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性学习的理念论文

2024-07-23

表现性学习的理念论文(共10篇)

表现性学习的理念论文 篇1

摘要:从求知转向表现、倡导“学以致表”(from knowing to showing)是当今国际课程与教学领域改革的一大趋势。表现性学习就是通过在一定情境中的表现(主动作业)获取知识技能、培养情感态度的一种学习方式。表现性学习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所信奉的基本理念是:儿童是天生的表现者、学生是表现的中心、教师是表现的促进者。

关键词:表现性学习;理念;学习方式;教学改革

倡导“学以致表”是当今国际课程与教学领域改革的焦点之一。表现性学习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方式──通过在一定情境中的“表现”(performance)来主动获取知识。它强调由内而外,以内养外,通过表现达到善待自我与欣赏别人、个体多样表现与群体共同发展的统一。[1]表现性学习所信奉的基本理念主要是:儿童是天生的表现者,学生是表现的中心,教师是表现的促进者。

一、儿童是天生的表现者

很多人都遇到过这样的事。每当家里有客人的时候,孩子都特别高兴,而且爱在客人面前表现自己,以获得客人的称赞。对此,大人们总是说,小孩子“人来疯”。其实,这是儿童的一种心理特征,心理学称之为表现欲。我们之所以经常说儿童是天生的发明创造家,这不是指大家都会有小发明小创造,而是说儿童都有表现欲。儿童的表现欲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当儿童的这种心理需要得到满足时,便产生一种自豪感。这种自豪感会推动儿童信心百倍地去学习新东西,探索新问题,获得新的提高。为了使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并注意保护儿童的表现欲,切不可无视或压抑儿童的表现欲。让儿童在不断的自我表现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儿童的表现欲,蕴含着他们对自然与社会的无限好奇,对自身力量的一种尝试检验。正是通过表现,例如探究、质疑、摸索、尝试、构造、拼接、涂画、弹奏、儿童口头与书面沟通、操作或摆弄、身体运动等,儿童的天性得以充分展露。唯有充分展露儿童的天性,课堂才会充满生命的活力。例如,有位教师在上《詹天佑》一课时,通过“小小模拟招标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学生的表现欲望无限舒张,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在“招标会”上,帝国主义者的狂妄自大与险恶用心昭然若揭,他们那黔驴技穷、虚张声势、寸步不让“狗咬狗”的种种丑态被同学们“刻画”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当时修筑京张铁路的各种“人为”和“客观”上的重重阻力便也自然而然地“显山露水”了,一个有血有肉的爱国工程师的形象也呼之欲出![2]

(一)相信学生有精彩的表现

教师要相信学生潜藏有巨大的发展能量,坚信每个孩子都是积极向上的,都是可以健康成长的,都是有培养前途的,是有表现欲望和表现能力的,而且有丰富的奇特的想象力,有精彩的表现。教师应对每一位学生充满信心。当教师的都可能有过这样的感受,不少后进生在课堂上学习知识时表现得沉闷不语,无动于衷,而在某些活动中却生龙活虎,聪明伶俐;不少顽皮生,在课堂纪律约束时没有学习的兴趣,而一到课外却判若两人,表现得淋漓尽致。可见学生有否精彩的表现,关键在于教师。

假若教师在教学中能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设计生动有趣的表现活动,让学生有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那么学生就会有教师意想不到的精彩的表现。在上述《詹天佑》课例中,教师设计了一个生动有趣的表现活动:假如你是詹天佑的小助手,你能帮他画一张设计图纸,并给大家汇报一下设计意图吗?课堂成了学生们精彩表现的天堂。在冠以“工程师小助手”头衔的“诱惑”下,同学们来劲了:他们三人一群,五人一伙,画的画,演的演,讲的讲,还真是煞有介事的!从中折射出学生身上蕴涵着的巨大潜力,每个学生的心里都充盈着创造的激情、蓄积着表现的欲望、扑棱着翻飞的想法!每位学生都认为自己的设计图纸是最佳的,在他们激烈的讨论中,课堂成了他们彼此交流、合作、享受成功的乐园![2]

(二)尊重学生独特的表现

每个人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由于遗传素质、家庭环境、生活经历、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等的不同,他们所具有的“内心世界”就有差异。也正因为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因而在学习中,每个人的认知、情感、体验、价值观也会各不相同。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这种独特性、差异性,不能用教师自身的领悟或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学生的学习、学生的表现。否则,将扼杀学生的个性,湮没学生独特的意想不到的精彩表现。

例如,有位教师教《暮江吟》一课时,在学生初步感知诗的字词及大意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诗美。学生的表现方式精彩纷呈:选择读的、选择画的、选择说的。教师问了一句:“还有别的方法吗?”准备进入下一个环节,正在这时:

一个学生犹豫了一下举起手,兴奋地说:“老师,我可以唱吗?”“啊?”全场一片惊讶,包括听课的老师,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到这位学生的身上,看得他有点不好意思了。我连忙鼓励道:“好呀,为什么不可以呢?”他想马上就唱,我笑着说:“慢着,先把话筒给他,再给点掌声。”学生的情绪上来了,清了清嗓子,就唱了起来。旋律是音乐教材第二册的补充教材《闪烁的星星》,他把“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改成“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更妙的.是他把古诗的后两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反复了一遍。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学生脸上的笑容很灿烂。[3]

二、学生是表现的中心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学生具有学习潜能并具有“自我实现”的学习动机,因此,教师不是要学生怎样学,而是提供学习资源、学习手段、营造学习环境,由学生自己决定怎样学。在教学中,教师只是顾问,而非教导者,更非操纵者。表现性学习强调以学生的表现为中心,让学生在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中活动、学习、探究,让学生无拘无束、畅所欲言,让学生爱表现的天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在表现性学习中,学生自己要引发学习动机、提出学习问题、设计表现任务、决定学习内容、规划学习进程、判断表现结果并能自觉反思完善。

在加拿大全国排名前十名之内的优秀中学圣・米尔德里德莱特伯恩高级女子中学,学生都有机会“表现自己”成为学校教育的一大特色。而学生的这种“表现自己”的愿望和能力给参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一次科学探究学习活动中,学生们发现和提出问题;运用已有知识作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针对计划广泛收集、整理从书刊以及网络上获得的科学资料;通过观察、实验、制作进一步了解科学事实,并获取证据;在已有知识、经验和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得出自己的结论;用多种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等等。全过程都是以学生的学习、探究、表现活动为中心。

在一间宽敞并配有大屏幕电脑投影设施的教室里,我们观看了学生们利用两周时间,以小组形式外出调查、探究,然后所撰写的有关科学、历史题材论文的课堂展示会。三十多名女学生面对大屏幕,有的坐在椅子上,有的坐在地毯上,还有的学生索性趴在地毯上,姿态虽然不一,但神情却都很专注。当老师让一个学生读出随机抽到的某个题目时,承担研究该题目小组的四名同学就一起走上讲台,面带微笑,从容地开始了演讲。她们通过操纵投影电脑,每个人依次分别介绍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探究过程和最终结论,并不时与台下同学通过互相提问进行交流。

主讲的四名学生充满自信,说话条理清晰,又不乏幽默感;下面听众提出的问题颇有深度,且针锋相对;双方辩论时思维敏捷,相互点评生动活泼……[4]

(一)学生是信息的加工者

表现性学习的结构或者说表现性学习活动的操作程序是以问题(任务)为中心,获取、释义、生成、表现、评价五个基本阶段构成一个表现性学习圈。[5]表现性学习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学会搜集、获取、整理和吸收相关信息;在学生撰写有关科学、历史题材论文的表现性任务中,学生要成为“自我导向”的学习者,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信息,能自己选择与判断信息,并有较强的能力获取信息和资源,比如通过调查、收集、观察、阅读、交谈等方式获取相关信息。

学生自己还要能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选择:哪些信息应该保存,哪些信息可以删除或可以忽视;对精选出来的信息作进一步的解释与分析,明确其内涵,分辨其间的相互关系,并以某种方式对它们进行组织,并反复地进行思维加工,逐步达到对所获信息详细、深入的理解。在释义、理解、组织的基础上,学生自己要根据撰写有关科学、历史题材论文的表现任务需要,通过构想、立意等高级心理活动,建构信息的意义、生成外化展示的论文,同时,还要自己考虑演讲的对象、方式、效果等。

(二)学生是表现的合作者

在表现性学习中,小组合作学习具有重要的地位,或者说是倡导的一种基本组织方式,因为即使个人的表现也离不开团体的支持和关注。为此,在表现性学习的过程中,要重点组织好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责任到人、协同互助、利益一致,分享经验,争取“合作共赢”。在撰写有关科学、历史题材论文的表现性任务中,学生不是个别来完成的,而是以四人小组的形式来做的。他们一起外出调查、探究,然后合作撰写论文;最后小组的四名同学一起走上讲台演讲,每个人依次分别介绍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探究过程和最终结论。整个表现性学习的过程、表现性任务完成的过程都离不开四个人的有效合作,没有大家的分工合作,就没有高质量的探究过程与结果,也不能高质量地完成表现性任务。

(三)学生是表现的分享者

在表现性学习中,一方面,学生要有自身的责任感,把表现的过程看成锻炼、检验自身内化、习得、仿效的舞台。没有自身责任感的人,没有自我调节能力,表现时总差强人意,相形见绌。这种表现,除了偶尔能出出风头,矫揉造作之外,实际上并不会给表现者带来多少成功感。我们所倡导的表现,是要求每一个人都扬长避短,自我加力,拿出真才实学展示自己。同时,在表现的过程中,权衡利弊得失,选择最佳方式、吸取经验教训和提高充实自我。另一方面,学生的表现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展示自己的才华与品格的,所以,每一个人在表现中给别人带来了愉悦和启迪,同时也从别人的反应态度中得到收益。在群体环境下的表现,不只是表现者的输出过程,同样是从观察者(欣赏者、效仿者乃至评论者)中汲取养分回馈自身的过程。更何况,自我的表现和他人的表现会产生彼此分享、相互激励、共同提高的效果。在上述加拿大圣・米尔德里德莱特伯恩高级女子中学科学课的表现展示过程中,学生彼此共享探究的结果。主讲的学生不是例行公事、讲完算数,而是要把自己的成果条理清晰、生动活泼地报告给大家;作为下面听众或观众的学生不是你讲你的、不关我事,而是积极参与、分享他人的经验与成果。所以,他们提出的问题才有深度、才会针锋相对,双方辩论时才会思维敏捷,相互点评时才会生动活泼。

三、教师是表现的促进者

表现性学习注重学生在和谐宽松的氛围中进行学习,人人参与活动,在实践中、娱乐中主动体验、合作、探究、获取、表现、分享。与之相适应,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体现“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表现为本”的趋向:帮助学生设计表现主题;帮助学生组建优质学习小组;点拨学生学习和表现中遇到的确实需要帮助的困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确想要学习什么和表现什么;为学生提供有效的表现内容和恰当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挖掘有利于表现的课程资源;营造和维持学习和表现过程中的良好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并促进学生对自己和他人进行评价;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特长,并时常展示自我;鼓励学生学会合作,并在合作中分享快乐;等等。

(一)教师是表现的组织者

表现性学习是在教师精心组织下的有目的的学习活动。表现性学习的信息与资源、表现任务与活动、表现展示与评价等,都需要教师的积极筹划、精心组织与准备。

例如,教师通过创设特定的情境,组织学生的表现性学习活动。一位教师在教《三顾茅庐》时,在学生充分阅读之后,让学生扮演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以及文中的其他角色。使学生通过想象理解角色在特定情境中的地位,以及与其他角色的关系,进一步引导学生体验角色的情感。学生表演时,教室里气氛热烈,扮演角色的、作为观众的,个个都兴奋不已,如身临其境。在此情此境中,学生对角色的情感,很自然移入所扮演的角色。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的整个身心都投入到教学活动了,他们成了真正的主角。[3]

1.组织表现性学习资源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成了各种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的简单照搬者,教材成为课堂信息的唯一来源,学生的学习从课本到课本。表现性学习首先要组织丰富的信息与资源,尽量让学生多吸收、多掌握,多积累,丰富内蕴,为外化表现奠定坚实的基础。在组织信息时,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尽力挖掘教材中蕴藏的可表现因素;同时要注重拓展教材,增加信息量,打破学科界限,体现信息组织的综合性、实践性。

2.组织表现性学习活动

虽然说学生是表现性学习的中心,但也不是一切唯学生是从、教师围着学生转。学生由于受自身经验与知识水平的限制,在表现性学习中,诸如表现主题与任务的设计、评价标准的制订、学习气氛的营造、学习环境的创设、小组讨论的开展、表现平台的提供,等等,都需要教师的积极筹划、精心组织。

3.组织表现性学习评价

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改进表现性学习的功能。要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行为表现,合作交流意识和能力;要关注思维的策略、水平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整体发展。表现性学习要实施多元、多方法、多途径的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与激励作用,使评价的结果转化为激发学生学习与表现的动力。

(二)教师是表现的引导者

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躯体、自己的感官、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意愿、自己的头脑与思想基础、知识基础、行动的标准等。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只能按自己的学习方式、自己的习惯、自己的喜好开展学习,这是别人所不能替代的。教师要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知、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自己获得亲身体验、获取知识与感悟。当然,这并不是说就可以忽略教师地位,并不是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跟着学生转,无所事事。要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要想让学生放开手脚,张扬个性,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乐于表现、善于表现,教师的作用不可低估,教师的引导包括指导仍然是关键。可以说学生是不是能学得很有趣,是不是能学得很好,是不是能健康成长,是不是幸福快乐,都和教师有极大的关系。表现性学习强调既充分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又努力凸现教师的主导地位,使二者有机地统一在表现性学习的过程之中。教师在深入吃透教材、开发课程资源,细心、耐心、诚心研究学生的前提下,通过表现任务的设计、资源的组织、任务的履行、结果的展示、评价与反思等,积极引导甚至是指导学生的表现性学习。

例如有位教师在教《清平乐・村居》一课时,就是这样引导学生展示学习结果的:

师:刚才,大家通过阅读、看图、讨论等方法读懂了词句的意义,你还想通过什么方式说明你读懂整首词了?

生:我想有感情地朗读。

师:好啊!

师:除了读,还能通过什么方式说明你读懂了?

生:老师,我们同桌两个能表演吗?

师:这种学习方式好!演好了,就说明你读懂了!

生:我想把这首词描绘的情景写下来。

生:我想把这首词描绘的情景画下来。

生:这首词应该有歌谱吧!我想把它唱出来……

教师把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问题作为课外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课题。下一节课,让学生汇报各自探究学习的成果。[6]

1.学生的表现意愿需要教师的调动和激发

虽然我们说儿童是天生的表现家,但如果教师在学生心目中过于神圣和威严,那么,即使学生有强烈的表现欲,有时也难免会战战兢兢,会在教师并不欣赏他们的神态表情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收敛和克制自己的表现,因此,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与学生心理、行为表现的积极与否息息相关。我们认为,只有教师具有强烈的“学会表现”意识,注意自身的教学语言、教学行为,让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成为点燃学生表现欲望的星星之火,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表现的氛围与环境,才能维护与激励学生爱表现的天性。

2.学生的表现能力需要教师的指导与培养

学生仅有表现的欲望和热情只是学会表现的前提。我们不仅要激发学生的表现意愿,还要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而表现能力与心理品质、知识底蕴、表现方法、表现技能等有关,这种相关因素都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它不仅是在学生主体的表现过程中得到渐进发展,同时需要得到教师有意识的引导、指导与帮助。

参考文献:

[1]盛群力,肖龙海,等.论倡导学会表现[j].课程・教材・教法.,21(9):24―27.

[2]孙惠芳.让学生的表现欲望无限舒张──我教《詹天佑》[n].中国教师报,-08-05

[3]牟锡钊.给学生表现的机会[j].素质教育,,(3):47―48.

[4]翟立原.学生要有表现自己的欲望[n].中国妇女报,2003-04-09。

[5]肖龙海.论表现性学习的结构[j].课程・教材・教法,2004,24(6):25―29.

[6]魏星.建构开放的课堂──《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j]。人民教育,2004,(13―14):31―33。

表现性学习的理念论文 篇2

2012年《指南》颁布,其中艺术领域大大淡化了对幼儿绘画技能的要求,强调幼儿在生活中的艺术感知与欣赏,强调幼儿的自主表达与表现,并指出“幼儿绘画时,不宜提供范画”。一石激起千层浪,“没有范画孩子怎么会画?”“没有范画孩子怎么学技能?”种种质疑声接踵而来,教师显得束手无策。

一、教师对美术活动中“范画”所持的态度

为了解教师对范画在美术活动中的价值有何看法,我们组织了专题讨论,发现教师存在两种态度:

1. 需要范画型

这类老师反复强调现在孩子之所以能够画出这么好的画,主要原因是老师出示了很多范画,给孩子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包括各种人物、动植物形象,色彩搭配、空间布局等,能力弱的孩子可以模仿,能力强的孩子可以在模仿中超越和创新。如果没有范画,孩子们会不知如何画。比如,你只告诉孩子“你今天要画一只鸟”,如果没有鸟的范画,孩子怎么能画出鸟呢?甚至很多老师说“没有参照,我都不会画,更不用说孩子了!”

2. 不要范画型

这类教师指出,有了范画作为参考,孩子的作品虽然有细微不同,但整体来说是大同小异,一旦教师出示范画,孩子就不会主动思考,而且他们总觉得老师的是最好的,因为长期以来老师已经在孩子心目中形成了权威,要想让孩子打破权威的影响是很难的。而且,老师出示的范画确实都很漂亮,孩子也很喜欢。孩子通过模仿画出来的画虽然从形式上看比较漂亮,但是缺乏孩子自己的思考,也不是孩子内心世界的直观表达,它仅仅能够提高孩子的绘画技能,却无法真正让绘画成为孩子的精神生命活动。但是,对于没有范画的美术活动究竟如何开展,这类老师也显得无从下手。

显然,“是否需要在幼儿艺术表现时出示范画”的争论,归根结底取决于对美术教育价值的不同认识,即“注重培养幼儿对美的感知体验,自主表现创造”还是“注重培养幼儿美术技能”。根据《指南》的理念,幼儿艺术教育应寓教育于美的享受中,始终把对幼儿的个性、情感尊重放在首位,强调幼儿在精神获得满足和愉悦的同时,培养其对美的感受能力,陶冶他们的审美情趣,以形成完整和谐发展的人格为终极目标。所以,教师首先需要转变自己的美术教育观念,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践行为的转变。

二、教师对幼儿艺术表现的支持策略

1. 拓展美术活动材料,丰富幼儿表现方法

经过分析,我们发现老师所谓的“不会画”是指孩子不会画得跟老师一样好,其隐含的评价标准主要是幼儿绘画的技能,而非幼儿情感、理解、想象的自主表达。而且,一直以来幼儿园美术活动主要的工具和材料就是勾线笔和蜡笔,孩子艺术表现的方式仅限于勾线、涂色,因此,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较好的孩子显然会得心应手,而一部分动手能力较弱的孩子就会表现出勾线不流畅、造型能力弱,这些孩子在老师眼中就属于“不会画”或者“画不好”的。3~6岁的幼儿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相对弱,无法将立体的物体转化为平面的造型来进行表现。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进行了充分反思,如果我们不以技能来评价孩子的美术作品,美术活动的工具不仅仅是蜡笔,美术活动的形式不仅仅是画,那孩子还会出现“不会画”的问题吗?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将原来以绘画造型为表现形式的美术活动《彩色的秋天》进行了修改,尝试将孩子带来的各种树叶、谷物、干花作为美术活动的材料,让孩子自由创作。活动中,我们发现每一个孩子都非常投入地创作自己的作品,以往经常说不会画的孩子也没有寻求老师的帮助。而且,每一个孩子的作品无论从色彩、布局、手法来说都不尽相同,孩子们甚至还会主动在教室里找老师没有提供的材料,将其运用到作品中。更可喜的是,在分享交流环节,孩子对于自己的作品讲得滔滔不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同角度,这在模仿作品中是不会出现的。在活动结束后的研讨活动中,老师深有感悟:“不是孩子们不会画,而是我们用固定的材料束缚了他们的手;不是孩子们不会创新,而是我们用固定方法束缚了他们的思维!”

材料拓展带来的是孩子们思路的拓展,老师欣喜发现了这一点,也开始在自然、生活中收集各种各样的材料为美术活动所用,如收集树枝,让孩子在树枝上涂色,然后再用彩纸黏在树枝上,做成各种各样的彩色树,如用生活中的清洁球、梳子等蘸上颜料盖印,让孩子观察各种物品的机理,又如让孩子在瓷砖上刷颜料、画画,并用纸拓印下来,感受版画的特殊效果等。自然、生活中的材料不仅环保,也深受孩子们喜爱,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感受到艺术创作可以无处不在。

2. 拓展美术欣赏策略,丰富幼儿的感知体验

幼儿艺术创作的过程是将自己的感知、体验、想象用艺术手段进行表现、表达的过程,其前提是幼儿对某种事物特征有所认识和了解,对某一事件有感受和体验。为什么有的人被要求画一幅意愿画时能够信手拈来,而有的人却什么也画不出来,这与个人的感知经验和头脑中的表象丰富与否有关。如果一个孩子没有见过树,就很难生动地去表现一棵树。因此,我们认为要加强对孩子美术欣赏的引导,丰富幼儿的感知体验,为艺术创作积累表象。

(1)走向自然,关注自然界的美

孩子天生就喜欢自然,因为它的简单、淳朴与孩子的天真烂漫十分符合。于是,我们把原本在教室里看图片的时间变成带着孩子走到户外,感受自然的生机美、色彩美。幼儿园池塘中被风吹起的波纹,池中小鱼游动时摆放尾巴的柔和,秋天石榴树上火红而沉甸甸的果实,一年四季此起彼伏不断绽放的野花都成为孩子们欣赏的对象,走近自然的孩子们才发现,原来真正的小草并不像书本上画的那样,小草有很多种,有的肥,有的瘦,有的高,有的矮,有的会开花,有的会结果,孩子们还发现,很多植物并不是只有一种颜色,比如同一棵树上的树叶并不都是同一种颜色,有的是红色,有的是浅绿,有的是深绿。

(2)走进生活,关注生活中的美

身边的美悄无声息,却又总是存在,在我们生活中有太多美的元素可以让孩子欣赏。比如,一年四季不断更换的橱窗,每一季都会传递最新的时尚元素,它们搭配和谐、制作精美,充满时尚气息又不失生活品位,能够给孩子色彩搭配的视觉感受;比如,装修别致的咖啡馆,优雅、艺术、和谐、温馨,每一家都有自己的主题和风格,可以让孩子感受室内设计的无限魅力;又如,城市中不断出现的大型建筑,每一座都结构迥异,别具一格,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建筑的刚性力量。因此,我园开展了“和孩子一起发现身边的美”系列活动,每月给定不同的主题,引导家长带领孩子去寻找有艺术感的建筑、服装、家具等,并用拍照、摄像、剪贴等方式来表现这些主题。听过这些活动,孩子们的艺术视野大大开阔了,他们开始关注身边的美。

(3)走近大师,关注艺术作品的美

大师艺术作品也是孩子欣赏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一幅经典作品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都代表了一个时代,一群人。但是,并非所有大师的作品都适合幼儿欣赏。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理解能力在各年龄段挑选了一部分作品,让幼儿欣赏感受大师作品中独特的表现手法。

3. 解读幼儿美术作品,增强幼儿创作自信

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师和家长的评价会直接影响幼儿艺术表现的自信心。比如,在实践初期,老师会指着孩子们看似乱糟糟的画面质疑:“瞧,没有范画画出来就是这样乱七八糟!”甚至有家长质问孩子:“今天画的是什么啊,怎么什么都不像呢!”每当这时,孩子们的创作自信会受到很大打击,有的孩子会因此而“不想画”“不敢画”或者“不会画”。我们意识到,美术教育需要扭转老师和家长对幼儿美术作品的评价标准,才能让幼儿获得创作自信。通常,我们会首先关注作品的画面美感,而非内涵,因为外在表现形式更容易让人识别,而内在表现内容则需要花一定的时间去了解。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作品,把每一个幼儿作品中表达的丰富内涵记录下来,和作品一起呈现,那么,观看作品的人就能够透过稚嫩的笔触感受到孩子细腻的内心世界,从而去发现孩子,理解孩子,就不会只依据外在的形式来评价孩子作品。而且,对幼儿来说,成人听自己讲述自己的作品,就是对作品的肯定,在此过程中幼儿能够获得自我价值干预认同感,自信心也就油然而生了。

当教师的理念和行为站在孩子的立场发生改变,“无范画”的美术创作过程也变成可能。艺术是人类的精神生命活动,教育工作者只有更多关注幼儿的内心活动,才能真正让艺术成为幼儿表达对世界认识的另一种语言。

摘要:范画一直被视为幼儿美术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关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在幼儿绘画过程中不宜出示范画,这引发了一线教师的困惑。离开范画的美术创作过程活动将如何组织?带着这个问题,组织本园教师进行研讨,对幼儿美术创作过程进行深入剖析,并通过提供支持来帮助幼儿从“依赖范画”转向“自主创作”,以期为广大美术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艺术表现,支持策略,表现方法

参考文献

表现性学习的理念论文 篇3

关键词:表现性学习;探究性学习链;化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3-027-2《化学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十分重视和强调学生自主的、开放的探究学习,这也是本次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然而在日常的化学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存在着三个明显的缺陷:一是被动,学生按照老师提供的步骤去做,把一个可以是有趣的化学探究性实验变成了一个机械的验证性实验;二是封闭,章节各点所进行的化学探究性学习互不相通;三是散乱,化学探究性学习杂乱无章,没有系统,没有序列。这种情况造成学生虽然进行了大量的探究性学习,但是解决实际问题时还是显得机械与低效。

直面这些问题,如何改变学生“奴隶式”的被动学习地位,让“探究性学习”实现实效性、连贯性、完整性,成为一条“链”,让其探究过程按有条不紊的顺序进行,并行之有效地达到目的,这正是我们所要解决问题的关键。

因此,笔者以人教版九年级义务教育下册第十单元《常见的酸和碱》中“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内容为例,探讨表现性学习理念下的探究性学习链,探究体会其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我准备环节——我知道,我质疑

“我准备”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预学,明确学习目标,思索学习方法,使学生有准备地走进课堂,使课堂学习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

1.我知道(带着资源进课堂)。面对新知,学生不可能是“零起点”的。“我知道”从感知教材开始,实现“生本交互”。在学习“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内容前,教师提出问题:关于氢氧化钙的相关知识,我知道哪些?学生通过回忆,纷纷展示自己对氢氧化钙知识的掌握情况:在学习化学式时,知道了氢氧化钙的元素组成以及物质的构成;在学习溶解度时,知道了氢氧化钙微溶解于水,并且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在学习二氧化碳时,知道了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在学习酸碱指示剂时,知道了氢氧化钙溶液即澄清石灰水,能使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引导学生通过与新课相关的旧知进行回忆和接触,对已掌握的旧知进行梳理,对已了解或搜集的资源进行链接,架起“认知桥梁”,实现“常识反馈”。

2.我质疑(带着问题进课堂)。思考“前结构”与文本存在的问题,在矛盾中展开积极思维,激发智慧。在学生回答“我所知道的氢氧化钙”的基础上,教师启发学生,这节课,我还想知道什么?从而引发学生强烈的质疑欲: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是什么?(色、态、味、熔沸点、密度、溶解性……);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有哪些?(与指示剂反应、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与酸反应、与盐反应等)这种物质有哪些用途?(与性质联系起来思考);氢氧化钙与氢氧化钠化学性质相似吗?为什么?……这一步引导学生向文本质疑,向自己质疑,向老师质疑,确保学生“带着问题上课”,变被动为主动,调适最佳课堂心理状态。

二、我猜想环节——我推测,我设计

合理猜想是有效探究的前提。学生在猜想的过程中,能引起新旧知识的碰撞,激发智慧的火花。

1.我推测。首先引导学生根据“我所知道的氢氧化钙”归纳总结出氢氧化钙的性质,继而要求学生观察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化学式的结构特点,让学生根据“结构决定性质”推测氢氧化钠的性质,并对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现象做出预测。课堂上,教师要注意引起学生的好奇、怀疑、困惑和矛盾,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心理,形成探究问题的情境,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查阅资料、构思实验,提出某种假设,做出操作上、现象上、结论上的某些预测。

2.我设计。设计实验属于动脑范畴,没有一定质量的动脑,动手就会缺少目的性。许多教学案例证明,实验活动前,如果任务不清楚,计划不充分,探究过程就会流于形式或杂乱无章。为此,教师要让学生说出“我”准备实验所需要的仪器、药品、实验步骤,把自己的实验方案展露出来。

三、我探究环节——我尝试,我讨论

探究,是一种在好奇心驱使下、以问题为导向、学生有高度智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

1.我尝试。“我尝试”就是多创设机会让学生先试一试,在尝试过程中学习,体验成功。教师要“先试后导、先练后讲”,注重培养学生的“尝试精神、探索精神、创新精神”,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大胆尝试、勇于创新的课堂氛围。课堂上,可以按照“我设计”方案让学生分组实验:指示剂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注意让学生观察“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现象”与自己的预测是否一致。

2.我讨论。课堂讨论应充分调动知识储备、参与潜能,帮助学生快速有效地进入学习状态。在学生用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看不到预期的现象时,组织学生讨论,如何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了?当学生提出“在盛有二氧化碳的密闭的塑料瓶里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如果塑料瓶变瘪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时,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二氧化碳也能够与水反应,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实验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这个过程引导学生在讨论中借助别人的观点来促进自己的思考,自由交流自己的理解,力争更清楚地表露思想,更精确地表达。

四、我提升环节——我感悟,我反思

探究性学习链的终极目标是实现知识、技能、情感的提高和创生。实现课堂学习的提升是在学生充分领悟的基础上,对知识生命的丰富和拓展、吸纳与运用,让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探究的精神得到张扬和发挥。通过对已有知识的成功领悟,引导学生展开有效总结、反思。

1.我感悟。感悟是学生从学习内容、学习策略、个人习得等方面进行个别化的梳理、归纳,以达到个体的明晰和与共同体分享的目的。学生在推测、尝试、讨论氢氧化钠性质的基础上,比较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相似之处,进一步感悟“结构决定性质”。同时要求学生模仿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试着写一写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分别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分析学生书写这些化学方程式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在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氢氧化钠的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从而迁徙到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分别与氢氧化钠反应时,硫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也不会变化。

2.我反思。首先让学生重新回顾“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学习过程,氢氧化钙的性质学习是通过归纳“我知道”所得,氢氧化钠的性质学习是通过尝试“我推测”所得,总结学习化学物质性质的方法。其次,让学生回顾学习氢氧化钠时,是根据什么提出假设的?如何确定检验假设的途径?实验过程遇到了哪些出乎意料的问题?是怎么及时解决的?等等。第三分析获得的新知识与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这样的反思,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整个问题解决活动和学习过程,形成对问题解决过程的认识,逐步掌握问题解决的具体方法。第四对学习水平和外显行为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判断;对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和情感等反思;并以此为依据调整和校正自己的行为,防止和控制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失误,使学习达到最佳状态。

探究性学习链是把学生问题、猜想、探究、反思作为常规化的课堂教学策略,质疑、尝试、讨论、感悟、总结、反思、评价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把课堂前的“我知道”、“我设计”和整体领悟、优化升华结合起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表现性学习理念下的探究性学习链引领下的课堂,充满着民主、平等、安全、愉悦的气氛,包容着生命中的暂时缺陷,也呼唤着潜能的觉醒。学生敢于站起来,面对教师发表自己不同的意见;学生敢于质疑老师、质疑课本,真正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这样的课堂尊重着生命的多样性,彰显着生命的光泽和灵动,使课堂焕发出师生生命的活力。当然,化学教学没有一成不变的流程,这就需要我们灵活运用模式,与学生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

[参考文献]

[1]盛群力,肖龙海等.论倡导学会表现[J].课程·教材·教法,2001,21(9).

学习态度的具体表现 篇4

解决办法

首先,帮助孩子建立牢固的兴趣点。浑浑噩噩关键是因为生活当中没有什么事情让他兴奋起来,没有兴奋就没有感觉,也就不会有追求,自然也不会有目标。所以,为了打破这个循环,首先就是帮助他建立兴趣点,让整个人开始动起来。

其次,要单点用力,野蛮生长。找到孩子兴趣点以后,就不断在这个单点持续用力,不用注意采取什么手段,只要能加深孩子的情绪变化,就任其野蛮生长。在兴趣不断深入的过程当中,孩子会自发的开始新的进化,新的兴趣点会不断涌现,整个人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只要打破心理坚冰,孩子的成长就会自发完成。

初一学习方法不当的表现 篇5

每个人的学习情况是不一样的,只有指定符合自己的学习习惯和特点的计划才能让学习进度掌握在自己手中。而有些学生没有自己的学习计划,整天忙于应付老师的作业和考试,缺乏主动的学习安排。对自己到底要学什么,怎么学,做什么都没有认真思考过,只是一味被动的听老师的指挥和安排。这样的学习方法在课业繁重的初中显然是不适合的。

2、没有形成知识结构

初中的学科增多,学科之间的联系也变得紧密,学科内容也逐渐加深。这就要求学生在把握学科体系的前提下形成知识结构,对知识能融会贯通。而大多数初一学生还保留小学时的学习习惯,不善于思考和总结。这就导致了他们头脑中的知识像一盘散沙,对于知识之间的联系他们不能很好的理解和掌握。这也是很多学生单元测试成绩很好,但综合考试成绩却不是很理想的原因。

3、习惯死记硬背

初一的学生大多习惯小学时的学习方法,即对任何知识都很少去理解,而只是一味的死记硬背。死记硬背也叫机械性记忆,它是指不加思考和理解的重复性记忆,这是记忆的最低形式。这种形式的记忆不讲究记忆的方法和技巧,它常常使记忆内容相互混淆,而且不能长久记忆,当学习内容没有条理,或学生不愿意花时间去分析学习内容的条理和意义时,学生往往会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这种方法严重阻碍了学生对初中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不能科学利用时间

到了初一很多学生会抱怨自己的时间不够用,尤其是那些在班级中担任班干部的同学,他们往往不能合理分配学习和工作的时间。就像案例中的王某,担任文体委员,平时会经常组织一些活动。如果他不能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的时间,那么他的学习成绩就会受到影响。有的学生虽然忙忙碌碌,经常加班加点,到由于时间安排不合理,学习效率不高,导致成绩仍然不见提高。还有的学生平时松松垮垮,不抓紧时间学习,临到考试开夜车,手忙脚乱。这些都是不会科学利用时间的表现。

学生学习表现评语 篇6

2. 你纯直率,尊敬老师,思维敏捷,好学上进,语文课上常能听见你响亮的发言,学习成绩优秀。如果你能改掉上课爱做小作的坏毛病,你将会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好学生。

3. 你文文静静,作业完成得认真又整洁,每次值***都能有始有终,认真完成,老师真喜欢你。如果你在课堂上少说悄悄话,积极举手发言,那你的思维会更加敏捷,口头表达能力会更加出色。勇敢些,相信你能行。

4. 你是个文静乖巧的女孩。上课时,两只小手总是放得平平的。专心地听讲,默默地学习,认真地作业。作业本上那工整的字迹,宛如开出的花朵,在老师的鼓励下,你也能勇敢地举手发言了。这些都是你的优点。但要想出类拔萃,还须不断提高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勤于思考,大胆提问,那样你会有更大进步的。努力吧!

5. 你是个尊师守纪,诚实善良的男孩,对人有礼貌,能热心为集体出力,上课听讲认真,发言积极,作业书写上进步也很明显。望你进一步把字写端正,刻苦学习,在新的一年里,以更优秀的成绩向老师、家长汇报!

6. 你是位既聪明又可爱的小女孩,你学习认真,总是认真按时完成老师的作业,作业本上那端端正正的字迹让老师好喜欢。不过,老师想悄悄地告诉你,如果你课堂上注意力集中些,发言再踊跃些,敢于大胆提问,那你的成绩一定会更优秀。

7. 你一直在努力,老师注意到了,也看到了,你想学,想取得优异的成绩。记得有一次听写词语,你认真准备,结果只错了一个字,多令人高兴啊!知道吗:“天才出于勤奋”,只要多花时间学习,你是不会比别人差的。希望你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进取,成为一个更出色的你。

8. 你是一个文静秀气的小女孩。你学习认真,总能不折不扣、认真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作业本上那端端正正的字迹让老师好喜欢。如果你课堂上发言再积极一点,老师相信,你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的。

9. 你是个聪明、可爱、性格开朗的孩子,关心集体,工作负责,兴趣广泛,最让老师开心的是,每次的看图说话,你常常有意想不到的妙语和精巧的构思,在市作文竞赛中荣获二等奖。如果今后做每一件事再细致认真一些,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相信会让大家更加佩服的!

10. 你是个聪明、稳重的男孩子,课堂上,你积极动脑,发言精彩,课外时间,你兴趣广泛,在各类比赛中大显身手。你天资不错,学习起来很轻松,“广博的学识全凭日积月累”希望你多读读课外书籍,吸取更多的营养,在知识的海洋中品尝成功的乐趣!

表现性学习的理念论文 篇7

1. 表现主义渊源

表现主义思想源自直觉主义哲学思想。在此的知觉并非感觉。许多人往往把直觉与感觉混为一谈, 造成概念上的混淆, 造成很多误解现象。直觉主义哲学是以H.柏格森、B.克罗齐、E.胡塞尔等人为代表的哲学家创立的哲学门派, 起源于20世纪初的意大利和德国, 是一门唯心主义哲学。直觉主义哲学认为直觉是抒情的表现, 直觉就是艺术, 也就是美。他把艺术从周围的事物中孤立出来, 认为艺术不是物理的事实, 没有功利, 没有概念和逻辑, 也不是道德的活动等。这种孤立是不带任何外界事物感念、思维、判断的干扰因素。因此, 表现主义继承了直觉主义哲学思想, 认为成功的表现才是真正的艺术, 才具有美感。因此表现及是美。这一观点夸大了知觉的作用, 将知觉等同于艺术看待, 具有鲜明的唯心主义色彩。但是对艺术以及设计创作思想的发展, 具有较大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表现主义艺术中强调表现艺术家的主观感情和自我感受, 而导致对客观形态的夸张、变形乃至怪诞处理的一种思潮, 用以发泄内心的苦闷, 认为主观是唯一真实, 否定现实世界的客观性, 反对艺术的目的性。表现主义具有鲜明的理论主张和美学特征。首先, 提出艺术“不是现实, 而是精神”、“是表现, 不是再现”的口号。表现主义作家注重对世界主观感受的表现, 特别强调内部视野, 极力主张表现内在体验和心灵激情, 反对印象主义—自然主义的单纯模仿和拍照式的对外部世界的客观再现。

艺术观念变与发展革, 往往影响着设计观念变革与发展, 服装设计作为设计门类中的一种设计表现形式, 在设计方法上必然受其影响。

2. 表现主义对服装设计的启示

服装的设计和其他的艺术形式、现代设计一样, 在其创作阶段, 需要大量的设计素材以及灵感。设计素材在设计应用表现中并非直接的堆砌, 而是要一定的艺术形式中和通过一定情感因素以及内在驱动力的作用下, 以完形的形式表现出来。情感因素在设计创作中显得尤为重要。情感因素作为直觉的表现形式, 并非不可琢磨, 而是存在于人的大脑的潜意识之中, 是以前意识的形式存在。因此, 文化的积累成为了服装设计师的首要任务。只有做到了文化的深厚积累, 在设计应用的表现, 才可以做到游刃有余。因而国内外大牌时装公司的首席设计师或者设计总监在做产品企划的时候, 都是在设计作品的文化积淀。

设计师有别于艺术家的地方在创作时不像艺术家那样可以尽大限度的表现自己主观感情和自我感受, 但是主观情感的宣泄与流露, 与艺术家完全一致。例如被誉为天才设计师的毕业于英国圣马丁艺术学院的法国著名服装品牌克里斯汀·迪奥公司首席设计师约翰·加利亚诺, 被人们普遍认为是一位不可救药的浪漫主义大师。纵观约翰·加利亚诺历年作品, 从早期融合了英式古板和世纪末浪漫的歌剧特点的设计, 到溢满怀旧情愫的斜裁剪裁技术, 从野性十足的重金属及皮件中充斥的朋克霸气, 到断裂褴褛式黑色装束中肆意宣泄的后现代激情, 人们总能真切感觉到穿着这些衣装的躯体不再是单纯的衣架, 而是有血有肉的生命在彰显灵魂的驿动, 时时处处对情感进行肆意宣泄。

没有文化的积累, 人们大脑当中就不会有前意识层次的存在, 前意识是以类似于潜意识的意识形式表现, 看似是以无意识的形式表现出来, 其前意识的本质是后天习的而来, 并非潜意识本能存在。因而文化的积累对时装设计来说显得何等重要了。众所周知, 时装设计大师山本耀司便是一位善于文化积累的设计大师。山本耀司是八十年代闯入巴黎时装舞台的先锋派人物之一。他的设计思想并未被西方同化, 一直保持着民族文化特征。东方的民族文化在他大脑中潜移默化, 以直觉的形式表现出来。形成了他有别于西方传统的另类设计风格。西方的着装观念往往是用紧身的衣裙来体现女性优美的曲线, 山本则以和服为基础, 借以层叠、悬垂、包缠等手段形成一种非固定结构的着装概念。山本喜欢从传统日本服饰中吸取美的灵感, 通过色彩与质材的丰富组合来传达时尚理的念。西方多在人体模型上进行从上至下的立体裁剪, 山本则是以两维的直线出发, 形成一种非对称的外观造型, 这种别致的意念是日本传统服饰文化中的精髓, 因为这些不规则的形式一点也不矫揉造作, 却显得自然流畅。在山本耀司的服饰中, 不对称的领型与下摆等屡见不鲜, 而该品牌的服装穿在身上后也会跟随体态动作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又如, 我国著名时装设计师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吴海燕女士的《西湖印象》系列时装作品, 以优美意境的时装设计作品同西湖的夜景交相辉映, 情景交融的抒发了江南女子婉约的之美。同时也反映出吴教授在设计创作中所流露出委婉江南水乡的女才子情怀。

以上, 设计师的种种表现说明了意识当中的情感因素对设计师创作的重要性。情感的抒发, 在于前意识的积累。只有潜意识的有效积累, 才能以灵感的形式爆发出来, 形成特别的设计观念。

由此可见, 表现主义是抒情的成功表现, 是艺术创作及设计创作的有效途径之一, 同时也是美的表现方式之一。它的美学理念体现在情感的积极表现。因此, 作为时装设计师首先要不断的积累文化素养, 同时要把文化理念转化为主观情感, 并要能够成功的把主观情感和自我感受成功的表现出来。因此可见, 表现主义美学思想在服装设计创作中有着急为重要地位和重要性。■

参考文献

[1]黄士龙.现代服装文化概论.东华大学出版.

[2]杨辛.美学原理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3]华梅.服装美学.中国纺织出版社.

表现性学习的理念论文 篇8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育中,存在一些数学学习困难学生。学困生的存在制约着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因此,教学者应注重对初中数学中学习困难学生的培养,因材施教,并找出解决的相应措施,提高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成绩。本文主要探究了初中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表现以及初中数学学困生学习方面的解决对策,具有现实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习枯燥;教学方法

1.初中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表现

1.1缺乏积极的数学学习兴趣

数学学习困难学生对数学学习普遍缺乏兴趣,在学习中意志力较为薄弱。其主要表现为: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尤其是对于理论性较强、较为抽象的概念或定理学习时,常常感到枯燥乏味,不愿意去进行长时间的钻研。另外,这些学生在遇到难题时,很少愿意去主动探究错误的原因,因此常犯同样的错误;对于那些具有探究性的问题,难以调动自己的思考和钻研兴趣,学习能力低下。

1.2缺乏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大多数数学学习困难学生学习苦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没有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自学能力较差,难以找出问题的重难点,不能回答教材中叙述的问题。教学过程中,学习注意力难以集中,对学习缺乏积极性,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麻木无感;做题过程中,缺乏系统的解题思路,没有思考的动力,遇到困难和挫折容易退缩,甚至是丧失信息;课下学习中,缺乏预习和复习的主动性,学习态度消极,敷衍应付。

1.3数学学习方法运用不当

学习方法对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成绩至关重要。初中学生因为年龄原因,缺乏一定的学习自主性。学习过程中,不注重对数学的理解,偏重课本上定义、公式、定理的记忆,应用和归纳能力则较弱一些;做题过程中,没有形成系统的解题方法,没有进行及时的总结、归纳、推广和引申等科学的学习方法。

2.初中数学学习困难学生解决对策

2.1树立学生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师要帮助数学学习困难学生消除畏惧心理,树立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调整教学节奏。数学在初中的各门学科中属于较难的学科,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较为苦难,对于学困生则难度更大。因此,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顾及全体学生的`学习进程,从实际情况出发,按照梯度设置习题和课时进度等,恰当地调整教学节奏,让学困生跟上学习计划。第二,加强与学困生的交流。教师应该多注重学困生的心理变化,加强与学生们的交流,从他们的角度来看待数学学习,及时改变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畏惧心理,进行心理上的疏导,从而培养学困生的学习意志,帮助他们树立学习数学学习的信心。

2.2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使学困生完善解题过程,训练他们思维的严密性和批判性,帮助他们养成严谨治学的学习作风和习惯。教师应保持耐心,在反复的、深入浅出的分析中,不仅要使学生达成解决疑难问题的目标,还应当帮助学生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脉络,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会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例题解题思路的剖析和解题方法的讲授,注意举一反三,采取更加直观形象的解题方法,多归纳、引申和总结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最终提升数学学习成绩,帮助他们学习数学,爱上数学。

2.3教授科学正确地数学学习方法

教师应该注重教授学生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并且多加指导,帮助他们学会应用。第一,应该时常进行归纳和总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要给学生多归纳、多总结,使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脉络和解题思路。同时,也要培养学生进行自我归纳和自我总结的能力,这样可以更有针对性,让学生根据自身的问题进行提高和完善。第二,帮助学生加强对概念和定理和理解和应用。教师在教给学生概念和定理时,不只是要进行字面上的解释,还应当结合一定的例题,强化学生对定理及概念的理解和应用,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素养。

2.4提高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

教师的教学水平是教学质量的基础。因此,初中数学老师也应当注重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不断完善自我。教师可以采取的措施有:第一,寻找优化的教学设计。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名师讲座、教师交流会等,吸取有效便捷的教学方法,寻找优化的教学设计,采取适合自己且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以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第二,通过适当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可以借助有效的竞争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教师可以采取奖励制度,对于课堂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可以是精神奖励,也可以是物质奖励,营造一种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第三,创设情景式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进行结合,运用数学技巧解决生活难题,贴近学生的生活,以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最终提升学习成绩。

3.总结

初中数学学习困难学生通常具有缺乏积极的学习兴趣、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运用不当等表现,并且往往对数学学习存在着畏难心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注重帮助这些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正确使用数学学习方法,同时,应当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实现学生和教师的同步成长。

参考文献:

表现性学习的理念论文 篇9

这段时间自己参加国培计划培训学习。这次培训学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天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下面自己把这段时间学习的收获、表现和不足简单总结一下:

收获:

1、通过学习自己对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新课程改革很多时候让我们无所适从,很多时候感到茫然,感到束手无策,而这次培训学习犹如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拨云见日,使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开朗。让我感受到了一个全新的教学舞台。

2、这次培训自己不仅学习到了很多理论知识,接受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通过学习并在自己单独完成作业过程中,不断琢磨,不断地请教,终于完成自己的作业,这使自己又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能力。同时通过学习,自己又知道了以后如何更好地进行教学,这次培训自己完成了所有的作业。这次国培学习,指导着自己今后教学的方向,它就像一盏明灯一样照亮了自己的教学之路。同时其它方面自己也有很大的收获。

表现:这次培训自己能够积极参加,按时学习,按时完成作业,可以说是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进行学习培训,有时白天上课没有时间,就晚上学,在紧张中完成所有的所有的作业和学习日志,在学习中遇到自己不懂的地方就多学习几遍或向其他教师请教,直到弄懂为止。可以说自己牺牲了自己大量的休息时间才完成的,学习中苦是苦了

点,可是苦中有甜,这个甜就是自己的收获很多。

不足:

1、有时白天不能抽出时间去学习

2、对学习内容认识还需进一步加深

3、所完成作业中还有许多尚需完善的地方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做的是:

第一、不断地自我反思。从以往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得失。第二、不断地充实自己。

第三、今后自己努力把这次培训所学到的知识、理论和技术运用到的教学中去。

表现性学习的理念论文 篇10

●信息技术表现型课堂特点

真正的学习不仅需要内化吸收, 更需要内化后的外化运用。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特点, 如果构建以强化“表现”为主的课堂结构, 就能促使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由被动转为主动, 学习方式由接受转为研究, 让学生更好地表现。如活跃的思维状态、积极的求知精神、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等等。

●确定表现性任务的策略

1.呈现表现任务激发表现欲望

如果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任务寓于游戏之中, 那么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使其积极参与。例如, 学习指法是非常枯燥的, 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指出本课学习任务, 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 这样不仅教师教得枯燥, 而且学生学得也累。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 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 比赛谁的成绩好或者与老师进行比赛。学生在“青蛙过河”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 要想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于是就有学生提出如何能够打得又对又快这个学习任务。在这种情况下, 老师再讲解指法练习, 就能变被动为主动, 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 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这样, 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 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

2.明确、完成表现性任务策略

提出任务之后, 学生虽然对自己是否能完成任务并不确定, 但是他们已经跃跃欲试。除了个别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借助书本、课本等媒体独立完成任务之外, 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 在操作上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而学生本身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这样的矛盾应如何解决?先让教师讲解一番是我们常用的手法, 但是如果这样做, 就会消磨学生的操作欲望, 也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更不利于表现能力的培养。因此, 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一些引导。如, 该任务主要讲的什么?完成该任务必须具备什么知识和技能, 自己准备从哪些途径来获取这些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遇到困难该怎么办?这样的一系列问题有利于学生弄清任务含义, 并按照一条正确的思路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 教师要针对各个学生的不同情况, 纠正错误的理解和思路, 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去获取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尝试着操作, 让他们在操作中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 在操作中帮助他们细化、明确任务。坚持这种做法, 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将有很大益处。为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尝试, 教师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 提供大量学习资源

准备大量的资料, 让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水平, 自由选择难度适当的操作任务。让学生依靠课本, 阅读电子教材、观看CAI辅助教学软件、访问相关网站等,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提高学生查询、获取、整理、处理、存储以及表达信息的能力, 让学生学会学习。

(二) 充分利用“高手”进行有效指导

由于教师人力有限, 不可能为每一位学生及时解决问题, 时间一久就会挫伤一部分同学的积极性。此时, 教师可以请一些操作水平高的学生, 让他们好好露一手, 指导其他同学一起完成, 帮助别人的同时也锻炼了他们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所学的内容得到了强化, 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在教学中, 我们应正视这一矛盾还可以运用分组的方式, 在课前花一定的教学时间, 依据学生的不同操作水平进行分组, 让每一个学生都明确自己所在的是哪一组, 并为每一交流组确定交流的座位。

(三) 让学生在各种形式中交流

组织交流、协作研讨, 促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 养成勤思善问的好习惯, 这是信息技术教育目标的主要内容之一。

在进行了简单的尝试之后, 学生们的心中都有许多感受或问题急着想向其他学生介绍, 教师就借此机会, 为他们提供交流的平台。在交流中, 对于那些不是很普遍的问题, 当学生提出来后, 教师在课堂上不进行具体讲解, 让其与具有同样疑惑的学生先进行交流;而对于那些比较普遍的问题, 就由学生向全班进行详细的介绍或提问。如果讲解后仍有个别学生还不明白, 允许他们另找时间单独请教。为了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 教师要随机从小组中抽一名学生作介绍, 介绍内容只要求跟作品有关, 不作其它限制。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求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前一制作阶段的整个制作过程, 没有前一阶段的参与, 就无法向全班同学交流。在交流中, 教师应建立在学生个别化学习情况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提出交流的话题, 然后针对问题组织讨论进行解决。在讨论中和讨论后, 教师要站在学生智力最近发展区, 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 把问题引向本质, 并适时地组织对交流内容进行评价。

(四) 充分保证探索和交流时间

探索与交流之间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探索是交流的基础, 交流反过来推动探索的深入, 两者环环相扣, 螺旋上升, 最终达到完成任务目标的目的。“帮助学生成功, 创设成功机会”这是在探索与交流过程中, 教师应该树立的教学观念。只有让学生通过努力获得成功, 才能使之始终保持稳定、积极向上的情感, 从而有利于促使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 充分发挥自身潜能, 逐步树立自尊和自信, 以积极健康的自我观念推动整个人的精神面貌、情感状态及认知活动的改善。因此教师, 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探索和交流。计算机操作具有较强的技术性, 正确的自我观念会给学生带来一股巨大力量, 推动他们不断走向成功。

(五) 体现层次性

通过交流, 每一位学生都或多或少有了些体会, 恍然大悟的他们又一次产生操作的欲望。这时, 教师就完全可以放手让他们进行自主操作, 但要求他们进行合作制作, 制作水平则是学生在现有水平上的更高层次提升。

如, 在《照片设计师》的教学中, 在前面操作的技术上, 教师首先对学生提问:你满意自己的作品吗?然后针对学生的发言情况,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作品和设想进行交流, 提出一些更高的目标。有一位学生根据交流, 给照片中的被设计者进行了更大的夸张和联想, 把原来的辫子进行加长、加粗、染上七彩的颜色, 并且命名为超级大辫子;还有一位学生, 受了刚才学生发言的启示, 不仅在画图中直接进行修改, 把手中的矿泉水变成了金箍棒, 而且还灵活地运用了复制和粘贴, 把一顶孙悟空帽子加在了被设计者头上。最后, 学生们在小组成员的共同协商下做出了一个个小组网页, 并且给作品取了名字。如其中一个作品叫赤豆猫, 五张作品都跟猫有关, 有粘贴可爱的小猫和被设计者合影;有给被设计者加上胡须、打上蝴蝶结……都非常有趣。

3.评价表现性任务的策略

纸笔测验可以对从简单到复杂的多种学习任务进行测量, 但对信息技术课非常重要的操作技能及与其他更高层次的信息素养有关学习结果的评价, 纸笔测验则难以胜任, 而是必须借助表现性评价。表现性评价的落脚点在“表现”, 要根据小学生的表现过程和表现水准来判断他们的表现质量。重视学生将内化的知识、技能表现出来的过程和结果, 重视孩子在学习活动中的行为表现, 以此考察学生多方面的表现。对学生的考察不只是针对知识与技能, 还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学生的合作意识与交流技能、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以及学生实际生活的经验和能力等等。要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可以通过教师鼓励性的评价、同学间互相欣赏性的小组评价、反思性的自我评价, 当然还可根据学生的要求采取延缓评价的方式, 当学生觉得作品不理想时, 可以要求暂时不评价, 待满意后再给予评价等等, 以此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上一篇:压力容器事故案例下一篇:采矿权申请程序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