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合作能力培养

2024-06-11

幼儿合作能力培养(共12篇)

幼儿合作能力培养 篇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强调了要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所以注重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是我们早期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因此说, 合作能力是幼儿未来适应社会、谋求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我们应从幼儿期开始, 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一、精心设计活动培养幼儿合作意识

1.教学活动中合作意识的培养

在教学中, 我会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培养幼儿合作意识的课题, 通过引导幼儿讨论, 增强幼儿合作意识。比如上海世博会期间, 我给孩子们观看了大量场馆建造录像以及建成前后对比图片, 同时引导幼儿讨论让孩子们意识到:如此多功能、环保、漂亮的场馆是许多个人合作、共同努力的成果。

在体育课中我设计了一些竞争与合作的体育游戏, 不仅锻炼了幼儿的体能, 还培养了其团队合作意识。“摘果子”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玩的体育游戏之一, 我将操场的器械分成两组, 设置成游戏障碍。游戏中, 小朋友被分成两组, 需要走过独木桥, 钻过山洞, 跳过小河, 才能摘到果子, 最快的一组获胜。小朋友只有勇敢、团结、合作团队才能取得好成绩。

摘果子游戏开始了, 两队的第一个小朋友都像小猴子似的身手灵活, 在各自队友加油鼓励下, 两人速度不分上下。这时轮到红队的东东和黄队的天天上场。平时他们俩的胆子都很小, 今天刚走上独木桥, 两人就害怕起来, 走的速度很慢, 这可急坏了两队的其他小朋友。黄队的小朋友大声喊加油, 给天天鼓励。而红队的小朋友一看到黄队快要获胜, 都开始埋怨东东, 这导致东东更加紧张, 速度更慢了。比赛结果当然是黄队获胜, 红队队员像泄了气的皮球, 也互相埋怨起来。这时, 我把孩子们集合起来, 让孩子们自己总结获胜和失败的原因。红队有一个小朋友说“:都是东东太慢了影响我们队。”我说“:天天刚开始速度也不是很快呀?是队友的鼓励, 使他变得有信心, 也更加勇敢了。”通过第一局的比赛和赛后总结:让孩子们明白一个团队的胜利, 需要队友们的团结合作、互相鼓励。第二局比赛开始了, 两队小朋友都很紧张, 都为队友加油、鼓劲。又轮到东东了, 这次他在红队的小朋友们的加油鼓励下, 变得更加勇敢, 最终两队同时到达终点。

这样的体育游戏活动不仅促进了幼儿之间的友情, 而且使他们在体会到成功的愉悦同时, 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2.生活环节中合作意识的培养

在一日生活环节中, 不放过每个指导幼儿体会合作意识的机会。如:每天的值日生工作, 小朋友为大家做服务, 通过一人做值日和多人合作做值日的对比方法, 让幼儿体验合作带来的成果。

在擦椅子活动时, 我改变了以往的方法。通过团队来完成擦椅子活动, 哪个团队擦的又快又好就为胜。孩子们为了集体的荣誉, 都相互告诉同伴要擦得快一点, 还要干净。在擦椅子时孩子之间还互相帮助, 并相互传达好的擦椅子经验和方法。看到孩子们的表现及时给予团队表扬, 让孩子们感受到合作的力量, 使孩子们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通过一日生活中有利时机的指导, 孩子们的合作意识越来越强。

二、逐步传授方法引导幼儿学习合作技能

1.在讨论的基础上学会协商合作

在建构游戏中, 经常看到幼儿自己玩自己的, 自己拼搭自己的, 和同伴没有交流, 没有合作。针对这种情况, 在幼儿玩建构游戏前, 我先提出要求幼儿共同拼搭玩具。引导小朋友讨论今天拼搭什么主题。刚开始, 幼儿讨论很激烈, 讨论着幼儿开始争吵起来。杨景然和郝雨都是个性非常强的孩子。杨说“:我们拼公园。“郝说“:我们拼大桥。”小伙伴们也跟着说起来, 有的支持拼搭公园, 有的支持拼搭大桥。怎么办呢?我引导幼儿想一想, 可不可以把两种想法合二为一呢?这时另一个小朋友说“:我们可以在大桥旁拼搭公园, 从大桥过就可以到公园玩了!”小朋友们异口同声地说“:好。”孩子们开始忙碌起来。孩子们把两种意见很好的结合在一起, 拼出了美丽、壮观的建筑。在幼儿游戏中, 教师要适当地加以引导, 让幼儿学会接纳别人的意见, 学习他人的长处弥补自身的不足。

2.经过引导学会分工合作

在幼儿学习合作中, 学习分工合作也是很重要的。记的一次游戏中, 孩子们商量好拼搭动物园。游戏开始了, 发现孩子们都挤在一起, 都要拼搭动物住的房子。还发现孩子们在拼时, 拼的建筑最后挤在一起, 摆不开了。发现问题后, 我及时地引导, 动物园里还有什么? 小朋友纷纷说“:老虎馆、熊猫馆等等。还有观看动物表演的场馆呢。 还有休息的地方等。”我及时地给予肯定说“:对呀?动物园里有许多不同功能的场馆, 请你们自己来分工, 并想想怎样布局, 每个场馆分别搭在什么位置。”孩子们看到自己合作建构的《动物园》作品, 高兴地拍起手来!

三、发挥语言在合作教育中的作用

合作性的语言对于幼儿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幼儿的模仿能力很强, 教师给孩子起着示范的作用。在游戏中, 一句句简单的话, 比如“请借我一块积木好吗?“”我来帮帮你好吗?“”我们一起做吧!” 等往往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孩子们在游戏中争吵的现象越来越少, 合作的氛围越来越浓。

夸美纽斯在《大教育论》一书中提出“自然适应性原则”这一命题, 鼓励本身是自然适应的体现。因此, 当孩子做出合作行为, 能较好地与同伴一起合作学习或游戏时, 老师要及时地鼓励与肯定。老师赞许的目光、肯定的话语、微笑的脸庞, 以及轻抚孩子的肩膀、对孩子亲切的点头、翘起大拇指等, 都能极大鼓励孩子, 强化合作的动机。而对于不太会合作的或是缺乏合作意识的孩子, 老师要给予适时的引导与指导, 逐步提高孩子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通过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培养, 幼儿逐步具备了合作意识, 学会如何合作, 提高合作能力。幼儿也从合作中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 他们分享了合作成果, 增强了与伙伴的情感。为他们的发展奠定人生底色。

幼儿合作能力培养 篇2

应加强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作要求人们通过团队的合作完成,个人的力量将显得孤立无援,在这种时候,合作能力将比其他的专业技能显得更重要.幼儿将来要在社会上立足并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就必须学会与他人合作,将自己融入集体中,用集体的.力量和智慧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幼儿时期正是人的合作素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对幼儿进行合作训练的最佳时期.因此,在幼儿园里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促进其发展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作 者:冯建芳 作者单位:昆山市石牌幼儿园,江苏,昆山,215300刊 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年,卷(期):“”(23)分类号:G61关键词:

论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 篇3

一、给幼儿提供合作的机会

要想培养幼儿合作能力,就应该给幼儿寻找合作的机会,创造合作的条件。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居多,他们在家庭中缺乏合作机会,同时这些孩子自私、任性,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因此,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教学中给幼儿创设合作机会就显得更为重要了,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幼儿教材时,我常常有计划、有目的地给孩子们创设合作机会,有时让孩子们共同搭建积木,有时让孩子们共同画一幅画,有时让他们合作做游戏等。这样,他们在活动过程中就不能一个人玩了,而是需要几个人合作来共同完成某项任务。同时,我还组织幼儿共同搬椅子、叠被子、收拾玩具等,这样孩子们的合作能力大大加强了,他们也体验到了与人合作的快乐。

二、激发幼儿合作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探索和学习的最直接动力,良好的兴趣能够让幼儿在轻松的心境中完成学习任务,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兴趣地强制性的学习会扼杀孩子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在学习人教版幼儿教材时,我常常通过情景表演、做游戏等方式来激发幼儿的合作兴趣,例如情景表演时,孩子们为了完成任务,为了表演得更好,他们自己组合小组,有的做导演,有的准备道具,有的背台词,他们忙得不亦可乎。这样,孩子们就会觉得与人合作是有趣的,与同伴一起合作才能完成任务。

三、教会幼儿合作方法

幼儿由于年龄小,他们不可能知道什么时候该合作,什么时候主动合作,更不可能知道怎样合作,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合作方法,指导孩子们如何合作。因此,在学习人教版幼儿教材时,我常常这样指导幼儿的合作方法:搭积木或者是玩游戏之前,我组织孩子们一起商量方案,怎样分工,怎样合作等;当玩具不够用时,我引导幼儿轮流使用或者是互相谦让;当同伴有困难时,我引导幼儿去帮助他;当自己有困难,一个人不能解决的时候,我引导他主动找同伴帮忙等。通过这些,幼儿们逐渐学会了合作,他们在合作中取得了成功,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

四、培养幼儿的友爱互助品德

要想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首先要培养幼儿团结同伴、互帮互助、关心他人的良好品德,现在的孩子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他们自私、骄横、跋扈,很多孩子不愿和别人合作,甚至有的小朋友对别人不友善。因此,在学习人教版幼儿教材时,我总是寻找机会与家长沟通,及时了解幼儿在家的表现,并教育他们要关心他人,要团结友爱。只有这样,幼儿才能体验到与人合作的愉快,才能在友爱互助中形成良好的品质。

总之,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幼儿的合作兴趣,让幼儿掌握合作技巧。我相信,我们的幼儿一定会成为新世纪需要的人才,他们的合作能力一定会越来越强。

参考文献:

[1]刘慧玲.浅谈幼儿合作能力、交往能力的培养的策略及方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C],2009.

[2]高翠.浅谈幼儿探究活动的组织和指导[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

培养小班幼儿的合作能力 篇4

1、创造合作机会, 让幼儿自然展开游戏。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 幼儿每天都在一起学习、生活、做游戏, 几乎所有的时间孩子们都是在一起度过的, 这期间老师应该想方设法为幼儿提供、创造与同伴合作的机会, 让孩子们在不断的实践操作中学会合作。如, 在学习性区域中设置美术区, 让孩子们进行小组作画, 在这个过程中, 幼儿必须学习相互合作, 在良好的沟通、合作之后, 孩子们才能在画面构图、色彩搭配、还有内容的体现上面显现出比个人能力能强的美术作品, 因为在合作的过程中, 孩子们通过合作, 能力强的孩子学会了帮助他人, 能力弱的孩子也在同伴帮助下得到了构图、配色等方面能力的提升。在小班, 孩子们的自理能力往往是老师、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老师可以引导幼儿相互帮助, 并表扬乐于助人的孩子, 给幼儿提供充分的学习实践的机会去学会合作。

2、树立合作榜样, 引导幼儿相互学习

幼儿之间的合作是平等的, 而老师在合作中扮演的角色应该是一个平等交流的关系, 是引导者而不是指挥者, 在建立了平等互助的合作关系之后, 孩子们之间的游戏开展起来才会更自然顺利, 比如说今天的游戏开始了, 银行的工作人员因为某些原因离开了岗位, 这时候老师应该及时给予正面引导:“我要取钱啦!银行的人呢?!”而不是居高临下地质问:“你们银行怎么回事啊?一个人也没有?”在幼儿游戏开展时, 老师除了给幼儿提供、创造合作的机会, 更应该做到与幼儿以一个平等的身份交流。通过老师这样地灵活变换身份角色, 让幼儿感受到朋友之间的沟通, 并通过老师对于合作的方法的引导, 让幼儿更为自然地学会与别人合作的方法。老师在小班幼儿心中的形象是无人可以代替的, 老师的一言一行影响着每一个幼儿。在班级中, 两位老师的感情的亲疏关系、合作的默契度、工作的配合度, 都直接影响着幼儿。除此之外, 不可忽略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 要重视同伴之间的榜样作用, 在幼儿群体中, 树立一个学习、观察的榜样, 利用对榜样的合作行为的表扬、鼓励来激发群体像榜样学习的动机, 这样的“强带弱”榜样学习形式会加快提升群体的合作能力。

3、教给幼儿合作的方法, 学会解决问题

幼儿可能不会在需要合作的情景中自发地表现出合作行为, 也可能不知如何去合作。这就需要教师教给幼儿合作的方法, 指导幼儿怎样进行合作。比如, 小吃店开张了, 老师分配了收银员、服务员和厨师, 三个人一起该怎么游戏呢?老师在游戏前应对幼儿游戏的分工提出明确指示, 具体角色的职责也应告知幼儿, 这样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 就应该要一起协商讨论解决。比如说, 客人来时, 应该服务员去迎接, 客人点菜之后应该是厨师去做菜, 收银员来收钱, 用完餐之后服务员负责打扫餐具……当遇到问题时, 孩子们通常会第一时间来找老师寻求帮助, 这时候, 老师就应该告知幼儿, 你们有能力自己解决, 你去找你的同伴一起讨论一下, 看看能不能解决, 实在解决不了时再来找老师。通常孩子们会在老师的“不帮助”下, 也能找到合作的方法策略, 逐渐学会合作。

4、合作活动增加难度, 加强挑战性

幼儿园需要为幼儿提供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内容, 在活动的任务设计方面我们不要设置的太容易, 需要有一定的难度。在让幼儿制作活动使用的道具过程中, 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道具制作过程中需要的图纸、材料、工具, 并且交给幼儿制作的一系列方法, 幼儿在完成制作道具的过程中必须保证难度, 如果过于轻松的完成活动, 就失去的让幼儿在困难中寻求合作的意义了。如果教师只将任务下达, 并没有提供材料, 这样幼儿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也会相互协商解决遇到的问题, 这样幼儿会体验到分工合作的重要性。

5、突显合作活动的效果, 体验愉快情感

孩子们之间的合作通常结果都是活动成功、事情做成、友谊加深。这些对于幼儿合作行为的产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幼儿因为自身能力有限, 并不一定能及时发现并感受到合作的乐趣, 因此, 老师在发现孩子们在结对合作时, 应给予幼儿一些合理建议, 教师在活动中要及时的引导幼儿让他们体会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激发幼儿进一步合作的内在动机, 使合作行为更加稳定。教师还可以采用对比的形式, 让幼儿了解到这次成功的合作与上次不成功的合作进行对比, 进而让幼儿能够充分的感受到合作重要性, 这样才能促进幼儿之间的再次合作。

6、及时鼓励、引导幼儿, 增强合作意识

幼儿合作能力培养 篇5

徐州星光实验幼儿园 孙晔

摘要:《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的主要任务就是实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并对幼儿实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纲要》总则的第五条指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可见,游戏是幼儿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幼儿各项能力发展的载体。在活动中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也是很重要的,合作能力,说的浅显一点,就是配合;说的学术一点,就是团队意识。两个或两上以上的幼儿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自愿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间的沟通、配合与协调而实现共同目标,就是幼儿的合作能力的体现。

关键词:幼儿 行为 合作意识 区域活动

幼儿合作能力,适应社会,立足社会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一个人的力量很小的,团结的力量是无穷大的。那么,合作,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合作的意思就是:两个人或两个人以上,通过互相合作的方式,达到同样的目的。古人云“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渔”埃德加-富尔《学会生存》一本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怎样学习的人。作为教师不仅是教学生怎样去学习,还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有效的、有必要的指导。

幼儿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一定会有很大的影响。作为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不仅为孩子提供了自主的开展活动的环境,增加了幼儿与幼儿间相互交往的机会,并能通过教师有目标的指向、引导下,孩子自主的与同伴协商,讨论等,来解决一些矛盾。这样,就为孩子提供了学习与人交往,沟通的机会。为孩子走上社会后,顺利的融入社会,开心的学习、工作,打下一个基础的基础。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先把游戏活动的要求告诉孩子,孩子进行游戏时会发生一些老师意想不到的事情,例如幼儿与幼儿之间有矛盾,教师及时正确的引导孩子的想法。在活动中,不能仅仅只按照老师的想法来看待问题,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多让孩子说,每个区域游戏活动,方法都是多样的。区域活动的时间有限,充分的发挥孩子的想象力。教师给予肯定,同时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培养孩子在游戏活动中的合作能力,体现合作学习的价值。

幼儿的合作意识是个人意愿、感觉、情感、思维等过程的心理总和,主体意识、情感意识、参与意识是合作的重要因素,如果合作有意义,个人的行为、成功与荣耀与集体息息相关,个人成功与团体的成功同样重要时,那么,个人就会意识到合作的价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合作中的探索、创新学习的内容与形式,通过展示感受成功,创设合作学习的情景,来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促使幼儿奋发,促进幼儿渴望成功的欲望。我们应把态度情感作为新教学的重要内容来实施,这是我们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重要因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积极发掘教学中能体现真、善、美的态度情感因素,并作为教学目标和内容的一部分,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真、善、美的价值体验,完成教学目标。在物质方面,我在区域活动的墙面上张贴一些体现小朋友合作行为的图片。在内容的选择上尽量选取有关合作方面的为主,让孩子随时感受到合作的氛围,体验合作的乐趣;在精神方面,我尽量为幼儿提供充分的自由,创设宽松愉悦的心理环境,让幼儿萌发合作意识,感受到合作成功的乐趣。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在学生的“参与”上下功夫,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参与活动中,并带动别人参与学习,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了解在区域游戏活动中合作的重要意义。

(1)创新理念:

新课程的标准,是把发展的内涵界定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发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的总和。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缺乏合作游戏的能力,需要老师来影响幼儿。

以往的观念总会以创造性游戏作为培养合作能力的主要手段,忽略了区域活动的作用,培养孩子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老师在区域活动中有一定的主导作用,但缺少主动性,教师是游戏活动中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有问题找老师已成了孩子们的习惯。为了改变这种模式,我尝试自己是游戏的合作伙伴,与幼儿一起参加到区域游戏中。在活动中我特别喜欢采纳幼儿的见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也能锻炼孩子的创新能力。幼儿在区域游戏中的积极性更高涨。幼儿也特别愿意和老师一起游戏。

(2)创新游戏:

为幼儿提供合作的条件我在材料的提供上进行调控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需要将教育意图客体化,把教育目标贯穿到、融会到准备的材料中。但是过多的材料会使幼儿会仅仅满足于自己的操作,缺少合作的必要;过少的材料又会引起争夺,阻碍了幼儿的合作的可能。所以,幼儿的发展需要才是选择活动材料的根本。区域活动的材料的投放要尽量适合幼儿相互合作的需要,增加共同活动才能完成的材料。也可适当地增加一些难度,让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多出现一些问题,迫使孩子们为了解决问题去协商,去分工合作。同时材料设计也要便于合作。可设计一些幼儿必须合作才能完成的游戏,使幼儿体验到合作游戏的快乐,萌发合作游戏的兴趣与愿望。

①提供多种游戏材料:

区域游戏活动中,教师准备的材料是有限的,和幼儿一起讨论还可以加入哪些区域材料,例如:生活区“火锅城”中,老师想到的火锅是“食品”,让幼儿合作讨论还有哪些“食品”可以增加幼儿说的“食品”在这个区域里,来丰富我们的区域环境,让幼儿更好的参与区域活动。

②创设情境,给幼儿合作活动的机会:

在建构区中,要求幼儿合作完成搭建活动。告诉幼儿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团结的力量是无穷大的。几个人合作完成的作品会更棒。

现在的幼儿90%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一个人在家总是会认为,什么都是我一个人的,不愿意和别人分享自己的东西,这样是不好的,引导幼儿分享是会给自己带来快乐的。在益智区 “拼图”活动,一位幼儿独自玩拼图活动,拼的时间会长,和幼儿讨论怎样能拼的快一些呢?引导幼儿说出几个幼儿合作一同参与拼图会更快的完成拼图活动。也可以让幼儿在比赛中体现,一个幼儿拼和三位幼儿一起拼比比谁快?让幼儿明白合作的力量比一个人的力量要大。

③让幼儿解决矛盾冲突的方法:

在区域活动中避免不了会发生矛盾冲突,例如,在美工区,在四位幼儿同事参与活动中时只有三把剪刀,这该怎么办?引导让幼儿可以通过分工、合作,使活动进行下去,一人画,两人剪、一人折,矛盾就这样简单解决了。在生活区“星光菜市场”幼儿在排队结账时,会因为一个幼儿后来的先去结账的现象。讨论:如果你在按顺序排队时,有小朋友在插队,你会怎么样?引导幼儿要学会排队结账,不能插队,做到先来后到的好习惯。我们都喜欢有礼貌的幼儿,在活动中要正确、熟练地使用礼貌用语,学会尊重他人。还有就是在区域活动中创造多种合作机会,使幼儿学会合作活动,分享到一些合作的成果会使自己得到更多的快乐。

④关注孩子的个性特点:

每个班级都有能力比较强的孩子,同样也有能力较差的孩子,教师要采用暗示的方法,让能力较强的幼儿经常主动带领这些孩子一起游戏,增强他们的信心,而对那些个性强,教师可以培养他们做游戏的组织者,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一起分享快乐。

通过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也增强了幼儿的合作意识,进一步体验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共同合作带给自己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也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合作教学导论》 作者:王坦著

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

2、《合作学习设计》 作者:盛群力,郑淑贞 著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3、《合作学习:一种教学策略的研究》 作者:王卓,杨建云编

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研究 篇6

关键词:合作能力;合作示范;合作契机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6-025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6.162

当前社会竞争益发激烈,因而个人努力难以获得成功,唯有学会同他人的合作分享方才能够到达成功的彼岸,因此可以说,合作共赢乃是任何一个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所必须认知的理念。只有学会与人合作,才能获得生存的空间;只有善于与人合作,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只有积极与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一、教师应当身先垂范为幼儿进行合作示范

幼儿通常通过对他人行为的观察与模仿形成自我认知,故而作为同幼儿接触较为频繁的教师应当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以自身的言行举止为幼儿示范如何同他人实现良好的合作,如教师应当在教学活动中,主动寻求同其他教师的合作,为幼儿做合作的良好的示范。我与搭班老师之间就相互配合进行教学活动,常常一人讲课,其他人帮忙准备教具,配合表演等。教师之间的语言我们也注意有示范性,如“请你帮我一下,好吗?”“这件事我们一起商量商量吧?”“让我们共同努力把这件事做成功!”如此一来,将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对教师的举止进行模仿,进而有意识地在日常生活中寻求同他人的有效合作。

同教师的言行举止示范效用对比来看,幼儿同伴的言行举止对其影响更为明显。在教学当中,笔者注重对幼儿间良好的合作现象进行肯定与赞扬,并对帮助他人的幼儿进行奖励,从而使其在潜意识中强化对他人的帮助意识,同时使其他幼儿对其行为进行有意识地效仿。

二、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合作契机

在教学实践之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教学条件与教学资源,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合作契机,使其合作能力得以养成。如前文所述,现今社会中的家庭多为独生子女,因此幼儿难以在家庭教育中得到系统化的合作训练,此外,考虑到一些独生子女的任性、自私、处处以我为中心等现象比较严重,这使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更有家长从小就教育幼儿:别人打你,你就还击。这种不正确的教育方法必然导致幼儿形成专横跋扈的个性品质,在合作中自然不被同伴所欢迎,所以要为幼儿创造交往的机会,引导幼儿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一同游戏、学习的机会是很多的,如一起拼图、搭积木、作画、看图书、跳皮筋、玩娃娃家等。教师通过在教学活动中为幼儿创造与同伴合作的契机,将使幼儿在参与活动或者游戏的过程当中形成主动合作意识,如教师可以组织班级幼儿共同完成一幅画作,使全体幼儿在共同的任务目的驱动之下,实现彼此之间的分工协作,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构图上、色彩上、内容上达到协调一致,共同创作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在游戏中,特别是在建构游戏、角色游戏中,幼儿间必须共同商量、友好合作、互相配合,才能使游戏顺利进行下去。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为幼儿创设合作的契机,如要求幼儿互相为同伴进行穿衣,互相为同伴梳头等,均能够使幼儿的合作能力得到提升。总而言之,幼儿教师应当善于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为幼儿创设更多的合作契机。

三、组织幼儿进行合作性游戏

幼儿通常对游戏活动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喜爱,因此幼儿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幼儿这一特点,通过游戏形式为幼儿提供彼此合作的机会,其效果必将十分显著。如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通常会组织幼儿开展需要其彼此进行充分合作方能完成的游戏,如两人三足这种游戏形式,必须使参与的幼儿两人保持高度的默契,方才能够胜利达到终点。此外,笔者还组织幼儿进行挑水游戏,要求幼儿共同完成挑水任务,唯有彼此合作,步调统一,方才能够避免水洒出桶中。游戏《人、枪、虎》游戏规则:人抓枪、枪打虎,虎咬人。我把全班幼儿分成了两队,红队和绿队,每组通过商量选出一位队长,队长带着队里的成员一同协商这次PK自己组准备当什么,要求每组幼儿做的动作必须是一致的,否则就输了,所以他们必须与小组成员进行很好的协商与合作。在商量时,为了保密大家都把头靠在一起,自觉围成一圈,小声的商讨,有的幼儿还不时地问上一句“我们组当什么都知道了吗?”“都记住了吗?”“大家千万别出错了动作!”……游戏开始,两组队员相对站立,然后听口令一起做动作,双方根据规则确定谁抓谁。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将意识到个人的行为将决定己方的成败,因而其能够在游戏过程中意识到同他人协作的重要性。

四、注重对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

笔者曾在一堂美术课上遇到这样的情况,当要求幼儿两人一组进行合作创作时,因其中一个幼儿认为另一方使用的画笔颜色错误,因而发生争执,进而愤怒地将画纸撕破。从合作的角度看,对于此种破坏合作的行为,教师应当加以正确的引导,使幼儿意识到合作意味着双方的彼此让步,而非一方意见要压倒另一方。

幼儿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当注意对幼儿存在的过于自我的态度进行及时纠偏,让孩子明白,因为任性,自己就会失去小伙伴,就没人和自己玩了。教育孩子做事要有恒心和毅力,帮助他们控制自己的情绪,教师要指导孩子在合作时专注与当前的活动,将不利于合作的念头与举止进行有意识的规避。

除此之外,考虑到在幼儿的彼此合作过程之中,往往双方会通过言语和肢体进行意见和看法的交流,因此幼儿教师应当注重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使幼儿通过语言清晰地表现自己的意图与想法,如此将有利于合作的进行,具体涵盖的内容为:用自然温和的态度文明的说话,不粗命令、也不撒娇、不以哭闹威胁同伴。这既是合作的自然要求,同时亦是保证幼儿之间有效沟通的必然要求。此外,幼儿教师应当给予幼儿一定的自由,使其能够在群体交往中形成合作意识。

参考文献

[1] 蔡越兰.中班幼儿游戏中自主意识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展望,2016(9).

[2] 王小英,王永杰,孙贺群.幼儿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与指导策略[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3] 张丽玲,白学军.合作游戏训练对学前儿童合作行为的影响[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0(3).

[4] 肖辉苑,林海萍.如何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技能——中班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J].教育导刊,2002(Z3).

浅谈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 篇7

一、为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

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首先要创造其发展的物质条件, 这是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前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应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幼儿活动过程中, 教师不是游离于幼儿主动活动之外, 而是多样性地参与, 做幼儿的朋友、合作伙伴。因此教师要想办法为幼儿创造与同伴合作学习和游戏的机会, 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合作。比如, 引导组织幼儿进行接力棒传递游戏, 使幼儿在传递接力棒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只有同伴间友好合作、互相配合, 才能使游戏顺利进行下去。同时, 还要把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幼儿的各个活动环节之中, 如:共搬玩具筐、共抬桌子、互系扣子等, 还可以大带小活动, 拓展幼儿合作对象的范围, 为幼儿提供大量的学习与实践的合作机会, 巩固幼儿对不同合作环境的适应能力。这样幼儿的合作能力就会在反复的锻炼中得到提高。

二、激发幼儿兴趣, 培养合作意识

兴趣是激发幼儿探索和学习的动力。幼儿天生活泼好动, 好奇心强, 对任何新鲜的事物或游戏都充满着好奇心, 教师要珍视孩子的好奇心, 使幼儿的这种好奇心变成一种良好的学习兴趣。通过参与各种新的合作类游戏, 激发幼儿想尝试与人合作的欲望, 让幼儿感觉到与人合作是一件有趣的事, 帮助幼儿克服不良心理, 大胆与幼儿交往合作。例如:用故事《拔萝卜》和看图讲述《蚂蚁搬家》以及情境表演《小鲤鱼历险记》等, 来激发幼儿要向故事或表演中的小朋友 (小动物) 一样, 只有大家齐心协力, 团结合作, 才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通过文艺作品和身边的事例激发幼儿兴趣, 培养合作意识, 从而使幼儿喜欢与同伴合作, 并且保持一种持续的合作兴趣, 为幼儿之间的进一步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树立合作榜样, 强化合作意识

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教师在幼儿心中更是神圣的, 教师的言行无时不在影响着幼儿, 教师常常成为幼儿模仿的对象, 加之幼儿具有思维形象具体、好模仿的特点, 因此“榜样示范”是一种基本的培养方法。具体来说, 一是教师的榜样示范。因为教师在幼儿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 因此教师的言行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教师之间、教师与保育员之间良好的分工合作、互相配合, 必然会对幼儿产生很大的直接影响。例如一位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操作活动时, 另一位教师主动帮着摆放、分发材料, 这就是很好的互助合作行为, 看到老师这样, 遇到同样的情况时他们自然也会跟着学。因此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 时时事事注意自身行为, 为幼儿树立榜样。二是幼儿的榜样示范。因为同伴, 特别是幼儿喜欢的同伴也是幼儿观察、学习的榜样。因此, 我们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强的幼儿与这方面弱的幼儿一起游戏, 让后者学习、模仿。同时在活动中, 教师要对表现好的幼儿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 以此来激发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的动机, 拓展榜样的示范作用。

四、爱心、友爱互助等良好品德是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前提条件

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首先要让幼儿养成关心他人、团结同伴、互帮互助的良好品德。如今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 在家中处在中心地位,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整天被爱包围着, 使他们处处以自我为中心, 不愿与人合作, 更不知如何与人合作。还有的幼儿是受父母不良教育思想的影响, 与小朋友不友善, 如:父母告诉幼儿别人打你, 你就打他。使幼儿在与人合作中处处逞强、霸道。像这些孩子在合作中是不受欢迎的, 是无法与人合作的。所以当老师和家长发现孩子存在这方面问题时, 要及时采取恰当的教育方法, 互相合作纠正幼儿的不良习惯。使幼儿懂得和小朋友相处时要关心他人、团结友爱、互帮互助, 遇事与人商量。只有这样, 才能在学习和游戏中体验到与人合作的幸福和快乐, 减少不必要的冲突。

五、教给幼儿合作的方法

掌握合作的技能是学会合作的保障。幼儿可能不会在需要合作的情景中自发地表现出合作行为, 也可能不知如何去合作。这就需要教师教给幼儿合作的方法, 指导幼儿怎样进行合作。比如, 搭积木或玩游戏前, 应大家一起商量, 分工合作;遇到矛盾时, 要协商解决问题;当玩具或游戏材料不够用时, 相互谦让、轮流或共同使用;当同伴遇到困难时, 要主动用动作、语言去帮助他;当自己遇到困难、一人无法解决时, 可以主动找小朋友协商, 使幼儿在协商的过程中学会了谦让、谅解等交往合作技能, 懂得与人合作要友善、谦让、团结、互助, 克服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不利交往合作的行为。幼儿逐渐学会合作的方法策略, 在合作中学会合作。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获得与人合作时如何解决问题的经验和能力, 为以后进一步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六、让幼儿体验合作的快乐

幼儿在与小伙伴交往中逐渐学会合作, 感受到合作的快乐, 激发了合作的欲望, 产生了合作的需要, 萌生了积极与人合作的愿望。这时, 教师不仅要让幼儿体会到合作成功的快乐, 还要让幼儿体会到分享成功的乐趣。因为合作与分享是相辅相成的。光有合作没有分享, 会导致孩子养成独享的不良习惯;光有分享没有合作, 会使孩子养成坐享其成的不良品行。因此, 培养孩子合作与分享兼有的品质就愈加显得重要。这不仅对幼儿巩固、强化合作行为和激发产生更多的合作行为有好处, 还能培养幼儿与同伴分享快乐的意识和习惯。但幼儿自己不能自觉地感受到, 因此, 教师应注意引导幼儿感受合作的成果, 体验合作的愉快, 激发幼儿进一步合作的内在动机, 使合作行为更加稳定、自觉化。

培养幼儿合作能力之我见 篇8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端正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所以注重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是早期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是幼教工作者共同探讨和研究的问题,这对孩子今后能否取得成功相当重要。所以,合作能力是幼儿未来发展、适应社会、立足社会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素质。幼儿时期正是人的各种合作素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对幼儿进行合作训练的最佳时期。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呢?结合平时的工作实践,我谈谈几点做法。

一、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浓厚的合作意识是培养合作能力的基础,它关系到幼儿合作培养的成功。多数幼儿不能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不懂得合作;有的4—5岁孩子也不能很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为人处事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独断专横,不能顾全他人和集体。由此可见培养合作意识在幼儿合作能力中的重要作用。

(一)为幼儿树立合作榜样

教师在幼儿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教师之间是否分工合作、相互配合,均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如在布置主题墙饰时,一位教师在墙上粘贴,另一位教师帮着传作品。这就在无形中为幼儿作了积极的榜样。同伴也是幼儿学习的榜样,在游戏活动中,幼儿经常通过观察、模仿、学习其他幼儿的合作行为,因此,教师就要抓住机会,开展各种合作情况的评比对幼儿进行引导,让幼儿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这也是树立榜样的好方法。

(二)利用生动具体的“活”教材

合作意识是产生合作行为、体验到合作行为而带来情感的条件,是一种具体的行为活动,必须让幼儿在具体感知的情境中体会、领悟合作,不难发现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活生生的“教材”。如带幼儿到公园活动,看蚂蚁搬家时,教师充分利用这一机会对幼儿进行合作教育,有组织、有目的地引导幼儿明白一只蚂蚁是无法搬动较大食物的,但许多蚂蚁一块儿搬,就能把大块食物搬走。又如带孩子看工人叔叔盖大楼,引导他们看这些工人是怎样分工合作盖起大楼的。周末组织幼儿看幼儿园全体教师是怎样分工合作大扫除,最后将幼儿园打扫得干干净净。教师应随机利用日常生活中这些具体的、活生生的实例,告诉孩子们合作力量大的道理,从而培养幼儿初步的合作意识。

此外,还可以利用文艺作品让幼儿接受合作精神的教育。如童话故事“拔萝卜”、“三只羊”、“蜜蜂采蜜”,等等,帮助幼儿明白相互合作、合理分工的道理,并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从而将童话中的情感体验移植到幼儿自己的生活中来。

二、营造良好的校园合作氛围

(一)要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

师生之间应该建立民主、平等的伙伴关系,教师应与幼儿诚恳对话,同他们合作学习,从而缩短教师和幼儿之间的距离,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良好的师幼关系能使幼儿对老师充满信任与感情,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参与意识,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老师应坚持“民主、平等、尊重、信任”的原则,蹲下来和幼儿交流,尊重每个幼儿,并以同伴的角色加入到教学活动中,帮助、引导幼儿参与教学活动,学会合作,共同解决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或困难。例如:在《六只小猪》一课中,教师戴上头饰,扮演一只漂亮、天真、可爱的猪宝宝,从而激发幼儿的表演积极性。在接下来的表演中,孩子们配合得十分默契。

(二)营造幼儿合作的氛围

幼儿的行为往往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情感易受感染,因此老师首先应经常鼓励幼儿与同伴友好交往,及时表扬幼儿的合作行为。其次,在教学活动中为幼儿创造一些展示自我的机会,使幼儿懂得人人都有自己的不足与长处,懂得合作的目的就是要让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使个人的力量凝聚成一股合力,最终获得集体的成功。如在教学结构游戏“搭高楼”时,我从讲述四川地震、房屋倒塌,使许多小朋友的家园变成了废墟,许多人无家可归入手,激发幼儿的同情心,并引导他们想出各种帮助灾区人民的办法。最后,大家决定给灾区人民“盖新房”。我让幼儿自由组合,几人一组,共同协商、合作,为灾区人民“重建家园”。在这样的气氛中,多数幼儿都能在合作中共同搭建出不同式样的房子。

三、指导幼儿学会正确的合作技巧

有强烈的合作意识,但没有很好的合作技能,可能会达到事与愿违的效果。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常发现,一些争强好胜、不听别人意见、不愿做出退让的幼儿,虽有美好的合作愿望,但无法取得满意的合作效果,甚至发生纠纷,出现“好强的孤独儿”的现象;幼儿可能不会在需要合作的情景中自发地表现出合作行为,也可能不知如何去合作。这就需要教师教给幼儿合作的方法,指导幼儿进行合作。

(一)让幼儿学会有计划地合作

幼儿年龄小,约束力差,在合作活动中主动性差,不知该如何与同伴合作。如在“娃娃家”角色游戏前,老师应告诉幼儿首先要与同伴商量谁扮演什么角色,并定下具体的游戏内容与表演程序,这样幼儿就能学会有计划地开展游戏,进行合作。

(二)让幼儿学会用语言交流

幼儿在交往中常常要将自己的感受、想法或要求转换成语言,或根据别人的意图作出语言反映。因此,应丰富幼儿的语言,让幼儿用丰富的语言在合作进程中更好地交流。教师要教给幼儿学习合作用语,以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如:“你愿意和我一起玩吗?”“请你参加我们的游戏,好吗?”“能借我一下吗?”,等等。还要鼓励孩子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多和同伴交流。久而久之,孩子们在一次次的交流中,就会获得与同伴的合作经验,从而提高合作技能。

(三)让幼儿学会解决合作中遇到的问题

在游戏活动中幼儿大多在遇到纠纷时不会很好地解决,要么告状要么吵闹。这时就需要教师帮助幼儿解决矛盾。教师在解决这样的问题时要采取幼儿喜欢并乐于接受的方式,不要伤害幼儿的自尊心。如教师可采取加入游戏活动的方式来共同商讨解决办法,采取大家都赞同的方式来解决,也可以用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来提醒幼儿该怎样解决。这样,幼儿在协商的过程中就学会了谦让、谅解等交往合作技能,懂得了与人合作要友善、谦让、团结、互助,获得了在与人合作时解决问题的经验和能力,为以后进一步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幼儿合作意识与能力培养“四法” 篇9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共同目标 (共同利益) 而自愿地结合一起, 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和协调 (包括言语和行为) 而实现共同目标 (共同利益) , 最终使个人利益也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未来社会是一个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社会, 一方面强调社会分工的日益精细化, 但另一方面又更加注重个体间的通力合作, “学会交往”、“学会合作”是时代对人才提出的基本要求。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中也明确提出:“要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 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 帮助幼儿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 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 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因此,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使之长大以后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成为有用之人是十分重要的。

一、激发幼儿合作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学习兴趣可使幼儿在一种轻松、愉悦的心境中完成任务。没有兴趣强制性地让幼儿学习将会扼杀他们求知的欲望。那么, 如何培养幼儿对合作的兴趣呢? 就是要珍视幼儿的好奇心, 让幼儿感觉到与人合作是一件有趣的事, 激发幼儿想尝试与人合作的欲望。如, 可通过讲述故事《金色的房子》来激发幼儿向故事中的小朋友学习, 让他们觉得只有和大家一起玩, 才能感觉到快乐。另外, 也可通过体育游戏和建构区等活动来激发幼儿合作的兴趣, 使幼儿喜欢与同伴合作, 培养合作意识, 为进一步培养合作能力奠定基础。

二、为幼儿树立合作的榜样

幼儿年龄小, 其行为受具体形象思维的限制, 大多数的行为是在模仿成人。针对这一情况, 教师在进行一日活动及游戏时, 要注重对幼儿合作意识的培养, 刻意去营造一种合作的氛围。这不是一日之功, 而是要日积月累的。在每一次活动、每一次游戏中, 老师与老师之间、老师与幼儿之间的分工合作, 将会对幼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 教师要先给幼儿树立起好的合作榜样, 让幼儿慢慢意识到合作的好处。比如, 在做游戏时, 一位老师讲解如何做这个游戏, 另外一位老师可去分发游戏的道具;在开展音乐活动时, 一位老师弹琴, 可以让另外一位老师带领孩子们唱歌跳舞。孩子们长期在这样有合作意识的环境中生活学习, 就会慢慢培养出合作的意识。

学校中老师是榜样, 是幼儿模仿的对象。在家里, 爸爸妈妈就是孩子学习的榜样。所以, 家长们也要学会培养孩子合作意识与能力的方法。例如, 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分工完成一些家务事, 如让孩子帮忙分发碗筷、打扫卫生等, 进一步给孩子树立合作的榜样。

三、给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

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 父母的娇惯、溺爱使部分幼儿缺乏与其他幼儿交流合作的能力, 且在交往中攻击行为较多。所以老师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学习和游戏中, 应该利用每一次机会, 让他们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些事情。例如, 在画画时, 可以把幼儿随机分成二人或三人一组, 给幼儿说明这次画画的内容, 并要求幼儿一起来画, 共同完成这幅画。最早孩子们画的可能相互之间没有联系, 不能组成一幅画, 这时老师就要教他们怎么去画, 比如, 一个幼儿画树和草地, 另一个幼儿画房子和画小鸟等, 这样就共同完成了一幅完整的画。在一日生活中, 还可以让幼儿互扣纽扣、共同整理玩具, 等等。还要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合作的机会, 并随时教会他们合作的技巧。

四、让幼儿体会合作的快乐

幼儿在与小伙伴的交往中逐渐学会合作后, 在交往中能感受到合作的愉快, 因而会继续产生合作的需要, 产生积极与人合作的态度。所以, 教师要让幼儿体会到合作带来的快乐。例如, 可展示幼儿合作绘画的作品, 让幼儿欣赏到合作后的成果, 产生愉快情绪;也可表扬合作顺利的幼儿, 对合作中有冲突的幼儿给予指导和激励, 使他们产生积极情绪。心理学认为, 一种行为无论好坏, 只要它产生后受到鼓励, 那么这种行为就容易再现。因此, 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 当幼儿做出合作行为, 能较好地与同伴一同合作学习或游戏时, 要及时地给予肯定、鼓励, 让其自觉地做出更多的合作行为。

幼儿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篇1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中明确指出:“应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 体验与成人、同伴共同生活的乐趣, 帮助他们正确认知自己和他人, 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 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幼儿的合作是指幼儿在生活、游戏、学习中主动配合、分工合作、协商解决问题、协调关系, 从而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只有学会合作, 才能取得更大范围内竞争的优势, 才能适应信息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

现在独生子女家庭愈来愈多, 家长们望子成龙心切, 希望幼儿的智力得到最好的发展, 却忽略了社会交往对幼儿的重要性。如何更好地帮助孩子们学会合作呢?我园开展了“幼儿合作意识与能力培养的研究”的专项课题。通过开展活动, 我认为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树立幼儿的合作意识

开展各种活动树立幼儿的合作意识。如:可组织幼儿观看各类文艺节目, 让他们在欣赏之后展开讨论:“为什么他们的表演能这么精彩?”经过讨论后他们明白:只有演员相互协调、配合并承担一定的责任才能完成。还可利用亲子运动会、合作游戏、日常生活等活动让幼儿明白生活中处处有合作, 并了解合作的意义。

二、在日常生活中, 让幼儿体验合作的快乐

(一) 鼓励幼儿与同伴交往, 放手让幼儿自己解决问题。

幼儿之间的交往首先开始于共同的游戏和活动, 幼儿通过玩耍相互熟悉并获得交往经验。因此, 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尽可能多的自由活动空间, 让幼儿在活动中自由地交流, 达到合作的目的。如:在大班幼儿活动时, 可让他们自由结伴二人一组玩“步调一致”游戏, 三人一组玩“套圈”游戏。幼儿自由组合的“合作组”玩的效果很好, 因此, 幼儿自由选择合作伙伴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合作质量。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克服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 学会了自己去解决矛盾, 从而充分体验合作的快乐, 共享合作的成果。

(二) 创设合作的情境, 让幼儿共同参与合作。

首先, 充分挖掘各类游戏的优势因素, 多途径、多方法地培养幼儿的合作行为。如:在角色游戏:过家家、开医院、美食城中, 幼儿的身份可以是多重的, 交往的对象、方式也明显增多。通过材料的投放、主题的商定、教师适当的指导等多种方式, 可让幼儿在一次次的活动中不断产生合作行为, 从而增强了他们的合作意识。

其次, 精心创设良好的游戏和环境, 引发合作行为的产生。如:在游戏“造房子”活动中, 教师提出明确的目的———共建家园。刚开始时, 大多数幼儿都是各干各的, 后来发现这个任务自己不能独立完成, 便有几个幼儿开始合作, 并取得了游戏的成功。在下次的活动中, 大多数的幼儿都能自发地组成合作小组来共同完成任务, 体会到合作的必要性和好处。

三、利用文学作品和言传身教进行合作教育

首先, 利用故事对幼儿进行合作教育。如:《金色的房子》教育幼儿只有大家一起玩才会更快乐;《谁的本领大》使幼儿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 只有互相合作, 才能取长补短, 赢得最后的胜利。其次, 由于幼儿的思维具体、形象, 因而教师的言传身教显得尤为重要, 在工作中教师要很好地做到保教配合, 充分让幼儿感受到一个良好的合作氛围。如:在布置活动室时, 我和三位教师共同挂拉花、粘贴字画等, 并在合作过程中用语言提示幼儿, 让幼儿感受合作的氛围, 从而加深他们的印象。

四、教给幼儿合作的方法, 练习合作

如:在区角活动“分豆豆”中, 教大家一起商量怎样分配角色、怎样分工、怎样合作;当遇到矛盾时, 怎样协商解决问题;当玩具或游戏材料不够用时, 如何相互谦让, 轮流使用;当同伴遇到困难时, 怎样去帮助他们;当自己遇到困难时, 怎样主动找朋友帮助等。通过这些具体的合作情境, 使幼儿逐渐学会合作的方法, 强化他们合作的行为。

五、家园共育, 促进幼儿的合作能力

浅谈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 篇11

一、为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

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首先要创造其发展的物质条件,这是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前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应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幼儿活动过程中,教师不是游离于幼儿主动活动之外,而是多样性地参与,做幼儿的朋友、合作伙伴。因此教师要想办法为幼儿创造与同伴合作学习和游戏的机会,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合作。比如,引导组织幼儿进行接力棒传递游戏,使幼儿在传递接力棒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只有同伴间友好合作、互相配合,才能使游戏顺利进行下去。同时,还要把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幼儿的各个活动环节之中,如:共搬玩具筐、共抬桌子、互系扣子等,还可以大带小活动,拓展幼儿合作对象的范围,为幼儿提供大量的学习与实践的合作机会,巩固幼儿对不同合作环境的适应能力。这样幼儿的合作能力就会在反复的锻炼中得到提高。

二、激发幼儿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兴趣是激发幼儿探索和学习的动力。幼儿天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对任何新鲜的事物或游戏都充满着好奇心,教师要珍视孩子的好奇心,使幼儿的这种好奇心变成一种良好的学习兴趣。通过参与各种新的合作类游戏,激发幼儿想尝试与人合作的欲望,让幼儿感觉到与人合作是一件有趣的事,帮助幼儿克服不良心理,大胆与幼儿交往合作。例如:用故事《拔萝卜》和看图讲述《蚂蚁搬家》以及情境表演《小鲤鱼历险记》等,来激发幼儿要向故事或表演中的小朋友(小动物)一样,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团结合作,才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通过文艺作品和身边的事例激发幼儿兴趣,培养合作意识,从而使幼儿喜欢与同伴合作,并且保持一种持续的合作兴趣,为幼儿之间的进一步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树立合作榜样,强化合作意识

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在幼儿心中更是神圣的,教师的言行无时不在影响着幼儿,教师常常成为幼儿模仿的对象,加之幼儿具有思维形象具体、好模仿的特点,因此“榜样示范”是一种基本的培养方法。具体来说,一是教师的榜样示范。因为教师在幼儿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因此教师的言行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教师之间、教师与保育员之间良好的分工合作、互相配合,必然会对幼儿产生很大的直接影响。例如一位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操作活动时,另一位教师主动帮着摆放、分发材料,这就是很好的互助合作行为,看到老师这样,遇到同样的情况时他们自然也会跟着学。因此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时时事事注意自身行为,为幼儿树立榜样。二是幼儿的榜样示范。因为同伴,特别是幼儿喜欢的同伴也是幼儿观察、学习的榜样。因此,我们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强的幼儿与这方面弱的幼儿一起游戏,让后者学习、模仿。同时在活动中,教师要对表现好的幼儿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以此来激发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的动机,拓展榜样的示范作用。

四、爱心、友爱互助等良好品德是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前提条件

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首先要让幼儿养成关心他人、团结同伴、互帮互助的良好品德。如今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处在中心地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整天被爱包围着,使他们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不愿与人合作,更不知如何与人合作。还有的幼儿是受父母不良教育思想的影响,与小朋友不友善,如:父母告诉幼儿别人打你,你就打他。使幼儿在与人合作中处处逞强、霸道。像这些孩子在合作中是不受欢迎的,是无法与人合作的。所以当老师和家长发现孩子存在这方面问题时,要及时采取恰当的教育方法,互相合作纠正幼儿的不良习惯。使幼儿懂得和小朋友相处时要关心他人、团结友爱、互帮互助,遇事与人商量。只有这样,才能在学习和游戏中体验到与人合作的幸福和快乐,减少不必要的冲突。

五、教给幼儿合作的方法

掌握合作的技能是学会合作的保障。幼儿可能不会在需要合作的情景中自发地表现出合作行为,也可能不知如何去合作。这就需要教师教给幼儿合作的方法,指导幼儿怎样进行合作。比如,搭积木或玩游戏前,应大家一起商量,分工合作;遇到矛盾时,要协商解决问题;当玩具或游戏材料不够用时,相互谦让、轮流或共同使用;当同伴遇到困难时,要主动用动作、语言去帮助他;当自己遇到困难、一人无法解决时,可以主动找小朋友协商,使幼儿在协商的过程中学会了谦让、谅解等交往合作技能,懂得与人合作要友善、谦让、团结、互助,克服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不利交往合作的行为。幼儿逐渐学会合作的方法策略,在合作中学会合作。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获得与人合作时如何解决问题的经验和能力,为以后进一步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六、让幼儿体验合作的快乐

幼儿在与小伙伴交往中逐渐学会合作,感受到合作的快乐,激发了合作的欲望,产生了合作的需要,萌生了积极与人合作的愿望。这时,教师不仅要让幼儿体会到合作成功的快乐,还要让幼儿体会到分享成功的乐趣。因为合作与分享是相辅相成的。光有合作没有分享,会导致孩子养成独享的不良习惯;光有分享没有合作,会使孩子养成坐享其成的不良品行。因此,培养孩子合作与分享兼有的品质就愈加显得重要。这不仅对幼儿巩固、强化合作行为和激发产生更多的合作行为有好处,还能培养幼儿与同伴分享快乐的意识和习惯。但幼儿自己不能自觉地感受到,因此,教师应注意引导幼儿感受合作的成果,体验合作的愉快,激发幼儿进一步合作的内在动机,使合作行为更加稳定、自觉化。

总之,幼儿只有与同伴交往,才能真正体会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学会站在他人立场上看问题,意识到自己和他人的关系,逐渐学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以形成适应社会需要的社会性行为。幼儿合作能力是一种品德培养,对幼儿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要激发幼儿合作的兴趣,为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为幼儿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幼儿合作与交往能力培养的策略 篇12

一影响幼儿合作及交往能力的因素

关于幼儿合作以及交往能力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 其中幼儿的社会认知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 幼儿的自我中心意识对于幼儿的合作能力以及交往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也会对幼儿和他人的交流合作产生影响, 在幼儿的情感以及性格方面也占有很大的成分, 幼儿的合作以及交往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合作者的认识程度, 另外幼儿的自制力方面也会对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产生影响。再者就是如果幼儿由于缺乏交往的技能以及策略, 那么对于他们的合作交往能力也会形成障碍, 而性别以及年龄的因素对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也可以产生影响。这些主要是个体的影响因素。

在群体的影响因素方面主要有幼儿和同伴的关系。还有就是家庭方面的因素, 幼儿受家庭和父母的影响比较深刻, 有研究表明, 父母的审美价值和幼儿交往合作就呈现出正相关。同时还有幼儿园教育方面的因素, 幼儿如果对教师的态度比较消极, 那么在沟通上就需要进一步的加强。

二培养幼儿合作及交往能力的策略

对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的培养要从多个方面进行, 首先要创设交往合作的情景以及环境, 这也是培养幼儿在这一方面能力提升的基础。幼儿教师要能够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幼儿进行组织, 来完成一些游戏以培养他们的兴趣, 如用积木搭建成一个造型, 或者是画画, 或将幼儿分成小组来合作完成游戏。这样的方式能有效调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 在交往以及合作的能力上能有效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要将合作和交往贯穿到整个游戏活动中, 来对幼儿的合作能力进行锻炼培养。对于年龄不同的幼儿, 要能够打破班级的界限, 让他们和不相同年龄的幼儿进行合作, 在合作交往的环境以及情境中完成任务。

另外, 幼儿合作交往的情感体验要得到有效的强化, 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在日常活动中, 对幼儿要仔细地进行观察, 要能够用理解及分析的眼光来对待幼儿, 对幼儿的心理要能够积极地疏导, 让幼儿保持健康的心理。幼儿教师的微笑、赞许的目光以及温柔的话语能够使幼儿在心理情感上得到体验, 这样更能促进幼儿的心理情感的增长, 会在合作以及交往能力上得到有效的加强。还有就是对于幼儿的合作以及交往能力的培养主要还是在园内进行, 所以对于幼儿园的资源要能够加以充分的利用。如在结构区进行玩具投放, 教师可以将积木按难易的程度进行摆放, 从而有效地引导幼儿合作能力上提升, 在合作的过程中再引导交往, 使幼儿自信心得到增强, 在这一交流合作的氛围中完成游戏任务。

再者就是要能够对家长资源进行利用, 这主要可以通过亲子合作表演来完成, 如表演哑剧、童话剧等, 这样能够在合作能力上得以提高, 能够让幼儿在合作过程中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还可以通过角色游戏的开展来提高幼儿在合作交往方面的能力, 将幼儿分配成不同的角色, 将一个个的角色性质进行大致的讲述, 从而使幼儿能够对社会的一些内容进行了解认识, 并积极地引导他们合作和交往, 增加幼儿之间的亲密感。最后就是教给幼儿合作交往方面的能力, 如在游玩时创造交往的机会, 为幼儿做一个好的榜样, 帮助幼儿解决问题, 尤其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能够得到有效的加强。

三结束语

总之, 幼儿合作交往能力方面的培养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分析, 要多角度的分析才能够全面了解幼儿。对幼儿的合作与交往能力培养要以鼓励为主。

摘要:在中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 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以及交往能力, 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格外重要。本文就当前幼儿合作能力以及交往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探究, 希望通过研究对实际工作带来帮助。

关键词:幼儿,合作能力,交往能力

参考文献

[1]冯文全、杨宁宁.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的开发与利用[J].现代教育科学, 2014 (3) :45~47

[2]刘聪颖.浅析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幼儿教育[J].学周刊, 2014 (5) :66~67

上一篇:基本建设项目审计下一篇:商务英语惯用语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