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形态与传承

2024-09-16

建筑形态与传承(精选11篇)

建筑形态与传承 篇1

1.传承与再生:回到原点再出发

在城市化热潮中, 我国很多城市面临着千城一面和城市文脉尽失的严峻问题。所以, 在日趋同质化的造城运动中,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作何取舍, 如何创新已经成为时代性的难题。事实上, 传统建筑文化有很多值得传承的“闪光点”, 如:空间组合、装饰语言、建筑材料、营造方式等都值得汲取营养。当然, “现代性”与“地域性”之间的矛盾如何调和, 需要从源头上反思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反思何为现代建筑的“现代性”, 反思设计语言与设计方法上创新。

2.建筑形态:城市艺术设计的最大载体

建筑创作是一个对传统文化再认识和再发现的过程, 除了视觉感受与空间感受, 还要立足脚下的土地, 让城市寻回自己的特色, 让人们寻回文化的认同。主张“本土设计”的崔愷先生认为:“一个好的本土建筑, 它不仅仅是属于中国的, 也是这个城市的, 更属于这个特定环境的;它不仅仅反映先人的智慧和文化, 更要反映今人的智慧与生活。”[1]所以, 并不存在本土建筑的标准样板, 不同的城市文脉, 不同的场所精神, 不同的建筑环境, 不同的设计师会有不同的具体诠释。

3.双城记:中国当代建筑形态演变思微

为了从差异性的角度阐述本土设计的探索, 本文选取了贝聿铭与王澍在苏杭二州的两个建筑作品为例展开讨论。

3.1苏州博物馆新馆:“中而新, 苏而新”

苏州博物新馆的选址比邻拙政园和忠王府, 作为一个纪念性的展馆, 它是苏州城市文化的缩影和载体。贝聿铭生于苏州, 对苏州的城市、建筑、园林了然于心, 所以他提出了“中而新, 苏而新”的设计定位。在空间组织上, 贝先生将博物馆设计成一个园林式建筑, 并充分考虑现代展览建筑的功能与流线要求。这种空间安排也使得展览的意义不仅局限于展示展品, 展览环境同样让人赏心悦目, 如同画中游。在建筑形态的创新性方面, 贝先生将其经典的几何美学手法、苏州传统与现代材料的建构手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他看来, 中国古代建筑美学在于空间群体组织的形与意, 不局限于单体的塑造, 这与西方强调单体的设计哲学是有区别的。

根据“中而新, 苏而新”的设计定位, 贝聿铭采用经典几何的建筑造型与抽象极简的庭院造景手法来实现“古今对话”的空间体验。博物馆主入口是“中而新”的代表, 贝先生采用重檐双坡屋顶的大门是对传统建筑形制的引用, 而材料为钢与玻璃的现代组合。墙体是院落式建筑中最大的界面;为了体现“苏而新”, 贝先生采用白墙、石材薄片构成的“灰瓦”延续了苏派建筑的色彩特点, 具有鲜明的识别性, 大面积白墙与深灰色线条也化解了建筑尺度的压迫感。屋塔作为墙面的延伸, 不但丰富了建筑形体, 增加了采光的机会, 更使得建筑显得修长而挺拔。此外, 贝先生还主张“让光线做设计”, 他将传统连廊的尺度放大, 塑造出一种尊崇的气势。为了获得柔和的光线, 长廊的屋顶由钢与玻璃组成, 并加上细密圆管和木质装饰条作为遮阳构件。为了增强室内外的互动, 长廊墙壁上的菱形洞口向庭院借景也平添了游览中的自然意趣。建筑环境方面, 贝先生将传统文化中对山水的热爱提炼为松树、抽象青山和几何池水的景观构成, 这种极简的现代手法, 不但在意境上具有传统的审美情趣, 也与不远处的拙政园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外, 贝先生还十分注重设计细节, 博物馆的很多灯具都是定制设计, 这些灯具都以“线”为形态构成要素, 辅以钢和玻璃等现代材料, 巧妙的与所在环境有机的结合。

3.2杭州中国美院象山校区:文人建筑与画意建筑

中国美院的象山校区选址于杭州南部的转塘镇, 依山傍水, 野趣横生。作为文人建筑师, 王澍深受中国传统造园思想和山水画的影响, 他试图通过对自然的重构, 将传统的自然观、生活观、建筑观, 根据环境约束以传统营造的方式重构为具有传统画意的建筑。与苏州博物馆的设计者贝先生不同的是, 王澍除了从江南园林获取灵感投射到建筑创作之外, 还将造园传统理解为与自然互动的营造活动, 并将其发展为自己的自然哲学。

在设计整体校区之前, 王澍树立了自己对大学的理解:学园和学苑, 学园代表了“自由和独立”, 学苑代表了一种具有“乡野气质的园林形态”。[2]在建筑整体布局方面, 王澍从书法的练习中得到灵感, 通过两个月的考察与思考之后, 一气呵成。依据“贯气”与“取势”的原则, 他将建筑顺着山势、水势自然摆动, 形成与象山环境相符的最佳形态。整个校区由独立自由的院落式空间组成, 院落朝向与公共空间的组织充分结合地形特征与自身建筑属性的需求, 并无统一性的规约。

王澍将造园传统理解为中国的“本土建筑学”, 在造园哲学到建筑形态的转译过程中, 他并没有使用历史场景再现或者历史元素的变形来唤起公共记忆。相反, 他从建筑形态、景观体验及日常生活的经验为出发点, 将山水画中“逛山”的空间经验应用到建筑与景观的组织中。这种体验与层级分明的路网系统不同, 在曲折的园路或扭转的建筑中行走, 总会有不经意的景致出现, 给人以惊喜感。

建筑语汇方面, 王澍回避了历史主义拼贴符号的手法。他将砖、瓦、竹、木、檐作为一种“造句”的语汇来处理, 与混凝土主体结构按照不同的意向, 以及屋顶与立面的形态变化需求进行重构。尽管有些组合并非真实的建构逻辑, 只是“表皮”手法, 但却较好地化解了巨大尺度的庭院空间给人的压迫感。不同于贝聿铭在苏州博物馆的设计上以混凝土为基础, 再刷成白墙, 王澍有意的追求一种“相似差异性”。首先, 他通过废旧砖瓦的再利用实现了材料的“循环建造”, 也尊重了江南建筑“黑、白、灰”的色彩传统。此外, 这些废旧的砖瓦除了物性之外, 还具有文化的记忆, 可以唤起建筑与环境的对话, 以及人与建筑的对话。

意境方面, 王澍除了延续传统的提名方法, 用文本描述出景致的感人之处与记忆共鸣之外, 还努力将山水画“转译”为一栋真实的建筑。当然, 建筑有其环境特性和功能需求, 但王澍力图用“可理解性”来完成他的“转译”。这种创新不是形式上的浅层复制, 他试图让体验者在建筑中游走, 随着视点的变化与景色的演变, 综合各种感知在头脑中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山水画面。而体验者感知到的画面与王澍在山水画中最初获得的体验的差异性, 即是他所谓的“可理解性”。

3.3“现代视角”下的“传统”与“传统视角”下的“现代”

以“现代视角”来看待“传统”与以“传统视角”来看待“现代”, 两位建筑师都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设计也各有特色。

在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中, 贝聿铭用一种抽象的、几何化的方式从空间体验和意境上来实现建筑形态的再生, 达到了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体验。作为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他仍采用混凝土、钢、玻璃和石材等擅长的现代建筑材料塑造建筑形态, 并通过色彩、质感、建筑元素的重构来实现传统的延续性。为了塑造最理想的效果, 庭院中的树木都是不惜代价精心挑选移植而来, 具有布景化的设计倾向, 很多细部设计均为专属定制, 可见贝氏设计价格不菲。

在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的设计中, 王澍试图营造一种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 充满画意的人文环境。尽管有人质疑其设计语言的“杂糅”和缺少逻辑的层级性, 在建筑采暖、采光、方向的识别度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面对中国文人传统如何在当代延续, 中国造园传统如何在当下创生, 中国的建筑学、中国现代建筑是否可以走出不同于西方的道路, 并不受控于绝对化的标准与框架等问题, 王澍的思考与实践还是真实的和真诚的。

4.传承什么, 创新什么

通过对贝聿铭和王澍的作品分析, 可以看出两位建筑师在“传承”与“再生”问题的共性认识:

首先, 在建筑创作中, 回归传统要注重“具体诠释”。这种“具体诠释”是一种“现实主义”的态度, 他们都并不试图创造一种代表中国传统的建筑, 而是针对性的回答场地切实的问题。“具体诠释”的形式是多样, 意识形态是相似的, 尽管诠释的途径与手法未必一定是全新的, 但却是最适宜的。

其次, 如何继承传统, 包括价值观和方法论两个层面。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应避免从“形式到形式”的“浅层化”理解。事实上, 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审美观渗透在各种传统艺术形式之中, 渗透在生活经验与建造实践之中。这也要求建筑创作中不但要充分考虑建筑的感知体验, 还要重视建筑带来的文化认同感与识别性。

第三, 建筑是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综合载体, 中国传统文化对建筑创作的有益成分有待进一步挖掘。从更广义的角度看, 建筑设计即是一种广义的环境设计。这种环境设计所追求的是营造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人居环境, 并在环境营造的过程中实现人、境、事、物的再安排。无论秉持何种理论或者主张, 回归地域中人的生活与需求, 回归场地的基本问题, 回归建筑创作的基本问题才是更为理性和务实的态度。

参考文献

[1]黄健敏, 回响与重现:体验贝律铭暨贝氏建筑事务所设计的苏州博物馆[J], 时代建筑, 2007.3, 64-75

[2]杨秉德, 关于中国近代建筑史时期民族形式建筑探索历程的整体研究[J], 新建筑, 2005.1, 48-51

[3]赖德霖, 重构建筑学与国家的关系:中国建筑现代转型问题再思[J], 建筑师, 2008.4, 37-40

[4]陈世民, “民族形式”与建筑风格[J], 建筑学报, 1980.2, 34-62

[5]王澍, 我们需要一种重新进入自然的哲学[J], 世界建筑, 2012.5, 20-21

建筑形态与传承 篇2

作者:隋杰礼贾志林王少伶论文关键词:建筑学专业形态构成专业特色改革论文摘要:以烟台大学建筑学专业本科《形态构成》课的教学改革实践为基础,对如何突出形态构成课在建筑学专业中的教学特色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形态构成作为一门设计类专业的基础课,旨在加强学生造型能力的培养。该课程一般分为3部分: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空间构成。从传统形态构成课程多年的教学内容来看,无论建筑设计、工业设计、机械设计,还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等,形态构成课程训练的内容和方法几乎都是通过抽象的点、线、面、体来逐步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审美能力;训练的步骤也是从二维平面向三维空间思维模式过渡。这种形态构成教学模式从20世纪引入我国建筑教育开始到现在,曾经对我国设计类教学中学生造型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因为专业特色或专业侧重点不同,课程训练的内容和方法也应该有所不同。以建筑学专业为例。以前,建筑学专业的形态构成是与本系视觉传达专业同堂上课,师资相同,讲授的课件内容和方法也都是传统沿袭下来的。但渐渐发现,传统的形态构成课程训练的内容和方法仅适应视觉传达专业的教学。因为该专业过多的是注重平面设计或二维空间的抽象设计。建筑学专业的

学生,感觉形态构成课程纯粹的点、线、面学习很抽象,形态构成课的内容与建筑设计没有直接的关联。特别是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有点脱离实际。学生渐渐对形态构成课程失去了兴趣和学习动力。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对形态构成课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构成课的过程中觉察它与今后建筑设计课的紧密联系,又如何突出构成教学的建筑学专业特色,成为我们探索建筑学专业形态构成课程改革的初衷。2006年,经过酝酿,决定对形态构成教学内容进行大胆探索性的改革尝试。一反往日单纯抽象的点、线、面、体训练,而是将它们的训练结合在建筑平面、立面、形体的生成过程之中,即把点、线、面、体的训练与建筑平、立面以及形体的设计直接联系在一起。训练的要素不再是抽象的点、线、面、体,而是将建筑平面中的各个组成部分或建筑立面中的门、窗、细部构件连同构件的色彩、材质作为点、线、面、体的组成素材,成为建筑平面、立面的生成要素,按照构成的美学原则,进行一个平面或一段立面的构成训练,让学生在平、立面的构成过程中体验或掌握点、线、面、体的构成原理。例如在点、线、面的训练中,选取一段建筑立面(20cm×20cm,比例1∶50),让同学在这段限定的立面上,运用点、线、面要素做立面设计,立面设计要符合构成的美学原则。图1是学生的点、线、面作业,为了做到训练由简单逐步过渡到复杂,不仅忽略了建筑内部实际的建筑功能,而且也摒弃了色彩和材质在立面上的考虑和表

达,只限定用黑白灰三色表现,目的是让学生能全心关注形状之间的构成法则。这个作业极大地引起了同学们的好奇心,他们在把玩建筑立面设计的同时,也体会和掌握了点、线、面的作用和美学的基本原则,学会了如何利用点、线、面来组织平面和立面,达到了训练的目的。

建筑形态与传承 篇3

【关键词】高层建筑;城市空间;建筑形态;空间整合

1.高层建筑外部空间的类型

高层建筑外部空间的类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型式:

1.1周边式体型

建筑占满基地,没有外部空间,这种类型主要见于高层建筑发展的早期。

1.2广场与城市环境结合

高层建筑沿街道后退,在其前部留出广场,作为高层建筑与城市空间的中介。

1.3利用裙房丰富外部空间

高层建筑裙房的出现是由内部功能问题所带来的。在空间上却可以拓展外部空间。裙房形式比主楼自由,如裙房与庭院和广场相结合,可以丰富高层建筑外部空间,如加拿大温哥华的纳尔逊大厦,主楼高25层,在一侧设计了“L”型的裙房。从裙房到广场地面运用不同的几何图形和色彩,精心设计了层层跌落的水池、台阶、花台与铺地。外部空间為公众服务,层次丰富。

1.4主楼底层架空,与城市空间结合

高层建筑在用地紧张的情况下,采取底层架空的手法,将底层变成城市空间的一部分(中介空间)。如香港圣约翰大厦,位于港岛花园道与红棉路之间一条狭窄的弹丸之地,22层高的大楼,标准层面积只有约13m×32m,地层架空,成为城市公用空间。

1.5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相结合,成为一种中介空间

高层建筑的室内中庭与外部空间相结合,向公众开放,成为一种有屋顶的城市公共空间。

1.6高层建筑群形成城市空间

高层建筑群之间围合成城市广场。

2.基于现代城市空间的高层建筑控制原则

2.1外部尺度的控制

为解决目前我国高层建筑追求标新立异导致城市空间生硬、纷乱的现状,设计师应注重对建筑外部尺度的把握,避免建筑体量失衡,带给人们疏离感或压迫感。建筑物的尺度包括其形体的长和宽、局部之间、整体之间、局部与整体以及整体与城市之间的各种比例关系,即不同空间范围内,建筑的整体及各构成元素给人的感受。在这一问题的控制上,应首先考虑生活在其中的人的感受,并以其为标尺,结合街道尺度、城市尺度等整体考量。街道尺度是指高层建筑临街面的尺度对街道行人的视觉影响。这是高层建筑设计中重要的一环。临近街道的高层建筑部分的尺度确定,主要应考虑列街道行人的舒适度,高层建筑主体因为尺度过大,应向后退,使底层的裙房置干沿街部分,减少高层建筑对街道的压迫感。为保持街道空间的连续性,高层建筑临街面应与沿街的其他建筑相呼应。对城市尺度的考量主要表现在选择合理的建筑高度以控制其对城市天际轮廓线的影响,建筑应作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与整个城市的尺度相一致,而不是突出自我,盲目炫耀。

2.2体量的控制

高层建筑因其巨大体量对城市空间的改变具有重大影响,因此设计者应从“在城市空间中进行创作”这一高度展开设计思路。由于高层建筑的结构形式及使用功能等方面的要求比较严格,因此其造型往往有追随于结构形式、避免变化的趋势。如何在形体规整的几何体上运用加法、减法等处理手段,设计出既符合城市风貌,有具有明显识别性和代表性的建筑外形,是现今国内外建筑设计师的一大工作重点。

3.高层建筑形态与城市空间的整合策略

3.1高层建筑与城市区位空间的组合方式

城市区位空间的平面视角是人们身处城市中对城市形成的直接感知,其内外空间与城市空间的结合方式对城市空间的构成及质量具有直接影响。大型的高层建筑必须将内外部空间向城市空间开放,以便使得城市的区位空间具有层次性和连续性。为此,可以采取如下方式让高层建筑与城市空间相容。

3.1.1发挥广场的作用

让广场成为高层建筑与城市区位空间的过渡和协调点,这是联系建筑内部空间和城市区位空间的最简便的方法。广场的开放性空间既联系了室内空间,而且就其本身来说,是城市区位空间的组成部分,与城市区位空间不存在任何遮挡。因此,采用这种方式来连接建筑的室内外空间是有效的。并且为了增加高层建筑与城市区位空间之间的链接的层次性,可以通过水平界面的抬高或者降低,使得广场立体化,从而构成立体化的城市区位空间。采用这种方法要求高层建筑宜向后退,以便形成空间的渐次性。这其中存在一个尺度,尺度把握不当,要么不能减少对视觉的压迫,要么就使得高层建筑与街区分离。

3.1.2以中庭链接高层建筑与街道

中庭也称室内广场,它有城市广场的一切设施和功效,并且还具有城市广场所没有的功能,即四季如春,流水潺潺,这里是一个不受自然环境影响的大型室内空间,是一个全天候的公共活动场所,通过中庭,在空间的高度上便形成了一种层次性,阻挡了高层建筑在视觉上的对街道的压迫感。

3.1.3利用过渡空间

过渡空间是建筑外部公共空间与内部公共空间的中间体,是链接城市区位空间与建筑空间的纽带,它同时属于建筑空间和城市区位空间两种空间系统,与城市的区位空间有直接的联系,它通过将外部空间的室外感转换为内部空间的室内感。不同与广场 中庭,过渡空间的表型形式有很多种,常见的如骑楼、柱廊、连续的拱门等,这些空间能够形成室外空间的围合界面,从而使得室外至室内的空间变得有层次,正是这些层次,变换了人的尺度,从而消除了人们从城市区位空间进入建筑内部空间的紧张感和压迫感。

3.2高层建筑单体的控制

就高层建筑本身来说;其外部空间表现形式对城市区位空间的影响巨大,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体型以使得高层建筑与城市空间和谐就尤为重要。由于塔楼是高层建筑的主体,塔楼的表现形式对高层建筑的造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对其要进行严密的设计,要既能融入周围的空间,与周围的城市空间相和谐,同时又能表征一个城市的形象。除此之外还需要处理好如下关系:

首先,建筑单体各部分的尺度比例协调。高层建筑有主体、裙房和顶部三部分组成,这三者的尺度比例合理,才会使人感到舒服,建筑在总体的外观上才具有美感,它是建筑与城市空间和谐共生的基础,很难想象,一个比例不合适的高层建筑能够融入城市空间,只能破坏城市空间。

其次,处理好立面的尺度关系。立面的设计包含两个因素,即水平因素和垂直因素,在设计的时候,要使得这两个因素的的比例以及这两个因素与整体的比例关系相匹配,从而达成令人愉悦的视觉效果。因此,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其立面应综合微型和巨型因素,使大中有小,小中有大,从而使高层建筑统一、协调。

再次,从整个城市空间的角度来说,裙房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裙房对城市区位空间却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它使得高层建筑的体量富有层次的变化,使得高层建筑的外部空间表形式有了过渡,从而使得高层建筑不是突兀地矗立在城市的区位空间里,因此,对于裙房的造型以及色彩应当要进行细致的设计。 (下转第155页)

(上接第148页)4.结束语

高层建筑已走过百年历史,从其出现之日起就成为城市的焦点,其形式和风格也不断的发展变化着,我国的高层建筑虽然相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但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像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的高层建筑可以说代表了中国高层建筑的发展史,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的融合也正不断的完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顺校.周湘津,高层建筑设计.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夏祖华.黄伟康,城市空间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1992.

建筑形态与传承 篇4

1 傣族茶歌的缘起

与傣族种茶、制茶和唱茶歌起源有着密切关联的是一则古老的长篇叙事茶歌唱本《曼勐罕尚巴地腊》, 讲述的是最早发现茶与茶树的傣族“茶祖”布腊灵的故事。布腊灵是傣族一个勤劳善良又聪明的普通农夫, 有一次在山脚下造田劳动的间隙由于过度疲劳而在田边一处树荫下休憩, 树荫下的落叶厚实又弥漫着阵阵清香, 布腊灵就在落叶堆上不知不觉地睡到了傍晚。尽管由于睡得香甜耽误了农活, 但布腊灵还是慢慢养成了劳作疲乏时就到这处树荫下休憩的习惯, 因为他发现睡在这处落叶堆上能够让人迅速赶走疲乏, 尤其是落叶堆弥散出的香气更能让人神清气爽。直到有一天妻子交待布腊灵外出干活时需要寻找一些野菜回家, 而布腊灵偏偏又一时睡过了头, 正在烦恼的布腊灵随手抓起一片落叶放进口中无意识地咀嚼, 不料落叶最初的苦涩过后竟然开始慢慢浸出丝丝回甜, 布腊灵灵机一动, 从树上摘下一包鲜嫩的芽叶当作野菜带回家中。每当布腊灵找不到其他野菜的时候就摘这种树的嫩芽叶, 而其他的族人也渐渐开始模仿他的样子采摘这类树木的芽叶作为食物。族人逐渐感觉到这种树的芽叶作菜不仅味道极好, 树叶汤还格外清爽怡人, 于是为了方便采摘和食用, 布腊灵与族人尝试着将这种树移栽到了村子里的房前屋后, 于是最早的茶树便开始在傣族村落中逐渐种植并普及。

2 傣族茶歌艺术形态

2.1 祭祀用的敬茶神祝词

原始的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时, 由于自然界各种现象对于人的生存产生的巨大影响而必然使处于蒙昧未开阶段的人类通过宗教寻求思想和精神上的寄托, 于是与宗教祭祀有关的各种行为与活动就会应运而生。傣族的茶歌出现并形成相对固定形式的类型之一就是祭祀时的敬茶神祝词。西双版纳地区不同少数民族之间都有这样的民族文化传统习俗, 每年第一批新茶可以开始采摘的时候, 这些少数民族人民就开始了祭祀本民族茶神的仪式。早在清代的《普洱茶记文》一书就曾经有过记载“……采茶时, 先具酒醴礼祭祀……”, 这说明祭祀茶神已经成为了傣族人民日常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傣族的敬茶神祝词中提到了那位“茶祖”布腊灵“……请求茶祖布腊灵, 来接受我们的祭拜……”。而与其他地区祭祀祝词中宗教色彩浓郁甚至故弄玄虚不同, 傣族敬茶神祝词中的内容却更加贴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并且体现着人们对茶品质的崇敬与茶的价值的珍视:“……药物数灵芝最珍贵, 可惜的是难找又还少;不如茶叶又多又好喝, 贫富贵贱的人都能喝上它;茶叶和稻谷一样宝贵, 它让我们生活更美好……”从本质上讲, 敬茶神的祭祀习俗体现的是一种相当古老的原始植物崇拜, 由于茶这种植物在远古食物匮乏的年代拯救了傣族先民, 成为了维持人们生存的重要支柱性产物, 加之茶树顽强的生命力与旺盛的繁殖力都让古代傣族人民对茶这种植物充满了崇敬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 茶树逐渐被傣族先民神化, 于是成为了膜拜与祭祀的对象。

2.2 童谣

与汉族人将《三字经》作为儿童启蒙教材一样, 傣族人童年时代接受的教育就是茶歌。质朴的傣族乡民利用茶歌朗朗上口又能说能唱的形式对蒙昧的孩童进行着最直接和纯粹的民族文化传统教育, 比如从“采茶小孩学手法, 茶芽不能一把抓, 巧手细摘尖尖茶, 筐筐茶叶养爹妈”的茶歌歌词不仅能够看到傣族族人对孩子从小就开展热爱劳动的基础教育, 而且在茶歌中体现了摘茶这一日常劳作中的技术动作“细摘”和“尖尖茶”, 表明了摘茶时的动作要轻灵细致, 而选择摘的目标则是茶的嫩尖。不仅如此, “筐筐茶叶养爹妈”还体现了傣族文化传统中具有的与中原文化类似的“孝道”精神, 让孩子从小认识到既要勤勉地劳动, 也要奉养父母的民族文化之本。

2.3 反映日常生活与休闲娱乐的内容

没有独立文字但能歌善舞的傣族人利用茶歌将日常生产生活与休闲娱乐的丰富内容统统记录下来, 现在前往西双版纳旅游的游客有时还能够在当地富于情趣的村民那里听到专为客人唱的一曲傣家“请茶歌”:“远方来的客人啊, 请把澜沧江边的竹楼当成家。喝下一碗傣家的竹筒茶, 你就会不渴不乏走天涯。”这是茶歌被傣族人作为生活“日志”记录风土人情的又一证据, 说明茶歌已经成为了事实意义上傣族特有的口头文字工具, 成为了民族文化传承不可或缺的纽带与桥梁。

3 茶歌艺术传承的举措

3.1 茶歌进校园

任何文化的普及与传承都离不开对青少年的教育, 民族传统文化本质上具有的凝聚本民族的爱国、爱族精神、强化族人的情感追求、使族人具有相同的价值观与生命追求、引导着族人的精神文化意识追求的重要作用对于青少年的影响巨大。对于傣族茶歌这样历史悠久又承载着记录本民族文化风俗、发展渊源与民众情感的重要文化载体来说, 加强年轻一代对于茶歌的理解与认识就显得极为迫切和重要。茶歌本身具备的通俗易懂、优美活泼和充满民族文化元素的特点完全可以作为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素材, 各级地方政府与教育部门应当尽快着手开展傣族茶歌进校园活动。茶歌进入校园能够成为凝聚本民族人民情感的精神纽带和维系并提升民族认同感的重要渠道, 使年轻一辈逐渐通过茶歌的学习培养起成为民族大家庭一员的自觉性, 并强化与其他族人的情感交流与联系, 密切本民族的人际关系。在校园中普及、推广傣族茶歌的学习能够在促使青少年增加民族向心力的同时受到民族传统文化中朴实又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因素的熏陶, 使年轻一代认识到傣族人民热情纯朴又勤勉奋进的精神内涵并向之学习, 这又可从一个侧面促进本民族的经济实力得以壮大, 展现出更高的民族素质与政治文化影响, 进而使整个民族实现对民族文化与精神的认同。

3.2 作为茶产品广告宣传的文字及音视频资源

傣族所聚居的西双版纳地区作为中国最古老茶树资源汇集地本身就是茶产品最好的广告宣传素材, 尤其是名声早已享誉全球的普洱茶更是当地最知名的特产。将茶歌作为普洱茶产品外包装的文字资源对茶产品的营销和宣传十分有益, 比如在极具民族特色的“七子茶”的糯笋竹或龙竹笋外包装上刻上几句傣族茶歌, 不仅能为茶产品增添更多富于情趣的傣家特色, 更能凸显普洱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传统文化积淀。而茶歌声情并茂、悠扬婉转的曲调则可作为多媒体广告的背景音乐甚至主打乐曲制作成普洱及其附属茶产品的广告内容, 无论是在当地特色民族产品销售商店还是在公众传播渠道上播放都能引人入胜、与众不同。以茶歌作为广告内容基本不会与其他大众化宣传手段与内容出现雷同, 可以作为差异化营销定位在众多茶产品广告的竞争中占据自己的一席之地。

3.3 作为当地特色产品销售的组成内容之一

茶歌作为既有曲调又有文字的傣族民族文化载体能够通过视觉与听觉两种途径展开艺术传承。比如文字内容的传承可以与云南丰富多彩的手工业艺术品的装饰相配搭, 既可在银器上錾刻茶歌中经典的语句, 也可在陶艺艺术品上雕刻几句傣族茶歌中的箴言, 甚至可以将茶歌的文字直接作为扎染工艺品如围巾、腰带上的装饰图案。另一方面, 利用茶歌可以通过听觉欣赏的特点将其结合到当地特色旅游纪念品的设计上也是极佳的创意, 比如音乐贺卡、八音盒之类, 以茶歌作为贺卡与八音盒的曲调必定极具民族化、个性化, 与大众流行音乐产生天壤之别。具有丰厚民族文化色彩的茶歌结合云南当地特色艺术品既能够让艺术品增添更多精神文化内涵, 又可更大限度地拓展茶歌这一傣族艺术形态的传承, 可谓一举数得。

3.4 作为“茶家乐”的娱乐项目

“茶家乐”作为一种具有更高文化艺术层次的“农家乐”升级版本已经在我国不少茶产地逐渐兴盛。作为我国最古老茶叶资源地的傣族地区更应当大力发展这一绿色环保又提振经济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 将茶歌融入茶家乐旅游项目中既恰如其分, 又可大力促进茶歌的传承。比如在茶家乐日常娱乐活动的背景音乐中采用傣族茶歌, 也可以将其作为傣族人欢迎游客的“迎客曲”, 有条件的茶家乐甚至可以将其适当改编为可为大多数人伴唱的卡拉OK曲调。将茶歌结合茶家乐旅游经营是一种物质文明结合精神文明的“双文明”经营类型, 能够在促进傣族经济的同时传承艺术文化, 更能通过旅游进一步提升傣族茶歌在全国的影响力。

摘要:本文介绍了傣族茶歌的缘起, 分析了傣族茶歌艺术形态, 提出茶歌艺术传承的举措如下:茶歌进校园;作为茶产品广告宣传的文字及音视频资源;作为当地特色产品销售的组成内容之一;作为“茶家乐”的娱乐项目。

关键词:傣族,茶歌,艺术形态,传承

参考文献

[1]钟传志.郭晓莺.中国茶歌考[J].农业考古, 2004 (4) :159-165.

建筑形态与传承 篇5

关键词:地域民居;建筑文化;传承;创新

一、引言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建筑风格多数都以空间发展为主,而这种通过节省土地面积的高楼在建筑风格上,往往都空泛而没有特点。而在当下的城市化进程当中,过分注重发展的速度,从而忽略城市建设当中本土特色文化的融入,使得当下我国的大城市当中,没有形成自身独特的城市气质。在没有文化熏陶的城市当中,没有灵魂的城市辨识度必然不高,因为高楼各个城市都可以模仿,地标建筑亦是如此。只有地域文化的融入,才是当下地域民主建筑的精髓,研究地域民居建筑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对于更好地建设一座有特色的城市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地域民居建筑文化传承

民居建筑文化实质上是这个城市当中劳动人民生活千年认识的沉淀。气候的差异,导致在建筑上都会有很大的调整,比如湿热地区的吊脚楼、竹楼,降雨量多地区的房顶倾斜角度等,南北气候差异,从而使得建筑风格有很大的差异,对于临水而建的城市,或者依山而建的条带状结构等,建筑风格的差异实质上是当地居民在千年的探索中,对于文化认识之后的决定。因此,在千年的发展当中,不断地传承和改良,从而使得其更加适应自然环境的发展。正是在这个契机之下,地域民居的建筑风格才更加明显。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往往也自成一派,西北的窑洞、内蒙的蒙古包、东北的炕头等都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当中汲取的经验,使得地域特色愈加浓厚。也正是因为地域民居建筑风格的多样化,从而使得建筑领域能够拥有更多鲜明的素材,从而使人能够根据建筑风格快速地判断出地域的特点。建筑不仅仅是时代的镜子,更是记录历史发展的影像,透过文化,可以对过去的历史进行一个有效的推测,从而来对于现代城市建设提出更多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作为地域民居建筑文化,不仅仅要进行更好地传承与保护,同时更要进行完善和创新,这样才能够保证地域民居建筑文化在改良的道路上,实现自身更好的发展。

在构建和谐社会当中,全新地生态理念更好的融合其中,我们不仅要进行可持续社会的构建,也要向集约型转变。因此,在当下的民居建设过程当中,将地域文化同其更好地结合实质上是将其传承下来最好的途径。借助创新,来适应社会的发展,从而在空间上进行科学的调整,保证环境适应的同时,能够更好地促进其发展。这样,在保护传统文化和地域民居这些伟大的建筑遗产的同时,也能够使得地方文化特色得到更好的认识和保护,在更加全面系统认识的基础之上,更好对于地域民居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

三、地域民居文化保护与利用

文化输出无疑是最强的地域名片,当下很多城市在进行城市宣传过程当中,都强调地标建设,全新的地标建设已经不能够成为主要的代表了。而传统遗留的民居建设由于其不可再生不可复制成为了宝贵的财富。在对于地域民居文化的保护和利用上,城市发展就成为一个重要的折射。提到对于地域民居文化的保护和利用,就需要城市在全面规划过程当中,对于区域功能性的作用和价值发挥进行良好地把握和平衡,這样才能够保证不仅地域民居建筑能够达到一致性,而且文化在传承的同时也能够被更好开发利用,价值得到更好发挥,实质上也是得到更好保护的体现。在对于传统历史建筑保护当中,日本奈良的今井町,就是保护当中一个参照性较大的成功典范。通过进行新旧区域建设相结合,从而使得其街区内外不仅功能性作用都得到相应的发挥,而且原有区域在其中得到保护的同时,文化地域也由此更加凸显。京都的产宁坂在保护过程当中,对于历史文化的宣传性较多,通过进行多渠道的借助,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宣传,不仅使得地域民居建筑文化得到传承,而且借助文化的力量对于地域的宣传和影响也更加深刻。因此,在对于地域民居建筑文化进行保护过程时,必须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开发利用过程当中,对于传统的地域民居建筑要进行保护,对于现代化建设的民居可以采用适当的仿古手法,从而使得现代民居的地域文化风格同传统保护区域内的地域民居建筑遗留都能够协调一直地发展,这样对于整个城市的文化建设都有较强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而要想从长远的促进地域民居建筑文化的传承,还需要通过融合优化现代化的建筑风格来实现,因为民居建筑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一种有效体现,植根于传统文化精神上的现代民居建筑实质上才是更加符合现代建筑发展的道路,因为它不仅适应了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对于传统的地域民居文化也在进行改良的传承,实质上也是文化传承过程当中的创新和有效探索。在地域文化基础上发展的民居建筑也必然能够真正成为一座文化城市,这样不仅在对外宣传上能够更好地形成自我特色,在对内促进上也有诸多的良性促进。

四、地域民居文化发展局限因素

(一)建筑材料

在当下我国的地域民居建设当中,用料的选择大多数是传统的民用建筑庸才。由于受到历史发展的因素制约,当时的生产水平使得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都有到达足够的抗腐蚀性。传统民居建设主要依靠天然木材、黏土或者砖木混合型结构。这些材料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当中,受到封杀、日照、雨水等的腐蚀,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损毁,因此如果不能够进行有效的维护和修缮,地域民居存在的数量会逐步减少,另外在布局上、楼层承重上都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约,因此传统民居的减少也必然会导致地域民居建筑文化的没落。当下如果无法将地域民居的建筑有效地同现代建筑相互结合,不能满足现代建筑多变的空间组合与高层建筑的需求,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地域民居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施工技术

在当下的地域民居建筑当中,由于建筑多数的钢筋水泥代替了传统的作业方式,也使得许多传统的施工技术被搁置。通过对于当下地域民居的实地走访调查发现,建筑风格的改变,使得越来越多的传统技艺被忽略,当下新的施工技术不仅在效率上有所提升,而且施工工艺更加耐用,导致当下很多传统的施工已经在逐步失传,老一辈的技术工人如今越来越少。由于受到经济环境的影响,在改革开放之后,年轻一辈大多都出外打工而不愿继承这一类技术活,从而出去寻找更多的工作机会,追求更好的薪资待遇和更好的生活质量,从而导致传统的施工工艺面临青黄不接的地步,造成了施工技艺断层的尴尬局面。

(三)建造成本

在当下的规模化作业当中,建造成本伴随着批量化的生产,现代化的建筑建造成本在不断降低,而且在建筑工艺的优化上,对于建筑用料也進行了全新的整改。但是在传统民居建筑当中,可替代的材料不多,而且施工工艺和流程也更加繁琐,由于建造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属于不可再生材料,并且需要支付人工费、管理费等都会导致传统民居的建造成本大幅上升。传统民居的建造过程所产生的成本费用要比现代建筑多出20%-50%,在建造成本增多的同时,工艺更加繁琐,这样便意味着后期的维护和修缮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才能够保证其更好的发挥功能性作用。过高的成本投入直接导致在当代的民居建设当中,传统文化的融合门槛过高,因此许多开放商不愿意将建造方案倾向于此。这些不利因素的制约使得中国传统民居建设的推广与发展日趋缓慢。政府部门没有进行相应的宣传复制,从而使得在对现代化的民居建设当中,建筑风格也都没有形成地域化特色。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发展,为了传统民居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传统建筑体系改革势在必行,因此需找到适合传统地域民居建筑同现代化设计的道路,是保障文化传承和创新改革的一个有效途径。

五、地域民居建筑文化创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师逐渐意识到传统地域民居建筑文化的重要性,他们通过对地域文化的发掘创作出具有独特地域特色的现代民居。在对地域民居建筑的创新当中,有很多也进行了一些良好的探索和创新。例如北京东城区“焕新胡同21号”是一座东西两跨的三进四合院,通过提取老北京四合院的地域文化精髓和现代科技结合,运用现代生活空间功能及布局的改造、局部加建扩建、建筑设备的改进等技术,向我们展示了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所产生的魅力。通过将传统老北京的建筑风格进行保留,使得民居建筑更加富有特色。地域民居建筑文化在未来社会发展中需要将原有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与现代艺术设计结合,从而创造出个性化、人文化的全新设计符号。只有植根于文化创新上的建筑,才是有灵气的建筑,因为历史的沉淀,使得地域民居建筑的特色能够得到更好地保留和放大。

在现代化的发展当中,实现地域民主建筑文化创新的理念需要不断地融入新的科学观念,比如当下的环境问题、能源危机等都已经成为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在进行民居建筑过程当中,充分认识这些问题,并将其改良之后同地域民居建筑文化结合,实质上就是更好的文化传承和创新。事实上,地域民居建筑就重视与自然环境结合,可谓是“土生土长”的生态建筑。在这个建筑过程当中,可以去享受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材料、能源的多种选择,在建筑工艺当中,对于传统的制造工艺要进行学习改良,这样在对于民居建筑的应用当中,才会有更多原生态、高效率的东西涵盖其中,这样的过程不仅使得历史进行了一次变相的优化改革,也使得其赋予了全新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从而在现代建筑发展浪潮当中,能够凭借地域民居建筑文化和工艺,融入到城市化的进程中。

参考文献:

[1] 李燕,佗卫涛.解构主义对建筑设计和工业设计风格影响漫谈[J]. 陕西教育(高教版),2008,(10)

[2]江俊浩,邱建.四川罗城古镇传统聚落空间的营造及其人居环境启示[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05)

[3]余华玲,李华.浅谈“湖广填四川”对巴蜀地区的文化影响[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6)

[4]周晶,李旭祥,孟祥杰.青海撒拉族“庄窠——篱笆楼”民居的社会环境适应性研究[J]. 建筑学报,2012,(S1)

[5]闫有喜,李群,李文浩,闫飞,衣霄,王磊,贾艳.土性文化——新疆鄯善县麻扎村生土建筑景观规划设计解析[J].装饰,2010,(03)

作者简介:

建筑形态与传承 篇6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快速进程, 传统古镇正遭受着巨大的冲击。目前巴蜀地区有很多古镇面临着被破坏与过度开发的问题, 在一些不切实际的大拆大建背后, 虽然古镇的外部环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但却忽略了古镇原有的地域文化与传统的空间格局, 割断了古朴原始的历史文脉, 造成了千镇一面的遗憾景象。而那些还保留着原汁原味的老古镇, 已然成为了该地区传统地域文化的精髓遗存。

到底是维持现状任其衰败还是对古镇进行开发与改造, 这之间也存在着许多矛盾。本文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 以巴蜀地区黄龙溪古镇为研究对象, 对其地域文化及空间形态进行全面分析, 发掘其内在联系, 并提出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古镇空间形态塑造理论。探索出一条既能延续古镇地域文化特色, 又符合现代人居住生活空间环境的需求, 同时有计划性的适当开发旅游业, 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提高当地人们的精神文化和物质生活水平。

1. 古镇地域文化的形成机制

1.1 地域文化概念

地域文化是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 以自然环境为基础, 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所创造出的具有独特文化性的产物。地域文化的形成是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它是人们生活方式的总和, 其范围可大可小, 涵盖了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层面, 如物质层面的建筑、饮食、服饰、艺术作品等;非物质层面的语言、风俗、礼仪、宗教等。

地域文化有着空间性与时代性的特点, 不同的地域空间存在不同的文化内涵, 而同一地域空间里的文化内涵也是随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发展变化的, 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即地域文化能反映当时的时代特征[1]。

1.2 形成机制

古镇地域文化特色的形成不仅取决于古镇本身这个客体, 也取决于生活在古镇中的人这个主体, 这两方面共同形成一个系统, 如图1。这个系统中存在着多种因素, 其一是对地域文化的认知, 其中包括精神与物质文化两方面;其二是古镇空间形态的形成与规划;其三是宣传与教育。古镇地域文化就是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每个古镇都有着自己的特色和悠久的历史, 也蕴含着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在古镇的保护与发展中, 除了对于其原有空间形态的保护, 还应该注意保留文化资源、关注和发展地域特色。如何保护与发展这些承载着地域文化特色的历史名镇, 取决于地域文化所形成的文化机制, 只有好好利用地域文化机制, 才能真正传承和发展地域文化特色。

2. 古镇的地域文化特点对古镇空间形态的影响

黄龙溪古称武阳, 位于鹿溪河和府河的汇流处, 流经这里的河道在古时称作赤水。今天的黄龙溪古镇是集旅游和文化资源为一体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对于黄龙溪古镇地域文化主要涵盖了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物质层面, 包括古镇原有土地上固有的生态环境、山水格局, 以及在这片区域能够见到的任何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资源;二是精神层面, 包括古镇的历史背景、民俗文化、宗教礼仪、人文记忆以及传统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 如图2。同时, 这些地域文化对黄龙溪古镇的空间形态的形成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作用。

2.1 物质实体文化

(1) 山水文化

地域文化中的地形地貌与山水环境因素对古镇空间形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黄龙溪古镇北靠牧马山, 东临府河, 地势由北向南逐渐变缓, 山、水、镇交相辉映, 形成典型的背山面水传统聚落模式。由于当地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妥协与尊重, 让建筑因水就势, 顺河布置, 使得古镇空间形态随着山水环境变化无穷, 充满了生机与趣味。

(2) 码头文化

由于黄龙溪地处府河与鹿溪河的交汇处, 其河面宽阔, 水势平稳, 帆樯如林, 百货山积, 古时便成为府河流域不可多得的天然码头, 呈现出“日有千人拱手, 夜有万盏渔火”的繁华景象。据资料考证, 王爷坎曾是黄龙溪最古老的渡口码头, 在其繁华时期停泊的船只常有百余艘, 排行近二里[2]。

历史上黄龙溪是蜀中对外交往的重要黄金水道, 更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水路物资集散地。千百年来, 根深蒂固的码头文化一方面造就了古镇建筑临河而建, 与河岸线充分融合, 顺势弯曲, 层层跌落形成呈吊脚楼, 不仅突显建筑的亲水性, 也方便古时人们水路出行。另一方面由于码头的商贸往来也活跃了古镇的街道空间, 从街道的断面可以看出其采用“街巷、檐廊、店宅”的纵向布局, 形成了“公共、半公共、私密”的空间组织形式。其半公共空间布局不仅连接了室外喝室内空间, 也起到了从街道空间到店宅空间的过渡作用[3]。

(3) 军事文化

据杨雄《蜀王本纪》中记载:杜宇王朝北达汉中, 南抵雄耳 (今青神峡) 。黄龙溪所处的牧马山地区正好在青神峡上游, 流经此地的府河作为古蜀时期进出蜀国的唯一水上要道, 上可达成都, 下便抵南安 (今乐山) , 进可攻, 退可守, 成为古蜀王国南部天然的防御工事。从西周到春秋时代, 立足川西平原的古蜀王国, 与川东的巴国和长江中游的楚国互有攻伐与争夺。为了防御来自巴、楚的攻击, 古蜀王国在沿江一带构建了不少军事防御工事和驻兵据点。

黄龙溪作为成都的天然屏障, 从古至今一直扼守着古蜀水道的咽喉, 其军事要地的背景也影响着古镇的空间形态格局, 由于是兵家必争之地, 古镇在一次次的战乱中被毁坏, 又重建修复, 原有的一些军事遗存也只有在文献上有记载了。

2.2 精神文化

(1) 农耕文化

黄龙溪地属川西平原南麓, 数千年来大河冲击而成的平原在这里形成了完善的自然灌溉系统。据历史考证, 自古蜀蚕丛时期, 这里就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农桑业。时过境迁, 始终没有改变的还是这里“黍稷油油、粳稻莫莫、桑梓连连[左思《蜀都赋》]”的农耕文化。

受农耕文化的影响, 古镇的建筑类型以住宅为主, 从其平面型制主要分为 “间”和“院”两种。“间”主要分布在以商贸活动为主的街道两侧, 由于临街面空间有限, 导致建筑内部生活空间向纵深方向扩延, 从而形成了前店后宅的建筑形态特征。而“院”则分布在除主要商业街区之外的街巷内, 根据人们农耕劳作的习惯, 门外通常设有晒坝, 院内作为居住和劳作生产场所, 设有天井, 正中为堂屋, 两侧厢房主要为仓房。

(2) 龙文化

据晋朝蜀人常璩编写的史书《华阳国志》中记载, 东汉末年的一天, 浑浊的赤水河水注入清澈的府河后, 水面显出一条活灵活现的黄龙, 该现象在江中整整持续了九天九夜, 蜀汉政权刚好借“黄龙渡清江”作为刘备登基称帝的舆论契机。天长日久, 后人便把“黄龙”现身的赤水河称之为黄龙溪。

黄龙溪因龙得名, 龙佛、龙寺、龙灯、龙舟等构成了其丰富的龙文化主题。起源于南宋的烧火龙民间习俗更是闻名遐迩。先民们根据“龙见武阳赤水”等民间传说, 在“舞龙”这个图腾文化的基础上, 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火龙灯舞” , 如图3。在古镇的演进过程中, 也逐渐形成了一些街道和节点空间为这些民俗活动提供所需场所。

在龙文化的影响下, 古镇空间最初是由南北走向的黄龙正街、上下河街和东西走向的新街、复兴街构成。在最北端为王爷坎和镇江寺, 好似龙头正对府河来水, 处于黄龙正街上段的潮音寺犹如龙颈;古码头、黄龙正街下段和古龙寺正好处于龙身位置, 与黄龙正街交错的新街和复兴街仿佛龙爪, 而上下河街则是龙尾。而根据原有古镇空间形态关系, 衍生新建的真龙街更强化了龙文化的主题。

3. 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古镇空间形态塑造

3.1 地域文化保护的方式

对于黄龙溪古镇地域文化的保护, 大致分为原生态型的保护方式与生长型的保护方式两种。

(1) 原生态式的保护方式

在原有古镇区域采用原生态保护方式, 将古镇当地的地域风情尽可能地保留, 对一些已经消逝的地方进行恢复与重现, 保持原生态的地域文化, 重视传统环境和建筑风格物质形态的再现, 保存具有地域特色的历史片断和基础设施[4], 从而使其成为发展旅游、休闲等新产业的独特资源。

(2) 生长型保护开发方式

而在古镇周边则采用生长型保护方式, 在尊重并保持古镇原有的生活功能的基础上, 将人们的生活与古镇的发展通过新陈代谢的改造与开发进行更替, 再充分挖掘更多的文化潜力, 并融入一些现代生活的气息。这样更加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 实现传统文化的再创造。

3.2 空间形态塑造的原则

(1) 整体区域保护原则

在进行古镇空间形态塑造的过程中, 应坚持整体区域保护为首要原则。首先, 要保护原古镇的生活风貌和整体空间形态风格;其次, 要统一合理布局, 注意把控当地地域文化的延续性;最后, 保护古镇整体生态环境的平衡, 合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

(2) 空间延续性原则

以保护原始古镇基本风貌为出发点, 在古镇历史文化和原有现状的基础上, 有规划地对其进行空间延续性发展。维护原始的街区总体风貌, 有机导入新的使用功能, 调整并引导古镇人们新的生活方式, 重新焕发古镇的地域文化。

(3) 突出地域文化原则

古镇, 作为人类文化精神的财富, 不仅仅是普通的历史建筑, 更代表着某一段历史环境里的人文精神, 没有地域文化的古镇就像是没有灵魂的生命。为了让祖先们的生活方式和古镇的文化精髓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需要将宝贵的地域文化融入到古镇的保护与塑造中。

3.3 空间形态塑造的策略

由于地形气候、民俗文化和当地经济的影响, 造就了黄龙溪古镇丰富且独特的空间形态。黄龙溪古镇的总体空间形态主要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黄龙溪古镇所处的整体地理环境空间;二是古镇内部的街道空间;三是古镇内建筑所围合的空间。如何将地域文化与古镇空间形态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必须了解古镇整体空间形态的成因和结构关系, 以及地域文化对古镇整体空间形态所产生的影响, 然后对古镇空间格局进行整体性保护与强化, 基于历史文脉增强节点空间内涵, 同时利用乡土材料继承与优化古镇建筑空间。

(1) 整体区域保护, 强化空间格局

古镇整体空间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古镇与周围自然万物和谐共生的结果。在黄龙溪古镇选址时, 古人将风水理论和自然环境相结合, 选择了这块靠山面水的吉地, 有山便有了“龙脉”, 有水则有了生命, 如图4。对于原本古镇所形成的“山—水—古镇”空间格局, 必须进行整体性保护。

黄龙溪古镇的外部边界空间主要受到周围自然环境的制约与影响, 要注重古镇边界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协调, 强化原始古朴和自然和谐的田园式古镇空间。而古镇的内部空间则主要由街道、节点和建筑空间而组成。街道是古镇中最基本的骨骼, 连接着古镇中的各个功能分区。黄龙溪古镇最先形成了中心街道, 然后围绕中心街道形成多个建筑与节点空间。对于古镇未来的发展, 必须对原本总体空间进行强化与重塑, 使其基本构架脉络和整体平面布局更加清晰。

(2) 基于历史文脉, 增强节点空间内涵

黄龙溪古镇中的节点空间, 主要包括街道的入口、交叉口、广场等具有连接和聚集发散功能的区域, 这些节点空间承载了很多富有生命力的活动, 从古至今古镇居民们在这里从事着贸易、集会、庆典、祭祀等活动, 充分展示了古镇的地域文化特色。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 这些节点空间原有的场所日趋衰败, 需要重新激活或者建立一些具有纪念意义和地域文化价值的重要节点空间, 来展现古镇的文化内涵[5]。

如今黄龙溪古镇的入口区域的规划设计, 紧密结合了其地域文化, 在新增节点空间的同时又突显了文化内涵, 如图5。一座新建的采用红砂岩和木结构的高大蜀汉牌楼横跨入口道路之上, 气势天成, 蔚为壮观, 体现了黄龙溪厚重的三国文化历史渊源。穿过牌楼是一条民俗文化街, 汇集了川西平原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建筑院落精华, 展现了川西建筑文化的内涵, 同时也勾起了游客们对古镇的兴趣。走完民俗文化街便是呈下沉式的龙潭广场, 面积约2000 平方米, 结合诸葛武侯沉鼎配龙的历史传说设计了“龙生九子”“黄龙吐水”两大主题景观。龙潭广场东侧, 矗立着一座西寨门, 从这里一直向东顺着山坡向下到龙潭湖的黄龙桥, 是全新打造的长约400 米的真龙街, 整条街道以“水”为载体, 引水入街, 同时以龙文化为主题, 采用不同的景观表现形式展现出这条巨大的黄龙的龙头、龙颈、龙身、龙尾。

(3) 利用乡土材料, 优化建筑空间

黄龙溪古镇的整体空间形态的形成, 离不开其侧界面、顶界面和底界面的空间关系, 不同的空间界面关系及材质会营造出不同的空间效果[6]。

侧界面主要以街道两旁的建筑立面及独立建筑的立面为主, 其界面材质表现为“软”界面, 主要原因是古镇建筑多以木结构为主, 大多采用抬梁式结构, 木柱、木门、木窗格等立面元素形成了通透的界面形态。所以在对黄龙溪古镇侧界面空间进行优化时, 不仅要延续其丰富的地域文化特色, 保持其古朴的材质与色彩风格, 还要对其中一些不协调或破败的墙体界面进行修缮。也可以采用景观手法, 营造出一些有趣的墙角空间和局部凹凸空间形态。从而增强古镇街道空间形态的多样性, 丰富街道的空间层次。同时还要把控街道侧界面店铺门面、广告牌等立面元素与古镇整侧体界面相协调的色彩和布局, 防止过重的商业化色彩对古镇整体传统形象造成视觉破坏。

受当地降雨丰富等气候条件的影响, 古镇建筑都以青瓦覆盖的坡屋顶为主, 古镇沿街建筑的顶界面形成了可供人们遮风避雨、闲聊喝茶和晾晒物品的灰空间——檐廊空间, 这样的空间可以很好地将街道和建筑连接起来。而且街道、檐廊和店宅内部的天井自然形成了冷热空气对流, 很好地改善了街道空间的小气候, 如图6。所以在对黄龙溪古镇顶界面空间优化时, 应借鉴古镇传统的建筑空间原型, 充分保护该灰空间并加以传承。

原始古镇街道底界面的材质主要采用青石板和红砂岩, 居住空间和庭院小路中主要采用乱石、瓦片或鹅卵石铺装, 建筑的底座大多都采用当地的毛石或条石砌筑。所以在对黄龙溪古镇底界面的优化上应采用当地特有的石材, 对古镇的整体道路进行修缮, 并在某些节点空间的地面铺装上采用浮雕和图案形式充分展现其地域文化特色。

4. 结语

黄龙溪古镇是川西地区比较有代表性和地域文化特色的古镇, 古镇保持着比较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古朴的民俗文化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古镇的发展过程中, 难免或多或少会有一些格格不入的元素来扰乱古镇的氛围, 但从宏观的角度来看, 黄龙溪古镇的整体规划发展还是很好地把握到了其地域文化特色。对黄龙溪古镇的空间形态进行分析后, 可以了解其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而形成, 以及与地域文化的内在联系。也可以得出许多设计上的原理及方法, 对地域文化在古镇中的传承与发展问题上, 必须以保护古镇的原始信息为前提, 在尊重历史文明以及当地风俗的情况下, 将好的、有价值的设计方式继承保留下来, 再融入现代的设计原理与手法, 运用到古镇空间形态塑造中, 才能更好地发展成为有特色的地域文化古镇。

摘要:以黄龙溪古镇为例, 研究古镇地域文化的形成机制, 找到其地域文化与古镇空间形态的内在联系, 分析地域文化特点对于古镇空间形态的形成与发展影响, 并提出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古镇空间形态塑造理论。古镇的保护与发展不光只是做到其空间形态的复原, 更重要的是要传承其地域文化特色, 将其作为文化精髓植根于古镇中, 这样才能让古镇文化得到真正的延续。

关键词:地域文化,空间形态,保护,发展

参考文献

[1].汪德华.中国山水文化与城市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2].陈世松.黄龙溪古镇的历史文化脉络[J].成都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 1:94-98

[3].魏柯.四川地区历史文化名镇空间结构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2

[4].田凯.浅析成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地域文化的保护与利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 3:171-173

[5].彭一刚.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山西民居的建筑形态与自然环境 篇7

关键词:建筑形态,地域文化,窑洞,空间格局

受到山西的独特地理环境得影响, 窑洞式民居建筑成为山西广大农村人民的主要居住类型。山西的地质条件优越, 物产资源丰富, 为山西的建材工业、建筑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也为山西民居的建设与发展起到了积极地作用。山西乡土建筑, 大到城市、村落、小到民居、祠庙, 虽然性质不同, 用图各异, 但都以窑洞用作建造手段, 木结构只是从属而已。

山西在地貌上是一个被黄土广泛覆盖的山地和高原, 属于我国黄土高原的一部分, 常被称为“山西高原”。山西高原的地貌类型比较复杂, 山地和丘陵面积辽阔。当地老百姓结合本区的自然条件, 因地制宜, 创造出许多丰富多彩的民居建筑, 其中最为广泛的就是窑洞民居。从类型上来看不仅有靠崖窑、半地坑窑, 而且有砖石砌筑的窑洞以及窑房合建的各种形态, 可谓多种多样, 各具特色。山西大部分土地被黄土所覆盖, 经断层作用及流水冲击, 形成断崖冲沟。其土壤结构成垂直结理, 不宜塌落, 壁立不倒, 覆盖厚度大, 土质松软, 容易挖掘, 土层一般在几米到几十米之间, 这就为窑洞的建造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山西的黄土窑洞主要分布在西半部和南部黄土层较厚的地区和几大盆地周围的坡地。构成形式上主要有土体窑洞和砖石窑洞之分。一:土体窑洞, 多分布在晋中南和晋西一些地区, 有靠崖窑和地窨院两种。 (1) 靠崖窑, 也叫做沿山窑洞。大部分是在垂直崖面上开掘的土窑, 利用冲沟、断崖直接挖掘, 也有人工挖沟掏窑的, 有单层、两层和多层的做法。 (2) 地窨院, 是在平地上造成人工崖面, 再挖窑洞。地坑平面有方形的或长方形的, 也有丁字形的。山体或黄土塬的土质和窑址的选择决定了土体窑洞的坚固程度。一般窑洞的顶部土层厚度不应小于3-5米, 洞口被削成70度的坡面防止上部土层滑落。二:砖石窑洞, 这种窑洞主要是用砖或石料砌筑的拱顶房屋, 一般有几个多孔窑洞并联而成。拱顶有圆券拱和尖券拱之分。

由于窑洞冬暖夏凉, 即可防火, 又很经济, 所以自古以来为山西劳动人民所常用, 并一直延续至今, 成为山西民居建筑的油画《村长》生动地再现出农民村庄的那种土洋结合的服饰, 从神态和表情上看出当时90年代村长的风光, 露出狡诘的﹑自足的本性, 具有典型的90年代农民性格特点。而近期的作品则深刻地反映出农民在物质生活满足的今日追求精神生活享受的文化特点, 如作品《飞啦》、《探戈》等运用浪漫抒情的笔调, 略带夸张的写实手法, 农民形象健壮敦实, 动作笨拙而夸张, 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喜悦, 就是对当今农村现代文化的真实阐释。郑艺的作品在技法上就是传统的写实技术, 构成上以突出人物内心体验为主, 作品的精神内涵上则力图表现出当代农民对生活充满自信, 自足, 对未来的思索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如《步步都是希望》、《驰骋的心》, 他们是真实而深刻地表达出农民人性中自信, 张扬的一面。不失为乡土绘画当代乡土文化延伸的成功典范。对于四川乡土绘画而言也是借鉴和学习的典型。

作为四川乡土绘画而言, 有其自身的文化价值底蕴, 以罗中立、陈树中、陈安建等为代表的一批四川画家还继续在乡土上耕耘, 罗中立90年代中期开始的大巴山风情系列作品没有80年代的苦涩, 绘画题材仍然是农民的日常生产、生活, 画面人物矮小而丑陋, 道具落后而原始, 色彩鲜艳得不忌雅俗, 参差而锁碎的笔触, 人物大眼睛的表情显得木纳……但这一切给人的是浪漫、浓厚的乡土气息。罗中立偏爱画农民, 人物形象笨拙丑陋, 这是他出自对农民的尊重和爱, 也是他爱得太深而把农民的形象进行夸张, 因为农民内心的真善美, 外形的丑陋在画家心中也是美的。这种历来被文人雅士看不起的美却形成一股新的乡土写实绘画, 具有典型的风格语言特征。而罗中立十年磨一剑的绘画风格的转变也源于大巴山的民间艺术。民间的年画、剪纸、刺绣、石刻、皮影、木雕等很多都是鲜艳单纯的色彩, 民间艺术的造型形象给一大类型。窑洞式住宅空间的闭合程度是由建筑的空间形态决定的, 由此影响到空间的延度与广度、以及空间的组织方式, 秩序与层次等等。显而易见, 它与特定地区的自然条件以及人们的意识形态是分不开的。山西气候条件极端严酷, 其表现为风沙较多, 空气干燥, 因此建筑形式应尽量减少与外界的接触, 以保持自身能量的平衡, 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建筑形式的选择显然与一个地区所能提供的取材范围以及所在地区的技术背景是不可分的, 特别在人类文明尚不发达, 交通与技术比较落后, 人们只能就地取材, 最大限度的发挥自然资源的潜力, 从而形成了特定区域的独特建造体系。山西民居从建筑特点上看主要表现为对外的山墙一般都不开窗, 且高大壁立, 外观封闭。在空间的组合上, 倒座、各级厢房、正房等组成的四合院外观因宅而异, 高度、型制、细部各不相同, 错落有致。从建筑的细节处理部分来看, 山西四合院在山花、烟囱帽、脊兽、风水楼与风水影壁等细节的塑造也独具特色, 以灰色的墙面作为背景和衬托从而更加强调细部。风水楼和风水影壁增加了封闭外观的视觉层次, 成为山西民居最具地域特色和民俗特征的景观。山西民居的建筑特点, 一方面体现着黄河流域的豪放, 另一方面体现着黄土高原的粗犷。其环境景观呈现出一种界限分明、肯定而又强烈的美。它完全不同于江南景色的青山秀水, 烟雨朦胧, 与其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山西乡土建筑与其环境景观非常协调, 好像是从特定的环境中生长出来的一样, 由于它用黄土作为建筑材料, 无论是在色彩上还是在质感上都与环境取得了一致, 而其粗犷浑厚外部形象也与这里的自然环境水乳交融般的合为一体。

山西的乡土建筑是受当地特有的自然山水、气候条件、地方材料和民俗风情的影响而形成的产物;是人工环境的自然村落与天然生态的有机结合;是正确处理人、自然和技术三者关系的典范, 值得我们研究与借鉴。

参考文献

[1]张道一, 唐家路.中国古代建筑木雕[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1.

[2]蒋露瑶, 杜长海.苏北传统门窗艺术[J].江苏: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建筑形态与传承 篇8

关键词:建筑形态学,结构主义,建筑设计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的功能和美观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建筑理念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和人类的需求。对于建筑设计而言,就要求建筑师和工程师们在设计中更加重视形态学原理,结合新技术和材料,设计出满足新功能新要求,并在造型上打破传统建筑模式的现代建筑。

建筑形态学把对建筑的研究分为结构和形式两个方面,认为结构是形式的内含,是形式背后的形式;形式是结构的外显,是结构化的具体表现。在结构主义看来, 建筑形态是各相关要素按照一定的相互关系形成的一个结构化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构成形态的要素本身不具有独立的意义,而意义只在结构关系中显现,关系重于结构内的独立成份。可以看出,结构逻辑对建筑形态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是产生形式的决定因素[1]。

古罗马御用工程师、建筑师马可·维持鲁威提出的建筑三要素“实用、坚固、美观”[1],我国曾提出“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 的基本建设方针,都是对建筑基本要素的表述。基本要素是建筑应具备的必要条件,它决定着建筑的概念,但还不足以形成建筑与其他事物在本质上相区别的概念结构。从广义上讲,基本要素是对一切实用艺术品评判的共同原则。

建筑的深层结构(概念结构)是使建筑之所以成为建筑的规定性原则,在综合考虑了各种人类本能要求和建造因素后,英国著名建筑师G·勃罗德彭特把建筑的深层结构归纳为建筑是人类活动的容器,是特定气候的调节器,是文化的象征,是资源的利用者[1]。

在确定整个建筑形态的同时,建筑要求的基本要素和深层结构是相对的,但是不同的建筑,在设计形态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功能,施工技术难度,建设成本、文化背景和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解决由概念化的形态、结构与诸多制约因素之间的关系,是设计出满足人类社会要求的丰富的建筑形态的关键基础。

1 建筑形态学与结构主义结合的发展趋势

建筑形态与它的结构、材料以及施工技术联系紧密,结构和材料是构成建筑形态的物质基础,施工技术是实现建筑形态的技术手段。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传统的材料和施工技术已经不能满足新型建筑形态的需要,这就促使新材料和新技术不断涌现,并且引起新的空间建筑结构,最终达到建筑所要表达的全新的艺术效果。结构主义与建筑形态学的结合是思想与实践手段的结合,这种结合不断推动着建筑设计理念和方法向前迈进。

1.1 从传统建筑形态到现代建筑形态发展

各个时期和各个地域都有自己的文化特点,人们所处的地理环境也不尽相同,解决问题的方式也不同。从结构主义观点出发,人类学建筑强调历史的不连续性,认为各时各地的人都是其所处社会的构成元素。建筑人类学倡导对传统的建筑设计文化加以创新,使之为现代建筑设计服务。这种观点在建筑结构主义运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更多的结构主义者在设计中充分利用形态学的科学手段,解决越来越多的功能要求和现代审美观念带来的城市规划、形式多样化和空间可变性和灵活性等一些问题,使得大批体现时代特征的新型建筑设计形式在世界范围内遍地开花。

2.2 从现实主义建筑向未来有机建筑形态转变

复杂的功能要求与现实建筑规范渐渐成为现代建筑设计师创作过程中的阻碍,大多结构主义者认为未来的建筑将是像生物般有机的、像结晶生成那样,在一定的法则下可以自由生成组合和繁殖的。在实际创作中力求摆脱现实束缚,构想出许多超越时代的、具有表现主义色彩的城市规划和建筑方案,提出了具有可发展性、空间和功能的可变性及灵活性、建筑和结构构件的标准化和多功能性以及高技术的采用等特点的未来有机建筑设计理念和方法。

2 建筑形态学与结构主义结合对建筑设计的启示

法国社会学家查理斯·罗拉提出工业产品的个别结构是由功能结构、材料结构、有机结构、形式结构、环境结构5部分构成的整体;各个结构在工业产品中分别起着自己的价值作用,它们之间协调融合成了工业美的系统结构——超结构。罗拉所说的个别结构也就是对表层结构(形态结构)的另一种命名。建筑也是一种人工设计产品,工业产品的表层结构分类总体上也适用于建筑。下面就借助罗拉提供的框架讨论建筑形态学与结构主义的结合对建筑设计的启示[3]。

2.1 具有仿生特点的自然形式有机结构越来越多

目前,诸多设计师在建筑设计中对“自然”元素的使用越来越多,但这种“自然”不是说把建筑物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而是从仿生学的角度,设计出类似某种自然生物形态的建筑。而且,人们在这些建筑中可以感受到自然的气息和建筑设计者们的神奇,体验到“天人合一”的力量。具有仿生特点的现代建筑起源很早,起源于高迪的那些自然塑性的作品。在我们现代建筑中作为代表的就是国家体育场——鸟巢,其设计灵感来源于鸟类巢穴的形式,与现代最先进的钢结构设计完美的相融在一起,由巨型马鞍形钢桁架编织而成。与“鸟巢”相映衬的是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与“鸟巢”相比,更多的体现了女性的柔美,其设计模仿水的纹理,由一个个冰晶状的“水分子”和“水泡泡”构成。在现在建筑设计中,建筑师们已经意识到仿生的自然形态建筑是时代背景下的产物,越来越受到青睐,这些建筑不仅在形态上把大自然中的事物与人们的生活拉得更近,而且在深层结构中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把生活变得更美好。

2.2 “高技”派建筑应运而生

随着新技术与新结构的不断发展与广泛应用, 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开始用他们的作品向人们传达技术性审美价值的信息, 人们通常把这一类作品归为“高技”派建筑。诺曼·福斯特是著名的高技派建筑师, 他的设计作品多采用玻璃和金属材料, 从采用高技术、高度金属化的外观形态来看, 具有科幻色彩的作品占多数,以他设计的伦敦新地铁加纳利·沃夫地铁站为典型代表。地铁站是在旧船坞中用混凝土建造的,并采用了切断与覆盖结构,地面上设3个用钢和玻璃构成的三维曲面形篷顶作为入口,该形式既防雨又保证了自然光线可以照射到车站深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也是集建筑学,结构力学,精细化工,材料学和计算机技术为一体,外表采用膜结构——ETFE材料,不仅体现出结构的力量美,还充分展现了设计师梦幻般的想象,尽情的享受着大自然的浪漫空间。

2.3 地域性建筑设计卓见成效

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在建筑设计中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物越来越少,西方化、欧式化的建筑形态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普遍起来,城市建筑出现了特色单一的危机,设计出展现地域特色的建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我国现代建筑中,河南博物馆就是典型代表,其整体建筑设计呈金字塔形,分为9座,按照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心对称布置,寓意九鼎中原,将中原文化的特点和现代风格应用得淋漓尽致。与之相媲美的还有三星堆博物馆,其主体建筑外形追求与地貌、史迹及文物造型艺术相结合的神韵,融原始意味和现代气息为一体。一展馆建筑为半弧形斜坡生态式建筑,张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文精神,二展馆建筑为三部一体的变形螺旋式建筑,其整体具有“堆列三星”与“人类历史演进历程”的双重象征,馆外还有气势灰宏的仿古祭祀台和供现代文体活动的大型表演场与展馆建筑遥相呼应,表达了三星堆文化苍古雄浑、博大精深的历史意蕴。

3 结 语

当今社会,经济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人类建筑师也在不断的思考未来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新的设计理念—新技术和高品位的建筑设计已经深入人心,建筑师们在建筑形态创造领域所做的各种大胆尝试反映了未来建筑形态转变的取向,人们要不断的学习形态和结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不断发展和创新,摆脱物象化思维的纠缠,创造出更多优秀的建筑作品。

参考文献

[1]齐康.建筑.空间.形态[J].东南大学学报,2000(1):2-4.

[2]王丹.谈形态学在建筑设计中应用[J].艺术与设计,2008(8):47-54.

[3]陈瑶,王顺勇,高林.论形态学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7,33(36):36-37.

[4]万书元.当代西方建筑美学[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5]张彤.真实的设计[J].建筑学报,2004(9):74-75.

[6]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7]刘先觉.建筑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8]尹青.建筑设计构思与创意[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9]彼得.柯林斯,现代建筑设计思想的演变[M].2版.若聪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0]徐恒醇.技术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篇9

关键词:传统建筑,文化,保护,创新

建筑是一个时代的记忆, 是一座城市文化和内涵的载体, 也是一个时期历史的纪念碑。民族文化的不同, 从而形成独特的本民族风格的建筑形式, 使得文化从中得到充分体现。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 文化源远流长, 传统建筑文化更是独具一格。在我们有着辉煌灿烂传统建筑文化的国家里, 继承和汲取传统建筑文化的精神, 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 是历史赋于的时代重任, 也是我们必须长期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现状

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全国出现了所谓的“国际式”文化取代地域传统文化的普遍现象, 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地域传统文化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传统建筑文化同样也面临着全方位挑战。在西方建筑风格和所谓的“现代派”建筑观的影响下, 建筑师抛开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风格, 盲目跟风,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逐渐失去了个性, 甚至在城市建设和旧城改造中出现了一批功能混乱、造价惊人、结构荒谬的建筑。其中欧陆风盛行, 貌似多样的建筑形式, 实际是西方流行甚至过时建筑手法的拼凑。此外, 现阶段城市建设扩大的国情的影响, 政府部门和主管领导对建筑风格的取向、建筑师对传统建筑文化的认识不够深入, 以至于传统建筑文化慢慢地被破坏, 甚至被取代。导致西方建筑思想对我国现代建筑设计和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形成巨大的冲击。1

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促进了楼群诞生与楼房的长高, 人们享受了国家建设的便利之时, 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现象。国内不少专家伤感呼吁:中国的600多个城市基本千篇一律, 失去了地域文化的个性!我们的建筑师和决策者在过去20年的城市建设中过于重视经济的发展, 忽视了城市建设中的特有的传统建筑文化的建设与保护, 传统建筑文化严重缺位, 建筑师处境尴尬, 造成了城市失去特色。一座失去民族文化特色的城市, 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修正与割裂, 这样的现象持续下去, 将会给我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造成沉重打击。2

梁思成先生早就提出, 不同的民族文化都产生了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 形成了特色的传统建筑文化。建筑文化离不开历史的沉淀和积累, 只有我们更好的把握和传承, 才能深刻加深历史的记忆。梁思成先生在谈论中国建筑文化时经常自豪地说:“历史上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产生了它自己的建筑, 随着这文化而兴盛衰亡, 世界上现存的文化中, 中华民族的文化是最古老、最长寿的, 我们的建筑也同样是最古老、最长寿的体系”。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在国际建协20届大会的主旨报告中指出:“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全球化, 带来了人与传统地域空间的分离, 地域文化的特色渐趋衰微, 标准化的商品生产, 致使建筑环境趋同, 设计平庸, 建筑文化的多样性遭到扼杀。”科技进步和工业化生产的文化产业的影响, 形成了大批见品位不高的西方建筑风格的仿制品, 在城市建设中导致了“千城一面”特征, 成为中国城市建筑的一大败笔。3

二、传统建筑文化内涵

建筑是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结合的产品, 它代表了一种文化类型。建筑是人类生产劳动过程中主要创造物之一, 是构成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建筑的文化价值是社会文明价值的体现, 也是一个时期一个地域建筑品质和精神的体现, 同时也是生活模式和生活情境的写照。

我国传统建筑不追求形式体量美, 而是以基本结构表述特有的文化内涵, 崇尚建筑形态的自然美。庄子提出:“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传统建筑将将朴素、自然看作是一种理想之美。因此, 古人在营造建筑时, 将山水的自然之美用于传统建筑环境之中, 做到“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这也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天人合一”的人文理念, 也就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例如北方的四合院、南方的吊脚楼、西北的窑洞、江南水乡的城镇都强调了人与自然微妙相处的和谐关系。

我国传统建筑内涵极其深邃, 具有中国特色的审美观点和美学特征。整个建筑总体规划、细部刻画、外观造型, 都反映着一个时期一个地域不同民族的一种审美取向和价值体现。我国传统建筑讲究神韵和内在的精神。这些在传统的民间建筑艺术上都有反映。例如北方的窗花、窗隔等一些建筑细部以及装饰屋顶的雕刻砖瓦系统, 都把特色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其中。

我国传统建筑具有的强大生命力, 在选址时, 注重选择良好的环境, 遵循着“顺应自然, 天人合一”。对自然环境和自然景观进行研究, 寻找既有美感又适合生存发展的地理环境。例如我国传统风水术中, “左青龙, 右白虎, 前朱雀, 后玄武”是最理想的居住之地;又如云南傣族竹楼, 利用深出檐和重檐遮阳使室内温度降低, 利用空间的变换、构造、底层架空改善通风, 同时节约了用地。我国传统建筑在很早就注重其节能原则, 因地制宜, 形式多样。注重建筑材料的节能, 主张采用土、砖、石、木、竹等, 这些材料获取方便, 就地取材, 节约资源。典型实例有湘西的苗寨、新疆土平房、西藏大碉楼等。由于气候的影响, 南北方构筑形态也有差异:北方侧重于建筑冬季的御寒和保温;南方侧重于建筑的隔热和通风。典型的有福建土楼, 合理利用1.5~2.5m的厚土墙, 夏季有效地阻隔了室外的热量;中间的大天井有效地解决了采光和通风。4

三、保护和传承

我国建筑学和西方建筑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但中传统文化背景、历史经验、心理构成、思维方式等都具有很大的差异。我们不能简单的套用就能完成从传统向现代的跃进, 我们只有把握好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脉络, 结合我国传统地域文化和人文内涵才能更好的传承和保护好我国的传统建筑文化。

(一) 提升保护意识

目前我国城市建设中存在一些错误认识, 严重的影响的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无用论”认为传统建筑是落后时代, 落后地方的产物, 对于现代城市建设毫无价值可言;“消失论”认为, 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 建筑应该抛弃原来的地域特色, 从而进一步也所谓的“全球化”;“无为论”认为, 传统建筑缺乏实用性, 不适应现代人的审美, 建筑时间过长存在安全隐患等等, 对于现代人们生活的意义不是很大, 无所作为。面对这些错误认识, 我们应该认识保护传统建筑的紧迫性、重要性和长期性, 树立保护传统建筑文化就是保护历史, 保护自己家园的全民意识。

(二) 保护中的建筑再利用

传统建筑大多选材精良, 结构合理, 建筑虽然经历的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沧桑, 但是主体结构基本完好。但是如何改善它的传统建筑的基础设施, 使其褪去历史的沧桑, 重新担负历史

“小香风”的设计

——夏奈儿的经典之风

陈敏 (三明职业技术学院福建三明365000)

摘要:有人说:拥有“夏奈尔”, 一直是这个世纪女人的美丽梦想。夏奈儿在时尚界的泰斗地位不言而喻。也正因为夏奈儿扮演着如此不可替代的风向标角色, 其一度风靡世界的作为时装主轴的经典套装, 近年来大有越演越烈之势, 刮起了一股狂热的“小香风”。本文通过对夏奈儿服饰的特点, 来解析和设计小香风的风格特点, 为明年冬季的流行趋势做出预测。

关键词:夏奈儿;小香风;风格;设计

一、夏奈儿的品牌风格

若要揭开夏奈儿的神秘面纱, 探寻可可·香奈儿传奇的奥秘, 必然要追朔到她那最本质的特立独行的个性。

在上个世纪的最初, 在女人们都还认为工作是男人的专利的时候, 对于夏奈儿的过人自信和笃定, 很难以想象这究竟是从何而来, 她那么一步一步地走在自己向往的路上, 不理会怀疑和嘲笑, 固执而骄傲。在女人们顶着沉重的发髻和高耸的帽子, 脖子酸疼还要保持迷人的微笑的时候, 在被鲸鱼骨制成的紧身内衣勒得喘不过气来还要保持优雅走姿以取悦男人的时候, 可可, 这个在孤儿院里成长起来的小裁缝, 勇敢地打破了这一切, 她让帽子回归简洁, 去掉了缎带、花边、羽毛、花朵、人造水果等繁复的装饰;她让衣服回归舒适, 摒弃了束腰、衬裙以及层层叠叠的蕾丝花边, 她让女人们穿起了自由休闲的服装, 身心舒展, 而不是让衣服成为女人的枷锁, 举步维艰。她的超前眼光和举动掀起一场时尚革命, 迅速赢得了女人们的满口称赞和狂热追随, 奠定夏奈尔品牌之基。

此外, 夏奈儿女士不能容忍女人出门前不好好打扮, 其对美

负重、使其焕发生机是我们要努力探讨的课题。澳大利亚《巴拉宪章》也提出“改造性再利用”的概念, 也就是对一定历史时期的传统建筑在保证其外表和历史风貌的程度下最大限度地保存和再现其实用价值。传统建筑的再利用, 成对传统建筑最有效的保护手段, 保护好了传统建筑就保护了当时当地的历史文化, 就留住了城市的历史记忆。例如很多传统建筑经过适当的处理可以作为博物馆、文化场所、艺人工作室等, 它们独特的建筑风格不需要再添加任何装饰。5

(三) 继承创新

创作不是简单地模仿, 不是对传统建筑的仿造和所谓的“复古”, 坚决反对所谓的“克隆”的创作。在继承优秀传统建筑文化遗产的同时必须符合现代精神同时又符合地域文化。

对传统建筑文化不能只是完全静止地继承它, 模仿它。我们要利用今天的先进科学技术手段不断的进行引进和更新, 吸收外来文化和先进经验来充实自己, 利用强大的理论支持结合一定的物质技术手段实现传统与时代精神的共同进步。日本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日本当初利用西方建筑技术理论基础结合本国的传统文化, 使得传统建筑得到很好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德国的旧城保护工作开展较早, 成效也很明显。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保护的历史名城和传统街区, 把传统建筑维护保护做了明确分工, 将传统建筑保护列为政府的职能, 维护工作作为政府部门以外的工作。经过10多年努力, 东德地区有144个社区得到很好的保护, 基本上保留了原有街区的风貌, 勃兰登堡市的保护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我们不希望我国某些城市变成“大号”的故宫和“小号”的的追求可谓是一丝不苟, 她那句“每一天谁知道会不会是命中注定的大日子?”, 至今仍被女人们捧为至理名言。同样对于夏奈儿套装, 她对设计要求之高甚至达到了一种苛求的地步。“因为一套衣服的优雅之处, 正是在于其动静皆宜的舒适感。”夏奈儿女士卸除了套装的里布与垫肩, 她认为这些衬垫正是造成外套看起来僵硬紧束的主要原因。经典斜纹软呢就恰如其分地诠释出夏奈儿式的奢华品位, 而剪裁细节之处都可见夏奈儿女士精致人生的理念, 比如袖子也会按照布料垂直的图案纹理来进行剪裁, 接缝在肩部的最高点, 其设计会做出些微弯度, 并且里面多加一块布, 以符合手肘自然的曲直与活动空间。

当然, 夏奈儿女士对女人的了解, 也是再没有谁能比得上的了, 经过“里外皆美”的完美结构和精致的细节处理, 夏奈儿套装幻化为女性身上的第二层肌肤, 成为绝无仅有的时尚佳作。

二、什么是“小香风”

所谓“小香风”, 是精致套装或连衣裙, 通勤一派, 集时尚、优雅、气质为一体的代名词, 简而言之, 是对典型夏奈儿搭配风格的泛称。

所有的经典, 之所以能形成她的专属风格, 都是经过沉淀的。在所有人的印象中, 夏奈儿女士都是穿着经久不变的通勤套装, 踩着细细的高跟, 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夏奈儿女士以她的标志性装扮, 为人们带来了魅力“小香风”的最初印象, 西方人的挺拔和与生俱来的气质, 将这样的套装诠释完美。而东方人则能穿出另一种味道----精灵般小巧迷人。周迅在2012夏奈儿秋冬时装周上穿一身白色小套装, 颇有独特韵味。在2013夏奈儿的春夏时装秀中, 其展示的依旧是精致的短外套, 简练的抹胸裙, 即

纽约。在创新过程中, 我们既反对程式化的束缚, 也要反对盲目崇外。将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精神和西方先进的建筑技术、理论基础有机地融和在一起, 才能使我过的传统建筑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4.结语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传统建筑更是其中能体现一个时代记忆的文化载体。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越来越成为建筑师关注的研究课题。传统文化与传统建筑结合起来对我们研究历史、研究传统文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研究传统建筑文化的保护和创新的同时, 也要参考国外在传统建筑文化方面保护与发扬方面的经验。把这些交流当成发展我们传统建筑文化的钥匙, 才能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时龄.建筑批评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06) :8-9

[2].叶廷芳.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反思及展望[Z].2005, (02) :4-5

[3].吴良墉.中国建筑学的未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05) :23

[4].金磊.建筑科学与文化[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 (03) :9-13

建筑形态与传承 篇10

关键词:街巷;外部空间;场所;尺度及比例;磁器口改造

在我国历史规划中,“街——巷——院落”是城市空间组织的基本模式,街巷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但城市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居住形式正在被逐渐取代,我们的城市空间越来越多的向西方建筑——(围合)广场的形式转变,居住空间越来越硬性,远不如街巷空间的功能多用,情感柔性亲切。

一、街巷概念

在古代,街巷都有道路的意思,但有区别,涵义不尽相同。李劲松《园院宅释》:“巷:小于街的房间道,胡同。”本文中街巷的概念:是住宅与大街联系的通道,是居民生活的舞台,与中国传统的城市格局和居住形态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二、街巷与空间尺度的基本关系

1、从空间形态看街巷与院的关系

“外部空间主要是借建筑体而形成的”(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 ,巷是借住宅而形成,其从外部包围着住宅,也被住宅从两侧面围合。巷与住宅存在着图底反转,通常将巷视作住宅间联系的通道,但借助图底反转,亦可把巷视作街坊的内院——邻里共同拥有的院子。

2 、街巷空间的尺度

首先是功能,在古代城镇人行与车行界限模糊,街道气氛融洽;而今路面有了人行、车行、自行车道等划分,设障碍或绿化分隔,交往频率低,街巷空间功用限于街区内部使用,交通量小,尺度适应慢节奏的传统邻里生活。其次是行为和情感的需要,不同的空间尺度对人的视觉和心理产生迥异的影响。这些感受将影响到人们在空间中的行为趋势。此外,历史原因亦是重要因素,封建等级制度曾深深影响着城镇的道路尺度,“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都城大小不同其道路宽度不同

三、以磁器口为例分析

1、历史背景

磁器口古镇位于重庆沙坪坝区童家桥,嘉陵江畔的千年古镇。昔日为嘉陵江下游物资集散地,重庆江州古城的缩影和象征。如今,磁器口作为重要码头的历史一去不返,主城区内也几乎拆除了所有老街民居,而磁器口较偏,幸运地保留下许多颇具历史地域特色的老街舊宅。

2、古镇的街巷形态

磁器口古镇经多年自然生长形成,以一条主街横贯上下,为总体布局中心,并以此为中心生长出次一级的街道和巷道,沿自然地形交错变化。结构层次清晰完善,形成从“主街——次街——主巷——支巷”的空间展开层次,未改造前的磁器口入口为一条弯曲的石板路,横向竖向均依随地形变化,共同塑就了磁器口街巷丰富的空间变化和独特的空间魅力。

3、街巷空间分析

古镇地理形态复杂,道路布局受地形影响较大,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蜿蜒曲折、宽窄多变的巷道空间。空间亲切宜人,适于慢速交通,与道路的快速高效迥异;此外,由于磁器口古镇是由自然生长而形成,因此,其主街是由早期的巷生长发展而来。因此,在研究磁器口巷空间时,我们将主街一并考虑。

1)横向变化由于地形的复杂,加上民居生活的长期影响,直线、曲线和折线型的街巷在这里大量存在,空间极富活力和趣味。

直线型:紧邻的两住宅山墙间的小巷基本为直线型,是邻里间的日常通道。高高的山墙,紧临的屋檐将天空遮得只剩一条缝,因而巷内大多光线较暗。

曲线型:地势向嘉陵江突出,该处的磁器口横街随地形弯曲,改造前主入口处沿着堡坎拾级而上的曲巷,该巷两侧界面一侧为建筑,一侧为堡坎,绕堡坎呈明显的直巷线型。

折线型:建筑复杂的转折变化反映在巷中,曲折婉蜒的巷道,既是交通的动脉,又形成不断延伸的观景线。

2)竖向变化磁器口的大小巷子依山就势灵活变化,高低错落。竖向上的起伏减少了对原有环境的破坏,完好地展现了山城的特殊地貌,并使土方工程量达到最小,层次丰富多变,景致逐渐展开,给予独特的空间感受。

3)剖面分析巷一方面体现着特殊的地理环境的作用,一方面体现着巷道产生的自发性、偶然性和无序性,有窄至30厘米的墙缝性巷,也有宽达6米的巷道,即使是同一条巷道,随着两侧民居的转折凹凸变化,形态宽窄多变,给人以丰富的空间感受。

4)节点空间 巷不仅是一个空间组织,更是一种运用空间语言而产生的社会效果。巷中的节点空间,通过界面的凹凸、转折或错落而产生的空间的局部放大,往往成为当地居民聚集的场所,成为最具生活魅力的空间。

5)丰富的顶界面 街巷两侧的建筑檐口出挑明显,错落有致的屋檐形成了巷丰富的顶界面,顶界面半虚半实,巷空间虚实相交,建筑与巷有机地融为一体。

6)复合空间 横向与竖向变化的复合;空间富于变化、层次丰富,形成了山地城镇的独特风貌。这种复合产生了别具韵味的生活场所,各家各户生活空间相互渗透,巷成为居民们共同的领域。

四、现代化传承与启示

街巷空间中充满了多形态、多文化的公共生活,是私生活的延伸,是延续中国传统生活脉络的重要场所。在现在空间设计中,万科第五园捕捉并再现了生机盎然的村落形态,灵动的格局、自然的生活相互交织,高墙窄巷井然有序,展现了街巷的崭新魅力。在界面处理上,巷的围合元素不单是墙或建筑,竹子也加入进来;墙也有多种虚实变化,缔造出丰富的空间层次和多样的空间体验。风格融汇古今,文脉也因此清晰地呈现。可以说,街巷不仅是一种空间组织的形式,更是一种运用空间语言而产生的社会效果。街巷经历漫长岁月,城市的变迁、生命的繁衍,市井百态铭刻其间。历史不可复制,没有历史的城市缺憾丛生,街巷空间是城市的一笔不可估量的历史文化财富。

建筑形态与传承 篇11

一、现代建筑顶部形态设计需要遵循的原则

1. 整体性原则

建筑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景观, 如果设计合理的话, 还会成为一种城市艺术品。在设计建筑顶部形态时, 需要将整体性原则充分的纳入考虑范围。群体建筑顶部具有高度的优势, 如果进行恰当的设计, 就可以让其成为城市天际线秩序的领导者。如果将建筑的顶部和体型设计出丰富多样的造型, 还会促使新城市天际线的形成。

2. 多样性原则

任何事物中包括的组成部分都会存在着很多的差异, 这些部分虽然有着很大的差异, 但是彼此之间必然存在着联系。从各个部分的差异来看, 存在着多样化。从彼此之间的联系来看, 可以找出一定的规律。从城市环境的角度上来讲, 如果建筑的功能和性质是不同的, 在造型形式的设计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即使建筑的造型类似或者处于同一个地段, 也需要在顶部形态设计上选择有差异化的造型, 这样可以更加的美观。

3. 层次性原则

建筑位于城市空间的地段不同, 就会属于不同的层次。比如, 位于城市中心区域和位于城市其他区域的建筑就不属于一个层次。另外, 还可以以地形的高度来划分层次。那么在建筑顶部形态设计时, 就需要将层次性原则牢牢的落实下去, 依据层次的不同来对建筑景观进行有机的组织。还需要将观赏点的流动特征充分的纳入考虑范围, 从而让建筑群体形成一个美好的城市景观。

二、现代建筑的顶部形态设计的新特点

1. 在建筑顶部形态设计时, 越来越重视城市空间环境因素的影响

如果建筑物依托于城市空间环境而存在, 那么就需要依据城市空间环境来有效的展示出建筑物的形态特点。通过实践研究表明, 建筑的顶部形态设计特点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自然城市空间环境的影响。即使是我们经常能够见到的街道或者空旷的广场, 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城市建筑的顶部形态设计。在街道方面, 建筑就属于街景的范畴, 并且对于街道空间的比例和特征都会产生影响。城市建筑又属于城市环境的范畴, 高层建筑的顶部作为街道的重要要素, 设计时必然要考虑到城市空间环境的影响。

2. 将城市文化元素加入到建筑顶部形态设计中

随着人们越来越了解文化艺术, 越来越多的设计作品中将城市文化元素加入了进来。在通常情况下, 可以将城市文化分为这些元素:一是, 宗教文化。可以说, 在城市文化中, 最有影响力的文化元素就是宗教信仰, 它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城市居民的审美观和艺术感。因此, 在进行建筑顶部形态设计时, 就需要将人们宗教信仰的需求充分的纳入到考虑范围。二是, 政治和经济。很多城市都需要依据本市的经济发展方向来确定城市标志性建筑的设计方案, 并且还需要将政治因素纳入考虑范围。比如, 一个城市如果经济发展重点是旅游业, 那么在设计城市建筑顶部形态时, 就需要将本地的旅游特点给充分的体现出来, 这样可以带动城市旅游经济的发展。三是, 一些其他城市文化元素。在以往, 人们对于建筑顶部都怀着一种崇尚的心情, 并且也带着一定的功利性。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慢慢的变成了征服控制的欲望。建筑说到底是人建造起来的, 那么必然会受到本地区精神人文的影响。它不仅会与本地区的隐性因素存在着一定的关联, 如民族精神、审美观、风俗以及生活习惯等, 还与城市的显性因素存在着很大的关联, 如所在地域的地形和地貌、周边环境等。在设计的时候, 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

3. 要与城市景观的发展更加的贴切

建筑顶部形态可以将城市轮廓线的重要性给有机的体现出来, 这也是对外部空间的最显著影响。轮廓线既可以体现出城市的生命, 又可以作为一种景观而存在, 它的构成方式决定着它的视觉感染力。而轮廓线构成要素中, 十分关键的就是建筑顶部。并且, 建筑顶部也可以作为观景台而存在。人们站在建筑顶部, 可以完全的领略整个城市的风光。因此, 要依据城市景观的发展需求来设计现代建筑的顶部形态。

三、结语

以往建筑的顶部形态都比较的单调, 随着时代的进步, 现代城市建筑顶部形态越来越多样, 并且具有一定的特性。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现代建筑顶部形态设计的新特点, 但只是非常片面的几个方面, 有着很大的局限性。此外, 还有很多的特点, 如为了切合于科学发展观的相关要求, 在进行建筑顶部形态设计时, 越来越重视绿色环保的理念。这样既可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又可以对环境起到保护的作用。建筑设计师应该不断的学习, 积累经验, 努力创作出更好的建筑顶部。本文分析了现代建筑的顶部形态设计新特点, 并且介绍了在顶部形态设计中需要遵循的原则, 希望可以为同行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摘要:目前, 建筑外观的顶部形态设计越来越多样, 并且朝着现代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本文分析了现代建筑的顶部形态设计新特点, 并且介绍了在顶部形态设计中需要遵循的原则, 希望可以为同行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现代建筑,顶部形态,设计原则

参考文献

[1]耿松涛, 滕礼栎.现代商业建筑的新发展趋势及设计综述[J].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0.

[2]李琦.建筑顶部设计初探[J].建筑知识, 2002.

上一篇:医院全面预算考核下一篇:流变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