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2024-06-15

浅谈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共11篇)

浅谈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篇1

浅谈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育的核心问题,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表现方式,人类的思维成果正是靠语言的帮助得以巩固、发展和传递的。幼儿期是学习语言最敏感、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储存词汇最迅速的时期。因此,我们作为幼教第一线的工作者,必须有意识、有目的地帮助幼儿积累和丰富词汇。然而,在语言教学中,如何丰富幼儿的词汇呢?怎样使幼儿的语言训练取得较好的效果呢?在这几年的幼教工作实践中,我认为语言教育应从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这两个方面入手。

一、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语言的学习,除了跟幼儿的个体差异有关以外,与语言交往环境也有密切的关系。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可以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语言交往习惯。一旦在集体中形成了良好的语言学习、交往习惯,就能达到让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目的。那如何创设这个语言环境呢?这有赖教师自己的言传身教和榜样示范的作用。在班集体中我一直坚持使用普通话与幼儿交谈,从小班开始,我就坚持这种做法,给幼儿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不仅这样,还利用个别优势,积极鼓励班上一些口语表达能力较强的幼儿,以少带多、以强带弱,并利用幼儿喜欢的游戏进行语言练习,如:开火车、捉迷藏、办家家等游戏活动。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进行交谈。在课外,我也不放弃任何一个语言学习的机会,在晨间活动、饭前饭后、户外活动、甚至幼儿离园的时候,我都坚持使用普通话与幼儿交谈,从幼儿刚入园到毕业,在这种良好的语言交往环境里,经过一个长期、有效的学习过程,不断地得到熏陶,使幼

儿真正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二、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应考虑到从丰富幼儿的词汇量和鼓励幼儿说完整话这两方面进行:

(1)丰富幼儿的词汇量。因为词汇量的丰富与否,直接影响幼儿口语表达的能力强弱。然而,幼儿词汇量的积累,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决的,而是在幼儿在长期的语言学习中,周而复始地学习与运用的过程丰富、积累起来的。它根本就没有捷径可言,完全依靠教师在语言教学中,与幼儿一起成长,一点一滴地积累和巩固。因此,平时我很重视幼儿词汇量的积累,不仅在各科教学中丰富幼儿的词汇,还把幼儿要掌握的词汇进行归类:名词、形容词、动词、量词等,在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地进行渗透。例如:在《小鸡在哪里》故事里的几个动词:小花鸡蹲在盆子里,小黄鸡钻在椅子下,小黑鸡站在石头上,小白鸡躲在树后面。在讲述故事过程中,我就请四名幼儿分别做蹲、站、钻、躲的动作,使幼儿初步理解这几个动词的含义,然后又通过游戏的方法,将“蹲、站、钻、躲”进行消化。又如在《会爆炸的苹果》的故事中,学习:“勤劳的”小猪、“狡猾的”狐狸这两个形容词,在幼儿理解词义后,我利用举一反三的方法,引导幼儿动脑筋,尝试运用这两个形容词去讲述:勤劳的„„;狡猾的„„。就是这样日积月累,幼儿的词汇量不断增多,口语表达能力也相应得到提高。

(2)鼓励幼儿说完整话。幼儿不仅需要掌握许多词汇,还要学习运用完整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从完整地说一句话到连贯地说一段话,逐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如何引导幼儿说完整话呢?这关系到教师本身的语言教学习惯,假如教师本身上课时就不注意对幼儿提出说完整话的要求,幼儿在回答问题时往往是运用简短的词表达自己的意愿,一旦形成习惯,就不利于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因此,我非常重视对幼儿提出说完整话的要求,从小班开始,坚持要求鼓励幼儿学说完整话。幼儿在回答问题、表述自己的意愿的时候,我总是耐心地引导他们,“请你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讲述,好吗?”对于口语表达能力较差的幼儿,他们总是断断续续地讲,有时根本就不能表达清楚,于是,我就利用一些游戏来耐心引导他们说完整话,如:在角色游戏《爱心医院》和《百货商场》利用具体地问题引导幼儿的思维,“请问你要买什么?”“我要买„„”,“请问你哪里不舒服?”“我肚子痛„„”等等。就这样,幼儿在说完整话的基础上,不断得到锻炼,口语表达能力也相应得到提高了。

我还经常利用一些复述故事、仿编诗歌,如《小猫钓鱼》《小猴卖圈》《三只蝴蝶》《云彩和风儿》《梳子》等等,在这些有趣的故事里,首先让幼儿理解故事里面的重点词、重点句,然后表达自己的意愿。如在《小猫钓鱼》的故事中,我和小朋友一起讨论,讲述:小猫钓鱼三心二意,一会儿捉蝴蝶,一会儿捉蜻蜓,结果一条鱼也没钓到。接着我就要求幼儿说说自己有没有类似的事情,有的孩子能联系自己的实际并进行讲述。“上课时,我三心二意,一会儿摸摸这,一会儿看看那,结果什么也不会。”这样练习,对幼儿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有很大帮助。

另外,还利用创编诗歌的方法,让幼儿把话说得更加连贯、流畅。如仿编诗歌《云彩和风儿》、《梳子》,通过欣赏优美的诗歌,幼儿对诗歌产生了兴趣,我抓住幼儿这一学习的契机,引导幼儿初步学会按诗歌的格式,创编自己想到的云彩的样子。如,有些幼儿编到:天上的风儿真能干,天上的云彩真有趣。风儿吹呀吹,云彩变成一只小蝴蝶,蝴蝶飞呀飞,飞到

花丛中找朋友;吹呀吹,云彩变成小青蛙,小青蛙呱呱叫,想要捉害虫;吹呀吹,云彩变成一只大象,大象正在河里高兴地洗澡。„„

以上是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当然,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从更多方面去做,这就要靠教师不断地在教学中去发现、去总结。

浅谈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篇2

一、创建宽松的环境, 提供幼儿敢说的机会

幼儿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 由于环境的变化和周围人的生疏, 很容易“沉默寡言”, 上课不举手, 不敢回答问题, 更不要说活动中展示自己。因此, 在教学中, 我们要多为孩子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 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 来逐步消除幼儿独立表现的恐惧, 让幼儿试着说, 增强幼儿大胆表现的欲望, 使孩子敢说。首先, 在平时生活中, 在课间多与不爱说话的孩子交谈, 促使孩子说。其次, 为幼儿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 经常地组织才艺展示。对于胆小的孩子说, 面对集体的关注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直接面对集体, 会使孩子产生极大的压力, 有可能刺激孩子由最初的胆怯转为惧怕。能在生人或众人面前大胆讲话, 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飞跃。所以, 在游戏活动中, 教师要多设计一些合作性游戏, 在合作中促使这些孩子积极参与。多关注这些孩子的一举一动, 对进步的地方及时表扬鼓励。用信任的目光看着他, 用亲切的歌声与他交流, 用温暖的手握住他, 他就会多一份胆量, 孩子就会变得勇敢、自信, 敢于说话, 敢于展示自我, 从而培养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二、利用故事和游戏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如果只让幼儿听故事, 而不试着让他们讲故事, 就不能很好地发挥故事的作用。幼儿在倾听完三遍故事后, 能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 记住故事中的重要人物。这时可以让幼儿尝试着提问或复述故事。我引导幼儿看幼儿用书阅读故事, 并围绕故事进行讨论。这样做的教学效果非常好, 幼儿的语言发展能力也会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游戏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 也是幼儿最容易接受和最喜欢的活动。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游戏是一种最好的方法和途径。例如, “拍手歌”这种游戏等, 老师说一句, 孩子跟说一句。“你拍一, 我拍一, 一只孔雀穿花衣”, 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 说的时候要带一些表情和动作, 说到某一动物时, 要用手势相应动作表演, 以增加情趣。开始老师说, 孩子学, 孩子说得不对时, 教师给予纠正, 这种游戏不仅锻炼幼儿的言语能力, 还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另外, 在表演游戏中, 可以让他们模仿故事中的角色来表演, 并进行对话。

三、利用直观教具, 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欲望

幼儿天生的好奇心是教师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基础。在教学中, 教师可用直观、形象的动植物标本、玩具、头饰, 来激发幼儿观察的兴趣, 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促使他们较容易地把自己看到的现象表达出来。如我依据幼儿好表扬, 喜欢小礼物、小奖品的心理特点, 制作精美漂亮的小奖品, 用鼓励的办法让幼儿产生说的欲望。在课堂上, 我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了不同的教具和小奖品。在认识“家禽家畜”教学时, 我让幼儿先观察动物标本, 当形象逼真的鸡、鸭、鹅、兔等出现在幼儿面前时, 幼儿尽显出了一种本能的喜欢小动物的情感, 观察时注意力格外集中。在引导幼儿观察以后, 便要求幼儿按观察的顺序有步骤地讲述各动物的特征, 他们很快地讲出了小动物的长相“身穿白衣裳, 头戴大红冠”“扁扁嘴巴, 会游水, 会捉鱼”……发言很活跃, 小朋友们对动物的不同特征的描述讲得很准确。针对教学内容, 我还制作了一些精美的小奖品, 对答得好的小朋友给予奖励, 这样就大大激发了孩子的表现欲望, 从而培养了其语言表达能力。

四、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生活是语言的源泉, 丰富多彩的生活既充实了幼儿说话的内容, 又为他们创设了说话的情境。教师应围绕生活情境把听说练习和幼儿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让他们运用语言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想。创设情景不仅能使幼儿投身于生活中, 而且还能使幼儿结合生活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浅谈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篇3

【关键词】培养 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从小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对他智力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幼儿时期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和语言发展都特别快,大多孩子都能简单地表达自己的见闻感受。因此,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要从孩子呀呀学语就应该着手,给孩子创造多听、多说、多看、多摸的机会,幼儿园教育至关重要,正确的引导和挖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成长过程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在幼儿园教育机构中进行的幼儿教育活动,一是为了满足幼儿发展之需要,从内在动机上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同时是为了幼儿从偶发的、自然的、个体化的一些教学活动逐渐转入循序渐进的,有教师指导的、同伴相互交流的、有目的有意识的学习活动,从而不断激发与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完成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打好理性思维的基础,使教育成为幼儿素质启蒙整体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促进幼儿身心和谐的发展。

一、在非正式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1.宽松、自由的环境,让幼儿敢说

许多刚入园的孩子都较胆小,羞于在众人面前表现,对周围的人和事都感到陌生,情绪不稳定、缺乏安全感等,导致有些幼儿变得“沉默寡言” 或一个人自言自语,这时教师应善于发现,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在非正式的活动中,每个孩子都可以寻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在这样一个宽松、自由的空间里,孩子们可以大胆地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如:我班的赵瑞华小朋友,是一个平时少言寡语的孩子。每次他拿了材料以后,就选择在活动室的一角玩,而且都能较快地根据材料的意思完成操作,有时他也会自己轻声地说说玩的过程。为了让他能更大胆地说,我就经常有意地靠近他,鼓励他去讲一讲,对他的点滴进步给予及时地表扬,多给他们一个笑容、一个抚摸、都将成为让幼儿说话的一把金钥匙。因为非正式活动中没有外在的压力,几次下来,他慢慢地会主动地跟我说。于是,我又让他试着说给旁边的同伴听,几周下来,我发现原来他并不是个不爱说话的孩子,只是一直以来不敢说。

2.反复、多次的尝试,让幼儿练说

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次的经验的积累和反复的练习。在每一次正式的数活动前,一般都要进行2~3次的非正式活动,而在每一次的非正式活动中每个孩子又都会有多次选择、操作材料的机会,多一次操作的机会,就多一次练习说的机会。如幼儿在学习“数的形成”的过程中,根据幼儿经验积累的情况,一般安排三次非正式的活动,而在每次的活动中,一般每个幼儿至少能玩到1~2次形成的材料,三次活动下来,每个孩子有3~6次的操作机会,那么就有3~6次的练习说话的机会。由此可见,非正式的操作活动给了幼儿更多说的机会,这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是相当有效的。

二、在正式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1.主题、生活的经验,让幼儿愿说

丰富的生活内容与经验是幼儿语言表达的源泉与基础,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与体验,幼儿才会有乐于表达和交流的内容,才会有话可说,有话要说。通过在非正式活动中积累的多次操作的经验和说的练习与幼儿在主题生活中获得的体验,使幼儿在正式的数活动中有话要说,有话愿说。如:在“分家家”的数活动中让孩子们根据物体的一个特征作肯定与否定的分类时,孩子们都很愿意说出自己分的理由:“有尖尖嘴的和没有尖尖嘴的;会飞的和不会飞的;有尾巴的和没有尾巴的”等等。这些语言的源泉来自于主题中,在主题开展的过程中,孩子们对动物的特征、生活习性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因此,在说的过程中,都能抓住动物的明显特征来说,有了内容,孩子们就会很乐意去说。

2.简单、规范的语言,让幼儿学说

正式的教育活动的内容是幼儿在非正式活動中积累的点滴、零碎经验基础上的同伴间的交流,教师指导下的整理、记录、归纳、总结,并形成概念。而语句不完整,语序颠倒是幼儿较常出现的一种语病。数概念是非常抽象的知识,如何让幼儿将具体的经验提升到抽象的概念,需要教师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去让幼儿学说。

在正式活动中,“水果店里的水果是怎样摆放的?”引导孩子思考后去分类摆放。在第二次进货时说:“这次进货要请你讲一句话:几个苹果添上几个苹果就是几个苹果?”教师运用填空式的句式让幼儿学说。让能力强一些,语言表达较完整的幼儿先说,在让其他幼儿跟着说。随后用“你们觉得这句话长吗?怎样才能说的短些呢?”于是,就有孩子说:“2添上1就是3”,让孩子明白要说的更短些、更精练些。幼儿在教师语言的暗示下,在模仿的过程中自然地学会了用抽象、概括的语言表达。

3.自然、形成的习惯,让幼儿会说

浅谈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篇4

教师:孙晓丽

【摘要】《新纲要》指出“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小班幼儿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为此,我们采取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措施,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来努力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本文阐述了培养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在实践中总结了培养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一些经验。

【关键词】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

一、问题的提出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往工具”,随着21世纪的到来,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促使了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呢?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一个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得怎样将会直接影响他将来的学习、工作、生活、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然而一个人语言表达能力的好坏,并不是先天就具备的,而是后天培养教育的结果。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特别是3-4岁,幼儿的发音机制开始定形,具备了语言学习最佳的生理基础,是掌握语音、词汇和语法最为迅速的时期。所以,在幼儿期,尤其是小班阶段加强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刚接任小班时,通过与幼儿日常接触,发现我们班幼儿在语言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和现象,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参差不齐。大多数幼儿用方言与人进行交流,一些内向、孤僻的幼儿不善与人进行交流,不愿意在集体面前表达,而另一些幼儿在表达时口齿不清楚,语句颠倒等。为何大多数幼儿的语言发展存在着问题呢?追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能力水平、知识经验缺乏造成的。另一方面是家庭环境及教育的影响,现在一些家长很少与孩子进行交流,通常把交流的机会让给玩具、电视,如把为孩子讲故事的机会让给了录音机,忘记了孩子需要的是“与人的交流”。或者是把孩子晾在一边,以“大人说话,小孩少插嘴”的思想来阻止孩子进行语言表达。还有一些家长在孩子呀呀学语时,常常为了好玩而逗孩子学说话,而到了孩子真正语言发展关键期时,却撒手不管了,认为孩子大了自然会讲话,俗不知贻误了对孩子进行语言教育的最佳时期。我觉得家庭是幼儿生命的摇篮,是孩子最温暖,最安全,最快乐和自由的港湾,家庭成员的讲话水平及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幼儿的语言发展。因此,在家庭中应该做到培养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激发幼儿想说的欲望,睡前跟讲讲故事,跟幼儿谈谈心等。为此,着重对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实践和摸索。

二、做法和措施

(一)、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使幼儿想说、敢说、愿意说。

交往是一种社会活动,语言的交往是一种语言社会活动,任何语言交往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交往环境中展开的,离开语言环境孤立地发展语言都是不可能的。因此,良好的语言交往环境是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前提。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

1、提供普通话的语言环境,营造良好语言氛围

氛围其实就是一种熏陶,结合《纲要》语言领域目标“听懂学说普通话”这点我们首先努力营造讲普通话的氛围,带领幼儿走进良好的普通话语言氛围。

我班大多数幼儿刚入园时,常听到孩子们用方言进行交流,为了尽快扭转这种现象,我们及时采取了措施:(1)根据现状,着手制订了培养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实施计划。(2)召开家长会。向家长讲述了语言能力的重要性,要求家长配合我们共同做到和孩子交流时讲普通话;(3)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作用。无论是与幼儿,还是与家长、同事交流都要讲普通话。同事之间还约定要相互监督,相互督促。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整个班级形成了讲普通话的良好氛围,孩子们能用普通话与家长、教师和同伴进行交流,家长也能用普通话和孩子进行交流。

现在我们仍坚持天天讲普通话,运用普通话进行交流,让这种无形的良好的语言环境得以延续下去,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得以发展。

2、提供宽松、自由的语言环境,使幼儿有话敢说

宽松和谐的语言环境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条件,是调动幼儿有话敢说的内部机制和必要条件。

刚入园时,很多孩子对新环境、新生活都不熟悉,对周围人和事感到陌生,以致情绪不稳定,不愿意说话。出现你问他话,要么点头,要么摇头,要么就是一言不发。我们发现这一现象后,就主动亲近他们,尽力为孩子们创设温馨快乐的谈话氛围。如选择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聊聊,聊聊喜羊羊与灰太狼,聊聊奥特曼,聊聊金甲战士„„慢慢孩子们敢于讲话了,我们就及时给予表扬,如给他们一个笑容,一个大拇指,一个五角星„„于是,孩子们在赞扬和鼓励声中逐渐消除了陌生感,都愿意开口讲话了。

同样我们注重在教育活动中为幼儿提供宽松、自由的语言环境,改变最明显的是以前往往出于“教育”目的,打断幼儿的话要求他们“说完整”、“说对”,俗不知幼儿的交往愿望在这样“打断”过程中受到挫伤,慢慢幼儿就不敢说了。而现在我们允许幼儿说得不对,说得不完整,并鼓励幼儿大胆地说。我们在于的是幼儿敢说,爱说。当很多幼儿争着说时,以前是等待老师点名发言,成为被动的“交往者”,而现在我们会采用分组或者三三两两自由讨论的方式,让每个孩子有说的机会,让他们的语言交流愿望得到满足,孩子们在不断交流过程中得到了语言的发展。

新苗幼儿园

浅谈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篇5

赛口中学目前学生源质量比较差。课堂上我常常碰到这样的情景,学生在课堂上不积极回答问题,不重视与教师的语言交流。回答问题时不知从何说起,说起来也是语无伦次,常常需要在老师的帮助下才能完成。课外做练习时不注意规范,书面表达没有条理,有的学生甚至于写十行涂九行。时间一久,影响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丧失学习物理的信心。现代社会强调合作与交流,人际交往越来越频繁。在人际交往中,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思,向对方传递自己想要表达的信息,需要自己具有准确的表达能力。如果表达不准确,极有可能引起对方的误解,以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最新版本的物理教育大纲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科学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口头交流能力。所以,在课堂教学以及课外学习活动中,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学生表达能力的欠缺主要有以下表现:一是问一句答一句;二是方言土语和生活俗语;三是废话连篇,辞不达意;四是层次不清楚,中心不突出。五是作业不规范,无逻辑性。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呢?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教师言传身教,严格要求自己在课堂上注意口语和文字的表达。

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在研究教师各项能力的重要性时,得出的结果是语言表达能力位列26项能力之首。这说明教师在教学中语言表达对学生的影响力是多么重要。作为物理教师,应注意语言的准确性、条理性、逻辑性、连贯性。特别是要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科学规范意识

物理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它要求我们教师的语言表达必须是准确的和科学规范的。第二,精炼简明的表达意识

课堂教学受时间、空间制约,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时必须是有的放矢。不能东拉西扯,挥马疆场,任情发挥。教师的话语太多太长,学生往往无所适从,茫茫然不知所措。教师要惜话如金,少说为佳。

第三,语言表达要有节奏感

教师如果在一节课内语气单调,平铺直叙,会使学生听了厌烦。教师可以借鉴音乐中一唱三叹的韵律手法,控制好教学中语言的声调和节奏。使教学语言强弱适宜,快慢适中,抑扬顿挫,使教师的讲和学生的听协调合拍,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课堂上,当教师讲到难点时,语速要放慢,语气要加重;在讲到疑难之处时,声调要提高,尾音可以拉长。在讲一些枯燥的规律、定律时可以穿插一些曲故、笑话、物理学史,让学生放松一下,调节一下课堂气氛,课堂效果会更好。

第四,板书要规范清晰

俗话说“好样难学坏样易仿”,一个教师如果课堂的板书随随便便,糊里糊涂,那么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作业也肯定是乱七八糟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要影响学生思想表达。时间一长。甚至可能出现学生思维清楚,但不会书面表达的恶果。那么教师将成为误人子弟的罪人。所以,在黑板上写清概念的理解,规律的推导,例题的分析和解答,注意条理,结构严谨,将会使学生受益不浅。

总而言之:教师语言的表达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量变而引起质变的过程。毛泽东同志曾说过,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夫不可。我想,只要大家肯做有心人,肯做教书育人这份事业的有心人,肯做默默的研究者,肯做孩子的合作者。这点事儿还是难不倒我们的。

二、教育学生文学功底的自我培养。

首先,要勤于读书,善于积累。

人的一切底蕴皆来自读书。很难想象一个不读书的人嘴里面能吐出一点幽默生动,智慧联翩,1

让人忍俊不禁的语言来。读书各有各的阅读爱好。但有一点是共性的,那就是开卷有益。请记住,只要开卷,那一定有益!让读书丰厚自己的语言积累。

其次,读后思一思,写一写,对于语言素材的积累也十分重要。

其实我想,大体上来讲,人人都是有阅读习惯的。但名人与普通人质的区别就在读后做什么的问题上存在差异。读书和思考写作的时间只要我们去挤,还是能够挤出一点儿的。关键是我们是否有这个读书的心态和愿望。书读得多了,自已心中也有了东西,也就有厚积薄发的资本。再表达出来,则是很容易的事了。

第三,要不断锤炼自己。

有了好的积累,还不行。有的人悟性较好,性格也活泼,平时注意说话练习,可能语言表达上没有什么问题。可有的人天性内向,见生人就面生,就脸红,胸中的千言万语总是很难恰当的表达出来。有人把它形象的称为: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这也是有的,是真实情况。怎么办呢?这就要不断练习。要多说,且要有目的性、有针对性的练。话音不标准的,要听着广播,听着录音练,一字一字的去练。练完后,再录成录音,放出来,反复比较,时间长了,就会有收获的。流利的语言是靠日积月累的练习而磨出来的。

三、明确什么是物理表达能力以及物理表达构成的基本要素。

物理表达能力就是指:能用简明准确的物理语言(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象语言)来表达有关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等一系列物理问题的能力。物理语言是具有鲜明特色的一种特殊语言。物理表达能力实质上是理解和运用这种特殊语言的能力。关于物理表达的基本要素引用高考试卷的一句经典话语最为恰当不过:“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四、如何提高学生的物理语言表达能力。

物理表述能力不仅是获得物理知识的必要条件,也是较快发展物理思维能力的必要前提。培养学生的物理表述能力是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在物理教学中,我们要给予充分的重视。物理概念规律教学,是构成整个物理教学体系的主要内容,物理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如何理解并简明、准确地表述物理概念、规律。复习教学,则强调的是已学知识内容的比较、分类、整理与应用,是知识内容的深化。实验教学,则是通过实验现象来把握物理规律、特点。若学生物理表述能力欠佳,则知识内容的复习与巩固,就难以有较好的效果。

第一、充分发挥物理教材的潜在功能

物理教材本身就是很好的物理语言表达的标准。在教学中,我们要指导学生阅读物理课本上的内容,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课本中精妙的物理语言,它是如何展现物理现象、描述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另外,物理教材中编排了相当数量的物理论述题。其题型有举例说明物理现象的、解释物理现象的,有推断物理规律的,第二、对物理文字语言解析能力的培养

物理的文字语言具有学科自身的特点,每一句都言简意赅。它描述了物理现象,表达了物理规律,呈现了物理过程。通过文字语言这种载体,准确的反映了物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条件、对象、及结论。

因此,在教学中,我通常要求学生仔细读题,并将能反映物理运动状态、条件限制等关键字词用笔画下来,同时让学生讨论、交流这些关键字词的意义。尤其是很有特点的物理短语,更要重视。如:“恰好不相撞”、“自由下落”、“轻质弹簧”、“恰好为零”、“加速上升”等,对这类短语的意义,需要让学生去理解,一个学生讲不清楚,另一个同学来补充,甚至三个同学来讨论,让大家都积极的参与课堂,在讨论中完成对物理短语解析能力的培养,每个学生的创造性都得到了尊重。在素质教育的长路上,教师将不能是“一言堂”了,在大家讨论分析物理语言的深层含义时,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活泼、自觉主动的学习环境是很重

要的。而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应能帮助学生在自学的道路上迅速前进,教会学生怎样对付大量信息,教师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向导和顾问,而不是将课本的知识机械地进行传递。第三、通过写一章小结锻炼书面表达能力

在过去的一年中,每当一章内容结束,我都要求学生写一章小结。让学生自己把一章的概念、知识、规律、难点、重点进行归纳、总结,并写成书面的形式。学生通过一次次的锻炼,规范了表达的形式,表达能力明显提高。同时对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实践证明,并不只有语文、英语课要写文章,物理课也要写文章,写好了物理文章,能够培养学生的表达的科学性、规范性。例如,课堂之余,也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充分利用锻炼表达的题目。如以“磨擦力消失之后的世界”、“假如没有惯性”、“如果我乘坐在超过光速的飞行器中,我将看到时间发生什么变化?”等为题撰写小论文,一举多得。

第四、课堂教学中加强师生双边交流

创新能力的培养主阵地在学校,主渠道在课堂。课堂中对各个学科的创新精神的培养迫在眉睫。要培养和提高物理表达能力,功夫在于课堂。课堂应成为学生锻炼物理表述能力的最佳场所。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关键在于:教师要如何引导,学生又如何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提出的物理问题,若是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讨论,就凭教师自编自演,自圆其说,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将丧失自主意识,对物理问题的认识也不可能深刻,更谈不上对学生物理表达能力的培养。笔者以为,课堂教学要多给学生讨论问题的机会,自我表现的机会。这样,既能锻炼对物理问题的敏锐度,又能锻炼学生从容陈述自己对物理问题看法的能力。

第五、对符号语言和图象语言的培养

符号语言包括:符号、数值、数学公式,通过对它们的推演,来描述或表达物理概念和规律,体现物理意义。

尤其是刚入学的高一新生,会很快接触到矢量的概念,这样必然会涉及到物理量的方向的讨论。而某一物理量的方向是相对与已选定的或已默认的正方向而言,若相反则为“-”值,若相同则为“+”值。因此,物理符号里的“+”、“-”符号,与数学里的“+”、“-”符号的意义不同,因为它们不在表示单纯的数值了,还体现了一定的物理意义。另外,学生虽然学习了很多年的数学了,但学生很难把这种数学能力应用到自然科学的领域——物理学科上来。主要表现为两点:A.不会用数学语言来表达物理问题。B.不理解数学公式中所体现的物理意义,或不能通过公式所表现的物理意义去理解公式,导致公式乱用、写错。数学公式除了展现各个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也从物理的角度赋予了公式更多的生命力。第六、强化解题的逻辑关系和文字说明。

杨振宁教授在谈到中学生物理学习时说,当前中学生学习物理的方法有待纠正,很多学生看了题目就写公式,然后便是乱代数据,而对问题的过程、方法想得很少。物理问题科学的研究方法应是:从定性到半定量再到定量。对于在写下每一物理公式前,都应有充分的思考,说明为什么写这个式子的原因,这才是正确有效的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重视解题过程中的逻辑关系和文字说明,不仅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研究问题的习惯。

浅谈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篇6

一、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人思想的外在表现, 也是一个人素质的外面体现, 语言能力是丰富知识、发展智能最重要的工具, 是发展智力, 发展书面表达能力和理解知识能力的前提。幼儿时期是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时期, 对幼儿来说语言要远比识字更为重要, 幼儿的知识是很贫乏的, 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有看、听和接触等, 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听, 这就离不开语言表达。幼儿在认识不同的事物时, 都需要用语言来标记事物的名字、形状以及它的特征等等, 在这个过程中, 语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 也要借助语言来提出问题, 幼儿经常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为什么?”等等, 语言表达能力也是学习文字的基础, 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幼儿进入小学以后, 在识字、造句、写文章等各方面都进步得比较快。所以必须抓住幼儿这个关键时期, 加强其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二、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具体措施

1.创设良好的学习语言的大环境。

幼儿在家里所接触到的人是很有限的, 主要是自己的父母、祖父祖母和外公外婆等, 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 当幼儿上幼儿园后, 孩子所处的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 幼儿接触到的人和事较家里明显增多, 并且幼儿所接触到人绝大多数都是同龄人, 他们在语言表达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互相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会更加的方便。所以教师要利用好幼儿园这个大环境, 营造一个轻松、和谐、自由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多指导并积极的引导, 因为幼儿的模仿能力很强, 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要做到态度和蔼、语气温柔、语调平缓、语速缓慢、内容丰富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以引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

2.尽可能的鼓励幼儿, 让孩子敢于说话。

幼儿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 会遇到许多的困难, 使孩子产生了畏惧的心理, 如不能及时的发现并加以引导, 将会对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造成很大的影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 要密切观察孩子们的情况, 发现幼儿想说又不敢说时, 要主动的去亲近幼儿, 通过做游戏、讲故事等方式, 消除幼儿的紧张情绪, 鼓励幼儿勇敢的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一步一步的引导幼儿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幼儿在表达某件事时, 可能会出现表达不清楚, 描述不准确等情况, 这时候教师不要打断孩子的说话, 更不能嘲笑或斥责孩子, 要认真的听完, 用鼓励的态度, 告诉幼儿如何表达, 要让幼儿勇敢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3.早期要教会幼儿阅读, 让孩子会说话。

幼儿由于缺乏词汇, 其语言表达往往存在表达不清楚、不连贯或不准确, 所以在进行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时, 不能仅仅利用做游戏的方式来培养, 更要注重通过阅读来发展早期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单纯通过唱歌、跳舞的方式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已有点局限。由于幼儿会对一些新的事物感到好奇, 所以通过引导, 让幼儿去阅读, 从书籍中汲取营养, 从而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这是当前幼儿教师应当注意的问题。教师通过讲故事的方式, 把需要阅读的书籍讲一遍, 然后让幼儿再去读一遍, 幼儿基本就能明白大体的意思, 当幼儿阅读完书籍后, 教师要适当的提出一些有利于幼儿思考的问题, 让幼儿讨论并进行讲述, 在这个过程, 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会不断的提高,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选择的阅读材料要符合幼儿的认识水平, 不能盲目的追求难度。

4.要积极组织多种形式户外活动来培养和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教师要组织多种形式的户外, 在组织活动时, 先要进行启发式谈话, 要集中幼儿的注意力, 让幼儿感觉兴趣, 并让幼儿有目的、有重点地观察, 还要把幼儿带入户外情境之中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体验、感受事物, 同时伴随提问或交谈的形式, 加深幼儿的印象。

5.家长应当积极配合, 保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师指导占有重要的比重, 但家长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要想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到一个较高的水准, 就必须重视家长在其中的作用, 要求家长必须密切配合, 不要求家长多么严厉的教育和刻意的去要求孩子什么, 只要家长能让孩子感到温暖, 有一个宽容、和谐的家庭环境, 并将幼儿在学校学到的东西, 在家里能得到复习与展示, 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能够保持一致, 就能达到一个良好的效果。

6.要教会幼儿礼貌用语, 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礼貌是人与人相处的规矩。礼貌包括礼貌行为和礼貌语言, 两者结合起来, 就能够给人一种谦逊、文明、有礼、大方的印象。“语言美”是个人素质很重要的一种体现, 讲礼貌要从小事做起, 要把学到的礼貌用语言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总之, 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就要根据幼儿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 让幼儿多听、多说、多练, 要把握每个幼儿的实际, 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 培养良幼儿良好的语言习惯, 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 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郑秋玲.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策略探微[J].教育艺术, 2010 (09)

[2]邢辉.学龄前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 2012 (04)

浅谈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 幼儿语言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143-01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时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必须从幼儿抓起。孩子只有真正学会了说话,把自己的愿望用正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才能自由地和人交往,同时也才能更好的接受成人传授的知识和经验。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文化水平、社会身份往往可以从他说话用词、语调口气中看出。因此,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育工作者一项艰巨的任务。而且,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要求到“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一、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与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思维活动的结蛤,必须用语言表达出来。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幼儿掌握语言的过程也就是思维发展过程;而思维的发展,又促进语言的构思以能力、逻辑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幼儿园教育的传达室统模式是注入式多,这是由于幼儿园学习语言的途径是靠“听”和听后的模仿“说”。在实际观察中,幼儿得出了结论,丰富了知识。在了解小雨滴到哪去了时,孩子们自己到手做实验,并把实验结果告诉老师和小朋友。在实践活动中,幼儿动手、动脑、发展了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分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教育了幼儿对周围事物经常保持主动、积极的情绪,使之求知欲旺盛,爱动脑筋思索,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事手间的联系中,初步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概括,发展了幼儿的认知能力与语言能力。

二、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

孩子只有真正学会了说话,把自己的愿望用正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才自由地和人交往,同时也才能更好地接受成人传授的知识和经验。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思索,扩大和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1、多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 计划 地带领幼儿直接观察,给幼儿多创造条件。采用直观形象的方法,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如:给幼儿讲"春天"的故事之前,先告诉幼儿:"春天到了,大树、天气、人、花、草、小动物呀,都有一些变化。一看到这些变化,就知道春天到了,你们找一找,看一看,春天到了有些什么变化,以后讲给大家听。"幼儿回家之后,仔细观察、查找,当老师讲完故事之后问他们:"除了故事里大树、小草、小动物的变化外,还怎样知道春天到了?"幼儿根据自己观察判断的内容,亲身的 体会 ,积极地发言。2、多听,培养幼儿注意地倾听,这是发展幼儿表达能力的先决条件。幼儿学习语言,首先要学会听,听得准确,听得懂,然后才有条件正确地模仿--说。讲故事是向幼儿介绍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因为幼儿不识字,他们是文学作品的听众。将不识字的幼儿引入文学世界,就需要找人给幼儿讲,让幼儿认真地倾听,达到教育目的。让幼儿多听,是为了发展倾听和区别周围声响的能力,发展幼儿听觉器官,加强对语言的声音结构分析。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要求幼儿会听,听得懂,认真听不打断别人的话,这也是文明习惯的一种表现。3、多说,为了发展幼儿的表达能力,不但要发展幼儿听的能力,还要培养幼儿说的能力。我们要给幼儿创设"说"的环境,在说话中练习说话,在日常生活中,利用与幼儿接触的一切时机,进行交谈,在交谈中建立感情,使他们无拘无束,有话愿意讲出来。当幼儿用语不当时,教师及时予以纠正。

三、在正式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教学教育的正式活动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组织的师生活动及同伴互动的幼儿学习活动。一般以集体方式进行,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集体进行。在幼儿园中,同伴之间的交流是发展幼儿语言表达的主要途径。在同伴的当中幼儿说话不受到任何的限制,氛围更为轻松。丰富的生活内容与经验是幼儿语言表达的源泉与基础,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与体验,幼儿才会有乐于表达和交流的内容,才会有话可说,有话要说。通过在非正式活动中积累的多次操作的经验和说的练习与幼儿在主题生活中获得的体验,使幼儿在正式的数活动中有话要说,有话愿说。如:在“分家家”的数活动中让孩子们根据物体的一个特征作肯定与否定的分类时,孩子们都很愿意说出自己分的理由:“有尖尖嘴的和没有尖尖嘴的;会飞的和不会飞的;有尾巴的和没有尾巴的”等等。这些语言的源泉来自于主题中,在主题开展的过程中,孩子们对动物的特征、生活习性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因此,在說的过程中,都能抓住动物的明显特征来说,有了内容,孩子们就会很乐意去说。

四、简单、规范的语言,让幼儿学说。

正式的教育活动的内容是幼儿在非正式活动中积累的点滴、零碎经验基础上的同伴间的交流,教师指导下的整理、记录、归纳、总结,并形成概念。而语句不完整,语序颠倒是幼儿较常出现的一种语病。数概念是非常抽象的知识,如何让幼儿将具体的经验提升到抽象的概念,需要教师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去让幼儿学说。在正式活动中,“水果店里的水果是怎样摆放的?”引导孩子思考后去分类摆放。在第二次进货时说:“这次进货要请你讲一句话:几个苹果添上几个苹果就是几个苹果?”教师运用填空式的句式让幼儿学说。让能力强一些,语言表达较完整的幼儿先说,在让其他幼儿跟着说。随后用“你们觉得这句话长吗?怎样才能说的短些呢?”于是,就有孩子说:“2添上1就是3”,让孩子明白要说的更短些、更精练些。幼儿在教师语言的暗示下,在模仿的过程中自然地学会了用抽象、概括的语言表达。

总的来说,幼儿语言的表达能力的发展与兴趣、家园联系、社会交往能力是密切相关的。身为教师的我们要更加注重幼儿语言能力的表达,多与家长沟通交流,共同探讨培养幼儿的方法,注重幼儿兴趣,才能更有力的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静.开放的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主体发展初探[J].学科教育.2002(1)

浅谈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篇8

浅谈家庭教育中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

家庭是孩子学习语言的主要环境,家长则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主要的语言模仿对象。作为家长,我注意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重视自身言语的示范作用,提高与孩子言语交流的质量,做到以下几点:

1、教给孩子规范的语言。孩子学习语言,最容易产生先入为主的现象。只有通过正确的、足够的语言训练,才能较早、较好、较快地掌握口语。我常和孩子用普通话交流,因为孩子在幼儿园老师上课都用普通话,而且标准的普通话在意思表达上更准确清楚,也更容易被孩子模仿。平时我和孩子用普通话交流的时候,当发现她说得不够正确,比如她说:“这里很闷,透不过气来。”这是普通话里夹着方言,我就会及时纠正她,说应该是“喘不过气”来。当孩子在发音方面存在缺陷时,我会一遍遍纠正她,教会她正确的读音。如今,我们惊喜地发现诺诺的普通话越来越标准了,连平翘舌音也能分清楚。

2、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有意识的让她的语言变得丰富起来。当然平时交流不可能时时注意,但有时我会提一些问题,比如给他讲故事或者看她在画画时,我提出一些问题让他回答,回答问题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她的思维和语言都得到一定的训练。当然开始问问题不要太多、太难,要循序渐进,否则她回答不上来会产生抵触情绪。在她回答问题的时候,我会指导她尽量说得具体完整。比如假期结束了,我和她玩扮演老师和小朋友的游戏,我当老师,我说,小朋友,你们假期里都在干什么呀?沈一诺就举手回答:在公园里玩。我说:回答老师的问题,说话要完整。她就改成了:放假的时候,爸爸妈妈带我到公园去玩。我又说:那你能不能说说公园里有些什么,你玩得怎么样呢?经过我的一步步提示,她能这样说了:放假的时候,爸爸妈妈带我到公园去玩,公园里人很多很多,有很多好玩的东西,我玩得很开心。常用这种方法会让孩子的语言变得具体完整起来。

3、让孩子接触一些优美的语言,优美的语言可以让孩子模仿,模仿是创造的开始,正所谓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就给女儿买了一些国学经典和诗词读本,有空就读给她听,让她受一些熏陶。还买了一些好的绘本,无论画面还是语言都是优美的。当孩子很认真的问我问题时,我也让自己的语言生动起来。比如她问我:妈妈,树叶为什么都掉了?我说:秋天到了,树叶宝宝长大了,她就要离开大树妈妈,去远方旅行呢。孩子惊奇地睁大了眼睛,她接着说:树叶宝宝会对妈妈说:“妈妈,再见,我要去远方旅行啦!”她能模仿着我的语言讲下去了。

4、鼓励她与别人交往,消除畏惧感,出去当别人问她话时,我不会替她回答,而让她自己说,去买东西,让她去付钱,让她去跟服务员交流。现在,诺诺她不畏惧主动与人说话,她和初次见面的人也能大大方方地交流,讲话的机会多了许多,语言能力也在提高。

浅谈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篇9

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彭洁娥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时期。孩子只有真正学会了说话,把自己的愿望用正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才能自由地和人交往,才能更好的接受间接知识和经验。对幼儿来说,语言是他们学习的对象,同时又是他们认知和交往的工具。儿童依靠语言扩展自己生活的天地,进行认知活动,学习前人的经验,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愿望,与他人进行交往。语言是一种重要的心智能力,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不可忽视。

一、优化游戏语言环境,培养语言表达兴趣

游戏是幼儿快乐而自立的一项实践活动,在游戏中,幼儿自由支配自己的行动,愉快地与同伴交往。而作为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的语言,则始终伴随着游戏的进行,所以在游戏中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兴趣,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一)在角色游戏中培养语言表达兴趣

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之一,在游戏的特定环境中,出于对各种角色之间联系的需要,幼儿相互间自然地要进行对话,从一开始角色间的相互问好、结伴游戏,到逐步能商讨、解决游戏中遇到的困难,评价游戏时用连贯的语言恰当地评价自己和别人的游戏情况,幼儿表达的兴趣提高了,能力也增强了。如:幼儿在进行娃娃家游戏时,会很自然的和游戏同伴交流,他们会一起做菜、烧饭,招待客人。在这种伙伴合作的过程中,幼儿的心理能得到充分的放松,自由地与他人展开对话。在实际观察中,那些不愿或不能主动与成人展开对话的孩子,往往在角色扮演中显得很活跃,而且更能与周围的环境互动起来。因此,角色游戏在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二)在表演游戏中培养语言表达兴趣

表演游戏在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方面具有独特的教育意义。我们在组织幼儿开展有情节、有情境的表演游戏时,那些鲜明生动、勇敢可爱的角色形象,深深地吸引着幼儿,他们自由选择扮演角色,自觉地沉浸于表演游戏的良好语境中,没有压力,没有顾虑,敢讲、敢演,积极的运用角色的语言进行对话。当然,幼儿在最初接触表演游戏时,都会感到陌生,大部分幼儿会产生羞于开口的心理,造成不愿说,不爱说,不会说的情况。这时教师就要融入游戏角色,示范带头进行角色对话,让幼儿模仿学习,或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带领能力弱的幼儿共同扮演一个角色,消除他们的恐惧感。

如在中班年龄段开展表演游戏《三只蝴蝶》时,一开始幼儿只对表演服装和道具发生兴趣,对表演过程中语言的表述和运用没有感觉。但在教师角色示范表演和舞台语言表达的双重感染下,幼儿逐渐体会到了故事表演的内涵,也从中感受到了语言表演的乐趣。

(三)在其他游戏中培养语言表达兴趣

在其他游戏中,教师也能找到许多培养语言表达兴趣的因素。如:在娱乐游戏中开展“故事大王秀一秀”活动,可根据每个表演者的精彩表现,让现场同伴进行即时点评,从而选出最佳故事大王人选,参加平行班的竞赛活动;在智力游戏中让幼儿听音猜物,鼓励幼儿将听到的信息资料即兴创编成一个简单的小故事,并用连贯的语言进行讲述;在语言游戏中,可开展:“一字开花”“词语接龙”等活动,让幼儿在连续不断“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获得大量的语音、词汇经验,培养表达兴趣。在区域游戏中,教师可组织幼儿在自然角中开展“小小观察员”活动,鼓励幼儿勇敢自由地表达和讨论自己的观察结果。教师还可在区域中提供一些形象逼真的指偶及纸盘舞台,让幼儿自由组合角色,进行童话剧的创编活动;在美术游戏中,教师可以提供色彩鲜艳具有内在关联的图卡让幼儿自由安插或用绘画的形式自制一些补充图卡制作成连环画册,让幼儿在看看讲讲,玩玩讲讲,拼拼讲讲中培养表达语言的兴趣。

二、优化外部语言环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都要与周围现实的环境紧密相连。他们通过听、看、触、摸、尝、闻等各种感官进行感知,获得经验,继而发展自身的语言。为此,教师应合理运用环境因素,帮助幼儿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

(一)运用墙饰功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有研究表明,那些优美、生动、富有想象空间的墙饰能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班级环境创设时,应有意识,有目的地留给幼儿观察、想象的讲述空间。如,在创设春天环境时,教师应着力于表现春天万物复苏,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通过墙饰环境让幼儿在不经意中发现春天的变化。“小朋友们,春天已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你们找一找,看一看,春天到了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这时幼儿就会自然而然地用语言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一一表达出来。有的说:“春天来了,嫩绿的枝条发芽了,美丽的桃花开放了。”有的说:“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好像在说春天来了,我们一起跳舞吧!”有的说:“小燕子飞回来,青蛙妈妈有宝宝--小蝌蚪了,小草偷偷地从泥土里钻出来了。”等等。他们会展开想象的翅膀,把墙饰中的动物、人物编成故事,并表达出来。

同时,教师还可在墙饰布置中有意识地配上一些文字标识,让幼儿在“无形之中”认识汉字。如在“可爱的动物”墙饰上贴上“熊猫”、“小兔”、“狮子”、“大象”等汉字;在“玩具大家玩”的情境中,渗透“搭积木”、“开汽车”等短句;甚至还可将一些形象生动的象形文字悬挂于活动室空间中,让幼儿辨认。实践证明这些方法可以很好的帮助幼儿进行阅读、讲述,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运用自然环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丰富多彩、新奇有趣的自然环境是促进幼儿的认知和语言迅速发展的重要条件。大自然中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木都是幼儿可以谈论的话题。教师可经常带幼儿走出幼儿园,走进大自然,在自然环境中畅所欲言。如在参观蔬菜基地时,当幼儿看到无土栽培的蔬菜时都感觉非常新奇,纷纷讨论起泥土的功能和水的功能,甚至会发出一些小辩论。在参观城市建设时,他们会一路欢声笑语,看到什么就说什么。在看到广场上的白鸽振翅高飞时,他们会为之雀跃,大声地询问:“鸽子你能带我一起飞吗?”“白鸽,你要飞到哪里去?是回家吗?”一次次地参观游览活动在扩大幼儿知识面的同时,更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优化家庭语言环境,提供语言表达机会

家庭是幼儿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家庭语言环境直接影响到幼儿语言的发展。教师可通过多种渠道向家长进行宣传指导,让幼儿在家庭环境中获得更多的语言表达机会。

(一)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任何能力的发展,都离不开物质条件的帮助。家长可利用一些现有材料和简便的方法为孩子提供帮助。如,在家中光线充足的角落中设置一顶充满童趣的小帐篷,为孩子开辟一处相对隐秘的活动空间,提供一些图文并茂、内容健康、富有启发性适合孩子阅读的图书和生动有趣的故事音带,让孩子主动地欣赏、主动的听,让他们在自己的小小天地做一条快乐的小鱼,畅游于书的海洋中。

(二)提供良好的人际环境

一个良好的人际环境,需要平等、尊重的和谐氛围。当家长与孩子相处时,应尽量给予应有的平等和尊重,尽量去理解孩子的想法,尝试从他们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家长可每天抽出固定的时间陪孩子聊聊天,听孩子讲述幼儿园里发生的故事,了解他们的幼儿园生活;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复述学过的故事、诗歌,一起看看电视,讨论感想;在休息日陪同孩子外出,增进亲子感情等。家长还可以为孩子创造与他人交往的机会,如陪孩子到同伴家作客、到商店买小商品,鼓励幼儿用语言同他人交往,不断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在家园合力的作用下,让家庭也成为幼儿语言发展的教育资源。

(三)提供正确的语言表率

一个孩子的语言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成人的影响,而成人正确的示范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家长要做好语言表率,树立良好的榜样,做到口齿清楚,速度适中,态度亲切,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母语语言

环境。如发现自己的孩子说话含糊,家长可以语速适中、用清楚的声音帮助孩子纠正不正确的表达方式,并教给他们正确的方法。力争做到语言表达的纯洁化,科学化。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篇10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在人们交往中起重要的作用,语言教育是专门的语言活动,同时语言也是早期教育的基石。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时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必须从幼儿抓起。孩子只有真正学会了说话,把自己的愿望用正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才能自由地和人交往,同时也才能更好的接受成人传授的知识和经验。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文化水平、社会身份往往可以从他说话用词、语调口气中看出。因此,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育工作者一项艰巨的任务。而且,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要求到“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多年的幼教工作使我体会到:幼儿语言能力是在运用中发展起来的。单纯的集体的语言教学活动是远远不能满足幼儿语言发展的,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关键是创设一个使幼儿敢说、想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语言环境。那怎样抓住适当的时机创设良好的环境,进而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呢?相信,只要做个有心人,适时的引导幼儿,抓住有利时机,幼儿的语言及语言表达能力一定会得到健康地发展。

一、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渗透语言教育,是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让幼儿感受语言的魅力。

1.发现幼儿语言中的积极面,激发语言表达欲望。有时,成人的一些不良的语言行为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当一个孩子的负影响增多时,教师千万要注意孩子的变化,积极引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向积极的一面发展。孩子语言的发展是建立在他们对语言的理解上,所以,教师应积极引导,并以信任、理解、接受的态度对待孩子,这样不仅可以促使孩子交流的愿望自然增长,同时也更能把握好孩子的语言兴趣,促使其语言的发展和丰富。

2.增加幼儿自由活动时间,鼓励幼儿自由交流。爱说,是幼儿的天性。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教师在活动中要增强幼儿的意愿活动,每天都给孩子一点聊天的时间,让幼儿与幼儿互相交流,在自由自在的闲谈中促进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言语表现是非常有趣而丰富的,在不受成人的干扰下,他们有着自己的言语交往方式。例如:有三、五个孩子在教室的一角窃窃私语。看到我走进,她们立即停止交谈,而当我视而不见地走过,她们又兴奋的交谈起来。原来,她们在玩“老师与学生”的游戏,她在当老师,其余几个小朋友当学生。瞧,老师和学生正在“上课”呢!只听到老师说:“一二三。”学生齐声道:“坐坐好”、“小眼睛”、“看老师”……从这一事例中可以看到,孩子的语言表现本身是无好坏之分的,教师应看到、听到她们的语言表现。她们是否乐意用语言与他人交往,是否会用语言去解决问题等等,而不是单纯地以回答是否完整,是否清晰给予评价。

3.把握幼儿的语言兴趣,提高讲述语言的积极性。在活动中,教师要把握好孩子们的语言兴趣,并给孩子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氛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当成人与幼儿就某个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时,不仅能引起幼儿对说的愿望,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语言的表达能力。所以,和幼儿交谈的质与量是影响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的因素。在丰富发展孩子的语言时,也应注意教师的日常积累,只有教师成为生活的欣赏者、教育者,才能更敏感于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需要、兴趣。才能发挥巧思、捕捉孩子们喜欢的话题,加以引导与丰富。

二、在主题活动教育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1.让幼儿成为创设主题环境的主人,是他们“想说”。幼儿的语言发展是在其不断地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积极作用于外界而获得的。让幼儿参与主题环境的创设,可以使幼儿更加理解环境的内容,更加喜欢与环境交流,孩子在这种环境中总能产生“想说”的欲望。因此,在主题环境的布置中应特别注重让孩子动手参与。只有当孩子们充分参与主题环境的布置,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后,就会自然地产生一种想说的愿望,一些平时不喜欢当众说话的孩子,也会主动地向大家讲述自己作品。

2.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使幼儿“敢说”。在开展主题活动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为幼儿创设一种“蹲下来说话,抱起来交流,牵着手教育”的平等,宽松的语言交流氛围,使孩子们敢想、敢说、敢问。活动中,充分地认识到幼儿的认知局限性和个体差异性,更多地鼓励他们提问,关注他们的交流,帮助他们参与问题的讨论,无论是幼儿同伴间的讨论还是与教师的交流,教师都有以同伴的身份出现,给予肯定或帮助。不管是哪一类幼儿,不管他们的问题有没有价值,也不管他讲得完不完整,对不对,老师都应力争做到不轻易去打断,否定幼儿的提问或谈话,尽可能让每名幼儿都有表达的机会。在这种宽松的语言环境氛围中,孩子们会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敢问、敢说”,这样的同时也发展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兴趣、提供机会,使幼儿“喜欢说”。在主题活动教育中,只要孩子们能说的就应该让孩子有机会去说,让他们拥有充分表达的机会,这样孩子说的欲望就会越来越强烈。达到他们“喜欢说”的效果。首先让幼儿充分讨论,讲述自己所知道的、了解的知识,这时,教师不直接给予答案,而是加以引导,鼓励支持幼儿通过多种渠道去寻找答案。幼儿在寻找答案过程中,产生了成就感,这时孩子的兴趣浓厚了,积极参与的愿望高了,孩子们就能大胆地进行交流,也就充分满足了他们说的欲望。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以上几方面都极容易被我们所了解、所掌握的。除此之外,还可以:一是在组织观察和游览中注重幼儿词汇的掌握。社会和大自然是幼儿学习语言、丰富词汇的活教材。所以利用户外大自然引导幼儿讲述,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等都得到充分的发挥,效果远胜于课堂上利用图片等引导幼儿讲述。当大自然展现在幼儿眼前时,他们会情不自禁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感,这时教师引导幼儿说完整的描述语句,也能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二是在游戏活动中注重丰富幼儿的词汇。幼儿在看一看、玩一玩,说一说的气氛中,也有助于语言的发展。三是在教师与幼儿的无意识谈话中,教师只要通过简单的诱导,也能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初探 篇11

一、在非正式的教学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学习玩具创设环境, 让幼儿自愿自由地进行活动。《纲要》指出:幼儿的语言单靠教师“教”是难以掌握的。而教育的非正式活动正是通过一个比较宽松、自然的环境, 让幼儿在贴近生活的状态下, 自主自发地运用语言进行学习交往的。

1. 创设环境让幼儿敢说

刚入园的孩子胆小、羞于表现, 对任何事物都很陌生, 情绪不稳定、缺乏安全感, 导致幼儿“沉默寡言”或一个人自言自语。教师应善于发现, 为幼儿创设宽松的环境, 让幼儿有话敢说、愿说。宽松和谐的语言环境是幼儿学习和发展的前提, 是调动幼儿有话敢说的内部动机和必要条件。而非正式活动正是给了每个孩子一个空间。在这个空间都可以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 在宽松自由的空间里, 孩子们可以大胆地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2. 利用材料让幼儿可说

在非正式活动中, 教师要根据孩子的兴趣、需要和年龄特点设计制作材料, 同时要带有一定的暗示性。幼儿在对材料的反复摆弄中, 会自然而然地有话想说、有话可说。

3. 反复尝试让幼儿练说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次经验的积累和反复练习, 是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前提。

二、在正式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教育的正式活动一般以集体方式进行, 可以是小组的, 也可以是全班集体的。在幼儿园中, 同伴之间的交流是发展幼儿语言的主要途径。在同伴中幼儿说话不会受到任何限制, 氛围更为轻松。一些语言发展得比较好的孩子将在其中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年龄越小的孩子越喜好模仿, 当同伴说出一个较好听的词时, 他们就会跟着模仿, 教师可借此机会倾听幼儿, 引导幼儿运用正确、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达, 并逐步使幼儿养成愿说、学说、乐说的习惯。

1. 生活经验让幼儿愿说

丰富的生活经验是幼儿语言表达的源泉与基础, 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生活经验, 幼儿才会有乐于表达和交流的内容, 才会有话可说, 有话要说。通过在非正式活动中积累的多次操作经验和说的练习, 使幼儿在正式的教学活动中有话要说, 有话愿说。

2. 规范语言让幼儿学说

同伴间的交流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语句不完整, 语序颠倒是幼儿较常出现的一种语病。因此幼儿不仅需要掌握许多词汇, 还要学习运用完整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从完整地说一句话到连贯地说一段话, 逐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如何让幼儿将具体的经验提升到抽象的概念, 需要教师用简单的语言让幼儿学说。幼儿在教师语言的暗示下, 在模仿过程中自然地学会了用抽象、概括的语言。

3. 自然习惯让幼儿会说

上一篇:《合格率》教学反思下一篇:只写了开头的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