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思想

2024-06-24

知识分子思想(通用12篇)

知识分子思想 篇1

在邓小平理论中,知识分子问题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在《邓小平文选》中,对于知识分子问题有大量系统的论述。邓小平始终站在现代化事业兴衰成败的战略高度,来认识知识分子的特殊重要地位和作用,为新时期党和国家制定科学的知识分子政策,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

一、党对知识分子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入是邓小平知识分子思想产生的历史基础

知识分子是科学技术活动的载体,他们利用科学技术力量,使生产力得到迅猛发展,他们不仅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而且能够创造出更先进的生产力。哪个国家拥有雄厚的知识基础,拥有高质量、高数量的知识分子队伍,哪个国家就可能处于世界新技术革命的领先地位。

自近代以来,知识分子始终是一支影响我们民族盛衰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力量,他们始终走在时代的最前列,在中国现代化的实践中起着先导和先锋的作用。我们党历来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强调要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到革命队伍中来,认为中国革命不能没有知识分子,中国的建设也不能没有知识分子。知识分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贯彻执行对知识分子的团结、教育、改造的政策,使我国知识界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1956年1月中央召开的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上,周恩来代表中央明确宣布“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就奠定了社会主义时期党对知识分子政策的基础。

但是从50年代后期开始,由于“左”的思想的影响,知识分子受到各种政治运动的冲击。在“文化大革命”中,“四人帮”更是别有用心地到处散布“宁要没文化的劳动者,不要有文化的精神贵族”、“知识越多越反动”等谬论,把知识贬得一钱不值,把知识分子称为“臭老九”。在1971年北京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张春桥、姚文元居心叵测地抛出了“两个估计”,即:建国后十七年“毛主席无产阶级的教育路线基本上没有得到贯彻执行”,“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大多数知识分子“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被污蔑为资产阶级的势力,是资产阶级的一部分,使广大知识分子被作为异己力量,受到了不公正待遇。“两个估计”长时期成为广大知识分子沉重的精神枷锁,严重挫伤了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在实践中给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带来了严重危害。

二、邓小平知识分子问题思想的科学实质及内涵

知识分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绝对必需的智力因素,是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为了尽快让知识分子从那场可怕的噩梦中解脱出来,尽快投身于“四化”建设洪流,邓小平从我国的具体历史条件出发,并根据知识分子在我国各项建设事业中发挥的重大作用,运用马克思主义注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理论,就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作了重新阐述。

首先,必须准确地完整地理解毛泽东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思想和政策。“四人帮”故意肢解甚至歪曲毛泽东有关言论并把毛泽东的某些过头言论,作为其仇视知识分子的理论依据。不解决这个问题,就很难正确认识知识分子。邓小平指出:“毛泽东同志历来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同时也非常注意知识分子要好好地改造世界观”。[1]尽管毛泽东在实践中的某些时候对知识分子有认识上的偏差,甚至有过头言论,“但是从整个革命和建设过程来看,毛泽东同志是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的。他在1957年,还针对‘四人帮’的污蔑,提出‘老九不能走’”。[1]在1977年召开的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邓小平又一次指出:“毛泽东同志在文化大革命以前的大部分时间里,……是估计到我们知识分子中的绝大多数是好的,是为社会主义服务或者愿意为社会主义服务的”。[1]并强调说,这是毛泽东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上的“主导思想”,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揭穿了“四人帮”的险恶用心,为恢复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奠定了基础。

其次,着重对“四人帮”炮制的“两个估计”的错误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两个估计”是一种错误的政策,给知识分子的心灵投下了严重的阴影,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扫除这个思想上的障碍,是问题的关键。另外,粉碎“四人帮”后,我国正迈步进行“四化”建设,因此必须团结和鼓励知识分子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1977年9月19日,邓小平在同教育部主要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两个估计’是不符合实际的。怎么能把几百万、上千万知识分子一棍子打死呢?我们现在的人才,大部分还不是十七年培养出来的?原子弹是一九六四年搞出来的。氢弹虽然是一九六七年爆炸的,但也不是一下子就搞出来的。”[1]在这里,邓小平肯定了知识分子对国家建设所做的贡献,指出了我国的科技是离不开知识分子的长期努力的。同时他又指出:“你们管教育的不为广大知识分子说话,还背‘两个估计’的包袱,将来要摔筋斗的”。[1]他号召广大教育工作者自身要勇于进一步解放思想,要真正代表广大知识分子的利益,彻底放下“两个估计”的沉重包袱,轻装前进。

改造知识分子的世界观,这是从爱护出发,是为了更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作用,使他们更好地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邓小平针对“两个估计”,对全国教育战线17年的工作和知识分子的世界观改造问题作了科学判定。邓小平指出:“我看,主导方面是红线。应当肯定,十七年中,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不管是科学工作者,还是教育工作者,在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耀下,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辛勤劳动,努力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1]这就有力地驳斥了“两个估计”中所说“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基本上没有得到贯彻执行”的谬论。邓小平对知识分子的世界观改造问题的重新估计是:“就知识分子的世界观改造方面来说,应该怎样估计呢?世界观的重要表现是为谁服务。我国的知识分子绝大多数是自觉自愿地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反对社会主义的是极少数。”[1]这就有力地驳斥了“两个估计”中关于知识分子世界观的谬论,解决了为谁服务的问题,为对知识分子的重新科学定性铺平了道路。

再次,重申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对知识分子属性的判定,关乎到知识分子是否是党可信赖的依靠力量的重要依据。1978年3月,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珍重宣布:“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工人阶级自己培养的脑力劳动者,与历史上的剥削社会中的知识分子不同了……总的说来,他们的绝大多数已经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自己的知识分子,因此也可以说,已经是工人阶级的自己的一部分。他们与体力劳动者的区别,只是社会分工不同。从事体力劳动的,从事脑力劳动的,都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者。”[8这就不但完全恢复了我国知识分子的名誉,而且把它视为“我们党的一支依靠的力量”。[1]从而,极大地激发了我国广大知识分子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奋发图强、忘我劳动的主人翁精神。

三、邓小平阐明了对党对知识分子实行正确领导的途径和方法

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广大知识分子离不开党的领导。关于党对知识分子的领导这个问题,邓小平认为:“党委的领导,主要是政治上的领导,保证正确的政治方向,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1]邓小平还指出:“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就应该是使每个科学技术人员都了解他所从事的科学技术工作同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的关系,鼓舞和动员他们以革命的精神,和衷共济,大力协同,努力攻克科学堡垒,攀登科学高峰。”[1]

知识分子也存在一个质量问题,而且知识分子的质量对于我们国家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邓小平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12]关于知识分子的质量标准,邓小平指出必须是又红又专。过去由于对知识分子片面强调“红”,搞政治挂帅,把“红”与“专”割裂开来,这个教训是沉痛的。邓小平对知识分子的红与专的关系做了新的论述。他指出:“一个人,如果热爱我们社会主义祖国,自觉自愿地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工农兵服务……按政治标准来说……应该说是红了。我们的科学事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致力于社会主义的科学事业,作出贡献,这固然是专的表现,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红的表现。”[1]也就是说,知识分子的红与专统一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在知识分子的世界观问题上,邓小平指出:“毛泽东同志提倡知识分子又红又专,鼓励大家改造资产阶级世界观,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1]

邓小平还十分重视解决知识分子的待遇问题。他对知识分子的关心是从客观实际出发、拿实事说话,力图使知识分子能在生活上安定、稳定下来,以便迅速投身到现代化建设上来。他从知识分子的生活入手,切切实实地帮助知识分子解决后顾之忧。他说:“知识分子待遇问题要分几年解决,使他们感到有希望。”[12]“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包括改善他们的生活待遇问题,要下决心解决。”[16他还提出:“要注意解决好少数高级知识分子的待遇问题。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尊重他们,会有一批人做出更多的贡献。”[12]对此,邓小平倾注了无限的爱心,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做了许多具体细致的工作,充分体现了他对知识分子的真挚感情。

邓小平还就知识分子的管理问题做了专门阐述。如何把有真才实学的知识分子放到最能发挥政治业务作用的岗位上,放手让他们工作,施展聪明才智,是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关键所在。邓小平认为要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为知识分子创造一个大有用武之地的条件。他要求:“对于科学家一般不要用行政事务干扰他们,要尽量能够使他们集中精力去钻研业务、搞好科研工作。”[18他还多次表示愿意当知识分子的“后勤部长”。邓小平还要求逐步理顺科技人员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机构,他认为:“体制搞得合理,就可以调动积极性。”[1]建立和完善知识分子的考核、评定职称、晋升和奖励制度,创造一个培养造就人才、吸引人才、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的机制。

邓小平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正确论断,为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制定和执行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使生产力中最活跃的部分,即拥有科学知识和专业技术的知识分子得到了彻底地解放。可以这样说,今天我国正在实施的关于知识分子的许多重大方针、政策和措施,都深深打下了“邓小平”的印记。认真领会邓小平知识分子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摘要:党对知识分子的政策, 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邓小平始终站在现代化事业兴衰成败的战略高度, 来认识知识分子的特殊重要地位和作用, 为新时期党和国家制定科学的知识分子政策, 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知识分子政策,实质及意义

参考文献

[1][2][3][4][5][6][7][8][9][10][11][13][14][18][19]《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第43、43、48-49、67、67、49、49、89、93、98、99、92、92、225、54页.

[12][15][16][17]《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第120、275、26、275页.

知识分子思想 篇2

——读《俄国思想家》有感

王小泽

以赛亚·伯林这本关于俄国知识分子及其思想的书读下来确实有些艰涩——这大概也是所有关于思想类的书籍给我的感觉。这或许也是因为关于思想的问题本来就是非常复杂的缘故吧!如果说非要询问自己从这样一本书中读出来了些什么,我想应该就是重新去思考我自身作为知识分子的立场问题。

在我上本科的时候我大多数时候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彼时我对于中国的左右之争什么的完全没有在意——当然今天虽然注意到了,但是事实上我依然不愿意去站定某个立场来思考问题。但是读研之后,随着对于现当代文学的了解,尤其是面对现代文学的左翼作家的时候,我不得不表面我的立场和态度。比如说对于丁玲这样的起初追求个人主义,后来看起来却又极左的作家,她的转变怎么认识?传统的观点,左派的知识分子会说是适应人民的大众的立场,是本身主动接受改造;右派的知识分子们则会说这是一种规训。但本质来说,其实就是水火不容的二元对立。非黑即白,就这么分明。

而这恰恰是让我绝望的地方。在我看来,丁玲就是既有主动领受,同时又确确实实因为这种来自延安的外部的政治压力所改变。我试图去打破这种二元对立——然而这其实是一件非常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到了最后,其实我都对于自己的立场产生了怀疑。对于左翼的激进政治革命我是抱有同情和理解的——因为他们代表着进步、人的可能的真正解放(尽管到目前为止尚未实现),但同时对于他们这种为了达到目的的规训、压制我又天然产生拒斥感——而对于自由主义,我认同那种对于自由的追求,但同时我又怀疑他们是不是真的有改变这个社会的能力——还是只是在事实上维持着某种秩序而已。在研究中尚且如此,那么面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时候呢?

所以在这本书里,最后登场的屠格涅夫无疑是那个最吸引我的人了——这其中也许不无我自己顾影自怜的成分。

在这篇《父与子——屠格涅夫与自由的困境》中,伯林在开头写到屠格涅夫在“生平大部分岁月里,他都痛切关心俄国教育阶层在道德与政治、社会与个人方面的争论”,而他尤其关心的正是“老年与年轻一辈之间深刻且惨烈的冲突”。而他的立场就是“试图站立一旁,以客观之眼观看战局”。当然,事实上这肯定是很难成功的。他之所以如此选择,是因为作为一个人和作家来说,他眼中的世界和真理并没有那么分明。伯林称他为“居心良好、耿耿忧惧、自我疑问的自由主义角色——复杂真理的见证人”。如果前边《刺猬与狐狸》那篇文章的象喻来看,那么屠格涅夫毫无疑问属于狐狸了——“追逐许多目的,而诸目的往往互无关连,甚至经常彼此矛盾”,“他们的生活、行动与观念是离心的而不是向心式的;他们的思想或零散或漫射,在许多层次上运动,捕捉百种千般经验与对象的实相与本质,而未有意或无意把这些实相与本质融入或排斥于某个始终不变、无所不包,有时自相矛盾又不完全、有时则狂热的一元内在识见。”

屠格涅夫就是这样一个不愿意简化现实和真理的知识分子。或者换个说法来说,就是不愿意站队。这样的结果,很容易造成两边都不讨好的情况。这在他写《父与子》这一小说的时候非常明显——他原本也许并无肯定巴札洛夫之意,甚至倾向于诸如帕维尔·基尔沙诺夫这样的自由主义者,但是在这场自由主义与激进分子、老年人和年轻人之间的对抗冲突中,后来在作品里又倾向于巴札洛夫——这大概是因为屠格涅夫意识到了基尔沙诺夫这样的人是不可能肩负起这个国家的解放的未来的。而屠格涅夫作为一个相信人必须说真话的坦诚的知识分子和作家,他不可能去做那种随意污蔑、扭曲真实情况的事情。而其结果造成的两派都攻讦屠格涅夫也就毫无奇怪之处了,因为他们要的是分明的立场——而可怜的屠格涅夫大概连他自己是怎样的态度都有点搞不清了。伯林写到,对诗人朋友费特,屠格涅夫就说自己不清楚对于巴札洛夫是爱还是恨,赞美还是折辱巴札洛夫,这个问题屠格涅夫也无法回答。萨义德在《知识分子论》中也认为“不管我们对于他这个人的感觉如何,《父与子》无法容纳巴札洛夫作为叙事里的角色”,“身为知识分子的巴札洛夫的专横与不驯,使他脱离了这个故事——他既不适于这个故事,而且多少不适合被驯化。”

这归根到底其实在于屠格涅夫“无法把自己变简单”。简单的、纯粹的东西是能够一望而见其底——但是正因为如此,它同时又是非常肤浅的——事实上,世界怎么可能这么简单呢?

伯林继续写到:

寻源究底,使左右双方都与他见外疏远的,是他的讽世、他宽容大度的怀疑主义、他的缺乏热情、他“轻柔的笔触”,以及最重要的,他避免做太明确社会与政治寄托的决心

冷静而谨慎地看待现实,试图恢复其原本的复杂性,尽可能保持客观——而不是什么站位、站队。这让我想起洪子诚先生一次接受访谈的说法:

站队即使不能避免,但不一定都始终站在固定位置。有时候可能站在这边,有时候站在那边,有时候哪边都不“沾”。

其实说到底这种看起来似乎是中间的立场和怀疑主义的看法仍然是希望获得一种更加理性的视角和认识,是一种寻求问题整合可能性的尝试,是知识分子的自我批评——文化和思想的自律性的表现。当然,这也会有它的问题——可能更难于改变、前进,这也正是屠格涅夫倾向于左派的缘故。按照萨义德的说法,像屠格涅夫这样的知识分子大概不够边缘的状态吧——因为谨慎的边界就是固步自封。

屠格涅夫感到了困惑、不公。其实我倒觉得没有必要——这一伯林所谓的“自由主义困境”,在屠格涅夫坚定做出这样的选择的时候其实就是可以预料到的——正如伯林所说的:“中间立场素来是个八面受敌、险象环生、忘恩负义的立场”。

但作为知识分子,既然我们做出了这样的选择,不愿意固定在某个立场上,不愿意只是追求片面的深刻。那么,我们就应该做好心理准备迎接冲击——或者说如赵园说洪子诚的拥有不容易磨损的“坚硬的内核”。作为不愿抛弃社会责任,却又呈现出一种类似于悬置的立场的知识分子,我们能够做的,就是把问题的所有层面真实、充分地展现出来。而我们承受的质疑乃至于攻击,则是我们无法避免而要付出的代价。

立场不鲜明就不鲜明吧!

明教知识暗传思想 篇3

在全县研训活动中,笔者参加设计一节公开课,课题为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章《三角形》第三节“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现摘录主要环节,结合自己的思考,浅议结合数学思想设计初中数学教学.

1环节再现

环节1旧知回顾,新知引入

问1到目前为止,已学过哪些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怎么得到的?

(生:三边:边边边“SSS”;两角一边:角边角“ASA”,角角边“AAS”)

设计意图括号部分是预设学生的回答(下同),回顾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及探索方法,唤醒已有知识的认知.

情景引入如图1,池塘两侧A,B处各有一棵树,只有一条米尺,利用现有米尺无法直接量出A,B问的距离.请你设计一种方案,测出A,B问的距离,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具有挑战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环节2自主探究,合作提升

问2根据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至少需要三个条件,除了上述情况外,还有哪种情况?

(生:两边一角相等)

问3有几种可能的情况呢?

(生:两边及夹角“边角边”或两边及其一边的对角“边边角”)

设计意图通过有效设问和追问,感悟类比的学习方法和养成对比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善于反思总结的意识,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活动1

(探究:两边及夹角“SAS”)已知三角形两条边分别为3cm,4cm,它们所夹的角为30°,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吗?与同伴交流,你画的三角形与同伴画的一定全等吗?

设计意图学生动手操作,画满足特殊角的三角形,运用30°三角板容易操作,培养形象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自主探究后,通过交流比较,达到合作提升.

活动2同桌之间商量好,任意确定一个角的度数及两条线段的长度.画三角形,以这两条线段作为三角形的两边,它们的夹角就是确定的已知角,观察比较,同桌问的两个三角形是否会全等.

归纳基本事实(公理):两边及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角边”或“SAS”,(公理的几何语言板书一略)

设计意图分组合作活动,同桌一小组,组数最大化,条件完全开放,条件一般化,以期有各种角度(锐角、直角、钝角)和长度,说明结论的合理性,理解“边角边”公理知识的形成,培养合情推理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通过板书几何语言,养成几何语言、文字语言和图形语言的互译,培养审题能力和板书语言能力。

活动3(探究:两边一对角“SSA”)已知三角形两条边分别为3cm,5cm,长度为3cm的边所对的角为30°,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吗?与同伴交流,你画的三角形与同伴画的一定全等吗?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结合数学画图.

使学生完整地经历动手操作、总结结论的活动过程,深刻体会实践是科学判断问题的有力依据,再次感悟通过举反例说明假命题的知识方法.培养学生对某个问题作出正确判断、合理决策的能力.

环节3引导发展,成效评价

例题如图2,已知AB=AD,∠BAC=∠DAC,请说明AABC≌AADC.

问4上题条件不变,BC与DC会相等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新知应用,应用“边角边”知识证明三角形全等和线段相等的问题,加强知识理解和应用.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问题解决解决情境引入中的问题.

小明设计方案:如图3,先在池塘旁取一个能直接到达A,B处的点C,连结AC并延长至E点,使CE=AC,连结BC并延长至D点,使CD=BC,连结DE,用米尺测出DE的长,这个长度就等于A,B两点的距离.你能说明理由吗?

设计意图首尾呼应,充分应用情境素材,能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悟学数学知识意义.

练一练(1)如图4,在下列图中,找出全等三角形.

(2)如图5,在AABD和AACD中,∠BAD=∠CAD,要使AABD≌AACD,只需添加一个什么条件?为什么?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第1题独立尝试解决,当堂检测学生掌握“边角边”公理的情况,适时作出恰当评价,第2题通过一个条件开放,让学生总结判断三角形全等的知识,培养学生边学习边总结的好习惯.

2揭示数学思想

《标准(2011年版)》在教材设计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是需要学生经历较长的认识过程,逐步理解和掌握的.因此,平时要主动设计利于学生感悟数学思想的课堂教学,基于课标和教学大纲,笔者研读教材,解读本节教学内容,结合数学思想的渗透,设计以上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有效地渗透思想,表面上是教学数学知识,同时也在渗透数学思想,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下揭示本节教学表象的数学思想。

2.1揭示特殊与一般思想

人们对一类新事物的认识往往是通过对某些个体的认识与研究,逐渐积累对这类事物的了解,逐渐形成对这类事物总体的认识.本节课环节二探究“边角边”公理中,活动1设计30度的特殊角和3厘米、4厘米的特殊边,内容具体、容易操作,探究特殊条件下公理的存在;接着,活动2中条件完全开放,探究在一般条件下公理存在,从而归纳出“SAS”公理,水到渠成.在探究“SSA”成立与否中,用特殊反例说明一般结论不成立.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由局部到整体,这种认识事物的过程是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在环节三中,运用探究出“SAS”公理(即一般结论),解决本节例题和情境问题,用所得到的特点和规律解决这类事物中的新问题,这种认识事物的过程是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过程.这就是数学研究中的特殊与一般思想.这是本节课渗透的最重要的数学思想。

2.2揭示分类与整合思想

《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分类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在研究数学问题中,常常需要通过分类讨论解决问题,分类的过程就是对事物共性的抽象过程.本节课中分类与整合思想也处于重要地位,在探究“两边一角”中,根据角相对两边不同位置,分“边角边”和“边边角”两种情况分别探究.在活动2中,探究“SAS”的一般情况又分钝角、锐角和直角三种情况,从而整合得到“SAS”公理;在活动3探究“SSA”中,通过特殊值验证,分类得到两种不全等图形,从而整合得到“SSA”不成立,最后整合只有“SAS”成立,而“SSA”不成立.还有在环节三练习2中,要根据不同判定,分三种情况讨论,整合有三个答案.在解数学问题时,若问题包含了多种情况,就必须抓住问题发展方向的主要因素,划分为若干部分分别研究,最后整合在一起.这种“合一分一合”的解决问题的思想,就是分类与整合思想.

2.3揭示数形结合思想

数形结合思想就是根据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来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包含“以形助数”和“以数辅形”两个方面.在探究“SAS”和“SSA”活动中,给出角和线段的数值,通过画出相应的图形,来探究命题的成立与否,要成立必需满足图形重合,若不重合则不成立.如图6,根据相同的数值,画出不同的图形,非常直观说明“SSA”不成立,借助形的直观性来解决数的问题.如图4,数形结合很容易找出全等三角形,从而解决问题,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说:“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休,”

2.4揭示建模思想

《标准(2011年版)》在教材设计建议中指出:模型思想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内容的核心之一,教材应当围绕核心内容进行设计.模型思想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因此,在情境引入中,设计测量池塘两树的实际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学了新知后,必需建立数学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这内容的学习有助学生形成模型思想,渗透数学建模思想.

2.5揭示化归与转化思想

为了渗透化归与转化思想,根据教材内容,在环节三例题的教学中,设计一个证明线段相等的问题4,该问题必需转化证明三角形全等的路径来解决.化归与转化思想是指在研究解决数学问题时,将问题通过变换使之转化,进而使问题得到解决的一种解题策略.常将待解决的问题转化为已解决的问题,将复杂的问题通过化归转化为简单的问题.

3设计启示

由于结合数学思想的渗透,本节课设计时主线明了,层次清晰,在实践中发现效果很好.为了设计有效课堂教学,结合数学思想的设计也是很好的途径.以下笔者将一些经验和心得,与同仁分享,以期抛砖引玉.

3.1参透课标,解读教材,挖掘数学思想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里,数学知识是一条明线,数学思想是一条暗线,它隐含于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中.教师要参透课标,宏观把握有关数学思想的要求与目标,认真解读教材,活用教材,挖掘教材中可以渗透的数学思想.数学思想的教学,首先需要从对教材的分析入手,挖掘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如本节课就蕴含五种数学思想.

3.2新知建构,巩固应用,渗透数学思想

对于数学而言,知识的发生过程,实际上也是数学思想的发生过程.如本节课中,“SAS”判定公理的新知构建过程,也就是特殊与一般思想、分类与整合思想的发生过程.因此,设计时要考虑到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的时机.如概念的形成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方法的选择过程、思路的探索过程、规律被揭示过程等,都是渗透数学思想的极好机会.数学思想不能机械记忆,也不能只喊“口号”,只有将数学思想内化为数学思维意识和习惯才有意义.如:通过例题、练习题学习,不仅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而且对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分类思想和建模思想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3.3课堂小结,构建系统,归纳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贯穿在整个初中数学教材的知识中,以隐形的方式蕴含于数学知识的体系中,教师在教学中,要适时归纳和概括数学思想.设计时要设置一些归纳数学思想的步骤,设置有关归纳数学思想的问题,并适时地强化,让学生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有意识、有目的地结合数学基础知识系统建构,归纳数学思想,可避免单纯追求数学思想教学的问题。

知识分子思想 篇4

1.1956-1966年毛泽东知识分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从1956年到1966年, 毛泽东知识分子思想的发展道路非常曲折, 内容不断变化, 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1956年初, 中共中央召开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周恩来代表中央作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 报告中指出:“革命需要吸收知识分子, 建设尤其需要吸收知识分子。······他们除了同工人阶级和共产党一道, 并没有什么别的出路。因此, 团结知识分子是必要的, 也是完全可能的”[1]。这一报告, 肯定了广大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并且提出“知识分子已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毛泽东也在会上指出, 社会主义的建设没有知识分子是万万不行的。

1.2对知识分子所采取的方针政策

1.2.1知识分子必须进行改造

1956年以后, 毛泽东在肯定建国后党关于团结、教育和改造知识分子的政策在事实上已经被证实是正确的。毛泽东曾说:“统一战线的原则有两个, 第一个是团结, 第二个是批评、教育和改造。为了改造, 先要团结。”[2]在争取和知识分子团结的同时, 毛泽东认为知识分子的改造也是非常必要的。

1.2.2知识分子进行改造的途径是与工农兵相结合

知识分子所存在的重要价值也就是为工农群众服务, 既然要为工农群众服务, 就要尽可能的去接近他们, 和他们成了朋友, 把从书本上学习的马克思主义变成自己的东西。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中也说道:“如果我们的知识分子读了一些马克思主义的书, 又在同工农群众的接近中, 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有所了解, 那么, 大家的工作就一定会做得好得多”[3]。这实际上是毛泽东鲜明地指明了知识分子健康成长的正确道路。

1.2.3知识分子改造的目标是“又红又专”

1957年10月, 在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 毛泽东对知识分子提出了“又红又专”的要求。所谓“红”, 是从政治和思想而言, 就是具有坚定的无产阶级的政治方向, 树立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的世界观。所谓“专”, 是从技术和业务而言, 就是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 具备一定得理论水平和业务、技术能力等。毛泽东还提出, 为了达到又红又专, 除了学习专业之外, 在思想上要有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 这就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 学习时事政治。

2.1956—1966年毛泽东知识分子思想所出现的失误

失误的主要表现有:

2.1提出了知识分子是资产阶级的一部分的观点

1957年, 毛泽东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现在的大多数知识分子, 是从旧社会过来的, 是从非劳动人民家庭出身的。有些人即使是出身于工人农民家庭, 但是在解放以前受的是资产阶级的教育, 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 他们还是属于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4]。在这里, 毛泽东主要犯的错误就是, 他将世界观状况作为判断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标准, 将出身甚至以世界观状况作为划分知识分子阶级属性标准。

2.2把知识分子看成是思想改造的对象

1956年以后, 毛泽东虽然肯定了建国后对知识分子的“团结、教育、改造”政策是正确的, 但是他对知识分子的改造成果是不满意的。他还认为大多数知识分子的世界观仍旧是资产阶级的, 想要把知识分子们的思想彻底转变, 还是需要一个时间过程的。随着把知识分子认定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团结、教育、改造”的政策逐渐向改造倾斜,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 思想改造成为对知识分子政策中的主要内容, 很多人把知识分子政策称为改造知识分子政策, 给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带来了很大的消极影响。

2.3发表了一些贬低知识分子的言论

随着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许多知识分子被打成了右派, 这使毛泽东对知识分子的鄙视越来越加深, 甚至出现了一些贬低知识分子的言论。毛泽东曾指出:“知识分子是最无知的。”他将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对立起来, 过分夸大工人农民的社会地位而贬低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 轻视知识分子在新中国建设中的作用。他提出:“不要怕教授、不要迷信科学。”对科学技术又信又不信。这种对知识轻视的错误观念, 在社会上造成了轻视知识、不尊重知识分子的不良风气。在各种政策的压力下, 他们的建设热情也慢慢的消退。影响了科学文化事业正常有序的发展。

3.造成失误的原因

3.1波匈事件的影响

1956年6月的波兹南事件和10月的匈牙利事件使毛泽东颇为震惊, 并产生了高度警惕。受匈牙利事件的影响, 国内一部分知识分子为了争取民主开始了些许的动乱, 万名学生出现了罢课事件, 一些大学教授公开宣扬反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论, 然而知识分子对波匈事件的热烈反应使毛泽东十分反感, 再加上匈牙利事件中“裴多菲俱乐部”的知识分子所起的作用使毛泽东对中国知识分子越加提高警惕。

3.2国内对知识分子的认识日益左倾

首先对知识分子的政治思想状况在整体上的估量出现了偏差。解放初期的思想改造运动使知识分子的政治思想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 毛泽东主要用是否掌握马克思主义衡量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 必然会认为知识分子的世界观在整体上是资产阶级的。

其次随着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 左倾思想日趋严重。建国初期, 知识分子思想的改造运动在全国内掀起高潮。在这个过程中, 主要是针对非马克思主义思想进行批判, 这对于我们进一步灌输马克思主义思想, 清除封建的、资本主义唯心思想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 在这个过程中, “左”倾思想的日趋严重。

再次阶级斗争扩大化思想甚嚣尘上, 对知识分子缺乏充分的理解和应有的信任。1957年毛泽东把知识分子认定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1958年, 他又把知识分子看成是剥削阶级的一部分。与此同时, 还把不同的学术观点、文艺观点, 看成是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这给我们的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消极影响。

4.1956-1966年毛泽东的知识分子思想的当代价值

4.1理论意义

4.1.1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知识分子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都明确的提出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科学论断, 毛泽东在其基础上, 继承和发展了有关思想。毛泽东对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肯定;提出了对知识分子实行“团结、教育、改造”的政策, 提出了知识分子要走与工农结合、与实践结合的道路。他从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 形成了比较全面、系统、深刻的知识分子政策。

4.1.2是邓小平知识分子思想的重要思想来源

首先毛泽东关于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地位和作用的正确论述是邓小平“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者”思想的理论来源。1978年3月, 在全国科技大会开幕式的讲话中, 邓小平明确的指出, 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自己的知识分子, 因此也可以说, 已经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邓小平高度重视知识分子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认为知识分子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依靠力量, 离开知识分子将不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其次毛泽东以“团结、教育、改造”为核心的知识分子政策是邓小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核心的知识分子思想的重要借鉴。文革结束后, 邓小平提出:“一定要在党内形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邓小平同时还强调, 要大胆的使用知识分子。“善于发现人才, 团结人才, 使用人才, 是领导者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

4.2现实的借鉴价值

4.2.1适时调整知识分子政策, 使知识分子能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发挥其潜能

我们国家革命和建设的历程充分表明, 知识分子的命运是同我们党和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历史证明, 只有我们根据历史阶段的不同变化, 适当的调整知识分子政策, 才能使知识分子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这对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4.2.2要充分意识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重要性

三中全会以来, 邓小平坚持了对知识分子的马克思主义观念, 明确提出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并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 使广大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得到了极大的激发, 极大的调动了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实践证明, 只有牢固树立对知识和知识分子的马克思主义观念, 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尚, 才能真正发挥知识分子在现代化建设中的特殊重要作用。

4.2.3在当今社会的政治文化建设中发挥知识分子的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知识分子工作, 并且始终坚持“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的科学论断, 充分肯定知识分子的属性和地位, 同时也充分的认识到了知识分子在建设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的重要性。无论在哪个领域都离不开知识分子的参与, 而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是否能发挥其最大的潜力与政府相关的政治措施也是息息相关的。我们党在总结过去几十年的历史经验之后, 也深刻的认识到了, 要想国家的繁荣昌盛, 最最离不开的就是知识分子的力量。所以, 毛泽东的知识分子思想对我们现在来说, 提供了现实的借鉴作用。

摘要:通过研究1956-1966年这一时期毛泽东的知识分子思想, 分析其失误的表现与原因, 探寻其当代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毛泽东,知识分子思想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第7.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

[4]全国宣传工作会议.毛泽东, 1957年.

[5]姜云鹏.试论1956—1966年毛泽东的知识分子思想.东北师范大学, 2006-05.

知识分子思想 篇5

季羡林先生有一作品叫《一个老知识分子的心声》,他在其中郑重强调:中国知识分子有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传统,是世界上哪个国家也不能望其项背的。他还坚定地认为:广大的老、中、青知识分子“爱国没商量”。是的,虽然这种意识,同其衍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曾让一代又一代、一批又一批知识分子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然而他们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的功勋是卓越的!正是因为季老骨子里的这股爱国意识,他从一个曾经对国民党了解比对共产党还要多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转变为一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为中国社会科学作出卓著贡献的中共党员;也正因为理解骨子里这种爱国意识的重量,季先生才戏谑地祷祝造化下辈子不要把他播弄成知识分子。我们都知道,那只是玩笑罢了。

在解放战争时期,曾先后有大批国民党著名将领,如邓兆祥、冯玉祥、傅作义、高树勋、蒋鼎文、阎锡山、卫立煌、张治中等等,在爱国心的驱使下,弃暗投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事业。他们为回报党对他们爱国主义的信任和接纳,在党的重要岗位上发光发热,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先锋、乃至中坚力量。这些爱国人士无不受到当时党的最高领导核心毛泽东同志的好评:比如,评冯玉祥“置身民主,功在国家”;评傅作义“应该奖你一枚天坛一样大的奖章!”;评卫立煌“有爱国心的国民党军政人员”;评杨虎城“厚德载物,自强不息”;评张治中“你为和平奔走是有诚意的”,等等。

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的雄心壮志是以爱国为基础的;而且,他大爱无疆,一句“我是爱南开的”看似轻描淡写,实则饱含深情、一表心声!终究,爱国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线。

作为一名xx学子,作为一个新时代的知识分子,我扪心自问,庆幸骨子里是充满爱的,我爱我的母校,爱我的祖国和同胞。我更要秉承母校教训、发扬南开精神,找准方向、确立目标,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让爱国意识在心灵深处生根!

此致

敬礼

汇报人:xiexiebang

让思想品德知识回归生活实践 篇6

【关 键 词】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策略;生活化教学

新课程理念中一个最为重要的教学理念就是要让教育回归生活,教师借助于新的教学方式,通过生活化设置,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带着生活经验对相应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并且主动、积极地探索问题的根本所在。教学中,借助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相应的道德实践,逐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本文就结合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对生活化教学方法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一、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的具体内涵

所有的知识学习最终都会回归到生活中去,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揭示教材和社会生活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借助生活经验来分析和解决具体内容。通过生活化教学让学生对书本知识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同时将社会生活充分穿插到学习过程中,从而培养自己在生活中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是综合性的教学方式,是将学生的社会生活、道德生活、情感生活和审美生活充分融合在一起,对知识性应用能力进行最大程度的建构。

小学学生基本都是六七岁至十二三岁的孩子,孩子还没有较多的生活判断能力。如果只是借助于教师对书本知识的讲解,学生无法完全理解和掌握书本中涉及到的知识,务必要让学生独立思考相应的思想品德问题,让学生借助于自己的生活经验对具体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和理解。只有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让学生养成较好的品德,从而充分认识自己的生活,感悟自己的生活,最终培养起创造生活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同具体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

二、让思想品德知识与生活密切结合

在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深入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在结合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创设相应的思想品德教学情境,将思想品德知识融入到实际生活中,从而加强学生对思想品德知识的理解。在创设了具体的教学情境之后,教师借助于有效的教学方法,将枯燥而抽象的思想品德知识直观地展示在同学们面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充分认识和理解具体的思想品德知识。

如在学习《人类的家园》这个单元的《我们能为地球做些什么》这课内容时,如果教师只是讲解书本上的知识,并不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开始上课时,我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些图片,这些图片分别是蓝天白云、宽阔而蔚蓝的海洋、辽阔而水草丰盛的草原、高山流水,当学生沉浸在美丽大自然的景色之中时,我将另外的图片向学生展示,这些图片分别是雾霾满天的天空、飘满海藻和油污的海洋、沙漠化的草原、垃圾包围的城市等等,学生的心情一下子就沉重起来。当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之后,我再带着学生走进这课的知识学习。然后将具体的知识与学生生活充分联系起来,以此利用课堂教学所学知识来指导生活,学会在生活中节约利用资、减少资源浪费。树立一定的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并积极参与身边力所能及的环保活动。从而较好地保护我们生存的地球。

三、挖掘教材内涵,让学生学会生活

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将具体知识同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深度对课本知识以及生活经验进行探索。可以通过教材中蕴含的生活化知识内容,让学生学会生活。最好是通过设计恰当的问题,让学生在感知生活的同时,获取能够解决实际生活的理性思考。

如在学习《在爱的阳光下》这个单元的《家人的爱》这课内容的时候,虽说学生天天和家长生活在一起,但是学生最容易忽略与家人的情感关系。在上课前,可设计一些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在家中去寻找父母疼爱自己的地方。通过学生们在家中的观察,能够发现很多平时没有关注到的情节,从中明白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如可以设计如下问题:①我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②如果没有父母的呵护,我们的生活状况将会怎么样?等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设置,让学生在找寻答案的过程中拉近与父母的关系,增进情感,从而将书本知识进行必要的掌握,最大程度增强学生的生活能力,从而和父母进行较好的交往。通过设置这些特定问题,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同时与具体生活相互照应,从而提高学生的抗挫意识,让学生的生活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过程必须同学生的实际生活充分结合起来,进行相应的生活化教学,才能获得有效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积极探寻生活化教学模式,充分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参考文献】

[1] 周九滨. 师生关系与小学思品有效教学探析[D]. 东北师范大学,2013(2).

知识分子思想 篇7

一、生逢变世

梁廷枏生于清朝急剧衰落、西方迅速强盛之际。早在十四五世纪, 中西方几乎同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然而随后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非常缓慢, 而西方的资本主义萌芽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新大陆的发现和科技的进步, 有了长足的发展。鸦片战争前的一个世纪是中西方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 西方前进了, 而作为东方大国的中国却逐渐落后了, 西方殖民者到东方来寻找财富, 东西方之间的力与火的较量在所难免。正是这一个多世纪的变化, 拉开了中西方之间综合国力的差距, 导致了19世纪初年以后, 中国在西方侵略面前的软弱无力。同时, 由于中国社会内外交困的双重危机, 使得中国知识分子的治学兴趣也在发生变化, 兴盛于乾嘉时期的考据训诂之学到鸦片战争时期逐渐被经世致用之学取代, 通经致用成为知识分子的普遍追求, 出现了一批经世致用的改革思想家。鸦片战争之后, 中国又出现了开眼看世界的思潮, 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成为洋务运动的先声。东西方两个社会的鲜明对照、中西冲突的加剧和中国社会思想的变化, 成为鸦片战争前后林则徐、魏源、梁廷枏等开眼看世界的先驱出现的社会背景。

二、汉学起家

梁廷枏出生时, 正值乾嘉汉学兴盛之际。这时的广东虽有劳潼等人倡导经世致用之学, 但经世之学还没有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受时代及家学的影响, 梁廷枏初治汉学, 考据训诂成就颇大。

梁廷枏出生于书香世家, “其先人好聚图籍”。族祖梁善长为乾隆朝进士, 一生聚书无数, 后将这些书籍都传给了梁廷枏的父亲梁礼觐。梁礼觐“好聚图书, 通音律, 见有笃学信古者, 喜与之游。”梁廷枏的伯父梁彝, 号三峰居士, 与当时岭南汉学名家吕翔、黎简等常相往来。梁廷枏生活其间, 耳濡目染养成了锐意聚书的习惯, 以至于左邻右舍的父老乡亲见到梁廷枏都笑说:“性情一如乃翁也。”

梁廷枏“性颖悟, 成童即尽读父书。”因为家中收藏古物书籍丰富, 梁廷枏弱冠之年, “即癖嗜钟鼎文字”, 每当沉浸其中则“几于寝食并废”[1]。后来他自己描述说:“尝聚唐以来论书画家言, 和官私无虑数十种……掩卷澄观于古翰名蹟……当其心有所笃嗜, 虽穷日夜费神竭志, 曾不自知, 亦不复自悔, 垂四十年于此矣”。梁廷枏不仅喜欢读书, 还热衷于记读书所感, “每当开窗研墨, 濡毫以待, ”他就顿觉“胸中尘垢至是顿消, 目养心怡, 全神毕注”, 所以梁廷枏能够“随见必有所触, 随触必有所言”[2]。锐意聚书、考据训诂、期以著述不仅是梁廷枏的习惯, 而且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

梁廷枏从十几岁开始致力于科举考试, 但科运乖蹇, 屡试不第, 转而醉心于乾嘉汉学, 早年在考据训诂上颇有建树。从1819年刊行处女作到1835年入海防书局, 十余年的时间先后有10多部著作问世, 包括《金石称例》、《论语古解》、《碑文摘奇》等。这一时期, 梁廷枏还完成了《昙花梦》、《江梅梦》、《园香梦》、《断缘梦》和《曲话》等戏曲名作, 以忠孝节义等道德原则为戏曲创作的灵魂和评价戏曲的标准。

从现有的资料来看, 梁廷枏在30岁以前所接触的几乎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籍, 受汉学影响较大, 致力于科举考试和考据训诂之学。这时在广东方兴未艾的经世致用之学还没有对他产生多大的影响, 至少这时他还算不上经世致用的学者。同时他虽然生活在当时中国唯一对外开放的广东, 往来的外国商人及日益频繁的中外交往和冲突也还没有成为他关注的焦点, 身边的化外之风也没有改变他治学的兴趣和方向。梁廷枏虽然已经是闻名岭南的知识分子, 却不过是当时典型的专攻时文制艺、沉迷于繁琐考据的普通学者而已。

三、史学经世

到19世纪初, 经世之学日盛, 特别是阮元到广东倡导经学和学海堂的成立, 通经以致用成为士林学子的普遍追求。当时提倡的经世之学继承了清初顾炎武等学者史学经世的宗旨, 将传统的经学和史学作为经世的工具。青年时代的梁廷枏也随着时局和学术风气的变化, 开始注重史学的经世作用, 并以史学作为经世的主要工具, 致力于广东乡土历史的研究, 在1825—1835年的10年间, 相继完成了一系列经世史著, 如《南汉书》、《南越五主传》等。

梁廷枏著史在于总结历史经验尤其是政治的得失。梁廷枏在《南汉书》序中提到著书目的时说:“使其事实了然, 共知兴霸之由与败亡之故, 著千古炯戒, 不独资考证广异闻已也。”在《南汉书》中, 梁廷枏分析了南汉、南越灭亡的原因, 认为正是南汉诸帝“风流自命, 土木穷极奢华, 济暴性以滥刑, 弃姻好于边衅”, 才致使南汉政权“始基之即坏, 即使立贤议行, 亦且势难补救”, 并在《南汉书》完成后, 对南汉历史上“足昭炯戒者”赋诗四首, 专记南汉衰亡过程中可资后世借鉴的历史事件, 显示了明显的史学经世的意图。

四、开眼看世界

1835年, 梁廷枏入广东海防书局, 是他一生的转折点, 此后他将经世致用的治学主旨与当时社会的突出矛盾和现实问题紧密联系起来。梁廷枏自小生活在一口通商的广东沿海, 这种环境使得梁廷枏对西人西事并不陌生。因为中外交往和冲突频繁, 粤海关和广东海防比其他省更为重要, “他省海防, 止防海寇, 粤省则兼防夷人。”从19世纪初开始, 大清王朝显示出愈来愈明显的衰亡之兆, 西方殖民者频频叩关来华, 希图打开中国大门。他们在天朝贸易越来越不遵守天朝法度, 不仅带“番妇”入城, 且擅自携枪炮上岸, 对清朝水师的制止置之不理, 甚至开炮还击。清廷为之震动, 不少经世之士也感觉到“化外之风”对中国带来的威胁。为维护天朝大国的尊严, 急需整顿广东海防, 并“纂志书以昭法守”, 因而有《广东海防汇览》和《粤海关志》的编撰。

1834年, 卢坤督粤, 在越华书院组织编写《广东海防汇览》, 但不久停顿。1835年7月, 梁廷枏入海防书局, 任书局总纂。随后邓廷桢督粤, 对此事更为热心, 梁廷枏从入书局时开始, “沿秋溯夏, 其间抽毫暝写, 发牍晨披, 骑岁而仅越半年, ”到1836年4月成书100卷。后与吴兰修、曾钊等共同“商而节之”。梁廷枏以邓廷桢之命始终其事, 最终成书42卷。

《广东海防汇览》是广东海防文献的汇编, 汇集了历代关于广东海防的资料, 尤其对海防要地绘制了地图和海图加以详尽地说明。在书中每一部分的开头和结尾, 梁廷枏常加通论或按语, 对加强广东海防发表自己的见解。观览此书, 便可对广东沿海防务一目了然。林则徐赴广东禁烟和抗英时, 未到广州即先索要此书, 并带在身边, 作为布置海防的主要参考。《广东海防汇览》编纂甫定, 梁廷枏又开始编纂粤海关的志书。1838年, 梁廷枏应粤海关监督豫堃之聘, 在越华书院“集同人纂《粤海关志》”。梁廷枏统提局务, 并任总修, 与曾钊等区分门类、荟萃典章修成《粤海关志》30卷。

《粤海关志》是我国第一部地方关志书, 叙述了鸦片战争前粤海关的沿革、行政制度和通商情况。在修志的过程中, 梁廷枏与曾钊等人“相与纵谈海洋形势”[3], 这使得梁廷枏有机会对来华各国进行深入考察, 大大开阔了他的眼界, 逐渐萌发了撰写西方国家史书的念头。

五年的书局生活成为梁廷枏开眼看世界的起点, 也使他成为一个关心时务、究心西事、热心御辱的粤东名儒。鸦片战争后, 少数中国人终于深切感受到认识外部世界的重要性。这时对西方已有一定了解的梁廷枏开始著书立说介绍西方, 从1842—1844年相继完成了《耶稣教难入中国说》、《合省国说》、《粤道贡国说》、《兰伦偶说》, 合称为《海国四说》, 共14卷。

鸦片战争前后, 随着中外冲突的愈演愈烈, 梁廷枏通过编辑海防文献逐步走上了解西方、介绍西方的道路, 成为当时开眼看世界的代表人物, 和林则徐、魏源等一起把中国人对西方社会的关注由坚船利炮等物质层面提升到政治、经济等制度层面。也正是基于对西方社会的了解和对西方国家的认识, 鸦片战争后, 梁廷枏又著《夷氛闻记》, 总结鸦片战争的经验和教训, 提出了文武兼备、武为主、以民济兵、“民胜于兵”的反侵略思想。同时, 他还提出了建造百艘军舰、万人舰队的海上反侵略主张, 这一主张在当时无法实现, 但20年后, 他的主张由洋务派付诸实践了。

五、晚年彷徨

经过了战争洗礼和西方文化冲击的梁廷枏, 晚年是在不绝如缕的彷徨与矛盾中度过的。在中与西、新与旧的文化斗争和中外冲突中, 梁廷枏看到了西方文化的优点, 但又不愿意放弃他对儒家文化的崇拜和真诚, 他通过各种途径寻求反抗侵略的策略, 但最终还是失败了。在这种矛盾和彷徨中, 1849年领导广州人民反入城斗争和随后著述《夷氛闻记》便成了他最后的辉煌, 自此以后, 除了参与编撰《顺德县志》, 晚年再也没有著作问世。

梁廷枏著《海国四说》时对西方社会的评价远高于魏源、徐继畲等人, 甚至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然而, 在著《夷氛闻记》时, 他却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反对学习西方的主张, 他说学习西方“失体孰甚”, 认为“反求胜夷之道于夷也, 古今无是理也。”虽然当时反对学习西方甚至反对了解西方的人大有人在, 但在开眼看世界的先驱中, 梁廷枏却是唯一旗帜鲜明地反对学习西方的人。

其实像梁廷枏这样在晚年思想上趋于保守或知不足而退者, 并不止梁廷枏一人, 鸦片战争之后, 姚莹参与意识锐减, 转移视线以求超脱的心理也十分突出。鸦片战争时期, 梁廷枏等人开眼看世界, 是在列强入侵、民族面临危机时作出的被动反应, 没有资产阶级政治背景和思想根源, 本身难以持久。鸦片战争后中西方出现了10多年的相对和平时期, 再加上太平天国革命的爆发, 使得一些知识分子把注意力转到了国内矛盾上。同时, 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内心深处的华夷观念并没有消除, 介绍西方、主张学习西方仍然是整个社会讳莫如深的事情, 如徐继畲的《瀛环志略》、梁廷枏的《海国四说》一刊行便遭到世人唾弃。魏源的《海国图志》虽然因为大力维护儒学而贬低西学得到进步人士的推崇, 但也曾受到保守人士的攻击, 姚莹曾说魏源撰此书“已犯诸公之忌”。这使得开眼看世界的代表人物承受着巨大的社会压力, 成为他们晚年思想上趋于保守的主要原因。

摘要:梁廷枏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代表人物, 又是民间的知识分子, 有着与林则徐、魏源不同的经历和社会地位。通过对梁廷枏一生的成长经历和思想、学术变化轨迹的考察, 可以认识和揭示鸦片战争时期中国知识分子思想变化的历程。

关键词:鸦片战争,知识分子,思想变迁,梁廷枏

参考文献

[1]梁廷枏.《书余》自序, 《书余》卷首, 《藤花亭十种》本.

[2]梁廷枏.《藤花亭书画跋》自序, 《藤花亭书画跋》卷首.

知识分子思想 篇8

一、加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

高校统战工作的针对群体主要是党外知识分子。做好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充分调动高校广大党外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对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水平和推动高校的统战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

(一) 做好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工作,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特别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保证

一方面,党外知识分子在高校发展中能否发挥教书育人、科研攻关等作用,与他们能否正确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如果他们偏离了党的教育方针,将会对学校甚至党的教育事业带来极大的危害;另一方面,党外知识分子学习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渠道,缺少比较稳定的机制。中共党员的政治学习不仅有其自觉行为,更有组织生活的制度保证,而党外知识分子则从根本上讲主要依赖于自觉行为。为此,学校党委必须通过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和引导党外知识分子深入学习领会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自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认真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特别是我党的教育方针。

(二) 做好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激发他们参政议政的“添加剂”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有广博的学识、高昂的工作热情,但由于“党与非党”之间区别的存在,他们在参与社会政治生活方面往往显得相对淡漠一些。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主观上受自身的政治倾向和政治追求的限制;二是客观上我党的民主政治体制的不完善,导致他们缺乏更高的政治热情。为此,要充分发挥党外知识分子的聪明才智,调动他们积极参政议政,就必须在进一步完善民主机制和统战工作机制的基础上,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阐释我党对知识分子的方针、政策,让他们放下思想包袱,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生活,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民主政治建设贡献力量。

(三) 做好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推进高校党的建设和促进民主党派的组织建设

党外知识分子是高校发展的重要力量,但除小部分成员已经加入各民主党派外,绝大多数党外知识分子却缺乏政治归属,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他们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热情。为此,学校党委及其统战部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帮助他们确立政治归属,激发其个人发展。在尊重个人意愿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党外知识分子的优秀人士加入党组织,为学校党组织增添新生力量,推进学校的党建工作;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积极向民主党派推荐人选,促进高校中民主党派的组织建设。

二、加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从构成上看包括三个方面,即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知识分子和归侨归国人员。一般来说,对民主党派成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应着眼于学校党委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沟通与协商,发挥民主党派在学校重大事务的参政议政作用。对无党派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充分关注他们的政治需求,积极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发展他们加入中国共产党或其他民主党派,发挥他们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作用。对归侨归国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我们应密切注意他们的思想动向,及时传达党中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发挥他们在学术前沿、海外联系中的积极作用。对海内外校友,要通过制定合理的激励政策争取他们在资金、人才等方面的贡献。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高校统战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

(一) 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改进和加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工作

1. 运用科学的理论说服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建立积极健康的价值观, 使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在不断提高学术水平的同时具备较高的思想水平。

组织并引导党外知识分子学习统战理论和政策,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信心,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

2.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传媒技术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更有效的手段。

通过学校各种媒体向党外知识分子报道学校统战工作动态、介绍学校统战工作取得的成绩、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教学科研等工作,宣传党外知识分子的先进事迹和经验,使他们都来关心、支持学校统战工作,广泛参与学校的大政方针、重要会议、座谈交流等活动。

3. 营造良好的氛围增强高校对于党外知识分子的凝聚力。

统战工作是做人的工作,要做好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增强服务意识,注重情感投入,把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在工作上为他们创造宽松的环境、提供良好的条件;在生活上,了解他们的需求、关心他们的成长,不断增强党外知识分子对学校的情感。

(二) 要建立“统战之家”,开展经常性的活动,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灵活性

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协调活动,缺乏双向的、充满人情味的单向性的统战活动,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取得较好的效果。例如,统战工作中传统的形势通报会、针对某一问题而召开的座谈会等,尽管在统战工作中是必要的,但往往流于形式,学校统战部门并不能全面而真实地了解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动向。统战工作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寓于日常的学术交流或文体活动之中。因此,高校应当建立起“统战之家”,为党外知识分子的活动提供固定的场所。

(三) 要积极地开展横向交流,在调研活动中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

近年来,各高校都通过组织党外知识分子外出参观、交流的形式,调动其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但是,要使这种活动取得实效,活动的开展必须有的放矢,其根本要求是必须把参观与调研结合起来,避免把活动当作一次旅游来对待。为此,统战部门在组织活动上要精心安排,使每一次活动能取得实质性的收益,要么能从其他院校获取工作经验,特别是党外知识分子如何发挥应有作用;要么能就某一专题开展调查研究活动,既交流思想又能促进学校建设。

(四) 要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建立统战工作交流平台

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沟通与协调是做好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手段。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西方能够宣传他们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思想文化,我们也可以大力宣传中国共产党的统战工作政策,并且通过网络bbs、e-mail等工具与党外知识分子进行网上谈心交友。作为一种非正式的沟通渠道,网上与他们进行的个体交谈往往更能把握知识分子深层次的思想状况,更加有助于消除疑虑、化解矛盾,引导他们正确认清形势,将思想统一到党中央的路线和方针政策上来,理解、支持改革开放,支持学校的各项工作,积极维护学校和社会的稳定,为学校的发展和建设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近年来,高校利用校园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已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因此,要积极鼓励党外知识分子加入统战交流平台,畅所欲言。对党外知识分子提出的疑问、合理要求,统战部门应给予及时回复、解决,切实存在困难的,应予以耐心解释,必要时要请学校领导或党委协助解决,决不能敷衍了事。对党外知识分子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定期整理,送交学校党委,供党委决策时参考。

(五) 创新统战工作对象参政议政的方式方法,是做好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新时期高校汇集了大批非党专家学者,要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坚持和完善长期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和规范的基础上,注意加强调查研究,掌握时代脉搏,研究新情况,找准切入点,提出新思路,不断创新统战工作对象参政议政的方式方法,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要营造民主氛围,重视对统战工作对象的政治安排和实职安排。学校的重大举措如人事、管理、教学、后勤等方面的改革,应该发挥党外知识分子献言献策、参政议政的作用。除各种座谈会、情况通报会及协商对话制度外,请非党专家学者就学校某些方面的发展状况进行专题调研,支持他们多提议案,提好议案。在参政议政中把个人的利益与学校的利益结合在一起,把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学校、国家的繁荣发展联系起来,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思想教育。

总之,加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工作,既是全党统一战线工作的需要,也是高校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党委和统战部门要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切实把这项工作做好,充分调动这一知识群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全面建设高水平大学增添新的力量。

摘要:加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 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保证, 是激发他们参政议政的“添加剂”, 有利于推进高校党的建设和促进民主党派的组织建设。加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 要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要建立“统战之家”, 开展经常性的活动, 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灵活性;要积极地开展横向交流, 在调研活动中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要充分利用校园网络, 建立统战工作交流平台。同时, 高校党委的统战部门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 充分调动这一知识群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为全面建设高水平大学增添新的力量。

关键词: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

参考文献

[1]张平.对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几点建议[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0, (1) .

[2]王亚萍.做好新时期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J].高校理论战线, 2005, (12) .

知识分子思想 篇9

一、对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改造

1951 年周恩来做了《关于知识分子的改造问题》的报告, 主要论述了关于知识分子的改造问题。周恩来指出, 要改造知识分子, 首先要使他们明确自己的阶级立场是工人阶级, 要通过不断地学习, 逐步实现这个转变, “从民族立场进一步到人民立场, 更进一步到工人阶级立场, 大体上会有这么一个发展过程。”①同时鼓励知识分子要树立坚定的信念, 只有不断同旧的思想观念和错误认识作斗争, 才能真正站到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来。另外, 报告还指出, 知识分子还要能够分清敌友, 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 团结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一切爱国分子。周恩来的报告表明我党一直重视对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通过这次报告, 教育广大知识分子自觉站在工人阶级的立场上, 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并以崭新的面貌投身于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二、对知识分子的一系列方针政策

为加强党对科学文化事业的领导, 进一步巩固对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成果, 我党实施了一系列方针政策, 体现了我党对于知识分子问题的重视, 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知识分子投身社会主义事业的热情, 从而为知识分子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 一) 强调知识分子的重要性

新中国成立初期, 要想彻底摆脱贫穷落后, 不仅需要广大工人和农民的辛勤劳动, 更要重视科学技术的重大作用, 依靠科学技术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因此我党十分重视发挥知识分子的力量, 鼓励知识分子同广大劳动人民一起投身祖国建设, 积极扩大知识分子的队伍, 以适应国家对知识分子的需要。

( 二) 积极吸收知识分子加入党的队伍

经过一系列的对知识分子思想的改造, 知识分子的政治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他们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为社会主义服务, 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因此, 我党对知识分子予以妥善安排, 给予他们支持和信任, 改善知识分子的政治待遇, 积极吸收优秀知识分子加入党的队伍。

( 三) 号召知识分子向科学进军

为了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 培养有知识, 有技术的人才成为当时一项重要任务, 广大知识分子在周恩来“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下, 为改变中国科技落后的面貌, 积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掀起了“向科学进军”的浪潮。

( 四) 把对知识分子的自我改造作为党在过渡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

虽然经过之前的改造运动, 我国知识分子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但仍需要继续进行自我改造。周恩来认为, 知识分子的改造有三种途径, 其中不断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种途径是长期的, 需要在学习中不断探索革命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

三、开展宣扬唯物主义, 批判唯心主义的教育

党中央为加强对知识分子唯物主义教育, 于1953 年发出《关于宣传唯物主义思想, 批判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的指示》, 指出, “资产阶级错误思想在广大劳动人民中间, 在知识分子中间, 在学术和文化领域中间, 以至在党内很大一部分党员和干部中间, 都还有很深刻的影响”②。因此党的根本任务是帮助知识分子确立唯物主义思想, 纠正唯心主义错误思想。党中央结合当时思想文化领域的批判运动和各种学术问题的批评与讨论, 指出各级党委在领导上应注意“学术批判和讨论, 应当是说理的, 实事求是的。”、“批评和讨论应当以研究工作为基础, 反对采取简单粗暴态度”等。③

通过这次运动, 推动了知识分子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普及和发展, 使广大知识分子和人民对唯物论和唯心论有了正确的认识。同时, 我们还应认识到这次批评和教育存在的问题, 它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混为一谈, 将学术批评变为政治声讨, 伤害了一些知识分子, 给科学文化事业带来消极影响。

四、党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 一) 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对青年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从建国到现在, 我党一直重视对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注重将他们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当代青年学生越来越成为我国未来建设的核心后备力量。新时期对青年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 使他们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接班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塑造青年学生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主要渠道。但在众多高校中, 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的问题普遍存在, 如在很多大学中, 思想政治理论课被视为“无用课”, 上课只是为了平时成绩, 课上更是老师一人的“独角戏”。另外, 随着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采取开卷考试, 更使得这门课程不受重视, 一些人甚至提出高校应该取消思想政治理论课。

新时期, 对青年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就必须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 因为它是是我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 让学生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 同时培养青年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具备现代社会所要求的责任感, 完成社会所赋予的角色任务, 是青年学生进入社会, 实现全面发展的需要, 更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

( 二) 对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探索

我党对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 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 如周恩来在1951 年《关于知识分子的改造问题》中指出: “改造需要时间, 一下子要求很高、很快, 这是不合乎实际的。应该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④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操之过急, 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探索, 因为无论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青年知识分子都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 任何时期都不能忽视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

理论联系实际, 与时俱进是我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 社会不断发展, 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也随之变化, 因此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要随之变化, 与时俱进, 力求创新。无论是在抗战时期, 还是新中国成立初期, 我党都十分重视对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为了使知识分子全身心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来, 我党开展了一系列对青年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改造的运动, 实施一系列方针政策, 对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现如今, 我国进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青年知识分子越来越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只有将社会主义发展需要与青年知识分子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 对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取得成效, 才能充分利用知识分子这一财富源泉,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贡献。

( 三) 党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双方共同努力

建国初期对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之所以取得瞩目成效, 党的正确领导是对知识分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重要保证, 为知识分子进行思想上的自我改造指引了正确方向, 同时, 知识分子积极响应党的号召, 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主动开展自我批评, 弥补思想上的错误和不足并靠自己顽强的意志, 克服重重障碍, 使得党开展的思想改造运动取得良好成效。

新时期我党应继续发扬对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 继续领导青年知识分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与时俱进, 从知识分子实际出发制定相关政策措施, 为新一代青年知识分子进行自我改造指引正确道路。另一方面, 党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重在自觉, 不能采取强制手段, 这是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的深刻总结, 在任何时期, 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 需要党的正确领导和知识分子的自觉才能取得成效。

摘要:在新中国成立之初, 我党对知识分子进行了广泛的富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包括对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改造的教育、对知识分子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以及开展批判唯心主义的教育等。这一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今天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周恩来选集 (下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4.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第六册)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

知识分子思想 篇10

一、毛泽东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某些失误

(一) 思想认识上的失误

毛泽东对知识分子的认识一直存在矛盾。毛泽东重视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 民主革命时期他就认识到, 要战胜敌人, 除了依靠拿枪的军队还要依靠有文化的军队, 提出“两条战线” (军事战线和文化战线) 和“两杆子” (枪杆子和笔杆子) 的观点, 指出“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 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 [2]815只有笔杆子和枪杆子结合起来, 事情才好办。更难能可贵的是, 此时他正确论述了知识分子的社会属性和政治态度:知识分子并不是一个独立的阶级或阶层, 它属于小资产阶级范畴, “是革命的动力之一, 是无产阶级的可靠的同盟者。”[3]建国前, 毛泽东就提出要将知识分子的社会出身和社会职业严格区分开来, 把重点放在其所从事的社会职业上, 以避免“唯成分论”的偏向。建国初期, 毛泽东仍坚持知识分子是劳动者的观点:“知识分子是脑力劳动者”, 他们“绝大多数人都是爱国的, ……愿意为人民服务, 为社会主义的国家服务。”[4]遗憾的是, 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 毛泽东在知识分子阶级属性认识上出现了失误, 认为社会主义革命越深入,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就越抵抗, 越暴露出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面目。

(二) 政策实施上的失误

基于认识上的偏差, 我党采取了错误的政策, 使知识分子受到打击, 而“文革”动乱期间一系列“左”的政策的实行危害更甚。

本来, 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 剥削阶级不再存在, 绝大部分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一科学论断得到党内外人士的赞同, 极大地调动了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知识界掀起了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向现代科学进军”的热潮。可惜, 不久后这个科学论断即在党内遭到怀疑进而被否定。5月15日, 毛泽东的《事情正在起变化》严重估计了党内外知识分子情况, 认为党外知识分子中右派约占1%—10%, 在民主党派和高等学校中表现得最坚决最猖狂, 党内也有一部分知识分子新党员与其相适应。6月8日, 毛泽东起草党内指示《组织力量反击右派分子的猖狂进攻》。同日, 人民日报社论也指出, “国内大规模的阶级斗争虽然已经过去了, 但是阶级斗争并没有熄灭, 在思想战线上尤其如此”, “必须用阶级斗争的观点来观察当前的种种现象”。故而, 7月1日, 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文汇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应当批判》, 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批判右派的高潮, 阶级斗争严重扩大化。

二、毛泽东在知识分子问题上出现失误的原因

(一) 客观条件的制约

中国的特殊国情使毛泽东熟悉工农而缺少对知识分子相应的关注。毛泽东生于农村, 深谙农村情况, 因此他早就认识到“中国的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 “农民的力量, 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更明确工人“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他们人数虽不多, “却是中国新的生产力的代表者, 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 [5]是革命的领导力量。中国长期的革命战争环境也使得毛泽东对知识分子的关注不够。

建国后,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使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中国社会开始转型, 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急需知识分子的参与。1956年,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就提出:“知识分子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6]“我国艰巨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需要尽可能多的知识分子为它服务”。[7]而当时500万左右的知识分子对于文化不发达的我国来说实在太少, 毛泽东急于要改造他们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这个初衷是无可厚非的, 问题是在实践中操之过急。

中国长期的革命实践证明, 在紧急关头是毛泽东提出和坚持的一系列正确的政策和主张挽救了中国革命, 使革命转危为安, 他也因此在领导集体和群众中树立了崇高的威望。革命实践和思维定势使老一辈革命家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认同了毛泽东的思想和主张。如刘少奇在30年代就初步提出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的思想, 并在建国初期明确指出脑力劳动者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属于工人阶级的一个阶层, 主张要正确认识所谓旧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

(二) 主观认识上的偏差

1.根据政治面貌、世界观甚至家庭出身等不易确定也难以把握的标准来划分阶级, 背离了马克思主义标准。马克思主义主张“划分阶级应只有一个标准, 即占有生产手段 (在农村主要是土地) 与否, 占有多少, 及与占有关系相连带的生产关系 (剥削关系) ”。如果把“政治态度和思想也列为标准之一”, 那就是“左倾错误”。[8]大多数知识分子在旧社会是雇佣劳动者和脑力劳动工人, 建国后经过多次思想改造基本上已摆脱了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 愿意为人民服务, 为新中国服务。但毛泽东认为, 建国初期“大多数的知识分子, 是从旧社会过来的”, “在解放以前受的是资产阶级教育, 世界观还是属于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 [9]409对他们缺少应有的信任, 特别是1957年极少数右派分子的进攻使毛泽东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政治态度产生了疑虑。同年7月, 毛泽东在青岛会议上提出了一个新论点:“单有1956年在经济战线上 (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 的社会主义革命, 是不够的, 并且是不巩固的。匈牙利事件就是证明。必须还有一个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彻底的社会主义革命。”这是毛泽东在理论上走入误区的思想根源。

2.关于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关系界定不当, 对知识分子存有偏见。毛泽东在读旧书时产生的首个疑问就是旧书“里面没有种田的农民”, “从来没有一个农民作为主人公”[10]。参加革命后, 作为中共党内农民运动的杰出代表之一, 毛泽东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思考和研究农民问题。相对而言, 他对知识分子就缺少充分的了解, 虽然也曾提出过一些正确而重要的思想, 但他认为, 知识高的人是那些不识字的人, “知识多的是工人, 是农民里头的半无产阶级”, “大局问题, 不是知识分子决定的, ……是无产阶级决定的”。[9]452

知识分子最无知识, 最需要接受工农群众的“再教育”。“文革”前夕, 毛泽东在接见阿尔及利亚代表团时, 对中国的成功经验做过这样的总结:“工人、农民的军队打败了知识分子的军队”。毛泽东对知识分子的这种误解和偏见源于他对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间关系的不当界定。他认为, 虽然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都不可少, 但二者是“源”与“流”、“体”与“用”的关系, 即前者是“源”、是“体”, 后者是“流”、是“用”, 脑力劳动是附属于体力劳动的, 即他所提出的“皮毛论”:“现在知识分子附在什么皮上呢?……附在无产阶级身上。谁给他饭吃?就是工人、农民。”[9]253为把知识分子改造成真正的“劳动者”, 实现“知识分子工农化”, 他发出一系列指示, 提倡知识分子到农村去, 由工农兵给他们以教育。[11]

3.方法的不当导致了动机和效果的背离。毛泽东本来希望知识分子通过主动学习和接受工农群众再教育改造成为无产阶级知识分子, 但阶级斗争惯性的驱动使其在实践中采取了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的方式。毛泽东接受马克思主义始于接受阶级斗争的观点, 他在《关于农村调查》一文中回忆说:“记得我在1920年, 第一次看到了考茨基的《阶级斗争》, 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和一个英国人作的《社会主义史》, 我才知道人类自有史以来就有阶级斗争, 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初步地得到认识问题的方法论……我只取了四个字‘阶级斗争’, 老老实实地来开始研究实际的阶级斗争”。这表明毛泽东一开始读马克思主义的书就紧紧抓住了阶级斗争, 并把它当作认识和解决一切问题的指导, 并在实践中运用的得心应手。

1957年,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将知识分子问题列入人民内部矛盾, 但反右派斗争和波匈事件促使他重提阶级和阶级斗争。他在一次谈话中指出, 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是整个过渡时期的主要矛盾, 并在八届三中全会上正式阐述了这一论点, 理由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在所有制方面已经解决, 但在政治思想方面还没有解决。1962年, 在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 毛泽东又说:“在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整个历史时期, 在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整个历史时期 (这个时期需要几十年, 甚至更多时间) 存在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 存在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两条道路的斗争”, 所以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1963年, 他更进一步说:“在进入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以前, 都是属于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 都是无产阶级专政时期”, 提出“阶级斗争, 一抓就灵”的口号。同年5月, 在他主持讨论制定的“社教前十条”中指出:“当前中国社会中出现了严重的阶级斗争情况”, 9月在“社教后十条”中最终形成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 把阶级斗争置于一切工作之上, 从而导致了他晚年的最大失误即文革的全国大动乱。[12]

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科技与人才的竞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这就决定了知识分子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特殊重要作用。“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 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 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 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13]毛泽东也曾讲过, 古之做大事者都通晓“得人心者得天下”, 这人心不单指民心, 兼有得人材之心的意思。路线、方针政策决定以后, 人材就是最可宝贵的因素, “一切物质因素只有通过人的因素, 才能加以开发利用。”知识分子作为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创造者、继承者和传播者, 是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 离开了他们, 科技进步与知识创新就是一句空话。当然知识分子自身也要埋头钻研业务, 做本职工作的内行和能手, 提高将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同时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加强学习以解决思想问题和世界观问题, 做德才兼备的知识分子, 更好地承担起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和民族复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摘要:知识分子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胜利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然而,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因对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间关系以及对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判断出现偏差, 毛泽东在知识分子问题上出现了“左”的失误, 并在实践中采取了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的方式来改造他们, 给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造成了很大影响。

丰富知识储备 做有思想的教师 篇11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扎实的知识功底和科学的教学方法是为人师表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过去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在知识多元化,获取渠道宽泛,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有一桶水已远远不够,而应该要有一潭水,并且是取之不尽的活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不仅要有胜任教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通用知识和宽阔的胸怀视野。”作为一名好老师,就要努力成为终身学习的典范,要处处学、时时学,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丰富知识储备,做有思想的教师。

说起做有思想的教师,有的教师可能会说,我太忙了,没有时间去思考、去研究;也有的教师可能会说,我们普通教师不需要有思想,只要按照教材来上课就是了;还有教师可能会说,我既没有孔子、陶行知的儒家风范,也没有于永正、窦桂梅的教育艺术,何来思想?

细细想来,我们真的不能苛求每一位教师都是思想家、教育家。但话又说回来,如果我们成天忙于应付、不去思考,把自己定位在一个“教书匠”“传声筒”的位置上,何谈职业幸福感,多年以后我们再回首,除了遗憾,什么东西也不会留下。

无论是时代发展倒逼,还是课堂教学需要,或者是为了获取职业幸福,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做有思想的教师,有目标和追求,做到独立思考,敢为人先,保持个性,在实践中提升能力,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一位教师不一定非得成为教育家、特级教师才会有思想,也不一定非得拿出几本教育专著才能彰显你的思想,但每一位教师最起码应该是一个有自己独立想法的人。

做有思想的教师,这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召唤。那么,怎样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师呢?

做有思想的教师,要丰实知识。教师需要的知识并非局限于某一个方面,而是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几乎无所不包的。没有学习,一切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更不要说创新超越了,可能连最起码的底气都没有。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只有树立起学无止境的信念,当一个学习型的教师,而这既是学习型社会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也是教师提高生命质量和完善自我的内在动力。如果教师没有必要的知识储备,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没有厚重的人文底蕴,没有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没有创新的意识与行动,只会空想,是不会成为有思想的教师的。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教育面临着新形势,教师要胜任现在的教育教学,必须提升职业修养。这里说的职业修养,不仅仅是指杜绝参与辅导班等明显违背师德要求的行为,还包括把学生当朋友、敬业奉献等传统美德、钻研教书育人方法、采用尊重前提下的引导教育、善于和家长沟通等。每位教师都要努力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念,转变教育观念,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在高起点上实现自己的新突破。

做有思想的教师,要善于反思。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也有学者指出,对于教师而言,能否以“反思教学”的方式来化解教学中的教学事件,这是判别教师专业化程度的一个标志。因此教师要学会教学反思,做一个会思考的教师。教师从事工作的对象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生机与思想的学生,教师工作不是把知识从个人或书本中复制给学生,而是让学生主动地消化与吸收,因此,教师不但要“思考”教材如何教,还要“思考”学生如何学,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学生的个性差异,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方法,用不同的钥匙开不同的锁。不会反思、不善于反思,就不可能有思想,就不可能实现新提高。如果教师每天都能够忙里偷闲,抽空坐下来,思考一下自己的工作,一定会有新的发现和新的收获。仅就课堂教学而言,不善于反思,往往被教材所左右,照本宣科,不敢多说一句话,成为教材的代言人,永远无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做有思想的教师,就要以学定教,了解学生实际,注重因材施教,敢于大胆地处理教材,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在反思过程中,还要及时把点滴感悟与思考记录下来,只有这样,才能在反思中成长。

做有思想的教师,要学会研究。教师要做到以学定教,教书育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学会研究学生的学习,学会指导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是教学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学生的学习,教学就失去了意义。教学的目的就是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包括正确思想观念、优良道德品质的形成,知识结构和行为习惯的改变,身心的全面发展等。而所有这些都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来实现。也就是说,教育最终要落实到学生个体的学习行为上,教育质量的高低,本质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水平和效率的高低。影响学习的因素很多,有智力的、非智力的,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我们去探索、研究的问题很多,主要有怎样使学生更有兴趣地学?怎样使学生更高效地学?怎样使学生更有信心地学?怎样使学生学会学习?每位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积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什么是研究?研究=思考+表述,研究是学习、反思、成长、发展的同义词。教师要学会教育科研,但要杜绝假、大、空,要以问题为课题,把每一项工作,都当作课题研究。那些教育大家如此,教育名家也是如此,都需要把工作当作课题来研究。因为,这是一种创新的工作意识。一个教师只有具备求新求变的精神,注重开展科研活动,才能切实改进教学行为模式,使课堂焕发出生命和活力。以研究者的眼光看待问题,这也是一个教师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是“教书匠”和“思想型教师”的根本区别。

做有思想的教师,要热爱读书。吴非在《不要跪着教书》中写道:“教师要学会教书,首先应当学会读书,学会思考。”因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不断读书,不断充实自己,不断从书中汲取营养。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丰富自己,不断提高自己;只有这样,教起书来才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才会运用自如、得心应手。事实上,读书与教书是相辅相成的。有人说:欲求教好书,必先做读书人。教书之人应把读书作为自己的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唯其如此,教师才能以自己的书卷之气,去熏陶学生,使之热爱读书,与书为伴。要记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话:“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河流。”在读书的范围上,不能仅限于教育类的书籍,而应该把自己的阅读视野拓宽,文学类、科技类、社会类的书籍都要读,要在不同领域汲取营养,不断丰富自己。教师阅读不仅是寻求教育思想的营养、教育智慧的源头,也是情感与意志的冲击与交流。读书会让我们的教师更加善于思考,更加远离浮躁,从而让我们的教师更加有教育的智慧,让我们的教育更加美丽。

思想品德教材知识呈现方式探讨 篇12

一、开放化

封闭性是我国既往思想品德教材知识呈现方式存在的一个缺陷。这种封闭性表现在, 偏重提供知识和问题的唯一结论和答案;过分强调道德文化的再生, 偏重对道德原则、规范的注释、解释, 对新观点、新见解采取怀疑、否定的态度;强调学生对道德规范的一致性理解, 忽视甚至否认学生的个人见解;偏重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 使知识自身成为一个封闭的体系, 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知识与社会生活、与学生、与其他学科的分离。

新的知识观将知识视为一个开放、动态的系统, 认为知识不仅是客观的公共知识, 而且个体由于自身经验积累、情感体验等不同, 会形成不同的理解;知识的正确性是相对的, 都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 因此, 知识具有多样性、个人性、开放性等特征。为了促进学生德性的发展, 根据新的知识观, 思想品德教材必须实现知识呈现方式由封闭到开放的转变。知识呈现方式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

1. 结论的开放

思想品德教材知识呈现方式并不完全否认教材呈现结论, 但要允许学生得出自己的结论, 并且要为学生提供自由想象、自主思考、自主探索、得出自己的结论的机会, 也可以列出几个结论供学生讨论、选择。

2. 知识本身的开放

教材要打破知识自身固有的逻辑体系, 打破知识与社会、与学生、与其他学科知识的割裂, 对社会开放, 对学生开放, 对其他学科的知识开放, 在联系社会和学生实际中呈现知识, 以综合化的形式呈现知识。

3. 问题的开放

有的思想品德教材有时也采用问题型呈现方式, 但问题往往不具有开放性, 解决问题的途径和问题的答案往往是教材规定好的, 这些问题实际上是封闭性问题。思想品德教材问题的开放应该是真正的开放, 问题的开放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其一, 提出的问题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方面、不同角度回答;其二, 解答问题的途径要开放, 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探寻问题的答案;其三, 问题答案的开放, 不过分追求统一的或唯一的标准答案, 允许学生对问题作出多种解释, 得出多种合理的答案。

4. 观察、思考问题的思路、视角、方法的开放

教材可以为学生展现不同的观察、思考问题的视角和方法, 让学生自己选择;知识的呈现要有利于让学生明白知识形成过程中的多种可能的思路和结论, 以及得出同一结论的不同思路。

二、情境化

新的知识观认为, 知识具有境域性, 只有在一定的空间、时间、文化背景等因素下才具有相对的正确性、合理性。建构主义也认为, 学习者要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到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 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

思想品德教材的最终目标是形成学生的德性, 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践行所学的知识。因此, 思想品德教材的知识呈现方式必须实现由去情境化到情境化的转变。

情境化的知识呈现方式可以克服书面语言呈现知识的局限性。因为有些道德知识, 如情感性道德知识是缄默知识, 是难以甚至无法用书面语言准确、全面表达的, 因此, 只能用情境展示, 让学生根据情境去体验, 在体验中使学生获得这些缄默知识。情境可以是一个故事、一个案例、一首形象化的诗, 一个童话、一幅漫画、学生的一个经历, 等等。情境既可以用文字呈现, 也可以用插图呈现, 但最好将二者结合呈现。一般而言, 年级越低, 越需要注意多用插图呈现。

知识的情境呈现需要注意:情境的多样性。“仅在单一情境中建构的知识与在多样化的情境中建构的知识相比, 更不利于弹性迁移, 仅学习特定情境的范例、信息或新知便会‘受制于情境’”。[1]因此, 教材设置的情境要尽量多样化, 能使学生在多样化的情境中体验、探究、交往、扮演角色、操作、想象、游戏、论辩, 从而获得多方面的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升华, 能力得到发展, 并灵活地运用新知。思想品德教材呈现的情境有:说明情境、探究情境、模拟情境、故事情境、体验情境、游戏情境、道德问题情境、道德两难情境、价值澄清情境、体谅情境、后果情境、冲突情境, 等等;情境应是真实的、自然的, 贴近学生生活和经验, 最好是学生在生活中亲身经历过或能真实遇到的情境。因为虚拟的情境对学生道德发展的价值不如真实的道德情境。“虚拟的道德问题没有提出道德行为的要求, 因而不能向学生提供一个解决道德问题的全流程, 其推进学生道德成长的价值是有限的”;[2]情境要与学生相联系。为了震撼学生的心灵, 使学生获得的知识真正入心入脑, 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情境的叙述方式和提问方式要尽量能让学生卷入情境之中, 尽量让学生扮演当事人的角色;情境要符合学生智力特别是道德发展的水平, 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情境要为学生自主参与知识的建构, 形成自己的品德留有足够的空间。情境要具有弹性和开放性, 使学生能根据自身的经历, 对情境进行重构, 调动学生参与情境活动的积极性。

三、过程化

新的知识观强调知识的“过程性”和“流动性”, 不再将知识看做绝对的、终极的, 而是相对的、生成的、流动的、处于发展过程中的。对于个体而言, 它认为知识不是从外部灌输现成结论形成的, 而是个体通过自主建构过程生成的;就教育而言, 这种知识观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 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质疑和创新。这种知识呈现方式也是形成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道德人格的需要。只有注重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探索、体验、选择、反思、实践, 才能生成主体性道德人格。因此, 思想品德教材要实现由重结论到重过程的转变, 由呈现现成知识到引导学生自主生成知识的转变。

1. 知识呈现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问题解决的机会

思想品德教材新的编写理念并不完全否定给学生提供结论, 但是, 就学生能力的发展而言, 它认为更应重视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 重视使学生通过学习, 不仅能获得知识, 更能使能力得到发展。有观点认为, 为了发展学生的能力, 教材要由提供现成结论转变为提供科学的方法。这当然比只提供现成结论前进了一步。然而即使学生记住了这些科学研究的方法、得出结论的方法, 他们也往往不会应用, 其能力并不一定得到多大的发展。因此, 教材要将体现研究性学习方式的活动设计本身, 作为教材知识的呈现方式, 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搜集整理信息、进行各种形式的探究, 亲身经历探究的过程、问题解决的过程, 引导学生主动搜集资料、寻找答案, 澄清概念, 让学生在探究中、解决问题中不仅能自主建构知识、生成知识的意义, 而且学会探究知识的方法、获得结论的策略, 形成探究能力。

2. 由提供结论转变为引导学生思维

教材要注重呈现概念、观点、结论的形成过程, 提供问题发生的情景和分析问题的思路, 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思维, 通过分析、综合、分类、比较、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一步步地自主得出结论。

3. 把学生现有的个体经验作为知识的生长点, 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中生成新的知识

建构主义认为, 个体获得知识的过程不是知识从外到内的传送转移过程, 不是学习者原封不动地接受知识, 而是学习者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 这种建构活动是通过外部的新信息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学习者是在个体经验的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知识的。因此, 教材要把学生的个体经验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 呈现知识时, 要把学生现有的个体经验作为知识的生长点, 使学生的个体经验与教材设置的活动互动, 与教材内容互动, 在互动中生成新的知识。

总之, 思想品德教材呈现的知识, 要能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得出结论;通过体验升华情感;通过分析明白事理;通过比较辨识正误与善恶;通过讨论融合视界、明晰观点;在价值冲突中选择观点, 在反思中构建道德自我。

四、动态化

动态化要求教材呈现知识时要对知识进行动态处理, 使教材中的知识具有某种形式的动态化的特征, 如在对知识作静态描述的同时, 将其中的某些内容作动态阐述, 或者介绍知识的形成过程等。具体来说, 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1. 知识的呈现与活动融为一体

将知识隐含于活动中, 使活动成为知识的载体, 让学生通过活动获得知识, 形成活化的知识。思想品德教材呈现的学生的活动是多种多样的, 主要有观察、搜集资料、讨论、归纳、比较、角色扮演、情景模拟、体验、探究、操作、反思、问题解决, 等等。这些活动可分为内隐活动和外显活动。这两种类型的活动各有其自身的价值, 对学生的德性发展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 教材设计活动时, 既要设计需要学生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比较、辨析、抽象、概括等内隐思维的活动, 又要注意设计需要学生外部操作的活动, 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 不可偏废。

2. 基于生活呈现知识

生活是道德知识赖以生成、发展的土壤, 也是道德存在的基本形态。“作为生活形态的道德, 它既包含了外在的道德规范, 也存在着内在的道德精神和心灵;它既涵盖了道德的知识, 又统摄了道德行为、情感、信仰等;它既具有理论的表达形式, 更主要的是表现为生活中的道德实践……不论是道德的知识、规范或个体的德性, 一旦脱离了生活道德的整体运行, 它们就都会成为无意义的存在。”[3]因此, 思想品德教材知识的呈现必须基于生活, 在生活中的案例、问题、情境中呈现知识, 以学生的“生活事件”的形式呈现知识, 按鲜活的、生动的、多彩的生活逻辑呈现知识, 而不能仅仅遵循知识的逻辑, 要让知识在生活中“活”起来, “动”起来。

3. 变独白式呈现知识为对话式呈现知识

思想品德教材知识的独白式呈现, 就像一个人旁若无人地自说自话, 至于学生是否愿意听, 是否能听明白, 教材是不管的, 这个任务只有留给教师去解决, 这样的知识是独立于学生之外的死的知识。要想使教材知识具有动态性, 具有活力, 对话式呈现是一种重要方式。新的教材理念认为, 教材是“文本”。教材知识要从客体性存在转变为主体性存在, 应具有某种人格化的特征, 有与学习者展开精神交流的可能, 知识可以通过教材中的“我”或“我们”的提问、思考、调查、探究等活动呈现, 使教材中的“我”或“我们”成为知识的一个呈现者, 成为教材的主角, 使教材中的“我”或“我们”与学习者形成一种“我———你”之间的对话关系, 使学习者通过与教材中的“我”或“我们”的对话, 与教材的思想观点不断融合, 形成新的认识, 建构自己的精神世界。

4. 激活与利用学生的个体知识

思想品德教材知识呈现由静态向动态转变, 还要求教材要充分调动和利用学生的个人知识。如果说上面的途径对知识的活化是形式上的活化的话, 那么, 激活学生的个体知识则对知识的活化具有实质性的意义。个体知识是经由个体的生活经历凝聚而成的, 是鲜活的知识。因此, 教材呈现类知识时, 必须注意激活和利用学生自己的个体知识, 使看似无生命力的类知识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动”起来。

5. 引导学生自我互动

按照互动理论, 学生作为主体, 不仅与外部环境发生互动, 同时, 也以自己作为作用的对象, 与自己对话, 与自己发生互动, 即作为主体的我与作为客体的我之间的互动。因此, 教材知识的呈现要考虑学生的自我互动, 要提出问题, 设置情境, 引导学生把自己作为互动对象, 对自己的看法、情感、态度、行为等进行反思, 使其德性在与自己的互动中获得发展。

五、生态化

传统的思想品德教材知识呈现方式具有分割化 (学科化) 的特征, 片面强调按照知识的所属学科分门别类地编制教材, 知识的呈现固守各门学科的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新的知识观认为, 知识并非一个孤立的存在物, 而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思想品德教材知识呈现方式的生态化包括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知识与学生的联系, 各科知识之间的联系。

1. 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道德知识产生于人们的生活, 生活需要催生了道德知识, 道德知识在生活中存在和发展。生活是道德知识得以生长的土壤, 离开生活, 道德知识是僵化的、会走向死亡的知识。一言以蔽之, 没有生活, 就没有道德知识。道德知识与生活存在着天然的生态联系, 二者无法分割。因此, 思想品德教材知识呈现方式必须是生态化的, 必须与生活相联系。其采用的呈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从生活中引出道德知识;呈现道德知识的生活意义;用生活确证或否证道德知识;提供生活范例, 让学生从范例探究中得出道德知识结论;将抽象的道德概念、规范、原则还原于孕育其产生的真实的生活, 实现道德知识的具体化。

2. 知识与学生个人经验的联系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 知识是个人的经验的合理化, 先前的经验对个人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学生是在个人经验的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知识的。在知识学习过程中, 即使他们没有这方面的直接经验, 他们也往往会从有关的经验出发, 形成对这些问题的合乎逻辑的解释。因此, “脱离个人经验世界的知识是‘固化的’、没有‘人气’的, 对学习者个体而言, 是一堆‘死’的符号和原始资料。”[4]教学经验表明, 与个人经验相联系的知识才是学生易于理解和运用的知识, 有意义的知识, “活”的知识。因此, 知识的呈现应尽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 建立与学生经验的联系。

3. 相关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

思想品德教材知识的综合化呈现而非分科呈现是世界各国中小学德育教材改革的一个发展趋势。思想品德教材的目标并非仅仅让学生掌握某门学科的系统知识, 而是要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思想品德教材只有将有关学科的知识综合呈现, 这一目标才易于实现。思想品德教材综合化呈现知识的方式有:以生活主题综合有关学科的知识;围绕解决某一问题或某一活动综合呈现有关学科的知识;以某一学科为主体或中心, 围绕这一主体学科或在呈现这一学科知识时融入相关学科的知识;以相关学科关涉的概念为中心呈现知识, 即从不同的视角、以不同的原理和方式方法对同一概念进行分析, 以使学生获得一个关于这一概念的完整、全面的认识。

参考文献

[1]任长松.探究式学习——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281-282, 206.

[2]傅维利.真实的道德冲突与学生的道德成长[J].教育研究, 2005 (3) :13-16.

[3]鲁洁.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284-285.

上一篇:操作系统的分类下一篇:二语习得社会派