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劳动理论研究

2024-06-27

生产劳动理论研究(精选12篇)

生产劳动理论研究 篇1

劳动生产率指的是劳动生产的效率, 劳动生产率的大小可以通过单位时间内获得的产品量来描述, 就是产品获得量和生产时间的比值。这个比值越大说明劳动生产率越大, 相应的劳动生产的效率就越大, 这个比值越小说明劳动生产率越低, 相应的劳动生产的效率就越低。依据劳动生产效率计算范围的不同, 劳动生产的效率可以分为个体的劳动生产效率和社会的劳动生产效率。个体劳动生产效率是反应单个个体的劳动生产效率, 计算的范围通常为一个个体或者是一个企业。社会的劳动生产率的计算范围通常是一个行业所有的从而人员, 社会的劳动生产效率反应的是整个行业劳动效率的水平。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说明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量增加, 这样生产该产品消耗的劳动成本将降低, 企业的效益会不断的增加。

一、现阶段企业劳动生产率的现状

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是企业生产经营能力的重要指标,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改革的不断深入, 采用的新技术和新工艺不断的增加, 我国企业的劳动生产效率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但是在有些企业中, 劳动生产效率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在流动性强、环境艰苦、劳动力和设备密集的行业, 劳动生产效率还不是很高。例如在建筑行业中, 建筑行业中需要用到大量的劳动力, 各个工序之间的连接、各个操作人员的配合等方面, 现阶段还是机械所不能够代替的, 因此会使用大量的人工劳动生产力, 建筑行业中改革和创新的意识也不是很高, 所以造成了目前劳动生产效率不高的现象。一些企业受到传统生产经营理念的制约, 市场竞争的意识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自我约束自我提升观念不强, 不重视新技术研发的投入以及管理质量的提高, 企业的从业人员的创新能力不高。企业从业人员自身和业务素质的高低, 也是制约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因素, 如果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不高, 在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学习使用过程中, 会非常的吃力, 有些甚至完全使用不了新工艺和技术, 这样就大大的限制了企业的发展。现阶段随着人们对于生活水平的需要越来越高, 劳动生产力的成本也越来越高, 企业从业人员希望得到越来越多的待遇和福利, 导致了企业的劳动生产成本在不断的增加, 要想通过降低从业人员工资的方法来降低成本是不现实的, 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法可以有效的降低企业的劳动生产成本。现阶段我国许多企业的劳动生产效率的提升还有较大的潜力, 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 新的技术工艺和管理方法的应用, 我国企业的劳动生产效率将会不断的提升。

二、提升企业劳动生产效率的措施研究

企业从业人员的自身和业务素质是提高企业劳动率需要重点研究改进的方面, 通过不断地提升企业从业人员的素质, 可以有效的增加从业人员的操作熟练程度, 提升其接受新技术新工艺的能力。提高企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 一个是吸引高素质的企业员工, 不断的改善企业员工的待遇、工作环境、福利, 降低劳动强度等, 来吸引高素质的企业员工, 丰富企业员工的精神和业余生活, 增强他们的企业归属感和集体主义观念。同时还要加强企业与高校的合作, 通过设立奖学金和签订就业协议的方法, 为企业培养有针对性的人才队伍。另一个提高企业员工素质的方式是通过培训学习的方法, 利用培训的方法来不断的提升企业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企业要在预算时就要有相应的培训费用, 这样才能够将员工的培训落实到位。在培训的过程中不但基层的生产操作人员要培训, 企业的管理和技术人员也需要培训, 不断的学习行业的新成果新发展方向, 扩宽自身的知识面, 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企业生产效率的高低不仅仅由每个操作人员和机器的工作效率决定, 同时还和企业的运营组织管理有非常重要的关系。企业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生产计划, 改变企业生产任务随意更改的现状, 让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都能够有规律和有秩序的进行, 避免由于生产任务的不合理造成企业劳动力浪费的现象。采用先进的组织管理方法, 能够采用流水作业的方法尽量采用, 保证企业生产过程中每个工种的连续性, 合理的分配好流水作业各个员工的工作量, 以及每个岗位需要安排的员工的数量, 保证不存在窝工的现象, 而且每个员工不能够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提升每个岗位员工的专业化水平, 对企业每个工作岗位的制定相应的操作规范和工作标准, 利用量化管理的方法来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和考核标准, 保证每个工作岗位的工作质量, 这样不会因为人员的改变, 而导致岗位工作质量出现差异。不断的加大新技术新工艺设备的投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大量的事实表明, 利用先进的工艺、技术、材料、设备等可以大幅度的提高劳动的生产效率, 企业想要长期稳定发展, 就需要不断的投入资金来改进设备工艺, 不断的提升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也是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措施, 确定企业合理的工资制度, 采用科学的分配制度, 将企业员工的利益和企业的效益仅仅的结合到一起, 充分的体现多劳者多得的理念, 提供完善的福利待遇, 有效的提升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提升企业的劳动生产效率。

结束语

企业的劳动生产效率直接制约着企业的劳动成本, 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后续的稳定发展, 因此需要不断的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效率。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改革的深入, 我国企业的劳动生产效率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但是有些企业的劳动生产效率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通过提升企业从业人员的自身和业务素质, 制定科学合理的生产计划、不断的加大新技术新工艺设备的投入, 提高劳动着的工作积极性等措施, 可以有效的提升企业的劳动生产效率, 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摘要:劳动生产效率的高低是反应一个行业劳动力水平的重要标准。目前随着劳动力资源不断的急缺, 劳动力的成本不断的增加, 这样就给企业效益的增加带了巨大的挑战, 通过不断的采用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方法, 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文章通过调研分析, 研究了企业劳动生产率的现状, 提出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措施。通过研究对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效益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劳动,生产率,提高,效率,现状,措施

参考文献

[1]李晶.劳动力资源在全要素生产率中的贡献研究[D].山东:青岛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 2007.

[2]周君.行业收入差距:从劳动生产率的角度分析[J].生产力研究—以高新技术产业和建筑业为例, 2009.

生产劳动理论研究 篇2

在付出汗水与精力的同时,等价的,也让我们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只有自身经历才会懂得的道理。如果有人问及我大学里的劳动课是什么概念,我会告诉他,这不仅仅是一次劳动,而是同学们对我们的大学的一份发自内心的感恩。五年的学习生活,五年的做人做事,我们的大学给予了我们太多太多。我们这一周的劳动更多的是在回馈我们的校园,回报一直以来为我们服务的老师和后勤保洁人员。

总而言之,这次劳动周对于我们班,对于我们小组,都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此次劳动课的时间是一周,正式执勤时间从10月26日到11月1日。我们班连同土木的二个班,总共大约100人,在学校有关领导的细致分配下,合理的分到了各个部门。因为班级数少和总共人数少的原因,劳动课的工作量就显现的有些大,但我们系院的所有同学都没抱怨,努力工作,并在校领导的监督下按质按量的完成了这次值周工作。随着11月1日下午交接工作的顺利完成,也标志着我们班此次值周活动的圆满结束。

其实劳动周不是可以不上课的“休息周”,更不是大玩一场的“娱乐周”,而应该是投身劳动的“实践周”“学习周”。这对每个大学生都是很有意义的。我们学校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各个部门的协调工作。在各个岗位上,需要许多人做简单而平凡的事。参加劳动的同学就被分到这些岗位,在这些岗位要做的事情都很小,也很琐碎,需要耐心和认真。

张瑞敏曾说过:“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劳动改造人。通过这次生产劳动课,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我想应该是我们在劳动中明白了许多平时不懂的道理。慢慢的长大了,改变自己。劳动中,我知道了许多自己的不足之处。

处于这个时代的我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对待一些人际关系和自我评估的方面都有所欠缺。而集体劳动,使我体会到了集体的力量、集体的温暖和自己的不足。也让我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光荣感。这些都促进了我努力改正自身错误,正确认识自己。而现在,由于一切向钱看的思想的影响,在一些人的头脑中装满了金钱的利益,干什么事都讲钱,干活不讲报酬认为是傻瓜,甚至有的“公益劳动”也变相要钱。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有意识地组织了我们去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对于我们的思想建设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让我们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劳动穿早世界的真理,抵制了我们轻视劳动和不劳而获的思想的侵蚀,避免了我们形成好逸恶劳的坏习惯。同时此次生产劳动课加强了我们的劳动观念,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劳动同样培养了我们的竞争意识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我感触深的是无论什么事都不是那么容易的,只有自己不断克服困难才会成功,做事要认真踏实。假如我不去认认真真地做一遍,就发现不了自己的不足。工作也一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自己体验了才会知道。自己付出了多少,就得到多少回报。只有认真做了,才能有所得。认真学习了,会有好成绩;认真工作了,会有成果。

可能很多同学不屑于做这样的小事,总想做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其实做无论什么事都需要脚踏实地,都需要把每个细节做好。没有在每件事情上的认真负责精神,任何事情都不会办好。古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吗?我们要培养的就是这种做事情干工作的良好品质。这对我们以后的工作是大有裨益的,也正是学校安排劳动周的目的之一。

但当我真正参加到劳动中才发现劳动周给我的远远不止这些。打扫卫生、拖地板、各个食堂,楼梯口等各个岗位执勤,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事,做好并不容易。首先要服从老师的安排,还要和其他同学分工合作。这就需要有团队精神、集体观念,不能拈轻怕重。

可能所有的同学都有这种体会,打扫后的校园非常整洁,在这种环境里会感觉很舒服。可到晚上,楼道、地板上就非常地脏乱。瓜子皮、水果皮、塑料袋,甚至污水、烟头满地都是。其实只要我们平时稍微注意一下,我们的生活环境就不至于此。在垃极桶的附近每天都有很多塑料袋,地上甚至会有残羹冷炙。文明只离我们几步之遥!在劳动期间,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这种陋习给别人带来的不便,对这种不文明行为深恶痛绝,并督促自己改正,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我们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家长是捧在手里怕飞、含在嘴里怕化,再加上父母对我们学习成绩的一向很重视,所以我们从小就很少有机会去真正的劳动一次,家长总是以“学习第一,你搞好学习就行了,其他的不用操心”为借口让我们成为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公主”“王子”即使是以前曾参加过一些植树活动,也只留下了丝丝点点的印迹了。但是,实践告诉我们,一个只是埋头苦读书而不参加到实践中的人永远只是一个不切实际的理论学家;只有劳动才会让你养成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高尚品格,才会让你明白什么才是生活。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真正的毅力与耐力只有在卓越的劳动中才能形成。

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不久的将来的建设者,在我们埋首学习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走出书本,去感受一下真正的生活。尽管我们被称为“象牙塔中的天之骄子”但我们迟早有一天要走出人大的大门,走上工作岗位,独立面对社会;而“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生活,不仅无法全面提升自身素质,而且我们的生活也是不完整的,我们不能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所以我们趁着这样的机会,认真体验,深刻总结,将来能更好的做事、做人,做好事、做好人。这是一次成功的劳动实践活动。我们小组衷心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我们学到了很多。更重要的是,在这次劳动活动中我们学会了如何人和睦相处,指挥与听从指挥和调度以及怎样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一个共同任务、实现大家共同目标,并且了解到如何在实践中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来更好地完成任务,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理论进一步升华。这对我们来说是一次极佳的锻炼。

劳动生产不再光荣? 篇3

然而,当前的社会风气是不是在鼓励年轻人立志推动生产力发展,做工程师,做技能工,做劳动者呢?恰恰相反,处于工业化途中的我国,那些在科技和生产领域做出优异成绩的工程师、技术工人基本上不为人知。与之相比,当年日、韩等国在工业化过程中都积极选拔优秀技工参加各级技能比赛乃至“国际技能奥林匹克”,他们中的佼佼者夺得金牌,载誉归来,就像体育明星那样被国民视为英雄。而在我国,当媒体热烈地宣传体育运动会和歌咏比赛,宣传球星、歌星时,有多少人知道世界上还有一个“国际技能奥林匹克”?有多少人知道在普通劳动者中涌现的技术明星?而他们正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英雄。

现在,赢得亿万受众的现实生活题材电视剧中,以“发财致富”为主题的所谓“商业题材”作品太多,以“发明创造”为主题的作品太少;以商界弄潮儿、成功人士为主人公的作品太多,以科学家、工程师、技术工人、教师为主人公的“生产性题材”作品太少。我国对歌舞、体育竞赛设立了很多奖项,乐此不疲,十分铺张,却少有对技术能手、具有技术专长的中小制造技术企业设置的全国性奖项。在日本,很多知名企业都向公众开放,接待公众参观,让企业的生产流程“曝光”,有的企业还发展了“产业观光”。这样做,企业既起到了自我宣传作用,也吸引了公众关注生产,激发了大批青少年对科技和生产事业的向往, 特别是有些食品制造企业将食品加工生产过程展现给公众,使消费者对其生产食品的安全感到放心。我国也有个别食品企业在电视上展现其产品的生产现场,起到了比做广告更好的作用,但这样做的企业太少了。

日本拥有大量的、几十年如一日磨练一技之长的中小企业。调研结果表明,日本优秀的制造能力、制作技术是靠市镇上的小工厂、街道工厂来支撑的,它们的优秀技术对日本高技术产业赢得世界竞争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很多从街道工厂、地方小企业成长起来的日本中小企业在某些关键零部件、原材料等产品方面市场占有率居世界首位,出现了众多其他企业无法仿造其产品的“only one”(仅此一家)企业。这些企业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以努力创造“日本第一”、“世界第一”为目标,倾毕生精力甚至几代人传承地钻研某一项技术,有日本评论家称这些中小企业主或技术大腕“写下了‘人生教科书’”。然而,在我国有多少这样的“人生教科书”?有多少人会读这样的“人生教科书”?

在轻视技术的社会风气影响下,我们的孩子大多梦想当球星、歌星,当大富翁、大领导,却很少有孩子说要当“发明家”,当一名有技术专长的劳动者。

对于年轻学生当中出现的“脱理工科”倾向,我们的一部分高等教育机构不是设法纠正,反而去迎合,一窝蜂地开设经管、金融、工商等专业。至于高等职业学校更是遭到冷落,以致出现了“中国的博士数量超过美国,而高等职业学校的数量只及美国的一半多一点”,生产企业很难找到迫切需要的技术工人的局面。

现在,人们急切地希望“中国制造”能够提高质量并走向全球产业链的高端,然而,却很少有人关注如何更有利于“中国制造”升级,关注发展生产力、尊重科学技术和生产劳动的社会风气和价值观。

我们的媒体和整个舆论导向不应该引导孩子们淡漠劳动,淡漠生产;电视不要热衷搞过度迎合观众的娱乐性节目,甚至让“教育台”也搞得有名无实。我们的教育应该从学前教育阶段就注重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培养他们勤劳节俭的生活习惯,在中小学阶段则应更加注重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树立做“普通劳动者”的人生目标。

生产劳动理论研究 篇4

劳动力转移是削弱还是促进农业发展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之一。大部分研究者认为劳动力转移促进了农村社会发展, 如赵树凯、[1]都阳等、[2]马忠东等[3]研究认为农村资源要素配置合理与否同农业劳动力转移量和结构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 随着富余劳动力适度转移, 将对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 增加农民收入产生重要作用, 有利于新农村建设及农村社会和谐稳定。赖明勇等[4]研究发现劳动力边际生产率较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如果能够转移到劳动力边际生产率较高的第二、三产业, 生产力资源配置效应将提高0.90%, 对GDP增长率和劳动力生产率总体的贡献分别达到了10.93%和7.85%, 并指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区域经济的增长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刘洪银[5]指出农地实际耕种面积并没有随着劳动力转移而大幅减少 (即使一些地方出现土地撂荒现象, 但并非是由于农民耕种能力不足造成的, 而是因为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缺失) ,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没有对农业产出造成不良影响。李勋来[6]研究认为1983~2002年间, 农村经济增长受物质资本投入的影响更大, 人力资本投入对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较小。龙翠红[7]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对1985~2005年间劳动力人力资本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认为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在该时期增长较慢, 对农业产出贡献率较低。

但也有学者认为过度转移会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如曾邵阳等[8]认为农村劳动力流动使土地撂荒逐步出现, 农民容易忽视农业生产情况, 加速了农村人口妇女化和老龄化趋势, 农业劳动力整体素质下降。杨帆、夏海勇[9]在1995~2009年度间省际面板数据基础上, 研究了我国农业部门劳动力投入的经济增长效应, 指出由于“刘易斯拐点”的逐步呈现, 农业劳动力作为有限资源, 同样存在着稀缺性和边际产出价值, 农业劳动力对第一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步显现。王秀芝[10]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产出的关系显著为负, 且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每增加1%, 将导致农业产出减少0.369%。

总之, 目前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影响方面已有不少学者应用不同方法进行过研究和验证, 但一般是从劳动力转移情况入手对转移影响进行分析, 对不同转移数量所产生不同影响的研究还比较少, 缺乏对转移规模与农村经济产出对应关系的深入研究。本文从农村可转移劳动力规模对农业生产导致的影响方面入手,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进行理论分析, 并以劳动力转移规模较大的西南地区为研究样本区域, 进行计量检验。

二、劳动力转移规模与社会经济的影响机理

1. 农村劳动力最佳转移规模的确定

假设农业产出和非农产出的效用是可以量化的 (如按照产出的产品价值货币化比较) , 根据西方经济学边际理论, 可借鉴生产要素供给理论中无差异曲线工具来进行分析 (见图1) 。

横轴Y2表示务农劳动力创造的收益, 纵轴Y1表示转移到非农产业劳动力所创造的收益。U0、U1、U2代表三种给社会带来的总效用水平, 即三条“无差异曲线”。设社会可转移劳动力总量为, 转移后非农劳动力工资为W1, 务农所带来的收入换算为单位“工资”为W2。在此前提下,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要等于劳动力转移约束线的斜率。于是, 最优点的G*必要条件可以表示为:

上式的含义是:消费者为增加一单位务农劳动收益所愿意减少的非农劳动收益, 与务农劳动人数l和两种劳动收入比值r有关。务农劳动人数l越大, 再增加单位务农劳动收益所愿意减少的非农劳动收益就越小, 即非农劳动更加有“吸引力”, 有更多的务农劳动力转移到非农劳动;r越大, 即W1/W2比值越大, 非农劳动与务农劳动的收入差距越大, 非农劳动也更加有“吸引力”, 吸引更多务农劳动力从事非农生产。

因此, 劳动力转移给社会创造的效用最大化问题即研究:在务农和非农两种劳动力平均“工资” (单位劳动收入) 已知的情况下, 确定务农劳动人数以达到非农劳动力转移的最佳比例问题。

2. 非农劳动力供给曲线形状及其原因

如图2, 有“劳动力转移约束线”K1K2;现在让非农劳动价格上升到W1′, 再上升到,

均衡点B和C对应的务农劳动力数量分别为l′和l", 重复这一过程, 可得到图2中类似于A、B和C的其它点。这些点联结起来, 即得到图2中的工资扩展线WEP。

图3描绘的劳动供给曲线具有一段“向后弯曲”的部分, 可以用类似于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方法进行分析。当工资比上涨到如前所述时, 非农劳动力供给量达到最大, 非农劳动力边际生产率为0, 在此之后, 如再增加, 非农劳动力边际生产率为负值, 非农劳动供给量非但不会增加, 反而会减少, 已转移到非农就业的劳动力又会回到农村, 务农劳动力人数将增加。

由上述分析可知, 劳动力从边际生产率较低的农村转移到边际生产率较高的城市可增加城市总产出, 但这种增加是以农村总产出减少为代价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存在合理规模问题, 当转移数量达到合理规模时, 实现劳动力转移产生的社会经济总效应最大化。

三、劳动力转移效应的测算

1. 模型构建

根据前述理论分析, 农村转移劳动力数量存在最佳转移规模。而第一产业劳动力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就业意味着从事农业劳动力的减少, 社会总产出会随之发生变化。因此, 第一产业劳动力数量与农业经济产出之间存在函数关系, 需要找到这一关系, 来论证存在“最佳规模”, 以使得社会总产出能够达到最大化。

按照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表示农业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为:

其中, At为第t时期的技术水平;K为资本投入;L劳动力数量;X为以控制变量形式存在的土地、化肥等农业部门特有的物质投入。α、β和γ分别为K、L和X的产出弹性。

杨帆, 夏海勇提出依据兹维·格里利克斯 (ZviGrilliches) 以及林毅夫的研究成果, 采用了拓展的生产函数法对农业的影响要素进行分解。本文沿用此思路, 根据农业生产的特殊性, 把温度、降雨、日照等自然要素的变化纳入劳动力投入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中。此外, 劳动力结构 (年龄构成) 也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 同样应作为自变量。为防止“忽略变量偏误” (OmittedVariable Bias) 的产生, 本文构建农业生产产出模型:

其中, S为i劳动力结构, ψ为其产出弹性;N为自然要素, δ为其产出弹性。

变形后具体模型如下:

其中, Yit为i省份t时期的农业部门经济总量, 用农业总产值度量;Yit为i省份t时期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即无法用资本和劳动贡献加以解释的经济增长, 用索洛的增长速度方程进行测量;Kit为i省份t时期的资本投入, 用农村家庭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作为替代变量;主要解释变量Lit为农业劳动力投入, 用各省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数作为替代变量;Sit为i省份t时期劳动力结构向量, 以各省份第一产业青壮年劳动力 (18~50岁男女性) 比例来度量;N′it为代表自然条件变化的向量, 包括不同年度的降雨量、温度、日照时数等, 采用各年度中各月降水量距平值、平均气温方差、日照时数距平值来度量;X′it为代表土地和化肥的二维向量, 用耕地面积和化肥施用量来计算;μt为时间固定效应, δi为地区的固定效应, εit为随机误差项。

通过式 (1) 可以对α, β, ψ, δ和γ进行参数估计, 以便在控制上述变量前提下测算西南地区农村劳动力投入的经济增长效应。

西南地区作为劳动力转移数量较大、转移特征比较明显的一类地区, 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根据国家地区划分一般规定, 西南地区包括五个省、市、自治区:四川、云南、贵州、重庆、西藏自治区, 由于西藏自治区劳动力数量少, 转移数量也少, 且属于高原农业, 地形复杂, 农业生产条件很难提高, 农业生产投入与农业产出增长相关系数较低, 故不进入数据统计。本文以下的研究将利用1995~2011年西南四省市的面板数据 (paneldata) 进行分析。

2. 实证结果

根据收集的数据, 使用SPSS12.0软件进行分析。由于数据既有按照时间序列排列, 又有各年度不同省份横截面数据, 故属于面板数据 (Panel Data) 类型, 其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存在, 需要判断是使用固定效应模型 (fixedeffectmodel) 还是随机效应模型 (random effectmodel) , 。一般是根据豪斯曼 (Husman Test) 统计量。根据软件分析结果, 豪斯曼检验 (HusmanTest) 统计量为92.22, 伴随概率为0.00, 即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了随机效应模型的假设, 故应使用固定效应模型。

面板数据具有时间序列和横截面数据的性质, 运用杨帆, 夏海勇 (2012) 的思路, 考虑到相邻省份间经济依赖性导致截面相关特征;各省之间自然条件因素差异大导致组间异方差及数据时间跨度导致的面板数据自相关问题。鉴于此, 文章对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了检验、检验和检验。检验结果拒绝了原假设提出的截面不相关、截面同方差和不存在一阶自相关 (如表1第2列) 。因此, 为拟合劳动力投入与农业产出间的关系, 本文亦采用PW (普莱斯-温斯登Prais-WinstenEstimation) 回归进行分析。表1的第3列列出了PW回归的参数估计结果。

根据蔡日方“转折点定义、与转折点相关并相伴而生的变化, 以及其中所体现的政治经济学逻辑”2004年作为转折点分析相关指标。自2004年以来我国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供求矛盾开始凸显, 以此为分界点, 对1995~2003年和2004~2011年两个时间段分别进行实证分析, 以考查2004年“刘易斯拐点”出现后农业部门劳动力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实证结果如表1第4列和第5列所示。

3. 数据分析及讨论

从数据看出, 在1995~2011年期间, 农业部门劳动力投入数量的相关性为-0.0043239, 说明整个时间段内劳动力数量对农业增长的贡献作用不明显, 甚至为负数, 即劳动力投入数量对农业产出作用不大。但农业劳动力素质对农业有较大影响, 青壮年劳动力比例对农业产出的影响明显大于数量的影响, 说明劳动力素质提升的重要性。从各项基本投入相关性而言, α+β+φ+δ+γ<1, 再次说明我国农业生产部门的规模报酬递减, 尤其是劳动力数量、化肥和农药等对农业增收的帮助在减弱。而温度、降雨量变化与农业经济增长相关性较强, 验证了兹维.格里利克斯所阐述的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重要性, 应将这些变量作为控制变量, 以避免“忽略变量偏误”的产生。

注:***、**、*分别表示1%、5%和10%的显著性水平, 括号内为P值。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国研网等。

尤其关注1995~2003年期间, 农业劳动力数量与农业总产值之间是负相关关系, 说明农业劳动力投入对于农业产出没有帮助, 甚至是影响了农业产出。而2004~2011年样本的回归结果表明, 农业部门的劳动力投入对经济增长出现正效应, 产出弹性为0.1082142, 5%显著性水平上显著, 说明劳动力转移数量逐步扩大, 尤其是2004年“刘易斯拐点”出现以后, 大量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 农业生产受到影响, 转移数量过多影响了农业产出, 此时反而要增加务农劳动力数量才能促进农业产出。

而西南4省市作为劳务输出主要地区, 上述数据分析充分表明,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产出之间是存在关联的。即在“刘易斯拐点”之前阶段, 随着转移数量的增加, 转移劳动力带回农村的资金 (如打工收入) 不断增加, 这些资金可以为农业生产在生产资料购买、生产工具改进、土地整治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农业生产产出进一步提高。但随着劳动力转移数量继续增加, 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 非农劳动力边际生产率持续下降, 农业劳动力边际生产率逐渐和非农劳动力边际生产率相持平, “刘易斯拐点”出现。此时, 由于青壮年劳动力大量从事非农产业后已经影响了农业产出, 农业生产主体便越来越集中于老人、妇女等群体, 即农业劳动力数量和农业产出开始呈现正效应。因此, 从数据分析来看, 当增加农业劳动力数量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数量后, 农业产出才可能增加。因此, 随着转移劳动力数量的变化, 对农业生产产出的影响是不断变化的, 存在一个合理转移规模的问题, 当转移数量处于合适规模时, 将会促进农业生产;相反, 当转移规模超出一定限度时, 将影响农业产出, 此时, 转移劳动力越多对农业影响是负面的。只有更多的转移劳动力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回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 农业产出才会增加。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1. 结论

一般认为, 当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存在时, 劳动力转移对农业产出并不会产生多大影响。然而, 本文的分析结果发现, 虽然在1995至2004年间, 西南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了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 整个农业产出增加, 但2004年之后至2011年, 务农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后, 虽然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不断增加, 但由于农业劳动力数量减少, 农业产出总量反而减少。这至少表明, 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合理规模问题, 并非转移的越多越好。在转移初期, 随着转移数量的增加农业产出增幅会增加, 但达到一定程度后, 转移的越多, 没有对农业劳动力进行补充的话, 对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就越大。可见, 农业劳动力资源是有限的, 如何合理调配农业劳动力转移数量, 找到合理转移规模, 是解决农业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促进社会总产出的关键因素。

2. 对策

(1) 加快职业农民的培育。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强调发展职业农民, 这将为提升农村劳动力资源水平, 稳定农业产出水平, 促进农业良性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而只有年富力强, 懂一定技术和管理且愿意留在农村发展的人才可能成为职业农民, 随着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到城市, 不少熟悉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尤其是“有一定本事”的高素质劳动力离开农村, 给人力资本水平本身就比较低下的农村带来更大的发展困难。为改变这一现状, 需要加快职业农民的培育力度, 使留在农村的劳动力能更高效地从事农业生产, 使已经转移的劳动力能够通过参加职业农民培训增强在农村创收致富的本领, 吸引他们又回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 弥补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给农村带来的负面影响。

(2) 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在农业边际劳动力生产率和非农业边际劳动力生产率持平后, 由于农业劳动力不断减少, 农业劳动力开始出现短缺, 在短期内劳动力数量不能及时回流的情况下, 唯有不断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水平才是解决农村劳动力资源不足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西南4省市这些劳务输出大省而言尤其如此, 专业化和集中化经营势在必行, 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因此, 可以通过诸如:加大土地流转力度、降低土地细碎化、引入农业大户等措施, 把有限资源集约整合, 开展规模化经营,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3) 加强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业劳动力匮乏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老龄化, 而是主要看农业生产过程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否健全, 如果农民在机耕、播种、排灌、植保、收割、运输等过程中实现社会化服务体系, 农民种地就有了保证。因此, 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刻不容缓。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关于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系列措施, 应根据新的改革举措和政策, 逐步推进农业现代化。

参考文献

[1]赵树凯.纵横城乡——农民流动的观察与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都阳, 朴之水.劳动力迁移收入转移与贫困变化[J].中国农村观察, 2003, (05) .

[3]马忠东, 张为民, 梁在等.劳动力流动:中国农村收入增长的新因素[J].人口研究, 2004, (03) .

[4]赖明勇等.湖南省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再配置效应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 2011, (01) .

[5]刘洪银.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经济增长效应[J].人口与经济, 2011, (03) .

[6]李勋来.农村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 2007, (04) .

[7]龙翠红.人力资本对中国农村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 2008, (01) .

[8]曾邵阳, 唐晓腾.社会变迁中的农民流动[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4.

[9][13]杨帆, 夏海勇.我国农业部门劳动力投入的经济增长效应[J].人口与经济, 2012, (05) .

生产工人劳动合同 篇5

用人单位名称(以下简称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筑工人姓名(以下简称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广州市劳动合同管理规定》以及其他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甲乙双方经平等协商一致,自愿签订本合同,共同遵守本合同所列条款。

一、基本情况

甲方单位法定代表人 ,电话号码:

企业地址: 。

乙方姓名________性别_____居民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 ,出生日期_____年_____月,在甲方工作起始时间_____年_____月_____日,联系电话 ,

户口所在地_____省(市)_____区(县)______街道(乡镇),邮政编码 _______________ 。 乙方自身的身体状况:是否患有下列疾病(如有请在“□”内打“√” ):□高血压 □心脏病 □癫痫 □贫血病 □痴呆症 □其他传染性疾病;除上述以外的其他疾病: 。

二、劳动合同期限

第一条 甲、乙双方同意按以下第 种方式确定本合同期限:(1)本合同为 年期限劳动合同。本合同于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生效, 本合同于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终止。(2)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从 年 月 日起至

工作任务完成时止,并以完成 工作任务为标志。

第二条 双方同意本合同有效期的前 个月为试用期。

三、工作岗位和工时制度

第三条 乙方同意根据甲方工作需要,担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岗位(工种)工作。

第四条 甲乙双方协商按以下第________条工时制度执行。(1) 执行标准工时制的,乙方每日工作时间8小时,每周工作40 小时。(2) 执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乙方平均每天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不超过40小时。(3)执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在保证完成甲方工作任务情况下,乙方自行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

四、劳动报酬

第五条 劳动报酬按有关规定双方协商后执行。

五、甲方责任

第六条 甲方必须按国家的劳动法进行用工,不得以暴力、威胁、非法限制人身自由或其它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手段强迫工作劳动。

第七条 甲方必须按时发放工资,按有关规定制作工资表,乙方签字领取,并作为领取工资的凭据。

第八条 甲方为乙方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和劳动条件,符合质量要求的劳动工具和个人安全防护用品。

第九条 甲方应建立健全施工现场的生产工艺流程、操作规程和劳动安全卫生等相关制度以指导乙方开展工作。

第十条 甲方负责按规定对乙方进行劳动安全(包括三级教育、岗前教育、班前教育和定期教育等)、职业道德、业务技术、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等的教育。

第十一条 甲方根据生产经营需要,依法制定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并教育乙方。乙方违反劳动纪律和甲方的规章制度,甲方可根据规章制度作出相应处理生产工人劳动合同范本生产工人劳动合同范本。

第十二条 甲方应根据有关规定,为乙方办理相应证件(如“平安卡”、职业资格证、暂住证等)。

第十三条 甲方不得要求乙方违反有关规定或标准进行施工作业。

第十四条 履行其他法律法规以及上级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

六、乙方责任

第十五条 服从甲方以及各监管部门的管理,遵守公司安全、质量、职业健康、操作规程、工作规范和环境卫生等各项规章制度。

第十六条 服从甲方日常工作的管理及安排,按质按量完成各项工作,并达到相关质量及文明施工的.要求。

第十七条 按照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公司质量安全管理的要求进行工作,可拒绝甲方违反有关规定或标准指挥的作业。

第十八条 乙方应爱护甲方的财物,合理使用作业所需的材料,按要求做好甲方提供工具的保管以及施工现场成品的保护。

第十九条 积极参加甲方组织的各种培训教育活动,提高自身素质。

第二十条 自觉遵守有关的治安管理条例的要求,不与现场管理人员和其他作业人员发生争执、打骂。

第二十一条 乙方须如实提供自已的身体状况(尤其患病情况)、年龄、婚育状况等基本情况

供甲方用工或岗位调动时考虑。

第二十二条 乙方按甲方要求进入施工现场作业时,不得携带禁止进入施工现场的亲属和无关人员进入。

第二十三条 乙方应自觉正确使用甲方提供的安全防护用品,当发现安全防护用品不符合使用要求时应立即向甲方提出更换申请。

第二十四条 乙方在自我感觉不适时(如身体患病等情况),应主动报知现场管理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七、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

第二十五条 符合《劳动法》所列的法定条件或者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可以变更本合同的相关内容或者解除本合同。

第二十六条 变更劳动合同,双方应当签订《变更劳动合同协议书》。

第二十七条 乙方合同期未满而依照《劳动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解除本合同,给甲方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赔偿甲方以下经济损失:

第二十八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本合同即告终止(有固定期限的合同除外):

1. 本合同所约定的工作任务已经完成;

八、违反本合同的责任

第二十九条 甲方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1. 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单方面解除本合同的;

第三十条 乙方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1. 未按规定,单方面解除本合同或者不履行本合同的;

第三十一条 双方同意以下列方式承担违约责任:

1. 违约金:一方违约,应当支付违约金 元;

2. 赔偿金:违约金不足以赔偿对方损失的,还需支付赔偿金。赔偿金按违约方实际造成的损失计算。赔偿的范围包括:

九、当事人约定的其他内容

第三十二条 甲乙双方约定本合同增加以下内容:

十、劳动争议处理及其它

第三十三条 双方因履行本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可以向建设工程所在地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第三十四条 本合同的附件如下

第三十五条 本合同未尽事宜或与今后有关规定相悖的,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六条 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交乙方的不得由甲方代为保管。

甲方(公 章) 乙方(签字或盖章):

法定代表人(签字或盖章):

签订日期:

年 月 日 签订日期:年 月 日

生产工人劳动合同2

甲方(用人单位)名称:

住所:

法定代表人(委托代表人):

主要负责人(委托代表人):

乙方(劳动者)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家庭住址:

居民身份证号码(或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甲乙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同意订立劳动合同,共同遵守本合同所列条款。

一、合同期限和期限

第一条 甲、乙双方选择固定期限形式确定本合同期限自 年月日起至 年 月日止,试用期自 年月 日至年 月 日止,期限为 天。

二、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第二条 根据甲方工作需要,乙方同意从事 岗位(工种)工作。经甲、乙双方协商同意,可以变更工作岗位(工种)

第三条 乙方应按照甲方的要求,按时完成规定的工作数量,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

第四条 乙方同意在甲方安排的工作地点 从事工作,根据甲方的工作需要经甲乙双方协商同意,可以变更工作地点。

三、工作时间

第五条 乙方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制。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经甲乙双方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

四、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第六条 甲方应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劳动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为乙方提供必要的劳动条件和劳动工具,建立健全生产工艺流程,制定操作规程、工作规范和劳动安全卫生制度及其标准。

第七条 甲方有义务负责对乙方进行政治思想、职业道德、业务技术、劳动安全卫生及有关规章制度的教育和培训。

五、劳动报酬

第八条 乙方试用期的工资标准为 元/月。乙方试用期满后,甲方应根据本单位的工资制度,确定乙方实行以下第 种工资形式:

(一)计时工资。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其标准分别为 元/月、元/月、/月、元/月。如甲方的工资制度发生变化或乙方工作岗位变动,按新的工资标准确定。

(二)计件工资。甲方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劳动定额标准,计件单价约定为 元。

(三)其他工资形式。具体约定在本合同二十一条中明确。

第九条 甲方应以法定货币形式按月支付乙方工资,发薪日为每月三十日。

六、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

第十条 甲方应按国家和地方有关社会保险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为乙方缴纳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费用;社会保险费个人缴纳部分,甲方可从乙方工资代扣代缴。甲乙双方解除、终止劳动合同时,甲方应按有关规定为乙方办理社会保险相关手续。其他待遇等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七、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

第十一条 甲方依法规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应向乙方公示。

第十二条 乙方应严格遵守甲方制定的规章制度,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第十三条 乙方违反劳动纪律,甲方可依据本单位规章制度,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理,行政处分、经济处罚等,直至解除合同。

八、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续订

第十四条 订立合同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本合同无法履行的,经甲乙双方协商同意,可以变更本合同相关内容。

第十五条 乙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甲方可以解除本合同: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劳动纪律和甲方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甲方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4、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甲方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甲方提出,拒不改正的;

5、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甲方在违背真是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第十六条 下列情形之一,甲方可以解除本合同,但应提前三十日以书面方式通知乙方;

1、乙方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甲方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2、乙方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第十七条 乙方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甲方。

九、经济补偿与赔偿

第十八条 甲方违法劳动合同的,应按国家规定标准支付乙方经济补偿金;

第十九条 乙方违反规定或本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对甲方造成损失的,乙方应赔偿甲方下列损失:

1、甲方为其支付的培训费和招收录用费;

2、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3、本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

十、竞业限制

第二十条 与甲方订立《保密协议》的乙方,负有对在甲方工作期间知悉的商业秘密和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进行保密的义务。在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后两年内,乙方不得到于甲方生产或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关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

十一、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

第二十一条

十二、劳动争议处理

第二十二条 因履行本合同的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申请调节;不愿调解或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冲裁,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十三、其他

第二十三条甲乙双方订立的其他补充协议,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二十四条本合同未尽事宜,双方可另协商解决,与今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等有关规定相悖的,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五条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第二十六条乙方确定下列地址为劳动关系管理相关文件、文书的送达地址,如一下地址发生变化,乙方应书面告知甲方。

甲方:(盖章)乙方(签名)

法定代表人(委托代理人):(签名)

主要负责人(委托代理人):(签名) 年 月日年月 日

生产工人劳动合同3

甲方(用人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职工):______________________

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条:试用期及录用

(一)甲方依照合同条款聘用乙方为员工,乙方应经过________天至_______天的试用期。

(二)试用期满,双方无异议,乙方成为甲方的正式合同制劳务工。经甲方考核合格,可提前转为正式员工。

(三)乙方试用合格后被正式录用,其试用期应计算在合同有效期内。

第二条:合同期限

(一)本合同自__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日起至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_日止。

第三条:工资及其它补助奖金

(一)甲方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企业经营状况实行本企业的等级工资制度,并根据乙方的职务和其他条件确定其相应的工资标准,以银行转帐形式支付,按月发放。

(二)甲方根据盈利情况及乙方的行为和工作表现增加工资,达到________年获得________元工龄奖。每月全勤奖金为________元。

第四条:工作任务和岗位

(一)乙方工作岗位(工种)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乙方完成甲方正常安排的生产(工作)任务。

第五条:劳动时间与休假

(一)甲方实行国家规定的每日工作_______小时,平均每周工作不得超过______小时的工时制度。甲方因生产、工作需要可安排乙方加班加点,但每个工作日不得超过______小时,每月累计不得超过_____小时;确需加班加点的必须经乙方同意。

(二)乙方在合同期间,享受国家规定的节日、公休假日以及婚丧、女工劳动保护等假期的待遇,但不得无故擅自超假。

第六条:保险待遇

(一)甲乙双方均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社会保险费个人缴纳部分,甲方可从乙方工资中代扣代缴。

(二)乙方因工死亡,按本市工伤保险的有关规定,一次性发给其家属丧葬补助费、抚恤金。如有供养直系亲属的,一次性计发抚恤金。

(三)乙方因工负伤、患职业病所享受的有关待遇:

1、医疗终结期内,乙方的医疗待遇、工伤生活费等待遇,按本市工伤保险有关规定支付;

2、合同期满,且已医疗终结后,经指定医院诊断,市、县(市)医务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为残废的,按本市工伤保险有关规定,一次性计发相应的残废保险待遇。

(四)发给一次性各项工伤保险费后,甲乙双方工伤保险关系即行终止。

(五)乙方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其待遇:

1、停工医疗期限,由甲方根据乙方在本单位工作时间,按国家规定和本单位制度确定;

2、医疗期内的医疗待遇,与甲方的合同制职工相同;

3、伤病假期间,由企业酌情发给生活费_______元。

(六)乙方因病或非因工死亡,按甲方统一标准酌情发给乙方家属丧葬补助费元和一次性优抚金_______元。

(七)企业应为乙方办理缴纳工伤保险基金手续。

第七条:劳动保护

(一)甲方按国家有关劳动保护规定、《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及有关未成年工(16周岁至未满18周岁)的劳动保护规定和《广东省劳动安全卫生条例》,切实保护乙方在生产工作中的安全和健康。

(二)甲方按国家规定对乙方进行安全生产知识、法规教育和操作规程培训及其他业务技术培训,乙方应参加上述培训并严格遵守有关的安全卫生法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三)甲方根据乙方从事的工作岗位,按国家有关规定,发给乙方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并按劳动保护规定定期免费安排乙方进行体检。

(四)乙方有权拒绝甲方的违章指挥,对甲方及其管理人员漠视乙方安全和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并向有关部门检举、控告。

第八条:变更、解除、终止劳动合同

(一)本合同期限届满,即终止执行;在不违反本市有关招用外地工政策、规定的`前提下,如双方同意,可以重新签订合同。但各合同期限累计不得超过5年,如乙方属本市区农业户口人员和市属县(市)城乡户口人员,以及其他从事主要通用技术性工种工作的人员除外。

(二)甲方因生产经营情况变化,调整生产任务,或乙方因个人原因要求变更本合同条款,经双方协商同意,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的相关内容,并由双方签字(盖章)

(三)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甲方可解除劳动合同:

1、乙方无正当理由屡次不能完成合同所规定的生产工作任务的;

2、乙方非因工伤病医疗期满,且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甲方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3、乙方有违法违纪行为按国家及甲方依法制定的有关规定应予辞退的;

4、甲方生产经营情况发生变化,不能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但须征求工会意见并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

(四)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乙方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1、经国家有关部门确认,甲方劳动安全卫生条件恶劣,严重危害乙方身体健康的;

2、甲方不能按劳动合同规定支付劳动报酬的;

3、甲方不能履行劳动合同,严重违反国家政策、法规,侵害乙方合法权益的。

(五)有下列情况之一,甲方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1、乙方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在医疗终结前或合同期内的;

2、乙方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或医疗期虽满仍住院治疗的;

3、职工在享受法定假期间的;

4、乙方为女职工,且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

(六)若本合同终止或解除,乙方应将甲方交给乙方使用、保管的物品、工具等如数交还甲方,如有遗失应予赔偿(低值易耗品除外)

第九条:违反合同承担的责任

一方违反合同,给对方造成经济损失的,应根据其后果和责任大小,予以适当赔偿。

第十条:调解与仲裁

双方履行本合同如发生争议,应先协商解决;协商无效,向甲方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无效,向甲方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不服,可向甲方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

十一条、本合同未尽事宜,按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办理。在合同期内,如本合同条款与国家、省、市有关劳动管理新规定不符,双方按新规定执行。

甲方:(签字)_______________乙方:(签字)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日__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生产工人劳动合同4

劳动合同性质:_________

甲方名称:_____________

乙方姓名:_____________

用工形式:_____________

鉴证编号:_____________

编号:_________________

甲方因生产、工作需要,经考核,录用乙方为____________工人。遵照国家有关劳动法规和政策,经双方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 甲方录用乙方从事工作____________(岗位)。劳动合同期限为_____年(月),从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至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止。其中试用期为______个月,至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止。

第二条 基本权利和义务

甲方:

1.根据生产(工作)需要和本单位的规章制度及本合同各项条款规定,对乙方进行管理;

2.保护乙方的合法权益,应按有关规定,付给乙方工资、奖金、津贴以及保险福利和其他政策性补贴;

3.做好乙方上岗前的安全教育并提供符合安全、卫生要求的劳动作业;

4.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对乙方实施奖励和处分。

乙方:

1.劳动合同制工人享有本单位固定工人权利,义务及各项待遇。合同工、季节工、农民轮换工的权利,义务及各项待遇另行商定;

2.遵守国家政策、法律,以及甲方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和纪律;

3.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安全生产;

4.完成甲方分配的生产(工作)任务和经济指标。

第三条 双方应明确的具体事项

1.工资待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劳动保险及福利待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行业特点协议劳动合同保证金和人身保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条 合同生效后,甲乙双方无正当理由不得提前解除合同。任何一方解除合同,须提前______天通知对方,方能解除合同,并办理有关手续。

第五条 一方违反本合同,造成对方经济损失,由违约方按责任大小负责赔偿所造成的损失。

甲方(签字)____________

乙方(签字)____________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合同签证________________

“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篇6

“没有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斗,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没有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改革创新,就没有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河南是中国的一个缩影,河南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全国教育息息相关。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情系河南教育,他们或足迹踏遍河南,了解中原大地的一草一木;或留意一个普通的教育事件,从而促进河南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或关注一个时期的典型经验,思考其对中国教育的普遍意义……

1954年,魏光轩担任长葛三中(由于行政区划变动,现名尉氏三中)校长。他充分利用学校的空地进行劳动建设,让学生一边学习,一边实践,在上好文化课的同时,结合学校建设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

在一次生物课上,魏光轩发现张修文老师在讲种子发芽时,利用自己生的一盆黄豆芽在课堂上进行直观教学,他深受启发:为何不把种子种在校园后面的空地上,让学生一边学习书本知识,一边自己动手劳作、观察,掌握农作物生长的全过程呢?这不正是最好的教育吗?和当时的团委书记刘福祥及校委会讨论商量后,他又到漯河师范参观学习,最后决定在学校后面的空地上开辟3亩实验园地,实行3年轮作制。学生在校3年,能系统掌握当地农作物从种到收的全部生产技能。

看到了勤工俭学的教育实效,魏光轩又和校委会潜心研究、制订计划,进一步推进勤工俭学活动,把勤工俭学和育人目标结合起来,并在当地推广红薯温床育苗和玉米种植以及牲畜的增产实验。由于理论联系实际,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更可喜的是,学生用自己的劳动所得不仅解决了一部分伙食费、学费和书费,减轻了学校和家庭负担,也为学校建设节约了经费,改善了办学条件,这样逐渐形成了以勤工俭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制度。

时任长葛三中团委书记的刘福祥告诉记者:“长葛三中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让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三个方面同时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长葛三中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不仅勤工俭学活动开展得扎实,而且文化成绩也名列前茅。在1957年的许昌专区高中招生中,三中的升学率名列许昌专区第一名,比全专区平均升学率高出2%。”

长葛三中的办学成绩得到了长葛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肯定。为了更好地开展下一步工作,团县委和校团委一起总结了勤工俭学的做法和经验,上报团省委,受到了团省委书记张学清的高度评价。

让每一个三中人感到兴奋的是之后的“捷报”频传:

1958年1月5日,省委文教部长张柏园、省教育厅厅长王锡璋来校考察,十分赞赏学校的做法。张柏园认为,三中师生的学习是努力的,劳动是积极的,学校正确贯彻了党的教育方针,克服了教育脱离政治、脱离实际、脱离生产的倾向,办成了真正的社会主义学校。5日至9日,全省各地团委书记、教育局长参加的现场会在长葛三中召开,向全省推广三中勤工俭学的经验。

1月20日,《人民日报》大篇幅同时报道了长葛三中勤工俭学的经验和贵州省怀仁县群力农场业余初中的办学经验,并在头版发表《两个好榜样》的社论,向全国推介了两校的做法。从此,长葛三中成了全国教育战线上的一面红旗。

3月22日,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吴芝圃到校视察指导工作,召开了座谈会,并在会上指出:“勤工俭学是社会主义的教育方向,而且也只有在社会主义,才能实现这个方向,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建设人才首先要具备社会主义道德、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品质;其次要热爱劳动,做到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再次要有现代科学技术文化水平,即要有参加现代工业、农业的知识水平。”他还希望各县各乡都要办厂,起点要高,比长葛三中办得更好、更进步。

8月7日,毛泽东主席亲临长葛县视察时,提出要到长葛三中看看,因下大雨,双洎河水暴涨,道路中断,未能成行。但他老人家始终惦记着长葛三中。在8月13日视察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的讲话中,他高度赞扬了长葛三中勤工俭学的成绩:“河南的长葛县已经有了证明,那里的学校有的搞了勤工俭学,学生学习成绩好,升学的多;有的没有搞勤工俭学,学生学得不好,升学的少。”

党的阳光雨露,领袖的亲切关怀,人民的殷切希望,鼓舞激励着长葛三中扬鞭催马、继续前进。教育部和各级领导给予了学校很大的经济扶持,给学校配备了精良的教师,购置了一些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所需的物资,帮助学校把勤工俭学活动推向更高层次。

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教育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指示,长葛三中建立了校办工厂,同时设立学生自我服务性的劳动教育组,如各班成立理发组、缝纫组等。

据刘福祥讲,1959年秋,学校的校办工厂已发展成“十厂(场)”(农场、铁工厂、木工厂、化肥厂、面粉厂、被服厂、饲养厂、编织厂、砖瓦厂、造纸厂)“三区”(蔬菜区、苗圃区、实验区)。学校教育结合实际进行教学研究,在勤工俭学中创新、发明,但不可否认,同时也出现了劳动过多的现象。

全国各地慕名来校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学校每天都要接待百十人。长葛县委还专门设立了两个招待所,迎接四面八方的老师。据统计,仅1958年一年,全国有23个省、32个城市、244个团体,共21451人纷至沓来,其中还包括一些外国友人。

1959年,长葛三中认真总结了勤工俭学、劳动教育的经验和教训,深入贯彻党的八届八中全会精神,又提出“学习、劳动、锻炼三不误”的口号,把学习文化课知识放在首位,巩固勤工俭学的成果,进行劳动教育,加强体育锻炼,学生德、智、体均得到很好的发展,高中升学率达到97%。学生毕业时大都掌握了1至3项农业生产技术。这年,学校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上了《河南日报》的光荣榜,同时被确定为许昌地区重点学校。

问及长葛三中对全国教育的影响,刘福祥激动地告诉记者:“当时党中央提出了教育的方针和口号,但究竟该怎样落实,如何落实都是个挺大的问题。在这个紧要关头,我们长葛三中脚踏实地地摸索,结合实际开展勤工俭学,在全省及全国树立了典范。此后各地学校都开始成立校办工厂和兴趣小组就是很好的证明。”

1958年春,中共河南省委文教部在长葛召开会议,宣传和推广长葛三中勤工俭学的典型经验,逐渐形成广为人知的“三中模式”。与此同时,全省开始普及中等教育运动,民办中学得到了迅猛发展。6月至7月间,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各地公社进一步大办中学,民办中学也改称社办中学,并建立了各种性质不同的农(职)业中学。这一时期,社办中学发展了30余万人。

1959年春,结合整顿和建设人民公社,对社办中学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整顿,适当调整了学校的设置和规模。还将一部分超龄生转为业余学员,解散了一批不合格的社办中学,使社办中学学生减少到16万人。但是这次整顿很快被批判为右倾保守主义。接着在持续大跃进的形式下,1959年下半年又发展了19.3万人。1960年初,全省社办中学达到2829所,在校学生36.6万人。

社办中学的发展有利于河南中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普及,因为它绝大多数贯彻半工半读、就近入学的原则。学生一面读书,一面参加农业生产,不仅减少了国家、集体和学生家长的负担,而且也为农业战线输送了一批初级技术人才。

生产劳动理论研究 篇7

本研究立足于以社区研究为基础的微观社会学研究视角, 通过农村青少年自我话语以及个案呈现, 描述他们的现状、困境与前途。本研究选择在农业大省, 同时也是劳动力输出大省湖南省进行实地调查, 选取娄底市下属水府县桃李镇进行社会研究。本研究选取桃李镇一所初中———瑞峰中学和一所高中———桃李高中做重点调研。

本研究主要采用的资料收集方法为访谈法, 调查对象主要是农村青少年。为了获取青少年生活中相关角色群体的认知, 本研究同时对他们的父母、老师进行了访谈。本研究共个案访谈12~18周岁农村青少年14位, 对初中、高中的班级进行集体访谈;对11位家长进行个案访谈;对3位老师进行个案访谈。

2 农村劳动力再生产拆分现象

过去的30年, 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以后,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最快、最强劲的时代, 中国开始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发展”从这一时期开始毫无疑问地成为政府的目标、国民的信仰和社会的共识, 几乎一切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体制的变革都以“发展”和“创造和刺激经济增长”为旨归 (叶敬忠, 2012) 。这个时代, 无疑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的时代。

不可否认, 大量来自农村的低成本劳动力是缔造中国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30多年来, 一批又一批的农民工供应着城市的非农产业的劳动力需求, 促成了中国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步伐。源源不断的劳动力供给得益于劳动力代际再生产的社会过程。一代接一代的农村人被卷入到发展的大潮中。农村劳动力代际再生产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储备了一支庞大的劳动力队伍, 从而支撑了中国发展的比较优势, 同时, 也引发了一个不容忽视的新现象, 也即农村劳动再生产的拆分现象。

劳动力再生产的具体内容包括, 劳动者自身体力和智力的恢复与保持和新一代劳动力的再生产以及教育和培训的需要, 即为劳动力维持和劳动力更替, 劳动力更替, 也就是劳动力代际再生产。劳动力的维持和代际再生产应该在同一个时空完成, 但是, 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允许农民进城务工后, 出现了一种反常现象:进城务工人员自身劳动力的维持在城市完成, 而其下一代子嗣的再生产则由乡村来承担。也就是说, 在当今中国, 劳动力代际再生产与劳动力自身维持分离, 拆分在城市、农村两个地域进行的。

这种劳动力再生产的拆分模式对维持劳动力的廉价效应, 让中国得以在全球竞争中获得好处是有重要意义的, 但是, 如果站在农村下一代成长的角度, 结果就没有那么美好。从我们对农村青少年的调查来看, 农村孩子的成长因为这种畸形的劳动力再生产拆分模式而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首先, 他们被迫与父母分离, 得不到父母完整的爱。在调查中, 一位正在上初一的女孩小莉向我们哭诉了她的经历。小莉的父母从小莉出生后就外出打工, 她和奶奶、堂姐一起生活, 奶奶偏心堂姐, 并不关心她, 她觉得很委屈也很孤独。她帮奶奶做了很多家务, 手上长满了冻疮, 但奶奶还是觉得她是不听话的孩子。她花的每一分钱她奶奶都记录下来, 等她父母回来之后和她父母算账。小莉知道父母挣钱不多也不容易, 所以, 从来不向奶奶要零花钱。然而, 有一年, 她生了几次病, 奶奶带她去看医生, 把账都记在本上, 她爸爸回来责问她:“一年要生多少回病啊!”小莉觉得自己这么体谅父母, 而父母却根本不关心她。她曾经求父母不要出去打工, 在家里一起生活, 但因为经济原因, 父母终究还是出去了, 目前, 父亲在湘潭, 母亲在广东。

儿童成长过程中需要父母双方共同承担抚育的责任, 提供情感的支撑, 劳动力代际再生产的拆分导致留守在农村的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缺少了父母的爱与关怀, 这让他们在性格和为人处世上都产生了偏离。他们渴望家庭的完整, 渴望父母在身边的生活, 与父母的分离让他们觉得孤独和忧愁。家庭生活的变动给留守儿童的生活照料、学习表现、内心情感等方面带来的是更深层次的负面影响。父母监护的缺乏、现有监护的不力, 让部分留守儿童在生活中面临安全无保、学业失助、品行失调等成长风险和隐患 (叶敬忠, 2011) 。

其次, 与祖辈或其他亲属生活在一起使农村孩子得不到全盘的教育。农村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和祖辈一起生活在农村, 由祖辈照料他们的生活。老年人对生活的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以及简拙的是非观念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农村青少年, 这就很可能让他们与社会的发展脱节。中国30年来的发展速度让社会日新月异地变化, 全球化、市场化无论是对人们的生活方式, 还是价值观念都产生着强烈的冲击, 即使是农村也同样发生了很多变化, 年轻人开始站在时代的最前沿, 没有任何一代能像今天的年轻一代经历如此的变化, 祖辈应该向他们学习, 但是, 空间的限制、与父母生活上的拆分让他们不得不转而向祖辈学习思想观念、行为习惯, 并习惯农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

第三, 父母在外出打工过程中在城市接受了新的思维观念和生活方式, 特别是他们通过城乡对比所产生的巨大冲击, 致使他们寻求用与本人成长迥然不同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孩子, 以训练孩子更好地适应他们眼中变化着的世界的能力。农村和城市的区隔, 传统和现代的拉扯让农村劳动力代际再生产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新问题。

3 精神圈地:农村青少年成长过程的脱农化

农村青少年小时候或多或少做过农活, 但是, 他们几乎都没有完整的务农经历, 也没有系统地学过农业知识。很多孩子对自己家里有多少亩田都很不清楚。在他们的眼里, 种田并不是重要的事情。家里的田都是老人在种, 而且种地只是老人用来无事打发时间的消遣, 家里并不靠种地挣钱, 仅仅因为自己家种的米没有食品安全问题。青少年对种田的感受是“累、辛苦”, 甚至认为“作田比读书辛苦”。

农村青少年将自己实现理想的地方设定为城市。青少年的矛盾心理从他们对家乡的看法中就能体现:“这里是我的家乡, 我当然喜欢我的家乡, 但是, 这里太落后了。”如果农村能发展得和城市一样, 青少年们会考虑生活在农村。在青少年表述城市的词句中, 我听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经验”, 他们认为农村的生活太简单、太单纯, 而城市的生活更丰富, 这会让他们更成熟, 更快地成长起来。严海蓉在她的调查成果中一再强调的那样, 农村青年觉得农村没有生活、城市才是生活 (严海蓉, 2001) , 而在这一代农村青年的表述中, 往往城市不是象征一种生活, 而是一种经验。这种表达的意义是, 在这一代农村青年眼中, 城市生活已经是生命历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不管未来是否还回到农村, 城市生活都是成长必经的一步。

青少年们之所以对务农嗤之以鼻, 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家庭的影响, 父母们都说:“我们都不做, 怎么还会让孩子做?”不少青少年的母亲目前留守在家, 她们曾经出去打工, 因为生第二胎或家里老人老了, 不能照顾孩子而回来带孩子。她们大都表示她们自己都不会种地, 自然也不会让孩子去种地。在她们看来, 孩子读好书才是最要紧的事, 做农活只是偶尔锻炼一下, 吃一点苦, 绝对不会让孩子因为做农活而耽误学习。所以, 家长从小并不要求或培养孩子种地的技能, 参不参与家庭农业劳动全凭孩子自愿。

家长们之所以这样认为, 也有一定的原因。首先, 务农让他们失望。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 各种农业税费压在农民的身上, 而粮食的增产却不足以支付这些税费, 农民必须离开土地, 外出打工, 用体力和汗水维持生计。现在, 情况发生了改变, 农业生产的税费负担已经不复存在, 但随着生活世界中一切物品的商品化, 市场经济让单纯务农仍然不能维持生计, 人们还是要出去打工才能保证生活。

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 距离农业越来越远的另一个原因是学校教育。从7岁开始步入小学, 他们生活的重心就转移到了学业上, 从早上7点多开始上课, 到下午四五点放学, 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学校度过, 他们也就没有办法向家里的长辈学习农业生产技术了。如果学校不将一些农业知识加入到课堂中去的话, 农村孩子即使生活在农村, 对农业依然是陌生的。

农村青少年这种精神圈地现象令人担忧, 他们虽然并没有失去土地, 但在成长过程中, 受到家庭成员的影响, 对务农排斥, 甚至与务农划清界限。由于学校教育, 他们与农业劳动也已经实质性脱离。他们在农村长大, 但他们对务农已经产生了不可挽回的隔阂, 尽管名义上他们仍然拥有在农村的一亩三分地, 但是他们已经不再亲近土地, 土地曾经拥有的重要价值在他们的意识中已经开始变得模糊甚至消失了, 他们不再把土地作为自己珍惜的生产资料。他们也不再拥有农业生产所需的技能, 在成长过程中, 他们已经放弃了对农村劳动力再生产中世世代代传习的农业技术的学习。

4 教育:通向城市的捷径

家长们在外打工的一个切身体会就是只有读书才有出息, 以后就不用做苦工了。他们将“读书是这里孩子唯一的出路”这句话挂在嘴边。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中国工厂的技术也在进步, 在青少年的父母出去打工的时候, 信息产业、知识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还小, 自动化、数字化、计算机化的程度没有那么高, 工厂对工人的技术和知识的要求不高, 往往只要你勤快肯干就可以找到工作、获得收入。现在, 工业技术已经更新换代, 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 甚至很难找到工作。父母们敏锐地感觉到了这种变化, 并以此调整对孩子的教育。

青少年们生活的重心都放在了学业上。离开土地并不让他们感到沮丧, 农村学校艰苦的条件也没有喝退他们, 无论是青少年自己还是他们的家庭成员都铆足劲想要改变将来的命运。

从初中二年级开始, 学生们就开始集体住校了。学校对学习抓得很紧, 初二开始晚上上课要上到很晚, 早上开课很早, 学生回家耽误太长时间。而且, 由于现在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多, 就算是桃李中心学校 (初中) 这样设立在镇上的学校留守孩子也占到30%以上, 其他偏远的学校留守孩子几乎占到50%以上, 留守孩子在家庭内可能缺乏学习生活上的监督, 让学生住宿更便于集中管理和教育。

对青少年来说, 住宿意味他们从此为了升学这一个目标而与外面的世界隔绝了, 一周只能回家一天。外面的世界、宁静的村子、年迈的爷爷奶奶、远在他乡的父母就此隔绝在高高的学校围墙之外, 墙里面是单调的学习过程、艰苦的生活条件和对亲人的思念, 但是, 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他们必须忍受这样生活。

虽然, 农村家庭将未来的希望都放在孩子的教育上, 但农村教育资源的落后注定难以帮助农村家庭脱贫致富, 向更高的阶层流动。因为农村教育体系的落后, 除了基本的语数外课程, 美术、英语、计算机等课程只是农村学生一个遥远的梦。农村的学校教育只能采用成本最低的方法, 来获得看似是最高效的成果, 而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就需要大量资金和人力的支持。对这些被单调的课程逼得麻木的青少年来说, 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埋下头做题。对一个即将上大学或者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来说, 识不得简谱, 分不清国画油画, 不会简单电脑操作只会上网打游戏, 这是能让农村青年向上流动的教育吗?这是上亿农村学生可以托付的教育吗?

5 结论与讨论

大发展时代给农村劳动力代际再生产造成了一个无法调和的悖论, 务农已经没有任何比较优势, 它已经不能负担农村劳动力再生产的需求了, 同时, 农村人在城市没有生产资料, 即使到了城市, 他们很可能也只能从事体力劳动, 没有自己的住所, 长期处于流动当中。对于这一代的青年来说, 他们未来的选择已经没有在农村务农这一项了, 中国的发展带给他们的是一条单向道, 那就是离土离乡。在城市, 等待他们并不是美好的生活, 随着中国社会结构的固化, 社会流动变得缓慢而艰难, 农村下一代想要超越父母的社会阶层地位, 过上更好的生活变得非常困难, 他们中的大部分可能会去往城市替代城市廉价劳动力的空缺, 做最辛苦却报酬较低的工作。

摘要: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 通过呈现农村青少年的生活, 考察在中国社会大发展背景下, 中国农村劳动力代际再生产的模式和现状, 并探讨了这种劳动力代际再生产模式对农村青少年的成长, 以及他们未来进入劳动力市场产生的影响。反思了目前农村劳动力代际再生产的模式和中国的发展方式, 提出发展应该为民众提供更多自由选择的空间。

关键词:农村青少年,劳动力代际再生产,拆分模式

参考文献

[1]叶敬忠.发展、另一种发展与发展之外[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01) .

[2]叶敬忠.留守人口与发展遭遇[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01) .

[3]叶敬忠, 潘璐.别样童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

生产劳动理论研究 篇8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深层次的矛盾逐渐显现并日益加深,如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的解决,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将难以为继。可以说,我国正处于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十字路口,如何加快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将长期作为我国政府、学者共同面对的难题。在美国“新经济”期间,信息技术、信息产业的进步和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作用已经被世人所公认。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以其广泛的渗透性、强关联性以及技术密集性使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现成为一种可能,在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时期,信息产业无疑也必须要发挥主导性的作用。因此,进一步深入探讨信息产业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是极其必要的。为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探讨细分的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充分发挥信息产业在经济转型时期的作用提供科学信息。

1 文献综述

我国学者自1993年美国总统克林顿率先提出的“信息高速公路”的计划以及美国长达10年的“新经济”现象之后给予了信息产业发展更多的关注,同时对信息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从笔者掌握的资料来看,我国第一篇以信息产业与经济增长关系为题的研究出现在1998年。章奇、马永(1998)运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对我国信息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得出了信息产业本身的经济规模偏低,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推动作用不尽如人意的结论,这是当时经济发展状况所决定的。在此之后,更多定量的实证研究不断涌现。

孙宝文(2002),钟根元等(2005),陈晓华(2009),赖志花、王必锋(2011)则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信息产业在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实证研究,他们都肯定了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杨艳红,姚翠友(2010),刘春梅、唐守廉(2010)则运用时间序列经济计量方法对我国信息产业在实际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信息产业对GDP增长存在着格兰杰因果关系,信息产业与经济增长在长期内存在稳定协同互动的均衡关系的结论。

除了直接研究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之外,我国学者也对全要素生产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的探讨。李京文、钟学艺(1998)利用中国1978~1995年期间的数据,最先测算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郭庆旺、贾俊雪(2005),魏下海(2008),刘亚军、妮树高(2006),陈瑛(2009)分别运用不同的估算方法,从不同的视角对全要素生产率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贡献进行分析。与前人研究相比,王宏伟(2009)的研究更加全面和细化,运用生产可能性前沿方法测算了产业层次、分组层次(IT生产业、IT应用业和非IT业)以及总量层次上的全要素增长率,进而分析了信息产业TFP增长率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对文献进行回顾总结后发现,我国学者对信息产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走了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从总量到细分的研究脉络。当然,对于更加细分的信息产业与经济增长关系以及将细分的信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等要素与经济增长相结合的研究是比较欠缺的,这正好体现了本文研究的必要性。

2 研究方法

2.1 模型设定

与前人的研究相比,本文将信息产业、资本投入、劳动投入等变量进行细分,采用多投入、多产出模型,从投入和产出两个视角分别对非信息产业、信息产业、资本投入、劳动投入(1)与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深入探讨。模型设定如下:

其中,总产出Y用国内生产总值表示,Yn表示非信息产业产出,Yu表示信息应用产业产出,Yi表示信息制造业产出,Ys表示信息产业服务业产出。总投入中Kn表示非信息产业资本投入,Ku表示信息应用产业资本投入,Ki表示信息制造业资本投入,Ks表示信息服务业资本投入,Ln表示非信息产业劳动投入,Lu表示信息应用产业劳动投入,Li表示信息产业劳动投入,全要素生产率记为A。

在产出和要素市场完全竞争的假设之下,生产者均衡意味着产出的份额加权增长率是投入的份额加权增长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之和。

等式的左边,表示下标对应变量的平均价值份额。由于下标对应的变量都用产业增加值来表示,具有相同的量纲,所以下标对应变量的平均价值份额直接用下标对应变量的产出与总产出的比重来表示。

ΔLnYx(x=n,u,i,s)表示各个子产出的增长率。即ΔLnYn、ΔLnYu、ΔLnYi与ΔLnYs分别表示非信息产业、信息应用产业、信息制造业与信息服务业产出的增长率。

等式的右边,分别表示非信息产业、信息应用产业、信息制造业与信息服务业资本投入占总投入的比重。而与分别表示非信息产业、信息应用产业与信息产业劳动投入占总投入的比重。总投入中细分的资本和劳动的比重可以定义为:

其中,PL表示劳动价格,PK表示资本价格。其中PL用劳动者报酬/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表示。

在报酬不变的假设下,产出和投入的份额之和为1,即:

在核算中,产出的增长率是各子产出的加权平均,每种产出的贡献都是其加权增长率。类似的,投入的增长率是资本和劳动服务的加权平均,每种投入的贡献也都是其加权增长率。全要素生产率(A)的贡献,是产出增长率与投入增长率之差。

3 计算结果与分析

根据多投入、多产出模型以及相关数据计算经济增长来源结果见表1、表2所示:

3.1 产出角度的分析

3.1.1 经济增长来源总体情况

从产出视角来看,1995~2010年4个不同区间内国内经济增长来源总体情况显示,非信息产业一直都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其次是信息应用产业,而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对较低。单独考察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后发现,信息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低于信息制造业,这凸显了我国信息产业“硬”强“软”弱的结构问题依然存在。从动态变动趋势来看,非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前3个区间内呈现稳步下滑的趋势,但在第4个区间内有所反弹。而信息应用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则呈现平稳的增长态势。虽然信息制造业与信息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前3个区间内逐步提高,但是在第4个区间内发生了巨大的波动(见图1),贡献率从2003~2006年期间的13.26%骤降至2007~2010年的3.37%,降幅近10个百分点。由于非信息产业大多属于低技术产业,通常具有劳动与资本密集型的特点,而与非信息产业相比,信息产业与信息应用产业大多属于中高技术产业,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性特征明显。然而,在1995~2010年期间,非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居高不下表明我国产业与经济结构近年来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3.1.2 非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1993年全球信息化浪潮以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信息产业日益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2010年,我国重点电子信息产品中手机、计算机、彩电、数码相机、激光视盘机的产量占全球产量的接近50%、60%、50%、80%和85%,电子信息产品贸易额占全球15%以上,电子信息产业从业人员近800万人,占全部工业从业人员的10%左右,我国因此被称为世界信息产品“第一制造大国”。虽然我国被冠以电子信息产品“第一制造大国”的美誉,然而基于产出角度对1995~2010年经济增长来源的考察结果来看,所谓的“第一制造大国”美誉难以令人兴奋。从整体上看,非信息产业一直都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1995~1998年非信息产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8%。1999~2002年与2003~2006年两个阶段的贡献率虽然较前一阶段有所下降,但仍然达到了78%与71%,到2007~2010年期间,这一比例又有所攀升,从2003~2006年间的71%上升为77.34%(见图1)。非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上升伴随着信息产业贡献率的下降,如前文所述,2 007~2010年间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从上期的13.26%下降为3.37%,降幅近10个百分点。表明在2007~2010年间,信息产业发展受阻,其中原因有待深层次的挖掘,笔者将在下文给予分析。

3.1.3 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而与非信息产业对我国不同阶段的经济增长贡献的主导作用相比,信息产业(包括制造业与服务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相对较低,且波动剧烈(见图2)。1995~1998年期间贡献率仅为3.55%,1999~2002与2003~2006年期间我国信息产业平稳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上升,分别达到12.3%与13.2%。然而到了2007~2010年期间,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骤降至3.4%,比上期下降9.8个百分点,与此对应的是2007~2010年间非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快速回升。因此,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下降可能是非信息产业贡献率回升的一个主要间接原因。为什么2007~2010年间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比上一时期发生了如此大的波动?笔者认为有两个主要原因。

为什么2007~2010年间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比上一时期发生了如此大的波动?笔者认为有两个主要原因。(1)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出口受阻,出口额锐减。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进而引发全球性的金融海啸。2010年,欧洲、美国债务危机的接踵而至致使国际经济环境持续恶化,对我国出口贸易造成了巨大的打击。当然,作为出口主要构成部分的电子信息制造业首当其冲。(2)我国处于电子信息产业链的低端,行业竞争力低下,产品附加值低。我国虽然被冠以电子信息产品“第一制造大国”,然而我国仍然处于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链低端的事实不容驳斥,如前文说述,我国众多电子信息产品产量都居于世界之首,然而我国大多数信息行业仍然处于全球产业链的最低端。以计算机与集成电路为例,2009年,我国计算机产量达到2.46亿台,占全球的比重超过60%,然而我国大多数计算机企业仍然处于计算机行业链的最低端,只是进行简单的组装生产与销售,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产业发展远远滞后,核心竞争力不强。我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80%主要从事整机的加工制造,处于制造业的最低端,所需的核心技术如核心芯片、高端元器件、专用设备、关键材料与组件主要依靠进口(2)。

笔者认为,国际经济环境的持续恶化是造成信息产业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率剧烈下降的主要外因,而我国信息产业处于全球信息产业链的低端、核心技术的缺乏、信息产业竞争力低下是我国信息产业难以抵挡国际经济危机的冲击进而导致贡献率剧烈波动的根本内因。

3.1.4 信息应用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与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发生剧烈波动相比,我国信息应用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步提高。从1995~1998年期间的9.31%稳步上升为2007~2010年间的24.14%(见图3)。在经历了1995~1998年较低贡献率之后,1999~2002年,2003~2006年两个区间内,信息应用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快速提高。由于受2008年以来国际经济形势持续恶化的影响,我国信息应用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增长速度放缓,但总体来说仍处于稳步增长区间。

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的渗透性以及信息产业的强关联性,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具有巨大的拉动作用,而这种拉动作用,除了反映在信息产业本身之外,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信息技术在其他产业的应用之上。以往我们所讲的信息化建设,大多注重于基础设施能力建设,而容易忽略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信息化的评价也主要集中在能力评价之上,往往忽略信息化应用绩效的评价,从而造成了信息化不等式的长期存在。所谓信息化不等式是指,信息化能力≠信息化应用≠信息化绩效。具体来说,它是指:在信息化发展中,信息能力建设的水平不等于它的应用水平,信息能力被应用的程度也不等于由此应用而产生的实际效果。毫无疑问,我们开展信息化建设是为了应用,建设和应用信息能力是为了出实效。然而,事实上,人们投入大量资源所建成的信息能力,不一定能够得到充分应用;而应用了信息技术或已建成的信息能力,也不一定总能获得实际的绩效(3)

我国长期注重信息基础设施能力建设,轻视应用及绩效的评估导致信息能力闲置的同时存在着大量的重复性建设,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这对于信息产业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应用都是极为不利的。因此笔者认为,信息不等式的长期存在,是限制信息应用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进一步提高的一个重要障碍,但同时也是提高信息应用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突破口。而如何化解信息不等式?笔者认为加强信息化应用及绩效考核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才能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强渗透性以及信息产业的强关联性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3.2 投入角度的分析

3.2.1 经济增长来源的总体情况

从投入视角来看,1995~2010年4个不同区间的国内经济增长来源总体情况显示,资本投入一直都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其次是全要素生产率(TFP),而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非常低。从动态变动趋势来看,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一直居高不下但波动剧烈,这与我国长期以来依靠资本推动经济增长且依靠扩大投资来抵御经济增速下滑的情况是非常吻合的。如图4所示,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发生剧烈波动都发生在经济危机前后,如1997年亚洲危机与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发生后都伴随着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急剧上升,贡献率分别从1995~1998年,2003~2006年间的60.8%、63.6上升为1999~2002年,2007~2010年间的89.1%、82%,涨幅分别达到28.3与18.4个百分点。而与资本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剧烈波动相对应的是全要素生产率(TFP)贡献率的反向剧烈波动。资本与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现此消彼长的关系。与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反,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从1995~1998年,2003~2006年间的35.4%、34.8%下降为1999~2002年,2007~2010年间的5.6%、17%,降幅分别达到19.8与17.8个百分点。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与全要素生产率(TFP)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反向剧烈波动表明,投资的过度增长往往伴随着低效率,过度投资可能是导致全要素生产率(TFP)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相比资本投入与全要素生产率(TFP),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一直非常低,凸显了我国人力资本的匮乏。

3.2.2 细分的资本投入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

从细分的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来看,非信息产业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信息应用产业次之,之后是信息制造业,最后是信息服务业。从动态变化趋势来看,非信息产业与信息应用产业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处于上升区间,而信息制造业与信息服务业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一直徘徊不前,这与我国产业结构现状是比较吻合的。非信息产业大都是低技术产业,与非信息产业不同,信息应用产业、信息制造业与信息服务业大都属于中高技术产业。与低技术产业不同,由于发达国家对中高产业核心技术的垄断,导致我国发展中高技术产业需要更强的自主创新能力,这需要大量的投资。而资本向非信息产业的集中突出了我国产业结构中低技术产业的重要地位,也从侧面反映出了我国中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相对滞后,以及对中高技术产业投资特别是对信息产业投资与自主创新能力重视的不足。

这种不足首先体现在国家层面的R&D投入上,如我国2007年R&D投入占GDP比重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90年代初的水平,2007年中国R&D投入占GDP比重为1.4%,而1994年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与韩国分别达到2.42%、2.79%、2%、2.32%、2.18%与2.32%.其次反映在产业层次上的R&D投入上,我国信息产业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较低,且信息服务业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低于信息制造业的直接原因在于R&D投入的巨大差距。2010年,我国信息产业投资为62 81亿元,仅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26%。从信息产业投资结构来看,2009年,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R&D投入为54 960 59万元,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R&D投入只有688 75万元,仅为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R&D投入的1.25%。

从微观企业R&D投入来源角度来看,我国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R&D投入经费来源中政府资金比重过大,企业资金比例过低,凸显了企业对信息技术自主创新重视的不足。2009年,我国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R&D投入经费为688 75万元,其中来自企业的资金只有19 33万元,仅为R&D投入总额的2.8%,而同期我国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R&D投入经费来自政府资金达到558 15万元,占R&D投入总额的81%。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的严重不足,是造成我国信息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下的主要原因。

3.2.3 细分的劳动投入对国民收入增长贡献分析

如前文所述,与资本投入及全要素生产率(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比,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非常低。从细分的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动态变动趋势来看,非信息产业劳动投入的贡献处于持续下滑区间,信息应用产业在前3个区间处于上升期,但进入第4个区间以来,这种趋势戛然而止,信息产业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相对较低且比较平稳。总体来说,非信息产业劳动投入的贡献的持续下滑可能根源于技术的进步对劳动的替代,而信息产业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相对较低且徘徊不前可能是由于我国中高新技术产业人才的缺乏。总而言之,劳动投入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的趋势是降低的,表明了我国经济增长已经完成了从劳动投入向资本投入推动的转变,当然,培养高端人才可能成为提高我国劳动投入特别是信息产业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一个突破口。

4 结论与启示

从产出角度来看,非信息产业一直都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其次是信息应用产业,而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对较低。单独考察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后发现,信息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又低于信息制造业,这凸显了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硬”强“软”弱的结构问题。实际上,这是我国很多产业发展的通病,这种结构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在于R&D投入上的巨大差距与自主创新动力的不足,体现在国家、产业与企业层面上R&D投入比重过低。从动态变动趋势来看,2 007~2 010年期间,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较以往区间发生剧烈波动。国际经济环境的持续恶化可能是造成波动的主要外因,而我国信息产业处于全球信息产业链的低端是造成波动的根本内因,表明我国信息产业竞争力低下,没有核心技术的支撑而难以抵抗国际经济危机的冲击。一方面受到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另一方面随着国内资源、人力成本的不断上升以及人民币的不断升值,我国经济增长长期以来依靠的成本优势在不断弱化。在国际经济形势持续恶化导致我国低端产品出口受阻,以及新兴经济体(如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依靠更低的成本优势快速发展抢占世界低端产品市场的双重夹击之下,可能会引发新一轮的世界产业转移浪潮,世界“制造业中心”的转移将在不远的将来成为现实。因此,包括信息产业在内的很多工业产业部门,都可能陷入低技术产品市场向世界其他国家转移,高端技术产品核心竞争力缺乏的两难境地。综上所述,摆在中国产业发展面前的是两条路,在努力拓展低端产品市场的同时未雨绸缪投资海外。此外特别是要加强高端产业的自主创新,特别是企业主导的而非政府主导的自主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这是决定未来我国是否能抢占战略制高点的关键所在。

从投入角度来看,资本投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其次是全要素生产率(TFP),而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非常低,这与我国长期以来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经济增长方式是非常吻合的。依靠资本推动经济增长的不可持续性已经被政府、广大学者所公认,但是由于投资对经济增长拉动的时效性让我们难以割舍,或者说我们始终没有找到除了投资之外新的经济增长推动点,这是长期困扰我国政府以及广大学者的一个重大难题。然而基于对劳动投入在经济增长中贡献的分析来看,换一个角度考虑,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低水平凸显了我国人资资本的缺乏,特别是高技术人才的缺乏,但正是这种人力资本的缺乏或者说是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低水平可能会给我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了一个新的突破口或者说是新的经济增长推动点。笔者认为,以往我们对投资的过度依赖和重视导致了对劳动投入作用的轻视。而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是短期的或者说是带有一点狭隘性的。站在经济持续增长角度来看,劳动投入在经济增长中作用的长期性可能使提高劳动投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比投资在长期内更有效,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从动态变动趋势来看,经济危机前后,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发生剧烈波动伴随着全要素生产率(TFP)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反向剧烈波动。表明为应对经济危机而采取的投资过度增长往往伴随着低效率,过度投资可能是导致全要素生产率(TFP)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2008年,为应对经济危机,国家启动的4万亿投资计划虽然在短期内对经济增长的快速恢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同时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生产力过剩等问题,这些问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长期的,某种程度上可能比经济危机导致的经济增速下滑的影响更为严重。因此,依靠过度投资来应对经济增长下滑的做法是值得商榷的。

生产劳动理论研究 篇9

伴随着资本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发展, 资本家的资金积累越来越多, 资本家群体的力量越来越强, 资本的回报利润上升, 工资出现下降的趋势, 资本的利润与劳动的工资是一种对立的关系, 资本家和劳动者的处境会向两个极端发展。

1.1 有关经济的伦理判断的文献综述

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李嘉图在劳动价值论中指出, 劳动才是生产和交换中价值的源泉。李嘉图之后的学者主张回到李嘉图的原点, 也认为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源泉, 这对分析资本经济的本质有一定作用, 这一思想后来在19世纪20年代被威廉·汤普森等发展为“劳动才是财富的唯一创造者”, 这就是著名的“劳动全收权” (right to the whole produce of labor) 思想。它复活了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 所以也被称为“李嘉图派的社会主义思想”。

李嘉图对马尔萨斯的《人口论》 (发表于18世纪后半叶) 进行的批判。马尔萨斯主张控制人口增长, 其中对生存权和劳动权的否定深受资本家和统治阶级的欢迎。工业资本家和土地拥有者都将这一经济思想看作是自己的福音。

早在1782年诞生了保证人民生存权和劳动权的“吉尔伯特法”, 这一法律规定, 拥有劳动能力及意愿的劳动者, 如果在其居住区域内没有工作的话, 教区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积极地为这个人提供雇佣保障。

科贝特以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为基础, 认为当人民受到危害或者无法保证最低生活水平的时候, 社会和统治阶级有对人民进行救助的义务。同时他还提出应该通过法律规定这种义务, 这可以说是对人民, 特别是贫困者的生存权与劳动权给以肯定。

以吉尔伯特法为起点的强制雇佣和强制救济制度, 在1796年通过著名的“斯皮拉姆兰法案”得以实行。这一法案也可以看作是最低工资制度的起源。该法案规定, 如果一个工人的工资没有达到最低工资金额, 那么政府将发放补助金以弥补差额。

李嘉图派的社会主义者霍奇金斯在《劳动拥护论, 1825》中指出提高用来表示资本与劳动份额的“劳动分配率”的重要性。他以私有财产制、市场经济以及竞争的必要性为前提, 提出了提高劳动分配率的主张。

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强调重视道德的价值, 指出追求财富和地位的野心虽然有促进经济发展的优点, 但同时也有扰乱社会秩序的缺点。那些缺乏道德心的人为了在竞争中获胜, 会在野心的趋势下做出违法的行为, 这样会导致社会变得不公正。通往道德之路和通往财产之路, 由于受到一生时间的约束, 有些人选择了后者, 在没有被社会认同感 (sympathy) 的情况下, 人们会跟风挺而走险进行不公正或违法的经济行为, 这样社会的市场经济的交易秩序因缺乏监管而混乱, 欺骗性行为盛行。暴富暴穷, 比比皆是, 这样会扼杀了新进入劳动市场被雇佣的遵守道德法律的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和生存权, 因为现实时候他们怎么样奋斗, 都可能面临工资薪水微薄, 从而无法支付生存的开支。

新古典派相信市场的价格调整机制, 认为即使在劳动市场中, 也可以通过灵活地调节价格 (这里可以考虑为工资) 来使劳动供需达到平衡。而在经济衰退、失业率升高时, 实行持续的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刺激可以刺激价格上涨, 增加人们的开支, 降低劳动的实际工资, 而减少失业。资本的实际利润也面临降低, 所以雇主会压低工人的实际工资。而劳动者为了生存会增加劳动时间, 被剥削更多。所以在政府的宏观政策中的货币宽松政策, 会对劳动者不利, 或者说不公平, 使得劳动者在物价上升时的实际工资下降, 入不敷出, 而被迫增加劳动时间, 并且劳动的职业环境处境恶化。而企业雇主或资本家的利润也面临政府宏观政策的挤压 (收租) , 所以他们或者减少投资, 或者降低工人的实际工资。

1.2 结论

学者们指出, 必须关注资本的利润与和劳动工资的对立, 禁止欺骗性的经济行为 (亚当·斯密) ,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指出必须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和精神。通过法律制定救助贫困者的义务。必须在政府、企业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进行收入分配的平衡, 杜绝腐败和违法行为, 保证劳动者的就业权和工资收入等生存权, 这是中国未来解决人民生活及增加生育意愿、养育能力的根本前提。所以在价格要素扭曲的情况下, 提出新的改革措施和法律制度, 保证作为劳动者也是消费者的人民, 有收入, 这样资本持续有者才会有收入, 制造业的产出方面的供给侧改革才有意义和方向。

2 中国资本利润与劳动工资关系对劳动就业及劳动力再生产的影响

2.1 资本与劳动要素报酬情况

中国的劳动者主要包括: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农民、城市中的产业工人、各种所有制的企业, 影视、文化领域、教育、金融、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者及管理者等。中低收入人群收入增长缓慢, 中等收入者受到的影响较大, 高收入者保持较稳定的收入及增长。

中国以土地为主要的资产主要是农业用土地、房产, 企业厂房、基础设施。所以拥有这些资产或资产使用权的所有者 (政府, 农民及房产所有者) 在未来基本将取得丰厚的或稳定的回报。那些没有拥有资产的大多数城市产业工人和到城市务工的农民及其他大学生等流动人口, 就在居住成本在生活开支中占比较大, 而无力保证生育及养育后代的教育经费, 以及自身的养老资金, 所以这部分婚育年龄的劳动人群或推迟了结婚或减少了生育的机会。

2.2 资本与劳动价格报酬的差距对劳动力再生产和生育的影响

中国房产从2003年开始缓慢上涨, 2009年急速上涨至今。房产价格相对工资价格快速上涨, 反过来也影响工资上涨。对85后及90后到城市就业的农民、大学生还有本地的产业工人的生活影响巨大, 由于宽松货币政策持续10年以来, 实际工资 (即工资相对物价) 是在下降的, 所以人们都将土地为主的资产作为保值工具, 在这方面的投资购买有点像英国早期资本主义的“圈地运动”。而离城市较近或基础设施完善的地区的农村的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在生育方面。由于农村的青年人大量离开土地进城务工使得生育率下降或留守儿童增加, 老年人被迫下地务农, 而且产出减少。城市的务工者, 不得不先买房, 后存钱结婚生育。女性结婚及生育的平均年龄均推迟到30岁左右或以后, 这样直接导致人口出生率下降新的劳动力一辈比一辈减少了, 这种现象体现的是资本与工资的对立, 资本赚取的利润多, 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少, 造成劳动者无法养活家人, 而被迫减少生育, 劳动人口的数量急剧减少。

在中国体现在住房价格相对工资收入昂贵, 为了住房必须付出更多的劳动, 带动居民提供更多的劳动时间 (因为劳动是非志愿的) , 所以会导致产出增加, 而未来又没有和上一代一样多得新一代年轻来消费, 这样产出就会过剩。所以资本劳动报酬的巨大差距, 必然带来过剩, 经济停滞。

这些人的生存状况和收入水平相比过去, 层级出现固定。一些新的劳动者就业困难。这导致放开人口生育政策后, 并没有带来人口生育的乐观的预期。消费能力在宽松政策下持续下降。

回顾中国人口出生情况, 中国实行了30年 (1980-2015) 的严格的人口控制, 人口出生减少了将近2亿多。根据统计, 中国自2003年开始后, 每年的出生人口大致稳定在1600万左右。每年出生人口的增加值, 2011年, 12万;2012年, 31万;2013年, 5万;2014年出生人口1687万, 相比2013年只增加了47万, 2015年全年出生人口1655万, 相比2014年, 新出生人口只增加了32万。预计2025、2030两个年份的时间是死亡高峰期区间。人口学者黄文政曾经计算过, 相对于2.2的更替水平, 中国1.4的总和生育率意味着每隔一代人 (25-30年) 出生人数将萎缩36%, 两代人就萎缩60%。这是个可怕的速度。到时候, 人口负增长。劳动抚养比上升, 劳动力缺乏, 供给的商品在质量及使用价值上减少, 价格上升。

2.3 结论

中国是一个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国家, 存在多种所有制成分的企业和资本所有者, 政府在处理资本所有者和劳动所有者方面的收入和福利时, 要考虑到经济增长和就业的问题, 所以会出现, 难以兼顾劳资双方的积极性和收入的公平。这是未来政府在宏观调控政策和制定实施相关法律法规面临的一个难题, 对待企业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要保障企业资本的利益和劳动者的利益, 刺激双方的投入、经营及劳动意愿。

3 对未来中国劳动工资价格相对资本价格的变动的预估及对策

3.1 对未来中国劳动工资价格相对资本价格的变动的预估

(1) 就业人口数量及质量效率下降, 劳动力不足, 边际成本固定的商品及服务产出下降, 人们收入下降、消费福利下降。

在持续宽松货币政策下, 制造业资本价格 (回报、利润) 下降, 实际工资上升。短时期, 产出增加, 因为提供的劳动时间多。长期因为没有对劳动力进行再生产人口下降, 可以提供劳动的人群人数减少, 带来未来劳动时间的总体减少, 产出和消费均减少, 实际收入下降。资产价格也下降。年轻人数少, 老人多。消费少, 制造业的供给要重新调整, 产出和回报将下降。

另一方面, 老年人经济出现, 在一线城市的老人会带来老年经济消费, 二三线城市老人因为多数居民未富先老, 所以在家养老的居多, 对养老院资本的投入不效率不高, 因为这些地区的人将近70-80岁以后才会被家人送去养老院。并且中国文化是重视孩子, 就会存在代际抚养孙辈 (二孩政策) , 所以老人的日常支出都会节俭。

农业资本的利润和回报增加。所以农业领域的农户和承包的商人将会有较稳定的资本投入回报。国家政策也鼓励农业生产, 保证国家的物价稳定和食品供应保障, 防止经济危机在供给结构中的农业中出现短缺, 因为中国未来至少需要养活10亿左右的人口, 因此必须稳抓农业。

在未来2030年以后, 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人群退休后, 通过灵活地改变价格来消除失业, 实现完全雇佣 (充分就业) 的国家宏观调控方法可能会失效。在此之前, 在经济衰退、失业率升高时, 国家通过 (实行持续的宽松的货币) 政策的刺激可以改变价格 (提高价格) , 带动消费, 而减少失业, 同时也降低了劳动者的实际工资。而在未来劳动人口下降的前提下, 资本的利润和劳动的工资的对立会得到缓和, 产能过剩也会得到缓和, 此时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较高, 工资较高, 一个年轻劳动力的工资要能养活2-4口人才合理, 因为未来劳动力的抚养比加大。所以社会的产出要保持高效, 在固定资产投入方面充足的情况下, 加大人力资本年投入, 对劳动者进行培训, 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 提高产出, 企业资本家才能提高劳动的边际产出, 提高劳动者的实际报酬 (工资) 。

所以, 目前企业资本家要加紧重视提高企业组织管理方面效率的人才教育和制造业生产技术、技能的培训。未来在制造业方面的劳动工资会打破以前的传统, 相对教育、商业服务业行业而言会上升。专业技能人才工资收入上升。技术性体力劳动工资与复杂性脑力劳动工资的收入不一定相差很远。

而非一线城市的固定资产的收入、房租会下降。税收对平衡富人和穷人的收入的作用会加大。因此, 富人会移民到国外。在信息化社会下, 制造业资本集聚明显, 资本集聚对劳动集聚的作用有所下降, 那些制造业大省会出现较多劳动者集聚, 而商业服务企业出现分散化及小微及私营化。

(2) 对于普通职业的劳动者的生存条件会在2040年以可能会有所改善和缓解。在就业职业领域, 公务员、教师、事业单位、医生等专业从业人员会减少, 收入也会平民化。人力资本投入在技术方面职业培训和高校或学校的合作增加。为改善生活, 人文性大学专业教育增加。

(3) 因为受制于产出下降, 货币超发的规模及速度会放缓, 所以以土地为附属的资产价格回报稳中有降, 但不是幅度很大, 但是制造业资本在未来的回报由于消费人口减少, 利润总额会下降。

政府不希望房价跌, 房价作为金融投资产品, 被人们哄抢。结果是在未来, 赠予税, 转让税, 公证行业, 甚至是律师, 和房屋中介, 将会取得收入, 购买房产的居民的行为具有很大的外部经济性, 给政府, 租客, 装修行业, 物业管理行业带来收益。其中政府, 银行, 房产商短期获利。同时未来20-30年后人口减少的前提下, 会出现房屋空置率增加, 租金下降。

(4) 生育率低下, 劳动力供给及消费数量急剧下降对劳动工资与资本报酬的影响。

亚当·斯密在其论著《国富论》中指出, 判断一个国家是否富裕, 关键是看其能生产出多少供本国居民消费的商品和服务, 而不是拥有货币及金银等资产的多少。这意味着, 不能用占中国居民财富60%以上的房产来判断家庭主要财富的多少的指标, 还要看居民家庭户能消费多少商品和服务。对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起支撑作用的, 也是制造业和农业的生产力。

未来中国的劳动力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供应将大大减少, 劳动者的经济行为的正的经济外部性减少。人们能消费的商品数量和品种将减少, 价格上升, 人们消费福利下降。养老保险的缴纳者将严重不足, 养老保险账户的资金由于应付未来30年的通货膨胀和实际产出的、可购买的劳务和商品的减少, 会出现有钱买不到东西, 必须生活品短缺的可能。由于年轻人少, 从生产到消费, 从就业到养老, 都会面临很大的挑战, 物价高企, 物资短缺。

在对策方面除了提高生育率, 就是说90后以后出生的年轻的劳动教育课作为国民教育课程的成绩及表现要提上日常重点来抓, 切实将之改造为放下手机的一族, 自己做饭洗衣的一族。自己创造有价值的劳动, 服务于家庭和自身, 摒除有房有车就是富裕的富二代观点。避免互联网下新一代年轻人成为不劳而获的一代, 对职业教育, 人性家庭方面的教育, 解决对某些职业领域的歧视, 杜绝不肯付出代价参与社会和家庭的劳动。只有这样在就业时, 才能提高劳动的质量和数量, 提高效率, 提高工资。否则, 不劳而获, 又要增加收入, 资本的利润会减少, 雇主会减少雇佣, 社会投入减少, 产出减少, 隐性失业现象还是会普遍存在。这表现在减少雇佣的劳动时间上等。

3.2 对策

3.2.1 政府方面

(1) 未来政府必须干预资本与劳动的要素价格, 在宽松货币政策刺激下, 要平衡资本、劳动所有者之间的利益, 切实赋予基层劳动者生存权, 而且是在解决政府债务问题之后或同时要考虑这个严重的问题。处理房地产方面的资产泡沫问题, 停止出让过多地建设房产项目。因为无人消费的住房是没有价值的。它就像一座座山和岛屿耸立在那里。货币政策的刺激只是带给人们假象, 人们恐慌性地买房, 而不是正常开支消费, 生儿育女。

(2) 政府要支持教育转型, 从研究型向技能管理型转变。从小学到中学是人格形成及道德操行教育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国民素质要切实提高。而不是为了考一所好的大学, 只选择学习成绩一项指标。

3.2.2 资本所用者

选好行业投资经营, 规模适度, 了解市场需求、人口、消费文化及价值观的变化情况。在税收和为劳动者支出保险方面的政策要进行了解和准确把握。提高人力资本投入。人力资本的概念是宽泛的, 包括文化、经验以及更广泛的对生产和服务过程的融入能力。劳动不是同质的, 不同个体其人力资本的水准不同。也就是劳动者的人力资本特点是应消费者需求而对产品与服务生产贡献不同的能力, 以及生产不同类型的产品对人力资本的需求 (劳动需求) , 劳动的供求关系决定了与人力资本不同水准相连的工资, 以及工资的不平等现象。

3.2.3 劳动者

重建社会传统中的优秀伦理和道德体系, 合理安排结婚生育年龄、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在德育及良好感情发育方面对儿童智力发育提供良好的社会及家庭环境, 帮助儿童在价值观方面对其学习方式的正确引导, 使得劳动者有着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 提高幸福感和生活质量。加强社区及家庭的对老人和儿童的互助, 这些都有助于人口在精神上获得支持, 而增加人口素质和提高生育意愿。

摘要: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本家的力量越来越强, 资本的回报利润上升, 劳动的回报工资出现下降的趋势, 资本的利润与劳动的工资出现对立。劳动才是财富的唯一创造者, 在未来30年后, 人口减少的前提下, 过去“资本报酬高, 劳动报酬低”的要素价格差距较大的扭曲现象将会得到一定纠正。因为劳动相对资本稀缺, 劳动的边际产出增加, 劳动的实际工资要上升, 资本的边际产出下降, 资本的实际报酬下降。通过分析经济学论著的传统和激进思想, 经济学关于经济发展是否任其自由还是干预方面, 得出经济需要伦理的判断, 和政府需要介入管理经济的伦理价值体系, 自由、兼顾公平的伦理道德体系的建立, 有助于未来经济动力的恢复和消除要素价格扭曲。

关键词:资本的价格,工资的价格,伦理判断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富论[M].张一平译.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5, (6) .

[2]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8, (8) .

[3]橘木诏俊.解决问题的简明经济学[M].朱悦玮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

生产企业劳动安全防护用品分析 篇10

一、做好劳动安全防护用品管理工作的影响

加强劳动安全防护用品管理, 主要有以下三大意义:

第一, 我国市场经济得到了更深层次的发展并且越来越完善。目前企业需要尽快制定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规范和相关标准, 加大对安全防护用品的管理力度, 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 实现安全防护用品的有效管理。

第二, 劳动安全防护用品具有特别的作用, 其能保护生产员工的人身安全与健康, 体现了员工的自我安全意识。所以, 企业必须加强劳动安全防护用品的监督和管理, 重视对监督管理工作的计划与安排。按照计划做好劳动安全防护用品选择、购进、使用、定期检查以及监督管理的工作, 并且管理工作应是可循环模式, 以促进防护用品的改进。

第三, 加大宣传劳动安全防护用品相关的知识, 增强企业员工在生产中的自我安全意识。现在, 仍然有部分企业缺乏对生产安全的意识, 缺乏在安全劳动防护用品方面的资金投入。企业可以采用培训的方式, 增强员工的自我保护和自我安全意识, 充分保障生产员工的生产安全, 这是目前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

二、劳动安全防护用品的种类

劳动安全防护用品的概念, 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 劳动者随身佩戴在身上, 用来避免或者减小生产意外所带来伤害的用品。

1.劳动防护用品的卫生学角度分类

劳动安全防护用品从卫生学角度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 呼吸器官的防护用品。其作用是减少生产员工对粉尘、烟雾、有害气体等的吸入, 或者为工作人员提供氧气, 比如有:防毒面具、防毒口罩、防尘口罩、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等。其中, 防尘口罩的使用最普遍, 需求量也较大。呼吸器官防护用品主要应用于企业的喷沙、煤粉、除锈、保温安装等操作。

第二, 头部的防护用品。其能有效避免和减小头部遭受外来冲击或伤害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像安全帽、防昆虫帽、防寒帽等比较常见。劳动人员根据实际的地域和环境对这些用品进行选择。

第三, 听觉器官的防护用品。其是针对过大分贝的噪声对劳动人员听力造成损害而设计的, 常见的有:隔音耳塞、防护耳罩、防噪音头盔等。其主要在火力发电、矿山、制造等噪声过大的企业中使用, 起减小噪声对劳动人员身体危害的作用。

第四, 眼面部的防护用品。有害烟雾、热辐射、金属铁削、化学液体飞溅等容易对人体的眼睛和面部造成损害, 眼面部防护用品能够起到预防和保护的作用。其主要有:防护面罩、防紫外线眼镜、防风目镜、防高强度火花墨镜等, 眼面部防护用品主要规范使用于企业的切割、焊接、化学液体存储和金属磨削等。

第五, 脚部防护用品。其主要保护劳动者在生产活动中脚部免受意外伤害。主要有:防寒鞋、耐油鞋、绝缘鞋和防砸鞋子等。

第六, 手部的防护用品。生产员工在生产时, 手部容易遭受腐蚀、触电、高温等伤害, 手部防护用品针对这种情况对其手部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手部防护用品有:防高温手套、防酸碱手套、防静电手套、耐油手套、防寒手套、防射线手套以及绝缘手套等。

第七, 皮肤的防护用品。其作用是避免和减轻例如紫外线、红外线等对皮肤造成的伤害。皮肤防护用品主要使用于野外、高温等环境下的作业, 其使用也应标准和规范。

2.按照劳动用途劳动安全防护用品的分类

第一, 防触电防护用品。其能保护人体免受电流的伤害, 常见的有:橡胶绝缘鞋、绝缘手套、绝缘梯、绝缘棒等。

第二, 防冲击防护用品。其能有效避免和减轻劳动者在遭受意外冲击时所受到的伤害。在制造、化工、矿产等企业工作的员工特别需要佩戴这种防护用品。

第三, 防醉落防护用品。其能起到避免或者预防工作员工从高处意外坠落而造成伤亡的作用。常见的有:安全带、安全帽、防坠落自锁器、安全网等。

第四, 防机械伤害防护用品。防机械伤害防护用品能较好地避免或者减轻员工受到机械意外撞击、打压等所造成的伤害。比如有:防砸安全鞋、安全帽、防护隔离网、防护手套等。

第五, 防射线及防腐蚀防护用品。其主要用于避免和减轻工作人员在化学能量意外释放时所受到的伤害, 主要有:防紫外线眼镜、防腐蚀工作鞋、防射线服装、防酸碱手套以及防腐蚀工作帽和防腐蚀工作鞋等。

使人体避免和减轻所受到的外界伤害, 是劳动安全防护用品共同的作用。对于劳动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如果缺乏正确的方法, 就无法发挥其在生产劳动中对于人体的保护作用, 严重的甚至会造成受害者情况更加严重。

三、选用劳动安全防护用品的标准

第一, 企业应购进可靠的劳动安全防护用品生产商生产的合格的防护产品。

第二, 应选用外表美观并且实用的防护用品。

第三, 所选的防护用品, 必须是国家认可、证件齐全的生产企业制造的。

四、劳动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标准

第一, 在劳动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之前, 应认真对其进行检查。通过检查, 可以发现和判断防护用品的作用是否可行、是否具有生产许可证书、外观是否完好、各组成零件是否完整以及使用是否便捷等。

第二, 必须在劳动安全防护用品性能范围之内对其进行使用, 禁止违规使用。并且还应定期对防护用品进行检查, 不合格的防护用品坚决摒弃。

第三, 在防护用品的使用前, 应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 使用劳动安全防护用具的方法应按照说明书中进行, 保证使用的正确和规范。

五、结语

总而言之, 企业对于生产安全的管理, 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将生产员工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要以生产安全为基础, 在生产安全的基础上推动企业的进步与发展。在安全管理方面, 企业应加大对劳动安全防护用品的资金投入, 改善工人的工作环境, 增强工人的自我防护意识, 号召全体员工依法正确规范地使用防护用具, 以此才能真正地保护工人在生产中的人身健康与安全。加强对劳动安全防护用具的管理工作, 才能保障企业员工的职业健康和人身安全, 才能促进现代企业实现安全管理的科学与规范。

参考文献

[1]徐文生.劳动防护用品知识讲座 (3) 劳动防护用品生产企业监督管理[J].劳动保护, 2006, (2) :96-97.

加速农机化建设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篇11

关键词:农机化;现代农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06.010

1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由机器代替人力、畜力的方式已广泛用于生产劳动作业,推动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不断增加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由此可以看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近年来,在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农业生产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业劳动者的劳动量。在发展过程中,资源与环境一直是被重点关注的社会问题,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大大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节约了资源。

2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

2.1 农业机械结构不合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机械数量、种类日益增多。联合收割机、机动脱粒机、农用排灌柴油机、大中型拖拉机的数量均日益增加。但就目前发展情况来看,我国农业机械结构还存在很多不合理的现象,如小型的机械占多数,大中小机械的比例不合理,大中型拖拉机与小型拖拉机的数量依旧存在较大的差距,配套的机械设施少等,都大大降低了机械的使用率。加工业、养殖业和畜牧业可以使用的机械较少,但在种植业方面,能够使用的机械种类却很多。

2.2 地区发展不均衡

由于区域生产条件与经济水平等因素的不同,其发展特征也各具特色。例如在发达地区,因其经济较为发达,农民对机械的购买力水平相对较高,基于此,农民购买机械意向就会较多一些,进而推动了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但在不发达的地区,经济水平较低,农民的购买力水平相对较弱,在此情况下,农民拥有的机械就比较少,收入水平也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2.3 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生产规模相对较小

就目前发展情况来看,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依旧较低。除了小麦播种、收割的机械化水平较高之外,水稻和其他经济作物的播种与收割的机械化水平都较低,严重阻碍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2.4 农业机械服务体系有待完善

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农机化社会服务组织数量也在逐渐增多,但都存在规模较小、服务水平较低的问题,其经营管理方面也存在许多漏洞,而且还缺少符合农业需求的发展策略。上述问题的普遍存在制约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3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对策

3.1 建立健全农业机械化发展机制

基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可以发现,大多数农民都没有足够的资金来购买大中型农业机械,这就需要政府加大对农业扶持的力度,从而为农民解决机械购置资金问题提供帮助,可通过提供无息贷款来解决这一问题。除此之外,还需要重视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的问题。通过农业机械化,能够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还具有应用效应和自身再生产的能力。

基于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情况,应选择资金与技术密集的发展措施。我国许多农民购买农业机械不仅是将其用于农业生产,还是其致富方式之一,从而在进行社会化服务过程中收获回报。基于此,通过健全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不仅能够推动农机使用效率的提高,降低生产成本,还能够满足农民对机械化作业的需求,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

3.2 重视农业机械区域化发展

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区种植的农作物因区域限制存在不同,而不同的农作物对机械化的要求也不同。所以,要想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必须重视其非均衡发展问题,这就要求依据地区与发展实际需求,因地制宜,在体现各地区区域优势的前提下,按照当地农产品布局情况来发展。

3.3 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形成规模经营

近年来,我国实行的耕作制度是以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为主,这严重阻碍了大型高效农业机械的应用与发展。针对此问题,各地區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在确保农民利益的前提下,促进耕地有序流转,从而形成规模经营。

3.4 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制

对于我国目前农业机械化服务方面的问题,应当建立健全农机服务机制,这就要求在以市场为导向,服务为手段的基础上,建立一体化的新型农机服务体制,从而以农机社会化服务来推动机械化发展。

4 结语

总之,通过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不仅能够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能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基于此,在对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进行全面了解之后,要客观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采取相应的、合理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从而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的持续发展。

浅析生产力进步对劳动就业的作用 篇12

一、生产力进步与劳动就业的理论综述

1.生产力进步理论

生产力(productivity)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客观力量。马克思主义对生产力范畴的科学界说是:生产力是物质生产过程中人们与自然界的关系,生产力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它的基本要素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2]。

对于生产力进步的理解目前基本分为狭义、广义两个方面。狭义生产力进步主要指在科学技术应用的直接目的方面所取得的进步。当生产力进步表现为对原有技术和技术体系的改革创新,或在原技术原理或原则的范围内发明创造新技术和新技术体系时,这种技术上的进步就被称之为生产力进化;而当技术进步表现为技术或技术体系发生质的根本性变革时,就称其为科学技术的革命,如工业革命时期的蒸汽机技术、电力技术。另一方面,广义的生产力进步主要指生产过程中的产出增长中扣除劳动力和资金投入数量增长的因素后,其他所有产生作用的要素的总和,又称为全要素生产率。劳动力、资本等由低生产率部门向高生产率部门转移的产业结构的升级过程就是每单位投入量对产出的贡献增大时就是生产力进步。

2.劳动就业理论

就业,就是所谓劳动就业概念的简称。按照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就业是指在一定年龄阶段内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为赚取利润所进行的活动。西方古典就业理论主要以马歇尔和庇古为主要代表,从“供给为自己创造需求”的假定出发,提出了以“自动均衡”为核心的就业理论。他们认为生产无限扩大不会受到需求不足的阻碍,市场经济可以自动实现充分就业。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就业理论逐步形成,他认为有效需求就是商品的总供给几个和商品的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状态时的社会总需求。这一理论的一个巨大功绩在于系统提出了一套治理非自愿失业的宏观经济政策名单这一理论只能解决经济萧条阶段有效需求不足时的非自愿失业现象,而对经济发展繁荣的阶段有效选修旺盛时的非自愿失业现象不能做出合理解释[3]。

马克思关于劳动就业的理论,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以及资本有机构成变化的趋势的科学分析,进而得出在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条件下,人口相对过剩规律与产业后备军的理论。马克思的观点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在劳动价值论方面的科学、合理的成分,并加以发展,最终形成了科学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3.生产力进步对就业影响的理论

生产力进步对就业影响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时代。以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认为,生产力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它是一把“双刃剑”,即在毁灭旧有工作岗位的同时又创造出新的工作岗位。

马克思在历史上首次科学阐述了生产力的科学定义,认为生产力就是劳动生产力,他认为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从根本上决定了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劳动就业总量,而社会生产关系等社会制度的因素又反过来对生产力进步起到了促进或阻碍的作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用很大的篇幅总结了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生产力进步的体现及其作用,指出了设备的先进程度、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及生产的管理形式的改进对经济增长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同时指出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进步和社会组织形式各自演变发展的结果是必然导致出现失业和无产阶级贫困化,也就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根源所在[4]。马克思关于生产力进步对劳动就业影响的理论突破了古典经济学家理论研究上的局限性,最终奠定了研究生产力进步的就业效应的理论基础。

二、生产力进步对劳动就业的影响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先进的科学技术得到广泛引入和应用,生产力进步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的源动力。但从就业的角度来看,由于生产力进步导致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得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逐渐出现人口“相对过剩”等问题,从而对就业产生了一定的冲击效应;另外,生产力进步使生产过程的生产成本降低,以及产品价格的降低所引起的对产品消费需求的大幅增加,都会直接刺激生产规模的扩大,从而反过来对就业又产生补偿效应。因此,生产力进步对劳动就业的补偿效应和破坏效应同时存在。

1.生产力进步对劳动就业的补偿效应

事实上,古典经济学家很早就提出了生产力进步对劳动就业的补偿理论。古典经济学家认为生产力进步一方面破坏了原有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却又创造出新的工作岗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种补偿机制,认为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这些补偿效应可以充分发挥作用,使得因生产力进步而被排挤的劳动力获得新的就业机会。所谓的传统古典补偿机制理论包括新机器补偿机制、价格下降补偿机制、新投资补偿机制、新产品补偿机制以及工资下降补偿机制五种,其中新资本的形成是关键,其他机制如果没有足够的资本供应都会因资本约束而失灵[5]。

新古典经济学家在前任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一系列详尽的数学模型,对“古典”补偿理论的观点进行了更加具体化的分析。与古典经济学家相比,他们更加注重经济体系中有关具体参数的取值,以期通过确定这些可测量的参数的取值范围来证实补偿机制的有效性,以一种更精确的方式重新诠释了古典补偿效应理论,增加了收入增加的补偿效应及新投资激励补偿效应两个新的补偿效应。

2.生产力进步对劳动就业的破坏机制

生产力进步对于劳动就业的破坏机制,则集中表现为就业量减少,主要体现为管理效应、机械化效应、生命周期效应、滞后效应、波动效应等五个方面。下图列出了生产力进步对于劳动就业的破坏机制的形成过程。将生产力进步对就业的破坏机制分解成不同的效应,目的是更好地理解这一过程。从上图中可以看出,生产力进步会直接导致生产过程趋于机械化、劳动力管理水平提高、产品生命周期缩短、造成经济波动、改变劳动需求以及产业结构,进而使得在生产过程中机器逐步代替部分劳动力、裁剪冗员、减少最初投资、科技进步的效果滞后,最终在劳动需求减少和投资减少的双重作用下,使得劳动就业量下降。

综上分析可以得知,生产力进步对劳动就业量的影响效应是复杂的,将劳动就业的补偿效应和破坏效应交织在一起,最终表现为生产力进步对就业影响的总效应。当生产力进步的破坏效应大于补偿效应时,就业总量减少,失业率上升;生产力进步的破坏效应小于补偿效应时,就业总量增加,失业率下降。

三、依靠生产力进步促进劳动就业的对策建议

生产力进步的演进过程导致劳动就业出现结构性变动和不稳定波动等现象,如果国家从经济制度、宏观经济环境等方面采取扶持生产力进步、促进结构调整、提供宽松政策环境、提高劳动力素质等措施,势必将大大减缓在推进生产力进步中出现的不稳定程度,推动就业总量的增长。因此中国必须大力推进科技体制的改革,促进生产技术的发展进步;制定有利于就业的相关科技政策,加大科技投入资本;优化有利于生产力进步的金融支持体系,拓宽就业渠道;依靠生产力进步调整社会产业结构,发展教育和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升就业能力,以创业带动就业,利用生产力进步促进劳动就业制度的变革,减少生产力进步对失业率的压力,同时健全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提高生产力进步的就业补偿程度和补偿能力。

四、结语

当提到生产力进步与劳动力就业时,大家很可能就会联想到,在工业革命时代,英国的工人冲进工场捣毁机器的壮烈场面。目前,在中国就出现了这种情况,一些部门和行业通过技术改造和推广技术进步,科技含量显著增加,但却并不能创造和新增就业岗位,反而造成更多劳动力涌入了失业大军之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在片面追求生产力进步的同时,并没有均衡地考虑对劳动就业的影响程度,在这种情况下,关于生产力进步与劳动就业的相关研究就显得很有意义。

上一篇:和谐社会城管下一篇:双侧平衡去骨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