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王澍作品的总结

2024-09-19

关于王澍作品的总结(通用10篇)

关于王澍作品的总结 篇1

王澍建筑设计作品分析

摘要:王澍作为一个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建筑向当代建筑语言转化的建筑师,致力于将当代艺术、人文思考、建筑学、特别是建筑的营造问题铸为一体,反思人文价值的“建筑艺术”和致力于中国本土建筑学复兴的“历史建筑与造园学”作为若干线索,以批判的地域性视角进行了大量有针对性的建筑语言探索及建筑创作实践,范围涉及公共建筑、大学校园、集合住宅、造园、传统城市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及当代艺术装置展览等。

关键词:王澍 建筑材料 风水 环境

王澍,一个60年代出生的建筑家,他的建筑活动就如其所生的年代一样矛盾而敏感。在建筑师同行里,王澍被公认是最有中国文人气的。而他也是很早就对中国的现代建筑提出尖锐看法的人之一。王澍在中国建筑师中的名气,一方面是因为他在国际上受到的关注,另一方面是因为他的另类。他是把建筑带入大学的引路人,但他又一直表现着对于庙堂规则的不屑。就是这个看起来有些狂妄的建筑师,一直以来却又在传统的中国建筑中寻求着艺术之根。他把中国古代“造园”的手法和方式融入现代建筑。在别人看来,王澍已然是中国建筑师的一个代表,很多人把他的作品当作某种形态的哲学表现去

关注,而他自己却只是用古代工匠的手法去诠释着自己心中的当代建筑。

一、材料的应用 1.1砖瓦 1.1.1瓦园

“这几年,大量古旧建筑被拆除,出现大量砖瓦废料,2000年开始,我们就有重点地回收旧料、循环利用。中国民间早就有对材料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建造传统。” 王澍和许江设计完成的《瓦园》,在一片建筑中,以花园的形态出现。他们在地面上用6万片旧青瓦搭出了屋顶,游览者要踏上竹桥走入瓦园中,就像走在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上。

(王澍 瓦园 杭州 2006)

1.1.2世博会宁波滕头馆

在2010年的世博会上,王澍设计的宁波滕头馆,是一栋由回收旧砖瓦做成的建筑。为了表达他的生态理念,王澍用“瓦爿墙”(用青砖碎瓦甚至破碎的缸片垒加起来的墙壁)来装饰滕头馆的三面墙体。“瓦爿墙”是用回收的50多万块旧砖瓦做的,这些旧砖瓦都是从宁波的象山、鄞州、奉化等地的大小村落收集来的,其中的元宝砖、龙骨砖、屋脊砖都有着超过百年的沧桑。

(王澍 宁波滕头馆 上海 2010)

1.1.3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新校区

王澎对瓦片的情结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期。2004年,王澍完成了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新校区一期工程。为了发挥建筑材料的可再利用和经济实用性,他从各地的拆房现场收集了700万块不同年代的旧砖弃瓦,让它们在象山校区的屋顶和墙面上重现新生。

(王澍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新校区 杭州 2004)1.1.4 宁波博物馆

宁波博物馆的外墙是最吸引眼球的地方。宁波博物馆的瓦爿墙有其传统根基,历史上,以慈城地区为代表的瓦爿墙随处可见,是宁波地域乡土建造的特有形式。

宁波博物馆的瓦爿墙材料包括青砖、龙骨砖、瓦、打碎的缸片等,大多是宁波旧城改造时积留下来的旧物。其中,青砖的数量最多,它们的「出生」年代也多为明清至民国时期不等,甚至有部分是汉晋时代的古砖。不少青砖上,还镌有「福寿」等铭文;龙骨砖是传统建筑中用来压脊的较大的砖,带拱,与青砖拼砌,形成错落。龙骨砖与零碎的瓦片和缸片一起,都成为了外墙的「装饰图案」。每平方米需要100块左右的旧砖旧瓦,整个博物馆的瓦爿墙的面积是1.3万平方米

左右,也就是说,宁波博物馆所用的旧砖瓦在百万块以上。宁波博物馆在全国建筑界是第一个如此大规模运用废旧材料。

(王澍 宁波博物馆 宁波 2002-2005)

1.1.5宁波美术馆

2004年建成的“宁波美术馆”建筑总面积约24000平方米。不知道王澎是否受了须弥座的启发,运用了高约一层的石基座,而入口从二层进入。建筑立面是明显的两段式构图。建筑主体设计方面,建筑面向人民路的一部分并没有采用常见的广场或者台阶布局,而是利用一个入口的高台院落和栈桥的设计,寓意中国传统院落的结构。面向甬江的一侧则利用两个扁平长方形相互叠加从而体现出船的形象。建筑主体二层包含100扇高8米的衫木板门,装饰在100米长,6米宽的沿江长廊一侧,意图重建一种已经断裂的生活方式。

建筑的空间利用方面,设计者将建筑一层设计为开放展厅,可举办各种不限于艺术的展览,以支撑美术馆的日常运营。为此,设计者

有意将室外的地砖一直延伸到展厅内部,寓意展厅的开放性。而二层以上则为纯艺术展览和创作空间。

材料利用方面,美术馆的基座采用宁波传统建筑中常用的青砖,基部采用特质的城砖砌成,与周边老外滩的砖砌建筑保持一致,又体现出美术馆建筑自身的特点。基座中嵌有洞窟,取材于敦煌,暗喻所在地轮船码头曾是宁波人乘船前往普陀山进香的始发地。上部则为钢木结构,喻示船与港口的材料。

将废弃的航运码头改造成大型当代美术馆,空间格局的保留保存了城市人的记忆,入口的青砖高台大院修补了破损的城市结构和肌理,穿越美术馆的城市街道则尊重城市的结构,大量的钢材与木材的交替使用凸现了这块城与港交错的场所性质。

(王澍 宁波美术馆 宁波 2002-2005)

1.1.6五散房

所采用的墙砖,有的完整有的残缺,有的厚有的薄,有的雕花有的没纹,有的平直有的带弧,都是从老房子中拆下来的回收利用砖,而且采用了最传统的夯土技术。

(王澍 五散房 宁波 2004-2005)

2.木材

宁波美术馆外立面的木墙和钢柱,色调单纯,尺度超常,带给你视觉的冲击和不同凡响的感受。整个建筑的体量在浑然不觉中增大了许多。光线的介入是打破单调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让不同材质更显柔和协调的一个手段。干净的线条,简约的色块,光的参与,影的投射,人的渺小感„„这一切竟让你凝神无语。

(王澍 宁波美术馆 宁波 2002-2005)

如果说现代建筑主要还是一种“雕塑”的思维方式,那宁波美术馆偏重“空间”和“场所”的思考则明显地具有了“后现代”的意味。

二、风水理念

2.1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

(王澍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 苏州 2000)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北面靠山,南面临水,藏风聚气。而图书馆的设计,就像漂在水上,将近一半的体积处理成半地下;有一部分建筑延伸到水中,整体线条流畅,外观是白色,和学院整体的建筑风格很匹配。

由山走到水,四个散落的小房子和主体建筑相比,明显小于主体建筑,尺度悬殊,主次明显。矩形主体建筑既是飘在水上的,也是沿南北方向穿越的,这个方向是炎热夏季的主导风向。值得强调的是,沿着这

条穿越路线,由山走到水,四个散落的小房子和主体建筑相比,尺度悬殊,但在这里,可以相互转化的尺度是中国传统造园术的精髓。

2.2宁波博物馆

宁波博物馆的风水,在材料上体现最为明显。旧材料赋予博物馆灵性宁波博物馆采用的是新乡土主义风格,除了建筑材料大量使用回收的旧砖瓦以外,还运用了毛竹等本土元素,这既体现了环保、节能等理念,也使宁波博物馆有别于其他博物馆。

王澍把能在这个地区收集到的各种旧建筑材料,与新材料一起使用,在新的建筑上混合建造。以图建造一个有自我生命的小城市,把这个城市的回忆重新唤醒。

(王澍 宁波博物馆 宁波 2002-2005)

三、合院形式

垂直院宅“钱江时代”像用一块块灰黑白三色积木搭建起来的高楼,有人甚至直接称呼它为“积木楼”。王澍认为,中国建筑中最经典的就是合院住宅。皇帝住的故宫,佛教的寺庙,官府的衙门,读书的学堂等,都是合院住宅。所以他将这种经典引入了垂直院宅这个项目,在设计垂直院宅时,基本的思路是在二十几层的高层住宅上重新实现合院住宅。中国传统的四合院住宅,蕴含深刻的风水理论,钱江时代垂直院宅相当于进一步立体化了的合院。

(王澍 垂直院宅 杭州 2001-2005)

四、与环境的关系

4.1依托自然

12年前,他完成了他的第一个主要作品——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在设计中,他将如何让建筑自然地存在于“山”和“水”之间而不突出作为主题,把这座图书馆将近一半的体积处理成半地下;此外,四个散落的小建筑的尺度明显小于主体建筑。

(王澍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 苏州 2000)

4.2 与周围整体环境相融合 4.2.1垂直院宅

垂直院宅项目特定的地理位置,要求建筑的形象与尺度突破传统,从钱塘江和过江大桥的地理尺度去重新定义,需要在钱塘江边思考一种有别于以西湖风景为参照物的设计观念。

(王澍 垂直院宅 杭州 2001-2005)

所以,项目以板式住宅为主,板式与点式结合,强调体量在水平方向的绵延,并有足够的长度与钱江三桥相对平行,形成有收有放,逐渐叉开的态势,与桥上大流量的交通响应,富有动感支向市区滑动伸展。

4.2.2中国美院象山校区

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在杭州南部群山东部边缘,他把校园设计成一个向农村开放的建筑群,建筑本身的运动曲线和丘陵的起伏相呼应,它在视觉上形成一条纽带,回廊和走廊像蛇一样穿梭在建筑的内与外,加强了建筑的呼吸。(王澍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新校区 杭州 2004)

参考文献:

[1] “作品超越未来与传统之争”王澍获普利兹克奖 《东方早报》2012.2.29 [2] 王澍:瓦爿之上的建筑大师 新华网 2012-05-25 [3] 作品超越争论 中国建筑师王澍震惊世界 《朝鲜日报》 2012.02.29. [4] 王澍,《尺度_漫步中国美术学院象山一二期工程比较》 2008 [5] 王澍,《自然形态的叙事与几何》 200 [6] 青锋,《建筑·姿态·光晕·距离——王澍的瓦》 2012,06.[7] 百度百科,王澍

关于王澍作品的总结 篇2

关键词:王澍及其作品,中国传统建筑,场所体验,感知与记忆

0 引言

20世纪初胡塞尔开创了现象学,随后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现象学和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将其延展。60年代以来,现象学与建筑学找到了契合点,诺伯格·舒尔茨将现象学引入建筑学领域中,斯蒂文·霍尔等人将现象学在建筑学领域继续传承。

自2000年以来,王澍设计了很多公共建筑作品,其形式上大致有两种,一是“风土建筑” (2) ,如宁波五散房、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等。二“风雅建筑”,它与“风土建筑”相对应,利用现代的设计手法和元素,追求建筑的气势恢弘,同时注重建筑的纪念性和文化性,如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宁波当代美术馆、宁波博物馆等。

与传统的建筑相比,可以说王澍的这两种建筑均存在“新简中式”的风格。所谓的“新简中式”,是在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极大需求的时代背景下,充分理解中国当代文化的基础,将现代元素与传统元素结合在一起的设计手法。它不是纯粹的传统元素拼贴,而是使用富有传统韵味的建筑语言来满足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渴望,具有传统的神韵。为使用者提供情感化的场所体验,唤起人们对过去的记忆,具有更加深远的文化意义。

王澍的建筑创作其实是一个与他个人的生活阅历有关的过程,他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经历,也就是所谓的记忆为基础,将其不断的融入建筑的布局、空间、材料运用及外形塑造之中。

1“自由生长”的建筑布局

自古以来,中国人崇尚自然,强调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共存,形成了“依山就势,自由生长”的布局方式。富有生命力的建筑,自然生长并依附于环境之上,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在王澍先生的作品中,继承了中国人对自然特有的精神追求,依据地形地貌,自由组合,灵活变化,让建筑美与自然美有机的融合。

在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的规划与设计中,体现了王澍在建筑布局中对自然环境的充分利用。学校的原始地形环绕一座高约50M的小山,两条河流围绕山体的南北两侧绕过,最终在山的东端会合。针对这一场地环境,根据中国传统的建筑与山水的处理方式,建筑环绕山水而行。(如图1)建筑单体利用“合院”作为基本母题,顺应山体摇摆布局。在利用现有地势情况下,建筑通过单体———院落———群组的方式自由生长,将其可变性发挥到了极致。

中国传统建筑布局具有秩序性,并且境经过组织,形成不同的画面,连续的展现在到场者面前。校园的北区,以东面的入口为布局序列的起始,沿着蜿蜒的小路一呈现的是图书馆以及教学楼,构成高潮出现的前奏。管理办公室与艺术家工作室以垂直高度的绝对优势统领全局,成为整个水平序列的焦点与核心,起到控制整个建筑布局构图的中心作用,西面末端的运动场则构成序列的尾声。(如图2、3)从进入校园那一刻起,相似形制的不同单元向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不断延伸,平面自由生长,整体高低错落,建筑逐渐呈现、逐渐清晰。给人们带来不同体验的同时,人们在其中的生活也在发生着变化。

在象山校园中,山边原有的溪流、土坝、鱼塘等被原状保留,溪塘边的芦苇也被恢复种植,延续了基地原有的元素。这不仅是对场地和当地日常生活的尊重,而且可以在使用者的内心激起记忆的共鸣。

2“情理交融”的空间组合

王澍对建筑空间组合进一步处理的方式,是坚持在现代主义理性原则的基础上,满足中国人情感和审美上的需求。在设计中巧妙的运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元素,使到场者深入其中,体验富有情感元素的空间。

中国传统建筑大多以中轴线展开,具有对称性的进行空间组织,轴线是设计中所遵循的主要规律。王澍在苏州大学文正图书馆的设计中仍然以传统建筑中的“轴线”贯穿,但却采用了现代建筑非对称的几何形体来组合空间。建筑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主轴线从自北向南穿越,引导着人们的行为方式———由山走到水,建筑沿着轴线向东西方向展开。(如图4)轴线的虚实相交是现代主义手法和传统建筑设计手法的完美结合。四个方形的小盒子,在轴线上依次呈现,并与主体系交替出现,在空间尺度上形成强烈对比。(如图5、6、7)这样逻辑性的安排,像是在为有前后时间顺序的故事情节做敷设,看似理性的空间却充场者怀着求知的欲望,全身心投入到书海之中。

中国传统空间组织手法通常采用内向型封闭院落,四合院就是一个围合的封闭空间。在宁波五散房茶室的设计中,王澍以内向型的封闭院落为原型,形成茶室的空间组合。整体以“之”字形态呈现,合院式的围合,制造内向性空间。引入园林的廊道元素,创造出半户外的游览空间,增加了极强的引导性。(如图8)空间的变化,使人们的视觉范围不断变换,既有惊喜,又有喜悦。更为重要的是与天空、水景、墙外的树影构成流动的外部空间,到场者体验的是“步移景异”园林般的景观效果。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情与理的交融。

3“原生态”的材料建构

建筑材料的运用是空间营造的基本元素,其中原生材料包括生土、石(砖)、木、竹、草五种。材料首先刺激人们视觉,而后诱发人们的触觉,因此,赋予建筑有生命感的材料是很多建筑师都追求的,王澍也不例外。年幼时,由于父亲喜欢从事木工,王澍也受到熏陶,对原生材料有着特殊的感情,并从中学到了很多材料的属性,构造、技术等。

典型使用材料来表现的作品是宁波美术馆,它是由轮船码头航运大楼改建而成的,设计中强调青砖、钢材、木材等材料的运用。(如图9、10、11)建筑的青砖基座,是宁波当地传统的建筑主材。上部是钢材和木材的结合,是船与港口的建筑主材。一百扇矩形木门的围合,营造具体的内部空间,这是当地人曾经熟悉的地方,原封不动的被保存下来。用它来与周围环境产生共鸣,试图形成具有仪式性的外部空间。

中国人节俭的传统美德在王澍的设计中同样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宁波博物馆的设计中,外墙的特殊材质是王澍精心雕琢的结果。在这12万平米的墙面上,运用了宁波许多旧城老房子拆除时的残砖碎瓦,经过挑选、加工堆砌而成的。这种材料的搭配使用不仅丰富了外部空间变化,而且让每一位到场者都有走近、触摸,而后进入的欲望。(如图12)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的建筑设计中,超过300多片不同年代的旧瓦被收集到现场,铺设在建筑屋面上;铺地也是由民间收集的灰砖铺设而成,在不同程度上唤醒人们对旧城镇的记忆。

在房屋建设的过程中,王澍召集当地工匠,将民间作法与专业施工相结合,框架内镶满杉木板,外侧墙面在玻璃幕墙上外挂批檐片,批檐片由出挑的钢架支撑起粘有小青瓦的竹板。(如图13、14、15)使到场者可以阅读到其质感、肌理、重量和温度,叠加到内心世界,由此形成多维体验。

4“新中式”的建筑外形塑造

“天人合一”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意义深远,表达了人们对自然山、水的崇敬。置石掇山是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的重要手法之一,无形中传递着人们渴望与自然和谐相处寓意。在宁波博物馆的独特设计中,王澍将园林中的景观要素“山”以另一种方式表达出来。他力求将建筑设计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体,以纯粹的形体突出抽象的主题,这种方法被其称之为“大山法”。建筑形体在垂直层面的设计上,以一、二层为整体,三层及其以上,开始发生变化。以不规则的几何形体分组,形成抽象的山体形状,庄重而不失威严。另外,从场馆的北部看,建筑犹如停泊在岸边的巨船。这样的布局仿佛在描述宁波作为港口城市的地理形态。(如图16)

传统江南园林尤为突出的重点正是处理内部空间与外部环境的关系,通常使用“廊”对两者进行连接,较多用于室外环境,组织游览路线。(如图17)而在王澍的设计中,它不仅停留在水平面上,而是将其作为垂直面上的交通、游览工具。象山校区教学楼简洁的建筑立面上外挂楼梯,不断地上下浮动的设计手法,试图为到场者设定一条游走的路径,让他们走出室内,欣赏建筑体量之间的相互遮挡、围合,形成多变的视觉效果。到场者体验的是异于记忆中的传统园林,但又渗透出园林的寓意。(如图19)

在园林中的园墙、廊等强面上往往有很多洞口,其中不装窗扇的窗洞叫做空窗。其主要作用不是通风,而是框景和借景。(如图18)象山校区教学楼的墙体上看似随机,其实富有逻辑关系的开洞,把光引入内部空间的奇特手法,使人有无限的遐思。到场者从建筑内部往外看时,景物随时间和角度的改变会产生不同画面。室内外的空间相互渗透,增强了室内明暗光线的变化和室外风景的深度。(如图20)

总之,从王澍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总是深入解读人们先前的记忆,如原始场地的天然性,传统建筑空间组合的多样性,材料建构的历史性,江南园林的自然性等,从中获得自己的理念和设计手法,并巧妙的将其运用到设计中。试图营造富有人们记忆的可以体验的场所,使场所与记忆在瞬间激起共鸣。王澍坚持感性与理性的设计手法,延续中国传统江南园林环境处理的方法,以及本土化的材料建构技术。这是一种传承,具备了环境文脉、历史和文化精神,是当今世界所渴望的精神传承。

王澍做为一位“非主流建筑师” (3) ,这次“建筑诺贝尔奖”的垂怜,界内人士的争议是颇多的。其实从评审团对他的评审辞不难看出其获奖的主要原因:“讨论过去与现在之间的适当关系是一个当今关键的问题,因为中国当今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引发一场关于建筑应当基于传统还是只应面向未来的讨论。正如所有伟大的建筑一样,王澍的作品能够超越争论,并演化成扎根于其历史背景、永不过时甚至具世界性的建筑。” (4)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王澍在用独特的方式与时代对话,加之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感悟,向浮夸的国际化思想和观念挑战,使他的作品表现出了深刻的内涵。我们从中可以寻找到的不是国际化范式,而是坚定于地域化和本土化的建筑样式;可以感受到的不是气势恢弘的空间,而是以普通人的视角去思考的、可以感知的空间。可以触摸到的不是单纯运用高科技的明显痕迹,而是与人最为亲密的、最原始的木材和石料,以及民间工匠的手工技艺。

王澍在“造园与造人”一文中强调:“园子是一种有生命的活物,造园者,住园者是和园子一起成长演进的,如自然事物般兴衰起伏。”他重视的是一种使用者在场的体验,利用人们已有的记忆,于建筑设计中表现出来,从而达到文化与场景的重构,激起到场者的共鸣。

参考文献

[1]彭怒, 支文军, 戴春.现象学与建筑的对话[M].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9.

[2][美]史景迁著, 陈恒, 梅义征译.利玛窦的记忆之宫[M].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5.

[3][德]彼得.卡克拉.施马尔, 支文军著.中国当代8位建筑师作品集[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4][美]阿摩斯.拉普卜特著.常青, 徐著, 李颖春, 张听译.宅形与文化[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5]王澍.造园与造人.建筑师[J].人民出版社, 2007 (2) 82-83.

[6]王澍.我们从中认出:宁波美术馆设计[J].时代建筑,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6 (5) :84—95.

关于描写故乡的组诗作品 篇3

父亲

记的那一夜落了雪

你的头发

一夜间全白了

白发灼疼了我的眼晴

在我的泪光里

窗外的雪花纷纷扬扬

你牵着我的手

蹒珊地走向雪夜

呼啸的北风

掩了父亲一路叹息

弯弯又长长的巷子

蹲在低泣的草屋前

一声不吭坐在诗句里

哭也无声

今曰,丰盛的餐桌上

总有一双眼晴

死死地盯着

让我的想象

插不上翅膀

母亲

思念故乡

其实就是思念母亲

拥在母亲的膝前坐一会

多少恼怒便都没了

双臂拦紧更多的心事

敞开的胸怀落满秋雨

追着朝阳撵着落曰

拉长了谷穗和劳累的日子

轻轻唤一声我的乳名

我的泪水便如泉奔涌

如今母亲早已过世

我思念故土依然如故

到母亲的坟前坐上一会

再聆听母亲无声的教海

妻子

把一生一世的爱

都给了我和我们的孩子

累死累活半辈子了

肩上担着更多的义务

默默地走向田野

像紫燕啄泥筑起暖巢

满脸皱纹藏着委屈

再也没有了太多的唠叨

双肩压伏着沉重的责任

甩一甩初冬落满的霜雪

哑嬸

其实,你

能说会道

只因你嫁了哑叔

有人说,你

鲜花插在牛粪上了

有人说,你

嫁给哑叔

会把你活活憋死

没有憋死的哑嬸

却得了癌症

哑叔把一生的积蓄

把所有的血和汗都榨干了

哑嬸还是

默默地走了

哑叔知道

这病

是三十年前就落下的

那个当了兵考了军校的兵哥哥

用一柄不染刃的刀

天天切割着

哑嬸的心

孤单的哑叔啊

只有坐在哑嬸的坟前

才泪如泉涌

午休

躺在村头的树荫里

我要休息

抱一柄无声的锄头

倒头便睡

鼾声如雷

震落一阵的太阳雨

六月天

飘来飘去的云彩

都怀有身孕

枕着满坡的好庄稼

梦在自家的承包地

青绿鲜嫩的棚菜

连着梦,牵着魂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

在他的梦里延伸

神秘兮兮笑出声

菜地里的花儿便开了

香气扑鼻

深秋

清静爽凉的晨风里

夹着一丝淡淡的寒意

脚踏在亮亮的霜雪上

双肩便落满更多的责任

秋深了

地净场光的空旷

如九月怀胎的孕妇

一朝便分娩了

收获的季节

忙碌和劳累的日子以后

如父亲的那把镰刀

挂在堂屋的墙壁上

静候佳音

作者:张新锐

关于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定义 篇4

人类社会生产活动分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对于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要依法保护。阿帕德·鲍格胥说,“人类聪明才智是一切艺术成果和发明成果的源泉,这些成果是美好生活的保证,国家的职责就是坚持不懈地保护艺术和发明”。精神财富的范围很广,种类很多。与此相关形成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也相当复杂。着作权法是其中之一部分。其他还有专利法和商标法等等。但是专利法和商标法的适用范围很小,针对性强,为了全面维护精神财富,对着作权法的适用范围应当作扩大解释,即作品的领域或范围不限于着作权法规定的“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着作权法规定作品的领域或范围只是列举性质的。凡是专利法和商标法难以保护的精神财富,都要纳入着作权法的适用范围。这样一来,就没有任何精神财富游离于知识产权法律论文发表体系之外。从“广告是否为作品,是否被着作权法保护”的争论中,可以看出对着作权法的适用范围应当作扩大解释的重要性。广告是工商企业发布传播商品信息,树立企业形象的手段。

作为一种手段,广告无着作权可言。但是有的广告的内容,包括文字、画面、音乐具备独创性,因而是作品,应受着作权法保护。但如果不对着作权法规定的“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作扩大解释,则很难将有独创性的广告这种工商业活动的产物进行法律保护,很难维护其作者的合法利益。概念分为内涵和外廷。我国着作权法中列举了大量的作品的种类(形式),但是没有完全囊括作品的种类,即没有完全揭示作品概念的外延。之所以没有完全揭示作品的外延,是因为作品的种类非常丰富,而且不断发展,因此完全揭示作品的外延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对作品的形式,即着作权法规定的“下列形式”应作广义理解。“下列形式”只是列举性质的。

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第二条规定:“文学艺术作品一语,包括文学、科学和艺术领域内的一切成果,而不问其表现形式或表现方式如何。”同时,该公约列举了大量的作品的种类。Ⅲ该公约对作品范围界定是开放式的,特别指明作品的表现形式或表现方式不受任何限制。o搞清作品概念的内涵则相对来说是可能的,而且是关键的。因为把握住作品概念的内涵,不仅可以从本质上界定作品的外延,更主要是解答了作品与非作品的界限问题,解决了某一事物能否进入着作权法的保护范围的根本标准的问题。我国着作权法规定的作品的定义中使用了“独创性”、“创作”等文字表述方式,来说明作品的本质特征。“独创性”与“创作”,两者的含义是一致的。只要作品是自己创作的,就具备独创性。(a)人的智力活动可以分为创造性和非创造性的智力活动。只有创造性的智力活动即“创作活动”才能产生作品。什么是创造性?创造性或独创性在法律上有其特定含义。

创造性或独创性和“进步性、价值性、艺术性、美感”不同。在着作权法上创造性或独创性主要不是对智力活动进行社会价值的评定,而是为了确定和区分作品,进而依据不同的作品确定相关作者的权利。不同领域和种类的作品有不同的创造性或独创性标准,但是从原则上是共同的。从智力活动的成果上看,创造性的智力活动的成果不同于他人已有的作品。从智力活动的过程讲,创造性的智力活动不是抄袭他人的作品的过程,而是作者独立进行的智力活动的过程。④任何一部作品,只要是本人独立构思和独立创作而不是抄袭别人的,不论这部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表现形式是否与已经发表的作品相同,均可拥有着作权。⑧在作者、创作、作品之间,创作是作品产生的前提,作品是创作的结果。@创作是直接产生一切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智力活动。当然,“独立”的含义不是指作者的智力活动不能与他人已有的作品有任何关系,而是指作者在使用已有作品的同时,在智力活动中产生不同于已有作品的东西。我国着作权法之所以规定演绎t乍品(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也是作品,是因为演绎(改编、翻译、注释、整理)活动本身具有创造性,而非仅仅使用已有作品。严格地说,作为作品传播活动的表演,也是一种演绎创作,表演通常是对别人创作的文学艺术作品进行解释和传播的行为。由于这种解释和传播也需要特殊的技能和技巧,在解释中体现着表演者个人的艺术体验和个性,表现了表演者的选择、设计和安排,故属于派生创作。

同样,其他作品传播者即出版者、录音录像制作者、电台、电视台的具有独创性的智力活动成果,也是作品。<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第二条规定:”文学艺术作品翻译、改编、乐曲的改写,以及用其他方式改变了原作而形成的作品,在不损害原作版权的情况下,同原作一样受到保护。”

“文学艺术作品的汇编,诸如百科全书、文选,由于其内容的选择和编排而构成知识创作,在其本身不损害构成它的各个作品的版权的情况下,同样受到保护。”㈤当然,某种智力活动是否具备创造性或独创性,需要用不同行业的专业知识来判断,需要相关行业的专家的参与。此外,在法律上将“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时事新闻;历法、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排除在作品范围之外。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它们应当尽可能为人们所了解和掌握,起到应有的社会作用,而非不具有创造性或独创性,也不是对它们进行否定性评价。

关于王澍作品的总结 篇5

各单位:

为繁荣校园文化,展现校园魅力和人文精神,现向全校师生和其他摄影爱好者征集“魅力华园”摄影作品,具体通知如下:

一、作品主题:魅力华园

二、活动主办:党委宣传部

活动承办:文学院

三、作品征集截止时间:2013年5月 25日

四、作品要求

1、作品内容以华侨大学的风光、建筑、教学科研、师生各类活动(文艺、体育等)为主,涵盖泉州校区、厦门校区及华文学院。内容积极、健康向上,画面主题鲜明。

2、每人提交作品10件以内,单幅、组照均可;黑白及彩色作品均可;摄影作品以数字格式提交,最短边不小于1024像素,最好是原片大小,格式统一为jpg,保留数码照片的Exif信息;照片名称统一为“姓名—标题—拍摄地点—拍摄时间”的格式。

3、作品提交方式:打包压缩后以附件形式发到

1937996740@qq.com(附件大于10M)邮件主题为“魅力华园”摄影赛。

4、咨询电话:0595-22693391,联系人:薛老师

主办方将对参展作品进行筛选,展出其中的优秀作品,邀请专家对参展作品进行评选,设立若干奖项进行适当奖励。欢迎全校师生和其他摄影爱好者踊跃参与。

关于巴赫简介和作品 篇6

声乐和器乐体裁无不涉猎。

一、声乐作品以宗教音乐为主,大多是路德派新教的宗教音乐。创作的近300部教堂康塔塔现存195部,5部受难曲中完整保存了两部:《马太受难曲》和《约翰受难曲》。

二、器乐作品方面,作有大量各种体裁的管风琴曲,包括众赞歌幻想曲、前奏曲、变奏曲、赋格曲、托卡塔、帕萨卡利亚等。他还把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改编成管风琴协奏曲和古钢琴协奏曲。巴赫著名的器乐作品为两卷《平均律钢琴曲集》(The Well-Tempered Clavier)、《法国组曲》(6首)、《英国组曲》(6首)、《帕蒂塔》(6首)、《六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和帕蒂塔》、《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独奏长笛奏鸣曲》以及重要的乐队作品: 4部《乐队组曲》和6部《勃兰登堡协奏曲》等。他最后的作品《戈德堡变奏曲》、《音乐的奉献》和《赋格的艺术》是300年来复调技术的总结性作品。

成功的作品不应该拍续集总结陈词 篇7

非常荣欣能够代表反方作最后的陈词。刚才,双方辩友都围绕各自的主题展开了精彩激烈的辩论,但是在此我必须代表反方对正方的一些观点提出异议。

1.首先,对方辩手认为凭借原作的成功可以使续集更容易获得成功。但是仅仅凭借原作人

气能带来的也只能是票房或收视的高企,而真正的成功终究还是要看影片的内涵。而我们不可能单纯因为它是某某电影的续集而有评定她有内涵

2.其次请对方辩友分清楚续集和系列片,正确理解辩题后再

3.对方辩友认为我们过分强调了续集的商业利益和功利性,那请问对方辩友,对一部不成功的作品,还有拍摄续集的需要吗?

4.反观我方,我方自始至终都坚定认为成功作品不应该拍续集,并且在辩论中应经极为清晰地对立场进行了论述,下面容我为大家简要进行总结归纳:

1.成功的作品不需要续集。

一部成功的影视作品必然是已经完整而清晰地表达了它的内涵和思想,情节的设置也恰到好处,进一分嫌多退一步嫌少。因此,对这样一部成功的作品来说,显然是不需要如对方辩友所言依靠续集来丰富情节或是升华主题或是深入人心。不被需要的续集存在了,只能是原作的累赘,是社会资源的浪费。在资源如此有限的今天,为何不将眼界拓宽,对生活对创作提出更多的思考?却拘泥于过去的成功?

2.我们认为,根本不应该为迎合观众期待或是追逐经济利益而进行影视创作。

成功的影视创作 应该以表达一定的思想和内涵为出发点,来源于创作者对生活对人生对世界的观察,在娱乐大众的同时要高于生活,从而引领人们挖掘生活中的哲学,启发人们的思考,唤醒人内心深处的那份现实生活唤不醒的希望和追求。

而绝非如对方辩友所言,可以单纯为迎合观众一时兴起的所谓意犹未尽或是为金钱诱惑而仓促开机。诚然,给维纳斯雕像接上手臂将满足万千人们的好奇和欲望,也将能成就巨大经济利益,但是为何维纳斯至今依然断臂?这铁一般的事实恰恰强有力地佐证了我方的观点!

作为整个影视作品的灵魂,其思想内涵必然要经过时间的沉淀,而非如对方辩友所言 在座的各位都心知肚明,在作品取得成功后才萌生拍摄续集的念头是商业利益使然,或美其名曰满足观众的好奇和欲望,如此功利的出发点,在创作思想上已经偏离了有怎能到达

4.我们认为,对待真正成功的作品,就应该像对待一件艺术品一样,就应该爱惜她,尊重他的原貌。为成功作品拍续集就好比是为一尊人体雕像穿上衣服,无论衣服是多么美艳绝伦,无论搭配效果是すばらしい,无论之后将博得多少人的赞誉,她再怎么美都已经不是她自己了!

其实,今天辩论赛的结果孰胜孰负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通过对辩题的认识和思考,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当今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在此我们衷心希望影视创作能焕发更加强大的艺术原创活力!在商业大潮下坚守创作信念!

关于王澍作品的总结 篇8

以“文”难辨人

届 李颖出

文如其人,在我看来总是一种先入为主的判断。于我而言,文学是宣泄情感、表达思想的方式,为作者与读者之间搭起无形的桥梁,共享一段故事或心声。文学的力量不容小觑。一字虽小,汇集起来却可以抵御千军万马,否则鲁迅先生也不会毅然决然的提笔为枪。而文学有时又是虚幻的。文字描绘出了理想国、乌托邦,文字可以勾勒未来世界,也可以编造王子和公主从此幸福永远的童话。真真假假,都汇于字里行间。文如其人,和文学本身,都只是浪漫的臆想吧,只因为生活都太现实,而人性太也复杂。

首先想起的人是顾城。在那个狂热的年代里,“诗人”这个头衔仿佛时刻散发着耀眼的光芒,闪烁在各种“运动”的前线,顾城是其中之一。他写过太多动人的诗句,笔尖透露着温柔、孤独又神秘的气质。他和妻子谢烨在火车上邂逅,之后更是执手天涯,在新西兰的小岛隐居。然而生活真的如诗般美好么?文明开化后的躁动给过他最自由的舞台,也似乎埋下了隐患。1993年,诗人顾城因感情纠葛砍死了妻子谢烨,随后上吊自尽。他笔下的你和我,云、风和叶子,都是那样的静谧,而他本人的骄傲、偏执和自私却也和文采一起迸发,终究难以控制。文学给他炽烈的感情一个宣泄的出口,却没有教给他如何脚踏实地地生活在烟火人间。如果有另一个世界,我希望他真的像诗中所写,“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

第二个想起的人是郭敬明。这仍然是一个狂热的年代,物质得到极大充实的同时,人们的精神世界却像是难填的沟壑。一切媒体和社交网络都是娱乐至上,而文学也在慢慢成为消费品。初中时,我也读郭敬明,那时候的他还是初出茅庐的少年写手。如今,十多年的时间过去了,他借着非议的曝光率反而站稳了脚跟,把青春文学做成了产业。不谈抄袭与否,他的文字对于少男少女们来说还是新鲜的。每个人的青春里都有那些懵懂而不可言说的小情愫,他把它们放大,揉合华丽的词藻和描写,赚取了无数少女的眼泪。而他本人真的是45度角仰望天空默默伤感的美少年吗?几部《小时代》电影下来,郭敬明赚得盆满钵满,他早已不再是作家,已然是个商人。他在早期的作品中写到,“我们以文字为生,以文字取暖”,本来是比喻,却好像一语成谶。

因此,我更加相信“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约翰·德莱顿说:“天才与疯子比邻。从天才到疯子,仅有一步之遥。”语言的艺术家们有时需要异于常人的状态才能激发出灵感,他们是精神世界里的造梦者,在现实世界的规则中却可能单纯的像个孩子,甚至成为低能儿。他们留下了优质的作品流传后世,却可能辜负了朋友亲人。而文学的可塑性又可以与利益挂钩,成为作家追名逐利的棋子。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都不一定真实,更何况以文章辨人。但我期冀着文学可以脱掉卖点的包装,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真正由心而发,由感而发。

謝謝闫老師發起了這麽有趣的活動!一直想回去多看望老師,每次回國時間都太短,現在我在加拿大了,也計劃以後在這邊定居。闫老師對我的鼓勵曾經給了我很多力量,一直記在心裏,有時候回頭看都覺得再沒有當年寫東西的靈氣了。最好的年代裏感謝有老師的鼓勵和賞識!祝願老師及家人一切順利!

【老闫說】這女孩是我第一屆學生中悟性幾乎可算是最好的一個,那時我剛大學畢業,僅長她七歲,那時我最喜歡批她的周記,多年後我開始玩珠子,而那時她寫周記,我批語,依稀記得有好長一段時間我倆探討的是禅機佛意。她以612分考取南開大學中文系,也成爲我的學生中第一個選擇讀中文系的愛將。轉眼七年過去,此次倡議的小小活動,她自然成爲我的08屆中第一個想到邀請的人。

作者:2008届 李颖出

关于王澍作品的总结 篇9

展览征稿启事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弘扬林业战线职工艰苦奋斗、吃苦耐劳、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扎根林区保护和改善我县生态环境的优良品格,反映近年来我县在生态文明建设、工程造林绿化、城市园林绿化、新农村绿化、森林生态旅游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进一步推动我县林业各项工作快速健康发展,经研究,拟在2013年9月上旬举办林业书画摄影作品展览。现面向全县公开征稿,具体要求如下:

一、主办单位:山丹县委宣传部

二、承办单位:山丹县林业局

三、协办单位:山丹县广播电视台、山丹县文联、山丹县书法家协会、山丹县美术家协会、山丹县摄影家协会

四、展览主题

本次展览以展示我县林业生态建设为主题,全方位、多视角、多层次展示林业人的心路历程。

五、参展作品

本次展出作品为摄影、书法、绘画三大类。

六、作品征集

(一)征稿范围:全县年满18岁的摄影家、摄影爱好者以及书画家、书画爱好者均可投稿参展。

(二)内容要求: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总目标,展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县林业生态建设工作取得的新成就,讴歌我县林业事业的发展历程,展现广大林业干部职工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和崭新风貌。

(三)作品规格:摄影作品内容必须是在县内拍摄并符合本次展览内容要求的。参展作品以18寸为准,以电子文件(jpg格式)寄送,文件大小为5M以上。谢绝电脑合成,改变原影像至失实的作品不能参展。

书法作品书体不限,不收篆刻作品。草书、篆书作品须附释文。绘画作品以国画、油画为主,不收素描及其它绘画作品。书画作品规格为四尺。

(四)本次参展作品不收参展费,入选作品由承办方统一装裱。所有作品用铅笔在作品背面右下角楷书注明作者真实姓名、年龄、性别、单位、联系电话、详细通讯地址等。摄影作品还要标明作品题目、简短的图片说明、拍摄地点等。

(五)参展作品必须是作者拥有完全民事权利的作品;被确认参展作品涉及著作权、肖像权而导致对第三人侵权的相关法律责任,由作者自负。

七、奖项设置

(一)书法作品:设一等奖1名,奖金2000元;二等奖2名,奖金各1000元,三等奖3名,奖金各600元;优秀奖10名,奖金各200元。

(二)绘画作品:设一等奖1名,奖金2000元;二等奖2名,奖金各1000元,三等奖3名,奖金各600元;优秀奖10名,奖金各200元。

(三)摄影作品:设一等奖1名,奖金2000元;二等奖2名,奖金各1000元,三等奖3名,奖金各600元;优秀奖10名,奖金各200元。

获奖作品展出后,颁发奖金、证书。

八、作品评选

主办单位将组织专家评选入展作品。在艺术水平相同的情况下,主题性突出的作品优先入展。

九、其他事项

(一)截稿时间:2013年8月20日。

(二)展览时间:2013年9月上旬在山丹县昭文堂展出(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三)作品报送:书法作品报送山丹县书法家协会,联系人:席爱华,联系电话:***,QQ:470651253;绘画作品报送山丹县美术家协会,联系人:曹毅,联系电话:***,邮箱:sdyzzjc@163.com;摄影作品报送山丹县摄影家协会,联系人:赵谦玺,联系电话:***,QQ:923651800。

(四)未尽事宜,由书画展摄影展主办方负责解释。

山丹县“兴林杯”生态文明书画摄影活动组委会

关于王澍作品的总结 篇10

一:活动背景

东北财经大学校友工作协会成立于2004年,隶属于就业指导与校友工作处,拥有自己独立的办公室和三个指导老师,是东财唯一一个和校友工作直接相关的校级社团。成立九年来,校友协会不断进步,而今年9月28日是东北财经大学六十周年校庆的日子,无数东财校友将于这一期间返回母校,校友协会也将承办校庆论坛等系列活动,这正是我们协会发展壮大的好时机。

二:活动目的为宣扬东财校友风采,支持六十周年校庆并扩大协会影响力,校友工作协会将于暑假期间策划校友工作协会简报的设计制作,并在开学初完成报纸的设计排版、印制发行。

三:活动流程

1、报纸版式、内容设计(组织协会成员在qq交流群内讨论)

2、综合大家意见,网宣部设计好版式;编辑部、秘书部编撰报纸内容。

3、报纸样稿完成后,大家对此提出建议,并不断修改完善。

4、校友工作处的张老师帮助联系印刷厂和在保卫处获得报纸发行许可。

5、外联部负责为校友工作协会简报联系外联,为报纸的出版提供经费支持。

6、将报纸定稿交予印刷厂印制后,协会同学按照相关途径发放给大一新生。附:报纸相关情况

报纸名称:校友工作协会简报

报纸性质:《校友工作协会简报》是经过学校认证的、可以合法在校园内发行的报纸。

报纸版式:每份两张报纸,大小和大连晚报相同。具体版式参考网宣部设计结果。报纸内容:

1、刊登东财网站新闻、东财校友网新闻以及与校友相关的大事记等。

2、协会简介、精品活动情况介绍,校友工作志愿者招募邀请等。报纸频次:暂定为每学期出版发行两期

报纸份数:2500份,即5000张报纸,确保东财九成以上本科新生拿到报纸。报纸发放:报纸发放方式为两种,其一:按照宿舍发放,提前了解新生所在宿舍楼以及楼层;其二:按照学院班级发放,联系每个新生班级的临时负责人,并通过他将报纸发放给本班级的每一位同学。

上一篇:教室里的笑声_小学生六年级作文下一篇:感悟人生的伤心情感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