楼道拥挤而出现的惨案也是给过我们血的教训的。教师有了这位同学的提醒,及时做出了相应的教育,安排应急措施、疏导,有惊无险地消除了这个暗存在学校的不安全因素。

2、锻炼了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以往学校组织的各项安全教育,安全活动,都是以理论教育为主要手段。可是通过这些纯理论的教育,对学生所起的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在二年的研究活动中,我校把锻炼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放在首位。通过一系列的模拟活动,确实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每天上学放学过马路的学生,都明确过马路的注意点,“小小斑马线,一停二看三通过”等儿歌都耳熟能详。这就是学生安全教育效果的体现,更是学生自我保护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表现。

3、提高了学生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安全与不安全都在一念之间,很多事情都是难以预料的。我们能为学生考虑到的也仅仅只是我们能想到的那一部分,对于隐藏在孩子身边的不安全因素,我们不能预料到底什么时候会发生。为了尽量避免这类事故的发生,我们应该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去面对,让学生自己去学会处理突发事故,这才能最终让学生得到安全。通过二年的实践研究,学生处理身边的突发事件也越来越成熟了。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一位六年级学生。04年8月中旬,难得一见的雷雨天又一次袭击了宁波。时值傍晚,父母都未下班,家中就他一人。在雷电来临之前,他拉下了总电源,点起了小蜡烛。没过多久,一个响雷打中了小区的主电缆。第二天,该小区多户人家的电视、冰箱、电脑等多种家用电器都被雷电击坏了。可是,惟有他家,全部电器安然无恙。从这件小事上,我们就能发现,学校进行的教育在实践中得到了应用,提高了学生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4、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学生通过参加各种有关安全知识的自主设计活动,使得学生的创新精神进一步得到了发展。601班在刚开始自己策划“安全知识行”班队活动时,未找到切入点,整个活动显得苍白无力。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他们认识到关于安全的理论知识应该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在第二次搞“交通安全行”队活动时,做足了准备工作。他们在一起讨论、研究,新鲜点子一个接一个,巧妙的构思使得活动开展得十分顺利,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在教师、同学的肯定声中,学生从创新中尝到了甜头、找到了自信,而参与观摩的干部们也受到了极大的启示,往后每次活动都成了学生们展示创新才能的舞台。

试论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 篇7

关键词:安全隐患,安全意识,自我防护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 推动着社会快速发展, 农村也悄然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些变化, 提高了现在农村的物质生活水平。然而, 科技是把双刃剑, 孩子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幸福的同时也将面临新的更多的安全隐患。

一、农村孩子安全隐患大

农村孩子由于一些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与城市的孩子相比面对的各种安全隐患更多。农村孩子上学往往要走一个小时, 最远的走两三小时的也有。在上学和回家的路途中, 穿过公路时, 由于农村公路没有人行横道, 农村的各种车辆越来越多, 就必然存在很多的交通安全隐患。当恶劣天气来临, 暴发的山洪, 突发的滑坡、泥石流, 冰冻天气, 大雪封山随时威胁着孩子们的生命。山溪小河, 村寨里的狗, 树上的马蜂, 森林里的野果, 路边小摊点的零食等等这些客观存在的自然条件, 都是孩子们必须面对的安全隐患。加之农村留守儿童非常之多, 留守儿童多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隔代管理, 隔代管理的溺爱与放纵与薄弱的安全意识都给孩子们带来许多人为的安全隐患。另外, 许多农村学校地处高寒, 冬天冰冻天气使教学楼外墙瓷砖脱落, 路边山崖石块风化掉落也时刻威胁着学生的安全。

二、农村教师的责任更重

从国家到地方, 从行政部门到教育主管部门, 对学生的安全越来越重视, 实行安全问题问责制, 渐渐地教师就走向了学生安全问题的前台, 成了学生安全的首要责任人。随着农村留守儿童的增多, 教师又渐渐成了孩子们的代理家长, 学生的学习、生活、安全都是老师们天天牵挂的内容。加之社会对教师的不公, 凡是与学校、学生、教师有关的事故, 社会总是把责任推到老师身上, 因为每次事故总要人出来趁承担责任, 无论是谁来承担责任都还是教师。农村孩子安全意识差, 安全隐患本来就大, 使得农村教师对学生安全的责任就更加的重大。

三、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 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我们农村教师虽然有着如此大的安全责任, 农村学生又面临如此多的安全隐患, 但是我们谁也不可能给任何孩子安全一生的承诺和保护, 只有学生自身具备了安全意识和能力, 提高了学生自己的自我保护能力, 方可一生平安。因此, 学校安全教育的落脚点应是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形成自救自护的自我保护能力。

第一、通过营造氛围感染, 让学生学习安全知识。学校安全工作的重点是通过各种形式的安全宣传教育和活动, 让学生懂得各方面的安全知识, 掌握自救自护的安全技能, 做到防患于未然。学校通过举办安全知识讲座、张贴安全标语、设置安全橱窗、出专题安全黑板报、布置安全科普画廊等方式, 使小学生从多方面了解掌握安全知识, 班上老师利用晨会课、公共安全课专门讲解安全知识和在教学中渗透安全知识, 让学生在处处重视安全的浓郁氛围感染下培养小学生重视安全的意识, 懂得各方面的安全知识, 掌握自救自护的安全技能。

第二、注重养成教育,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通过学校集会、班会、晨会等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 持之以恒地要求学生“管好自己的口、管好自己的手、管好自己的脚”, 严格要求学生在放学路上不准打架斗殴, 没有经过家长的允许不到同学或亲戚家等, 做到了周周有安排、有检查, 严格训练, 反复要求。通过学生的相互监督和管理, 逐步让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要这样做”, 让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只有形成了良好的习惯, 学生的安全意识才能得以培养和提高。

第三、学校与家庭相结合, 共同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与管理。教师除了上门家访外, 学校不定时召开家长会, 还要印发“道路交通安全承诺书”、“给家长的一封信”等, 向家长及监护人宣传了学生校外安全注意事项、家长如何管理好子女在家庭的各种安全行为及学生校外安全的防护措施, 增强学生家长重视子女安全的自觉性和防范意识。只有学校与家庭相结合, 共同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与管理, 才更有利于学生安全意识的提高。

第四、经常开展学生安全演练, 形成学生自救自护能力。学校要在培养学生安全意识的基础上, 坚持“积极预防和科学预防”的工作原则, 开展防灾减灾教育、开展日常安全教育与培训、开展紧急疏散演练等安全教育活动, 学校根据不同季节的特点及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 经常性地开展一些安全演练, 培养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

第五、排查不安全因素, 督导学生日常行为。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时时刻刻牢记安全要素, 随时发现自己身边的不安全因素。只有这样, 才能尽可能地避免事故的发生。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 让学生了解了各方面的安全知识, 学生的安全意识就会有明显的提高, 学生就能随时发现自己身边的不安全因素, 提醒自己身边的人注意安全。例如, 我们学校教学楼的楼道口较狭窄, 六个班近二百名学生从这通过, 每当吃午饭或集合的时候, 各班学生个个争先恐后地从楼道口冲向食堂或操场, 安全问题让人担忧。无论老师怎么叮嘱, 只要背了老师的眼睛, 就是山河依旧, 原形毕露。通过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和宣传, 观看安全教育片, 让学生认识到了这样做的危险性后, 他们便能快速而有序地来到食堂, 在楼梯间再也很少人拥挤了。若发现有人拥挤, 便有同学主动提醒:“这样做很不安全, 请不要拥挤, 要对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负责呀”。这样使学生上下楼梯的安全得到了根本好转, 解除了学校教师的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试论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 篇8

【关键词】幼儿园;大班;自我保护

幼儿园大班的孩子虽然粗浅的知道一些安全知识,可是由于它们的身心发育还不成熟,身体的动作不协调,反应也比较慢,而且比较贪玩好动,他们很难根据已知的安全知识实施自我保护。所以,很容易发生比较危险的事故。要想有效的避免不安全事故的发生,那么加强大班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

一、将安全教育纳入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培养中

大班幼儿只有具备了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才能够对周围的环境和自身进行正确的认识,从而减少或者避免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实际上,大班幼儿没有生活经验,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也比较差。所以,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教师必须引导幼儿遵守公共秩序,在公共场合不能拿东西打闹,和同学之间要做到礼貌相待。另外,还要教育幼儿不能去触碰和玩弄危险物品,不要将东西放入自己的口、耳、鼻中,防止出现意外事故。对于教学活动中运用的诸如剪刀之类的东西或者其他游戏用具,需要在教师的监督指导吓使用,以免伤及其他小孩。还要教育孩子遵守交通规则,提醒他们在过马路时应该注意什么,怎样行走等等。幼儿教师必须利用抓住一切机会给幼儿进行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

二、注重大班幼儿的安全教育环境

由于大班幼儿正是成長的时候,他们的身体动作、肢体语言等都不灵活。一些小小的碰撞和摔绊就容易受伤。所以,要给大班幼儿创造一个安全的生活教育环境,做到防患于未然。例如,在集体活动时,对于活动使用的游戏道具要认真检查,消除一切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教师可以在活动场地放一些障碍物,现场指导幼儿进行安全清理。另外,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认识一些常见的危险物,让他们了解这些危险物可能造成不安全事故发生,让幼儿远离他们,并将安全常记在心。

三、以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1.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在幼儿的生活中游戏是他们十分喜欢的。大班幼儿的逻辑思维正在开始发育,但是其思维自觉性还是不够好,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思维过程,所以,在进行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要通过游戏让幼儿在快乐的氛围中学到自我保护的方法。

2.坚持自我保护意识教育的长期性

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联系。大班幼儿比其他幼儿有一定的记忆能力,不过也很容易遗忘,因此教师需要耐心的指导,通过反复的教育巩固安全知识,使之形成自我保护能力。在生活中,教师指导幼儿学会掌握简单的急救方法,教育他们受伤或者摔倒时不要随意揉搓。如果有东西进入了口、鼻、耳不要用手乱抠;要是身子被卡住了,要呼救,不能乱动。教导幼儿有事就报告老师或者家长。另外,教师要经常运用不安全的事故来教育幼儿如何吸取教训,让他们在突发事件面前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和应变能力。

3.将安全教育寓于活动中

要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就需要在教育中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对他们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安全教育以及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对大班幼儿要进行简单的安全用电知识讲解,让他们知道电的作用以及危险性,告诫幼儿不能去触碰电力插头。与此同时,还可以给幼儿讲解一些简单的天气知识,给他们讲解如何避雷,以及相关的主要事项。还有就是要对幼儿进行火灾知识教育,简单的教会他们如何救火以及如何拨打火警电话。总之,通过形式多样的安全知识教育,让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由于幼儿自我保护意识教育的内容多,范围广,而且孩子年龄小,需要详细的教育计划,而且教育方式也是因人而异,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大班幼儿园需要通过形式具体、生动活泼的安全教育手段来提高大班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培养他们形成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与此同时,在对大班幼儿园进行自我保护教育的时候,还应该联合家长,加强互动,将幼儿园、家庭、社会教育结合起来,最大限度的防范大班幼儿园发生全事故,尽职尽责的保护幼儿的人身安全。当然,这些教育不可能完全被动的让孩子接受,因此,需要通过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实践活动,让幼儿在反复练习中形成自我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猛凡超.浅议培养而已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自护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09(12)

[2]王振宇.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怎样培养自我评价的意识和能力 篇9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冉乃彦 自我教育是一个由自我认识、自我要求、自我践行和自我评价四个环节组成的动态结构。一般的人都是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提出自我要求;在自我要求的目标引导下,不断地通过实践过程中的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力争达到一定预期效果;然后用自己认可的价值意识对自己进行评价,通过这一评价,形成对自己的新的认识。在这一新的基础上,又开始了新的自我教育循环上升过程。

一、什么是自我评价能力

如果把自我教育过程比作一个螺旋上升的链条,那么自我评价就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环。这一环将决定自我教育过程在进入下一周期时,驶入哪一个轨道。

雷锋的战友乔安山,热心助人,将一位被别人撞倒的老人送进医院后,竟被老人的家属诬陷,把肇事者的帽子强加给乔安山。这时乔安山必然会对自己的行为有个自我评价,如果认为“救人反被诬”,“好心不得好报”,这样的评价结果,肯定会下决心今后再也不做这样的傻事了;而乔安山却是坚定地用高尚的共产主义思想来评价这件事,宁肯自己受委屈,今后还要坚持这样做,他认为这样做是一种社会进步的需要。

可见,自我评价必将影响着自我教育的方向。

“价值”是一把尺子

评价就是评定一个事物的价值,自我评价就是自己对自己各种表现的价值评定。自我评价要有标准。人每当做完一件事后,都会自觉不自觉地用“价值”这把尺子量一量,即通常说的“值不值?”。问题的复杂性在于:这把尺子并不是不变的,不但每一个人用的尺子可能不同,即使同一个人,自己用的尺子也会发生变化。这个尺子就是“价值观”。

价值观是在长期实践生活中形成的,欲望、动机、兴趣、爱好、情绪、情感是较低层次的价值意识,而信念、信仰和理想则是较高层次的价值意识,在系统化和理论化之后,就成为对人影响极大的价值观了。

我们的精神活动大致有两大类:一类是以“知识”形式表现出来的,叫非价值意识;另一类是以“态度”形式表现出来的,叫价值意识。

例如,这是一朵花;这朵花是红色的;花授粉以后结果实;这些是以“知识”形式表现出来的非价值意识;

再如:我喜欢这朵花;我喜欢红色的花;我希望这朵花授粉以后结一个大瓜;这些都是以“态度”形式表现出来的价值意识;

在实践中,这两种精神活动往往是结合在一起,我们总是在非价值意识中渗透价值意识,例如我们发现这个学生聪明(这是非价值意识),自觉不自觉地立刻产生自己的态度——喜欢这个学生,或者是盼望这个学生学习成绩好(这是价值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一般情况下,并不需要处处区分价值意识和非价值意识。但是在社会中,我们学习其它人的经验的时候,在分析学生和家长的思想和行为的时候,就需要区分价值意识和非价值意识。

以“态度”为代表的价值意识有两个特点,一是态度的内容是主体的主观性;二是态度是在对客体知识了解的基础上的一种选择。

因此,要想提高自我评价能力,对自己的要求应该是——知识要尽可能搞清楚,态度要尽可能弄端正。

获得新的动力

自我践行之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将会看到实践的对象物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必然极大地影响自己的认识,不但影响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影响对主观世界的认识。小男孩把大石头搬开,他评价自己是大力士;小女孩出色地完成了一个手工,她评价自己为“巧姑娘”,这些都会增长信心,获得新的动力。幼儿把自己的好吃的东西送给别的小朋友,得到了“好孩子”的评价,产生了一种幸福的体验;小学生把字写得特别工整,老师奖给他一朵小红花,他感觉特别光荣„„虽然这些开始都是他人的、间接的评价,但是都会进一步变成为他的自我评价,成为继续激励他前进的动力

相反,间接的批评性评价,也都会成为一种痛苦体验,转化为他自己的评价,有的会削弱了他继续前进的动力。例如,有的学生满腔热情地学雷锋,做了好事,回到家里,得到的却是:“都什么年代了,还学什么雷锋,我怎么养了你这么个大傻冒”的讽刺挖苦。这种他人评价,使学生得到的是负面的体验,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往往会转化为他对自己的错误评价,从而改变了他的前进的方向。

对待小明的故事

在我4岁上幼儿园时,我们班有个小朋友名叫小明,因为他的妈妈是清洁工,所以我们班的老师总是瞧不起他。老师告诉大家,小明特别傻,所以大家都不跟小明玩。听了老师这样说,我想:小明不傻,老师为什么说小明傻呢?我回到家里,把这件事告诉了奶奶,奶奶告诉我:“就是因为小明的妈妈是清洁工,所以老师说他傻。”奶奶还问我:“你觉得小明傻不傻?”我说:“我觉得小明不傻。”奶奶告诉我:“别的小朋友说他傻,你别说他傻。别的小朋友不跟他玩,你应该跟他玩。”我记住了奶奶的话,在幼儿园里,我总和小明一起玩,他也总和我玩,我们成了好朋友。

通过这件事,我觉得人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应该尊重别人,不能污辱别人,要对谁都友好。(小学四年级一班小乔)

这个小乔同学就是在自己正确评价的基础上,又得到奶奶的支持性评价,她必然获得新的动力。

重新认识自己

自我教育过程中,一方面价值意识会影响自我教育的方向;另一方面,自我践行也会影响人的价值意识,并进一步影响自我认识,使他重新认识自己。尤其对于不成熟的学生,这种影响是极其重要的。例如,有的中学生在班集体中,为了集体的荣誉,不拖集体的后腿,自己也努力使自己学习成绩上去。在这种目的尚不远大,认识也不深刻形成的动力驱使下,自己的学习的确上去了,而更重要的是在这过程中,他尝到了学习的甜头,体验到掌握知识和本领的愉快,产生了学习更多知识的需要,形成了新的价值意识。用这种价值意识评价自己,就会重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过去的想法和做法上的问题,对那种不求上进的心态感到羞愧,对自己不再是“自我感觉良好”。于是他将会对自己提出新的要求,走上一个健康的自我教育的道路。这个过程,对于那些所谓后进生的转变与发展更加重要。

通过自我评价培养自尊的品质

自尊,就是自我尊重。究竟自己应该尊重自己什么?自尊要有个标准,自尊的核心问题是评价标准,所以苏联心理学家科恩说:“自尊心就是个人的价值判断”,自尊也就是自己要捍卫自己的价值追求标准。

自尊应该是体现了社会价值的一种自我价值追求,是指向深远的人生目标的追求,而不是为了虚荣心,为了面子的肤浅的价值追求,更不是出于狭隘目的,寻求私利的价值追求的自尊。

著名的“詹姆士公式”是:自尊=成就/追求。

这个公式对于每一个人都是适用的,但是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真正的具体内容又可能是完全不一样,原因就在于,对成就、追求,每一个人的标准可能不一样。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自尊表现又很不同。例如,有的人把为人类发展做贡献,作为自己的追求;而有的人则把生活享受作为唯一的追求;甚至有的人把“面子”作为重要的追求。因此他们的自尊表现必然不同。虽然表现不同,但对每个人来说,因为它是人的最根本的追求,所以在重要性这一点上,又是完全一样的。

应该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标准建立自尊,用正确的标准来评价自己的所做所为,用正确的价值追求,形成自己的强大的精神动力,准备用自己创造性的劳动,对人类做出贡献,用这种方法提高自己的价值。

要使孩子具有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又不容许别人歧视和侮辱自己,内心深处有一种超出物质利益的浩然气节。

二、不同年龄孩子的自我评价标准

人的自我教育能力并不是生下来就有的,而是有一个发展、培养和成熟的过程。因此不同年龄孩子的自我评价标准,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一)幼儿的自我评价标准

──做好孩子

人们很长时期认为幼儿不可能有什么自我教育,更没有什么评价标准,其实并不是这样,幼儿已经有“好孩子”,“坏孩子”,“勇敢的孩子”,“胆小的孩子”,这些评价标准。

1.幼儿主要是根据“重要他人”的评价标准来进行自我评价

在某小学实验班有一个出色的女学生,她性格开朗,落落大方,热心助人,讲文明、懂礼貌。谁也想不到,她过去在幼儿阶段竟会是一个非常胆小、自卑的小女孩,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她发生这样大的变化呢?于是我们做了回顾调查。

经过家长介绍,发现原来是幼儿园的教育起了关键作用。在到幼儿园之前,她脾气非常坏,不爱笑,认生,见生人就哭。每次送幼儿园都大哭大闹……后来到了一个设备较好的幼儿园,又遇到了许多开朗的老师,带领她参加了许多活动,尤其是参加了幼儿珠算学习,她的成绩一直是班上的第一或第二,接着又参加了不少比赛。从那时起,家长发现她变了,变得爱说爱笑,开朗大方。

为什么出现这么明显的变化呢?原来在这个过程中,她通过实践活动展现了她的优点,这个优点又不断被大家承认,“重要他人”的评价使得她由原来的自卑变成了自信。从原来的一个胆小、爱哭的小姑娘,变成了一个勇敢、泼辣的小骨干。从此她就一直以一种优秀生的自我评价度过了幼儿和小学阶段,顺利地进入了初中。

2.幼儿的自我评价主要是情感性质、模仿性质的幼儿的自我评价主要是处在情感层次,通过情感体验得到的,体验虽然比较肤浅,但还是丰富的。例如,幼儿画了一张画,自己非常喜欢,就认为自己很不错;得到母亲的一个微笑,就认为自己做对了;母亲板起面孔,就以为自己犯了错误。

幼儿往往是看到别的孩子怎么做,自己也模仿着做。尤其是经常被成人夸奖的孩子,更是许多幼儿争相模仿的对象。

例如有一个幼儿园里,有一个叫毛毛的孩子经常被老师表扬,于是竟然有好几个孩子要求自己也改名字叫毛毛。

(二)小学生的自我评价标准

──有好行为

由于儿童开始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但是还不能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心理。因此,小学生对自我的评价,更多地是停留在行为的层面上。

1.儿童的自我评价,开始主要在行为层面上

对小学生的教育,如果不和他的行为联系起来,不落实在行为习惯上,恐怕都会费力不讨好。因为小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主要处在对外感知的层次上,对内部心理活动的体验尚不经常、不稳定、不深刻。当问小学生:“你爱不爱劳动”时,他的回答往往是一些具体的行为表现。如:“我每天都做值日”,“我扫地扫得特别干净”;问:“你学习努力不努力”时,他就回答:“我上课认真听讲”,“我每天都完成家庭作业”。

小学生对自己的要求也主要是行为上的。

有一个一年级学生,看到别人都得到了小红花,可是自己字也写不好,课堂上又管不住自己,靠在这些方面进行努力,要想得到小红花实在是希望渺茫。于是有一天,他就见到哪个老师都鞠躬,每见一次就鞠躬一次,有时甚至向“值周”的大同学也恭恭敬敬地鞠一个大躬,他想用这种行为得到一个礼貌方面的小红花。可以看出,这个小学生,仅仅是对自己的行为有了要求,还没有达到较深层的道德品质的自我要求。

但是小学生在行为层面上的自我评价,对他的成长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小学生在各种活动实践中,会积累起十分丰富的亲身体验,这是他了解世界和了解自我的重要基础,是深化自我教育的必要条件。

随着年龄逐渐增大,小学生的心理体验逐渐增多,自我评价就会出现新的特点。

根据小学生自我评价主要是在行为层面上的这个特点,在小学阶段就应该把行为习惯的养成做为自我评价的主要内容,同时还要注意不断将自我教育引向深化。

2,小学生的自我评价标准,开始从他律转向自律

儿童时代的自我评价标准,之所以开始从他律转向自律,一方面是由于心理发展逐渐成熟,其中主要是自我意识的发展逐渐达到了自律应具备的条件。另一方面,是他的生活环境逐渐扩大,“重要他人”逐渐增多,特别是家长和老师这些“重要他人”之间的评价不一致,甚至出现了矛盾之后,迫使他必须在若干个他人评价之间,进行比较、选择,“大主意还得自己拿”。另外,他人的评价如果和事实明显不符,和学生自己的亲自体验不相符时,也会促使他独立思考,自己进行评价,逐渐建立起自己认可的评价标准。

从他律转向自律时间的早晚,和学生生活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在尊重学生,气氛民主的环境里,学生的自律就形成得早;而溺爱学生或高压学生的环境里,学生都会由于失去了自我或压抑了自我,自律形成得就晚的多。

小学生是处在自我教育的准备阶段,自我评价的学习阶段,特别是处在他律转向自律的阶段中。这个阶段就更需要家长和教师的教育艺术,一方面要把握小学六个年龄段的不同特点,自律和他律的关系应该是呈现六个层次,对不同的年龄都不要要求过高或过低;另一方面,由于同一年龄个体的自我意识发展存在着差异,还要根据每个学生个体的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培养的方法。

(三)初中生的自我评价标准

──有好品质

和小学生相比,初中生的自我评价出现了显著的变化,开始以抽象的品质作为评价标准。由于初中学生自我意识有了飞速的发展,开始进入了和成人相类似的自我教育阶段。当然还是极不成熟的,所以经常出现片面性、表面性和过分理想化的弱点。

1,少年的自我评价开始进入内心世界,已经处在比较抽象的道德观念层面上

人们常说少年期是人的第二次诞生,主要是指少年已经开始发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同时由于他们的思维发展已经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经验型的抽象思维阶段,开始用比较抽象的概念来进行思考了。这时他们喜欢用一些道德观念对照自己,或是分析他人。他们已经能够对自己学习的方法,学习上解题的思考过程进行反思。在自我意识的发展和自我教育的发展全程来看,少年期都是一个关键时期、转折时期。

少年喜欢照镜子,喜欢观察别人,重视别人如何评价自己,认真、秘密地记自己的日记,喜欢和别人争论,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都说明少年已具有本质意义上的自我意识,进入了真正进行自我教育的阶段,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

2.少年的自我评价标准,开始以自律为基础重新建立起来,但是尚不成熟

到了少年期,学生开始用自己的眼光、自己的大脑,重新观察、分析和评价自己及他人。开始运用自己的评价标准重新来看世界,这对少年来说是一件大事。这时他对某一件事情的看法,既可能和儿童时代基本相同,也可能有了区别,甚至得出相反的结论。不论是哪一种情况,都有一个最为重要的特点,那就是,这是他自己的看法了。而在这之前,他的嘴里说出来的往往是重复成人的看法。

这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从此他将用自己的这些看法自觉地指导他的一切行动了。正确的看法当然表现为正确的行动;而错误的看法必将导致错误的行为。所以成人在这时要极其关注少年这时形成的、他认可的是什么观点,要想方设法力争引导他的观点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少年这时的评价标准并不稳固,也不成熟。不成熟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片面性。少年常常是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价值追求,过分强调某一方面,夸大某一方面。不善于全面地、辩证地分析事物。这是因为他们的认识还没有系统化,知识积累也不够充实造成的。

在一个中学,曾经出现过这样一件看似十分矛盾的事情:学校领导们正在开会研究如何表扬上午英勇救火,抢救公共财产的几个同学的时侯,有人反映,有个学生在操场上用桌椅打闹,破坏公共财物。等到把这个同学叫到办公室后,大家吃惊地发现这个同学竟是上午参加救火的一个同学。这件事典型地说明少年的片面性,他在一个情景下会积极地去救火,而在另一个情景下却又去破坏公物。

但是少年的这个片面性,不是固定不变的,会随着他们的学习和成长,逐渐得到改善。二是表面性。少年常常被一些事物的表面现象蒙蔽,被一些非本质的、次要的理由牵着鼻子走。这是因为他们的认识还没有达到理论化的深度,生活经验不足造成的。但是随着他们的学习和成长,表面性同样会逐渐得到改善。

需要强调的是,正是由于少年期处在一些重要观念的构建阶段,因此有很强的可塑性。因而这是一个极其可贵的教育时机。成人在这时要善于观察、了解少年,又要善于巧妙地指导少年(因为他们自认为已经长大,以为自己什么都成,不愿接受成人的指导,而实际上又缺乏经验,面对这种矛盾的心理,成人的指导必须具有艺术性才能得到成功),使他们少走弯路,顺利地度过人生最佳塑造期。

(四)高中生的自我评价标准

──有好人生

高中生的自我评价,应该是逐渐深化,慢慢走向成熟,开始以抽象的“人生价值”作为评价标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但是这个时期如果缺乏实践,则不可能真正走向成熟。

1,青年的自我评价,已经到达比较系统,具有理论色彩的观念层次

青年的自我意识的发展一般已经比较成熟,文化知识和生活经验都比少年丰富多了,因此是处在自我教育的深化阶段。这个阶段应该是努力地使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都达到一定的深度,进入初步系统化和理论化的层次,以此来指导自我教育。

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驱使下,曾经出现过一些令人十分遗憾的现象:在高中和大学低年级这个阶段,本来是他们深化自我教育的重要阶段,应该在这段时间认真思考人生,思考世界,深化自我教育,为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奠定基础,但是这时他们都被绑在高考的战车上,集中全力去为分数而拼杀,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往往无暇顾及。直到上了大学,或是工作之后,在生活中无法回避的人生问题、社会问题找上门来的时侯,才发现自己之所以显得

那么束手无策,就是因为自己曾经缺少了自我教育深化的重要一课。

2,青年自我评价的标准,在自律的基础上逐渐成熟,但对知识青年来说,由于他们对社会的理解,缺少在实践中的亲自体验,从社会化的角度看,真正达到成熟,仍有一个不短的距离。

青年的自我评价标准,如果是主要来自书本,那就往往有浓厚的理想化色彩,在这些青年头脑当中,对社会总是较长的时间存在着理想社会和现实社会的矛盾,对个人也总是存在着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矛盾。本来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是属于正常的现象,人类就是不断地在一个一个更新的理想的引导下,去变革世界和变革自己,去推动事物的前进。但是脱离实践的青年的理想,往往由于过分脱离实际,因而经常碰壁,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就显得十分尖锐,甚至无法调和,也就更让他们感到痛苦。

上一篇:高三寒假作业下一篇:给自己一双慧眼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