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歌 舞蹈鉴赏论文(共11篇)
踏歌 舞蹈鉴赏论文 篇1
《踏歌》舞蹈鉴赏
趁着周末悠闲的时间,看完老师推荐的三个舞蹈,《狼路腾》和《秦王点兵》都有男子表演,带有阳刚雄壮的美,而相比而言,我还是更喜欢《踏歌》,十几个衣着亮丽的女演员跳起汉唐舞蹈,将汉唐女子温婉活泼的阴柔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全舞动作并不复杂,却能给人很舒服的享受,仿佛把我们带回汉唐盛世,在明媚的春光下一群女子穿着美丽的衣裳翩翩起舞,谁人看了不心动呢?
上舞蹈鉴赏课之前,我只在春晚或者平时的演出等有看到了少数的古典舞蹈,除此之外并没有很深的了解,加上之前看时没有很仔细或者也没有遇到像《踏歌》这样水平很高的舞蹈,所以课堂在看到《踏歌》时有很震撼的感觉。想到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是很幸福的,坐在家里就可以欣赏到,或许只有汉唐时候皇宫里面的君皇重臣才能欣赏到的高水平舞蹈。我在大一时加入学院艺术团的劲舞队,学了一点爵士舞的皮毛功夫,上了这门课之后也更深发现自己始终是这门舞蹈艺术的门外汉,我只是很纯粹地做出动作,并没能把舞蹈的精髓表达出来。还有,爵士舞和我们中国古典舞蹈,无论是在音乐、动作、表情或者服装等等,都有很大区别的。爵士的性感火辣,音乐劲爆节奏感强,对比古典音乐温柔典雅,动作含蓄柔软,真的给我不一样的震撼。具体来说,震撼有三。
(一)、君若天上云,侬似云中鸟,相随相依,映日浴风。君若湖中水,侬似水心花,相亲相怜,浴月弄影。人间缘何聚散,人间何有悲欢,但愿与君长相守,莫作昙花一现。我想,《踏歌》的成功之处也离不开这首词,诗、乐、舞三位一体,处处充盈于作品的举手投足间。《踏歌》这首词太美了,加上优美轻松的音乐和舞蹈演员的动作、表情,就充分表现了词中所表达的那种爱人之间相知相守,不离不弃的美好爱情。
(二)、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舞蹈中演员充满古典美的服装和头饰,华丽闪耀,特别是她们的长袖。成语“长袖当歌”用在这里就很适合,演员的长袖温柔地一起一落,各种姿势翘袖、抛袖、打袖和搭袖兼融并蓄,舞出各种美丽姿态,宛如来自天宫的美女,个个面容姣好,身材诱人,娇滴婀娜妩媚地跳舞。
(三)、踏歌是汉民族传统舞蹈。这一古老的舞蹈形式源自民间,远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就已兴起,到了唐代更是风靡盛行。它的歌舞形式与中国五千年文明史并躯同行,它起源古老,历史悠久,流传广泛。舞蹈《踏歌》表现出中国五千年源远流长的文化,就显得更加可贵了。毕竟时间是考验一件事情会或一个人十是否优秀的最好标准,经历过几千年的沉淀还能留下来的东西,必定是难能可贵的。对比其他已经失传优秀且历史悠久的舞蹈,踏歌在历史的长河中仍能流传下来并熠熠生辉,这本身就是一种震撼吧。
踏歌 舞蹈鉴赏论文 篇2
关键词:古典舞,舞蹈形态,意象体会,体系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朱熹) 《踏歌》之所以能获得如此广泛的认可, 十年来经久不衰, 正是因为这个舞蹈深深植根于中国文化的沃土, 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风格、文化气质以及民族审美情感。
在《踏歌》中我们看不到高难的技巧, 也找不到见惯的中国戏曲舞蹈特点和借鉴芭蕾动作的影子, 然而它的质朴、 清新和浓浓的中国古典意味却让人似曾相识, 又耳目一新。 它把人们想象中的、在古代诗文中才能看到的美, 通过舞者的举手投足体现出来, 舞蹈中活的形象及典型的舞蹈语言形象, 带来了活泼泼的文化气息和文化意韵, 让人感觉到它是活的, 自古以来就是活的, 引起了深深的共鸣, 使人们认可这才是中国古典舞应有的民族形态。
一、《踏歌》的舞蹈形态分析
(一) “踏歌”的舞蹈特点。“踏歌”的主要特点是歌唱、踏地与舞袖。所谓“歌唱”是“词”与“音调”的合一, “踏歌”之“歌”, 在于其音调的不断反复和词的不断变化。 “踏歌”的第二个特点是“踏”, 亦即和着歌声以足踏地, 踏出鲜明的节奏, 以配合人们内心情感的节奏, 激发情绪。 “踏歌”的第三个特点是“舞袖”。从谢偃的《踏歌词》“倩看飘繇雪, 何如舞袖回”, 可知“踏歌”虽是“连袂而行”, 但并非自始至终都手拉着手, 踏节的过程中也不乏分手而做的舞袖动作甚至有较激烈的“振袖”和因快速踏节而随身体运动的头部动作。
(二) “踏歌”的舞蹈形态分析。《踏歌》的编导孙颖教授坚持认为, 必须从中国历史文化的母体中寻找中国古典舞的风格和气韵。这部作品的舞蹈形态具有古代“踏歌”的鲜明特征。在静态舞姿及服饰上, 《踏歌》大量借鉴了古代遗存汉砖画及陶俑的造型, 从陕西昭陵出土的唐代乐舞陶俑的掩臂、松膝、倾胯的舞姿可以明显看出《踏歌》的借鉴痕迹。 《踏歌》舞者的衣袖式样不是戏曲舞蹈中的水袖, 历来在舞蹈中有着极强表现力的“手”, 始终藏在出手尺许的窄袖中, 更显舞蹈的古拙。
在动态舞姿上, 《踏歌》体现了汉代女乐舞者的姿态。 敛肩、含颏、掩臂、摆背、松膝、拧腰、倾胯是《踏歌》的基本体态。《踏歌》的舞蹈动作运用了“一边动”的独特舞姿, 显得新颖别致, 180度运动弥补了动作的协调对称, 别有一番古拙的韵味。《踏歌》除了体现古代踏歌踏地为节、边歌边舞的特征, 以各种踏足为主流步伐之外, 还发展了一部分流动性极强的步伐。于整体的“顿”中呈现一瞬间的“流”, 通过流与顿的对比, 形成视觉上的反差。就这样左右往返, 若行云流水, 似天马行空。通过欲往突返、似俯却仰等连接动作的处理, 还有肩胸的运用和一些似拙却巧的步法形成的韵味, 构成了它独有的特征。《踏歌》结尾处的一组舞蹈造型, 让人感觉完全是动态的古代壁画和陶俑形象。
二、《踏歌》的意象体会
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本民族审美特征, 在艺术发展初期最为明显, 《踏歌》的歌词渗透、蔓延出的情思充盈于舞蹈之中, 使得作品更加诗化。明白如话的歌词、单纯质朴的音乐、古拙典雅的舞蹈有机地融为一体, 将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和民族审美情感充分体现出来。《踏歌》以舞蹈的形式, 以写意的方式体现了一种使人迷醉的“意象”。《踏歌》有着明显的古代汉唐舞蹈的韵味, 是因为它捕捉到了汉唐时代的审美风格。只有五千年中国文化才能以如此又典雅、又妖媚、又含蓄、又洒脱、又自然律动、又修饰绮丽、又抑扬顿挫、 又行云流水的《踏歌》来赞美生命的美丽。
三、由《踏歌》看创建中国古典舞完整机制的重大意义
《踏歌》的艺术价值和意义将远远超出舞蹈作品本身, 它的艺术成就将会在中国古典舞的艺坛上占有一席重要的位置, 它可能预示着另一种古典学派的诞生。
孙颖教授通过几十年潜心钻研, 提出了创建中国古典舞完整机制的初步构想, 他的《十论中国古典舞》以及多篇论著对这种机制的创建提出了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要把方法的可行性、资源启用的可行性, 既作为实践检验, 也表明民族审美取向的文化定位。在方法上, 要以理论思考指导创作实践。《踏歌》正是基于这种指导思想, 通过对中国舞蹈历史文化的发掘得到的成果。
四、结论
踏歌 舞蹈鉴赏论文 篇3
关键词:舞蹈鉴赏;高校;舞蹈艺术教育;意义
艺术欣赏是一种对审美意识的接受形式,任何一门艺术形式的创作若没有被大众接受或认可,那么艺术作品也将会失去其存在的价值,舞蹈作为一种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艺术也需要被人欣赏和认可。按照现代艺术审美的观点,艺术品创作发展的动力在于其被大众接受或认可的程度,一件艺术作品被大众鉴赏和接受的过程也是艺术家包括欣赏者在内对作品的再创造过程,无论是艺术家还是欣赏者他们都直接或间接的参与了艺术品的创作,因为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没有欣赏便没有创作,只有在欣赏过程中才能实现艺术创作本身所体现出的价值。同样的,对于舞蹈艺术鉴赏而言,欣赏者只有具备了相应的欣赏能力,才能更好地体会舞蹈艺术的魅力。舞蹈艺术鉴赏教育作为高校的一门艺术课程应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提高大学生对舞蹈鉴赏的能力可以更好地实现舞蹈艺术的现实价值,这对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有很大帮助。
高校开展舞蹈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及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高校学生接受艺术熏陶的有效途径。它指导着舞蹈艺术教育大胆的朝着正规化、科学化、系统化的道路发展,进而不断地进步和成熟。其中,舞蹈艺术鉴赏教育已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舞蹈艺术鉴赏经过不断地发展,其已不再是各高校形同虚设、可有可无的课程,它将会为祖国培养更多优秀的、高素质的全面发展型人才。
我国素质教育的现状及舞蹈艺术教育的发展状况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现阶段的主要发展方向,其中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舞蹈艺术教育又是促进我国艺术教育发展的重要教学形式之一。素质教育是人们利用自身遗传与其所处环境产生的积极影响,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生理与心理、智力与体力、情感与意向等因素全面和谐地发展,促使人类文明向个体身心素质的影响深化,从而为学生今后人生规划道路打下扎实的基础。新世纪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的方向应是全面培养多方位复合发展型人才,且具备较为完善的人格,这是新时代发展赋予教育的使命,而舞蹈艺术教育则是达到这种目的的良好载体。自步入新世纪以来,科技、经济、社会的快速变革给我国现阶段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必须作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一专多能的高素质人才。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为现阶段教育教学模式提供了更为宽阔的发展空间,为高校教学提供了更为先进的思想观念。没有艺术教育就不是完整的素质教育,舞蹈艺术教育是艺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舞蹈是人们通过肢体的律动,为表达心中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形态,经过提炼、组织和美化为主要表现手段的一门艺术形式。它起源于劳动,又与文学、音乐、美术相伴而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其以动作的姿态、音乐的节奏和人的肢体动作语言来展示其独特的魅力。
目前,全国许多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开设了舞蹈鉴赏选修课程,这些课程设置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青睐。虽然大多数院校将舞蹈鉴赏列入到选修课范畴中,但由于学生进行艺术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分情况地要求学生选择多门艺术类课程进行教学只能是蜻蜓点水式的教学,效果反而不尽人意。这说明了高校对舞蹈鉴赏课还不够重视,客观上也使学生在心理上存在这类课形同虚设的想法,很多高校都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学校的舞蹈鉴赏课往往一开始听课的学生特别多,到后来越来越少,即便是去的也是为了应付老师点名。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学生对于舞蹈鉴赏课程安排或教学方法上存在偏见,因此,改善舞蹈鉴赏课程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解决课程教学困境的重要途径。
高校开展舞蹈艺术教育的方式方法
创作出美的作品是舞蹈和其他艺术形式所具有的共同目的,通过自身艺术价值来展示自然与社会,以及表达人们对生活的感受与理解,抒发情怀、愉悦身心。舞蹈的表现形式是通过人的肢体动作表达各种内心情感,它是一种特殊的技与艺巧妙结合的表现手段,抒发人们的内心情感是艺术赋予舞蹈的本质属性,节奏性和造型性是构成舞蹈艺术形式的基本要素。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兴趣是学习的基础。要激发学生学习舞蹈鉴赏的兴趣,教师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在题材的选择上,应尽量选择一些贴近学生,使学生都乐于接受、学习的作品;在流行元素的选择上,应有选择性的介绍街舞、爵士舞和拉丁舞等符合学生欣赏品味的舞蹈元素,让学生学习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舞蹈鉴赏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在于精而不在于多,在于理解而不在于盲从;在舞蹈课程讲解上,要根据学生的喜好,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讲解。课堂教学时间和资源毕竟是有限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舞蹈艺术鉴赏教育要把培养学生通过自学来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放在首要位置。首先,具有强烈的审美认知是舞蹈鉴赏的必要条件。舞蹈是一个民族生活习惯、传统习俗以及思想文化的体现,对其鉴赏不能够只停留在形式上,而应该通过深层挖掘它所蕴含的文化、情感来感受舞蹈艺术的美,并掌握一定的鉴赏方法;其次,要加强大学生对舞蹈律动与审美构图的掌握,提升舞蹈意境想象的能力。因此,在对舞蹈已经展开想象和联想之前,要引导大学生对舞蹈所包含的情感进行反复体验。传统模式下单纯的鉴赏已不能满足现在教学发展的需求,尽管舞蹈艺术鉴赏是理论课,但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就能很好的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进而提高教学效果。有情感色彩的、规律的肢体动作是舞蹈本质体现,在讲到不同舞种的特点时,我们可以安排教一些简单手位及具有代表性的动作,把舞蹈知识与动作结合起来,让学生亲身体验舞蹈的魅力。
高校开展舞蹈艺术鉴赏教育的意义
应试教育忽视了学生对艺术鉴赏审美的学习,造成了大学生虽然专业知识过硬但情感审美方面存在欠缺的现状。而舞蹈通过对优美的人体动作、造型和表情的舞蹈鉴赏,可以净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思想境界,同时,舞蹈艺术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人文精神和美学、哲学思想等,可弥补大学生审美方面的缺陷,丰富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艺术教育与社会的联系中,通过前人的观察总结与后人的具体实践,我们从中得到了这样的启示:艺术教育与社会是一种互相的联系,通过艺术作品的创作情感或背景使受教育的人对艺术产生认知。受时代背景、社会现象、生活习惯等条件的影响,艺术作品本身会产生内容形式及题材的繁衍、风格的形成以及艺术历史的发展,认识观念的多样化等现象。艺术作品是社会发展变革的产物,是社会生活间接的、曲折的反映,这种反映是通过人的情感变化所形成的,在认识艺术作品的过程中,人们的感情会受到艺术作品的启发而产生反作用于人的社会行为与社会关系。大学生群体大多都不重视对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只关注自身在专业知识技能方面的发展,从而对综合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这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发展都是不利的。舞蹈鉴赏能力作为艺术教育培养的一门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大学生的艺术涵养与品位,促进大学生全面的发展与进步。
舞蹈教育对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塑造良好体态美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舞蹈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为现代社会的蓬勃发展培养更加优秀的复合型人才。因此,舞蹈鉴赏应该被列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它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各方面能力的培养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舞蹈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舞蹈的产生,传承了民族的优秀文化,促进世界艺术之间的交流。舞蹈鉴赏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对本土民间舞蹈的选择,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探索本土民间艺术文化的兴趣,发扬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形成关注民间文化的良好的文化氛围,从而促进民族舞蹈传承和发展;同时,通过鉴赏外国舞蹈,又能使学生感受到异国的风土人情,增长见识,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当代的教育目标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舞蹈艺术鉴赏教育属于美学范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对社会培养文化型、创新型人才及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是社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黄明珠.中国舞蹈艺术鉴赏指南[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2]冯双白.舞蹈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3]刘恩伯.中国舞蹈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4]田冬云.素质教育、美育教育与舞蹈教育[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9(04).
[5]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4年版.
| 作者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舞蹈鉴赏之芭蕾 篇4
舞蹈鉴赏,总觉得称之为鉴赏不太合适,因为我本身并不是艺术专业的学生,而与舞蹈的接触也仅限于小学时期参加六一儿童节的舞蹈节目表演。但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对舞蹈也有一些自己的理解,或者说是简单的看法,尤其是芭蕾,深深地让我感受到了舞蹈的魅力。
通过学习我知道,舞蹈是八大艺术之一,它以艺术化的人体动作,即通过人体富有协调性、韵律感、审美化的动作、姿势、造型、动作组合和动作过程来表达内心情感,是人类审美意识和情感表达在人体动态形式中的对象化,是舞蹈艺术劳动的具体成果。舞蹈表演通过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追求超乎常形之上的艺术真实,旨在调动观众的想象,共同完成审美意象的创造,因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优秀的舞蹈作品不仅能给欣赏者带来美的享受,还能通过舞蹈语言和整体的舞蹈形象,来显现出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传达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思想内涵。而且欣赏者的理解力愈强,就愈能接受美的信息并不断强化审美感受,深化自美体验,内化和提高自身的审美素质,进而升华成对美好人生境界的自觉追求,逐渐养成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开朗、大方、文明、健康的操行仪态,健康、健美的体魄和自由、和谐、完整的人格。舞蹈拥有着令人难以想象的精神力量。
在多样的舞蹈种类中,出身于宫廷的芭蕾艺术举手投足都体现了古典优雅的风范,其历经几百年锤炼而具有的科学性、规范性和系统性也最为彰显。
而一提到芭蕾,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雪白的芭蕾舞裙,小巧的芭蕾舞鞋,还有就是在舞台上踮着脚尖翩翩起舞的芭蕾舞者。轻盈的舞姿与柔美的音乐结合得是那么的天衣无缝,以至于让每一个人不得不为之折腰。其实,“ 芭蕾 ” 是法文 ballet 一词的音译,是欧洲古典舞剧的统称。芭蕾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后来传入法国,路易十四国王的提倡和皇家舞蹈学院的精心整理,使之形成了一套体现古典主义审美理想的舞蹈动作和舞姿规范。芭蕾的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 以古典舞蹈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称为古典芭蕾,以现代舞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称为现代芭蕾。芭蕾是通过演员的形体动作和表情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是一种不说话的艺术。芭蕾与其他舞剧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脚尖鞋的运用和脚尖舞的技巧,将芭蕾舞与其他舞蹈品种明显地区分开来。而芭蕾舞在西方被称为舞蹈艺术皇冠上的明珠。
舞蹈的质感在于轻灵,而芭蕾尤以轻灵为其美学特征。美妙绝伦的足尖舞功、各种腾跃空中的技巧、举重若轻的男女双人舞、以及急遽的旋转、飘洒的舞步、舒展流畅的舞姿……舞蹈的格式和技巧无一不刻印着轻灵的属性。轻灵给人以视觉美感,它把情感、情绪、愿望透过人体美丽和谐的律动透发出来,把人的超脱自然束缚、飞升向上的心理要求具体在一个物质存在上,从而激发了审美主体的审美愉悦。
然而,轻灵的芭蕾形式,又会映现出另一重性格:厚重;因为,芭蕾作品的内涵往往又是厚重的。感情的倾吐,理念的宣发,内心的剖白,行为的展露,在芭蕾作品及人物身上都涂抹着厚重的油彩,肩负着厚重的使命。舞剧,悲剧、正剧、抑或喜剧,必然隐含通过舞蹈阐发的主题,而任何主题相对于轻灵的舞蹈叙述形式,总是厚重的。
而提到芭蕾,就不得不提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天鹅湖》是一个多世纪以来古典芭蕾的经典之作,他以其诗情画意的舞蹈段落,单纯的凝练的通话故事,圣洁之至的天鹅短裙,对比鲜明的仙繁场面,沁人肺腑的音乐形象,以及“真善美”的舞蹈意向征服了观众。《天鹅湖》取材于神话故事,描述被妖人洛特巴尔特用魔法变为天鹅的公主奥杰塔和王子齐格弗里德相爱,而爱情的力量终将会战胜魔法,当恶魔罗特巴尔德出现,王子拔剑相迎,经过一场恶斗,终于杀死了恶魔。王子和奥杰塔为今生不能永久结合而悲恸,悲观之余,一同投湖,于是奇逐出现,他俩的伟大的爱情破除了魔法,白天鹅们重新还原为美丽的少女。《天鹅湖》那如泣如诉、哀怨委婉的旋律,形象逼真地表达出了奥杰塔公主对自己被困于魔掌之中的无助与无奈,对纯真爱情和自由生活的无限向往。
《天鹅湖》经典之所在,第一就是绝美舞姿。《天鹅湖》融入了独舞、双人舞和多人舞、群舞等芭蕾舞剧中所有的舞蹈形式。其中,最著名的就有黑天鹅与王子的双人舞中,黑天鹅的32圈大回旋,这是不能被错过的享受之一。当然,还有观众最熟悉和喜爱的四小天鹅舞,在洒满银光月光的湖畔,手臂交叉,用足尖跳起轻盈优雅的小天鹅舞,像天使一般飘进观众的视野,这美的享受令人陶醉。而《天鹅湖》的另一个特色就是柴可夫斯基在《天鹅湖》中把芭蕾音乐提高到交响音乐的水平。为了提高舞剧音乐的表现力,通过交响性的展开和对人物性格的刻划,加深了作品的戏剧性。他在《天鹅湖》中,以富于浪漫色彩的抒情笔触,表现了诗一般的意境,刻划了主人公优美纯洁的性格和忠贞不渝的爱情,并以磅礴的戏剧力量描绘了敌对势力的矛盾冲突。
梦幻般的世界、湛蓝的湖水、雪白的天鹅、坚贞的爱情......《天鹅湖》中的一切都让人印象深刻并为之深深感动。《天鹅湖》的音乐像一首首具有浪漫色彩的抒情诗篇,每一场的音乐都极出色地完成了对场景的抒写和对戏剧矛盾的推动以及对各个角色性格和内心的刻划,具有深刻的交响性。这些充满诗情画意和喜剧力量,并且有高度交响性发展原则的舞剧音乐,是作者对芭蕾音乐进行重大改革的结果,从而成为舞剧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作品。
每个女孩都有一个芭蕾的梦想,白色的纱裙,修长的身姿,曼妙的舞姿,都是令女孩子心动的梦想。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站在舞台上轻盈的旋转,可是我们却依旧可以在舞台下静静地欣赏,感受这优美中的美妙的享受。我想,舞蹈必定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我们的精神食粮。它陶冶我们的情操,培养我们的艺术审美观,让我们用艺术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去感受那无处不在的艺术。
学号: 校区: 专业:
电话:
舞蹈鉴赏课小结 篇5
很开心也很幸运能在这学期选到舞蹈鉴赏课,通过这学期短短十周的学习,让我对舞蹈有了很多比较专业的了解。以前一直喜欢跳舞,喜欢街舞,但因为从小没经过专业的舞蹈学习,对舞蹈的了解也是少之又少。在这门课学习的过程中,舞蹈不仅只是跳跳玩玩,更重要的是怎么样去体会一个作品的内在灵魂和表演者所表现出来的内在意义,而我们常常对舞蹈的鉴赏只是停留在很肤浅的层面去“欣赏”。老师上课选取的视频作品都是舞蹈表演的精华,通过老师详细的引导鉴赏,让我明白了一部作品它凝聚了包括表演者,编剧很多人的感情在内的很深刻的东西。我们必须学会去体会内在的东西,才能真的明白作品真正想要表达的内容。例如现代舞,以前真的不了解那些简单的动作,我们的日常动作都是可以拿来表演的。看来舞蹈是真的源自生活,而我们正是一个个在自己的舞台上表演着的舞者。
其次,在这门课上我最大的收获是对民族舞蹈和民族文化的了解。真的有点愧疚自己以前为何总不喜欢看民族舞蹈,对民族文化的了解也是少得可怜。当我们成为街舞疯狂的粉丝的时候,却忽略了属于中国传统的、我们祖先留下来的,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突然发现,民族文化是多么强大,它聚集了从古至今留下来的最灿烂的文化。从服装到装束,每一个道具,都是有着及其丰富的风俗文化在里面的。我们不禁感叹,灿烂的民族文化蕴含了多少历史的精华,而我们为何迷恋于街舞,嘻哈乐的张狂?或许是潮流吧,我们只是在急匆匆的被潮流赶着,却忘记停下来,回过头用心体会在自己身后的那些真正深刻的、真正值得我们发自内心去仰望的东西。那些文化,又何尝不是值得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去自豪的?
小还老师的课真的很好,作为一门鉴赏课,最重要的就是要提起学生的兴趣,老师用了大量的视频,起了很好的作用。不过,可能是由于同学们太过“害羞”,不愿意表演,所以课堂显得有点沉闷,但还是希望老师花点时间去启发同学们去表演。另外,我觉得在欣赏完一部作品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大家说说自己从作品中看到了什么,然后老师来分析一下可能会加深同学们的印象,也让同学们学会自己赏析作品的内涵。这仅仅是我的一点小建议,老师可以考虑实际可操作性来定了,我是有点理想主义啦!
舞蹈鉴赏(雀之灵) 篇6
-----------观《雀之灵》有感
优美的声音又在耳边响起,眼前仿佛又出现了一只婀娜的孔雀,孤独,优雅,翩翩起舞。抬头,转身,开屏,低头,是一种感动,是一种宁静,更是一种向往……
说实话,在老师的课堂上我是第一次看到这段神奇之作,之前之所以没有看,是因为我觉得我不懂舞蹈,我怕我看完只是浅浅一笑,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其实之前看舞蹈也的确是这样,别人说意境好美,我才会猛然觉得,确实很美,别人说情感丰富,我醍醐灌顶一般,可是这次我是真的被震撼了,我第一次有和舞蹈融合的感动,第一次觉得,这一刻,文字太轻。提笔的一刻,我尽量让自己不要太造作,可是我做不到,我一直在搜肠刮肚的想有什么绝美的词汇可以表达我的感情,索性,又带着一种敬畏,把这段舞蹈重新看了几次。
舞台上灯光聚拢,一只高贵的孔雀,出现在视线里,苏醒,伸展,娇羞的弯下脖颈,细细整理自己的羽毛,万物都是她的映衬,如出水芙蓉般,华丽了整个舞台。她自我沉醉在自己的美丽下,让你不忍心去破坏这一份美好,流水而过,把她衬托的更加灵动,虽然我太笨拙,不能随之起舞,但是我的整个灵魂,都想伴着这只孔雀起舞,追随她,温暖她。我突然想到一句词:沉醉不知归路。只是李清照是酒醉尽心,而我,是沉醉在一身自赏中,不想抽身而出,恐怕这是梦境,恐怕我一晃神,就要回到繁华中,再也抓不住这一份宁静,和典雅。这只孔雀,怕是和我一样,和千千万万的女性一样,总是想抽离出尘世,回
归到丛林里,在树下,在湖边,起舞,欣赏自己的孤单,烙印一份高贵的气质,永远不会低头。继续梳理全身,每一寸都要闪光,不能有一丝瑕疵,虽然也许没有人在意,仍然要高昂的抬头,微笑。旋转,跳跃,总是在展示,不需要吸引,不需要抱赞。当她转到全身都舒展开来的时候,不禁认为她要飞身而起,奔月亮而去。终于在最后,惊艳的开屏,是祭奠?还是挣扎?我想,凄美也许不能形容吧,美也有无奈,也有挣扎,都尽显于这段舞蹈。再沉睡,还有明天的征程。仍然要带着美丽,带着孤独,带着凄凉,带着勇气,去追求!
杨丽萍老师25岁第一次创作舞蹈,就是《雀之灵》,也是这次创作,让她享有盛誉。是创作,也是感悟,是舞蹈,也是抒发,是灵感,也是融合。看杨丽萍老师的访谈,她说自己欣赏大自然的每一个瞬间,看到孔雀,她从心底里想要与之起舞,恨不能也像孔雀一样,可以开屏,可以升华那种美丽。我想,就是这种要与大自然融合的渴望让她能震撼世界吧。我们活在浮华的世界里,希望有一种美丽和寄托,让我们的心灵小憩,在这一刻的震撼中洗涤自己的灵魂,然后,骄傲的,洒脱的,踏上征程!
踏歌 舞蹈鉴赏论文 篇7
关键词:采茶舞蹈;艺术鉴赏;传播意义
采茶舞起源于唐朝宫廷,后流入民间各地,融入当地风俗,成为一种传统的地方性舞蹈,采茶舞蹈的兴起与发展都是通过采茶艺人的口传身教,因而极具地方乡土气息和地方独特的风格。在采茶舞蹈中,可以更多地看到与当地民风贴近的地方生活,在较多的采茶舞蹈作品中,舞蹈的主角也大都是劳动人民。采茶舞蹈具有的轻松、幽默的舞蹈风格也使得采茶舞被更多的观众所喜爱。采茶舞蹈的表现形式多样,一般来说,采茶舞蹈都与实际生活非常贴近,并且融入了地方的民族文化,因而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价值,而采茶舞蹈的艺术观赏也能够对优秀的民间艺术进行更好的传播与发扬。
1 采茶舞蹈的发展现状
1.1 采茶舞蹈的发展历程
采茶舞蹈出于唐朝,而民间各地的采茶舞蹈发展历史各不相同,杭州采茶舞是汉族人民的传统民间艺术,而江西的采茶舞蹈约有三四百年的历史,开化采茶舞则是在民国时期由南昌采茶舞传入后完善得来的。在采茶舞蹈的发展过程中,各地由原始的采茶舞蹈,开始逐步成型为具有地方特色的采茶舞蹈,演变为近代采茶舞与现代采茶舞四个阶段。采茶舞蹈在经历悠久的历史考验之后形成文化沉淀,在沉淀过程中可以较好地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1.2 传统的采茶舞蹈变化
唐朝开拓的丝绸之路就有茶叶对外贸易,在唐之后的宋朝,全国开始大规模的兴起茶园,茶园的兴盛,使得茶叶贸易量不断地加大,而采茶舞也随着茶贸易的发展而兴起。宋朝之后的明代,采茶舞蹈在民间得到了非常广泛的传播,清朝初期的三脚戏更是表明职业采茶舞艺人的形成,起始的采茶舞蹈不管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相对简单,采茶艺人提着采茶篮载歌载舞,而茶童则运用矮步形式穿插到采茶舞艺人之间,所以这样的舞蹈也被称之为姐妹采茶舞。职业采茶舞也是从简单的舞步发展而来的,采茶舞在发展过程中也吸收了其他的舞蹈的精华,这较大程度地提升了采茶舞蹈的艺术观赏性。采茶舞艺人加入了很多生活情趣融入采茶舞蹈动作中,至此,采茶舞蹈内容已经不再仅限于采茶的范畴,彩旦艺人的加入也增强了采茶舞蹈的艺术感染力。
2 采茶舞蹈的艺术鉴赏分析
2.1 采茶舞的艺术风格
采茶舞把农耕文化与地方的特色文化融为一体,通过采茶舞蹈艺人的审美创作汇编到采茶舞蹈中去。采茶舞蹈的创作源于当地人民的实际生活,它是通过产茶地区茶农的日常采茶劳动与日常生活,通过舞蹈艺术处理而形成的一种舞蹈艺术。所以,采茶舞蹈也是采茶地区人民的思想劳动结晶,从采茶舞蹈所具备的艺术风格来看,采茶舞蹈本身有着丰富的艺术内涵,它是一种鲜明的舞蹈艺术。采茶舞蹈本身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观众可以在欣赏采茶舞蹈的同时,感受到采茶舞蹈的文化传承与舞蹈美感,还有切身体会到茶农辛苦劳动的采茶经历。
2.2 采茶舞的艺术分支
采茶舞不拘一格,也不集中于一地出现,这就导致了采茶舞具有多个艺术分支。采茶舞蹈在不同的产茶地形成了不同的舞蹈分支,江西赣南的采茶舞、福建闽西的采茶舞,还有桂南的采茶舞等都具有较多的采茶舞分支。分支出来的采茶舞蹈在形式上更具有当地茶民的生活气息,在舞蹈的内容上也更容易反映到当地人民的实际生活。采茶舞蹈在编舞过程中,采用了通俗幽默的舞蹈肢体评议语言,而场景也出自茶民的日常生活。采茶舞较大程度上的反映了茶农的生活特性,从而受到了广泛的群众欢迎。
2.3 采茶舞的艺术内涵
采茶舞大多数在编导时,会选择喜剧题材进行编导,采茶舞蹈极少会使用悲剧题材,如果茶采舞要陈述悲剧故事,也通常会使用喜剧的形式来体现,所以采茶舞的悲剧氛围会被轻松的喜剧形式所渲染。采茶舞蹈非常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感,在采茶舞蹈中表演者的肢体语言较大程度的表现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采茶舞蹈表演中,可以看到描述自然的舞蹈表演,这是采茶舞蹈艺术对生命与自然之间进行的思考,即使大多数茶农的生活环境非常艰苦,但是在艰难的生活环境下,劳动人民仍然怀着对生命与自然的敬畏之心,他们把这种敬畏之心编制到舞蹈中去。
3 采茶舞蹈的传播意義
3.1 采茶舞的艺术传承
采茶舞蹈在传播过程中,可以把采茶舞蹈的艺术价值予以更好的体现。对于采茶舞蹈传播有着较高的文化传承价值,采茶舞蹈融入了当地的地理文化环境与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在之后的几百年发展过程中,采茶舞艺人把当地的民族风俗与茶农的感情融入舞蹈艺术中去。采茶舞蹈的传播给中国的艺术发展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艺术财富与精神财富,正因为如此,采茶舞蹈的传播过程也加快了地方采茶舞蹈的艺术发扬与传承,这样的采茶舞蹈是非常具有文化交流价值的。采茶舞蹈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也和其他舞蹈具有一定的共性,而这样的艺术共性也为采茶舞蹈与其他舞蹈的交流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2 采茶舞的文化传播
采茶舞蹈融入了汉族民间舞蹈元素的“三道弯”,采茶舞蹈里的“三道弯”非常具有自己的独特的个性,二种舞蹈之间的互相学习借鉴,采茶舞蹈表演传播也在无形中更广泛的将采茶舞蹈中的文化传递给更多的人。采茶舞蹈在表演过程中虽然有着较高的文化价值与生活特性,但是采茶舞蹈缺乏舞蹈冲击力与舞台层次感,采茶舞蹈这种古老的文化艺术采用现代的表演手段进行大众传播,可以让观众更容易接受采茶舞蹈是古老文化,让采茶舞蹈的文化传播真正进入到现代观众的内心世界。在这样的艺术传播基础上,采茶舞蹈不仅保持了传统舞蹈中的独有风韵,能够有效地避免古典艺术弱化。
3.3 采茶舞蹈元素的革新
采茶舞蹈在现代的发展过程中,传统的舞蹈元素融入了现代的舞蹈审美意识,采茶舞蹈的创作革新使得采茶舞蹈具备了更高的艺术价值。采茶舞蹈是在原生态的舞蹈基础上进行创新与发展而得来的,采茶舞蹈运用了现代的高科技手段强化了舞蹈艺术的感染力。采茶舞在传播过程中,舞蹈元素也开始了一系列迎合现代观众审美的革新。极具地方特色的采茶舞蹈取得了较大的成功,采茶舞蹈塑造了更为丰满的艺术形象,现代美学与传统艺术的融合接轨,采茶舞蹈的发展需要民族艺术的继承,也需要民间艺术的创新,正是这样,原生态的舞蹈元素才更具有时代感,也能够更加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标准。
4 结语
在采茶舞蹈的艺术鉴赏与传播过程中,需要向观众更好的展示出茶农的农耕文化与地方文化间的关系,要对传统的采茶舞蹈与现代采茶舞蹈艺术上进行正确的审视,同时还要把握好现代的审美观,在保留传统的采茶舞蹈文化艺术精华的基础上,对传统采茶舞蹈做出有效的创新与变革,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推动采茶舞蹈的艺术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莺.论赣南采茶舞的艺术风格和表演特征[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7).
[2]曾莉.赣南采茶舞的艺术特色[J].大舞台,2014(09).
舞蹈鉴赏论文 篇8
舞蹈发展史与作品赏析
学生姓名 唐雅辰
系别 音乐系
学号 20121204094 班级 2012级音乐学本二班
欣赏古典舞《踏歌》有感
摘要:
因为对于中国古典舞蹈的喜爱,而赏析《踏歌》的精彩优美,首先介绍对《踏歌》所要表现的意象的理解过程,进而从意境、动作、服装、音乐几个方面重点分析《踏歌》的精彩之处和喜爱的原因,从而加深对于《踏歌》的全面理解和欣赏。
《踏歌》,十几个衣着亮丽的女演员跳起汉唐舞蹈,将汉唐女子温婉活泼的阴柔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全舞动作并不复杂,却能给人很舒服的享受,仿佛把我们带回汉唐盛世,在明媚的春光下一群女子穿着美丽的衣裳翩翩起舞,谁人看了不心动呢?
上舞蹈鉴赏课之前,我只在春晚或者平时的演出等有看到了少数的古典舞蹈,除此之外并没有很深的了解,加上之前看时没有很仔细或者也没有遇到像《踏歌》这样水平很高的舞蹈,所以课堂在看到《踏歌》时有很震撼的感觉。想到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是很幸福的,坐在家里就可以欣赏到,或许只有汉唐时候皇宫里面的君皇重臣才能欣赏到的高水平舞蹈。我在大一时加入学院艺术团的劲舞队,学了一点爵士舞的皮毛功夫,上了这门课之后也更深发现自己始终是这门舞蹈艺术的门外汉,我只是很纯粹地做出动作,并没能把舞蹈的精髓表达出来。还有,爵士舞和我们中国古典舞蹈,无论是在音乐、动作、表情或者服装等等,都有很大区别的。爵士的性感火辣,音乐劲爆节奏感强,对比古典音乐温柔典雅,动作含蓄柔软,真的给我不一样的震撼。具体来说,震撼有三。
(一)、君若天上云,侬似云中鸟,相随相依,映日浴风。君若湖中水,侬似水心花,相亲相怜,浴月弄影。人间缘何聚散,人间何有悲欢,但愿与君长相守,莫作昙花一现。我想,《踏歌》的成功之处也离不开这首词,诗、乐、舞三位一体,处处充盈于作品的举手投足间。《踏歌》这首词太美了,加上优美轻松的音乐和舞蹈演员的动作、表情,就充分表现了词中所表达的那种爱人之间相知相守,不离不弃的美好爱情。
(二)、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舞蹈中演员充满古典美的服装和头饰,华丽闪耀,特别是她们的长袖。成语“长袖当歌”用在这里就很适合,演员的长袖温柔地一起一落,各种姿势翘袖、抛袖、打袖和搭袖兼融并蓄,舞出各种美丽姿态,宛如来自天宫的美女,个个面容姣好,身材诱人,娇滴婀娜妩媚地跳舞。
(三)、踏歌是汉民族传统舞蹈。这一古老的舞蹈形式源自民间,远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就已兴起,到了唐代更是风靡盛行。它的歌舞形式与中国五千年文明史并躯同行,它起源古老,历史悠久,流传广泛。舞蹈《踏歌》表现出中国五千年源远流长的文化,就显得更加可贵了。毕竟时间是考验一件事情会或一个人十是否优秀的最好标准,经历过几千年的沉淀还能留下来的东西,必定是难能可贵的。对比其他已经失传优秀且历史悠久的舞蹈,踏歌在历史的长河中仍能流传下来并熠熠生辉,这本身就是一种震撼吧。
在《民族与现代舞赏析》课上,当老师跟我们一起赏析中华民族民间舞、中国古典舞和西方古典芭蕾的时候,我感觉那是一种心灵上的愉悦和精神上的享受,因为有一种我可以领悟到的“情与意”在里面,但是当赏析现代舞的时候,我就一直头疼、烦躁,太抽象了,以我的思维根本无法融入到舞蹈的世界里。因为这份享受与痛苦,我坚定地选择站在中国古典舞蹈的舞台上欣赏这艺术。
《踏歌》的编导孙颖,对中国古代舞蹈非常有研究,他主张中国古典舞要放眼于中国历史的“盛世气象”,希冀重建中国古典舞的舞风。踏歌,是一种古老的自娱舞蹈形式,兴起于汉,盛行于唐,其舞蹈形式一直是踏地为节,边歌边舞,表现一种民间的“达欢”意识,而盛世达欢莫过于汉唐。初看《踏歌》我感觉就是发生在汉唐盛世的江南初春,因为我觉得只有在那样的和平盛世里才有这样的平和宁静与清新安逸。后来反复看了几遍又感觉是发生在南北朝或是五代十国的江南早春,即便是战乱年代,秦淮河畔的仕女们依然忘情于明媚的春光里,携手踏青相忘于江湖。再后来我就觉得这不关乎盛世还是乱世,古典舞《踏歌》仅仅在向我们勾描一幅古代南国丽人们携手游春的踏青图,以久违的美景佳人意象体恤纷纷扰扰的现代众生。
除了意境、动作之外,服装和音乐也是《踏歌》的亮点。舞蹈中的女子身穿翠绿色有修长衣襟的长袖舞衣,轻盈、柔软,颇具唐风。翠绿色呼应踏青的主题,同时也给人们一种清新脱俗的平和宁静。对于水袖的应用,更是恰到好处,《踏歌》中的水袖对整体动作起到了“抑扬兼用、缓急相容”的作用,长袖使舞者犹若轻云之蔽月、流风之回雪,成就了舞蹈的古拙、典雅而又活泼、灵动。同时,此作品采用了歌舞并举的形式,通过歌词(诗词)的辅助和音乐的烘托,配合相应的舞姿,更好地表达了舞蹈的意境,使人们感觉仿佛真正置身于阳春三月的江南之中。诗意的歌词也让作品处处渗透、蔓延出情思,《踏歌》词曰:“君若天上云,侬似云中鸟,相随相依,映日浴风。君若湖中水,侬似水心花,相亲相怜,浴月弄影。人间缘何聚散,人间何有悲欢,但愿与君长相守,莫作昙花一现。” 在这声声柔媚万千的吴侬软语中,诗情缭绕耳畔,款款而至的才子佳人,如诗如画,“踏青”最亮丽的一道景致浮现眼前,久未消失。结论
《踏歌》是一部集诗、乐、舞三位一体的舞蹈作品,展现阳春三月,一群丽人携手踏青的情景,给人一种优美清新的意境。无论是舞姿、水袖还是诗歌,整部作品都极具蕴含中国古典之美,这种美既典雅含蓄又妖媚洒脱,以写意的方式体现了一种“意象”,使人迷醉。参考文献
1.黄明珠 中国舞蹈艺术鉴赏指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2.刘青弋 中国舞蹈作品赏析第一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3.刘建 拼贴的“舞蹈概论”.民族出版社.2010年
舞蹈鉴赏 篇9
姓名:
学号:
系部:电气工程系
摘要:
舞蹈是时空表现艺术和动态造型艺术,它以艺术化的人体动作,即通过人体富有协调性、韵律感、审美化的动作、姿势、造型、动作组合和动作过程来表达内心情感,是人类审美意识和情感表达在人体动态形式中的对象化,是舞蹈艺术劳动的具体成果。舞蹈艺术的审美社会功能是审美的愉悦性和审美的功利性的统一,舞蹈也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开展文化娱乐,促进身心健康,具有广泛群众性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人们在自然活动的基础上对人类生产活动、娱乐活动中的动作进行加工提炼,并通过规范、有节奏的动作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对陶冶人们的情操、净化人们的心灵、培养人们的品质、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等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关键字:舞蹈艺术、舞蹈意境、舞蹈魅力 舞蹈的艺术:
艺术是人类所创造的,也是区分人与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艺术是一种发展,是一种文明。而舞蹈,作为艺术的一种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英国哲学家罗宾·乔治·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称“舞蹈是一切语言之母”。的确,舞蹈最初源于生活,在人类还不具有清晰地语言表达自己情感的时候,用肢体动作传达信息、交流感情、表现感情是最好的选择。而这样的肢体动作日后就在经过重复、改造和美化
就慢慢形成了具有艺术性的舞蹈。比如“巫”与“舞”在中文里同源因为古时候人们在祭祀的时候的一些特定动作逐渐就演化为了一种独特的舞蹈。
舞蹈艺术的发展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依附社会的发展,在生活中通过劳动而达到目的的,所以舞蹈艺术本身不可避免地留有时代的烙印,具有鲜明的时间性。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灿烂的舞蹈文化达到了极高的境界。这种境界是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沉积、发展而来的。文化靠不断积累、艺术要不断发展、创作要不断革新,整个文化的发展是随时代进程而发展的。纵观舞蹈艺术发展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每个历史时期流行的舞蹈形式都不仅适应当时的时代潮流,还保留和发展了前代的舞蹈艺术。舞蹈的意境:
舞蹈意象通过舞蹈语言和整体的舞蹈形象,来显现出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艺术作品的意蕴。优秀的审美艺象应当具有比艺术形象本身更加深广隽永的内涵,这种内涵蕴藏在艺术形象内,只有凭借欣赏者的细心体察、玩味、感悟、领会,才能真正认识和理解。艺术意蕴是优秀舞蹈艺象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传达出的深刻的人生哲理或思想内涵。一般来讲,艺术意蕴还不完全是由舞蹈形象体现出来的主题思想,它是比主题思想更加形而上的东西,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超越
言象之外、自然含蓄、天机妙悟、悠然神会、绵绵不尽、余味无穷的哲理和诗情,它也是优秀舞蹈艺象具有不朽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
“韵味”,是指意境中所蕴含的那种咀嚼不尽的隽永的意蕴和综合美感效应。意境是创作主体和欣赏主体共同创造的多层次、整体的、动态的、空间的意象,是作者得于心、观者会于意的产物。艺术主体的创造是意境创造的基础和前提,欣赏主体在接受中的再创造,是意境创造的复现、衍生和深化。意境的整体性象征具有朦胧性、模糊性。创作主体的个性、创作的时代性与欣赏主体的个性、欣赏的时代性之间的差异,形成同一艺术意境在创造和再创造的时代、历史背景中的意蕴的变异性。同一艺术意境可以生发出多种不同的阐释,从而构成意境的多义性。意境美的创造是有抱负的舞蹈艺术劳动者刻意的审美追求。
舞蹈的魅力:
舞蹈是人们用来抒发、表达和交流情感的一种形式。它是无声的语言,用肢体的动作来演绎内涵。通过变幻的姿势来诠释舞者要表达的丰富情感和思想内容。舞蹈之所以成为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因为它是对外界身心合一作出反映的艺术,它能通过“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和“情动于中,故形于声”。所以,舞蹈艺术表现的一般原则就成为完美演绎舞蹈的主要手法。
从本质上看,舞蹈是一种既单纯又复杂的艺术:单纯到极致时,足以使人一眼见底,身心得到最大限度的放松和净化;复杂到极限时,又可让人陷入谜团,眼花缭乱直至逻辑不清。说它单纯,是因为它是人类最清澄、最坦荡的传情达意手段;说它复杂,是因为它既能统一有形的肉体和无形的灵魂,又能协调无度的天然情欲与有节的道德伦理。舞者在演绎作品时,既要成为作品的忠实解读者,又要成为作品的创作者。因为演员是编舞者和观众之间的传播介质,之所以同样的舞蹈由不同的演员演绎会有不同的效果,就是源于演员对作品的再创造,也可称之为“二度创作”。
说“踏歌” 篇10
踏歌,中国传统民间舞蹈,又名跳歌、打歌等,从汉唐及至宋代广泛流传。它是一种舞蹈,舞者成群结队,手拉手,以脚踏地,边歌边舞。
踏歌有以下特点:
一、手挽手结队歌唱,即所谓“联手而歌”。
二、唱歌时以足踏地,应节而舞。需要补充的是,“踏歌”之“踏”并不只是用踏步来打拍子,而是按照曲子的节奏,与唱歌相配合,做出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
刘禹锡《踏歌词》曾对四川一带的少女们踏歌欢会的情景有所描绘:“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联袂行”,“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联袂”即手挽手,“新词宛转递相传”是说一个接一个地唱,“振袖倾鬟”显然是描写少女们应节而舞的姿容。
因为踏歌是一种民间的文娱形式,所以踏歌者唱的大都是民歌。其歌词有整齐的五言、六言、七言,也有参差不齐的长短句。
踏歌者演唱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刘禹锡在《纥那曲》中说“踏曲兴无穷,调同词不同”,是指用相同的曲子配上多段歌词以反复歌唱。此外,也有“联歌”的方式,如刘禹锡《竹枝词》中:“里中儿联歌《竹枝》,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所谓“联歌《竹枝》”,很可能是用《竹枝》的不同变体连缀起来轮流唱歌。有的曲调在演唱时,还要在句间或句末加上“和声”,让人听起来更加生动活泼。
踏歌不仅风靡于民间,而且还渐渐传入宫廷。唐玄宗精于音律,曾制作新曲《葱岭西》,让仕女们分行列队,联袂而歌。这说明,“踏歌”这种民间艺术形式,经过宫廷贵族或教坊乐工的加工改造,已经成为宫廷歌舞的一个品种了。
需要指出的是,踏歌并非都要列队,也有单人或数人踏歌的形式。李白《赠汪伦》中写道:“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踏歌者是一队人,还是仅汪伦一个人呢?只要我们细加分析,就会知道答案。诗歌的题目明确指出是“赠汪伦”,诗中又提到“不及汪伦送我情”,可见,这里并没有别的人来为“我”送行。
踏歌这一习俗最迟在汉代已经出现,到了唐宋逐渐繁荣,不仅成为人们自我娱乐的一种方式,而且还广泛渗入节日庆祝、社会交往和庆典礼仪中。
首先,踏歌是人们欢度节日、庆祝丰收的重要文娱活动之一。清明之日,春回大地,草木皆绿。人们不仅踏青郊游,而且还成群结队,连臂踏歌,有时甚至通宵达旦。“桃杏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便是对这一盛况的生动描绘。
每当农民们以辛勤的劳动迎来五谷丰登的时候,他们除了酬谢神明的赐予外,还要结队踏歌,以表达丰收的喜悦。王安石的“丰年人乐业,陇上踏歌行”,便描绘了都城近郊的农民在陇上踏歌以庆祝丰收的情景。
其次,踏歌还用于人们的社会交往中。汪伦踏歌为李白送行便是一个例证。李白是汪伦的好友,一旦分别,仅以言语相赠不足以表达其内心的感情,于是言之不足故歌咏之,歌咏之不足,则手舞之,足蹈之。汪伦以踏歌的形式来表达其真挚情感的方式使李白十分感动,他不禁由衷赞叹:“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此外,踏歌还是宫廷宴会或庆典的一项活动。
舞蹈鉴赏心得体会 篇11
其实在选舞蹈鉴赏课之前我对于舞蹈真的是一窍不通的,选择舞蹈鉴赏课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舞出我的人生》这本电影,只是喜欢,然后想去更深一步的了解。
记得第一次上课时的第一个问题:舞蹈是什么?第一反应是用来表达自己的情绪的。其实想到了一层意思,还是挺开心的。舞蹈是用肢体语言来表情达意的艺术形式。第一次看电视舞蹈大赛,了解国际标准舞分为拉丁舞和摩登舞。其实之前在舞林大会上也看见过这类舞蹈,不过只是观赏,觉得好看。上了一课后才明白看舞蹈要看速度,力度,配合能力,舞感等等。平时我看到的较多的还是街舞,但真正去看舞蹈大赛的街舞跟平时看到的又不一样,觉得总没有前面看过的国际标准舞好看。
大河之舞真的非常震撼人心,这才是真真正正的踢踏!每一个节奏都打在观众的心上,于是看大河之舞,内心非常激动。宏大的场面,磅礴的气势,力挽狂澜的力量。再配合天籁之音,慈爱,温柔。很喜欢这样的舞蹈,尤其是最后美国黑人自由的踢踏和爱尔兰踢踏的那场较量最后承认对方,总是让人意犹未尽。仿佛被赋予了那种自然的力量,干起事来也特别有劲。
足尖上的舞蹈芭蕾,《天鹅湖》是之前略有了解的,不过这次是真正完整的欣赏了一遍,四小天鹅那段看一遍赞叹一次。男版的《天鹅湖》是个意外的收获,一样的音乐不一样的效果,不一样的感觉,没有一点强加上去的感觉。后来看的中国芭蕾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说实话,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中国芭蕾,不同于西方的芭蕾,但同样很吸引人。中国古典芭蕾《大红灯笼高高挂》让我对芭蕾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与电影相比,虽没有语言的表达,但肢体语言,再加上舞台上的灯光,背景,不同的表达方式,同样能表现社会的腐朽,同样表达封建的势力的批判。这是中国古典艺术的大型盛宴,惊心动魄的美!
再说现代舞,自由的舞蹈舞出一颗舞者的心。第一次了解到金星这个人,非常的崇拜这样有自己的思想,并且能够通过自己的舞蹈向大家表达自己内心的人。《水月》看了让人非常平静,流淌着的有种中国的古韵味。
民族民间舞杨丽萍的《云南印象》展现了原生态美。打鼓时那种狂野的力量震撼人心。他们沉醉在自己的舞蹈中,释放最原始的自我,于是人便拥有了太阳,月亮,土地最自然,最原始的力量。心跳随着鼓声而振颤,血液随着歌声而沸腾。其实一直想去云南那样拥有民族特色的地方去看看,现在似乎更想去了,那个拥有自己的信仰的地方,有种神秘而特别的魅力。
《士兵兄弟》那个限制性的舞蹈,圆盘上的战场似乎硝烟弥漫,两个士兵兄弟携手冲锋陷阵的场面似乎就在眼前,紧张的情绪由此滋生。《中国妈妈》那是中**亲的博大的胸怀,那是中**亲的包容,慈爱。
舞蹈鉴赏这门课,我更加了解了舞蹈,欣赏了很多很多喜欢的作品,看到了舞蹈别致的魅力,今后再看舞蹈,首先我肯定能够大概辨别是什么类型的舞蹈,然后能从思想,技术,背景等等多方面去欣赏舞蹈,相信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2011071130
郭梦婷
《云南印象》观后感
混沌之初,黑暗之中,是谁敲亮了这个世界,敲醒了沉睡的太阳,红日升起,映红了云南,于是每个人都像是被赋予了无穷的热情,云南开始以它最狂野的方式起舞。
《太阳》是生命之源,那阵阵铿锵有力的鼓声,是用生命的力量去演奏的,芒鼓,象脚鼓,神鼓……他们尽情呐喊,他们尽情舞蹈,他们尽情歌唱,他们把自己的一切释放其中,融入其中。为着初生的太阳,为着重生的自己,他们告别黑暗,载歌载舞,热情澎湃。印象最深的是那个敲打神鼓的小伙子,鼓随着生命而咆哮,那种震撼的力量,比太阳更火热!
燃烧了一天的热情,太阳落山,云南便慢慢恢复了寂静,月光柔和,然谁看到了悄悄起舞的月亮了吗?生命很微妙,当人们沉睡的时候,自然界总有些东西在慢慢生长着,静静起舞。于是,第二天醒来,惊讶的发现大地似乎更有生机了。
一阵歌声唤醒了沉睡中的云南,嘹亮了四方。她们在《土地》上欢快地劳作,展现着她们最幸福的生活。“太阳歇歇么,歇得呢;月亮歇歇么,歇得呢;女人歇歇么,歇不得。刺柯戳着娃娃的脚么,女人用心肝去垫着呢;一个家有女人么,老老小小就拢在一起了;男人有了女人么,就不会生病了。”朴实的语言歌颂了女人的任劳任怨,勤劳。
男欢女爱,男耕女织,构建最温馨的《家园》。那是爱情,那是亲情,那是人类最本真的情感。生命的传承,一家三口温馨的画面感染了我们的心灵。这是最原始的幸福,这是平凡的幸福。《打歌》唱出了云南的单纯,有羞涩有勇敢。这是人类最原始的示爱,最美的歌往往是这样用最简单最淳朴的去描绘。
一方水土养一方生灵,一方生灵敬一方水土,不是自己的神祖,不会保佑自己,不是自己的家园,不会抬举自己。《火祭》场上熊熊燃烧着大火,我们虔诚的祈祷,我们用我们的热情祭奉我们心中的神灵,毫无条件的信仰,即便烈火焚身,即便付出生命,每一个舞姿的都是我敬仰的方式。那场祭奠之舞,没有畏惧,每一个细胞都在叫嚣,释放后便平静的向着神灵走去,决绝,勇敢。
风雪交加,风吹雨打,什么都不能阻挡我们朝圣的心。我们用最纯洁的歌声呼唤,我们用最热情的舞蹈恭迎,我们朝着那个神圣的地方用我们的生命去朝拜,虔诚,坚定,经受一切困难的考验,经受一切磨难的洗礼。献上哈达,献上我们认为最美,最圣洁的东西。震撼于此,我不禁扪心自问,我呢,我这一生到底在为什么呢?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自己想要实现的价值,我的目标很简单,教师,或者说一名优秀的教师。我只是坚定地前行……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一场《雀之灵》,空灵的音乐,轻盈的舞蹈。那是自然界的精灵,美丽动人。置身其中,忘却烦恼,忘却尘世,触摸最纯真的心灵,我在音乐中寻找自己。
以上只是我对《云南印象》的一些自己的感受,很喜欢很喜欢云南那个带着中国最原始气息的地方,很想很想去看看那边的风土人情。感谢这场舞蹈带给我的启迪,做最真实的自己,最原本的自我,于是才能找到最本真的快乐,无关人情世故。
【踏歌 舞蹈鉴赏论文】推荐阅读:
踏歌,踏歌辛弃疾,踏歌的意思,踏歌赏析05-19
大梦敦煌舞蹈鉴赏论文11-07
舞蹈鉴赏课结课论文05-20
舞蹈鉴赏结课09-18
舞蹈作品鉴赏教学大纲05-29
舞蹈游戏论文10-18
毕业舞蹈论文09-01
毕业舞蹈论文10-28
民族舞蹈发展论文05-31
电视舞蹈节目论文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