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表现论文

2024-09-22

建筑表现论文(共10篇)

建筑表现论文 篇1

建筑表现大师专业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看好,这是因为环境越来越被人们重视的原因。建筑表现大师专业针对建筑和家装行业以及相关职业发展设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综合的建筑装饰理论知识、良好的艺术素养、较强的建筑设计、室内效果设计能力和现代建筑艺术理念,能熟练运用建筑家装行业知识和各类艺术设计软件工具进行建筑效果、室内装饰、园林、装饰品等艺术设计人才。

据陕西新华电脑软件学校自身建筑表现大师专业路勇老师介绍,目前建筑表现大师专业的就业情况还比较好,对于该类人才拥有以下六大就业优势:

1、就业面广:建筑表现大师的就业面很广,竞争压力小!塬因在于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市政建设项目和房地产项目如雨后春笋,无论是室内设计还是景观设计均需要大量的建筑表现大师人才,环境艺术的专业涵盖从过去的室内设计发展到今天室外设计、广场设计、园林设计、街道设计、景观设计、城市道路桥梁设计等全方位、多范围的设 计领域。

2、专业人才需求大: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飞跃发展过程。特别是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的社会需求度逐年提升,由此带来专业设计人才缺口突现,社会需求量每年突破近百万。

3、人才区域分布广:在人才区域分布上主要就业单位可以是,设计院、建筑公司、园林公司、装饰公司等,岗位一般刚进去是从设计员做起,两年后可胜任高级设计师职位,甚至以后有可能胜任公司领导级从事工程综合管理或自己开公司创业。

4、工资待遇好:在待遇和计薪方式上一般设计师就业转正后待遇在3000元左右,基本工资约2000元左右另加提成工资,提成是无封顶的。高级设计师或主任设计师月收入5000至8000元不等。

5、职业人才紧缺: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所生活的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并且现在新建筑的增加和城市环境必须改善,建筑表现大师专业也将变得更为热门。

6、职业优势对比:来自一些调查数据显示,建筑表现大师工程师职位成为今年IT企业的重点招聘对象,企业对建筑表现大师工程师的招聘数量增加最快。越来越多的国内IT企业正逐渐加大对建筑表现大师工程师的重视。

据了解,陕西新华电脑软件学校根据近年来的市场需求,开设了建筑表现大师专业,并为此专业提供理实一体化教室,人手一台专用电脑。此外,还为建筑表现大师专业聘请了拥有高学历、掌握丰富专业经验的师资队伍;在教学模式方面,此专业采用企业化运作流程,提高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与应用。

现阶段,陕西新华电脑软件学校建筑表现大师专业正在火热报名中,望有志于投身此行业的莘莘学子前来咨询。

建筑表现论文 篇2

本次谢英俊回顾展题为“人民建筑”,其策展序言寥寥数语,视野却非常宏大。策展人史建的首要意图在于把谢英俊的当下实践放在现代建筑的历史脉络中考察:如果说以包豪斯为代表的现代建筑运动,“其理想是把现代化的工业生产与人民生活结合起来”,那么谢英俊今天的实践对这个传统有哪些延续和更新?沿着这思路,我们可以展开很多话题,如现代建筑与工业、建造、用户、场所、地域传统之间的关系等等。

我对其中一个方面尤其感兴趣:中国语境。实际上,当我最初看到“人民建筑”的标题时,第一反应不是包豪斯,而是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我相信,在座的在中国社会生长的、35岁以上的人,一看到“人民”这词,心里都会“一激灵”。因为我们从小就接触人民公园、人民大道、人民广场、人民大会堂等空间环境,耳边充斥着“我代表人民,来看望你了”或“我代表人民,判处你死刑”之类的话语。我们现代汉语中的“人民”,实际上与英文的People和德文的volk,涵义不尽相同。我觉得有意思的是,史建在把大家的注意力向包豪斯现代传统那里引导的同时,还在利用“人民”这个政治色彩特别浓厚的词,尝试与中国当代社会语境展开对话。那我想进一步问,在20世纪中国,“人民”曾是什么涵义,今天又是什么涵义?中国建筑相应有哪些表现?而今天谢英俊的实践又为我们带来哪些新的理解?

1958年,大跃进期间,中国穷一国之力,在北京修建庆祝国庆十周年的十大建筑。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副市长万里在“北京市国庆工程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说该工程目的在于“反映建国十年来的工农业生产和各个方面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检验社会主义中国已经达到的生产力水平。不是有人不相信我们能建设现代化的国家吗?老认为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吗?我们一定要争这口气,用行动和事实做出回答。”——建筑是一个国家、民族、“全体”中国人民走向现代化的象征物。

2008年,四川建筑师刘家琨自己捐资、设计修建了一个小纪念馆,用来纪念一个在“5·12”地震中死去的初中学生胡慧姗。刘家琨说:“这个纪念馆,是为一个普通的女孩,也是为所有的普通生命——对普通生命的珍视是民族复兴的基础。”——建筑是呵护个人生活的庇护所和弘扬个人生命价值的纪念碑。

上述两段话,间隔半世纪,体现了“人民”定义的深刻变化:从一个集体、抽象、政治性、道义上的大词“人民”中,开始分解出很多个体、具体、公民法权意义上的“个人”。胡慧姗纪念馆,恐怕是以最强有力的语言弘扬了这种变化,但它并不是建筑孤例。我们可以宽泛地说,自80年代开始,随着中国市场的开放,个人独立建筑设计事务所以及私人开发商和业主的涌现,一些明星建筑师、明星开发商、明星项目(尤其是那些意在彰显个体用户“个性”的楼盘如别墅)的出现,都多多少少在空间文化上推动了“个人建筑”的发展,只不过这里涉及的“个人”往往是比较“优越”的个人,而不是胡慧姗式的“普通生命”而已。简言之,我们不妨这样概括当代中国建筑的状况:一方面作为国家、政权、民族集体表达的建筑仍在盛行 (奥运、世博等) ,另一方面是作为个人表达的建筑也在积极涌现——一个“人民”和“个人”建筑并存的局面。

这里一个新的社会危机,连带空间危机,凸显了:在抽象的,几乎被架空了的“人民”和无数零散的、孤立的“个人”之间,我们几乎没有一个清晰可辨的中间层次。而这正是公民社会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单个零散孤立的公民,如何能进一步形成一个个团体,以此为单位,来更有效地履行公民义务和争取公民权利?在“人民”和“个人”之间,我们能不能发展出一个中间概念——“社区”概念,一方面把“人民”具体化,另一方面把“个人”们团结起来?在空间上,规划、设计和建造,能不能推动“社区”的发展?

在官方行政体系中,我们还留存有“单位”或“居委会”,但那是正统的自上而下的社会控制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在乡村和城市旧区,我们还有很多靠传统社会纽带维系的社区,但它们大多在迅速衰落,并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着被拆解的危险。在城市开发中,我们有较近出现的“居住小区”,但那更多的是硬件意义上的集中,而不是社会性的集合。当然在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乐观地说,如今借助网络、传媒平台,大家对公民权利的积极讨论,以及公民维权运动的兴起,正使得“社区”的概念呼之欲出。但对我们建筑行业而言,遗憾的是,“社区”在中国的发展,尚没有在实体空间维度上得到支持。正是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谢英俊(也包括其他台湾同行)的工作,为我们带来一种完全不同的实践模式——“社区建筑实践”,概括起来有以下特点:

1)用户本身的社会纽带

谢英俊团队的建筑用户往往本身就已经构成了成熟“社区”,他们之间靠各种社会纽带相联,如族裔、地域、信仰和文化传统等。谢的介入,是帮助他们通过建造,强化和改善既有的社区。相形之下,中国建筑师的末端用户往往是在剧烈的城市拆迁重建过程中,被打散后再重新组合的原子化的家庭单元,而很少再有任何成型的社区(或许西安鼓楼回民区洒金桥—大麦市街和新疆喀什老区的改建,可算特例:原居民靠强烈的族裔和宗教纽带,争取到就地安置,从而得以继续维持原有社区)。

2)建筑师与用户的交流界面

谢英俊团队在设计建造的全过程中能直接和建筑的用户交流。而在大陆,或在通常的房地产开发中,建筑师即使动辄设计十几万平方米的小区,影响数以万计居民的生活,也是在依循开发商对市场的定位,而无缘与用户见一面,“用户参与式设计”更无从谈起。

3)建筑师的专业和社会双重整合的角色

谢英俊的团队工作贯通社区策划、规划、设计、建造各环节,在每一环节上又都能有效地进行社会动员和吸收多方人士参与,因而其建设过程不光是硬件上的建造过程,也是软件上的加强社区凝聚力的过程。他所扮演的master builder的角色是兼具专业和社会角色于一身的。相形之下,通常的建筑过程是基于专业分工的持续分解过程,设计、建造、使用,一系列环节线性传递下去,建筑师虽号称“龙头专业”,起到一定环节的专业监督作用,但根本无法起到全方位整合社会力量和关系的作用。

4)“人民建筑”的现代传统再定位

谢英俊的启发在于,建筑师如仅仅满足形式游戏,其实践的空间恐怕会越来越狭窄,其社会干预力量会越来越微不足道。回到策展序言提出的问题,谢英俊今天的实践,促使我们在多方面为“人民建筑”——这个现代建筑运动的理想再定位,包括建筑师的教育、建筑师对相关产业的介入、建筑师扮演的多重角色,以及建筑师与社会状况的互动,等等。

建筑表现论文 篇3

关键词:建筑专业;表现技法;教学;现状;对策

在综合性院校建筑专业的教学大纲中,《建筑表现技法》作为专业基础课是《建筑设计》专业课的配课,是为表达建筑设计服务的。较好的表现技法让建筑设计的效果图在视觉上可以更加逼真、震撼,充满说服力,对建筑设计的表达具有推动作用。在设计工作中,较好的表现技法对设计人员也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在电脑普及的今天,电脑效果图以其清晰度、仿真性、精细度的种种优点大大冲击了手绘效果图[1],但手绘比电脑作图拥有更快捷、更方便的优点。但在目前的综合性院校建筑专业的课程教学中,针对教学计划与进度、教学方法与内容,以及课时量的安排等问题,存在着以下的现状与问题。

一、建筑表现技法课程的教学现状与问题

(一)教学计划安排不合理

一般的综合性院校,技法课的教学计划排课不紧凑,理论课排课较分散。在教学观摩中发现,在只有8次的课堂教学计划中:第一次课程内容为基础认识、第二次为课堂练习,第一次的课堂只是对绘画材料认识完毕,学生对真正的用笔技巧一窍不通的时候,如何进行第二次的课堂练习?这样的安排计划,忽略教学的真正目的。教学的真正目的在于实践,需要学生系统学习了关于钢笔和马克笔的运用理论后,再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进行综合性的多种技法练习。

(二)教学进度安排不合理,违背了为建筑设计课程服务的初衷

建筑表现是为建筑设计服务的[2]。大多综合性院校,将《建筑表现技法》与《建筑设计》课程同时安排在大二上学期进行,但技法课教学进度晚于建筑设计课程。某高校进度表所示,技法课程第6周还徘徊在对色彩的理论认识中,但设计课程第6周为建筑设计专用周,设计周要求学生用表现技法对自己的建筑设计作业进行排版上色,需对建筑效果图进行钢笔马克笔的运用。这就产生了课程矛盾,技法课还未安排对色彩的学习,建筑设计课程已要求学生对设计作品进行色彩表现,并进行考核。这就对学生不公平,也违背了“建筑表现技法是为建筑设计课程服务”的初衷。

(三)课时安排不合理,课时比例分配突显其弱势

在文献调查中发现,早在2008年有 “课时量不足,忽视实践环节的培养[3]” 观点的提出;2012年有文章提出“课程时间安排不合理[4]”的观点。但至今为止,各类综合性院校对《建筑表现技法》课程的课时并未更改。在大纲中,技法课还是作为辅助《建筑设计》专业课的配课。

例如某高校建筑类专业的教学大纲中,同一学期中,设计课程占96学时,共14周,占一个学期三分之二的时间。但技法课作为专业基础课只有32课时,一次4个学时,分8周进行。课时太短,而技法课程需学习线条、色彩和快题设计等表现技法。其中色彩学习章节还需安排马克笔、彩铅、水彩等多种表现技法的学习。但如此短暂的总课时,每个环节所需的课时远远达不到让学生从生疏用笔到熟练掌握绘图技巧的目的。而课时比例分配会让学生更加重视建筑设计这类专业课,以至于学生愿意用更多的课余时间完成这些作業,忽视了技法课对专业课学习的辅助作用。

二、建筑表现技法课程的解决对策

(一)修改教学计划,增加课程实践,酌情增加课时量

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应紧凑安排。以32课时,分8次课为例。理论课与课堂练习的课程内容安排修改如下:

1、要求老师对手绘材料做介绍,观赏名家优秀手绘案例,观看手绘步骤。

2、进行钢笔、马克笔、水彩等应用技巧的理论专题讲座。对学生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给予解决办法;甚至讲到理论重点处,要求学生做课堂笔记。

3、在理论课后留相应作业。分为理论课作业和手绘作业两部分。理论课作业:抄书,对技法理论进行抄写。只有对基础理论的熟记与掌握,才能达到后期实践的熟练与变通。

4、学生对表现技法有一定量的课堂练习后,进行实践教学。在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主要侧重书本教材中对问题的认知、理解、记忆;实践课则注重深入社会,体验过程,培养创新能力[5]。到教室以外的环境进行写生练习,让学生面对实景进行现场构图、选取透视角度、合理安排画面;并让学生对构筑物周边环境进行设计,练习如何取舍主体建筑周围多余的景观与植物。

通过修改教学计划,让学生通过理论、临摹、实践,循循渐进的掌握建筑表现技法。并对培养计划进行修改,酌情增加课时量。

(二)修改教学进度表,对课程安排进行调整

遵循建筑表现技法是辅佐建筑设计的初衷。将技法课安排在大一下学期进行,并结合大一暑假的城市建筑认知实习,在实习的途中可以进行技法的实践练习。或将课程安排提前,在学生对钢笔、马克笔等有一定的熟练程度后,再进行建筑设计课程的第一个设计周的安排,让学生对绘制建筑效果图更自信,效果更突出,卷面表现和分数更合情合理,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三)对教学方法的具体建议

综合性院校建筑专业的学生,也没有充足时间对素描、色彩进行美术基础课的学习,美术功底薄弱。教师不能一味的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按部就班的进行上课,而应在理论学习之后,手绘训练之前,对学生进行摸底测试。让学生针对范画进行临摹,从中分析学生对理论掌握的运用程度,以及对表现技法课程的认知程度,从而对学生手绘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三、总结

针对目前综合性院校建筑类专业的特殊性,着重分析《建筑表现技法》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教师不能按部就班的按照陈旧的教学观念进行上课,用教学实践经验不断完善教学大纲,丰富教学内容;增加课程实践,杜绝盲目的临摹教学,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的联系;并认真研究教学方法,实现个性化教学,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手绘和设计能力,探索一条适合综合性院校建筑专业教育教学发展相适应的新体系。

参考文献:

[1] 金彦汐.手绘教学的意义及步骤[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7):134-135.

[2] 任君.建筑表现技法教学的问题研究[J].科技信息,2009,(20):684.

[3] 屈梅.建筑表现技法课程的实践教学现状及创新思路[J].内江科技,2008,29(10):76-76,100.

[4] 喻明红.城市规划专业《规划手绘表现技法》课程教改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2,(45):46-47,278.

[5] 张荔.综合类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课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23(6):89-90,128.

建筑表现论文 篇4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与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日渐加快,人们对于建筑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建筑行业在信息化时代下得到迅猛发展。建筑产品与建筑生产作为建筑行业中进步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经济学科中两个极为重要的研究对象,二者对于建筑经济的发展和建筑行业的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如何从建筑经济视觉下,对建筑产品和建筑生产进行研究,是目前建筑学者应重点探讨的问题。由此可见本文对建筑经济视觉下建筑产品及建筑生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筑经济视觉下的建筑产品研究

(一)建筑经济视觉下的建筑产品特征

建筑经济视觉下的建筑产品具有独特的性质和特征。建筑产品作为建筑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经济活动和生产活动的载体,与其他工业产品相比具有其独特的特征。通常情况下,建筑产品具有多样性和固定性,例如社会生活中的住房、商业建筑以及公园景观灯,不仅是多样化的同时也是固定性的。同时建筑产品也具有价值不菲和社会性等特征。不同时期和地域的文化、历史等因素对建筑产品的构造风格和造型形式等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建筑产品被建成后逐渐成为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1]。

(二)建筑经济视角下的建筑产品寿命

建筑产品的寿命主要是指建筑产品被建成后直到拆除之前所使用的时间。建筑产品的寿命不仅受到建筑经济的相关因素影响,同时也受建筑技术因素影响,由此建筑产品的寿命研究可以分为建筑经济寿命和建筑技术寿命。建筑经济寿命主要是指受经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建筑报废时的建筑产品寿命,包括因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而需要拆除的建筑产品;建筑技术寿命主要是指受技术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建筑报废时的建筑产品寿命,表现为由于建筑技术的不过关,建筑产品出现的结构损坏和使用功能下降等。在建筑经济视觉下,建筑产品的技术寿命由于现代化诸多因素的影响,其意义日渐减小,反而建筑产品的经济寿命意义逐渐扩大。

(三)建筑经济视角下的建筑产品价格

建筑经济视角下的建筑产品价格主要包含两个范畴,即建筑产品的生产价格和建筑产品的流通价格。建筑产品的生产价格主要是指新建造的建筑产品的实用价值,而流通价格则是指建成后以及使用过后的建筑产品,在市场流通中所体现出来的相应价格。通常情况下,建筑经济视角下的建筑产品价格指的是建筑产品的生产价格。对于建筑经济视角下建筑产品价格的研究,一方面要对其产品价格的特征研究,例如与正常的工业产品相比,建筑产品具有采取单独计价的`方式特点等。另一方面,还要对建筑产品的价格构成进行研究,即对建筑产品价格形成的诸多因素进行研究[2]。

二、建筑经济视角下的建筑生产研究

(一)建筑经济视角下的建筑生产特点

建筑经济视觉下的建筑生产有其独特的特点。一方面,与其他工业产品相比,建筑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具有周期性长和流动性大的特点,建筑产品的流动性大不仅体现在施工过程中,对同一建筑产品进行不同方位之间的流动,同时也表现在施工过程中不同区域之间的不同建筑产品相互流动,此流动性是其他工业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不具有的特点。另一方面,建筑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还具有不均衡性,其不均衡性主要表现在建筑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受到狂风、暴雨、温度等气候条件的影响,使得建筑产品无法进行完整式的生产。另外建筑产品的不均衡性也表现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程度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不均衡等。

(二)建筑经济视觉下的建筑生产要素

建筑经济视觉下的建筑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建筑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对象、建筑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资料以及建筑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力。建筑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对象主要是指建筑产品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建筑材料和建筑土地,建筑材料包含被建筑行业加工过的相关建筑配件和未经加工过的原材料;建筑土地则被作为采掘对象和建筑对象分别作为建筑生产的不同场地。建筑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资料则主要包括产品建筑过程中所需要的建筑设备、建筑工具和建筑检验手段等,建筑经济视觉下的建筑劳动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类改造自然界并创造建筑财富的能力。建筑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力则是指建筑生产过程中施工人员的劳动能力,是对建筑生产过程中施工人员脑力和体力的总结归纳,劳动力是建筑经济视觉下的建筑生产要素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3]。

(三)建筑经济视觉下的建筑生产技术

建筑经济视觉下的建筑生产技术主要体现在建筑产品的设计过程、建筑产品的组成材料以及建筑产品的施工等方面。在建筑经济视觉下,建筑生产技术日益提高,建筑生产技术提高的明显结果便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建筑生产过程中生产要素的投入力度。我国建筑企业对建筑技术进步作用的应用分析仍处于初级阶段,因此需要在建筑经济视觉下,通过对建筑生产技术进行相应分析,要选择合适的定量分析法,同时要确立相应的评价建筑生产技术的指标,从而促进经济视觉下对建筑生产技术及其作用的研究。

三、结语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建筑行业在新形势下不断取得发展,本文也因此对建筑经济视觉下的建筑产品和建筑生产进行研究。本文主要从建筑产品特征、建筑产品的使用寿命以及建筑产品的价格等方面对建筑经济视觉下的建筑产品进行研究,同时从建筑生产的特点、建筑生产的要素以及建筑生产的技术等方面对建筑经济视觉下的建筑生产进行研究,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颜廷珊,李春雷.建筑经济角度的建筑产品与建筑生产[J].黑龙江科技信息,,02(01):257.

[2]牛犇,杨杰.基于开发商视角的建筑节能经济激励制度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05(07):157-159.

建筑表现论文 篇5

第一次:ABCAABAABB判断BBAAAAABAA 第二次:BBCBBBCAAC判断 ABBBBAABAA 第三次:CDDBDCDCBDADACCDDACD 第四次:BCDCBBCABDBCCADACBDB 建筑材料A

第一次:CBDCBCBCAD判断 AABBBAAAAB 第二次:CCCBBBBBBD判断AAAAAABBAA 第三次:BCDADBAABC判断AAAAAABABA第四次:AACCAABBAB判断AAABBABAAA 建筑构造

建筑设计指导:建筑红线 篇6

1.在人行道地面上空:

(1)2米以上允许突出窗扇、窗罩,突出宽度不大于0.4米;

(2)2.50米以上允许突出活动遮阳,突出宽度不应大于人行道宽度减1米,并不应大于3米;

(3)3.50米以上允许突出阳台,凸形封窗、雨棚、挑檐,突出宽度不应大于1米;

(4)5米以上允许突出雨棚、挑檐,突出宽度不应大于人行道宽减1米,并不大于3米。

2.在无人行道的道路上空:

(1)2.50米以上允许突出窗扇、窗罩,突出宽度不应大于0.4米;

建筑表现论文 篇7

四川茂县=谢英俊+谢英俊建筑工作室

四川“5·12”地震之后, 谢英俊进驻灾区农房重建, 独立接案, 提供技术和经验指导, 协助农民盖符合生态环保的房子, 为500多户乡村家庭建造房子, 既有整村的, 也有分散的。其中, 杨柳村是为数不多仍保留有传统语言和文化的羌族村落。通过村民协力互助的方式, 历时一年完成56户重建, 都是两层楼加一个暂作储藏室的阁楼, 样式基本延续传统结构, 主要的改变是采用了轻钢作为骨架, 既抗震又环保, 一户约为150平方米。建房时, 村民一起参与, 男女老少均参与其中, 极为热闹。

生态屋以轻型钢做骨架, 结合当地建屋习俗, 一层墙体使用就地取材的石头砌筑, 二层采用钢网混凝土, 三层使用木板。以开放性的架构为基础, 家户有很大的自由度, 可随各自的经济条件与需求灵活调动, 最终能呈现有规制又不失多样化的风貌。实际上, 在进入四川震区之前, 谢英俊在台湾及河北等省已经做过了类似的项目。

在业界, 谢英俊有“人民的建筑师”的称号。他的2011年全国个人巡回展以“人民的建筑”冠名, 其副标题则是:“关系到70%人类居住的思考与实践”, 所谓的“70%人类居住”即普通居民乃至乡村的居住环境, 这是以前的建筑专业少有涉及的。业界著名评论家、策展人史建将他的工作与现代建筑史的开端——包豪斯现代建筑运动相提并论, 说他在当下中国为包豪斯精神的“为人民的建筑”做出了实践与进一步的开拓。谢英俊在建造实践中倡导居住者的参与低成本、低技术、开放架构 (未完成建筑) 和与独特地域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特征融合, 他无疑是“公民建筑”与我们的“穷人的建筑学”应当关注的一个对象。

村民参与共建生态屋的场景建造中的杨柳村为当地配置的尿粪分集生态厕所。可预防、控制

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传播, 是谢英俊在1999年台湾南投县邵族部落村落建设中的作品的翻版。

建成后的杨柳村再生砖制造场景

再生砖成品

刘家琨在“公民建筑”上的实践是与谢英俊有些志同道合的, 他的实践也是在四川进行的。

“再生砖计划”项目始于2008年汶川地震期间。用破碎的废墟材料作为骨料, 掺和切断的麦秸作纤维, 加入水泥、沙等, 由灾区当地原有的制砖厂, 做成轻质砌块, 作为灾区重建的材料。它既是废弃材料在物质方面的“再生”, 也是灾后重建在精神和情感方面的“再生”。

地震的灾难过后, 原有的房屋等建筑设施已成废墟, 对这些废墟的清理是一件耗资费力的事, 而经过防疫喷洒处理后, 它们则可以作为再利用材料。家琨工作室认为, 它们是“已经毁坏的家园”, 而“虽然家园已经毁坏, 这些碎砖断瓦仍然饱含曾经寄托的情感”。对它们的再利用不仅在于经济上的环保和节省, 更在于对灾难记忆的尊重和珍视。“再生砖”不仅有低技术、低成本、低能耗、环保节能的优势, 其设计与构造的内涵更是充满了作为知识分子的建筑师的人文关怀——这无疑是刘家琨作品里一贯以之的风格与情怀。

“再生砖计划”展览

除了“再生砖计划”, 刘家琨与家琨工作室最富于人文情怀的作品, 无疑是为纪念在“5·12”地震中罹难的15岁少女胡慧姗所建的“胡慧姗纪念馆”。它于2009年5月建成, 家琨建筑工作室全款捐建。

胡慧姗生前喜欢文学, 梦想成为作家。纪念馆建筑整体以灾区最常见的坡顶救灾帐篷为原型, 面积、体量、形态均近似于帐篷, 外部红砖铺地, 墙面采用民间最常用的抹灰砂浆, 内部为女孩生前喜欢的粉红色, 墙上布满女孩短促一生的遗物:照片、书包、笔记本、乳牙、脐带……她的一生没来得及给社会留下多少痕迹, 她不是名人, 只是个普通女孩, 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这里的纪念内容没有悲壮热烈和宏大喧嚣, 只是关于一个花季少女的追忆。从一个圆形天窗洒进的光线, 使这个小小空间纯洁而娇艳一一这个纪念馆, 是为一个普通的女孩, 也是为所有的普通生命一一对普通生命的珍视是民族复兴的基础。

胡慧姗纪念馆模型

2012.3

Cities and towns Constru Ction in Guan Gxi

17

内部为女孩生前最喜欢的粉红色, 布满她短促一生的遗物:照片、书包、笔记本、乳牙、脐带……

毛寺生态实验小学是一个慈善项目。设计的初始, 穆钧与吴恩融便确定下这样一个目标:不仅为当地的孩子们创造一个舒适愉悦的学习环境, 更关键的是要以此为契机, 努力诠释一个适合于当地发展现状的生态建筑模式。

该项目强调一个科学化且可推广的设计与研究方法。当地冬季寒冷、夏季温和, 现有建筑多是生土建筑。通过研究, 发现这里冬季的热工设计, 是最为有效的生态设计手段。而当地以生土窑洞为代表的传统建筑中蕴含着大量基于自然资源并值得生态建筑设计借鉴的生态元素。

顺应地形, 学校所需的十间教室被分为五个单元, 布置于两个不同标高的台地之上, 使得每间教室均能获得尽可能多的日照和夏季自然通风。以绿化为主的院落环境有助于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舒适愉悦的校园环境。教室的造型源于当地传统木结构坡屋顶民居, 不仅继承了传统木框架建筑优良的抗震性能, 而且对于村民而言更容易建造施工。教室北侧嵌入台地, 可以在保证南向日照的同时, 有效地减少冬季教室内的热损失。宽厚的土坯墙、加入绝热层的传统屋面、双层玻璃等蓄热体或绝热体的处理方法可以极大地提升建筑抵御室外恶劣气候的能力, 维护室内环境的舒适稳定。与此同时, 根据位置的不同, 部分窗洞采用切角处理, 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室内的自然采光效果。

毛寺生态实验小学远景

小学的建设施工继承了当地传统的建造组织模式, 施工人员全部由本村的村民组成。除平整土方所必需的挖掘机以外, 所有施工工具均为当地农村常用的手工工具。同时, 绝大部分建筑材料都是"就地取材"的自然元素, 如土坯、茅草、芦苇等。由于这些材料所具有的"可再生性", 所有的边角废料均可通过简易处理, 立即投入再利用。

新教室的直接造价 (包括材料、人工与设备) 只有422港币/平方米。新建教室的室内气温始终保持着相对稳定的状态。即便在今年初罕有的严冬, 也无需任何燃料采暖, 教室仍可达到舒适且空气清新的室内环境。

从这个学校项目中, 村民们得以重新认识他们自己的传统。新学校的建造向他们诠释了一条适合于黄土高原地区发展现状的生态建筑之路。

教室内部施工人员全部由本村的村民组成

2012.3

Cities and towns Constru Ction in Guan Gxi

19

建筑剖面图

学校内开放的空间

无止桥项目计划

中国农村贫困地区=无止桥团队

无止桥项目计划其实也是一个慈善项目, 它是一个资助内地贫困农村改善居住环境、改善儿童教育环境的建桥计划, 是由毛寺生态实验小学的设计者穆钧和吴恩融发起的一个多人共建项目。在毛寺生态实验小学的建造期间, 设计团队发现学校与生源居住区隔着的一条河上只有一座独木桥可以通行, 一到雨季河水上涨学生便无法通行, 曾经发生过学生和村民被洪水冲走的不幸事件。团队便发起了这一计划。

计划取名“Bridge Too Far”, 源于二战老片《遥远的桥》, 然而设计者取这个名字, 显然有将项目“无止”地进行下去的意思。团队成立了基金会, 并通过宣传在香港和内地吸引了很多热心人士和机构的参与和支持, 其中包括前香港总督Sir David (彭定康前任) 。目前, 项目也成为一项渐趋于成熟的慈善计划, 在甘肃、吉林、贵州、云南、四川等当地农村完成了建桥计划。

“无止桥”的设计思想因循穆钧和吴恩融的生态建筑设计思想:利用当地传统技术和自然材料来建造具有推广性、低成本的生态建筑模式。它仍然以生态设计为原则, 最大限度地利用当地自然材料和其他可再生、可降解、可再利用和低能耗 (low embodied energy) 的材料。令团队感到幸运和意外的是, 无止桥还获得了包括RIBA、Architectural Review、HKIA在内的若干大奖。

标准营造建筑事务所设计的“社会剧场”式住宅是一处位于北京回龙观的住宅项目, 其设计宗旨是将一些基本的小型住宅单元与大型的半露天式公共剧场型空间相结合。该剧场空间将在整体建筑中为社区全体居民发挥公共起居室的作用。而住宅单元则是基于公共墙的概念进行设计的。它既是房屋的基础结构, 又能让居住者将所有家用电器和服务设施收纳其中。

目前建筑中有两种尺寸的单元:14平方米和22平方米。这些单元仅在深度上有差异, 这是由于走廊的形状导致楼层平面不对称的结果。每个单元的高度和宽度都设计成2.8m×3m, 并以标准化模块的形式分别向东西两个方向的外墙展开。每个单元还附加了小阳台, 为内部空间增添更多层次。整个建筑规划分为6层。最下面3层容纳商业功能区, 并保留了余地, 可将露面高度扩建为原来的两倍, 从而增强空间感和灵活性;最上面的3层为住宅区, 通过在东西两边的外墙上变化阳台的开口位置, 楼内单元模块千篇一律的缺点得以弥补。

展出模型和渲染效果图

“土楼公舍”位于广东南海, 建成于2008年, 规模面积为13711平方米, 为URBANUS都市实践 (刘晓都、孟岩、王辉) 设计。在设计者看来, 它的设计不仅关涉到如何将传统客家土楼居住文化与低收入住宅结合在一起的研究课题, 更是低收入人群的居住状况开始进入大众视野的一个建筑标志。

“土楼公舍”的设计思想在于将“新土楼”植入当代城市, 利用城市高速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不便使用的闲置土地, 做解决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大量人口迁入产生的居住问题的实验。新土楼既是一座建筑, 又是一个社区, 尤其是关注低收入人群, 已经走到人文建筑的层面。它不只在形式上借鉴客家土楼, 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土楼社区空间的再创造, 最终构建了一种适应当代社会的生活意识和节奏的城市低收入者的社区空间。传统土楼将房间沿周边均匀布局, 和现代宿舍建筑类似, 但较现代板式宿舍更具亲和力, 有助于社区中的邻里感。都市实践秉承了这一传统优点, 并在内部空间布局上添增了新内容:每户室内面积不大但带有独立厨房和浴室, 每层楼都有公共活动空间。社区的食堂、商店、旅店、图书室和篮球场为民众提供了便捷的服务。

此外, “土楼公舍”还贯彻了都市实践一贯的都市主义设计思想, 它充分考虑到了建筑本身与城市周边的冲突与融合。通过与绿地、立交桥、高速公路的拼贴, 建筑形成对城市高速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不便使用的闲置土地的消化, 同时也获得了一个融洽的城市公共居住/生活空间。它长期的招租方式, 更是为解决中国中低收入人群居住问题走出了探索之道。

2012.3

Cities and towns Constru Ction in Guan Gxi

23

建筑表现论文 篇8

【关键词】建筑设计;建筑节能;建筑噪声;改进

0.前言

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的能耗在资源消耗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大。比如在建筑方面人们对建筑本身的选择,另外还有对周边环境要求。这就让我们不得不考虑到如何做到在建筑设计中降低能耗同时又不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依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利用建筑设计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并发展循环利用,降低建筑带来的污染,比如噪音污染,给使用者提供更优质的生活环境。然而,目前我国建筑业的现状是迅速发展、竞争激烈,建材的消耗也迅速增长。在建筑节能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遇到阻力,使节能工作不能顺利有效的开展。因此,在建筑设计中推进建筑节能,控制建筑噪声的实施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1.我国建筑节能与噪声控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1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及管理机制不健全

从我国近年来我国出台的相关政策及实施建筑节能的相关技术标准来看,这些技术规范很好的迎合了建筑节能的相关理念,如在建筑设计中,最大程度的实现多节能设计、少耗材,并且在施工阶段加大监督力度、杜绝建材浪费现象,最后在验收阶段也不能放松,按照技术标准严格把关。这些技术标准为我们的节能工作开展提供有利保证,也督促我们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真的做到上述的要求了吗?回答是否定的,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建筑一个节能是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新兴的概念,对于大部分建筑设计工作者来说没有深刻理解它的内涵并应用到设计中来,对于这样一个新的技术规范在刚开始难免有些棘手,缺乏经验,缺乏相关知识的储备,因此在决策的时候会遇到各方面的问题。面对这样的情形,就要求我们的相关人员能够不断的学习相关技术,借鉴国内外成功建筑设计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摸索研究出适合在我国发展推行的节能建筑。另外在施工的各个阶段成立单独的督查部门,如建筑材料的生产、使用、废物的处理等环节,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考虑到的实施工程的各阶段,尤其是监督和验收工作的开展,所以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个环节。

1.2节能设计技术发展和理念滞后

相对于我国传统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我国的建筑行业对节能设计的重视程度相对不足,而且节能建筑的发展时间不是很长,对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认识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区。与此同时,发展理念滞后,相关部门对节能建筑的宣传力度不够,也就导致社会公众缺乏对节能建筑的深入了解与认识,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节能建筑设计的发展与实施工作。另一方面,建筑节能的推广与发展,需要有强有力的技术做支持,提供设计方案,然而由于我国节能建筑和节能技术的发展相对落后,而且节能设计理念的地位在建筑行业内部还没有完全确立,节能建筑的技术达不到相关要求,技术指标体系和规范制度不够完善,具体事例如:我国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墙体材料研发工作的开展,没有将墙体材料研发纳入到建筑节能设计体系当中,缺乏技术引导与支持,缺乏对建筑节能的有效管理和引导,追溯到根源问题就是节能理念不够深入,限制了我国建筑节能设计的规范化、进一步发展,更进一步导致我国节能建筑的实施受到阻力。

1.3节能设计的激励政策相对缺乏

按照节能建筑的发展方向,从整体上看是节约资源、减少建材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然而对于一般的建筑企业,各项技术、条件设施的不足导致他们认为发展节能建筑只是一个口号而实施起来会有更大的资金投入,需要更多的成本,这就在建筑设计方面造成很大额误区,恶性循环下去导致节能工作不能顺利有效开展。因此,国家需要制定积极的政策,鼓励建筑节能设计的研究并能够正确的引导其方向,增收公共事业费作为建筑节能专项资金,用来建筑节能补助资金,让企业从长远着眼,积极主动的投入相关节能工作中来。

1.4建筑噪声影响严重

建筑噪声的危害不可忽视,轻则干扰居民生活,影响人们的工作和休息,重则使人体健康受到损害。目前建设公用设施以及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施工现场,都大量使用各种动力机械,使原来比较安静的居民区环境成为噪声污染严重的场所。更有甚者某些施工现场紧邻居住建筑群,对居民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干扰。

2.建筑节能与噪音控制的一些措施

2.1建筑节能设计

建筑节能设计应该渗透在建筑的方方面面以及各个环节上,现以门窗设计和外墙设计的节能为例探讨节能技术。门窗设计方面,首先具有重要的采光、通风和防护的作用,因此在建筑中建材消耗最严重,门窗的设计是非常关键的环节。而且还需要根据当地气候特点,考虑太阳辐射和房间楼层间的采光问题,选择合适的窗型和材质。另外对于落地窗之类的大窗户,对窗户节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门窗节能设计建材的保温性能和门窗的密封性能是重中之重。其次,外墙的保温也很重要,特别是在北方地区,因为墙体的保温很大程度降低了供暖系统的压力,降低了能耗。所以我们可以用更好的建材、加厚墙体或复合墙体等来加以保温盒增大承重力。

2.2 充分利用绿色能源

在能源方面,我国虽然说是地大物博,但是人均能源是十分有限的。所以,充分开发利用新能源并与建筑设计想结合,充分发挥绿色能源的利用,才能有效的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如太阳能是绿色能源中比较重要的,也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有非常广泛的前景。利用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有非常巨大的潜力和应用前景。

2.3提高意识健全机制与政策

加强建筑节能工作的宣传力度,树立节能意识,提高意识健全机制,提高全社会对建筑节能重要性的认识。并且对建筑项目进行全过程的管理监管,从项目的规划、设计到项目的施工、验收,建立健全优惠的政策,鼓励企业发展研究节能建筑。

2.4建筑噪声的控制

建筑噪声必须得到控制,为了降低建筑施工噪声,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如改进高噪声设备,降低施工机械工作噪音分贝,液压打桩机,安装弹性支座后,能有效地降低噪声。另外还可以改进施工方法或限制高噪声机械的使用,把噪声大的作业尽量安排在白天。

5.结语

总之,为了减少建材的消耗,也为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和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各建筑企业一定要研究节能设计,认真履行职责和开发节能建筑,把我国的建筑工程水平提高到世界更高水平。 [科]

【参考文献】

[1]樊丽军.浅析加速建筑节能实施的有效措施[J].山西建筑,2001,(4).

[2]徐东环.浅谈建筑节能的措施[J].建筑工程,2005,(2).

建筑表现论文 篇9

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系统性设计

摘要: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技能培养的生命线,实践教学的设计和实施直接影响着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质量。介绍了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针对岗位培养目标不明确,师资匮乏,岗位设计少,资料不匹配、实训中心利用不合理等等问题,提出应在确定专业培养方向和确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教学系统性设计,真正发挥其作用。

关键词:专业培养方向;课程体系;系统性设计;实践教学 引言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技能培养的生命线,实践教学的设计和实施直接影响着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质量,影响着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发展前景。作为以培养技能操作型人才为目的的高职院校,必须设计并实施能够符合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培养目标的实践教学系统,通过相关实践实训项目的实施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实践教学系统性设计的目的是搭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为学生提供实训平台,深化学生对专业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所以实践教学系统的设计应该是基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理论和核心施工工艺,并结合高职院校的教育特色全面系统地设计。土木工程行业尤其是铁道建筑大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教育特色决定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特定的培养方向,决定了课程体系的设置,确定了

建筑工程技术理论和实践工艺技能,确定了实践教学系统性设计的方向,即按照一线建筑工程技术作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技能要求来设置。

一、我国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目前大部分开设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实施,除了已经走在国内兄弟院校前列的国家级、省级示范院校,多数院校(尤其是北方的高职院校)都没有以课程体系建设为主导去设计实践教学系统,很多高职院校设计实践教学系统或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或迫于教学质量评估检查、示范院校建设的压力,没有根据自身院校的教育特色进行与既定学习领域下与课程体系匹配的实践教学系统设计,加上实践教学系统设计初期考虑的实践实训岗位过少,缺乏相应的实践指导材料,缺少经验丰富的专职实践教学指导教师,软硬件维护人员不足,因而预期的实践培养效果差强人意。

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系统性设计

(一)明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培养方向

土木工程建设是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基础设施的保障,是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必需的基础。高职院校学生技术应用性的教育特点决定了其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上需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位。目前不少高等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实施上都在设计实践教学,其建设方案和实现功能各有千秋。而实践教学设计是与学院发展战略、专业

课程体系相匹配的一体化进程,高职院校在规划实践教学系统教学目标及实施功能上,应在全面缜密的系统分析后进行统筹决策,明确定位。

(二)制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不同院校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养方向决定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或多或少的差异,它制约着实践教学系统的建设规划,决定了实践环节不同的作业模块和系统功能。因此,在确定实践教学设计方案之前首先要明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任何课程体系的设置都要求重点锁定某一培养方向和某些工作岗位。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的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其课程体系设置应该是在职业分析的基础上,按照一线建筑工程技术作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技能要求来设置。

(三)基于课程体系的实践教学系统性设计 1.培养具有一线工程岗位经验的实践教学指导教师

实践教学实施方案的确定是远远不够的,教师作为知识的载体本身就是教学过程的实施者,所以实践教学实施环节的师资力量尤为重要。高职院校教学任务繁重加上师资力量缺乏,具有一线工程岗位经验专职实践教学指导教师更是少之又少,所以要想培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具有资深工程经验的建筑工程技术实践教学指导教师是重中之重。

2.编写因地制宜的实践实训指导材料

实践教学相关的软件、硬件设施的完备并不意味着满足了既定的岗位要求,与岗位要求匹配的实践课程教材对实践教学质量的指导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目前国内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材很多,但与岗位技能要求匹配的实践教材或实训资料还很少。所以,一方面可以借鉴同行已有的经验,另一方面通过自己的经验积累,在明确工作岗位应具备的理论(知识)要求和能力(技能)要求下,一丝不苟地编写出符合岗位实践要求的教学指导材料。

3.适当配合实践教学学时以保证实践教学效果

即在正式课堂教学以外,适当配合实践教学学时,理论和实践并重,教学做合一。让学生通过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例如在《砌体结构施工》中,可以增加实践学时,让学生在实践中熟悉和掌握建筑施工工艺和流程。

4.实践教学为主的课程采取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某些实用性和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可以在工程生产实践中教学,采取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方式教学。例如施工组织设计的教学可以深入工程实际理实一体教学,也可以在实训室中软件模拟实际生产来教学。这类应用性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未来工作中可以用到的施工工艺和组织流程,这样以实践教学为主可以很好地达到教学目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开展应用型或者科研型竞赛

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可以在实践教学完毕后开

展一些技术应用竞赛或技术辩论赛。例如Aucocad制图竞赛,利用广联达软件让学生小组在给定资源的条件下制定施工组织进度,工程通病知识辩论赛等等。

如果设计得好,这类竞赛对学生的学习和技术研讨非常有益,也可以提高学生对施工生产实践的积极性,实现实践教学系统性设计的目标。

6.搭建基于实训中心的技术研讨和科研平台

类似于施工生产企业的QC活动,实训中心也作为师生进行技术研究的平台,为科研活动服务;也可以作为常见工程通病、施工缺陷、技术争端等技术研讨平台。

教师是学校的科研主体,实训中心的主要建设目标之一是为教师的科研服务。教师在进行施工工艺模拟仿真软件、混凝土泵送技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地基不均匀沉降等研究时,可以把土工实验室、力学实验室、仿真机房作为研究平台。学生可以对案例研究中的数据输入系统进行模拟、优化,将结果和企业实际数据进行比较,师生共同探讨,从而为企业经营、管理、施工提供合理化或者改进建议。同时实验实训室也能为教师提供研究课题,进行振型分析、应力分析、结构监测、材料监测等等。

实训中心只有成为师生主要的技术研讨和科研平台,才能真正提高实训中心的投资效益和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发挥实践教学软硬件的作用。

三、发展方向

建筑扬尘和建筑工程[范文] 篇10

建筑扬尘和建筑工程 安全生产专项整改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期:

江苏前龙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015建筑扬尘防治控制度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体要求,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理念。要在确保总体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生产形势稳定的前提下,通过扎实开展建筑扬尘及建筑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巩固参建各方安全责任主体意识,提升安全生产工作水平。

二、总体目标

1.有效杜绝本项目施工作业的“三违”行为。

2.继续加强检查本项目脚手架、施工消防、建筑机械设备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管理,重点环节、部位的程序监控。

3.根据洪泽县开展扬尘检查整改方案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有效控制工程施工扬尘,深化建筑工地渣土专项治理,确保洪泽县开展建筑扬尘和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检查整改专项督查工作任务的贯彻落实。

三、组织领导

公司成立工程施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为组长,质量部门负责人为副组长,成员为相关技术及安全等人员。

四、整治重点

1.进一步加强建筑安全生产相关文件规定的落实贯彻情况。《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及《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等相关文件和标准规范的贯彻落实情况。

2.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情况。重点是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论证、审批审核、实施,安全告知、挂牌公示、安全技术交底等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

3.对本项目涉及脚手架、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和施工消防开展专项整治。4.加强对本项目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条件情况的动态监管。重点是企业资质等级、增项发生变化后安全相关人员配备是否符合要求,安全生产制度、机构是否建立健全,施工现场是否存在降低安全生产条件现象。

5.加强本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安全监管。重点检查施工现场安全措施到位情况。

五、整治内容

1.建筑施工扬尘控制专项整治

公司及项目部要进一步加强扬尘污染防治宣传教育,重点宣传贯彻《县住建系统开展全县建筑施工、建筑扬尘和城市燃气安全生产检查整改专项行动方案》;积极组织相关部门及单位通过开展集中专项整治活动及学习,并对此专项整治进行专题会议,并形成材料记录存档。对建筑施工现场重点扬尘污染源,严重影响人民生活环境和空气质量的建设工程项目进行重点检查;严格按照扬尘防治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加大检查力度,突出检查重点,加强重点污染源的监控,加大处罚力度,有效防治本项目施工现场扬尘污染,督促责任班组及个人进一步提高落实扬尘污染的思想意识,将责任主体及个人扬尘污染治理成效与效益挂钩、工地评优挂钩,确保“洪泽县开展建筑扬尘和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检查整改专项督查工作任务“目标的顺利完成。

2.预防坍塌专项整治 深入贯彻落实建设部《建筑工程预防坍塌事故若干规定》、《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加强对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管理,强化安全专项方案的论证、施工现场实施情况检查;积极开展针对脚手架等分部分项工程的专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立即进行整改措施。

3、预防高处坠落整治

定期开展“三宝、四口、五临边”和卸料平台等易发高处坠落的部位和安全防护情况的专项检查;深入分析高处坠落事故发生的规律和特点,有针对性的确定施工现场监控的重点,运用安全生产科技手段,提高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的定型化和工具化水平;通过多种形式开展高处作业安全教育、安全防护用品的正确佩戴和使用等教育,提高作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和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

4、建筑起重机械设备专项整治

建立健全切实有效的工作机制,严格建筑起重机械设备产权和使用登记制度;定期对特殊工种进行安全教育,定期进机械维护、保养,并有记录及台帐。

5.施工消防专项整治

以《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的要求,积极探索和建立施工现场消防管理体系。切实提高施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责任主体意识,积极开始施工消防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重点排查项目部在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施工现场是否对职工进行消防安全知识教育培训,施工现场消防器材、消防设施的配备和消防通道的设置情况,建筑电工、焊工等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施工现场动火作业是否符合相应的操作规程和标准规范要求,并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施工现场生活区宿舍用电是否严格符合临时用电规范,是否存在违规使用大功率照明、电器等方面的情况;对于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工程,是否符合《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的要求。

六、实施时段

第一阶段:安排部署专项整治工作。公司、项目部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做好部署、落实工作,落实到每个班组、每个岗位和每个员工,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为广泛开展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第二阶段:重点开展起重机械设备、脚手架专项整治。项目起重机械设备整治内容是设备的备案登记、安装、拆除、验收、使用和维修保养等各环节符合有关规定及技术标准的要求和规范化、程序化运作等情况。脚手架整治内容是安全技术交底是否具有针对性,脚手架搭设、验收及使用等情况及脚手架专项方案论证工作;混凝土浇筑作业顺序是否合理、架子工是否持证上岗。

第三阶段:重点开展施工消防专项整治。以落实项目部施工防火安全措施费用,落实施工现场防火安全岗位职责和防火安全管理制度为抓手,健全施工现场使用明火及电、气焊作业审批制度,规范现场使用明火、电焊、气焊切割作业的行为,完善防火应急救援预案,开展灭火救援、应急疏散的演练,进一步落实施工现场生活区、办公区、作业区的防火安全措施、设施和器材。

七、工作要求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公司、项目部、各班组及技术相关人员要充分认识建筑扬尘及施工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建立扬尘及施工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在组织上确保专项整治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2.切实落实专项整治工作。各班组要根据本地安全工作实际和特点,制定目标明确、内容具体、重点突出、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要加强指导和督促各班组 人员建立施工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具体对策和措施,确保专项整治工作落到实处。

3.项目部要做好重点时段、环节的专项整治工作。各班组人员参建人员认真做好对脚手架、建筑起重机械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和施工消防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于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要坚持边查边改,及时消除隐患,对一时难以整改的,必须停工整改,确保施工安全。

4.公司及项目主要负责人要亲自负责,健全各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各项规定和制度,落实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项目部对在建工程全数自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要记录在案并立即整改,消除隐患。请监理单位加强巡视和安全检查,督促项目部及各班组开展自查自纠,落实施工安全。

上一篇:青年农民入党难问题下一篇:银保监会国考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