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幼儿情绪自我调控能力

2024-07-24

培养幼儿情绪自我调控能力(精选14篇)

培养幼儿情绪自我调控能力 篇1

培养幼儿情绪自我调控能力

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不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愿望。这同其生理发展密切相关。自我控制力是儿童意志发展的基础,坚强的意志是人才的必备条件。

幼儿期是萌发各种情感的重要时期,如果孩子在这一时期得不到相应的教育,可能会产生相应的消极情感,影响其以后的发展。首先要对人情绪情感有所识别,知道与人的喜怒哀乐等情绪相对应的面部表情,要让幼儿识别到什么会引起各种情感。其次,重视道德情感的培养。

培养幼儿情绪自我调控能力 篇2

一、当今网络环境下中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现状

当今网络环境下中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现状又是怎样的呢?笔者认为, 现在中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是不足的, 学校对网络环境下中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的培养也是薄弱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 多数中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网络环境

首先在认识上, 许多中学生不能对网络有一客观正确的认识;其次在方法上, 他们也很难形成系统合理的运用方法, 使网络资源不能很好地得以使用。加之中学生心理上的幼稚单纯, 对网络环境没有清醒正确的辨别是非概念, 盲目追求网上冲浪, 却不能理智地调节自己的网络行为。

2. 许多中学生们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网络行为

对于过度迷恋网络游戏, 执著于网上交友, 依赖于网络世界, 黄色、暴力“入侵”等, 同学们都觉得应该抵制, 可实际上又时而宽容自己去做这些事, 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不良网络行为。

3. 中学生对网络环境的自我适应能力普遍较低

有很多中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很容易迷失方向, 放任自流, 自我控制意识欠缺, 因而对网络环境的自我适应能力普遍较低。

从以上方面可以看出, 网络环境下中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是低水平的。信息时代对中学生在网络环境中自我调控能力的高要求与中学生自我调控能力的低水平现状的矛盾, 突出说明了当前加强对网络环境下中学生自我调控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二、当前网络环境下中学生自我调控能力低的主要原因及分析

造成中学生网络环境下自我调控能力低的主要原因是:自我意识水平低, 对网络的认识不够和意志薄弱。分析其原因, 具体说来表现在以下几点:

1. 与中学生个体还不够成熟有关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冲突时期, 生理上已日趋成人化, 但心理上却还不成熟;他们盲目融入网络世界, 经验、阅历明显不足;喜欢追求新鲜事物, 但是非辨别能力和行为自控能力不强;情感体验强烈而丰富, 但是情绪控制、情感表达欠缺。所以, 在包容万象的网络世界面前何去何从, 如何抉择时容易出现偏差, 走弯路、错路。

2. 与学校管理存在漏洞有关

科学的进步体现在教育上就是学校硬件设施越发先进, 网络到了课堂, 宽带进了宿舍, 但是管理却未到位。学校在教学管理、中学生日常行为管理方面有漏洞。对中学生中出现的旷课、逃课、晚归、夜不归宿等现象查处不力, 给中学生通宵上网等行为提供了便利, 从而助长了中学生的不良网络行为。

3. 与家庭教育有关

在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父母为子女包办一切, 过度保护、控制的家庭教育方式使中学生在思想意识、人际交往、自立自理、行为决策等方面严重不足, 对问题认识不深刻, 对网络中存在的良莠分辨不清, 在虚拟网络世界中容易迷失方向。

4. 与当前的网络环境有关

在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 一些人盲目追求金钱利益, 忽视道德修养学校周围布满了各式各样的网吧, 为中学生上网提供了便利。形形色色的网络活动吸引众多意志力薄弱的中学生, 使中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过度迷恋网络, 沉溺其中难以自拔。

三、网络环境下中学生自我调控能力的培养策略

1. 加强中学生对网络的正确认识

对网络有个正确的认识是中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能够自我调控的保障。中学生只有对网络有清醒正确的认识, 才能合理地驾御网络, 充分利用网络的信息资源, 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良网络行为, 自觉调节自己的网络行为, 从而很好地调控自己在网络环境下的网络行为。通过宣传教育让中学生充分认识互联网的以下特性:

(1) 互联网的全球性特征。互联网的全球特性导致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趋激烈, 对青少年来说更是如此。网络是一个没有地域、没有国界的全球性媒体。由于技术的原因, 现在很难做到对网上信息进行严格审查, 也不可能对信息进行逐一核实, 人们都在一个绝对自由的环境下接收和传播信息, 这就使得有用与无用的、正确与错误的、先进与落后的信息充斥网络, 淫秽、色情、暴力、丑恶、反动的内容也在网上广为传播。

(2) 互联网的开放性。通过网络向全球不断地传递文化信息, 冲击着周围人尤其是涉世未深的中学生的思想阵地, 导致一部分人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观念、道德观念淡薄。

(3) 互联网的隐蔽性。互联网的隐蔽性导致青少年中学生的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增多。在人———机的环境下, 人们不必与他人面对面地打交道, 从而没有了传统社会的熟人圈子、朋友圈子对人的行为有形或无形地进行约束。在这个虚拟空间中与人交往, 没有责任没有义务, 任何人都可以使用不同的“字符”与人交流, 而不用担心被人觉察。青少年中学生浏览色情暴力网站, 恶意攻击诽谤他人, 侵犯知识产权、恶意制造计算机病毒等不良现象日渐增多, 而被发现的概率极低, 这就导致了网上不道德行为的增加。

2. 培养中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培养中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首先, 应该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在意志品质结构中, 决心、信心和恒心是三个重要因素, 它们之间相互作用, 相互渗透, 共同制约着人的意志行动。在学习活动中, 中学生第一要下决心, 明确学习目的;第二要树立信心, 相信自己的力量;第三要持之以恒, 百折不挠, 才能取得学习的成功。意志过程的这三个阶段, 既紧密联系, 缺一不可, 形成一个整体, 又相互交织, 彼此促进。

(1) 决心。决心就是对所做决定的肯定, 并倾向于坚定不移地实施决定。“下决心”就是我国古代学者所说的“立志”。古人云:“学者须先立志。”又说:“无志则不能学, 不学则不知道。”可见, 决心是意志过程的第一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 它必须要:认清客观条件, 开展动机冲突, 积极进行思维。

(2) 信心。信心是一种反映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征, 也称为自信心。它既是决心的基础, 又是实现决心的重要保证。

(3) 恒心。《现代汉语词典》对“恒心”的解释说:恒心是长久不变的意志。恒心是信心的深化, 是实现决心的重要保证。在意志过程中, 恒心具有更为本质的意义, 因为光有决心和信心, 如果没有坚持到底的恒心, 也是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3. 提高自我认识, 加强自我调控教育

要全面的认识自我, 除了全面地听取别人的评价以外, 还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反馈, 及时地进行自我调控。“日三省吾身”。一个人是否经常地认识自我、剖析自我、评价自我, 关系着他能否不断进步。提倡频繁地反躬自省, 自我调控, 不仅从修身养性的角度说是有益的, 而且从心理发展的角度说也是有着积极意义的。经常反省使人随时了解自己, 发现问题, 认清差距, 分析原因, 寻找解决的办法。经常反省、善于反省是心理发展到一定水平的表现, 经常有效的反省, 又将促进个体心理水平的进一步发展。因此, 倘能进入良性循环, 就会出现“正反馈”效应, 使个体获益匪浅。经常的、正确的自我调控将对提高自我认识的准确性起着积极的作用。

循序渐进地实现他控向自控的转化是实现自控教育的重要一环。自控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 魏书生认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管理过程”。中学生长期以来习惯于依赖教师和家长这两根拐棍, 一下子想让他们自控是不可能的, 也容易出乱子。因此, 在实际操作中, 通过“首次慢动、逐步加速、系统计划、控制时空、进入轨道”五步, 培养中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自控能力。首次慢动, 即降低能力台阶, 让处于不同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目标, 大家都可攀登上去, 这是激发兴趣的重要阶段;逐步加速, 即让学生立足于自我竞赛, 在旧我的基础上逐步提高;系统计划即引导学生制定符合实际的具体计划, 并坚持执行;控制时空, 即通过自控与互控的方法, 让学生的好习惯在足够的时空内发展;进入轨道即形成自控习惯, 学生的行为已由原来非自觉的被动控制转变为愉快的自觉的第一需要了。

四、结束语

自我控制能力是人的一个重要品质, 加强网络环境下中学生自我调控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它是中学生通向成功的一种重要精神素质。良好自控能力的形成绝不是一日之功, 在网络环境中, 中学生应从提高自我意识出发, 形成对网络的正确认识、克服自己的薄弱意志等方面来加强自我调控能力的培养, 结合以上诸多自我调控能力的培养策略来提高自己在网络环境中的自我调控水平。只有自己真正意识到自我调控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从自身实际出发切实采取措施, 加强自我修养的认识, 提高自我素质, 才能提高自己的自我调控水平。

参考文献

[1]徐晓霞.试析大中学生网络行为对其人格形成的影响[J].青年学研究, 2004, (3) .

[2]李玉华, 卢黎歌.网络世界与精神家园[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2.

[3]陈华.互联网对大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2, 2 (4) .

[4]戴黍.网络理论:现状与前景[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科版) , 1998, (2) .

[5]时蓉华.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6]孙远, 李雪, 张建伟.培养自我调节学习的有效策略[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 7.

浅谈培养幼儿的情绪调控能力 篇3

幼儿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个性和很多心理品质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心理健康关系着幼儿的健康成长。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是情绪积极,情感情绪反应适度。培养幼儿情绪的调控能力,经常让幼儿保持积极愉快的心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一、为幼儿创造和谐的情感环境

幼儿具有获得安全、关爱、尊重、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只有当这些需求得到满足时,幼儿才会形成良好的心理感受,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这是幼儿成功调控自我情绪的基础。教育具有使生命获得安全、关爱、尊重、自我实现的责任。因此,教师需为孩子创设宽松、愉快的情感环境,使幼儿获得安全、关爱、尊重的需求。如果幼儿常处于挫折的情境中,他很难产生积极的心态和情绪。教师要以关怀、理解、接纳、尊重、支持、平等交流,共同分享的态度与幼儿交往,使每个幼儿有一种被关爱、被接纳的心理感受,让每个幼儿都认为“老师喜欢我”。

二、培养幼儿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

要学会调空自身情绪,首先要懂得认识自身情绪。只有能够觉察分辨自己的情绪,才有可能以适宜的策略调节自己的情绪,同时,要让幼儿知道哪些情绪是好的,哪些情绪是不好的。好的情绪,如:愤怒、悲观、冷淡、抑郁。要对它加以抑制和消除。同时,还要让幼儿懂得应该在什么样的场合下表现什么样的情绪,以便于让孩子能自觉地掌握,逐渐形成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

帮助幼儿了解自身情绪可以从熟悉的情绪的用语与解读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开始,在日常的活动中,让幼儿观察不同的面部表情、身体姿态,请他们说一说这是什么表情动作。想想在什么情景下,自己或他人会出现这样的表现,教师还可以结合幼儿的具体活动,利用或创设某些情境,幼儿明确感知他在这种情况中的情绪状态,并做出相应的反映。例如:在班级创游的时候。红红家没有爸爸,钱芮嘉是红红家妈妈,她感到非常着急,哭着要老师给她找一个爸爸,老师就说:“爸爸出差工作了,请你一个人照顾宝宝。”对于这样的解释,她开始接受爸爸出差,一个人照顾宝宝的现状,等第二次活动的时候,教师发现红红家仍没有爸爸,钱芮嘉骄傲的说:“爸爸出差了,他刚打电话过来了,宝宝生病一个人住院,我太忙了,没有时间照顾她,她勇敢的。

由此发现钱芮嘉由先前的勉强接受到后来第二次创游没有爸爸时,她的情绪有很大变化,她第一次因为没有爸爸而感到焦虑,无法展开游戏,后来由于教师的引导,她第一次感到一个人照顾宝宝的乐趣,到后来她教宝宝要勇敢,她意识到积极的情绪会体验快乐,而消极不良的情绪应该要控制。

三、引导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情绪

1、以适当的方式宣泄消极情绪

许多幼儿在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时或遇到不高兴的事情时,都试图采用哭闹、发脾气等方式来解决问题,而当问题依然无法解决时,这种负性情绪会愈演愈烈,帮助幼儿学会以一种可被人接纳又能达到较为满意结果的方式来表达情绪,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们的任务不是要求幼儿一味压抑、控制消极情绪,而是帮助他们学会选择对自己和他人无伤害的方式去疏导和宣泄这种情绪。

同上述案例,钱芮嘉由于没有爸爸,满足不了她游戏的需要,以哭的方式来宣泄,并想解决次问题,但她并不知道,如此不良的情绪反应,并非能满足她的需要,甚至负性的情绪会更加强烈,教师以一种她的能接受的方式让她从不良情绪中走出,并接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没有责备她,也没有压抑她的情感,而是创设有效的情境帮助她去选择对自己对他人无伤害的方式去疏导和宣泄负面情绪。

2、有效的移情,可调整对自身情绪的认识,提高情绪调控能力

所谓移情,即使了解他人的情绪,并能在内心亲自体验到这些情绪,幼儿学会了移情,不仅能疏导自己的情绪,并能学会关注他人的情感需求,从而提高自身情绪调控能力。如案例:在实习期间,在一次创游活动中,猫咪是餐馆的服务员,尧尧来到餐馆吃饭,他等客人点完菜,就给客人递上了糖果。糖果包装非常精美。尧尧非常开心,猫咪为客人准备好糖果,是因为有一次,他做客人的时候,服务员上菜太慢,等得很着急,就跑到娃娃家去做客了,于是等到他做客人的时候,便知道,能体验作为一个客人等上菜的焦急情绪,于是,他相处了用糖果来消遣着段等待的时光。让客人开心愉快的平常馆里的美味菜肴。

幼儿通过一次情绪体验并能把这种体验、感受通过同样的情境去感受,得到控制自己情绪的经验,并学会了认识他人情绪。

四、培养幼儿积极的心态,鼓励其将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

培养幼儿积极的态度,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在生活中引导幼儿积极乐观地看待自己和他人善于发现自己的优势,做自己做的好的事情,能用积极的方式评价他人,看待他人所做的事情。如“娃娃家没有爸爸”的事件,教师采用假设和注意力转移将其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当幼儿遇到不快乐的事情时,教师要善于引导他们发现事件中隐含的积极因素,鼓励其将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当孩子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去面对不愉快的事情,并能乐观地看待它时,孩子们的生活就会拥有更多的快乐。

幼儿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也是人生情感习得的启蒙学校,同时幼儿期又是情感教育的黄金时期,幼儿形成初步的情绪控制能力是幼儿情感教育的目标之一。培养幼儿的情绪控制能力,是一个长久且复杂的内容,需要教师不断仔细观察幼儿情绪细微的变化,把成长的主动权交给幼儿,用心观察、感受童心成长的每一个声音,幼儿的情绪控制能力就不知不觉地萌发与培养起来。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篇4

蔡集中心园

周德玲

活泼、好动,有强烈的好奇心是所有孩子的共性,他们对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但是,他们的能力和体力却十分有限,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较差,又缺乏生活经验,因此,常常不能清楚地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对突发事件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当处于危险之中时,也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

在活动中他们不能自己调节活动量,在感到不舒服时不是哭就是什么也不说。所谓“隐患险于明火,安全重于泰山”。由此看来,作为教师,不仅有责任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避免让幼儿接触不安全的环境,更应该对幼儿进行初步的、最基本的安全指导和教育,来逐步提高幼儿预见危险、排队危险,保护自己的能力。

一、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提高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首先,在幼儿园的各个门口、转变弯角、台阶旁,我们可以都贴上了安全标志,时刻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在活动室,我们可以设立专门的“生活角”,为幼儿提供一些录音、图书、图片,还可以将自我保护的内容编成小故事讲给小朋友听。其次,我们还应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幼儿,体谅和容忍幼儿的所作所为甚至过失行为,给幼儿以安全感和信任感。

二、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自我保护能力的发展。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自我保护教育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例如:正确有序的穿衣服能保护身体,鞋带系得牢固可避免跌倒摔伤,热汤热水吹一吹再喝能避免烫伤,吃鱼把鱼刺挑干净能免受咽刺之痛,吃饭不嘻笑打闹可避免气管进异物。我们平时应当注意幼儿这些生活小节的训练,孩子能做的事就让他自己做,决不包办代替,这样,孩子在自己的劳动实践中建立起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起到了自我保护的作用。

三、通过生活和游戏活动,学习和巩固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与技能。

《生活》课程是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幼儿“不玩尖利的东西”,可以通过观看图片,让幼儿讨论“手指为什么会划破?手受伤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不方便?手受伤后该怎么办?”然后让幼儿实践操作,学会正确使用剪刀、游戏棒等尖利物的方法,避免危险的产生。另外,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将自我保护的学习内容融入游戏之中,能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生活技能。如:将“橡皮膏朋朋”的故事编成表演游戏,在游戏中进行表演;在自由活动时和孩子一起下“好习惯棋”等,孩子自我保护的技能在游戏中得到了发展。

四、让幼儿学当小小安全检查员。

对孩子来说最喜欢的莫过于能当个“值日生”。相应的,我们可以成立“小小安全检查队”,每周由幼儿轮流担任“小小安全检查员”。“检查员”负责检查幼儿园的操场、活动室、办公室等地方,发现不安全的因素马上报告老师或是插上一面小红旗提醒大家注意,对个别小朋友不安全的行为也可以指出、纠正。在活动中孩子既要检查别人,自己也要以身作则,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会有明显的提高。

五、做好家长工作,形成家园教育合力。

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目标在幼儿园实施教育的同时也需要家长在家中配合完成。为此,我们可以召开家长会,向家长详细介绍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意义、目标、计划及需要家长配合的事项。同时,向家长发放“幼儿自我保护能力”问卷表,定期举行家长讲座,向家长宣传一些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方法。另外,可以在“家园立交桥”上开辟有关的专栏,和家长共同探讨、交流看法。有了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我们的教育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做好家长工作,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形成合力是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关键。

保证幼儿的健康和安全,是我们的职责,然而,健康与安全不能被动的等待给予,而应该让孩子主动地获得。这种获得要从良好的环境中来,从各种教育实践活动中来,从丰富多彩的游戏中来,从家园一致的教育中来。让孩子们从不知道哪些东西能玩,哪些东西不能玩,到知道哪些东西是危险的,会伤害身体,不能碰;从不知道什么地方能去,什么地方不能去,到认识许多的安全标志和紧急情况下可拨打的救援电话;从不知道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到懂得不跟陌生人走,外出要得到大人的同意,过马路要遵守效能规则等等,逐步形成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良好的师生关系决定了教育的整体效能

蔡集中心园

仝秋菊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产生效能的关键。教师只要懂得如何去与孩子沟通,懂得如何去满足孩子的需要;并引导孩子懂得如何来满足教师的需要,师生之间建立相互信任、尊重、彼此接纳、理解的关系,那么,任何教育活动都可以使孩子产生兴趣而被接受。

教师的教与孩子的学是在师生之间的沟通中进行的。沟通是实现教育目标、满足教育要求、实现教育理想的重要手段。师生之间如何沟通,用什么样的方法沟通,决定了教育具有多大程度的有效性。孩子是通过与教师的人际关系的感受,来决定是否喜欢教师所教的内容,是否愿来遵守教师提出的要求,是否喜欢学习和参与教师提供的各种活动。

师生感情是促进教育效能提高的基础

从沟通的角度来看教育效能,孩子往往是先喜欢教师,再喜欢教师所提供的教育。他们很注重对教师的整体感受是“喜欢"还是“不喜欢”,然后再来决定对教师的教育是“接受”还是“不接受”,这种现象也符合通常的人际关系的规则。有一位幼儿由于他父母中年得子,家里都比较宠爱他,样样事情都由着他去做,让他养成了很多的不良行为,自私,霸道,蛮不讲理,稍不称心就打人,情绪极不稳定,我们对他的行为感到头疼,经常对他进行批评,教育。因此,他对老师十分抗拒对立,总觉得自己是一个不受老师喜爱的人,为了消除他与老师之间的距离,我真心的和他试着做朋友。在角色游戏中,他想做理发师,我看见了忙走过去请他帮我理发,我一边夸他手艺好,一边向其他的小朋友介绍,大家都来理发,他不由地对我笑了一笑,流露出感激的目光。又如在自由活动时,我和他一起聊天,向他讲《丁丁找朋友》的故事,使他懂得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要互相帮助的道理。“从现在开始我来和你做朋友,我们一起来努力好吗?”他忙说:“好!我一定听你的话,争取做一个好孩子。”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付出的辛劳在我们师生之间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缩短了师生心灵之间的距离,本来不愿意和老师说话的他开始主动地来找我,把自己的心理话告诉我,我也总以温和的眼神、和蔼的微笑、赞许的点头,给他送去温暖和爱,是他感受到老师的爱,从而为他营造一种更加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由此可见,孩子是先喜欢教师,再喜欢教师所提供的教育,接受教师所施加的教育影响。

关注两个大脑活动区是激发教育效能的动力

科学研究证明:每个人不但有一个理智大脑,还有一个情感大脑,我们的每一个观念和心态都是两者共同运作的结果。情感大脑与理智大脑各以其极不相同的认知方式密切合作。孩子首先需要对教育活动产生热情,才会有对教育活动的投入;只有对教师产生尊敬、好感等正面的情绪,才能接受教师所传递的教育影响。然而作为教师首先需要通过各种教育技巧唤起学生的情感,再进行逻辑层面的教学才会产生相应的思维热情。而师生之间所有的正面情感都是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产生。例如:美工活动是一种能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来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情感的极好形式。在:“有趣的车轮”活动中我们把不同的汽车车轮沾上各色颜料,然后再将车轮放在纸上滚来滚去,这样一来纸上就出现许多相互交错的“轨道”。孩子们不仅为色彩斑斓的画面而欢呼雀跃,还争先恐后的抢着表达自己的感受,展开丰富的想象:“这是一块漂亮的花布,我可以做把它做成一条漂亮的裙子”、“这是我们浦东飞机场的跑道,飞机可以从这跑道飞到天上去”、“这是大海的波浪,海浪正在跳舞呢?”等。由于这些活动唤起孩子的情感,产生相应的思维热情,所以他们会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中。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推进教育效能的关键

师生关系是在沟通中建立的。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沟通与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的本质——培养孩子成才联系起来,把孩子当作真正的人来尊重,在与孩子建立有效的人际关系的前提下,来有效的开启他们内在的智慧和各种资源。例如:在区角活动中,孩子们都在认真的学习各种技能,教师在活动中随时、全方位地观察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当我看见探索角中荣嘉富在认真地自制拼图,他拿了一张很大的纸,并在纸的中间画了一只小兔子,接着,他又找来剪刀想把拼图剪成九块,当时我真的很想提示他画面太小会很难拼,然而我却打消了干预的念头,心想:我还是先尊重他的意愿,等他发现后需要帮助时我再引导他。于是我静静地站在一旁观看。果然由于他剪的九快拼图大小不均,加上画面又小,集中在中间几块,旁边几块拼图没有颜色、没有图案,拼来拼去都不能拼完整,只见他摸了摸脑袋,呆呆地坐在那里。这时我才以“玩伴”的身份去加以引导,我找来几副买来的拼图,让他自己去进行比较。

“你做的拼图与买来的拼图有什么不同?”并协助他共同寻找失败的原因。使他明白画面丰富,色彩鲜艳的拼图容易拼:而构图单调、画面小的拼图难拼。由于我与幼儿之间建立了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促使孩子在自己不断地探索中获得知识,并掌握技能。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教育的整体效能。因此,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新时期教师所要关注的。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实施全面教育

蔡集中心园 蔡玲艳

我园是一所农村中心幼儿园,周围有丰富而独特的自然资源,在多次组织幼儿到现场去学习的多元活动中,我发现如果活动目标单一,即只实施某一领域的内容就大大浪费这些教育资源所具有的多元价值,如何才能做到一物多用,多物合用,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体现教育价值呢?在实践中我尝试着整合教育。

一、目标的整合

现在的幼儿教育内容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及艺术、数学六方面,这种划分是让幼儿更能从多方面、多层次去实践活动目的,进行有机的,整体的层层推进,应该体现一个整合——分解——整合的过程,如:在“土”的主题活动中,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大目标:观察认识大自然中的土,了解我们的生活与土的关系,感受土的重要,在大目标确立以后,我从幼儿的兴趣倾向和经验出发,关注孩子的“寻常时刻”,寻找到了该主题的切入口——玩土。孩子有的用脚踩,有的用手捏,还有的用小棍搅拌,别提多高兴。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的问题,土的颜色都是一样的吗?泥土里有其他东西吗?泥土里能种什么?„„我根据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将大目标分成一个个具体活动目标,在预设的小目标不断实现,孩子生成的小主题不断涌现的过程中,我始终将主题的大目标或隐或显地呈现在孩子们眼前,并坚持让主题活动的目标涉及情感、认知、行为三大领域。充分体现目标的整合。

二、内容的整合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将原来的美术、音乐、数学教学内容巧妙整合在幼儿活动中。如让幼儿观察比较牛,羊的不同,了解它们的生长发展和变化,说说它们与人的关系,数数牛和羊的数量,比较牛和羊的大小,又如“树”的主题活动中,不光进行认识各种树,了解树的生长过程,树的作用,树叶贴画等系列活动,还在现场利用树进行绕、跑、钻等体育锻炼,进行比较粗细,目测长短等数学教学,这里面涉及了语言、健康、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的内容,完全打破了领域的边界,通过内容整合,帮助幼儿积累了整合的有益经验,促进了幼儿整体性发展。

三、形式、方法的整合

教育形式,方法的整合是确保教育整合取得应有效应的关键,如:春游时,我没有规定幼儿一定要观察什么东西,也没有指定幼儿该做些什么,而是让他们自由发挥,到达目的地后,有的幼儿在田埂上比赛跑步,有的幼儿在寻找野花,有的幼儿在谈论庄稼,有的幼儿在水沟里抓起了蝌蚪,我呢,参与在活动中,有时和个别幼儿交谈,有时和几个幼儿同乐。有时召集全体幼儿讲述,从而自然产生了个别的、小组的、集体的活动形式,在这过程中还不时引导幼儿看看,摸摸,听听,闻闻,尝尝,做做等多种方法学习,孩子们在整个活动中表现得异常积极与投入,形式与方法的整合让孩子乐于表达和表现。

培养幼儿情绪自我调控能力 篇5

教育笔记:培养大班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

自我服务是指幼儿照料自己生活的简单劳动。通过自我服务,能逐步培养幼儿对劳动的兴趣和习惯。自我服务包括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收拾、整理衣服和床铺,独立地进餐和盥洗等。大班幼儿自我服务的质量要比小班、中班要高。例如在平时我会要求幼儿能够正确、迅速地完成各项内容,并养成整洁的习惯,除了自我服务之外,还要求幼儿能照顾小班、中班的小弟弟、小妹妹。平时我能以极大的耐心和毅力教幼儿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

自我情绪管理能力 篇6

一、自我察觉

(1)意识到自己情绪的变化:解读自己的情绪,体认到情绪的影响。

(2)精确的自我评估:了解自己的优点以及不足之处。

(3)自信:掌控自身的价值及能力。

二、自我管理

(4)情绪自制力:能够克制冲动及矛盾的情绪。

(5)坦承:展现出诚实及正直;值得信赖。

(6)适应力:弹性强,可以适应变动的环境或克服障碍。

(7)成就动机:具备提升能力的强烈动机,追求卓越的表现。

(8)冲劲:随时准备采取行动,抓住机会。

人际关系之管理能力:

三、社交察觉

(9)同理心:感受到其它人的情绪,了解别人的观点,积极关心他人。

(10)团体意识:解读团体中的趋势、决策网络及政治运作。

(11)服务:体认到客户及其它服务对象的需求,并有能力加以满足。

四、人际关系管理

(12)领导能力:以独到的愿景来引导及激励他人。

(13)影响力:能说服他人接受自己的想法。

(14)发展其它人的能力:透过回馈及教导来提升别人的能力。

(15)引发改变:能激发新的做法。

(16)冲突管理:减少意见相左,协调出共识之能力。

(17)建立联系:培养及维持人脉。

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研究 篇7

自我控制是个人对自身的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 是个体自觉地选择目标, 在没有外部限制的情况下, 克服困难, 排除干扰, 采取某种方式控制自己的行为, 从而保证目标的实现[1]。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我控制是人类个体从幼稚、依赖走向成熟、独立的标志[2]。在幼儿社会化的过程中, 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非常关键。如果拥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 就能促进幼儿形成富有魅力的人格, 在将来的学习、工作和人际交往中都会如鱼得水, 事半功倍。自我控制能力是从幼儿时期开始萌发与发展的, 因此, 我们要抓住这一黄金期, 重视幼儿自我能力的培养。

二、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培养的误区

(一) 自我控制的不足与过度化

人们在培养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时候, 容易出现两个极端:一个是家长或教师对幼儿不正确的行为放任不管, 使幼儿进入散养状态, 进而造成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另一个是过于严格地管教幼儿的违规行为, 对幼儿的自我控制培养呈现出过度化的倾向。前者多出现在家庭中, 现在的家长都过于溺爱幼儿, 对幼儿听之任之, 长此以往幼儿就会形成飞扬跋扈、不讲道理的恶习;而后者较多出现在幼儿园中, 一些教师对幼儿的管理过于严格, 在实施教育活动中对幼儿的言语、行为等都过度地约束和限制, 容易造成幼儿造成唯唯诺诺、胆小慎微的性格, 甚至给幼儿造成心理创伤。其实, 对幼儿进行严格的管理无可厚非, 对幼儿的违规行为和不当行为也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和规范, 但要控制好“度”。

(二) 对幼儿情感与认知的自我控制重视不够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自我控制, 主要包括情感方面的自我控制、认知方面的自我控制及行为方面的自我控制[3]。家长和教师在教育幼儿时, 通常都比较注重对幼儿的语言、行为方面的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 却对情感与认知方面的自我控制不够重视。比如, 在开展教育活动时, 教师组织幼儿排好队, 遵守秩序时, 一旦发现幼儿插队或者互相推搡、打闹的行为, 就会大声呵斥, 没有去深入挖掘幼儿违规的原因。一些教师没有去关注幼儿自我控制的内隐因素, 而对幼儿的外显因素过于的控制, 起不到真正培养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作用。

(三) 偏重自我控制的抑制功能

自我控制不仅包括对活动的抑制, 还包括对活动的促进功能, 即积极地对设定目标的努力、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而顺利完成计划的功能[4]。一些教师非常重视培养幼儿运用自我控制力来对某些冲动的行为进行抑制的能力, 在相关的培养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教育活动中, 不让幼儿做某事, 禁止幼儿的一些行为。教师更为关注幼儿是否能够抑制自己不去欺负小朋友、不去抢玩具等违规行为, 但对幼儿是否能在所创设的活动中抵挡住这方面的诱惑不是很在意。

(四) 僵化地培养自我控制能力

某些教师在培养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过程中, 容易出现僵化的情况。一些教师以为策略运用得越多越能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 因此使用大拼盘、乱炖的形式培养对幼儿自我控制能力进行培养。也有个别教师不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与身心发展情况, 用同样的方法和手段来培养幼儿自我控制能力。此外, 还有的教师过于注重在教育活动中引导与培养幼儿学习自我控制的策略, 而往往忽视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创造机会来对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加以培养。

三、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 给予幼儿充分的关怀和爱护

家长和教师在培养幼儿自我控制能力时要对幼儿给予充分的关怀和爱护。这样不仅能增加与幼儿的感情, 同时也能提高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尤其对那些注意力不集中、任性不讲理、经常发脾气等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幼儿, 家长和教师应该给予更多的爱抚与关心。比如, 在教幼儿收拾玩具并把玩具放回原处的时, 家长或教师发号指令后, 幼儿开始的时候可能不去收拾, 并产生逆反心理, 家长或教师可以尝试和幼儿一起收拾玩具, 并且给幼儿鼓励和信心。经过几次反复训练, 幼儿就逐渐自己去收拾玩具。

(二)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家长和教师要重视对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习惯养成是培养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基础。而家长和教师在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时, 不能够太心急, 要保持足够的耐心, 注意生活中的点滴, 进而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比如, 在规范幼儿的时间观念上, 从幼儿的起床、洗漱、早餐、上幼儿园的时间都要严格规范, 幼儿逐渐会克服自己的惰性, 爱惜和遵守时间。通过日常生活的积累与磨炼, 教师潜移默化地让幼儿对自己的一些行为进行认识和规范, 逐渐养成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

(三) 应延迟满足幼儿的某些要求并发挥榜样的作用

家长和教师在面对幼儿的某些要求时, 应适当采取延迟满足的策略。延迟满足也是培养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重要手段。延迟满足是当幼儿向家长或教师提出要求时, 不要马上满足幼儿的要求, 而是在一段时间以后或有条件地满足幼儿。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耐心, 使他们学会等待, 而且还能培养幼儿抵抗诱惑的能力。比如, 幼儿想吃零食而不吃饭时, 家长可以提出只要安静地、细嚼慢咽地吃完饭, 就可以吃零食, 通常幼儿就会乖乖地吃完饭。当幼儿吃完饭后有了饱腹感, 家长再趁机说吃零食的危害并及时转移幼儿的注意力。延迟满足幼儿的某些欲望, 这样不仅能够让幼儿知道世界上不是所有东西都能够轻而易举得到的, 而且能促进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此外, 发挥榜样作用, 也是幼儿自我能力提高的重要策略。幼儿都善于模仿成人的一举一动, 家长和教师的言行都是幼儿模仿的对象。

因此, 家长和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 给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此外, 家长和教师也要对一些文学作品和现实生活中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强的正面人物加以宣传, 让幼儿感受到榜样的力量。

(四) 通过游戏练习, 多元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

游戏练习是发展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主要途径。爱玩是孩子的天性, 幼儿平时的活动主要是以游戏为主。在对幼儿进行自我控制能力训练时, 如果一味的说教或者对让幼儿参加单调、无聊的教育活动, 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通过游戏, 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 使他们体验游戏的快乐, 分享成果的喜悦以及克服困难、达到目标的幸福感。因此, 家长和教师都要重视发挥游戏的教育作用, 使游戏与自我控制能力相结合, 并且创设相对宽松的环境, 发挥游戏的魅力, 进而提高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 使幼儿学习行为规范和行动准则, 建立和维护秩序, 学习轮流、等待、合作等社会技能, 承担责任, 提高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

摘要: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首先明确了自我控制的含义及重要性, 其次分析了培养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误区, 如自我控制的不足与过度化、对幼儿情感与认知的自我控制重视不够、偏重自我控制的抑制功能、僵化地培养自我控制能力等, 最后提出几点提高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培养的策略:给予幼儿充分的爱抚和关怀,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充分发挥游戏练习, 延迟满足和发挥榜样的作用。

关键词: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策略

参考文献

[1]杨丽珠, 宋辉.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3 (1) .

[2]郭晓飞.自我控制行为研究概述[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02 (11) .

[3]宋辉, 杨丽珠.儿童自我控制发展以及综述[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1999 (6) .

[4]许政援.3-6岁幼儿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发展特点和影响发展的因素[J].心理学报, 1987 (1) .

培养幼儿情绪自我调控能力 篇8

关键词:留守儿童;学习情绪;调节;自我控制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161-01

一、引言

留守儿童是我国目前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避免所出现的群体,其具体是指由于父母因进城务工等原因而不在孩子身边,而孩子依然居住在户籍地并由爷爷、奶奶等亲属对其进行抚养的14岁以下认同。对于这部分留守儿童来说,其自主生活的能力还较低,不能够依靠自己的能力照顾自己,从而往往在生活以及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一定的问题,如何帮助这部分孩子提升自身的情绪调节以及自控能力,则成为广大教育者们最为关注的问题。

二、提升留守儿童学习情绪的调节与自我控制能力的方式

1、帮助学生自我提醒

对于教师来说,应当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学习自我提醒的能力。当发现学生的学习情绪存在问题、或者出现不能自控的情况时,就能够想到应当以正确的方式对自身进行提醒。比如我国的著名作家鲁迅,由于其在小时候经常迟到,为了能够对这种情况进行控制,其就在课桌上刻了一个“早”字,并将其作为座右铭时时刻刻的对自身进行提醒,进而提升自我控制的能力。而对于这种方式来说,其对于小学生往往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方式。对此,教师则可以安排学生对于自身的条件进行联系,并通过名人名言的应用等等将其更好的融入到自身的思想之中。通过这种形式,则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时时刻刻通过这部分名言警句鼓励、提醒自身,进而逐渐培养出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

2、帮助学生自我反省

对于留守儿童学习情绪的调节来说,自我反省也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方式,能够较好的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控制能力。通过自我反省,则能够使学生能够及时的对自身情况进行总结、自我思考,并在不断的思考、总结过程中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省、改进。对于部分学生而言,其由于自身年龄的特点往往不能够完成这项工作,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及时的对学生提供帮助,并在对学生自身长处进行肯定的同时帮助学生寻找自身的不足以及缺点。其中,写日记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通过安排学生每天写日记,则能够使学生在日记中对今天一天的言语举动等等进行反思、总结,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完善以及反省自身的行为举止。

3、帮助学生养成自我独立的习惯

自我防范、自我独立,就是指由于留守儿童在实际生活的过程中缺少家长的监管,这就需要其应当能够养成一种自我独立以及自我防范的好习惯,从而避免因为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缺少家人的管束而对自身行为进行放松。同时,也应当教育其坚决不做缺乏道德的行为,并在此基础上对自身的学习情绪以及自我控制能力进行不断的调节以及规范。

4、发挥优秀学生的榜样作用

由于小学生自身好动性强、精力旺盛的特点,使得很多学生虽然知道应当良好的控制自身的情绪以及行为,但是却往往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够对其进行良好的遵守。而这则正式学生自身自我控制能力差的重要表现。对于不烦你学生来说,其非常不善于对自身的学习情绪进行调节,而这也会进一步的影响其学习的控制能力。对于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能够发挥出班级中优秀学生的模范作用。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是一样,通过良好榜样的树立,则能够很好的帮助这部分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学生逐渐以榜样形成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

同时,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树立榜样,还能够帮助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可以说,这种榜样的影响对于学生来说是方方面面的。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应当注重树立榜样的方法以及手段,避免由于方式上的问题使学生产生一种互相嫉妒或者互相攀比的心理,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不但不会产生我们想要的效果,反而只会使学生出现急功近利、失望丧气等后果,对于学生的学习情绪调节以及未来的健康发展都是十分不利,而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在实际榜样树立的过程中不断的改进、优化。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我国留守儿童问题逐渐突出、愈发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形势下,更需要我们能够对这部分留守儿童的学习进行关注。在上文中,我们对于小学留守儿童学习情绪的调节与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进行了一定的分析,而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也需要教师能够良好的联系课堂实际,从而更好的做好此项工作。

参考文献:

[1] 孙慧玲.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07):101-102.

[2] 胡艳丽,汪洋.建设农村留守儿童快乐成长家园[J].决策,2011(07):I0017-I0017.

浅析培养幼儿的积极情绪的论文 篇9

情绪是人的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人们将它分为两种: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培养幼儿的积极情绪,对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我们教育实践中,幼儿心理活动的无意识性就是由于受情绪的左右,从而引起两种情绪的波动。良好的情绪所伴随的行为更有利于儿童的健康发展。反之,则产生某些消极的后果。

从我进入幼教部以来,一直是接触3—4岁的幼儿。他们入园后,由于与家人的短暂分离,从而产生分离焦虑或对于刚入园的新生对环境的不适应而产生的消极情绪,还有就是在同伴之间因为某事发生争执,产生的不良情绪化反应……这些都说明,消极情绪在幼儿身心发展中占有不小的比例。如果不及时的纠正这些不良情绪,会影响到幼儿的健康发展。那如何将这些不良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呢?

调控情绪(教案) 篇10

(粤教版七年级上)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热爱生活、自信开朗,积极调控情绪,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

2、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不妨碍他人,尊重和关心他人。

能 力:

了解情绪的特点,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能够合理宣泄情绪,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知 识:

1、了解什么是情绪、情绪的特点

2、知道调控情绪的具体方法,了解情绪宣泄的方式。

3、知道乐观健康的心态从那里来。

【重点难点】重点:对情绪的认识和调控。

难点:如何保持乐观健康的心态。

【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自主预习课本,思考问题,分组讨论解决问题,合作释疑,提高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游戏] 抢板凳:事先准备四个板凳,有5个同学参加游戏,鼓声响起,5个同学按逆时针方向转圈,当鼓声停止,5个同学迅速抢坐靠自己最近的板凳,抢不着板凳的同学被淘汰,然后,依次撤掉一个板凳,直到有一个同学获得最后胜利。

游戏结束,老师分别采访参加游戏和观看游戏的同学,请他们谈感受。

(在游戏中,有的同学兴奋,有的同学激动,有的同学紧张,有的同学失望。在生活中,大家有没有类似的情绪体验呢?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老师及时点拨。)教师点拨总结:生活中,我们因为受到老师夸奖而高兴,因为学习成绩退步而伤心,当我们面临危急时刻感到惊恐,当我们看到不道德的人和事感到气愤,总之,我们每天都在感受着不同的情绪,情绪是丰富多样的。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是情绪产生和变化的重要原因。生活中,我们不可能事事顺心如意,所以难免会产生消极情绪。个人对生活的态度、看问题的角度与情绪密切相关,有时候,调整一下自己的态度、转换一下看问题的角度,我们的情绪就能大大好转。由此可见,我们在消极情绪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采取一些办法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从而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和学习什么是情绪、调控情绪的方法、如何保持乐观的心态等问题。

二、自主学习

(一)情绪“万花筒”

学生自主阅读P32内容,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1、结合自己的情绪体验说一说什么是情绪?

2、基本情绪种类有___、___、___、___四种。

3、说一说情绪的特点。

(二)我的情绪我做主

指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本P33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情绪_____调适,情绪____调适。

2、调试情绪的方法有哪些?

(三)保持乐观健康的心态

指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本P33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情绪与人___的紧密相连,乐观的人看事物都是从好的方面去着想。

2、怎样培养乐观健康的心态?

三、合作探究

探究一:情绪需要调节吗?怎样调节?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讨论结果。

教师总结: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难免有挫折,会产生消极情绪。情绪是可以调节的,方法很多,我们有很多同学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冷静地调控自己的消极情绪。调控情绪的具体方法:理智调控法、注意力转移法、幽默化解法、积极的自我暗示法等。

探究二:怎样保持乐观健康的心态?

学生讨论,畅所欲言,老师随时指导。

教师总结。

四、收获质疑

教师让学生思考,学习本课后还有什么困惑或疑问? 师生共同解决。

教师设疑:人一定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吗?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适当补充。

五、课堂总结

本节课学习了有关情绪的基础知识,什么是情绪,能否控制,怎样控制等。

六、作业布置

调控情绪培养健康心理 篇11

一、循循善诱,学会“三思而后行”

作为教师,应当善于引导学生对学习或者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调节或者解决,当学生不开心的时候,要引导其对自己不开心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对症下药;当学生拿到名次非常开心时,要注重鼓励学生不骄不躁,保持优势,在日后的学习中继续加油学习,争取拿到更好的成绩。而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对学生发怒,有耐心地与学生进行交谈。

例如,甲同学的脾气非常暴躁,总是喜欢无缘无故的发脾气,我找甲同学进行了谈话引导,“为何总是与同学发生争执呢?”“老师,我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很多次自己也不想发火,但是就是控制不住。”“虽然如此,但是还是要改正自己的这个缺点,自己在生气时,要好好分析这件事情的对错,对事不对人,有事可以找老师进行协商解决。”

甲学生逐渐能够进行自我管理,来找老师的次数也少了,其他学生的投诉也变得非常少了。这说明在教师一步步的引导下,学生渐渐能够对自己情绪的变化进行思考,在不断地思考之中总结出了自己性格的规律及特点,从而更好地面对自己,与同学相处得更加和谐融洽,从而有利于其自身的健康成长。

二、有效转移,发现“自己的晴空”

对于各种情绪的处理方法中,有一种叫做“转移法”,这种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对于一些因某种缘由产生的负面情绪,可以通过其他的途径进行情绪转移,转移成为另一种情绪或是将自己的情绪通过倾诉或发泄转移掉一部分,这样就能够减轻或消灭自己的负面情绪从而让自己更好地学习。小学生的情绪一般来得快去得也快,重点在于教师采取怎样的方式来进行情绪疏导,让其在自己的世界中找到一片晴空,从而更好地投入到生活学习中去。

学生敏感的情绪在教室生活中常常会变得异常丰富,一些简单的小事就能够成为其心中的大事情,例如,小温同学的性格就是比较敏感的那种,他常常会因为同学用了他的橡皮或者同学和他开的玩笑而变得非常愤怒,常常因此而失去了小伙伴的信任和关心。对此,笔者通过与小温进行交谈,发现小温对于课外的科技读物很感兴趣,于是带他去图书馆借了一些关于科技方面的介绍书籍和简单小说,通过阅读,他变的善谈且很受学生的欢迎。

每个学生身上都有着不一样的潜力,教师的任务就是去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于学生的优缺点通过扬长避短的方式来让学生获得对于学习的乐趣,通过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课堂引导,改变负面的情绪对其产生的影响。学生的情感虽然很丰富,但是对于学生来讲,需要的是教师的关怀和对其成长的鼓励与引导,学生在小学时期的学习经历与生活经历会对学生的思考方式会产生较为长远的影响,故而要让“晴空”成为学生的心灵世界的常态。

三、适度冲淡,升华“甜柠檬效应”

对于学生来讲,每个人的家庭背景与家庭的饮食起居方式都有着极大的不同,对于同龄人的态度以及择友的观点也是不尽相同的,而且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得到的也是不同的结果。对此教师要强行改变所有人的原有习惯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是可以通过改变学生对于事物看法的程度,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学生的情绪的稳定性,使学生即使从不同的环境中走出,来到相同的环境中时,能够具有一定的价值认同,也就是所谓的“甜柠檬效应”。

所谓“甜柠檬效应”是指处于饥饿之中的狐狸,找不到其他食物,只剩下一只酸的柠檬,但是它却对别的动物说柠檬是美味的,这种心理强调了自己的心理作用对于个人态度的影响。就像对于部分住宿生来讲,最愁得一件事可能是去食堂之后吃什么东西,每天都是相同的食物,很多人早就吃厌了,但是出于果腹的需求还是会吃,而有的人则是不想吃又很苦恼。对于这样的学生可以拿狐狸的“甜柠檬”作为教育材料,减轻其对于事物的苦恼。

很多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当学生只能看到其中的困难的一方面时,要改变学生对于这种事情的看法,就可以运用“甜柠檬”的故事来改变学生的心理状况,使学生免于心理的折磨。

对于情绪的调控始终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点,对于学生来讲,敏感的心性既是其可爱的地方,也是其心里常常郁闷的原因,教师可以采用诱导法、转移法、冲淡法来开导学生,使其真正能够从内心认识到自己对于情绪的调控能力是很强的,从而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得心应手。

幼儿自我防护能力培养之我见 篇12

教师应时刻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在活动室设计生活区,为幼儿提供一些自我防护方面的图片,让幼儿树立初步的自我防护意识。让幼儿识别常见的符号与标志,是帮助幼儿提高自保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师幼一起来认识标志,并把它们贴到适当的位置上,从而使“安全”两个字深深地印在幼儿的心里。另外,为了应对生活中一旦发生的突发事件,教师还可以告诉幼儿相应的求救电话等等。教师应该把这些安全知识渗透在谈话、游戏等活动中,深入浅出地教给幼儿,使幼儿对自保知识感兴趣、印象深刻、记忆犹新,最大程度地避免和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事故危险发生。

二、多做安全游戏,“玩”出自我防护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让幼儿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技巧,也是避开危险的有效方法。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教师教育幼儿最常用的、有效的手段。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自控力差、应急反应慢,常在游戏中产生碰撞现象。为此在开学初,我园教师开展了“跟着××走”等游戏,让幼儿明白小动物都跟着爸爸妈妈,从不掉队,走路时不推挤,在游戏中不能只顾自己,还要随时注意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迅速躲闪。在带领幼儿玩感统训练游戏时,我园教师还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首先,我们制定了一些活动规则,规定了每个感统器械玩的人数,如:海洋球池最多只能5个人,平衡台、滑板每人只能拿一块,在取放时要求幼儿轻拿轻放,每次玩好一种器械要放回原处才能交换另一种器械,在大滑梯上要排好队,不推不挤,等一个人玩下去走开后,另一个幼儿才能滑下去。我园教师还通过一些游戏让幼儿学习和巩固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在各种感统游戏中,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了培养和训练,使幼儿的自我防护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把握教育时机,“教”出自我防护能力

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蕴含着诸多的教育契机,只要教师能做个有心人,抓住这些机会,随时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午睡起床时,教幼儿正确有序地穿衣服;鞋带松了,教幼儿系得牢固可避免跌倒摔伤;进餐时教育幼儿将热汤热水吹一吹再喝,能避免烫伤;吃鱼把鱼刺挑干净能免受咽刺之痛;吃饭不嘻笑打闹可避免气管进异物等。日常生活中的突发、偶发事件也是进行自我保护教育的生动素材。

四、形成“家园合力”,培养自我防护能力

向家长宣传一些培养幼儿自我防护能力的方法,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形成合力,是培养幼儿自我防护能力的关键。教师可以下发“安全你我他”的调查表,请家长用心和幼儿一起填写,帮助幼儿丰富安全常识。为此,教师还可以利用各种有效形式开展家长工作,提高家长意识,改变家长观念,使家长成为教师的合作伙伴。例如,利用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研究计划、活动安排,介绍培养幼儿自我防护能力对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通过家园联系栏,开辟“安全、自救、每日一问”的知识园等。通过这些栏目,可以提高家长培养幼儿自我防护能力的意识,增强家长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达到安全教育的家园一致性。

学会调控情绪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青少年时期情绪是不稳定的,明白情绪是可以主观调控的

2、学会调控情绪的方法

能力目标:1、掌握调控情绪的方法

2、形成自我调控、自我控制的习惯

情感目标:1、懂得调控自己情绪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性

2、通过学习合理调控情绪,让自己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

3、学会观注他人的情绪,尊重他人,适时恰当的表达自己的情绪

教学重点:调控情绪的方法

教学难点:调控情绪方法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才华出众,机智过人。但诸葛亮利用其气量 狭小的弱点,巧设计谋,气得他断送了风华正茂的性命。《三国演义》中周瑜是怎么死的?(被气死)设问:

1、周瑜是怎么死的? (气死的)

2、他为什么会被气死? (学生积极讨论,教师引导)

人有七情六欲,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如果他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的话,就不会被人气死了。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如意、不如意),因此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保持轻松、愉快的情绪是不现实的,但是我们不应该做情绪的奴隶,听任情绪的摆布,我们应该做情绪的主人,学会用理智的`力量控制情绪,用适当方式来转移、调整自己的情绪。

二、学会调控情绪(板书)

(一)情绪是可以调适的(板书)

活动1:学生看教材上的图片,讨论:对同样的事情,为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表现?

总结出:情绪与个人的态度是紧密相连的。

同样一件事,会因所持的人生态度不同而有不同的感受。要想积极地对待生活,应该改变自己的观念,使自己能够以乐观的态度去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另外,生活的视角也需要调整。人的眼睛就像是一部摄像机,随时拍摄生活的各个场面,如果不调整“拍摄”的视角,总是悲观地盯着生活中的阴暗面,看不到光明的一面,就会感到烦躁、忧愁、焦虑,许多不良情绪就会产生。如果你能够关注生活中积极的、美好的一面,你就会从中体会到生活的美好,从而使你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乐观的生活态度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二)排解不良情绪(板书)

活动二:模拟情景:李伟画画非常好,曾获得美术比赛一等奖,他是班级的宣传委员。一天中午,他正在出板报,很多同学围观,不少同学赞叹,李伟听后心里美滋滋的,脸上始终洋溢着微笑,画得更起劲。这时,小刚过来,对板报提出了一些批评,李伟不高兴了,回头生气地看着小刚,小刚还在说,李伟扔下粉笔,冲着小刚大声地说:“你行,我不干了。”剩下小刚和其他同学尴尬地站在那里。

(提问):李伟的情绪有哪些变化?我们同学中有无类似的感受?说明中学生的情绪有什么特点?

总结:初中生的情绪特点: 不稳定性、强烈性、自控能力差

活动三:学生看教材上65页的故事,讨论:不良情绪对人遵守道德与法律规范有什么消极影响?

多变的情绪,不能使我们专心做事;这不仅影响自己的精神状态,而且影响人际交往。甚至有些初中生不能摆脱情绪的干扰,凭着一时的冲动,做出一些违纪、违法的事情。

所以,我们更应该对情绪进行调节。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谈自己如何调节不良情绪的,教师总结即可。(学生谈的方法多集中在前两种)

活动四:出谋划策

请你给下面的同学出主意,开处方,帮助他们调控情绪。(见课本P66)

老师总结:我们同学提出了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有:转移话题、改变环境,我们把他们叫做:转移注意力。在适合场合哭一场、向他人倾诉、进行剧烈运动放声歌唱或大声喊叫、写日记,我们把他们叫做:合理发泄法。自我安慰、自我暗示、自我激励、心理换位、学会升华,我们把他们叫做:理智控制法。

具体介绍各方法的含义和方式

1、注意转移法:当人的情绪激动时,为了使它不至于爆发和难以控制,可以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把注意力从引起不良情绪反应的刺激情境转移到其他事物或活动上去。

改变注意焦点;做自己平时最感兴趣的事;

改变环境,到风景秀丽的野外去郊游或散步……

2、合理发泄法:遇到不良情绪时,通过简单的“宣泄”痛痛快快地表达出来,或将不良情绪通过别的方式宣泄出来。

在适当的场合哭一场; 向他人倾诉;

进行剧烈运动; 放声歌唱或大叫;

听听音乐; 发发牢骚; 写写日记;

声声吁叹……

3、理智控制法:

人都是有理智的,在陷入不良情绪时,应调动自己理智的闸门,去控制不良情绪,使自己的情绪愉悦起来。

(1)自我暗示:

(学生活动):1.考试时很紧张,这时我会_______。

2.与他人发生冲突时,我刚要发怒,我会_______。

3.当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我会_______。

这些方法就是通过自己的理智去控制不良情绪,这种方法就是自我暗示,不是通过外界条件来调节。

(2)自我激励:

通过外界的人、事物来约束、激励自己,使自己获得精神动力,从而更好地战胜困难和挫折。像林则徐的“制怒”条幅,时刻提醒自己。

(3)心理换位:

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与他人互换角色、位置,这样有利于增强相互之间的理解和沟通,可以消除一些不良情绪。我们同学之间、与家长之间、与老师之间,都可以用这种方法。

(4)升华法:

将痛苦、烦恼、忧愁等不良情绪转化为积极而采取的有益行为,产生积极情绪。战国时期孙膑被砍去双脚后,怒而发愤,写出《孙膑兵法》,歌德在失恋的基础上写出《少年维特的烦恼》,司马迁在遭受宫刑后,完成《史记》,贝多芬再遭受双耳失聪的情况下,创作出《命运交响曲》。

(三)、喜怒哀乐,不忘关心他人

我们已经学会调控情绪的方法了,但是我们是否应该考虑我们发泄情绪,调适情绪要注意场合了?下面看看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

中午,期中考试成绩发下来了,李晔考得很不好,想到回家要挨妈妈的批评,他心里非常难过,也很懊恼。 邻座王强考得不错,他不禁喜形于色,大声地对周围同学说:“我妈说了,如果这次考好了,就给我买全套的《网球王子》光碟,到时候,我借给你们看。” 张亮听到这话,一声不响地走出教室……

王强当时的情绪表达是否合适?

你能想象当时李晔的心情吗?

情绪的表达是否只是自己的事情?

我们在运用一些方法调控情绪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

老师归纳:个人由于自己的需要不同、遭遇不同的事情会引起不同的情绪感受,但个人在表达自己的情绪时,最好能考虑场合和他人的感受,否则有可能引起不尊重甚至伤害他人的情况。

老师总结:表面上情绪似乎是个人情感,其实不然,我们是生活在一个集体中,而人的情感具有相通性和感染性,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很容易影响到周围的人,我们应该学会在合适的场合、用合理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 因此,情绪表达需要考虑他人感受,当喜则喜,当怒则怒,喜怒有常,喜怒有度,这是我们调控情绪的目标。如果我们能够在生活中对别人的情绪给与更多的关心,尝试去共享彼此的各种情绪,那么,我们的喜悦将加倍,而痛苦会减半,同学们的情谊也将更加深厚。

三、课堂达标:练兵场

连连看:(请同学讲)

1、当你面对他人的批评时 G、不要内疚,要记取“吃一堑,长一智”

2、当你和家人有误会时 B、不要难过,要理解父母的苦心

3、当你做错事时 C、不要委屈,要提醒自己“闻过则喜”

4、当你对他人表现不满时 D.不要愤怒,要选择“得饶人处且饶人”

5、当有人对你不满时 E、不要生气,要自勉“走自己的

6、当你对新环境不适应时 F.不要焦虑,要相信“人最终会战胜环境”

7、当你和同学有矛盾时 A.不要伤心,要懂得“矛盾无时不有”

在什么场合下应该有什么情绪?

教室 (1)手舞足蹈 (2)大声喊叫 (3)静心专注联

欢会上 (1)积极参与 (2)漠不关心 (3)显示自我

追悼会上 (1)高声喧哗 (2)身着艳丽服饰 (3)沉痛哀悼

课堂小结

《学会调控情绪》教学反思 篇14

本节课我是这样设计的:

首先,是复习上节内容:情绪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各是什么?

第二步,根据学案上的自学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标注重点。

自学指导内容:1、如果说情绪是奔腾的洪水,那么....就是一道坚固的“闸门”。2、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来控制情绪。3、为什么要调控情绪?调节情绪的方法有哪些?4、情绪有什么特性?

第三步,合作探究,给出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第四步,做当堂检测题。

课后反思如下:

一、在讲解过调节情绪的 方法后 ,我及时出示了两个情景:1、李明和同学吵了一架,很生气;2、我被别人误解了,心里很委屈。让学生运用刚刚学过的方法帮助这两个同学调节情绪,这样能够联系实际,让学生学以致用,但是学生的回答并不积极,很少有人举手,反思过后,我觉得这里应该给两分钟时间,让学生讨论一下,毕竟教材上的书面语学生还不是太会运用的,讨论还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不能节省的。

二、讲解情绪的特性时,我给出了一个生活中的例子:自习课上,大家都在安静地做作业,李明气哼哼的从外面走进来,扔掉手里的书,踢得自己的凳子震天响,原来他被班主任批评了一顿,同学们批评他,他还说:“这是我自己的事儿,你管得着吗?”他这种做法对吗?为什么?我们发泄情绪时应该注意什么呢?从而引出情绪的特性:具有相通性和感染性,一个人的情绪很容易影响到周围的人,我们应该学会在合适的场合,用合理的方式表达情绪,这是可取的,这里应该再适时的点出“喜怒哀乐,不忘关心他人”,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让学生背诵的过程中,采取了南北排比赛的方法,倒是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不过还是有欠缺,如果,增加加分机制的话,效果会更好,比如从一开始复习,就开始比赛,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最后获胜的一排整体加分,这是否会让学生积极性大大提高呢?下一个班级开始尝试一下!

四、由于自己的声音偏低,激情不够,导致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举手不积极,今后的课程中,还应该激情投入,更多的引导、鼓励、关注3、4号学生,

上一篇:小学低年级的德育教育下一篇:汽车离合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