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作品鉴赏教学大纲

2024-05-29

舞蹈作品鉴赏教学大纲(共8篇)

舞蹈作品鉴赏教学大纲 篇1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的瓷器是传统艺术中的瑰宝,它代表了中国在世界制瓷领域中高超的工艺制造水平,是中国伟大的发明之一。使学生了解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制瓷工艺、造型、装饰及不同窑场产品的艺术特征,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去观赏陶瓷艺术。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趣。

教学重点:

1.中国瓷器的生产和发展,瓷器与陶器的区别。

2.瓷器的造型、装饰、色彩及艺术特色。特点。

3.主要名窑的产品特征。

教学难点:

主要是有关历史知识和历史背景,除了在教学内容资料作些简要介绍外一些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具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录象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常规)

二.导入:

提问:

1.什么是陶器?什么是彩陶?

2.中国古代陶器的造型特征是什么?

放映幻灯(贯耳瓶)

提问:这是陶器吗?应是什么器物?

三.讲授新课:(出示课题)

我国是瓷器的故乡和原生地,瓷器是我国传统的工艺美术,其工艺水平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1.瓷器与陶器的关系

陶瓷工艺是陶器工艺和瓷器工艺的总称。陶器和瓷器有下列区别。

(1)烧制的原材料不同;

(2)烧制的温度不同;

(3)陶器质地疏松有一定吸水性,瓷器质地密实不透水。

2.瓷器的发展

商代出现原始瓷,东汉至三国是我国瓷器发展极为重要的时期,三国以后到南北朝,瓷器进入了一个辉煌的发展时期,南方有青釉瓷,北方有青瓷。隋唐时期是我国瓷器的一个重要的成长时期,这时瓷器普遍用较高的火候烧成,胎质较硬。瓷器在社会生活中日渐受到重视。唐代开始有了“窑”的专称,它象征着瓷器产量的增长。宋代瓷器产量高且质量好,为明清瓷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元代,我国瓷器大批量行销海外。明清是我国制瓷业的鼎盛时期,造瓷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胎釉细腻,色泽鲜明移植珐琅彩和创造粉彩是当时杰出的成就。

3.我国瓷器在造型和装饰艺术上的特色

从东汉到南北朝,我国青瓷逐步成熟起来,但这一时期的瓷器无论是造型还是纹饰都与青铜器有联系,这时瓷器的造型特征是清秀挺拔,与当时人们的审美爱好相一致。

隋代瓷器造型有以下特征:

(1)胎体的可塑性和耐火性能加强,显得秀气。

(2)罐类器形一般为短颈、直口、圆腹。

(3)器物为小平底,底下有圆饼状实足。

隋代瓷器的纹饰常见的有几何纹、花卉纹、动物纹、人物纹,色彩也比较丰富。(重点介绍《白釉象首龙柄壶》)

唐代烧制瓷器的地域扩大,产品增多,青瓷、白瓷、三彩陶代表了唐代陶器工艺的水平。唐代瓷器作为商品广泛流传的海外,瓷器“自唐代始而有窑名”,这种传统习惯一直沿用的现代。唐代瓷器造型繁多,装饰更加丰富,采用手法有绘画、刻花、印花、捏塑等,内容包括日月、花草、树木、动物、人物、建筑等。五代时期继承了唐代的制瓷风格并有所发展,其中密色瓷为当时瓷器的最上品。五代时期一些重要的瓷窑体系基本形成,如定窑、耀州窑、磁州窑等。

宋代制瓷业比唐代规模更大,名窑众多,工艺水平超越前代,达到繁荣的新阶段。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

它的主要标志是全国已形成了有代表性的瓷窑体系。影响的是被后世称为五大名窑的“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

“汝窑”的窑址在今河南省临汝,宋代属汝州,故称汝窑。

“官窑”一般指官方办的窑厂。

“哥窑”是因相传南宋时有兄弟二人均在今浙江省龙泉烧制瓷器,各有特色,兄所烧制的瓷器称“哥窑”弟所烧制的瓷器则称“弟窑”。

“钧窑”的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县,古代属钧州,因而得名。

“定窑”的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古代属定州,故称“定窑”。

宋代的瓷器不仅创造了许多优美的造型,而且在釉色的运用上,为陶瓷美学开辟了一种新的境界。

元、明、清三代,中国的瓷器仍不断有所发展。白地蓝花的青花瓷器,始于元代,成熟于明代,并成为明、清两代瓷器生产的主流。

四.放映录象

五.本课小结。

舞蹈作品鉴赏教学大纲 篇2

一、舞蹈教学中艺术鉴赏的必然性

我们都知道舞蹈作为一种专业培养舞蹈者的一中艺术形式, 它有着其自身的发展特点, 受教育者能够得到美的升华。目前看来, 舞蹈教学不只是为了发展具有专业舞蹈培养的人们, 将舞蹈教学发展到课程中去能够使学生们体会到舞蹈的一个美感, 让这种舞蹈形式顺其自然的进入学生们的学习生活中去, 使他们实现综合、多方面的学习目标。还要注意的是, 在舞蹈教学中教师应该从一套完整的舞蹈动作中教以学生们能够分析整个故事的发展情节、塑造的人的特点及形象, 这样才能更加具体的感受整个舞蹈的艺术美。这些要求都具备了, 学生们也就能够提高自己的舞蹈艺术鉴赏能力, 建立比较正确的艺术鉴赏思想。

二、如何分析舞蹈教学中艺术鉴赏的重要性

1. 充分发展音乐艺术的鉴赏能力, 提升舞蹈学习水平

在舞蹈教学中, 艺术鉴赏是一种重要的能力表现。舞蹈从发展到至今, 都是随着音乐的各种节奏出现的, 因此, 舞蹈的发展离不开音乐的配合, 舞蹈的艺术鉴赏中音乐艺术鉴赏对于学生们来说也应该是一种重要的课程。大多数情况下, 一些舞蹈的动作构成都是通过不断的研究、制作而成, 大多都是从音乐中来。一般情况下, 舞蹈动作大部分是通过生活中不同的动作经过提炼、加工而成, 但更多的时候是来自音乐。舞蹈家们只有融入到一种音乐的氛围中, 听到触动心灵的音乐时, 她会根据自己对音乐这种形式的鉴赏能力去分析, 通过舞蹈动作利用人们的视觉欣赏展示给人们, 那么, 人们在通过音乐的意境中欣赏舞蹈表演, 也就对舞蹈的艺术有了一定的感知, 提升自己的艺术理解能力。因此, 在舞蹈表演中, 音乐是一种不能或缺的艺术形式, 这种艺术形式一旦缺失, 舞蹈的表现也就起不到好的效果, 对人们的理解和表现力都会减少。由此可知, 音乐对舞蹈教学所起的重要性。

2. 注重舞蹈的艺术鉴赏能力, 提高理解舞蹈鉴赏的能力

想要使学生们不断提高舞蹈的艺术鉴赏能力就要充分发挥舞蹈的艺术作用。注重扩宽学生们的学习视野, 让他们将舞蹈和其他的艺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这样舞蹈的能力才能够不断的发挥出来, 舞蹈的能力也就能够得到发展。舞蹈的学习不同于文化课的学习, 它通过各种各样的动作表现, 把最具有生命力和活力的动作表达给观众, 对于接受较慢的同学来说这也是个问题, 应该注重加强对学生们各种不同作品的理解、分析, 从作品的时代背景、文化意义和风格等方面鉴赏这种抽象艺术, 最终使舞蹈的学习能力有所提高。

3. 从观众的感受出发, 达到情感的共鸣

(1) 自身感受部分

舞蹈的自我感受是鉴赏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舞蹈随着音乐响起时, 利用舞姿的优美使观众的目光吸引进来, 不断的表现给观众整个舞蹈的内容。舞蹈者的各种身体机能因此被激发出来, 从开始到最终进入舞蹈的表演状态将舞蹈的艺术形式完整形象的展现给观众的面前。观众受舞蹈者表演的带动被吸引到这个舞蹈中来, 会展开自己的想象能力, 加以自己的个人情感, 自然的就将领悟作品的内涵。

(2) 情感升华部分

这部分说的是当欣赏者能够将自己的思维全部投入到整个舞蹈作品中时, 就会到达深刻感受作品虚构的心灵高度。这是一种逾越了现实的意境, 能将作品的艺术美感激发出来。一个好的作品如果被舞蹈者形象生动的表现出来, 才能使观众的情感同整个作品达到共鸣。这种感受是艺术鉴赏的最高高度, 这种境界依附于艺术作品的生动, 更注重对情感和自身修养的培养。

由此可见, 舞蹈的每一个部分都是一个不断衔接、相互理解、作用的一个过程, 一个完整的舞蹈是应该由这两个部分体现出来的。

总之, 本文通过分析舞蹈教学中的艺术鉴赏能力的重要性, 说明了想要去认识美、理解美和热爱美, 舞蹈是一个创造的条件, 在新时期高校教学中应该讲舞蹈融入学习的内容中,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让每个学生感受舞蹈所带给人们的热爱生活的能力, 让我们祖国的舞蹈不断的发展开来。

参考文献

[1]肖云帆.音乐欣赏课在舞蹈专业教学中的作用[J].大众文艺, 2011

[2]董李娟.谈几种不同类型音乐欣赏方式的特点及其作用[J].大众文艺 (理论) , 2009

舞蹈作品鉴赏教学大纲 篇3

关键词:中职;舞蹈教学;舞蹈鉴赏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4-0117-02

舞蹈是一门高雅的艺术。舞蹈鉴赏是建立在对舞蹈一定认知基础上的鉴别和欣赏,是人们对舞蹈艺术进行感受、理解和思维评判进而获得审美享受的活动。舞蹈鉴赏能力的培养在中职学校舞蹈教学中不可或缺,它既可以拓展现代人文教育的内涵,同时也使得舞蹈教学课程更加丰富完善。

一、舞蹈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学生素质参差不齐

由于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扩招,大部分初级中学学生选择进入到高级中学就读,导致中职学校的整体生源素质下降,学生的舞蹈艺术基础也不均衡。部分学生喜欢舞蹈更多是随性所至,跟着潮流走,而对教材上的舞蹈兴趣不大;部分学生由于毫无舞蹈艺术基础,对舞蹈学习容易望而生畏,难以坚持下去;极少数学生则毫无兴趣,干脆不闻不问。

2.学校重视不够

在一些中职学校,仅有舞蹈技能课而没有开设舞蹈鉴赏课,有些学校虽然配合舞蹈教学开设了舞蹈鉴赏选修课,但限于认识程度,以及课时安排、教材本身、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局限,也基本是草草应付、蜻蜓点水,导致学生认为该课程可有可无,上课基本就是简单地看看舞蹈视频,没有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3.教师重技能轻理论

艺术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理论与实践相长的过程。在中职学校实际舞蹈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过于注重舞蹈的实践而忽视了学生们对理论的学习和舞蹈艺术美的理解认知,过于追求舞蹈技能的速成而忽视舞蹈内蕴美的表达,也容易造成学生机械学习、表象学习。

二、开设舞蹈鉴赏课的意义

有人说,“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在帮助人们认识生活的同时,也教育人们对生活采取正确的态度和看法,培养人们美好的道德情操,促进人们奋发向上。”舞蹈欣赏的魅力和目的恰在于此。一部优秀、健康、向上的舞蹈作品可以唤起人们的美感,从中获得美的享受,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完美人格的作用,教会人们分辨善恶美丑、是非对错,教会人们用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去了解生活、接受生活和热爱生活。

在中职学校开设舞蹈鉴赏课程,目的是在对具体的舞蹈作品进行思想和艺术赏析的过程中,既让学生获得精神愉悦享受,又能够激发学生的舞蹈学习热情,进而培养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情操,避免了学生学习舞蹈技能课程时候的混沌不解。通过观察、浅析作品并能做出客观中肯的评价,教会学生用眼睛去捕捉舞蹈之美,用心弦去感悟舞蹈之美,学会评判作品的优点与不足,反思自身在遇到类似情形时如何补缺完善、追求舞蹈技能的尽善尽美。

三、如何进行舞蹈鉴赏教学

如何进行舞蹈鉴赏的教学,是一个见仁见智,需要不断总结摸索、对症下药的过程。结合在中职学校舞蹈鉴赏及舞蹈技能教学中的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

1.将舞蹈鉴赏与该舞蹈特定的历史人文背景相结合

舞蹈本身就起源于特定历史人文背景下对生产劳动、战斗等生活动作的模拟再现,图腾崇拜和表现、交流思想感情的内在冲动。从使学生的舞蹈鉴赏水平提升以及知识结构更趋完善的视角而言,把舞蹈鉴赏课程与舞蹈的历史人文渊源介绍相结合,是将轻松愉快的舞蹈鉴赏放置在该舞蹈特定的历史人文起源的大背景下进行系统分析的方法,能让学生充分了解舞蹈想要表现的是什么样的思想、处在什么样的人文环境之下,有利于学生系统把握某一舞蹈门类的历史人文环境以及特点。

如我国汉朝时期的舞蹈,讲究朴拙浑厚的泱泱风格,推崇刚柔相济,笔者在简要给学生介绍了同时期的汉文化特征后,给学生鉴赏舞蹈《盘古舞》,使学生有了进一步的感性认知。又如很多学生对中国古典舞一知半解,其实古典舞是介于戏曲与舞蹈之间的混合物,还曾一度被人称作“戏曲舞蹈”。基于该特点,笔者给学生欣赏了源自宋朝诗歌的古典舞作品《爱莲说》。宋朝时期讲究婉约之美,学生读着宋代诗人周敦颐的散文诗《爱莲说》,欣赏着演员行云流水欲诉还休的肢体语言,充分体会到了东方女性古朴典雅之美及荷花般洁身自好、不卑不亢、傲然独立的君子品格,对作品写意象征的手法也有所认识。

2.将舞蹈鉴赏与不同类型作品的对比分析相结合

舞蹈根据作用和目的可以分为为自己的生活需要跳的“生活性舞蹈”,和表演给观众欣赏的“艺术舞蹈”。根据其风格特点可以分为民间舞、古典舞、芭蕾舞、现代舞、当代舞等。因为不同类型的舞蹈有着不同的鉴赏标准,所以运用对比赏析的方法对提升学生的舞蹈鉴赏能力来说是较好的方式,也是不少教师常用的授课技巧。

进行舞蹈鉴赏不能一概而论, 在此之前让学生搞清楚所欣赏舞蹈的类型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扭秧歌、广场舞等生活舞蹈是人人都可以参加的具有广泛群众性的舞蹈活动,对于这类舞蹈的欣赏,可以淡化对舞者专业方面的要求,与芭蕾舞有着很大的区别。再比如同样是民族舞,不同民族的舞蹈又具有不同的风格特点。例如傣族舞蹈的动作大多婀娜多姿,节奏较为平缓,但外柔内刚、充满着内在的力量,以特有的屈伸动律而形成手、脚、身体“三道弯”的造型特点,以及刚柔相济,形成动静配合等风格特点。又如维吾尔族是强调昂首挺胸、立腰、拔背而产生的直立感,给人一种高傲挺拔、外向的感觉,擅长运用头部和手腕。为使学生有更为直观的印象,笔者在介绍完上述傣族舞蹈和维吾尔族舞蹈后,让学生对比欣赏《雀之灵》和《掀起你的盖头来》两部作品,从而使他们对不同类型的作品特点有了较深刻、直观的感悟。

·教学教法·如何在中职舞蹈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舞蹈鉴赏能力

3.将舞蹈鉴赏与舞蹈技能教学实践相结合

舞蹈作为人类创造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系统,它通过身体及其动作传达信息,表达情感与思想,用自身特有的规律和言说方式来创造美,展现美。中职学校学生既是舞蹈的欣赏者更是舞蹈技能的学习者。将舞蹈鉴赏与舞蹈技能教学实践相结合,既能让学生进入舞蹈美丽的情感世界,感受舞蹈艺术的美,同时通过动作分解、技能学习和及时传授,有利于学生较快掌握什么是美,怎样的动作为美,进而达到理论鉴赏水平和实际舞蹈技能水平共同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如鉴赏东北秧歌《欢天喜地秧歌情》时,笔者先让学生了解其体态特征,又逐个对秧歌的膝盖动作、手绢花等进行分解,在学生感兴趣之余趁热打铁进行教学,教师适时示范,增强课堂直观性,学生很快就能掌握动作要领。舞蹈鉴赏课程应该尽可能与舞蹈技能实践课相伴而进行,贯彻三年的教学始终,而不是实际教学中的偶尔为之、一劳永逸。

4.将舞蹈鉴赏与学生交流互动相结合

舞蹈鉴赏的教学应当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教学。学生应当是舞蹈鉴赏的主体和评判者,是舞蹈艺术之美的直接感悟者。在实践教学中,笔者通过在舞蹈鉴赏完毕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推举学生代表进行概括发言,学生课后提交鉴赏心得体会并进行评比等方式,让学生之间就某一舞蹈作品结合自己的认识体会,充分地进行交流互动,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从而培养提升学生的舞蹈鉴赏水平。

总之,舞蹈鉴赏课程是解决学生舞蹈知识匮乏,培养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情操的有效途径。授课教师培养学生舞蹈鉴赏能力的方式方法亦直接关系到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优劣。我们应立足舞蹈教学实践,不断加强创新,努力培养锻造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专业人才。

舞蹈鉴赏答案 篇4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2现代舞最重要的“审丑”方式是()。A、变形 B、诙谐 C、和谐 D、狞厉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3现代舞身体语料的三个语源不包括()。A、分 1.0 分1.0 历史 B、异域 C、生活 D、想象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4下列哪个选项中的舞蹈都是原生的傣族民间舞:()。1.0 分 A、《孔雀舞者》和《雀之灵》 B、《双人孔雀舞》和《孔雀架子舞》 C、《双人孔雀舞》和《碧波孔雀》 D、《孔雀架子舞》和《雀之灵》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5“昆舞”是由京昆戏曲中的()发展而来的。1.0 分 A、京剧 B、南昆 C、北昆 D、京韵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6《天鹅之歌》属于下面哪一舞种:()1.0 分 A、当代踢踏 B、当代芭蕾 C、现代芭蕾 D、古典芭蕾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7下列不属于中国古典舞来源的是()。1.0 分 A、舞蹈家的想象 B、现实生活中保留的活体 C、文献与图像 D、民间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8 敦煌壁画中的飞天不包括下面哪一项:()1.0 分 A、魅力飞天 B、闻法飞天 C、涅槃飞天 D、赞法飞天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9虽然舞蹈属于一种艺术形式,但其背后也常常蕴含着()的追求。1.0 分 A、古典层面 B、文学层面 C、世俗层面 D、信仰层面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0俄罗斯舞蹈《白桦树》是一个体现俄罗斯()的舞蹈。1.0 分 A、民间信仰生活 B、民间世俗生活 C、宫廷生活 D、宗庙生活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11舞蹈的客观范畴不包括以下哪项:()。1.0 分 A、生活形态的舞蹈 B、规训形态的舞蹈 C、审美形态的舞蹈 D、作品形态的舞蹈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2下列属于规训形态舞蹈的功能的是()。A、表现世俗生活 B、表现宗教信仰 C、表现不同主体构造的不同文化 D、表现内隐的主流文化意志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3下列不属于孔雀舞的形式的是()。1.0 A、男子独舞 B、双人舞 C、三人舞

1.0 分

分D、女子群舞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4从()中可以最先获得舞蹈的主题信息。1.0 分 A、舞蹈场地 B、舞台布置 C、舞蹈时间 D、舞蹈名称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5下列不属于舞台民间舞种类的是()。1.0 分 A、直接从民间来,稍加整理的舞蹈 B、几个民间舞集中起来编成一个新型舞蹈 C、根据民间音乐、文学、绘画等材料创作而来的舞蹈 D、根据舞蹈家对民间生活的想象创作而来的舞蹈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6舞蹈欣赏中()是第一位的。1.0 分 A、时间因素 B、空间因素 C、舞者的专业性 D、舞台效果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17下列不属于古典舞应具有的“古典风格”的是()。1.0 分 A、与古代相连 B、至今尚存 C、有形式规则 D、能迅速走红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8《海棠依旧》中女主人的女儿生产的地点是在下面哪国的一个公寓的地下室:()1.0 分 A、美国 B、英国 C、意大利 D、法国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9()是考察古典舞蹈作品好坏的标准。1.0 A、文本的价值 B、反映历史的程度 C、历史和艺术语境 D、现实认可度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20下列不属于印度古典舞的是()。1.0 分

分 A、婆罗多 B、奥迪西 C、卡塔卡利 D、泰米尔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1舞蹈的整体结构即舞蹈的()。1.0 A、效果 B、内容 C、语篇 D、剧目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2欣赏舞蹈的主观态度的终点是()。A、舞者的敬业精神

1.0 分分 B、舞蹈的优美程度 C、舞蹈语言符号所表达的意义 D、舞蹈所表现的故事情节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3()的显著特点是舞蹈得到主流与非主流社会的共同认可。1.0 分 A、舞蹈丰富化 B、舞蹈现代化 C、舞蹈大众化 D、舞蹈平民化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4《睡美人》是()的经典舞蹈。1.0 分 A、当代芭蕾 B、宫廷舞 C、现代芭蕾 D、古典芭蕾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5三人舞的舞蹈形式主要是为了展现()。1.0 分 A、和谐 B、冲突对抗 C、自我展示 D、平衡对称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26舞蹈应在技术构成和程式化方面达到高标准,这是()的要求。1.0 分 A、舞蹈历史分析 B、舞蹈外在环境 C、舞蹈本体 D、舞蹈理论分析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7()是影响群舞效果的最重要因素。A、舞蹈技巧 B、舞蹈道具 C、舞台调度 D、舞台灯光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8上等舞剧的标准是()。1.0 分 A、无叙事,有舞蹈 B、有叙事,无舞蹈 C、有叙事,有舞蹈

分1.0 D、无叙事,无舞蹈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9下面哪一项是“有话世界”:()1.0 分 A、业身 B、粗身 C、细身 D、身段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30下面关于《天鹅之歌》表达正确的一项是:分 A、最长、最环保的剧目 B、时间1小时 C、陈维亚编舞 D、1.0()最短、最环保的剧目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31《天鹅湖·二幕》中罗特巴特囚禁了下面哪一位:()1.0 分 A、爱莎公主 B、奥杰塔公主 C、妮莎王后 D、迪亚王子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32从佛教道义上讲,舞蹈《千手观音》的缺陷在于()。1.0 分 A、观音坐莲花台 B、观音下莲花台 C、音乐不符合 D、动作表现力不够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33舞蹈教育早期职业化的弊端在于()。1.0 分 A、舞蹈知识储备不足 B、舞蹈内容同质化 C、舞蹈理论理解不深刻 D、舞蹈技能单一化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34下列不属于舞蹈欣赏路径中“细读身体”的是()。1.0 分 A、姿势 B、表情 C、服饰 D、动作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35现代舞的关注中心是()。1.0 分 A、表情 B、手臂 C、脚 D、躯干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36韩国用来迎接国家元首或展示传统文化的舞蹈是()。1.0 分 A、羽舞 B、孔雀舞 C、踏舞 D、僧舞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37现代舞的本质是()。1.0 分 A、蕴含现代思想观念 B、用细致动作反映内容 C、用身体书写现实 D、反映时代性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38舞蹈《醉狐》的整体风格属于()。A、滑稽 B、多变 C、典雅 D、优美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39下面哪一剧场可以看到娱乐性舞蹈:()A、分 1.0 1.0 分 红磨坊 B、巴黎歌剧院 C、巴士底剧场 D、高雅舞蹈表演地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40印度古典舞是()的代表。1.0 分 A、印度主流文化 B、印度不同民族风格 C、印度宝莱坞娱乐 D、印度民间艺术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41《海棠依旧》的构成形式中第一个洗礼的地点是下面哪一项:()1.0 分 A、皇宫 B、卫生间 C、平民产房 D、高贵公寓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2下列不属于中国高雅舞蹈的是()。1.0 A、芭蕾舞 B、中国古典舞 C、军旅舞蹈 D、中国民间舞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43下列不属于飞天舞的是()。1.0 分 A、闻法飞天 B、赞法飞天

分 C、涅槃飞天 D、颂法飞天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44与现代舞反传统的态度不同,当代舞最大的特点是()。1.0 分 A、对传统舞蹈的继承 B、对现代舞的创新 C、对各种舞种的融合 D、对传统舞蹈的尊重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5下列属于中国传统舞蹈范畴的是()。1.0 分 A、中国古典舞和中华民族民间舞 B、中国民间舞和中国当代舞 C、中国古典舞、中国民间舞和中国当代舞 D、中国古典舞和中国民间舞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46古典舞必须具有()价值观念才能经受住历史和现实的考验而成为经典。1.0 分 A、时代性 B、先进性 C、经久性 D、历史性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7舞蹈剧场形式的改革是随()而改革的。1.0 分 A、受众对语篇要求的变化 B、现代舞台科技的发展 C、舞蹈演员专业功底的熟练 D、舞蹈形式的发展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48康巴藏舞的发源地是()。1.0 分 A、甘孜 B、迪庆 C、玉树 D、阿坝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9最重要的舞蹈调度是()。A、道具的空间位置 B、身体投射的方向 C、灯光投射的位置 D、人物之间的互动

1.0 分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50舞蹈《挽扇仕女》的创作具有()特点。1.0 分 A、原型复现 B、融合性 C、回溯性 D、模仿性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二、判断题(题数:50,共 50.0 分)

1《天鹅湖》这个故事是柴可夫斯基一人独创的童话。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舞蹈中的空间变化是通过时间变化来展现的。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芭蕾舞的动作可分为播撒式和收获式两种。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舞剧《稻禾》的编导是左青。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5舞台民间舞进入主流状态,其舞蹈内容也要表现主流内容。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6当过多的奢华的身体行为出现在舞蹈上时,必然会压缩观念展现的时间。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7舞蹈《醉狐》显示了人们对自由的追求。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8宏大叙事舞蹈都是直接阐述国家主题的。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9中国古典舞鉴赏首先要从时间和空间上分析舞蹈类别,再根据舞蹈类别进一步分析主题、结构、动作等。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0韩国僧舞的主题是个体在自我心灵净化过程中达到超越。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1仅通过动作就可以欣赏到舞蹈的内涵,不用考虑音乐、服装等因素。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2生活形态、规训形态、作品形态这三种形式的舞蹈功能不同,价值有高有低。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3印度的七个古典舞流派存在同质异构性,即舞蹈内容相同、形式不同。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4正确的“中华民族民间舞”应包括中国各少数民族的古典与民间舞以及汉族的民间舞。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5解剖学是舞蹈的基础。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6假晶现象是指中国古典舞在身体语言的建构中照抄照搬芭蕾的动作而丧失自我的现象。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7韩国古典舞《佳人剪牡丹》不能用来表达国家昌盛的语境。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8作品形态的舞蹈只能在剧场和舞台上表演。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9历史生活舞蹈包括民间舞和宫廷舞两种。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0徐志摩是一个古典人物形象。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1对生活形态的舞蹈进行评价时,应站在舞蹈自身的语境中评价,不能站在专业高雅的角度评价。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2全身一体动作是通过身体语言来言说舞蹈内容的唯一方式。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3古典舞来源于民间。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4要阐述更深的有话世界,舞蹈必须要达到一定的时间长度。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5舞台民间舞重返民间时首先要了解的是舞蹈形式。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6职业舞者将民间舞蹈搬上舞台时,往往会通过消解民间舞道具的方式来实现舞蹈形式的精致化。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7古典舞的动作应来源于自身国家的古代历史和文化。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8舞台民间舞整体在向典雅方向发展。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9欧洲的宫廷舞现在已在生活场中消失。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0杂技式舞蹈是舞蹈由“业身”形态到“细身”形态的一种退化。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1在世界古典舞中,每种舞蹈都有其标准化的符号呈现。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2生活形态舞蹈的特点之一是种类繁多、涉及面广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3当代舞又称当代舞蹈,是舞蹈种类之一。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4涅槃飞天舞用于表达人们对死亡的态度与思考。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5“果谐舞”意为“圆圈舞蹈”,是康巴地区的一种群体表演艺术形式。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6当代舞融合了古典芭蕾和现代舞各自的优势。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7超长的历史和超大的民族使中国古典舞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形式和风格。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8只有理清中国传统舞蹈的内在逻辑关系,才能将中国民间舞恢复到本元。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9民间舞蹈缺乏抗国家干扰的自主能力。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0舞蹈《海棠依旧》用细致的身体动作反映了深刻的舞蹈内容。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1“二老艺人”是指再生民间舞的重构者。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2舞蹈《挽扇仕女》的创作基础是满族宫廷舞中的旋转。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3舞蹈家的信仰支撑对其作品的影响不大。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4舞蹈欣赏的终极欣赏对象是表情。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5古典舞所表现的内容是非主流社会中各种身份群体的人和事。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6观众在不同的舞蹈场中得到的是不同的感受和思想。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7中国古典舞的表现特点是时间上的一段、空间上的全部。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8经典的有价值的舞蹈作品都是具有理论分析性的。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9人们通过“裂面”舞来表达自身的仇恨之情。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50不同受众群体对经典舞蹈的理解程度都是相同的。1.0 分

舞蹈鉴赏论文 篇5

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艺术,是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舞蹈起源于对生产劳动,战斗,社会生活动作的模拟再现,图腾崇拜和表现,交流思想感情的内在冲动,可以说舞蹈是人们内心生活的一种外在表现。其在物质的载体以及表现手段方面有着不同的特性。舞蹈是以身体为载体,在舞蹈者不断的动作变换以及身体姿势中,描绘想要表现的事物。

舞蹈是艺术的一种,是已经过提炼,组织,美化了的人体动作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是一门空间性,时间性和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在舞台的空间里,舞蹈者身体的存在就是一种形式美,经过身体的运动所呈现的线路曲线,跳,转,跑以及各式流畅表演,都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了。舞蹈者在舞台的演出,通过外在的服装、灯光、音乐,内在思想感情,赋予舞蹈一种具有生命的灵气,丰富的艺术意象以及深远的舞蹈意境都被完整的展示出来。

舞蹈的直观性,抒情性,虚拟性,节奏性是形成舞蹈美的四个基本审美特征。而舞蹈艺术的美学形态正是以形态美,抒情美,神韵美三种基本态势存在并相互作用的,即动而有形,舞而有情。

从直观性上看,舞蹈被称为活动的雕塑和绘画。由于舞蹈是以人体的姿态、表情、造型,尤其是动作来表现思想情感,表演在塑造舞蹈形象时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注重描写人物的舞剧和舞蹈作品中,舞蹈形象主要是指以舞蹈动作、姿态、表情和造型所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对于那些注重描写生活场景或抒发情感情绪的舞蹈作品,舞蹈形象同样需要通过演员的形体动作和姿态表情,来形成具有典型意义的舞蹈意境。总之,不论是塑造人物,还是表现意境,舞蹈形象都需要依靠动作和姿态来表现人物性格,创造情绪氛围,使得舞蹈形象总是具有直观性或称动作性的美学特性。舞蹈运用高度凝练的、程式化的姿态、动作,着重表达人们的内心情感活动。某些难以用语言说清楚的精神状态和情感体验,用舞蹈动作往往可以把它抒发的细致入微、淋漓尽致。

而抒情性是音乐、舞蹈的基本属性。音乐、舞蹈这一类表情艺术,难以模拟或再现客观对象,而善于表现或传达创作主体的情感情绪,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舞蹈中有大量的抒情舞蹈(即情绪舞)。这些舞蹈作品中几乎没有任何具体的情节或事件,主要是表现某种特定的情绪,通过强烈的情感氛围来震撼观众的心灵。即使对于情节舞和舞剧这样一些舞蹈作品来讲,虽然它们离不开一定的事件或情节,但它们真正关注的并不是去叙述或描绘这些事件,而是利用这些事件或情节作为基础,来塑造舞蹈形象,烘托环境氛围,最终仍然是为了表现情感情绪和传达审美思想。

舞蹈是人的情绪、情感的表达与宣泄,它以富有形式美的人体动作来传达精神,可以说是形象化了的情绪和情感。舞蹈的表现语言主要是人体动作,人体动作不善于叙事(这与雕塑语言很相似),但却能在表现丰富复杂的情感方面胜出一筹。它侧重于表现,善于抒发情感,开拓想象,运用舞蹈的语言表情达意,唤起人们精神上的共鸣。闻一多说过:“舞是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成功的舞蹈表演,每一个动作、人体的每一块肌肉,都布满了情感,有时变形的动作和夸张的表现,从另一层面上表现和抒发强烈的精神世界。

从虚拟性看,舞蹈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形式,演员在舞台上展示的动作,很多都不会发生在实际生活中。虚拟性是舞蹈的表现手法,是舞蹈审美的重要特征。用人体的动作、姿态来代替日常生活中的言谈话语,用“音乐——舞蹈台词”作为人物交往。刻画性格的台词,这本身就是一种虚拟象征。这种虚拟和象征是以生活为基础的,能概括而凝练地反映生活的本质,因而得到广大观众的承认和赞赏。舞蹈永远要把动作和舞姿置于情感逻辑的统率之下,形式必须服从内容,否则,为形式而形式,片面追求形式美,就会破坏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就会失去舞蹈的真实性。这种虚拟性为舞蹈描写大千世界,人间万态,开拓出广阔的领域,也使人们透过虚 拟象征性的舞蹈形象,产生欲望,获得心灵上的感悟和净化。

舞蹈是根植于舞台的艺术,其表现力容易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必须以虚拟性作为主要的艺术手段,使观众自然而然的联想到并未出现在舞台上的生活内容,对作品进行补充。如果强行运用生活的逻辑对舞蹈进行解读,一定会觉得无比荒诞,可是一旦切换到舞台上,一切却显得非常顺理成章,这正是舞蹈艺术虚拟性的完美体现。

舞蹈鉴赏论文 篇6

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专业 财务管理

班级 0902

学号 310910040205

姓名 胡庆艳

舞姿翩翩你从梦中来

——浅谈中国古典舞

中国古典舞,起源于中国古代,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它融合了许多武术、戏曲中的动作和造型,特别注重眼睛在表演中的作用,强调呼吸的配合,富有韵律感和造型感,独有的东方式的刚柔并济的美感,令人陶醉。它作为我国舞蹈艺术中的一个类别,是在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时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具有一定典范意义的和古典风格特色的舞蹈,其创立于五十年代,曾一度被一些人称作“戏曲舞蹈”,因为它本身就是介于戏曲与舞蹈之间的混合物,也就是说还未完全从戏曲中蜕变出来,称它为戏曲,它已去掉了戏曲中最重要的唱与念;说它是舞蹈,它还大量保持着戏曲的原态。

中国古典舞主要包括身韵、身法和技巧。身韵是中国古典舞的内涵,每个舞蹈的韵味不同,两个人跳同样动作,韵味都不同。身法则是指舞 姿还有动作。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沃土的古典舞蹈非常强调 “形神兼 备,身心互融,内外统一”的身韵。神韵是中国古典舞的灵魂。神在中 而形于外,“以神领形,以形传神”的意念情感造化了身韵的真正内涵。

中国古典舞的音乐大多采用中国特有的民族乐器演奏的乐曲,如古 筝、二胡、琵琶等。中国古典舞服装古色古香,根据舞蹈的具体要求也 各有特色,汉唐舞大多采用传统的汉服。

于我,古典舞是《春江花月夜》的寂静空灵、恬淡幽静;是《霓裳羽衣舞》的盛世繁华;是《扇舞丹青》的古雅端庄、高远恬静;是《桃夭》的青春妩媚;是《踏歌》的纯净明媚;更是《千手观音》的美轮美奂„„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群舞《春江花月夜》是截取张若虚作品中的部分诗句加以表现,它的灵魂是音乐《春江花月夜》。舞台上,幽蓝色的灯光营造出烟雾迷蒙的静夜,柔粉色的灯光投射在题有“春江花月夜”的巨大扇面上,给人花月朦胧之感,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紧接着,扇面合拢灯光渐暗,手执单扇的女子在轻纱旁翩然起舞、若隐若现,变换扇面的波浪动作恰似江风习习、花草摇曳,这正是“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当轻纱褪去,整个舞台仿若一片荷塘,“荷塘”始终笼罩在重重薄雾中,美得厚重,美得朦胧,此时,除三位领舞外,其余手执单扇的女子有如荷塘上田田莲叶簇拥着朵朵清荷,三位领舞则有如清荷从层层莲叶中探出头,或露角或含苞或绽放,亭亭玉立、千姿百态,薄雾缭绕的荷塘里,那碧绿的荷叶,那婀娜多姿的荷花以及迷蒙的月色,清幽淡雅、安谧柔和、朦胧和谐,给人一种美的愉悦......群舞《春江花月夜》如同一首诗,意境朦胧优美,这美妙之处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舞蹈是情怀,是生命,也是一种哲学,荷塘月色的素雅之美是人生返朴归真的理想境界,也是发自内心包容万物、归于宁静的大美!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月光如水影摇曳,风送荷香入梦来。

扇起襟飞吟古今,虚实共济舞丹青

《扇舞丹青》借用一把延长手臂表现力的折扇,演绎了中华民族书法艺术的神韵之美,动态地展现了“纸上的舞蹈”,可谓文治“舞”功。作品通过表演者似飞腾狂草、像描画丹青般的一招一式的精彩表演,在整个的舞台空间,塑造出一种古雅、端庄,充满中国传统舞蹈文化体态形象,将古典舞与中国书法文化、扇文化、剑文化融为一体,把舞、乐、书、画熔于一炉,在情景交融、人与自然浑然一体中达到含蓄蕴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营造了一个恬静、雅致、高远的意境。它既具有限无限的超越美,又有不设不施的自然美,这不但是舞蹈艺术所崇尚的,而且是中国人一直所追求的高级审美境界,由此舞蹈《扇舞丹青》无愧为雅俗共赏、赏心悦目,令观众目不转睛的“墨舞”精品。

有一首诗精辟概括、准确描述了此作品,那就是:“扇起襟飞吟古今,虚实共济舞丹青。气宇冲天柔为济,怜得笔墨叹无赢。丹青传韵韵无形,韵点丹青形在心。提沉冲靠磐石移,却是虚谷传清音。”作品所营造出洒脱、飘逸、灵动、稳重和突变等不同的效应,时而高山坠石、千里阵云、忽而春蚕吐丝、绵里藏针的舞蹈形象、形式之美,令人如梦如幻、如痴如醉。

楚腰纤细掌中轻

《楚腰》在古典美学的虚实论的美学标准的要求下,也达到了艺术虚实统一的境界。在创作中,以有限的形态创造无限的意境;在审美中也对应着心态虚静的审美心态。面对《楚腰》,人们无法不以一种虚净澄明的审美心态去体悟舞蹈的最高境界。舞蹈艺术不仅是形态的追求,还有对陶冶人类情感的理想追求。在《楚腰》中,我们既羡慕舞者的婀娜多态,又更要赞叹中华文化的瑰丽与多彩。所以《楚腰》不仅属于现代,属于历史,更属于人们内心深处对美,对古代文化的缅怀与激励的渴望。

“楚腰纤细掌中轻”,整个舞蹈非常优美,“翘袖折腰”的动态与美感被发挥得淋漓尽致,服装设计也好,长袖翩然,曲裾飞扬,楚韵十足。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头戴 鶡冠,很好的契合了先秦时期英武刚烈的民风,而且岁舞者舞动时更奇妙地平添了舞者的婀娜灵动。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桃夭》,整个舞蹈洋溢着青春的气息,舞者妙曼的身姿为观众塑造了如同小桃树一般的少女形象。取自《诗经》的舞曲《桃夭》中待嫁少女艳若桃李的面容让观众仿 佛置身于四月盛开的桃林之中,妙龄少女们嬉戏玩闹着,少女的清脆笑声伴着桃花的香味扑面而来,充满着生机活力的舞姿如同枝头桃花般在这美丽的世界怒放。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踏歌》所表现的是阳春三月,碧柳依依,翠裙垂曳,婀娜身资,一行踏青的少女,联袂歌舞,踏着春绿,唱这欢歌,溶入一派阳光明

媚、草青花黄的江南秀色里。舞蹈充溢着浓浓的文化气息。纯净,洒满了春光。少女的神情欢愉畅然妩媚俏丽,娇羞无邪,情窦初开,心扉悄启,尽情尽兴,如醉如痴,乐而忘返,从舞姿造型上,她们舞姿古朴别致,韵律独具,袖子运用有别常规,似如古籍所载:“若来若往,若仰若俯”、“罗衣从风、长袖交横”,重心微倾生新韵,节奏洒脱步均衡,舞姿流动绵延,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美感。

千手千眼观世音

六年前的春晚,一曲舞,犹如舞灵出动,感动了多少人,成就了多少人。这曲《千手观音》无疑是如今新古典舞中难得的佳作。无疑,这支舞是美的,它美在其艺术魅力。当《千手观音》组出“盛世开屏”的画面,千只纤手曼颤,千只慧眼闪烁之时;当舞者用优美的身段和婀娜的体态表现无声世界的韵律与美感,用端庄的容貌和天使的微笑透出心灵窗户中的祥和与美德。便是前面所说的“身韵”的表达,美的享受。《千手观音》感动人心的艺术之魂,这舞的舞者皆为聋哑人,无法感觉声音的律动,却排除万难,通过千万次的练习,直到身体产生了记忆。这舞得不仅仅是身体,更是他们的心。

《千手观音》的成功离不开舞蹈本身传达或者演绎出来的中华民族文化优秀的、华美的内涵。从舞蹈《千手观音》中,看到了东方文化精神,感受到了中华文化元典之美,那种温文尔雅、柔美万象、经纬天地、博爱人间的真善美。此舞的编导张继刚曾说过:“不要让别人因为同情心而肯定你,而是要用美去打动观众。”当第一次看到这个舞蹈的时候,我只觉得目不衔接、眼花缭乱、目瞪口呆,看完还意犹未尽。二十一位表演者,或站成一排,演绎出千手律动、孔雀开屏、鱼贯而出;或分成几组,演绎聚合的宝塔;他们的手时开时合、时伸时缩,变化万千。真正领悟到什么叫将手部艺术发挥到了极致。他们的动作时那么的到位,他们的配合是那么的默契与和谐。表演者用手表现属于人们的真、善、美。

舞姿翩翩你从梦中来,这是我对古典舞最大的感觉,它就像一个翩翩起舞的少女,穿越了千年的时光,在古韵中悠悠地随歌起舞,拨开

重重薄雾走进人们的视野,带给人们以视觉的盛宴。

舞蹈作品鉴赏教学大纲 篇7

一、精选教材内容

舞蹈审美是由表及里、由浅人深的过程, 舞蹈鉴赏的全过程也正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认知过程。在舞蹈鉴赏活动中, 审美意识的培养集中的问题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欣赏者自身对舞蹈兴趣, 二是作品本身的趣味性。舞蹈作品对于学生来讲, 第一的评判标准是好看, 即“悦目”, 有了这个基础, 才能激发观众的兴致, 引导他们参与到作品的情感历程中去。为作品悲, 为作品喜, 为作品激昂, 为作品低沉, 进而达到“赏心”的目的。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材上的选择上, 应注意以下几点:

1. 经典的中外作品

借助于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舞蹈作品, 无疑可以从中了解到许许多多书本和个人经历所无法得到的生动而丰富的知识。舞蹈作品创作的方方面面, 是舞蹈编导、舞蹈演员多方面文化知识的掌握与运用, 对于舞蹈的鉴赏和理解, 也应该基于更为广泛的知识基础。比如:通过舞蹈《红绸舞》, 人们形象地领略到那个年代亿万人民投身于建设新中国的热情, 以及翻身解放做主人的喜悦;通过《天鹅湖》等经典芭蕾舞剧作品, 领略世界舞蹈皇冠独具一格的审美特点和艺术魅力;通过舞蹈《天边的红云》《踏着硝烟的男儿女儿》等作品, 那些为祖国、为民族、为真理而斗争的无畏战士、英雄人物忘我牺牲精神和崇高的革命精神, 都无不撞击着人们心中爱的火花, 给人以强烈的震撼;通过《踏歌》《扇舞丹青》等优秀舞蹈作品的反复领悟、探究、剖析形式美以及构成美的技法, 从作品中孕育着人文精神的教育活动中, 直接培养和提高了自身的审美情趣和对舞蹈作品鉴别的能力。

人类生活的世界是极其广阔的, 生活的内容也很丰富, 但对每个人来说, 由于所处的空间与时间的限制, 不可能观察和体验到一切事物。然而, 借助于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舞蹈作品, 无疑可以帮助我们开阔眼界, 从中获得生动而丰富的知识。

2. 传统的民族作品

民族民间舞蹈, 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凝聚着博大土地上的人们千百年来创造的艺术精髓, 记载着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鬼神之间纷繁复杂的关系, 也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散发着泥土的芳香, 浓缩、积淀了民族精神及文化特质。在众多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中, 东北民间舞以热情火爆著称, 表现了东北人民豪放的性格, 舞蹈幽默风趣既有“哏劲”的动律, 又有“稳中浪”的审美特征;蒙古族舞蹈热情奔放、稳健有力, 节奏欢快, 具有强悍、质朴, 庄重的鲜明特点, 体现了蒙古族雄浑、刚毅、端庄、稳健的性格特征;藏族的民间舞蹈由于高原气候、生活习惯、特有的服饰着装等形成了“无屈不成动, 欲动必先屈”的动作规律, 给人以安详和谐的美感;地处西北古代丝绸之路的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舞蹈, 善于运用头、颈、肩、臂、腰部的技艺, 充满古代西域乐舞风情。

杰出的艺术作品无一例外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越具有民族性的艺术作品, 越具有世界性。通过优秀的民间舞蹈作品赏析, 在对舞蹈的审美体验中感悟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本土民间艺术的慧眼, 保护本土民间艺术, 形成关注本土民间舞蹈文化的良性氛围, 从而促进本土民间舞蹈传承和发展。

3. 流行的时尚作品

各个时代的人们, 受着特定社会实践内容和社会思想的影响, 形成各自不同符合时代要求的审美理想和要求。爵士舞热烈狂野, 直接把内心的感受通过舞者身体扭动的形态表现出来;街舞通过头部、颈部、肩部、上肢、躯干等关节的屈伸、转动、绕环、摆振、波浪形扭动, 轻松随意的张扬着个性和反叛精神;肚皮舞以舞者的双臂像海风吹拂, 胸部像海浪起伏, 头部则像浪花中跌宕的轻舟, 给人一种浮雕艺术般的美感;摩登舞体现男士的绅士风度和女士的淑女美态。等等这些时尚的流行舞蹈, 都是由于它们多元化的舞蹈语汇和个性化的舞蹈语言以及不拘形式、对时代无所禁忌的舞蹈意识, 而备受现代年轻舞者和广大青少年的喜爱。

在年轻人的眼中, 美已经不再是至高无上的概念, 而流行时尚的作品会给予他们更多的感悟, 进而从另一个侧面通过打破传统的审美方式, 注重到对人性的关照, 从而达到对程式化的解构, 对个性的张扬。

二、改进教学方法

合理的择取教材是舞蹈教学的关键, 但高质量的教学更重要是体现在课堂, 即:教学方法。因此, 优选教学方法, “提升学生的潜能”是舞蹈鉴赏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鉴于舞蹈鉴赏教学的特点, 笔者认为改进教学方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营造氛围

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能激发学生的个性, 促进教师顺利的教学和学生激情的投入, 使教和学都得到最好的发挥。所以营造一种良好的、有序的、积极的、愉快的课堂氛围尤其重要。

舞蹈鉴赏课有别于其他课堂教学。首先, 教师要有充分的案头工作, 每次课都要准备好课件, 精选好清晰、高品质的舞蹈音像资料, 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其次, 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可采用与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分析, 使枯燥的赏析理论充满丰富的感情色彩, 构成一种平等的相互交流的关系。例如在分析某些舞蹈作品时, 可从大家熟悉的文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民俗学等相关学科的角度, 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再根据舞蹈的分段把学生分成小组, 每组学生讨论分析一个舞段, 最后再由各组选派的代表将分析的内容阐述出来。讨论式教学方法能够创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能够使学生的思想更活跃, 思维更积极, 从而也学得更主动。

2. 形情兼备

舞蹈是一种直观的艺术形象, 在舞蹈作品中所要表现和说明的一切, 都必须通过艺术形象直接地表现出来。而且即便是表现舞蹈中人物比较复杂的思想感情活动, 一般也不用语言, 同样必须用人物的行动和动作直接形象地表现出来, 才能使观众理解。比如:我们在观赏杨丽萍表演的《雀之灵》时, 首先是被杨丽萍优美的体形与轻盈柔软细腻的动作所吸引;在张继刚编导的独舞作品《太阳鸟》中, 我们看见的是羽翼丰满的候鸟;在《秦王点兵》中, 我们仿佛看到了古代秦始皇兵马俑的复活;民间舞蹈《老伴》呈现的是一对相亲相爱、相濡以沫, 共同走向夕阳余晖的老夫妻形象。这期间, 首先要感受作品, 尤其需要聚精会神地注意观看。

然而, 舞蹈又是一种抒情性的艺术。正如我国汉代诗歌专论《毛诗序》中所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言之不足, 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 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 不知手之舞之, 足之蹈之也”。优秀的舞蹈作品, 不仅是视觉上的美感享受, 同时这种美感的产生, 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欣赏者的热情, 在情绪的带动下去尝试舞蹈带来的身心愉悦。《雀之灵》随着舞蹈动作的展开, 人体有节律的动作和音乐的融合表现出孔雀畅饮、嬉戏、展翅飞翔的舞蹈形象, 表现出了“孔雀”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把她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追求, 在舞蹈动作中充分地展现了出来。

因此, 在鉴赏舞蹈作品中, 通过对舞蹈艺术的表现形式与丰富的舞蹈情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才能更好地理解舞蹈艺术特有的个性和巨大艺术感染力。

3. 舞动结合

舞蹈艺术它是在人体动作有规律的变化中呈现的。身体动作犹如语言, 是舞蹈艺术表情达意的主要手段。尽管舞蹈鉴赏是理论课, 但是“动”是舞蹈的精髓。结合实践领悟舞蹈魅力, 通过对舞蹈作品的欣赏和讲解, 让学生在舞蹈的动作和真实、率真及油然而生的情感中, 产生一种“内模仿”, 进而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介绍芭蕾舞的特征与审美时, 结合芭蕾舞脚位的训练, 让学生从简单的动态中形成对芭蕾“开、绷、直、立”审美特征的最直接的感觉, 进而体验人类最理想的人体去表现人类所共有的思想情感的世界芭蕾的美;比如欣赏藏族民间舞, 可以安排教一些简单的手位及具有代表性的颤膝、屈伸、晃袖等动作, 让学生亲身感受和领略高原民族特有的服饰着装, 虔诚的宗教心理, 以及舞蹈中粗犷古朴的民族气质;又比如我们欣赏舞蹈《海燕》时, 可以结合柔臂动作的练习, 运用波浪式颤动臂膀的曲伸、起伏, 去感悟海燕在茫茫大海上搏击风雨、雷电气势, 和生命的抗争奋进、生生不息的精神。

舞蹈是动作的艺术, 动作本身就包含着无穷的魅力。作为舞蹈鉴赏者既要理解舞蹈创造者的思想意图, 也要逐渐走进运动起来的人体中, 并学着积极利用人体运动的良好姿态, 去表现各种形态化动作和个人或者多数人的思想和情感。因此, 在舞蹈鉴赏课中, 可适当的对大学生进行形体舞蹈训练, 通过一些具体动作的练习, 把舞蹈知识与动作结合起来, 让大家获得优雅端庄的体态, 协调匀称的形体, 举止潇洒的风度, 同时也在有限的形体训练中获得对舞蹈最初的肢体表现的感觉, 进而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全面提升舞蹈鉴赏课教学效果。

舞蹈鉴赏作为一种审美艺术教育, 是一种孕育着人文精神的教育活动, 是对大学生艺术感觉培养的最有效的途径。正确的鉴赏是一个人综合文化艺术修养的体现, 作为当代大学生需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 通过对舞蹈艺术美的鉴赏, 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和对舞蹈作品鉴别的能力。而作为教育者, 更要认真努力探讨适合大学生知识需求的途径, 以现代课堂教学理念为指导, 研究适合大学舞蹈鉴赏的课堂教学理念, 探索具有舞蹈鉴赏特点的课堂教学方法和实践模式, 用以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摘要:大学舞蹈鉴赏课是大学生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如何使舞蹈鉴赏课在现代大学生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凸显出其独特的作用, 全面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实践环节的完善是十分必要的。

语文文学作品鉴赏性阅读教学初探 篇8

关键词:文学作品;鉴赏性;阅读教学

对作品的鉴赏是一种审美活动,是对美的认识和评价,鉴赏的过程是受到美感教育的过程。鉴赏性阅读,是以鉴赏文学作品艺术形式及内涵为主要目的的阅读,它是在充分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作品的表现技巧、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欣赏和鉴别,通过阅读,力求达到情感共鸣和理智领悟的认识高度,逐步培养和提高艺术的审美能力。所以鉴赏还包括主动的判别,它与读者的立场、观点、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又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是艺术再创造的过程。

一、语文文学作品鉴赏性阅读教学的一般过程

从阅读和测试情况看,进行鉴赏性阅读可采取以下几个步骤:

(一)初读——注重语感,把握内容(感知阶段)。

语感,是指读者的语言感知活动。我国早期教育家夏丏尊对语感作过形象的描述:“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面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两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也在此。”文学的敏锐感受,是一种语言修养,是在长期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的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阅读文学作品,离不开语言的媒介,只有通过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才能达到预期的阅读目的。文学作品不像其他艺术形式把色彩、线条、颜色、音响等感觉因素直接交给读者,鉴赏时首先要借助语感,使曾经化为作家头脑里活跃过的可感知的形象,再在我们的头脑中生机勃勃地浮现出来,这是鉴赏文学作品的第一个“环扣”。

例如,阅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时,我们根据作者运用的语言文字材料,仿佛看到了清清的溪流,粉色的桃花,缤纷的落英,鲜美的芳草,以及那追逐着浪花的渔舟,那惊喜而痴迷的渔人,甚至似乎听到了潺潺的水声,此起彼伏的鸡犬之声,村中男女忽闻“今是何世”的惊奇感叹声,于是我们似乎也来到了桃花源里。可以说,好的文学作品可以借助于有特定技巧的文字材料,将学生的审美感知稳定地引向对象,使各种感觉有机结合起来,全面地、立体地、多层次地去感受文学作品,从而获得对艺术形象或意境的较完整的印象。

完形心理学理论十分重视艺术阅读的整体性特征。它要求人们在阅读作品时,把它视为一个格式塔,即知觉整体,在足够的时间里认真欣赏、揣摩、玩味,从而直接把握作品的主旨、情境、艺术营构技巧等。在阅读活动中,对一篇语言艺术作品的阅读,不应着眼于某一个孤立的部分,而应以整体形式出发,任何一篇文章的生成与构成,无论是一首诗歌,还是一篇散文、小说,都是一个有机的营构系统,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形式。阅读的审美感知,就是建立在文章营构系统的整体把握上,去发现文章营构的艺术美。

(二)品读——品味语言,激发想象(体验阶段)。

在文学鉴赏中,想象是不可缺少的。康德指出:“鉴赏是关联着想象力的自由的合规律性的对于对象的判断能力。鉴赏者要充分地感受、体验、领悟艺术形象(或意境),形成美的观念,获得强烈的美感,没有想象的参与,是不可能的。”

文学作品往往通过个别反映一般,以一当十,以少胜多,具有一定的概括性,读者在鉴赏过程中,必须通过品味作品的语言,激发自己的想象去补充和扩大作品的生活画面,从而获得完整而丰富的形象美感。但这种补充,不要摆脱作品中的形象而随心所欲,要以作品所提供的语言材料为基础,按照其提供的方面和范围进行,同时它又是以鉴赏者的审美感受力、艺术修养、生活经验为依据、为起点的。

比如在赏析李白的诗歌《梦游天姥吟留别》时,既必须理解诗人运用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通过丰富的联想展示梦境,以表达蔑视权贵的精神和气概的特点,又必须在阅读过程中,展开想象的羽翼,补充作品瑰丽变化的景物描绘,进而构想出作者向往和追求的整体奇观,从而体味作品强烈而又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和风格。

实际上,在这个补充想象过程中,我们的“通感能力”起了很大的作用。所谓的通感能力,就是指文学鉴赏时,各种心理因素、各种感觉器官的相互沟通。作品或许只描摹了某位人物的声音,你在补充想象时不仅把握住了声音,还凭借你的生活经验、审美经验将听觉形象转化为视觉形象,补充想象而得到他的模样、神态、体态等,从而愈加完整、真切地把握住艺术形象,使艺术形象更呈立体感,简直呼之欲出。正如刘勰所说:“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想象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联系的中介,是由感性认识进到理性认识的桥梁。通过想象,不但在鉴赏时使呈现于感知之中的语言文学所形成的艺术形象(或意境)更加鲜明生动,而且还能使之更加丰富、深刻。

(三)研读——深入体验,揣摩意组(判断阶段)。

深入体验,揣摩作品的真正意蕴,是鉴赏性阅读的重要环节。体验,是读者的情感反应活动,它是鉴赏阅读的重要环节。鉴赏文学作品,必须真正进入作品的生活场景中去,同作者所描写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从人物的喜怒哀乐中体验作者的爱憎感情。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强烈的情感反应,从而领会各种人物描写手法的艺术效果。

比如,当我们阅读《林黛玉进贾府》时,对下面两段人物语言就要品味、体验一番。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姐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什么书!不过认几个字罢了。”处处留心时时在意、不愿多说一句话不肯多走一步路的林黛玉分明在这里碰了个“软钉子”,她还不知道老祖宗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结果说漏了嘴,引起了贾母的微微不悦。紧跟着宝玉出场,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书,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口气完全变了,而且巧妙地引用了贾母的语言,这说明林黛玉颇能察言观色、小心做人。体验作品的过程就是如此,鉴赏者对形象的感觉、补充、体验的过程,也就是他逐步深入地思索形象意义的过程。

(四)美读——力求交融,产生共鸣(玩赏阶段)。

在鉴赏性阅读过程中,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艺术形象,而不是抽象的逻辑结论,我们的思想感情往往要随着形象的展开而波动起伏;同时,我们又必然要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生活经验,理解或解释作品中的形象,丰富和充实作品里形象的内涵。在这时,会出现由于作品的形象表达出来的思想情感强烈地打动了读者,引起了读者思想感情的回旋激荡的情况,这种人们在鉴赏文学艺术作品时所引起的同作品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相通、类似或交流融合的感情活动,就是文学鉴赏中的共鸣。正如汤显祖在《焚香记总评》中说:“填词皆尚真色,所以入人最深,遂今后世之听者泪,读者肇,无情者心动,有情者肠裂。”

一般的论者常引《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同戏语,《牡丹亭》艳语警芳心”中的一段描写,来说明怎样从形象的感受进而达到思想感情上共鸣的:

这时黛玉见宝玉去了,听见众姐妹也不在房中,自己闷闷的。正欲回房,刚走到梨香院墙角外,只听见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虽未留心去听,偶然两句吹到耳朵里,明明白白一字不落道:“原来是婉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步侧耳细听,又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其中的趣味。”想毕,又后悔不该胡思,耽误了听曲子。再听时,恰唱到:“只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到:“你在幽闺自怜……”等句,越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词中又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听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起,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驰,眼中落泪。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共鸣比一般的文学鉴赏具有更高要求,要达到作品表现的思想感情同读者的思想感情的感应与交流;共鸣表现的由作品的思想内容方面而获得的喜爱或审美愉悦,较一般的鉴赏更为强烈。因此,可以这样说,引起了共鸣则说明读者对作品的鉴赏达到了较高的程度。

二、文学作品鉴赏性阅读教学注意事项

(一)把学生整体审美欣赏水平的提高作为教学目标。

鉴赏方式和方法是变化多样的。一是因教材而异,课文中的体裁、题材和表达方式不同,评议和写法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教学中就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二是因学生而异。初中学生和高中学生的语文基础、学习习惯和心理特征不同;同是高中学生,高一和高三就有很大差异;同是高一学生,这个班和那个班也不完全相同,对不同的学生在教学中就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三是因教师而异。这位教师重视语言教学,那位教师重视文学欣赏;这位教师爱教现代文,那位教师爱教文言文;或者这位教师欣赏这篇课文,那位教师对这篇课文并不十分喜爱;这位教师体会到这篇课文的某个特点,那位教师并没有体会到等。因此说,对作品的评价常因各人的立场观点、生活遭际和兴趣爱好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鉴赏能力的培养,主观因素相当大,不易统一。对一部作品,教师通过鉴赏,自己有了一定的认识,如果学生的认识和自己的不同,千万不能认为都不对,而只认为真理只掌握在自己手中,那就失之偏颇,贻笑大方了。

因此,在进行鉴赏性阅读教学时,我们应把鉴赏方法的教学作为手段而非目的,应把学生的总体阅读能力的提高作为我们不变的教学追求,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整体的阅读审美欣赏能力,而不应过分拘泥于鉴赏方法的传授,否则会造成学生依赖性强,不善于思索质疑的被动局面,那么不管教师怎么出力,训练怎么频繁,总是难有成效的。叶圣陶先生说:“得法于课内,收益于课外。”我们应干方百计地通过阅读方法的指点,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创设各种生动有趣的情境,吸引学生去阅读、去探索,让学生不断受到阅读成功的鼓舞,使学生经常品尝到经过艰苦的脑力劳动而获得成功的欢乐。俗话说,机变随物移,精妙贯未然。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利用各种机会,借助各种方法,因时而化,因事而化,因人而化,坚持不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欣赏水平。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鼓励创造性鉴赏。

创造性,就是阅读中不迷信书本,敢于批判,推陈出新。从本质上说,阅读鉴赏应该是再创造,应该主动地探索。因为阅读者只有具有创造性的品质,才能入于书又出于书,学于书而又不拘泥于书,才能在阅读中始终充满朝气和活力,我们应当在语文鉴赏性阅读教学中重视启迪学生创造美的灵性,挖掘学生丰富的创造潜质,点燃他们创新思维的火花。可以说创造意识的强弱往往成为鉴赏性阅读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尺,李白若没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创新追求,就不会写出那么多清新自然,如行云流水般的盖世杰作,杜甫若没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新愿望,也不会留下那么多字字珠玑,掷地有声的千古绝唱。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创造意识的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创造力是人类智慧的最高表现,也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人素质状况的直接标志,人自身素质的高低,是和他的创造能力的强弱成正比的。鉴赏性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一种最自由的状态,它使人的个性得以最充分的发挥,想象得以最广阔的驰骋,这就为培养个性发挥想象力提供了最佳的机遇。而鉴赏过程中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突出的直觉领悟能力就是创造力的前奏和助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鉴赏。

(三)与写作训练紧密联系。

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是紧密相关的,因此,阅读教学必须与写作训练相结合,这种结合既包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的读写,也包括以阅读为中心,结合写作的综合性训练。

阅读教学中的写作训练是从阅读的需要出发并有助于阅读的深化的训练,阅读教学中的读读写写,是因为边读边写,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学有所得,阅读教学以读为中心,谈写并举,有助于阅读深化,可以说,阅读教学中的写作训练,是阅读教学的延伸和应用。学生对阅读过的课文,理解了多少,有多少体会,很多时候必须通过写作的过程才能体现,对于鉴赏性阅读教学,尤应如此。因此,鉴赏性阅读教学应与写作训练紧密配合,在启发学生感悟语言、想象意境的同时,鼓励他们用文字描绘下来,在进行发散式思维的过程中提示学生写续篇和读后感,这些都可看作从阅读课到作文课的过渡。

(作者单位: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1]曹明海.感应与塑造[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

[2]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3]刘勰.文心雕龙·神思(范文澜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4]汤显祖.汤显祖集(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5]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上一篇:农田水利工程师评级工作总结下一篇:五年级语文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