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特色

2024-09-25

古建筑特色(精选12篇)

古建筑特色 篇1

历届世博会的建筑和博览会上展示的产品一样, 都是世博会的主要亮点, 而且世博会建筑本身就是一种展品。1851年伦敦世博会的水晶宫本身就具有轰动效应, 开创了建筑工业化。1889年巴黎世博会的埃菲尔铁塔和机械馆堪称建筑史上的里程碑。1915年旧金山世博会留下的建筑是美术馆 (1966年重建) 。1925年巴黎世博会载入史册的建筑是新精神馆以及这届世博会所创导的装饰艺术派建筑风格。1929年巴塞罗那世博会的德国馆 (1986年重建) 成为现代建筑的典范。1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的原子塔成为标志性建筑, 这届世博会的美国馆、飞利浦馆和工程技术馆引领了现代结构工程技术。1962年西雅图世博会的太空针塔成为标志性建筑。1967年蒙特利尔世博会的标志性建筑是栖居67和美国馆。1968年圣安东尼奥世博会对圣安东尼奥河滨水空间的整治成为城市设计的成功先例。1970年大阪世博会的节日广场和太阳之塔成为标志性建筑, 并推动了膜结构的发展。1992年塞维利亚世博会展示了户外空气调节装置、柏林墙碎片等, 这届世博会的日本馆成为重要的标志性建筑。1974年斯波坎世博会的河滨公园, 1975年冲绳世博会的水上都市, 1986年温哥华世博会的加拿大馆, 1992年热那亚世博会的大讲坛主题馆, 1998年里斯本世博会的里斯本东方车站, 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的芬兰馆、荷兰馆、瑞士馆、日本馆等都是足以载入世界建筑史的优秀作品。

1851年英国伦敦世界博览会“水晶宫”展览馆, 设计人为帕克斯顿。它使用了新材料组合:铁、玻璃和木材;新的建造方式:模数制与整体装配, 八个月完成74400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展览建筑, 开辟了建筑形式新纪元。水晶宫1700英尺, 高100英尺, 耗用了4500吨钢材, 10公顷的玻璃。

1889年巴黎世界博览会的爱菲尔铁塔创造了当时世界最高 (328m) 和最大跨度 (115m) 的新纪录。铁塔由15000个锻铁构件和105万个铆钉组成, 出于工程和美观上的考虑, 铁塔的底部为4个半圆形拱, 因而要求电梯沿曲线上升。埃菲尔铁塔的玻璃外壳电梯由美国奥蒂斯电梯公司设计, 成为铁塔的建筑特点之一。埃菲尔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 最大限度地使用了锻铁的性能, 尽管当时钢结构技术已趋于成熟, 埃菲尔仍然用7300吨的锻铁来建造这座铁塔, 埃菲尔铁塔在建筑史上的意义是首次将外露的金属结构用于建筑上。

原子塔由9个直径18米的铝质大圆球组成, 每个圆球代表一个原子, 正巧当时欧共体成员国有9个, 比利时也共有9个省。因此, 原子塔的9个球体成为比利时国内团结和西欧联合的象征。圆球与连接圆球的钢管构成一个正方体图案, 原子塔的设计表现了人类对金属和钢铁工业的尊崇和对原子能和平利用的期望。

1962年美国西雅图世界博览会标志性建筑——太空针塔。太空针塔占地74英亩, 高185米, 站在上面可以360度俯瞰西雅图的街景。当时约有每日20, 000人次利用电梯登塔, 而该届世界博览会共有230万参观者。

如今, 太空针塔已成为西雅图不可或缺的文化标志。塔上有每48分钟旋转一圈的旋转餐厅, 这是世界上目前还在营运的最古老旋转餐厅, 是西雅图最有情调的就餐场所。

加拿大馆的屋顶设计象征水晶和金属矿产的晶体界面, 倒锥体建筑名称取自爱斯基摩语“聚集地” (Katimavik) , 象征对世界各地参观者的欢迎。展馆旁边设立巨型“枫树”, 共1500片“枫叶”, 每片“枫叶”都是反映加拿大人工作和娱乐的彩色照片。

日本现代艺术大师冈本太郎设计的太阳塔造型像是一个冲天巨人, 也像一尊古老的雕像。高举的双臂托起了富丽堂皇的节日广场巨大的屋顶。太阳塔上有四个大面具:塔顶是光芒四射的“黄金之面”, 塔中央有“太阳之脸”和“暗黑之星”注视着节日广场, 最底端“地底之星”则照耀着“逝去的世界”。4个面具寓意世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阿拉米罗桥是世界最著名的无背索斜拉桥。整个桥的结构非常独特, 它没有一个桥墩, 全长200米的桥身全由一个142米高、倾斜约58度的斜拉梁所承载, 这个梁用13对钢链拉住桥身。整座大桥犹如一把竖琴, 典雅美观, 散发着高雅的神韵。

日本馆的设计是从材料和结构的特性出发来切合世博会的主题, 关注环保和资源利用问题。它的网状的建筑体由覆以防水薄膜的废纸筒搭架而成, 意味着材料的回收利用, 显示了建筑艺术的精巧和轻灵。由于这前所未有的结构与材料的创新, EXPO组委会还特地制定了特殊的审议程序。原计划整个构架是暴露式的, 后由于德方谨慎严密的审议过程, 最终的作品还是被包上了一层防雨外衣。

日本馆由坂茂设计, 体现了日本建筑中木格纸门窗的意象, 白天, 阳光经过半透明纸窗的过滤构成柔和宜人的室内光环境, 夜晚, 纸窗又成为呈现室内光影变幻的“屏幕”。

2005日本爱知世博会-中国馆外观充分体现了传统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用藤条编制而成的十二生肖代表了中国传统的吉祥喜庆, 刻在墙体上部的《百家姓》汉字象征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墙壁下方栩栩如生的龙壁则寓意中国人是龙的传人。

是由当地建筑师设计的以一滴水为造型的22层高楼。馆内以螺旋形设计, 以展示水的来之不易和循环利用的理念。水塔底层是三个圆形银幕, 播出与水有关的电影片段, 中间最醒目的位置是“飞溅之水”雕塑, 以固态的水银呈现出液态水的动感, 充满未来感, 令人震撼。

古建筑特色 篇2

苏公塔:

苏公塔: 苏公塔位于吐鲁番市东郊2公里处的葡萄乡木纳尔村,是一座造型新颖别致的伊斯兰教塔。苏公塔是新疆境内现存最大的古塔,建成于公元1778年,迄今已有230 多年的历史,它是清朝名将吐鲁番郡王额敏和卓,为了恭报清王朝的恩遇,表达自己对真主的虔诚,并使自己一生的业绩流芳后世,而自出白银7000两建造。塔身有多种精美花纹,塔内有阶梯直通上顶。塔高37米

维吾尔族建筑特色:维吾尔族传统建筑装饰技艺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四世纪已经很发达。公元十一世纪,其建筑内容和建筑装饰的形式开始带有极其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其后,维吾尔族同胞更以辉煌的建筑成就展示了在建筑方面的才华和聪明才智。

维吾尔族传统建筑装饰技艺,是一项很有特色的装饰技艺,是整个维吾尔族传统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维吾尔族通常通过用石膏浮雕、彩漆绘制、木刻图案、木雕组合、砖雕组合与金属花窗等来装饰建筑物,图案有几何图形组合、风景画等多种形式,无论是选用的题材、构图方法、纹样组合、调配色彩,皆独具匠心,丰富多彩,个性鲜明。

新疆地处古丝绸之路的枢纽地带,维吾尔族的建筑艺术和建筑装饰技艺,融合了周边兄弟民族文化,渐渐地形成了形式独特、风格迥异的建筑风格。

维吾尔族建筑装饰艺术有着独特的形式特征、色彩特征、艺术特征、时代特征和强烈的表现力。它能把事物的面貌以高超的技能、夸张的手法和形式加以突出表现。同时,维吾尔族建筑使用的材料多,手法多样,造型独特,对于研究我国少数民族的建筑装饰历史、建筑技艺具有重要文化历史价值和使用价值。

大门建筑图案设计

维吾尔族的伊斯兰建筑

喀什维吾尔族建筑的柱头装饰

维吾尔族的雕塑

伊斯兰建筑风格

维吾尔族艺术风格

凉葡萄的阴房

吐鲁番维吾尔族居住房

维吾尔族工匠正在装点

维吾尔古村

郡王府优美的建筑风格

维吾尔族建筑艺术的典范

民间建筑

砖雕

清真寺

烤羊肉串工具

清真寺

想一想:

1、通过以上图片的观察,你对维吾尔族建筑了解了吗?说说看。

2、你知道维吾尔族信仰什么教?

中国古代建筑特色 篇3

风 水

中华先民将大自然视为“母亲”与“故乡”,认为人与自然是血肉相连、同构对应的,人是不能离开自然的,体现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相“亲和”的哲学思想。如《周易》关于天、地、人相协调的思想和老庄的“道法自然”、“我自然”、“返璞归真”的思想。中国古人讲自然,西方人则讲生态。无论是哪一种,总归是一种好的现象。中国古人对待自然的核心问题,就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也就是人对待自然的态度问题。《周易》:“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共德,与日月合共明,与四时合共序,与鬼神合共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儒家崇尚“天人合一”,道家推崇“自然无为”。天也,自然也。中国古代的美学家和艺术家就是这样始终以一种敬畏与爱戴的态度来对待孕育他们成长的自然环境的。

远在人们只能栖身于山洞土穴的时代,根据需要就选择临水、向阳、背风的地方居住,以利于保温、防潮、防兽、防火,一直到近代,民间选宅基地、建房屋也都要看“风水”,在山区以山为主,选择枕山、环水、而屏、向阳的地方;在平原以水为脉,选择四而水绕、背河的地方,就是说要选择整个环境较好即“风水”较好的地方进行建筑这是合乎科学的选择。风水学中有糟粕也有合乎自然规律的东西,如强调建筑及其设计必须注意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的密切配合与协调关系,尤其是在著名风景区进行建筑,选址和建筑物的体量、高度和色调等,都必须与景区的整体气氛协调一致,否则就要造成对景区景观的人为破坏。对风水术的科学内涵和它的封建迷信外衣必须区分开来。风水术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通俗化的中国易学理论。在这种深厚文化的影响下,历代大到兴国建邦、城市选址,小到相宅都运用了风水术,佛教寺院的选址和古代建筑的各个方而也都有风水理论渗于其间。

园 林

园林,在中国古建筑中占有重要位置,也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独特风格之一。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特点是因地制宜、掘地造山,布置房屋、花、木,并利用环境,组织借景,构成富于自然情趣的园林。它是通过对大自然风景素材的概括和提炼,创造出的理想意境,是自然的再现,不是对自然的单纯模仿。它总是将玲珑小巧的建筑物巧妙地组织在山、水之间,使之每一景都有“诗情画意”,每一空间都有浪漫的情调。这种“诗情画意”一般都反映养主人和士大夫阶级的思想情调,以追求悠闲雅逸的意趣相标榜,同时也使中国古代园林的布局和若干具体作法具有山水画式的特殊风格,这止如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所说,“中国园林就是一幅立体的中国山水画,这就是中国园林最基本的特点。”这也是它与其他国家的自然风景式园林迥然不同的地方。

中国的园林艺术是中国古代先民对于自然崇尚的最好佐证。例如在园林建筑中要注重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尽量保有原有的自然景观;面对错综复杂的山脉和山势,也要在设计中注重它的天然性,为了美而破坏原有的美是最愚笨的方法。十分有幸我们中国先民们懂得与自然接触的方式,也有能力与自然保持十分友好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他们懂得如何珍惜这笔极为珍贵的财富。因此,中国的古代园林建筑很多都利用叠石造山,尤其注意对水景的“借用”,通过合理的设计,让水流、山势再加上植被和内外空问的虚实变化相结合,从而达到一种既藏且露的含蓄美感和虚实相生的朦胧美感。中国的建筑已经不再单纯是遮风避雨这种单一的概念性建筑了,而是诗情画意的特别文化体现。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反映在建筑中同样如此。建筑可以说是画,也可以说是诗。中国园林可以说成是山水画,实际上中国建筑本身就可以说成是山水画。它就像是一个生命的有机体,彰显出勃勃的生机。这也才有了诗人所吟诵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轴 线

中外建筑单体都讲究对称,但中国建筑、空间布局尤以轴线对称见长。在中轴线上布置主要的建筑物,而两侧的建筑物也多以对称进行布置,具有严格的方向性。而所有这些“规矩”主要受中国传统社会、家庭的观念太重的影响,折射到建筑中就形成了轴线的空间艺术,它同时更是中国“周礼”思想的具体显现。

一般而言中国的住宅和坛庙都是以厅室、享堂为中心,正屋为主体,中轴对称,厢房、杂屋均衡发展,天井院落组合变化。这是小的民居布局。寺庙也是在这种影响下从廊院式布局变为以佛殿为中心的中轴布局形式。这种轴线空间艺术更多的主要体现在受中国“周礼”思想影响较大的建筑体系当中。其中最为典型的当属北京故宫建筑群。故宫所在地区称为皇城,整体形态为小规则方形。皇城规模巨大,四向辟门。故宫同三海、太庙、社程等共同组成皇城的主要建筑群。整个宫殿群的轴线和北京的全城轴线合二为一,以此来体现出帝土宫殿的至尊地位。在这种轴线的空间艺术形式中,表现出的是明清帝土重视至高无上的王权体现,它布局主从有序,院的灵活运用和空间变化丰富了建筑的层次感。这是等级的分别,是主次的区分,在高低错落有序中得以规范运用。当然,中国传统建筑这种空间的形成,有其主客观原因。客观上如自然的、地理的、生态的原因等,主观上如中国长期保持的生产方式、经济形态和人文形态等原因,这里不再赘述。但无论怎样,这种轴线式的建筑设计样式,从布局的严谨性上就可看出它与宗教、权利或风水思想有关。与其说它是一种建筑样式,倒不如说它是文化的体现。

中国古代建筑特色 篇4

风水

中华先民将大自然视为“母亲”与“故乡”,认为人与自然是血肉相连、同构对应的,人是不能离开自然的,体现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相“亲和”的哲学思想。如《周易》关于天、地、人相协调的思想和老庄的“道法自然”、“我自然”、“返璞归真”的思想。中国古人讲自然,西方人则讲生态。无论是哪一种,总归是一种好的现象。中国古人对待自然的核心问题,就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也就是人对待自然的态度问题。《周易》:“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共德,与日月合共明,与四时合共序,与鬼神合共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儒家崇尚“天人合一”,道家推崇“自然无为”。天也,自然也。中国古代的美学家和艺术家就是这样始终以一种敬畏与爱戴的态度来对待孕育他们成长的自然环境的。

远在人们只能栖身于山洞土穴的时代,根据需要就选择临水、向阳、背风的地方居住,以利于保温、防潮、防兽、防火,一直到近代,民间选宅基地、建房屋也都要看“风水”,在山区以山为主,选择枕山、环水、而屏、向阳的地方;在平原以水为脉,选择四而水绕、背河的地方,就是说要选择整个环境较好即“风水”较好的地方进行建筑这是合乎科学的选择。风水学中有糟粕也有合乎自然规律的东西,如强调建筑及其设计必须注意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的密切配合与协调关系,尤其是在著名风景区进行建筑,选址和建筑物的体量、高度和色调等,都必须与景区的整体气氛协调一致,否则就要造成对景区景观的人为破坏。对风水术的科学内涵和它的封建迷信外衣必须区分开来。风水术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通俗化的中国易学理论。在这种深厚文化的影响下,历代大到兴国建邦、城市选址,小到相宅都运用了风水术,佛教寺院的选址和古代建筑的各个方而也都有风水理论渗于其间。

园林

园林,在中国古建筑中占有重要位置,也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独特风格之一。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特点是因地制宜、掘地造山,布置房屋、花、木,并利用环境,组织借景,构成富于自然情趣的园林。它是通过对大自然风景素材的概括和提炼,创造出的理想意境,是自然的再现,不是对自然的单纯模仿。它总是将玲珑小巧的建筑物巧妙地组织在山、水之间,使之每一景都有“诗情画意”,每一空间都有浪漫的情调。这种“诗情画意”一般都反映养主人和士大夫阶级的思想情调,以追求悠闲雅逸的意趣相标榜,同时也使中国古代园林的布局和若干具体作法具有山水画式的特殊风格,这止如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所说,“中国园林就是一幅立体的中国山水画,这就是中国园林最基本的特点。”这也是它与其他国家的自然风景式园林迥然不同的地方。

中国的园林艺术是中国古代先民对于自然崇尚的最好佐证。例如在园林建筑中要注重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尽量保有原有的自然景观;面对错综复杂的山脉和山势,也要在设计中注重它的天然性,为了美而破坏原有的美是最愚笨的方法。十分有幸我们中国先民们懂得与自然接触的方式,也有能力与自然保持十分友好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他们懂得如何珍惜这笔极为珍贵的财富。因此,中国的古代园林建筑很多都利用叠石造山,尤其注意对水景的“借用”,通过合理的设计,让水流、山势再加上植被和内外空问的虚实变化相结合,从而达到一种既藏且露的含蓄美感和虚实相生的朦胧美感。中国的建筑已经不再单纯是遮风避雨这种单一的概念性建筑了,而是诗情画意的特别文化体现。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反映在建筑中同样如此。建筑可以说是画,也可以说是诗。中国园林可以说成是山水画,实际上中国建筑本身就可以说成是山水画。它就像是一个生命的有机体,彰显出勃勃的生机。这也才有了诗人所吟诵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轴线

中外建筑单体都讲究对称,但中国建筑、空间布局尤以轴线对称见长。在中轴线上布置主要的建筑物,而两侧的建筑物也多以对称进行布置,具有严格的方向性。而所有这些“规矩”主要受中国传统社会、家庭的观念太重的影响,折射到建筑中就形成了轴线的空间艺术,它同时更是中国“周礼”思想的具体显现。

一般而言中国的住宅和坛庙都是以厅室、享堂为中心,正屋为主体,中轴对称,厢房、杂屋均衡发展,天井院落组合变化。这是小的民居布局。寺庙也是在这种影响下从廊院式布局变为以佛殿为中心的中轴布局形式。这种轴线空间艺术更多的主要体现在受中国“周礼”思想影响较大的建筑体系当中。其中最为典型的当属北京故宫建筑群。故宫所在地区称为皇城,整体形态为小规则方形。皇城规模巨大,四向辟门。故宫同三海、太庙、社程等共同组成皇城的主要建筑群。整个宫殿群的轴线和北京的全城轴线合二为一,以此来体现出帝土宫殿的至尊地位。在这种轴线的空间艺术形式中,表现出的是明清帝土重视至高无上的王权体现,它布局主从有序,院的灵活运用和空间变化丰富了建筑的层次感。这是等级的分别,是主次的区分,在高低错落有序中得以规范运用。当然,中国传统建筑这种空间的形成,有其主客观原因。客观上如自然的、地理的、生态的原因等,主观上如中国长期保持的生产方式、经济形态和人文形态等原因,这里不再赘述。但无论怎样,这种轴线式的建筑设计样式,从布局的严谨性上就可看出它与宗教、权利或风水思想有关。与其说它是一种建筑样式,倒不如说它是文化的体现。

中国建筑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们在建筑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向前发展,向世界展示着自己的灼灼光华。同时中国古代建筑对现代建筑从建筑文化思想到建筑实践都有极其深远的的影响,现代建筑的发展需要秉承传统建筑文化、建筑工艺,中国古代建筑文化这一“古典乐章”将不断被重新谱写与演奏。

广州骑楼有哪些建筑特色? 篇5

广州骑楼的结构共分三段:下段为约宽为4米的走廊列柱、中段为楼层、上段为檐口或山花;沿街的一面在各层窗台以下的墙面或檐口窗楣处大多都有丰富的装饰花纹或浅浮雕,依建筑风格,广州骑楼又可分为西关骑楼和东山骑楼两个流派。

西关骑楼是早期骑楼的代表,外观主要采取巴洛克风格的装饰,山花和楼身的设计大多直接具有古罗马的装饰特征,如罗马柱、卷曲花纹等,但也融入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元素,比如墙体多是中式清水砖材料,

其中最具中式建筑特色的是在西关大屋中常见的满洲窗———由一块块细小的彩色玻璃组合而成的方形窗。顶部的山花挑檐也做成中国特色的柔和的拱形顶。

古建筑特色 篇6

《中国民居建筑》共包括了二十七个民族的民居,汉族民居的建筑特色也因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不同而有差异。要在一本论著中涵盖所有内容,又不显得过于庞杂,体例十分重要。首先如何分类就颇费思量。编写之初,曾考虑三种分类方案:民族分类、地域分类和兼顾民族和地域的综合分类。若以民族分类虽最为简单和明了,但汉族民居分布范围极广、地域特色鲜明,难以阐述清楚;若以地域分类,则可能同一地区分布着多个民族的民居,同一民族的民居同时分布在不同的地域,脉络也难理清。若采用第三种方案先按民族分,再按地域分,就可以最大限度地解决前两种方案的问题,而且可以兼顾共性和个性。经与本书的主编陆元鼎教授等商榷,决定采用最后一种方案:先分为汉族民居和少数民族民居两大类,在大类下再按地域分北方民居和南方民居。

确定了总体思路后,接下来的工作便是如何细化。陆元鼎教授将传统民居的共性抽出来,形成上卷——中国民居总论,汉族民居自成一卷——中卷,二十六个少数民族民居合成一卷——下卷。

上卷中国民居总论从理论上阐述中国民居的发展历史,分析民居与文化的关系,探讨民居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总体介绍民居的平面类型及特征、民居的空间形态、装饰装修以及营造法。这种专题论述的形式既有一定的独立性又相互联系,各个专题理论层面的研究深入透彻,每个专题之间又相互依存、互为补充,使得上卷的理论研究体系完整,提纲挈领、统领全书的作用彰显无遗。

中卷汉族民居分类较为复杂。由于汉族民居分布广泛,建筑形式丰富多样,且有交叉,单纯按地域分类或按形式分类难以理清。编辑采用按地域分为北方民居和南方民居两部分,然后按行政区划分别论述每个省的汉族民居。考虑到客家民居作为一种民居形式分布广泛,特色鲜明,并且和客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故作为独立于南方民居和北方民居的形式单独论述。类似的处理手法还用于港澳台民居。因此,在北方民居部分,论述四川民居时不讨论分布于四川的客家民居;在南方民居部分,不讨论港澳台民居。这样,在汉族民居卷,结构上体现为北方民居、南方民居、客家民居、港澳台民居四大部分并列的形式,这种综合分类的方法解决了不同地域民居形式交叉的问题,同时,还可以重点突出第一次收入民居论著的港澳台民居。

下卷少数民族民居分类较为简单,先按地域分为北方少数民族民居和南方少数民族民居,然后均按民族分类,少数地域分布较广的民族(如藏族、侗族)则按地域作下一级细分。

综合而言,《中国民居建筑》的体例可归纳如下:总论——分论——按民族分类(汉族、少数民族)——按地域分类(北方、南方)——再按地域(汉族部分)或按民族(少数民居部分)分类——再按地域分类。

总体上看,《中国民居建筑》的体例设计合理,结构安排科学,内容层次清晰,树丫式的结构体系脉络分明,十分便于读者查阅。正是科学合理的体例设计,使得这部内容繁杂、篇幅巨大的作品没有零乱之感,也为本作品获得中国图书奖奠定了基础。

图书的编撰离不开体例设计。体例是指著作的编写格式和组织形式。就像城市建设先做规划、经济建设先做计划一样,图书的编撰也必须先规划内容的组织形式和编写格式,事先设计好纲领性的体例,才可以保证作品内容结构层次清晰、脉络分明。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获奖作品《中国民居建筑》在编撰前,作者和编辑对体例设计作了精心的规划,使这本宏篇巨著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中国民居建筑》共包括了二十七个民族的民居,汉族民居的建筑特色也因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不同而有差异。要在一本论著中涵盖所有内容,又不显得过于庞杂,体例十分重要。首先如何分类就颇费思量。编写之初,曾考虑三种分类方案:民族分类、地域分类和兼顾民族和地域的综合分类。若以民族分类虽然最为简单和明了,但汉族民居分布范围极广、地域特色鲜明,难以阐述清楚;若以地域分类,则可能同一地区分布着多个民族的民居,同一民族的民居同时分布在不同的地域,脉络也难理清。若采用第三种方案先按民族分,再按地域分,就可以最大限度地解决前两种方案的问题,而且可以兼顾共性和个性。经与本书的主编陆元鼎教授等商榷,决定采用最后一种方案:先分为汉族民居和少数民族民居两大类,在大类下再按地域分北方民居和南方民居。

确定了总体思路后,接下来的工作便是如何细化。陆元鼎教授将传统民居的共性抽出来,形成上卷——中国民居总论,汉族民居自成一卷——中卷,二十六个少数民族民居合成一卷——下卷。

上卷中国民居总论从理论上阐述中国民居的发展历史,分析民居与文化的关系,探讨民居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总体介绍民居的平面类型及特征、民居的空间形态、装饰装修以及营造法。这种专题论述的形式既有一定的独立性又相互联系,各个专题理论层面的研究深入透彻,每个专题之间又相互依存、互为补充,使得上卷的理论研究体系完整,提纲挈领、统领全书的作用彰显无遗。

中卷汉族民居分类较为复杂。由于汉族民居分布广泛,建筑形式丰富多样,且有交叉,单纯按地域分类或按形式分类难以理清。编辑采用按地域分为北方民居和南方民居两部分,然后按行政区划分别论述每个省的汉族民居。考虑到客家民居作为一种民居形式分布广泛,特色鲜明,并且和客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故作为独立于南方民居和北方民居的形式单独论述。类似的处理手法还用于港澳台民居。因此,在北方民居部分,论述四川民居时不讨论分布于四川的客家民居;在南方民居部分,不讨论港澳台民居。这样,在汉族民居卷,结构上体现为北方民居、南方民居、客家民居、港澳台民居四大部分并列的形式,这种综合分类的方法解决了不同地域民居形式交叉的问题,同时,还可以重点突出第一次收入民居论著的港澳台民居。

下卷少数民族民居分类较为简单,先按地域分为北方少数民族民居和南方少数民族民居,然后均按民族分类,少数地域分布较广的民族(如藏族、侗族)则按地域作下一级细分。

综合而言,《中国民居建筑》的体例可归纳如下:总论—分论—按民族分类(汉族、少数民族)—按地域分类(北方、南方)—再按地域(汉族部分)或按民族(少数民居部分)分类一再按地域分类。

古建筑特色 篇7

聂市镇位于湖南省临湘市中北部, 地处长安河 (又称聂市河、源潭河) 注入黄盖湖的入口处, 东抵羊楼司镇, 西接云溪区, 南与五里牌乡接壤, 北与源潭镇为邻。南距岳阳市中心城区主城区60 km, 距临湘市长安镇30 km。聂市是湘东北地区著名古镇之一, 已被湖南省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

聂市镇曾是我国“晋商万里茶路”的南方起点, 尤其是聂市古街中“前店后宅”商住建筑是湘北地区茶叶商号的典型宅院, 见证了聂市古街的发展历史, 并带着丰富而重要的历史文化信息, 是聂市目前保留下来为数不多的茶商活动实物证据, 具有重要史料价值和历史意义。

2 聂市古街历史及现状

聂市因水而兴, 因茶而旺, 明弘治《岳州府志》载其为洞庭湖区的著名古镇。唐宋以来, 聂市便是南方茶马古道的起点之一。按民国二十四年 (1935年) 《中国实业志·湖南省卷》载:湖南全省有茶庄184家, 其中临湘多达36家 (占全省的20%) , 临湘36家茶庄中, 聂市占17家。

经由聂市老街的王爷庙, 可进入黄盖湖。黄盖湖横跨湘、鄂两省, 曾与长江一脉相通, 是聂市茶叶贸易的重要通道。在围垦黄盖湖、修铁山嘴大闸的1958年之前, 聂市河在丰水期间有小火轮进出聂市, 枯水季节则由木板帆船, 运至聂市沿河各码头, 聂市一度成为湘北一带的物质集散地之一。

聂市集镇商品经济萌芽于明代。清代初具规模。从咸丰年间晋商来此开办茶厂, 依托聂市河水运贩运“西湖茶”起, 商业气氛渐浓。镇上原有数家码头, 几十家商行, 店铺沿河而建, 有数百家之多, 连绵七八里, 被誉为“小汉口”, 是闻名遐迩的客流、货流、物流集散地和砖茶制作场所。聂市老街有上街、下街之分。现存聂市老街建筑少数为清代, 大多以民国建筑为主。

1938年11月9日, 聂市遭日军入侵, 是湖南沦陷最早、抗战最激烈的地方, 下街半条街被焚毁。

1954~1967年, 聂市老街几度遭遇长江洪水与本地山洪的顶托侵袭, 冲毁了不少商号住宅。

20世纪的“大跃进”运动、“文革”运动, 以及改革开放的前期, 聂市老街的古建筑———民居、商铺、教堂等, 几度遭受建设性地改造与破坏[2]。如图1~2所示。

聂市是岳阳地区著名古镇之一, 现存聂市古街风貌已毁, 但是框架保留还算完好, 古街的尺度及空间感随着后人的改造及拆毁已经消失, 现保存相对完好的有商铺、茶庄、教堂, 牌坊、古街、古桥及码头基本消失。

3 聂市古街及古建筑特色

3.1 古街特色

聂市老街格局:聂市老街临聂市河而建, 南北向, 沿河一侧的街道与乡镇街道并行, 中间是商铺, 这也是聂市“前店后宅”的商住建筑形成的原因———前后沿街, 街道形成于明代和清代前期, 以方氏牌坊为界分为上街和下街, 曾经长约1 500 m, 街面宽4~5 m, 路面约2 m, 蒲圻石铺地, 两旁青石镶边, 石下有下水道, 聂市老街现状仅长约850 m。

聂市古街的空间尺度不像其他的历史古街一样空间尺度怡人, 老街由沿河的纵向街道为主, 以西部新街口、福积、土地、胡家、西仪、蔡家等8条小巷为辅, 交织而成, 街道由青石板交错铺设而成, 约4 m, 路面宽约2 m, 所以街道空间略狭窄拥挤, 特别是聂市老街还是一条商业古街;而小巷两边系高墙、中间是石块, 巷宽1.5~2 m, 系聂市老街的入口, 现存4处。

滨水建筑特色显著。聂市古街因水而兴, 水陆交通便利, 所以滨水建筑发展很快, 街道沿河一侧有方志盛、牌楼口、万寿宫、康公庙、土地巷、方九太、金福堂、聂市大桥等码头11个。

街道商业性文化浓郁。聂市古街“因水而兴, 因商而名”, 所以在聂市古街当时的商业文化非常浓烈, 沿江一侧的街道两侧建筑都是商铺店面, 店前都打着灯笼, 在店的一侧挂着招牌, 还有人在门口吆喝等等, 十分热闹。

3.2 古建筑特色

聂市老街建筑。现存传统建筑多为清代、民国年间所建。由于聂市老街为南北走向, 因此老街建筑大多为东西朝向。聂市老街建筑既具有典型的江南民居风格———“天井屋”式建筑 (相较北方民居有体量较小、注重室内排水、防潮等特点) , 又反映一定的商业特点———前店后宅。

1) “天井屋”形制的住宅建筑。聂市老街的天井院落, 具有江南民居的结构特点, 一般布置紧凑, 院落占地面积较小, 住宅的大门多开在中轴线上, 迎面正房为大厅, 后面院内常建2层楼房。2楼设有回形走马廊, 由四合房围成的小院子通称天井, 仅作采光和排水用。天井四周各边房屋很多, 但每间房屋均互通, 此种类型的民居多为清朝时期大户人家所居住。

建筑结构多为硬山搁檩式与山墙结合的砖木构架, 外围砌较薄的空斗墙或编竹抹灰墙, 建筑外墙不是我们常见的“封火山墙”和“人字形山墙”, 而是延用当地外挑深远特色鲜明的马头垛墙建造成形的硬山墙, 是传统与地方做法融合的产物与发展。

2) 前店后宅的商住建筑。聂市老街以前是商业集镇, 临街建筑功能为前店后宅, 是一种典型的商住建筑。建筑外观类似于湖南湘西“窨子屋”形式:平面呈围合形四合院。有高墙环绕, 防火、防盗, 冬暖夏凉, 且木屋适住性更强, 符合商贾人家的居住心理。因此成为当地商号中的一种“标配”形式而引人注目 (见图3~4) 。

这种“前店后宅”的标配建筑布局非常新颖。建筑虽有“前店后宅”之别, 但其后门采用豪华砖质垂莲门、窗罩, 在气度上并不逊前店门面。一改古建筑偏重门户功能, 忽略装修后门的规律, 是户主在传统建筑理念上的一次突破, 在聂市商号中之独创。还有一主要原因是:前门是店门, 后门是宅门, 所以后门的装饰才会不逊色于前门。

装饰装修时代特色鲜明。采用活动可拼接组装内壁木隔板;引入西洋彩色玻璃亮子窗;曾引入天井水落管等, 使工程具备社会转型时期的变革新意。

聂市老街中的古建筑类型多样, 除去以上两类特色显著的建筑还有信仰天主教的天主教堂、茶庄、码头及牌坊等各具代表性的建筑或者建构筑物, 它们不仅是文物, 更是聂市古街繁荣景象的历史见证和文化的传承。

3) 宗教建筑。清宣统元年修建的天主教堂, 位于下街末端;天主堂外观类似西欧巴西利卡风格 (basilica) 教堂形式, 平面布局呈长方形:东西长21.78 m, 南北宽14.05 m, 建筑面积226 m2。砖 (石) 木混合结构;正立面采用西洋三间三门重楼式牌坊, 外墙立面还砌有类似于欧洲多立克柱的变形体的连壁柱;后接六进间的单层双坡顶建筑, 小青瓦屋面, 檐口配黄褐色釉陶寿头滴水瓦;建筑后墙加开后门两扇, 可与原有的生活设施连接 (见图5) 。

天主堂是“中西合璧”的产物, 更是西方宗教文化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史实, 更加体现出聂市经济的繁荣, 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与政治、经济息息相关。然而在建筑领域中, 天主堂是西方的建筑理论与中国的建筑装饰完美融合的一次体验, 也是湖南湘北地区进入近现代的标志性建筑。

4 保护与利用

4.1 古建筑的修复

古镇中古建筑的修复与改造工作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清洗:建筑中没有破损的构件可以继续使用, 其表面如有灰尘则应清洗干净, 如有化学或物理的腐蚀痕迹则要使用相应的化学或物理方法及设备来进行去除。 (2) 更换:建筑中破损严重不能继续使用的构件则要进行替换。方法是采用与原先一样的传统材料和传统手工艺来进行更换。 (3) 修复:建筑中的木构件局部或者轻微的遭朽或破损, 需要采取局部的修复和加固等措施[3]。

4.2 古建筑的改造

4.2.1 内部现代化空间的改建与设施的添置

关于室内设施的改建与添置这个问题, 一直也是古建筑中难以协调的一大问题, 住在古建中并不等同于生活条件简陋落后, 相反, 好的改造和维护能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来更好地提升其生活品质。首先对于室内空间, 可保留其基本的格局, 在不改变原有空间特点的整体性和可逆性的原则下做加减法, 比如在最后一进天井空间附近加设现代化整体浴室, 或是在较大的空间中添加玻璃隔断进行空间层次处理。

关于古建筑内部的装饰及设施, 能够反映历史价值和社会发展的我们应该尽可能地保留并将其复原, 但是对于那些没有价值的室内陈列设施我们可以改建或者更换, 与时俱进;比如说, 电路电线的铺设, 可以将木柱中间打通一个直径为30 mm的管道, 将电路电线掩藏在里面, 或者在有挑檐的卧室, 可以用玻璃檐廊围成一个封闭空间, 可以在檐廊上摆放座椅及植物, 或者放一个榻榻米, 作为休闲的空间等等。

总而言之, 不管如何改造和设计, 在将现代的室内设施运用到古建筑中, 必须不破坏古建筑的灵魂的前提下, 尽可能地满足人们在现代建筑中的生活要求和心理需求。

4.2.2 建筑的外立面改造

对于历史街区而言, 沿街立面是整个街区风貌及格局的体现, 也是街区的重点改造内容, 在建筑的立面改造上, 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统一性, 主要表现在建筑的样式及风格, 建筑材料, 颜色和比例; (2) 原真性, 建筑的立面改造并不是简单的“穿衣戴帽”, 并不是在建筑上做简单的“加减法”, 而是通过对建筑历史研究及发展, 总结出建筑的各个要素, 并将其特有的要素有序地排列与组合在建筑的立面上; (3) 遵循形式美法则, 在前面两个原则都满足的条件下, 须要从人的角度去体验与感受, 看建筑的尺度及比例是否符合形式美法则。

5 结语

总而言之, 建筑的立面改造必须是对当地建筑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必须尊重历史, 还原建筑的原真性, 而不是做“拿来主义”, 随便将其他建筑的元素运用到各种地方。

[ID:003171]

摘要:主要探讨关于聂市古街的的特色研究以及保护利用, 主要分析了古街的历史及现状, 重点阐述了古街和古建筑的特点, 以及古街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条件, 才造就了建筑特有的地域特色;其次从古建筑的修复方法与立面改造方面进行简单地论述, 从而将现代设施与古建筑结合, 达到可持续有效的发展, 使人们能够在其中舒适地生活与享受。

关键词:古建筑,特色,修复,改造,保护,利用

参考文献

[1]肖海虹.聂市镇政府主导、推进古镇保护[J].城乡建设, 2012, 57 (12) :15.

[2]百度百科.聂市古镇[EB/OL].http://baike.baidu.com.

凉山彝族建筑特色初析 篇8

1 彝族村寨选址

彝族村寨, 亦称“堡子”, “望子”, 它可以说是彝族人从居无定所的游牧时代跨入定居时期之后一步步建立的定居点。彝族的村寨除了一般村落所具有的房屋这一关键组成之外, 还包含祖灵屋, 墓地, 公房, 磨秋场。宅门或寨门树, 寨心, 宅神, 祭祀场地等不同于其他民族村落的要素。

2 凉山彝族民居建筑形式

凉山彝族的建筑形式也比较多样, 比如竹篾房、草房、瓦片房、木板房、石房等。根据调查资料显示:凉山地区建筑形式上以瓦片房为主。

瓦片房也叫“匹也”, 以前在凉山地区, 大多数人家都修瓦片房, 所不同的, 仅在于其规模的大小以及装修的繁简而已。瓦片房房屋的墙身与其他土墙房相同, 内用木柱支撑穿坊顶横架木头, 屋顶采用双斜面, 凉山地区瓦片房屋面坡度比之哀牢山地区较小, 然后竖盖瓦板, 之后在瓦板上横放若干条木, 并用石头压上, 以免被风吹走, 这也是凉山地区瓦片房区别于其它地区瓦片房的又一典型特点。

在过去, 有钱的黑彝人把最好的材料、技术、工匠用于自己的建筑上, 因而创造了技术和艺术最佳结合的瓦片房民居典范--- 黑彝民居[2]。

3 凉山彝族民居平面布局特色

彝族人特定的生活环境、气候条件、精神信仰和习俗文化确定了其传统民居平面功能布局与汉族传统民居建筑的不同。传统彝族民居平面形式大多为一字矩形。房屋平面分为三间, 正中为堂屋兼厨房, 里头设计锅庄, 右边一般是卧室, 左侧为粮食储藏室和牲畜圈养室。这种平面布局的特点导致了其功能分区不合理, 首先是根据彝族人的生产生活需要, 平面功能不齐全, 比如说不像汉族传统民居, 没有独立的生活辅助性房间, 如厨房和卫生间。再有就是在平面布局上功能分区混乱:第一, 没有注意干净房间相对的“洁”和比较脏的房间相对的“污”的分隔, 这是使得平面功能分区混乱的原因之一。第二, 不注意神性供奉空间与平常生活空间的分隔。其火塘堂屋既是满足生活需要的世俗生活地方, 同时又被认为是神灵的居所, “代表着祖先对家人的护佑”, 因此也具有诸多禁忌。彝族传统民居中的这种空间功能分布特点与弥漫在彝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的信仰、习俗具有密切关系。第三, 彝族房屋平面功能混乱, 内外不分, 彝族民居火塘堂屋是功能中心, 它既是自家人做饭、吃饭的地方, 又是家里招待外客、取暖、议事的地方。

4 凉山彝族立面处理及装饰特色

凉山彝族瓦板房建筑的立面处理与其立面装饰可谓是“唇齿相依”的关系。而凉山彝族最普遍的瓦板房建筑装饰特色最主要的特点之一就是由其独特的拱架结构自然形成的装饰效果, 它主要是从室内穿坊穿柱形成, 最多的坊有五层, 其次是三层, 也有穿坊用小木柱子支撑的, 垂柱高度会因为穿坊穿柱次数不同而不同, 上面绘制各种寓意吉祥的动物或者其部位图案[3,4]。如檐下挑檐横枋枋头做成牛角形式, 檐下檩柱最下端与牛角横枋连接的榫卯构件设计为火炬形式, 并在上面雕刻植物纹样, 檐下檩柱与牛角横枋交接处榫卯结构做成竹节样,

并在竹节部雕刻较为简单的几何形式的花纹等等。另外, 虽然彝族人对于颜色的喜爱比较大胆奔放, 比如他们会把热烈的红、黄、蓝广泛运用到民族服饰和油漆彩绘上。但是他们在彝族建筑装饰的色彩运用上却是比较谨慎的。举例来说彝族居民瓦片房建筑中的木构架像柱子、坊等都不会再加工, 而只是保有木头原色[5]。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彝族民居是彝族特定时期文化的缩影[6]。彝族民居的建筑形式, 建筑功能, 立面处理和装饰特色都从不同方面体现了彝族的传统建筑文化。但是,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生活水平的提高, 亦发现了一些不足, 作为建筑设计工作者, 我们应该义不容辞的在保护彝族传统建筑文脉的基础上, 促进其传承和发展。

摘要:传统民居的研究是一项抢救性的工作, 而凉山彝族民居建筑特色的研究对于该地区民居建筑的保护和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论文通过对凉山彝族建筑形式、建筑平面功能特点、立面风格及装饰作法等方面的分析研究, 以期对今后的彝族建筑研究有所启迪。

关键词:彝族,建筑形式,平面功能,立面造型,装饰特色

参考文献

[1]邓刚.凉山彝族新农村建设中的民居装饰艺术研究[J].中华文化论坛, 2014, 05:162-165.

[2]杜欢.凉山彝族传统民居造型与色彩研究[D].重庆大学, 2009.

[3]范美霞.“三房改造”对彝区传统民居特色的影响评析[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2, 02:32-35.

[4]李嘉华.彝族文化习俗影响下的传统彝居风貌[J].四川建筑.1998 (3) :32-36.

[5]候宝石.梁山彝族民居建筑及其建筑文化现象探讨[D].重庆:重庆大学, 2004.

古建筑特色 篇9

古建筑风采依旧

布鲁塞尔不仅是比利时的首都, 更为巧合的是, 布鲁塞尔距巴黎、阿姆斯特丹、波恩、卢森堡、伦敦的距离几乎相同, 所以被人们称谓“欧洲首都”。这里还是欧盟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总部所在地, 同时有700多个国际组织和100多个外交使团在这里设立总部或办事处, 也因为这个原因, 布鲁塞尔的居民中有27%是外国人, 使它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城市。

这座拥有1000多年历史的古城, 以大量保存完好、美轮美奂的新艺术风格和装饰艺术风格建筑而闻名。城内不乏有哥特式、文艺复兴式、路易十四式等古建筑, 游人至此, 宛如置身于中世纪的气氛包围之中。

布鲁塞尔的市中心大广场可以说是古建筑最集中的地方。100多年前, 法国大文豪雨果曾称赞它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广场”。时至今日, 大广场已经不能称之为“大”了, 它东西长200米, 南北宽100米, 但在12世纪, 这里的确是个大广场, 以后几百年间在其周围陆续建起来一座座古典建筑。

这些古建筑涌动着文艺复兴浪潮的自由、随意、奔放, 飘逸着哥特式建筑艺术的轻盈、富丽、精致。每座建筑各不相同却又风格和谐, 都有高耸的装点着雕塑的尖顶, 都是一个紧挨一个的细长桃形窗户代替了墙面, 拱廊、拱柱、门框都有多姿典雅的雕塑、镂刻装饰。最吸引人的是1449年落成的市政厅, 它空灵的钟楼尖塔超凡脱俗, 向天上伸出几十米, 布鲁塞尔城的守护神铜像骄傲地屹立在塔尖, 似在回忆这个城市的盛衰起落。市政厅的大门不在正中, 侧门也不对称, 大概是文艺复兴时期冲破神学思想束缚、追求个性解放、标新立异的思潮在建筑上的表现。市政厅里陈列着不同年代的雕像、壁画、艺术珍品。市政厅左边有座富丽的5层建筑, 大门上方一只展翅欲飞的天鹅是这家旅馆的标志。天鹅旅馆建于1698年, 名气很大, 曾是“德国工人协会”的活动地点, 马克思在这里住过, 发表过演说, 他与恩格斯共同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就在这里诞生。

大广场附近是欧洲最古老的购物街。在大广场北面竖立着世界著名的撒尿小男孩的铜像, 铜像高半米左右, 是个光身叉腰撒尿的儿童, 形象逼真。据说这位名叫于连的小男孩一泡尿浇灭了进犯者的导火索, 拯救了全市居民, 故立此像来纪念他。广场旁的国王之家收藏有数百件来自各地的尿尿小童的服装, 值得一看。布鲁塞尔公园是布鲁塞尔市民最喜爱的休憩场所。市区的圣米歇尔教堂及王宫建筑在布鲁塞尔公园的附近, 驻有皇家卫队。

布鲁塞尔市区略呈五角形, 名胜古迹甚多, 是欧洲著名的旅游胜地。城区分为上城和下城。上城依坡而建, 为行政区, 主要名胜有路易十六式建筑风格的王宫、皇家广场、埃格蒙宫、国家宫 (参众两院所在地) 、皇家图书馆、现代古代艺术博物馆。银行、保险公司、及一些著名工商业公司的总部都设在这里。下城为商业区, 这里商店鳞次栉比, 热闹非常。

著名的原子博物馆在布鲁塞尔郊外的王宫附近, 有一组原子结构形的建筑, 故名原子球, 又称原子博物馆。是为纪念1958年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而兴建的。在布鲁塞尔南郊, 有一片起伏的开阔地, 是著名的滑铁卢古战场, 1815年法国拿破仑战败的地方。

新建筑独具匠心

到布鲁塞尔, 除游览那些名胜古迹外, 笔者发现布鲁塞尔现代建筑也是很有特色, 那就是大街小巷的高楼都是不同式样的外面, 也就是楼挨着楼, 但绝没有一样的设计, 真可谓五花八门独具匠心, 这些均被称为现代化建筑。

布鲁塞尔现代化建筑的兴起, 不能不提一下建筑师维克多·奥尔塔。维克多·奥尔塔在比利时是一位名人, 他1861年出生于比利时的根特古城。在巴黎完成大学学业后, 在布鲁塞尔定居, 并继续在美术学院进修学习绘画和建筑。维克多奥尔塔在巴黎工作过一段时间, 然后返回比利时。在自己独立进行建筑设计, 实现自己的设计思想和理念之前, 他一直为著名的古典建筑师巴赖特工作。维克多·奥尔塔设计的作品摒弃了传统建筑不注重实用和个性的特点, 显露出现代建筑风格的端倪。他坚信, 现代建筑应该很好的与周围环境融合在一起, 成为一个相互谐调的整体, 而不应像传统建筑一样拘泥于建筑形式。尽管维克多·奥尔塔开创的新艺术运动中现代建筑的基本模式并没有为当代的现代建筑设计师所接受, 但是他的建筑理念给予了许多现代派建筑师以启发和灵感。维克多·奥尔塔一直是比利时新艺术运动的领导人, 勇敢的成为了反对当时传统建筑思想的急先锋, 直到新艺术运动走向没落。维克多奥尔塔的大部分作品已经遭到彻底毁坏, 在其助手德尔维德努力下, 保留了非常少的几座作品, 其中包括1893年维克多奥尔塔的第一个新艺术运动作品, 是为塔塞勒家族设计的住宅和他曾经居住过的自己亲自设计的奥尔塔住宅, 现在已经成为了一座永久的建筑博物馆。

维克多·奥尔塔设计的城市建筑是人类非凡创造力的杰出表现, 代表了新艺术运动的最高表现形式, 对其后的艺术和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布鲁塞尔主要城市建筑——塔塞勒居、萨尔维居、凡伊特外尔德居和奥尔塔公寓是由建筑师维克多·奥尔塔设计的。维克多·奥尔塔是新艺术运动的伟大创始者之一, 他的作品是19世纪末建筑作品中积极进取、锐意改革的先锋, 其建筑风格代表了典型的新艺术运动风格:明朗的设计、光线的传播、用大量的非几何弯曲线条对建筑物加以装饰。

也许布鲁塞尔以后的建筑师们受他建筑新艺术的影响, 以后的建筑物才出现楼挨着楼而非一样图纸设计建筑历程。到布鲁塞尔, 在新城区看到的建筑物都是各有特色, 就是当地居民也很难说是什么流派。这些建筑的材料也正是比利时倡导的新型节能、环保建筑材料。

比利时的建筑业比较发达, 在建筑节能方面也走得比较靠前。不少建筑公司建楼时, 除了使用加厚外墙保温层、利用“断桥”式窗框、使用中间充惰性气体的中空玻璃等欧洲比较普及的技术外, 在利用太阳能、采集雨水、中水 (淋浴等生活用水的二次利用) 循环等方面也做得很精心。

城市保护保旧创新

布鲁塞尔是当代欧洲政治文化的中心, 经历了很多岁月, 进行了多次建设, 仍比较完整地保留着悠久的文化景象。尽管现代建筑倡导一个“新”字, 但是城市整体建设并没有被各种新潮的建筑而打乱, 不是破旧立新, 而是保旧创新, 所以这个城市建筑处处充满新旧的和谐, 既保留了历史建筑文化, 又突出了现代建筑人文实用的价值。

笔者在布鲁塞尔街头, 看到那些新施工的工地, 有的在盖新楼房, 有的正忙于修缮原有的房屋, 许多地方架着高高的脚手架, 很快就发现凡是在沿街的工地, 凡是在拆除老建筑的地方, 还保留着沿街的那面老墙, 用脚手架支撑着。原来, 那是布鲁塞尔城市为保护城市传统的风貌, 保持历史文化特色而采取的一项措施。一般规定, 如果拆除城区街道两旁的旧房, 不论是新建还是重新修饰, 必须保留原来的建筑外观。这样, 尽管内部设计装潢得很现代化, 很时髦, 风情别样, 但在外观上, 依然保留着原有的风格风貌。所以, 在施工的时候, 那些被翻建改造的古老建筑, 都把沿街的墙面保留下来, 等新建筑落成时, 再将其与新建筑溶为一体。

在布鲁塞尔, 热爱、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 将城市建筑当作为艺术品来善待早已成为共识, 所以, 在这个城市, 有典型的巴洛克等艺术的老风格建筑, 也有多姿多彩的新风格建筑。

江苏打造特色建筑能效测评体系 篇10

近年来, 江苏省以建筑能效测评标识实践为基础、以打造江苏特色的建筑能效测评体系为目标, 开展了一系列建筑能效测评工作, 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是制度日益完善。提出了推进建筑能效测评标识工作的相关要求, 明确了建筑能效测评对象、方法和要求;把建筑能效测评纳入工程质量监管程序, 规定应进行建筑能效测评的建筑工程项目未经建筑能效测评或者建筑能效测评不合格的, 不得组织验收。二是管理机制不断健全。成立了江苏省建筑能效测评标识管理办公室, 负责能效测评机构的认定和考核等工作;组织开展建筑能效测评机构认定工作, 构建建筑能效测评公共服务平台;认定了一批省级建筑能效测评机构, 基本实现了省辖市全覆盖。三是配套能力得以提升。建立了建筑能效测评标识专家库, 对各测评机构提交的测评报告进行技术评审, 确保测评标识质量;充分考虑江苏省两个气候区的地域特点, 组织编制了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标准》, 首次提出相对节能率要求, 明确了能效标识等级分为三个星级, 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四是激励手段日益完备。用省级建筑节能专项引导资金对获得建筑能效测评标识的绿色建筑予以奖励。

关于民族地区城市建筑特色的探索 篇11

关键词:民族特色城市建设建筑风格

1 城市建设建筑特色体现的重要意义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中国文化深深烙印在中国建筑之中。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它深深烙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特色文化是一个区域的形象和灵魂,是区域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让人们能够深刻感受到这座城市丰富、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的文化底蕴,避免走入“千城一面”的城市规划建设误区,就是要在充分挖掘城市的特色文化的基础上,用多种手法和多样的方式把丰富、深厚的特色文化与现代化的城市规划建设有机且巧妙地结合,展现出城市特色文化。来体现城市规划建设的地方民族特色。而文化特色是一个城市形象、品位的重要体现,更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因此,民族地区城市规划建设应力争坚定不移地保留和体现自己的文化特色。建筑本身是文明的一部分,文明的发展也充实着建筑的设计理念,使它变得精致而具体。可以这样讲,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建筑,而且这种建筑必然会体现文化的某种精髓部分,体现文化所有者的追求和气质。

丽江古城商业街

2 体现建筑特色所包含的因素

当地气候条件、地质环境、建筑材料、建筑技术、民族风俗、文化传统以及社会环境等等,影响并且决定了建筑风格特色的差异,从而形成其独到的建筑特色!

建筑是人类文明的载体之一,特色建筑也叫地标,地标是地域文化的骨架,一个地方的物质技术条件、文化心理、文化偏好和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在标志性建筑的特色上。建筑是力与美的结合,建筑结构展现经济技术硬实力,内外装饰体现文化心理、偏好、需求和文化软实力。以古建筑为主的城市自然保留着很多传统文化,现代建筑多的城市自然是以新文化为主体的城市,多种建筑异彩纷呈的城市标志其文化多元性。如果深入一个地域建筑的细节,地域文化特征、品位和质地便清晰可见。

3 建筑民族文化个性特征体现是城市建设的灵魂

首先,民族地区城市建筑特色的体现,应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等因素,尽可能地顺应、利用和尊重富有特色的自然因素,创造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美好环境;其次,要尊重地区人文环境,地域文化的特质,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是宝贵的城市财富,是城市的“灵魂”,民族地区建筑应扎根于当地生生不息的文化之中,从中汲取营养,继承历史文脉并创造新的建筑文化特色;体现出符合当地地域性特点的建筑,让城市重新找回自身的特色,让人们重新找到认同感。

当我们越来越深入思考的时候,我们就会觉得能够体现当地民族特色的建筑就显得特别真实和亲切。没有个性的城市,是没有生命力的城市。我们在城市建筑建设中,就是要保持和弘扬城市鲜明的个性,要凸显民族性的鲜明特征,在城市建筑风格上,要充分体现民族性的元素。城市的建立与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城市建设展示民族文化特质,已成为我们追寻人类文明足迹和探索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

呼和浩特市街景

4 民族文化个性特征提升城市魅力的具体表现

雷同是艺术的终结,创新才是艺术的生命。建筑作为文化的一种载体,它的背后有着深刻的文化印迹和浓厚的人文精神。中国城市不需要借助洋建筑来认定自己的身份,只有自信才能铸造一个民族自尊与自豪的核心。建筑的个性特征及其艺术风格,只有体现出人文精神内涵和民族特色,才会有它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如西安“古城”、云南“丽江古城”、苏州“姑苏人家”、青海藏区的腹地——玉树州、内蒙古呼和浩特和呼伦贝尔等具有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特色的建筑艺术。使得城市特色得以体现,城市档次得以提升,城市吸引力得到增强。

作家蒋子龙曾说:“一个城市没有自己的建筑风格,不管外表多么张扬,骨子里也是失魂落魄的。”具有建筑个性的城市才能体现城市的活力。这一点在民族地区尤其突出和重要。城市建筑在尊重自己历史的基础上,“讲述自己的故事”,从而展现出一个文明城市鲜明的个性和特征。

呼伦贝尔景观之一

甘肃玉树州新建筑

5 良好的城市形象促进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

良好的城市形象是对内创造城市凝聚力,对外创造城市辐射和影响力。

具有良好的城市形象,有利于扩大城市知名度,提升城市区域经济地位,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有利于吸引人才,有利于旅游事业发展,有利于对外交往和协作……良好的城市形象是促进城市经济健康发展强有力的动力。

建筑工作者要在建筑民族文化特征体现上不断探索、创新,使区域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给城市建设增添生机、活力。也是每一个建筑设计者和城市规划者应该努力追求的。

参考文献:

[1]俞孔坚.国际城市美化运动之于中国的教训(下)[J].北京:中国园林,2000,2:32-35.

[2]秦旭萍,何晶.材料装饰设计[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3:24-56.

[3]叶玉香.“保持城市特色 彰显个性魅力”.华中建筑,2007年

第11期.

[4]图片来源:即刻图片http://img1.jike.com.

近代青岛特色民居——里院建筑 篇12

1891年 (清光绪十七年) 清政府议决在胶澳设防, 青岛自此建置。次年, 政府调登州镇总兵章高元率部进驻胶澳地区。1897年11月, 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强占胶澳地区, 并于1898年3月6日强迫清政府签订《胶澳租界条约》。自此, 胶澳地区沦为德国殖民地, 德国开始了对青岛16年的殖民统治。

德国的殖民统治对青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占领青岛后, 德国人将青岛城市功能规划为军事基地、港口和商贸中心城市, 并于1900年编制了《青岛城市规划》, 将青岛划分出华人区和欧人区。华人区主要包括大鲍岛区、台东区和台西区三大部分, 其中大鲍岛区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对大鲍岛地区建设之前, 德国殖民政府将原有的建筑设施全部拆除, 把土地划分成小块进行拍卖, 准备筹建大鲍岛新的中国城。当时, 诸如工人、农民、渔民、小商贩等青岛底层市民大部分都集中在大鲍岛区。由于受德国殖民者的城市规划及商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此时的商业区发展迅速, 人们对居住的要求也有了新的变化, 里院建筑就在这个时期应运而生, 成为了当时一种独具青岛特色的民居形式。 (图1)

二、里院建筑的特点

里院建筑是中西结合的一种特殊的建筑形式, 是一定历史背景之下城市文化在民居上的反映。青岛德式建筑的样板——迎宾馆, 老的市政府等众多建筑对里院建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它非常巧妙地将西方的建筑风格“主动拿来”, 并融入了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和符号, 形成了独特的青岛本土里院建筑形式。

里院建筑大多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从建筑形式上来看, 属于院内天井式居住院落, 单体建筑多为两层, 也有三层或四层的。由于青岛地势起伏较大, 里院顺地势而建, 高低大小不一, 造型上也各不相同, 有“口, 日, 凸, 目, 回”等多种造型, 院落形式上有独院, 两进院, 三进院, 套院等等。

里院建筑多为临街而建。受西方商住式住宅风格影响, 里院临街立面多采用传统的三段式设计, 一层窗台以下的墙基多采用青岛出产的花岗岩斧剁石砌成, 窗台以上以黄色墙面为主 (图2) , 并装饰有精美多样的山花和线脚 (图3、图4、图5) 。屋顶采用红筒瓦铺成的坡屋顶, 屋顶外檐会设置排雨槽, 与粗瓷质排雨管相连接。屋顶局部建有山墙, 并开有天窗, 达到了很好的采光效果。街道与内庭院以门洞相接, 门洞以长方形和顶为主, 并以大理石雕刻的塔斯干柱式、爱奥尼柱式、混合式柱式等造型进行装饰。院内多采用外廊式建造方式, 并设置有单跑或双跑楼梯。与沿街面的风格有所不同, 内院的设计是中国本土建筑风格的体现, 外廊多为木制, 涂有鲜艳醒目的红色油漆, 在檐板、木扶栏、廊柱头等处采用江南、闽南、苏州等风格的雕花彩绘进行装饰 (图6、图7) 。里院的内部房间多为里外屋的两房套间形式, 每间居住面积大约在十到十五平方米, 起居, 娱乐, 餐饮等多个空间交叉混杂, 无明显分割。

三、独特的里院文化

在德国的殖民统治期间, 青岛本土经济迅猛发展, 人口迅速膨胀, 里院建筑随处可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青岛早期各种行业、不同阶级的人群都居住在这种特殊的院落中。里院建筑, 如同大社会中的小社会一般, 如同传统的北京四合院一样, 形成了传统的居住方式和市井文化。人们在居住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亲切、和睦、富有人情味的市井生活, 形成了青岛独特的“里院文化”。

同时, 里院建筑内向性的空间布局也为丰富多彩的“里院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从外部空间到内庭院, 再通过内廊进入居室, 这种由开敞空间到半开敞空间, 再到私密空间的渐进空间序列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交流途径, 形成了邻里间家庭式的友好关系。

里院居住人口众多 (根据青岛市社会局1933年的统计, 当时青岛共有里院506处, 房间16701间, 住户10669家) , 内庭院为居民的娱乐活动提供了场所。白天, 家庭主妇在院里做家务;晚间, 劳作了一天的男人们回到家里, 吃完饭后聚在灯下打牌, 聊天。这种氛围给许多民间艺人提供了“串里”谋生的条件, 像青岛当时著名的劈柴院, 院内设有书场、简易戏院、舞台, 成了最为热闹的地方。这些艺人以表演茂腔、柳腔、山东琴书、山东快书等居多。著名相声大师马三立在1932年秋天与搭档刘宝瑞曾一起来到青岛“闯码头”, 在劈柴院里凭借一段妙趣横生的相声《对对子》赢得了满堂彩。除此之外, “戏法大王”王傻子 (王鼎臣) 、评书演员葛兆洪、山东快书演员高元钧、曲艺世家传人刘泰清、琴书艺人李金山、高金凤等都曾在这里练过摊儿。同时, 许多里院的票友们还自发形成了票社, 像“季厚里”在过年过节时出的高跷“跑耍”;“广兴里”的玉顺茶社书场的评书等, 一批里院也因此闻名。

四、现代化进程中里院所面临的问题

(一) 城市化进程加快, 人口数量激增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青岛人口数量激增, 根据统计资料显示, 1933年青岛人口数量不足40万, 1949年人口数量为405.655万, 到1999年激增到702.97万人;而里院建筑从1933年到1949年仅仅从506处增长到513处, 从1949年开始反而呈现出一种递减的趋势。里院建筑也陷入了住房供不应求, 人口密度增大的困境。在许多大院, 一间十多平方米的房间中居住着老少三代, 由于房间阴暗狭小, 许多居民按照自己的需求随意开门开窗, 在里院院井内部进行无规划的扩建、插建、乱建, 造成了许多安全隐患。 (图8)

(二) 里院居住环境恶劣, 安全堪忧

随着经济的发展, 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逐渐开始重视生活的私密性与舒适性, 有近百年历史的里院建筑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生活的要求。首先, 里院内部居住空间狭小, 缺乏完善的公共配套设施, 下水系统年久失修, 公共卫生间、公用水龙头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其次, 现今许多里院都“饱经风霜”, 建筑各部分老化现象严重, 大部分建筑都出现了墙皮脱落, 院内木走廊、楼梯塌陷和腐烂的现象。有的建筑甚至结构外漏, 梁柱松动, 留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图9)

(三) 里院居住人口老龄化, 复杂化

为了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青岛的经济重心由西部老城区转向了东部新城区, 各种配套完善的现代化小区拔地而起, 许多市民也从里院迁出, 剩余的居民大多以中老年人为主。作为社会特殊群体的老年人在年龄、身体状况、文化水平等方面存在很多差异, 导致社区公共配套设施的需求也有所不同。里院所在老城区的社区公共配套设施已经完全落后于社会的发展, 老人缺乏关怀, 远离医院、商店、市场等必要设施。此外, 居民外迁后的大量住房租赁给外来务工人员, 这也给社区的管理带来了“三难”问题:一是这部分群体成分结构复杂, 管理难;二是流动性较大, 管理难;三是缺乏健全机制, 管理难。

五、里院建筑保护与更新的意义

里院建筑作为青岛城市历史建筑的一部分, 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不仅在建筑、文化、艺术、科学、社会、精神等领域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而且在经济、旅游等方面也蕴含着潜在的价值。若不对其保护和改造, 任其消亡, 这将给我们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我们应该重视里院建筑的保护与更新, 将这种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延续下去。

六、如何保护与更新

首先, 我们应当处理好保护与更新之间的关系, 对那些建筑质量与结构保存完好且具有典型里院特征的建筑进行修缮修建, 使其从外部形象到内部设施都能维持原来风貌;对那些建筑质量较差、私搭乱建的里院特征不明显的建筑或危房统一进行拆除, 并按照传统里院建筑的格局进行重建。

其次, 我们在保护与更新的过程中应当遵循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提出的四个原则:原真性, 整体性, 可读性, 可持续性。原真性, 就是要求保持里院建筑原有的历史风貌, 保护其遗存的全部历史信息, 坚持“修旧如旧, 以存其真”的原则。整体性, 就是要求不仅要保护里院建筑本身, 而且还要保护其周围环境、人文文化等构成整体风貌的所有元素。在保护过程中, 应统一规划, 统一管理, 统一实施。可读性, 要求能够使人们读得出里院建筑所留下的历史痕迹与文化脉搏。可持续性, 就是要求我们在保护历史建筑的过程中,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将保护工作作为一个长期的事业, 做到人人有责, 人人关心, 这样就可以把历史文化持之以恒地延续下去。

第三, 除了保持里院的建筑与艺术形式外, 可以还原部分里院的商业功能, 就如青岛劈柴院改造一样 (图10、图11) , 通过保留建筑外观, 改造内部的设施和功能, 并引进新生的生活内容, 赋予其新的活力。青岛市南区有大量的里院在地理位置上靠近中山路、栈桥、火车站等地段, 如果把里院特色的民居建筑改造成为有历史感的展览馆, 地方小吃街, 文化剧场等, 就会充分展示里院悠久的文化历史和青岛的地方特色, 同时还可以带动里院周围经济的繁荣, 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

七、结束语

里院建筑历经了近百年的历史, 是青岛一种独特的民居形式, 凭借其独特的建筑形式和对市井文化的真实写照, 给后人在建筑、艺术、历史、文化等领域留下了重要的研究价值。里院建筑是青岛“红瓦绿树, 碧海蓝天”建筑与环境和谐统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也是青岛城市建筑文化底蕴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我们应该在保护的前提下, 通过合理有效的改造与利用, 使百年老院重获新生, 延续文脉。

摘要:在青岛的西部老城区存在着一些建筑形式别致的房屋, 被人们亲切地称为“里院”。“里院”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体现, 更是一种对城市文化和城市历史的反映。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发展重心的转移, 传统的里院建筑正处于逐渐衰落和消逝中。

参考文献

[1]王勇强.青岛合院式住宅——里院[D].青岛:青岛理工大学学位论文, 2007

[2]鲁海.老楼故事[M].青岛:青岛出版社, 2003

[3]汪雪、董世永.重构与复兴:城市历史住区保护的必经之路——对青岛市云南路“里院”改造的思考[J].小城镇建设, 2007 (08)

[4]阮仪三.中国古城保护与西部大开发[J].同济大学学报, 2001 (03)

上一篇: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下一篇:改革开放国内背景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