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舞蹈

2024-11-21

表现舞蹈(通用12篇)

表现舞蹈 篇1

舞蹈本身就是其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舞蹈可以作为一种通用的沟通形式, 它不受地域和语言的限制, 通过舞蹈动作来实现与观众之间的交流, 并且在交流过程中, 完成舞蹈文化的表达。

一、舞蹈表演与舞蹈文化表达之间的关系

在舞蹈表演的过程中, 舞蹈动作是舞蹈文化得以表现出来的重要载体, 是表现舞蹈文化的精髓所在。舞蹈动作的创作, 是通过肢体语言的形式将社会生活和精神内涵进行展现, 在满足观众审美需求的同时, 使得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表演得到传承和发扬。在舞蹈表演的过程中, 不同的舞蹈动作所代表的文化内涵也是不同的。例如, 在2005 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千手观音》这一舞蹈中, 一群聋哑姑娘在一个个手势的指挥下给全国人民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 在她们的一举手一投足之间, 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积累、沉淀的文化内涵, 表达了对社会中存在真善美的追求与期许。还有, 在2006年登上春节联欢晚会的舞蹈节目《俏夕阳》, 在舞蹈中融入了皮影戏的元素, 运用“剪影”的艺术技巧, 将“皮影戏”这一传统文化活灵活现的搬到了舞台上, 使和谐社会“天地人和万事兴”这一时代寓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舞蹈表演中, 除了舞蹈动作对舞蹈文化的表现之外, 其服装、道具、场景等, 也是舞蹈文化得以表现的重要元素。以《俏夕阳》为例, 在这一舞蹈表演中, 由于其融合了“皮影”的元素, 因此在服装造型上, 也是按照“皮影人”的服装进行制作, 袖子、裤腿等部分, 都具有强烈的皮影色彩。同时, 老年人的服装着色采用的是绿色, 是青春的一种意象;而孩子的服装着色采用的则是红色, 象征着朝气与活力, 两种颜色在舞台上形成鲜明的对比, 使观众产生一种强烈的视觉体验。另外, 在道具和场景的布置上, 通过采用“剪影”的艺术技巧, 将春晚的舞台布置成一个大型的皮影演出舞台, 从而使《俏夕阳》这一舞蹈所蕴含的舞蹈文化, 得以充分的体现出来。

二、舞蹈动作对舞蹈文化的表现

在舞蹈表演中, 由于受到地域、民族等因素的影响, 舞蹈动作之间存在的差异性, 使得其所代表的舞蹈文化也存在的一定的差异。例如, 蒙古族、藏族舞蹈中常常出现的如雄鹰展翅的舞蹈动作, 所体现舞蹈文化就是民族中对雄鹰的崇拜之情, 类似于这样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动作还有很多, 笔者在下文中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一) 塔吉克鹰舞

塔吉克民族居住在雪域高原帕米尔山脉, 受到地域和环境的影响, 使得鹰舞成为了塔吉克族的传统舞蹈。地势海拔平均在四千米以上的帕米尔高原除了是塔吉克族人居住的地方, 同时也是鹰的聚集地。在长期的生活中, 塔吉克族人逐渐将鹰作为了自己民族的图腾, 视为一种吉祥的象征, 并将鹰的活动动作和飞翔的姿态融入到了本民族的舞蹈中。同时, 除了塔吉克族以外, 蒙古族和藏族等民族, 出于同样的对鹰的信仰, 在其民族舞蹈中, 鹰舞也有一定形式的体现。

(二) 傣族孔雀舞

傣族是一个跨国的民族, 除了分布在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以外, 在缅甸、老挝等地区都有分布。由于早在一千多年前, 傣族领袖出于对孔雀的喜爱, 而对其优美的姿态进行模仿, 并在之后漫长的生活中, 由民间艺人对孔雀舞进行加工, 最后形成了这一独特的舞种。在孔雀舞中, 经常出现三道弯, 也就是“S型”的动作, 表达的是一种优雅、恬静的气质, 体现了傣族人民对恬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一舞蹈动作在安徽的鼓灯舞、云南的花灯舞以及朝鲜族的舞蹈中都有体现。

(三) 壮族火猫舞

《火猫舞》属于一种祭祀的仪式, 壮族人民在丰收后, 为了防止粮仓中的稻谷被老鼠破坏, 壮族中的年轻男女将会打扮成猫的模样, 并戴上事先绘制好的面具, 求猫神保佑, 使粮食不受到老鼠的破坏。火猫舞的舞蹈动作是对猫的行走、扑食、弓背、嬉戏等多种形态的模仿, 然后与扮演老鼠的人进行搏斗, 最后以老鼠被消灭作为祭祀活动的结尾。表达了壮族人民对丰收的喜悦, 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在舞蹈表演中, 舞蹈文化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 可以通过服装、道具、场景、舞蹈动作等进行表达, 其中, 舞蹈文化最有力的表现形式, 就是舞蹈动作。舞蹈动作受到地域、民族等因素的影响, 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舞蹈体系和舞蹈动作, 都承载着各族人民对恬静生活的向往, 也是舞蹈文化中最重要的精神内涵。

参考文献

[1]彭伟, 张蕾.浅析舞蹈表演中舞蹈动作与表演的关系[J].戏剧之家, 2016 (04) .

[2]马凯.舞蹈表演中舞蹈动作与表演的关系分析[J].戏剧之家, 2014 (15) .

[3]王艺潼.舞蹈表演中舞蹈动作与表演的关系[J].大众文艺, 2015 (21) .

表现舞蹈 篇2

【内容摘要】民族民间舞是中国舞蹈艺术宝库中的奇葩。近年来,伴随着舞蹈事业的整体发展,民族民间舞蹈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特别是广大高校,更是成为了民族民间舞蹈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但是纵观整个教学过程,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舞蹈表现力的缺乏,成为了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最大短板。文章结合教学实践,从舞蹈表现力的含义谈起,并对如何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力进行分析。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蹈舞蹈表现力人才培养

一、舞蹈表现力的含义

所谓舞蹈表现力,是指舞蹈者利用自己的肢体,对舞蹈作品的表现程度。这种程度包含多个方面,如舞蹈作品的情感、风格、韵味等,都是表演者需要着力表现的方面。同样的舞蹈,同样的舞蹈动作编排,不同的舞蹈者却能够给人带来不同的感觉,甚至是同一个表演者,在不同时间或心境下,也会有着不同的艺术表现。这种感觉上的差异,就是舞蹈表现力。或者更加通俗地说,我们觉得一段舞蹈跳得好,跳得有味道,跳得有感觉,就是舞蹈表现力强;反之,如果一段舞蹈表演结束后,给人的感觉是干巴巴的,不能给观众以触动,那么其艺术表现力就弱。作为民族民间舞蹈来说,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也从客观上造成了民族民间舞蹈的丰富性,每一种舞蹈都有其典型的风格特征,如果不能将这些风格特征突出表现出来,也就失去了表演的意义。现实教学中一个常见的情形是,学生对某一种民族民间舞的动作掌握相当熟练,能够流畅地表演完整个舞蹈,但是给人的感觉却是干巴巴的,不但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反而会让人觉得少了些什么。其实少的就是舞蹈表现力,学生们既没有相关的体验作为基础,也没有用心去表现,使得民族民间舞蹈表演成为了单纯的舞蹈动作展示。所以说,充分提高学生的舞蹈艺术表现力,已经成为了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关键所在。

二、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舞蹈表现力的提高措施

1.对舞蹈作品进行深入的体验

民族民间舞蹈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产物,要想表现好作品,就要将其还原到民族民间文化中进行体验,每一个舞蹈,每一个动作,都来源于该民族、该地区的生活,对形成该舞蹈生活既没有认知,也没有体验,何谈舞蹈表现?其所起到的是一种根基的作用,根基不牢固,所有艺术表现都是空洞的。但是如此重要的一个方面,却没有得到教师的充分重视,还是按照舞蹈训练的思路,看看动作是不是熟练和到位,如果能够流畅地表现出整个舞蹈作品,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样的舞蹈表演只是单纯机械地模仿,丝毫没有舞蹈表现力可言。所以要想获得舞蹈表演质量本质的提升,就要从体验作品入手,将其放置到孕育其产生的环境中,去体验,去考量,去感受和理解这种舞蹈的真谛。比如东北秧歌,很多教师和学生知道,东北秧歌的基本特点是“稳中浪、浪中哏、哏中翘”,但是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特点,这种风格来源是什么?这就要将其放到民俗文化中去考量。东北秧歌历史悠久,其是以唐代??H民族中的“踏锤”这种舞蹈为原型的,所以东北秧歌中,有很多跺、摆、扭、颤等动作,这些动作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现有的艺术风格。了解到这些内容之后,不用教师多说,学生们自然就会去表现。真正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所以在民族民间舞蹈表演之前,不要一开始就是动作的学习和模仿,而是从作品本身入手,对作品进行挖掘,从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为充满感情地表现舞蹈打下良好的基础。

2.善于抓住典型的动作和体态

中国有个成语叫做画龙点睛,意思是说,画一只龙时,只有画上了眼睛,这只龙才能有生气。后来比如讲话或者做事情,能够抓住关键点。民族民间舞蹈的表现也是如此,我们之所以能够对某一种舞蹈印象深刻,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每一种舞蹈中总会有一个或几个典型的动作和体态,彰显出该舞蹈所特有的风格,也就是龙的眼睛所在。而对于舞蹈表演者来说,如果能够抓住这些关键的动作或体态,自然也能够获得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如藏族舞蹈,其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屈”的动作特别多,著名舞蹈编导张继刚创作的藏族舞蹈《母亲》中,就有大量双腿弯曲或体态前倾的动作,但是这些动作的大量存在,并没有给观众带来不适应,反而觉得十分自然和亲切。藏族舞蹈家卓玛在表现中,也将这些动作做得扎实到位,获得了感人至深的表现效果。为什么这几个动作如此具有代表性,其成因又是什么?其实这个动作的由来,和藏族人民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等有着很大的关系。西藏地区海拔较高,气温常年偏低,人们需要穿上厚重的皮袍才能御寒,这样一来,因为厚重的皮袍,使得全身上下只有小腿部较为灵活,所以藏族舞蹈中经常会出现松腰的姿态和弯曲的动作。而且西藏地区藏传佛教盛行,人们的宗教信仰十分虔诚,经常要弯腰、俯身和磕头,这些动作的完成都要靠膝盖的弯曲来实现。在这些原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藏族舞蹈中典型的体态和动作。学生们在对此有了充分的了解后,就能够在表演中自觉地进行表现,自然也就抓住了舞蹈的关键。

3.创造切题的教学情景

民族民间舞蹈起源于民间,更确切地说是起源于该地区人民的劳动生活中,由劳动人民创作和表演,田间地头和村寨之间,就是表演场地,其他劳动人民就是观众,有着强烈的环境性特征。但是高校的舞蹈教学中,没有了这个真实环境,所以在舞蹈表现力上就会有所欠缺,而且其表演多是在舞台上,也从客观上给舞蹈表现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对此教师可以通过舞蹈环境的创设,对这一问题进行有效的弥补。首先是将课堂舞台化。现代教学技术可谓高度发达,各种多媒体技术也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教师则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设施,营造出一个类似于舞蹈真实场景的课堂,当学生感受到了这种风情和韵味时,舞蹈表现力就会得到相应的提高。如藏族舞蹈中,很多学生面对左右摇摆这个动作,都会出现节奏不均匀的现象,很多动作做得不够扎实。对此,笔者在教学中使用了多媒体手段,利用网络搜集了一些藏族地区优美的风光景色,将其用投影仪播放出来,并同时播放具有代表性的藏族音乐。学生们眼前是秀美的风光,耳边是动听的音乐,自然将自己想象成了一个藏族同胞,做起动作来也是格外扎实,之前存在的一些问题都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其次是课堂的生活化。民族民间舞蹈来源于生活,对其最好的表现方式,莫过于将其还原到生活中去。所以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当条件允许的时候,将舞蹈课堂还原到生活中去。比如一些民族民间舞蹈表演,多是在村寨的空地上表演,对此教师可以利用“三下乡”等机会,带领学生来到农村地区进行表演,感受农民群众的热情和质朴。在这种环境下的舞蹈表演,一定是充满艺术表现力的。

4.提高教师的科研和示范能力

学生舞蹈表现力的提高,一个关键环节在于教师,需要教师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示范表演能力。首先是科研能力。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当主动学习各类民族民间舞蹈知识,特别是中国的民族民间舞蹈,门类众多,博大精深,更需要教师做广泛的收集和细致的整理,要求对常见的十几种民族民间舞蹈有较为明确的认识和把握。而且必要的时候,还要深入舞蹈的发源地进行采风,了解该地区的历史发展、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审美习惯等,通过实地实景地观察,验证自己的理论研究。

其次是表演示范能力。教师标准、投入的示范,能够帮助学生对该舞蹈有最直观的认识,并不是要求教师要掌握多么高难度的舞蹈技巧,而是重在一种情感、神态、动率的投入和对“风格性”的追求。举例来说,同样是东北秧歌的教授,有的教师是双手抱胸,在舞蹈队伍中走来走去,对动作不到位的同学予以纠正。而有的教师则是站在队伍的最前排,带领学生一起舞动,将东北秧歌那种泼辣、开朗和豪放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两者相比,显然是后者教学效果更好,所以说,教师要让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然会被激发,从而提高舞蹈表现力。

结语

综上所述,《毛诗序》有云:“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舞蹈这种突出的艺术表现力,早在千年之前就得到了充分的认可。但是受到多种原因的影响,舞蹈表现力的缺失却成为了当前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最大短板,应该引起教师的充分重视。而且作为民族民间舞蹈来说,因其所具有的民族性特征,所以对这种舞蹈表现力的要求更高,没有了舞蹈表现力,也就没有了舞蹈风格可言。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多个方面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之用,引起更多教师对这一课题的充分关注,使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得到充分提高,将民族民间舞蹈更好地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韩琳.高校舞蹈教学中舞蹈表现力的研究[J].成功(教育).2010(11).[2]张亚琳.舞蹈艺术中的情感表现[J].青年文学家.2011(05).[3]马虹.舞动真情[J].大舞台.2011(01).[4]汪超.浅析舞蹈表演应注意的几个方面[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3).作者单位:郑州师范学院

舞蹈教学中舞蹈表现力的培养分析 篇3

【关键词】 舞蹈教学 表现力 培养分析舞蹈表现力指的是舞蹈表演人员通过自身的情感去全面理解舞蹈的基本内容以及舞蹈当中所体现出的深刻内涵,通过运用自己的舞蹈动作,将整个舞蹈的内涵深刻地、透彻地展现出来,使得舞蹈的美感可以上升到一个极致的境界。在实践的教学活动当中,音乐的衬托、环境氛围以及舞台表演的效果等等,会使得舞蹈的表现力得到加强。通过对教学活动当中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培养进行探究,可以更加深层次地挖掘出舞蹈表现力的深刻内涵。

一、舞蹈教学中舞蹈表现能力的培养方法

1. 舞蹈动作当中逐步的强化学生的情感以及舞蹈动作想象能力的培养

舞蹈表现力是舞蹈的灵魂,只有娴熟的舞蹈技能、技术,没有舞蹈表现力,最多只能成为一个匠人,而不能成为舞蹈大师。在专业的舞蹈教学活动之中,教师不仅仅需要使得学生可以熟练地掌握舞蹈技巧以及舞蹈动作,还需要注重学生对于舞蹈的内在情感的理解,对于舞蹈内涵的掌握,通过教学方式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丰富,并且使得整个舞蹈动作可以深刻地诠释出舞蹈的深刻思想内涵,增强舞蹈的艺术表现力。所以,在教学当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置身于整个舞蹈情景当中,将自己想象着进入这样一个舞蹈的环境,与整个舞蹈的气氛和氛围相互结合起来,将自身深厚的思想感情融入整个舞蹈技巧之中,增强舞蹈的表现力。

2. 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审美能力的培养对于提升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同样具有关键性的价值和意义。舞蹈动作是一种艺术作品,而学生对于舞蹈动作地审美能力的领悟,则直接地影响到学生的舞蹈表现力的展示。学生需要运用带有欣赏眼光的角度,去审视整个舞蹈的艺术气息,深刻的感受舞蹈动作的艺术内涵,并且将自身的感情与舞蹈的艺术性相互结合在一起,感受艺术的存在。而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讨论,论述舞蹈动作的思想内涵与思想情感,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增强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学习的主动性。

3. 注重针对学生音乐感的培养

舞蹈表演中音乐、动作、表情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而舞蹈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中的投入、想象、联想、思考的范围是广阔的,是不可造型的艺术。在感知舞蹈音乐作品时,通过人的听觉器官得到的音响效果,直接与人的生活经历相撞击,得到对作品的理解、分析。为帮助学生进入舞蹈的意境,“听”是感受和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在教舞蹈之前,我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倡导他们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满足他们的聆听需求。让音乐刺激听觉,产生联想,让学生体会乐曲的性质,并让他们说说欣赏乐曲时产生的想象,再以动作来表现音乐,这样可以激起学生表现音乐的欲望,同时也为学生创造及表现动作做好准备。这样就能充分感受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情感,也营造了教学氛围,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领悟与感受。

二、舞蹈教学中舞蹈表现力的培养分析

1. 明确教育的目标

舞蹈教育目标不是单纯培养提高受教育者的表演技艺,而是通过培养他们舞蹈动作与情感对应的体验能力、舞蹈意向与想象对应的体现能力:(1)培养学生舞蹈动作与情感对应的体验能力。舞蹈的动作运动具有与舞蹈风格和表现情感的对应联想性。(2)培养学生舞蹈意向与想象对应的体现能力。(3)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舞蹈艺术作为人类社会最古老、最凝练、最经典的创造活动,集中体现着人类的精神风貌,是人类审美情感、精神境界的直接显现。

2. 教学课程

课程的设置应首先服从于学科定位,根据定位合理配置课程。校舞蹈专业的课程设置要突出专业性,还要突出地方特色、挖掘原生态民间舞蹈艺术,教学走出课堂,进行舞蹈采风等艺术实践活动。同时,舞蹈风格的掌握应从其文化层面导入教学,即告诉学生该舞种产生地的民俗民风、生活环境、生存状态和文化背景以及不同舞种的审美特征等,使学生明白无误地知道所学的不仅只是一种舞蹈,更是一种文化。

3. 制定有效的学习方法

(1)强化艺术表现素养

强化艺术表现素养应当从舞蹈的基本功训练抓起。由于舞蹈表现力主要通过人体语言传情达意,因此基本功是非常重要的,形体必须经过训练,动作才能够规范、灵活、准确、漂亮。

(2)培养艺术创造能力

任何形式的艺术表演,都是一种创造行为。舞蹈演员即使严格按照编导的意图展开艺术表现,实质上也是投入个人的主观情感而进行积极的二度创作。要培养受教者的艺术创造能力,应当从激发想象能力。教师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求新、求异,引导学生进行创作,不断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意识,从而提高舞蹈表现力。

(3)提高教师舞蹈表演素质

舞蹈教师不仅在舞蹈技艺上很专业,而且应有全面的综合素质,包括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专业文化素质、能力素质和心理素质等,首先,提高教师较高的艺术专业素养应放在首位,应把树立良好的专业素养作为重点。同时也要进行舞台实践,灵活的掌握和应用舞蹈的表演艺术,把舞蹈的表演知识和经验传播给学生。

【参考文献】

[1]吴伟生. 谈舞蹈教学中表现力的培养[J]. 大众文艺, 2010(14):145-148.

[2]顾芳. 舞蹈的表现力[J]. 剧影月报, 2010(03):101-105.

高校舞蹈训练中舞蹈表现力的培养 篇4

一、强化对舞蹈艺术的认识

舞蹈是一种艺术形式,它通过舞蹈动作的组织,在每一个动作中将自身情感表达出来,每一个舞蹈作品中都具有经典之处,舞蹈的魅力不在于对舞蹈技巧的掌握,而在于舞蹈者通过动作表达出的形象及感情,使观众能够与舞蹈表演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通过对舞蹈动作的形象化将舞蹈背后所蕴含的感情表达出来,这是舞蹈艺术最高层次的呈现,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舞蹈表现力培养的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对舞蹈艺术进行了解,除了练习基本的舞蹈动作以外,也要能够领会舞蹈中蕴含的艺术表现,通过舞蹈动作与表情、情感的结合,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

二、注重对舞蹈理论的学习

在高校对舞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许多舞蹈教师将舞蹈作为一门技术性课程加以教导,忽略了对舞蹈理论的学习,这种现象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对舞蹈动作、舞蹈技巧的练习,只是按照示范进行模仿,不能够真正把握舞蹈中具有的内涵,这样的教学使舞蹈学习者只具备舞蹈表演的能力,而不具备舞蹈艺术呈现的能力。因此,在对高校学生进行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舞蹈理论的培养,使学生在掌握舞蹈理论的基础上能够将技巧与理论结合起来,使学习者能够呈现舞蹈文化、舞蹈艺术、舞蹈精神,在高超的舞蹈技能表现过程中加入艺术修养,进而提高舞蹈表现力。

三、注重舞蹈基本功的训练

在舞蹈练习的过程中,基本功是呈现舞蹈艺术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高校舞蹈专业的学生在基本功上有着层次不齐的水平,在舞蹈表演的过程中,身体的柔软程度、反应能力都是表现舞蹈的主要内容。舞蹈基本功的练习是一项长期枯燥的学习内容,因此在高校教师对学生进行表现力培养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基本功的训练,使学生能够在具备基本功的基础上利用身体部位对舞蹈进行演绎,进而呈现舞蹈表现力。

四、注重舞蹈节奏感的培养

舞蹈的演绎离不开音乐,音乐与舞蹈是相辅相成存在的,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表现力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舞蹈节奏感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在舞蹈表演的过程中注重音乐节奏,通过音乐规律提高学生感悟。在对学生进行节奏感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法进行培养: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分组学习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测试,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培养节奏感;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针对性的训练,使学生在加强舞蹈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增强节奏感与表现力。

五、注重对艺术修养的培养

舞蹈作为一种以动作为主的艺术表现形式,在舞蹈中有着诸多不同的形式与种类,舞蹈的发生演变也具有独特的发展历史,因此,舞蹈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在对学生进行舞蹈表现力培养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对学生艺术修养的培养。现阶段,在我国高校的舞蹈教学中,舞蹈艺术修养的水平直接影响到舞蹈艺术的表现力,学生无法将舞蹈文化与舞蹈技术融合起来进行表演。

六、注重舞蹈与生活的结合

舞蹈来源于生活,是生活内容的升华,生活内容也是学生进行舞蹈表现的主要方面,舞蹈中的动作内容是对生活样态、生活情感的表现,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舞蹈表现力培养的过程中要使学生了解生活,通过生活中的情感了解表现到动作中,通过全身心的方式了解舞蹈内容,将生活与舞蹈结合起来进行表演,进而达到舞蹈艺术表演的最高水平。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舞蹈与生活结合培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教师可以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学生能够自主的了解生活、感知生活;另一方面,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深入生活实践加以教学。

舞蹈艺术作为一门通过动作表现感情的艺术门类,针对高校舞蹈专业学生舞蹈表现力缺失的现象,对学生进行舞蹈表现力的培养极为重要。教师要在强化学生对舞蹈艺术认识、注重理论学习、注重基本功练习、注重节奏感的基础上加强对艺术修养的培养,并要注重舞蹈与生活的结合,使学生能够具备较强的舞蹈表现力。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高校中舞蹈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本文以高校舞蹈训练中舞蹈表现力的培养为探究主旨,通过强化认识、注重理论学习、注重基本功、注重节奏感培养、注重艺术修养、注重与生活的结合六个方面进行了策略分析,希望能够为高校舞蹈训练教学提供帮助。

关键词:高校,舞蹈训练,舞蹈表现力

参考文献

[1]胡慧.高校舞蹈训练中舞蹈表现力的培养[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

[2]车鸣.高校舞蹈训练中舞蹈表现力的培养[J].黄河之声,2015(4).

[3]王紫涵.浅析高校舞蹈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22).

表现舞蹈 篇5

山西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浅谈军旅舞蹈《刀锋》的舞台表现力

姓 名 院 系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指导教师 答辩日期 成 绩

杨晓磊 音乐学院 舞蹈学 10170201 1017020106

张帅

I

一诺论文网:

浅谈军旅舞蹈《刀锋》的舞台表现力

内容摘要

军旅舞蹈的舞台表现力是一项以高昂激情为主旋律、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红色经典为目标的行为艺术,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豪迈的军民风采以及凝重的历史画卷等特点,通常是以反映部队军旅生活、官兵精神风貌以及军民鱼水情深为主要线条。军旅舞蹈通过饱含激情的肢体动作和语言表情渲染出革命英雄主义以及爱国主义的精神思想,具有经久不衰的红色经典和艺术魅力。军旅舞蹈的表现风格一般比较刚硬,表现军人的刚强、勇敢、坚贞不屈、顽强拼搏的特点,一般画面感和故事性很强,通过叙事能够展现出军人革命英雄主义和铁血柔情的精神风貌。

军旅舞蹈《刀锋》的舞台表现力是指演员充分体现角色,展现角色各个侧面和性格特点的综合能力。包括《刀锋》演员自身魅力、文化修养、形态、舞台形象等多方面。

【关键字】 舞台表现力 军旅舞蹈 演技 表演艺术

II

一诺论文网:

On the Military Dance “blade” stage presence

Abstract The military dance stage performance is a high passion theme, to carry forward the Chinese nation outstanding red classics as the target behavior art, with strong ethnic style, bold and elegant and dignified history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is usually to reflect the forces of army life, spirit of officers and soldiers and military and civilian yushuiqingshen as main line.The military dancethrough passionate body movement and language expression render therevolutionary heroism and patriotism thought, has an enduring classic red and artistic charm.The military dance performance style is generally more rigid,characteristics of military strong, brave, be and unyielding, tenacious struggle,the general picture and a strong narrative, the narrative to show the militaryrevolutionary heroism and the tenderness of spirit.The Military Dance “blade” stage presence refers to actors fully embody thecharacter, show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each side and character roles.Including the “blade” actor "charm, culture, morphology, stage image etc..【Key Words】 Stage performance

The Military Dance

Acting

The Performing Arts

III

一诺论文网:

目 录

一、军旅舞蹈的现状与发展.........................................................................(1)

二、舞蹈《刀锋》中演员的表现力....................................................(1)

三、舞蹈作品《刀锋》...................................................................................(2)(一)、我对《刀锋》的欣赏.......................................................................................(2)

(二)、刀锋的排练过程................................................................................................(2)

(三)、刀锋的演出及刀锋的演出后感想................................................................(2)

四、结语.......................................................................................................................(3)参考文献.......................................................................................................................(3)致 谢................................................................................................................................(4)

IV

一诺论文网:

浅谈军旅舞蹈《刀锋》的舞台表现力

学生姓名:杨晓磊 指导教师: 张 帅

引言:舞蹈起源与生活,有夸大与生活,是生活的真实反应。舞蹈是一种抒情的表达方式,当人们无法用语言和其他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时,就需要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达。军旅舞蹈是一种从硝烟走来的舞蹈行为艺术,是人们对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任何一个舞蹈都需要表现力,在军旅舞蹈中舞台表现力显的格外重要,舞蹈演员的感情与情绪透露着整个舞蹈的感染力,军旅舞蹈表现力极强,所以更加需要舞台表现力。

一、军旅舞蹈的现状与发展

随着军事化建设在不断完善,军事化教育在不断的更新,对军旅题材的舞蹈要求越来越高。所以舞蹈艺术家们要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去观察现代化军人,深入了解军人的生活习惯,和思想方式,体验最真实的军人形象,创作最真实的舞蹈。军旅舞蹈巧妙的融合了当代舞和古典舞,形成独具特色的舞蹈风格。从军旅舞蹈的发展来分析,军旅舞蹈融入了现代舞元素和新古典舞元素。当前军旅舞蹈的发展而言,军旅舞蹈需多元化,融入更多的新元素。最近出现的军旅舞蹈军旅创作风格到具有一定传承性,比如我们跳过的《跨越》、《刀锋》前者是一个当代题材的军事作品,是再现汶川地震中人民子弟兵视人民为父母的一种情。整个舞蹈寄托着战士对荣誉的无限追求和渴望,《跨越》中每一个战士都是准备等待祖国检阅的士兵,共同的欢呼与心跳。后者是以刀锋战士为主要对象,整个舞蹈大气宏伟,气势震撼,表现出军人形象上的坚韧和崇高。军旅舞蹈都是人数众多动作干净洒脱的男子集体舞。当前军旅舞蹈多是人数众多,技巧高超,二、舞蹈《刀锋》中演员的表现力

舞蹈表现力包括律动性、动态性、抒情性、虚拟和象征性、造型性。其中军旅舞蹈的舞台表现力是一项以高昂激情为主旋律、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红色经典为目标的行为艺术,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豪迈的军民风采以及凝重的历史画卷等特点,通常是以反映部队军旅生活、官兵精神风貌以及军民鱼水情深为主要线条。军旅舞蹈通过饱含激情的肢体动作和语言表情渲染出革命英雄主义以及爱国主义的精神思想,具有经久不衰的红色经典和艺术魅力。军旅舞蹈的表现风格一般比较刚硬,表现军人的刚强、勇敢、坚贞不屈、顽强拼搏的特点,一般画面感和故事性很强,通过叙事能够展现出军人革命英雄主义和铁血柔情的精神风貌。军旅舞蹈《刀锋》的舞台表现力是指演员充分体现角色,展现角色各个侧面和特点的综合能力,包括演员的自身魅力、文化修养、形态、舞台形象等多方面。

舞台表现力在军旅舞蹈中的地位,任何一个舞蹈都需要表现力,在军旅舞蹈中舞台表现力显的格外重要,舞蹈演员的感情与情绪透露着整个舞蹈的感染力,军旅舞蹈表现力极强,所以更加需要舞台表现力。譬如军旅舞蹈《刀锋》舞者是一群海军,舞姿充满了力与美,给人一种抗拒不了的感觉。舞者们投入了艰险的困苦,那种眼神像刀一样锋利,为了完成使命永不放弃。《刀锋》中每个演员的表现力的强弱,成就整个舞蹈的表

一诺论文网:

现力强弱。

三、舞蹈作品《刀锋》

(一)、我对《刀锋》的欣赏

军旅舞蹈《刀锋》是以给融入现代舞元素和古典舞元素的当代舞,是有海政文工团演出。整个舞蹈以表现军人形象为主要手段,以动作刚劲、气势恢宏为表现手法,整个舞蹈有着浓厚的“军旅味儿”。

《刀锋》是一群穿着紧身军装的军人舞者。他们在紧身衣和灯光下显示出紧绷的肌肉和健壮的身材。穿一身海军军装的刀锋战士在灯光下更像一只只蓄势待发的豹子,动作一致,刚劲有力,震撼人心。舞蹈中以一个战士受伤并还对军人荣誉有着强烈的渴望的舞蹈情节,表现出军魂对军人的影响。战士受伤依然要站起来完成自己的使命,坚决的完成任务,只有成功没有失败体现军人的完美形象。

(二)、刀锋的排练过程

《刀锋》是一个很好军旅题材舞蹈,舞蹈《刀锋》中融合着现代舞元素和古典舞元素。对于我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刀锋中每一个动作都充满着力量,刀锋战士的每一个眼神都有一种杀气,我们对刀锋战士的模仿不单单是动作的模仿,更重要跳的是内心,跳的是军人的一种气质。我们从学期一开始,就开始练习早功,加强了能力的练习,开始练习刀锋时里面的动作看似简单,做起来却很难,一遍又一遍的练习,不断的去听音乐,去感受这个舞蹈,查相关资料了解舞蹈刀锋的背景以及创作思路,只有真正了解这个舞蹈,我们才能把它跳的更好,跳出它的灵魂。这个舞蹈需要高超的舞蹈技巧,很多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于完成,在指导老师精心指导下我们修改了其中部分难于完成的技巧以及动作,在修改动作和技巧的同时还保留了整个舞蹈的整体美感。刀锋进入最后部分时,加入短刀道具,开始很怕被不小心的划到,经过大家不断的试验,慢慢习惯对刀的力度和控制。整个学期我们都投入在紧张状态中,能力的练习和对音乐的熟悉从未间断,这期间我们每个同学和老师都在不断的给我指出问题和修改我身上的毛病。

(三)、刀锋的演出及演出后感想

刀锋演出之前我们经历过一次又一次的彩排,对道具短刀进行捆绑,我们必须保证刀不会掉,灯光的调整是在我的指导老师下完成,不断的进行修改和切换。对音乐进行简单的调整,使音乐更加有感染力。在演出时自己全身心的投入,感觉自己真的就是军人,一个身穿军装的海军,肩负使命的在完成任务。在拔刀的那一刻,突显眼神中的杀气,加上最后是嘶叫声,把整台晚会推向高潮。随着观众的掌声和灯光的变化使很成功的完成了这个舞蹈的演出。演出的结束,使自己的心情变得复杂,一方面对演出的成功表示兴奋,一方面感觉自己即将离开舞台的失落,从中夹杂着自己对舞蹈热爱,和对朋友的不舍,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排练的美好在最后的掌声中结束。演出的结束意味在一起学习、一起奋斗的朋友即将分开,整台晚会所有同学都付出了百分之一百的努力,当天发挥也特别的好,整台晚会让我们更加团结,让我们更加珍惜同学之间的这种友谊。让我学到更多在教室学不到的知识,比如舞台、灯光、道具以及身边朋友之间的相处。经过对《刀锋》的学习让我更加的了解军人,他们的生活习惯,他们内心的世界,和保家卫国的心境。

一诺论文网:

四、结语

舞蹈作品表达的内容全部都需要舞蹈演员来实现和完成,演员是给观众展示的是什么情感,演员是用情感的流露去打动在场的观众,舞蹈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心的世界,不管自己的作品是什么,观众看到的都是经过编导通过无数次的修改精心编创出来的。每个舞蹈表现的内容不同,那只是舞蹈本身题材的不同,舞蹈的最终目的是表情达意,表现舞者和编导的内心世界,使作品成为可供人们欣赏和享受的舞蹈。

本文包括四个部分,首先阐述了军旅舞蹈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其次详细讲述军旅舞蹈《刀锋》的演员表现力,;最后写我的作品《刀锋》的详细介绍包括我对刀锋的欣赏、舞蹈《刀锋》的具体排练过程、演出时的感觉和演出后的感想以及自己内心心情的一个变化。

参考文献

1.李洁明,《舞蹈学位论文写作》[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一版 2.欧建平,《现代舞欣赏法》[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6-11 3.张瑶,《浅谈实物面具在现代舞剧中的应用》[M],学术期刊,2012年

一诺论文网:

致 谢

四年的大学生活,感慨万千,首先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本论文是在我的指导老师张帅的指导下完成。这次晚会能够成功举办,让我们拥有一个美好而且难忘的毕业晚会,我要感谢每一位帮助我们的人,特别是我们的专业老师。是他们一直支持我们、帮助我们才会有今天的成功。其次还要感谢我们敬爱的院领导和校领导对我们的支持与爱护。

在此向所有老师和同学表示感谢,并祝愿所有老师培养更多的人才。

学 生(签字)

论舞蹈动作的人物性格表现 篇6

【摘 要】所谓“性格”,就是在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而舞蹈作品的表现对象主要就是人,同时舞蹈又是通过动作去说明内容的,动作又必须精炼集中和富有表现力,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舞蹈动作 性格 情感 典型

【中图分类号】J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2-0350-01

一、绪论

所谓“性格”,就是在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而舞蹈作品的表现对象主要就是人,同时舞蹈又是通过动作去说明内容的,动作又必须精炼集中和富有表现力,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因此,舞蹈动作不是对生活中自然形态的单纯的模拟,而是遵循舞蹈艺术的规律进行提炼、加工和美化的舞蹈语言,它的表现往往会超出生活现象的原貌,或夸大,或虚拟,这些也都为了能更准确的表情传意。

舞蹈动作在塑造人物性格的时候,会通过动作组合、造型、表情、等表现手段来塑造典型化的舞蹈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甚至是动作节奏的快慢、力度和幅度的大小,也能鲜明地表现出人物思想感情的细微变化。

舞蹈动作在塑造人物形象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根据作品的主题需要,认真掌握好舞蹈动作在表现人物性格方面的特点和表现手法,恰当的选择舞蹈动作素材,才能使舞蹈作品产生更好的艺术效果。

二、舞蹈表情

舞蹈表情是由舞蹈的全部动作,包括全身心的动态来体现的.它通过面部的表露、手臂的传情、身体的摆扭、足部的移动来统一表达内在的情感。它对揭示人物的内在心理活动,表现多种情绪的变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1)面部表情

我国古典和民族舞蹈都十分讲究表情。面部表情要与动作相协调,要由内而外,特别是眼神的表情,是极为重要的,光眼睛就分有喜眼、嗔眼、怨眼、爱眼、怒眼、哀眼等多种表情。眼神常常起“领神”的作用,在表演舞蹈和舞剧中,特别强调眼神的应用,要求通过眼睛表露出此时此刻的内心状态。舞蹈《孔乙己》通过表演者面部丰富的表情,时而惊恐,时而喜悦,生动地描绘出一个既是饱读诗书的文人,又是穷酸至极的酒鬼,尤其是舞蹈最后一部分,“孔乙己”被打折腿抱着头坐在地上,抬起头时脸上无奈与绝望的神情让人为之一震,当然,每个人的表情都不一样,千万不要刻意地去学别人的表情,舞蹈是用来表达自己内心想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而它所表达出来的也是只属于你的东西。

(2)身体表情

“以情动人”这是我们在舞蹈学习中经常会听到老师说的一个词,每个人都想运用自己所学的动作,充分表现舞蹈的情节,表达真实的内心情感。而身体的每一个动作或者是造型的瞬间都是有表情的,想要成功的塑造出所要表达的人物性格,首先要融入角色,充分了解其思想感情,从而更准确的把握人物特征,这样在动作的使用上才会动之有情,静之有意,即使是看起来最简单的走路,一千种内心感受,就有一千种不同的走路姿态。因此,只有心中有,才能表现出来,不能形神分离。就像是广播,从话筒里传出去的声音是可以听出一个人的状态的,如果微笑着播音,传出去的声音就也是微笑的。舞蹈也是如此,心里得去真正的感知所要表现的人物性格的不同,这样塑造出来的人物才足够立体。

三、舞蹈中人物性格表现

情绪动作就是内心情绪通过人的外形动作表现出来。如高兴时拍手叫好,愤怒时磨拳擦掌等等。当然,在表达情绪时,不同民族,不同性格、年龄、职业的人所表现的动作姿态往往各有不同,如新疆姑娘用轻快灵巧的,活泼优美手腕和舞姿表现喜悦;而秧歌会用到很多的道具通过撵、拧、扭等表现。我国的“情绪型”舞蹈,大多将“风格动作”与某种劳动动作(如织网、摸螺)叠合起来,并在单纯情绪的表现中制造一点小波折,形成“A--B--A”的一波三折的情绪转换。像是《海浪》、《红绸舞》、《洗衣歌》中也涉及了默写“细节性”叙事,但这些“叙事”是为了在抒情中寓意,它们都是以单纯的情绪抒发为焦点。

情绪性动作是直接表现和抒发感情的。它可以反映生活中感情强烈且单纯的时刻,如《丰收歌》表现的喜庆丰收;也可以通过纯粹的舞蹈形式美来对应某种情感的表现,如《红绸舞》通过红绸飞舞的线条传达出喜悦、豪迈的情感;还可以是模拟某种自然物来“缘物寄情”,如《海浪》和《雀之灵》,就是如此。一般说来,情绪性动作在表现手法上注重意境的烘托,舞段大都比较完整和流畅,群舞动作则强调整齐划一。

四.结束语

舞蹈作品里的舞蹈动作在塑造人物形象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根据作品的主题需要,认真掌握好舞蹈动作在表现人物性格方面的特点和表现手法,恰当地选择舞蹈动作素材,才能使舞蹈作品产生更好的艺术效果。然而动作之外还必须要充实对被塑造人物内心世界的认识,既从思想上把握住角色的人物性格和事件中的情感变化,又要用自己的身体把握住被塑造人物的内在性格,使得动作与内心相互融合统一。这样,自己和观众才能真切的感受到舞蹈人物的美。

参考文献

[1] 胡尔岩.《舞蹈创作心理学》[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8

[2] 慕羽.《中国当代舞蹈创作与研究:舞动奇迹三十年》[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

表现舞蹈 篇7

舞蹈艺术的表演教育, 是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求所展开面向所有受教者通过培养他们对舞蹈的表现力, 进而达到艺术化地对生活进行表现的教育活动。

(一) 舞蹈艺术的教育目标

舞蹈艺术的教育目的不仅是要培养与提高教育者的表演能力, 还是通过培养其舞蹈的动作跟情感相对应的、体验能力以及和想象相对应的体现能力, 使受教者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同时形成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二) 舞蹈艺术的教育原则

1. 渗透。

在舞蹈教学过程每一个环节, 都应渗透对舞蹈技巧以及舞蹈表现力的培养。

2. 激发兴趣。

教学中, 浓厚的兴趣通常可以使学生排除困难, 坚持地寻找知识, 并努力刻苦地训练。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对比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 依据舞蹈艺术中的表演教学和自身进行比较, 形成符合实际教学的教学手段。

4. 创设气氛。

进行舞蹈教育, 便要留给学生们足够的实践与创造发挥的时间、空间。气氛的创设, 是为学生提供表演所需的真实感。

5. 协调发展。

按照舞蹈艺术的教学规律与学生认知发展客观规律, 遵循协调发展的原则进行组织安排。

(三) 舞蹈艺术的教育方法

1. 强化舞蹈表现的素养

强化舞蹈的表现素养应从舞蹈基本功抓起。因为舞蹈艺术的表演主要是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 因此基本功十分关键, 只有经过长期的形体训练, 舞蹈的动作才能够灵活、准确和漂亮。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力保持集中, 训练对肌体的控制能力。

2. 培养对艺术的创造能力

任何艺术表演, 都属于一种创造的行为。即使是舞者按照编导意图进行艺术表现, 其实质上其中也多少投入了舞者个人的情感。而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可从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以及储备情感记忆做起。

二、学生综合素质对舞蹈表现力的影响

(一) 综合素质要求

对于中专艺术学校的学生, 培养目标应从思想道德素质方面来说, 培养出来的学生应具有理想、抱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精神境界。从舞蹈的能力素质方面来说, 于表演技巧与表象力上, 对角色的把握和理解, 特别是在对角色进行重新塑造的过程, 应有独到的创造力、鉴赏力和表现力。从文化理论方面来说, 艺术通常呈现出不断分化不断较差渗透的趋势。各类物种间相互渗透, 同时中外文化的影响也一直加深。这不仅要求要对学生开展专业理论的教育, 还要进行历史、文化、艺术等多种人文学科教育, 将知识的教授、能力的培养与全面素质教育充分结合。从身心素质方面来说, 学生应具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健康的体魄是从事舞蹈事业的基础。

(二) 综合素质培养

1.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观察力是一种具有意识且具有计划的高级感知形态, 是一种先导的、积极的能力。作为一名舞者, 应对周围的生活、社会、各类的舞蹈活动进行观察。在观察者进行自我认知, 从中理解、进行记忆、之后提炼、最后升华, 以此充实自己, 提神自己。学校可为学生创造观察事物的条件, 教师可传授学生进行观察的方法和要领, 重视对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使其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

2. 提高记忆力。

舞蹈是一种转瞬即逝的艺术, 其全是通过舞者的记忆来进行表现的, 这边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 应注意提高学生记忆力, 引导他们寻找到自己的记忆规律, 同时积累出一定经验。

3. 增强模仿力。

任何一位舞者从一开始都是从模仿开始, 模仿的速度体现出一个学生反映能力的快慢, 整个模仿的过程包括了观察、记忆等因素, 这三者存在必然的联系。要使学生明确舞蹈特点、关系, 之后有针对性地开展模仿训练, 促进学生模仿能力。

4. 培养表现力。

众所周知, 舞蹈的魅力主要在于其表现力, 对一件作品艺术形式和思想内涵的表现, 靠的是舞者其表现力。表现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是舞者对作品的理解, 对舞蹈的动作和表演的技巧掌握, 所以,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 应注意启发、调动以及挖掘学生的张扬个性, 激发其表现力。

5. 激发创造力。

创新和创造是舞蹈的终极目标。丰富的创造力一定会带来全新的作品。但凡是创造力十分活跃的人, 其总是具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以及敏捷开阔的思维, 乐于动脑, 联想, 敢大胆进行创新, 不停探索新领域, 善于发现艺术美的真谛。因此, 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音乐素养的提高对舞蹈表现力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音乐是一种在时间流动中创造一种情境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主要是以节奏、旋律作为基本的方法, 以此表达人们的情感, 这种艺术的表现形式具有较强的表现力。而舞蹈所表现的形象具有视觉可感性, 恰好和音乐所表达的非具象性互相补充。在进行舞蹈训练的时候, 音乐不单是成为单纯的伴奏背景, 其不仅是在改善舞者的音乐素养与舞蹈技术, 更为重要的是其可以激发出舞者内心的力量, 激发出舞者舞蹈能量以及创作灵感。

舞蹈表演中, 舞者是美的创造者, 舞者在舞台上展现出来的审美价值主要取决于舞者自身艺术水平, 因为舞者的审美观、文化素养乃至其身体表现力和想象力, 尤其是音乐素养, 都影响着其是否是一位好的舞者。音乐为我们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同时也提高了我们形象思维能力, 当我们用心去感受音乐的时候, 便会感受到无数感觉随着音乐涌现出来, 成为表演情感的来源与内心动力。

培养出素质全面且具有创新能力的舞蹈人才一直是舞蹈教育的目标, 舞蹈专业教育不仅要重视学生舞蹈基础的培养, 还要提高学生科学、人文素养以及创新能力, 使其成为知识面广、基础扎实、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摘要:文章分析了舞蹈艺术教学的目标、原则以及方法, 从舞蹈艺术教育、学生的综合素质、音乐对舞蹈表现力的提高等方面展开分析。对如何培养学生舞蹈表现力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中专,舞蹈教学,表现力

参考文献

[1]林鸿.高校舞蹈教学中表现力的挖掘和培养[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2011, (49) :148-149.

表现舞蹈 篇8

舞蹈表现力就是通过舞蹈表演者用心地去理解舞蹈内容和舞蹈中的内涵, 通过自己的舞蹈动作将整个舞蹈中的美和内涵表现出来。通过舞台的效果、音乐的衬托加上演员标准的演出动作, 让观众通过这种表演力来体会舞蹈所要表现的内涵。目前在一些舞蹈表演中, 一些舞蹈技巧和动作在表现方面没有问题, 但是在舞蹈的表演力和影响力方面却欠缺了一点, 因此在大学的舞蹈教学中, 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就显得十分重要。

二、当今高校舞蹈教学中舞蹈表现力表现不足的体现

当前的舞蹈教学中, 学生们往往掌握了娴熟的舞蹈技术和动作, 可以十分顺利地将整个舞蹈展现给大家, 但是当观众观看完舞蹈以后, 往往总会觉得缺少了一点什么, 例如:在一些民族的舞蹈中, 虽然表演者穿上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装, 做出该民族特有的舞蹈动作, 但是仍叫观众觉得没有民族特色可言, 这就是舞蹈的表现力缺失造成的, 连贯的舞蹈动作, 只能让观众看见舞蹈者们动作是否熟练, 如果舞蹈者没有将自己的感情通过对舞蹈的领悟, 与舞蹈动作相结合, 那么就不能与观众产生共鸣, 影响舞蹈表现力分为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 先天因素一般指的是舞蹈者的性格、自身的气质、个人生活和学习的经历。后天因素一般指的是在舞蹈学习中, 通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方式等方面养成的习惯。

三、如何提升舞蹈教学中的舞蹈表现力

1. 强化舞蹈动作与情感对应的想象能力

在大学舞蹈教学的课程中, 教师不单单是要让学生掌握一些舞蹈技巧和动作要领, 更重要的是在对理解舞蹈的内涵上加以引导, 丰富他们的想象力, 使舞蹈的动作与舞蹈的内涵可以很好的相呼应, 可以说, 每一个舞蹈动作都可以体现出舞蹈的情感, 这种情感的体现, 不单单是舞蹈者对于生活的阅历以及对人生的感悟, 还要加入一点点的想象力, 将自己置身于这个舞蹈中, 融入到这个氛围里面, 只有这样, 才可以将舞蹈真正的表演好。要达到这样的效果, 就需要舞蹈教师在舞蹈课程中利用一些方法, 将学生的情感融入到舞蹈中去, 比如, 一个藏族的舞蹈, 学生们没有去过藏区, 教师就要将藏区的一些风俗通过图片、视频课件等多媒体资料, 传达给学生, 通过学生认真的学习, 幻想自己就是藏区的一名同胞, 将自己的真实的感情融入到舞蹈训练中去, 将每一个舞蹈动作与这种藏区生活的情感结合在一起, 在舞蹈中展现出最完美的姿态。在了解舞蹈背景的同时, 对舞蹈内容的理解也是提升表现力的重要手段, 一个舞蹈作品的每一个动作都有其特殊的情感在里面, 教师应该在讲解时, 注意将每一个动作的特点讲给学生听, 让学生可以吃透每一个动作, 在教学中, 要注意教学的互动, 要让学生踊跃的提出自己的看法, 提出对于舞蹈作品自己领悟的东西, 集思广益, 可以更好地将同学们的情感更好地融入到舞蹈作品中。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舞蹈作品属于艺术作品, 学生对于舞蹈作品的审美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在舞蹈作品中舞蹈表现力的体现, 教师要在课堂上通过舞蹈作品赏析, 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个优秀的舞蹈作品可以说是一个具有艺术价值的艺术品, 学生要在欣赏过程中, 全身心的去感受这个舞蹈所带来的艺术气息。将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到舞蹈作品中去, 去感受艺术的存在, 每次欣赏课结束后, 教师要组织全体同学针对这个作品进行讨论, 各自将自己从作品中感受到的思想内涵进行交流, 通过这种方法, 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要学会发现身边美好的东西, 每一个艺术作品都是来源于生活的, 所以对于生活的观察尤其重要, 我们应该在日常的生活中, 善于发现美、寻找美。这样可以为在舞蹈中提升舞蹈的表现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注重培养学生音乐节奏感的培养

一个完整的舞蹈作品, 需要一个完美的音乐作为支撑, 音乐就是一个舞蹈作品的灵魂所在, 任何一个舞蹈, 如果没有音乐的衬托, 那就只能是枯燥且令人乏味的肢体动作, 所以, 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对于提升学生的舞蹈表现力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可以发现, 对于音乐节奏感把握很好的同学, 对于舞蹈动作的细节能够把握得更好, 其舞蹈表现力也会比其他同学表现得更好, 在表演中更能抓住观众。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对舞动的配乐进行仔细的讲解, 对舞蹈高潮的重点音符要仔细讲解, 让学生们在舞蹈中加深对整体音乐的把握度, 跟上音乐的节拍, 掌握主题音乐的节奏, 再次基础上更好的体现舞蹈的内涵。在实际教学中, 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 编排不同的舞蹈, 并配上不同的主题音乐, 进行小组测试, 让同学进行打分, 评比哪一组的音乐节奏掌握的最好, 对于优胜的小组要进行适当的奖励, 这样的教学模式, 学生可以有着更好的学习主动性, 对于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内容可以更好的掌握, 在强化音乐节奏感的同时, 也可以加深对舞蹈的热爱。

四、结语

舞蹈艺术教学是一个充满感情的课程, 舞蹈表现力的培养也是需要长期积累的一个过程, 舞蹈者通过肢体语言来进行表达舞蹈的内涵, 强有力的舞蹈表现力, 对于一个舞蹈作品尤为重要, 如何将大学生培养成为一个用心去表演、用自己的情感去表达的舞者, 是大学舞蹈教师的重要职责, 大学舞蹈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 去学习国外的成功经验, 探索更多有利于培养学生舞蹈表现里的方法和途径, 为舞蹈艺术的发展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平台, 也为社会培养更多合格的舞蹈人才。

摘要:当我国当前高校的舞蹈教学中, 一些教师对舞蹈动作技术、技巧方面的培养, 使得忽视了舞蹈表现力的培养, 舞蹈表现力是通过舞者对舞蹈的深刻体会, 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将舞蹈的艺术内涵和已经表现出来。本文就如何在高校的舞蹈教学中, 培养学生们舞蹈表现力做一个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高校,舞蹈教学,舞蹈表现力

参考文献

[1]彭涛.关于高校舞蹈教学的思考——谈舞蹈表现力[J].才智.2012 (19)

[2]降美虹.谈普通高校舞蹈专业学生的舞蹈表现力[J].大众文艺, 2010 (3) .

[3]公兰荚。洛毛措.影响中国舞蹈演员表现力的自身因素研究, [J].2010 (9) .

[4]秋叶.为舞蹈艺术插上飞翔的翅膀——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J]大众文艺, 2010 (12) .

浅谈舞蹈演员舞蹈表现力的培养 篇9

一、舞蹈表现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1、自身因素

第一, 对舞蹈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如果舞蹈演员对于所要演绎的舞曲没有真正的认识和理解, 那么该舞蹈是没有生命的, 不可能引起共鸣。其中, 最重要的就是头部、面部、眼神以及肢体环节的协调配合, 这有助于提高舞蹈演员的舞蹈技艺。作为一名舞蹈演员, 应当对舞蹈所蕴含的人文内涵和要表达的一种诉求或者追寻内容, 事先要有深刻的理解和认知, 只有做到身心合一, 才能表达出舞蹈的生命和魂。正所谓“舞为乐之容”, 舞蹈演员不但要掌握舞曲的节奏与旋律, 更重要的是正确理解音乐出处及人文内涵, 从舞曲的审美取向中不断吸取营养、捕捉形象, 从而不断实现舞蹈的形象和音乐形象之间的完美契合, 并通过舞蹈演员的肢体语言展现出来。

第二, 舞蹈演员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舞蹈演员的身体素质是群殴表现力的重要基础, 同时也是难以替代的, 因为身体素质是舞蹈技艺得以彰显的保障。就舞蹈生理而言, 身体的力量、协调性、柔韧性以及耐力, 不仅可以通过肌肉收缩、协调力控制来实现, 而且可以有效的改善人体的各种机能系统, 从而可以帮助舞蹈演员提高其舞蹈技艺水平。作为一名舞蹈演员, 身体是最重要的条件。对于舞蹈演员的心理素质而言, 对于培养和提高舞蹈的表现力也是非常重要的。由此可见, 一名优秀的舞蹈演员一定要具备三个条件, 身体素质、舞蹈技艺以及心理素质。没有身体素质, 难以练成精湛的技艺;即便有了精湛的技艺, 没有过硬的心理素质, 其技艺水平也难以正常发挥。当舞蹈演员的技艺达到一定水平以后, 再想突破, 就要在提高舞蹈演员本身的人文素养方面下功夫。要知道舞蹈要在特定的地域环境之中, 经过长期文化积淀, 在吸收各民族文化养分的情况下逐渐演变而来的;舞蹈所谓形成给我发展总是会表现出各民族的历史文化。体态与气质风度展现、面部表情的传达能力以及意念气息的运用, 同样也是舞蹈演员舞蹈表现力的前提条件。

2、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生活环境与学校教育环境, 具体分析如下:第一, 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无论先天性的基因遗传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到舞蹈演员潜在的表演能力, 其生活的社会环境都会在更大的程度上对舞蹈演员潜在表演能力进行时时刻刻的影响。由此可见, 虽然舞蹈演员的舞蹈表现力是建立在先天遗传基础之上的, 但后天的社会影响完全可能使其得到强化;第二, 学校教育因素的影响。对于大多数的舞蹈演员而言, 学校是他们真正接受基础教育的主要场所, 在学校里可以接触到最基本的舞蹈训练, 因此学校也就成了培养专业舞蹈演员舞蹈表现力的第一课堂。从实践来看, 学校课堂教育将在很大的程度上对专业舞蹈演员的舞蹈内涵感知进行培养, 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舞蹈演员的舞蹈表现力。

二、加强舞蹈演员舞蹈表现力培养的几点建议

基于以上对舞蹈演员舞蹈表现力影响因素的分析, 笔者认为,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舞蹈表现力培养:

1、加强舞蹈演员的表演意识培养

所谓表演意识, , 主要是指舞蹈演员在进行表演过程中对自己表演舞蹈的意会与认知程度, 它是感觉与思维等心理活动的总和。对于舞蹈演员而言, 最重要的就是通过自己的舞蹈, 将所要表达的内容传递给观众, 即通过舞蹈丰准确传情达意, 并把握住观众之心理。首先, 应当培养丰富的想象力。舞蹈和其他的表演艺术类似, 都属于较高层次形象思维范畴, 任何形象的思维完成必须通过人的心理过程。因此, 应当不断培养舞蹈演员的想象力, 以便创造出更多可以引起人们思想与情感活动的姿态, 再通过分析、判断、综合和推理等认知活动, 产生新的联想与想象。其次, 准确的传情达意。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告诫:“要学会用心去跳舞。”但所谓“用心”, 其意何在?在此笔者试推测, “用心者, 即用情也”。也就是说, 舞蹈演员在表演过程中一定要用情感去支配肢体动作, 即所谓的“动之以情, 动之有情”。

2、音乐素质培养

舞蹈演员的音乐素质培养,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 舞蹈演员的视唱练耳训练。这主要是培养舞蹈演员对音乐的感受力, 尤其是使其真正感受到实际存在着的多种声部音乐能力。从实践来看, 要真正做好视唱和练耳基础训练, 其具体方法是多以五线谱联系为主, 辅之键盘乐器.从而可以有效的提高视唱练耳能力;第二, 要提高舞蹈演员的音乐欣赏能力。在不断提高舞蹈演员音乐感受力的基础上, 笔者建议通过博览音乐作品来提高舞蹈演员的音乐欣赏能力。当舞蹈演员欣赏过大量音乐作品之后, 就会身临其境地体会不同音乐作品所带来的感受也不相同, 从而有效的丰富了他们对音乐的鉴赏能力;第三, 要不断加强舞蹈演员对音乐史的学习。实践中为了有效的丰富舞蹈演员在音乐方面的知识, 可以通过音乐史的培训和学习, 让他们了解音乐史知识;当他们对音乐史进行回顾时, 也就不断地掌握了不同音乐风格和特征, 进而对音乐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3、舞蹈技巧训练

在舞蹈技巧训练上也应当注意三个方面:第一, 要加强舞蹈演员基本功的训练。对于舞蹈专业而言, 基本功训练是舞蹈训练基础, 它主要包括舞蹈演员的软度训练、腰、蹲、腿功等训练;第二, 要不断加快舞蹈技巧形成。对于舞蹈技巧的形成过程而言, 它实际上就是运动动力定型的过程。通过讲解、示范和影像资料播放等方式, 舞蹈演员可以对舞蹈技巧有一个初步的认知, 再经过舞蹈训练中的反复练习, 就可以真正体会到舞蹈技巧的内涵;听觉、视觉以及动觉上的反应也会刺激到大脑, 从而使其不断的对信息知识进行整理和分析, 最终融入到舞蹈表演之中;第三, 通过熟练掌握舞蹈技巧, 来增强舞蹈的表现力。舞蹈技巧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技巧, 它与翻、跳、转等基本动作不同, 舞蹈技巧的核心在于在舞蹈表演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唤起观众共鸣。由此可见, 通过加强舞蹈技巧训练, 可以有效的增强舞蹈的表现力, 舞蹈演员自然也会在实际表演过程中包含着激情, 并辅之以优美的舞蹈意境。

三、结语

总而言之, 舞蹈的本质在于生命力, 而这种生命力是通过舞蹈演员舞蹈的表现力得以彰显的, 因此加强舞蹈演员的舞蹈表现力培养, 对于实现舞蹈作品的价值至关重要。

摘要:作为一名专业的舞蹈演员, 最重要的就是要完美地展现出舞蹈的内涵, 因此舞蹈的表现力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影响舞蹈演员舞蹈表现力的原因很多。本文将对影响舞蹈演员舞蹈表现力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培养舞蹈表现力的有效策略, 以供参考。

关键词:舞蹈演员,舞蹈表现力,培养,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冰媛.浅谈舞蹈演员舞蹈表现力的培养[J].安徽文学 (下半月) , 2011 (06) .

[2]公兰英, 洛毛措.影响中国舞蹈演员表现力的自身因素研究[J].大舞台, 2010 (09) .

表现舞蹈 篇10

舞蹈是跳给人们看的,它的一招一势都表现着一定的情感。它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动作罗列,更不是高超技艺的炫耀。它是美的使者,是情感的体现者,它存有一定的内涵,是人们情感的一种寄托。所以舞蹈的表演者不能也不可以只单单的完成动作而已,它要用情感去感染人们。那么应怎样去感染人们呢?正如,伟大的哲学家黑格尔说“艺术应该通过什么来感染人呢?一般来说,感动就是在感情上的共鸣。”舞蹈者要形神相依,把自己融进所扮演的角色中,要准确地运用肢体语言,创造性的用心用脑去想象、去端详、去刻画、去分析后,达到舞蹈形象的人物要求,从而感染观众。

那么这里就存在一个表现力问题。笔者认为舞蹈表现力不是一个简单的动作表情,而是汇集了很多方面的综合性的能力。它包括表演者自身的感受音乐能力,对舞蹈创作意图的理解与再创造的能力,对所表演的舞蹈风格的掌握能力,对舞蹈细节部分的处理能力和表演者自身的激情、想象力及文学底蕴等等方面的综合体现。

那么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针对学生的表现力进行训练,要在传授给学生动作的同时,对其舞蹈动作的内涵、意蕴进行分析讲解,使学生能够明白这个动作的真正内涵,从而更好的去表现它。让学生能够透过动作去看到更深层次的东西,也就是说要体悟舞蹈作品所要表达的“意”,这样学生才不会是机械的、单纯的模仿动作,而是通过全身心的去把它表现出来,这才是教师最终的目的。

其次,是学生自身的创造能力。现在,就有很多学生只一味的去模仿老师的动作,即“照葫芦画瓢”或那种一不用虚构二不用想象的“扒带子”行为,自己却很少动脑筋来研究其动作的意义,所以他的表演是苍白的、机械的、不能感染他人。他们缺乏对动作的剖析、理解,缺乏内心的感情,缺乏细节的揣摹,缺乏感受音乐的能力,他们只为动作而动作,忽视了舞蹈的内在美。这正是造成他们“会跳舞不会表演”的直接原因。这里,想象力的训练就是很重要的。想象力的训练,目的在于感知人物心理,锤炼个性语言。演员在饰演人物时,要调动一切资源,在虚构所勾勒的轮廓之内,全力扇动想象的翅膀,如果你解读的很贴切,那么你描绘的就一定很流畅,你的舞蹈动作质量与艺术表现力借助想象就会得到明显的提高。

再次,舞蹈理论在舞蹈的学习中是颇为重要的,它会指导舞蹈实践。而现在很多学生对学习舞蹈理论知识很不重视,认为没用,他们只注重表演却忽视了表演是要用理论来作指导的。我们知道理论是实践的总结,反过来又是指导实践的,没有理论作指导,实践也就找不准方向。文学知识对舞蹈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学,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使人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多彩,舞蹈是集内心感觉和外在动作于一身的艺术。如果没有内心的感受而舞动身体,那必将是动作的堆积,没有任何意义。舞蹈家张平曾写到:“舞蹈演员的心中应当有一个意象的仓库,无论是生活的情景,还是大自然的景色,或是文学、音乐、美术等艺术形象……有了这个意象的仓库,我的内心就会酝酿成最大的激情和冲动,可以自由的索取、创作。”这种意象就是舞蹈表演的内在支柱。举例说;同等训练时间内,两个年龄阶段的学生(一个15岁,一个25岁)也许那个15岁的学生的技巧、软开度都比25岁的学生好,但在舞蹈表现力问题上就不如25岁的学生了。那是因为他的理解能力,阅历,内心的感受力和知识面都不如25岁的学生,因为大10岁,抛开舞蹈不谈,25岁的人就比15岁的人在社会阅历和知识面方面丰富的多,所以他的表现力自然比15岁的学生强,因为他能更深刻的理解舞蹈的内在含意。

最后,表现力的培养中,面部表情也是很重要的。它是情感表达最重要和最直接的窗口。舞蹈作品中的喜、怒、哀、乐,无一不通过面部表露出来,所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眉目传情”即如此。内心活动和多变的情感都是通过面部特别是眼睛表达出来,也就是说演员要有一个一双会说话的眼睛。

《舞蹈艺术概论》一书对中国舞蹈表演的规律及特点概括为:以情带舞,以舞传情;动而合度,形变神真;技艺结合,引人入胜;风采独具,意韵长存。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舞蹈表现力的重要性。

希望学舞蹈专业的同学们能对舞蹈表现力重视起来,真正的从各方面充实自己。多观察,贴近生活,丰富阅历;多鉴赏,提高表演方面的水平和造诣;多想象,全力扇动想象的翅膀,学会煽情;多体现,对新旧作品都要尝试体现其内在的丰富情感,真诚的去感受和体会特定作品所包含的特定思想感情,要达到一招一势都好象在与观众对话,能让观众如痴如醉般的进入舞者的艺术圣境,从而达到让观众和表演者都与舞蹈作品中的人物“同甘共苦”。对于舞蹈理论知识和相关艺术学科(如音乐、戏剧、美术、文学、心理学、美学、哲学、编导学等)都要多学,多看,多思考,才能使自己真正的进步,使自己的表演更有感染力。

参考文献

[1]李丽宏.舞蹈表演教学初探.舞蹈杂志社,舞蹈,2007,(9).

[2]贾作光.给王佩英教授的一封信.舞蹈杂志社,舞蹈,2007,(11).

[3]李杰明.舞蹈的想象.舞蹈杂志社,舞蹈,2007,(11).

体育舞蹈的礼仪文化及美学表现 篇11

关键词:体育舞蹈;礼仪;文化

中图分类号:J70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体育舞蹈也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交际舞或交谊舞,最早是由一些民间舞蹈加以提炼和规范而成的宫廷舞,是宫廷权贵的特权,而后才流传到民间。体育舞蹈优雅高贵、规范拘谨,对舞蹈者的仪表和动作都有着较高的要求,虽然已经流传至普通民众但仍保持着盛行于宫廷权贵时的高贵和端庄。而拉丁舞的加入更是为体育舞蹈增添了更多亮丽的色彩和异域风情。体育舞蹈的礼仪文化和美学表现便是其文化内涵的主要表现形式。下面本文将从体育舞蹈礼仪文化内涵和美学表现两个方面解读体育舞蹈独特的文化内涵。

一 体育舞蹈礼仪文化的内涵表现

体育舞蹈不仅是一种流行很久的艺术形式,更是西方礼仪文化的重要载体,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体育舞蹈的演变过程便是对民间舞蹈的整理、提炼、规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化尤其是礼仪文化对体育舞蹈的约束、规范和革新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体育舞蹈之所以能够成为现在世界各国人们所推崇的体育娱乐项目,便在于其背后所蕴含的礼仪文化以及在人类文明建设过程中对礼仪文化的推崇。体育舞蹈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来表达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1 严谨的礼仪程序

前文已述,体育舞蹈在表演的过程中有着严格、规范的礼仪程序。而这不仅仅是其礼仪文化的表现也是体育舞蹈长期以其礼仪文化沉积的重要内涵成果。在体育舞蹈的表演过程中,舞蹈者需要本着对观众、裁判、对手甚至自己的尊重,认真完成规定的舞蹈动作,执行规定的礼仪程序。例如,在舞蹈的过程中,一定是由男伴引导女伴入场,并且在做完一个基本的舞蹈动作后向观众敬礼致意。其中的女伴更是需要向观众和评委行古典式的屈膝大礼。在舞蹈结束后,舞蹈者同样需要向在场的所有人致谢。在舞蹈的过程中,同样有根据不同类型的体育舞蹈特点而制定的礼仪,而在竞技比赛中,这些礼仪完成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舞蹈者最终的得分。

2 优雅的风度

体育舞蹈是一项优美的体育运动,展现的是男性的阳刚之气和女性的阴柔之美。所以,这项极具审美思想和礼仪文化结合的运动必然十分重视风度的重要性。而在实际的体育舞蹈的礼仪文化中,同样包含了以优雅为主的风度内涵。体育舞蹈不同于一些民族舞蹈的豪迈、激昂,而是要求舞蹈者展现其潇洒、悠扬、自如、流畅的舞蹈内涵。在西方的礼仪文化中,优雅的风度是其主要的文化内涵。所以,我们能够在体育舞蹈中看到体现这一文化内涵的规范,如前文所述对于舞蹈者形象和气质的要求。体育舞蹈的舞蹈者,男伴应该彬彬有礼,举止之间尽显绅士风度,女伴则应落落大方,仪表中尽露淑女风范。所以在体育舞蹈中,无论舞者跳起什么类型的舞蹈,什么花样的舞步都不能乱了舞程,而一定要沿着舞池中心的逆时针方向进行,更不能横冲直撞,即使偶尔和别的舞者碰撞也一定要主动表示歉意。西方礼仪文化素来重视对风度的要求,以至于在体育舞蹈的评分标准上,优雅的风度是其必要的评分要求。

3 高尚的修养

体育舞蹈是西方重要的体育运动,因为体育舞蹈不仅可以突出地表现西方礼仪文化中所追求的高尚个人修养,还是西方礼仪文化的重要载体。电影《泰坦尼克号》中的男主人公一身盛装,彬彬有礼地邀请女主人公并与其共舞的情节打动了无数的观众,其背后便是体育舞蹈礼仪文化中高尚的修养。在体育舞蹈早起的宫廷舞中,男女双方在舞蹈前需要一套复杂的邀请和接受动作。虽然经过若干年的演变和发展,这些繁琐的动作已经不在,但体育舞蹈仍然保留了其核心的文化内涵,即通过舞蹈体现一个人的高尚修养,而这也同样符合今天的文明要求——男女之间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互相尊重是社会文明的基石。

4 多种民族文化的融合

体育舞蹈不仅是礼仪文化的一种表现,而且还是一种重要的承载方式。随着体育舞蹈的发展和各民族文化包括礼仪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我们能够看到这种集审美与运动为一体的舞蹈形式也在发生着融合的变化。如前文所述,起源于巴西的桑巴舞,在经过西方舞蹈的改造后形成了现在体育舞蹈中的桑巴舞。再如,在现代华尔兹的发展中同样吸收了拉丁舞的一些风格,不再像最开始起源的那样繁琐、复杂和保守。和其它的表演艺术形式一样,体育舞蹈的每一步发展都源于文化的发展和沉积。所以,在各民族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融合日益紧密的今天,体育舞蹈发展中所体现的礼仪文化的融合便不足为奇了而且在以后的发展中,体育舞蹈将会继续以其独特的方式来承载和展现民族文化包括礼仪文化的融合。而在这样一种文化的融合中,体育舞蹈必然会和其它的艺术形式一样,获得更加丰富的表现空间和更加持久的表现力。

二 体育舞蹈的美学表现

体育舞蹈是一项极具美学表现的运动,相对于其它的舞蹈形式,体育舞蹈中的体育元素更能突出体现人体的生命之美。文化和美学是联系紧密的,文化内涵为美学思想的发展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而美学表现则作为文化内涵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以其独特的形式进行着文化的承载和传承。上文已经论述了体育舞蹈所表现出来的礼仪文化内涵,下面本文将从美学表现的角度对体育舞蹈进行解读。

1 体育舞蹈的情感美

舞蹈是一种语言,可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体育舞蹈更是一项将运动和美学紧紧结合的表现艺术,所以能够释放出更加丰富的情感,创造出更加美丽的舞蹈世界。体育舞蹈的情感美具体表现在舞蹈者在舞蹈过程中所展现的生命的壮美、仪态的端庄以及对自由的追求、对爱情的颂扬和对生命的解读。体育舞蹈通过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抒发心中的情感。而情感更是体育舞蹈创造和表演的源动力,体育舞蹈的每一个动作和表演都发自于舞蹈者的内心,受制于舞蹈者的情感驱动。舞蹈语言是和情感最贴近的一种语言,正因为如此,18世纪法国舞蹈理论家诺维尔认为,舞蹈比所有美丽的语言更优美,更具有情感表现力。

体育是以运动为基础的美学表现,加之舞蹈的美学思想和形式,必然产生出最具情感表现的艺术形式。相对于单纯的语言表达,人体的行为能够更加直观和丰富地表达人的情感。体育舞蹈者在台上的每一个振臂,每一个甩头都可以向观众进行情感的传递。体育舞蹈者正是通过每一个动作以及每一个表情来表达自己所要塑造的情感表达,而这种情感表达一定是能够引起观众共鸣的,甚至能够引起观众思考的。所以说体育舞蹈者所表达的情感、营造的意境是最高的情感艺术,它能够诱发人们去思考人生、品味生活。

2 体育舞蹈的道德美

前文已经论述体育舞蹈所表现的礼仪文化,而在礼仪文化的驱动下,体育舞蹈散发出独特的道德美。与其它形式的艺术表现生活中的美与丑不同,从主题上来看体育舞蹈表现的是生活、人性和生命美丽的一面,所以在体育舞蹈中我们能够看到的全是积极、阳光的道德表现。而这也是体育舞蹈的重要美学思想之一即通过舞蹈者富有感染力的表演,让观众感受到生命的美丽和生活的阳光。

体育舞蹈的道德美同样需要舞蹈者的动作、表情、气质来展现。体育舞蹈是由一男一女两个人配合表演,表演之间两个人所展现的友爱、合作、纪律、责任和礼仪构成了其道德美的主要内容。舞蹈过程中,男伴和女伴不但要有密切的配合,更要表现出对对方的关心、对舞蹈的热爱以及对观众的责任。忙碌的人们常常忽略道德的存在,而道德却和文化一样是极具力量的,是能够直接震撼人的心灵的。在冬奥会上,我国双人花样滑冰舞蹈选手张丹在意外摔倒的情况下,不顾同伴的劝阻,毅然上场,完成了剩下的舞蹈动作。当会场中再次响起《龙的传人》雄壮的乐曲时,舞蹈者以其坚强的道德品质征服了观众和评委。在这里我们无须辩论花样滑冰舞蹈是否属于体育舞蹈的,我们能够肯定的是体育舞蹈所表现的道德美同样是人性美学中美丽的一朵奇葩。

3 体育舞蹈的韵律美

韵律是指事物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结构变化。无论是错落有致的建筑群,还是跌宕起伏的音乐,又或是起承转合的诗篇都能给人以韵律上的美学享受。体育舞蹈的韵律美是指在表演过程中以节奏作为表现基础,结合音乐和动作有规律地反复表达感情,是音乐和舞蹈在节奏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动作流和旋律线构成的艺术形象美感。在韵律中节奏是基础的法则,节奏的变化指挥着舞蹈者的舞步、表情乃至情感的变化。丰富多变的节奏使得体育舞蹈的表演更加富有连续性和层次性。体育舞蹈的韵律美在于舞蹈者结合音乐中节奏和旋律的变化而和谐地释放出所要表现的情感,将情感表达与音乐的节奏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所以,体育舞蹈的韵律美可以从舞蹈者的动作造型和情感表达两个方面来表现。两者有机结合,缺一不可。动作造型为情感表达提供了必要的表达平台,而情感表达又是动作造型的指导纲领。体育舞蹈者在表演中,结合着音乐本身的节奏与旋律,翩翩起舞,每一个跳跃、每一次亮相都是体育舞蹈韵律中精心设计的一个停顿,而在这韵律特定的停顿之间便是舞蹈者感情集中释放的时刻。音乐、舞蹈、情感表达,体育舞蹈在这三者的韵律上是一定的,而正是通过这三者之间的互相融合,体育舞蹈才呈现出具有这种艺术形式特殊性的韵律美。

4 体育舞蹈的服饰美

服饰的发展和演变体现着文化的沉积和美学思想的进步。作为一项最具表现力的体育运动和最具运动感的舞蹈,体育舞蹈的服饰体现着不同民族的异域风情和各具民族特色的美学思想。

体育舞蹈种类众多,主要可分为两个项,即摩登舞和拉丁舞。摩登舞是传承于西方早期的宫廷舞而拉丁舞则是通过拉丁美洲的舞蹈改进而成的。两种舞蹈的不同地域背景、民族背景和文化背景导致了两者在服饰表现上的差异。摩登舞的表演服饰传承了古典宫廷舞的礼仪文化和服饰文化,更加注重礼仪和修养的体现,所以摩登舞中男士要穿着深色裤子和外套,内着衬衫和领结,女士则是以白色为主的晚礼服。男女双方如同参加一场盛大的宴会,在服饰的穿着上尽显礼仪、庄重之美。而在桑巴舞中由于表达的情感更加热情和奔放,所以舞蹈者的服饰相对也更加活泼和开放一些,即男士是紧身裤配长袖衫从而更加突出男性魁梧、豪迈的身材体格,女士则身着典型的南美草裙,更加突显活力四射的拉美风情。

除了样式以外,颜色同样是体育舞蹈服饰美学的重要表现元素。体育舞蹈在颜色的选取上不仅仅需要考虑舞蹈风格的音色还要考虑舞蹈背后的民族文化。如在巴西,紫色表示悲伤,黄色表示绝望。他们认为人死好比黄叶落下,所以忌讳棕黄色。人们迷信紫色会给人们带来厄运。所以,在起源于巴西的桑巴舞中人们一般不会穿着带有明显黄色或紫色的服饰。

结语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美学思想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起源于西方的体育舞蹈不仅以独特的舞蹈形式表现了西方的礼仪文化,体育舞蹈更是作为西方美学的重要载体体现着西方美学的发展趋势。本文从体育舞蹈礼仪文化的内涵表现和美学表现两个方面对体育舞蹈的文化内涵和美学表现进行了解读,以期推动我国体育舞蹈的文化和美学表现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林子、李沛立:《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的实践研究》,《嘉兴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2] 许广玉:《礼仪教育:增强德育实效性的必要环节》,《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3] 韦广忠、梁宝君:《体育舞蹈教学特点分析》,《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4] 王世斌、于秀梅、刘静:《谈谈体育舞蹈特征》,《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5] 黄寿军:《体育礼仪教育及其实施的途径与方法》,《安徽体育科技》,2003年第4期。

表现舞蹈 篇12

舞蹈表演是表演者对自身情感和动作整体表达的过程,是对舞蹈艺术中所包含的情感、美进行表达的一个过程。舞蹈表现力是舞蹈表演中的灵魂,只有抓住灵魂,才可以真正的提高表演者的表演水平。在当前中职舞蹈教学阶段,很多学校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对学生舞蹈技巧的培养,而忽视对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培养。一个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很多舞蹈表演者在完成表演之后,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在完成基本动作和技巧之外,整个表演的过程不够丰满,难以给人以较深的印象和心理上的感触。从另一方面来说,舞蹈的表演过程与诗朗诵的过程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诗朗诵在进行表演中,即便是朗诵的内容正确,但是没有合理的融入情感,也难以与听众产生良好的共鸣和互动。一个舞蹈表演的表现力,需要表演者在完成基本动作技巧的基础上,融入自身的情感,真正的实现与观众心灵上的沟通和互动。下文从培养学生良好的想象力、提高学生对舞蹈表演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几个方面,就如何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力进行了分析与探索。

二、提高学生舞蹈表现力的策略

1. 培养学生良好的想象力

教师在对学生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要基于舞蹈技巧培训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不同舞蹈风格,并且认识到人体律动与情感的对应关系,努力的让学生对动作与情感进行联系。学生通过对舞蹈作品的深刻理解,有效的结合自身所学的情感表现知识和技巧,让学生的表演动作充满张力。这种对情感的表现能力,也将作品中艺术美感进行了融入,实现了学生对审美感知过程的提高。这种情感教学的融入,需要表演者将自身实际生活中的情感体验与自身想象力进行结合。一个人的阅历一般都是有限的,并且所经历过的生活也是相对限制在一个范围之内的,很多情感的表达需要通过想象力来实现。例如,对军旅题材的舞蹈作品表达上,很多舞蹈表演者可能没有军旅生涯的经历。在进行表演的过程中,表演者可以通过充分的想象和对相关资料的收集,对于军旅生活进行大致的体验,结合自身丰富的想象力,置身处地的将自己想象成艺术中的人物,将舞蹈动作与内心情感进行深入的结合,从而更好的提高艺术的表现力与感染力。

2. 提高学生对舞蹈表演内容的理解

舞蹈内容的编排,经过一整套艺术的创作流程,对于舞蹈中的动作赋予了深刻的艺术情感与内涵。舞蹈表演的过程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是艺术再创作的过程,舞者通过对舞蹈内容结合自身的技巧进行表达,展现了舞蹈内容背后所蕴含的情感和内涵。在舞蹈表演的过程中,舞蹈技巧只是表演过程中的基本内容,而不是主要内容。在实际舞蹈内容练习中,一般都从如何对舞蹈动作要求进行满足入手,从技巧的角度来完成舞蹈的基本内容。针对于这种情况,就很难对舞蹈的内涵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难以实现全面的表达。在拿到新的舞蹈内容上,我们要从全面的角度来对舞蹈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例如,对某个具有浓重地区性色彩的舞蹈内容研究上,我们要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并且领会创作者的实际意图,对各个舞蹈动作设计的缘由进行自我分析和理解。这种分析方式,可以有效的将作者的创作意图与舞者进行结合,更好的认识到作者想要表达的艺术理念,了解作品的创作风格与方向。这样一来,舞者就可以对于一些舞蹈中的内容进行自我的再创造,通过简单动作的演示与反复练习,提高对作品认识的深度,在表演过程中也就可以自然而然的融入到舞蹈内容当中,提高整个表演过程的张力和表现力,拉近观众与作品之间的距离,提高用户的观看体验。

3.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音乐素养和音乐知识是对艺术学生培养中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容,也是保证学生艺术表演能力的关键。自古以来,舞蹈与音乐就是密不可分的,并且两者相互依存、相伴相生。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古代舞蹈就已经以载歌载舞的形式来进行实现。舞蹈表演者在进行作品的学习过程中,其本身要对于音乐的基本风格、内涵、节奏等有着清晰明确的认识,并且拥有扎实的音乐基础知识,为自己舞蹈的学习和表演提供良好的基础。在舞蹈表演的过程中,音乐本身不仅是背景和伴奏,从另一方面来讲,音乐更是舞蹈作品深层次的一种呼应,对于表演者的情感有着明显的带动作用,并且引导关注产生共鸣。在进行实际舞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具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基础乐理的学习,对于音乐中一些音色、音高、和弦、调式等概念进行掌握,并且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视唱联系,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初步感悟。在实际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的采用一些标准的钢琴乐器来进行练习,并通过采用五线谱进行训练,让学生具有良好的视唱和音乐辨识能力。

教师也要对于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可以自主的分辨出音乐的不同风格,提高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与理解能力。对于一些经典舞蹈作品中的音乐,教师可以单独的进行提出分析,让学生自主的对音乐的风格与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再通过对舞蹈作品的观看,进而锻炼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音乐方面的知识是十分广泛的,教师也要给予学生对音乐历史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系统的环境中对音乐的流派、时代特点、艺术成就等进行学习,让学生对音乐有着更加深入的认识。只有不断的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严格训练和把握,才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感受能力与表现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水平,让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得到更好的进步与提高。

4.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舞蹈艺术是众多艺术形式中的一种,并且是世界历史上出现的最早的艺术表达形式,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舞蹈艺术在表达的过程中,受到文学、美术、音乐等多方面学科的影响,对于舞者的综合素质也有一定的要求。针对于现阶段中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来看,整体学生不具有较高的综合文化素质,其本身难以对作品的内涵进行深入的把握与理解。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都需要对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进行提高,并且积极主动的学习相应的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水平。现阶段很多中职院校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了一些选修课,学生应该积极主动的进行参与学习,进而更好的提高自身的知识层次。现代社会不断发展,艺术形式也在不断的丰富当中,如果不具备一个良好的综合素质能力,就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难以真正的实现作品的艺术价值,这对于舞蹈学习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三、结束语

上一篇:电磁参数下一篇:化肥行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