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表现力论文

2024-09-10

舞蹈表现力论文(共12篇)

舞蹈表现力论文 篇1

随着高校中舞蹈专业学习人数的逐渐增多,舞蹈已经成为较为重要的专业之一。舞蹈作为一种以动作呈现的艺术形式,主要通过动作表达感情,舞蹈演员的表现力决定了舞蹈艺术的好坏,因此在高校中对学生进行舞蹈表现力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

一、强化对舞蹈艺术的认识

舞蹈是一种艺术形式,它通过舞蹈动作的组织,在每一个动作中将自身情感表达出来,每一个舞蹈作品中都具有经典之处,舞蹈的魅力不在于对舞蹈技巧的掌握,而在于舞蹈者通过动作表达出的形象及感情,使观众能够与舞蹈表演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通过对舞蹈动作的形象化将舞蹈背后所蕴含的感情表达出来,这是舞蹈艺术最高层次的呈现,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舞蹈表现力培养的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对舞蹈艺术进行了解,除了练习基本的舞蹈动作以外,也要能够领会舞蹈中蕴含的艺术表现,通过舞蹈动作与表情、情感的结合,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

二、注重对舞蹈理论的学习

在高校对舞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许多舞蹈教师将舞蹈作为一门技术性课程加以教导,忽略了对舞蹈理论的学习,这种现象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对舞蹈动作、舞蹈技巧的练习,只是按照示范进行模仿,不能够真正把握舞蹈中具有的内涵,这样的教学使舞蹈学习者只具备舞蹈表演的能力,而不具备舞蹈艺术呈现的能力。因此,在对高校学生进行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舞蹈理论的培养,使学生在掌握舞蹈理论的基础上能够将技巧与理论结合起来,使学习者能够呈现舞蹈文化、舞蹈艺术、舞蹈精神,在高超的舞蹈技能表现过程中加入艺术修养,进而提高舞蹈表现力。

三、注重舞蹈基本功的训练

在舞蹈练习的过程中,基本功是呈现舞蹈艺术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高校舞蹈专业的学生在基本功上有着层次不齐的水平,在舞蹈表演的过程中,身体的柔软程度、反应能力都是表现舞蹈的主要内容。舞蹈基本功的练习是一项长期枯燥的学习内容,因此在高校教师对学生进行表现力培养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基本功的训练,使学生能够在具备基本功的基础上利用身体部位对舞蹈进行演绎,进而呈现舞蹈表现力。

四、注重舞蹈节奏感的培养

舞蹈的演绎离不开音乐,音乐与舞蹈是相辅相成存在的,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表现力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舞蹈节奏感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在舞蹈表演的过程中注重音乐节奏,通过音乐规律提高学生感悟。在对学生进行节奏感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法进行培养: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分组学习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测试,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培养节奏感;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针对性的训练,使学生在加强舞蹈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增强节奏感与表现力。

五、注重对艺术修养的培养

舞蹈作为一种以动作为主的艺术表现形式,在舞蹈中有着诸多不同的形式与种类,舞蹈的发生演变也具有独特的发展历史,因此,舞蹈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在对学生进行舞蹈表现力培养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对学生艺术修养的培养。现阶段,在我国高校的舞蹈教学中,舞蹈艺术修养的水平直接影响到舞蹈艺术的表现力,学生无法将舞蹈文化与舞蹈技术融合起来进行表演。

六、注重舞蹈与生活的结合

舞蹈来源于生活,是生活内容的升华,生活内容也是学生进行舞蹈表现的主要方面,舞蹈中的动作内容是对生活样态、生活情感的表现,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舞蹈表现力培养的过程中要使学生了解生活,通过生活中的情感了解表现到动作中,通过全身心的方式了解舞蹈内容,将生活与舞蹈结合起来进行表演,进而达到舞蹈艺术表演的最高水平。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舞蹈与生活结合培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教师可以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学生能够自主的了解生活、感知生活;另一方面,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深入生活实践加以教学。

舞蹈艺术作为一门通过动作表现感情的艺术门类,针对高校舞蹈专业学生舞蹈表现力缺失的现象,对学生进行舞蹈表现力的培养极为重要。教师要在强化学生对舞蹈艺术认识、注重理论学习、注重基本功练习、注重节奏感的基础上加强对艺术修养的培养,并要注重舞蹈与生活的结合,使学生能够具备较强的舞蹈表现力。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高校中舞蹈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本文以高校舞蹈训练中舞蹈表现力的培养为探究主旨,通过强化认识、注重理论学习、注重基本功、注重节奏感培养、注重艺术修养、注重与生活的结合六个方面进行了策略分析,希望能够为高校舞蹈训练教学提供帮助。

关键词:高校,舞蹈训练,舞蹈表现力

参考文献

[1]胡慧.高校舞蹈训练中舞蹈表现力的培养[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

[2]车鸣.高校舞蹈训练中舞蹈表现力的培养[J].黄河之声,2015(4).

[3]王紫涵.浅析高校舞蹈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22).

[4]苗燕.关于高校舞蹈教学的思考——谈舞蹈表现力[J].现代交际,2015(6).

舞蹈表现力论文 篇2

山西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浅谈军旅舞蹈《刀锋》的舞台表现力

姓 名 院 系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指导教师 答辩日期 成 绩

杨晓磊 音乐学院 舞蹈学 10170201 1017020106

张帅

I

一诺论文网:

浅谈军旅舞蹈《刀锋》的舞台表现力

内容摘要

军旅舞蹈的舞台表现力是一项以高昂激情为主旋律、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红色经典为目标的行为艺术,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豪迈的军民风采以及凝重的历史画卷等特点,通常是以反映部队军旅生活、官兵精神风貌以及军民鱼水情深为主要线条。军旅舞蹈通过饱含激情的肢体动作和语言表情渲染出革命英雄主义以及爱国主义的精神思想,具有经久不衰的红色经典和艺术魅力。军旅舞蹈的表现风格一般比较刚硬,表现军人的刚强、勇敢、坚贞不屈、顽强拼搏的特点,一般画面感和故事性很强,通过叙事能够展现出军人革命英雄主义和铁血柔情的精神风貌。

军旅舞蹈《刀锋》的舞台表现力是指演员充分体现角色,展现角色各个侧面和性格特点的综合能力。包括《刀锋》演员自身魅力、文化修养、形态、舞台形象等多方面。

【关键字】 舞台表现力 军旅舞蹈 演技 表演艺术

II

一诺论文网:

On the Military Dance “blade” stage presence

Abstract The military dance stage performance is a high passion theme, to carry forward the Chinese nation outstanding red classics as the target behavior art, with strong ethnic style, bold and elegant and dignified history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is usually to reflect the forces of army life, spirit of officers and soldiers and military and civilian yushuiqingshen as main line.The military dancethrough passionate body movement and language expression render therevolutionary heroism and patriotism thought, has an enduring classic red and artistic charm.The military dance performance style is generally more rigid,characteristics of military strong, brave, be and unyielding, tenacious struggle,the general picture and a strong narrative, the narrative to show the militaryrevolutionary heroism and the tenderness of spirit.The Military Dance “blade” stage presence refers to actors fully embody thecharacter, show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each side and character roles.Including the “blade” actor "charm, culture, morphology, stage image etc..【Key Words】 Stage performance

The Military Dance

Acting

The Performing Arts

III

一诺论文网:

目 录

一、军旅舞蹈的现状与发展.........................................................................(1)

二、舞蹈《刀锋》中演员的表现力....................................................(1)

三、舞蹈作品《刀锋》...................................................................................(2)(一)、我对《刀锋》的欣赏.......................................................................................(2)

(二)、刀锋的排练过程................................................................................................(2)

(三)、刀锋的演出及刀锋的演出后感想................................................................(2)

四、结语.......................................................................................................................(3)参考文献.......................................................................................................................(3)致 谢................................................................................................................................(4)

IV

一诺论文网:

浅谈军旅舞蹈《刀锋》的舞台表现力

学生姓名:杨晓磊 指导教师: 张 帅

引言:舞蹈起源与生活,有夸大与生活,是生活的真实反应。舞蹈是一种抒情的表达方式,当人们无法用语言和其他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时,就需要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达。军旅舞蹈是一种从硝烟走来的舞蹈行为艺术,是人们对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任何一个舞蹈都需要表现力,在军旅舞蹈中舞台表现力显的格外重要,舞蹈演员的感情与情绪透露着整个舞蹈的感染力,军旅舞蹈表现力极强,所以更加需要舞台表现力。

一、军旅舞蹈的现状与发展

随着军事化建设在不断完善,军事化教育在不断的更新,对军旅题材的舞蹈要求越来越高。所以舞蹈艺术家们要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去观察现代化军人,深入了解军人的生活习惯,和思想方式,体验最真实的军人形象,创作最真实的舞蹈。军旅舞蹈巧妙的融合了当代舞和古典舞,形成独具特色的舞蹈风格。从军旅舞蹈的发展来分析,军旅舞蹈融入了现代舞元素和新古典舞元素。当前军旅舞蹈的发展而言,军旅舞蹈需多元化,融入更多的新元素。最近出现的军旅舞蹈军旅创作风格到具有一定传承性,比如我们跳过的《跨越》、《刀锋》前者是一个当代题材的军事作品,是再现汶川地震中人民子弟兵视人民为父母的一种情。整个舞蹈寄托着战士对荣誉的无限追求和渴望,《跨越》中每一个战士都是准备等待祖国检阅的士兵,共同的欢呼与心跳。后者是以刀锋战士为主要对象,整个舞蹈大气宏伟,气势震撼,表现出军人形象上的坚韧和崇高。军旅舞蹈都是人数众多动作干净洒脱的男子集体舞。当前军旅舞蹈多是人数众多,技巧高超,二、舞蹈《刀锋》中演员的表现力

舞蹈表现力包括律动性、动态性、抒情性、虚拟和象征性、造型性。其中军旅舞蹈的舞台表现力是一项以高昂激情为主旋律、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红色经典为目标的行为艺术,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豪迈的军民风采以及凝重的历史画卷等特点,通常是以反映部队军旅生活、官兵精神风貌以及军民鱼水情深为主要线条。军旅舞蹈通过饱含激情的肢体动作和语言表情渲染出革命英雄主义以及爱国主义的精神思想,具有经久不衰的红色经典和艺术魅力。军旅舞蹈的表现风格一般比较刚硬,表现军人的刚强、勇敢、坚贞不屈、顽强拼搏的特点,一般画面感和故事性很强,通过叙事能够展现出军人革命英雄主义和铁血柔情的精神风貌。军旅舞蹈《刀锋》的舞台表现力是指演员充分体现角色,展现角色各个侧面和特点的综合能力,包括演员的自身魅力、文化修养、形态、舞台形象等多方面。

舞台表现力在军旅舞蹈中的地位,任何一个舞蹈都需要表现力,在军旅舞蹈中舞台表现力显的格外重要,舞蹈演员的感情与情绪透露着整个舞蹈的感染力,军旅舞蹈表现力极强,所以更加需要舞台表现力。譬如军旅舞蹈《刀锋》舞者是一群海军,舞姿充满了力与美,给人一种抗拒不了的感觉。舞者们投入了艰险的困苦,那种眼神像刀一样锋利,为了完成使命永不放弃。《刀锋》中每个演员的表现力的强弱,成就整个舞蹈的表

一诺论文网:

现力强弱。

三、舞蹈作品《刀锋》

(一)、我对《刀锋》的欣赏

军旅舞蹈《刀锋》是以给融入现代舞元素和古典舞元素的当代舞,是有海政文工团演出。整个舞蹈以表现军人形象为主要手段,以动作刚劲、气势恢宏为表现手法,整个舞蹈有着浓厚的“军旅味儿”。

《刀锋》是一群穿着紧身军装的军人舞者。他们在紧身衣和灯光下显示出紧绷的肌肉和健壮的身材。穿一身海军军装的刀锋战士在灯光下更像一只只蓄势待发的豹子,动作一致,刚劲有力,震撼人心。舞蹈中以一个战士受伤并还对军人荣誉有着强烈的渴望的舞蹈情节,表现出军魂对军人的影响。战士受伤依然要站起来完成自己的使命,坚决的完成任务,只有成功没有失败体现军人的完美形象。

(二)、刀锋的排练过程

《刀锋》是一个很好军旅题材舞蹈,舞蹈《刀锋》中融合着现代舞元素和古典舞元素。对于我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刀锋中每一个动作都充满着力量,刀锋战士的每一个眼神都有一种杀气,我们对刀锋战士的模仿不单单是动作的模仿,更重要跳的是内心,跳的是军人的一种气质。我们从学期一开始,就开始练习早功,加强了能力的练习,开始练习刀锋时里面的动作看似简单,做起来却很难,一遍又一遍的练习,不断的去听音乐,去感受这个舞蹈,查相关资料了解舞蹈刀锋的背景以及创作思路,只有真正了解这个舞蹈,我们才能把它跳的更好,跳出它的灵魂。这个舞蹈需要高超的舞蹈技巧,很多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于完成,在指导老师精心指导下我们修改了其中部分难于完成的技巧以及动作,在修改动作和技巧的同时还保留了整个舞蹈的整体美感。刀锋进入最后部分时,加入短刀道具,开始很怕被不小心的划到,经过大家不断的试验,慢慢习惯对刀的力度和控制。整个学期我们都投入在紧张状态中,能力的练习和对音乐的熟悉从未间断,这期间我们每个同学和老师都在不断的给我指出问题和修改我身上的毛病。

(三)、刀锋的演出及演出后感想

刀锋演出之前我们经历过一次又一次的彩排,对道具短刀进行捆绑,我们必须保证刀不会掉,灯光的调整是在我的指导老师下完成,不断的进行修改和切换。对音乐进行简单的调整,使音乐更加有感染力。在演出时自己全身心的投入,感觉自己真的就是军人,一个身穿军装的海军,肩负使命的在完成任务。在拔刀的那一刻,突显眼神中的杀气,加上最后是嘶叫声,把整台晚会推向高潮。随着观众的掌声和灯光的变化使很成功的完成了这个舞蹈的演出。演出的结束,使自己的心情变得复杂,一方面对演出的成功表示兴奋,一方面感觉自己即将离开舞台的失落,从中夹杂着自己对舞蹈热爱,和对朋友的不舍,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排练的美好在最后的掌声中结束。演出的结束意味在一起学习、一起奋斗的朋友即将分开,整台晚会所有同学都付出了百分之一百的努力,当天发挥也特别的好,整台晚会让我们更加团结,让我们更加珍惜同学之间的这种友谊。让我学到更多在教室学不到的知识,比如舞台、灯光、道具以及身边朋友之间的相处。经过对《刀锋》的学习让我更加的了解军人,他们的生活习惯,他们内心的世界,和保家卫国的心境。

一诺论文网:

四、结语

舞蹈作品表达的内容全部都需要舞蹈演员来实现和完成,演员是给观众展示的是什么情感,演员是用情感的流露去打动在场的观众,舞蹈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心的世界,不管自己的作品是什么,观众看到的都是经过编导通过无数次的修改精心编创出来的。每个舞蹈表现的内容不同,那只是舞蹈本身题材的不同,舞蹈的最终目的是表情达意,表现舞者和编导的内心世界,使作品成为可供人们欣赏和享受的舞蹈。

本文包括四个部分,首先阐述了军旅舞蹈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其次详细讲述军旅舞蹈《刀锋》的演员表现力,;最后写我的作品《刀锋》的详细介绍包括我对刀锋的欣赏、舞蹈《刀锋》的具体排练过程、演出时的感觉和演出后的感想以及自己内心心情的一个变化。

参考文献

1.李洁明,《舞蹈学位论文写作》[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一版 2.欧建平,《现代舞欣赏法》[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6-11 3.张瑶,《浅谈实物面具在现代舞剧中的应用》[M],学术期刊,2012年

一诺论文网:

致 谢

四年的大学生活,感慨万千,首先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本论文是在我的指导老师张帅的指导下完成。这次晚会能够成功举办,让我们拥有一个美好而且难忘的毕业晚会,我要感谢每一位帮助我们的人,特别是我们的专业老师。是他们一直支持我们、帮助我们才会有今天的成功。其次还要感谢我们敬爱的院领导和校领导对我们的支持与爱护。

在此向所有老师和同学表示感谢,并祝愿所有老师培养更多的人才。

学 生(签字)

舞蹈教学中舞蹈表现力的培养分析 篇3

【关键词】 舞蹈教学 表现力 培养分析舞蹈表现力指的是舞蹈表演人员通过自身的情感去全面理解舞蹈的基本内容以及舞蹈当中所体现出的深刻内涵,通过运用自己的舞蹈动作,将整个舞蹈的内涵深刻地、透彻地展现出来,使得舞蹈的美感可以上升到一个极致的境界。在实践的教学活动当中,音乐的衬托、环境氛围以及舞台表演的效果等等,会使得舞蹈的表现力得到加强。通过对教学活动当中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培养进行探究,可以更加深层次地挖掘出舞蹈表现力的深刻内涵。

一、舞蹈教学中舞蹈表现能力的培养方法

1. 舞蹈动作当中逐步的强化学生的情感以及舞蹈动作想象能力的培养

舞蹈表现力是舞蹈的灵魂,只有娴熟的舞蹈技能、技术,没有舞蹈表现力,最多只能成为一个匠人,而不能成为舞蹈大师。在专业的舞蹈教学活动之中,教师不仅仅需要使得学生可以熟练地掌握舞蹈技巧以及舞蹈动作,还需要注重学生对于舞蹈的内在情感的理解,对于舞蹈内涵的掌握,通过教学方式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丰富,并且使得整个舞蹈动作可以深刻地诠释出舞蹈的深刻思想内涵,增强舞蹈的艺术表现力。所以,在教学当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置身于整个舞蹈情景当中,将自己想象着进入这样一个舞蹈的环境,与整个舞蹈的气氛和氛围相互结合起来,将自身深厚的思想感情融入整个舞蹈技巧之中,增强舞蹈的表现力。

2. 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审美能力的培养对于提升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同样具有关键性的价值和意义。舞蹈动作是一种艺术作品,而学生对于舞蹈动作地审美能力的领悟,则直接地影响到学生的舞蹈表现力的展示。学生需要运用带有欣赏眼光的角度,去审视整个舞蹈的艺术气息,深刻的感受舞蹈动作的艺术内涵,并且将自身的感情与舞蹈的艺术性相互结合在一起,感受艺术的存在。而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讨论,论述舞蹈动作的思想内涵与思想情感,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增强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学习的主动性。

3. 注重针对学生音乐感的培养

舞蹈表演中音乐、动作、表情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而舞蹈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中的投入、想象、联想、思考的范围是广阔的,是不可造型的艺术。在感知舞蹈音乐作品时,通过人的听觉器官得到的音响效果,直接与人的生活经历相撞击,得到对作品的理解、分析。为帮助学生进入舞蹈的意境,“听”是感受和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在教舞蹈之前,我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倡导他们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满足他们的聆听需求。让音乐刺激听觉,产生联想,让学生体会乐曲的性质,并让他们说说欣赏乐曲时产生的想象,再以动作来表现音乐,这样可以激起学生表现音乐的欲望,同时也为学生创造及表现动作做好准备。这样就能充分感受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情感,也营造了教学氛围,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领悟与感受。

二、舞蹈教学中舞蹈表现力的培养分析

1. 明确教育的目标

舞蹈教育目标不是单纯培养提高受教育者的表演技艺,而是通过培养他们舞蹈动作与情感对应的体验能力、舞蹈意向与想象对应的体现能力:(1)培养学生舞蹈动作与情感对应的体验能力。舞蹈的动作运动具有与舞蹈风格和表现情感的对应联想性。(2)培养学生舞蹈意向与想象对应的体现能力。(3)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舞蹈艺术作为人类社会最古老、最凝练、最经典的创造活动,集中体现着人类的精神风貌,是人类审美情感、精神境界的直接显现。

2. 教学课程

课程的设置应首先服从于学科定位,根据定位合理配置课程。校舞蹈专业的课程设置要突出专业性,还要突出地方特色、挖掘原生态民间舞蹈艺术,教学走出课堂,进行舞蹈采风等艺术实践活动。同时,舞蹈风格的掌握应从其文化层面导入教学,即告诉学生该舞种产生地的民俗民风、生活环境、生存状态和文化背景以及不同舞种的审美特征等,使学生明白无误地知道所学的不仅只是一种舞蹈,更是一种文化。

3. 制定有效的学习方法

(1)强化艺术表现素养

强化艺术表现素养应当从舞蹈的基本功训练抓起。由于舞蹈表现力主要通过人体语言传情达意,因此基本功是非常重要的,形体必须经过训练,动作才能够规范、灵活、准确、漂亮。

(2)培养艺术创造能力

任何形式的艺术表演,都是一种创造行为。舞蹈演员即使严格按照编导的意图展开艺术表现,实质上也是投入个人的主观情感而进行积极的二度创作。要培养受教者的艺术创造能力,应当从激发想象能力。教师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求新、求异,引导学生进行创作,不断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意识,从而提高舞蹈表现力。

(3)提高教师舞蹈表演素质

舞蹈教师不仅在舞蹈技艺上很专业,而且应有全面的综合素质,包括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专业文化素质、能力素质和心理素质等,首先,提高教师较高的艺术专业素养应放在首位,应把树立良好的专业素养作为重点。同时也要进行舞台实践,灵活的掌握和应用舞蹈的表演艺术,把舞蹈的表演知识和经验传播给学生。

【参考文献】

[1]吴伟生. 谈舞蹈教学中表现力的培养[J]. 大众文艺, 2010(14):145-148.

[2]顾芳. 舞蹈的表现力[J]. 剧影月报, 2010(03):101-105.

舞蹈表现力论文 篇4

舞蹈艺术的表演教育, 是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求所展开面向所有受教者通过培养他们对舞蹈的表现力, 进而达到艺术化地对生活进行表现的教育活动。

(一) 舞蹈艺术的教育目标

舞蹈艺术的教育目的不仅是要培养与提高教育者的表演能力, 还是通过培养其舞蹈的动作跟情感相对应的、体验能力以及和想象相对应的体现能力, 使受教者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同时形成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二) 舞蹈艺术的教育原则

1. 渗透。

在舞蹈教学过程每一个环节, 都应渗透对舞蹈技巧以及舞蹈表现力的培养。

2. 激发兴趣。

教学中, 浓厚的兴趣通常可以使学生排除困难, 坚持地寻找知识, 并努力刻苦地训练。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对比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 依据舞蹈艺术中的表演教学和自身进行比较, 形成符合实际教学的教学手段。

4. 创设气氛。

进行舞蹈教育, 便要留给学生们足够的实践与创造发挥的时间、空间。气氛的创设, 是为学生提供表演所需的真实感。

5. 协调发展。

按照舞蹈艺术的教学规律与学生认知发展客观规律, 遵循协调发展的原则进行组织安排。

(三) 舞蹈艺术的教育方法

1. 强化舞蹈表现的素养

强化舞蹈的表现素养应从舞蹈基本功抓起。因为舞蹈艺术的表演主要是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 因此基本功十分关键, 只有经过长期的形体训练, 舞蹈的动作才能够灵活、准确和漂亮。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力保持集中, 训练对肌体的控制能力。

2. 培养对艺术的创造能力

任何艺术表演, 都属于一种创造的行为。即使是舞者按照编导意图进行艺术表现, 其实质上其中也多少投入了舞者个人的情感。而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可从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以及储备情感记忆做起。

二、学生综合素质对舞蹈表现力的影响

(一) 综合素质要求

对于中专艺术学校的学生, 培养目标应从思想道德素质方面来说, 培养出来的学生应具有理想、抱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精神境界。从舞蹈的能力素质方面来说, 于表演技巧与表象力上, 对角色的把握和理解, 特别是在对角色进行重新塑造的过程, 应有独到的创造力、鉴赏力和表现力。从文化理论方面来说, 艺术通常呈现出不断分化不断较差渗透的趋势。各类物种间相互渗透, 同时中外文化的影响也一直加深。这不仅要求要对学生开展专业理论的教育, 还要进行历史、文化、艺术等多种人文学科教育, 将知识的教授、能力的培养与全面素质教育充分结合。从身心素质方面来说, 学生应具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健康的体魄是从事舞蹈事业的基础。

(二) 综合素质培养

1.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观察力是一种具有意识且具有计划的高级感知形态, 是一种先导的、积极的能力。作为一名舞者, 应对周围的生活、社会、各类的舞蹈活动进行观察。在观察者进行自我认知, 从中理解、进行记忆、之后提炼、最后升华, 以此充实自己, 提神自己。学校可为学生创造观察事物的条件, 教师可传授学生进行观察的方法和要领, 重视对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使其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

2. 提高记忆力。

舞蹈是一种转瞬即逝的艺术, 其全是通过舞者的记忆来进行表现的, 这边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 应注意提高学生记忆力, 引导他们寻找到自己的记忆规律, 同时积累出一定经验。

3. 增强模仿力。

任何一位舞者从一开始都是从模仿开始, 模仿的速度体现出一个学生反映能力的快慢, 整个模仿的过程包括了观察、记忆等因素, 这三者存在必然的联系。要使学生明确舞蹈特点、关系, 之后有针对性地开展模仿训练, 促进学生模仿能力。

4. 培养表现力。

众所周知, 舞蹈的魅力主要在于其表现力, 对一件作品艺术形式和思想内涵的表现, 靠的是舞者其表现力。表现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是舞者对作品的理解, 对舞蹈的动作和表演的技巧掌握, 所以,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 应注意启发、调动以及挖掘学生的张扬个性, 激发其表现力。

5. 激发创造力。

创新和创造是舞蹈的终极目标。丰富的创造力一定会带来全新的作品。但凡是创造力十分活跃的人, 其总是具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以及敏捷开阔的思维, 乐于动脑, 联想, 敢大胆进行创新, 不停探索新领域, 善于发现艺术美的真谛。因此, 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音乐素养的提高对舞蹈表现力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音乐是一种在时间流动中创造一种情境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主要是以节奏、旋律作为基本的方法, 以此表达人们的情感, 这种艺术的表现形式具有较强的表现力。而舞蹈所表现的形象具有视觉可感性, 恰好和音乐所表达的非具象性互相补充。在进行舞蹈训练的时候, 音乐不单是成为单纯的伴奏背景, 其不仅是在改善舞者的音乐素养与舞蹈技术, 更为重要的是其可以激发出舞者内心的力量, 激发出舞者舞蹈能量以及创作灵感。

舞蹈表演中, 舞者是美的创造者, 舞者在舞台上展现出来的审美价值主要取决于舞者自身艺术水平, 因为舞者的审美观、文化素养乃至其身体表现力和想象力, 尤其是音乐素养, 都影响着其是否是一位好的舞者。音乐为我们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同时也提高了我们形象思维能力, 当我们用心去感受音乐的时候, 便会感受到无数感觉随着音乐涌现出来, 成为表演情感的来源与内心动力。

培养出素质全面且具有创新能力的舞蹈人才一直是舞蹈教育的目标, 舞蹈专业教育不仅要重视学生舞蹈基础的培养, 还要提高学生科学、人文素养以及创新能力, 使其成为知识面广、基础扎实、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摘要:文章分析了舞蹈艺术教学的目标、原则以及方法, 从舞蹈艺术教育、学生的综合素质、音乐对舞蹈表现力的提高等方面展开分析。对如何培养学生舞蹈表现力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中专,舞蹈教学,表现力

参考文献

[1]林鸿.高校舞蹈教学中表现力的挖掘和培养[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2011, (49) :148-149.

舞蹈表现力论文 篇5

星论文网(http://

性认识,它是教学活动的延伸,也是对舞蹈课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检验,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注重舞蹈课和艺术实践比赛活动的相结合,为给学生提供艺术实践的机会,经常参加艺术实践比赛活动的学生同没有参加艺术实践比赛的学生相比,他们之间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通过一定的舞蹈知识学习后,要安排和鼓励学生多参加各种艺术实践比赛活动,把理性认识上升为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对舞蹈知识更广泛的学习兴趣,达到培养舞蹈艺术表现力的目的。

浅谈舞蹈艺术的内在表现力 篇6

关键词:舞蹈;情感表现;舞蹈创作;舞蹈生命力

中图分类号:J7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1-0039-01

舞蹈的“情感表现”是舞蹈艺术的一个要素,它是通过舞蹈家的直观感受,以人体动的色彩的调子和线条的神韵作为手段,来渲染和表现主题,引起了人们对生活情景的自由联想。舞蹈作为一门抒情性、表现性很强烈的表演艺术,在舞台上,演员的表演水平对一部作品的成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舞者在舞蹈中的情感表现又起了一个决定性的作用。舞蹈家的情感要通过所描摹的人物造型来表达,有的舞蹈偏重绘画造型方面,它是通过模拟人物的动作姿态来塑造人物的形象。经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确定该人物的性格、风貌及其动作的特点,以及他的一套生活方式。最后根据人物的特点来安排“舞蹈情感”的特色,完成舞蹈艺术的表现手段。

“舞蹈情感”与人体上的呼吸作用有关。一个舞蹈家要从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和学习掌握呼吸的作用,来增强塑造形象的色、线、形的艺术手段,另外,还需不断地熟悉各民族、各种不同社会中人物的不同表情特点去理解和反映各种生活。

“舞蹈情感”的民族因素。舞蹈的特色除了有社会的因素外,它受民族因素的约束,如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礼仪、服饰、信仰和民族的气质等。各民族几千年间流传下来的舞蹈传统形式,是各民族和祖先们在共同的劳动中长期创造和积累下来的。吸收这些民族的特征,就会使舞蹈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使一些舞蹈的情感表现中蕴含有浓厚的民族色彩。

在舞蹈的情感表现中,舞蹈家的身体只是表现的工具,她所作的动作和姿态,是通过对某些产生了情感,通过想象,经过精细的选择,用它来传达作者的情感,因此,在舞蹈的表现上,舞蹈动作是情感表现的重要手段。舞蹈表现上必须通过想象,把系列的动作用艺术表现的手法组织起来,使动作的组合随着想象的起伏而联结成舞蹈生动的语言——“舞句”。这时,它就会使我们从视觉和听觉中感到有一种悲欢离合交织的动人的联想,这是情感表现的开始。

在舞蹈创作中,要把情感表现提升到第一位,舞蹈家进行形象思维的过程,必须予以情感的概括才能深刻地表现生活。所以强调凝集情感、捕捉情感,准确地对现实生活进行情感概括,这是舞蹈创作的关键问题,紧随着舞蹈的视觉和音乐的听觉感受,必须直接引起观众情感的共鸣,只有通过情感活动的共鸣,才能接触到编导用舞蹈所比拟的现实,才能突出对生活情景的丰富联想,产生出形象的潮涌。创作者用情感活动予以集中概括的生动形象移置到作品中,使欣赏者看作品时可以通过情感共鸣而引起自由联想,为了促进舞蹈欣赏的发展,向观众作些舞蹈解说是需要的,但这种解说不应该拿规定死的内容去限制观众的情感活动,而应该是通过生动的情景和舞蹈表演者将舞蹈情感表现出来来帮助和诱发观众的情感活动,让观众在共鸣起来的情感支配下主动地、自由地从舞蹈联想到生活,让舞蹈真正发挥他的作用。我国的古代舞蹈中,把“情”视作舞蹈的产生根源。“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也,足之蹈也。这段话除了说明各种艺术形式的区别及其内在联系外,着重强调了“情”在艺术创作活动中的重要意义,诗、歌、舞都由情而生;特别是舞蹈,被视为感情激越时的一种表现形态,“舞以宣情”。这是我国舞论中对舞蹈抒情性的总结。

如果说舞蹈创作活动始终是在强烈的感情支配下进行了的,那么生活则是舞蹈的源泉,也是艺术家的情感源泉,只有艺术家火样的热情,才是使生活成为艺术品的根本动力。所以说,舞蹈创作事实上就是一个“使情成形”的过程,没有感情,就没有舞蹈。

情感表现赋予舞蹈生命力,所谓“鼓之舞之以尽神”,就是要求淋漓尽致地展现内在的“神”——神气、精神,即内在的情感。也指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性格、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揭示。譬如《孔雀舞》,它抓住了孔雀富有特征的若干动态,然而着意不在孔雀的自然习性,而是展现傣族妇女善良的心灵和美的体态。这样让情感从舞蹈“形象性”中表现了出来。

舞蹈家在现实中展现和研究了人体在某种动态中表现出来的美,力量和技巧,便把它提炼出来,进行加工,升华成为舞蹈技术。这样的动作,或是富于美感,或是技术性很强,当舞蹈家在不同的情况下恰当地组合这些动作时,它们也就成为能表现各种不同内容和情感的工具。那么舞蹈中的情感表现通过什么渠道完成呢?

一、通过摹拟、再现来表现情感

从本质上看,舞蹈是属于表现的艺术,早期的舞蹈中有着极强的摹拟因素。从舞蹈的发展过程来看,摹拟、再现仍是后世舞蹈中的重要手段,表现这方面看,舞蹈与音乐、抒情诗有着相似之处。它可以通过摹拟、再现来表现人的内心情感。另一方面,由于舞蹈同时具有较强的造型因素,它也可以通过摹拟而再现自然的或社会的现实美,叙述事件,刻画性格,这方面,舞蹈又有着不同于其他表现艺术的广阔天地。

二、通过“缘物”来传情——人与物(道具)的统一

种类繁多的道具舞蹈,是构成我国民族舞蹈传统特征的又一因素。道具在我国舞蹈的发展中并不是后来附加的成分,而是和原始舞蹈同时产生的,当原始舞蹈从先民运用工具的劳动生活中萌芽时,形体动作就和工具结合在一起,构成我国舞蹈艺术早期的审美形式,如后来发展成的《干戚舞》等器械舞蹈,从这一历史现象中,我们可以知道,各种各样的舞蹈道具,和与之相适应的舞蹈动作来自同一生活源泉,是为表现同样的内容,同样的思想感情服务的,它们是一个整体。

“缘物寄情”,是我国古代艺术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使用得当,常常能收到其他手法所达不到的艺术效果。

舞蹈表现力论文 篇7

一、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

受传统舞蹈教育的影响, 一些舞蹈教师认为舞蹈是一种技巧、技术教学, 学生只要接受和模仿舞蹈技能就行, 有没有舞蹈理论知识并不会影响舞蹈表演, 使得很多学生不注重舞蹈理论知识学习, 过分看重舞蹈表演。其实, 每一部舞蹈作品, 尤其是经典作品, 都是特定时代和历史的反映, 即每一部舞蹈作品都有时代的影子, 都有着特定的含义与情感。我们只有深入的分析作品背后的因素, 才能更好地领悟作者创作的情思, 舞蹈表演属于二度创作, 要用舞蹈技术和技巧表达出这种内涵和情感, 技术只是手段不是目的。舞蹈表演中的情感艺术不像生活中的自然情感一样随意的表现, 要在深入理解作品内容的基础上, 对自己体验的各种情感深加工, 充分挖掘其审美价值, 表现出具有审美价值、给人启迪的情感。因此, 舞蹈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内容, 了解关于它们的生活习性后, 就应该延伸到与民族意识有关的东西上来, 如张继刚创作的藏族题材的舞蹈中, 腿部动作多而灵活, 这是因为他西藏的生活习性, 是在深入观察的基础上设计的舞蹈动作, 只有在深入了解作者创作意图的基础上, 才能自然地表现出舞蹈表现力, 给人以美感。

二、引导学生观察与体验生活

舞蹈艺术来源于生活, 舞蹈作品、舞蹈形象都是来自生活的, 舞蹈创作者发现日常生活中的闪光点, 激发创作热情, 用艺术的手段加工、整合这些素材, 用舞蹈作品、舞蹈形象的形式予以体现, 其实, 创作舞蹈作品、塑造舞蹈形象都是为了再现生活、反映生活的。所以舞蹈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观察与体验生活, 使学生的舞蹈表演更具有表现力。但目前高校舞蹈教学的学院派色彩太浓, 学生为了表演而表演, 忽视了舞蹈表演的实质, 也就是说舞蹈教学与舞蹈表演脱离了生活, 舞蹈表演缺乏生机与活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体验生活, 发现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 在舞蹈表演中自然流露出真实, 不会给人带来假而空的感觉。

三、加强训练学生的基本功

对舞蹈专业的学生来说, 基本功就是从事舞蹈艺术必须具备的能力, 包括身体的力量、软开能力、控制能力、协调能力等, 这是舞蹈表现力的基础, 只有具备扎实的基本功, 才能提高舞蹈表现力。学生要表演好舞蹈, 就要进行严格的基本功训练, 没有过硬的基本功, 舞蹈动作就会出现僵硬、呆板, 难以深刻的表现出舞蹈的情感与内涵, 更不用说舞蹈表现力了。因此, 教师应注重舞蹈基本功训练, 让学生认识到基本功的重要性, 训练中注重基本功, 通过扎实的舞蹈技巧, 更好的表现作品, 自然提升舞蹈表现力。

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舞蹈表演不是机械的动作展示, 每一个舞蹈动作都蕴含着丰富的含义与情感, 表演者只要展示出这些情感, 就要全面提高素养。首先是思想道德方面。舞者对祖国与民族具有深切的热爱之情, 才能在理解舞蹈角色时拥有独特的感受力、表现力, 如军人战争题材的舞蹈作品, 如果表演者不理解解放军战士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的爱, 如何谈与作品的融合。其次文化理论知识。舞蹈艺术不是孤立的, 是和音乐、美术、文学等多种学科融合在一起的。拿音乐来说, 舞蹈与音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早在舞蹈诞生之日起就有诗、乐、舞三位一体说。作为舞蹈专业的学生, 从基本舞蹈动作的训练到完整的表现作品, 自始至终都有音乐相伴, 可以说音乐是一个舞蹈作品的灵魂, 有了扎实的音乐基础知识, 能把握好音乐的风格、节奏, 对一个舞蹈学习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能够提升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在舞蹈训练中, 音乐不再起单纯的伴奏作用, 而是能引导舞者感受作品的情感内涵, 再通过自身的舞蹈表现出来, 进而引发观者的情感共鸣。因此, 舞蹈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首先是乐理学, 主要包含音高、银色、和弦等, 这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其次是视唱练耳, 面对一段绚丽素材, 学生能大致哼唱下来, 初步感受音乐, 训练时提高学生的视唱练耳能力;再次音乐鉴赏, 对舞蹈作品中的音乐, 能进行独立的分析, 总结出音乐的特点, 然后再放到舞蹈作品中, 帮助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

五、培养舞蹈动作与情感对应的想象力

舞蹈教学中教师不能只让学生掌握一些舞蹈技巧、技术, 而是要引领学生挖掘舞蹈内涵, 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将舞蹈动作与人体的律动、情感相对应, 每一个动作都能体现出舞蹈的情感, 这种情感除了舞者对生活体验外, 还加入了想象力, 将自己融入到舞蹈氛围中, 从而表现好舞蹈。如学生没有去过藏区, 却要表现藏族的舞蹈;学生没有当过兵, 却要表现有关军营的舞蹈, 这种情况就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可以借助图片、视频等方式来辅助教学。这样能加深学生对舞蹈背景、内容的理解, 在理解的基础上, 充分施展自己的想象力, 把自己想象成舞蹈作品中的人物, 置身于舞蹈场景中, 使表现出的每一个动作都蕴含着特殊的情感, 从而提高舞蹈表演的艺术表现力。

参考文献

[1]刘阳.浅谈高校舞蹈教学中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培养[J].青年文学家, 2011 (5)

浅谈舞蹈演员舞蹈表现力的培养 篇8

一、舞蹈表现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1、自身因素

第一, 对舞蹈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如果舞蹈演员对于所要演绎的舞曲没有真正的认识和理解, 那么该舞蹈是没有生命的, 不可能引起共鸣。其中, 最重要的就是头部、面部、眼神以及肢体环节的协调配合, 这有助于提高舞蹈演员的舞蹈技艺。作为一名舞蹈演员, 应当对舞蹈所蕴含的人文内涵和要表达的一种诉求或者追寻内容, 事先要有深刻的理解和认知, 只有做到身心合一, 才能表达出舞蹈的生命和魂。正所谓“舞为乐之容”, 舞蹈演员不但要掌握舞曲的节奏与旋律, 更重要的是正确理解音乐出处及人文内涵, 从舞曲的审美取向中不断吸取营养、捕捉形象, 从而不断实现舞蹈的形象和音乐形象之间的完美契合, 并通过舞蹈演员的肢体语言展现出来。

第二, 舞蹈演员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舞蹈演员的身体素质是群殴表现力的重要基础, 同时也是难以替代的, 因为身体素质是舞蹈技艺得以彰显的保障。就舞蹈生理而言, 身体的力量、协调性、柔韧性以及耐力, 不仅可以通过肌肉收缩、协调力控制来实现, 而且可以有效的改善人体的各种机能系统, 从而可以帮助舞蹈演员提高其舞蹈技艺水平。作为一名舞蹈演员, 身体是最重要的条件。对于舞蹈演员的心理素质而言, 对于培养和提高舞蹈的表现力也是非常重要的。由此可见, 一名优秀的舞蹈演员一定要具备三个条件, 身体素质、舞蹈技艺以及心理素质。没有身体素质, 难以练成精湛的技艺;即便有了精湛的技艺, 没有过硬的心理素质, 其技艺水平也难以正常发挥。当舞蹈演员的技艺达到一定水平以后, 再想突破, 就要在提高舞蹈演员本身的人文素养方面下功夫。要知道舞蹈要在特定的地域环境之中, 经过长期文化积淀, 在吸收各民族文化养分的情况下逐渐演变而来的;舞蹈所谓形成给我发展总是会表现出各民族的历史文化。体态与气质风度展现、面部表情的传达能力以及意念气息的运用, 同样也是舞蹈演员舞蹈表现力的前提条件。

2、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生活环境与学校教育环境, 具体分析如下:第一, 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无论先天性的基因遗传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到舞蹈演员潜在的表演能力, 其生活的社会环境都会在更大的程度上对舞蹈演员潜在表演能力进行时时刻刻的影响。由此可见, 虽然舞蹈演员的舞蹈表现力是建立在先天遗传基础之上的, 但后天的社会影响完全可能使其得到强化;第二, 学校教育因素的影响。对于大多数的舞蹈演员而言, 学校是他们真正接受基础教育的主要场所, 在学校里可以接触到最基本的舞蹈训练, 因此学校也就成了培养专业舞蹈演员舞蹈表现力的第一课堂。从实践来看, 学校课堂教育将在很大的程度上对专业舞蹈演员的舞蹈内涵感知进行培养, 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舞蹈演员的舞蹈表现力。

二、加强舞蹈演员舞蹈表现力培养的几点建议

基于以上对舞蹈演员舞蹈表现力影响因素的分析, 笔者认为,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舞蹈表现力培养:

1、加强舞蹈演员的表演意识培养

所谓表演意识, , 主要是指舞蹈演员在进行表演过程中对自己表演舞蹈的意会与认知程度, 它是感觉与思维等心理活动的总和。对于舞蹈演员而言, 最重要的就是通过自己的舞蹈, 将所要表达的内容传递给观众, 即通过舞蹈丰准确传情达意, 并把握住观众之心理。首先, 应当培养丰富的想象力。舞蹈和其他的表演艺术类似, 都属于较高层次形象思维范畴, 任何形象的思维完成必须通过人的心理过程。因此, 应当不断培养舞蹈演员的想象力, 以便创造出更多可以引起人们思想与情感活动的姿态, 再通过分析、判断、综合和推理等认知活动, 产生新的联想与想象。其次, 准确的传情达意。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告诫:“要学会用心去跳舞。”但所谓“用心”, 其意何在?在此笔者试推测, “用心者, 即用情也”。也就是说, 舞蹈演员在表演过程中一定要用情感去支配肢体动作, 即所谓的“动之以情, 动之有情”。

2、音乐素质培养

舞蹈演员的音乐素质培养,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 舞蹈演员的视唱练耳训练。这主要是培养舞蹈演员对音乐的感受力, 尤其是使其真正感受到实际存在着的多种声部音乐能力。从实践来看, 要真正做好视唱和练耳基础训练, 其具体方法是多以五线谱联系为主, 辅之键盘乐器.从而可以有效的提高视唱练耳能力;第二, 要提高舞蹈演员的音乐欣赏能力。在不断提高舞蹈演员音乐感受力的基础上, 笔者建议通过博览音乐作品来提高舞蹈演员的音乐欣赏能力。当舞蹈演员欣赏过大量音乐作品之后, 就会身临其境地体会不同音乐作品所带来的感受也不相同, 从而有效的丰富了他们对音乐的鉴赏能力;第三, 要不断加强舞蹈演员对音乐史的学习。实践中为了有效的丰富舞蹈演员在音乐方面的知识, 可以通过音乐史的培训和学习, 让他们了解音乐史知识;当他们对音乐史进行回顾时, 也就不断地掌握了不同音乐风格和特征, 进而对音乐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3、舞蹈技巧训练

在舞蹈技巧训练上也应当注意三个方面:第一, 要加强舞蹈演员基本功的训练。对于舞蹈专业而言, 基本功训练是舞蹈训练基础, 它主要包括舞蹈演员的软度训练、腰、蹲、腿功等训练;第二, 要不断加快舞蹈技巧形成。对于舞蹈技巧的形成过程而言, 它实际上就是运动动力定型的过程。通过讲解、示范和影像资料播放等方式, 舞蹈演员可以对舞蹈技巧有一个初步的认知, 再经过舞蹈训练中的反复练习, 就可以真正体会到舞蹈技巧的内涵;听觉、视觉以及动觉上的反应也会刺激到大脑, 从而使其不断的对信息知识进行整理和分析, 最终融入到舞蹈表演之中;第三, 通过熟练掌握舞蹈技巧, 来增强舞蹈的表现力。舞蹈技巧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技巧, 它与翻、跳、转等基本动作不同, 舞蹈技巧的核心在于在舞蹈表演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唤起观众共鸣。由此可见, 通过加强舞蹈技巧训练, 可以有效的增强舞蹈的表现力, 舞蹈演员自然也会在实际表演过程中包含着激情, 并辅之以优美的舞蹈意境。

三、结语

总而言之, 舞蹈的本质在于生命力, 而这种生命力是通过舞蹈演员舞蹈的表现力得以彰显的, 因此加强舞蹈演员的舞蹈表现力培养, 对于实现舞蹈作品的价值至关重要。

摘要:作为一名专业的舞蹈演员, 最重要的就是要完美地展现出舞蹈的内涵, 因此舞蹈的表现力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影响舞蹈演员舞蹈表现力的原因很多。本文将对影响舞蹈演员舞蹈表现力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培养舞蹈表现力的有效策略, 以供参考。

关键词:舞蹈演员,舞蹈表现力,培养,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冰媛.浅谈舞蹈演员舞蹈表现力的培养[J].安徽文学 (下半月) , 2011 (06) .

[2]公兰英, 洛毛措.影响中国舞蹈演员表现力的自身因素研究[J].大舞台, 2010 (09) .

舞蹈表现力论文 篇9

关键词:高校舞蹈教学,表现力,培养

“舞蹈是生命情调中最直接、最宝贵、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实的表现。”这是闻一多先生对于舞蹈的理解。由此可见, 舞蹈是美的艺术, 是善于抒情的艺术, 是人们内心情感世界最动荡不安的时刻出现的一种形体活动, 是表达人的内在心态, 反应社会现实的艺术。

近年来, 在许多舞蹈比赛中, 舞蹈技巧的难度往往被视为衡量舞蹈质量和水平高低的标准。这就使不少舞者只注重技术技巧的训练, 而忽视了对作品的感知能力和思想情感的培养。作为舞蹈教师, 在舞蹈教学过程中, 不仅要从理论上培养学生的舞感, 更要让其深刻、细致地体会舞蹈作品中的情感内涵, 从而让理论联系实际, 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力。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夯实基础能力, 提高身体素质, 增强艺术感染力

良好的舞蹈表现力是建立在规范准确的舞蹈动作之上的, 因此舞者个人动作的反应速度和协调性是衡量舞感水平的根本前提。要培养舞感, 离不开扎实的舞蹈基础、全身各部位动作的高度敏感力和协调性。通过规范专业的训练可以逐步增强舞蹈技术技巧能力, 不断提高肌肉组织、关节韧带之间的协调性。

提高身体素质, 一方面是训练技能, 一方面是对自身动感准确性的培养, 它是由舞蹈的全部动作和舞者全身心的配合来体现的。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 舞蹈表现力的优劣往往就是透过手指、脚趾尖的延伸, 肢体转动的方向、屈伸的程度, 和对动作点、线、面的把握这些看似细小却最不能忽视的地方显露出来, 注意每一个细节, 动作便赋予感情, 舞蹈感染力也就随即增强了。

二、观察、体验生活, 丰富学生的艺术想象力

舞蹈想象能力是舞蹈最重要的创造能力之一, 只有靠舞蹈表演者的丰富想象, 才能激发表演者来自心灵的表演激情, 增强表现力。在高校舞蹈教学中将丰富的生活体验与舞蹈训练、表演结合起来, 对提高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舞蹈艺术的原型来源于生活, 舞蹈作品、舞蹈形象的产生都是从生活当中来的, 舞蹈形象的塑造也是为了再现生活、反映生活。舞蹈创作者和表演者只有经常深入到现实生活中认真细致地观察生活, 观察人物的心理情感状态及外在的表现, 并对这些来自生活的素材进行理性的分析揣摩, 全身心地、深入地进行体验和感受, 并把这些切身体会和感受融入到舞蹈及人物情感之中去, 才有可能提升舞台表现力, 完美演出作品。因此, 在舞蹈教学中, 教师应当注意利用生活体验, 启发、激励学生大胆的幻想, 丰富其想象力。如, 看见牵牛花, 就启发学生联想正在滴滴答答吹响的小军号;看到的春雨, 就启发学生想象小草破土而出的嫩芽……通过这样的想象, 能让学生对舞蹈作品的情感与意境有更深刻、更生动的领悟和体验, 进而将作品中具体形象的联想和自己的情感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自己的舞蹈动作更富表现力。

三、准确把握音乐节奏感,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力

古人云:“舞为乐之容。”音乐是舞蹈的灵魂, 离开了音乐, 舞蹈就是体操。舞蹈音乐风格各异, 节奏鲜明, 旋律优美, 在音乐的伴奏下, 可以使舞者尽情自如地展现动作, 抒发出情感, 使动作、音乐和情感达到完美的统一, 从而提高其表现力。IDTA英国国际舞蹈教师协会考官王子文先生曾讲到:“你要达到舞蹈最高境界, 就必须让音乐与舞蹈结合一体, 用感情去欣赏音乐产生不同的表情韵味, 将音乐扩散到你身体周边, 这样, 你就达到了舞蹈最高峰。”在教学中, 我们不难看出, 对音乐节奏感好的同学比音乐节奏感稍差的同学所表现出来的表情和情感语言以及整个舞蹈动作的表现力与流畅性都要强, 这证明了音乐节奏感好差是舞蹈演员表现力水平高低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高校舞蹈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和实际操作,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音乐的节拍, 加强对音乐理解力的训练, 分析其节奏类型, 进而准确把握音乐节奏, 培养和提高舞蹈表现力。

四、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 促进学生舞蹈表现力的提升

高校舞蹈教学中, 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力, 还需要合理运用课堂教学方法, 变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为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主, 努力尝试将问题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范例教学法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入课堂。例如, 在教授藏族民族民间舞时, 以情境教学法的方式, 引导学生。教师以导游的身份带领学生, 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藏族记录片的方式, 畅游西藏。通过学习舞蹈语汇, 亲身体验藏族的民俗、民风和特殊的感情表达方式, 以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力。

另外, 要注重“因材施教”, 教师需要敏锐地观察学生, 及时发现学生在舞蹈表现力中存在的问题, 对那些在舞蹈表演中表现得信心不足或缺乏兴趣的学生, 切不可放任自流, 而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事业心感染学生, 及时沟通, 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 帮助学生从狭隘走向广阔, 进而促使学生产生主动去提高舞蹈表现力和表演能力的意识。

五、加强学习, 培养综合素质, 提升艺术修养

舞蹈不仅仅是狭隘意义上的身体律动、舞台上光鲜的娱乐, 更是一个反映社会文化风俗的途径。纵观中外舞蹈历史发展, 不难看出舞蹈作为一门艺术, 是文化历史的一个入口和载体, 通过它可以了解不同时空下人们的风俗、观念、生活内容和历史风云。正是因为舞蹈的这一属性, 舞蹈表演者要想更好地表现舞蹈就必须拥有广博的修养, 以及文化知识、艺术功力和生活积累。因此, 在舞蹈教学中, 我们教师必须特别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随时关注学生课外知识的积累与自身涵养的提升。如, 除了要求学生加强对舞蹈、音乐、美术、影视等艺术科目的学习外, 更要涉猎人文、社科、历史等多方面的文化知识;还要掌握舞蹈创编能力, 发挥自己的个性和特长, 培养创作能力, 以抒发感情, 提升表现力。此外, 也要让学生多接触社会, 参加各种社会艺术实践, 参与各类演出活动, 以锻炼、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舞台经验, 进而在实践中增强舞蹈和舞台表现力。

古人云:“苟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高校舞蹈教学中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而是要在长期的舞蹈实践中日积月累完成的。产生舞蹈感觉需要身心机能, 构成舞蹈感觉需要综合文化素质, 我们要重视舞感、重视对舞感的开拓, 在丰富自身肢体语言的同时, 使舞蹈表演风格多样化, 使舞蹈不仅是动作的展示, 更是舞者内心感情的表达!

参考文献

[1]刘阳.浅谈高校舞蹈教学中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培养[J].青年文学家.2011 (05) .

[2]彭涛.关于高校舞蹈教学的思考——谈舞蹈表现力[J].才智.2012 (19) .

[3]曾珍.高校舞蹈教学中舞蹈表现力的研究[J].大众商务, 2009 (12) .

[4]符姗姗.论学生舞蹈艺术表现力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7 (12) .

[5]孔湘华.浅谈舞蹈教学对学生感受力和表现力的培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6 (07) .

舞蹈表现力论文 篇10

舞蹈表演是表演者对自身情感和动作整体表达的过程,是对舞蹈艺术中所包含的情感、美进行表达的一个过程。舞蹈表现力是舞蹈表演中的灵魂,只有抓住灵魂,才可以真正的提高表演者的表演水平。在当前中职舞蹈教学阶段,很多学校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对学生舞蹈技巧的培养,而忽视对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培养。一个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很多舞蹈表演者在完成表演之后,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在完成基本动作和技巧之外,整个表演的过程不够丰满,难以给人以较深的印象和心理上的感触。从另一方面来说,舞蹈的表演过程与诗朗诵的过程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诗朗诵在进行表演中,即便是朗诵的内容正确,但是没有合理的融入情感,也难以与听众产生良好的共鸣和互动。一个舞蹈表演的表现力,需要表演者在完成基本动作技巧的基础上,融入自身的情感,真正的实现与观众心灵上的沟通和互动。下文从培养学生良好的想象力、提高学生对舞蹈表演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几个方面,就如何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力进行了分析与探索。

二、提高学生舞蹈表现力的策略

1. 培养学生良好的想象力

教师在对学生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要基于舞蹈技巧培训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不同舞蹈风格,并且认识到人体律动与情感的对应关系,努力的让学生对动作与情感进行联系。学生通过对舞蹈作品的深刻理解,有效的结合自身所学的情感表现知识和技巧,让学生的表演动作充满张力。这种对情感的表现能力,也将作品中艺术美感进行了融入,实现了学生对审美感知过程的提高。这种情感教学的融入,需要表演者将自身实际生活中的情感体验与自身想象力进行结合。一个人的阅历一般都是有限的,并且所经历过的生活也是相对限制在一个范围之内的,很多情感的表达需要通过想象力来实现。例如,对军旅题材的舞蹈作品表达上,很多舞蹈表演者可能没有军旅生涯的经历。在进行表演的过程中,表演者可以通过充分的想象和对相关资料的收集,对于军旅生活进行大致的体验,结合自身丰富的想象力,置身处地的将自己想象成艺术中的人物,将舞蹈动作与内心情感进行深入的结合,从而更好的提高艺术的表现力与感染力。

2. 提高学生对舞蹈表演内容的理解

舞蹈内容的编排,经过一整套艺术的创作流程,对于舞蹈中的动作赋予了深刻的艺术情感与内涵。舞蹈表演的过程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是艺术再创作的过程,舞者通过对舞蹈内容结合自身的技巧进行表达,展现了舞蹈内容背后所蕴含的情感和内涵。在舞蹈表演的过程中,舞蹈技巧只是表演过程中的基本内容,而不是主要内容。在实际舞蹈内容练习中,一般都从如何对舞蹈动作要求进行满足入手,从技巧的角度来完成舞蹈的基本内容。针对于这种情况,就很难对舞蹈的内涵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难以实现全面的表达。在拿到新的舞蹈内容上,我们要从全面的角度来对舞蹈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例如,对某个具有浓重地区性色彩的舞蹈内容研究上,我们要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并且领会创作者的实际意图,对各个舞蹈动作设计的缘由进行自我分析和理解。这种分析方式,可以有效的将作者的创作意图与舞者进行结合,更好的认识到作者想要表达的艺术理念,了解作品的创作风格与方向。这样一来,舞者就可以对于一些舞蹈中的内容进行自我的再创造,通过简单动作的演示与反复练习,提高对作品认识的深度,在表演过程中也就可以自然而然的融入到舞蹈内容当中,提高整个表演过程的张力和表现力,拉近观众与作品之间的距离,提高用户的观看体验。

3.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音乐素养和音乐知识是对艺术学生培养中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容,也是保证学生艺术表演能力的关键。自古以来,舞蹈与音乐就是密不可分的,并且两者相互依存、相伴相生。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古代舞蹈就已经以载歌载舞的形式来进行实现。舞蹈表演者在进行作品的学习过程中,其本身要对于音乐的基本风格、内涵、节奏等有着清晰明确的认识,并且拥有扎实的音乐基础知识,为自己舞蹈的学习和表演提供良好的基础。在舞蹈表演的过程中,音乐本身不仅是背景和伴奏,从另一方面来讲,音乐更是舞蹈作品深层次的一种呼应,对于表演者的情感有着明显的带动作用,并且引导关注产生共鸣。在进行实际舞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具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基础乐理的学习,对于音乐中一些音色、音高、和弦、调式等概念进行掌握,并且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视唱联系,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初步感悟。在实际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的采用一些标准的钢琴乐器来进行练习,并通过采用五线谱进行训练,让学生具有良好的视唱和音乐辨识能力。

教师也要对于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可以自主的分辨出音乐的不同风格,提高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与理解能力。对于一些经典舞蹈作品中的音乐,教师可以单独的进行提出分析,让学生自主的对音乐的风格与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再通过对舞蹈作品的观看,进而锻炼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音乐方面的知识是十分广泛的,教师也要给予学生对音乐历史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系统的环境中对音乐的流派、时代特点、艺术成就等进行学习,让学生对音乐有着更加深入的认识。只有不断的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严格训练和把握,才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感受能力与表现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水平,让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得到更好的进步与提高。

4.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舞蹈艺术是众多艺术形式中的一种,并且是世界历史上出现的最早的艺术表达形式,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舞蹈艺术在表达的过程中,受到文学、美术、音乐等多方面学科的影响,对于舞者的综合素质也有一定的要求。针对于现阶段中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来看,整体学生不具有较高的综合文化素质,其本身难以对作品的内涵进行深入的把握与理解。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都需要对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进行提高,并且积极主动的学习相应的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水平。现阶段很多中职院校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了一些选修课,学生应该积极主动的进行参与学习,进而更好的提高自身的知识层次。现代社会不断发展,艺术形式也在不断的丰富当中,如果不具备一个良好的综合素质能力,就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难以真正的实现作品的艺术价值,这对于舞蹈学习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三、结束语

身体表现力在舞蹈表演中的应用 篇11

关键词:身体表现力;舞蹈表演;情节体现;体能素质;艺术生命

中图分类号:J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2-0031-01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舞蹈就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或欣赏,或社交,舞蹈表演一直以一种高姿态伫立在历史舞台。千百年前曾经有“飞燕体轻,能作掌上舞”,杨贵妃霓裳舞博帝王笑,后来有“惊鸿舞”一舞动天下,这样有关舞蹈的历史典故依然活跃在人们的精神世界[1]。直至今日,纵使生活节奏加快,人们还是把舞蹈当作一种娱乐和享受的艺术,然而,在舞蹈表演中,如果能够很好的利用身体表现力,那么,舞蹈表演就会更加生动传情,更能陶冶青情操。本文就来浅析身体表现力在舞蹈表演中的应用。

一、身体表现力在舞蹈中的重要作用

(一)是丰富舞蹈表演情节的主要体现

身体表现力,简而言之,就是舞者在舞蹈过程中的身体技能与通过身体表达的感情传递。在舞蹈表演过程中,尽管舞蹈演员与观众的距离一般较远,但是在身体技巧与技能上却是非常直观的。在舞蹈表演的同时,身体表现力的运用可以很大程度上加强舞蹈表演情节的体现。试想在一段舞蹈表演中,如果舞蹈演员把自己的身体与思想全部投入到舞蹈中,那么,这段舞蹈就被赋予人的国企,那么就更能打动观众,形成良好的观看效果。所以,如果演员能够很好的将身体表现力运用到舞蹈表演中,表演的感情表达会更加充沛,富有活力。

(二)是获得舞蹈人才的重要保证

爱迪生曾经说过,天才是靠百分之一的天分和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这种模式同样试用于舞蹈学习中,在舞蹈演员的学习和培训过程中,除了基本的舞蹈动作以外,更多的要学习的是身体表现力和面部表情等类似深层精神“动作”。众所周知,一段好的舞蹈除了高难度的舞蹈动作和知名舞蹈演员组成,更重要的是其表达的情感。而在舞蹈表演中,情感表达的直接体现就是身体表现力。通过对身体表现力的培养,可以筛选出更加优秀、具有天分又肯努力的舞蹈人才。所以,在舞蹈世界里,拥有良好身体表现力的演员才是真的人才。

(三)能够培养刻苦耐劳的精神

我们都知道,在舞蹈的学习中,如果没有坚强的毅力是不能得到成就的,除了要从小形成良好基础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努力。一段优秀的舞蹈是由一个演员整体组成的,而身体表现力又是不可缺失的重要因素,所以,培养身体表现力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舞蹈演员的训练。在这种身体表现力的训练里,舞蹈演员必须长期坚持,深刻领悟获得身体表现力的精髓与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在舞蹈中呈现更加完美的效果。所以,身体表现力在舞蹈表演中的运用可以很多程度上培养舞蹈演员吃苦耐劳的精神,为舞蹈的训练形成动力。

(四)是延长艺术生命的重要因素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发展与突破,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带动了生活品质的提高,在舞蹈被需要的时代里,各种类型的舞蹈表演也形成了竞争。而在舞蹈表演里,有一些要素是不能忽略的,其中重要的要素就是身体表现力的培养与运用。有人说,有感情的舞蹈才是有灵魂的,在舞蹈演员的训练生涯中,身体表现力的锻炼能够让舞蹈演员走进舞蹈的精神世界,更加充分和深刻的了解自己的爱好与行业,也是通过这种方式,舞蹈演员的艺术生命也会得到延长。由此可见,身体表现力是舞蹈表演中特别重要的运用[2]。

二、身体表现力在舞蹈表演中的具体应用

(一)把面部表情与身体表现力完美结合起来

为了将身体表现力更好的运用到舞蹈表演中,从而增强舞蹈的生命力与创造力。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学会把面部表情与身体表现力完美结合起来,从事舞蹈行业的人都了解,在舞蹈表演中,面部表情的运用与身体表现力的运用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把这两点更好的结合起来,才能让身体表现力更加合理的运用起来。例如,在一段表演离别的舞蹈中,如果舞蹈演员能够在面部表情,包括眼神等,都流露出离别的思念与不舍的情感,在身体上则体现出无力难过的状态,那么整段舞蹈就会更加生动。所以,为了更好的将身体表现力运用到舞蹈表演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注重面部表情与之的结合。

(二)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身体可塑性

除了面部表情的辅助作用,加强身体表现力运用的另一种措施就是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身体可塑性。众所周知,舞蹈表演是需要大量练习的,古人云,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让舞蹈表演更加深入人心,身体表现力的融合就更加重要[3]。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够提高演员的身体素质,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强演员身体的可塑性,可塑性的增强直接可以带动舞蹈训练的量化与质化,进一步提高身体表现力的表达质量,也就能在训练中达到基本的身体要求,从而更加完美的培训与钻研,从而更和好的展现身体表现力。

(三)增强体能训练,提升各要素功能

除了上述措施外,加强身体表现力的运用里非常重要的还有演员体能训练的工作要落实。面对大量训练,演员的体能基础是所有表演的前提,只有演员的自身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达到一定强度,才能让身体表现力得好更没美的诠释。在漫长的训练过程中,演员的体能训练是提升身体各方面要素的基础。所以,增强体能训练,提升各要素功能是身体表现力合适运用到舞蹈表演中的有效措施。

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经济与文化都得到了更大的发展,随着世界精神与物质的融合,我国国民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高。而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国,其精神的传承源远流长。近年来,我国舞蹈事业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观赏舞蹈,把舞蹈表演当作高雅的艺术,然而,在舞蹈表演中,有很多必不可少的要素要合理的运用到其中,身体表现力就是重要的一点。上文通过思考身体表现力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结合时代的背景提出了将身体表现力更好运用的具体措施,相信我国的舞蹈事业会越来越顺利。

参考文献:

[1]唐单宇.舞蹈表演中应该注意到的创新问题讨论[J]. 艺术与文学. 2013(11)

[2]刘柳.舞蹈表演中身体表现力的相关问题讨论[J]. 教育与文化. 2013(08)

[3]宋智慧.舞蹈教学中要培养和运用的因素[J]. 哈尔滨师范大学报. 2014(11)

舞蹈表现力论文 篇12

关键词:高校舞蹈教学,舞蹈表现力,培养

所谓舞蹈表现力,是指在熟练掌握舞蹈技巧、领会舞蹈内涵基础上,将舞蹈动作形象的表现出来,能够让观众充分体会到舞蹈所传达内容的一种技巧,一种能力。培养学生舞蹈表现力是现代高校舞蹈教学目标之一,也是教学改革的一个应然要求。

一、舞蹈教学中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影响因素

(一)先天方面

我们经常说某人在某方面具有天赋,这是对先天条件的一种客观陈述,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先天条件对一个人学习某种技能的影响和重要,高校舞蹈教学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培养亦是同样道理。即影响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先天条件是主要影响因素之一1。有些学生天生具备舞蹈表现方面的才能,舞蹈知识一点就通,对于舞蹈节奏感的准确把握也相对轻松。另外,对于天生具备良好舞蹈身体素质的学生而言,他们的舞蹈表现力可能会更加突出一些,但在情感和技巧等的培养方面同样需要依靠后天努力。相比于这些有天赋的学生,他们从一开始就占据一定的优势,而这些优势对他们舞蹈表现力的培养具有重要影响,可以帮助他们提升舞蹈表现力。

(二)后天方面

后天方面主要是指学生生长的家庭环境、生活方式、学校师资力量、教师舞蹈教学水平以及学生本身努力程度等对学生在舞蹈学习方面所产生的影响。若学生家庭环境艺术氛围浓厚,父母有舞蹈基础或一直从事与舞蹈相关的事业,那么该学生在舞蹈表现力上往往也会做出较好的成绩2。学校舞蹈教师师资力量强大,教师教学水平高,那么学生舞蹈表现力培养也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果。学生本身努力学习舞蹈,长期坚持不懈相信也会使自身舞蹈表现力得到一定提升。由此可见,后天方面因素也会对高校舞蹈教学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培养产生巨大影响。

二、高校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舞蹈表现力的有效措施

(一)扎实基础,规范动作

扎实舞蹈基础、规范舞蹈动作非常重要,它是一切舞蹈能力培养和提升的前提基础与基本保障。因此,高校舞蹈教师应充分重视起对舞蹈基础训练的强化,切实提高每一位学生的舞蹈基础,在日常训练过程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经常反复练习舞蹈基础,扎实舞蹈基础,并对学生舞蹈动作进行指导,纠正错误或不到位的动作行为,确保学生做出的每一个舞蹈动作都是标准的、规范的、正确到位的,以便为舞蹈表现力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3。舞蹈基础作为舞蹈基本功,对学生身体平衡能力、协调能力以及思维敏捷性要求较高,教师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设置一些有利于学生关节、韧带、逻辑思维锻炼的舞蹈训练项目,强调舞蹈动作必须要做到位,做到标准规范。通过长期的训练,相信学生的身体力量、协调能力以及反应能力等都会得到一定的提升,舞蹈基础也会得到一定的加强,进而使舞蹈表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二)提升情感,丰富想象

舞蹈不仅是高校的一门课程,更是一种艺术,它需要学习者投入一定的情感,这样表演出来的舞蹈才会吸引人,才会富有生命力与韵味,才能达到良好的舞蹈表现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转变以往过于重视舞蹈技能培养的观念,加强对学生舞蹈情感培养的重要性认识,强化学生舞蹈作品内涵与作者情感理解训练,提升学生对舞蹈的学习情感与情感的投入,增强学生舞蹈内涵领悟鉴赏能力。对于舞蹈情感的培养,关键在于学生对舞蹈内容的理解,只有真正理解了舞蹈的内容才能领悟舞蹈所表现出的情感4。在这方面,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经典的、优秀的舞蹈作品供学生欣赏解析,要求学生通过观赏提升舞蹈理解能力,在理解过程中发现舞蹈的魅力,进而产生对舞蹈的强烈情感。

另外,丰富学生的艺术想象力也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学生容易对舞蹈内容进行理解。教师应加强舞蹈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生应加强对生活的体验与观察,丰富自身的艺术想象力,将从生活中所产生的感受、情感体验融入舞蹈训练当中,丰富舞蹈表现力。

(三)把握节奏,深化表现

舞蹈与音乐是形影相随,相互搭配的,舞蹈表演离不开音乐,音乐有了舞蹈而更加精彩,音乐是舞蹈的灵魂,是舞蹈艺术魅力与情感表现的重要媒介,而节奏感则是音乐的灵魂所在。进行舞蹈教学时,教师应将学生音乐节奏感的培养作为教学中的重要训练项目,选取一些音乐节奏感强烈明显的舞蹈作品对学生节奏感进行专项训练。在节奏鲜明、旋律悠扬的音乐伴奏下,学生可以尽情的表演舞蹈,尽致的投入舞蹈情感,通过对节奏感的准确把握,将舞蹈动作、音乐、情感有效融合起来,从而达到良好的舞蹈表现力5。事实上,关于音乐节奏感与舞蹈表现力之间的关系,大量实际教学案例证明,准确的节奏感把握能力可以促进舞蹈表现力的提升,因为学生能够对音乐节奏感进行准确把握会增加其对舞蹈学习与表演的自信,在自信的驱使下学生容易做出良好的舞蹈表现力,而且节奏感准确把握本身就会为舞蹈表现力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强化音乐节奏感训练来深化学生舞蹈表现力。

总结

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舞蹈教学及舞蹈表现力培养应引起高校的高度重视,以学生为中心,不断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舞蹈表现力。通过舞蹈表现力的提升,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舞蹈专业人才,这对推动我国高校舞蹈教学,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注释

11.王紫涵.浅析高校舞蹈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22):208+157.

22 .朱晓红,刘生贵.艺术表现力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培养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20):111+113.

33 .宋萌.试析高校体育舞蹈选项课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0(29):213-214.

44 .李志晓.高校舞蹈教学中提高学生情感表现力的策略探究[J].大众文艺,2016(1):234-235.

上一篇:温度检测与控制设计下一篇:孕妇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