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与意识形态

2024-08-10

知识分子与意识形态(精选12篇)

知识分子与意识形态 篇1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外语, 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以便将外语作为交际工具使用。但掌握外语并非掌握关于外语的知识, 而是要在掌握必要的语言知识的同时, 熟练掌握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各种技能。这就是说, 掌握一门外语, 就是要掌握有关的知识和技能。然而,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 不少英语教师缺乏明确的语言知识教学意识和言语技能训练意识, 要么教学活动学术化, 偏重语言知识的讲解和传授, 忽视言语技能的训练, 从而造就众多的英语“哑巴”和“聋子”;要么一味强调言语技能的训练, 弱化语言知识的学习, 虽然学生的听说能力有所提高, 但有效和准确的交际能力不强, 会话和写作中错误百出。因此, 英语教师应该明确上述两种教学意识, 了解语言知识与言语技能之间的关系, 并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

一、语言知识和言语技能的关系

根据许多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的意见, 语言和言语是不同的两个概念。语言是交际工具, 是社会化的一种规范的信息系统, 而言语是使用语言工具进行交际的过程, 是个人心理现象。语言和言语之间最本质的区别之一就在于两者掌握的途径不同。语言可以通过直觉 (例如儿童掌握本族语) 或理论学习来掌握, 而言语只能通过相应的实践来逐渐掌握, 听、说、读、写等每一种言语技能都是在大量接触现实的言语条件下反复实践练习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

知识是以经验或理论的形式存在于人脑中的对客观现实认识的结果, 反映客观事物的属性与关系。知识的特点是可以理解和记忆。技能是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活动方式, 包括心智活动方式。技能的特点是可以模仿和练习。以驾驶汽车为例, 懂得交通规则、了解汽车上各个部件和开关的作用非常重要, 但仅仅掌握这些知识还不能驾驶汽车, 还必须通过经久的练习才能掌握驾驶技能。由此可见, 知识与技能有密切联系, 但不能等同。对培养技能来说, 知识只能起促进作用, 不能以掌握知识代替技能, 言语技能只有通过听、说、读、写的实际训练才能获得。

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内容, 言语技能包括听、说、读、写等四种。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 (新课标) 明确指出, 知识是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发展言语技能的重要基础;言语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听、说、读、写既是学习的内容, 又是学习的手段。由此可知, 英语教学过程中单纯强调掌握语言知识和单纯强调重复操练各种言语技能, 同样是不适当的。

二、课例分析

现以选自陈琳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英语》 (基础模块) 学生用书第一册第四单元的一则对话 (略) 为例, 对教师的语言知识教学意识和技能训练意识进行简单的分析。该对话的题材为校园生活, 包含六个新单词和短语, 语法项目为一般现在时。

教学设计一:

1. Teach th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2. Ask the students to read the dialogue after the teacher.

3. Introduce and explain the usage and structure of the simple present tense used in the dialogue.

4. Ask the students to translate the dialogue into Chinese.

5. Ask the students to read the dialogue in pairs.

6. Check a few pairs’reading.Correct any wrong pronunciation when it occurs.

7. Have the students do some written exercises (omit-ted) based on the dialogue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simple present tense.

教学设计二:

1.The teacher prepares a gapped dialogue with th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missing.

2.Introduce the topic and the situation of the dialogue.

3.Have the students listen to the dialogue and fill in the missing words and expressions.

4.Check the missing parts and teach th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5.Have the students listen to the dialogue and repeat.

6.Ask the students to listen again and decide whether the statements (omitted) are true or false.

7.Answer the questions (omitted) based on the dialogue.

8. Read the dialogue in pairs.The teacher walks around to correct any wrong pronunciation or offer help if necessary.

9. Get a few pairs to role-play the dialogue.

10. Pair work:Talk about your school life.

分析:

教学设计一重视语音、词汇与语法的教学, 教学活动以朗读、讲解、翻译、笔头练习为主, 偏重于语言知识的讲解与传授, 忽视技能训练, 属于典型的传统教学模式。说明教师具有较强的语言知识教学意识, 但缺乏言语技能训练意识。

教学设计二中, 教学活动以听、说为主, 突出技能训练, 学生有较多的语言练习和实践机会, 体现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原则和交际性原则, 说明教师有较强的言语技能训练意识。同时也重视词汇教学与语音教学, 显示教师也有一定的语言知识教学意识。但对功能意念、语法等方面的教学有所忽略。

三、如何正确处理语言知识教学与言语技能训练的关系

笔者认为, 处理英语语言知识教学与言语技能训练两者的关系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避免单纯讲解与传授语言知识, 防止教学活动学术化

外语教学最忌烦琐的讲解或满堂灌。对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基础知识进行过多的讲解不仅收效甚微, 还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而这种能力必须通过语言实践才能培养起来。因此, 英语教学应立足于语言实践活动, 坚持交际性原则。

(1) 英语要作为交际工具来教。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具学科, 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使用这种交际工具的能力。因此, 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注意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来教, 而不是单纯传授英语知识。

(2) 精讲多练, 融语言知识教学于听、说、读、写活动之中。听、说、读、写既是语言教学的内容和目的, 也是语言学习的基本途径和手段。对于相对简单的教学内容, 直接通过听、说、读、写练习就能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 则不需要讲授语言知识和语法规则。而随着学生学习的语言项目增多和语言现象变复杂, 就有需要和可能讲授语言知识, 但对语言知识必须精练地讲解, 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实践活动, 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听、说、读、写的训练。

(3) 尽量避免孤立地教学语言知识。无论是语音、词汇还是语法, 如果脱离了材料和语境进行孤立的教学, 学习者要么容易遗忘, 要么难以理解, 从而难以形成明确的概念和正确使用语言的能力。因此, 语言知识最好结合语言材料进行教学, 并创造必要的语境进行练习和运用。

(4) 教学过程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避免满堂灌的最好办法就是鼓励学生进行探索性、发现性的学习。教师可采用提示、注意、观察、发现、猜测、分析、归纳、对比等多种方式进行语言知识的教学, 让学生积极参与、投入其中, 以学生为中心, 使学生真正成为语言学习的主体, 把发现规律、总结规则的过程也变成听说读写的训练过程。

2. 正确认识语言知识对于技能训练的监控和指导作用, 防止过于强调技能训练而过分弱化语言知识教学的倾向

语言学家根据儿童轻而易举习得母语的现象提出了“习得”理论。简单地说, 习得就是无意中获得, 亦即在自然的交际情境中通过使用语言发展语言能力。习得理论的出现对于改进和提高我国的英语教学起到了无可置疑的作用。不少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创设习得的环境, 提供大量可理解的语言输入, 对学生进行大量的听说读写训练, 使英语学习中的“聋哑”现象大为改观。

然而, 我们的教学毕竟不是在英语国家进行, 没有所学语言的客观环境, 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毕竟有限, 单凭课堂教学, 学习者难以完全正确习得语言规则。甚至提倡自然法的克拉申 (Stephen D.Krashen) 在强调习得语言的同时, 也还是认为自觉学习语言规则能够产生监控作用, 能对习得系统的输出进行检验和改正。通俗地说, 语言知识的教学是“会不会”与“对不对”的训练, 而言语技能的训练是即席反应训练, 亦即熟练度的训练。教授知识是为了指导实践, 两者结合起来有助于理解、记忆、对比和监控, 有利于加速言语技能的内化过程。因此, 教师要正确认识语言知识对于技能训练的监控和指导作用, 防止过于强调盲目模仿、死记硬背、机械操练而过分弱化语言知识教学的倾向。

3. 正确对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犯错现象, 把握好纠错时机

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出现错误在所难免。心理学上的不同学派, 对待学习中错误的态度从来就是不同的。行为主义者强调有错必改;认知论者却不主张对学习者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多加纠正。因此英语教学中出现了两种现象:要么见错就纠, 强调语言训练的精确性;要么对错误无限宽容, 强调对学生的尊重。两者都有道理, 但对不同的错误还是应该区别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语言基础知识教学阶段强调的是语言的准确性 (accuracy) , 包括基本的发音技能、词汇的基本用法和基本的句法结构等。这一阶段应该重视纠正错误, 发现错误立即纠正。因为错误的习惯一旦形成, 要改正就比较困难。而且, 这样的纠正并不影响学生的思维过程。虽然在情绪上会有一些影响, 但只要学习者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他会理解教师的纠错对他改正错误有利而表示欢迎。相反, 在技能训练阶段, 尤其是在训练学习者连贯说话、强调语言表达的流畅性 (fluency) 的时候, 对待学习者的错误就应该采取宽容的态度, 即使语言中有些错误也不宜打断予以纠正, 必要时可在事后指出。这样是为了避免打断学生的思路, 影响学生的思维过程, 同时也更好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鼓励学生积极开口, 主动参与。因此, 教师对学生在不同性质的教学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错误要加以分析判断, 正确把握纠错时机, 逐步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

综上所述, 英语教师要有明确的语言知识教学意识和言语技能训练意识, 这样才能更好地处理“讲”和“练”的矛盾, 才能搞清楚“教什么”与“怎么教”的问题, 避免教学的盲目性, 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从而促进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发展。

摘要:掌握外语并非掌握关于外语的知识, 而是要在掌握必要的语言知识的同时, 熟练掌握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各种技能。要正确处理语言知识教学与言语技能训练的关系, 教师首先要具有明确的语言知识教学意识和言语技能训练意识。

关键词:英语教师,语言知识教学,言语技能训练,意识,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兴.外语学习与教学[M].西安出版社, 2011.

[2]杭宝桐.中学英语教学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3]黄剑平.辅以语料库的新认知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M].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1.

[4]孙鹏.现代英语教师教学主导意识研究[J].教育探索, 2009 (11) .

知识分子与意识形态 篇2

牡蛎低分子活性肽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形态与超微结构变化的影响

以牡蛎(Saccostrea cucullata)体内分离提取出的牡蛎天然低分子活性多肽(BPO-L,Bioactive Peptides of Oyster in Peak L)为效应物,观察研究BPO-L对人肺腺癌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影响.光镜观察显示经0.1 mg/mL BPO-L处理后的A549细胞体积增大,趋于扁平铺展状态,细胞核质比例变小,核仁数量减少.透射电镜观察显示经0.1 mg/mL BPO-L处理后的A549细胞核形态较规则,细胞核内异染色质减少,常染色质增多;细胞质内线粒体数量增多,结构较为一致,高尔基体呈较为典型发达状态,并出现粗面内质网增多和多聚核糖体减少等变化.结果表明,BPO-L能有效改变人肺腺癌细胞的`恶性形态与超微结构特征,对肺癌细胞具有一定的诱导分化作用.

作 者:梁盈 黄大川 石松林 李祺福 LIANG Ying HUANG Da-chuan SHI Song-lin LI Qi-fu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生物学研究室,福建,厦门,361005刊 名: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AMEN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年,卷(期):200645(z1)分类号:Q247 Q28关键词:牡蛎 低分子活性肽 肺癌细胞 细胞形态 超微结构

兴趣·知识·实践·意识 篇3

一、营造氛围,激发技术兴趣

只要是上过《劳动与技术》课的教师都会知道,激发兴趣是学生学习劳技的关键。而教师除了通过营造良好的环境来激发兴趣外,还应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劳技课堂和生活实践“有效联姻”,如此,学生学习劳技的兴趣就会空前高涨。

(一)聚集生活场景,培养兴趣

《劳动与技术》课是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个学习领域,它对学生亲近生活、实践创新、个性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在教学中,教师聚集真实的生活场景,让学生通过对这些生活片段的观察与思考,来培养他们的求知欲望和探索兴趣。如“好玩的纸飞机”一课的教学,为了使学生从之前对飞机的粗浅认识自然过渡到如何进行技术设计的教学上来,教学时笔者采用“猜谜”“我所了解的飞机新闻发布会”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在课前谈话中,出示鸟儿展翅翱翔、羽拍蓝天的图片,再播放各种各样的飞机搏击长空的景象,让学生说说自己所了解的飞机。学生收集到了各种资料,民航的、国航的;喷气式的、螺旋桨式的;还有单发动机的、双发动机的;更有小型飞机、中型飞机、大型飞机;等等。当他们的求知欲一旦被激发,并发自内心地做某件事时,教师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其潜在的能量,这样的学习才是最高效的。

(二)组织劳动实践,提高兴趣

劳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教师足够精力的投入,然而目前的教学现状是任课教师多为兼职,其中绝大部分是班主任,因此教师就可以把劳技实践与班级建设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减轻班主任的工作压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得到充分的劳动锻炼,提高学习兴趣。比如“缝香袋”一课的教学,教师可以结合农历五月初五端午佳节,让学生根据不同的材料,设计制作鸡心形的、虎形的、圆形的、娃娃形的、菱角形的等不同形状、五花八门的香袋,组织实践活动,营造节日气氛。再像用纸绳编织“春的美景”拓展课,通过踏春、寻春、绘春一系列活动,从春天的美丽景色入手,观春景、赏春色、闻春香、品春味,根据作品特点和纸绳的色彩设计“春之美景”制作方案,体验生活的美妙,激发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三)运用作品展示,维持兴趣

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动手能力也较强,因此编织类、科技制作类、手工制作类这三类主题的课型深受他们的喜爱。而教师要想维持他们学习课程的兴趣,就离不开作品的展示,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前展示范作,吸引学生前来观摩,学生有的赞叹有的羡慕,早就想跃跃欲试,试与教师比高下;课中展示范作,激起学生更高层次的创作欲望,让学生在亲切、自然的氛围中获得知识,习得技能;课后,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选中作品的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被争相观赏,觉得特自豪,很有成就感,此时教师可鼓励他们介绍成功的秘诀。通过对学生作品的展示,一方面肯定了学生作品的优秀,展示了他们的艺术才华;另一方面又对全班学生起着引领的作用,更好地推动了劳技课的建设。如以教学“电影放映机”一课为例,课前出示范例,学生啧啧称赞,积极解疑;课中不断观摩,勇于超越;课后围观簇拥,寻求更多奥妙……直到下课铃响,还有学生追问:除了课堂上介绍的“由远而近”的小鸟、飞机、汽车以及表现生长的绿豆芽等图,还有哪些也能作为转盘的图片。这不得不说是教师作品带来的积极效果吧!

二、立足文本,获取技术知识

《劳动与技术》课程强调面向学生生活实际,使全体学生掌握基本生产、生活技能,提高技术素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立足文本,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最大努力发掘潜能,获取技术知识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阅读文本栏目,储备知识

《劳动与技术》课程篇目的设计与项目教学,不仅满足了学生的个性需求,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需求。如每一篇科目都设有百宝箱、金点子、巧手站、聪明泉、小看台等栏目,具体每课略有变化(教材体例安排见下表)。每一篇课文都为教师和学生留有广阔的空间准备,这就要求教师透彻阅读文本,学生深度了解文本。

每课安排的教材体例

序号 栏目名称 涉及内容 备  注

1 百宝箱 对材料、工具的了解、准备 编写基本体例,具体每课略有变化

2 金点子 观察、思考、想象、激情

3 巧手站 学习双基、知识、技能

4 聪明泉 注意事项、引申、拓展

5 小看台 欣赏、评价、启迪

如上表所示,教材从材料的准备、问题的提出、操作的步骤、创新的拓展、作品的展示与评价等几方面都为学生指明了方向,具有层次性和梯度性,注重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全面掌握每项劳动技能与技巧。如“铁丝玩具的制作”第一课时“聪明泉”就安排了对铁丝的探究、认识。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结合下表,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弯一弯、剪一剪等方法来更全面地认识不同型号铁丝的特点和适用范围,而且还要总结归纳出哪一种型号的铁丝更适合于制作铁丝玩具。

“铁丝”大比拼

型号 直径(毫米) 特点   适用范围

1 7

10 3.2

15 1.8

20 0.9

25 0.5

(二)架构技术指导,增长知识

《劳动与技术》课主要构建以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为目标,以项目为载体的组织活动,以技术探究为主线的劳动与技术教科书新体系。规范技术操作,成为劳动与技术中不得不谈的问题。而学生技术操作习惯正处于养成阶段,更应引起教师的密切指导与全面关注。如以“神奇的纸条”一课为例,教学中就安排了对剪刀的结构认识、剪刀规范使用方法和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在递送剪刀时,要手握剪刀头,刀柄朝对方;沿直线剪,用剪刀根部进行裁剪;沿弧线剪时,转动纸张,剪刀方向不变等。在课堂演练时,教师要树立规范的操作意识,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技术要领,增长新的技术知识。

三、观察思考,培植技术实践

劳动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以实际操作为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的课程。因此,有效地指导学生观察思考,操作掌握,是实践劳技课堂的关键所在。

(一)发挥示范作用,驱动实践

在基本技能教学中,讲授与示范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而示范又是重中之重。严谨的示范具有无与伦比的说服力,也是对理论讲授的良好检验,更是驱动学生学习基本技术和技能必不可少的方式。如张隆林老师执教的“沙漏的设计”一课,教学中的一个重难点就是对塑料瓶的剪切。张老师亲身示范,把剪切过程拍成详细的Video,声形俱全,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无限想象。“……第一步,画线,一般画在瓶身突起的平面上,这样方便切口的对接;画线时,用纸围住瓶身,边沿完全重合,上下调准位置,用记号笔沿着纸的边沿画,也可以沿着天然水平纹线上,但要注意记号笔稍微倾斜,画在凹槽的边沿上。第二步,切割,一只手握住美工刀,食指放在刀柄的背部,推出刀身约3厘米,刀口对着切口约5毫米的距离,食指稍稍用力,切入瓶身,上下拉切,接切时转动瓶身,使美工刀的位置基本保持不变……”教师富有磁性的男中音,使学生静静地听,默默地想。这种恰到好处的示范,把握了教学的时机,在学生的疑难处进行点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切割技法,又能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充分发展。

(二)依托媒体资源,发掘实践

由于受到课堂教学条件的限制,往往坐在教室前排的学生可以看清老师的操作,而坐在教室稍靠后的学生则不易清楚地观察教师的举动。而多媒体可以对细节造型、折法刻功等进行放大。如在教学让学生理解动作要领时,教师可以采用动作分解、定格画面、适当放慢、重复回放、人机对话等方式进行演示交流,这样学生就能看得更清,听得更明。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双鹤壁挂”一课时,让学生在M边形的纸上设计白鹤,在课件中打出文字,“在长方形白纸上点三个红点将纸分成四等分,再画上鹤头、鹤足、鹤翅及鹤尾,并用剪刀沿线剪开,还要剪去阴影部分。注意边缘应剪光滑”。并配以讲解,同步动画演示效果,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把深奥的问题具体化,一目了然,一听就明。这样的愉悦心情可以让学生保持到课堂教学结束,并设计了五彩缤纷、超乎寻常的鹤图(见下图)。

向往明天  戏水      比翼      吉祥      齐飞      回首

(三)利用方法改进,培育实践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错误。对此,教师应让学生在“尝试错误”后,加深印象,总结归纳,找寻原因,从而激发其学习、探究的积极性。这是一个 “尝试—体验—再尝试—再体验”的过程,教师应允许学生多番操作,达到实践的最高层面,直到完成满意的作品为止。如“电影放映机”这一课的教学,安装放映机的摇柄是教学的难点,让学生通过多次实践,要求最后能顺利观看连续动画为目标,并组织讨论。

摇柄转不动或转动不利索的原因 改进的办法

摇柄安装过紧 ◆蛋糕盒(或礼品盒)的接触点再挖大

◆蛋糕盒盖、蛋糕盒底和软木塞未三点成一线

◆摇柄自身存在弯曲

摇柄安装过松 ◆在软木塞下垫上一块橡皮穿过摇柄

摇柄安装不了 ◆摇柄自身存在弯曲

◆软木塞用小钻先凿小孔

摇柄转动不利索 ◆未压轧成“Z”字形

……

在点拨过程中,要营造开放的课堂,多鼓励,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各抒己见,大胆地把自己的制作方法和问题提出来,让学生通过多次实践,检验自己的想法,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从“不会转”到“会转”,从“转得不利索”到“转得顺畅”,从“只看到零星的间断画面”到“能看到连贯的动画”,在不断地试验中探究,在不断地探究中完善,在不断地完善过程中培育实践能力。

四、注重品质,完善技术意识

劳技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技术意识,即培养操作的情趣,激发再创作的欲望,提升生活价值,引导学生动手实践,积极想象,大胆创新,把头脑中的想象付诸实际,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一)注重学科联系,增添情趣

劳技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有效整合,极大地扩展了劳技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给劳技教学带来了生动活泼的新局面。如“水果拼盘”一课的教学,设计制作水果拼盘,列出设计方案,并给它起个好听的名字,这就是和语文、美术、生活常识进行了链接,检测学生是否从主题的明确性、创意度、操作面等方面考虑落实。按小处来说,刀法是否合理、手法是否熟练、造型是否美观、色彩搭配是否合理,都是在设计方案时就要考虑的因素。只有这样,设计制作出来的“水果拼盘”才是一种艺术,才能为日常生活增添情趣。

一枝独秀   姹紫嫣红   众星拱月  虎虎生威   花开富贵

单看学生作品起名,就觉得非常有创意,有特色。从课前大量的资料收集,了解水果的营养价值,到介绍自己小组作品的色彩搭配、营养均衡、造型别致等方面的信息,这是对实践的一种反思。整个活动过程,强调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强调学生技术操作过程中技术意识的形成、技术思维的培养、技术能力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强调规范操作与技术创新意识的统一。

(二)注重生活实用,提升价值

劳技课的教学除了让学生学习技能技巧外,提升生活实用价值也成了如今研究的热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体会到每一次的劳动成果都应有它的实用性。所以在制作作品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认识到:制作的作品有什么用?对象是谁?如在制作“花瓶”时,会因对象、空间、时间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款式和不同的颜色等,是用来装饰、赠送、养鱼、种花还是义卖捐赠……再比如“小书签”的制作,也要因书本的样式、大小、颜色而定,值得一提的是,制作好书签后,应在背后写上名言警句,以此时时激励自己奋发向上。只有当学生真正明白了劳动的目的,制作出的作品才有更大的实用价值。

在劳技教学中,有效地实践“技术素养”,使学生在技术操作过程中形成浓厚的技术兴趣,获取厚实的技术知识,培植丰富的技术实践,完善正确的技术意识,那么劳技教学也是富有生机的,充满乐趣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进行大胆思考分析,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不断加强实践、探究和体验,让学生掌握必备的“技术素养”。

知识分子与意识形态 篇4

关键词:知识员工,工作特性,人格特征,知识管理,绩效

知识型员工(knowledge worker)的概念最早由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提出,他在1 959年出版的著作《明天的里程碑》(Landmarks of Tomorrow)中将其界定为“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Davenport(1 996)认为,知识型员工主要是获取、创造,整理和应用知识的人;而赵慧军(2004)认为,知识型员工是指在组织中具备一定知识和技术,从事获取、创造和应用知识等工作的员工。本文所探讨的知识型员工是指在企业中从事生产、创造、扩展和应用知识的活动,为企业(或组织)带来知识资本增值并以此为职业的人员。

对知识型员工进行绩效评价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员工个人和组织的绩效,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满足顾客需求的能力。Tampoe (1996)经过调查分析后认为,与一般员工相比,知识型员工更加重视自身的成长,要求给予自主权,而且金钱的边际价值有所降低等。而Zingheim和Schuster (2001)经过调查研究后,又提出了与上述结果不一致的四种人才激励因素。但这些研究所给出的激励策略缺乏实证支持,其有效性尚有待验证,而且仅仅侧重于某个方面,缺乏对各策略间相互作用的系统考虑。

一、人格特征和工作绩效

Barrick等人在2001年把20世纪有关人格与绩效关系的研究分为两个阶段。他认为第一个阶段结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一阶段主要是用比较广泛的各类人格测验工具来研究人格与绩效的关系,而研究结果却表明人格与工作绩效并不存在跨特质和跨情境的有意义的关系。第二个阶段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一阶段主要是将大五人格理论运用于选拔研究中,并采用元分析的方法总结各种研究中五因素人格特征和工作绩效的关系。

Barrick&Mount(1991)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认为运用人格变量来预测工作绩效是可行的。Hough(1992),Salgado(1997),Tett,Jackson&Rothstein (1991)的研究也显示出人格结构与工作绩效相关。Hogari (1993)认为不同职业类型中责任意识与工作绩效的关系完全不同,如在艺术类工作中呈现出负相关。Maxine Daltorn&Meena Wilson(2000)在来自中东移民的管理者的人格与其工作绩效的研究中发现,被试的综合工作绩效与责任感和亲和性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分别为0.47和0.494。

二、知识管理和工作绩效

Wi ig (1997)认为知识管理是指组织有系统、明确地对其知识资产进行充分地探索与运用,以提升组织内相关工作的绩效,并能达到报酬的极大化。Harvard Business School(1 998)则认为知识管理是组织产生、传递及杠杆运用知识的方法,是信息经济下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黄金木(2002)知识管理是以知识为主体的管理,透过人员、知识、文化、科技与测量等重要因素的互动,促使知识产生动态转化,并提升个人及组织价值的历程。梁淑惠(2003)认为知识管理是系统化的程序,促使组织内部与外部知识、显性与隐性知识产生交流,进行确认、最佳化与积极管理,以极大化知识价值的活动,进而提高组织绩效与因应变动的竞争力。

企业知识管理是对一个企业集体的知识与技能的捕获,然后将这些知识与技能分布到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最大产出的任何地方的过程。知识管理作用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是一个非线性过程,一旦知识管理带来企业核心能力的增长并转换为长期竞争优势,其价值将是不可估量的。

三、工作特性和知识管理

Beach和Mitchell (1987)在组织行为的文献上探讨决策任务特征时,他们将工作特性分成两个任务维度,即决策问题和决策环境。决策问题还可以具体细分成不熟悉度、目标、决策方案、限制和无效用的模糊度、复杂度以及不稳定等因素;决策环境则反映了不可逆性、显著性、责任性以及时间和金钱限制。

张志育(1998)认为,工作特性除了泛指经工作设计后决定该做什么、如何做、在什么地方做、由谁来做等事项外,还要将成员的权责、以及垂直和水平关系作出界定。

Irma和Rajiv (2001)以工作领域与工作导向所形成的二维矩阵,将工作特性划分为四种类型。在工作领域方面分为广泛及集中,而在工作导向方面则分为程序导向及内容导向,最后将工作特性分为集中一程序导向、集中一内容导向、广泛一程序导向,以及广泛一内容导向四种类型。

一般来说,知识型员工的工作与其他类型的工作有着显著的不同,我们总结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特性为:一是富有创造性和挑战性;二是个性化强;三是成果难以测量;四是流动性大。因此,知识型员工可能对组织的忠诚度较低,而更多地忠诚于他们的专业,出于对自己职业的感觉和发展前景的强烈追求,导致这一类型员工在企业间流动频繁。

Krogh (1998)指出欲使知识管理发挥成效,工作特性的配合十分重要;如果员工认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有意义的,他们就会特别关心工作,并促使彼此间相互信赖、积极投入和尽力合作,进而影响到组织知识的获取、创造、转移和整合。Zarrage和GarciaFalcon(2003)也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工作重要性对知识转移、整合和存储的影响。

林毅伦(2005)把工作特性分为“自主型工作特性”及“反馈型工作特性“两类,研究工作特性与知识管理成效的关系。该研究发现,当工作的自主性及反馈性较强时,知识管理成效较好;在权重的比较上,“自主型工作特性”及“反馈型工作特性”对“运用成效”影响最大。

有专家指出:提高知识型员工绩效应该从了解知识型员工的工作价值入手。由于知识型员工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工作本身的价值以及工作任务的重要性在他们看来是自我价值的一种表现。另外,由于知识型员工从事的是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工作,他们的工作任务不像手工工作者那样事先每一步都制订好只需按部就班去做,因此他们一旦进入工作状态就不想因工作目标不明确,工作任务不连续等因素而影响其工作进展。因此,一项工作任务是否明确、稳定会影响其工作绩效。

四、研究展望

综合上述观点可知,知识员工的人格特征,具体的说是成就需要、控制源和自我效能感,会影响工作特征以及工作绩效的关系。例如,高成就需要的人从事低工作重要性的工作时,他们的整体工作绩效将会低于低成就需要的人从事类似的工作;但是,当高成就需要的人从事高工作重要性的工作时,他们的整体工作绩效会高于低成就需要的人从事这种类似的工作。由于工作特性会影响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行影响到组织知识的管理的效果,最终也会反应出其工作绩效。我认为,未来可研究的知识员工的人格特征、工作特性和知识管理意识间的交叉关系,进而影响工作绩效,并建立了如下模型以供未来研究参考:

参考文献

[1]Tett R,P,Jackson D N,Rothstein M.Personality measures as predictors of job performance:a meta-analysis review.Personnel Psycholigy, 1991,42:703~742

关于知识分子当下形态的反思 篇5

问题的过程中提醒他们如何注意修复和完善自己的人格[1]。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尔迪厄说过,知识分子如果在批判社会的同时不把自己当作批判和反思的对象,就不会获得关于社会世界的真理性认识,当然也就不会对社会世界有什么作为[2]。

一、思想者与社会良心的消隐

从七十年代末到整个八十年代知识分子把握住了历史给予他们的表现自身价值的契机,勇敢地充当了文化批判和文化启蒙的先锋。尽管挫折和磨难不时降临到他们的头顶,但他们还是义无返顾地向“左”的革命文化模式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冲击。其悲壮性、其崇高的殉道主义精神使整个社会为之动容。在愤懑不平中,人们猛烈地结构那些符号暴力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但是在时间之针拨向九十年代初,知识分子的社会意识却出现了高度的萎缩。一个普遍的问题是他们对存在的境域问题失语或缺席。许多人从关系到民族命运的场域纷纷撤退。发展到极端,人文学者不谈社会,作家艺术家不涉指实现。他们把自己幽闭在精神的象牙塔里,或者小心翼翼地绕过雷区、制作玄学;或者把寓言当外壳,涂抹一些常人猜不透的文字。相当一些人在九十年代初把自己的撤退和逃脱说成是超越,洋洋自得地炫耀他们关注的是形而上而非形而下。为了给自己的卑怯寻找理由,他们还给知识分子作了新的定位,即老老实实地做一个学术人,利用畸形的市场机制为自己的文化生产打开了一点销路的人,或者借助些许自由的文化空间而获得一点虚假声名的人,还竭力为这种机制唱赞美诗,似乎现在是知识分子做学问的最佳时代,任何牢骚满腹,、怨天尤人都是无病呻吟的表现。一言以蔽之,在叙述领域、在文化生产场中弥漫着庸人气乃至腐朽的僵尸气。

这里我不想和同行们讨论历史的进步与否,因为社会的必然进化会为每一个时代的的存在提供合法化的理由。我也不想说明学术的真正发达需要怎样自由的社会空间作保障,因为凡是有良知的人都会有明确的感受。我只想针对那些“搞纯学术”的观点重温一下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及学术价值的社会尺度。这也许是被人讪笑的乌托邦理想主义的表述。然而那些历史上伟大的先驱者已经为我们出示了足够的经验范例,即知识分子必须保持对人类事物的高度关怀。可以这样认为,自从人类社会缔结以来,在人文科学中就没有脱离社会的纯学问、纯知识;所以所有进入这个场域里的人,都要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并从那里获得实现资源。学术上的高低不像有些文章装腔作势、故作高深地说些让人不明不白的话,而在于你的言说是否能够启发人去寻找更好的存在方式。古往今来那些伟大的智者总是面对人类社会,特别是现实世界说话。他们切入问题的具体性往往都达到令人惊讶的程度。这些问题(如性史、麻风病院、学术人)散见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只是为麻木的人们所不觉。而一经他们的介入,一经他们的考古挖掘,马上便形成对当下统治秩序和传统积习的惊世骇俗的挑战。对现实具体问题的干预并没有使他们肤浅,相反给他们的深刻造成了有力的凭借,使他们成为由此升华的独一无二的思想家。萨特的存在主义或许存在着巨大的纰漏,可是他对忽视人的革命哲学的抨击,他为寻求人之自由所做的探索,使他永远刻在人们的记忆中。鲁迅也许像某些诋毁他的人所说的那样没有专门的学问,由对国民弱点的揭发所造成的深刻,使他成为在20世纪里没有一个国人能够超越的思想家。钱钟书的声名与其说是因他的学术成果而成就,不如说他因无情解剖现代腐儒的小说《围城》而成就。一当他与世隔绝,将自己封闭起来,他的影响也就无从谈起。以他为楷模而又缺少他那清高与骨气的人更何足挂齿。为一些人津津乐道的形而上实际是在腐败和黑暗面前丧失良知、为自己走向行而下所找的借口和托词。那些倡导个人化写作的言论也并不都表现出对意识形态的拒斥,人们常见的多是渺小个体的孤芳自赏。以90年代的文学批评为例,真正有点价值的寥寥无几。反倒是发扬鲁迅精神的年轻后生摩罗、余杰、林贤治特别令人刮目相看。由此我们确信,社会价值是衡量学术价值的重要尺度。

由于知识、学术是科学和理性的表征,因而就规定了知识分子在社会生产场域中的特殊作用,即启示人们铲除野蛮和暴力而走向文明和民主。真正富于历史责任感的知识分子必须自觉地肩负两项使命,一是不断发现更为文明更为民主的社会结构,一是不断揭露现存社会秩序的问题。萨特和马尔库塞把揭发批判现存社会的缺欠当成知识分子的天职。他们的观点尽管遭到了科学理性精神较强的思想家布尔迪厄的反对,可是在民主和自由并不发达的、专制和暴力十分盛行的社会场域中,他们的思想无疑更富

于生气。面对斯大林时代或斯大林的恐怖统治,谁能否认《焦尔金游地府》、《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古拉格群岛》出现的伟大意义?承受着“四人帮”时代的高压,谁不为天安门诗歌的自由喷涌而感到痛快?由于知识分子不在社会生产场的中心,只能处于边缘,因而其思想上的怀疑与批判不可能解决生产场的根本问题。在90年代中后期有些人就以此戏称知识分子为“文

化英雄”,并公开怀疑他们的作用。但是思想的力量不可低估。从历史发展的轨迹上看,它不但能够消解旧有统治方式的合理性,而且能够激发人们对良性社会结构的思考。不止如此,那些在批判旧世界的过程中为人类发现了文明之普遍原则的思想家还会赢得人们永恒的爱戴。张角、黄巢、普加乔夫是历史上不可或缺的革命家。但是伟大的启蒙主义者狄德罗、卢梭在人们精神上产生的影响恐怕更为久远。直到现在,他们为人类构筑的现代性也不能说过时。因之不能小觑知识分子的思想预设作用和精神批判作用,知识分子也理当以独特的方式来显示自己存在的价值。以为知识分子不在社会结构的中心因而放弃应有的责任是短视;面对邪恶而不置一词是懦夫;为谋取一点蝇头小利而蝇营狗苟是蠕虫。90年代知识分子话语在精神向度上出现了高度萎缩,简直可以用平庸化来形容。新世纪的知识分子显然需要同此旧我告别、重塑自己的人格,像鲁迅所说敢于做扶哭叛徒的吊客,像本雅明所言骄傲于做一个波西米亚流浪汉。当然,强调知识分子以独特的方式介入到社会生产场域并不等于否定其他种种文明行为的可能性。虽然那种大轰大嗡的广场情结已被许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证明为破灭了的现代神话,但当社会需要张扬一种普遍的公理和正义时,像雨果、左拉、托尔斯泰、萨特那样挺身而出、仗义执言还是人们热烈期盼的。据布尔迪厄的描述,左拉为犹太军官德雷弗斯公开辨冤一事构成了法国乃至整个西方知识分子的思想文化模式[3]。正是按这种文化模式面对现实世界他们被当作社会正义和良心的代表、创造文明和民主秩序的信使。中国知识分子是否需要告别平庸而走进世界知识分子的行列呢?

二、权力的仆从

人类文化史上那些伟大的先驱为知识分子完成了一种独立的人格。这种人格把自由和自我价值的意义提到了极限,照亮了人之为人的最佳存在方式。

作为人类精神的化身。这些先驱的伟大不仅在于他们对自由及自我价值追求的自觉,更在于他们对权力意志者的拒绝。布尔迪厄在他的反观社会学中指出,整个人类社会的结构可以概括为统治者与被统治者[4]。一般说来统治者总是要把其他人当作实现自己意志的奴仆与工具,而畏惧于他们的权力,被统治者多半都安于历史给定的命运。独立知识分子出现的意义就在于他们不相信这个历史宿命,并以民主、平等、自由的思想来起诉这个传统社会结构模式的荒谬。他们极力维护自我的尊严、抗拒一切强暴的掠夺和奴役。贝多芬一脚踏破魏玛宫廷的等级制,不给迎面而来的王公贵族让路,反而逼得他们闪在路旁向自己问安。一个坚定的信念支撑着贝多芬的脚步:公爵在世上成千上万,而贝多芬只有一个!塞维特斯为争取个人对《圣经》的自由解释权同新教领袖加尔文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即使面对火刑的威胁,他也绝不对自己的注释改动一字一句。他的肉体虽然被烧成了胶状物,可他独立的思想、独立的精神却战胜了新的独裁者而成为历史的永恒。

进入文化生产场域的每个分子都应当懂得这一游戏规则:牢牢地把守住自我。他不属于任何阶级、集团和个人,只属于自己。如果说他在社会结构中还有身份,那么他应是不偏不倚的人类事物的仲裁者。少数人可能借他的思想财富图谋私立,然而他的本意却是为全人类共有。知识分子应有的独立人格决定他不去逢迎、巴结、讨好任何权势者。林贤治有言:“真正的知识分子是疏远权力的。”假如我们敢于面对权力常常是统治者压迫别人的工具这一事实,你就不会感到林贤治的表达有什么问题,更会同意德国作家亨利希·曼的说法:“一个向统治阶层靠拢的知识分子是在背叛精神。”[5]

中国当代知识分子不是没有做过高贵的选择。在80年代的启蒙思潮中他们曾努力挣脱意识形态的束缚,做精神独立的文化生产者。特别的在批判官本位的过程中他们高扬了精神文化的巨大价值,明确地为自己的文化人角色作了历史定位。

可是好景不长,到了90年代他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逆转。中国知识分子本来就有依附官僚的传统,新的社会结构不但没有改变传承千年的格局,反而强化了对知识分子的领导体制,这就决定了他们难有精神上的独立,其文化生产基本上是为政治权力服务。只是因为殷勤效命及十年仍没达到当政者的满意,反而受尽了摧残和凌辱,他们才在社会及文化转型之初对“官本位”进行了声讨。然而骨子里他们并未脱尽奴隶意识,与以往所不同者是他们把自己的奴性驱逐到了无意识区域。90年代,由于众所周知的政治经济原因,知识分子及其生产开始贬值,权力开始大大升值,这是沉积到意识低层的奴性意识浮到了意识的表面,知识分子中间滋生了权力拜物教的可鄙现象。因为切身感到文化生产本身不能给生产者带来荣誉、地位、金钱,而领导却能给予,因此相当一些知识分子向庸碌无为的官僚调情。为了评职晋级,他们或者不惜缩短身子低眉顺眼地按长官的意志办事;或者努力擦抹原有的思想锋芒,让自己的大脑追随权力话语而转动。一位70年代末通过力主社会主义悲剧而扬名、后来又企图以无意识文艺心理学改造主流文艺思想的所谓理论家就突然转换了面孔,成为主流话语的生产机器,甚至请回“左”倾时代的棍棒批评,随意打杀精神的异端。他如愿以尝地得到了最高教席,可也把自己的丑陋暴露于天下。

布尔迪厄在他的反思社会学中准确地揭示了学术机制与政治机制的同源性[6]。这种同源性决定了许多知识分子的双重身份和双重人格。一方面对于权力上的统治者,他们是被统治者,另一方面在学术体制内他们又可能是文化统治者。在我们这里可以看到同样的情景。而且由于政治体制对学术体制的严格规定性,我国知识分子的双重人格更为严重。在发达国家知识分子在学术体制内作一个文化统治者是受集体无意识支配的结果,而在我们这里则明显地表现为一种自觉。那些体制内文化学术团体不要说,其发言人总要以“官”的口吻说话,好象他们是被特殊授权来宣布文化世界的真理的,谁也不容置疑、必须加以实行。就是有些民间团体诸如各种学会之类也如法炮制。那里学术的高低、有无权威不由学术本身来确定,而由职务、级别、种种非学术因素来确定。你有职务、有级别才有生产学术的资本;无职务、无级别,就无生产学术的资本,只能接受压抑者的压抑。包括相当一些学术会议的发言与不发言也都照此规则办理。由于权力如此重要,所以一些不甘寂寞的人对学术不感兴趣,千方百计挣当学会的理事、常务理事、副会长、会长等等。

还有一种趋势不能忽视,就是相当一些知识分子,尤其青年知识分子不满足于学术圈内的荣誉,当官场的大门向他们打开后,绝大多数人争先恐后地踏上它的台阶。在学术上他们给人造成一种开放、前卫的良好印象,似乎是知识分子话语的代表。然而他们对政治生产场的游戏规则比文化生产场的游戏规则还要精熟,一旦捞到一官半职,便玩得出神入化。在提携者面前,他们是谦虚有为的青年;面对同行,他们是被“理解”精神所照拂的对象。照理说,我们对他们的选择不该有过多的腹诽。社会总得有人管理,有文化的人管理总比没有文化的人管理要好。问题是他们的文化生产与政治生产反差太大。人们希望他们进入仕途后能够把新文化精神带入政治生产场域,使之走向理性和民主。然而从事实上看,这些受过新时期最好教育的一代人最为油滑。你别指望他们会把新文化精神带入政治生产场域,他们会一丝不苟地恪守旧的规则,并且以温和、不让你恼怒的方法将这些规则贯彻到底,达到那些僵硬的官僚达不到的目的。长篇小说《国画》通过朱怀镜的描写为我们提供了如此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朱怀镜80年代早期的大学生,受过启蒙主义文化精神的乳哺。但是一旦进入官场之后,他就开始自我异化和被权力异化。表面上他信仰理性、民主、自由,而实际上他始终把丑恶的权力当作思想和行为的轴心。为了向上爬,他把朋友的无价之宝——国画无偿地送给了市长。为了实现一笔肮脏的政治交易,他又消灾灭火把另一个朋友的尖锐新闻稿件扼杀在摇篮之中,使罪大恶极的县委书记逍遥法外、平步青云。在无论权力生产场域还是文化生产场域,他都显得文质彬彬、极有修养,然而行贿受贿、吃黑打黑、声色犬马,他无所不为。在他心目中不要说人类、民族的意识没有,便是人子之义务,他也不作任何承担。他唯一追求的目标就是满足自我对这个物质世界包括女人的充分占有欲。从朱怀镜反观现实中一些红光满面的中青年知识分子官员,你会相信:他们是彻底令人绝望的一代。

扫视了知识分子的官场化倾向,我们就会明白90年代的思想文化状况。一个时期里不断有“大师”的呼唤及没有“大师”的困惑。试想在一个极少数人做学问、多数人仰视权力、为权力服务的文化场域里能指望什么思想大师出现呢?中国知识分子要能有大师诞生,除了要争取独立自主的学术机制而外,必须把自己由一个权力的仆从变成一个具有自由意识的批判权力的思想家。尼采、萨特、马尔库塞等等已经成功的地走过了这条道路。

三、文化知识的商贩

文化知识是知识分子的资本,也是知识分子问身于社会的凭籍。由于文化知识能够给人类创造巨大的福利,作为回报,人们给知识分子一定的酬劳。知识分子不是上帝,他要有相应的物质给养才能生存,因而对于他们靠着文化知识而谋生,有点知识眼光,不应有任何异议。但是靠知识谋生只是知识分子存在的第一义,他不带终极性。知识分子对文化知识还有更高的追求。文化知识就其本质性存在来说是为了把人引向高度的文明。这个质的规定性要求从事精神生产的人必须首先走向文明。也就是说他不能仅仅把知识当作食利的手段,还要把它当作目的本身来对待。所谓“目的本身”即承认文化知识作为真理认识的神圣性、纯洁性、不可动摇性。当对世俗利益的谋求不以损害知识为代价时,我们可以保持两者共存;当利益的谋取有辱知识的尊严时,我们首先要捍卫知识的圣洁律令。人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可悲的动物。其可悲性在于作为一个有精裆畹亩镉惺被嵋蛭薅鹊刈非蠊倌芟硎芏允ё约旱木窦以埃傥话愣锏乃健V斗肿哟嬖诘囊庖寰褪且宰陨硗阉椎淖非蟀镏嗣腔指醇且洌一鼐窦以啊馐侨说淖罡叽嬖谥场>痛硕灾斗肿邮侨死嗑竦氖赝撸嵌灾兜奶却阕诮谈星楹托味系囊?味。正是凭着自我对世俗性的超越,他们才能产生出更多的真理。本世纪法国思想界的最后几位大师(无论萨特、德里达,还有布尔迪厄)走的道路是颇能给人启发的。如果仅仅考虑体制内的优厚待遇,维护既定秩序,那么他们完全可以走上体制内的统治地位。然而他们不满足于作为一个食利者而存在,为了寻找智慧的“宝瓶”,他们走上了反叛体制的道路。他们关于这个世界的新知识、新思想尽管不可能被我们完全接受,但在许多方面达到了世纪末的高峰。

以此反观9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表现,却令人大失所望。文化知识在他们那里失去了任何真理性、目的性、神圣性,只剩下了前面所述的第一义:谋利的手段。相当一些人利用市场机制来生产知识和销售知识。他们不管是否真知、是否为我们的文化语境所需要,只要是新的、时髦的、能够给自己谋得响亮声名的东西,就炒作、搬运、贩卖。例如作为一个残留着许多中世纪的野蛮、黑暗和暴力的民族,我们最需要传播人道主义、自我意识等等现代性话语。可是据有些人说,西方已经出现了后现代精神,为了与他们取得同步,我们也得消解人道主义、流放自我。他们给人道主义、主体性哲学编排的罪名是:可以产生希特勒、产生法西斯主义。可是他们恰恰忘记了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一书种指出的,希特勒的产生不是民主自由思想发展的结果,而是民众蒙昧的必然、权威主义(奴隶主义)性格的必然。又如当赛义德的《东方主义》和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被作为正反两方面的话语误读过来后,马上就有人拾起自造的“东方主义”破旗反对同样是自己捏造出来的亨廷顿的西方文化中心论及其对东方文化的歧视。令人不可思意的是这些东方主义者正是不久前还在国内大面积播撒西方后现代话语的批评家。那个猛烈攻击张艺谋向西方陈情的人,自己就曾抛弃母语而用外来语(如体验美学、卡里斯马情结等等)写书,“向西方陈情”。他们由后现代到新保守主义的转换之快使国内外学者无不感到骇然。赵毅恒就曾著文表达过自己的困惑。其实人们的困惑是不必要的。因为你的困惑都是出于对学术的真诚而产生的,而令你困惑者是不讲究学术上的自我和真诚的。他们什么信念都没有,所有的只是商场中的实用主义、机会主义。即不管什么货色,那管是截然对立的东西,只要使我第一个获利、出名,我就叫卖。还有一层内容没被好心的人们点破,就是当亨廷顿的国情咨文被误读到中国后几乎成了敌视东方文化的典型文本,因而也激起了不大不小的民族文化的自卫情绪和敌视西方文化的情绪。期间染上了浓厚的政治色彩。中国的后现代主义者大概害怕自己的名字同亨廷顿连在一起,害怕被指责为主张全盘西化的异类、西方文化侵略者在中国的内应,所以才迅速改换门庭,张扬东方主义,给自己戴上新保守主义、爱国主义的帽子。然而这种迎合更令人恶心。

福柯说过,话语即权力。布尔迪厄则醒目地揭示了文化生产中的显赫权力——命名权。他指出:“命名,尤其是命名那些无法命名之物的权力……是一种不可小看的权力。”它的学术首创权,权威、派别领袖、盟主的进身权,而且所命之名一旦“被用在公众场合”,广泛流通起来,还会具有“官方性质”[7]。布尔迪厄非常惋惜法国知识分子在学术上谨慎小心的态度,这使他们没能抓紧命名权。然而对中国知识分子不必担心,别看我们没有生产自己思想的能力,却十分富有制造大声名的本领。一些青年知识分子似乎特别内行。当许多学人还以传统政治学的观点来打量“话语即权力”,表示出种种惊异和困惑莫解的神情时,他们便迅速领悟了福柯表述的重大意义:话语不但能够产生出权力,也能产生出名利、地位。不断推出新话语,就能垄断文化生产场的全部权力,使天下所以舞文弄墨的人都跟着我走。相当一些刊物出于同样商业化的目的,为他们提供阵地,帮助他们制造“圈子化”的批评,实行话语霸权。仅以文学批评为例,在90年代就有“新状态”、“新体验”、“新生代”、“晚生代”等种种命名。对于一定现象的命名不可一概否定,然而它必须是严肃的、谨慎的,既能符合实际,又能包孕一定的美学、文化内?荩顾哂邢嗟钡奈榷ㄐ裕米奔涞目佳椤?墒强纯?0年代的文学命名究竟有何根据?又有什么学术价值?什么叫“新状态”?从横向上看,“新状态”能够说明哪个时间段的文学?哪一段现在进行时的文学不可以叫“新状态”?再从命名者对其内涵的描述上看,什么写自我、写感觉,什么无文体界限、注重散文化,哪有特殊之处,说句不客气的话,这些描述只是新时期文学批评成果的大杂烩而已。创作的实践也证明,“新状态”纯系一种虚浮的预设,至今就没有一个“新状态”作家表现出大气候。同理,所谓“新生代“、”晚生代“都是些浅薄的命名,他们除了给命名者带来了话语权力、帮助他们推销了自己的产品而外,没有任何意义。对于这种商业化的、世俗的行为,我们只能保持高度的冷淡。

问题不止于此。一个广为流行的商业化行为是炒作。为了名、为了利、为了评职晋级,圈子之中、朋友之间、夫妻族内互相吹捧,有的请人吹,有的化名自己吹自己。更有一些人成立文化制作公司,根据顾客的不同需要,明码实价的写作、出售各种文体的文章,从中牟取红利。至于作家们为大款们歌功颂德(写报告文学之类),期刊出版单位出卖版面和书号,教育部门出卖文凭更是屡见不鲜。如此运作的结果,文化生产的正常规则全被打乱,以假充真、鱼目混珠的现象日甚一日。到现在学者不像学者,教授没有教授的水平,知识分子队伍里挤满了混子骗子、文化奸商。可以预言,如果再不进行反思和清理,知识分子将在畸形的市场机制中把自己推向绝路。这不是危言耸听,笔者周围的许多职工就对知识分子满腹鄙夷。

①本文因主要研究问题,所以不能提及少数精英知识分子90年代的表现,敬请他们原谅。

②参见《文化资本与生活炼金术》第92—109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③见《实践与反思》第295页,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④见《文化资本与生活炼金术》第85—86页。

⑤以上两段引文均见林贤治《娜拉:出走或归来》248页,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1月。

⑥见《文化资本与生活炼金术》第85—86页。

武者需树立知识产权意识 篇6

曾听说这样的事:一个青年欲拜老人为师学拳,老人不方便授徒,便写信介绍青年到北京一道观学拳。一个多月后,青年找老人告状,说道士保守,不教他武艺不说,还支使他干体力活。老人一了解,原来这个青年喜欢睡觉,上午九十点钟才起床,被子也不叠;让他挑水、扫地,他也不做。做些粗重的体力工作,是一些佛道中人武术教育的组成部分,通过体力工作来锻炼人的体质,磨炼人的心性,再传授武艺,还要以佛道哲理来教化,如此才是一个完整的武术训练体系,这绝对不是保守。所以说,教授武术者,必须武德与武艺两手一起抓,两手都要硬。只教武艺不要求品德,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必将害人害己。

除了以上武德教育的因素,还有许多现实原因必须引起我们重视。如某师有一套很精妙独到的剑法,某生十分羡慕,向某师求教,得到传授。可几年之后,某生竟说自己才是师父,某师的剑法师承于他。

以上种种行径,在旧时的武术界绝对是欺师灭祖之举,可在今天的武术圈,某些人视武林规矩为裹脚布,盗版者可以公然盗刻、盗印函授教材与内部光盘,使掌握技术秘密者的合法利益受到打击。此风不绝,凭什么批评受害者保守呢?

当今社会,武术的本质是文化,也是可以转化为商品与财富的资源。从市场经济与营销的角度看,所谓门派其实是商品的商标与品牌资产。江先生批评与谴责的保守,其实是在旧的历史条件下,为保障自己合法的知识产权利益不受侵犯而采取的迫不得已的手段。而在今天,这种合法权益不但得不到保障,有时甚至要遭到打击一或被骂保守,或被骂贪财。

保守肯定是一种弊端,但怎样兴利除弊呢?如果认为批评与谴责掌握技术秘密的人就可以解决问题,就大错特错了。诚如江先生所说,武术已经到了需要拯救的时候了,但要拯救武术,却不应该扫除什么保守思想,而是应树立武术的知识产权意识。当掌握武学技术秘密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也就没人保守了。

就我个人观点,武术永远不会衰落,真正让人担心的是武术外流。现在,很多国内的武师纷纷出国教拳,为什么会这样呢?国内无法保护武术的知识产权是主要原因,知识产权受侵犯,导致武术市场萎缩,所以很多武师干脆去海外发展,起码那里的人均工资高于国内,知识产权意识也比较强,出书可以得到法律保护。对于很多武师到海外传播功夫,我个人理解、支持,而担心武术外流,是因为武师们都是被动地向海外传播功夫。所谓“三流公司卖产品,二流公司卖技术,一流公司卖标准”,我国的一些武师传播的武术功夫就相当于卖产品的三流公司。早些年,某些外国人曾叫板说,武术正宗不在中国啦,或说十年之内,他们太极拳的水平超过中国。当时这种叫板很刺激某些国人的虚荣心,但我不担心,因为他们是在产品的层次上跟我们竞争。而近些年,他们不再叫板,而是高薪聘请中国武师讲学,在讲学中用精密仪器测量,对武师的每个动作的研究几乎都精确到用尺子量,对每个微小的变化都追问到底,并且在讲学结束,马上组织人对武师传授的细节加以研究,在第一时间公开发表到武术杂志上,供人研究吸收。可以说,他们现在对武术的研究早已升级到“二流公司”的技术层面上。我们国内的某些武术家还在为收了他们的高价而洋洋自得,却不知无意中流露的技术动作已是国内罕见。我们以为收的是高价,也许还不如对方那里普通人一个月的薪水多。我们自以为可以教假东西骗人家,可人家向东家学一点,向西家学一点,拼凑下来就不少。你这次拿钱很舒服,下次还想去,就得再教一点,一来二去,你还有多少秘密?

知识分子与意识形态 篇7

关键词:科技人员,知识产权,高校,广东

一、问题的提出

21世纪,高校作为知识积累和创新的核心机构,通过与产业界、科技界的互动,全方位地参与到国家创新体系中,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机构,是国家经济繁荣的发动机和国际竞争力的源泉(金明浩,2007)。与此同时,在知识经济和数字经济的背景下,知识产权越来越成为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围绕着知识产权的竞争将是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热点。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实力的塑造,越来越表现为对知识产权的拥有和使用能力。高校作为知识创新与传播的重点基地,成为了国家自主知识产权创造的重要场所。

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末才开始建立知识产权制度,才出现专门从事知识产权工作的人员,整个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普遍不高,大部分高校法制建设薄弱,高校依法治校、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的理念还有待加强,对科技人员的法律意识教育也不够(王战军,2003)。致使高校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对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程度不够,高校的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能力也就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近年来,侵犯高校知识产权的现象日益严重,但是由于科研人员不了解知识产权,加之高校缺乏相应的知识产权侵权查处和利益保障机制,教职工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比较漠视,更不会主动收集证据,纠正侵权行为(李国平等,2004)。总之,我国多数高校还没有形成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的良好环境,从领导到科技工作者,普遍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内涵和重要性,对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知识知之甚少,知识产权意识淡薄。

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后,虽然高校教师开始注意到知识产权问题,但很大程度上是出于申报职称、评奖等学术评价的需要,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利用意识淡薄(陈安国,2003)。广东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地方,广东高校也承担着为开放输送人才和科技创新的重要使命。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进行科技创造,需要科学合理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激励制度,这些都需要高校知识产权科研和管理人员的文化知识和管理意识做保障。那么,高校的科技人员知识产权意识如何?有何特点?存在哪些不足?本文将以广东8所本科普通高校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进行剖析,尝试回答以上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

为了较准确、深入了解与掌握广东高校科技人员知识产权保护状况,选取广东8所普通高校120多名科技人员对知识产权的认知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

本研究数据获取采用调查问卷方式,问卷调查于2011年12月在广东华南理工、汕头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8所本科普通高校中进行,在正式大样本发放之前首先以小样本(5份)在汕头大学进行调查,结合专家意见进行“表述方式”修改,使大样本调研的被访者能简单明了、顺利地回答问卷提问。发放的问卷总数为125份,回收的问卷总数为112份,回收率89.60%。经过分析其中有6份不合格问卷,最终保留106份样本进行数据分析,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84.80%。

(二)思路与方法

参考金明浩(2007)年在中国高校科技创新中的知识产权制度研究中对科技人员意识的测量条目,本研究将通过科技人员对知识产权的认识、掌握、保护与运用等方面的内容。通过简单的描述性统计分析进行归纳总结,得出广东高校科技人员知识产权意识情况及特点。最后,结合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三、科技人员知识产权意识现状及特点分析

(一)知识产权文化缺乏、法制观念薄弱

72%的人认为自己对知识产权方面的内容一般了解,只有15%的人觉得对这方面相当了解,而13%的人认为对知识产权不是很了解,只存在听说过的概念,只有58%的科研人员表示自己在科研项目立项前或在科研活动过程中,使用过专利文献。对于知识产权表现形式,被调查的科研人员只接触和听说过发明专利、商标,而对其他形式如保密信息、外观设计等则完全不了解,只有53%的人表示对知识产权相关法规有了解,其中仅有32%的人认为有兴趣去了解。

(二)不同学科、不同工龄的科技人员对知识产权掌握存在较大差别

研究发现,回答“在研究中发现一项重大发明创造后,首选是”的问题时,人文社会科学的科技人员选择“发表文章”,而理工类等自然科学的科技人员则选择“申报专利和申报鉴定”。在课题设计时是否查阅专利文献时,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人基本都表示“经常查”,而人文社会科学的大部分都表示“偶尔查”或“不查”。另外,我们采用是否大于平均工龄(即工作年限)5.8年来区分对知识产权的掌握,在对专利的“三性”选择正确的人中,大于或等于6年工龄的占82%选对,而小于6年工龄的占18%。

(三)广东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完善,但运用能力薄弱

本调查的8所高校都建立了知识产权管理规章制度,并对授权专利的职务发明创造给予奖励,但是真正运用和执行这些规章制度的能力却有限。在被问及对所在学校专利申请存在问题看法时,35%的人认为学校专利基金支持力度不够,30%的人认为激励政策还为落实到位,20%的人认为申请专利后,有人仿造和侵权。作为高校的科技人员大多数同时也是教学人员,而“科技成果产业化是否会和教学和科研相冲突呢?”42%的人认为会,而且冲突很大。

(四)广东高校知识产权教育不够

所有被调查者均认为应当积极开展知识产权研究和教学工作,学校应该提供机会让自己进行知识产权方面知识的学习。在本调查的8所高校中,只有3所高校每年有开展至少一次的全校知识产权知识学习,4所高校每年有开展过至少3次的全校性知识产权相关讲座。被调查的人员中,只有19%的科技人员有参加过该校知识产权的学习。

四、广东高校知识产权发展的思路及对策

(一)加强培训教育、培养和引进知识产权人才

加强宣传、引导和教育,尤其要重视对科研人员和管理者的知识产权知识文化的培训,进一步增强高校科技人员对知识产权的观念和意识。不仅要加强学校层面的培训活动,还要拓宽上至全市,下至高校内部的院系科技人员培训,以及开展一些相关主题的交流活动,使得知识产权意识分布在高校内外部组织之中。同时,要加大对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特别是增加财政资金上的投入力度,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支持教育市场上教训机构提供的知识产权培训服务。

(二)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创造激励机制教育体系

广东高校在知识产权创造和制度管理上已走在全国高校的前列,相对来说比较完善。但是实施效果欠佳,这主要是激励机制上做得不够。通过增加科研人员研究经费、研发条件、精神奖励以及成果奖励等进行多方位奖励机制尝试。同时,加大对发明专利、国外专利申请资助力度以及战略性思想成果等奖励。鼓励科技人员与企事业单位联系,开展产学研,鼓励其采取多种分配奖励形式,逐步形成激励发明创造的新型分配和激励制度。

(三)建立多样性的广东高校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不同学科的知识产权创造是不同的,不同工龄的科技人员对知识产权的认识也是不同的。所以,对广东高校不同学科和不同科技人员的知识产权服务和管理也不能一刀切,需要建立一个多样性、灵活度高的服务体系。首先,创建广东高校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交易、信息、人才等服务体系。建立知识产权安全预警机制和维权援助制度,通过重点高校和典型高校的知识产权检测情况,确定广东高校可能出现的知识产权纠纷和争端,提前发布信息,使相关主体做好充分准备。其次,开展高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的服务平台建立,使得高校与社会各群体能及时了解合作的商机。同时,大力发展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加快发展知识产权代理、信息服务、资产评估和许可转让业务等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制度和完善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的管理规定。

参考文献

[1]金明浩.高校科技创新中的知识产权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

[2]王战军.中国研究型大学建设与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李国平,陈森发,于广青.论我国高校专利的保护与管理[J].科研管理,2004(6):13-15.

知识分子与意识形态 篇8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80例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2~76岁,平均年龄(45.3±4.2)岁。经手术取病理标本,用10%中性福尔马林将标本固定,采用石蜡封闭,检测80例标本的ER、PR、HER-2三阴者,以及其CK5/6以及EGFR表达。

1.2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0例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标本的ER、PR以及HER-2、CK14、CK5/6,均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染色。采用pbs作阴性对照,阳性对照为已知阳性组织,其中CK14是细胞质阳性,ER和PR是细胞核阳性,CK5/6以及EGFR是细胞膜阳性。将随机选择的7例病理标本进行荧光原位杂交法进行检测,其EGFR基因检测试剂盒按照使用说明书使用,其中EGFR呈桔红色,CEP7为绿色,两种比值>2∶1,则表明EGFR出现扩增。

1.3观察指标:观察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的结构特征、生长方式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

1.4统计学分析:本研究数据以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经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病理特征主要表现为肿瘤细胞呈实性巢状以及缎带状形状,其中,有21例浸润性生长、59例肿瘤周边推挤式生长。肿瘤细胞膜不清晰、呈椭圆或圆形、具有较少的细胞质、核浆比例高、异型性较大、常见核分裂象以及细胞凋亡。

2.2 80例患者中,EGFR阳性表达率为76.3%(61/80)、CK5/6阳性表达率为78.8%(63/80)。EGFR阳性表达可见图1。

2.3 80例患者中出现淋巴结转移的有34例,转移率占42.5%;出现EGFR基因扩增的患者有5例,占71.4%,且出现EGFR基因扩增的患者,其淋巴结转移率更高。选择的7例患者中进行EGFR的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有5例EGFR基因扩增,有6例出现EGFR蛋白过表达,5例基因扩增者均存在EGFR蛋白过表达,另外1例EGFR蛋白未过表达的也没有出现基因扩增。也就是说,出现EGFR基因扩增的患者其淋巴结转移率相对于没有出现基因扩增的患者要高(P<0.05),且EGFR蛋白表达与EGFR基因扩增之间没有直接的相关性(P>0.05)。具体情况见表1。

3讨论

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是一种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病理学特征的新型乳腺癌[2]。根据相关研究表明,认为乳腺癌的起因源于腺上皮细胞,该疾病具有较难的预后性[3]。在医学研究中,相关研究人员根据癌基因与受体的蛋白表型进行预后治疗。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对其基因进行分型,主要研究出基底细胞样型、腔A型、腔B型、HER2过表达型以及正常乳腺样型。其中基底细胞样型的诊断是最为复杂的,在一些乳腺癌患者中可以发现EGFR基因扩增[4]。在本研究中,我们在80例患者中选择了7例进行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发现有5例存在EGFR基因扩增,且出现EGFR基因扩增的患者其淋巴结转移率也相对较高,也就是说乳腺癌早期转移中,EGFR受体为其提供了有利条件。总之,底细胞样型乳腺癌在临床上,具有较为特殊的组织形态特点以及免疫组化特征,是一种新型的乳腺癌亚型,具有EGFR基因扩增的患者,其淋巴结转移率更高。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病理形态特征以及免疫表型与分子病理检测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其进行免疫组化CK5/6以及EGFR检测,并从中选择7例为进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观察患者的病理特征以及免疫表型与分子病理检测的关系。结果 80例患者中,EGFR阳性表达率为76.3%(61/80)、CK5/6阳性表达率为78.8%(63/80)。出现EGFR基因扩增的患者其淋巴结转移率相对于没有出现基因扩增的患者要高(P<0.05),且EGFR蛋白表达与EGFR基因扩增之间没有直接的相关性。结论 底细胞样型乳腺癌在临床上,具有较为特殊的组织形态特点以及免疫组化特征,是一种新型的乳腺癌亚型,具有EGFR基因扩增的患者,其淋巴结转移率更高。

关键词: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免疫表型,分子病理

参考文献

[1]瞿伟.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病理形态特征、免疫表型与分子病理检测的相关性[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36):112-114.

[2]武秀秀,张帆.基底细胞样乳腺癌的研究进展[J].医学信息,2015,28(11):354-355.

[3]周恬,毛大华.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的生物学标记及临床意义[J].贵州医药,2015,39(2):184-186.

知识分子与意识形态 篇9

近年, 产业集群知识溢出作为研究主题得到了高度的重视, 但从目前研究知识溢出的相关文献来看, 其研究焦点是分析集群知识溢出的概念, 而对于具体到某个产业的集群知识溢出的相关研究少之有少。本文分析了软件产业集群知识溢出的必要性, 从知识形态角度重点研究了软件产业集群知识溢出过程和途径, 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以期通过知识溢出促进软件产业集群的快速良性发展。

1 软件产业集群知识溢出的必要性

马歇尔 (1920) 指出:“一个人产生了一个新的思想, 其他人接受了这个思想并且结合自己的考虑, 于是进一步产生另一个新思想, 集群企业在获取外部知识的过程中得益于‘产业氛围’的影响。”这种“产业氛围”使得集群企业可以像获得空气一样免费地获取某些技术和知识, 而集群以外的企业却很难获得这些知识[1]。而软件产业集群由于自身特点, 与传统产业相比, 尤为需要这种氛围获得创新的种子。

(1) 软件是建立在最新科学成就基础上的技术, 具有技术变化迅速、产品寿命周期短、产品性能改进快等特点。这意味着与传统企业相比, 软件企业创新要面临更多的风险, 再加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加快, 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 任何一家企业都不可能单独地在其涉及的技术领域内完全跟上知识发展的步伐, 所以软件企业创新不是一种孤立行为, 在创新的每一步都需要得到外部知识源的支持。集群知识溢出使得集群内企业能够以最大程度、最低成本、最短时间获取所需的各种知识, 从而使得企业的创新活动犹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 所以说知识溢出是软件产业集群创新的重要基础[2]。硅谷的成功也正是因为知识溢出通过宽松的人才流动政策、非正式和正式交流使得硅谷空气中遍布创新知识, 企业可以随时吸收到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知识种子, 相互学习再整合创新使得硅谷的生机无限。而且软件技术更新换代极快, 很多技术还没有申报专利就已经过时了, 所以软件的专利申报率相对偏低, 这也为集群中知识溢出、企业相互学习创造了条件, 降低了由于引用他人专利而带来的法律纠纷。

(2) 软件产品的兼容性导致软件产业集群甚至整个软件产业都需要知识溢出。软件产品不同于传统产品, 单个企业的产品就能满足消费者需求, 软件产品须嵌套在硬件产品上使用, 需要和其他嵌套的软件产品兼容, 比如某企业研发出一款非常先进的视听播放器软件, 如果与现有使用量最大的微软操作系统不兼容, 也会直接影响该产品的销售。所以任何一个软件企业都不能闭门造车, 软件产品的兼容性造成软件产业集群以及整个软件产业必须非常重视软件的标准, 每个企业研发的产品都遵守该标准, 这样就能做到兼容。而标准是通过软件企业间联合创新而产生 (也有些标准是先进企业在自有知识基础上通过整合其他企业知识制定, 所有企业共同遵守) , 是相对先进的技术协议, 是通过企业间知识流动、整合产生的创新知识。知识流动包括知识共享、知识转移和知识扩散。前两者知识流动方向有目的性, 可以看作主动溢出;而知识扩散是最原始、最低级的知识流动, 没有目的性, 完全是自发的, 完全不可控制的, 可以称为被动溢出、不可控溢出。所以知识流动的过程也可看作知识溢出的过程。软件产品的兼容性决定了软件企业必须通过知识溢出, 整合创新产生共同遵守的标准, 也可把标准看作就是知识溢出的结果。

2 基于知识形态的知识溢出过程研究

在Fallah M H, Ibrahim S, 朱秀梅等学者研究的基础上, 本研究总结得到了知识溢出过程图 (如图1) 。

基于知识形态, 可以把知识分成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字表述了的知识”, 其溢出往往是附着在语言、文字、图形、数字等载体上的, 通过它们的表达, 在集群内不同的主体之间传递。隐性知识是指尚未被语言或其它形式表述的知识, 它存在于特定的个人头脑中或组织体系中, 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 并且难以规范化、难以言明和模仿、不易被复制或窃取、不易传递给他人的知识[2]。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有不同的溢出特点。基于知识形态研究知识溢出, 可以把隐性知识进一步分为四大类:第一大类是可表述的隐性知识, 通过个体的学习积累但还未被表达出来的知识, 如果知识拥有者能够表述出这种知识, 那就变成了显性知识, 因其未被编码化, 所以只有通过交流、会议等直接接触才能得到[3]。第二大类是情景知识, 零散分布于企业和集群环境中的知识, 这种知识通常需要特定地点、特定时间, 在特定环境中直接接触才能获得, 如很多国家模仿硅谷建立了多个软件产业集群, 给予企业很多优惠, 但发展态势都不尽人意, 硬件设施、产业扶植政策都可以模仿, 但是集群或企业具备的情景知识比如企业文化、集群文化却难以模仿, 而硅谷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就依赖于这种情景知识提供的良好创新氛围。第三大类是特定专业知识, 嵌入在企业或集群的未编码的专业知识, 比如技术诀窍和方法, 企业都有技术诀窍和专业知识, 而集群企业由于地理位置接近和从事产业类似, 容易相互影响, 形成集群独特的未编码的特定专业知识, 只有深处于集群中的企业才能理解这种知识。第二、三大类隐性知识是企业、集群层次的, 其获取不是通过外化, 而是需要个体以自己的经验或实践, 通过直接接触吸收、理解、获取这种知识, 共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有利于这类知识的获取。第四大类是个体的心智模式, 这种知识可以看作个体思考问题的独特方式, 能够激发个体从现有知识中发展新思想, 或对现有知识进行综合或重组[4]。

隐性知识的转化从个体可表述的隐性知识开始, 这种知识通过外化过程转化为显性知识;而情景知识和特定专业知识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中或共同的文化背景下, 通过直接接触才能转化为显性知识[3,4]。对显性知识的吸收需要一个内化过程, 在这一内化过程中, 需要利用个体的心智模式 (朱秀梅, 2007) , 这种心智模式是嵌入在人脑中的模糊知识, 是不能够被其他个体获取的。个体通过学习积累了大量的隐性知识, 而能够表述的隐性知识只是冰山一角, 所以个人心智模式包括可表述的隐性知识和不可表述的隐性知识。集群或企业是由大量员工个体组成, 个体的隐性溢出知识互相影响, 最终整合形成集群或企业的情景知识和特定专业知识。而情景知识和特定专业知识也会对个体的心智模式产生影响, 使得个人思考问题的方式、拥有的知识储备更符合集群或企业的要求, 使得集群中的个体思考问题趋于相似, 从而使得群内企业创新趋于同质化。所以集群内企业必须注重与集群外部的联系。

3 基于知识形态的软件产业集群知识溢出途径研究

3.1 显性知识溢出

软件产业集群的显性知识大多是一些技术资料, 比如源代码程序、技术设计方案等, 可以通过直接购买、正式交流获得对方编码化的技术资料;软件企业业务外包和联合创新又会产生产业链间的垂直溢出和水平溢出, 而且很多都是显性知识溢出;软件企业共同遵守的标准也是显性知识溢出的表现;软件企业分裂衍生也会造成大量显性知识溢出。总之, 直接购买、正式交流往往要支付高额成本去获得技术资料, 产业链间的垂直溢出和水平溢出是主动溢出, 双方都要付出成本, 但在显性知识溢出发生的同时也会伴随隐性知识的溢出, 这是企业要多加防范的。由于显性知识是规范化、系统化和编码化的知识, 可以明确表达并且易于转移和存储, 所以它的溢出也比较容易发生, 而且不受地理位置的约束, 比如标准、购买专利等完全可以和群外企业完成。而隐性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地理位置的约束, 隐性知识溢出要靠直接接触获得, 大多是发生在集群内部。所以为了避免集群的同质化, 应鼓励更多的外部显性知识溢出。

3.2 隐性知识溢出

软件产业不同于传统产业, 其创新难度极高, 而且软件技术更新换代极快, 比如只要取得可口可乐配方 (固定不变的显性知识) 就能获得巨额利润, 但软件产品千变万化, 编程技巧远比源代码程序重要, 编码化的显性知识只能解决一时之需, 而且获得显性知识需要支付高额成本, 因此隐性知识溢出对于软件产业集群而言尤为重要。隐性知识包括可表述的隐性知识、情景知识、特定专业知识、个人心智模式四大类。情景知识和特定专业知识对个人的影响, 也就是这两者的溢出是必然存在的, 与集群内部不同企业长期直接接触、个体具备吸收能力, 就能获得这部分知识, 所以说这两类知识能否对企业创新起作用还取决于个体的吸收能力, 研究个体的吸收整合能力对于这两类知识而言更有意义。而可表述的隐性知识溢出不是必然存在的, 必须通过适当途径才能产生溢出, 所以有必要研究可表述的隐性知识的溢出途径。可表述的隐性知识溢出是个人层次的知识, 比如个人掌握的技术诀窍、编程技巧等, 因为没有编码化, 人是隐性知识溢出的主要载体, 必须通过人之间的直接接触获得。

3.2.1 正式交流

通过政府或行业协会等集群代理机构为集群成员安排的学术论坛、专题会议、新品推介会, 以及相关专题论坛和研讨会等获得正式直接面对面的正式交流机会, 在获得显性技术资料的同时, 还能通过技术人员的直接接触获得可表述的隐性知识溢出。

3.2.2 非正式交流

集群企业由于地理上的接近, 使得不同企业的员工有可能彼此熟悉, 并在工作之外发生较多的面对面的交流, 非正式交流带来的是可表述的隐性知识溢出, 员工不可能交流企业显性知识, 因为编码化知识是所有企业严加防范的, 但是通过员工的交流, 溢出了隐性知识, 员工或多或少地还是会把溢出的新知识和创新想法带到自己所在的企业, 进而被企业所共享。硅谷的酒吧就为技术人员的非正式交流提供了场所, 非正式交流促进了可表述的隐性知识的溢出, 加强集群内知识的流动和沉淀, 提高不同知识源的知识碰撞、整合频率, 最终提高集群整体创新水平。

3.2.3 人员流动

软件行业是人员流动非常频繁的行业, 集群企业间的人才流动能够促进集群内部知识流动, 为企业带来新的创新种子。虽然软件企业员工都签署了保密协议, 不允许离职后泄漏公司技术机密、带走显性的技术资料, 但是嵌入在员工头脑中的隐性知识比如技术诀窍、编程技巧还是被员工带到了新公司, 员工个人的可表述隐性知识就很自然地在新公司溢出了。人员流动能够加强知识流动, 形成集群中知识创造与扩散的自增强机制, 促进集群创新。但是过度的人员流动也会破坏集群内部和集群企业的知识的延续性和积累性, 尤其是对于需要知识积累和创新的软件产业集群而言, 因此员工隐性知识显性化研究尤为重要。

4 建议

知识溢出是把双刃剑, 既能促进知识流动, 增加知识存量, 也会带来很多风险, 对此, 分别从集群层次和企业层次给出如下几点建议。

(1) 显性知识是编码化知识, 可以通过直接购买专利技术、源代码程序、合作创新等形式溢出, 编码知识溢出容易控制, 是主动溢出;而隐性知识是未编码知识, 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溢出, 溢出内容不可控制, 是被动溢出, 所以极易溢出核心知识。建议企业:

1) 通过知识分享加速隐性知识在企业的传播, 促进隐性知识显性化

如果个人隐性知识不能有效地转变为企业知识, 则企业不会获得持久竞争优势的源泉, 所以有必要通过知识分享促进隐性知识在企业中的传播。隐性知识的有效分享, 能促进企业内知识的良性流动和增值, 提高隐性知识效用[5]。企业可以定期召开技术、管理类别的知识交流会, 为员工分享知识提供环境和场所, 加强员工间的交流, 促进个人不可表述的隐性知识转变成可表述的隐性知识, 从而产生隐性知识溢出, 相互整合, 进而形成可编码的企业显性知识。企业应建立“按知识贡献分配”的激励制度, 把员工参与知识共享的程度和薪金、升职挂钩, 用知识薪酬支付制、知识股权期权制度等从近期和远期进行激励。企业还应建立学习型组织文化, 形成一种能促进学习知识、交流知识、共享知识、创新知识的良好氛围, 使员工建立自觉合作、自觉交流、自觉共享的价值观体系。

2) 在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基础上区分核心知识和非核心知识, 加强对核心知识的保护防范

企业区分核心知识和非核心知识是有着重要意义的。对于所有的知识企业防范其知识溢出要花费巨额成本, 是不经济的, 而且对于集群中的企业而言, 是有贡献知识溢出义务的, 企业只要严加防范核心知识溢出, 而对于非核心知识可以促进溢出, 以便于加强集群知识流动, 促进集群创新。隐性知识虽深隐于个人大脑中, 属于个人知识, 但是通过企业知识分享会改变个人心智模式, 极大增加个人隐性知识;而且很多由此产生的隐性知识属于企业的核心知识, 一旦员工离职就会毫无保留地带走这部分隐性知识, 给企业带来损失。所以建议企业应当加强员工隐性知识显性化[6]。显性知识溢出的防范措施容易实施, 对得到的编码知识进行核心知识和非核心知识的分类, 比如涉及企业核心技术即为核心知识, 对于这部分知识应加强防范, 防止溢出。企业可以通过加薪升职等手段留住掌握核心知识的人才, 减少核心知识溢出;如果员工执意离职, 企业可与其签订保密协议, 防止知识溢出;而且企业已经通过隐性知识显性化, 掌握了与核心知识相关的个人隐性知识, 这就可以极大减少由于员工离职带来的知识损失。

3) 必须创新, 并在吸收集群其他企业溢出知识的基础上再次创新

企业必须有创新, 有创新才能在吸收集群其他企业溢出知识的基础上再次创新, 产生新的知识, 增加企业知识存量, 贡献更多的知识溢出, 增加集群知识, 从而形成集群发展的良性循环[7]。如果企业没有创新, 只是一味索取其他创新企业的溢出知识, 那么创新企业会采取严防知识溢出的措施, 集群也就失去存在意义;而且创新企业和不创新企业之间的距离会越来越大, 落后企业即使重新选择创新, 也难以利用集群层次情景知识和特定专业知识。

(2) 集群层次应鼓励正常合法的知识溢出

1) 通过法律保证知识溢出合法化, 并建立知识溢出补偿机制

这主要是针对显性知识溢出, 鼓励集群内部的创新企业及时申报专利、设计版权等, 群内其他企业想使用该项技术必须征得创新企业同意, 并支付相应的使用费用。行业协会应切实发挥监督作用, 对于非法使用创新技术的企业应给予通报, 并上报国家有关部门, 及时做出惩罚。知识溢出是具有正的外部性, 是必然存在的, 创新企业或多或少都要受到损失, 政府可以通过补贴、奖励等激励机制切实减少企业的创新成本, 减少知识扩散带来的损失, 提高企业的创新动力。高校、科研机构、技术咨询机构应为创新企业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服务, 比如提供公共知识溢出、创新项目的搜索、核心技术攻关等。

2) 建立正式沟通机制, 鼓励正常的知识溢出

正式沟通机制[8]指的是行业协会或者政府相关部门专门为集群企业组织的学术论坛、技术研讨会、专题会议等交流形式的活动, 为企业创造面对面的交流机会, 便于群内企业及时了解最新技术发展动向, 也便于创新企业与集群企业或者群外企业进行沟通, 实现了知识的正常溢出。

3) 培育独特的情景知识和特定专业知识, 为集群良性发展创造良好氛围

在软件产业集群内应着力打造集体学习和协作竞争的集群文化, 营造 “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注重培育诚信文化, 提倡敢冒风险并宽容失败、淡化等级观念和重视非正式交流的创新文化[8], 通过培育集群鼓励创新、知识分享的文化和正常合法的知识溢出, 加强集群知识流动, 形成集群独特的情景知识和特定专业知识, 为集群良性发展提供氛围保证。

4) 创造更多的非正式交流机会

如前所述, 隐性知识溢出对于软件企业至关重要, 企业层次应做好隐性知识显性化, 在保护企业核心知识基础上鼓励非核心知识溢出;而集群应创造更多的非正式交流机会, 比如设置集群企业的技术论坛, 或者开设酒吧等休闲场所, 鼓励不同企业员工之间的非正式交流, 加强集群知识流动, 促进集群创新。

摘要:从知识形态角度, 可以把知识分成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这两者的溢出特征是不同的。研究基于知识形态的溢出过程是很有意义的, 而且对软件产业集群而言, 知识溢出是必需的。为此, 重点分析了软件产业集群显性知识溢出途径和隐性知识溢出途径, 并提出了促进软件产业集群良性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知识溢出,显性知识,隐性知识,软件产业集群

参考文献

[1]BATHELTH, MALMBERG A, MASKELL P.Clusters and knowl-edge:local buzz, global pipelines and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crea-tion[J].Druid Working Papers, 2002 (12) :31-56.

[2]GIULIANI E.Knowledge in the air and its uneven distribution:a sto-ry of a chilean wine cluster[C].Conference Paper for DRUIDpsWinter Conference, January 2003.

[3]FALLAHMH, IBRAHIM S.Knowledge spillover and innovation intechnological clusters[C].IAMOT 2004 Conference, Washington, D.C, 2004:3-5.

[4]朱秀梅.知识溢出—吸收能力对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的影响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 2007.

[5]ANETWETERINGS.Inter-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s and the inno-vative performance of software firms in the Netherlands:does spatialproximity matter[C].Paper Prepared for the Regional Studies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Regional Growth Agendas”, Den-mark, 2005 (5) :28-31.

[6]AUDRETSCHD, FELDMAN M.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the geography of innovation and production[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6, 86 (3) :630-640.

[7]魏江.产业集群——创新系统与技术学习[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知识分子与意识形态 篇10

一、突出概念、规律的建立过程, 培养物理应用意识

物理教学的实质是学生知识发生的过程, 是使静态的书本知识内化到动态的学生物理思维中去思考和认识的过程.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协助学生经历感知物理的背景→体验物理本质→概括物理抽象→反思物理应用的完整的物理学习过程, 通过背景创设把新的物理知识多方位、多角度地同自己内部的知识和经验建立起联系, 在心理上建构新知识的意义.

如在“简谐运动图象的描绘”的教学中:

1.让一学生提着摆线的一端O点 (摆线的另一端套着装有适量红墨水且瓶口倒置的盐水瓶) , 如图1 (甲) 所示, 在A点释放盐水瓶, 使其在同一竖直面上稳定地左右摆动.

设问一:漏下的红墨水在水平地面上留下的痕迹是什么图形?

2.让该学生以适当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向前走.

设问二:此时水平地面上留下的痕迹又是什么图形?与刚才比有什么变化?

【设计意图】创设应用背景, 让学生形成表象, 初步感知简谐运动的图线形状.

3.设问三:猜想人不走动, 假设地面会向后匀速运动, 留下的痕迹又会是什么形状?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知识经验解决问题.

4.呈现自制教具, 我们可以用如图1 (乙) 的装置来验证设问三.以装适量红水的注射器借助橡皮筋的作用射出红墨水来代替盐水瓶漏下红墨水, 用匀速拉动木板来代替地面的匀速运动.注射器在竖直面内左右摆动平稳后, 安排学生匀速拉动铺了白纸 (纤化纸) 的木板.

设问四:注射器做的是什么运动?在白纸上形成的曲线形状是什么?

【设计意图】提取物理模型, 类比拓展知识, 建构新知识的意义.

5.布置每个学生独立地利用书上数据在坐标纸上半定量描绘图线的形状

设问五:在坐标纸上得到的简谐运动图象类似于数学上的什么图形?

【设计意图】在探究活动中, 由学生亲自获得知识, 充分体验知识获取的过程.

教学前不少学生难以想象:始终在一段有限弧度上做往复运动的物体, 其位移竟然会随时间按正 (余) 弦规律变化, 究其原因还是学生缺乏必要的感性素材, 应用能力匮乏所致.因此, 教师能在课堂上尝试该板块物理知识的发生、发展, 展示学习的完整过程, 再以彼此相关、逐次递进的探索性问题群来点拨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亲自描绘出图象的形状, 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在应用中体味到学习的乐趣, 在学习中主动地内化知识, 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提升知识应用的能力.

二、重视实验的设计、分析过程, 培养物理应用意识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物理学中任何一个基本概念、规律的产生、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实验, 而实验的设计、实验条件的选取、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等, 都需要进行科学的思维.因此, 在物理教学中, 重视实验的设计、分析过程, 可以十分有效促进物理应用意识的养成.如在《自由落体运动》教学片断中, 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在实际中的一个重要的应用.而这堂课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就是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运动, 为了使学生对这一概念有较为清晰的认识, 在开门见山地提出自由落体运动定义的基础上, 可设计如下演示实验.

实验1:大小相同的硬纸片与薄纸片在同一高度自由释放;

实验2:薄纸片揉成纸团与硬纸片在同一高度自由释放;

实验3:取一张薄纸与粉笔头由同一高度自由释放;

实验4:把薄纸揉成纸团与粉笔头由同一高度自由释放.

问题一:是重的物体下落快, 还是轻的物体下落快? (有时重的物体下落快, 有时轻的物体下落快, 从而论证了物体下落快慢并不取决于物体的重量)

问题二:怎样从道理上论证物体下落快慢并不取决于物体的重量? (自学教材中的伽利略的推理, 着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问题三:是什么原因导致有时重的物体下落快, 有时轻的物体下落快? (是空气的阻力)

实验5:把形状和质量都不同的金属片、小羽毛、小软木塞、小玻璃球等放入牛顿管中, 在管内有空气和抽成真空两种情况下, 把牛顿管倒立过来, 观察比较这些物体下落的快慢.

问题四:我们应该怎样研究物体的下落运动?又怎样做才能使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没有空气阻力, 物体在只受重力作用下, 轻或重物体下落快慢相同)

展示:自由落体的闪光照片. (由图可以看出, 相等时间内, 小球下落的位移越来越大, 表明速度也越来越大.让学生动手测量, 相邻的位移之差是否相等, 由刻度尺量出相邻位移之差相等, 因此, 可以得出自由落体的运动性质)

该实验的设计, 能使学生的情感、兴趣、动机都处于积极状态, 能有效地把观察、分析、讲解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促使学生对自由落体有认识上的转化和飞跃;而且使学生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 还亲身体验科学研究的方法, 进一步培养了能力.

三、展示、反思问题的解决过程, 培养物理应用意识

学习物理最重要目的在于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科学发现, 因此在物理教学中, 应充分展示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科学发现的思维过程.同时, 由于在解题过程中, 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因此, 在解题过程中还应对解题思路和解题策略进行反思, 通过反思解题过程中自己是怎么想的, 有什么规律性的经验可以吸收, 自我剖析找出原因;反思自己的思考与老师、同学的思考有什么不同, 比较借鉴教师和其他同学的解题思路, 改进自己的思维方式, 熟练掌握解题技能, 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优化物理的应用意识.

如一圆盘静止在桌布上, 位于水平桌面的中央.桌布的一边与桌的AB边重合, 如图2所示.已知盘与桌布间的动摩擦因素为μ1, 盘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素为μ2.现突然以恒定加速度a将桌布抽离桌面, 加速度方向是水平且垂直于AB边.若圆盘最后未从桌面掉下, 则加速度a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以g表示重力加速度)

解析:设圆盘的质量为m, 桌长为L, 圆盘在桌布上的加速度a1=μ1g, 桌布抽离后圆盘在桌面上的加速度a2=μ2g;设圆盘刚离开桌布时的速度为v, 移动的位移为x1, 离开桌布后在桌面上再运动的位移为x2后静止, 则有:v2=2a1x1=2a2x2;

圆盘没有从桌面上掉下的条件是

设桌布从盘下抽出所经历的时间为t, 在这段时间内桌布移动的位移为x, 则:

解此题时, 有较多的学生对盘、布分离状态分析错误, 以为桌布运动到桌边时盘、布才分离, 若果真如此, 此刻圆盘也该运动到桌边, 且具有向前速度, 那势必会掉离桌面.反思此题, 其实圆盘参与了两个物理过程:首先在桌布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滑动摩擦力μ1mg为动力, 之后在桌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 滑动摩擦力μ2mg为阻力.所以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分析两个临界状态, 一个是桌布何时与圆盘分离, 另一个是圆盘恰好不掉离桌面的临界条件.所以只有这样做好对解题过程的反思, 才能弄清问题的细节、深刻认识问题的本质, 进而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有机转化.

四、尝试、体验提出物理性问题, 培养物理应用意识

物理问题是物理发展的原动力, 没有问题就没有创造, 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 有了问题才会去思考.对学生来说提出一些他们想解决而未解决的、富有挑战性、趣味性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心向, 促使他们积极去思考.所谓“物理性问题”是指物理教学中, 通过给出某一情境 (可以是一段文字、一幅图片或一段多媒体视频等) , 要求学生根据所展现的情境, 提出若干个与物理知识有关的问题.如在学习《万有引力》一章时, 学生感觉到天体看不见、摸不着, 天体运动公式繁多, 觉得枯燥乏味.针对这种情况, 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宇航员出舱“漂浮”在地球外层空间的一段视频, 尝试让学生提出若干个与物理知识有关的问题 (所提出的问题可以涉及力、电、热、光及原子物理等方面) .此时, 课堂立即活跃了起来, 头脑里也瞬间产生了很多问题, 诸如:

宇航员是否受地球的引力作用?

宇航员受力是否平衡?

“漂浮”着的宇航员如何在太空行走?

“漂浮”着的宇航员相对于地球是运动还是静止?

宇航员看到的天空的颜色还是蓝色的吗?

宇航员在太空如何与同伴交流?

宇航服防宇宙射线辐射的原理是什么?等等.

又如在学生学完《电场》一章知识后, 可以留给学生这样一幅情境:雷雨闪电是常见的自然现象, 请针对这一现象, 提出一些与物理知识相关的问题.课后学生通过查阅资料, 提出了如:

云团中的电荷是如何产生的?

闪电与雷鸣是同时产生的吗?

闪电中释放的电能能利用吗?

闪电的温度有多高?

能否根据闪电和雷鸣的时间差来估算云层距我们多远?等等.并且让学生在课后将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相互交流、探讨,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物理教学中, 我们经常性地通过让学生尝试提出一些“物理性”的、开放性的问题, 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更重要的是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强化了物理应用的意识, 更深刻地掌握了所学物理知识.

知识分子与意识形态 篇11

关键词 法律基础 中职生 法律意识

《法律基础知识》是中职学校的一门基础课程,培养中职生学习和掌握法律基础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律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成长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公民。这门课程正是通过传授法律基本理论来弘扬法的精神,培养学生法治意识,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更好地适应社会。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法律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由此可见,法律基础课程建设在法律教育与德育教育课程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但目前《法律基础知识》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课程地位不突出,教学目标设定不明确,是德育课程中的考查科目,学生普遍不够重视,而且许多学生对学习《法律基础知识课》毫无兴趣。因此,教授法律基础课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改革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方法。

一、教学要具有针对性

中职学生一般都文化基础差,不爱学习,行为规范和自律能力差,敏感、好奇、容易冲动,同时自控力弱,缺乏足够的支配力,法制观念淡薄。面对这样的群体,作为法律基础课的任课教师,首先应在教学中紧紧抓住学生的特点,因势利导,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多方面采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深入浅出,让事实说话,这样就可以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深刻的问题通俗化。

二、采用多种形式的案例教学

法律课教学必须与现实社会紧密相结合,多使用专题讨论的案例教学。针对典型案件和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分组讨论或辩论,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运用所学法律知识,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以使学生知道如何用法律解决现实问题,也使法律基础课真正进入学生头脑。也可以采取另一种形式,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扮演案件的当事人,如法官、检察官、律师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等,以司法实践中的法庭审判为参照,模拟审判某一案件。由于学生亲自扮演某一角色,全面介入模拟诉讼活动中,为学生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创造了一个“真实”的环境。

三、结合身边发生的事件,进行实用性教学

结合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法律法规进行教学。主要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合同法》、《劳动法》、《消费者权益保障法》、诉讼途径等。学生是社会的一员,他们会参加一定的社会活动,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会遇到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现象。如购买到伪劣产品,这时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一共有四种渠道:①找商家协商解决;②找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调解;③找工商管理部门反映;④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活学活用,亲身感受到学法的直接好处,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四、根据教学目的,结合学生需要,进行重点教学

教学内容要敢于取舍,善于取舍。法律基础课教学内容多,课时有限,不能面面俱到。本书共有六章,每章都有所取舍。如《宪法》部分突出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民法》部分突出民事权利、民事责任,解决学生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经济法》围绕消费者权益保障法、劳动法展开,为学生走向社会做好法律储备;《刑法》以预防犯罪为重点;诉讼法则重点让学生了解诉讼的程序等。有的方矢的重点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

五、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开展专题式教学

教师可以以基础知识为圆心,辐射相关知识充分备课,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授课环节中更具侧重点,学生接受教学内容更具明确性、方向性。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专业,进行对口法律专题。如在给酒店管理与导游专业的学生教学时,在完成教学大纲任务外,适当安排《旅游消费法律维权常识》的相关内容进行讲授,该法律案例贴近学生专业工作,如案例给导游“小费能够统一征收吗?”“游客猝死在酒店怎么办?”“游客的财物丢失了,谁负责?”等通过讲授——讨论——反馈——解惑——交流五个环节,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中,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总之,在法律基础课程的授课中,要结合学生特点,全面提高教学效果和德育实效,使学生们能正确地行使权利,自觉地履行义务,真正的提高法律意识,做到知法、守法、依法办事,维护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从而成为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

知识分子与意识形态 篇12

一、教师要树立“核心语文知识”意识

语文是语言、文字、文学、文化构成的一门综合课, 是小学生学会理解生活、表达生活的得力助手。这就决定了作为小学语文课程的主体———阅读教学必须与生活世界保持密切、通畅的关联。在小学阅读课上, 把儿童的生活经验、生活趣事、生活素材、生活情境引入课堂, 促进小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就成为小学阅读课的常见套路。遗憾的是, 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常常弄巧成拙, 在把“海量”的课外语文资源搬进课堂的同时悄然遗忘了阅读课的学习主题。更有甚者, 为了博取听课者的眼球而不顾实际课堂需要地引入点缀性课外生活素材, 致使一节节语文课被非核心知识“掩埋”。由此, “花瓶式阅读课”“散射式阅读课”大量涌现, 形形色色的试验课、观摩课、展示课正成为这一课堂弊病的“重灾区”。

一是过分追求形式花哨而忽略了实效追求。笔者曾经听过的一节小学五年级阅读课至今仍历历在目:在该节课中, 教师几乎用上了全部能出彩的手段, 如做游戏、角色扮演、现场表演、合作研讨、字谜竞猜等应有尽有;许多装饰性教学环节, 如情境渲染、故事导入、才艺展示等占据了三分之一的授课时间;哗众取宠式的表演、毫无意义的课堂情景剧、别出心裁的教学花样淹没了真正的知识学习活动……可谓异彩纷呈、热闹非凡!但课后对照教学目标进行了一次效能检测, 结果则令听课教师“大跌眼镜”———就连基本的词语学生都没掌握, 更别谈对关键句、关键语段的深入理解了。显然, 这是一节严重病态的阅读课, 其症结就在于舍本逐末、只“放”不“收”, 最终整个教学活动距离“围绕核心语文知识, 培养学生核心阅读能力”的主旨越偏越远。

另一个是过分追求资源丰富进而架空了小学生的阅读活动。无独有偶, 笔者还听过一位四年级语文教师的阅读课———《观潮》。在这节课中, 授课教师引入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素材, 如故事、短片、绘本、教具、道具、头饰等, 整节课中用到的短视频就达到了五处。繁杂的课程资源把小学生的自主阅读时间都挤占完了, 而教学的主要内容———教材上的课文则备受冷落, 学生的亲自阅读活动变得越来越“稀罕”!由此, 小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活动被悄然架空了, 阅读教学异化为了蜻蜓点水式的走过场行为, 阅读学习活动最终只会落得一个皮焦里生的结果。没有阅读, 就没有真正的阅读学习活动。在这种阅读课上, 学生真正用在文章阅读、课堂思考上的有效教学时间少得可怜, 更别说围绕本课的核心知识开展激光式的阅读教学了!诚如有教师所言, 这种阅读课的教学重心严重偏离了既定教学目标, 难以产生聚光灯式的教学奇效, 着实属于一种地地道道的“伪热闹”。

热闹的教学场面并不能代表小学生阅读学习活动的真正高潮到来, 相反, “风平浪静”的阅读课就不一定不是一节好阅读课。针对阅读教学弊端, 如何促使学生把参与阅读课的表面热情转化为积极的脑力活动, 才是小学教师面对的一道阅读教学改革难题。显然, 当代小学阅读教学要实现这一转变, 小学教师就必须树立核心语文知识意识, 积极构建一种直击靶心、形散神聚、主题突出、线索清晰的高效阅读教学课型。

二、核心语文知识的内涵与析取

围绕核心语文知识来聚焦教学能量, 突出阅读教学主题, 是当代小学阅读教学改革的重要思路。如果说一节语文课的教学内容可以划分为一系列相对独立的知识点, 那么, 那些与教学目标密切相关的知识点就构成了本课的核心语文知识, 与教学目标关联相对疏远的知识点则构成了该课的非核心语文知识。具体而言, 阅读课中的核心语文知识是指该节课中的关键知识点, 如文章中的关键字词、关键语段、关键主题、关键表达方式、关键阅读技能等方面的知识, 它们构成了教师指导小学生开展文本阅读实践的主轴, 师生对文本的解析与讨论必须基于这些语文知识来展开。所以, 科学过滤教材, 准确把握核心知识, 是小学阅读教学迈向“低耗高效”目标的着手点。在此, 向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推荐两种鉴别阅读课中的核心语文知识的方法。

一种是知识赋权法, 即严格依照具体知识点与本课教学目标间的关联度来确定每个知识点的重要性, 并赋予相应的数值或等级。例如,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有多个知识点:字词教学内容是“认识本课10个生字, 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龙王庙、任务、崎岖、尸体、坠落、雹子、仇恨、满腔怒火、横七竖八、斩钉截铁、居高临下、粉身碎骨、昂首挺胸、壮烈豪迈、坚强不屈’等词语”;语句教学内容是能够表现革命战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的细节性句子, 如“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 气壮山河”等;语段教学内容是引导小学生掌握五壮士“诱敌上山, 英勇杀敌, 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 英勇跳崖的故事”情节, 理解革命战士的英雄气概等。如若这些内容在课堂上都讲, 肯定超过40分钟的“课容量”, 教师必须对这些教学内容按照重要性程度进行区分对待、科学分流。按照本课最精简的教学目标, 即掌握五壮士的英勇事迹, 学习他们的革命精神, 掌握场面描写知识, 我们可以把上述词、句、段教学的重要性分为三个等级 (参见下表) :

另一种是树形分析法, 即在教材分析中把一篇文章的所有相关知识点按照树形排列, 再据此分析哪些知识点处在知识教学链条的关节点上。这些处在关键链条上的知识点就是核心语文知识。在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中有一篇课文《幸福是什么》, 该课有许多知识点, 如识字教学、词语教学、童话教学、分段教学、语段评析、阅读方法训练、幸福观教育等, 这节课的教学要将这些有机地融为一体绝非易事。这就需要教师抓住各板块教学内容的“筋骨”, 努力形成繁而不乱的教学设计。为此, 我们把本节课的所有教学内容设计出以下树形结构, 其教学重点自然一目了然。

《幸福是什么》一课的核心知识树形分析法

在一节阅读课的知识树形图制作过程中, 教师只需把本课需要教授的全部知识点有序排列在树根 (基础教学部分) 、树干 (主线教学部分) 与树枝树梢 (具体教学部分) 上, 就能顺利对一篇课文进行庖丁解牛式的解剖。实际上, 这一分析还可以继续, 教师还可以把生词教学、语段教学、阅读方法教学等部分的核心教学内容再作分析, 具体到对哪些生词、哪些语句、哪些语段这一层面上, 本课的核心语文知识就更加清晰了。借助这一分析, 教师就能做到以核心语文知识为主线, 全面设计一节课的教学内容, 进而达到重点突出、主题突出、主线清晰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效果。

鉴别核心语文知识及其联系是小学语文教师深入挖掘教材的基本功, 是教材分析达到“懂”“透”“化”水平的重要思路。只有强化核心语文知识意识, 对本课核心教学内容心中有数, 才能够收到收放有度、详略得当的教学效果。

三、聚焦核心语文知识对当代小学阅读课改进的现实意义

把握核心语文知识对当代小学阅读课的改进具有多重意义, 它是防止教师把阅读课上成“游戏课”“花样课”“空架子课”等“非阅读课”的一把利器。阅读课的主体是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要把阅读权利还给学生, 教师就必须对烦琐的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减肥瘦身、精心遴选, 紧扣、聚焦在核心语文知识这一主线上进行课堂点拨, 以此为学生留足阅读的时间与空间, 努力达到“形散而神不散”的阅读教学效果。

首先, 阅读教学中聚焦核心语文知识有助于教师树立干净、简练的阅读教学风格。宁要实而不华, 不要华而不实, 这是核心语文知识教学的一条铁律。在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的阅读课上, 这一点体现得非常突出, 其干练的教学风格一览无遗。在《落花生》一课教学中, 孙老师通过对落花生的生长特点揭示及其与苹果、石榴等水果之间的外形比较, 借助对相关水果描述性语句的反复朗读、揣摩品味, 帮助学生顺利吃透了文章的主题, 完成了教学目标。在这节课中, 孙老师重点进行的阅读教学内容是“后园”“爱慕”“难得”等关键词语, 以及落花生与其他水果间的比较。通过对核心知识的廓清, 孙老师将全部课文内容凝为一体, 为本课教学特制了一把“连心锁”。这节课中, 全体学生被核心语文知识延伸出来的问题与讨论所吸引, 阅读能力与学习兴趣不断提高, 阅读的效率、效果有了坚实的支撑。

其次, 阅读教学中聚焦核心语文知识有助于教师简化课程资源, 充分挖掘文章内在的品质与内涵, 树立“以文取胜”而非“资源取胜”的教学质量观。在阅读教学中, 语文教师既要注意培养学生对学习资源的利用意识, 增强自身对阅读学习资源的开发意识, 又要立足教材文本, 对核心语文知识与非核心语文知识之间的“界限”保持警觉。这是小学阅读教学有力平衡核心语文知识聚焦与课程资源拓展这一矛盾的科学思路。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讲授《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 很少用其他现代教学媒体资源, 如网络素材、课件资料、故事教具等, 他主要采用的教学工具就是课文, 主要手段就是“读”, 即让学生反复朗读、默读、品读、分角色读, 鼓励学生读中悟、读中思、读中问、读中想。在于老师的点拨下, 学生“读”出了文章中固有的色彩、味道、情感与体会等, 达到对课文的深入理解与学习。在此, 文章、文本作为阅读教学“主资源”的功能得到了充分体现。例如, 在本课教学中, 于老师在教“饱经风霜”一词时, 他并没有像其他教师那样在屏幕上呈现出“一副饱经风霜的脸”, 而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 通过联想去描述文中的“车夫”形象, 这样, 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与词汇的学习就恰当地融为一体了。于老师的这一阅读教学方式在当代小学阅读教学实践领域颇受推崇, 它充分体现了当代小学阅读教学“以读为本”“生读为主”的主流趋势。

上一篇:文体工作下一篇:国内创意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