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心理健康研究

2024-12-09

研究生心理健康研究(共12篇)

研究生心理健康研究 篇1

近年来,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表明,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制约其培养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为了采取行为干预措施维护和增进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现将研究生心理健康现况及其影响因素综述如下。

1 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

心理健康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综合概念,不同学科的学者由于所处位置和角度不同,对心理健康有着不同观点和看法。1946年,在英国伦敦召开的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提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并制定了五条衡量标准 [1]。人格心理学家G.W.Allport [2]认为: 健康的人并不被潜意识所控制和支配, 健康的个体是在理性的和有意识的水平上活动, 指引这些活动的力量是完全能够意识到的, 并且也是可以控制的。G.W.Allport还从知觉、行为、判断力等15个方面制定出衡量标准。

而中国学者们多数把心理健康视为“一种内外协调的良好状态,强调个体内部的协调与外部适应[3,4,5] 。”林金辉[6]认为应从心理发展、人际关系、与社会的关系等五个方面来衡量研究生心理素质的高低。 张春梅[7]等人认为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标准既要考虑到生物-社会-心理模式所谈到的总体的标准,又要有针对研究生这个特殊群体有一些特定的标准。

2 测评工具和方法

当前常用来测量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工具主要是心理健康评定量表和与心理健康有关的人格量表,其大多数都是来源于国外的量表。前者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代表的综合评定量表和以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等为代表的专项评定量表;后者以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MPI)、十六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等为代表。一些国内研究者还自行编制了量表,如赵良渊[8] 等人自行编制的《医科大学研究生心理健康自评问卷》。禹玉兰[9]在参考成人心理压力、青少年心理压力和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基础上自行编制《研究生心理压力调查问卷》。

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访谈法、调查法和个案法等。人文研究主要采用的是访谈法和个案研究法等。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理论研究,阐述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影响因素以及干预措施等;二是实证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来探讨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和相关因素的作用。

3 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3.1 不同性别研究生的比较研究

大部分研究者认为女生存在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钟向阳、李梅[10]的研究发现,女生在SCL- 90 总分以及抑郁、恐怖和焦虑等因子上显著高于男生;L.A. Nogueira-Martins[11]等对圣保罗联邦大学146名研究生调查发现女生在抑郁和其他情绪障碍方面的得分比男生高。也有少部分研究表明女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程度比男生高。钟惊雷[12]研究表明男生在SCL-90各因子上的得分均要高于女生,且在敌意和偏执两项上,两者的得分有显著的差异, 表明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如女生好。Simon[13]等人研究则表明男女在焦虑方面并没有差异。

3.2 不同年级研究生的比较研究

大多数研究表明,不同年级的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同。国内一些研究认为: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随年级发展呈“∩”型变化。如钟惊雷[12]的研究表明二年级的博士生的SCL-90各因子得分最高,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另一类研究表明硕士生心理健康状况随年级发展而呈“∪”型变化。楼成礼[14]的研究表明:强迫因子、焦虑因子和恐怖因子在一、二、三年级呈“∪”型变化。国外研究中,Simon[13]等人研究表明三年级学生部分有严重的抑郁和焦虑状况。L.A. Nogueira-Martins[11]等调查表明一年级学生的心理问题比二、三年级都要严重。

3.3 不同学科研究生的比较研究

目前对于不同学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医科专业研究生方面,结果也不尽相同。邢晓辉[15]等研究表明医学研究生的各因子得分中,除躯体化外其余均低于大学生常模,其中强迫、焦虑、敌对性、精神病性因子具有显著性差异,且医学研究生与国内正常人群相比有较突出的心理问题。而毛富强[16]在对某医科大学研究生心理状况的调查中显示,医科专业研究生与本科生的SCL-90总均分及多数因子并无显著性差异,只有个别因子存在差异,多数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中国正常成人相接近。国外研究多认为医科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一般人群。 Simon[13]等对悉尼大学117名研究生调查表明,其抑郁和焦虑发生率要明显高于一般正常人群。Liselotte[17]等研究发现医学研究生在进校时与非医学专业同龄人心理状况相似,经过一学年学习后心理问题发生率从25%升至52% 。

魏俊民[18]等就体育、理科、文科和工科四类专业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体育类研究生心理健康程度最高,理科类和文科类次之,工科类最差。钟惊雷[12]研究表明人文学科的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如理工科和社科研究生。目前对于不同学科的研究不是很多,对其研究还应进一步深入。

此外,还有部分研究探讨生源、婚恋状况、血型、生活工作经历不同的研究生的心理健康差异[19,20]。

4 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4.1 心理健康与人格特征

王安辉[21]等人在探讨心理健康状况与个性特征的关系时发现,心理症状阳性的硕士生有较高的N分和P分(N分高表示情绪不稳定,P分代表神经质),提示其情绪不稳定,有精神质的倾向。同时心理症状阳性的硕士生有较低的E分,提示其个性较内向。钟向阳[10]等人的研究显示,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人格密切相关。良好的人格特征(稳定性、兴奋性、有恒性、自律性等较高)有利于心理健康,不良的人格(敏感性、怀疑性、忧虑性以及紧张性较高)会影响心理健康。毛富强[16]等人研究则表明,个性特征忧虑、负性工作学习生活事件等心理社会因素是研究生心身症状的危险因素。

4.2 心理健康与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

罗国志[22]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硕士研究生毕业年级的负性生活事件与人际敏感、抑郁、焦虑等九个因子均相关。这与KendleKS[23]等人在对抑郁症与生活事件的研究结论一致。Hans Steiner[24]等人研究表明,逃避型应对比接近型应对的效应更明显,导致更多的危险行为。Catherine[25]等人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得分高者心理更健康,社会支持可以较好地预测心理健康,也就是主效应模型。罗国志[22]研究表明社会主观支持与躯体化显著负相关,支持利用度与抑郁、未命名因子显著负相关,说明社会支持能够维护个体的良好情绪体验,从而有利于心理健康。

4. 3 其它

赵殿军[26]等人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对改善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很好的帮助作用,其作用主要集中在精神病性、抑郁、躯体化、焦虑和偏执等因子上。Maria[27]等研究发现医学研究生的心理健康与失眠症之间存在关联,有失眠状况的研究生患抑郁症的几率更大。肖蓉[28]等人的研究显示,硕士生的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睡眠越好,心理健康状况也越好。

5 干预研究

目前对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以人文研究为主,而实证研究尚处于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水平上,大多数研究只是从理论角度提出改善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应对策略和实施的原则,还需进一步探讨具体有效的干预手段。

国内研究者[29,30]大多认为应从两方面对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干预。对于学校和社会,应建立健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体制,采取多方面措施,改善研究生的学习、生活条件和环境;加强学校硬件设施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供完善的心理健康服务;对于研究生自身,应提升自我调控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构建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以便以后更好的适应社会;合理宣泄负性情绪,适当回避挫折。

国外研究中,Howard Waitzkin[31]等研究发现开展长期的职业规划指导教程以及导师的指导能有效地减少研究生由于就业带来的巨大压力。Joel Yager[32]等研究表明对老师进行心理健康方面专门的教育、培训是提供良好的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要内容。

6 国内研究存在问题和建议

6.1 心理健康评价标准

目前国内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判断依据多样化,标准不统一;过多关注西方的心理健康标准,本土化研究少;个体层面的研究多,群体层面的研究少。应尽快制定出适应我国研究生情况的心理健康评价标准,加强实证性研究,注重个体与群体、机构的联系。

6.2 缺乏实证性、本土化心理健康测评工具

目前国内研究所用量表大多是从国外引进的修订量表,具有与中国不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特征且大多量表自引进至今已渐进二十年,社会环境,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均发生了重大改变,存在时效性的问题。应根据中国特点和现代要求开发编制适合本国使用针对研究生群体的量表。

6.3 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我国关于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数量少,程度低,有许多研究的结果还存在矛盾不一致的方面。另外研究范围、样本容量也十分有限,大大降低了结果可信度,应多进行跨专业、地域的研究,尽量增加样本含量,以减少抽样误差。

6.4 缺少积极面研究

普遍存在报忧不报喜的现象。研究者常常出于某种目的,常常不愿意对调查结果中的积极情况进行评价,而对消极情况分析偏多,甚至有夸大心理问题严重性的倾向。

6.5 缺少干预研究

目前对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干预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很少有实证研究,应加紧填补这部分的空白,提出具体可行的针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有效地干预措施和手段。

摘要: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和重视。笔者以近几年来国内外有关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为依据,对有关研究生心理健康的概念、标准、测评工具、现状和相关因素的研究进行系统的阐述和总结,以期为更好的了解研究生心理健康现况及影响因素、采取有效预防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研究生,心理健康,标准,影响因素

研究生心理健康研究 篇2

一、结果

1.症状自评量表(SCL-90)

在326份有效量表中,任一因子分≥2.5即有明显心理问题的共计48人(14.7%)。硕士研究生根据该量表测查出的心理问题多表现在强迫症状和人际关系敏感两方面。经Z检验(见表1),将本次测试所得因子分和总分与全国常模分数进行比较,我校级及级涉农专业研究生除总分和总均分外,各因子分都与常模分数存在着显著的差异(P≥0.01)。其中强迫症状、焦虑、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的因子得分得分高于全国常模;而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敌对等因子得分低于全国常模。这说明我校2013级及2014级涉农专业研究生在强迫症状、焦虑、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这几个因子上的心理健康状况差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敌对这几个因子上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相对较好。

2.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

从表2可以看出,我校2013级与2014级涉农研究生在16种人格因素测试中反映出来的人格特征。

3.大学生人格问卷(UPI)

在心研究生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凡是符合第一类标准的学生,一般要求约请面谈。从图2可以看出,在2013级与2014级涉农研究生中符合第一类筛选标准的人数共57人,占所有施测人数的百分比为17.5%。因为这部分学生或在测试问卷试题中对“想轻生”一项做了肯定选择,或是表现出最近一段时间对任何事情无兴趣、经常失眠,又或者是表达了想要寻求心理辅导的意愿。

4.家庭环境量表(FES)

我校2013级与2014级涉农研究生大多家庭成长环境优良,其中在家庭环境量表中各因子分除“亲密度”这一因子分大多集中于高分段外,其余各因子分都处于中等分数段,这说明学生家庭成员之间互相承诺、帮助和支持的程度较高;但同时“控制性”这一因子分则大多集中在低分段,这也说明大多数学生的家庭不会使用固定家规和程序来安排家庭生活。

二、讨论

研究生心理健康研究 篇3

关键词 研究生 干预 团体辅导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研究生由于个人理想和现实的冲突、学业与择业的矛盾、人际关系的不协调以及家庭经济困难等,不断的发生自杀和暴力等极端事件,使得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本文采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技术对研究生进行干预研究,旨在探讨系统的团体心理辅导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的实际效果,对进一步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通过公开招募的方式,在江苏大学选取09级、10级研究生160名(每个年级80名),他们在性别、专业(文、理工科)上比较平衡。将学生平均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每年级每组40人。

1.2 工具

(1)硕士研究生学业倦怠量表。由李纳娜在修订连榕的《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基础上形成的,调查研究生学业倦怠情况,此量表共20个题目,确定为三个维度,分别为情绪低落、成就感低和行为不当。

(2)师生关系诊断量表。由课题组成员根据前人研究的基础并结合研究生特点编制,判断研究生在师生关系问题上的行为困扰程度,此量表共18个题目,分别考察研究生在师生之间教学过程、情感距离和地位关系的困扰程度。

(3)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由郑日昌等人编制,该量表是人际关系行为困扰的诊断量表,共28道题目。量表从四个方面考察了与人相处时存在的困扰程度,分别是人际交谈困扰、人际交友困扰、待人接物困扰、与异性交往困扰。

(4)职业成熟度量表。由课题组成员参照张智勇等人修订的《中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并结合研究生特点编制,此量表共34个题目,考察研究生的职业目标、职业自信、职业价值和职业自主四个方面的情况。

(5)过程评估问卷。由9个客观题和3个主观题组成,用于调查团体成员对团体氛围的评价、对自己成长变化的自我评估,以及对团体的建议。

1.3 研究过程

(1)前测。在进行干预前一周,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同时施测,获得前测数据。

(2)团体干预。分别于2010年、2011年4~6月间对实验组被试分4组同时开展团体辅导,团体领导者不同,但专业受训背景一致。辅导方案共8个单元,每周进行一个单元辅导,每个单元2~2.5小时,对照组被试不进行任何干预。

(3)后测和追踪。在干预结束后,使用硕士研究生学业倦怠量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师生关系诊断量表、职业成熟度量表、过程评估问卷对所有被试进行评估,获得后测数据,并在干预结束后6个月对实验组被试进行问卷追踪。

1.4 团体方案

本团体方案的实际目标和干预重点主要以下几方面:①解决成员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扰;②通过榜样效应,引导成员正确处理学业、科研压力;③促进成员自我探索,科学规划职业生涯。

2 结果

2.1 实验干预前后测差异及组间差异比较结果

前测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不存在组间差异,具有同质性。经过实验干预后,实验组被试在人际关系、师生关系和职业成熟度方面都有显著提高,在学业倦怠方面差异不显著;在人际关系和职业成熟度两方面,实验组和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2.2 追踪测试

实验组被试在接受了团体辅导后的半年,其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和职业成熟度都呈现提高的趋势,将实验组被试半年后的追踪测试得分和前测得分做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被试的人际关系综合得分仍然显著低于前测,职业成熟度得分显著高于前测。

3 讨论

(1)根据研究结果分析,团体心理辅导对于提升研究生人际关系和谐和科学指导职业规划有明显的效果。由于研究生学习的特殊性,理工科學生大部分时间在实验室度过,而文科学生基本没有固定工作室开展学习研究,大部分时间是在图书馆和宿舍,因此在人际交往方面研究生基本上都存在接触人群有限、与外界交流少的情况。当研究生在团体辅导中积极投入、分享和体验,可以改变他们不合理的认知、行为和情感体验,并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交往习惯。

绝大部分研究生在本科阶段都没有接触过职业生涯规划,同时面对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局面,他们非常需要职业规划方面的知识和操作,团体辅导使研究生有意识地探索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以职业的要求来规范自己行为,并树立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培养自己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

(2)团体心理辅导对于改善研究生学业倦怠效果不明显。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当前研究生学业倦怠情况不容忽视。导致研究生学业倦怠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专业兴趣、前景、挫折、学校环境、科研、自身。由于研究生阶段以科研为主,专业划分极其细微,每个导师的研究领域比较深入和专一,这便容易导致学生对自己要研究的专业方向不感兴趣,但是又不得不坚持,从而产生学业倦怠。同时研究生的就业压力也影响到他们,导致一大部分研究生对前途感到担忧,甚至开始怀疑选择读研是否正确,这无疑加重研究生对科研的倦怠感。导致学业倦怠的因素较多,因此单独利用团体辅导技术改善研究生学业倦怠效果不理想。

师生关系和学业倦怠又存在密切联系。当前对研究生毕业要求越来越高,可以说学业压力贯穿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导师在研究生心目中举足轻重、威望很高,大部分导师需要研究生帮助开展理论和实践研究,从而完成个人的科研工作,这就不可避免地给研究生带来压力,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师生关系不良又会加重学业倦怠。这也是团体辅导对改善师生关系效果不明显的原因所在。

(3)在研究生研一期间采用团体辅导的方法进行干预,对改善研究生发展性心理健康有明显效果,同时提高了研究生培养质量,对促进研究生整体心理素质的提高有一定帮助。本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第一,团体辅导面对研究生群体,领导者在活动中往往解决共性问题,对于成员的个别问题不能有效解决,因此若与个别辅导结合效果会更好。第二,未能达到预期的干预目标,团体辅导方案还需进一步调整和完善,领导者应具备较高资质。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高校硕士研究生新生心理干预模式研究”[项目编号:09SJB8 80088]

参考文献

[1] 何瑾,樊富珉.团体辅导提高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效果研究——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论[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3):397-399.

[2] 李纳娜.硕士研究生学业倦怠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

[3] 张智勇等.中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的信度与效度[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32(5).

研究生心理健康的深层研究 篇4

一、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来了解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问卷采用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戴忠恒和祝蓓里,1988)。通过调查学校的研究生4151人,正式发放调查问卷4151份,回收有效问卷4151份,有效回收率100%。其中,男生2636人,女生1515人。对所有数据运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根据16PF,当心理健康Y1<12时,说明心理健康欠佳;当心理健康Y1>32时,说明心理健康很好。并把这两种情况作为对照组,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的深层次问题进行研究。其中,心理健康欠佳者共有44人,心理健康很好者共有392人。

(一)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

心理健康因素可以由16PF的稳定性C、兴奋性F、忧虑性O、紧张性Q4四个因素推得。它可以用来评判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一个群体的平均心理健康水平,比较两个人或两个人群之间的心理健康水平(单茂洪,1998)。但是,为了评定四个因素中是否存在因素对心理健康起决定作用,本文采用高点分析法,即每一个因素的高点分数—标准分小于4或者大于7:C<4、F<4、O>7、Q4>7,并对所有样本进行统计,其结果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这四种因素中没有那个因素的高分或低分对心理健康具有诊断意义。F<4的总样本高分人数为69人,而真正心理健康欠佳的人数只有12人,仅占17.39%,而C<4的总样本高分人数仅为2人。因此,心理健康欠佳是由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心理冲突与若干因素间协调性分析

由于存在无法解决的心理冲突,因而导致了心理健康问题,即若干人格因素间的不协调性导致了心理冲突,从而损害人们的健康。而若干人格因素间的不协调性表现为两个层次:内在需要或欲望预期外部行为表现之间的不协调性,主要反映在乐群性A与兴奋性F、稳定性C与自律性Q3、敏感性I与幻想性M这三对因素的不协调性;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不协调性。当多种因素不协调时,会产生心理冲突,进而导致心理健康水平欠佳。

首先,本文对A与F,C与Q3,I与M这三对因素之间的协调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研究。详细数据见表2和表3。

根据16PF理论,如果这三对因素之间的相关性都为正向相关,那么表示每对因素之间是协调的,即不存在心理冲突,因而,心理健康状况很好;如果这三对因素之间的相关性都为负向相关,那么表示每对因素之间是不协调的,即存在心理冲突,因而,心理健康状况欠佳。由(表2)和(表3)可以看出,这三对因素之间都是协调的,因此,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其次,本文对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协调性进行研究。本我包含要求得到眼前满足的一切本能的驱动力,它按照快乐原则行事,一味追求满足,本我中的一切,永远都是无意识的;自我处于本我和超我之间,代表理性和机智,它按照现实原则来行事,充当仲裁者,监督本我的动静,给予适当满足,自我的心理能量大部分消耗在对本我的控制和压制上;超我代表良心、社会准则和自我理想,是人格的高层领导,它按照至善原则行事,指导自我,限制本我。只有三个“我”和睦相处,保持平衡,人们才会健康发展(车文博,2004)。而本我所对应的是紧张性Q4,自我所对应的是稳定性C,超我所对应的是有恒性G,并且当Q4>7、C<4、G>7时,人们容易产生不协调,进而导致心理冲突。详细数据见(表4)和(表5)。

由(表4)可以看出,心理健康欠佳人群中,Q4=17.86>7,G=10.32>7,存在明显的不协调性,即心理冲突;由表5可以看出,在心理健康很好的人群中,C=21.87>4,Q4=4.06<7,存在明显的协调性,即心理健康。因此,本我和超我之间的不协调性是导致心理健康欠佳的主要根源。

最后,本文研究了次级人格因素特别是内外向性人格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除了上述研究中涉及的C、F、O、G、Q4等有明显差异的因素外,本文进一步比较来两组人群的基本人格因素和次级人格因素的得分,详细数据见(表6)。

由(表6)可以看出,在16PF的基本人格因素和次级人格因素中,两组得分差异最大的因素是敢为性H和适应与焦虑型X1。对于心理健康欠佳的人群来说,由于16PF的敢为性因素的平均得分较低,表现出畏怯退缩和缺乏自信心;通常在人群中表现羞怯,有不自然的姿态,有强烈的自卑感;拙于发言,更不愿和陌生人交谈;凡事采取观望的态度;有时由于过分的自我意识而忽视了社会环境中的重要事物与活动。因而,这一人群无法承受心理冲突所带来的压力,导致了心理健康水平欠佳;而其次级因素适应与焦虑型的平均得分较高,表现出对生活上所要求的和自己意欲达成的事情常感到冲突或不满意,进而可能会使工作受到破坏和影响自己的心理健康。对于心理健康很好的人群来说,由于16PF的敢为性因素的平均得分很高,表现出敢于冒险,少有顾忌;通常不掩饰,不畏缩,有敢做敢为的精神,使他们能经历艰辛而保持刚强的毅力。因而,这一人群能够承受心理冲突所带来的压力,并不会把心理冲突放在心里,进而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而其次级因素适应与焦虑型的平均得分很低,表现出生活适应顺利,通常感到心满意足,能做到所期望的及自认为重要的事情,因而,这一人群能够承受心理冲突所带来的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结论与讨论

本文运用16PF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进行诊断,并通过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和协调性分析发现,心理冲突的协调性和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并为研究生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提供了依据。

首先,本我和超我之间的不协调性是导致心理健康欠佳的主要根源。这与贾玉梅等人(1998)对大学生的本我和自我之间不协调的研究结果有点差异。本我是个体原始的意识状态,在本质上是不受约制的,它遵循简单快乐原则,即需要满足时就马上希望得到满足,而超我是来自外在环境的道德、社会准则等影响而产生的意识状态,它遵循理想原则,指导自我,限制本我。超我大致与所谓的良心是相同的东西,在心理生活里,它代表我们一生中所有的“可以”和“不可以”的联合力量。这些力量使人们透过双亲、老师、信仰影响和其他道德权威形式的接触而形成我们心理上的一部分。而本我所对应的紧张性为高分特征,即紧张困扰,激动挣扎;通常缺乏耐心,心神不定,过度兴奋;时常感觉疲乏,又无法彻底摆脱以求宁静。在社群中,他们对于从事一切都缺乏信心。每日生活战战兢兢,而不能控制自己。超我所对应的有恒性也为高分特征,即有恒负责,做事尽职;通常细心周到,有始有终;是非善恶是他的行为指针,所结交的朋友多是努力苦干的人;不十分欣赏诙谐有趣的场合。因此,本我和超我的理论本身和高分特征之间存在明显的心理冲突。由于研究生的教育和经历,比大学生的情绪要更加稳定、个性更加成熟,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现实,与此同时,其相应的责任感也更强,进而导致了研究生与大学生之间的差异。

其次,心理健康欠佳的人群的适应与焦虑的平均得分偏高。心理健康欠佳的研究生常常表现出对生活上所要求的和自己意欲达成的事情常感到冲突或不满意,进而可能会使工作受到破坏和影响自己的心理健康。由于研究生的学业和科研要求,特别是创新能力和科研压力,使得老师和研究生对自己的期望不断地提高,研究生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心理健康欠佳的大学生内向人格的低分特征(贾玉梅,刘博宇和王明德,1998),反而有利于研究生在与别人接触中采取克制态度,也有利于从事精细的科研工作。

上述结果与本校特点及其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现状相符,从而保证了研究生心理健康危机事件的低发生率。当然,心理健康问题是由于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在心理咨询和治疗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16PF人格因素间潜在的不协调性。总之,只有加强和完善学生心理健康保证体系,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而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摘要:运用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16PF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深层次的诊断和研究,并采用16PF问卷对4151名在校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本校研究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良好。当然,也存在16PF人格因素间的不协调性,如本我与超我的不协调性,进而导致了心理健康问题。最后,针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和协调性分析,为研究生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心理健康,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心理冲突

参考文献

[1]毛富强,毛光民,李洁.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初步评价[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

[2]戴忠恒,祝蓓里.卡氏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修订本)手册[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3]单茂洪.正确使用SCL-90,16PF量表测查心理健康水平[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2.

[4]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自我与本我[M].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的论文 篇5

论文关键词: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

论文摘要:近年来,研究生教育的超常规发展,我国研究生招生数量保持持续增长态势,导致每年毕业研究生的人数也持续增长。研究生全国招生16.2万人,而到研究生招生42.4万人,比20总数翻了一倍还要多。至,在校研究生数将突破100万大关。

目前,我国在校博士生数量已位居世界前列,仅次于美国和德国。由于研究生个体价值取向呈多元化态势,研究生各种压力的增加给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出现了许多以前不会出现的问题。

一、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教学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都只是针对中小学生和本科生的,研究生自身的知识文化水平较高,自我调解和约束能力较强,而不需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事实上,这种认为是不准确的。近年来,伴随着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所引发的事件持续增加,新闻曝光率较高,比如北师大研究生自杀事件、中科大研究生自杀事件、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自杀事件等,于是开始有人关注起来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但是,总体来看,现有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仍然存在着较大的问题,比如重视成都不够、医学化以及缺少制度化,其中,最突出表现的就是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当中,严重的缺乏切实的关怀,存在着严重的重诊治、轻教育的现象,而且,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体系上也严重缺乏创新性,难以取得实际的效果,具体的表现为:

第一,当前阶段,我国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由于起步较晚,虽然近年以来有所发展,但是总体来看,还是尚处于摸索与初创阶段,无论是教育规模和教育力度都不能够让人满意,同时也难以满足我国日益扩大的研究生教育的实际需求。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既缓慢而且还面临着严重的失衡的难题,目前在相关的学术界和高等教育界尚未形成一种比较统一的.局面,不能够落实一个统一的指导思想,一个统一的研究范式和一个统一的界定标准[1]。

第二,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体制机制不健全,缺乏科学化管理。目前,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部门仍存在普遍借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的现象,主要由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问题的症结在于高校尚未构建出有效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体制机制,没有形成相关的制度,缺乏必要的监督、管理、评估、应急政策,导致诸多消极现象出现。

第三,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缓慢、滞后。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一支高素质、经验丰富的教育队伍。客观上,高校引进专业的心理学教育人才时,偏重于其教学科研业绩,忽视其实际技能;对现有人员的培训和进修不够重视,而且培训和进修工作比较混乱,培训机构鱼目混珠,没有统一的培训大纲和要求,培训时间长短不一,缺乏实习和督导,有的常用单纯地外出调研和学习来代替培训和进修。主观上,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只要自己有心理学基础,就能够胜任心理咨询工作。但事实证明,他们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并不能很好地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技术和方法,因而不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

第四,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理念欠科学,工作方式欠创新,工作思路欠开阔。高校普遍存在着传统研究生教育模式下的旧观念,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仍存有单一、保守、滞后的倾向。加之研究生没有较为丰富多样的团体心理辅导、训练和活动,更谈不上职业心理辅导和就业技巧的培训,而团队合作的精神和实践技能却是研究生日后发展所必须的一项内容。

二、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

研究生这个特殊的群体大多都是处于青春发育后期,又面临对未来职业生涯的选择。因此加强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最直观的就是开展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活动,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学习、生活、择业、人际关系等方面遇到的心理矛盾和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培养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同时对于帮助研究生减轻内心的矛盾和冲突,加速人格成熟等方面都有非常好的效果[2]。

再就是研究生群体的年龄比较大,对于家庭、社会、人生等有着较为深入的考虑,这在日趋完善自己的人生阅历的同时,也可能伴生出一些负面的情绪效应;还有就是研究生思想活跃,求新意识较强;但也普遍反映学习紧张,生活节奏快,就业竞争激烈,心理压力大。因恋爱受挫、环境不适应、人际关系不协调等原因产生的心理障碍甚至走向极端的事件时有发生。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极少数研究生由于信仰不明确、自我意识过强或自信心不足、人际关系紧张、学习和精神负担过重等所造成的心理素质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学习、生活和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提高思想政治觉悟,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帮助人们认识自我,建立正确的自我评价思维方式。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学会如何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属宏观方面的调节;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使研究生们学会处理个人与自身、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属于微观方面的调节。就两者的原则方法而言,可以说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顺利进行的一种重要的润滑剂。

参考文献

[1]刁承湘.研究生德育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

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生幸福观 篇6

关键词:研究生;幸福观;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4-0212-01

一、对幸福观的认识。幸福观是人生观系统有关人生幸福的认识,是人们对什么是幸福,以及如何追求幸福等问题,它是人们关于幸福目标、幸福动机、幸福手段、幸福标准、幸福效果等问题所持态度的观念系统,幸福观既是在幸福心理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又对幸福心理活动过程起着支配、控制的作用。一个人如果幸福观是正确的,其人生观必然是积极进取的,反之,一个人幸福观有问题,便可以透视出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问题。

二、分析影响研究生幸福观的特殊因素。人人都向往和追求幸福,但并非人人都能获得幸福。研究生与普通人一样都在追求着幸福,研究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属于大学生中的佼佼者,但在年龄、学习和生活方式上较之大学生又有着一定的差异,可能在幸福观的形式上与大学生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但是随着环境和经历等等因素的变化,影响研究生的幸福观的因素又不同于大学生。

(一)环境因素。进入研究生阶段,研究生的数量相对本科较少,对于研究生的培养大多是采取在各自导师指导下个别培养办法,研究生的公共课程以及集体活动比较少,他们可以在课余的时间自由的活动,这也就导致了研究生的学习相对分散,生活相对封闭,加上研究生的人员结构相对复杂,有已婚和未婚的,有在职和不在职的,这就使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困难,而且研究生往往也被人们看成是成熟阶段的象征,从而往往就忽视了对研究生思想和心理的调试。

(二)经济因素。研究生的学费一般都高于本科阶段,一部分贫困的学生不愿意再花父母的钱,认为自己本应该是赚钱的人却还要父母养活着,为了减少家里的负担,他们会把大部分课余时间花在兼职上面,一个学生要做几个兼职来赚得高额的学费和生活费用,对于已婚的研究生来说,上有老下有小,他们承担的更多的经济压力,这样在他们的心里会产生金钱至上的幸福观,认为如果自己有很多钱就不会这么辛苦和烦恼,这使他们产生自卑,感到不幸福。

(三)学习因素。很多人都认为研究生比本科轻松,其实不然,研究生阶段学习的任务逐渐转化,培养目标要求也较高,要求去研究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而不是人云亦云,因此在这阶段要看大量的书籍去扩充自己的知识,同時还要应对有些学校规定的毕业之前必须发表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论文,这比起本科时考完试就了之要难得多。同时学习成绩、论文数量都是和奖学金挂钩,这也使得学习的压力更大。

(四)就业因素。研究生们一方面是面对着逐年的研究生扩招,研究生的队伍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他们则要面对的是工作岗位和社会人才需求的紧缺,就业困难的问题,就目前的状况,岗位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我刚上大学时,招聘大学的辅导员的要求是研究生,但当刚上研究生时,这一要求又提升到了博士,似乎我们努力的速度永远赶不上岗位要求变化的速度。这也无疑不使研究生的幸福观更多的转移到找一份理想的工作上来。

(五)情感因素。对于部分未婚的研究生来说,恋爱甚至婚姻似乎都迫在眉睫,他们把找恋爱对象作为研究生阶段的任务之一,但是现实中,由于研究生的社交活动范围很窄,加上可选对象的范围狭小,(一般研究生都不愿找本科生),这使得任务很难以完成,看着周围恋爱的同学,在他们的内心中会产生一些孤独感和压抑感。

三、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培养研究生正确的幸福观。中西方古代和近代有不少的思想家仅是从人生哲学和伦理学的角度对幸福进行研究的,缺乏从心理学的角度。自20世纪50至60年代,出现了从心理学出发,以心理学科的研究方法对幸福进行研究的幸福心理学。因此说心理健康教育与幸福观的联系是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的。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育工作者通过多种途径和运用多种手段,从学生心理实际出发,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心理的各个方面进行积极地教育和辅导,调节学生的心理功能,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而和谐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系统工程。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教育面向现代化的必然趋势,高校要高度重视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把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真正的纳入研究生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整个体系和整个过程中来。

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对学生正确幸福观的培养。通过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我们了解到,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把系统的理论生搬硬套的灌输给学生,而是在分析的基础上,剖析学生形成如此观念的深层心理问题,针对具体的问题采取具体的解决方法,因此可以总结出对大学生幸福观的心理健康教育一般步骤:首先可以通过沟通交流或者通过对学生的幸福感采用自陈量表的形式进行评估,分析出学生本身对幸福的认识,总结出学生出现错误幸福观的结点,针对这一结点进行心理辅导,而一般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过培养学生的认知来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幸福观。具体来说,例如,培养研究生正确认识挫折和压力的认知能力: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帮助研究生们给自己确立一个准确的定位,内心形成一个辨证的挫折、压力观。使他们在面对挫折和压力时学会一定的心理暗示,要不断想“这些不算什么,一切都会过去的”,明白负面事件后的正面意义,“有意义、有经验的失败”要比“简单的成功”获益更大,这些都有利于研究生们在面对压力及挫折时取得优势心理,提高感受幸福的能力,从而获取信心,获得幸福感。

心理健康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要改变学生中错误的认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其积极进取精神,树立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不怕挫折、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和能力,引导他们去感悟真正的幸福,去通过自己的方式和努力去猎取幸福。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简介:李慧(1986- ),女,汉族,黑龙江黑河人,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09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陈鹏.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

[2]李琳大学生幸福观问题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9,3.

研究生心理健康研究 篇7

1 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

心理健康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综合概念, 不同学科的学者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其有不同的观念和看法[6,7]目前在心理学理论中, 特别是在人格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中, 美国心理学家杰哈塔的“心理健康”定义最为著名, 他提倡一种“积极的精神健康”, 包括自我认知的态度, 自我成长、发展和自我实现的能力, 统一、安定的人格, 自我调控能力, 对现实的感知能力, 积极地改善环境的能力六个方面。

从广义上讲,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 从狭义上讲, 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 协调一致, 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 能适应社会, 与社会保持同步。

我国学者将“心理健康”的定义概括为身心的各种机能健康;符合社会生活的规范, 自我的行为和情绪适应;有幸福感和安全感;人格统一和调和;具有自我实现的理想和能力;具有应变、应急及从疾病或危机中恢复的能力;对环境能积极地适应, 具有现实志向;有处理、调节人际关系的能力八个方面。对于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标准应既要考虑到生物-社会-心理模式所涉及的总体的标准, 同时又要兼顾研究生这一比较特殊群体的一些特定的标准[8]。

2 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形成原因分析

2.1 学习和科研压力使研究生心理产生诸多焦虑

学习和科研压力过重给研究生带来不适应已成为导致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逐年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学生的最主要任务就是学习,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大学阶段的学习有本质区别, 研究生们自身大多十分重视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 还十分注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与此同时, 大部分学校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对研究生在校期间应发表论文数量、级别等做出硬性规定, 对未能按要求完成者将不能按期毕业。 对于刚刚经历苦读拼搏考上研究生的同学, 在精力和体力还未调整恢复便又要投入艰辛的学习中去。 同时, 大多数研究生存在着理想中的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幸福与现实的学习苦闷的矛盾。 另外, 因高校扩招, 研究生数量急剧增多, 高校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相对滞后, 导师工作量大大增加, 导师对研究生的科研业务指导无论是时间, 还是广度、深度上都在“缩水”[9]。 因此, 研究生的这种状况若得不到及时的改变或调整, 使其尽早适应, 就会在困惑和纠结中迷失方向, 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2.2 人际关系问题使研究生心理上产生恐惧与自我否定

研究生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与导师的交往、与同学的交往以及与其他社会人之间的交往。 有研究表明, 研究生内心渴望与人交往, 但现实中缺乏自信是研究生人际关系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 研究生们大多繁于学术研究, 大部分时间是在实验室, 或是教研室埋头钻研, 参加社团学生会等文化活动时间较少, “死读书”、“读死书”, 不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缺乏基本社交礼仪常识。 同时, 因研究生导师工作繁忙, 忽视与研究生之间的交流, 研究生一个学期能与自己导师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已成为普遍现象。 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研究生交往人群有限、范围狭窄, 忽视与同学、校友、朋友的交往, 使研究生逐渐出现不善于与人交往的情况。 当在人际交往中受到挫折, 就极易表现出自我否定, 这些负面心理情绪若得不到有效的倾述表达, 势必对心身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进而陷入苦闷、焦虑、恐惧及压抑, 出现心理障碍[10]。

2.3 生涯发展问题使研究生在心理上产生失落感、挫败感

绝大多数的同学选择攻读研究生的动机是希望通过研究生阶段的继续深入学习, 获取更多的知识, 拥有更高一层次的学历和学位, 为自己在今后谋求一份更好的工作。 基于这一点, 不难看出, 大多数研究生对自己未来的就业有着很高的心理预期。 然而, 我国高等教育在大规模的扩招, 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以及相应工作岗位却没有随着扩招而呈现出与之相当的增长趋势。 经历过多年扩招之后的研究生学历在就业竞争中已经失去了原有的优势。 “找工作不是太难, 找好工作很难”的现象普遍存在。 这些势必给研究生在找工作过程中带来挫折与失败, 使其产生焦虑、失落以及自我否定等心理问题。 同时, 社会各行业竞争机制的引入, 使研究生毕业面临就业的竞争更加激烈, 当过高的就业期望值与现实工作之间的矛盾出现时, 便会给研究生带来失落感、挫败感。

2.4 恋爱情感问题使研究生在心理上产生忧郁

谁不渴望激情, 谁不渴望一生一世的爱情, 谁不渴望人生的成功。 考取研究生之前, 可以说是在沉重的学习压力下忽略, 甚至是压抑了个人感情需求, 然而到了研究生阶段, 却发现自己对“我们的爱情什么样”、“真爱是什么”感到迷茫。 研究生阶段对于研究生来说, 其性生理上的成熟与性心理上的需求之间的矛盾仍十分突出。 研究生因恋爱造成情感危机, 已成为诱发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 甚至有的人因此走向极端。 因学业和前途的压力, 常会出现孤寂感和压迫感;因爱情和情感危机, 而找不到真正心灵归宿, 再加上活动领域和交往范围的狭小, 极易产生性心理的偏离, 这些将会使研究生产生一种焦灼的感觉, 有的会因此而导致失眠, 影响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产生一些心理困扰, 甚至进一步发展至疾病状态。

2.5 经济负担问题使研究生在心理上产生自卑

随着年龄的增长, 在攻读研究生期间, 大部分研究生已不再心安理得的向家长索要生活费、 学杂费尤其是直接从本科毕业继续攻读研究生的学生, 即使家长有支付能力, 在他们内心大都因年龄大了而不愿意再给家长增添负担, 这种自我认知常使研究生产生沉重的心理包袱, 使之无法安心学习。 同时,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研究生来说, 他们尽可能的自食其力通过多种途径的勤工助学手段去赚取生活费和学杂费, 能坚持下来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 在与同学交往过程中的穿着及日常消费品使用的攀比, 因经济条件的局限而产生自卑, 久而久之这部分研究生在与同学交往中采取逃、自闭的做法, 长此以往, 将形成“自闭”“抑郁”的性格。

3 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建立完善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首先, 应重视思想政治辅导员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的作用, 挖掘研究生自我调控能力。 作为陪伴研究生三年的主要管理者和教育者, 思想政治辅导员承担着帮助研究生构建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的任务。 思想政治辅导员可以在研究生新生入学时进行团队心理辅导, 集中讲解研究生阶段最容易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 并定期开展专门的心理知识培训, 建立年级心理促进小组, 安排骨干研究生开展相关工作通过这些措施帮助研究生寻找宣泄情感、 压力的渠道, 使之从群体中重建已经消失的自信心, 通过研究生与导师、同学、家长之间的交流沟通来实现其个体对社会现实的认识与理解, 能较快摆脱孤独感, 舒缓心理压力, 从而使研究生心理问题发生的频率减少同时, 研究生还要不断加强自我教育, 积极学习和掌握心理健康的有关知识, 培养自己的辩证思维能力,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且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加深对自己、对社会的认识, 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努力完善自己, 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 不断提升自我调控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其次, 发挥导师对研究生心理健康的指导作用。已有研究表明, 社会支持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 对提高心理健康状态将产生极大的帮助, 特别是来自导师的心灵支持对研究生心理健康的意义更加重大[11,12]。我国目前研究生培养采用导师制, 导师不仅是研究生求学路上的引路人, 在研究生的学习、科研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导师还是研究生生活方面的联系人, 研究生内心对导师的依附感和信赖感很强, 导师对研究生的关心能够使远离家长身处陌生环境中的研究生感到来自长辈的温暖, 有利于研究生增强克服学业和生活中遇到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减少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的发生。

再次, 建立研究生心理健康援助机构。 将研究生心理健康援助贯穿于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 采用专兼结合的工作机制, 全面开展培训、测量、咨询、研究等工作, 开通心理咨询热线, 或心理健康微博咨询平台, 聘请校内外专家、心理学专业人员对研究生提供专业权威的发展性心理咨询服务, 传授心理调试方法, 引导和帮助研究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帮助研究生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 及时进行危机干预;帮助研究生解决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心理困惑和问题。

3.2 改善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在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中有一些是因经济问题而引起, 因此要采取切实措施, 多渠道地改善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高校应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学生助学贷款正常, 在充分尊重理解研究生的同时, 采取多种措施以缓解研究生的经济与生活负担, 实施好奖学金制度, 提高奖学金额度, 扩大奖学金资助范围, 提供适当的助教、助研、助管岗位, 对于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研究生给予学费适当的减免, 对于家庭发生突然变故的研究生给予临时性的困难补助。 通过以上措施, 切实缓解因经济困难给研究生带来的压力, 使研究生能相对较为轻松地学习, 愉快地开展实验研究。

3.3 加强对研究生的就业指导

针对目前就业形势的严峻性, 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应重视研究生的就业指导。 以“帮助研究生成才, 促进研究生就业”为宗旨, 完整准确地宣传和阐释党和政府关于研究生就业的方针和政策,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 为大学生求学与就业提供指导与服务, 为大学生、用人单位和求学机构提供沟通交流渠道和推广服务。

3.4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 能够培养兴趣, 促进自我教育, 以各种学术研讨会、学术讲座、学术论坛为载体, 为研究生提供施展才华和能力的机会, 陶冶情操, 调节情绪;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搭建研究生多渠道、多层次的交流平台, 锻炼其社会实践能力, 丰富研究生的情感交流, 缓解压力, 对研究生形成健康的心理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促进研究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总之, 研究生心理健康对其自身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 提高研究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对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创新能力的增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3,14]。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应切实关注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采取有效措施和方法帮助和指导研究生学会自我心理调节, 使其能够成才。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研究生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研究生扩招政策的实施使研究生数量逐年递增, 这个特定人群的内在和外在特征, 使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研究生健康成长的一个大问题, 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做好研究生心理健康工作是研究生人才培养工作中极其重要的环节。本文深入分析当前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成因, 并提出提高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

研究生心理健康研究 篇8

关键词:农业院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对策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培养和储备高素质创新型农业人才的重要途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培养全面健康的农业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 当前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由于种种原因而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试图分析高等农业院校 (以下简称“农业院校”)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并形成对策。

一农业院校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分析

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不同专业和背景的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研究, 得出了有普遍借鉴意义的结论。研究者发现, 当下研究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绝大部分研究生能够对自身和环境有正确的认知, 能通过调整心态、端正认知来改变不合理的信念。然而, 与本科生相比, 农业院校研究生群体具有知识结构丰富、年龄段高、生源情况复杂、社会化程度高、就业压力偏大等特点, 这使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呈现出一定的特点。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科学研究中心对2005级、2006级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中发现, 研究生群体中心理异常的比例低于本科生, 然而心理异常的个体, 其异常的程度却比本科生严重;何长才 (2005年) 在研究发现, 对研究生威胁最大的三种心理健康问题依次是强迫、人际敏感和抑郁, 分别占被测研究生总数的22.85%、17.48%、15.94%。在农业院校研究生群体的研究上, 李梅等 (2002年) 在对农业院校为主的397名研究生的调查研究中发现, 研究生在强迫症、焦虑、恐惧、偏执以及精神异常上显著高于成人常模。这些问题的出现, 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预防问题发生、及时解决问题。

二农业院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关注研究生心理健康, 改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 由于种种原因, 这项工作在实际开展中存在一定的问题, 现将问题和原因剖析如下:

1. 重视不够, 缺乏对应的教育辅导机构

农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大多归属于学生工作 (部) 处管理, 研究生 (部) 处没有成立相应的教育机构。由于对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了解不够深入, 大部分师生认为, 研究生群体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与本科生相比, 他们人数少、学历高、知识面广、就业机会多, 因此也应该具备相对较好的心理素质, 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心理教育工作普遍偏重于本科生。

2. 认识偏差, 将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问题化

农业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有三项任务, 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学生心理适应能力;排查心理问题、预防和及时治疗心理疾病;维护心理健康、培育学生良好的性格品质和完善的人格。三者相辅相成、平衡发展, 促进教育工作的发展。然而, 现实中由于心理教师队伍的缺乏、心理疾病的危害性较大、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和普及的成效较慢等原因, 农业院校心理健康中心极其容易将关注点主要放在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预防重大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方面, 日常工作中主要以尽早发现和识别有心理疾病的研究生、稳定研究生心理为核心, 严重偏离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初衷。

另外, 农业院校的心理教育工作者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专业教师、各级政工干部和辅导员组成, 政工干部和辅导员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 在心理健康工作中, 往往容易将研究生心理问题和德育问题混淆起来, 分析心理问题时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观点, 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角度去疏导, 结果可能越疏越堵, 并可能因为耽误了对心理疾患的及时发现和转介治疗而耽误了患病研究生的最佳治疗期。

3. 缺乏系统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许多环节组成, 如宣传、预防、发现、转介、研究、跟踪调查等过程, 每个环节相互配合, 形成系统化, 教育效果才能彰显。然而, 由于重视程度不够、经费不足、场所限制、师资队伍不够强大、研究生扩招等原因, 目前农业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缺乏一个整体协调的系统, 工作的方式和途径集中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心理咨询、心理小游戏等方面, 虽然也受到广大研究生的欢迎, 但是本质是数量不少、质量不高, 多是以说教、灌输、游戏为主, 没有形成全员化的关注, 没有结合农业院校研究生的专业特点、个性特点开展教育, 心理活动过后难以坚持跟踪调查, 只是转向被动地等待、发现心理问题, 很难引起研究生情感的共鸣。

三农业院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对策

1. 加深认识, 重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农业院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到人才的健康和全面发展, 对于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的实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农业院校全体师生应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这种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从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机构的完善、专项经费的增加等方面, 加大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投入力度。

2. 科学认识, 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目标

农业院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是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提升研究生心理水平, 最终达到建立健全人格的目的, 这与德育教育工作、甄别和发现心理问题的工作, 本质上是不同的。因此,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既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发现心理问题, 也不能直接等同于德育教育、观念问题, 应该树立正确的工作目标, 提高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 全面认识, 健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农业院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 包括宣传、引导、咨询、跟踪、干预等环节, 需要建立健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提升教育效果。第一, 系统地开展心理课程建设, 安排专业教师、一线心理辅导工作者编写农业院校研究生心理教育书籍, 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选修课和必修课, 为本校研究生提供专业的指导;第二, 健全心理健康咨询体系, 每学期定期对研究生开展排查工作, 逐步完善研究生心理档案, 对学业困难、经济困难、心理障碍、身体患病、家庭突发状况等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进行跟踪、了解;第三, 建立和完善的预警机制、危机干预机制, 对研究生的压力源、出现的行为和心理问题, 进行有针对性的危机干预, 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 使之尽快摆脱困难;第四, 以加强研究生干部队伍建设为契机, 倡导研究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让他们能够树立正确的观念, 学会更好地调控情绪, 提高抗挫折能力, 保持心理平衡。

4. 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目前, 从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通常包括心理专业教师、心理咨询中心指导老师、政工干部、辅导员等, 这是从院系到学校都有的专门队伍, 看似十分完备, 其实还有不少提升的空间。第一, 需要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农业院校中, 研究生导师与学生的接触较多, 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然而在现实中, 导师对于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力度不大, 农业院校对于研究生导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认识也不够, 应该继续加强导师的教育、引导和示范作用;第二, 需要加强研究生班级里的朋辈心理辅导员的作用, 朋辈心理辅导员是心理危机预警体系中最基层的部分, 他们可以以同学和好友的身份了解心理状况、进行危机干预、做好预警工作。

5. 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农业院校中, 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是研究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外部影响因素。研究生的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社会压力比本科生重, 学校应该增加投入力度, 积极组织轻松活泼的文娱、体育活动, 具体形式包括举办各种文艺晚会、趣味体育赛事, 通过网络和平面媒体加大对心理健康的宣传, 举办心理健康讲座、沙龙等形式讨论研究生关注的热点问题等, 在良好、健康的氛围中, 改变研究生单调的生活模式, 促进研究生的人际交往, 提高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郑爱明、李梅.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4 (6)

研究生心理健康研究 篇9

一、问题的提出

对于硕士研究生的问题, 最早应该追溯与20世纪的八十年代的中后期, 我国迈入改革开放的十年时间左右。提出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 硕士研究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中坚力量, 他们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作为科教兴国和站在我国科学技术最前沿的人群, 他们的前途和对社会主义事业的贡献有着别的人群无法比拟的优势, 然而硕士研究生的群体, 也是一个心理疾病多发的人群, 在行为上, 时常有一些别人无法理解的举止和语言, 如前几年的北大学生用硫酸泼熊猫, 马加爵残杀与其同室的室友, 复旦大学的投毒案, 南昌航空航天大学男硕士生着女装性窒息死亡等等, 都是在这个时代下一些高素质人才做出的一些让人无法理解甚至接受的行为。然而这类问题的事例还在与日俱增, 所以, 国家教育部门对于大学生及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同时也提出了此类问题的实际解决途径, 如在各学校设立心理健康咨询中心, 不定期的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心理辅导。对于行为举止迥异的学生加强与之联系和沟通, 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学校的培训观念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 应从只培养科技型人才到科技与思想素质并重的双重模式。

二、发展的现状

自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 硕士研究生心理问题的研究就已经开始, 直至现当代。在人们的不断理论研究和对事实的探究过程中, 逐渐总结出两类的成因。第一类, 主要从理论的方面入手造成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对研究生造成高强度的压力, 包括科研压力、生活压力、竞争激烈的工作就业压力、经济压力等等;缺少应对突发事件和对于困境的勇于承担的抗压心理强度;在步入实际的社会中对于复杂的人际关系的恐惧心理;对于当今社会多元化的价值和多边的社会生活方式产生出价值观取向的焦虑和信仰危机;对于日渐增大的年龄方面的压力而且有过失败的婚姻恋爱的失败历史;同时在漫长的学习生活中每个人有自己不同的社会经历, 有些个人的特殊经历会产生负面的影响;特殊的学习或者生活的模式等等。二是从调研考察的角度来分析研究生心理的健康问题。在实际的调研中, 1995年武晓峰、梁永明两位先生使用UPI人格健康调查问卷在清华大学的238名硕、博研究社进行调查, 而且对于调查的结构与本科生的普通调查结果进行对比, 得出14.7﹪的在校硕士研究生自己对自己的心理方面觉得有问题。而且近40﹪的研究生认为自己的心理存在着不同的心理障碍。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情绪失衡、神经衰弱, 而且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要比本科生严重的多, 同时其身体健康的状态要普遍差与本科生, 从实际的调研中我们得出心理问题主要倾向于与人的交往存在障碍, 思想方面对于社会的认知不承受, 产生对进入社会恐惧的心理, 在处理事情时, 对于一些没有把握的事情, 产生恐惧的心理。不敢直面现实。相比于本科生来说, 研究生更有强迫症, 对于人际关系和生活的态度敏感, 安全感不强, 在男女生中, 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低于男生, 而且心理疾病严重的人群主要发生在独生子女群体。在症状的的发展时期, 研究生三年的学习生活成U型发展状况。第一年和第三年的问题较重, 第二年的问题较轻。在心里健康问题严重期间, 强迫症、恐惧、焦虑等等精神上面的不正常行为要高于其他人群, 但是在躯体方面低于正常行为范围。当然, 还存在着更多的理论研究和实际研究的案例, 在这里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 从以上的结论可以得出, 研究生的心理疾病主要变现在与人交往过程中敏感, 在精神上处于强迫、焦虑和情绪控制差。

三、排解方式

任何疾病都有自己的症状, 但同时也有解决的方式, 对于心理疾病, 解决的方法如同生理疾病一样, 对症下药, 心病还需心药医, 如是而已。在学校方面学校应加强对于心理健康的教育, 总结和研究学生的心理问题规律。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根据实际情况举办切实有效的教学活动。增强研究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对社会价值观的信仰。在家庭方面, 家长应多于子女沟通, 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 父母与孩子之间多多交流。注意关心孩子的生活和心理卫生, 对于内向的子女, 家长应多鼓励其多与人进行交流。增强内心的自信心, 不多干涉孩子内心的想法, 与其平等交流。对于心理想法提供参考意见, 谨慎否定孩子的想法。共同排解心中的忧虑和心理问题。对于学生本身, 应树立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对生活、对人生、对社会充满热情和希望, 坚信生活很好, 所有其它方面为外因, 只有自己的内心才是真正的内在因素。多锻炼锻炼, 增强心理韧性, 遇事不慌乱不紧张。多看看有关心理健康的书籍或者影片, 多参加体育锻炼。调整自己的生活氛围。多一些积极阳光的事物进入自己的内心。

总结: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头号杀手, 心理问题不仅仅只出现在研究生方面, 对于社会各界的人都会存在心理问题。只是轻重程度不同而已, 所以, 必须谨慎对待这些问题。要培养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不仅仅是在校教育时期, 在社会的工作和生活时期都应树立正确的人生信仰。不在生活节急促的社会中迷茫。同时国家应注意调节社会的发展气氛和总体方向, 正确的引导和调控社会的进程宏观指导方针。做好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摘要:硕士研究生是我们现当代高校的莘莘学子中的佼佼者。作为一种新的群体, 他们具有高学历、高培训经历、高知识结构等等一些列一些别的人无法比拟的优势, 然而, 近几年来, 硕士研究生的自杀、杀害别人的案例渐渐越来越多, 对此, 对于研究生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的研究日益摆上台面。本文就通过在实际生活中对于影响研究生的心理方面的几点因素进行浅析, 来论述如何改善硕士研究生的心理问题。

关键词:问题的提出,研究现状,相关因素

参考文献

[1]龚辉光, 心理评估, 2003

研究生心理健康研究 篇10

从整体上看, 当前高校研究生的心理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但近年来, 因心理挫折引发的休学、退学以及其他应当避免的恶性事件时有发生, 这些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深入思考。

现阶段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生活悲观、精神抑郁。

研究生处于大学“象牙塔”的较高层次, 拥有高学历, 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 前程似锦。但部分研究生, 仍然感到前途黯淡, 整天无精打采。从主观方面来说, 他们受某些消极的人生哲学的影响, 悲观厌世, 认为自己个人能力有限, 将来不会有多大成就。从客观上来讲,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研究生的就业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这更是使不少研究生对自身前途感到无望。在面对各种社会问题时常常感到十分迷茫, 没有勇气承受各种生活压力, 因而情绪十分低落, 或整天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 或沉迷于玩弄异性感情, 不把心思和精力用于课题研究[1]。少数研究生因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或选题不当而导致不能顺利毕业;部分研究生因专业本身的特点而与别人联系较少。这些都可能导致精神抑郁, 并往往伴有神经衰弱、焦虑失眠等, 甚至还有极少数学生因心理疾病严重, 对生活缺乏信心, 悲观失望, 出现了自杀行为。

1.2 人际关系紧张。

研究生因自身发展的需要, 其人际交往的需求比普通本科生要更强烈些。但是由于专业学习和课题研究的特殊性, 多数研究生住宿分散、交流很少。另外个人的生活经历和受教育背景不同, 再加上有的从小在家就“以自我为中心”, 只想从交往中获得好处, 而不考虑别人的意愿和感受, 从而导致人际关系紧张[2];有的研究生性格比较孤僻, 难与同学和导师进行正常的沟通和交流, 造成人际交往中的封闭性;有的研究生因感情受挫, 对异性的产生排斥心理, 形成人际交往中的戒备和敌视性;还有的研究生学习十分投入, 很少与人交往, 造成人际交往出现障碍。

1.3 情感和婚恋困惑重重。

研究生已进入了婚恋年龄, 生理上已经成熟, 心理上渴望与异性交往, 但因各种原因, 在这些方面仍然是困惑重重。部分研究生, 特别是那些年龄比较大因找不到合适对象而烦恼;部分研究生虽已婚, 但夫妻常年两地分居, 不得不忍受相思之苦[3]。有关调查表明, 现在有相当部分研究生谈恋爱是为了“排遣孤独”、“打发无聊的岁月”、“满足生理上的需要”, 甚至少数研究生出现“试婚”、“骗婚”等丑恶现象。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到了研究生的心理健康, 直接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

2 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是各种内外因素作用于个体的结果。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2.1 从社会角度分析, 文化的嬗变与社会的转

型是研究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外部因素[4]。现阶段的高校研究生大都经历了我国改革开放之初的价值观混乱, 开放中的价值观调整以及现今的价值观定位等三个不同时期, 在这期间人们的社会观念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都不可避免地给人们带来心理上的困惑, 而作为高层次人才的研究生所遭受的冲击也就越大。与此同时, 外来文化以各种形式被介绍到我国, 而我国传统文化也在不断地进行再思考。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研究生对此更加敏感, 试图能从中施加自己的影响。部分研究生不能及时适应、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无法正确认知自我, 容易被人生、社会、理想与现实中的种种矛盾所困扰, 从而产生心理障碍。

2.2 从学校环境方面考虑, 特殊的学习和生活模式是研究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客观因素。

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单调, 长期忙于科学实验, 整天面对的是仪器、设备和书刊, 一般缺少群体行为和活动, 形成了从宿舍到食堂再到实验室特殊的学习、生活模式。由此造成了生活节奏的加快、交际圈子的狭小, 同时, 由于有各自的导师和研究方向, 其教学和科研活动的分散, 使得一部分研究生习惯独处, 集体活动参加较少[4]。因此, 在繁忙的学习科研之余有一种孤独感, 焦虑和人际交往的恐惧感。在心理上表现出人际关系紧张、感情沟通缺乏、待人接物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在学校中, 研究生接触最多的是其导师, 但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 师生之间的感情逐渐疏离了。这不但对研究生的学业不利, 而且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会造成不利影响。

2.3 从个体自身看, 研究生成长经历是其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内在因素。

研究表明, 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与其个人心理因素和个人成长环境、经历、个体的认知方式等有密切的关系[2,4]。现阶段中国的研究生大都出生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独生子女占很大的比例。这部分研究生在成长过程中一帆风顺, 生活经历单调, 基本上是从学校到学校, 与社会接触很少, 情绪控制能力较低, 遇事容易冲动, 社会适应能力较差, 这也是引发心理障碍的一个因素。

3 解决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以上讨论了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及问题产生的原因, 可知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维护和提高研究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应着重做好下列几方面的工作:

3.1 建立研究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

分年级、分步骤、定期对全体研究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 建立研究生心理健康档案, 全面记录各个时期心理发展状态[5]。对心理健康问题较为严重的研究生, 给予心理咨询和必要的治疗;在校园网上建立心理咨询主页, 开展网上心理咨询;设立心理咨询热线, 给予及时的辅导;为即将毕业的研究生开设心理咨询专场辅导, 对就业中出现的困惑, 有针对性地做好咨询和指导[6]。

3.2 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研究生培养目标体系。

高度重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 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培养目标体系, 让研究生提升自我调控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大力开展研究生心理课程的建设, 做好教材的研究和师资的配备[7]。比如可开设《网络心理学》、《自我探索与职业生涯规划》、《人际心理与团体咨询》、《自我认识与情绪管理》、《成功心理与人才发展》等选修课程, 并选聘一批高素质的心理学专门人才组建讲授团队。同时加大力度对研究生政工队伍进行心理知识和技能培训, 使他们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和方法, 并把这些技能和方法应用于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起到良好教育效果。

3.3 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以各种学术研讨会、学术论坛和学术讲座为载体, 为研究生提供展示才华和能力的机会;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教育[5];进一步完善研究生经济资助体系, 减轻他们的生活压力。从而, 让研究生在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中, 时刻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老师的关怀和同学的帮助, 从而促进他们个性和人格的健康发展[8]。

总之, 对于高等教育来说, 加强和改进高校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 这不仅仅要求高等教育工作者, 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研究生的心理健康。做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关系到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和谐稳定, 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目标的实现, 关系到党和国家的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摘要:叙述了现阶段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研究生,心理健康,对策

参考文献

[1]禹玉兰, 郑希付.扩招时期研究生心理压力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5 (3) :99-102.

[2]翟怀远, 王纵, 屈晓婷等.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研究生, 2007, 6:18.

[3]兰兴纽.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研究述评[J].社会心理科学, 2006 (4) :98.

[4]袁立莉.当代中国研究生心理问题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林区教学, 2007 (3) :20.

[5]魏晓慧, 李欣.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7 (4) :121.

[6]孙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 2006 (11) :39.

[7]宁维卫, 刘娣, 卜蕊.研究生心理状态调查与教育对策[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6) :28.

研究生心理健康研究 篇11

学生参与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能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能够锻炼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增长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能够学会分享与合作,能够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能够增强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学生参加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还会对自己的心理产生一系列积极的影响,能够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一、增强学生的社会性需要。

㈠激发学生求知的需要。学生从事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会感觉到它几乎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的开放性、学习主体的自主性、学习特点的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实践性等一般学生都是比较陌生的,这将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需要。

㈡培养学生的交往需要。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这一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学生交往需要的满足不仅可以使其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而且可以使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之间乃至合作学习小组之间增加相互了解与相互信任,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而合作意识和能力只有在小组合作、与人交往的实践过程中才能得到锻炼。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标和合作探究的要求都能够促进学生交往需要的培养。

㈢增强学生的成就需要。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就需要是后天习得的结果。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做他们认为对于自己是重要的或有价值的事,并努力达到预期的目的,这就是成就需要的体现。学生持之以恒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就会不断增强成就需要。

二、增强学生的内在动机。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能够使学生的求知需要、交往需要和成就需要得到满足,因此,这一学习活动本身就会成为学生追求的目的,这其实就是学生从事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内在动机。

三、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

兴趣是人的认识需要的心理表现,它使人对某些优先给予注意,并带有积极的情绪色彩。树立语文学习的研究态度。研究不是一个领域,而是一种对待未知事物的态度,有了这种态度,学习中就会永远充满着好奇、怀疑的因素,永远洋溢着探究、揭秘的热情,永远享受着创造、成功的喜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高中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应该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主要任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能够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学习探究方法,学习科学思维、学习科学精神、激发探究的潜能,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学生科学探究兴趣的培养为其正确价值观的树立打下了基础,因为兴趣是价值观的初级形式。

四、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用来区分好坏标准并指导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它通常是充满着情感和意志的。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过程实际上是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十分强调学生重视感受、重视鉴赏、重视思考、重视领悟,在这一学习活动之中始终伴随着丰富的情意活动,在学生自主探求研究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小组合作探究及全班交流汇报以至争论辩驳的氛围中,学生的就会逐渐产生积极的情感、形成正确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品质。

学生参加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这一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能够不断发展注意的高级形式——有意注意。学生一般对自己参与的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意义、目标、具体任务有着比较清醒地认识,这极有利于维持稳定的有意注意。良好的有意注意是适应当今社会,提高学习、工作、生活效率的必备条件。

六、锻炼学生言语能力。

在心理学上,一般把言语分为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两大类。内部言语又可分成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两类。高中语文以及性学习强调小组合作研究,强调研究信息、创意和成果的经常交流和共同分享。这就需要口头言语——口语交际来完成;高中语文研究成果的表达主要应由书面言语来担任,当然,研究性学习成果表达的方式是多样化的。在进行语文研究性学习时,尤其不能离开内部言语。特别是阅读活动中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常常遇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况,必须借助内部言语——思考问题时对自己发出言语的活动才能完成。显而易见,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提高学生言语水平的有效途径。

七、陶冶学生的情操。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受到美好情操的陶冶。

㈠培养学生的道德感。道德感是人根据道德规范来评价社会现象时所体验到的情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会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形成评价社会现象的道德感。

㈡增强学生的理智感。理智感是人在获取知识的活动时所产生的情感。它是与人的求知欲、认知兴趣、解决问题的需要等的满足与否相联系的。学生通过语文研究性学习,其求知欲望、认知兴趣和解决问题的需要等会得到一定的满足感,产生一些积极的情感,发展其理智感。

㈢培养学生的美感。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中的美感是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时所体验到的崇高、优美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又一重点。高中语文以及性学习有助于促進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文学鉴赏和创作活动是进行审美的重要渠道。阅读优秀的作品,品位其语言,感受其思想及艺术的魅力,能较好地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在阅读中,认真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的境界。

八、增强学生的能力。

学生参加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不仅可以发展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像力等一般能力,而且可以发展语文方面的特殊能力,如语文积累能力、语感能力、个性化阅读能力、文学作品的领悟能力及鉴赏能力、个性与创新表达的能力等等;还能够发展学生的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如创造出一些文学作品等;还可以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元认知能力,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而且会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另外,需要指出的是,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能够极大地发展学生的优势能力,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一般根据自己的特长、潜能、兴趣、爱好等选取深入研究的内容和研究的方式方法,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很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是扬长教育的精神。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中的小组合作探究实践活动那种民主的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的、主动的、爽直的、协作的、亲切的、善于社交等性格。

研究生心理健康研究 篇12

1我国医学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现状

第三军医大学研究人员在2002年对该校264名研究生的心理问题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存在轻度不良心理反应 者占11.7%,有明显心 理健康问 题者占2.3%。2006年南方医科大学、武汉大学医学院和昆明医学院 的调查显 示,分别有17.17%、21.8% 和34.16%的医学研究生存在心理问题,山西医科大学2007年的调查研究显示,14.08%的医学研究生存在心理问题。2008年黄钧裕等对广州地区638名医学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有26.96% 的医学研究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发生率较高的依次是强迫症状、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等[4]。医学研究生的压力集中在学业、就业、感情及经济4个方面, 其检出率均超过50%[5]。医学研究生中有学业压力的占78.1%,没有学习压力的占21.9%[6]。可见心理障碍在医学研究生中较为普遍,但目前尚没有关于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

2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

2.1学业压力大

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学习阶段的公共课程和集体活动相对较少,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相对分散封闭,与他人的交流与接触的机会较少。相对于本科生的学习方式来讲,研究生的学习方式往往发生根本的改变[7]。 本科阶段的学习大多时候是通过教师的授课来接受知识,学生积极地接 受知识和 理论 (activists and theorists),尽管他们可能懂得理论,但很少去思考为什么, 研究生的学习大多是通过反思 他们懂得 的知识 (reflector),利用一切机会思考他们理解的理论,不断深化知识结构,深入掌握学科知识的最新内容,这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因此时间对他们是很关键的因素[8]。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需要自己独立完成科学研究工作,临床导师通常只是给学生指明大的研究方向,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导师主要指导或协助课题研究。学生需要不断反思研究中的系列知识,自己确定研究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研究中需要用到的具体方法、需要用到的具体试剂、实验结果的解释和统计学分析、论文的书写和投稿等,由于绝大部分学生从来没有这方面的经历,要完成这些工作需要参考大量文献,阅读大量书籍,特别是要查阅大量英文文献,对于英语水平不高的研究生来说阅读英文文献更是困难。

与基础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不同,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除了需要掌握科研的具体方法及实验技术等,还需熟悉并实践临床工作,具备一定的临床能力, 包括掌握该专业疾病的流行病特点、病理生理改变、相关解剖特点以及疾病的症状、体征、诊断、治疗,同时需要掌握病史询问与采集、病历书写、病例分析和临床操作技能,以及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技能等。

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相比,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除了需要掌握本学科最新的研究前沿及进展,还需要掌握更广泛的相关学科知识,他们的学习强度更大。随着各种新兴技术的发展,目前很多科学研究都是跨专业的多个学科的相关研究[9],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是提倡和鼓励开展跨学科研究,这就要求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熟悉有关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新技术和研究前沿,比如纳米技术、微泡技术等。医学研究的方法多样而复杂,新方法的出现日新月异,信息技术、 计算机技术等都是科研工作者必须熟悉的内容,学术学位研究生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熟悉这些技术,掌握那些在研究中需要用到的实验技术。

因此,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学业压力明显高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基础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他们不仅要完成科研课题,而且还要接受临床训练,空余时间很少,导致他们没有多少时间从事体育活动。哈藤和法格说过:与不锻炼的人相比,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有更强的自制力,他们更聪明、认真、富有想像力,而且有更强的自立能力[10]。同时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之间不像本科学生那样联系频繁, 他们的研究相对独立,互相间交流的机会较少,这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团体体育活动的进行。部分学生由于不能适应繁重的学业任务,担心无法完成课题研究和发表高质量论文、不能参加毕业答辩、无法获得研究生学位,从而产生了极大的心理压力,进而导致强迫症状、焦虑等精神性问题,学生极易出现心理障碍。

2.2经济压力

经济上的压力是部分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根据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新生心理普查的数据,研究生新生中多子女家庭为70.1%,明显高于本科生新生中多子女家庭(48%),研究生新生50.5%来自于农村,而本科生新生只有33.6%来自于农村,这些数据显示研究生新生家庭经济状况要差于本科生新生。经过大学期间学费和生活费的支出,研究生新生家庭经济水平则进一步降低[11]。研究生新生都已是成人,独立意识明显增强,他们更希望能够靠自己的力量完成学业,为家庭减少负担。部分研究生已婚,有老人小孩要靠他们养活。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所有纳入我国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均需缴纳学费,学术学位研究生收费标准,原则上每年硕士生不超过8 000元、博士生不超过10 000元,而专业学位研究生执行原收费政策,而大多数医学院校的奖学金较低。同时由于当前医疗体制改革面临诸多问题,医患关系不和谐,医患矛盾较多,多数经济状况好的家庭不愿意让自己的子女从事医学行业。相对于其它行业, 医学教育周期长,医学研究生的教育投入高,给经济状况本身就差的家庭增加了不少负担。因而家庭经济状况困难的研究生就会感到很大的经济压力,产生自卑、 孤僻心理[12]。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临床学习期间,通过值夜班等,通常能有一定的经济收入,可缓解部分经济压力,而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大部分时间在实验室,除少数导师有国家级课题,有一定的研究生劳务费外,大多数研究生没有任何经济来源,他们也无法通过打工等途径来缓解自己的经济压力。

2.3指导导师层次差异

目前,选择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的主要原因是学生自愿,其科研与创新能力的考查往往被忽略。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对导师的要求更高,导师除了需要有出色的临床技能,而且需要有较强的科研实力,临床导师必须具有扎实、系统的专业理论,掌握本研究方向的国际前沿、热点以及先进的实验方法和技术,同时充足的科研经费是培养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的重要保障,但目前能达到这些要求的临床导师并不多。不少导师身兼数职,集医疗、教学、科研及社会兼职于一身,工作任务繁重,难以达到一对一的培养,临床导师个人素质或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科研水平、科研能力、实验室条件千差万别,直接影响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13]。部分临床医学导师因为临床工作繁重,从事科研工作的时间很少, 希望指导的学术学位研究生能为导师完成科研工作, 这让学术型研究生的科研压力很大,害怕实验没有结果,完成不了课题,甚至难以毕业。这种害怕失败动机高的个体对科研结果更倾向于做消极的失败预期,对可能造成失败的情境担忧,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对失败过于回避和害怕而出现躯体反应,从而容易产生心理障碍[14]。由于导师多是专业权威,又影响着研究生的学业前途,会使一部分研究生在导师面前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为自己不能赢得导师的欣赏而烦恼; 另一方面,个别研究生还会与导师产生矛盾并由此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

2.4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的认可度低于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

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的教育以培养从事临床医学研究的人才为目的,强调根据临床实践中的问题展开科学研究。我国目前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大多约有半年的临床训练时间,其余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要用于科学研究工作,临床培训的时间和内容远远少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由于临床导师自己没有时间和精力展开实验研究,把课题的重任交给学术学位研究生完成,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的临床能力培养往往受到忽视,造成大多医院用人单位认为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较差,无法在毕业初期很好的胜任临床工作[15]。使临床学术学位研究生的社会认可度低于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这增加了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心理压力,易于出现心理障碍。

3克服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心理障碍的对策

3.1重视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为了帮助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保持良好心态,克服心理障碍,走出心理阴影,学校教育部门应该高度重视临床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心理障碍问题,从学校管理、导师队伍建设、改善研究生科研条件及研究生管理等多方面着手。加强心理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活动,仔细分析总结心理障碍的起因,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开设心理咨询热线电话,聘请心理卫生专家对障碍性心理问题进行咨询和治疗。

3.2重视体育运动在克服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心理障碍中的作用

Brawley认为,经常体育运动利于与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著名学者麦亦尼认为体育运动有利于清除紧张、使人乐观的心理保健作用、使研究生具有良好的社会态度、促进个性的形成与发展[16]。因此学校管理部门要重视体育运动在克服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心理障碍中的作用,为他们创造体育运动的机会, 举办运动会或各种各样的单项比赛。把体育心理卫生课纳入他们的教育体系中,使他们不仅可以了解一些心理基本知识,了解自己是否存在心理障碍,而且学会如何克服这些心理障碍,提高学生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健康水平。成立研究生体育俱乐部,俱乐部可开设多种体育比赛、进行体育知识讲座等,让学生从自闭的学习环境转移到公共开放的体育运动场所,并通过体育活动建立与其他研究生间的关系,提高人际交往和心理适应能力。由于各个研究生的兴趣爱好等具体情况不一样,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体育运动, 这样更有助于提高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克服心理障碍。

3.3采取切实措施,改善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的经济状况

在学校、医院和临床科室等多个层面采取措施,多方面改善研究生的学习与生活状况,缓解因经济状况和生活困难而引起的心理障碍。学校可尽其所能,提高奖学金或助学金的额度及范围,协助联系助学贷款, 主动积极地与社会有关团体或组织联系,设立相应的贫困助学金,为研究生设立助教、助研等岗位。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从事的科研工作如同临床工作一样,是在为医院和临床科室开展工作,是医院和科室研究工作的具体落实者,他们取得的科研成果也是医院及临床科室的科研成果,他们为医院和科室的科研工作做出了贡献,因此医院应给予学术学位研究生一定的经济补助,取得科研成果也应给予经济上的奖励。 一定要转变研究生仅仅是学生的观念,事实上他们也是在工作,工作就应该有薪水。另外要确保指导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导师有足够科研经费,有效落实科研课题研究生劳务费的使用,对于主持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的导师可以增加其指导研究生的数量。临床科室要给予学术学位研究生以关心,研究生没在临床工作训练期间也应该给予适当经济支持,因为研究生的科研也是临床科室科研工作的一部分,为提高临床科室的整体影响力做出了贡献。

3.4发挥临床导师的积极作用

临床导师在克服临床学术学位研究生心理障碍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学校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要重视临床导师的作用,在遴选导师时除了评估导师的学术水平、临床专业能力和科研成果等,还应该考虑到导师的治学严谨态度、师德师风和对学生的关爱、尊重及体谅程度。由于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学习主要是在临床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科学研究,与人交往的机会相对较少,导师可以通过以长者的身份,利用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给予学生关心和关怀,让学生有所依靠,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一些临床导师指导学术学位研究生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研究生做课题,把学生当作单纯的劳动力,忽略了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其实临床导师更应该清楚的认识到研究生的培养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医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在毕业后也能独立的逐渐开展医学科学研究,最终为医学科学培养优秀的临床科研工作者,而不只是单纯的临床医生。因此临床导师对指导研究生目的的认识需要转变,研究生如果没有了发表高质量论文的强大心理压力,心理障碍的发生就会减少。另外, 尊重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劳动成果,这点很重要,尽管研究生做课题是导师的科研经费,但研究生是具体完成课题研究中实验工作的主体,他们往往花费了大量精力和时间,临床导师要尊重究生的科研成果,导师不能擅自自行处理。临床研究生导师要积极支持和协助研究生参加优秀学位论文、优秀科研成果等的申报,这有助于增强研究生的优越感和自信心,增强战胜困难的决心。有些临床导师指导大量研究生,到研究生毕业时甚至连学生的名字都不清楚,对于那些身兼数职而十分忙碌的临床导师,应当减少他们指导研究生的数量[17],以保证他们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与每位学生充分交流,了解学生面临的具体问题,并能与学生共同解决。

3.5重视科研能力的培养对临床工作的影响

医学院校及其教师等要抛弃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差的思想。传统认为这些研究生临床训练时间短,毕业后临床能力差。但应该认识到临床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在保证必要临床能力训练的同时,加强临床科研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临床研究生毕业后从事临床工作的时间很长,但要进行规范的科研能力的培养往往机会不多。研究生的培养主要还是研究方法的培养,让学生掌握科研的基本方法,包括如何选题、查阅文献、研究具体方法的选择、结果的分析、统计学处理、论文的书写及投稿等。科研和临床严格上讲不矛盾,良好的临床工作是需要扎实可靠的科研结果作支撑,可以遵循别人的临床研究结果开展临床工作,尽管目前有各种各样的疾病诊治指南供临床工作者使用,但应该清楚地知道,为何指南总是要不断的更新,之前的指南甚至可能是错的,这是根据规范的临床研究结果做出的改进和完善。如果总是根据别人提供的指南开展临床工作,没有自己的临床研究结果,就始终是落后于别人,始终是别人告诉去怎么做就怎么做, 没有自己根据具体人群特点的临床数据。我国有最大的疾病人群,有56个民族,但在病因学、循证医学的证据方面的研究相当薄弱,这与临床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科研方法、转化医学理念等的培养不足和对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视不够有重要关系,临床医学研究生毕业后没有能真正掌握科研的方法,他们无法独立从事真正的临床研究工作。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基础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模式不同,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更强调基础医学研究与临床医学研究的相互转化,是沟通基础和临床医学研究的重要桥梁。只有认识到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的重要性,才能从根本上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体系水平的大幅提升[11]。严格的临床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改进临床工作。在临床工作中要注重创新,对任何临床有疑问的地方都应该用科学的方法加以明了,这里面很多时候都需要进行规范的临床研究。树立了科研思维习惯的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毕业后从事临床工作,尽管在短时间内可能临床工作相对于临床专业学位毕业研究生要差一些,但他们往往进步更快,因为他们更善于思考问题, 总结经验教训,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最新进展, 而不是做简单重复的临床工作,他们更善于全面分析患者面临的问题,综合分析患者的全身情况,他们的发展潜力往往更大。事实上临床工作的熟悉对大多数临床工作者来说是很快的,研究生参加临床工作后可以有大量的时间向上级临床医师学习,但难有机会进一步接受科研能力的培养。

4结语

上一篇:梯队培养下一篇:防火门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